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中中国地理知识点

初中中国地理知识点

时间:2022-02-22 11:01:01

初中中国地理知识点

初中中国地理知识点范文1

【关键词】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分析思路;有机结合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致使高初中地理教学产生巨大的“落差”,给高中地理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由于初中地理为非升学考试科目,因此在初中教学中地理成为了可有可无的“豆芽科”,地理课往往遭受排挤甚至砍掉被其他升学科目所取代,即使正常开设地理课,教师、学生也因它是非升学考试科目而不予以重视,如同虚设,致使大部分初中毕业生的地理基础普遍薄弱。自从地理再次成为高考科目之后,高中地理的教学任务就明显加强,受到较大重视。高一学生必须学习《高中地理必修教材》上下册,到了高二、高三文科学生还得增加两本选修教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由于高初中知识联系十分紧密,而且高中地理与初中地理相比,知识的广度、深度、难度均较大,在大部分学生初中地理知识十分薄弱的情况下,严重影响到高中地理的正常教学。

由于基础薄弱,在高一必修教材的学习中,不少同学学习地理非常吃力,甚至对地理产生畏惧情绪,看到地理就头疼、厌学。到了高二又不得不面临文理分科的现实,像我们这类生源不是太好的学校,选择读文科的学生,地理基础普遍薄弱。本着从实际出发,为了弥补初、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巨大“断层”,帮助文科学生打好坚实的地理基础,我校在高二的地理教学安排上,往往以复习初中地理即:《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为主要教学任务。高二是文科学生学习地理的一个新起点,高二地理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高三的复习进程,甚至影响到高考的发挥,所以,高二的地理教学至关重要。如何才能搞好高二文科的地理教学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感想,借此与广大地理教学同仁商榷、共勉。

一、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习兴趣

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所以,良好的学习态度是学好地理的先决条件。受初中地理教学的影响,不少学生把地理课当成放松课、休息课,要么不听讲,要么做其它科的作业,看其它书籍。必须改变这种状况,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学习态度,学校、老师、家长都必修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加以高度重视。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至关重要。地理是一门和生活联系十分紧密的学科,在教学中,老师不要光在纸上谈兵,要学以致用,要联系实际。从学生的日常生活谈地理,解释地理现象,让学生感觉到地理就在我们身边,地理知识与我们无时无刻不同在,以激发学生探求地理知识的兴趣。

二、要善于把高初中地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复习效率

针对我校现状,在高二地理教学中重点补上初中地理,由于初中地理教材是针对初中学生编写的,内容难免比较浅显粗略,无法满足高中地理教学的需要。这就必须要求教师要熟悉高初中教材,吃透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把高初中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切忌简单的走一遍初中教材。

高初中知识的有机结合,并不是简单的把知识进行罗列与堆砌,以及生硬的安插。要有机的结合就必须找出高初中知识的内在联系。高初中知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最大的区别在于初中地理侧重于学习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而高中地理则侧重于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的学习。然而,初高中地理又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由于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和结构变化,地理现象的产生、发展变化都是在一定的空间进行的,都需要一定的空间位置来呈现。初中所涉及的区域地理是高中自然与人文地理知识的出发点和归宿,许多原理内容的引入都要通过区域地理的具体实例来阐明,原理掌握后,也需要通过区域地理的事实来印证,所以学习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时,都离不开区域地理的地理事实。因此,在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高初中知识的内在联系,将两方面知识精炼提出,合理搭配,有机融合在一起。

怎样才能把高中地理的内容适时适度地融入到初中地理教学中去呢?不管是中国地理还是世界地理,作为区域地理,在教学上都有一共同的特点:都是从位置范围、人口和名族、地形、气候、河流和湖泊、资源、农业、工业、商业、交通、城市、生态问题等方面进行阐述的。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和人文地理内容要适时适度地融入到初中地理教学中。

例如:在复习中国地理的时候,可以把高中地理选修第二册的知识融入到相关内容中。初中“北方地区”中“脆弱的生态”部分讲得很粗略,而在高中地理选修第二册的“国土整治”中出现时被细化。在“南方地区”的学习中借助南方地区治土治水和中国第一大城市――上海的内容,可以把选修第二册中“山区资源的开发”“长江三峡”“浦东新区的开发”融进去;“西北地区”中加入“西北荒漠化”“西气东输”;在“青藏地区”中融入“青藏铁路”“南昆铁路”;在讲完“台湾省”“香港和澳门”之后,再讲海岛资源的开发――海南岛。至此,在中国地理知识基本学完的同时,高中地理选修第二册也随之讲完。这样既节省时间,又使学生所学的内容有了一定的深度和系统性。学习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的气候部分时,初中地理重点学习气候的特点与分布,最好把高中地理中相应的气候成因,气候类型的判断,气候的分析评价等内容融合进来。学习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所涉及的农业、工业、商业、交通、城市等人文地理时,要有意识的融入高中地理必修下册的区位知识。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复习效率。

三、探索学习规律,培养学生正确的分析思路

地理事物和现象是纷纭复杂的,但它的发生、演变和分布是有一定规律的。组成地理环境的诸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互为因果,反映了客观世界的内在联系。只要掌握了这些规律,就能建立正确的分析思路。对于地理知识的学习巩固、深化及其应用,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学起来也就容易得多了。

初中中国地理知识点范文2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以图导学”的教学模式有着许多依据,此时使用的地理图像包括教师自制的教学挂图、录像、教师上课画的板画、教学挂图、填充图册等,从广义上来说地理模型也属于地理图像,经研究表明初中生的智力发育主要在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方向的发展,因此,使用地理图像进行初中地理教学符合初中生的智力发育特点,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提高。

一、“以图导学”在初中地理课中的实际应用价值

经过近几年各地教学实践,“以图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地理?n的应用已经得到广泛认可,在培养学生地理知识应用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提高初中地理教学质量有着巨大作用。

1.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传统的初中地理课堂中,教师以讲授知识为主,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这使得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在“以图导学”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被突出,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一些与此节课地理知识相关的图片,以城市的“热岛效应”为例,可以先让学生进行“热岛效应”图片的观察,再引导学生发现图片中热量富集的特点,再向学生讲解“热岛效应”的知识,学生主动在地理图片中发现地理知识,从而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之中,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2.使学生应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得到提高

地理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对空间感的要求较高,所以紧靠文字对地理知识进行描述,很难让学生理解,“以图导学”的教学模式迎合了初中生学习知识的认知特点,对学生的地理思维进行培养。例如,在日常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填图、识图、析图等方式,加深他们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比如,南北半球河水冲刷哪侧河岸,还可以将其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比如给出一幅卫生间地漏上漏水旋涡的图片,使其判断主人公住在南半球还是北半球等。这些使学生感受到身边地理知识的存在,提高学生地理知识的应用能力。

3.通过地理知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以图导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从地理方面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例如,这种教学方式在进行地理知识教育的时候可以辅助以各地的图片,对祖国的疆域地理环境进行分析,当地的地理环境对当地的生活方式有何种影响,使学生更好地感受我国的地大物博,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学生的视野得到开阔。

4.以图片为载体对抽象知识进行解释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地图可以起到引导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作用,可以更加直观对河流的流向、山脉的海拔以及地理位置等信息进行描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对地理图像的研读会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例如,在讲我国人口分布情况的时候,如果单纯对学生强调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学生可能不太理解,此时使用地理图像,教师带领学生一起研读我国地图,将会发现在我国东部地区平原分布广泛,气候更适宜耕种,在原始社会中两河流域的农耕业就比较发达,而西部地区虽然地域广阔,但是多为山地、高原、丘陵,沙漠戈壁环境恶劣,水资源匮乏,不适宜人类居住,而如今一个地区的人口密度又受经济环境的影响,东部沿海城市港口众多,开放城市有着更好的经济条件,使得大批外来人口涌入沿海城市,这些都是我国人口分布情况得到一个良好的解释。

二、“以图导学”在初中地理课中的应用

1.创设情境,提高兴趣

这一环节需要教师对每节课所教内容有一个良好的把握,循序渐进对学生进行引导,在开始时展示一些与同学原来学过的知识相结合,并有一定难度,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对课程进行有趣味性、启发性的导入,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

2.读析图像,积极思考

初中中国地理知识点范文3

【关键词】挑战 兴趣 渗透

长期以来,初中地理教学面临着内容多、教学课时少、知识体系复杂、难度较大等问题,再加上地理在初中阶段被视为副课,导致学生以应付考试为目的,以机械记忆为方法,处于消极被动的学习状态,从而导致学习知识掌握不牢固,学习地理能力差,考试成绩低下等不良后果,直接影响学生高中阶段的学习和高考成绩,进而影响了学生的发展。因此,如何改进初中地理教学方法,提高地理课考试成绩,使学生变得会学、易学、乐学、想学,已成为每个初中地理老师的当务之急,也是每个初中学校教育教学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基于以上情况,结合本人多年初中地理教学经验,将初中地理教学中有待改进的方面提出如下看法:

一、宣讲当今世界的热点问题,使学生明确为什么要学的问题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全球性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日益突出,而地理学在解决这些问题上又显出巨大的优势,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地理教学的价值,终于认识到:人类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都会含有大量的地理成份,如人口增长、粮食缺乏、环境污染、土地沙漠化、水旱灾害、种族冲突等。认识这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初中地理教学负有更大的责任。使学生接受有用的地理知识,提高他们的地理素质,以应对这些困难和问题的挑战。

不仅如此,地理对人类文明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在解决全球危机,在重大工程建设、流域治理、国土整治、区域开发等方面的独特作用,能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1.增强地理教学的感染力,充分利用现代教育媒体进行教学

现代媒体教学可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直观具体的视觉形象,变难为易,变枯燥为生动。如用计算机模拟大陆的漂移、海陆的变迁等,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形声图文的有机结合,如让学生亲临其境,既增强了教学的感染力,又可以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吸收知识。

利用多媒体手段,将教学难点化解成一个个悬念,可降低教材难度,形成教学坡度,吸引学生带着问题一步一步探索,逐级攀登,掌握知识要点。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在解惑的成功中获得满足感、自豪感,积极探索,形成求知的良性循环。

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使地理知识形象化、具体化

(1)尽可能增大课堂的活跃性、开放性。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在教学中适当插入一些地理发展史、地理新发现、趣闻和故事。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和开放的氛围中认识研究问题,既增长了知识,又陶冶了情操。准确及时地抓住生活中的地理“热点”问题,如青藏铁路、淮河的水污染及其治理、朝核问题的六方会谈等实例,进行宣传剖析,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欲望。

(2)加强乡土地理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将学校所在地生产、生活中的实例引入课堂,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身边的地理知识和地理现象。如让学生感受家乡有哪些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有哪些污染,并找出污染源,同时提出治理的措施等。通过激发学生研究新情况、发现新问题、提出新构想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走出课堂,在实践中消化和运用知识。让学生走出校门,参观考察,以便了解自然和社会,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人口问题、全球气候变暖、自然实害、饥荒等。在实践中,加强学生对课本中所学到的抽象知识的消化,增强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并体会知识的功效,获得成功的乐趣。

(4)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形式多样的地理课外活动,如建立地理兴趣小组、进行气象观测、制作地理教具、出版地理手抄报、举办人口环境教育专栏、召开主题班会、举办地理知识竞赛、环保演讲比赛等。

以上这些地理课外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其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磨练意志,培养其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意义重大。

二、通过学习中国地理,唤起学生爱国之情

不难发现,中国地理每个章节都蕴涵着丰富的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通过这些内容,可以教育初中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为此,教师在教学中根据中国地理教材内容,深挖自然地理中的爱国主义素材,充分利用伟大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资源来唤起学生的爱国之情。

另外,还可以通过地理课的国情教育渗透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懂得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初中中国地理知识点范文4

关键词: 初中地理 生活化 教学策略

地理知识是一种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体系,学习地理能够使人们很好地了解现实世界,快速适应周围的生活环境。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不仅让教师充分结合生活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而且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促使学生积极探索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发展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

一、结合生活情景

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心理学相关理论认为,情绪情感受到客观事物或者外部情境的直接影响,客观事物或外部情景符合主体需要时,引起个体积极肯定的情绪情感,并使个体乐意保持当前状态。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创设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情境,将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自身需求,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从而增强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初中学生的阅历有限,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创设情境,有利于唤醒学生经验,使学生产生共鸣,帮助学生调动已有知识和经验,完成新知识的构建,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理解和掌握。如在教学苏伊士运河时,可根据初中生的特点,创设“出门旅行”的情境,设计从我国沿海地区乘船到法国旅行的不同航线,如“先横渡太平洋到达巴拿马运河后再横渡大西洋,最后达到法国”、“从泉州港出发,过南海,经马六甲海峡、印度洋、好望角后,进入大西洋”、“从泉州港出发,过南海,经马六甲海峡、印度洋、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最后达到大西洋”等,并利用多媒体为学生直观展示不同航线,让学生自由选择航线并说明理由,引导学生明白三条航线中最短的一条需经过苏伊士运河,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苏伊士运河在世界航海中的重要性。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到国外旅行”的情境,调动学生思考讨论的积极性,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二、运用生活案例

地理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衣食住行等人类活动及风雨雷电、气候气象等自然现象都蕴含地理知识,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和任务,注意收集生活中蕴含的地理信息和知识,大胆地将生活中的素材融入教学内容中,不拘泥教材,从学生的生活中挖掘不同类型的教育资源,选取学生感兴趣的事例让学生分析,运用生活案例,丰富地理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热情。如在教学“衣食住行”的知识时,人们的衣食住行都与地理有关,如我国“北面南米”之说,是由于北方以种植小麦为主,南方以种植水稻为主;青藏高原牧民穿一个胳膊可以露出来的藏袍是因为该地区气温日差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本地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与其他地区的不同点”为教学案例,将地理学习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对本地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方面的特色进行总结,并指导学生对产生这些特色的原因进行分析,让学生通过对生活现象的观察、质疑,说出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积极寻找生活中蕴含的地理问题,鼓励学生讨论、交流气候、环境等对人们衣食住行的影响,不仅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而且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本地区的了解,积累知识,同时与学生身边的生活相关,也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对当地风土人情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注重实践应用

学习地理知识的最终目的是在生活中运用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只有通过对知识的实际运用,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感悟,才能将所学新知纳入原有认知结构中,生成和构建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因此,在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地理知识,使学生将知识灵活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做到学以致用,并进一步明确地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学习地理的价值,从而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如在教学“水资源”时,先引导学生对近年来发生的重大旱灾进行回忆,让学生了解虽然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并没有体会到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但我国是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之一,再让学生想一想日常生活中见过哪些浪费水资源的现象,进一步让学生思考针对日常生活中这些浪费水资源的现象有什么建议?如果要你为“世界节水日”拟一个宣传主题,你会怎么写?如果你是水利部部长,你会提出什么样的节水措施?等等,让学生通过交流、讨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为使学生在实践中灵活地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扩展地理教学空间。如在教学“环境污染及其防治”时,组织学生调查附近河流的污染情况和造成的后果,让学生通过问卷调查、在图书馆、网上搜索相关资料等途径,深入了解环境破坏带来的危害,还可指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设计、制作保护河流标语和宣传画报等。在活动过程中,不仅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和运用所学内容,而且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关注焦点时事

教材是事先编好的,而实际生活是处在不断变化中的,教材内容往往与实际生活有一定差距,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关注生活中的焦点、时事、新变化等,获取其中与地理学科相关的信息,以此补充教材,融时事于地理教学中,拉近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距离,增强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如可联系2014年“巴西世界杯”,让学生分析南美洲有哪些国家,南美洲的气候类型、巴西在南美洲的位置、世界最宽的瀑布伊瓜苏瀑布在巴西的位置、巴西总人口及人口主要分布地带和原因、巴西的首都、巴西最大城市、城市化水平、居于世界前列的农产品等,还可进行时差计算,如德国对阿根廷的决赛本地时间是7月14日03:00,此时北京时间是几点?通过与学生关注的热点时事相结合,让枯燥、深奥的地理知识变得生动鲜活,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中运用焦点时事,还有助于将德育、时政等融入教学中,促使学生关注国家、国际时事。

五、结语

地理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运用生活化的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将地理知识运用于生活中,关注焦点时事,让地理走进生活,促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知地理,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学以致用,达到初中地理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初中中国地理知识点范文5

关键词: 初中生 地理学习兴趣 培养建议

地理在初中阶段地位不高,家长对其不重视,学生对地理学习也没兴趣,教师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难以做到有效教学,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差。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培养地理学习兴趣是开展初中地理课程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

一、重视第一印象的作用

第一印象是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其他事物之间,在认识过程中留下的印象在人们头脑中形成并占有主导地位的效应。第一印象的突出效应对培养地理学习兴趣有重要作用。在地理教学中第一印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自身的第一印象,包括教师着装、教学语言、教师仪表和学科知识等。教师着装应给学生以正式却不失亲切的师者风范;教学语言应谈吐得体、表达清晰、声音明亮;仪表应具有积极向上的正能量给人以学习的动力;知识方面,教师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教育心理知识,都能让学生对地理产生最初的第一印象。教师自身第一印象起到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二是地理学科本身的第一印象,2012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的绪言就是“与同学们谈地理”。教师上第一节课之前,可以做一个学生对地理第一印象的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对什么感兴趣,是否喜欢地理,你心中地理课是什么样子,喜欢什么样的地理教学方式,等等,然后进行总结,了解学生对地理的印象。在开学第一节地理课时,教师要做好充分准备,创设新颖的课堂导入情境,以学生感兴趣的地理故事或地理游戏为切入点激发学习地理的动机,并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地理课堂教学情境。教学方式要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以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积极性为主,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觉得地理有趣、有味、有感,从而形成对地理良好的第一印象。

二、充分利用图表引导学生学习地理

地理信息可以通过图表表达出来,而图表的直观形象性更容易被初中学生接受。首先,在图方面主要采用常用的地图和一些地理景观图片。如学习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东南亚”时,开始上课时放一些关于东南亚典型的民族、海滨、历史、城市、农业等学生喜欢的景观图片吸引其兴趣。让学生找出图片中与我国某些区域的差异以提高兴趣。通过刚刚兴趣的引导,接下来用东南亚的地图整体学习区域的人文和自然景观。在具体知识点的学习上,要让学生落实在地图上,在理解知识点的同时加强对地图学习的兴趣。其次,在表的处理上,最典型就是两个知识点的对比。如学习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时,如果是南方地区的学生,教师可以先学习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知识,然后通过列表格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对比思考自己家乡的相关地理知识。这样学生可以通过日常所见所闻学习本地区的地理知识,提高学生地理兴趣。

三、理论联系实际

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1],教学中从实际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带有兴趣地学习,从而更好地解决地理问题。以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交通运输”为例,如第一小节“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教师从学生感兴趣的旅游出发,以家乡为出发点去全国各地旅游,让每位学生设计好线路并选择多种交通方式旅游,教师可以通过学生选择的多种交通方式,引出要学习的“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在整个旅行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各种交通方式及经过的铁路干线,教师提示学生“如果你知道这些旅游经过地区的铁路干线,那就向自己的亲朋好友介绍”。激发其积极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也是充分利用初中生乐于表现的心理特点,既可以让学生了解选择这几种主要的交通方式的特点及原因,又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四、信息技术的运用

地理作为一门集社会性与科学性于一身的学科,对于信息技术的运用越来越多。首先,地理教学是以地图呈现很多信息的学科,可以说地图是地理教学的主要语言,而信息技术的运用就会很好地把地图展现在地理教学中。如全球的气候分布图、崎岖的地形河流图、美丽的地理景观图、多样的民族风光图、区域的行政区划图等,都是运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更直观地表达出来的。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整合会更好地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从而使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其次,关于地理信息技术,它是由地理信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发展成的一门新兴技术。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形与地势”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卫星遥感图把我国的地形图表示出来,让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形形势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感受到地理信息技术的强大魅力,这样趁着学生浓厚的兴趣让其把我国的三大平原、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主要山地等地形类找出来。运用地理信息技术不仅有助于教师的教,更重要的是易于学生对地理产生兴趣,从而乐于学习地理。

五、原有兴趣的迁移

兴趣迁移就是将原有的兴趣延伸到其他相关事物上,进而对其他事物发生兴趣。地理课虽然是在初中开始设置的,但是小学期间科学和社会两科的学习让学生多少已经接触到有关地理的知识。所以教师可以在初中地理教学之前对小学所学科学和品德与社会两科中相关的地理知识进行研究,以便将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引申到初中教学中。具体来看,首先在人教版小学科学中有介绍有关地球与宇宙科学的知识,教师可以对初中生进行小学相关地理兴趣的调查和分析,把初中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的相关地理知识整合起来,然后结合到人教版七年级-域”“人口”和“民族”三大节内容学习。将原有知识和兴趣进行迁移,不仅可以给初中生地理学习带来亲切感,而且可以更好地把小学与初中知识联系起来便于教师进行初中地理教学。

总之,随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学生地理兴趣培养变得越来越重要,教师可充分运用第一印象的效应并结合图表引导,熟练使用信息技术和利用原有兴趣的迁移,加之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从而有效改善课堂氛围,对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提高学生兴趣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初中中国地理知识点范文6

关键词:初中政治;初中生;教师

初中政治的教育不仅仅只是让初中生认识、了解现代社会的政治,最为重要的是要让中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政治学会运用法律法规维护自己的利益和人身安全。因此,为保证初中生能够利用现有的法律保证自身的人身安全,教师必须有效地优化教学内容,使初中生的整体素质能够得以提升。

一、初中政治的优化所带来的益处

“无效的劳动是每位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的最大的潜在危险。”所以,教师需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使得初中政治教学内容得以优化,初中生能够通过对初中政治相关知识的学习而提升自己的能力。初中政治的有效教学能够给中学生带来很多的益处,比如说,初中生能够通过改良版的教育模式而深刻地认识到政治对自己的重要性,并合理地利用法律帮助自己及亲属,使得自身的权利不受侵害。因此,中学教师需要依据初中生的学习现状以及社会中相应的法律法规来帮助初中生认识政治相关知识。

二、优化政治内容最为有效的方式方法

政治是中国教育系统之中必修的一门课程,因其涉及社会中的方方面面,所以教师需要改善自己的教育模式,使自己的教学方案能够适合于初中生,并使初中政治的教学内容能够得以优化、简洁。

1.优化初中政治教学,设计其中最为基本的环节

为保证初中生有较为清晰的头脑并能够准确地记忆其中最主要的知识点,教师可以适当地优化初中政治教学内容,并在课堂上设计一些较基础的记忆环节。以鲁教版初中政治教学内容为例,为使初中生能够有效地记忆其中所涉及的相关知识点,教师在课前设计了一个较为基础的记忆环节:教师在给初中生讲解消费维权这一政治内容时,先给初中生列举了一个与消费权有关的真实案例,然后让初中生通过这个案例有感而发,倾吐出自己对这一真实案例的感想以及自己遇到类似的事件时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最后,教师依据学生所讲述的内容,并结合初中政治与消费维权有关的相关知识点讲解,使初中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恰当地维护自己的权利,及时消化和吸收课堂中所讲解的知识点。

2.教师需合理配置课后练习题,使初中生的能力得以强化

课后练习题有利于初中生对政治相关知识点的了解以及深刻的认识,所以教师需要合理配置初中生的课后练习,使其能够通过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相关知识点。以鲁教版初中政治教学为例,某位教师很看重学生的课后练习题,但是学生并未感觉到练习强加而来的压力。因为这位教师所配置的课后练习的量并不大,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相关知识,还能使初中生有效地认识到初中政治对自己生活的重要性,比如说,结合你自己所学的相关知识点简要回答你对学校成立心理宣泄场所的认识等这些具有典型性的案例分析,使初中生能够通过案例分析强化自己的能力。

总而言之,政治涉及社会中的法律法规以及一些道德常理,所以教师需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使初中政治教学内容得以优化,并教会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恰当地维护自己的权利,及时消化和吸收课堂中所讲解的知识点。

参考文献:

[1]张万古.初中政治教学现状分析与改进[J].网络财富, 2010(18).

初中中国地理知识点范文7

一、以课本为主,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结构,精讲重难点

首先,教师按照教材编排的章节顺序给学生进行全面贯通讲解。在这里必须讲究复习方法,调整复习重点,探寻复习思路,把复习重点放在对知识的梳理和整理上,使学生对教材知识在由薄到厚的基础上,再由厚到薄,以突出主干知识,使学生抓住关键,把握重点。通过对主干知识的梳理,揭示联系,建立知识网络,这样,既有利于学生依据知识网络,把握主干知识,又有利于学生从纵横联系中理解某一知识,以获得更准确、全面、深入的认识,揭示其与其他知识的内在联系,还有助于学生将相关知识综合运用,融会贯通。在这一环节里要求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要分清主次,对教材中学生普遍掌握的一般性内容点到为止,针对学生平时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和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内容,以及近几年结业考试题中多次考查的知识点,一定要讲清、讲深、讲透。如《地球和地图》里的经度和纬度的划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等部分内容,都需要精讲。

其次,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做到一边讲,一边辅之适宜难度的课堂同步练习题,以章为单元,以讲带练,面面俱到,把讲的知识点通过试题形式加以记忆巩固、转化迁移,使知识点之间的纵横联系、重点内容的融会贯通落实到实处。让学生边学边用,边用边学,在学中用,在用中学。

二、以专题形式对初中地理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基于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初中地理结业考试的考核目标与要求,可以将初一与初二的有关知识点进行整合,打破4本教材的界限,将地理知识进行重新整合、排列。教师主要是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两大角度重新分类、归纳,编组成一个个专题知识块,然后以专题形式有序地让学生寻找分散在各章节中的相关地理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对零散的知识点进行重新整合、分析对比、归纳总结、综合梳理,形成网络化的地理知识结构体系。

在复习时,把初一、初二的教材内容从不同的角度整合成下列几个专题版块:

专题一:地形;专题二:气候;专题三:河流、湖泊和水资源;专题四:土地资源和农业;专题五:矿产资源和工业;专题六:交通运输和旅游业;专题七:人口、民族和聚落;专题八:读图指导;专题九:乡土地理。

通过专题训练这一环节的复习,要求学生在异中求同,同中求异,找出联系,分析原因,掌握规律,提高他们的分析判断、推理概括、归纳演绎的思维能力。这样,不仅有利于把初一、初二地理内容融合起来,而且使地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利于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综合分析,减少了过多的死记硬背,同时还掌握了思维方法,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突出地图的重要性,提高读图析图能力

1.图文结合。例如,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时,应根据教材提出的读图要求,找出800mm、400mm年等降水量线,用蓝色笔描出等降水量线,再仔细观察上述每一条线所在的地理位置、范围大小等,对它们的特征及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归纳,从而明确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状况及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通过读图活动,学生不仅对我国降水量的分布规律会产生深刻的印象,而且会形成一定的空间概念,这样的效果是文字叙述所不能比拟的。

2.用图训练。通过地理图象教学,逐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运用地图、地理图表的能力,能从地图上查找在课外阅读、听广播、看电视接触到的地名和国家名称并熟悉它们,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能从地图和图表中分析、解释一些地理问题和现象,以提高综合应用能力。用图训练可采取拼图、游戏、知识竞赛、讨论会、看图说话等多种形式进行,甚至达到在无图情况下,也可根据题意自绘图解决问题。因此,对图像的阅读能力是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之一。

四、关注社会热点,热爱乡土地理

初中中国地理知识点范文8

随着社会的不断快速发展,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与此同时,教育业也逐渐成为每一个国家的发展事业的重中之重.目前,我国的初中物理的教育方式需要很大的转变,相关教育工作者应该将物理教学“生活化”.本文以初中物理知识教学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树立教师的物理教学生活化的正确教学观念、创设生活化的物理情境辅助课堂教学、掌握物理与生活相结合的方法从而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效率等等几个方面,对提高与促进初中物理教育教学的生活化进行相关的研究以及阐述.

一、树立初中物理知识教学生活化的观念

我国当前的初中物理教育教学,将物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严重脱离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与实际生活中的现象严重脱离,极其严重的忽略了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并且将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正确学习理念.在每一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都是影响和引导着教育教学的质量以及水平的最重要因素.先进的、与时俱进的教学观念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为某一门知识的教育教学带来新的活力与动力.相反,如果没有先进的、迎合当前教育的教学理念,即便拥有最先进的教育设备、最丰富的教学资源、最全面的教科书,也不可能实现高效率、高水平、高质量的教学目标.

要实现我国初中物理教育教学的生活化,教师们需要通过自我的学习、感悟以及认知,从而树立正确的、与时俱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这是极其重要的前提.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教师们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改进:首先,创立新观念的过程就是破旧立新,破除旧的观念,从而建立新的观念.摒弃原有的“以课堂为主要教学地点”、“以教师为中心”、“为教材书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多种传统的、片面的教学方式,相反,教师们应当从多个方面对知识点进行传授,做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生活以及实际生活现象为主要的教育出发点,关心与鼓励学生们进行多方面的发展.第二,摒弃原来的传统的课堂教育教学方式,大大丰富初中物理课堂的教育多样性.也就是说教师们需要摒弃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单一死板的讲解物理知识的课堂教学手段,学习使用各种教学设备作为辅助,将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例子引入到初中物理课堂教育教学中.例如,学习“重力”的物理知识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寻生活中关于重力的例子.例如,苹果成熟了会掉到地上;挂在衣架上的衣服被风吹落也会向下掉到地上;小孩子滑滑梯会从上面滑到最下方等等.与此同时,由于多媒体幻灯片课件具有直观、生动、新颖的特点,教师们可以利用这种教学方法,为学生们播放相关的教育教学视频,当前讲解的物理知识点所对应的在生活中的应用视频,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育教学的生活化,更可以提高学生们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自己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动力,为我国的初中物理的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水平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创设生活化场景,丰富物理课堂教学模式

在初中物理的课堂中创设生活化的场景、社会化的场景,并将其与当节课所讲解的对应的物理知识点有机地结合起来,这种教学方法是物理生活化教学的最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这种方法能使学生时刻的感受到物理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生活中物理知识无处不在.与此同时,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引导与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应用物理知识以及物理思想思考与解释各种物理现象,久而久之养成利用科学的眼光看世界的生活习惯,对学生们的科学素养的培养以及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例如,对于牛顿第三定律,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知识点进行讲解与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准备一盆水,在课堂请学生拍打水盆中的水,进行切身的实验体会,学生们会感到拍打水的同时,自己的手也会有疼痛感,在此留下疑问,请同学们思考;或者请两名身高与体重差不多的同学到讲台上做实验,请两名同学互相用力推对方,会发现A同学推B同学的时,B同学向后退的同时,A同学也会想后退,在此留下疑问,请同学们进行思考.这种将生活中学生会经常见到的现象,带到物理知识的课堂中,通过创设以实际生活现象为根本的情景进行试验,将生活实际与物理知识有机的结合到一起,不仅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们对于物理知识的学习的兴趣,更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加深刻的掌握以及理解物理知识点,并且引导与培养学生们善于在生活中进行思考的良好习惯与能力.

三、掌握相结合的方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效率

物理与生活的关系密不可分,物理一直指导人们对世界、对自然进行探索发现、求知进步,从而对自然界进行认识到了解.物理知识正式从生活中产生,从生活中学习,最终又应用于生活的一门自然学科.认识到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再掌握物理与生活相结合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首先,物理从生活中产生:当今的学生都处在一个被信息时刻包围着的生活圈子中,我们的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充斥着各种社会问题,从这些社会热点问题中,可以发现数不胜数的物理知识问题.例如,众所周知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成功发射,在这社会热点问题中,我们可以发现有关于重力问题、阻力问题、加速度问题、卫星围绕星球转的问题、太空中的失重问题等等许多物理问题.贴近生活的物理课堂才是学生喜欢、效果显著的高效课堂.第二,在生活中学习物理,在生活中学习物理的简单的方法以及其重要性.第三,将物理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学习物理知识的最终目的便是将物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利用一些知识手段认识、理解、并且解决一些必要的问题.例如,在学习过相关的物理知识之后,学生们便可以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三线插座不能够随便的更换为两线插座;知道电梯下降的时候人对电梯的压力会减小并且可以解释原因.

我国的九年义务教育中,初中物理教育教学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物理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生活中的应用最为广泛,在很多生活中的现象中都可以找到相应的物理知识的应用.为了有效地提高我国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相关教育工作者需要积极的将学生们的生活经验或者生活中极其普遍、常见的现象与相应的物理知识点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实际生活走进初中物理的课堂,从而使物理知识更加具体、生动、直观,引导和培养学生用物理知识的眼光去观察与思考生活.

初中中国地理知识点范文9

初中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能力水平相较于小学生有了很大进步,但又有很多不稳定因素制约着其能力的发挥。初中历史教师对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应该有充分认识,只有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一是整体观。初中生的整体观普遍还不高,而历史学科本身就是需要从宏观上看待的一门特殊学科。

二是历史理解能力。有些历史事件和概念,对于初中生来说理解起来是有点难的,需要知道来龙去脉才能更好地理解,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就要向学生解释事件的来龙去脉,这就要求教师转换角色,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三是初中生的记忆力。初中生处在人生的发展阶段,是记忆力的黄金时代。初中生的记忆力有着自身的特点:无意识记忆较明显,随着心理活动有意性发展,有意识记忆日益占主导地位。这些记忆特点是教师必须知道的,可以根据具体问题设置记忆内容,使用记忆方法。此外,初中生的抽象记忆处于迅速发展时期,历史课堂对于这种能力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二、初中历史的学科特点

一是宏观性。初中历史课从宏观来看,需要培养学生的宏观历史观念,不能割裂历史,历史是联系着的,无论是中国史还是世界史,古代到现代,这些大方向是需要学生把握的,这样学生才能更加宏观、客观、联系地看问题。教师应该坚持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使学生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联系世界历史,拓展国际视野,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二是基础性。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水平和记忆能力等特点,以普及学生的历史常识为主要教学任务,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和能力,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念和历史意识,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

三是人文性。初中历史教学应以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对学生进行陶冶,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世界、认识历史,正确地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提高中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情怀,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是综合性。初中历史关注人类历史不同领域发展的关联性,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使学生逐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历史和社会进行全面的认识。

五是记忆性。初中历史无疑是需要记忆的,没有记忆就无所谓学习,历史知识的记忆包括对概念、具体事件,以及时间的记忆等。各种知识点都有不同的特点,当然记忆方法也应该不同,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知识点进行不同的引导。

三、有效教育下的历史教学方法

一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初中历史,是一门整体性和具体性相结合的学科,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古代到现代,从东方到西方,纵横两条线索,运用整体感观理解历史,知道历史的发展特点和世界的整体性,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念。

二是重视理解记忆。历史知识有很大一部分是需要理解的,如果没有理解那就谈不上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理解课文,从课文中选取关键知识进行解释。作为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学生的难点和疑点在哪里,以便更好地传授知识给学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和知识点。

三是讲究记忆方法。记忆历史知识是学习历史的重要内容,根据不同的知识点采取不同的记忆方法进行记忆才能真正事半功倍。作为历史教师,本身就应该牢记重要的历史知识,进而要学习历史知识的记忆方法,再从学生的角度思考,对学生进行记忆方法的训练和传授。比如,在记忆没有相互联系的几个词的时候,可以采用故事记忆法,将这几个词联系起来编成一个故事。这样的方法使学生既记住了知识点也能从中感受到学习的故事性,感受到学习历史的快乐,获得成就感。

四是重视知识拓展。历史不单单是学习课本知识,单调而简单的知识固然方便记忆,但历史教学的课堂不应该只有记忆,教师应该适当补充一些知识,联系我们的生活,让学生产生兴趣。在历史教学中,一些细节的引入往往会对学生学习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课本知识。

初中中国地理知识点范文10

【关键词】初中地理 教学效率 教学法

一、研究背景

地理是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它与其他学科之间有多处渗透和交叉,例如环境问题,可以与自然环境、历史因素、人类活动、国家政策等多方面知识相联系。在实际的初中地理教学中,不少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没有吸引力,教学效率低下,因此研究初中地理的教学方法,提高初中地理的教学效率显得尤为重要。

二、初中地理教学的特点

我们通过对初中学生发出的200份问卷调查得知初中学生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具有如下的特点。

(一)缺乏地理学习兴趣

地理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地理现象或地理事物产生的一种认识与追求的倾向,对待感兴趣的事物,学生更喜欢接近、理解并获得知识,兴趣是学生对地理学习的稳定、持久的动力。但是,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只有17%的中学生偏爱地理并对地理学科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大多数学生对初中地理的学习缺乏兴趣。

(二)知识理解能力较低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有34%的初中生因为小学自然没学好或者初一的基础地理知识掌握不足,对初中地理具有“厌学、怕学”的心理,对初中地理的理解能力较低。

(三)地理观察能力欠缺

观察是具体直接地反映外界客观事物与现象的手段,观察能力是通过对新奇事物的观察,通过大脑的反应获得声音、温度、知识等能力,是人体综合能力中的重要部分。通过问卷调查得知,仅有14%的初中生认为自己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64%的中学生认为自己观察能力较弱,21%的学生认为自己不具备一般的地理观察能力。

(四)地理信息能力不足

地理信息能力指在地理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课本及外界多方面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传输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在高度信息化的时代,获取、处理并应用地理信息的能力已成为地理学习中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但是在问卷调查中依然发现,68%的学生仅忙于书本知识,43%的学生认为自己在获取、处理、应用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环节具有相应的欠缺。

(五)读图能力不全面

地图是地理教学中的重要工具,读图能力是地理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没有地图,也就没有地理学。通过问卷调查发现,47%的初中生认为自己的读图能力不足,读图并处理问题的过程存在思维不全面的问题。

三、初中地理教学方法

(一)趣味教学法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它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深入探究所学知识。趣味教学法就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教学方法。主要有如下两方面。

1.创设新颖的教学情境。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很大程度提高教学质量。(1)引用古诗词。我国古代诗词中,与地理知识相结合的诗句很多,巧妙运用可使人耳目一新。例如,在学习我国地理地形时,可从“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得知我国地势西高东低。(2)巧用趣味故事。相关的趣味故事既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强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记忆。例如,在教师可以通过讲一次去回民餐厅吃饭的经历,吸引并引导学生了解回族人民的风俗习惯,进而了解我国不同民族的不同风俗习惯。

2.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性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另一个有效手段。有些学生在课堂上走思、不能集中精神听课,时间一长便会跟不上教师的讲课进度,进而感觉地理学习难,对初中地理失去兴趣。适时地提问,并允许学生在课上大胆设想、发言,可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

(二)多媒体教学法

1.增加教学容量,开阔学生视野。因此,教师应该博古通今,具有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能力。灵活运用多媒体,通过PPT、短视频等多种方式为地理课堂教学注入新的血液,可以使课堂与现实紧密结合,增加课堂容量,开阔学生眼界。

2.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能力。美国曾有研究表明:人类获取信息时,11%来自听觉,83%来自视觉。由此可见,这两者占有信息总量的94%。教学中的多媒体技术是视听的结合,它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带来更多有效的信息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传统的地理教学经常会在剖面图、地理形成过程、天体运转等多方面出现困难,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重点、难点一一体现出来并突破。例如,在讲述“背斜成谷,向斜成山”时,教师可以通过Flas的演示,让学生理解背斜、向斜是由于地壳运动使水平地层弯曲变形生成的,理清地理事物演变的过程。

(三)生活化教学法

生活化教学法是初中地理教学中另一个高效教学法,是指将教学活动至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从而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生活化教学要做到如下几点。

1.结合生活事物学习地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训练学生从生活中获取地理信息并处理地理问题的能力。例如,学生可根据新闻、天气预报等了解不同地区在不同时刻的天气,进而总结不同地区的气候,并结合事实思考不同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结合生活案例思考地理。通过生活案例与地理知识结合,可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教师可为学生提供2013年6月13日“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对接的背景资料,锻炼学生提取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

(四)读图教学法

初中中国地理知识点范文11

关键词:初中 地理 图表 教学

进入初中以来,学生接触的不再是社会、自然这类简单的学科了。相比于小学时候的知识,初中要接触的学科更加的广泛,知识点也更加的繁多,所学的知识也更加的系统。掌握地图技能,熟悉地理的图像语言,牢记地理事物的分布,是学好地理的必由之路。关于初中地理中的图表,学生怎么才能充分有效的利用呢?教师们在地理教学中怎么才能高效地使用图表来进行教学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认识和方法,与广大同行交流与探讨。

一、理论知识与图表知识紧密结合

众所周知,人的大脑对于图像的记忆能力是文字的数倍,那么也就是说,学生在学习地理的时候对于图形的记忆效果也会远远的高于对于文字的记忆。因此,地理教师理所当然地要充分利用好此优势,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记忆,充分让学生学好地理知识,提高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对于课本上的那些图片,教师很容易就能在上面发现一些知识点。比如一张小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上所存在的很多知识点,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弯曲程度,重叠的情况都是不同的知识点,那么地理教师就要积极地发掘,并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把基础的知识点和这些图表紧密地结合起来,不放过图表的每个细节,包括图表上的文字、图形、比例尺等等,这些都是很重要的知识点。

二、通过图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初中地理教材中出现的很多图表不仅仅是让学生作为知识的辅材料来掌握,更加能够作为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参考。比如说,学生在学完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图之后,可以选择一张空白的地图让学生来对号入座,这只是简单的检测,对于知识点丰富了之后更能够作为检测学生的重要标准。我们在地图中不仅仅出现的是七大洲四大洋的大体轮廓,可以慢慢细致的出现一些重要的河流、山川、地形、气候等等,都可以利用地图来进行展示。初中地理的考试中大多数的题目都是和图形相关的,一些综合性的题目居多,所以对于应对考试来说,通过图表的复习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三、借助图表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在初中地理课本上,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很多的表格,其中有许许多多的数字,每个数字都有特殊的含义,也同样可能是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比如在一个反映中国人口密度的表格中,我们很容易就能得出一个结论,中国的人口大多数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学生们自然地就会通过这个表格发现很多有趣的知识,比如每个省的人口密度,为什么人口都会集中在东部沿海,哪个省人口密度最高,自己所在的省人口密度有多少,为什么会这样等等。这些从一个表格中得到的信息很快就能够转化成帮助学生积极学习地理的动力,如果他们要弄懂这些问题就必须更进一步地进行学习和探究,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说是相当有利。而且从这个表格中,学生可以明显地感觉到自己所处家乡的环境等等因素,这也是刺激学生主动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一系列的探究和学习之后,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就会不断的增加,所接触到的知识面也会不断的扩大,这就是一个小小的图表所带来的巨大作用。

四、知识点的还原和习题的讲解落脚到图表知识的检验中

现在的地理教学都讲究一个知识点的还原,什么是知识点的还原呢?就是说教师所讲到的知识点在实际生活中都能够找到实际的例子。比如说教师给学生讲经纬度,凭你天马行空的想象和滔滔不绝的说教是不够明显和深刻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你找一个地球仪来,在地球仪上一条条的指给学生来看,让学生知道你所讲的都是实际存在的。再者,课本上的图表也是很好的佐证材料。不仅仅如此,对于初中生接触最多的习题来说,怎么去把习题有效地结合到图表中也是地理教师非常有挑战性的工作。在地理的学习中,我们知道知识点大多数都是在图表中得到体现,那么把这些习题中的知识点还原到图表上也显得尤为重要,同样的也是检测知识点是否学得扎实的一个重要指标。

五、利用图表帮助学生建构空间知识结构

初中中国地理知识点范文12

摘 要: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对初中生系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社会科学常识教育的必修课课程。它是初中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途径,也是学校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重要标志。面对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思想品德课所具有的导向功能、保证功能、转化功能无论我们怎样评价都不会过分。但是重视语、数、外、理、化教育,轻视思想品德课,“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在相当一些学校领导和师生中还没有根本解决。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意义;价值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阵地

政治价值十分突出国家意识是超越理性的一种政治信仰,它是特定社会集体利益的反映,它对于事物的说明或解释总是受制于某一阶级的利益,以服务于这种利益为最高准绳。处于不同利益地位的社会集团必然会有不同的意识形态,在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其意识形态必然居于统治地位,构成社会的上层建筑,即国家意识形态。国家意识形态,象征着国家权威与统一,要求每个公民必须承认它、接受它、信奉它。所以,无论历史上任何社会、任何时代的统治阶级都从未放松过对公民的国家意识形态教育。尽管现今的世界上有多种多样的国家制度,有多种多样的政治意识形态,但每个国家都在通过意识形态来控制社会,巩固统治,培养自己的接班人。由此可见,不重视思想品德课的政治价值,我们就会犯历史性的错误。重视思想品德课价值,并切实搞好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命运。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在课程改革中有着重要的价值

我国教育过去深受前苏联模式的影响,实行的是典型的分科教育,几十年来,虽然为社会主义事业也培养了大批人才,但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学生素质发展不全面,适应面窄,知识结构不合理等弊端在知识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日益突显出来。近年来,我国教育界针对此问题不断借鉴国外中学成功的教学经验,结合我国教育的实际特点,就综合课程的理论与实践展开了积极的研究与探讨。在加大中考、高考制度改革力度的同时积极改革课程体系,重视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并举,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不断加强中学生知识的综合学习,使中学生能够补充分科教学的不足,力图使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快,教育内容扩大化、多样化的客观要求。现有的教育改革在初、高中虽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教育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使建立全面合理的综合课程体系仍有很大困难。

初中思想品德课虽不能说就是综合课程,但它的综合性极强。初中政治知识点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常识、经济学知识、哲学知识和政治学知识等。其内容覆盖着多门学科,不仅涉及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政治学、伦理学、法学、心理学、宗教等有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知识,而且还涉及教育科学理论知识、自然科学常识,以及现代高科技方面的知识和文学、历史、地理等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同时,思想品德课还要重点介绍党和政府所制定的现行路线及重大政策,因而它是一门极具综合性特点的学科。

三、初中思想品德课在实践活动中有其独有的价值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方针是理论联系实际。这一教学方针是由思想品德课本身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从思想品德课教学任务来看,它不仅要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的教育活动,对中学生进行公民品德、马克思主义常识和有关社会科学常识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还要培养学生具有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提高思想道德和政治觉悟,指导行为的目的。因此思想品德课与其它课程在教育价值上体现出一定的差别。其它课程的教学更多地重视解决学生知与不知的矛盾。而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不仅受学生的知识水平、生活经历、思维方法及认识能力的制约,而且还要受社会上种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干扰。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面临着许多现实的社会现象,以及学生对此产生的大量思想问题。所以思想品德课既要解决学生知与不知的矛盾,又要解决各种社会意识的影响和学生情感习惯、信念等方面产生的对无产阶级理论信与 不信的矛盾。同时,思想品德课教学还包含教育者把一定社会要求的思想道德规范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传授给受教育者,受教育者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以自己已有的认识水平为基础,自觉地选择,消化、吸收这些教学内容,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自觉认识并将这种认识自觉地转化为自身相应的行为习惯的过程。这要求思想品德课还要解决行与不行的矛盾。解决学生对思想品德课所授知识的知与不知、信与不信,以及这些知识在学生身上能否达到与行动相统一的矛盾,给思想品德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思想品德课就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际出发,抓住学生思想认识上的热点问题,联系自然科学及其发展的实际,使学生能将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点和现实社会生活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并正确运用这些立场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并使学生能不断提高分析和解释能力,判断和批评能力,综合认识和评价能力,真正做到以马克思主义指导行动,去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由此可见思想品德课在提高学生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中有其独到的价值。

四、结束语

初中思想品德课在整个初中教育工作中有着重要地位和特殊作用。注重其价值的发挥,给予它足够的重视与支持,关系着百年树人的大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