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环境与生态保护论文

环境与生态保护论文

时间:2023-02-05 21:28:18

环境与生态保护论文

环境与生态保护论文范文1

关键词:农村经济 生态 对策

海南省的生态环境全国一流,世界闻名。优良的生态环境是海南最具价值的物质资源。保护好生态环境,依托生态资源发展经济、改善生活,越来越成为海南人民的共识。这种共识,随着建省以来发展方式的转变而形成、深化。从建省之初提出工、农、贸、旅并举的发展举措,到上世纪末相继出台的“一省两地”产业发展战略和建设生态省的重大决策,再到2010年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人们日益清晰地认识到,海南的发展必须充分利用热带海岛生态这一优势资源。开发利用生态资源,首先要保护好生态资源,实现生态资源的可持续。然而,由于发展经济、追求富裕的愿望在不断蚀食和淡化着人们的生态意识,甚至冲昏人们的头脑,自觉不自觉地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在海南仍然非常普遍,非常严重。尽管近年来海南加大了环境保护力度,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生态保护法规措施,但海南的生态保护形势并不乐观,严重威胁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诸多因素长期存在,保护生态的任务十分艰巨。

一、海南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破坏状况

海南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比较其它经济发达省份,现代工业企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不显著。不过,农业(农村、农垦)生产、旅游开发和房地产扩张等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却有增无减,其中,来自农业生产的破坏范围广,危害大,不容忽视。就破坏范围而言,农村散布全岛各个角落,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所及,既包括农村周边生态环境,也包括生态保持区,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整体性的。就破坏程度而言,目前海南和全国一样,所面临的一共性问题,如生态林地损毁、生活垃圾和化肥农药污染等,一个都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生态环境呈缓慢退化之势。对于诸多咄咄逼人的危害生态安全因素,遏制的力量显得十分薄弱,对于已遭受摧毁的生态环境,促进其恢复的力度不够。

(一)农作物违规和无序种植对生态的损毁极其严重

只要深入海南各地调研,亲眼所见,就不难发现绝大部分生态区都已被或正被农业种植所蚕食、分割、截断孤立,完好无损、绵延完整的生态在海南已极为罕见。几乎所有农村周边小山丘上的原生态植被都已被剔光,取而代之的是郁郁葱葱的经济林、农作物。高大一点的山岭,也多数逃不过被围剔的命运,只剩下顶峰、沟壑里一小块所谓的生态林,如琼海市官塘区的白石岭、万宁市礼纪镇的西岭等,在这些地方,山上山下,处处是槟榔,真正意义上的原生态已不复存在。在有名的呀喏哒热带雨林景区,实际上除山壑里还保留着原生态植物外,整个景区的山坡都已被荔枝园、龙眼园等果园团团包围。即使是七仙岭、五指山、吊罗山、黎母山等自然保护区,也被农业种植片片蚕食,层层分割,面积委缩、功能退化,动植物多样性不断减少,一些以往常见野生动植物濒临绝种。

海南农作物违规、无序种植在上世纪末达到高峰,有些地方因此而把生态推向灭绝的边缘。种植的作物种类繁多,包括橡胶、槟榔、橙桔、菠萝等,当时尤以槟榔种植最为疯狂。由于农民认为槟榔的经济前景较好,在东南部和中部地区曾一度出现家家户户种槟榔,到处垦荒种槟榔的景象。本世纪初,违规、无序种植的势头受到初步遏制。2005年,海南林业局提出“25°坡度以上种黄金都不行”的口号,下决心保护日趋脆弱的生态。但整体破坏格局已经形成,或明或暗的持续破坏行为仍然发生,恢复措施乏力。

(二)农业养殖和农药化肥造成的污染逐年加剧

农业养殖是生态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在海南,近海水产养殖、陆地养殖、山区养殖等各种农业养殖并存。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水产品,禽畜产品需求量不断增加,养殖的量和面也呈逐年快速扩大的趋势。农村养殖几乎均无排污设备,每个养殖场都是一个排污户,生产的污水污物直接向外排放,注入小沟溪流,流进江河湖海。小户小排,大户大排,污染日积月累。农业养殖不仅是重要的污染源,而且也是导致毁林损地的一大要素。养殖所到之处,红树林、海防林、湿地等生态都遭受不同程度破坏,甚至完全被毁。万宁市神州半岛风豪港湾原有的一大片葱翠美丽的红树林,就因水产养殖扩增而渐被砍光。

农药化肥是生态环境的另一污染源。跟全国大多数农村一样,如今海南农业生产几乎是无作物不施化肥,无瓜菜不撒农药。由于农药化肥用量极大,残留物多,时间持续,加之用法不够科学,使用效率不高等原因,其污染范围之广,危害之大,非常惊人。农业养殖和农药化肥造成的污染逐年加剧,在海南各地乡村的田间地头,土质变差,水变浊变臭。昔日田沟小溪清澈见底、鱼儿穿梭的景象已难觅踪影。

(三)农村生活垃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加重

在全省范围内,不论城乡,生活垃圾的处理都是个大难题。然而,与城市相比,农村生活垃圾更难应付。城市有专门垃圾收集、运送和处理设施,而绝大多数农村却没有,且农村范围广,地区分散,垃圾不易收集和处置。虽然目前海南文明生态村数量已过万,约占全省农村总数的一半,乡村公路、电视网络等基础设施有很大改善,但在生活垃圾处理以及排污系统建设方面进展极为缓慢。在农村,生活污水横溢现象依然普遍,日用废旧物品、塑料袋、建筑废料等垃圾往往是被随意抛扔,随处可见,阻塞河沟,污染田地,妨碍观瞻,到了让人难以容忍的地步。

(四)多数乡镇企业高耗低效治污无力直接危害环境

海南是工业落后地区,乡镇企业不发达,与其它沿海发达城市相比,乡镇企业污染环境的现象不突出,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对生态的不利影响可以忽略。2010年,海南乡镇企业经济单位已愈5万多户,其生产活动无疑与生态安全戚戚相关。海南的乡镇企业大多规模小,实力单薄,科技水平低,技术设备落后,高耗低效,对治污往往有心无力。其生产过程所产生废气废烟、污水毒物甚至没有经过简单的处理,就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去,成为生态杀手。在调查中容易发现,乡镇企业多的地方,环境污染总是相对较为严重。

二、促进海南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当前,海南正加快建设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的步伐,这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热带现代农业发展,无疑需要更多的耕种土地供给,更多的化肥农药和扶助设施,从而对本已十分脆弱的生态构成新的威胁。与此同时,热带现代农业是高科技的优质高效的农业,讲求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和节能环保,因而也有利于促进环境的改善。海南应紧紧抓住文明生态村和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建设的机遇,采取有力措施,战胜挑战,努力促进农村经济和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深入研究,制定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

开展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在充分摸清海南生态环境状况的基础上,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透彻分析生态环境现状,准确评估生态环境安全及影响因素,进一步明确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目标,提出科学可行的实行和保障措施。

特别是要严格划定生态保护区和生态保护缓冲区范围,划分不可开发区、可开发区。在保护区和缓冲区内,坚决禁止农业、工业、旅游及房地产开发,尽可能杜绝外来因素的干扰和危害。要注意不同生态功能区的整合,避免人割断森林、海洋、渔业、生物、河流、湿地等自然要素的整体生态功能。

(二)建立健全生态保护法规,实施更为严格的生态保护标准

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确立“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和“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战略定位。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须根据形势需要,在现有《海南省环境保护条例》、《海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海南省海洋环境保护规定》、《海南经济特区限制生产运输销售储存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规定》等条例规定的基础上,制定一部内容全面的环保标准更高的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以及制定和完善有关生态保护区管理、农村水源土壤污染防治等方面法规。

(三)加强生态环境监控,加大对破坏生态行为的惩处力度

建立海陆空立体监控体系,采用卫星传感、水质测验等科技监测与人工实地察看相结合,职能部门专业监督与社会群众监督相结合的办法,既重视临近地区和敏感地区的监控,也不疏漏边远偏僻地区的监控,实现环境监控全省实时覆盖。明确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实行生态环境监控问责制。对危害环境的行为不闻不问或监管理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要严厉查处。

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及时依法从严处理,对触犯法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采取科学果断措施尽快恢复被毁自然生态。对保护区内种植的农作物,采取政府补偿、奖励和农村自愿的办法,坚决予以推毁。恢复生态,切不可用人工种植公益林的方法,人为干预生态区植物的生长,破坏生态的多样性。海南雨水阳光充足,空气滋润,只要不人为破坏,生态恢复相对较快。

(四)实行严格的生态保护责任制,积极推动绿色发展

切实将绿色发展成绩作为领导考核的重要内容,从体制机制上激励领导干部不断深化改革,转变发展方式,努力推动节能增效,积极倡导绿色消费,采取有力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对于那些只顾眼前利益,急于出政绩,保护生态环境不得力,甚至放纵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领导干部,要严肃追究其责任。

(五)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在农村深入持久地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使农村群众充分认识保护生态的意义和重要性,掌握生态环保的基础知识。引导农民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爱护生态环境的活动,培养讲究卫生、分类处置垃圾、减少排污、节约能源资源等良好的生产和生活习惯。特别要重视加强对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从小培养生态意识和环保理念,培养保护生态的行为习惯。

继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断加强和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疏通河道水渠,修建排水道排污沟、污水处理厂、净化沼气池、垃圾处理场等。有条件的修建乡村公园,绿化美化乡村内外环境。

(六)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推进绿色农业快速发展

加快科技推广,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以农业科技为支撑,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全力推进绿色农业快速发展。通过绿色生产有效控制化肥、农药等人工合成化合物施用,减少环境污染,促进节约资源能源,增强农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资金项目:本文为海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海南省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问题研究》的成果。

环境与生态保护论文范文2

深刻认知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

党的十报告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并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位置。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彰显了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人类文明发展经验教训的历史总结,对人类发展意义的深邃思考。

特别强调,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两个清醒认识”凸显了对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面对中国今天环境的挑战,共产党人必须勇于担当。“我国生态环境矛盾有一个历史积累过程,不是一天变坏的,但不能在我们手里变得越来越坏,共产党人应该有这样的胸怀和意志。”

科学概括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内涵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中有关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新理念,有以“两山论”为代表的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的新思考,有体现着深切人文关怀的关于民生福祉的新概括,还有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全球生态治理的新视野。这些论述中充分体现了的辩证思维、底线思维、系统思维和以人为本的哲学思维方式,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也是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有力指导。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在安吉县余村考察时提出“两山论”的科学论断:“我们过去讲,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其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以下将这一思想简称为“两山论”)“两山论”思想破解了发展中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与人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关系这一难题,形成了全新的发展理念,深刻影响着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思路和方式。

2005年8月24日,以笔名哲欣在《浙江日报》发表评论指出,如果能够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2006年时任省委书记的到丽水调研时指出,“绿水青山可带来金山银山,但金山银山却买不到绿水青山。”2006年3月8日,在中国人民大学演讲时,论述了实践中人们对“两山”之间关系认识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第二个阶段是既要金山银山,也要保住绿水青山;第三阶段是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他说:“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种的常青树就是摇钱树,生态优势变成生态经济优势,变成一种完全浑然一体的关系,和谐统一的关系。”三个阶段论,蕴含着对生态文明发展道路的诠释和对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的展望,体现了对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发展。

2013年9月7日,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对“两山论”进行了一次全面阐述。他说:“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从理论上看,“两山论”在分析“发展与环境”这对矛盾中看到了“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统一之法,在解决“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对立中找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之机,是马克思主义矛盾论系统化的应用和发展;“两山论”重要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和生产力理论,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内在统一、相互促进和协调共生的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方面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中国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从实践上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是破解经济发展难题、总结发展经验的理性升华,是他长期研究思考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认识飞跃,也是他θ死辔拿鞣⒄沟缆飞羁谭此寂判的思想结晶。

“两山论”思想开辟了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新境界,这一思想中包含辩证思维,在超越“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与人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两难”困境中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双赢”之道,打破了简单地把发展与保护对立起来的思维束缚,突破了“先发展后治理”旧发展模式的窠臼,找到了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包容性发展的现实途径。是我国当今发展方式绿色化转型的本质体现,有力地指导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的实践。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提出了“环境生产力”的观点。他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近年来,到许多地方考察时都一再叮嘱,一定要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在广东考察时他谆谆告诫:“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如果不从现在起就把这项工作紧紧抓起来,将来会付出更大的代价。”在海南考察时他指出,“希望海南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着力在‘增绿’ ‘护蓝’上下功夫,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当个表率,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在黑龙江伊春考察时他鲜明地指出,“生态就是生产力,我国生态资源总体不占优势,对现有资源的保护具有战略意义。伊春森林资源放在全国大局中就凸显了这种战略性。如果仅仅靠山吃山,很快就坐吃山空。这里的生态遭到破坏,对国家全局会产生影响。森林是很不容易的,人们要对有限林业资源实行保护。”

经济增长不等于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不单纯是速度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不代表着全面的发展,更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理论的新发展。关于生产力的“两个就是”的阐释是对唯物史观生产力观点的发展,拓宽了我们对生产力概念涵义的理解。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治国理政的出发点是以人为本。在新任政治局常委与记者见面时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随着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人民的需求也在发生着变化,“老百姓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过去‘求生存’现在‘求生态’”。对美好环境的向往成为当代民众的重要民生诉求。以人为本就应让人民共享发展的生态成果,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更多更好生态产品的需求。在海南考察时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在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所以“一定要生态保护优先,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保护好三江源,保护好‘中华水塔’,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生态思想中包含着深切的人民情怀,2014年12月13日,他在江苏镇江市调研时讲到:“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是转方式、调结构、上台阶的重要内容。经济要上台阶,生态文明也要上台阶。我们要下定决心,实现我们对人民的承诺。”改善生态就是改善民生的“以人为本”执政理念,彰显出执政党深厚的历史责任意识和现实担当意识。

“五位一体”与全球生态治理。在“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前提。生态文明建设不是孤立的,它的有效推进需要融入其他四大建设之中,与其构成一个息息相关的文明系统。

一个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是大自然亿万年来形成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如果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很容易顾此失彼,最终造成生态的系统性破坏。他认为,“如果破坏了山、砍光了林,也就破坏了水,山就变成了秃山,水就变成了洪水,泥沙俱下,地就变成了没有养分的不毛之地,水土流失、沟壑纵横。” “我们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

生态环境的整体改善不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可以独自完成的,当下应对气候变化,维护能源资源安全,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同志呼吁推动国际合作,呼吁全球治理。他认为保护地球家园、促进可持续发展,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他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类未来。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

战略谋划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

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推进需要变革相应的生产关系,当前尤其需要改革阻碍生产力绿色化发展的w制机制。十之后,特别强调制度建设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树立生态红线观念,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不断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严守生态红线。强调,“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他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九次会议时指出,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要按照山水林田湖系统保护的思路,实现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形成生态保护红线全国“一张图”。

环境与生态保护论文范文3

【关键词】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建设

【 abstract 】 the urb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is to realize the city livable level, and achieve our country to improv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important work. In the past the urban planning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ecause of a lack of understanding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resulted in the city around the destruc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hen make urban ecological function affected. With China'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modern city construction must wil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s the center, realizes the science city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Urb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problems such as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 briefly discussed.

【 key words 】 the urb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Urban planning;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现代化城市建设过程中,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是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生活环境的关键。通过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为城市自然生态环境、人文生态环境的改善奠定基础,为提高城市宜居水平、促进城市发展奠定基础。针对以往城市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现代城市规划与建设应以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理论为中心开展,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与保护。根据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指导理论与文件,城市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必须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城市规划建设作为基础,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奠定基础。

1 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作为现代城市建设与发展中考虑的重要内容,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城市建设有着重要的关联。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应将生态与环境保护作为城市建设规划的首位实现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城市所处地域的气候条件以及自然环境为基础,通过科学的城市规划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效果,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通过城市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理论的结合应用避免传统城市规划建设方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提高城市宜居水平。通过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能够有效缓解城市周边生态环境的恶化,实现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最终目的。

2 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实施

2.1 强化生态环境基础调研―――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展的基础为了实现科学的城市生态环境保护,首先应对城市生态环境基础进行调研。通过对城市气候环境、原有生物植被情况的掌握等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指引方向。同时通过基础调研也能够了解城市生态环境的基础情况、为后期植被引入等奠定基础。利用基础调研信息与数据能够有效避免外来生物对原有生态结构的影响,实现科学的生态环境保护。在此基础上,还应针对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特点进行调研与分析,科学规划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2.2 注重城市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联系―――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展的重点在过去的一段时间中,我国城市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由于缺乏科学的指引使得城市扩建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好的影响。例如:为了城市扩建或开发区的建设将原有的湿地填平,这样的后果是城市生态环境受到影响,城市蓄水储水能力降低,极易引发城市内涝或防洪抗旱工作的开展。随着现代城市规划工作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城市规划工作中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中心开展城市的规划与建设。通过这样的方式减少对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城市生态环境改善与保护的目的。通过将湿地、城市周边河流湖泊的规划与利用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多的休闲娱乐场所,为实现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通过城市规划与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机结合促进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通过城市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机结合是城市建设过程中能够更加科学合理的保护好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与生态环境,创造适宜居住的、和谐优美的都市环境。因此,现代城市规划工作中应优先考虑环境影响、以环境影响为基础进行发展规划的编制。在新建项目审批过程中强化环保评估工作的开展。以新思维、新思路、新技术的运用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从环保优先、严厉治污入手开展城市环境保护共组,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

2.3 完善城市景观与绿化系统,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城市景观与绿化系统是现代城市生态环境构建的重要基础。随着现代城市建设脚步的不断加快,城市景观与绿化系统成为了影响城市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因素。通过城市景观与绿化系统的科学利用能够极大的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宜居水平。针对这样的情况,现代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中应注重景观与绿化系统的完善。以多年生植物作为基础、运用景观设计与绿化规划打造城市良好的生态环境系统。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奠定基础。在这一过程中,还应加强与城市道路单位的联系。利用道路两侧、道路中心隔离带等完善城市绿化系统。通过道路绿化工作的开展提高城市宜居水平、实现城市土地利用率的提高,为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改善城市道路周边空气质量奠定基础。

3 加快城市污染治理脚步,促进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在现代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展中,城市污染治理是影响城市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因素。在现代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展中,应将城市污染治理放在环保工作的首位,通过对工业园区、工业企业排放监测与管理为生态环境改善提供良好的基础。同时,对于分散于城市周边村镇的企业也应积极规划其建设。将城市周边零散企业搬迁至集中规划的工业园区内,以此便于企业排放的检测与监测。另外,城市工业园区的规划与设计中还应考虑城市所在地区季节风向、水流方向等问题。通过污染治理以及综合考虑工业园区位置为减少工业园区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奠定基础。同时,也通过污染治理实现环境保护工作的最终目的。

4 结论

综上所述,现代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是影响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关键、是影响城市宜居水平的关键。在现代城市规划建设中应将生态环境保护理念作为中心开展城市规划设计工作。以城市景观、绿化以及周边自然环境的保护等工作为城市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在绿化建设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中,应注重植物引进的科学分析,避免外来植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通过多方面工作的开展实现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周云龙.城市规划与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分析[J].城建资讯,

2010,5.

环境与生态保护论文范文4

论文摘要:在旅游开发的热潮中,存在以牺牲旅游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短期旅游大发展的众多问题。本文对我国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环境保护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正确处理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与对策。

旅游,从个人活动、群体行为发展到当今的现代旅游业,已经成为涉及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旅游活动等的社会生活方式。旅游资源是指能够吸引旅游者并能为旅游业利用而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自然事物。在旅游业发展中,旅游资源处于基础地位,既是旅游产品的主要组成部分,又是旅游实践中吸引旅游者的直接条件和因素,更是旅游消费的客体对象。不论是文化旅游资源还是自然旅游资源,都是建立在良好生态环境基础之上的。

一、旅游资源开发对环境保护的影响

1.旅游开发对非生物类旅游资源的影响

非生物类旅游资源包括水体、大气与气候、土壤与岩石等,既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又是构成旅游资源与环境的最基本要素。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游客、车辆、物资等大量涌入旅游地,旅游区出现了水质恶化、大气污染、土地板结、岩石(山体)坍塌等现象,这些对旅游资源构成了严重威胁。旅游对资源与环境的破坏,尤其表现在水体资源与环境方面。

2.旅游活动对生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地球上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不但可以单独成为人类的旅游产业开发和利用对象,而且还与非生物类旅游资源组合,构成了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依托或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的总体系。

二、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旅游地生态系统是旅游资源与环境的同一体。与其他生态系统构成因子一样,一方面旅游资源与环境的演变同样也必须遵循生态学的基本规律。根据美国生态学家哈定和小米勒提出的生态学三定律,可得出三个结论:

1.旅游地生态系统中的所有事物(包括旅游资源及其各个构成因子)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旅游活动对旅游资源与环境的影响也不是孤立的。

2.旅游活动不能对旅游地生态环境中的生物化学循环有任何干扰。

3.旅游活动影响旅游资源与环境后会产生无数效应,其中许多效应是不可逆的。这三个基本结论给我们提出了对旅游活动进行管理时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另一方面,根据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在旅游地这个生态系统中,由于旅游区划而对旅游资源进行的分割构成了不同类型的景观单元(即斑块),这些景观单元的空间格局随着生态过程的作用而不断改变。

三、建立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的制度体系

通过立法建立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制度,实现对旅游活动的规范管理,是当前旅游资源保护和旅游业发展面临的紧迫任务。立法必须建立在深入研究旅游活动对旅游资源与环境影响的基础上,必须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遵循资源与环境演变的自然科学基本规律,这样才能保证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制度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达到制定这些制度的根本目的。

1.旅游规划制度

旅游规划是指运用适当的经济、技术手段,对旅游区的旅游资源、人力资源、资金与物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确定区域旅游资源的经济开发目标,实现旅游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

2.旅游资源与环境影响的评价

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最早为美国所创设。《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规定,对环境质量具有重大作用影响的联邦建议、立法方案和重大联邦行动都必须提出环境影响报告,包括该建议或行动实施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和拟议中的行动选择方案。实施这一制度是对传统决策机制的变革,是协调“人与环境”关系的一种新途径和新方法,并已成为国际环境管理一种惯例。

3.旅游容量控制制度

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将人类活动控制在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之内,是实现系统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的要求和首要条件。旅游容量控制制度,是指从这一制度出发,根据旅游承载能力确定旅游区的游客容量,对进入旅游区(点)人数进行控制的一项管理制度。这个制度在保护旅游资源、实现可持续旅游目标方面十分重要。

4.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制度

旅游资源与环境共同构成了旅游地的生态系统,保护资源与保护环境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与普通地区相比,旅游区的环境要求更高。因此,要建立环境资源与环境保护制度,加强对旅游区旅游资源与环境消长情况的监测,并按照更加严格的环境质量标准,做好旅游区的环境治理工作,保证旅游地的优良环境,给游客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

参考文献:

[1]杨贵华.旅游资源学[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

环境与生态保护论文范文5

关键词:本土化;道德实践;环境伦理

环境伦理学的本土化是国内环境伦理学研究的学术使命和热点议题。关于什么是环境伦理学的本土化以及环境伦理学本土化的理论构建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西方环境伦理学理论的移植与释义、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生态阐释、中国现实伦理政策的理论提升是常见的环境伦理学本土化的路径。理论来源于实践并要服务于实践,环境伦理学理论亦应如此。环境伦理学的本土化就是要能够从中国的环保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能上升到理论层面进行讨论和解决,为本土的环保实践提供学理支持。因此,本土化不是从理论源流而是从理论解决本土问题的效能来看待的,只有能够推动本土道德实践的环境伦理学理论才是具有实践意义的本土化理论。

一、环境保护的道德实践与环境伦理学理支持

环境伦理学的本土化要以问题为出发点,要面向中国环保实践中的问题来提出伦理理论,并且用理论推动和指导环保实践。也就是说,本土环境保护的道德实践是环境伦理要务是要激发公众自觉践行环保的道德动力。“所谓个体的内在道德动力,是指道德个体建立在一定道德认识基础上的自觉接受和践行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力量。由于内在道德动力是以个体一定的道德理性认识为前提,以个体一定的道德自觉性为特征,所以它一旦形成,就是个体的一种主体力量,对个体的道德追求会有较深刻的驱动。”道德动力是促使道德行为的重要源泉,但道德动力又不是一般的心理活动,它是基于一定的道德认知、道德判断、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才能产生的强大力量。因此,环境伦理学理论能否给道德主体提供正确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激发道德主体的道德情感,坚定道德主体的道德意志,是环境伦理学本土化的关键。基于公众环保实践的践行度低这一本土问题的分析,在多种原因别强调环境伦理学理论的不成熟不到位不给力,不能主观臆断而需要有详细的学理分析,也期望通过对已有的环境伦理学理论对于中国本土道德实践的效能来寻求构建中国本土环境伦理学的思路。

二、自然具有道德地位的伦理论证

环境伦理学理论如何给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提供道德动力,早期的西方环境伦理学家最初探求的思路是论证自然具有道德地位,其内在的理论逻辑是认为一旦论证了自然具有道德地位,人对待自然的道德态度就必须发生变化,就应从占有、控制、压榨和破坏自然的态度转向敬畏、尊重、感恩自然的态度,通过公众对自然道德态度的改变来形成保护环境的道德动力。早期的西方环境伦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依据不同的伦理学理论基础,对“自然具有道德地位”这个命题展开了论证。

彼得・辛格(Peter singer)以功利主义伦理学理论为基础论证动物的道德地位。按照功利主义伦理学的理论,一个事物是否具有道德地位是看其是否具有感受快乐和痛苦的能力,因为功利主义理论认为凡是带来快乐的事物就是善的、道德的,凡是带来痛苦的行为就是恶的、不道德的。感受痛苦和享受快乐的能力是一切存在物拥有道德地位和道德身份的前提条件。辛格说:“如果一个存在物能够感受苦乐,那么拒绝关心它的苦乐就没有道德上的合理性。不管一个存在物的本性如何,平等原则都要求我们把它的苦乐看得和其他存在物的苦乐同样(就目前所能做到的初步对比而言)重要。如果一个存在物不能感受苦乐,那么它就没有什么需要我们加以考虑的了。这就是为什么感觉能力是关系其他存在物的利益的唯一可靠界限的原因。”按照辛格的这个看法,动物显然具有感受快乐和痛苦的能力,因而也显而易见地具有道德身份和道德地位,在这个意义上,动物和人一样是道德行为者(moral agent)。从理论促进实践的角度,辛格的动物保护理论在西方掀起了动物保护运动,对西方公众改变对动物的道德态度、采取素食主义、不穿动物皮草等道德实践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在西方社会文化和背景下,动物解放理论具有其西方本土的环境伦理学理论效能。

汤姆・雷根(Tom Regen)论证自然具有道德地位从动物权利论开始。动物权利的伦理学理论基础是天赋权利。天赋权利是西方政治哲学和伦理学的基本理念,只要论证了自然界事物具有天赋权利,人类就必须像尊重他人的权利一样尊重自然事物的权利,而不得对动物及自然界进行任意挞伐。循此思路,汤姆・雷根以权利主体的不断拓展为线索,指出在美国的权利斗争运动史中,先是黑人通过反对种族歧视的运动获得了基本权利;接着通过反对性别歧视的社会运动,女性获得了基本权利。按照自由主义的权利拓展路径,下一个要进行的就是反对物种歧视的运动,通过反对物种歧视,动物和自然界将获得基本权利。动物和自然界的花草树木、岩石河流、飞禽走兽获得基本权利,也就意味着在道德上获得了被尊重的地位。对于动物保护的道德实践而言,动物权利论援用西方的权利概念作为道德理论的基础,对西方的公众具有非常强的激发力和号召力。动物解放论和动物权利论一道,促进了20世纪西方国家声势浩大的动物保护运动,对西方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道德实践提供了强有力的学理支持和精神动力。

除了趋乐避苦的善恶感受能力和天赋权利的伦理学理论基础,一个事物是否具有内在价值也是该事物是否具有道德地位的重要标志。如果一个存在物具有一种自身内在的、不以它自身之外的事物为目的的内在价值,人们就应该道德对待该事物。早期西方环境伦理学家依据西方传统思想中的内在价值(intrinsic value)的理论,把它运用到自然事物方面,肯定自然事物具有不以人类的偏好和利益为转移的内在价值,提供了一种自然具有道德地位、人们应该尊重并善待自然的道德理由。具体说来,自然事物具有先在性、自在性、自为性的特点。所谓先在性,是指许多自然事物是先于人类数万年就存在的,在自然事物存在之后才进化出人类,自然事物先于人类存在。自在性是指自然事物的成长几乎与人类无涉,在人类不曾干涉过的自然界,花草鱼虫自在地生存繁衍,生生不息,并不以人类的喜好为喜好。人类根据自己的需要对自然事物进行了利用,但并不能改变自然事物本身的自在性。自为性是指自然本身就是自身的目的,自然存在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要才存在的,而是为了自身的自我实现而生存变化的,自然自身即目的。早在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思想中就具有内在价值的意思,在西方思想传统中内在价值一直是比较有力的道德说辞,论证了自然事物具有内在价值,公众在自然中活动的时候就必须尊重小草、小花、斑马、野鹿自身的内在价值,也为西方公众参与自然环境保护提供了一定的道德动力。

不仅是传统的伦理学、政治哲学的思想资源被用来证明自然具有道德地位,为公众参与环保实践提供道德动力,现代科学特别是生态科学也被伦理化为环境伦理学理论。生态学认为,自然是一个整体、有机、相互联系的大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每个自然事物都与其他事物息息相关、共生共荣。同时,每个自然事物都为了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和美丽作出了自己的生态贡献,因而具有生态系统的价值。在这个意义上,人类并不比生态系统中的其他事物高贵,人类也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而且在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和美丽方面的能力与自然事物相当甚至不及。在这个意义上,自然事物与人类在生态系统上是平等的,并且衡量事物的价值和地位不应以人类的偏好和利益为中心,而应该以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为中心,是为生态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理论。美国大地伦理学利奥波德在大地伦理学中论述道:“当一个事物有助于保护生物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的时候,它就是正确的,当它走向反面时,就是错误的。”存在物有助于维护生态共同体的平衡时,它就是有价值的,反之就是负价值的。生态价值的观念打破了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自然存在物因其生态价值具有内在价值而具有道德地位。近代以来,科学取得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凡是科学上正确的在道德上也具有比较强势的地位。作为现代科学的生态学为伦理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当生态科学的思想方法和价值倾向被赋予伦理学意义后,就对公众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观念产生了强有力的冲击,也促进了用系统性、整体性的思维从事保护环境的道德实践。

通过对自然进行“道德赋值”,提升自然的道德地位来激发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道德动力的伦理论证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特定的文化氛围中产生了一定的作用,特别是在环境保护运动的初期对于公众转变对待自然的道德态度,参与环境保护的社会运动有一定的激发作用。但是,这样的伦理论证本身存在着许多理论困境。在论证自然具有道德地位的理论构建中也提到人,但是其谈及人的语境通常都是以普遍的全称代词“人类”出现,对于国家、民族、地域、个体的人未有细致的研究。而且,在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中,人作为德性主体所具有的内在道德品质、道德修养、个体美德等通通失语。相反,人通常是无知、自大、狂妄、贪婪、短视、急功近利等不道德的形象,有意无意地抬升自然的道德地位和贬损人的道德形象成为早期环境伦理学理论字里行间隐含的意思。这样,早期西方环境伦理学理论就形成了一个“道德的自然和不道德的人”的论证逻辑。尽管对自然的重视和人类以往行为的反思和批评是必要的,但如果以“道德的自然和不道德的人”的逻辑建构的环境伦理学不但是不客观的,而且是毫无希望的伦理学。以这样的伦理学思路也许可以对盗猎者、伐木者等人类群体中贪婪无厌、漠视自然的人提出批评,但无法对像徐秀娟、索南达杰、梭罗、卡逊等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表现出独特的精神风貌和道德品质的人作出解释,也无法激发和号召更大范围的公众自发内在地积极从事环境保护活动。

三、人类具有保护环境的道德能动性论证

意识到通过论证自然具有道德地位来实现激发公众从事环境保护的道德动力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有些伦理学家把视野转向对人的关注,并且提出早期西方环境伦理学家对自然具有道德地位的论证逻辑是“人未到场”的环境伦理,环境伦理应该从以“自然”为起点的逻辑论证转向以“人”为起点的逻辑论证,也提出了环境伦理学应该是建立于新型人道主义基础上的伦理学,是以激发人关爱自然的内在道德自觉为主的环境伦理学。一些环境伦理学则对论证自然具有道德地位的论证逻辑的规范伦理倾向进行了批评,提出从美德伦理的角度来关照自然,认为人道德地对待自然的理由在于人自身对自我的认识、对自身的道德要求,即便自然存在物本身不具有内在价值也尚未发现重大的工具价值,有德性的人仍然会基于自身内在的德性而道德地对待自然,其行为的最终依据是其自身的德性使然,而非假以自然本身的价值变化或权利获得。“人为自然存在物承担道德义务的依据,并不必然是自然存在物有无道德地位、是不是道德主体,而从根本上来说,是人有没有人之为人的本性,人能不能为自己的作为人的存在做出承诺,能不能成为生态道德的主体。人的自我品格、生态德性较之自然存在物的道德地位更具有优先性。”罗纳德赛德勒说:“拥有环境美德的人比没有它的人生活得好,因为他们能从他们与自然的关系中找到奖赏、满足和舒适;他们的品格――他们能够欣赏、尊重和热爱自然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得到这些益处。”对于环境美德的拥有者来说,拥有这种品德不只是为了保护自然,而是能够培养出可以从多方面的好中悦纳和欣赏自然的品格特征。环境美德的伦理论证就是努力说服人们,作为一个有德性的人,其稳定的道德品格包含着随时行动的意向(disposition);相对于人们对规范的认可与遵守而言,德性在道德行动上已经是规范内化的结果,是能够促进道德实践的恒定动力源泉。环境美德要进一步论证的是,人具有敬畏自然、关爱自然的道德品质,这种德性可以直接、持久、恒定地促进公众保护自然的道德实践,是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实践的道德动力。

深层生态学理论从人类需要的最高层次――自我实现来论证环境保护的道德动力来源。深层生态学的自我实现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人际自我实现,而是在体悟到人属于自然生态共同体意义上的生态自我实现,是大写S的自我(Self)。深层生态学认为,在以往自我的概念中,自然被遗忘了,我们最亲密的环境、我们的家园(我们作为孩童归属于那里)都被忽略了。因此,奈斯提出生态自我(ecological self)的概念。生态自我要认识到我们是与自然事物一起生活在生态共同体中,在这种认同中我们能够达到大写的自我实现。而且,生态自我的自我实现不仅要加强对自然事物的认同,还要努力提升自然事物的自我实现,按照“活着和让他物活着”的原则来帮助其他事物的自我实现。在拓宽和加深我们的自我时,每种事物都可以达到利他主义――忠诚、道德地为他者考虑。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自我实现是人的一种最高层次的需要,也是具有深刻道德意义的需要;与生存的需要相比,自我实现的需要被赋予了更多积极向上的意义,正当、积极的自我实现也被视为是好的、善的,能够激发人的超越外物干扰而具有恒久力量的一种心理机制。用人们生态自我的自我实现力量作为激发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道德动力,遵循了从人自身出发来寻求道德动力的思路,并且将从深层寻找人们参与环境保护的心理能量作为道德动力。在道德实践中,西方有许多深层生态学者(包括诗人、登山者、文学家等)有过与自然融为一体的道德体验,更容易成为保护环境道德动力的实践者。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实践特别是环境保护的运动还存在着一个道德动力,即对环境正义的诉求。环境正义理论为激发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实践特别是抵制非正义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运用了正义理论来激发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实践动能。环境正义理论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分配的正义,二是承认的正义。分配的正义是指环境资源的分配和环境负担的承担的正义。在环境资源的占有和环境负担分配不公平的情况下,公众会积极参与环境权利的维护以及相关的环保社会运动,“邻避运动”就是典型的环境正义激发人们参与环境保护社会运动的形式。但是,“邻避运动”与“公有地悲剧”一样都存在着环境的公共性和外部性最终谁来承担的问题。仅仅用分配的正义所激发的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社会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环境问题在社会层面上的公正,但是从公共环境的改善方面还有待完善。分配的正义是指对环境利益的分配,带有一定的物质利益色彩。承认的正义是指环境利益的分配不公必然隐含着那些承担环境恶物的群体从道德上不被尊重和认可。与一般的环境利益受损对公众产生的反对环境恶物的力量而言,承认正义更能激发出公众作为人希望得到尊重、承认的内在尊严,激发公众反对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积极保护环境的道德实践。这种力量既具有一定的现实利益,也具有深层的人格尊严的力量,其强大的道德动能已经在“邻避运动”等环境运动中得到了证明。

四、面向道德实践与援用本土资源的本土化理论构建

之所以不惜笔墨梳理和分析西方环境伦理学理论的理论逻辑、伦理学基础及其与公众道德实践之间的关系,是想为中国的环境伦理学本土化提供两个视点:一是将为本土的道德实践提供学理支持作为环境伦理学理论的理论旨归,也就是说,环境伦理学理论不能仅仅满足于理论的标新立异、流派纷呈,最重要的是能够推动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道德实践。在此意义上,上述的环境伦理学理论在中国的学术界、思想界以及公众的环境道德宣传教育中已经或多或少体现或者渗透出来了,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公众的环保道德实践。譬如68家动物保护组织联合反对在鸟巢举行斗牛比赛,其反对观点的伦理基础主要是斗牛的血腥、残忍以及斗牛所忍受的痛苦;爱鸟人士呼吁保护候鸟迁徙则从鸟类与生态平衡关系的伦理向度进行论证等。以此说明,环境伦理学理论的生命力和理论贡献在于其不断地转化为环境保护道德实践的理由和动力,环境伦理学的本土化应该紧紧围绕公众环保实践的道德动力这个关键点。更确切地说,紧紧围绕在《全国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调查》中所揭示的践行力度低及其背后的思想根源做文章。另一方面,公众的环保践行度低也说明目前的环境伦理学理论还有着不足之处,最起码的不足是没有切实把握住中国公众的道德心理和行动逻辑,没有实现本土化的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互动。二是充分援用本土思想资源作为环境伦理学的思想源泉。纵观前述西方环境伦理学理论所援用的理论基础,功利主义理论、内在价值论、天赋权利论、生态学、美德伦理学、自我实现理论、正义理论等,都是具有浓郁的西方哲学伦理学基础和西方文化以及社会心理基础,正是在这样的文化氛围和心理基础上,才能推动西方社会的环保运动,并深刻嵌入到公众的日常行为实践中。

环境与生态保护论文范文6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12.064

1 环境化学课程的生态环境保护意义探微

1.1 全民环保意识的培养

今日之时代是关注民生的时代。政府所追求的是实实在在的老百姓自身的利益,着重强调“让人民群众能喝上干净的自来水,呼吸新鲜的空气,并且能够吃上健康的的食物”为目标。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两者相冲突时更注重的是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环境友好型社会;生态决定着文明的兴衰。环境化学学科的发展,不仅要完善自身的学科体系,更要注重为当下全民环境保护的新理念为价值导向,关注社会民生的需求为学科发展的方向,要唤起全民环保意识为己任,加大课程改革的力度,不断地让环境化学学科的发展始终与生产及生活应用、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特别是生态效益紧紧结合在一起,产生学科的整体的功能效应。

1.2 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现如今我们所面临的环保问题最主要的矛盾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两者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需要处理好二者的平衡关系,在现实中找准二者的平衡点。克服“先污后治”、“先破后修”、“保护第一论”、“不可调和论”等等。当今社会我们要以绿色环保发展为主,降低化工产业、倡导植树造林、提高生态环境的保护,以绿色环保为主要导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不仅要重视经济增长指标,还要着眼于社会发展指标,尤其是人文、资源、环境等各项指标,要做到“生产、生活、生态良性互动”。

2 环境化学的教育功能探索

文化代表着前进的航向。文化的传承需要教育的普及与发展。同样“文化强则生态强,文化弱则生态弱”。“文化强则国运强,文化强则民族强。如果对于文化没有高度的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长远发展”。文化自信特别是科技文化的自信力某种程度上决定着生态文明建设梦想的实现。

2.1 环境科学文化的引领作用

科学文化引领现代文明的方向,科技文化自信也是文化自信的动力源泉。环境问题的频繁出现,起初是由于近代化学工业的发展所引起的,最终的解决还是要靠环境科学理论的发展去解决因其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今天我们所面对的环境问题很残酷,环境问题刻不容缓,需要我们争分夺秒的去解决。但如何治理环境污染问题,就要解决目前环境科学理论相对滞后的问题。因此,建立环境治理的科学文化体系,包括环境科学学科发展体系、全民环保知识普及环保素养有待提高等。营造一种环境保护人人有责、全社会都来关注环保与生态问题。通过传统文化与现代环境科学文化的融合,让环境问题不仅得到环境科学理论的指导,与此同时环境问题植根于环境文化特别是环境科学文化的沃壤中,希望从源头上根本解决环境与生态保护及其治理问题。同时环境治理要与环境科学文化砥砺并行,始终引领生态文明建设,同时汲取传统生态文化的滋养。

2.2 环境教育文化的作用

现在我们国家已从治国理政的?用嫒鲜逗椭厥踊肪澄侍狻B趟?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既是新时代生态文化的新理念,也是教育的价值观导向。环境问题不仅涉及当下公民的民生福祉,也关系到子孙后代的福祉,为了真正解决好当下与未来的民生福祉,我们就要从生态环境教育文化作为抓手。比如,从幼儿园开始接受“热爱地球家园”、爱护动物及花草等传统环保文化的洗礼与熏陶。从小要养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加大新课程改革力度,在中小学课本建设中融入我国源远流长的中华生态文明思想,特别是汲取中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精粹。比如语文课程中加大传统教育文化在化学课程及中考、高考选拔中环境化学知识的内容,让他们从小懂得环境化学教育的重要性。让学生关注全球环境污染问题。另外,学校中积极开展环境保护知识讲座及环境保护活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之中,营造优美的环境。因为环境保护意识决定着我国的发展进步。

2.3 环境生态文化的构建

众所周知文化的力量始终贯穿着人类社会的历史演进过程,也是一个国家及其民族进步的精神。文化盛则国运盛,文化强大则民族强大。如若我们没有坚定的文化信仰,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长远发展。中国正处在现代建设的进程中,文化信仰不仅是指导思想也是文化理念。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既是倡导生态文化建设的新理念,又代表着以绿色为基础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也体现了为以人为本与人与自然和谐为中心的环保生态理念和以绿色为主导的生态环境建设的发展观。生态决定着文明的兴衰。努力构建新时代生态文化中加强现代科技文明与生态文化的融合与统一,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

2.4 环境科学与经济文化的统一

环境与生态保护论文范文7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教育;环境保护;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1-0026-02

人类总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实现社会经济生产的高速发展,却最终引发严峻的生态问题从而制约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类的生存。因此,提高生态文明,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是全世界应共同培养的道德观与世界观。而大学生作为社会未来发展的中流砥柱,其应树立牢固的、正确的生态价值观,通过科学严谨的生态教育激励大学生承担起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责任与义务,进而更好地推动我国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落实。

一、开展生态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有效培养大学生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面对大量的资源紧缺、环境破坏严重且生态开始面临退化我国对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日趋重视。尽快建立自然环境保护意识成为我国当务之急的工作内容之一。然而,生态环境的保护需要所有民众的投入和力量,良好的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更多人才的加入,所以教育就成为了最重要的保障与平台[1]。众多人才领域中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程度的高低,能直接作用在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中,因此,高校教育尽快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教育,不只是环境对时代的要求,更是推动社会良性发展的重要前提。大学生要依据教育培养自身正确积极的价值观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促进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打造健康的可持续的生态文明。

(二)进一步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

生态教育所传达的既是自然环境知识也是生态保护意识,针对大学生开展生态教育可以培养其科学、低碳以及环保的生活形式、思维角度以及价值理念,同时也可使其道德及素养有一定的提高,对生态环境形成科学的价值观,从而自觉承担起保护自然环境的责任与义务,以此推动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向前发展,最终促使各阶层各领域群体树立尊重生态环境的意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所以,高等院校对大学生开展生态教育的结果将会影响整个社会对生态环境的认知,甚至会作用于未来我国生态环境的好坏。可见,高校开展生态教育对我国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决定性的影响[2]。

(三)增强大学生综合素质

生态文明教育在大学生中开展旨在培养学生清晰地认识当前生态环境的严峻形势,培养科学的发展观,了解现有自然资源不合理使用产生的后果。生态教育的开展可以帮助大学生自觉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与自身职业目标相融合,建立符合学生特有的知识理论与技能,使学生从全新的角度审视人类、社会及生态三者之间的联系,从而在道德和价值观上形成正确的生态环境意识。所以,在大学开展生态教育不能认为是单一的课程内容,而应成为促使大学生发掘当下环境的严峻性,形成科学的生态世界观,最终增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二、生态教育在大学开展的路径

(一)增设关于生态教育的课程

现代高等学校教育不只是将固有的知识内容传递给学生,更应通过对知识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因此,大学应多增设生态教育课程,可将生态教学融入学校的教育及教学评价系统中,以保证生态教学切实展开,真正将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意识传达给学生。如可增设专门针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改善以及文明行为的建设等课程,在学生间围绕生态环境的重点问题组织有关的课题讨论及研究,其涵盖的内容可以从生态环境方面的知识理论、国情现状、法律法规、现有的文明建设情况以及面对的问题等入手。通过多种形式的课程增设帮助学生真正认识自然中的生态环境系统,清楚我国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际意义。学生也可通过反复认真地学习掌握全球生态系统的原则、组织形式、调节规律,例如自然环境各组成部分的关系、依存性、丰富多样性以及稳固性等。通过对内容系统的学习使大学生养成科学的生活习惯。同时大学生经过相应的原理与知识的汲取,可以构建出个人的思维方式,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正确掌握人类与自然的相处之道。

(二)将生态环境意识“渗透”到教育中

为最大程度激发大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积极性以及创造力,从而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生态价值观、道德意识以及科学行为,高校可在教育课程中加入一定的生态环境意识,影响学生的思维与行动。生态环境普遍出现的问题主要是由于人们价值取向的错误影响到个人行为的缺失。因此,高等院校可依据现今生态环境实际情况、大学生思想意识觉醒程度以及社会发展现状等作为生态教育的前提,以经济效益为环境保护与治理方式选择的条件,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方式方法用以保护生态环境。

运用渗透形式进行生态教育时应注意从实际情况出发,使大学生对生态环境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重新审视,明确人类在自然中并不是处于唯一的主体地位,其他生态物种所处的位置与人类相同,进而对人类的行动与意识重新调整,使其行为最终符合生态环境的要求与规律。生态教育课程的渗透形式能有效帮助大学生建立科学合理的价值理念,树立优异的生态意识,拓展正确的行为能力。

(三)开设专门的生态化课程

在全世界倡导低碳节能,改善生态环境的大背景下,生态教育不仅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同时切合了时代的要求。因此,高校不妨以学生的自主发展为主要内容,全方位多样化学习为条件,建立适合大学生学习的开放式生态课程体系。在大学开设生态课程其基本原则是让学生走出书本与课堂,走进自然和生活,以实际的观察与感受来了解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高校旨在培养全方位人才,因此应对各教学资源进行科学整合,用最合理的组合形式将多样性的生态课程提供给学生,使学生能够依据自身学习情况及思想意识进行自主的选择,最终达到促使其多方位发展的目的。同时生态课程的设立可鼓励学生多与自然环境亲近,进而发掘学生的各项潜能,提高其动手实践的能力。另一方面该课程开设后其重要性应与政治等基础学科一致,同时结合现有的资源具有针对性地开设课程,例如针对生物多样性的衰减、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城市生态环境构建等课题进行开课、讨论和研究。

(四)开发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

我国大学开展生态教育的收效甚微,其主要原因在于教学形式过于单一枯燥,因而无法将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意识转化到学生的行动中,不能使学生将其融入到个人生活习惯里。所以,高校教师要尽快开发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拓展全方位的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的生态环境危机感,培养生态文明及自然环境保护意识。

1.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生态教育课堂中讲述的科学知识可以让学生灵活运用到生活实践中,不仅巩固了知识内容,增强了个人动手能力,同时有效地加深生态环保意识。教师可辅助学生组织开展关于生态、自然以及环境保护相关的调研、讨论以及活动等,学生既在过程里享受到实践学习的乐趣,又能以亲看、亲听、亲感受的方式对生态环境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2.建立相关社团。高校应积极倡导鼓励学生在校内建立关于生态环保的社团,不仅能在校内开展各类活动用以推广生态文明和自然保护意识,还可以与校外的环保组织进行联合活动,这样既能展现当代大学生的良好形象,也能唤起社会群众的环保意识。

3.针对环保日开展校内活动。在专门的环保日,学校可积极组织各类演讲、摄影、辩论以及讲座等活动,如在每年定期的地球日各社团可针对生态环境的知识点、现状以及相关的法律政策进行演讲或讨论,从而使更多学生了解我国及世界自然环境、动植物以及各类资源的恶化和保护情况,我国针对生态环境所颁布的各项法律政策执行与管理情况,并学习一定的治理改善环境污染的技术方法,营造良好的生态学习校园氛围。

(五)引导学生过低碳生活

高校开展生态教育课程不光要教导学生科学知识和理论观点,更要引导学生从自己做起,积极响应低碳生活。低碳生活主要是消费形式的低碳,不单是日常生活中的消费还包含对自然环境的消费,大学生应做到节约和理性购买,以个人健康与生态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进而做到健康消费。如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做到少购买衣物、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具、不购买毛皮制品、节水节电、不随地扔废物等,养成不浪费、爱节约、重低碳的生活方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教育必不可少,其具有的前瞻性特点能有效地使大学生对人类、社会、环境三者的关系进行正确的理解和处理。高校实施生态教育一方面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环境价值观,从而更好地促进自身生态文明的建设,另一方面带动社会群众培养积极的生态环境意识与行为,进而营造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对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生活文明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鹏宇.大学生生态教育路径构建[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6).

[2]李国华.大学生态教育新探[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版,2011,(1).

环境与生态保护论文范文8

【关键词】生态文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学改革

在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新形势下,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态势,必须大力加强生态文明法制建设,培养合格的环境法治人才。考虑到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保障作用,如何结合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专业课程改革,对其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进行重新定位及教学改革以符合新的社会发展战略需求应成为未来该专业学科发展与教育过程中应着重思索的问题。

一、生态文明视域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定位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作为一门新兴的法律学科,是伴随着环境问题的产生而逐步发展起来的,究其目的乃是人类为了应对自工业革命以来不断升级的环境危机,弥合人与自然关系日趋紧张的态势而设计的用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法律机制。但总体来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孕育、形成和发展总是根植于时代变迁的历史土壤。

就国外而言,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许多工业发达国家都面临着严重的环境危机,这些问题引起了有关学科和许多专家学者的注意。一方面,许多国家开始形成以综合性的环境保护基本法为中心的环境法体系;另一方面,也造就了一大批研究、讲授和从事环境法实务的专业环境法工作者队伍,他们成立环境法研究机构、创办环境法杂志、在大学开设环境法课程,纷纷出版、发表有关环境法的论文、教材和学术著作。同时,因各国亦承袭各自传统法学研究方式而分为不同环境法学的教育模式,主要体现为欧洲大陆法系模式、美国模式、日本模式和前苏联(俄罗斯)模式,但其模式的共性在于:在积极促进环境法学学科发展的同时,都努力使得环境法学教育与社会发展实践呈现出高度的契合性。

反观国内,随着政府、民众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环境法律法规的大量出台,环境法学研究日渐拓宽、不断深入,环境法学迎来了发展的新契机。但是,中国环境法学历经20多年的进程,从无到有、从抽象到具体、从个别到一般积淀了丰富的经验,环境立法、环境教育与社会实践却存在着明显脱节的现象,因而也成为学界积极关注并加以改进的主要对象,主要反映在《论环境法学的形成和发展》(白水等,《东南学术》2003年第5期)、《中国当代社会转型与环境法的发展》(颜士鹏著,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环境法学教育与生态文明法治化》(环境法学分会2011年会暨国际研讨会会议)等学术著作、会议中。因而,为进一步完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专业研究生法学教育体制、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国内外环境保护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法学知识综合素质,帮助有志于环境保护领域的学生提高进一步深造的能力,并有助于国家生态文明理念的进一步落实与和谐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实践,而环境法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定位与其改革策略应做进一步考量。

当前而言,建设生态文明已经融入到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及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和重要保障措施。党的十报告则进一步要求,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从理论上看,社会的发展需要多种因素的促进,但依靠法律制度推进社会变革与进步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发展的主要趋势。从现实来看,生态文明建设领域也是一个涉及众多社会主体、关乎各种利益的重大问题,此类问题解决更需要相关法律制度建设,以将各种利益关系维系在一定的秩序之内。显然,作为规范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基础准则,生态文明建设问题之解决对策中法律制度的完善不可或缺。其中,产生于环境危机、以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为基本立法目的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学科在协调自然资源本身多种利益的不同主体诉求、深化生态文明理念与建设实践方面将具有突出重要的意义。

随着国家对于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国民环境保护意识的进一步加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育普及性日益增强,很多的高校日益重视环境法学的教育。特别是在2007年教育部高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研究,正式确定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成为法学学科16门核心课程之一,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则进一步巩固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法学核心课程地位,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在高校法学教育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但是,从国内外的形势来看,我国环境法知识的普及、尤其是专业性的环境法学教育与研究还远远不能满足国家开展环境外交、处理环境事务、进行环境问题决策、开展国内环境保护实践等方面的需要,主要表现在:环境法制意识薄弱,环境违法现象频现;环境法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模式不明确、教学内容及方式不具有针对性,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等。因此,在当前深化生态文明理念与实践的背景下,从事有关环境法学教育与研究的高校、研究机构未来的一个重要任务即是对环境法专业教育的目标进行重新定位,在帮助普及生态文明理念的同时,结合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探索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法制运行模式。

总之,结合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产生与发展的国内外背景,基于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最关键的环节是要实行制度创新的要求,未来该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需契合生态文明理念及制度创新需求、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前沿性特点来进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进而将现实问题与前沿问题结合起来,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理论研究、实际适用及辅操作提供多类型的专业人才。

二、生态文明视域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专业研究生培养改革策略

就改革的总体目标来看,生态文明视域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应以生态文明建设对学科的现实需求为基础,以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学实验、实训、实习为依托,构建开放性、多元化的新型专业研究生教学体系,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需求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育应用、创新的有机结合。具体而言,应该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结合生态文明理念及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前沿性、实践性、交叉性特点注重教学理念的更新。相比较于其他学科,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自身具有突出的法学新兴边缘性学科特点,它不仅涉及国内法、国际法以及法理学、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和刑法等法学学科,而且还涉及环境科学(生态学)、环境社会学、环境经济学和环境伦理学等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学科。同时,生态文明理念本身也具有综合性的特点,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是我国对可持续发展意识深化理解与发展的结果,是人类在反思、总结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着对人类、自然与社会之间协调发展的规律研究所产生的文明观。生态文明建设的终极目标是建设一个不超过环境资源的可承载力范围、符合自然规律的要求、推行可持续的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生态文明社会。现实中建设生态文明已经融入到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及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和重要保障措施。因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自身产生与发展背景也是生态文明理念产生的现实基础,二者之间也具有协调发展的必要性与现实性。为此,在未来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学实践中生态文明理念的普及也就顺理成章。在环境与与资源保护法研究生课程设置及教学中,除了传输传统的法学基本理念之外,环境科学(生态学)、环境社会学、环境经济学和环境伦理学等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学科的知识及生态文明内涵也应涉及其中。

环境与生态保护论文范文9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内生产总值已跃居世界第二。但骄人成绩的背后却是对环境的过度破坏,严重影响着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农村环境是整个社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受城乡二元结构以及传统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的影响,长期处于监管的盲区,遭受着严重的破坏。特别是随着农村城镇化的迅速推进,一些大型乡镇企业的涌入和规模化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又进一步增加了农村环境的负担,使本已污染严重的农村环境雪上加霜。

    近些年来,党和国家政府采取了多项农村环境保护措施,加大了对农村环境的保护力度,为促进农村的生态环境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的目标和任务;特别是 2012 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美丽中国”的概念,并将“环境之美”视为建设美丽中国的基础,而农村环境又是整个社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新一轮的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随着人们对农村环境的普遍重视,如何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成为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首要问题。然而我国虽制定了大量的关于推进农村环境的政策与制度,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却往往很难达到政策规划的预期,被经济或其他利益所支配,不利于农村环境的保护。鉴于此,建立健全专门的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势在必行,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制化建设迫在眉睫。

    1.1.2 研究意义

    农村环境与农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有效保护和治理农村环境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对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课题的研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有利于丰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农村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农村与城市的相互协调发展,农民和市民共享发展成果,才能从根本上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总体来看,当前我国的农村环境是基本健康和稳定和谐的,但是一些局部地区破坏严重,已成为影响地方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甚至还严重威胁着农民的身体健康。在这种环境背景下,从法制建设的角度来探索实现农村环境保护的目的,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普遍重视,农村环境问题也成为国内学术界探讨的焦点话题,在关于农村环境的法制建设问题上也进行了一定的理论探索。

    唐刚的《我国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在分析现行农村环境保护制度所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缘由的基础上,从健全政府管理体制与环境监督机制、完善法律和法规体系、保障农民的环境知情权与参与权、完善法律援助体系以及建立政府驱动与公众参与相结合农村环境保护机制五个方面提出了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的途径;邹荣在《健全完善环境保护制度研究》,从现阶段环境保护规划理念、国家环境保护体制、环境保护地方制度以及公民参与状况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议对策。李彦玲和李延华在《农村环境保护与农村经济发展良性循环机制探索》一文中,针对当前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严峻问题,从建立农村环境保护与农村经济发展良性循环机制进行探索,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关于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加强政府对农村环境的综合治理、多渠道增加对农村环境保护的资源投入、加大文明生态村建设的投入与普及力度等方面的建议。杨永芳的《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法制对策》等文章也从如何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治理工作提出了各自的观点,为本文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可借鉴性资料。吉林大学硕士研究生王迪新的硕士论文《我国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问题研究》中,结合当前我国农村环境保护制度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实施状况,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的构想与建议。此外,还有部分学者专门从经济手段、行政监管、立法执行等视角提出了健全我国农村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建设的主张,对本文深入探讨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制建设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参考。

    1.2.2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农村环境保护问题的研究,大多是与农业经济发展和生态农业发展联系在一起的,从国外经验来看,美国联邦政府较早的将重视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结合在一起,较好的保护了农村环境。与之相对应的,国外关于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的相关研究也主要体现在加强对农村环境的管理、发展农村循环经济与完善基本的农村生态安全法律制度体系方面。第一,对农村环境的管理。德国部分学者认为,中央和地方政府肩负着环境管理的重任,以环境因子外部性的特点,要合理划分环境政策的制定标准和实施方案,以此为农村环境保护提供法律保障。第二,在发展农村循环经济上。韩国学者从国家新村建设的视角出发,提出通过加快新村建设的途径促进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的建议,实现农村经济建设与农村环境保护建设的同步进行,此外,韩国学者还主张通过环境相关政策与经济政策、农业发展政策、资源开发政策共同作用,推动农村经济的循环模式。第三,在完善基本的农村生态安全法律制度体系上,日本学者从日本较为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出发,对健全农村环境的侵权损害赔偿制度和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进行了深刻剖析,构建以《环境基本法》为核心的农村生态安全法律制度体系。总之,由于各个国家的学者根据各自不同的农村环境的状况,从国家的发展实际提出了相应的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制建设的建议,为各国的农村环境的治理与维护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第 2 章

    农村环境法制建设的一般概述

    加快农村环境的法制建设,只有明确涉及农村环境法制建设的一般含义和主要内容,并从加强农村环境法制建设的重要性出发,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农村环境法制化建设的建议。本章主要对本研究涉及的农村环境法制建设的理论基础与重要性进行系统阐述。

环境与生态保护论文范文10

近年来,各地区环保、宣传、教育部门以原国家环保总局、、教育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做好“*”时期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意见》为指导,在推动本系统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同时,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增强各级领导和公众的环境意识、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我国环境污染严重,环境保护工作任务十分艰巨。为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环境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在全社会形成自觉保护环境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为推进生态文明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全面完成“*”环境保护目标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环境宣传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一)充分认识环境宣传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党的*大报告强调要建设生态文明,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进入了国家经济与社会生活的主干线、主战场和大舞台。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是推动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国家环境保护意志的重要手段。通过宣传教育,引导干部群众真正理解和掌握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充分认识环境保护在科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是推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的必然要求。通过宣传教育,提升全民环境道德水平,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养成文明的生产、消费及生活方式;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是完成“*”污染减排目标的重要举措。

(二)新形势下环境宣传教育工作面临的新任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继续贯彻《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精神,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服务大众的方针,围绕建设生态文明、推进历史性转变和探索环保新道路,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环保政策方针,开展以弘扬生态文明为主题的环境宣传教育,引导公众积极参与支持环境保护。

二、大力加强环境新闻宣传工作

(三)环境新闻宣传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宣传部门组织环境新闻报道要切实树立起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充分发挥环境宣传的主渠道作用。要组织采编人员深入基层、深入实际,积极配合环境保护部门编发、播报环保稿件;实事求是地引导公众用发展的、辩证的、建设性的眼光客观看待环境问题;主动开设专题专栏,组织策划优秀选题,对环境问题进行深入报道;精心组织对外宣传报道,及时宣传我国政府对加强环境保护做出的决策部署、采取的正确措施、工作的进展和成效。

(四)环境新闻宣传内容要围绕国家环保中心工作,服务大局。要针对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主要污染物减排、让江河湖海休养生息、环境经济政策等内容,加大新闻报道力度。积极报道建设生态文明、探索环保新道路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报道推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区域典型,坚持环保理念、克服经济困难、加强污染治理的典型经验;批评曝光环境违法行为和“两高一资”项目盲目发展等有违科学发展的问题。

三、积极推进面向公众的环境宣传教育

(五)推动环境信息公开,切实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监督权。积极探索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有效机制,引导公众依法、理性、有序参与环境保护。

(六)积极开展各类宣传活动。环保、宣传、教育、广电、新闻出版和文化等部门要积极配合,以“六·五”世界环境日等重要纪念日为契机,设立统一的宣传主题,开展创意新、影响大、形式多样的环境宣传教育活动;继续推动绿色创建活动,并结合全国和各地环保工作实际,策划一批主题鲜明、可长期开展的活动,创建公众参与宣传教育活动品牌;积极探索农村环境保护宣传的有效方式,组织开展群众听得懂、易接受、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活动。

(七)实施全民环境宣传教育行动计划。环保部门要在总结以往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制订开展全民环境宣传教育的指导性文件。各地环保、宣传和教育部门要加强合作,筛选一批有条件、有代表性的城市、农村、学校、企业开展全民环境宣传教育试点,扩大全民环境宣传教育覆盖范围。

(八)加强青少年环境教育,进一步加大基础教育、高等教育阶段的环境教育力度。教育部门要积极推进环境科学专业教育,增加高等院校公共选修课中环境教育课程比重,普及中小学环境教育。环保、宣传、教育部门要积极配合,为各类学校开展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提供支持与帮助。支持开展与环保相关的研究性学习、专题讲座、绘画、征文比赛和科技创新大赛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积极培养和发展青少年环保宣传志愿者队伍。

(九)深入开展面向社会的环境教育培训。环保和教育部门要将环境教育培训列入议事日程,制定年度计划,依托有条件的大专院校承担面向社会的培训任务,分级分类、有针对性地开展环境教育培训,尤其要加大对党政领导干部和企业领导干部的环境教育培训力度,增强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十)面向社会推出一批优秀环保宣传品。环保、宣传、教育、新闻出版、文化部门要积极引导、推动环保宣传品的健康发展,鼓励推出一批反映环保成就,倡导生态文明,高质量、有影响的优秀剧目、优秀图书、优秀影视片、优秀音乐作品以及环保公益广告,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为各类学校开展环境教育提供相应的读本、手册等。

四、重视环境宣传教育理论研究工作

(十一)进一步加强对生态文明的理论研究,丰富环境宣传教育内涵。要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内涵和实践研究,主动联系和协调有关院校、研究机构以及文化单位,设立生态文明研究课题,形成研究成果,为生态文明的传播提供理论支持。

(十二)开展环境教育立法研究。环保、教育部门要共同推动环境教育的制度化和法制化进程,积极推进环境教育立法的理论研究和创新,并借鉴国外有益做法和经验,推动环境教育立法工作。

五、加强环境宣传教育能力建设和组织保障

(十三)重视环境宣传教育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思想作风正、业务能力强、工作有激情的环境宣传教育队伍。加强各级环境宣教部门领导班子能力建设,切实提高组织协调、宣传教育和策划活动的能力。加大对环境宣传教育人员的培训力度,开展经常性的、多种形式的学习交流活动,提升宣教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十四)完善环境宣传教育经费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各地要加大环境宣传教育经费投入,同时积极引导社会资金用于环境宣传教育。尤其要加强对西部地区环境宣传教育的扶持力度,积极创造必要工作条件,保障环境宣传教育拥有相应的设备、设施,包括网络运转能力、音像制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通讯传递能力、培训的电化教育能力。

环境与生态保护论文范文11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科学执政

中图分类号:X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69(2012)06-0072-04

文明是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程度的概念。它表征着人类社会或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与整体面貌。“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它标志着人类文明已经发展到以人、社会、生态的和谐发展为价值取向的崭新阶段。”[1]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中的负面效应,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一、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渊源

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此有过很多论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有机统一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马克思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而“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2]。这就是说,一方面,人具有能动性,另一方面,作为自然的存在物,他又必须依赖自然而存在,受他所生存的外部环境的制约和约束,是“受限制的存在物”[3]。他指出,“人同自然界的关系直接包含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直接的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3]72。可见,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改善,人自身修养的提高必然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现实中,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为了满足自己国家、地区和阶级的利益需求,置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大前提不顾,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式的开发、利用,严重影响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恩格斯在总结工业社会对森林资源掠夺的历史时指出:“欧洲没有一个文明国家没有出现无林化。美国,无疑俄国也一样,目前还在发生无林化。因此,我看无林化实质上既是社会因素,也是社会后果。”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进一步深刻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4]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有利于人类改变以往对生态环境颐指气使、任意妄为、蔑视生态的生活观念和实践方式;有利于引导我们在实践过程中切实遵循包括生态规律在内的自然的、社会的客观规律,建立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适应、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服务、协调配合的和谐关系。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自然界面前,既保持和发扬了人类合理改造和科学驾驭自然的勇气,又对自己的行为和生态环境负起了全面的责任。在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地把生态文明作为科学执政、追求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价值导向。

二、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践经验

新中国建立后,为了给人民创造一个美好的家园,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就非常重视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认为“天上的空气,地上的森林,地下的宝藏,都是建设社会主义所需要的重要因素”[5]。在建国最初的20年里,中国正处于工业化的早期阶段,工业化对环境的污染没有全面地显现。生态文明的思想只是体现在单项工作和局部领域,仅停留在植树造林、绿化荒山、防洪减灾、环境污染问题等方面。

(一)植树造林、绿化荒山方面。对林业的关注是多元的,具有浓厚的生态意识。建国后,他曾要求“在十二年内,基本上消灭荒地荒山,在一切宅旁、村旁、路旁、水旁以及荒地上荒山上,即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均要按规格种起树来,实行绿化”[6]。1956年,向全国人民发出了“绿化祖国”的号召,紧接着提出了“实行大地园林化”[6]67。1958年,针对“”对生态环境尤其是对森林造成的破坏,提出了“要使我们祖国的河山全部绿化起来,要达到园林化,到处都很美丽,自然面貌要改变过来”[6]51。在积极号召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同时,非常重视森林保护。他曾批示:“森林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资源,又是农业生产的一种保障。积极发展保护森林资源,对于促进我国工、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6]78。

(二)防洪减灾、水土保持方面。提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他在《征询对农业十七条的意见》中要求,“同流域规划相结合,量地兴修小型水利,保证在七年之内基本消灭普通的水灾旱灾”[5]262。之后,“兴水利,保持水土”上升为全党意志,中央并于1957年下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暂行纲要》。对于垦荒工作,要求“必须注意水土保持工作,决不以因为开荒造成下游地区的水灾”[6]38。他认为尤其要注意避免水土流失,对水土冲刷地区要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保持水土工作,对山水田林进行综合治理。

(三)环境污染方面。20世纪70年代,由于受“”、“”和工业化加快推进等因素的影响,环境污染形势每况愈下。以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对此给予特别关注。曾指出,“把环境搞好了,人民健康了,就是保护了最大生产力,是最大的财富”[7]。1973年,国务院专门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国第一个环境保护文件《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1974年,国务院成立了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并陆续下发了一系列环保文件。比如,1974年的《环境保护规划要点》、1975年的《关于环境保护的10年规划意见》、1976年的《关于编制环境保护长远规划的通知》等,有效地推动了“三废”治理和循环利用工作在全国范围内的开展。

三、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把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国把保护环境确定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明确提出保护环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环境被看作是关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全局、关系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子孙后代长远利益的大事。中国共产党人在强调植树绿化、环境保护等具体工作的同时,更加注重处理好经济发展速度、人口增长速度、资源环境可承受度之间的关系,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处理好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思想。

(一)植树造林、水土保护方面。邓小平既是义务植树运动的倡导者,又是义务植树运动的实践者。他从1982年起连续十几年都参加义务植树活动。他认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件大好事,是建设社会主义,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要坚持二十年,坚持一百年,坚持一千年,要一代一代永远干下去”[8]。他对西部地区的造林绿化工作尤其关心,要求将植树种草与改善生态、脱贫致富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林业的综合效益。针对水土保护问题,他指出:“黄河所以叫做‘黄’河,就是水土流失造成的。我们计划在那个地方先种草后种树,把黄土高原变成草原和牧区,就会给人们带来好处,人们就会富裕起来,生态环境也会发生很好的变化”[9]。

(二)人口、资源、生态环境方面。邓小平多次谈到,人口过多、资源短缺、环境恶化是影响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并把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建设提到同等重要的高度对待。建国以来,邓小平始终对中国人口问题高度重视,他要求应做好人口数量的控制、劳动者素质的提升、充分就业等工作。他认为,人口数量过多是影响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一个战略问题。他说,“每个人增加一元钱的收入,就要十亿元”;“即使我们的经济指标超过所有国家,人均收入仍不会很大”[10]。

关于资源问题,邓小平多次强调中国资源紧张,要合理利用,节约使用。1986年8月,邓小平视察天津时对天津市负责人讲,天津“在港口和市区之间有这么多荒地,这是个很大的优势”[11]。他指出,必须坚持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防止过量开荒造成的环境恶化。他说,“特别在我国西北,黄土高原连草都不长,水土流失”[10]239。对于资源保护,他认为:应从制度入手,着力加强法制建设工作,依法保护和科学利用资源。在1978年12月中央工作会议上,他指出:“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例如工厂法、法、森林法、草原法、环境保护法……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12]。1979年9月,五届人大十一次常委会通过了新中国的第一部环境保护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开始走上法制化轨道。此后,《森林法》、《草原法》、《环境保护法》、《水法》等法律法规的实施,对保护、利用、开发和管理整个生态环境及其资源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关于生态环境问题,在1978年,邓小平提醒黑龙江等地领导,大面积开荒一定要慎重,有的没搞清,开了荒得不偿失,破坏了土地资源,引起了气候变化,出现了黑风暴、风沙现象。为此,邓小平多次强调,一定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积极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加强环境保护,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四、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面对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实际,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建设生态文明成为了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在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实现了生态文明理念的创新,确立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在实践中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重要举措。

(一)形成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生态观。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发展和实施了可持续发展战略。1996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作出了中国今后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2002年,中国政府向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提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持续发展国家报告》。该报告阐述了履行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有关文件的进展和中国今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构想,以及中国对可持续发展若干国际问题的基本原则、立场与看法。指出:“任何地方的经济发展都要注重提高质量和效益,注重优化结构,都要坚持以生态环境良好循环为基础,这样的发展才是健康的、可持续的”[13]。他提出,“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必须做到经济社会发展的统筹兼顾与生态良好的辨证统一。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

(二)重视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环境保护工作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开发与利用好资源则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而资源开发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做到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努力做到投资少、消耗资源少。1996年,在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指出,“经济发展,必须与人口、资源、环境统筹考虑,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决不能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更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13]533。1999年,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处理好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的重要性,把这件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大事作为紧迫任务,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强调,立足中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实际,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并要求“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14]。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可持续发展国家报告》记载,到2002年全国已建成20个部级园林城市、102个生态农业示范县和2000多个生态农业示范点。在这一阶段,我国在加强自然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的同时,加强了工业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实行限期达标排放措施,强制淘汰技术落后和污染严重的生产装置。我国城市环境得到了综合整治,城乡居民的居住质量也有了大幅度提高。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强调,要“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15]。

(三)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一项关系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决策。在部署西部大开发工作过程中,特别重视生态环境建设问题,提出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老路。他强调:“改善生态环境,是西部地区的开发建设必须首先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如果不从现在做起,努力使生态环境有一个明显的改善,在西部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就会落空,而且我们整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条件也将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威胁”[14]343。他认为,要坚持合理利用和节约能源的原则把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的优势。

五、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并发展了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生态文明观,汲取了人类社会关于生态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有益成果,紧密联系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绿色经济等与生态环境建设紧密相连的重大命题和重要论断,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推向了新的高度。

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五个统筹”的发展战略,对推动科学发展的原则、主要任务和措施作了具体安排。这一科学论述既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又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探索,也是对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强调:“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有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16]。同时,他进一步指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一定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保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16]8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一项重要理论成果,也是对生态文明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党中央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问题作出了重大决定。中央对加强环境治理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进行了部署;对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进行了安排;对统筹城乡环境建设、建立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和补偿机制、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管理体系、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规定。

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小组会上,说,甘肃自然条件较差,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要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别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他强调,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关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关系人民生活和子孙后代的发展,关系世界的环保事业。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保护生态环境的方针,把这项工作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努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以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提高和升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相对于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而言,生态文明是更进步、更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要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要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了生态政治、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经过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科学执政,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硕果累累,但也面临诸多亟需破解的难题。这些重大问题包括基层政府及其官员如何树立正确的生态政绩观,如何切实保障人民的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如何进一步建立健全生态法制、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等。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需要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努力和探索。

参考文献:

[1] 陈武.试析生态文明与传统三大文明之间的内在联系[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4):16-18.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5.

[3]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24.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

[5] 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277.

[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国家林业局.论林业[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26.

[7] 孟浪.环境保护事典[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531.

[8] 翟泰丰.邓小平著作思想生平大事典[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395.

[9]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33.

[10]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思想年谱(1975-1997)[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140.

[11]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65.

[12] 邓小平文选:第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6.

[13] 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32.

[14] 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6.

环境与生态保护论文范文12

一、农村水环境保护的生态文明视角

作为继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通过改造人类自身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获得生态化并在其指引下实现产业生态化、资源集约化、环境清洁化、消费绿色化的一种社会文明形态生态。水环境保护是构建我国生态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的原则精神、关切指向和路径指引应成为农村水环境保护的理论参照和实践指南。

(一)生态文明理念:农村水环境保护所应坚持的价值向度坚持何种类型价值导向,这是农村水环境保护应回答的首要问题。生态文明是人类经历农业、工业文明后为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更加高级的文明形态,应确立为农村水环境保护的价值遵循。面对生态系统退化、环境污染严重、资源约束趋紧的严峻形势,必须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尊重、顺应、保护自然。因此,农村水环境保护应坚持以下三点思路:(1)生态文明以尊重自然为前提,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生态文明体现为要顺应自然,要求人顺应自然的客观规律,选择一种包容性心态与自然友好相处;(3)生态文明体现为要保护自然,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二)生态思维方式:农村水环境保护所应秉持的方法论建设生态文明,树立生态思维方式至为关键。生态思维方式作为人类自身的认识与反省,表达了对其自身生存现实的关切。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生活+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同时要按照“均衡人口环境资源+统一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原则、系统工程思路,统筹“生态环境保护+国土利用+经济布局+人口分布”,科学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实行最严格生态环境保障机制,给自然、农业、子孙留下更多修复空间、良田及“天蓝+水净+地绿”的美好家园。这些重要思想体现了生态思维的“关切指向+原则精神+路径指引”,理应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特别是农村水环境保护的方法论。坚持生态思维方式,要求农村水环境保护应坚持以下三点方法论:(1)把建设生态文明确立为农村水环境保护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要以系统观和整体观来思虑农村水环境保护问题;(3)要以政治高度来审视农村水环境保护问题。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工具箱:农村水环境保护的政策选择集合生态文明建设政策工具箱由正式政策、非正式政策和实施机制构成,指导“产业生态化+资源集约化+环境清洁化+消费绿色化”。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农村水环境保护的根本保证。农村水环境保护就是要有效地运用各种制度工具,通过改变人的行为方式,进而增强人人自觉保护水环境的社会意识,加快形成经济建设与环境协调的文明发展状态。

二、农村水环境的现状与成因分析——以苏北地区为例

苏北地区村庄缺乏排水沟渠和污水处理系统,导致大部分村民的生活污水是直接排放到地表或倒入河中的,生活污水排放方式粗放。同时,因为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匮乏,部分村民将垃圾堆放在房前屋后、坑边路旁甚至水源地、泄洪道、村内外池塘,种植秸秆主要是燃料燃烧与粉碎还田的处理方式,人畜粪便主要以进化粪池和堆肥还田的方式来处理。苏北农村水环境现状主要表现为如下四个方面:

(一)农业生产不规范导致农业面源污染日益严重

在苏北地区,农村地下水、河、湖泊污染的重要原因是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流失。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氮、钾、磷肥实际利用率不到30%,大部分通过雨水或灌溉流入河沟塘水中,进而导致苏北农业面源污染愈加严重。除了农药、化肥使用过量之外,农业辅料的不适当使用也是苏北农业面源污染日益严重的重要原因。如农用薄膜作为一种化学物品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但其破损后不易分解,长期堆放也影响土壤质量。随意丢弃的农药瓶和使用后的废肥料袋形成的大量垃圾,进一步恶化了农村水环境。这些污染物如受到降水影响容易进入地下,污染地下水。

(二)工业生产不科学导致工业点源污染形势严峻

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已成为我国大部分中小城镇的经济增长亮点之一。但企业迅速发展导致的排放物增加对生态环境提出了挑战。近年来,苏北地区为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了污染较严重甚至已被经济发达地区淘汰的项目,导致河流污染严重。同时农村基础环境设施配套不健全,乡镇企业对农村水环境污染严重。这正是苏北地区工业点源污染所面临的客观形势。目前苏北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存在布局分散、规模较小、经营粗放、生产工艺落后等特点,且企业直接或间接地将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排向自然水体,对农村水环境造成污染,企业社会责任感不强,普遍存在侥幸心理,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三)农村居民生活行为不健康致使居民生活污染情况严峻

由于苏北大部分农村地区缺乏正规的垃圾收集与处理场地以及农村居民还尚未养成一种垃圾分类的习惯,农户习惯性地会把垃圾随意倒入沟渠、河流或是露天堆放,这不仅会导致水环境恶化,还可能传播病毒细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导致生活污水排放量逐渐增加,洗涤用水是生活污水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于洗涤过程中大量使用含磷洗衣粉,大量的磷存在于生活污水中,长期排入河流湖泊的这些生活污水造成了水体的富营养化,导致地表水受到污染。污水从土壤中下渗,又导致地下水受到污染。随着降雨的发生,废弃垃圾自然分解产物夹杂着生活污水将流入池塘、河流及湖泊中,污染地表水。此外,大量的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也会随雨水渗入到土壤中,污染地下水。更有部分村民会将秸秆翻入池塘、沟渠,由此形成的高浓度污水使乡镇的沟渠、河流受到严重污染,加剧了农村水环境的恶化。

(四)粗放式养殖管理导致养殖业污染问题突出

随着苏北地区居民对肉、蛋、水产类消费需求的增加,苏北农村地区的规模化畜禽养殖业得到了蓬勃发展。但是,由于受政府部门管理条件及养殖户的环保意识、文化的限制,苏北地区的养殖业还处于粗放式养殖管理阶段,如养殖户经常将畜禽粪便、废弃物等未得到有效处置的情况下随意倾倒或直接还田;养殖冲洗水也会被直接排放到河流、沟渠中。苏北地区养殖场和养殖散户的废水排放对水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

三、生态文明视域下苏北农村水环境保护机制的建构

综上,苏北农村水环境污染主要是由处于水环境生态链中的各主体不适当的行为造成的,而各主体的正确行为选择又需要良好的制度机制来引导和规范。新制度主义认为,行动者所处的制度环境将塑造其行为策略,而不同行动者在互动过程中又会建构出新的制度环境。因此,解决苏北农村水环境所面临的复合性困境,需要我们确立水环境保护的生态文明视角,实施水环境保护的复合性治理机制。当前,重点要构建基于合作博弈的激励机制、绿色GDP核算、“互联网+”的评价机制、监督机制,为苏北农村水环境保护提供坚实的机制保障。

(一)构建基于合作博弈的激励机制

水环境保护的合作参与者有村民、村委会、企业、地方政府等多元主体。农村居民是农村水环境的直接参与者,农村水环境的优劣与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农村居民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及农药化肥、人畜尿粪等严重威胁着农村水环境。村委会是农村水环境保护的重要参与者,村委会需权衡农村水环境保护过程中的民主与保护问题,一方面,在水环境整治过程中,村委会会充分考虑村民利益,进一步赢得下次“选票”;另一方面,基于个体理,部分村干部考虑本村短期经济发展或,村委员会刻意隐瞒乡镇企业或村办工厂的排污行为,不积极对待水环境的保护。农村企业大部分是畜禽养殖散户、家庭小作坊、乡镇企业等,因低技术、粗放式经营将给农村水环境带来了风险:一是为节约成本,企业往往不愿增加成本引入先进设备或技术,或者为了节省运营成本即使安装了污水处理设施,也会利用夜晚、雨天偷排减排,从而给农村水环境带来巨大威胁;二是上水环境产权不明晰使下游企业缺乏参与水环境保护的动机,从而导致上下游企业陷入“囚徒困境”。县乡镇政府是我国农村水环境保护的主导者,但是在经济发展与水环境保护的决策中存在利益冲突,一方面,水环境保护通常涉及到流域水环境的上下游政府,水环境保护中,地方政府不履行其环保责任,或者在保护中行政权不肯下放和“一刀切”现象导致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因“政绩观”,较少考虑水环境管制,侧重区域经济发展,为排污企业提供保护伞。水环境保护的合作参与者有村民、村委会、企业、地方政府等多元主体。水环境的保护,需要村民、村委会、企业、地方政府等多元主体的有效合作,形成合力。促进农村水环境保护中多元主体的有效合作,需要建立基于合作博弈的激励机制。合作博弈强调的是团体理性、效率、公正、公平。合作博弈的重点是在群体中讨论联盟何时将会形成、联盟中的成员将如何分配得到的支付、如何分摊投资成本费用等。为充分激励地方政府、企业、村委、村民等农村水环境保护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可构建基于合作博弈的联盟结构模型,保证每一个参与主体都能获得高于其单独行动时的收益,并保证分配中的公平性,激发其进行合作的基础。因此,首先,应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构建严格的法制化管理控制体系等防治对策。政府是管理水环境主体,是公共资源的管理者与公共物品的提供者,应从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及政府绩效等方面考虑水生态环境问题。其次,对于企业,应加强规划,合理安排企业布局,对于乡镇企业带来的污染物,应因地制宜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和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将这些措施与乡镇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布局结合起来,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保护。再次,村委会是农村水环境保护中环保项目的执行者与回馈者,也是排污企业整治的监督者,可通过“选票”与“监督”等方式促进其参与农村水环境保护。促进多元主体的主动合作,要构建“权责对称+激励相容”的奖惩机制。一方面,对促进“循环+绿色+低碳”发展的个人及组织给予奖励;另一方面,对破坏水环境的组织和个人给予惩罚。

(二)构建基于绿色GDP核算的评价机制

政绩考核机制是政府行为的催化剂和指挥棒。资源环境因素被绿色GDP核算纳入到原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为可持续发展的分析、决策和评价提供科学的数据基础,也将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评估与预警提供方法支撑。同时,绿色GDP核算有利于上级政府和普通公民监督地方的环境保护包括水环境保护的行为及其效果,从而有力驱使地方政府在农村水环境保护中的自觉行动。因此,当前,要改革GDP论英雄的考核评价机制,确立基于绿色GDP核算的考核评价机制。绿色GDP核算就是把经济活动的环境成本从GDP中予以扣除,从而得出一组以“经环境调整的国内产出”为中心的综合性指标。对于苏北地区而言,地方政府的GDP核算可借助环境价值量的核算方法中的污染保护成本法,扣除农村水环境污染虚拟保护成本,以此绿色GDP评价地方政府的政绩。对于苏北地区而言,地方政府的GDP核算可借助环境价值量的核算方法中的污染保护成本法,扣除农村水环境污染虚拟保护成本,以此绿色GDP评价地方政府的政绩。基于环境层面,绿色GDP核算有实物量核算和价值量核算。

(三)完善基于“互联网+”的网络治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