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人文精神论文

人文精神论文

时间:2022-07-16 03:20:05

人文精神论文

人文精神论文范文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本质上是实践的,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佐证从而避免了虚假性,这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优越性所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应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直接反映,它的生命力最终取决于实践的落实,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实践品质的客观要求。然而,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党和政府的许多具体的政策以及现实生活的状况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所表达的理想目标存在着较大的甚至是很大的张力,特别是由于客观存在着的一些经济政治问题被一些舆论放大化后,导致人们将个别现象普遍化,以致在一些人眼里,现实生活在许多方面是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否证,这样一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便同样难免被归并到“虚假性”行列中。意识形态具有理想性,虽然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时刻警醒自己的信奉者要保持理论与实践的无缝对接,但毕竟二者的统一是复杂而艰难的。我们必须承认,理想与现实的张力始终存在,现在的主要问题不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或理想出现了什么偏差,而是现实的兑现率较低,理论与实际、理想与现实形成了某种紧张性关系。因此,要彰显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魅力,根本的还是应当改革现实中那些背离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不合理现状。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客观要求。

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人文精神的人为缺失及其后果

历史是人创造的,历史的书写也是由人来完成的,科学地把握人是历史科学得以建立的前提性条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人学方面的革命性变革更是唯物史观这一全新的哲学得以确立的理论前提和重要的理论内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宗旨也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如果马克思主义理论避而不谈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无疑存在着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理论体系及其宗旨解读的片面性。这一片面的和遗漏性的解读带来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其一,它使我们的思想政治宣传教育缺少直接的理论指导。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和宣传工作的对象是人,如果没有关于人的科学理论武装,如何去做最复杂的人的工作?又如何去引导人和提升人?目前思想工作和教育能力弱化的根子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缺乏导致了“本领恐慌”。其二,它导致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甚至是反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的泛滥。由于马克思主义人文思想的缺位,而人们又特别渴望获得人学知识,于是,各种人学思潮在社会上特别是高校里相当流行———尼采的超人哲学和弗洛伊德泛性论思想等曾一度成为时髦便是例证,抽象人性论特别是人性自私论思想在知识分子中占据很大的市场。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抽象人性论还为其他错误的社会思潮之泛滥提供了理论依据。例如,普世价值论之所以得到很多人的认可,其背后的理论基础就是抽象人性论,即认为资本主义所倡导的自由民主平等是人性共同的和永恒的追求。其三,它使我们的人才培养畸形化、社会发展目标GDP导向化。中国的高等教育长期以来重知识技能教育、轻人文精神培育,工具理性无限扩张、价值理性极度萎缩,高校似乎正在变成培养经济动物的大工厂,一些大学生变成了严重缺乏人文情怀和素养的经济动物。部分政府高举发展经济的大旗,以资本增长代替民生改进,为追求GDP损害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创造社会财富的主力军不能成为享用社会财富的主体。我们的教育实践和政府社会建设活动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归根到底是因对作为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人文精神的忽视所致。实际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不仅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还具有真正扎根于现实生活的无与伦比的崇高人文价值。有学者曾对此作了富有见地的概括:“真正面向生活、面向实践的人本精神;真正关心群众疾苦、维护和实现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精神;以无产阶级的解放为政治形式实现人类解放的现实人道主义精神;以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追求的自由精神,投身人类解放事业以实现生命的不朽价值的修身精神等等。”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人文精神既继承了传统人文精神中关于人是目的这一理论精华,同时又有对传统人文精神的巨大超越和发展。首先,它以人民是历史创造者这一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不再仅仅是出于对广大劳动人民的道德同情,给百姓以施舍恩赐,而是出于对人民群众的真正敬畏。相对人民群众力量而言,个人改变不了历史的趋势,个人只有融入到人民群众中去,才能超越个体的有限性和局限性,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其次,它抛弃了传统人文精神中人的目的性与手段性的两极分离,主张人既是目的又是手段,“每个人在交易中只有对自己来说才是自我目的;每个人对他人来说只是手段;最后,每个人是手段同时又是目的,而且只有成为他人的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并且只有达到自己的目的才能成为他人的手段,———这种相互关联是一个必然的事实,它作为交换的自然条件是预先存在的。”②“个人只为别人而存在,别人也只为他而存在。”③这些论述都鲜明地昭示马克思主义的人文精神从根本上超越了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只把自己视为目的而把别人视为手段的带有明显个人主义的人文思想。再次,它在本体论上克服了抽象人性论或人本主义世界观。马克思主义承认人文精神和人道情怀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协调人际关系和人性完善发展过程上,它能够起到巨大的动力作用。然而,这种作用是价值论意义上而非本体论或世界观意义上的,人性善恶的矛盾不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由重视人文精神而走向抽象人性论,这正是以往人文主义者的遗憾宿命。最后,个人发展的根本路径是回归自然、回归社会。人的个性主要不是表现为差异性,个性的发展主要路径并不是要摆脱他人和社会,个性的发展更多地表现为丰富性和全面性,丰富全面的人性只有在自然和社会中才是可能的。“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①

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自觉统一的根据

如果说以实践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必然具有科学精神,在这一点上似乎没有什么争议,也不需要进行重复的学理论证,然而,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性面临的最大风险不是来自外部的质疑与批判,而是来自于那些“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将其教条化。现在强调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性,决不是说它就是真理的化身或真理的标准,而是要求决不能把它神化,对它要有科学的态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即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立场)、根本观点(即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和根本方法(即唯物辩证法和历史辩证法),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具体观点的正误和时效应当历史地具体地分析,并接受实践的检验和在实践中发展,体现其时代性;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将马克思主义以外的有益思想吸纳进来丰富和发展自己,体现其开放性。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性又不是科学主义意义上的科学性,因为它内在地包含着人文精神,自觉地做到了二者的有机统一。马思主义意识形态理应实现对人类以往意识形态的质的超越,它真正做到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自觉统一。这不仅仅是美好的愿望,因为马克思主义的彻底的实践精神和彻底的批判精神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自觉统一提供了保障。彻底的实践精神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以“改变世界”为己任的基本品格,进而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自觉统一提供坚实的基础。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那里,这种彻底的实践精神基于以下几点:其一,人类社会的本原既不是纯粹的自然物态的自发生成,也不是所谓神秘力量的安排或神创物,实践才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本原,“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②。其二,基于实践生发的人类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历史的创造者不是少数英雄人物而是隐于历史背后的实践主体即人民群众,“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③。其三,既然历史必将合乎规律地永续发展,那么,任何进步的意识形态都必须以推动世界发展进步为己任,“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④。彻底的实践精神所必然揭示出来的人类社会的秘密不仅拨开了笼罩在历史天空上的意识形态迷雾,把被颠倒了的世界再颠倒过来,恢复了其真实的面貌,而且还昭示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唯有确保其科学性的品质,才能有效地指导人民群众的实践;唯有以谋求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己任,真正体现关爱人民的人文情怀,才能吸引和感召人民群众。彻底的批判精神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自觉统一提供了方法论基础。建立在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彻底的批判精神,表现为执着的求真意识和无私的反省精神,表现为强烈的进步意识和深切的忧患意识。具体地说,这种彻底的批判精神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在永恒的变化发展中把握人类世界。“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生成和灭亡的不断过程、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什么都不存在。”⑤这就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关于共产主义理想目标的实现奠定了世界观根据。其次,反对并消灭以剥削为基础的一切不合理的社会现状,“新思潮的优点又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地预期未来,而只是想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⑥。在批判中唤醒民众,调动民众改造世界的热情。以上两个方面将理想与行动、最终目标与具体的实现过程辩证统一了起来。其三,为了维护真理和对人民根本利益负责,批判者自身应当具备无私无畏的高尚情怀。“如果我们的任务不是构想未来并使它适合于任何时候,我们便会更明确地知道,我们现在应该做些什么,我指的就是要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所谓无情,就是说,这种批判既不怕自己所作的结论,也不怕同现有各种势力发生冲突。”⑦批判精神决不是对他人是批判的态度,对自己却是非批判的态度,批判者心智的非至上性决定了彻底的批判必然包含着自我批判的反省意识。权力崇拜和个人迷信还客观存在的时代里,科学真理和人民的合理价值诉求还可能会遭遇权力的障碍,因此,彻底的批判精神又必然要包含着不畏权贵的斗争精神,体现出无私无畏为民请命的革命精神。要理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自觉统一,就绕不开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使命的考察,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它是来自实践又在实践中得到了证明的理论,是指导实践、改变世界的理论”①。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他思想理论的基本特征,这并不是说其他理论在故意制造二者的对立,而是说马克思主义的崇高使命客观上要求理论与实践必须统一。马克思主义以解放无产阶级为宗旨,便公开亮明了其阶级性,它不再像其他理论那样披上普世的外衣行剥削阶级偏私之实———充其量包裹着些许对穷苦大众恩赐式的同情。这种解放决不是精神上的虚幻慰藉,它是实实在在地对不合理现实的彻底改造,这就需要武装无产阶级的理论是科学的理论;尤其是无产阶级并不是简单地代指一切贫穷的受苦受难的人们,无产阶级是最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他们代表着人类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同时也是人类未来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因此,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性便内涵着客观规律性,或内涵着对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尊重。那些代表着剥削阶级私利的理论虽然也有可能与历史发展方向保持一致性,从而也具有合乎规律的成分和尊重规律的意愿,但对剥削阶级利益的维护是其根本宗旨,剥削阶级利益的狭隘性决定了它必然把对历史规律的尊重置于从属的地位。无产阶级利益与历史发展方向的一致性表明,无产阶级根本利益与人类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只有最终解放人类的解放,才能解放无产阶级自己。这意味着作为无产阶级理论武装的马克思主义其阶级性具有最宽广的人文情怀和最博大的人道精神。同时,由于马克思主义并不是为一切受苦大众喊冤叫屈的道德呐喊,更不指望通过道德说教改变世界,这就使它的人道精神或人文精神超越了传统的道德空想主义、慈悲主义式的抽象人道主义或人文主义。总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是必然的和自觉的,二者始终保持着相辅相成的内在关系,这是其他思想理论所无法做到的,这也就是说,科学性、真理性与阶级性、意识形态性的辩证地和自觉地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所特有的属性或根本属性。这一属性也成为鉴别那些自称为马克思主义的学说和理论是否有资格归入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标准。

作者:黄明理 陈兆芬 单位:河海大学

人文精神论文范文2

2004年马加爵事件,2007年云南大学女马加爵事件,还有令人扼腕的2013年复旦大学研究生遭投毒事件,这一系列恶性事件中主人公都缺乏一种对生命的爱惜和足够的理智。就复旦投毒事件新华视点评论为:即使生存和竞争的压力再大,人也应有底线。有外在知识无内在约束,教育应反思。诚然,某些高校的教育现状之一是相对匮乏的人文精神教育。这就造成学生仅仅知晓课堂上学习的专业课程,掌握高职生必掌握的具体操作技能而已。蔡元培先生说过:“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使仅仅为灌输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而不贯之以理想,则是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于人类也。”华中科技大学前校长杨叔子院士就曾明确指出:“现代大学应高度重视的第一件事是对学生的人文教育。”我们看到,高校人才培育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过窄的专业教育,过强的功利主义,过弱的人文精神”。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和基础性地位未得到广泛认同和深刻理解,势必导致人文精神的严重缺失,如学生诚信的缺失,生活和就业方面诚信的缺失,以及文化艺术修养的缺失。网络的发展对大学生人文精神发展有一定影响。网络环境也正在一点点侵蚀着大学生本该平静的读书心态。每每课堂上,至少一两次总会有学生的微信或者QQ消息声音提示响起。现代人感到的一天不带手机无所适从的心理也同样冲击着当代大学生人群。网络也盲目遵循短平快的经济利益驱动,在新闻播报方面力争“新、奇、特”,最大程度抓住人们的眼球,各种暴力图片和刺激性语言较为泛滥。近年来,一些网络的各色新闻标题也渐少人文关怀,一味片面追求点击率,不考虑媒体本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大众舆论导向功能。而对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的十七八岁当代大学生们,如何在各种媒体大肆冲击的背景下,保持健康的思想,独立的思维和判断能力,以及较高的人文修养就是我们高校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和育人精神所在。

二、提高人文素养的聚焦点

促进大学人文精神建设,受众不仅仅是囫囵一个整体,需要重点对象和关键问题两方面并重。大学校园中,贫困生是一个需要教育工作者倾注更多精力和爱心的群体。出身家境贫寒的学子,有的心理脆弱不堪一击,相对敏感,通常处理不好同学之间人际关系;有的则较为激进,斤斤计较,对钱的欲望和认知存在一定误区。比如:马加爵出身贫寒,张超上大学后父母下岗,家庭中断经济来源。学生面对一系列现实生活问题捉襟见肘,心理问题又得不到及时疏导,大学教育的人文关怀浓度和及时性就颇受考验。所以做为辅导员或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发现学生在一些价值取向方向的迷失应及时矫正并正确引导。大学教师应付出巨大耐心和爱心,具有高度的职业精神和敬业态度,像德国人一样把社会上每一个陌生人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训导,才是教书育人的方向。人文精神建设的关键问题涉及同学之间的相处之道,如友情、爱情等方面。笔者在2014年5月6日的专业课导入部分有这样一则图片新闻:Forumtrends:Nohouse,nomarriage?Isitnecessaryforamantohaveanapartmentasaprerequisiteformarriage?MostwomenwillsayyesinChina.(论坛热点:无房即不婚?对男人来说房子是不是结婚的前提条件?中国大多数女性回答是。)随机做个课堂测试,学生为二年级文秘专业同学,80%女生持肯定态度,并且对于追加问题“是否婚后与婆婆共同生活”,回答基本也是否定的。而现实的恋爱态度造成毕业即分手的大学情侣不占少数。还有一个话题即金钱和财富。部分学生不能正确看待金钱,盲目追求眼前利益,把学习知识和技能仅仅当作眼下和未来攥钱的工具,忽视知识本身的价值层面。这个视野下,大学的部分学生也被异化,沦为物质眼中的工具。缺乏长远眼光,缺少自学和进取精神,极易造就急功近利思想,凡事也势必斤斤计较,胸无大志。人文精神的缺乏可以依靠素质教育来实现,素质教育提倡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中小学基本“应试教育”,高等教育更应凸显素质教育,体现“以人为本”思想,真正弘扬“大学精神”。

三、人文精神回归之道

(一)建议图书馆定期举行新书推介活动

在明显位置陈列经典图书,比如文学经典作品和读物。如有些高校定期在图书馆开展各专业经典图书推介活动,请每个专业的1到2名教授或副教授推荐一本本专业必读书,并且用简短文字写明推荐理由。这不失为一种很明智的做法。因为学生出入图书馆的同时,在看到书的实体摆在陈列玻璃窗里,而不是写在海报上的书名,这种熏陶和浸润能够激发学生阅读的愿望。并且,读过自己身边教师对该书的简介和评价,也会增强学生在各个领域的求知欲,包括人文学科方面。

(二)校园环境、校园网站人文精神创设

比如在学生食堂,像北京师范大学那样,就餐的桌子上缩小广告版面,写有励志话语:真正的铁饭碗不是在一个地方有饭吃,而是不管走到哪里都有一口饭吃。这种潜移默化的熏陶,鼓励真才实学的治学精神激励了一届届的学子。这也是值得借鉴的做法。另外,鉴于网络时代的异军突起,学生好多时候本校的校园网站登录机会比较多,可以适当在网站显眼位置编辑饱蘸人文精神的语言并配好图片,而且定期更新。如北京外国语大学首页的一部分是一幅意气风发的大学生照片,配有这样一句“Miraclessometimeoccurunlessonetriesveryhardforit.”(只有非凡的努力,奇迹才会有时发生。)和“Theimportantthinginlifeistohaveagreataim,andthedeterminationtoattainit.——J.W.Goethe”(人生重要的事情是要有个伟大的目标,并且拥有坚定的决心去实现它。)可见,校园网站的人文精神建设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组织师生摄影爱好者组摄影展活动

把提交的优秀作品展示在院校大厅中,学生从中也会欣赏到大自然的美与人类和自然的和谐。从而提高高校学生整体的艺术欣赏水平和鉴赏能力。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说,人的素质主要表现在四个正确对待上。其中第一个就是正确对待自然,理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懂得爱好自然,保护环境,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圈。而这类摄影展活动,无疑可以无形中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是提升学生人文精神的一个简便、可行方法。

(四)教师以小型报告模式分享旅游经历和感悟,提高学生人文精神

寒暑假对教师来讲是外出旅游、增长见识的好时机,而这种人人皆可在旅途中但每个人的旅行经历和感受确却是各不相同的。学院可每个学期开学头三周请教师做报告,比如对旅游地做背景资料总结,对旅游经历和照片制作成精美ppt图片。如海南一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在2009年日本旅游之后给外文系学生做了一场精彩的“日本印象及现状”的报告。报告从Environment(环境):绿色、环保、愉悦;Transport(交通):便利、快捷、安全;Culture(文化):时尚、悠闲、优雅;Colour(色彩):美丽、美好生活的象征;Hospitality(好客):文明、友好五个方面详实、生动介绍了当时日本国内状况和旅游感悟。同为中国人在感受和学习外国先进之处之余,必然升腾起强烈爱国情感,不失为一次很好的爱国教育。笔者今年曾课下和学生谈论过西安的兵马俑“有能力开发,没能力保护”的现状,而日本则有这项技术但是有附加条件的。出于中华民族尊严的考虑,秦始皇陵基本定于70年内不开挖。学生对此颇多感慨。因为旅游本身让人兴奋,教师的经历和感悟做成报告形式,学生一定比较乐于倾听。

(五)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是一个值得重视的建议

如商务英语专业核心课程英语外报外刊选读,选用北大出版社端木义万的《大学英语外报外刊阅读教程》这一“能力型”教材。其中涉及题材覆盖面广、文章内容典型、语言质量上乘等特点。诸多单元中关于社会边缘群体的社会关怀问题,家庭婚姻涉及的婚姻观念问题、健康问题,心理观念关乎的工作学习倦怠与闷爆现象,及各种行为风尚如社会和个人审美及环保意识等。整个课程的考核制度也需改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展批评性思维和自我批评和反思精神。课堂采用探究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学者杨启亮曾讲“:试卷上的评价痕迹是‘对’与‘错’以及赫然如权威模样的分数,少有对思维移向,与众不同的判断力,批判精神的支持与鼓励。”势必大学考试评价机制也应更朝向素质培养方面倾斜。

人文精神论文范文3

图书馆与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

作为学校图书馆,应积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学生的人文素质包涵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两个方面。近年来,图书馆为充实人文方面的知识已做了富有成效的工作,当前重要的问题是,提高全体图书馆人员为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做好服务的自觉性和高度的责任感,把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服务落到实处并做得有声有色。

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内容是素质教育。人文精神就其实质而言,是一个高素质的民族在促进社会发展、推动科技进步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内在力量。具体来说,人文精神是以追求真善美崇高价值理想为信心的人类精神,它蕴藏着作为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重要力量的精神传统和创新的文化精神,充分体现着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体现着革命战争中形成的良好风尚,吸收先进的外来文化和现代社会创新的文化内容。据专家分析,未来几年将出现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大学科精神国际三大文化发展潮流,诸多问题都需要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结合起来才能得以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人文精神的高扬,倡导人文精神就是要增强人们的历史使命感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创造精神源自学生对于探索未知和寻求真理的强烈兴趣及不懈地追求,也源自于他们对社会、对国家和对人类的高度使命感和责任感。如果说,学生没有一种积极向上的人文精神,也就不会有高尚的风格,更不会成为两个文明建设的栋梁之才。只有提高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才能使他们对于中外文化的精华以及我国国情有深刻的理解和对世界形势发展规律性的把握;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使学生的学位层次与其人文、思想、道德、品质和素养达到完美和谐的统一。人文精神,应该成为当代大学生的普遍意识、普遍精神。因此,人文精神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图书馆极其重要的任务。

学生人文精神的形成有赖于各种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必须培养学生的现代文明意识,如对社会的责任感,对理想、道德等精神生活的追求,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人与自然的协调意识等。而这些素质的提高一般来说有两种形式,即课堂教育加环境熏陶。高校图书馆配合教学以补充教育之不足,帮助学生内化人文精神,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学生的人文精神融合起来的综合优势作用,都是任何高校课堂教育所无法代替的。图书馆具有学生自己支配时间、随机安排学习等特点,为学生独立思考、树立科学道德观与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提供了自由空间。图书馆作为知识信息库,学生可随意涉猎一些专业资料,尽善尽美地完善知识结构。在图书馆里,学生可拓宽人文视野,增强创造能力。学生创造社会主义人文精神,更需要图书馆帮助巩固信念和价值观体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新人文观和社会主义的新人文精神。在为学生提供优越的学习环境上,以及激发学生的人文精神的潜能上,图书馆都是高校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和最优越的场所。

图书馆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创造了各种有利条件。从以上大量事实可以说明,图书馆有一项永恒的课题,就是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而服务。同时也对高校图书馆提出了许多更新、更高、更具体的要求。首先,在为素质教育服务中保持较强的生命力,让图书馆内的舆论环境形成感召作用,让富有科学文化韵味的设施创造出清新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制定严格的文明规范,保持井然有序的借阅环境和浓厚的学习气氛,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风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其次,在藏书建设中把普及与提高紧密联系起来。藏书结构不合理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借阅兴趣,影响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以致削弱图书馆在素质教育中的优势。同时,还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积累、创新能力和心理素质等,有的放矢地健全藏书,以避免培养出技术上的尖子、文化上的矮子和文科学生中的新科盲;再次,在图书馆组织活动中把专业培训与素质培养联系起来。既有学生喜闻乐见的读书心得交流会、专题书展、文化沙龙、读书俱乐部等,也有较高层次的专业学术讲座、报告会、研讨会、知识竞赛等活动。与此同时,图书馆还应加强信息化、知识化服务,帮助学生在丰富创新知识和提高创新能力中求得新的发展。

为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应做好的工作

图书馆的工作体现了信息职能、教育职能的时代特征,正确把握并认真遵循为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服务的基本原则,更有助于完成素质教育服务的基本任务。

突出狭义教育。以往人们对于图书馆过于强调广义教育,忽视了狭义教育职能,致使图书馆的教育功能形成模糊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由于信息生产力通过信息化,许多行业的内涵已经发生变化。而且,凡具备信息资源的主题空间,都可能实施科学传授活动,使图书馆的狭义教育职能作用凸显出来,图书馆传统的狭义教育内容也随之发生变化。如文献检索课,过去只讲授单一的检索文献技能,如今传授科学方法,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已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获取信息、利用信息将成为人们终身学习的基本技能。因而,图书馆必须把今后文献检索课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学生获取、利用信息的自学能力上,不仅传授科学知识,还传授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实现向以数字化信息资源为主要内容和以网络教学为主要教学手段的转化。高校图书馆应突出图书馆的狭义教育,认真做好教育信息检索、导航,助学、教学监控等工作,实现为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服务的目标。

真诚尊重学生。在现实社会中,尊重每一个人在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图书馆在为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服务中也要遵循这一普遍规律。受教育者首先应成为具有独立完整人格的人,才有可能享有独立的精神世界,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过硬的思维能力,从而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学生由被尊重、被信任走向自尊、自信,逐步树立不断锐意进取的理念和境界,成为富有人文精神的健全人才,有追求物质文明的勇气和成就感,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包括具有文化精神、道德水准、人格尊严这些体现人文意义的价值取向。因此,即便是无愧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图书馆员,也应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学生,为一切学生、为学生一切的观念,对他们的需求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图书馆员要以平等谦虚的态度、民主亲切的方式诚恳热情地对待学生,认真倾听、采纳他们的批评和建议,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图书馆工作。在学生基本品质结构的形成与完善过程中,积极吸引学生参与文献及知识信息的组织管理和服务等图书馆工作,一可使学生深入了解知识结构及相互关系以及自己的不足,进而激发求知欲和提高吸取知识的能力;二可掌握最新知识信息,洞悉学术理论前沿,抢占学科领域的制高点;三可使学生进一步接触社会,判断是非曲直,逐步形成比较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四可使更多的学生熟悉图书馆管理和服务,提高利用图书馆的能力,并动员学生参与选购知识与趣味并重、美感与情调相长的各种载体文献,开阔学生的视野;还应组织学生参与摘编文献,解答咨询,新书推荐,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提供知识信息服务,以利于学生吸收人类社会进步的思想和精神力量。使学生不但拥有丰富的科学知识,而且拥有人文精神,为走向社会,投身于现代化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图书馆应以良好的风范激励学生。图书馆员要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的精神世界,以良好的风范激励学生人文精神的造就。图书馆员端庄稳重的姿态、文雅谦逊的语言、优美脱俗的气质,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美好的形象;图书馆员良好的思想素质、高尚的职业道德、无私奉献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治学态度、自律不懈的人生准则,会使学生获得积极向上和乐于奉献的思想品质教育。

图书馆员同时应加强知识修养。既有外语水平,又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图书情报和其他专业知识。实现从“事务型”向“技术型”、“专家型”人才的转变,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把图书馆真正办成高校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阵地。

参考文献:

1.杨长平:《正确认识图书馆员与读者的关系》,《图书馆建设》,2002(3)。

2.单小青:《论素质教育与高校图书馆的职能作用》,《中国图书馆学报》,2001(3)。

3.欧小松:《培养创新能力要以人文精神为基础》,《求索》,2001(2)。

4.孙克诚:《论高校人文精神建设的实质》,《高校理论战线》,2003(3)。

人文精神论文范文4

【关键词】社区精神病病人;管理与防治;社会问题

Managementofpsychoticsincommunity

【Abstract】ObjectiveTodiscusstheissuesrelatingofthesupervisionandtreatmentofthementalpatients.MethodsCombiningthetreatmentwithmedicine,psychotherapy,workingandamusementwasperformed.ResultsAfterthetreatmentfor6~8months,19casesrecoveredanddischarged,8caseswereinformedtotheirworkunits,amongwhich3recoveredandtheother5improved,9casesrecoveredbutstillinthehospital(norelativeandworkunit)andtheother1deceasedinthehospitalduetootherillness.ConclusionTheattentionandinvolvementofthewholesocietytothesupervisionandtreatmenttothementalpatientsisoneofthemainmeasuretoreducetheaccidentceventandmaintainthestabilityofthesociety.

【Keywords】mentalpatientsinthecommunity;supervisionandtreatment;socialissue

本文资料源自本院近10年来收治的由市政法部门批准经公安人员移送的严重影响社会秩序且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不良后果的精神病病人[1]。现将管理与防治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37例收治对象为1996年4月~2005年4月由市政法部门交办的严重影响社会治安且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不良后果的精神病患者[2],全部病例临床检查与观察均符合CCMD-2-R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3]。其中男35例,女2例,年龄28~51岁者34例,余3例具体年龄不详。

1.2方法

1.2.1药物治疗入院后根据病人的年龄、身体状况及理化检查结果与饮食情况选用不同的抗精神病药物,因对病人的家庭情况及以前是否有过重大疾病、是否有药物过敏史等均不了解,在选用药物时尽量选用副作用小、发生过敏几率低的精神药物。从小剂量开始,如氯丙嗪从12.5mg开始,在病人无任何副作用的情况下再逐步加大治疗量。因药物剂量过小不能控制病人情绪时则加大安定或氯硝安定的日治疗量,以使病人处于镇静状态,达到减轻躁动情绪、避免意外发生的目的。

1.2.2心理治疗经药物治疗1~3个月后,当病人情绪基本稳定且能与人进行简单的交流时,与病人进行沟通。首先向其讲明治病的目的就是使其早日康复,重返社会,与家人团聚。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与医生配合,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在此基础上逐步询问病人的家庭情况,是否有工作单位以及病人的姓名、年龄、学历、住址和婚姻状况等。根据收集到的有关资料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治疗[4],最终达到病人要求治病、主动叙述自己的内心体验与要求,这就是心理治疗的目的所在。

1.2.3工娱疗法当病人阳性症状完全消失,情绪稳定,生活基本自理的基础上,对病人进行工疗与娱疗训练。首先让病人学会整理个人卫生和集体卫生,此后让其从学习简单的手工劳动到较复杂的劳动技能,如择菜、洗菜、切土豆丝等,在此同时根据病人爱好与特长让患者参加工娱疗活动,从听音乐到学习不同的乐器[5],以及学习打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等,以提高病人的自信心,充分发挥病人的潜在能力。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后鼓励病人多参加集体活动,从中逐步掌握社交技巧,以便达到完全康复的目的[6]。

2结果

2.1疗效评估经过6~8个月的住院治疗,经我院与病人住地派出所、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及病人家属多次沟通联系,痊愈出院19例(其中本市17例,外埠2例),已联系到病人单位且其单位同意补办住院手续的8例(其中3例痊愈,5例显效),已治愈或基本治愈但无出院条件(属三无人员)的9例,1例因合并躯体病在住院期间死亡。

2.2效益评估

2.2.1社会效益本资料中的37例病人在入院前表现有不同程度的冲动、毁物、影响交通、赤身露体、致人伤亡或残暴异性,给一方治安和人民群众的心理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这些病人入院后不仅得到了很好的有效治疗,而且为社会治安秩序的稳定与建设祥和快乐、团结奋进的社区做出了难以用金钱衡量的贡献。

2.2.2经济收入概况本文中37例病人除8例病人单位同意补办入院手续并原则同意补交一定数额的住院费用外,其余29例病人不是三无人员就是家庭无经济能力承担病人的住院费用,本院实际收费仅占病人应缴纳费用的十分之一。

3讨论

本文资料显示与全国各地的有关报道相似,精神疾病患者给医疗单位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和经济负担,对政府交办的收容治疗任务理当坚决执行,可长期下去难以负重。就我国的国情而言,这些病人也难以完全由政府包干一切费用。像这样的精神病人日趋增多,已经影响了社会的稳定,给社会、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精神病人造成的伤人事件已屡见不鲜,精神病患者对社会危害程度已呈逐年上升趋势,因此,精神病病人的社区管理与防治已成为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

如何解决本文中述及的这类精神病病人的社区管理与治疗,就全国而言目前还没有可借鉴的经验。笔者认为以下措施是否可行,仅供政府、社会团体及同仁参考。一是卫生主管部门尽快草拟精神卫生法草案以供国家权力机关审定,草案中应规定精神病人的亲属所承担的义务与权利,以及违背了应承担义务的职责;二是政府牵头,集公安、民政、财政、卫生等职能部门共同负责这类病人的社区管理与治疗的费用;三是在社区内成立精神卫生休养站,经过专业培训的社区门诊所的医生或护士负责治疗,由辖区民警负责对精神病患者进行法制教育,由社区的街道办事处负责安排力所能及的手工活,这样在保持病人劳动技能的同时又能给患者一定的报酬;四是是否在精神卫生法中明文规定所有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全体人民群众每年上缴一定数额的经费,由卫生、民政部门共同负责这笔费用的支出。在经费保障的基础上才能保证三无病人及经济贫困的精神病人得到及时的治疗。

【参考文献】

1王永梅,刘敏.精神病患者对社会危害的调查分析.临床精神病医学杂志,2004,6(14):7.

2朱文轶.精神病人的社会困境.三联生活周刊(京),2002,3:15.

3郝伟,江开达.精神病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39-240.

4马惠霞.中国影响心理健康的个体因素研究综述.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3):214.

人文精神论文范文5

关键词:朦胧诗;现代性;生命意识;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7-0012-03

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群名不见经传的青年人带着强烈的批判意识和历史使命进入了中国现代诗坛。在看似简单的语言结构中包含了丰富的社会内容,作为新时期重要的文学现象――“朦胧诗”的出现,它一反“”时期大而空的口号式诗歌,也不同于中国传统诗歌的格律体式,又区别于近代西方诗歌的表达方式,但它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社会结构转型期的产物。“朦胧诗”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方式上进行了双重革命,它革命的对象就是“”中的种种不合理存在。它们以主体生命的自我体验,表达了一个时代具有普遍性的社会心理,具有反思和启蒙的社会功能,同时,也推动了一个时代人文精神的新发现。

孙绍振在《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中,从诗歌史的角度论证了“朦胧诗”的合法性,肯定了“朦胧诗”是对“五四”以来诗歌发展的继承和创新。谢冕在《失去平衡之后》中,从社会史的角度论证了“朦胧诗”的合理性,肯定了“朦胧诗”是社会历史结构的真实反映。在“朦胧诗”的话语结构中体现出了对中国“现代性”的反思和对生活中“人”的合理性权利的争取,它们是生命觉醒之后的精英独白,表达了一个时代具有普遍性的大众心理。

“卑鄙是卑鄙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的墓志铭”,是对一个黑白颠倒时代的有力揭露和控诉,生命需要寻找更合理的社会秩序,以给予生命存在的新的价值;“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去寻找光明。”(顾城《一代人》)是对一个时代精神危机的主动性探索,希望寻找到更合理的精神信仰之域,以建构人们对生存意义的新追求;“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的肩头上痛哭一夜。”是对一个时代缺少真实爱情的有力批判,呼唤现实生活中最真实的爱情。它们共同体现出的是生命主体的刻意反思,努力寻找和积极探索,社会发展的现代性,人性存在的合理性和爱情追求的真实性,因此,“朦胧诗”的话语结构具有现代批判和思想启蒙的社会功能。

一、“现代性”的批判

马克思在嘲笑普鲁士书报检查制度时曾经写到:“你们不要求紫罗兰和玫瑰花发出同样的芳香,你们为什么要求世界上最丰富多彩的东西――精神,只能有一种存在方式呢?”“”后,社会结构逐渐转型,曾经的社会禁忌慢慢消解,人的美丽的心灵也开始绽放自由之花,旧有的话语秩序在现实生活的面前也开始发生了变化,从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在精神世界中,人们开始了新的话语探索,“朦胧诗”只是一种表达的方式,它既是对过去的一个总结,又为未来提供一种可能。因为生活本身就不是一套预设的,强加在人们头上的条条框框,更不该是刻板的,拙劣的观念摹本,应该是别具一格的人生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美国文化学家M克里尼斯库提出,生活中存在着两种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的“现代性”,一种是以社会的进步,合理化程度的提高,竞争和技术为主要内容的主流价值在社会中的不断推进,它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更合理的关系生成,人能够更好的认知、改造、占有和支配对象,使人成为社会的主宰;一种是对这种主流价值的文化批判和消解,它包含于“现代性”的建设之中,是对“现代性”的非合理性的不断发现和批评,最终是为了促成社会“现代性”的完善。因此,在对“现代性”的认识和实践中本身就有“现代性”和“反现代性”的双重性。只有如此,“现代性”建设才能更好的推动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在“朦胧诗”的话语结构中,本身就包含了对“现代性”的想象性叙述和思考,它也间接性的对“”中的“现代性”进行了反思和批判。

“”作为一种“变异”的现代化运动,它体现了新中国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对“现代性”追求,事实上,它却违反了社会发展的规律,不是现代化的真正实现,相反,却是历史的一种倒退。“朦胧诗”作为“”的反思,它表达了生命主体对“现代性”的理解和追求,一是它重复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主题、题材,甚至语言等,一是它选择了西方文化的主流价值进行社会的评判,而不是从新中国的社会实践中来选择“现代性”的价值标准。这样,“朦胧诗”对“”时期的“现代性”批判就变得复杂和晦涩,在当时让人难以理解和接受,但其批判意识却是非常明确和清晰的。

顾城是“朦胧诗”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更多的体现了对社会“现代性”的反思。在少年顾城的眼睛里,对工业化景观的强烈感知和渲染构成了对“现代性”最直接的叙述。“烟囱犹如平地耸立的巨人,望着布满灯火的大地,不断的吸着烟卷,思索着一种谁也不知道的事情。”(《烟囱》)这种带有巨大震撼力和感染力的现代景象占据了人们的心灵,它引导人们更多的去想象工业化,城市化的样子。“时间的列车闪着奇妙的光亮,满载着三十亿人类,飞驰在昼夜的轨道上,穿过季度的城镇,驰过节日的桥梁,喷撒着云雾的蒸汽,燃烧着耀眼的阳光。”(《社会》)时间跨越了时空,连接了农村,城镇和城市,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令人向往。“阳光是天的熔岩,阴霾是天的煤矿,星团是天的城市,流星是天的车辆。”(《天》)这是对自然的工业化想象,整个自然也成为工业世界的一部分。这不仅仅是顾城一个人的“现代性”的梦,也是一个时代大众的梦的写照。

但“我在幻想着,幻想在破灭着,幻想总把破灭宽恕,破灭却从不放过幻想。”童话意识占据了作家的心灵世界,就可以见出生命中的另一个真实的自由世界。这种阴沉的表达可以看作一种内心的创伤和独白,作家用自己的生命体验来反思社会幻想和时代灾难之间的矛盾。因为,“世界也许很小很小,心的领域很大很大。”(《童话诗人》)在舒婷的《流水线》中,具体的生活中的“人”,对于压倒性的工业化生产和生活方式是那么的微不足道,她形象化的叙述和体验性的表达,为人们提供了“现代化”社会生产对人的无形的压迫,因为“在时间的流水线里,夜晚和夜晚紧紧相挨,我们从工厂的流水线撤下,又以流水线的队伍回家来,在我们头顶,星星的流水线拉过天穹,在我们身旁,小树在流水线上发呆。”这里,夜晚、星星、小树和我们都被统一在工厂的流水线状态。疲倦的星星和失去色彩的小树反证了人生存的一种麻木,这是一种“异化”,或是“物化”,人和物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奇怪,我唯独不能感觉到,我自己的存在。”因为我已经和自然重合了,丧失了生命的感觉,在本身已成模式的“流水线”的结构中,“人”已没有力量来关怀自己的生命需要,只有不断在“流水线”上流动罢了。因为“现代化”的社会建设,“人”需要放弃自己作为生命体的价值和意识,诗人所拥有的是对于这种处境瞬间的无能为力的觉悟罢了,“人”是“流水线”上的一部分,是被遮蔽了的存在。

二、“人”的反思

社会的“现代性”建设和发展是和“人”的解放连接在一起,“朦胧诗”在对工业化的“现代性”批判中也包含了对人自由和解放的能动性探索和发现。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性,不断追求自由和解放,另外,人在认知和改造社会的同时又不断被社会所规范,人能够在实践中体验和感受到社会对人所具有的制约和限制。因此,人和社会之间是以相互矛盾的方式存在。个体的需要和社会的满足以及社会的需要对个体的要求之间成为生命存在直接体验和感受的对象。

“”的生活话语强化了人们观念世界的思维,只能是单一性的被支配的“符号”存在,个体只有不断消解自我,放弃个体生命的需要,才能符合整个社会的节奏和规则,才能体现整个社会的有序性。但人无法摆脱自己生命存在的合理性需要这一事实,因为,我需要生存,在那个特殊的时代里,“我无法反抗墙,只有反抗墙的愿望。”(《墙》)“墙”象征了“异化”的社会机器,更重要的不仅仅是“墙”的存在,而是怀有反抗愿望主体的“我”,“我”作为一个具体的、社会的、实践中的生命体,有生命合理性需要,却被不合法的“墙”所压制。“无法反抗”是客观生活陈述,“反抗墙的愿望”是主观精神写照,两者之间构成了一种内在的张力,造成的结果是一种真实的反抗,对“我”的合理性需要的争取。

“我”是谁?“我”就是“人”,不是与群体相区别的个人,更多的是与物、与工具、与机器上的螺丝钉相区别的具有普遍性的人。“”是一场有形的“现代性”的社会强制,它的基本表现就是对人的压抑,是经济、政治、文化,更甚的是基本的生活需要和精神信仰的严格限制和压制。但人并没有完全放弃对生命生存合理性需要的权利的争取,“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如果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回答》)诗人在这里反叛的不是社会、文化和人类,是非常明确的“暴政”。因为一种虚假的“乌托邦”理念,使人们或是一个民族陷入一种狂热且残酷的斗争中,人的生存本身只有变得坚韧,才能够存活下去,“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我只想做一个人”。(《宣言》)既是时代非人生存境遇的控诉,也是对未来合理人性的呼唤。这里的“我”不是一个沉湎于个人情感的“小我”,而是暗合于一个时代的“大我”,是代人民立言的“大我”。诗人的批判是自觉的、直接的,是有明确的主体性存在的批判,是那些曾经被泯灭的人性在精神上的复苏、觉醒和反抗。

舒婷在话语的对比中写出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别。“父亲为了一个大写的‘人’字,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火力,难道我仅比爷爷幸运些,值两个铆钉,一架机器。”(《暴风雨过去之后》)我,父亲,爷爷是三代人的缩影,诗人用诗的语言在对比中描述三个时代“人”存在价值的差异,反抗的是扭曲的“现代性”,是求取人性的真正解放,以恢复正常的现代化。与西方启蒙运动中的反神学,中国“五四”时期的反礼教不同,它是反“异化”,反“现代性”的,当萨特宣称存在主义是人道主义时,我们不难体会他的人道主义的现代含义。现代和反现代的倾向交织在同一话语结构之中,它是一个矛盾时代的生活话语表达,它成为中国现代主义文学话语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在80年代表现的更为突出,一是传统与现代,二是西方与东方的矛盾冲突。作为艺术,它增加了人们的理解难度,但也丰富了人们的审美感觉能力。

三、“爱情”的建构

“”期间,个人的愿望、欲望、甚至理想是被严厉禁止,正是这种无处不在的禁止赋予了爱情和爱情诗以特殊的意义,使它超越了自身的价值。但十年的苦难历程,“爱情”在历史的废墟上重新站立起来,如果仔细品味就可以感觉和体验到“朦胧诗”中的爱情多是对非人的现代体制的示威和挑战。在诗的世界里不断彰显一个永恒的主题,“我是一个人”,而不是什么“工具”或“奴隶”,“我”愿意用自己的生命去捍卫这种权利。

北岛在爱情之夜的欢愉中想起的是“即使明天早上,枪口和血淋淋的太阳,让我交出自由、青春和笔,我也绝不会交出这个夜晚,我绝不会交出你。”(《雨夜》)在这种情景中,爱情就获得了超出个人私情的神圣和庄严,它是悲壮的。诗人将“你”作为客体,暗指的是“一代人”,“我”是作为这一代人的代表在“呐喊”。因为在动乱的岁月里,“你”不敢表露自己内心的情感,而是违心的说假话:“……不,口气如此坚决”,(《雨夜》)人的个性和内心情感是一片空白,这是整整一代人内心的典型矛盾,但“微笑”泄露了“你”内心的秘密,间接的表达了一代人的意志,一代人永不停息的努力和抗争,寻求一种“自我”的情感境界。“让墙壁堵住我的嘴唇吧,让铁条分割我的天空吧,只要心在跳动,就有血的潮汐,而你的微笑见印在红色的月亮上,夜晚升起在我的小窗前,唤醒忘记。”(《雨夜》)这种爱情诗是“人”的示威,具有时代特征的价值,它区别于西方“现代主义”的中国现代主义。这也是一个时代人的最后的具体要求。

舒婷以主体情感的直接抒发,用成功的艺术形象回答了爱情这个问题。在传统的中国社会,男权是社会话语的主导,作为两性的情感需要,“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舒婷《致橡树》)你是坚韧的“橡树”,我是火红的“木棉”,社会中的人是以平等的形象扎根于大地之上。它们各有特色,共同战斗,共同生活,共同创造人类社会的财富。它们“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舒婷《致橡树》)诗人否定的是传统的观念,是男女不平等的历史性话语结构,和它们所承载的文化内容,诗人提出一种新的平等的话语模式,强调各自的独立性和自由性,以消解传统的中心和边缘的结构模式。我“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舒婷《致橡树》))它超了个人的情感需要,是对生养我们“大地”的爱,它们又是相互统一的。“神女峰”的故事的“代代相传”使“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舒婷《神女峰》)“美丽的梦”只是古人们的一种理想追求,但它却不合乎人性的理想。“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的肩头上痛哭一夜。”(舒婷《神女峰》)这不仅是对虚幻的“神”的世界的否定,也是对传统的女性观念的否定,诗人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和对女情追求的肯定,而对“神”的否定反过来也就加高了人的丰碑。

人文精神论文范文6

一、中职语文教育中人文精神的追寻

(一)转变观念,培养全面人文精神人才对于人文精神的追寻与传递,教师是一个关键的环节和因素。如果教师的观念落后,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以及能力的培养,就很难培养出具有全面人文素质的人才。为了升学率而忽视语文这门学科的本质内涵与人文情怀的培养以及人文熏陶,培养出来的学生也是拥有知识而没有才华和思想的。所以教师应该转变观念,把握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让语文这门形象化、感性化的学科可以体现其丰富的人文内涵。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发掘学生的精神潜质,让学生在这种潜移默化的人文熏陶中形成正确的情感认知及价值观。例如,在进行课文的讲解时,教师应该通过个人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让学生全身心投入课堂中,教师以极大的热情和关注引导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文章所要弘扬的正确的价值取向。在这样一种氛围之下,学生必然会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感受其中的人文精神和内涵,并且明辨是非,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对于学生健康的心理的形成也是十分有益的。

(二)尊重个性,体现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在中职语文教育中体现人文精神就意味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主体地位,教师也要寻找新的授课方式方法,以适应学生的需要。教师应该将学生视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而将自己视为引导者。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人文精神,多与学生交流与接触,增添一些民主的氛围,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苛责。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所以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在正确的道路上自由发展;对于学生一些个性的想法和意见应该保持一种宽容的态度,尽量发现其中的优点和闪光点,并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同时,目前的科技水平越来越高,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但也应明白“人”是课堂的主体,切不可将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变成一种累赘。

(三)扩展视野,通过阅读体会人文精神文学就像一片肥沃美丽的土地,等待大家去发现和欣赏,中外文学中有许多值得一读的佳作。语文教师应该注重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怀,从而在阅读中享受人文的美的熏陶。例如,我国古代有“关关雎鸠”的爱情吟唱,也有“哀民生之多艰”的悲悯情怀,文学把历史呈现在人们面前,同时包含许多民族精神和情感。课外佳作的阅读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历史,并获得灵魂的陶冶和精神的砥砺。所以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多进行一些美文阅读,通过美文阅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怀,帮助学生塑造健康的人格和心灵。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进行精神阅读。学生只有在精神上走进文章才能够算是真正的阅读,才能与作者产生思想的交流,才能辨别善恶和美丑,用正直善良的心来对待世界和生活,才能对生活充满热爱和激情。这样,学生才能够在语文教育中真正接受到一些人文精神的影响和熏陶,从而形成自己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四)营造环境,通过课堂质疑体会人文精神对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人文环境是不可缺少的。在课堂上要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能力和个性,教师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从多方面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利用课堂环境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询问学生的意见,善于接纳学生的意见,让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也能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地总结和发现新的教学规律。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格外重视,学生提出了问题,说明他对文章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想法和疑问,帮助和指导学生学习,要在教学方式上有所突破。学生在学习《木兰诗》的时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这样的状况肯定会让学生产生很多的疑问:古代女子都是要裹脚的,那么就不会发现吗?女人是没有喉结的,不会被看出来吗?这样新奇的问题是学生思维能力的体现,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就学生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带领学生一起仔细阅读文章,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查阅相关的资料,了解一下当时的历史。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气氛下能够更好地融入文章的学习中,师生之间也能够有更好的交流和互动,实现课堂教学的多方对话。

二、总结

总之,只有在中职语文教育中追寻所丢失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才可以用思想点燃思想、呼唤自由,使中职语文教育突显特色,彰显学科风采,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和学习创造可行的条件。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多方面着手,从思想观念和教学形式上进行彻底的转变,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加大阅读量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加强人文精神的渲染,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作者:茆红缨单位:兴化中等专业学校

人文精神论文范文7

一、以人为本:国际化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弘扬人文精神的新内蕴

1.要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前提。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和全面发展理论的崇高目标,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价值取向。以往通常把思想政治教育看作是思想政治宣传手段,认为其重要职能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的发展。在这种非科学观念的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偏离了以人为本的方向。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逐步认识到,弘扬人文精神,加强人文教育,必须明确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比较有限,人的自由发展主要是指通过对规律的认识与把握、对责任义务的自觉履行,促进人的解放,保障人的自由;另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指人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而且也包括人的社会实践、人际交往、身心和谐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2.要以贯彻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为根本。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的,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5]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弘扬人文精神,其本质就是对人主体性的回归,是对人性的尊重。事实上,以人为本这一理念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在逻辑上是内在一致的。人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所在。国际化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要进一步弘扬人文精神,就必须更加重视人的价值与尊严,了解人的本质,提高人的地位,保障人的权益,只有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精神需要、发展需要,才能真正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真正促进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发展。

3.要以彰显人文关怀为关键。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6]国际化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彰显人文关怀,努力避免对人的异化,要以“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新人文精神为指导,把目光更多地投向人与自然、人与人和个人身心之间的和谐统一;倡导人的个性解放与精神自由,尊重受教育者的差异,培养人的独立个性。需要注意的是,国际化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个性差异,保障人的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西方国家所倡导的“自由、平等、博爱”“民主、法治、人权”等所谓的普世价值有着本质的区别。我们倡导的以人为本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基础上,主张把人放到历史发展的伟大实践中进行考察,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民族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具有客观实在性、历史发展性等特征。而西方国家推行的所谓普世价值却建立在唯心主义历史观上,把人看做抽象的、独立的人,否定人的社会历史性。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仍是当今世界动荡不安的重要原因;资本主义倡导的所谓普世价值则是为了强制推行资本主义价值观而找寻的理由,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性,是别有用心的政治阴谋。

二、和谐世界:国际化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弘扬人文精神的新追求

随着地球村纽带越来越紧密,尤其是互联网带来的信息化革命,人们的共同利益诉求越来越受到重视。这种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强调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来观察世界,倡导和谐世界理念,因此越来越重视秉承关切和维护人类共同利益、共同价值的人文精神教育。“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正是向人类社会发展展现了光明与和平的前景,体现了人类追求进步、发展的自觉主动精神,是一种充满民族精神,具有全球眼光的全新的世界发展观,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和世界关系进入全新阶段。而国际化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在弘扬人文精神的具体过程中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1.充分理解和谐世界理念在弘扬人文精神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和谐世界”的理念是国家领导人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的《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重要讲话中提出的。“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理念是从中国当代政治中演绎出来的,是最富于人文内涵和人文精神的政治文化理念。一方面,它正视所有当今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命运的重大国际问题,不是权宜的应对之策,而是从人类长远利益的战略高度为解决这些问题而努力奉献智慧和力量。另一方面,它努力打破了西方“强权即公理”“国强必霸”的历史宿命论,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尊重不同民族和国家对于全球问题的主体性,由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努力,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可以说,和谐世界理念是站在全人类的高度来审视当前世界面临的诸多问题,是处理国家关系的新主张。思想政治教育走出国门,建立宏观的国际观念,弘扬具有国际范围的人文精神,正需要和谐世界的观念,应该将其作为教育的核心概念开展教育。

2.深度挖掘和谐世界理念在弘扬人文精神教育中的文化根基。和谐世界理念,是社会主义中国关于国际政治伦理与国际关系生态的总体主张,源于中华文化优秀传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升级定格了的和谐世界理念。将“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天人合一”“协和万邦”“天下大同”“和实生物”等关于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理想付诸国际政治实践,反映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文化为土壤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精神与人类文明和谐共存、互动发展的包容性特征,向世界传达了中国承认和尊重文明多样性的政治文化主张。同时也是对西方“中国”“文明冲突论”“西方普世价值论”等为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辩护的错误论调的有力回应。思想政治教育适应当前复杂多元文化交融的背景,就必须善于用民族文化的角度来阐述人文精神,彰显中华民族政治理念的深厚人文底蕴。

3.正面使用和谐世界理念在弘扬人文精神教育中的主张与话语。在当前的国家发展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一系列解决全球问题的看法和主张上,都从不同侧面体现和丰富了这一根本理念。比如,面对经济全球化,主张朝着均衡、普惠、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努力缓解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消除贫困;主张积极的区域和全球经济合作,共同解决全球经济问题,维护经济安全。再如,倡导开放和兼容并蓄的文明观,使不同文明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承认各国文化传统、社会制度、价值观念和发展道路的差异。关于和平发展,则着重强调顺应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的时代主旋律;经济上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而不应造成贫富悬殊;文化上应相互借鉴,共同繁荣,而不应排斥其他民族的文化;安全上应相互信任,共同维护,在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中谋求共同安全,大家都安全,才是真的安全。面对全球化浪潮,思想政治教育要有一种自觉意识,对于国际重大问题的解读,必须摆脱西方单一思维模式和话语霸权的束缚,尽可能从多维角度来客观揭示事实的真相,这也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合力论”分析范式。同时,还要强调人类性价值的导向教育。没有人类性价值的判断和导向,思想政治教育就失去了人文精神教育的意义。

4.有效重视和谐世界理念在弘扬人文精神教育中的纠偏教育。和谐世界理念在国际上产生了积极影响,但在信息传播不对称、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强的情况下,漠视和歪曲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内涵和人文精神的言行充斥于网络空间。事实上,在信息网络化传播条件下,党的理论、观点、方针和政策会遭到各种“噪音、杂音”的干扰,这些“噪音、杂音”绝大多数并非理性分析,有的还是直接歪曲和攻击的言论。如果任由这样的“噪音、杂音”泛滥,而没有理性纠偏教育引导,中国人自己的政治文化、政治文明建设就无从谈起。而广大人民群众如果盲从西方国家贩卖的“全球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所谓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则很容易陷入西方“制造问题——解释问题——解决问题——问题加剧”的逻辑陷阱。因此,针对各种错误言论,开展有理、有利、有节的纠偏教育是必要的。提倡和谐世界的概念,以持久和平、共同繁荣为核心理念,加强人文精神的宣扬,则更加显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批判精神和人文精神。

作者:吴俊文邵莉丽单位:华中师范大学财务处处长华中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部

人文精神论文范文8

    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特点之一是:观念上的"和而不同"〔2〕和实践中的整体会通。具体地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无论是儒、释、道三家,还是文、史、哲三科,天、地、人三学,虽有其各自不同的探究领域、表述方法和理论特征,然却又都是互相渗透,互相吸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分难析。这也就是说,人们既需要分析地研究三家、三科、三学各自的特点,更需要会通地把握三家、三科、三学的共同精神。此外,如果说儒、释、道三家,文、史、哲三科,天、地、人三学等构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整体,那么对于这个文化整体来讲,其中的任何一家、一科、一学都是不可或缺的,否则这一文化整体的特性将发生变异,或者说它已不再是原来那个文化整体了;而对于其中的每一家、每一科、每一学来讲,则都是这一文化整体中的一家、一科、一学,且每一家、每一科、每一学又都体现着这一文化整体的整体特性。唯其如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不管是研究那一家、那一科、那一学,我认为,首先是要把握住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精神之所在,否则将难入其堂奥,难得其精义。

    中国传统文化如果从整体上来把握的话,那么人文精神可说是它的最主要和最鲜明的特征。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与现在所谓的"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等概念不完全相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文"一词最早见于《周易·彖传》。"贲卦彖传"曰:

    "〖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3〕

    魏王弼对此解释说:

    "刚柔交错而成文焉,天之文也;止物不以威武,而以文明,人文也。观天之文,则时变可知也;观人之文,则化成可为也。"〔4〕

    唐孔颖达补充解释说: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者,言圣人当观视天文,刚柔交错,相饰成文,以察四时变化。……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者,言圣人观察人文,则诗书礼乐之谓,当法此教而化成天下也。"〔5〕

    宋程颐的解释则是:

    "天文,天之理也;人文,人之道也。天文,谓日月星辰之错列,寒暑阴阳之代变,观其运行,以察四时之速改也。人文,人理之伦序,观人文以教化天下,天下成其礼俗,乃圣人用贲之道也。"〔6〕

    由以上各家的解释可见,"人文"一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原是与"天文"一词对举为文的。"天文"指的是自然界的运行法则,"人文"则是指人类社会的运行法则。具体地说,"人文"的主要内涵是指一种以礼乐为教化天下之本,以及由此建立起来的一个人伦有序的理想文明社会。这里有两点需要加以说明:一是人们所讲的"人文精神"一语,无疑与上述"人文"一词有关,抑或是其词源。但"人文精神"一语的涵义,又显然要比《周易·彖传》中"人文"一词的涵义丰富得多。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文精神的出现和展开显然要比"人文"一词的出现早得多,《周易·彖传》的面世不会早于战国末,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远则可以追求至中国文化的源头,近也至少可以推溯到殷末周初。

    中国典籍中,很早就有"人"是天地所生万物中最灵、最贵者的思想。如《尚书·泰誓》中说:

    "惟天地,万物之母;惟人,万物之灵。"〔7〕

《孝经》中则借孔子的名义说:

    "天地之性,人为贵。"〔8〕

    这句话中的"性"字,是"生"的意思。宋人邢昺解释说:

    "性,生也。言天地之所生,惟人最贵也。"

    "夫称贵者,是殊异可重之名。"〔9〕

    其实,在《孝经》面世之前,荀子也已提出了人最为天下贵的观点了。他说:

    "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10〕

    荀子用比较的方法,从现象上说明了为什么天地万物中人最为贵的道理。其后,在《礼记·礼运》篇中,人们又进一步对人之所以异于万物的道理作了理论上的说明。如说:

    "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

    "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11〕

    这句话中"鬼神之会"的意思,是指形体与精神的会合。如唐孔颖达解释说:

    "鬼谓形体,神谓精灵。《祭义》云:"气也者,神之盛也;魄也者,鬼之盛也",必形体精灵相会,然后物生,故云"鬼神之会"。"〔12〕

    以后,汉儒、宋儒如董仲舒、周敦颐、邵雍、朱熹等,也都不断地发挥这些思想。〔13〕正是有见于此,中国古代思想家们认为,人虽是天地所生万物之一,然可与天地并列为三。如,《老子》书中就有所谓"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或作"人"字)居其一焉"的说法,把人与道、天、地并列。不过,在《老子》书中,道还是最贵的。所以,他接着说的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4〕与《老子》相比,荀子对人在天地中的地位强调得更为突出,论述得也更为明晰。他尝说:

    "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能参。"〔15〕

    这里的"参"字就是"叁(三)"的意思,整句话的意思是说,人以其能治天时地财而用之,因而与天地并列为三。对此,荀子又进一步解释说:

    "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载人,不能治人也;宇中万物生人之属,待圣人然后分也。"〔16〕

    "分"是分位的意思。在荀子看来,"明分"(确定每个人的分位)是"使群"(充分发挥人类整体力量)、"役物"(合理利用天时地财)的根本,所以他所谓的"人有其治"的"治",也正是指人的"辨物"、"治人"的"明分"能力。同样的意思在《礼记·中庸》也有表达,其文云: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17〕

    按照传统的解释,"至诚"是圣人之德。《孟子》和《中庸》中都说过:"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中庸》作"诚之者"),人之道也"。这也就是说,人以其至诚而辨明人、物之性,尽其人、物之用,参与天地生养万物的活动,因而与天地并列为三。〔18〕

    汉儒董仲舒继承荀子思想,亦极言人与天地并为万物之根本。如说:

    "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19〕

    "人下长万物,上参天地。"〔20〕

    "唯人独能偶天地。"〔21〕

    "唯人道为可以参天。"〔22〕

    从荀子、《中庸》和董仲舒等人的论述中,应当说都蕴涵着这样一层意思,即在天地人三者中,人处于一种能动的主动的地位。从生养人与万物来讲,当然天地是其根本,然而从治理人与万物来讲,则人是能动的,操有主动权。就这方面说,人在天地万物之中可说是处于一种核心的地位。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把人的道德情操的自我提升与超越放在首位,注重人的伦理精神和艺术精神的养成等,正是由对人在天地万物中这种能动、主动的核心地位的确认而确立起来的。

    由此,又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两个十分显著的特点,即:一是高扬君权师教淡化神权,宗教绝对神圣的观念相对比较淡薄;一是高扬明道正谊节制物欲,人格自我完善的观念广泛深入人心。这也就是说,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中,包含着一种上薄拜神教,下防拜物教的现性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人文精神,根植于远古的原始文化之中。人们常把"天人合一"视作中国文化的主要特徵之一,而考其起源,则与中国原始文化中的自然(天地)崇拜,以天地为生物之本;以及祖先崇拜,以先祖为监临人世的上帝(此亦为天,天命之天)等观念,不能说毫无关系。由此可见,"天人合一"中"天"的含义是合自然之天与天命(先祖上帝)之天而言的。以后,宋明理学讲的天理之天,即是自然之天与天命之天的统合体。

人与自然之天"合一"的中心是"顺自然"(这里"自然"一词的含义,不是指"自然界",而是指自然界的"本然"法则与状态)。道家思想中强调顺自然,这是人们所熟之的。如《老子》书中就明确说过这样的话:

    "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23〕

    也正是《老子》书中的这句话,长期以来道家的自然无为思想被看成是一种消极被  动、因循等待的思想。其实,《老子》道家顺自然而不敢为(无为)的思想,有其相当积极合理的一面,这在以后的道家著作中有着充分的展开。如在《淮南子》一书,对道家的无为思想就有相当积极合理的论述。如说:

    "无为者,非谓其凝滞而不动也,以其言莫从己出也。"〔24〕

    "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为也;所谓无不为者,因物之所为也。所谓无治者,不易自然也;所谓无不治者,因物之相然也。"〔25〕

    "若吾所谓无为者,私志不得入公道,嗜欲不得枉正术。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推自然之势,而曲故不得容者。故事成而身不伐,功立而名弗有,非谓其感而不应,攻而不动者也。"〔26〕

    这三段话从不同角度说明了道家自然无为思想绝不是什么消极被动、因循等待,而是在排除主观、私意的前题下,主动地因势利导,即所谓"循理""因资"地去举事立功。这也就是《老子》所追求的理想: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27〕

    这种顺自然而不违天时的思想,在传统儒家文化中也是极为强调和十分丰富的。前面我们曾提到荀子关于人与天地参的思想,以往人们都以此来强调荀子的"人定胜天"思想,殊不知荀子的人与天地参思想或如人们所说的"人定胜天"的思想,恰恰是建立在他的顺自然而不违天时的认识基础之上的。所以,他在提出"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的结论之前是这样来分析的:

    "不为而成,不求而得,夫是之谓天职。如是者,虽深,其人不加虑焉;虽大,不加能焉;虽精,不加察焉。夫是之谓不与天争职。"〔28〕

而紧接着"夫是之谓能参"后,则又再强调说:

    "舍其所以参而愿其所参,则惑矣。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功〕。唯圣人为不求知天。"〔29  〕

    最后,荀子总结说:

    "圣人清其天君("心居中虚,以治五官,夫是之谓天君")  ,正其天官("耳目鼻口形能各有接而不相能也,夫是之谓天官"  ),备其天养("财  非其类以养其类,夫是之谓天养"),顺其天政("顺其类者谓之福,逆其  类者谓之祸,夫是之谓天政"),养其天情("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  臧焉,夫是之谓天情"),以全其天功("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  是之谓天〔功〕")。如是,则知其所为,知其所不为矣,则天地官而万物  役矣!"〔30〕 

    这里一连串的"天"字,都是强调其为"自然"之意。荀子认为,人只有顺其自然,才会懂得什么应当去做,什么不应当去做,才能掌握天时地财,利用万物。又如,前引《中庸》"唯天下至诚,……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一段,同样也是强调只有尽人、物的自然之性,方能参与天地之化育。儒家把大禹治水的智慧看成是顺自然的典范,充分体现了有为和无为在顺自然原则中的统一。孟子对这一问题的论述是极有启迪的。他说:

    "天下之言性也,则故而已矣,故者以利为本。所恶于智者,为其凿也。如智者若禹之行水也,则无恶于智矣。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如智者亦行其所无事,则智亦大矣。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苟求其故,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31〕

    朱熹非常赞赏孟子的这一论述,他的注释发挥了孟子的思想,且有助于我们了解孟子这段话的精义之所在。现摘引朱熹部分注文如下,他说:

    "性者,人物所得以生之理也。故者,其已然之迹,若所谓天下之故也。利,犹顺也,语其自然之势也。言事物之理,虽若无形而难知,然其发见之已然,则必有迹而易见。……然其所谓故者,又必本其自然之势。"

    "禹之行水,则因其自然之势而导之,未尝以私智穿凿而有所事,是以水得其润下之性而不为害也。"

    "愚谓,事物之理,莫非自然。顺而循之,则为大智,若用小智而凿以自私,则害于性而反为不智。"〔32〕

    以上所引都十分明确而概括地表达了儒家"顺自然"而与自然之天"合一"的基本观点。

    人与天命之天"合一"的中心是"疾敬德"。这一观念,大概起源于殷末周初。《尚书·召诰》中有一段告诫周王要牢记夏、殷亡国教训的文字,很能说明这一点。其文曰:

    "王敬作所,不可不敬德。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有监于有殷。我不敢知曰有夏服天命,惟有历年,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我不敢知曰有殷受天命,惟有历年,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肆惟王其疾敬德,王其德之用,祈天永命。"〔33〕

    这是说,夏、殷之所以灭亡,主要是由于他们"不敬德",因此,周王如要永保天命的话,就一定要"疾敬德"。所谓"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尚书·蔡仲之命》),是周初人的一种共识,也是以后儒家论述天人合一的一个中心命题。我们在《尚书》一书中,随处都可以翻检出有关于因"不敬德"而失天下的记述。诸如说:

    "禹乃会群后,誓于师曰:"济济有众,咸听朕命。蠢兹有苗,昏迷不恭,侮慢自贤,反道败德。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民弃不保,天降之咎。肆予以尔众士,奉辞伐罪,尔尚一乃心力,其克有勋。"〔34〕

    "反道败德",这是有苗失天下的缘由。

    "有夏昏德,民坠涂炭,天乃锡王勇智,表正万邦,缵禹旧服。兹率厥典,奉只若天命。"〔35〕

    "夏王灭德作威,以敷虐于尔万方百姓,尔万方百姓罹其凶害,弗忍荼毒。并告无辜于上下神祗。天道福善祸淫,降灾于夏,以彰厥罪;肆台小子,将天命明威,不敢赦,敢用玄牡,敢昭告于上天神后,请罪有夏。"〔36〕

    "伊尹既复政厥辟,将告归,乃陈戒于德。曰:"呜呼!天难谌,命靡常。常厥德,保厥位,厥德匪常,九有以亡。夏王弗克庸德,慢神虐民,皇天弗保,监于万方,启迪有命。眷求一德,俾作神主。惟尹躬暨汤,咸有一德,克享天心,受天明命。以有九有之师,爰革夏正,非天私我有商,惟天佑于一德,非商求于下民,惟民归于一德,德惟一,动罔不吉;德二三,动罔不凶。惟吉凶不僭在人,惟天降灾祥在德。"〔37〕

    "有夏昏德"、"夏王灭德作威"、"夏王弗克庸德",这是夏失天下的缘由。

    "今商王受,弗敬上天,降灾下民,沉缅冒色,敢行暴虐,……皇天震怒,命我文考,肃将天威,大勋未集。肆予小子发,以尔友邦冢君,观政于商,……受有臣亿万,惟亿万心。予有臣三千,惟一心。商罪贯盈,天命诛之,予弗顺天,厥罪惟钧。"〔38〕

    "今商王受,狎侮五常,荒怠弗敬,自绝于天,结怨于民,斮朝涉之胫,剖贤人之心,作威杀戮,毒痡四海,……古人有言曰:'抚我则后,虐我则雠'。独夫受,洪惟作威,乃汝世雠。树德务滋,除恶务本。肆予小子,诞  以尔众士,殄歼乃雠。"〔39〕

    "曰:'惟有道曾孙周王发,将有大正于商。'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为天下逋逃主,萃渊薮。予小子既获仁人,敢祗承上帝,以遏乱略。华夏蛮貊,罔不率俾,恭天成命。"〔40〕

    "弗敬上天,降灾下民","自绝于天,结怨于民","暴殄天物,害虐烝民",  这是殷商失天下的缘由。

    这种自周初以来形成的"以德配天"的天人合一观中,无疑地其伦理道德色彩大大超过其宗教色彩。

    天子受命于天,然只有有德者方能受此天命。何谓有德者?孟子在回答其弟子万章问及尧舜相传一事时,有一段论述是很值得思考的。孟子认为,天子是不能私自把天下传给他人的,舜之有天下,是天命授予的,尧只是起了推荐的作用。那么,天又是如何来表达它的意向的呢?孟子说,天不是用说话来表达的,而是通过对舜的行为和事绩的接受来表示其意向的。具体地讲,就是:

    "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天与之,人与之,故曰: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泰誓》曰: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此之谓也。"〔41〕

    这里所谓"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显然只具有外在的礼仪形式的意义,而"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才具有实质的意义。由孟子所引《泰誓》一语可见,"人意"是"天命"的实在根据,"天命"则是体现"人意"的一种礼仪文饰。

    这种"天命"根据于"人""民"之意愿,"人""民"比鬼神更根本的观念,发生于周初,至春秋时期而有极大的发展。《泰誓》中,除孟子所引那一句外,也还说过这样的话:

    "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42〕

    而在《尚书·皋陶谟》中说:

    "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43〕

    孔安国释此句之义,最能体现天命以民意为根据的观念。他说:

    "言天因民而降之福,民所归者,天命之。天视听人君之行,用民为聪明。"

    "天明可畏,亦用民成其威。民所叛者,天讨之,是天明可畏之效。"〔44〕

    至春秋时期,这方面的思想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以下摘引几条人们熟知的《左传》中的材料,以见其一斑。

    "〔季梁〕对曰:'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  ……故务其三时,修其五教,亲其九族,以致其禋祀,于是乎民和而神降之福,故动则有成。今民各有心,而鬼神乏主,君虽独丰,其何福之有?'"〔45〕

    "史嚚曰:'虢其亡乎!吾闻之: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依人而行。'"〔46〕

    进而一些思想家更明白地宣称"妖由人兴"、"吉凶由人"。如:

    "〔申繻〕对曰:'……妖由人兴也。人无衅焉,妖不自作。人弃常,则妖兴,故有妖。'"〔47〕

    何谓"弃常"?晋伯宗在回答晋侯的话中,有一段可为说明。伯宗说:

    "天反时为灾,地反物为妖,民反德为乱,乱则妖灾生。"〔48〕

    所以,当宋襄公问周内史叔兴关于"陨石于宋五"和"六鷁退飞过宋都"二事"是何祥也,吉凶焉在"时,叔兴表面应付一下,退而则告人曰:

    "君失问。是阴阳之事,非吉凶所生也。吉凶由人。"〔49〕

    而晏婴对齐侯欲使巫祝禳彗星之灾时,则进言曰:

    "无益也,只取诬焉。……君无违德,方国将至,何患于彗?……若德回乱,民将流亡,祝史之为,无能补也。"〔50〕

    由此,人事急于神事,民意重于神意的观念深殖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并成为历代圣贤、明君无时不以为诫的教训。《礼记·表记》中尝借孔子之口,比较了夏、商、周三代文化的不同特色,其中在述及周文化特色时说:

  "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其赏罚用爵列,亲而不尊。其民之敝:利而巧,文而不惭,贼而蔽。"〔51〕

    周文化这一近人而远鬼神的特色影响深远,以至当季路向孔子问"事鬼神"之事时,孔子相当严厉地斥责说: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52〕

    而当孔子在回答樊迟问"知"时,则又表示说:

    "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53〕

    "务民之义"是"人有其治"的具体体现,人之治如果搞不好,鬼神也是无能为力的。因此说,只有懂得近人而远鬼神,把人事放在第一位,切实做好它,才能称之为"知"。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在中国传统中,把政权看得比神权更重的文化上的根源。

    "礼"起源于祭祀,与原始宗教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是毫无疑问的。然而"礼"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则是越来越富于人文的内涵,乃至最终成为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的主要载体之一。"礼"通过祭祀,从消极方面来讲,是为了祈福禳灾;而从积极方面来讲,则是为了报本。报什么本?荀子的论述是十分值得注意的。他说:

    "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焉无安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54〕

    把君师之治作为礼之本,一方面是以礼制形式来落实人与天地参的思想,另一方面又是使"礼"包含了更多的人文内涵。"礼"字在《论语》一书中凡七十四见,然除了讲礼如何重要和如何用礼之外,对礼的具体涵义没有任何表述。即使当林放提出"礼之本"这样的问题,孔子也只是回答说:"礼,与其奢也,宁俭"〔55〕,仍然只是如何用礼的问题。《孟子》一书中"礼"字凡六十八见,其中大部分也是讲如何用礼的问题,只有几处稍稍涉及到一些礼的具体涵义,如说:"辞让之心,礼之端也"〔56〕;"恭敬之心,礼也"〔57〕;"男女授受不亲,礼也"〔58〕;"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指仁、义)是也"〔59〕。荀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礼"学的奠基者。《荀子》一书中"礼"字凡三百余见,全面论述了礼的起源,礼的教化作用,礼的社会功能等等,尤其是突出地阐发了礼的人文内涵。如,他对礼的起源的论述,完全抛开了宗教的解释。他说:

    "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60〕

  据此,在荀子看来,礼的主要内容就是我们在上文提到过的"明分",或者说"别"。所谓"别"或"明分"就是要使社会形成一个"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61〕的伦序。荀子认为,确立这样的伦序是保证一个社会安定和谐所必需的。所以他说:

    "然则,从人之欲,则势不能容,物不能赡也。故先王案为之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贵贱之等,长幼之差,知愚能不能之分,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宜,然后使悫禄多少厚薄之称,是夫群居和一之道也。"〔62〕

    毫无疑问,荀子这里所讲的礼,充满了宗法等级制度的内容,是我们今天要批判、要抛弃的。然而,我们也无法否定,任何一个社会都需要有一定的伦序,否则这个社会是无法安定和谐的。因此,荀子关于"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宜,然后使悫禄多少厚薄之称",从而达到"群居和一"的理想,也还是有值得我们今天批判继承的地方。

    荀子阐发的礼的人文内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特别是儒家文化中,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从而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常常是把那些带有宗教色彩的仪式纳入到礼制中去,而不是使礼制作为宗教的一种仪规。试举一例以明之。如,荀子对于人问"雩而雨何也?"回答说:"无何也!犹不雩而雨也。"这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则典故。"雩"原是一种宗教色彩很浓的求雨仪式,荀子在这里虽然明确表示了"犹不雩而雨也"的意见,但他并没有完全否定这种仪式,只是认为不应当把它神化。换言之,如果把它作为一种礼的仪式,荀子认为还是有意义的。请看荀子紧接着此问后所阐发的一个重要论点,他说:

    "日月食而救之,天旱而雩,卜筮然后决大事,非以为得求也,以文之也。故君子以为文,而百姓以为神。以为文则吉,以为神则凶也。"〔63〕

    这里所谓的"文",是"文饰"的意思,相对于"质朴"而言,"礼"为文饰之具,"文"为有礼的标志。荀子这段话的主旨,就是强调要把救蚀、雩雨、卜筮等带有原始宗教色彩的仪式作为一种具有人文意义的"礼"仪来看待,而不要把它作为一种求助于神灵的信仰仪式去看待。

    人们常常把荀子的这段话与《周易》"观卦彖传"中的"圣人以神道设教"说联系在一起,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通常人们对"神道设教"的解释,则似乎并不符合其原义。按照一般的解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圣人借"神"道以教化百姓。把"圣人以神道设教"一句中的"神"字,与上述荀子《天论》中"百姓以为神"的"神"字,看成是相同的意思。其实,这里有误解。"观卦彖传"的"圣人以神道设教"一句中,"神道"是一个词,而不是单独以"神"为一个词。试观其前后文即可明白矣。文曰:"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这里明白地可以看到,所谓"圣人以神道设教"一句中的"神道",就是前文中"天之神道"的"神道"。何为"天之神道"?也就是文中所说的"四时不忒",亦即自然运行法则。所以,所谓"圣人以神道设教",即是圣人则天,以"四时不忒"之道来作为教化的原则。

    值得注意的是,效法天道自然法则正是传统"礼"论中的中心内容之一。如《礼记·丧服四制》中说:

    "凡礼之大体,体天地、法四时、则阴阳、顺人情,故谓之礼。訾之者,是不知礼之所由生也。"〔64〕

    由此可见,"观卦彖传"中所讲的"神道",与荀子文中所表扬的"君子以为文"的精神是相一致的,而与其所批评的"百姓以为神"的"神"字意思则是根本不一样的。

    以"卜筮然后决大事"为"文"而不以为"神",这也是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的一个突出例子。"卜筮然后决大事"本来是一件"神"事,然而现在却把它纳入了"文"事。"文"事者,"非以为得求也"。这样,"卜筮"所决之事也就失去了它的绝对权威性,而成为只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意见。于是,"卜筮"作为一种礼仪形式的意义,也就远远超过了依它来"决大事"的意义。

    把卜筮纳入"礼"中,确实有借"神"道以设教的意图。如,《礼记·曲礼》中有这样一段话:

    "卜筮者,先圣王之所以使民信时日、敬鬼神、畏法令也,所以使民决嫌疑、定犹与(豫)也。"〔65〕

    这里把"畏法令"也作为卜筮的一项内容,其教化的意义是十分明显的。因而,与此相关,对于利用卜筮来蛊惑人心者,则制定了严厉的制裁条例来禁止它。如,《礼记·王制》中规定:

    "析言破律,乱名改作,执左道以乱政,杀;作淫声,异服奇技,奇器以疑众,杀;行伪而坚,言伪而辩,学非而博,顺非而泽,杀;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此四诛者,不以听。"〔66〕

    文中所谓"此四诛者,不以听"的意思是说,对于这四种人不用听其申辩即可处以死刑。

    至此,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中上薄拜神教的人文精神,应当说已经反映得相当充分了。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中下防拜物教的人文精神,则大量地体现在儒、道、佛三教的有关心性道德修养的理论中。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注重并强调心性道德修养,这是与中国历代圣贤们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密切有关的。上面我们曾引过一段荀子论人"最为天下贵"的文字,在那段文字里,荀子把天下万物分为四大类:一类是无生命的水火,一类是有生命而无识知的草木,一类是有生命也有识知的禽兽,最后一类就是不仅有生有知而更是有义的人类。"义"是指遵循一定伦理原则的行为规范,如荀子说的:"仁者爱人,义者循理"〔67〕;"夫义者,所以限禁人为恶与奸者也。……夫义者,内节于人而外节于万物者也"〔68〕等等。在荀子看来,这就是人类与其他万物,特别是动物(禽兽)的根本区别之所在。荀子的这一观点是很有代表性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绝大部分的圣贤都持这样的观点,即把是否具有伦理观念和道德意志看作人的本质,作为区别人与动物的根本标志。如孟子也说过: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69〕

    那不同于禽兽的一点点,就是人的伦理意识和道德感情。孔子在回答子游问孝时尝说: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70〕

    孟子则说:

    "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71〕

    孔、孟的这两段论述都是强调,只有具有自觉的伦理意识和道德感情,才能把人的行为与禽兽的行为区别开来。对此,荀子更有进一步的论述,他说:

    "人之所以为人者,何已也?曰:以其有辨也。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然则,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今夫猩猩形笑亦二足而毛也,然而君子啜其羹、食其胾。故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其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夫禽兽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故人道莫不有辨,辨莫大于分,分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圣王。"〔72〕

    《礼记·曲礼》发挥这一思想,亦强调人当以礼来自别于禽兽。如说:

    "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73〕

    宋儒吕大临阐发《曲礼》这段话的思想说:

    "夫人之血气嗜欲,视听食息,与禽兽异者几希,特禽兽之言与人异尔,然猩猩、鹦鹉亦或能之。是则所以贵于万物者,盖有理义存焉。圣人因理义之同,制为之礼,然后父子有亲,君臣有义,男女有别,人道之所以立,而与天地参也。纵恣怠敖,灭天理而穷人欲,将与马牛犬彘之无辨,是果于自暴自弃而不齿于人类者乎!"〔74〕

    明儒薛瑄也说: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伦理而已。何谓伦?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五者之伦序是也。何谓理?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者之天理也。于伦理明而且尽,始得称为人之名。苟伦理一失,虽具人之形,其实与禽兽何异哉!盖禽兽所知者,不过渴饮饥食、雌雄牝牡之欲而已,其于伦理则蠢然无知也。故其于饮食雌雄牝牡之欲既足,则飞鸣踯躅、群游旅宿,一无所为。若人,但知饮食男女之欲,而不能尽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之伦理,即暖衣饱食,终日嬉戏游荡,与禽兽无别矣。"  〔75〕

    吕、薛二氏的论说,足以代表宋明理学家们关于人的本质的基本观点。从以上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历代思想家们一致强调,明于伦理是人与禽兽区别的根本标志。进而更认为,但求物欲上的满足,则将使人丧失人格而沦为禽兽。所以,对于人的伦理与物欲的关系问题,一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中最重要的主题之一。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尤其是儒家文化中,把人格的确立(以区别于禽兽)和提升(以区别于一般人)放在第一位,而且把伦理观念、道德规范的教育和养成看作是一切教育之基础的根源之所在。

    事实上,在中国历代圣贤的心目中,正确认识和处理伦理与物欲的关系问题是确立人格和提升人格的关键。对于这一问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大致是从三个层次来进行探讨的。一是理论层次,讨论"理""欲"问题;一是实践层次,讨论"义""利"问题;一是修养(教育)层次,讨论"役物""物役"问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这方面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概括地讲,在理论上以"以理制欲"、"欲需合理"说为主流,部分思想家将其推至极端,而提出了"存理灭欲"说;在实践上以"先义后利"、"重义轻利"说为主流,部分思想家将其推至极端,而提出了"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之说;在修养上则概以"役物"为尚,即做物欲的主人,而蔑视"物役",即沦为物欲的奴隶。

    由于部分宋明理学家,如程朱等,在理欲问题上过分地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因而不仅遭到历史上不少思想家的批评,更受到了近现代民主革命时代思想家的激烈批判,斥其为压制人性、无视人性,这是历史的需要,完全是应当的。但是,我们如果全面地来检视一下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理""欲"关系的理论,则很容易就可以发现"存理灭欲"之说实非据于主流地位。若如程朱等所说,必待灭尽人欲方能存得天理,即使以此为极而言之说,其理论上之偏颇也是显而易见的。人们尝以为程朱之说发轫于《礼记·乐记》,如与朱熹同时之陆九渊就认为:

    "天理人欲之分,论极有病。自《礼记》有此言,而后人袭之。"〔76〕

    又说:

    "天理人欲之言,亦自不是至论。若天是理,人是欲,则是天人不同矣。此其原盖出于老氏。《乐记》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物至知知,而后好恶形焉。不能反躬,天理灭矣。"天理人欲之言,盖出于此。《乐记》之言,亦根于老氏。"〔77〕

    理学家之谈天理人欲或根于《乐记》,然程朱等所谈之天理人欲关系与《乐记》所论之天理人欲关系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乐记》所论曰:

    "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物至知知,然后好恶形焉。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于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佚作乱之事。是故强者胁弱,众者暴寡,知者诈愚,勇者苦怯,疾病不养,老幼孤独不得其所,此大乱之道也。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人为之节。"〔78〕

    对照陆九渊所引本节之文,人们可以看到陆氏引文中略去了"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一句,然而这一句恰好是《乐记》本节所论旨趣之关键所在。《乐记》并未否定人感于物而动的性之欲,它只是否定那种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且又不能反躬的人。这样的人,在它看来就是在无穷的物欲面前,不能自我节制,而被物支配了的人,亦即所谓"物至而人化物也"。人为物所支配,为了穷其人欲,那就有可能置一切伦理原则于不顾,而做出种种背离伦理的事来。为此,《乐记》才特别强调了"制礼乐,人为之节"的重要和必要。

    《乐记》的这一思想,很可能来源于荀子。上面我们曾引用过荀子一段论述关于礼的起源的文字,在那里他肯定了"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但同时他又指出,如果"求而无度量分界",那就会造成社会的争乱。因此,需要制订礼义来节制之,以达到"养人之欲,给人之求"的理想。由此可见,如果说在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命题中具有禁欲主义意味的话,那么在《乐记》和荀子那里并无此意。《乐记》主张"是"节欲",而荀子则除了讲"节欲"外,还提出了"养欲"、"导欲"、"御欲"〔79〕等一系列命题,"节欲"理论甚是丰富。荀子尝指出,那些提出"去欲"、"寡欲"主张的人,其实是他们在实践中没有能力对人们的欲望加以引导和节制的表现。他说:

    "凡语治而待去欲者,无以道欲,而困于有欲者也。凡语治而待寡欲者,无以节欲,而困于多欲者也。"〔80〕

    他还认为,欲求是人生来就具有的,问题在于你的欲求合理不合理。如果合理,那么再多的欲求也不会给社会带来问题,如果不合理,那么再少的欲求也会给社会造成的混乱。这就是他说的:

    "欲不待可得,所受乎天也;求者从所可,受乎心也。……故欲过之而动不及,心止之也。心之所可中理,则欲虽多,奚伤于治?欲不及而动过之,心使之也。心之所可失理,则欲虽寡,奚止于乱!"〔81〕

    总之,荀子认为:

    "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欲者,情之应也。以所欲为可得而求之,情之所必不可免也。……欲虽不可尽,可以近尽也;欲虽不可去,求可节也。"〔82〕

    荀子的这些思想是合理而深刻的,对于后世的影响也是极其深远的。宋明以往批判程朱"存理灭欲"说者,其基本理论并未超过荀子多少。试举一二以见其概,如明儒罗钦顺尝论曰:

    "夫人之有欲,固出于天,盖有必然而不容已,且有当然而不可易者。于其所不容已者而皆合乎当然之则,夫安往而非善乎?惟其恣情纵欲而不知反,斯为恶尔。先儒多以去人欲、遏人欲为言,盖所以防其流者,不得不严,但语意似乎偏重。夫欲与喜怒哀乐,皆性之所有者,喜怒哀乐又可去乎?"〔83〕

    又如,清儒戴震在批判程朱的"存天理灭人欲"说,以及解释《乐记》"灭天理而穷人欲"一语时说:

    "性,譬则水也;欲,譬则水之流也。节而不过,则为依乎天理,为相生养之道,譬则水由地中行也;穷人欲而至于又悖逆诈伪之心,有淫佚作乱之事,譬则洪水横流,泛滥于中国也。……天理者,节其欲而不穷人欲也。是故欲不可穷,非不可有;有而节之,使无过情,无不及情,可谓之非天理乎!"〔  84〕

    此外,道家等从养生的角度也讲述了不少有关"节欲"、"养欲"的道理,对于丰富传统文化中的"节欲"理论也是很有价值的。〔85〕

在荀子之前就流传着这样的教训,即所谓:"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荀子对此解释说:

    "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传曰:"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此之谓矣。"〔86〕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注重精神修养和伦理实践的人则轻视富贵地位,也就是说,注重内心反省的人,对身外之物是看得很轻的。历代相传的"君子支配物,小人被物支配",就是这个意思。做"役物"的"君子",还是做"役于物"的"小人",这是人格修养上必需明辨的问题。荀子进一步对比此二者说:

    "志轻理而不〔外〕重物者,无之有也;外重物而不内忧者,无之有也;行离理而不外危者,无之有也;外危而不内恐者,无之有也。……故欲养其欲而纵其情,欲养其性而危其形,欲养其乐而攻其心,欲养其名而乱其行。如此者,虽封侯称君,其与夫盗无以异;乘轩戴  ,其与无足无以异。夫是之谓以己为物役矣。"

    反之:

    "心平愉,则色不及佣而可以养目,声不及佣而可以养耳,蔬食菜羹而可以养口,粗布之衣、粗  之履而可以养体,屋室庐庾葭  蓐尚机筵而可以养形。故无万物之美而可以养乐,无势列之位而可以养名。……夫是之谓重己役物。"〔87〕

    这种不为物累,勿为物役的思想在佛、道理论系统中更是俯拾皆是,此处暂不赘述。然至此,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中下防拜物教的人文精神,应当说也已经反映得相当充分了。

    人不应当"役于神",更不应当"役于物",人应当有自己独立的人格。有不少人以为,依仗现代高科技,人类已经可以告别听命于"神"的历史,人类已经可以随心所欲地去支配"物"的世界了。然而,我们如果冷静地看看当今世界的现实,则恐怕就不会这样乐观了。"役于神"的问题是极其复杂的,绝非单纯的科技发展就能解决的。君不见,当今世界各大有神宗教,凭借着社会经济增长的实力后盾,几乎与现代高科技同步高速发展,且新兴宗教层出不穷。"役于物"的问题,则随着现代高科技的发展,人类向"物"世界索取手段的不断提高,因而对于物的欲求也是在进一步的膨胀。更何况当今世界是一个讲求实力的时代,全世界的经济实力竞争,把全人类逼上了"役于物"的险途而尚不能自反。

    众所周知,十八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高扬人本主义去冲破中世纪神本文化的牢笼,然而诚如当时那些主要思想家所言,他们倡导的人本主义,从中国儒、道哲学的人文精神中得到了极大的启发和鼓舞。〔88〕而当今东西方思想家注目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恐怕主要是想借助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中的人文精神来提升人的精神生活、道德境界,以抵御由于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而带来的拜金主义和拜物教,以及由此而造成的人类的自我失落和精神空虚。我想,这大概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为什么还值得人们在今日来认真研究一翻的理由吧!

 

----------------

注  释:

    〔1〕佛教典籍浩如烟海,就其中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最深远,约可与"三玄"、"四书"、"五经"之地位相当者,当数以下"三论":《中论》、《成唯识论》、《大乘起信论》(此论为疑伪论),"九经":《金刚经》(附《  心经》)、《法华经》、《华严经》、《阿弥陀经》、  《维摩诘经》、《涅槃经》、《楞严经》、《圆觉经》(以上二经为疑伪经)、《坛经》(此经为本土禅宗之根本经典),"一录":《景德传灯录》(此录为禅宗一千七百则公案之所本)。这一归纳仅为个人浅见所及,以便初学者入门,不当之处,切望高明赐正。

    〔2〕这里借用了《论语·子路》中的一句话:"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尚"和"而卑"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观念,"和"是综合会通的意思,"同"是单一附和的意思。任何事物,只有不断地综合会通才能发展创新,若是一味地单一附和则将萎缩死亡。诚如周末史伯所言:"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国语·郑语》)

    〔3〕引自孔颖达《周易正义》卷三,《十三经注疏》(上册),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本,第37页。

    〔4〕同前注。

    〔5〕同前注。

    〔6〕引自《伊川易传》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影印《四库全书》本,第85-86页。

    〔7〕引自孔颖达《尚书正义》卷十一,《泰誓上》。《十三经注疏》(上册),中华书局1980年影  印本,第180页。

    〔8〕引自《孝经注疏》卷五,"圣治章第九"。同前注(下册),第2553页。

    〔9〕同前注。

    〔10〕《荀子·王制》,中华书局版《诸子集成》第二册,第  104页。

    〔11〕引自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二十二,同前注第1423、1424页。

    〔12〕同前注。

    〔13〕如,董仲舒说:"天地之精,所以生物者,莫贵于人"(《春秋繁露·人副天数》);"人受命于天,固超然异于群生。……是其得天之灵,贵于物也。"(《汉书·董仲舒传》)。周敦颐说:"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太极图说》)邵雍说:"惟人兼乎万物,而为万物之灵。如禽兽之声,以类而各能其一,无所不能者人也。推之他事亦莫不然。惟人得天地日月交之用,他类则不能也。人之生,真可谓之贵矣。"(《皇极经世书》卷七上《观物外篇上》)

    〔14〕《老子》二十五章,引自拙著《王弼集校释》上册,第64-65页。此文中之"王",  即代表了"人"。所以王弼注此句说:"天地之性人为贵,而王是人之主也。"

    〔15〕《荀子·天论》,中华书局版《诸子集成》第二册,第206页。

    〔16〕《荀子·礼论》,同前注第243页。

    〔17〕引自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五十三,同注10,第1632页。

    〔18〕此处参考朱熹的解释。朱熹《中庸章句》说:"……能尽之者,谓知知无不明而处之无不当也。赞,犹助也。与天地参,谓与天地并立为三也。"引自中华书局1983年版《四书章句集注》,第33页。

    〔19〕《春秋繁露》卷六《立元神》,198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版《二十二子》,第781页。

    〔20〕《春秋繁露》卷十七《天地阴阳》,同上第  808页。

    〔21〕《春秋繁露》卷十三《人副天数》,同上第  797页。

    〔22〕《春秋繁露》卷十一《王道通三》,同上第  794页。

    〔23〕《老子》六十四章,引自拙著《王弼集校释》上册,第166页。

    〔24〕《淮南子》卷九《主术训》,198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版《二十二子》,第1245页。

    〔25〕《淮南子》卷一《原道训》,198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版《二十二子》,第1207页。

    〔26〕《淮南子》卷十九《修务训》,198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版《二十二子》,第1296页。

    〔27〕《老子》十七章,引自拙著《王弼集校释》上册,第41页。

    〔28〕〔29〕〔30〕《荀子·天论》,中华书局版《诸子集成》第二册,第205-206页。

    〔31〕〔32〕《孟子·离娄下》,引自中华书局1983年版《四书章句集注》,第  297页。

    〔33〕引自孔颖达《尚书正义》卷十五,《十三经注疏》(上册),中华书局1980  年影印本,  第213页。

    〔34〕《尚书·大禹谟》,同上卷四,第  137页。  烈按,以下引《尚书》各篇只是为了说明周初以后传统文化中以"敬德"祈天命观念的广泛与深入,所以对于其中各篇今古文之别及时代之差异,未予细计。

    〔35〕《尚书·仲虺之诰》,同上卷八,第  161页。

    〔36〕《尚书·汤诰》,同上卷八,第  162页。

    〔37〕《尚书·咸有一德》,同上卷八,第  165页。

    〔38〕《尚书·泰誓上》,同上卷十一,第  180页。

    〔39〕《尚书·泰誓下》,同上卷十一,第  182页。

    〔40〕《尚书·武成》,同上卷十一,第  184-185页。

    〔41〕《孟子·万章上》,引自中华书局1983年版《四书章句集注》,第  308页。

    〔42〕《尚书·泰誓上》,同前卷十一,第  181页。

    〔43〕〔44〕同上卷四,第  139页。

    〔45〕引自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卷六"桓公六年传",  《十三经注疏》(下册),  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本,第1750页。

    〔46〕《春秋左传正义》卷十"庄公三十二年传",同上第1783页。

    〔47〕《春秋左传正义》卷九"庄公十四年传",同上第1771页。

    〔48〕《春秋左传正义》卷二十四"宣公十五年传",同上第1888页。

    〔49〕《春秋左传正义》卷十四"僖公十六年传",同上第1808页。

    〔50〕《春秋左传正义》卷五十二"昭公二十六年传",同上第2115页。

    〔51〕引自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五十四,同上第1642页。

    〔52〕《论语·先进》,引自中华书局1983年版《四书章句集注》,第  125页。

    〔53〕《论语·雍也》,同上第89页。

    〔54〕《荀子·礼论》,中华书局版《诸子集成》第二册,第233页。

    〔55〕《论语·八佾》,引自中华书局1983年版《四书章句集注》,第62页。

    〔56〕《孟子·公孙丑上》,同上第  238页。

    〔57〕《孟子·告子上》,同上第  328页。

    〔58〕《孟子·离娄上》,同上第  284页。

    〔59〕《孟子·离娄上》,同上第  287页。

    〔60〕〔61〕《荀子·礼论》,中华书局版《诸子集成》第二册,第  231页。

    〔62〕《荀子·荣辱》,同上第44页。

    〔63〕《荀子·天论》,同上第  211页。

    〔64〕引自孔颖达《礼记正义》卷六十三,同前第1694页。

    〔65〕引自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三,同前第1252页。

    〔66〕引自孔颖达《礼记正义》卷十三,同上第1344页。

    〔67〕《荀子·议兵》,同前第  185页。

    〔68〕《荀子·强国》,同前第  203-204页。

    〔69〕《孟子·离娄下》,同前第  293页。

    〔70〕《论语·为政》,同上第56页。

    〔71〕《孟子·滕文公上》,同上第  259页。

    〔72〕《荀子·非相》,同前第50页。

    〔73〕引自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一,同前第1231页。

    〔74〕引自清孙希旦《礼记集解》卷一,中华书局1989年版上册,第11页。

    〔75〕《文清公薛先生文集》卷十二"戒子书",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薛瑄全集》上册,第661页。

    〔76〕《语录》下,中华书局1980年版《陆九渊集》,第  475页。

    〔77〕《语录》上,同上第  395页。

    〔78〕引自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三十七,同前第1529页。

    〔79〕荀子提出"节用御欲"的命题,是强调人们在消费时应当有长远的后顾之忧,时时控制欲求,节约消费。他说:"人之情,食欲有刍豢,衣欲有文绣,行欲有舆马,又欲夫余财蓄积之富也。然而穷年累世不知足,是人之情也。今人之生也,方知蓄鸡狗猪彘,又蓄牛羊,然而食不敢有酒肉;余刀布,有囷窌,然而衣不敢有丝帛;约者有筐箧之藏,然而行不敢有舆马;是何也?非不欲也!几不长虑顾后,而恐无以继之故也。于是又节用御欲,收敛蓄藏以继之也。是于己长虑顾后,几不甚善矣哉!"(《荀子·荣辱》,同前第42页)

    〔80〕〔81〕〔82〕《荀子·正名》,同前第283-285页。

    〔83〕《困知记》卷下,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28页。

    〔84〕《孟子字义疏证》卷上,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0-11页。

    〔85〕如《吕氏春秋》卷一"重己"篇说:"昔先王之为苑囿园池也,足以观望劳形而已矣;其为宫室台榭也,足以辟燥湿而已矣;其为舆马衣裳也,足以逸身暖骸而已矣;其为饮食酏醴也,足以适味充虚而已矣;其为声色音乐也,足以安性自娱而已矣。五者,圣王之所以养性也,非好俭而恶费也,节乎性也。"(198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版《二十二子》,第  630-631页)又,卷二"情欲"篇也说:"天生人而使有贪有欲,欲有情有节,圣人修节以止欲,故不过行其情也。"(同上,第633页)

    〔86〕《荀子·修身》,同前第16页。

人文精神论文范文9

【关键词】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个体精神;资本积累;封建制度瓦解

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的伟大时期,历史上把文艺复兴时期称作为拉开欧洲近代史序幕的开始,也被成为欧洲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分界线。文艺复兴时期主要的思想是人文主义,在人文主义的影响下一批优秀的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涌现。这些伟人们创作了优秀的作品让文艺复兴从此达到了一个高潮。这些优秀的作品往往是表现人的价值和强调人在社会发展中的意义。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经济和政治同样发生着变化,人的价值也被强调到了政治和经济中。人文主义成为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核心思想,任何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即使人文主义是一大闪光思想,但是在看待人文主义的时候我们也需要全面的看待,要看到人文主义积极的一面同时也要看到过度的强调人的能动性带来的负面影响。人文主义里面的个体精神就是我们需要正视的一个问题。

一、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个体精神存在的社会背景和产生的原因

人文主义个体精神大家都以为产生在文艺复兴时期也就是历史上的十四到十七世纪。其实在欧洲十三世纪,末期已经开始有了个体精神的出现,只是当时的欧洲在封建制度和教皇宗教思想的统治下,个体精神不能明显的体现出来,否则可能因为违背封建制度或者宗教思想而受到处置。十四世纪到十七世纪以意大利为中心的文艺复兴开始,而且文艺复兴又是打着人文主义的旗号这就为人文主义中的个体思想埋下了种子。文艺复兴时期封建制服和宗教压迫已经开始动摇,人文主义的个体思想随着政策的放松和时代变迁开始不断膨胀,当时许多艺术家和文学家开始在作品中表现个体精神。

人文主义中的个体精神为什么能在文艺复兴时期快速膨胀是有一定原因的。欧洲在十四世纪之前一直受到封建制度和宗教制度的双重压迫,那里的人们受着更加沉重的负担和剥削,那个时候的欧洲压迫要比中国的压迫残暴的多。中国也存在着宗教的影响,但是那个封建制度占主导地位,而且中国信封的是佛教传承的是真善美不干涉政事。但是欧洲十四世纪之前是封建制度和宗教相融合,那时候更加强调教皇的权威和神的能动性,生活在欧洲的人民思想受到神思想的控制,在那种压迫下人们对于神思想的反抗更加的强烈,更加痛恨宗教的控制。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提出一下子解放了欧洲人民的思想,人文主义中的个体精神不断膨胀、不断强化最后个体精神成为人文主义的一个显著特征。人文主义中个体精神的不断膨胀和过度发展与之前人们长期受到宗封建制度和宗教制度有着必然的联系。

二、人文主义个体精神对于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创作的影响

欧洲的文艺复兴和中国的百家争鸣有着异曲同工之效,但是中国的百家争鸣大多都是思想上的升华,在艺术作品中体现的非常少。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表达的思想,艺术家和思想家们都通过具体的作品表现出来。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都是体现了当时的人文主义,其中不乏个体精神的体现。薄伽丘的《十日谈》里面人文主义体现的非常到位,但是里面过度强调了人的能动作用使个体精神也有较为显著的体现出来。米开朗琪罗雕著的塑像《大卫》表现的是一欧洲青少年对于力量和美的体现其中同样包含了个体精神的体现。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个体精神也不是只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人文主义个体精神对于那个时期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的丰富有着重要的作用。人文主义强调的是人的能动性,反抗的是封建思想的愚昧和宗教思想的神制造一切的思想。人文主义刺激了大批文学家、思想家和艺术家的创作灵感。更多的文学家、思想家和艺术家打破封建和神的束缚开始了自己个性的创作。人文主义个体精神支配着这些伟大的创作者开始自由发挥自己的精神和创作灵感通过不同的形式表达出来。因为个体精神的支配,这些伟人们不互相借鉴和学习,但是他们凭借自己才能和技术创作出了一个个举世瞩目的作品。虽然个体精神对于人文主义来说有点过度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但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对于文学作品的创作有了一定的影响和积极作品。

三、人文主义个体精神在欧洲发展史上的负面影响

人文主义个体精神过度发展和膨胀已经严重失去了人文主义的真正含有。好多人们开始歪曲的理解人文主义个体精神,人文主义里面对于人的关怀思想也被扭曲。人文主义个体精神被过度的强调人的权利和地位,欧洲的各个阶层开始享受人文主义带来的福利。从统治者到下层的人民开始主张及时享乐主义,人们开始变得享受和浪费,统治阶级开始出现了奢靡和腐败的生活作风,对于欧洲原始资本的积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定程度阻碍了欧洲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步伐。

四、人文主义个体精神给拉丁美洲和亚洲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

欧洲文艺复兴给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注入了伟大的思想力量,对于拉丁美洲和亚洲来说是苦难史的开始。人文主义个体精神在欧洲的发展各个阶层都开始享受生活,欧洲本土的资源和资本无法满足这些提倡个体精神人们对于物质的需求。欧洲的部分国家包括葡萄牙、西班牙、法国、英国开始了残暴的海盗行为和殖民主义。他们向富饶的拉丁美洲和亚洲开始疯狂的掠夺和殖民主义的实施。人文主义个体精神间接造成了欧洲对于拉丁美洲和亚洲的殖民统治和残酷掠夺。人文主义个体精神也推动了亚洲封建制度的瓦解和崩溃。

人文主义个体精神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衍生的一种思想。对于人文主义个体精神我们应该辩证的去看待和全面的分析人文主义个体精神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个体精神使当时文艺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欧洲贵族开始过上奢靡和享受的不良生活,间接的刺激了欧洲资本主义原始资本的积累。对于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人民造成了灾难性的毁灭,但是却促进了亚洲封建制度的瓦解。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个体精神辩证和全面的分析下存在的积极和消极作用都间接或直接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环境。

人文精神论文范文10

一、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局限性

在当今的高中历史教学实际中,还存在着与当代教育理念相违背的思想和方法,过分地强调历史学科的知识性而忽视其教育性、人文性,仅把之当作高考的一门学科对待,不从历史知识中汲取它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在历史教学中,没有注重从过去的行为、事件、趋势中寻找现实价值,没有“通过过去来理解现在,通过现在来理解过去”,不懂得“现实和过去是以它们的各自光亮互相映照的”。

二、如何通过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历史是一部社会教科书,具有多方面的社会功能,包含着极富理性的人类活动的经验和教训,它对学生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信仰、观念、精神、智慧和能力上,历史教育可以说是素质教育的支柱。作为历史教育的功能,雅期贝尔斯说过“:创建学校的目的,是将历史上人类的精神内涵转化为当下生气勃勃的精神,并将这一精神引导所有学生掌握知识和技术。”

三、挖掘教材的人文内涵,在教学中感染学生的内心世界

历史学科蕴含着丰富的人文资源和强烈的感彩。袁振国先生说过“:文科是主观感受的表达,是内心情感的流露,是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文科教育的真正价值在于获取这种感受,体验这种情感,理解这种见解,转化这种智慧,最终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客观地说,历史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应该是素质教育的支柱。历史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表情、神态、动作以及生动的语言,展示绚丽多彩的历史画卷,传递深刻精辟的哲理,使遥远陌生的知识,变得鲜活而又有灵性,从而让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人格,陶冶学生的情操,形成学生良好的人文精神。通过典型人物介绍提升学生的人格修养,培养学生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如人教版必修1第10课《鸦片战争》一目讲到林则徐的禁烟运动,在查禁鸦片期间,林则徐在自己的府衙写了一副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表明了林则徐坚决禁绝鸦片的精神,砥砺自己无私无欲,维护中华民族利益,正如他自己曾说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虎门销烟这一人类历史上旷古未有的壮举,表明了林则徐不失为一个伟大的民族英雄。在讲到甲午战争时,教师可重点介绍清末爱国将领、民族英雄邓世昌在海战中的那种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壮举。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奋勇作战,面对日舰围攻,致远舰多处受伤起火,并在危在旦夕的情况下,邓世昌鼓励全舰官兵道:“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毅然驾舰撞向日舰吉野,决意与敌同归于尽,后邓世昌坠海后,其随从以救生圈相救,被他拒绝,并说:“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此外“,但愿海波平,封侯非我意”的抗倭英雄戚继光。通过这些历史人物的介绍,让学生从中汲取智慧,激发起爱祖国、爱人民之情。

四、以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优秀品格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传统文化与教材联系起来,如在讲到儒家思想文化时,可列举“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论语•里仁》),“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论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等,让学生在学习中,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在人的意志的培养上,可列举孟子说的:“天将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在治学态度上,可列举孔子的:“默而识之,学而不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路漫漫其修远兮,学生良好的人文精神的培养非一蹴而就,蕴含丰富人文资源的历史学科,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精神的重要基地,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历史教师应该永远记住叶圣陶老先生所说的:“要想想学生将来一辈子做人,想想做一个社会主义公民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思想品德。”这才是一位教师应该追求的目标。

作者:熊三倩单位:江西省樟树市第三中学

人文精神论文范文11

关键词:语文 教学 人文精神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是它的基本属性,人文性是它的本质属性。从工具性角度来看,语文课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从人文性角度来看,语文课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的任务是通过语言的学习感悟,培养情感;陶冶审美情操,弘扬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给学生打下一 个精神的底子。

一、语文阅读材料中包含着大量的人文精神资源

语文课文所选的课文以经典为主,大多是我国古代现当代和外国的著名作家的著名作品,例如古代的孔子、孟子、庄子、司马迁、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陆游、辛弃疾、施耐庵、罗贯中、曹雪芹,现当代的鲁迅、郭沫若、巴金、老舍、曹禺、艾青、,外国的有莎士比亚、契诃夫、杰克伦敦、莫泊桑、普希金、高尔基、等人的作品。他们不只是作为语言运用的范例,更主要的是学生与古今中外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对话的桥梁。

二、语文综合性学习中也包含了大量的人文精神资源

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内容上不再拘泥于语文学科,而是关注关涉科学、人文和自然、社会、人生以及历史、现实、未来等科学、文化、艺术、道德各个领域。不仅要开展语文活动,实现科内课外的结合,更注重在实际情境中、社会实践中、生活体验中养育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达到全面发展的目标。他更注重兴趣爱好、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合作精神的培养,促成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身心诸因素和谐发展。

三、日常生活中也包含了大量的人文精神资源

语文课程资源不只包括课堂教学资源还包括课外学习资源。语文和生活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例如,课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同时,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重要事件,学生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其中也不乏大量的人文资源。人文精神渗透在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散见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人文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的开展各类活动,多方面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观,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成德智体全面和谐发展。

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应从三个方面培养人文精神:

1、让学生读起来。现代教学论认为尊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不仅有助于学习效率提高,而且对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开发学生潜能,有利于培养创造精神、独立人格和负责的态度。尊重学生个性化的行为,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理解体验。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指导学生学会多种阅读方法,能够理解和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以往教师把现成的结论塞给学生,以大量空洞的理性分析排斥个人感悟的做法,现在教师应重视学生读。朗读、默读、精读、略读、浏览,总之要多读,反复的读,要读的熟,以至于背下来。在读的过程中,主张学生去体验、感悟、理解、评判、潜移默化的受到熏陶和感染。语文的课文都是具有人文内涵的美文,教师要知道学生朗读,美读。因为大声地、动情地、陶醉的朗读是体悟文章思想感情的最好方式,也是获得语感,积累语言的最佳途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只有进行自主化的阅读,才能深刻的领悟到文学作品的内涵,与文学思想大师进行心灵的沟通,进而产生共鸣,使自己的情感得到陶冶,精神得到愉悦,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有感情的诵读还能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从而形成良好的修养;这样就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

人文精神论文范文12

关键词:中职教育;语文教学;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6.090

目前我国无论是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或是高等教育都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然而在教育实践中素质教育却难以实现。其原因,一方面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桎梏,另一方面我国当前各类教育中实用主义严重,特别是培养合格技术工人,蓝领人才的中等职业教育更是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中职学校专业课程、实训课程排满了学生的课表,而语文等文史类课程日趋边缘化。反观职业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合格的技能型人才,而中等职业教育的对象往往又是基础知识十分匮乏的初高中毕业生,学习能力和知识储备都十分有限,如何将他们培养成真正合格的技能型人才,人文精神的培养必不可少。职业教育不能再是简单的技能训练,语文课作为一门人文性学科,在人文精神的培养方面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使学生对语言文字有正确的理解并加以运用,发挥语文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方面的作用,是一项十分必要的工作。

1 中等职业教育当前语文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中“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结合中职教育的实际情况,中职教育应该是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这一培养目标的决定了中职教育必须在开展专业技能教育的同时重视人文教育,人文教育还必须放到重要位置。要努力做到以人文教育促进专业技能教育,达到培养具有较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但中职教育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人文教育在当前中职教育中处于一个十分不利的地位,一是重技能的培养模式导致语文等人文学科得不到重视,语文课教学课时十分有限;二是有为数不少的学生文化基础课程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对并非专业课程不重视,认为语文水平的高低对自己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将来的就业没有直接影响,语文课在学生那里得不到重视;三是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偏重教授实用性强的知识,习惯进行知识的灌输,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不到位。以上这一系列原因就造成了当前的学生人文知识匮乏,文化素养不高,理想信念缺失,法律意识淡漠,以至于人文精神在当前也就无从谈起。

2 何为人文精神及人文精神的作用

人文精神是存在于我们人类内心,是对自我关怀,具体表现在对自身尊严、价值、命运的关注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及追求,对人类文明遗留下来的各种宝贵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珍视,对自我能实现完美人格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期待。人类被誉为万物之灵,也在于我们珍视人文,不同地域、不同种族的人们都有着自己最珍贵的人文财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人文精神不仅仅是精神文明的象征,也对物质文明的发展至关重,它是维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纽带,也是激励这个国家和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

反观我们的中职教育,其目的不仅仅是技能和知识的教授,更重要在于对学生身心的重塑,特别是在当前中职学生心理问题十分普遍,他们的身心健康急需得到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显得越发重要,健全的人格,完善的身心,无疑对于任何一个人都具有积极作用。

3 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养的意义

中职教育中语文相较于其他课程,是一门尤其能凸显人文精神,启发学生人文意识的学科。同时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在日常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中不可缺少。语文对于学好专业课程,对于正确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水平的提高,对于具备满足工作需要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交际能力等,都是十分重要的。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对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十分重要,也能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中职学生的培养目标是成为一名合格的技能型人才,具备一定的人文素质不可或缺。而现实情况令人担忧,在教学方面始终是偏重技能的培养,人文精神缺失,这种教育模式下培养的中职毕业生如何能成为民族复兴,振兴民族工业的基石。所以语文作为基础中的基础学科,同时有着重要人文教育功能的语文课,必须担负起培养学生综合人文素质的使命。语文作为中职生的基础课程,同时也是人文学科,通过语言文字等知识的传承,让学生的身心受到有益的熏陶,陶冶他们的情操,从而达到人文精神所要解决的,如何成为一个身心健康人的问题,同时使学生意识到如何与自然、与社会、与其他人处理好关系,在学生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学会与周召环境和谐相处。因此,中职教育要培养合格的技能型人才,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十分必要。

4 在中职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培育人文精神

4.1 教师自身应该具备人文精神

第一,教师必须具有对教育事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和发展的重要时期,面对庞大的人口基数,如何把不利的人口负担变为有利的人力资源,教师肩负着培养新时代劳动者的任务,他们在不久的将来是否有道德、有能力、有文化、有尊严,都要依靠今天教师的辛勤培育。

第二,教师要积极维护教育的公正。实现社会公正是每一个教育者的天职,当前社会存在各种不公平现象,但是教育提高人的能力和素质,能为每一个受教育对象提供相对公平的学习环境和向上流动的机会,我们当前所面对的中职学生就是这样一个相对弱势的群体,需要帮助他们改善生存状态,使他们看到通过勤奋学习,实现自己上升的通道。中职教师要在教学中,抛弃应试教育的那种刻板的、唯分数论的教育方式,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充分发掘每个学生的长处。

第三,教师要宽容和善待每一个学生。要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思考,做到与学生一起感同身受,关心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了解他们的期待和受挫时的沮丧心情,把自己当作一名学生去体验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酸甜苦辣,包容他们的错误,化解他们的不良情绪。宽容和善待学生,是教育的一种有益方式,能触及学生的内心,使他们的心灵得到点拨。

4.2 将人文精神渗透到语文教学中,熏陶学生的身心

我们教学中面对的中职学生基本都会受到不良的社会风气、不尽完美的家庭环境、义务教育阶段不适合的教育方法等因素的影响,加之他们自身素质和修养有限,这样的学生通常会表现出如虚荣享乐、行为散漫、自制力差、自私偏激、盲目自信或自卑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发掘教材中的有益营养,利用语文课程内容相对丰富、表现人物和事件比较多的题材,紧扣课文的语言,挖掘课文中典型的人物形象和事件,引导学生在欣赏中深入体会和认识这些艺术形象和事件所蕴含的意义,让学生在欣赏中有所领悟,在对课文的学习中孕育他们的人文精神。比如在学习莫泊桑的《项链》这一小说时,引导学生辨别是非,使他们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价值观,让学生明白虚荣心的代价和盲目追求不切实际的物质享受对自己的危害,同时学习主人公敢于担当的精神;讲到余光中的《乡愁》,可以激发学生对故乡、对亲人的那一份情感,对父母亲情的认识;再比如《邹忌讽齐王纳谏》、《劝学》等古代文学的讲授,可以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文明的博大,感受中国几千年文明史的厚重,引导学生热爱中华文明。语文教师除了让学生从语文课文中体会作品的思想内涵,还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好的人或事物,通过学习课文与现实生活的真实事例结合,让学生自己产生对社会、对人生、对他人的感悟,形成正确的认识,从而提高自我的人文素质。

4.3 发掘语文教学中的道德因素,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在很多人看来中职学生是应试教育下淘汰下来的“差生”。这样的学生基本都有着内心脆弱,抗挫折能力差等共性特点。在生活和学习中这样的学生又往往不愿多付出,贪图享乐,自己的人生目标模糊,对待学习缺乏动力。有一些学生只重专业技能学习,忽视对自己道德和修养的要求。他们在与人相处,尊师重教、礼貌礼节上做得十分不足,这些问题说到底还是人文精神的缺乏。所以语文教学必须充分发掘和利用教材中的道德因素,用持之以恒的耳濡目染和感同身受方式地进行教学,才能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让课堂所学成为学生自身道德水平提升的推动力,最终经过积累和积淀,成为学生自身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多选择能启发学生理想、信念和梦想的文章,讲深讲透。讲到孔子、孟子,可以着重向学生讲解儒家思想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伟大理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凌然正气。讲到杜甫,可以发扬他“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伟大情怀,激发学生关爱社会关爱他人的高尚情操。同时教学中还可以多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关心社会、关心家人,结合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引导,使学生对学习有信心,使他们感受到作为未来劳动者的责任感,使他们更多的理解他人、理解父母、理解社会,逐步激发他们心中的正能量。

总而言之,中职语文教学既具有实用语言工具的作用,又承担着播撒人文精神,陶冶情操,净化身心的作用。作为中职语文教师要立足于社会发展的需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坚持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对中职毕业生作为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中职语文教师只有不断地开拓进取,才能职业教育领域开辟出人文精神培养的广阔天地。

参考文献

[1]陈旭光.21世纪素质教育系列教材―艺术的意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