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时间:2023-05-26 17:33:37

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范文1

    关于充分认识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意义

 第一,发展文化产业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需求、衣食住行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后,消费倾向必然向精神、文化方面转移。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基本达到小康水平。从国外的经验看,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时,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精神文化消费支出的增长将会大大高于物质消费支出的增长。正是精神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有力地拉动了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据有关部门测算,中国文化市场的潜在消费能力为3000亿元,占2000年GDP的3%左右,而在实际生活中文化产品的消费是800多亿元,只占消费能力的1/3还不到。表明当前文化事业的发展与人民的需求还很不适应,发展相对缓慢。因此,发展文化产业,是推进文化事业发展,进一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然选择。

过去我们往往习惯于把文化艺术仅仅作为单纯的宣传教育和公益性事业看待,而对其所具有的商品属性和服务功能认识不足、重视不够。随着形势的发展,我们逐步认识到,文化不仅具有意识形态属性,而且具有经济属性和商品属性:不仅具有公益事业的属性,而且具有服务业生产经营的特征。加强文化建设不仅要符合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而且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规律的要求。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文化建设完全依靠政府的财政拨款来进行,文化创造者较少注意研究人们的文化需求。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推进,人民群众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精神需求大大增加,自主选择性大大增强,而文化产品品种的增多,文化传播渠道的拓宽,消费水准的多样化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第二,发展文化产业是产业结构战略调整的需要,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到新的历史阶段的必然要求

    产业是一种社会分工现象,是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深化而产生和发展的。同时,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不仅使物质生产领域的社会分工日益深化,而且使非物质生产领域的社会分工也在相应地发生和发展,从而使产业的范畴极大的扩展了。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大胆预言,人类经历了农业化浪潮、工业化浪潮,第三次浪潮——信息化浪潮也会到来。1990年,他在《权力转移》一书中,再一次预言:随着发达国家进入信息时代,社会的主宰力量将由金钱转向知识。现在一个普遍公认的现实是,在21世纪知识产业将领导产业经济的新浪潮,并成为主导产业。从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例看,服务业在知识经济中扮演主要角色。由于高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新型产业群,如电脑、通信、航空航天等产业迅速崛起,同时也带动与其相关的服务性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目前,以OECD 国家为首的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GDP的贡献率已经达70% 以上.而我国的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十五”期间仅为33-40% ,这个数字甚至低于相当多的发展中国家的水平。三大产业中.第二产业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在第三产业内部,传统行业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文化产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太小。而文化产业是智能化、知识化的产业.它以几十倍、几百倍的增幅升值其产品价值,如一个磁盘成本3元,设计的软件可卖800元。因此,发展文化产业能迅速提高文化产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使三大产业比例趋于合理。

     第三,发展文化产业是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走向深入的内在要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在总结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制定的,对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作了全面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关键是创新体制机制。中央文件强调,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形成科学有效的宏观文化管理体制,形成富有效率的文化生产和服务的微观运行机制,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形成完善的文化创新体系,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这既是文化体制改革的宏伟目标,又是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任务。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只有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把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统一起来,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起来,把健全宏观管理和搞活微观主体统一起来,不断革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体制保障才能不断得到完善。

    企业是市场主体,发展文化产业靠文化企业。但目前我国文化系统内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国有文化骨干企业还比较少,必须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入手,以创新体制和机制为重点,培育市场主体,增强微观活力。要结合结构调整,积极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培育一批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有竞争力、有影响力的大型国有或国有控股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

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仅仅依靠国有资本不行,还必须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发展文化产业。近年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措施,涌现出许多在全国影响较大的民营龙头企业。从文化系统文化产业看,全国非公有制经济所创造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已占全部增加值的一半以上,就业人数占三分之二。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已经成为与国际文化企业竞争的一支重要力量。以国有文化企业为主导、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参与、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社会化、投资方式多样化、项目建设市场化的文化产业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第四,发展文化产业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应对挑战,增强我国文化竞争力的需要

    文化产业作为高科技、高品位文化相结合的知识经济中的新型产业形态,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代表着先进生产力,承担着民族文化的创新功能,是应对现实展示文化活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发达国家都积极主动地把高科技应用于文化产业,以其通过科技在文化产业的应用进一步推动文化产业和带动国民经济发展。 再加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引起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之间的相互激荡,使总体上处于弱势地位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既面临经济发展上的严峻挑战,也面临文化发展上的严峻挑战。我国文化产业不仅总量偏小,市场化、集约化程度偏低,且大多停留于传统技术或传统文化工业,科技含量和文化含量都较低。在国外文化产品、文化集团和外资逐步进入我国允诺开放的文化领域及其市场,以及对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降低门槛和放开限制的当下,文化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就不能仅局限于国内和当前,文化体制改革就要有全球性战略眼光,文化产业战略就不仅关乎国内和文化领域,还要关乎整个世界文化发展走向和文化秩序重组。当前,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全成熟,文化市场规则滞后于市场化运作,市场化运作又滞后于思想观念。在文化市场化并不充分、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不能充分发挥的前提下,政府就要通过政策、经济、法律等杠杆积极引导,来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

    文化产业的发展要立足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国内要在繁荣文化的大格局中,在市场环境中最大限度地整合资源、凝聚力量,满足人民大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和文化消费,国外要以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能够接受的形式,尤其以人类社会应坚守的公共价值为底线来制定“走出去”策略,以真诚有为参与世界文化秩序重建,在全球化进程中发出中华民族的声音,展示与我国在世界战略格局中地位相匹配的文化形象。

    第五,发展文化产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需要

    我国取得的巨大经济成就举世瞩目,不容质疑。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我们的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是依靠“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粗放增长方式。 正因为如此,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推动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有效体制机制。要大力推进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文化产业正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文化产业在我国既有潜力很大的市场空间,又有众多的消费群体,同时,基本属于“无污染、低消耗、高效益”的无烟产业、朝阳产业。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已经告诉我们,文化产业完全可以成为支撑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我国许多知名文化企业的成长发展也充分证明了文化产业对国家经济发展的贡献丝毫不逊于第一、第二产业。

    20世纪90年代以来,面对日益枯竭的自然资源和日渐恶化的人类生存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概念随着一场关于人与自然的大讨论被响亮地提出来。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传统发展模式把经济增长视为目的,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其活动的中心是发展的客体即物质对象,它使人成为物的奴仆。文化经济时代的发展观将人的不断完善当作发展的战略旨归,强调发展在生态上、经济上和社会上的综合性与持续性,它要求人类从以破坏自然为代价向人与自然及社会的和谐发展转变,要求人类从以发展的客体为中心到以发展的主体为中心转变,要求人类追求真善美统一境界的发展,保证人的素质和潜力不断得到提高和发挥。人类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而人自身的资源却是无限的,是一种比自然资源更为可贵的且可以反复利用而不消失的资源。文化产业作为智力型、清洁型、增值型的产业,以精神文化生产开发为主,将人类发展转向自身资源的开发。由于人类精神文化需求的无限弹性以及人类精神文化资源开发的无限弹性,因此文化产业没有传统产业的扩展边界,这使得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变为可能。正因为如此,20世纪60年代的罗马俱乐部主席佩恰依在谈论“增长的极限”时就预见性地指出,“未来的发展只能是文化的创造”,同一组织的博特金也说:“人类依然拥有没有束缚的想像力、创造力和道德能力等资源,这些资源可以被动员起来帮助人类摆脱它的困境。”

    第六,发展文化产业是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我国综合实力的需要

    当今世界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越来越突出地表现在知识力量和文化力量的竞争。蓬勃发展、潜力巨大的文化产业是当代及未来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竞争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国家整体实力的高低。纵观文化的发展历程,文化产业作为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一开始就是文化与经济相结合的产物,是先进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它随着全球范围内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而产生和发展起来,是一个集中代表现代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全球性新兴产业。在二战后的半个世纪里,文化产业得到较快的发展,从过去一个附属的产业形态,逐步发展成为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产业部门。美、日、英等许多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在规模上已成支柱。反过来,文化产业的发展又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发展文化产业,对于刺激内需、优化结构、拓宽领域、扩大就业、提高服务业竞争力和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文化消费需求庞大,促使文化产业成为创造社会财富的一个新的源泉。

    文化产业不仅是推动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也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更是国际竞争力的基础。这种文化竞争力包括两大层次:一是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即一个国家文化产品在国际和国内文化市场中占有的份额。二是精神控制力,即一国文化对他国文化的影响力。冷战结束后,军事威胁相对减弱,而不同民族和国家间文明冲突仍在继续,文化产品正是这种文明冲突的重要载体。正如一位法国记者所说的:“在因特网时代,只要谁买下文化,谁就可以控制时代。”

    第七,发展文化产业是充分利用传统文化资源,促进民族文化发展的需要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历经五千年而不衰,具有独特的优势。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代表的民族精神激励着一代代炎黄子孙,古老的发明创造已然造福于人类,百家学术不仅展示了东方哲理的光彩,  还被世界各国应用于商业经营和科学决策、科学研究。中华文学艺术独树一帜,建筑园林美轮美奂。

    今天,不断壮大的经济实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高度发达的现代化科学技术,为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经济基础。开放的条件和充分的技术手段带给民族文化发展新的契机.也使民族文化产生进一步更新发展的需求。只有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扩大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出口份额,缩小文化贸易逆差,扩大国际市场占有率,中华文化才能凭借特有的潜力、实力和魅力立于世界文化之林,赢得自身应有的世界文化地位。我们应当针对新的形势,及时调整策略,立足于我国丰厚的文化资源,充分开发我国广阔的文化市场,并将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让我国从文化资源大国走向文化产业大国,从文化市场大国走向文化生产大国。

    第八,发展文化产业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和文化主权的需要

    发展文化产业对捍卫国家经济安全和文化安全,维护国家文化主权的意义。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加入WTO,少数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雄厚的资本实力、强大的文化传播优势和丰富的市场运作经验,借助现代市场机制和高新科技手段,将大量的精神文化产品输入中国,在获得巨大的商业利润的同时,对我进行文化的扩张和渗透,抢占、争夺我国的文化市场、文化资源和文化阵地,严重威胁了我国的文化主权和文化安全。尤其在当前文化需求、文化消费与供给在总量和结构性矛盾形成“战略性短缺”的现实境遇中,更是为国外文化消费品进入提供了市场。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以及随着产业结构下游化带来的需求的上游化、高档化、文化化,特别是伴随具有相当强消费欲望和自我想像能力的中产阶层的崛起,使我国文化产品的供给相对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产品的现实需要,与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间,已经形成明显的“战略性短缺”。也就是说,我国文化市场的实际供给量与居民文化消费实际增长速度及居民尚未实现的文化消费潜力,形成巨大落差,我国文化市场存在“战略性短缺”已是极严峻的客观现实。据有关专家预测,“假定继续按照3年来第三产业发展的平均速度增长,到了2020年,我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将达到大约为42%左右,低于标准值13个百分点,大约会出现41000亿元的缺口。”

面对这庞大的文化消费市场,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企业尤其是文化产业发达国家都会虎视眈眈,千方百计把文化消费品倾销到中国市场。尤为重要的是,丰富文化资源和庞大文化市场优势的丧失,以及国外资本和文化企业进入的结果,就是文化产业利润的巨大流失,这不仅危及到中国文化产业领域,同时,这种因“战略性短缺”而不能使中国文化产品满足市场需求的境遇,所造成的经济安全和文化安全,必然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稳定以及在多元文化消费中培育文化理想产生极大影响,其结果就不是文化产业一个领域所能承担的。

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范文2

[关键词] 专业市场;创意产业;空间集聚

[基金项目] 浙江省2010年社科联研究课题“创意产业与义乌市场的耦合联动发展研究”(课题编号:2010N131-L)阶段成果

[作者简介] 曾宪达,浙江义乌工商学院经济管理分院副教授,石河子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管理,浙江 义乌,322000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2)08-0007-0004

创意产业是源于个人和团队的创造力、技能和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利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1](P4~5),是社会文化发展与经济日益发达的必然产物。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大背景下,创意产业的迅速成长已成为各地区经济发展的普遍趋势,以创新、创意为核心的创意产业的发展规模和水平,已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地区产业结构和经济活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一、义乌专业市场及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

(一)义乌专业市场的发展现状

专业市场是以现货批发为主,大规模集中交易某一类商品或若干类具有较强互补性、互替性商品或某一行业相关商品的坐商式的有形市场,是一个以流通业为主体的产业集群[2](P88~89)。而义乌目前拥有义乌国际商贸城、篁园市场、宾王市场、针织市场、江滨路电器专业街、家电市场、通信市场、电脑市场、物资市场、木材市场、家俱市场、农贸城、生产资料市场、房地产交易市场、化妆品市场、服装市场、副食品市场、领带市场、床上用品市场、花边市场、毛巾市场、纺织品市场、打火机专业街、围巾专业街、内衣专业街、眼镜市场、文化用品市场、针织原料市场等20余个专业市场,30余个行业,1502个大类,32万余种商品,包括工艺品、饰品、小五金、日用百货、电子电器、雨具、玩具、化妆品、文体、袜业、副食品、钟表、线带、针棉、纺织品、领带、服装等所有日用工业品。其中,饰品、袜子、玩具产销量占全国市场的1/3强,工艺品、饰品、小五金、眼镜等优势行业商品出口量占行业销量的70%以上。这些专业市场的发展不仅促进了义乌企业的产品销售,也加快了义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的步伐,极大地促进了义乌经济的发展。

(二)义乌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

义乌小商品城享誉海内外,随着国际商贸城规模的扩大,义乌市也逐步在打造世界级小商品航母,其城市综合竞争力在浙江省县级市排列第一、2011年中国县级市排名第十九位,目前已拥有两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2.5万余家工业企业,形成了纺织、工艺品、文具、玩具、饰品、拉链、化妆品等优势和特色比较明显的产业集群。

基于义乌专业市场的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义乌一直非常重视产品的创新和创意开发,2011年义乌市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4439件和3069件。2012年1~9月份,义乌市专利申请量达5160件,其中发明专利333件,实用新型专利2396件,外观设计专利2431件;专利授权量达3507件,其中发明专利65件,实用新型专利1495件,外观设计专利1947件,与去年同期相比,前3季度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增长66%和67%。

2010年,以“政府主导,产学研合作,企业化运作”为运行模式的义乌创意园正式开园,给义乌产品的创新、创意提供了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有30多家知名创意企业、高校研发机构入驻。2010年义乌市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57.8亿元,新产品销售收入53.4亿元,新创建省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3家,组织实施省级科技计划项目86项、部级计划项目3项、国家重点新产品项目2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1项、省级重大专项项目4项;新认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4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累计21家[3]。2011年底,为加快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示范引导企业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发展之路,义乌市认定浙江棒杰数码针织品股份有限公司等21家企业为义乌市创新型企业。

基于义乌高度密集的产业集群、相对齐全的产业种类、产业密集的专业市场以及发达完善的物流配送,极大地缩短了产品从创意到样品、到制造、到成品、到市场的流通时间。创意产业的创意附加值结合义乌小商品制造的优势充分展现出来,不仅提升了义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且加速了义乌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步伐,促进了义乌经济的新增长。

二、基于专业市场发展的义乌创意产业空间集聚分析

(一)基于专业市场发展的义乌创意产业集聚的外生空间

外生空间是指催化创意产业集聚的外部条件与环境,是对创意产业集聚的宏观尺度上的考量[4](P95~161)。基于专业市场发展的义乌创意产业集聚的外生空间包括义乌的开放型经济、移民城市人才的多样性、义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义乌城市空间秩序的更新和优化、浙商文化的积淀等。义乌市地处浙江中部,交通物流系统发达,市场自1982年创建至今一直坚持“兴商建市”的发展战略。市场的发展开放是前提。改革开放30多年,2011年,义乌三产比重优化为2.7∶42.8∶54.5,商贸服务业日益发达,企业众多,浙商文化的宽容、创新、开放、灵活,不仅吸引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而且也吸引了全国各地不少人来此经商、办厂。义乌常住人口120多万,而实际户籍留住人口仅有50多万。目前义乌市场的小商品已经出口到世界215个国家和地区,境外企业经登记批准在义乌设立办事机构921家,已登记外资合伙企业428家,占全省的97%,常驻外商1万余名。在这种开放型经济中,生产要素、商品可以自由地流动,从而实现了最优的资源配置和最高的经济效率,为义乌的创意产业集聚奠定了市场基础,不仅使义乌真正实现了“以商促工、引商转工、工商联动”,而且也使义乌构筑起了“小商品、大世界,小企业、大集群,小产业、大市场”的工业发展格局,推动了小商品集散中心向小商品流通中心、制造中心和创意研发中心的方向发展。

(二)基于专业市场发展的义乌创意产业集聚的内生空间

创意产业集聚的内生空间是创意产业集聚空间组织赖于生存的基础条件和要素[4]。义乌创意产业集聚是在专业市场发展、自发形成、政府导向的综合作用力下产生的。随着义乌专业市场的发展,产品日趋同质性,档次低,附加值低,利润空间缩小,加之劳动力成本上升,使得义乌廉价的小商品制造业已进入低利甚至无利的时代。市场对创意产品或服务的需求使义乌自发形成了初期的创意产业,一些拥有技术人才和资金实力的企业开始大力投入创意产品的研发。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义乌政府也期待通过创意、创新推动经济转型。2006年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博览会创办,是当时浙江省首个国际性文化产业展会,经过5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国内文体行业唯一的外贸主导型展会。2012年,据不完全统计,义乌市文化产业生产销售总值已超过1000亿元,其中核心类文化产品总值达200多亿元,生产经营单位1万余家,从业人员30万人,形成了以印刷包装业、文教体育用品、框画工艺品、年画挂历、制笔业、娱乐业等六大优势行业为主导的特色产业群,成为浙江乃至全国文化产品的主要销售基地、生产基地和外贸出口基地。2006年义乌市政府《义乌市专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2008年义乌市人民政府出台《关于促进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构筑义乌人才高地的若干意见(试行)》,利用政策优惠、税收优惠、提供服务等政策工具,促使创意产业集聚区迅速发展。2010年义乌市总工会联合制定了《义乌市创新型企业认定与管理办法》(试行),认定了21个创新型企业,以期带动义乌企业自主创新发展。

(三)基于专业市场发展的义乌创意产业集聚的空间分布

义乌创意产业的发展主要立足于专业市场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服务,推进“兴商建市”战略。基于此,根据产业的共同特征、与创意产业的相关度,结合义乌经济发展目标,确定义乌市重点发展小商品研发设计创意、城市建筑设计创意、广告会展创意、咨询策划创意、休闲娱乐时尚消费创意等五大行业。小商品研发设计创意着重于工业设计、工艺美术品设计、服装设计、产品设计、包装设计等行业;城市建筑设计着重于建筑装饰、室内设计、城市绿化设计等行业;广告会展创意着重于广播、电视、会展服务、广告设计等行业;咨询策划创意着重于市场调研、证券咨询、市场调查、企业策划、企业咨询等行业;休闲娱乐时尚消费创意着重于休闲娱乐、美容美发设计、婚庆策划、摄影创作、娱乐游戏、旅游消费等行业。义乌创意产业集聚的空间分布则是上述五大类行业的城市商圈产生的空间裂变,以及与义乌经济开发区为首的几大工业园区的伴生,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空间集聚则是位于义乌工商学院内的创意园区。该创意园区总面积6000m2,入驻设计企业31家,个人工作室12家,院校科研机构9家,行业协会3家,业务领域涵盖产品设计、空间设计、景观设计、广告设计、企业管理咨询、品牌策划等,内设“设计学子实践基地”、“工业设计展示区”、“商务配套区”、“高校科研机构业务区”、“工业设计企业工作区”等功能专区,通过运行“网络媒体”、“招商发展”、“展示交易”等业务平台,精心打造“设计学子实践基地”、“最具影响力小商品设计奖”、“工业设计特色示范园”、“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园”等特色品牌,以推动义乌小商品品牌升级,提升义乌企业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十二五”期间,还将以现有创意园大楼为基点,向周边拓宽,建成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的创意产业带,使之成为义乌乃至浙中地区的创意产业、创意人才集聚区。

三、义乌创意产业空间集聚的发展模式

(一)基于专业市场、专业街的创意产业空间集聚的延展模式

创意产业是通过分散的个别劳动、简单协作的集体劳动和集中的社会结合劳动来组织生产,生产的过程也是创意和创意产品产生的过程[4]。创意的产生来自于创意人才对于市场需求的思考与把握,通过设计、制造、生产,才进入创意产品的流通过程。而市场需求是创意的出发点,因此,义乌创意产业的空间集聚应首先基于20余个专业市场、20余条专业街进行延伸发展。义乌比较有特色的专业市场及专业街,如小商品市场、汽车用品配件专业街、灯具建材专业街、室内装饰专业街、福田工艺品专业街等,通过市场商户与顾客的接触,了解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产品的专业设计、制造、生产,形成专业创意空间集聚。

(二)基于城市商圈的创意产业空间集聚的裂变模式

义乌城区商业圈比较密集,市区一级商业区有绣湖广场商圈、宾王商圈、工人西路时尚休闲服饰特色街、城中中路精品服饰特色街、稠州路都市景观商业街、江滨路休闲娱乐特色街、宾王餐饮特色街、其他专业街等;市区二级商业区有北苑二级商业区、稠江二级商业区、后宅二级商业区、廿三里二级商业区、城西二级商业区等;还有市级商业副中心,佛堂、苏溪、上溪等;以及由义乌江两侧的国际商务中心与国际文化中心构成,集贸易、金融、政务、信息、文化、办公等功能于一体的福田-江东商务中心区。这些商业区中均有为数众多的、隶属小商品研发设计创意、城市建筑设计创意、广告会展创意、咨询策划创意、休闲娱乐时尚消费创意等行业的商户与企业。义乌创意产业的发展可由这些城市商业圈形成的裂变效应产生空间集聚。

(三)基于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的创意产业空间集聚的伴生模式

2012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义乌经济开发区升级为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义乌经济开发区共有工业企业296家,配套服务企业350家,现已形成了彩印包装、针织服装、工艺饰品、拉链等优势行业,培育了浪莎针织有限公司、浙江伟海拉链有限公司、浙江华鸿工艺品有限公司、浙江三鼎织造有限公司、浙江顺时针服饰有限公司、浙江大德制药有限公司、浙江朝日科磁业有限公司、义乌百思德彩印包装有限公司等一大批龙头企业,这些企业在全省乃至全国同行中居于领先地位,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实力,拥有创新、创意的集约要素。义乌创意产业的发展可以依托于这些开发区、工业园区的龙头企业,形成企业孵化模式,伴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形成开发区、工业园区的空间集聚。

义乌创意产业的发展现在仍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基于专业市场发展的创意产业空间集聚已有一定的基础,在自发形成和政府导向的综合作用力下,创意产业作为城市新兴产业的代表,将越来越明显地发挥其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充分利用义乌现有资源和优势,努力发展创意产业集聚地,积极培育创意产业的发展环境,吸引和培养创意产业所需人才,促进创意产业的理性健康发展,对义乌小商品走向世界小商品大舞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厉无畏,王慧敏.创意产业新论[M].上海:东方出版社,2009.

[2]王文科,史征.中国区域文化产业指数的建构影响与传播——以浙江义乌为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3]中国义乌政府门户网站,2011年义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2011.

[4]褚劲风.创意产业集聚空间组织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5]周灵雁,褚劲风,李萍萍.上海创意产业空间集聚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06,(12).

[6]褚劲风.上海创意产业空间集聚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19(2).

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范文3

文章探讨在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必须处理好的几个关系。一是正确处理文化产业意识形态与产业属性的关系;二是正确处理文化产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三是正确处理文化发展规律与市场经济规律的关系;四是正确处理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关系;五是正确处理好弘扬主旋律与提倡文化多样性的关系;六是正确处理传统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关键词】

文化产业;发展;关系

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在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形式的关键时期,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文化改革发展为主题,通过了《加快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全面总结了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成就和经验,深刻分析了文化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文化改革和发展的行动纲领,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活力。在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因此,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各个领域,体现到文化产业各个方面,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要把文化产业建设成战略性新兴产业,真正形成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正确处理文化产业意识形态与产业属性的关系

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正确处理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与产业属性的关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一方面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根本任务。另一方面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目前我国很多产业都出现产能过剩的问题,而文化产业是少数几个总供给不能满足总需求的产业之一,文化产业还是抗击经济危机、逆势而上的产业。因此,要用强烈的文化意识指导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提升其文化内涵,变文化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激活文化生产力,以文富民,以文生财,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并使文化的意识形态与产业属性有机结合。总之,要用先进文化引领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正确处理文化产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正确处理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同时,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性精神文化需要的重要途径,我们必须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要求。但是坚决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坚决纠正、损人利己的歪风邪气,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准确的把握群众的需要,在开拓市场中做好服务,在服务过程中更多的赢得市场。

三、正确处理文化发展规律与市场经济规律的关系

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正确处理文化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关系,努力找到文化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结合点。一方面把握文化发展规律,创作生产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正确的创作方向,推出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完善文化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另一方面,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因此,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创新文化发展模式,为文化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只有经营性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才能繁荣文化市场,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扩大文化产品消费,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四、正确处理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关系

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正确处理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关系,坚持两手抓、两手强,发展公益性文化是保证人民基本文化权益,这是政府必须履行的职责,公共财政要保证对公益性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要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提高公益性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保证公益性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运行。发展经营性文化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这需要运用市场途径来解决,通过发展文化产业来实现,但是,在实践中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又不是截然分开的,往往是事业中有产业,产业中有事业,我们要探索一条用市场方式来满足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途径,引入竞争机制,提高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效率,对一些公益性文化产业,还必须由政府进行引导和扶持,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

五、正确处理好弘扬主旋律与提倡文化多样性的关系

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正确处理好弘扬主旋律与提倡文化多样性的关系,坚持文化的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有机统一,增强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要兼顾文化需求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高雅文化艺术产品要努力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并不断扩大市场,努力做到雅俗共赏。通俗文化艺术产品要强调思想内涵,才能启迪人、陶冶性情,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追求文化格调品味、寓教于乐、不媚俗、不低俗,促使文化产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积极健康向前发展。

六、正确处理传统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范文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最艰巨、最繁重,也是最关键的任务在农村,在农业,在农民问题上。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基于这一基本国情,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任务,具有重大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指导意义。

一、深刻理解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高度重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把解决“三农”问题始终不渝地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目前,我国在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实施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方略,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重大战略决策。一定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局出发,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提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从十六大到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党中央进一步深化了新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新阶段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形成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总的思路、措施、目标和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思路的集中体现,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理念。解决“三农”问题,关键是站在全局的高度,吃透中央精神,掌握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始终不渝地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切实取得实实在在的进展,真正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的民心工程。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十分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都曾从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出发,强调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注意对资本主义时代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及其发展趋势的分析。特别是,他们首先把农民问题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问题提出来,从无产阶级革命的需要出发研究工农联盟问题,突出强调在农民占人口多数的国度建立和巩固工农联盟对于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他们还从社会主义建设角度考虑如何解决农民、农村、农业问题,并且对未来社会农民、农村和农业发展的前景进行了科学的预测。

《法德农民问题》是比较系统的阐述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述,提出要解决工人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问题,必须要解决农民问题,要重视农民问题,特别强调工农联盟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过程中和建立工人阶级国家过程中的极端重要性。列宁从社会主义建设的高度认识到巩固工农联盟的重要性,发现必须重新探讨解决农民问题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制定了新经济政策,包括在农村发展商品经济,鼓励农民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力,组织自愿结合的合作社。

改革开放之所以开局取得成功,关键是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打开了新的局面,农民开始富起来了。实践证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作重点在‘三农’,难点在‘三农’,关键在‘三农’,突破点也在‘三农’,出路还在‘三农’”。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理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进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必然。

第一,关于现代化。现代化是包括农业现代化的全面的现代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和党中央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就是要走一条让中国农民,让中国人民都受惠的道路,就是要在具有众多的农民、落后的农业、贫穷的农村的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人民共同富裕。实践已经证明并将进一步证明,这条道路是正确的。

第二,关于社会化。生产力现代化的核心问题是实现社会化的大生产,也就是生产力的社会化。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就是实现农业生产力的社会化,实现农业的社会化生产。而社会化大生产的突出特点是专业化、协作化,同时要求高新技术不断渗透到生产力中去,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农业现代化必然要走社会化生产的发展道路,实现农业产业化、专业化、协作化,用高科技武装农业,摆脱农村自给自足的、传统的、封闭的、落后的小农经济。

第三,关于市场化。生产力的社会化必然要求高度的市场化。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同时就是农业中的商品经济代替自然经济的过程,就是农业商品化、市场化的过程。农业市场化,就是通过市场经济把整个农村、农业、农民联系在一起,把城乡、工农联系在一起,使农村、农业和农民融入整个市场体系。农业现代化要求不断提高农村的市场化程度,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要求农民由传统的自给自足的个体劳动者变成从事企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和劳动的现代农业的经营者和生产者。

第四,关于工业化。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工业化进程首先发端于城市和工业领域,但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引起了农业企业化、资本化的发展,从而导致了一场农业革命,引起了农业机械化、良种化和化肥化,使得农业用工业的技术和组织形式进行生产,农业革命引起了农业工业化的进程。所谓农业工业化,就是农业要用工业化的办法、用社会化生产方式组织起来。今天,农业不仅要走工业化道路,而且一定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即低成本低污染低消耗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工业化道路。

第五,关于企业化。现代化也好,社会化也好,新型工业化也好,最后要落实到企业化的生产组织形式上。农业现代化必须建立适合市场经济的,适合社会化生产的现代企业模式。传统自然经济的做法,像豆腐房、榨油房、铁匠房等组织形式都形成不了规模效益,必须有现代企业化的经营模式和生产组织形式,农业现代化一定要走农业企业化的发展道路。

第六,关于城镇化。实行农业生产的社会化、市场化、工业化、企业化,最终结果是大大节约了农业生产的成本,节约了劳动力,这样就会产生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往哪儿去?要靠工业化和城镇化来吸纳。一定要大力发展城镇化,走城乡一体化的道路。当然城镇化要讲科学发展。农业现代化的结果是,传统农业和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农业脱胎换骨,变成现代化的、社会化的、市场化的农业。一部分农民成为新型的现代农业的经营者、劳动者,一部分农民成为工业和其它产业的经营者、劳动者,越来越多的农民成为现代城镇居民。农村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总之,实现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实际上就是要实现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化、市场化,实现农业的新型工业化、产业化、企业化,实现农村的城镇化,农民成为与城市居民具有平等身份的社会成员,这些都应该包括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中。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据有关资料说明,上世纪50年代,我国制定国民经济“二五”、“三五”计划时,就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改革开放以后,至少在1982、1983、1984的三个中央1号文件,1987年中央5号文件和1991年中央1号文件都有基本相同的提法。可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党的一贯提法。但是必须看到,这次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内涵同以前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有着鲜明的时代背景和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为进一步解决农业、解决农村和解决农民问题所提出的新理念,包括20字的基本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的要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说到底,概括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内涵和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包括全面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是党在农村工作的总体布局。

一定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把抓好“三农”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第一,要坚持以发展农村生产力为中心任务,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促进农村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着力解决广大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使农业生产力水平有较大提高,使广大农民的生活有明显改善,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和各方面的实惠;第二,要认真贯彻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坚持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土地基本经营制度不动摇,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特别是在“多予”上下功夫,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障广大农民的权益;第三,全面进行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积极推进农村各方面制度的创新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第四,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加强农村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第五,全面推进农村的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特别是加强农村基层党支部和基层政权建设,切实保障农民的民利;第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一个全面的目标,又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认真听取群众意见,把握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善于做为农民服务的工作。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加强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立足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强求一律,不盲目攀比,不强调命令,更不能搞形式主义,着力解决农民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以让农民拥护、让农民满意、让农民受惠为最高标准;第七,要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导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参与,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党全国的共同行动。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要做到四个“创新”。即思维和观念创新、体制和机制创新、组织创新以及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一定要注意避免因传统生产方式及其观念的影响,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陷入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误区;一定要注意避免高成本高代价高污染的旧的工业化发展模式,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陷入破坏生态、破坏文化、破坏环境的误区。

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积极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指导思想。能不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能不能全面地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三农”问题。

当前我国“三农”问题主要表现为两大难题:

一是城乡发展的不平衡。长期以来,我国的城乡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城市发展很快,农村发展滞后。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工业化、城市化步伐加快,但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也在扩大。首先,我国城市和乡村经济发展、生产力发展的差距扩大,突出反映在粮食生产滑坡和经济发展滞后上。当然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从2000年开始到2005年,粮食生产和经济发展开始出现了良好的势头。其次,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在就业保证上的差距也在扩大,突出表现为农民增收困难,农民贫困问题凸现,农村富余劳动力难以安排。再有,农民看病难,吃药难,受教育难,上学难,社会保障难,文化享受难,这些都反映了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水平与城市之间的较大差距。还有,在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方面也显著存在着与城市的差距。

二是农村本身发展的不平衡。农村居民的贫富差距相当突出。此外,农村本身社会事业的差距也比较大。

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范文5

关键词:中国特色;和为贵;最优产业结构;可持续发展;重商主义;重农主义;产业结构理论;发展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1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6)03-0048-07

一、几种产业结构理论与相关经济实践的简单回顾与比较

(一)中国的重农主义思想与实践

从神农氏教稼开始,重农主义一直是中国古近代执政组织执政的基本经济方略。其间,或如先秦时期商鞅将重农扩张到抑商和禁末,或如西汉后期开始对商业采取自由放任。中国古近代经济在重农主义作为基本国策的上层建筑作用下,获得了高度的发展与繁荣,并为中国五千年灿烂文明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在重农主义政策下走向强盛并最终为统一六国奠定了经济基础。在农业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下,两条丝绸之路商业的繁荣为成就人类历史上辉煌的汉唐盛世奠定了物质基础。虽经南宋和明清时期大规模的海外商业贸易,但中国古近代经济仍然没有转变为以工商业为主的西方式的资本主义社会,重农主义这一基本执政方略并没有改变。

有人为中国没有率先进入以工商业为主的西方式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惋惜,这其实大可不必。只要能实现可持续的国泰民安、国强民富就好了。中国在经济上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是从鸦片战争后沦为殖民地开始的。这可以从英国对中国的国际贸易在1785―1833年一直是逆差、为了扭转这种经济竞争上的劣势而对中国采用大规模的罪恶的鸦片贸易乃至军事侵略的历史事实得到说明。[1][2]

(二)西方的重商主义、重工主义、重农主义思想与实践

伴随着中国发明的火药和指南针传入欧洲,欧洲人在思想和地理上的禁锢被打破。在十五、十六世纪,伴随西方远洋航线的开辟,西方国家在国际贸易繁荣中崛起,由此在西方产生了影响深远的重商主义。但是,正如商鞅所言“农少商多,贵人贫,商贫,官贫,三官贫,必削”[3],法国在17世纪末、18世纪初就遭遇了经济衰退的危机――农业凋敝、农民破产、农民生活困苦不堪、农产品供给不足以及物价高涨、工商业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国家财政难以为继。由此,法国开始转向了中国推行了数千年的重农主义。至今,法国都被称为是欧洲的粮仓。

由重商主义(先后又可分为重金主义和重工主义)转向了重农主义,在西方世界还有另外一个典型――号称人类历史上工业革命模范的英国。①只不过英国要比法国经历这一转变晚很多,一直到其深受农产品价格高涨、国内生产成本不断攀升、黄金等货币资本大量外流所带来的危害多年后才开始转向。现在,英国也是世界粮食出口国之一。

总之,不管是中国古近代的经济实践,还是西方资本主义兴起过程中的经济实践,都说明了一个很重要而又非常浅显和古老的道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这个基础动摇了,国民经济是难以实现可持续的健康发展的,更不要说什么可持续的国强民富和国泰民安了。

(三)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理论及其实践

到了20世纪中期,尤其是伴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在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流行起了一门新的经济学科――西方国家专门为第三世界国家量身定制的发展经济学,它主张第三世界国家应该走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简称“三化”)的道路:(1)要大力发展工业、以提高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为发展目标,最终成为诸如英美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那样的工业化国家;(2)要大力扩大城市人口在全国人口中的比重,要加大人口的自由流动性;(3)要大力推动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机械化和商品化。这些理论,实际上是西方国家的重商主义在第三世界国家改头换面的应用。

拉美国家率先实践这种新形式的重商主义,分别采用了自给型工业化(流行的称谓是“进口替代型工业化”)和出口导向型工业化发展模式②,结果不是引来了国际债务危机、就是导致了货币严重贬值和财政危机。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的自给型工业化也同样遭遇了国际债务危机(前苏联逼债),也正因为如此,中国后来采取了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也损害了农业的工业化发展模式。

当代流行的工业化理论,不仅有西方重商主义的渊源,也还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生产资料部门优先增长理论的渊源。前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工业化实践及其为成功战败德国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也为工业化理论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支撑。尤其是在帝国主义虎视眈眈的近现代世界格局中,第三世界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强化国防军事建设,自是无可厚非的。但若忽略掉优先发展重工业、强化国防军事建设与工业化的区别,忽略掉前者成立的前提,而将工业化作为一国经济的长期发展方向,这在理论上是不能成立的。不管是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还是在《论十大关系》中所提出的平衡发展理论,都不能推导出以提高国民经济中工业产值比重为目的的工业化理论。

至于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理论),不过是工业化(理论)的衍生。以不断提高城市人口比重为发展目的的城市化理论,其实质不过是试图为工业的不断扩张准备足够廉价的劳动力而已。农业现代化的实质,也不过是在农业劳动力转向工业等非农产业后,用机械来代替劳动力、进行规模化的生产,进而实现农业生产的商业化。③不管是拉美国家在20世纪的“三化”,还是中国改革开放后所进行“三化”,都很难说是完全成功的――很难说是有助于实现可持续的国强民富和国泰民安的。

上述理论可以说都是片面的、非平衡的产业发展理论或产业结构理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经济学,需要有自己的最优产业结构理论。在《论十大关系》中所提出的平衡发展理论为创建中国经济学之最优产业结构理论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二、对国内改革开放后流行的产业发展理论的批判

我国现在流行的产业发展理论或最优产业结构理论,与上述各种产业发展理论又有所不同。它所关注的问题是“三大”产业的产值分别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比重(比如用GDP来衡量的比重),从而揭示出该经济体是落后还是先进;假如农业产值的比重最大,那就说这种经济体是一个落后的、低效率的、传统的农业国(或农业型经济体);假如工业产值占的比重最大,那就说这种经济体是先进的、发达的、高效率、现代化的工业化国家(地区);假如第三产业产值的比重最大,那就说这种经济体是现代最先进的、资源环境资本节约型的(即单位产值所耗费的资源环境成本和劳动力成本是最低的)后工业化国家(或新经济体)。

这种观点可以称之为机械的最优产业结构理论,是似是而非的,其实质与上述的“三化”理论一样,是将欧美诸国近现代产业发展历程当成一般化的规律,也有西方列强诱骗广大第三世界国家上当的嫌疑。

1. 判断一个经济体好坏优劣的标准原本就不应该是“落后”还是“先进”这样似是而非的概念,而应该是人本主义的、动态和开放的观点来评判,比如说,这样的经济体是不是最有利于本国的民生(更广泛一点,是不是最有利于本国人民福利水平的提高,人民福利在这种产业结构下是否得到了尽可能的改善),是不是最有利于可持续地改善或者维持人民福利水平,由此派生出资源环境利用效果是不是最优的、资源储备情况是不是理想的、不同产业之间的收入分配结构是不是合理的、国际国内社会环境是不是优良的,等等。

2. 工业并不一定就比农业效率高,服务业也不一定就比工业和农业的效率高。这里的“效率”本身就是一个内涵不清的概念。它是指实物意义上的投入―产出比高,还是货币意义上的利润率高呢,没有说清楚。即使是实物意义上的投入―产出比,也还要分微观和宏观,不同层面的效率也是不同的。这究竟是指微观,还是指宏观层面上的投入―产出比呢?如果说是指前者(实物意义上投入―产出比),那么,随着科技的进步,现在很多国家的加工技术远比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加工技术先进,但是18世纪的英国成为了世界强国,而现在的诸多第三世界国家依然还是处于弱国之列。很显然,仅仅从实物意义上的投入―产出比来描述某个产业的效率高低,进而说明某个经济系统是先进的还是落后的,根本没有意义。你可以说跟你过去相比,你是先进的,但是跟同时代的竞争者相比,你还是落后的。而在经济全球化的分工中,重要的不是你比过去先进了多少而是你比竞争者是否更有竞争力。严格地说,重要的是你比竞争者在国际财富分配中的谈判势力是否更强。仅仅是比谁的商品价格更物美价廉,原本就是李斯特早已批判过了的世界主义的观点。再说,不同产业、甚至不同产品的投入、产出形态和使用价值都是不同的,根本无法比较它们之间的投入―产出比的高低。

如果说是指后者(货币意义上的利润率),那么,某个产业的利润率越高,说明该产业在国民财富(乃至世界财富)分配中获得的比例就越大,以该产业为主的国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就越强,比如说,汉代开始直至18世纪的中国(丝绸、茶叶等)、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日本(汽车工业和电子产业)、20世纪的美国(军工业、金融业、信息产业)。货币意义上的“效率”,作为衡量一个产业乃至一个经济系统竞争力的指标,虽然能很好地实现其目的,但是表示这个指标却有一个更好的词汇――利润率。我们为什么不用更便于交流的没有歧义的“利润率”,而偏要用一个概念模糊的“效率”呢?我们约定,在中国特色的经济学中,用“利润率”来描述一个产业乃至一个经济系统竞争力的大小。

然而,利润率高,并不一定意味着生产技术水平高,也不一定意味着实物意义上的投入―产出比高,它还包含了货币意义上的成本和价格的因素。也就是说,高利润率可以通过压低工人工资和地租(包括土地房产租金、减税、政府补贴等),制造出供不应求的市场态势(乃至炒作、军事逼迫)以抬高价格来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工业产品市场处于供过于求或者买方市场状况,此时价格遵循就低定价机制,那它的利润率注定不会高、甚至还会亏损,这样的产业规模越大、产值比重越高,这样的经济体竞争力越虚弱。④

一个曾经赚钱的行业,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市场趋于饱和乃至供过于求,也会变成不赚钱的行业。这就是曾经靠工业崛起的英美诸国现在已经转向其他新兴产业(比如金融、信息等第三产业)的原因。

所以,我们说工业的效率(不管是用投入―产出比来表示,还是用竞争力或利润率来表示)并不是必然高于农业的。工业利润率要高于农业,是有条件的,并不是普遍存在的规律。至于“服务业比工业和农业效率高”的观点,其弊端与“工业比农业效率高”类似,都是对西方国家过去或者是现在产业结构的盲目崇拜。

3. 并不是工业所占产值越高或第三产业所占产值越高,国民经济就越发达、就越有利于民众福利水平的可持续提高。比如,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经济形势,就是工业产值比重越来越大,而民众的福利水平并没有相应提高,“上不起学”“买不起房”“看不起病”“死不起”成为中国民众新时代的“四座大山”。又如,我国的澳门,支柱产业是以业为核心的服务业,我们却很难说其经济水平有多么发达。

三、最优产业结构假说之一:“四类”产业之间的“和”

我们还是先从刘易斯的二元结构理论说起。⑤刘易斯认为,在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条件下,由于工业的效率比农业高,农业劳动力以及其他生产资源会从农业源源不断向工业转移,从而导致整个国民经济的资源利用效率提高,最终导致国民经济不断增长,一直到农业劳动力出现短缺导致工农业生产效率平衡时(此时出现所谓的“刘易斯拐点”)。[4]

中国等第三世界国家确定发展战略以及产业结构发展目标,不能脱离可持续的国强民富和国泰民安的国家治理理念,也不能脱离我们所面临的生产技术条件(包括国际市场条件),而且要区分基础性产业、公益性产业、常规性产业、战略性产业,以及区分富有国际竞争力的强势产业和弱势产业,并相应采取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和财富生产、分配机制,以及相应的行政手段、财政和金融政策。

注释:

①重工主义的本质仍然是重商主义,其工业生产的目的是为了商业贸易以获取利润。

②“进口替代型工业化”,这个词汇从字面上并不能直接表示出它想表达的含义,而且与它在含义上相对的“出口导向型工业化”不匹配,所以,作者用“自给型工业化”来代替该词汇,以便于交流。

③刘明国、贾舒宁:“论中国传统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模式的科学性”,载于《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第31-36页。

④就低定价机制,详见刘明国《新经济学原理(微观)――综合、反思与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

⑤刘易斯所说的二元结构,是指一个“低效率”的农业与“高效率”的工业同时存在的经济结构。在刘易斯的眼里,效率实指利润率。

⑥刘明国:《新经济学原理(微观)――综合、反思与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

参考文献:

[1]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348-349.

[2]朱伯康,施正康.中国经济史(下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342-344.

[3]叶世昌.古代中国经济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70.

[4][5]杨培雷.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481-482.

[6]张培刚.农业与工业化――农业国工业化问题初探(上卷)[M].曾启贤,万典武,译.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3.

[7]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119-132.

[8]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5-7.

[9]叶世昌.古代中国经济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141.

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范文6

关键词:广义虚拟经济;现代;旅游休闲产业

Generalized Virtual Econom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Tourism Industry

Abstract: Modern tourism industry has the feature of Generalized Virtual Economy.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problems arising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tourism industry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virtual economy. A new idea of Pan-Tourism is brought up, namely, integrating sight-seeing and recreation, which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tourism industry. Some remedial measures, such as expanding tourism industrial chain, innovating tourism operating form and improving tourism service levels, strengthening supervision are proposed to solve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ourism.

Keywords: generalized virtual economy, modern, tourism and leisure industry

一、现代旅游休闲产业符合广义虚拟经济的特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旅游休闲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尤其是标志着旅游业深层开发和系统发展的现代旅游休闲产业对于我国经济增长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推动作用。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当一国人均 GDP 达到3000―5000美元时,就将进入旅游休闲消费的爆发性增长期。目前,我国人均 GDP 已达4300美元,居民休假时间在逐渐增多,旅游需求也水涨船高,现代旅游休闲产业的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无论是对于发达地区的经济结构转型还是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旅游休闲业的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这种形势下,对旅游休闲业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而迫切的意义。而对现代旅游休闲产业的研究必须借助于广义虚拟经济的视角,这是因为,现代旅游休闲产业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工业,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服务业:

首先,其生产要素构成尤其是首要生产要素不同。在农业发展中,土地是第一生产要素。对工业来说,资本是第一生产要素。对于服务业来说,其首要生产要素或以劳动力为主,如家政、保姆、搬家公司等;或以技艺或知识为主,如餐饮、装修、服装设计、汽车修理、表演、医疗、教育等;或以资金为主,如金融、保险业等。而现代旅游休闲业的首要要素则是一个地区独特的自然或人文景观,这与其他产业有着本质的区别。

其次,现代旅游休闲产业的产业链条与其他行业不同。现代休闲产业的发展涉及吃、住、行、观、玩等各个环节,比农、林、牧、渔业及工业、建筑业等所包涵的内容、行业要丰富得多。

再次,现代旅游业的产品与其他行业不同。农业、工业提供的是有形的产品,一般服务业提供的是直接性、目的性、功利性的有形服务,旅游休闲业提供的服务则是给旅游者提供特殊、无形的体验,如对自然或人文景观的观看、欣赏、记忆及其带来的快乐。因此,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尽管旅游休闲业这一产业是实的,但其提供给消费者的最终产品则是虚的,更符合虚拟经济的特性。

最后,现代旅游休闲业比一般产业更强调满足人的心理需要和可持续发展,具备广义虚拟经济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经济的特征。

综上所述,由于现代旅游休闲产业这一特性,单纯依靠传统经济学的分析框架无法对旅游休闲业尤其是现代旅游休闲业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因此必须从广义虚拟经济的视角对现代旅游休闲产业进行研究。这是因为:现代旅游休闲产业属于广义虚拟经济范畴,只有从广义虚拟经济的视角才能对现代旅游休闲产业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现代旅游休闲产业具有要素特殊性、产业内涵丰富性、产品及服务虚拟性(以满足心理需求为主)等特点,符合广义虚拟经济的特征,更适合应用广义虚拟理论及视角对现代旅游休闲产业进行研究。

二、我国现代旅游休闲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均收入的增加以及节假日制度的改善,我国旅游业取得了快速发展。2010年我国国内出游人数达21.0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6%;国内旅游收入12580亿元,增长23.5%。入境旅游人数13376万人次,增长5.8%。国际旅游外汇收入458亿美元,增长15.5%。①

但总体来看,我国旅游休闲业的收入与经济发展的状况、居民人数与收入并不相称,旅游收入占GDP比重还偏低,不仅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与我国丰富的旅游资源也不相称。我国旅游休闲业的发展仍有极大的拓展空间。与此同时, 我国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阻碍着现代旅游休闲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一是目前旅游业的发展与现代旅游休闲产业的标准还有较大差距,旅游内容和形式还较为单一,多数旅游地还处于“到此一游”、“观光游览”式的浅层次旅游开发的初级发展业态;二是旅游开发缺乏长远规划和眼光,缺乏目标明确、定位清晰、运营合理的长期、系统的规划,经营混乱、破坏环境、欺客宰客等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式的短期经营模式非常突出;三是缺乏品牌意识,对旅游景点的品牌不重视、不珍惜,更谈不上特色开发与品牌发展;四是服务意识与服务水平不到位,经营不合理,服务不规范,宰客、欺客等方面的投诉频发,甚至旅游安全方面的重大事故也屡见不鲜;五是餐饮、住宿、交通、娱乐、互联网等方面的建设还有较大差距,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六是环保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普及,许多地方对景点自身和周边环境还缺乏保护意识、统筹规划和具体措施。

这就需要我国在对旅游业进行合理规划、加强管理的基础上,大力推动传统旅游业向现代旅游休闲业的转型。与传统旅游业相比,现代旅游休闲业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它不再是“到此一游”式的观光游览,不再是浅层次的简单旅游,而是休闲、体验、发现、创新之旅甚至是精神的修炼之旅(正因如此,美国的许多旅游地都冠名为“Recreation ② area”),是包括吃、住、行、玩、休、娱一条龙的深层次旅游、休闲、精神创新。这就需要把现代旅游休闲产业置于广义虚拟经济的视角和研究范围内,才能把握现代旅游休闲产业的实质,对其进行合理规划和统筹安排。传统的实体经济主要满足人的物质需求,但随着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目前以满足人们心理需求为目的,以品牌、服务、体验和文化消费等为体现的虚拟价值渗透到各个经济活动领域。现代旅游休闲产业的发展尤其如此。在现代旅游休闲产业的经济活动中存在着大量既包含使用价值,更包含虚拟价值的商品和服务。从这个角度来看,现代旅游休闲产业毫无疑问属于广义虚拟经济的范畴,属于满足心理需要求的经济活动,因此就更应当采用多学科的、系统、集成的研究方法,从广义虚拟经济的视角对现代旅游休闲业进行规划和研究。

按照广义虚拟经济理论,当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广义虚拟经济将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而经济发展逐渐以广义虚拟经济带动实体经济发展为特征。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恰恰符合这一发展及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满足居民心理需求为特征的现代旅游休闲业正方兴未艾。这就需要学习美国等旅游业发达国家的经验,注重广义虚拟经济的视角,尽快推动传统旅游业向现代旅游休闲产业转变,加快制机制改革,推进组织制度创新,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突出历史人文特色,推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着力培养高素质从业人员队伍,加强“软环境”和“硬环境”建设,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三、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现代旅游休闲产业的发展

(一)充分认识现代旅游休闲产业对推动经济发展尤其是广义虚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对现代旅游休闲业的发展给予应有的重视。以广义虚拟经济的理论指导旅游休闲产业的发展,加强对我国现代旅游休闲业的规划和开发。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现代旅游休闲产业的发展规律以及我国汽车普及率逐步提高的现状,逐步把自驾游、休闲游、度假游作为未来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加快我国传统旅游业向现代旅游休闲业的转变。

(二)树立“大旅游”和“旅游―休闲”的理念,探索、建立现代旅游休闲产业的发展模式。进一步拓展旅游休闲业的产业链条,由传统旅游景点的简单开发向的现代旅游休闲业的综合开发、系统开发、深层次开发转变,推动旅游业态从游览观光、简单发展型向度假休闲、深层开发型转变。逐步形成观光旅游、探亲旅游、教育旅游、探险旅游、科学考察旅游、民俗旅游、生态旅游、会展旅游、体育旅游、保健康复旅游、文艺旅游、美食旅游、购物旅游等多种方式的主题旅游,围绕“休闲”理念来策 划旅游景点的开发、营销和服务。

(三)加快旅游业机制改革,推进旅游休闲产业的组织制度创新。鼓励网络营销、网络预订(门票、宾馆)消费等新型业态发展,支持品牌宾馆、特色餐厅、农家乐、主题公园等各种类型的经营者共同繁荣、互补发展。基于我国城乡间、地区收入差距的存在,居民对旅游需求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基于此应鼓励旅游景点针对不同消费者进行市场细分,实现特色经营、特色发展。

(四)完善服务设施和水平,加强旅游点的“硬件”和“软件”建设。继续加强公路、餐厅、宾馆等基础设施建设,在各地筹划、建立服务便捷、信息完善的旅游信息中心。在免费旅游信息及地图、洗手间、公路指路牌等设置上,都应加强服务意识,突出安全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从各方面细节着手,着力培养高素质从业人员队伍,加强饮食、旅游安全等“软件”建设,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五)加强对旅游业的立法、执法及监督,认真处理对个别地区旅游业的不满和投诉。针对居民对旅游业日益提高的要求以及旅游业投诉增多的现状,发挥政府相关部门的作用加强监督管理,倡导品牌意识和行业自律。使旅游地的从业者真正明白品牌、声誉与收入的相关关系,以及自身经营行为与旅游地品牌、声誉的关系,尽最大努力避免在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恶名远扬”。正确处理长期与短期、旅游与休闲、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推动我国旅游休闲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六)借鉴美国等国的经验,针对个别贫困地区进行旅游项目扶贫。在这方面,美国通过发展旅游休闲业带动落后地区或自然条件恶劣地区经济发展的经验值得借鉴。大西洋城、拉斯维加斯、印第安人保护开发区等,或属于经济落后地区,或自然条件恶劣,或相当于我国的“老少边穷”地区,美国分别通过合法化法案、旅游业扶持、文化遗产保护等特殊政策,促进了这些地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不仅促进了就业、增加了居民收入,而且成为当地的龙头产业和持续发展,其经验具有较强的普适性。

注释: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网站。

② 《WordNet》词典对Recreation的解释是activity that refreshes and recreates; activity that renews your health and spirits by enjoyment and relaxation,意思是一种“恢复与再创造的活动,通过娱乐与休闲赋予你的身体与精神新的活力的活动”,并非单纯的“娱乐”的含义。

参考文献:

[1] Archer B, Cooper C.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impacts of tourism[M]. Global tourism:The next decade,Toronto: Elsevier, 1994: 73-91.

[2] 蔡红.中国高端旅游市场:定位与开发[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3] 林左鸣.广义虚拟经济――二元价值容介态的经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范文7

关键词:文化战略 传媒业 发展战略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文化建设新局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总纲领。现阶段,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传媒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

当今,对传媒产业的认识逐渐形成共识。2001年4月,中国证监会公布新版《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传播与文化产业被定为上市公司13个基本行业门类之一。其中,传播与文化产业又分为出版、声像、广播电影电视、艺术、信息传播服务业,显示出我国已经有将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合并为一个大类的趋势。目前,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传媒产品消费潜力最大的市场。

传媒产业发展理论分析

(一)传媒产业的内涵

传媒产业是指传播各类信息、知识的传媒实体部分所构成的产业群,它是生产、传播各种以文字、图形、艺术、语言、影像、声音、数码、符号等形式存在的信息产品以及提供各种增值服务的特殊产业。这一概念产生于美国,后逐渐被其他国家广泛接受。但是对于传媒产业的具体含义,中外学者还存在一些分歧。有的学者认为传媒产业是由传播媒介等信息传播行业组成的产业群;有的认为传媒产业包括生产、提供传媒产品以满足人们精神生活需要的经营性活动;有的认为是媒介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经济体现,媒介市场化之后才能称之为传媒产业。一般而言,广义的传媒产业是指与传播活动相关的所有组织的经济活动的总和;狭义的传媒产业是指除政府传媒管理部门以外的各类媒体以及为媒体生产提品或服务的组织和机构。通常所说的传媒产业一般是狭义的传媒产业。

(二)传媒的产业特征

1.一般产业特征。产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也是具有某类共同特性的企业集合。传媒产业具有产业的一般性特点:传媒产业是一种社会化大生产,具有生产、流通、交换、消费等基本环节,符合市场条件下经济运作的全部过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传媒面向的是大众消费者,其运作必须满足市场上消费者的需求。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传媒产业的消费市场逐渐增大,这要求传媒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才能在市场中生存下来。

2.信息产业特征。信息产业的产业形态最主要的特征是,产业活动的客体即劳动的对象是一种无形的、非物质的信息。并且产业的劳动力结构是以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软件设计人员、信息处理分析人员等脑力劳动者为主体。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传媒产业是信息产业的一个重要部门,因为传媒业在产业形态和产出形态上具有鲜明的信息产业特征。首先,传媒产业同一般信息产业一样所处理和运用的基本材料是非物质的信息,所采用的基础设施和技术设备都是信息技术产业部门提供的高技术产品;其次,传媒生产以对有用的信息的采集为起点,经过整理、加工、存储、传输过程,或以纸质媒体的形式,或以电子媒体的形式生产出来,然后投放市场。

3.文化创意产业特征。传媒产业是一种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重要分支。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通过对知识资源的开发利用而衍生出无穷尽的新产品、新市场、新机会,进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产业。传统行业,如制造业通过出售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新产品给消费者,以实现产品的价值。但是传媒产业并不需要出售有形产品,仅仅凭借新的想法、概念就可以在市场上取得丰厚的收益和回报,因此创新在媒体产业别重要。

(三)传媒的意识形态属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传播技术的进步,媒体在社会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意识形态影响力。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了我国的传媒必须具有很强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属性。因此,我国媒体传播的内容必须反映社会主义主流的思想观念,符合社会主义的价值观。要坚持媒体体制改革,但是这种改革不能削弱党对舆论的掌控,不能削弱党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

我国主流媒体肩负着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责任。一方面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起着传递党和人民的心声,宣传党的政策和方针的作用;另一方面,媒体能引导社会公众舆论,引导正确的价值取向,有利于人们牢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发挥着意识形态的导向作用。可以看出,媒体具有十分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对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主流媒体也肩负着抵制西方腐朽意识形态,反对传媒霸权的重要责任。

我国传媒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传媒业内外部生存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当前传媒生存与发展的大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一方面,随着我国市场化的不断深入,我国传媒产业必须经历市场化的考验。随着市场化的改革,传媒产业逐渐改制成为企业制,自负盈亏,这就意味着传媒产业必须调整思路,考虑受众的需求,开发适销对路的传媒产品。否则,传媒企业只能在市场化的改革中被淘汰。传媒市场化要求传媒体系必须进行结构性调整、制度创新、体制创新。另一方面,我国传媒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国加入WTO 以后,我国将遵守有关协议将传媒业开放给国外的竞争者,由于我国传媒业目前的实力有限,其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与国外传媒大鳄较量,我国传媒的实力还存在很大差距。如何尽快壮大自身实力,迎接全球化传媒发展的挑战,是目前传媒业发展的重大问题。

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范文8

    学习历史知识,不仅要理解和识记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而且要从更宏观的角度把握历 史的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死记一些支离破碎的历史知识意义甚微,而应侧重于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历史概念的理解、阶段特征和发展趋向的理解、马克思主义观点的理解。学习历史知识,应该从整体出发, 掌握关键性的史实,抓住历史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科学的、有层次的历史知识结构。

    在此,我们以世界近代史为例,谈谈世界近代史单元知识结构的总体设想。我们以为它可以概括为一句话 :“一个形态,两大时期,三条线索,五个单元。”大家知道,世界近代史始于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止 于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世界现代史始于俄国十月革命,此后开始了两种制度并存的历史)。正是在这 270余年期间,资本主义制度逐步取代封建制度,形成了一个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世界近代史主要讲的就是资 本主义社会形态的历史。

    世界近代史可分为两大时期:首先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1640—1870)。这一时期又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是早期(即工场手工业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这一阶段资本 主义国家还寥若晨星(荷、英、美、法),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还处在封建的或封建制度以前的发展阶段。但 是,资本主义已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第二阶段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工业资本主义时期。由于第一次工业革 命,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开始了蒸汽机时代的工业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这一阶阶由于资产阶级革命与改 革,使一系列重要国家(俄、日、德、意)进入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下来。19世纪 50、60年代,“自由”资本主义进入鼎盛,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其次是垄断资本主义时期(1870—19 18)。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工业资本主义时期。19世纪末的(1870年以后)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生产力的 发展从蒸汽机时代跨入电气化时代,垄断资本主义形成(现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基本定型),主要资本主义国 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世界近代史有三条基本线索:首先是资本主义的产生、确立、发展和演进为帝国主义的历史,这是世界近 代历史发展的主流;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引起了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资本主义社会两大 阶级矛盾的激化,引起了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这就是世界近代史发展的三条基本线索,也可称之为近代 世界的三股历史潮流。

    在考虑世界近代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和三股历史潮流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把世界近代史的基本内容编组成 五十单元:

    第一单元: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这一阶段历史发展的重心在英、美、法三国。包括《世界近现代史》 上册1、2、4、5章。重点掌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及法兰西第一帝国等重要 历史知识,中心问题是理解资本主义在欧美先进国家是怎样开始确立的。然后复习17至18世纪的俄国,这时的 俄国还是盛行农奴制的封建国家,重点是彼得一世的改革和扩张,要理解与西欧先进国家(荷、英、法)相比 俄国的落后性。

    第二单元: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包括上册7、9、10、11、13、14章。资本主义的第 一次工业革命最早开始于英国,工业革命是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生产的大工业的飞跃,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这就从物质上增强了资本主义的力量,充分显示出资本主义制度比之封建制度的优越性。1848年欧洲革命是继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之后,又一次声势浩大的资产阶级革命浪潮,由于它所处的特定历史条件,呈现出与早期资 产阶级革命不同的特点,体现了工业资本主义时代降临时的历史大潮。19世纪50、60年代,新的资产阶级改革 和革命的浪潮广阔地开展起来,重大的历史事件诸如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德意志和意 大利的统一。俄、日通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美国南北战争废除了南 方的种植园奴隶制,加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起飞。德、意通过王朝战争的道路完成了 统一,标志着德、意也跨入资本主义时代。这时,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了,英、美、法、德、俄、日、 意成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至此“自由”资本主义进入了鼎盛时期。

    第三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帝国主义的形成。包括上册第16章和下册第1章。其时间范围约从1870年至1 918年。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导致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从蒸汽 机时代跨入电气化时代,造成了生产力的大发展。这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垄断组织(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中出现的适应和推进生产力发展的生产组织形式)应运而生,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在帝国主义形成时期,各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呈现出各自的政治、经济特点。由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 衡,帝国主义列强掀起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形成两大军事集团,终于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四单元:近代工人运行和社会主义运动。包括上册8、15章和第16章部分内容。重点掌握科学共产主义的 诞生,第一国际,巴黎公社,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成立和列宁主义诞生等重要历史知识。科学共产主义在19世 纪中期的诞生有其历史的必然性;自从有了科学共产主义理论,工人阶段的斗争就有了科学的思想武器作指导 ,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开始成为一股历史潮流。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已形成的条件下,各国工人阶级的斗争日益 带有国际性的特点。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的成立正是这种国际团结精神的体现。第一国际期间工人运动取 得的最突出的成就,是1869年德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建立和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巴黎公社是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19世纪末,国际工人运动呈现新的特点(合法斗争为主)。俄国布尔 什维克党的成立和列宁主义的诞生,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其后发生的俄国1905年革命成 为十月革命的“总演习”。

    第五单元:近代民族解放运动。包括上册3、6、12、17章。先掌握“西欧国家争夺殖民霸权的斗争”,目 的在于理解近代资本主义殖民体系是怎样开始建立的。近代民族解放运动有三个阶段: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 丁美洲的独立战争;19世纪中期,亚洲革命风暴;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 。复习时应掌握每一阶级民族解放运动的原因、概况、特点和结果。

    在单元知识结构复习的基础上,还应对世界近代史的基本内容进行专题性整理,形成专题知识结构。先整 理英、法、美、德、俄、日、意七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别史专题,掌握每个国家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纵 向联系,并理解每个国家在世界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所处的历史地位和影响。然后再整理一个国际关系(特别 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史专题,以理解不同国家之间的横向联系。

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范文9

关键词:孝义;资源型城市;转型路径

孝义市是一个典型的以煤立市的县域经济体,作为城市主导产业,煤焦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孝义市创造了高速增长的地区生产总值,带动了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由于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煤炭产业发展所消耗的资源和环境成本迅速提升,可持续发展面临诸多障碍。要从根本上解决孝义市目前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必须加快以产业结构转型为重点的城市转型步伐。

一、孝义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孝义市位于晋中盆地西南隅,是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工业城市,经过多年的发展,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十一五”期间,该市经济发展迅速,2006年,孝义市地区生产总值达133.1647亿元,成为吕梁市地区生产总值第一个超过百亿的县市;2007-2012年间,连续五年被评为“中国百强县”;2012年,孝义市地区生产总值390.09亿元,占吕梁市地区生产总值的30.8%,其中第二产业占比74.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8.25亿元,远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1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221.25亿元,占吕梁市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32.6%。

孝义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主要有:(1)产业结构过于单一,煤焦产业在整个工业中所占的比重居高不下,制造业等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经济结构偏重,不利于新型工业化发展。(2)经济发展动力不足,波动幅度较大,2008年经济危机以后,由于煤炭市场价格下降、需求萎缩等因素的影响,煤焦产业的发展遇到了较大困难。(3)经济增长的高速度与居民实际收入的缓慢增长并存,煤炭和炼焦产业发展迅猛,但能够共享所创财富的人是少数的。(4)煤炭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伴有煤炭的大量开采,采煤造成了大量的矿区土地裂缝、水土污染,给矿区农业生产及居民生活、生产都造成了很大的困难。(5)孝义市在城市、城镇功能建设上还有很多问题,第一,城市职能结构模式落后,工矿职能过于突出,城市服务职能及为第三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均显不足;第二,区域中心城市规模小,矿区城市城市化水平低,难以发挥城市对周边乡镇农村的经济带动及辐射作用;第三,矿区生态环境严重影响到了孝义市作为一个城市的生态环境水平,环境污染严重。

二、孝义市转型发展机遇挑战分析

孝义市转型发展的主要机遇有:① “十二五”时期,全国资源型城市都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国家对于促进转型的政策实施具有一定的持续性;②2012年年初,国家发改委通过了对辽宁阜新等12个城市(地区)为资源枯竭城市(地区)的决定,孝义市成为山西省唯一一个通过审查的城市,“十二五”期间得到国家资金及政策上的支持较多;③经济危机以后,国际产业转移的区域格局发生了变化,可以顺应市场取向,选择效率较高、发展较好的部分产业进行产业承接;④孝义市政府在“十一五”期间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的建设、生态环境的治理、教育水平的提升,为孝义市在“十二五”期间加大转型提供了坚实基础。

孝义转型发展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有:① 作为一个资源型县域经济体,其转型之路虽有共性之处,但也有其个性,需结合自身实际状况在探索中步步前进;② 孝义市同其他资源型城市一样,经济结构具有较大的稳态性,严重的路径依赖会成为转型的一个重大挑战;③ 受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影响,煤焦企业发展放缓,转型过程中招商引资难度也会加大。

总之,综合分析孝义市在“十二五”期间经济发展及城市转型所面临的国内国际环境,要实现孝义市的可持续发展,虽然转型难度大、面临的挑战多,但也要抓住机遇、积极转型。

三、孝义转型路径探讨

根据上文的分析,孝义市的转型发展需要以煤炭产业和焦化产业转型为重点,进而分析其城市转型路径。孝义市的转型路径主要有以下几点:

1.煤炭产业的转型

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孝义市要实现煤炭产业转型,需要注意以下问题:第一,在煤炭资源枯竭的情况下,有节有度地进行煤炭开采工作,搞好煤炭资源的战略储备。第二,在市场资源配置的前提下,建立煤炭工业园区,扶持、培养一批高精尖项目。第三,继续实施煤炭改革,加大兼并重组的力度,实现煤炭产业的规模化发展。第四,要加强政府对煤炭产业部门的监管,根据价格波动的幅度调整煤炭部门的利润空间,通过征收类似存款准备金的部分来缓冲煤炭价格波动引起的经济增长波动。

2.焦化产业的转型

焦化产业作为一种接续产业,对包括孝义在内的煤炭城市都具有重要意义,孝义市焦化产业转型路径主要有:第一,用高新技术改造企业,大型焦化企业逐渐建立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提高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及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第二,加大焦化产品的回收利用程度,延伸焦化生产产业链,做好“煤-焦化-精细化工”的产业链生产。第三,建立环境保护机制和补偿机制,一方面,严格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交易原则,准确评估排污收费标准,另一方面,焦化企业应按照国家环保要求配套煤化工产品回收系统,减少污染的同时,提高资源利用率。

3.其他方面

孝义市在转型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第一,根据实际区位优势条件,找准市场方向,建立特色农产品加工生产基地;继续拓宽市场,引进先进加工生产技术,做大做强孝义市的核桃等经济林产业。第二,资源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在自然资源的开采利用上,合理规划资源开采,注重“节流”;树立大资源的理念,综合利用当地人文社会资源,实现城市的突破性发展。第三,注重城市经济圈建设,积极融入介孝汾经济圈,加强区域联系,实现优势资源整合与互补,提高资源型城市的整体效益。第四,政府应加大对矿区生态环境恢复与产业转型的支持力度,引导矿区人口向城市、城镇的集中,促进服务业的发展,并鼓励煤炭部门收入向当地非煤产业的投入,政策上扶持制造业及第三产业部门的发展,增加非农产业劳动力就业岗位。

总之,孝义在转型过程中要做到:第一,从实际出发选择和优化支柱产业,既要在原有结构上通过技术改进和制度创新做大、做优、做强城市支柱产业,又要利用已经积累的资金、劳动力等条件发展替代产业。第二,适应市场,调整产业深加工中的产品结构。一方面,坚持走“深度加工、综合利用、多种经营”的道路,通过技术的引进是资源的利用有更多的层次,减少资源浪费,增加资源使用效益,使产业由初级产品向产品深加工转化;另一方面,要在技术的基础上拓展国内国际市场。第三,适应时代,淘汰落后工艺,引进先进设备,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作者单位: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田霍卿.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思考[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

[2] 吴雨霏.浅谈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以及三种转型模式[J].中国矿业,2010(19):24-28.

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范文10

关键词:服务劳动;财富;需要;生产劳动

中图分类号:F0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09)06―0155―05

人的实践本质对于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财富基础而言具有决定意义。劳动作为实践的最基本的表现方式,在财富生产与创造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创造了人,也创造了人类世界。随着人化世界的拓展,劳动与财富的关系也经历着实践的检验与历史的变迁。从实物产品的生产在人类劳动实践中占据主导地位发展到无形服务大规模地兴起,不仅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也生动地体现了这种关系所包含的内容的嬗变。如果说在前服务经济时代,劳动与财富生产的关系还囿于物质实物形态生产与变换的束缚中,那么在服务经济时代,劳动,特别是服务劳动与财富生产的关系,则取得了实质性的发展。

然而我们在理解二者的关系时,往往从指向客体的价值途径来获得证明,却未能从人化世界中最重要、最根本的主体――人的本身、从人的需要来获得对服务劳动与财富生产关系的认识。有鉴于此,本文试图运用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对该问题做一尝试性分析。我们的分析首先从劳动对于财富生产的重要意义人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服务劳动在当代财富生产中的地位,并且将分析的视野进一步拓展到财富尺度变化的情况。

一、劳动于财富生产的意义

对财富的认识,既包含着主体的意义,也受限于财富本身。既然财富仅对于人而言才有意义,因此,要想获得对财富全面而准确的认识,必须在属人的世界中进行,并将其置于人类社会生产实践中予以考察。马克思认为:“财富从物质上来看只是需要的多样性。”而需要的满足是人和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前提和条件,需要的拓展则成为人类经济行为和社会进步的内在动因。人的需要多种多样,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且处于发展与开放的状态中,既体现了人的生存与谋利意识的主观性、目的性与能动性,又取决于社会生产的发展水平,即人能在多大程度及何种水平上创造出满足自身需要、存在于自身之外的对象,也即使用价值。因此,财富的首要意义就在于对人而言它所具有的使用价值。

然而,使用价值成为人类需要与财富的主体,其可能源于人类生存的现实世界本身,即自然禀赋,也可能是纳入人类实践的范围、经劳动作用的产物。那么,何种来源的使用价值所形成的财富对人的存在与发展更具关键而积极的意义呢?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而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因此,在属人的世界中,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不仅在于自然财富的利用,更在于社会财富的创造;不仅在于自然需要的满足,更在于社会需要的实现,打上人类劳动实践的烙印成为社会财富与社会需要的基本性质。财富的生产就表现为:人类使用自己身上的自然力,去作用于自然物质对象,改变自然物质对象的原生性质和形态,形成能满足主体需要的有用性质和使用价值。

上述对财富劳动性的分析表明,人的需要与人的劳动实践对于财富界定及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人类的劳动实践与财富的创造又总是处于具体的历史过程中,是特定生产关系的体现,因而在不同社会形态中,基于不同的生产力水平,人类对财富与劳动又有着相异的认识,具体表现在对财富与劳动的二分法上面,即一般意义上的财富与特定社会形态下的财富,生产劳动以及非生产劳动。在这种划分的背后,不仅包含着财富内涵与生产劳动范围的拓展――从有形财富到无形财富,从物质实物形态的劳动到非物质实物形态的劳动,而且存在着二重意义上的财富与劳动各自内部的分化、背离与趋向统一以及二者之间关系的历史变迁。这对于理解劳动于财富生产的意义至关重要。

在原始社会,极为低下的生产力决定着生产的目的为直接满足人的需要,同时也是氏族部落和公社共同体的共同需要。物质消费品的生产对生存而言是基本且必需的,劳务显然并未上升到必要的地位。因此,几乎所有的劳动都可归为谋取物质必需品、创造财富的生产性劳动。到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着这些代表财富的使用价值同样一般地表现为各种实物产品,而不是以非物质实物形态存在的劳务,所以从事劳务的劳动一般地被视为非生产劳动。及至以商品生产为典型形态的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极大提高,财富在特定社会形式下从直接满足人的需要的使用价值变成了价值,生产劳动也从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转变成创造价值的劳动以及创造剩余价值的劳动。因而凡是能创造价值与剩余价值的生产劳动均被纳入到资本主义生产体系中,而不论其劳动的外在及产出形式如何。由此可见,不仅劳动从普遍的生产劳动分化为生产与非生产劳动,财寓也逐步从使用价值过渡到价值的形式。这种分化与背离的状况在经济学说发展的历史上同样有所表现。

在经济学说史上,重商学派视金银为财富的唯一形态,因而将财富的获取集中在流通领域,由此视商业劳动,特别是对外贸易过程中的劳动为生产劳动。而重农学派则认为社会财富的真正源泉是农业而非商业,将研究财富的视野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认为农业劳动才是唯一的生产劳动。到了古典经济学家的代表人物――亚当・斯密那里,财富的创造适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大工业发展的要求,揭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由此“抛开了创造财富活动的一切规定性”,打破了以部门划分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局限,将人类对劳动在财富创造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的认识推向了新的水平。但是无论是重商学派、重农学派还是斯密,他们都将财富视作货币或货币所表现的价值而非具体的使用价值,这就决定了他们不把生产劳动看作生产某些特定的使用价值的劳动,而是看作一般的生产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劳动。因此,在价值存在并充分发展的资本主义条件下,凡能创造价值、特别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劳动对于获得以价值、尤其是剩余价值为灵魂和核心的财富而言意义极为重大。

具体来看,在资本主义初期及成长阶段,特别是资本主义前时代的阶级社会,劳务,特别是阶级社会中发生在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服务”活动,显然属于一小部分人的奢侈需要,与满足全体人类生存、发展和享用的共同需要的使用价值――这个一般意义上的财富之间有着巨大差异,加之带着浓烈的阶级色彩,难以被认为是创造一般意义财富的生产劳动。而在资本主义发展成熟阶段,生产力水平的巨大进步开拓了世界范围内的广阔市场,孕 育并产生出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分工、协作与联系。而非实物形态物质产品,即服务,虽然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和成长阶段依然被笼罩在物质商品生产下,但是这种生产方式,又内在地要求其加入到资本主义价值体系中,从而进一步脱离了小商品生产的阶段,表现为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形式,服务劳动由此获得了特定社会形态下创造财富的生产劳动的“合理内核与外衣”。

三、服务劳动在当代财富生产中的地位

从囿于自然需要的桎梏到社会需要的充分发展与实现,从实物形态财富的追求到包括非实物形态财富――服务产品的创造,服务劳动经历了由非生产劳动向生产劳动的转变。这种变迁反映出人类需要在深度与广度上的加深与拓展,体现出生产力水平的不断进步和提升。马克思说:“任何时候,在消费品中,除了以商品形式存在的消费品以外,还包括一定量的服务形式存在的消费品。”事实上,劳务,这种最初的服务形式在人类社会中久已存在。只是在生产力水平较高的资本主义,特别是资本主义进入后工业化之后,由于服务业的兴起,服务劳动在生产中的地位才真正被重视并得以确立。

那么服务劳动在当今社会的状况究竟如何呢?日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服务业的产值与就业人数已经占到本国国内生产总值与就业人数的2/3左右,足见服务劳动在财富创造中的举足轻重的地位,以至于人们谈论服务业必引用“配第一克拉克定理”。这种状况同时给予了“服务劳动向创造财富的生产劳动转变”这一判断以无可辩驳的经验事实支持,预示着服务经济时代中人的需要观、劳动观、生产观、消费观以及财富观都将面临重大变革。人与人类社会将更快地从基本的生存需要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获得更大的以发展为目的的满足需要的空问。这些空间包括需要的层次空间、劳动的拓展空间、生产与消费的结构空间及财富的延伸空间,它们将在经济全球化以及一次比一次迅猛的科技革命浪潮中愈加膨胀,并又融合生成彼此紧密相连的整体空间。而服务劳动在其间则占据重要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马克思关于“社会需要即从社会生产和交换中产生的需要越是表现为必要的,现实财富的发展程度便越高”的论述引领我们回到人类需要的起点上对服务劳动进行分析。生产力水平越落后,生产越不发展,需要的内容也越简单。早期原始社会的人类食不果腹、维持人种延续的自然需要为全部需要。随着生产发展,人类经历了三次社会化大分工,劳动职能的独立与分化才为需要的发展与提升创造了初始条件。前资本主义时代的人们,根本无法想象资本主义所创造的生产力如何史无前例地扩张人类的社会需要。那些原本带着阶级压迫色彩、属于少数人奢侈消费的服务活动逐步成为大多数人的必要的需要,诸如教育、娱乐、艺术、保健等等,它们越过了阶级的界限,在社会中以各种形式广泛存在,在商品经济社会中,还以具有价值与使用价值的服务产品身份被纳入到商品生产的体系中,因而在需要膨胀的同时,财富的内容也扩大了。虽然此时的财富没有直接以使用价值的形式提供给消费者,但是却向着一般意义上的财富靠近了,因此将这些活动视作生产劳动也是极为自然的。然而需要的拓展不仅仅表现在已经存在的需要向着人类共同需要的方向发展,更在于新的需要在急速发展的生产力的催动下泉涌般地被生产出来,而最为典型的莫过于生产需要。

考察当今社会经济部门,分工不断向纵深发展,不仅表现在行业部门之问的分工,从而为生产不同使用价值的劳动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与依赖创造条件,同时表现在企业内部生产过程的分工,涉及产品不同组成部分之间的分工,不同工序的分工,同一生产过程中的脑体分工。而社会化分工是生产需要的直接体现,新的生产领域、新的行业部门同时产生了,而生产劳动的职能也愈加丰富、复杂,且在协作分工的要求下日益形成一个难以分离、不可分割的整体。而在这个整体中,有相当大一部分属于服务劳动。

依据我国2003年的对三次产业划分的规定,除一、二产业外的行业均归人第三产业,也即服务业。其中一位数的服务业类别共有15大类,两位数的服务业则包括48类。如此多的服务业门类几乎全部覆盖了人们的生产与生活需要,涉及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的各个经济环节。如果按照1975年由布朗宁(Browning)和辛格曼(singlemann)提出的服务业分类的思想,可将其划分为四大类,包括生产业、消费业、分配业与社会公共业。而每一类服务业在当今社会经济中都日益成为经济生活整体的必要的部分,成为财富创造的不可或缺的环节。瑞德(Rid―die)认为,“服务业是促进其他部门增长的过程产业。……服务业是经济的黏合剂(glue),是便于一切经济交易的产业,是刺激商品生产的推动力。”他的这种关于“黏合剂”的表述生动地反映出了当代经济生产与生活中服务业所起的作用。这不由得使人想起马克思的“总体工人”的思想:“新生产部门的这种创造,……不仅是一种分工,而且是一定的生产作为具有新使用价值的劳动从自身中分离出来;是发展各种劳动即各种生产的一个不断扩大的日益广泛的体系,与之相适应的是需要的一个不断扩大和日益丰富的体系。”那种把生产劳动看成是一个由不同职能(包括服务劳动的职能)结合在一起的、有机的分工体系,与需要体系共同决定着财富的生产。

但是服务劳动的作用不仅仅是“黏合剂”,也不仅仅是一般地创造财富的劳动。只要仔细研究一下具体服务劳动的性质,我们就不难发现,在如此广泛而庞杂的服务门类中,各种服务劳动的地位并非是齐平的。与发展历程较长的诸如交通运输、仓储邮政、批发零售等分配劳动相比,包括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金融保险、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等生产劳动在生产中愈来愈居于主导支配地位。这些服务劳动以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特征居于财富生产金字塔的顶端,成为“总体工人”的大脑,对生产组织及生产、生活方式具有变革性的影响,在经济利益的分享中也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可见,服务劳动在当代财富生产中不仅必要,而且十分重要,不仅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同时在生产力的进步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主导性的关键地位。

上述分析已为我们勾画出多空间融合的图景。人类的需要层次空间在不断向高端攀升,劳动空间也随之拓展。如今我们不可能在生产物质实物形态成果的劳动与生产非物质实物形态成果的劳动之间依然保留不可跨越的鸿沟,其界限模糊了,融合了,生产劳动的范围逐步在扩大。而生产与消费的结构空间更清晰地反映出服务劳动如何改变着我们的生产结构,让生产与消费的空间“软化”,从而具有更大的张力。至于财富的空间则更是获得前所未有的延伸,无形财富的纳入对于前人而言自然是难以理解的。

四、财富尺度的变化与服务劳动的发展

服务劳动加入到创造财富的劳动体系中成为 这个日新月异的经济世界的一大特征。然而问题并没有就此完结。现代财富表现的主要形式以商品为主,更进一步说是价值与剩余价值。我们不能否认财富采取商品、价值的形式是生产力发展的使然,但是这与直接以使用价值形式表现的一般意义上的财富显然有着差距。马克思指出:“古代的观点和现代世界相比,就显得崇高得多,根据古代的观点,人,不管是处在怎样狭隘的民族的、宗教的、政治的规定上,毕竟始终表现为生产的目的,在现代世界,生产表现为人的目的,而财富则表现为生产的目的。事实上,如果抛掉狭隘的资产阶级形式,那么,财富岂不正是在普遍交换中造成的个人的需要、才能、享用、生产力等等的普遍性吗?财富岂不正是人对自然力――既是通常所谓的‘自然力’,又是人本身的自然力――统治的充分发展吗?财富岂不正是人的创造天赋的绝对发挥吗?”可见,从以使用价值作为生产直接目的的自然经济社会发展到以价值及剩余价值生产为目的的资本主义,人本身服从于物的生产,而物却上升为统治人的异己力量。这种财富观念的异化在显示其必然性的同时,又提示我们,对于财富的理解要回归到人的需要的终点上,回归到人的本质与人的发展上,由此必然需要对劳动与财富的关系在更高的层次上进行重新审视。

重商学派的主张之所以不能超越重农学派,其中一条重要原因就在于对财富的理解和认识存在差异。毕竟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下,重农学派将目光转向农业,为其价值财富找到了实物基础。这在物质产品还不能满足人们需要的情况下,无疑具有积极意义。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服务劳动与生产物质实物形态产品的劳动一样,在财富的生产上都具有重要地位,却依然没有脱离一个事实,那就是价值是财富的形式,劳动是财富的源泉。

白暴力教授曾将财富的生产分为三类过程,包括财富生产的自然过程、人类过程和社会过程,并认为劳动在三大过程中均发挥作用,但是对于人类过程及社会过程而言,劳动是财富的唯一人类源泉。这种建立在“价值范畴上的财富论”对于劳动与财富的关系认识是有意义的。但是我认为还需要发展。价值范畴并非永恒,财富内涵也在不断变迁,劳动价值论也终归是历史的,那么劳动于财富的重要性就不可能一成不变。这就涉及到财富尺度变化的问题。马克思说:“以劳动时间作为财富的尺度,这表明财富本身是建立在贫困的基础上的。”这种状况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情况下尤为明显,劳动时间的艮短直接意味着生产财富的多少,延长劳动时间,缩小自由可支配的时间成为增加财富的一种途径。但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作为财富的尺度就不再是劳动时间,而转变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科技的发展与应用使人类创造财富的时间大大缩短,从而使人们拥有更多的可自由支配的时间,人的实践能力与范围得到极大的提高与扩大。财富尺度从劳动时间向科学技术的转变,也是物质实物形态的生产劳动从统治地位向服务劳动兴起并后来居上的转变。而科学技术的创造本身就可纳入服务劳动的范围,其他的服务劳动的产生也是需要充分的“自由可支配时间”这一条件的。可见,财富尺度的变化与服务劳动的发展有着内在的联系。

劳动时间是衡量价值的天然尺度,采取价值形式的财富显然没有脱离“贫困”的基础。而服务劳动的产生与扩大则成为财富尺度变化与脱离贫困基础的手段与过程。今天的人们,有更多的时间与条件享受闲暇、享受服务消费,而服务商品的生产与提供则包含着劳动的自我扬弃。马克思认为,“财富的本质在于财富的主体存在。”由此看来,一般意义上的财富所针对的是满足人类共同需要的使用价值,其意义不仅仅限于人的享用,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而更在于人的发展。这就引出了财富的第三个尺度――自由时间即个性的自由发展。这是一个财富真正脱离贫困基础的阶段,价值的历史使命结束了,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划分也失去了意义,劳动不再是谋生的手段,直接劳动将被间接劳动所代替,而今天的服务劳动无疑将成为人们发展自由个性所进行的间接劳动的胚芽。

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范文11

[关键词] 和谐社会 文化产业 文化事业

一、和谐社会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为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提供了理论依据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进行创新的产物之一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这一科学概念一经提出,就被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并大力在全党全国范围内切实执行贯彻。和谐社会的要求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这六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它涉及了我国社会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很多内容,要实现的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一切行为都受思想的指挥。

当代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大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知识水平。培育四有人才,最终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文明的社会风尚,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为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提供思想基础和智力支撑。要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大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念。这些内容和目标的实现必须通过最基本的文化的发展来达成,所以,精神文明建设的大部分内容就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无疑,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壮大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将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做出巨大贡献。

二、我国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传统优势和限制性因素

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灿烂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为其提供了大量资源和发展空间。首先,我们的祖先凭借着勤劳和智慧,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素材。无论在天文历法、地理历史、医学药学、政治制度、科技创造、音乐绘画艺术、数学农学、物理化学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四大发明的广泛外传和利用,就是我们古代文化水平的最好证明。单是这五千年的历史,就给影视文化产业提供了用之不竭的材料。其次,我国地大物博,区域特色更加明显。各地区的文化差异同样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空间。促进各地区之间文化的交流,文化产业的跨地区发展和输送,将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内容。例如,发挥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文化的优势,开拓创新文化产业新方向,使很多不为人知的优秀特色文化走向全国甚至走向全世界。最后,我国人口众多,也为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和市场空间。那些保留着传统民间工艺的能人巧匠们所掌握的传统技艺,应该被我们高度重视而且充分被挖掘其潜在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他们不仅能创造经济价值,更能创造社会价值。因为那体现着我们的民族特色和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我国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优势是很多其他国家不能比拟的,但是,限制性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其发展的进程和速度。

首先,我们对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不够重视,缺乏文化发展的意识,很多有利资源都没有被充分挖掘和利用。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我国的端午节竟然被韩国抢先进行注册而得到了文化专利。这是一个惨痛的教训,我们应该深刻反思。审视一下我们对待自己土生土长的民族节日的态度不难发展我们对其文化意识的落后性和滞后性。很多传统节日和有意义的习俗都被外国传来的洋节日所挤占,圣诞节的红火远远超过了清明和重阳节。所以,前者带来的文化效应和经济效益始终大于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的,其中的损失不言而喻。

其次,我们对文化产业重视程度不够。我国目前的三大产业是农业、工业、和服务业。虽然文化产业在三大产业中各有体现,但始终没有被给予一个适合的地位。我认为文化产业应该单独被列出来以体现其重要地位。它不应该再是被隐含在三大产业中,而应该有独立的发展体系和发展机制。文化产业实际上是在三者的夹缝中生存的。

最后,改革创新的力度不够大,文化产业发展的体系尚未健全,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从理论到实践都缺乏指导和帮扶,并且已经有所发展的文化产业局限于部分公司和部门,没有形成全社会的文化大发展和大繁荣。

三 、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从基础做起,构建全方位的发展体系和机制

国家应该加大对文化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大对文化发展的财政支出,把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给予高度重视和热切关注。着力构建发展 文化的体系和机制,营造良好的文化发展制度氛围。特别要加强对文化发展的理论开发和指导,扶植理论构建和方法研究。建立健全文化发展的法律法规,特别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同时要放开适当放开对文化发展的限制,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鼓励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公众人物为文化事业做贡献,并对其进行社会价值的肯定。引导企业将文化发展做大做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同时要在国际上为我们的企业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社会要健全文化发展的体系,建立保障机制,开拓多种发展渠道,加大宣传力度,保护已有的文化成果,并进行创新和发展。特别要针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给予大力的开发和宣传及保护,整理我们的优秀文化成果,进行知识产权的界定和专利的申请,让端午节被抢先注册的悲剧不再重演。要鼓励除企业以外的广大人们群众进行文化发展的创新,提高人民的文化发展的意识和重视程度,真正让文化发展深入人民的日常生活。还要及时地将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成果积极转化为再发展的推动力,形成永续发展的氛围。

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最深厚的动力还依赖于我们的人民大众。我们要继承和发扬祖先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和文化传统,应该自觉提高知识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自觉树立文化发展的意识,提高对本国文化的保护的重视程度,摒弃崇洋,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我们的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积极开发创新本国文化,抵制西方国家低俗的文化产品,支持本国文化的发展。为我国的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和我们伟大的民族复兴以及文化大国目标的实现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侯明铎;;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浅谈淮南路东根据地的财政与贸易工作[A];黄桥战役史新探——纪念黄桥战役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范文12

解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新农村”这个概念早在上世纪年代就提出过,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重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赋予其崭新而丰富的时代内涵。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重复,而是我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针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提出的新的历史任务,也是对“十一五”时期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农村全面发展的一次新的重要探索。

十六大提出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制定“十一五”规划要坚持的原则中指出:“坚持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同时,又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摆在“十一五”时期主要任务的第一条,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建议》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阐述,不仅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丰富内涵所作的最新诠释,也为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指明了路径和方向。

一、重大意义

党的十六大指出:“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三农”问题在整个现代化进程中的权重有多大?《建议》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这一定位充分说明了中央对解决“三农”问题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性的全面把握和充分认识。换言之,就是没有农村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

二、丰富内涵

《建议》中二十个字概括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二十个字,内容丰富,涵义深刻。这五个方面不是概念的随意罗列,而是有其内在联系的。从纵向关系看,“生产发展”是总的前提基础;“生活宽裕”是指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它又是“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基础;“乡风文明”是指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村容整洁”既包括物质层面,又包括精神层面;“管理民主”是指政治文明建设方面的情况。总之,从“生产发展”到“管理民主”,体现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从物质层面到意识形态、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步步深入。从横向关系看,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要求,集中反映了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风貌。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生产发展的新农村。所谓“生产发展”,不仅指种植、养殖等农业生产的发展,也包括工业、贸易等非农产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发展,是对一切农村经济活动状况的要求。一句话,“生产发展”主要是指农村先进生产力得到新的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新的提高、农村经济得到新的飞跃。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重要前提和基础。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生活宽裕的新农村。所谓“生活宽裕”,就是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农民收入相应得到提高,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农民能充分享受科技进步、生产发展带来的成果。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没有用“富裕”,而是用“宽裕”,这不是文字游戏,“富裕”主要指财物的充裕丰富,而“宽裕”不仅指财物之富,也包括时间上的宽余、生活从容等生活质量方面的内涵。总之,“生活宽裕”主要是指农民的物质生活方面达到的程度和水平,也包括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高。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乡风文明的新农村。所谓“乡风文明”,是在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的基础上,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出的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光有物质上的富裕是不够的,农民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还必须注重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提高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的前提下,着力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文明程度。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村容整洁的新农村。所谓“村容整洁”,是对农村居住环境和生产环境的总体要求。它不仅仅是指农村的卫生状况,而应该包括更广的内容,主要是指农村的村落布局规划、农村的房屋建设、农村的道路和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村卫生状况等方面,其实质包括农村的硬环境建设的各个方面。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管理民主的新农村。所谓“管理民主”,是指农村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所要达到的要求。中国的农村问题很复杂,长期形成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使得农民的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和参与公共事务的意识非常淡薄。因此,实行村民自治是培养他们民主法制意识的有效举措之一,同时也能激发他们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主人翁的意识,从而真正推动广大农村的伟大变革和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