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环境与经济发展论文

环境与经济发展论文

时间:2022-08-13 02:40:42

环境与经济发展论文

环境与经济发展论文范文1

生态环境,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虽然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在含义上十分相近,但两者并不等同,自然环境的外延比较广,各种天然因素的总体都可以说是自然环境,但只有具有一定生态关系构成的系统整体才能称为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自然环境的一种,二者具有被包含关系。将生态环境这一自然科学的概念引入金融领域,与金融这个社会科学的概念相结合,便产生了具有崭新内涵的金融生态环境这个概念。

从理论上讲,金融生态环境是个仿生概念,是借用生态学上的提法对金融环境进行的描述,通常指金融运行的一系列环境要素。广义上的金融生态环境是指宏观层面的金融环境,指与金融业生存、发展具有互动关系的社会、自然因素的总和,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地理、人口等一切与金融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方面,主要强调金融运行的外部环境,是金融运行的一些基础条件;狭义上的金融生态环境是指微观层面的金融环境,包括法律制度、行政管理体制、社会诚信状况、会计与审计准则、中介服务体系、企业的发展状况及银企关系等方面的内容。而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则是指某一个区域内的金融生态环境,即某一区域范围内金融运行所涉及的所有影响因素,其状况的演化与变革是整个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优化的前提和基础。由此,金融生态环境的概念,既包含通常意义上的微观层面的金融环境,也包括整个金融市场得以生成的环境。与通常的金融市场的概念相比较,金融生态环境更强调金融系统与所处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以及协调发展。而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从生态角度看金融发展问题,反映了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是系统性和可持续性观念的体现。

二、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

良好的地区金融生态环境,不仅有利于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地区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对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同样重要。在当前经济发展阶段,提出改善地区金融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种必然的要求。

(一)促进地区经济与金融和谐发展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由于我国金融生态环境本身基础差,起点低,加上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观念下遗留的弊病,各地金融生态环境的现状尚远不能满足该地市场经济环境下金融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主要表现在:有些企业利用破产法的不完善,以破产逃避还债,导致银行内大量坏账的产生;由于没有完善的社会信用评价体系及其相应的管理系统,银行在通过借款人信用对贷款风险作合理评估方面还有很多困难;由于会计、审计、信息披露等标准不高,“骗贷”现象依旧屡禁不止;相关的中介行业的专业水平普遍不高,容易被买通作假。所以,为了促进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以改善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达到金融与经济环境的和谐发展。

(二)适应新形势下对内、对外进一步扩大开放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外资对各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各地区吸引外资的手段基本一致,即通过优惠政策(主要是税收和土地两个方面)鼓励外资到本地进行投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这种在所得税、土地等生产要素上,对内资、外资有不同待遇的政策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但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种差异的继续存在将对本国以及本地区民营经济的发展不利,对国家和本地区的税收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同时,经过这二十年的发展,国内可利用的资金总量也达到了相当水平。因此,下一阶段的发展就应该在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扩大对内开放,逐步实现包括企业所得税在内的内外资优惠政策体系的并轨,逐步把外资的激励机制由优惠政策转变到公平竞争的软环境上来。而建设公平竞争的软环境的关键之一就是建立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三)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正反馈机制

市场经济条件下,良好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不仅能促进区域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并且通过金融核心作用的发挥能够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反过来又会推动对区域金融的发展,从而形成两者良性互动的正反馈机制。因此,应该采取措施,不断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实践证明,一个金融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必然吸引资金。地方政府要想吸引资金,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就必须高度重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把加强和改善本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

三、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对策

(一)提高地区经济竞争实力

加快本地区经济市场化进程,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努力培育本地区的市场经济氛围,不断改善经济运行环境。加快地区经济结构调整,要根据国家宏观调控要求和地区经济发展优势,坚持有保有压、区别对待,切实加强和支持地区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使地区经济真正实现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积极深化本地区企业的改革,使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完善公司制度建设,特别是要健全财务会计制度,规范财务报表行为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进而提高企业赢利能力,从根本上降低银行的贷款风险。

(二)健全地区社会信用基础

健全维护金融债权的法律和执法体系,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整和规范交易主体之间债权债务关系的法律体系,在立法上要充分体现保护债权人利益的原则,特别是在企业合并、分立、中止等过程中,要突出和强化银行权益,切实保证债权人权利。建立和完善多种形式的信用征信和评价体系,各级有关部门要充分整合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建立以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的信用评价机构,制定出统一的信用体系、规范标准和查询体系,提高信用数据的开放共享程度,使信用度真正成为银行在考察贷款申请者时所能依靠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重塑“诚实守信”的社会价值观念体系,把强化信用意识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加强全民信用教育,强化道德约束,提高民族信用水平和信用素质。

(三)加快地区金融市场建设

要发展多种类型的金融机构,构建多类型、多层次的金融市场,尤其是利用地区经济发展优势,借助发达的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树立区域金融机构的优势;规范发展社会中介服务机构,要提升中介机构的专业化服务水平和诚信水平;要从政策上鼓励和扶持与金融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一系列专业化的中介机构的发展,培植一批诚信水平高的有代表性的专业化中介机构,形成良好的中介行业道德风范;要继续提高审计、会计、信息披露等标准,在向高水平国际标准看齐的同时,结合我国自身行业和企业制度特点,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标准的审计、会计、信息披露标准;同时还需要在标准的执行方面进一步改进,努力保证审计会计准则不论在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中都得以真正严格执行。

在建设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过程中,地方政府要前瞻性地认识到资金按市场原则流动在市场经济日益深入发展形势下的客观必然性,高度重视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对增加信贷投入、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意义,把争取金融支持的重点放在主动地、超前性地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上。地方政府应重视商业银行在内部评级中对本地区的看法,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自己的评级等级,以此争取商业银行在资金调度、信贷授权等方面对自己给予支持。同时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行政务公开,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规范政府服务收费,取消不合法的收费项目,合并或取消重复设置的收费项目,进一步简化抵押、评估费用和手续,降低企业经营和信贷成本。

参考文献:

1、徐亚军.优化区域生态环境的思考[J].上海金融,2006(6).

环境与经济发展论文范文2

作为区域经济,如何在激烈的国际、区际竞争中,正确分析面临的环境制约因素,努力做到扬长避短,变不利为有利,确保经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这是一个重要的亟待解决的课题。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当前正处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历史任务。同时,又面临着相当严峻的问题和困难。本文旨在多角度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环境制约因素,提出种种对策,以求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国内外有关学术动态及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80年代末,可持续发展理论开始提出,但至今对经济发展的环境制约因素研究仅局限于宏观的认识,如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污染物破坏问题、经济技术水平问题等。而对区域经济的环境制约因素,特别是一些微观内在因素研究甚少。作者拟从微观与宏观的结合点上加以探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环境制约因素,并提出一些措施和对策。

三、论文写作提纳

前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背景、研究的意义、目的、基本技术路线。

一、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制约

(一)环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基础;

(二)区域经济发展对环境产生反作用;

(三)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才能相得益彰。

二、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环境制约因素

(一)失衡增长导致环境制约区域经济发展;

(二)区位资源的不平衡制约区域经济发展;

(三)现有环境管理体制与国际不配套制约环境经济发展。

三、对策研究

(一)中国区域开发管理体制必须创新;

(二)适时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和发展战略;

(三)制定完善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政策。

四、论文工作计划

2001年1月至2月拟定论文开题报告,资料与数据收集、整理与分析;

2001年3月至4月完成论文初稿并请导师修改,完成论文二稿并请导师修改;

2001年5月至6月论文定稿与答辩

五、参考文献

1.张敦富主编,《区域经济学原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北京

2.李京文主编,《中国区域经济教程》,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南京

3.孙久文,《中国区域经济实证研究——结构转变与发展战略》,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年,北京。

4.叶裕民,《中国区域开发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北京。

5.宋璇涛,《寻求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北京。

6.李京文主编,《21世纪中国经济大趋势》,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沈阳。

7.汤爱民,《大整合》,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北京。

8.顾介康、储东涛主编,《江苏宏观经济运行态势与规律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南京。

9.薛志平、刘波,《走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理念卷),香港文学报社出版公司2000年,香港。

10.吴兴鹏、董剑南、谢玉平,《走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实践卷),香港大学报社出版公司2000年,香港。

11.国家环境保护局译,《选择还是放弃——荷兰国家环境政策计划》,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年,北京。

12.厉以宁、章铮,《环境经济学》,中国计划出版社1995年,北京。

1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编,《西方经济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广州。

14.陈耀邦,《可持续发展战略读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8年,北京。

15.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等6部门,《江苏省人口资源、环境研究文集》,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5年,北京。

16.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江苏资源与环境》,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年,南京。

环境与经济发展论文范文3

关键词:环境友好型社会,对策,循环经济

 

环境问题是全世界各国人民所面临的共同问题。论文参考网。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条件, 环境质量是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重要因素。论文参考网。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社会化的发展,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成为危害国家安全的突出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目标;“十一五”规划纲要更是前所未有地将“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20%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作为未来5年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把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突出位置。可见,我国政府对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高度重视。

一、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涵

“环境友好”概念的提出:1992年联合国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中正式提出了“环境友好”的概念。2002年世界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对“环境友好”的认同程度进一步提高。2004年日本政府发表《环境保护白皮书》,明确提出了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

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涵: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新型的人类发展社会形态,是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具体形式,就是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反过来,良好的环境也会促进生产、改善生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王金南等人认为, 环境友好型社会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它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 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准则, 以绿色科技为动力, 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 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 实现可持续发展。其核心是从发展观念、消费理念和社会经济政策的环境友好性, 也就是从最根本的源头预防污染产生和生态破坏。

二、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意义

首先,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出,符合我国当前的国情。目前中国依然是发展中国家,区域发展不平衡,城市化程度较低,基本以农业人口为主,农业生产落后,贫穷人数众多。我国正处在重化工业和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对环境和资源的压力日益增大。我国高能耗、高物耗产业集中发展,高污染问题无法避免依然严峻。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消耗却居于世界前列。这些都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跨越式发展道路,也就是必须选择走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道路。

其次,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

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反过来,良好的环境也会促进生产、改善生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再次,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解决我国环境状况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是同期世界发达国家的几倍,但是,我国经济的增长依靠的是高能耗、高物耗、高排放、高污染换来的。环境问题在我国长期以来已经集中体现,程结构型、复合型、压缩型特点。生态平衡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已经给我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因此,解决当前的环境问题,成为我国政府的当务之急。要解决中国经济发展所遇到的资源、环境问题,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势在必行。

三、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几点对策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如何推动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成为我国今后必须研究解决的课题。本文认为,当前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着力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以循环经济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是与传统经济不同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它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使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具体体现。论文参考网。按照其原则,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实行清洁生产,在产业和工业园区进行生态化建设,努力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冲突。

2、倡导环境友好的生态伦理价值观念。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需要建立超越传统工业文明的生态文明,使人类在经济、科技、法律、伦理、政治等领域建立起一种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及对环境友好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我们应该加强舆论引导和监督,大力弘扬环境保护公益观念,理直气壮的宣传传统文化中那些优秀的环境伦理观,反对不符合国情和有损于环境友好的思想观念。在全国上下营造环境道德氛围和环境文化体系,使环保成为社会全体成员的自觉意识和行为习惯。

3、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决策体系。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新的社会发展形态,要创造向新的社会发展阶段转型的必要的政治保障条件,建立全面的政绩考核制度、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制度、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完善环境追究制度、民主监督制度、政府可持续消费制度等。

4、大力倡导环境友好的消费方式。提倡适度消费、公平消费和绿色消费。通过环境友好的消费选择带动环境有好产品和服务的生产,通过生产技术与工艺的改进,降低环境友好型产品的生产成本,形成了消费与绿色生产之间的良性互动。同时实现由注重单一的物质消费向多元的减物质化文化和功能性消费转变,从注重自然资本密集型的消费转向技术、知识、服务密集型消费。

5、积极发展和应用环境友好的科学技术,进行技术革新与进步,为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科技支持。这样可以形成资源消耗少、资源和能源利用率高、低排放的生产体系,使人类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够控制在环境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6、积极探索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实践。在我国,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创建模式主要由各层面的生态创建活动组成。我们要继续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生态示范区,继续推荐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企业的建设,不断培育环境友好的文化氛围。

结论: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是解决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矛盾的有效措施,它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当前和今后全社会应该积极探索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有效途径,加快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步伐。

参考文献:

1、王金南等,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涵与实现途径 环境保护,2006,(3)

2、李权时,环境友好型社会——天人和谐观的新飞跃 广东社会科学,2006,(4)

3、任勇,俞海等,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的认识基础及内涵 环境经济,2005,(12)

4、赵建军,构建可持续的环境友好型社会 前沿论坛,2007,(7)

5、徐卫国,环境友好型社会:背景、哲学基础及其构建 湖北社会主义学院院报2007,(1)

6、王碧峰,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问题讨论综述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8)

环境与经济发展论文范文4

【关键词】 循环经济;生态学;市场经济;政府干预

一、基于生态学的循环经济运行机理

1.生态经济学与循环经济。李赶顺、王文中(2008)指出,从理论上讲,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是生态经济:从内容上讲,循环经济应该在充分考虑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长期效益与短期效益上,借鉴生态学中生态位理论,食物链和食物网理论、能量梯级利用原理和生态平衡理论。尤飞(2003)提出,生态经济学是一门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由社会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复合而成的生态经济社会系统运动规律的科学,它研究自然生态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相互作用,从中探索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规律性。梁山、赵金龙、葛文光(2002)认为,生态经济在指导循环经济发展研究的深入和战略的实现过程中可提供八个方面的理论基础。

2.生态工业理论与循环经济。李慧明、朱红伟、廖卓玲(2005)认为,循环经济最终实现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建立起一个结构合理、层次多样、功能完善的,能促进物质和能量在自然社会经济大系统内高效循环和流动的功能体系和物质载体。这个功能体系的物质载体就是产业生态系统。Allen.B.R(翁瑞译,2005)提出产业生态部门,特别是企业应该被看做是减轻环境影响的主力军。邓南圣等(2005)提到,循环经济产业主体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苏伦・埃尔克曼(徐兴元译,1999)指出,循环经济的系统组成部分越复杂,能量和物质循环的途径就越复杂,其调节能力就越强。

3.商业生态学与循环经济。李赶顺、王文中(2008)认为,商业生态学是在对传统的经济模式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对循环经济运行机理进行的探讨,其主要从循环经济的作用、构建重点和实现手段进行。

4.自然资本理论与循环经济。李赶顺、王文中(2008)指出,从社会和自然再生产过程来看,循环经济的实质是维持自然资本的不断再生和发展,使社会再生产过程和自然再生产过程保持协调。因此,自然资本理论也为循环经济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二、基于市场经济理论的循环经济运行机理

1.市场经济与循环经济。赵斌(2006)指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通过价格机制,能够实现对资源的最有效配置,实现帕累托最优。斯泰因・达勒与莱斯特・R・布朗(2001)认为,中央计划经济崩溃于不让价格表达经济学的真理,自由市场经济则可能崩溃于不让价格表达生态学的真理。李云燕(2007)谈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和先进的经济发展模式,其运行必然受到市场机制的调节,并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从运行机制上讲,循环经济与市场经济具有协同性。韦前、荆艳芳(2005)提出,尽管市场经济被认为是迄今为止人类所能找到的最能激发经济主体活力和创造力的一种经济形式,但它对经济发展与环境的矛盾、对资源循环型流动、对环境污染问题、对协调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关系等,却是“失灵”的或是有缺陷的。张小兰(2005)认为虽然循环经济是在对传统市场经济理论批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它的出现并不是对市场经济的否定,而是对市场经济难以解决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枯竭问题提供一种解决方案。孟宪忠(2001)提到,循环经济是一种先进的经济发展模式,体现了保护环境优化生态与提高效益的统一性,反映了一种越是生态环保越有经济效益的经济发展趋势,是经济发展模式在发展理论上的提升。

2.外部性理论与循环经济。李云燕(2006)指出,循环经济要求把生态环境作为生产要素来考虑,以资源利用减量化和避免废物产生为经济活动的优先目标,并通过废物再使用、再循环加以强化,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的排放和环境的污染,从根本上减弱甚至消除经济活动所产生的环境外部不经济性的影响。刘华、杜金梅(2004)提到,循环经济为社会创造的外部经济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资源的开发利用、废弃物的处理、知识与技术的流通、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

3.资源定价理论与循环经济。诸大建(2003)提到,日趋衰减的自然资源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性要素。牛桂敏(2004)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存在着环境资源的产权不明晰或多重产权。马中(2005)指出,循环经济的市场实现,就是依靠政府的政策实施。黄英娜、张天柱、颜辉武(2004)从传统经济学研究生产活动的角度出发,将函数中的劳动力投入L和资本投入K看作内生变量,将自然资源投入R和技术水平A看作外生变量,这恰恰体现了人们以往只重视人类经济系统,忽略支持人类经济系统运行的生态系统的传统经济学思维。

4.公共产品理论与循环经济。李赶顺、王文中(2008)提到,资源与环境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和不可分性,存在着“搭便车”和过度使用的现象,在构建循环经济上,政府应该充分认识到环境的公共产品特性,发挥政府在公共产品提供上的重要作用,大力支持甚至提供具有很强公共性的循环经济设施、技术、平台的建设。

5.代际分配理论与循环经济。罗杰・拍曼等(侯元兆译,2004)从资源在代际之间的配置的角度出发,提出以总福利最大化为目标,可以采用一定的贴现率进行计算,经济分析中普遍采用的代际社会福利函数形式。高辉清(2008)提到,循环经济理论遵循代际公平的原则,环境资源产权的主体既包括当代人,也包括后代人,资源与环境代际产权是对于涉及人类整体利益的自然资源与环境产权界定的一种制度安排。

6.制度经济学与循环经济。朱红伟等(2005)在一定程度上将市场在资源、环境问题上“失灵”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制度安排上“缺位”。张小兰(2005)把有效制度供给不足看成是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马中(2005)认为,循环经济是一种创新的经济,它的创新之处有不同层面:一是理念创新,二是理论创新,三是技术创新,四是制度创新。李云燕(2006)政府的作用归结为恰当的制度安排,使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受到设定的资源限量与生态环境阈值的限制,而市场的力量在于如何在这种限制下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

三、基于政府干预理论的循环经济运行机理

1.循环经济的外部性与政府干预。刘学敏等(2004)将解决外部不经济性的手段归纳为三种:一是征课税金或罚款;二是利用行政或法律手段;三是通过界定环境产权来解决外部性问题。李云燕(2008)将第三种机制即社会机制引入环境保护。其原因在于:环境保护既可以依靠市场机制,也可以依靠政府干预,但这两种机制都存在失效的可能性和危险性。社会机制是对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补充、完善和监督。

2.循环经济的公共产品性质与政府干预。斯蒂格利茨(1 980)指出,“政府是否应该提供公共产品,这似乎已没有什么疑问”。萨穆尔森(1996)认为,“公共产品有效供给通常需要政府行动”。平狄克、鲁宾费尔德(2000)提出,“政府生产公共产品较为有利,是因为政府能够定出税或费来支付其成本”。 赫利尔・E・戴利(马杰、钟斌、朱又红译,2001)认为,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使得市场不能促使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公地的悲剧”与“搭便车”现象。汤姆・泰坦伯格(2003)认为,公共产品是指那些具有消费上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在环境资源中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是指一旦公共产品被提出来,即使那些没有为它付钱的人也很难被排除在享受公共产品带来的利益之外。

3.效益理论与政府干预。罗杰・皮特门(1999)将循环经济的效益目标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三个方面的整体考量。循环经济的效益不仅仅考虑当时的效益,还要保证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的协调。效率理论认为,市场经济的逐利性促使人们单纯地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社会和生态效益,为此应该进行政府干预。但在谈及政府干预的时候,该理论认为,现实中的政府是由欲望的政治家和政府官员组成的集合,它也具有“经济人”的特征。

四、基于其它理论的循环经济运行机理

1.基于变迁理论的循环经济运行机理。马克思指出,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在社会变迁过程中,科学技术是最活跃因素,技术变迁(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制度变迁取决于技术变迁(创新)的状况及其发展变化,同时,制度变迁又通过促进或阻碍技术创新而影响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

2.基于社会分工理论的循环经济运行机理。刘秉龙、张鹏飞(2006)指出循环经济的技术经济特征体现了分工的特点。循环经济要求采用新的技术范式。在微观层次上,要求企业纵向延长生产链条,横向技术拓宽,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和无害处理;宏观层次上,要求整体社会技术体系实现网络化,使资源实现跨产业循环利用,综合对废弃物进行产业化无害处理。李赶顺、王文中(2008)认为,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要解决环境问题,就要把环境由一个外部性因素、制约因素,变为经济健康发展的内在要素、促进因素,纳入经济运行机制本身的研究视野。

3.基于产业价值链理论的循环经济运行机理。任肖嫦(2 006)从产业价值链理论角度指出,循环经济的运行应从以下两点入手:一是价值链重构的思路应以经济利益和环境利益的共同发展为出发点;二是进行跨产业的价值链分析。李赶顺、王文中(2008)从产业链的角度出发,提出循环经济应对企业的采购环节、生产环节、技术开发环节、售后服务环节以及物流环节等提出综合效益的要求。

4.基于社会理论的循环经济运行机理。崔兆杰、张凯 (2 008)认为,循环经济将循环利用的理念引进社会生产和生活,提高了公众的思想认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公众广泛参与是发展新型环境管理机制的重要方面。

5.基于系统理论的循环经济运行机理。崔兆杰、张凯(2008)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指出循环经济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循环经济系统涉及经济、循环经济和系统三个概念,它的定义具有经济的特点,符合循环经济的要求,具有系统的特性。张凯(2004)从稳定性的角度出发,认为循环经济的稳定的因素是多方面,产业多样化、系统各组成要素的完备性以及系统的协调性都对循环经济系统的抗风险能力即稳定性产生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中国税务学会学术研究委员会.《税收政策与宏观经济调控》.中国税务出版社,2003

[2]刘佐.《中国税制概览》.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3]财政部税收制度国际比较课题组.《美国税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环境与经济发展论文范文5

一、实施“生态立省”战略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生态立省”战略是区域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

在区域经济发展模式选择中,过去人们一般都选择外生式发展模式,不计生态成本和环境代价,结果是出现生态环境污染,贫富差距扩大,传统文化埋没等弊端。为此,有人曾提出“不同地区的人们和集团适应固有的自然生态体系,遵循文化传统,参照外来的知识、技术和制度,自觉地寻求实现发展目标的途径,创造出理想的社会形态以及养成人们自觉的生活方式”为内容的“内发型发展”。这种内生式发展模式是以区域内的资源、技术、产业和文化为基础,以区域内企业创新为动力,以提高本地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最大化区域的经济效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

(二)“生态立省”是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

“生态立省”是一个理论命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最早提出生态省建设的海南省,从提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主张起,就注重“生态立省”法律制度选择,从发展道路、发展模式的高度,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科学系统方法,鲜明地宣示避免走“先发展、后治理”老路、坚持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生态文明的执政理念。青海兼具青藏高原高寒地区、柴达木内陆干旱盆地和黄土高原三种自然地理地貌形态,其大部分地区属于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所以不能仅靠资源开发和牺牲脆弱的生态环境来发展社会经济,要有节制地进行资源开发利用。因此,在实践中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

(三)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的共同追求。

18世纪末的工业革命揭开了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开始对传统工业的高增长、高消耗发展方式进行反思。1972年,联合国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上提出各国共同保护自然环境;而1992年的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大会则明确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框架。此后的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及《京都议定书》,更显明地提出并敦促各国政府重视环境、节能减排、气候变化与发展问题采取实质性行动的要求。我国自20世纪末颁布《中国21世纪议程》以来,就开始实施可持续发展策略。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正式把可持续发展列为基本战略,中共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的执政理念。这些为各地确立并实施“生态立省”战略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思路和制度安排。因此,确立“生态立省”发展战略,已经历了依赖自然、干预环境到和谐共生的发展新理念。

(四)区域经济发展实践为确立“生态立省”战略提供了现实基础。

环境问题作为20世纪未决的问题之一,被带入到了新世纪。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施“生态立省”战略,关系到该地区原生态文化保护、生活生产方式的转变,乃至整个生存理念的改变。青海被誉为“众山之宗、千湖之地、江河之源”,又是世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基地。但青海生态经济等方面尚有诸多的困难和不足,仍处在一个十分严峻的态势。当前,发展生态经济作为青海等特殊区域发展的突破口,立足于新一轮竞争和需要,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并把根治生态环境问题作为“必须针对价值观念、伦理态度和社会结构”理性认识,抓住国家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特殊政策。因此,我们要树立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各种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演进的思路,建立一个人们普遍追求但不损害生态环境、生活方式,努力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走在全国前列。

二、“生态立省”战略理论蕴涵的哲学思考

(一)实施“生态立省”战略的理论蕴涵。

“生态立省”的理论内涵是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提高综合实力,实现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立省”的目的,旨在把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的生态建设模式。在实践中生态环境正义涉及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的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是一种深层的社会正义。而不同层面的环境正义,根源于人的多种存在属性,其原理和理论被多元论者所捍卫。在环境正义中贯彻“以人为本”,就是要公正地分享环境利益和承担环境责任,重视每个人都具有的环境权利和应尽的环境义务,特别是不发达国家、落后地区,关涉着人们的环境权利与利益诉求。从环境正义角度对青海生态环境问题的深层追问,以地理区位居于全国环境优势和作用,乃至整个亚洲生态安全的影响为前提,提出并实践“生态立省”战略,是把握和处理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利用、生态保护之间的对应关系,培育文明健康的现代生态文化体系,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和民生的改善,并把它纳入到人文社会和历史发展的视野中加以审视,深化民众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推动新型环境保护理念向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介入。

环境与经济发展论文范文6

关键词: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X-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4-0255-01

我国资源总量丰富,生态类型多样,然而生态环境基础总体比较差,同时由于人口规模众多而且增长幅度大,因此人均资源占有水平并不高,且出现持续下降趋势。此外,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也比较落后。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比较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对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较大的威胁。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中国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和问题就开始引起国家、政府和学术界的极大关注。在这种背景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1997年调整研究生专业目录时,在理论经济学的一级学科下设立了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二级学科,并列入研究生专业目录。这一学科的设立,扩展了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和领域,将人口、资源与环境要素共同纳入经济学家的视野中,来重新构建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框架,是一个重大的创举,对于中国的未来发展乃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自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设立以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在该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学科点几乎遍布全国各重点院校,学科队伍迅速壮大,这一切都说明了该学科这些年来的昌盛和繁荣。然而,由于学科建立时间短,学科跨度大等多种原因,到目前为止,许多关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包括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基础理论、学科性质、研究内容等还都没有形成共识,尤其是作为理论经济学的分支,目前本学科的发展缺乏经济学的范式,也未能得到主流经济学学界的重视和积极参与。这些问题的存在,非常不利于该学科的进一步健康顺利发展。

本文在对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对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这门新兴学科进行了浅显的分析和探讨。

一、当前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研究对象的认识不统一,且很少体现出经济学的特色

关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概括起来学术界主要有这样几类: (1)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口与资源、环境及其相互关系,或者研究经济过程和经济发展中的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总之是将人口、资源与环境三者关系作为研究对象。(2)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研究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上述关系中将经济纳入相互关系的研究中。(3)认为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可持续发展,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就是可持续发展经济学。还有其他一些表述,不一一详述。

总的看来,目前学科关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表述,还没有形成一个基本统一的认识,而且严重缺乏经济学特色和范式。

(二)学科体系不严谨且缺乏整体性

从目前已经出版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教材和著作来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体系所包含的内容可谓是五花八门,由于在上述基本问题上的认识尚不统一,因此在其研究内容上也存在非常大的差异。由于学者们的研究背景和基础不同,以及对人口、资源和环境经济学学科对象的认识不统一,因此在研究体系构建上差异极大。一些学者建立的体系,绝大多数内容是属于环境经济学或者资源经济学的内容,增加了少量的人口学或人口经济学的内容;也有一些学者是在人口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之外增加了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更有学者的体系干脆就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体系一致。绝大多数学者的研究体系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点:即缺乏一个建立在经济学基础上的相对统一的学科体系,而是把人口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和资源经济学以及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几门学科硬性捏合在一起,进行简单加总,没有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这种做法实际上是把一个统一的学科割裂开来。

(三)缺乏应有的基础理论支持

任何学科的形成,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理论基础。但是从目前来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除了借用已有的人口经济学、资源环境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中的各种现成理论,没有自己本学科独有的理论。或者在各学者所建立的体系中,有意识地忽略这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四)相关研究成果数量庞大但质量不高

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版了近10本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专门教材或以此冠名的著作。而相关的研究著作与论文无法计数,因为本学科涉及领域特别宽泛,很难分清楚哪些是真正属于本学科的研究成果。总之,围绕着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成果是非常多的。但从研究的内容上看,可以发现,大多数研究对问题和现象的描述多,理论分析少;定性研究多,定量研究少;社会学、系统学角度研究的多,经济学角度研究的少。很多相关研究还停留在对一些学科基本问题的研究上,或者对一些现实问题的描述性分析上,难以体现出这样一个高度综合,横跨文、理的学科所应该具有的水平。

二、 对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浅显分析和探讨

(一)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发展,必须进一步纳入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框架将其统一起来,该学科才能得到顺利健康的发展。需要有更多经济学、人口学、资源与环境学领域学者来共同协作,将其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对中国和世界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的学科。

(二)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可以用经济学的理论加以抽象,以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和矛盾为研究课题,从人口与环境资源的共性加以抽象,将该学科的研究对象表述为“研究在可持续发展系统(而非传统的经济增长)中人口、资源与环境稀缺性资源的合理调配(或配置)的学科”。这样的表述,既符合经济学的惯例,同时又能充分体现人口、资源与环境关系与问题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复杂性和关联性,并具有超越传统经济学的更广阔的视野。

(三)采用经济学的外部性基本理论,对人口与环境的关系与矛盾加以分析,不仅是可行的,也是该学科今后逐步纳入主流经济学的一个重要途径。

(四)采用微观经济学中的成本效用基本分析手段,对人口资源环境关系与矛盾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也有着广泛的前景。

当然,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经济学角度和视角远非这几个方面所能囊括的。重要的是,我们怎样将经济学基本概念、基本视角以及分析方法,借鉴到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和问题分析中去,这应该是本学科需要做出极大努力的方向。而且,将人口、资源、环境等作为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共同引入经济系统之中,这不仅是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发展趋势,也将带来宏观经济理论的创新。

参考文献:

[1]杨云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2]吕红平,王金营.关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思考[J].人口研究,2001.

[3]邓宏兵,张毅.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环境与经济发展论文范文7

关键词:理论比较;自然资源;生态危机;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8-0011-04

自然资源是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是在一定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要素统称。”一国的资源禀赋条件会为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充分的支持和保证。我国进入2000年代成为“世界工厂”以后,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相应地也带来了资源供应紧张、生态环境恶化的负面效应。这不但制约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力,也严重削弱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指数。如何消弭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资源、环境、生态瓶颈是关系到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理论命题。通过追踪中外相关文献,我们可以得到治理该问题的若干有价值思想。

一、古典经济学的资源供给思想

在经济思想发展的古典阶段,自然资源在经济理论中是一个重要性逐渐降低甚至消失的过程。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工业化初期,人们对财富和价值源泉的认识一直和自然资源联系在一起。威廉・配第的名言:“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为世人所熟知。后来法国的重农学派也把自然所赐予的农业“纯产品”当作财富的唯一源泉。然而,从亚当・斯密以后,自然资源无价值思想无论古典经济学,还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乃至在以后的边际效用价值论中都占据支配地位。斯密认为:“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自然的要素虽然使用价值极大但交换价值极少甚至没有。李嘉图重申了斯密的这个思想,指出太阳、空气等自然要素“由于使产品数量增加,使人类更为富裕,并增加使用价值,所以对我们是有用处的;但由于它们所做的工作无需报偿,由于使用空气、热和水时无需支付任何代价,所以它们提供给我们的助力就不会使交换价值有任何增加”。马克思坚持并发展了李嘉图的观点,认为:“土地不是劳动的产品,从而没有任何价值”;“瀑布和土地一样,和一切自然力一样,没有价值,因为它本身中没有任何物化劳动,因而也没有价格”。此后西方经济学的价值论遂转向以成本论、效用论和供求均衡论为主体的价值观。如马歇尔主张成本和效用共同决定商品价格,只有当成本和效用在边际上相等时,价格才能稳定下来,即所谓的均衡价格理论。而既然自然资源无须支付成本,当然也就没有价格,或者也可以说没有价值。后来的萨缪尔森等持与此一致的观点。综观以上理论发展脉络,自斯密之后自然资源的价值悖论向两个方向延伸:一是经李嘉图到马克思发展为劳动价值论;一是经边际效用学派到马歇尔发展为均衡价格理论。无论是劳动价值论还是均衡价格论都认为自然资源是没有价值的。

二、马克思关于资源的三种“生产条件”思想

马克思的著作中除地租理论外并没有对自然资源和环境问题的系统论述。他和后来马克思主义者的资源环境思想主要表现在对三种“生产条件”并将其作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深刻论述上。

马克思区分了生产条件的三种形式,其中第三种条件与资源环境密切相关,即“外在的物质条件”或“自然条件”,包括土地等自然资源。它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作为生存资料的自然富源。第二,作为劳动工具的自然富源。前者包括土壤、水域等;后者包括瀑布、森林、矿物、煤炭等。有利的自然条件增加了劳动生产率,减少了商品的交换价值,从而增加了剩余价值和利润的生产。按照马克思主义者的解释,自然资源的配置与教育、福利、城市空间等生产条件的配置一样是一个政治问题。外在自然条件的“价值”最终不仅取决于市场需求和地租,而且取决于一般的阶级斗争,特别是环境保护运动。

马克思进一步地论述了生产诸条件与国家、市场的关系。首先,生产诸条件既是生产力也具有生产关系性质,包括资源和环境生态条件。生产的条件是在确定的财产、法律和社会关系中得以生产和再生产的,这些确定的财产、法律和社会关系与作为生产力的这些生产条件的再生产既可能适应,也可能不适应。因为对于教育、健康、基础设施和自然环境的忽视,有可能削弱它们的生产力,继而间接地减少资本的生产力。最终导致经济危机。其次,生产条件的生产、分配不受市场关系(或价值规律)调节,必须有一种独立的机构,使资本能在适当的时间及地点、以其所需要的品质及数量获得劳动力、自然、基础结构和空间供给。这一机构只能是资本主义国家。最后,关于生产条件的供给问题。由国家供给生产一般条件似乎是自然的事情。“国家的功能就在于确保资本主义的整体利益,这一点个别资本是办不到的”。

三、生态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制度的第二种危机

“生态马克思主义”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的一个学派。该学派从研究资本主义社会人与自然的矛盾出发,讨论资本主义市场和经济的增长对其自身资源、环境、社会条件的损害以及所导致的经济危机,对于当前我们建设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启示。然而对于这一问题的最早认识却源于卡尔・波拉尼的思想。

(一)卡尔・波拉尼警示

1944年,卡尔・波拉尼出版了他的名著《大转变》,研究了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和增长对资源、环境、生态等自然和社会条件造成的破坏所引起的发展和环境间的空前危机。他的思想警示人们深刻思考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和环境生态约束的重要性,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作了先驱性的思想准备和理论奠基。

(二)生态马克思主义的解释:生产条件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条件尤其是资源、环境生态条件尽管不能以资本主义方式生产出来,但资本还是要把它们当作商品资本来使用和交易。此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的自然要素(资源、环境、生态条件等)具有了资本的性质。而由于它们无法以资本主义方式被生产和再生产,却以资本主义方式被买卖和利用,因此这些条件必须由国家来供给,导致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条件被政治化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结合非但没有把自身的资源生态条件生产出来,反而加剧了其损害的程度,削弱了资本自身的积累能力和利润积累能力,从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两方面酝酿了危机可能。因此,“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是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为一方,以资源、环境、生态等生产条件为另一方来阐释危机的。

(三)生态视角的资本主义制度及其向社会主义制度过渡

资本主义所出现的资源、环境和生态危机迫使资本和国

家去面对这些基本矛盾,对各种生产条件施加控制和计划,从而导致为解决这些矛盾的生产条件更具有社会化特征(如环境规划、生态治理全民参与等)。虽然还不能主观断定从这一路径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时间表及过渡的可能,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当资本主义经由政治和意识形态斗争转向更加社会化的生产条件的供给时,资本主义便倾向于自我颠覆毁灭了。不过,资本主义自身并不具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自然而然倾向。需要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觉醒和强大社会运动(生态)的压力。总之,更加社会化的生产关系形式、生产力形式和生产条件形式结合在一起蕴含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可能性。资源、环境和生态危机是资本主义的第二个矛盾和危机。

四、现代西方资源环境理论变迁

在1960~1970年代后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加剧等严峻现实面前,西方社会开始反思资源耗竭及生态环境恶化对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制约问题,关注和研究的焦点也从资源稀缺、增长极限等转向了环境治理问题。

对资源开发的环境影响研究始于庇古。他把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看作一种负外部性,不自动进入生产者的私人成本,其产品价格只补偿私人成本而无法弥补全部的社会成本,偏离帕累托最有效率配置。庇古的补偿原则是通过第三方规制即国家征收边际社会成本高于边际私人成本额度的税,称为“庇古税”,它一直是新古典主流经济学直至迄今为止的经典政策依据理论。但按照科斯的观点,征收庇古税并不是一种科学的方法,很可能导致相关人的利益受损,整体博弈结果很可能是比较利益下降。但只要事前清晰地界定环境等类似公共物品的产权,市场交易就会自动地实现资源的帕累托最优配置。当然,其前提假定是交易成本为零。在科斯理论的基础上产生了环境经济的产权理论:由于外部性导致了环境问题的出现,而产权制度缺失是外部性问题的根源,因此可通过建立合理的环境资源产权制度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

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一份麦多斯等人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该报告针对长期居主流地位的增长理论进行了深刻反思,挑战性地提出了“增长的极限”问题,指出决定和限制增长的基本因素――人口、粮食、工业品和污染这四个变量都以指数形式增长,而只有自然资源随着经济发展逐渐较少。无论政策如何加以调整,科技怎样进步,经济增长迟早会由于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而停顿下来。人口的指数增长和不可再生资源的趋于枯竭将形成经济增长难以逾越的极限。要想从根本上逆转这种“世界末日”的到来必须彻底改变人类目前这种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经济增长方式,最终达到“零增长”。零增长思维给人类社会的资源透支行为敲响了警钟,也引起了人类对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注和研究。而在此前的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卡逊的《寂静的春天》一书就用触目惊心的案例阐述了大量使用杀虫剂对人类的危害,敲响了工业社会环境危机的警钟,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生态环境问题及发展观念的思考和讨论。同年,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发表了《宇宙飞船经济观》,将地球比作太空中的宇宙飞船,指出如果继续不合理地开发自然资源,当超过地球承载能力时,就会走向毁灭。只有循环利用资源,才能持续地发展下去。

1968年,英国经济学家B.沃德(BarbaraWard)和美国微生物学家Rene Dubo发表了讨论全球环境问题的名著《只有一个地球――对一个小小星球的关怀和维护》。该书从地球的发展前景出发,从社会、经济、政治等不同角度评述了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对不同国家产生的影响,呼吁各国重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随之而来的就是罗马俱乐部对资源维持增长极限的叩问。1992年,世界自然同盟主席施里达斯・拉夫尔发表了《我们的家园―地球》,对全球环境危机进行了广泛讨论,对发展与环境问题具有独特的见解:富国和穷国对环境危机应负的责任是不一样的,加上经济实力的巨大差异,使他们以不同的观点看待这种危机,这反过来又妨碍一起寻求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案。拉夫尔认为,全球的环境问题要求全球解决。

理论的推动和现实资源环境危机促发了各国和世界组织的应对行动。1972年联合国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发表的《人类环境宣言》达成共识:我们只拥有一个地球,环境污染和不断恶化已成为制约全社会乃至全球发展的重大因素,各国必须采取共同行动,保护环境、拯救地球。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UNCED)发表了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正式使用时任挪威首相的布伦特兰女士对于“可持续发展”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概念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和认可,同时引起了人们对于代际公平问题的关注。可持续的理念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获得了共识。1991年,世界主要的环境保护机构提出了一份关于当前环境与发展危机的报告:《保护地球――可持续生存战略》,强调人类文明处于危险之中,并提出了132项建议各国政府和人民采取的具体行动,呼吁所有人都采取可持续生存战略。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21世纪议程》。该文件阐明了人类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之间应作出的选择和行动方案,提出了与地球持续发展有关的所有领域的21世纪行动方案。《21世纪议程》被认为是人类环境与发展探索中具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

除以上基本研究外,西方学者对资源环境经济理论的其它相关研究还有资源与环境价值评估理论、基于市场的环境管理政策工具研究、越境环境问题研究、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环境问题研究、环境非政府组织(NGOs)发展研究、环境管理中利益相关者的行为研究、环境的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理论,以及“循环经济”新思维。其中,后两种理论的影响尤为深远。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已被发达国家的发展轨迹所证明。循环经济模式是人类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发展到今天必然要做出的最佳选择,也体现着经济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因此,循环经济是实现经济与环境最佳互动关系的发展新模式。

五、中国资源环境思想的发展和创新

与西方完整、多维的资源环境理论相比,中国确实没有形成自己系统完善的资源环境经济理论。但却不缺乏深刻而丰富的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与智慧。从秦王朝统一中国开始,一个“铁农具+小农经济+君主官僚体制+儒道法意识形态”的中华文明得以成型。中华农耕文明一万年以来虽有各种自然灾害和战争的侵扰,但总体来说是稳定和安全的,因为传统的农耕文明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能力是有限的。中国4000年前的夏朝,规定春天不准砍伐树木,夏天不准捕鱼,不准捕杀幼兽和获取鸟蛋;3000年前的周朝,根据气候节令,严格规定了打猎、捕鸟、捕鱼、砍伐树木、烧荒的时间;2000年前的秦朝,禁止春天采集刚刚发芽的植物,禁止捕捉幼小的野兽,禁止毒杀鱼鳖。中国历朝历代,皆有对环境

保护的明确法规和禁令。中国历代农民都知道“取之于地用之于地”的道理,保持了土地能量的循环使用,使耕地经几千年而不退化。农民砍伐山林薪柴也控制在有限范围内,使村庄周围的燃料能永续利用。中国传统农耕文明的科技从来没超出人力畜力和铁制农具的范围。人们自觉地根据耕地、山林草泽和水的资源总量来安排自己的生产和生活。由于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自我调节的、可持续利用的生存智慧,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得以延续和发展。

建国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片面追求产值的高速增长,甚至改革开放后的相当长时期内也单纯地强调GDP的快速翻番,相对地对传统增长方式所带来的资源约束和环境生态问题认识不足,导致资源环境意识薄弱,资源环境政策也长期处于边缘地位,使我国资源环境的理论研究及政策制定相对滞后,而且呈现出理论研究滞后于政策实践的态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总结了利用自然资源和发展经济的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在借鉴吸收世界资源环境发展历史成就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

1992年,中国政府向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与发展报告》,系统回顾了中国环境与发展的过程与状况,同时阐述了中国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立场和观点。1994年,中国政府制定并批准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确立了中国2l世纪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框架和各个领域的主要目标。此后,国家有关部门和很多地方政府也相应地制定了部门和地方可持续发展实施行动计划。1996年3月,八届人代会批准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条重要指导方针和战略目标。与此同时,中国加强了可持续发展的有关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及管理体系建设,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门成立了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在相关法律起草、监督实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92年,中国政府成立了《中国21世纪议程》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2002年,中国政府向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提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持续发展国家报告》,全面总结了自1992年以来中国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总体情况和成就,履行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有关文件的进展及中国今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构想。同年,我国又制定了《中国2l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提出了以人为本,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线,以经济发展为核心。资源和生态环境相协调的指导思想,同时设定了改善环境质量、遏制生态恶化的具体目标。2002年底召开的“十六大”又进一步确定了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2003年10月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思想。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其中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环境与经济发展论文范文8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绿色经济;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22-0010-02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经济的发展是用牺牲现有的环境作为发展的代价,由于我国现有的经济结构没有实行根本的转变,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科学发展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理论,主要理论体现了社会主义发展的绿色经济的思想观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应该以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为方向,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所以,绿色经济和绿色发展也是科学发展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当然,从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来看,绿色经济与绿色发展思想并没有引起我国相关管理部门高度重视与认真研究,故写本文。

1 绿色经济与绿色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

我国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进行了生态分析,实现科学价值观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相统一,并且以人为本的为价值取向,把生态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理念,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经济社会发展观,显示了以生态为本的生态自然观。所以,在科学发展观视阈下,必须达到以人为本的绿色经济社会发展观和和谐自然发展观的内在统一,从而表现出生态自然和经济社会共同进步。因此,科学发展观下的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道路,努力做到经济社会快速平稳的发展,又能体现在绿色经济与社会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的绿色实质之所在。所以,生态文明的绿色经济发展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体系。从科学发展观的经济学分析,能够使现有的经济发展向绿色经济发展的特征转变。搞中国特色经济发展必须走绿色经济、低碳经济之路;所谓的绿色经济,就是能够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寻求经济的发展,以低能耗、低代价的成本来发展经济的循环发展,使现有的社会经济与大自然协调发展。全面发展社会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培育壮大绿色经济,着力推动绿色发展。脱离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发展即绿色发展,就不可能有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没有科学发展的实施。因此,我们强调科学发展观的同时,也要强调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到现有的环境能源的重要,建设社会主义绿色经济,构建绿色经济模型,走节约型经济发展之路,这是实现科学发展和绿色经济的根本方向。走清洁型、友好型的环境发展之路,使中国经济又快又好地平稳发展,以清洁型的低碳发展,需要把消费者的健康、生产发展以及生活食品纳入绿色经济发展模式下。我国实行绿色经济与绿色发展的新理念给科学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2 我国绿色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

2.1 绿色和谐发展论

所谓的绿色和谐发展理念,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发展思想,是科学发展的核心概念。经济社会发展要保障人能够有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党中央把绿色经济发展提高到科学发展的战略位置上来,是绿色发展的精髓。党中央总结,保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要保证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以可持续发展战略,结合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人口、社会、资源三方面共同发展。我们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纵向来看,我们所构建的绿色经济社会,是要人与社会自然和谐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整体绿色发展,建立社会文明生态体系。所以,构建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追求人的发展和自然发展相和谐的绿色发展,才能全面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的存在。我国经济发展曾经指出树立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观念,自然界人类文明发展的源泉,是人民生存发展的保障条件。我国作为一个大国、资源匮乏的国家,不能走依靠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方式谋求发展,这种发展模式换来的经济繁荣是不可取的,也只是一时的繁荣;如果人与自然不能和谐发展,将会制约我国经济的科学发展,这一思想必须在社会发展中写入科学发展的绿色道路中来。

2.2 绿色文明发展道路论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把保护环境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来,并把经济发展中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方向。温总理曾经讲过,谋求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对国家、对民族、对子孙后代给予高度负责的表现。总理曾经多次强调,绿色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必须下大力气解决一切危害人民健康的发展模式,做到社会发展的前提下,集中精力关心人民群众,能够让人民喝上纯净的水,呼吸新鲜空气,吃上放心食品,塑造一个安逸的生活环境,积极防范环境突发环境事件,我们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处理好快与好的关系,坚持好字优先。政府作为推进和调控绿色经济发展的主导者,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大力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促进绿色城市的建设,把经济过渡到绿色发展的平稳的道路上来。所以在科学发展观的视域下建设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必须调整产业发展模式,形成绿色的增长、消费模式;绿色经济发展是一种绿色生活消费的方式,这是一种以“绿色、自然、和谐与健康”的文明消费。

3 结语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形势来看,提倡绿色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保障,全面实现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主要方向,是解决环境与生态矛盾的主要方法,能够顺利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我国应该大力投入绿色GDP发展,结束以往靠环境破坏、资源消耗的非持续发展的黑色GDP,大力推展绿色经济浪潮,实现经济绿色化,建立生产清洁型的生产模式;然而上述所提到的一切理论和方法都需要当前社会给予大力支持,绿色经济发展前景非常的大,这只是一个开始,不断携手共同开阔绿色经济的研究,把我国绿色经济发展到一个更高的台阶上来;在科学发展观理论指导下,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以生态化、绿色化、节约化国民经济体制来呈现给祖国,将我国社会主义转变成一个绿色经济强国。

参考文献

[1] 刘学良.开拓进取,开创环保新局面,优化经济社会发展[J].环境教育,2007,(3):61-64.

[2] 尚士高,周生贤.加快推动历史性转变,努力开创环境保护工作新局面[J].今日中国论坛,2006,(5):11-14.

[3] 白克明.宁丢一些GDP,也要留下好水源好空气[J].党政干部文摘,2007,(7):22.

环境与经济发展论文范文9

关键词:生态省;生态省建设;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X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6-0151-02

进入21世纪以后,如何推进和实现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真正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和实现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是摆在国家和各级政府决策者面前的重要任务。原有的那种只重视经济速度增长的发展观遭到摒弃,在新的发展模式下社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外部和内部环境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尤其是生态和环境因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日益彰显。

一、生态省的内涵

所谓生态省,是指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各个领域基本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省级行政区。生态省的内涵主要体现三方面:一是维护生态平衡,全省生态系统在结构上、功能上和能量输出输人保持动态平衡;二是发展生态经济,经济发展要以保护资源、环境为前提,以实现协调发展为目标,强调局部发展不影响整体发展,当前发展不损害今后发展;三是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倡导生态文明,要在全社会逐步树立人是自然界有机组成的意识,明确人类与自然是和谐共存的关系,而非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

生态省建设基本内涵是指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以及循环经济理念和系统工程方法等,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环境质量改善为前提,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充分发挥区域生态与资源的优势,统筹规划和实施环境保护、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最终成为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各个领域基本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省级行政区域。

生态省尽管在中国发展起来不久,但生态城市、生态农业、生态示范区建设等方面理论由来已久,综合古今中外的相关理念,生态省的思想渊源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生态和谐观;“理想城市”与乌托邦;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生态文明思想;人居环境科学与城市规划思想的新进展;中国共产党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等一系列的政治理念。

生态省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其理论尚处于形成和发展之中。目前通常认为其理论基础构建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可持续发展战略;生态学理论;区域整体性和协调发展理论:城市综合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生态文明理论;系统工程方法等。生态省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其概念的提出只有很短的时间。鉴于人地系统、城市系统内部机理、功能和结构的复杂性以及当今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艰巨性,这一理念无论在概念、内涵,还是在理论、模式上都将随着经济、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而不断发展、深化。

二、中国生态省建设及理论研究概况

中国的生态省建设始终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和推动下实现的。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展开对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探索。1992年联合国里约环境与发展大会之后,世界各国为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纷纷提出各自对策,其中一些国家把生态示范区建设看做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1995年国务院研究批准设立50个县一级生态示范区,到2004年6月,国家环保总局先后九批共批准528个部级生态示范区试点。生态示范区建设影响越来越大,层次越来高,最终上升到省一级。

1999年3月,国家环保总局批准海南省为全国第一个生态省试点。吉林省、黑龙江省、福建省相继被批准为生态省建设试点。2003年是中国生态省建设重要的一年,国家环保总局共批准浙江、山东、安徽省三个省开展生态省建设试点,掀起中国生态省建设热潮。目前,中国已经有14个省在进行生态省的建设,其他一些省份也在积极筹备生态省的建设规划。

在生态省建设的热潮影响下国内许多学者及科研机构先后开展诸多关于生态省建设的理论研究,如生态省建设发展战略;生态省支撑体系;生态文化、哲学视野溯源;安徽生态省建设理论研究;城市居民生态需求;国际比较与借鉴等,为生态省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生态省的发展模式研究。生态省的建设可以走环境经济兼顾.局部和整体共生、眼前和长远并重的“三赢”模式以及“社会―经济一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发展模式。生态省的衡量标准包括发达的生产力、先进的生产关系、生态合理的生活方式,良好的生命素质及和谐的自然及社会生态秩序。 生态省建设发展战略研究。采用综合生态现代化原理、深入研究与尝试实践中国SEA理论,协调推进绿色工业化、绿色城市化和生态现代化是解决中国环境问题的新思路和合理路径口卅。在规划、设计和实施建设中要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了解经济生态、社会生态以及生态环境的发展指标,有针对性地进行生态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同时精心做好生态省、市发展的战略规划。

生态省支撑体系研究。生态省建设不能搞形式,炒概念,第一位的还是要讲发展、讲经济、讲效益,又不破坏生态、不污染环境、不浪费资源。生态省建设的核心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循环经济、生态经济模式代替传统的线性经济增长模式,这也是建设生态省的关键和难点。运用循环经济理论是解决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三者矛盾的最佳途径,是其建设基础。

城市居民生态需求研究。2007年底,由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会和北京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在全国五个城市进行了城市居民生态需求调查,调查反映出居民对改善生态环境的愿望和需求是非常迫切的,居民的生态环境需求呈现全方位多员化趋势,居民对政府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工作比较满意,参与生态环境建设的热情高涨,居民对改善生态环境状况的措施和途径的指向十分明确。

生态文化、哲学视野溯源。环境问题形成的哲学思想根源在于理性高于其他存在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缺失公正”与“重私轻公”的伦理观和道德观以及形而上学的发展观和政绩观。可持续发展是城市宜居的根本保障。在创建和谐社会的今天,要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就必须辩证地使用人的尺度和物的尺度两个尺度,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努力构建城市生态文明,并充分尊重城市环境价值,使城市发展更加合理,人的发展和自然的发展更加和谐。

国外生态理论研究借鉴。国外的主要开发建设模式是采取紧缩城市开发模式、生态网络化和原生化兼具开发模式、绿色城市技术开发模式、政府导向型、科技先导型、项目带动型、交通引导型、组织驱动型、城乡互动型建设等模式。中国应借鉴国际建设开发模式和发展经验,采取措施加快生态省城市建设。

三、走生态文明之路的生态省建设

发达国家建设都遵循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理念,重视与区域的协调以强大的科技为后盾以政策和资金为支撑拓宽公众参与的渠道。这些原则已被许多国家的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对中国也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综合国力、科技水平、人口素质、意识观念等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这些因素都将影响到各地生态省建设。生态省建设应该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绝非一蹴而就。我们应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为契机,汲取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进步的发展理念,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加强科技创新的基础作用、实施重点突破战略、构建生态创新体系、引导公众广泛参与、强化城乡融合建设,开辟出一条既非传统又非完全西化的、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生态省建设与发展之路。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主席讲话中进一步指出:“必须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环境与经济发展论文范文10

在实践中运用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理论,要在认识上厘清几个概念。 生态省 把生态经济理论与循环经济理论运用于省域,就是生态省建设。生态省建设是指面对人口与经济快速增长的严峻形势,运用生态经济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理论,在经济社会与环境、资源之间,寻求合理的动态平衡临界点,实现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各方面指标都达到可持续发展目标要求的省份。生态省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围绕循环经济、生态产业、环境保护、生态人居和生态文化等方面开展建设,其核心是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产业。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通过发展循环经济,达到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共赢。生态文明要求我们在发展省域过程中,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运用生态学模式重新设计一、二、三产业的发展方向,促进省域经济社会良性发展。 在建设生态省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充分考虑生产成本、生态成本、环境成本,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利用可循环再生的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循环使用资源,力图使城市经济活动建立在自然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上。 生态市 建设生态城市是建设生态省总体布局的核心,也是深度城市化的重要载体。从生态经济的角度看,城市的中心作用表现得特别明显,具体表现在自然界的大量物质,以其原始形态或初级加工形态进入城市系统,城市特别是工业城市,像一座大型加工厂,对自然物质进行大规模变换,以新形态物质资源输出,推动、控制着其他系统,体现了生态意义上的巨大中心作用。城市的中心作用表现在经济上,则是城市具有很高水平的生产力,能把外部系统输入的自然资源,在满足人们各种需要的形式上,加工制造转化为各种产品。与此同时,如果不采取预防措施,城市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任其发展下去,不仅城市人口与环境的生态关系恶化,还会扩散到广大农村。因此,必须构建以生态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空间体系。 生态城市的特点是和谐性、高效性、可持续性、整体性、区域性。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是多元化的,可以分解为人口、经济、社会、环境、生态、结构优化和效率公平等目标。所谓生态城市,可以作这样的概括:即它是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保护三者保持高度和谐,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城乡环境整洁、优美、舒适,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力、生产力并促进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一个稳定、协调和永续发展的自然与人工环境的复合系统。它作为一种新的城市发展模式,能兼顾经济高效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全面进步,是破解当代城市问题的必然选择。 生态工业园 在生态经济或循环经济范式下的生态工业园建设,是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内容。生态工业园是生态经济或循环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生态工业园是依据清洁生产要求、循环经济理念和工业生态学原理,而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园区。它通过物流或能流传递等方式,把不同工厂或企业连接起来,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使一家工厂的废弃物或副产品成为另一家工厂的原料或能源,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在产业系统中建立“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循环途径,寻求物质闭路循环、多级利用和废物产生最小化。建设生态工业园既可以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又可以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是生态城市实现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 生态农业 生态经济理论或循环经济理论在我国农村的运用,突出表现在农业生态工业园建设。我国农业发展不能沿着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资源流程、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影响的角度考察,经济发展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即“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式直线流程,这意味着创造的财富越多,消耗的资源越多,产生的废弃物也就越多,对资源环境的负面影响就越大;另一种是以循环经济理论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即“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它既可以有效地利用资源,又可以保护生态环境,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与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使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相和谐。 循环经济理念运用于农业的主要方式,就是建立相对独立的农业生态工业园。它是通过各个农业主导产

环境与经济发展论文范文11

论文摘要:我国生态环境经济核算理论和实践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20年来,在各级政府和科研机构的主导下,相关院校和学者密切配合,联合攻关,经历了从理论研究到国外经验引入,再到实践试点等阶段。如今我国生态环境经济核算研究在森林资源、水资源、工业污染等领域取得较大进展并付诸实践,这些进展必将极大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环境经济核算既是理论.又是实践。只有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相互促进,才能不断推动其向前发展。

1.我国生态环境经济核算研究现状

中国开展生态环境经济核算研究始于2O世纪80年代。1988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美国福特基金会的资助下.开展了“自然资源核算及其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课题研究。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召开后,我国政府于1994年正式批准《中国21世纪议程》,强调要建立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体系。之后,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组织开展了一系列课题研究:①完成了“中国典型生态区生态破坏经济损失及其计算方法”的研究,该研究应用了生态定位站的长期观测数据,结合了一些实地调查资料;②与世界银行合作,采用世界银行“真实储蓄率”的概念,开展了真实储蓄率的核算,并在山东烟台和福建三明两市进行了试点;2000年开始,与世界银行合作,开展了中国环境污染损失评估方法研究;2003年开始,与国家信息中心合作,开展了建立国家中长期环境经济模拟系统研究以及环境经济投入产出核算表:2004年,开展了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框架研究》的研究。国家统计局组织开展的项目有:①提出了《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年文本).新设置了附属账户——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表,制定了核算方案,试编了2000年全国土地、森林、矿产、水资源实物量表;②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共同参加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体系”课题;③与挪威统计局合作,编制了1987、1995、1997年中国能源生产与使用账户,测算了中国八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并利用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分析并预测未来20年中国能源使用、大气排放趋势;④在黑龙江省、重庆市、海南省分别进行了水、工业污染、森林、环境保护支出等项目的核算试点:⑤组织翻译出版了联合国《综合环境与经济核算手册一2003》;⑥正在进行森林资源核算及纳入绿色GDP核算的研究和污染物实物核算、环境损失价值量核算研究工作。此外,2004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国家统计局联合主持召开了“建立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际研讨会”,出版了论文集。到目前为止,已出版的关于环境经济综合核算的主要著作有《可持续发展下的绿色核算》——资源一经济一环境综合核算》、《绿色投入产出核算——理论与应用》、《环境经济与环境经济核算》、《绿色GDP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改革大趋势》、《环境核算体系研究》、《环境经济综合核算的理论与实践》、《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方法研究》、《绿色核算》、《绿色GDP核算的理论与方法》等。

(1)SNA及其附属卫星账户SEEA的介绍和认识方面的研究。

这部分研究主要是在联合国1993版SNA及2000版、2003版SEEA公布之后,学者们对这一新鲜事物进行了分析解读。高敏雪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测度论述实行环境经济综合核算的重要意义.认为环境经济核算实质是有关环境与经济关系的核算ll3l。雷明、张东光、张建华对SNA和SEEA给予比较和评述,肯定了SEEA的重大意义。向书坚介绍了包含环境账户的国民经济核算矩阵(NAMEA),并将其与SEEA进行比较,提出了完善NAMEA的思路。许宪春、刘红艳、陈杏根、李静江等对SEEA的基本框架、估价方法、实施途径和数据保障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2)我国绿色GDP(EDP)核算理论问题探索。

首先是EDP核算理论问题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以杨缅昆在《统计研究》上发表的一系列文章及其相关争论最为引人注目。杨缅昆对一些学者将环保部门创造的增加值从GDP中剔除出去的主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商榷,并对研究绿色GDP时缺乏理论支持,对只是热衷于开“菜单”调整GDP的做法不大满意_15I,对环境退化核算提出了理论模型。杨缅昆、刘树和许秋起、杨灿还就EDP核算中资源价值是否进入产品、资源价值应否计算中间消耗、资源价值在EDP核算中如何处理等问题进行了针锋相对的讨论。廖明球区分了GDP绿化和绿色GDP,认为计算绿色GDP就是在GDP基础上扣除非生产经济资产的耗减和非生产自然资产的降级。其次是关于我国绿色GDP核算框架构建的研究。张东光构建了我国环境一经济一体化核算框架.建立了包含环境因素的生产账户。钟兆修分析了城市绿色GDP的两种核算模式(封闭式和开放式),开创性探讨了开放式绿色GDP核算问题。

周景博认为中国对SEEA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水平都有待提高,对SEEA实施步骤及其在中国实现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㈣。雷明在SEEA通用框架基础上.围绕中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特征.结合国内有关研究,提出了中国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CSEEA)框架。

(3)环境经济核算方法与实现途径的研究。

环境经济核算主要思路有:体现“压力一影响一反应”框架的环境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立足资源存量及其动态变化描述的自然资源账户、投入产出模式下的环境经济实物核算、以EDP估算为中心的环境经济核算体系和着眼环境保护活动的实物和货币核算。这些核算思路在实践中各有难点.需要经济学家、统计学家、环境、生态学者的共同努力。在绿色GDP核算中主要涉及到自然资源耗减价值和环境降级损失的估算问题。

王永瑜就目前理论界争论较多的资源耗减价值的归属问题进行了考察和澄清,并建立了资源耗减价格模型。谢诗芬在绿色GDP核算中应遵循公允价值计量原则,提出公允价值计量是绿色GDP和环境会计核算中最重要的计量方法。此外,一些学者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方法进行了探讨。

(4)基于森林的绿色GDP核算的研究

李忠魁等对北京市森林资源价值进行了估算,结果认为北京市森林资源总价值为2313.37亿元。其中林地价值20.8亿元.林木及产出价值159.16亿元.环境服务价值2l19.88亿元,社会效益价值13.53亿元[191。姜恩来等对海南省森林资源价值进行了评价,结论为海南省森林资源的存量价值为325.90亿元。此外,杜丽娟等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森林资源价值进行了核算;牛继宗等对山东省森林资源价值进行了估算;沈炜等对黑龙江省友好林业局森林价值进行了核算。聂华对森林资源价值纳入国民经济核算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较深人的探讨。曹克瑜提出了将森林资源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思路、数据来源及实现途径,特别指出其实现途径可有两种:纳入GDP核算和纳入资产负债核算。张颖综合借鉴了已取得的成果,计算出了我国2002年基于森林的绿色GDP数值。

2.我国生态环境经济核算实践情况

我国学者对环境经济核算的实践研究不断深入,至今已开展了北京、山东、黑龙江、山西、海南、重庆以及其他区域性的实践研究。如张军涛估算了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损失价值.结果达29.6l亿元:王舒曼估算了江苏省大气资源的价值,并以此对GDP进行修正;王德发试算了上海工业绿色增加值:段志刚等编制了北京市社会核算矩阵。现以重庆的工业污染核算、张掖环境经济核算、宁夏基于环境的投入产出核算和海南森林资源核算为代表予以介绍。

(1)重庆市基于工业污染的绿色GDP核算。

秦瑶、陆昕的研究成果展示了重庆市工业污染环境核算实践[201。他们采用治污成本作为环境降级成本核算基于工业污染的绿色GDP,基本思路是:以工业污染的实物量核算为基础,通过环保支出调查确定工业“三废”治理成本。一方面就当年实际处理的工业“三废”核算实际降级成本,另一方面就未处理量核算虚拟降级成本,进而根据环境降级成本GDP进行调整。重庆市基于工业污染的绿色GDP核算为老工业基地的工业环保核算提供了一种从污染物治理视角出发的核算思路。

(2)宁夏地区绿色投入产出核算。

雷明、胡宜朝应用绿色投入产出核算技术,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背景,编制出了宁夏地区1992年和1997年绿色投入产出表l2l_。该表的结构框架中包含8个能源产业部门及35个其他非能源产业部门共43个传统产业部门、3种能源(煤炭资源、石油资源和天然气资源)使用和3种污染物(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排放、3个资源恢复部门和3个污染治理部门。结果发现,1992年宁夏煤、石油、天然气资源动用量分别为当年资源生产量的1.86倍、3.05倍、1.91倍。并得出1992年和1997年三种能源完全消耗系数、资源恢复贡献、三种污染物直接排放(产生)量和完全排放(产生)量前15个行业排名。

(3)张掖市环境经济综合核算。

陈东景在其博士论文中以联合国SEEA理论为指导,以我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干流中游的张掖市为研究区域.从而将环境经济综合核算理论首次应用于我国内陆河流域。该成果建立了张掖市2000年的以水资源核算和环境污染核算为重点的环境经济综合核算账户,并构建了环境经济综合模型。结果发现:2000年张掖市环境保护的总支出额为4682.5万元,主要发生在“三废”治理上:经过环境调整的净国内生产总值(EDP)为50.87亿元,比传统净国内生产总值(NDP)减少了8.43%;该市煤炭、水资源、土壤侵蚀和环境污染的环境总成本为4.681亿元,其中水资源过度使用的成本为1.9793亿元,煤炭的枯竭成本为1.3356亿元,环境维护成本为0.7379亿元。

(4)海南省森林资源与经济的综合核算。

海南省地处热带.森林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中国林科院、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组织对海南省森林资源进行了全面核算。核算内容包括森林资源实物量核算、热带森林资源价格研究、森林资源价值量核算以及森林资源纳入国民经济核算。项目编制出了1995—2000年海南森林资源实物量变动核算表、海南森林资源价值型核算表、海南绿色GDP森林核算表、资产负债森林表和国家财富森林表。

3.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综观国内已有的研究成果不难发现,生态环境的经济核算研究已引起理论界和实践界的高度关注,其理论和方法也在日趋完善.但环境经济核算作为一个前沿和富有生命力的课题,还有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研究。

(1)资源与环境价值理论有待完善。

目前环境估价理论尚没有统一,价值来源、价值确定方法、价值模型没有规范且争论较大。资源价值的实质还不明确.这成为实施生态环境经济核算的一大障碍。

(2)生态环境的会计、专业统计与环境经济核算的协调统一研究有待加强。

目前微观环境会计、中观环境统计与宏观绿色GDP核算存在各自为政、各行其是、互不衔接的现象:①核算口径各异:②会计核算不能满足专业统计要求,而专业统计覆盖面不全,使绿色GDP核算资料来源存在较大缺口;③核算方法不配套。因此,应加强环境会计、环境统计和绿色GDP核算协调性研究,建立基于信息技术的环境会计、统计、绿色GDP核算一体化的整合体系。

环境与经济发展论文范文12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循环经济的新视角,即广义循环经济学与新循环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及其研究对象,并将此思想运用到区域创新和区域规划中,以期对该理论的未来发展提供借鉴。

在新循环经济学中,有学者提出发达国家正在实施的循环经济(即后工业经济)是知识经济的第一阶段。笔者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高技术的污染远比传统意义上的污染复杂,在生产、消费和消费后废弃等阶段都对环境产生影响;第三产业也会产生一定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因此,应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型知识经济是循环经济的最高阶段。

广义循环经济学概念的再认识

空间结构是广义循环经济学与新循环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新循环经济学的核心是5R原则(包括再思考、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再修复),强调区域协调发展原则和生态工业园的建设。广义循环经济学也重视生态工业园的建设。但总体上看,二者对空间结构较少涉及。主流经济学忽视空间结构研究的缺陷已经为学者们所认识,因此,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新模式,广义循环经济学与新循环经济学必须将空间结构作为重要研究内容,以研究空间结构为核心的地理学应该是广义循环经济学与新循环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之一,建立和发展循环经济地理学将是地理学和循环经济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但这一点还没有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循环经济地理学可分为通论循环经济地理学、区域循环经济地理学、部门循环经济地理学(包括农业循环经济地理学、工业循环经济地理学、第三产业循环经济地理学等)和公司(企业)循环经济地理学。

有学者认为,广义循环经济有其特定的内涵,不是一个包罗万象的“筐”,凡有产业联系的都要往里“装”。例如,电-高耗能产业耦合、资源的深加工等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自发进行的产业活动,不存在上游废物变成下游原料的关系,不应是循环经济。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理由如下:尽管目前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依靠政策来推动,但循环经济与市场经济在根本上具有一致性,市场经济是建立循环经济的基础,因此,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自发进行的产业活动排除在循环经济之外是不合理的。在一定的制度和技术条件下,废物如废钢铁就是资源,二者并没有本质的区别,电-高耗能产业耦合、资源的深加工与垃圾发电-高耗能产业、废物如废钢铁的深加工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因此,不能因为不存在上游废物变成下游原料的关系,就认为不是循环经济。狭义的循环经济更多地关注生态效益,忽视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难以实现的。如电-高耗能产业耦合和资源深加工尽管不存在上游废物变成下游原料的关系,没有形成完整的循环经济链,但只要遵循5R原则,就是循环经济链的一部分,可以通过区域分工,共同建立完整的循环经济链,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广义循环经济学比目前广义循环经济学的内涵更丰富。

广义循环经济学与新循环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

新循环经济学的主要创新在于提出新循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与自然生态三个大系统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增加了再思考与再修复的新理念,把原3R的理念进行了延伸与拓展,强调和谐社会的形成(包括区域协调发展原则和消除贫困原则)、知识经济与循环经济的融合、循环经济方程、新循环经济国民经济统计指标体系是新循环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循环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广义循环经济学的主要创新在于强调广义循环经济包括经济、自然环境及社会三个方面的相互作用及相互衔接,涵盖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三个方面,追求三个系统之间达到一种理想的优化组合状态。广义循环经济理论不仅关注工业系统、社会系统内部循环经济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更重要的是把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因素纳入循环经济理论体系,构建完全意义、具有广泛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的循环经济理论体系。并探讨了广义循环经济的生态学基础与模式转换、广义循环经济的经济学基础与经济学范式的转换、广义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和社会运行机制与社会治理,推进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从以上分析可知,二者的主要共同点在于强调社会系统、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构成的复杂巨系统是循环经济的研究对象,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是循环经济的目标,3R原则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原则,与狭义循环经济相比更强调社会效益以及生态经济系统与社会系统的协调发展,是在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学思想指导下对循环经济理论的创新。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研究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对循环经济原则认识的深度不同,对科学技术系统重要性认识的不同。但从学科视角看,二者的研究对象和目标是一致的,本质上是一致的,都属于可持续发展学。

新循环经济学和广义循环经济学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不能仅以经济效益为目标,也要追求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要研究社会经济系统、科学技术系统、自然生态系统三大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但重点应是其中的子系统即经济系统,否则,新循环经济学和广义循环经济学就等同于循环型可持续发展学,也就是说目前的新循环经济学和广义循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太过宽泛。广义循环经济学和新循环经济学的发展方向应是在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学思想指导下,根据5R原则和三循环理论(良性自然循环、良性经济循环和良性社会-经济-自然复合循环)等对传统线形经济学进行改造,以循环型市场经济为基础,并将空间结构作为重要研究内容,是更新和更广义的循环经济学,可称为循环型可持续发展经济学。

循环经济与区域创新

区域创新网络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各个行为主体(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地方政府等组织及其个人)在交互作用与协同创新过程中,彼此建立起各种相对稳定的、能够促进创新的、正式或非正式的关系总和,结点主要包括企业、大学或研究机构、政府等公共组织机构、中介服务组织以及区域金融机构等。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循环经济必然是区域创新的理论基础之一,区域创新网络将转型为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其中的企业将变成循环型企业,既包括传统企业的循环经济改造,也包括资源再生企业和生态恢复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要研究循环经济技术,并通过教育、培训以及成果转化等方式,有效地促进循环经济知识、信息、技术等的扩散或市场价值的实现。循环经济信息服务中介组织、循环经济社区协调中介组织、双轨制回收中介组织和民间环保社团成为循环型中介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应积极营造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创新环境,如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制度,促进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的形成与发展。区域金融机构要支持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以上各循环型结点之间的物质(含“废物”)联系和循环经济知识、技术、信息、人才等的联系成为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中的重要关系链条。由于我国的循环经济制度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目前应充分发挥政府在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中的重要作用。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的基本特征除包括传统的动态性、系统性、非中心化和本地化外,还应包括遵循5R原则和公平性,以实现可持续的区域创新。

根据循环经济理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将是区域循环型创新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吸引人才,优质的自然资源有利于循环型产品的生产),传统的社会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社会服务环境和基础设施必须根据循环经济理论进行创新,如加强企业之间相互利用“废物”的运输通道和“废物”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制定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和制度,倡导循环经济文化。

根据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上理论必须在循环经济理论指导下进行创新,才能成为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的理论基石。规模循环经济理论要求既考虑经济成本也考虑社会成本和生态成本,既考虑经济效益也考虑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范围循环经济理论要求在由动脉产业和静脉产业构成的循环经济产业内进行专业化分工与合作。循环经济交易成本理论要求传统交易成本“绿色化”,包括“废物”信息成本、绿色市场信息成本、循环经济技术信息成本、谈判成本、监督管理成本等。环形网络创新理论要求由线性创新模式或非线性创新模式转变为由环形创新模式与传统网络创新模式融合创新形成的新模式。区域循环经济竞争优势理论要求重视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要素、绿色市场条件、基于产业生态联系的相关与支撑条件等的作用,既考虑经济优势也考虑生态优势和社会优势。

循环经济与区域规划

新的区域资源观。一方面,在传统的区域资源观中,区域资源包括自然物质资源、知识、信息和制度等无形资源,但在循环经济背景下,许多“废物”成为资源,如垃圾发电。另一方面,传统的认为知识和信息资源等无形要素逐渐取代自然物质资源而成为决定区域发展关键因素的观点的合理性在于强调了知识经济的影响,但忽略了自然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的稀缺性在逐渐加大的事实。

新的区域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已成为指导区域发展的主流发展观,但在传统的线形经济模式下,有很大的局限性,循环经济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因此,基于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观将是指导区域发展的理想发展观。

新的区域市场观。在循环经济背景下,绿色市场将逐渐取代传统市场,同时,由于循环经济制度在我国还没有建立起来,必须加强政府的作用,政府调控与市场导向共同促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

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将成为区域规划的新理念,区域循环经济理论将成为指导区域规划的新理论,区域规划要遵循5R原则,重视社会公平(如区域协调与区际协调)和生态恢复,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标。

区域循环经济研究方法即物质流分析方法、生态效率方法、情景分析法、循环经济系统论方法、循环经济信息论方法和循环经济控制论方法等将进一步丰富区域规划的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