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红色故事汇观后感

红色故事汇观后感

时间:2022-08-15 18:13:51

红色故事汇观后感

红色故事汇观后感范文1

合作与竞争的创作机制

《红色故事汇》成功的基础在于与众不同的创作机制。

首先,中共江西省委组织部与江西电视合建立摄制组,合作双方分工明确、衔接流畅,组织部门在人事、资源上的优势与电视台的专业技术优势紧密结合。

江西拥有异常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红色故事汇》最初的创意由江西省委组织部提出,意在创新表现形式,通过大量寻访革命事件亲历者、研究者及先烈后人,寻找革命遗址和文物,以故事形式重温鲜为人知的历史,展现革命者的铁骨柔情。2011年4、5月,《红色故事汇》摄制组兵分5路,赴北京、上海、浙江、云南、陕西等地和江西各地采访拍摄,行程数万公里,采访了孙子毛新宇、邓小平女儿邓林、夫人李昭、曾志女儿陶斯亮、陈赓儿子陈知建等革命领袖、革命先烈的亲属、战友和历史见证者以及党史专家近百人,录制访谈近5000分钟。这些珍贵的访谈影像大多通过江西省委组织部以正式的书面函预约采访而来。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完成如此巨大的拍摄量,充分显示了组织部门在沟通、协调和节目推进上的力量。2011年6月初,《红色故事汇》节目文稿完成,江西省委组织部党员电化教育中心又组织党史专家对文稿进行史实审核,保证了节目不出原则性问题。2011年6月25日,江西省委组织部、江西电视台共同主办了《红色故事汇》大型首播仪式,这次看片会是对节目质量的综合验收,也为日后节目的正式播出与推广奠定基础。在江西省委组织部与江西电视台的合作机制中,组织部门先确定了节目的立意、内容和基本形式,完成了大量联系、协调、资料搜集等琐碎工作,从而保证了电视台摄制人员在专业技术上发挥长处。

其次,江西电视台内部竞争机制的形成带来《红色故事汇》节目质量的整体提升。目前完成的《红色故事汇》前20集,是由江西电视台新闻中心《社会传真》栏目和精品创作部各承担10集分别独立完成的,这样就形成了两个节目部门的竞争机制。在节目摄制初期,台里又从社教部《传奇故事》和《金牌调解》栏目抽调骨干编导和制作人员,专攻《红色故事汇》样片的制作。在竞争机制的刺激下,三方力量取长补短,相互超越,多种手法的碰撞交流促成了节目整体质量提升的良性循环,也保证了节目水准与风格的协调统一。综合看来,创新的节目合作体系和竞争机制带来了双赢的效果,为《红色故事汇》取得良好收视和社会效益打下坚实基础。

像《传奇故事》一样说故事

《传奇故事》是江西卫视叫响全国的名牌自办栏目,但它的大部分节目素材并非原创,而是从全国各地挑选采购。从节目素材角度来说《红色故事汇》的许多选题和《传奇故事》有相似之处,因为很多红色故事早已众所周知,有的甚至已经被业内人士拍成了影视节目。那么,对于久经红色题材熏陶的中国电视观众来说,《红色故事汇》如何吸引他们的眼球呢?

首先是人物塑造。戏剧展开、细节放大、悬念递进是构建故事的基本手法,然而精确的兴奋点设置和巧妙的结构编排并不是关键,故事的核心是人物。任何情节、细节、悬念都为塑造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心灵服务,《红色故事汇》的节目创作从文稿阶段就牢牢抓住了这个关键点。塑造人物最忌平面化、概念化,观众对过去的一些影视作品产生反感的原因就在于人物过于完美全面,缺乏因果变化,而在《红色故事汇》的创作中,主创人员则找准一个“情”字。这个“情”是主人公的“情结”,是当年特定时代背景下的“情境”,是当时急需作出抉择的“情势”,设身处地把人物内心真实还原于当时的原始状态,让人物的本能追求与残酷的历史现实之间产生冲突,在对比反差中使人物的选择和命运起伏看似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

在创作《井冈母亲――曾志》这一集时,编导组始终对曾志找到失散多年的儿子却没有将其留在身边感到不能理解,尤其是后来身居高位的曾志没有给儿孙谋任何私利。面对这个问题,我们不能仅仅把她解读成“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而是一定要找到她这样做的原因。最后,我们从曾志的孙子石来发和秘书李东梅的访谈中找到了答案:曾志没让儿子留在身边是为了让他回去瞻养养母,因为失散的儿女能够找回已是万幸,孩子能平凡、平安的活着就是她最大的期望,她始终怀着一颗幸存者的知足之心。所以,曾志那些让人意外的做法完全是出于内心的自然选择。这种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挖掘不但塑造了人物,更成为情感的宣泄口,让人产生强烈的共鸣。当许多观众看到曾志遗言“请你们(儿孙)原谅我!”时,禁不住潸然泪下,也终于理解曾志知足与遗憾的矛盾心态。《红色故事汇》之《小平小道》则截取了邓小平在江西三年生活的横断面,纵向关联了邓小平一生不畏挫折,对寻求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道路的不懈追求。在创作这一集时,编导组通过几处关键细节的放大升华、前后对比揭示出邓小平心情的变化。苍白的脸色到久违的微笑,一丝不苟的劳动和日复一日的身体锻炼,读书看报充实生活与有意识地接触群众,平凡细微处折射出邓小平在江西休养生息,认识弊端、寻找出路的思考过程,进而引导出小平小道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之间的链接寓意。一个逆境中坚韧乐观、善于思考、忧国忧民的老人如在眼前,具体真实、可爱可亲。

其次,是戏剧性的结构。避免人物生平简介式和历史教科书式的死板讲述,用戏剧手段结构节目,让观众一看就停不下来是主创人员在创作《红色故事汇》时的共同追求。《红色故事汇》讲述的许多故事就发生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背景下,本身就具有跌宕起伏的戏剧色彩,《四进南昌――陈赓》就是其中的代表。编导组没有按照陈赓四进南昌的时间顺序结构全片,而是把陈赓和两人敌我矛盾和师生情感之间的冲突作为重点,围绕这种带有个人情感的敌我关系展开故事。这里面既有你死我活,也有虚情假意,更有良心上的考量,这些元素极具可看性。片子开头,编导用充满神秘感的钱壮飞与黎利利牵出陈赓被捕,随后又通过陈赓从阶下囚到坐上宾的转变引出的出场。片子把陈赓第三次到南昌作为一个大包裹,将他第一、二次到南昌套在这当中,时不时抖出一个包袱,在起伏的情节推进中满足观众的探秘心理;第四次进南昌则与前三次的曲折形成反差,着力突出人民秋风扫落叶的强大气势和陈赓在日记中的个人感慨;最后收尾落到南昌城孕育的“八一”精神上,宛如给这幅风起云涌的画卷盖上鲜明的印章,显得沧桑而大气。

同样,《为了红军留下的儿子》《冲出樊笼――丁公量》《红色官窑7501》等片都是以史实为基础突出情节元素,在揭示不为人知的历史细节的过程中推动故事发展。这些基本的创作手法使《红色故事汇》摆脱了以往革命历史题材类节目思想深刻却观赏性欠佳的问题,使片子经得起推敲、好看耐看。

从照片开始的视听建构

《红色故事汇》节目样片出炉时,审片的领导、专家和学者们并不满意。原因在于许多故事和人物仅仅只有几张模糊不清的照片素材,这直接导致节目的缺乏视觉表现力。从事历史题材电视片创作的人都会面临一个问题,即由于年代久远,画面资料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然而电视打的是形象牌,有主题有内容却没有素材,片子很难形成强烈的声画感染力。这个瓶颈如何突破?从技术层面上来说,处理这类片子的高端技术手段莫过于对历史影像的数字修复,对不可再现场景的情景演绎和在视觉创意要求下的动画特技制作。手段摆在面前,怎么用还要因时因地制宜。对于每集12分钟的短小故事来说,使用成本高昂的实拍再现和动画制作并不合理,过于先进的技术表现反而会喧宾夺主,破坏红色历史题材的沧桑感和厚重感。同时,仅仅两个月的节目摄制日程也不允许主创人员在后期剪辑上花大量时间。综合考虑,《红色故事汇》选择了简单、实用的后期技术。

在画面的处理上,《红色故事汇》采取了“主人公照片+真实历史影像资料+影视再现资料”相结合的基本手段。照片提供了人物的容貌、表情甚至当时的心态等基本信息,真实历史镜头记录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呈现出丰富的历史信息,影视再现资料则还原了当时人物和事件的情境、细节,传达出身临其境的情绪。这三类影像有机结合、各抒所长,为观众提供了一条通向历史、体验当事人心境的视听通道。《资溪剿匪》主人公王佑臣牺牲后仅留下一张模糊的全身照。然而就是这样一张照片成为画面的种子,衍生出一组组完整的蒙太奇段落。经过编辑的精心处理,它叠映在珍贵的剿匪资料上,渐隐在《剿匪记》影视资料中,在不同的背景下产生悲伤、喜悦和怀念等各种情绪变化,一个丰满的人物形象逐步生成。事实证明,哪怕只有一张发黄的老照片,只要你能找到时代影像,还原历史真实,遥远的人物依旧可以浮现眼前,打动心灵。

在节目的后期剪辑上,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形成像电影一样的视听整体感是《红色故事汇》的特色。在访谈的处理上清爽精炼,保留精彩的点睛之话,决不拖沓;在画面的设计上注重艺术感和形式变化;在音乐音效的使用上点对点,与画面形成节奏呼应,并在合适的兴奋点准确爆发。目前已经完成的前20集节目中,《与共青城》就是这种剪辑风格的典型。整个片子中,珍贵的现场镜头、各个时期的历史照片、各种影视资料与解说、时代歌曲、特定音效相互穿插,丰富而不凌乱,将与共青城的三段往事丰满厚重地呈现出来。《为了红军留下的儿子》则采用简洁明了的照片特技制作将原本混乱的父子关系形象地展现出来,与解说信息形成互补呼应。而《小平小道》则通过低沉、悲悯、轻松、昂扬的阶段性音乐变化衬托出邓小平由沉郁、坚忍到愉悦、开怀的心态变化。

红色故事汇观后感范文2

摘要词汇同语言一样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注重挖掘二语习得过程中词汇的文化内涵、明确二语习得词汇文化的差异性,不但能够帮助二语习得者掌握词汇,更有利于加强二语习得者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语言表达能力。本文以英汉语言中典型的文化负载词汇为例,通过二者语言词汇文化的比较研究,阐述了二语习得过程中词汇的文化内涵及其差异性。

关键词:二语习得 英汉词汇 文化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语言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文化反过来成为语言的内涵。词汇作为语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必然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文化特质。然而在长期的二语习得教学中,学习者往往偏重于追求词汇数量的增加,而并不十分重视探求词汇本身的文化内涵,造成了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词义理解偏差、语境与词汇选择不得当等等交际失误。英国语言学家里奇在《语义学》著作中阐述了词汇的概念意义和内涵意义的区别,即:词汇的概念意义指可以观察到的外部世界某一特定部分明确所指的意义;词汇的内涵意义指词在说者或听者、作者或读者的脑海中所形成的情感和想法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意义,也就是联想意义。我们可以得知,二语习得过程中词汇的文化涵义直接影响着二语习得者的语言交际能力,二语习得者对词汇的文化涵义理解不够深刻,就会造成词义对应的错位、词汇匹配的错位等问题。笔者以英汉语言中典型的文化负载词汇为例,通过二者语言词汇文化的比较研究,进而对二语习得过程中词汇的文化内涵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一 二语习得过程中色彩词文化的比较分析

人们通过对色彩的感知来认识世界,又经过不断的判断与推理,运用语言来描述色彩,从而产生了色彩词;这些色彩词在不同的地域或民族语言中,经过转义、引申的过程,逐渐具备了文化内涵。不同文化体系中的色彩词,其文化涵义差异很大,只有在参考地域特征、民族文化、思维方式、语言体系等因素的基础上,才能对色彩词的文化内涵进行明确的判断。

在我国古代,色彩观念自“黄帝”崇尚单色起,就与我国的文化体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春秋时期,孔子把色彩与“礼”结合到一起,寓于色彩儒家传统的哲学思想,先秦时期色彩被纳入“五行说”,此后色彩与政治的关系日益紧密,封建统治、封建迷信使得中国古代的色彩观念更为抽象,色彩寓意深广,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而相比而言,西方文化体系的建构更加注重科学理性,提倡现实主义的科学态度,力求根据事物的客观规律来规范人的言行举止,因此,西方人的色彩观念较之中国而言寓意更为直接。下面笔者通过“黄色”与“红色”这两个典型色彩词的文化寓意来进一步阐释。

1 “黄色”

“黄色”在中国古代就被奉为“正色”,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不解之缘,如:人文始祖“黄帝”、文明起源“黄河”、古代文化重地“黄土高原”、华夏儿女的“黄皮肤”等等。自汉代起,黄色就成为我国古代皇室的专用色彩,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常常被运用到、皇室、皇陵、寺庙等建筑上,甚至我国古代君王的“龙袍”都是以黄色为主的。同时,封建迷信思想,把黄色诠释皇权的神圣也推广到对神灵的敬畏,便有了祭祀神灵的“黄表纸”等衍生物,中国人也常常把死人要去的地方称为“黄泉”(the place where the dead were buried),把大吉大利的日子称“黄道吉日”(the lucky day to do something important)。而黄色在西方文化中却没有如此郑重的寓意,英语中yellow一词往往寓意胆怯、卑鄙、靠不住、嫉妒、耸人听闻等,英语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have a yellow streak(胆怯、卑鄙的行为)、yellow belly(可鄙的胆小鬼)、yellow looks(可怕的脸色、诧异的眼神)等等,这些寓意始于《圣经》中犹大为了30块凯撒币而出卖耶稣的卑鄙行为,由于黄色是犹大衣服的颜色,所以信奉基督教的西方人,在英语词汇中用yellow来形容庸俗低劣的行为。

2 “红色”

中国古人对红色有着特殊情感眷恋,从民间到宫廷,逢年过节,结婚生子等喜庆之日都要挂红,例如:红灯笼、贴红福字、红春联、红喜字,红盖头、红裙红袍等等。红色在中国社会文化中代表正统、喜庆、吉祥如意,当红色被赋予了封建等级色彩后,自然成为皇室的主要装饰颜色。红色除了被用于装饰之外,更重要的是衍生出来很多带有“红”字的词汇,形容突来横运可以说“红运当头”,形容生意兴隆可以用“红红火火”,形容嫉妒羡慕可以用“眼红”,某人很受欢迎可以称为“大红人”,形容美丽女子可以用“红颜”等等。一个“红色”寄托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期盼吉祥康泰的美好愿景。与此不同的是西方文化中的red多是贬义,按照西方人的思维方式,红色本是鲜血之色,理应寓意暴力与流血,例如red ruin(火灾)、red battle(血战)、red revenge(血腥复仇)等等。

二 二语习得过程中习语文化的比较分析

习语是指语言中意义和结构相对比较稳定的语言表达法,往往言简意赅、寓意深刻,是民族文化和民族传统的高度概括。《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对idiom也做过如下阐释:phrase or sentence whose meaning is not clear from the meanings of its individual words and which must be leant as a whole unit.(表示整体意义而不表各个词的意义)language or dialect of a people or country(某个民族或者某个国家的方言或者语言),因而习语较之其他语言表达方式而言,具有更为突出的表现力,同时又与词一样是现成的语言建筑材料。一般包括:成语、谚语、俚语、俗语、格言、歇后语、典故等。本文以成语与谚语为例来分析二语习得过程中习语的文化内涵。

1 成语

广义上来讲是社会上流传的现成语,根据现代汉语词典把成语定义为“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成语具有它鲜明的民族性特征,成语的形成和使用同该语言的历史、社会环境、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我国历史悠久,汉语中成语颇为丰富,大多由四字构成,一般都有出处。例如汉刘向《新序・杂事》记载过一个神话寓言:古代有个叶公,很喜爱龙,器物上画着龙,房屋里也刻着龙。真龙知道了,就来到了叶公家里,把头从窗户探进来。叶公一见,吓得拔腿就跑。后用“叶公好龙”来比喻口头上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爱好的人。又如《左传・昭公十五年》中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大夫籍谈出使周朝,周景王问籍谈,晋国为什么没有贡品。籍谈回答说,晋国从来没有受过周王室的赏赐,哪里有贡品来进贡。周景王一一举出晋国受赏的事实,责备籍谈:你作为晋国掌管典制文书官的后代,怎么连这些都忘记了?说他是“数典而忘其祖”,其后便出现“数典忘祖”这一成语,用以形容某人忘本或者对于本国的历史无知。

而英语成语往往由短语组成,长短不一,其隐喻意义要在了解其文化内涵后,才能得以知晓。与汉语一样,英语中也有很多成语出自神话故事或诗文名句等。例如,An Apple of Discord按照直译应为 “纠纷的苹果”,实际上是指“事物的争端”。An Apple of Discord出自于希腊神话:传说在珀琉斯和爱西蒂斯婚礼上,因为没有邀请掌管争执的女神厄里斯,厄里斯恼羞成怒决定制造争端。她悄悄来到婚礼并且带来了“属于最美者”的金苹果,导致了赫拉、雅典娜、阿芙罗狄蒂的争执,后因特洛伊的王子帕里斯热衷于阿芙罗狄蒂许下的“绝世美人”而把“属于最美者”的金苹果给了阿芙罗狄蒂,由此而引起的争夺“绝世美女海伦王后”的特洛伊战争。an apple of discord这个成语由此产生,多有争端、罪魁祸首之意。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在英汉成语中,都多有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但是喻体与喻指不对等,即对于同一个喻指,二者采用不同的喻体;同一个喻体,却表达着不同的喻指甚至出现语义缺失的现象,这些都直接反映了英汉成语之间语义特征以及文化内涵的差异。

2 谚语

谚语是一种生动简练、涵义深刻的语言表达法,是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传统背景下,人们在生产实践和文化生活中不断总结出来的知识经验。例如在农业文明的古代中国就常常出现一些关于农业生产的谚语,如“清明断雪,谷雨断霜”、“吃了端午粽,棉衣远远送”等,还有一些谚语本身体现了我国古代的封建社会的阶级传统,如“人穷志短,马瘦毛长”、“头发长,见识短”等等,总体来讲汉语谚语结构复杂多样。

而英语谚语往往句式结构较为完整,例如Too many cooks spoil the broth.(喻指,人多手杂反而误事),这就与汉语中的“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团体观念有着很大的差别,在一定程

度上反映了英汉不同的语言文化。

三 二语习得过程中动物词文化的比较分析

动物词在英汉词汇中,都有着相同或者不同的文化内涵,成为一种文化负载的代码,对跨文化交际有着重要的影响,这都是由于英汉语言不同的文化传统、社会环境、审美心理、风俗习惯等因素造成的。

中国古代崇尚“天人合一,体用不二”的哲学思想,于是常常取用自然之物来喻指人的品行,汉语动物词的文化内涵便由此而产生了。例如:牛在中国古代农业文明时期,充当着重要的角色,牛的动物特性使得中国人由此联想到人的勤劳、朴实、忠厚等品行,所以在汉语词汇中出现了如“初生牛犊不怕虎”(形容年轻人胆大肯干,不肯服输的精神)、老牛舐犊(借用牛的特性来比喻父母疼爱子女)等。而西方人却很少用动物来比喻人的品行,而是用动物的自然属性来象征人的自然属性或社会属性,这与西方人重视事物的客观性是分不开的。季羡林先生曾写道:“西方印欧语系的语言,特别是那一些最古老的如吠陀语和梵文等等,形态变化异常复杂,只看一个词儿,就能判定它的含义。汉语没有形态变化,只看单独一个词儿,你不敢判断它的含义。必须把它放到一个词组中或者句子中,它的含义才能判定。”季羡林先生的这段话不但体现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体用不二”的哲学思想,也形象地概括了英汉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表现在英汉词汇中的动物词文化中,就是汉语中的动物词汇文化往往追求一种心灵上的领悟,所以往往将动物道德化、人格化,而英语中动物词汇文化却受其直线思维的影响,多表现在更为直观的形式上的追求。

例如,中国古人崇拜“龙”,于是造出了许多关于龙的成语:望子成龙、生龙活虎、车水马龙、画龙点睛、来龙去脉、龙盘虎踞、群龙无首、龙腾虎跃等。而在西方,龙却是被人们极其厌恶的一种动物,在《新约启示录》中曾描述龙是一种古蛇,又名魔鬼,是迷惑天下的撒旦,因此龙在西方常常被比喻为魔鬼。又如在中国的词汇典故中“狗”常常被描述为狗仗人势、狗急跳墙、偷鸡摸狗、狐朋狗友、狗屁不通等,这是中国人根据狗的特性而联想到人的品行,往往带有讽刺意味和贬义色彩,中国人虽然喜爱动物,但是仍会习惯把动物当做牲畜或玩物,实际上不为人所重视。但是在西方就大有不同,“狗”这个词在英语中被称为dog,在英语中有涉及到狗的相关词汇也很多,往往直接指代人而非人的某些品行。例如you are a lucky dog(你真是个幸运的家伙),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Every dog has his day(风水轮流转)等等。这些词汇往往都有褒奖意味,显然可以体现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差异。可见,同一个概念意义词汇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所蕴含的意义是不一样的。

参考文献:

[1] 王力:《中国语法理论》,中华书局,1954年版。

[2] 申小龙:《汉语与中国文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 顾嘉祖:《跨文化交际――外国语言文学中的隐蔽文化》,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 向明友、徐玲:《大学英语语言教学与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作者简介:

红色故事汇观后感范文3

“唱红歌”活动开展以来,成效显著。唱红歌、经典、唱故事可以加倍凝聚人心,加倍励志干群,以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歌声精神传入农家,这不但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喜迎七一建党,歌唱红歌总结汇报资料,提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你的阅读。

喜迎七一建党,歌唱红歌总结汇报一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全会精神,落实市委、县委、县政府的工作安排,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文化素养、提升精神境界、净化思想灵魂,在全镇辖区范围内开展“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活动。

一、开展活动的主要经验及成效

我镇“唱红歌”活动开展以来,成效显著。唱红歌、经典、唱故事可以加倍凝聚人心,加倍励志干群,以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歌声精神传入农家,这不但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还提升了群众的思想觉悟。取得以上成效,主要得益于以下做法:

(一)加强“唱红歌”组织保障

镇党委、镇政府将“唱红歌”活动作为2011年一项主要工作来抓,要让“唱红歌”活动有旺盛的生命力,建立长效机制是关键,为此镇党委专门成立了工作小组,由镇领导牵头,科室负责人带头,积极带动全镇机关职工参与,并落实专项负责人负责抓这项工作的持续改进开展,拟定了“唱红歌活动实施方案”落实各人的工作分工。

(二)积极开展“唱红歌活动”

1、以纪念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契机,增强爱国情怀,镇党委、政府组织召开了“红色经典歌曲大家唱”为主题的歌咏大赛,晚会演出了《团结就是力量》、《歌唱祖国》、《四渡赤水出奇兵》等丰富多彩的节目。机关职工、村、社区居民纷纷上台献艺,整场晚会受到了良好的效果,也吸引了大量群众参与观看,群众一致给予了镇党委政府好评。

2、以镇文化站为文化前沿阵地,每日播放半小时红歌,组织群众参与红歌汇演,红歌比赛等各种形式的“唱红歌活动”。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一个展示精神面貌,发扬革命精神的舞台。

3、成立文化宣传队伍,强化活动阵地。今年,我镇在辖区下各村、社区各组织了一只文化宣传队伍,他们编排了《保卫黄河》、《南泥湾》等优秀歌曲。

二、下一步活动思路

(一)深入开展

深入挖掘活动内在,不断丰富活动形式,促进活动全覆盖前阶段,只有党委正视,政府机关在开展,而镇属村、社区活动开展不尽人意,下阶段我们要在各村社普遍开展“唱红歌”活动,做到“红歌天天唱、歌词随口传”,把党的好政策变成现实中的好措施,让人民群众享受到发展的好成果时,人人都可成为红歌手,红在歌中,红在思想,红在行动。

(二)成立督查机制

政府专门划拨工作经费撑持“唱红歌”活动,供给物质保障。拟定奖励工作方案,提高群众的参与热情。“唱红歌”活动领导小组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督查,对机关、镇属单位和各村、社区“唱红歌”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查。

(三)进一步注重活动实效,扩大活动影响力

将“唱红歌”活动,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把握工作原则,注重实效、突出特色、全民参与、持久深入的原则,进一步提高活动开展水平,提高群众参与率,扩大活动影响力。注重创作、征集、传唱、评比等几个关键环节,调动起干部群众参与积极性,作为提振干部群众“精气神”、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大举措,切实抓紧抓早抓好抓出成效。

喜迎七一建党,歌唱红歌总结汇报二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党,从而抒发爱党之情。我校在10月份组织开展了“红歌比赛”活动,活动主要包括各年级进行红歌比赛。在活动的过程中,做到了人人都参与、班班有歌声。在传唱经典歌曲的同时,创建了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使校园文化建设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加大宣传力度

1、为了能使这次活动更好地顺利的进行,我校成立了以校领导为核心的活动领导小组,召开筹备会议,制定学校活动方案。同时召开班主任会议,进行宣传和提出活动要求,要求各班结合学校活动方案制定与本班情况结合的活动计划。使各班在思想上重视起来。

2、利用国旗下的讲话这一平台,宣传活动的重要性,播放歌颂党的歌曲,营造一种学习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红歌的兴趣。

二、活动过程

1、各班制定了相应的计划,利用班活动结合红歌创作背景、歌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开展交流分享红歌故事,书写读书心得等活动,深化少年儿童对红歌精神的体验,在少年儿童中积极培育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

2、利用班会课、音乐课聆听、学习和传唱歌曲。在各中队内开展唱红歌比赛,调动学生学习、传唱红歌的积极性。在学校形成传唱红歌的良好氛围。学校组织领导对各班进行检查督促,务求使活动顺利进行。

3、本着传唱经典歌曲同时发掘人才的思想,我们举行了“红歌赛”。大赛在这个过程中各班都非常重视,在学生唱好红歌的基础上认真选拔认真训练,学校还组织评委老师对参赛的学生进行指导。其中选手们也认真对待,在不断的训练比赛中得到锻炼和发挥。比赛在10月29号举行,在比赛当天,同学们严阵以待,每个人都赛出了水平和风格,为我们此次活动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在开展的过程中,学校适时组织人员对活动情况进行检查,汇总各班的红歌传唱活动信息和总结各班的活动经验,并在会议上进行及时的推广。这次活动的开展虽然比较成功,但是还存在不少不足的地方,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能把它做得更细更好。

喜迎七一建党,歌唱红歌总结汇报三

一、活动目的

现在的学生们生活在一个优越安逸的时代,爱国情怀也逐渐在减退,为了让学生们牢记历史,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提高他们的革命意识,结合学校唱红歌比赛活动,特组织了此次主题班会活动。

二、活动形式

以个人、组合和集体的方式唱响革命的歌曲。学生们可以提前准备,自由组合其他同学或以个人的的形式选择较为熟悉或热爱的红色歌曲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唱。

三、活动流程

1、个人唱红歌

班里的学生对唱红歌有着很高的热情,他们事先准备了自己喜欢和熟悉的红色歌曲,还挖掘出了红歌背后的故事,唱歌之前加了绘声绘色的故事讲述,把同学们感染了之后接着便是动情的歌唱,深深地感染者在座的所有师生。

2、小队唱红歌

这是以小队配合唱的形式展现的。

3、红歌大合唱

师生齐唱,一起缅怀着那些已经逝去的革命先烈们,但是他们的革命情怀却被所有的人咏唱着,颂扬着,那种深沉,那种深厚的爱国情怀感动着所有的人,歌曲一首首的唱着,同学们的热情也慢慢高涨着,不知不觉中已经投入了那种红色氛围中。

四、听唱红歌

《学习雷锋好榜样》、《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我的中国心》、《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五、活动总结

红色故事汇观后感范文4

摘要:在红色景观概念的基础上提出红色主题公共空间概念并分析其变化因素,列举了前人不曾关注的和新归纳的一些空间类型,然后着力从规划选址、组织布局、空间要素、特殊语汇、空间机能、环境关系等方面探讨了红色主题公共空间的传统设计方法和设计发展趋向,同时提出一些新的设计观点和主张。

关键词:公共空间;红色主题;设计;走向

1 概念的变化

过去,学术界一般仅仅把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纪念性空间列入到建筑学的范畴来研讨。近年,许多学者提出了红色景观的概念,并认为红色景观是一种独特的人文景观,主要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以组织接待参观者开展缅怀学习为主题的景观形式;红色景观所关联的时间是指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新中国成立以前,包括红色长征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等重要革命历史时期;其涉及的地域范围是指革命老区和红军长征沿线[1]。在各种因素的发展和影响下,对相关概念的认识和定义有所变化。上述概念对历史文脉、行为主体、时空界域、功能目标等的设定存在局限。无论把相关概念定义为红色建筑空间还是纪念性空间场所以及红色景观等都会存在诸多弊端,会造成理论研究和具体设计时的思维局限、视野狭窄、价值缺失、手法固化等问题。因此,将相关的建筑内外空间、纪念场所定义为红色主题公共空间利于把各种复杂因素整合起来进行系统设计。另外,红色文化并非是静态和抽象的,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呈现出一种动态的、变化的、与时代相适应的特性,即体现出“脉”相[1];而各种国际设计思维也正在与传统设计方法及地域文化交互与碰撞,环境空间的组织、形态、特征、功能、要素、语言、受众、行为、关系等等均在发生变化。所以,红色主题公共空间的设计思维也必须应时而变。

2 类型的扩展

纪念性环境分为公共性环境和独立性环境两类[2]。纪念性景观包括纪念性建筑物、纪念碑、纪念广场、遗址公园、纪念园(墓园或陵园)等。红色纪念性空间包括革命活动故地、烈士陵墓、历史名人活动旧址及墓地等[3]。红色景观大致分为三类:一是革命遗址、遗迹、旧址、会址。如四渡赤水茅台渡遗址,遵义会议会址等。二是革命故居和旧居。如聂荣臻元帅故里、张自忠将军旧居等。三是陵墓与纪念碑、塔、堂等纪念建筑物。如歌乐山烈士陵园、重庆解放碑、郑州“二七”纪念塔、红军四渡赤水土城纪念馆等[1]。现代红色纪念性空间的纪念对象和存在方式有所调整和丰富,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从广义的角度和发展来看,上述分类已不能涵盖红色主题公共空间的类型。下列类型可以适当作为补充:①红色旅游区,如井冈山、韶山。②红色主题公园,如瑞金市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纪念园。③红色主题城市广场,如南昌八一广场。④历史街区与新建街区,如习水县土城女红军街与遵义市新建的红军街。⑤城市红色景观节点,如重庆磁器口华子良逃生处。⑥革命烈士受难地,如贵阳息烽集中营,重庆渣滓洞等。⑦室内或半室内红色文化展示空间,如习水县中国女红军纪念馆。⑧红色演艺空间,如专供红色主题文艺节目表演的舞台或场所。另外还有一些更为特殊的类型,如国庆或重大纪念活动中移动展示的彩车,敌方的遗址或遗存物等,不再一一枚举。虽然明了各种已有或新生类型有助于理解变化因素,但更应该去关注设计思维和手法的发展、更新。

3 设计的趋向

3.1 规划选址

红色主题公共空间的基址一般应首选历史事件的发生地,名人故居原址或就近区域。因为承载史实的地理节点,可以直接拉近观者和历史的距离。若受条件限制也可选址于与原址相似的环境构架中。纪念性场所空间一般位于相对重要或精致秀美的环境中,其与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的有机和谐共生十分重要[4]。重大的红色主题空间甚至安排在城市的主轴线上。为了形成敬仰、崇高的心理影响也可能选择某一区域或城市的高地。绝大多数烈士陵园和纪念性空间喜欢按照这一条件进行选址。若为革命老区,红色文化名城,也可以选择城市中心的重要公共空间或节点空间设置红色主题空间。如哈尔滨红色之路主题广场选择城市的核心公共空间联系了多个红色历史遗址。重要的广场、公园、步行街、城市干道、高速道路可以成为现代红色景观的重要展示窗口或连接点。如遵义市境内高速道路收费站考虑了与遵义会址呼应的建筑特色,隧道洞口有与遵义相关的红色文化主题浮雕等;仁怀高速道路上有体现红军长征“茅台渡”的动感而现代的五星造型景观。另外,革命老区的车站、机场、校园、标志性公共建筑、区域都可能成为红色景观的载体。历史遗留的标志物、部分红色景观小品可以作为城市公共艺术的角度加入到多元的城市公共空间中。而红色文化展示空间、体验空间、演艺空间等不一定规划在“事件”的发生地,也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设置,或融入到其他的主题空间中。在规划时要结合地域旅游资源特色和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力求不破坏原有遗址空间肌理,维护历史场景的完整性、原真性。另外,规划时应当注意红色区域内部节点本身的连接关系及与它旅游资源的网络系统设计。

3.2 组织布局

散布的红色景观节点一般根据环境需要进行设置。具有园林性质的传统红色主题公共空间一般按照纪念性空间的布局方式组织空间。整体布局为规则式或以规则式为主。强烈的中轴线是整个构图的中枢,讲求空间序列和主从、秩序关系。单元空间高度常常随着主轴逐步上升,经历序言、过渡、节点、过渡、高潮、过渡、尾声等过程。轴线两侧的景观要素完全对称或相对对称布置,目的是取得一种宏伟、庄严、肃穆感。观者的情感虽然跌宕起伏、不断升华,但在行进的过程中已经或多或少预知到结果,场所的情趣性和吸引力减弱。这一布局手段难免单调、直接、程式,在意念上并不能对应战争、革命的艰难、曲折、困苦和矛盾。现代人对此类空间氛围存在多种诉求,因此,空间的组织和布局方式就可能改变。笔者在红军四渡赤水太平渡纪念广场设计方案中,就尝试放弃使用中轴线而采用多个相同的主体造型元素来统率全局。另外,在一条主轴的基础上还可以使用多条次要轴线协助组织空间。轴线可以对称和不对称,有意念的、精神的、虚空的,也有实体的[3]。轴线可以是以道路为骨架的中国古典园林式轴线,也可以是以历史脉络、时间等相对虚空的轴线,还可以是一种特殊的视轴。因长征被喻为地球上的红飘带,笔者在桐梓县娄山关烈士陵园改造设计方案中就以一根曲折的红带来暗喻万里长征,以此辅助控制全局。而这色带上相近色彩的段落可以是铺装、构架、植物等多种元素。整体的布局方式应根据需要而定,大环境完全可以采取自然式,而并非刻意追求对称、规则和几何。而室内的红色主题空间组织同样可以参照上述方式转换、调整应用。

3.3 空间要素

大多数红色主题公共空间都离不开诸如纪念碑、纪念塔、纪念柱、纪念墙、纪念雕塑、纪念馆建筑、纪念广场、入口构筑物、小品等元素。一般来说,一个主题性的环境空间必然有主体或核心的景观来形成视觉中心。传统红色主题公共空间惯用纪念碑、大型主题雕塑和纪念馆建筑来做为核心景观。但较为严重的问题在于空间处理手法和景观形态的同一。比如纪念碑形式大都趋同为三角、四角的锥形体,且孤立存在,毫不考虑与周边环境因素、景观元素的呼应;而主题雕塑大多偏于写实,内容和形式多为伟人风姿、英雄形象和战争场景或战士冲锋陷阵的情景等。红色主题公共空间也必须具有自己的个性特色。作为主题空间尤其需要在立意和构思上下功夫。例如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就以抽象、解构的竹片作为主体造型元素;娄山关烈士陵园纪念碑采用抽象的山峰、关隘以及强势突破关隘的红色造型体作为造型依据;太平渡纪念广场所有元素尽可能体现“渡”的动势和四渡赤水“神、奇、巧”的特点。这些案例,既关照了整体的或独立的历史事件,又结合了地域文化或特色,采用了现代设计手法,准确设定主题,所有环境元素又为烘托主题而服务,实现了设计的唯一性。红色主题公共空间的要素设计除了更加强调构思巧妙、立意精准、个性确立外,还应当注意一些设计趋向:一是核心景观成为母题,所有环境元素在母题中找寻统一的因子,以求纯净、简练,形成纯粹的空间,发挥合力震撼人心。二是核心景观不是孤立的单体,而是发挥群体造型的空间合力效应感染人。三是建筑有可能就是核心景观,但更加景观化,完形化、抽象化。但无论是环境主体还是配角,都应与旧有建筑协调,结合地域特色。四是建筑与主体景观强烈呼应,成为一体。五是空间平面形态可以突破矩形、扇形等基本形态和组合方式,完全可以是多个红色文化符号的造型组合。六是纪念雕塑和景观小品愈加抽象、简练,增加遐想的空间,形成深刻视觉印象。七是挖掘关联历史事件的纪念物如红军树、红军岩、山水等自然物,既可以比德言志,又增强了历史真实性。八是一切基面、围护面要素以及设施小品要素,只要通过精心编排都能为展现主题、衬托主题、限定界域、创造氛围等方面起到突出的作用[2]。

3.4 特殊语汇

红色主题公共空间有着常用或专属的一些语汇、符号,如党徽、五星、旗帜、镰刀、铁锤、铁链、枪炮、拳头、烽火以及几乎同一风格的雕塑,还有革命遗存物、标志物、文字等。一些特殊场所会使用敌方的标志物、碉堡、哨卡、牢笼等元素起反衬作用。色彩上最为典型的是使用热烈的军旗红色,圣洁的白色等。悼念性、灾难性的空间一般会使用黑、白、灰色。这些语汇的运用以直接的方式表明空间场所的性质,它们已经被人们熟知和认同,成为一种“信码”,本身附会了革命精神。在现代设计中并不一定拒绝和排斥,但完全可以采取一些新的表达方式。如太平渡纪念广场中五星造型变成了广场、景观亭、空廊架等。井冈山景区标注物对红旗的应用就变得更加立体、抽象,更富形式美感。渡江战役现代纪念雕塑仍然使用五星元素,但和现代照明手段及新型材料结合起来,又有了新的视觉感受。尽管这样,使用这些固定元素仍然会大大限制创作思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空间性质的演变,这些语汇在今后的应用中应该适当弱化、淡化和艺术化。另外,还可以寻找更加抽象、内蓄的表达途径。例如用硬朗的直线体现革命性质、尖锐的形体代表战争的残酷、曲折的线型表示革命道路的曲折、对立的体块代表矛盾的双方、色彩、体量强烈对比代表力量的强弱等。即使是各种转译、融合的设计语言,只要能服务主题,表达空间的内涵和场所精神,就可以运用。土城纪念馆外观并没有出现红色主题景观的专属语汇,却以四片封火墙和水池中的四个木质抽象船体造型暗喻四渡赤水,含蓄地表达了空间主题。另外,再现、隐喻、象征等空间修辞手法应避免机械应用,牵强附会。

3.5 空间机能

红色主题公共空间强调场所精神的形成。需满足瞻仰、凭吊、教育、宣传、展示、传承等功能。而今,空间的功能朝复合化方向发展。即使是烈士陵园其悼念功能也相对弱化,人们对死难烈士充满敬仰,但悲痛情绪降低,通过忆苦思甜而存感恩心理,更倡导和平风尚。所以,类似空间就不一定设计得如此压抑、紧张、悲凉和严肃。另外,红色主题公共空间应实现红色旅游、集体活动、健身、休憩、观赏、集会、学习、交流、静思、避灾等功能,相应的空间就不能过于追求凝重、热烈。散布的红色景观小品除了宣传、教育功能,还有一定的环境装饰功能。场所精神的实现需要人的行为参与,因此需更加强调空间提供人们各种行为的可能与条件,把观者的行为和环境有机结合起来。总之,围绕空间机能的变化,空间布局、形态、分隔、比例、尺度、色彩、材质、植栽、氛围的考虑均应作相应调整,但应作好向度上的控制。

3.6 环境关系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以及人工环境。很多纪念性空间已经认识到空间主体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如借用自然高差营造纪念氛围,利用高耸的山峰作为纪念碑体更大的天然基座,以植物和天空作为主体景观的天然背景,选用自然生态较好的区域作为环境构架。但往往还是孤立地考虑纪念性空间的设置和形态,一般是以一种强势的人工方式介入环境。应当注重革命历史文化遗址的可读性表达和山水自然环境的整合以及已有人工环境的契合。要考虑处于公共空间获得的周边环境的展示效果和红色主题公共空间本身的展示效果。太平渡纪念新馆朝向注意到与赤水河、红军街遗址、古镇的关系,既形成游览环线,也体现了新馆对历史的尊重与依托[5]。有条件的室内展示空间可以打开部分围合面,把天然的内含历史信息的自然地理环境作为重要的“展品”纳入到室内,使建筑与环境互融。故居的环境规划避免常规的严整布局手法,则是尽可能通过天然的、平和的、亲切的田园风光和自然景观,让人们感受从平凡走向伟大的一生。其不但较少破坏自然环境,还“借力”渲染主题。这种对待环境的态度和处理手法,值得长期借鉴。

4 结语

规划设计的一些新的思想和手法,并不是要求我们在今后的相关设计中同时或全部应用,不能为变而变。比如轴线对称、序列空间等经典手法在必要时不能丢弃,但可以寻求其他因素的变化。红色主题公共空间关联的文化、历史、事件应当延展到中国建设时期直至当下,突破革命、战争题材,类型更加丰富。在全球化视野下,同样要处理好设计的民族性、地域性、现代性,更加强调生态持续和科技手段。须把握红色主题公共空间的特性和个性,创造红色之美与绿色之魅,实现更高的精神感召及复合的环境价值。

参考文献:

[1]况成泉.景观设计本土化再思考――探析“红色”文脉的保护与开发[D].重庆:重庆大学,2008.

[2] 钱健,宋雷.建筑外环境设计[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179.

[3] 左小凤,王海洋,李田.纪念性空间的规划与塑造――以张自忠烈士陵园为例[J].南方农业,2009(8):4647.

[4] 陈永军.纪念性场所空间的景观设计初探[J].工程与建设,2007(6):873.

红色故事汇观后感范文5

[关键词]小学品德 演绎 德育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2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6-056

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养成教育的主阵地。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德育功能得到了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小学品德教师要加快教学观念的转变,顺应社会变化和教育发展,适应儿童道德发展的复杂性,改变传统“重理论,重说教”的教学模式,积极将各类新型德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带到课堂中,从多个角度演绎德育课堂,提高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一、情境代入,强化感受

在小学品德课堂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积极思维,启迪想象,更深刻地认识教学内容。同时,可以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

例如,在学习《上学路上》这一章节时,教师在课始先提问:“同学们,你们每天都要从家里到学校,但是你们记不记得住从家里到学校的路线呢?”学生都回答“记得住”,然后叽叽喳喳地说着上学的路线。教师继续说道:“大家真聪明,请大家用手里的彩笔把上学的路线图画下来吧,记得要把路上经过的红绿灯、商店、十字路口等标志物都画出来哦。”在学生画完后,教师让几个画得最好的学生上台汇报展示,并在展示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路过红绿灯、商店、十字路口的时候应该怎么办。

在这个课例中,教师创设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更容易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活跃学生的思维。而后在汇报展示过程中,教师加入了“路过红绿灯、商店、十字路口的时候应该怎么办”的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上学路上要注意交通安全,不能贪玩迟到。这样强化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与掌握所学知识。

二、明理导行,营造气氛

明理导行的教学方法是从传统语言讲解法演变而来的。它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例如,在学习《在爸爸、妈妈关心下成长》这一章节时,教师先是简单地告诉学生“父母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付出了全部的关心和爱护”,然后说道:“同学们愿不愿意听老师讲个故事呢?”学生听到讲故事都很感兴趣,认真地听教师讲述。此处教师可以推心置腹地讲述自己从小受父母照顾的故事,也可以讲一些报刊上刊登的与父母有关的感人故事。教师讲完故事后,学生都很有感触,课堂氛围也变得非常温馨,教师这时可以让学生讲讲父母关心自己的故事,或者谈谈自己的感想体会,加深学生的情感认识。

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模式,一直因枯燥、死板,致使学生情感体验差为教育者所诟病,而明理导行的教学方法则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适用于大多数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在这个课例中,教师先是点明教学内容,然后主导课堂进行,以口头讲解的形式传递信息。与传统说教教学不同的是,教师更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自己做起,推心置腹地为学生讲述故事,营造温馨、和谐的课堂氛围,从而引起学生的情感认同和共鸣,提高品德教学的实效性。

三、角色扮演,主动辨析

角色扮演是通过创设与实际生活相似的情境,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在扮演过程中体会相应的情感和行为。角色扮演适用于故事性、行为性较强的课堂教学。

例如,在学习《他们需要关爱》这一章节时,为了教育学生尊重残疾人,热情帮助残疾人解决困难,教师采用角色扮演的教学手段,让一部分学生用手帕蒙住眼睛扮演盲人,然后提问:“假如你们在街道上看到有盲人,你会不会帮助他呢?”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会”,并纷纷去搀扶扮演盲人的学生,充当“盲人”的眼睛,扶着“盲人”走向目的地。接着,教师又让学生分别扮演了聋人、肢体残疾的人等,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形成尊重残疾人、帮助残疾人的意识。

在这个课例中,教师让学生分别扮演残疾人和帮助残疾人的人,让学生体验到了残疾人在生活中的真实困难,从而增进学生对残疾人尊重、关爱的情感,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能够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帮助残疾人的习惯。

红色故事汇观后感范文6

[关键词] 叶锦添;“新东方主义”;电影美术;意象构成

电影美术追求的意象构成不仅满足了电影本身的叙事要求,更是在流动的影像中给观者留下瞬间的记忆,凝聚成既融合又独立、既封闭又开放的文化特征。从中国电影新时期的发展历程上来看,造型、色彩等艺术元素所构成的意象形态,在电影本体语言的阐释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一点从叶锦添所参与创作的影片中可窥一斑,《橘子红了》《诱僧》《卧虎藏龙》《无极》《夜宴》《赤壁》,等等,一部部享誉海内外的影视作品,无不体现着浓郁的东方意蕴,不仅为影视艺术注入了“新东方主义”的美学观念,甚至逐渐在影响着其他的艺术创作形式。在中国艺术主体性崛起的当代,叶锦添所倡导的“新东方主义”无疑是未来中国艺术发展的有效途径。叶锦添在电影美术、服装设计、环境艺术、视觉艺术等领域创作出许多震撼人心的作品,从他的创作中我们感受到东方文化博大的精神内核和包容力量,无论是《夜宴》的华丽,还是《卧虎藏龙》的儒雅,抑或是《赤壁》的壮美,源自东方文化积淀下的意象成为诠释电影主题最震撼人心的和弦。叶锦添的艺术创作源于民族文化,通过赏析他的影视作品可以看出其艺术风格具有他自己独特的诠释,叶大师对艺术创作的感悟和对民族文化的感情以及商业责任感建构了艺术良知与商业智慧兼容的艺术文本世界,取得了商业和艺术双丰收的业绩。他提出的“新东方主义”这个艺术观点就是最好诠释民族文化对我们未来艺术文化发展的启示,也为世界了解中国民族文化开启了新路程,同时也让中国影视作品能够在世界艺术殿堂独具艺术魅力。

一、美轮美奂的东方意蕴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言:“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也就是说,主客体不仅仅是视觉可感知的客观存在,更体现着物我之间的关系,这种理论也蕴涵在叶锦添的“新东方主义”美学观念中,他曾给“新东方主义”下过非常具有禅意的定义:“我最喜欢找到一些没有话好说的理论句子,就是什么都说不了、什么说了都不是我想说的,这就是新东方主义。”①富于哲理的艺术见解,这是一个伟大艺术家的艺术境界,这不仅是对中国传统美学精神的传承,更是他电影美术创作中意象构成的准则,明丽繁复、黑白交融、变幻多样,都显示了他对电影主题的掌控力,仿佛让我们穿越了时空的界定,感受着历史的积淀和文化所释放出的张力,成就了叶锦添在电影美术创作上独特的新东方主义意象。凭借着美轮美奂的东方意蕴,叶锦添的作品荣获了美国电影学院奖之“最佳艺术指导奖”、英国电影学院奖之“最佳服装设计奖”及多项国际大奖的提名。

叶锦添的“新东方主义”意象为电影叙事平添了许多神秘的色彩,这些体现在电影的服装、场景、道具、化妆等诸多方面,正如他定义的新东方主义概念,因为所有都不是他想说的,于是在意象形态的营造上才会有多种多样的,具有典型东方意蕴的艺术风格,在“简与繁”的转换中,东方文化的含蓄撼动着观者的视觉,使人不知不觉中走进电影故事,与角色形成了心灵上的交汇。叶锦添崇尚意象的“简”,“简”到只有“黑与白”,好像是一幅水墨画,在墨的“黑”与宣纸的“白”之间体现着影片浓郁的文人气质。比如李安导演执导、叶锦添担任艺术指导和服装设计的《卧虎藏龙》,“墨分五色”的美学追求体现在电影的服装与场景设计中,为表现影片主角的儒雅之风,李慕白的服装被设计成没有任何其他色彩掺杂的“白色”,这种极“简”的表现反而凸显了人物的性格和丰富的情感。而“繁”则是叶锦添“新东方主义”意象的另一个典型特征,“繁”并不是元素无度的堆砌,而是呈现细节的一种秩序,从中体现着角色的人物特征和心理状态。电影《夜宴》中的皇后有一套服饰,整体红艳至极,局部以金色的挂饰及银色的花纹点缀,与场景共同呈现出内敛的色彩对比,在交相辉映中对整个剧情起到了烘托的作用,在繁复的色彩中体现着女主角复杂的心理变化。叶锦添在色彩意象构成的处理上,将色彩与场景、服装、材质、灯光的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释放出一种具有张力的能量。叶锦添的成名作《诱僧》则呈现出极具东方色彩的“魅惑”,小说中有这样的一个描写,“她已改穿轻薄透明纱,外批水红披风,袒了领子,里面不穿内衣,装束十分随意,似是浴后光景。一个堕马髻,还有几绺游离的发丝散乱着。”②女主角红萼服装的色彩便呈现出了“魅惑”之感,叶锦添在服装色彩上做了大胆的尝试,红萼服装的色彩以一身诱惑般的红色出现,这样的红色具有喜庆与性的隐喻特征和象征意义,完美表达了红萼内心对爱的憧憬与渴望。

二、融贯中西的包容胸怀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文化的发展不仅要守住传统的精华,更要以开放的胸怀,接纳外来文化的参与和影响,叶锦添是最早倡导“新东方主义”美学观念的艺术家,他在东西方文化的精髓中游走,寻求着“新东方主义”艺术观念的突破口,“新东方主义”不是表现文化的冲突与矛盾,而是在包容与吸纳的过程中对本土文化不断创新,他所营造出的意象形态,不论是造型还是色彩,都是以东方文化精神为主线,再融入西方的、现代的形式感,正像卢铿先生所言:“集传统意识与现念,汇东方哲学与西方艺术观为一体的新东方主义艺术观,将可能成为中国人在世界上说话并感动世界的一种重要‘武器’。”“新东方主义”所释放出的意象审美引导着人们去感悟中国电影独特的美学内涵。

从叶锦添“融贯中西”的电影美术创作来看,所有的艺术形态都不是在一个孤立的空间内营造的,而是将不同风格特征的艺术形态构建在一个新的视觉空间中,这种融合力与特定空间内的历史有着密切的关系。电影《胭脂扣》以时空交错的视觉语言讲述了一段哀怨缠绵的故事,在20世纪80年代与20世纪30年代之间的情感穿越中,将现在与过去、回忆与联想、幻觉和现实巧妙融合在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中。叶锦添在处理这部电影时,通过对电影人物、服饰、场景、道具等的美学塑造,形成了兼具中西韵味的视觉形象。如“如花”和“十二少”两个人在床上吸食鸦片的场景,从整个视觉来看,整个房间的色彩处理具有东方古典韵味,而在家具的色彩搭配上面又有西方的“摩登”,由于电影主要表现的是20世纪30年生的故事,当时的上海是接纳西方文化最直接、最广泛的中国城市,东西方文化在这个特定时期和区域形成了特有的文化形态。叶锦添将东方与西方特有的色彩符号进行重构,形成了具有包容性和可识别性的东方艺术气质。《胭脂扣》中这种通过东西方文化交融,实现不同时空的视觉与精神的汇合,同样在电影《夜宴》中被再次升华,浓烈与清雅的色彩转换,将东方的柔美与西方的迷幻隐喻在故事的叙事中,唤醒着人们视觉注意和情感共鸣。“婉后”与“青女”的服饰色彩具有明确的隐喻特征,在宫廷与民间、欲望与本能、嫉妒与爱慕的情感交织中,兼具东西方色彩意象的红与黑,凝练出厚重的时空感和超现实感。

三、至真至性的情感回归

台湾导演吴兴国曾经说过:“看叶锦添的戏服,如同读一本书,摊开的是一种文化经历。一种视野,一场心灵的对话和精神探索。一件衣裳,代表一个人物的背景、处境、阶级、年龄、性格和心理状态。”③叶锦添的作品中无不透露着一种情感的释放与传递,表达着叶锦添对角色的真情体验和角色情感的把握。在他任美术指导和服装设计的电影《阿婴》中,其意象构成被倾注了浓浓的情感,特别是主人公阿婴的服装色彩,与故事情节、人物特征在情感上形成互动与解释。他借助服装传达的是一种悲剧式人物的悲伤情感。在阿婴父母遭到杀害时,全身的素白表现了她内心的孤苦无望,影片结尾时的黑色服装,带有强烈压抑感甚至是绝望的颜色,让观众感受到阿婴的孤寂与恐惧。正如叶锦添所说,黑色永远以“远”的方式存在,黑色可以留在记忆中思考。④这样的色彩让人们在欣赏这部作品时,将自身的情感趋向与阿婴的悲惨命运无形连在一起,情感在此刻不是对电影本身的审美终结,而是无限的延伸与丰富。周迅主演的《橘子红了》在初播时,便有这样的评价,电视剧的服装设计太美了,有一种厚重的油画感,甚至拿它与陈逸飞的油画《夜宴》所形成的艺术风格相媲美。在周迅出演的影视作品中,叶锦添是带着对周迅本人的那种情感的挖掘,使得周迅无论是在电影还是电视剧中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在此后的诸多作品中,如电影《风声》中顾晓梦的骄纵、可爱和才气,叶锦添在设计顾晓梦穿的旗袍时虽然以黑色为主体,但是这种颜色却展现了女性的深邃与妩媚,旗袍上的点点小花,俏皮又有女性的柔美,周迅在这个角色上独特的女人韵味尽显出来。叶锦添自己说,他在创作作品时总带有一种激情,是因为兴趣爱好才进行的。在创作之始,对角色的性格特征做总体性的评价与研究,并将其演员本身的性格特征进行梳理,情感的深度挖掘需要有至真至性的情感回归才可以实现,带有浓郁“新东方主义”的审美意象在“情”的驱动下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四、结 语

叶锦添所倡导的“新东方主义”艺术观念,既有东方的韵味又有西方的灵气,并且对中国传统美学进行了丰富的诠释,这源于叶锦添对传统美学独有的情感和理解。对每一个角色准确、独特的把握,才会有多姿多彩的意象形态,与电影主题有效地整合在一起,为观众奉献了极具文化性的视觉盛宴。总之,叶锦添的“新东方主义”美学观念是建立在兼容东西方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意象构成中,为观众提供了一种新的审美体验。东西方对美学不同的理解,使得叶锦添的电影美术创作在不断碰撞、借鉴和融合的过程中,形成具有时代特征的“新东方主义”视觉体验。

注释:

① 赵欣、娄军:《叶锦添的“新东方主义”》,《电影世界》,2009年第9期。

② 吴璇、左松涛:《爱情至上的红萼——〈诱僧〉女主人公形象分析》,《时代》,2008年第3期。

③④ 小小:《叶锦添:色彩成就盛宴》,《中国女性:中国海外版》,2007年第1期。

[参考文献]

[1] 曹晓丹.中国古装影视剧中服饰设计的艺术探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9.

红色故事汇观后感范文7

1929年底,天津平安大戏院上映了有声美国歌舞片《歌舞升平》,来自大洋彼岸的全新演剧形式首次进入国人的视野,此后不久的1930年春,北平平安大戏院放映了美国有声片《百老汇之歌》;1930年3月25日南京大戏院在上海爱多亚路(今延安东路533号)开幕,首映这天放的便是美国环球影片公司有声影片《百老汇》。这三部影片,是今天我们所能了解到的,最早进入中国的好莱坞歌舞片。在酒醉歌迷的旧中国,百老汇音乐剧脱下了她那美妙而神秘的外衣,尽显其性感、时尚、艳丽和丰满,尽管稍纵即逝,又那么像雾像云,虚幻飘渺。这是好莱坞歌舞片和以电影媒体形式出现的百老汇音乐剧,随着西洋文明的涌入而开始对中国产生的第一波影响。

与欧美音乐剧百余年的发展历史相比,音乐剧在中国是一个年轻的、外来的舞台艺术形式。这种经验上的“家底不足”,首先表现在编剧、导演、演员和制作团队的人才匮乏。与京剧、话剧、歌剧、舞剧等相对成熟的剧种比较起来,音乐剧从创作理念、人才选拔、市场运作、人才培育等方面,仍还有较大差距。近年来,虽然对于国外成熟音乐剧的引进逐渐增多,随着演出市场的炒作,音乐剧这一原本“曲高和寡”的演剧形式,也开始为普通中国观众所了解。但对于中国的音乐剧何去何从,中国音乐剧的特色究竟 应该是什么,依旧存在着不同的看法。

二、《东方红》音乐剧的启示

说起中国人自己创作的音乐剧经典,许多人首先想到的是上世纪六十年代那部举全国之力创作而成的《东方红》,这部音乐剧当时又称“音乐舞蹈史诗”,有研究者将其视作“国产”音乐剧的发端。

尽管今天回溯《东方红》的创作历程,不可避免地带有浓郁的政治色彩,但其艺术成就,仍然是不能否定的。这部由总理亲自抓创作的作品集歌、舞、朗诵和幻灯背景为一体,共含舞蹈、歌舞、表演唱和大合唱35个,革命歌曲39首,朗诵18段,不同场景33个。有些段落以舞蹈为主,有气势磅礴的大型集体舞,有载歌载舞的歌舞,也有优美动人的独舞。有些段落以歌唱为主,有两千多人的大合唱,有少先队员的童声合唱,有情节生动的表演唱,也有小合唱和著名歌唱家的独唱。

尽管反映的是革命的主题,但有心人不难发现,《东方红》所采用的艺术表现形式却是很“传统”的。(陈亚丁《在音乐舞蹈艺术革命化的道路上:介绍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创作和演出》)

首先,从主旨上说,《东方红》继承的是“纪功舞蹈”的社会价值,是且乐且舞且诗的审美价值。这种核心要义与西周初年周武王所作之“六代舞”一脉相袭。囊括了黄帝的《云门》、唐尧的《大章》、虞舜的《大韶》、夏禹的《大夏》、商汤的《大》以及周武的《大武》的“六代舞”与《东方红》的从“苦难的年代”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一脉相承的。

其次,在表现形式上,《东方红》开篇的“葵花向阳”舞段,之后的 “飞越大渡河”、“保卫黄河”中的“大刀舞”,抑或是“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舞段中,都不难看出中国民族舞蹈、乃至传统戏曲程式化表演的影响。

三、中国音乐剧与外国音乐剧的差别

中国音乐剧从引进之日起,就已经形成了套路,形成了“韦伯模式”,形成了“百老汇”教科书式的模仿模式。

我们对西方音乐剧的历史发展、风格样式及其成功奥秘,还只知皮毛不明就里。于是就有了剧本创作中的“淡化情节、淡化人物”之说,导致许多剧目情节简陋、人物苍白;于是就有了舞蹈创作中的纯粹色彩性、风俗性场面的泛滥;于是就不分青红皂白对音乐剧演员提出“歌、舞、演”全能的严苛要求;于是就有了音乐创作中的“最接近歌剧的音乐剧”之说,导致重唱和合唱的滥用,而美妙动人的旋律却迟迟没有从作曲家笔下流淌出来。

虽然欧美音乐剧是中国音乐剧的范模和源水,向其借鉴学习是毫无疑问的,但可怕的是学习中的媚崇,不可取的是惰性的“一锅端”。有人说中国音乐剧一直在走“描红”的路线,不无道理。有人把欧美音乐剧的某些剧目、某些风格、某些手法奉为圭臬,视为不二法门,好像非如此便“不是”或“不像”音乐剧。中国,形式相同而文化各异,中国的音乐剧创作需要完成这种文化心理的转换过程,即用音乐剧这种舶来形式,按照中国人的审美习性和当代趣味来表现中国人的生活和情感。

《东方红》的成功固有其特有的时代背景,但其浓郁的“中国特色”所产生的影响也不容小觑,在此值得人们深思。

四、 中国音乐剧发展的几个关键

窃以为,中国音乐剧的发展,首先当高举“本土化”旗帜,而“本土化”之中,则必须坚持“都市化”与“民族化”的二者统一。

从中国音乐剧在创演实践中形成的三种风格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音乐剧从下车伊始到发展至今,已从初期对于欧美音乐剧的舞台语汇和时尚概念的粗浅理解和单纯模仿中摆脱出来,开始注意中国传统文化中可以被我们吸纳的艺术元素并给以时尚化处理,并尝试运用于当代音乐剧的创演实践之中,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在中国发展音乐剧,应当“原创”与“模仿”并举,在引进欧美经典音乐剧剧目的基础上,把音乐剧这种外来的综合舞台戏剧样式充分本土化,经过近二十年的积累之后,人们对此的理性认知逐渐清晰起来。中国音乐剧或许并未完全清楚可以做成什么,但至少应弄清楚什么不可以做。首先是不能一味模仿的“洋味”,理由是中国音乐剧一旦失去了本民族的文化底座,就已经变成了俗气。对于国外市场来说,感兴趣的不是“中国仿造”,而是“中国制造”。《云南印象》、《空中少林》等舞台剧作品在国际上的成功,靠的就是中国本土特色文化。毋庸置疑,中国音乐剧的发展需要借鉴,我们可以借鉴西方音乐剧的一个形式外框,来填充中国文化。借鉴国外音乐剧的这种符合最广大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欣赏口味的“形”,而把中国文化的独一无二的“神”作为主要的创作方向。这是引导中国音乐剧走民族化路线,走出具有自身特色,最终具备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基本认识前提。

本土化的关键,首先就是“民族化”。一是素材的民族性。

音乐剧创作者的创作目的,在于将一个故事有效地通过舞台技术手段和演员的表演技能来完成艺术表达。其质量的高低之判,就是所讲的故事以及讲故事的手段是否能吸引观众。如果说,讲故事的方法是音乐剧是否成功的关键,那么,故事则是一部音乐剧的灵魂。中国音乐剧面对的首先是广大的中国观众,而中国观众所喜闻乐见的一定是有着浓浓“中国味”的作品,即便从国际化的角度出发,这种“中国味”也正是国外市场所期待的。所以,音乐剧从业者在素材的选择上,即在设计故事时候,应从市场的角度,从观众的文化心理出发,赋予音乐剧这种舶来艺术一颗“中国心”,以求得广大观众在文化上的认同。这一点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难,因为中国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其积淀有太多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然而,我们的音乐剧创作者们很多时候热衷于自己创造或者设计剧本,对于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视而不见。殊不知,只要我们把视线投向中国文化,我们将拥有适应于音乐剧创作的取之不尽的素材。

其次是表演形式上的民族性。

在音乐剧的创演上,我们做了太久的学生,所以,已经习惯性地将国外的音乐剧表演形式奉为至尊。但我们不能永远当学生,在音乐剧的表演形式上必须有自己的创造,唯如此,中国的音乐剧才能自成门派。就拿音乐、舞蹈这两大块来说,我们完全可以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表演路子来。我国是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大国,各民族的音乐、舞蹈各具特征,异彩纷呈,我们应该从民族民间歌舞吸取养分,将民族民间歌舞加以时尚化处理。从培养观众的角度讲,我们用音乐剧这种舶来形式,按照中国人的审美习性和当代趣味来表现中国人的生活和情感,可以消除广大观众对音乐剧的隔膜,让他们看得懂,听得懂。如此,我们的作品才能获得老百姓的欢迎。从文化传播的角度讲,我们的音乐剧创作者们有责任和义务把这些宝贵的音乐文化遗产搬上舞台,并把它们介绍给全世界。同时,将民族民间歌舞搬上舞台,也是中国音乐剧走向国际化的必由之路。

本土化的同时,也应当不能忽视 “都市化”。

“都市化”或又可称之为“城市化”,这是面对当今时代城市化、全球化步伐迅速加快的现实,艺术工作者所必须回答的问题。都市化同时也是相对于诞生于农业文明时代的中国传统地方戏剧而言的。所谓“都市化”风格,就是用国际流行的音乐剧形式来演绎当代中国人的都市生活。这种国际化风格在综合性艺术思维、舞台组合模式诸方面尽可能向欧美音乐剧靠拢,题材选择上一般以表现现代都市生活见长,音乐、舞蹈的语言和风格追求流行化、时尚化,二度创作以写实的生活化表演和通俗唱法为主,整体风格以载歌载舞的“歌舞型”音乐剧居多,也有少数“话剧加唱型”音乐剧形式。

红色故事汇观后感范文8

关键词: 色彩词汇中英语境象征意义相同与差异

色彩是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一定光波所引起的视觉现象,是人眼视觉的一种基本特征。它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物,它的本质对各个民族是一样的,但是由于各个民族地理环境、历史背景、语言习惯和传统风俗等的不同,导致了中英两种语境中色彩的比喻意义、联想意义及文化意象的差异,甚至出现语义相反的情况。研究两者的不同之处,可以更好地使用色彩词,加深对中英语言、文化差异的理解,这对中西文化交流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语言中用来描述色彩的词汇叫做色彩词汇。汉语和英语作为东西方两大语系的代表,都有大量表现色彩的词汇。汉语中传统的表现色彩的词有“赤”“橙”“黄”“绿”“蓝”“靛”“紫”七种,现代汉语用来表达基本色彩的词有“棕”“褐”“红”“橙”“黄”“绿”“蓝”“灰”“白”“黑”十种。英语中有brown,red,orange,yellow,green,blue,purple,grey,white,black,pink十一种。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出英汉基本色彩词汇,除pink外,是一一对应的,它们在基本意义上也几乎没有差别。但色彩词是一种感官词,它不仅描绘事物的色彩,而且能传达情绪,抒感,在某种程度上更体现着人的价值观和审美观。这种情况下的色彩词汇已不单纯是表示颜色的指称意义了,往往蕴含着很深的内涵及思想。中英两种语境中,就色彩词汇的内涵和使用而言,同一个词常常大相径庭。现撷取红、白、黑、绿四种最常见的色彩词汇,分别进行论述。

一、红色

红色在表达色彩本意时,中英两种语言几乎是完全对应的。比如“红旗”译为red flag ;“红豆”译为love pea;“红茶”译为black tea;“红糖”译为brown sugar;“红酒”译为red wine;“血战”译为red battle;“红事”译为wedding等。另外两种语言在表达红色的深浅程度和类别的差异时,也大同小异。比如“暗红”译为dark red;“鲜红”译为fresh red(或者blood red,bright red);“深红”译为deep red;“淡红”译为light red;“粉红色”译为soft red;“玫瑰红”译为rose blossom;“桃红”译为peach blossom;“桔红”译为salmon pink;“枣红色”译为purplish red;“高梁红”译为Kaoliang red;“芙蓉红”译为poppy red等。与此相应,英语中的rouge red译为汉语的“胭脂红”;ruby red译为“宝石红”;agate red译为“玛瑙红”;bronze red译为“金红”;iron oxide red译为“铁红”;rust red译为“铁锈红”;brick red译为“砖红”等。这足以说明,在中英两种语境中,色彩词汇的本意表达几乎没有差别。

但是红色在表达寓意时,中英两种语言几乎是完全相反的。红色在中华传统表达中为赤色。汉族的观念是亲近红色的,“红”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喜庆、成功、吉利和兴旺发达的象征。中国人对红色的特殊表达,已经被西方所认可和接受。在中西两种语境中,都认可红色为“中国红”。在中国元素的展现中,门上的大红灯笼、新娘的红盖头、英雄披戴的大红花及婚礼中张贴的大红喜字都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符号。在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里,用红色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表达自己的美好祝愿。人们张贴红对联,挂起红灯笼,用红纸包给孩子们的“压岁钱”又称之为“红包”。备受上司领导宠爱的称为“红人”,一旦开官得势,被称为“红得发紫”。“大红大紫”“红极一时”形容巨大成功。撮合美满婚姻的人被称为“红娘”,演员表演常常爆满谓之“走红”。“红利”是额外报酬,“红火”是旺盛的代名词,“红运”是好运,“红颜”“红袖”指青春美丽的女子。在京剧的化妆造型中,红色脸谱表示剧中人物的忠勇和正义。综上所述,红色在汉民族的心目中与吉庆、热烈、顺利、光荣、受欢迎、革命及正方势力发生联想。这种现象源于古代汉民族对日神的崇拜,因为烈日如火,其色赤红。中国人对“红色”有着特殊的感情,从炎帝时的图腾崇拜,周代人的尚赤之风一直持续至今,可见,“红色”的联想意义是具有深刻的文化历史背景的。

然而英语国家的红色(red)则是一个贬义相当强的词,它象征着残暴流血。如red hands(血腥的手、杀人的手),red revenge(血腥复仇),red―headed(狂怒的),red battle(血战,它也象征着危险紧张),red alert(空袭报警),a red adventure(一个令人紧张的冒险故事),red flag(危险信号旗)等。另外红色还象征着放荡、。如red light district(花街柳巷,也就是红灯区)。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红色(red)在英国人的意念中指鲜血颜色,西方人心目中鲜血是奔腾在人体内的生命之液,一旦流淌下来,生命之花也就凋谢。基于中英两种语境对红色理解的差异,在翻译古典小说《红楼梦》时,英国翻译家David Hawkes认为书中的“红色”对汉语文化的人而言,表示喜庆、幸福、吉祥,但在英语国家的人眼中,绿色和金黄色才具有类似的联想意义,而红色则意味着流血、危险或暴力。因此,他在翻译时涉及红色的词语时作了一定的变通处理。他把回目“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翻译为:“Jia Baoyu visits the Land of Illusion;And the fairy Disenchantment performs the Dream of Golden Days.”这样翻译就比较贴切。

二、白色

与红色一样,白色在表达色彩本意时,中英两种语言几乎是完全一致的。如有关英语中各种白色的词语:white译作“白色”,pearl white译作“珍珠白”,jade white译作“玉石白”,silver white译作“银白”,milky white译作“乳白”,snow-white译作“雪白”,greyish white译作“灰白”,pure white译作“纯白”等;而汉语的“粉红白”译为pinky white,“象牙白”译为ivory white,“牡蛎白”译为oyster white,“羊毛白”译为wool white,“本白”译为raw white,“浅紫白”译为lilac white等。在中英两种语境中,白色都使人觉得纯洁可爱,都象征真理、光芒、纯洁、贞节、清白和快乐,给人以明快清新的感觉。

当然,由于中英两个民族的历史发展与民俗风尚不同,白色(white)在汉语和英语的联想意义中更多的是体现在含义的差异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白色与红色相反,是一个基本禁忌词,体现了中国人在物质和精神上的摒弃和厌恶。自古以来,亲人死后家属要披麻戴孝,穿白色孝服办“白事”,要设白色灵堂,出殡时要打白幡;还有把白虎视为凶神,所以现在称带给男人厄运的女人为“白虎星”。它还象征知识浅薄,没有功名,如称平民百姓为“白丁”、“白衣”等。这种文化现象源于在中国古代的五方说。西方为白虎,是杀神,主萧杀之秋,古代常在秋季征伐不义,处死犯人。所以白色是枯竭而无血色,无生命的表现,象征死亡、凶兆。与汉文化相比,西方文化中白色象征意义主要着眼于其本身色彩。西方人认为白色高雅纯洁,所以它是西方文化的崇尚色,这与中国人崇尚红色异曲同工。在西方人眼里,白色象征纯真无邪。圣经故事里天使总是长着一对洁白的翅膀,头顶上悬浮着银白色的光环;如a white soul指纯洁的心灵;世界各国儿童广泛同情和喜爱的主人公叫Snow White(白雪公主),她是聪明、善良、美丽的化身。white wedding指新娘在婚礼上穿的礼服,代表爱情的纯洁和婚姻的贞洁;它又象征着正直,诚实。如white spirit指正直的精神,white hand指廉洁诚实,white men指高尚有教养的人,它也象征幸运、吉利。

关于白色,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英语中的white有时表达的含义,与汉语中的“白色”没有什么关系,如:white lie(善意的谎言),the white coffee(牛奶咖啡),white man(善良的人,有教养的人),white-livered(怯懦的),white elephant(昂贵又无用之物)等。另外汉语中有些与“白”字搭配的词组,实际上与英语white所表示的颜色也没有什么联系,而是表达另外的含义,如:“白开水”(plain boiled water)、“白菜”(Chinese cabbage)、“白字”(wrongly written or mispronounced character)、“白搭”(no use)等。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因为“白”这个字,在实际应用中,产生了异化。

三、黑色

关于黑色(black),英语中也有一些与中文含义相对应的单词或词组,如“炭黑”(carbon black,charcoal black)、“暗黑”(pitch-black,pitch-dark)、“漆黑”(dull black);blacklist(黑名单),black market(黑市)等。但英语中的black在译成中文时并非所有时候都译成“黑”,除了black dress译作“青衣”外,还有black tea(浓茶),black sheep(害群之马)等。再请看下面的句子:Since Jack was made CEO the company has been running in the black.这里的“in the black”指公司盈利,在英语中“亏损“应用“in the red”,所以上句的正确译法是:“自从杰克当上总裁后,公司一直在赢利。”

就文化而言,黑色来自黑暗体验,使人感到神秘、恐怖、空虚、绝望,有精神压抑感。同时一直以来人类对黑暗有所敬畏,所以无论在汉语语境还是英语语境中,黑色都是悲哀的颜色,都有庄重肃穆感。英美人在葬礼上穿黑色服装,中国人在葬礼上戴黑纱。另外,黑色在汉语和英语中都有“阴险”、“邪恶”的含义,不过不一定用“黑”或“black”的字眼,例如:“黑心”(evil mind)、“黑手”(evil backstage manipulator)、“黑幕”(inside story)、“黑线”(a sinister line)、“害群之马”(black sheep)、“凶日”(black day)、“暗淡的前途”(black future)等。

黑色在中英两种文化中,表达的寓意都比较复杂。在中国古代,黑色为天玄,有沉重的神秘感,是一种庄重而严肃的色调,象征严肃、正义;如民间传说中的“黑脸”包公,传统京剧中张飞、李逵等人的黑色脸谱。而西方民俗文化中,在《圣经》里黑色象征魔鬼、邪恶、痛苦与不幸,因此,黑色也叫做“死色”,是西方文化中的基本禁忌色,体现了西方人精神上的摒弃和厌恶,它象征死亡、凶恶和灾难。如black words(不吉利的话),a black letter day(凶日),像2001年9月11号美国五角大楼和世贸大楼被摧毁,美国人称这一天为“Black 911”,即黑色9・11。

四、绿色

就物理学而言,绿色位于光谱的中间,是平衡色。中英两种语言对于绿色(green)几乎是相通的。如“豆绿”译为pea green,bean green;“浅豆绿”译为light bean green;“橄榄绿”译为olive green;“茶绿”译为tea green;“葱绿”译为onion green;“苹果绿”译为apple green;“森林绿”译为forest green;“苔藓绿”译为moss green;“草地绿”译为grass green等。而英语的jade green译作“玉绿”;mineral green译为“石绿”;peacock green译为“孔雀绿”;emerald black译为“墨玉绿”。还有中英相互对应的“深绿”(bottle green)、“暗绿”(deep green)、“青绿”(dark green)、“碧绿”(azure green)、“蓝绿”(blue green)、“黄绿”(yellow green)、“灰绿”(grey green)、“浅绿”(light green)、“淡绿”(pale green)等。

从文化的觉度来看,绿色与其它色彩不同,它在全世界的象征意义几乎是一致的,都象征着和平、友善、希望和生机。如世人公认的和平形象是一只口衔绿色橄榄枝的鸽子。绿色使人联想到大自然的和谐与宁静。“绿色食品”是当今各国商家宣传其产品最具魅力的一招。green winter(温暖的冬天),green old age(老当益壮),Green card(绿卡,发给墨西哥等国的入境临时作工许可证),green power(金钱的力量),in the green wood(在青春旺盛的时代),keep the memory green(永记不忘)等。

绿在五色中排行第一,象征着万物生长。绿色通常给人的感觉是清丽恬静,古人由此联想到青春韶光。因而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里常用“绿”来描写年轻貌美的女子,如:“红男绿女”;以“绿窗”指代闺阁;“绿云”即指女子黑润而稠密的头发;绿甚至指春天的流水。

由于绿色象征着生命、生机,因而现代汉语里绿的派生词大多与植物、农业有关。如:“绿洲”、“绿地”、“绿野”、“绿荫”等。

综上所述,中英两种语境中,色彩词的本意与象征意义都有异同之处。就不同而言,我们可以看到,同一种色彩词在不同民族文化中可能引起不同的联想,这是由于中英两个民族的民风民俗、地理环境、思维方式、、民族心理等文化背景的差异所造成的。由此我们知道,语言是根植于民族文化之土壤中的。它是一种社会现象,是文化信息的载体和容器。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存在着不同的文化。对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来说,同一表达方式可能指的并非是同一件事,同一件事又有不同的表达方式,由此而产生了文化差异。尽管许多词已经成为历史用语,它们却忠实地记录了中华民族和西方民族的历史,透视了特定时期的社会风貌,从而烙下了鲜明的文化印记。所以我们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要把握住个民族的文化内涵,了解一个民族的历史与风俗习惯才能算是真正学到了一门语言。对于色彩词汇在中西文化中不同象征意义,我们在理解时要特别留意,这样才能够更顺利地进行中外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夏征龙主编.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

[2]陆谷孙主编.英汉大词典.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

[3]蒋栋元.论颜色及颜色词的文化差异.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2.

[4]于逢春.论民族文化对颜色词的创造及其意义的影响.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5.

[5]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红色故事汇观后感范文9

与这些大台相比,地方中小电视台虽然也有了一定的包装意识,但却仍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原因是多方面的:思想观念的滞后、资金的匮乏、专业人员的短缺等等。比如:有相当一部分中小电视台把包装等同于片头制作,有的把包装作为增亮荧屏的一个点缀,不断投入,不图回报。这些想法阻碍了包装所隐含的深层次效应的释放,这种尴尬的现状不利于频道形象的树立,不利于电视台走上产业化的发展道路。

2000年的一次观众调查表明,对于许多中小电视台而言,20%左右正在收看该频道的观众不能够清晰准确地回答自己看的是什么频道,这造成了收视率的大量流失,不利于频道品牌的树立以及产业化发展。可见,对于中小电视台来说,包装已经不仅仅是频道、节目的一件美丽的外衣,它已经是频道、节目的生存方式。①

鉴于这样的事实,地方中小电视台如何在中央电视台和各省级卫视台的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如何通过富有特色创新的包装杀开一条血路,有滋有味地活着?这是我们必须深思的一个问题。窃以为,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方面来增强包装的有效性。

一、彰显频道和节目的个性

一个成熟和有影响力的频道或节目,它的标识系统、节目编排形式、主持人形象设计以及片花、音乐、演播室背景等等都有其独特的张力和内涵。这种个性化的差异显现出频道和节目与众不同的形象,使观众对其有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这种认识给我们带来三点思考:

首先,中小电视台的频道、节目包装应该突出个性、避免趋同,以免在五光十色的频道海洋中淹没自己。比如,CCTV-3综艺频道的宣传片就非常有特色,片中交替使用大场面的舞蹈镜头和舞蹈演员的特写镜头,通过特技将舞蹈演员手中的红色绸带演化成“3”字落幅,与综艺频道的特色非常吻合。再如CCTV-4的一则名为“CCTV-4时刻伴随我”的频道宣传片中,一个小孩坐着写有“CCTV-4”的汽车、火车、飞机,骑着骆驼,背着“CCTV-4”的背包,从亚洲到非洲,到美洲,到欧洲……十分贴切地表现出国际频道的特色。

其次,中小电视台的包装应突出地域性特点。各个电视台的台标可以说是地域性特点最为突出的,台标是频道最基本的形象定位,一般展现在角标和节目结尾落幅上。它的播出频率最高,影响最大,最具冲击力、影响力,能起到推广和强化频道的作用。台标一方面能增强节目或栏目的段落感和节奏感,同时也能使不相关的节目或栏目融在统一的标识下贯通一气,增强频道的整体性。比如上海电视台用蓝色的白玉兰形状作为台标,是因为白玉兰是上海的市花,而蓝色凸现了上海海派文化的特征,以及上海“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黑龙江电视台的台标干脆就是红色“龙”字,广东电视台也以“广”字作为台标的主体图案,明确了电视台的所在地,让人过目难忘。

南汇广播电视台的台标设计则是从南汇版图中得到的灵感,钩状的蓝色标记象征着南汇45公里的海岸线,而红色的球形则代表着一轮冉冉升起的旭日。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南汇在整个上海地区的最东面,可以说是上海最早看到日出的地方。此外,蓝色标记模拟了船帆的形状,寓意南汇将随着上海洋山国际深水港的开发建设扬帆启航、乘风破浪。

再有,中小电视台的包装要有独特的文化韵味。浙江电视台在包装的文化韵味上可谓做足了文章。浙江省可以说是水的故乡,钱塘江、瓯江、富春江、运河、千岛湖、西湖,涓涓秀水,浸润着浙江这块灵秀的土地,孕育了风雅的江南文化。而浙江的“水”系列宣传片,突出、强化了浙江江南水乡的地域文化特征,诠释了浙江电视台“雅文化”的节目定位以及婉约的频道风格。浙江台“水”系列宣传片经过逐年的改进、完善,已作为浙江卫视频道包装的品牌,为观众认同和接受。我们中小电视台也应该在包装上抓住所在地区独特的人文环境的特色,在文化韵味上有所加强。南汇正在向着“海洋南汇”的目标努力前进,因此“海洋文化”、“海洋特色”是我们包装的中心思想。南汇广播电视台的多档节目如《南视新闻》、《南沙视点》、《沟通》等也都以大海的颜色―――蓝色为中心色,和谐地营造出南汇广播电视台“海洋文化”的特色。

二、优化节目编排,使节目和频道整体化

近年来的频道整体包装中,节目编排已经被纳入了电视包装的范围,树立“大包装”的概念已经成了电视包装发展的趋势。据专家的观点,高收视率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电视节目的感染力、可看性。二就是电视节目的编排艺术。利用电视包装,可以吸引观众、争取观众、留住观众。②

电视包装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针对目标观众编排节目,以求得观众的“顺流”(即观众在某一时段内持续收看某一节目),争取最大的“入流”(即观众从其他频道转往本频道),避免观众的“溢流”(即观众从本频道转向其他频道)。最近非常流行的“无缝编排”就是让两档节目之间的“破口”缩小,甚至等于零,使前一档节目无缝隙地过渡到下一档节目,以防止观众转台的一种编排策略。还可以在前一档节目结束后,先播放后一档节目中一些快节奏的、吊人胃口的片段,吸引并留住观众。比如,湖南卫视在晚间连续剧的时段内,往往要插播一些广告,但是他们做得很巧妙,在插播广告时,右下角角标醒目地提醒观众现在正在播放的是什么电视剧,将本来想离开的观众拉回屏幕前。同时在插播广告时,将节目预告结合起来,把明天或今后几天的精彩节目做一简单介绍,这样既减轻了观众的收视疲劳,又吊起了观众收看其他节目的欲望。此外,一些频道还在广告时间段里制作“倒计时”,让观众知道在数秒的广告之后,精彩节目仍将继续,稳住了可能流失的观众。

电视包装的另外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打造节目兴奋点,使观众不要因为视觉疲劳而换频道。观众的收视欲,不仅源于节目精彩的内容,也可以通过巧妙的节目编排来激发。江苏电视台的《1860新闻眼》的节目编排就很有借鉴意义:第一,以直播、重大事件打头,提高开机率;第二,加强重头报道,冲击观众视觉神经;第三,增强节目互动,提高观众收视兴趣;第四,分段直播,增加悬念;第五,定期播出重点节目,以飨观众。③这些节目编排的经验,都可以为我们中小电视台的新闻节目编排所用,提高我们的编排水平。此外,上海东方电视台在《东视新闻》结束出字幕时,播放各地的美丽风光和风土人情,从而化解观众疲劳,延续观众的收视兴趣;重庆电视台把航拍的重庆风光在节目的间隔播出,在使观众得到视觉享受的同时,激发了观众对家乡的热爱,增强了作为重庆人的自豪感,收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这些做法能行之有效地延续观众对频道、节目的关注,很值得我们中小电视台借鉴。

三、确立节目、频道的品牌地位,推动营销

随着电视事业不断进步,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电视节目、频道的整体包装对于电视品牌宣传举足轻重。

首先,包装对节目的生存、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如今的观众可选择的节目成千上万,从传播学的角度看,视觉冲击、形象刺激是吸引观众的一个重要因素。观众是否选择收看节目,基本上是在看到节目的几秒内做出决定的。在这个极短的时间内,是否精巧的包装会给观众留下不同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往往决定了观众的选择。过去的电视节目通常不注重包装艺术,虽有好的内容,却无法形成内容与形式的相互支持关系,缺乏竞争力,久而久之就会失掉观众、输掉市场。对目标受众的吸引力直接影响着广告商对于电视市场的选择,目前的电视节目的包装水平已经有了非常大的提升,栏目包装有非常成功的例子,可供我们参考学习。央视的《东方时空》是一个在国内最早实行整体策划和整体包装的栏目,它准确的定位,全新的包装,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当时引起了轰动,使中国电视迎来了第一束曙光。它向人们展现了整体策划,准确定位和整体包装的魅力。栏目有专门的形象宣传片,长达1分钟,片头中有专门的栏目标志,有标版片头,小板块有小片头和广告导语,字幕有统一的规范,主持人有特定的主持环境和统一的主持风格,这一切都是前所未有的,所以留给人们的印象是深刻的。“时事追踪,时事分折,大众话题评说”,“东方之子,浓缩人生精华”,“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这些广告导语是节目的点睛之处。

其次,高水平的频道包装能使频道在众多竞争对手中凸显出来,在观众心里树立起一种品牌意识。电视包装能增强频道的品牌形象,给频道注入巨大的无形资产,从而使频道在电视的市场化经营中取得有利的地位。目前,各省级卫视频道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众所周知,湖南卫视以娱乐为主线的“快乐中国”,安徽卫视主打电视剧,江苏卫视是情感频道,海南卫视旅游为主线,都在吸引着观众的眼球。以四川卫视为例,四川人素有摆龙门阵、听评书的文化传统。四川丰富的美景、美食、民族、历史资源、遍布全国的名人和8700万人口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故事资源。四川卫视定位为“讲故事的频道”,就是从四川独特的地域文化出发,扩大频道的全国影响力。四川卫视拥有一批善于“说故事”的纪录片制作人才,在国内外获得过多次大奖,是全国电视纪录片制作领域的最强阵容之一。今年6月起,四川广电集团在文化旅游频道试推故事频道新定位,“白天演绎虚拟的故事,晚上讲述真实的人生”,白天10集电视剧大放送,每晚倾力打造以纪实为主体的栏目,运行2个月来,收视份额晚间增长了132.14%,白天增长了136%;而经济频道采用观众喜闻乐见的四川话形式,独树四川话特色时段,彰显四川的地域特色,也获得了不俗的收视表现。四川广电集团以地面频道节目改革为突破口,改革节目运作机制,激活现有生产潜能,培养和锻炼了一批善于以纪实和再现等不同手法说好故事的人才,这为四川卫视打造特色品牌栏目和特色频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④

对于中小电视台而言,虽然没有大台那样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广阔的收视覆盖范围,但是中小电视台却有接近性强的独特优势。中小电视台可以利用这种得天独厚的接近性来包装节目、频道。比如中小电视台普遍都有的新闻节目,在包装上应该尽可能地贴近当地特色、反映当地百姓生活。因为当地百姓普遍关注当地政府的政策方针、百姓的生活,这些内容是不可能在中央电视台或者省级电视台上完全展示出来的。因此,对于中小电视台而言,贴近当地人民的生活,讲述当地百姓的故事,才是吸引观众的法宝。将这些内容重点包装、强势传播,才能使观众对节目、频道产生亲切感、认同感。

四、创建一支业务精湛的形象设计队伍

国内电视包装行业发展至今,已经产生了不少专业电视包装制作公司。创作出了不少优秀的电视包装作品。对于地方中小电视台而言,要进行到位的包装,办法有两个:一是与外部的专业电视包装公司联手,包装节目和频道;另外一个办法就是在电视台内部扩大并优化包装队伍,充实包装专业人员,对他们进行培养,使之能适应全台节目包装制作的需要。我们中小电视台在当前资金比较匮乏、专业包装人才短缺的情况下,应该两条腿走路。

无论是哪种方法,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要实现真正的内在化包装,必须要加大个人手工劳动在整个包装中所占的比重。因为现在的许多包装大多是利用一些非线性编辑系统按软件设计要求来实现和完成的,因此也就难免打上模式化的痕迹。比如,我们经常可以在一些电视包装节目中看到一些雷同的技法或表现手段,这大概也是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共性使然。培养一支熟悉本频道特色的包装人员队伍,才能将电视包装融入每日的工作当中,让包装常变常新、贴合频道多变的内容。举例来说,湖南卫视总编室下属的形象工作室是这个领域里的佼佼者。自2004年6月整合形成的工作室,现在共有26个人,专门为湖南卫视服务,湖南卫视的这个工作室是完全体制内的建构。据了解,在“超级女声”火热的2005年,工作室月平均制作宣传片7000秒。2006年4月,宣传片制作量攀至9000秒。

因此,从长远考虑,加强中小电视台内部包装人员队伍的建设非常重要。只有属于电视台内部的包装人员,才最熟悉频道的风格和节目的特色,而且也只有他们可以跟随频道和节目的需求,不断对包装进行更新。对于电视台内部包装人员,我们应该创造机会让他们多向大台的工作人员学习、取经,在工作中不断创新。

中央电视台、各省级电视台的成功包装,给了地方中小电视台有益的启迪。对于地方中小电视台而言,需要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坚韧精神,更需要独辟蹊径的头脑和智慧。中小电视台应该让自己的观念跟上大台发展的脚步、让包装绽放出美丽的火花,让节目更为群众所喜闻乐见。这样,地方中小电视台才能冲出夹缝,找到呼吸的空间。

(作者系上海南汇广播电视台台长)

注释:

①丁锐:《电视包装的演变及发展》,《电视字幕特技与动画》2003年第3期

②黄鲲:《电视剧频道的编排及推广》,《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5年第11期

红色故事汇观后感范文10

【关键词】小学英语 英语单词 教学策略 有效性

词汇教学贯穿英语教学的始终,单词对于英语学习的重要性犹如沙石之于高楼大厦。因此,探讨单词有效教学法,应成为我们不断研究的课题。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直观法、表演法、游戏法、故事法等在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一、直观法――增强词汇的直观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浓厚的兴趣,才会有无形的学习动力。B.Spolsky认为,英语学习的动机包括三个方面:态度、愿望和努力。同时,他还强调,老师呈现的方式能引起他们的兴趣时,就会有无形的动力,表现积极主动,乐于参与。因此,直观手段是词汇教学的有效途径。

1.实物法。小学生对实物最感兴趣,物能立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学习apple、orange等水果名称时,教师手拿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说:It is an apple. Do you want to eat it? I like it very much.apple的汉语意思,不用解释,学生也明白。学习颜色的形容词时,呈现一只白色的粉笔,教师问:What colour is it? It is white. White is my favourite colour. 实物教学,给学生“触手可及”的感觉,使单词的含义不言自明,增强单词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

2.图片法。小学英语教学中,初学阶段的单词以名词为主,而名词一般表示人或者物,人或者物,不可能都以实物展示给学生,如cat可以将一个小猫带进教室,但tiger、lion、elephent等动物就不可能将真实的“活”的动物带进教室,此时,若要实现直观教学时,图片法更方便。画面上的“猛虎下山”的图片,老师的It is a tiger. 学生轻松习得了tiger. 学习seasons的春、夏、秋、冬的名词时,呈现给学生四个季节的不同的画面的图片。

实物、图片、挂图、简笔画等都是直观性较强的教学方式,增强单词的直观性教学,不需要翻译、解释单词的汉语意思,否则,也是多此一举,画蛇添足。

二、表演法――增强词汇教学的生动性

表演法在对话教学中常被使用,角色表演、对话交际等是课堂上惯用的方法,利于提高参与度,使单词记忆更快更持久。但是,在单词教学中,许多教师为图省事却忽略了表演法的具体运用。所以英语教师要多设计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参与中,这样的活动会让学生铭记很长时间,单词教学融入其中,学生不知不觉就记住了单词,没有呵斥与教鞭,学而快乐。

小学生喜欢表演,喜欢模仿,单词教学时,利用这个特点,将表演运用到词汇教学中,课堂会活起来。如学习animals时,甲乙两个学生走到讲台前,甲背对大屏幕,乙看着大屏幕上的单词或者动物的图片,然后模仿出动物的声音或者动物的代表性的动作,如乙看到屏幕上的大象,就学大象的模样走路,简单描述出大象的形状、主要特点等,让甲猜出是elephant.乙的惟妙惟肖的表演,甲乙的完美配合,课堂定会盈满笑声,单词教学效果水到渠成。

三、游戏法――增强词汇教学的趣味性

游戏是孩子们的最爱,“猜”永远是学生喜爱的活动之一,因此,在单词教学运用“猜一猜”(Guess)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力,提高单词的学习效率。

小学英语教学中,What is the bag的游戏,教师用一个包,里面装上学习用品或水果等之类的东西,让学生闭上眼睛,摸出一个,用学过的句子等说出这个单词,如果猜不对,就让他们摸一摸、闻一闻,再猜,直到猜对。如包里装进苹果、香蕉、桃、梨等水果,让学生拿出一个,问Is it a peach?如果是,其他同学说Yes,如果不是,说No. 那么就继续猜Is it an apple/pear/banana…?直到学生说Yes. 猜的过程,也是玩的过程,也是运用英语交际的过程,真正凸显“学中玩”、“玩中学”,更突出英语词汇教学的“趣味性”。

猜动物名称,也是常用的“猜”的方法之一。教师或者一个学生说出描述性的句子,让学生猜出是什么动物。如I have fur. I like eating fish. I sleep a lot.让学生根据“有毛发、喜欢吃鱼、睡大觉”等特点,而猜出是猫cat.

四、故事法――巩固所学的关键词

小学生喜欢听故事,喜欢讲故事,根据这一特殊爱好,教学中,教师经常性地运用讲故事的方法,将单词运用到故事中,增强单词教学的趣味性,这样可以有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而有效学习单词。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利用一些简单的句型自己讲述故事,记住需要掌握的单词。

红色故事汇观后感范文11

语言作为思维的主要表达形式,其运用能让幼儿的认识更有条理,能扩大幼儿认知的范围和内容,发展其想象力、记忆力和创造力;同时通过语言的运用,幼儿能理解他人的意思[由网站收集整理],表达自我的情感和意愿,积极的情绪在此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文学作品丰富多彩的内容,生动活泼的人物形象和高尚的情操能激发幼儿情感上强烈的共鸣,引发幼儿积极向上的情愿和行为,有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3岁多的幼儿园正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因此根据我班特殊情况,我们选了语言作为班上的特色教育,并拟定了一个初步的计划:

一、倾听:1、初步能感知普通话语音、语调和理解语言。2、初步掌握一些倾听技能,有意识的倾听,集中注意地倾听,分辨不同内容的倾听,理解性地倾听。3、训练孩子养成良好的听话习惯。尊重对方,注意聆听,有礼貌的听,不插嘴不打断别人等活动安排:《淘气的小猴》《小白兔真乖》在一日活动中随时注意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及习惯

二、表述1、日常用语的灵活使用。1会正确运用问好、关心、慰问、祝贺的话。《小熊做客》2引导幼儿主动、愉快地与人交往,解决[由网站收集整理]交往中的语言问题。〈朋友多多的小狗〉2、词汇的积累1相反词如上--下左--右等等3运用否定语的双词句如:球呢?没有球3运用动作物体的双词句如:边说边做动作倒茶洗碗等,出示杯子,能说出杯子是用来喝水的。4运用人物位置的双词句如:出示图片或事物,让孩子说出XX在什么地方5运用物体特征的双词句如:球--大,小人--高,矮苹果--红色的,绿色的,黄色的,说出红色的苹果,绿色的苹果......4、儿歌:能大声的清楚的念儿歌。内容待定背诵10--12首5、故事: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即兴讲故事和描述图片上的内容,复述时能说出只要情节,并能正确运用新学的词汇。内容待定复述3--5个故事

三、阅读通过图书、VCD、图片丰富孩子的知识面,让孩子通过多渠道感受其乐趣,发展幼儿观察、思维、想象、表达等能力,促进良好的个性发展。内容待定

四、认识一些常见常用的标记。

五、语言活动的开展1、通过正规的语言活动。如:语言游戏、谈话活动、讲述活动等2、非正规的语言活动、随机制语言活动。如:与幼儿的日常交流、每日餐前餐后或空闲时间与幼儿共同欣赏、朗读等,做孩子语言的榜样,引导幼儿正确运用语言。3、通过主题活动、区域教学、学科教学提供孩子语言学习的机会与条件。4、家园配合,提高家长对语言的认识,帮助幼儿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5、社区方面,多带幼儿了解周围的人、事、物,感知周围与语言有关的符号等,加强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

红色故事汇观后感范文12

关键词:颜色词;文化差异;象征意义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主要表达方式。语言学习中了解不同词汇的深层意义才能在交流中不出现理解的偏差。颜色的定义是通过眼、脑和人们的生活经验所产生的一种对光的视觉效应。从这个定义上我们可以看出,颜色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是对客观世界的感知,而颜色词是指形容颜色的词语,这些词语引申出丰富的感彩和文化内涵。因此,在跨民族和文化的交流中,各个民族给了颜色词不同的比喻意义、联想意义及文化意义。颜色的基本词只有黑、白两个,即使这两个最基本的颜色对于不同的东西方文化及不同的民族在使用上也有着巨大的差异。下面我将从颜色词语与不同的历史传统、民族社会心理、情感寄托等方面浅述一下中英基本颜色词文化内涵的差异。

一、历史传统的差异

对于一种颜色的褒贬往往有其历史传统的影响,比如在汉语中红色、黄色、紫色都代表着喜庆、尊贵的意味,如古代帝王普遍使用黄色,中华民族的传统喜庆色也为红、黄,象征吉祥、如意,但在西方英美民族的眼中,红色有恐怖危险、甚至低级的意味,有很多词语red light district(红灯区)、scarlet(鲜红又有、罪名昭彰)之意。紫色在我国作为祥瑞,具有高贵神秘的象征,帝王的宫殿叫紫禁城,诗中有紫气东来,而神仙的所居地叫做紫台,更有红得发紫这样的成语,英语中的紫色(purple)象征意义指代尊贵、王权和皇室,有be born in(to) the purple(出身皇室或较高地位的家庭),to marry into the purple(与皇帝或贵族联姻),这些词汇都描述了紫色的引申含义。可见不同历史传统给予了颜色词特定的意义。

二、民族心理上的差异

东西方民族思考方式及逻辑都存在差别,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的颜色词可能用于描述同一种物质的客观表象。英语说“black tea”,汉语说“红茶”。相同的物质却用了不同的颜色,这是因为英国人着眼于茶叶的颜色,称其为“黑”,而中国人却着眼于茶水的颜色,称其为“红”,这是由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而产生的区别。再如“yellow”一词,黄色在汉语中一直是帝王的象征,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地位。但在西方文化的黄(yellow)是背叛耶稣的犹大穿的颜色,带有不好的象征意义,它除了表示低级趣味的报刊,毫无文学价值的书籍如yellow press(黄色报刊), yellow back(廉价小说)外,主要表示卑鄙、胆怯。如yellow dog(卑鄙的人), yellow streak(胆怯), yellow――livered(胆小的)。绿色green象征和平、生机、青春和希望,但无论在东方文化还是在西方传统文化中绿色都附有贬义色彩。在汉语中妻子使丈夫蒙羞的行为称之为给丈夫带“绿帽子”。绿在古时还表示荒野,因此“绿林”代表着占山为王,拦路抢劫的强盗。而在英语词汇中绿色有嫉妒、幼稚等贬义色彩,如the green eyed monster(嫉妒)。green horn(无经验易受骗的人),green hand(新手,生手),as green as grass(乳臭未干,幼稚)。白色white世界各国的孩子都知道和喜爱的童话故事“白雪公主”(Snow White),她聪明、善良、美丽。White wedding (新娘在婚礼上穿的礼服),白色代表爱情的纯洁和婚姻的贞洁;它又象征着正直、诚实。如a white spirit (正直的精神),white hand (廉洁诚实),white men(高尚有教养的人),它也象征幸运、吉利。如a white day(吉日),white magic(有天使相助的法术),它还有合法,无恶意的意思,如white market(合法市场),a white lie (善意的谎言)。然而在东方文化中,白色却有不祥之意,代表丧色,亲人死后办白事,穿白色表示哀悼。粉红色pink又称桃色,在东方文化中可形容年轻美丽的女子,比如“红粉佳人” “六宫粉黛无颜色”等。又可以比喻不正当的男女关系,如“绯闻”“桃色事件”等。但在西方文化中,粉红色象征精致、优良。如in the pink(良好,甚佳),the pink of perfection(十全十美的人或东西),pink tea(上流社会社交活动),pink collor(粉领、高层次办公人员)。所以在不同的民族中由于不同的文化在感受不同的颜色时赋予了颜色不同的意义,但在不同的文化交流中又不断地融合,产生新的颜色词的意义。

三、情感色彩的差异

语言常常会带有不同的感彩,有时一个词语会包含不同的感彩,颜色词也是如此。比如,“blue”一词在中文中常能激发人们对未来的憧憬,而在英语中有截然不同的意义,可以表示情绪低落,心情沮丧,如in the blue /a blue Monday倒霉的周一,有时也可表示高贵的血统,如blue blood,blue ribbon(荣誉的标志)有时有下流的意味,如blue talk/blue video,由此可见,颜色词所表达的情感是多样的,有时对同一颜色词在不同的搭配和语言环境下也有不同的意义,只有正确理解它们的情感色彩,才能领略英汉两种语言各具特色的文化内涵。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文化给了同样的词汇不同的意义,既体现了不同文化的差异,也看到了语言的魅力。中文和英语之间通过颜色词的不同反映出深层的文化信息,既包含民族的传统文化,又体现了民族习惯及丰富的内涵,看似一个简单的词汇,却看到了鲜明的文化印记。所以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把握语言中的文化内涵,了解民族的历史、风俗,才能算是真正学好了一门语言。简单的颜色词的不同中西文化的象征意义,只要我们多加留意,就能更顺利地理解中外文化差异。

参考文献:

[1]蒋栋元.论颜色及颜色词的文化差异[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