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养猪论文

养猪论文

时间:2023-05-29 18:03:27

养猪论文

养猪论文范文1

1.养猪品种没选好

选择适合本地饲养的优良猪种是养猪的基础和能否获得经济效益的前提,品种不同、好坏很大程度上对猪的产能、饲养周期、饲料消耗量有着影响。

2.饲料搭配不合理

饲料是猪健康成长的基础,是养猪成败的关键因素。通常饲料费用占养猪成本的7成左右,如果选择合适的饲料,降低耗料率,提高稿酬率对提高养猪经济效益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3.猪病防治不到位

养殖户在追求利益的时候,容易忽略因为猪的疾病隐患而为其带来的经济损失,仔猪时应尤其注意健康问题。

4.猪场管理不科学

饲养管理好的猪场不仅可以节约饲料,避免饲料浪费;猪场管理科学可以降低猪的生病率,节省药物开支。

二、猪的养殖技术

1.养猪的生产特点

每个国家对养猪的形式、内容有不同的要求,且不同国家的科技水品和农业发展技术也不大相同,概括起来养猪的生产特点有以下几点:(1)猪群应按照生产工艺流程的要求分为不同的生产工艺群:繁殖母猪群、生长保育猪群、保育仔猪群。(2)建立健全的组织生产体系,明确母猪群的数量,保证生产工艺过程中不同环节对猪的数量需求。(3)建立分工不同专用猪舍,以满足各类猪群生理和生产要求。(4)建立完善的繁育制种体系,以及达到标准的环境处理系统。(5)拥有高水平技术的管理人员队伍对猪群实行标准化饲养。

2.养猪的工艺流程

目前养猪工艺分为具有管理方便,资金少,转群方便的一点一线生产工艺和需要大型养猪场并通过隔离猪群以便达到控制各种疾病的三点式生产工艺。而根据商品猪的生长发育不同阶段饲养管理方式的差异,一点一线生产工艺详细分为以下五种工艺:两段式、三段式、四段式、五段式生产工艺。

3.猪场的选址与布局

猪场对猪而言就好比人的家,人需要有个温暖舒适的家猪也不例外,且猪在出栏前待得最久的地方就是猪场,因此猪场的重要性不可小觑。场址应选在土地发展规划的平坦区域,周围交通便利,处于生活居住区的下风向,布局紧凑。猪场应能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阳光照射充足,通风性能好。在能满足现阶段饲养要求的同时又可为将来技术发展提升预留空间。定期要对猪场及其周围进行彻底的内外消毒,以保障猪的健康。

4.猪的营养与饲料

饲养户应为猪提供各种合理的营养物质以便维持猪的生命与健康,保证猪的正常生长发育。所使用的饲料原料和产品都应该是未受农药和疫病污染,以保障猪的饮食安全。猪的不同生长期所需饲料也不相同,饲料中应添加适量的生活调料,可预防疾病,还应该按照营养需求,搭配适合的的微生态制品。

5.猪的饲养管理

饲养猪应选择具有典型品种特点、体格健硕的种猪。体貌具有品种特征,身体健康没有遗传隐患。小种猪2-3个月大时应实行混群饲养,但长大4月个月大时就需要将公猪与母猪分开到不同猪圈饲养。要想使使后备种猪保持匀称结实的体型,要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并定期按月对猪进行测量根据变化调整饲料喂量。在饲养哺乳期的猪仔时应注意保持猪圈保持空气新鲜,为了猪崽的安全应在保温箱或保温室并在分娩栏内安装护崽栏。断了奶的仔猪转入正常猪舍前,应清理圈舍对其进行消毒处理。在饲养上刚刚入正常猪舍的猪仔在一周内应该控制饮食,两周后对其进行正常喂食。为了让仔猪养成在固定位置睡觉、进食、饮水、排便的习惯,这时候就应该对仔猪进行调教。

6.猪的疫病防治

为了保证猪在不同生理、成长阶段都能正常发育和健康,应该科学饲养,防治营养缺乏。保持环境干净,通风性能好,夏天能防暑降温,冬天能御寒保暖。同时养猪场条件如果允许应坚持自繁自养,以减少疫病的发生情况,如果要从从外引进猪,应该对猪进行检疫检查,购买后先隔离饲养一段期间,确定无疾病在从其他猪一起饲养。为了消灭病原体,切断疫病传播应进行严格的消毒,而且应该根据不同的消毒对象采用不同的消毒方法,配制不同的浓度消毒药物。

三、总结

养猪论文范文2

1生猪养殖标准化

只有实现生猪养殖标准化,养猪企业的规模才能不断得到扩大,否则即使扩大了规模,管理跟不上,很难收到好的效益。面对当前面临的困境,结合吕梁市生猪养殖实际,应大力推广标准化养猪“150”模式,即建一栋全封闭式标准猪舍(规格为9m×24m)进行标准化饲养,每批出栏肉猪150头,一年出栏3批。采取此种养殖方式,可将良种+良舍+良料+良法4大要求整合配套,采用保温隔热材料、湿帘降温、负压通风、自由采食、沼气配套、同源引种、全进全出的一种标准化养殖模式,彻底解决传统养殖模式存在的冬天冷,夏天热,温差大,通风困难,氨气重,环境污染严重的3大难题。采用该模式饲养,平均每批生猪可提前出栏20d以上,每头可节本增效100元以上。

2生猪养殖规模化

根据吕梁市业务主管部门统计数据,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占年出栏总量的比例由2010年的29.3%增加到2013年的32.7%,全市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在不断提高。在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规模化养殖,每头猪的人工成本会相应降低,整个生猪产业的控制以及生猪市场的调控就相对容易一些。从吕梁市生猪养殖的实际出发,当前应大力推广实施化养猪技术,即规模猪场自动饲喂和设施配套,采用自动喂料系统,将干饲料或液体饲料从料罐输送到猪只采食的料槽中,通过人工设置时间,实现目标时间段供料。这样,喂料量可以根据每头猪的不同食用量进行调节,提高喂料量的准确性,既降低员工的劳动强度,又减少饲料的浪费,也降低了猪群的应激性,确保猪舍最适宜的环境。据初步估算,使用自动饲喂系统的有形效益:每吨饲料可节省费用19元,人工喂料每人可饲养育肥猪300~350头,自动喂料每人可喂育肥猪600~700头,减少劳动强度90%以上。以万头猪场为例,仅饲养人员一项,每年可减少开支20万元以上。还有无形效益,如定量喂饲母猪食量控制标准,有效地控制了怀孕母猪膘情,使产仔率提高,降低流产率,提高母猪怀孕周转率,减少存栏淘汰率,保育猪和育成猪可提前10~15d出栏,降低成本。

3养猪殖产业化

猪养的再好,最终的目的是要出售去实现盈利。如果产业化程度不高,就会跟市场脱节,从而出现供不应求时,猪价升高。在供大于求时,价格出现大幅下滑,养猪场就得赔钱。大多规模养殖场都是把养猪当梦想,当事业,当信仰去做,但往往得不到应有的报酬,说到底没有形成产业化。根据吕梁市实际,养猪业要推广“饲料生产种猪繁育商品猪养殖猪头深加工肉食品连锁专卖有机肥生产一条龙”的生猪产业化发展模式,形成龙头企业引领,园区承载,广大养殖户积极参加的发展格局,真正通过养猪,达到盈利的目的。

4养猪殖品牌化

没有品牌,生产的猪产品就不会产生相应的附加值,只能随行就市。品牌是什么?品牌就是给消费者信心,给消费者保障,给消费者提供好的服务和好的品质。品牌是有内涵的,有底蕴的,有一定魅力的。从吕梁市实际出发,生猪养殖要打品牌战略,提升猪产品附加值,逐渐摆脱生猪市场价格大幅波动的消极因素,把吕梁市猪产业做大做强,进一步提高养猪经济效益。

作者:王永经 单位:山西省吕梁市畜牧技术推广站

养猪论文范文3

1.1生产方式落后,基础设施以及技术服务体系不够健全

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生产方式,就我国生猪生产而言,仍以传统的千家万户小规模、分散饲养为主,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生猪生产的规模化以及标准化,此外,我国生猪业基础设施以及技术服务体系等也不够健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1)良种繁育体系不够完善。种猪场受基础设施等因素的限制,选育水平会相对较低,显然这难以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2)技术服务机构不够健全。兽医是保障生猪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但是中国存在的问题是兽医队伍不稳定,不能及时有效的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以及新产品。

1.2环境污染问题没能得到及时的解决

目前,中国面临的生猪业发展现状是规模化猪场的数量不断增加,猪场的规模也不断扩大,但是与规模化生产相适应的排污除污技术却严重滞后。当下国内猪舍采用的排放粪便方式大多是结合水冲的直接排放,这不仅影响猪舍周围的环境,还会导致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由此可见,降低猪舍治理成本势在必行。另外,农村散养猪的排泄污染也不容忽视,它会影响人们的饮用水安全,从而影响养猪业的未来发展。

2生猪标准化综合养殖技术应用的重要意义

(1)它是现代生猪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在世界上,存在着很多的畜牧业发达国家,这些国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生猪的标准化规模养殖。在中国,如果能够有效的推进生猪的标准化规模养殖,不仅能够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还能够科学的壮大养殖场的规模,此外,它还能够适应农村社会分工的需要,实现生猪生产数量、质量以及效益这三者的统一;(2)使用生猪标准化综合养殖技术,可提高母猪平均每胎产活仔数达11头以上,断奶仔猪成活率提高到85%以上,每头能繁母猪年提高肉猪达19头以上,料重比低于3.2:1;(3)切实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能够做大、做强生猪优势产业。目前,发展农业农村经济成为做大做强生猪优势产业最重要的措施,相关研究表明,要想发展农业,就必须重视畜牧业的发展。2012年,这一技术已在部分规模养猪场得到推广应用,主要针对的则是苏中以及苏北的生猪主产区。

3生猪标准化综合养殖技术应用注意的问题

3.1要重视建设的规范化

随着生猪规模养殖的不断扩大,改造和完善养殖基础设施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话题,它是提升生猪产业素质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生猪产业发展中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养殖场的建设还不够规范,相当一部分养殖场并没有配套的动物防疫以及环境保护设施,由此可见,生猪产业建设的规范化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那么,怎样推进生猪场等建设的规范化呢?它要求人们不能再走传统高起点、高标准、低水平的路子,相反的,要从场地选择、建设规模、生产设施以及饲养管理等方面着手,相关畜牧部门也要不断加强技术指导,加快推进养殖场等建设的规范化。

3.2要明确相关的核心技术以及配套技术

核心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高产母猪培育技术。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要能够选择最佳杂交组合生产二元杂交母猪,在后备、怀孕、哺乳三阶段控制母猪膘情,受胎母猪使用定位栏,哺乳母猪使用高床、漏缝分娩栏;(2)健康的养殖技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养殖方式以及养殖布局,而目前人们接触的最广泛的就是全进全出养殖方式,它有利于实现干湿分离以及雨污分离;(3)仔猪早期隔离断奶技术。这就要求人们要选择那些优质的代乳料,要适时适当的对仔猪舍进行适度改造,不断完善条件的建设。此外,它还包括了一定的配套技术,比如后备母猪定向培育技术、妊娠母猪控制饲养技术以及优质三元杂交组合技术等。

4结语

养猪论文范文4

论文关键词:仔猪周龄多活全壮安管措施

 

搞好仔猪生后第1周的养育和护理多么重要,这是仔猪多活全壮的关键阶段。

一、采取保温措施

哺乳仔猪调节体温的能力差、怕冷,寒冷季节必须防寒保温。仔猪的适宜温度因日龄长短而异,生后1~3日龄为30~32℃,4~7日龄为28~30℃,15~30日龄为22~25℃,2~3月龄为22℃。同时要求温度稳定,最忌讳忽高忽低和骤然变化。

集约化养猪实行常年均衡产仔,设有专门供母猪产仔和育仔用的产房。产房环境温度最好保持在21℃左右,同时在产栏一角设置仔猪保温箱,为仔猪创造一个温暖舒适的小环境。在仔猪保温箱内采用红外线灯照射仔猪,既保证仔猪所需的较高温度,又不影响母猪。红外线灯多采用250W,悬挂在仔猪保温箱的上方。对用电有困难的小型场家,也可用热水袋或补液瓶子灌上热水(需常换)来保持小室内的温度。但要用抹布或麻袋片将瓶子包上,以免烫伤仔猪。

在我国北方隆冬分娩,在人冬之前,最好罩上塑料薄膜,上面再盖上草帘子。

二、早吃初乳,固定奶头

初乳中含有具轻泻作用的镁盐,能促进胎粪的排出。初乳中蛋白质和免疫球蛋白等含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快降低。初乳酸度较高,对消化器官的活动有良好的作用。因此,必须尽早地吃到初乳。实践证明,仔猪若吃不到初乳很难成活。

仔猪有固定奶头的习性。应在仔猪生后2~3天内,进行人工辅助固定乳头。方法是仔猪自选为主,人工控制为辅,特别要控制个别好抢乳头的强壮仔猪。一般可把它放在一边,待其它仔猪都已找好乳头,母猪放奶时再立即把它放在指定的奶头上吃奶。约经过3~4天即可建立起吃奶的位次,完成固定乳头。

三、防止挤压,加强看护,建立昼夜值班制度

初生仔猪被挤压致死的比例相当大,所以必须采取措施防压。设置母猪限位架与倒卧板,从而限制母猪大范围的运动和躺卧方式,使母猪躺卧时不“放偏”倒下,而只能慢慢地腹卧,然后伸出四肢侧卧,这样使仔猪有个躲避的机会,以免被母猪压死。另外,要保持环境安静,避免惊动母猪论文范文。产房要有专人看管,夜间要值班,一旦发现仔猪被压,立即哄起母猪救出仔猪。

为防止或减少仔猪被压死、踩死、冻死、俄死等现象的发生,提高仔猪成活率,在产仔季节应建立昼夜值班制度。值班人员负责调整产圈的温度、固定乳头、把奶、添料、上水、除粪、更换垫草等项工作;同时特别注意看管。

四、实行寄养与并窝

寄养就是给仔猪找奶妈农业论文,在有多头母猪同期产仔时,对于那些产仔头数过多、无奶或少奶、母猪产后因病死亡的仔猪采取寄养,是提高仔猪成活率的有效措施。当母产仔头数过少需要并窝合养,使另一头母猪尽早发情配种,也需要进行仔猪寄养。

寄养母猪必须是泌乳量高、性情温顺、哺育性能强的母猪,只有这样的母猪才能哺育好多头仔猪。猪的嗅觉特别灵敏,母仔相认主要靠嗅觉来识别。为了使寄养顺利,可将被寄养的仔猪涂抹上养母的奶或尿,也可将被寄养仔猪和养母所生仔猪合关在同一个仔猪箱内,经过一定时间后同时放到母猪身边,使母猪分不出被寄养仔猪的气味。

寄养和并窝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两窝仔猪产期应当相近,最好不超过2~4天,体重与个头不能相差太大。

2、过寄前一定要吃到初乳。

3、过寄时要看两窝仔猪的大小。如果从体重较大的窝里往体重较小的窝里过寄时,则应拿小些的仔猪过出;反之,则应挑大些的仔猪过出。

五、补铁、补硒

补铁针剂种类很多,如血多素、富血来、广西生产的牲血素、上海的右旋糖酐铁和温州的右旋糖酐铁钴合剂等。每头猪适宜的剂量为200毫克,一般在生后第1天注射100~150毫克,2周龄时再注射1次。当然也可以口服补充铁。也有的用0.25%硫酸亚铁和0.1%硫酸铜混合水溶液,在仔猪拱乳时,滴在母猪乳头上,让仔猪吸入,达到补铁的目的。还可在圈内撒些疫有被污染的干净红黏仔猪舔食。有条件的场家,在风和日暖的天气,可让仔猪跟随大母猪一起附近的牧地上活动,可接触土壤,从中获得一些铁及其他微量元素。

六、对弱仔及受冻仔猪要及时抢救

瘦弱的仔猪,在气温较低的环境中,首先表现行动迟缓,有的张不开嘴,有的含不住乳头,有的不能吮乳。此时,应及时进行救助。可先将仔猪嘴巴慢慢撬开,用去掉针头的注射器,吸取温热的25%葡萄糖溶液,慢慢滴入口中,然后将仔猪放入一个临时的小保温箱中,放在温暖的地方,使仔猪慢慢恢复。等快到放奶时,再用小保温箱将仔猪拿到母腹下,用手将乳头送入仔猪口中。待放奶时,可先挤点奶给仔猪,当奶进入仔猪口中,仔猪会能有较慢的吞咽动作,有的也能慢慢吸吮了。这样反复几次,精心喂养,该仔猪即可免于冻昏、冻僵和冻死,可以提高仔猪成活率。

养猪论文范文5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原生态养殖;生猪

中图分类号:S8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6-0181-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食文化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如今,人们不但能吃饱,还会考虑怎样才能吃好――怎样吃才能吃出营养,吃出健康。大多数人的饮食离不开猪肉,猪肉也渐渐成为了人们饭桌上的主菜。当饲料猪肉(指生长激素等有害物质含量超标的猪肉)、死猪肉、病猪肉、母猪肉、注水猪肉等问题猪肉充斥猪肉市场的今天,广大消费者更加期待能够吃上放心的猪肉。

1 生猪养殖现状分析

无论是养殖场还是个体养殖户,生猪养殖均采用饲料喂养。饲料喂养不仅省时省力省事,还能增加收益。正因为利益的驱使让饲料喂养成为了一种养殖生猪的习惯。由于我国市场上生猪饲料的品质良莠不齐,一些不法生猪饲料生产厂家在生猪饲料中掺入了大量的有害的物质,如生长激素等等。吃问题生猪饲料出栏的生猪肉一旦流入猪肉市场,最终被消费者分食掉,这些被生产激素等有害物质污染的猪肉对人体的健康是有害的。

2 猪肉市场现状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猪肉已成为人们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主菜。正因如此,猪肉市场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几乎占据了整个菜市场的半壁江山。然而,猪肉市场的现状不容乐观,猪肉市场的猪肉品质良莠不齐。猪肉在市场上分了许多等级,不同等级的猪肉价格也不一样。大部分老百姓和饭店等赢利场所会选择购买比较便宜的猪肉。猪肉价格便宜肯定是有原因的,要么是饲料猪肉,要么是死猪肉,要么是病猪肉,要么是母猪肉,要么是注水猪肉。而这些问题猪肉流入了猪肉市场,悄无声息地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3 猪肉存在的问题分析

猪肉的种类繁多,而消费者辨别猪肉的能力有限,加上经济的原因,问题猪肉存在较大的市场。猪肉存在的问题有:第一,由于食用无良生猪饲料出栏的生猪,猪肉内生长激素等有害物质的含量超标,此类猪肉食之味淡,不香;第二、死猪肉、病猪肉、母猪肉等问题猪肉被无良商贩投机钻营引入猪肉市场,此类猪肉食之异味,质地坚硬,难以嚼烂。第三,注水猪肉。有些不良商贩在生猪宰杀前强行灌入大量的水分,以增加猪肉的含水量,赚取更高的利润。

4 原生态生猪养殖存在的问题

4.1 时间长,成本高

原生态养殖放弃使用生猪饲料喂养生猪,取而代之的是粮食、红薯、野菜等猪食,由于没有生长激素的刺激,生猪的生长会放缓,出栏时间会延长,养殖户的收益会下降,从而提高了生猪的养殖成本。

4.2 没有价格优势

如果原生态猪肉与问题猪肉不加以区分对待,那么原生态猪肉就没有价格优势,受伤的会是原生态生猪养殖户,最终导致原生态养殖的养殖户越来越少。

4.3 猪肉市场鱼龙混杂

如果没有规范的猪肉市场管理机制,原生态养殖就难以立足。饲料猪肉、死猪肉、病猪肉、母猪肉、注水猪肉等问题猪肉的价格便宜,肯定会挤兑原生态猪肉的市场,结果导致原生态猪肉没有了立足的空间而退出市场。

4.4 消费心理影响

同样是猪肉,如果存在三种价格,分别为30元/公斤的原生态猪肉、20元/公斤的饲料猪肉、16元/公斤的问题猪肉,50%的消费者会选择中间价位的猪肉,即20元/公斤的饲料猪肉。40%的消费者会选择低价位的猪肉,即16元/公斤的问题猪肉。而剩下的10%才会选择上等的猪肉,即30元/公斤的原生态猪肉。造成消费者如此选择的原因有三:第一,缺乏猪肉的辨别能力,反正都是猪肉,表面上难以看出好歹。第二,经济因素,毕竟家庭富裕的占少数。第三,折衷心理。既不买最好的猪肉,也不买最差的猪肉。

5 原生态生猪养殖问题的解决措施

5.1 倡导原生态生猪养殖

首先,要减少使用生猪饲料喂养或者不用生猪饲料喂养。其次,倡导使用粮食、红薯、野菜等天然猪食喂养。最后,严禁生产问题生猪饲料。

5.2 政府保护价收购原生态生猪

国家对粮食实行保护价收购,以保障农民的收益。同样,政府也可以保护价收购原生态生猪,以规避养殖风险。适当提高原生态生猪的收购价格,保障原生态生猪养殖户的收益,提高原生态生猪养殖户的积极性,扩大原生态生猪养殖规模。

5.3 政府职能部门应抵制问题猪肉流入市场

首先,要有检测问题猪肉的质量体系。其次,要有严格的猪肉市场准入制度。最后,执法要严,对问题猪肉一票否决,决不手软。

5.4 消费者拒绝为问题猪肉买单

首先,消费者要提高问题猪肉的辨别能力。其次,不要贪图便宜购买问题猪肉。最后,要到正规的市场购买猪肉。

6 原生态生猪的养殖前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猪肉品质的要求也会不断提高。原生态猪肉可以说是不含任何有害物质的“绿色食品”,以后肯定会成为消费的主流,深受消费者的喜爱。随着原生态猪肉需求量的增加,原生态养殖的规模会迅速扩大,原生态养殖的前景无限美好,原生态养殖大有可为。

常言道:“病从口入”。猪肉虽然是我们饮食中的一个小细节,但也马虎不得。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呼唤原生态养殖,不仅能让人们吃上放心的猪肉,而且还能让原生态生猪养殖户走上致富的道路。原生态养殖,人们的期待。原生态养殖,养殖的希望。原生态养殖,明天的主流。

参考文献

[1]张闻骥.论生产二分之一块红砖的尝试[J].吉林农业, 2010,(4).

养猪论文范文6

[关键词] 蛛网理论 数学模型 生产周期 价格波动 稳定方案

我国猪肉价格从2007年5月开始突然以历史最大的涨幅攀升,部分地区猪肉批发价短时间内翻番。在联动效应作用下,肉、蛋、油价格迅速蹿高。于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连续四个月大幅上涨,8月涨幅创下6.5%这一10年新高。猪肉现在已经大多数人必须的消费品之一,猪肉价格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蛛网理论”出发,来分析和研究猪肉价格的有关问题。

一、简述“蛛网理论”

蛛网理论分别由美国经济学家H.Schultz、意大利经济学家U.Ricel和荷兰经济学家J.Tinbergen提出,1934年由英国经济学N.Kaldor命名的。它的基本内容是:把时间引入均衡分析中,运用弹性理论来考察价格波动对下一周期产量的影响,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均衡的变动。由于这种变化过程在坐标图中表示出来形如蛛网,故称之为“蛛网理论”。运用蛛网理论通常分析具有下述特点的价格与产量的关系:这些商品开始生产后,要经过一定时间才能生产出来,在这期间生产不能变更。所以,价格和产量的关系是:本期产量决定本期价格,本期价格决定下期产量,或者说上期价格决定本期产量,本期产量决定本期价格。反映了市场价格、供给量和需求量之间的动态关系。考虑到分析的问题的直观性,假设需求、供给和价格具有线性关系,其动态模型可表示为:

Dt= a-bPt(a>0,b>0) ⑴

St= -c+dPt-1(c>0,d>0)⑵

Dt= St⑶

其中,⑴式为(非滞后)需求函数表达式,表示t期需求依赖于同期价格,价格与需求为减函数关系,Dt为t期需求量,Pt为t期商品的价格,b为需求价格弹性系数。⑵式为(滞后)供给函数表达式,表明t期供给依赖于上期价格,价格与供给为增函数关系,St为t期供给量,Pt-1为t-1期商品的价格,d为供给价格弹性系数。⑶式为供给均衡条件。

a,b,c,d均为大于0的常数。将⑴、⑵带入⑶式可得bPt+dPt-1= a+c,利用差分方程的知识计算可以得到:

Pt=( P0-Pe)(-d/b)t+Pe⑷

P0为t=0时的初始价格、Pe ={a+c)/(b+d)为均衡价格,分析⑷式,可以得到以下三种情况:

1.当时间t∞时,d/b>1(即d>b)属于“发散型蛛网”。当d>b时,Pt∞ ,说明随着时间t的增加实际价格将以越来越大的幅度围绕均衡价格Pe上下波动,最后无穷大地偏离均衡价格。由于价格波动越来越大、向外呈发散状,无法恢复平衡。因此供给弹性系数大于需求弹性系数被称为“蛛网不稳定条件”。

2.当时间t∞时,d/b

3.当时间t∞时,d/b=1(即d=b)属于“封闭型蛛网”。当d=b时,随着时间t的增加实际价格以相同的幅度围绕均衡价格上下浮动。既不进一步偏离,也不逐渐逼近均衡价格。至于首尾相接的完整蛛网离开均衡点的远近,则根据市场波动的大小而定。因此供给弹性系数等于需求弹性系数被称为“蛛网中立条件”。

从上面介绍可以看出,“蛛网理论”用斜率绝对值这个数学工具来看供求关系解释某些生产周期长的商品,在供求不平衡时所发生价格和产量的循环影响。农产品可作为被研究对象。在现实的运动中,蛛网理论的三种模型在一定时期内是相互交错出现的。在我国目前农产品市场上,则趋向于前两种模型的运行。

二、蛛网理论对2007年猪肉价格上涨的影响分析

2007年5月开始的猪肉价格大幅上涨,是受市场经济体制内在缺陷的影响引起的。作为一种经济体制,市场经济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其调节经济的自发性和滞后性就是它的内在缺陷。蛛网理论就揭示了这一点。

目前,我国生猪的生产者很多,分为散户养殖和批量生产的专业户或企业三个层次,以小规模养殖(散户、小专业户)为主,难以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在我国市场上生猪的效用无多大差别――以国内消费为主,生猪深加工、生猪出口还需要一个较长的的过程,不可能在短期内一下子突飞猛进,这使我国生猪供给市场接近于完全竞争市场。在这种市场下,生产者是价格的接受者,而不是价格的提供者,在对利润的追求下只能根据市场价格调整自己的品种和产量。在生产成本不变的前提下,肉价的升高,会刺激生产者提高产量,相反,肉价的降低会促使生产者降低产量。生猪有着自己的生长发育周期,从生产到上市都需要较长的生产周期,而生产规模一旦确定,在生产过程未完成前,不能中途改变,因此市场价格的变动只能影响下一周期的产量。所以,我国现阶段的生猪生产和销售市场符合动态蛛网理论的假设条件。在正常情况下,供给和需求会在生猪生产经济利润为零的的成本价格上达到平衡。在某些偶然因素的影响下,使得市场的平衡被打破,在市场的表现经过一个生猪的生产周期之后,市场上猪肉的供应小于市民的需求,供给和需求会在一个相对较高的价格上形成新的平衡。而生产者会依据这一期相对较高的肉价决定准备下一轮生猪的投产量。可以看出这时的产量比均衡产量要大,要使居民消费掉数量必须使其价格下降到较低的使下一期的产量又小于正常产量,并且偏差会越来越大。可见,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如果生猪生产者完全以价格来决定下一期的产量,有可能产生生猪和猪肉的价格大幅度的波动,并且有波动越来越大的趋势。据此理论,在市场机制自发调节的情况下,生猪市场必然发生周期性波动。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生猪的供给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大,猪肉需求弹性比较小,对价格的变动反应小,所以在我国现行猪肉市场上存在着最广泛的“发散型蛛网模型”(这也正是各国政府之所以积极采取各种政策手段稳定农业的原因)。据此分析,2007年猪价的暴涨应是生产锐减――导致供给严重不足引起。自1985年放开肉类市场以来,我国生猪市场开始呈现周期性波动。生猪周期波动使生猪生产者、猪肉加工和流通企业面临无法回避的风险。特别是1995年以后,生猪市场价格及生猪养殖效益周期性波动更为明显,已经历了1996下半年~1999上半年、1999下半年~2003上半年、2003下半年~2006上半年三个完整波动周期,一般3年~4年为一个波动周期,每个周期分4个阶段,即市场低谷期、发展期、高峰期和下滑期,每个阶段大约一年左右时间。第四个波动周期是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的,2007年正处在第四个周期的价格上升期。2006年上半年全国生猪市场价格持续低迷,5月~6月份生猪价格跌入最低谷,仔猪销售受阻,养猪业处于亏损状态。而同时饲料价格并没有下降,反而由于国际粮食能源化影响有上升的趋势。2006年6月以来发生的波及22个省份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造成母猪流产和仔猪大量死亡生猪出栏大幅度下降,给养殖户带来惨重的损失、挫伤了养殖户的养猪积极性。在这种情况下,养殖户只能选择逃避转向其他投入小风险小的行业。养殖户缩小养猪规模,不仅引起当期存栏数的减少,而且这种风险给养殖户的后期投产产生了恐惧心理,即使生猪价格很高也不敢从事养殖生产,使猪肉供给的紧张状况雪上加霜。严重的供不应求态势导致猪肉价格很快在全国范围内的大面积上扬。这次猪肉市场由低迷到高涨转换之快,由局部到全局传递之快大大超乎人们的预料。

在这次大涨价之后,政府出台很多的对生猪生产补贴的措施――开通生猪运输绿色通道可以减少生猪流通环节的费用和降低市场障碍,有助于降低猪肉价格;提供生猪生产补贴,提高养殖户和企业的生产热情,市场趋于稳定。但不管提供多高的补贴,都不能使生猪在一夜之间被生产出来,所以说这只是对生猪生产量一个远期的影响。这些措施应该说都是一种事后的补救措施,但在高肉价和补贴的刺激下,下一期的生猪产量会不会又远远供大于求,再一次“丰产不丰收,猪贱伤农”带来新的一个轮回呢?我们应该针对这种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基本商品供应,建立起能提前反应的预警系统和机制,引导养猪业向有序化、微利化、规模化阶段迈进。将“发散型蛛网”转化为“收敛型蛛网”,稳定生猪生产和销售。

三、利用“蛛网理论”减少波动的对策建议

通过前面蛛网理论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生猪生产行业完全以市场为导向,一旦偶然性因素影响超过一定程度,在产量和价格上就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大的波动,而此时市场无法自动调整至均衡状态,企业在忽冷忽热的市场行情中产量会盲目的缩减或扩张,造成资源配置扭曲。必须从宏观面上对这类生产周期比较长的行业予以全面、系统性的指导和调控,一方面可以使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提高经济效率,另一方面维护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当前,我们采取的措施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组建生猪行业协会,加强生猪产品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目前,生猪市场供需信息传导不畅,养殖户仅能根据局部地区生猪市场价格的变动安排生产,造成了市场整体供求的不均衡。种猪补栏到生猪出栏通常需经过六个月的养殖期,由于补栏的相对滞后性,养殖户流动资金压力会加大,进一步加大供需的不均衡。通过行业协会,可以对养殖规模进行合理调控,同时可以加强对市场信息的收集、分析。以信息引导为主,加强政府公共服务。健全市场信息进乡村、进农户的服务网络,及时为农民提供生猪产销、市场供求、价格盈亏等信息,指导生产有序进行。

2.合理建立养猪业发展新机制,规避市场风险。

(1)进一步提高良种化水平。同时要加强监管,确保生猪引种规范,努力提高生猪品质,建立行业准入制、饲料粮调控机制。

(2)建立健全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提高政府部门防疫管理水平。坚持防控并举,完善疫情监测、报告和处置体系,加大对蓝耳病等疫病的防控力度。搞好畜禽生产运输各方面的执法和监管,阻断疫病传播途径,减少疫病给养殖业带来的损失。

(3)加快饲养方式的转变。引导、帮助农民解决上规模和引种补栏方面的困难。推广生猪健康养殖模式,促进规模养猪和标准化生产,提高养殖技术和经营水平,促进农民养殖的集约化和专业化发展。开展畜牧技术推广和服务,提高饲养管理水平。

(4)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与中小农户签订订单生产合同,减少养殖风险。形成品牌化战略竞争优势,支持引导产品质量好、品牌信誉度高的生猪生产及屠宰企业发展连锁专卖企业,推进品牌化经营。

3.大型生猪储备库建设。储备库就好像蓄水池一样,在供大于求时蓄水,供小于求时开闸放水,使市面上生猪供需平衡,起到削峰填谷的市场稳定器的作用,进一步的稳定市场。作为储备生猪的买进售出时,要充分尊重市场意愿,在价格决定上要做全面的均衡考虑。收购价格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既要考虑猪肉消费者的承受力,又要考虑养殖者的收益。

4.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的生猪市场体系。

(1)加快推进生猪期货市场发展。生猪现货价格具有较强波动性,目前严重缺乏避险工具。期货市场的远期价格发现功能,有助于养殖者及时了解未来的生猪市场走势,合理调整养殖规模和饲养周期,有效规避市场风险。期货市场是市场经济体系的高端形式。通过“期货+公司+农户”等模式,以订单的方式把生猪生产者整合在一起,可以有效地化解由于市场变化、合同不履约等带来的多重风险。期货交易能使生产者和加工销售者双方在预期的价格锁定成本,使生产者可以一门心思扑在生产上。

(2)引导和推进生猪保险工作。我国的生猪价格经常超出正常的波动范围。在生猪业市场波动中,大多数情况是养殖环节严重亏损,而且承担了大部分的市场风险,养殖户成为市场大起大落首当其冲的受害者。设置生猪险种势在必行,鼓励商业保险公司对生猪生产和母猪进行保险,保险费按照政府补贴、保险公司优惠、养殖者缴纳三方合作办法筹集。通过保险市场对生产阶段遇到不可预期的风险化解,去除掉生产上的风险,这样可以使养殖者无论是在生产上还是在销售价格上吃上一颗定心丸,使生猪生产者能够安心生产,有利于生产者生产技术改进和生产效率提高。

四、结束语

蛛网理论是影响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常见现象,本文应用数学方法分析了蛛网理论尤其是“发散型蛛网模型”对我国2007年猪肉价格的影响,找到走出“蛛网困境”,避免“蛛网陷阱”的对策,形成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对接,改变现行的流通模式,在制度上和市场开拓上进行创新。从而减少猪肉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波动性,提高猪肉生产和销售的效益和效率。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金祥荣:西方经济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养猪论文范文7

[关键词] 规模化猪场 保育猪 养殖技术

[中图分类号] S8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4-0243-01

养殖业是一项长盛不衰的产业。目前养猪市场前景广阔,2013年中央财政专门为支持生猪生产的发展拨付专项资金。受大豆及玉米产量增加、市场价低下的影响,饲料成本已逐渐降低,部分养殖成本日趋下降,在出栏减少、冻肉储备减少影响下,我国大部分地区猪肉价格处于回升状态。随着餐饮行业的进步和肉食消费结构的不断优化,人们生活上对猪肉的需求必将增加,猪肉的人均占有量也会逐步提高。中国现阶段发展状况已不再是传统小农户式养殖而是趋向规模化养殖。养猪业未来的趋势必将向养殖规模化、区域集中化、养猪自动化方面发展。

1 山西忻州市生猪养殖业现状前景

生猪养殖在经历了两年多市场低迷后,山西省生猪养殖业于2015年4月20日在山西省孝义市大象农牧集团总部举行“全省生猪规模化养殖模式高峰论坛”,为整个行业开辟了一条新的出路。论坛上鼓励广大企业在扩大保育猪数量、保育猪规模的同时更要注重保育猪的成长质量发展。

根据最近几年全国与山西的猪肉平均价格数据分析,反映出几年内的市场价格波动较大。截止目前山西忻州市原平市3月价格走向趋势来看,生猪价格已达到外三元18.60元/公斤,内三元已达到19.40元/公斤,未来仍有持续价格上涨的趋势。因此在规模化猪场养殖过程中,做好保育猪养殖技术的研究就至关重要。

2 规模化猪场养殖保育猪的技术要点

2.1 关于免疫管理

2.1.1山西省养殖厂免疫分析

目前国内已针对山西省养殖厂存在的流行疫病做过简要分析,其中以PVC-2、PRRSV日渐突出。2015年1-3月份专家们曾根据山西地区各猪场样本监测出分析结果:流行疫病季节性的特征明显;地域性特征已逐步显现;感染模式均是二重感染以PVC-2为主要核心;种猪带毒感染风险已逐渐加大;细菌感染主要模式以继发型病毒感染为主。因此如何选择疫苗并进行免疫管理就成了养殖厂保育猪的管理主要问题。

2.1.2规模化猪场养殖的免疫管理

规模化猪场目前药品应用现状多以抗生素类、大复方类为主。专家们已对动物方面的药品应用做过一些分析,动物药品主要分为抗菌药、消炎药和免疫调节药。目前预防与治疗最合理方案是抗生素与消炎药的组合,而猪场药品最为科学、安全、高效的方案是消炎药、敏感抗生素、维生素、免疫增强药的组合方案,此方案可标本兼治、缩短疗程、不易反复。因此养殖厂要牢固预防免疫思想,做好定期消毒、常规防疫、预防、驱虫工作,建立完善的接种疫苗工作体制,做好科学免疫、疾病防治的药物保健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

2.2 关于饲料管理

2.2.1保育猪的喂料

保育猪要根据日龄的需求投喂不同种饲料。工作饲养员应记录好各种料开始饲喂的时间,保持料槽都有饲料的不断供应。当仔猪从发育不全到发育逐渐完全,饲料饲喂过程要采用渐进过渡性形式,如第1次部分换料25%、第2次部分换料50%、第3次部分换料达到75%……依次类推。因此饲料要妥善保管好。为保证饲料的新鲜性、预防遗漏角落的饲料发霉现象,饲养员要注意等保育猪将料槽中的饲料全部吃完后再进行加料,并定期注意清洗料槽以保持清洁。

2.2.2保育猪的饮水

保育猪的饮水状况直接影响到保育猪对饲料的营养吸收。因此保育猪刚进猪群时最好供给温开水。饮水的不足也会使保育猪食量减少,影响保育猪的生长速度。必要时可提供2个饮水器给10头以上保育猪的猪栏,方便所有保育猪随时都饮到水。饮水中定期添加电解质或抗生素、维生素等药物,来提高保育猪的自身抵抗力,降低疾病的感染率。

2.3 猪群管理

2.3.1进猪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是保育舍的消毒工作

在保育舍开始进入保育猪前,首先要把保育舍冲洗干净。工作饲养员在高压冲洗时,要确认整个舍的边角都彻底被冲洗到。尤其是猪能接触到的地方,注意不能有猪粪或饲料遗留痕迹。

其次是保育舍的设施检查

检查饮水器每一个是否通水、检查设备是否都能正常工作、检查所有电器是否无损坏、检查窗户是否能正常关闭,是重要的设施检查工作。

再次是保育舍温度设定

对于管理猪群来说,温度是至为重要的因素。猪群多的环境需要定期保持通风,猪群少的环境要注意平时保温。一般在保育猪刚转进来时舍内的温度保持在28~30℃就可以了。

2.3.2分群与管教

在分群时要尽量按照大小体重相近、原窝同圈原则,个体太弱的保育猪要单独进行分群饲养。这样有利于保育猪的情绪稳定,减轻保育猪之间因为混群而紧张不安的状况,减少保育猪之间相互咬斗伤害的现象,有利于保育猪的发育成长;饲养员要及时清除脏污及粪便,同时要做好保育猪的调教工作,让它们区分出排泄区,便于圈舍的清洁和卫生管理与保持。

2.3.3三天观察期

保育猪在进群后的三天为重要观察期。工作饲养员要查看保育猪是否有不适应分群的情况、查看料槽饲料的新鲜及卫生、查看保育猪的生长健康状况、注意保育猪的营养吸收如何、观察保育猪是否最终发育良好。

结语

规模化是我国未来生猪养殖发展的方向,但并不意味着养殖规模越大越好。各地区规模化养殖技术的合理性、科学性、适度性,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生猪养殖规模效益的有效性。因此对规模化养猪厂保育猪的养殖技术多做研究、可以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保障企业养殖业的经济效益,从而稳定山西省高质量的“菜篮子”工程、努力将山西省快速发展成为中高端市场的供应基地。

参考文献

[1]曾宪峰. 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技术[J].畜牧兽医,2015(09).

养猪论文范文8

关键词:养猪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评述

中国是养猪生产大国和猪肉产品消费大国,2006年生猪出栏量超过了6亿头,占世界生猪总出栏量的50%以上,居世界首位,猪肉消费占中国肉类消费的67%左右,由此可见。养猪业是中国农业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着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措施的实施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一方面,生猪市场的需求与日俱增,客观上要求养猪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另一方面,随着规模的扩大,特别是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养猪业给环境带来的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传统的养猪业采用“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线性发展模式和“先污染后治理”的末端治理手段,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养猪业发展的需要。以“低投入、高利用、低排放”为特征的时下热点词汇“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2007年10月被写进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并成为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有力途径,同时它也为养猪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

一、研究综述

诸大建教授于1998年首次将循环经济理念引入中国,并对如何使用循环经济理论指导中国工业经济的发展进行了探讨,随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循环经济理论在不同行业的应用发展。目前,中国“十一五”经济发展、农业和畜牧业规划中都分别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农业循环经济”和“畜牧业循环经济”,可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也成为党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目前,中国学者对“养猪业循环经济”的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理论研究成果较少,暂未形成较成熟的学科体系。

(一)养猪业循环经济的内涵

张子仪(2003)指出,将循环经济理论应用到养猪业中,根据生态平衡原理,把养猪业与种植业相结合。猪粪便通过农田自然消化,实行养猪业和农作物轮作,形成了猪多―肥多―粮多的良性循环,可以保持本地区的生态平衡,控制污染。他还强调循环经济理论在养猪业应用中将成为中国今后一段时间里小城镇养猪发展模式。李健生(2005)以福建省养猪业为例,介绍了该省规模化养猪场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以及造成污染的生产结构原因,接着以循环经济理念提出目前可行的生态修复防治与利用措施。王树新(2008)认为,养猪生产是整个社会生产的一部分,养猪生产上的节约资源与资源再利用是整个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一部分。他还提出养猪业循环经济应包括清洁化生产、产品与产业的生态化设计、资源与能源的循环利用以及可持续生产与可持续消费等内容。黄贤金(2002)、徐芹选(2006)等观点则较全面,强调要发展循环经济,走农牧一体化道路,把治理生猪环境污染与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以上学者的观点都大致认同将养猪业循环经济看作循环经济理论在养猪业领域中的应用。养猪业循环经济,是以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以饲料、能源等的高效利用和养猪业中的粪便废水等综合循环利用为特征,通过合理规划,在生猪生产中发展清洁生产,有机结合养猪业、种植业以及其他养殖业,并在整个生产乃至消费过程中贯穿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理念,使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和谐统一,从而实现养猪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养猪业循环经济的原则

把养猪业循环经济视作循环经济在养猪业领域中的应用,从此角度,学者们在遵循循环经济3R原则的基础上,结合养猪业的特点,将3R原则引至养猪业循环经济中,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和资源化(Recycle)。

1、减量化。减量化原则是本着从源头控制的思路,指在养猪业生产过程乃至生猪产品生命周期中减少资源、物质等的投入量并减少废弃物的产生量。它要求一方面通过减少进入养猪业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流和能量流,节约资源:另一方面,通过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栾冬梅(2003)认为最大限度地提高猪只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率和建设粪尿的排放量,是消除养猪业环境污染的治本之举。她还提出可以先准确估计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和猪只对营养物质的需要量,在此基础上按理想蛋白模式配置符合猪只需要的平衡日粮,同时选用环保型饲料添加剂。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粪尿的排放量。

2、再利用。再利用原则属于过程端控制方法,即尽可能多频次、多用途地以初始的物理形态和结构形式使用所购买的农产品和服务,其目的是延长它们的时间强度,提高物质和能量的利用率。在养猪业生产中,应努力深层次分析挖掘原来产品中未能利用的有机组成物质,利用各种科学技术手段,发展高附加值农产品或者开发系列新产品,延长养猪业产业链条,王林云(2004)认为,养猪应重新审视“玉米-豆粕型”日粮,可以利用城市泔水、各种果皮、藻类等饲料资源来进行养猪生产。这一建议充分延长了果皮、藻类等的时间强度,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也节省了成本。

3、资源化。资源化原则属于终端控制方法,本质上是事后处理型的末端治理的手段。它将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成可回收利用的资源,使其重新纳入生产和消费的循环过程中。陶新(2007)提出,资源化原则就是在养猪业活动的终端尽可能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确保养猪业的无害化生产。采用干清粪工艺实现干粪和污水分离后,一方面可以将经生物发酵后的粪便处理成优质肥料或者饲料,另一方面,还可以将污水用于厌氧发酵制取沼气,从而形成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另外,还有个别学者用系统的观点来审视循环经济,如任正晓(2005)提出以农业系统最优化运行为目标的重组化原则,该原则的实施主要依靠农业各产业各个环节的有机连接,要求通过对农林牧副渔所有产业结构的重组与转型,达到系统的整体最优。它充分运用了产业生态链的原理,是符合生态生存发展规律的循环互动模式,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三)养猪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养猪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是养猪业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具体实践并不断完善的结果。目前。在养猪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分类研究上还没有特定的标准,也缺乏系统的类型划分。理论界通常都是从不同的层次、不同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角度进行划分,从而出现有些包含的范围比较窄,有些涵盖的范围又过于宽泛,而模式之间也存在着交叉、紊乱的现象。本文将不同的学者所提出的养猪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归结为以下类型:

1、节约型。金升藻(2004)以开辟青饲

料资源和寻找代用品为主攻方向,以节粮高效为研究重点,于1998-2002年开展了湖北农区节粮型养猪模式并进行了试验示范和推广。结合湖北省的地理和自然条件,总结出优质牧草+混合精料,工业副产品(啤酒糟、曲酒糟和酱糟)和农业副产品(豆渣、粉渣、土豆渣、红薯渣)+混合精料,EM微生物饲料添加剂+青、绿粗饲料+混合精料等3大类节粮养猪代用品的开发与利用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相应的3大类节粮型养猪发展模式。另外,王林云(2007)号召由专门的集团公司或政府资助的企业组织设立城市泔水收集系统,及时运至远郊的加31;-统一处理,将规模化科学处理过的泔水养猪,节约资源。该模式符合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原则,从养猪业的源头饲料着手,尽可能地节约资源的投入并有效地利用资源,能取得良好的效益。

2、生态型。袁锡寿(1990)总结了1990年10月召开的《高效益生态型养猪业》学术研讨会,认为浙江省的高效益生态型养猪业是以饲料能源的多层次利用为纽带,以养猪业为中心的“种植、养殖、沼气、水产”有机结合的不同循环类型的生态系统。周开锋(2005)总结了由山东省畜牧办公室联合相关科研院所成立的清洁养猪专家组的研究成果――微生物发酵垫料清洁养猪技术,即利用优势菌种将秸秆、锯末等农副产品垫料发酵后,可直接消纳猪粪尿,免除粪尿清理过程,实现零排放,不仅保证了猪的“动物福利”,在生产上也实现了节水、节粮、省劳力、增效益。熊传慈等(2008)指出,生态养猪就是根据生态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基本原理,将猪作为农业生态系统必要的组成元素,应用农业生态工程方法,自然有机地组织生猪生产系统,实现综合效益最优及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他们还列举了以下主要的发展模式:即猪-鱼-粮模式,猪沼-鱼-果、粮模式,猪-沼-草模式,禽-猪-沼-鱼模式,禽-沼-猪-粮模式,鸡、兔-猪-沼-果菜模式和鸡-猪-鱼-粮模式等。该种模式是遵从生态学原理如食物链原理,以沼气为纽带,通过农牧结合、渔牧结合、果牧结合等多种方式,建立生态工程处理系统,充分高效利用资源,实现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此种模式已被大规模推广,发展前景良好。

3、排放达标型。吴玉芳等(2005)分析两种达标排放模式,即通过建设污水处理工程,对养猪场产生的废水进行生化处理后还田,产生的粪便等固体废弃物按照相关法规标准综合利用生产有机肥:或者先进行固液分离后,厌氧发酵处理污水至达标后排放,而粪便利用水平低。经过详细的财务费用分析,得出生态型种养结合模式的成本低于达标排放模式,而效益却更高。欧明等(2006)考察了广东省养猪业现状后,提出应注意猪粪便的综合利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加大研发除臭、降臭、降噪等措施的投入来实现养猪业的持续发展。该模式本质上属于末端处理的方法,旨在通过将猪粪便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利用,污水无害化处理,从而达到国家关于《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规定。其初始投入成本较大,技术要求较高,从长期来看,不应将其视为最优的发展模式。

二、研究述评

(一)已取得的研究成果

综上可知,虽然养猪业循环经济的实践走在了理论研究的前面,但还是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首先,学者们结合各地特色,总结了丰富的发展模式,比如生物发酵床零排放养猪法、沼气工程、“150标准化养猪模式”等优秀养猪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其次,在定量研究方面也有了一些突破,如逐渐地将环境经济学中的费效分析方法、统计学中的灰色系统评估方法和聚类分析法等引入了养猪业研究中,定量地分析养猪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状况。

(二)不足之处

1、对养猪业循环经济的概念和内涵的认识不统一,且大多停留在表面认识上,缺少深入的提炼和归纳。

2、针对不同的发展模式,有范例式地归纳和总结,但是对隐藏在其中的深刻的经济规律和作用原理以及支撑基础和适用条件缺乏理性的探讨。

养猪论文范文9

关键词:品种;初生重;死亡率;个体重

中图分类号:S828.9+1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4)01-0108-02

仔猪的成活率、生长性状与很多因素有关,如品种、初生重、舍内环境条件、饲料营养等,其中舍内环境、饲料营养在规模猪场饲养管理中一般相对稳定,对仔猪生长的影响系数较小。本文着重分析了不同品种母猪对初生重、21日龄死亡率和个体重及初生重对21日龄个体重、死亡率的影响,以期为养猪生产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动物与分组

试验选择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原种猪场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出生的2319头仔猪进行分析,其中大约克、长白猪、杜洛克仔猪数量分别为973、569、777头,按不同品种及初生重进行分组。品种分组按大约克、长白猪、杜洛克分为三组,初生重按1.05、1.20、1.33kg进行四分位分组。

1.2饲养管理和调查方法

仔猪出生后断脐、称重、打耳号,3日龄补铁,7日龄诱食,在21日龄断奶,称重,根据生产纪录调查死亡头数,计算死亡率和存活率。仔猪7日龄到断奶饲喂仔猪诱食料,自由采食(以每次料槽内剩有少许余料为准)和饮水,水源为济南市自来水厂提供,日常管理按常规进行。

1.3统计分析

利用SPSS17对收集的数据建立数据库,对死亡情况采用频率分析法百分率进行分析,对初生重及21日龄个体重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多重比较,试验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

2结果与分析

2.1品种对仔猪死亡率影响

由表1可见,大约克仔猪哺乳期死亡率最低,为6.5%,分别比长白猪和杜洛克低1.4和0.7个百分点;其次是杜洛克,比长白猪低0.7个百分点。因此,从仔猪成活率方面考虑,作为生产二元母猪场的母本首选是大约克。

3结论与讨论

3.1品种对仔猪的影响

大约克在3个品种中是最为优良的母本,仔猪成活率及21日龄个体重都优于其他2个品种。

3.2初生重对仔猪的影响

在正常的饲养管理条件下,仔猪成活率是关系养猪场经济效益高低的重要因素,而仔猪初生重的大小直接影响仔猪成活率。通过对大约克、长白猪及杜洛克3个品种2319头仔猪的统计分析表明,初生重小于1.05kg的仔猪哺乳期(出生至21日龄)死亡率高达70.7%,随着初生重的增加死亡率呈明显下降趋势,当仔猪出生体重超过1.20kg时,死亡率趋向稳定及下降趋势。

养猪论文范文10

【关键词】生猪养殖业;疾病防治;发病特点;流行现状;防治措施

根据相关资料报道,在猪的死因中,因患病致死的约占80%以上,而在猪的所有疾病中,传染病约占70~80%,其中猪丹毒、猪瘟、猪肺疫又占猪传染病的70%。所以,在猪病防治中,这三种病的防治成为重中之重。生猪养殖业是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但是伴随着养猪业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生猪疾病的发生给养殖业带来了很大的危害,给养殖户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本文就我在生产、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归纳起来,供养殖户参考。

1.生猪不同生长期发病特点

1.1仔猪阶段发病特点

出生后1~2周的仔猪因各种原因造成的死亡率占整个仔猪阶段(出生至断奶后1~2周)的65%及以上,而仔猪阶段的死亡率占猪一生死亡率的70%,因此,对仔猪阶段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要给予高度重视。此阶段仔猪常发疾病主要包括以下几类:水肿病、仔猪红痢、白痢、黄痢、仔猪副伤寒、等,导致产生以上几类疾病的原因:(1)母猪健康状况不良;(2)母源抗体滴度低或无母源抗体;(3)未做好猪舍卫生;(4) 饲养管理不当。未对初生仔猪做好保暖措施,就很容易引起仔猪感冒、拉稀,甚至死亡;补铁、钙不及时可导致仔猪贫血和消化不良等;(5)仔猪未按有关疫病免疫程序预防接种或未进行有关的药物预防。

1.2猪育肥阶段的发病特点

猪育肥阶段是生长的另一关键阶段。因为在此阶段,猪以最快速度生长,各种疾病也随之而来。与保育猪相比较而言,生长育肥猪的抵抗力要强一些,一般情况下,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低,但无论是常见多发的传染病、寄生虫病,还是代谢病、中毒病,都是各种规模猪舍必须重视的问题,虽然这些疾病造成的急性损失不大,但由于生长缓慢,饲料转化率降低,最终大幅度增加生产成本。因此,在育肥猪阶段,各种防治措施必须落到实处。

在猪的育肥阶段,大多数寄生虫病、传染病、代谢病及中毒病等常在育肥阶段感染或发病,且发病率远远超出仔猪阶段,对养猪业构成极大威胁,因此每个猪舍必须重视疾病防治措施。

2.生猪疾病流行现状

2.1传染病流行

目前,对于生猪养殖业危害最大的是以传染病为主要,并且每年新的传染病还在持续增长,例如近几年新出现的传染病有:副猪嗜血杆菌病、猪繁殖和呼吸障碍综合征、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增生性肠炎及猪圆环病毒型感染、猪副红细胞体病等。

2.2传统疫病流行的非典型化

如原来在我国较多猪场出现的猪肺疫、猪丹毒、猪气喘病、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及猪伪狂犬病、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猪链球菌病、猪瘟等,随着科技的进步免疫预防用生物制品的大范围应用,在某种程度上,对疫病的控制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随着我国规模化养殖场或养殖公司的不断增多,养猪的单位群体数量也在不断增大,畜禽及产品流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在不断加速,重复免疫或盲目免疫及抗体监测手段和监测方法与群体规模不相适应的矛盾凸显出来,加上动物保健药品中大量复方制剂的普及使用等等,结果导致猪群中原有临床典型症状逐渐消失,不具有典型症状,为此给诊断带来了困难。

2.3细菌性疾病控制难度加大

生猪养殖户,为避免生猪流行病的大规模发生,带来重大经济损失,所以大部分养猪生产者在饲养猪的整个过程中都大量施用抗生素类药物,意图达到用药物控制预防。但是往往适得其反,抗生素类药物食用过多后,许多细菌产生了抗药性,一旦细菌性疾病发生后,对病原作药物敏感性试验时,无药可选。所以生产中出现了不论单纯使用哪一种抗生素或抗菌素均无效或效果不明显的现象,药物治疗成本高,但治愈率却很低,最终直接或间接的降低了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

2.4多病原感染

近年来,在规模化养猪生产中,多病原感染,已经普遍存在。在病毒性疾病发生后,其中包含1种或2种以上的细菌性病原存在,甚至是几种病原的共同致病性导致的病理现象的出现。

2.5系统性病变

如猪的饲养从乳仔猪的消化系统的腹泻性疾病综合征,到生长猪的呼吸系统的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生长育肥猪的高热性疾病综合征及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综合征等等。系统性病变综合征的出现,往往体现了养殖场地的外界大环境、圈舍内的小气候、人为的免疫干扰、动物营养等与多病原的共同致病性的综合性结果。

3.防治措施

3.1预防控制

对生猪疾病做好监测措施:(1)监测范围:养殖场,户、交易市场、屠宰厂,场、跨县调运的生猪;(2)对近期发生疫情及疫情频发区的生猪、种猪场进行重点监测;(3)监测方法: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观察、病原学检测。

对生猪疾病做好免疫措施:对所有生猪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进行免疫。用法用量:颈部皮下或肌肉注射。因地因场制宜.对未发生过猪瘟的猪场。随着母源抗体的减少,乳猪长到35日龄左右时.母源抗体的水平已达不到保护乳猪抗猪瘟的程度,据此。乳猪应在35日龄第一次免疫注射猪瘟脾淋苗,65日龄时再进行第二次免疫。

3.2对仔猪进行防护管理

衡量一个猪舍养殖效益的重要指标就是仔猪阶段的生长发育速度,尤其是断奶时的成活率及断奶窝重。因此,有必要加强仔猪阶段的饲养管理,减少仔猪疾病的发生,保证仔猪在生后6h内吃上足够的初乳,以获得大量的母源抗体,减少腹泻以及猪瘟等其他疾病的发生。

3.3传染病防治措施

控制猪舍的密度,根据猪场的发病情况,在发病前的1周,饲料中添加支原净100ppm,金霉素400ppm或强力霉素150~200ppm,连用7d,可有效预防呼吸道疾病综合症的发生、降低胸膜肺炎的发病率,而且也可防治猪痢疾、结肠炎和回肠炎。为防止饲料霉菌毒素,可于饲料中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3kg。农户的散养圈舍必须勤打扫和勤垫新土,粪便堆积发酵,经常用消毒药喷洒圈舍,定期对圈舍顶棚、内外墙、通道等进行彻底消毒。

4.结语

生猪养殖业是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但是伴随着养猪业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生猪疾病的发生给养殖业带来了很大的危害,给养殖户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伴随生长阶段和季节的变化,在生猪的养殖业中,猪易患上不同特征的疾病或者易感疾病,因此有效避免生猪发病的情况不仅对养殖户经济效益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是对老百姓健康的负责。 [科]

【参考文献】

[1]梁永红.猪场多发疾病防控手册[M].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06.

[2]郭佳,张杰.安徽省固镇县养猪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2):25-26.

[3]朱士江.目前猪病流行特点与防治对策――猪病模糊模型诊断治疗方法,饲料与畜牧・规模养猪,2009(1):21-24.

养猪论文范文11

微软不养牛

2012年12月,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网易股价在40美元/股左右,2013年12月,网易的股价在70美元/股左右,一年间网易的股价上升了75%,以总市值计算在96亿美元左右(约合576亿元人民币)。

2011年财报显示,丁磊账面控股占比为44%,有媒体认为,由于网易复杂的控股关系,丁磊个人控股占比可能达到55%,在全球上市公司中,这个由单一大股东控股的比例高得比较罕见。换言之,丁磊目前的个人账面财富高达52亿美元(约合317亿元人民币)。

在股价比较抢眼的同时,网易的运营总体上给人“与众不同”的地方是其营收来源的单一结构一直未能有效破局,媒体一直在讨论网易颇为突出的营收特色――网络游戏收入占公司营收的80%,基本上等于一家网络游戏提供商,这种依赖单一利润增长来源的财务结构一直被坊间议论。

一般认为,2012年二季度,网易的在线游戏收入同比有6.25%的增长,环比却下降了5.55%,而在线游戏依然是网易85%的利润贡献者。此种趋势的背后,意味着一旦在线游戏竞争导致营收进一步下滑,网易很难有弥补的手段。业内分析者一致认为,网易无论在战略安排还是在战术策划方面,大有改进和变革的必要。

然而,长期以来,网易似乎较为淡定,波澜不惊。有媒体把丁磊往“保守”、“守成”方面分析,认为因其一股独大,则心态偏安稳,不愿轻易触碰风险。

比照公认的个人电脑操作系统和办公系统软件最大垄断者美国软件巨头微软,如果靠单一领域(WINDOWS系列、OFFICE系列)吃饭,眼下似尚无敌手。但微软却摆出力求营收多元化的大战略,热衷到处投资,手笔很大地出手介入互联网和移动通信领域。

2007年,微软以63亿美元(约合378亿元人民币)的代价并购网络广告公司aQuantive,准备在网络广告领域与谷歌展开竞争。但对aQuantive的并购却成为微软并购历史上被媒体称为“最糟糕”的一次,在支付了63亿并购款之后,aQuantive未能给微软带来预期收益,反而在2013年要为aQuantive部门减记62亿美元坏账,微软为aQuantive付出的代价高达125亿美元(约合750亿元人民币),这个数据超出网易在纳斯达克总市值的三分之一左右。从这个案例看,丁磊的谨慎也许不无道理。

2011年5月,微软斥资85亿美元(约合510亿元人民币)并购网络电话领域的楚翘Skype,微软对Skype的并购一则为其并购史上规模最大,二则相当成功。微软在Skype的领域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业绩,Skype在网络电话市场的占有率从被微软并购前的13%增长到目前的34%,市场份额差不多增长了两倍,用户数从2700余万增加到5000余万,用户数增长近两倍,而营收则从并购前的8亿美元(约合64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13年的预计20亿美元(约合160亿元人民币),增长两倍有余。从这个案例看,丁磊被称“保守”,不愿面对风险,似乎也成立。

丁磊也对媒体说过:“当一个企业做大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我们都希望通过各种方式的创新,做点儿与众不同的事。”

有观点认为,2012年网易成立的网易资本部门,有可能是网易运营总策略有所破局的开端,在网游业务中丁磊的“保守”、“守成”是成功的(营收数据可以证明),但多元化战略尚待开局。

微软的业务拓展,从未离开过大IT的边界,如果微软的现任CEO或者其创立者比尔・盖茨说要投资美国在全球位居第一的养牛业,甚至要开办养牛场,肯定成为媒体和业界的热门话题。

而网易在多元化拓展方面则一鸣惊人,当丁磊宣布要“养猪”的话题后,马上成为中国网络业界、媒体乃至华尔街分析师热烈讨论的案例,而且延续了四年有余。

微软(比尔・盖茨)不养牛,网易(丁磊)要“养猪”。

四年不见猪

政商明星一直是每年两会期间媒体高度聚焦的对象,丁磊是广东省人大代表,自然也在备受关注之列。媒体普遍认为,与言及业务和公司等话题的谨慎相反,丁磊在两会上的表现堪比明星。

在广东两会期间丁磊历来被媒体视为“炮手”,出语率直,言辞锋锐。2007年,首任省人大代表的丁磊被指“炮轰”广州新落成的歌剧院停车位太少,不敷客用。2008年,丁磊在两会小组会听到广东省文化厅厅长曹淳亮发言说广东人均图书拥有量过少,应多建图书馆时,毫不客气地反驳:现在年轻人习惯网上阅读,建图书馆已经落伍,不如多建网吧。

如果说之前两次会议丁磊发出的话语炮弹还算贴近丁磊对城市中产生活的了解和沾上文化消费与网络传播的边,2009年的第三次放炮涉及的话题就更具生活广泛度和深入度。

公认的说法是,丁磊在2009年两会小组发言谈及这些年来一直热得烫手的食品安全议题时,再次激扬开炮,对食品安全现状的担忧自不必说,被媒体揪住不放的关键点是丁磊在小组会的发言中宣布:网易要投资养猪。

此言一出,语惊四座,最先激动起来的自然是唯恐四处不热闹的媒体,一时间大大小小的纸媒和网络新闻频道从充满了“网易投资养猪”类似的标题,而各种新闻的核心人物是丁磊。整个2009年2月,相关的新闻抓足了受众的眼球。

当即有浙江媒体第一时间短信采访了还在两会会场的丁磊,丁磊的回信说:“养猪是一个实验项目,我们想的是整理一个科学养猪的模式和流程。”“养猪的想法最初只是源于自己对食品安全和农业的忧心,但没想到公司的几个高管都对养猪‘情有独钟’,于是一拍即合,我们前期准备拿出几千万元来尝试这件大家都喜欢做的事。”

媒体透露的以上短信采访内容给人的关键词当是:高端大气上档次,以至于坊间开始流传着一个专用词汇:丁家猪。

如果说丁磊是一时冲动戏言养猪,并不符合丁磊乃至网易一直以来示人的守成、稳重、后发的印象。丁磊本人也证实,准备养猪是基于长期的生活体验和社会观察。

一个比较流行的段子说,早在2004年,在业界享有盛名的成都《电脑报》在重庆举办互联网论坛,毕业于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兼已是互联网业界大腕的丁磊自然与会。吃重庆火锅是其必选节目,据说传菜员端上来一盘颜色鲜嫩的火锅必备菜品猪血旺(凝固的猪血),丁磊质疑其中有诈,传菜员未等食客仔细观察就倾倒入火锅之中,其后食客们较真,直到店家重新换了一锅底,此处是重庆最有名的火锅店。

据说当时餐桌上的话题立马转换为与食品安全相关的形形,据参加聚餐的南方某报媒体记者周炯回忆,餐毕,丁磊拍着周先生的肩膀说:网易要做农业,加入一起干吧。

其后果然就有了“一起干”的网易“养猪三人组”。三人组的核心是发起人丁磊,哼哈二将的周先生原为南方某大报首席记者,毛先生原为香港太古集团飞机修理工程师,可谓左膀右臂,一文一理。

不愧是搞技术出身的做事,稳扎稳打,一开始的动作是四处考察,三人组一开始并未最终敲定非要养猪,准备在种养殖业中挑选最具投资价值的领域。纳入三人组视野的有社会上流行和曾经流行过的种养殖品种,如草莓、樱桃、鲜花切口、番茄酱、玉苁蓉、蓝莓、牛蛙、海参……据称丁磊一直纠结于一个命题:“无论哪种项目,网易的价值如何体现?”

所谓网易的价值,无非一是影响力、二是利润率。三人组的思维最终还是落实到养猪。三人组的决策逻辑是:大型种植业如粮食网易玩不动,小型养殖对网易这个品牌的助推力不够,而国人一年消费6亿头猪的市场规模和环节众多的全产业链,有可能是使“网易的价值如何体现”的命题收益最大化的方向。

从此,网易的企业架构多了一个部门:农业事业部。

农业事业部(三人组)敲定养猪方向之后,首要动作还是考察,而且考察范围更加宏大,国内有浙江的金华两头乌猪、江苏的太湖猪,国外有亚洲的日本鹿儿岛黑猪、欧洲的英国大约克猪、西班牙伊比利亚黑蹄猪、丹麦兰德瑞斯猪等等,考察足迹遍及美国、西班牙、德国、荷兰、丹麦、日本等国家。

三人组然后就恶补养猪专业知识,据说但凡能够在图书馆、书店找到的资料和能够在网上搜索下载的资料都尽可能备齐。与此同时,据网易相关人士称,网易还出资组建了有一流专家教授、权威泰斗为核心成员的智囊顾问团队。

前期功课一做就是近两年,直到2011年之前,丁家猪的宅院在哪里还尚未敲定。2011年3月,做足了理论准备功课的网易终于宣布,丁家猪养殖基地落户在浙江省安吉县。安吉县官方网站也刊登了丁家猪养殖基地的概况:网易生态养殖项目总投资3亿元,占地1200亩,其中猪舍、饲料车间、办公区、环保设施等总占地为50亩,养殖规模1万头。

业内人士和网友为丁家猪算账,1万头丁家猪享用1950亩地(不包括圈养的猪舍),平均每头丁家猪拥有80平方米空间,基本可以算散养的“跑步猪”了。

而三人组的解读则力图澄清坊间的测度:为保证丁家猪在不吃农药的前提下健康,留足足够的隔离空间,比如群落规模控制在20头以下,群落之间有14米以上的隔离带,把猪场划分为红、黄、绿生物防疫区(防疫清洁度从红到绿递增)。在各功能区之间安排大量茶园竹林隔离。

三人组还透露了所谓网易养猪的433模式:4%的优良杂交猪种,试验环节的三大要素:饲养过程、饲料选配、繁殖设备。后处理三环节:屠宰、切割、运输。

听上去很美,一时间,2011年再次掀起一小波丁家猪概念的热议浪潮,而最重头的参与者则是核心人物丁磊。

有媒体说,2011年成了丁磊开设的丁家猪公开课年,相关题材的报道林林总总:《网易丁磊欲教双汇养猪开心农场有望上演真实版》、《丁磊养猪场已经开始施工总经理称年内可看到猪跑》、《网易丁磊:养猪前比较过17个项目我一直很纠结》、《养猪大户丁磊首正面回应一亩地创造两万元收益》、《跟问我上网是干嘛一样难回答丁磊回应养猪场污染质疑》、《丁磊:养猪其实是技术活年底展示智能化养猪场》、《丁磊“养猪”用‘智慧’技术:给猪装芯片》,等等。

话题令人目不暇接,又充满未知数:第一,丁家猪究竟长什么样?第二,扬言走高端路线的丁家猪究竟有多贵?

2011年初,丁磊对媒体说:“今年5、6月份相信会有个机会请大家去现场观看,看我们如何进行一系列养殖过程的处理。我们希望能够通过网易在农业养殖种植方面的实验告诉大家,这不是一个低层次的生产劳动,这里面有很多技术含量,在投资回报方面也很丰厚。”但是丁磊爽约了。

2011年过完,大家没有看到丁家猪的尊容,只是从媒体的喧闹声中感觉到丁家猪正在“走近”。

2012年,媒体对丁家猪的关注还是痴心未改。先是有媒体报道,网易农业事业部宣布:2012年11月,丁家猪的猪舍将完工,且开始分批圈养小猪。2012年中,有媒体专门赴丁家猪猪场所在的浙江省安吉县皈山乡洛四房村实地考察,从拍回来的照片看,基本就是一个工地,没有一幢完全竣工的建筑,猪舍所在地还是刚刚推平的黄土地一片,一切离想象中的高科技、高水平猪场相去甚远,离即将投产的预期差距更大。

还有媒体在所谓“首批丁家猪即将上市”的标题下,把丁家猪肉端上食客餐桌的时间预测到2013年下半年。

换言之,从2009年2月两会丁磊高调宣布网易要养猪并且在网易公司架构中成立专业部门开始,到2013年2月两会足足四年,丁家猪没有问世。

余波荡漾

转眼已经是2014年的年初,丁家猪还是未能如约而至,但似乎丁家猪这个事物已经走到了其生命周期的尽头。

2013年11月,媒体传出消息,四年前高调亮相的丁家猪“三人组”低调“散伙”,三人组中的毛山于11月26日发表正式声明:“我确实离职了。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虽情非所愿,但形势比人强。”“从此以后,我及新团队会沿着与网易不同的路线和战略演进。但对消费者来讲都是利好,因为又多了一个选择。”“我们一直认为在做正确的事。我们坚信,三十年后,我们的孩子,我们孩子的孩子会感谢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

从这份声明可以看出,丁家猪管理团队正式分道扬镳,个中缘由不论,结局是明摆着的:丁家猪事业宣告失败。

媒体称,丁家猪三人组的另外一位成员周炯比毛山离开的时间早一个月,可以定论的是,这几位丁家猪事业的核心人物已经心灰意冷,才可能萌生去意。

轰轰烈烈地开头,冷冷清清地结束,个中的真实缘由恐尚难彻底澄清。

有人说,丁家猪三人组几位核心成员热情有余,知识和经验空白,丁磊是学无线电软件起家的,周炯是新闻学底子、资深媒体人,毛山则是就学于自动控制专业,专长于修飞机。有人还猜测,周和毛的离开是因为“不适合养猪”,要另觅行家,但毛山在离职后又表示要另起炉灶养猪。

浙江金华、湖州一带是浙江传统的养猪业发达区域,丁家猪的猪场选址也在这一带。早在2009年丁家猪被炒热初始,该区域的养猪专业户们就有言在先,这活儿不好干,这个钱不好赚。专业户们认为,猪价起伏不定,丰收年不一定是赚钱年,随着环保成本、饲料成本、人工成本的增加,养猪业的回本期被拉长,指望赚快钱不现实。

产业资本下乡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复杂的土地、产权纠葛。丁磊曾经说过“养猪需要猪场,这涉及到的土地流转简直太痛苦了,整个过程可以写一本书,个中体会也非常深刻。养猪,除了技术、资本和耐心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地方能够养猪,但这些地方,会涉及到农民利益的补偿,乡里、村里,我们挨家挨户地跟他们谈,非常非常漫长的过程。”

2013年7月,浙江省地矿勘察院将网易告上法庭,理由是该单位为网易“帮忙”给猪场打井,完工后谈好的70万打井费网易未予支付。而网易方面的回应耐人寻味。网易方面称,浙江地勘院“搞错”了诉讼主体,猪场的业主是“浙江味央科技有限公司”而非网易。但方称,味央公司的法人是丁家猪三人组的成员毛山,且签署打井协议盖的公司印章是网易的。70万对一个号称过亿投资的项目并非大数,网易的斤斤计较比较耐人解读。

丁家猪是否已经完全退场尚待确认,而“动机说”、“阴谋论”开始浮现。

一说网易通过“空手套白狼”拿地,网易获得的1200亩土地,以农村土地流转的名义取得,使用期限25年,包括土地租金、青苗补偿费用等共计1000万元,均由安吉县经济技术开发区买单,网易属于“净身入户”。安吉方面解释,之所以如此优惠网易,看中的是网易背后的品牌影响力和为本地提供信息化服务和和区域品牌宣传服务。

一说网易想“圈地”,在房地产热火朝天的当下,有城镇化概念推动的大背景,还有土地资源越来越值钱的现实,“圈地”是一个敏感的议题。但根据丁家猪养殖场的地理位置,似乎不具备商业开发的价值,且转变土地属性和用途,需要冒更大的政策和法律法规风险。

一说网易准备效仿投资时下流行的郊野“会所”、“猎场”项目,有人联想到丁磊、马云等曾经在西湖岸边发起的“江南会”会所项目。有媒体甚至报道,“知情人”透露,网易“实际上就是在建猎场”。

养猪论文范文12

论文关键词:呼吸道,综合症,防治

 

猪呼吸道综合征(PRDC)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引起呼吸道疾病的细菌、病毒引起,再加上不良的环境应激和猪只抵抗力降低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引起的呼吸道疾病的总称。

1、PRDC的主要表现及危害

猪表现咳嗽、呼吸困难、部分猪死亡;母猪流产、死胎、木乃伊胎、返情率高;仔猪及肥育猪体弱、腹泻、生长缓慢或停滞。

本病自1995年以来,已成为影响全球养猪业经济效益的头号疾病。多发生于1320周龄的生长育肥猪,512周龄的保育猪也可发生,发病率为25%--60%,病死率为5%-10%。日龄越小发病死亡率越高,猪只不论大小、年龄及品种均可感染,有时呈地方性流行,寒冷季节多发,猪群饲养密度过大,不同日龄仔猪混群饲养,猪舍卫生条件差,通风不良,温度和湿度过高或过低、有害气体(如氨气、硫化氢及二氧化碳等)浓度过高,饲料霉变,仔猪转群、运输、以及其他可能引起应激反应的因素等,都可促进本病的发生和流行。

2、发病原因

猪呼吸道综合症主要由两类病原引起:一是潜在的原发病原,包括猪肺炎支原体、猪流感病毒、伪狂犬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猪圆环病毒等多种病原体;二是继发病原,主要有副猪嗜血杆菌病、猪巴氏杆菌病、放线杆菌胸膜肺炎、猪附红细胞体、猪链球菌II型等。其中喘气病是导致病猪死亡严重的主要原因,因为喘气病是本病的导火索,它的存在使蓝耳病等病毒以及防线性杆菌等细菌的侵袭感染更加容易。

猪呼吸道综合症的发病率和猪群的饲养管理条件密切相关,这些因素包括:饲养密度过高、通风不良、温差大、湿度高、频繁转群,日龄相差太大的猪只混群饲养、断奶日龄不一致、没有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喷雾消毒措施不严等。

3、与呼吸道综合症PRDC相关的主要疾病

主要有猪支原体肺炎、猪流感病毒、伪狂犬病毒、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圆环病毒病引起的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症、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病及猪附红细胞体病、链球菌病等。

4、猪呼吸道综合症PRDC病原体之间的关系

4.1几乎所有的猪场都感染了与PRDC有关的病原体;

4.2很难在猪群中彻底清除这些病原体,例如支原体、副猪嗜血杆菌等;

4.3单一感染的病原体危害较小,单一因素引起的疾病也较少见;

4.4饲料原料的霉变因素、蓝耳病的免疫抑制导致多种疾病的免疫失败和免疫抑制,加重了PRDC发病的严重性和控制难度;

5、猪呼吸道综合症PRDC病原体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5.1猪肺炎支原体麻痹和破坏呼吸道粘膜系统;

5.2猪蓝耳病病毒破坏肺泡内的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

5.3猪流感病毒破坏粘膜纤毛系统,损伤呼吸道上皮细胞;

5.4伪狂犬病可造成猪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紊乱,干扰机体的免疫力;

5.5发热和厌食也影响机体的免疫力。

6、猪呼吸道综合症PRDC的防治措施

PRDC是许多病因混合或协同感染和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控制混合感染比控制单一病原感染更困难,一种疾病的控制可影响其他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重点应放在PRDC最重要的原发病-喘气病的控制。对PRDC的控制应采取综合措施,即改善饲养管理、免疫接种、药物防治等。

6.1饲养管理措施

6.1.1全进全出,每批猪转出后及空栏时彻底的清洗消毒;

6.1.2不要将不同来源的猪混群饲养;

6.1.3注意饲养密度:饲养密度与本病的发病率密切相关,饲养密度适宜,可有效地控制本病的发生。饲养密度提高一倍,疾病的发病率会提高4倍以上;

6.1.4采取必要的措施,改善通风,降低空气有害气体的浓度。猪舍要有良好的通风换气系统和独立的粪尿排放系统,加强通风换气,保证舍内空气质量,尽最大限度降低氨气、硫化氢及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污染;

6.1.5加强温度控制:冬天注意防寒保暖,夏天注意防寒降温。尤其保育舍必须具备采暖条件,断奶后第一周保育舍内应维持2628℃,第二周25℃左右,前两周温度控制非常重要。

6.1.6引进没有呼吸道症状的种猪,做好隔离消毒工作;

6.1.7设病猪隔离栏,及时将保育舍或生长舍的病残猪隔离治疗;

6.1.8加强消毒等措施。特别是把握好产房的彻底消毒和母猪进产房时的体表消毒,切断病原体的母仔传播途径。

6.2免疫接种预防措施

6.2.1合理使用疫苗:使用安全性好、免疫效力高的疫苗,采用合理的免疫程序;

6.2.2猪场除了用好常规疫苗如猪瘟、口蹄疫、细小病毒、乙型脑炎、猪丹毒、猪肺疫外,还要用好引起猪最大疾病损失的呼吸道病综合症疫苗伪狂犬疫苗、萎缩性鼻炎疫苗、喘气病疫苗等,伪狂犬病疫苗的免疫一定要重视仔猪免疫。

6.3建立科学有效的、合理的药物预防措施

在养猪的过程中,呼吸道综合症的易发期,饲养管理的关键时期,猪有应激因素如断奶、母猪分娩、天气变化、注射疫苗等发生前后,建立科学有效的、合理的药物预防措施,是预防猪呼吸道综合症的关键,具体的措施如下:

6.3.1母猪产前、产后7-10天,在母猪料中添加利高霉素,能有效预防母源性呼吸道疾病早期传染给仔猪,有效预防母猪、仔猪呼吸道病综合症。

6.3.2母猪产后一针保健。母猪产后身体最虚弱,一方面最容易感染疾病,另一方面也最容易排毒,将其身上本身就有的疾病传染给仔猪,母猪产后8小时内尽早肌肉注射得米先或母易安,同样能有效地预防母源性呼吸道疾病早期传染给仔猪,有效预防母猪、仔猪呼吸道病综合症。

6.3.3仔猪出生后3天、7天、21天给每头仔猪分别肌肉注射土霉素、氟苯尼考或头孢0.5毫升、0.5毫升、1毫升,在乳猪、仔猪饲料中添加利高霉素,就可以非常有效地预防乳猪、仔猪早期感染呼吸道病病原,预防母源性的疾病传染给仔猪,使仔猪度过疾病的易发期与生命活动的疾病易感危险期,增强仔猪的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