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固定资产清查工作报告

固定资产清查工作报告

时间:2022-09-09 17:30:11

固定资产清查工作报告

固定资产清查工作报告范文1

关键词:企业 内部控制 固定资产清查 制度设计

企业固定资产清查是指从实物管理的角度对单位实际拥有的固定资产进行实物清点,并与固定资产账、卡进行核对。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8号――资产管理》要求,企业应当建立固定资产清查制度,至少每年进行全面清查。企业搞好固定资产清查工作的主要目的是:

一、保证企业财务报告真实完整

通过固定资产清查,发现盘盈、盘亏、毁损资产,并按照规定程序进行账务处理,确保固定资产账实相符。

二、提高企业固定资产运用效率

通过固定资产清查,全面掌握固定资产真实分布情况、运用状态,为企业下一步做好固定资产调配、处置、报废及更新工作提供第一手资料。

三、确保国有资产完整

国有企业(包括国有控股和国有参股企业)通过固定资产清查,可以发现企业体制调整、人员流动等过程中资产变动情况,及时纠正各种不规范行为,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四、企业固定资产清查工作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清查往往走向两个极端:一是走形式,应对上级通知或检查要求,编制固定资产清查表,拿固定资产管理台账去核对财务账,账是账,物是物,两张皮,甚至连账账核对都没有做到,谈不上帐实相符;二是运动式,从清查准备到结束,少则3-5个月,多则半年以上,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最后对清查结果的处理往往又很不到位。以上两种清查方式都没有达到固定资产清查目的,出现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有: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从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到保管、使用部门,往往重视固定资产购建,轻视固定资产监管,没有认识到固定资产清查是企业资产管理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清查制度规定不具体

企业很少有专门的固定资产清查制度,只是在固定资产管理办法或年度财务报告编制文件中提出要求,并且没有明确的固定资产清查方案,清查要求也不具体,缺乏可操作性。

(三)清查结果处理不到位

一些企业由于历史等各方面原因,固定资产清查发现的问题较多,对清查结果的处理不到位,这不仅会影响当期财务报告的真实性,还会影响下一次清查工作的开展,长此以往,问题越积越多,恶性循环。

(四)没有把清查结果同固定资产其它管理环节相衔接

固定资产清查是确保企业资产账实相符、加强资产管理的有效手段,企业往往把固定资产清查当做目的,为清查而清查,固定资产清查与固定资产管理其它环节相脱节。

(五)固定资产清查手段落后

在计算机和网络相当发达的今天,不少企业固定资产清查还是采用人工核对固定资产卡片、粘贴固定资产清查标签等传统方式方法,效率很低,准确性不高,很难做到每年全面清查。

五、加强企业固定资产清查工作建议

固定资产清查环节的主要风险点是:固定资产流失、毁损等造成的账实不符或资产贬值严重。为了有效降低企业资产风险,把至少每年一次的固定资产全面清查工作落到实处,需要考虑以下四个方面要素:

(一)明确组织领导和职责分工

明确组织领导和职责分工是固定资产清查工作的前提。企业成立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固定资产清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的职责是指导、监督、检查固定资产清查工作,就清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出决策,解决处理重大事件,审核固定资产管理的文件、规定,协调单位(部门)之间有关固定资产清查业务关系。

固定资产领导小组下设固定资产清查办公室,负责制定固定资产清查工作计划,组织清查业务培训,汇总清查数据,编制清查工作报告。

固定资产清查涉及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以及固定资产保管和使用单位(部门)。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固定资产保管和使用单位(部门)进行实物盘点,编制固定资产盘点清单和盘盈、盘亏表,收集盘盈、盘亏、毁损固定资产相关证明资料,并提出初步处理意见;财务部门组织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固定资产保管和使用单位(部门)核对固定资产账簿、台账(卡片)和盘点清单,并据此编制固定资产盘点报告表。

(二)明晰业务流程设计

清晰完备的业务流程是固定资产清查工作的基本要求。固定资产清查一般由清查准备、实物盘点、账实核对、清查报告账务处理以及总结考评六个阶段组成,通常如下图所示。企业在实际操作中,应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和管理架构进行细化。

(三)突出关键环节控制

搞好关键环节控制是确保固定资产清查工作质量的重要保证。关键环节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发挥财务部门和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审核作用。搞好账物核对工作,坚持以物查账、以账查物、见物就点的清查方法,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二是清查结果的处理要及时。清查报告出来以后,根据企业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后,在会计期末结账前处理完毕。其中:盘盈的固定资产,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盘亏或毁损的固定资产,在减去过失人或者保险公司等赔款以及残料价值之后,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如盘盈、盘亏或毁损的固定资产,在期末结账前尚未经批准的,在年度结账前应按上述方法进行账务处理,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作出说明。

三是建立清查工作考评机制。坚持全面性、重要性和成本效益原则,建立定性和定量清查工作考核指标体系,按年做好考评兑现工作。

(四)必要的信息化环境

建立先进的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环境是实现固定资产清查目的的重要手段。企业内部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环境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采用条码技术管理固定资产。目前,绝大部分企业采用粘贴固定资产清查标签的办法进行管理,无论是手写还是打印方式,都无法实现固定资产信息采集的自动化,不仅效率低,而且准确率不高。采用条码技术不仅可以实现固定资产使用周期内每一次信息变动进行详细跟踪,避免因缺乏有效的日常管理手段而造成账实不符的现象,而且可以通过网络实现远程账实核对,大大缩短固定资产清查时间,节省人力和物力。

二是实现清查结果信息共享。固定资产清查目的之一是为进一步规范固定资产管理,做好固定资产调配及更新工作提供依据,为此,必须实现固定资产清查和处置结果信息共享,搭建信息化网络平台,实现企业领导层与业务管理层之间固定资产动态信息的互联互通。

六、结束语

通过完善固定资产清查制度,建立固定资产信息网络,运用先进的固定资产清查手段,坚持至少每年一次的固定资产全面清查工作,及时掌握企业固定资产动态,真正实现固定资产账实相符。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司,《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8号――资产管理》解读[J],财务与会计,2011(01):56-60

固定资产清查工作报告范文2

关键词:高效管理;固定资产;风险

中图分类号:F4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1

以下是固定资产管理各环节风险分析及管控措施:

(一)A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各环节风险分析及管控措施:

固定资产管理坚持统一政策、分级负责与归口管理相结合、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做到责任到人,谁使用、谁维护、谁保管。按A公司固定资产业务流程,通常可以分为取得、验收移交、日常维护、更新改造和淘汰处置等环节。下面按各个环节进行具体分析:

1.固定资产取得环节

涉及外购、自行建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换入等方式。生产设备、运输工具、房屋建筑物、办公家具和办公设备等不同类型固定资产有不同的验收程序和技术要求,同一类固定资产也会因其标准化程度、技术难度等的不同而对验收工作提出不同的要求。通常对复杂的大型生产设备,尤其是定制的关键设备以及建筑物竣工验收等,执行一套规范、严密的验收制度。

管控措施:建立严格的固定资产交付使用验收制度;重视和加强固定资产的投保工作;

2.资产登记造册环节

公司取得每项固定资产后均进行详细登记,编制固定资产目录,建立固定资产卡片,以便于固定资产的统计、检查和后续管理。该环节的主要风险是:固定资产登记内容不完整,可能导致资产流失、资产信息失真、账实不符。

管控措施:(1)根据固定资产的定义,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公司的固定资产目录,列明固定资产编号、名称、种类、所在地点、使用部门、责任人、数量、账面价值、使用年限、损耗等内容,有利于水泥企业了解固定资产使用情况的全貌。(2)按照单项资产建立固定资产卡片,资产卡片应在资产编号上与固定资产目录保持对应关系,详细记录各项固定资产的来源、验收、使用地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运转、维修、改造、折旧、盘点等相关内容,便于固定资产的有效识别。固定资产目录和卡片均应定期或不定期复核,保证信息的真实和完整。

3.固定资产运行维护环节

该环节的主要风险是:固定资产操作不当、失修或维护过剩,可能造成资产使用效率低下、产品残次率高,甚至发生生产事故或资源浪费。

管控措施:(1)固定资产使用部门会同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固定资产日常维修、保养,将资产日常维护流程体制化、程序化、标准化,定期检查,及时消除风险,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切实消除安全隐患。(2)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及管理部门建立固定资产运行管理档案,并据以制定合理的日常维修和大修理计划,并经主管领导审批。(3)固定资产实物管理部门审核施工单位资质和资信,并建立管理档案;修理项目应分类,明确需要招投标的项目。修理完成,由施工单位出具交工验收报告,经资产使用和实物管理部门核对工程质量并审批。重大项目应专项审计。(4)水泥企业生产线等关键设备的运作效率与效果将直接影响水泥企业的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操作人员上岗前应由具有资质的技术人员对其进行充分的岗前培训,特殊设备实行岗位许可制度,需持证上岗,必须对资产运转进行实时监控,保证资产使用流程与既定操作流程相符,确保安全运行,提高使用效率。

4.资产清查环节

公司应加强和完善固定资产清查制度,至少每年全面清查,保证固定资产账实相符、及时掌握资产盈利能力和市场价值。固定资产清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当查明原因,追究责任,妥善处理。该环节的风险主要是:固定资产丢失、毁损等造成账实不符或资产贬值严重。

管控措施:(1)公司财务部门组织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和管理部门每年末进行清查,明确资产权属,确保实物与卡、财务账表相符,在清查作业实施之前编制清查方案,经过管理部门审核后进行相关的清查作业。(2)在清查结束后,清查人员编制清查报告,管理部门需就清查报告进行审核,确保真实性、可靠性。(3)清查过程中发现的盘盈(盘亏),应分析原因,追究责任,妥善处理,报告审核通过后及时调整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确保账实相符,并上报管理部门备案。

5.抵押质押环节

公司有时因资金周转等原因以其固定资产作抵押物或质押物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如到期不能归还借款,银行则有权依法将该固定资产折价或拍卖。该环节的主要风险是:固定资产抵押制度不完善,可能导致抵押资产价值低估和资产流失。

管控措施:(1)加强固定资产抵押、质押的管理,检查大额抵押、质押项目相关的公司三会(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审批手续是否完备。明晰固定资产抵押、质押流程,规定固定资产抵押、质押的程序和审批权限等,确保资产抵押、质押经过授权审批及适当程序。同时,应做好相应记录,保障水泥企业资产安全。(2)财务部门办理资产抵押时,如需要委托专业中介机构鉴定评估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应当会同金融机构有关人员、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固定资产使用部门现场勘验抵押品,对抵押资产的价值进行评估。对于抵押资产,应编制专门的抵押资产目录。

6.固定资产处置环节

固定资产清查工作报告范文3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员;固定资产编码设置;固定资产标签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8―0025―02

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固定资产管理是内部控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使集团内部的固定资产能有效、合理使用。

报业集团分支机构繁多,固定资产管理上存在不足之处。

1、存在问题

1.1 固定资产归属不清

(1)同一公司内部,由于经营机构的设置变动,固定资产没有及时转移到实际使用部门,如下表所示。

由于部门变更,其中市外部、综合部、会展部的固定资产,三台电脑分拨给了医教部一台,电信部两台,资产使用转移,但账上并没做相应处理,造成账实不符;折旧费用没有准确归集,医教部、电信部资产折旧费用偏低,综合部、市外部已不存在,但费用仍在不断产生,费用归口不清。

(2)集团内部公司之间,固定资产随意借用,没有及时办理调拨手续,引起相应费用归属模糊,资产无法有效监管,例如:广告公司的车辆传媒公司在使用,在固定账册上,留在广告公司。资产间归属、费用归集不明。

1.2 固定资产日常管理不到位

固定资产只在初始购置时,资产的使用管理部门,只知使用,不知把管理责任落实到部门与相关责任人,造成资产流失或是提前报废。

1.3 固定资产利用率不高

部门间存在固定资产配置不均的现象。就拿打印机而言,一个办公室三个办公人员,人手一台打印机,由于打印机在相关部门的普及率,造成机子的配置都是低档次配置,经常会有修理、更换现象,与其这样,还不如在该部门配置一台高配置的激光打印机效率高,把低配置打印机调配给使用率相对较低的部门。

这些现象的存在,造成固定资产账实不符,费用归集与使用部门相脱节,管理效能的低下,隐形成本的急剧上升。

针对这些问题,必须有效建立固定资产管理机制,规避风险。

2、建立有效管理机制

2.1 建立固定资产管理员、固定资产使用制度

集团财务部负责固定资产统一管理,设置固定资产专管员一名;各公司(部门)必须指定专人管理固定资产,对所管辖的固定资产管理负领导责任,并保证账实一致;本着“谁使用,谁管理”的原则,各使用单位或个人对固定资产的实物状态负责,并于每月月底向集团财务部上报固定资产月报,以便集团财务部了解资产动向及状态。

2.2 明确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员的职责

第一,建立和维护纸质版和电子版的固定资产台账。

第二,负责对购置、调入的固定资产进行验收,填制固定资产验收单。

按规定要求对本公司的固定资产进行编码;负责实物标签的粘贴及更新。建立“固定资产登记簿”,对公司固定资产增加、减少、调拨等变动情况进行登记。定期与部门固定资产管理员和使用人核对固定资产的在用情况。对毁损、报废、丢失等造成固定资产损失的,要分清责任。对非自然灾害等人为因素造成的损失,应由过失人按公司有关制度进行赔偿。组织实施公司固定资产盘点工作。对盘盈、盘亏的固定资产,应及时办理相关手续,填写“固定资产盘盈报告表”、“固定资产盘亏报告表”,并将有关凭证交财务部门入账。负责公司固定资产档案保管工作。办理固定资产使用人离职前的固定资产移交工作。部门固定资产管理员离职或变更交接工作时,负责监交。抽盘相关资产,检查盘点信息的准确性。

第三,落实部门资产管理员职责。

在公司资产管理员职责明确的情况下,相应设置部门资产管理员,职责参照公司资产管理员,以便责任能层层落实。

第四,规范固定资产的编码设置。

集团内部根据各分支机构设置相应代码,可设置传媒公司代码101、广告公司代码102、印务公司103、发行公司104。

(1)常态下固定资产的编码

ZZZ―XXXXXX―YYY(12位)

ZZZ――公司代码(用3位数字表示与总账保持一致);

XXXXXX――顺序编码,公司所有资产大排队;

YYY――该固定资产增值时的编号记录。

如广告公司服务器,其编码为102―000006―000;购置为服务器升级的固定资产时,其编码为102―000006―001。

(2)调拨固定资产的编码规则

为跟踪固定资产的调拨,同时方便公司间固定资产的检索,特制定调拨固定资产的编码规则如下:

①对于固定资产编码第三段为“000”的固定资产进行调拨,其编码规则为:

AAA―XXXXXX―BBB(AAA――调入公司代码,BBB――调出公司代码,XXXXXX――原调出公司的数字编码,保持编码不变。

举例说明如下:

广告公司的一台电脑调拨到发行公司,调拨前资产编码为:102―000088―000,调拨后调入公司应将原来的资产编码改为:104―000088―102。

②对于固定资产编码后3位数为非“000”的固定资产进行调拨,其编码规则为:

AAA―XXXXXX―CCC。AAA――调入公司代码,CCC――等于500+原三位编码,XXXXXX――原调出公司的数字编码,保持编码不变。为查询到调出公司的信息,需要在备注中录入调出公司的代码。

举例说明如下:

广告公司调拨到发行公司,调拨前资产编码为:102―000053―001,调拨后调入公司应将原来的资产编码改为:104―000053―501。

同时账务处理时,备注录入原资产调出公司信息。调拨的固定资产编码和相关信息的修改,由调入方负责。

第五,固定资产及时贴标签,在固定资产清册中使用人签字确认。

根据集团固定资产编码设置规则,由固定资产专管员发起,在集团内对固定资产进行清理、盘查。所有资产按部门分类登记,部门间已调整的、公司间已经调剂的,登记造册。同时对固定资产按编码贴上标签,让实际使用人在清册中签名,落实责任人。通过清理资产,重新进行固定资产的重组,提高资产的利用率。

第六,固定资产的购置、变更、报废由资产管理员发起,逐级申报。

资产的购置、变更、报废由需求人申请,部门资产管理员、公司资产管理员、集团资产管理专员逐级上报,而资产的下发由上而下,层层下发,加强了管理。

第七,固定资产定期清查盘点。

固定资产要定期进行清查盘点(一年至少两次),年终前必须再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查盘点。固定资产的盘点工作必须认真落实,从小、从细抓起,盘点应编制固定资产盘点清册,盘点时部门资产管理员要配合、协助公司资产管理员,对发现有账账不符,账物不符的,应由使用部门负责查明原因,并填写盘盈、盘亏清单。若发现因未按规定管理而造成不符情况严重的,追究当事人及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通过设立资产管理员,明确固定资产管理、使用等方面的职责,加强了固定资产的监管,同时也提高了报业集团资产的有效使用率。

参考文献:

固定资产清查工作报告范文4

[关键词] 国企 资产清查

一、国有企业资产清查工作的主要任务

1.全面摸清“家底”,这是资产清查工作最基本的任务。目前,我国各级财政部门、国资委掌握的国有企业资产数据基本上仍以静态数和账面数为主,而各单位的资产变动并没有得到准确反映。家底不清、账实不符的问题比较突出。一方面,一些资产实际已经报废、毁损或完全失去使用价值,却长期挂账未作处理;另一方面,一些单位存在着大量的账外资产,没有及时入账。账外资产由于长期游离于有效监管范围之外,容易被随意处置.从而易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通过资产清查,可以摸清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存量、资产管理和资产收益的“家底”。

2.建立监管系统。通过资产清查,可获取资产管理的原始数据,这是建立资产动态监管体系的基础性工作。为防止资产清查的前清后乱和切实提高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水平,应按照财政部金财工程建设的要求,建立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国有资产的动态监管。信息系统的使用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从而降低资产管理成本。

二、加强对自筹款源购置的固定资产清查

国有企业对固定资产的购置审批是非常的严格,只有经计划部门批准,下达了固定资产更新改造计划才能进行购置。但是,现实中部分企业往往利用固定资产更新改造之外的各种款源购置固定资产,即自筹款源购置。这部分款源购置的固定资产在清查中是最容易遗漏的:它一不用审批,二不用上账。十之八九都形成了账外资产。如工程项目款里面购置汽车,工程完工了汽车也没有了;科研课题经费中购置笔记本电脑;经营成本中购电脑,照相机,摄像机等。对自筹款源购置的固定资产清查,要采取追索调查方法,要求企业的财务部门紧密配合。同时也可以与企业上级的审计部门取得联系,调查这些款源在使用过程中有没有形成固定资产的可能。可能形成哪一类,多大价值的固定资产,审计部门在审计过程中有没有什么疑问。然后根据这些线索或者可疑票据进行实地调查,走访工程项目工地的职工。课题组人员及销售商等,以便从中发现问题查出账外资产,当然这项工作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有丰富经验的审计、财务等专业人员来担任。人员不宜多,否则会形成浪费,也可在进行其他工作的同时顺便进行。

三、重视对改制、撤并企业固定资产的清查

这一类企业由于情况特殊,可能涉及到企业领导人的更换,涉及到企业各类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的变动,人心不稳,波动性大。在企业资产清查的过程中,存在人为调节企业资产的行为,特别是中小企业更易发生这样的行为。企业为了以后的方便,在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时,对少数或个别的不进行盘点,或者少盘点,个别的甚至流入了个人的家庭,成为私有财产。国有资产莫名其妙的减少了,如照相机,摄象机,专用工具等最容易流失。对这类企业的固定资产清查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一定要从外部抽调部分人员参与企业固定资产的盘点工作,不能单纯依靠会计师事务所。要由企业的上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社会中介共同对企业固定资产的清查进行监督,避免企业内部人员的不正当行为。保证固定资产盘点的真实性;其次,要检查企业的固定资产台账,会计账册及卡片。看看在账的固定资产有无遗漏的,对于分立企业要检查分立后的几个企业固定资产加起来与原企业的固定资产数量是否相等。改制合并企业要注意检查原来几个企业的固定资产数量加起来是否与新企业的固定资产数量相符,如果存在不相符合的一定要查明原因,防止固定资产的遗漏;再次,对于清查中发现与账实不符的,要查明盘盈,盘亏的原因,登记造册提出处理意见。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权限报批后进行处理,不得不经批准擅自处理。

四、对国有企业资产清查的几点建议

1.改变现行的固定资产清查方法。国企的特点是数量多,规模大小不一,实行的是多级管理模式,年年搞固定资产清查,但是清查的方法基本上都是自查为主。 在企业走向市场经济的情况下,部分企业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怎么样对自己有利怎么样办。账上有的固定资产盘点上报,账外的不报,而且是多报损失少报盘盈。上级管理部门受时间、人员的限制,不可能亲自到基层去清查,去盘点,做不到资产清查中见物就点,因此存在着部分固定资产遗漏的现象。若想提高固定资产清查的效果,应该将现行的清查方法改为互查为主的方法。即由国企上一级的管理部门从各企业抽调专门的资产清查人员,分成若干小组在企业提供的资料的基础上,进驻企业进行清查,真正作到见物就点。然后再填表上报,这样才能保证固定资产盘点的数量真实可靠。

2.严肃工作纪律,确保资产清查质量。各单位、部门对资产清查工作结果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负责。单位在清查中隐瞒真情,故意漏报资产和收入,提供虚假会计资料等行为要责令限期改正,并给予通报批评。个人在资产清查中出现失职、读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追究领导和当事人责任。通过资产清查培训和严肃清查工作纪律,清查人员才能掌握好政策,提高觉悟,熟悉业务,熟练操作,为提高资产清查工作质量打好基础。

资产清查工作完成后,要及时进行查漏补缺。对本次资产清查中漏清漏报和错报的资产、资产盘盈、各项资产损失、资金挂账以及往来账款等进行清理核实后,按资产清查规定申报处理;注意充分利用资产清查资料数据,资产清查数据是十分重要的信息资料,是一个单位综合素质的集中反映。各单位应善于通过对资产清查各项数据资料的分类、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形成综合报告或专题报告,以便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强管理,推动本单位资产管理的水平。同时,要对在资产清查中新形成的资料分类整理形成档案,按国家制定的有关会计档案等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并接受国家有关部门的监督。

参考文献:

固定资产清查工作报告范文5

第一条为加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机关固定资产的管理,促进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及时对固定资产进行维修与更新,保证××××机关各项业务工作的正常开展,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固定资产指:产权归××××机关所有的车辆、计算机、复印机、传真机、打印机等使用年限在2年以上、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的设备。

第三条××××机关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归口总经理办公室,财会部协助管理;总经理办公室指定专人负责此项工作。

第二章管理程序

第四条固定资产的购置应由各部门向总经理办公室报送需求年度计划,计划中应说明需购置该固定资产的理由、价格、型号、数量、功能等;由总经理办公室向××××领导报送签报,主管领导审批后按计划进行购置。

第五条计划外固定资产的购置,由需要购置的部门向总经理办公室提出申请,由总经理办公室向总经理报送签报,总经理审批后进行购置。

第六条固定资产的购置,原则上由总经理办公室负责,特殊情况经总经理办公室负责人同意后,可由各部门自行购置。

第七条固定资产的购置,应本着“货比三家,质优价廉”的原则,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第八条固定资产购置后,由经办人与总经理办公室专管人员共同填写“固定资产验收单”,各有关人员应在“固定资产验收单”中相应栏目内签字。经办人凭“固定资产验收单”和有关发票到财会部办理报销事宜。

第九条固定资产验收完毕后,由总经理办公室专管人员同时填制“固定资产卡片”和“固定资产备查账”并进行分类管理。

第十条固定资产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由使用部门负责,并定期进行清查和盘点。

第十一条年终总经理办公室应会同财会部对××××机关各类固定资产进行一次全面清查,并将清查结果列表、附说明报告报送××××主管领导。

第十二条固定资产报废应由使用部门提出报告,经有关部门共同鉴定后,由总经理办公室进行审核并填制“固定资产报废申请单”,有关人员应在“固定资产报废申请单”中相应栏目内签字,经××××主管领导审批后办理注销手续。

第十三条由于个人原因造成固定资产损坏、丢失的,应由有关责任人赔偿。

第十四条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如有收入应如数上缴财会部。

第十五条员工在调离××××机关前,应将个人领用、借用的各类固定资产退交总经理办公室并办理退还手续,凭总经理办公室开具的通知书和其它证明文件到人力资源部办理调离手续。

第三章附则

固定资产清查工作报告范文6

关键词:公路施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方式

为加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在加强公路施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同时,必须强化固定资产安全性的事前、事中、事后监控。

一、公路施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特点

作为公路施工企业,其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公路施工企业的固定资产具有价值高、使用周期长、管理难度大等特点。公路施工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存在使用地点分散、盘点工作量大、固定资产经常发生转移时在账面上不能及时反映、信息反映不及时等现象。公路施工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实行公司总部、工程队到各个工地共三个层次的分级管理体制。各单位的固定资产实行财务部门、安全机械部门、使用部门共同管理的办法。各级单位对自身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负责,上级单位对下级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具有审批、指导、监督、检查的权力。网络化管理,不断提高会计基础工作的水平从而真正实现财务管理由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转变。

二、加强固定资产会计管理的建议

(1)增强管理意识,提高业务技能。长期以来,由于人们思想中存在着重钱不重物的观念,形成资金管理准确到位(账款相符),而物资管理松懈失控(账实、账账不符)的不正常局面。加之缺乏有效的内部牵制机制,在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中,存在着制度落实不彻底,各部门工作配合不得力的现象,这些种种不重视财产物资管理的行为和做法,直接影响了站所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造成财务监督不力,管理失控,进而影响到整个单位的财务状况。要解决以上问题首先从提高人员政治和技术素质着手,加强物质管理部门负责人及管理人员经济管理和会计专业知识培训,定期进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学习,及时掌握现行国家财经政策和财政财务制度,不断提高各级各类人员的综合管理素质和业务政策水平。其次要制订岗位职责制,强化监督检查和制度落实,对考核内容责任到人,未按时完成或所负责的项目考核不达标实行一票否决,年度考核为不及格。再者,要提高管理手段,建立起包括固定资产核算在内的全方位、多功能、高效率的网络化管理系统.财产物资逐步实行网络化管理。

(2)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日常使用保管控制。固定资产日常管理,遵循“谁使用,谁管理”的原则,界定使用责任。财会部门是固定资产的综合管理部门负资资产投资规模和总体调控。完善固定资产的卡片管理与规范会计核算,审核资产购建维修,处置计划。参与固定资产的验收、清理盘点,监督和检查资产使用情况使固定资产管理与内部会计控制有机地结合起来。固定资产使用部门是固定资产各项业务的终端,负责合理确定固定资产计划需求,妥善使用和保管领用的固定资产,接受财会部门和安全机械部门的监督检查。领用固定资产要完善各项领用手续。根据设备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工作负荷,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建立设备使用定期报告制度,定期反馈设备状况及使用情况。建立固定资产定期清查盘点制度。发现盈亏、损毁应及时查明原因提出处理意见,经审核批准后,调整账、卡记录,保证账、卡、物相符。建立固定资产投保制度,防范和控制固定资产的意外风险。属于过失责任事故造成的应当给予过失人以必要的经济、行政处罚,作损失或其他处理;属于违法的应当依法严肃处理清点多出来的固定资产,应补记入账。在单位不需用的固定资产。应及时研究处理,合理流动,防止积压。在清查过程中必须做到账账核对、账实核对。

(3)定期清产核资,及时进行处理。固定资产是国家的财富,是各单位的家业,必须严格地爱护与管理。首先,要进行完全彻底地清点并做到每年清点一次。清点时以财产管理部门为主,由财务会计部门,资产使用部门和职工代表参加。清点结果要写出清查报告报告单位负责人,固定资产如有缺少或缺损,要查明原因,属于自然灾害等特殊情况造成的在总结经验教训后,由单位负责人批准、上报上级部门批准核销。

(4)由于公路施工企业的固定资产规模大,种类多,各项管理工作仅靠传统的手工管理、手工统计已远不适应工作要求,必须实现管理工作的电算化,即建立起包括计划管理和核算管理等功能齐备的信息系统将固定资产的购建、决算处工、报废、核算等各项业务全部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加以反映,按施工企业财务制度规定的固定资产分类使用年限,分类计提折旧,并建立固定资产管理卡片,实现固定资产的电子化管理与实时监控。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将有助于管理部门实时掌握固定资产信息,提高管理工作的时效性、透明度和效果。关于固定资产的分类、公共性固定资产的确认、按部件计价以及减值等问题是当前公路施工企业固定资产会计中亟待解决的、也是国家制定交通运输业会计核算办法时必须予以解决的问题。可以预计随着交通行业体制的改革与完善,国家的投融资政策的完善,政府与企业职能的进一步明确,交通行业固定资产的会计问题将会得到更好的解决。

三、强化固定资产的安全性监控

(1)加强事前监控。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通过经费计划的控制,充分利用单位现有的资产,调剂合理使用和再利用现有的闲置资产,使固定资产综合利用率提高,防止盲目重复购置而造成设备购置大材小用现象,浪费资源和资金。还可以实行变无偿为有偿,克服在资产使用上存在的大锅饭思想,避免固定资产无偿使用而造成设备维护不力、资源浪费、损公肥私等现象,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

(2)加强事中监控。一是健全固定资产保管制度,做到购置时有验收、领用时有登记,保证账与实物一致。二是规范固定资产日常核算,健全固定资产总账、明细账、卡片等资料,做到账卡、账账、账实相符。三是建立固定资产使用人责任制度,确保固定资产按规定用途合理使用。四是采用定期全面清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法,及时掌握资产盘盈、盘亏情况,并按规定程序及时进行账务处理。五是对造成固定资产损失的有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对随意侵占、挪用、非法交易以及损坏、窃取、流失固定资产的违纪违法和失职等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对造成严重损失的还应追究法律责任。

(3)加强事后监控。建立固定资产核销制度,对报废、调出、变价处理、依法转让的固定资产要严格履行报批审核程序,如实进行资产核销账务处理,对残值收入和转让收入要及时入账,不得坐支,不得挪作他用。

固定资产清查工作报告范文7

关键词 卫生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监管体系;人员素质

财政部关于印发《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办[2006]52号)及粤财资[2007]23号转发财政部关于《印发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核实暂行办法》的通知规定,“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是指财政部门、主管部门或行政事业单位。根据各级政府及其财政部门专项工作要求或者特定经济行为需要,按规定的政策、工作程序和方法,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账务清理、财产清查、依法认定各项资产损益。真实反映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占有使用状况的工作”。此项工作是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对于单位摸清家底、建立监管体系、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工作实践出发,对于做好此项工作及巩固取得的管理成效作些探讨。

一、设立资产清查小组

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核实暂行办法》的通知要求,制定资产清查实施方案并成立管理小组。管理小组长由院长亲自挂帅,成员包括财务科长、总务科长、财务科固定资产管理会计及总务科、设备科资产账务管理人员、各个科室负责人及各个科室资产管理人员,负责对各个部门提出具体工作要求。

二、制定固定资产清查实施方案细则

(一)全面摸清“家底”,建立资源共享的资产信息管理体系

1 由财务部门与总务部门的负责人、资产管理员。根据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暂行办法要求,共同设计固定资产清查盘点报表,包括固定资产名称、编号、规格型号、存放地点、原始价格、购入日期、已使用年限、已提折旧、残值率及账存数量、实际盘存数量等。

2 由总务科及设备科、财务科固定资产账务管理员、资产会计将固定资产清查盘点报表发放给各个科室的负责人及资产管理员,并再次布置具体工作要求并指导具体工作。如认真填写固定资产清查盘点表中的各类资产的盘盈、盘亏和报废情况,详细填写相关盘盈、盘亏和报废的合理理由;固定资产清查盘点表上交财务的截止日期等。

3 建立一套固定资产核算、管理的网络版信息核算系统,该系统包括:

(1)总务部门和设备科核算点。总务部门管理的一般设备、交通运输设备、房屋建筑物和设备科管理的专用设备。所有资产的购入均由总务部门及设备科的资产管理员分别建立固定资产卡片录入,即根据会计制度的要求,录入每笔新增固定资产的所有原始资料。并形成各个部门的三级明细账;资产报废时根据相关规定。由总务科和设备科资产管理员分别核减固定资产,同时将相关资料发送给财务科;将资料发送给财务科的同时,要将所有书面资料一同交给财务科资产会计。

(2)财务科。财务科财产会计在支付购入资产货款时,只要共享总务部门及设备科的资产管理员录入的固定资产原始资料。即可生成会计凭证,并对原始书面资料进行审核;在固定资产减少时只要共享总务部门及设备科的资产管理员录入的固定资产核减的内容,即可做减少资产会计凭证,同时对原始书面资料进行审核。每月自动计提折旧。

(二)固定资产盘盈账务处理

根据《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核实暂行办法》规定的要求,固定资产盘盈,根据固定资产盘点表、盘盈情况说明、经济鉴定证明、盘盈价值确定依据(同类资产的市场价格、类似资产的购买合同、发票或竣工决算资料)等进行认定。难以确认价值的,委托中介机构评估确定。所有盘盈固定资产要及时入账,纳入国有资产管理范围。

(三)固定资产盘亏、报废等应提供的证明文件及账务处理

1 根据《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核实暂行办法》规定要求。盘亏的固定资产扣除责任人赔偿后的差额部分,可以根据固定资产盘点表、盘亏情况说明、盘亏的价值确定依据、社会中介机构的经济证明、赔偿责任认定说明和内部核批文件等认定损失。

2 根据《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核实暂行办法》规定要求。报废、毁损的固定资产扣除残值、保险赔偿和责任人赔偿后的差额部分,可以根据国家有关技术鉴定部门或具有技术鉴定资格的中介机构出具的技术鉴定证明、毁损报废说明、赔偿责任人认定说明和内部核批文件等认定损失。

3 根据《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核实暂行办法》规定要求。因不可抗力(自然灾害、意外事故)造成的固定资产毁损、报废的。应当有相关部门出具的鉴定报告。包括:事故处理报告、车辆损失证明、房屋拆迁证明、受灾证明等。

4 根据《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核实暂行办法》规定要求,被盗的固定资产扣除保险理赔及责任人赔偿的部分,可以根据公安机关的结案证明、责任认定及赔偿情况说明(涉及保险索赔的应有保险公司理赔情况说明)认定损失。

以上四种盘亏的固定资产,要及时进行账务处理。纳入国有资产管理范围,确保国有资产账实相符。

三、巩固和完善固定资产清查工作成果。使之制度化

(一)建立定期盘点和监管制度系统

1 资产彻底清查后,可以根据资产管理的原始资料及数据。建立固定资产动态管理信息系统基础信息;实现固定资产卡片、三级使用部门账、二级总务、设备资产管理部门账户、一级财务管理部门账户统一按权限系统管理;建立每年定期盘点制度,及时掌握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到期报废等准确情况。

2 定期盘点制度化。各个部门每年必须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一次全面清查核对,对资产的盘盈、盘亏情况要找出原因。分清责任。按现行规定及时处理,做到账、卡、务相符。

(二)建立固定资产使用部门绩效评价体系

在资产清查基础上,建立卫生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安全、完整、使用效率的评价方法。以更加科学合理地考核各个部门的资产使用效率,同时可以提高部门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固定资产清查工作报告范文8

国家统计局拟于11月中下旬对省三个区市的投资、房地产及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进行核查,此次核查国家统计局统一组织实施,核查项目内容多,要求严,各街道和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充分做好迎检准备。具体要求如下:

一、核查内容及方式

(一)核查范围

投资项目核查对象为正在建设的计划总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房地产和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核查前三季度数据。

(二)核查内容

1、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基本情况是否属实。抽中的项目是否存在,基层表编码、单位名称和项目名称、法人单位码是否准确,项目概况指标、开工时间填写是否正确,项目计划总投资是否私自调整,报表是否规范等。

2、抽中项目提供的与项目建设相关的材料,以及发票、收据等凭证是否相符,与施工现场进度是否相符,与其他项目是否有重报,与房地产项目是否有重报,与历年上报数据是否衔接等。

3、抽中项目报出的数据与国家统计局收到的数据是否一致。

(三)核查需准备的相关材料

1、被核查地区统计局留存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基层定期报表(投资项目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H201表)”,房地产开发企业X201-1、X204-1、X204-2、X204-3表,保障性安居工程Z201表)。

2、核查项目单位需准备的相关材料:

(1)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报表底表;(2)项目单位营业执照;(3)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文件及文号;(4)开工许可证;(5)项目土地使用面积和土地使用权合同;(6)开始建设以来发生的土地购置费用及缴费发票,包括土地出让合同、土地费用付款凭证等;(7)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8)项目施工单位名称全称、工程承建合同;(9)自项目开始建设以来支付施工单位工程款合计数、相关支付凭证(含建筑业营业税发票);(10)自项目开始建设以来购置的设备名称、设备生产厂家及购置发票;(11)其他费用支付凭证。

3、房地产及保障房项目需准备的相关材料

(1)企业营业执照;(2)组织机构代码证;(3)资质证书;(4)规划许可证;(5)施工许可证;(6)土地出让合同;(7)土地所有权证;(8)预售许可证;(9)销售合同;(10)竣工验收备案表;(11)统计台账;(12)开发成本明细账。

(四)核查方式

核查工作以上门实地核查为主。对所抽中的投资项目、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和房地产开发企业均要上门实地核查,核查相关资料并查看施工现场。相关材料不齐的单位限期到指定地点进行资料核查,必须察看现场施工进度。

二、核查工作步骤

(一)核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核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国家统计局投资司)随机从投资项目库、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库和房地产开发企业库中抽取核查县项目名单和房地产企业名单,分县打印固定资产投资(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单位基本情况核查表和固定资产投资(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投资完成额核查表、房地产开发企业基本情况核查表和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完成额核查表并封存。

(二)核查组到达核查省份后,通知第一个抽中县,同时按一天的工作量告知部分核查项目(企业)名单,以保证第二天到达后立即进行上门实地核查,第二天告知第三天拟核查的单位。第一个县核查工作结束后,再通知第二个县,以此类推。

核查组到达抽中县后,封存该县所有投资项目、房地产开发企业和2013年前三季度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的纸质统计报表,以备核查。

(三)按下列步骤对所有抽中项目上门实地核查

1、查看投资项目、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和房地产开发企业单位营业执照、建设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文件、规划许可手续、施工许可证或开工报告、环保批复文件、国有土地使用权证(或合同)等相关证照,核实项目单位基本信息,填写项目单位基本情况和房地产开发企业基本情况核查表。

2、查看投资项目、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和房地产企业留存的纸介质(或电子介质)报表,在投资完成额核查表的“项目单位底表数”栏摘抄填写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指标。

3、查看投资项目、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和房地产企业相关资料和现场,认定项目和房地产企业实际数据,填写在投资核查表的“核查数”栏,认定方法主要是查看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原始台账、施工合同、工程结算单、项目施工现场,对形象进度进行核对,认定建安工程投资;查看设备购买发票、设备安装进度、设备到位情况,认定设备工器具投资;查看其他费用原始凭证,特别是土地付款凭证,认定其他费用和土地购置费。通过查看相关资料及支付凭证来验证固定资产投资额。

4、核查组复印相关证据。核查组复印必要的相关证据,须经被核查单位盖章(或签字)认可。

(四)对因统计、财务等人员不在或其他原因无法实现上门现场核查相关资料的,应要求项目单位相关人员携带相关材料(详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核查技术方案)到指定地点集中核查有关资料。核查步骤同上。

(五)一个县投资项目、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和房地产企业核查完成后,开启封存的统计报表,查看抽中的项目统计报表是否规范,有无责任人签字和法人盖章,有无不正当涂改等,并填写项目和房地产开发企业基本情况核查表。

三、迎检要求

1、各街道、有关单位要指定专人负责迎检工作,对辖区范围内的所有项目进行摸底,清楚的了解每个项目情况,能够解答与项目相关的询问(包括项目建设地址、建设内容、计划总投资、建设进度、相关文件手续情况、建成后规模等,具体要求参照亿元以上新开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相关指标)。每个项目要联系到负责项目的相关人员及项目单位联系人,核查时间能够到现场清楚的解说投资项目情况。如果抽中,核查组只允许由项目单位负责人负责答复。

2、熟悉核查内容(详见“(二)核查内容”),准备相关资料(详见“(三)核查需准备的相关材料”)。着手搜集相关资料,按项目留存相关材料的复印件,相关材料为此次核查必查内容。

3、未填报9、10月份投资项目基层统计报表(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H201表))的街道及有关单位于11月6日前到区统计局516室领取H201表,补填9、10月份投资项目基层表,每个项目一式三份,项目单位、所在街道和区统计局各留一份。

4、补填H201表的规范性要求:(1)H201表数据要与区统计局上报的电子版程序数据一致。(2)各个项目报表不能由同一笔迹填写,报表内容要规范清晰。(3)报表需项目单位盖章,项目负责人、项目统计负责人和项目填表人签字。

固定资产清查工作报告范文9

根据《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5号)、《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报告制度》等有关规定,现对我单位本年度资产占有、使用、变动以及管理情况等分析报告如下:

一、单位基本情况

我单位为财政补助事业单位,财务隶属为二级单位,资产管理负责人1人,执行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核定编制人数25人,实有财政补助人员43人,其他人员6人,预算收支情况平衡。

二、资产情况分析

资产总量:1199080元;

分布、构成:1、房屋474496元,2、通用设备395534元,3、专用设备13500元,4、图书资料10000元,5、家具用具305550元

变动情况:2016年新增固定资产287790元。

三、资产管理工作的成效及经验

(一)提高了国有资产管理意识。通过这次清查,认真学习了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对国有资产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有了新的认识,增强了对国资管理工作的重视。

(二)进一步夯实了国资管理工作的基础。根据这次资产清查工作方案的具体要求,一方面通过清查建立健全了固定资产台账,进一步完善了实物资产总账、实物资产明细账、保管使用登记册,真正建立了实物资产“户口本”管理制度,为每项实物资产建立了实物资产卡片信息,包括资产名称、数量,购置时间、类别、原值、使用状态、保管人等最原始的信息内容

四、资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

(二)账务处理不规范、不及时。

(三)资产处置欠规范。

五、加强资产管理工作的建议

(一)认真做好资产清查的后续工作,巩固资产清查工作成果。

固定资产清查工作报告范文10

论文摘要: 本文分析了我国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建立健全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体制,提高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水平,提高固定资产利用效率的几点建议。

医院固定资产具有价值高、移动多、损耗大、更新快以及品种繁杂和科室共用等特点,这就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管理不当造成的医院固定资产多头购置、设备利用效率不高、核算不清、账实不符等问题在很多医院都层出不穷,屡见不鲜。

因此,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明确各级管理者责任权利关系,促进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规范化,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增强医院发展活力,已成为医院管理者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建立健全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机制。

1 固定资产管理机制不健全的主要表现

(1)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职责、权限不明确,内部控制缺失。整个医院缺乏统一的固定资产管理机构,使固定资产管理职能分散,权责分界不清,容易出现管理上的盲区,造成固定资产购进、领用、保管等环节出现脱节问题。

(2)缺乏严谨的固定资产核算机制。按照现行《医院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采用历史成本法计价,不计提折旧,固定资产在使用期间不减值。医院资产负债表上固定资产项目的金额只反映原值,未能反映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的实际消耗,造成账面价值和实际价值的严重背离,无法体现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和新旧程度,不利于了解固定资产的真实状况。尤其是医疗设备大多数为高科技设备,更新淘汰周期快,医院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与资产的减值准备,造成固定资产价值严重失真。

(3)清查、盘点制度不严密。医院不按规定进行定期清查、盘点,前清后乱,边清边乱的现象比较普遍,有些单位在盘点后延期生成盘点表甚至连盘点表也没有生成。

(4)固定资产报废环节不严格。在医院的实际工作中,经常发生不该报废的固定资产报废、报废的固定资产却没有及时进行账务处理的情况,这就会造成资产账面数不实。同时,有些固定资产由于资产使用部门无专人保管财产,使财产流失或视为废物丢弃,造成固定资产亏损。

(5)管理方法落后。现在很多医院虽已经实施信息化管理,但只是简单的静态管理,大量的数据仅靠手工录入,远远不能满足高层次动态管理的要求。

2关于建立健全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机制的几点建议

(1)健全管理机构,明确管理职能。《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规定:各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明确管理工作。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应实行“统一领导、综合监督、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管理原则,资产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制定资产管理制度、审定资产采购计划、组织和领导清产核资,审核大宗资产报废时向上级部门呈送的报批手续等。归口管理部门负责资产的采购、领用、调剂、维修、报废、清理的核算与管理。财务部门负责固定资产总账的管理,筹集采购资金、监督控制资金的使用情况,对固定资产利用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参与固定资产清理工作。设备部门负责设备的购置审批、验收、调剂、维护、修理工作,做好闲置资产的检测、维护工作,办理报废鉴定,做好大型设备购置的可行性分析报告的审核工作,总务部门负责房屋、建筑物的建设、管理维修、保养和报废工作等。

(2)完善固定资产核算制度。实行固定资产三账一卡管理。医院财务部门要设置固定资产总账和二级明细账,分类反映单位固定资产总价的增减变动和结存情况。总务科和设备科设置三级明细分类账,按照固定资产类别分设账页,按照保管、使用单位设置专栏,每月对各项固定资产的增减日期序时登记,反映各类固定资产的实际增减变动及其结存情况。固定资产卡片一式三联,第一联交医院财务科;第二联交设备科和总务科作为明细账;第三联随物交使用部门保管。固定资产的卡片要做到物在卡存、物转卡移、物毁卡销。按照收入与费用相配比的基本原则,对医院高新医疗仪器设备,可采用加速折旧法,以保证医院储备足够的设备更新资金。

(3)严格资产清查和盘点制度。医院应定期清产和盘点。清查时,除了点清固定资产数量外,还要检查固定资产的使用和维护情况。清查完毕后,认真填写实盘数,对于盘盈、盘亏及出现异常的固定资产,要在备注栏里注明并及时处理。对于盘盈的要及时入账;对于盘亏的,写出书面报告,分清责任原因,做好先报批后处置的程序,待集体讨论决定并报上级领导和相关国有资产部门履行审批手续后方可做调账处理。

(4)加强固定资产报废环节的管理。固定资产已经达到或超过规定使用年限且无法修复,主要结构陈旧、性能落后、严重影响安全的,由使用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经技术管理部门鉴定、提出处置意见,填写《固定资产报废申请表》,并经医院领导批准后报主管部门和当地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进行审批。财务部门建立相应报废备查账,在资产处置、变价收入收到后核销,调整账卡,保证账账、账物、账卡三相符。并经常同管理部门核对备查账上的报废资产,以保证医院资产的真实性。

(5)加大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力度。应将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并入医院综合管理网络系统,通过网络系统把各科室、职能部门、财务部门与资产管理部门连接起来,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使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能掌握固定资产增减变动、库存情况的第一手资料,合理组织资产购置和调配闲置的资产,而且也有利于使用部门核对和管理本科室的资产,同时网络信息系统还可以随时提供查询、统计、分析等功能,为全成本核算和绩效考核提供详实、可靠的基础数据,实现固定资产动态管理,能够为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发展规划提供有效的依据。

3结论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可以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减少资金的浪费,节约病人的费用。建立健全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机制,是真正实现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科学化的基础。有了合理的健全的固定资产管理机制,才能保证与维护医院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并保证资产的保值增值,使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提高,促进医院健康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费有勇,姜林.新时期如何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J].中国现代医生,2009(28).

[2]王莉.浅谈医院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J].商业经济,2009(10).

固定资产清查工作报告范文11

一、资产类审计

(一)货币资金

破产企业的现金已移交给管理人,银行存款一般也已全部转入管理^新开设的账户。注册会计师应核对账面现金余额与管理人接收的现金金额是否相符,银行存款账面余额与转至管理人账户的银行存款金额是否相符。对于不相符的情况应查明原因,如属于单据未及时入账,应搜集未入账的单据并予以补入账;如属于其他原因造成的账款不符,应按相应规定进行处理。在对货币资金项目进行审计时,还应特别注意是否存在账外小金库,如以法定代表人、会计或是经办人的名义开立的存单、存折、银行卡等。如存在,应通过询问、调查、核对等方法,对上述记录的每一笔存取金额进行辨认,将其中属于破产企业的收支款项补记入账。

(二)预付、应收款项

注册会计师应对每一笔预付、应收款项发生的内容、余额、账龄等进行逐一审计确认。对于账龄在两年以上,并且已过诉讼时效的应收款项,应结合管理人清收货款的情况,对其中确已无法收回的,可由管理人出具说明后予以冲销;对于账龄在两年以内的应收款项,可采用检查、函证或是替代程序,并结合管理人清收货款的情况予以确认。在对预付、应收款项进行审计时,应特别关注在法院受理对该企业的破产申请前一年内,是否存在放弃债权的行为,并将已查实的上述行为以书面形式向管理人汇报。

(三)存货、固定资产

由于破产企业一般都要进行审计与评估,有时还涉及到资产拍卖,为了避免相同程序的重复执行,注册会计师可与资产评估师、拍卖师及管理人一起对存货、固定资产执行盘点程序。对于存货,注册会计师可先将财务的数量金额账与仓库的数量账进行核对,对不相符的查明原因并进行调整后,再对存货进行全面盘点,将盘点结果与经调整后的财务账进行核对。由于企业已进入破产程序,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已经停止,故对于盘点结果一般不需要进行调节。对于盘点数小于账面数的,可能存在的原因有:正常损耗;因保管不善所造成短缺、毁损、被盗等;有部分存货寄存在外单位等。对于盘点数大于账面数的,应注意是否有外单位寄存在破产企业的存货以及是否有账面已作销售处理但客户单位尚未提货的情况,注册会计师应对盘盈盘亏情况查明原囪后进行会计处理。对于固定资产,注册会计师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以账对物或是以物对账的方法,与资产评估师、拍卖师及管理人共同对所有的固定资产进行逐一盘点,并对盘盈盘亏情况查明原因后调整入账。由于破产企业的资产一般要处置变现,必须要进行评估,而对破产企业的评估一般选用清算价值类型,固定资产账面折旧计提额大小对其评估值基本没有影响。因此从审计的目的考虑,注册会计师不必对破产企业固定资产折旧计提的准确与否予以过多的关注,但必须在审计报告中说明该事项。在对存货、固定资产项目进行审计时,应特别关注在法院受理对该企业的破产申请前一年内,是否存在无偿转让财产的行为,并将已查实的上述行为以书面形式向管理人汇报。

二、负债类审计

(一)职工债权

职工债权包括:破产企业所欠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欠缴的社会保险费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该项债权所涉及的会计科目一般有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其他应付款等,注册会计师应根据管理人经过调查并公示无异议的职工债权金额确定。其中,“应付工资”科目的余额根据破产企业所欠职工的工资确定,“应付福利费”科目的余额根据所欠职工的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确定,破产企业欠缴的社会保险费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则列作“其他应付款”的相关于目,需特别说明的是,上述欠缴的社会保险费用应划分为两块:一是应当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二是除第一项以外的社会保险费用。划分的原因是因为这两项费用的受偿顷序不同,第一项费用为第一顺序,第二项费用为第二顺序。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将这两项费用分别列作“其他应付款”的两个不同子目。

(二)应交税费、其他应付款

注册会计师首先应按照正常审计的程序,采用分析性复核、重新测算、检查凭证、核对纳税申报表等程序对这两个科目进行审计。待税务部门向管理人申报债权时,注册会计师应将审计后的数据与其核对,如有差异,应查明原因,待双方调整一致后最终确定这两个科目的审定数。

(三)长短期借款、应付及预收款项

固定资产清查工作报告范文12

一、明确资产管理职责,建立相应资产管理机构,加强完善资产基础工作。

资产管理实行产权登记。工会资产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体制,由省、市级工会负责同级及下级工会产权登记,下级工会每年初报财务预决算后,上级工会根据资产变动情况,相应核发登记本(正副本),各基层工会确定专人管理,基层单位工会资产管理人员,同时接受本单位经费审查委员会和上级工会的监督与检查。上级工会进行微机数据库管理,做到对各基层单位资产底数清,情况明。基层工会资产报废核销时,上报上级工会进行核销,基层工会财务和资产管理人员根据本级经费审查和会和上级工会资产管理部门开具的核销单进行账务处理。基层工会对10万元以上的对外投资及基建、大修等实行申报备查制度,进行充分的论证和可行性研究,评估风险及收益。基层工会由专人负责登记的资产管理明细账要定期与财务账核对,经经费审查委员会审查后签字盖章,作为财务档案归档。

二、基层工会要建立规章制度,规范管理,既实行责、权、利相统一,又实行人、事、财的三权制约管理,密切合作。

1.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应同时是一个健全有效的牵制制度和稽核制度。

牵制和稽核制度是内控制度的一种,是指凡涉及财务和资产的收付,结算及登记的任何一项工作,规定由两人或两人以上分工掌管,起相互制约作用的一种工作制度。通常是利用企业事业内部组织分工和合理的办事程序,及会计凭证的编制、审核、传递登记等手续设置。合理的职责分工,应在业务的授权,业务的执行、业务的会计记录,以及资产保管等方面,都有明确的分工,不得由一人同时负责两项工作,这种合理的分工所形成的相互牵制机制,有利于避免或减少业务中发生犯错误或舞弊的可能性。如实行钱、财分管原则,对于现金、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应由专职的出纳人员负责保管,将其会计记录工作交由其他会计人员负责。固定资产管理和使用必须贯彻“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层层负责、管用结合、合理调配、爱护使用,物尽其用”的原则。大型固定资产购置计划要经过经费审查委员会审查通过,工会主席审批,由工会经办人员、经费审查委员会成员、内审人员共同把关,购置的固定资产经过验收合格后,填写“购入物品验收单”一式三联。一联由购入部门存查,二联由财产保管员凭以登账、记卡,三联连同“发票”报送财务部门作为记账的依据。报销发票要经三人以上签字。固定资产要建立定期清查盘点核对制度,年终前应当进行一次全面清查盘点,并据以编报月报表和财务决算。做到账账相符,账物相符,账、物、卡相符。其它资产管理也如此,充分体现工会各项工作集管人、管事、管资产于一体。

2.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应建立相应完善的资产管理程序及分析、审批制度。

财务分析是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资产管理的需要,定期编制财务分析报告。通过财务分析,事前做出判断,进行决策,事后总结经验,找出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办法。提高宏观管理水平,挖掘潜力,堵塞漏洞,增收节支,提高经济效益。检查预算执行情况,作好财务决算编制工作。

工会审查委员会定期审核分析各项支出是不否按计划按制度合理安排支出,是否有扩大开支范围或提高开支标准,以及弄虚作假等行为,同时审核原始凭证是否合理、合法经济业务内容是否完备,会计凭证的科目运用是否正确;检查现金和支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固定资产、库存材料、对外投资、暂付款进行检查是否做到账物相符,账账相符,计量准确,用途反映真实;审查收费是否合理等,定期(每年至少一次)对下属会计单位的会计凭证、账簿、会计报表等资料进行检查。对有关的经济业务合理性和合法性,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以及财务会计制度和财经纪律的执行遵守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审查各种会计凭证账簿报表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账表一致、内容完整、项目齐全;审查万元以上设备的购置是否事前有评估报告,事后有验收报告,经常检查设备的利用率、完好率,是否达到规定要求,做到物尽其用,设备跟踪问效系统是否正常进行,发挥作用;审查年初预算和年终决算是否科学合理真实可行,各项指标数字是否完整。经常对预执行情况和专项资金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发现问题要及时报告和处理,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如有些单位工会财务在一些事业收入和会费收入中,先由工会经办人员开具一式三联的收入审核登记表,由交款单位和工会经办人员、财务人员签字盖章后,一份由工会经办人员留存,一份交给经审会主任留存,一份由财务入账,每季度定期由经审会、工会经办人员、工会财务三方共同核实,做到了收入全部入账准确完整,防止舞弊现象发生,形成了人、财、事三权监督制约机制。

工会财务根据经费审查委员会讨论通过的年初预算,把一部分经费指标分配给相关部门,各部门根据实际需要提出经费使用计划。

3.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应建立完善的货币资金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材料物资、对外投资、应收(付款)、年度审查、财务档案等管理制度。

要建立严格的资产管理责任制,明确负责管理的部门,具体承办责任人。同时明晰产权,凡是工会经费购置及政府(其它单位)拨付、捐赠给工会使用的均列入工会资产。工会组织合并的,其财产归合并后的工会所有;工会组织分立的,其财产按照比例合理分配;工会组织依法撤销的,其财产应当清算,剩余的财产移交上一级工会。企业破产时,应当清偿欠缴的工会经费。

三、管人、管事、管资产的资产管理制度应是财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寓管理于事前、事中、事后监督于一体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