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现代物流管理论文

现代物流管理论文

时间:2022-12-10 07:38:54

现代物流管理论文

第1篇

(一)实践性强

物流管理是一项操作性强的管理活动,其运作过程中,不仅需要坚固的理论知识与方法,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经验,确保有一定的能力解决实际工作问题。因此,物流管理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故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物流管理的实训力度,提高学生对相关物流管理基础理念与基本要求的掌握,使学生具备较强的专业技术,为今后学生可以较好地适应企业采购、仓储、运输组织、配送、理货及信息处理等环节工作当中。

(二)专业性强,涉及范围广

物流管理专业涉及到的学科较多,如社会学、计算机学科、经济学、机械学、管理学等,同时也涉及到各行各业,如仓储业、工商、金融业、海关、零售业、税务、海陆空交通运输业、通讯业等,因而物流管理专业包含的理论知识与技能较为复杂,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涉及到各个学科专业术语,在实践过程中涉及到各种物流设备、技术,由此可见,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具有十分强的专业性,并且涉及到各方各面。

(三)物流管理专业理论知识过于抽象

在物流管理课程中,由于涉及到很多学科及各行各业的知识,因此,存在部分理论知识过于抽象,增加学生对其的理解难度,学生学习起来较为吃力,并且有些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因而,很多学生对其学习的态度并不积极,而对于很多数学基础较弱的学生而言,当物流管理课程中出现微积分学、运筹学等理论知识时往往遇到颈瓶。

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在物流教学的现实重要意义

(一)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物流管理知识的兴趣

总所周知,兴趣是学习一切知识的动力源泉,只有对某种事物产生一定的兴趣,才会主动、积极地探究其本质。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到物流管理课程教学当中,可以通过图文并茂、角色扮演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活跃学生听觉、视觉、触觉等感官神经的兴奋性,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信息传递多样化。

(二)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参与意识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以教师为主体地位,教师负责讲,学生负责听,这种灌溉式教育不仅无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严重限制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中的网络资源,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技术查询相关物流方面的资料,提高学生对物流管理专业的认识与理解。网络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学习的开放性,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及师生与网络媒体技术之间的交流。通过网络技术学生可以进行相关物流管理知识制作,如PPT制作,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充分体验物流管理学习的乐趣,还可以促使学生养成积极参与的意识,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与互动性。

(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创设情境教学

由于物流管理专业涉及到的范围过广,故其相关专业概念与专业术语较多并且较为抽象,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无法使学生很好地理解盘点、分拣、出入库、配送、流通加工及装卸搬运等作业流程,而通过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建设一个物流管理实训基地,在这个实训基地中可以让学生操作相关系统软硬件设备,如电子标签拣货、第三方物流软件等,使学生身临其境,真真正正得到相关物流管理技能锻炼。

(四)有效地解决物流管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提高物流管理教学质量,可以地解决相关实践教学问题,让学生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实践,发现问题,并利用教育技术解决问题,在总结教训的同时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通过这样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缺陷。

三、现代教育技术在物流管理教学中的应用对策

(一)健全完善现代教育技术硬件设备建设

现代教育技术可以顺利应用的前提与基础是拥有较为完善的现代教育技术硬件设施建设,因此,应健全完善物流管理课程中的现代教育技术硬件设备建设,主要有实训基地建设与教学资源库建设两大方面内容。加强对物流管理实训教学基地的建设,可以确保学生积极参与到物流管理实践活动当中,进而加强学生的理论知识的应用与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应做好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工作,建立规模齐全的资源库,以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同时还应鼓励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多利用资源库进行课件制作,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二)提高物流管理教师综合业务素质

为了提高物流管理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教学水平,应加强对其业务及技能的培训,提高其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效性。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根据现代物流发展状况、学生学习情况及教学大纲要求,制定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案,培养物流管理型人才。此外,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应不断学习相关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多关注市场动态,做好相关物流行业的探究与分析工作,确保掌握最新物流行业动态,使学生学习新知识、掌握新的技术。

(三)采用积极有效的教学模式

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应将传统的教学模式摒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导,提高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与主动性,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物流管理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到物流管理模式探究活动当中,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造能力。例如,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可以采用项目式教学模式,以项目的形式进行教学,明确每个项目目标及相关任务,按照相关步骤开展(目标—计划—实施—评估),让学生一一进行探究与解决,进而提高学生对物流管理的有效性掌握。如开展“物料采购计划与组织”项目式教学模式教学时,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辅助作用,正确引导学生紧绕项目任务制定相关项目计划并予以实施,明确物料管理与采购管理目标,构建有效的物料管理与采购组织结构,制定合理的物料采购计划,做好相物料与采购成本分析,完善相关细节工作内容,通过这样可以让学生通过对相关问题的探究与解决,进而牢固并掌握好“物料计划与采购管理”相关内容。

(四)采用适当的实践教学模式

通过采用适当的实践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而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提高了也反作用于理论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巩固理论知识。例如,可以采用“分散式与集中式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是指每门专业课的课内实践与学期集中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如物流实验中心软件实训、单元实训、典型物流企业参观实习、综合实训等。)进行教学,该模式主要突出整个业务流程的综合实训目的,基于工作过程和以真实工作任务为根据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实现重组、整合、程序化。分散式实践教学是使学生认知与行动、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分散式实践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流的兴趣,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可以有效地带动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及解决问题。让学生边学边做,边做边学,将学习与实践有机结合。而集中式实践教学是由学校统一安排学生到相关企业进行实习的一种模式,让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当中,积累一定的经验,为今后就业打下扎实基础。

四、小结

第2篇

1.市场定位不明确

当前我国的物流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偏小、市场定位不明确的问题,很多的物流企业力求在物流业务上的全面化发展,缺乏对物流服务的专业化经营,只追求短期的业务增长,而不能提供高质量的物流服务。当前的物流企业没有较为明确的市场定位,缺乏对物流市场的细分研究,对其业务功能没有相应的战略定位,不能形成独具特色的物流服务,影响了物流企业的经营效益和物流市场的发展。

2.营销资源条件不足

物流企业想要制定营销战略和开展营销活动,需要有相应的软件、硬件资源作为支撑,但是,纵观我国当前的物流企业,大多都对物流设备设施等硬件投资较少、专业化技术水平不高,对于营销团队的建设投资力度不够,影响了物流企业的营销能力。在物流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需要软硬件的共同投入和发展,但很多物流企业忽略了软件资源的开发和建设,比如对于人力资源团队的建设力度不够,会使得营销人员流动性大的物流企业缺乏人才,难以形成较强营销力的营销团队,影响了营销的管理水平,进而束缚了物流企业的发展和物流市场的进步。

3.营销管理水平不高

随着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很多物流企业只注重短期利益,缺乏对物流企业的长远规划,整体的经营管理及营销管理水平都较低。基于管理水平的制约,很多物流企业缺乏必要的物流服务流程和管理流程,不能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规范化的物流服务。在物流业的发展中,其营销水平不高致使企业缺乏清晰明确的战略指导,在用户中没有知名度,继而会导致行销过程中的执行能力差、效果低等等问题。所以,营销管理水平对物流企业的经营管理有一定的决定作用,对于企业的竞争力有一定的影响。

二、基于物流市场发展现状的市场营销战略探讨

1.分析和挖掘物流市场机会

物流市场是物流企业发展的主体,想要改进物流企业的经营效率,应先分析和挖掘物流市场的机会。当前物流业竞争激烈,随着Fedex、DHL等国际大型物流企业进入中国物流市场,我国物流企业更应审慎分析物流市场,寻求符合自己的市场机会,进而根据物流市场及客户的需求变化,发掘并应用市场机会。

2.立足自身,选择目标物流市场

物流企业的发展,要在充分分析和挖掘物流市场机会的前提下,依据自身的硬件、软件等资源条件,选择合适的目标物流市场,选择运输配送、仓储、流通加工等等中的某一方面,进行重点业务的强化,形成一定的专业化水准,打出品牌,满足目标市场的需要。

3.强化物流渠道及物流促销

当前的物流市场竞争激烈,物流企业必须要有迅速的市场反应能力,为客户提供快速迅捷的服务。当前物流发展中,小批量、多品种的物流需求大量存在,需物流企业应设计合理的运营途径,快速完成物流的需求,满足散、小客户的物流需求,物流发展中营销战略的运用要具备很强的信息处理能力,为达到此目的,可以建立高效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现代化的网络信息平台操作,对货物的库存情况、在途情况以及接收情况等等信息合理掌控,保证物流渠道的畅通,通过营销战略的运用,促进经营效率的提高。

4.从竞争营销走向共生营销,提高物流效益

当前物流业的发展中,除了物流企业相互之间的竞争外,可以选择合作竞争,以竞争促合作,依靠合作来竞争,通过这种优势互补的方式,形成资源共享、成本降低以及价值链增值等合作竞争效益,在供应链上的供应商、生产中心、配送中心、零售商等环节实现相互依存,共促发展,提高物流效益,带动物流行业发展。

5.实施共生营销战略,培育客户对企业的忠诚度

对客户的争夺是现代物流的竞争目标,赢得客户,物流企业才能更快更好发展。物流企业可通过选择全方位的服务定位,根据企业条件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各层次的需求,树立起以客户服务为导向的企业核心文化,使客户对物流链的各个环节都满意,将企业品牌打造成用户认可、认知品牌,提高客户对企业的忠诚度,进而提高产品服务及竞争优势,实现功能的创先与完善,巩固物流企业的市场地位,促进物流行业的发展。

三、结束语

第3篇

1.1缺乏正确物流管理理念,重心过度倾向物流活动

仅仅依靠推动物流管理工作中各个部分的智能化与自动化进程是无法满足现代物流的工作需求的,更无法让信息技术的价值得到最大化运用。不断提升物流运作各个环节相关业务的高效性与专业度也是现代物流的需求,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能够将各类具备先进技术的信息系统和物流设备运用于组织物流活动的独立企业。然而现代物流受到各项经营制度的影响,在我国的现实情况往往不尽如人意,在社会的所有物流活动中,企业物流仍旧占据了其中的绝大部分,因此导致多数物流活动都是在企业内部进行操作的。尽管伴随着社会的信息化的发展,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开始逐渐被部分大型企业引入到物流管理工作中,但是却只有极为少数的企业能够在企业内部推行物流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改革,不仅如此,与物流管理工作相关的工作人员在物流管理的信息化观念方面也极为欠缺。

1.2专业软件应用率低,信息技术不受重视

信息技术是物流管理实现现代化的基础,然而在物流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并未将管理软件灵活运用到物流活动之中,从而让那些物流管理软件丧失了应有的使用价值。不仅如此,在我国的许多企业中,物流系统相关的集成软件的应用率也是十分低的,真正能够得到应用的软件数量仅仅只占到了百分之十的软件总数量。信息技术的不受重视使得物流行业的现代化进程远落后于社会的整体步伐,造成了物流管理工作效率低下的现状。

1.3行业信息无法得到充分共享

我国当前物流工作大量的数据信息是在信息化技术的推动下而得以产生的,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物流管理工作,无论是在前期的数据采集方面,还是后期的数据使用方面,物流管理工作都始终未能与信息化技术进行良好融合,从而造成物流工作与物流管理工作之间的信息不对等现象,更严重阻碍到了各个物流企业的及时交流与相互合作。不仅如此,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物料的使用单位与供货单位往往不在同一个地方,使得物资的消耗信息与采购信息无法进行第一之间的沟通,而许多物流从业人员也不具备专业化的工作水准,从而造成物流活动过程中的信息阻塞,严重影响到物流工作的效率。

2现代信息技术对物流管理的影响

2.1改变物流产业的运行方式

物流管理工作中,现代技术的应用为物流产业的运行方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物流企业开始主动接收市场信息,正式成为经济活动的组织者,加强了企业与用户之间的信息互动,让企业能够随时捕捉用户需求的动态变化以满足市场供应;物流活动开始呈现出系统化的趋势,加速物流市场供应链的形成;提高物流管理过程中的信息交流,让物流工作各个环节的工作人员都能够第一时间获得最新信息,提升物流作业过程的透明度。

2.2改变物流产业的组织结构

在以往的物流企业当中,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常常会依据自身特性而属于职能全然不同的部门负责,在这种模式下,物流产业的组织结构是不复存在的。然而伴随着近几年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尤其是得益于一款名为EDI的软件的普及,物流活动被赋予了独立性,它不再需要依附于相关的销售企业或者生产企业,而是由专门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负责。另外,物流活动也获得了物流企业的全程负责,不再散乱的分散在企业内部的各个职能部门中,这便促使了全新的物流产业组织结构的诞生。无论是在物流组织结构的发展还是创新,信息技术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2.3改变物流产业的竞争格局

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仅改变了物流产业的运行方式和组织结构,更让物流产业市场的竞争主体由以往的生产或者销售企业转向第三方物流企业。不仅如此,市场的竞争焦点也从以前的提高单一环节的管理效率和水平转向了以整个供应链为整体的管理效率和水平的稳步提升,物流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已经逐步成为了物流竞争的大势所趋。

3总结

第4篇

港口物流论文参考文献:

[1]邹筱,赵锋.本土化案例在《物流管理》项目化教学中的应用[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30-132.

[2]孙福东.港口物流实验教学模式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1):131-133.

[3]刘光辉.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探析[J].焦作大学学报,2011(1):108-109.

[4]翟羽,邓春.海南高职院校港口物流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析[J].时代教育,2011(9):38-40.

[5]曾惠敏.探究式教学方法在《现代物流概论》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0(3):14-15.

[6]孙丹.探究式教学模式在物流管理学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外资,2012(2):215.

[7]马乐,李楠,张莹莹,等.物流工程专业型教学体系建设探析[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10):309-311.

[8]贾卫丽.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J].交通企业管理,2010(6):74-75.

[9]傅忠宁,朱昌锋,张静芳.物流管理专业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物流技术,2012(12):451-453.

[10]王海燕.物流类专业研究型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J].中国大学教育,2012(10):33-37.

[11]李彩其,等.物流管理专业案例教学本土化的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7):54-55.

[12]黄勤,陈玲,等.研究型大学物流工程专业教学模式的探索[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2):112-114.

[13]于汝民.基于物流供应链建设第四代港口[J].中国投资,2008(7):7

[14]李永辉.基于第四方物流的第四代港口发展模式研究[J].物流科技,2010,33(7)

[15]蒋鹏.我国第四方物流模式的发展研究[J].中国商贸,2009(11):112-113

[16]刘璠.第四方物流企业协同运作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

[17]卢根旺.基于能力整合的第四方物流发展研究[J].中国港口,2008(5):66-67

港口物流论文参考文献:

[1]孙晋明.港口信息化建设与发展探析[J].中国水运,2011(05):23-25.

[2]郭思维,魏云达.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现状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7).

[3]于晖.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及我国物流现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16).

[4]刘韩云.我国国际物流现状及发展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8(05).

[5]苏君,吴辉.现代商业企业物流系统管理[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

[6]何明坷.物流系统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7]郝渊晓.现代物流信息化[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

[8]王彦,孙光沂.我国航运业的基本情况及面临的市场形势[J].世界海运,1997(2).

[9]赛令香,赵锡铎.论我国航运企业在新经济下的经营发展战略[J].珠江水运,2002(2).

港口物流论文参考文献:

[1]冯希,港口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研究[J].企业文化旬刊,2015(11)

[2]陈涛,杨柳港口物流企业成本控制研究[J].物流技术,2012(17):293-295

[3]秦玲敏港口物流企业成本控制及措施探讨[J].会计师,2015(24):34-35

[4]李建丽、真虹、徐凯,港口供应链的价值链体系分析[J].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2009

第5篇

关键词:物流 理论 研究

探促进物流实践的发展具有现实而重要的意义。从20世纪50年代到现在,物流的理论经历了许多的变革,也有了巨大的发展。由于世界各国的社会经济环境不同,其物流的发展进程也各有差异。由于美国物流管理的研究和实践最为先进、最为完善,一般以美国为例,将现代物流的发展过程分为实物配送阶段(Physical distribution)、综合物流阶段(Integrated logistics management)、供应链管理阶段(Supply chain management)三个阶段。

实物配送阶段指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 这一阶段对物流的研究以实物分销过程为主,即产品从制造商成品库到用户;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末,是以综合物流的形成为标志的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是以供应链管理的产生为标志的阶段。

物流理论学说研究

国外物流理论研究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研究的内容主要是物流概念研究,还没有深入地涉及到其他的理论问题。到了20世纪50年代,世界经济开始复苏,商品流通规模不断扩大,物流的影响和作用日趋明显,其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人们对物流的认识和关切程度也逐渐深化,有关物流理论研究逐渐深入,研究的视角不断扩大,从而物流理论研究逐步形成了独立运动,并产生出了许多新的理论和新学说。

20世纪80年代初期,国内学术界开始从不同角度研究和探讨物流问题,引进和介绍国外物流概念和物流理论研究的动态,并曾一度形成了物流理论研究热潮。到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国内从物流概念的界定和物流基本知识的介绍转为开展专题性研究――如物流行业发展问题和配送问题,物流模式、物流规划和物流运营等问题,并出版了不少反映我国物流理论研究水平的专著和学术论文。

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在对物流理论与实践的分析和研究虽然是较广阔,题目复杂繁多,但是总的来说都形成了一定的共识,并可以归纳为以下几大理论和学说。

物流成本中心学说

物流成本中心说强调解决物流问题,重点并不在于物流的合理化和现代化,而在于如何通过物流管理的方式来控制和降低成本。所以,成本中心说意味着物流既是主要的成本产生点,又是降低成本的关注点,“物流是降低成本的宝库”等说法正是这种认识的形象表达。

1962年4月,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首次明确提出物流领域的潜力,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此标志着企业物流管理领域的正式启动。日本西泽修教授在研究物流成本时发现,先行的财务会计制度和会计核算方法都不能掌握物流费用的实际情况,导致对物流费用的了解只是冰山一角,提出“物流冰山”学说。他用物流成本具体分析了彼得・德鲁克的“黑大陆”学说。事实证明,物流领域的方方面面对我们而言还是不清楚的,在“黑大陆”中和“冰山”的水下部分正是物流尚待开发的领域,也是物流的潜力所在。这无疑激起了人们对物流成本的关注,推动了企业物流的发展。但是,成本中心学说过分地强调了物流的成本机能,认为改进物流的目标是降低成本,致使物流在企业发展战略中的主体地位没法得到认可,从而限制了物流本身的进一步发展。

利润中心学说

第三个利润源的说法也是日本权威学者西泽修先生在1970年提出的。

人们把物质资源的节约和劳动消耗的降低分别称为“第一个利润源泉”和“第二个利润源泉”。由于受到科技和管理水平的限制,第一、二利润源泉已近枯竭,有待于科技的重大突破。 “第三利润源泉”理论认为物流作为“经济领域的黑暗大陆”虽然没有被完全照亮,但经过几十年的实践探索,物流领域绝不会是一个不毛之地,肯定是一片富饶之源。在经历了1973年的石油危机之后,物流“第三利润源”的作用己经得到证实,物流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得到巩固。

服务中心学说

服务中心学说代表了美国和欧洲一些学者(如:鲍尔索克斯)对物流的认识,他们认为,物流活动的最大作用并不在于为企业节约了成本或增加了利润,而是在于提高了企业对用户的服务水平,进而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服务中心学说特别强调了物流的服务保障功能,借助于物流的服务保障作用,企业可以通过整体能力的加强来压缩成本、增加利润。目前,在国内有关物流的服务的研究也是一个比较热的话题,有的从顾客满意度的角度,探讨物流服务的功能和作用以及衡量指标体系;也有的从客户关系角度,研究客户关系管理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价值和方法。

效益悖反学说

效益悖反是物流领域中很经常、很普遍的现象,是这一领域中内部矛盾的反映和表现。效益悖反是指在物流系统中的功能要素之间存在着损益的矛盾,也即物流系统中的某一个功能要素的优化和利益发生的同时,必然会存在系统中的另一个或另几个功能要素的利益损失,这是一种此涨彼消、此盈彼亏的现象,往往导致整个物流系统效率的低下,最终会损害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的利益。在认识到物流系统存在着“效益悖反”的规律之后,物流科学也就迈出了认识物流功能要素,寻求解决和克服物流各功能要素效益悖反现象这一步。系统科学的广泛应用为此提供了新的视野,人们不仅可以将物流系统细分成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物流信息处理等功能要素来认识,而且还可以将这些功能要素的有机联系寻找出来,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进而有效地解决“效益悖反”,追求总体的效果。

战略中心学说

物流战略中心说是当前非常盛行的说法,学术界和企业界逐渐意识到物流更具有战略性。这一学说把物流提到了一个相当重要的地位,认为物流会影响到企业总体的生存与发展,应该站在战略的高度看待物流对企业长期发展所带来的深远影响。将物流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直接联系起来的观点,对促进物流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郝聚民博士在其研究中构筑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发展战略簇(2002)。马士华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提出物流管理战略全局化的观念 (2001)。还有学者从供应链的角度提出了“即时物流战略”、“一体化物流战略”、“网络化物流战略”和“物流战略联盟”等。物流规划是物流发展(战略)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战略投资、战略技术开发也是近几年企业发展现代物流的重要内容。

供应链学说

1983年和1984年发表在《哈佛商业评论》上的两篇论文(Kraljic Peter: Purchasing must become supply management和Shapiro Roy D.:Get leverage from logistics)开创了供应链研究的先河。目前,对供应链管理理论的研究呈现出多样性,有从管理的角度来研究和阐述供应链管理的理论;也有的从流通企业发展和物流运动的组织形式、组织模式等角度出发来探索供应链理论,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论观点:供应链管理是物流管理的超集;物流是供应链管理的一部分;供应链物流;物流供应链。

绿色物流学说

绿色物流是部分学者近几年提出的一个新课题,从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建立的环境共生型的物流管理系统。

目前,对绿色物流还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的定义,随着供应链管理理论的发展,绿色供应链、生态供应链的概念也应运而生,绿色物流理论主要是改变原来由“资源―产品―废弃物排放”所构成的开环型物质单向流动模式,而构成一种“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型物质流动系统。为此引入了逆向物流的概念,所谓逆向物流是指在废弃物回收利用过程中产生的物流活动。当前研究主要限于绿色物流、绿色供应链管理等概念,研究成果还主要是针对物流系统某些环节的单项技术,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思想指导。研究工作一方面着重于研究物流与环境问题,而忽视了物流与资源消耗,物流与社会发展等问题的研究;另一方面,目前研究工作大多将资源与环境作为外生变量来加以分析,以寻求一些缓解物流与环境两者之间矛盾的办法,并未将资源、环境、物流与经济发展等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考虑。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物流成本中心说和利润中心说都是从物流的价值领域方面,分析现实经济活动中大量存在的物流浪费现象,并揭示了物流潜在的价值,从而使人们认识到在当今社会经济活动中还有一块非常肥沃的“经济领域的黑暗大陆”等待着去探索和发掘。服务中心说则是强调物流的服务保障功能,认为服务重于成本,通过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可以实现总成本的下降。物流的战略说则强调站在战略的高度研究物流,认为对企业而言,物流不仅是一项刻意追求物流一时一事的效益,而是着眼于总体、着眼于长远。效益悖反说揭示了物流系统各功能要素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它们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表明解决物流问题必须运用系统科学的观点,综合权衡各功能要素的效益,最终实现物流系统的总体效益的最优,而不是某一个功能要素的优化。供应链管理说从系统论的角度去研究物流的内在运动规律,探寻物流在生产制造供应链中的融合方式、地位和作用,同时也探寻物流自身供应链的整合模式及其运作规律,通过将整个供应链上的所有环节的市场、网络、过程和活动的有效联系起来,实现顾客服务的高水平与低成本,以赢得竞争优势。绿色物流说则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认为现代物流是一个循环物流系统,它是由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共同组成的系统,研究现代物流必须在综合考虑物流、经济、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前提下,分析现代物流系统的运行机理、发展战略和模式。

现代物流研究趋势

近10多年来,西方物流理论发展很快,并不断地跟随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开创性地提出和研究一些新的理论问题,如精益物流、绿色物流和逆向物流,把环保、可持续发展等经济理念带到了物流理论的研究领域。

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物流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物流系统和供应链集成研究、物流战略研究、物流组织研究以及绿色物流、精益物流和逆向物流的研究等方面。

从物流理论的引进,到研究热潮的兴起,国内专家学者和实业界的探索者们对物流理论做出了许多的付出和努力,使物流研究在系统体系、竞争战略、成本分析、供应链及其管理、物流组织、物流形成机理、新物流理论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同时,也随之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需进一步地研究和探索。

物流理论涵盖的内容体系的科学边界、基于流程管理的物流战略、物流组织变革的作用和结果、深入“物流产业”的研究、物流统计口径的统一和评价研究、物流活动规律等还缺乏系统的研究。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目前仍有必要加大对物流基础理论研究的力度。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使理论研究起到为实践服务的作用,应逐渐将研究重心转到微观物流上,将研究视点从定性转到定量分析上,关注物流研究的新进展,对推动物流理论研究,促进物流实践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之泰.现代物流学.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1995

第6篇

关键词 物流专业 课程设置 中新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10.026

O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ve Education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System

――Promote Student-centered Playing as the Perspective

CHEN Xiaoling, ZHAO Wanqiuzi, HUANG Zhonghan, NIE Antong

(International School,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81)

Abstract A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 to the International Schoo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operation in Running Schools opened with Singapore Logistics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system. To promote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tudent-centered to play on the course training objectives, business training basic requirements, graduates should have knowledge of all aspects of the corresponding capacity accordingly Comment discussed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the student-centered to play the students to have a global vision, knowledge of international practice, with cross-cultural competence common international talents can learn foreign cooperative education mode.

Key words logistics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China-Singapore cooperation

0 引言

在中国语境下,国际合作办学特有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对学生过往的学习方法、行为范式、思维常态存在巨大冲击。根深蒂固的本土文化、异彩纷呈的外域文化、庞杂无序的网络文化交织形成国际合作项目独有的课堂文化,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规约、影响、重塑合作项目学生的人文价值与学科信仰。武汉科技大学(WUST)和新加坡义安理工学院(NP)合作办学的国际学院物流管理项目自2008年创办以来,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创建了优良的口碑。作为该国际合作项目的师生,本研究以合作项目直接参与者的身份为视角,以亲历合作项目教学全程的体验为基调,对合作项目进行全面介绍与评析,探寻国际合作办学的可借鉴模式。

目前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的通行做法,或是成套引进合作方的课程与教材,或是单纯引入外方优势课程,或是在本土课程体系基础上引入外方的核心课程。在招生宣传或自我评估时,倾向于将“国外原版教材”、“国际化教学理念”、“原汁原味的国外教育”作为合作项目亮点,借以标榜办学质量的国际标高。这样一个以原版教材为教学起点,无缝接轨为教学方向,原汁原味为教学终点的合作项目设计,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能多大程度“无缝接轨”和“原汁原味”?有了这样的顶层设计,是否就能确保将学生培养成国际通用人才?

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下,课堂文化中教师主导性有余,学生自主性不足。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助推互联网与教育深度融合的今天,课堂实施的基本理念已经被简化为:学生自己会的,坚决不讲, “教学,即教会学生学”。义安理工学院与国际学院物流管理(国际)专业从课程内容到课程设置再到评价体系,遵循“以学生为中心”、“教是为了不教”的现代教育学习理念,将教师的教学界定为一个根据具体情况、条件、要求和认知规律不断调整和争取适应学生的过程,将学生的学习视为一个学生争取独立且日益独立自主学习的过程。 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推进学生“独立性”的形成,发挥学生作为主体的能动性与创造性,达成教与学的双赢。本课题以亲身课堂教学体验为基础,近距离考查、研究课堂上师生的角色定位与转换,立体学习环境的构建。

1 课程设置

1.1 培养目标

课程设置是培养目标的具体表现形式,直接关系到毕业生的质量。物流管理(国际)专业课程的设置强调将最新的物流理论与实践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让学生了解国际物流行业最新前沿和未来发展动态,进而掌握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方案中的具体表述为:本专业培养适应21世纪知识经济、社会信息需要,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和创新精神,系统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从事现代货物流通领域的实践与管理、国际货物买卖、营销等工作能力,熟悉国际市场行情并能够对流通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科学分析的应用型、外向型专业技术人才。

培养目标强调学生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定性分析方法,掌握市场营销及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拥有从事管理及物流系统设计能力,市场开拓与策划能力,人际交往与业务谈判能力。课程设置强调营销理念和管理特色,强调管理在物流领域的应用与延伸,突出强调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全球物流理念及对物流行业发展的预测、分析能力,实际工作中的创新能力。

1.2 业务培养基本要求

物流管理(国际)专业课程的设置对学生业务培养的基本定位是具有迎接物流行业的不断变化与挑战的物流领域中高层管理人员。课程强调帮助中国学生体察各国都在扮演“世界工厂”角色(中国也不例外)的现实,帮助学生全面提升英语运用与跨文化沟通能力、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能力、计算机信息处理能力、与现代科技同行的扎实的理论知识。通过物流管理学、库存管理、采购与供应链管理、运输管理、仓储管理、经济学和法律等基本知识和基础知识的学习,让学生接受物流管理技术与方法的基本训练,拥有分析和解决物流管理相关问题的基本能力,突出强调现代物流管理和现代物流技术应用方面的知识学习与技能培养。

现代物流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连接社会经济的各部门,如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流通加工、配送、邮政、电信、保险、法律等。学科具有多行业性、综合性、基础性、服务性等特点。建立在物流实践和规律认识基础上的物流学科因此而具有多学科性、交叉性、综合性的特点。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与物流相关的新概念、新理论、新技术层出不穷,涉及面广,现有学科中没有哪一门能完全覆盖或包容。物流既是一门集经济学、管理学、工学、理学的新兴交叉学科,又是一门有着自己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的独立学科。基于物流管理科学在世界范围内尚处于不断发展阶段的现实,各国物流管理专业的发展多与各国自己物流业的发展历史与发展现状相适应。义安理工学院与国际学院物流管理(国际)专业的课程设置对学生业务培养的基本定位,即以两国各自物流发展的实际情况和两所高校自身办学特点和优势为取向制定的。

1.3 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

(1)具有较强的英语会话、写作能力与沟通技巧;(2)系统掌握物流管理专业的各种专业基础和专业知识;(3)掌握系统的经济和管理基本理论,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分析工具和运用手段;(4)熟悉国际准则及物流企业管理的有关部门方针、政策和法规;(5)了解国内外物流管理模式及最新发展动态;(6)具有运用计算机从事物流管理的能力;(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方法,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与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方法,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与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整体而言,中、新两高校对合作培养的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做了全面的要求。与此同时,课程特别要求毕业生熟悉国际准则,了解国内外物流管理模式及最新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方法,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与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1.4 课程设置体系

整体而言,物流管理(国际)专业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四大块。公共基础课以英语为主导,从听、说、读、写全方位铺开,力求为学生的专业课程全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同时为学生开设创意与思维(Creativity and Applied Thinking Skills)和创业精神(Entrepreneurship)两门课程,突出强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与创业理念,贯彻了高职教育培养实用人才的教育理念。

物流管理(国际)专业学科基础课的设置非常务实,突出强调培养学生通过计算机获取最新信息的能力,分析、处理、利用信息的能力。Internet的普及和发展,为人们获取信息提供了便捷的手段。信息化社会经济发展更迅速,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更快,它对教育的滞后性提出了严峻挑战。学校课堂教学在数量、质量及知识更新速度等方方面面表现出明显的局限性。为此,人们必须从数字化的媒体中获取信息,具备信息观念和信息处理能力已成为新世纪现代人的基本素质与重要内涵。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应用能力,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效能,已成为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管理(国际)专业学科基础课中的网页编程(Web Publishing)、计算机与信息处理(Computer & Information Processing)和商业计算机应用(Business Computing Applications)三门课程的设置,体现了课程的务实理念。

物流管理(国际)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设置具体而直追学术前沿、行业实践前沿。如专业基础课中的服务营销和电子商务都是当下商务领域的时尚思潮、流行理念与贸易实务。新加坡是物流现代化水平高,工业化生产与物流管理相结合最为有效的国家之一。从课程体系安排上可以看出,课程不仅强调多元化,突出实用人才培养理念,更在“宽口径、厚基础”上下足功夫,培养学生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

物流管理(国际)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注重知识的实用性与学生能力的培养。如所开设的客户关系管理、企业系统工程、六标准差原理等,无不以实用为取向,25周的工业实习,更是将这一取向量化得淋漓尽致。

从表1中列出的课程不难看出,物流管理(国际)专业的课程体系不求涵盖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实施与管理的全过程,不以系统性为课程设置原则,而是突出强调课程的实用性。具体而言,课程设置以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为学科体系的主线,以经济学、管理学、系统科学为学科理论与方法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现代管理技术、现代物流技术等为方法和手段,结合贸易、运输、储存等实务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等构筑其学科体系。课程体系设置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物流管理(国际)专业整个课程体系把英语、数学、计算机、经济学、系统工程等方面的知识纳入到物流管理的整体框架中,力求课程的设置为学生提供宽厚的学科知识体系,以适应物流领域的多方位需求。专业课程设置重视课程的广泛性、实时性与实用性,强调学科前沿知识入课堂,强调知识的即学即用,强调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新理论与新方法的实际应用能力,如新流程、新方法的设计和开发,新经营管理理论、方法和效果分析等。主张课程设置的“适应性”原则,根据物流学科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设研究与应用并举的课程,提升学生理论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设置着眼全球,紧跟国际物流管理发展前沿,与国际物流教育接轨,专业培养方向为具有熟练英语技能,熟知国际贸易知识和物流管理新理论、新实践的国际型、复合型管理人才。

2 课程实施

回到前文叙及在国际合作项目招生宣传或自我评估时,合作办学举办方倾向于将“国外原版教材”、“国际化教学理念”、“原汁原味的国外教育”作为合作项目的国际标高。国际学院与新加坡的合作办学项目以其鲜明的“新加坡”特色,让我们亲身体验、见证到这些可以为我们所借鉴的国际标高。

物流管理(国际)专业课程设置在以下方面值得推介:

(1)国外原版教材、粗放的课堂教学。课程选用的原版教材信息量大,数据详实、图文并茂、语言纯正、印刷精美,内容直追学术前沿,把最新近的内容(up-to-the minute social issues)纳入课堂,为学生快速接近世界学术前沿,了解学科最新成果和进展提供捷径。课堂上,教师串讲知识的速度极快,只是提纲挈领地对整个章节做梳理性的介绍。厚厚的原版教材,讲授所需的时间仅占总课时的三分之一。真正对课本的学习是课后的自主学习、互助学习和小组学习。每次课后学生面临的,是少则十几页,多则几十页的全球通行的最新英文原版教科书的内容。每个章节的小测验对日常的学习进行监控。

(2)国际教学理念、立体的课外学习。选定服务营销、客户关系管理等理论显雏形、实践露端倪的课程,目的是引领学生至物流行业学科理论知识的前沿和行业实践的前沿,让学生即学即用、现学现用,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课堂上,教师用PPT节省板书时间,将知识点的讲授立体化、可视化。通过Project,将课堂教学前、后向延伸,成倍提高课堂容量。通过网络,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课前课后进行自主学习,教师推荐的MOOC等相关优质资源,引领学生走向专业纵深。通过原版书作者提供的各类互动练习,学生可以随时与专家“面对面”,教学的深度、广度得到全方位提升。

(3)原汁原味国外教育、国际的测试理念。选定商业计算机应用、计算机信息处理、网页编程等课程,目的是全面提升学生自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走出学校后仍能受用终身。根据课程设置特点而实施的国际测试体系重视学习过程,重视对能力的考核,多以Project的形式张开,将笔头、口头、开卷、闭卷、小组、个人、课内、课外等测试有机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重视学习体验与学习过程的现代测试理念,将学生的学习导向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与提升上。

3 结语

本研究意在推介义安理工学院与国际学院物流管理(国际)专业“以促进学生主体性发挥”为特色的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体系,合作外方新加坡教师全英文教学时追求的国际标高,以国际化的教学视野、教学能力与教学手段施教的教学实践,目的是为我国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与课堂教学提供可资借鉴的思路。

本文为武汉科技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孙淑生.国内外综合性大学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比较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6.5.

第7篇

选题要以小见大,小问题更具有现实性,其所隐含的问题更能体现行业发展的现状。因为小问题往往存在于我们现实工作中,如“传统仓库货位管理的研究”涉及的是仓储管理过程中一个具体操作环节,传统仓库中“桩脚卡”运用得较多,则存在着卡与现实货位不符的问题,则可以通过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来观察目前仓储行业或者物流中仓储环节的发展的现状,并可以提出相应的对策。这个选题则比“论我国仓储管理发展现状及趋势”这一选题更有现实意义,也更容易完成。

难易度适中

本科论文的撰写是一项非常紧张、艰巨的任务,所以在选题时一定要量力而行。选题时尽量选择一自己熟悉的、擅长的,并且要考虑论文所需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利用的难易程度。比如“长江三角洲港口竞争力的比较分析”这一选题所要涉及到长江三角洲的众多港口的资料收集、整理,这对完成该论文所需的时间、精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生是力所不能及。

具有专业特色

首先选题不能偏离的物流专业的范畴,即选题应对物流领域中的专来环节进行分析研究。力求从物流公司或者是某一物流环节入手,分析研究现实作业过程中价值的问题。物流管理本科专业旨在培养应用型高等专业人才,所以毕业论文既是对大学四年物流管理本科理论学习的总结也是对现实物流行业发展现状的一种观察和思考。选题的理论基础应来自于物流管理本科的课程学习,分析研究的问题应紧贴物流行业发展现状。选题应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即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在扎实理论基础上注重论文的实践调研的可操作性。

 

附录: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举例

 说明:下列选题仅供参考,请各地的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后选用,尽量结合企业或行业,也可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自行拟定物流管理领域的题目进行写作。

 

一、第三方物流发展方面

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的选择研究

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关系研究

第三方物流运输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第三方物流发展中的问题分析

某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系统的设计

某第三方物流企业运作模式分析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增值服务创新研究

试谈第三方物流与多式联运的异同

(第三方物流是一种实现供应链集成的有效方法和策略,它通过协调企业之间的物流需求和提供物流服务,以合同的形式向供应链的其他企业提供物流服务,使企业能够集中精力从事自己的核心业务。那么如何能有效的发挥第三方物流在信息化、专业化、网络化以及系统化的优势是在发展第三方物流时值得研究的问题。运用分析方法,如价值链分析法、SWOT分析法、专家打分法等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优劣势进行分析,结合内外部环境提出对策。在目前经济环境中第三方物流公司如何生存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如何控制成本,如何通过服务创新来留住老客户、吸引新客户。)

 

二、仓储管理方面

自动化立体仓库管理系统分析

某仓储企业向现代物流转型研究

某企业仓储设备闲置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自动立体仓库系统规划分析研究

某仓库流程的优化与设计

冷链物流仓储设施规划布局设计及信息管理规划研究

物流一体化中库存控制的策略研究

条形技术在仓库管理中的应用

医用材料仓库管理的特点分析

煤炭企业仓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某公司仓储管理系统研究

某企业综合库存管理优化问题研究

企业零库存管理问题探讨

(仓储管理一直是我国物流发展的瓶颈,比如较为常见的传统仓库中货位准备率的问题、进出库货物的流转与控制问题、货物安全管理问题、货物流转路径优化问题、传统仓库向现代自动化仓库改造问题、现代自动化仓库操作过程中人工与自动化之间的衔接问题、工作人员观念转变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存在于我们仓储管理的日常工作中,而且类似的问题只需通过调查、走访都不难分析其原因,再根据已学习的仓储管理理论知识结合具体企业的情况亦可以得出较为合理的对策。)

 

三、配送中心方面

超市物流配送中心的模式的合理选择

现代物流配送形式的优缺点分析

浅议配送中心选址的方法及优缺点

某企业(公司)物流配送问题与对策

某企业(公司)配送网络设计或线路优化

药品配送系统建设的意义与对策

食品配送系统建设的意义与对策

企业配送中心的规划建设条件分析 

连锁商业网络营销物流配送策略分析

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研究

零售企业物流配送问题研究及对策

冷藏配送中心设计研究

连锁企业越库配送应用研究

共同配送形成决策及运作机制研究

超市配送中心订货策略优化研究

柔性化配送中心构建研究

配送中心选址方法研究

(配送中心作为实现配送功能的物流场所,为更好的实现期配送功能,可以通过分析配送中心的作业环节,对某一环节操作的合理性以及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性进行考察,根据配送优化的原则提出优化方案。而不同的配送中心由于服务的市场不同也有不同的特点,比如药品配送,整车配送、超市物流配送,那么如何抓住各自的特点进行配送中心的规划也是一种不错的选题方向。)

 

四、货运代理方面

国际货运代理人如何向第三方物流经营人转变

某货运代理公司发展第三方物流的内外部环境分析

作业成本法在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的应用研究

谈国际货运代理的风险及其防范

货运公司货运方案研究分析

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运作与管理

货运站业务流程与改造

国际货运代理业务中的客户服务

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内部的计算机管理

试论国际货运代理人与有关各方的关系

有关国际货运代理人法律责任及其责任的问题探讨

(目前货代企业、物流企业都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局势,在金融危机的经济大环境下生存下来就是胜利。那么货代企业如何在竞争日益激励的市场生存下来呢?最重要的就是要转变经营观念。目前货代企业已经过了“一部电话,一部传真做货代”的发展阶段,那么企业如何能持续发展则是十分值得分析研究的课题;市场上众多的货代公司造成的恶性竞争,如何将只压价格的竞争手段转变为通过提高服务质量来留住顾客、维持经营;通过借助一些分析方法为具体企业量身订制合适的对策等等,这些都是十分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

 

五、新型物流形式的发展

浅谈第四方物流的优势和功能

第四方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回收物流合理化的途径

论企业的绿色物流管理

论绿色物流及其发展战略

对绿色物流实施策略的思考

浅析回收物流合理化的途径

某企业销售物流问题分析与改进

某企业电子商务物流问题分析与对策

农产品物流系统建设的意义与对策

论保税物流创新模式研究

(随着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战略深入,物流业也在不断的发展,比如绿色物流。最近几年废旧家电的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废旧家电未有效利用不仅污染环境,还是一种严重的资源浪费。因此通过发展废旧家电的逆向物流来回收利用正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

 

六、物流服务管理方面

物流客户服务成本与物流服务水平关系探析

物流最优服务水平的确定方法研究

铁路货场物流服务水平的综合评判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提高铁路物流服务水平

加强物流信息管理提高物流服务水平

论中小物流企业服务水平的提升

如何建立满足客户需求的物流服务模式和信息技术支撑体系

汽车物流企业物流服务模式研究

(物流服务对于提升客户企业的竞争力,提高经营绩效具有重要的影响,特别是中国的企业,如何改变观念,提高服务意识和水平是物流行业在发展过程中的重大课题。通过分析各种影响服务质量的因素,如管理成本、服务内容上的增值创新及从业者的服务意识等从而提出如何从效率和效能两个方面入手提供良好的客户物流服务。为了科学地反映物流企业服务的状况,使物流服务管理分健康地发展,构建物流企业顾客服务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则显得格外重要。)

 

七、物流客户关系管理方面

物流业务外包中的客户关系管理

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策略模型研究

面向供应链管理的物流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研究

第四方物流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研究

整车物流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研究

某公司基于大客户关系管理的竞争战略问题研究

(客户关系管理旨在改善企业与客户之间关系的管理机制,通过优化面对客户的工作流程以减少获取客户和保留客户的成本。物流行业作为一个服务行业,它追求的不是短期的产品效益,它追求的是客户的满意度及回头率。不合理的工作流程、非人性化的服务都影响企业的客户关系,甚至丢失已有的客户。)

 

八、企业物流发展方面

某工业企业物流现状及改造模式分析

某商业企业物流现状及改造模式分析

工程物流的特点与作业组织研究

现代物流发展与新型工业化问题研究 

(制造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物流业务发展模式,自营模式、外包模式或者是建立物流战略联盟,那么制造企业如何在进行决策时更科学合理,则需要我们对制造企业本身进行考察并结合各个物流模式的特点及适用范围进行综合分析。)

 

九、物流技术发展对行业发展的影响

电子商务环境下第三方物流企业业务模式的研究

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研究

电子商务条件下我国物流模式选择的若干问题分析

物流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网络营销中物流管理的新特点

物流信息化建设路径的现实选择

运用信息技术整合物流资源和需求问题研究   略论物流网络服务平台建设和运作模式 

(高科技的发展与运用,为人类提供了一些全新的管理、交易的方法。如电子商务因其可大简化业务流程、降低企业运输成本而得到了巨大发展,但是物流却是制约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问题。电子商务要求快捷、高速、划分细致的物流方式,这就对客户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对现有的物流模式、工作流程进行相应的改善。物流新技术的运用对物流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无线射频技术的运用需要对传统仓库进行改造,对工作流程需要进行优化,对工作人员需要进行相应的培训等等。物流技术的更新给物流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十、港口物流

提高港口物流增值服务能力的策略研究

港口物流竞争力评价方法研究

洋山港港口物流的定位和发展研究

基于服务供应链的港口服务供应商选择评价研究

港口民营化改革的理论和政策研究

构建港口服务供应链提高港口物流效率研究

(港口作为综合运输网络的枢纽,其功能逐渐从原来的海陆中转,发展成为促进经济发展和服务于国际贸易的综合物流中心,是供应链中重要的一环。为实现传统港向智能港的转变,我们运用一些模型方法,比如SWOT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等对港口发展现代港口物流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进行分析论证。)

 

十一、多式联运

国际货物多式联运经营人责任制度研究

多式联运的虚拟企业运作模式研究

集装箱多式联运虚拟企业协同生产管理研究

铁路集装箱运输参与多式联运的协同优化

大连铁路集装箱海铁多式联运问题研究

集装箱多式联运策略研究

多式联运条件下现代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系统设计及实现

集装箱多式联运责任的划分

集装箱多式联运内陆环节优化研究

集装箱多式联运系统装卸与运输一体化优化问题

集装箱多式联运运输决策与协调问题的研究

(一个运输合同、一次托运、一次收费、一单到底、统一理赔,并由多式联运经营人对运输全程负责,这种新型的现代化“门到门”运输服务方式受到普遍欢迎。但是作为一种建立在单式运输基础上的新型运输方式,它也不可避免地与单式运输产生冲突和摩擦。多式联运由于涉及的节点和中转环节多,要求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和参与联运的各企业之间相互协同合作,所以在多式联运中如何整合各种运输方式、企业之间如何合作达到双赢、各方的责任权限如何界定等问题则显得尤为重要。)

 

十二、供应链管理

实施供应链管理战略的物流环境分析 

供应链管理中信息共享机制的探讨

供应链管理中的牛鞭效应研究

某公司改进供应链管理的研究

供应链管理下汽车制造企业生产性物料需求预测研究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视角供应商合作关系维护机制研究

供应链管理在东风汽车股份公司的应用研究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供应商评价与选择研究

电子商务下供应商管理的运作模式研究

某企业供应链管理中的采购与分销研究

供应链管理下企业库存控制管理模式

(现代企业的竞争不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企业要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需要从整体角度出发考虑供应链的协调运作情况,使供应链绩效最大化。而在供应链管理中存在较为突出的牛鞭效应则使得企业产品的库存水平提同、服务水平下降、供应链的总成本过高。这必然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运用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方法对牛鞭效应进行系统的研究,为企业实施有效的供应链管理提供有益的控索。供应链管理过程还有许多问题同样值得研究,比较供应链中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问题,企业之间的信任问题等等。)

 

十三、物流园区发展

物流中心选址问题研究

物流园区的建设、营运及盈利问题研究 

上海洋山深水港物流园区发展问题研究

物流园区的选址风险分析

区港联动型保税物流园区发展建设研究

港口国际物流园区规划研究

城市物流园区合理规模与布局选址研究

论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的运营与发展

影响区域物流中心物流效率的因素研究

(物流园区对于实现物流企业集聚、整合利用现有物流资源、促进物流技术装备等级和服务质量提高等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已成为国内外的热点问题。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如何定位并确保有效实施、园区的发展战略问题、园区的选址问题、园区与相地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等等。)

 

十四、物流标准化

企业实施物流标准化存在的问题与措施研究

物流标准化对现代物流发展的影响

汽车物流标准化建设的研究

对物流标准化建设主要问题的思考

发达国家物流标准化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硬件标准化问题:使用的设施、设备的是否实现标准化(实现标准化带来了哪些具体的提高,未实现的存在哪些冲突与阻碍);比如考察某仓库或配送中心使用的垫仓板情况,调查类型、规格、性能来分析是否符合货物运输、储存的要求,是否提高了物流操作效率等。软件标准化问题:信息化代码运用后的操作流程上出现了哪些与传统“桩脚卡”方法的差异,EDI文件的普及要求物流企业作出哪些方面的相应改进与调整;公司ISO质量文件的制定与实施存在哪些困难等。比如考察某物流企业的一个具体的岗位的ISO文件规定的工作流程与实际工作流程的差异,由此思考:存在差异的原因、差异存在可能引起的后果、如何改进、改进后的效果。)

 

十五、集装箱运输

集装箱箱型发展趋势及其对集装箱运输系统的影响

集装箱电子标签信息管理系统

洋山港集装箱海铁联运研究

远洋集装箱运输企业的成本控制

某集装箱枢纽港建设研究

集装箱船运公司在华东地区经营发展对策研究

海运集装箱空箱调运问题研究

陆运与海运集装箱空箱调运优化研究

太平洋航线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及对策研究

第8篇

关键词:绿色物流;管理;对策分析

如何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求得平衡,坚持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现代绿色物理管理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本文对现代绿色物流管理进行概述和对影响物流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

1.现代绿色物流管理的概述

1.1现代绿色物流管理的概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流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大,传统的物流方式在现实实践中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为了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现代绿色物流管理在时代条件的变化下应运而生。绿色物流是指在整个物流过程中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抑制物流本身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最大限度利用物流资源,从而避免物流资源的无用浪费,净化物流环境。

1.2现代绿色物流管理的理论基础

理论联系现实才能促进生产关系的不断调整,绿色物流管理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主要有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生态伦理学理论。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重点是坚持经济与环保的协调统一,建立合理的运行机制,转变生产方式,树立新观念。物流的运输和仓储以及加工等过程,难免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破坏脆弱的生态环境,现代绿色物流管理利用各种措施抑制物流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建立生态环境与物流之间的良性联系,促进了物流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经济学是将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结合,在再生产过程中实现两大系统物质循环、能量转化的应用科学。传统的物流生产方式盲目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忽视生态效益;传统的物流生产方式只顾局部利益,不能把握宏观局面;现代绿色物流管理利用生态经济学理论,成功建立起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密切联系的桥梁,有利于把握宏观局面,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面临巨大的压力,需要缓解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不能只是为眼前的微小利益,而去损害后世子孙的利益。生态伦理学以道德的角度研究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通过生态学手段揭示人与自然的规律,进行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协调。现代绿色物流在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为后世子孙的切实利益而不断努力,坚持维护生态平衡。绿色物流管理从生态伦理学获得道义上的支持。

2.现代物流管理中影响环境的非绿色因素分析

2.1输送对于环境的影响

商品通过物流发生空间移动,满足不平衡的市场需求,在物流活动中,输送是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商品的运输需要依赖交通工具和交通路线,现阶段的交通方式都要不同程度消耗不可再生能源,不利于能源的可持续;在商品的运输过程中会排出一定量的有害气体,为大气污染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条件,损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随着物流需求的变化,交通路线的建设需要也不断增加,破坏地表植被,影响生态平衡;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也对沿线的植被产生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

2.2保管对于环境的影响

在对商品进行仓储管理中,不合理的保管方式,会使易燃、易爆等化学危险品,发生爆炸或泄露,影响周围的生存环境;在对某些商品进行保管,为了商品的保质可能会喷洒一定剂量的化学药品,会对周围环境的空气和水体造成污染。

2.3流通加工对于环境的影响

为了提高运输效率和提高商品的经济附加值,会在商品的流通过程中进行商品的流通加工进行商品形态和机能的转化。在商品的流通加工环节会因为加工方式的不恰当造成资源的浪费并排放出一定数量的废气、废水、废物。

2.4包装对于环境的影响

包装是为了保护商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和提高附加值,在物流活动中为了保护运输过程中商品不受损坏会对商品进行一定程度的包装,塑料作为较为常见的包装材料以其优良的品性被广泛应用,但是“白色污染”也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商品的过度包装也造成资源的浪费。

2.5装卸对于环境的影响

在商品通过物流活动达到目的地时,需要完成最终的装卸环节,装卸方式的选择不仅严重影响装卸效率,而且也会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在进行化学药品装卸时,不合理的装卸可能会造成化学药品的泄漏,破坏生态环境;装卸不当造成商品或包装的损坏,降低了商品的价值,无形中造成资源的浪费。

3.现代绿色物流管理的策略

3.1现代绿色物流管理的企业自律策略

物流企业作为物流行为的承担者,需要保持自律,主动承担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在物流输送过程中简化供应和配送体系,提高车辆运输效率;坚持物流标准化,有利于缩短运输时间,进行物流中心的集约化建设;不断提高车辆保养技术,最大程度降低车辆对于环境造成的损坏,采用合理的装卸方式,坚持使用绿色材料进行商品的包装,坚决杜绝过度包装,减少资源的浪费;企业应树立恰当的经营战略,树立“绿色形象”坚持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3.2现代绿色物流管理的政府规制策略

在现代化物流活动中,政府应转变职能,大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扶植绿色物流管理事业的发展,引导物流企业实现生产方式的调整;重视环境保护,加大执法力度,对于不符合环境保护规范的物流方式进行限制和取缔。

3.3现代绿色物流管理的消费者督导策略

市场需求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有支付能力的绿色需要转化为绿色需求,消费者应坚持绿色消费,用自身的绿色消费方式和行为倡导企业实施绿色物流管理;绿色消费的社会舆论也要求政府对绿色物流管理实行规制。

结语

绿色物流管理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绿色物流管理的最终实现需要物流企业、政府、消费者的共同努力,绿色物流管理有利于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现代物流概论;职业导向;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F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1-0164-02

1 前 言

当前,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物流业的迅速崛起,企业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职教育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面向市场、面向技术、面向应用,培养综合素质优良的高级技能人才,是当前高职教育的办学方向,也是确立高职物流课程理念的依据。因此,探讨如何构建适合现代社会需求的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是教学改革的核心,也是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对于提高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水平、提高就业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现代物流概论》的教学现状

现代物流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科学系统的业务领域,是一个综合应用多技术、多学科的综合性领域。物流管理也成为一门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性管理学科,几乎所有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都开设了《现代物流概论》这门课程。《现代物流概论》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是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基础,主要介绍现代物流管理的一般理论,物流系统的基本内容以及物流作业过程中的基本活动等,在完成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中起着核心作用。其目的是使学生对物流管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提升学生物流理论素养,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通过对我校《现代物流概论》课程的情况分析,结合对学生调研的实际情况,发现目前在课程教学中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①我校《现代物流概论》开设在大一的第一学期,课时约60个学时,课程的教学内容繁多复杂,涉及面广,要完成教学任务具有较大的难度。②课程授课对象是新生,他们对专业缺乏有效的认知,入学后对专业学习迷茫。特别是对现代物流管理的理论、物流系统的基本内容以及物流作业过程中的基本活动等知识,仅通过课堂教学难以理解和把握。③在对教学内容深度与广度的把握上,怎样既全面而深入地介绍物流管理的各个方面,又与后续专业课程《采购管理》、 《运输管理》、 《仓储配送管理》、 《供应链管理》等合理衔接,授课教师也存在困惑。④绝大多数学生习惯于传统教学模式,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学习能力,不善于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在强调素质教育的当今,如何来引导和培养学生,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现代物流概论》课程改革思路

针对《现代物流概论》的教学现状和困惑,结合高职教育改革的就业导向,我们认为可以将职业导向作为对课程教学进行改革的切入点。

3.1 高职就业指导现状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对学生职业规划指导的责任和义务,职业教育的课程必须重视全程化职业指导,引导学生做好职业准备和职业规划,尤其有效指导学生自主职业生涯的发展,促进人的职业化。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学生入学后对专业学习迷茫、不适应的现象,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高职高专新生遇到了学习问题。学习问题中,比重最大的是 “缺乏学习动力”,其次为“对所学课程内容没有兴趣”。如何引导新生确立正确的目标,激发新生的学习热情,产生学习动力,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学校积极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如配备学生辅导员、建立“导师制”、开设就业指导课程等,但效果不佳。究其原因,目前开展的职业规划指导大多对于学生来说显得较为宏观,缺乏对学生所学专业内容的支撑,相关教师是从旁观者的视角切入,无法顾及对学生个体特征的把握,因而也就无法从个体特征与专业、爱好兴趣与职业、性格与职业等关系来有意识引导学生进行专业选择与自我定位。另外,对专业课程价值及专业课程与职业的关系、专业课程学习与职业资格的关系、专业知识与职业知识准备、专业知识拓展与职业群结构、专业知识拓展与未来职业转换、专业人才社会定位与现状等各方面都没有涉及。这样一来,学生无法形成对专业的感知与把握,仍不清楚自己所学专业的社会定位,也就无从了解自己未来的职业角色和职业走向,未来职业胜任力更无从了解。一个目标不明确的学习,其效率高低可想而知,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学习与就业脱节,学生就业竞争力低下。

3.2 基于职业导向的《现代物流概论》教学构想

从我们的调研情况来看,学生对开设在第一学期的《现代物流概论》还是非常地关注,带着对专业的好奇和对未来职业的期许,希望借此了解所学的专业与今后职业的关系。专业基础课程对于职业活动导向的课程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联系职业教育和学科教育的桥梁,我们考虑将职业教育有机地渗透到专业课程的教学中,通过专业课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目标的定位、专业能力的自我提升和可持续性发展。

(1)利用专业基础课程《现代物流概论》在进行专业的理论基础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帮助新生尽快了解自己所学专业、找到专业学习兴趣、设计好自己的专业发展计划。

(2)引导新生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给自己准确定位、确立近期目标,进而接受客观环境,主动适应环境,缩短大学适应期,从而为整个大学时期的顺利学习和生活乃至以后的社会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3)引导学生的自我提升和可持续性发展,使学生具有继续学习物流管理知识及从事物流管理职业的兴趣。当职业方向确定了之后,也清楚了职业的基本要求,对照这一个基本要求,可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的求学,有针对性地不断提高自己的各项能力,来适应理想的职业目标的要求。

职业教育的课程是以职业活动过程、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职业资格获得为主要系统化方式组织起来的专业课程,并且具有指导学生自主职业生涯发展的特殊功能,我们把这种课程模式称为“职业导向”课程模式。

3.3 基于职业导向的《现代物流概论》的具体实施

(1)课程性质定位为“专业概论(物流管理)”

专门为大一新生开设,了解专业特色、专业培养目标,为大学生涯规划提供帮助,为就业规划提供帮助,为职业规划提供帮助。

我校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是:主要面向物流、生产制造、商品流通、内外贸易和工程建筑企业,培养具备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熟悉不同功能类型的物流企业和其他企业物流管理的业务流程,掌握相关基本操作技能,在物流管理、服务第一线,能从事物流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生涯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以就业为导向并非不考虑学生需求,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应当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要把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作为教育的基本目的。职业生涯发展不可能脱离具体的工作岗位,因此它是学生实现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结合点。要充分尊重学生基本学习权益,给学生提供多种选择方向,使学生获得个性发展与工作岗位需要相一致的职业能力,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2)主要内容

物流管理专业就业方向与职业特色,物流管理能力素质培养与物流专业特色,物流学科特色与学习方法,物流管理专业学习内容。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观,突出培养学生从事职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体现专业定向性,教学内容为学生将来进入职场提供某一工作岗位或岗位群所要求的知识结构、技能结构、情感结构等,即不仅要有高职教育共性目标要求,而且要有清晰的职业基本能力要求以及具体职业岗位的工作标准。

在《现代物流概论》课程改革中,首先根据专业整体的知识体系来构建课程的知识体系,分为物流管理基本理论、物流作业(职能)管理与物流综合管理三大模块。然后,再根据需要,结合按生产物流、采购物流、仓储物流、配送物流、运输物流、包装与装卸搬运、国际物流,物流企业运营等物流业的主要岗位群和工作范围来划分学习模块。

这样《现代物流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既能够保证整体知识体系的完整,又能与物流企业的实际运作与岗位联系在一起,还要充分考虑后续专业课程的知识衔接需要。不同类型岗位群的介绍,给学生提供多种选择方向,使学生找到专业学习兴趣、设计自己的专业发展计划,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3)根据需要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

首先要创新教学模式,从单一学校教学主体转向学校与行业、企业相结合,积极争取行业、企业参与课程教学改革,发挥校外行业和企业专家在专业教学中的作用。有效实施“双师资”(学校教师与行业、企业专家)、“双环境”(学校环境与企业环境)的交互进行。请企业一线管理人员来校座谈或讲座,增加学生对不同岗位的了解和认知;请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介绍企业人才需求与要求等;请往届优秀毕业生回校交流;在理论教学的同时,组织学生进行物流认知实习,安排学生到不同类型企业参观,了解物流作业环节、业务流程等,增加学生对物流的感性认识;其他如现场调研、专家访问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物流管理专业和物流行业的现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组织学生分组开展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其他如视频观看、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

第10篇

报考时间

甘肃金昌2020年4月自考时间安排在:4月11日星期六(上午9:00--11:30;下午14:30--17:00);4月12日星期日(上午9:00--11:30;下午14:30--17:00),具体开考专业及课程考试时间安排见附表。

附件:2020年4月甘肃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考专业及课程考试时间安排表

一、专科(含基础科段) 时间

专业 4月 星期六(4月11日) 星期日(4月12日) 上午(9:00--11:30) 下午(14:30--17:00) 上午(9:00--11:30) 下午(14:30--17:00) 020203会计 12656*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157管理会计(一) 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146中国税制 00041基础会计学

00155中级财务会计 00020高等数学(一)

04729大学语文

00144企业管理概论 030112法律 12656*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5679宪法学

00247国际法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245刑法学 00260刑事诉讼法学 04729大学语文

05677法理学 030301行政管理 12656*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292市政学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107现代管理学 00277行政管理学 04729大学语文

00040法学概论 040103小学教育 12656*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405教育原理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406小学教育科学研究 00413现代教育技术 00415中外文学作品导读

00417高等数学基础 00012英语(一)

04729大学语文

00416汉语基础

00418数论初步 040109心理健康教育 12656*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5615心理健康教育概论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5618青少年心理卫生 00031心理学

01755人体解剖生理学(教育类) 04729大学语文

02108实验心理学

03584偏差行为辅导与案例分析 050114汉语言文学 12656*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024普通逻辑

00535现代汉语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530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00506写作(一) 0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 080701计算机及应用 12656*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2316计算机应用技术

02318计算机组成原理 02198线性代数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4730电子技术基础(三) 00342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 02141计算机网络技术 00012英语(一)

00022高等数学(工专)

04729大学语文

02323操作系统概论 100701护理学 12656*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2997护理学基础

00488健康教育学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3179生物化学(三) 03000营养学 02864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 04729大学语文 03002妇产科护理(一) 03003儿科护理学(一) 二、独立本科段(含本科段) 020104财税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58市场营销学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0054管理学原理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0069国际税收 00015英语(二)

00053对外经济管理概论 020202工商企业管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151企业经营战略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0054管理学原理

00150金融理论与实务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0153质量管理(一) 00015英语(二)

00152组织行为学 020204会计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58市场营销学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0150金融理论与实务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0160审计学 00015英语(二)

00158资产评估 020210旅游管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58市场营销学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0198旅游企业投资与管理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0197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 00053对外经济管理概论

00152组织行为学 06124旅游文化学 020229物流管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151企业经营战略

07725物流规划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03361企业物流 07006供应链与企业物流管理 00015英语(二)

00152组织行为学 03364供应链物流学 030106法律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249国际私法

00264中国法律思想史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246国际经济法概论 00167劳动法 00015英语(二)

00226知识产权法

00233税法 030302行政管理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318公共政策

00024普通逻辑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315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01848公务员制度 00277行政管理学 00015英语(二)

00034社会学概论

00144企业管理概论 040102学前教育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394幼儿园课程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385学前卫生学 00402学前教育史 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 00015英语(二) 040107教育管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452教育统计与测量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455教育管理心理学 00445中外教育管理史 00015英语(二)

00453教育法学

00450教育评估和督导 040110心理健康教育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5626*心理学(一)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4406情绪心理学 05622临床心理学 00471认知心理 00015英语(二) 06059心理学研究方法 040112小学教育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6227大学数学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465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 00472比较教育

03330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00015英语(二)

00467课程与教学论 050105汉语言文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37美学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00015英语(二)

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 050201英语语言文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87英语翻译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831英语语法 00832英语词汇学 00604英美文学选读 050305新闻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642传播学概论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661中外新闻作品研究 00015英语(二)

00658新闻评论写作 080307机电一体化工程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199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02245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420物理(工) 02243计算机软件基础(一) 02200现代设计方法

0219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00015英语(二)

02238模拟、数字及电力电子技术 080702计算机及应用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324离散数学

04747Java语言程序设计(一)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2326操作系统 0219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02325计算机系统结构 00015英语(二)

00023高等数学(工本) 04741计算机网络原理 080709计算机网络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335网络操作系统

04747Java语言程序设计(一)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4749网络工程 04751计算机网络安全 00015英语(二)

00023高等数学(工本)

04742通信概论

04741计算机网络原理 080806建筑工程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439结构力学(二)

02446建筑设备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420物理(工) 02198线性代数 02275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

0219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00015英语(二)

02442钢结构 090102农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6003作物育种新技术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2678农业推广学 02679种子学 00015英语(二)

02680农产品加工 100702护理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202内科护理学(二)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200预防医学(二) 03201护理学导论 00015英语(二)

03007急救护理学

03004社区护理学(一) 030401公安管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369警察*学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370刑事证据学 00015英语(二)

04729大学语文

第11篇

关键词:现代物流管理 实践教学 问题 策略

前言

我国高职院校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应用型人才不可或缺的环节就是实践教学,我国高职院校当前必须高度重视且认真面对的一项重要问题便是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现阶段,我国物流行业正处于迅猛发展的关键时期,对高技能、高素质物流人才的需求量很大。然而,但现代物流管理实践教学形势不容乐观。

1.现代物流管理实践教学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研究

1.1就业与毕业顶岗实习相冲突

在我国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当中,毕业顶岗实习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在学生忙碌于毕业论文时,学生还需要对人才供求信息进行查询,与此同时,学生为了更好的就业而参加面试、签约以及供需见面会等各种各样的就业活动。由于学生的精力和时间有限,最终使得毕业论文的质量严重偏低。

1.2教师结构与实践环节管理体制不合理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缺乏专项的激励机制和政策鼓励。随着我国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张,教育教学的工作量也随之不断加重,导致教学人员采取传统教学模式将教学任务完成,与此同时,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对职称结构、知识结构以及学历结构有着非常多的要求,但是实训技术人员的培训、进修机会相对较少,最终造成实践教学整体偏低。

1.3缺乏对实践教学的重视

我国高等院校缺乏对实践教学的重视主要体现为:(1)实践教学不仅需要教材,而且还需要实物;不仅需要与校外实习单位相互协调,还需要同校内各个部门打交道,这便使得实习仅仅流于形式,学生不愿动手动脑,应付过关了事;(2)由于受到以往传统应试教育的负面性影响,教学人员和学生仅仅重视的是理论课程的学习和理论知识的掌握,严重的缺乏对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从而造成实践教学质量停滞不前。

2.现代物流管理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

物流管理专业的实验课程仅仅是课程实践教学的一个形式,仅仅是让学生生根据实习指导书和实验书当中的具体步骤,按部就班的将实验步骤完成。在这种不合理和不恰当的教学模式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实验能力进行了培养,但是这种所谓的实验能力是被教学人员以技能的形式进行传授,最终造成学生严重缺乏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就当前学校的课程实训而言,由于受到经费、场地与时间等诸多因素的限制,虽然建筑技术、模具及数控等理工类专业实训效果较好,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训却是以认识实习为主,明显的缺乏技能培训。从总体上来看,我国高职院校的现代物流管理实践教学形式十分严峻。

3.强化现代物流管理实践教学的有效策略

3.1加强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由于企业经营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因此绝大部分企业都不愿让学生直接参与到企业日常的物流管理或者物流运作过程当中,造成学生在参加物流管理实习时,无法切身的进行动手实践,无法运用自身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实践操作。此外,即便是一些企业让学生生参与到物流活动的某一实际管理中,学生也无法真正的了解到物流管理的整体面貌。因此,我国高职院校应当积极的将实践教学展开,不断地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加以结合,使学生能够在模拟实践当中充当某一角色,以便于获得实际参与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及应用能力的提高,促进实践教学效果的增强。

3.2加深概念理解,调动参与积极性

学生如果能够真正的置身于应用实践过程中,那么不但能够获取许多教材中学不到的知识,同时还能够促使学生找出自身在素质、能力及知识等各种方面的差距,进而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以刺激。所以,教学人员应当不断的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专业实践中,通过思考、发现和寻找当今社会中尚未解决的物流管理问题,让学生们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积极动脑、动手的制定出解决方案,以此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3.3重视应用项目教学法的应用

在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当中,教学人员应当积极的应用“项目教学法”,选取一些适当的教学课程为教学方法的有效试点,比如在“物流信息技术”、“仓库作业实务实训”、“模拟库管员岗位实训”中采用项目教学法,由学生小组对题目进行自行设计,并且独立的将课题解决,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在项目教学法中得以发展,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如果想办成学术氛围浓厚以及满足社会需求的管理学科,那么就必须将学生现代物流管理的技术与理论知识的优势凸现出来,并且培养出更多技术创新能力、理论创新能力以及应用能力较高的复合型人才,而要想培养现代化的复合型人才,强化现代物流管理实践教学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第12篇

一我国物流管理本科专业沿革及其培养目标

(一)我国物流管理本科专业的发展历程及其基本情况

我国最早的物流教育起源于1930年在上海交通大学管理系开办的材料管理专业[1]。1993年以前,我国还没有以“物流”命名的物流专业,只有部分属传统物流概念的物流类专业,如仓储运输管理、铁路运输、交通运输管理工程、包装工程等相关概念的物资管理专业。1993~1997年,现代物流教育开始起步。1993年根据当年国家教委新修订的大学本科专业目录,将“仓储、运输管理”等专业改为“物流管理”专业,由北京物资学院、北京工商大学首先招收物流管理专业本科生随后北京科技大学开设物流工程专业。继而北京交通大学、郑州工程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等开办物流管理专业或专业方向,培养本科、硕士或博士生。1998年教育部大规模修订高校本科专业目录,根据高等学校拓宽专业面的要求,将新设立5年的“物流管理”专业取消,并入“市场营销”专业,专业调整大大抑制了物流教育的发展[2]。

直到2001年中国入世,随着经济全球化,物流业作为新型服务业,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企业以及国外发达国家投资者引起了广泛关注。2001年8月,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召集下,教育部恢复了“物流管理”专业,并于当年批准物流管理专业作为目录外专业开始招生。2002年教育部正式批准北方交通大学等7所高校招收物流管理专业本科生,2003年增加到47所。2001~2010年全国开设物流管理本科专业的大学数及近年该专业的招生毕业情况(见表1、表2)[3,4]。

(二)我国物流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及学科特点

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以管理学科为理论基础,经济、管理、工学学科相互渗透,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和文化修养,具有较好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坚实的外语、数学、计算机基础,扎实的经济、管理、信息、系统科学及相关学科理论基础,熟悉物流管理相关法规,掌握系统的供应链及物流管理理论知识,能够从事物流系统优化、物流业务运作的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物流管理专业的主干学科是工商管理和管理科学与工程,相关学科为经济学、管理学、交通运输等,其学科理论基础为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统计学、运筹学、计算机科学和信息科学等。

二经管类物流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应具备的核心专业能力

构建以经济管理为学科背景的物流管理本科专业人才(以下简称为“物流人才”)培养体系,需要明确所培养的学生应具备的核心专业能力要求。本文根据目前经济全球化的态势和当今企业和市场的实际需求,提出物流人才应具备的核心专业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现代物流运作能力。根据物流的功能要素,物流人才应熟悉掌握采购、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等主要物流业务环节,了解现代物流设备的性能及控制方法,并能进行实际操作,这是最基本的能力要求。

(2)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能力。作为物流人才,必须初步具备企业物流系统改造与再设计能力,具备区域物流园区(中心)规划与设计能力,并具备一定的物流信息系统开发与设计及物流系统综合评价能力等。

(3)物流项目组织及管理能力。对于中小型的物流项目能够对其进行组织与管理,对遇到的问题能够给出解决的途径和方案。所以物流人才不仅要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还应具备较强的人际沟通协调能力与技巧[5]。

(4)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在计算机技术与网络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已成为现代物流的发展的核心支撑平台。因此,现代物流人才不仅要全面熟悉物流的主要信息技术,也应具备一定的数据挖掘与物流系统优化决策能力[5]。

(5)国际物流运作能力。随着全球制造链和供应链管理的兴起,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交流越来越频繁,国家之间、洲际之间的原材料与产品的流通越来越发达,国际贸易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国际物流市场。因此,现代物流人才不仅要了解进出口贸易专业技能,也应具备如保税仓库经营、商品检验等国际物流技能,并熟悉各国有关的通关制度和法律、法规及各国的物流环境。此外,现代物流人才应掌握企业物流成本的构成、预算、核算和控制,对企业外部的各种物流费用要能够判断其合理性,并能够对有限资金进行优化配置。

总之,在基本能力结构上,应具备一定的获取知识的能力、一定的应用知识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在专业知识要求上,应具备一定的工具性知识、一定的人文社科知识、一定的自科知识及扎实的经济管理学科、统计运筹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知识,系统掌握供应链及物流管理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熟悉供应链物流系统规划、物流业务运作及组织管理,掌握从事物流系统优化、物流业务运作及物流管理的基本技能与方法,熟悉经济建设和企业管理的相关政策和法规,掌握国内外物流发展状况及趋势,了解国内外制造企业、流通企业和物流企业的基本物流运作模式。

三经管类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分析

(一)目前我国物流管理专业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尚存在的问题

(1)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在整个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安排上,有些学校借用其他院校的培养方案,在其基础上根据本校的办学特色进行适当修改;有些学校为应付专业申报,不顾实际需要勉强将一些课程凑合在一起,在没有专业教师的情况下不顾课程整体性任意增删课程,没有严谨的分析和论证。

(2)教学内容缺乏实用性。物流管理人才必须具有一定的技能。我国的物流教育现在比较注重传授理论知识,而学生实用技能的培养显得较为薄弱。未来物流人才必须要突出综合素质,具体体现就是要让学生掌握物流管理的实用性技能;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操作能力,以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3)专业学科缺乏引导性。引导型学科可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必修课,师资尽量由长期从事物流管理、运输业等具有丰富经验的高级技术人员来担任。通过引导型学科的学习可以提早的告诉学生学习的方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本专业的理解。

(4)物流教育缺乏数量性。在现代物流管理中,特别是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管理信息系统的运用使物流活动同数量化分析方法结合得十分紧密,物流业务管理和综合评价都离不开数据分析,物流管理系统也是建立在极其准确的数据基础之上的。因此,未来的物流教育要强化定量分析,加强学生数理知识的培养[6]。

(二)经管类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经管类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大体分成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及大类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课程四大块。其中,公共基础课程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品德、外语、体育、军事训练及计算机基础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等课程;学科及大类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经济学、管理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流学、供应链管理等;专业核心课程包括物流系统分析、仓储运输管理、物流信息管理、国际物流、物流工程、物流经济学等课程;专业课程,主要体现该专业的优势和特色,具体包括物流战略与管理、物流系统论、物流网络规划、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采购管理、运输管理、集装箱与多式联运、运输经济地理、库存控制与仓储管理、企业物流管理、物流成本管理、配送中心规划与管理、第三方物流管理等。在实践教学上,物流管理专业包括实践教学课程、实践环节或实践性教学活动,如认识实习、专业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建议各高校选开物流管理综合模拟、物流管理课程设计、供应链管理系统、ERP系统模拟实验、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等。

四经管类物流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思

从目前企业对物流专业人才需求情况来看,有绝大部分企业认为目前物流专业的毕业生理论基础扎实,但实际操作能力较差。学生对专业知识重要性的认识与企业的需要既有相同点同时又有较大的偏差。如学生认为装卸和包装的相关知识不重要,而这些操作恰好是配送、仓储与存储及采购等的重要环节与基础,企业也比较注重这一物流环节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企业对于制约物流发展的主要因素也有不同的看法,认为“物流信息化和标准化程度不高是物流发展瓶颈”的比例相对较高,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企业对相关物流人才的需求。基于此,本文对经管类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如下构思。

第一,将“物流管理”专业向“物流管理+物流工程”方向延伸。即重视物流过程的实现技术与装备,包括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加工、配送、仓储,定位,检测,企业信息化及其信息处理等实用技术。

第二,从重视“物流”到重视“物流+采购”。即重视基于物流和采购的集成技术和成套技术,包括基于采购的集成化设计技术,仿真设计与装配技术,过程控制技术与方法,采购信息平台与共享技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