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道路发展论文

道路发展论文

时间:2022-12-29 07:35:06

道路发展论文

道路发展论文范文1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政治发展/政治文明/法治国家

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1]。促进政治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地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

由于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和现实政治环境的差异,世界各国人民总是力图把人类政治文明的共性与本国的民族特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选择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勇于探索,历尽艰险,初步找到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

一、创建“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制度模式

世界各国文明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政治文明也是如此。西方政治文明以“三权分立”的制度模式而著称于世。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没有照搬西方的制度模式,而是在借鉴西方政治文明有益因素的基础上,从中国国情出发,创造性地构建起“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制度模式。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2]这表明,我们党已经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制度模式。这就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制度模式。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实行依法治国。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辩证统一的关系。

1.从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的关系来看,人民当家作主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和本质要求,而党的领导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共产党执政从根本上说就是支持、组织和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所追求的伟大理想和目标。正因为如此,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是可以达到辩证统一的。

2.从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来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之“法”,本身就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产物。中国共产党通过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的各种渠道,了解并代表人民的利益诉求,进而将其整合为党的主张和政策,再通过合法的程序把党的主张和政策转化为国家法律,进而严格依法执政,党的各级组织和个人以及国家公共权力机构的各个机构和个人都严格依法办事。因此,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是可以达到辩证统一的。

3.从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关系来看,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社会主义民主对社会主义法治具有促进作用,反过来,社会主义法治对社会主义民主也具有积极作用,二者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相互促进,任何一方脱离了另一方都不可能是完善的,任何一方的进步都必须借助于另一方的发展。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辩证关系在政治文明建设中举足轻重。假如对这三者的关系处理得当,做到坚持党的领导、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实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协调发展,整体推进,中国政治文明建设就将顺利发展并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假如处理不当,片面强调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甚至忽视另两方面,那21世纪的中国就有可能走上和20世纪前半期一样政治动荡的道路,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二、建设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制度核心的民主国家

建设民主国家是现代国家政治发展所追求的共同目标,但每个国家实行的民主制度却有所不同。中国实行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制度核心的民主政治,“它植根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广阔沃土,产生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进行的伟大实践。”[3]

1.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建设民主国家,首先要结合我国的实际,借鉴当代西方国家民主制度运行的成熟经验,采取切实措施完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改革和完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民主选举制度,是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性工作。衡量现代民主国家的标志之一就是民意代表的选举体现的民主程度如何。如果民意代表的选举仅仅是为了实现上级的意图,按有关部门圈定的人头来选,不让选举人更多地了解被选举者,不逐步扩大选举的差额比例,就很难充分体现选举人的意志。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要增加预选、代表候选人要与选民见面、回答选民问题等。一句话,人大代表选举要增强竞争性。在各级人大代表的民主选举过程中使人民群众得到民主政治生活的锻炼,同时也使各级党组织得到民主政治生活的锻炼,在民主政治生活的锻炼中不断提高在代议制民主政治体制下的执政能力。

(2)更好地落实宪法规定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各项职权,保证其依法履行职能。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各级党组织必须尊重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地位;各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要自觉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地方性法规和做出的决定,自觉接受其监督。其中突出要落实各级人大的重大事项决定权。重大事项由人大或其常委会通过并做出相应的决定,一方面是党领导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使党的主张变成人民易于接受和执行的国家意志,另一方面也可以使这些重大事项的决策更加完善,以避免类似于过去的一些重大决策失误。

(3)强化预算审批制度。审批国家预算是各国议会的一项传统的基本职能,我们应借鉴外国国会履行审批国家预算职能的有益经验,强化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预算审批职能,防止政府滥用权力乱花钱,以有限的财力为国家、为人民办更多更好的实事[4]。

(4)完善和落实质询制度。质询是各国议会对政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质问和要求答复的一种行为和活动。按照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若发现国家各政治权力机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或失职渎职等行为,可质询其领导人,并将有关情况公之于众,造成强大的舆论压力,促使这些机关纠正其行为。近几年在地方屡次出现有关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质询有关政府领导人的事,效果很好。所以,我们要借鉴其他国家的有益经验,完善并落实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对国家各政治权力机关领导人的质询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对世界多样性政治文明的重大贡献。我们要理直气壮地坚持并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一定能够更充分地显示出我国政治体制的比较优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发展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建设民主国家,必须发展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支持各派加强自身组织建设。支持派加强自身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重要政治责任。要积极支持派以思想建设为核心,以组织建设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把自身建设提高到新的水平,为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奠定良好的基础。

(2)完善政治协商的具体制度。首先是要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就重大问题在决策前和决策执行中与各派进行协商。要进一步完善政治协商的方式,既要完善共产党同各派的政治协商,也要完善共产党在人民政协内同各派和各界代表人士的协商。要规范共产党同各派协商的内容和程序,使政治协商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3)在制度上确定各派在各国家机关中的比例

要在制度上保证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在各级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委员和人大专门委员会委员中占有适当比例,在各级人大领导班子成员中有适当数量。要加大政府职能部门党外人士的选配力度,重点在涉及行政执法监督、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紧密联系知识分子、专业技术性强的政府部门领导班子中选配派成员、无党派人士担任领导职务。

3.扩大基层民主

建设民主国家,还必须扩大基层民主。扩大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作。在中国,基层民主主要包括农村基层群众自治和城市基层群众自治两大方面。

(1)在农村,要认真贯彻执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完善村民自治,形成制度健全、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一要认真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健全村民自治组织。二要完善村民选举程序,进一步健全村级民主选举制度。三要完善民主议事程序,进一步健全村级民主决策制度。凡涉及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重要事项,尤其是与村民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情,都要依法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四要完善村民自治章程,进一步健全村级民主管理制度。五要完善公开办事程序,进一步健全村级民主监督制度。

(2)在城市,要认真贯彻执行《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完善城市居民自治,发展社区民主,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一要强化社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发展是基层群众自治发展的政治保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仅体现为加强自身组织建设,强化党对基层社会的领导,还要体现为党如何成为基层群众自治的主导力量,从而使党在推进基层群众自治的同时,在基层社会确立起自己牢固而广泛的社会基础。二要保证社区自治组织在城市社区中的主导地位,处理好自治组织与其他群众组织、利益组织的关系。

4.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建设民主国家,还必须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公民政治参与程序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政治发展与政治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针对我国政治参与的状况,要不断加强公民政治参与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度,使其健康有序地发展。一要不断完善政治参与机制,加强政治参与的制度化建设,从制度上保障我国的政治参与朝自主型、理性化、制度化的方向良性发展。二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教育,提高公民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和监督意识,充分调动公民的政治积极性。三要培育和发展有利于公民政治参与的政治文化。四要加强党对公民政治参与的正确引导。既要加强对公民认识自己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引导,也要加强对其认识相应的义务和责任的引导;既要加强对公民了解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引导,也要加强对其充分认识我国国情和民主政治目标的正确引导[5]。

三、建设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法治国家

法治国家是现代国家的重要标志。建设法治国家是一个国家现代化过程中追求的又一重要目标。中国作为一个有着长期封建社会历史的国家,建设法治国家更是任重而道远。为此,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建设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的法治国家。

1.加强立法工作。建设法治国家,首先必须加强立法工作。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新形势,必须进一步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确保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规范政府的执法活动。建设法治国家,必须规范政府的执法活动。为此,必须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坚决克服多头执法、执法不公的现象;强化行政问责制,对行政过错要依法追究;要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依法行政,提高执法水平,确保法律的严格实施;要维护法制的统一和尊严,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

3.落实司法独立。建设法治国家,必须落实司法独立,消除司法腐败。为了有效落实司法独立,必须按照公正司法和严格执法的要求,完善司法机关的机构设置、职权划分和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权责明确、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高效运行的司法体制,从制度上保证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要完善诉讼程序,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要改革司法机关的工作机制和人财物管理体制,逐步实现司法审判和检察同司法行政事务相分离。

4.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建设法治国家,还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依法治国”必须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这是古今中外治国经验的总结。法治以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道德的说服力和感召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要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6]。

四、“自下而上”与“由内而外”并举的政治发展路径选择

一个国家政治发展的目标确定之后,发展路径的选择就显得至关重要了。中国特色政治发展应该寻求一条“自下而上”与“由内而外”并举的道路。

1.自下而上

“自下而上”是指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过程从基层开始,使人民群众得到民主政治生活实践的锻炼,在条件成熟时不断提升民主的实现程度。

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发展的基础上,要积极将民主政治建设从村、乡镇、县逐级向上推进。从村民自治发展到乡镇民主政治建设,这是一种历史性的趋势。从各方面的情况来看,从村民自治发展到乡镇民主政治建设的时机正逐渐成熟。同样,这种发展也应该走渐进式的道路,其近期目标是在改善共产党对乡镇领导方式的基础上完善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其中远期目标是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和乡镇人民政府组成人员的双重直接选举[7]。

2.由内而外

“由内而外”是指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过程由党内民主逐渐向整个社会民主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充分的党内民主对社会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干部,在党内民主生活中树立了民主观念,养成了民主习惯,培养了民主作风,形成了民主传统,就会把党内民主的经验、作风和传统带到各自的工作岗位,带动自己工作领域的民主风气。所以说,发展党内民主是发展社会民主的关键,只有积极发展党内民主,才能有力地推动社会民主的发展。

在党内民主不断发展并取得经验的基础上,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整个社会民主政治生活的进程。在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中,鲁莽冒进和畏首畏尾都是同样有害的。

只要我们循着“自下而上”与“由内而外”并举的政治发展路径,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建设,中国的民主政治必将拥有灿烂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国土资料通讯,2004年第5期.2004—03—10.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中国共产党第16次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

[3].在首都各界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4—09—1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04年第2期.

[4]田穗生,等.中外代议制度比较[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322.

[5]聂爱云.坚持和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J].求实,2003,(3).

道路发展论文范文2

论文摘要:在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时代,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服务理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不得不升级为数字图书馆,走产业化道路是必然选择。实现数字图书馆产业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数字图书馆是利用信息技术对有高度价值的图像、文本、语音、音响、影像、影视、软件和数据库等多媒体信息进行收集、组织、规范性的加工和压缩处理,使其转化为数字信息,然后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高质量保存和管理,实施知识增值,并通过网络通讯技术进行高效、地传播、接收,使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从网上得到各种服务。同时,数字图书馆工程建设还包括知识产权、存取权限、数据安全管理,加强机构、商业机构、政府和团体之间的联系与合作等。可以说,图书馆数字化是图书馆自动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它是一个无限的、开放的、有组织的信息资源库大系统。

一、图书馆走产业化道路的必要性

(一)面对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

进入知识经济社会以来,图书馆的职能开始由被动的服务向主动的服务转变,图书馆的职能向知识服务转变。作为“生态圈”中的一员,图书馆的上游企业——出版商、文摘索引商、数据库服务商、零售商、技术运作商、服务提供商等,都在以市场化的方式运作;与图书馆处于同一环节中的信息内容服务商、集成化信息提供商也在以市场化的服务与我们竞争。外部环境的压力,迫使图书馆在与社会信息服务链和其它环节的交互过程中,高校图书馆应该采集更为贴近市场的经营和运作方式,来提高经营效率,实行教育产业化的进程,保证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来管理、服务、经营和运作图书馆教育产业化的实现。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服务以电子媒介为重点,以网络为中心,以文献传递、资源共享、知识服务为特点的新型信息服务转化。信息用户需要图书馆提供针对性的、具体问题的、专业化和个性化服务。提示我们应将核心能力定位在知识服务上,能够提供有效的知识应用、知识更新的服务,这是图书馆工作的突破口和新的增长点。图书馆既要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的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又要站在读者的角度去考虑能够适应的经济负担,又要从知识市场的角度去了解知识消费及其附带消费,提供相关资源的特色服务;通过产业化经营,建立投入与收益的产业化运作机制,增强图书馆的知识服务功能,增强图书馆的经费来源,使图书馆教育产业化走进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二)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

1、用户知识消费的需求。信息流速的加快、知识应用的直接生产化、持续学习与终身教育的必然性等各种社会因素,均直接冲击着个人与团体的知识需求与知识消费。知识需求意识与知识消费行为形成了一个空前的知识市场,包括书刊阅读、数据库检索、网站搜寻以及参考咨询等。在这个新兴的知识消费市场中,有传统图书馆熟悉的一般性阅读需求、资料查询需求以及相关的知识信息需求,更有相当专门化、高价值和高成本的知识消费需求,这种需求为图书馆的开展教育产业化的运作项目提供了市场。

2、用户知识信息个性化的需求。图书馆作为文献情报服务机构,是人们有效获取知识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由于经费的有限性、读者知识需求的广泛性和个性化,图书馆难以满足读者的知识需求。传统服务为读者提供现有文献资源的检索借阅服务,无法按用户的目的或目标组织的知识信息服务,要进行类似这种个性化的服务,需要图书馆投入较多的人力和资金,是图书馆面临的新问题。针对个性化知识需求,开展产业化的经营管理知识服务,根据完成用户的知识信息个性化需求所耗的人力成本、资源成本对个性化服务的合理收入,不仅可以缓解图书馆经费短缺的压力,而且完全符合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二、图书馆的产业化道路途径

实现数字图书馆产业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为了加速我国数字图书馆产业化发展的进程,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教育机构,都应该看到数字图书馆带来的巨大商机和意义,采取积极措施,促进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发展。

(一)从改革管理起步

1、改革高校图书馆用人制度。高校图书馆的开发利用,需要一批信息意识强、专业性强、精通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人才;信息市场化也需要一批善于公关和懂得市场学的人才。如何改革过去的一套用人机制,培养适合21世纪发展的人才?首先要落实完善以馆长为核心的领导体制,选拔德才兼备、擅长管理的从事图书馆工作的专家学者担任图书馆的“掌门人”,引进一批信息人才,聘请学者、专家、教师、科研人员与现有工作人员相结合;废除终身制,今后的图书馆员将逐步具有网络管理、网络导航、网络信息资源采集与分析研究提炼此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让每一位职工都有一种责任感和紧迫感;实行竞争上岗、竞聘职位,对各部门及个人制订年终工作目标,实行部门主任负责制,明确职责,合理分工,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

2、改进高校图书馆管理方式。对图书馆的效益评价,是图书馆管理方式的指挥棒。传统图书馆评价主要是以馆舍、设备、藏书量、阅览室面积等为指标的,今后将逐步转向以信息资源的数量与质量、服务的范围、功能与效果为指标。因此,高校图书馆首先要一改传统的内部机构按文献加工流程设置的办法,实行按服务功能设置,即在原有采编、典藏、流通等机构的基础上,增设特色阅览室、信息快讯部、技术公关部等。同时,随着图书馆工作人员及读者的心理的较大变化,传统的管理模式与管理方法也要相应作如下变革:图书馆的管理思想将从物本主义向人本主义演变,以人为中心,管理重心要从对馆舍、设备、书刊的管理逐步转向对读者、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管理。

(二)走合理的产业化策略

1、建立市场运行机制。数字图书馆建设引入了商业化的运行机制,在进行公益的同时,正在积极寻求其中的利润点。数字图书馆的核心就是知识和信息,而知识和信息既可以是产品,也可以是内容,还可以是服务,它们可以以不同的商品的形态出现。无论是面对用户还是个人用户,数字图书馆都能找到自己的产业价值和利润来源,从而形成属于自己的产业实体。采用产业化运行机制的数字图书馆将极大地缓解传统图书馆长期面临的众多压力,如馆藏不断增长的压力,馆舍紧张与资金短缺的压力,为到馆读者提供借阅服务的压力等。这样不但能充分实现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造成的巨大浪费,真正实现“资源面前人人平等”,还将为图书馆带来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如会员费收入、广告收入、网上出版物销售收入等。

2、联合攻克技术难关。数字图书馆既是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又是科技含量很高的知识创新工程,其技术性、超前性很强。在图书馆数字化的过程中,会遇到一系列技术难题。如用户界面是数字化图书馆与用户沟通的桥梁,标准而友好的用户界面将使用户不需特殊训练就能掌握各种信息源的检索操作,便捷地获得所需要的信息,但目前的界面状况还远远达不到这样的水平。又如数字化图书馆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却带来了语言的障碍,这就需要开发能够进行自动翻译的系统。诸如此类的技术难题都需要组织力量进行攻关,并注意对可行的新技术及时推广。

3、讲究产品开发策略。数字图书馆作为一种网络产品,如何进行有效的市场化运作,如何营销,需要讲究一定的数字图书馆产品开发策略。只有适销对路的数字化信息产品,才能吸引广大的用户,为市场提供能满足人们需求的信息产品,并获得利润。产品开发不是单纯地追求学术水平,开发的成功与否并不取决于权威,而在于市场择优劣汰的机制。首先,数字图书馆开发要规模化。一方面,数字图书馆如果不达到一定规模,不可能吸引用户;另一方面,数字图书馆实现规模化,就可产生规模效益。其次,数字图书馆开发要注意开发周期。信息本身具有时效性特点,过时的信息没有价值。这就要求数字图书馆经营者必须对数字图书馆的内容做到及时更新,以满足人们对不断变化的信息的需求。第三,数字图书馆开发要注意创新。数字图书馆的各种技术需要不断创新,才能跟上科技进步的步伐,如查询技术、身份认证技术等。第四,数字图书馆开发需要高投入。一方面,数字图书馆经营成本较高,需要投入;另一方面,数字图书馆许多技术尚不成熟,新技术的开发需要高投入。同时,数字图书馆还不为人们所熟知,经营需要大量的宣传费用。数字图书馆的高投入需要经营者广开融资渠道,多方融资。参考文献:

[1]刘磊.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知识服务产业化探讨[J].图书馆,2006,(3).

道路发展论文范文3

[论文摘要]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我们已经探索出了一条初步具备成功基础的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确立了中国特色民主制度模式和中国特色民主发展模式,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已经成为时代的基本共识,具备了自我推进的动力机制。

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回望以政治体制改革为重要内容的30年改革开放伟大历程,可以明确地说,在总结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基本经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把握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基本方向上,我们已经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形成的标志,是确立了中国特色民主制度模式和中国特色民主发展模式

房宁教授认为,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正在开辟一条新的民主道路,正在开辟一种新的政治模式。“民主是有主题的。在当代中国实行民主,建立和完善民主政治制度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实现人民,即保证国家各级政权代表人民、由人民掌握;通过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扩大和发展人民民利;保障国家的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在中国,能够实现这三大目标的制度,才是符合社会发展进步要求和人民愿望的民主制度。”(房宁著:《民主政治十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理论和实践的若干重大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第72页)新的民主道路的开辟,首要的是确立了中国特色民主制度模式,即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基本政治制度框架。

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这四项制度中的每一项,都经历了一个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例。1982年《宪法》扩大充实了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权力,为人大制度功能的发挥奠定了基础。1992年第七届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2000年第九届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2002年九届全国人大常委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监督法》,这都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制度建设方面更加完备。党的十七大报告确认了这四项制度不断发展完善的丰富成果,把它们一同确定为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标志着中国特色民主制度模式的确立得到最权威的认可。

中国特色民主发展模式的确立,也是新的民主道路的重要方面。清理改革开放以来政治体制改革的战略取向和路径选择,我们至少可以辨识出中国特色民主发展模式的三项主要内容:一是通过发展基层民主夯实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从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生长点”上升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当前基层群众自治的战略意义日益凸显,已经被当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稳固社会基础来对待。二是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改革开放以来,党内民主发展取得了重大进展:党中央发挥表率作用,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汇报工作,中央的重大决策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征求意见;进行了党代会常任制等党内民主的改革试点。因为党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发展党内民主就是发展人民民主;因为党是国家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内民主的发展必将有效带动人民民主的发展。三是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双轮驱动。十六大以来,在丰富民主形式方面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明确提出,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

二、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已经成为时代的基本共识,具备了自我推进的动力机制“在历史上,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国家,人们对民主的理解不同,所建立的政治制度也有差别,即使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民主制度也是有差别的。”(李铁映著:《论民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卷首语)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已经成为时代的基本共识,至少可以从这四个维度来判断:一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国发展民主的惨痛教训,使我们党从一开始就认识到,民主和法制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不可偏废,民主必须在法制的轨道上运行,在有秩序的环境中推进。二是承认民主的普遍价值,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复制西方国家的民主模式。三是前社会主义国家政治改革的反面例证,使得改革者醒悟,政治体制改革高度敏感而复杂,必须审慎地推进,不可乱来。四是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使得改革者有自信认为,我们所坚持的政治体制改革原则和方向,也是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一个贡献来源和重要组成部分。结论只有一个,全国人民都应当珍惜政治体制改革的成果,建设性地推动它向前发展,自觉地从现时代基本共识的高度来把握它。

说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具备了自我推进的动力机制,是因为,这条道路的形成,是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文化的巨大变革相互交融在一起的,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为中国特色政治发展灌注了强大的助推力: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中国特色政治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传统社会阶层结构的解体和社会阶层分化现象的出现,使得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成为回应各阶层利益诉求的必然措施;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和开放性文化生态的形成,使得人们具备了用理性、通达和务实的态度审视和表达诉求的政治价值观;公民社会的兴起,使得人民参与社会治理具备了制度化的渠道;在以互联网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型媒体中形成的相对开放的舆论公共领域,为人们深思和商讨公共话题提供了有广泛影响的空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愈来愈与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呈现出相互推动,同步行进的趋势,已经充分具备了不可逆的特性。

三、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是世界民主化潮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支撑

道路发展论文范文4

关键词:中国物流市场;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趋势分析

自2005年12月物流市场全面对外开放以来,在国家“十一五”规划的指引下,凭借良好的宏观经济运行环境,中国物流市场继续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市场规模稳定增长,专业化程度有所提高,企业实力不断增强,需求规模和层次进一步提升,且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特点和动向,但是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的中国物流市场仍存在诸多较为突出的问题。

本文首先对全面对外开放条件下中国物流市场的发展现状和物流行业的发展特征进行了较为全面地分析、概括和归纳,随后指出了中国物流市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中国物流市场发展现状及其特征分析

依托良好的宏观经济运行环境和政策环境,全面开放以来的中国物流市场继续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市场规模稳定增长,专业化程度有所提高,企业实力不断增强,需求规模和层次进一步提升。值得关注的是,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全面开放以来的中国物流市场也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特点。

(一)开放条件下中国物流市场的发展现状

1、物流市场总体规模持续快速增长。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全社会物资、商品、信息的高速流通,中国物流业继续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物流市场总体规模持续扩张。如图1所示,中国物流市场规模在亚太地区所占份额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具体而言:其一,2007年实现社会物流总额75.23万亿元,同比增长26.2%,其中工业品物流总额达66.1万亿元,占社会物流总额的比重高达87.85%;其二,国内物流业增加值达16981亿元,同比增长20.3%,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17.5%。其三,人世以来.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一直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直接带动了进出口货物的跨国界流动,反映出中国国际物流需求规模的不断扩张。

2、物流市场结构具有明显二元经济特性。从物流产业进入、退出壁垒的整体状况判断,中国物流市场结构具有较为明显的二元经济特性。按其所提供物流服务的效率与技术水平的高低,中国物流市场可分为高端物流市场和低端物流市场。如表1所示,高端物流市场以现代信息技术和物流技术为支撑,提供具有专业化、综合化的整体物流服务;而低端物流市场则主要从事较为单一的仓储、运输、配货等传统物流服务,缺乏流通加工等物流增值环节,各个物流环节也较为分散。

3、物流市场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消费结构和产品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保持了大幅增长的良好势头,业务总量和市场规模持续扩张。近年来,市场化进程的加快、运营成本的上升以及行业竞争的加剧等诸多因素,促使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服务日趋专业化。值得关注的是,目前中国开始进入一个经济快速增长的新重化工业化发展阶段,重化工业化具有附加值高、投资规模大、需求潜力大、产业关联性强的特点,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必然会出现经济增长速度加快、投资增加、生产资料需求旺盛等现象。重化工业化的推进,一方面会推动工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发展,另一方面也会对专门为工业提供服务的工业物流提出更高的专业化要求。因而,在工业分工进一步细化的同时,为工业服务的物流业也呈现出逐步细化的专业化分工发展趋势。由此可见,中国物流市场的进一步专业化发展,也是中国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的必然结果。

(二)开放条件下中国物流行业的发展特征

1、内资物流企业国际化能力有所提升。中国物流市场全面对外开放以来,外资物流企业通过并购等方式快速进入中国市场,这使得中国物流市场形成了激烈的国际化竞争态势。从总体上看,国内物流市场内外资两极分化的趋势比较明显,其中,外资物流企业主要控制国际货邮和快递业等高端物流市场;而内资物流企业则主要集中于运输和仓储等低端物流市场。目前,外资物流企业正凭借其在资金、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加快独自经营步伐,完善物流网络布局,提升服务能力和品牌形象,使中国物流市场纳入全球供应链体系,将中国物流网络与其全球网络进行整合,从而建立全球一体化物流服务体系。面对外资物流企业大量进入中国、国际化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局面,内资物流企业尤其是大型内资物流企业迅速调整发展战略和制定应对策略,积极应对外资物流企业的挑战,比如参与跨国公司在华物流业务、寻求境外上市融资、大力拓展海外物流市场等,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提升其国际化能力。

2、运营成本上升促使物流企业分化重组。受燃油价格攀升、国家节能减排指标颁布、土地使用政策从紧以及劳动合同法实施等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近来物流企业运行管理成本不断上升。运营成本上升不仅加剧了国内物流业的竞争、促进优胜劣汰,而且促使物流企业寻求成本节约的出路,开始优化运输线路。从单功能向多功能发展,从小物流向规模化发展,从小整合向大整合发展,从区域性向全国性发展,从不规范向规范化发展,从运输企业向综合物流企业方向演变。此外,运行成本的上升也可能给跨国物流巨头提供迅速发展的机遇。这些跨国物流巨头也毫无例外地受到了油价上涨冲击,但是由于燃油成本只占到其物流总成本的很小部分,因此油价上涨对这些快递巨头的冲击就远没有国内物流企业所受到的冲击大;其次,跨国物流巨头资金雄厚,其主要业务附加值高,能提供高质量的综合物流服务,因此在油价上涨的冲击下可以从容应对;再次,跨国物流巨头规模大,业务遍及全球,经营管理完善,对各种危机有成熟的预警机制。并制定了相应的措施以应对各种情况。

3、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趋势显现。企业规模的扩大、行业竞争的加剧和专业化分工的深化,都促使中国制造业企业日益专注于技术、品牌等核心竞争力的发展,因而更加倾向于将物流业务需求外包。近来,随着企业物流意识的不断加强和第三方物流市场专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制造业企业逐渐从仓储、运输等单一环节的基础性物流需求转向供应链全过程一体化系统性的物流需求。为了降低相互之间的交易成本、构建制造业产业链发展的物流基础,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和物流企业开始从供应链角度重新整合上下游的物流活动,彼此之间融合渗透、联动发展的趋势日渐明显。这主要表现为:制造业企业主要内部物流资源的整合不断深入;制造过程的非核心业务由自营逐渐转向外包;制造业由以生产为导向转变为以客户为中心,对供应链协同提出了更高要求。例如,2007年上汽集团公司将其物流业务全面外包给安吉天地汽车物流公司,两家的物流合作向纵深发展,目前安吉天地的物流服务已经覆盖到上汽集团的零部件供应、整车组装、整车销售等各个环节。

二、中国物流市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外向型经济向纵深化发展等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下,全面开放以来的我国物流市场取得了稳定、务实的可喜发展成绩,但是,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的中国物流市场仍存在诸多较为突出的问题。

(一)物流市场有效需求相对不足。物流外包比例偏低

物流产业发展的动力在于物流市场有效需求的深度开发。近年来,尤其是物流市场全面对外开放以来.随着外资企业的大量涌入和本土企业物流服务意识的不断增强,国内对第三方物流服务的需求逐年扩张,但是。与新增物流企业数量的快速增长相比,我国物流有效需求空间仍显狭小,物流社会化、市场化程度仍较低,第三方物流在物流总成本中的比重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如表2所示。物流有效需求相对不足越来越成为抑制我国物流企业特别是众多中小物流企业生产和发展的重要障碍。

(二)物流市场集中度偏低。物流市场结构不尽合理

与物流市场广阔的前景相比,中国本土物流行业的发展相对滞后,大多数物流企业规模偏小、实力较弱,只能提供较为单一的物流服务,不能形成完整的配套物流服务,因而在与国际大型物流公司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虽然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我国物流业的市场结构有所优化,但是中小物流企业仍占据绝大比重,大型物流企业所占比例太低。从市场集中度指标分析,如表3所示,我国物流业的市场集中度远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

(三)区域物流市场不平衡状况依然存在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的显着特点之一。近年来,尽管随着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落实力度的不断加大,各区域之间经济协调性有较大提高,中西部地区GDP占全国比例下降速度有所减缓,但是总的下降趋势并未改变,这使得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差距在进一步拉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仍未得到根本改善。与之相对应,中国物流市场的发展也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物流市场无论是在发展速度还是发展质量上均存在较大差距。

(四)物流产业管理体制和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物流业是一种跨部门、跨行业的复合型产业,其不但涉及铁路、公路、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以及运输、仓储、流通加工等多项业务种类,而且涉及技术设备、投资融资、税收、海关等多个领域。与之相应。物流业涉及铁道部、交通部、海关总署等诸多行业部门,但是中国各行业之间、各部门之间管理体系分割现象严重,对现代物流的认识不尽一致和缺乏统一协调的战略思想,这就难免对现代物流的一体化进程造成极大障碍。此外,各地政府出于地方利益考虑,往往制定一些与中央政府政策不符、阻碍各地物流一体化进程的规章制度。

(五)应急物流能力严重不足、亟待提高

应急物流体系建设在我国起步较晚。2003年“非典”疫情之前,“应急物流”这一物流术语在中国尚鲜为人知,之后才开始重视对应急物流的研究,而直至2006年底,我国第一个从事应急物流的专业组织才筹备成立。2005年禽流感疫情在我国的大规模爆发,使人们切实感受到灾难应急物流体系的关键作用及其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但是,2008年以来,南方雪灾、汶川地震、中部水灾等连续发生的一系列严重自然灾害,无不凸显出中国应急物流能力的严重不足。面对灾难和突发事件,政府需要对物资、人员和资金等需求进行紧急保障,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由于应急物流体系与管理的短缺,致使政府难以应对大规模突发事故的抢险、救助要求,因此应急物流体系的构建和能力的提高是我国未来一段时间急需加强的工作。

三、中国物流市场发展的总体趋势分析

国内良好的宏观经济状况和积极的政策措施,预示着未来中国物流市场社会物流总额和物流业增加值将继续不断扩张。然而,在全面开放的市场环境下,受世界金融危机、产业结构调整、国内自然灾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国物流市场将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一)物流市场规模仍将不断扩张,但增长速度会有所趋缓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物流业在国家层面产业地位的确立,以及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加快物流业发展等,都预示着未来中国社会物流总量和第三方物流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张。然而,受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世界性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国内接连不断发生的严重自然灾害的冲击以及中国经济内生性变化所带来的周期性调整的压力等诸多因素影响,预计未来中国投资增度将放缓、消费需求增长将逐步放慢、外贸出口压力将不断加大。在此背景下,作为引致性需求的物流市场,随着中国经济增长的趋缓,其增长速度将相应地有所趋缓。

(二)物流需求层次将不断提高,服务方式将日趋多样化

中国工商企业物流意识的不断增强和第三方物流企业专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将促使大量工商企业释放出对第三方物流的市场需求和提高对物流信息管理、物流系统设计等高端物流服务的需求。此外,中国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将分别有效地推动消费者对生活资料物流和生产者对生产资料物流需求层次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与此同时,随着现代物流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比如运输集成化、多式联运等技术水平的提升,将促使中国物流企业加速物流服务产品的探索和创新,从而使物流服务方式更加多样化。

(三)物流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物流市场开放以来,跨国物流企业凭借资金、技术和人才优势,在高端物流市场占据了较大优势,并正在通过并购加速重组,以增强对物流产业服务供应链的控制力。面对巨大的竞争压力,中国部分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物流企业开始了国际化经营的探索,竞争能力有所增强。内外资物流企业两种力量的竞争、合作与重组,必将导致中国物流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而这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物流市场的显着特征。超级秘书网

(四)区域物流一体化进程加快,融入国际化趋势将更加明显

近年来,中国区域物流合作出现了以产业联动为交往机制的新模式,各区域开始合作打造一体化的区域内“交通同制、规划同网、铁路同轨、乘车同卡”的现代物流支持平台。以跨区域物流通道为纽带、以物流企业为平台,积极推进和加深不同地区之间物流领域的合作与互动,将是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物流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物流市场全面对外开放以来,国际产业向中国转移的步伐在加快,带动着外资物流配套企业进入中国物流市场;中国对外投资的力度在不断加大,促使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内资物流企业拓展国际物流市场;国内保税港和保税物流园区(或中心)的建设在逐步展开,为开展国际物流业务提供了良好的运作平台,这些都将促使中国物流市场融入国际化的趋势更加明显。

(五)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联动发展将进一步推进

新型工业化的发展离不开现代物流业的支持,现代制造业与现代物流服务业必须协调发展。虽然中国制造业和物流业联动发展的趋势已经开始显现,但与发达国家比较,中国制造业和物流业的联动发展程度仍需进一步推进。这一方面是因为制造业和物流业联动是制造业和物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在全球范围内,制造业的价值正在迅速向产前、产后的研发、分销和服务等领域转移。对这些领域的资源控制和整合能力,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加快建立与制造业发展相配套的多元化物流服务体系,已成为企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另一方面得益于国家决策部门将继续出台促进制造业和物流业联动发展的相关政策。鉴于制造业和物流业联动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国家物流相关主管部门和一些地方政府正通过制定一些相关政策加以推进。需要指出的是,目前物流学术界对于中国物流业和制造业联动协调发展的相关研究尚显不足,难以为其实践发展提供相关理论指导。

道路发展论文范文5

随着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对于推进动画产业繁荣发展相关政策的强力支持,我国的动漫产业也步人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重庆也是如此。

1997年重庆直辖市设立以后,中央确定重庆作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位列城乡统筹发展实验区,超大型核心城市之一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在极大提升重庆的重要政治经济地位,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的同时,重庆动漫产业的规模与速度、产值与效益也取得了长足进展,涌现了一批诸如重庆视美动画,乐乐熊卡通产业,意动影像,享弘公司等本土著名动漫企业。2007年8月,重庆被国家广电总局命名为“国家动画产业基地”,相继建成了视美(影视)动漫基地、天健动漫基地、茶园动漫基地、高新动漫基地等四大动漫基地。重庆市还陆续出台了《重庆市鼓励和扶持动漫产业发展的实施办法》。《关于使用重庆市文化产业发展资金鼓励和扶持动漫产业发展的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在鼓励和扶持我市动漫产业的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就如和美、日等国际动漫强国相较而言,中国动漫产业只是刚刚起步,比之东部沿海等相对发达的地域,重庆动漫的发展滞后性又尤为突出些,由于起步晚、基础薄弱,重庆动漫产业还存在总量偏小、核心竞争力不强、文化与相关产业融合度不高等问题。我们认为,在学习、借鉴动漫产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成熟经验的同时。重庆动漫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自身特色定位,本土地域文化的指引和带动,产业链的紧密打造和相应政策和资金支持是必需的,也是指引包括动漫在内的重庆文化产业大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独特地域文化特色的动漫路径

综观美日等动漫产业高度发达的国家,除却先进的技术制作手段和完善的产业模式外,美国文化价值观念成熟的输出策略。日本对自身地域文化的深刻体认及在此基础上普世价值的构建显然也居功至伟,并业已成为两者动画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因而,挖掘利用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已成为动漫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源泉。

文化是有地域性的。“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这不同的风俗习惯,又折射出不同地域人们的独特人文品格。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就是这个道理。它是某一地域的原住民千百年来在风俗习惯、价值取向、文学艺术,等方面趋同的集中反映,都有自身区别于其它地域的独有风貌和深厚的文化意蕴。地域文化是以“历史地理学”为中心展开的文化探讨,它至少有四个构成要件:地理环境,语言风俗,性格特征和文化心理。

重庆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早在距今2~3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末期,已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公元前11世纪的商周时期,巴人在此建立了后为秦所灭的巴国。历经了秦时的巴郡,南北朝时的楚州,公元581年隋文帝改楚州为渝州,重庆始简称“渝”。公元1189年,宋光宗升恭州为重庆府,重庆由此得名。重庆地区地处长江上游的丘陵山地,历史上远离中央集权统治,加之交通不便,经济文化发展相对滞后,形成了以山地农业为基础的地域文化表现形态,是典型的“山高皇帝远”的所谓蛮夷之地。但偏远和蛮荒也铸就了纯净’、率真和粗犷的文化质素。形成了原住民重农喜渔、尚武厚义、崇鬼好巫的民俗文化传统。巴人血勇,巴蔓于割头谢罪,南宋抗蒙,明末抗清,近代抗日等壮怀历史都使这种不屈与坚韧彪炳于中华史册。但尚武并非这块土地文化内涵的全部。还有那蕴藏神韵的古老巴地。雄奇壮美而又不乏诡异苍茫的三峡孕育了多少“巫山神女”般的动人传说?峭壁突兀着的悬棺又隐含了几多让人意欲探究的神秘?还有鬼城丰都中各种鬼神故事的灵异……。不难想见,这些历史典故和人文遗存经过仔细梳理和适当改造,都是拍摄制作动漫影视片,开发网络游戏。主题游乐园区等动漫文化产品的绝好素材。并可为音像制品、玩具、图形知识产权产品等衍生产品的研发生产提供良好的后续发展空间,从而形成面向国际国内市场的地域文化特色突出、产品门类齐全、生命周期长和市场竞争力强的动漫文化产品体系。

二、地域动漫剧

宋末元初、明末清初、近代抗日战争承建国后三线建设等历史上这几次大规模移民活动所带来的对于重庆本土文化性格的冲击与交融无疑是影响深远的。不仅使巴蜀地区成为我国著名的移民大省,而且在多元文化融合背景下使得重庆文化既承续巴蜀文化传统又兼容多种地域特色,红岩精神,三峡移民也彰显了巴渝儿女勇于牺牲,甘于奉献和吃苦耐劳、坚毅务实的品性,孕育形成为重庆独特的文化品格。重庆人豪爽,地方观念淡薄、不排外的优点突出,但狭隘,粗俗,鲁莽的短处也客观存在。而重庆方言正是这些地域文化和民众性格的鲜明折射。

重庆人将本地方言称作“言子儿”,在重庆的大街小巷,什么“雄起”,“宝器”,“洗白”,“下课”等方言随处可闻,和”麻、辣、烫”的重庆火锅一样,个个鲜活生动,透着重庆人骨子里那种幽默率性。在巴蜀方言剧《傻儿师长》、《山城棒棒军》和近年大火的<疯狂的石头>中,这些巴俗俚语可说引爆了无数笑点。尤其是<麻辣小冤家》,这部由重庆市国有文化资产经营管理责任有限公司,重庆文广集团和四川美术学院强强联手组建的重庆视美动画倾力打造的开山之作,由热播方言剧《麻辣冤家》改编而成,播出后同样广受好评。渝派方言动漫剧借鉴真人方言剧的成功模式,将视点聚集于都市巷陌的普罗百姓,通过诙谐幽默的对白,与百姓日常生活贴近的剧情,将街坊邻人,小老板,棒棒军等社会阶层各式人等的琐碎生活及喜怒哀愁一一呈现为管中窥豹的地域文化切片,而成为重庆市井生活中的生动缩影。动漫剧《熊家婆》则是根据广泛流传于西南地区的民间传说改编,剧中有人们所熟知的熊家婆和麻老虎等角色,具有浓郁的地方文化色彩。本土动漫人在地域动漫剧路向上的探索与尝试是僖得大力弘扬的,因为将创作与重庆本土民风民俗结合的理念是对差异性创意原则最好的践行。可形成具有强烈地域色彩的特色独具的动漫产品类型。但在这一路向上,也应注意剔除历史形成韵码头文化等滋生的语言糟粕和地域民间传说中的封建迷信思想。

三、重庆动漫产业链的短板和优化路径

重庆动漫的产业链的问题和国内其它地区大致相仿,主要体现在动漫产业链的以下问题:

1、教学,研究环节与产业析出下游的严重脱节。动漫教育师资力量应予以调整、优化。

动漫产业培育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巨大潜能预示着整个创意文化产业的光明前景。开设有动漫专业或院系的重庆高校及招生人数也在逐年递增,需要指出的,这其中,也有个别出于迎合市场的需求和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院校。这些院校不顾自身办学条件,盲目跟风,仓促上马,拼凑师资;更有少数没有从事过动画制作及研究的人员俨然以动漫教学专家自居。院校中更为普遍的现状是: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和创意性无从体现,课程设置的专业针对性和实践可操作性较弱,这也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满足市场和企业需求。这种种乱象的结果是使得本应发挥人才培养基础性作用,位处动漫产业链关键上游的教学,研究环节与产业析出下游的严重脱节,我们认为,优化动漫教育师资力量对于动漫产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各高校自身应对教学师资进行优化整合,而教育主管职能部门应进一步强化对于高校动漫专业办学资质的评估监督机制,提高准入门槛,并建立相应的不达标高校动漫专业的退出评价体系。

2、本土动漫人才的培养模式粗放,应充分发挥各高校的学科互补优势。

目前国内动漫创作人才的供给和需求处于严重失衡的状态,而随着我国动漫产业的快速发展,可以预见,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对动漫专业人才的需求还将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而随着国内动漫产业朝向自身文化特色与创新意识的发展态势渐趋显明,在诸如选题策划、叙事谋篇、战略管理等核心原创领域,营销策划、职能管理等中层技术支持性层面的人才需求占比会逐渐加大,单纯操作型人才的需求一方面会相应减少,另一方面,对其原创能力必然会要求更高。基于此,在动漫人才培养路向上应充分发挥重庆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四川美术学院等在渝著名高校众多,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利用各自特色的教育,学科资源和人才资源,发挥学科交叉的互补效应,如重庆邮电大学就可充分发挥其在3G等移动通讯领域的技术优势着力在手机动漫,网游动漫等交互领域的人才培养上主导话语权,而四川美术学院具深厚底蕴的视觉艺术传统和实力将可为创意先导的培养模式提供强大的支撑能力。院际间并可定期开展动漫教育交流,整合目前分散,各自为政的动漫教育现状,以缓解当下动漫人才培养的原创性高中级人才奇缺的结构性失衡突出的问题。此外,动画的文化产业属性。在商业娱乐性之外,对价值观念的传播和地域民族文化的承载也是题中应有之意。而目前重庆乃至中国动漫业机械地效仿动漫产业发达国家生产创作的艺术风格、技术、商业操作,以及策划管理系统。缺失自身中文化传统、地域特色的现状还未有大的改观。针对此种现状,对于自身民族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相关课程的引入与强化,并在课程实践中有意识的加以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3、动漫企业整体实力不强,析出能力较弱。相关政策和配套措施有待强化。

首先,重庆动漫公司虽近年来数量上有了较大发展,但大多是呈现小而散的状态,成规模,(紧转第183页)(紧接第180页)大而强的动漫公司较少,有产品析出能力的动漫企业就更是寥寥无几了,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和教学等上游产业的链接能力。其次,动漫企业的在创意设计阶段投入大,而在动漫衍生品的开发投入程度还远远不够,即使有小比例的衍生品面世,也往往因为欠缺成熟的市场运作机制所导致的市场培育的不充分而反响平平;另外,衍生产品的制作开发或者因为相关动漫玩具公司的稀缺,或者由于动漫形象不具备衍生品开发的典型潜力而出现断裂和缺失,从而导致动漫产业运营模式上的盈利环节大打折扣;最后,动漫企业运营模式中盈利环节不明显,更极端的,只见投资不见回报的事例也时有发生,也让投资者普遍感到投资风险过大,这又导致雄厚的资本力量的缺位,进一步加剧动漫企业的融资难度。显然,这是一种无益于动漫产业良性发展的恶性循环。动漫各产业间存在着很强的关联度,这些本应协同发展的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缺位和短板,都会造成动漫产业的整体发展的不均衡而导致做大做强后继乏力。如何构建一条适合动漫发展的产业链,不仅是重庆,也是中国动漫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超级秘书网

基于立足原创动画、开发衍生产品、构建完整产业链条的出发点,我们认为,有必要进一步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①落实相关政策措施,加大扶持力度,支持我市动漫原创生产企业、动漫产业链上生产企业的做强做大。形成我市“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平台、社会共参与”的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格局。

②完善出台重庆市动漫产业发展规划。从指导思想、发展目标、总体布局、实施方略、政策措施、配套服务、组织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统筹。实现重庆市动漫产业产业的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持久发展。

③着力打造规模化动漫企业集团。建议以重庆有实力的动漫企业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资产为纽带,以品牌为核心资源。打破地区、部门、行业和所有制界限,对现有动漫资源进行资产整合,力争形成产业集群,加速推进重庆市动漫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道路发展论文范文6

论文摘要:会计制度和税法在日常的经济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调节作用,正确运用并合理安排二者关系是处理企业、国家和社会之间利益的关键。会计制度的重要性不必赘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进一步完善,税法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也得到提高,但是二者之间存在的矛盾也是显而易见的。随着新会计制度和准则的颁布与执行,税法与会计制度的矛盾愈发突出,建立完整、独立的税务会计制度刻不容缓,笔者就此阐述拙见。

税务会计是以纳税人为会计主体,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依据税收法规,运用会计基本理论和方法,对税务资金运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的核算与筹划,目的在于使纳税人在不违反税法的前提下,及时、准确地缴纳税金并向税务部门提供税务信息的会计学科,其会计主体是负有纳税义务的独立纳税人,包括法人和非法人。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是分离还是统一,我国会计界对此仍处于争论之中。我认为我国税务会计模式不宜采用英美那样财税分离的模式,也不宜采用法德那样典型的财税合一的模式,而应采用适度分离的模式。

一、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相分离的必然性

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相分离,既是贯彻新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和税制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1)财税合一制度有其局限性。在高度计划经济的条件下两者合一曾发挥了一定作用,但随着我国建立成熟市场经济的紧迫性日益加强,这种体制的弊病暴露无遗。首先使会计核算不能适应市场变化的要求。市场时刻在变,企业的经营要适应这种变化,会计核算也要适应,合一的会计制度为符合税法要求而对核算方法规定过死。例如:通货膨胀、科技发展等因素对收人计量的影响都无法如实反映,最终会计核算跟不上市场经济变化;其次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也以收入的确认为例: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对收入确认原则是不同的,如果片面追求制度合一,就会造成该项信息失真,使企业决策失误。

(2)企业经营的市场化要求二者分离。首先,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已经转换,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在会计上体现为利润与税收分别核算,也就使两项制度分离成为必然。其次,企业组织方式和经营方式已经趋于多元化,民营、私营企业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经济力量,二者合一的会计制度对他们更加不适应。最后,市场经济要求等价交换,国家和纳税人的利益结合点是分配机制,从税收角度讲,两者存在一定矛盾,国家干方百计保证税收收入,纳税人想尽办法少交、不交税,而税务会计的出现恰恰满足双方的要求,合理的税务会计制度既保证国家税收要求,又维护了纳税人的利益,对经济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2.新的会计制度,取消行业准则。统一会计制度,不论经营范围和所有制形式如何,财务会计制度唯一,要求企业真实反映和核算生产经营活动,不受其他非经济因素影响,包括税收在内,同时财务会计也具有了一定的弹性,不同企业可选用不同的具体规定,这些都相应要求建立税务会计制度。

3.1994年开始的税制改革使我国的税种、税目、税率、计税依据等进一步完善,使建立单独的学科成为可能。新税法对税务的会计处理作了明确规定,如:企业所得税条例即对费用的扣除、收入的确认、资产的处理作了规定,新税法也明确说明财务会计与税法不符时以税法为准,新税制在会计核算上的明确,使得建立税务会计有了法律依据。

4.两者分离是我国经济与国际接轨的必然要求。税务会计在国际上已成为独立的学科,随着我们对外交往的增加与世界经济结合度越来越高,国外的企业走进来,我们的企业走出去,这就要求我国的税务会计必须尽快完善,早日融人国际经济舞台。

前面所述的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差异,说明了税务会计有自己的核算主体、核算对象、核算方式、核算目标。两者在质上的差异决定了税务会计成为独立学科的必要性,从完善会计学科的角度讲,建立税务会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二、两者分离的可行性

1.税法的逐步完善。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国家在完善税法方面所做工作越来越多,新的《税收征管法》出台,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也将统一,税法对会计核算的规定明细化,税务会计的法律基础是坚实的。

2.会计理论体系的健全。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经济实力大为增长,会计理论也有了很大发展,理论方面为税务会计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3.几年来会计、税务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使税务会计的建立有了更充足的人力资源。

三、我国应选择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协调发展的混合模式

我国税务会计模式不宜采用英美那种财税分离的模式,也不宜采用法德那种典型的财税合一的模式,而应当选择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协调发展的混合模式,即应当是在认可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存在一定差异的基础上互相吸收彼此的合理内核,互相借鉴,更好地发展和完善自己,形成一种良性互动关系,而不应无限夸大两者间的差异。这种混合模式与日本的混合模式也不同,不应仅仅是单方面的依据税收法则对财务会计进行协调,而应强调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相互协调发展。

结合目前的情况来说,由于这几年我国会计改革的步伐较快,2006年新颁布的会计准则已基本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而会计国际化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也是我国发展的需要。因此,目前税制的改革和完善应借鉴国际惯例,从保护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需要出发,从更高层次地体现国家利益与企业利益,社会成员的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科学结合的需要出发,税法要主动向会计准则靠拢,有限度的允许企业进行职业判断和会计政策选择,逐步采纳会计准则的一些精神,允许企业采用快速折旧法,许可各种减值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等),以减少业务差异、降低纳税人的核算成本。还要改变纯粹为纳税需要而明显违背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的一些会计处理方法,如财政部关于增值税会计处理的规定和补充规定等。另外,对于我国会计处理还不规范、甚至存在规制空白点的业务类型,首先要规范和完善会计制度的建设,并同时考虑与税收的协作问题。

四、社会环境决定我国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不应“过度分离”

为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提高我国企业竞争力,适应我国企业到美国等境外上市的需要,我国参照美国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制订了完善的会计准则,2006年新颁布的会计准则已基本与国际接轨。但我国的会计和税收环境与美国有很大不同,我国税务会计模式不宜采用美国那种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相互独立的财税分离模式。

道路发展论文范文7

一、 对“中国诗的出路”理论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是该书的重要理论成果之一

中国是一个诗歌大国,从《诗经》开始有几千年的历史,取得过辉煌的成就。我们的祖先创造的格律诗,是中国诗歌的最高成就,也是全人类的文化瑰宝。世上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直线上升的,律诗发展到了顶峰,也必然酝酿着如何改革、如何创新,以谋求新的发展。于是在清末黄遵宪等人提出“诗界革命”的口号。但是革命的指导思想、革命的方向均不明确。“五四”运动,在外来诗歌文化的冲击下,西洋诗的大量涌入,古典诗词随即被打入“冷宫”。然而,没有正确理论指导下的引进必然是盲目的,且与中国诗词传统也格格不入。因此如何使现代诗歌民族化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先是吴芳吉等诗人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后来闻一多等诗人提出新格律诗的理论,并在创作实践中摸索,但也是星星之火无燎原之势。自从1927年的《沁园春•长沙》到1936年的《沁园春•雪》直至建国后一系列创作,激活了古典诗词,初现诗歌改革的方向。在进行诗词创作的同时,也进行诗歌发展道路的理论探索,1958年提出系统诗歌发展道路的理论,为中国诗歌的发展、繁荣做出了巨大的理论贡献。

该书首先对“中国诗的出路”的理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何火任在《中国诗歌的出路:从“新诗”到“新体诗歌”》中,对“五四”时期的诗进行了反思,肯定了它的成绩,并论述了“新体诗”的探索历程,认为:“‘新体诗歌’是中国诗歌发展的时代趋势。”陈德述《中国诗歌出路的理论为民族新体诗歌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一文,对关于中国诗歌出路的内涵、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在讲到民歌时,陈德述认为:“必须从民歌中去吸收民族的、时代的、人民心灵中的养分来创新和发展民族新体诗歌。中国的当代诗歌,只有朝着民族化、大众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才是唯一正确的道路。”在讲到古典诗词时,陈德述认为:“古典诗词中包含有极为丰富的美学内涵和文化信息,只有认真、深入地学习和研究古典诗词,总结古典诗词的创作思想、创作方法、审美模式、表现手段以及古典诗歌产生的文化土壤等等,才能改革和发展民族新体诗歌。”在讲到关于“形式是民族的形式,内容应该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对立统一”的理论时,陈德述认为:“诗歌应该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如何才能“高于生活”呢?当然是通过意境的塑造,意境是对现实世界的审美浓缩和概括,是现实性和理想性结合,是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结合,它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因此陈德述认为:“通过上面的分析,完全可以看出中国诗歌出路理论的科学性、正确性和导向性”,为民族新体诗歌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胡国强也认为:“的诗论为中国诗歌发展繁荣的道路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余零针对2008年《中国诗词》第三期上发表的《“新诗主体论”可以休矣》一文,根据中国诗歌发展道路的理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强调诗歌发展道路的理论“给中国诗歌的发展指明了道路,使中国诗歌的革新、创新与发展有了明确的方向”,从而深化了对诗歌发展道路理论的理解。

我国作为诗词大国,不但创作有丰富的诗篇,而且也有全面系统的诗论,古代叫做“诗话”。虽然它们从微观上对诗词的赏析、诗词的审美等方面颇有见地,但是从宏观上提出诗歌发展道路的理论还没有。以他独有的思想,高屋建瓴地提出诗歌发展道路的理论,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是对中国诗论的丰富与发展。而该书对诗歌发展道路的探讨,深刻地揭示了“中国诗的出路”思想的理论内涵、理论价值和创作指导的意义,明确了中国诗歌发展道路的理论指导和发展方向,这是该书的学术价值和贡献之所在。

二、 把诗词发展道路的理论与发展民族新体诗歌结合起来研究,是该书的重要理论成果之二

对文艺思想、诗词理论及作品的赏析,不是为了研究而研究,为了赏析而赏析,应该落实到如何发展民族新体诗歌上。什么是民族新体诗歌,学术界进行了长时间的探讨,未能有一个统一的看法。的诗词是民族新体诗歌还是古典诗词,学术界也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说,的诗词属古典诗,是旧瓶装新酒;但是有人认为,诗词就是民族新体诗歌,是民族新体诗歌的样板和榜样。该书选编了张承源的《新体诗歌说管窥》、张朝勇的《谈诗词的新体诗特征》等文章。张朝勇认为,的诗词无论从题材、语言、艺术风格、写作动机和目的,以及从表达的思想感情、对传统的继承来看,“都凸显了新体诗的典型特征,为我国新体诗的创作实践指明了方向”。

为了展示民族新体诗歌在体式上和风格上的多元性,还专门选编了一组论述新体诗歌的文章,旨在说明诗歌发展道路理论所取得的成就。在丁毅的《对民族新体诗歌的期待与贺敬之的初步探讨》和熊矩的《贺敬之的新体诗》两篇文章中,说明了贺敬之对民族新体诗歌的探索和所达到的成就。熊矩认为,贺敬之的诗是为工农兵服务的、内容贴近大众生活、语言大众化、个性鲜明的新体诗。丁毅通过对贺敬之诗歌的分析,对如何建立民族新体诗歌做出了回答:1.新体诗歌的创作者必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他应当具有关切全人类命运的博大的胸怀,他应该是站在历史潮流的前面去感受诗意爆发诗情,用他的诗去提升广大人民的思想境界,激励人民奋斗前进;2.必须走新诗民族化、旧诗现代化之路;3.要欢迎诗歌形式的百花齐放。

该书还选编了王琳《从5•12的地震诗歌看新诗的走向》和姜福远《汶川地震诗现象及其启示》等两篇文章。王琳从地震诗的大众的自发性、纪实性与现场感、吟诵性和节奏感、叙事与抒情并重、通俗性与大众化等特征来看新诗的走向,认为地震诗是一次新诗的突围。姜福远认为,从内容上看,地震诗以歌颂大爱,抚慰心灵;颂扬奉献,赞美英雄;歌颂党的领导,坚定抗震信心;悼念亡灵,寄托哀思;赞颂民族团结,弘扬爱国精神为主要特征,从这些待征中可以得到如何发展民族新体诗歌的启示。王凤娟对孙建军、贾勇虎的政治抒情诗《唱响中国心》的分析,揭示出新时代政治抒情诗的特征。

该书花了不少的篇幅来论述新体诗歌,凸显编者的意图:研究的诗论和诗词不是空对空,而是要为发展民族新体诗歌提供理论指导和创作借鉴,以推动民族新体诗歌的发展与繁荣。

三、 把新诗观放到中华民族文化视野中去研究揭示出了诗歌发展道路理论的文化内涵和深度,是该书的重要理论成果之三

关于诗歌发展道路的理论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其浓厚的文化基础的。该书选编了魏红珊的《的新诗观与民族文化认同》、曾平的《新诗观的民间立场与中国文化本位立场》以及龙树准的《民族新体歌诗是对古典诗词的继承与创新》等文章。魏红珊认为:“关于中国新诗的出路及发展方向的思考,核心的问题之一是中国诗歌的民族化问题。新诗不仅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也为中华民族建立了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因此,新诗作为民族叙事和国家想象的方式,它为20世纪中国试图寻找、建构和获取的正是现代民族国家的本质和新的民族性。的新诗观则是对现代中国的一种文学性表达,对民族文化现代化的一种文学性想象,它展现着现代中国对民族身份和印记的一种自我认同。”曾平也认为:“我们也应看到,对学习中国古典诗歌的强调,其实也包含了他建立中华民族独立不倚的文化品格、文化框架的自信与气魄。说到底,即使是积极学习与借鉴西方的诗歌艺术,我们最终的目的,依然是要创造属于中国自己的新诗,而不是复制西方诗歌,复制西方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关于中国新诗出路的见解,对于中国新诗的健康发展,永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发展了近百年的中国新诗,要走出日益边缘化、小众化的困局,除了尽量地开放自身、吸取各种艺术经验之外,必须立足于中国人自己的文化传统与中国普通民众当下的现实人生、日常生活,否则,别无出路。”魏、曾的文章,对的新诗观与中华文化的关系作了深入的理论分析。龙树准强调的是“歌诗”,重点从民族新体“歌诗”如何继承与创新上展开论述。他认为:第一,对古典诗词基本特性的继承与创新;第二,对古典诗词诗体的继承与创新;第三,对古典诗词艺术表现手法的继承与创新;第四,对古典诗词声韵美的继承与创新;第五,对古典诗词遣词造句的继承与创新;第六,对古典诗词传播手段的继承与创新等等。

特别是陈德述针对有人说律诗的审美意识是“封建统治者的政治思想”时指出,中国古典诗词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的肥沃土壤中,它是中国的“天人合一”、“阴阳互补”、“理寓于象”中的诸种哲学思维的形象化的体现。正如陈德述、王凤娟在《综述》中指出的那样,把的新诗观放到中华民族文化视野中去研究,揭示出“中国诗歌出路”理论的文化内涵和深度。

四、 充分肯定民族新体诗歌的主体地位并进行了全面的深刻的论述,是该书的重要成果之四

2008年《中国诗词》第三期上发表的《“新诗主体论”可以休矣》,对“新诗主体论”进行了错误的、不全面的理解,余零等同志撰写专文与之进行商榷,纠正其错误,何火任、陈德述也对之做出了专门的回应。

道路发展论文范文8

关键词:茶马古道; 研究成果; 一带一路; 意义深远

中图分类号:G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3-174-002

茶马古道是在中国西南地区形成的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起源于唐宋时期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二战中后期最为兴盛。茶马古道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是当今世界上地势最高的贸易通道;是民族融合与和谐之道,见证着中国乃至亚洲各民族间千百年来因茶而缔结的血肉情感;是民族迁徙的走廊,它为人类寻找永恒的家园提供了许多实证;是佛教东传之路,是世界文明的主要通道,在茶马古道上,多元文化开始融合。因此,对茶马古道进行研究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近年来已经有很多学者对其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学科、研究方法作了分析。

一、各学者的成果

至今为止,对茶马古道研究的学者众多,成果也颇多。譬如

(一)阳耀芳在《“茶马古道”的历史研究与现实意义》[1]一文中指出:“茶马古道”是中国历史上内地农业地区与边疆游牧地区之间进行茶叶运输、茶文化传播与交融的古代大通道。在认识茶马古道的历史线路上,探讨“茶马古道”上的民族文化交融、饮茶文化和茶业的发展,并讨论研究了开发“茶马古道”的现实意义。作者认为:“随着茶马古道的历史文化研究和旅游开发,它将对及周边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不久的将来,人文荟萃、自然奇绝的“茶马古道”作为人类文化交流的活化石和物证,必将成为继“丝绸之路”之后的一个全新亮点,成为中国最富魅力的黄金旅游热线之一。”

(二)格勒在《“茶马古道”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初探》[2]中指出:“茶马古道”作为一条连接内地与的古代交通大动脉,历经唐、宋、元、明、清,其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不可低估。它在历史上不仅促进了“茶马古道”沿线高原城镇化的发展,巩固了西南边疆,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在今天,“茶马古道”无论在自然资源还是文化资源上都是一条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古道,因此它的旅游品牌效应具有不可复制性,拥有巨大的国际旅游市场潜力。

(三)张永国在《茶马古道与茶马贸易的历史与价值》[3]文章中,先介绍了茶马古道的概念、路线,接着从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分别分析茶马古道与茶马贸易的概况。最后指出了茶马古道的历史意义:1.黄金旅游之路;2.文明传播古道;3.民族文化的迁徙走廊;4.宗教传播大道;5.民族精神之路;6.民族团结、融合之路;7.经济发展之路;8.安疆固边之路。

(四)王丽萍在《试论滇藏茶马古道文化遗产廊道的构建》[4]中,认为茶马古道是具有重要历史文化意义的现行文化景观。作者以连接云南和藏区的滇藏茶马古道为重点,整理和细化了滇藏茶马古道的线路网络,确定主次线路网络,并介绍了美国遗产廊道保护跨区域历史文化资源的理念和方法,以该理论为指导,分析了滇藏茶马古道构建文化遗产廊道的适宜性和必要性,提出了构建滇藏茶马古道文化遗产廊道的6个关键环节。

(五)陈保亚在《论丝绸之路向茶马古道的转型》[5]一文中,首先介绍了丝绸之路的性质与分布,讲述了丝绸之路的兴衰,丝绸之路向茶马古道转型的原因,回鹘饮茶习俗的出现、西进,以及讨论了茶马古道形成的三个必要条件是:恃茶民族的出现、恃茶民族远离产茶区、险峻地势。最后作者又界定了一下茶马古道,把张骞提到的西域道称为丝绸之路,但从这条古道的性质看,唐宋以来丝绸之路已经向茶马古道转型,广义的茶马古道应该包括唐宋以来的丝绸之路。

(六)任新建在《茶马古道的历史变迁与现代功能》[6]这篇文章中,分成两个部分论述,第一部分,阐述了茶马古道路线在不同历史时代的变化,论证了川藏茶马古道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第二部分,着重论述如何在当今条件下,发掘茶马古道的旅游功能、文化功能和历史价值。作者认为在打造四川邛崃旅游吸引物上,茶马古道与“南丝路”可相辅相成,并可发展成为川、滇、藏旅游联动的最佳纽带。

(七)木永顺在《论“茶马古道”的形成、发展及其历史地位》[7]一文中,详细的介绍了茶马古道的形成与发展,指出茶马古道的历史地位是商品交换的渠道、文明文化传播的古道、佛教东渐之路,促使城镇兴起。

(八)韩玺芝在《茶马古道的形成与发展》[8]中认为,茶马古道是将内地茶叶运往藏族等少数民族交换马匹的道路,即茶马贸易的古道。青藏路是唐宋时期茶马贸易的主要路线。川藏道是明清时期茶马贸易的主要路线。茶马互市的发展和茶马古道的繁荣,促进了川藏和滇藏沿线高原城镇化的发展。历代中央王朝通过“茶马古道”实现了“羁縻”政策,巩固了西南边疆,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各民族交往和融合,随着茶马互市的发展和茶马古道的开通,汉藏等各民族常年往来其间,尤其是元代以后,汉族居民源源不断涌进,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市场繁荣、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

(九)刘玲娣在《论茶马古道的历史意义与民族精神》[9]中提到,自遥远的汉、唐始,直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中国滇、川、藏之间,有一条震烁古今的茶马古道。它从中国云南和四川的茶叶产地出发,以人背马驮的最原始运载方式,翻山越川,最后通向喜马拉雅山南部的南亚、东南亚、西亚,甚至与欧洲、非洲的古代文明通道相连接。汉藏同胞在茶马互易的同时,也融进了深厚的情谊,更把汉藏儿女坚毅执着、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镌刻于这条古道上。

(十)周麟欣、马英杰两位在《论滇藏茶马古道的多宗教并存与文化变迁》[10]一文中,认为茶马古道作为中国西南地区一条历史悠久、辐射广泛的通商古道,一直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西南地区其历史因素、地理因素、文化因素为多宗教并存提供了可能性的条件。以文化变迁的视角,研究和探讨茶马古道沿线多宗教并存的现象和成因,为新时期“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促进不同国家、地区、民族间共同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十一)周松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茶马古道对沿线民族地区发展作用研究》[11]中提到,茶马古道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经济文化线路之一,同其他古道相比,茶马古道具有自己的特点,也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建国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茶马古道不断发展。伴随着公路事业的发展,以及旅游业的进步,茶马古道也有了新的现实意义。“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重新挖掘茶马古道对沿线民族地区发展能起到重要作用。

二、总结

近些年来,学者对茶马古道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成就,资料运用的也很丰富。大部分研究的都是关于茶马古道的概念、形成、路线以及它的历史意义,如旅游开发、宗教传播、经济发展等,不是很全面。随着现代交通的兴起,这条自唐宋以来延续达一千多年,并在汉、藏之间发挥过重要联系作用的茶马古道虽已丧失了昔日的地位与功能,但它作为中华民族形成过程的一个历史见证,并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日益凸显其意义和价值。在新时期“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对茶马古道的研究有着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作用,对促进不同国家、地区、民族间经济文化的共同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我们应该开阔自己的视野,站在更高的角度,结合历史学、美学、文学、人类学、考古学等跨学科研究,会取得更大的突破和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阳耀芳.“茶马古道”的历史研究与现实意义[J]茶叶通讯,第36卷第一期,2009(3):44

[2]格勒.“茶马古道”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初探[J]中国藏学,总第59期,2002(3):59

[3]张永国.茶马古道与茶马贸易的历史与价值[J]大学学报,第二十一卷第2期,2006(6):34

[4]王丽萍.试论滇藏茶马古道文化遗产廊道的构建[J]贵州民族研究,2009(4):61

[5]陈保亚.论丝绸之路向茶马古道的转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8卷第5期,2011(9):60

[6]任新建.茶马古道的历史变迁与现代功能[J]中华文化论坛,2008(12):53

[7]木永顺.论“茶马古道”的形成、发展及其历史地位[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第十九卷第四期,2004(8):50

[8]韩玺芝.茶马古道的形成与发展[J]地情研究,2014(11):341

[9]刘玲娣.论茶马古道的历史意义与民族精神[J]保定学院学报,2014(1):83―87

道路发展论文范文9

我在这个世界上,向来不觉得是芸芸众生里的一分子,我常常要跑出一般人生活着的轨道,做出解释不出原因的事情来。――三毛

世界是我的表象,世界是我的意志。――叔本华

要总体上把握考纲的变化,需要运用比较的分析方法。如下是2013年和2014年考纲变化的总体构成表。

考纲变化构成表

课程名目旧考纲内容(2013)新考纲内容(2014)变化形式简要分析

经济生活

小康社会 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更改 指向具体化

经济建设的要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更改 范围层次扩大

(2)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更改 表述具有时效性

科学发展观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改 强调践行、重措施

政治生活

我国政府关于人权问题的观点删除 降低难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增加 加强对特色社会主义总体认识

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变更 课标题变化,表述准确,强调目标

文化生活

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删除 降难度

走中国特色文化发展道路增加 强调文化发展路径

发展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和要求 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变更 指向更明确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加 新增内容

建设和谐文化培养文明风尚删除 溶入文化发展措施中

(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加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变更 指向具体化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删除 渗透在其它考点中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换 考点位置变换

生活与哲学没有变化

通过对比,我们能看出,变更的8处有这样的特点:(一)充分体现十精神,尤其是三中全会的精神,如《经济生活》中原来的“促进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变成“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二) 变化中既有考纲的变化,也有考纲下考点的变化,如《文化生活》部分中“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变成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是纲的变化,而将“发展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和要求”变成“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这是考点的变化。(三)注重新教材的排列顺应,合理调整考纲顺序,如《文化生活》中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课本第九课调进了十课的内容中,考纲也由此同步变化。(四)调整说法的范围层次,使考纲表述更合理,如《经济生活》中的“小康社会”变成了“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指向具体化了。等等。

大纲中删除的四处基本上是为了降低难度,将原来的溶入新考纲中。增加了一个考纲两个新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及“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要引起高度重视。

二、考点变化具体解读

考纲既然有变化,就要对新的已变化的考点进行解读,对考生来说可以完善复习体系;对辅导教师来说,可以分析高考的走向,更好的指导考生复习。如下我结合新修改的教材内容,对变化的这些考纲分别从“变化分析”、“考点分析”和“应对策略”几个具体方面加以分析。

变化考点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变化分析]:小康社会是我国经济生活的时代背景,考生应有一个全面、清楚的认识。旧考点强调的是整个背景,而新考点强调的是小康社会变化发展的进程,指向更加明确化了。

[考点分析]:1总体小康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两步走的目标,目前已达成。全面小康是本世纪前二十年目标。

2总体小康的表现:宏观表现为整体经济实力的增强,微观表现为由贫困到温饱到小康。

3总体小康的特点: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全面的小康。

4全面小康的目标: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应对策略]:考生要具体把握两个考点的区别与联系,尤其是要以经济为背景把握具体目标,并能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作具体分析。要结合十及三中全会精神进行分析运用。

变化考点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变化分析]:本考点的变化主要是依据十报告作出的变更。旧考点从经济建设方面提出要求,而新考点从整个小康社会的角度提出要求,体现了提法的与时俱进。

[考点分析]:1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分别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民生、生态文明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2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是:经济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应对策略]:考生能区分总体要求和新要求,并能通过对所给材料的分析,提取有效信息,结合理论进行运用。

变化考点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变化分析]:本考点主要是十报告对科学发展观表述上的变化。对原来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进行强调,使其更具有指导性。

[考点分析]:1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义,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把统筹作为根本方法。

2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是思想武器;是指导思想。

[应对策略]:考生要熟练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并能与生活相结合,从材料中找到体现的某一内涵,这类运用易用体现类题。另外要注意从不同学科角度加以运用。

变化考纲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本考纲是作为纲变化的,主要是依十的新提法作出的变更。

变化考点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变化分析]:本考点的教材内容相对旧教材作了较大修改。在党的十报告中关于发展经济的要求中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其它考点讲了,这里只讲经济发展方式的几点内容。

[考点分析]:1经济方式转变的地位:是关系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2经济转变的要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一体化;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变化考纲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

[变化分析]:这是一个新增考点,是依据党的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阐述所作的要求。

[考点分析]: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含的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构成。

作曲家如同马拉松选手一样,若要跑完长距离的赛程,就不能乱了步调。――久石让

我们的生活其实分成两半,一半真实,一半虚拟,处理这两半的关系,自知或不自知,几乎已是日常人生。――王安忆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过程:它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改革开放实践中探索出来的道路,是中国走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征程;实践证明,它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及生态文明建设道路。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容是什么?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什么?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及各项具体制度。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三者关系如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道路是实现的途径,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

[应对策略]:由于此考点为新增考点,考生要全面掌握其包涵的内容,三者的关系,并能从理论和实践上加深对这一新说法的认识,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考纲变化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本考纲是作为大纲而存在的。旧考纲注重从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道路强调路径,而新考纲注重从目标与路径关系上揭示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是十报告的最新表述。分析略

考点变化八、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变化分析]:旧考点强调先进文化的具体要求,新考点重在从历史的角度讲述中国共产党自从成立以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考点分析]:1中国先进文化与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先进”文化是静态表述,内涵随历史变化而变化;“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是动态表述,是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

[应对策略]:考生复习本考点要从先进文化、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联系历史发展道路与目标关系上把握这一方向。

考点变化九、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变化分析]:这是一新增考点,是党的十对文化发展道路的新表达。重点是突出文化发展的目标、道路、任务的内涵及相互的关系。

[考点分析]:1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先进文化之路;是科学发展之路;是强国之路;是以人为本之路;是改革创新之路。

2走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原因:它是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它是由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传统决定的;它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它是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

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与中国特色文化发展道路关系是什么?总的讲它们是路径和目标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应对策略]:这是一个新增考点,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层次进行分析说明。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明确道路与目标的关系,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考点变化十、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变化分析]:建设文化强国需要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这也是文化发展道路的内在要求。根椐十内容,增加了本部分。

[考点分析]:1什么是文化自觉?什么是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的主动担当。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展的潮流、中国特色社会方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2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重要性:它是中国特色文化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它是增强全民文化创造活力的必然要求。

3如何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要形成对中华民族自身文化的自觉和自信; 要形成对人类文明成果的自觉和自信, 保持高度开放包容的文化心胸, 善于养成和保护文化多样性; 要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 ;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为文化繁荣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应对策略]:考生要把握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内涵,自觉运用于文化创建活动中。能从为什么、怎么样的角度解决相关问题。

变化考纲十一、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本考纲只是把旧考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变成了现在的考纲。

变化考点十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道路发展论文范文10

关键词:三新;科学发展观;理论自信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05-0236-03

唯物史观告诉人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理论尤其是科学理论不仅是社会实践的反映,而且对社会实践具有能动的促进作用。理论自信是理论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并能科学指导社会实践的一种理论自觉,是理论自我丰富完善的一种内在体现。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的深入,其内涵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表现出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主要体现在十报告关于科学发展观新定位的“三个新”上。

一、科学发展观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

科学发展观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践中不断破解发展难题、不断创造奇迹进程中不断地丰富和完善,不断成熟,其理论自信体现在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与实践性,对于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中做出新的科学回答。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中国的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向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作出了庄严承诺,中国的发展既不会走早期西方现代化起步阶段那种掠夺式或战争式发展道路,也不会走那种先污染后治理、重速度轻质量、重经济轻人文的发展道路,更不会走当代社会一些国家的国富民穷发展道路,而是坚持科学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从经济增长论到经济发展,从粗放增长到可持续发展,从重物轻人到以人为本,从片面发展全面协调发展,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从“三位一体”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从和谐发展、和平发展到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十多年来,中国坚持科学发展,不断创新发展理念,提高发展水平和质量,用事实回应了某些国际社会散布“中国”、“中国崩溃论”,向全体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回答了中国的发展走的是一条可持续发展、永续发展的道路。

二是中国的发展坚持互利共赢方针,走和平合作发展道路。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是时代的潮流与趋势。十年来,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高举和平合作的大旗,主动参与全球化进程,坚持双赢与共赢的战略方针,自觉解决环境、资源与发展的矛盾。中国尽管处于发展的矛盾多发期,但我们不向外转嫁矛盾,也不输出革命,更不会强迫或者要求别国接受我们的发展道路与发展方式。中国的发展既充分利用了全球经济结构调整与升级的有利机遇,不断加快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带动世界经济发展。尤其2008年金融与经济危机,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领头羊”,就这从事实上粉碎了某些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妖魔化,也正面回答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发展战略和发展目的的质疑,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三是中国的发展坚持和谐发展理念,走生态文明发展道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我们需要处理的重大关系,从早期人是自然的附庸物到近代的“人为自然立法”、“人类中心主义”再到当代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共荣共生。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演变反映出人自身理性的不断提升、发展理念的不断修正、社会文明的不断提高。恩格斯早就告诫我们,自然界是人无机的身体,人要像爱护自己有机生命一样爱护自然的这个人的无机生命,因此,“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十六大以来,中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同时,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生态文明”构成了定位中国发展的重要维度之一。美丽中国的提出,就是科学发展观关于中国发展走生态文明发展道路的理论自觉与自信的体现,美丽中国要求我们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坚持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大力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积极倡导生态文明,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四是中国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走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共同富裕是人类社会孜孜不断的理想追求。共同富裕何以可能的问题,是一个理论与实践、应然与实然、价值关怀与社会本质、精神慰藉与物质财富如何统一的问题。人类思想史、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表明: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根本原则、基本价值、最终目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走共同富裕发展道路,不仅是党的根本宗旨和性质决定,也是中国共产党对全国人民的郑重承诺。科学发展观所追求的以人为本,就是以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最高价值取向,把为人民群众谋取最大利益作为党的最高利益,把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发展的主体,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二、科学发展观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

社会主义运动史表明,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发展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问题,关系到科学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面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深入,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我们既坚持市场效率又坚持社会公平,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与社会公平三者相结合,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了新的水平。

一是科学发展观为界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提供了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与指导思想的不断与时俱进紧密相连。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从思想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新民主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开放自由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关起门来搞建设到改革开放政策等都是我们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结晶。不断与时俱进,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实践创新,从而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根本保证与基本经验。党的十报告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首次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科学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科学发展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是科学发展观深化对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的认识。从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来,我们党在带领全国人民在中国大地上开始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党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文明建设到十六大的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位一体,再到十七大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再到十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这个总体布局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和丰富,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期待,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阶段,是中国共产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伟大理论创新。

三是科学发展观丰富了社会主义的“四大特色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在人类发展史上的一项伟大创造,体现出鲜明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科学发展观丰富和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大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表明:中国道路的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确立。是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科学理论的指引下,在亿万中国人民的努力下,经过不断实践、试错、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中国人民付出巨大代价,在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中形成和发展并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色表明:中国社会道路在实现现代化道路上,避开西方一元现代性的道路,开辟多元现代性发展道路,证明了文明的多样性与道路的多样化。斯蒂芬·马克斯认为:“中国的发展没有采纳‘华盛顿共识’、‘避开良治和人权’。这种模式所带来的理念不仅仅不同于以西方经验为中心的意识形态,而且还在发展中国家‘产生显著效果’,从而动摇了西方经验的普世价值与这些普世价值所维护的战略利益和现实利益,以及迄今为止有西方主导的国际游戏规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以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概括出的具有中国气派、中国作风、中国特征的理论产物,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高到了新水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特色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时代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既是对世界政治经济发展新变化新格局的科学反映,又是对中国社会转型时期新特点新任务的总结和指导,显示了鲜明的时代特点和时代要求,体现出与时俱进的品质。同时,也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需要不断丰富、完善、坚持、发展、推进、深化。

三、科学发展观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发展理念,面对新问题新形势,以自身的实践鲜明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等重大战略问题,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一是科学发展观把对三大规律的认识提到新的高度。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与实践决不是某个领导人一时的感情冲动,而是对现代中国国情的科学把握,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自觉与理论自信。作为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吸取了人类社会关于发展理念的有益思想,是对发展理念的自觉继承,表现出鲜明的科学性。科学发展观立足当代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既维持了发展的经济效益,又保障了发展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二是科学发展观对社会发展观的认识和把握,达到了新水平。发展是为了人,这是世界各国所取得的共识。但是在实践中,往往是为了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而总是有意无意地忽视人的利益、权力、自由、尊严等。科学发展观要求社会主义经济转型既要效率又要公平,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重速度重数量到速度和效益并重,“又好又快”取代“又快又好”;从重总量到重质量和人均,以及人民幸福感;从重市场经济要效益,到重社会公平。科学发展观体现了我们党对发展的本质、规律、目的、内涵和要求等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发展问题上的具体运用与发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历史观与价值观的有机统一。

道路发展论文范文11

【关键词】小康社会;全面建成;道路条件;理论条件;制度条件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7-101-02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社会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大会。党的十根据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一个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目标。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困难的历史进程,要确保这项历史任务的顺利完成,就必须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条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立足我国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被历史和实践证明了的关于在中国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只有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立足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突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成功地将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尊重我国当代的具体实际完美的结合了起来,走出了一条符合当代中国实际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最终顺利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的十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符合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向中国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承载着十几亿中国人民对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当前我国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迈上了一个大台阶,我国的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等得到很大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社会保障水平显著提高。但是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需要我们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不断深化我国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分“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的集体智慧,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条件。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亿万中国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使其参加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来,凝聚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就必然要求我们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不断解放和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推进改革开放开创新局面,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共同富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经过九十多年的艰苦奋斗、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的根本成就,是中国共产党以全新的视野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光辉成果。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途径和道路条件。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条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指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方法,创造性地分析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具体实际,做出了一些新的富有创造性的理论概括,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思想,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行动指南。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承上启下的历史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发展需要正确的科学理论的指导,这一点是不可或缺的。思想理论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性建设,党的理论创新引领各方面的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的巨大理论创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探索真理、把握规律的实践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以当代中国的具体国情为基础,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是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实现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始终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其行动指南,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践的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将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指导作用,更加焕发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为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思想指导。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始终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行动指南。”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被历史和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改革、发展、建设的正确理论体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在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整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过程中,必须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于始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经过了历史和实践的不断检验,是完全符合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实际和人民根本利益的指导思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这一思想的指导地位。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制度条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指人民代表大会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基本制度基础上的各项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具体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整套相互联系、紧密结合的科学制度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产物。中国共产党结合当代中国社会建设和发展的实际,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了具有强大保障作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保障。”④

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要有相应的制度保驾护航,离开了一定的制度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将会停滞不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巩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制度能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目标下把中国共产党和各派的力量结合起来,更好的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必须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它能够广泛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群众参与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来,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奠定广泛的群众基础,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利于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早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而形成的一个开放的和不断发展完善的制度体系,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总结成功和失败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经过慎重的思考,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障。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唯有如此,才能更好的保障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长期性的总体目标,”⑤必须更加注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障的充分发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根本的制度保障。

四、小结

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十分艰巨,中国共产党人一定要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埋头苦干、顽强拼搏,积极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⑥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制度条件,三者统一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这三者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只要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满怀理想、树立信心、不动摇、不懈怠、艰苦奋斗、埋头苦干,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注释:

①.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人民出版社,2012.

②解超,徐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何以道路自信[J].思想理论教育,2013(1).

③④张雷生.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统一[J].高校理论战线,2013(1).

道路发展论文范文12

关键词:“三个自信”;逻辑意涵;历史意涵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恩格斯指出:“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后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1]

恩格斯的论证为我们指明了逻辑与历史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要真正认识客观事物,就必须了解它的产生发展与消亡的过程,研究事物在历史发展中所经过的各个阶段,把客观事物当作历史过程,但历史发展过程还应该遵循一定的逻辑、一定的规律。所以,在党的十报告中指出,“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正是体现了逻辑与历史的辩证统一。

一、“道路自信”所体现的逻辑与历史意涵

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是集中了改革开放30多年党和人民勇于创造、敢于创新的智慧,又包含着改革开放前历史时期敢于探索的经验。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党中央反复强调“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放弃老路和拒绝邪路,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守。

坚持“道路自信”,其逻辑与历史意涵为:第一,科学社会主义的合理内核。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就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关键在于它以科学社会主义为理论基石,建立在科学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三大规律的基础之上,从中国实际和当今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完善科学社会主义一系列基本原则,从而坚持科学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规定。

第二,具有兼容并包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同时结合中国具体的国情,深深植根于中国大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从民族智慧、民族精神中获取丰厚的营养,烙上中国印记,产生出鲜明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民族特色。此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吸收世界的先进和优秀文明成果,这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融合了国际与国内的界限,形成了一个开放的、前进的道路,以引导中国走向前进。

第三,“摸着石头过河”。20世纪50年代,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探索,形成了正确的指导方针,遗憾的是这一探索未能坚持下去。总结历史教训,邓小平同志提出,解决好走什么样现代化道路的问题,首先必须解放思想,打破僵化观念的束缚和固定模式的羁绊,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中国的实际建设社会主义。经过30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实践证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引领中国发展进步。

第四,当代中国的国情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现实理由。当前中国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我国已经处于社会主义;二是我国还是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还不成熟。因此,坚定道路自信,就是坚持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评价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是否正确,首先要看其道路是否与本国国情相符,是否符合时代的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与时代潮流合拍,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而能够把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在党的领导下,拧成一股绳,以创造幸福生活。

二、“理论自信”所体现的逻辑与历史意涵

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础上,我们形成和创造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正由于这样的理论是正确的,使我们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因此,坚持“道路自信”自然亦坚持“理论自信”。

“理论自信”的逻辑与历史意涵体现在:第一,其理论核心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因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立场就是以无产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观点就是以这样的立场来看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自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站在这一立场上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以这样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完全有此自信。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源泉是实践,发展依据是实践,检验标准也是实践。任何固守本本、漠视实践、超越或落后于实际生活的做法都不会得到成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在借鉴继承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正反两方面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创造性地提出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而这些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又具有内在的联系,都是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与升华。正是我们党始终坚持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始终坚持以科学理论引领中国发展进步,才使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开创出了日新月异的发展新局面。

第三,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但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90多年来,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思想和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当代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同样也得到历史的证明。

第四,现实指导:使中国旧貌换新颜。当代中国,经济总量已经成为世界第二,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技术水平跨上了一个大台阶,国家财富、人民生活收入、社会保障等均有了质的飞越。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当代中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所有这一切所取得的伟大成就都来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

三、“制度自信”所体现的逻辑与历史意涵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具体就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制度(包括政治制度、政党制度、经济制度、法律制度等)的自信,即是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经济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法制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之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的自信。

“制度自信”的逻辑与历史意涵体现在:第一,能够最大限度地整合社会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优势是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和衷共济解难事、提高效率办好事,高效率、低成本(相对于美国三权分立)的制度安排,使我们党、国家和社会具有强大力量:如资源整合力、统筹协调力、组织动员力、决策执行力和危机应对力,集中一切力量、资源和智慧,成为向着共同目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及中国梦――前进的强大力量。

第二,能够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形成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要坚持中国最为基本的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因为这个制度既体现了人民的整体和长远利益,又显示出多层次、全方位推进生产力发展的制度优势;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是尊重市场的表现,又使政府发挥了作用,既能纠正市场扭曲,又能弥补市场失灵,这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机制相结合时所形成的资源配置优势;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既有利于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又有利于发挥民众的能动性;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制度安排,使得其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得以实现。这一制度框架的设计,为我们创造了无数的“中国奇迹”“世界奇迹”,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绩。

第三,能使得社会和谐、实现共同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就是公平正义和以人为本。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初步建立了以税收调节、税收再分配、劳动多方面保障为主要手段的收入调节制度设计,当前正在朝着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个美好目标不断进取。事实证明,只有坚持社会主义,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们才能够保持社会稳定、和谐以及达到国家的长治久安。

十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道路、理论、制度三个方面构成的,其中,道路是途径、理论是指南、制度是保障,三者构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总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保障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得到开辟、坚持和发展。所以“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也是三位一体的。其逻辑和历史意涵是非常丰富的,需要我们深入地进一步挖掘,从而更加能够坚定“三个自信”。正如邓小平在党的十二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幕词中指出的:“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2]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3.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4-0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