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现代通信技术论文

现代通信技术论文

时间:2022-04-25 16:42:06

现代通信技术论文

第1篇

在现在通信系统内,计算机设备的功能主要侧重于处理信息,通过设置能够处理不同种类的信息。例如:文本格式、影像格式、语音格式等多个方面,充分利用计算机设备性能高这一优势,能够为用户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务。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稳步提高,用户对数据需求和需求标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有效利用通信技术能够有效实现资源共享。在无特殊情况下,一般通信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有限传递、无线传递,具有稳定性强,传输速度快等特点。

2分析现代计算机通信技术的特点

2.1稳定性强、传输速度快

计算机通信技术在特定条件下可以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构建一个计算机网络,而在这个计算机网络内,将各终端之间有效连接起来,这样就能够实现信息交换和数据传输,其受外界因素影响小,甚至是可以忽略不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突破了传统计算机数据处理受地域时间的束缚,使得信息能够进行快速传输且其稳定性强,为创新数据传输模式提供了坚实理论依据。而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融合发展,能够在这个基础之上提供更加优质的传输服务,进而满足用户高层次需要。基带传输、频带传输、数字传输等不管采用何种传输方式都能够为终端提供大容量带宽和高速率传输服务。在光纤通信技术中表现尤为明显,其传输速率可以达到Mb甚至是更高。

2.2多媒体通信与安全通信服务

与其它数据系统想不,计算机通信技术所组建的通信系统一般情况下都可以提供多媒体数据存储与传输服务,换一种方式来说就是发送端将数据进行转换,而接收端将获取的数据信息在原有基础上还原多媒体信息,进而是实现对信息的应用与处理。值得一提的是,在进行数据处理与储存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对计算机进行加密处理的方式确保传输数据不会受外界因素干扰,确保信息的安全稳定性,也就是说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有效融合可以实现高精度和更加优质的数据通信服务。

3通信技术与现代计算机技术融合

3.1远程通信

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把各个终端设备连接在一起,一定程度上能够拓展信息处理及传输的性能,在无线通信技术中表现尤为明显,在特定条件下,其能够为无法创建区域网络的部分区域创建有限通信网络,进而实现远程实施通信,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将通信技术的价值最大限度发挥出来。

3.2多媒体技术通信

计算机设备应当成为核心控制设备,为创建信息体系创造条件,能够对相关信息进行处理、接受甚至于存储,信息体系的建立打破了传统建立在数据、音频间存在间隔的限制,将各个方面整合成一个整体,从而为民众提供高质量服务。目前多媒体技术通信的形式表现在很多方面:远程会议、视频教学等,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

3.3创建新信息库

以计算机通信技术为前提条件,能够构建出一个信息完整的数据库体系,用户不仅可以在这个数据库中搜索自身所需信息,还能够将数据信息输入数据库中进行有效整理,某种意义上可以提升数据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也是另一种程度上的资源共享。目前生活中使用比较常见的是:电话购票、网络购票,都是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来来完成,倘若缺乏这个前提条件,其各项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3.4新技术革新

第2篇

论文摘要:随着大量的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了各种教育活动之中,传统的体育教育方法已经不能够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需要。为此,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浅析了应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意义,对如何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在普通高等学校的体育教育中,应当加快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教育体育教学之中的步伐,用用更加现代化的、科学的、规范化的、应用了现代信息教育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和方法,逐步取代以往传统单一的、僵化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1研究目的

现代信息教育技术与高校体育教学相结合,目的在于弥补传统体育教育中的诸多不足,在促进学生运动动作形成的规范、运动技巧的完美、运动理论的形成等各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如何将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应用到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努力尝试构建一种新型的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模式。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和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及二者的结合应用。

2.2研究方法

2.1.1文献资料法:通过图书馆、网络等方式参阅大量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

2.1.2逻辑分析法:通过归纳、演绎、比较、综合等逻辑方法对有关论证及结论进行推导。

3 结果与分析

现代信息教育技术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理论与技术,应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它应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机综合来优化教学理论和实践,从而建立一套全新的学习体系,是现代科学技术社会发展对教育的现实需求,同时也是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目前,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网络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大量的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了各种教育活动之中,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教学观念都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传统的教育方法已经不能够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需要。作为一门学科而存在的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是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要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体育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必须进行变革,才能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进程。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加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研究和应用,才能打破传统体育教学封闭、僵化的模式,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良好的基础,使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朝着现代化课程方向发展。

3.1应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意义

3.1.1 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于体育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使大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体育理论知识和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并能在此基础上,灵活地应用所学到运动技能进行锻炼,达到强体健身的目的。因而,在知识爆炸、信息载体更加多样、通讯手段更加先进的今天,现代信息技术的利用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有着显著的效果。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应该及时地转变教育方式,通过现代信息教育技术给学生呈现出更为直观的知识信息,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兴趣,进而在体育教学中 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1.2能够较好地解决学生知识结构与高校体育理论课程课时不足的矛盾。

现代信息教育技术为高校体育课程结构的调整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这样形势下,学生的知识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学生接受知识的途径。但是,基于“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故目前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程时数安排较少,学生对于体育专业知识的掌握也主要是在实践课程当中。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现代信息教育技术来拓宽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结构,可以有效规避学生知识结构的变化与理论课时数不足的现象。

3.1.3有助于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思想观念。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其目的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为学生创造一个主动参与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实现各种体育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以发展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改变以往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进而实现传统体育教育观念向现代体育教育观念的转变。

5 罗燕. 高校体育教育信息化模式的研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9(9).

6 詹崇将,陈小华.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研究[J]. 湖北体育科技,2011(3).

转贴于

3.1.4能够有效地改进体育教学手段。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更多先进的教学仪器和设备走进了体育教学之中,在普通高校的体育教育中,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都正逐步把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引入到了体育教学过程中,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学手段单一、教法简单的状况。通过CAI、摄像机和摄像仪进行辅助教学,有效弥补了教师讲解的不足,使学生接触到更为直观的运动技能表象,充分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对使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积极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3.1.5能够进一步促进师生互动,获得好的教学效果。

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强调以满足学生的主体需要为发展前提,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通过现代信息教育技术手段,向学生展示更为直观的动作技术和生动形象的画面,让学生在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为师生之间的交流创设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同时,也能够丰富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方法和内容,提高学生对知识信息的处理能力和加工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3.2 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认识的兴趣,学习者在满怀兴趣的状态下所学的一切往往掌握得迅速、准确而牢固。信息技术这一新生事物在普通高校学生眼中是新鲜好奇的象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课件或是通过互联网上大量的技战术视频教学,实质上是给学生一种新异的刺激,目的在于诱导学生对刺激的探索。

3.2.1通过现代信息教育技术与体育课程整合,开创新的教学模式。

现代信息教育技术与体育课程整合是教育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用的高级形式,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学会运用不同体系的知识,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等方面与体育课程进行整合,通过整合,创造出一套新的教学模式。这样既不但可以突破体育传统教育观念、促进素质教育的开展、丰富体育教师课堂教学手段、突破体育教学重点难点,提高教学效率;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向由“跟随模仿”向“探索研究”方向转变,教师教学则向“研究突破”方向转变,起到激发教师与学生的主体的创造性、促进教师与学生信息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3.2.2建立和优化体育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库,改善体育教学管理方法。

普通高校必须建立大型的网络数据库来有效地组织和管理各种多媒体体育教学资源,为体育教师提供一个方便快捷的备课平台及丰富的教学素材,以利于教学资源的高效利用,并在此基础上开发教学资源管理系统,对体育教学资源进行优化管理。通过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库,可使体育成绩能够实现技能成绩、理论成绩、体质测试和体育综合成绩的输入方式选择、规则设定、成绩修改、成绩查询及导出打印等功能。为学生在大量的教学资源中快速地搜索、浏览所需的体育知识信息提供便利的条件。

3.2.3、利用体育网络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

体育网络教学资源作为一种开放性的网络资源应用于体育教学,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利用各种体育教学网络资源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的过程中有机会接触更广泛的领域,从而弥补课本知识更新缓慢的缺点 。

3.2.4运用多媒体技术,促进准确掌握动作技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一个新的动作形成,必须通过“听、看”来感知技术动作过程。在体育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它能以鲜明的图像、生动的画面、灵活多变的动画及音响效果优化教学过程,降低教学组织的成本,扩大信息传播的渠道。

通过计算机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可以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体育教师可以把多媒体课件运用到教学活动之中,将自己很难示范清楚的技术环节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把图象、声音、动画、文字、图形、影像等多种媒体素材在时间和空间两方面进行集成,使这些素材融为一体并赋予它们交互性,用课件中的动画或影像表现出来或把空中的动作停下来示范给学生。这样就更便于学生看清楚每个动作的技术细节,更快、更全面地建立起表象,从而加深对动作的理解,缩短学校技术动作的泛化过程,帮助学生更快更准确地掌握动作技术,这对提高体育教学效果有非常明显的作用。

3.2.5 提高教师的信息网络技术水平,充分利用信息教育技术。

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要加强对现代信息教育技术的学习和掌握,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强大的功能,通过体育网络资源整合更科学的教学方法,吸取更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 在课堂上或在课外通过网络给学生展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各种文字、图像、声音,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教材以外的内容或体育学科的前沿知识。

4 结论与建议

现代信息教育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应用于体育教学,其在体育教学中的优越性是传统教育技术无法比拟的。它可以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有助于优化教学环境、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素养;有助于教师结合动作讲解示范,突出动作的重难点,提高教学效率;有助于逐步实现教学过程中师生及学生之间的动态信息交流,形成良好的学习共同体,是对传统体育教学方法的一种改革。

在此本人建议,在普通高等学校的体育教育中,应当加快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教育体育教学之中的步伐,用用更加现代化的、科学的、规范化的、应用了现代信息教育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和方法,逐步取代以往传统单一的、僵化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改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促使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更加适应于时展的需求。最终达到能够更好地完成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任务、实现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任务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万清华. 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意义及作用.现代营销·营销学苑 2011(6).

2 崔振宇.信息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

第3篇

论文关键词:教育;现代化;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技术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面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和重要标志,以多媒体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是教育现代化的技术基础。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将对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产生巨大的影响,它不仅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而且可以促进教育观念、教学思想的转变。通过人机交互,信息共享,不仅可以大大拓展教师和学生的视野,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将不仅是使学生而且也使教师在全方位地接触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过程中,增强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从而提高对现代社会的适应能力。

1要深刻领会发展教育技术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觉从战略高度推动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1978年4月,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制定加速发展电视、广播等现代化手段的措施,这是多快好省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途径,必须引起充分的重视”;以后他又要求,“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指示“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这些指示不仅是小平同志积极倡导发展电化教育的重要指示,也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以伟大战略家的眼光,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融入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设计之中,深刻揭示了科技、教育同现代化建设的辩证关系。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要求教育既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又要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进行变革,逐步实现其自身现代化,包括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育体制、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模式等方面的现代化。邓小平同志的阐述对教育技术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第一次从教育发展战略的高度充分肯定发展教育技术的作用,这就奠定了教育技术作为实现教育现代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邓小平同志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度,积极关注各种先进媒体的应用,如:计算机教学对传统教育思想、教育体制、课程体系、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的变革所产生巨大影响。在计算机还没有开始进入普及的时候,他就要求“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这充分体现了小平同志“我们已经承认比国外落后了”,就“必须下定决心,急起直追”,“力戒空谈”的思想。

今天,我们学习邓小平同志的教育理论,首先应该从战略高度,认识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自觉地、努力地推动现代教育技术在各领域、各学科的应用和研究。

2深刻领会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推动现代教育技术的健康发展

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必须充分借助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教育技术。那么,到底什么是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技术、信息技术、电化教育又有什么关系?本人认为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

2.1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

信息的大量产生和快速传递是20世纪的基本特征之一。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的成熟阶段。现在仍处于由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转变中。被看作这种转变的两大技术杠杆的“多媒体技术”和“信息高速公路”,同属于现代信息技术范畴。

对什么是“多媒体技术”,说法很多。一般认为,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数字音像技术、电子通信技术等来集成和传播多种媒体信息的技术,就是多媒体技术。“多媒体”主要指文本、图形、声音、静止图像、活动图像和动画等。

现代信息技术,目前主要指计算机技术、数字音像技术、电子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卫星广播电视技术、远程通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仿真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和信息高速公路。

现代信息技术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形成了现代教育技术。诸如电化教育、语言实验室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辅助设计、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远距离教学、网上通信教育、人工智能教学、虚拟现实仿真教学以及现代教学设计、现代媒体教学法等都是现代教育技术。他们给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气象和新的格局。

2.2电化教育和现代教育技术

“电化教育”名称从20世纪30年代正式提出至今已有60多年,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我国电化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然而,随着对“电化教育”实践与理论探讨的深入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电化教育”内在的局限性及与时代的要求难以适应性,已越来越明显。“电化教育”向“现代教育技术”过渡是历史的必然性。在我国,电化教育目前最有代表性的定义是:“电化教育”是根据教育理论,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并与传统教育媒体恰当结合,有目的地传递教育信息,充分发挥各种感官的功能,以实现最优化的教育活动。

可以说在教育实践中,人们对电化教育的理解也已经涵盖了现代教育技术实质,但我国“电化教育”在国际系统中往往使人困惑和误解,随着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如全球网络教育的风靡),国内外同仁越来越迫切要求尽快将“电化教育”改为通用的名称—“现代教育技术”。一方面它可以反映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也便于进行国际交流。

2.3教育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

人类教育技术在漫长发展历程中,已经历了口语技术、文字技术(约产生于公元前350。年)、印刷技术(约产生于7世纪初)、电子视听技术(约产生于20世纪初)、多媒体网络交互技术(约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五个发展阶段。从广义上讲,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由来已久,有的学者认为,人类早期的语言教学和后来的直观教学亦应被看作是教育技术应用和发展的两个阶段。“教育技术”是一个通用概念,任何时代的“教育”都有其“教育技术”,只是“技术”的含量和水平有高有低而已。

本文所讲的“教育技术”不是上述广义上的“教育技术”,而是指20世纪初来源于美国的“教育技术((educationaltechnology)一词。

从19世纪来到20世纪初至今,电子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一系列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和工具的发明,使教育走上了多元化、现代化的道路,学生有了较为丰富的学习资源与信息获取方式,这被称为第四次革命。每次革命中我们都可找出物化形态的技术和智能形态的技术最有代表性的典型例证。但是这样来探讨教育技术和基本内容也未免太宽泛了。于是,人们习惯上把第四次教育革命以来逐步发展起来的教育技术称为现代教育技术。即“现代教育技术”是指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学与教的过程和学与教的资源的设计、开发、使用、评价和管理,以促进学与教的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是现代教育理论,它要求综合运用人本主义、认知主义、行为主义、建构主义等各种流派的学习理论。“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各种现代信息技术包括音像技术、卫星通讯技术、多媒体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虚拟仿真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具体操作内容包括对学与教的过程和学与教的资源进行设计、开发、使用、评价和管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一般目标是促进学与教的优化,其最高目标是实现在一定条件下的学与教的最优化。

而在1994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学会(aect)发表了教育技术的新定义,该定义指出:“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其中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开发则包括“将音像技术、电子出版技术应用于教育与教学过程中的开发研究,基于计算机的辅助教学技术(cai和icai)的开发研究以及将多种技术加以综合与集成,并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的开发研究”。

很明显,在音像技术中,理应包括投影、幻灯、录音、录像等技术。原国家教委电化教育办公室《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工作实施意见》中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的内容早就给了科学的、全面的界定:“在实验中,要巩固和发展以投影和音像技术为基础的课堂多媒体优化组合教学;充分利用现有的广播电视教育节目资源;积极发展计算机教育及辅助教学,推动电脑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实验研究交互网络在学校教学中的应用,以及进行有关虚拟现实的研究实验工作”,并在《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课题指南》中开列了大量以投影、幻灯、录音为实验媒体的实验课题。这就再也清楚不过地告诉我们,投影、幻灯、录音、录像是现代教育技术应有之义。

由此可见,“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技术”虽然名称不同,但概念的内涵、基本思想都相同,即以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为指导,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为研究对象,以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评价和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为研究内容。它们都注重探讨那些与现代科学技术有关的学习资源和现代与教的最新科学理论和方法。可以说,没有现代的音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系统理论就没有今天的教育技术。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传统的教育技术和现代的教育技术之分。有人把音像媒体作为“传统教育技术”,而把多媒体及网络技术作为“现代教育技术”,那也许是他把教育技术等同于媒体的缘故。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教育技术”或“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解也在不断深入,概念的范畴也在不断扩展,只有深刻领会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才能推动现代教育技术的健康发展。

3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化的教师队伍

知识经济呼唤教育现代化。教育实现现代化,教师队伍现代化是当务之急。如何建设一支新型的现代化教师队伍,本人认为广大教师要更新观念,有抢占“制高点”的意识;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有自我发展的能力;要勤学苦练,有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本领。

3.1教育观念的变革

现代化教育技术之所以被称作是教育发展的“制高点”,是因为它是信息时代国际人才激烈竞争的迫切需要。“领先一步就将领先一个时代”、“采用最新技术就容易实现超越”。就像燕汽机的发明使用带来工业革命一样,以多媒体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将带来知识的革命,广大教师在真正地认识抢占“制高点”的重大意义和历史责任,要有一种紧迫感、危机感,奋不顾身地投入教育改革的潮流。

教育观念变革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教育者对信息技术的接纳。主要表现在信息技术在教育学中的广泛应用,不单纯是手段的更新,更主要的是由认识时代特征而产生的观念的认可。事实说明,教育者已经充分感受到信息时代的降临,看到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性。这是教育观念变革的第一步。二是教育指导思想的变革。传统教育思想包括对教育要素、教育结构、教育模式的看法,开始退出历史舞台,基于现代教育的全新教育思想—素质教育正在形成。信息时代由计算机技术特别是网络带来的信息交流,要求每个人都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并能够在大量信息之中分析、挑选有用的加以利用,这实质上是一个如何学习的问题.用同一种教学模式培养人才的应试教育显然无法承担这种重任,因而,时代对人提出新要求的结果必须会引发传统教育观念的变革,即向素质教育转轨。教师要掌握现代化教育思想理论,促进“角度”的转换,即由知识的权威者,知识的传递者转换成知识的组织者,学习的促进者。树立起现代化的教育观。

3.2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

这是教师在信息技术时代中必备的条件和基本功。面向21世纪的教师只有以“精”、“深”来构造自己的专业知识大厦,要有雄厚的人文科学功底,诸如哲学、文学、心理学、伦理学、天文地理等现代社会与自然科学诸素养便是教师博大精深大厦的根基,也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决定性因素。而教师人文科学知识的获得又主要是靠平时的刻苦钻研与辛劳积累,只有天长日久的不断积累,及时地“充电”,不断更新知识,广纳最新动态信息,课堂上方能如鱼得水,才能出奇制胜。

信息时代新知识、新事物、新行业及一切可能性随时随地都在大量涌现,面对迅速变化的实践热点和迅速老化的旧知识,要想跟上这个社会并自由地生活和工作,随时都有必要学习,因为“比你的竞争者学习得快的能力也许是唯一能保持竞争优势”,教育存在的深刻必要性就决定了教育将走向终身化,终身教育应有三个含义:第一,人的一生中随时都有必要学习新知识,培养新技能.25岁前所接受的学校教育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第二,信息技术为各个年龄段都提供了相应的受教育的手段和内容。第三,掌握学习方法。这是更重要的。只有学会了学习,才可以在变动不居的社会和知识中立于不败之地,在信息时代学会学习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掌握以计算机为核心的能即时和大量获取信息与培养技能的信息技术。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跨越。

3.3要掌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本领,努力成为新时代的新型教师

现代教育技术只有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潜能发展。陈至立同志在为《中国教育报》“制高点—现代教育技术”专版撰写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推动教育教学与改革》一文中指出,“要深刻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应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认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

教师要消除对教育技术的神秘感和畏惧心理,纠正只把计算机作为课程和打字工具的偏见和误解,认识发展多媒体教育的深远意义,努力掌握教育技术的理论和技能,成为新时代的新型教师。本人认为广大教师要逐步掌握以下技能:

(1)掌握以视听技术为主的教学技术,如投影、幻灯、录音、电视录像等视听设备的操作以及教材的编制、使用技能。

(2)掌握基于计算机技术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如多功能多媒体教室的使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利用数字音像技术进行信息的采集、处理、传递、存储等技术。

第4篇

《运用信息技术实现农村小学课堂教学优质化研究》已被省教科院成功立项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2018年度规划课题,为了保证课题方案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具体的细节之中,根据相关要求,我们课题组定于今天开题,下面,我代表课题组作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请领导和老师们指正、审议。

一、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现代信息技术:现代信息技术是一个内容十分广泛的技术群,它包括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感测技术、控制技术、显示技术等。我们所要学习和运用的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是指对课堂教学予以支持的相关内容。包括教育教学资源的下载、办公系统的操作、PPT的制作和使用等等。

所谓“课堂教学优质化”,就是要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即在课堂40分钟内要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育人目标,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完美地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整合,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在课堂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使枯燥、抽象的学科知识转化成形象、生动、鲜明的电子信息,变单调为丰富,化抽象为具体,化静为动,可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的过程,提高教学效果,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本课题主要研究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教学的有效整合,从而实现农村小学课堂教学优质化。

国外信息技术与小学课堂教学优质化研究起步较早,比如美国特别重视信息技术对提高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方面的研究。就课堂教学而言,他们通过整合打造轻松愉快、乐学善学、精彩灵动的教学新时空,“使学习变得更有趣、更容易、更广阔、更加丰富多彩。”。英国早在教育中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使用计算机,如名为“国家计算机辅助学习发展计划”(National Development Project for Computer-Assisted Learning,NDPCAL)的研究。“把计算机整合到课程中的观念”(Integrated Computers Curriculum)就是这项研究所提出来的,主要强调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合理利用,可以培养学生计算机的操作意识以及应用等能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法国也十分重视。法国教育专家指出:“在动态环境下,空间图形性质和几何教学之间的联系得到了强化。”早在1985年,法国就要求学生从小学第四学年开始接触信息技术,而且把“计算机入门”作为必修课设立到“科学技术”学科中,注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软硬件环境的配备,为课程整合的良性开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正所谓“突破现状是发展的必然。”。

新世纪以来,我国中小学教育领域正在进行以“课程改革”为中心的教育改革。2000年4月6日,教育部长陈至立在新加坡召开的以“为了21世纪学习化社会的教育”为主题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第二次教育部长会议上作了题为《面向21世纪教育的改革创新》的发言。她不仅明确提出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中国面向21世纪教育的目标,而且强调“通过积极推进教育的信息化进程,使中国教育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实现跨越式发展”。2012年以来,我国教育信息化领域的政策集中出台。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2011-2020年)》的要求,到2020年需形成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想适应的教育信息现代化体系,基本实现所有地区和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这对未来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指导意见和总体方向。2012年4月,刘延东关于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确定了“三通两平台”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导向,即“宽带网络校校通、教学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加强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平台的建设”,这对于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培养创新人才具有深远意义,是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但是,尽管信息技术平台与课堂教学的融合在全国各地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但在农村小学课堂中的研究与实践还属于起步阶段。同时,信息技术与农村小学课堂深度融合方面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理念上的高接受度和低层次的实际运用的矛盾、信息技术的百花齐放与无统一标准之间的矛盾,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的教学结构和以生为本的现代教育模式之间的矛盾、立足于听课老师和领导的信息技术的虚假热闹和立足于学生的学,不断优化学生的学法之间的矛盾……如何化解这些矛盾,如何让信息技术平台真正促进促进学生的成长、教师的发展、学校的提升,如何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效率最大限度地提高?如何有效地整合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 如何使整合达到最佳状态?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孜孜探索的一个现实而又紧迫的课题。我们想从“课堂教学”这个点上做一些探索和研究,通过行动和反思总结出一般的规律和方法,优化课堂教学,为推进新课改进行一些尝试。而这,恰恰是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和意义所在。鉴于此,我们提出《运用信息技术实现农村小学课堂教学优质化研究》这一研究课题。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

研究目标:

1.更新教师教学理念,培养教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搜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进行教学的能力。

2.探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农村小学课堂教学优质化的有效途径、策略和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将“减负增效”落到实处。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研究内容:

1.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农村小学学科课堂教学内容的整合途径。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促进教师的教学向“以学定教”的学生主体方向发展。

2.研究如何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使得课堂教学实现最优化,进而取得优质高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

3.研究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变单调、枯燥的课堂教学为生动、活泼、有趣的教学。怎样最大程度地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使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成为所有学生发展的平台,最终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形成。

研究假设:在信息技术现代化背景下,农村小学生寻求探索之火的原动力大大增强,多媒体成其为聚精会神的心理动因,孩子们最大程度地身动、心动、神动、肯学、想学、会学的念头一再高涨,其课堂教学效果自然也是事半功倍的。

拟创新点:技术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农村小学课堂教学中的介入,是否真正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身心发展和创新发展;重要的是,现代化信息技术是否促进了每一个孩子们的成长,从而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发展、都能提高,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呈现出的难以忘怀的思维之光、自由之光、创造之光,以及思维的交锋、情感的交融、经验的积累、思想的领悟,才是我们更加需要的境界。

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一)研究思路

本课题的研究先对相关的理论资料进行学习和总结,如:国内的研究现象以及研究的理论依据等等。之后,通过相关调查对当前数学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接着,明确情景的创设对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产生的作用,并通过寻找数学课堂情景创设的基本途径来有效的将数学情景有效的应用到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并通过总结分析形成相应的报告。最后,通过研究成果、研究过程中存在问题的研究和总结,形成最终的结题报告。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要求课题组成员借助网络搜集与本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学习相关的理论,方法,关注与本课题相关的最新动态、最新理论以及已取得的相应成果并大胆吸取借鉴相关文献理论中的优秀成果,为展开研究做好理论铺垫。并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课题实施,深入开展研究,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提高。

2.行动研究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组织教师结合日常的教学实践,开展合作研究活动,共同探讨教育教学问题。通过开展公开教学、交流研讨、专题分析等一系列活动,探究如何在学科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3.案例研究法:通过对典型教学案例的分析,分析现代教育技术在农村小学课堂教学应用与实践中对学生各方面能力、兴趣爱好产生的影响。

4.经验总结法:组织教师认真撰写教学设计与教学案例分析,及时总结实践中的经验,积极探索我校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有效教学实际操作方案,通过撰写课堂教学设计与教学案例分析,总结信息技术在学科课堂教学运用实践中的经验。最终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具有实际操作价值的策略和方法,撰写研究报告、发表论文等。

5.成果分析法:积极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实现课堂教学优质化的操作方案,最终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具有实际操作价值的策略和方法。在此基础上,汇总资料,并选取有价值的课题研究成果进行推广,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

(三)技术路线:调查分析——>确定目标——>制定计划——>实践研究——>实验比较——>形成结论——>修正完善——>总结成果——>推广应用

(4)实施步骤

(1)启动阶段:2018年5月到2018年9月,成立《运用信息技术实现农村小学课堂优质化》课题组;通过调查研究、查阅资料,初步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发展动态,转变教育观念,认识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育手段的重要性,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增长点和切入点;组织课题参与人员系统学习有关运用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对全体实验人员进行运用信息技术培训;调查信息技术在农村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发现问题,提出应用信息技术实现中小学课堂教学优质化的研究思路,撰写开题报告,制定研究方案。

(2)组织实施阶段:2018年10月至2020年2月,制定研究计划,具体实施研究,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参与学科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氛围,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教与学,探索有效的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的模式,深化课堂教学的改革,促进教与学的优化,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进而培养高素质现代人才的目的。实施期间要求课题组成员每人准备一节公开课,在有效整合方面做进一步的探索,收集优秀教案、优秀课件、优秀教学实录、教学叙事等。形成阶段研究报告和相关论文。

(3)总结结题阶段:2020年3月至2020年5月,整理课题研究资料,收集优秀论文、教师研究案例等,撰写研究报告,申请结题。

四、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课题负责人张瑞清,一级教师,长期从事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曾多次获得过辅导站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和县级课堂教学竞赛三等奖。多次获得镇级和县级“优秀教师”和“先进个人”称号,2015年获得了县级“骨干教师”荣誉称号。具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和研究成果。曾两次参与了省、市课题研究工作,2008年9月他参与研究的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新课改中提高学困生数学成绩研究》经专家评审,通过鉴定;2017年9月他作为第一参加人研究的武威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研究》顺利结题。在课堂教学中他善于总结经验,积极撰写论文,撰写的论文《浅论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在2004年5月荣获武威市现代教育技术论文评选小学组三等奖;撰写的论文《提高九年级化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几点做法》和《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看法》分别在《天祝教育》2010第3期和2014第1期上发表。

课题组成员刘生俊,一级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23年,积累了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曾被县委、县政府评为“优秀教师”。撰写的论文《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初探》和《构建初中语文教学互动课堂刍议》分别在《中小学教育》和《语文天地》上发表。

课题组成员马维兰,二级教师,市级农村骨干教师,曾多次荣获镇、县、市级优秀教师、少先队辅导员、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具有很强的语文教学基本功,能够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工作,2015年10月,撰写的论文《农村美术教育该走向何方》在省级期刊《教师》杂志第261期上发表。

课题组成员吴永珍,二级教师,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达13年,工作中善于钻研,曾多次获得辅导站各种奖励,现为学校数学教研组组长,具有较强的教学研究能力,撰写的《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发挥错题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于2016年5月发表在《吉林教育》上,作为第一参加人参与研究的武威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易错题集的建立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探究》于2017年9月通过鉴定,顺利结题。

围绕本课题,我们进行了一些前期准备工作。18年3月,我们确定了课题,组织了课题研究小组,围绕课题进行一些相关的调研工作,查阅了相关资料和书籍,了解国内外同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和水平,搜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对课题的核心概念、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等进行多次研讨,最终完成了课题申报报告。

学校现代化教学硬件设施较为先进。每个班级都有“班班通”一体机、视频展示台;学科任课教师人均配备电脑一台,且已接入互联网。这些为我校开展“运用信息技术实现农村中小学课堂教学优质化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与环境。辅导站和学校领导注重教育科研工作,开学初提出了在我校开展“常态课优质化、优质课常态化”教学研究工作,我课题组选取其中一点研究运用信息技术实现课堂教学优质化,得到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学校积极筹措经费,准备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高参与教师的研究素质;建立健全了教科研制度,保证研究落到实处。

五、课题成果预期和呈现方式:

第5篇

一、多方面、多途径调研

根据上述总体思路,学院从多方面调研社会对应用型本科院校通信工程专业毕业生的需求,获得以下结论:用人单位今后对各学历人才的需求情况主要以本科生为主,研究生需求数量也在增加。目前急需实践动手能力强、踏实肯干、学习能力强的毕业生。除了基础知识外,还希望毕业生能够很好地掌握和应用通信电路设计、C语言、单片机开发与应用、通信传输与现代交换技术等知识。现在及未来通信工程专业本科生需要加强设计、开发、调试、应用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基本能力,还有实践动手能力、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培养方案中也应该包含行业知识、管理知识等方面内容,提高专业人员的综合能力。已经毕业的学生主要从事生产、维护、测试以及软硬件开发工作,还有小部分毕业生在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通过对这些学生的调研,毕业生普遍认同的素质能力包括自主学习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合作与协调人际关系能力以及外语能力。在硬件知识方面,学生更关注电路板开发、单片机编程、Protel应用、嵌入式的相关知识。有些单位还要求学生具有射频、FPGA等方面的知识。在软件知识方面,学生主要关注相关的软件开发经历,熟练掌握C语言、C++以及JAVA等编程技术,熟练使用数据库、计算机网络等知识。有些单位要求熟悉ARM和某种操作系统。毕业生普遍反映,所学的知识对目前所从事工作最有帮助的除了专业基础知识外,外语和计算机软件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对在校高年级学生的调研发现,大部分本科生毕业后最希望从事的工作包括软件开发、技术支持和售前服务。希望学院多开设一些关于就业指导方面的讲座,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希望老师提供一些实际动手的机会。学生对专业课程很感兴趣,现在已经开设的课程包括计算机通信与网络、移动通信、现代交换技术、数据库技术和C++编程等,得到了学生的好评。

二、基于专业特点制订培养目标

与其他高校同专业相比,根据南京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所能体现的专业特点和学生特长,制订的具体培养目标如下:1.宽平台本专业具有多年的通信工程专业教研室历史,拥有多名高级职称教师讲授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信号与线性系统、通信原理、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等专业基础课程。本专业教师历年来出版多本专业基础课教材,使用人数广,使用效果获得一致好评。本专业教师承担的“信号与线性系统”、“通信原理”课程群建设获得学院精品课程群称号,并在建设过程中获得丰硕成果,包括出版教材、建设出版教材配套试题库、建设完成教材配套电子教案、发表多篇教研论文、建成课程群网站等。具备这样的专业优势,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雄厚的通信技术专业基础功底。2.强能力现代通信技术、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工业生产与社会生活中的现代通信系统往往是通信技术与现代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相融合的系统及应用。本专业培养学生掌握各种通信新技术融合的现代通信系统的设计、开发、调测、应用的方法。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本专业开设了数字传输技术、现代交换技术等课程。这些课程融合了学生已学过的通信、计算机、信号与线性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等课程的知识,并应用很多新技术、新设备,通过系统设计应用调试的实践,由学生自己动手设计配置运行具体的通信网络和通信系统。3.精应用本专业在建设的过程中紧扣工程应用的特色,所开设的课程紧紧围绕应用的目的。通信应用软件设计、单片机原理与应用、DSP芯片及应用、通信网设计等课程都是应用性很强的课程。通过这些课程培养学生通信软件与智能芯片的应用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本专业十分重视实验、实习、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的效果。重点专业课程采取实验课单独开课模式,将课程搬到实验室,让学生边学边练,确保实验效果。校企合作共建教学生产实训基地,形成教学和生产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学生工程能力训练,本专业的学生在高年级时能够具备一定的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设计、功能开发应用能力。4.亲产业通信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新产品与新设计方法往往能实现以前无法想象的任务,因此,通信工程专业的教学一定要与产业的发展紧密相连,否则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本专业已经开设或正在准备开设很多目前快速发展、大量应用的新技术、新器件的课程。在本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应始终坚持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教学紧随产业发展的原则,培养真正学以致用、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

三、通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

1.理论课程体系理论课程体系由三个不同层次的课程构成。第一层次,如图1中的底层,公共基础平台课程。该课程主要由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课程组成,其中通识课程涵盖了科技文化、数学、计算机语言、体育与健康等。主要课程包括:形势与政策、大学体育、大学英语、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军事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复变函数、积分变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计算机应用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等。第二层次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如图1中的中间层,是在公共基础平台课程的基础上,为专业平台课程提供学习基础的课程。主要包括:电路原理、电路原理实验、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信号与线性系统、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专业英语、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高频电子线路、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现代通信系统概论。这些课程是专业平台课程的基础,有利于学生更快的理解和掌握专业课程。第三层次,也就是图1中的最高层,是专业平台课程,分为四个方向,分别为:网络传输方向、通信技术与系统方向、硬件开发方向以及软件开发方向。2.实践教学体系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从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训练,即一般实践技能、基本专业技能、通信工程专业特色实践技能,全面培养工程素质,如图2所示。为达到现代工程教育的目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了社会实践(1周)、实习(4周)、课程设计(12周)、毕业设计(16周)等不同层次的实践教学环节,共计35周,实践教学环节占总学时的比例近40%。为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效果,提高撰写课程设计、实习论文的要求,在所开设的所有专业基础、专业课中增加设计型、综合型实验内容,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实验能力。3.综合素质培养体系综合素质培养体系用于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人文素质、创新精神、创业能力、职业技术资质以及辩证思维能力。政治素质的培养是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等公共平台课程的设置实现;人文素质是通过公共选修以及课外阅读等方式达到培养考核要求;职业技术资质是结合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等以及课外选修学分的设置来达到考核目标。

四、结论

为了迎合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要求,南京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动态调整培养方案,培养掌握现代通信技术、能够在通信网络建设、运行和维护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复合型人才,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培养方案制订路线和论证程序。在实施过程中,重视与企业交流互动,不断改进、完善培养方案内容和专业建设工作。

作者:刘婷婷 张健

第6篇

当代信息技术造就了我们今天的时代特征,无疑也包括社会的政治特征,由此向我们提出了一系列政治哲学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可以极大地丰富作为技术哲学的当代形态——信息技术哲学——的内容。

一、信息技术的政治功能

信息技术无疑是影响当代社会最全面最深刻的技术,它对我们的政治生活也产生了诸多的影响,以至于出现了“信息政治”、“网络政治”等等现象,甚至走向“政治信息主义”:将当代信息技术在政治活动中的重要性提高到决定性的地位,使得信息工具成为政治生活方式的最重要影响因素,以至于信息技术可以决定政治制度的性质和选择。

这种视角扩展到一般的层面,就是关于媒介技术的政治功能的理论,其中以传媒理论家英尼斯的理论最具代表性,他认为,传播系统在实践和空间上的结构(或“偏向”)关系构成了社会机构的基础。他将传播和社会控制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空间束缚型(space-binding)媒介,如印刷品和电,它们与跨地域的扩张和控制联系在一起,擅长建立商业主义、帝国,最终发展成为技术专家治国论。另一种是时间束缚型媒介,如手稿、人的讲话,这些媒介相对偏爱关系亲近的团体、形而上学的思考和传统的权威。他认为新电力技术强化了帝国的权力,现代媒介产生了控制巨大空间和庞大人口的潜在力量,媒介技术强国通过传播工业的对外扩张,导致了一个更为极致的文化帝国主义形态。因此,电子媒介的用意并不在于提供娱乐和信息,而是扩大社会组织的规模,由此极大地提高了文化与政治领域集权化和帝国主义的可能性;电子通讯还可能极度扩大现代人的空间偏向,乃至通过电子程度最高的先进文化实现对外层空间的殖民化和政治统治。

另一位着名的传媒思想家麦克卢汉以广播和电视的不同来分析它们所造就的政治人物和政治模式的不同。广播造成的政治模式是可听不可问,而电视则使西方世界的每一种政治制度都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因为它创造了一种全新风格的国家领导人。这样的领袖与其说是政治家,不如说是部落酋长。卡斯特罗就是这种新型部落酋长的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依靠大众参与的电视对话和反馈来统治国家,用电视镜头来管理国家。他给古巴人民直接和亲密卷入集体决策过程的经验。他灵巧地把政治教育、宣传和父辈般的指引结合起来。这是其他国家的部落酋长要学习的模式。新型的媒介风云人物要把受众像衣服一样地穿在身上——在本来的意义和引申意义上说都是如此,就像他穿自己的衣服一样。这样他就成了团体的部落形象。

信息技术能够对政治造成影响,无疑是技术与政治的一般关系所必然体现出来的一个方面,它表明信息技术的状况极大地影响着政治的运行乃至社会的全部状况,或者说信息(传播与处理)方式的任何一次变革都会引起社会的巨大变化;它还表明成功的政治家通常具有善于利用新的信息技术来传播自己的政治理念、树立自己的政治形象、赢得公众的政治支持的能力,并且还要善于根据信息技术的变化来改变自己的政治管理方式,这样,信息技术的变迁通常会带来政治图景的变迁。

二、当代信息技术与政治

世界的新图景

在当今的信息技术时代,“电视也好,广播也好,书籍也好——过去的媒介没有一个能够像因特网一样提供类似的一揽子机会和冲击力。由于因特网上的地球村本来就是一种治国机制,所以“信息的撒播正在创造一个新的权力结构:‘处处是中心,无处是边缘’”,即网络时代对政府的权力集中构成强大的挑战,凡此种种,都表明了当代信息技术正在给我们的政治世界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改变。

具体来说,信息技术所造成的主要的“决定性”的政治变化,一是新的阶级的形成,二是新的自由和平等、民主的前景,三是国际政治的新格局,四是政治管理模式的改变。

阶级问题历来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虽然阶级由经济问题产生,但集中表现在政治对抗上。社会中阶级的属性及其对抗形式的变化,乃是政治内容的一大变化。政治信息主义者们通常在这个问题上持有明确的主张,那就是阶级结构在信息技术影响下的根本性变化:如果说第二次浪潮给我们创造了一个“无产阶级”,那么我们可以说,第三次浪潮正在产生一个“知识阶级”,它的基础是认识事物,工作时用脑而不是用肌肉。“这个知识阶级拥有系统的信息、想象力,还有生产所必需的其他文化素质。他们拥有生产更多信息的手段;拥有可以说是基本原材料的东西,换句话说,一整套的脑力工具。因此,它是以大大胜过无产阶级的实力而走上谈判桌的。”由此也导致了旧的阶级的功能以及阶级斗争和对抗的消失:“马克思主义理论曾赋予工人阶级以很大希望,对于某些人而言,工人阶级如今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因为媒介而变得毫无政治价值,……工人阶级已变成一群毫无生气的凡夫俗子,普遍受到媒介和通俗文化的操纵。”“当我们与无产阶级道别时,我们也就必须合上有关一个整个政治时期的书,有关辩证法和阶级斗争的书。”

自由、民主和平等通常被视为政治现象中的核心价值和理想追求,在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与计算机的影响下,似乎也在发生着质的改变。一是认为计算机必然造就民主,这就是罗斯扎克所归结的:“信息时代里流传着一个神话,计算机,尤其是个人计算机,将带来民主的复兴”。二是由网络所决定的平等和自由将获得极大的发展。网络环境中所有的网民都可以处在一种自由、平等和直接的交流之中,完全的或部分的匿名也使得言论可以更加自由,“网络环境的信息传播无阻碍状态激励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打破层级界限,追求有效和直接的点对点交往。把互联网看作是一个独立的自由王国,在互联网上人们通过互动可以自由地交流”,于是网络使人们获得政治信息与表达政治意愿的方式更加便捷。“网上论坛”、“网上议会”、“网上法庭”、“网上政府”的出现促进着人们的民主意识、民主观念和民主要求,而不再满足于通过自己的代表来表达意愿并行使权力的方式,而是要求直接参与决策和管理,出现了代议制民主、问接民主向参与式民主、直接民主演变的新动向。由此也导致许多学者和政治家“认为信息技术的推广和网络世界的出现会推动民主化进程,出现更加自由、平等和全民参与公共决策的社会,“网络民主”由此得到了充分的肯定,电子信息技术也给人类带来了一幅十分美好的政治生活图景。

在国际政治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国家之间“信息实力”的较量日趋激烈,几乎所有国家都尽自己的力量来抢夺以信息为依托的权力和财富,并以此来维护由信息技术延伸而来的国家主权、国家地位,以保持国家的发展前景和潜力。尼葛洛庞蒂预言:明天的国境线将不得不与千百万条电子通道以及通过它们传播信息的千百万种方式进行竞争,而不再仅仅是由河流、海洋甚至石墙来分隔。基于电子网络技术的国际政治争夺,还导致所谓“网络外交”的出现,它改变了我们对主权国家的认识,这也就是波斯特所说的:“从某些方面看,因特网从根本上瓦解了民主一国家的区域性:网络空间中的音讯不容易被牛顿式的空间所限制,这使边界变得无效。或者至少是由于全球性的网络所衍生的信息边界问题对传统的地理边界提出了新的挑战,围绕“制信息权”——息主权、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安全人才、信息规则——的竞争与争夺也越趋激烈,从而使信息安全上升为国家安全战略的新重心。

在政治管理的模式上,仅从现代媒介的发展看,不同的信息技术造就了不同的政治模式,如广播造成的政治模式是“可听不可问”,不能记录任何相左意见和反对声音,听广播的人就像家中匍匐在父亲脚下的孩子,造成了“举国一家的政治格局”;广播时代也造就了20世纪最强大的四位政治领导人:斯大林、希特勒、丘吉尔和罗斯福。所以麦克卢汉说:“倘若电视出现在电台之前,希特勒这样的人是不会出现的。”而电视时代造就了肯尼迪,“肯尼迪在许多方面是第一位上电视最成功的总统,他继承了罗斯福广播讲话的驱力和热情。当然,不足之处在于,“广播电视只造就领袖和明星,而不是普通的大众成员”。某种意义上,电视政治就更是一种“精英政治”,相比之下,网络政治更容易被视为一种“大众政治”。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政治也在化约为一种媒体效果,“不管谁是政治演员,或他们的取向如何,都通过与利用媒体而存在于权力游戏之中,位于日渐多样化的整个媒体系统里,包括电脑中介的沟通网络。政治必须架构在以电子为基础的媒体语言上,这个事实对政治过程、政治行动者与政治制度的特性、组织和目标都有深刻影响。这在一定意义上就走向了媒介决定政治的格局,进入到所谓“媒体一政治”的时代:政治角色无论作出重大或微小的决定,都不能不把新闻的因素考虑进去,都首先需要媒体理解、接受并且愿意以一种特定的方式向老百姓宣传。

信息技术对于政治的如此重要的影响,被加以“理论自觉”后,就形成了政治上的“媒体决定论”,抑或政治(学)意义上的信息技术决定论,也可称之为技术意义上的政治信息主义,它是一般的信息主义和技术决定论在当代政治活动中的体现,其延伸还产生出“信息霸权主义”、“信息殖民主义”等派生现象,形成技术政治学与信息技术哲学交集地带的新问题。

三、若干政治哲学问题

信息技术影响和改变了政治,同时提出了许多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的政治哲学问题:

第7篇

关键词:技术代码;技术批判理论;技术理性

“代码”(code)在本义上“是把一种信息形式转换为另一种信息形式的技术和方法,其实质是为了使信息便于传递和处理而进行的不同形式的信息之间的转换。代码方法是一种普遍的认识方法和研究方法,是人类认识活动和文化活动的内在机制。”芬伯格把“代码”这个术语运用到他的技术批判理论中,提出了“技术代码”(Technical Code)这一概念,并用以指称技术设计过程中的形成标准,说明少数设计专家的价值可以通过“代码”沉淀在技术中。芬伯格的《技术批判理论》问世以来,“技术代码”理论就始终处于其技术批判理论的基础地位。他认为,现代技术不具有中立性,而是体现着一种特定的工业文明价值观,特别是那些靠掌握技术而获得权势的精英们的价值观,并借助“技术代码”的概念来说明精英们的技术价值观如何体现出来。

一、技术代码理论渊源

技术代码理论是芬伯格在分析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和福柯的权力系谱学过程中提出的。马尔库塞认为,技术理性已经变成政治理性,技术统治和政治统治是晚期资本主义极权的两个方面,社会的统治固化在技术之中,单向度的社会是一个压迫性的社会。福柯在论述知识和权力的相互关系中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即“知识的产生并非是中立的,总与一定权力的实施相联系,在规划和设计房屋、医院、监狱、学校、城市时,都体现了一定的统治需要,现代社会是一个大监狱。”福柯虽号召人们起来反抗,但他描述了一个人们失去了反抗能力的社会,他的理论使人很难相信这种反抗会成功。芬伯格认为克服这种困境的办法是引入技术代码概念。

在上述认识基础上,芬伯格详细分析了技术代码的形成基础――“参与者的利益”,用此来分析在技术形成过程中的不同集团的利益。他认为参与者的利益不是来自个人的选择,而是来自特定的社会背景。芬伯格认为以往的技术设计多数是单向的、片面的。例如在医学实验中存在一些只关注操作者即医疗人员的利益,较少考虑作为操作对象的患者的利益,但目前由于参与者的努力,这种状况正发生改变。

芬伯格利用法国“微电信”(Minitel)的例子说明技术代码是可以改变的。在20世纪80年代初法国政府为了方便人们获取信息,分派了数百万免费终端给电话用户,形成了一个作为信息工具的微电信系统。在1982年有大批黑客利用Minitel做为通讯的工具。随后有大批的法国公民也应用他们的终端来进行社会交往从而使这个微电信系统被使用者所改变。这说明使用者能够重新设计技术。电话的发展也是如此,电话开始只是用于商务或传教之类的活动,后来使用者逐渐把电话变成了通话工具。这种技术代码就像一种潜在的规则,暗含在人们的行为和态度中,使得占主导的霸权根据自己的利益来设计和实施技术,从而既维护了自己对技术的操纵,同时也压制了技术的各种潜能。同样,技术代码一旦形成,就又反映了特定的利益并影响到人们的生活。

二、技术代码理论的内涵及特征

芬伯格在《技术批判理论》中认为代码至少具有两种不同的含义(1)分清允许的或禁止的活动;(2)将这些活动与用来解释第一点的一定的意义或目的联系起来。芬伯格把这个术语运用到他的理论中,提出技术代码这一范畴,用以指称技术设计过程中的形成标准。技术代码不是独立于背景的,而是通过社会影响和冲突建立起来的技术设计标准,是用来描述反映了盛行于设计过程中占统治地位的价值和信仰的那些技术的特征。技术代码体现了技术和社会的两种要求,包含了一定时期的社会因素和技术本身的因素,因此技术是一个因变量,受到社会道德和政治因素的限制。概括起来,技术代码通常有以下三层涵义:

(1)技术代码是用以解释技术的通用规则。

芬伯格明确指出:“技术代码结合了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两种类型的因素。它最本质上是规则。”比如交通代码通过将安全和不安全的行为区分开来,定义了被允许的驾车行为,技术手册中也充满了相似的代码,这些代码确定了一些规则。

(2)技术代码是效率和众多利益相协调的标准,体现着技术主体中占主导地位的霸权的技术价值观。

在芬伯格看来,社会是一个具有多样稳定态的系统,技术是一个双面的现象:一方面有操作者,另一面又有操作对象。在实质上,技术代码是以一种与技术相关联的方法解决具有普遍类型问题的方式。对于一个问题可能存在众多不同的解决方法,至于哪种方法能够作为整个技术行为领域中的范式来使用,则是不确定的,需要从中做出最高等级的选择。在技术决定论者和技术工具论者看来,效率是进行选择的唯一尺度。但当代的技术研究大多不赞同这样的观点,认为在技术设计选择中,除了效率之外,还有其他众多因素在起作用。因此,技术批判论者大多认同技术代码是效率和众多利益相协调的标准。另外技术代码还体现了少数精英们的价值观,反应了盛行于设计过程中占统治地位的价值和信仰的那些技术的特征,它体现着技术主体中占主导的霸权的技术价值观。

(3)技术代码在日常生活情境下具有普遍的文化意义。

技术不仅是设计的规则,还是一定的组织身份和生存的原则。芬伯格认为“技术代码是技术理性的统治形式,具有日常生活中普遍的、文化上的意义。这种统治形式既非一种意识形态,也非一种由技术的‘本性’决定的中性需要。相反,它介于意识形态和技术的界面,在这个层次上,这二者结合起来去控制人和资源。这些代码无声无息地在规则和程序、装置和人工物中沉淀了价值和利益,这些价值和利益使人们通过一种占主导地位的霸权使对权力和利益的追逐规范化。”例如电话、汽车、冰箱和许多日常用品在主流文化中有着清晰的、明确的定义,我们也轻而易举地知道它们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因为我们是我们的社会的文化适应者。

从上面对技术代码内涵的分析可以看出,技术代码具有如下几个特征:

(1)先验性。技术代码是在技术设计过程中形成的,是技术因素与特定时期的社会因素相结合的产物,但人们却通常看不见它,它似乎是不证自明的。因为一旦技术代码被确定下来,并被人们所普遍接受,那么人们就不会去追问技术之内还有什么。芬伯格举例来说明这个现象:工具和工作场通常按成年人的手和身高来设计。这并不因为工人一定是成年人,而是因为我们的社会在历史的某一特定时期把儿童排除在工作过程之外,但人们却把现有的设计结果认为是应该的。

(2)稳定性。当技术还处于变动状态时,人们对设计标准往往存有争议。但是一旦争议解决,技术代码就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随即被认为是理应如此的状态和标准体现在代码中。例如从自行车的发展来看,初期的自行车前轮过大,安全性不高,不方便人人使用,后来随着“安全”代码的渗入,自行车的前轮越来越小,安全性能不断提高,直到19世纪的两个车轮一样大,在西方成了普遍的交通工具。现在的自行车也延续这种安全的性能理念,基本没有变化。

(3)变动性。技术代码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筹,技术代码一旦形成就不容易改变,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技术是个因变量,技术代码会随着社会文化视域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从而出现代码的冲突、混乱以及整合现象。现在看似稳定的技术代码往往在明天就有新的改变。

三、技术代码理论提出的意义

技术代码理论的提出使技术民主变革成为可能。芬伯格认为,理性系统具有明显的社会特征,技术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受人类价值观的影响,那么,技术代码就不仅在形式上,而且也在实质上,使技术的民主化成为可能。技术需要公众的参与,一个民主的社会,往往将技术的设计过程向所有社会成员开放,而不是仅仅将其交由少数有特权的人操控,应当鼓励大众参与到技术的设计和再设计中去。在设计技术时,要考虑到“参与者的利益”。这种技术代码就像一种潜在的规则,暗含在人们的行为和态度中,使得占主导的霸权根据自己的利益来设计和实施技术。

技术代码理论克服了传统批判理论中把“技术理性”等同于对“效率”的追求。技术代码理论认为,技术的生成要受到社会价值观的影响。这一认识使技术中技术的和社会的因素相互交织,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第8篇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整合

一、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整合的理论基础

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进行整合,并不是想当然的主观臆想,而是需要用先进的教学理论和实际的教学需求进行结合,再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来进行实现。常见的理论主要包括有系统论、建构主义、多元智能理论等等。

(一)系统论

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相互进行作用并相互之间存在联系的组合要素所结合成的整体就被称为系统。教学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在传统的教学系统中主要包括有教育者、学习者、学习教材这几个要素,这些要素在教学环境中都带有一定的目标性,并且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教学过程。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多媒体已经在现代教学活动中发挥出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多媒体的应用使得教和学的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且已经被视为教学的要素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的效果。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在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进行整合的过程中,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我们可以为学生们创建出学生熟悉的学习情境,帮助学生将新知识与已有的经验进行结合。如果是学生不熟悉的则可以为学生创建出一定的情境,帮助其形成初步的理解。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快的理解新知识,并逐渐的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如在学习《白杨》一课时,戈壁的恶劣环境学生很多都不是很清楚,因此对于白杨的生命力和作用以及文章想要借助白杨进行表达的思想,都难以进行理解,为此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戈壁的恶劣环境,这样就能让学生更好的对白杨的生命力和作用以及文章想要借助白杨进行表达的思想进行理解。同时还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小白杨》,让学生们获取更多的知识。

(三)多元智能理论

心理发展学家加德纳在1983年时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在多元智能理论中指出,人类的思维与认知方式都是多元的。他认为传统的教学中只重视了学生的言语智能与数理逻辑智能。但是学生在实际上在不同的程度上拥有种不同的智能,只是因为不同智能之间的差异组合起来形成了个体之间的智能差异。教育应该注重各种智能的整体性发展,并且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在教学中的应用,为学生的各种智能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可操作空间。

二、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有效措施

(一)应用多媒体培养学生识字兴趣

识字不仅仅对学生的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的基础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而且还对学生其他科目的学习有着深远的影响。识字教学往往是一项是相当枯燥乏味的活动,很多时候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辛苦,但是效果却不佳,主要是由于小学生爱玩、好动,因而对于识字这样较为枯燥的学习往往都是比较抵触的。为了能够有效地对这种问题进行解决,应该注意利用好学生的注意规律以及爱玩、好动、做事缺乏耐心等各种心理特点,通过富有乐趣的方法,使学生产生识字的兴趣,使得他们能够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下自主地识字,从而改善学生的识字能力,而恰当地引入多媒体进行识字教学,就能让识字教学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展开,而且富有成效。例如在《落花生》这一课的生字进行教学时,可以先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听录音,并进行跟读,然后让学生自由读,通过汉语拼音读准字音。对于学生不会的字,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来进行辅助讲解,例如“榴”字,可以为学生们播放石榴的图片,然后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榴”字的结构、拼音、笔顺等,这样就能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使识字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最大程度地实现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优化。

(二)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语文阅读的欲望

在语文教学,阅读教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来讲,与他们的知识获取和写作能力的提升都息息相关。信息技术因为拥有形、声、光、色、意象等的优势,学生还可以自己操作使用多媒体,这样也就使得语文教学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在网络环境之下,对信息技术中多媒体与网络的优势进行充分的发挥,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多媒体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鼓励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主动深刻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得学生能够对文本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这样也就能较好地达到超乎预期的阅读效果。

如在教学《夏夜多美》一课时,出示多媒体课件:宁静的夜晚,弯弯的月亮,闪闪的小星星,可爱的小动物,辅之以优美的旋律,呈现出了美丽的夏夜,将学生的感情沉醉于美丽的夜景中,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阅读的欲望,这样也就能很好地实现我们既定的教学目标。

(三)运用多媒体对传统写作教学方法进行革新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写作并打好写作基础的重要开端阶段。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使得写作教学的手段也更加丰富。

通过多媒体可以有效的激活学生的写作热情。在开展写作教学的过程中只有当学生产生出了浓厚的兴趣时,才能够更加主动的去进行写作、乐于写作、勤于写作。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影像动画等多种手段来改变过去的那种传统地沉闷的教学局面,让学生产生出写作的热情。例如在习作教学中要求学生们写某一个活动场面,学生总是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去进行回忆,有的学生甚至是觉得太麻烦就应付了事,为了解决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们播放一些活动的场面,例如运动会、诗歌朗诵、故事讲演比赛等各种场面,一方面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写作素材,另一方面在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打开写作思路,回忆各种场面,让他们能文思如泉涌,写作时有话可写。

通过多媒体调动学生的评议热情。在对作文进行评讲时,如果只是教师一味的讲评,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枯燥乏味之感,甚至是会让学生觉得教师中肯的评价非常刺耳,进而讨厌写作。面对这样的情况,可以将学生的作文利用投影仪,让学生在大屏幕上进行观看,让后让学生们先进行评议,如若不妥,甚至可以动笔修改。这样学生既能够看到别人的优点,也能够直观地发现自己的缺点所在,使得学生的参与习作活动的热情得到提高,进而达到提高作文教学的效果之目的。

三、结语

总之,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发展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师需要充分地对信息技术进行运用,努力的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进行整合的途径,以便于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於晓毅.小学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三要素[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04).

第9篇

关键词 信息科学;信息技术课程;基础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03-0016-03

Basic Framework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Hierarchical Structur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urriculum//Wang Rongliang

Abstract This paper examined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science in the past 100 years, and analyzed the basic framework of the disciplines of information science. Information science is composed of Theoretical Informatics and Applied Informatics. We describ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ol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Field Information Science in the Applied Informatics. We described three-level frame about tools, information and people, and explained the core content of information science curriculum.

Key words information scienc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urriculum; basic education

在基础教育信息类课程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从计算机课程发展而来的年轻课程,仅10余年历史;上溯到计算机课程,也只有近30年历史。作为一门年轻课程,学什么、教什么,一直在探索与实践。本文从信息科学发展视角讨论信息科学学科的基本框架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内容。

1 信息科学发展历史考察

信息科学就是研究信息问题及其规律的科学。信息科学是以信息为主要研究对象,以阐明信息过程的机制和规律为主要研究内容,以扩展人的信息功能特别是其中的智力功能为主要研究目标的一门科学[1]。

在信息科学的发展史中,香农(C.E.Shannon)于1948年发表《关于通信的数学理论》是现代信息科学开端的标志性事件。尽管“信息”一词早已有之,但人们开展系统研究是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的,当时为实现讯号通信而发现效益与可靠性之间存在一种理论上的极限,电讯通信的实践促使相关数学理论的发展。1928年,哈特莱(R.V.L.Hartley)提出有可能用信号数的对数来作为信息的度量,信息是可测的,可以用数学方法对信息从数量上加以测度。香农以“信源—信道—信宿”为模型,提出信息传输和度量的数学描述,也有力地支持了通信技术的发展。当然,香农的信息论是狭义的信息论,只考虑了信息的形式与消除不确定性的范围;只涉及统计信息与信息传递,不考虑信息的含义与价值;不分析模糊现象与非统计信息;未揭示更广泛更重要的其他信息过程的原理和规律[2]。信息论有待进一步发展。

与香农狭义信息论几乎同步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因其对数据处理具有高速、自动等特征,能够有效地完成信息的传输、存储、加工、控制等功能,成为信息处理工具。至20世纪50年代,计算机开始应用于科研、军事以及社会生产生活等各领域,信息学研究也涉及多方面的应用领域。典型的应用有:20世纪50年代DNA发现后,以计算机技术为手段和工具,同时采用数学、统计学的模型、模拟研究方法开展研究,促进生物信息学高速发展;60年代,计算机在文献检索方面闪露曙光,极大地刺激了图书馆学的发展;70年代出现了以医学信息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医学信息的运动规律及其应用方法为主要研究内容,以计算机为主要研究工具,以扩展医务工作者的信息功能为主要研究目标的医学信息学。

人们在解决信息处理的“个性”应用时,也开始研究对一切信息现象、对每一门信息学科都适用的公共理论,以通用于解决每一个具体领域的信息理论问题,成为信息科学的基础和核心。1959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电子工程学院首次提出“信息科学”的概念,用来代表一组计算机方面的课程,计算机走进课堂,并用来解决各领域内各种具体的信息处理问题。这一概念既包含了信息理论,也包含了信息技术。

20世纪80年代,在香农信息论的基础上,美国哈佛大学的雷斯尼科夫(L.H.Resnikoff)和我国北京邮电大学的钟义信教授等学者先后创立了自己的信息科学理论,分别在模糊信息、概率与非概率信息、语法信息、语义信息、语用信息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人工智能问题被突出,人类尝试用电子装置去完成人脑的某些信息处理、认识和思维过程,人的因素引入到信息理论研究之中,使得信息问题的研究更加普遍化和复杂化。

信息论的另一创始人维纳(N.Wiener)在20世纪40年代就提出了超越狭义信息论的经典命题:“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信息就是信息。”第一次将信息论映射在哲学上。20世纪80年代以后,邬焜教授等学者开展对信息哲学的研究,从而使信息的知识体系形成一个庞大的学科群,包含了信息科学和信息哲学两个大的类别。

考察信息科学发展历程,可以发现,现代信息科学主要经历了以下过程:信息通信、信息工具、多领域信息应用、信息理论、信息哲学。其中,各过程也是交替发展。

2 信息科学框架分析

归纳信息科学的发展历程,可以把信息科学分为两大部门:理论信息学和应用信息学。理论信息学是对一切信息现象、对每一门信息学科都适用的公共理论,它能用于解决每一个具体领域的信息理论问题,是信息科学的基础和核心。

在应用信息学中,信息科学几乎涉及所有的学科应用领域,所以也可以把这些具体领域的应用统称为领域信息学。随着应用的拓展,领域信息学也在不断扩容。同时,计算机科学、控制理论和通信理论地位特殊,因为这些学科是以信息处理为研究目标的,同时又在其他学科领域中得到应用,使相应的学科信息化、智能化。因为三个学科具有信息处理工具属性,可归为工具信息学范畴,所以应用信息学可分为领域信息学和工具信息学(图1),工具信息学与领域信息学中每个领域有交叉。

纵观完整的信息科学体系,由信息哲学、理论信息学、应用信息学三部分组成其学科群,按学科抽象程序的高低和发展的先后顺序,形成如图2所示知识体系层。

分析信息科学基本框架,可能得出下面的结论。

结论1:应用信息学是在理论信息学之前发展起来的信息学科,它主要是信息技术及其在特定领域中的具体应用的知识体系。信息理论学是信息科学的理论核心,是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往往是抽象的,而信息技术与相关应用都属于应用领域,是回答“怎么样”或“如何做”的问题,通常是具象的。应用信息学的发展需要理论信息学的指导和支持,并促进了理论信息学的发展。研究信息科学领域的学者非常清楚理论信息学和应用信息学的关系,以及信息科学与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关系。在高校院系设置中,基于一般理论和方法研究的信息学专业并不设立在信息学院,而信息学院下设的计算机系、通信系等都属于应用信息学特别是工具信息学的范畴。在基础教育中,因从计算机课程到信息技术课程的演变过程,造成相关人员认为计算机技术就是信息科技的误解。

结论2:信息科学是研究信息领域中信息的个性特征和运动变化的特殊规律,以及贯穿一切信息领域的信息共性和共同规律。工具信息学的发展促进领域信息学的发展,并形成应用信息学。领域信息学涉及生产、生活各方面,并不断拓展。因此,信息科学技术已不再是与数、理、化、天、地、生平行的一门学科,不再是主要以研究信息获取、存储、处理为主的一门单独的学科,而是更加强调与社会、健康、能源、材料等其他领域的紧密联系,它的外延涉及各个学科[3]。

结论3:工具信息学所研究的是信息在机械中的存在、传输、变换、行为及处理规律,工具即处理信息的机械。在工具信息学中,通信只是控制和计算的基础,目的是控制,信息过程的核心是计算。通信机械的主要目的在于信息的传输和再现,计算机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信息的处理和再生。同时,具备通用性和智能化的计算机,可以依据通信理论和控制理论,实现信息的通信和控制。显而易见,在三个学科中,计算机科学处于核心地位。

3 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层次架构

基础教育的信息类课程是以培养学生在信息社会中自如地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交流信息的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应该在信息科学基本框架下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实际需求构建相应课程。源于信息科学的信息技术,恰好能够有效地实现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和交流。

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以及结论1可知,在具体的应用信息学和抽象的理论信息学之间,信息技术课程除了涉及少量的、必须的信息科学基础知识以外,应聚焦应用信息学。

根据结论2可知,由于领域信息学种类繁多,且需要相关专业知识背景,信息技术课程宜聚焦具有通用属性的工具信息学,并以学生学习生活作为领域应用背景。工具或信息处理机械是信息技术课程的关注重点。

根据结论3,所谓工具是指实施信息通信、计算和控制的电子装置及其相关规则和程序,计算机和网络是典型的、通用的信息通信、计算和控制工具,也是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对象和载体。

由此,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围绕人、信息、工具三者的关系展开(图3),信息是研究的对象,人是主体,可以处理信息,工具位于人与信息之间,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帮助和替代人处理信息。信息技术课程可以围绕以下三个层次展开教学:人是如何处理信息的;人是如何运用工具处理信息的;工具是如何处理信息的。

第一层次,“人是如何处理信息的”反映了人与信息的最基本关系,也是信息技术课程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该层次属于人类信息学范畴。人类信息学是研究信息在人类社会成员之间传递、传播和交流规律,人类信息学所关注的信息是迄今为止所有类型信息中人们使用得最多的一种,涵盖了信息的一切原始含义[4]。信息技术课程只能涉及其中一小部分,由于人们处于信息社会庞杂的信息包围之中,信息技术课程要求学生掌握信息处理的一般方法以后,更主要的是解决第二层次“人是如何运用工具处理信息的”,以提高信息处理的效率和质量。

第二层次反映了人用工具高效处理信息的基本技能以及有效使用工具的意识。目前,国内以信息素养培养为课程目标的信息技术课程主要就是反映了第二层次的学习要求。

站在认识论的视角理解信息,人作为主体处理信息,具有一定智能的工具也能处理信息。第三层次,“工具是如何处理信息的”反映了工具信息学的学科思想和方法论。在信息技术课程中体现第三层次的教学要求有三方面的好处:其一,其学科思想可以迁移至其他应用;其二,有利于应对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其三,为将来从事信息技术专业发展的学生提供基础。当然,第三层次的深度值得探索。

4 结语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课程,探索其课程的核心内容是有意义的。本文从信息科学的发展历程构建信息科学的基本框架,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层次结构。从三层次内容结构,可以推导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内容:

1)人处理信息的一般方法。由于人们关于信息处理的一般知识与技能的习得是渐进的、多渠道的,信息技术课程对这部分内容并不具有独占性,也很难像数学、物理课程一样系统论述。

2)常用信息处理工具使用方法。这是信息技术课程的主体学习内容,也是信息社会的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这部分学习内容最不稳定,这也是信息技术课程的困惑所在。

3)信息技术工具的工作原理。通过对原理的追求可以接近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这是信息技术课程中这部分内容学习的价值所在。尽管信息技术操作学习是低门槛的,但原理学习是高起点的,这就要求合理选择学习内容,使其既适合学生学习,又体现学科思想。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发展迅速的学科,探索其相对稳定的教育价值是必须的。例如,算法思维作为一种解决问题的过程性思维方式,就是信息技术的最基本的思维方式[5];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相比算法思维,工程思维有两个特点:其一,更具有普遍性,涉及信息技术课程中更多的学习领域;其二,更关注技术和工具,强调用信息技术工具有效地解决问题[6]。算法思维和工程思维都是从“信息技术工具的工作原理”视角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教育价值。关于从信息技术课程三层次学习内容演绎学科思维和方法论,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近年来,信息科学在当代基础科学和复杂性科学的发展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这是因为信息科学的概念和方法为现代科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科学范式、一套新的研究方法,并成为现代科学发展的现实逻辑[7]。在信息科学中,无论是为信息建模提供的方法和工具,还是更深层次的虚拟现实方法,都会对传统研究领域的方法论产生影响。从信息科学视角探索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思维和教育价值是很有必要的,尽管对信息在各学科领域进化过程中,以及在人类社会的进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需要一个更完整的了解,但有理由相信,人们对信息科学乃至信息技术的了解和掌握的需求越来越大,也更需对信息技术教育开展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钟义信.信息科学与信息论[J].通信学报,1990(1):45-51.

[2]黄小寒.从信息本质到信息哲学[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3):15-19.

[3]李国杰.信息科学技术的长期发展趋势和我国的战略取向[J].中国科学,2010(1):128-138.

[4]闫学杉.关于21世纪信息科学发展的一些见解[J].科技导报,1999(8):3-6.

[5]王荣良.信息技术课程中算法学习的价值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08(8):79-81.

第10篇

摘要:本文对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进行了理论和实践上的分析和探讨。首先从理论对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做出分析,并结合本人实践,谈谈如何实践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的整合。最后提出了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后,对英语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关键词:信息技术英语教学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

一、正确理解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的含义

所谓“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北师大何克抗教授认为[2]: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指导下,尤其是“主导—主体”教学理论指导下,把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识工具、情感激励工具与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应用到学科教学过程中去,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整合是信息时代的一种新的教学和学习方式,其核心内容不仅是体现在诸如电子教案和信息教学媒体的应用上,而且体现在教学思想和教学内容上,这对教师、学生、课堂教学都提出了挑战。

二、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的途径和方式

(一)教师在整合中的角色。

教师是实现整合的关键,是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教学实践的主导。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的主宰,而是教学的组织者(Organizer),学生的指导者(Director)、合作者(Collaborator),学习的促进者(Facilitator)。因此教师与技术的整合是教学中的首要问题。教师要勤于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技术,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所需的软件与多媒体技术,并积极自觉地运用网络,获取最新信息,追踪英语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前沿研究和成果,提高自己的理论研究水平,丰富自己的教学资源,并将这些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技术协助英语学习,又可以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为学生学习知识和锻炼语言运用能力创造条件。

在Unit7Howdoyoumakefruitsalad?的教学中,我使用了多媒体去体现它的优越性:在“Makesalad”的情境中,为了节省时间和给予学生更好的语言环境,我选用了外国人做沙拉的录像,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

媒体的运用能把本来静止、枯燥的内容变成色彩鲜艳的画面,浅显易懂的语言,悦耳动听的乐曲,它具形象性、直观性和趣味性的特点,这正符合学生观察、注意、思维、想象的特点,因而极具吸引力和感染力,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求知欲,能有效地促使学生在优化的课堂环境中主动地参与学习。

我用多媒体创设了一个模拟的卡通果园,将学生带入其中,整体感知,使学生初步了解本课所学内容。然后通过与先前所学的数字的整合来操练所学的内容,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课堂效率。

运用媒体,我可以直接清晰明了地展示给每一位学生看操作过程和作品等,根据媒体具有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和高效率的特征,我引导学生在因特网上搜索各种水果名,学生可以搜寻到自己感兴趣和在课堂学习中未曾接触过的水果。这样,学生接受知识的活动范围更加广泛,学习方式更加灵活。

(二)学生在整合中的角色。

学生是教学的中心,是学习的主体。在语言课堂中,学生利用英语学习环境,积极构建知识意义,进行语言运用练习。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所特有的集声、光、色彩、图片、动画和影像等于一体的影音效果,使学生接受多种途径的感性刺激,有利于对知识的记忆。而通过网络所获得的有益教学的信息则是传统教学所无法比拟的。因此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将所学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通过探究和发现进行学习,如为准备一个课题的学习,学生利用百度等搜索引擎在互联网上搜索、筛选、选择和分析相关信息以及有关音像资料;还可以跨学科学习同一课题,拓宽视野,培养创新精神。这样,学生从传统的知识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发现者、建构者,并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信息技术成为学生的认知助手和培养研发能力的工具,成为辅助英语学习的助手。英语教学中要涉及到语言的自身规律和外国的社会环境、风俗习惯、民族心理、历史文化等,这些东西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难以理解的。教师可根据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利用“加工工具”将所呈现的学习内容进行收集、加工、分析、处理,整理成多媒体、超文本的学习资源,为学生创设一种直观形象、生动有趣、便于理解记忆的语言环境和语言交际情景的场面。在学生学习语言交际词语时,教师向学生提供交际活动的文化背景,把语言和形象联系起来,通过多种感官获取大量的信息知识等。让学生在这些情境中进行探究、发现、总结一些科学规律的方法,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研究,从而使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动手操作,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与办法,有助于加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学习能力的提高。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活用教材,促进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

与当前中学英语课本及其相关练习和阅读材料相比,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所提供的资源是超乎人们的想象的。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已经在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可以借助网络收集和整理相关课题的资料作为教材课题的拓展学习资源,可以通过文本阅读讨论,或以幻灯片形式学习,也可以在学校主页上建立链接进行网络学习;还可以由教师把经过认真筛选的相关网址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这种方式的学习使教学信息得到极大扩充,知识范围广泛拓展,课堂结构更趋开放。同时学生的视野得以开拓,思路更加开阔,利于创造力的培养。传统教学中课本就是世界,而今世界成为课本,学习资源可以随时随地选取。这是信息技术与教材整合的优势。

为社会培养新型人才。

(二)教师要积极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和理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在日新月异的信息社会里,教师必须不断"充电"才能顺应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师也要做终身学习者。作为一种新的课程设计思想和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着很深的理论背景。据研究,主要包括心理学、知识论、社会学和教育理论。对课程整合有重要影响的心理学理论有发展心理学、多元智力理论、成功智力理论等。20世纪后期,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信息传播快速广泛,知识更新加快,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也随之迅速变化,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合作更加重要。世界各国社会的民主化和社会的多元化、经济的市场化都要求学校课程以新的内容和新的组织形式来适应这些社会变化,满足学习者个性发展的多元化需求,这些构成了课程整合的社会学基础[3]。同时,笔者认为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还应包括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学生是学习中心,是信息加工和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所有这些都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教师要不断学习这些新的理论,努力搞好教育教学。

英语教师作为课程的设计者和开发者,要使自己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就必须进行不断地学习。掌握多媒体网络化教育环境下进行多媒体网络教学,不仅要具备普通教学的基本素质,还要具备计算机技术、视频技术、音频技术、通讯网络技术、影视技术、编导理论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利用多媒体技术从资源库中选择和进行教学设计的知识技能;强化网络意识和网络文化适应意识;应富有敏锐的职业洞察力、卓越的教学监控能力,有效地解决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教师要立足当前,放眼未来,全方位地加强自身适应信息生存环境的能力,成为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主力军。

(三)教师要培养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能力,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

英语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充分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力,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和有利条件,帮助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学生自己发现课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信息等实践过程中提高信息素质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查找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在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后,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发挥主体性,发展个性。教师在整合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实现学习目标。这样的教学十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以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和研发工具,以网络世界作为学习天地的课程整合,能使课堂生动、学生主动、师生互动,使英语教学和学习都达到较好的效果。信息技术作为刚走进课堂不久的新型教学手段,为学生设置生动的情景,为学生提供了便捷的途径,为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了最为广阔的空间,作为教育者应把信息技术的应用自然地融合在课堂教学之中,从而达到将“传统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的目标[4]。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它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必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因此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发展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相信,广大中小学英语教师一定会在信息时代日新月异的今天,跟上时代的步伐,把对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的研究和实践推向更高的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1,《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化学科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Z].惟存教育网站

[3]韩雪《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与模式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2

[4]王立非《现代外语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三、对教师的要求

第11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  英语教学  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

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新英语课程标准》提出[1]:要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英语课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健康和丰富的课程资源;要积极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渠道;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主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把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活动之中是推动中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途径之一。下面笔者就信息技术和英语教学的整合谈谈自己的体会和认识。

一、正确理解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的含义

所谓“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北师大何克抗教授认为[2]: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指导下,尤其是“主导—主体”教学理论指导下,把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识工具、情感激励工具与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应用到学科教学过程中去,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整合是信息时代的一种新的教学和学习方式,其核心内容不仅是体现在诸如电子教案和信息教学媒体的应用上,而且体现在教学思想和教学内容上,这对教师、学生、课堂教学都提出了挑战。

二、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的途径和方式

 (一)教师在整合中的角色。

     教师是实现整合的关键,是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教学实践的主导。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的主宰,而是教学的组织者(organizer),学生的指导者(director)、合作者(collaborator),学习的促进者(facilitator)。因此教师与技术的整合是教学中的首要问题。教师要勤于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技术,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所需的软件与多媒体技术,并积极自觉地运用网络,获取最新信息,追踪英语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前沿研究和成果,提高自己的理论研究水平,丰富自己的教学资源,并将这些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技术协助英语学习,又可以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为学生学习知识和锻炼语言运用能力创造条件。

在unit 7 how do you make fruit salad? 的教学中,我使用了多媒体去体现它的优越性:在“make salad”的情境中,为了节省时间和给予学生更好的语言环境,我选用了外国人做沙拉的录像,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

媒体的运用能把本来静止、枯燥的内容变成色彩鲜艳的画面,浅显易懂的语言,悦耳动听的乐曲,它具形象性、直观性和趣味性的特点,这正符合学生观察、注意、思维、想象的特点,因而极具吸引力和感染力,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求知欲,能有效地促使学生在优化的课堂环境中主动地参与学习。

我用多媒体创设了一个模拟的卡通果园,将学生带入其中,整体感知,使学生初步了解本课所学内容。然后通过与先前所学的数字的整合来操练所学的内容,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课堂效率。

运用媒体,我可以直接清晰明了地展示给每一位学生看操作过程和作品等,根据媒体具有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和高效率的特征,我引导学生在因特网上搜索各种水果名,学生可以搜寻到自己感兴趣和在课堂学习中未曾接触过的水果。这样,学生接受知识的活动范围更加广泛,学习方式更加灵活。

(二)学生在整合中的角色。

学生是教学的中心,是学习的主体。在语言课堂中,学生利用英语学习环境,积极构建知识意义,进行语言运用练习。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所特有的集声、光、色彩、图片、动画和影像等于一体的影音效果,使学生接受多种途径的感性刺激,有利于对知识的记忆。而通过网络所获得的有益教学的信息则是传统教学所无法比拟的。因此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将所学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通过探究和发现进行学习,如为准备一个课题的学习,学生利用百度等搜索引擎在互联网上搜索、筛选、选择和分析相关信息以及有关音像资料;还可以跨学科学习同一课题,拓宽视野,培养创新精神。这样,学生从传统的知识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发现者、建构者,并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信息技术成为学生的认知助手和培养研发能力的工具,成为辅助英语学习的助手。英语教学中要涉及到语言的自身规律和外国的社会环境、风俗习惯、民族心理、历史文化等,这些东西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难以理解的。教师可根据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利用“加工工具”将所呈现的学习内容进行收集、加工、分析、处理,整理成多媒体、超文本的学习资源,为学生创设一种直观形象、生动有趣、便于理解记忆的语言环境和语言交际情景的场面。在学生学习语言交际词语时,教师向学生提供交际活动的文化背景,把语言和形象联系起来,通过多种感官获取大量的信息知识等。让学生在这些情境中进行探究、发现、总结一些科学规律的方法,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研究,从而使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动手操作,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与办法,有助于加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学习能力的提高。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活用教材,促进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

  与当前中学英语课本及其相关练习和阅读材料相比,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所提供的资源是超乎人们的想象的。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已经在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可以借助网络收集和整理相关课题的资料作为教材课题的拓展学习资源,可以通过文本阅读讨论,或以幻灯片形式学习,也可以在学校主页上建立链接进行网络学习;还可以由教师把经过认真筛选的相关网址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这种方式的学习使教学信息得到极大扩充,知识范围广泛拓展,课堂结构更趋开放。同时学生的视野得以开拓,思路更加开阔,利于创造力的培养。传统教学中课本就是世界,而今世界成为课本,学习资源可以随时随地选取。这是信息技术与教材整合的优势。

三、对教师的要求

(一)教师要更新观念,树立现代教育思想观念。

现代教育思想就是要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展、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英语教师作为课程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必须树立现代教育思想观念,克服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探索、构建新型教学模式,通过构建新型教学模式,促进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和资源的开发,建设现代化教学体系,优化教学全过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新型人才。

(二)教师要积极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和理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在日新月异的信息社会里,教师必须不断"充电"才能顺应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师也要做终身学习者。作为一种新的课程设计思想和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着很深的理论背景。据研究,主要包括心理学、知识论、社会学和教育理论。对课程整合有重要影响的心理学理论有发展心理学、多元智力理论、成功智力理论等。20世纪后期,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信息传播快速广泛,知识更新加快,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也随之迅速变化,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合作更加重要。世界各国社会的民主化和社会的多元化、经济的市场化都要求学校课程以新的内容和新的组织形式来适应这些社会变化,满足学习者个性发展的多元化需求,这些构成了课程整合的社会学基础[3]。同时,笔者认为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还应包括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学生是学习中心,是信息加工和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所有这些都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教师要不断学习这些新的理论,努力搞好教育教学。

英语教师作为课程的设计者和开发者,要使自己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就必须进行不断地学习。掌握多媒体网络化教育环境下进行多媒体网络教学,不仅要具备普通教学的基本素质,还要具备计算机技术、视频技术、音频技术、通讯网络技术、影视技术、编导理论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利用多媒体技术从资源库中选择和进行教学设计的知识技能;强化网络意识和网络文化适应意识;应富有敏锐的职业洞察力、卓越的教学监控能力,有效地解决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教师要立足当前,放眼未来,全方位地加强自身适应信息生存环境的能力,成为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主力军。

(三)教师要培养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能力,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

英语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充分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力,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和有利条件,帮助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学生自己发现课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发布信息等实践过程中提高信息素质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查找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在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后,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发挥主体性,发展个性。教师在整合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实现学习目标。这样的教学十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以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和研发工具,以网络世界作为学习天地的课程整合,能使课堂生动、学生主动、师生互动,使英语教学和学习都达到较好的效果。信息技术作为刚走进课堂不久的新型教学手段,为学生设置生动的情景,为学生提供了便捷的途径,为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了最为广阔的空间,作为教育者应把信息技术的应用自然地融合在课堂教学之中,从而达到将“传统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的目标[4]。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它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必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因此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发展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相信,广大中小学英语教师一定会在信息时代日新月异的今天,跟上时代的步伐,把对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的研究和实践推向更高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1,《英语课程标准》[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何克抗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化学科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z]. 惟存教育网站

第12篇

Abstrac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ovides a good learning environment for Chinese teaching in vocational school, helping setting up students-oriented mechanism, and really realizing self-regulated learning, inquiry learning an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which has greatly stimulated the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cultivated the spirit of innovation and practical ability. Th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vocational school Chinese curriculum is an important topic, which requires deep research of teaching design and strategy. And a teaching mode should be formed. The school should promote the thorough reform of Chinese teaching combined with theory and practice.

关键词: 信息技术;职中语文;课程整合;教学模式

Key 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vocational school language;curriculum integration;teaching mode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4)23-0232-02

0引言

现在是信息时代,在这样一个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中,把信息技术和语文课程有机的结合在起来,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教育效率,还能够促进我国语文学科教学改革进程。

1课程整合思想概述

课程整合是使分化了的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及其各成分形成有机联系并成为整体的过程。过去学科内容存在学样科目割裂知识的问题,而进行课程整合之后,能够在各学科之间建立有机的联系。该思想是把教学系统中的各个学科都看做是一个要素,在理解和解决问题时是通过把几个相关的学科放在一起进行综合分析,从多角度入手,把知识点拓宽,进而实现各门学科之间的有效整合,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2课程整合的可能性

分析课程整合的可能性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进行:信息技术的特点、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教育理论基础。

2.1 信息技术的特点信息技术具有共享、动态、超媒体、开放性等特点,除此之外,信息技术还具有以下四种特点:① 资源的海量化;② 形式的多样化;③ 活动的交互性;④ 学习的主动性。

2.2 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语文的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进入信息技术时代后,语文学科又具有了新的特点。

阅读:有关专家认为阅读的方法有三种:精读、略读和快读,其中略读和快读更加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

写作:在信息技术时代,文学的地位会被降低,而实用文体会受到欢迎,组织和改编有关信息会变成一项最实用的写作能力。

口语交际:要想获取较高的职位,必须具备较高的口语交际能力。

2.3 教育理论基础奥苏贝尔的“学与教”理论和建构主义的“学与教”理论结合的产物就是网络教学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学习环境注重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而不仅仅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则要求教师成为帮助或促进学生进行主动建构的人,而不仅仅单纯是知识的传授者,并且要求教师更新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

3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必然趋势

现代教育技术和学科课程进行整合,不仅可以促进教育方式和方法的改革,还能够促进教师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更新,同时对教育制度和教材的改革也是革命性的。因此,两者之间进行整合是很有必要的。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可为新型教学模式提供理想的教学环境。这是因为:

3.1 实施现代教育技术和课程的整合可以帮助学校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实现教育公平和民主,同时还有利于多种教学策略的实现,丰富学科教学内容,深化学科教学,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3.2 现代教学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极为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各类知识,学生可以从中获取自身需要的知识,并在知识的海洋中培养出自身的想象力,通过不断地的学习,自身的各项基本素质一定能得到提升。

3.3 由于信息技术和语文课程整合得到了不错的效果,传统教学中的精髓可以和现代教育思想、理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现代教育技术已经在师生中得到了广泛的欢迎。

4整合的模式

传统的语文教学比较注重传授语法词汇知识,而现代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的教学模式追求的是:

①教学内容问题化。教师和学生应该结合语文学科的性质和具体的教学内容把教学内容问题化,并传到网络上面,如此一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找到方向。

②教学过程探究化。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教学过程是传承型的,而信息技术和职中语文课程的整合使教学过程变成了探究型,具体就是学生主动的获取相关信息,这些信息既包括教师放置在网络上的资料,也包括其他来源的网络资料,然后在课堂教学中围绕相关的问题进行自我探究或集体讨论,教师在旁参与并引导学生的讨论。

③教学活动网络化。过去学生要想获取资料渠道比较单一,只有教科书,但是实现信息技术和语文课程的整合后学生可以从网络上获取素材,培养了自身自我创造、重组、创造教学内容的能力。

这一模式的表现形态有:

①课文精读:对课文的精读不管是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还是在网络环境下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对培养学生的基本阅读能力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在课文精读时学生必须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师提供相关的资源供学生参考,并对学生的阅读效果进行及时的检测和评价。

②主题性研读:学生先确定一个主题,然后围绕这个主题查阅相关文本的方式就是主题式研读。这种阅读方式具有很大的信息容量大,外延宽,传输路径具有辐射性。

③选择性阅读:选择性阅读是一种由“面”及“点”的信息输入方式,首先确定自己的需求,然后通过快速阅读选取相应的文章或者段落进行精读。它的结果一般是通过写作表现出来。

④互动性写作:将“故事接龙”的样式放到网络上之后,其趣味性、发展的无限性以及作者与作者、作者与读者、读者与读者的交流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总之,通过信息技术和职中语文课程的整合,教师一定会提高自身的现代教育技术意识和现代教育观念,如此一来,不仅教学效率会大大提高,教学模式也一定会得到改革,不仅促进了中学教学改革的进程,也能够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董玉萍.信息技术手段对初中语文新课改的促进作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1).

[2]刘静.论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程的整合[J].成功(教育),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