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对联的来历

对联的来历

时间:2023-05-29 17:48:38

对联的来历

对联的来历范文1

一、档案整理的定义

档案整理应以维护历史原貌为宗旨。档案整理理论是现代档案学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档案实践中,零散形成的文件只有经过档案整理的过程,建立起它们之间的历史联系,才能成为真正的档案。档案整理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个体系。

一个成熟的理论体系应当拥有四个层次,即:实践理论、应用理论、基础理论和理论内核.。从档案整理的实践的角度说,档案的整理工作,就是将处于零乱状态的和需要进一步条理化的档案,进行基本的分类、组合、排列和编目,组成有序的体系。从基础理论的角度看,档案整理是利用文件实体及其历史联系的记录来记录历史的过程。这里,有必要说明历史联系的定义。经典档案学认为,历史联系来源于档案与文件之间的一维关系;而现代档案学认为,它来源于社会实践。由于档案的历史联系来源于构成档案的文件之间的历史关系,而文件是来源于社会实践的,文件之间的历史关系也就来源于社会实践,所以档案之间的历史联系也来源于社会实践。社会实践不是线性的结构,它是多维的。所以档案整理不应该是像经典档案学一样只注重实体整理,而是应该体现其多维性:即进行虚拟整理。

档案整理是构成档案理论内核的元素,是最富实践性的。因此,档案整理是档案理论内核的实践基础。只有从基础理论的角度认清档案整理,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工作。

二、档案整理的结构

不同档案物质结构造就了不同的档案整理实践,它们之间是一一对应关系的关系,因此,档案物质结构就成为了区分传统档案整理与现代档案整理的最可靠的标志。

1.档案的来源。档案是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产物,它来源于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活动包括档案实体和档案历史联系两个方面。这就是档案物质实体的双重构成的思想,用公式表示为:档案二文件实体集合+档案历史联系的记录。档案历史联系是存在于档案之间的社会实践之间的关系。因此,档案的整理可以分为档案实体整理和档案的历史联系的信息整理两个方面。

2.档案的实体整理。档案的实体整理是一种在传统纸质档案环境下,通过对文件进行实体排序来揭示文件之间的历史联系,从而记录历史原貌的档案整理方法,它是一维线性的,以维护历史联系为目的。

在传统档案整理的实践中,文件的实体排列是线性的结构,我们只能从档案文件之间多维的历史联系中选择一维来记录历史。传统档案整理的结构是隐含着档案文件之间某种历史联系的“文件实体集合”,这个结构中包含的档案之间的历史联系是一维的。

3.档案的历史联系信息整理。档案的历史联系是存在于档案实体之间相互构成的关系。对文件实体进行排列以记录历史联系的整理方法难以在电子档案时代继续独领,“用计算机全面自动解析隐藏在文件材料之间的历史联系却是根本不可能的。”

实体整理本来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持文件之间的历史联系的结构,但在现代档案整理过程中,它却破坏了文件之间的历史联系,因为历史联系是多维的,满足了某一维度的联系就必然破坏了其他维度的联系。由此,利用虚拟排序来记录和物化档案之间历史联系的方法便应运而生。“虚拟整理技术是一种与文件实体排序无关的,单纯记录和揭示档案之间历史联系的技术,它是一套能脱离档案实体排列,而仅仅使用一套符号及其符号语法逻辑来记录和揭示档案历史联

系的技术。这种整理技术操作的对象并不是实体的档案,而是档案之间的历史联系。

“档案历史联系的记录”是档案历史联系的物化结果。在档案实践中,档案的历史联系是来源于对文件之间客观历史关系的认识,而我们只有将所形成的“档案的历史联系”的这种认识加以记录和物化,才可能固化档案之间的这种关系。而一旦档案失掉这种内在的联系,这些文件就将成为历史的碎片,甚至会因此失去它存在的意义。

4.档案的实体与历史联系之间的关系。实体整理技术之所以不能从多个维度去维护和体现档案的历史联系,是因为传统档案整理技术对历史联系的整理是与实体整理同步完成的。也就是说,在实体整理技术中,是通过对档案文件实体的排序来记录档案历史联系的,所以在完成对实体整理的同时,历史联系的整理也随之结束。由于文件实体的唯一性,限制了其排列只能是一个挨着一个的线性排列,这种排列结构决定了其所整理和记录出的历史联系必然也是线性一维的。因此,在采用实体整理技术对档案历史联系进行整理的过程中,档案工作者只能选择更为重要的历史联系要素(即来源联系)作为其整理的依据,按照来源原则对档案进行整理,而不得不放弃历史联系中所包含的其他要素,即使我们已经认识到历史联系是多维的。

档案实体整理是为了建立一个档案实体凭证体系。档案并不像史书那样是“任人雕刻的大理石”,而是一个巨大的凭证链条,它不必在意有伪证,即使是内容不具真实性的档案也具有证伪的作用,具有历史真实性。现代档案整理包含对档案实体的整理和对档案之间历史联系的信息整理两部分。档案是由文件实体集合和档案之间历史联系的记录两种物质构成的,“档案物质实体的双重构成”是现代档案学理论的逻辑起点。

三、档案整理的本质

结构的思想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被广泛应用,任何事物都有结构,事物的结构决定其本质、属性和功能,所以,通过对结构的研究,能够得到事物的本质。文件直接来源于社会实践,文件之间的历史联系直接地记录到文件的实体排序中,无需档案人员进行加工;而档案的历史联系虽然也来源于社会实践,却并非像文件实体排列一样是线性一维的,它是多维的,需要档案人员进行加工。因此,现代档案整理以档案历史联系的信息整理为核心。

对联的来历范文2

1.1档案历史联系的记录

在二元档案实践体系下,档案是由“文件实体集合”与“档案历史联系的记录”两种物质实体构成的。二者其一以单独形式存在时是不能构成档案的。只有在这两种物质实体有机结合和相互依存的状态下,档案才能形成。“文件实体集合”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这是毋庸置疑的。同样,“档案历史联系的记录”也必须转化为物质性存在——记录性文件,同时与“文件实体集合”相配合,才能显示出其存在的意义。

在这两种物质的比较中,对于档案工作而言,历史联系的记录是更为本质的物质。因为档案物质实体的构成成分之一——文件实体,在其转化为档案之前就已经存在,是文件管理阶段的产物。档案部门是在文件进入档案管理阶段后才介入,对文件实体进行处理。但是这种处理旨在将隐含在文件内容之中、客观存在的文件之间的历史关系加以抽象、固化、显现为历史联系,并创建具有记录历史功能的历史联系的记录。可档案工作并不涉及对文件内容本身的变更。如果仅靠文件材料就能独立、完整地记录历史,档案工作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我们应该明确,文件本身不能记录历史联系,档案历史联系的记录是档案人员工作物化的结果,档案一旦失去了历史联系的记录,就等于割断了历史的链条,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只是一堆杂乱无章的文件材料,人类社会记忆的延续将无从谈起。

1.2文件与社会实践活动之间的对应关系、文件之间的历史关系、档案的历史联系以及档案历史联系的记录四者之间的关系

同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被看作一个完整的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事件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和运动规律的整体。系统的整体性决定了社会实践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之间必然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作为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与内容记录的文件之间也必定承载着与形成它的那项社会实践活动一脉相承而又一一对应的关系。但是单份文件却不具有系统性,只能记录和反映孤立的事件和局部的片段,只有在反映该项社会活动原貌的文件整体中才能显示其价值。因为,文件“都是活动的产物,它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要依它与活动过程的关系而定。”可见,档案之所以成为档案,是由于它载运了单份文件不具有的、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整体过程和发展脉络相对应的、自然形成的内在联系。其实,档案历史联系的记录所承担的功能就是将文件按照其内在联系串联成历史,记录一个历史事件的全过程。正如怀特所说,“档案的实质在于:它不仅记录了成就,而且记录了获得成就的过程。”

在档案实践中,文件实体整理与档案历史联系的记录是完全分离开的两个实践体系。“档案的历史联系”是对文件之间客观历史关系的反映,文件之间的历史关系根源于文件与产生这些文件的社会实践之间的内在联系。档案历史联系的记录是对档案历史联系固化的结果。但档案学家不可能进入客观的历史事实,因为档案的历史联系是对文件之间历史关系的一种抽象认识和主观再现,是对历史原貌的无限逼近,而不是绝对还原。所以,档案学家在重构历史信息体系的过程中,应当发现其所构建历史的内在逻辑。所谓历史逻辑就是指档案的历史联系,由来源联系、事由联系和时间联系组成。那么,历史联系的记录是如何体现历史逻辑的呢?

2档案的形态

从理论上讲,档案历史联系的记录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并非对应单一的物质实体。而在实践中,档案是有多种形态的,由档案内的文件、案卷、全宗、全宗群构成,具有层次性和结构性。可以说,这些具体的档案实体形态是档案历史联系记录的外在表现形式,与历史联系的结构一一对应。

2.1案卷层次

案卷是档案管理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既是档案的最小保管单位,也是档案数量统计和一般检索的基本单位之一。《简明档案学词典》是这样定义它的:“案卷是把处理一件事情或属于一个问题、一项活动的文件组合在一个卷夹或卷皮中的有机文件单元。”可见,卷内文件的相互关联性,是案卷概念产生和存在的真正内涵和意义。当然,这个定义是对案卷内涵的准确描述,不过是站在档案工作的角度上诠释它的。果我们侧重于案卷在历史联系中所起的作用对其进行定义,就可以更加洞穿其本质。简而言之,案卷就是对同一具体事由的文件按其形成过程排列而产生的具有密切联系的文件组合体。

当然,这里的事由指的是一件具体的事,一个具体的问题,一项具体的活动,一项具体的工作等。它是一个具体的概念,囊括的都是单项的事情,具有相对独立性。从记录历史的角度分析,事件是构成历史的最基本的元素,不可拆分。从档案记录历史的角度讲,档案的最小元素是案卷。文件转化为案卷必须也只有通过事由,才能完成对事件的记录。因为,同一事由必然赋予在该事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文件以最紧密的联系,这种联系是自然形成的、客观的、反映事物本质的。那么来源于同一事由的文件就自然地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天然的历史联系,不可分割。在档案的整理过程中,只有将同一事由形成的文件排列在一起,再按照事由内的发展过程组成案卷,才能对该事件的过程及内容完整地进行记录,反映出文件在形成时的客观规律和有机联系:才能比较具体地反映该事件的来龙去脉,最大限度地恢复历史原貌。这种“一事一卷”的立卷原则要求文书立卷时必须完整保存文件实体,并最大限度地保持同一具体事由过程下文件的历史关系。它可操作性强。没有太多的灵活性,克服了以往组卷时需要考虑文件的六个特征带来的不便,也更符合文件形成的客观规律,便于保管和利用。我们说,案卷具有便于保管和利用的功能,这是顺理成章的。然而,其更为本质的作用在于使档案之间的历史联系在微观层次得以保持。正如何嘉荪教授指出的:“立卷在文件和档案管理中还有另外一个极端重要、却又易于受到忽视的功能——它是使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在微观层次也能得到保持的有效手段(只要我们能够坚持一件事情形成的文件,基本上组织在一个案卷中)”。因为一项具体的事务往往需多份文件来完成,我们只有把同一项具体事物过程中产生的文件联系在一起,才能真实完整地反映该具体事件的历史原貌。

诚然,近年来随着电子文件的大量涌现,档案界出现了电子文件是否仍需立卷的学术争论,甚至提出了取消立卷的设想。有

本文原文人提出:“在电子文件从文书转化为档案的过程中,人们无需费心去分类、组合、检索,可以尽情地表现文件之间在来源、内容、时间、形式等方面的历史联系,……”不可否认,纸质文件时代的传统案卷原有的保管功能和一般信息检索功能,对于计算机而言可谓是驾轻就熟,已被电子文件时代强大的信息管理功能所替代。但是,由于计算机无法模拟人脑的逻辑思维能力,它无法自动判断隐含在文件材料字里行间的历史联系。只要档案记录和体现历史联系的本质属性没有变,无论其载体形式几经变迁,案卷保持文件形成过程和文件间历史联系的作用就无可替代。“取消案卷的概念,使同一件事情的若干份文件相分离,指望用主题词、文件标题或没有案卷号的所谓档号(全宗号、类号、年号和件号)等,来反映、表现文件之间的互有联系,是有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的。”因此,案卷在电子文件时代仍然应该保留,而且更加重要,因为电子文件的特点要求档案工作者更多地关注文件背后的形成过程和历史联系。

2.2全宗层次

全宗的概念是由法国第一次提出的。按照法国尊重全宗的原则,来源于一个团体,一个机关,一个家庭或一个人的所有文件的集合体就称为全宗。荷兰档案学家缪勒、斐斯和福罗英合著的《档案整理编目手册》中定义全宗为“一个档案全宗是下列各种文件的整体,这些文件便是一个行政单位或它的一个行政人员所正式受理或产生的,并经指定由该单位或该行政人员保管的书写文件、图片和印刷品。”在苏联早期档案学中,全宗的概念是“在机关或个人的活动过程中有机形成的档案材料的总和,称为机关或个人的档案全宗。”我国传统经典档案学理论将全宗定义为:“全宗是一个独立的机关、组织或人物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档案有机体。

通过对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全宗的定义进行分析对比后,我们不难发现,尽管具体的表述方式和侧重点不尽相同,但所有定义中都存在着一类相似的概念,如团体、机关、个人、家庭、行政单位等等。“这些形形的具体概念在档案学中,被抽象表达为全宗构成者。在档案实践中,全宗构成者的具体形式决不仅限于所罗列的这几种具体形式。”

如果说在传统纸质文件时代还确实存在着众多全宗构成者的具体形式,只是我们难以一一列举,那么进入电子文件时代,由于电子文件形成的方式和特点与纸质文件有很大区别,使得传统的实体来源概念受到了挑战,单一来源的概念发生了变化。这就要求我们档案工作者认识全宗时不能在全宗构成者具体表现形式的取舍间徘徊。而应扩大视野,将全宗置于其记录与反映的档案历史联系的大背景下,对众多的表现形式进行概括和逻辑加工,抽象出各档案有机群体共同的本质特征,使用抽象的词汇来阐述更为深刻的客观规律。笔者认为,我们不妨将全宗定义为:同一来源及其机构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档案有机体。首先,全宗是一个有机整体。不容分割。其次,全宗是在一定的历史活动中形成的,是历史的记录。第三,全宗是同一来源及其机构形成文件的集合体,这是对来源要素的高度概括,对来源原则的充分尊重,

档案作为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产物,在产生和运转过程中会形成多方面的历史联系,包括来源联系、事由联系、时间联系,其中,文件之间的来源联系是首要联系,也是最根本的联系。只有首先保持档案的来源联系,将产生于同一来源及其机构的文件集中到一起,使它们和其他来源的文件分开,才能保持同一来源形成的文件之间的本质有机联系,全面深刻地反映形成者的活动原貌。实践也证明,档案馆馆藏来源众多,只有将同一来源的档案组成一个全宗,才能将档案与其特定形成者一一对应起来,档案所记录和反映的其来源主体的历史活动全貌才能得以维护。因此,将案卷组合成全宗的过程也就是区分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不同来源主体的过程。事实上,全宗无非是一群产生于同一来源及其机构的文件,它们最大的特点是相互之间联系紧密,而与其他来源及机构产生的文件联系较为疏松。不同来源及其机构的社会活动过程相对分离,所以产生的文件可以相互分开,各自构成全宗。

2.3全宗群层次

全宗群是具有某种历史联系的若干全宗的群体。在一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不可能是完全孤立存在的,不同机构、不同事件之间是互有联系的。这种联系必然会反映在其形成的档案之中,使得某些全宗之间具有某种历史联系。这样就形成了全宗群。全宗群是在全宗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决全宗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一种科学区分尽管它不是馆藏档案整理的实体单位,却是在实际上起指导和组织馆藏的一种思想原则。这要求我们在整理和管理档案时,不仅要维护全宗的完整性,还应维护全宗之间的历史联系。

历史联系在全宗群层次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最宏观的联系。这种宏观联系同样表现为三种形式,具体表现就是全宗群里面的来源全宗、事由全宗和年代全宗。这种宏观联系也就在这种不同的全宗与全宗之间的组合中展现出来。

具体来讲,记录同一年代内发生事件的全宗组合体就是年代全宗,例如大事记。年代全宗易于理解,就是按照时间顺序简要地记载同一年代内发生的重大事件,揭示重要事件和活动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联系,提供某些事件的历史梗概,便于人们研究史实的演变及其规律性。

按照不同来源之间的关系组织的若干全宗的集合体就是来源全宗,例如“党政机关全宗群”、“天津市高教系统全宗群”。反映不同事由内在联系的全宗的群体组成事由全宗,例如“防治非典工作全宗群”。由于社会实践活动本身的复杂性,导致不同来源以及不同事由之间不可能是完全分离、泾渭分明的,不同机构、职能之间互相渗透、互相交叉、互相影响的现状也是不言自明的。在这种情况下,孤立的保持各个全宗内部的有机联系是不足以维系档案在宏观形态上的历史联系的,也是不足以记录社会实践活动在大范围内的历史面貌的。将不同来源和不同事由的全宗按其有机联系分别组成全宗群,是档案馆内档案分类的高层次,以许多全宗为基础,能够反映全宗之间多维和立体的联系。

可见,全宗群并非一个单一物质形态的概念,是由来源全宗、事由全宗、年代全宗这三种不同的具体形态构成的,与历史联系中不同表现形式的不同层次一一对应。如果说案卷的作用在于使档案的历史联系在微观层次得以保持的话,那么全宗群则具有维护相同类型全宗的不可分散性,保持档案在更大范围——宏观层次的历史联系的作用。

对联的来历范文3

关键词:历史复习;联想教学

什么是联想?联想是指由所感知或所思考的事件、现象或概念的刺激而想到其他与之有关的事件、现象或概念的思维过程。历史复习是在学生脑海里已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刺激物”(即历史知识)的情况下进行的,并且当今历史考试是对历史知识整体性、系统性的考查,是对能力的考查,所以,在历史复习中进行联想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从而增强复习教学效果。

一、整体联想

历史知识是一个整体,是由点、线、面、体串成的知识网络。如果只掌握零碎的知识,孤立地记忆几个分散的知识点,不可能把历史学好。现代考试要求学生必须抓住知识范围之内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事实、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形成历史知识的综合性和整体性。

点:是指历史基本知识点。如复习“美国独立战争”。可以抓住六件大事,即六个知识点展开联想:①1775年来克星顿枪声;②1775年“大陆会议”任命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③1776年7月发表《独立宣言》;④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⑤1781年康华利投降;⑥1783年,英美签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只要记住这些知识点的起因、顺序、内在联系及影响,就牢固地掌握了这个历史事件。

线:就是指反映历史事件之间内在联系的线索。如复习世界近代史,就要抓住三条基本线索展开联想教学:1、英、美、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两次工业革命,俄日改革,美国内战,德、意统一,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等是“点”,连点成线,就构成了资本主义产生、确立、发展和基本成型的第一条线。2、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1848年欧洲革命、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俄国1905年革命等是“点”,连点成线,就构成了近代工运和国际共运的第二条线。3、拉美独立革命,亚洲革命风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是“点”,连点成线,又构成了近代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第三条线。

面:是指反映历史时期或历史阶段的整个内容。上述世界近代史的三条线铺展开来就构成了世界近代史时期的“面”。如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条线索:中国人民的屈辱史、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中国人民的探索史,就构成了中国近代史的“面”。

体:是指“点”、“线”、“面”构成的历史总体。如把中国历史这门学科看成一个体,这个体中的每个社会分期、分段和朝代作为面,每个面的起讫时间、政治、经济、文化、战争作为线,每条线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作为点进行复习。中国历史体是由众多的面、线、点组成的。这个体、面、线、点的关系,可用一系列图表(即“整体式”复习教案)来表示。上复习课时,就是这些体、面、线、点的展开。由“点”联想到“线”,由“线”联想到“面”,由“面”联想到“体”。这样整体联想,就使孤零零的知识网络化、系统化。构成立体知识综合体。

二、纵横联想

历史学科既有纵向联系,又有横向联系,纵横交错。相互渗透,从而构成了既复杂又统一的历史整体。因此,在历史复习中要进行纵横联想,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

微观纵横联想。要从小处着眼,对每一历史事件探因问果。寻找内在联系。“纵”是要找出某一历史事件的起因与后果。如唐玄宗后期统治腐败引起安史之乱的爆发,安史之乱的发生又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唐朝衰落又导致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这种混乱政局的出现。“横”是要找出其他历史事件(现象)对某一历史事件的影响与作用。如复习“西安事变”这段历史时,引导学生联想国内外各种政治势力对事变的反应:德意日帝国主义。企图挑起中国大规模内战,以便趁火打劫;英美帝国主义,主张和平解决:亲日派,置蒋于死地,力主“讨伐”;亲英美派,营救蒋介石,反对“讨伐”;广大人民,要求报仇雪恨,主张杀蒋:中共,高瞻远瞩,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宏观纵横联想。要放眼人类历史全貌,找出知识的来龙去脉。如复习清朝前期巩固统一、反对分裂和侵略这一内容时,引导学生从方位顺序展开联想:东北,打萨克萨之战,签《尼布楚条约》,设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北方,粉碎噶尔丹分裂势力,设置乌里雅苏台将军;西北,笑迎土尔扈特部归国,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西南,册封达赖班禅,设置驻藏大臣;东南,郑成功收复台湾,清设置台湾府:中央设理藩院,掌管少数民族事务。通过纵横联想复习,冲破条块分割,使知识连成一片。有利于深化教材,提高能力。  三、中外联想

中外历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复习中要将中外历史融为一体。通过对比分析,求同找异,强化记忆,加深认识。

单国联想。指在复习中联想到一个国家的历史。如复习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时,就可引导学生联想1905年俄国革命。又如复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可引导学生联想同时期的中国史: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揭开了世界近代史的序幕,当时中国处于明朝封建统治后期,李自成起义进入河南,提出“均田免粮”口号;1644年,英国克伦威尔指挥骑兵取得马斯顿荒原大捷。开始扭转战局,中国李自成起义攻占北京,推翻明王朝:1645年英国克伦威尔率“新模范军”在纳西比一役,击溃王军主力,内战取得决定性胜利,中国李自成起义却在湖北九宫山遭地主武装袭击而失败。这样联想,就加强了对这一段中外历史的识记。

多国联想。指在复习中联想到两国或两国以上的历史。如复习1919年“共产国际”时,引导学生联想:苏俄粉碎协约国进攻,中国爆发“五·四”运动,朝鲜发生“三·一”运动,印度展开民族解放运动,土耳其掀起资产阶级革命,埃及爆发独立运动,德国建立魏玛共和国。匈牙利成立苏维埃共和国,协约国召开分赃的巴黎和会。又如复习中国属于反帝反封斗争的“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时,引导学生联想亚洲的觉醒:朝鲜人民反日斗争,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伊朗、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非洲人民反帝斗争:埃及、苏丹抗英战争,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拉美人民反帝反封斗争: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通过中外联想复习,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四、古今联想

鉴古察今。学史明理。通过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辩证的观察和分析,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例如复习中国古代经济史这一专题,首先引导学生联想归纳各朝经济发展原因,然后探究规律,启示学生得出如下结论:经济的兴衰决定着国家的强弱(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稳定的政局是经济发展的保障(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稳定则兴,动乱则衰;经济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经济的发展是我国各族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

对联的来历范文4

[关键词]苏联史学 中国史学 史学史的“影响研究” 马克思主义史学

〔中图分类号〕K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0-7326(2009)01-0102-04

近日读到张广智主编、李勇副主编的《20世纪中外史学交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一书,深感张先生在对待国外史学的理念上有很清醒的认识,特别是他观察国外史学的视角很值得称道。自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史界学人也把眼光投向国外,获得了大量来自国外的新观念、新学派、新方法、新视角的信息,突破了以往史学的隔绝闭塞、孤陋寡闻的局面,知识结构为之一变。即使是研究中国史的学者,也能头头是道地谈论年鉴学派。但是,回顾这30年来中外史学交流的历程不难看出,现今我们所关注的国外史学其实只是西方史学,我们是在用一只眼睛看国外史学,而对于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就深深影响过中国史学的苏联史学却没有看到,或者是不愿看到,这等于在观察世界史学变迁的过程中闭上了一只眼睛。这样对国外史学的了解起码是不全面的。

20世纪中国史学实际上是在与国外史学的交流中发展起来的。张广智先生是研究西方史学史的专家,他所主著的《西方史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教材,哺育了一代有志于了解西方史学的中国学子。但他不主张把视线停顿在西方史学本身,而是要更多地关注西方史学对中国史学的影响。为此,他专门呼吁开展史学史中的“影响研究”。他指出:史学史中的“影响研究”,指的是中外史学史的研究,不应只局限于各自史学自身的问题,还应当留出一些空间去关注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史学文化的相互交汇与相互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外史学交流史的研究就是史学史中的“影响研究”。张先生不仅向中国学界介绍了西方史学,也重视外国史学对中国的影响。他认为,国外史学的输入,从总体上看,对促进中国历史学家开阔视野、深化认识、更新观念、拓展方法,都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在回顾整个20世纪中外史学的交流史时,张广智先生的眼光是全方位的。他既看到了“五四”以来,在欧风美雨的浸润下,中国史学如何剥离传统史学的脐带,走上了史学现代化的新途,也看到了马克思主义史学自俄苏进入,导致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行程。在整个20世纪,这种外来的影响呈交互错杂之势。新中国的“十七年史学”,深深地打上了苏联的印记;改革开放引来的是新一轮西方史学引进的高潮。这些错杂交替进入中国的外来史学,都对中国史学的发展产生过影响。因此,在回顾20世纪这个中外史学交流的过程时,用两只眼睛看国外史学是非常必要的。

一、苏联史学和中国的世界史教学体系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教学与研究特别是世界史方面还是一片空白,引入苏联史学是必要的合理的选择,它对中国学者建立自己的世界史教学体系起了促进作用。1952年,时任南开大学历史系主任的郑天挺发表文章谈“学习苏联高等学校的历史教学”问题。他强调了很多苏联高等学校教育制度的优点,如教研组的作用、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等。如何把苏联历史教材的精神贯彻到中国的历史教学之中,也是当时中国大中学校比较关注的问题。当时强调“把苏联历史科学的精神和实质,贯彻到中国历史教学中,提高教学的质量”。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在编写教学大纲中,一部分教师钻研苏联师范学院的《苏联史教学大纲》,以便按照苏联大学编写其本国史教学大纲的精神,来完成《中国古代史教学大纲》的初稿。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也积极地把苏联学者关于封建社会的讨论介绍到中国来,以推动中国的古史分期问题的讨论,出版了《封建社会历史译文集》。世界史方面引进了大批世界史的教材和专著,如科瓦略夫的《古代罗马史》,塞尔格耶夫的《古代希腊史》,阿甫基耶夫的《古代东方史》,科斯敏斯基和谢苗诺夫的《中世世界史》,苏联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写的5卷本《近代史教程》,叶菲莫夫著的《世界近代史》上、下册,波尔什涅夫等人编著的《新编近代史》(第1卷)等。

在学习苏联的基础上,我国学者开始编写自己的世界史教材。如郭圣铭的《世界古代史新编》、童书业的《古代东方史纲要》、吴于廑的《古代的希腊和罗马》、周一良的《亚洲各国古代史》、戚佑烈等编写的《世界中世纪史》、齐思和编著的《世界中世纪史讲义》、刘启戈编的《世界中世纪史》。这些教材是内部交流,主要内容还是对苏联教材的模仿,在指导思想、具体史料、具体观点上都受苏联模式的控制。最有代表性的事件是,在苏联科学院出版了十卷本的《世界通史》之后,我国的世界史学者也奋起直追,在周一良、吴于廑的主持下编写了中国版的《世界通史》。尽管这部《世界通史》还不能超越苏联版的《世界通史》的模式,甚至于被认为是苏联版的“缩写”,但不论有多少问题,它毕竟是中国学者按照新的思想体系写出的世界通史。它的问世,也是那个时代受苏联史学影响的明证。假如没有苏联史学的影响,中国学者是不可能如此快地建立起自己的世界史学科体系的。

二、苏联史学历史观的双重影响

苏联史学的基本历史观影响了中国的一代学人。苏联史学是中国学者接受唯物史观的桥梁,许多史学工作者通过学习苏联,找到了研究历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但也受到了负面的影响。

建国之初,一些历史学家在思想改造运动中,积极学习苏联和斯大林著作,树立唯物史观并批判自己头脑中的错误历史观点。童书业于1952年发表在《文史哲》第5期上的文章《学习〈论马克思主义在语言学中的问题〉批判“经济史观”》就是一例。在文章中,童书业反思自己过去对唯物史观的认识、理解和运用存在着一些问题。他自认为是“真正的唯物论者”,而把大多数新史学家看成是“公式主义者”,经过反思,他认识到自己的唯物史观只是一种“经济史观”。北京大学的徐天新反思了自己几十年深受苏联史学影响的过程。他说:我一生都在学习、研究苏联历史,经历了一个艰辛而又曲折的过程。在国内和苏联的大学学习期间,我先后三次学习《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思想完全被禁锢在这本斯大林主义百科全书之中。在“”后,专心攻读历史特别是苏联史,渴望了解历史真相,如实阐述历史事实。但每走一步都很艰难,都要同头脑中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争论较量。经过深刻的反思,他开始对《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所依据的“阶级斗争学说”、所使用的“阶级分析方法”产生怀疑,进而发现了大问题。他发现《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把阶级斗争学说绝对化、简单化、庸俗化,把分析历史的有力武器变成歪曲伪造历史、欺骗人民的工具。它打着阶级斗争的旗帜,随心所欲地编造历史,把虽有贡献但犯有严重错误和罪行的斯大林描绘成值得崇拜也必须崇拜的救世主。在初步认识《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的错误之后,要彻底摆脱其影响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提供了一个简单易行的“阶级分析方法”,使人们自觉不自觉地采用它。长期以来,学习研究历史时总是首先看一个人物事件的阶级属性,似乎结论也就由此而确定了。他说:应当承认,《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对我的影响太大了,它的观点和资料、它的分析方法和写作目的就像影子一样跟随我,一有机会就显现出来。[1] (《前言》)

三、苏联史学的经验和教训

应该以动态的眼光、全面的视角来看苏联史学。不能把对苏联史学的认识停留在20世纪50年代甚至更早的水平;也不能只用一本书的观点、一部通史的体系来代表整个苏联史学。当下年轻的史学工作者对苏联史学的印象不是很深,年岁大一些的学者对苏联史学的印象往往是一本《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和一部十卷本《世界通史》,而后者的影响力远不如前者那么大,不学世界史的人是不用看那多卷本的世界通史的。一本联共党史是不是能代表整个苏联史学呢?这本联共党史是1938年以斯大林为首的苏共中央为了加强全党关于苏共历史的教育而编写的教材,它在政治理论上的作用远远大于在学术上的作用。尽管这本书所讲述的历史理论曾经整整影响了一代人,但是毕竟不能以这一本书来代表整个的苏联史学。其实,苏联史学是一大批苏联史学工作者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共同工作的成果,渗透到史学的各个领域,在许多领域中他们所取得的成绩是世界先进的。如果我们以联共党史来反思自己在历史理论上受到的苏联影响是很必要的,但是只以它为标准来评价整个苏联史学就有些失之片面。

苏联史学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也和中国史学一样经历了深刻的变革,斯大林逝世以后的苏联史学已经和斯大林在世时大不一样了,我们不能总用老的眼光看苏联史学。看一看陈启能、于沛、黄立著的《苏联史学理论》的第一部分,看看前苏联学者对苏联史学发展的理论反思就可以感受到苏联史学在指导思想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 前苏联的历史学家们认识到:从上世纪20年代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在苏联历史科学中的确立就已经越来越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继而又具有行政和政治压力的性质,并伴随有对任何异己思想的严厉镇压。这不可避免地导致马克思主义本身的教条主义蜕变。马克思主义从社会―历史认识的科学方法变成了可以一劳永逸地揭示古今和未来所有秘密的教条的堆积。在反思过去苏联史学中的严重的教条主义倾向的同时,苏联史学家们也反思了过去对待西方史学的态度,认为过去是把非马克思主义史学简单化了,需要重新思考对待西方史学思想的方法论原则。不是应该对立,而是应该对话,恢复西方史学客观的发展面貌。他们承认,西方史学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新成果,发掘出许多史料,大大丰富了历史科学。西方史学出现的趋势,反映了史学研究的革新和方向的转变,是史学方法论和认识论的深刻变化,认为西方史学的杰出代表是法国年鉴派―新史学。

很多苏联史学家不赞同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做法,主张以客观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不等于说宣布马克思主义是唯一科学的社会历史认识方法论,而是强调“理论―方法论的综合”、“方法论多元化”。陈启能在总结苏联史学的变化趋势时谈到:“从前苏联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反思中,我们至少可以获得这样一点启示:即既要注意研究如何才能更好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又要注意研究如何才能更好地防止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化和公式化。这两者实际上是并不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的。”[2](P24) 这说明,在对待历史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论问题上,前苏联学者和中国学者是有共识的。

虽然在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主要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推行“新思维”的结果,社会上曾出现过一股“历史热”,打着填补历史“空白点”的旗号,大搞历史翻案,再一次破坏了苏联史学。但这股浪潮主要是为政治需要服务的,没多少科学性,因此不能把苏联上世纪60-70年代以来取得的成就全盘抹煞。且不说苏联史学在古代希腊罗马历史的研究、中世纪历史的研究及俄国历史研究方面的成就,即使在史学理论和方法论方面也有许多可圈可点的成就。《苏联史学理论》一书的第二部分概述历史认识论研究方面的成就,就有很多值得中国史学家关注之处。在这部分里作者介绍说:早在50-60年代,苏联哲学界对认识论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了,成为辩证唯物主义研究的中心,像《实践在认识世界中的作用》、《实践――科学中真理的标准》之类的著作已经出版许多。以后,像《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导论》之类的著作,对于主体和客体在认识中的作用问题已经得到讨论。而在60年代初,苏联史学已经在系统研究历史认识论问题,这是苏联史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标志,即苏联史学已进入了新的、现代化的发展阶段。苏联史学家已经把注意力集中在史学基本理论问题和方法论问题上,这就极大地提高了苏联史学研究的质量。70年代以后,历史认识论的研究范围进一步扩大,在研究历史事实的同时,进一步探讨史料的本质,出现了《史料和历史认识》方面的专著。到80年代,历史认识论研究出现了一批高水平的成果,如《历史认识论》、《历史认识的方法论问题》、《历史认识的哲学问题和方法论问题》、《历史认识的创造与反映》。在较有影响的史学理论和方法论的著作如茹可夫的《历史方法论大纲》、巴尔格的《历史学的范畴和方法》、柯瓦利钦科的《历史研究的方法》、“科学与教学文献”编辑部编的《历史科学・方法论问题》等著作中,都有关于历史认识论问题的专门论述。正如于沛所说:“80年代以来苏联史学理论方法论的著作表明,历史认识论问题已在这一科学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 (P63)

这里我们可以把中国史学界对于历史认识论问题的研究与苏联的情况做一比较,因为恰巧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史学界也兴起了历史认识论问题研究的一个热潮。近日,曾经参与这场研究的李振宏发表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认识论研究》(《史学月刊》2008年第7期)一文。该文章对近30年来我国史学理论界对于历史认识问题的研究状况做了很全面的总结,对历史认识主体、历史认识客体、历史认识的相对性、历史事实的概念以及如何对待西方史学方面,都进行了讨论,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他在文章中也指出:“无论从学科建设的需要说,还是从历史认识论观念的普及或者说它对一般历史研究工作者的影响方面看,历史认识论研究都需要有新的拓展。一个最大的问题是,二十几年过去了,我们还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历史认识论体系,甚至还没有一本完整的历史认识论著作问世。”李振宏的文章的确很无情地揭示了我国史学理论研究的这种尴尬局面。据笔者个人的感觉,即使说我国史学界曾经出现过一个讨论历史认识论问题的热潮,那是由于1987年的全国史学理论讨论会主题是历史认识论问题,由于这次会的促进形成了一个热潮,以后则缺乏深入、系统、持续的研究。从这一点来说,是否应该承认前苏联史学家在这方面比我们研究得深入,我们需要向前苏联史学家学习呢?

四、俄罗斯的史学

苏联解体以后十多年来,俄罗斯史学界经历了一个混乱、震荡和改组。现在尘埃落定,俄罗斯史学界也从冷静思考阶段,进入了深入研究的阶段。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档案热”,带动了俄罗斯的史学研究和出版,一大批在深入研究档案基础上写成的著作问世,各个领域的史学新著大量推出。苏联史的研究、20世纪俄罗斯史的研究也形成新的热潮。俄罗斯学者发现,苏联历史学的概念系统已经陈旧,造成了与西方史学的差距。今天,俄罗斯学者改变了过去苏联学者只重视研究阶级斗争史、政治史的传统,出现了社会史研究的繁荣期。他们吸收了当代世界史流中有创新意义的东西,像文化史的研究、心智史的研究以及日常生活史的研究都很兴盛。全球史的研究也受到史学家的关注。这种情况,在某些方面也类似于今天中国史学的状况。

当然,今天俄罗斯史学的状况要比今天中国史学的情况复杂,了解前苏联史学和了解今天俄罗斯史学一样,都是很复杂、很困难的事情。但笔者认为,既然过去有长时间沟通的基础,今天又有许多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在彼此发展的过程中加强相互的沟通和了解,借鉴一些有益的经验,应该说是必要的。史学界应该像积极引进西方史学那样,积极引进前苏联和俄罗斯的史学研究成果,为繁荣和发展中国史学服务。张广智先生说:珠辉散去归平淡。当拨去了附在苏联马克思主义史学上的种种神圣光环之后,还其作为众多的马克思主义史学中的一个学派的原貌,我们发觉,它与世界史学园地中的许多派别一样,也互有轩轾,各有特色。总之,我们应当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态度,认真总结,批判地继承这笔史学遗产。

[参考文献]

对联的来历范文5

联想是指由所感知或所思考的事件、现象或概念的刺激而想到其他与之有关的事件、现象或概念的思维过程。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互为影响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总是与别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之间有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有一种联系就可以导致一种联想。乘着联想的翅膀,启动联想教学的载体,在复习历史知识的海洋中自由飞翔。

巴甫洛夫认为:联想是由于两个或几个刺激物同时地或连续地发生作用而产生的暂时神经联系。记忆必须以联想为基础,联想又是打开回忆大门的金钥匙。历史复习是在学生脑海里已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刺激物”(即历史知识)的情况下进行的,并且当今历史高考是对历史知识整体性、系统性的考查,是对能的力考查,所以,在历史复习中进行联想教学是可行的,而且是非常必要的。

一:整体联想

历史知识是一个整体,是由点、线、面、体串成的知识网络。如果只掌握零碎的知识,孤立地记忆几个分散的知识点,不可能把历史学好。现代考试要求学生必须抓住知识范围之内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形成历史知识的综合性和整体性。

点:是指历史基本知识点。如复习“美国独立战争”,可以抓住六件大事,即六个知识点展开联想:①1775年来克星顿枪声;②1775年“大陆会议”任命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③1776年7月发表《独立宣言》;④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⑤1781年康华利投降;⑥1783年,英美签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只要记住这些知识点的起因、顺序、内在联系及影响,就牢固地掌握了这个历史事件。

线:就是指反映历史事件之间内在联系的线索。如复习春秋时期鲁国的“初税亩”,可引导学生联想:西汉的编户制度,北魏的租调制,唐初的租庸调制,唐中期的两税法,北宋王安石变法实行的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清初的“地丁银”制度这些知识“点”。由这些“点”就构成了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变化这一条线索。

面:是指反映历史时期或历史阶段的整个内容。上述世界近代史的三条线铺展开来就构成了世界近代史时期的“面”。如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条线索:中国人民的屈辱史、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中国人民的探索史,就构成了中国近代史的“面”。

体:是指“点”、“线”、“面”构成的历史总体。如把中国历史这门学科看成一个体,这个体中的每个社会分期、分段和朝代作为面,每个面的起讫时间、政治、经济、文化、战争作为线,每条线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作为点进行复习。由“点”联想到“线”,由“线”联想到“面”,由“面”联想到“体”,这样整体联想,就使孤零零的知识网络化、系统化,构成立体知识综合体。

二:纵横联想

历史学科既有纵向联系,又有横向联系,纵横交错,相互渗透,从而构成了既复杂又统一的历史整体。因此,在历史复习中要进行纵横联想,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微观纵横联想。要从小处着眼,对每一历史事件探因问果,寻找内在联系。“纵”是要找出某一历史事件的起因与后果。如唐玄宗后期统治腐败引起安史之乱的爆发,安史之乱的发生又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唐朝衰落又导致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这种混乱政局的出现。“横”是要找出其他历史事件(现象)对某一历史事件的影响与作用。如复习“西安事变”这段历史时,引导学生联想国内外各种政治势力对事变的反应:德意日帝国主义,企图挑起中国大规模内战,以便趁火打劫;英美帝国主义,主张和平解决;亲日派,置蒋于死地,力主“讨伐”;亲英美派,营救,反对“讨伐”;广大人民,要求报仇雪恨,主张杀蒋;中共,高瞻远瞩,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三、中外联想

中外历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复习中要将中外历史融为一体,复习中国历史时联想到世界史,学习世界历史时联想到中国史。以时间为轴线,把中外历史现象及其内在联系展现在历史发展屏幕上,通过对比分析,求同找异,强化记忆,加深认识。

1、单国联想。指在复习中联想到一个国家的历史。如复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可引导学生联想同时期的中国史: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揭开了世界近代史的序幕,当时中国处于明朝封建统治后期,李自成起义进入河南,提出“均田免粮”口号;1644年,英国克伦威尔指挥骑兵取得马斯顿荒原大捷,开始扭转战局,中国李自成起义攻占北京,明王朝;1645年英国克伦威尔率“新模范军”在纳西比一役,击溃王军主力,内战取得决定性胜利,中国李自成起义却在湖北九宫山遭地主武装袭击而失败。这样联想,就加强了对这一段中外历史的识记。

2、多国联想。指在复习中联想到两国或两国以上的历史。如复习1919年“共产国际”时,引导学生联想:苏俄粉碎协约国进攻,中国爆发“五·四”运动,朝鲜发生“三·一”运动,印度展开民族解放运动,土耳其掀起资产阶级革命,埃及爆发独立运动,德国建立魏玛共和国,匈牙利成立苏维埃共和国,协约国召开分赃的巴黎和会。

对联的来历范文6

一、整体联想复习法

历史知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由点、线、面、体串成的知识网络。如果只掌握零碎的知识,孤立地记忆几个分散的知识点,不可能把历史学好。现行的高考要求学生必须抓住知识范围内各知识点间的联系,把大量分散、相对孤立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形成综合性和整体性知识。

1.历史知识的点:它指的是历史基本知识点。如复习“美国独立战争”,可抓住六件大事展开联想:①1775年莱克星顿枪声;②1775年“大陆会议”任命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③1776年7月发表《独立宣言》;④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⑤1781年康华利投降;⑥1783年,英美签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只要记住这些知识点的起因、顺序、内在联系及影响,就牢固地掌握了这个历史事件。

2.历史知识的线:它指的是反映历史事件之间内在联系的线索。如复习春秋时期鲁国的“初税亩”,可引导学生联想西汉的编户制度,北魏的租调制,唐初的租庸调制,唐中期的两税法,北宋王安石变法实行的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清初的“地丁银”制度等这些知识“点”,由这些“点”就构成了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变化这一条线索。

3.历史知识的面:它指的是反映历史时期或历史阶段的整个内容。如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条线索:中国人民的屈辱史、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中国人民的探索史,就构成了中国近代史的“面”。

4.历史知识的体:它指的是“点”、“线”、“面”构成的历史总体。如把中国历史这门学科看成一个体,这个体中的每个社会分期、分段和朝代作为面,每个面的起讫时间、政治、经济、文化、战争作为线,每条线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作为点进行复习。中国历史体是由众多的面、线、点组成的。

二、纵横联想复习法

历史知识间既有纵向联系,又有横向联系,纵横交错,相互渗透,从而构成了既复杂又统一的历史整体。

1.宏观纵横联想。要放眼人类历史全貌,寻找知识的来龙去脉。“纵”是从时间上找出人类社会发展中各领域各方面的历史现象,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趋势。例如由石器到青铜器再到铁器的发展,由“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的发展等。“横”是从空间上找出同时生的历史事件。如复习清朝前期巩固统一、反对分裂和侵略这一内容时,引导学生从方位顺序展开联想:东北打雅克萨之战,签《尼布楚条约》,设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北方粉碎噶尔丹分裂势力,设置乌里雅苏台将军;西北笑迎土尔扈特部归国,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西南册封达赖班禅,设置驻藏大臣;东南郑成功,清设置台湾府;中央设理藩院,掌管少数民族事务。

2.微观纵横联想。要从小处着眼,对每一件历史事件探因问果,寻找内在联系。“纵”要找出某一历史事件的起因与后果。例如唐玄宗后期统治腐败引起安史之乱爆发,安史之乱的发生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唐朝衰落导致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这种混乱政局的出现。“横”是寻找其他历史事件或现象对某一历史事件的影响与作用。如复习“西安事变”时,引导学生联想国内外各种政治势力对事变的反应:德意日帝国企图挑起中国大规模内战,以便趁火打劫;英美帝国主张和平解决;亲日派欲置蒋于死地,力主“讨伐”;亲英美派营救,反对“讨伐”;广大人民要求报仇雪恨,主张杀蒋;中共则是高瞻远瞩,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三、古今联想复习法

1.学史才能明理,鉴古方能察今。通过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辩证的观察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如复习中国古代经济史这一专题时,首先引导学生联想归纳各朝经济发展的原因,统治者采取的经济政策和措施,历代经济发展表现及结果,然后探究规律,启示学生得出如下结论:经济兴衰决定着国家的强弱;稳定的政局是经济发展的保障,稳定则兴,动乱则衰;经济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经济的发展是我国各族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

2.由今溯古,重点突出。例如1997年7月1日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由此引导学生追溯联想“香港问题”的由来:1841年英军武力占领香港岛;1842年《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1860年《北京条约》割占九龙司;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占领香港(日战败后仍归英);20世纪80年代签署《联合声明》,洗刷民族耻辱。这样对香港问题就一目了然。

四、中外联想复习法

中外历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复习中要将中外历史融为一体,复习中国历史时联想到世界史,学习世界历史时联想到中国史。以时间为轴线,把中外历史现象及其内在联系展现在历史发展屏幕上,通过对比分析,求同寻异,强化记忆,加深认识。

1.国国联想。在复习中联想到另一个国家的历史。如复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引导学生联想同时期的中国史: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揭开了世界近代史的序幕,当时中国处于明朝封建统治后期,李自成起义进入河南,提出“均田免粮”口号;1644年,英国克伦威尔指挥骑兵取得马斯顿荒原大捷,开始扭转战局,中国李自成起义攻占北京,明王朝;1645年英国克伦威尔率“新模范军”在纳西比一役,击溃王军主力,内战取得决定性胜利,中国李自成起义却在湖北九宫山遭地主武装袭击而失败。这样联想,就加强了对这一段中外历史的识记。

对联的来历范文7

关键词:质疑;联想;求证;历史教学;教学突破口

新课改要求初中历史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历史本身就是我们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不断地去继承和创新的过程。从这方面来说,历史的学习过程就是人们学会创新的过程。初中历史的学习对学生以后的历史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因此初中教师必须要积极创设历史情境,引导学生在历史课堂上学会质疑求证。目前来看,初中生普遍存在缺乏质疑意识、联想能力和求证能力等弱点。本文就从怎样引导学生质疑、联想和求证进行了探索。

一、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

初中历史学习的质疑,主要是指学生按照自己的认识程序,从历史资料和历史事实的认识评价中发现有效信息,并且有效提取这些信息,通过对历史常识或者已有的论点进行重新思考,提出自己的创新观点。这是一种学习意识,也是一种学习能力。历史是人自己创造的,一个个历史事件构成了现在的历史。基于初中历史的特点,下面将阐述历史质疑。

(一)质疑历史人物的评价

对历史人物进行正确的看待和评价,是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要根据历史人物发生作用的性质、领域、大小,引导学生进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把握好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质疑历史人物是培养学生质疑意识的重要内容,对历史人物评价的质疑主要包括:质疑历史人物的定性评价,如质疑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质疑历史人物的情感态度,比如在项羽过乌江事件中,质疑项羽的情感态度。

(二)质疑历史事件

历史学科中无奇不有,包罗万象。历史事件构成了历史学科的骨架。依据历史事件的领域、记载价值、对历史发展的影响等对历史事件进行分类,在分类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会要素分析,分析历史事件的正确与否。质疑历史事件,可以从事件发生的地点、结果、结论等方面进行,引导学生进行质疑,通过对历史事件的质疑启发和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

(三)质疑历史图片

历史图片是历史知识的载体,在图片传达的信息中重现了历史。历史图片主要包括历史遗迹和文物的照片资料、历史场景和人物的想象图、场景照片资料、战争形势图、政治经济形势图等。学会读图是非常重要的,在历史教学与学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在引导学生学会读图时,不断对历史图片进行质疑,对历史图片的质疑可以从质疑教材图片和网络典型图片进行,通过质疑可以发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存在是否是正确的。

二、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带着问题在真实教学情境下进行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可以结合初中历史教学的特点,通过创设情境适度还原和再现历史生活,通过设计发散式的问题来启发学生的联想思维,使学生在充分发挥想象力的同时,学会联想。在具体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以历史问题为载体,以训练联想思维为目的来进行教学。

(一)历史想象图还原生活场景

教师可以利用历史想象图来还原历史生活场景,通过想象图来推测以前的生活场景,进而分析想象图中包含的主要内容、人物关系和历史背景。历史想象图在还原生活场景的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过去的历史,使学生在想象中学会联想,提高联想能力。

(二)疑难情境再现生活样式

对有的历史问题学生在学习时是比较困难的,主要是因为这些历史问题很抽象,学生很难联想到当时的情况。这时可以通过设置一些疑难问题情境来还原当时的生活形式。设置情境时可以选择多个问题,通过对问题的对比分析研究,使学生在疑难情境中联想当时的历史背景,通过联想来学习有关的知识。

三、培养学生的求证能力

历史教学的基本原则就是史论结合,学生通过历史资料来获取信息、收集证据、解决实际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证据意识会得到培养,求证能力也得到提高。比如《阿房宫何以悄然消失》这一课就是培养初中生求证意识的典型例子。文章引出的历史结论认为阿房宫是项羽焚烧的,但是通过关于阿房宫的考古研究得出了令人震惊的结论:阿房宫没有被焚烧,《史书》的记载中也没有证据证明是项羽所烧。因此,在学习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设置悬念来进行深入,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合理的猜想,从而得出历史事实的证据。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学会如何求证,教师在培养学生质疑、联想能力基础上培养了学生的求证能力,实现了初中历史教学的突破。

四、结语

初中历史的教学离不开情感、趣味和哲学,这也是历史课所具有的魅力、凝重感和意蕴感。引导学生在历史课堂中学会质疑、联想和求证,通过教师在课堂中设置疑问、精妙讲解,学生在课堂中讨论疑问、自主求证,学生能够丰富历史知识、扩展思维、培养创新思维、提升综合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郑立柱,《浅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3.11

2.蔡远贵,《新形势下初中历史教学质量提升之我见》[J],《考试周刊》,2013.01

3.李军,《初中历史教学方法初探》[J],《中学课程辅导》,2013.01

4.张改花,《初中历史教学之我见》[J],《中华少年》,2012.05

对联的来历范文8

关键词:档案;整理;技术;双重构成

中图分类号:C9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6-0244-01

一、档案物质实体双重结构

现代档案学提出的档案物质实体双重构成理论认为:档案是由“文件实体”与“档案历史联系的一记录”两种不同的物质所构成。“档案物质实体双重构成”现象是在电子档案出现以后,我们通过电子档案的整理实践所揭示出的一种档案物质实体构成的高级形态,这是在传统的纸质档案实践中没有被发现和认识的一种物质实体的构成形态。但在我们揭示了电子档案存在的这种现象之后再来反思纸质档案的物质实体构成,发现“档案物质实体双重构成”的思想同样适用于纸质档案和实物档案的整理实践,是所有类型的档案所普遍具有的一种物质实体的构成形态。

二、现代整理原则―历史原则

在探讨有关“档案整理”的相关问题时,档案整理原则是不可避免的一个重要内容。档案整理原则是对档案整理实践的认识和总结,它是档案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档案整理原则的发展历史是档案学研究水平不断提高的一个显著标志。因此,要做好档案整理工作必须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整理原则来指导档案整理实践。

(一)历史原则产生的实践基础。档案整理原则是对档案整理实践的理性认识和总结,因此,一项整理原则的产生是建立在特定的整理实践基础之上的。历史原则产生的实践基础是二元档案实践体系(档案物质实体双重结构为包含“档案实体管理”和“档案信息整理”两种不同实践的二元档案实践体系)。传统档案整理实践之所以坚持用一维的整理原则来整理档案,并不是缺乏对历史联系的多维性的认识,也不是有意违背档案整理的根本原则,而是在当时档案实践环境限制下的被动之举。电子档案的出现打破了“实体整理”一统天下的局面,因为由于电子文件构成的特殊性,档案人员己失去了对电子文件实体的操控权,无法完成对电子文件的实体排序,也就不可能再利用实体的排序来记录档案的历史联系。

(二)历史原则实现的技术基础。历史原则实现的技术基础是虚拟整理技术(虚拟整理是与实体整理相对的一种整理技术,是一种与文件实体排序无关的、单纯记录和揭示档案历史联系的技术)。 虚拟整理技术的产生完善了档案的整理原则,虚拟整理技术的产生为历史性原则的适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实现了档案整理原则从来源原则向历史性原则的过渡。

三、新时期的档案整理技术的提出

(一)非元数据档案整理技术。非元数据档案整理技术(以下简称非元数据技术),是相对于元数据档案整理技术提出的一个全新的概念。它包括传统的档案实体整理技术、以“件”为单位的档案整理技术、双套制的档案整理技术以及不同载体的混合档案的整理技术。

元数据档案整理技术是一种先进的、高级的档案整理技术。但由于元数据整理技术本身所附带和依附的特殊条件和实践背景,从我国现阶段的社会、科技发展水平和档案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元数据档案整理技术在短时期内并不能成为我国档案整理的主流技术和唯一技术,无法完整统一我国的档案整理实践。因此,我们提出了“非元数据档案整理技术”。非元数据档案整理技术(以下简称非元数据技术),是相对于元数据档案整理技术提出的一个全新的概念。从这个意义上说,除了元数据技术以外的档案整理技术,均属于非元数据档案整理技术的范畴。它包括传统的档案实体整理技术、以“件”为单位的档案整理技术、双套制的档案整理技术以及不同载体的混合档案的整理技术。

(二)针对历史联系的整理技术―虚拟整理。对档案的历史联系进行虚拟整理的结果是形成“档案历史联系的记录”。“档案历史联系的记录”是档案物质实体结构研究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档案历史联系的一记录就是揭示、记录和固化档案历史联系整理的结果。没有档案历史联系的一记录,档案历史联系的信息就没有归宿。档案人员完成档案历史联系记录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们清楚这些档案之间的历史关系,以便根据这些历史联系将档案串联成为一部历史。一记录档案历史联系有多种方法。如可以利用档案(文件)的实体排序,也可以利用卡片记录,还可以采用数据库的形式,但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最终档案人员都必须将档案历史联系整理的结果固化为一种可以保存并可世代相传的物质实体。虽然档案历史联系的记录本身只是一种记录,但它的出现在档案实践和档案学理论上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档案历史联系的一记录”作为物质实体的出现,为“档案实体整理”与“档案历史联系整理”的分离,为档案整理的重心从“档案实体整理”向“档案历史联系整理”转化提供了物质基础。“档案历史联系的一记录”作为一种物质实体出现,使人们真切地意识到:档案历史联系的记录是档案人员进行档案历史联系整理劳动的物化结果;是档案物质实体构成中最能表达档案本质的部分。

参考文献

[1]司献英.论档案整理原则的事由原则与来源原则的融合[J],山东档案,2003(5):4-6.

[2]纪新,桑毓域.现代档案整理技术及其应用[J].兰台世界,2007(4):4-5.

[3]何嘉荪.应保留案卷概念[J].中国档案,2000(4):16-18.

对联的来历范文9

一、整体联想

历史知识是一个整体,是由点、线、面组成的知识体系。如果只掌握零碎的知识,孤立地记忆几个分散的知识点,不可能把历史学好。每个单元复习一定要向学生展示本单元的知识网络图,引导其联想。

点。我们对每课或每个单元历史知识点复习的时候,通过提问复习巩固,尤其对重点内容,难点内容,多下功夫,运用各种手段加深学生理解和掌握。我们各个知识点往往是紧紧围绕中考和高考要求,复习的时候呈现这些知识点,要有时序性,或尽量体现他们的的内在联系。如教学七年级上册第七课《大变革的时代》,可以让学生找一找本课应该掌握的知识点:(1)春秋时期,我们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使用范围扩大以及牛耕的出现与推广;(2)战国时期秦国太守李冰修筑都江堰,使成都平原获得“天府之国”美称;(3)商鞅的内容和意义,它的三个基本内容多方面引导学生理解,结合下面“动脑筋”理解商鞅变法意义是什么。

线,复习某一个单元时,把各课的知识点按时间顺序或历史事件发展顺序把它们串连起来,使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不是支离破碎的知识,把某一个知识点与前后知识点联系起来,加深理解,以便学生更好地记忆。如我们复习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军有预谋制造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局部的抗日战争开始了。1936年12月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我国十年内战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也叫七七事变),国共两党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国性抗战开始。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八年抗战胜利结束。我们把这些知识点联系起来,指导学生复习联想,效果会更为显著。通过这些知识点的出现,让学生清晰地看到,十五课“宁做战死鬼,不为亡国奴”是十四课“难忘九一八”内容的自然延伸。

面:某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的历史线索不可能是一条,是由多条纵横交错的线索组成的面。它们是指各个历史时期或历史阶段的整个内容。世界近代史是由三条线索展开的,就构成了世界近代史时期的“面”。如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条线索:中国人民的屈辱史、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中国人民的探索史,就构 成了中国近代史的“面”。

二、纵横联想

历史学科的内容既有纵向联系,又有横向联系,纵横交错,相互渗透,从而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的历史画面。因 此,在历史复习中要指导学生进行纵横联想,能够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

我们复习可以从细小处,引导学生纵横联想,对每一历史事件让学生分析其因果,寻找内在联系。“纵”让学生了解某一历史事件的起因与后果。如讲解文景之治有关内容,首先让学生了解西汉初年,社会极度贫困,一片萧条的景象。在这种情况下,刘邦包括后面继承者文帝、景帝,吸取秦灭亡教训,千方百计发展经济,安定社会,经过几十年努力,西汉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国力富强,出现中国历史上少有文景之治的繁荣局面,这个繁荣局面,为后来汉武帝大一统奠定了基础。“横”找出其他历史事件对某一历史事件的影响和作用。如我们讲“太平天国起义”,起义军矛头主要是满族清政府的腐朽统治。起义军大多是贫困农民,从汉族地主豪手里夺回土地和财富。汉族豪强地主以曾国藩等为代表,马上武装起来,对抗起义军。帝国主义更多担心自己利益,害怕起义军发展壮大,威胁其在中国的统治利益,很快与清政府勾结起来。

三、中外联想

中外历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复习中要将中外历史融为一体,复习中国历史时联想到世界历 史,学习世界历史时联想到中国史。如讲秦朝的统一,告诉学生秦朝是当时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大国,可以联系欧洲的罗马帝国有关知识复习,并对双方进行比较。

如复习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开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创立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提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后来归纳成三民主义,正在如火如荼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时候,就可引导学生联想这时候俄国沙皇统治也岌岌可危,正与西方列强进行军备竞赛,残酷压榨本国人民,他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国内资产阶级政党与无产阶级政党正在形成和发展,酝酿着革命,其腐朽统治。这时世界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正在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正向帝国主义阶段迈进,这些新老牌殖民主义者之间为争夺世界霸权,矛盾日趋尖锐,正酝酿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又如复习1640年英国查理一世,为镇压苏格兰人民起义,筹集军费,召集议会开会,资产阶级与新贵族正好利用这个机会,要求限制王权,揭开了资产阶级革命序幕。英国封建专制制度正在走向终结,而中国呢?当时中国正处于明朝封建统治后期,李自成正在起义,提出“均田免粮”口号,军队浩浩荡荡进入河南。远在东北清政权正虎视眈眈,随时入主中原,这时候明政权也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这样联想,就加强了学生对这一段中外历史知识点的识记。

对联的来历范文10

一、高中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新思路

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在历史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并对历史学科产生积极浓厚的学习和研究兴趣,是每一个历史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经过上面的简要研究分析,可以联想到当前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可以借助于这一现代化技术,将其与高中历史教学工作融合起来,探索出一条适合于新时期教育理念的新型教学方法。下面简要分析一下二者相融合的新思路。

1.1借助多媒体教学,提高学习积极性

历史教学并不排除现代化手段的应用,由于多媒体的出现弥补了过去单纯靠教师在黑板上、口头上传授知识的弊端,通过教学视频、教学课件等多媒体手段,形象地向学生讲授了历史课程的知识要点。它以计算机为中心,将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结合在一起,展现出强大的人机交互性。教辅人员可以通过多媒体编写出很多视频、课件供学生学习使用。特别是在涉及某一个具体的历史人物时,可以制作教学课件和多媒体视频,将该人物的生平简介、历史故事结合在一起向学生讲解,让历史人物在现代“活”起来,使得学生在观看视频的同时,将知识深入到脑海当中。历史与生活密不可分,最典型的就是当前历史题材的电影电视剧充斥荧屏。在讲述某一个历史事件的时候,也可以观看相应的历史题材电影、电视剧,借助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在讲述《西安事变》这一节内容时,先为学生播放《松花江上》,目的是给学生酝酿东北沦陷导致人民流离失所的惨痛情绪,达到提醒学生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居委思安不忘历史的教训的情感目标;然后再安排学生观看由古月、孙飞虎、王铁成等人主演的《西安事变》,这部影片将历史的本来面目和西安事变的全貌呈现给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电影片段可以使得学生如身临其境,有音乐能够让学生感到振奋警醒,有图片则会让学生记忆犹新,多媒体手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表现得更加游刃有余,为高中历史课堂带来更多的色彩和趣味。

1.2借助互联网,发挥信息无限性

飞速发展的互联网科技使得原本庞大遥远的世界瞬间缩小,各种信息资讯瞬时就能传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互联网就像一个充满各种元素的宝库。在互联网融入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向学生提供各类历史影像资料、讲义、课件等材料,让学生真正从浩瀚的互联网资源中汲取营养。而正是要借助于互联网的信息无限性,让全世界优秀的教学资源整合起来为我所用。这不仅是互联网时代所能带给高中历史教学最快速、高效和方便的最大特色,也是高中历史课堂迈入信息现代化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步。以火烧圆明园为例,圆明园素有“万园之园”的美称,在英法联军的践踏之下变为废墟,很多珍贵的文物散落于世界各地。讲述这一课时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国外的历史博物馆,在其中找到我国丢失的历史文物的图片、简介等信息,而不是只限于课本上单一的文字图片介绍,使得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更深层次上让学生搜集调查圆明园被烧毁的原因所在,让这样的历史警醒长记学生心间。而在讲解世界史的课程当中,更加需要借助互联网的搜索,将涉及的世界发展史整合起来制作成课件、视频供学生了解、学习,借此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使得历史教学工作更加系统全面、更加现代化。

1.3多媒体与互联网结合在课堂作业中的应用

互联网的信息搜索和资源无限性给学生搜集历史资料提供了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而多媒体丰富的教学手段,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保障。教师的工作就在于正确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和求知,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他们解决不了的问题适当地给予帮助。在日常的历史教学工作当中,教师可以借助这两样手段布置与传统课堂摘、抄、写不一样的历史作业,鼓励学生积极使用互联网搜索相关的历史资料,并借助于多媒体的制作手段,将其制作成诸如课件、视频、报告等丰富多彩的表达形式,使得学生在搜集历史资料的同时也锻炼多媒体的使用、制作能力。很多学校所实施的开放性的历史作业已经卓见成效,这种新型历史作业方式更为灵活变通,能使学生的思维拓展到课堂知识点以外的范畴中去,从而提高学生对高中历史教学的认识程度,激发学生对各个风云变幻的时代风貌重新认识和思考的热情。

二、结语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高中历史教学工作任重而道远,它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教会学生爱国、做人、明事理,很好地体现出历史教学的德育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想历史教学工作不落后、不落伍,历史教师就必须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结合最新的信息技术来拓宽和完善历史教学工作。只有与时俱进,在实践中不断地对教学方法、教学工具进行改造、创新,同时结合当前最新的教学理念,才能为历史人才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不断地推进高中历史教学迈向新的发展台阶。

作者:赵新义 齐乐平 单位:寿光市现代中学 寿光市圣城中学

对联的来历范文11

楹联是中国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品。在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的陕西,弘扬楹联文化,彰显自身文化底蕴,凝练城镇文化特色,提升城镇文化形象,发展楹联文化产业,是大力开展文化建设的一条积极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

楹联;城镇文化;特色;和谐城市;建设

文化建设是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具体体现, 对提升城镇功能、促进居民素质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楹联是中国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以其凝练的文字、丰富的意蕴、可庄可谐的特点,成为富有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的国学明珠。陕西省是以丰富的文化资源及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而闻名的,楹联文化在陕西省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在丰厚的历史文化、灿烂的革命文化、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背景下,如何借助楹联这一文化精品的独特魅力,展示陕西省自身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富陕西省文化资源的内涵,形成文化特色,是我们面临的深层课题。

一、弘扬楹联文化,凝练城镇特色

陕西是文化大省,拥有多座历史文化名城,文化遗产极为丰富,特别是在一些名胜古迹中,保存下来的历史楹联、特定区域的民俗楹联,都成为文化建设的宝贵资源和精神财富。且不论著名的文物景点,单就分布于各个区域的寺庙古刹楹联就足以成为文化的“亮点”。像长安县香积寺的楹联:“一饭一粥,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出地艰难。”是语重心长的教诲;韩城司马祠的一副对联:“刚直不阿, 留得正气凌霄汉; 幽而发愤, 著成信史照尘寰。”是对汉代伟大史学家和文学家司马迁的赞叹;留坝县张良庙楹联中的一副:收秦关百二河山, 奇谋独运; 辅汉家一统事业, 成功不居。“是对历史人物的述评;道教圣地周至楼观台的一副对联:“存心邪僻, 任尔烧香无点益; 持身正大, 见吾不拜有何妨。”道出了修身处世的道理;终南山弥陀寺山门楹联:“古寺无灯凭月照,山门不锁待云封。”是对山寺景色传神的描绘,联景相映,相得益彰。

陕西省各地拥有数量众多的楹联佳作,大多都含有无数动人的文化传说和真实的历史文化故事,保护与延续地方的历史文化与自然环境是我们创建文化特色最宝贵的依据。因此,建设文化特色首先要对自身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保护,保护不同时代的历史建筑对联、不同时期的民俗风情对联,并认真挑选出精品佳作, 积极开发相关的文化经典品牌,让它们在生活中留下烙印,这是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与延续,保护这些其实就是保护文化底蕴、保护地方特色。

其次,充分发掘和利用楹联文化,形成陕西省旅游文化特色。通过楹联对景点的点题、渲染和美化,把楹联与旅游文化结合起来,增添旅游景点的审美文化价值,彰显陕西省自身的历史文化底蕴,使之成为中外游客游览观光的胜地,成为文化建设中的闪光点。

二、创建城镇楹联街区,打造城镇文化名片

首先,在城镇建设中,要增强楹联文化意识,突出城镇旅游景区、标志性建筑的楹联文化含量,对城镇标志性建筑、名胜古迹等处的楹联,进行统一设置与管理,拓展传统文化内涵,提升城镇文化的品味。

富有特色的标志性建筑往往蕴含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成为城镇文化的载体。如城镇文化馆、图书馆、纪念馆、特色广场、主题公园、休闲场所、网络中心等标志性文化设施,都应有自己独具一格的楹联展示,使其散发出厚重的文化内涵,让其文化价值得以体现,通过楹联展示,以彰显城镇的个性与人文精神。

其次,创建城镇楹联街区。城镇楹联文化建设,不能简单理解为设置几个楹联, 应把楹联内涵与街区特色有机结合,形成自己的韵律,才有其存在和发展的价值。

城镇楹联特色文化可以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正确认识不同街区历史的形成、人文景观、居住环境、地方单位等区域资源,在此基础上形成街区楹联文化发展的主题,从而创建各种主题街区。如西安书院门、西大街、顺城巷等仿古街区,可打造成历史文化楹联一条街,展示丰厚的历史文化;德福巷等街区可以用楹联来展示休闲文化的特色;西高新区一带也可以用楹联突出高新科技文化的发展。而在户县、周至、汉中、宝鸡等地,可创建“楹联之镇”、“楹联之乡”、“楹联之村”等,展现当地的历史和民俗文化。

主题鲜明的楹联文化才富有感染力,才能包含丰富的文化底蕴,起到文化传播的功能, 才能增加城镇的文化特色, 体现城镇的个性魅力,也是彰显城市形象的特色名片。

三、夯实楹联教育基础,推动楹联文化发展

积极开展全省的楹联教育工作。通过学校和社会两大平台大力推进楹联教育。学校楹联教育可以从中小学入手,让楹联知识走进课堂,与诗词教育结合起来,在课堂上渗透诗联教育,实现语文教学与诗联教学的有机结合。通过每周一堂诗联鉴赏与创作的专题课、每月一块诗联文化墙、每学期一次诗联培训讲座、每年一次校园诗联创作大赛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楹联的兴趣,陶冶高尚情操,在阅读、学习、积累楹联的过程中,逐步积累文化的底蕴。对大学生进行诗词楹联教育,应该充分利用选修课堂、校园网络、校报、文化沙龙及各种学生社团活动阵地,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欣赏名诗名联,推动特色校园文化的建设。社会上的楹联教育,主要通过网络、报刊等媒体或举办培训班、名家讲座、社区楹联学校、楹联橱窗等方式面向大众普及楹联知识,普遍提高城镇民众的文化素养及楹联创作的兴趣。

四、开展各具特色的楹联活动,提升城镇文化形象

提升城镇文化形象,需要广大民众的支持与参与。各区域应根据自己不同的地域色彩、历史文化、民俗习惯等开展风格独特、文化内涵丰富的、具有代表性的特色楹联活动,吸引群众自觉参与。如以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和春节等传统节日或重大活动、重要事件、名胜古迹旅游景点等为主题,结合各自的特点,积极组织开展征联比赛,评选出优秀楹联加以奖励,并悬挂在合适的地方进行宣传,彰显楹联文化特色;每年春节,开展征春联、送春联、评春联、挂春联等一系列活动,普及宣传楹联知识,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使楹联文化渗透到城镇的各领域,让更多的人关注楹联、了解楹联、喜爱楹联,让楹联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这些活动对提高陕西知名度,促进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推进陕西经济发展,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开展特色活动正是丰富城镇文化内容、增加城镇吸引力的有效途径。

五、经营楹联文化,发展楹联文化产业

对联的来历范文12

一堂成功的历史课,应该是课文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统一,是历史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的结合。

首先,历史教学要突出形象性与情感性特点。

初中教师面对的是12~16岁的青少年。历史课堂上,他们愿意听、乐于记形象性强的人物事迹和故事。教师授课时就应紧紧抓住这一特点,因势利导。讲历史事件,要力求渲染气氛,要讲得有声有色,要把简单枯燥的文字变成生动具体的场面;讲历史人物,则应突出人物鲜明而富有特色的个性,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鲜明、突出。如讲《火烧圆明园》一节,可这样叙述:"侵略者焚烧圆明园的大火,延续了三天。黑色的云团长达50多公里,久久不散,飘荡在整个北京上空。大大小小的灰星落满了大街小巷,到处是一片天昏地暗,就像发生了日食一样......圆明园,这座被称为’万园之园’的艺术杰作,这座中国历史上最宏伟、最精美的皇家园林,就这样被这群野蛮的侵略者烧毁了。"这里,有对具体情景的描述,有对精美无比的圆明园被烧毁的叹惜,更有对侵略强盗野蛮行径的控诉。像这样有声有色的叙述,学生怎能不受到强烈的感染呢?

其次,历史课堂教学要注重关联,讲清发展,突出结构,理清条理。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历史的发展。在课堂上,教师除了讲清块状的知识点外,还要注意纵向(或横向)的联系,突出关联,讲出"发展"来。所谓关联,应该有三个方面:1.两堂历史课之间的关联。2.一堂课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3.历史与现实的关联。前两点教参上多有说明,而后一种联系,教师一般不够重视。如目前国内外重大新闻、古今中外科学文化知识等,都可作为联系课文的好材料。如《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章,课文中提到的首次用于战争的简陋的飞机、笨拙的坦克、远程大炮等武器,教学时可联系现在先进的水陆两用坦克、隐形飞机、海湾战争中的"飞毛腿"和"爱国者"导弹。教师略加讲解,学生即可饶有兴趣地了解到武器发展的粗略历史,明白现代技术的巨大进步给未来战争带来的残酷性。再如讲《明治维新》,可从日本向西方学习获得巨大社会进步的事实,联系日本在奴隶社会末向中国隋唐学习、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的历史,使学生了解:一个民族的进步与发展,除了要有一定的历史条件之外,还需要有开放的胸怀,学习外国一切有利于自己的先进东西,从而提高了学生对当前改革开放的认识。这样联系,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学生听来饶有兴趣,易于接受,思想觉悟、认识能力相应也随之而得到了提高。

第三,要有较好的课堂检测形式。

不少历史课缺乏检测,即使检测,也是一背了事。事实上,好的课堂检测对课堂教学有补充、深化作用。在实践中,笔者尝试了两种形式的检测:一种是巧妙利用板书,检测基础知识。在板书时,教师可对简单而学起来又易错的地方,以填空题的形式列出,让学生练习。另一种是设问答疑方式。可以采用教师提问题让学生解答,或学生提问题让教师解答的方式进行。如《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章,课文总结这场战争的性质是"一场掠夺性的帝国主义战争",但学生对具体交战国的参战性质并不能一一区分。我就这样提问:"塞尔维亚参战是否也属于非正义性质呢?"大家讨论后统一了认识:塞尔维亚的参战带有反抗侵略的民族解放性质,是正义的,但从交战范围、参战人数来说,影响小,不改变整个战争性质。经过比较,学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有了更清楚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