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钢琴教案

钢琴教案

时间:2022-06-12 07:55:40

钢琴教案

钢琴教案范文1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钢琴四手联弹;高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3)01-0039-04

1 案例法在钢琴四手联弹教学中的优势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在授课教师的指导下以特色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同,它更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双向交流的方式实现教学相长。在钢琴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优势就在于通过典型案例的学习、分析、演奏等让学生从中获得更直接的感受,并掌握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方法和手段,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扩展专业知识的目的[1]。作为钢琴二重奏的演奏形式之一,钢琴四手联弹在高校音乐专业的重奏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由于课时数有限,在短短几堂课上很难达到全面系统地掌握四手联弹的特点和规律,因而对于具备一定演奏技巧与音乐理解力并在生理和心理上都达到成熟水平的音乐专业大学生来说,案例教学是一种优越高效的教学方法。几年来,笔者在钢琴四手联弹教学实践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 选择合适案例的关键点

案例是载体,因此教学中选择合适的案例是至关重要的。所选的案例除了具备典型性与代表性外,更重要的是应有深刻的启发性和较强的针对性,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启发和引导他们掌握所学的知识,并能学以致用。显然,在高校钢琴教育中,其案例的选择就是典型曲目的选择,因此所选曲目最好具备风格特征鲜明、主题旋律优美动听、乐段间情绪变化对比明显、节奏感强、音响效果佳、音色层次丰富等条件。另一方面,由于钢琴四手联弹的演奏特点,应根据高低声部的属性选择相对应的演奏者,使他们自身的演奏特点与作品的风格气质相融合。大多数四手联弹作品的高声部表现力较为丰富,主题旋律比重较大,因此较适合演奏风格热情奔放的演奏者,而低声部则适合演奏风格偏内敛含蓄的演奏者。

3 案例教学法的具体实施

选择好案例后,如何应用实施则取决于步骤和流程的设计,下面是两个具体的案例教学过程。

3.1 案例1:贝多芬《大七重奏》OP.20第一乐章。

贝多芬这首七重奏,作于1798~1799年,为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单簧管、圆号、巴松而作,降E大调,是贝多芬早期的室内乐作品。这首作品具备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风格特点,旋律乐句抒情优美、高低声部不同音色的对答乐句层次分明、合奏时音响丰富,尤其是对演奏者的音色想象力及两人的合作协调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很适合作为高校钢琴四手联弹的典型案例。全曲共6个乐章,第一乐章为慢板——灿烂的快板,练习此乐章前,教师应要求两位学生共同查阅资料,为演奏做好充足的理论支撑,具体如下:(1)作曲家的生平经历及此曲创作的时代背景(包括此曲隶属于作曲家哪个创作阶段及其同时期作品);(2)古典主义风格的总体特征、贝多芬的作品在古典乐派中的普遍性与特殊性;(3)视听音像资料(钢琴版和不同演奏团体的管弦乐版),尤其应注意钢琴谱面上高低声部乐句所对应的管弦乐器标注。这个重要的预习过程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促使其积极主动地思考演奏教学中所出现的各种疑难问题,从而使学生变被动听讲为主动参与,改变了以往钢琴课堂中教师填鸭式的单向教学模式,同时也迈出案例教学顺利实施的第一步。

1)序奏。序奏为小提琴主导演奏的柔板,乐曲开始高低声部以有力的和弦奏出似管弦乐齐奏般的庄严效果。弹奏这个小节时需注意两人和弦的高度整齐,应从触键的速度、力度及用力方式方面加以练习,以确保发声的协调统一。第5小节高声部的左手乐句与低声部的右手乐句要模仿小提琴柔美如歌的音色特点,因此演奏时应把慢触键、低指触键与手指重量的转移结合起来,这是获得歌唱性旋律的重要环节[2],而学生则通过这种针对性的训练加深了“如歌”触键的直接体验和感受。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达到了教学目的,也使案例发挥了最大的作用。

【A段】在本段案例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将围绕着“在钢琴上如何表现不同乐器的演奏效果”这个具体的问题进行,在提出问题后,教师不要急于让学生演奏练习,而应与学生共同讨论分析不同声部或乐句所对应模仿的乐器。例如高声部第1小节与第2小节犹如弦乐和管乐的轮唱,第5小节高声部右手部分是模仿小提琴音色的主导演奏,而左手部分与低声部的右手部分则是模仿圆号、单簧管和大管的音色。高声部第10小节的最后一拍应弹奏出如单簧管般明亮圆润的音色,表现出如柏辽兹所说的:“能具有造成飘渺深远、空谷回响、余音缭绕、薄雾昏膜等效果的可贵性。”此时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甄别这些乐器之间的音色差异,并结合已经学过的知识启发引导学生在单独练习时通过不同的触键方法、触键速度、高度及音符时值等掌握对音色的基本控制。

2)主部。主部是具有活力的、富有生气的快板。主部开始的前4小节,高声部的主题旋律奏出小提琴般明亮秀美、清脆跳跃的音色,仿佛一阵微风拂面而来,充满着春天温暖清新的气息。低声部的右手模仿中提琴温暖厚实的音色,在音乐上表现出活泼欢快的情绪。当乐曲进行到11小节时高声部左手又再次引出主题,这与第一次以单音单声部形式出现的主题相比,第二次主题的双声部和弦形式在音响效果上显得较为丰满并富有青春的活力,情绪上也更加活跃激动。演奏中,经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相同或相似的旋律和节奏在作品中以各种形式反复出现,而如果演奏时再用相同的音色、触键和感情处理对待,那么整首作品必定机械枯燥、索然无味。因此,教师可对相似的片段冠以不同的处理手法并进行对比示范,使学生在直观的示范演奏中体会音乐所呈现的多样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贯穿整个流程,通过教师有意识地指导和有的放矢的训

【B段】高声部2、4、6小节的二分音符应奏出如小提琴般清晰响亮的音色,触键时除了指尖的良好站立外还需让学生体会手臂与手指力量的同步转移,只有将这三者有机的结合才能获得正确的发声。第9~12小节高声部的左手扮演着单簧管的角色,而右手则扮演着小提琴的角色,跳跃的旋律在管乐与弦乐之间轮番交替,音色不断转换,别有一番风味。低声部第9小节中,右手模仿大管甘美饱满的音色,表现着诙谐的情趣,左手则奏出似圆号般雄浑有力、轻快明亮的音色。随后的第10小节,左手乐句模仿大提琴深沉中略带典雅的音色并与高声部一起进行着管弦乐间的轮唱对吟,在这四小节中高低声部的左右手模仿着多种乐器的音色特点,并在短时间内轮流交替。因此,在练习中教师需让学生分声部、分音色练习,这种分声部训练能使学生明确各声部对应的乐器及其所需要表现出的音色属性,并在合奏练习中建立良好的立体听觉,使他们在聆听自己和别人的演奏中切实提高合作协调能力。

第23小节~C段第5小节高声部与低声部之间恰似小提琴与圆号、巴松的轮番对唱,乐句间不同的音色进行着呼应与对答,歌唱性的旋律优美流畅让人如沐春风。练习时两位演奏者应从乐句间的问答、语气和音色对比等方面加以配合训练以期达到深层的统一。对于高声部B段25小节与低声部C段第3小节的二音连线,演奏者需严格按谱面标记做出正确的奏法,并与前后乐句的连奏形成对比,因为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奏法才能演奏出正确的“句读”和“呼吸”。教师应从这一典型案例的演奏细节中让学生在养成认真读谱习惯的前提下体会演奏方法的多样化。

【D段】高低声部1~11小节同一节奏型的乐句由单手单声部到左右手三和弦的进行;音色的变化越丰富,音响的共鸣也愈加宏大,两位演奏者应体现出乐句间音响效果的变化。 13~20小节,高声部奏出抒情温暖的旋律,低声部柔和平稳的伴奏以分解和弦的形式奏出,两人合作演奏时,应注重音响比例和声音之间的平衡,如果担任伴奏声部的一方弹奏时音量太大,就会对旋律造成影响,破坏音乐的表现力。因此,要提醒学生把握它们之间的平衡关系,并有意识地在演奏练习中审听自己弹出的高低音区音响比例与平衡以及控制与他人合作中的音量音响,以期更好地表现音乐的内涵[3]。F段的第15小节是再现部的开始,音乐整体较之前更显活跃生动。最后,在恰似弦乐般欢腾的齐奏中结束第一乐章。

当该乐章的学习完成后,教师需进行归纳总结,指出此案例的重点和难点是如何在钢琴上模仿不同乐器的音色特点或演奏效果,而学生则通过触键、对比示范、分声部练习、音响比例和控制声音之间的平衡等各个方面的学习与判断,学会在钢琴上用丰富的演奏技巧获得交响性的音响和戏剧化的效果。这样,不仅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独立探索的自主学习能力,也真正体现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3.2 案例2: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第二首。

教学这首乐曲前,教师应要求学生预先对此作品进行背景资料的查阅,譬如: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共有21首,是他运用匈牙利民间音乐创作的早期佳作之一,分别有钢琴四手联弹、钢琴独奏和管弦乐等不同的版本。在这部作品中作曲家巧妙运用匈牙利民间舞曲旋律和节奏的特色,体现出吉普赛音乐粗犷豪放的气质特点,贴切地表现出舞曲热情奔放、生气蓬勃而又具有丰富民族色彩的风貌。这些匈牙利舞曲中糅进了吉普赛舞曲的成分,节奏自由,旋律有各种装饰,速度变化激烈,拥有即兴性的形态,而其中的第二首为d小调(Allegro non assai不很快的快板,活泼地)。掌握以上基本概况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1)勃拉姆斯创作这些作品最初的灵感来源是什么?(2)匈牙利旋律在当时为何较为流行?(3)典型的匈牙利民间音乐节奏型有几种?(4)曲式结构的特点是什么?(5)不同演奏版本之间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通过这个步骤可以激活学生思维,并能应用已学知识有针对性地理解和分析问题。

1)乐曲A段(1~48小节)。1~16小节,舞曲的主题旋律先由强有力的和弦整齐奏出,随后,高声部的乐句运用附点节奏和各种连音的创作手法,体现出浓郁的匈牙利舞曲风格。而低声部则采用切分的节奏型,演奏时右手需把节奏的韵律表现出来,另外不能忽略左手第一拍上八度或单音重要的低音音响基础作用,这样低声部才能与高声部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并较好地烘托高声部的旋律。此时,学生应在教师引导下,从以上片段的处理中体会到低声部在四手联弹中的重要作用:在某些乐段乐句中,低声部充当的不仅是配角的角色,有时甚至处于主导的地位,在演奏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对高低声部的音响比例有所调整平衡。此外,教师还应指导学生从自身的合作演奏中对乐句的划分与呼吸有更加深入的认识,使他们懂得只有在音乐语气的处理上保持统一的步调,才能使乐曲中的高低声部在扮演好各自角色的基础上达到和谐统一。

17~32小节,高声部的旋律乐句是附点节奏与切分节奏的结合,弹奏时除了节奏型所对应的强弱处理外,还应把左右手的高音(旋律音)恰当地突出,和声部分稍弱以便旋律声部更好的表现。低声部仍以切分节奏型为主,弹奏时仍需重视左手低音音响的支撑作用。由此可见,在四手联弹的演奏中,只有两位演奏者在技术和情感上融为一体,才能弹奏出如一位演奏者左右手配合般的默契效果。除此之外,教师在课堂上需要求学生对自己以及合作者每一个声部的地位和它们之间的关联清晰明了,并启发学生通过案例的学习充分认识到四手联弹中各个声部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的关系,因此应严格按每个声部所处的地位和关系来处理演奏中的主次问题。

2)乐曲B段(49~84小节)。49~84小节是全曲的中段,它以活跃的音型、急骤的速度、丰富的强弱变化生动刻画了匈牙利人民热情奔放的性格和纵歌欢舞的场面。第49~54小节,每两小节为一个小分句,小分句运用向上模进的音型层层推进至55小节第一拍强拍(最高点),而后的55~58小节则采用向下模进的音型结束乐句。55~58小节高声部的右手部分与低声部的左手部分都是处于主导地位的旋律声部,需要求学生在课下先进行单独的声部练习后再进行这两个声部的合奏练习,亦可将两个声部中的一个声部轮流与其余的一至两个声部进行组合练习。这种多声部组合的练习使学生在聆听横向旋律的同时还能感受到纵向和声丰满的音响效果,锻炼了学生立体思维的能力及听觉的立体空间感,并能在演奏中主动发现问题,同时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这大大改变了学生上课依赖老师单向指导的传统教学模式,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理解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综合考虑问题的能力,因此这种方法不失为训练四手联弹行之有效的一种手段。

63~68小节高声部的左手仍保持着前面乐段清晰跳跃的舞蹈节奏,而右手向上模进音型的乐句则由腾飞旋转的快速十六分音符组成,再加上低声部右手主题旋律动感的节奏,呈现出多位踏着不同节奏、跳着不同舞姿的舞者热情欢舞的场面。69~72小节、77~80小节高声部较之前的单音旋律增加了和声声部。因此在演奏中应有所侧重,突出旋律音的主导地位并重视和声声部的辅助作用,85~137小节为乐曲的A1段再现部。这个案例看似简单,但是无论横向还是纵向都有可塑性,能锻炼学生的多项思考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选择这个案例不仅使学生在课堂上能配合教师授课,还可以在课后与其他同学共同寻找处理问题的最佳方案,真正发挥了启发式教学的作用。

4 结束语

案例教学法以其形象、直观、生动的形式和易于学习、理解的优势,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同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凸显了“以案例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而四手联弹作为高校钢琴重奏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过运用案例教学使学生对一系列典型性作品进行学习积累,同时对新旧知识实行优势整合,总结出钢琴重奏教学的一般规律和特殊性,为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促使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在与学生的教学互动中得到提升,真正达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樊禾心.钢琴教学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43.

钢琴教案范文2

关键词:钢琴课;学前教育;课程改革;师范生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1-0035-02

钢琴弹奏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也是幼儿园教师必备的职业基本功。钢琴课在学生的专业技巧课中占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无论是实施素质教育还是进行艺术师范生的培养,钢琴弹奏技能具有关键的作用,它大大地提高了学生们对音乐的分析、理解和表现的能力,从而陶冶学生们的艺术情操,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和师范生的培养目标,因此,进行艺术幼儿师范钢琴课的课程改革,完善钢琴课的课程体系,使钢琴课更好地适应幼儿园教育是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教师必须思考的课题。

一、课改前钢琴课程的内容

在课改前,钢琴课的教学内容以传统的钢琴专业基础教程为主,学生考试前要完成一定数量的钢琴练习曲和乐曲的弹奏。具体内容如:(1)一年级:完成拜厄钢琴基础教程第82课之前的练习曲;(2)二年级:完成拜厄钢琴基础教程第88课至车尔尼钢琴基础教程(作品599)第45课之前的练习曲;(3)三年级:完成车尔尼钢琴基础教程(作品599)第46课至第80课的练习曲;(4)四年级:完成车尔尼钢琴基础教程(作品599)第81课至车尔尼钢琴流畅练习曲(作品849)第14课的练习曲;(5)五年级:完成钢琴曲的弹奏。

二、钢琴课程改革的初步设想

在以往的钢琴课程学习中,一些学生对枯燥的钢琴练习曲不感兴趣,平时不练琴,临考前突击练习一首练习曲,考试时赌运气,侥幸通过考试。由于学生平时不按教学计划完成钢琴课作业,随着课程的加深,识谱越来越困难,学生无法形成继续学习钢琴所必须的前期积累和学习自信心,完成作业越来越力不从心,造成了学生“不识谱―不爱练琴―不爱上课”的不良后果。

为了加强学生的实际弹唱能力,督促学生练琴,及时完成钢琴课的学习内容,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逐步对钢琴课程内容进行如下调整:(1)一年级:完成拜厄钢琴基础教程第82课之前的练习曲;(2)二年级:完成拜厄钢琴基础教程第88课至车尔尼钢琴基础教程(作品599)第45课之前的练习曲;()3三年级:完成车尔尼钢琴基础教程(作品599)第46课至第80课的练习曲;(4)四年级:儿歌弹唱20~30首。

三、在钢琴考试的过程中跟踪钢琴课程改革的效果

1.调整考试内容。为了顺利实施钢琴课程改革的方案,保证良好的钢琴课堂教学效果,对学生钢琴考试内容进行如下调整:(1)将以往的考试“三抽一”调整为“九抽一”。(2)将以往的考试前两周公布考试内容调整为开学初公布考试内容――九首必弹的练习曲。考试时从九首练习曲中抽签确定考试曲目。

2.具体实施步骤。(1)初步形成考试方案。(2)征求钢琴组任课教师建议。(3)完善钢琴考试方案。(4)再次将考试方案下发每一位钢琴课任课教师,征求建议。(5)综合每一位钢琴课任课教师的合理建议,向学生公布“钢琴课期末考试内容及要求”。(6)再次向学生确认并公布“钢琴课期末考试内容及要求”。

附:钢琴课期末考试内容及要求。(1)考试内容:一至三年级学生弹奏练习曲九课抽一课考试;四年级学生弹奏儿歌边弹边唱,其中必弹儿歌一首,另外四首现场抽条弹唱一首。

一年级上学期:拜尔:14、16、18、19、21、24、25、29、30

一年级下学期:拜尔:46、48、55、57、60、78、80、81、82

二年级上学期:拜尔:88、89、90、94、96、97、98、100、102

二年级下学期:599:20、21、26、28、30、36、38、40、45

三年级上学期:599:46、49、51、54、55、56、57、60、61

三年级下学期:599:64、66、68、69、70、71、73、77、80

四年级上学期:必弹儿歌:《数鸭子》;四抽一儿歌:《学做》、《找朋友》、《丢手绢》、《粉刷匠》。四年级下学期:必弹儿歌:《苏珊娜》;四抽一儿歌:《布娃娃弹琴》、《好妈妈》、《赛船》、《愉快的梦》。(2)超进度的学生按照849程度四抽一;299程度二抽一;740以上程度自选一首的要求参加钢琴考试。

3.严格考试要求:(1)学生进入考场考试需携带学生卡或身份证。严禁替别人考试和找别人替考,违犯者按校规处理。(2)学生抽条确定考试内容,严禁私自换条。(3)钢琴考试不及格,需要参加补考的学生,仍然按照期末考试的办法,九课抽一课确定补考的具体内容。

四、考试成绩分析

1.全校36个班级参加考试,及格率由上一个学期的68%上升到69%;及格率最高的年级是四年级:及格率80%,及格率最低的年级是三年级:及格率58%。

2.不及格的学生90%为0分;能弹奏考试曲目的学生多数都能达到及格标准。

3.不及格的学生主要集中在二年级和三年级。

4.缺考的学生主要集中在四年级,这些缺考学生多数为平时不上课的学生。

5.全校钢琴课成绩不及格的学生主要集中在一~三年级的舞蹈班,其中一年三班27人,11人及格,及格率41%;二年三班29人,6人及格,及格率23%;三年六班27人,16人及格,及格率41%;估计与钢琴学习经验匮乏、练琴少、心理素质差、学习主动性差等因素有关。

6.替考现象基本杜绝,大部分学生主动出示身份证、学生卡。

7.钢琴课程改革方案实施后,学习和考试的课量增加了,难度加大了,学生不及格的人数没有增加。

8.钢琴考试各考场遵照学校的要求,考前检查学生的学生卡或身份证,防止学生替考,严明考试纪律,使学生感受到了学校严抓钢琴学风、严把考试关的决心和态度,有利于严谨学生今后的钢琴学习。

五、钢琴课程改革方案显示的积极效果

1.四年级学生的钢琴课内容由练习曲改为儿歌弹唱,使学生的学习任务与小学及幼儿园的业务要求紧密结合,增加了学生学习钢琴的动力和学习兴趣。

2.经过4个学期的坚持和努力,钢琴课严格按照新的课程标准教学,钢琴考试各考场遵照学校的要求,考前检查学生的学生卡或身份证,防止学生替考,严明考试纪律,基本杜绝了替考现象。

3.坚持钢琴教学和考试的量的积累,使学生感受到了学校严抓钢琴学风、严把考试关的决心和态度,大部分学生开始调整学习钢琴的状态,逐步加强钢琴学习。

4.严格把好钢琴补考关,使学生放弃补考蒙混过关的想法。

六、今后需要思考的问题

1.有一部分学生上课态度好,学习认真,但接受钢琴课知识较慢,考场心理素质较差。考试成绩不理想,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2.调动学生学习钢琴的积极性,要从加强钢琴课学习指导入手,具体方法将逐步完善。

钢琴教案范文3

【关键词】高职 学前教育 钢琴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80-02

高中学前教育专业从本质上来讲其所教授的对象并不是钢琴专业的学生,也不是音乐院校中具有钢琴功底的学生,对于这些学生来说,很多人都是第一次来接触钢琴,更重要的问题是,很多人在这之前根本没有接触过钢琴这样事物,并且没有钢琴弹奏的基本知识和弹奏能力,学生的钢琴基础参差不齐,这些问题都给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带来的一定的困难。特别是高职钢琴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好基本的钢琴的技能,不仅如此还需要学生学会如何进行歌曲的即兴伴奏,提高学生自身的演奏能力,这些对于高职的钢琴教师来讲是十分具有挑战性的,并且想要更好的去面对这一问题,就需要教师积极的去进行探索,并且做到因材施教。那么,如何更好的帮助学生去进行高职钢琴教学的学习呢,下面作一简述:

1.应用导学案的学习方法

导学案这一学习方法的出现为高职的钢琴教学提供的一个新的教学方式,同时也让钢琴教学变得更加贴近学生。这种学习方法让教师拥有了更多的教育资源,与此同时,使用这种教学方式也真正的把学生放在了教学的主体。而且导学案的出现本身就是符合我国新课程标准以及素质教育要求的,其最大的特色就是可以真正的去指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参与合作学习,并且让学生主动的去探究钢琴知识,特别是对于初学钢琴的学生来说,在进行钢琴初学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必须要背以及了解的相关知识,特别是在一年级的基础训练中。导学案其使用的方法是把第二天所要学习的内容和学习重点提前化,教师在进行导学案的布置的过程中需要提前对学生所预习的内容、方法以及要求进行明确的规定和要求,以此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关注到学习的重点。同时教师在进行导学案的任务布置的时候可以通过留下问题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自身对于所要进行自我学习的内容有所疑惑,这样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在进行预习的时候集中注意力,更认真的去学习新的内容的同时也提升了自我学习的效率。

2.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

应用合作学习这一种教学方法不仅仅可以帮助高职钢琴教学在教学上有所改进,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高职学生在进行钢琴学习的过程中更加方便,并且培养了高职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兴趣。同一组的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为单位,在对老师所讲述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和探讨。同时需要在这一基础之上,组内的不同人员对于同一问题进行有组织的、有秩序的相互之间进行讨论以及沟通,进而来进一步的对于教学内容进行理解以及应用。这样的做法有助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想法,更好的帮助学生去进行创作,并且很多时候学生之间的共同语言更多,而且可以相互进行学习。这种学习方法主要适合二年级的学生去应用,在高职学生二年级的时候,其主要的学习目标就是更好的去学会如何进行即兴伴奏,应用合作学习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互相交流并且互相考核,在能够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的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去学习和掌握钢琴曲的弹奏方式。

3.注意基础教学

在进行教授的过程中,最重要的过程中就是基础阶段,只有基础打好了才能真正的去帮助学生去进行学习,让学生掌握好弹奏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概念,如:断奏、连奏、跳奏、贡枯弹奏法、左右一手交替奏法、乐曲分句时的换气奏法等等,这些不同的方法在学生进行学习的时候都需要教师进行指导,如果教师不注意这方面的指导就会导致学生陷入一种困境。如果不在一二年级打好基础,那么学生在进行三年级的课程学习的过程中会格外的困难以及吃力。

根据以上讨论可以知道,在高职钢琴教学中,想要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教材的选择的时候,应当以传统实用为主并且兼顾教材的重要性;在进行教学模式选择的时候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的基础教学,只有基础好了才能够更好的进行学习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昱霏.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之探索[J].经济研究导刊,2011,25:300-301.

[2]王丽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09:179-180.

钢琴教案范文4

关键词:钢琴教学;音乐专业;教学效果

一、高校钢琴教学的不足之处

1.忽视了基础理论的教学

钢琴教学要注重多方面的知识培养,不仅要求学生对钢琴基础知识的掌握,更要注重钢琴弹奏的手法和表演。一般情况下,优秀的钢琴表演者在表演钢琴时不光是展现绚丽的手法,演奏者对

其演奏的作品也具有深入的理解。但是学生们在学习钢琴时,会有只掌握指法和琴谱演奏的错误想法,对钢琴缺乏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所以,教师在进行钢琴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们清楚地了解到钢琴演奏的技术性,还要让学生将情感从琴键中以音符的方式传达出去,从而让观众理解演奏者所表达的情感。因此,要全面系统地在高校进行钢琴教学,让学生对钢琴从基础到演奏有一

个整体的认识,从而使学生独立完成演奏,而不是模仿,使学生能够形成自己的演奏风格。

2.教学模式缺乏科学和系统的概念

目前普遍的高校钢琴教学模式都有一个明显的不足,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进度的偏重,这样就很容易忽视了教学内容的逐渐深入和提高。对于高校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讲,如果教学的内容不够深入彻底,就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质量,进而影响到其今后的个人发展。但是由于教学任务及其他种种原因,这种偏重进度的钢琴教学模式仍然还占有很大的比例,所以,为了达到教学的质量,应当树立起科学系统的教学计划。

3.学生对音乐的听觉意识不够敏感

在进行钢琴教学的过程中不难发现,音乐专业的学生也仍然存在这样的问题,就是在学习钢琴演奏时,注意力都主要集中在用眼睛去看每一个对应的琴键,而不是用听力去感知琴键所对应的音符,在弹奏的过程中,就容易忽略掉对音色和音准的感知。由于流行音乐的广受欢迎,现在也很少有学生会主动接触钢琴曲或演奏会,这样很难在平时锻炼出学生对钢琴的乐感。

二、提高高校钢琴教学质量的方法

1.制定科学化、系统化的高校钢琴教学计划

目前我国高校主要的钢琴教学模式是采用个性和共性的教学方案。至于如何选定教学模式、如何更有效地利用结合这种教学特点,还应当主要针对高校的实际情况,结合高校教学模式来制定。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案有利于提高高校钢琴教学的质量。共性教学,其目的就是以集体课的形式授课。就是在班级集体教授钢琴的理论基础知识,再通过组织小组进行小规模的集体教学,主要是为了传授具体的钢琴弹奏技巧,可以对全组的学生布置练习曲目,进行统一练习,并针对每课时的内容逐步分解讲解,让学生掌握弹奏的技巧和要领。共性教学的优点就是能够提升教学效果,并且学生也可以通过小组练习达到互相学习、互相督促和探讨的目的,进而提高了高校钢琴的教学质量。个性教学就是在共性教学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和辅导重点进行钢琴教学。

2.重视钢琴伴奏的教学

钢琴教学也是对音乐艺术的延续和培养。钢琴教学不仅是教师将钢琴知识和弹奏技巧传授给学生,还要在技能传授的基础上,同时培养学生的丰富想象力,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感知和想象去理解钢琴作品的感情。教师也可以利用高校的业余活动鼓励学生参加钢琴演奏,达到锻炼学生钢琴伴奏和即兴伴奏的能力。将平时课堂教学的积累,运用到现场的发挥中去,提升学生的钢琴演奏能力,

提高教学质量。

高校是我国未来人才的培养基地,所以,高校钢琴教学承担着高校音乐教育目的的重要责任,高校要根据社会需求培养出音

乐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钢琴教案范文5

关键词:《钢琴》;《钢琴教学法》;互动实践

长期以来,高等师范院校在钢琴专业必修课中,往往以训练学生个人演奏能力为主,却忽视了学生专业从教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学生毕业后从教能力的缺乏。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与目前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如何通过进一步完善高师钢琴教学法课程设置,使学生在钢琴专业技能课学习基础上,既能掌握“怎样学”,又能懂得“怎样教”,加强毕业生的钢琴教学实践能力,是高等师范音乐教育改革和学科建设的方向。

一、高师推行互动实践型教学模式的依据

《钢琴》在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教学中,是学习音乐各相关课程的基础、并直接与基础音乐教育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联系、培养学生从事音乐教育工作基本能力的一门主干课程,目前已成为高等师范院校钢琴教学的主要内容。当前的《钢琴》学习中,教师大多是以一对一的形式培养学生的钢琴弹奏能力,以加强、提高学生的个人演奏能力为主。

近年来,随着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高师学生扩招数量在逐年增长,生源质量普遍下降,学生整体素质普遍不高。他们踏上工作岗位后,即使有很强的钢琴演奏能力,但仍表现出诸多不适应教学工作的现象,不能很好地开展学校音乐教育的各项工作任务,作为高师钢琴教育专业毕业生,所应该发挥的作用不能得以发挥。而高等师范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向学校输送合格的音乐教师,这就要求高师钢琴教学在向学生传授基础理论知识、指导学生提高实践伴奏编配和弹奏技能的同时,也要教会学生适应学校音乐教育,提高他们的实际教学能力,走出特有的师范性之路。

《钢琴教学法》是让高师学生了解与钢琴教学有关知识和方法的一门理论课,研究的是钢琴教学中的各种技术方法,探索其中的规律,并涉及到心理学、教育学、美学等诸多学科的系统性教学方法。

二者实现互动教学模式,形成“教”与“学”相互促进的高师钢琴教学格局,让学生在掌握音乐理论知识、技能的同时,也掌握教学方法,为高师音乐系学生过渡到合格的学校音乐教育者搭建“桥梁”,弥补高师音乐教育的不足,以利于提高音乐教师师资的整体素质。

二、高师实施互动实践型教学模式的方案

1.在《钢琴》授课中渗透《钢琴教学法》教学,培养学生教学水平

在《钢琴》授课中渗透《钢琴教学法》教学,要求教师在上课时不仅要教会学生系统了解钢琴乐器的性能、发音原理等理论知识,掌握正确的弹奏姿势和基本弹奏技巧,而且也教给学生诸如状态保持、演奏时技术的处理以及《钢琴教学法》课程中钢琴课的教学方法、内容、形式,等等,揭示培养多层次的、全面发展的钢琴演奏人才和钢琴教师队伍的内在规律,让学生在获得和掌握系统、完整、细致、全面的钢琴演奏及教学理论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其钢琴弹奏技能水平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构建钢琴教育理论知识结构,具备与钢琴教学有关的全面的基本知识和能力,熟悉有关的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由此逐渐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从“学钢琴”的过程中不断领会和培养“教钢琴”的能力,进而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创造性地从理论高度提高学生的钢琴教学水平,使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也掌握钢琴教学的基本能力,达到双赢的效果。同时,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打破传统《钢琴》教学“一对一”的教学模式,采取人数适中的小组课或集体课,即通常所说的由一对一的“小课”变为一对多的“大课”,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也能够学到授课教师“教”的方法。 转贴于

2.在《钢琴教学法》授课中渗透《钢琴》教学

钢琴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教师要将其中的艺术性部分、技术性部分、理论性部分、实践性部分,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与教材,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师与学生的个性特征,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等内容进行系统化的梳理、归类,从而促进教育教学效果的提高。作为毕业后从事钢琴教育事业的高师院校毕业生,教学能力与弹奏能力是相辅相成的,要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必须拥有大量的理论知识、宽阔的艺术视野和较强的弹奏技巧作为基础,从而积累一定钢琴技术文化的内涵。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实现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技巧的融会贯通,引导学生掌握学习规律,调动他们自我学习的积极性,使之掌握学习钢琴的途径和方法,提高课堂的整体驾驭能力。因此,在《钢琴教学法》授课中渗透《钢琴》教学,让学生循序渐进,扎扎实实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演奏技巧,提高《钢琴教学法》学习的积极性和实用性,学生在《钢琴教学法》课程的学习中,才能获得更为有用有效的理论知识,确立起比较清晰、系统、完善、科学的教学理论与教学指导思想,从而在以后从事教学时加强理论性指导,使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所以,在教学中,《钢琴教学法》的授课方式应将《钢琴》课程中的理论课、讲座课与演奏实践相结合,教师在教学法课上应从以往的理论知识传授为主转向启发式、讨论式、开放式的教学,使学生的知识结构由静态的钢琴音乐文化赏析向钢琴教学动态的能力结构拓展转移,实现《钢琴教学法》与《钢琴》教学的结合。

三、高师实践互动实践型教学模式的效果

在2008年的教改中,高师《钢琴》与《钢琴教学法》的互动实践型教学通过验收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体系安排上,虽将《钢琴》与《钢琴教学法》课程实现了融合教学,但各类钢琴知识与教学技能往往成独立分割状态,没有实现很好的互动和渗透,通常以互相独立的知识点呈现在学生面前,致使他们无法将各知识点融汇贯通,从而掌握一套完整的钢琴教育知识体系。另一方面,《钢琴》与《钢琴教学法》课程实现了融合教学,打破了传统“一对一”的教学模式,改为集体课教学。高师钢琴集体课中所面对的“材”是一组音乐禀赋有差异、技能技巧有高低、身体条件有区别、文化积淀有深浅的能力不同的学习者。因此,如何在面对众多具有不同音乐禀赋、技能差异、能力不同的学习者的集体课中,施以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是教学的又一重难点。

在未来高师《钢琴》与《钢琴教学法》的互动实践型教学的践行中,加强课程融合并使其相互补充、协调、合作,积极进行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方面改进,实现二者的紧密结合,使学生掌握钢琴教学的规律、教学方法并及时地运用到学习和就业后的教学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针对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集体课堂教学,还要加上切合实际的小组课和课外辅导,对条件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让学生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出发,从接受能力和实际效果出发,在掌握正确的弹奏姿势和基本弹奏方法的基础上,系统、全面地了解掌握“钢琴教学法”是当前高师钢琴教师应研究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马棠华,李清涛.高师《钢琴教学法》教学初探[J].钢琴艺术,2004,(08).

钢琴教案范文6

音乐无国界,钢琴音乐作为重要的音乐形式之一,它起源于欧洲,但是随着世界文化交流的增多,钢琴音乐已经流行于全世界。我国作为一个历史文明古国,其自身有着悠久的民族音乐文化,通过与钢琴音乐的融合,能够更好地向世界展现出我国民族音乐的特点,提升世界对我国民族音乐的认识。从钢琴音乐传入我国以来,我国的音乐人才已经创作出许多的民族钢琴音乐,并且在世界钢琴音乐史上也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当前我国民族钢琴音乐体系的构建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果不能够及时解决,将会影响到今后我国民族钢琴音乐的发展。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我国应该要做好民族钢琴音乐体系构建,不断丰富我国民族钢琴音乐形式,从而实现我国民族钢琴音乐文化的繁荣。

1 多元化理论下民族钢琴音乐体系构建策略

1.1 制定科学完善的教学目标

民族钢琴音乐要想实现多元化发展,就需要不断吸收我国多样性的民族音乐,从而增强我国民族钢琴音乐的发展水平。但是在以往的钢琴音乐教学中,由于教师对教学目标不够重视,导致教学方向和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偏差,从而影响到民族钢琴音乐的进步。当前我国许多高校在进行民族钢琴音乐教学时,虽然都涉猎到中国民族音乐,但是与本土民族音乐的介绍相对较少,这样使得学生不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感受不到钢琴音乐与民族音乐之间的紧密联系,从而降低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教师应该要明确自身的教学目标,找到更适合本学校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案,增强学生对民族钢琴音乐的认识,在今后的学习和创作中能够将更多的民族音乐融入其中。教师在教学时,还要积极构建完善的钢琴课程体系,真正实现钢琴民族化教学,在教材的选用、教学曲目的确定以及演奏技能上更要突出民族钢琴音乐的特色。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努力为学生打造良好的民族钢琴音乐学习环境。

1.2 提升教师的民族音乐文化意识

教师在进行民族钢琴音乐教学时,应该要提升自身的民族音乐文化意识,这样才能够达到教学目标,为学生今后民族钢琴音乐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在传统的钢琴教学中,教师大部分比较重视外国经典钢琴作品的讲解,从而忽视了我国民族钢琴音乐的教学,学生长期在这样的状态下学习,无法更好地了解自身的民族音乐文化,也就不能够将钢琴音乐与中国民族音乐的融合,从而降低我国钢琴民族音乐的发展质量。提升教师的民族钢琴音乐教学质量,首先,就要增强教师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认识,重视民族音乐的多元化,了解各个民族音乐的特点,这样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游刃有余,给学生介绍更多的音乐知识,满足他们民族钢琴音乐的学习需求。其次,要努力实现音乐教师教学思想的多元化。钢琴音乐教师在教学时不仅需要有比较高的专业技巧,同时还要有着比较高的音乐文化素养,在思想上能够呈现出多元化的状态,吸收百家文化之长,汲取我国不同民族音乐文化的精髓,为学生创建更加宽松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充分感受到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调动他们学习民族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今后的创作中将钢琴与民族音乐完美融合,促进我国钢琴民族音乐更好的走向世界。最后,教师要实现授课形式的多元化。钢琴技巧的提升不仅需要学生的日常练习,同时也需要教师的良好指导。教师可以采用欣赏式、讲座式以及比赛式的教学形式来讲解钢琴音乐知识,调动他们学习民族钢琴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3 拓展多元化民族钢琴音乐教学理论

当前我国还有许多的民族音乐文化没有被充分开发出来,这样就导致大量民族音乐资源文化的浪费,不利于我国民族文化走向世界。高校作为培养音乐人才的重要基地,教师应该要不断丰富其多元化的民族钢琴音乐教学理论,给予学生更多的民族钢琴音乐学习指导,让他们认识到民族钢琴音乐学习的重要性,从而为我国今后民族音乐的发展奠定人才基础。拓展多元化民族钢琴音乐教学理论,教师就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来制定教学方案,让学生对民族钢琴音乐有更多的学习兴趣,感受到我国民族音乐文化魅力。教师也要积极推动相关理论知识的构建,如要加大对一些民族音乐的调研研究,分析出这些民族音乐的特色,并结合这些特色来探讨相应的发展理论,找到更多的民族音乐发展空间,为我国钢琴民族音乐的进步提供强大的理论保障。在教学理论研究中,要特别重视对学生的情感培养,让他们认识到民族音乐的重要性,在学习时可以将民族情感融入其中,这样既能够提升学生对民族钢琴音乐的理性认识,又可以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满足他们的钢琴音乐学习需求。

1.4 构建完善的民族钢琴音乐实践环节

民族钢琴音乐的学习不能够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还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实践,这就需要高校为其构建完善的民族钢琴音乐实践环节。学生在这样的实践中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的演奏水平,在情感的把握上也会更加准确,技巧处理上更加娴熟,从而逐渐形成自身特有的演奏风格。在进行音乐实践时,既可以是校内钢琴音乐实践,也可以是校外实践。例如,校内的民族钢琴音乐演奏会、音乐会以及学术交流音乐会等,校外的如学校间的音乐交流会、民族钢琴艺术下乡活动、钢琴艺术进社区等实践形式,学生通过这样的实践,可以更好地了解民族钢琴音乐,同时也能够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为钢琴音乐在中国的发展奠定群众基础。在世界音乐交流会中,这些民族钢琴音乐会显得别具一格,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能够丰富世界钢琴音乐形式,使其在钢琴音乐史上有着独特的艺术性。因此,在今后的民族钢琴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要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让他们更好地学习民族钢琴音乐知识,为今后我国民族钢琴音乐的发展提供优秀人才。

钢琴教案范文7

选择合适的教材

当前,儿童钢琴教材可谓“琳琅满目”,教师为学生选择教材时,在充分考虑教材的技术性、系统性和民族性的同时,尤其要考虑其趣味性,为儿童钢琴教学的顺利进行奠定教材基础。为此,笔者提出如下意见供参考:

《中国儿童钢琴教程》(应诗真编著)是一套将趣味性、技术性、系统性、民族性结合得较好的教材,全书共四册,每册均分课编写,每课都附有教学提示,讲解本课程的目的和要求。从第二册起,每课都有基本练习,练习曲、复调、中国乐曲、外国乐曲。这套教材除了收录初级教学常用的《哈农》、《拜厄》、《车尔尼》(作品599、849)、《布格缪勒》、《巴赫初级教程》、《巴赫小前奏曲》、《汤普森》、《克拉克钢琴教程》外,还大量增加了王震亚、李重光、桑桐、周广仁、丁善德、古利特、杜弗诺伊等中外作曲家的作品,其中有大量中国作品,包括不同民族、地区、风格的民歌改编曲,在编著体例上表现出以我为主、洋为中用、兼容并蓄、众美皆备的特征。

《幼儿钢琴教程》(李斐岚、董刚锐编著)是趣味性、民族性较强的儿童钢琴入门教材,全书分上下两册,包含多种音乐性质的乐曲、音乐基础知识、识谱能力训练、技术性预备练习等等,而且上册的乐曲多配有教师伴奏谱,音乐内涵丰富、充满童趣,易于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因此非常适合作为儿童钢琴入门的启蒙教材。周广仁先生称“这是具有中国民族特色,又符合科学规律的容易被幼儿接受的钢琴教程”。

《和爸爸妈妈一起弹钢琴》(刘聪改编)是一套专门为初学儿童及父母共同学钢琴而改编的钢琴四手联弹系列教材,具有趣味性、技术性与艺术性。全套共三册,把许多儿歌、民歌、名歌名曲旋律改编成为四手联弹形式的钢琴曲,力求通过家长参与学习的方式,帮助琴童度过钢琴学习中相对单调乏味的初级阶段,使他们能够运用有限的技术去领略音乐的乐趣与魅力。

从沟通中开始

在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误把“严厉”当“严格”,上课板着脸,在指出学生技术上的错误时从不表扬学生,总是批评学生这也不对那也不对,甚至嘲讽、羞辱学生,学生不能从学习中得到乐趣,更没有成就感,必然会产生厌学情绪。儿童钢琴教学的实践表明,教师要想顺利地施教,首先要付出爱心,真心喜欢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从各方面与学生沟通,加强对学生的了解,与学生建立友好、平等的师生关系,从而赢得学生的尊敬与爱戴,为师生愉快合作、防止和克服学生厌学情绪创造有利条件。当发现学生出现厌学“苗头”时,教师可描述学生近来的学习情况,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及原因,然后和学生共同寻找解决的办法。为了取得良好的效果,这项工作应在时间充足的前提下进行。办法商定后,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实施,如果碰到不能一次性解决的问题,如学生不喜欢弹奏的五指练习、音阶、琶音、练习曲、复调等等,就应继续和学生商讨,直到找出可行的方案。在这种平等和谐的气氛下,学生会觉得自己是被尊重的,愿意与教师合作并积极地面对问题。

在表扬中点评

当教师为学生的演奏做点评时,注意力不应放在挑错上,要从表扬孩子取得的成绩开始,然后再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学生弹奏得较好时,老师比较容易点评,要注意的是取得的成绩不能只是简单地说个“好”,而是要对学生弹得好的地方进行描述。当学生弹得较差时,无论学生弹得再糟糕,也要找出学生弹得好的地方开始点评。例如:学生雯雯弹奏的《在滑冰场上》不流畅,有多处停顿,无三拍子的节奏韵律,我的点评:“第4至6小节的小连音弹得很好,弹出了溜冰时的滑行感,第1、2小节的三拍子要做出强弱弱的节奏韵律,这样就有转圈滑冰的感觉了,曲子还要熟练噢,不然就像你在溜冰表演时总是摔跤一样!下次上课老师可不要看见你摔跤哦!”雯雯听完笑着说:“老师,我下次溜冰保证不摔跤!”

接纳学生的负面情绪

美国著名国际亲子沟通专家阿黛尔•法伯(Adele Faber)和伊莱恩•玛兹丽施(Elaine Mazlish)认为“孩子的情绪直接影响到他的行为,当他情绪良好时,表现就好,接纳他的情绪可帮助他获得良好的情绪。”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有时会出现负面情绪,这时教师不但不能否定这种负面情绪,反而应该通过说出学生的感受来帮助他们克服自己的负面情绪,这就是接纳。只有当学生的负面情绪被接纳,才有改变的可能。请见如下两个案例:

【案例1】我为学生英子布置了一首练习曲。英子说“这首曲子真难听”,我说“不会啊,这曲子挺好听的呀”,接下去我们之间的对话是:“我讨厌弹这首曲子”“你不乖,不是个好学生”,“曲子太难了”,“你都没弹怎么知道,只是想偷懒!”……这时学生的情绪被否定,很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虽然最后英子还是勉强弹了这首练习曲,但却花了比以前同等程度5倍的时间练习。

【案例2】我为学生雯雯布置了一首练习曲。雯雯说“这首曲子真难听”,我说“好像你不太喜欢这首曲子哦”, 接下去我们之间的对话是:“太沉闷了” “这首曲子好像没有引起你的兴趣哦”,“是的,我喜欢上次那个圆舞曲” “你好像比较喜欢欢快的曲子哦”,“是的,我想等我弹完这首曲子,您再布置一首圆舞曲给我”,“好的,我们说定了”。结果是,雯雯弹这首练习曲花的时间与此前相差无几,甚至更少一些。

在钢琴学习的过程中,当学生出现负面情绪时,教师应当从接纳学生的负面情绪开始,再适当加以引导,使学生受到鼓励,胜任愉快地学习。

举办学生音乐会

定期为学生举办汇报音乐会,并邀请家长参加。这样做的好处是:

首先,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音乐会既是学生学习成果的汇报会,也是钢琴演奏技能的竞技场,为了参加演奏会,学生会比平时更加努力练琴,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增强学习兴趣。

其次,可以积累学生的演奏经验。举办音乐会是提高学生钢琴演奏水平的契机,也是为学生将来参加各种钢琴考试、比赛、表演提供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培养音乐表演能力尤其是健康的心理能力,减少恐惧感,增强自信心。

再次,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音乐会观摩,学生可以与他人比较,更清晰地认识演奏的异同得失,明确学习的方向,增强自信心,从而提高钢琴演奏水平。

在音乐会上,教师可以安排为音乐会实况摄录,在音乐会后逐一为学生回放演奏录像,让每位学生对自己的演奏进行个人评价,也对其他学生的演奏进行点评,最后再由教师做总结。

建立钢琴学习档案

随着钢琴学习的深入,学生掌握新的演奏技巧的难度也逐渐加大,学习进度较为缓慢,而学生的鉴赏水平却相对提高较快,总感觉不到自己的进步,因而影响学习的积极性,并产生厌学情绪。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定期为学生组织钢琴集体观摩课,进行录音录像,并分别将每位学生的音像资料收集起来,建立钢琴学习电子档案,在观摩后进行对比分析,学生通过录像“看见”自己的进步,就会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在年度音乐会后的交流会上,教师还可再次组织学生集中观看上个年度的音乐会录像,结合每位学生的录像做对比分析,充分肯定学生取得的进步,使学生增强学习钢琴的兴趣和信心。

钢琴教案范文8

“心手合一”是演奏艺术的一种境界。钢琴表演艺术活动是通过演奏家的主体意识来控制手指、身体的运动,产生力效,营造力场,用一种特殊语言演绎音乐作品的过程。钢琴演奏应该是由“心”内的感情发展出动作来,实际上是一种生命内在律动的艺术呈示。钢琴演奏家只有由心及指,以“手”传情,将“心”的感情融入“手”之演奏中,才能构成真正的钢琴表演艺术。这就是“心手合一”的境界。

整合能力观下实施“心手合一”钢琴教学模式,在教学上有三个基本要求:

一、要注重学生内心听觉的发展,培养一双“能听到音乐的手”

内心听觉是音乐听觉训练的一个高层次的目标,对学生音乐能力的发展非常重要。瑞士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认为,听觉训练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将运动和声音的感觉“内化”(Intenalize),即记忆运动和声音感觉,补充和完善已有的感觉,使之保持于大脑之中。这种训练要达到动觉和听觉的统一,生理和心理的完美结合。在他的音乐教学体系中,听觉主要指内心听觉,它被定义为一种不依赖乐器和人声想象出音乐音响的能力。贝多芬的音乐创作与鲁宾斯坦的演奏艺术便是这一音乐能力的最好佐证。1816年后,完全失聪后的贝多芬,只能凭借“内在听觉”在无声世界中进行音乐创作。他晚期写下五首钢琴奏鸣曲(Op.101、106、109、110、111),以音乐表达最内在的自我,达到他一生创作的高峰。“肖邦音乐代言人”美籍波兰钢琴家阿图尔・鲁宾斯坦晚年双耳失聪,但仍然琴不离手。他像贝多芬一样,有无可置疑的“内在听觉”,还有一双“能听到音乐的手”――这是一双由内心想象而做出所需动作和演奏方法的手。

在德国音乐教育家中,K.A.马丁森曾指出音乐听觉的培养从一开始就应该成为教育的目的,齐格勒也提出一种“以心聆听”的教学方法。①英国理论家和教学法专家T.马太强调,演奏者要积极地聆听自己的演奏,更重要的是应具备“听到后面将要弹奏的音”的能力。匈牙利音乐学派的女代表M.瓦洛创建了20世纪初先进音乐演奏教学体系,她以听觉训练为出发点,主张演奏者“通过自己的内心听觉塑造音乐形象”②。

历史上,杰出音乐教育家对学生进行听觉培养,不乏成功的案例。利奥波德・莫扎特(教自己儿子小莫扎特学音乐)?熏德国钢琴教育家维克(女钢琴家克拉拉・维克的父亲),波兰钢琴家肖邦,俄罗斯钢琴教育家安东・鲁宾斯坦、尼古拉・鲁宾斯坦,德国钢琴家、指挥家和作曲家比洛(又译彪洛夫)等,都采用这种方法去促进学生专业听觉的发展。

由此可见,我们在听觉训练中,不仅要让学生聆听自己所弹奏的音乐,还要学生聆听教师所要求的音乐(包括教师的示奏和音乐家的演奏),更要让学生学会聆听自己脑海中的音乐,即出现在他们内心听觉中的音乐。事实表明,一切脱离听觉培养的教学方法,诸如:“以指法训练为主”,或唯技术训练(把长时间的程序化的“敲击”和机械弹奏,当成技术训练的唯一通用的手段)等方法,都会给学生的音乐发展带来极大的损害,无法培养学生真正的钢琴音乐才能。

二、让学生学会“在头脑里练琴”

(一)“在脑子里练”是创造性演奏艺术的先决条件

阿图尔・鲁宾斯坦指出:“思考就意味着在意识中演奏。”

美国学者麦克斯威尔・马尔茨在《心理控制术》一书中介绍过一些“在头脑里练琴”个案。他说过,亚瑟・施纳贝尔是一位世界知名的音乐会钢琴演奏家。实际上,他仅仅学了7年钢琴,也很少真正在键盘上长时间练习弹奏钢琴。有人质疑他练琴时间太少,他回应说:“我在头脑中练”。荷兰有一位叫C・C科普的权威钢琴教育家说,一首新乐曲应当首先在脑子里过一遍,先在脑海里记忆和演奏,然后再用钢琴键盘练习。他建议所有钢琴家“都要在头脑里练琴”。马尔茨博士引入上述案例,证明“在脑子里练”已经成为现代钢琴指导的重要基础。③

俄罗斯音乐教育心理学家根・莫・齐平在《音乐演奏艺术》中也有过精辟的论述:经过听觉意识的“演奏”,“用心理学家的话来说就是,‘通过大脑’的工作、‘不用实际乐器’的弹奏方法等,可以减轻演奏者解决技术问题的难度。”④他举例说,俄罗斯钢琴家格里戈里・金兹堡有时自觉地用“大脑”工作法和“想象”练习法来代替平时的钢琴练习作业。他坐在沙发上,舒适而平静地闭上双眼,不用钢琴,在大脑中以慢速从头至尾“演奏”每一部作品,并以绝对的准确度在自己的想象中推敲乐曲中的所有细节、每个音的发声方法和整个音乐织体。根・莫・齐平在著作中充分证明了“在头脑里练琴”是真正具有创造性的音乐演奏过程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⑤

(二)“在脑子里练”还要在教学中锻炼学生的心理控制能力

在钢琴演奏活动中,有一种对弹奏技术起支配作用的稳定的心理能力,影响着弹奏技术的有效发挥,这就是心理控制能力。这种控制能力与弹奏技能、音乐修养同等重要,是钢琴演奏技能的一种相对独立的能力。

心理控制能力是指在特定的情境中个体在完成某种任务的过程中所具有的心理活动特征、心理适应能力和心理调控能力。马尔茨博士原是一位知名的整形外科医生,当他发现整形手术能改变病人的外表缺损却无法解决其“心理伤疤”时,便开始从事“心理整容”的新事业。他花了近十年的时间跟踪接受过他外科整容手术的人,用“心理控制术”对他们实施情感和精神上的“整容”,以治疗他们的“心理伤疤”。博士通过大量案例,包括许多著名的职业运动员、企业管理人员、娱乐界人士的切身经历,阐明了“心理控制术”在改变人们生活中的神奇作用。⑦他认为,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幅描绘自己精神蓝图的“心像”。这个自我意象就是自己对“我是什么样的人”的看法。根据这些看法,每个人都可以从心理层面上构建了一个“自我”(或一幅关于“自我”的图像)。你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就会“按照这一类人的特点去行动”。⑧

焦虑引发的心理失控一直构成钢琴表演的一大障碍,而心理分析及心理控制术则是改变钢琴家自我意象的最有效的方法。智利钢琴家克劳迪奥・阿劳在《一个表演艺术家的心理分析观》一文中说过,“30余年来,心理分析帮助我在个人的心灵丛莽中找出一条路来,让我充沛的创造力畅流无阻。”“在我的理想学校中,心理分析是整个课程设置中不可缺少的一门。”⑨我们完全有必要也可以在钢琴技能实训过程中通过心理控制――应用于人脑的控制原则进行持续的“心理锻炼”。

锻炼学生的心理控制能力,首先,要在实训中唤醒学生自身内置的“自动成功机制”,学生将学会更有效的与自我意象沟通,能找到一个适合的、切合实际的,可以伴随他在整个演奏生涯中应对各种挑战的积极的自我意象,并让他在各种演奏中都能够释放自我、展示自我,能够发挥自己的“最佳功能”。其次,要在实训中让学生把演奏乐曲的手法在头脑里激活。让・法希纳在《琴语人生》一书中说过,“体操运动员会在心里想着要完成的动作?熏和体操运动员一样,钢琴演奏家只有把要演奏乐曲的手法在脑海里过一遍,才能真正理解自己要怎样弹奏音乐作品。”⑩

心理控制术的确是改变学生自我意象的最有效的方法。有个学生在相当一段时间里,每当上台演奏时,面对陌生人群总是手足无措、特别紧张,为此非常苦恼。最糟糕时,他不得不临时取消上台演出。随着自信心衰退,他不能再继续弹琴了。后来,我让他去找心理医生。医生指导他掌握自我心理调整法,帮助他使用这种方法逐步克服了过去经常在舞台上出现的焦虑和心理障碍。最后他成为我校最出色的学生之一。看来,表演问题还得从心理上好好解决。

大量的钢琴演奏实践证明,在演奏过程中,演奏技能与心理控制能力两者的有机结合,决定着演奏艺术效果。只有演奏技能与心理控制能力达一致时,才有可能获得最佳钢琴表演艺术水平。从根本上看,发展学生的心理控制能力,最重要的一条是教师要让学生在音乐上树立充分的自信,要保护学生表现音乐的热情。因为,音乐上有信心,技术上才有信心。自信心是对自我力量的充分认识和肯定,也是成功的演奏必不可少的心理保证。

三、运用“综合法”对学生进行音乐表现与

弹奏技术的同步训练

目前在一些艺术院校的钢琴教学中存在着以技术技巧为第一的思想。这种片面的教学思想致使学生拼命地孤立学技术,练技巧,以钢琴竞技代替钢琴艺术表演,为展现技巧而演奏。我们应该防止这种建立在单纯技巧基础上的错误观念及“唯技巧展现”的倾向对钢琴教育的负面影响。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孤立给学生纯技术训练,或纯音乐能力训练,必须始终保持学生技术能力和音乐能力的平衡发展。我们一开始就应该把弹奏技术训练与音乐表现能力训练紧密结合起来,并且对技术能力和音乐能力发展不平衡的学生,有针对性的实施差异化教学。

涅高兹早就采用过“综合教学法”,他说过,“教任何一种乐器表演(我们把人声也看作一种乐器)的教师首先应该教音乐,也就是说,首先应该是音乐的讲解者。这一点在学生发展的低级阶段别必要:这时绝对必须采用综合教学法……总之,他应该既是音乐史家,又是理论家,又是视唱练耳、和声、对位和钢琴弹奏的教师。”涅高兹指出,关键在于:当钢琴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技能实训时讲解音乐,其见解直接和表演实践联系起来时,会获得完全不同的意义。{11}

20世纪60年代,美国西北大学举行了一场“综合音乐感”的专题研讨会。与会专家们认定,“综合音乐感教学法主要是以强调整合化的并能够展现音乐某一方面与其他方面的关系的一种音乐教育。”{12}这次会议标志着“综合音乐感教学法”的诞生。今天,这一教学法已成为21世纪音乐教育发展的主流。

结 语

钢琴演奏艺术绝对不是单纯的“手”上技巧。“手”的外部动作形式和“心”的内部精神情感是不可分离的。弹奏钢琴的任何“手”的外部动作形式,无不牵动着人“心”内部的精神情感。“手”的外部动作创造来源于人“心”的内部精神情感的需要,同时又自然地、不可避免地表现着这种精神情感。“心手合一”的钢琴教学模式可以科学解决听觉培养与技术训练、音乐表现与弹奏

技术的关系,最终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专多能的高素质音乐人才。

①但昭义《少儿钢琴教学与辅导》,北京?押华乐出版社,1999年版,第45页。

②⑤〔俄〕根纳季・齐平《音乐活动心理学》,焦东建、董茉莉译,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第143、149、128、129、150页。③⑦⑧〔美〕麦克斯威尔・马尔茨《心理控制术》,洪友译?熏北京?押群言出版社?熏2007年版?熏第51―52、95―96页。

④〔俄〕根・莫・齐平《音乐演奏艺术――理论与实践》,焦东建、董茉莉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年版,第266、267页。

⑥周小静《钢琴之王李斯特》,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92―93页。

⑨〔美〕霍洛维兹《阿劳谈艺录》,顾连理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版,第47―64、268―277页。

⑩〔法〕让・法希纳《琴语人生》,北京?押中信出版社,2007年版?熏第150、111页。

{11}〔俄〕涅高兹编著《论钢琴表演艺术》,汪启璋、吴佩华译?熏北京?押人民音乐出版社,1963年版,第199、215页。

钢琴教案范文9

关键词:钢琴艺术指导;钢琴伴奏;钢琴伴奏能力培养

随着我国音乐学科的不断完善和进步,钢琴伴奏这一学科也逐渐受到重视,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钢琴伴奏这一学科的起步较晚,即使日渐得到重视,与国外的水平和重视程度依旧存在差距。在专业院校,往往将专门从事钢琴伴奏的教师教辅人员,钢琴表演专业的学生也不重视自己在钢琴伴奏方面的能力培养,甚至觉得弹钢琴伴奏是件浪费时间的事情而拒绝与他人的合作。相比德国从初中就开始培养学生们的钢琴伴奏能力、为他们树立与他人合作时的声音意识的做法,我国在钢琴伴奏学科的重视和要求上的确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1947年,美国南加州大学将协作钢琴作为一个专业创建起来,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美国一些主要音乐学院的研究生部,如:朱利亚、新英格兰、伊斯曼等学院逐渐开始建立协作钢琴专业。而在我国,1998年,由武汉音乐学院首开先河招收第一届钢琴艺术指导研究生,2008年成立钢琴艺术教研室,同年开始本专业的本科招生。随后,国内其他音乐学院和师范类院校的音乐学院或音乐系,也相继成立了钢琴艺术指导教研室。可见,钢琴伴奏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肯定。

对于钢琴伴奏钢和琴艺术指导的概念需要做出一点区分:钢琴伴奏是一种能力,也可以是一项工作,指的是弹奏声乐或器乐作品的钢琴部分,与他人合作完成音乐作品;而钢琴艺术指导不仅仅指弹奏作品,更多的侧重于通过专业知识和经验的累积,在与他人合作的过程中给予指导和指引。本文要讨论的是钢琴伴奏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而不是钢琴艺术指导学科的建设问题,对于现状或条件不允许专门成立钢琴艺术指导教研室的音乐院校,也应该将钢琴伴奏放到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论述钢琴伴奏应该成为钢琴表演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尤其重视声乐钢琴伴奏的训练,下文将着重从这一方面进行论述。

1、演奏技巧的相辅相成

部分声乐或器乐作品的钢琴伴奏部分也是有较高的演奏技术要求的,比如俄国作品家拉赫马尼诺夫所创作的艺术歌曲,钢琴部分的技术难度并不亚于他所创作的钢琴独奏作品,如《春潮》这一作品,对和弦、八度、跑动、力度的训练也有着很好的帮助。又比如德国作曲家舒伯特所创作的艺术歌曲,以男低音作品《魔王》为例,从头到尾的不间断和弦和震音,对于力度的控制和把握、同和弦快速弹奏技巧都是很好的训练,没有一定的功底也是难以驾驭的。可见,要成为优秀的钢琴伴奏,也是必须具备精湛的钢琴演奏技巧的,而这些技巧也是可以通过弹奏大量的、有难度的钢琴伴奏而获得的。

2、音乐表现能力的培养

音乐的表现能力是基于精湛的演奏技巧之上的更高要求。这一能力要求演奏者通过演奏来塑造音乐形象、表现音乐情感和内涵。相比钢琴独奏作品或其他器乐作品,声乐作品的钢琴伴奏对于训练演奏着音乐表现能力的培养应是最有效果的。因为有歌词的辅助,演唱者通过语言直接的表达情感,钢琴伴奏可以通过字里行间更直观的理解音乐情感和内涵,引导自己在弹奏中塑造符合作品的音乐形象。在练习钢琴独奏曲的时候同样可以带入这样的思考。曾经有一位热爱巴赫作品的钢琴家,建议学习者为巴赫的创意曲填入符合音乐情绪的歌词,以辅助学习者更好的表现音乐,这个做法也是利用这样的道理。

3、感受音乐中的呼吸,划分段落层次

在没有经过曲式作品分析的课程学习之前,学生们在弹奏作品时很少主动考虑音乐的句逗、段落的划分,也就缺乏呼吸,弹奏的作品缺乏层次和人情味,而显得结构单一、情绪单一。声乐作品中的歌词部分,可以使演奏者从文字着眼,直观的感受到句逗、行文的段落,起承转合的结构与旋律的结合更为清晰,有助于分析音乐结构和层次,来指导自己的弹奏。另一方面,由于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要调整呼吸,与其合作的钢琴伴奏要了解到这一重要的时间点,默契的与演唱者配合,在需要的时候留出气口,不能一味的按照固定节拍和速度伴奏,不能阻碍演唱者的呼吸和情感表达,而应该通过人性化的调整使得音乐更为合情合理,才有血有肉,足以打动听众,获得高层次的审美体验。

4、市场需求

我国精神文明的建设在飞速发展,文化艺术产业的影响力和社会地位近年来越来越明显,各级政府和企业也越来越重视自身的文化建设,音乐作为有效的传播和宣传手段,自然受重视的程度也日益显著。在专业的比赛或社会性比赛及演出中,作为声乐表演的一部分的钢琴伴奏,也有大量的市场需求。从需求着眼,培养钢琴伴奏人才是市场的要求,这就成为了专业高校的人才培养目的和目标。如果想从众多能弹奏钢琴伴奏的人中脱颖而出,那么应该用钢琴艺术指导的要求来培养和完善自己。在美国,钢琴艺术指导这一专业是作为协作钢琴专业来建立的。这一专业所开设的课程包括:总谱读法课教授如何弹歌剧总谱、缩谱以及如何缩减协奏曲的乐队部分;键盘技巧课教授视奏、数字低音奏法、即兴演奏和移调;与声乐合作时必备的技巧课程,如德、法、意、俄的语音课;还有专门帮助学生了解声乐唱法、分析诗词、诠释音乐的艺术歌曲课;艺术指导教学技巧课,教授学生如何做一名真正的艺术指导,也就是如何去教。

以上四点将钢琴伴奏的重要性和对钢琴演奏专业学生开设课程的必要性从多方面进行了论述。值得肯定的是,社会各界和专业领域的确已经针对钢琴伴奏的地位的提升做出了许多行动,比如在各项音乐赛事中增加钢琴伴奏奖或艺术指导奖、为艺术指导学科开设权威性的培训课程、音乐家协会组织各大音乐院校艺术指导教研室交流会议等,足以证明,钢琴伴奏是音乐专业学科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音乐文化建设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份子。培养钢琴伴奏人才是必须放在专业培养方案中的重要内容。(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珠海学院音乐学院(二级学院))

参考文献:

钢琴教案范文10

关键词:幼儿 色彩教学 图谱教学 动画教学

据调查,世界上伟大的钢琴家如莫扎特、肖邦、贝多芬等多数是在3~5岁开始学习钢琴的。在我国,近年来低龄儿童学习钢琴的也越来越多。有人预言,钢琴的下一个时代将是中国人的时代。这是一个好现象。但是,关于儿童钢琴教学的研究却寥寥无几。我从事儿童钢琴教学多年,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如何针对儿童特点改进教学方法,如何想方设法变抽象为具体,变单调为多彩,培养和激发儿童学钢琴的兴趣,并使兴趣延续不衰,从而变“苦学”为“乐学”。

一、以情景教学为纽带诱趣

儿童钢琴教学的核心是创造教育,而课堂是变革的主阵地。正如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所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反映了认识规律的一个重要方面,即直观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有助于感性知识的形成。这对儿童钢琴教学来说尤为重要。因为音乐不是直观可见的实体形象,它是由感觉产生的形象,是由人们的想象而获得的形象。

如何使儿童从他们熟识的实体形象过渡到能感知的技能技巧呢?大家都知道儿童乐此不疲的就是涂鸦,他们对色彩和流动线条非常敏感。因此,采用色彩教学诱导幼儿对钢琴知识产生好奇,是个不错的方法。例如,要让幼儿熟识钢琴中的七个音符在五线谱及钢琴上的准确位置,不是件容易的事。如果用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来代表do、re、mi、fa、sol、la、si七个音符,并在相应的琴键上做好颜色指示,通过色彩诱导学习,儿童就比较容易接受。抽象的音乐情感教学也可使用色彩来帮助,如激昂的乐曲可用奔放激烈的红颜色来感知,恬静、平和的乐曲可用绿色来感知,浪漫抒情的乐曲可用紫色来感知。在色彩教学基础上若辅以图谱,就更加相得益彰。如激昂的情感图谱 ,恬静、平和的图谱 ,浪漫、抒情的图谱 ,等等。通过色彩教学、图谱教学,把听觉和视觉结合起来,可以培养儿童学琴兴趣,不为枯燥的基础技术训练困扰,而将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在对音乐的感受表现和创造上,有利于儿童从学习的起始阶段就养成音乐技术学习与艺术学习同步并进的良好习惯。

二、用“音画同步”教学激趣

改变过去单纯从听觉上学习音乐知识的传统,实践在“快乐”和“游戏”中学习的教学理念。利用多媒体电脑进行钢琴教学已成为必然趋势。将相关知识、图片、动画、音响等视听素材,制成多媒体教学软件,可以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儿童参与到表观的意境中,开拓儿童的音乐视野。例如制作色彩鲜艳、情节夸张的动画场面,让幼儿感受从地下到地上,从天空到海洋,五彩缤纷、充满朝气的流动的音乐线条。让乐曲所要表现的内容有声有色地表现出来。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对音乐的感受力,激发儿童学琴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

三、在体验活动中争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尤其强烈。体验不是一次性就能完成的,它有一个实践、感觉、比较、内化的过程,而“比较”则是这个过程的重要方法和原则。据此,教师应精心设计教案,营造宽松活泼的课堂气氛,给学生足够的自由发挥想象力的空间;巧妙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使他们学得主动,学得开心,体验到参与的乐趣和获得知识后的满足,积累起学习钢琴的兴趣。例如,我在教授《简易汤普森》中的《火车》一曲时,首先问学生见过火车没有,想一想,停着的火车是怎样启动、行走、开出站台和逐渐远去的。然后弹奏这首乐曲,问他们这个声音是否很像开出的火车。之后让他们分小节理解。一、二小节是一列火车,汽笛长鸣表示火车准备开动;三、四小节表示火车启动;五、六小节表示火车由慢到快地行驶着,离开了站台;七、八小节声音由强而弱,表示火车逐渐远去。你们可以到琴上来试试,看谁能弹出火车从静到动、从近到远的声音。学生们积极参与,公平竞争,相互评比,从而评出学问,评出体会,争出兴趣。这堂课,学生们自始至终专心致志,情绪高涨。

四、在实践的个性发挥中延趣

大幕拉开,亮丽的舞台上,神采飞扬的小演员们与辉煌的灯光交相辉映。在稚嫩的小手下优美的旋律扑面而来,这一刻,坐在台下的家长们、老师们都显得非常激动。舞台上,孩子们正在展现出他们生命中最精彩的部分,流淌出他们心中丰富的音乐线条。这一描述展示了舞台实践对于孩子、家长、老师的重要性。所以我们要积极创造机会、提供舞台,使学生们通过舞台实践,提高心理素质,张扬个性,激发音乐感受力;让他们在成功的喜悦中获得练琴的持久的动力,调动其继续求知的欲望和兴趣。这是儿童钢琴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参考文献:

[1]徐丹丹.怎样当好琴童家长.

钢琴教案范文11

关键词:数码钢琴集体课 手段 能力 

一、引言

在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中,钢琴教学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高师教学中的基础课程,与视唱、乐理、和声、曲式等 理论 课程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它作为一门必修课,只开设两年,两年后除少数人通过考核继续选修或主修钢琴外,大部分学生在第三四年只能选其他专业,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运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这是每一位高校钢琴教师所应考虑的 问题 。

高师钢琴教学所面临的教学对象有着其自身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

1、均为成年人,有着不同于儿童生理、心理和智力特点;

2、钢琴弹奏基础与能力有较大差异,学生条件参差不齐,从未学过钢琴的“白丁”大有存在;

3、“来者不拒”,凡进校的新生,人人必修钢琴,手的条件无从选择;

4、课程繁多、负担沉重,练琴时间少。

高师钢琴教学的培养目标要求我们必须在有限的时间里,为学生打下必要的钢琴基础,使之具备一定程度的弹奏能力,音乐表达能力以及相应的 应用 能力。针对这种情况,如果采用传统的“一对一”教学,无论是从师资、教学设备,还是教学质量上都会带来很大的压力,这就从一定程度上要求我们每一位高校老师必须选择好一种合理而有效的教学模式,而数码钢琴集体课的出现,无疑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

二、数码钢琴集体课

数码钢琴集体课是传统钢琴教学与 现代 科技 相结合的新型键盘 学习 课程,主要采用“一对多”集体课或小组课授课方式,即一名教师一次性地同时面对众多学生进行授课,尤其适用于学习钢琴的初级阶段或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特殊阶段。它的出现,不仅是“一对一”教学的补充,更是现代音乐教育在 方法 、思想上的一个突破。

数码钢琴集体课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1.有利于讲授基础理论知识和具有 规律 性的知识,减少了知识讲授的重复,提高了工作效率;

2.有利于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钢琴弹奏技巧和方法的同时,听觉、视谱、视奏、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等音乐素质训练和能力得到全面培养;

3.有利于各门知识的融会贯通、综合利用,能将视唱、乐理、键盘和声伴奏及其他音乐课程中的基本知识溶为一体;

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受益;

有利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将每次回课作为舞台实践,对提高身心素质有一定作用。

三、具体实施方案

1.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相结合的原则

钢琴教学过程中,必须贯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相结合的原则。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所谓教师的主导作用,盖在关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地讲,学生默默聆受。”因此,如何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充分发挥师生的能动作用,才是教学得以正常 发展 的关键。

在钢琴集体课中,教师必须以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培养学生多查阅音乐 文献 资料,多听有关的音乐录音,对作品能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引导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对比的方法,相互交流,在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的同时提高学生自学和教学能力。

2.集体授课、分组授课和个别课相结合的原则

钢琴课作为一门专业技能课,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采用合适的方案来教学,常采用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集体课

主要讲授钢琴教学中一些共性的和有规律性的理论,例如钢琴的发展 历史 ,发音原理、性能,正确的弹奏姿势和基本奏法,钢琴教育的基本知识以及作曲家介绍及作品 分析 等。这种方式采用共性的训练,使学生在感性训练的基础上增加理性认识,同时也促使教师 研究 理论,用严谨的理论来指导教学。

(2)小组课

主要是将程度相近的学生按初、中、高级分组,分別选择相应的教材,教师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扬长避短,学生在相互交流中互相吸取,得以提高。这种方式提倡互学互帮,互教互学,在实践中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师生互督,教学相长。

(3)个别课

主要针对学生各自情况开设,这样有利于深入、细致地解决每一位学生所存在的问题。这种方式提倡开放式,采用自由听课和公开教学,将教师的传授式与启发式教学相结合。

在钢琴教学中,并不是孤立地采取其中一种方式,只有将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各自的优势。

3.基础训练与舞台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在钢琴教学中,必须重视基础训练,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众所周知,钢琴的弹奏具有很强的技巧性,如果不重视基本功和基础知识的训练,是很难学好钢琴的。基本功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学生也许会认为这些 内容 很枯燥,很乏味,可它却是弹奏大小型乐曲的基础性工程。许多基本功的训练包括音阶、琶音、双音、和弦、八度、踏板等等,都是在乐曲中被大量运用的,是表现

音乐 的手段,学生只有在掌握了这些基本 内容 的弹奏技巧后,才能将一首钢琴作品完整地演绎出来。

在数码钢琴集体课中,可以将课堂作为一个舞台,鼓励学生把每一次回课当成是舞台实践,演奏活动既是学生基本功和技能技巧的展示,又是对学生心理活动的一次考验,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克服紧张情绪,建立起全神贯注、充满自信的演奏状态,通过这样的相互观摩,学生之间能够取长补短,增强音乐感知力和表现力。 4.钢琴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原则

在数码钢琴集体教学中应当充分运用 现代 教学手段,结合多媒体教学。例如在介绍贝多芬及其作品《f小调热情奏鸣曲》第一乐章时,可以在多媒体课件中设计三个演示模式:贝多芬简介、作品 分析 、名家示范。在介绍贝多芬时,多媒体可将文字、声音和图像集成一体,使学生通过 自然 、逼真的影像获得对贝多芬生平的了解,为进一步理解乐曲奠定了基础。在“作品分析”中,可以借鉴音乐院校著名教授的讲解,对作品产生的背景及其曲式结构进行分析,引导学生理解乐曲的情绪和掌握处理音乐的 方法 、手段。最后,在“名家示范”中,完整演奏全曲,让学生更为直观地感受整部作品。

实践证明,多媒体钢琴课件的运用,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 学习 热情,在培养学生理解音乐、感受音乐的能力和提高处理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方面是非常有益的。

四、数码钢琴集体课中教师所应具备的素质

作为从事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的教师,在两个学年中要将钢琴演奏技术、歌曲伴奏和钢琴教学法等内容集中进行,并保证一定的教学质量,有很大难度,因此在教师素质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具备高尚的师德与爱心

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教师具有更高的道德水准,更大的感召力和更深远的 影响 。对于钢琴教师来说,爱岗敬业,为祖国培养钢琴 教育 人才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充分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要关心、爱护不同素质的每一位学生,从学生的成长与 发展 出发,多鼓励学生。

2.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在未来教育中,由于信息资源的爆炸及全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要求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身为一名高校钢琴教师,除了一般的和声、曲式、复调音乐 理论 基础外,还要有实际演奏和伴奏的能力与经验,掌握即兴配伴奏的原则和 规律 ,这样才能理论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指导。

3.在教学中学会教学

钢琴教学作为一门 艺术 学科,既有其系统、高深、艰难的一面,又有其即兴、灵活、偶然的一面。不是学过几本“钢琴教学法”,听过几节专家的课或者教过几个学生就算是会教了的,这要靠长期的磨练和经验的积累,才能逐渐摸索出来。在钢琴教学过程中,老师的角色有时就如“医生”一般,面对不同的“病人”,要开出不一样的药方,对于条件不同的学生,也要采取不同的训练方式。例如,指尖关节容易塌陷的学生,应多采用断奏的方法,把力量落下去,找到指尖关节的支点;掌关节较紧的学生,应加强高抬指的练习,将掌关节打开,把力量送到指尖上去;手指细长又软的学生,开始时不要过分地强调力量,也不宜过多地做高抬指练习,其重点应是训练把手指组织起来,寻求手掌的平衡感、整体感和稳定性。

总之,数码钢琴集体课作为钢琴教学的一种新型模式,它的产生顺应了现代教育改革的趋势与发展,是钢琴教学改革中的一大突破,但由于还处于早期的摸索阶段,仍然面临着许多质疑与挑战,它的发展与完善是将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过程。正确认识数码钢琴集体教学的必要性,通过改进教学设施、优化教学环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引进国外成功经验等措施来加大其可行性,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则数码钢琴集体课必定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参考 文献 :

①《高师钢琴教学改革与钢琴集体课 问题 初探》.何穗宁 ——《艺术百家》2004年第一期。

钢琴教案范文12

由于钢琴演奏能力是高师院校学生就业之后的专业基础能力,它在各个教育层次中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对毕业生的应聘成绩将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在我国的高师院校的音乐专业中,钢琴教学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现阶段,我国的高师院校钢琴教学模式仍然普遍延续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而言,针对以钢琴为主专业的学生,高师院校的钢琴教学模式一般采用的是“一对一”教学,每周1-2个课时。针对以器乐、声乐、舞蹈、作曲为主专业的学生,高师院校的钢琴教学模式一般采用的是集体课的授课模式,每周2次课,每次2个课时。

二、高师院校传统的钢琴教学模式利弊分析

(一)高师院校传统的钢琴教学模式积极之处

毋庸置疑,传统的钢琴教学模式对我国高师院校钢琴教育专业的发展是有着积极意义的。这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第一,传统的钢琴教学模式针对性强。传统的钢琴教学模式所采用的授课模式,无论是集体课,还是一对一的小课模式,其教学目的明确,针对性都是非常强的。教师对钢琴专业学生和非钢琴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程度都能够有针对性地准备不同的教学方案,使学生能够应需而学。第二,传统的钢琴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钢琴演奏技巧。传统的钢琴教学模式决定了钢琴教学内容,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十分注重提高学生的钢琴演奏技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其演奏技术上的问题也能十分容易被教师发现,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因此,传统的钢琴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学生的钢琴演奏技巧而言是十分奏效的。

(二)高师院校传统的钢琴教学模式的弊端分析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钢琴教学模式也存在一定的弊端。这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第一,传统的钢琴教学模式缺乏教学互动。传统的钢琴教学过程中,大多以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形式为止。课堂教学中,教师所占据的是绝对的主导地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只能不断顺应教师的思维方式和教学习惯来进行学习。学生学习钢琴的主观能动性受到了极大的束缚,学生大多是在被动状态中接受钢琴教育。第二,传统的钢琴教学模式难以创新。缺乏时代感是传统的钢琴教学模式的又一弊端,整齐划一的教学模式让钢琴教学的形式和内容都难以创新,这使学生很难学习到时代性较强的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师院校钢琴教育的发展。

三、对高师院校钢琴教学模式改革的建议

在现阶段,随着世界电子科技手段的不断发展,音乐教育理念不断厘革,音乐教育模式也随之推陈出新。传统的钢琴教学模式显然是应当顺应时代的变迁来进行改革的。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对现阶段高师院校钢琴教学模式的改革有如下两个方面的建议:

(一)高师院校钢琴专业教师应当积极调整

教学理念思路决定出路。要对高师院校钢琴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首先就需要钢琴教师专业教师对其教学理念进行调整。作为培养未来教师队伍的重要力量,高师院校钢琴专业教师的教育理念必须能够保持与国际音乐教育的理念同步发展。教师应当积极面对,并顺应全球化背景下的钢琴教育发展潮流,不断增加与现代教育发展相适应的钢琴教学内容,丰富钢琴教学形式,使得钢琴课程的内容和形式都能够不拘一格,以此提高学生的钢琴学习兴趣,使其能够具备适应社会发展的专业能力。在此必须强调的是,高师院校钢琴专业教师不能固步自封,独尊己念,对新的钢琴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抱以排斥和挤兑的态度,而应当从其自身开始,积极学习国际化背景下的钢琴教学研究成果,及时增加教学知识。

(二)在高师院校推行多元化钢琴教学模式

对高师院校钢琴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并非完全摒弃传统的钢琴教学模式,完全否认或无视于其存在的价值。相反,在对高师院校钢琴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中应当充分肯定传统的钢琴教学模式,并保留和继承其有益之处。与此同时,高师院校钢琴教学模式中也应当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来更新现有的教学内容。如:学院可以引入现代化多媒体技术,为钢琴教学搭建更为便捷的电子学习平台,以此促进师生之间、教师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