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小说写作

小说写作

时间:2022-11-09 03:42:10

小说写作

小说写作范文1

看着我手中的书,心想:要是我也能写一本小说就好了,不过,斜小说最重要的是坚持,我经常半途而废,写了小说也没什么用吧。想着,不禁叹了口气,“唉!”“想什么呢?”雨儿凑到我跟前问。“雨儿,我想写小说了,我看过的小说很多,我想写属于自已的小说,但我又怕我半途而废。”我把我心里所想的都说出来。“原来是这个啊!你想写小说的话我看好你哦!”雨儿为我加油鼓劲。我点点头。

回到家,打开手机,继续阅读未看完的书。看着看着,我想写小说的的决定越来越强了。再看看群里,分享小说的,讨论下一章小说怎么写的,我也很想加入,可我根本没写小说。记得班长说过,书旗小说里可以写小说的,看到下载的人很多,我决定了,以后就在那里写了,即使很忙,每天也要写一章。我想写小说的心情越来越强。看着下载,25%很慢,仿佛过了一个世纪才下载完。我点开书旗小说,用我的qq登陆,找了许久才找到写小说的在哪里。

内容我都想好了,只是没有写。我开始码子,我打字速度不快,过了一个小时左右我才打完,点的时候我特别紧张“会不会不通过?”我犹豫了一会儿才点。审核还需要时间的,我不知道审核的时间是多久,上网查了查,有说一天的,三天的。我都不知道该相信哪个才好。

趁还没有审核,我就去写作业了,写作业时,心不在焉,心里都想着小说。发呆了好久才回过神来。用了两个小时才完成作业。我迫不及待地点开书旗小说,看看我的小说通过没有。结果让我很兴奋,“通过了,通过了。”我欢呼起来。不过下一秒我就郁闷了,书的封面,简介还有男主角还没有想好,我绞尽脑汁,半天才想出那么一点。

希望大家多支持我写的小说《霸道公主的爱情》在书旗小说里看哦!写作之路会很艰辛,但我会努力的,争取让读者们满意。

小说写作范文2

自从看了这么多篇让我回味无穷的校园小说,我便改变了我的梦想。

来来去去十几本书,十几位作家:杨红樱、阳光姐姐、淘气姐姐……让我羡慕不已。所以,我当企业家的梦想转换成了当作家。

我觉得当作家很不错,可以出书,可以开签名会……还有很多人羡慕。所以我便从现在开始好好学语文,尤其是写作。争取以后当一位作家!

六年级:汪子昭

小说写作范文3

关键词:提高;小学生 ;习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5-0076-01

1.能说——打好语言基础

新课标在课程目标与内容中提出:"学生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小学生虽然思想还不成熟,但也有强烈的表达欲望。我在教学中注意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好争强好胜,就积极鼓励他们踊跃发言。同时引导用词、造句,让学生说的合理、可信,既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又锻炼了他们的能力。

1.1敢想敢说——说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小学生由于认知的能力比较差,区别事物的标准比较低,常常是词不达意,表述不准。如在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时,对父母的介绍往往是感官印象,父亲爱打麻将,爱喝酒;母亲爱打扮,爱吵架等一些不良习惯也会被讲述出来。而父母的一些优点,对自己的关爱没有被发现,远离了教学的初衷。但毕竟是童言无忌,这些就是他们的真情实感,说的是真话、实话、心里话。对于这些应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不可强调批评或是取笑,而是要给予适当的鼓励,切不可伤了学生的心。在学生对所学内容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时,要积极为他们营造一种运用语言的环境,提供一定的言语形式,达到熟练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因此要培养学生有表达的信心,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1.2能说会说——说出自己的点点精彩。有的学生常常出现对学习内容心中明白、嘴上却说不清的现象。需要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的语言能力,将学习的内容通过思维转化成口头的语言表达。有的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在看图说话时,经常是看到什么就说什么,联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如看图《我们一起来洗澡》时,学生说大象很可爱,大象愿意和人相处,大象在耍脾气,说的是一点条理也没有。因此我在教学看图说话时,先给他们提出几个问题,如:把四幅图连起来,按照先后顺序看。图上都有什么?他们在做什么?一幅图一幅图的看,说清楚一幅图,再说另一幅图,最后把四幅图连起来说。 引导他们把话说清楚、完整、连贯,只有通过这样的反复训练,学生才能把话说的清楚明白有条理。

2.会写——积累文字功底

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不过是"用笔在纸上说自己的话"学生在充分完成说话训练后,形成了一定的情感思维,需要用另一种形式表达出来,那就是文字表述。学生对自己亲身经历的,亲眼所见的事物和事件,经过思维判断以后,从自己的视角形成独特的观点,再通过语言的提炼加工成文字,把事情和事件按照习作要求记述。

2.1想写能写——写出自己的习作兴趣。低年级小学生对于写作既陌生又为难,觉得无事可写,无感可发。这时应当从学生的兴趣培养入手,通过总结说话训练,鼓励学生动笔记述,要求不要太高,首先提出简单的具体要求,意思表述明白,事件讲述清楚即可。学生在初试笔后,多进行鼓励,逐步完善。学生感觉不难了,兴趣有了,自然就想写了。在写作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是写作的基础。在进行细致观察,语言表述之后,通过整理用文字表达出来,完成写作要求。

2.2善写会写——写出自己的心灵感怀。新课程标准也在课程目标与内容中提到:"要培养学生写话与习作的能力,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把印象深,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表达完整同时积累习作素材。"我在教学《小猫怎么了》时,先是出示教材中的图片,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片上的小动物,展开丰富的想象。按照事先设计的问题,启发学生互相交流想象。把自己观察到的、想象到的先说明白,然后再写清楚。通过训练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然后写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

小说写作范文4

摘要:在九十年代兴起的众多女性小说中,最吸引人注目和遭受非议最多的就是躯体写作,这一被认为是“革命性”最强、最能代表女性主义特点的写作方式的躯体写作,彰显女性主义意识在中国的觉醒。本文通过对具有私语化倾向女性小说《一个人的战争》《私人生活》《与往事干杯》作品的分析,结合林白、陈染小说作家的思想主张,借用埃莱娜•西苏、波伏娃的女权主义理论分析当代女性作家利用极端的个人经验或是私人经验以个体的隐私,欲望,意识为视角,借用躯体写作来抒发女性解放自身,审视自身的过程其以及对当下文坛的影响,和引起社会开始反思女性地位和女性自我解放,女我追求问题的反思,并努力构建立两性和谐的地位的追求。

关键词:女性小说;私语化言说方式;女性主义;躯体写作

90年代女性小说已经成为当代文学不可忽视的一个部分,而其中的“躯体写作”引起了当下文学界的一些争论,褒贬各异。我们不得不面对躯体写作,去探寻它的意义。

一、并于“躯体写作”概念的界定

如果我们关注女性写作的发展,就会发现女性写作的发展是一个由“公共空间”到“私人空间”过程。90年代的女性小说是把“私人空间”的写作推向高潮的一个重要助手。换一种说法:私语化倾向的小说表现的是一种极端的个人经验,与国家、世界意识,社会经验无关,更对宏伟的主题、人物以及公共化事件不感兴趣。其文本主要是以个体的隐私,欲望,意识为视角,通常表现为自身的个体成长经验,爱恨情仇,带有强烈的主观性、直觉性。是以个人内心心理需要和强烈的倾诉欲望为特点。[1]在这样一个“私人空间”,女性开始审视自己,从自己身体出发,不再是以男权视野中审美价值观来审视身体,而是以女性特有的视角,以身体去感应世界,“忠实自己的身体”,不仅如此,还包括女性的生理,心理和文化信息,以特有的身体感受去抒写女性文化。埃莱娜•西苏说“几乎一切关于女性的东西还有待于于妇女来写:关于她们的性特征,即它无穷的和变动着的错综复杂行,关于她们的,她们身体中某一微小而又巨大区域的突然骚动。不是关于命运,而是关于某种内驱力的其余,关于旅行,跨越,跋涉关于突然地和逐渐的觉醒,关于对一个曾经是畏怯的继而将是率直的坦白的领域发现”。[2]所以就有了女性作家以身体――躯体写作。

对此,许多女性作家纷纷发表自己的躯体写作宣言:“只有在自己的写作中才能找回自己的感官。在写作之前我并不知道自己的里的乳汁怎样与汽油味短兵相接,怎样落荒而逃,纷纷缩回到我的内脏深处,并在那里变成汗再悬挂在额头上。在写作中最大的快乐就是重新发现自己的感官,通过感官发现语词……”③

不可否认的是,女性作家对女性经验与女性心理的呈现,是男性作家所无可替代的。同样是写性,在晚生代作家那里,爱情和性是一种富有男权意味的对女性的征服与自我的满足,它在终极上尚没有逃离传统的对性的理解;但在躯体写作的文本中则完成了对传统爱情观念和性观念的颠覆,在写作中发挥着女性的心理优势,进行着躯体写作。这是长期以来受到漠视的一个话题,躯体写作理念的出现意味着这一局面的结束,长期饱受压抑的女性写作有了一次辉煌的日出,女性作家们凭借自己的勇敢和无畏完成了一次女性化写作的革命。

二、躯体写作在女性写作中的言说方式

既然谁都无法忽视90年代的女性躯体化写作作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出现在中国文坛中的地位,那么我们也不得不提起为构筑成女性私语化写作的作家群。其中以林白和陈染两位作家的做平最具有代表性。林白的作品正如林白所说“我的写作是从一个女性个体生命感官、心灵出发,写个人对于世界的感受,寻找与世界的对话。”⑤所以我们也看到在林白作品《一个人的战争》多米的个体经验是贯穿整个小说。当然这在陈染的小说中也是明显的特点,陈染作品中更多的是带有的强烈的性别意识,对菲勒斯中心主义情结有着强烈的抵抗。躯体写作在她们的作品中随处可见,我们只要把它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自恋情结――照镜子

镜子,象征一种标准、一种目光――这当然是充满男权意味的标准与目光,同时隐喻女人通过肉体来达到成功,这又讽喻了当下的社会现实。至此欣赏者与被欣赏者通过镜子完成了一种转换。[3]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中》开篇就有多米的内心独白“喜欢镜子,喜欢看隐秘的地方。亚热带,漫长的夏天,在单独洗澡间冲凉,长久的看自己,并且抚摸”。大胆的认识自己的身体,甚至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早”。又有陈染在《与万事干杯》肖蒙手持书本对着镜子对自己的身体进行体认给人印象深刻。“那皮肤白皙细嫩得可以挤出奶液,眼睛黑黑大大,黑得忧郁,大得空茫。她的脖颈细瘦得一到刮大风天气就令人担心,但是,忧伤的性情压抑不住一个风华正茂少女胸前那两朵美丽的花朵如期开放,无论世间阴郁迷蒙还是风和日丽,无论仇比海深还是悲比天大,它们无所束缚。”女性的躯体通常会被女人深埋心底,永远与阳光、空气隔绝,直到渐渐淡忘、褪去。这些东西被女人所独占,她们羞于与他人分享,却也因为没有且无法获得心理共鸣而稍稍有些失落。而作家如同晾晒普通衣物一样把它们抽出来,进行了大胆直接地隐私揭露,使失落的女性有了一个从文中“我”到现实我寻找共鸣的心理平台。“我”就像一面镜子,照到每个女人内心隐秘的那片关于自己少女情怀的角落,哪怕只有一丁点,也是足以唤起女人的感动和惊喜。直视自己的躯体,并把它大胆的叙述出来,通过对美貌诱人的自我欣赏,唤醒了久被压抑的自信。但近乎自恋的欣赏却无法掩盖女人自卑的内心,标志着女性性别意识的觉醒。

(二)同性恋倾向

其实无论在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等作品,还是陈染的作品中,女性之间那若有若无的同性之间的爱恋都有大肆的描写,这里在陈染的《私人生活》里面少女倪拗拗,因为家庭原因从小就是个极端忧伤,忧郁而内心情感又是极其丰富的少女。正因为倪拗拗的这种性格,所以她特别需要精神上的慰藉和沟通。因此小说一开始她就对寡妇乔有种强烈的依恋,从她“故意”剪坏父亲裤子起,就有寡妇乔理解她的心情并安慰说“定是那只剪刀拚命拉住你的手,它自己剪的,是吧。”给倪拗拗精神上的理解和安慰。如果说“T”先生是倪拗拗的生理欲望,那么寡妇乔便是倪拗拗的精神欲望,而女性本来从生理上来说都更专注于精神欲望。在文中就有一句“只要她在我身边,即使她不说话,所有的安全、柔软与温馨的感觉,都会向我围拢过来,那感觉是一种无形的光线,覆益或者辐射在我的皮肤上。而且,这种光线的力量可以穿越我们俩之间的障碍物,不像遥控器那样会被中间的什物所阻隔。”这样的同性恋倾向的描写,反叛了传统的异性恋,以一种女性之间特有的细腻感情和敏感的感官欲望来倾诉边缘化个体的感性体验,颠覆了大众的社会群体关注的意识。表达出女性在“私人空间”里将自己“躯体”的任何细小变化倾诉出来,用“躯体”来感受世界,书写世界。

(三)女望书写――性的觉醒

中国女子被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一直作为性的禁忌对象,到了五四时期终于有了性别的觉醒,于是乎当中国男性作家将性作为笔,去寻找被压抑的人性时,中国女作家则用自我讲述的方式,踏入到性的领域。陈染,林白更是“女望书写”的代表,用她们的笔大胆而直接的呈现。陈染的《与往事干杯》就是叙述了“我”与两父子之间的两个故事,塑造了一个通过体验成长起来的,拥有独立思考世界和人生能力的青年知识女性肖蒙,来构建整个故事情节。在《一个人的战争》中更是大胆地直呈少女多米的第一经历“她感到某种异物充塞在自己身体里,这是一种类似于木质一样的异物,又硬又涩,她毫无理由的停留在她的身体里。一阵剧痛滞留在多米的体内,只要男人一动,这痛就会增加,就像有火在身体里面烧烤着,火辣辣地痛,疼痛就像一种厚厚的粗布,把其他细腻的知觉统统遮盖住了。”林白对于女性的性描写不仅打破了性禁忌,以一种反叛的姿态拒绝历史对女性真实生命的异化与掩埋,同时也表达了自觉地建立女性诗学的愿望。“我一直想让性拥有一种语言上的雅。它经由真实到达我的笔端,变得美丽动,生出繁花与枝条,这也许与它的本来面目相去甚远,但却使我在创中产生一种诗性的。”[4]林白对所做的审美观照通过文学的描绘获得了诗意的表达。

三、“躯体写作”理论与中国女性写作

“躯体写作”理论的发起者是法国文学家埃莱娜•西苏,她的理论对于女性主义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和推动意义。西方女性主义的研究起源于西方女权主义运动早在18世纪,女权思想就在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基础上孕育并发展起来,大致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女权主义――女性主义――女人。三个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主题。并相应的爆发了大规模的妇女运动。于是,在这个大背景下,许多人开始思考,何为“女人”。究竟是女性写作的目的和意义何在?

法国女性主义批评家埃莱娜•西苏在《美杜莎的笑声》⑥一文中,是这样给我们解答的,女性写作应该反抗现实遮蔽,以往文学史缺乏女性观点,女性的生命状态没有得到出自女性自我的真实表达。因此,西苏号召女作家:“写吧!写作是属于你的,你是属于你的,你的身体是属于你的,接受它吧。”,进一步说明“妇女必须写妇女”的意义:

当这一“惊世骇俗”的理论传入中国,给中国女性写作的震撼不亚于鸦片战争对清末皇室的打击。中国女性写作是从五四时期开始的,但在那个时期的女性文学是一种“铁女人”的写作,许多作家奉行的是“我首先是一个作家,然后才是一个女人”。⑦可想而知,那个时期的女性文学并没有打上“女性”的标志,只是一些“女性作家”的作品。进入到80年代这种文学已经不能够满足女性作家的写作要求,一些作家甚至在反思是否被要屈于中国文学界对女性文学的双重标准,才能揭示出女性特有的智慧和情感。这是在这一个迷茫的时期里,西方女性主义被引进到中国,掀起了中国女性文学的革命。

当埃莱娜•西苏,伍尔芙,波伏娃等理论被介绍到中国的时候,许多作家不约而同的拒绝和质疑接受这一理论,同时也拒绝在自己的作品打上“女性”两字。但是,随着西方理论广泛和详细的深入之后,和中国女性自有的束缚,众多作家开始接受波伏娃“一个女人的形成,与其说是天生的,还不说是后天形成。”的理论。于是,有了王安忆的《叔叔的故事》解剖了男性父权社会下知识分子的虚伪。有了蒋子丹的《桑烟为谁升起》打破了女性妄图依靠男性力量来拯救自己的幻想。可见在女性作家的思想中,打破父权社会下的男性权威地位已是一种势不可挡的趋势。[5]与此同时也推动了女性文学的进一步的发展,一些女性作家开始自觉地接受西苏的“躯体理论”,并将它应用到自己创作中去探寻和发现女性写作的真正意义。陈染和林白就是这类作家中的典范。她们将运用躯体写作“这一无法攻破的语言”去作为女性反抗男权社会的压抑,突破性禁忌,张扬个性发展的手段。在躯体理论的驱使下,林白和陈染毫不隐晦自己“首先是一个女人,然后再是一个作家”。她们在自己的作品标榜女性文学,大胆的揭示女性独特的生理和心理体验,直接面向社会人类生活隐晦的方面,大胆的用“白色墨汁”书写,追求女性自我为主体的实现。也许西苏的躯体理论在法国的影响不大,但对于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来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中国女性作家结合西苏的躯体理论,创作出一些符合中国女性文学的优秀文本,推动了中国女性主义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也教育了中国女性对自我的重新认识和构建。

四、关于“躯体写作”的反思

躯体写作不仅给中国文坛提供了多元化的发展,带来了文学意义,同时作为女性作家反抗男权社会下的压迫,以发现女性自我独有的生理和心理体验为内涵,追求女性作为主体的地位的确认的一种手段,这无一是成功的,毕竟90年代的躯体写作是成功的,它为我们直白的呈现了当代女性丰富而细腻的心理情感,给女性面向世界提供了一个直接的途径。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社会对两性关系平等的思考,为女性争取自我权利起了一个推动作用。

但是“躯体写作”说到底,还是在男性中心的文化传统中女性如何表述自身,如何突破传统限制,保持女性写作的想象自由。戴锦华认为中国女性写作“在撞击男性文化与写作规范的同时,难免与女性成为文化、话语主体的机遇失之交臂,并在有意无意间放弃了女性经验的丰富庞杂及这些经验自身可能构成的对男权文化的颠覆与冲击。”⑧女性文学一味的去追求一种属于女性自有的写作方式,一方面,它会忽视女以女性自身的心理和生理为体验的感受。否定了一些为生计奔波的女性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许多文本被认为是在“贩卖色情”和“伤风化”,成为一些男性窥视女性心理的一种途径,他们多半是带有猎奇的动机来看待躯体写作的文本。这些被认为“过分”的躯体写作更是缺少理性的思考,躯体写作是女性文学发展的一个分支,但是,当这种分支扩展成全部的时候,那么女性文学所争取的话语权与男性中心的话语权并无区别,只是由一种霸主话语权替代了另一种霸主话语权。我们希望躯体写作能够给女性带来自我意识的觉醒,并发展自我,希望引起社会对两性的关系的的思考,使她妈由对立走向和谐,给文学带来多元化的发展,给社会带来“文明”的进步。(重庆市北部新区大竹林街道办事处党政办公室;重庆;400020)

参考文献

[1] 刘晓娟:《谈新女性小说代表性的话语方式―私语化写作》,《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12月第五卷第六期

[2] 埃莱娜•西苏.美杜莎的笑声[A].张京媛.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3] 张强:《当代女性主义写作的叛逆与歧途》,《百花洲》,2001年第2期

[4] 韩晓晶:《复苏的性别――后新时期女性主义小说探索》,《天津日报》,1999年7月21日

[5] 刘传霞:《论20世纪90年代女性小说的写作群体》,《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12月第18卷第四期

注解

④ 林白、荒林、徐晓斌、谭湘:《90年代女性小说四人谈》,《批评之旅》

⑤ ⑥[法]埃莱娜•西苏《美杜莎的笑声》,原载《新女性主义》(New French Feminisms.New York.Schocken Book,1981),黄晓红译,参见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1月版。

小说写作范文5

小说,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作者通过描写人物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和兴衰荣辱,往往能够折射出时代和社会的世态人情与精神风貌。走进小说的人物世界,能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

本单元我们学习的小说中,有反映晚清社会下层知识分子孔乙己的悲惨人生,有反映抗日战争京东运河畔普通农家一丈青大娘的乡土生活,有反映沙皇统治下奥楚蔑洛夫的善变作风,有反映疯狂淘金热潮下美国西部淘金者面对生存考验的不同抉择。这些名家作品中的人物,栩栩如生,仿佛他们就在我们身边。

读小说,并不仅仅是读懂情节,在把握情节的前提下,你会发现你已被作品中的人物所吸引,会与他们一起或悲或喜;在把握人物性格的同时,你会深入了解刻画人物性格的多种艺术手法,除了一些人物描写方法外,还有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对比手法的运用、细节描写、侧面烘托等手法,都值得我们借鉴与尝试。这样,你在读懂文章的同时,对自己的写作也会有较大的提升。

【技巧揭秘】

一、精巧构思,理清线索

七月天,中伏大晌午,热得像天上下火。何满子被爷爷拴在葡萄架的立柱上,系的是拴贼扣儿。

(选自《蒲柳人家》)

写法解读:这句话在文中前后出现三次,是小说的线索所在。小说中,涉及的人物很多,经历的时间很长,如何在有限的篇幅里展现故事情节,表现人物性格,就需要有一条线巧妙地贯串起来,使读者能理清文章的线索,更容易读懂小说。

技法感悟:以次要人物为线索,由此串起全文的主要情节。文中的何满子正是这样的人物,在整篇小说中,他串起了他的父亲、母亲、爷爷、奶奶、望日莲姑姑及村里的其他人物的故事。在课文节选部分,作者串起了一丈青大娘及何大学问的故事,如一丈青大娘如何宠溺何满子,何大学问如何赶马营生,等等。

二、人物描写,凸显性格

便排出九文大钱……

(选自《孔乙己》)

写法解读:“排”这一传神的动作,活画出孔乙己在短衣帮面前有意炫耀,证明自己有钱,分文不少,显出知识分子的迂腐。到第二次来酒店喝酒时,他被打折了腿,作者用了“摸”字,跟前面的情况形成对比,落魄之状跃然纸上。孔乙己的手的描写,可谓经典,用手“罩”茴香豆,活画出读书人的斯文;打折了腿,走路用手“走”,而不用“爬”,体现了作者对他悲惨遭遇的深深的同情。孔乙己的手如鲁迅笔下祥林嫂的眼睛,成为人物描写的经典,源于作者对人物形象的准确把握。

技法感悟:同样的动作,但在不同的场景下,却是不同的,用词精当,能收到良好的艺术效果,体现出汉字的独特魅力。词的选用,要紧扣人物身份,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

三、多种手法,突出主题

1.侧面描写。

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选自《孔乙己》)

写法解读:这句话属于侧面描写,在孔乙己遭到众人百般戏弄后出现这句话,犹如作者在暗处深深地同情他,孔乙己生活在如此冷漠的环境中,给人当笑料,且是同为不幸者却嘲笑更为不幸者,意味深长。

技法感悟:这告诉我们:在写作时,侧面描写跟正面描写相结合,能使人物形象更丰满,同时还更好地突出主题。

2.细节描写。

叶尔德林,帮我把大衣脱下来……

(选自《变色龙》)

写法解读:一个“脱”字,细致地刻画了奥楚蔑洛夫在听到人群里有人说狗是将军家时的紧张与不安,用脱大衣这一动作来掩饰自己的窘态,并以此争取时间来改变结果,活画出一位装腔作势、趋炎附势的警官形象。

技法感悟:细节描写就是将人物某些方面的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加以放大,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

四、环境描写,渲染气氛

四下里一片静。广场上一个人也没有。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

(选自《变色龙》)

写法解读:开头一段的环境描写点明了当时俄国社会经济萧条的景象。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当时社会的死寂,为人物的出场提供了一个真实的环境。

技法感悟:环境描写可以是自然景物描写,也可以是社会环境描写,起到交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突出文章主题的作用。根据需要,适时穿插环境描写,不仅让文章增色,更让文章富有感染力。

【现场作文】

书生末路,残阳如血

徐红梅

中秋过后,酒店不如中秋那般忙碌。得到掌柜的允许,我休了几天假。时已近黄昏,天早早地便笼上一层灰色,我徒步回家。

我转身出门,此时咸亨酒店,也早早关门大吉了。走在这条街道上,吆喝声,远去了;孩童打闹声,隐去了;还有个卖烧饼的老伯倚在担子边,一个一个地数着铜板,然后拾掇了锅里的几个热气尚存的烧饼,架起担子,慢悠悠地消失在大街的那头……整条街,只有暗红的枫叶被风接二连三地从街的那头吹过来。这是什么声音?循着声音望去,巷口的青石板上,我看到了一团像几只破麻袋缠在一起似的东西,细一看,这不是孔乙己吗?

孔乙己,已经好久没来店里了,酒店里更是死气沉沉的,让人感到压抑。

要不是见他干瘪的肚子还有气无力地起伏着,别人定以为这是一具流浪汉的尸体呢。这条长辫,黑白掺半,和一把喂马的杂草并无异样;身上的夹袄也破了几个大洞,还能清楚地看见那跑出来的棉絮儿被风带走;这腿……唉,不说了罢,就连我都感受到了这钻心之痛,不忍看他……

思绪被孔乙己突然打断,他起身要往哪儿去?只见他用那手支撑着走,虽然很虚弱,但他还是一步步走到了咸亨酒店,只不过,这次是咸亨酒店的后门,不用再理会店中人的。只见他慢慢挪到台阶上,又看了看四周无人,才放心地低下头来寻找些什么,我定睛一看,竟是在寻找店中的垃圾――残羹剩饭,虽是初冬,臭气还是扑鼻而来。这时,我竟见孔乙己惊喜地笑了起来,难道捡到了金子不成?细一看,却只是一颗茴香豆,孔乙己捧着这颗来之不易的茴香豆,欣喜若狂,一不小心,掉在了地上,滚出好远,他慌忙手脚并爬过去,不想,却忽然摔一大跤,躺在地上,身子抽搐着,最后不动了。

他死了。天色更灰暗了,夕阳如血,他似一堆土,灰色的长衫,灰色的脸庞,灰白的长须……

小说写作范文6

一、拒绝“共名”:精神的自我回返

在我看来,文学创作的真正起点应该是作家自己的身体与体验。但社会化却是人基本的命运,个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往往身不由己地接受了社会通行的意义规范和认知法则,并自然而然地以此出发来领会周围的世界和事物。这样在个人本己的自我与事物之间,实际上有个人无可选择而接受的通行法则作为理解的媒介,个人的认识往往不是他直接感知事物的成果,而是基于已接受的规则对事物编码的结果。作家要有所创造,就必须解除他与事物之间的认知障隔,得以直接与事物接触,恢复初生时对世界无隔的感知,真正直接感受到事物,使自己的感受成为“首次感知”,吐发出新鲜、初生的光辉。作家超越现有的文化逻辑,与事物无遮地接触亦是真实的写作得以发生的起点。朱文的小说写作在这方面做过相当的努力,对长期笼罩在时代共名与公共理解中从事写作的中国作家与文学本应是一个极好的启示,但时代的喧嚣和朱文写作本身的问题过早地将其淹没。

朱文相当深刻地领悟到习得的意义图式如何阻隔了人们与世界的真正接触。他说:“我们总是处在一个不真实的环境里,人们已经从血液里接受了一种十分怪诞的生活,不再对它的合理性提出质疑,在此基础上,人们建立起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明天,很多切肤之痛在一种虚幻不真实的氛围下被淡化,或者完全染上一层保护色,你甚至没有机会感觉到你自己的真实存在,这是多么可悲的一件事情。年深日久的隔绝使你的感觉器官变得迟钝。”正是基于对先在认识机制蒙蔽生活真实的深怀警惕,朱文在一开始就以对抗的姿态自觉远离既定意义模式的规范,并极力摆脱社会中心意识对自我的限制和影响。他大量的作品都在讲述远离先在接受的“前认知结构”向自我回返的精神历程。朱文笔下的“小丁”和其他个人形象可以看作是作家自我的代言人。这些人物大都对公共生活领域的东西不感兴趣,多是一些身份暧昧、职业不明者,大部分时间一个人独处,凝望着时间无聊地从眼前流逝,咀嚼着空洞的生命滋味。这些人的共同特点就是回到了个体生活及他们的身体和精神里面。朱文的人物甚至还是“我是我自己”的绝对坚守者。为了自我的完整,他们选择了对人世逃避。一方面他们自动切断了与主流意识形态和传统中心价值体系的联系,他们的行为也因此缺乏为社会公认的合法性,朱文小说中经常出现的弑父式情节正是他这方面精神倾向的反映。《什么是垃圾、什么是爱》中,主人公面对固执地坚守传统规范、身体健康的父亲恶毒地诅咒“父亲,你为什么不死”。《我爱美元》中“渎父”的情绪同样强烈,小说中主人公想方设法地要让父亲与别的女人发生关系,想以此来打击、亵渎父辈持守的道德观念。这些情节无关亲情,象征地表达了他们对父辈所信守的道德和价值的深刻拒绝,及想从根本上摆脱父辈的意义理念影响的深切意愿。对他们而言,只有摆脱了与父辈的联系才能摆脱可能由此而至的牵累、影响或者控制,保持自我的纯粹。另一方面,他们又不断地逃脱与他人的关系。他们有可能与别人建立起疏淡短暂的关系,但最终他们又自动地远离。再者,这些边缘人又拒绝按社会的成功标准来改变自己,拒绝世俗的成功,不让自己屈服于社会的期待。他们对任何可能与世界有实质接触的行为和心理变动都深怀警惕。《没有了的脚在痒》中,当一个女人“不再用身体来感知我,对我的语言,她发生了深切的愿望,她的精神触角已经触犯到我的内心世界之中”时,也是“我”离去的时候。“性”的欲望是他们无法抗拒的,但他们更愿意以无爱之性来加以解决,宁愿做一个“内心疲乏、训练有素的通奸者”。没有爱的宣泄最后使变得机械和麻木,让这些边缘的个体们产生无法抑制的厌恶。性的宣泄不仅不能缓释焦虑,反而变得更加难以忍受。欲望都成为虚无,这也意味着他们与世界的最后联系的崩解。

二、“去蔽”写真:真实的写作得以发生

朱文在把自我从社会公共意识中分离出来之后,他才真正地把自我向生活敞开,让自我充分地与世界直接接触。当他真正用自己的敏锐感觉,亲自“到场”去亲身体验,用纯然个体的眼光去打量日常生活时,终于发现了为我们视而不见的惊人常识。他的小说写作从不预设目标,而按照生活自在的样态展开书写。从《傍晚光线下的一百二十个人物》《五毛钱的旅程》《到工厂到底有多远》等小说,我们可以看到朱文想把庸常的日常生活放在明亮的光线下让它自然流动的努力。《傍晚光线下的一百二十个人物》作者把小说舞台定点在一个没有名字的小烟酒店,录下了七个不构成故事的场景,仅作外部观照,不把视角探入人物的意识内,让人物在傍晚的光线下自我表演。这其中的人物不是事先设定有某种性格或命运或心态的人物,也没有特定身份,他们只是因为在这个特定的时段进出这个小店才进入叙事。朱文把由人物接触构成的流动中的日常生活本身当成是一种奇怪生物群落在特定时空中的物理存在和关系状态,并进行逼视和观察,片段的日常生活在傍晚的阳光下接近无限透明,以它自己的方式随时间一起流动,呈露着它真实的“物性”存在,或者说,朱文就是要用接近无限透明的讲述来竭力恢复生活本身的“物性”存在状态。不追问意义,也不作价值评判,这里逼视的是大众生活的“零状态”——不附加思辨和对其赋值的质朴状态。《五毛钱的旅程》《到大厂到底有多远》里,作家同样像是一架全息摄影机,拍下了短暂旅途中汽车内的情景片断,微妙的心理碰撞、情节的起伏折叠、简单的事件被写得洋洋洒洒。这些小说所呈现的生活细节是被人们所忽略的日常细节。朱文自己扮演了一个冷漠的旁观者的角色,只用自己的感官去直击现场,用鲜明的画面造成极有震撼力的现场感,日常细节被充分暴露,逼真得让人惊奇。让生活细节进入叙事不是朱文的开创,它是经典现实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但朱文细节与此不同,因为现实主义作品中的细节是极具功能性的,常与人物塑造和故事的推进相关,或者是要“以小见大”,以一个尽在叙述者掌握中的细节安排承载意识形态传达的重要功能。朱文的这类小说,细节就是小说的全部,他没有把细节置于强硬的理性框架中。新写实小说关注的同样是大众的日常生活,聚合了大量普通大众的生活小事,并通过作者本人的情感倾向和价值取向把这些事件组织起来。虽然评论家们用“情感的零度”“原生态”去描述这些小说,但文本背后作家们的同情、悲悯、理解或者批判是不难让人感受到的,许多这类作品甚至可以直接划入“人道主义”的宏大叙事范围,其中所高扬的是“人道”“理想”“崇高”之类的旗帜,琐屑的生活小事成为人被磨蚀被消耗的证明,而由此带来的生活的粗鄙和庸碌被认为是“本不该如此”的,批判现实的意味浓厚。这说明在新写实作家的心目中总存在一个更美好的生活情景,有一个“本该如此”的生活形态存在于他们的想象里。也正因为新写实小说的这种价值取向与主导文化的意识形态一脉相承,因而它的合法性没有受到质疑,甚至成为一个历史时段文学的主流。朱文显然走得更远。《傍晚光线下的一百二十个人物》《到大厂到底有多远》等小说甚至不去写一个完整的生活小事。如果说新写实小说显现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有内在关联的小事,那么朱文呈现的细节则属于这些小事间的“过程”,那是一些未被作家所注意、也往往被忽略不计的“过程”。朱文拒绝了现时的主导文化的意识形态观念馈赠,拒绝用既定的情感程式和观念去组织日常生活细节,他把它们从既定的意义规范中剥离出来,使之失去了意义的覆盖而充分地,回复到原始的粗糙状态,让日常生活在放大镜式的观照下凸现出其“毛孔”和“肌理”,把时代深处的事物出来。朱文这时实际上在对生活原始发生状态进行还原,消解了传统对生活的理念构成,中止了判断,对存在之“真”进行着“去蔽”,让事物自然彰显,这与现象学“回到事物本身”的原则和旨趣深相契合。朱文恰好在充分回到他自我感知时回到了源头,在摒弃了既定的意义、文化规范后,站在开放的世界里,世界好像是第一次显现在他四周,他也似乎是“首次感知”到了世界。这让他的写作回到了一个坚实有力的起点上来,也是对长期以来喜欢在宏大的命题下,在巨型神话话语中,向故作深奥、庄严地说话的文学秩序、文学规范的挑战,它意味着与传统文学规范的决裂和新的写作可能性、意义空间的拓展。由此看来,朱文小说写作的意义正在于解开了文化对作家个人本己生存可能性的遮蔽和文化加于作家个人身心的规约,让文学恢复了作家自发地感知、体验的能力,使文学重新找到自己的血液和立足的根本,回到了一个真实而坚实的起点上,在此基础上,文学有可能从不给生活赋值的“零状态”开始,重新获得对事物命名的能力,建立起与世界接触的新的精神关系。正是在这里,朱文的小说写作表现出对中国当代文学的重大启示意义。

三、叛离之后:停滞于“无着落”的空洞

不过,朱文的小说写作还只意味着朝向真实的写作的开始和写作开启新的意义空间的可能。朱文在走向返回自我的路上迈出了艰难的一步,但他的精神探索并没有继续进行下去。一个刻意背弃世界的个体,除非他的生活已有某种意义和方向,否则离弃了世界之后,他将发现这个世界原是一片虚空。弗洛姆就曾说过,一个人一旦从赋予其生命和意义保障的一切契约中解脱出来,他将发现个人将无法忍受这种孤境,他将作为孤立的个人变得彻底的无依无靠,迷失方向,丧失目的,于是他开始怀疑自己,怀疑生活的意义,以致怀疑他据以指导行动的任何原则,孤单和怀疑窒息了生命。②朱文小说中的人物也正是如此。他们在解除了约束与负担获得了“自由”的同时,也失去了精神的遮蔽和心灵的壁垒。抵达了否定的极致,也最终使他们自己一无所有,遭遇到巨大的虚无,坠入无可克服的凝滞与懒怠。不仅未拯救出自己,连自我都失去了。所以,更多的时候朱文的人物总是在路上,总是在去向一个地址不明的地方的行走途中。这暗示着这些虚无的个体潜意识地想逃离无可名状的厌倦和自毁感,然而他们的逃避本身也是虚无,因为他们没有方向,也没有终点,逃亡变成了仅为行走而行走的无休止过程和无意义的活动,逃避的结果仍是从虚无至虚无的。在他们消解了一切当下公认的价值和定义之后,他们人性中最基本的肯定和确切的因素也毁坏了,在横扫了一切的烟云之后,一切价值都失去了意义,他们的存在也呈现出废墟般的荒芜。这就是朱文展现出的既有意义体系的逃避者的黯淡前景。

本来,人面对虚无,就面对了世界的无限可能性,有可能催动个人在虚无中给予无意义的世界以意义,给出仅出自于他自身的对世界的重新命名,就有可能启动新的生机。“世界具有无限性,世界是怎么样取决于你要世界怎样。”③这说明一个人在坠入荒芜之后,是可以通过自己精神的力量凝聚起自己和世界的破碎关系的。虚无让人越出了现有意义秩序的边界,在这个时候一个人能解除社会化对他的意义绑缚,清除掉既有文化蒙在他精神上的尘垢,了无挂碍,无蔽地与世界相触,建立起自己与世界的精神关系,获得自我为这个世界命名的能力。但在朱文小说中还看不到个人在越出了常规和既定文化规范坠入虚无后,为摆脱虚无而做的精神抗争和重建自我与意义的艰难努力。所以他小说中的逃亡者就像离水的鱼一样,始终在粘滞、虚弱、空洞中麻醉,他笔下描绘的就只能是一幅幅晦暗、无意义的生活图景,有亮色的东西从来就不会出现在他的小说中。《弟弟的演奏》写大学生被无限期延搁又遭的青春,他们那貌似庄严的政治游行也不过是小野心家们捞取政治资本的权谋和那些大学生们把几毫升抛洒在大街上的无聊行走。《什么是垃圾、什么是爱》则用一个长篇表现病态的自弃和生活的懒怠。他小说中无聊的事物,杂乱和混沌得让人深感不安。这样一种拼命撕破和带有攻击性的表达固然可以提醒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有多贫乏,把我们拉回到留意当代生活的杂乱和无聊上来,但也会让我们备感压抑,窒息我们对生命的期待。而且,在众多的这类小说中,我们看不到朱文的主人公们在彻底回返自我而陷落虚无后有什么从困境中突围的精神和现实行为,他们虽漫无目的、没有方向、不知所终,而且心情灰暗,心怀隐痛,但也似乎安之若素,甚至乐此不疲,因为做背离常规、我行我素的另类举动让他们有超出众人的心理优越感,这无疑是一种不错的致幻剂,很大程度上,朱文们更愿意以这样一种常规的叛离者的身份自居。尽管他们除了空洞以外,一无所有,但在他们看来,做一个离经叛道者的前卫感觉也很不错。朱文的人物就停留在这里,没有更进一步摆脱困厄的精神追问和强烈冲动。所以,朱文的小说虽然有相当的革命性,但在总体上难脱青春文学的那种耍酷、玩深沉的做派和情绪。另外,由于缺乏来自外在更高的精神指引,朱文自己也并没有建立起自我坚实的与世界接触、把握世界的精神方式和价值确信,所以朱文的写作给出的更多是自我感知的经验,甚至是颓废的、自渎的经验。朱文后来的小说写作明显有自我重复的趋向,而且似乎也难以为继,跟他自身缺乏内在的持续力量和由此陷入的困境有直接的关系。

朱文以激烈对抗的姿态拒绝了既有文化规范和通行的价值体系,坚决回到自我的身体和个体体验,他的写作因而回到了一个真实的起点上来,并使人注意到时代内部的事物和为我们所忽略的常识,这是真实的写作得以发生的基础,对长期习惯于援用旧有集体主义、宏大命题的中国文学是一个很好的启示,这也正是他对中国文学的意义所在。但他的过于迷恋叛逆者的角色,躲在一个昏暗的角落独自品位个人的感性经验,不在困境中抗争和突围并仰望一种更高的精神,从而导致最终无法获得自我把握世界的精神方式,使他的写作缺乏精神之光和内在的持续力量,暴露出他写作的限度。朱文写作的得失正好说明,真正有力量的写作要表达对俗常、习见、不完善现实的不和解,要表达越出意义边界所体验到的生命的荒诞和虚无,还应该试图表达人对荒诞和虚无的反抗,人在虚无之中试图建构和聚合的冲动或努力,以及对新的意义的开启,并以此表现人的尊严,捍卫文学的尊严,让读者感觉到一个伟大灵魂的观照,感觉从远远的地方传递而来的精神之光的照耀,感觉到心灵与心灵之间的相互温慰。给生命增加一点亮色,艺术就应该给人的灵魂这么一点光亮,这么一点慰藉,文学就应该是这么一项最有超越性的精神事件和伟大事业。

① 1998年10月,由朱文发起的问卷调查《断裂:一份问卷和五十六份答卷》在文坛激起轩然大波,在问卷调查中,汇集了五十六位60年代以后出生的“新生代”或“晚生代”作家对现存文学秩序的尖锐而偏激的批评,“问卷风波”从另一个角度充分显示了朱文“破”的决心和勇气。

小说写作范文7

在历年的高考语文试卷文学类文本阅读测试中,现代小说常常受宠于命题老师,特别是对其中的环境描写作用的考查较多,而考生对此类试题的回答或不得要领,或回答不全,为此,我从课本中选取了经典篇目里的环境描写片段并对其加以简析,从中找出答题的规律性,以便于学生应对此类试题。下面就结合具体片段加以简析:

《祝福》中的环境描写

(一)

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鲁镇的年底景象)

分析:这段景物描写既点明了时令,也为主人公的活动提供了典型的场景,为后面情节的发展提供了依据,也为祥林嫂的悲剧的命运埋下了伏笔,而且与祥林嫂的悲剧结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二)

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 ――(鲁镇的雪和四叔的书房)

分析:这段景物描写既暗示了“我”的心情,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同时还暗示了鲁四老爷的身份。

(三)

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鲁镇的祝福之夜)

分析:这段景物描写既照应了开头,使全文结构更加严谨,浑然一体;也暗示了主人公的命运与不幸,同时与祥林嫂的不幸遭遇形成鲜明的对比,表明了“我”

对这所谓的祝福的辛辣嘲讽。

《药》中的环境描写

买药

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华老栓忽然坐起身,擦着火柴,点上遍身油腻的灯盏,茶馆的两间屋子里,便弥满了青白的光。(“买药”之前)

分析:这段景物描写既点明了时令、渲染了气氛,也为明线人物华老栓的活动提供了典型的场景,为后面情节的发展――“茶馆谈药”提供了依据,也为革命者夏瑜的被杀埋下了伏笔,而且暗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现实。

老栓便出了门,走到街上。街上黑沉沉的一无所有,只有一条灰白的路,看得分明。灯光照着他的两脚,一前一后的走。有时也遇到几只狗,可是一只也没有叫。天气比屋子里冷多了;老栓倒觉爽快,仿佛一旦变了少年,得了神通,有给人生命的本领似的,跨步格外高远。而且路也愈走愈分明,天也愈走愈亮了。――“买药”途中)

分析:这段景物描写既点名了杀人的典型场景,也烘托出了华老栓买药途中的心情变化,还反应了当时下层人民的愚昧麻木和社会现实的黑暗。

太阳也出来了;在他面前,显出一条大道,直到他家中,后面也照见丁字街头破匾上“古亭口”这四个黯淡的金字。(“买药”之后)

分析:这段景物描写既烘托出了华老栓买到药后的激动心情,也反应了当时下层人民的愚昧麻木和社会现实的黑暗,同时还暗示了杀害夏瑜的具体地点和特定时代。

上坟

西关外靠着城根的地面,本是一块官地;中间歪歪斜斜一条细路,是贪走便道的人,用鞋底造成的,但却成了自然的界限。路的左边,都埋着死刑和瘐毙的人,右边是穷人的丛冢。两面都已埋到层层叠叠,宛然阔人家里祝寿时的馒头。(坟场及小路)

分析:这段景物描写既烘托出了坟场的阴森与死寂,同时以一条小路暗示了死者之间的天然界限与生者的麻木不仁,还以“两面都已埋到层层叠叠,宛然阔人家里祝寿时的馒头”似的穷人的丛冢来表明当时社会的黑暗与统治者的残酷。小路两边一边是华小栓的新坟,一边是夏瑜的新坟,这是否也在暗示着这已是华夏民族的一场大悲剧呢?

华大妈跟了他指头看去,眼光便到了前面的坟,(新坟及花环)

分析:这段景物描写既写出了夏瑜死的凄惨,也暗示了革命者的社会影响,并给人以希望与曙光,从而揭示了小说的主旨。

微风早经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一丝发抖的声音,在空气中愈颤愈细,细到没有,周围便都是死一般静。两人站在枯草丛里,仰面看那乌鸦;那乌鸦也在笔直的树枝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枯草和乌鸦)

分析:这段景物描写既烘托出了坟场的恐怖与死寂,也暗示了生者的麻木与愚昧,同时也暗示了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源――脱离群众。

他们走不上二三十步远,忽听得背后“哑――”的一声大叫;两个人都悚然的回过头,只见那乌鸦张开两翅,一挫身,直向着远处的天空,箭也似的飞去了。(乌鸦飞走)

分析:这段景物描写既烘托出了坟场的恐怖与死寂,也以背后乌鸦“哑――”的一声大叫和“箭也似的飞去了”而宣告迷信思想的破产。

《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环境描写

别里科夫眼我同住在一所房子里。他的卧室挺小,活像一只箱子,床上挂着帐子。他一上床就拉过被子来蒙上脑袋。房里又热又闷,风推着关紧的门,炉子里嗡嗡地叫,厨房里传来叹息声――不祥的叹息声……他躺在被子底下,战战兢兢,深怕会出什么事,深怕小贼溜进来。(别里科夫的卧室)

分析:这段景物描写既交代了典型人物的典型环境,又表明了主人公的个性特点及其保守落后的思想。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环境描写

风雪

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

大雪下的正紧,

……

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

……

天气寒冷,看那雪到晚越下的紧了

分析:这段景物描写既交代了时令,渲染了气氛,也暗示并推动了后面情节的发展。

草厅

看时,一周遭有些黄土墙,两扇大门,推开看里面时,七八间草房做着仓廒,四下里都是马草堆,中间两座草厅。

屋边有一堆柴炭,拿几块来,生在地炉里。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

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

分析:这段景物描写既交代了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同时也为后面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综上所述,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可概括为如下几点:

1、点明时令,交代场景,渲染气氛;

2、暗示特定时代;

3、暗示人物身份及其内心世界;

4、为情节的展开作铺垫;

5、推动情节发展;

6、照应开头,结构完整;

小说写作范文8

关键词: 张承志 母性书写 母亲形象

“母性”几乎是古今中外所有文学作品公认的母题之一。何谓“母性”?通常情况下,它被定义为一种女人的天性,意味着授予、牺牲、抚爱、温柔的美德。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这种崇高美好的母性并不是母亲所独有的,大多数女性生来就有慈爱、伟大、勤劳、富于奚精神等优良品质。

作家张承志曾说:“对于母性及其含量的理解程度是区别人的标志之一。”①因此,在他的文学之路上,对于母性浓烈的感激崇敬之情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的创作。故以下笔者将从母性形象在作者文本中的具体表现、作者笔下的母性形象的引申意义及作者执著于此主题的原因初探这三个角度谈谈张承志小说创作中的母性书写。

一、具体表现

(一)真正的母亲。在早期张承志的创作中,额吉大多是宽厚、博爱、容忍的光辉圣母形象的化身。这在张承志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中有很好的体现。

故事中的主人公铁木儿是一位牧区插队的知识青年。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他拥有了一位蒙古族干娘,铁木儿亲切地唤她为额吉。一个春寒的风雪夜,额吉焦急地找到了迷了路的铁木儿,并脱下了自己的哈达给铁木儿御寒。而她自己呢?只剩下一件薄薄的羔皮袍,最终额吉下肢瘫痪。铁木儿自责而又难过,可额吉却很快地又恢复了生活,乐观而自信地活着。是啊,这就是草原上的人。他们从来就不会把伤疾看成是残废。当然,额吉不仅疼爱铁木儿,她对所有知识青年也一样心疼。不可否认,这是一位善良而又豁达的伟大母亲。

难怪铁木儿在文中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以母亲为主题的蒙古民歌,似乎拥有着神奇的能量。母亲,多么神圣而温暖的词汇,吉格木德爷爷也曾在古歌中婉转地歌唱母亲、感恩母亲。值得玩味的是,这段民歌曲调在小说的开头和结尾处分别出现了一次,足以证明铁木儿对额吉深深的依恋与爱意。故事最终以铁木儿一头扎在看病归来的额吉怀里为结局,或许此刻的铁木儿才是人世间最幸福的人。

《北方的河》中的母亲亦是崇高的。在主人公看来,他的母亲是高于一切的,是上帝给予他的最好的礼物,连女英雄之流也比不上她。丈夫的抛弃并没有使她丧失生活的勇气,她含辛茹苦地拉扯孩子们长大,即使受伤也选择隐忍不让孩子们担心。在狂风暴雨面前,她张开自己的翅膀,毫无畏惧地为孩子挡风避雨,即使自己已经被折磨得千疮百孔。这位默默忍受一切、无私奉献的母亲的确值得歌颂。

当然,有时张承志笔下的母亲在善良、朴实的同时,成了力量的象征,扮演了父亲的角色。她们不仅能及时地给予孩子们温暖的庇护港湾,还总能将勇气赋予孩子,使他们能够冲出重重困境。《金牧场》中的额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这样一个无父的家庭中,她不仅拥有一副只有男人才有的马鞍,而且在凶恶的查家族大汉面前,临危不惧、沉着冷静,成了最终的精神胜者。相比之下,“我”当时的慌张恐惧与手足无措就显得滑稽可笑了。在艰难的迁徙之路上,额吉坚韧而又执著,正是额吉的这种精神力量支撑指引着主人公最终走向了神秘的金牧场。

(二)母亲的化身。《黑骏马》中的“我”曾经反问自己:九年的时光到底使自己得到了什么呢?是事业上的建树,还是人生的真谛?可这一切似乎是没有意义的,“我”只是无比地怀念白发奶奶和的索米娅。善良慈祥的白发奶奶,含辛茹苦地抚养“我”长大,可爱美好的索米娅,总是如母亲般安慰失落的“我”。在“我”的成长历程中,这两位女性代替了母亲无微不至地关心照顾“我”。可现在呢?物是人非,奶奶已经死了,索米娅也没有摆脱自己的命运,嫁到了白音乌拉,成了白发奶奶生命的延续与拓展。而在文本中作为“我”的象征的黑骏马,在九年后看到索米娅的那一瞬间,如婴孩般将自己投入了她温暖的怀中,这或许就是“我”想做而却未能做的。最后索米娅恳请“我”将自己的孩子送给她来抚养,她说自己不能没有婴儿抱着,没有婴儿的日子她简直活不下去。多么令人震惊的自白。此刻的索米娅,已经不再是从前那个朝霞般无忧无虑的小姑娘了,生活将她脱胎换骨,她真正成长为草原上一个成熟的女人,一位伟大的母亲。

《绿夜》中的小天使奥云娜也是这样。即使生活无比艰难,她都勇敢面对,坚强乐观。命运无情地撕扯着她,她却报之以微笑。就是这样一位爱的化身,拥抱安慰着“我”不断前进。

二、张承志小说中母性形象的象征意义

在作者张承志笔下,母性一般是一个泛化的概念,不仅局限于子女对双亲中女性一方的称呼――母亲,而且是所有美的女性形象的总称。无论她们的身份是奶奶、恋人还是妹妹等,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如母亲般心灵美好,给人以安全感。她们在草原上周而复始着旺盛而又张扬的生命力,白发奶奶是这样,索米娅是这样,小奥云娜也是这样。只有在她们那儿,作者才能在精神上返回子宫,追寻到一份安全感。

当然,张承志小说创作中表达出的对母性形象的深深眷恋与依赖,总能在最后得到升华,从它本身的意义中超越出来,散发出虚幻迷人的光芒,与祖国、土地、草原、人民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表现了张承志这位男性作家对于母性的独到理解。

纵观张承志的小说创作,“额吉”一词出现的频率极高,作者刻画了一系列草原母性形象。她们经历着相同的不幸遭遇,但作者所强调与歌颂的,却是这些女性身上所散发出来的不屈与坚韧。在歌唱母性的主旋律下,作者同时也融入了深沉的人道主义情怀。

在《黑骏马》中,作者感叹道:“故乡――我默念着这个词。故乡,我的摇篮,我的爱情,我的母亲!”②在这里,作者将故乡与母亲等同。的确,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故乡,作为每个人生命的开始,总会在冥冥之中如母亲般牵系着子女。

但是不可否认,在作家张承志笔下,母亲的更深层内涵是人民。在《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最后,张承志曾经这样说道:“在‘额吉――母亲’这个普通的单词中,含有那么动人的、深邃的意义。母亲――人民,这是我们生命中的永恒主题!”③他亦在《老桥》的后记中说:“我守护神般的人民母亲!我谨请你们为我祝福,让我得到闪光的认识,新鲜的语言和神奇的灵性吧!”④在这里,张承志将母亲与人民联系在一起,通过母亲描写平凡又普通的人民。伟大的人民也是他创作的源泉与动力。他在人民这个抽象的词语中注入无数鲜活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赞歌,表现他们的悲欢离合、美好纯真,展示了无数普通人的原始生命状态。

三、原因初探

(一)传统的文化观念。中国与西方在文化上有一个截然不同的观念,即中国会把许多神圣、美好的事物比作母亲,比如祖国母亲、大地母亲等,却很少比作父亲,西方则更倾向于把父亲作为崇高事物的象征,如天父、教父等。即使是在男尊女卑的父权社会,也有鲜明的母性崇拜意识。如东汉的大学问家许慎曾说:“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⑤许慎是一位大学问家,在他看来,母亲是神圣的,甚至是在天子之上的。为什么在那样的男权社会里还会有这样鲜明的母性意识呢?我认为,母性的生殖繁衍本能奠定了她在历史长河中独一无二的重要地位。

《黑骏马》中的索米娅被混蛋黄毛希拉玩弄导致怀孕,此时,相较于愤怒的白音宝力格,白发奶奶显得格外平静,甚至阻止白音宝力格去报复。在她看来,孕育生命才是一件最重要的事情。这里的白发奶奶,超越了道德评判的局限,拥有了宽广博大的胸怀。这是一种野蛮文化,但也体现了人们的一种原始情结。

仪策平曾说:“在男权社会的背后,在它极力追觅的本源处,在它伦理生命意识的极深处,始终有一位至尊至圣至慈至爱的母亲形象。这仿佛已积淀为中华民族的一种‘集体无意识’,一种文化的‘原型’和‘情结’。”⑥在中国,母性崇拜意识深深扎根于传统文化中。显而易见的是,张承志的创作也受到了这种传统意识的影响,他极力地塑造美好的母性形象,并毫不掩饰地表达了对她们的无限赞美之词。

(二)独特的生活经历。韦勒克曾在著作《文学原理》中指出,一个作家的创作将无法避免流露出“他的生活经验”和“他对生活总的经验”⑦。因此,张承志的创作也受其自身生活经历的影响。

在散文《北方女人的印象》中,张承志认为是否遇见了一位如母亲般的女性决定了一个知青的青春与回忆。自幼丧父的张承志对于母亲的情感是很复杂的。据他说,小时候,他母亲一人要用一个月辛苦挣来的五十元人民币养活一个六口之家。母亲那善良而又疲倦的眼神深烙在他的记忆里挥之不去。

在“”这场时代洪流中,20岁清华附中毕业生张承志与唐建安一起写血书,要求去内蒙古草原插队。而这一段独特的乌珠穆沁旗插队的经历,为张承志小说的创作提供了不少素材。草原对于少不谙事的张承志来说,犹如一场“成人仪式”,就是在这里,他笔下的草原与母亲达成了完美的融合。

异乡的生活是无比孤独的,此时此刻对他而言,额吉的怀抱是他最温暖的港湾,只有在她的怀抱中,作者才能获得一份心灵的归属感。而张承志离开内蒙古后的早期创作也多以这位额吉为原型。

这些独特的生活经历与他小说中的的母性书写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三)草原文明与蒙古传统。在游牧民族的文化传统中,生命被放置在极高的地位。他们宽容地对待每一个生命,任何生命在他们眼中都是平等的,无论种族贵贱。如在《狗的雕像》一文中,额吉悉心呵护那只丧失能力的老狗,甚至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客人朝狗抡起的棒子。

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生命延续载体的母性自然为他们所重视与赞颂。在草原上,歌颂母爱的古调数不胜数。在我看来,这种歌颂的背后,蕴含了男性对于身为母亲的女性的感激之情。张承志曾在那段特殊岁月里长期生活在蒙古,自然而然会受这种思想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结语

命运的安排和时代的齿轮使张承志度过了一段看似艰辛的底层生活,可他却将苦难盛开成鲜花,体会到一种难得的美感,然后用充满激情的文字和迸发的情感描写了一位又一位鲜活的母性形象――善良而又坚韧。我认为这就是张承志小说创作中母性书写的价值意义所在。

注释:

①张承志.张承志文学作品选集・散文集[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5:158.

②张承志.张承志中篇小说选[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18.

③张承志.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M].上海:译林出版社,2013:161.

④张承志.老桥[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4:277.

⑤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1:258.

⑥仪策平.论中国母性崇拜文化[J].民俗研究,1993(1).

⑦f勒克,沃伦.文学原理[M].北京:三联书店,1984:93.

参考文献:

[1]艾尔乌德.社会问题.北京:商务印书馆,1922.

[2]陈国恩.张承志的文学和宗教.文学评论,1995(5).

[3]陈思和.从回民文化到对张承志的研究――读《踩在几片文化上:张承志新论》.回族研究,2002(3).

[4]海鹏飞.张承志走不出乌托邦.南方人物周刊,2014(22).

[5]旷新年.张承志:鲁迅之后的一位作家.读书,2006(11).

[6]韦勒克,沃伦.文学原理.北京:三联书店,1984.

[7]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1.

[8]仪策平.论中国母性崇拜文化.民俗研究,1993(1).

[9]张承志.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上海:译林出版社,2013.

[10]张承志.张承志中篇小说选.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11]张承志.老桥.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4.

小说写作范文9

关键词:英语小说阅读;英语写作;感情材料;影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4-075-01

英语学习中,最重视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而“写”往往是学生最为薄弱的技能。培养写作能力的过程中,阅读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他们写作的流利性、准确性,还能在写作中为学生提供有营养的素材。因此,我国大学英语写作课程应该重视引导学生把阅读过程中学习到的表达方法、遣词造句等融入自己的写作运用中,用阅读小说时汲取到的精华提升自己的写作能能力。

一、阅读和写作的关系

阅读与写作是互相依存的两项英语基本技能,他们都同时是表达和理解的过程。语言技能的提高是日积月累的,而阅读正是学生获得语言输入的渠道,写作则是语言输出的一种方式,只有将二者充分结合,才能使语言变成可以随意支配的工具。英语阅读与写作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要想提高英语写作水平,就要从思想观念上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把追求对阅读的理解上升到积极主动地从阅读中收获知识和学习方法。因此,中国大学生一定要把对英语写作的学习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上,将二者相互结合,从而达到促进英语写作水平进步的目的。大学教师也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向着阅读——理解——欣赏——借鉴的过程发展。

二、现阶段我国英语阅读与写作的现状

1、缺少系统的写作课教学

现阶段我国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并没有专用的写作训练教本,对课时的安排也十分紧张,导致任课老师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各大高校也很少为英语写作专门设置一门课课程。随着大学英语四、六级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一些大学教师也重新认识了英语写作的重要性,但由于缺少教材、课时紧张、日常教学任务繁重等客观因素,大多数教师只是给学生布置课后的练笔内容,却也不加以详细批改,致使学生认识不到自己英语写作中的薄弱环节,不能及时弥补缺点,以后的写作过程中类似错误频繁出现,英语考试写作部分得不到高分。

2、英语写作教程没有得到一定重视

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普遍体现在精读课程上,然而大学英语教师往往很难走出精读课程的条条框框,通常对精读的教学方法就是精讲精练,把授课重心集中在对课文中重难点词汇的分析,和翻译句子中,而没有将文章内容深度解剖,精确到句子构成、词汇使用,写作技巧等方面的运用,学生对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不能运用自如。因此,要想学生能够提升英语写作水平,一定要足够重视大学英语课堂写作教学的发展,让学生多读、多写,这样才能加深对课文的了解,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当中。

三、英语小说的阅读对写作起重要作用

1、英语阅读为写作提供语言积累

英语小说的语言往往是文学语言,这种语言载体可以为大学生的英语写作提供丰富的精品语言。同时,小说的题材是多种多样的,通过对小说的阅读强化大学生自身已掌握的词汇、句型、遣词造句的手法等等,还可以学习地道的外国人的交流方式和获取信息时思维的转变。大学生在阅读英语小说时很容易带入角色,对小说情节进行二次演绎,同时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在充分感受小说中的情境同时,提升自己的英语写作技能。

2、英语阅读为写作拓展思维方式

大学生在阅读与写作间知识平衡,其实是一个阅读输出和写作输入的过程。英语小说的阅读可以极大的拓展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语感,同时可以纠正语法的错误使用。他们通过对小说的阅读掌握更多写作的表现手法、词句运用等知识,并在自己的写作过程中将学到的内容重组后进行再输出,变成自己的文章,从而达到写作技能的提升。

3、英语阅读为写作提供感性材料

英语文学名著数不胜数,而最为名著必然是反映人的永恒价值,对英语名著的阅读,不仅能够提高读者的优良品质,同时还能激发学生不断向上的写作意识,让广大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得到独特的见解,从而收获更多的感性材料。

四、如何提高大学生英语写作水平

根据《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有关规定,英语基础阶段的教学课时数不得少于280学时,贯穿于第一学期至第四学期,每学期为一级,每级为70学时,每周以四学时为宜[4]。然而,就我国目前阶段大学英语教学内容来看,70学时的课程仅够进行精读、听力等课程的教学。课时过少,导致教学内容无法得到合理安排,大学生对英语写作的学习处于被动状态。虽然这些问题目前尚未解决,但如果高校英语教师从学生刚刚入学开始就对写作教学有足够程度的重视,为大学生合理安排写作教学,也会取得一定程度的进步。

如何提高英语写作水平一直是高校师生共同关注的问题。英语阅读与写作是紧密结合的,在阅读英语小说的基础上进行英语写作学习,可以将小说中的知识内涵充分融入大脑,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写作技能。学生通过在阅读中学会的语言知识,培养自己在写作上的灵感,从而增进英语写作能力,因此说,英语小说阅读对大学生英语写作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立平.从阅读与写作的关系看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范文教学[J].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10(6):10-18.

[2] 何 星.从阅读到写作——交互式阅读模式对英语语篇连贯写作方法的启示[J].外语研究,20111-6(12):55-59.

小说写作范文10

关键词:元小说;写作手法;作者;戏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344-01

在1969年,《法国中尉的女人》出现在大众的视线里,读者的强烈反应使得这部小说名震一时。小说的主题与人物形象、写作方法与技巧都成为了读者讨论的重点话题。此部小说之所以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是因为其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也具有一定的探究性。《法国中尉的女人》利用寓言的形式对问题进行探究,给人以生活上的启迪。更有读者将其视作为比较小说,认为其是文化史与社会史的科学结合。笔者从本部小说出发,对小说形态中的元小说写作手法进行一系列的解读。

一、元小说介绍

所谓的小说,就是与小说相关的小说。在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元小说是小说形态中的主体。元小说是以索绪尔的语言学研究理论与尼采的哲学研究理论为基础的。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一些文学爱好者将理性与哲学作为小说的重要描述对象,促进了当时小说形态的创新。在元小说作品中,作者不仅仅是作者,更是小说中的主人公,也就是故事的者。作者在小说中游离,对事件进行陈述,并对事件进行主观性的评价。这样的小说也被许多文学爱好者称为自我意识型的小说。因此,在进行元小说创作时,作者的自我意识一般较强,在小说中利用多种方法对相关理论进行讨论,利用较为严格的自我探究揭露社会现实中的虚假性,这种文学形式具有较高的自我反省性。约翰福尔斯是上个世纪后半叶此类小说的代表人物,在《法国中尉的女人》中,作者利用戏拟手法,在小说中自由进入与脱离,使小说具有明显的时空穿插特点,开放式的结尾也将元小说的手法应用地漂流尽致。

二、《法国中尉的女人》中元小说手法的应用分析

元小说对于《法国中尉的女人》这部小说来讲,不仅仅是一种写作手法,更是一种小说形态。下面,我们就来对《法国中尉的女人》中元小说写作手法的应用进行几点分析:

1、戏拟手法的应用与作者在小说中的闯入分析

所谓戏拟,在《美国的传统辞典》中,被称作为为了取得嘲讽效果而去模仿其它作家的写作风格的一种写作手法,简单来讲,戏拟就是一种调侃性的模仿。在著名文学研究者伊恩看来,戏拟是一种可以保留文学作品形式与风格的文学模仿形式,利用戏拟手法,作者可以利用完全不同的主题来对原作品进行替代。模仿人员需要从风格与写作手法与词汇应用等多个方面对原作品进行分析与模仿,创作出新的作用。戏拟式的模仿,在一定程度上来讲,是具有破坏性的。戏拟的质量一般会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其一是戏拟者是否对原作品的写作手法与技巧具有良好的了解。其二是作者对于文学传统的阅读尝试。

《法国中尉的女人》这部小说,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具有很强的细腻性。众多的英美文学作品评论人员将其归属于维多利亚小说,而且是一部高质量的维多利亚小说。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效果,是因为约翰对19世纪的英国小说进行了成功地戏拟,那个时期的小说为维多利亚时代小说。因此,戏拟在《法国中尉的女人》这部小说中具有较强的印象。作者利用全知与全能的风格对当时社会中的政治问题进行叙述,利用丰富的地理知识为小说开头,引出了文章的女主人公萨拉,对于人物与景色的描写都十分细致。约翰利用小说向读者呈现了维多利亚时期的社会现实,小说也因此而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在叙述社会现实的同时,作者将自己作为故事的叙述者穿入到小说内容中去,把自己想像为当代人。特别是在小说的第十二章,作者觉醒于全知与全能性的叙述中,让读者的期待得到满足。在接下来的的章中,作者利用自问自答的方法对萨拉是谁,她是从怎样的阴影中走出来的这样的问题进行解答,并告诉自己对于前几章中的故事真假性不尽确定。

2、《法国中尉的女人》中互文性的体现分析

在互文性理论当中,文学文本不仅是一种文本,更是一个完整的语言符号所组成的系统。在文学世界中,没有哪一个作品可以独立存在的,这些文学作品都具有一定的历史溯源。在进行小说创作时,作者需要从历史与社会现实中找到一些情感与个人观点的载体,因此,每一个文学作品都具有时代性的烙印。在《法国中尉的女人》这一小说中,作者利用19世纪英国社会现状的描述,将许多哲学家像马克思、采尼等人的观点进行整合,借鉴了诗人丁尼诗的语录加以应用,使小说内的诸多内容真实性得以提高。在笔者看来,许多作者会对真实的历史事件进行曲解,使之变味,而在此小说中,社会真实性较高。

综上所述,《法国中尉的女人》这一小说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得到了许多文学爱好者的青睐。笔者对小说中元小说写作手法的应用进行了几点分析,希望更多的人关注元小说写作手法,融入到小说世界中来。

参考文献:

[1] 李世新.《法国中尉的女人》的元小说性[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4(03).

[2] 谭青松,潘 宁,苏莲艳.“元小说”与《法国中尉的女人》[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

小说写作范文11

张爱玲创造了一个新的女性世界,她用那摇曳多姿的笔触,刻画出那个时代一部分女性的特点。张爱玲刻画人物的角度为写作教学中刻画人物提供了一些新的方法和思路,即“俄狄浦斯情结”的倒置、梦的解析和变态的心理。

台湾学者蔡美丽说过,张爱玲的慧心所在,即是她能以庸俗反当代。[1]张爱玲的庸俗,表现在作品里,即写的是庸人俗事,人是庸人,没有大起大落的生活,性格不走极端,对人生没有太多的反省;事是俗事,是琐碎生命中的点点滴滴,没有太大的社会问题,也不指向所谓人的终极关怀。她的小说都是按照真实状态平静演绎的,写的都是日常生活。描写的虽是平日里的琐事,却对大批作家、名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著名作家朱天文自小就对张爱玲有一种天然的情结,少年时就在模仿张爱玲。她曾说过:“我也像看完了张爱玲的《赤地之恋》,要为刘荃、黄绢,为张爱玲,大大立下志气,把世上一切不平扫荡。单为了张爱玲喜欢上海天光里的电车叮铃铃的开过去,我也要继承国父未完成的革命志愿,打出中国新的江山来。因为她(张爱玲)就是倾国倾城佳人再难得。”[2]

可以从以下几点分析张爱玲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俄狄浦斯情结”的倒置,梦的解析和对变态心理的剖析。

一、“俄狄浦斯情结”的倒置

弗洛伊德认为:情结是一种被压抑的潜意识的集合体。在儿童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即性器期,儿童身上会出现一种恋父(母)情欲综合症。在张爱玲的小说《心经》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什么是“恋父情结”。

20岁的姑娘小寒爱上了自己的父亲峰仪,同时产生了对母亲的嫉恨之情。她对父亲有这样一番肺腑之言:“我是一生一世不打算离开你的。有一天我老了,人家都要说:‘她为什么不结婚?她根本没有过结婚的机会!没有人爱过她……’我不能不防到这一天,所以我要你记得这一切。”[3]

正是这种“恋父情结”,才导致小寒的畸爱以悲剧收场,结果触目惊心,使得小寒这一人物形象鲜活生动。这是张爱玲刻画“小寒”这一主人公时所用到的描写角度,与常人心理情结不同,张爱玲以一种特殊的内心活动来描写刻画人物,表现人物内心的特殊情感。学生的写作往往不能出新,正是因为学生没能发现所要描写人物的特殊情感,张爱玲这种描写人物内心情感的方法很是值得学习和借鉴。

二、梦的解析

弗洛伊德在潜意识理论和梦的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白日梦的理论。他在《创作与白日梦》中指出白日梦就是人的幻想。由于“幻想的动力是未得满足的愿望,每一次幻想就是一个愿望的履行”,所以“夜间的梦与白日梦一如我们都十分了解幻想一样,是愿望的实现”。张爱玲的小说《茉莉香片》中体现着梦与白日梦有关理论的运用,这主要表现在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方面。

《茉莉香片》是通过对聂传庆心理的细致刻画和语言的简单描写,来展示人物潜意识中的愿望在白日梦中是如何得以满足和实现的。聂传庆与父亲间的隔膜、疏远、矛盾和冲突,使他产生了一种畸形的心理。他不满自己的出身,做着白日梦,幻想自己可能出生在言子夜教授家里。他在幻想中对自己重塑,想象着如果出生在言子夜家里,他可能是一个有“自信心”、“积极、进取、勇敢的”健康的人,幸福的人。他对自己重塑,无非是表明他对自身的不满,对别人的羡慕,他不是“整天伏在卧室角落的藤箱上做着白日梦”,就是“在言子夜教授的课上胡思乱想”。他憎恨他的父亲,“传庆这时候,手里烧着烟,忍不住又睁大了那惶惑的眼睛,呆瞪瞪望着他父亲。”[4]这传达出聂传庆对父亲极其的不满,幻想自己有着像言子夜那样的父亲,这也使他的愿望在幻想中得以实现了。

张爱玲通过对人物“白日梦”的描绘,传达人物难以实现的愿望在梦幻中得以实现的观点。这为写作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写作角度,即通过对人物内心虚幻的愿望的描写,来表达人物内心的情感,从而刻画出人物形象,使人物形象鲜明,以揭露文章的主题思想。

三、变态心理的剖析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本能欲望长期受到压抑,如果不能得到恰当的宣泄,便会形成心理障碍以致性变态。说到变态心理,不得不说到张爱玲最成功的小说《金锁记》。

《金锁记》主人公曹七巧可以说是变态心理的典型代表,由于她的情欲长期受到压抑而得不到宣泄,导致了她的性变态。

七巧的变态心理,在另一方面表现为嫉妒。嫉妒导致了她对子女的恨,尤其表现在对待女儿姜长安的态度、行为上。七巧的性变态,使她成为一个“食人者”,使她断送了子女一生的幸福。正是有了曹七巧的性变态的行径,才有了《金琐记》悲剧的必然性。当然,我们也可以看到,险恶的环境刺激了七巧人性中占有欲的膨胀。性变态心理和寡居者的护犊心理及嫉妒心理是潜意识深层的阴暗心理,当它进入意识领域,必然引起反常的行为。

七巧的变态心理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当时她所处的那个大社会、大背景造成的,现实像是无情的恶魔在吞噬着一个原本青春年少之人,也渐渐地埋没了一个少女的美梦。当时男权当道,女性竭力挣脱束缚在她们身上的重重枷锁。但现存的伦理世界依然铁桶一般坚硬。她们具有很强的叛逆性,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找不到合适的途径来实现自己的理想,于是只能寄希望于幻想世界,不能自拔。

张爱玲通过描写人物的变态心理控诉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表现了男权当道下女性挣脱重重枷锁的极大渴望,刻画了主人公想要重建世界的满满信心。笔下的人物表现出了强大的叛逆性,人物形象极其鲜明生动。这也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又一种写作角度,即应站在人物所处大环境的角度来刻画人物,表达主题。

张爱玲更是一位运用意象的能手,夏志清曾这样评价,“凭张爱玲灵敏的头脑和对于感觉快感的爱好,她小说里意象的丰富,在中国现代小说家中可以说是首屈一指,钱钟书善用巧妙的譬喻,沈从文善写山明水秀的乡村风景,他们在描写方面可以与张爱玲比拟,但是他们的观察范围,较为狭小”。[5]意象的灵活运用在写作中极为重要。学生的文章平淡无味,人物形象不够突出,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写作时对意象没有精心选择,没有严格筛选,更没有意象的灵活运用。所以文章平淡无奇,毫无特色。

张爱玲的小说,表面虽然是再正常不过的世俗之情,但表现出来的是另一个为人所不熟悉的世界,在那个世界里,人们各有思想,经历着一些常人不可能经历的事情,忍受着一些常人不可能忍受的痛苦。张爱玲是在体验生活、洞察社会、品味人生之后,将精神分析理论运用于小说创作中,对人的潜意识进行深入挖掘,使隐藏在社会或人生中的东西最终浮出水面。这就是张爱玲小说的魅力,更是张爱玲刻画人物的成功所在。张爱玲小说中女性人物形象生动,似乎真的存在于日常生活中,透过张爱玲的小说,我们可以发现她描写的虽是平凡无奇的世俗世界,但是所站角度却是不平凡的,她从不同角度刻画人物,有写“恋父情结”的,有写“白日梦”的,也有写变态心理的这为写作教学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为学生写作刻画人物找到了新的突破口。

注释:

[1]蔡美丽.以庸俗反当代.转引自子通,亦清.张爱玲评说六十年[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1:117.

[2]朱天文.花忆前身[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93.

[3]张爱玲.心经.转引自金宏达,于青.张爱玲文集(第一卷)[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81.

[4]张爱玲.茉莉香片.转引自金宏达,于青.张爱玲文集(第一卷)[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51.

小说写作范文12

摘 要:长篇小说《所以》的发表,标志着池莉“女性写作”艺术发生了重大变化。本文从女性意识凸现、性别对峙方式、爱情婚姻态度、叙述语言视角等几个方面研究其“女性写作”艺术的嬗变。

2007年2月,池莉又一部长篇小说《所以》历时三年,三易其稿,由人民文学出版社隆重推出。小说讲述了一个叫叶紫的知识女性在四十多年中的遭遇与命运。叶紫在专制生长环境中表现出痛楚与无奈,在物质化的社会中感到窒息和茫然,她发现了自己与父母、兄妹、男人以及整个社会的错误与失败。《所以》触及女性心灵痛楚最隐秘的部分,它的发表给喜欢池莉的读者带来新的阅读感受和心灵呼应──阅读中伴着压抑、焦虑、酸痛,还有沉思默想、怅然若失。池莉接受传媒采访时曾说:“‘所以’背后大有深意……所以是一种结果,也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立场,还是一种无奈。”为什么《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功,笔者以为这部小说在“女性写作”艺术上发生了转变。“女性写作”认为,女性在文化中受到压抑而缄默,她们的反抗心理使她们善于用身体的语言进行自我宣泄或对男性的两极思维进行破坏。“女性写作”者的目的是让受众在阅读中倾听妇女作家的文本,从而寻求被长期淹没的女性声音和心理现实。

一、女性意识凸现:从对男性的质疑到自身反思

女性意识是与女性主义批评有着紧密关系,是围绕着批评女性被视为男性的附属或“他者”而展开的,它主张创立妇女文化,创造妇女语言,运用由女性特定的心理所产生的文学风格和形式。女性意识在指涉女人生儿育女等生物功能的同时,更倾向于关注她们自身的个体内涵、人生价值、文化学养、社会处境、权益得失等诸多因素,“一个时代的女性,只有在实现人生和理想中找到最佳的落脚点,其女性意识才能达到最高境界。”{1}

池莉作品中的女性意识曾被许多论者关注过②。池莉初始的创作,经历过“文革”时期,她对女性意识的认识还处于萌芽阶段。她当时的女性观明显地体现了对男权意识的一种依附。作家当时二十多岁,初露文坛,涉世不深,且所受的教育也深深烙上中国传统文化的印记,她没有条件对此进行扬弃。她早期(上世纪80年代初中期)的一些作品如《月儿好》中的明月好,《细腰》中的细腰,《雨中的太阳》中的丁老太,都是传统贤惠女性的形象,她们身上具有传统女性所具有的贤妻良母的美德是以自我隐忍和牺牲为代价的,思想上都未能脱离封建男权意识。所以说作家这一时期女性意识还不明显。

上世纪80年代末,随着中国社会转型,新时期的女性与一个浸淫了三千多年封建男权意识的社会显得格格不入。池莉也不自觉地走上了探索女性觉醒的道路,持有与男性中心主义文化对抗的情绪,在作品中体现更多的是对男性强烈的反叛意识。代表作《不谈爱情》(1988)可以说是她女性意识发生转变的标志性作品。在献给女儿的长篇散文《怎么爱你也不够》中,池莉写道:“身为女人真的是太苦,不漂亮是一大不幸,漂亮又是一大凶险,一想到自己将来的女儿也要来月经、结婚、生孩子,心里就万分的难受,身为男人就幸福多了,漂亮可以潇洒,丑也可以潇洒,永远不知道血与疼痛是什么滋味,多好!女人的一生,没有爱是不幸的;无情心寂寞,多情心更寂寞;太强了人疏远,太弱了人欺负。可男人,多情和爱是风流,无情和不爱是冷峻。”{3}由此可见“她清醒地认识到女性地边缘身份和依附人格,也清醒地认识到女性在长期遭遇不平等待遇之后逐步形成了与男性对立”{4}。其上世纪90年代的绝大多数作品如《你是一条河》(1990)、《一去永不回》(1993)、《你以为你是谁》(1994)、《云破处》(1996)、《来来往往》(1997)、《小姐你早》(1998)等就是池莉自觉地寻找女性独立人格,歌颂女性主体精神,作品中充斥着对男性强烈的反叛意识和破坏意识。

经过十年女性意识的张扬,池莉让一个个女人扬眉吐气,让一个个男人失魂落魄,然而社会现实却恰恰相反,婚外情{5}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20世纪末21世纪初,在池莉作品如《江河水》(池莉、小涢合著,1999)、《口红》(池莉、小涢合著,2000)、《水与火的缠绵》(2002)中可以感受到作家思考过程中的痛苦及心理变化的轨迹。在这些作品中,池莉最大的贡献是为女性总结出一条可靠的定律:只有靠自己才是女性唯一的出路。和谐社会首先需要社会成员两性的和谐,才能共同进步。

池莉新作《所以》在继承她第三个时期女性意识的同时,有了新的发展。作家开始从女性自身进行反思。思考女性如何才能在已经延续了几千年男权思想的社会中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所以》融合了当代中国历史的发展变迁,除了展现两性对抗外,还演绎了妇女与家庭、社会、历史对抗为出发点的个人奋斗悲剧。《所以》把《口红》等作品中推崇的女性只有靠自己才能把握命运的观点进一步深化。池莉似乎在探寻女性为什么在成长的路上总要付出代价,才会学得聪明变得平和?才会获得人生智慧?这是每个人的成长必须遭遇吗?叶紫的遭遇太悲惨,一生充满疑问和失败,“人有了痛苦,就要想方设法地寻找解决方式”,但女性非要走上被磨去棱角,克制自我,向社会、人际妥协的道路吗?

二、性别对峙方式:从“非理性”的理想或夸张到“理性”的写实

池莉以往女性意识比较张扬的作品中,在性别对峙方式上大多采用“非理性”的手法,要么表现得非常委婉、柔和,富于理想化;要么表现得过分强烈夸张,以至于失去理智。而新作《所以》则采用写实的手法来表现男女性别对峙。《生活秀》中的来双扬是现代自立自强的女性杰出代表。丈夫因为丧失了生育能力而背弃了她,离婚之后的来双扬并没有消沉毁灭,硬是凭借自己坚韧而果敢的个性,在吉庆街大显身手,最终为自己创下一番天地,成为吉庆街众所佩服的偶像。在池莉满怀激情和富于理想的笔下,来双扬光艳漂亮,风情万种,顽强独立而又足智多谋,且能像男子一样游刃有余地应对一切;《云破处》中,池莉将一个“杀夫”的故事安放在一个模范妻子身上,女人以女性的仇恨结束了男人的无罪恶感、无良知的生命。“这种将女性独特的生命经验凸现放大的极端写法,更真切地表露出作者有目的地瓦解和摧毁经历若干年的父权制文化。这种破坏性是一个觉醒过程中的女性的本能,也是一种文化女人对自己冲击效应的印证。”{6}而《所以》中女主人公叶紫身上所体现的女性意识既没有理想化,也不偏激,她在发泄仇恨时又保持现代人该有的理智、文明。她在知道被关淳一家人利用了以后,并没有采用暴力来发泄内心的仇恨,而是“操起早就准备好的剪刀,提起布料剪得七零八落。玉镯子,扔地上,砸坏它的砖头也早就准备在屋里了。我把玉镯子的残骸包起来,掷还给他们”{7}。她选择了将关家人视为珍宝的定情物打得粉碎。当她知道自己苦苦经营了十几年的婚姻原来也是一场骗局后,虽然气愤至极,但没有像曾善美那样去“杀夫”,而是打了华林两个耳光,然后去离婚。这样写更能给人以真实感——在生活中沉重挣扎着的女性活得是那样真切,此类际遇哪一样哪一件没有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上演过呢?

池莉作品中性别对峙方式的变化,还表现在对母性(同性)的颠覆上。“母亲,这就是我的母亲,我捍卫她,如此不计前嫌地,如此英勇无谓地,因为她毕竟是我的母亲!我照顾她,明知徒劳,却为她到处讨伐噪音……”“然而,我的母亲,这位一贯的家庭女独裁者,她却一再地,一再地,多年如一日地,侮辱我,贬低我,不放过折磨我的任何机会。”{8}在过去,如苏雪林的《棘心》、丁玲的《母亲》、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等文本中,母亲是慈爱、无私和殉道者的形象。在叶紫的眼里,母亲则成为“含有自我陶醉、为他人服务、懒散的白日梦、诚恳、不怀好意、专心或嘲讽等等因素,是一种奇怪的混合物”{9}。这种对母亲讨伐的“审母”情结,在徐小斌的《羽蛇》中亦有体现。羽对若木充满了爱慕与崇拜,为博得母亲的爱而竭力讨好她,但仍为母亲所遗弃。这些作品对母性的颠覆,使传统文化构筑起来的所有关于母性的伟大神话全都土崩瓦解,母亲对子女关爱的注解,已被异化。

三、爱情婚姻态度:从被动、服从到自觉、自主

《水与火的缠绵》中的曾芒芒,《口红》中的江晓歌,她们和《所以》中的叶紫生活的时代背景、经历都很相似,但对爱情、婚姻的态度上却不一样。在爱情方面,曾芒芒“正在梦中挣扎,幻想能够挣扎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却被迎头一棒,发现自己还是被规定安排了”{10},“曾芒芒和高勇的关系似乎还没有开始,就已经被决定了”{11}。在婚姻方面,曾芒芒和江晓歌她们都是在上世纪90年代以后才敢提出离婚的,但是离过婚后都把精力放在工作事业和孩子身上,在感情上显得很逃避。曾芒芒和常声远都很清楚对方的感情,但她不敢像叶紫一样大胆的追求自己的幸福,“不顾家人朋友的一致反对,在深夜里撬开了房间窗户的铁栅栏,翻窗出去,冒着早春的大雪,一直跑到华林的住处——只有一张行军床的家徒四壁的空房子”,去寻找自己认为的爱情。曾芒芒只会等待,等待逢年过节时,常声远从美国寄来的贺卡或明信片,等待她生日时,常声远寄来的三份礼物中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江晓歌对宗汉是有感情的,开始时是一种敬慕之情,在宗汉辞职走了之后,她也打电话,打呼机找宗汉,“可能永远也见不到他了”,她充满了无限的惋惜之情,但她还是不敢去面对自己对他的感情。而《所以》中女主人公叶紫经历了三次婚姻后,她依旧在寻找爱情,在故事结尾,叶紫站在黑夜的高楼上,看万家灯火一盏盏熄灭,依旧感到有人在和她对暗号,她还会继续努力。一个人只要有尊严,只要努力地活着就是一种幸福。庆幸的是,就像小说开头说的那样,所有的结果都只是过程,叶紫还有机会还有时间,迎接黎明从窗口射进的那一束微光!叶紫有着自己的思维能力,自己的生活态度与准则,她自己思考问题,自己描画未来。在经历了那么多的苦难还保持着这种乐观的生活态度,显然,叶紫在爱情婚姻态度上渗透着强烈的自觉、自主意识。

如果时间倒逝15年或者是20年,一个女性离婚或者有过多次恋爱的经历,给她以后工作、生活、爱情、婚姻、家庭带来的阴影一定是巨大的。大家会觉得她不是正经女人或不是成功的女人。改革开放以后,社会文明的提高使女性的离婚成为正常的事情。离婚是个人的权利,仅是契约的撕毁,能够文明理智地对待离婚,离婚处理得好,对双方当事人都是一种成功。分开就是一种解脱,如果不合适还要勉强凑合,那才算失败。叶紫经历的三次婚姻,每一次对她来说都是自觉、自主意识上的成功。第一次处于朦胧的青春期,她不懂得什么是爱情,和关淳领了一个结婚证,算是花青春买的人生教训。她在离婚协议书上签了字,她感到自己此时是自由的。第二次和禹宏宽的婚姻,她认为是自己驾驭了命运,“我通过他作为跳板,我又不要他了,我赢了”,这是她最真切的心理感觉,尽管她会愧疚,会对不起人家。婚姻成功和失败的标准应该是以幸福和不幸福为指标,叶紫不离婚她会很痛苦,但是离了就很幸福。和关淳离开感到幸福,跟禹宏宽分手也感到幸福,找到华林——其实最后的一段跟华林的婚姻生活,充满了欺骗,叶紫又离婚了。每一次离婚对她来说都是新的解脱、自由。

四、叙述语言视角:从生活化到修辞化,从外视角到内视角

池莉的作品一直以通俗易懂、没有阅读障碍的生活化的语言而深受广大读者的青睐。社会已进入信息化(电子网络)时代,喧嚣的现代人没有那么多时间坐下来阅读。因此在文本中,具有某种修辞功能的符号就具备特定的意义。我们会发现正常的语言有时是无力的,或者说不足以承载更多的内涵。作家会用某种符号来编码作品所要传递出的信息。池莉与时代同步,在《所以》中大量使用了感叹号、括号之类表情达意的符号。感叹号的连用,除了使句式整齐,还使人物的感情层层递进,令阅读充沛,有激情。在受到母亲责骂、求助于父亲又无回应时,叶紫发表了这样的感慨:“哦!大学!感谢大学!我是多么善于学以致用!顿时,我理解了父亲软弱的行为,也明白了母亲暴戾蛮横的根源。”{12}除此以外,小说文本中还使用了很多括号。这些括号所起的作用,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注释,而是叶紫对自己发出的注解,也是她的心理活动,她在内心呐喊、呼吁,嘴上想说不敢说的话,便在心里说了,括号的使用,能引起读者注意和认同。如“还有那么多女人,相信叶爱红的‘真情告白’,说她自己雪白的肌肤,就是长期使用日本天然红枫精华素的结果。”{13}(只有我知道,叶爱红天生就是雪白的肌肤!只有我亲眼看见过叶爱红把大罐液体注入精美的小瓶子。也只有我,坚决谢绝她的免费服务!)另外,《所以》在讲故事方式上,采用一种剪辑性的叙事,跳跃、穿插、嵌入,并大量采用以动词为主的短句子叙述。“于是,我早恋,并且,早婚了。”叶紫的性格属于神经质型(冲动型)的,内心有被压抑的强烈情绪,在言语表达时,句短而激烈。池莉曾说过:“短句子的动感和活力符合小说中人物的生活经历,也适合当代读者的阅读口味。”确切地说,长句子使平民层次的阅读较累,跟现代人生活的快节奏不匹配。此外,文中还运用了大量排比式的短句子来铺陈叶紫在40多年中的遭遇。“因为我不得不在母亲的热牛奶里下药。因为我邻居般的父亲。因为我惨遭横死的妹妹。因为我处境微妙的哥哥。因为我的何阿姨已经无法离开心脏病监护病房。”{14}五个“因为”排比短句使文本的语言极具智慧,凌厉而温柔,锐利而蕴藉,从而内涵更加个人,更加辽阔,使读者的阅读也更有弹性和韵律。

叙述视角,是叙述话语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一般有三种类型:第三人称叙述(外视角或全知视角)、第一人称叙述(内视角)和人称变换叙述。池莉之前的作品多以一种比较客观的第三者叙述口吻来叙写。作家非常善于用第三人称的叙事视角,文中的“我”总是以一个全知者的角色出现在读者面前,即使涉及到心理描写也是。《生活秀》中,“来双扬现在不急卓雄洲的事情。来双扬是过来人了,懂得情与爱更与缘分有关,时间不能说明问题的。两人缘分到了,水到渠成;两人缘分不到,该等十年等十年,该等八年等八年。来双扬的当务之急是房产问题。房产问题很现实,你不争取,幸福不会从天降。现在的人有一点权利,都黑着呢,谁会把房产白白送还给你,看来,如果舍不得孩子就打不着狼了。关键是谁来充当孩子呢?吉庆街的来双扬,夜夜考虑的就是这么一个问题。来双扬想来想去,逐渐明白,九妹就是孩子了。”{15}在文本中,作者完全以一个全知者的身份在讲述来双扬内心的想法。而《所以》使用了第一人称来叙述,用“我”的方式来叙述主人公叶紫,文本中对心理描写非常细腻,更似是作者自己对生活对人生的控诉。这种叙述与叶紫这个人物所经受的40年历程有关,她有很多的心理问题,从心里要发出质问,第一人称更能直抒主人公内心的每一个疑问,如果用第三人称叙述则很难表达,内视角的“我”——叶紫,不仅仅是故事,更是灵魂,是感受,是悬念。

随着人生阅历的丰富,池莉对女性本体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她的“女性写作”艺术也得到长足的发展。“和大多数女性作家一样,她在自己的婚姻、生育过程中,体悟了身为女人的另一层含义。而对于女人命运的切身思考又使她对当代女性的社会地位有了更清醒的认识。”{16}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更多的妇女问题引起作家对“女性写作”进入更深更理性层面的思考。

“男女两性之间的关系不仅仅局限于表层的物质关系,而是一种深层的文化关系,这种文化关系的特征是男女两性之间具有稳态化的无意识思维和行为交往方式。这种交往方式要想得到改变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实现,而需要女性意识和男性意识在对立统一的互动关系中共同发展。”{17}与以前作品对男权主义反抗对男性贬抑不同的是,《所以》更多呈现的是作者对男女两性和谐的探索,虽然没有完全实现,但文本中对叶祖辉和王汉仙美满婚姻的描写,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作家对“中性美学”追求。

最后要说的是,池莉小说尽管“女性写作”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便一以贯之没有改变的是池莉格外看重读者的阅读感受与心灵共鸣的严谨写作态度,再加上作家丰富的武汉阅历和对生活敏锐洞察力,这部作品首印20万册,在当月全国文学类新书排行榜中位居第三(参考北京市开卷图书市场研究所调查资料)能在畅销书市场上分一

{1} 池莉,赵艳.敬畏个体生命的存在状态—池莉访谈录[J].小说评论.2003,(1).

{2}论述池莉小说中女性意识的文章主要有:西慧玲:《池莉小说中女性意识的覆盖》,文学研究,2003年第1期;高乃毅:《论池莉小说的女性意识》,河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周利容:《论池莉小说的女性意识》,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韩鹏:《论池莉小说女性意识的嬗变》,固原师专学报,2004年第2期;龚展:《论池莉小说中女性意识的发展演变》,怀化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吴惠敏:《试论池莉小说的女性意识》,文艺研究,2000年第6期等。

{3} 池莉.怎么爱你也不够[M].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

{4}{16} 吴惠敏.试论池莉小说的女性意识[J].文艺研究.2000,(6):88,87.

{5} 最早对婚外情进行另类描写和认真思考的是卫慧。她在《上海宝贝》(2000)中叙述了一个叫倪可的女子在中国传统男人天天(象征着婚姻和家庭,一天不可缺少)和德国人马克(象征着爱情和性,充满着激情和浪漫)两个男人之间周旋,婚姻和家庭让她心灵感到温暖,爱情和性让她生命更加鲜活,最终倪可不可避免地走向失败。倪可的悲剧旨在说明,完整的女性,婚姻和爱情应该合二为一,婚姻与爱情的分裂,只能导致人自身的毁灭。

{6} 西慧玲.池莉小说中女性意识的覆盖[J].文学研究.2003,(1):91.

{7}{8}{12}{13}{14} 池莉.所以[J].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9} 金文兵.颠覆的喜剧[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0}{11}池莉.水与火的缠绵[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16,40.

{15} 池莉.池莉精品集[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