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人口学论文

人口学论文

时间:2023-03-24 15:28:25

人口学论文

人口学论文范文1

一、结果

(一)高中生的性别、学科、是否班干部、年级、民族和情绪智力的关系高中生情绪智力的平均数显示,女生(119.85±13.73)>男生(119.55±15.11),文科(119.53±15.03)>理科(118.16±14.85),班干部(121.00±13.70)>非班干部(119.51±14.35),高一(120.24±13.65)>高二(119.05±14.94),少数民族(120.05±14.44)>汉族(119.59±13.99),经过对平均数差异t的检验发现,高中生的情绪智力在性别、学科、是否班干部、年级、民族等方面没有显著的差异。这说明高中生的情绪智力在性别、学科、是否班干部、年级和民族之间的差异是没有统计学意义的。另外,高中生的性别、学科、是否班干部、年级、民族等可以解释其情绪智力的总变异量依次为0.0%,0.2%,0.2%,0.2%,0.0%。这就表明学科、是否班干部、年级对高中生情绪智力的贡献率都是0.2%,而性别和民族则几乎没有什么贡献。

(二)家庭和父亲相关的人口学变量与高中生情绪智力的关系1.描述统计和分析本研究搜集的家庭和父亲相关的人口学变量的详细信息见表1。2.家庭和父亲相关的变量对高中生情绪智力影响的多元回归分析与家庭相关的人口学变量对高中生情绪智力影响的多元回归分析,即做出生次序、常同谁生活、家庭所在地和家庭经济状况的虚拟变量对高中生情绪智力的回归,得出的结果见表2和表3。从表2可见,出生次序、常同谁生活、家庭所在地和家庭经济状况整体可以解释高中生情绪智力2.3%的变化;方差分析的显著性显示,显著度<0.05,表示回归模型整体解释变异达到显著水平,说明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具有显著的线性关系。从表2中B的估计值栏可以看出,在控制了其他变量之后前者与后者情绪智力的差异或变化值。比如,该列的第二个数据意指在控制了其他条件的情况下,家庭经济收入中等的高中生的情绪智力比中等以下的高2.316;而“老二&独生”一行则解释为家中排行老二的学生,其情绪智力会比相同条件中的独生子女低3.491。其中,该列的第一个数据显示,在中等以下收入家庭,经常同爸爸妈妈一起居住,家在农村,且为独生子女的高中生的情绪智力平均是116.74。该回归模型的回归方程式可以表示。但是,从显著性一栏可以看出,只有“中等以上&中等以下”“城市&农村”“老二&独生”3个虚拟变量的回归系数是显著的,表明该3个变量与因变量间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同时Beta分布一栏显示,在10个虚拟变量中,对高中生情绪智力的贡献从大到小依次是“城市&农村”“中等以上&中等以下”“老二&独生”“中等&中等以下”“老大&独生”“乡镇&农村”“老四及以上&独生”“其他&爸爸妈妈”“老三&独生”“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从整体上看,经常与高中生一起生活的家庭成员对高中生情绪智力的贡献最小。这说明,经常与高中生一起生活的家庭成员是谁,不管是不是父母,对高中生情绪智力的影响都不大;高中生家庭所在地和经济状况则相对重要,且对于非独生子女的家庭,学生的出生次序对其情绪智力的影响作用也不容忽视。父亲相关的变量对高中生情绪智力的多元回归分析,即做父亲的职业、年龄、学历及与父亲关系的虚拟变量对高中生情绪智力的回归,结果见表4和表5。从表4可见,父亲的职业、年龄、学历以及与父亲关系的虚拟变量的整体可以解释高中生情绪智力4.2%的变化。且方差分析的显著性显示,显著度<0.01,表示回归模型整体解释变异达到显著水平,说明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具有显著的线性关系。该回归模型的回归方程式可以表示。回归结果显示,“46到55&46岁以下”、“大专或大学及以上&初中及以下”二个虚拟变量的回归系数是显著的,表明该两个变量与因变量间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其中“高中或中专&初中及以下”变量的显著性(0.067)接近显著。同时这11个虚拟变量对高中生情绪智力的贡献从大到小依次是:“大专或大学及以上&初中及以下”“46到55&46岁以下”“其他&企业员工工人”“高中或中专&初中及以下”“56及以上&46岁以下”“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员工工人”“较好&很好”“自由职业个体&企业员工工人”“一般&很好”“专业技术人员&企业员工工人”“一般以下&很好”。从整体来看,学生自我报告的与父亲关系状况对高中生情绪智力的贡献最小,其次是父亲的职业。这说明学生自我报告的与父亲关系状况对高中生情绪智力的影响最小,父亲的职业的也不太重要;而父亲的学历和年龄相对很重要。

二、讨论

(一)高中生的性别、学科、是否班干部、年级、民族与情绪智力根据t检验结果可知,高中生的性别、学科、是否班干部、年级、民族在情绪智力上的差异是没有统计学意义的。其性别差异的结果与王才康对高一高二以及刘成伟对高中生的研究结果一致。Harrigan等人认为情绪智力没有性别差异,Ro-othman和Kirsten研究亦表明,性别没有影响情绪智力。但是也有不同的研究结论,比如张秋艳等人的研究发现中学女生情绪智力非常显著地高于男生;杨建锋等人的研究结论恰好相反。国外Schutte等人的研究发现,中学女生情绪智力显著高于男生;Ghazali研究则发现,男孩情绪智力显著高于女孩。年级差异的研究结果与耿亮等人的研究一致。民族差异上的研究结果与宛蓉对贵州大学生的研究相一致。综合对上述数据指标的分析,本研究认为高中生的情绪智力与性别、学科、是否班干部、年级和民族的关系不大,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二)家庭相关的人口学变量与高中生情绪智力总的来看,家庭相关的人口学变量对高中生的情绪智力有一定影响。第一,调查数据表明高中生的情绪智力跟他们是否同父母、祖父母或其他人经常生活在一起几乎没有关系,或者说其情绪智力受家庭结构的影响很小甚至没有影响。这一结论跟Lamb的观点相契合。他认为青少年广义的适应不受家庭结构的影响,而情绪智力其实属于广义适应的一部分。青少年有了情绪智力就有了最起码的健康心理的形式;相反,情绪智力不足,许多相应的问题可能会出现。当然,本研究没有十分具体的家庭结构数据,该结论还有待进一步验证。第二,家庭的经济收入状况和所在地对高中生的情绪智力有显著影响。经济收入中等以上家庭的影响明显高于中等以下。究其原因可能是,经济相对富裕的家庭中的孩子,可能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不一样的环境,比如外出旅游、公园娱乐、购物、走亲访友等。这就使得他们接触不同的人际关系多一些,得到了较多的学习和锻炼机会,其情绪智力也就高一些。第三,家庭所在地是城市的,其影响明显大于农村。这与张秋艳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城市家庭一般比农村家庭富裕,城市人口密集、知识密集的环境更利于孩子情绪智力的发展。Lifshiz认为教育的氛围影响情绪智力,城市的教育氛围好于农村,城市人口的受教育水平整体高于农村,且普遍重视子女的教育。竺培梁在其研究中进一步推测指出,中学生情绪智力城乡差异远大于城城差异。第四,不少研究指出家庭中子女的数量对子女的发展是有影响的。国外研究显示,家庭成员越少,青少年早期的情绪智力越高。国内王才康、刘成伟等人的研究也指出,独生子女的情绪智力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但是研究也显示,排行老四及以上的高中生的情绪智力反而高于独生子女。同时,四个变量的预测系数仅有“老二&独生”是显著的。本研究认为,家庭的大小对高中生的情绪智力是有影响的,且对于各个子女的影响可能是不相同的。其中,排行老二的受到了显著影响,情绪智力相比最低。所以,老二可能往往是我们家庭中容易被忽视的一个盲点,应该提醒我们更加注意加强对老二的关注、关爱和教育。

(三)父亲相关的变量与高中生情绪智力本研究数据显示,学生自我报告的跟父亲之间的关系紧密程度并不能预测其情绪智力水平。但总的来看,父亲相关的总体变量对高中生情绪智力的影响比家庭大。其中,只有“大专或大学及以上&初中及以下”“46到55&46岁以下”2个虚拟变量对高中生情绪智力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父亲为大专或大学及以上学历时,其对高中生子女情绪智力的正向影响作用大于学历在初中及以下的父亲。Yeh研究认为,父母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其情绪智力的水平较高;leman指出,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儿童的情绪智力就越高[27]。还有研究进一步指出,父亲的受教育程度在家庭环境对早期青少年情绪智力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28]。综合以上数据和分析,本研究认为学历为高中以上的父亲对高中生子女情绪智力的影响更大。另外,年龄在46~55岁的父亲对高中生情绪智力的影响作用大于年龄在46岁以下的父亲的。从数字可以倒推出,约20~30岁生养孩子的父亲,其对子女情绪智力的正面影响可能最强。从分析来看,父亲职业的差异对高中生子女情绪智力影响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总的来看,父亲为国家机关或事业单位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企业职工或公司和工厂员工的,其对高中子女情绪智力的正向影响作用均要大于父亲为自由职业者及个体从业人员。原因可能是:一方面,职业基本决定了父亲的收入,但是父亲的收入对子女社会情绪的影响不一定总是积极的,[29]这可能导致了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另一方面,前几种职业的人一般工作相对稳定,且受教育程度和能力相对更高,为子女智力情绪的良好发展创造了较好的家庭环境。当然,本研究结果还有待进一步验证分析。

作者:牛云霞黄青郑嫦赵德肃单位: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贵州师范学院继续教育科学学院

人口学论文范文2

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论文范文一:有关经济学人口资源环境的探讨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发展起来的理论经济学分支学科,自出现以来,发展非常迅速。

【关键词】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

一、当前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研究对象的认识不统一,且很少体现出经济学的特色

关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概括起来学术界主要有这样几类: (1)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口与资源、环境及其相互关系,或者研究经济过程和经济发展中的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总之是将人口、资源与环境三者关系作为研究对象。(2)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研究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上述关系中将经济纳入相互关系的研究中。

2.学科体系不严谨且缺乏整体性

从目前已经出版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教材和著作来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体系所包含的内容可谓是五花八门,由于在上述基本问题上的认识尚不统一,因此在其研究内容上也存在非常大的差异。由于学者们的研究背景和基础不同,以及对人口、资源和环境经济学学科对象的认识不统一,因此在研究体系构建上差异极大。

3.缺乏应有的基础理论支持

任何学科的形成,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理论基础。但是从目前来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除了借用已有的人口经济学、资源环境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中的各种现成理论,没有自己本学科独有的理论。或者在各学者所建立的体系中,有意识地忽略这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二、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进展缓慢的原因分析

本文试将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进行简单分析。首先,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学科渊源上看,该学科主要由原来的人口经济学学科发展而来,而非从经济学内部分化而来。从事人口经济学的大多是当前活跃在人口研究领域的学者,而随着很多大专院校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硕、博士学位点的建立,一些环境学科和经济学科也都出现了从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教学和科研的学者队伍。这些学者研究背景差异很大,而真正从事经济学主流方向研究的学者反而较少涉足这个新的学科领域。

第二,学科涉及的领域跨度过大,学者受学科背景局限对该学科比较难以驾驭。如前所述,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横跨人口学、经济学、环境学、资源学等众多学科领域,因此从事该学科的者需要具备或基本具备这几大学科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基础。然而,在现实中很少有学者能同时经受这几个方面的专业培训,或有精力同时对几个学科进行潜心深造。因此,这是阻碍该学科发展的一个现实原因。

第三,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几大学科之间的真正交流和沟通远远不够,尤其是经济学界对本学科的关注、实际参与比较缺乏。从国务院学位办设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以后,由一些著名大学牵头,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召开过四次本学科的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

组织者邀请了全国范围内主要博士点和部分硕士点单位参与,对学科的发展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就会议参加者而言,主要集中在人口学和资源环境学领域的学者,真正从事经济学研究的学者非常少见。除了这样一个平台的交流以外,该学科在其他方面的交流就很少。经济学家、人口学家和资源环境方面的专家,很少能一起对有关问题展开广泛的讨论,更别论展开争论了。

三、关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经济学视角思考

1.关于研究对象的经济学表述

如前所述,一些学者将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或矛盾作为研究对象。本文认为,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应当是本学科的研究客体,而不是真正的研究对象。再说,这也不是经济学的表述,而且很难将这样的两维交叉的关系直接纳入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中。因此,需要有一种经济学视角的表述,将人口与资环境关系纳入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和视野中。研究对象的确定,应该有一定的抽象过程。尤其是在我们将人口、资源、环境作为研究对象时。

2.关于用经济学外部性原理来分析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矛盾与问题的思考对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中的主要研究客体即人口与环境的关系,能否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来解释和分析呢?本文认为,经济学中的外部性理论就是一种很好的分析工具。

四、基本结论及探讨

1.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发展,必须进一步纳入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框架将其统一起来,该学科才能得到顺利健康的发展。需要有更多经济学、人口学、资源与环境学领域学者来共同协作,将其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对中国和世界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的学科。

2.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可以用经济学的理论加以抽象,以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和矛盾为研究课题,从人口与环境资源的共性加以抽象,将该学科的研究对象表述为研究在可持续发展系统(而非传统的经济增长)中人口、资源与环境稀缺性资源的合理调配(或配置)的学科。这样的表述,既符合经济学的惯例,同时又能充分体现人口、资源与环境关系与问题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复杂性和关联性,并具有超越传统经济学的更广阔的视野。

3.采用微观经济学中的成本效用基本分析手段,对人口资源环境关系与矛盾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也有着广泛的前景。当然,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经济学角度和视角远非这几个方面所能囊括。重要的是,我们怎样将经济学基本概念、基本视角以及分析方法,借鉴到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和问题分析中去,这应该是本学科需要做出极大努力的方向。而且,将人口、资源、环境等作为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共同引入经济系统之中,这不仅是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发展趋势,也将带来宏观经济理论的创新。

参考文献

[ 1 ]杨云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9: 23.

[ 2 ]吕红平,王金营.关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思考[J].人口研究, 2001, (5): 28-34.

[ 3 ]邓宏兵,张毅.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 3.

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论文范文二:超越经济人论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内容摘要: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在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比较严峻的情况下设置的理论经济学,担负着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现实使命。经济人假设是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在经济人假设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能否指导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值得商榷。文章从经济人的基本内涵、经济人对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的解释力来分析经济人假设对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适用性,最后指出,应该超越经济人 ,寻求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相适应的基本假设―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复合。

关键词:超越经济人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基本假设

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1990年10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联合下发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的基础上,在理论经济学的一级学科下设立了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二级学科。该专业自设置以来,在学科建设、理论基础和应用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并培养了一大批此领域的研究人才。尽管如此,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许多问题尚无定论,需要进一步探讨与研究。在学术界,关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理论假设莫衷一是。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否与主流经济学一样需要基本假设?主流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否同样适用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需要什么样的假设前提?本文将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设置的背景、现实使命、主流经济学关于经济人假设基本内涵、经济人假设是否对中国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具有解释力等角度来分析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否需要基本假设以及需要什么样的基本理论假设。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设置背景与现实使命

发达国家自工业革命以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以大量消费大量废弃为特征的消费方式,加上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剧增问题,导致了世界范围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而中国是世界上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较严重的国家之一。长期以来的粗放式经济增长导致资源低效与浪费性使用,三十几年来的经济高速增长引发了对水、土地、能源的巨大需求,有限资源承载着巨大的压力。经济增长过程中引发的资源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并已对经济增长产生重大负面影响。据估计,中国为环境污染和恶化付出的代价每年占GDP的8%-12%。中国的人口压力巨大,根据最近几次的人口普查数据,第三次人口普查为10.31亿,第四次人口普查时11.6亿,第五次人口普查时12.95亿,第六次人口普查为13.3亿,不断增长的巨大的人口数量对资源环境形成了极大的需求。而中国资源环境的现实情况是:耕地面积有限,能为全国人口提供充足粮食的能力受到制约;水资源短缺,并在水体污染以及工农业用水数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加剧了短缺;森林资源覆盖率低且质量不高,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建设对森林资源的需求;草地资源严重退化,矿产资源供需矛盾严峻等。我国的资源环境难以满足越来越多的人口对资源环境的需要。

在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交织在一起,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传统的发展模式已不能适应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迫切需要新的发展战略。唯有摆脱人口、资源与环境等多重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的未来才更美好。江泽民在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指出:在现代化的建设中,必须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的战略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的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在十五大政治报告中,又强调了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党的十五大把实施可持续发展确定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战略之一。自此,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我国的基本战略。

在此背景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于1997年研究生专业目录调整时设置,是适应综合解决人口膨胀、资源耗竭、环境恶化等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的需要而产生的。该学科的性质是经济学。曼昆认为经济学是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萨缪尔森认为: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资源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商品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根据著名经济学家的定义,经济学就是研究如何配置稀缺资源的一门社会科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将人口、资源、环境作为内生变量置于经济系统之中,研究人口、资源与环境如何有效配置与合理利用。事实上,在我国,资源与环境的稀缺性已得到了公认,而快速增长的人口问题一直被认为是中国的最大问题。人口是否是稀缺资源一直存在争论。长期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是粗放型的,靠的是要素投入数量的增加,劳动力是投入要素之一,大量的廉价低质量的劳动力是推动粗放型经济增长的一大动力。粗放式增长是一种不考虑生产要素质量的经济增长方式。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越来越需要高素质的劳动力,未来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要素质量的提高来实现,而我国劳动力素质一直很低,高素质劳动力的稀缺将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增长的限制性因素。所以,从劳动者素质角度来看,我国的人口仍然存在很大的稀缺性。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研究人口、资源与环境三种稀缺资源如何合理配置以及高效利用的经济学,该专业是适应现实需要而设置的,其目的是为了解决我国现有的资源利用低效、环境污染严重、人口数量多但素质低这些难题。以该学科为指导,实现人口、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该学科所负有的重要的现实使命。

如今,该学科已经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学科体系,但是还不完善,并且很多问题还没有一致的定论。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要担负起现实使命,必须要弄清楚在理性经济人假设下可否解决中国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需要什么样的基本理论假设才能指导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人命题及对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适用性 (一)有关经济人命题

现代经济学的经济人指的理性的、自利最大化的人。自从亚当斯密对经济人作出详细论述以来,经济人命题一直是古典与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在斯密体系中经济人具有利己与利他的双重属性,利己的本性构成经济人基础性的价值层面,经济人的利他是通过分工和交换实现的,也由此产生社会性的共同利益。经济人一方面是自利的,同时能无意识的增进他人与社会利益。如果说古典经济学坚持了经济学的伦理思想,那么在早期的新古典经济学派同样富有伦理意蕴。在《经济学原理》中,马歇尔认为:经济动机不全是利己的。对金钱的欲望并不排斥受金钱以外因素的影响,欲望本身也许是出于高尚的动机。经济衡量的范围可以逐渐扩大到包括许多利他的活动在内。新古典经济学经济与伦理的结合并未走得很远,现代的新古典经济主义者把理性行为仅仅看作是旨在发现达到最大化的最佳方案的选择行为,并进一步要求选择符合一系列的理性公理。

随着经济学越来越多的使用数学模型和实证方法,经济学中的价值判断越来越少,经济人的非人化倾向占据了主流,经济人已转化为理性选择的代名词。现代经济学把人的行为动机做了非常狭隘的设定,把追求自利最大化视为人的理性行为的特征,特别是计量经济学和博弈论的出现,使得经济学几乎与伦理学无涉。阿玛蒂亚森对这一现象作出了批判,他指出,现代经济学不仅在理论分析中回避了规范分析,而且忽视了对人类复杂多样的伦理考虑。自利理性观点意味着对伦理相关动机的断然拒绝。随着现代经济学与伦理学之间的隔阂的不断加深,现代经济学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贫困化现象。人类的行为动机是多样的,自利只是其中的一方面,单纯的自利最大化已经无法对现实问题提出合理的解释。

(二)经济人假设对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适用性

1.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中的人类行为探讨。在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中,人类的行为是多样的,包括经济行为、人口行为、资源与环境行为等。在这些行为中,只有人类的经济行为符合经济人假设的理性行为,在经济活动过程中以成本-收益进行核算,尽量实现利益最大化。人类的人口行为是复杂的,包括出生、死亡、迁移、教育投资等,长期以来并没有事实表明,人类的人口行为是遵循利益最大化的,虽然,加里贝克尔将效用论引入了生育决策,但是现实的生育情况并非仅仅取决于成本-收益,还取决于很多其他因素,如政府的生育政策就对人口的生育行为产生重大影响,西方国家鼓励生育,很多发展中国家控制生育。对于教育投资更是如此,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投资极少考虑回报,绝大多数父母并未在教育投资之前就算计好了未来能从孩子那里获得的回报将高于现实的投资,他们之所以愿意投资子女教育,主要动机是对下一代的关心。如果真要按照成本-收益原则投资下一代教育,大多数教育投资将不会发生。

复杂的人口行为难以用自利最大化来解释,而人类的资源环境行为也并非完全出于自利最大化。人类的资源环境行为随着时间的变化不断变化,人类社会发展早期,人类从自然界获取资源以满足需要,并无资源量的限制,但在此阶段,人类并不是一味的从自然界索取而不考虑资源与环境的承受能力。中国古代的环境伦理思想就是例证。中国古代的儒家、道家和佛教的很多思想都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民对环境保护的伦理思想。儒家天人合一的环境价值观,道家的尊道贵德是天人和谐与万物平等的环境伦理思想,佛学主张众生平等与依正不二思想,这些思想反映了即使在资源环境丰裕的状态下人们也不是按照自利最大化来获取资源,而是考虑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对资源的需要量多,排放到环境中的废弃物也多,受资源环境总量的限制也多,这时候人类调整了自己的资源环境行为,采取低耗高效的技术、实施资源替代,并有意识地对环境进行治理与保护,到了最近几十年,人们对子孙后代的资源环境状况予以很大关心。从20世纪开始,人类对非人类物种权利与价值高度关注,人类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要求越来越强烈,这些行为并非出于自利,而是对其他物种的关心、对其他非人类主体的价值关怀,体现的是一种生态伦理。

综上,人类行为是多样与复杂的,但行为动机并非是单一的自利最大化,单纯的经济人假设并不能解释人类行为的多样性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

2.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的特殊性。历史上中国就是一个人口大国,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人口就到达5.4亿,1976年时9.3亿,20多年增长了近4亿。如今的人口已经有13.3亿,这还是在中国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后的人口数量。并且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滞后对人口素质的提高形成制约,人口数量多与人口素质低的状况将会延续很长一段时间。由于人口众多,尽管中国地大物博,但是人均资源量少,加之中国的生产力水平落后,科技不发达,粗放型的高速经济增长对资源需求大、利用效率低,使原本就稀缺的资源更加稀缺。

人口学论文范文3

关键词:人文素养;人格培养;大学英语;口语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3-0236-02

1大学英语口语的现状和原因分析

纵观国内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学的现状,大部分的学生与英语母语人士在交往过程中经常感到:自己使用的英语无论是用词还是语法结构都非常正确,但是实际结果和预期总是有很大出入。究其原因,是因为对英语国家的文化关注不够深刻。受母语思维方式的影响,汉文化心理的制约,学生们往往意识或无意识运用汉语表述习惯进行思维,,结果往往造成“语用失误”(pragmatic failure)和“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现在,虽然鲜有大学教师在课堂上单一使用古老的“语法――翻译法”教学;但在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广为使用的“直接法”、“听说法”等模式中培养出来的学生,运用语言的准确性和流利程度虽有提高,在真实的语境中却常常犯语用错误。以上种种,归根到底,与我们在以往的教与学中注重语言的知识与技能传播,较少提及对学生心理和人文素质的培养有很大关系;不注重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更谈不上人格培养。殊不知,失去相应人文背景支持的任何一种语言,都只是一副躯壳,失去了灵魂,更没有了价值。毕竟,大学英语还是一门人文学科,而人文素养和人格的提高,不仅关系着学生们立足社会之后的人生质量,而且就语言本身来讲,还关系着他们能否真正的获得一种语言学习的能力并且获益于此。如何让英语的素质教育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实现,的确是一个值得教育者们深思的问题。

2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中提高人文修养和加强人格培养的对策

(1)充分挖掘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创造潜能。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习者的情感控制,即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学习过程中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包括学生的动机、态度、意志、情感、个性、兴趣、策略、方法等因素。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的关系密不可分。在口语教学中,要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就要求教师善于发挥作为主体的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教师应充分认识到,非智力因素具有动力和暗示的作用,要提高语言学习主体的学习效率,必须克服来自主体的情感困扰。在英语口语教学课堂中,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能推动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并对智力活动起着定向、推动、调节、强化等作用。因此,在创新教育中,教师必须注意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善于引导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和表现,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的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为智力活动提供动力。比如,对传统的视听说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良。在视听说课堂上,给学生放映一个小片断,把声音消掉,以无声的形式播放,学生以Pair work的形式,一名学生看片断,另一名背过身去,不看录像,那一名看的同学边看边描述给他的同伴,放二遍之后,请不看的同学来描述,看一看哪一组描述得多,描述得好,然后再放第二遍,学生们继续进行描述,继续补充,等到第三遍,背过身去的同学就转过身来看录像,通过自己亲自观看来检验刚才的描述以及同伴的描述。通过这种课堂活动,笔者发现学生的兴趣特别的高,课堂气氛特别热烈,学生们三言两语,七嘴八舌,互相竞争看谁说得好,说得妙。同时放映片断时间不宜过长,一般限制在3分钟左右,这样学生们往往意犹未尽。在三遍都放过之后,让学生们互相检查刚才在描述时所犯的口语失误,看到自己所犯的失误被同学们检查出来,往往印象会更加深刻,减少以后继续犯此类失误的频率。

(2)有效利用使用暗示法(Suggestopedia)指导大学英语口语的课堂教学。

暗示法由保加利亚精神病疗法心理学家罗札诺夫(G.Lozanov)创立。它主张营造高度的动机以激发人的潜力,把各种无意识的暗示因素组织起来,以便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另外,它主张采用加速的方法进行外语教学,所以,又称为暗示速成教学法(Suggestive-Ace1eratively Learning and Teaching,or SALT)。我们的口语课堂可以借鉴这一理论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语言材料的大量输入。暗示教学的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语言材料量比常规的外语教学法所规定的量要多好几倍。据试验,一般情况下,120个学时可学2000个词。例如平日视听说教学课堂上适度的听力强化训练、大规模的集中视听表达。

②有意识和无意识相统一。语言的习得过程是大脑思维活动和情感同时作用的过程。大脑左半球主管语言和逻辑思维,右半球主管非语言和形象思维。如果在学习口语表达时,采取措施,使两个半球同时发挥作用,习得效果就比只用一个左半球好。有意识活动和无意识活动联系越紧密,效果就越好。暗示法的创新之处就在于,它集中无意识中得到的信号去达到一个有意义的目的。比如在收看英文电影、短片或咨询时,将一些重复或出现率高的、自己又总是记不准确的语汇简要记录下来,以备日后查用。

③创造心情舒畅的气氛。在口语课堂上,把分成小组的学生们的座椅排成半圆形,语言材料的输入采用短剧、辩论等方式,并伴随着一定的表情和手势。在这种和谐的环境里,学生的紧张心理消除了,心情舒畅,充满乐趣,善于想象。这种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超级记忆能力和表达欲望,加速记忆和表达的效能,提高学习效果。

④建立高度的自信心。鼓励大胆开口说外语,尽量少纠错,避免造成紧张气氛。

3大学英语教师如何在指导思想上将人格培养和人格素质的提高和英语口语教学活动有效结合起来

首先,我们必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将口语教学与人格培养、人文素养提高相结合的最重要的内容。教师在注重其知识和技能形成过程的同时,还应关注在口语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情感体验,它是这样一种愉悦积极的感受:伴随着知识的获得,学生对口头表达的态度越来越积极,信心越来越强,逐渐感到用英语表达是自己生命成长的一部分,对其充满渴望。英语教师要充分挖掘和展示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各种人文因素,使英语学习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这样,在知识和技能同时也是学生人格的健全与发展的过程,形成了知识、技能和人格的同步成长。

其次,我们要学会关注学生的长期发展。新课程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课程设置是以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能力和目标的培养者为宗旨,所以教师应先树立“今天的教育是明天的科技、后天的经济”的理念,从“说教者、道德偶像”的传统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健康心态、健全人格的促进者。

再次,关往学生个性发展,是丰富英语口语课堂教学内容的宝贵财富。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学生是具有独立品格、有巨大发展潜能的个体;他们还需要在教育中发展,在教师的指导下成长。因此学生并不是单纯抽象的学习者,而是有着遗传素质、社会条件、家庭背景和生活经历各异的生活体验者,有着自己的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气质、性格、特长和智力等个性特征的完整的人:这一点在前面已经提及。教师应正视这一差异性,有效激发学生建立独立、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让学生自己在实际交际中感知、观察、分析和思考。

最后,关注学生发展中的个人尊严。学生的尊严是学生人格的一部分,应当受到充分尊重。在平常的口语练习中,教师应充分满足学生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需要,聆听他们的声音。要平等、友善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让学生充分地发现、认识自己,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充分享受口语学习的过程给自己带来的愉悦和欢乐。

参考文献

[1]程娅.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4).

[2]陈德鸿.西方翻译理论精选[M].香港: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000.

[3]邓清华.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现状及对策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4).

[4]胡壮麟.语言学教程(修订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5]盛炎.语言教学原理[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人口学论文范文4

一、我校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状况

(1)家庭教育观念。在我们的调查中,大多数家长认为,教育孩子的责任应当由家庭、学校、社会共同承担。但也有6%的家长说不清楚,5%的家长认为是社会责任,10%的家长认为是学校责任,35%的家长认为家庭教育对流动儿童不太重要,但同时也有78%的家长认为家庭生活中最重要的就是教育问题,79%的家长认为,教育孩子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孩子也是为了国家。(2)家庭教育行为。首先,我们从教育投入上分析。调查发现,家长在时间投入上并不多,有12%的家长因为工作太忙了,没有时间有意识地与孩子在一起,有10%的家长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在4小时以上,分别有56%、34%的家长一天中与孩子有意识在一起的时间在1~2个小时和2~4个小时。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家长在教育费用的投入上要比时间多一些,有8%的家长认为,为了教育孩子花多少钱都值得,有12%的家长认为不是这样,有80%的家长认为要看具体情况而定。36%的家长认为,孩子每学期的学杂费是家庭生活的负担。62%的家长认为还可以,不至于成为家庭生活负担,但绝大多数家庭没有额外的教育费用支出,如购买课外书、参加各种兴趣班、为增长知识而进行的娱乐活动等。其次,我们从教育的方法上来考察。有82%的家长认为,教育孩子要讲究方式方法,但同时也有18%的家长认为,不一定或根本不用讲究科学方法。当孩子有了进步或取得一定成绩时,42%的家长表示主要给予精神奖励,20%的家长主要给予物质奖励,38%的家长表示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当孩子犯了错误,28%的家长会帮助分析原因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59%的家长会给予一定的处罚,如打骂、不给买东西等,也有3%的家长认为随他去,孩子大了就自然懂事了。再次,从教育信息来源看。流动家庭的家长中有26%的家长能够主动去学习教育孩子的相关知识,但是也有32%的家长表示不会去有意识地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依次主要来源于以下渠道:家长学校、看电视书报、上网、上辈家庭教育经验、向亲朋好友请教等。可见,他们的教育知识的来源渠道还是比较宽的,关键还是家长本人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积极性。

二、改善流动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措施

1.大力改善流动人口家庭教育环境

家庭环境对子女健康性格的形成至关重要。因此,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必不可少的。(1)作为家长,要做到互敬互爱,互谅互让,保持恩爱的夫妻关系。(2)父母与邻里之间和平共处,互帮互助,建立良好的邻里关系,引导和鼓励子女加强与同龄群体的交往,不要限制孩子外出,不要限制孩子接触社区生活。(3)父母对子女要平等相待,多一份体贴,少一些训斥;多一分爱护,少一些冷淡;多一份理解,少一些专横。既不能动辄严厉惩罚,也不能过分溺爱和保护。(4)在流动人口家庭中,大部分孩子要帮助父母承担一定的家务劳动甚至生产劳动,如帮父母做饭、守摊点、值班等。针对此特点,家长可有针对性地开展劳动教育,动员子女做好自己的事,帮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多参加一些公益活动,给孩子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对父母的职业持正确的看法,明白父母就业过程中的艰辛。

2.广泛开展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方式,以及家长会、巡回报告团演讲等形式,深入宣传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传播成功的教育方法和经验,普及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科学知识,形成一个全社会关心家教,重视家教,支持家教的良好氛围。建立以家长学校为平台的培训机构,对家庭教育进行科学指导。家庭教育主要是父母与子女的互动活动,家长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家教水平。因此,加强对家庭学校的管理,使家长能得到较为全面、系统、科学的家庭教育指导,对流动人口家庭教育特别重要。

3.推行协同教育,建立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联系机制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割裂开来,要积极推行协同教育,具体采用以下方法:(1)建立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机制。流动人口居住偏远,工作时间长、不稳定。家庭与学校的联系相对松散,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建立家庭与学校的定期联系机制。在社区成立家长协会,由居委会主任兼任,学校方面由学校牵头,定期召开家长会,讨论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而对个别存在的问题,以班主任为主,完善家校联系制度,将学生在学校存在的问题及时与家长或家长协会取得联系,妥善有效地加以解决。(2)建立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的联系机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人口流动性进一步增大,建立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的联系机制很有必要。以社区为单位,由退休教师、居委会干部及热心教育事业的人士一道指导建立社区教育中心。主要职能:一是监护那些家庭教育缺位的孩子;二是为孩子提供集中学习活动的场所;三是协调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作者:李敏贤 单位:山东省临沂市洗砚池小学

人口学论文范文5

一、国外研究

二战以后,面对世界人口的飞速发展,世界各国的人口学者指出了不同的解决理论与方法。美国刘易斯(W•A•Lewis)提出人口增长促进经济增长理论;前苏联人口学家乌尔拉尼斯(B•IS•YpnaHuc)也提出人口增长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美国斯坦福大学保罗•埃里希教授提出“人口零增长理论”,在美掀起了一场“人口零增长”运动。后来的梅多斯也持这一观点法国的人口学家朗德里(A•Landry)提出人口转变理论;法国人口学家索维(Sauvy)提出了著名的“适度人口论”,为后期的人口可持续发展理论提供了理论前提。上世纪70 年代以后,西方国家人口生产普遍下降,各国学者在寻找人们生育行为动因时提出了各种解释理论,赫茨勒认为:“经济发展是最好的避孕药。”美国芝加哥学派的“家庭经济”理论,索维等人的“生育率因素论”则从多种因素分析人们的生育行为及人口增长。

就国外的研究来看,他们很关注人口对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的相互关系,在探讨人口生产行为时,许多学者注意到了经济因素对人口生产的影响。但除人类学家之外他们都很少谈及文化对人口生产的影响,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的生育文化。他们的研究对分析我国人口生产的动因,控制人口,实施可持续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二、生育文化

生育文化是一个内容广泛的概念,它是在家庭中,在特定的人口生产关系下,围绕人口的生育行为所形成的文化,它具有广泛而丰富的内涵:

张纯元在《走计划生育的治本之路》中界定:生育文化就是人类关于生育活动的思想、观念、理论、传统、习俗、道德以及与其相关的法规、制度的总和,也就是与生育活动有关的意识形态及其凝结物。生育文化属精神范畴,而不属物质范畴。

赵文深在《论生育文化》一文中提出:所谓生育文化就是建立在一定经济、社会条件之上的生育观念文化与建立在一定科技发展水平之上的生育科学文化的合称。

三、生育文化的历史类型及产生背景

人类自产生以来,经历了古代社会、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三个发展时代.与时展相适应,人类的生育文化也大体经历了三种类型的变迁,即:经历了古代型(或原始型)生育文化、传统型生育文化和现代型生育文化的变革。

古代型或原始型生育文化,其特征就是属于接近原始的本能状态的生育文化。当时,对两性结合、怀孕和生育几乎没有任何限制,生育子女的数量完全受自然的生理运动规律支配,对子女的养和教也处于一种原始的蒙昧状态。另一方面,生殖崇拜是这一时期生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原始人类的一项重要的意识活动。古代先民的生殖崇拜现象,应视为中国传统生育文化的起源。生殖崇拜作为人类自我肯定的努力和种族缔造欲望的展现,对古代人口繁衍、物质生产和社会发展都曾具有深远的影响。原始社会的生育状况及后人们所谓的原始型的生育文化,是由当时极其低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原始社会的人们之所以崇拜生育,就是因为生育对每个以血缘为纽带的氏族部落的生存尤为重要,它是生产力的象征,是生存和血脉延续的需要。

传统型生育文化是早生、多生和“粗放式”养教的生育文化。其经济基础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自给自足的小生产经济,以一家一户为基本单位,为了增加劳动力,每个家庭都具有增殖人口的欲望和内在动力,加之奴隶主和封建统治者出于军事、政治和赋税等的需要,也极力主张增殖人口。因此,在整个传统社会,生育文化的特征就具体地表现为早婚、早育、多育、重男轻女及粗放式养教后代这样一种模式,目前,我国在一些落后的农村地区,人们的生育文化仍表现出较强的传统生育文化的特色。

四、生育文化的发展现状

200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要求“引导广大群众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型生育文化”,作为人口文化核心的生育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自此逐渐被肯定,随之其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也逐渐被认知。目前,普遍认为,社会主义新型生育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计划生育的基础、整合以及中介作用不容忽视,同时对于推动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亦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概念进行详细的阐释之后,新时期新农村建设问题日渐提到议事日程,作为人口文化核心的生育文化建设同时也将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张纯元、陈胜利:《生育文化学》,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1。

人口学论文范文6

关键词:高职院校语文口语存在问题训练方法

众所周知,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保障和促进学生就业的前提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因此,职业学校各科教学都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高职语文教育教学本着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目标,着重于对学生人文精神和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培养。说的能力是目前高职学生应当重点提高的能力,因为从职业竞争形势来看,不善言谈的职业者在同等条件下明显要逊于健谈者。但从高职院校实际情况来看,语文口语教学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落实,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甚至于影响到学生职业能力和社会交流能力的提升,增加了就业难度。鉴于此,笔者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解决。

一、高职院校学生语文口语现状分析

1.高职语文课程的现状制约着口语教学发展

高职语文课程在高职院校虽然是必修课,但相对于专业课语文课程在许多院校并不受重视。而长期的应试教育又使有些教师认为,语文教学只需教好课文,指导好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就行了,因此,“读”和“写”成了语文教学的中心内容。他们认为教学生“说话”太简单,或者没有必要,从而忽略了对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教育观念落后,仍停留在陈旧的教学模式中,以教为主、很少和学生课间课下进行沟通,教学内容单一使课堂气氛沉闷,很多学生本来学习就差,学生不能参与其中。很少有教师去注意拓展学生的口语能力,没有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2.学生自身的原因

职校学生大多在考取普通高中无望时才不得不选择了职校。他们在语文方面知识少、阅读量小、词汇积累少,因而口语表达也受阻碍。另外,在一些地方受方言影响,学生普通话说得不好,直接影响了表达效果。同时职校学生的年龄大多在15—20岁之间,在心理和生理上正趋于成熟,在情感上出现了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的现象,因而普遍存在公众场合“羞于启齿”的心理障碍。

3.生活环境的影响

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许多学生在由于口语能力差,缺乏很好和人沟通的能力,言少木讷,不愿意和人多交往。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经常讲“在外面尽量少讲话,言多必失,多做事,少惹事”。有的家长经常忙于工作,很少和孩子沟通,给他们关怀。这些因素都造成在生活中没有很好的语言氛围,缺乏语言环境的生活必将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学生口语差。特别是许多学生生活中很少到外面和社会接触,进入社会后不知所措,不懂和人交往的礼仪,不知道如何和别人打招呼交往等。

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笔者认为,应以教材为依据,加强如下几个方面的训练。

1.倾听训练

倾听是口语交际中的一项必要活动。俗话说听得懂才能说得明白,因为在人际交往中不可能总是你说给别人听,也需要你听取别人的话语,这就有必要学会倾听。学会倾听,首先要解决态度问题。一个谦虚好学的人,一个懂得善待他人的人,一个善于反省、自强不息的人,永远懂得倾听。只有学会倾听,才能打开一扇扇心灵的窗户,走进一座座知识的殿堂。倾听要注意掌握以下方法:首先要精神专注。一要听,即从说话人话语中获得关键信息;二要看,察言观色,捕捉有用的非语言信息。其次要勤于思考。不断分析说话人的观点和意图,调整自己的预测,善于听出说话人通过话语、表情等暗示的隐性信息。另外要积极反馈。对说话人的讲话做出适当的反应,要和说话人交流目光,恰当地调动相关的背景知识,在头脑中形成判断、认识与评价。

2.演讲训练

演讲是最能反映人的口语表达能力的一种语言实践活动,它要求在运用口语的同时辅以适当的情感、动作,以表达比较系统的看法和认识。演讲是一种宣传鼓动的有效形式,也是每位职校学生应具备的一种表达能力。在讲课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演讲的主要特点:目的性、鼓动性和艺术性;要使学生掌握演讲的基本要求:内容充实、观点正确、语言流畅生动、感情浓烈真挚、态势自然得体等。待学生有了一定的演讲知识储备后,教师可布置作业,让学生做好参与演讲的准备,然后在语文课上让学生作5分钟演讲。演讲要求可由易到难:第一步,允许学生预先写出演讲搞,上台后照本宣科,但要求发音准确,声音洪亮,表达清楚;第二步,学生可预先准备好稿子,但必须脱稿讲述,力求做到声音和姿态相结合;第三步是即兴演讲,这要求就比较高了,演讲者必须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和扎实的语文基本功。音调既要抑扬顿挫,内容又要有真实感,题材更要符合当时的要求。在这三步中,第一步、第二步容易做到,而要做到第三步,则需要平时不断积累知识和锻炼口才。在学生演讲的过程中,教师可作些适当的辅导,还可以结合学校的文艺汇演举行演讲比赛,使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3.辩论训练

辩论集道德涵养、文化积累、知识结构、逻辑思辨、心理素质、语言艺术、整体协作、仪表仪态为一体,是高水平、综合性的口语交际活动,极富魅力和欣赏价值。辩论是检验人的口才,也是检验人的思维能力的一项实践活动,它是站在对立立场就同一问题阐述自己的看法、批驳对方观点的一种论争。它既要有立论,又要有驳论,比一般的演讲要求更高。教师在指导辩论训练时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结合课文对学生讲深讲透辩论的有关知识。如辩论的特点:立场尖锐对立、思维活跃敏捷、用语严谨激烈;辩论的基本要求:论点鲜明、论据真实、听辩认真、应对灵活、逻辑严密;辩论的准备和辩论的技巧等,以便让学生深入领会。二是让学生分别扮演正反两方,对课文内容进行论辩演示,以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的印象,使理论知识转化为技能。教师在辩论后对学生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这样往往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三是以课后思考练习的形式布置学生准备辩词。辩论的题目可选择如“青春需要偶像/青春不需要偶像”、“挫折有利于成才/挫折不利于成才”等有意义的题目,可以安排8人一组,正反方各4人,进行辩论练习。通过这种练习,可达到促使学生自觉丰富知识、拓宽视野、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林琼.中专生的口语交际教学[J].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2005(2).

[2]江幼华.口语交际的教学方略[J].语文教学与研究(教师版),2004(8).

[3]吕仙娇.口语交际课的误区与对策[A].全国语文教师四项全能竞赛获奖作品精选[C].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4.

[4]严绍国.高职语文口语教学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 2009(9).

人口学论文范文7

关键词:英语;口语教学;意义

语是利用语言表达思想,培养学生进行口头交际的能。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就显得非常重要。而传统的语言教学以“教”为主,教师讲解占去了课堂的主要时间,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消极被动地接受语言知识。实际上,外语学习的首要任务是“学”而不是“教”。在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应兼顾这两方面,善于发掘,勇于创新,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我们不能把自己看作是不断向学生传递信息的源泉,而应是组织学生大量参与使用语言的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从而为学生学习使用语言创造机会,提供指导,使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实践来掌握这些知识和能力,并为取得富有成效的结果提供监督,帮助学生负责自己的学习,并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掌握最适合自己情况的学习方法。

作为当下国际通行的一种校际英语辩论模式——议会制英语辩论(Parliamentary English Debate)——是一项充满思辨乐趣的跨文化说服活动。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议会制英语辩论不等于英美等国的议会辩论,它只是借用了英美议会辩论的发言形式.为全世界的英语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共同交流思想的平台。

最早的议会制英语辩论出现在19世纪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的学生辩论协会中,其主要模仿借鉴了英国下议院的辩论模式。随着英语交流的国际化.议会制英语辩论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得以迅速推广。今天.议会制英语辩论已发展成为世界范围内大学校际英语辩论赛的主要形式。其赛制与规则也因地域文化的差异而发生些许变化。议会制英语辩论在发展初期主要在英美等国大学的校际比赛中进行.它在亚洲国家的起步较晚,具有历史意义的第一届全亚大专英语辩论赛1994年才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成功举行。到2004年5月.随着第25届世界大专英语辩论赛在马来西亚的成功举行,议会制英语辩论才真正成为一项在亚、非、美、澳、欧广为普及的国际赛事。

关于英语口语教学,国内有不少教学论文都不同程度地谈及英语论辩教学。然而,其中不少关于英语论辩的论文却多以中文辩论为模本进行英语翻版或以个人臆想进行主观创造,缺乏一定的规范性与国际视野。

我们的英语口语教学应该要转换一下思路了.传统视野中的英语口语教学一直将英语语音、语调的标准奉为口语优秀的首要前提。这一要求一方面使那些有地方口音的英语爱好者对口语学习望而却步;另一方面也使一些人过于刻意地模仿洋腔洋调,却忽视了说话的内容,往往言之无物。缺乏敏锐深刻的思辨。新时代与新形势要求我们的口语教学能真正定位于有跨文化说服能力的人才培养上,而这种人才培养显然离不开英语论辩教学。因此,在当前国内英语论辩教学尚不规范的情况下,将议会制英语辩论引入英语口语课堂无疑是非常必要的。

议会制英语辩论的辩题(Motion)一般以一项议案的形式出现,因此在每个辩题中都会有“This house”的固定开头。

这里的“This house”不一定就指某国家的政府或议会。议会制英语辩论的辩题一般分为封闭式、半封闭式和开放式三种。其中,半封闭式与开放式辩题对培养辩手的创新思维能力颇有益处。 转贴于

议会制英语辩论主张即兴演讲与即兴论争的完美结合。对议会制英语辩论赛而言.主办方一般只提前15—20分钟公布赛题.而且在每轮循环赛中使用不同的辩题。此外,议会制英语辩论一般只赋予正方充分的定义权与议题转化权,反方一般只享有反驳权。这样一来.正、反双方就无法拿各自的定义做挡箭牌,漫无边际地做各自已经准备好的演说秀;辩论中的正、反双方也就必然要就议题发生直接的正面冲突了。

议会制英语辩论倡导既竞争又合作的比赛精神。所谓相互竞争指的是双方辩手间唇枪舌剑的局面.所谓相互合作指的是议会制英语辩论主张双方在辩题定义为具体议题方面应保持合作,尽量在同一个议题下展开辩论。而不是像传统辩论那样,在对辩题的定义上各执一词,将辩论变为两段互不相干的演讲。换言之,议会制英语辩论的正方会尽量给反方一个合理可辩的议题,而不会在一些字词上做文字游戏,使反方觉得正方定义的议题无言以对。在议会制英语辩论中,合格的辩手都会将辩论视为一种非常有趣的思维体操,而不是那种要置人于死地的残酷对决。议会制英语辩论的这种不成文的合作精神是一种高尚的人文境界,对辩手的身心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在这种合作精神关照下的双方,不再是充满敌意的对手,而是真正意义上的“辩友”。

辩论赛结束后,教师积极开发学生的思维,并和学生共同总结出辩论活动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如下创新:

1. 能将课堂预设和生成有机结合;

2. 课堂辩论赛激发出创造的火花,使课堂变得更生动;

3. 能将教师主导与学生自主有机结合;

4. 能将竞争和合作有机结合;

5. 构建学生学习团队,比合作学习更走远了一步;

6. 能改变肤浅的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表达能力以及民主意识。

综上所述,笔者以为将英语辩论引入英语口语课堂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教改举措。英语辩论是一种将本土思维与外国语言结合的完美实践。它能帮助我们的学生在跨文化的论辩场合不仅说得出口,而且说得有内容、有逻辑,有道理。也只有这样,我们才有望真正解决“哑巴英语”与“哑巴思维”的同题。英语辩论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英语口语发展,教师可将英语辩论适度引入课堂,作为丰富课堂组织活动的手段之一,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多边互动,弥补课堂交际活动的缺陷。充分发挥课堂辩论的优势,增强了口语课的效果,使口语教学有新的突破,将人文素质教育逐步渗透至英语教学的课堂。

参考文献

[1]周耀东 西方修辞与中国的外语教育--刘亚猛教授访谈 [期刊论文] -外国语言文学2004(01).

人口学论文范文8

从现有的研究看,南京大学人口所已故的马淑鸾教授可能是国内最早采用PQLI(直译为"生活的物质质量"或 "物质生活质量",移译为"生命素质指数"或"人口素质指数")来测度人口素质存量的人口学家。马淑鸾根据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进行计算并与国外比较,结论是:1982年中国的PQLI为77,印度为43,美国为94;而且 1982年中国各省、市、自治区的人口生命素质指数在全国的排序与其人均GNP 的排序基本一致(马淑鸾1986)。王俊改等对1982~1990年中国人口生命素质指数的变化进行了时序比较,结论是:1990年中国的PQLI为83;从区域差别看,PQLI达到80以上的高素质人口占了全国总人口的81.24%,PQLI在60~80之间的中等素质人口占了全国总人口的18.57%,唯独西藏只有51,属于低素质人口。并且再一次发现PQLI与人均GNP 存在着较为密切的正相关关系(王俊改,谢韦克1997),即人口素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函数,二者同时也相辅相成。笔者本人也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对1990年的PQLI值进行了国际比较,结论是:世界平均为65,发达国家为94,欠发达国家为53,中国约为80,印度为57. 结合人均GNP 来看中国人口素质的综合发展水平,至少在现象的层面上可以认为中国人口素质的发展水平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穆光宗,许金声1991;朱国宏1994)对这种怪异的现象主要有二种解释:一种认为,上述的 "超前"现象或许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中国人口素质潜能转化率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较低;换言之,中国的人力资源还有待于更充分有效的开发和利用,这似乎与我们所观察到的社会事实是吻合的(穆光宗1996)。另一种认为,"超前"可能是一种假象(冯立天1992)。

虽然PQLI方法有很多优点,如3 项指标达到较高水平是人们的普遍愿望,3 项指标具有泛人类色彩并反映的是 "产出"的情况,能够较好地反映发展中国家人口的福利状况,计算比较简单方便等;但也有不少的学者认为,这种方法有不少的局限性:首先,在PQLI的3 个构成指标中有2 个是反映健康状况的,而只有1 个是反映教育状况的;仅用识字率来反映发展中国家人口对文化的需求似乎太粗;仅从健康和识字两个方面来反映发展中国家人口的生活质量显然又过于简单等。据此,有的学者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办法,用"0 岁平均预期寿命"这一指标来代替婴儿死亡率和1 岁预期寿命,用"2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来代替识字率(冯立天,1992)。还有的学者用 "25岁以上人口受过中等教育以上人口的比重"来代替识字率,并用实际数据进行检验,结果还是令人满意的(朱国宏1994)。

也有一些学者另劈蹊径,用新创造的指数来衡量中国人口素质的存量。首都经贸大学人口所陈再华(1992)利用模糊数学方法来处理各因素指标,利用模糊隶属函数使各因素指标成为无量纲指标,并且具有横向可比性,建立了人口素质综合评价模型。结果发现:无论是综合来看还是分因素来看,中国人口素质都是呈递增的趋势。从结构来看,问题主要出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区域之间的差异也主要在这些方面。陈再华的方法一个最大的缺陷是过于复杂,不利于推广。南京大学人口所夏海勇(1992)也提出了一种"人口素质综合指数",他考虑了人口结构因素,但舍去了思想道德方面的内容,最终他选择了9 个指标来构造"人口素质综合指数",即平均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残疾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总和生育率、男性成人识字率、女性成人识字率、受过高等教育人数占总人口的比重、城市人口比重、15~64岁人口所占比重。计算方法是借助于系统聚类分析等方法,组成一套评价指标体系的取值阵,求得基点数据,并进行同度量处理,再计算出"人口素质综合指数",从而获得评价概念。根据作者自己的评价,此方法效果较好,反映面广、灵敏度高等。但主要问题还是方法不够简便,不利于推广。此外,北京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许金声(1991)和江苏计生委陈友华等(1998)也探讨和提出过"人口素质指数"。

由于人口素质本身是相当复杂的现象,试图用一种方法就揭示清楚是不太可能的。综合上述,笔者以为:PQLI 方法的生命力是不容忽视的,目前国内的一些探讨还没有达成共识,还没有一种新指标可以替代PQLI的位置。因此,继续探求新指数无疑必要,但需要提醒的一点是,要注意数据的易得性和操作的便利性。从目前的情形来看,改进 PQLI方法使之更加实用和准确比较现实。

五、人口素质问题的理论探讨

1992年,刘铮教授重提"人口现代化",在人口学界和实际部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人口现代化"的框架中,"人口素质的现代化"被摆上了关键的位置(刘铮1992;穆光宗1995,1999;陈友华1998)。目前,国内提的 "三优系统工程"正是实施"人口素质的现代化"的具体措施,所谓三优,是指优生、优育、优教。

为了从整体的角度来把握"人口素质"问题,笔者于1991年上半年撰文提出了"人口素质木桶理论"。与此同时,北京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的许金声也提出了相似的理论。所谓"人口素质木桶理论"是从科学哲学常讲的"水桶现象"中获得启发的,即一个水桶的容量受制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假定水桶的周边是参差不齐的话。笔者认为,人口素质本身存在的问题和人口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是分属两个层面的。也就是说,一是人口素质存量水平的高低问题,二是人口素质潜能开发水平的高低或转化程度的大小问题。中国人口素质的"短板效应"主要表现在非智力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因此,只有建立正确评价人才和合理开发人力资源的社会经济机制,中国才能塑造不断克服"短板效应"的机制,让人口素质潜能不断喷发出来。人力资源的开发与人口质量投资唯有相辅相成才能形成良性循环,人口质量投资则大致包括了优生优育投资、文化教育投资、健康卫生投资和环境(生态环境、劳动环境和生活环境)优化投资。

参考文献

陈剑。1988. 人口素质概论。辽宁人民出版社

陈剑。1992. 确实存在逆淘汰现象。中国人口生活质量研究。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陈谊。1998. 城乡人口的生育率差异与人口素质� ;� ;对人口文化素质逆淘汰的实证分析。中国人民大学人口所硕士毕业论文

陈友华。1988. 关于人口现代化几个问题的理论探讨。人口研究,(6 )

戴星翼。1992. 逆淘汰是一场虚惊。中国人口生活质量研究。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邓小平。1993.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

冯立天主编。1992. 中国人口生活质量研究。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高玉喜。1996. 中国贫困地区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管理世界(5 )

郭志刚。1998. 人口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理论中有关问题的思考� ;� ;关于人口定义的反思。南方人口,(3 )

侯东民。1992. 人口控制与人口素质逆淘汰。科技导报,(8 )

侯东民。1993. 对我国人口素质逆淘汰问题讨论的几点看法。社会学研究,(2 )

胡纪泽。1986. 要懂一点优生学。书林,(4 )

解思忠。1997. 国民素质忧思录。作家出版社

康晓光。1995. 中国贫困与反贫困理论。广西人民出版社

孔宪铎。1998. 科教兴国:春雷?甘雨?。中国国情国力,(12)

李景毅。1997. 人口素质和人口质量并非同义反复。西北人口,(2 )

李景毅。1997. 人口质量的静态表现形式。中国人口科学,(1 )

梁中堂等著。1985. 人口素质论。山西人民出版社

刘长茂。1990. 锲而不舍自成机杼� ;记张纯元教授。南方人口,(1 )

刘铮。1992. 人口现代化与优先发展教育。人口研究,(2 )

刘铮主编。1985. 人口理论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刘铮主编。1986. 人口学词典。人民出版社

马淑鸾。1986. 我国人口生命素质指数比较分析。人口研究,(3 )

穆光宗。 1997.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中国生育率下降的代价问题。开放时代,(114 )

穆光宗。1988. 人口素质与中国现代化。人民日报海外版,(11.4)

穆光宗。1989. 贫困人口与人口贫困� ;� ;再谈提高人口素质。人民日报海外版,(3.21)

穆光宗。1989. 人口素质新论。人口研究,(3 )

穆光宗。1990. 人口控制的质量观。人口研究,(4 )

穆光宗。1991. 论中国人口的质量控制。社会学研究,(3 )

穆光宗。1991. 论中国人口的质量控制。社会学研究,(3 )

穆光宗。1991. 人口素质木桶理论探析。科技导报,(8 )

穆光宗。1991. 人口素质指数刍议。人口动态,(5 )

穆光宗。1992. 人口素质与脱贫致富的关系。中国人口生活质量研究。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穆光宗。1994. 中国的未来交给谁� ;� ;独生子女问题的紧急报告。工人出版社

穆光宗。1995. 低生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1 )

穆光宗。1995. 对我国人口现代化的一项探索。科技导报,(12)

穆光宗。1995. 改革开放以来的国民素质问题。科技导报,(6 )

穆光宗。1995. 人口老龄化和人口自然逆淘汰。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秋季卷)

穆光宗。1996. 计划生育对提高人口素质的作用效果分析。人口与经济,(6 )

穆光宗。1996. 中国人口素质问题。转变中的中国人口与发展总报告。高等教育出版社

穆光宗。1997. 人口发展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西北人口,(1 ~2 )

穆光宗。1997. 人口流迁与人口现代化:系统科学的视野。人口与经济,(4 )

穆光宗。1999. 复兴之大计:科教兴国战略。复兴中国� ;� ;中共第三代对中国现代化的新追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穆光宗等。1998. 中国人口的现状和对策。清华大学出版社

潘光旦编译。1981. 优生原理。天津人民出版社

潘纪一主编。1990. 现代化进程中的人口素质。百家出版社

钱信忠。1986. 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大众医学,(9 )

邵昱。1988. 提高人口素质是一项全社会的系统工程� ;� ;中国人口素质研讨会主要观点综述。财经科学,(2 )

盛少波。1992. 人口素质的整体动力观。中国人口生活质量研究。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苏苹,侯东民编著。1994. 优生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孙兢新。1998. 提高中国人口科学文化素质问题探讨。南方人口,(4 )

谭琳。1996. 我国生育率下降过程中的人口质量问题探析。人口学刊,(3 )

[ 前苏联] 瓦连捷伊主编。 1981.人口学体系(中文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王俊改,谢韦克。1997. 我国不同时期人口生命素质指数比较分析。南方人口,(1 )

王小强,白南风。1986. 富饶的贫困。四川人民出版社

邬沧萍主编。1996. 转变中的中国人口与发展总报告。高等教育出版社

吴光炳1996. 改善人力资源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改革,(6 )

许金声。1991. 人口素质与经济发展。人口研究,(4 )

延希宁。1986. 国外衡量人口质量的指标和方法。人口研究,(2 )

阎海。1992. 重论人口质量。贵州社会科学,(4 )

阎海琴。1992. 重论人口质量。贵州社会科学,(4 )

杨耀臣。1993. 浅析人口数量与人口教育水平的相关性。中国人口科学,(5 )

杨耀臣。1994. 论普及教育在人口控制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中国人口科学,(6 )

张朝尊。1996. 积极推动人力资本依托型经济增长。人民日报,(10.26 )

张纯元。1988. 提高人口质量是实现"四化"的重要条件。中国人口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张纯元主编。1996. 消除贫困的人口对策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

赵功民。1992. 遗传学与社会。辽宁人民出版社

郑祯诚。1986. 论人口范畴和人口属性。社会科学评论,(1 )

中国人口生活质量比较研究课题组。1992. 中国人口素质(生活质量)问题科学研讨会会议综述。人口与经济,(4 )

中国人口生活质量比较研究课题组中国人口素质(生活质量)问题科学研讨会会议综述。1992. 人口与经济,(4 )

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可持续发展课题组。1995. 提高国民素质,保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人民日报,(8.2 )

周孝正。1991. 论人口素质的逆淘汰。社会学研究,(3 )

朱国宏。1988. 人口素质的人口学意义。西北人口,(2 )

朱国宏。1994. 人口质量的经济分析。上海三联书店

[ 美] 朱利安。林肯。西蒙著,黄江南、朱嘉明编译。1985. 没有极限的增长(英文原名The Ultimate Resource)。四川人民出版社

相关文献

陈卫孟向京: 中国人口容量与适度人口问题研究

于学军: 中国人口生育问题研究综述

杨云彦: 中国人口迁移与城市化问题研究

集体合作: 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研究

杜卫华: 民族地区人口与生态经济发展初探

课题组: 农牧交错带人口承载能力胁迫理论与对策研究

穆光宗陈卫: 中国的人口转变:历程、特点和成因

穆光宗: "适度人口思想"的反思和评论

白冰冰: 中国城镇人口统计数据整合研究

周运清: 都市农民的二次分化与社会分层研究

吴忠民: 城市居民的社会流动--来自山东省五城市的调查

魏津生: 中国大城市的贫困人口问题研究

黄荣清: 中国人口死亡问题研究

张纯元: 中国人口政策演变历程

李成瑞: "大跃进"引起的人口变动

张孝直: 当代中国户口制度的历史及现状

何清涟程晓农: 中华民族的创口:人口压力

项飚: 传统与新社会空间的生成:--一个中国流动人口聚居区的历史

人口学论文范文9

关键词:语言哲学思想;口译;指导作用

一、引语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口译这一综合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跨文化交流,信息传播等多学科理论的复杂语言活动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关于口译的跨学科研究蓬勃发展。美国哲学家皮尔士(Charles S. Peirce)曾经作过论述:社会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取决于人为的因素,而是取决于事物本身积极的存在意识和社会参与意识,取决于它的功能发挥、功效发挥和它在社会历史、文化进步的进程中所起的实际作用。

口译,无论是作为文化现象、思想运动,还是作为一项职业、一种技能,总与所处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口译的观念、方法、形式、标准、风格,无不与时俱进。当多元文化社会高度发达的时候,口译因积极参与主流文化的良性富集和发展受到空前的重视,口译传播的整体质量将有极大的提高和增长,口译的参与功能将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口译涉及不同的语言、民族、文化、历史、环境等等,各民族之间又存在着共识文化,不同的民族的语言里又都会有相同的概念蕴涵,因此,我们认为在口译及口译研究中,语言哲学观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语言哲学思想对口译的指导作用

1.语言哲学思想对口译研究的导向性作用

根据维根斯坦理论,口译是一种“语言游戏 ”。语言游戏的特征是参与,只有通过会话人的参与才能使口译成为“语言与活动的交织而组成的整体,在维根斯坦看来,语言游戏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语言游戏规则反映人类的生活行为的基本方式:普天之下的人的“普遍的参与 ”。普遍参与带来的是全体参与者的全程互动、合作与默契,这是任何游戏包括语言游戏的普遍特点,口译当然也不例外。口译中 A说一句或一段,接着 B说一句或一段,如此轮流,直至结束。这种循环并非简单的重复,而是不断的提升过程,通过一个又一个的环节紧扣,实现更高平台上的互动性合作。支配人类言语行为的“复杂概念化”能力,即意指能力在日常多维互动的语言经验中,经过三个平面 (意义意向、审美感知、逻辑校正 )相互交织的分析综合加工、积累而形成。从理论上讲,口译经验产生于口译感知,即口译行为认知过程中的初始活动,又高于口译感知;口译经验的积累在于提升、优化和提炼经验,而不是停止于经验;口译的经验的积累也并不意味着口译经验的终结。在普遍原则推动和指导下的口译行为将产生新的经验,新的口译经验又需要进一步得到提升、优化和提炼,再通过理论化上升到新的认知平台,使普遍原则得到检验、调整和修正,从而构建出新的普遍原则,进入到更高理论层级。新的普遍原则会推动人们在新的原则指导下,面对 (观察、分析 )新的口译现象,实施新的口译行为,从而推导、推衍、发展出高一级平台上的更新的普遍原则。这样,就避免了口译中的唯心主义和唯先验论。

2.语言哲学思想对口译研究的辩证性作用

语言哲学观不仅承认语言的共性,强调语言、文化的特性,更注重二者的辩证与统一。一方面,人类的语言应该是统一的,因为人类本身就是一个统一体,个人与个人、民族与民族有共通之处;所有民族都拥有自己的语言,语言是“自动、自发地”从人类的内在本性中产生出来的,它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反映了人类统一的存在本质。另一方面,语言是一种民族现象,各民族的语言在结构形式、意义内涵上有所不同,一定的民族语言与一定的民族性和文化特征相维系。人类语言与民族语言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或本质与现象的关系。

跨文化语际传播不是自我封闭的系统,它总处于开放的状态。随着现代文明社会的发展,不同地域的各民族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的交往日益频繁。每个民族都有民族心理的历史积淀和深层结构,每个人都有本国、本民族、本地域的心理遗传,决定着他的精神气质、思维方式乃至行为走向等。由于各族的语言都有其相当悠久的历史,它们负载了大量有关民族思维方式、民族习俗、民族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学典籍等方面的独特内容。形成的文化接触,势必会造成更多的共识文化语义,也不可避免地会带来语言、文化冲突。因此,尊重差异,增进共识,消除误解是实现最佳口译语际传播效果的必要前提和保障。

三、结束语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得出:口译是一种“语言游戏 ”,也是一种“生活的形式 ”。人们通过口译语际传播行为相互认识、相互沟通、相互平衡、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也随之呈现出各自不同的思想、文化、传统、风貌、个性来。因此口译呈现了语言哲学观的主要思想,语言哲学思想对口译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是口译研究的主要哲学基础。以语言哲学观为指导,我们在进行口译研究时,不仅要强调口译“语言游戏”的规则性,更要注重“规管游戏的自然法则”即 “语言游戏”规则的辩证性和相对性。以语言哲学思想为指导,对口译翻译行为作深入的探究和阐释,我们就必须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化和心理背景及其差异,遵守口译语用的合作原则及礼貌原则,通过口译翻译行为来增进共识、消除误会,减少冲突,从而达到最有效的交流与合作。

参考文献:

[1]鲍刚 .口译理论概述[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8

[2]戴元光等 .传播学通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3]郭兰英.口译与口译人才培养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人口学论文范文10

一、高中口语交际的地位和作用

现行高中语文教材《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在编排上将口语交际与阅读、写作并列,突出了口语交际的地位.并明确规定了口语交际的教学内容。第一阶段(第一册),引导学生把握口语交际的基本要求:大胆开口,文明得体。第二阶段(第二册),培养单向的口语交际能力:倾听。应答。第三阶段(第三、四册),培养双向互动的口语交际能力:劝说,讨论:辩论.演讲。

新课标、新教材的要求体现了顺应时展的改革思想。力求改变长期以来高中语文教学重“读写”.轻“听说”的倾向,把聆听、说话放到了与阅读、写作同等的地位。在用语上将“听说”明确的表述为“口语交际”。强调了语用功能.这不仅是提法的改变.而且是认识的变化。标志着语文教学中向听、说取向的重大转移。教材确立的体例反映了语文教育的改革思想。

二、当前高中语文口语交际中存在的问题

(一)口语交际教学内容空洞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教学提出了三条目标要求。要达成这些课程目标,仅仅依靠教材内容是远远不够的。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中对口语交际提出的教学建议是:“应注重培养人际交往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如有自信、有独立见解、相互尊重和理解、谈吐文雅等。应重视指导学生在各种交际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贴近生活的交际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口语交际教学,而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还应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中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这段要求只列出了较为笼统的目标,并没有可以依托的具体内容。课程目标需要进一步具体细化成可操作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也需要拓展和加深,这些都需要语文教师的能动性参与。语文教师“重构”口语交际教学内容除了受到课时无法保证的影响之外,更没有足够的可参考的教学资料,口语交际严重缺乏课程理论的支持,与之相关的口语交际专题教材也严重匮乏。

(二)口语交际评价一片空白

“口语交际,应考查学生参与口语交际实践活动的态度,能否把握口语交际的基本要求,善于倾听,在交流中捕捉重要的信息,清楚、准确、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的评价建议只有这寥寥几行的指导性文字,除此之外,再不曾看到任何口语交际评价的标准。在专家学者著述的各种书籍中,口语交际教学评价这一部分大多是引证、介绍各国的口语交际评价标准、实施方法,罕见指导方法和具体的评价标准。

三、对策

(一)课前演讲,鼓励交际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高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热衷于展示自己的力量和才能,对人生、对社会,也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所以提倡课前演讲,给学生创造表现自己的演讲能力的机会,同时为大家相互学习提供一个平台。对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教授方法,扫清障碍。

主要通过研读教材,使学生明确写演讲稿的方法并掌握演讲技巧。在此基础上,播放一些著名演讲视频供学生鉴赏:如学生比较熟悉的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奥巴马的就职演讲,以及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到陇东学院的演讲,师生共同欣赏、共同研讨,在班级中掀起一股学习演讲的热潮。这样学生既产生兴趣,又掌握方法,消除对口语交际漠视或者畏惧的心理障碍。

(三)阶段引领,逐层推进。

开展课前五分钟演讲时,我遵循“低起点,小台阶,面向全体,课内外相结合”的原则逐层推进。学生按照学号顺序,每天一人,轮流进行演讲。

(四)开展活动,训练能力

1、开展读书活动,培养语感

学生往往口语交际能力弱,词不达意,这需要通过扩大阅读面,丰富自己的语言,在阅读中汲取优秀作品的语言营养,充实语言内涵,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学生应该阅读大量的书籍,特别是文学名著,丰富词汇,培养语感。高中新课标对课外读物从文化著作、文学作品、语言和文学理论著作等方面提出了建议。语文课堂开展读书活动,可以开设阅读课,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阅览室进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朗读教学,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教师进行范读,指导学生朗读,讲解朗读的方法和规律,如停连、重音、语气、节奏等。朗读名篇如《陈情表》、《项脊轩志》、《荷塘月色》、《听听那冷雨》等,学生在朗读时体会作者的感情,理解文章中的人物形象,教师引领学生进行美读,涵泳品味,培养语感。

2、进行口头作文,训练写作思维

写作是内部言语转化为外部言语的过程,有的学生缺乏转化的能力,想表达而表达不出来,在作文教学中,尝试让学生进行口头作文,可以开阔学生的写作思路,同时语言的技能训练有利于写作的提高。教师在口头作文中可以进行思维的训练,如形象思维训练和逻辑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逻辑表达水平。记叙文按照鲜明的人物形象、感人的事件、优美的开头、含蓄的结尾、曲折的结构等训练,议论文按照论点明确、论证方法多样、论据典型、结构有层次感、分论点的拟写等训练,学生说出文体特征鲜明的作文,提高写作的能力。

(五)社会实践,运用交际

人口学论文范文11

关键词 中学 语文教学 口语交际能力 培养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交往的日益频繁,口语交际在人们交往中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中学语文的教学改革也适应时展的需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要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项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各学校纷纷加强了对口语交际的教学。但是口语交际并不是那么容易真正实施起来的,当前的口语交际教学,存在形式化与表面化的现象比较严重,一方面由于认识的不足,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必要的情境创设,致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不大。在此想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加强口语交际训练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1、口语交际训练不容忽视

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应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然而长期以来,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往往重读、写,轻听、说。教师们并非不知道口语交际能力对于学生将来踏上社会后的再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迫于考试的压力,不得不违心地引导学生抠字句背诗词做阅读练写作,而把许多能力的训练排挤出了语文教学的课堂。现在,在语文教学改革中,我们必须认识到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提高学生“说”的能力作为语文教学主要目标任务之一,必须在语文课中给它以应有的一席之地。

2、口语交际训练非常必要

社会发展到今天,早已进入了大协作时代,人际间的横向联系大大加强,在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中,许多时候需要谈判、辨论、宣传、演讲……。我们的学生不论他们将来从事什么工作,都需要有一定的社会交际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外事工作、商业谈判、法庭辩论、企业公关哪项不需要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教师、记者、节目主持人、导游、推销员哪个不需要口语交际?就是汽车售票员、商场营业员、宾馆服务员也要有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出色。

3、加强口语交际训练十分迫切

我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从所接触的学生情况看,大多数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不如人意,也就是说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很差。因此,在高举素质教育大旗的今天,在新课程改革的召唤下,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口语交际训练不仅显得很有必要,而且显得非常迫切。

二、加强口语交际训练的对策

1.创设良好的情境

口语交际的过程也可以说是感情交流的过程,因此上课时首先要激起学生的情感,调动起学生的感情投入,使他们想说,愿意交流。

2.设置多样的内容

口语交际训练首先要确定话题。交际的话题应来自生活,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设置多样的内容,学生感兴趣,才愿意说,才有话可说,才有可能说好。

3.开展有趣的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把讲故事、游戏、讨论、辩论赛、课本剧表演、小记者采访、实话实说、演讲会、自我介绍、问答等多种交流形式引进课堂,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的语言环境,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

参考文献

[1]田阔主编.论苑新声.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3,8.

人口学论文范文12

摘要:释意理论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被引入中国,但直到20世纪末才得到系统介绍,并逐步成为中国高校口译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基础。国内一批诸如鲍刚、刘和平、蔡小红等专家学者,系统地完整地介绍了释意派理论,为其理论在国内教学的应用进行了一次有意义的尝试。本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释意理论的生成和发展为基础,讨论了该理论在口语教学的应用,旨在为该理论的实践意义及口译教学研究的进一步探索提供一些思考。

关键词:释意理论 释意学派口译教学模式 口译教学

释意派理论是一个大的理论体系,它包括笔译理论和口译理论两个组成部分。同时,释意学派研究人员还相信有些理论既可用于口译也能指导笔译。释意派的研究工作最先从口译研究开始,在提出了具有一定解释力的理论之后,又将其研究对象和范围扩展到笔译,并试图以笔译实践来证明其理论同样可以用来解释笔译活动。释意理论有三大核心组成部分,即:“脱离源语语言外壳”、“口译过程三角模式”以及“释意学派口译教学模式”。

本文的研究将主要围绕释意学派口译教学模式在国内的发展和影响。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在释意学派口译教学模式诞生近20年后的今天,国内外口译市场对口译从业人员的要求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一变化必然对口译教学和口译员培训带来影响。如何适应这种变化,培养出市场需要的合格口译专业人才,是我们在研究释意理论口译教学模式时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释意理论曾经辉煌的引领西方口译研究走入了已从业人员为主的全新阶段,也对中国口译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与现在的中国翻译界,尤其是中国口译界的状况及其相似,2007年我国设立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强调培养人才的应用性,随着对翻译学的重视,如何鼓励中国的口译从业人员成为口译理论的主要研究者,如何把口译研究用于教学和实践,培养出合格的口译员,成为中国口译理论发展的重要议题。

2 巴黎释意理论的诞生背景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释意学派的口译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截止到目前,释意学派研究人员先后撰写并出版了大量口译研究著作和文章,其研究范围也从最初的会议口译(包括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扩展到了包括笔译(主要为实用性文体的翻译,如科技翻译、传媒翻译等)、翻译教学和一般翻译理论在内的更为广泛的领域,并在国际口译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释意理论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它将口译当作一种交际行为(过程)而非交际结果来研究。释意理论的著作反复强调口译是一种交际行为,其目的是为了传递信息;口译的对象是意义,而不是语言,语言只是交际的工具,并非目的;意义是语言知识、主题知识、百科知识和交际场景知识相结合的产物。这一论述给口译专业的招生选拔、课程设置、交同传训练和实践等带来了深刻启示,并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3 释意学派口译教学模式研究

巴黎释意学派在长期的口译教学和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口译教学原则和方法,是由西欧等地有利于口译人才培养的优越条件所决定的。西欧地区拥有充足的双语人才储备,方便翻译院系招收高质量的符合职业口译训练要求的生源。另外,西欧各地的翻译院校在口译师资、课程设置、课时安排、训练方式、训练内容、训练时数等方面进行了职业化设计安排,所以在上述环境中形成的ESIT口译训练模式并不一定在任何时候都完全适用于所有国家和地区。

3.1 释意学派口译教学模式的办学原则:ESIT自上世纪50年代后期先后提出并施行的口译办学原则涉及办学层次、入学选拔、师资、教学内容、译语方向等各个方面。具体包括:

①会议口译专业为研究生课程,招收获得本科学位的语言或非语言专业学生;

②为保证教学质量,学生入学前必须参加严格的选拔考试,此外还需接受学习中期的淘汰考试和毕业考试;

③教师必须为口译从业人员,研究型的学者或语言教师无资格从事口译教学;

④口译教学不是外语教学,口译课应只教口译技能不教语言,学生入学前必须己熟练掌握有关外语;

⑤为了保证译语质量,同声传译只用母语作为译入语,学生只接受B到A语方向的同传训练。

后来,这些办学原则都被AIIC所采纳。AIIC在第3条的基础上还主张口译教师最好为AIIC会员。除此之外,AIIC为了提高口译行业门槛、维护口译员权益,同时也为了确立自己在口译行业的主导地位,又补充增加了两条口译办学原则:

⑥教师应举荐毕业生加入口译员组织(如:AIIC等);不鼓励毕业考试未通过的学生从事口译工作;

⑦口译学校应与雇佣口译员的各国际口译服务机构(如:AIIC等)保持联系密切,并邀请其口译官员和代表以考官身份参加学生的毕业考试;口译学校还应向这些机构其提供毕业生名单,以方便它们推荐毕业生就业。

巴黎释意学派制定的包括第4、5两条在内的上述口译办学原则被国际口译界称为ESIT模式,该模式后来受到了AIIC的推崇。在各种口译大会上,AIIC将其作为会议口译办学的基本原则向世界各地的口译学校推介,而且“还将遵章办学的学校张榜公布,予以表扬”。目前在各主要口译学校,绝大多数知名的口译训练课程都在遵照执行上世纪六十年代主要由ESIT提出的基本教学原则,致使会议口译培训方式趋于一致。

3.2 释意学派口译教学模式的综合评述:几十年来,ESIT模式在国际口译界产生了持久而又深远的影响,它有效保障了口译教学的专业化水准,是培养高水平会议口译译员的最佳模式。可以说,目前世界各地成功的会议口译培训项目都在不同程度上得益于ESIT倡导的上述办学原则,打下了释意学派的深深烙印。一方面,作为口译办学原则,ESIT模式被世界各地口译院系争相采纳,在口译教学界备受推崇;另一方面,作为释意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理论组成部分,ESIT模式在后来的岁月里也受到了口译研究界的关注,并引发了一些争议和评价。

法国里昂第二大学的Daniel Gile教授就针对ESIT模式指出:虽然ESIT模式能有效保障会议口译教学和口译行业的专业水准,但是在一些口译历史较短的国家,口译教学实际上有四种类型,即:针对非语言类专业学生的口译教学、外语专业(非职业导向的)口译教学、以职业为导向的交替传译训练和完全职业化的会议口译训练等,ESIT模式就不适用于前三类口译教学。

刘和平教授也将我国的口译专业教学划分为四个层次:

①双语导游或联络口译员(外语本科和专科毕业生,部分从事导游或陪同口译工作,部分在企事业单位从事文秘、助理等工作,需要不定期地承担公司对外交往合作过程中的一般性口译工作);

②交替传译员(翻译专业本科生和部分外语院校本科毕业生,主要承担一般性日常口译工作);

③职业译员(硕士层次办学,除少数会成长为会议口译员之外,绝大多数为高级交传译员);

④职业会议译员(少数高级翻译学院,在入口、出口和中期考核阶段实行严格的筛选和淘汰,培养尖端同声传译员)。

同样,ESIT模式至少也不适合第1、2两类口译教学。

4 对释意学派口译教学模式的思考

在这个国际口译研究人才辈出的时代,释意理论的辉煌己经成为过去。作为曾经的翘首,今天我们不必期望释意学派口译理论再续昔日的辉煌。但是释意理论并没有过时,它对意义的高度关注对今天的口译实践和口译教学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ESIT口译教学模式为世界各地口译人才的培养作出了重大贡献,造就了一大批高水平的职业会议口译员。当然,随着时代的变迁,国际口译市场对口译服务的需求发生了变化,对释意学派口译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口译院系应根据专业生源的外语水平及市场需求,对ESIT模式做出必要调整。有理由相信,释意学派口译理论的解释范围可能会继续扩大,释意学派口译教学模式会呈现新的发展,释意学派的研究方法将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为口译理论建设继续作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Gile, Daniel. Basic and Model for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ing[M].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5

[2] 达尼卡・塞莱斯科维奇, 玛利亚娜・勒德雷尔. 口笔译概论[M]. 孙慧双译. 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2

[3] 刘和平. 口译培训的定位与专业建设[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7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