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节能减排低碳生活

节能减排低碳生活

时间:2022-08-08 17:03:27

节能减排低碳生活

节能减排低碳生活范文1

我记得在我9岁的夏天的时候,天气热地大地上,像蒸炉的大面包,大地上感觉直冒火,我和爸爸、妈妈躲在家里面,把空调打开了,过了一会儿,妈妈把空调的温度调到了34摄氏度,我说:“妈妈,赶快把空调给关掉吧,在下面扇电扇也挺凉快地。”妈妈说:“你真是个懂得节约的好孩子。”于是,我们家里面有接近了节能减排和低碳生活,我又为大自然节省了能源。记得还有一次,妈妈在烧菜我走过去一看,呀,妈妈在烧菜时,火苗差点“蹦”到锅上了!我对妈妈说:“妈妈,你的火苗怎么这么大了,再大会把食用油给燃烧到的。”“你说的太对了,这样既又省油,又不会把食用油燃烧到的。”说完,妈妈连忙把煤气灶的火苗关得小。还有一件事,我看见妈妈起床了,就对妈妈说:“妈妈,我们今天到外面去吃早餐好不好。”妈妈对我说:“好,那我们今天坐三轮车去吃早餐,还是走着去吃早餐呢?”我说:“那我们就走着去吧,因为这样一边可以看一下风景,一边可以锻炼一下我们自己的身体,更重要的是这样不会把空气给污染了的。”妈妈微笑地点点头说:“我的好女儿真懂事啊!”随着全世界的经济发展,人口大量的增添了许多、气候近些年来越来越严重、二氧化碳排放的也越来越多,地球的臭氧层遭遇到前所没有的污染,全世界的环境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健康和安全,所以,我们要保护地球上面的环境。

所以我倡议大家:低碳生活,节能减排,从小做起,从我做起,从每一个人做起,保护地球家园,为人类的未来而造福。多乘坐公交车,少用塑料袋,及时关掉电脑,多开窗户,多种树木,节约电能,节约水资源,节约用纸,减少废气排放,垃圾分类处理,少使用一次性杯子。

城西小学四年级:刘琰

节能减排低碳生活范文2

关键词;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科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9-0207-01

近年来,由于人类过多使用高碳能源,导致气候变化恶劣,给人类生活带来严重灾害。为了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存目标,我们必须改变现有的生活方式,节约能源,保护生态,迎接低碳时代的到来。

在中国,人均年CO2排放量2.7吨,但一个城市白领,即便只有40平居住面积,开1.6L车上下班,一年乘飞机12次,碳排放量也会高达2611吨。为保护地球环境,低碳生活势在必行。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

建议与做法

1.碳是每个人的责任,低碳生活就是改变生活细节,养成一些良好的低碳习惯

比如说:将废旧报纸铺垫在衣橱的最底层,不仅吸潮,还能吸收衣柜中的异味,还可以擦洗玻璃,减少使用污染环境的玻璃清洁剂;出门购物,尽量自己带环保袋,减少使用塑料袋,塑料废物去到垃圾处理厂及堆田区,一般需要20~30年才能被土壤稀释及完全氧化;出门自带喝水杯,减少使用一次性杯子;夏天开空调前,先打开窗户让室内空气自然更换,开空调后调至室温25℃~26℃之间,这样既省电也低碳;不开汽车而改骑自行车或步行;冰箱内存放食物的量以占容积的80%为宜,放得过多或过少,都费电;使用冰箱时减少开门次数也是减少碳排放的一个小妙招,实验表明,如果每天开冰箱门10次,每次15秒,一天碳排放402克,而每天少开5次冰箱门,一个家庭每天减排201克碳;少买不必要的衣服,服装在生产、运输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同时产生废气、废水等污染物,在保证生活需要的前提下,每人每年少买一件衣服可节约2.5千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6.4千克,如果全国每年有2500万人做到这一点,就可以节能约6.25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16万吨。

2.宣传低碳理念,倡导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其实就是低碳经济下的生活,只是其侧重点不同,前者侧重于日常生活、消费方面,而后者侧重于国家的经济建设、生产等方面。简单地说,"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这是与传统的生产、消费理念不同的生活方式,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只注重GDP数字的绝对增长,而很少考虑到经济增长的同时所消耗的大量的能源,高耗能的工业所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高排放,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工业垃圾等;同时这种传统的经济发展还要靠高消费来带动,高消费必然会造成对生产的压力,对环境的压力;高消费的背后是高浪费和高污染。这种生产、消费的恶性循环模式,不但威胁到当代人的生存,同时还影响到后代人的生存。这自然地就影响到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所以要改善我们所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就必然要改变传统的发展经济的模式,提倡低碳生活。

由此可见,低碳生活是低碳经济的依托,仅靠先进技术的支撑是改变不了高碳经济体系的,必须依托于低碳生活才能实现真正的节能减排,实现真正的低碳经济。因为生活是人类存在的常态,而经济仅是生活中的一个方面,以低碳为准的生活必然要求其经济发展也是低碳的。低碳生活是一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不论从人类自身的繁衍、教育等,还是经济的生产,社会制度的保障等都是可持续发展的。

节能减排低碳生活范文3

关键词:低碳生活 高校校园 节能减排 制度。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曾在2008 年指出,全球各国要进行“哥白尼式的低碳革命”,这场“革命”重锤自此隆重敲响,再经过 2009 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全面酝酿催化成型,可以说到今天,这场革命已经开始席卷全球[1]

。高校低碳生活,在教育学习方面应成立研究低碳经济的科研团队,将低碳理念渗透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在学校环境方面,注意身边的点点滴滴,营造低碳、环保、绿色的校园环境。因此,在低碳生活视角下的高校校园节能减排势在必行,是人与人、人与校园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

1 高校校园低碳生活的兴起及内涵。

1.1 高校校园低碳生活的兴起。

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国内外学者对低碳校园建设所涉及领域的研究逐渐深入和全面。低碳校园是在低碳经济理论、生态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高等教育管理理论等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具有深厚的理论依据和鲜明的时代特征,既是低碳经济等理论在高校的具体实践,又是高校践行低碳理念的具体行动。

低碳生活方式是指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在日常生活中主动积极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尽量避免使用排放 CO2的商品和接受 CO2排放的服务,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从而减少碳排放的一种简单、简约、健康的绿色生活行为模式[2]。低碳生活方式必须以尊重自然,爱护生态,保护环境,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为终极目标,打造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活模式。

1.2 高校校园低碳生活的基本内涵。

低碳生活是一种态度而非一种能力,尊重自然,崇尚简朴,追求本真,把生态责任、消费责任对后代环境责任内化为一种道德,从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做起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让低碳生活就在我们的身边。本文笔者认为,高校校园低碳生活即人的行为与生活习惯,通过在校园内师生共同节电、节水、节油、节气等节约行为,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活环境,创建一种简单、简约、健康的绿色校园生活方式。在学术界,通过对高校校园低碳生活构建的研究,发现高校校园低碳生活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1.2.1 利他性。校园低碳生活的倡导虽然晚于节约型校园建设的提出,但是它却是对节约校园建设一个完满的补充和丰富;校园低碳生活并不是狭隘意义上的个体节约,是对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的思考,它是一种利他行为。所以说,校园低碳生活是一种生存危机下的个体自救行为,具有利己利他的特性。

1.2.2 环保性。校园低碳生活方式与传统的生活方式相比具有很大的区别。传统的生活方式是一种不环保、不健康的高能量、高消耗、高消费的生活方式,而对于校园低碳生活就是把校园生活作息时间所耗用的能量降到最低,包括校园的办公场地、办公用品、生活用品等节能减排,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让校园中的个体都参与到保护环境的队伍中来,最终实现人与校园、校园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低碳生活提倡我们从校园生活的点滴做到节能减排,做到享受生活与环境保护两不误,所以,校园低碳生活凸显出环保的特性。

1.2.3 科学性。校园低碳生活提倡的是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科学生活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实现资源节约,为师生提供绿色、健康的学生、工作、生活环境,低碳高效的管理体系,科学制定校园节能减排制度,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和较大的管理效益。所以,校园低碳生活能渗透到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的每个细节,让人与校园生活融为一体的同时也给后代留有舒适的生活空间和资源。

1.2.4可再生性。

在传统的校园生活方式下,高效校园每天浪费的资源是非常惊人。而校园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的一种时尚环保的生活,它并不要求降低师生们的生活质量和标准,只是需要师生树立一种低碳观念,从自我做起,尽量减少“碳足迹”。校园低碳生活最关键的是资源的循环利用,从而促进资源重复利用。如生活用水的循环使用、及时关灯、课本循环使用、材料文印重复利用、教学耗材的绿色化等,以此体现校园低碳生活中资源的可再生使用。

2 高校校园节能减排的必要性。

2.1 实现高校校园低碳生活的基础。

在学术界,吴楚等人通过福州大学旗山校区的调查研究,表明福州大学旗山校区学生在衣、食、住、行、用、娱乐各方面的生活情况和学校的基础设施的使用情况存在严重的不合理现象[3]。本文笔者认为,由此可以推测全国其他的地方性高校校园节能减排的情况,现状令人担忧。同时,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收集,发现高校校园普遍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学校教室利用率低,水电浪费严重;二是学生教材循环利用率低,缺少环保意识;三是材料文印浪费严重;四是学生宿舍水电浪费现象严重,节约意识淡薄;五是白色垃圾比较集中,环保意识缺乏。因此,高校校园节能减排工作是实现高校校园低碳生活的前提,也是高校师生的共同追求。

2.2 传播低碳生活理念的需要。

目前,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低碳观念虽然被社会大部分公众所认可,但是在实际工作和生活的推行过程中,还存在有较大的阻力。为此,高校是中国教育人才的主阵地,也是宣传低碳生活理念的地方。因此,高校校园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有利于使高校校园的资源达到最优化配置,引导学生践行低碳生活理念从身边做起,以便在社会中更好的传播低碳生活理念。

2.3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保障。

自 2006 年开始,国家教育部先后了《关于建设节约型校园的通知》、《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与管理技术导册》等重要文件[4]。

从文件内容可知,高校校园节能减排工作是创建低碳经济国家的有益补充。本文笔者深知,当前在高校校园普及和推广低碳生活是极其重要的现实急需,以目前中国高校的扩张速度(高校数量、在校学生人数、办公设施)来看,未来国家经济的发展主力军是我们的大学生青年,他们是在低碳生活理念教育中诞生的一代,必将成为我们国家环保事业的建设者和传播者,而高校作为践行低碳经济的主体,只有在办学基础设施上做好节能减排的前期工作,才能更好的引导我们的学生去践行低碳生活理念。如此一来,高校则成为了中国当前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建设低碳社会的主力军,也是把中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的保障。

2.4 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使命。

高校校园的节能减排与高校本身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从而决定了高校校园低碳生活是发展高校校园节能减排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高校的继续扩招,高校规模在不断扩大,在校学生人数也在不断递增,办学设备耗能急剧上升,能源的消费开支逐年上涨,其中不合理消耗占相当大的比例,不但影响了地方高校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严重违背了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因此,我们每个师生都深知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的使命。

3 高校校园节能减排制度的缺失。

3.1 节能减排监管制度混同。

2007 年,《关于加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的实施内容为能耗监测、能耗统计、能源审计和能效公示[5]

而高校校园建筑节能减排监管体系的建设内容必须遵从《实施意见》

中四个方面,即高校校园建筑节能减排监管制度包括能耗监测制度、能耗统计制度、能源审计制度和能效公示制度。但是各高校在实际的节能减排监管体系建设中更注重能耗监测制度,把校园节能减排制度等同于能耗监测制度,不利于高校校园低碳能耗监管体系建设的整体推进,也不利于开展示范性高校校园低碳生活的构建。

3.2项目建设与运行的管理制度不健全。

建立切实有效的项目实施和管理保障制度并正常执行至关重要。在高校校园建筑节能减排项目实施过程中,根据项目建设与运行维护的要求,必须建立规划设计、招标采购、建设调式、运行维护四个阶段的管理制度。而校园项目建设和运行的管理制度往往不健全,以至于高校校园节能减排监管缺乏效率。

3.3 节能减排的激励约束机制存在漏洞。

高校作为节能减排的主体,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难以发挥制度约束和激励保障,主要是因为国家在高校校园节能减排的激励约束机制设计上存在漏洞。首先,高校校园节能减排的权责不明确,政府没有相关的激励机制来推动主体行为,学校认为节能减排在某些方面将加大运行成本而得不到相应的补偿;其次,学校各部门在节能减排工作中以应付的心态对待,节能减排工作差的部门没有一定的约束力;最后,学生作为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参与者,没有发挥其应有的积极性;因此,高校校园节能减排的激励约束存在漏洞,致使高校校园节能减排工作的全面落实。

3.4 节能减排的创新研究机制不完善。

高校校园节能减排工作要注重实践与创新的结合,要树立典型高校,其他高校参照学习并创新。目前,全国首批节能减排工作示范高校已经出炉(共计 12 所),如浙江大学等[5]

。而其他的高等院校节能减排工作亟待解决,校园节能减排工作的关键是建立实践创新机制,以保证节能减排各项承诺落到实处。由于各高校之间的发展规模存在差异性,导致了节能减排工作的校级差距,大部分高校都未建立创新研究机制,或者说是形同虚设,根本就没有把此项工作落到实处,从而导致各高校在节能减排工作中整体效果不明显的现状。

3.5 低碳生活行为准则制度落实不到位。

在高校校园里,普遍存在大学生不能将低碳生活进行到底的现象,这与学校的管理制度是分不开的。对于学生宿舍区域年用电量比较、学生参加公益环保社会活动比较、学生浪费粮食、乱扔白色垃圾等行为的比较都没有得到开展,高校如果不将这些行为进行具体化、量化细化,各部门及学生也不知道如何做、从何做起?对于做的不好的部门及学生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奖惩制度。因此,高校校园节能减排工作的关键是从每个师生员工入手,制定相应的低碳生活行为准则制度,狠抓落实问题。

4 高校校园节能减排制度体系的构建。

4.1 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监管制度体系。

目前,要做好高校校园节能减排监管体系,首先要发挥其在校园各项节能中明确目标的作用;其次,节能主体要形成系统观念,做到落实到位,责任到人,避免误区;最后,建立健全校园节能减排监管制度体系,保证高校校园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开展。校园节能减排监管制度体系主要包括能耗统计制度、能源审计制度、能耗监测制度、能效公示制度四个方面,高校要区分好监管制度体系建设与能耗监测、能耗数据采集建设的关系,健全节能减排监管制度,最终实现节能减排工作中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理想状态[6]

4.2合理制定项目实施和运行的管理制度。

从全国12 所成功高校的经验来看,虽然受到高校建设能力、科研能力等多方因素的影响,不同的高校根据自身的特点有不同的项目实施和运行模式,但是在高校实施主体的统一布署下形成合理的项目实施和运行管理制度是校园节能减排项目顺利开展的组织保障。而对于高校校园节能减排工作中出现的规划设计不合理、招标采购暗箱操作、建设调试不认真、运行维护走过场的现象,只有通过合理制定项目实施和运行的管理制度来加以纠正。

以此来保证并指导高校校园节能减排监管体系项目的顺利开展和取得预期效果。

4.3构建节能减排激励约束制度体系高校校园低碳生活方式的形成,不但是校园节能减排成功与否的问题,而且还是个人道德的问题。一种公正的制度和政策对于人们的行为方式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这个公正的制度与政策中,人们都能平等地享受消费权利的同时也承担着相应的责任,然而,由于我国存在地区经济的差异性,各高校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高校校园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急需一种公正的激励约束制度。对于发达地区的高校承担的责任要比欠发达地区高校更多责任,大力扶持起步晚的高校校园节能减排投入,对于某些高校在节能减排工作上既有能力又做得不好的,政府相关部门一律要进行相应惩罚与约束,对于在校园节能减排工作做得好的,政府相关部门应大力表彰并给予适当的奖励[7]

。因此,高校校园节能减排激励约束制度体系得以形成,而校园低碳生活也能尽早实现。

4.4 构建节能减排创新制度体系。

高校应立即行动起来,在现有学校基础设施基础上,做好调查研究,开发利用节能减排新技术,优化校园内有限的教学资源,不断升级和改造节能减排系统,关键是构建高校节能减排领域技术创新机制,围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开发领域,加大节能减排关键技术研究的投入,推动产学研一体化,高校设立创新基金,保证学校在新技术研发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以此来改善校园生活环境,打造典型示范的校园低碳生活。

4.5 推行校园低碳生活行为准则制度。

高校校园低碳生活要靠政府的大力支持,师生们的积极参与才能实现。首先,要树立以“低碳生活,绿色校园”为主题的节能减排理念,引导、激励广大师生参与到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行列中,普及节约资源、能源知识,形成健康、文明、节约、环保的生活方式,构建绿色的和谐校园;其次,构建高校校园低碳生活行为准则制度,进一步规范师生们的生活行为,引导广大师生养成节约每一张纸、节约每一滴水、节约每一度电的好习惯,教育每一个学生掌握有关节能知识,学习并掌握科学节能方法,树立节能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最后,大力推行高校校园低碳生活行为准则,在全国范围内树立典型,共同学习与探讨,根据各高校的实际情况来推行校园低碳生活行为准则制度,从而达到全国高校掀起爱护家园的热潮。

总之,中国作为教育大国,高等教育的扩招给校园带来了诸多“碳问题”。无论是从中国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自身要求来说,还是从国家发展的角度来说,中国政府面临世界“低碳政治”的挑战,宣传与推行低碳经济理念还是要从教育开始。因此,在低碳生活视角下构建高校校园节能减排制度都是具有战略意义的。

参考文献:

[1]贺文华。构建大学生低碳生活方式探赜[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6)。

[2]陶曼,王友良。试论低碳生活方式的实现路径[J].南华大学学报,2011(4)。

[3]吴楚,彭崇林,吴巧玉,石淋微,张滨滨。建设高校低碳生活的研究———以福州大学旗山校区为例[J].环境教育,2011(6)。

[4]李久东,李迎新。低碳生活模式在 “节约型 ”校园建设中的引导实现[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7)。

[5]陈伟,屈利娟。全国首批节约型高校建设示范高校———浙江大学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思考[J ].建设科技,2010(22)。

节能减排低碳生活范文4

摘 要:碳减排是低碳经济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江苏省碳排放总量较大,碳减排压力凸显,同时碳排放总量减排潜力十分巨大。江苏省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路应是在发展中节能减排,在挑战中把握机遇,走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碳减排;低碳经济;政策

中图分类号:F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11)01-0066-03

低碳经济浪潮扑面而来,但又纷争不断。本质上看,“低碳”强调的是一种有别于传统的以高能耗、高排放、多污染为代价的新发展思路,发展低碳经济与我们产业升级、技术创新、环境保护和节能降耗等既定目标相一致。从这个意义上说,既要发展又要低碳,这不是两难困境,而是经济发展模式和社会生活方式革新的倒逼机制。置身于低碳经济时代,江苏的发展策略应当是:在发展中节能减排,在挑战中把握机遇,走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江苏省碳排放总量较大

由于江苏的基本省情和能源消费结构,加之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对能源需求激增,碳减排总量较大,碳减排压力凸显,碳排放总量减排潜力十分巨大。

从碳排放清单看,全省碳排放总量快速上升,从2000年的8005.3万吨增至2008年的1.7亿吨,增幅为118%;碳排放结构呈工业主导性,工业碳排放占比达86%,其次为交通和农村能源消费碳排放;碳汇能力下降显著,碳吸收水平从2000年的89.4%下降到2008年的40.9%。

从碳排放强度看,单位GDP的碳排放从2000年的0.94吨/万元下降到2008年的0.75吨/万元,降低了20%,说明近年来江苏节能减排成效明显;人均碳排放对应的从1.09吨/人上升至2.27吨/人,说明人均能源消费量增长快速。

从产业碳排放看,碳排放强度高低顺序为:工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农林牧渔业>建筑业>批发零售及餐饮业>其他服务业。在工业中,制造业能源消耗量大,碳排放占比95%以上;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10大行业碳排放总量占全部39个工业行业碳排放总量的89%,是高耗能产业部门和主要的碳排放行业。

从城市碳排放看,最高的是苏州(2747万吨),其次为徐州(1567.7万吨),再次为无锡和南京,说明经济发达地区由于能源消费量较大,碳排放量也较大;徐州、淮安、连云港、镇江、扬州、镇江和宿迁的碳排放强度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52吨/万元),说明这些地区能源利用效率普遍较低。与国内相比,江苏城市碳排放强度、人均碳排放量均低于全国城市平均水平,但远高于北京、上海、浙江和广东城市,其中碳排放强度是北京的2倍多。

从区域碳排放看,碳排放量最高的是苏南(7358.5万吨),占全省总量的56%,其次为苏北,苏中最少(2233万吨);碳排放强度最高的为苏北(0.72吨/万元),其次为苏中,苏南最低(0.46吨/万元);人均碳排放最高的为苏南(3.16吨/人),其次为苏中,苏北最低(1.09吨/人)。

从外贸碳排放看,“江苏制造”通过贸易形式为国外生产承担的碳排放不容忽视。2008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出口的隐含碳排放量达3108.5万吨,占全省碳排放总量的17.8%,比重较往年略有上升;同时,通过进口商品避免了1311.2万吨的碳排放量。

从土地利用碳足迹看,单位面积碳排放近5年来快速上升,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碳足迹大小顺序为: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未利用地及特殊用地>农用地和水利用地。这说明居民集聚区和生产活动集中区成为碳排放的集中区域。

二、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思路

从当前江苏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进程看,“高碳”型工业经济仍然有相当长时期的快速增长,碳排放大量产生仍不可避免。但从未来和大背景看,向低碳经济转型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人们越来越关注以此获得更好发展的历史机遇,越来越重视发展低碳经济带来的经济、社会和政治效益。

在发展战略上,把发展低碳经济与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结合起来。发展低碳经济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不仅不会放慢经济增长,反而会通过培育发展低碳产业及新兴产业,促进经济的新一轮高增长,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要赋予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低碳内涵,推进发展观念、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生产技术和管理体制的创新和转变,形成低碳绿色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在发展路径上,把发展低碳经济与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有一定的承继关系和交叉重叠,并在技术层面上是一致的;与节能减排是手段、途径与目标的关系。要以节能减排为抓手,推行清洁生产,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形成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生产生活新型态。

在发展方式上,把碳减排与碳增汇结合起来。碳汇一般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机制。植树造林、土地管理是增加碳汇的主要途径,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利用森林来间接减排二氧化碳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要在加强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碳减排的同时,大力推进绿色江苏建设,增加森林碳汇,增强碳吸收能力,有效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

在发展机制上,把政府作为、市场作用和社会参与结合起来。低碳发展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为基础,要通过市场规则的合理设计和激励约束政策安排,建立政府推动、市场调节、企业减排、公众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促进节能降耗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各方面走低碳发展之路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三、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建议

如果说2007年巴厘岛路线图提出了减缓、适应、技术和资金等应对气候变化的“四个轮子”,那么,产业、技术、资金和载体则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四个轮子”。

将低碳战略全面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家发改委最近确立了广东、辽宁、湖北、陕西、云南五省和天津等八市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具体任务包括制订低碳绿色发展的规划和配套政策。江苏也要积极行动,编制低碳发展规划,制定符合江苏实际的低碳发展标准和低碳经济路线图,增强在低碳经济发展领域的话语权。将低碳经济的统计和考核纳入“十二五”国民经济规划中的引导目标,鼓励地市级制定低碳发展规划,支持重点行业部门制订专项规划。打造低碳经济载体,选择典型区域、行业和企业先行试点,建设低碳产业园区、低碳示范企业、低碳社区、低碳城市等多层次的低碳经济示范。

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新能源产业、环保产业、碳汇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外研究成果表明,服务业碳密度只有能源行业的碳密度的1/10左右,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发展低碳高效农业,优化种植结构和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农业污染。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降低消耗和排放。限制高耗能产业,推进工业节能减排减碳。考虑到各种碳排放项目的年增长速率不同,应重点加强对能源高消耗部门和碳排放量较大领域的减排,如工业能源消耗、城市生活能源消费、垃圾焚烧与填埋等,切实降低区域碳排放强度。江苏碳减排的十大工业行业是: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饮料制造业,它们也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行业。

推进低碳技术进步。低碳技术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环节。研究表明,技术进步(包括终端用能部门技术进步和能源工业技术进步)对温室气体减排的贡献度将长期保持38%左右,2050年的贡献度将达50%左右。要大力推进产业部门的技术进步,着重在清洁生产、交通运输、能源供应与装备、废物处置与资源化等方面,加快先进技术替代和重大技术突破(见下表)。对江苏来说,重要的是大力推进节能技术开发应用,逐步改变目前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换代,通过技术创新减少碳排放。深化科技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和国内低碳经济技术的区域交流与合作,包括长三角区域合作。

探索碳金融和碳交易发展。当前碳排放的“准金融属性”已日益凸显,并成为继石油等大宗商品之后又一新的价值符号。要尝试构建江苏省碳排放权交易平台和碳交易场所,为发展低碳经济打开国际融资渠道。关注国内各地区之间的“碳源―碳汇”交易市场,以及国内重点行业大中型企业之间的碳交易市场,加强与国际国内的联系和对接。尝试设立地方碳基金或专项资金,扶持低碳技术先行先试、进入商业化运作。注重低碳经济与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开发相结合,促进国际先进技术和资本的引进与转化。

建设低碳新型城市。城市交通和生活能源消耗碳排放是仅次于工业能源活动的碳排放源。城市的空间结构、功能、产业特性和运行机制直接影响碳排放,要通过发展低碳工业、低碳交通、低碳建筑,缓解“城市病”,探索新型城市发展模式。一是构建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功能协调的大中小城市发展体系,合理配置城市内部功能区,避免资源浪费和结构冲突。二是创建低碳机动化城市交通模式,积极发展快速公交系统、轻轨、地铁建设,合理规划公交线路和公交换乘枢纽,构筑以公共交通为骨干、多种交通方式联运的城市交通体系。三是推广建筑节能。建筑能耗占总能耗的1/3左右。在城市化进程中,要大力推广新型墙体材料,全面建设节能环保型建筑。四是提高城市碳汇能力,建设城市绿化工程,多渠道拓展绿化空间,把营造城市森林作为城市“氧补偿”和气候“降温”的重要措施。

降低土地利用碳足迹。江苏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期内难以转变,但可以在土地利用方面寻找碳减排的空间。通过合理规划土地,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能够促进经济结构和工业结构调整,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根据相关研究,从各类土地管理政策效果来看,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碳减排潜力最大。要加强对高碳排放的土地利用类型的调控,在土地规划中考虑碳足迹效应,开发低碳排放的土地利用方式。加强区域生态管护,推进“绿色江苏”建设,营造江海河湖防护林、绿色通道、城郊人居森林等生态林业工程,增强生产性土地的固碳效率,降低区域的碳排放水平和强度。

倡导低碳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从政府、企业和个人不同层面,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和低碳消费观念,建立理性、适度、节约的消费模式,推动全社会向低碳转型。建立和推广“低碳生活”和“低碳家庭计划”,因地制宜地鼓励太阳能光热、光电、生物质能、沼气能等在家庭中的使用,鼓励使用节能灯具、节水设施和垃圾处理设施。

参考文献:

[1]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修订版,第418-424页.

[2]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第一版,第415-416页.

节能减排低碳生活范文5

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

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一种生活态度,同时低碳生活宣传海报也成为人们推进潮流的新方式。它给我们提出的是一个“愿不愿意和大家共同创造低碳生活”的问题。 但是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要注意节电、节气、熄灯一小时……从这些点滴做起。除了植树,还有人买运输里程很短的商品,有人坚持爬楼梯,形形色色,有的很有趣,有的不免有些麻烦。低碳生活可以理解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但前提是在不降低生活质量的情况下,尽其所能的节能减排。“节能减排”,不仅是当今社会的流行语,

低碳生活更是关系到人类未来的战略选择。提高“节能减排”意识,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或消费习惯进行简单易行的改变,一起减少全球温室气体(主要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意义十分重大。“低碳生活”节能环保,有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恶化的速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选择“低碳生活”,是每位公民应尽的责任。

如果能过做到一下几点,你就做到了低碳:1、拒绝塑料袋。2、巧用废旧品。3、远离一次性。4、提倡水循环。5、出行少开车。6、用电节约化。7、办公无纸化。8、购物需谨慎。9、植物常点缀。10、争做志愿者。

今天,你低碳了吗?

节能减排低碳生活范文6

关键词:低碳经济;节能减排;创新发展

新时代,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在低碳经济视域下,对节能减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提升节能减排效果,人们必须结合低碳经济的变化,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工作。2018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要求“深化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加快构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1-2]。当前,我国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工业会排放大量温室气体,为了提高节能减排效率,人们要系统分析低碳经济的变化,优化节能减排方法。同时,节能减排理念必须贯穿于项目全过程,才能有效地降低能耗。

1低碳经济的概念

从社会总体发展来看,社会发展离不开经济和文化的融合统一,受不同经济模式的影响,不断发生变化。为了有效地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企业可以改革创新制度,从根本上降低能源消耗,创建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加大保护环境力度。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已经具备一定的节能减排意识,但是仍有部分企业盲目追求短期经济利益,不重视节能减排,污染物排放不达标,造成环境污染。所以,企业要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有效结合经济发展指标,合理调整经济结构,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3-4]。从当前社会的总体发展态势来看,节能减排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为了有效降低低碳经济的节能成本,人们就必须革新观念和技术,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2低碳经济视域下的节能减排改进之处

2.1节能减排效果不是非常显著。总体而言,我国企业的节能减排程度仍然处于比较初级的水平。尽管许多企业具有节能和排污设施,但是许多企业仍然采用比较传统的生产方式,使得节能减排还存在很多问题[5-6]。从某种程度上说,效果还不是非常理想。目前,很多企业还没有建立完善的排污系统,急需完善。低碳经济时域下,人们要有效分析污染变化,做好污染控制,提高节能减排的整体效果。2.2未构建低碳经济发展体系。从节能减排整体发展进程来说,目前,各企业的节能状况仍然处在一种不均衡的状态。特别是节能环节非常多,我国企业的节能减排技术水平较低。同时,低碳指标也不完全相同,使得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加上缺乏规范标准,很大程度地阻碍了节能减排的全面实施,低碳经济运行成本也不能得到有效控制。2.3城市生态环境的破坏。当前,建筑业能源消耗过大,严重污染环境,绿色建筑设计已经成为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城市绿化的目的是充分发挥绿色植被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中的作用,保护和提高城市的生物多样性。但是,一些地区盲目引入外来植物,忽视了物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7-9]。城市化会破坏森林植被,威胁以森林为主导的自然生态系统,影响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因此,在城市化推进的过程中,人们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3低碳经济视域下促进节能减排的有效方法

新时代,我国城市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提高发展速度,保证发展质量。企业要合理利用各项资源,降低生产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量。节能减排可以促进我国城市快速发展,提高发展质量[10-12]。低碳经济视域下,人们要不断探索提升节能减排效果的有效方法。3.1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加大执行力度。当前,企业要积极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加大执行力度,有效地实施节能减排,顺应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各级政府要深刻地认识到节能减排的重要地位,合理配置公共资源,通过一系列手段推动节能减排责任的落实。除此之外,也应该强化每个企业的责任。企业必须遵守有关节能减排的法律法规,履行职责,自觉开展节能减排工作。3.2优化节能减排环境。当前,城市要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节能减排环境,有效地提升竞争力,促进节能减排切实落实。人们要结合节能减排要求,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构建以节能减排为核心的生态环境体系。同时,要采取不同层次的节能减排措施,对工业生产设备进行改造升级,积极提倡节能产品的开发与推广。3.3进一步构建节能减排的市场机制。现阶段,企业要优化生产模式,进一步构建节能减排的市场机制。因此,企业要结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做好环境污染控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有效地采取综合措施来提高节能减排效率,最终建立完善的节能减排市场机制。3.4项目规划环节融入节能减排理念。项目规划环节,人们应树立节能减排理念。例如,新能源和新材料的研发与应用,可以提升建筑节能效果。因此,建筑结构设计要贯彻绿色设计理念,以有效降低建筑能耗,满足节能减排要求[13-16]。绿化屋顶和墙体可以提升节能效果,已逐步应用于建筑领域。设计者要将绿化与建筑外部维护构件相结合,使建筑同时具有节约能源、美化环境、耐久性高三大功能。如果设计存在缺陷,可能会导致建筑漏水,不仅会影响节能效果,更会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3.5加大节能减排宣传力度,倡导低碳环保生活方式。人们要采取多种方法宣传政策,营造良好的环境保护氛围,逐步将低碳环境意识渗透于生活中。同时,要使用不同的宣传方法,如电视、互联网和新媒体等,让更多人参与节能减排行动,达到多层次的宣传效果,推动节能减排工作有序开展。所以,要不断完善节能减排宣传机制,有效地提升节能减排效果[17-19]。企业应该积极地参与节能减排宣传活动,有效地开展节能减排工作。为了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人们要积极倡导低碳环保生活方式,大力发展低碳经济[20-22]。

4结语

节能减排低碳生活范文7

关键词:倡导 低碳 生活

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享受着优质的生活的同时,城市的交通、建筑、照明、取暖也都在消耗着大量的能源,工业生产也大多集中在城市地区。据统计,城市能源消耗已经超过全球能源消耗的70%。城市是温室气体排放最集中的地方,城市的空气质量普遍较差,由此引起的健康疾病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地球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物种灭绝等等环境恶化现象,导致全世界、全人类生态环境的形势变得越发严峻。因此,城市居民在倡导低碳生活方面应起到引领作用。

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从点滴做起。有人说,在二氧化碳减排过程中,“普通民众拥有改变未来的力量”,如今这种力量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对于目前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的中国,我们每个人生活中浪费的能源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看似相对微小,而一旦以众多人口乘数计算,就是数量巨大的排放量。以下是笔者对“低碳生活”理念的一些理解。

低碳生活如约而至,正在不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提倡低碳生活应该从我们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

少买一件衣服减少一些排放

以衣服的质地而论,棉、麻等天然织物不像化纤、涤纶那样由石油等原料人工合成,因此消耗的能源和产生的污染物要相对较少。在面料的选择上,大麻纤维制成的布料比棉布更环保。墨尔本大学的研究表明,大麻布料对生态的影响比棉布少50%。用竹纤维和亚麻做的布料也比棉布在生产过程中更节省水和农药。而且天然衣料穿着起来也更加舒适。研究发现,一件纯棉衣物在其生命周期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约为7千克,一件化纤衣物则高达47千克。远离化纤类的服装,衣服多选棉质、亚麻和丝绸,不仅环保、时尚,而且优雅、耐穿。除了选择天然衣物面料外,一衣多穿,提高衣物的利用率。因为服装在生产、加工和运输过程中,要消耗大量能源。每人每年少买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可节约2.5千克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6.4千克。如果全国每年有2,500万人做到这一点,就可以节约6.25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16万吨。

民以食为天

减少肉食,多选素食,因为生产肉食消耗的能源要远远高于生产蔬菜消耗的能源,生产1千克牛肉排放36.5千克二氧化碳,而果蔬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仅为该数值的1/9。并且,蔬菜在生长的过程中还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并且释放氧气。在做饭过程中更应该注意水、电、气的充分利用。煮鸡蛋早关一分钟煤气,煮饭先淘米并浸泡,如果煮饭时,提前淘米并浸泡10分钟,然后再煮,可大大缩短米熟的时间,能节电10%。按每户每年计算,可节约用电4.5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3千克。若全国按照中国家庭总户数3.48亿户来计算,每年可省电15.7亿度,减排二氧化碳150万吨,这个数字不可估量啊。

安居才能乐业

选择小户型,不过度装修,减少钢材、粘土砖使用量,推广应用保温、省地、隔热新型建筑材料,发展节能低碳型住房。在日常家居生活方面注意省电,家电的选择尽量选择节能产品,用完电器拔插头,省电又安全。用节能灯替换60瓦的灯泡,可以将产生的温室气体减少4倍;购买使用节水型淋浴头,不但每分钟会节省10公升的水,而且也将洗3分钟热水澡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幅削减到一半。看完电视、冲完手机要拔下电源。其实大多数家庭看完电视,只是用遥控器关机,其实它还在耗电。只有将电源拔下,它才彻底不耗电。这种将电源拔下的小动作,如果人人坚持,全国每年省电180亿度,相当于三座大亚湾核电站年发电量的总和。这些省电习惯和措施就意味着省钱,对于家庭和个人经济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低碳出行从我做起

如今在许多发达国家,很多人已经自觉地接受了支撑低碳经济的低碳生活方式,他们愿意放弃享受,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上下班时,如果路不是很长,选择步行或骑自行车,尽量不要开车或乘车。这样既锻炼了身体,又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如确需乘车出行,提倡每周少开一天车,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今天欧洲人越来越喜欢乘坐火车出行。一个主要原因是乘高速列车带来的人均碳排放只有飞机的1/10。将火车而不是汽车作为日常上下班的工具,仅仅8公里的路程,就可节省1.7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对于经常飞行的人士,不论你是成功人士还是普通游客,乘飞机是目前导致全球变暖主要的原因。短距离空中旅行与铁路相比较,每名旅客产生约3倍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而作为一个行业整体,则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2%―3%。

绿色消费循环使用

低碳生活方式要求减少并逐渐消除“一次性消费”。2008 年6 月全国开始实施“限塑令”。“限塑令”明确规定:“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这一措施的实施大大减少了人们对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频率。同时,在低碳理念的引领下,一次性饭盒、一次性筷子的使用也有所减少。据中国科技部《全民节能减排手册》计算,全国减少10 %的塑料袋,可节省生产塑料袋的能耗约1.2 万吨标煤,减排31万吨二氧化碳。

节能减排低碳生活范文8

关键词:老旧小区;改造;减碳;核算

2019年,中国的碳排放量达到92.29亿吨,超过了美国和欧盟的总和,占全球总排放量的近1/3,是世界上碳排放增量最大的国家[1]。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要求,我国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国家重大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在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承诺我国碳排放将于2030年达到峰值,2030年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2]。2020年9月,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我国提出,将努力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统计,建筑行业已成为全球三大温室气体排放源之一,排放了约40%的温室气体,且具有最大的节能潜力[3]。城市住宅建筑产生的碳排放占建筑行业碳排放的比例超过40%。2000年至2018年,中国城市住宅建筑产生的CO2排放量从2.891亿吨攀升至8.91亿吨[4]。目前已经有一些学者开展了社区层面的碳排放核算。例如,黄建等对苏州一个新建社区的碳排放进行核算,核算内容为建筑能耗、交通、废弃物处理、水资源四大系统在使用阶段所产生的碳排放,并且提出了一系列的碳减排方案[5]。陈莎等对北京既有社区的能源消耗(用电、用气、采暖)、交通出行、废弃物和绿地碳汇的碳排放进行了核算[6]。但是CarbonReductionPotentialAssessmentofOldResidentialTransformation老旧小区改造的减碳潜力评估较少有研究对老旧小区改造的减碳潜力进行量化评估。结合目前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推进,在改造中增加低碳化目标并评估其减碳潜力,将对城市低碳发展有重要意义。

1研究方法

本文分别对老旧小区既有使用阶段的碳排放和技术措施的减碳潜力进行核算,核算清单如图1所示。首先从景观绿化、建筑单体、水资源、固废物和基础配套五个方面对老旧小区阶段的碳足迹进行核算,掌握老旧小区的碳排放现状。接下来,根据现场调研提出适用于老旧小区低碳化改造的技术措施,并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对技术措施实施后可能实现的碳减排效益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施加减碳措施所增加的物化阶段碳排放(主要指新增建材生产、运输、施工)、拆除阶段所产生的碳排放(主要指新增建筑垃圾的处理)和所能降低的运行阶段碳排放量。核算采用排放因子法(Emission-FactorApproach)进行核算,排放因子法是IPCC提出的第一种碳排放方法,也是目前广泛应用的方法[7]。即温室气体排放量由排放源的活动水平与相对应的排放因子相乘得到。核算公式如下所示:E=∑Q×EF(1)其中,E为CO2排放量;Q为活动水平,活动水平数据量化了造成温室气体排放的活动,如居民生活电耗、气耗、水耗、绿地面积、焚烧处理的废弃物量等,该数据将通过实地调研进行采集;EF为排放因子,即每一单位活动水平所对应的CO2排放量,例如:kgCO2/kWh,kgCO2/m2草地面积等。各个阶段的具体核算公式和对应的碳排放因子主要参考住建部颁布的《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GB/T51366-2019[8];部分碳排放因子来源于相关文献[9-12]。

2案例计算

2.1案例概况

研究选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和睦新村作为研究对象。和睦新村建造于1988年,共有54幢住宅,现有3566户居民,建筑面积17万m2。以50年的设计使用年限为参照,该小区的剩余使用年限为16年。

2.2既有使用阶段的核算

本案例既有使用阶段的活动水平数据及其来源见表1。通过对住户进行抽样问卷调查获取居住建筑内部的电耗、气耗和水耗,共计咨询了64户;其他公共区域的活动水平数据通过总平面图、实地调研、咨询社区管理部门和参考行业统计值进行确定。按照所收集的活动水平数据进行核算,得到本案例改造前使用阶段的碳排放结果如图3所示。改造前使用阶段的碳排放为9721tCO2/年,单位建筑面积排放57.18kgCO2/(m2·年),人均碳排放为1155.1kgCO2/年。其中景观绿化碳汇抵消了-3.29%的排放;建筑单体耗能产生碳排放占比最高(84.17%),其次是固体废弃物处理(10.20%),水资源和基础配套的碳排放分别占8.62%和0.30%。从各活动水平的碳排放来看,最主要的碳排放源是居住建筑电耗、气耗和固体废弃物(大多数为生活垃圾)。

2.3减碳措施的核算

对该小区进行了实地调研,认为可以实施的改造措施包括建筑单体层面的节能灯具更换、太阳能光伏利用、屋面保温增设;水资源方面的雨污分流改造、雨水回收利用;固废物方面的垃圾回收处理和基础配套层面的节能路灯更换。2.3.1分项核算(1)建筑单体(a)更换节能灯具老旧小区内的单元楼道内灯具光源还存在白炽灯的使用,更换为LED节能高效光源能够降低能耗。假设原本为12W的灯具,日工作时长为8小时;更换为自动感应节能灯具,功率为6W,日工作时长缩短为6小时。则每年能够节约电耗34MWh。考虑灯具的生产和拆除所产生的排放,案例更换节能灯具的碳排放影响如表2所示,合计能够降低384.5tCO2,拆除阶段的碳减排来源于建材的回收利用。(b)太阳能光伏增设太阳能光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于建筑节能减排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在居住建筑中应用太阳能光伏系统,对于整个生态城市的建设有巨大价值[13]。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为推广建筑光伏系统提供了机遇[14]。假设屋面光伏可利用系数取0.5[15],铺设发电效率为15%的单晶硅发电组件,光伏发电系统的损失效率为25%[8],则使用阶段光伏系统的发电量可根据下式进行计算。(2)式中,Epv——光伏系统发电量(kWh);I——光伏电池表面的太阳辐射强度(kWh/m2);KE——光伏电池发电效率(%);ε——光伏系统损失效率(%);Ap——光伏系统面积(m2)。根据相关研究[16],1m2光伏组件在生产阶段和使用阶段分别产生160.86kgCO2和4.93kgCO2的碳排放,拆除阶段的碳排放为-9.88kgCO2。该小区的屋顶建筑面积合计为32684m2,经核算,案例增设屋面太阳能光伏的碳排放影响如表3所示。该项措施在物化阶段产生的碳排放比较高,但使用阶段的减碳效益也更加显著,能够降低小区生命周期碳排放量17867.9tCO2。(c)屋面保温增设既有建筑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较差,能耗损失严重。增设屋面保温将对住宅供暖、空调能耗产生较好的效益。根据相关研究,若既有住宅建筑的屋面增设40mm厚挤塑聚苯板(XPS),采暖制冷能耗能够降低12%左右[17,18]。基于此,若在案例小区的改造中,增设所有居住建筑的屋面保温,将能够取得很高的节能减排效果,核算结果如表4所示,实现生命周期碳减排4340.4tCO2。(2)水资源(a)雨污分流改造由于建设年代较早,老旧小区的排水系统大多为雨污合流系统,造成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低下,降低了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效率[19]。对排水管网进行雨污分流改造,能够减少合流至污水处理厂时雨水处理所消耗的能耗,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本案例需要改造管网9000m,开挖、移除土方4648m3,回填764m3,当地年降水量1378.5mm。改造施工工艺,即开挖、移除土方和填土碾压平整的碳排放因子分别为1.05kgCO2/m3和0.99kgCO2/m3。经核算,案例进行雨污分流改造后能够降低小区生命周期碳排放368.6tCO2,见表5。(b)屋面雨水回用浙江省降水量较为充沛,具备雨水回用条件。此外雨水资源化还能提高城市的雨洪调节功能,具有良好的节水效能和环境生态效益。小区屋面雨水不直接与地面接触,污染小,并且可借助檐沟、雨落管直接收集利用[20],在雨水路径的末端增设蓄水池、雨水处理设备收集回用雨水,可以用于小区内绿化及路面浇洒[21]。雨水回用的计算方法如下[22]:(3)式中,Wya为雨水年径流量(m3);Ψc为径流系数,下垫面为硬质屋面,取0.9;ha为常年降雨厚度(mm);F为计算汇水面积(hm3)。根据计算,案例的蓄水池容积为215m3,采用混凝土浇筑;年雨水回收利用量为23350m3。计算得到案例中增设雨水回用系统后的碳排放影响如表6所示,使用阶段的碳排放能够降低112.1tCO2,考虑物化阶段和拆除阶段,最终实现减碳量为84.5tCO2。(3)垃圾回收利用小区内垃圾收集较为杂乱,且垃圾收集点破旧,垃圾桶放在外面供居民投放,管理不佳。如果能够增加小区内垃圾分类宣传,严格垃圾分类投放管理,规范垃圾处理点,将能够提高小区内垃圾回收率,降低垃圾处理能耗。对案例小区内的23处垃圾分类收集设施进行更新,预计消耗主要建材包括混凝土12.7m3,混凝土砖7.3m3,页岩砖14.0m3。预计实施改造后,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能够提升14.53%。核算结果如表7所示,该措施在生命周期能够实现2294.3tCO2的减碳量。2.3.2综合碳减排效益六项技术措施在本案例小区产生的生命周期碳排放影响如图4所示。屋面太阳能光伏增设能实现非常可观的减碳效果,超过17000tCO2,其次是屋面保温增设和垃圾回收利用,实现减碳量超过2000tCO2,更换节能灯具和雨污分流改造的减碳量约400tCO2,屋顶雨水回用实现的减碳量相对较少。基于生命周期理论,案例小区在实施这六项减碳技术后共能实现碳排放降低25340.2tCO2,措施在物化阶段和拆除阶段产生了2518.6tCO2。碳减排效益主要来源于建筑单体的减碳(22592.8tCO2),其次是固废物,减少2294.3tCO2,水资源方面共实现了453.1tCO2的减碳量。案例小区实施这六项减碳措施后平均每年能够降低碳排放1563.8tCO2,减碳率能够达到16.3%。

结语

节能减排低碳生活范文9

“低碳经济”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的消耗,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以达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实质是能源的高效利用、清洁能源的开发以及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发展观念的根本性改变。作为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成为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重大进步。

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碳足迹”、“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城市”、“低碳社会”、“低碳旅游”、“低碳景区”等一系列概念也应运而生,成为当下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股新潮。酒店作为旅游业的三大支柱之一,其节能减排,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对于推动旅游业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四川酒店业节能减排现状分析

酒店业作为一种资源消耗型的业态,实现其节能减排和低碳对于“低碳旅游”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据统计,在客人入住宾馆时若能少换洗一次床上用品,就可以省0.3度电、13升水和22.5克洗衣粉,并且减少排放二氧化碳50克。如果我国星级酒店都能做到按“绿色客房”的标准每三天换洗一次床上用品,那么每年酒店业可以减少4万吨二氧化碳,减少能源相当于1.6万吨标准煤。其对于酒店本身甚至是社会而言带来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随着“低碳旅游”概念的提出和深入,酒店业作为旅游业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之一,低碳、节能减排无疑成为酒店业所面临的一大重要课题。

(一)四川酒店业节能减排现状分析

据统计,截止到2011年底,四川一共有旅游星级酒店502家,绿色旅游饭店85家,农家乐/乡村酒店1404家。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电话访问以及资料查询等调研方法。在调研中,笔者共调研五星级酒店工作人员11名,四星级酒店工作人员16名,三星级酒店21名,经济型酒店工作人员27名,绿色酒店工作人员12名以及农家乐(乡村酒店)工作人员40人,总共对69家酒店进行了调研。除此之外,笔者还对300名游客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有效问卷267份,有效率达到89%,样本具有很好的代表性。(见表1、2)

调查结果表明,除了“绿色酒店”之外,在星级酒店工作的67%的员工对于“低碳”的概念有所了解,但一般都是通过电视新闻、互联网、报纸书刊等媒介得到的信息,酒店本身对于“低碳经济”的宣传和推广通常较少,只是在管理人员中有所涉及。对于“节能”概念,酒店工作人员都较为熟知,大多酒店也较注重节能推广,有相应的制度和措施。酒店的空调的开关、温度设置都有相应的规定。例如空调在夏天一般设置在26℃左右,而冬天一般在18℃―20℃,这样不仅可以使顾客不至于因为室内外温差过大而生病,也可以很好节能,同时,对于二氧化碳的排放也会有很大程度的降低。除此之外,星级酒店在很大程度上都会选择节能灯代替白炽灯,因为酒店设计,对于不同类型电灯的开关时间也有相关规定,也会相应减少由于能耗而产生的二氧化碳,减少碳排放。而对于传统的酒店六小件的取消与否问题一直以来颇受争议,六小件的存在可以为酒店客房消费者带来很多方便,同时也给这些耐耗品的生产厂家带来大量利润,可是作为一次性消费用品,六小件回收能力差,浪费资源的问题也逐渐突出。2011年1月1日起,《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正式实施,此标准取消了对牙膏、牙刷、拖鞋、梳子、沐浴露、洗发液等酒店六小件客用品的硬性要求。部分酒店依然会免费提供,而部分酒店则推出收费套装,将六小件转为收费洗漱用品。

根据笔者调查,某五星级酒店由于历史沿革的原因,该酒店在高耗能、高排放的运作模式中经营多年,因此在实施节能减排政策方面有很大的困难。但是他们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对能源供给体系进行了大规模的节能改良和技术改造,并且利用当地丰富的光热资源和湖水进行植物灌溉,全面更换为LED节能灯具。同时还与各部门签订了《节能降耗责任书》,使管理人员做榜样,养成了从个人做起的关于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的引导和宣传工作。现在我们在该宾馆的员工口袋里可以看到以前人们常用的手绢,餐桌上的餐巾纸也没有了,多了的是营业区内增加的低碳生活的提示牌。

同样,某四星级酒店通过低碳节能经营于2011年1月通过了ISO14001:2004国际环保体系认证。ISO14001:2004是一套非常科学的管理体系,能够做到最小的环境影响,最低的物耗能耗,最低成本,以及最低的环境风险控制。除此之外,目前成都很多酒店也定期对其设施设备进行节能环保的改造使酒店能耗每年呈逐步下降趋势。

(二)四川酒店业节能减排所面临的问题

四川酒店在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整个四川酒店业的节能减排、低碳经济发展之路却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缺乏正确的低碳理念的引导和支持

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67.5%的酒店工作人员对于发展低碳经济、节能减排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具体的实施却存在很大的问题。因为大多酒店对于低碳经济和节能减排处于一个“想却不能”或者“想却不会”的状态,而酒店对于低碳的了解也仅仅是表面上的知道和了解,缺乏更加系统和专业的认识。因此,即便是在酒店实施一些简易的节能减排和低碳措施也只是饮鸩止渴,起不到多大的作用,反而会是低碳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因此,作为政府和社会应该在低碳经济的专业指导和推广方面多下功夫,让企业真正理解低碳经济所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以及发展低碳经济所面临的技术和其他问题。

2.节能技术的采用以及设施设备的改造与更新成本较高

在建设节能减排、低碳酒店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最直接和显著的问题就是建设投资问题。节能、环保、低碳的酒店设施不仅包括了日常生活用品,同时也包含了很多大型设施设备例如利用光能、风能等的设施以及制冷技术的改进,甚至体现在酒店本身建筑的用料、格局等方面的布置,对于新开业的酒店来说投入较高,对于资质老的酒店来说,更换设施设备就更显得艰难,而传统的酒店设施设备在这个时候就显得更容易被酒店投资者所接受。在对酒店管理人员的调查中显示:节能技术和设施设备在很大程度上占整个财政支出的比例较大,尤其是前期投入成本较高。因此,对于节能环保、低碳型酒店的建设一定要在其设施设备上下工夫,降低其投入的成本才可以更好的接近市场,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

3.低碳理念在企业中渗透性较差,缺乏低碳企业文化

从调查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酒店进行节能减排活动、实施低碳措施有很大一部分是在跟随社会的一种潮流,很多都只是做的表面功夫,或者有些收效却不知道真正的低碳的酒店经营理念,并没有将低碳这一概念真正融入到酒店的企业文化中区,让酒店的管理者、员工真正理解、参与到低碳酒店的经营中去。

选择节能减排、低碳环保并不只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而应该响应政府的号召,对酒店来说不仅可以以一种全新视角来观察和体验酒店在运营过程中的一系列价值观,树立酒店低碳形象,并且可以降低酒店成本、增加企业效益,从而达到自己的竞争优势。因此,低碳、节能、环保的灵魂在酒店的企业文化中显得格外重要,它是使酒店真正立足于低碳环保、节能减排进而获得更大的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基础。

4.低碳营销不合理,消费者接受程度差

目前酒店业中很大一部分酒店还是以获得营业利润为首要目标,在低碳营销方面首先考虑到的是酒店的利益,是不是可以为酒店获得更多的利润,是否会吸引更多的客源。因此,即便在“低碳经济”的热潮下进行“低碳环保”的宣传和相应的措施也只是其获得利润的一个试探性的手段,在实施的时候并没有很好的与客人沟通,以获得客人的理解和支持。例如,酒店里“六小件”的设置作为一个由来已久的话题,它的存在与否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焦点。47%的消费者认为取消“六小件”可以为酒店减少很大一部分开支,同时也可以减少浪费和碳排放量,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建设和减少资源的浪费;但是79%的消费者则认为取消“六小件”对于酒店客人来讲会给酒店的消费者造成很大的不便与困扰,再加上现在酒店不硬性规定提供“六小件”的规定,使得部分酒店会以另外一种方式为客人提供“六小件”一次性生活用品――单独收费。这样对顾客来说是一种损失和心理的不愉快。作为酒店业是以为达到让顾客满意为宗旨的服务性行业,在营销低碳经济、节能环保的时候一定要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和赞同,引导消费者进行低碳消费,促进低碳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二、酒店业节能减排的有效对策

对于酒店来说,选择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不仅仅是承担社会责任,更是为企业树立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减少能耗和资源浪费,降低碳排放,并且创造出更多的价值。笔者认为酒店节能减排、低碳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政府支持力度,促进节能减排、低碳技术创新

酒店业作为旅游产业的重要支柱产业,它在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环保方面所做的努力和成果将直接影响到旅游业的碳排放量,对“低碳旅游”的实施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酒店发展节能减排的低碳经济的过程中,单凭酒店的一己之力是很难在低碳之路上有重大的突破和发展。只有政府将“低碳经济”作为一个经济发展方向,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倾斜和帮助,才能更好地调动酒店发展节能减排、低碳环保技术和经营理念的积极性,进而促进大方向之下的可持续发展观。

2.将“低碳经济、节能减排”思想贯穿到酒店经营之中

“低碳经济、节能减排”是一种发展理念,但是国家上政策支持、社会上舆论支持是不够的,只有将其真正融入到企业文化之中,使酒店中不论是管理阶层还是执行阶层都能很好的理解和贯彻执行,才能体现这一理念的价值所在。如果酒店的管理者能够树立“低碳环保、节能减排”这一理念,在酒店客房设计、日常用品采购管理、员工日常培训、酒店服务特色营销等方面将其灵活运用,使酒店的每一个员工、没以为客人都觉得“节能、低碳、环保”使一个深入骨髓的酒店发展的灵魂,企业员工可以为其不断的努力,而客人也可以很好的接受和认可这一政策所带来的一系列的影响。

3.以“低碳”原则运营酒店

在节能减排方面实现低碳化经营,不仅要在能源方面实现来源节流,广泛采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新能源,还要利用高科技在节水节电方面达到新的突破。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可以尽量减少使用一次性碗筷和餐具;减少换洗床单的次数,可以在酒店客房的床头放置环保卡片告知客人减少换洗床上用品次数可以享受相应的折扣或其他优惠服务;减少一次性用品的提供;垃圾分类回收;使用节能型荧光灯、节能型白炽灯以及汞灯等节能型光源;合理设计照明线路;减少纸巾的提供,提倡手绢的使用等。除此之外,还可以提倡消费者减少对于牛肉、羊肉等肉类的需求。牛、养等反刍动物的肉类二氧化碳含量是最高的,是生产同等重量鸡肉的13倍、土豆的57倍。因此,在细节上注重“低碳”和“节能减排”才是基础中的基础。

4.鼓励消费者低碳消费

节能减排低碳生活范文10

内容摘要:发展低碳经济,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促进山东省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既符合我国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符合山东省建设生态大省的发展目标。文章指出,山东省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为:解放思想为基础,政策引领做保障,企业生产是根本,以及发挥家庭和个人生活以及中介组织的作用。

关键词:低碳 低碳经济 对策

问题提出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是人类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随着低碳经济内涵进一步深化,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一项国家的战略决策,山东省也必须重新审视经济发展新道路。制定各种能源政策抑制碳排放量,最终实现山东经济的低碳发展。

“低碳经济”一词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它是在世界各国政府和学术界对温室气体减排与经济发展的争论与博弈中产生的。从1992年签署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到1997签署的《京都议定书》再到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伴随着国际气候谈判的进展,一系列的气候变化国际制度框架随之产生。

低碳经济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产业领域。学者林辉称之为“第五次全球产业浪潮”,并首次把低碳内涵延展为:低碳社会、低碳经济、低碳生产、低碳消费、低碳生活、低碳城市、低碳社区、低碳家庭、低碳旅游、低碳文化、低碳哲学、低碳艺术、低碳音乐、低碳人生、低碳生存主义、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经济有两个基本点:其一,它是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内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经济活动低碳化,把二氧化碳(CO2)排放量尽可能减少到最低限度乃至零排放,获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效益;其二,它是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内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能源消费生态化,形成低碳能源和无碳能源的国民经济体系,保证生态经济社会有机整体的清洁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发达国家自工业革命以来的工业文明发展模式,导致了越来越严重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大气中的二氧化碳(CO2)浓度不断增加,使全球气候变暖。使用化石燃料这种高碳能源是产生这种生态环境灾难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地球生态系统自净CO2的能力每年只有30亿吨,全世界每年约剩下200多亿吨残留在大气层中,使地球生态系统不堪重负。长此下去,气候将更为反复无常,气象灾害范围更大、更频繁和更严重,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此,控制大气中的CO2浓度增加,缓解全球气侯变暖,是现代人类得以生存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迫切需要。

山东省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

山东的经济是以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为主体的经济,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的比重一般为2/3。这种典型的碳基能源经济,使山东经济和能源结构的“高碳”特征十分突出, CO2排放强度相对较高,节能减排形势非常严峻。由此,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社会,推动山东经济发展由高碳能源经济向低碳与无碳能源经济的根本转变,是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绿色发展、低代价发展的迫切要求和战略选择。

(一)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

要通过发展低碳经济,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经济的碳强度,能有效地促进山东省经济结构和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优化能源结构的可行措施

煤多油少气不足的资源条件,决定了山东省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煤炭仍将是主要一次性能源。煤炭属于“高碳”能源,我国也没有廉价利用国际油气等“低碳”能源的条件。发展低碳经济,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可以有效地降低一次性能源消费的碳排放。

(三)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可能路径

山东省人口整体素质低于相邻的江苏省,研发和创新能力有限。如果加大投入,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可以实现这个领域的跨越式发展。

(四)开展国际合作、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的有效途径

虽然我国工业化享有全球化、制度安排、产业结构、技术革命等后发优势,但我们不得不接受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规则,不得不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处于利润“微笑曲线”下端。发展低碳经济,不仅可以与发达国家共同开发相关技术,还可以直接参与新的国际规则的讨论和制定,有利于我国的中长期发展和长治久安。

山东省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

(一)发展低碳经济,解放思想是基础

第一,发挥各类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的宣传引导作用,使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全体民众的共识。

第二,要破除低碳经济是贫困经济的观念,低碳经济的目标是低碳高增长,发展低碳经济不会限制高能耗产业的引进和发展,只要这些产业的技术水平领先,就能从根本上符合低碳经济发展需求。

第三,低碳经济不一定成本很高,温室气体减排甚至会帮助节省成本,并且不需要很高的技术,但需要克服一些政策上的障碍。

(二)发展低碳经济,政策引领是保障

山东省在“十二五”规划中必须提出低碳经济的发展战略,建立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和市场环境。推行低碳经济,需要政府主导,包括制定指导长远战略,出台鼓励科技创新、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使用的政策,减免税收、财政补贴、政府采购、金融支持等措施,来引领和助推低碳经济发展;低碳经济区将成为中国下一次工业革命的示范区、未来中国大规模经济转型的实验地。低碳经济区的建立与否及如何建立,考验着山东各级政府的政治远见和政策水平。具体来说:

1.要从源头减少碳排放。在保证GDP稳步增长的同时积极发展第三产业,逐步增加第三产业在三大产业中的比重,降低第一、第二产业的比重。减缓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速,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山东的产业升级转型,可以理解为发展具有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创新能力强、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等特点的先进制造业和其他高新技术产业。那么,在产业发展方面,如,新能源汽车、数码产品和节能建筑等,以及现代服务业,比如旅游、金融、物流、信息、文化创意产业等,围绕环境保护和节能降耗,着力发展高效低耗产业,淘汰高能耗、重污染、低效率的产业。争取做大做强山东企业,着力推动山东从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跨越。

2.提高能源效率,节约能源。国际社会提出的主要减排措施之一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从上述分析可知,能源效率对抑制山东碳排放作用显著。因此,在能源结构调整困难的情况下,提高能源效率、节约能源应作为山东国民经济发展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

3.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增加石油、天然气、水电、核电所占比重。通过能源替代,增加石油、天然气、水电、核电所占比重,改变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山东碳排放将得到极大的缓解。积极开发利用石油和天然气,积极发展核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在增加能源总量的同时,更注重能源的品质。

4.要加大投入建设生态城市,把山东建成低碳生态家园。森林是天然的大氧吧,又是大自然的碳库,在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减缓全球变暖,具有十分重要的独特作用。因此在建设生态山东中,要大力推进“森林进城,森林围城”的青山绿水工程,应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目标,把绿色生态环境提升到一个新水平。并把此列入山东省十二五规划中。城市建筑要大力发展低碳建筑模式。房屋建设使用再生能源、特殊的绝缘材料,及先进的再循环系统,将大大减少每年的碳排放量。

5.依靠山东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发展低碳经济。2008年,山东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0763976.53公顷。农作物在控制温室气体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土壤碳汇,如采用免耕耕作;生物质碳汇,如造林、种草等;改变对牲畜粪便的处置来减少沼气排放;改变农业耕作方式以减少甲烷和氮氧化物的排放等四方面为农业温室气体减排。大力推广沼气和农林废弃物气化技术,积极发展太阳能发电和太阳能热利用。通过以低碳经济为主导的清洁能源革命,可以极大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推进山东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6.发展低碳经济,山东省要注意发挥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作用。国家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银行等金融机构均在山东设立分支机构,山东要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结构由“高碳”向“低碳”的转型过程中借助便利的金融服务。通过“绿色信贷”支持节能减排、清洁能源利用和可再生能源开发等项目的实施。

(三)发展低碳经济,企业生产是根本

1.省政府要引导企业加强国际合作。由于技术上和经济上的原因,山东目前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调整的幅度和速度都难以有突破。燃煤排放的CO2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为此,山东必须通过加大燃煤排放的CO2捕获与埋存等能源减排技术的研发力度与国际合作,以此来减少煤炭对环境的影响,这样就能够确保煤炭继续成为能源的重要部分之一。研发形成低碳技术体系,靠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低碳能源是低碳经济的基本保证,清洁生产是低碳经济的关键环节,循环利用是低碳经济的有效方法,持续发展是低碳经济的根本方向。因此,新型工业化要体现在新能源上,体现在新材料上,体现在新技术上。要大力发展再生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要大力发展新型再生生态材料,减少对资源的消耗;要大力推广新技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2.企业应投入资金和人力对低碳技术加以研究,培养相关的人才。同时企业应该积极发展利用低碳技术,走低碳经济的企业发展路线,努力降低能耗和污染,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提高能源利用率。

3.在产品制成品上要标明碳排放量,便于消费者比较参考。

(四)发展低碳经济,应发挥家庭、个人及中介组织的作用

在家庭和个人生活上,倡导低碳生活方式,摈弃奢侈浪费的生活习惯。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引领社会进步。要实现宏大的节能降耗战略,或许要取决于很多细微之处。人们应看到,这“细微之处”不只是制造业、建筑业中许多节能技术改进的细节,也包括日常生活习惯中许多节能细节。

沟通政府和企业之间、政府和家庭之间、政府和个人之间的联系,使个人、家庭、企业的节能减排活动有联系的途径。如为个人、家庭、企业参与植树减排提供地点等。

结论

综上所述,低碳经济是一个全新的发展理念。这一理念的形成,得益于新能源产业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人们对发展理念更深层次的思考。低碳发展格局的形成需要政府推动、企业实施及全社会共同参与。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应对气候变化课题组.当前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与政策建议.中国发展观察,2009,8

2.冯之浚等.关于推行低碳经济促进科学发展的若干思考.光明日报,2009-4-21

3.王仕军.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研究述评.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中心,2009,12

4.闫岩.“碳捕获”中国开局.财经,2010(1)

节能减排低碳生活范文11

[关键词]低碳经济低碳校园建设大学城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1-0108-05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规模和人口的增长,以及当前人类生产生活方式所造成的大量C02排放引起的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各种威胁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问题,许多国家开始采取措施来降低碳排放量,中国也于2009年11月2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决定,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到45%。降低碳排放量不仅关系到我国的环境问题,也关系到我们能否能够摆脱能源危机,突破经济发展瓶颈等一系列棘手问题,同时也关系到我们能否经济转型成功,赶超发达国家。而伴随着我国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增强和投资力度的增加,大学城在城市中所占的规模及其人口承载能力等越来越大,在低碳经济建设中,如何在现代大学城建设低碳校园极为重要。

一、低碳校园的内涵及实践

(一)低碳校园的内涵

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发展模式。第一次提出“低碳经济”概念的是英国,在2003年2月24日前英国首相布莱尔发表了《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白皮书,对低碳经济做了明确阐述,并对低碳经济的含义、内容等方面有了创新性的概括,指出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是在于促进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和管理制度创新,彻底转变人类生存发展理念。我国亦在2006年底,由科技部、发改委、中国气象局、国家环保总局等六部委联合了我国第一部《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该报告系统总结了我国在气候变化方面的科学研究成果,全面评估了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近百年气候变化观测及影响,预测了21世纪的气候变化趋势,综合分析、评价了气候变化及相关国际公约对我国生态、环境、经济及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提出了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立场和原则主张以及相关政策。《报告》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国单位GDP能耗要降低16%,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要降低17%,节能6.7亿吨标准煤,同时要发展非化石能源,植树造林,增加森林碳汇等,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低碳校园的研究是由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衍生的一个新课题,是在能保障高校正常的教研、日常管理要求的情况下,按照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要求,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将有益于环境的管理措施纳入学校全面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大力提倡和推广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并拒绝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行为理念,研究、开发和运用先进的低碳技术,并持续不断地进行技术改进,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一切软件和硬件资源全面提高师生环境修养,努力打造一个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可持续发展的集信息化、现代化、低碳化于一身的新型校园@。本文所倡导的低碳大学城是指一个相对的概念,是以不影响大学城内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老师的教学研究等一系列基础性活动质量为前提,通过技术层面、制度管理层面和个人行为方式层面的探究来对整个大学城的建设和发展过程进行合理的控制和引导,从而逐步实现大学城区域内的低碳化。因此,低碳大学城的构成模式和推进策略应当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之上,通过各个层面之间的协调找到最佳的平衡点,从而达到以较小的碳排放实现大学城内较高的生活品质的目标⑥。

(二)低碳校园建设的实践

近年来,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的建设规模、学生人数以及耗能设备急剧增加,再加上中国继20世纪90年代的高校合并后当前又出现各地大学城大规模建设的现象,能源耗费速度逐年增加。包括土地、建筑、基础设备、交通、水、电、饮食、文体、医疗等一系列的消费的增加,给高校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给高校的教学带来了较大的成本。而通过建设低碳校园,可以有效地节约资源,减少不合理的资源浪费,提高办学效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高校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中做出贡献。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积极推进先进文化、先进理念的传播;要自觉承担引领人类文明提升公众低碳意识的高尚责任⑦。2012年3月印发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基本建设管理办法》中明确提出,在编制校园规划中应当贯彻保护环境、节地、节水、节能、节材的基本方针,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校园,做到以人为本、统筹规划,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尊重标准、勤俭办学,把握节奏、保证安全。这在制度层面上为建设低碳校园提供了保障。

目前,世界范围内许多大学都加入了构建低碳校园(Low-carboncampus)、提倡低碳校园行为的行列,例如耶鲁大学、哈佛大学、东京大学、布朗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都已开始了低碳校园建设的进程。国内高校也开展了建设低碳校园的实践研究,例如,北京大学从节能减排的角度在校园内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出台了《北京大学用电暂行管理办法》、《北京大学节约用水暂行管理办法》、《北京大学水电费管理暂行办法》、《北京大学学生宿舍用电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对水、电采取“定额管理,计量收费“方式”,有效促进了北京大学的低碳校园建设,也为其他高校提供了经验。

二、现代大学城“不低碳”现象透视

我们通过对昆明呈贡大学城内的云南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大学等大学校园有悖于低碳校园建设现象的实地调研,剖析我国现代大学城在建设低碳校园中所面临的普遍问题。

(一)校园日常生活中的浪费习惯所造成的不低碳现象

建设低碳校园、改善校园环境最基本的驱动力就是个人的环保意识与行为习惯,而当前校园中各种不低碳行为随处可见。(1)办公、教学活动中的浪费现象。如一些不必要的电梯乘坐,一些完全可以在户外进行的排练和演讲等活动全部占用大礼堂或阶梯教室等。另外,每间教室中当天实际平均自习的人数仅占可容纳人数的12%,每间教室的平均用电量为8.39度,每间教室排放出来的CO2为6.59kg,办公、教学区的利用率非常低,资源严重浪费。(2)教材、纸张的浪费现象。学生教材的循环使用率不足10%,以云南师范大学目前有2.4万名全日制在校学生为标准,则在校学生每年消费纸张180吨,若换算为碳排放量,则总共产生了630吨的CO2。另外,还存在文印纸张利用率低、单面复印打印的不低碳现象。统计结果显示,每间文印店每天的平均用纸数量为约3000张,每个学校平均拥有8家复印店。若每年以280个教学日计算,每个学校每年的用纸量为6720万张,产生的碳排放量1.1吨。(3)水、电、粮食、出行等方面的浪费现象。在大学城内,宿舍与教室经常存在无人或仅有几人的情况下日光灯全开的情况,宿舍及办公室中常有电脑旁无一人却长时间运行等现象。另外,当前大学城普遍使用一次性餐具,校园内的部分超市仍然提供免费塑料袋,粮食浪费现象随处可见。在对校园停车场车辆的调查中发现,大约23%的教师拥有并驾驶私家车上下班,导致高校通勤车空车率增加,造成能源耗费及不必要的碳排放。

(二)大学城规划与建设不合理所造成的不低碳现象

首先,大学城在规划与建设中存在盲目攀比而过度扩张建设的现象。呈贡大学城地址在呈贡区洛羊镇,坐落于吴家营、朗家营、缪家营自然村地界内,占地43.15平方公里,面积相当于目前昆明半个市区。一期规划投资将达到31亿,新校区最终规模是15万人,投资约100亿元。呈贡大学城建设占用大量缓坡耕地,造成土地等资源的铺张浪费。其次,校园建设存在重改造、轻保护的现象。不少高校将天然树林草地改造为人工林和草坪,有些甚至填埋天然湖建造人工湖,这种以人工种植的平整草坪和靠别处移植过来的树木破坏原生态的树林草地的行为是不可取的。最后.大学城中学生公寓、教师公寓、办公楼、教学楼等建筑的单元空间有扩大的趋势。调查中发现,不少高校教室、办公室明显过大,一些高职称的教职人员和领导人员同时拥有多问单人办公室,造成办公等资源闲置浪费。

(三)大学城资源共享不充分所造成的不低碳现象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大学城中紧邻的云南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民族大学等高校之间在设备使用、实验室建设、会议室建设、网络资源等方面存在着重复建设的问题,导致资源占有率高利用率低,没有实现充分的教学资源共享的初衷。首先,课程与教师资源共享不充分。呈贡大学城各高校之间没能够利用各自学校相应的比较优势学科来进行校际的授课教学,而在学生的调查问卷中也发现很少有同学会选择去外校选课,仅有少数高年级学生去外校旁听。其次,图书馆共享不充分。在图书馆自习室共享方面,去过外校图书馆自习的同学还不及被调查同学的1%,基本没有同学借阅外校图书资料。最后,实验室设备共享不充分。在参与访谈和调查的各校学生中,基本上没有人使用过外校的实验室及实验设备。

三、探求现代大学城低碳校园建设途径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主要从制度层面、技术层面以及校园主体的行为层面,提出实现现代大学城低碳校园建设的路径。

(一)构建科学有效的节能减排制度体系

1 完善高校考评与监管制度

2007年颁布的《关于加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指出:我国国家机关的办公建筑与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监管体系建设实施内容分别为能源消耗监测、能源消耗统计、能源审计及能耗效用公示等⑩。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制定科学的考评与监管制度,注重考核高校的低碳建设水平与能力,将相关的一些低碳考核指标引入评价学校的综合绩效指标中去。另外,要完善高校校园监管体系,明确各个主体的职责,将其落实到人头上,将低碳责任与领导干部的政绩挂钩,形成激励约束机制,在校园的低碳建设中做到权责分明,科学高效。

2 建立高校碳排放数据库体系,制定量化减排标准制度

大学城低碳校园建设的核心就是要进行节能减排,节能减排需要我们寻根求源,通过碳排放的核算来指导高校的这项工作。高校可以利用其科研能力强、科研资源丰厚的优势,来进行碳核算方法的研究、推广、运用;国家有关部门也应协助建立全国高校碳排放核算体系,制定相应的减排标准,为各高校比较碳排放量、碳排放结构提供依据。通过碳核算的优化,节能减排的量化指导,使得高校在低碳校园的建设任务执行过程中更具针对性,也使得相关部门能够合理制定高校减排目标,科学分配低碳减排的任务。

高校应制定多级指标的减排标准,并结合上级监管考核制度和碳排放数据库体系对自身节能减排进行量化检测和指导。通过每个指标的量化数据记录、绩效分析、质量评价等,来制定下一阶段节能减排的教学与工作计划,并建立动态的节能减排标准制度。

3 推动政府的政策工具创新

政府作为低碳经济治理的主体,其行政上、法律上和财政政策上的相关举措,都对大学城低碳校园的建设具有很强的辐射力。在低碳校园建设过程中。政府可以通过行政法律手段和参政手段来规范校园低碳校园建设主体的行为。通过对增加低碳行为效用与收益,促进校园低碳;通过增加高碳行为的成本,来减少校园的碳排放。一方面可以利用碳税来对碳排放超标学校征税。政府可授予每个高校碳排放有限额规定的许可权,不同规模高校设定不同碳排放配额。如果高校的碳排放超过了配额排放量.就可对基征碳税,通过增加高校碳排放的成本来减少其高碳行为。而碳排放在政府规定的配额以下的高校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通过减少高校的减排成本来鼓励高校进行低碳减排行动,从而促进高校的低碳校园建设。另一方面政府应加大对低碳技术创新、推广、应用的资金投入,并通过财政补贴来促进低碳校园建设。补贴又称为“负税收”,能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该项措施做得好的当属日本,日本历年用于研究开发资金投入的费用占GDP的3-4%,领先于欧盟及美国这些低碳强国。日本作为一个能源进口国家,在经历各种能源危机后,很早就推进了节能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从中积累了大量节能技术,并在低能耗方面名列世界前端。他们对采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照明路灯、环保节能灯、低碳建材的高校进行补贴,来鼓励高校的低碳发展,并加大了对高校低碳科技研发资金的投入,对低碳技术和模式的研究予以专项支持,推进低碳技术和模式的集成示范及推广,引导高校与企业直接进行低碳技术交流合作,推进高校低碳技术科研的商业化进程。

(二)大力推广应用现代节能减排技术

1 校园能源与材料使用低碳化

近年来的数据显示,我国社会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和石油这两种“高碳”一直占据能源消费的主导地位。高校的能源使用主要是煤炭、水、电、天然气等,从目前来看高校的能源消费结构很难短时间内改变。这就需要我们将高碳能源低碳化,多开发使用清洁能源、低碳环保型材料,多采用低碳技术应用到我们的校园建设中。校园的道路照明与规划采用的光源应该是高效节能的,尽量采用太阳能路灯、风能路灯、IED灯等来构建学校的低碳道路照明系统,学校的塑胶操场也应当采用环保型纳米材料塑胶跑道等高新低碳技术产品。同时,新型的校园教学楼建设与设计也要多采用低碳技术,可以通过选用保温隔热的建筑材料、合理的采光和通风的建筑设计等来实现建筑低碳化。

2 校园办公与教学低碳化

低碳教学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低碳知识的传授,二是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低碳化。关于低碳知识的传授,可以从简单的低碳概念介绍到怎样具体实现低碳、从宏观的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到微观的低碳经济技术等,来对在校大学生的低碳知识进行普及。教师作为传授知识的主体和学生效仿的对象,更要加强低碳知识的学习与培训,通过低碳知识的教授、传播以及师生交流来增强大家的低碳意识,为高校低碳校园建设打好理论基础。教学过程的低碳化,主要包括充分利用教学设备资源、教师资源和构建低碳课堂两个方面,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多媒体设备、教学耗材等资源的有效利用,及时将已经老化了的高耗能的教学设备器材更新为新型的低碳设备。同时,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开设一些精品课程和运用远程教学等方式来实现低碳教学;通过网络资源共享、信息资源共享技术来实现大学城资源共享。

低碳办公,是对教师办公行为的低碳化。主要是通过在公务活动中减少能量的消耗,尽可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首先,要减少对办公设备耗材的使用,通过应用无纸化办公平台来减少文印,通过网络在线文档处理、电子邮件收发等减少办公设备耗材的使用。其次,教师要尽量乘坐校车而非自驾私家车,通过召开远程会议来减少不必要的出差,缩减不必要的旅行次数和人数等。

3 校同碳汇减排

低碳校园的建设不但要从“碳源”JL进行有效的抑制,减少碳排放还应从“碳汇”的角度进行考虑。“碳汇”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利用植被生长吸收二氧化碳,另一种是通过将二氧化碳捕获和埋在来减少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排放。目前大学城高校虽有绿化,但存在绿化覆盖率不足以及将原有自然林毁掉变为人工林的行为。这就要求高校正确认识绿化在校园低碳建设中的作用,采取措施增加绿地面积,通过种植一些“碳汇”能力较强的植被,维护改善校园原始树林,以设计“绿屋顶”等来实现最大发挥植被碳汇的功能。研究表明,森林覆盖率每增加1%,便可以抵消0.6-7.1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因此,扩大校园绿色覆盖率是缓解校园减排压力的有效途径。比如进行楼面种植形成“绿屋顶”,还可以实现对周围建筑物环境的美化,而且能够保温隔热、吸收二氧化碳。其次,推广碳捕获和碳埋在技术。该技术将成为未来大规模减排二氧化碳、延缓全球气温变暖的最经济有效的技术方法。高校要加强与大型电厂、炼钢厂等的交流与合作,建立相关科研与实习项目,确保高校在未来可以通过碳捕获、碳埋存技术进行碳汇减排。

(三)营造师生广泛践行的低碳生活氛围

1 营造低碳校园理念,引导低碳实践

首先,要广泛开展低碳校园宣传活动,鼓励开展低碳实践活动。充分发挥校园学生团体的作用,开展各种低碳宣传,举办各种低碳实践活动,比如低碳校园建设的演讲比赛、低碳知识竞赛、低碳技术设计大赛等。邀请国内外学者进行有关低碳的专题讲座,为师生灌输低碳发展理念、普及师生低碳知识、提高师生对低碳校园建设的责任和意识。其次.完善校园网建设,使校园网成为低碳校园建设理念传播与交流的场所。可以开设网上低碳校园建设的专栏、论坛,给师生创建一个低碳校园建设建言献策、经验交流的途径,使得广大师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来参与低碳校园建设。再次,开展多学科协同的低碳教育,夯实低碳行为理论。低碳问题的研究涵盖地理、化学、生物等自然学科,又涵盖经济、法律、哲学等社会学科,是一个复杂综合的系统问题。高校在低碳教育上应打破各学科教育的独立,通过开展多学科协同的低碳教育使校园主体综合系统地掌握低碳知识,为践行低碳校园夯实理论基础。最后,将低碳理念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将低碳校园理念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树立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的观念,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使之自觉参与低碳校园的建设,从根本上杜绝校园中的不低碳行为。

节能减排低碳生活范文12

【关键词】低碳;装饰;装修

建筑装饰工程是建筑业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工程装饰的传统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低碳生活的追求。在装修过程中,常常伴着高消耗能源、资源。但是,低碳装饰工程建设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流程创新,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尽可能减少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效应的贡献率,实现经济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中国属于能源消费大国,据相关统计,建筑行业已约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百分之二十八,能源消费和建筑可以增加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中所占的比例已经达到百分之二十五,建筑装饰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低碳装饰将有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建筑,减少温室效应。

一、低碳装饰装修工程的定义与意义

1.定义

低碳装饰工程是指装饰材料和设备的选择、建设和使用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内降低能源消耗,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提高能源效率。是属于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装饰装修工程项目。

2.意义

低碳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制度和发展模式,包含了一系列新的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通过提高能源效率、可再生能源和低碳能源的广泛使用,以及广泛的技术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努力建设低碳社会,维护生态良性循环。低碳经济的发展不仅促进生产、生活方式、意识形态、转换环境保护,也推动经济从高碳能源转向低碳能源的开发。

装饰行业促进低碳装饰工程建设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在装饰行业实现节能减排,促进低碳发展模式,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施工经验,是低碳装饰工程建设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创新和实践低碳装饰工程建设,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

第二,发展低碳装修工程施工涉及到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的变化,由于低碳、节能、减排、低污染、健康的生活方式必须成为建筑发展的趋势,低碳装饰工程建设领域的低碳研究,不仅符合人们的生活理念,并能减少环境压力,是装饰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指出了装饰行业的发展方向。

第三,由于装饰工程建设是一个重要的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控制的一部分,人们可以在低碳装饰工程施工的过程低碳排放的控制,并通过科学、合理的装饰,创造一个低污染、低排放、低能耗的生活和办公环境。

二、低碳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要求

施工工艺对低碳装饰装修工程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第一,能源消耗的施工过程中,如没有合理安排施工过程,造成重复建设,浪费电力,等等。

第二,材料的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如表来选择更合适的切割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板材的消费。除了应对二次利用废物,减少浪费。

第三,低碳装饰工程质量,即使在低碳设计方法在设计过程中,采用的选择材料和设备用于低碳材料和节能设备,但如果不是在建设过程中,加强施工管理,质量意识薄弱,也会影响低碳装饰效果,如窗口的安装,窗框和安装部分的关节如何不好,会影响室内物理环境,增加能耗的使用。

由此可见,在施工的过程中,只有采用科学的、具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符合实际的施工工艺才可更好、更有效的控制施工过程中的能源以及材料的消耗,同时确保装饰装修工程的质量,并且确保在使用过程中的低碳。

三、评价体系的内容及方法

1、评价体系

从低碳装饰装修工程的产出、投入分析、评价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经一,装饰工程所需的资源,主要包括木材、钢、铝、油漆、玻璃、装饰砖、水、电、照明源、通风和空调设备、风、太阳能设备等。

第二,由装饰装修资源装饰产品,主要指用户提供舒适、健康生活和办公装饰产品。

第三,外部环境的影响,装饰产品包括装饰和使用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2.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主要有两种形式,分别为全过程评价方法和多因素评价方法。

全过程评价方法:主要是考虑了材料、施工、设计、后期维护四个方面,其所造成的资源消耗和CO2的排放多少来进行衡量的,此方法采用的是全过程的评价指标体系。

多因素评价方法:其主要是评价装饰装修材料,包括设备的投入、使用、回收等所有环节对于排放CO2有关因素来进行评价。主要采用的是投入产出评价指标。

四、需解决的问题

1.低碳装饰装修材料、设备的开发

装饰装修是不是可以实现低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装饰装饰材料、设备和设施材料设备显示出的低碳,不仅是在使用过程中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而且还体现在材料生产和制造过程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这需要研究和开发不同于生产材料的传统模式,增加新材料的投资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管理水平,降低单位生产的能源消耗的材料和设备。

2.改变造价高的情况

企业对于利润的追求,包括购房者的价值趋势,一直以来都是低碳装饰装修进入到人民生活圈子的一大阻碍。低碳装饰新材料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控制碳排放,但是,其造价过高、成本过高也是广大群众和开发商所不得不面对的难题。所以,总结来看成本问题是低碳装饰装修发展过程中的一大瓶颈。

3.相关法律有待建立

目前全国低碳装饰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法等,尚未制定规则和标准,建立和完善促进材料、设备生产和应用的法律法规体系,为低碳装修的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同时研究和发展、推广、应用程序应该给予政策支持。

4.检测体系有待建立

建立低碳监测网络获取二氧化碳气体浓度数据,进一步分析和区域差异的温室气体浓度的动态变化,建立温室气体浓度变化的数据库和温室气体排放源和估计、比较、验证评价体系奠定基础,有效评价低碳装饰提供技术支持。

结束语

装饰装修工作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其所涉及装饰装修方案的设计、材料方面的选择、工程的实施情况、后期的维护使用等各个方面。所以,影响装饰装修工程低碳因素是多元化的,其与材料设备设施,包括施工的工艺、施工程序等都有着一定的关系。

本文就对低碳装饰装修措施以及低碳装饰装修评价体系进行了最简单、初步的分析与研究,伴随装修装饰业的发展,其低碳装饰装修技术也是在不断进步的,会有更多的施工工艺、新材料能运用到节约能耗方面,低碳装饰装修在未来将不再是一个概念,而是一项真实的技术。

参考文献

[1]艾新宇.用低碳理念控制建筑装饰装修全过程[J].美与时代:城市,2015(1):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