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林经济论文

农林经济论文

时间:2022-01-27 10:26:12

农林经济论文

农林经济论文范文1

论文摘要:从分析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变化入手,总结了当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得出现行的专业课程体系部分课程已不能适应毕业生就业需要。针对目前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路。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我国发展高等教育进程中较早设置的专业,作为农业经济和农业企业管理相结合的本科专业,为国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的专门人才。从外部条件来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专业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其培养的人才是否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从专业内部来讲,培养目标决定了专业的特色与定位,而培养目标的实现又以专业课程体系为依托。所以,课程体系的设置是为专业人才的培养而服务,其合理性最终取决于是否满足对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基于此,试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需求的变化来探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以及国家就业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总体形势日趋严峻,以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例,毕业生就业单位、毕业生就业率发生了如下变化:

(一)毕业生就业单位的变化

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来看,本专业培养的人才能在各类农(林)企业、教育科研单位和各级政府部门从事经营管理、市场营销、金融财会、政策分析等方面工作。基于此,把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分为四大类型即企业、教育科研单位、行政事业单位,其他(包括考取研究生、自主创业等)。其近20年就业方向变化情况如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企业就业的人数呈上升趋势,而且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在教育科研单位就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就业的人数呈明显下降趋势。这一方面原因在于进入行政事业单位愈加规范,竞争也日趋激烈,行政单位必须参加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也实行统一招考;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毕业生学历层次日益提高,导致进入教育科研单位的门槛提高,很多用人单位要求必须具有硕士学位甚至是博士学位。而各类企业尤其是规模较小的企业对毕业生学历、学位的要求不高,所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目前更多就业于各类企业。

(二)毕业生就业率的变化

从1996年开始,国家取消了大学毕业生统一分配制度,实行完全市场化的双向选择。由于就业政策和就业领域的变化,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表2为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与经管学院近5年就业数据。

从表2可以看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呈一个明显下降趋势,尤其是近2年就业率下降明显。虽然与学校的总体就业率对比处于中游水平,但是对比经管学院平均就业率而言明显较低。

二、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专业方向及选学课程意愿的调查

学生由于就业压力的增大,在学习过程中,大多选择能快速提高就业竞争力、实现毕业就能就业或对就业帮助较大的专业方向和课程。

为了给学生学习和就业更多的自主选择,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从2003级开始,让学生在大三实行明确的专业方向选择,具体方向为农村发展和企业管理,两个专业方向分别设置了相应的方向课。近4届学生专业方向选择情况如表3。

从学生专业方向选择的情况来看,除04级学生在两个专业方向选择基本持平外,其余几届学生大部分选择了企业管理方向。经过调查了解,学生的选择专业方向更多考虑的是市场就业需要。

(二)专业课程的选择意愿

为了了解学生对专业课程的选择意愿,农林经济管理教研室对三、四年级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从调查的结果来看:

“学生最喜欢的专业课程”这一选项中,排前五位的分别是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学(包含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农产品国际贸易。其中,管理类课程占到60%,而经济类课程只占20%。

“在对就业最有用的专业课程”这一项中,排前五位的分别是市场营销学、管理学原理、会计类课程、农产品国际贸易、经济法。管理类课程具有明显的优势。虽然学生只是一些感性的认识,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目前课程设置上的一些漏洞和问题。

三、当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类课程与管理类课程的平衡问题

农林经济管理是涵盖农业、经济、管理三大学科的宽口径专业,授予学生的学位从早期的农学学士到中期的经济学学士以及现在的管理学学士,体现了教育界对这一专业认识的不断变化过程。最初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以农业经济学为主线,强调对经济理论的研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际上成为农业经济专业。在大学生就业体制改革前,国家更多需要具备较强经济学知识的农林经济管理毕业生,各级政府的农业经济部门成为农林经济管理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单位。但随着大学生就业体制的变革以及政府职能的转变,企业逐渐成为接纳农林经济管理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领域。对于企业而言,需要的是具备较强微观管理能力的学生。针对这一市场需求变化,近年来,专业在教学计划中作了一些调整,增加了管理系列的课程,但与一般的管理专业相比,从课程体系来看,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有较大差距。

(二)“重理论,轻实务”的问题

随着大学扩招,高等教育由原来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在人才培养的层面上,也由原来的宏观型、理论研究型逐步转变为通用型、复合型和应用型。培养目标的转变,必然要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在当前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重理论,轻实务”的现象仍然较为严重(这也是全国农林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个通病),具体体现在:(1)在教学方式中,专业课程的讲授大多依然采用的是“教听式”,而强调实务操作、学生参与的教学方式较少;(2)在教学计划中,原有的专业课程实习较少,主要集中在农业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原理三门课程;(3)考核方式中也存在一定问题,考核的方式较为传统,很难从锻炼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出发来进行。

(三)课程体系的“专”和“宽”的问题

由于农林济管理学科自身的宏观性和宽泛性,以及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和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包含了较多其它学科或专业的课程:如会计学基础、财务管理学、审计学等会计类课程;证券投资学、保险学、农业保险学等金融类课程、农产品国际贸易等贸易类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领域,增加了知识面,拓展了知识结构,但受到学时限制,使得这些“宽”与“专”相互竞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始终是现行农林经济管理课程体系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虽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一直在不断微调,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现有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要使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适应市场就业的需要,在课程设置、体系构成等方面必须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

四、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

(一)课程体系应以学生就业需求为导向

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提高民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二是为社会培养人才。学生的目的除上述外还包含着提高自身社会生存能力,社会生存能力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就业竞争力。如果大学是“工厂”,培养的学生就是“产品”,评价这个“工厂”好坏的重要指标就是“产品”是否受社会欢迎。社会欢迎就意味着学生就业竞争力强,高校培养学生的目的才算完成。因此,在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和调整过程中,应时时把握学生就业需求目标,在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更好的为学生实现就业而服务。

(二)把握好专业的“共性”和“个性”

从“共性”的角度来讲,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涵盖经济和管理两大学科,目前授予的是管理学学士学位。因此,在课程设置中,经济、管理通用型课程应是其主体,这是“共性”问题。但同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又有自己的“个性”问题,需要有一部分专业课程来体现这种“个性”,这也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特色所在。

(三)细化专业方向的划分

为了更好的适应学生就业的需要,全国绝大部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进行了专业方向的划分,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也划分了“农村发展”和“企业管理”两个方向。前者偏重于经济理论和政策的研究,是为学生继续深造服务的方向;后者偏重于实践,是为学生就业而服务的方向。但这种划分可以更加细化,如“企业管理”方向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农业企业管理”、“涉农企业管理”等。这样,一方面体现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特色,另一方面增加与工商管理的差异竞争优势,增加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

农林经济论文范文2

浑源县是晋北地区的一个农业大县。改革开放之前,平川区大部分村子都建有一小块果园,品种以国光苹果、苹果梨、土杏、李等为主。但由于自然气候限制,加上经营粗放,科技落后,大部分果园产量低下。只有李峪村、凌云口村和王庄堡镇这3个地方因为有特殊的小气候环境和水源,果园产量较高。1980年,全县经济林收入24万元,全县人均0.8元。总体特征是分布零散,不成规模,效益低下。实行土地承包后,一部分村子的果园因为经济效益低下被改造为农田。20世纪90年代,浑源县县委、政府为了使广大农民从根本上摆脱贫困,针对全县实际,审时度势,大力发展以仁用杏为主的干果经济林,并作为北部丘陵坡区农民脱贫致富的绿色扶贫项目去抓,取得了较好成效,促进了县域经济增长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991年,吴城乡在干旱坡地发展种植仁用杏面积333.33hm2,5a后逐渐挂果,1998年,个别林农仁用杏杏核年收入达到3000元。比往年种粮收入提高了3.4倍。且投入大大减少。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这些林农的激励下,吴城乡、蔡村镇、下韩乡农民纷纷效仿,主动买苗栽植。县、乡两级政府因势利导,加大投入资金规模。逐渐掀起了栽植以仁用杏为主的干果经济林建设高潮。截止2013底,全县共有仁用杏栽植面积0.92万hm2,占全县经济林的91%,主要分布在县城北部的黄土丘陵区,尤其以吴城、蔡村、下韩、南榆林、西留、沙圪坨等乡镇为主。主要品种有:优一、龙王帽、一窝蜂、大扁、京杏等。

2干果经济林带来了可观的经济社会效益

2.1干果经济林逐步成为北坡区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目前,以仁用杏为主的经济林建设得到了大力发展,产业化格局初步形成,仁用杏已成为全县五大支柱性产业项目之一。去年仁用杏挂果面积0.25万hm2,仁用杏鲜果产量385万kg,产杏核128.6万kg,杏仁42.8万kg,干果总收入2057万元,占全县农业总收入的7.9%。全县林农今年人均收入165元,最好的吴城乡生态经济林项目区人均收入可达700元。全部进入盛果期后,全县林农人均收入将达到1500元。

2.2初步形成了以仁用杏栽培、加工、销售为纽带的产业链2005年以前,浑源县的仁用杏由于面积规模小、总产量低,一直以出售杏核、杏仁这一初产品为主,没有加工企业,产品的附加值低。随着仁用杏面积的迅速扩大和产量的提高,从2005年开始,在吴城乡域内建起了两个仁用杏加工企业,即北岳仁用杏综合加工厂和吴城仁用杏加工厂。北岳仁用杏综合加工厂已于2005年建成投产,是一个深加工企业,可加工杏油等高精产品,同时可将加工余料深入加工利用;吴城仁用杏加工厂于2006年建成投产,是粗放加工型企业,加工产品为果脯、杏仁。2013年,两个加工厂共加工果产品150万kg,产值2200万元。这两个加工厂也解决了一部分人员的就业。2008年,还成立了2个果林产业协会,即仝汉果林协会与吴城仁用杏协会,都为民营性质,现有成员13人。两个协会已覆盖全县仁用杏管理,前者侧重城西,后者侧重城东,进行仁用杏鲜果、杏核以及加工产品的收购、销售。这样以仁用杏栽培、加工和销售为纽带的产业链初步形成,对浑源县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3干果经济林改善了生态,促进了浑源县旅游业的发展干果经济林的大力发展使北坡区吴城、蔡村、下韩、南榆林、西留、沙圪坨等6个乡镇的森林覆盖率大幅提高,有效地减轻了北坡区沙化土地的土壤风蚀和水土流失。每年春季,北坡区杏花盛开,一片雪白,成了杏花的世界,杏花的海洋;到了夏秋季节,则是绿树成荫,红杏满枝,蔚为壮观。不仅改善了全县的生态环境,也促进了恒山旅游业的发展和壮大。

3现有干果经济林存在的问题

3.1发展不平衡,缺乏科学规划①目前,全县的干果经济林主要集中在县城北部附近的6个乡镇,尚不能有效覆盖全县,像驼峰、西坊城、裴村、东坊城、王庄堡等乡镇还有大面积的退耕坡地适宜发展仁用杏,但还没有规划实施。②2000年以前栽植的部分树种长势不太好,其中:大扁占38%,京杏占60%,出现了部分地块产量低的现象。

3.2经营较粗放,科技含量低,单产和优质果品率较低大部分林农还是采取较粗放的经营管理,不注重修剪、防虫、锄草、浇水、覆盖、施肥投入少。对一些科技产品如生长调节剂等的应用不愿尝试。单产低而不稳定,有时甚至绝收。使用化肥和农药控制不严格按技术要求进行,使一些经济林果品农药残留量严重超标,品质下降。就连吴城生态经济林主产区的优质果品率都不到果品总量的70%。

3.3难以有效预防冻花、冻果由浑源县的气候特点,加上仁用杏面积较大,难以有效管理,个别年份易出现冻花、冻果现象,造成产量大幅度下降。

3.4服务体系不健全①目前,全县现有的加工企业产能有限,还不能完全解决全部的林产品加工;②产品销售网络建设不完善,包装落后不精,产品储运能力差,易出现流通渠道不畅,产品积压。

4今后的发展对策

4.1科学规划,均衡发展十二五期间,对全县干果经济林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地全面规划,对现有宜林地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果则果,按比例有步骤地发展。逐步改变现在的不平衡状况。逐步改造那些产量低下的老品种。

4.2以科技为先导多地山坡区经济林发展的实践证明:科技投入是见效最快、效益最好的投入。①从传统的品种中“优中选优”,不断优选适合本地资源条件的优质品种,同时要引进新的优质品种,提高产量和质量,增强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②对林农进行大力培训,提高林农的科技意识和管理水平,逐步实现科学管理、丰产高效。③请求省林科院的技术专家合作研究有效的防冻花、冻果技术措施。

4.3政府要加大投资、开发力度要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绿化意识,进一步激发广大群众的栽树热情,把发展仁用杏产业作为坡区、丘陵区农民致富达小康的主导产业来抓。同时,要结合产量扩大果品加工的规模,提高加工档次质量,挖掘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农林经济论文范文3

关键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生态需求;北京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3-0276-03

一、北京生态需求分析

“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建设世界城市是当前北京市重要发展战略之一。目前,北京已经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大城市病”。北京面临人口膨胀、人地关系日趋紧张、人文资源丰富而自然资源紧缺、生态环境脆弱、城市二元结构日益突出等问题[1]。随着居民生活质量、品味及生态环境意识的逐步提高,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市民时刻关注的热点,尤其是清新的空气、绿色的空间、洁净的水源和安全的食品等已成为居民的迫切需求。

当前,由政府主导和开展的京津冀一体化建设、北京平原地区百万亩造林工程等都是政府围绕建设美丽北京、绿色北京、满足北京居民的生态需求而做出的重大决策。国外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积累了较多经验,例如澳大利亚阿德莱德的“影子规划”、新西兰怀塔克尔的“绿色蓝图”等,大多通过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空间绿化、交通运输方式、住宅和社区建设、城市自然区域的保护、能流和物流的规划、社会经济结构等几个方面来实现[2]。这些生态城市的建设成果离不开强大的科学技术作为后盾[3],推动城市发展和城市生态平衡相协调,实现城市中自然、社会和经济复合生态下系统的和谐。当前农林业生产活动过程越来越多地影响到资源环境。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关注范围也相应地由原来传统的农林经济问题扩展到农林业生产所涉及的资源环境问题[4]。在当前北京生态城市建设和农林经济发展要求的背景下,北京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应特别注意强化培养学生农林基础知识和技能,以主动适应北京生态的需求。

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农业基础知识类课程设置现状

(一)国内农林院校农业基础知识类课程设置情况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将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引入农业、林业和农村领域,研究如何促进国家农业经济的发展,如何从市场运作的角度,对农业、林业生产以及农村发展进行宏观调控与管理的学科。笔者针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对于农林业知识的要求和课程设置中农林业基础课程的设置情况,调查了5所当前在国内比较具有代表的农林类高校,分别是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和浙江农林大学。具体调查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在调查的5所高校中,除了中国农业大学外,其他4所高校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都明确提出了对农林业科学基础知识的要求,其中浙江农林大学对于农林业科学基础知识的要求是“掌握”。其他三所是“具有”。在北京林业大学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别提到了“熟悉(农)林生产及经营管理过程”。由此可见,绝大部分农林高校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都提出了对农林业科学基础知识的要求。

分析调查的5所高校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可知(见表1),农(林)业基础知识类课程主要以概论类课程为主,其中农业类高校侧重于农业概论,林业类高校侧重于林业概论。从开设相关课程数量和设置地位来看,南京农业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开设相关课程最多,均为5门,课程地位均是选修课;北京林业大学和浙江农林大学均开设2门相关课程,均为必修课;而中国农业大学未开设相关课程。

(二)北京农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农业基础知识类课程

北京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部级特色建设专业和北京市特色建设专业,以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和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为使命。该专业目前实行“3+1”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目标是:主要培养具有系统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理论知识以及相关的农(林)业科学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农(林)业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熟悉农(林)业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规律,善于深入调研,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能在政府部门、各类涉农企业、教育科研单位、农村社区和其他相关部门从事政策研究、经营管理、企业策划等方面工作的具有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4]。综观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整个课程体系(见表2),其中关于农(林)业科学基础知识的课程设置在选修课模块,均为限选课,包括《都市型现代农业概论》、《农学概论》和《森林资源管理》三门课程。

(三)改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必要性

农林经济管理属于管理学门类中的一个一级学科,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教学和训练在该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农林经济管理是基于农林业领域的管理,学生就业岗位定位在农林业企业、农村社区、林区等相关部门,学生应该具备相应的农林业知识,该专业人才培养具有较强学科交叉型,因此农林业基础知识类课程是必不可缺的。国内有不少学者已关注此问题,有的提出我国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普遍存在“涉农林知识薄弱,目标定位模糊”的问题,这个问题“容易导致学生专业以内的不全会,专业以外的全不会”,并且难以吸引学生对农林领域的专业兴趣;针对“涉农知识薄弱、目标定位模糊”的问题,建议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应该定位于农村、农民和农业基层,为“三农”培养应用型创新型管理人才[5]。有的认为,农林业的课程设置少,且没有针对性,应大力加强农业技能知识方面的课程设置[6]。在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中调查“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应加强哪方面课程设置”[7],统计结果发现,实践类课程是最受学生关注的,其次是农林类课程和经济类课程,可见学生对于农林业知识的需求比较强烈。在对浙江农林大学该专业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8],70.9%的学生反映需要加强实践类和农林类课程的教学力度。

通过以上观点和调查数据可以反映出,无论是站在教师的角度还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对于增加农林类基础知识课程都具有比较强烈的需求。

三、关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相关建议

针对首都生态需求和农林经济发展概况,同时突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特色,笔者认为目前课程体系难以满足北京生态建设需求和学生对农(林)业技能知识的学习需求,进而无法充分体现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具有相关的农(林)业科学基础知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建议:一是尽快修订农林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北京生态功能定位,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才需求,确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二是适应国家“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的步伐,及时推动学校“卓越农林经济师项目”,完善课程体系,在第二平台专业基础教学平台中添加《生态学基础》、《作物栽培学》和《动物养殖》三门课程,丰富课程内容,强化学生对农林业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理解。三是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通过基地建设,让学生了解农(林)业发展的美好前景,增强爱农、学农的自信性,激发学生“崇尚自然、热爱农林”的热情,培养学生未来从事维护自然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公益事业的理想情怀。通过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改革,既实现“具备农林业科学基础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培养目标,又满足首都生态建设对农林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新需求。

参考文献:

[1]杨开忠,李国平,等.持续首都-北京新世纪发展战略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

[2]鞠美庭,王勇,孟伟庆,何迎,等.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3]王会.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开展环境管理课程教学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14,(10):70-73.

[4]赵连静,李华,何忠伟.农业院校经济管理类“3+1”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

[5]杨红强,邬松涛,杨加猛,贾卫国,王浩.我国农林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多维比较与改革创新[J].林业经济,2014,(9):123-128.

[6]苏红伟.我国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读与写杂志,2014,11(3):91.

农林经济论文范文4

关键词:高等农林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11-0051-02

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院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 为学生设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怎样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1]。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社会对金融人才的需求标准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原有的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挑战。变革目前高等农林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适应学科生态建设,满足社会需要,提高办学质量的当务之急。

一、高等农林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一)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整个人才培养模式的纲领。现有的高等农林院校金融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的理论基础,掌握金融、证券、保险、投资方面的基本知识,熟悉商业银行、证券投资、保险等基本业务技能,能在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财务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以及企业和事业单位从事与金融或资金有关的宏观管理或实际工作,并且有一定的决策、协调和组织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二)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要求

金融专业学生毕业时要求系统掌握银行、证券、投资、保险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接受相关金融业务的基本训练,熟悉国家的金融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国内外金融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掌握在金融领域从事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熟悉中外金融理论与实务,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把握国内外金融业发展动态;(2)熟悉国家有关银行、证券的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金融业中通行的规则和惯例;(3)熟练掌握金融业务的基本操作流程,具有一定的从事银行经营管理、证券投资分析的能力;(4)掌握计算机基础知

识,具有较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一定的计算机软件维护和基本的硬件维护能力;(5)掌握经济学的基本

方法,具备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科学研究能力;(6)具备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通过专业外语学习,掌握阅读专业文献的词汇和能力。

(三)课程体系的设置

金融专业本科生课程设置包括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其中每一部分都包含必修和选修两部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决策,给学生以充分的自由。公共基础课包括政治课程、军事理论、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计算机基础、大学英语、体育、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高等数学、生命科学导论、经济学导论、管理学导论和科研基本方法。学科基础课程包括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微观经济学、统计学原理、会计学原理、管理学原理、财政学、金融学、保险学原理、宏观经济学、投资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央银行学、金融市场学、国际金融、证券投资学、金融工程学、计量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国际贸易、金融审计、银行会计、经济法学、银行信息系统、网络应用基础、文献检索、金融史、金融法和投资项目评估。专业方向课包括金融公关与营销、金融期货、金融专题、金融统计、银行制度比较、投资银行业务、公司金融、信托与租赁、财产保险、人身保险、再保险和保险精算。另外,还有实践环节的军训、劳动、教学实习、课程论文、毕业实习、创业训练、社会实践等。

二、高等农林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体系未突出农林院校的特点

“三农”问题的解决和“三农”的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而处在金融体系最基层的农村信用联社在岗的基层人员,很多是农信社职工的子女或原有员工的亲属。他们大多文化水平不高, 缺乏基本的金融理论知识,未经过正规的专业培训, 个人业务技能不过关,综合素质偏低,在工作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给金融机构内部管理造成了混乱。特别是处于第一线的农村金融部门更是缺乏高素质的负责人, 一些业务素质不高、思想境界较低的人员长期占据领导岗位, 使得金融工作开展相当被动, 甚至因违规行为给信用社造成重大经济损失[2]。

与农村金融机构人才严重匮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农林高等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及课程设置等整个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机制没有突出农林院校的特点。农林院校金融专业课程设置没有农业经济管理、农业经济、农学概论等了解农作物生长规律,农业经济运行基本原理等方面的课程,其培养目标、对学生的要求和课程的设置并无异于财经院校和理工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农林高等院校金融专业毕业的学生大都进入工商行业金融机构[3],而直接服务于农村金融机构的毕业生占很少的比例。即使进入农村金融机构,不懂得农业、农村、农民固有特性,不了解农村金融机构经营特点的农林院校金融专业毕业生照样要从头学起,显示不出农林院校金融专业学生本身应具有的优势。作为用人单位有什么理由舍财经类院校的金融专业人才而选择农林院校毕业生?

(二)应用型农村金融人才培养缺乏系统性

目前农林高等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更适合培养研究型金融人才,更加注重金融理论知识。而对于学生适应社会经济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所应该具备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相对较弱,系统性不强。农林高等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要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对应用型金融人才的需求,必须是集知识、能力和素质为一体的一个系统,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更需要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能力和素质,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相得益彰,缺一不可,知识是基础,能力是关键,素质是目的。对高素质人才而言,三位一体,也是判断人才培养模式是否具有系统性的重要标准[4]。而农林高等院校的实际情况是金融专业培养机制仍局限于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模式,用于提高学生实际应用和提升学生素质的实验、实践教学及科创项目很欠缺,导致学生毕业后不能很快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短期内很难进入角色,也致使用人单位更多愿意招收具有金融机构从业经验的人员。

(三)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农林高等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机制中,实践教学环节依然薄弱。薄弱的金融专业实践教学直接导致学生毕业后动手能力不强,适应能力较差,不能适应金融机构涉农业务的开展。比如,农村小额信贷业务中信贷资金用途考察时分不清方向;开展理财业务时搞不清农民消费特点;农业保险业务中,确定农作物受损时不会测产等等。其主要原因表现在:一是大多数农林院校的金融专业在整个学校学科体系中都是弱势学科,由于实践教学经费紧张等各种因素,农林院校更多的重视自然学科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而轻视属于社会科学的金融保险专业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致使金融保险专业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不太乐观。二是金融保险专业的特殊性,银行、保险等金融部门常常出于保密需要,许多科室和部门不能让学生接触,不愿意接收学生实习,学生的社会实践受到限制[5]。实践教学环节的缺乏或薄弱使得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相互脱节,不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消化理解。

三、改革高等农林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一)应突出农林院校的特色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林院校的设立初衷是振兴我国农业产业,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作为农林高等院校金融专业,培养农村金融人才有其重要的办学宗旨。农林高等院校金融专业毕业生应该在具备金融基础理论知识和能力素质的基础上,懂得农村金融的特点,才能更好地为农业经济发展服务。为此,农林院校无论是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还是基础理论课程的设置,都应从农村金融人才的社会需求出发,采取多种形式培养能够适应农村金融发展、服务农业经济发展的农村金融人才,突出农林院校的特点,为农村金融培养更多的,熟悉农业经济发展规律,根据农业本身的特点具有一定创新性的农村金融人才。

(二)构建系统性的应用型农村金融人才培养体系

农林高等院校应该按照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培养能够将农村金融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创业意识和国际视野、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意识相结合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此,农林高等院校应该从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到课程设置,从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到实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思想政治教育到社会责任意识等等方面系统构建应用型农村金融人才培养体系。另外,从学科生态的观点看,学科和建设一流大学有着密切关系,一流大学能够培养一流的学生。农林高等院校金融专业培养一流金融人才离不开强有力的金融学科建设。在学科生态建设的环境下,农林高等院校应该加强金融学科生态建设,使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传统学科和新兴学科有机融合,为金融学科的创新发展创造条件,使农林高等院校的金融专业培养的人才具备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设,提升金融专业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实践教学环节既是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应用型金融人才能力和素质的关键。因此,农林高等院校应该转变农林院校对金融保险专业实践教学不重视的现象,加大投入,建立稳定的金融专业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另外,还要提高农林高等院校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监督,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朱强.中澳高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以扬州大学查理・斯窦大学为例[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2]耿传辉.农村金融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0,(9).

[3]汤凌霄,黄谨,张友农.理工院校金融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8,(2).

农林经济论文范文5

[关键词]复合农林业 可持续农业 农业生产率

一、复合农林业崛起的历史背景

复合农林业,又可称为农林复合系统、农用林业或混农林业,是一种传统的土地利用和经营方式,其实践历史与古代农业基本平行。但长期以来,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直至 20世纪 70年代中期,由于“人口剧增、粮食短缺、资源危机及环境恶化”这一全球性问题的出现,其实践经验和理论价值才受到世界上众多国家和地区普遍关注和广泛重视。经过世界各国的共同研究与探索,认为:复合农林业在协调农林“争地”矛盾,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促进人口、粮食、资源和环境的良性循环等方面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正是在上述背景下,复合农林业倍受世界众多国家和地区的日益重视,并得到迅速发展。为促进各国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的交流,推动复合农林业的发展, 1980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林业委员会提出:林业的发展.应与农业、牧业结合起来,与解决贫困化结合起来。

二、复合农林业的基本内涵

复合农林业的定义,是由国际复合农林业研究中心(ICRAF )经过几十年的日臻完善才最后确定,且目前仍在不断地提炼和升华。ICRAF经过多年的研究与讨论,于 1982年推荐了第二任主席Lundgren和Raintree(1 982)的共同定义: Agroforestry是一种土地1982的共同定义:Lundgren Raintree Agroforestry利用系统和工程应用技术的复合名称,是有目的地将多年生木本植物与农业或牧业用于同一土地经营单位,并采取时空排列法或短期相间的经营方式,使农业、林业在不同的组合之间存在着生态学与经济学一体化的相互作用进入 20世纪 90年代,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各学科、领域内的渗透, Lundgren于1990年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复合农林业做了更深刻的解释: Agroforestry是一种新型的土地利用方式,在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和生态因素的前提下,将乔木和灌木有机地结合于农牧生产系统中,具有为社会提供粮食、饲料和其它林副产品的功能优势,同时借助于提高土地肥力,控制土壤侵蚀,改善农田和牧场小气候的潜在势能,来保障自然资源的可持续生产力,并逐步形成农业和林业研究的新领域和新思维和新理论。

尽管世界各地及其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复合农林业的定义不完全一致,但其基本原理、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是相同的。其内涵可以概述为:复合农林业是以生态学、经济学和系统工程为基本理论,并根据生物学特性进行物种合理搭配,形成多物种、多层次、多时序和多产业的人工复合经营系统。物种结构、空间结构、时间结构和食物链结构是复合农林业的重要标志。对比其它土地利用系统,复合农林业系统具有多样性、系统性、集约经营性、高效性和持续性等特征。

三、中国可持续农业的基本特点

1.可持续农业的基本理论

可持续农业是一种不断生产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农产品,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使生产――资源利用――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具有不断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的农业,它是生产的持续性、经济增长的持续性与生态持续性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1)粮食安全目标:积极发展谷物生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总产,以确保农产品的有效供给,解决温饱问题,消灭饥荒现象。(2)脱贫致富目标:促进农村经济综合全面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消除农村贫困状况。(3)保持资源永续利用和环境永续良性循环目标: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农业资源,积极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解决当代人以及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的良性循环。

2.中国农业的基本特点及可持续发展策略

中国是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既有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面临的资源不足、环境污染等问题,又具有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紧缺、农业生产力水平不高等主要特点。21世纪,正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期,在这一时期内,我国农业将面临资源消耗不断增加、环境负荷不断加重和人口数量增长趋势还将继续的三重压力。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即中国可持续农业的发展道路必须结合本国国情,寻求切实可行的对策。具体地说:(1)我国人口基数巨大,人均农业资源紧缺,已严重地制约农业的发展,所以必须努力提高资源利用率,重视资源的永续利用。长期以来,我国以相对紧缺的资源承担着巨大数量人口生存所需食物的生产。(2)自然灾害频繁,土地质量下降的现状,要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为此必须努力提高林木覆盖率。(3)相对落后的农村经济,农业投入的不足,要求在重视生态效益的同时,必须把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重要位置,以促进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农村经济,建国以来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也存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已逐步形成了对农业持续发展起重要促进作用的财力和物力的来源。而在不少经济欠发达和不发达的地区,由于农民收入较低,农业投入的不足,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缓慢,农业生产后劲不足,加重了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

四、复合农林业是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依据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点以及复合农林业的发展背景和基本内涵,可以认为,复合农林业是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具体表现如下:(1)复合农林业作为一种多产业的有机组合,在同一地块上,将“一维”的农业生态系统转为“多维”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增加了系统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多样性,充分地挖掘生物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和气候等资源的利用率。(2)鉴于我国人口不断增长、资源和环境不断恶化的状况,以牺牲林业用地来满足粮食需求,或依靠减少耕地面积,大幅度地提高林木覆盖率、改善环境,都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而复合农林业作为一种土地利用制度,在粮食不减产的同时,实现了林木覆盖率的提高,解决了长期以来未能很好解决的“农林争地”的矛盾,为协调粮食增产、经济发展环境建设之间的矛盾提供了重要的思路。(3)复合农林业是一项以生物措施为手段的资源管理系统,它充分利用树木的生理、生态功能,调节系统内小气候环境,为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创造有利的外在条件。(4)复合农林业利用种群的生物学特性,实现了种群在不同生态位上的“共生互补”、“相互依存”,增加了系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5)复合农林业,将高投入、高产出的农业系统转变为依靠系统自给、生物自肥的人工复合系统,加快了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提高了农业生产率。

参考文献:

[1]李文华等.中国农林复合经营.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2]卢良恕.中国可持续农业的发展.《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纳入国民经济计划培训班教材,1995.

[3]王青.黄土高原可持续农业开发模式研究―以陕西黄土高原区为例.干旱区研究,1997.

[4]程序.程序教授可持续农业论文集,1994.

农林经济论文范文6

复合农林业,又可称为农林复合系统、农用林业或混农林业,是一种传统的土地利用和经营方式,其实践历史与古代农业基本平行。但长期以来,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直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于“人口剧增、粮食短缺、资源危机及环境恶化”这一全球性问题的出现,其实践经验和理论价值才受到世界上众多国家和地区普遍关注和广泛重视。经过世界各国的共同研究与探索,认为:复合农林业在协调农林“争地”矛盾,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促进人口、粮食、资源和环境的良性循环等方面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正是在上述背景下,复合农林业倍受世界众多国家和地区的日益重视,并得到迅速发展。为促进各国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的交流,推动复合农林业的发展,1980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林业委员会提出:林业的发展.应与农业、牧业结合起来,与解决贫困化结合起来。

二、复合农林业的基本内涵

复合农林业的定义,是由国际复合农林业研究中心(ICRAF)经过几十年的日臻完善才最后确定,且目前仍在不断地提炼和升华。ICRAF经过多年的研究与讨论,于1982年推荐了第二任主席Lundgren和Raintree(1982)的共同定义:Agroforestry是一种土地1982的共同定义:LundgrenRaintreeAgroforestry利用系统和工程应用技术的复合名称,是有目的地将多年生木本植物与农业或牧业用于同一土地经营单位,并采取时空排列法或短期相间的经营方式,使农业、林业在不同的组合之间存在着生态学与经济学一体化的相互作用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各学科、领域内的渗透,Lundgren于1990年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复合农林业做了更深刻的解释:Agroforestry是一种新型的土地利用方式,在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和生态因素的前提下,将乔木和灌木有机地结合于农牧生产系统中,具有为社会提供粮食、饲料和其它林副产品的功能优势,同时借助于提高土地肥力,控制土壤侵蚀,改善农田和牧场小气候的潜在势能,来保障自然资源的可持续生产力,并逐步形成农业和林业研究的新领域和新思维和新理论。

尽管世界各地及其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复合农林业的定义不完全一致,但其基本原理、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是相同的。其内涵可以概述为:复合农林业是以生态学、经济学和系统工程为基本理论,并根据生物学特性进行物种合理搭配,形成多物种、多层次、多时序和多产业的人工复合经营系统。物种结构、空间结构、时间结构和食物链结构是复合农林业的重要标志。对比其它土地利用系统,复合农林业系统具有多样性、系统性、集约经营性、高效性和持续性等特征。

三、中国可持续农业的基本特点

1.可持续农业的基本理论

可持续农业是一种不断生产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农产品,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使生产——资源利用——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具有不断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的农业,它是生产的持续性、经济增长的持续性与生态持续性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1)粮食安全目标:积极发展谷物生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总产,以确保农产品的有效供给,解决温饱问题,消灭饥荒现象。(2)脱贫致富目标:促进农村经济综合全面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消除农村贫困状况。(3)保持资源永续利用和环境永续良性循环目标: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农业资源,积极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解决当代人以及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的良性循环。2.中国农业的基本特点及可持续发展策略[摘要]本文介绍复合农林业的崛起的历史背景,阐述了复合农林业的内涵,并在广泛了解各方资料的情况下提出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在上述基础上阐述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复合农林业的关系。

[关键词]复合农林业可持续农业农业生产率

一、复合农林业崛起的历史背景

复合农林业,又可称为农林复合系统、农用林业或混农林业,是一种传统的土地利用和经营方式,其实践历史与古代农业基本平行。但长期以来,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直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于“人口剧增、粮食短缺、资源危机及环境恶化”这一全球性问题的出现,其实践经验和理论价值才受到世界上众多国家和地区普遍关注和广泛重视。经过世界各国的共同研究与探索,认为:复合农林业在协调农林“争地”矛盾,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促进人口、粮食、资源和环境的良性循环等方面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正是在上述背景下,复合农林业倍受世界众多国家和地区的日益重视,并得到迅速发展。为促进各国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的交流,推动复合农林业的发展,1980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林业委员会提出:林业的发展.应与农业、牧业结合起来,与解决贫困化结合起来。

二、复合农林业的基本内涵

复合农林业的定义,是由国际复合农林业研究中心(ICRAF)经过几十年的日臻完善才最后确定,且目前仍在不断地提炼和升华。ICRAF经过多年的研究与讨论,于1982年推荐了第二任主席Lundgren和Raintree(1982)的共同定义:Agroforestry是一种土地1982的共同定义:LundgrenRaintreeAgroforestry利用系统和工程应用技术的复合名称,是有目的地将多年生木本植物与农业或牧业用于同一土地经营单位,并采取时空排列法或短期相间的经营方式,使农业、林业在不同的组合之间存在着生态学与经济学一体化的相互作用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各学科、领域内的渗透,Lundgren于1990年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复合农林业做了更深刻的解释:Agroforestry是一种新型的土地利用方式,在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和生态因素的前提下,将乔木和灌木有机地结合于农牧生产系统中,具有为社会提供粮食、饲料和其它林副产品的功能优势,同时借助于提高土地肥力,控制土壤侵蚀,改善农田和牧场小气候的潜在势能,来保障自然资源的可持续生产力,并逐步形成农业和林业研究的新领域和新思维和新理论。

尽管世界各地及其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复合农林业的定义不完全一致,但其基本原理、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是相同的。其内涵可以概述为:复合农林业是以生态学、经济学和系统工程为基本理论,并根据生物学特性进行物种合理搭配,形成多物种、多层次、多时序和多产业的人工复合经营系统。物种结构、空间结构、时间结构和食物链结构是复合农林业的重要标志。对比其它土地利用系统,复合农林业系统具有多样性、系统性、集约经营性、高效性和持续性等特征。

三、中国可持续农业的基本特点

1.可持续农业的基本理论

可持续农业是一种不断生产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农产品,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使生产——资源利用——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具有不断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的农业,它是生产的持续性、经济增长的持续性与生态持续性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1)粮食安全目标:积极发展谷物生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总产,以确保农产品的有效供给,解决温饱问题,消灭饥荒现象。(2)脱贫致富目标:促进农村经济综合全面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消除农村贫困状况。(3)保持资源永续利用和环境永续良性循环目标: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农业资源,积极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解决当代人以及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的良性循环。2.中国农业的基本特点及可持续发展策略

中国是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既有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面临的资源不足、环境污染等问题,又具有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紧缺、农业生产力水平不高等主要特点。21世纪,正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期,在这一时期内,我国农业将面临资源消耗不断增加、环境负荷不断加重和人口数量增长趋势还将继续的三重压力。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即中国可持续农业的发展道路必须结合本国国情,寻求切实可行的对策。具体地说:(1)我国人口基数巨大,人均农业资源紧缺,已严重地制约农业的发展,所以必须努力提高资源利用率,重视资源的永续利用。长期以来,我国以相对紧缺的资源承担着巨大数量人口生存所需食物的生产。(2)自然灾害频繁,土地质量下降的现状,要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为此必须努力提高林木覆盖率。(3)相对落后的农村经济,农业投入的不足,要求在重视生态效益的同时,必须把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重要位置,以促进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农村经济,建国以来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也存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已逐步形成了对农业持续发展起重要促进作用的财力和物力的来源。而在不少经济欠发达和不发达的地区,由于农民收入较低,农业投入的不足,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缓慢,农业生产后劲不足,加重了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

四、复合农林业是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依据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点以及复合农林业的发展背景和基本内涵,可以认为,复合农林业是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具体表现如下:(1)复合农林业作为一种多产业的有机组合,在同一地块上,将“一维”的农业生态系统转为“多维”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增加了系统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多样性,充分地挖掘生物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和气候等资源的利用率。(2)鉴于我国人口不断增长、资源和环境不断恶化的状况,以牺牲林业用地来满足粮食需求,或依靠减少耕地面积,大幅度地提高林木覆盖率、改善环境,都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而复合农林业作为一种土地利用制度,在粮食不减产的同时,实现了林木覆盖率的提高,解决了长期以来未能很好解决的“农林争地”的矛盾,为协调粮食增产、经济发展环境建设之间的矛盾提供了重要的思路。(3)复合农林业是一项以生物措施为手段的资源管理系统,它充分利用树木的生理、生态功能,调节系统内小气候环境,为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创造有利的外在条件。(4)复合农林业利用种群的生物学特性,实现了种群在不同生态位上的“共生互补”、“相互依存”,增加了系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5)复合农林业,将高投入、高产出的农业系统转变为依靠系统自给、生物自肥的人工复合系统,加快了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提高了农业生产率。

参考文献:

[1]李文华等.中国农林复合经营.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2]卢良恕.中国可持续农业的发展.《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纳入国民经济计划培训班教材,1995.

[3]王青.黄土高原可持续农业开发模式研究—以陕西黄土高原区为例.干旱区研究,1997.

[4]程序.程序教授可持续农业集,1994.

[5]王军.可持续发展.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7.

农林经济论文范文7

[关键词]吉林省;农村信用社;农村经济增长;内生经济

[中图分类号]F32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9339(2012)02-0107-06

一、文献综述长期以来,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一直困扰着众多经济学者,形成了不同的观点。主要有:第一,金融抑制论,即金融发展的滞后阻碍了经济增长。如爱德华•肖(Edward S .Show)和罗纳德•麦金农(Mckinnon)从发展中国家对金融活动和金融体系的干预角度得出金融抑制导致了经济落后的恶性循环的结论。第二,金融促进论,即通过将储蓄转化为投资从而增加资金的供给来促进经济增长。如King 和Levine(1993)、Rajan 和 Zingales(1998)等通过构建不同的金融发展指标从不同层面得出金融发展是原因,经济增长是结果的结论。第三,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互促进,互为因果。如戈德斯密斯(1969)利用金融相关率和经济增长率指标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经济伴随金融的发展而同步增长,经济快速增长时期也是金融快速发展的时期的结论。

我国学者李国璋等(2008)指出,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不断地转换:在经济增长的初期,金融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一旦经济发展进入成熟阶段,金融将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完善。[1]而对于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许多研究表明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如董晓林和王娟(2004)运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农村金融发展水平能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增长。[2]也有部分研究认为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不具有促进作用,但经济增长对农村金融发展有促进作用。如姚耀军、和丕禅采用1978~2001年间的数据,运用Granger检验得出农村经济增长率是农村金融相关率的Granger 原因,表明农村正规金融处于“需求遵从”的地位。[3,4]

二、实证分析(一)实证模型说明

[收稿日期]2011-12-06

[基金项目]吉林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东北地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邱桂杰(1972-),女,吉林白山人,吉林大学军需科技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彭辉(1987- ),男,湖南益阳人,吉林大学军需科技学院硕士研究生;韩朋吉(1960-),男,军事交通学院高级会计师。

1973年, 罗纳德•麦金农研究发现金融抑制是阻碍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本文根据麦金农的金融深化理论,利用内生经济理论,构建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并假设资本的边际产出递增,由此引入金融因素。该模型选取AK函数来考察经济增长路径机制,依此探求金融因素对该路径选择的影响。

AK模型选择的生产函数为:Yt=AKt(1)

其中Y代表产出,A代表资本的边际生产率,K为资本存量。

根据Kt+1-Kt=It代入(1)式,整理得:Kt+1Kt=AItYt(2)

其中It代表第t期的投资。

由国民收入的均衡条件,总投资等于总储蓄: It=St

在均衡条件下,假定储蓄在转化为投资的过程中不存在漏出,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比率为θ,可得:

θSt=It(3)

将(3)式代入(2)式得:g=ΔKt+1Kt=AθStYt=Asθ(4)

(4)式为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的表达式,其中g为经济增长率,s为储蓄率。它表明均衡的经济增长率取决于资本的边际生产率A、储蓄率s以及储蓄转为投资的比率θ。而θ代表了金融发展水平和金融部门的效率。在农村金融领域,θ采用农村M2与农村GDP的比率来衡量,其行为影响因素可表示为:

θ=θ0+θ1×M2GDP+μ(5)

(5)式中的μ为随机误差项。因此,农村经济的增长率取决于农村资本的边际生产率、农村储蓄率及农村金融相关率。基于本文研究的对象为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所以只考虑农村金融相关率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

(二)指标选取与数据界定

本文选取的吉林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相关指标及数据见表1。

表1吉林省第一产业总产值及农村信用社年末存、贷款余额

年份吉林省第一产业

总产值(亿元)吉林省农村信用社

存款余额(亿元)吉林省农村信用社

贷款余额(亿元)198664.3519.9587 10.0075 198780.5724.7867 13.3469 198892.5926.2179 14.5642 198980.5326.6709 16.3591 1990124.9933.7116 19.9351 1991120.4742.5631 25.9628 1992130.8248.0400 33.4400 1993156.0557.5300 40.5100 1994259.4073.1900 50.0200 1995303.9988.2900 61.5300 1996376.01113.1100 69.9100 1997368.16144.1400 92.0000 1998429.50159.9100 94.3900 1999423.48184.9600 103.6600 2000398.73206.4900 113.8500 2001409.10229.4700 130.8800 2002446.17258.3200 160.1800 2003488.15286.8200 194.0900 2004568.69323.1600 219.4700 2005625.61 389.9600 250.8000 2006672.76607.1800 426.9400 2007783.80707.2400 536.8200 2008916.70860.3700 614.2700数据来源:根据相关各年《中国金融年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整理而来。

本文在指标选取和数据方面做了如下处理:

1.农村经济增长率(RGDP)。

理论上,衡量农村经济增长的指标应为农村国民收入,但由于缺少相关的统计资料,本文采用吉林省第一产业GDP数据代表农村经济总量,用第一产业GDP的增长率来测算吉林省农村经济增长率。

2.农村金融相关率(RFIR)。

通常,该指标为农村金融资产总量与农村经济总量的比值。由于缺乏吉林省农村金融资产和M2的统计资料,又考虑到在农村地区发生的主要金融活动为存款和贷款,农民使用最为频繁的金融机构是农村信用社,因此本文借鉴李国璋等的研究方法,选择吉林省农村信用社年末存贷款余额之和来代表农村金融资产总量。

(三)实证检验

1. 数据的平稳性检验。本文采用吉林省1986~2008年度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为避免利用时间序列数据建模所带来的伪回归问题,使用扩展的ADF检验方法检验农村经济增长率和农村金融相关率序列的平稳性。ADF检验值属单边检验,原假设为待检验序列存在单位根 (即非平稳)。如果ADF检验统计量小于给定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则拒绝原假设,认为该序列是平稳的;反之则认为该序列是非平稳的,进一步我们可以对其差分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

运用Eviews5.0软件计算的吉林省农村金融相关率和农村经济增长率序列及其对应的差分序列的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1986~2008年吉林省农村经济增长率和金融资产相关率序列的单位根检验结果

变量ADF检验值检验类型(c, t, k)临界值结论D.W.值RFIR-1.2527 (c,t,0)-3.6329 非平稳2.0719 RGDP0.0711 (c,t,0)-3.6450 非平稳1.4925 DRFIR-3.9325 (0,0,0)-1.9581 平稳2.0105 DRGDP-7.2453 (c,0,0)-3.6736 平稳1.8604 注:1.检验类型中的c和t表示带着常数项和趋势项,k为所采用的滞后阶数。

2.表中所给的临界值为显著性水平在5%时的临界值。

3.RGDP为农村经济增长率,DRFIR和DRGDP为RFIR和RGDP的差分序列。

由表2可以看出, RFIR和RGDP的水平序列均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存在单位根,即两个序列都是非平稳的,而差分后的序列均通过单位根检验,说明RFIR和RGDP两个序列均为一阶单整序列 (I(1))。

2. 协整检验与误差修正模型。根据协整(Cointegration)理论可知,如果待研究的序列均为一阶单整序列,此时如果直接采用水平序列建模,可能出现伪回归问题。为此,需要进行协整检验。协整检验方法主要包括EngerGranger协整检验法 (简称EG两步法)和Jonhasen基于向量自回归 (VAR)模型的协整检验方法。本文采用EG两步法检验吉林省农村金融相关率和农村经济增长率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

EG两步法的基本步骤和原理是:

第一步,对上述两个变量做回归,然后提取残差序列。

RGDP^t=-2.1266+8.8506×RFIRt(6)

(-2.4917*) (8.8883*)

R2= 0.7980D.W= 0.8033s.e= 1.6975

White Test:n×R2=2.3124Pro.chi=0.0000

括号内的值为t统计量,*表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系数显著,否则不显著。从(6)式给出的估计结果看,在1986~2008年间,RGDP变化的79.80%可以由RFIR的变化来解释。且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怀特异方差检验结果表明,该回归方程不存在异方差现象。

所以,协整方程为:et=RGDPt-8.8506×RFIRt+2.1266(7)

第二步,对上述协整方程的残差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如果残差序列不存在单位根,即为平稳序列,说明吉林省农村金融相关率和农村GDP增长率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这两个变量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否则认为这两个变量不存在协整关系,用这两个变量的水平序列建模,会出现伪回归。

运用协整检验法,对(7)式中的et进行单位根检验,得到ADF检验值为-2.3840。而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为-1.9581,由此看出et不存在单位根,表明RGDP与RFIR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

在此基础上建立误差修正模型,以DRGDPt为被解释变量,DRFIRt及误差修正项et-1(即ECMt-1)为解释变量,得到的估计结果为:

DRGDP^t=0.6680-1.3200×DRFIRt-0.0493×ECMt-1(8)

(8)式中,误差修正项ECMt-1的系数为负,具有反向修正机制。并且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怀特异方差检验结果表明回归方程不存在异方差。

由此可得出,RGDP和RFIR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其长期协整方程为:

RGDP^t=-2.1266+8.8506×RFIRt

从长期看,吉林省农村金融相关率每增加1个单位,将促使农村经济增长率增加8.8506个单位。

3. 吉林省农村金融相关率和农村经济增长率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于向量自回归模型,我们可以通过对两个变量对应的系数进行约束,来检验两个平稳序列DRGDP和DRFIR是否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得到的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

原假设滞后期F统计量P值DRGDP非Granger影响DRFIR20.690140.51778DRFIR非Granger影响DRGDP23.386730.06314DRGDP非Granger影响DRFIR30.317850.81232DRFIR非Granger影响DRGDP33.281610.0623DRGDP非Granger影响DRFIR40.848810.53244DRFIR非Granger影响DRGDP42.845320.09722DRGDP非Granger影响DRFIR50.718910.63696DRFIR非Granger影响DRGDP52.901150.13366DRGDP非Granger影响DRFIR61.346310.48503DRFIR非Granger影响DRGDP66.737090.13487表3表明,在滞后2、3、4期时,接受原假设,DRGDP非Granger影响DRFIR,说明农村经济增长不是农村金融发展的原因;而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DRFIR非Granger影响DRGDP,表明农村金融发展是农村经济增长的原因。

4. 向量自回归模型。由于序列RGDP与RFIR都是一阶单整的,根据AIC和SC原则确定模型的滞后阶数,得到的自回归估计结果如表4所示。

表4DRGDP和DRFIR双变量VAR模型的估计结果

解释变量回归方程DRGDPt回归方程DRFIRtDRGDPt(-1)0.748436

(4.86011)0.073227

(1.92500)DRFIRt(-1)3.108809

(3.60542)0.108182

(0.50791)R20.3824 0.0188 s.e0.5492 0.1357 LogL-15.3399 12.6260 AIC1.7340 -1.0626 SC1.8336 -0.9630 注:VAR模型的极大似然函数值LogL= 0.624196;AIC= 0.337580;SC=0.536727。括号中数字为t值,与之相对应的括号外的数字为回归参数的估计值。

5. 脉冲响应分析。利用上文的VAR模型,对DRGDP和DRFIR进行脉冲响应计算和分析。得到的结果如图1所示。

图1脉冲响应函数曲线图从图1(a)的RGDP对RFIR的一个标准差扰动的脉冲响应可以看出, RGDP对自身的一个标准差扰动的脉冲响应在第一年最小,第二年上升至最高点,而后稍微下降直到第四年收敛;RGDP对RFIR的一个标准差扰动在第一年最大,第二年降到最低点,而后略微上升直到第四年收敛。

从图1(b)的RFIR对RGDP的一个标准差扰动的脉冲响应可以看出, RFIR对于自身的一个标准差扰动的脉冲响应在第一年迅速上升,第二年达到最大,而后下降直到第三年收敛;RFIR对于RGDP的一个标准差扰动的脉冲响应在第一年最大,然后迅速下降,直到第三年收敛。

上述分析表明:吉林省农村金融相关率对农村经济增长率的影响要大于农村经济增长率对农村金融相关率的影响。

6. 预测方差分解。本文利用方差分解来描述冲击对RFIR和RGDP在动态变化中的相对重要性。基于VAR(1)进行方差分解得到的结果如图2所示。

图2方差分解图由图2可知,DRGDP的一个冲击对DRFIR变动的贡献率从第二年起稳定在30%左右,说明农村经济的增长对农村金融发展起到的推动作用有限;而DRFIR的一个冲击对DRGDP变动的贡献率稳定在50%左右,说明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的增长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上述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农村信用社对农村经济增长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且这种作用是长期性的;而农村经济的增长对农村金融发展起到的推动作用有限。为此,首先,政府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如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外贸政策等政策时,应加大对农村金融部门的支持;同时政府的相关机构,如计划部门在制定投资决策时也应向农村倾斜。其次,应促进农村金融体系内部的发展。从农村金融体系的业务范畴来说,应拓展农村存、贷款与农村保险等农村金融业务,并有效协调,以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进而更好地推动农村经济增长。政府应根据农村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长远规划,逐步实现农村金融的深入发展,保证农村金融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持久效应。最后,必须提高农村经济增长对农村金融发展的推动作用。由上文的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知,农村经济增长并不是农村金融发展的原因,因此为适应吉林省农村经济的发展,应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建立以政策为主导、以合作型与市场混合型为主体的农村金融体系,同时增加对农村金融的投入。

[参考文献][1]李国璋,孔令宽,江金荣.农村信用社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经济经纬,2008,(1).

[2]董晓林,王娟.我国农村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内生增长模型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3]姚耀军.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2004,(5).

[4]姚耀军,和丕禅.中国农业信贷与农业GDP(1978~2001)――一个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4,(6).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and Rural Economic Growth in Jilin Province

Qiu Guijie1, Peng Hui1,Han Pengji2

(1.College of Quartermas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62,China;

2.Military Transportation University ,Tianjin 300161,China)

农林经济论文范文8

关键词:农村金融;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一、研究背景

吉林省农村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远不及沿海地区,吉林省农村金融发展存在诸多问题,农村金融发展的落后远远满足不了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最终成为了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只有充分了解吉林省农村金融与经济浮动之间的微妙变化关系才能了解农村金融对经济提升的积极作用,才能彻底解决吉林省的农村经济模型中存在的现有体制、机制问题。进而有效的达到金融与经济协同发展的目的。本文对吉林省农村、金融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深入探索研究吉林省农村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效率、金融发展结构之间的关系,并提出有助于吉林省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建议。

二、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运用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对吉林省农村金融与经济的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以《吉林统计年鉴》及《吉林省农村金融统计年鉴》为基础,采用定量的分析方法,从实证的角度分析吉林省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法将定性和定量综合分析的相结合的方法认为,吉林省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高度重视农村金融市场的建设,高度重视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政府需要对现有的农村资金进行有效的管理,同时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并充分调动农村金融市场上存在的积极因素,进一步促进农村金融业的发展。

三、吉林省农村金融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1.模型设计

本文选择数据来源1987-2012年吉林省农村金融发展相关指标作为计算依据。

1.吉林省农村经济增长指标Y=Ln(RDP)。

2.金融发展规模指标(X1)=农村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吉林省农村人均GDP。

3.金融发展效率指标(X2)=农村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农村金融机构存款余额。

4.金融发展结构指标(X3)=吉林省乡镇企业贷款余额/吉林省农村贷款余额。

建立如下模型:

Y=β0+β1X1+β2X2+β3X1+μ

β0、β1、β2、β3表示农村金融影响因素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因子。

2.单位根检验

根据表3得出:从吉林省农村金融发展规模与吉林省农村经济发展两个变量之间的格兰杰因果检验的结果看,P值分别为0.0018,0.0017都小于0.05,即吉林省农村金融发展规模与吉林省农村经济增长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其余各个变量检测的P值均大于0.05,即各个变量互相之间不构成格兰杰原因

对吉林省农村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检验,最后得出:从吉林省农村金融发展规模与吉林省农村经济发展两个变量之间的格兰杰因果检验的结果看,吉林省农村金融发展规模与吉林省农村经济增长存在双向因果关系。

四、促进吉林省农村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1.提高金融市场化率,扩大农村金融发展规模

吉林省农村金融市场规模对经济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提高农村贷款有利于活跃农村经济,促进吉林省农村经济的发展。所以吉林省农村金融系统要以前瞻的眼光、变化管理和经营模式,扩大金融发展规模,增加农村贷款余额与吉林省农村人均GDP的比重。

2.畅通担保绿色通道,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

加强对农村的农业保险,只有完善了农业保险机构,农村才能不必担心农业风险,且能很快的从灾情恢复生产。各银行部门及单位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议,引领社会资金进行农村、农业基础设施投资,积极筹措资金;全面建立适合三农经济担保需求的贷款担保机构,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抵押担保难的实际问题,增强农村经济贷款能力。

3.有效管理农村资金,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实证分析显示,吉林省农村金融发展效率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并未呈现出较高的相关关系,这一分析结论有悖于实际理论,说明农村金融发展存在一定的缺点。首先,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每年新增一定比例的从农村吸收的储蓄存款,并将其投放到农业或涉农领域;其次,加大中央银行的支持力度,再次,逐步放松利率管制,使农村比城市更快的实施利率市场化,使农村金融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4.改善农村金融体系,调整农村金融结构

我省农村金融机构还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调整。所以要想使现代金融更为持久、有效的支持三农经济发展,最根本的措施是加强和改善农村多元化金融体系建设,调整金融结构,使其合理化,并提供良好的金融环境。第一,信用机制的改革,建立一套信贷支持机制和服务机制,使其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并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延伸产业链条、增加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行业的的信贷投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第二,加强资本结构管理和对流动变化的情况分析,对存在问题加大纠改力度,确保存款市场的合理有序发展。同时有必要对商业银行的新增存款进行一定的存贷比例管理或是放宽贫困地区中小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条件。(作者单位:长春大学旅游学院)

参考文献:

[1] King,r.g. Levine. Finace Entrepreneurships and Growth: Theory and Evidence[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1993:32―34.

[2] Beck,Thorsten;Demirguc, Kunt,Asli and Levine,Ross, Law,Endowments and Finance[R].World Bank mimeo,2001,33-55.

[3] [美]雷蒙德.W.戈德斯密斯(美).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中译本)[M].上海:三联书店,1994. 45-211.

农林经济论文范文9

台湾岁月,"十杰青年"的戎马生涯

林毅夫原名林正义,1952年出生于台湾宜兰一个交通闭塞、民风淳朴的小县城。19岁那年,林毅夫中学毕业后考入了台湾最好的大学--台湾大学,攻读农工专业,可以说林毅夫的前途无可限量。然而,这并非林毅夫心中所想,他认为好男儿应该投笔从戎。一年后,学业优秀的林毅夫毅然放弃了台湾大学农工专业,申请转读军队系统的陆军军官学校。

这个举动引起了当时台湾岛内的强烈争议,因为军校一向都是联考淘汰者的剩余选择,一个台湾大学高材生放弃脚下金光熠熠的坦途转投军校,怎么看都匪夷所思。林毅夫因为此举被"军界"树立为青年人学习的楷模,被评为"十杰青年",受到台湾有关部门的高度肯定和大力表扬,并受到了蒋经国的亲自接见。

1975年,林毅夫以第二名的良好成绩,毕业于陆军军官学校正期生四十四期步兵科。由于表现出色,林毅夫留校担任学生连排长。第二年,林毅夫考取台湾政治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两年后获得硕士学位。

正是因为这一连串堪称"完美"的经历,林毅夫受到了重用,被派赴金门担任"马山连"连长。马山连是当时驻守金门的军金东师最重要的一个连,全连官兵都是精挑细选,个个出类拔萃,装备、福利也是全师最好的。

马山是全金门距大陆最近的据点,退潮时离对岸的厦门直线距离只有2300米。每每遥望着对岸,林毅夫总会陷入一种惆怅。在熟读史书、国学功底颇深的林毅夫看来,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虽然身在台湾,但他时刻都在关注着大陆的消息。有着理想主义色彩又长于事理分析的林毅夫从了解到的各方信息认定,中国富强的希望在大陆,大陆富强的希望在经济。

就在林毅夫思考的同时,中国大陆也在发生着一系列深刻的变革:尼克松访华、中日建交、中美建交;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针,经济建设成为重点。遥望千米之外的大陆,林毅夫的"大中华思想"汹涌澎湃。

思想澎湃,抱篮球泅水游向大陆

林毅夫曾听人说,10年前,金东师旅部连有一名搜索排长,由天摩山下后屿坡泅水到对岸。当时那名排长事前向蛙人借了"蛙鞋",只说要下海学游泳,泅水的当晚到一家小店吃了一碗绿豆汤。第二天一早,对岸广播就大肆宣扬那名排长"起义归来"。

这个故事给了林毅夫极大的启示,他的心情豁然开朗,经过深思熟虑,一个大胆的念头终于冒出来了。

林毅夫身材高大健壮,平素爱打篮球且技术超群。按照当时盛传的说法:1979年5月16日傍晚时分,林毅夫"假传演习命令",下达宵禁令,由连传令兵通知沿海岗哨,不准驻防马山播音站的官兵在夜晚点名后走出营房;若发现有人下海游泳,严禁开枪射杀,以让游泳者顺利泅泳"叛逃"对岸;即使听到枪声,也不准一探究竟。

其实,那个"游泳者"不是别人,正是下达宵禁令的林毅夫。当晚,风浪不是很大,似乎比平时要小。依靠篮球的浮力,加上强健的体魄,沉浮之间,他已泅过2500米宽的海域,脚跟触摸到了大陆的土地。睁开眼,他已置身于祖国大陆的厦门。

林毅夫失踪的那天晚上,金门全岛鸡犬不宁,所有驻军出动,连夜展开全岛水陆两域地毯式搜索。但一直见不着林连长的人影,也没等到对岸广播的消息或在"匪炮"打来的炮宣弹中找到有关的"传单"。过了一段时日,台湾"国防部"只好按规定以失踪事由结案,据说还给林毅夫的家属发放了抚恤金,逢年过节依照惯例定时派人慰问。

求学北大,结缘经济学大师舒尔茨

投奔大陆不久,林毅夫便进入北京大学经济系学习政治经济学专业。在北大,林毅夫凭其既谙熟西方经济学理论、英语口语又非常流畅的优势,很快即在同学中鹤立鸡群。

1980年,刚刚对外开放的大陆迎来了一位尊贵的客人--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芝加哥大学荣誉教授舒尔茨。舒尔茨自然不会放弃到中国的最高学府--北京大学宣讲他的经济学理论的机会。当时,北大为找一个翻译颇费了一番心思,林毅夫荣幸地成为给舒尔茨做翻译的唯一人选。这个意外的机会,为他打开了通往世界经济学最高殿堂的大门。

舒尔茨对林毅夫的翻译非常赞赏。一天,舒尔茨问林毅夫:"你想到美国读博士吗?"林毅夫不假思索地说:"想呀!"

林毅夫本以为舒尔茨只是随口说说而已,没想到舒尔茨回美国后不久,正式将林毅夫推荐到了美国芝加哥大学。能师从诺贝尔经济学奖大师舒尔茨,是许多经济学人士梦寐以求的事情,林毅夫自然欣喜若狂。1982年,林毅夫北京大学毕业,怀揣着经济学系政治经济学专业硕士学位证书,远渡重洋,来到了现代经济学的大本营芝加哥大学,师从舒尔茨学习农业经济学。

20世纪下半叶,世界上几乎所有的重大经济学理论都与芝加哥大学有关,芝加哥大学俨然成了世界经济学界的麦加。迄今为止,芝加哥大学已经出了9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芝加哥大学是有名的"宽进严出"的学校,每年都有1/3读博士的人拿不到学位证书。林毅夫是他那一届30多名学生中唯一一位4年就拿到博士学位的学生。这是他以4年没走出芝加哥大学校门为代价换来的。1986年,林毅夫进入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发展中心,做博士后研究。

富国智囊,为中国发展贡献心智

回国之后,林毅夫先后在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任职。他是一个坚定的理想主义者,一心致力于中国农村与农业问题的研究与政策制订,"希望完成中国大陆经济改革的梦想"。他上山下海,到过最偏远的农村。许多知名的研究者都异常佩服他"苦行僧"般的研究精神。2003年,他提出了一套增加农民收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减轻农民负担的六点建议,即发展中小企业转移农村劳动力;建立全国统一农产品大市场;增加科技投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完善粮食储备体系,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改革政府行政职能,减轻农民负担;深化县乡财税、人事体制改革。

1990年,林毅夫关于1959至1961年中国的论文《集体化与中国1959~1961年的农业危机》在国际顶级经济学杂志之一的《政治经济学期刊》上发表,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争议。他在1992年《美国经济评论》发表的《中国的农村改革及农业增长》一文,成为1980至1998年发表于国际经济学界刊物上被同行引用次数最多的论文之一,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为其颁发了经典引文奖。这两篇文章一举奠定了林毅夫在国际发展经济学和农业经济学界的地位,一些欧美的中国问题研究机构视林毅夫为中国农业经济与社会问题的权威,屡次邀请他出国访问研究。

1993年,林毅夫获得美国国际粮食和农业政策研究中心1993年政策论文奖(每年一位),并以《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获得中国经济学最高奖--孙冶方经济学奖。2000年,他以出版的著作《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的第四章《价格双轨制与供给反应:理论与来自中国农业的经验证据》,再次荣获孙冶方经济科学论文奖。他的其他奖项更是不计其数。1993年起,林毅夫开始享受国务院有特殊成就的专家津贴。

走上马歇尔讲座,进入世界银行

从1946年开始,马歇尔讲座每年会从全世界著名的经济学家中挑选出一位担任主讲人,其中包括了林毅夫的授业导师卢卡斯和2007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马斯金教授等1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林毅夫是1946年以来,登上这个以现代西方经济学奠基者命名的国际讲坛的第一位中国人。

林毅夫坦言,2005年获"马歇尔讲座"邀请时,他"当时非常惊讶"。在执著于探索发展之路、谋求解决中国乃至全球贫困国家后发问题的林毅夫看来,马歇尔讲座向他发出的邀请,更多的是在"邀请一个在中国工作的学者",因为国际对中国发展和转型的经验日益重视。

"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我认为发展中国家的贫穷并不是命运。"这是林毅夫在2007年11月1日马歇尔讲座中的结束语。

实际上,这句话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以解决全球性贫困、南北差距为目标的世界银行在全球范围内遴选新的首席经济学家时,把目标锁定在林毅夫身上的最佳注脚。

成立于1946年的世界银行,近年来更加集中于全球减贫行动。它开始更重视支持地区性的小型企业,主要帮助对象是发展中国家,帮助它们建设教育、农业和工业设施。林毅夫在马歇尔论坛上陈述的经济发展信念,正是世行期冀的目标。

2008年2月4日,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宣布任命林毅夫为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高级副行长,无论对于世界银行、林毅夫,还是林毅夫多年治学的根基--中国来说,这都是一项不寻常的任命。国际评论界较流行的说法是:林毅夫是世行63年历史以来,首位来自欧美国家之外的首席经济学家。

"我将在世行首席经济学家的位置上,更广泛地研究和探讨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机遇和限制条件,和各国政府、研究机构一起探讨符合该国实际的解决方案。"林毅夫给出了选择担任世行首席经济学家的理由。

农林经济论文范文10

1问题的提出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以服务“三农”为特色的学科,其职责是为农业领域提高劳动者素质,优化劳动者结构,培养不同层次的农村经营管理人才,以促进农业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然而,随着世界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和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中国传统农业正快速向现代农业转型,农业生产力水平全面提高,农业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程度日益明显。现代农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也使得农村经管人才的需求类型与层次发生了明显变化。为了更好地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主动服务“三农”,许多农业院校从各个方面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近期,湖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系主任罗峦副教授从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实践教学环节与教学内容等方面对这些学校的改革举措进行了归纳,并提出了新时期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方向及思路[1]。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目前和今后较长时间内各地区对农村经管人才的需求究竟如何?如果有需求,具体需求类型是哪些,需求层次侧重在哪个方面?要培养出与实际需求相匹配的农村经管人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又该如何规划其职业发展?基于以上问题,本课题组走访了湖南省部分村级干部,重点了解各地区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对农村经管人才的需求变化,以期为新时期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职业发展的明确规划、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和人才培养类型的适应性提供现实依据。

2农林管理专业职业发展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耦合情况

人才培养与区域产业发展的融合状况是衡量一个专业的职业发展是否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基本尺度,也是衡量一个专业的职业发展是否与区域社会发展相互协调的重要指标。

2.1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了农村经管人才的需求

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办学扩大了空间,为农村经营管理人才才能的发挥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据笔者2009年7月对湖南株洲主要村级干部的调查结果显示(表1):(1)增加了总量需求。92.5%的村级干部认为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当地对农村经管人才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加;(2)扩大了需求类型。据调查,各地急需的农村经管人才已由过去单纯只需要村级管理干部扩大到农村企业经营人才、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协会带头人、村级管理干部、种植能手、养殖能手和加工能手,其比重分别为77.5%、70%、50%、47.5%、45%和45%;(3)提高了需求层次。各地急需的农村经管人才的层次主要集中在大专生、当地土专家以及本科生,其比重分别为57.5%、45%和32.5%,同时,对高层次的人才——博士的需求也较大,其比重占到20%。这一方面可能与当下“高学历崇拜”的错误观念有关,但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地方对具有全局把握能力与前瞻性高素质人才的渴求;(4)增强了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从调查中发现,复合型人才普遍受到欢迎,几乎全部的村级干部希望本单位的农村经管人才既能具备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扎实的理论功底,又能具备现代科技、社会学等深厚的文化素养;既能具备科学决策、开拓创新、沟通协调、政治鉴别、做群众工作等能力,又能具备对现实热点问题、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各自的工作思路和对策有清晰的把握能力。

2.2现有的农村经管人才满足不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经管人才表1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村经管人才的

需求的变化,众多农业院校都在调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但是从目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来看,还远远满足不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趋势的需要。据笔者2009年7月对湖南某县主要村级干部的调查结果显示(表2):(1)人才总量满足不了实际需要。当问及“本村农村经营管理人才的总量是否满足当前现代农业与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时,82.5%的村级干部表示“无法满足”;(2)人才层次与知识结构满足不了实际需要。当问及“本村农村经济管理人才的学历、专业知识的结构是否适应当前现代农业与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时,67.5%的村级干部表示“不能适应”;(3)人才类型满足不了实际需要。在调查中,当问到“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您认为最适合当地发展的产业,能否在未来产业结构调整中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时,65%的村级干部表示“无法给予肯定回答”,究其原因,主要是资金不足和缺乏人才,包括专业技术人才、领导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

3新时期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职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是专业发展的永恒主题。为了满足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现代农业发展对农村经管人才的迫切需求,需进一步明确规划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职业发展,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3.1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三农”问题的解决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进入21世纪,中国农业发展的总体目标调整为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化、产业化与市场化,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而据有关专家预测,中国要完成新农村建设所需的时间大约是50年左右,在这个长期的战略中必将伴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现代农业与农村改造将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对农村经营管理人才的能力要求日益提高。这就要求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坚定专业定位、主动服务“三农”的基础上,“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作为办学宗旨,“以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作为办学理念,重点培养学生“能思、能写、能说、能做”的综合能力。所谓“能思”是指通过先进思维方式的培养,为培养创新型、研究型农村经管人才打下扎实基础;“能写”就是通过写作训练,培养学生能以文字表达自己的观点,能将自己的素质和风格表现于字里行间;“能说”就是通过演讲等训练使学生能以口头方式充分表达出所思所想,把自己的观点能用优美流利的语言表达出来;“能做”就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能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独立解决问题。

转贴于

同时,考虑各个地区的自然环境、要素禀赋、产业结构、历史发展基础、社会人文条件以及未来主导产业等的不同,各农业院校尤其是地方性的农业院校要增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还需要对国家和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区域产业结构布局等进行调查研究,并预测其未来发展走向。在此基础上,应及时根据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不断优化人才培养目标,并在发展层次、规模、人才培养计划与人才培养模式上突出区域性和泛区域性[2],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教育的周期滞后性为目标,使培养出来的人才既能满足现实需求,又能兼顾长远需求,真正实现在保证教育资源充分利用的同时,又可以提高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和提供专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例如,日前湖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就以本省烟草这一优势产业为立足点,通过与本校特色专业烟草工程相结合,确立了烟草经济与贸易的研究方向,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该专业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

3.2优化调整知识体系,加强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

纵观当前农业发展,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各区域间的竞争已不在于规模与数量,而在于发展水平和质量。其中,决定农业发展水平和质量的最关键因素又是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这就意味着建设好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可以在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和能力结构方面与区域农村经济发展要求实现对接,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经济发展培养出具有各种能力与素质的农村经管人才,从而使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成为促进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动力源。那么,在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后,如何才能切实地培养出具有各种能力与素质的农村经管人才,以满足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需要?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对农村经管人才的需求主要侧重于农村企业经营人才、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协会带头人、村级管理干部等三种类型。由以上三种人才类型可看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村经管人才的需求大致可归纳为三大类,即:对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企业性质的农业生产单位进行管理和经营的生产经营管理类人才、为现代农业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各种服务以及在现代农村出现的为人们生活提供各种服务的服务管理类人才、对一定区域内的现代农业建设进行方向性与政策性引导和管理的宏观管理类人才。这就决定了农村经济管理专业要培养出适应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满足于现代农业发展实际需要的农村经管人才,需要进一步调整知识体系,完善课程设置,并在专业理论学习上实行“分类培养、分级教学、梯度推进”的教学计划,采用分类、有重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学生教育成一专多能、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村经管人才[3]。例如,在培养农村企业经营人才等生产经营管理类人才方面,可加强或增设农业生产概论、农产品加工概论、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企业经营预测与决策、企业财务管理、产品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课程;在培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协会带头人等服务管理类人才方面,可加强或增设合作理论、法律制度、财务会计、市场营销、效益评价等方面的课程或专题讲座;在培养村级管理干部等宏观管理类人才方面,可加强或增设农村经济管理、农村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农村社会学、农村统计学、农业政策学等方面的教育。同时,考虑调查过程中,各地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已逐渐显现,这就要求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未来的发展中还应重视研究生教育,在抓好在读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同时,为本科生进一步深造创造良好的条件,为研究生培养打好良好的生源基础。例如,笔者所在的湖南农业大学从2004年开始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施“创新实验班”教育计划,选拨部分综合素质优秀的学生成立实验班,通过多项措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与研究能力。

另外,考虑各地对具备全面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的偏好,还要求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尤其应加强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现代科技、社会学等基本理论与知识的学习,以及将其运用到现实热点问题、地方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各自的工作思路和对策等方面的分析与研究的能力,并重点培养科学决策、开拓创新、沟通协调、政治鉴别、做群众工作等能力,最终培养出既具备强大的理论武装与深厚的文化素养,又具备准备把握事物发展动态与科学决策等多项能力的复合型农村经管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3转变单一的教学方式,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的是以服务“三农”为目的、并能立即投入实际工作中的复合型人才,只有理论和实践真正得到良好的结合,才能确保该专业真正成为带动一方经济的主力军,促进现代农业与农村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因此,应转变过去单一的教学方式,进一步建设好自己的实验基地,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为此,一方面,在讲授专业理论的同时,应强化案例教学,尤其是应把当地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出现的典型案例纳入教学实践中,从而在增强学生直观感受的同时,提高案例的解剖深度与广度。同时,针对一些现实中的焦点问题与热点问题,可组织学生深入农村进行专项调查研究,撰写调研报告,并召开师生一起进行讨论,以培养学生“能思、能写、能说、能做”的综合能力;二是采取多种形式与种养大户、农业龙头企业、乡镇部门开展产学研合作,建立教学实践基地,从而不仅为本专业的在校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实习场所,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加深对现代农业的理解,帮助其尽快树立市场意识,而且还能为广大在职人员的再教育与再培训提供场所,以满足在职人员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工作需要。这是因为,据调查,当问及村级干部“您希望学校以什么样的形式给您提供职业发展方面的帮助?”时,67.5%的村级干部希望学校能“提供学习考察基地”。

3.4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增强学生学农、爱农意识

农林经济论文范文11

林业经济管理类课程是高等农林院校的传统专业特色课程,在农林经济管理、林学等相关专业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随着现代林业的发展和人才需求的转型,其环境系统发生了变化,传统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方法等已经不能适应新的需要。该文以培养适应现代林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为目标,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与探索,并经过多届学生的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关键词:林业经济管理;课程体系;教学改革

本科课程教学改革在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中举足轻重。林业经济管理类课程是高等农林院校的传统专业特色课程,在农林经济管理、林学等相关专业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现代林业的发展和人才需求的转型,其环境系统发生了变化,传统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方式与手段已经不适应新的需要,迫切需要进行改革。本研究以培养适应现代林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为目标,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与探索,并经过浙江林学院1l届学生的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一、林业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大学课程体系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多方面构成的有机结构体系,其演变的动力也是一个系统。

该系统发展的一般模式是以人类社会发展需求为动力,以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为中心,由预期的课程体系发展为现实的课程体系。其环境系统相当复杂,包括科技进步、社会需求、人的发展需要等因素口。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和现代林业发展,林业经济管理类课程体系的环境系统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传统的课程体系已难以适应新环境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课程的整合迫在眉睫,即如何将原来自成体系的各门课程或各教学环节中有关的教学内容通过新的组合方式进行整理与合并,使相关课程形成内容冗余度少、结构性好、整体协调的新型课程,以发挥其综合优势]。经过长期的探索与改革,我们构建了包括“林业经济学”、“林业经济管理学”、“外国林业经济”、“林业政策学”、“生态经济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林业财务与会计”等在内的完整的林业经济管理类系列课程体系。同时,针对不同专业学生培养的要求调整与设置了不同的课程。基于环境问题日益突显及其带来的林业国际化新趋势,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增设了“外国林业经济”,“资源经济学”调整为“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为了培养林业技术类专业学生的市场经济意识和经济管理基本知识和技能,加大了林学专业的“林业经济管理学”学时;在全校开设了“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林业政策学”等公共选修课,并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农民大学生开设了相关课程(见表1)。通过系列课程建设,将相互关联的学科课程有机地组合起来,从总体上对知识结构进行优化,构建复合型知识结构,形成了具有紧密性、系统性、综合性、灵活性和可接受性的课程体系(即系列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E引。

经济学”强调系统的林业经济理论、知识与技能,同时,增加林业经济前沿和热点理论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有志攻读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本科生先行接触前沿理论;农民大学生则注重林业经济基本知识与技能。而林学专业的“林业经济管理学”强调林业经济基础知识和林业技术项目的经济分析,以增强技术类专业学生基本的经济素养,使学生掌握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的目标则定位在增强学生的林业经济管理理念和相关知识。

2.根据经济社会环境变化及其对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改革课程内容基于林业在环境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和林业发展的政策性趋向明显的特点,将“政策学”调整为“林业政策学”,除了让学生掌握政策学所具备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外,更强调了林业政策的特殊性,而且专门增加了“林业可持续发展政策”一章。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针对传统林业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主要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讲授,而缺少系统实践方法的传授,在课程讲授中增加了实践教学相关的内容,如在“林业经济学”课程内容中专门增加了“林业经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一章,以满足提高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要求。在此基础上,理顺课程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有效避免计划执行的随意性,减少课程内容的重复。

(三)实践教学课程的整合实践教学环节是创新课程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环节。林业经济管理类课程的实践教学举足轻重,原因在于两个方面:

一方面,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决定了将有更多的毕业生走进生产和管理实践的第一线,服务于基层,服务于百姓,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就显得极为重要;另一方面,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使得现代林业发展问题日趋综合化和复杂化,对大学生包括调查研究能力与写作能力等在内的实践能力的要求日趋强烈。而传统林业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主要侧重于理论教学,缺少系统的实践能力尤其是调查研究和科研论文撰写的基本训练。我们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进行了探索与改革,变单一的课程实习为综合实习,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1996级开始实施以专题调研为特色的、渐进式的综合实习制度。综合实习以“林业经济学”课程为核心,在浙江省范围内选择若干个乡镇,对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状况进行综合专题调研活动。调查时间一般在2周左右,调查以小组为单位,规定一定的工作任务和外业调查时间,一般以小组独立开展工作为主,教师轮回指导和检查。并按照要求进行内业整理和资料分析,写出主题鲜明的“综合分析报告”。通过专题调研项目的实践,使学生围绕某一主题从“提出问题和目标一设计问卷一实地调查一数据资料整理、分析一撰写报告”的过程中得到训练,更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的林业经济管理类课程的全面理解和掌握。此改革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1996级开始,已连续在l1届学生中进行了实践,并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实施方案,成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一大特色。综合实习成为学生向往参与的活动。正如学生在实习报告中所写的“实习是大学生涯中最美好的时刻,而且是最具有意义的,对于丰富我们的知识,使之系统化、理论化具有重要价值”。

(四)教学手段与方法改革1.“以学生为主体”的参与式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理念,我们非常重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倡导参与式的教学方法,即强调的是学生作为主体参与课堂教学,目的在于形成一个平等、和谐、热烈的探索氛围。课堂上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讲授,鼓励学生自由提问,与教师交流。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国际流行的参与式讨论教学方法,增加师生之问的互动交流,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变传统的被动接受式学习为积极主动的参与式学习;变重结果的学习为重过程和方法的学习。

在“林业经济学”课堂教学中,我们介绍了乡村快速评估技术(RRA)和参与性评估方法(PRA),设计一定的主题进行以学生为主导的参与式课堂讨论,基本要求是:以行政班级为单位分为5~6个小组进行讨论,每组只分析1个主要问题,规定每组的讨论时间和汇报时间,由小组成员自主确定每组的协调人、观察员、记录员等。经过连续l1届学生的尝试,学生参与的热情很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产生了显著的效果。

开放性的参与式课堂教学的特点主要包括:(1)新颖性。从形式上看,每个小组给一定的用具,如大白纸、彩色笔、胶带等,改变了传统教学满堂灌的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2)开放性。

包括小组成员组合的自主性,选题范围的广泛性,思维方式的开拓性。(3)时效性。要求所有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分析与讨论,并将讨论结果呈现给大家,与全班共享,造成适度的紧张感,提高了学生分析与讨论的工作效率。(4)团队互动性。要求小组成员团结一致,分工合作,相互协调,共同完成。

学生通过动口、动手、动脑亲自体验和探索知识的过程,远比被动地从教师那里获取现成的结论要深刻得多,对学生认知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通过参与式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教学中的主体,就是说,他们是一个学习的主动进取者,而不是一个被动接受者¨4]。这种开放性的参与式课堂讨论经过连续ll届2000余名学生的尝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

2.“以创新思维培养为目标”的探究式教学方法科学精神是现代社会人们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是获取科学知识、正确评价科学技术成就的前提。以创新为灵魂,以实践为基础,是科学精神的内在本质。在高等教育中,最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大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5],而探究式教学方法使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培养的目标成为可能。探究式教学具有开放性和自主性、交互性和探究性的特点,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识的学习过程,是师生围绕解决问题共同完成研究内容、相互合作和交流的过程。

我们努力将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引入林业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充分利用探究式教学方法。

一方面利用课堂教学向学生介绍社会经济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学术论文的撰写规范等内容;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中国林业经济论坛”、“全国大学生林业经济研讨会”等学术交流平台,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工作,通过教师的亲自指导和共同工作,使参与的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科研方法,并且努力撰写学术论文。这些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研究能力,并注重学生发散性思维和逆向思维的训练,提高了学生解决现代复杂性问题的能力。参与的学生成为带动广大学生接近科研的纽带和桥梁,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科研氛围的形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为了方便师生开展探究性教学,除了学校图书馆和学院资料室的公共资源以外,在林业经济管理省级重点学科建立了林业经济研究特色资料中心,收集了供林业经济管理研究用的信息资料,尽力为学生探究性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探究性的学习在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3.“以师生互动为特色”的现代化教学手段针对传统课堂讲授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从1998年开始,教师就承担学校的多媒体技术课件制作,教师注重了平时科研素材和照片的积累,并尽可能将长期积累的图像照片资料制成多媒体,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多媒体课程从无到有,目前所有的课程教师均能熟练地运用并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极大地提高了理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我们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设立了“林业经济学”“林业财务与会计”省级精品课程网页,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讲人的信息、课程的讲义、课件、作业、参考资料以及学生综合实习的调查资料与实习报告等都在学校课程网页上供校内外自由浏览和下载,与社会共享教学资源,使更多的人受益。同时,开展网上讨论,引导学生对热点和前沿问题进行思考,开发了学生的发散思维。网上互动搭建了师生交流的平台,密切了学生与教师的关系,能及时获取学生反馈的意见,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及时进行调整,效果显著。

二、林业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取得的成效

1998年实施以来,林业经济管理类课程体系日趋完善,课程内容渐趋科学化和系统化,教学方法与手段特色化。经过l1届学生的实践证明,林业经济管理类课程体系改革是成功的。

①林业经济管理类课程体系的改革已经在农林经济管理、林学、会计学等相关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得到运用,受益面达5000余人。

②“以学生为主体”的参与式教学方法经过2000余名学生的尝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让学生体会到了大学课堂的乐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

③以专题调研为特色的、渐进式的综合实习制度,使学生掌握了林业经济及相关领域的理论知识,并与林业实践紧密结合,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已连续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施了I1届学生,并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形成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一大特色,受益面达1000余人。

根据随机抽样调查,认为综合实习“很重要”的学生,在校生占8O以上,毕业生占96。综合实习制度由于它所具有的特点和精心的组织策划,使之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日益显示出其优越性和重要性。学生普遍认为综合实习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主要表现在:(1)通过实习,进一步巩固了理论知识和方法,对实地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程序有了全面的认识和亲身的体验。(2)增强了学生接触社会的交往能力、处事能力和解决实际困难的能力,提高了学生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写作能力。(3)通过深入农村,学生切身体会了农民的实际生活,与农民有了一次很好的面对面交流思想的机会,也真正了解了“三农”问题,从中受益非浅。(4)学生在共同工作中认识到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如果一个调查组成员散沙一堆,则根本无法完成工作任务。

4.林业经济管理类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显著增强。表现在“全国大学生林业经济研讨会”等学术研讨会学生参与并获奖人数明显增多,有66位学生分别获得全国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从事科研创新活动的积极性提高,获得22项科研创新基金项目。学生写作能力得到加强,在公开学术期刊上数量明显增多。

农林经济论文范文12

英文名称:Issues of Forestry Economics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中国林业经济学会;福建农林大学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福建省福州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5-9709

国内刊号:35-1060/F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

创刊时间:1981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林业经济问题》(双月刊)创刊于1981年,是中国林业经济学会和福建农林大学共同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学术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中国核心期刊磷选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数据库确定为来源期刊,被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中国社会科学期刊精品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等全文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