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红色传承的心得体会

红色传承的心得体会

时间:2023-06-07 09:22:08

红色传承的心得体会

红色传承的心得体会范文1

红色基因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体现着一种革命精神的传承,历久弥新,引领未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传承红色基因心得体会优秀范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传承红色基因心得体会范文

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执着坚守。强调,红色基因要代代传承。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经历了多少坎坷,创造了多少奇迹,要让后代牢记,不忘初心,永远不可迷失了方向和道路。

主席对红色故事如数家珍,强调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红色基因体现了共产党人的身份自信和使命担当。

党的刚刚闭幕,主席便带领新一届政治局常委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

红色基因伴随共产主义的传播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诞生而产生。正义的战场战斗中,铸就红色基因的鲜红血色;艰苦的长征路,锤炼了红色基因的顽强生命力;前进的革命道路上,强大了红色基因的抗御能力。不断成熟的革命历史过程中,红色基因得到了锤炼和强化。不论生存环境怎么险恶,不论前进的道路有多艰难。勇往直前是共产党人红色基因不断强大的精神气魄。

红色基因发源于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弄清楚从哪儿来”需要重温红色经典,“弄清楚往哪儿去”需要勇于担当使命。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作为党员干部重温红色故事,感悟红色精神,对于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具有重要意义。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年经党员干部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时刻牢记党的性质宗旨,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与时俱进,提高判断形势、维护稳定的能力,在谋求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中奉献青春热血。

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永不叛党是每个党员必须要做到的,讲忠诚,就要用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铭记历史、砥砺奋进,从先辈手中接过的历史接力棒,肩负起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任。这,就是我们的初心所在、使命所系。

传承红色基因心得体会范文

红色基因产生于井冈山、古田、遵义、延安以及西柏坡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既是我们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所在,也是我们不断增强“四个自信”的底气所在,已经成为了激励近14亿中华儿女不断奋进、砥砺前行的精神力量。2018年3月8日,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经历了多少坎坷,创造了多少奇迹,要让后代牢记,我们要不忘初心,永远不可迷失了方向和道路。

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既是当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也是开创新时代各项工作新局面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我们要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认认真真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学原著悟原理,推动思想学习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通过红色教育重温历史,让思想接受先辈鲜血的洗礼,缅怀先烈,饮水思源,切实增强学习教育针对性、实效性和感染力,引导党员干部发扬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红军长征精神,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新时代新气象,深感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只有保持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奋斗姿态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才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才能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才能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要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要发扬忠诚、干净、担当的优良作风,勇担职责使命,焕发干事创业精气神,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把“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变成现实的战略之举。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要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从光荣的革命传统中汲取营养,把红色基因融入血脉,坚定理想信念,大力弘扬勇往直前、攻坚克难的奋斗精神,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为建设美丽中国、共圆复兴梦想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动力,努力创造出无愧于历史、时代和人民的新业绩。

传承红色基因心得体会范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根与魂,红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底色,红色文化则是当代中国文化的价值核心和精神主体。红色文化主要由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成。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伟大斗争中凝聚积累形成了革命文化。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又领导人民在继承和弘扬革命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充满活力且与时俱进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丰富并发展了红色文化的内涵。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若能很好地加以开发利用,将会使其在统一战线思想宣传工作更大限度地发挥以文化人、立德树人的积极作用,从而聚人心,成合力,实现最广泛的团结。

红色传承的心得体会范文2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年,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因此,我们更要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使命,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使命”党员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更多关于心得体会的相关文章内容推荐【 】个人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红色基因不忘初心使命心得体会10篇

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使命学习心得10篇

关于“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使命”学习心得10篇

“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使命”党员学习心得5篇

“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使命”心得1为了培养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的优良品质,激发幼儿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9月26日上午,奉城幼儿园中大班全体幼儿及教师于国庆来临之际到奉城第一中心小学爱国教育基地进行参观,感受红色文化。

孩子们在陈列馆里安静倾听教师介绍每一位革命先辈的故事,一个个激动人心的故事深深吸引了每个孩子,大家都竖起耳朵认真倾听。孩子们在厚重而严肃的氛围中感受红色革命精神,忆苦思甜,倍感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通过此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参观活动,幼儿不但缅怀了革命先烈,而且对红色历史有了一定了解,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以及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今天的红色之旅是难忘的,红色基因将深深融于我们的骨血之中!

“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使命”心得2真正的共产党人血脉中流淌着红色基因。深蕴着忠诚坚定、不畏牺牲、艰苦奋斗、服务人民的优良传统,凝练成为共产党人血脉中代代相传的红色基因。无论是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还是艰苦创业的建设时期,直至今天波澜壮阔的改革大潮,红色基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向前。

坚守忠诚刚毅的理想信念。“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回顾党领导的革命史,无论是大革命失败后的低潮,还是漫漫长征路,抑或是八年艰苦抗战,历经千难万险最终夺取革命胜利,靠的就是共产党人对党、对共产主义信念的忠诚坚定。有了崇高的理想和坚毅的信念,也就有了夺取胜利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对共产主义执着而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我们每一个共产党人都必须传承和坚守的,这是政治灵魂,更是不朽的精神支柱。

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曾讲到,“艰苦朴素,艰苦奋斗,这既是党的作风,也是每个共产党员,每个革命者的作风。”在革命年代,缺吃少衣少药,武器落后,物质条件极为困难,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正是靠着艰苦奋斗精神和旺盛的革命斗志,克服各种困难艰险,赢得胜利。在新的建设时期,艰苦奋斗精神就是我们事业的原动力,更要传承和发扬,将其作为共产党人的精神品格,在工作、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去坚守奉行。

紧密血肉相连的党群关系。我们党在敌我力量悬殊的困境下坚持下来,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一步步走向胜利,所依赖的就是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建立了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和血肉联系,赢得了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倾其所有的支持。直到今天,我们在新形势下完成新任务开创新局面实现新目标,制胜的法宝仍旧是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只有各项工作符合基层实际和党员群众意愿,我们的工作才能获得的支持,各项事业才能无往而不胜。

红色基因是共产党人的信仰根基、精神之源,党的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必须传承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焕发出战斗的精神、拼搏的劲头,夺取事业新的胜利。

“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使命”心得3为深入学习贯彻给横坎头村全体党员的回信精神,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3月27日中午,四职校团委组织的以“红色基因代代传,向说说家乡新发展”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在阶梯教室圆满落下帷幕。

本次演讲比赛共有21位同学参加。同学们用慷慨激昂,精神饱满的演讲,畅谈余姚的变化。精彩的演说深深吸引了观众,新颖的故事将主题赋予新的内涵,一段段文辞优美的叙述和观点独到的评论,无不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博得掌声阵阵。王明强、钟菊梅、王波、吕东娟4位评委老师对参赛者的表现也给予充分肯定。

演讲过程中,同学们有围绕经济发展、文化建设、农村和城市面貌变化、城市智能装备产业发展、互联网革命等多方面阐述余姚近几年发生的巨大变化,谈自己的感悟;也有围绕如何发扬重要回信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养,做一名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少年,畅谈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本次大赛,展示了参赛者的良好素养风貌,展现了他们高超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各具特色的人格魅力。通过比赛,同学们深入学习了给横坎头村全体党员回信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引导同学们更好地发现和感受在党的领导下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发展成就,增强同学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引领同学们更好地知家乡、爱家乡。

“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使命”心得4此次延安培训,在区财政局党支部领导下,至梁家河、杨家岭、枣园等红色革命圣地,学习延安精神、梁家河精神。

能到实地学习梁家河精神,是每一位忠诚于党,热爱于党的人的追求。曾在一次自述中说过:“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也有两点很大的收获。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身的东西。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之后梁家河,这个度过了七年知青岁月的小山村,走进了全世界人的视野。在上周六,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在高新区财政局党支部领导下赴梁家河村参观学习。梁家河位于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东南方向5公里处。村中流淌着一条小河,沿河道两岸的黄土崖边狭长零星住着村民,在着黄土高原上显得别有一番风味。在当地专家的授课下,我了解到当年在梁家河办的几件大事。一是带头建了四个淤地坝,挖了水井。二是修了沼气池。三是为村里建起了磨坊、裁缝铺、铁业社、代小店。在1975年10月7日,作为最后一个离开梁家河的北京知青,全村人不论男女老幼都来送行,很多村民都哭了。可见,当年在梁家河切实践行着延安精神,心系百姓、艰苦奋斗、敢为人先的行动也深深的感动了梁家河的村民。这对我感触很大,如今我们有着更加优越的生活条件,更应该勇于开拓,不断进取。

在周日,我们赴杨家岭,枣园等革命旧址,感悟历史,学习延安精神。从这两处地方,我突然能理解为何延安被称为是中国的革命圣地。毛泽东同志,周恩来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当年就是在这里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杨家岭,枣园里的窑洞、油灯、桌案、书札、床铺等一一犹在。这一件件物品,把大家的思绪又拉回到了那革命战争年代,大家再次感受了延安时期那惊心动魄、艰苦卓绝的革命历程。也正是在这里,在这个物质生活条件及其匮乏的地区,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这些老革命家带领这人民的军队同广大人民群众坚守在中国革命的最前沿,与内外的敌人和展开一次次殊死搏斗,更是在这里取得革命的最终胜利。通过参观杨家岭、在枣园诵读红色家书,使我深深感受到老一辈革命家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怕流血牺牲的战斗精神,同时也体会到延安精神在新时期的伟大意义。

尘封往事随风而散,仁人志士已成千古,城市容貌随岁月而变。此次延安培训活动,我接受了进步思想的洗礼,在聆听革命的历史中成长。同时也让我感到身上依旧有沉重的担子。生活在和平年代,建设祖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样任重而道远。身为90后的年轻人,更应学习发扬梁家河精神,延安精神,以传承红色基因,凝心聚力迈向新时代。

“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使命”心得5“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是毛泽东同志对祖国由心的赞誉,亦是对中华民族深深的忠爱,当然,这亦是我们每个中华儿女深深的共鸣。生于这个和平美好的时代,我们是否会因为生活的安逸而忘记对祖国所肩负的重任?我们是否会因为风沙的覆盖而忘记祖辈们所留下的光荣印记?我们是否会因为时间的洗礼而放弃那该我们铭记于心的红色内涵?相信我们的回答都会是否定的。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都在祖国的呵护和抚爱中长大,对祖国所经历的历史又怎能轻易的就从记忆中抹去。

回想祖辈们的艰难抗战路,眼框便不自觉的被打湿,耳中满是中华战士们那充满力量的咆哮和怒喊之声,心中也好似有一团烈火在激愤中燃烧。“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汗洒疆土只为民之安乐,伤痕若揭只为国之复起,枪声,炮声,泪血声,忘不掉的抗战岁月,挥不去的复国神话。他们,只为了国,他们,亦为了民。今天,我们之所以能够收获丰厚的稻菽,全是因为抗战英雄们在前线疲于奔命,不惧死亡,用自己的血汗将偷盗者阻挡在了围栏之外。

二万五千里漫漫长征路,他们是风雨中那屹立不倒的擎天柱,支撑着祖国的山河,不显一丝颓势。食过皮带,啃过树皮,饮过泥水,只为躲避敌人,积蓄更多力量。这是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忠诚,坚定的信念,亦是不惧死亡,敢于胜利的无产阶级乐观主义精神,更是一种团结互助,不折不挠,勇往直前的中华民族精神,这就是永不过时,我们永远都需学习和发扬的红色精神。

初入江西,一种浓烈的红色革命氛围便扑面而来。江西作为革命老区,陪伴着党走过了一段又一段的艰难复国路,引领着祖国战士在抗敌这条路上越走越好。现在,作为江西的一名学子,站在毛泽东同志会师的这块土地上,敬畏感和自豪感不禁油然而生,埋藏在心底那若隐若现的红色基因也好似一下子全部都涌现了出来。“红色基因”作为中国共产党人最主要的精神内核,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孕育了永不言弃的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席慕容散文《时光》,载人航天精神……,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勇往直前。作为中华儿女的我们,也须不负肩之使命,传承和发扬好红色精神,为了祖国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红色传承的心得体会范文3

红色歌谣蕴含丰富,内涵深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革命文化, 在拯救国家危亡与人民争取当家做主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直至今日,其价值依然存在,特别是在育人方面。通过学唱红色歌谣,可以掌握红色歌谣的音乐形式与特点, 了解革命战争时期的文化、意志与人们的理想追求,传播革命精神,让幸福生活下的我们谨记那段革命的历史,奋发图强。部分高校清楚了红色歌谣的教育价值, 试图把红色歌谣学唱与声乐教学联系起来,在声乐教学中融入红色歌谣,传承红色歌谣的同时潜移默化的进行爱国主义文化教育。

一、红色歌谣作品的选择

在高校声乐教学中传承红色歌谣,教师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是红色歌谣传承与高校声乐教学之间联系的桥梁,没有教师的积极参与,红色歌谣传承与保护工作势必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为在高校声乐课中很好的传承红色歌谣文化, 教师要立足于当前红色歌谣在声乐课中的现状,组织设计红色歌谣欣赏与品鉴课,让学生通过鉴赏红色歌谣作品, 用心的领会红色歌谣中的爱国情感和民族气节,激发强烈而真挚的爱国情感。对红色歌谣进行鉴赏,首要工作就是选择好红色歌谣作品,进行选择时应考虑以下几点要素。

1.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审美情趣。

不少高校的声乐教学中安排了红色歌谣内容,选材精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让学生在学唱红色歌谣之余,了解红色歌谣作品的背景、艺术特色、词性、曲调、旋律及革命战争的史实, 深刻的体会红色歌谣中蕴藏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有助于学生正确的解读红色歌谣的内涵,对红色歌谣文化的传承有着很高的作用。但是,这其中应首先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审美情趣, 尽量选择符合学生综合特点和兴趣的红色歌谣作品, 让学生在学唱与鉴赏红色歌谣的过程中喜欢上红色歌谣, 只有对红色歌谣产生了喜欢的感觉,学生才有了解红色歌谣背景、歌词、曲调、内容及艺术特色等内容的热情,进而对红色歌谣传承与教学产生积极的作用。如,目前较为流行的红色歌谣作品《中国梦》,旋律优美、歌词朗朗上口,贴近流行音乐,很符合现代大学生的审美情趣与接受能力。若选择这类红色歌谣作为鉴赏作品,能受到学生们的极大欢迎,便于红色歌谣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2.红色歌谣作品的情感要丰富,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红色歌谣的内容与革命战争、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是密切相关的,都是爱国情感非常饱满的歌谣,对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励是最直接的。红色歌谣走进高校,学生学唱与品鉴红色歌谣,歌谣中的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勇敢拼搏的精神会直接感染学生,达到一定的德育与美育效果,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促进整个民族爱国情感的凝聚。选择的红色歌谣作品要有真挚的情感, 或歌颂祖国, 或颂扬先进的人物,或赞颂工农群众的奋斗精神,或鼓动白军反抗,总之情感要丰富与真挚,这样才能用情感人、用情育人,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与积极向上的道德品质, 达到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效, 培育当代大学生形成健康的核心价值观。如,《十劝工农歌》《我和我的祖国》《送郎当红军》《我爱你中国》《娄山月》《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等,这些都是富含爱国情感的红色歌谣,选择这些作品进行鉴赏,更利于大学生了解红歌文化。选择红色歌谣作品要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与审美情趣,同时也要兼具德育功能,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与积极向上的道德品质, 让学生在鉴赏红色歌谣作品中了解红色歌谣文化, 并受红色文化的艺术熏陶,培育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热烈的爱国情感,积极投身于中国梦建设工作中来。

二、红色歌谣作品鉴赏

把红色歌谣引入高校声乐教学体系中, 传承红歌文化,有助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道德情操, 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 形成健全而健康的人格,使学生全面而和谐的成长。由于学生个体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要让学生在学唱红色歌谣的过程中感受与体验红色歌谣的艺术魅力和精神内涵,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审美价值观, 以满足声乐教学与红色歌谣传承的需要。教学设计要围绕学生进行,从学生的直接经验出发,以学生的心理认知为主,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兴趣,吸引学生积极鉴赏红色歌谣,了解红色歌谣历史,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通过分析红色歌谣作品的背景、词性、曲调、旋律等,从专业角度给予红色歌谣概念的界定。同时,为红色歌谣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引入奠定基础,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对反映红歌文化的歌谣作品进行欣赏品鉴,进一步确定红色歌谣的历史价值与教育价值,德育与传播功能。对红色歌谣作品进行赏析与品鉴,是高校声乐课传承红色歌谣文化的一个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要科学合理的设计红色歌谣作品鉴赏课。笔者以红色歌谣作品《映山红》为例,对此作品的鉴赏进行了设计。

第一步:

播放《映山红》,让学生倾听。通过多媒体技术播放《映山红》歌谣,让学生对这首红色歌谣作品的曲调、歌词等有个整体印象。

第二步:

讲述《映山红》创作背景与过程。给学生讲述此作品是电影《闪闪的红星》的插曲,表达了对红色歌谣的热爱,对英雄的崇敬,使学生对此作品的创作背景与意图有个了解。之后,以讲故事的形式为学生讲述《映山红》的创作过程,增进学生对此作品的认识与了解, 便于学生更好的领悟创作人的创作意图及作品要表达的情感。

创造过程讲述:《映山红》作为一首经典的红色歌谣作品,创作过程是富有传奇色彩的。傅庚辰接到为电影《闪闪的红星》创作歌曲的任务后,从10 月29 日开始夜以继日的创作, 到11 月14 日就写完了剧本中所有的歌曲,并配上了合唱, 全部通过摄制组要求, 准备回北京录制歌曲。正在这个时候,傅庚辰在一次会议上看到了《闪闪的红星》第三稿剧本,其中一首歌的歌词是夜半三更盼天明, 寒冬腊月盼春风, 若要盼得亲人回, 岭上开遍映山红。看到这些富有诗意和情感的歌词,傅庚辰怦然心动。同摄制组几经商讨, 考虑后决定更换歌词, 把歌词中的若要盼得亲人回改成若要盼得红军来,非常契合当时工农群众期盼胜利,期许美好生活的真实心境。通过对《映山红》创作背景的讲述,让学生了解此作品创作背后的故事,便于学生理解歌声中的情感,

第三步:

结合《闪闪的红星》影片对《映山红》进行赏析。《闪闪的红星》是一部儿童影片,讲的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江西苏区柳溪村中一个八岁儿童(潘冬子)在党和革命前辈教育下, 与大土豪胡汉三的生死斗争并逐渐成长的故事。当影片中响起悲壮的《映山红》歌声时,潘冬子的眼中闪烁着仇恨的泪花, 把整部影片的爱国情怀推向高潮,学生的爱国情感也随之达到一定高度,心潮澎湃,心情激越。特别是葫芦丝的演绎如泣如诉,声声悲泣,仿佛声线里闪烁着晶莹的泪花,低落在学生的心田,穿透时间的阻隔,把学生带入那段惨烈的战争硝烟里,真切的体验那个年代人们的爱国情感与斗争精神。

第四步:

总结归纳。《映山红》是一首赞颂红军与革命英雄的红色歌谣,深切表达了对红军、英雄的崇敬。其中,葫芦丝的演绎增添了此作品的悲情与悲壮感,使作品与故事的年代背景、人物形象更加契合,让整首红色歌谣不仅有情,更有历史。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享受着幸福的生活, 距离那个战火纷纷的年代很久远, 但革命精神和红色文化不会随着时代变迁而淡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新一代大学生, 应从红色歌谣作品中承袭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并内化在自身的认识、意志、品质中,形成积极向上的道德品质和热烈的爱国情感, 提升整个民族的凝聚力。

红色传承的心得体会范文4

   金秋时节,中原大地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到处生机盎然,硕果飘香。就经济社会发展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教育开展情况到x深入开展考察调研,并提出了殷切期望。要求党员干部要讲好中国故事,践行初心使命,打好三大攻坚战,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奋勇争先,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

   讲好中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自觉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为了完成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不改、矢志不渝、一以贯之地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如同一颗颗璀璨的夜星,在中国故事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在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中,久久伫立,仿佛在与红色印记演绎着一场伟大的时代变革。红色江山不可变,而我们每一位共产党人都应该成为中国故事的传唱者,红色基因的传承者,美好生活的创造者。

   践行初心使命,涵养清风正气。

   不能忘记红色政权是怎么来的、新中国是怎么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在参观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时,告诫全党同志的三个不能忘记内涵丰富,意义深刻。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教育以来,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作风建设的重要性,明确指出,执政党如果不注重作风建设,听任不正之风侵蚀党的肌体,就有失去民心、丧失政权的危险,必须要将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贯彻学习教育全过程,引导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保持振奋的精神和良好的作风,忧人民所忧,急群众所急,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带领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建强战斗堡垒,决战脱贫攻坚。

   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基层党组织既是上级政策的执行者,也是党密切联系群众,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力量,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号召力,是贯彻落实各项工作的必要条件,是党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内在要求。从给下党乡乡亲们的回信到调研考察x,始终牵挂着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期盼着百姓脱贫致富,奔向幸福小康。在脱贫攻坚战的决胜阶段,我们必须撸起袖子,挑起担子,趟出路子,举非常之力,尽非常职责,不忘初心,奋发作为,不断强化组织建设,建强战斗堡垒,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开花,愈久弥香。

  传承红色精神心得体会范文

 

   烟雨楼上,凭栏远眺,轻烟漠漠,秀水泱泱。100年来,红船依风雨楼前,披风沐雨,敞对青天。历经翻天覆地的时代变迁,南湖依旧,红船依旧。如今,我们打开1921年南湖“七一”记忆之门,去倾听历史的回响,去追寻属于南湖的独特记忆。

   那是一段开天辟地的启航记忆

   在南湖纪念馆,一行大字赫然醒目:“中国产生了中国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一次次尝试和斗争失败后,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在失望、苦闷中反思“中国的出路在哪里?”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送来马克思主义,让他们看到了希望。从此以后,“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著星星火;风云世界逢春蛰起,到处皆闻殷殷雷”。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那是一段百折不挠的奋斗记忆

   在一件件饱经沧桑的珍贵文物前,在一张张定格历史的史料照片前,在一幕幕厚重而又生动的影像前,我们深刻感受着:从革命战争年代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再到改革开放新阶段。100年栉风沐雨,100载春华秋实,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大力践行、传承和弘扬“红船精神”,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靠着解放思想、艰苦奋斗、勇于变革,勇于创新,书写了一部发展奋斗的壮丽诗篇,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那是一段不忘初心的红色记忆

   南湖纪念馆内,有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时13位代表的浮雕。因共同的信仰、共同的追求他们相聚在南湖。当时的他们正值年少,风华正茂,平均年龄只有28岁。他们意气风发从南湖出发,有的始终坚守红色革命精神,从南湖红船走上了天安门城楼;有的不惧生死,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英年早逝;有的改变了人生轨迹,黯然退出革命舞台;而有的忘记了初心,忘记了如何出发,成为“反革命”的罪人。这些历史记忆不断启示着我们:走多远都不要忘记为何出发,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

   南湖虽小,映照古今,记忆满载,指引前行。踏上新时代的长征路,我们要在重温记忆中不忘初心、坚定信念,在回望历史中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描绘出浓厚一笔。

  传承红色精神心得体会范文

   100年前,石库门的烛光下、x南湖的微波中,在那风雨如磐的旧中国诞生了中国共产党,这个坚强、光荣的集体在黑暗的灰烬中爆出一个崭新的新中国。“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为人民谋幸福这一初心,就是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事业所永葆的最质朴的赤胆忠心。为了这个初心,党作为领导力量牺牲了大量中华优秀儿女。不管是雪山草地大渡河的霏霏雪雨,还是井冈山太行山的腥风血雨,不管是x窑洞的斜风细雨,还是改革开放的惊风急雨,中国共产党同全国人民始终紧紧地团结在一起,与中国命运的脉搏一起跳动,从单薄走向厚实,从年轻走向成熟。

   感悟党史,汲取百折不挠的奋进力量。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上,从来不缺少奋进力量。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着昂扬斗志,带领党员群众积极向上,奋发图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接续奋斗。从革命年代里打响的一场场艰苦卓绝的战役,到后面作出的改革开放伟大抉择,再到如今的脱贫攻坚、抗击疫情、乡村振兴;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第一次成功举办奥运会、第一艘航空母舰正式交付……,一段段催人奋进的党史,不断汲取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中的这些奋进力量,将它们转化为各项行动的内生动力,才能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姿态去迎接更多挑战。

   感悟党史,汲取克己奉公的奉献精神。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无数的共产党人不惧艰险、不怕牺牲,将一生都奉献到了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他们中,有在抗日战场上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有隐姓埋名打入敌人内部的地下工作者,有从大城市前往偏远地区搞建设的“拓荒者”,也有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奉献着青春和热血的扶贫干部……,学习党史,要学习历史长河中那些优秀共产党员一切为了国家、一切为了人民的无私奉献精神,向他们看齐,向他们靠拢,充分发挥作为党员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成为一个群众眼里的优秀共产党员,让自己有限的人生释放出无限的价值。

   感悟党史,汲取民族复兴的爱国情怀。为何在这100年以来,那么多共产党员奋不顾身地为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抛头颅、洒热血?答案很简单,因为他们是中华儿女,他们流淌的是中华民族的血液……。倘若不去深刻感悟和学习党史中革命先烈和优秀共产党员们心中的那份家国情怀,我们难以理解他们所留下的红色精神和不屈意志,也难以从党史学习过程中有所悟、有所获。因此,涵养家国情怀,也应当是党史学习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共产党员,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提升思想认识做起,多学习那些党史上的涌现出的众多爱国先辈的家国情怀,多将个人事业与国家事业紧密结合在一起,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常思国之兴衰,常怀复兴之志,坚定不移地抓好党史学习,树牢个人为国为民的家国情怀,在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时代新征程中奋勇前行。

  传承红色精神心得体会范文

   近日在x考察时指出,开展主题教育,要让广大党员、干部在接受红色教育中守初心、担使命,把革命先烈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伟大事业奋力推向前进。

   开展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红色教育是党员教育的必要载体,发扬优良革命传统,重温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是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带领群众奋进新时代的力量源泉。

   重温红色记忆,发扬革命传统。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发扬。“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这些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重温红色记忆,在一张张鲜活的英雄谱前,他们富有朝气、富有激情,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却为信仰毅然决然地选择与亲情、爱情、友情诀别。重读英烈家书、遗言,字字震撼。加强党性修养,不能只停留在感动上,我们要从红色记忆中汲取奋斗力量,把重温红色记忆,发扬优良革命传统,作为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寻根之旅、铸魂之行。

   历史昭示未来。革命传统饱含着深刻的历史哲理和珍贵的精神财富,是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经典题材和丰厚营养。发扬革命传统就要传承好我们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优良传统,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我们党形成了一系列成功经验和做法,培育出了历久弥新的优良革命传统,确保党在风云变幻的艰苦斗争中始终信仰不变,理想不移。这对于在新的发展阶段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保持全党在理想追求上的政治定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重温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红色基因是历史的积淀,是历史真正厚重之所在。革命先烈、英模人物的榜样力量,是优良传统的人格化身,是红色基因的鲜活体现。从他们身上,我们能够感受到一种感天动地的精神、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传承红色基因,当以革命先烈、英模人物为榜样,自觉向他们看齐,接续奋斗。

   传承红色基因,就要传承革命先烈、英雄模范之“魂”,始终保持对党忠诚的坚定信念。清醒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我们的根本,必须满怀感情地学习和认识党史、新中国史,倍加爱护和珍视我们的党和新中国,深扎理想信念之根,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传承红色基因,就要传承革命先烈、英雄模范的力量之“源”,始终保持一心为民的炽热情怀。始终保持党同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全心全意为群众谋福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是党战胜各种困难,使党的事业取得成功并永葆活力的根本。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践行群众路线,要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到以人民为中心,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从而厚植党的执政之基。传承红色基因,就要传承革命先烈、英雄模范的建功立业之“梯”,始终保持敢打善拼的斗争精神。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挑战面前不退缩,不拿原则做交易,既敢于斗争,又善于斗争。传承红色基因,就要在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中敢于斗争、敢于碰硬,在全面从严治党上敢于斗争、敢于碰硬,在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上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以强烈的使命担当不断书写更加优异的答卷。

红色传承的心得体会范文5

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到来之际,我们欢聚在一起,举办以“守初心担使命·献礼祖国70华诞”为主题的“红色大讲堂——百名红色名师、百堂红色微课”赛党课县级复赛,其目的是缅怀先烈,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传统,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干事创业,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建设生态经济强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此,我代表县委组织部和县委党校,向进入本次复赛的各位选手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参加此次活动的各位同志表示诚挚的欢迎!向为此次活动付出辛勤努力的各位评委和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天,我们在这里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隆重举行全县“红色大讲堂——百名红色名师、百堂红色微课”赛党课县级复赛。我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和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推动天全振兴。要深刻意识到,把红色精神用在当今时代,就是要对党忠诚、信念坚定,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红色精神用在当今时代,就是要艰苦奋斗、攻坚克难,坚决打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把红色精神用在当今时代,就是要改革创新、勇于担当,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奋力走出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新路;把红色精神用在当今时代,就是要心系群众、服务人民,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把红色精神用在当今时代,就是要清正廉洁、作风优良,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始终保持正风反腐的高压态势,切实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努力推动党的建设和党领导的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

说“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我们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传承好红色基因,弘扬革命传统,精心组织,广泛发动,充分发挥革命老区的优势,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和载体,不断丰富主题教育内涵,教育激励广大青少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定理想信念,刻苦学习知识,加强道德修养,勇于实践创新,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最后,预祝本次“红色大讲堂—百名红色名师、百堂红色微课”赛党课活动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选手取得优异成绩!

谢谢大家!

红色传承的心得体会范文6

[关键词] 《中国红歌会》 文化责任 红色文化 绿色收视率 主流话语

美国传媒学者丹尼·埃利奥特曾言:“无论大众媒介置身于怎样的社会中,它们都对社会负有责任,而且每种媒介都要对依赖它们而获知信息的公众、团体负责。”无疑,《中国红歌会》将红色文化与带有平民性、生活性、狂欢性色彩的商业文化进行了有效的电视化融合、改造,成为乱象重生的传媒生态下坚守电视文化责任的一道独特而亮丽的文化景观,为“限娱令”背景下中国电视的责任担当与文化操守带来了一定的启示。

一、传承红色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自湖南卫视、东方卫视、江苏卫视等媒体打造诸如“超女”、“好男儿”、“非诚勿扰”等娱乐节目大获成功以来,“真人秀”以无穷的魅力迅速将中国电视带入了集体狂欢、娱乐至死的“身体文化”时代。中国电视也在短时间内通过大量的机械复制、相互效仿,陷入了同质化竞争与“三俗”倾向泛滥的发展瓶颈。

始于2006年,为纪念红军长征70周年的《中国红歌会》,通过红色歌谣的传唱、红色故事的重演、民族精神的弘扬,以差异化、选秀文化主流化的文化策略成为中国电视史上一个著名的媒介事件和电视活动品牌,也成为了反拨娱乐节目同质化浪潮的一股清新剂。《中国红歌会》不仅是一个歌唱节目,更是一道精神盛宴,它唤醒了中老年人埋藏于心底永不退色的红色记忆,点燃了青少年铭记历史痛楚、争当国家建设栋梁的激情,更迎合了广大受众对革命历史年代的那份真挚的情感托付。七年来,无数的草根民众带着一腔热忱、一种情怀走进了红歌会的舞台,通过各种渠道参与海选的红歌爱好者更是多达近四十万,在中国大地掀起了一股炙手可热、“高烧难退”的红色热潮。红歌手们不仅展露了歌唱技艺,更重要的是,他们在红歌会的舞台上得到了形式新颖、震撼人心的革命历史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可以这么说,《中国红歌会》能够成为中国电视史上唯一连续举办七年的大型原创选秀活动,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通过电视这一载体传承红色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红色文化产生于中国革命战争的特殊年代,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长期的浴血奋战,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产物, 是经历血与火的严酷考验的一种先进文化。”[1]充满激情的革命理想、饱含铿锵旋律的红歌是红色文化的呈现载体之一,是革命时期凝聚人心、坚定理想信念和恪守保家卫国使命的力量源泉与精神养料。因而,红歌与中华民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传统一脉相承,具有同一性。《中国红歌会》依托革命老区江西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结合电视艺术立体化、即时性的传播特性,将节目打造成为了一个高唱红色歌谣的海洋,展示革命历史文化传统的电视盛会,也应了它“唱响红色经典、传承红色文化、弘扬红色精神”的宣传口号。通过红歌会的舞台,各种类型的红色歌曲纷纷被重新传唱,一段段充满革命历史情怀的红色旋律如约响起。如表现军民鱼水情的歌曲《十送红军》、《红军阿哥你慢慢走》;歌颂伟大领袖的歌曲《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北京的金山上》、《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歌唱新时代、新中国的歌曲《五星红旗》、《歌唱祖国》、《爱我中华》等。这些红歌有些是革命年代创作的,有些是新时期为凝聚人心、缅怀历史而创作的,虽然它们诞生的社会语境与艺术氛围各不相同甚至有天壤之别,但在其所承载的红色文化内涵、民族心理积淀及绵长深厚的红色情怀上,它们是相通的。

中国正处在全面改革的转型期,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比任何时期都复杂与艰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电视媒体在提供丰足的精神文化产品以满足受众的多层次、多样性需求时,应主动承担起梳理、传承历史文化资源和民族精神的重任,通过电视媒体构建起客观、积极、立体的国家形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因此,江西卫视打造的《中国红歌会》应当继续整合多元文化,通过大力弘扬红色文化与民族精神,为坚守电视媒体的文化责任做出表率。

二、倡导绿色收视率,提升文化品格

面对我国电视节目过度娱乐化倾向与唯收视率现象愈演愈烈,著名电视学者仲呈祥指出,“如果我们不注意对电视艺术的思想内涵、文化内涵和审美格调的追求,让思想平庸、文化稀薄、格调低下的电视艺术作品泛滥成灾,那么它将培养造就一种浮躁而不沉稳、肤浅而不深刻、油滑而不幽默的群体性的欣赏心理,就会造成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审美修养的滑坡。”[2]仲呈祥先生的忧患之思是及时的,更是发人深省的。与此同时,中央电视台针对我国电视文化品格堪忧这一趋向,经过集结大量专家、学者的长期论证,于2005夏天在《北京晚报》提出了绿色收视率的概念。这一理念一经提出之时,便在电视领域引起轩然大波,制造了不小的轰动。绿色收视率的基本理念就是电视媒介注重收视率,但不惟收视率,在满足受众的电视文化需求的同时强调倡导先进文化、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己任。从承载的文化内涵与已经得到的社会反馈来看,《中国红歌会》无疑是一个有效贯彻绿色收视率理念,自觉提升电视节目文化品格的重要标杆。

《中国红歌会》通过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真人秀”节目选拔优秀红歌手,既让观众(包括选手)在娱乐狂欢中得到释放,又达到了引领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传播主流文化的寓教于乐的效果。不可否认,《中国红歌会》选秀文化主流化策略的成功实施,给走入恶性竞争的选秀节目带来了一个生动启示,那就是电视媒体不能将经营的自主性与文化责任完全交给市场来遥控,唯收视率马首是瞻。对于实行公营制的中国电视来说,在传播信息、提供娱乐消遣等服务的同时,还承担着引导社会舆论和培育广大受众的健康审美取向的功能。因而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红歌会》节目组深刻领悟电视媒体的多层次社会功能,在重视收视率的前提下,坚守了电视节目的文化品位,抵制了“三俗”倾向,确保了主流媒体对观众的影响力和对舆论的引导力。

电视在中国诞生早期,一直被当作政治话语的“传声筒”,监察社会的“风向标”。当多元文化体系逐渐形成并被商业话语主导时,中国电视又一股脑儿栽进了娱乐狂欢、收视率至上的旋涡里不能自拔。在我们看来,电视发展应当尊重多元文化的不同审美需求,不可偏废其一,否则其文化肌体将是畸形的、不健全的。因而,电视人要注重文化素养与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从内涵与形式两个方面创新电视节目形态,通过制作具有一定文化品格的节目来引导、培养受众的审美能力。

从电视美学的范畴来看,娱乐是人类的天性,尤其是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坏境中,娱乐节目更是成为了大众宣泄压力、排解烦闷情绪的最便捷廉价的工具之一。但是,“并非所有的受众都仅仅满足于一种简单的娱乐,尤其是面对一味的不负责任的娱乐甚至是‘愚乐’时,我们至少应当为有着这种高雅品位需求的受众提供适量的选择。”[3]比如,多制作类似于《中国红歌会》的弘扬主旋律、格调高雅、积极向上却又抓住了受众红色情怀的“绿色”节目。因此,电视人要积极认识与践行“绿色收视率”的节目评估体系,转变以往靠制作噱头、大爆个人隐私等低俗理念,积极大胆地探索创新节目的方式方法,以融合大众审美趣味与思想性、艺术性的优秀作品制胜。作为大众精神产品的制造者,电视娱乐传播必须考虑媒介导向所带来的社会影响,电视天生就要有责任担负起提供“健康、有益、向上”产品的历史使命。

三、缝合主流话语与商业话语

“《中国红歌会》是代表了主流价值的娱乐形式,它是代表先进文化的一个知名品牌。”[4]正如2006年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红歌会节目现场的赞赏,《中国红歌会》是主流文化在电视荧屏上主动彰显的一种有益尝试和成功运作。它将电视的娱乐功能与意识形态性巧妙地融合了起来,实现了红色主流文化与大众商业话语的紧密缝合。

众所周知,电视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平衡点是遵循大众文化与精神文化、主流文化的和谐共生,将娱乐功能与舆论引导功能相结合。“《中国红歌会》坚守媒体社会责任感和‘红色品牌’定位,走有益与有趣相结合的娱乐路线,以树立‘通俗但不庸俗’的传播理念为突破口,对选秀节目形态进行了大胆创新。‘秀点’由‘真人秀’向‘红歌秀’拓展,将流行元素融入‘红歌会’,使经典红歌主旋律变成时尚新宠,吸引和教育广大青少年。”[5]《中国红歌会》的成功建立在大力吸收大众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借鉴电视艺术与大众话语的立体化、草根性及狂欢性等特征,消解了蕴涵于该节目中的红色主流文化的严肃性、宏大性及历史感, 反而激发了受众的无穷激情与红色情怀。《中国红歌会》在报名资格、节目形式等方面都体现了大众性,颠覆了以往节目资源为社会精英、娱乐明星等少数人专擅的现象。如在报名资格上,不论性别、民族、国籍、文化水平、外在形象的任何成年人都可以报名参加红歌会的海选,进入红歌的海洋。在节目形式上,红歌会以“真人秀”的形式,从海选到层层晋级历时几个月,范围除中国之外扩延到全球的主要华人聚居区,将以小众化的主旋律歌唱比赛改造成了全民狂欢、受众广泛的红歌盛会。与此同时, 红歌舞台上那一首首饱含真情的红歌,一个个热泪盈眶、感人至深的动人画面, 仿佛把大众带回了热血沸腾、理想饱满的革命时代,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等民族精神让人心潮澎湃、久久回荡于心间。

从节目形态来看,《中国红歌会》在内涵上表现为民族精神和红色文化的重温与传承,同时将当前正在大力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悄无声息地穿插于其中。但是客观地讲,《中国红歌会》最成功的关键点并不是单纯的将红色文化进行电视传播,而在于它通过选秀节目开发了红歌潜藏的历史文化价值与中国人心底的红色情结,并寻找到了二者的最佳契合点,即将经典与大众、历史与现实、革命历史主义情怀与大众消费文化的通俗性有机结合了起来,开拓出了一个电视文化品牌。因而,《中国红歌会》给主流话语与商业话语这一对矛盾体带来的启示就是电视媒体在面对多元化的价值观时,应该既尊重受众的娱乐消闲需求,又注重主流文化的传播与舆论引导。

参考文献

[1]刘爱华,艾亚玮.集体无意识下民族精神的回归与民众狂欢[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2] 关于电视艺术的审美思索——中国文联副主席仲呈祥专访[J].北方传媒研究,2005(6).

[3]孔令顺.深度娱乐:讲坛类电视栏目的核心竞争力[J].声屏世界,2007(11).

[4]熊小玉,李盼.《中国红歌会》成功之模式与理念探研[J].文学界,2008(2).

[5]郑超英.《创新选秀 唱响品牌》[J].声屏世界,2008(2).

红色传承的心得体会范文7

我刚到丽江站的时候,丽江站 才刚刚组建,大门上连块门牌都没有,全站加起来,只有 17 个人,整个营区空旷得出奇,连说话稍微大声一些,都感觉 带着回音。

入夜,一月的丽江出奇的寒冷,宿舍里除了 两张床,再无一物,我几乎是把所有的军装盖在被子上才觉 得温暖,睡不着的时候,我在想,这样的一个单位,日子怎 么过呀!之后的日子里,我们第一批丽江边检人拿着清扫工 具,打扫着空空荡荡的营区与办公楼;我们在仅有的一间会 议室里开着武警大会,因为椅子不够,很多人得站着;我们 去山上挖树苗回单位栽种来美化营区;因为缺少桌椅电脑, 综合办公室的战友必须排队使用电脑办公;因为兵员紧张, 所有干部白天要上班,夜里还要负责岗哨;我们自己动手画 篮球场的标线,自己动手搭篮球架;12 年 3 月 15 日,丽江 站正式挂牌成立、5 月 31 日,第一架飞往香港的航班我们顺 利验放……这一件件、一桩桩的小事,成了我最珍贵的回忆。

如今的丽江站,有了一流的信息化硬件设施,有了崭新的官 兵宿舍,有了宽敞的食堂,有了丰富的文体活动场所。可我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8 精品文档 不会忘记我们曾经度过的那段艰难的日子。

这段日子, 记录的不仅仅是丽江站从无到有的岁月,更是一群丽江边检 人带着“敢想、敢试、敢干”精神顽强拼搏的见证。我们缺 少物质上的支持,可我们有一个信仰:党和国家选择在丽江 设立机场口岸,就是需要我们为口岸的顺畅运行保驾护航, 我们不可以辜负这一期望。为了这一个信仰,丽江边检人已 经在这片热土上度过了四个春夏秋冬! 工作之余,会有 战友聊天时说起老单位的情况,对比丽江站,觉得丽江站很 艰苦。我很羡慕的听着他们聊老单位的一切,觉得他们的军 旅生涯真是丰富多彩,可对我而言,丽江站是我军旅生涯的 第一站,可就这第一站在一步步变得更加美好时,军改的消 息如雷鸣般轰入我们每一名官兵的脑海里。一时间,众说纷 纭、谣言四起。我忽然觉得,我的第一站,似乎也会成为我 军旅生涯唯一一站。我惶恐、我担忧,我曾经带着一腔热血 来到部队,怎么说改就改了呢?我爱这一身戎装,让我脱下 它,我是真舍不得啊!我问教导员:都要改革了,那么拼命 干什么?到时候还指不定干不干这份工作呢!他没有回答 我,而是反问我:那是不是因为要改革,我们就不用执勤了? 等改革完了再让飞机继续飞?还是我们可以不用加大口岸 管控力度,让不该进来的人进来,让不该出去的人出去啊? 这一问,把我难住了,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他。虽说改革在 即,可航班却不会因为我们要改革就能停飞,旅客不会因为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8 精品文档我们要改革就取消旅行计划,我们的工作依然还在继续。我看到了站首长站在我们新建的边检综合用房前那坚毅的目光,在反复修改某一项工作方案和征集提炼“印象丽江梦想边检”内涵时的执着;看到了机关干部对待日常工作任然一丝不苟;看到了每一名检查员依然在努力的学习业务知识,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看到了每一名战士,依然在认真执勤站岗,开展军事训练……这,就是丽江边检人,在践行合格党员标准的行动中,在面临军改这场大考时,他们没有理论文章里三段式的对策措施,他们有的,是脚踏实地做好当下事的坚持;他们没有立下军令状一般豪言壮举,他们有的,是对边检这份职业的忠诚;他们没有因为改革而惶惶终日,他们有的,是做好本职工作的担当。无论改革与否,丽江边检的职责任务和宗旨使命不会改变,丽江边检人带着信仰与梦想扎根丽江、服务丽江的精神与执着不会改变。人们常说,集体出行,使人愉快的不是出行的目的地,而是与你一起出行的人。在丽江站什么都没有,最艰难的日子里,我有幸能与他们一起拼搏,一起努力,为丽江站燃烧着自己,为着同一个梦想与信仰,我们走到了今天。那么改革,不就是丽江站的一次再出发吗?不就是再一次的在这片土地上书写从无到有的历史吗?在这一次凤凰涅槃、换羽新生的改革之路上,我很庆幸,我能与这样一群用用青春浇铸着信仰,以信念书写着忠诚的丽江边检人在一起。讲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7/8 精品文档 了这么多,也许,我还是无法用语言回答你,什么是一名合 格党员,我也无法用文字告诉你,该怎样践行两学一做。因 为,在全国上下八千万的党员队伍里,我与每一名丽江站的 战友,都只是其中的一份子;在丽江站这样一个普通的单位 里,在检查员这样一个普通的工作岗位上,我们只是一枚枚 小小的螺丝钉。从无到有时,我们丽江边检人大胆创新,顽 强拼搏;如今需要我们更上一层楼时,我们立足本职,恪尽 职守。这不仅仅是一份坚持,更是一名党员质朴的内心独白。

毋庸置疑,落实“两学一做”的征程没有休止符、只有进行 时,“听从命令、服从指挥”也必将永远是我们丽江边检人 不变的忠诚警魂,甘于奉献、勇于担当更将会是我们精彩青 春的最好诠释。对党和人民的信仰与忠诚终将引领我们在军 队改革和两学一做的大潮中迎难而上,势不可挡。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8/8

深入推进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_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征文演讲稿动 与 水 汗 是 聚 凝 获 收 会 体 深 又 乐 快 实 充 中 了 到 感 既 作 工 教 顾 回 , 束 结 以 可 于 终 天 今 期 学 一 的 碌 忙 张 紧 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征文演讲 稿 党的报告指出,要加强军队党的建设,开展“传 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推进军人荣誉体系 建设,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时代革命 军人,永葆人民军队性质、宗旨、本色。这对当前和今后一 个时期部队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 精神,切实抓好这一主题教育,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 下去,推动部队各项工作顺应新形势、取得新成绩、实现新 跨越。

“传承红色基因 ,担当强军重任” ,是新时代中国军人 的神圣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着眼于实现中国梦强军 梦,一切工作都坚持战斗力标准,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 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实现了政治生 态重塑、组织形态重塑、力量体系重塑、作风形象重塑,增 强了“四个意识” ,做到了在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 高度一致,部队建设不断迈向新台阶,在维护西宁市乃至全 省社会稳定、 保护人民安居乐业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今天, 处于新的历史方位,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 开启新的历史征程, 我们要牢记的教诲,把“传承红色基因,担当 以 先 首 节 环 个 好 抓 按 须 必 率 效 到 会 体 地 深 们 我 中 程 过 践 实 求 要 和 范 格 严 了 行 进 都 面 方 等 析 分 试 测 改 批 业 作 堂 设 与 课 ;备 划 计 从 组 科 各 期 下 置 布 一 统 校 在 。

证 保 本 基 的 量 质 高 提 是 , 理 管 规 常 学 教 强 加 动 与 水 汗 是 聚 凝 获 收 会 体 深 又 乐 快 实 充 中 了 到 感 既 作 工 教 顾 回 , 束 结 以 可 于 终 天 今 期 学 一 的 碌 忙 张 紧 强军重任”作为新时代中国军人的神圣使命,通过卓有成效 的教育, 补足精神之钙, 筑牢忠诚之魂, 努力锻造召之能来、 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精兵劲旅,确保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 候拉得出、上得去、打得赢,做党和人民放心的忠诚卫士。

把握“红色基因”深刻内涵,努力在弘扬和传承上下功 夫。红色基因彰显着我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怕风吹浪 打,不畏激流险滩的高贵品质,诠释着我军拼搏奋斗、不怕 牺牲, 压倒一切敌人, 战胜一切困难的坚定信念。

90 多年来, 红色基因一直激励和鼓舞着我们站在历史的高度,走在时代 的前列, 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新时代, 每一名革命军人, 都应主动到红色基因中寻根溯源,学思践悟、悟懂通透,不 断增强接力传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我们要深入贯彻古田全 军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发挥政治工作生命线作用,铭记肩上 的责任, 响应时代的感召,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披荆斩棘、 奋勇前行, 不断增强自我净化、 自我完善、 自我提高的能力, 努力锻造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 当的过硬部队。

要紧密联系干部战士思想实际,切实抓好“ 传承红色 基因” 主题教育。

传承红色基因是一项灵魂工程和战略工程, 要真正使红色基因植入官兵头脑、融入官兵血脉,就要适应 强军目标要求,把握新时代下铸魂育人的特点和规律,着力 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中培养“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要 以 先 首 节 环 个 好 抓 按 须 必 率 效 到 会 体 地 深 们 我 中 程 过 践 实 求 要 和 范 格 严 了 行 进 都 面 方 等 析 分 试 测 改 批 业 作 堂 设 与 课 ;备 划 计 从 组 科 各 期 下 置 布 一 统 校 在 。

证 保 本 基 的 量 质 高 提 是 , 理 管 规 常 学 教 强 加 动 与 水 汗 是 聚 凝 获 收 会 体 深 又 乐 快 实 充 中 了 到 感 既 作 工 教 顾 回 , 束 结 以 可 于 终 天 今 期 学 一 的 碌 忙 张 紧 把这一教育同热爱青海、 热爱高原、 热爱部队教育结合起来, 引导广大官兵立志高原,献身青海,在推进“四个转变” 、 实现“四个扎扎实实”的伟大实践中再立新功。要认真贯彻 把党史军史作为终身必修课的要求,组织官兵 深入学习、系统研读,加深认同感、增强使命感,从党史军 史中吸取政治营养。要利用驻地红色资源,深入搞好情景教 育,补足精神之“钙” ,牢固确立当好红军传人的思想意识。

要充分发挥部队文化激励人、鼓舞人、引导人的作用,广泛 开展“读红色书籍、唱红色歌曲、讲红色故事”主题活动。

要着力强化行为引领,以“老青海” “老高原”以及部队英 雄人物为榜样,激发、锤炼官兵过硬意志品质和顽强战斗精 神。

领导干部要在“传承红色基因”方面以身作则,率先垂 范。传承红色基因,领导干部责任重大,要自觉把践行优良 传统作为政治品格和价值追求,时时处处对照优良传统修己 正身,带动官兵坚信红色基因的永恒价值,担当起传承红色 基因的历史重任。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高举理想信念的火炬, 用道德和人格力量带好部队,用红色基因贯通血脉,养成厉 行法治的新风尚,不断赋予红色基因新的时代内涵,确保部 队血统纯正、血脉永续。要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利器, 用好民主集中制这个法宝,严格落实“三严三实”要求,自 觉过好权力关、金钱关、交友关,坚决反对个人主义、分散 以 先 首 节 环 个 好 抓 按 须 必 率 效 到 会 体 地 深 们 我 中 程 过 践 实 求 要 和 范 格 严 了 行 进 都 面 方 等 析 分 试 测 改 批 业 作 堂 设 与 课 ;备 划 计 从 组 科 各 期 下 置 布 一 统 校 在 。

证 保 本 基 的 量 质 高 提 是 , 理 管 规 常 学 教 强 加 第 3 页 共 4 页 动 与 水 汗 是 聚 凝 获 收 会 体 深 又 乐 快 实 充 中 了

深入推进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_传承红色基因 担当强军重任主题征文塑造我军形象传承红色基因 担当强军重任主题征文塑造我军形象 文化基因蕴含于历史,闪耀着文化精神的光芒。同志 在报告中强调: “加强军队党的建设,开展‘传承红色基 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推进军人荣誉体系建设,培养有 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时代革命军人,永葆人民军 队性质、宗旨、本色。

”这一重要论述,深刻说明传承红色基因 对于军队建设的重大意义。人民军队一部厚重而辉煌的军史,是 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今天,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军史在传承红色 基因中的重要作用,让官兵在一次次深情回望中,深刻体味我们 这支军队特有的精神品格,自觉让红色基因进入灵魂世界,为实 现中国梦强军梦积蓄强大力量。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

”人民军 队辉煌历史所铸就的革命文化,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 内容。它忠实记录了党领导人民军队在革命、战争和建设时期的 伟大实践。它承载着人民军队的过去,展示着人民军队的现在, 召唤着人民军队的未来。在强军兴军的征程上,我们应充分发挥 军事历史的资政育人作用, 为实现中国梦、 强军梦提供有力支持。

军事历史是红色基因代代传的重要载体 “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 力量。

”红色基因,在党领导人民军队的伟大实践中造就,是革 命精神的传承,是我们党和军队一脉相承的遗传密码。红色基因 蕴藏在我军光辉的历史中, 只有深入挖掘、 萃取其中的遗传密码, 不断传承弘扬红色基因,人民军队才能不忘初心,在习主席擘画 的强军兴军征程上阔步前行。

我军 90 年的伟大实践中,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光荣传统和优 良作风,是凝聚军心、鼓舞斗志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我军特有 的、不可复制的政治优势。这些蕴藏在军事历史中的红色基因, 经过沉淀结晶,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上甘 岭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等。回望这些革命先辈创造 和传承给我们的红色基因, 它们已经成为全军官兵乃至中华民族 精神族谱的一部分,成为我们情感的依托、精神的归宿、前进的 动力。

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今天,广大官兵在学习、挖 掘军事历史过程中,已经让红色基因融入精神血脉,把红色火种 播撒进一代代年轻官兵心中,激荡起官兵托举中国梦、献身强军 梦的壮志豪情。今年“八一”前后,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 90 周年主题展览,引发了众多官兵的内心触动和深深思考。空 军某部中士董胜雨看完展览后说: “今天的一切来之不易,只有 做一名新时期的优秀军人,才对得起革命前辈用鲜血、用生命换 来的和平年代。

”火箭军某旅四级军士长温世平在新型导弹武器 装备展区前驻足良久,他告诉记者说: “看了展览,更激发起自 己作为导弹兵的使命感光荣感。

我一定继续努力, 扎根岗位建功, 为提高火箭军战略能力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官兵观看展览后 的反映,生动说明辉煌军史蕴含着的强大精神力量。

军事历史是肃清历史虚无主义的坚实依托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恶意歪曲历史、抹黑我军 形象, 其最终目的就是要颠覆我军光荣历史, 动摇我军精神基础, 培植错误历史观、 价值观, 消融我军战斗意志、 摧毁我军战斗力。

军史研究部门和军史工作者应带着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在 国内外舞台上主动发声、占领阵地,鲜明而又响亮地宣传我国军 事历史尤其是我军的光荣历史。在对外交流过程中,以过硬的史 料和结论发声,占领研究和舆论制高点。在国内应时刻了解人们 在军事历史认识上的思想动态,敢于荡涤杂音、正本清源,有针 对性地对人们在军事历史领域存在的模糊甚至谬误的认识及时 予以澄清, 扫清一切关于军史的谣言。

对于恶意歪曲军史的言论, 要有理有据地进行批驳,大胆揭露,还原真相,决不让错误言论 抹黑军史,营造良好舆情生态。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教育 和引导广大官兵擦亮双眼,深入了解党、国家和军队事业的来龙 去脉,汲取我们党、国家和军队的宝贵历史经验,正确了解历史 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自觉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知史 爱军。

军事历史是塑造我军国际形象的战略资源 军队形象是人们对一支军队在性质、宗旨和战斗力等方面表 现的综合评价,是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支军队形象是什 么,对一支军队形象定位的主要依据是什么,其实主要还是源于 这支军队的历史。因此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军事历史,就将塑造 什么样形象的军队。

热爱和平、崇尚正义的军队形象具有强大的亲和力、感召力 和吸引力,是一支军队文化实力的外化。我军的历史,从某种意 义上来说就是一部追求和平、匡扶正义的历史,抗美援朝和几次 边境作战,都足以说明我军是一支热爱和平、崇尚正义的军队。

此外, 我国始终不渝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防御性国防 政策,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干涉别国内政, 不争霸、不称霸、不搞军事扩张。这些不仅为过去历史所反复证 明,也为我军和平正义形象的塑造打下了坚实基础。习主席在庆 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 90 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 “中国军队将一 如既往开展国际军事交流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安全挑战,积极 履行同中国国际地位相称的责任和义务, 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 同体积极贡献力量。

红色传承的心得体会范文8

自从镇里开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来,我认真参加了相关学习,再次重温历史、学习原著,信仰更加坚定,脚下更有力量。下面,按照要求,就本专题的学习我结合个人和工作实际,谈两点体会。

一、红色基因是党和国家的精神财富

中国共产党自98年前建立以来,团结带领中华儿女,在东方大地上书写了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艰苦卓绝的奋斗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并开启了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不管是在腥风血雨中实现一次次绝境重生,还是艰难困苦中在上演一幕幕沧桑巨变;不管是历经千辛万苦赢得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还是把握潮流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党都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在不断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持续传承和发展着红色基因。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第98个年头,红色基因不仅是我们守正创新、继往开来的智慧支持,也是党和国家的精神财富,其中既包括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也包括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的不变军魂;既包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也包括高度自觉严格的革命纪律;既包括独立自主探索创新的思想品质,也包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正是由于恪守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优秀的共产党员们才能面对艰险毫不畏惧,面对挑战迎难而上,为了人民幸福无私奉献,为了国家富强前赴后继,为了民族复兴矢志不渝,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不断书写光辉篇章的同时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

二、红色基因是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智慧支撑

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来源,也是红色基因的基本载体。只有思想的进步、理论的成熟,才能真正做到文化自信。而思想的进步,要求我们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理论的成熟,要求我们保持政治上的成熟和理论上的清醒,不因眼前的成就安于现状,不因热烈的喝彩而不思进取。越是面对船到中流浪更急与人到半山路更陡的历史挑战,越是面对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世界局势,广大党员越应恪守初心,牢记使命,常温经典,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航天精神、北京奥运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等红色基因中汲取智慧,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获得力量,将红色基因的传承与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密结合,推进思想建党、理论强党,自觉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以及最根本的文化自信。

三、红色基因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宝贵资源

党员的先进性关乎党的根本。指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靠全党共同努力来实现,每一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常怀忧党之心、为党之责、强党之志。这就要求每一个党员积极学习党的先进理论、贯彻党的最新要求,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加强党性锻炼,不断提升政治境界、思想境界和道德境界,焕发干事创业的精气神,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红色基因不仅蕴含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中,也体现在层出不穷的模范共产党员身上。如被誉为“县委书记榜样”的焦裕禄,以及 “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四有”干部典范谷文昌,都是红色基因的传承者。他们既展现出中国共产党员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也表现出攻坚克难、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坚守理想信念、坚持群众路线的优良作风以及廉洁自律、始终加强作风建设的优秀品格。因而,红色基因所凝聚的崇高的理想信念、厚重的先进文化、高尚的道德情操、优良的党风党纪、科学的执政意识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宝贵资源,值得每一位党员认真传承。红色基因的有效传承,无疑可以推动红色资源的利用与红色传统的发扬,为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提供强大精神动力。而传承红色基因的必由之举展就在于,必须和恪守初心使命密切联系,做到坚持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解决党内问题相统一,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坚持组织推动和个人主动相统一。

红色传承的心得体会范文9

关键词:红色旅游;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6-0038-02

《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红色旅游主要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红色旅游纪念地、标志物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精神以及革命传统和道德,正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宝贵资源。红色旅游以其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大学生的形式,成为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路径。

一、红色旅游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重要价值

1.政治价值。红色旅游本身含有丰富的革命故事、红色印记、革命历史和事迹等内涵和精神,而以红色旅游为载体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把红色旅游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寓教于乐,更易于学生接受和吸收。同时,开发红色旅游服务项目,也可以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达到精神效益与物质效益相统一,在发展红色旅游过程中,既让学生在实践中耳濡目染,将理论化为实际,又推动了当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建设,使红色旅游文化成为老百姓口口相传的经典资源。

2.教育价值。红色旅游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载体、新平台,红色旅游文化中孕育的红色精神是一种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重要力量,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成为弘扬和培育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精神动力和教育素材。红色旅游中诞生的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具有无限延伸的生命力,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被赋予新的内容,成为一代又一代人传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动力,这些都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

3.文化价值。在红色旅游中红色文化与生态景观、历史遗迹相融合,民族传承与民族文化由此形成,并成为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的基础。红色旅游就是建立在红色文化景观资源基础上的一种精神文化产品,在红色旅游实践过程中,红色文化与当地的民族文化、民族风情相结合,突出当地的历史文化传承。红色文化是中国革命文化的体现,其牺牲忘我、奋斗不息的精神也是中华传统精神的延续,深深打上了地域文化的烙印,同时也丰富了红色旅游的文化内涵

二、红色旅游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实现路径

1.开展“红色旅游文化”教育活动。旅游院校可以利用专业特色服务地方发展红色旅游文化,比如利用导游专业、旅游管理专业等开展红色旅游文化定位、红色旅游线路设计、红色旅游景点讲解及导游服务等;可以组织大学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革命烈士陵墓文化遗址等,加强学生对红色革命精神的认同,提升自身文化素养;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积极组织学生成立“红色旅游文化宣讲团”,到基层、社区、学校“红色旅游文化教育基地”开展红色旅游文化宣讲活动。

2.把红色资源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红色资源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应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建设,把红色道路、红色资源、红色文化作为课程建设中的组成部分,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红色文化范围。将革命故事、英烈事迹等红色文化资源编入大学生党课,通过进课本、进课堂,为推荐红色旅游文化奠定扎实的基础。同时,校园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环境,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可专门成立一个红色文化网站,结合大学生的特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红色文化活动,同时大力支持党团支部的发展,促进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大学生主动将自身价值观同红色文化相结合,提高其自主学习性。

3.发挥党团组织和学生社团的作用。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和学生社团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如利用每月的团日活釉诟魍胖Р靠展红色旅游景点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建好一批红色班级”活动,利用专业特色开展红色旅游景点讲解、红色旅游路线设计、红色旅游景点导游、红色文化馆设计等志愿服务活动,并可根据各红色旅游景点实际情况开展调研工作,撰写调查报告,给出适合当地红色旅游的建议和意见,促进当地红色旅游的发展,在服务红色旅游的过程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通过校园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宣传红色旅游文化。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红色旅游文化。网络新媒体是开展红色旅游文化的有生力量,是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气的有效途径。一方面以“红色旅游故事”、“红色旅游线路”等话题,定期发送红色旅游文化的宣传内容,师生中践行红色旅游的典型事迹和榜样,让红色旅游文化在网络空间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时刻影响、熏陶大学生;另一方面,学生干部通过微博、微信等交流工具,以学生喜闻见乐的网络语言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有针对性地宣传红色旅游文化,深入引导青年学生热爱并积极参与到红色旅游中去,在红色旅游实践体验中接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5.开发红色旅游项目。旅游院校可以结合学校发展方向,结合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思潮,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加入到项目的设计和经营中,成为项目主体,听取大学生对项目的意见和建议,采取讲红色故事、演红色戏剧、唱红色歌曲、看红等方式,成立“小麦公社”、“瑞斯卡形象传播中心”、“乐维传媒”、“尚美工作室”等创业创新项目,由专业精、能力强的学生党团员担任红色旅游创新示范项目负责人,带领同学组队立项,开展红色旅游创新实践,增强红色旅游的感染力和影响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创业热情和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龚志宏.润物细无声――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无意识教育研究[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18.

[2]胡振民.积极发展红色旅游深入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5,(4):23.

红色传承的心得体会范文10

关键词:“红色校史”;高校党建;利用

当前,在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的背景下,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比以往更加频繁,作为西方思想文化冲击的前沿,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着极大的挑战。这种背景下,利用“红色校史”开展党建工作逐渐成为部分高校党建工作的一个侧重点。深入挖掘“红色校史”的教育资源,加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对高校党建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在新时期传承发展革命精神的内在要求。

一、从红色文化的视角审视“红色校史”的精神内涵

红色文化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中国共产党人、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以红色文化的要素来审视,“红色校史”就是红色文化在一所学校的历史缩影,它以一所学校的办学史、斗争史、教育史,具体而生动地反映了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史。

“红色校史”不仅仅是指由党亲自创办的、服从革命需要的、为革命输送专门人才的红色学校的办学历史;还在更大范围上包含了新中国成立前的其它各类学校特别是高等学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斗争史、教育史。而且,从后者的意义上来讲,红色校史才更具有挖掘整理、弘扬利用的价值。在当前形势下,开展“红色校史”教育,加强高校党建工作,就是要弘扬历经战火洗礼、革命锤炼而得以传承的革命传统和人文精神。

(一)坚定的理想信念

“红色校史”以历史片断、典型人物、校训校歌等形式,生动地体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和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对共产主义的由衷信仰和为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坚定信念,他们以顽强的拼搏、不屈的斗争塑造了鲜活的、光辉的群体形象,时刻昭示着信仰的力量。正如延安通校校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前身)中写道:“我们生在艰苦伟大的时代,为着大众的生存解放,要牺牲一切斗争到底。”正是在这种坚定理想信念的指引下,他们才以顽强的革命精神和不屈的斗争意志,克服教学、生活上的各种困难,学业有成,英勇地投身于轰轰烈烈的革命事业。

(二)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的“五四”运动,到北伐战争时期的“五卅运动”,从抗日救国的“一二·九运动”到“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在中华民族面临巨大危机面前,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带领广大爱国学生开展了汹涌澎湃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一部“红色校史”,就是一部鲜活的爱国主义斗争史,蕴含了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

(三)艰苦朴素的作风

在革命战争年代,由我党创办的学校都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成长过程,办学条件极其艰苦,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前身为例“教学器材只有从敌人手中缴获的半部电台……房子也是敌人烧过的……没有课桌,就在凳子上或者树根上; 墙上有个洞,就算是窗子。”虽然条件艰苦,但学校秉承党的优良传统,艰苦朴素,勤俭办学,“为着革命节省每个铜板”,师生们团结向前,自强不息,学业上好学上进、业务上精益求精,表现出了顽强的革命斗志。

(四)自强不息的精神

革命战争年代,物资匮乏,教学科研设备不足,尤其是解放区的各类学校,有时基本的教学环境都无法保障。创建于1931年的中央军委无线电学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前身)就有着“长征路上办学”的传奇经历。曾夸赞到“行军路上办学校,这是件新鲜事,将来革命胜利了,你们要告诉后代,说红军在几十万敌人的围追堵截下,在敌机不断轰炸的间隙学习电台技术,这可是宝贵的传统教材啊!”正是凭着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学校为革命培养了大批通信人才,为保证战争的胜利做出过重要贡献,被称誉为“科学的千里眼、顺风耳”。

二、“红色校史”是学校党建工作的宝贵资源

“红色校史”见证了学校师生为了追求革命理想、争取民族独立而不懈奋斗的革命斗争史,孕育了一所学校的内在精神,铸就了一所学校的外在风骨,它将主题宏大的理想信念教育、党史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到一件件可以触摸得到的历史事件中,给予学校师生强烈的历史感、真实感、自豪感和荣誉感,激励他们自觉传承革命精神,弘扬优良传统。

(一)坚定理想信念,践行革命传统

红色校史是带有强烈意识形态色彩一种文化形态,它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体实践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产物,反映了革命时期学校师生对于理想信念的不懈追求与忠实实践,其本质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的,所倡导的世界观、价值观是高度重合的。因此,红色校史对于引导师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进行红色校史教育,就是要充分挖掘红色校史的精神实质,引导师生正确认识党领导人民所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伟大实践,帮助师生树立理想信念,做到真学、真信、真用。红色校史本身又是带有实践性的,它通过老一辈先进知识分子的不朽事迹,激励在校师生胸怀理想又脚踏实地,以实际行动发扬优良传统,践行革命精神,自觉投身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

(二)培育民族精神,弘扬爱国主义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红色校史以波澜壮阔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为背景,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鲜明而具体地体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和先进知识分子的不屈不挠、勇于斗争、自强不息的民族气节和民族精神;他们勇赴国难、团结御辱、共克时艰的斗争精神正是爱国主义的生动写照。在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新时期,利用红色校史教育、激励师生传承民族精神、弘扬爱国主义是挫败西方实施的“笼络人才、‘西化、分化”’阴谋,进而提升我国经济、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的有效手段。

(三)自强不息,勇于创新

新时期传承红色校史,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继承前辈们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的精神。党的十七屈四中全会指出,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仍占优势,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 量较量更趋激烈,不确定因素增多,给我国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作为国家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主阵地,又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和人的重任,就必须引导师生发扬传统、勇挑重担,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敢于创新勇气,在勇攀科学高峰的新的实践中续写红色校史,传承革命精神。

三、多渠道、多途径开展“红色校史”教育,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一)把好“入口关”,引导师生内化红色校史精神

开展红色校史教育,把好“入口关”是重要前提,让新人校的学生、新人职的教职员工认识、认同学校的红色历史,以前辈为人、为学、为国的典范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的原理,内化就是外部条件与受教育者内部因素有机结合,是由“不知”到“知”的转化过程。只有当外部的、客观的东西与受教育者内在的、主观的东西相结合,并被受教育者“据为已有”并成为与己一体的“同化物”时,才能被称之为内化。同时,也只有内化了的价值理念,主体才能有所接受、有所行为。

把好红色校史教育的入口关,一是要挖掘校史中的代表性人物、典型的历史片段,并考察史料的时代价值。校史教育并不是对历史的简单复述,而要根据时代需要,发挥校史教人育人作用,对“每一个史实、每一个人物事件进行加工、改造,深化教育主题,这样才能做到寓理于史、寓情于史、理从史出、论从史出”。二是要发挥新人校师生的主动性。在学习了解红色校史的同时,引导师生做深入的主题研究或者进行开放性的讨论,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加深红色校史精神内涵的内化程度。

(二)利用重大节庆日,做好红色校史的经常性教育

重大节庆日往往是蕴含一段历史背景、凝聚一个历史事件的重大纪念日,本身就具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利用重大节庆日加强红色校史教育,就是要善于挖掘校史中与重大节庆日相关的历史背景、历史事件,在相同、相似的语境下,加深师生对红色校史精神内涵的理解。近些年,各地高校都纷纷发挥学校红色资源的思想教育作用,创造了一些好的方式方法,值得借鉴。比如,上海大学庆祝建党90周年上演了自编自导自演的红色校史话剧《红色学府1925》,通过“话剧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红色信仰,他们自己感动了,理解了,最终使广大同学在欣赏艺术、参与实践活动的同时进一步了解党、热爱党,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发挥上大新时期学子的积极作用”。

红色传承的心得体会范文11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民居是劳动人民在与自然共生共存的生活中提炼创造的,在此过程中,结合不同地区的传统文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出了无数优秀的民居建筑。如何传承这些民居建筑中的优秀文化,在现代环境设计中更好地服务于当今社会,是设计师应注重研究的领域和课题。本文以闽南民居的研究为着眼点,阐述学习传承传统民居的意义。

0引言

在当今国际经济、文化日趋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现代环境艺术中的建筑、景观、室内设计亦越来越呈现出一种趋同化的趋势。如何在规划中更好地保护与传承本土传统民居优秀的特色,并结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设计体现出具有本地特色的城市景观显得特别重要。做为一个环境艺术的学习和研究者,在本土传统民居面对现代化的冲击显得日渐式微而感到遗憾的同时,深感有责任就此课题进行探讨。

1闽南红砖传统民居的解读

单德启在他的《人与环境一一中国传统民居聚落基本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一文中,用英文中的“本土的”(vernacular),“传统住宅”(traditionalrcsidcnce),“没有建筑师的建筑”(archetecturewithoutarchtect),对“传统乡土民居”的含义进行l}释。n]现仅以笔者当下生于斯长于斯的闽南民居为例,就其内部空间形态、外观特征、色彩特征、装饰符号、文化特点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从中探讨其对于今天的环境艺术设计工作的重要性。[z]闽南红砖民居通常指的是用本地特制的红砖结合本地石材和工艺、融合了中原文化及闽南海洋文化的精神而建造的大膺a"詹”是闽南方言,就是通常所说的“房屋”。

1.1闽南红砖民居的空间构成形式

闽南红砖民居一般为单层,其布局以中轴线分布;呈“向心围合式“;左右对称排列;多层次进深。正中间有天井,中设厅堂,一般摆放祖宗神位,前设石煌,两边为厢房,左为大。在闽南方言里,几进一般也称作“几落”,如“三落大膺”的说法,指的即是三进的大詹。

1.2闽南红砖民居的色彩分析

1.2.1主色调

闽南红砖民居以红色为主色调。究其心理及传统因素,红色是中国传统象征意义文化中举足轻重的色彩,红色在几千年的中原传统文化中,象征喜庆、顺利、成功或受人重视、欢迎。“闽南红”呈现的便是一种带有喜庆的红色,它代表了闽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乐观向上,奋发图强的生活态度,使闽南人对传统文化中代表喜庆、吉祥和朝气的红色情有独钟,并将红色作为建筑主色调延用至今。

1.2.2辅色调

闽南红砖民居中的白石、青石、原木色及饰作的辅助色,与砖红主色调相辅相成。可以说,闽南红砖民居的色彩搭配无论从建筑本身,还是置于在自然的大环境中,都显得既端庄典雅又活泼灵动。

总之,蓝天白云之下、青山绿水之间那一栋栋具有典型的闽南特色的红砖民居,犹如中国传统青绿山水画中一枚枚朱砂色的印鉴,它与环境显得统一而又有变化。

1.2.3闽南红砖民居的装饰符号

闽南红砖民居不仅远观起来赏心悦目,近看局部装饰的符号设计亦别具一格。

a、装饰符号的位置:屋脊、墙面、悬梁、柱子、门窗、斗拱等;b、装饰符号的制作方式为:石雕、砖雕、木雕、灰塑、剪贴、拼凑等;c、装饰符号的题材:吉祥纹样、神话教化、诗词楹联等。这些装饰符号的灵活运用结合民居建筑的材料与工艺,使之无不充分显示营造者的匠心和艺术造诣及文化品位,亦成就了闽南民居独特的魅力。

1.2.4闽南红砖民居的文化

闽南上承古闽越的积淀、下启汉族及西域的交流、再融合东南亚、伊斯兰和西方建筑的影响,在文化面貌上呈多元化的状态。今天,闽南传统红砖民居独特的外观是在闽南地域文化的浸染下逐渐形成的,她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在造型式样上处处以装饰视觉元素体现建筑与文化不可分割的关联性。

2传统民居传承之意义

2.1传统民居传承之重要性

弗.赖特曾说:“唯一真正的文化是土生土长的文化”由此可见,其对于本土建筑文化的认识是相当深刻的。传统民居是本民族人民智慧浓缩的结晶,它必然有着我们能够“古为今用”的有益成份。但是,令人深感遗憾的是,今天现代化的民居建筑的大量涌现及外来文化的冲击,各地的民居逐步被所谓异彩纷呈的各色建筑、貌似多元的审美追求的建筑所代替。这表面看是“现代化”的体现,但也是对传统文化传承的缺失,亦反映出民族自信心的缺失;从另一个侧面看何尝不是现代对传统的蚕食与否定,或本土文化对外来文化的让位?如果说房子塌了,可以重建,但一个民族的精神垮了,要重铸又谈何容易?建筑是表现民族精神的一种主要的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可以说亦是民族精神的外化。因此,更好地保护与传承传统民居的优秀文化,是一个民族自信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民族对历史的尊重。

2.2传统民居传承之紧迫性

2.2.1外来因素导致传统民居加速消逝

当今,大量优秀的传统民居,正由干经济加速度增长、生活习俗的变革而快速消失。所以,民居的保护与传承已刻不容缓。早在建国初期,梁思成、林徽音夫妇就曾为了老北京的旧城保护问题竭尽全力、四处奔走。他们的方案是保留老城,将现代化的建设计划移到旁边的城市去;保留城墙,并在上面做出一些景观、休闲娱乐区域,这样人们既可以边饮茶,边徜徉在古城墙上,看老北京、看众生相,试想那是何等的享受!当梁氏夫妇看到古城墙被拆时,不禁痛哭涕零道:“每拆一块砖,都是在剥我的皮啊!”据说苏州郊区著名的水乡一一周庄之所以今天能够留存下来,也多亏已故艺术家陈逸飞先生当时四处呼吁奔走,今天才能依然存在于我们的视线之内。超级秘书网

2.2.2内在因素造成传统民居传承的紧迫性

古民居本身因年代久远及建筑材料的限制,导致古民居保护与传承问题的刻不容缓。我国古民居多为砖、土、木结构,因年代久远、凤吹日晒,老化程度加剧及资金匾乏,更加深了这种紧迫性的程度。

红色传承的心得体会范文12

【关键词】网络语境 高校辅导员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2-0074-02

“红歌”,即红色革命歌曲。红色革命歌曲即“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各历史时期的革命歌曲,如红军歌曲、抗日歌曲、解放歌曲、社会主义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的各类健康进步歌曲。2006 年“五一”期间在井冈山举办第一场“红歌”赛以来,“红歌”犹如一场红色风暴迅速席卷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红歌”热。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教育者发现了红歌所蕴含的巨大精神力量,作为高校辅导员,应不断探索依托“红歌”为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一、“红歌”的概念

红歌即红色歌曲,就是赞扬和歌颂革命和祖国的歌曲,它们普遍具有浓韵的感情基调,有较强的节奏感。红歌是革命实践的真实写照,它能唤起人们的红色记忆。2011年4月下旬,重庆市委宣传部为庆祝建党90周年,积极响应《唱响中国》节目,掀起红歌传唱热潮,要求人人学唱36首歌曲。

简单的说,“红歌”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产生和流传的红色革命歌曲。作为我国红色经典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是火热的斗争实践的真实写照,具有鲜明的革命情感和地域特色,而且植根于中华大地,深受人民群众喜爱,体现出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厚的美学意蕴和广泛的社会教育功能等特点。

每当人们听到红歌就会产生对那段革命历史的回忆,红歌不是抽象的政治口号。它是有着具体内容的综合艺术,能使人们得到艺术上的享受。许多红歌都与影视艺术结合在一起,成为它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使一部影视作品锦上添花,流传至今。

目前,对红歌的定义有着不同的诠释。“红歌”的概念也有所拓展,除战争年代经典红歌外,还包括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各类昂扬向上、进步健康的歌曲,如《爱我中华》、《东方之珠》、《七子之歌》等。只要能够代表一个时代,只要能够在其中找到时代烙印,只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歌曲都应该属于红歌。

二、“红歌”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1.有助于学生学习中国革命的历史和理解中国革命的精神

当代青少年生活在一个开放、多变的时代,在中西方文化的强烈碰撞、社会商业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下,一些内容空洞甚至不健康,缺少思想性、艺术性的网络歌曲、流行歌曲侵占了人们的视听空间。如果这些歌曲被青年学生接受,很容易让他们产生压抑、消沉、空虚的感觉。加深对中国本民族历史的学习和了解,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刻不容缓的。

红歌善于从密切相关的具体事物出发,来反映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内容。革命斗争的思想内容和军民的生活词语组成了红色歌曲的特殊风格。比如,解放区流传的《南泥湾》,它把延安解放区革命大生产运动的劳动场面、战士勤劳的优秀品质和英勇善斗的革命英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神情毕肖。

2.有利于激发爱国热情

回首望去,红歌就像一座丰碑,每一首都记载着一段特殊的历史。把一曲曲红歌串起来,展现的就是中国革命风云激荡、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红歌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不同于其他教育方式,用优美的旋律、生动的歌词来直接表现人的情绪和内心感受,弥补了传统说教型教育方式容易使学生产生枯燥、逆反等心理的不足。

通过一遍一遍的传唱,增强了高校大学生的归属感和向心力,并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化解矛盾,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所以说“红歌”是宣传革命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的绝佳载体,也是进行大学生审美教育不可多得的有效形式。

3.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红歌以其特殊而经典的语境和旋律,承载着真、善、美的内涵,具有感染和熏陶的积极作用。

红歌传唱以其红色资源内涵的丰厚性和表现形式的生动性,唱响了主旋律。它形象生动地传播了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革命文化内涵,发挥了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应有的导向作用。在大学生中开展红歌传唱活动,以红歌所蕴涵的红色意识形态,发挥政治信仰的导向功能,用红歌所承载的精神资源,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辅导员开发利用“红歌”的方式

1.应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一部分

红歌传唱作为党课学习中的隐性课程,实际上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价值取向所设计的一种教育模式。其具有隐性的陶冶人、培养人和促进人的发展与进步的特性,不仅对大学生思想行为具有潜在的导向功能,而且对显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起着促进与调节的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道德知识和政治知识的习得成效明显,校园文化活动这些潜在课程对大学生道德情感及政治倾向的培养等有着特殊的意义。

近年来,学党史、唱红歌,组织高校大学生开展情景式党课学习的诸多新方式得到了认可和推广。国内各大高校结合“七一”、“国庆”等重大节日,排练红歌节目,对红歌进行了再包装、再传播,把优秀的红色文化与大学生喜爱的形式巧妙地结合起来,用青年学子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宣传红色精神,使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了更好的传承。

2.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青年大学生接受新事物快,可塑性强。在红歌的选择和编排上,要注意贴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大学生对红色歌曲有一定的鉴赏力和较强的精神需求,将红歌传唱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要注意形式和内容的创新,与时俱进。如组织校园合唱队、乐队,举办歌咏比赛、校园革命歌曲演唱会等,把具有时代主旋律的歌曲和音乐作品贯穿到音乐活动当中,使大学生充分体验红歌的魅力,主动参与其中接受熏陶,达到寓教于乐的功效。

3.构建、完善红歌传播的网络平台

网络的普及和开放性特点,使新旧思想在网络这个平台中对撞、扩散。在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高校辅导员应主动抢占网络的制高点,开设具有时代特点,又有感染力、吸引力的“红色资源”网站,构建格调高雅、健康向上的“红色文化”。如在高校主页中设立中国红歌会官方网站:hgh.省略/的链接。通过网络投票、网民评论等方式吸引青年学子主动关心和参与到红歌的推广中,跨越年龄和时间的差距、地域的距离。

总之,作为高校辅导员,要努力整合红色资源,营造“红歌”育人的浓厚氛围,创新“红歌”育人的机制,使高校大学生在红歌传承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充分利用红色经典歌曲的优势,灵活、巧妙地教育学生,用红色经典歌曲滋润大学生的心田,提高他们的政治素养。

参考文献

1 杨娜.“红歌”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J].党史文苑,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