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精细化学论文

精细化学论文

时间:2022-11-22 16:46:43

精细化学论文

精细化学论文范文1

上述问题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预算编制不细的问题,也有预算执行不力的问题。部分项目经费缺乏使用细则,随意性开支过大;也有一些项目经费的管理办法或细则得不到有效落实,致使已经制定好的预算成了一纸空文。

二、实施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具体做法

(一)再造财务制度及工作流程

学校财务虽然有很多制度,但不够细,难于实施,也没有相应明确的工作流程。为了使财务制度容易实施,对学校财务制度进行重新再造,主要是制订实施细则及明确工作流程。每条制度都配工作流程,有的制度配一个工作流程,有的制度配多个工作流程。

(二)建立100个经济控制点

根据学校经济业务和管理的特点,将学校的费用支出分成人员支出、日常公用支出、项目支出和其他支出四大经济控制点,每一大类经济控制点又分成若干小项的经济控制点,共建立100个经济控制点。这100个经济控制点落实到学校各主管副校长及其管辖各部门上,也就是说学校每一个主管副校长及各部门均按这100个经济控制点来进行控制费用开支。

(三)实行部门预算

实行部门预算,主要是为了将100个经济控制点落实到每一个部门,让每一个部门负责人参与学校的财务管理,充分发挥其当家做主的主人翁精神,使学校财务管理公开化、民主化,树立节约意识。主要做法是将100个经济控制点列入预算中,采用零基预算编制方法,各部门根据学年度本部门工作计划等情况,预计本学年度可能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进行编制。编好后上交财务部,由财务部汇总,财务部根据学校资金情况、费用支出的轻重缓急,提出预算建议方案,然后召开预算编制说明会议,各部门根据本部门编制的预算和预算建议方案对各项费用支出进行辩论说明。学校领导听取辩论说明后再根据学校收入情况平衡各部门预算,交教代会通过后下达预算指标。财务部按部门预算严格控制支出,无预算、超预算不开支。

(四)成立预算委员会

成立预算委员会,主要是强化我校民主理财、财务公开和财务决策参谋,更好地实施财务精细化管理。预算委员会主要负责学校预算的审议和修改。学校部门多,每个部门都按100个经济控制点来编制预算并以此控制支出,财务人员由于没有参与其业务开展,难免无法全面了解其支出的必要性和合理性,通过预算委员会来审议,可以充分发挥预算的监督作用,使预算编制更合理、更科学。预算委员会由学校领导、中层干部代表和教职工代表组成。预算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审议预算。年度预算至少每年召开一次,月份预算每月召开一次。

(五)建立财务支出预警控制系统

为了更好地落实部门预算,使各部门做到支出心中有数,防止超支,建立财务支出预警控制系统。财务支出预警控制系统主要包括,一是制定《部门预算实施办法》,对预算内支出、预算外支出和超预算支出的执行做出了规定,特别是对超预算支出进行严格控制,要求超预算的支出由部门填写《追加预算审批表》,交财务部汇总,由校长会议研究批准后方可执行;二是制定《控制点财务控制和分析制度》,对部门的各项支出编制《部门支出预警分析表》,按月发送给各部门负责人及其主管副校长,使各部门负责人及其主管副校长对支出进行有效控制。

三、实施财务精细化管理取得的效果

(一)学校财务管理流程化和科学化

通过再造财务制度及工作流程,实施财务精细化管理,扫除了财务管理盲区,并将财务制度及工作流程上墙张贴和挂网供教职工学习,使每一个教职工都清楚报账的流程,任何财务人员在财务的任何岗位都明白该岗位的工作方法及流程,使得财务管理清晰化和科学化。

(二)预算编制和控制更加精细化

将学校收支大项目,通过预算分解细化指标,并落实到学校各主管副校长及其管辖各部门上,通过明细的预算编制和执行的控制点,使预算编制和控制更加精细化,更具操作性。

(三)预算编制和支出更加合理化、科学化,费用开支降低效果明显

实行部门预算,不仅让部门负责人参与学校的财务管理,树立节约意识,同时也使预算编制和支出更加合理化、科学化,通过层层控制预算,费用开支浪费现象大大降低,有效降低成本。

(四)财务管理更加民主化、公开化

学校成立了预算委员会,预算委员会成员参与学校财务管理,对民主理财、财务公开和财务决策起到参谋作用,使财务管理更加民主化、公开化。

(五)大大加强了学校财务风险控制

精细化学论文范文2

1、重要性

预算管理精细化有助于推动事业单位内部的科学化管理实施,促使事业单位财政分配公开透明,各岗位人员权责明确,科学、公正的决策机制,完善单位内部管理,促使社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科学化精细化财务预算管理体制,促进公众对事业单位的监督意识增强,建立官员问责约束机制,形成事业单位市场化运作管理模式,推动单位健康可持续发展。

2、必要性

预算管理精细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预算管理体系的科学化、精细化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事业单位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财务预算管理效率的提升。同时,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定位于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的社会目标。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建立健全财务预算管理体系,从预算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角度着手推动,更能发挥预算精细化所带来的社会效益,从长期来看,科学化、精细化的预算管理也是财政管理高效的内在要求。

二、对全面预算管理精细化的认识

1、全员、全面、全过程

全面预算管理是以单位年度业务计划为基础进行编制的,单位要求各部门各岗位结合岗位职能编制年度工作计划、结合工作计划编制岗位的业务预算编制,最后结合各部门预算编制汇总得到单位的年度预算计划。一方面,这种自下而上、全员覆盖的预算编制办法,使全员参与到各岗位预算编制过程,从而对本岗位的职能定位、工作计划和工作经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同时,也使得单位的预算编制符合实际业务开展的需要,有利于预算执行力度的提高。另一方面,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要求预算编制需要考虑单位全部业务计划,考核各业务量和财务数据的合理性,在进行预算编制的同时,充分分析和完善各部门的预算编制科学性、合理性,必要时编制不同的预算数据供领导决策。

2、数据精准,符合实际需求

预算编制的每一个数据应力求精准,减少预算编制与执行的偏差,预算编制时的数据得到要有充分的市场预算分析,包括业务量、市场单价、市场走势预测等因素的考量;通过多种预算编制方法得到数据,尽量避免单一方法或历史经验来评估预算。确保预算数据尽可能准确,设立预算编制误差率控制在5%以内。

3、管理科学化、方式精细化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科目设置细化,实现会计科目与预算科目的无缝对接;这种预算科目设计方式有利于预算编制执行过程的监督和考核,预算执行的可追溯性强,从科目细化上保障了预算编制执行效率。预算模板中应着重增加对重点项目成本费用的专门预算,加强预算管理与业务的紧密性,细化预算管理方式,为预算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奠定基础。同时,预算编制的科目细化与各岗位人员的绩效与预算执行情况挂钩,使得预算管理的责任细化到每一个员工身上,强化预算执行落实到实处。

三、编制精细化科学化预算的思路

1、财务工作理念的转变

随着事业单位财务改革的不断深入,财务预算管理理念也发生了较大的转变。行政事业单位要树立依法理财的法制观念,在单位中制定科学的预算管理、会计核算、资金流出和项目审计的管理制度,形成一套完整、科学、精细化的管理制度,使得财务管理工作能够有章可循。提高事业单位服务意识,加大对创新项目资金的投入和扶持,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改善社会生活环境,提高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效率。

2、预算管理制度日趋完善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其所涉及的各部门预算计划统一纳入到预算编制计划中,在编制预算过程中,需要细化预算所涉及的各个项目,科学合理地进行安排。对于业务部门的预算经费,对各项目的开支设定限额标准,同时规范经费申请的审批标准流程,超过部门预算的款项,通常情况下不给予拨款。项目经费集中支付,便于日常业务往来收支的统一管理,细化项目资金拨款及支付程序,规范日常预算执行过程,逐步建立起更加科学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

3、不断提升财务监督能力

预算管理精细化工作需要各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建立监督约束机制,有助于预算管理人员管控各职能部门的财务收支情况。采购部门实施集中采购管理模式,促进物资采购过程的透明化、公开化;资产管理部门建立动态的管理制度,完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资料,保障资产数据真实性和可靠性。为了充分发挥财务预算管理的监督职能,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和控制,还需对企业的人员、资金、车辆等物资进行统一的编排和管理,加强对各项财务工作细节做到精细化;同时,还可以加强企业ERP系统的应用程度,促进预算管理精细化信息化。

四、提高预算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具体措施

1、深化内部控制,推动预算管理精细化

精细化预算管理制度是行政事业单位降本增效、完善内部成本考核机制、建立成本费用与业务绩效结合的有效衔接。探索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的方法,为单位预算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提高更加详实、准确、全面的基础信息。事业单位应充分重视内部控制与预算管理工作的结合,加强对收支情况的动态管理,部门预算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单位的财务经营情况,也涉及到各岗位人员的工作开展情况,结合内控制度实施预算管理,可以有效节约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推动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执行力度,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预算支出制定定额标准,加强预算执行力

对于预算编制的精细化标准,需要每一个项目的资金支出都严格审核。财务预算部门需要制定会议费、办公耗材费、培训费等费用支出定额标准及要求,建立一套强有力的标准化规范化的费用标准管理体系,进而强化预算执行力。建立预算执行岗位责任制,用制度约束岗位预算的执行落实;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对预算执行的监督职能,保证预算能够顺利实施。另外,预算管理可以借助现代化信息化手段,建立健全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预算执行信息的实时反馈,在出现偏差时及时解决,降低资金使用风险,提高预算执行力度,严格管理和控制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外资金。

3、项目经费精细化,强化预算监督

在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项目经费管理中,需要建立完善的、科学的管理制度,确保项目经费精细化管理。在项目经费政策制定之后,需要结合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业务情况,具体落实项目精细化,保证项目经费管理度落实到项目执行中的各个环节。加强预算监督,保证预算的严肃性。财政部门、审计监察部门应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采购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要求事业单位进行整改,以达到预算管理的目标。事业单位的采购预算在未得到审批之前,严格禁止事业单位提前采购,否则不予报销。因此,只有建立起科学、精细化的预算管理监督机制才能保证预算管理的顺利执行。

4、推进预算绩效考核评价工作

要进行预算管理精细化,还需要优化预算管理绩效考核工作流程,通过制定标准化的工作规范和流程,将预算评价结果有效地应用于组织绩效考核环境,通过对预算执行结果的考核来评价预算执行效果,同时,便于掌握和了解后续业务开展所需的资金支持。预算绩效考核工作有利于岗位职责的细化和明确,加强财务成本费用与业务工作的挂钩,缩小预算编制与实际发生的费用之间的差距,从而加强对成本收支的管控。健全资产管理制度,编制资金优化预算方案,配合组织落实好资源优化配置审核工作,避免发生资金浪费、流失等现象。

5、加强工作人员预算管理意识,拓展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思路

预算的编制与执行工作需要行政事业单位全员共同参与和完成,预算执行效果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因此,加强财务干部队伍的建设,推进全体员工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和理解,尽可能多地创造机会和条件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学习预算管理培训,提高管理者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实施预算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应该有专业素质较强的财务人才来做好相关工作,加强预算管理者的职业责任心,确保预算管理目标与组织战略目标一致性。部门间人员预算工作的交流沟通和实践操作能力,学习和借鉴其他单位的成功经验,不断提升财务工作人员素质。

五、结语

精细化学论文范文3

将精细化管理理念引入专业教师人文素质培养中来,抓住关键,制定细致完善的培养体系,对整个培养工作实施过程管理做精和细节管理,这是提高教师人文素质培养质量和效率必然要求。精细化管理理念引入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培养体系的创新性教师的人文素质培养与企业产品生产有本质的区别。企业生产的产品是精确度越高越好,但是教师是具有自我意识的人,有不同的个性特点。因此,在引入精细化管理理念时,应与医学专业教师特点相结合、与人文素质培养规律相结合进行拓展创新,把握教师多样化、个性化等特征,处理好培养的“标准化”和“个性化”的关系,这才能满足人才培养精细化的要求。精细化管理理念下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培养的内涵精细化理念下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的培养是指围绕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精心的态度、精准的目标、精细的过程、精当的评价、严格的执行,实现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培养的结果精品和效益最大化。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培养的精细化强调工作态度、执行过程和结果都要“精”、“细”、“化”。“精”,即教师人文素质培养要抓住关键、重点突出、精确地开展工作。在教师人文素质培养目标的确定、计划的制定、工作的分解等都要精当、精妙。“细”,即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培养既要重点突出,又要全面细致,要根据人文素质培养规律进行构建、环节要全、过程要精细、管理要注重细节。“化”,即将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培养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并逐渐成为自觉行为。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的培养要“固化于制”,要使人文素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精细化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培养体系的构成与特征

1.精细化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培养体系的构成根据医学专业教师职业和专业需求,结合医学院校实际情况,构建精细化的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培养体系。如图1所示体系的核心是把握精细化的培养过程,将培养目标与现实需求通过培养体系有效地衔接起来。2.精细化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培养体系的特征教师人文素质培养体系的精细化即体现了精细化管理的基本特征,又有自身特点。一是,系统化、细节化与持续改进。医学专业教师的人文素质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全面把握,统筹协调,整体实施。同时注意对各系统精细化的设计与控制,关注培养过程的每个细节,把工作做实做细,以精益求精的态度,通过评价反馈,不断改进措施,优化流程。二是,数据化、标准化与尊重个性。有别于粗放型管理的模糊标准,精细化培养强调培养目标与培养措施各环节工作都要有标准,并且标准要实现数据化与精确性。但在标准化的同时专业教师人文素质的培养要尊重个性,即关注医学专业教师的特点,量身定制培养方案,促进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的提高。三是,信息化、流程化与追求效率。将信息技术手段应用到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培养中来,促进教育管理的自动化;根据人文素质的知识、精神、能力的养成规律设计培养流程,有效提高教师人文素质培养的质量和管理的效率。

精细化理念下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培养体系的构建

医学专业教师的人文素质培养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运用精细化管理思想构建其培养体系应从以下方面进行。确立精细化的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培养目标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的培养要取得良好效果,就首先要对其培养目标进行精细化分析。对医学专业教师而言,其人文素质具有区别于其他行业的内涵和特点。医学专业教师的人文素质是以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尤其是医学人文知识、相关教育理论与方法为基础,经教育、人文环境浸染、个体的教育实践与体认所内化而形成的稳定的知识、能力、人格、气质、修养等内在品质,是适应医学教育教学活动必备的要素。医学专业教师的人文素质是人文素质在教育、医学领域的具体体现,其结构与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目标框架相通,与医学生人文精神实践相应。医学专业教师的人文素质培养目标就是要实现其人文素质各要素的良好发展,最终提高医学专业教师的人文素质。目标系体系中人文知识是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的基础和前提,人文精神是核心和最终目标,人文教育力是其人文素质的外在表现和价值体现。构建精细化的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培养模式培养模式指为实现培养目标的整个培养活动的组织方式。精细化的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培养模式和教师人文素质形成过程可以用图3表示,这体现了教师人文素质的形成特点及各要素关系,蕴含着精细化理念。图3:精细化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培养模式与形成过程精细化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培养模式包括四个途径:一是,讲座培训。拓展专业教师人文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主要通过人文知识专题讲座、校内外培训等方式进行。尤其注意讲座培训与医学相结合,挖掘医学专业中的人文资源,走专业与人文相结合渗透之路。二是,实践体验。人文精神的涵养关键在内化。实践体验促进人文知识向精神的内化。对于医学专业教师而言,要充分利用教学、临床实践,有意识地在实践中亲身感受和体验人文精神,利于牢固人文精神和提高人文化的教育力。三是,环境浸染。教师的人文素质在很大程度上要靠养成。开展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人文氛围,这可以潜移默化地对医学专业教师进行人文熏陶和熔炼。四是,自我教育。张祥云认为:人文精神的建构具有不可替代性、不可转让性;人文理论具有隐喻性;人文道理具有体认性[9]。人文素质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只有充分调动个体主观能动性,通过自我培养,才能有效提高专业教师的人文素质。总之,通过以上途径促进教师对人文知识的知晓,进而领悟、内化为自身人格、气质、修养,升化为人文精神,外化为人文教育力。四个途径相互补充,“四位一体”,促进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的提高。构建精细化的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培养的内容体系根据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的培养目标,其培养的内容主要包括:基础人文知识,如:历史、文学、哲学、宗教、道德、法律、艺术、传统文化等知识。尤其要加强哲学、美学知识、传统文化知识的培养。医学人文知识,如:医学史、医学哲学、医学辨证法、社会医学、医学伦理、医患沟通、医学美学、医学法学、卫生管理等知识,这些医学人文知识中蕴含丰富的医学人文精神,是医学专业教师要重点掌握的。教育学知识,如:教育理论、教育方法、教育心理学等,它们蕴含了丰富的人文精神与技能。构建精细化的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培养的方法体系医学专业教师的人文素质培养不仅仅是外在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内在精神的塑造,因此应充分调动医学专业教师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学思结合”、“体悟结合”,促进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的提高。根据人文素质培养特点,结合学校的具体状况,改革教师人文素质培养的方法,将人文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精神塑造相结合。具体方法有:理论学习法。医学专业教师主要通过理论学习来提高其人文知识和教育理论水平。具体通过参加人文专题讲座及培训班、外出学习及参会等方式,加强其医学人文、教育理论方法、医患沟通、医学伦理学等知识的学习。讨论启悟法。组织各类教师进行人文专题讨论,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改革、师德师风、教学方法、医患关系、医患权利义务等专题讨论,通过讨论中多方思想的碰撞,促进医学专业教师对人文素质的领悟。参与体验法。加强教师的人文实践,一方面,组织专业教师定期到临床见习、参与临床活动,切身体验医学为人的本质。另一方面,加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人文精神的意识和行为,用人文思想来理解、运用教材,用人文方法进行教研活动,以人文情怀对待学生。通过这样的参与与体验,将人文知识逐渐内化形成教师的人文素质,又外化成高超的人文化教育能力。构建精细化的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培养的校园环境体系良好的环境对教师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只有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形成了人文传统,才会有深邃的人文精神,校园才会成为教师提高人文素质的殿堂。营造医学院校浓厚的人文环境氛围具体从三方面入手:一是,打造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在建设硬环境时,突出人文特色,在校园景观建设中增加文化品位和艺术含量,营造学校高雅的文化环境。二是,营造校园精神文化环境。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人文讲座、学术交流,营造校园人文氛围;树立优良的学风、教风、医风和校风,尤其要积极建设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治学、与时俱进的优良教风,以具有浓郁人文精神的校园文化提示、激励、感染教师。三是,完善校园制度文化环境。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医学院校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教师工作和学习制度;大力开展学术道德、医德、师德教育,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总之,这三种人文环境相互影响,共同显现医学院校校园环境的个性与品质,构成富有独特文化内涵的人文氛围。

构建精细化的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培养的保障体系(1)加强领导,健全机构,为医学专业教师的人文素质培养提供组织保障。各级领导、管理人员和教师都要坚持人文素质教育理念,医学院校要设立专门的教师人文素质培养管理机构,健全其管理体制,将教师的人文素质考核纳入教师业绩考核指标和晋升职称的条件,保证教师的人文素质培养落到实处。同时,实施医学专业教师的人文素质培养应摒弃“人治”,以制度化来强化、规范教师的人文素质培养。(2)充分发挥优秀老教师传、帮、带的作用,为医学专业教师的人文素质培养提供人力保障。充分发挥医学院校热爱教育事业、学识渊博、具有高尚人文精神的老教师的优势,发挥他们传、帮、带和榜样的作用,例如,加大对他们高尚人文精神的宣传力度,鼓励老教师不仅给中青年教师传授学术思想,还要对他们进行人文精神影响。通过这些形式,使优秀老教师在教师的人文素质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3)加强人文研究,为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培养提供理论支持。教师人文素质的有关研究可以为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培养提供理论支持和保障。这方面的研究包括:教师人文素质培养、医学与人文、教师教育理论、教育方法改革等学术研究。当前,特别要研究在新医学模式和高等教育改革背景下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培养的内涵、目标、要求,以及加强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培养的途径、方法等。通过研究,把握医学院校专业教师人文素质培养规律,突出其个性特点,逐步形成具有医学院校特色的专业教师人文素质培养理论体系,为教育实践的开展提供理论指导。构建精细化的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培养的评价体系教育评价是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质量保障的重要环节,是人文素质培养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它对人文素质的培养有重要的反馈调节作用。构建精细化的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培养评价体系主要从四方面着手:一是,评价主体。应建立包括行政管理人员、教学督导人员、各类教师、校外相关机构人员、学生等成员组成的专门的评价机构。同时对成员的工作职责、标准进行精细化管理和指导,强化评价的科学化。二是,评价客体。包括专业教师人文素质培养工作状况和教育结果即医学专业教师个人的人文素质两方面的评价。强调评价的全面性、动态性。三是,评价内容。评价内容要全面与重点结合。一方面,包括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培养体系各要素建立情况,对每一要素建立的标准、流程、实效等进行细致的分解、量化,实现量化的考评。另一方面,对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从知识、精神、能力三要素制定考核标准进行考评,重点考评人文精神的养成。四是,评价方法。坚持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重点在过程性评价,实现对教师人文素质培养质量的全过程“动态”管理。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实现持续改进的动态循环。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总之,医学院校专业教师人文素质精细化培养体系具有精细化管理理念的共性,也具有自身的特性,其指导思想是不断追求教师人文素质培养质量的精益求精,实现的途径是对人文素质培养的每个细节精心制定标准,同时进行全面“动态”的质量管理和监控,及时改进,促进各系统精确高效、协调运行,不断提高教师人文素质培养的效率和质量,形成教师人文素质培养的长效机制。

作者:王贵勤 陈勤 汤军 曾晓荣 单位:泸州医学院

精细化学论文范文4

关键词:精细合成实验;教学改革;实验技能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1-0044-02

应用化学是介于理学化学和工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专业之间的应用型工科学科,是以化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对化工、材料、医药、信息、生命、环境、能源、地球、空间和核科学等工业生产中与化学有关的问题进行应用基础理论和方法及应用研究为使命的中心学科,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精细化学品生产是化学工业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国际上精细化工在化工比重达85%以上,我国只有50%左右,而我们安徽省比重更低。通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在东部沿海地区已发展起相对集中的精细化工产业群,这也为安徽的精细化工发展提供了机遇。随着化石资源的消耗,对利用生物质生产精细化学品的技术需求日益迫切。因此,开展精细有机合成及其工艺技术的研究,对提高我省乃至我国的高分子材料化学品生产技术水平,减少环境污染和有毒有害物质排放,提高生产中安全水平,降低生产成本,起着决定性作用。国家“十一五”和安徽“861”行动计划都将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优先发展的支撑产业;精细有机合成将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学科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及技术支持。

一、已有的理论实验基础

《精细化工工艺学》是应用化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是承担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一门课程。我们使用的教材是由天津大学唐培堃和冯亚青主编的《精细有机合成化学及工艺学》(第二版)。该课程涉及的教学内容比较多,主要有精细有机合成反应理论、精细有机合成的基元反应以及有机合成设计的主要原则和方法。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是由十三个有机合成单元反应组成,各个单元反应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由于课程内容涉及的较多,其中不但有一定的基础理论,而且也拥有一定的实践知识,基本理论与生产实践互相联系,密不可分。在教学时如果仅仅一味地讲授理论知识或讲授实践知识,将教材上反应的特点与规律一股脑儿地灌输给学生,课堂教学就会变得死板,会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另外,如果执行教学计划时,理论课与实验课间隔时间过长,课程教学无法实现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也会失去。与《精细化工工艺学》课程配套的实验课程是精细有机合成化学实验。该课程作为一门高年级的化学工艺专业和应用化学专业的专业实验必修课,是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实际应用的一个延伸。该课程希望通过具体的与生产实践相关的实验操作培训,来强化并提高学生的有机合成实际能力,同时也能增强对精细化学品的掌握。同时,希望通过该实验课程的训练,使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能力动手能力得到提高,为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继续深造和就业打下基础。然而,目前就《精细化工工艺学》课程而言,除了天津大学和同济大学,我们学校和有很多开设这门课程的高校,由于一些客观条件限制,目前还没有开设相应的实验内容的课程;一些学校尽管开设了这类实验课,然而与《精细化工工艺学》相配套的教学内容还是以传统方式的综合性、验证性实验为主,并且实验项目及相关的实验条件、实验药品、实验仪器都是教材上规定死的,甚至一些实验工艺相对陈旧落后,有时候常常是让学生依照讲义,按部就班地进行,不利于提高学生科研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作为高年级专业实验训练,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安徽省委文件《关于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若干意见》(皖发(2010)9号)曾指出:我们要建立“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校企合作平台和机制,并且广泛吸纳高校科研院所、相关企业作为产学研合作基地、本专科生实习实训基地和研究生联合培养单位,鼓励高校和企业合作共同建设实验室和研发中心,将高等教育不断延伸到企业,并最终融入进社会。为了适应高等教育自身发展和时展的需要,全国各地很多的地方院校纷纷提出应用型和工程型的人才培养目标,黄山学院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和学校发展前景,也将学校定位为地方型应用型本科院校。鉴于以上原因,结合我校建设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宗旨及化学化工学院专业建设特色,面向我校化学工艺专业和应用化学专业开展精细有机合成实验,提高学生对精细有机合成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并且,黄山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实验室和黄山安徽永佳集团及其子公司(黄山永新股份有限公司、黄山市恒(新)远化工有限公司、黄山市华惠精细化工有限公司、黄山市强力化工有限公司、黄山市华兰化工有限公司、黄山市创联洗涤科技有限公司、黄山新力油墨科技有限公司)等在内的一批当地龙头企业研发实验室已基本具备开展此类实验的条件。

二、拟开展的实验内容

实验教学改革的起点是首先要建好相关的实验平台,并设置对应的实验内容。我们拟开展的实验教学改革就是以《精细化工工艺学》课程中的十多个有机合成单元反应理论知识为指导和当地精细化工企业的生产实际为依托,并结合学校专业特点,拟开设出具有实用性和前沿性的实验:实验一: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二醇硫酸钠的制备。实验二: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的合成。实验三:阻燃剂—四溴双酚A的合成。实验四:内酯类香料—香豆素的合成。通过开展这类实验,可以使学生:(1)了解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结构、性能和一般制法;(2)学习增塑剂的基本知识;掌握酯类增塑剂之一DnOP制备的实验方法;(3)学习阻燃剂的基本知识;掌握直接溴代法制备四溴双酚A阻燃剂的制备方法;(4)学习合成香料的基本知识和用Perkin反应制备香豆素的实验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实验热情,普及学生对绿色化学含义的真正理解;弥补我院没有开设精细有机合成实验课程的不足;并能使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实践思维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企业合作,产学研相结合,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实现校企共赢的目的。开展这类精细化学品的合成实验,可以分别设置不同实验条件,使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他们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的能力。

《精细化工工艺学》实验课程课题组的负责人及主要参与人员中硕士博士人数比例占全部成员的70%,既有多年从事大学有机化学实验和精细化学品课程教学工作的教师,又有长期从事精细化学品产品开发工作的企业工程师,他们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多次承担各类的课程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和企业技术研发改造项目,积累了很多教学改革和生产实践经验,并且黄山学院和安徽恒远化工有限公司对这项实验教学改革工作也将给予大力支持,他们承诺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和提供到企业调研和测试等方面的便利,这些条件将能保证本实验课程改革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唐培堃.精细有机合成化学及工艺学[M].第2版.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2]高兴文.《有机合成》课程改革与实践[J].化学试剂,2010,32(2):189-192.

[3]李江胜,李浔,黄朋勉,等.逆合成分析法在精细有机合成工艺学教学中的应用[J].广州化工,2010,38(7):254-255.

[4]张庆,王键,滕俊江.精细化工工艺学课程与实践[J].广东化工,2009,36(6):222-223.

[5]张庆,巩育军,苏秋芳等.地方工科院校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及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广东化工,2006,33(12):108-109.

[6]王巧纯.精细化工专业实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7]潘懋元,车如山.略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J].高等教育研究,2009,30(5):35-38.

[8]徐金明,李长江.《精细化工工艺学》产学研结合教学改革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2,(31):186-186.

[9]周莉,刘波.精细化工设计性实验教学的探索[J].化工高等教育,2008,(5):71-72.

精细化学论文范文5

关键词:消防部队;精细化管理;正规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D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23(C)-0264-01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日本,现在应用于企业的管理中。可以理解为社会分工精细化,服务质量精细化,让有限资源发挥最大效能的过程。去年,公安部提出: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打造一支铁军队伍。今年,公安部消防局把精细化管理试点作为工作要点之一。在落实过程中,中层领导干部发挥着桥梁作用。作为领导干部,首先要理解精细化管理的管理理念,理论依据、基本特征、理论内涵,才能正确地落实精神,服务部队。下面我从自己的理解谈几点想法:

一、认清用精细化管理理念管理消防部队的必要性

科学管理有三个阶段:规范化管理,精细化管理,个性化管理。所以精细化管理是由最基本的规范化管理到个性化管理的过度,是模式管理到科学管理的过度,发挥着桥梁作用。(一)用精细化管理理念管理部队是保护干部成长、实现消防部队安全发展的要求。大小会议都会强调安全,但每年都会有群死群伤、战士自杀、醉驾、车祸等事件发生,严重干扰和影响了部队正常工作开展,损害了公安消防部队的形象。外部大环境的浮躁,多少影响了部队的环境,其根源还是管理教育的问题,管理制度的问题。制度落实不到位,管理理论滞后,管理能力欠缺、管理标准不高、管不过来等。形势要求必须引用先进的管理模式抓当今消防部队建设,狠抓制度落实,逐步扭转部队管理上事故频发的被动局面。(二)用精细化管理理念管理部队是完成消防部队繁重职能任务的保障。消防部队有灭火救灾、抢险救援、建筑审批、反恐处突、社会救援等职责。部队正规化建设是为了更快更好地完成人民赋予我们的社会职责。当前中国情况是各行各业快速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触发火灾的原因越来越复杂,火灾扑救难度越来越大,损失越来越惨重、任务量急剧增加,社会分工决定了部队必须采用精细化的管理方式,设想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制定预案,落实到日常的执勤、训练、工作、生活中,在确保安全稳定的前提下,提高社会效率。(三)精细化管理模式是转变管理观念、提升效能的有效途径。客观上,公安消防部队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作风。部分领导重结果忽视过程,重效益忽视服务。不切实际地制定目标要求,基层同志疲于应付完成任务,疲于应付各种检查和各种考评,无暇精力履行社会职能,社会效益不高。这是公安消防部队长期以来实行粗放式管理,重形式轻内容、重结果轻过程、重机关轻基层的结果。做为领导干部,必须转变观念,放量求质,把“为民服务”由口号转化为行动,在落实上下功夫。真正做到情况到一线发现,问题到一线解决,政绩到一线体现,形象到一线树立。

二、学习精细化管理的理论,形成消防部队管理体系

“成功缘于精细,精细见于数据”,“管理始于流程,效绩起于标准”。所以,推进部队正规化管理要抓精细、抓流程、重数据、重标准。从建立规章制度入手,事实求是制定目标,在落实过程中抓细节,管理由规范化转入精细化。(一)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规范统一的管理标准。统一的管理标准,是实现精细化管理的基础。部队正规化管理最终是人的管理。是围绕人展开的一系列的工作。人如水,规章制度如容器,把人装进容器,就形成纪律。在制定规章制度时,讲细讲实,以每个官兵成长为出发点,找出存在的共性。在监督执法工作中,清楚辖区现状,要依法办事,有章可寻。(二)收集基础数据,制定科学的目标。没有目标,就没有动力,没有比较就没有进步。所以,要正确认识现状,找准目标,围绕火灾形势和队伍管理“两个稳定”的要求,去谋划、安排和落实日常管理训练工作。要清楚每个中队的基础数据,包括每辆车的车况、容量、性能、车上装备、每个战士信息,合理分配作战力量,取得成果最大化。(三)严格制度落实过程,事实求是于结果。有些基层领导在落实工作时常说:不要强调客观因素,我要的是结果,其结果常常不尽人意。完美的结果肯定有一个科学严谨的过程,有一套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指导过程。作为一个练为战的队伍,必须严格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协调好各职能部门,提高组织效益。在监督执法过程中,有很多内部约束机制,在细节上仍需完善,在流程上仍需简化。具体还是从制度入手,充实管理教育内容,改进训练方式方法,技术上求精细,方式上求灵活。本着贯彻注重实效、持续改进的原则,不断总结评估管理程序标准、制度机制的有效性,及时修正完善程序、标准和规则,逐步建立起目标具体化、行为规范化、过程具体化、责任明晰化的管理模式。

三、吸取企业精细化管理的精华,创新部队自己的特色

企业精细化管理要求“五精”,即精华、精品、精髓、精通、精密。消防部队以灭火作战为主,在部队建设上,可以吸取企业管理精华,创造自己“五精”。一个精通,即一个中队的强项,每个官兵都擅长的一项技能;一个精品,在文化生活方面,创造出有本土特色的文艺作品,也可以是某领域一个好的典型;一个精华,管理模式上的精华,在企业精细化管理理论基础上,创造的适合本中队的有效的管理理念;一个精密,作为企业,产品要精密,误差要小,作为部队管理,可以理解为准确,细致,在官兵关系、兵和兵关系上,建立良好的互动。一个精髓,指导部队精神文明建设的主线,可以几代传承的精神力量。

精细化学论文范文6

关键词 高职 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 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课程是高职院校精细化工类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常用精细化学品(表明活性剂、化工助剂、农药等)的性能、品种、原料生产、生产工艺等,是科学性、实用性、综合性的化工专业课程。学生在学习该课程过程中能丰富其相关的有机化学生产知识,掌握从简单化学品或天然化学品(利用苯、脂肪酸、乙醇等)通过化工生产合成出具备一定功能作用(例如去污、抗氧化)的产品的能力,可初步具备化工生产过程设计和工艺控制的能力,综合素质和工程能力也能显著提高。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教学多从反应类型出发,过多专注于反应原理等理论知识,而学生的生产小试及生产过程设计及工艺控制未被重视,从而降低了教学效果,达不到应有的目标——“高技能型专门人才”。我们结合学院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与学生、学院、企业“四位一体”,共同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 合理组织教学内容

高职高专院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实用型、技术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从培养目标出发,立足于学生的自身情况,选取实用性较强、学生易理解的生产过程知识,因此在教学内容选取时并没有集中学习精细化学品生产的主要反应,例如磺化、硝化等复杂的反应机理,而是从不同类别的精细化学品出发,主要有表面活性剂、化工助剂、胶黏剂、农药、医药中间体等,内容包括其作用、目前国内外生产情况分析、生产小试、工艺设计及流程控制,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并且学习内容选取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类比来加强理解和记忆,并能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从“跟着学”转变到“自主学”,从而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2 结合多种教学方法

2.1 启发式教学

在教学活动中,教学主体已渐从教师转变为学生,因此如何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要内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通过丰富多彩的精细化学品产品(例如洗衣粉、化妆品等)展示及学生的产品调研报告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精细化学品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学生有迫切掌握其生产的工艺的愿望,因此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提问、讨论等多种形式启发学生思考力和创新力;引导学生从反应的实质来理解每类反应,加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由理解到记忆,而不是死记硬背;有效融合理论知识和实际生产知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精细化学品生产工艺。

2.2 课堂教学与生产小试相结合

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的课堂教学主要集中在精细化学品的理论知识,这些并不能满足这门课程的教学要求的,也无法保证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在对每种教学过程中均有设计生产小试,例如在表面活性剂单元中,将理论教学与十二烷基本磺酸钠的制备实验结合,这样既保证了教学活动的完整性(理论+操作),又丰富了教学形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3 校外参观与流程设计结合

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教学大纲要求学生需要具有掌握初步的合成和工艺流程设计控制能力,因此我们充分利用校外实训基地“江苏洁丽莱日化有限公司”,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了解产品肥皂的生产工艺,并在教学最后环节设置了同类产品的生产流程设计。在这一教学环节中,首先培养了学生对基本精细化工生产的流程和工艺控制参数的准确把握,锻炼学生能熟练查阅相关精细化学品生产的工艺参数,使得学生能够合理地设计工艺流程;其次,流程设计过程中提倡学生利用AutoCAD等绘图软件绘出流程图,这样可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绘图能力,符合现代工业化生产的要求;最后要求学生将流程设计与企业实习报告结合,提出自己观点。整个教学环节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精细化学品反应理论、生产工艺、参数控制、计算机绘图等多方面能力。

3 综合多种考核方式

针对我院学生情况,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总课时为80 学时,其中理论课60 学时,生产小试10学时,实习报告及流程设计10 学时。在教学考核中,综合考虑三个方面:(1)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主要通过学生的期末考试体现;(2)学生平时课程投入,主要考核学生的出勤率、作业、课堂提问回答情况等;(3)学生的操作水平,主要考核学生小试实验中基本仪器操作能力、实验报告册、实习报告册及课程设计图。所占的比例为6:2:2。多种考核方式结合基本上能反映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掌握,更好地让学生和教师掌握教学效果,能及时通过教改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4 结语

在精细化学品合成工艺课程教学中我们立足于人才培养方案和学生需求,合理组织教学内容,采用启发式、理论知识与生产小试相结合、校外实习与流程设计相结合,综合多种形式考核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面对课程教学改革这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我们将更好地开发“学院、教师、学生、企业”各方面资源和潜力,为我国精细化学品生产培养出更多的技能型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 程毓,张明.关于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思考[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9.3(6):72-73.

[2] 张彩霞,何小陆.《精细有机合成化学及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化工时刊,2009.12.12(23).

[3] 李勇.《精细有机合成》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的运用[J].科技教育,2008(30).

精细化学论文范文7

[关键词] 高校院系办公室 科学化 精细化 管理

高校院系办公室在学校管理中的地位特殊而重要,办公室管理工作水平高低将直接影响整个学校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影响学校行政管理目标的控制和实现。随着高校校院两级管理体制的日趋成熟和完善,如何做好新形势下高校院系办公室工作,应是我们认真思考和探索的一个问题。本文立足于院系办公室本职工作,依据办公室的工作特点和工作职能,尝试把企业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应用到高校院系办公室工作中,以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办公室工作水平。

一、充分认识高校院系办公室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1.高校院系办公室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高校院系办公室管理的全面改革与建设的科学化精细化程度直接关系到高校改革水平与层次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高校改革与发展的成败,因此,在深刻理解高校院系办公室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基础上践行科学的发展观势在必行。

高校院系办公室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并服务于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客观上要求高校院系办公室管理必须实现科学化精细化。全面推进高校院系办公室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符合现代管理的发展趋势。现代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相互促进,不断发展。现代管理理论也认为,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之间不存在本质区别,企业管理中要求的绩效管理、质量管理、目标管理、成本管理、结果控制等,公共管理也适用。高校院系办公室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符合现代管理理论的要求。

2.高校院系办公室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高校院系办公室职能作用的发挥都要通过一件件具体的工作去体现、去落实。做好高校院系办公室工作,必须使企业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理念得到具体应用。科学化精细化是有机的整体,科学化是精细化的前提,精细化是在科学化指导下,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把科学管理要求落实到管理的各个环节,落实到管理人员岗位,体现集约管理、注重效率的要求。具体地讲,科学化管理就是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和掌握院系办公室管理的规律,善于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和信息化手段,建立健全院系办公室管理制度体系,按照有关规章制度的要求规范院系办公室的管理工作,提高管理的时效性。精细化管理就是要按照精确、细致、深入的要求,明确职责分工,优化业务流程,完善岗责体系,加强协调配合,避免大而化之的粗放式管理,抓住院系办公室管理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抓紧、抓细、抓实,不断提高管理效能。

二、高校院系办公室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必须树立现代管理理念

高校院系办公室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要实现办公室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牢固树立现代管理观念。

1.全局观念。办公室工作综合性强,涉及面广,性质繁杂,责任重大。每项工作的成败和效率高低,都直接影响其它工作的正常开展甚至影响到学校全局。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必须及时了解学校和院系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树立全局观念,能站在总揽全局的高度,而不是从局部利益出发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由此保证办公室工作的重心始终与院系整体工作及学校中心工作保持一致,避免舍本逐末,一叶障目。

2.创新观念。办公室管理创新不仅是管理方式的创新,更是管理理念和管理过程的创新。管理理念和管理过程的创新是办公室管理创新的核心。新时期办公室人员要不断吸收和借鉴先进的、符合实际的先进管理经验,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不断总结、完善、提高,做到超前思考,增强工作的计划性和预见性。坚持从时代要求和院系发展需要出发,分析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在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促进院系发展。

3.效率观念。提高办公室管理的效率是办公室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目的,也是整个办公室管理活动的中心。工作效率既反映了办公室资源利用的状况,管理的水平和质量,也是办公室工作人员素质和能力的体现,对办公室的考核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因此,应该牢固树立效率观念,强化办公室管理功能。尤其是在信息社会的今天,更应该牢固树立效率观念,逐渐强化办公室管理功能。

4.服务观念。无论从办公室工作的性质看,还是从办公室工作的职能看,为院系服务、为领导服务、为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是办公室工作的重要职责。服务意识是办公室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所必须具备的,要着力打造办公室高效热情的服务形象,紧紧围绕院系中心工作,服务师生员工,服务领导,严格工作标准,严格规范管理,切实增强办公室工作的前瞻性和主动性。对教师、学生提出的一些有关切身利益的事情应妥善解决,要办得好、办得快。搞好院系办公室的服务工作,对提高一个系的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5.责任观念。这是做好办公室工作的保证。办公室工作头绪多,而且每项工作都很重要,尤其是对全局性的工作更是要思考在前、服务在先,将责任意识融入到工作中来,讲质量、讲效率,积极主动保质保量。办公室工作人员要有强烈的事业心,不断增强使命感,切实负起责任,扎实工作,干事创业。强化责任意识,确保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理念落到实处。

这五个观念是构成现代高校院系办公室管理观念的有机整体,互相联系,互为补充。无论是决策的形成、目标的确立、措施的选择,还是办公室具体工作的组织开展,都应当按照五个观念的要求,进行全面权衡和综合判断。

三、高校院系办公室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基本途径

1.办公室科学化管理的途径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高校改革和发展的核心思想所在。高校院系办公室管理工作“以人为本”,是做好办公室工作的重要原则,在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树立并增强主动服务的观念,不断强化全局意识和创新意识,高度认识和把握对内以办公室工作人员为主体,对外以师生为本的现代人本管理理念。

第二,加强办公室队伍建设。人是办公室管理工作中最活跃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是办公室管理的首要资源。推进办公室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关键在人。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办公室队伍政治、业务和现代管理知识的学习,提高办公室工作人员的思想水平、理论水平、政策水平,培养办公室工作人员的组织协调、文字表达、信息服务、开拓创新等方面的能力,以适应高校规范管理、科学决策、依法治校的现展需要,为加强办公室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供智力支持和组织保障。

第三,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实现办公室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重心。建立健全一套科学规范的工作制度、工作程序、工作规则,并与时俱进地及时修订和完善,使每项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充分发挥制度的约束力,实现办公室资源的合理化、工作人员行为的规范化,提高办学效益和办学水平。首先,制定办公室管理制度。完善制度、规范管理,是确保高校院系办公室工作高效运行的基本要求。其次,明确岗位职责。通过制定岗位职责,实行目标管理,细化分解任务,从而形成分工合理、职责明确的运转机制。

第四,树立现代管理意识,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办公自动化。管理科学化是指遵循客观规律,采用科学方法,进行高效管理。运用现代管理的思想、方法和手段是高校院系办公室实现管理科学化的必然要求。不断提高办公室的现代管理水平,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建设有利于办公室现代化的硬件设施,结合建设数字化校园平台,推进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

2.办公室精细化管理的途径

第一,强化精细化管理意识,提升办公室工作人员素质。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培养精细化管理意识,树立精细化管理理念,是精细化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全面提升办公室的管理水平,也可以有效地提高办公室工作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工作效率。精细化管理是一项关系到办公室目标任务能否快捷、高效完成的大事,每位办公室工作人员都要形成精细做事、精细管理的意识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精细化管理最终的解决途径只能通过办公室工作人员整体素质提升的方式实现,提升办公室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是精细化管理得到顺利实施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第二,培养精细化管理文化,不断提升办公室软实力。办公室要努力将精细化管理上升为一种文化,使之成为打造和提升办公室软实力的重要途径。推行办公室精细化管理,必须高度重视精神和文化因素在办公室工作中的独特作用。通过加强办公室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教育,积极营造出昂扬向上的文化氛围,形成每个办公室工作人员都自觉认同并努力为之奋斗的核心价值观。要把精细化管理当作一种工作要求,一种精神境界和一种文化素养,逐步使办公室工作由制度约束向文化约束的方式转变,为办公室整体精细工作能力的提高,提供有效的支撑。

精细化学论文范文8

关键词:高校;职业指导;精细化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6-0001-02

中国就业促进会会长张小建在2012年首届高级职业指导师年会上指出:扩大服务群体范围,提供“多元化”的职业指导服务……将职业指导做深做细,做到共性问题一同解决,个性问题个别指导,特殊问题特别对待。在“多元化”、“精细化”职业指导的整体要求下,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及社会分工越来越复杂的形势下,以及社会对高校学生素质要求逐步提升的情况下,对高校职业指导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高校已普遍开展职业指导,但就开展情况来看,存在不深入、无体系、缺细化、少创新、难落实等问题。为顺应社会要求,需要将“精细化”引入高校开展职业指导之中。

一、“精细化”及“精细化”职业指导的内涵界定

“精细化”作为现代工业化时代的一个管理概念,最早是由日本企业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所谓的“精细化”,强调的是一种意识、一种观念、一种方法、一种认真严谨的态度和精益求精的文化。

“精细化”一词强调的是“精”与“细”两个方面。“精”是精髓、精益求精;“细”是细节、细致、细化。“细”是精细化的必然途径,“精”是精细化的自然结果。①“精细化”职业指导既要求职业指导的专业性和创新性,也要求其指导的个性化和多元化。这需要职业指导观念上的转变,体系上的转变及方法、途径上的转变。

二、高校“精细化”职业指导存在的问题

1.高校还未形成专业化、专兼职互补的职业指导队伍。当前各高校缺乏专职职业指导人员,导致职业指导工作主要依靠辅导员进行,这凸显了职业指导队伍力量的薄弱。而辅导员在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水平上还存在很多不足,诸如:对各种职业的了解不够深入、对就业政策的把握准确度不高、缺乏各学科专业的基础知识等,致使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2.高校职业指导的服务对象狭窄、服务过程不连续,未实现服务对象全员化、服务全程化。高校职业指导的服务对象为新生和毕业生。对新生采取“填鸭式”的职业指导方式,对毕业生采取突击教育的职业指导方式。大二、大三学生则基本无法享有职业指导服务。这导致服务对象出现断层情况,也直接给服务过程的连续性带去了负面影响。

3.高校职业指导的形式单调,有效性不强。高校职业指导主要依托职业指导课程和讲座得以开展。而这两种形式都存在局限性,使职业指导工作难以深入开展。学生也觉得这样的指导比较枯燥、空洞。缺乏实践活动的职业指导必然缺乏活力和生机,难以吸引学生,当学生面临实际问题惊慌失措时,职业指导的无力便显现了出来。

4.高校职业指导课程设置较随意,针对性不强;课程内容不够精细。(1)高校职业课程设置较随意,没有统一标准。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职业指导课,部分学校将其设置为必修课,部分学校则设置为选修课。职业指导课作为必修课,理论课时少、实践课程无法落实。职业指导课作为选修课开设通常没有固定时间、固定地点,甚至没有固定内容。(2)高校职业课程设置针对性不强,课程设计极少考虑年级、专业、需求差异等问题。(3)职业指导课课程内容较为泛化,零散。通常授课者对理论知识泛泛而谈,较为肤浅,没有深度,实用价值也不大。部分高校授课者未有固定、系统的授课内容。

三、高校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的对策

(一)细分服务对象,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指导

1.分专业开展不同的职业指导。在高校,不同专业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特点,这包括职业兴趣、专业特长等,因此要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就要求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例如建筑学专业学生的职业指导实践课就可以通过对建筑物的参观等完成;而数学与应用数学(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则可以通过深入各中小学进行完成。对不同专业学生进行专业对口的职业指导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2.开展“一对一”职业指导。精细化职业指导要求高校配合学科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大学生提供人性化的职业指导服务。②“一对一”强调的是个性化,它以“服务对象”、“与服务对象互动交流”以及“定制化、特色化服务”为核心。这就要求职业指导人员对每一位学生的性格特点、专业特征、职业兴趣爱好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了解和分析,能够有效应对每一位职业指导对象的咨询,给予有针对性的定制化服务。

3.开展高校学生特殊群体职业指导。高校学生中有特殊群体的存在,这部分特殊群体主要是指在经济上、身体上、心理上、学习上存在困难的学生。与普通大学生比较,这个群体的学生基本存在以下几种现象:家庭经济困难,无法交学费,生活费也存在问题;身体患有特殊疾病或缺陷;心理脆弱,抗挫折能力较低,容易出现抑郁、自闭等心理问题;学习困难,不喜爱所学专业,迟到、旷课现象严重,补考、重修科目较多。对于这类学生,在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的过程中,应该给予他们高度关注、特别爱护、人性化指导。这就需要诸如学生处心理咨询中心、招生就业处及各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的密切合作,建立全校“重点关注学生”数据库,为了给予他们更好的职业指导,每个困难学生都应有对应的帮扶人,帮扶人定期与学生进行联系,通过电话交流、面对面交流等方式开展职业指导帮扶工作。

(二)培养职业指导的精英队伍,细化各部门人员在职业指导中的责任

1.提高职业指导人员的从业要求。高校职业指导人员多为非专业人员,对于职业指导的专业知识较为缺乏,这成为高校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的一大障碍。因此,提高职业指导人员从业要求,必须落实职业指导人员持证上岗的制度。

2.加强职业指导人员的培训。培训要将内部相互学习交流和外出培训相结合。学习和培训可以采用下面两种形式:第一,成立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团队,由各学院从事多年一线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辅导员组成,定期开展团队内部学习活动,并在团队内选拔出领袖人物,担任每期交流讨论的主讲人。第二,每学期从各学院选拔人员外出接受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专业培训,这包括教育系统以及专业培训机构的培训。

3.通过精细化的部门分工实现职业指导的精细化、全员化。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要求除了专职的职业指导人员外,还应该调动学校各部门人员承担职业指导中相应的任务,形成强有力的后备支撑力量。我们应将单纯的辅导员进行职业指导,逐渐演变为:辅导员主要承担职业指导课程教授;招生就业处工作人员主要提供就业政策、就业信息等服务;学生处心理咨询中心教师主要进行职业心理调适工作;专业教师主要进行专业教育指导;保卫处、教务处等部门主要从事辅职业指导事务性工作。在各部门人员细致的分工中,学生们能够准确的寻求到最有效的职业指导服务。

(三)创新职业指导内容和形式,强调内容的精华和形式的多样

1.丰富职业指导的内容,提炼精化,增强职业指导有效性。职业指导的内容不应只是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形势、就业政策法规的简单诠释。要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要求职业指导内容进一步深入、细化。它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立体的网络系统。在大学四年里,职业指导的内容要覆盖到学生成长的方方面面。它包括职业规划指导、政策导向指导、需求信息指导、职业观念指导、择业心理咨询、个人特征评价、求职技能训练、创业素质培养等八方面的内容。这八个方面需在高校学生四年学习生活的不同阶段开展相应的职业指导内容传授。

2.探寻职业指导新形式,提供多样化的职业指导服务。目前高校职业指导的主要形式为课堂教学和讲座。要实现职业指导的精细化,需要开拓职业指导新形式,靠“多样化”为职业指导的开展注入活力。第一,除了理论课程外,还应高度重视实践课程。实践课程的开展可以通过专业实习、第二课堂、暑期社会实践等实现。第二,借助团委学生会平台,大力开展课外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更有效的进行职业指导。第三,借助专业教师及校外企事业专家的力量,开展互动较强的职业指导。

(四)以信息数据的精细化推动精细化职业指导的开展,深入发展职业指导的信息化

1.建立精细、全面的信息数据库。这要求全面、准确掌握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情况,通过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职业中介机构以及对学社的跟踪调查等渠道收集信息。此类信息需要注意其时效性,保持定期跟踪、调查、收集、更新。

2.充分利用新媒体,实现“精细化”职业指导的信息管理。高校可以通过设计、开放职业信息网的途径,将学生、教师、用人单位有效的联系起来。提供实时互动的网络平台,方便学生掌握动态的职业信息,实现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咨询、就业推荐等方面的自主化、个性化、动态化、信息化。

注释:

①蔡立丰.试论“精细化”理论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中的运用[J].湖北社会科学,2012,(09).

②马家峰.对加强大学生职业指导“精细化”工作的理性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09).

参考文献: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2]朱启臻.职业指导理论与方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精细化学论文范文9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 高校辅导员 学生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3-0030-02

2009年,北京大学率先在全国提出以“精致化”要求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发展的思路,引起了广泛关注,随后全国各地高校纷纷开始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的推动。2010年福建省教育厅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的通知》,在全省大力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工作。当前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高校辅导员工作面临越来越突出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迫切要求辅导员不断提升自身工作的新水平、新境界。精细化管理在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是新的尝试,它立足于师生共同参与的教育实践,立足于满足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需要,有利于为辅导员工作探索新的教育工作方法,打破传统辅导员“事多、人少、效率低”的工作状态,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一 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及原则

精细化管理最早见于日本20世纪50年代丰田汽车公司的企业管理创新,作为一种从企业延伸应用到建筑、军事、服务、医疗等更广领域的信息管理模式,是指要从实际出发,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信息化的手段,按照精确、细致、深入的要求,转变大而化之的粗放式管理模式,实现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效能的目的。精细化管理在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对于从多角度关注学生、多方位关心学生,以人为本,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全面的服务,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精”就是要精心、精致、精通、精益求精,体现在辅导员工作中,就是要精心谋划、科学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扎扎实实地落实各项工作;要求面向学生,瞄准学生的需求开展各种精致品牌活动;要求辅导员强化精通思想政治工作的各种理念、方式和方法,对于当前的新形势以及学生的基本情况要有全面而深入的了解;此外,辅导员要经常对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在加强学习的同时,不断使自身工作做到精益求精。“细”就是要细心、细致、观察入微。要求辅导员在日常的工作中,在注重自身言行规范的同时,细化工作内容、细心引导教育、细致开展工作。“化”是一种趋势,不断将“精”“细”引向深入,使辅导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更加系统化、专业化、职业化。

辅导员日常工作精细化管理的应用主要遵循以下原则:(1)程序化原则。程序化管理是按照工作内在逻辑关系而确定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活动所实施的管理方式。程序化管理存在于一切活动中,科学地制定程序,有助于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效率。(2)数据化原则。辅导员工作需要强调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分析、用数据要求、用数据检验。(3)操作性原则。就是在学生工作中制定的规则规定具有可操作性,而且对实施过程要有措施进行监控。(4)标准化原则。就是要统一各类学生活动的标准,这是做到规范化的核心内容和基本保证,是实现可操作性的前提条件。标准化体现了严格的组织纪律性,有利于克服管理的随意性和无序性,能最终实现精细化管理的严格执行。

二 辅导员日常工作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当前大学校园的学生是一个“90后”的特殊群体,有优

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大多没有经历过艰难困苦的锻炼。他们一方面观察敏锐、热情开朗、自信好胜,想象丰富、表现欲强,敢作敢为;另一方面也存在着主观狭隘、娇气奢华、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独立性差、依赖性强、眼高手低等诸多问题。理想远大,却不能吃苦耐劳、脚踏实地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奋斗;独立意识强,却眼高手低,对自己的生活无法很好地自理;好广交朋友,却以自我为中心,集体意识淡薄,难以适应集体生活。

辅导员处于高校学生工作的第一线,是最能够有效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和解决各种问题的教育者。辅导员工作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面对新时期大学生的新特点,粗放型、经验型的管理工作方式方法越来越难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目前,辅导员还处在传统的角色意识中,运用陈旧的工作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整天忙于上传下达,处理日常琐事,经常扮演宿管员、消防员、办事员、勤杂工、保姆的角色,忽视了工作的真正职责;习惯于说教、灌输、强压,方式粗鲁,忽视了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没有很好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有的辅导员甚至把自己定位为管理者,善于发号施令,忽略服务和人文意识。因此,新形势下辅导员在日常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应通过流程化、规范化、严格化的精细化管理措施,引导大学生培养自我教育的能力,提高自我管理的水平。通过从辅导员的单向管理到师生双向管理的转变,培养大学生的集体意识、责任意识,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既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效能,又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 辅导员日常工作应用精细化管理的方法

1.树立精细化管理的意识

学校是教书育人、塑造人才的地方,因此辅导员要认清自己的角色与位置,在学生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才能更好地得到配合,才能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既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又提高了自身的理论修养。实施精细化管理不仅是管理模式的创新,更是理念的创新,以一种意识的形式存在,融合科学与人文的精髓,影响着所有的学生工作,因此,这种理念要成为辅导员共同的价值取向与目标。为了更好地实现学校的发展与人才的培养,辅导员更要重视这种精细化管理模式理念意识的培养。只有高度重视这种理念意识,在工作中严格要求,才能使辅导员在科学的认知中推动精细化管理的实施与发展。只有加强这种理念意识,才能有效地协调各项工作,从而更有效地实施精细化管理。

2.完善精细化管理的规章制度

实现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保障是健全和完善规章制度,做到处处有章可依、有规可循。辅导员工作同样是千头万绪,工作中要注重制度管理,特别是日常管理方面,更要以规章制度为准,做到靠制度管事管人。同时,要通过各项规章制度的宣传、学习和教育,提高广大学生的制度意识,把严格按章办事转化为全体学生的行为准则和自觉行动。在推进精细化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建立及时、透明、公开的日常工作交流监督平台,有利于大学生对各项日常事务的精细化管理进行全面了解和民主监督,充分调动大学生在精细化管理过程中的参与积极性,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辅导员工作精细化管理的全面建设。辅导员通过文件通知或网站信息等形式,将工作制度、责任制度、会议制度、考核制度、评价制度等进行公布公开,既有利于大学生了解、学习日常行为规范、要求,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自觉性、积极性和有效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党员、班委以及宿舍长等广大学生干部的作用,为学生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这样不仅减少了辅导员日常管理工作的工作量,而且保证了学生管理工作的公平、公正,从而推动精细化管理工作有效性的提升。

3.注重精细化管理的过程

细节决定成败,因此,精细化管理强调更加注重过程细节,学生管理无小事,事事能育人。辅导员工作的切入点就是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种种细节。这就要求辅导员注重管理过程,要将管理覆盖到每一个细节,控制到每一个环节,规范到每一个步骤,具体到每一个动作,落实到每一个人,每一个细节都要考虑到,每一个漏洞都不能被忽视。特别是学生工作中的安全法纪教育,要集中利用各种例会、安全教育周、主题班会、班级QQ群等载体经常强调,反复提醒学生。一定要把安全法纪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做精做细做实,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悲剧的发生。另外,辅导员应经常深入学生班级和宿舍,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细致观察学生言行、情绪变化,及时做好疏导工作。在管理工作中注重以真情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关心学生的生活、学习,走近学生与他们做朋友。“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入心田,才能知心声,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既要教育和引导他们,又要尊重和关心他们,树立“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支持学生、理解学生”的良好形象,尽心尽力为学生排忧解难,用真情去感动学生,用行动去感染学生,当辅导员工作真正深入到学生的心灵时,一切学生工作都会更加得心应手。

四 当前辅导员工作应用精细化管理存在的困难

精细化学论文范文10

路桥施工建设一直都是我国修建交通路线的重要部分,采用精细化管理工作是提高路桥质量和良好的经济效益的基础。本文主要分析路桥施工项目精细化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分析路桥施工项目精细化管理在路桥施工中所起的作用。

【关键词】

路桥施工项目;精细化管理;重要性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也是越来越发达,高速、地铁、铁路都快速发展,桥路在交通的地位也越来越受重视。但是由于一些路桥工程在施工中没有做好精细化管理工作,导致施工效率低下,施工质量得不到提高。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来对施工项目进行精细化管理成为了施工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下面就此进行讨论分析。

一、路桥施工项目精细化管理的原理

路桥施工项目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科学性、合理性的工作原理,它是一种有针对性地处理工作问题管理方法。它将常规管理的理念与现代科学性理念相结合,将管理理念的内涵变得更加合理化、实用性较强的管理模式。在管理过程中,每一个步骤都是严格按照顺序来的,一环扣一环,每一步都尽可能地减少资源的浪费,最大程度的将工作做到完美。精细化管理在施工中必须精益求精,其特点是具有科学全面、系统完善的施工管理规则,利用程序化、标准化、信息化、数据化等有效载体,对施工项目的每个工序、施工环节实施高效精细、协调持续的管理,以达到路桥施工项目精细化管理目的。

二、路桥施工项目精细化管理的有效措施

精细化管理对于桥梁的修建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要真正发挥好路桥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就要从实践出发,落实在工作上去。项目的工作人员在修建路桥过程中要有路桥施工项目精细化管理意识,在路桥施工中的每一步都要严格按照管理项目中的要求实行。

1、强化路桥施工项目精细化管理意识

在路桥施工中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在施工之前一定要有一个比较完善的施工方案。因此,强化路桥施工项目精细化管理意识,要采取一定措施让项目管理者和施工者正确认识、系统了解和积极参与路桥施工项目精细化管理,并在建筑企业内部所有成员中真正形成精细化管理共识,切实做好项目管理精细化,有效建立精细化管理的服务理念、组织结构、企业文化。让精细化管理成为项目管理者与操作者的自觉行为,从根本上提高项目施工质量。为此,企业管理者必须提高精细化管理的意识,充分了解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积极组织企业员工开展精细化管理指导,细分施工任务、落实施工责任、保证施工责任。

2、建立健全精细化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精细化管理制度才能做到尽善尽美,真正实现精细化管理的制度化、合理化、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制度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基础,必须要以绿色发展观为前提,建立健全精细化管理制度。在完善精细化管理制度的时候,要通过就地考察,必须是要经过实验,必须是靠数据和事实为依据,精心编写管理制度,梳理完善路桥施工项目的精细化管理流程。通过健全的精细化管理制度,做到施工过程中要分工明确、相互合作、共同完成。要对精细化管理制度进行量化处理,即在形式上要规范规章制度、在内容上要优化规章制度,让管理制度更为科学合理、可执行。

三、路桥施工项目精细化管理的作用

1、精细化管理能明确管理者的专业性

精细化管理能明确管理者与操作者的素质和专业不高是导致路桥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影响因素。精细化管理能明确管理者与操作者的责任很重大。在很多施工中,有一些管理者的经验并不够,存在着现场施工经验缺乏的情况,导致管理水平不高的情况出现,对工程的质量也会带来很大的影响。什么东西不是修好了就没事,要经常的进行维护和修整,特别是对于桥梁内部和表面的情况,要进行定时的检查路面情况,防止意外发生,如果管理员的常见技术和负责能力不够的话,就会造成出现了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得不到及时的解决,这样就可能导致很严重的后果。

2、避免桥梁事故的发生

路桥梁建设质量是影响其使用寿命关键因素,按照设计标准和施工资料以及规范作对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进行检测是保证质量的关键环节,因此加强路桥施工项目精细化管理可以避免一些事故的发生。在对桥梁进行建设的过程中,施工技术和它所形成的隐患将会使整个交通系统瘫痪,会破坏其中的结构,将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道路桥梁的施工由于地形复杂,地质条件多元化,给施工队员造成很大的施工干扰,而且在施工中有大多的不可控制的因素。路桥施工项目精细化管理就是道路桥梁施工的必要条件。

3、有效分析地理位置的特殊性

很多施工的地方地理位置特别特殊和复杂,施工人员对其进行勘测,对施工中的基础深度、基底地质等情况进行收集和掌握数据,这将会帮助技术人员对地质做出精确的判断和施工计划。路桥施工项目精细化管理是一个可以给根据地质情况做出科学性的方案,如果该地质周围很可能出现洪水的冲击,使桥墩基础冲空外露,造成桥梁不稳的情况,这样的地质就不是适合修桥梁。这样不仅可以减少人力、物力的带来的损失,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运输系统的稳定。

四、结语

路桥工程施工项目的精细化管理工作对交通发展有重要作用。在道路桥梁施工前进行一定的精细化管理分析,可以防止施工人员采取不科学的施工方案,起着防范未然的作用。对于已经修建好的道路桥梁也可以进行精细化管理,做好及时修复和维护的工作,同时充分利用施工资源,真正实现路桥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的目的。

作者:张业 单位:枣庄市政工程股份公司

参考文献

[1]徐其亮.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的精细化管理探析[J].交通标准化,2014(08).

[2]王超,李新辉,赖子尼,曾艳艺,高原,刘乾甫,杨婉玲,LEKSovan4.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的精细化管理的作用价值研究[J].地理生态学报.2014(07)

精细化学论文范文11

关键词:精细文化 发展 石油物探市场

1.运用精细文化引领地震勘探

如何运用精细文化去引领地震勘探工作,我们通过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反复论证,认为培育“三种”文化至关重要。

1.1培育责任文化

所谓责任:就是人们份内应做的事情。也就是承担当应承担当的任务,完成应当完成的使命,做好应当做好的工作。所谓责任文化:是由人们强烈的责任意识而形成的文化。责任文化可以激发职工潜能;责任文化可以凝心聚力;责任文化可以提高工作质量;责任文化可以抵抗企业风险;责任文化可以推动企业发展。

1.2培育人才文化

近年来,我们江苏油田物探队伍,在国内,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在国外,走进也门、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等西非海岸。在参与国内国际大市场的激烈竞争中,江苏物探人越来越意识到:当今市场竞争的本质,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物探要想进一步扩大市场,实现精细发展这一目标,就需要拥有“找油”能力强的人才。

1.2.1鼓励新人立足岗位成才。对于新分配的大学生,进行立足自身岗位及专业知识教育培训。安排生产领导和骨干技术人员对他们进行岗前培训,使他们在较短时间内融入自己的岗位之中。

1.2.2激励员工岗位自学成才。在人才培训上更加注重职工岗位

自学成才。近年来,我们在各个岗位上涌现许许多多自学人才。如原联防队的一名值班女工,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自学取得了英语本科毕业,目前她翻译了大量物探专业英语资料,为物探处拓展海外市场作出了重要贡献。

1.2.3优秀骨干送外学习成才。每年,我们都要选送一批专业人才到大专院校学习。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已选出150名专业人才外出培训。

1.2.4导师带徒相互学习成才。我们导师制的实施是从2009年6月份开始,分别在物探、仪器、测量三个主体专业岗位,对35周岁以下青年专业技术人员分第一、第二、第三共三个培养层次实施了导师制,协议期均为两年。两年来通过一带一或一带二的形式,共签署师徒协议38份,截止目前已有60对师徒完成了导师制协议,通过导师制的实施,师徒间相互学习、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两年来培养对象先后有十多篇在刊物上,二十余人次参加各种课题和成果。

1.2.5岗位之间互赛学习成才。我们以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通过学习,18名青年大学生走上班组长和副队长岗位,28名大学生进入外部市场。为域内外物探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技术保障和人才支撑。

1.3培育典型文化

近年来,典型文化在企业文化中已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石油物探典型文化以它的规模、程度的成熟渐渐生辉,并光芒四射。在典型文化的辐射效应带动下,各项工作走上发展轨道。在建设典型文化过程中,要在“选、树、带”上下功夫。

1.3.1选典型,注重“准”。典型的作用既是无形的,也是无穷的。我们在典型选树过程中,分层次、多角度、深挖掘,注重德、能、绩。如近几年,我们选出的油田劳模、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劳模、扬州市劳模等,都受到职工的广泛赞誉。他们在共同的领域、不同岗位上,散发着耀眼的光芒,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

1.3.2树典型,注重“稳”。树任何一个典型,往往都是与时代的要求相呼应的,不同的时期树出的典型拥有不同的内涵,如果所树典型不坚持典型性与普遍性的相结合,那么所树典型将会是昙花一现,不可能出现春色满园的局面。

1.3.3带典型注重“深”。典型文化要在企业中起到“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树立一个人,带动一大批”、“春色满园”、“群星灿烂”的作用,就要做到形成一个良好的“比学赶帮超”氛围。使典型文化能深入开展,让典型带动文化的发展。

近年来,我们大力弘扬“劳模文化”,形成了具有油田物探特色的劳模典型文化,并用典型文化来引领队伍素质的提升,不断推进“加快有效发展,构建和谐物探”向纵深发展。

2.运用精细文化推进“五精”管理

2.1精确预算市场投标。近两年来,我们参加各种招投标工作30多次,成功签订了多个外部项目。特别是2009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仍成功签订了包括尼日利亚OPL280在内的5个海外项目,其中对招投标底的准确把握和对项目的预算起到一定的作用。我们根据市场信息,建立价格档案,编制项目测算模板,为项目风险评估和商务投标提供依据。

2.2精心组织项目生产。近年来,我们坚持“干一项工程、出一个精品、树一座丰碑、赢一方市场”的理念,精心组织生产,依靠科技攻关、管理创新等手段,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勘探”。域内,填补了白马湖地区的资料空白,实现了相邻八块三维资料的整体拼接,优质完成三期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域外,强化源头的组织和管理,不断优化施工方案,强化对地震生产每一环节的质量管理,加大检查力度,切实提高勘探精度,达到让甲方满意的效果。海外,通过精细文化的推动,进一步强化“人才国际化,用工当地化”的组织管理模式,进一步调动了国、内外所有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

2.3精准严细安全管理。近年来,我们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禁令”和安全“三项制度”,不断深化“我要安全”主题活动,围绕“五杜绝、一保证”的HSE管理目标,以“坚定一个信心、推进二个转变 、突出三个环节 、抓好四个重点 、落实五项措施”的HSE管理思路,深入开展“三谈三反一提高”安全主题活动,杜绝一切事故隐患。

2.4精细运筹工农关系。随着野外工区地表条件的日益复杂,施工质量要求的逐步提高,尤其是近年来在水网地带出现大量的养殖区,给工农关系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它已经成为制约野外生产进度的最大难题。为此,从两个层次开展工作,一是从处公关协调部门出发,做好每个年度出工前的联系工作,取得了地方政府的支持,为各队顺利进入工区打下了良好的关系基础;二是从地震队自身运作出发,实施“六工农法”,使生产得以顺利开展。

2.5精益求精施工质量。质量是我们搏击市场、树立品牌的保证。在质量精细管理实施过程中,我们不仅加强野外采集具体作业环节,还把落脚点放在树立提高剖面质量、完成地质目标这一 “大质量”观念上,把质量精细管理拓展到包括地震部署、资料收集、施工设计、方法论证和采集作业的地震生产全过程,将与地震勘探相关的环节都纳入质量精细管理的范畴,激发出广大员工精益求精抓质量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3.运用精细文化拓展市场领域

3.1大力弘扬“物探尖兵”文化,为拓展市场当好排头

2009年5月26日,2180队作为我处地震队的先进代表被江苏油田党委命名为“物探尖兵”,这是对我们始终把服务油田作为自身发展的首要任务、以服务油田增储上产为己任的肯定。2年多来,我们在全处范围内启动了“学80,创品牌,学尖兵,比贡献”活动,2180自己也提出了“夺旗护牌”的奋斗口号,目前,全处上下形成“达标创优”、“比学赶帮超”良好氛围。

3.2大力弘扬“活力党建”文化,为拓展市场开道护航

近年来,坚持以打造活力党建为主线,大力实施理论武装、强基固本、凝心聚力、铸魂塑形“四大工程”,用主题教育凝聚人心、用先进典型引领员工、用思想工作促进和谐、用企业文化塑造团队,打造出了一支“虎气生生、嗷嗷叫”的员工队伍。

通过创先争优活动,紧紧围绕 “实现一个目标、推进五个发展”,以“科学发展在物探,精细管理到岗位”为载体,在解决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中推动科学发展,在队伍建设、市场开拓、精细化管理、廉政建设和统筹兼顾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班子建设上,对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提出了“干部在一线得到锻炼、决策在一线得到落实、问题在一线得到解决、创新在一线得到体现、成效在一线得到检验”的工作要求,从加强思想、作风、能力建设上突出党政“一把手”在履行各项职责中的表率作用。尤其在能力建设上,我们发扬“亮剑”精神,着力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应对复杂局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育各级干部“有勇有谋,面对困难,剑锋所指,所向披靡全”的豪气,各级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进一步增强。与此同时,队伍精诚团结。紧紧围绕“事事领先一步,层层追求优秀”的处企业精神,注重把企业文化融入到管理实践中,充分把文化理念转化为发展动力,逐步形成有物探特色的企业文化。

3.3大力弘扬精致服务文化,为拓展市场奠定基础

在后勤保障单位,积极开展“铁后勤、铁保障”精致服务文化活动。动员全体干部员工进一步解放思想,以“精细管理、内涵发展”为重点,着力推进“精致服务”和“服务创新”。仪修公司充分调动广大职工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广泛开展小改小革、技术改造、合理化建议活动,形成自己的技术特色,提升降本增效和服务核心业务的能力。努力把高精尖设备使用好、维护保养好,最大限度发挥其作用,取得最大的效益。科技立项完成 4项,进行技术革新项目11项,小改小革10项,提合理化建议42条,多项技术成果在局处获奖,创经济效益180余万元。

精细化学论文范文12

【摘 要】介绍了《细节决定成败》的主要内容,论述了细节的重要性,给出了该书在汉语教学方面的几点启示:处理好发音细节、汉字书写要规范、汉语句子的语法要正确、注重实践细节。

【关键词】细节 成败 汉语教学

寒假期间,拜读了汪中求先生的《细节决定成败》一书。该书是睡前思索感悟的枕边书;是指导工作生活的励志手册。它通过丰富、生动、形象的事例告诉我们一个深入浅出的哲理:无论哪个国家、哪个单位、哪个个体,抑或哪个行业、哪个领域、哪个学科都必须从小节做起,事无巨细,具体而为。小细节、大学问。只有每个环节、每个细处都关注到位、服务到位,事物才能运转顺畅、良性发展、不断壮大。无论事件多么不起眼,我们都要强调细节、细致,力求精益求精。因为“细节是成功的基石”。以下结合自己多年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实际,谈谈该书的启示。

1 细节的重要性

关于细节重要性,古今中外都有论述。老子曰“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刘备教育刘禅“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世界电子巨头―松下创始人松下幸之助说:“无视细节的企业,它的发展必定在粗糙的砾石中停滞。” 惠普创始人戴维帕・长德的认为 “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著名的木桶理论认为,一支木桶装水的多少,取决于最短的那根木板。而细节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那块最短的木板。

汪中求先生在《细节决定成败》中更是多方面论述了细节的重要性,给人以过目不忘、记忆犹新的深刻印象:中国人不缺勤劳,不缺智慧,我们最缺的是做细节的精神;中国快餐拼不过麦当劳、肯德基恰恰败在我们做不好“细小事”;任何一个名牌的形成都是企业精细化管理、在每一个细节上精益求精的结果;每增加一厘米的倾斜,都可能导致古塔的倾覆,1%的疏忽,可能导致100%的失败。一般人所从事的是平凡局部的工作,要想做出成绩,只要考虑局部的个人的这一部分就够了,在局部的这一部分事情中要精细化的对待每一个细节,把事情做得精益求精。

2 对汉语教学的启示

对外汉语教学除了传统的教书育人的功效之外还承担着弘扬民族文化、对外交流的功效。不少学子都是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因此对外汉语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不能有丝毫的差错,否则就会造成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恶果。在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中,尤其应注意以下几点:

2.1 处理好发音细节

发音是语言交流的基础和语言学习的最基本技能。听、说、读、写哪一项都离不开发音,即使写不发音实际操作时也在心里默默发声了。在发音细节方面,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音错、一种是声错。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时严格按照普通话发音,并对学员发音的正确性进行严格检查,绝不能满足于中国人能听(猜)懂外国人说中国话,而放松对学员的要求。尤其要对一些容易出现发音错误的常见文字如“人、仁、认、忍、男、南、难”等加强检查。不少学员发音时容易犯音对声不对的错误,必须引起教师的关注,尤为突出的是把一些发三声的文字发成四声,如“你、好、国、万、彩、保、宝”等。只有这些细节处理好了,才能正确表达自己和接受对方正确的语言信息。

2.2 汉字书写要规范

书写是语言学习时的另一项基本技能。对于习惯了写字母的外国人来说,汉字的书写难度不亚于发音。汉字书写方面的问题源于笔画、笔顺、结构、连笔四个方面。教学时笔画的区别一定要讲清楚:如撇与横、捺与点等等,横平竖直的书写要到位;笔顺要正确,不能倒插笔,这样才会结构好看,书写快捷;结构要参照正楷字帖,笔画位置摆放正确,长短大小对比协调。汉语的初学阶段不主张学写连笔,首先要把正楷学精学好。

2.3 汉语句子的语法要正确

与其他语言相比,汉语的语法并不复杂,语序也相对规整。由于习惯问题,有些句子的语序口语表达没有问题,但文字语言就不太恰当。类似的口语如:“我来了,也”、“暖气,没有”等,在汉语教学的初期应避免使用。

2.4 注重实践细节

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使用,除了课堂上教师以身作则、学生认真听讲、保证教学环节不出纰漏之外,课下的师生交流、学员之间的语言交流乃至汉语节等场合的汉语言实践活动也要重视起来,日积月累,汉语言的学习应用水平必将有明显提高。

3 结束语

正如《细节决定成败》一书所说:“芸芸众生能做大事的实在太少,多数人的多数情况中还只能做一些具体的事、琐碎的事、单调的事,也许过于平淡,也许鸡毛蒜皮,但这就是工作,是生活,是成就大事的不可缺少的基础”。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至江海” 。让我们从细节做起,成就汉语教学工作,让中华民族文化和精神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