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心血管医学论文

心血管医学论文

时间:2022-05-31 17:20:20

心血管医学论文

心血管医学论文范文1

一、积极地心理指导与护理

所以,针对老年患者,医疗工作者应当首先进行心理上的疏导,与老年患者进行心理沟通,使其自身认识了解自身患病过程以及心血管疾病的特征,自己的病情,如何治疗原则,帮助老年人增强自信心,培养起积极的心态,这样才能尽量消除其负面心理情绪,促进心理健康,减少发病率。

二、养成良好有序的生活习惯

许多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与自己不良的生活习惯与方式也有很大关系,医务工作者特别是做为保健医生,应当经常提醒老年人,使其认识到吸烟、肥胖、高血压、高血脂是心血管疾病的十分危险因素,平时饮食以低盐、低脂、低脂肪、低胆固醇为主,多食瓜果蔬菜,维生素、蛋白质含量丰富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平时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避兔劳累,情绪稳定,消除疲劳,这样才能保证身体健康,发病率低。

相当,也不可以配合一些健康有益的运动,但我们常说的“饭后百步走”,心血管病老人是不适合的,特别是饱食饭后两小时内不要进行剧烈的运动,尤其对有动脉硬化的老年人,更应注意避免造成血压突然升高的一切运动练习,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心脏病发作或脑溢血的发病。也不宜进行“晨练”与“苦练”,可以多选择一些轻柔、缓慢、匀速并带有节奏的活动,例如太极拳、散步、按摩、等中、低强度的运动,时间上以30分钟为好,感觉体力十分好时才可以运动1小时,可降血压、血脂、减体重,有益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当然,除此之外,老年人尤其是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心律失常等慢性病老年患者要格外注意天气的变化,不止是天气寒冷容易发病,气温高、温度大、气温低的天气也容易发病,心功能不好的老年人,也可以在家中自备一个氧气瓶,身体不适时马上及时吸氧,缓解症状。对于有高血压、心脏病的老年人来说,常备保心丸也是十分必要的。

三、合理有效地配合用药

老年人用药必须十分谨慎,不要自作主张服药治疗,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治疗,有效地用药。老年人常常多种疾病并存,做为医务工作者特别是保健医生来说,也要做到安全、合理有效地给病人用药,如针对高血压患者降压的治疗方法可从低剂量开始,逐步递增剂量,考虑使用长效制剂,每日给药一次,殊知:“急则治标,慢则治本”,要嘱咐老年人坚持长期用药,不要经常更换药物,需要换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更换。虽然有些老年人患有多种病症,也不要一次给其开出许多药物,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接授能力。在用药上,也要考虑到老年人的经济能力,尽量使用老年人能够接授又不是价格太昂贵的药品,以减轻老年人的心理负担,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除此之外,针对老年人的特殊情况,医务工作者不仅要合理开药,还要指导老年人正确地用药。如开药后,向病人讲明怎样用药以及注意事项,记忆力、听力、视力较差的老年患者,医生还要注意多叮嘱,防止其误食多食少食药物。当然,老年人自己也要听从医生的良好建议,养成良好的就医习惯,每年或者隔半年可以去医院做心电图检查,防病于未然,发现不适或者症状变化可以及时去医院急诊。平时除坚持规律用药外,要多注意休息,不宜疲劳,可适当的运动,饮食合理得当,少食多餐,一旦出现胸闷、心慌或腹泻或其它不好症状,要立刻及时就医,不要耽误病情。

总之,希望通过我们积极有效地预防、干预与治疗,可以使老年患者的病情得到稳定,生活更加的有质量有活力。

心血管医学论文范文2

关键词:循证医学;中医药;心脑血管疾病

    据调查显示,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居民所面临的首要卫生健康问题[1]。针对我国当前心脑血管疾病的控制现状,将循证医学方法与中医药健康干预措施结合起来,建立一套综合控制体系,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的卫生资源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

1 循证医学在心脑血管疾病干预中的应用

循证医学是将医生的主观临床经验、临床客观医学证据以及患者的个人愿望三者相结合,从而给予每个患者正确的诊断、有效的治疗以及精确的预后估计的临床医学。

2 循证医学在心脑血管疾病干预中的措施

    在日常心脑血管疾病的康复治疗中,可通过医务人员对循证医学理论的系统学习、建立患者健康档案、控制危险因素、选择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以及综合患者意愿等多种途径实现对心脑血管疾病的中医药循证治疗干预。

2.1 循证医学知识的学习

医生应在不断更新专业知识的同时,主动地学习循证医学理论并予以实践,在具体的医疗实践中,应主动发现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及预后中存在的问题,在验证这些证据的有效性及实用性之后,再结合患者的意愿将其应用于临床问题的解决之中。

2.2 患者健康档案的建立

健康档案的建立可以使医生详细地掌握患者的基本资料,从而有利于临床正确决策的确定,其中应包括患者个人基本情况与家庭基本情况等内容,涵盖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密歇相关的危险因素。

2.3 发病危险因素的控制

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收缩压、体重指数、血清总胆固醇、糖尿病以及烟龄等6个方面,将上述6个危险因素作为自变量,与发病危险进行多因素分析,建立危险因素预测模型,将其与常规诊疗工作中的筛查相结合,筛选高危人群,确定目标群体,旨在确定高危人群进行高质量的干预。

2.4 个体化的综合干预

依据循证医学的理论,需要对不同的患者个体实施特异性的干预措施。针对健康人群采取普适性预防干预措施,调整日常行为及生活方式,针对高血压、心脏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脑卒中史、糖尿病、血胆固醇水平、超重、吸烟、饮酒、口服避孕药、高钠低钙等危险因素要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中医疗法等辅助疗法,让病人保持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和最佳的情绪。

3 讨论

中医药的特点是整体观和辨证论治。在生理上中医强调人体是内、外环境等多因素相互作用下相对平衡和统一,保持相对动态平衡,在病理上,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其外因是人与自然和人体内部的失衡,而内因则是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中医强调辨证论治,从患者的整体出发,多部位、多环节的整体治疗,其关注的是治疗后的最终整体疗效,而不过分强调药物作用机理等复杂的中间环节。

中医药的辨证论治因其独特的理论体系、不同的表达方式、个性化的治疗手段以及难以完全客观量化的疗效体现,使得较难对其疗效标准进行量化。EBM是遵循证据,中医药是辨证论治,在疾病治疗策略制定的出发点方面二者是一致的,从方法学上都忽略中间环节、中间指标,疗效上都关注整体疗效【2】,因此,用循证医学理论对心脑血管疾病的中医药治疗进行解释和研究是当前比较科学和可行的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心血管医学论文范文3

中国医学源远流长,几千年来,在历代医学家长期的医学实践中,中医学理论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充实,在医学实践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内经》《本草》《伤寒》至金、元、明、清,医家代有杰出。世代业医,迄今已300余年的萧氏家族便是其中出类拔萃的一支。萧开伟,这位幼承庭训的中国医学的探索者,就留下了辉煌的足迹。

心脏疾病晚期常并发心肾、心肺及心脑血管综合症状,发作时“心梗”“心衰”,危及生命。古代文献中就有诸多阐述心衰症状的文章。

对此,遵循并强调《黄帝内经》之“天人合一,整体施治”法则的萧开伟先生多年来潜心于此,究其本源,乐此不疲,精研维护心脏之法,取得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成绩。

萧开伟先生说:“来我这儿的病人,全是那些在死亡的边沿徘徊的患者,我的最大的愿望是,延续他们的生命,重新给他们生机,值得欣慰的事,我的愿望都实现了。”

患者王杏莉,女,49岁,宁波人,2004年10月3日初诊时,面色暗苍老,唇紫,脉沉微,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钙化。萧开伟诊断后认为,心阴虚,肾不纳气,兼心气瘀滞,以活血祛瘀、养心阴、纳肾气之方治疗;开药三贴,每二日一剂。10月9日二诊时,脉已浮起,述服药后胸部已不闷不痛。10月12日,脉已无结代,病邪大减。至10月25日,患者颜面红润,皱纹大减,心情愉快,与初诊时判若二人。

萧开伟先生说,我们从祖国医学文献中查到治疗“心悸”“胸”“喘症”“水肿”等疾病的良方,许多内容在临床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在医治心血管疾病时,萧开伟根据疾病发展的轻重,用中西结合的方法将该疾病分成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在心血管内膜变得粗糙不平时,临床表现为胸闷、心悸、眩晕、血压有时升高,此时为肾阴虚影响到心阴虚,因此可通过“滋心肾之阴”兼“理气活血”解除以上症状。但多数患者对以上初期症状并不重视,进而发展至第二阶段,血栓形成后(血瘀),升高的血压已不容易下降,临床表现头昏、眼花,甚者心跳早搏等,血栓形成后的治疗方法,应在滋“心肾之阴”的前提下加入“活血祛瘀”之品以消除已形成之血栓,达到“祛瘀”的目的。心脏疾病的第三阶段,即以上病症未得到有效医治,患者体征反复加重,心血管逐渐失去弹性,出现粥样硬化,心脏进而扩大,冠心病形成,此时要改变已扩大的心脏是很困难的,但使用“滋阴”“补气”“降气”“活血祛瘀”以减少血栓形成,软化血管并增加血管内壁分泌物以起到抗血凝效果,从而达到控制血压,缓解症状,减轻心脏负担的目的。心脏病晚期为第四阶段,其综合症状较为复杂,有因肝硬化压迫门静脉导致高血压累及心脏,久而心衰的,对此类患者治应先“补心气”“养阴”“回阳”兼“活血瘀”“疏理肝脾”;待正气渐复再“逐水”“补养”,标本兼治,水去后“调理脾胃”“养血滋阴”。

萧开伟举例说,有一个患者叫陈志华,男,56岁,2005年2月9日在广东省某医院确诊为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症,心功能一级,高血压症一级(极高危组),严重心绞痛,心电图表示心肌缺血。病人连续3次接到病危通知。次日上午9点,萧开伟接到电话后,根据医院体检及各项检验报告的结果,并通过详细问诊,诊断心虚血阻,为“心阳不振之渐,心阳将脱矣”,急宜回阳救逆,补心气,养心阴,活血祛瘀。遂将药方传真至该院,令医院按方治疗后,患者病情逐渐好转。两个月后,患者已能每周爬白云山一次,恢复了正常工作,时常去各地出差处理事务。

萧开伟,这位1950年生于四川中医世家的中国医生,从5 岁就开始学医, 19岁下乡时,在黑龙江嫩江见当地缺医少药,居民疾病难以得到及时医治,即以家传所学为当地的患者治疗,不久就名噪嫩江。1978年在上海同父亲合著《肾水论》,该书在1998年获第六届国际医学博览会金奖。新著《肾水论续》已被欧洲权威医学出版社选中并预约出版,代表论文《内经理论对心血管疾病的抢救与治疗》,获第五届中国名医论坛优秀医学论文一等奖,该文被中国医师协会载入“中国当代医学思想宝库”“中国当代思想宝库”。2004年,萧开伟获联合国国际交流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同年被联合国世界和平基金会授予“世界名医”称号。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心血管医学论文范文4

关键词: 血液循环; 血管区; 血管体; 还原论;

Abstract:

By analyzing the epistemological view of the ancient medicine,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concept of blood circulation probably is the ideological root-cause of the defects of the biomedical model.The Discovery of Blood Circulation Theory is a perfect modern science paradigm but an embodiment of mechanical philosophy in Harvey's time,which results in losing the wholeness of the body.Basing on the system theory,the angioholisty view is proposed.The angioholisty as a node means gluing different issues which are supplied by the same source artery together into a functional whole,and interaction of different angioholisty is regard as edge,the nodes and edges present a network model of body.The ancient medicine of simple materialistic,the blood circulation of mechanism,and the angioholisty network of complex science constitute a cognitive process with negation and re-negation.

Keyword: blood circulation; angiosome; angioholisty; reductionism;

哈维的“心血运动论”具有很高的历史地位,包括恩格斯等人在内均把哈维发现血液循环视为现代医学的开端。今天中国初中的生物课本中就已经向学生讲解血液循环的内容。心脏作为一种提供机械力量的“泵”、动脉血管逐渐分支成为毛细血管网并逐渐汇合成为静脉、毛细血管网内血液与实质组织发生交换作为三个主要特点构成一个“血液在封闭的管道内循环流动”的图像,这就是现代“血液循环概念”的主要内容,作为一个“科学概念”呈现给大众。概念是反映认识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凝聚着人类全部认识成果,也是人类认识的新起点。在概念的内在矛盾中包含着尔后的判断、推理和理论体系演化的一切萌芽[1]。

从认知角度看,血液循环概念不仅仅是一个客观事实,也是当前人类去研究人体功能时的一个思维的出发点。初中生物教科书的第一章和第二章就是讲解呼吸气体交换和血液循环;中学生的大脑认知内存在血液循环概念之后,再去学习其他人体结构功能。因此,所有的人体医学概念都离不开血液循环。正如洛克曾在其《人类理解论》中说: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是建立在经验上的,而且最后是导源于经验的。因此,任何现代人所观察到的人体结构,必然先通过内心预设的血液循环概念来反省所感知的人体结构,这个认识过程非常自然,如同潜意识,这样一来,人们对人体的理解才能够与血液循环概念底层的哲学认识论不冲突。

在血液循环概念提出之后,紧接着人类就把心脏+血管(动脉和静脉)管道+毛细血管+血液综合为一个整体,命名为“心血管系统”,也叫循环系统。之后又相继提出消化系统、运动系统等概念。系统为最高的人体层次,人体分为九大系统;在系统之下为器官;器官之下为组织;组织之下为细胞;细胞之下为细胞器、囊泡;再之下为分子、原子。在人体层次建构过程中,对器官、组织的认识都是以实体结构为主,功能表现以实质功能为主,而把血管+血液看作是独立于器官实质之外的,专属于心血管系统的下级器官、细胞,进而建立了以各个器官实质的生理病理为特点的现代医学体系。今天我们到医院去,看到的招牌都是消化内科、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等名字,具有按照器官实质分类的特点。从分科特点也可以看出,现代医学的一切内容都是建立在血液循环概念基础之上的。

1977年恩格尔曾经提出对当前的生物医学模式批判[2],但并没有指出血液循环概念与身心二元论和还原论的密不可分的关系,也没有指出血液循环概念必然会导致生物医学模式的出现,或许人们已经习惯性地把血液循环作为观察认识人体的起点而不能自知、反思、质疑,也就不会再思考是否能够不使用血液循环概念去观察事物。这种现象正如同波普所说:一切观察都充满理论,绝没有什么纯粹的,不偏不倚的脱离理论的观察[3]。

血液循环概念如同一个变色眼镜一样,久戴而不自知。因此,必须首先提出新的、而且完全不使用血液循环概念的人体认识理论,才能有新的人体认识,才能促进新的医学模式的发展。笔者通过工作经历发现中医的穴位和西医命名的皮穿支在全身分布上具有高度重合性[4],在进一步对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认识到中西医的差别起源于血液循环概念的提出。借助于最新的现代解剖学认识(血管体概念)以及中医、数学物理学科的一些知识,本文尝试提出对血液循环的批判并提出一种新的人体认识理论。

1、 早期人类对人体的认识方法

通过医学史研究可以发现,即使在血液循环发现之前,中西方的古人研究人体也都是从解剖开始的,古人并不是像现代人认为的那样不重视解剖。既然进行人体解剖,必然会观察到脏器和血液,中西方古代医学家描述过人体的大体解剖结构,但都把医学的重点放在思维的抽象性上,通过对解剖结构的高度抽象的总结来构建人体功能体系,成为一种自洽的医学基础理论。

医学史中记录了不同时期不同文明的解剖内容。比如中医《灵枢·经水篇》说:“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皆有大数。”这段话证明了中医进行过很多次人体解剖实验,对尸体和活体都做了详细的观察,并提出“大数”这种具有统计意义的概念。例如,医学史记载古埃及的赫罗菲卢斯先后进行了600多次人的尸体解剖;古罗马的盖仑使用与人类的身体构造相近的猿猴进行解剖,他的《论解剖学的步骤》一书的记载和描述非常详实而准确,也非常接近当代的《解剖学实习指导》的内容[5]。

古人必然会观察到肉眼可见的心肝脾肺肾等人体内部脏器以及血液、大脑等人体组织,但受限于古代技术条件,古人无法观察到诸如“血液在一个封闭的管道内循环流动”这种事实,古人不可能沿着解剖-组织-细胞这种越来越精细的观察之路继续前进,于是古人把“抽象思考”作为医学的发展重点。如在中医里,侧重解剖的脏腑概念演变成了按照抽象功能划分的藏象学说;中医的“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的抽象认识方法,至今依旧在使用,并且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中国古人的“阴阳五行”学说,和古希腊人提出的“四元素说”、古代印度人提出的“五元素说”等学说一样,本质上都是对人体进行高度抽象思考后得出整体性理论。

通常,构建完成人体认识理论后,解剖就不是医学发展的主要问题,因此解剖学就慢慢不被医者重视,不再进行诸如“如何解剖”之类的思考。这一点在今天也同样发生,例如,今天的心脏内科医生基本上不懂四肢运动系统的解剖;现代医生已经习惯于按照天然的包膜间隙作为分割器官的边界,很少有医生想过把不同包膜内组织看作是一种“器官”。还有一种现象就是掌握了抽象思维方法的医生会认为认识理论的重要性要高于解剖,理论推导得出的结论要正确于肉眼观察到的事实,比如与哈维同时代的一名生理学家费尔纳尔就认为:“对事实的采纳必须要以一个先验的思想为依据,在认识人体生理机能的过程中看到和体验到的事实只有通过思想的反省才能被接受,只有切合其先验理论主题的事实才具有价值。”

哈维提出血液循环概念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不被认可,直到显微镜发现了毛细血管网。很多人认为是显微镜证实了哈维的预测,笔者认为这个说法过于狭隘。显微镜的出现,让人类的观察能力进入更细微的世界,极大地增加了人类的知识广度和深度。正如恩格斯所说:“这种原始的、素朴的,但实质上正确的世界观是古希腊哲学的世界观,而且是由赫拉克利特最先明白地表述出来的:一切都存在,而又不存在,因为一切都在流动,都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生成和消逝。但是,这种观点虽然正确地把握了现象的总画面的一般性质,却不足以说明构成这幅总画面的各个细节;而我们要是不知道这些细节,就看不清总画面。”血液循环的提出之所以被公认是现代医学开始的标志,一方面因为血液循环概念先知般地给出了一个“细节画面”,另一方面也因为同时期显微镜发现带来的知识量的井喷,这些知识连同血液循环概念构成了一个更大更详细的画面,血液循环概念能够把这些画面更好的分类和组织;而中医的藏象、经络概念由于其理论的高度抽象性,始终无法使用显微镜所发现的海量的细节,因此无法更进一步发展。

2、 血液循环概念的成功经验

2.1、 确立了科学研究中的实验精神

把观察和实验结合起来成为事实,并且让事实停留在“确定性”层面上,摆脱神学和权威的影响。在当时,神学对医学的干扰很大,如塞尔维特提出心、肺之间的小循环学说,被宗教裁判所视为异端判处火刑;同时,当时特别迷信权威、按照经院哲学模式训练出来的教授并不亲手进行解剖,而只照本宣读盖仑的解剖学论述,由助手按他所读的内容进行解剖。这种场景与科学实验精神无关,反而是佐证权威、强化权威的一种规训过程。

2.2、 确立“数学论证、模型、假说、验证”的科学方法

哈维做了这样一个简单的计算:已知左心室每分钟跳动次数乘以心脏跳动时泵出量,这样得出一小时的泵血量是体重的3倍。这个血量显然任何器官都无法容纳它而不被胀破,只能是循环。“我们不得不称之为血液循环运动,就好象亚里士多德说空气和雨在天空中竞争着循环运动一样。”假说-验证模式也成为后世医学研究的“范式”。

2.3、 与当时的科技水平、科技思想紧密互动

当时是机械论思想盛行的时期,哈维提出来的就是一个机械模型,把心脏比喻为一个位于中心的“泵”,并与宇宙模型做类比,心脏像太阳一样位于中心。对存在毛细血管的预测并不是哈维书籍的主要内容;哈维尝试过用机械论的思想解释消化系统和运动系统,都以失败而告终。

3、 血液循环概念的局限性

经过四百多年的发展,血液循环概念已经成为新的“先验思想”,人们已经不再对人体解剖方法有不同的看法,因此,无人意识到血液循环概念在一开始出现时就具有的先天局限性。

3.1、“科学”的形而上

实际上,还原论就是一种“形而上”的思维。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说,“在形而上学者看来,事物及其在思想上的反映,即概念,是孤立的、应当逐个地和分别地加以考察的、固定的、僵硬的、一成不变的研究对象”。1977年恩格尔在评判现代生物医学模式时使用的“还原论”一词来自奎因在《经验论的两个教条》一文中首次使用的“reductionism”(还原论);还原论用来指这样的理论主张:“相信每一个有意义的陈述都等值于某种以指称直接经验的名词为基础的逻辑构造。”现代医学的每一个术语都是一个“直接经验的名词”,医学研究的对象往往放在一个“孤立的”环境中,方便研究者能够“逐个”的研究其变化的过程。

形而上表现为现代医学的“解剖”与“功能”是分开描述的。现代医学的解剖实质种类虽然多但依旧可数的,但是功能种类却不可数,在现代医学里,描述功能必须基于一个明确的实质。如有一个常见的说法“肾脏的功能是产生尿液”。仔细辨析这句话就会发现:尿液是一种客观的实质,离开“尿液”这个实质,我们无法描述肾脏的功能。如果想描述肾脏对心脏的影响,只能通过借助某种物质的传递来描述,如肾脏内的肾素经过血液循环到达心脏对心肌有某种作用。因此,现代医学里的“功能”,实际是一种联系,任意两种实质之间的联系。这样一来,“功能”的种类就很多,因此只能挑重要的来说,比如提到肾脏功能就想到“泌尿功能”,而肾脏各种内分泌的作用往往被忽视。相比较而言,中医的功能描述,比如“脾主运化”,并没有依托某一个具体的解剖实质,也没有局限在某一个具体实质内容内,“运化”只是一种运动特点。

现代医学以“直接经验名词”命名各种解剖结构,用各种结构之间的联系作为各自的作用机制,即“功能”;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各个器官的生理学,进一步建立了以解剖实质变化为标准的病理学,从而形成了现代医学的各个分科门类。因此,当前医疗中的一些问题也就必然产生,包括恩格尔所指出的“这一模式假定疾病可以利用可测量的生物学的(身体的)变量标准的偏离来进行完全的解释”。在这种认识方式下,现代医生必然选择去依赖仪器产生的“精确”数据,而不关心整体情况以及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

例如,肾动脉狭窄会导致高血压,但颈动脉狭窄通常不导致高血压而只是导致头晕。现代医学的解释就是肾内存在肾素,肾动脉狭窄-肾缺血-肾脏内肾素血管紧张素启动-血压升高是一个链条式反应[6]。实际上,这些链条的前后因果性并没有得到严格性的证明。有很多例外的情况,比如外伤性肾脏萎缩并不会导致高血压,有一些肾炎也不会导致高血压,这时就无法使用肾素-血管紧张素的反应链条来解释,就选择另外一个反应链条来解释,而实际上,肾素-血管紧张素的链条依旧在工作。由此可以看出,目前的医学理论只停留在物质层次,以物质的关联性为解释疾病的方法。生物学机制是一种生物物质概念的列举或排列,并不能像数学物理概念一样可以通过演绎推理发展出来。

对疾病现象进行解释时,往往找一个特异性物质或者找到某个物质的某一种链式反应过程,然后把这个物质的物理量变化作为疾病原因,以及下一步治疗的靶点。而实际人体中,物质种类繁多、数以万计,每一种物质都参与多种链式生化反应;现代医学的解释只能选择最主要的一个机制,其他的非主要情况往往被忽略。在找不到特定的生物物质,或者参与的生物物质种类太多时,就无法确定主要路径,找不到好的治疗方案,生物学解释就变得苍白而无用。

在以物质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时,数学在医学领域的作用就只能限于“数学统计”这一门类,而强调运动、相互关系的数学分析、逻辑推导等学科在生物学医学领域毫无用武之地。

3.2、 以不恰当的方式分割了整体

血液循环诞生的时代,正是机械论盛行的时代[7]。因此,血液循环概念下的人体结构具有机械论的特点,器官划分以客观存在的腔隙(或者包膜)作为标准。哈维在提出心血运动论时坚信:“通过器官不同的结构可以推知不同的功能,相应地,相同的器官结构不可能会有不同的功能。”[8]因此,血液循环视角下的器官都有一个客观腔隙或者都被一个包膜包裹而其他实质组织有明显界限。而没有客观腔隙的都归为一个器官,比如全身皮肤作为一个器官,深筋膜算作皮肤的一部分,而实际上筋膜和皮肤的生物性质差别非常大,也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器官[9]。

器官要发挥功能必须有活性,即血液在器官内的流动以及器官的新陈代谢,血液和血管的功能也是器官功能的一部分;也就可以说,血液的组织实质和血管组织实质是器官解剖实质的一部分。尽管现代医学中的器官并没有明确阐述器官概念是否包含血管+血液,但是存在“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这种概念时,在描述器官时必然侧重于器官的解剖实质,而非血液+血管+实质这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与中医对比,二者差别非常明显。在中医中,器官实质和藏象是两个层次的概念,中医对解剖实质的描述较少,实质脏器的概念通常不使用。中医常用的是藏象概念,比如肾藏,不是肾脏,功能是“主水主生殖”,也就是肾藏不仅仅包括肾脏实质还包括了睾丸功能。

如果要创造新的人体理论,需要创造一套新的医学术语,不能使用原有血液循环概念中的术语,也不能使用中医概念体系中的术语。现代医学词语内涵过小、过于偏重解剖实质,而中医词语的内涵过大。笔者新造一个“血管体,英文angioholisty”用来作为一个基本的专用词语,其内涵不同于既往中西医概念体系中的术语。

4、 血管体概念的解释

随着科技进步,外科医生吻合血管的口径越来越小,因此,出现了一门新的学科———显微外科。显微外科医生致力于将人体自身的某一块组织移植到另外一个组织区域来修复人体,最常见的缺损是外伤导致的四肢的骨骼和皮肤缺损。针对组织移植的挑战,1987年澳大利亚解剖学者Taylor等[10]提出了“angiosome”概念。人体皮肤的每一支动脉均有一个明确的供血范围,分支呈树形分布,所到之处即称之为解剖学供区(anatomical territoiy),有人把angiosome翻译为“血管区”,显然“血管区”是一个血液循环概念体系中的解剖学术语。

在angiosome概念之上,把血管+血液+实质组织三者看做一个整体,侧重功能,而非解剖边界,提出一个新概念,中文翻译为血管体,英文为angioholisty,angio通常用来表示血管,holistic意思为“整体的”,hoslism意思是“整体论”,angioholisty意思是围绕血管的所有成分的功能整体。在这个原则下,肾脏是一个肾血管体,心脏是一个冠状动脉血管体,可以按照人体解剖中血管的名称命名出大大小小的血管体。

血管体概念有以下几个特点:(1)整体性:血管搏动+血液组织的交换+器官实质组织作为一个整体,血液也可以看作血管体与外界联系的一个介质。血管体概念比中医的藏象概念要更小、偏实质,而比原来的解剖实质概念要大、偏功能。(2)动态性:血管体是一个血液不停由动脉进入同时由静脉流出,同时进行新陈代谢物质交换的整体,观察这个整体不能是物质的绝对数量而是差值,包括差值的变化以及差值的比例值,比如氧气在入(动脉)和出(静脉)之间含量的差值。(3)同质性和异质性:所有血管体都有一些共同的参数,比如含血量、耗氧量等等,都是同一种性质,叫同质性。在血液循环概念下,各个器官只有各自的个性化标准,比如肝脏的指标是转氨酶的数值,肾脏功能的指标是尿素的含量,这就是异质性。在血管体概念中,各自个性化指标依旧可以使用,但多了一项“差”指标,比如血流量差、耗氧量差,比如肝血管体出入时氧含量的差值,血糖的差值等等,用“差值”来表述功能。(4)联系性:血液循环概念下血管+血液是一个独立的心血管系统,神经也是一个独立的系统。而在血管体视角下,血液循环和神经一样都是一种连接结构,而具体的血管结构特点、血液信号特点和神经信号特点则是一种连接的方法和种类。以药物伟哥(西地那非)为例,伟哥能够治疗肺动脉高压和阳痿,那么肺和阴茎这两个部位就有了一种连接,虽然这种连接的具体结构内容是什么还有很多未知,但是对同一种外界刺激(可以是药物,也可以是其他方式比如针灸)的同一类反应,就是一种连接结构存在的外在表现。(5)生成性:由受精卵发育到胎儿,可以看做是受精后的复杂系统的一个演化过程。既往胚胎学研究都以器官发育为主题进行研究。胚胎血管有两种发育行为,一个血管新生和血管发生,血管发生与神经发育是并行伴行的。可以把人体看做先发育为一个个微小的血管体岛,这些岛在胚胎发育两个月后开始新生为各个人体器官,也就是说这些血管体在胚胎早期就已经各就各位;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成人的血管体位置反向推断其早期血管岛的位置以及基因表达特征。同样,在成人后的人体必然遗留早期血管体发育过程的一些痕迹,这些痕迹可以表现为某种连接性,这种连接性就是伟哥能够治疗阳痿和肺动脉高压的原理。

5、“血管体”与当前科技前沿技术的关系

使用血管体概念去理解人体,为当前各个新兴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其中两门学科可能关系最大。

5.1 、光声成像技术

光声成像是近20年来新兴的一门技术,主要利用光声效应来成像。短脉冲光源作为激发源照射生物组织,生物组织吸收光能以后产生光致超声信号,携带组织光学吸收信息的超声信号被接收后,利用成像算法反演出生物组织吸收结构的可视化图像。光声成像技术可以通过直接测量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流动速度可实现对血氧饱和度、血液流速、力学参数等的成像和数据化。在当前技术状态下,光声成像设备已经能够辨认出人体的血管体并进行血管体“差值”的测量。随着这个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把人体按照血管体来划分并进行血管体之间的数据运算就可以成为现实。或许将来医生想知道肝功的数值并不需要抽血,而只需要对肝脏进行无创的光声成像即可,甚至更进一步,通过体表的血管成像来全面了解内脏的生理状态[11]。

5.2、 复杂系统科学

当前系统生物学比较成熟的是生物网络研究:基因调控网络、化学反应网络、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研究者借助组分之间的相互连接并构建一个静态的路线图,从而进一步研究在动态时形成的交通流以及控制方法[12]。

使用复杂网络技术也可以构建一个人体血管体网络,研究内容可以包括:(1)血管体系统的结构和层次:血管体分为几个层次,以多大口径血管或者以什么样的标准来划分层次,各个层次血管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生物学机制及其对应的网络的拓扑结构是什么。(2)动力学研究:比如血管体节律是什么。(3)控制:人类精神意志如何控制血管体,药物如何控制血管体,针灸如何控制血管体。(4)生成机理:受精卵是如何发生为一个血管体早期岛,即将基因网络与血管体网络结合起来。

6 、总结

血管区(angiosome)概念最早由皮瓣外科医生提出,是因为显微外科学者需要描述复杂组织块的游离移植。其他医学学科并不面临这个临床问题,对血管区不熟悉,甚至认为血管区的概念没有价值。这种情形也同样出现在血液循环发现前的那些医生身上(比如上文提到的费尔纳尔)和现今的某些中医医生身上,他们认为当前对人体解剖和功能认识都已经定型,已经非常正确,只需要做一些微末的补充即可,没有必要再继续思考人体认识的方法问题了。现实中,除了外科医师偶尔在本专业报道几例解剖变异之外,人体大体解剖结构研究领域很少再有。当前医学的研究重点是在分子层面,比如蛋白质研究、基因研究等等。那么,今天医学界疯狂地寻找各种疾病的特异性分子与几百年前医生有关灵气性质的辩论,在思维认识方法上有区别吗?

由“血管区”到“血管体(angioholisty)”是一次思维跨越。“血管体”并不难以理解,在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时代,各国的古代医学提出了多种人体结构理论,比如中医的藏象、气血营卫等学说,都是把观察到的解剖实质、血管、血液三者看做一个整体。“血管体”是人类对人体结构的最早的直觉认识。哈维提出的血液循环是对人类早期直觉认识的一次否定,而血管体视角是对血液循环理论的一次否定。从古代医学的器官到血液循环视角下的器官再到血管体,也是一次否定之否定的认识过程。

相比于血液循环概念的成熟,现在血管体视角非常稚嫩,没有成熟的临床应用。血管体和血液循环概念类似不同的眼镜;血液循环“眼镜”虽然很强大,能够观察到很多细节,但血管体“眼镜”会给人类呈现一个全新世界,更重要的是,人类要有更换“眼镜”的能力,不能让“眼镜”局限了视野。

参考文献

[1]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509-603.

[2] ENGEL G.The Need for a New Medical Model:A Challenge for Biomedicine[J].Science,1977,196(4286):129-136.

[3]郑祥福.范·弗拉森的“可观察性”概念批判[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4,10(11):7-14.

[4] DING Z W,SHI Y,ZHANG Y Q.Perforators,the Underlying Anatomy of Acupuncture Points[J].Altern Ther Health Med,2016,22(3):25-30.

[5]王台.古典医学理论的建立、贡献和归宿[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33(1):11-20.

[6]董徽,蒋雄京,彭猛,等.肾动脉纤维肌性发育不良:病例报告与文献回顾[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3,21(11):1091-1096.

[7]李振良.哈维“生理学革命”的社会历史背景[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2,34(1):52-54.

[8]郭照江.哈维启示录:纪念哈维发现血液循环390周年[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27(8):65-76.

[9]原林,王军,王春雷,等.人体内新的功能系统:支持储备及自体监控系统新学说[J].科技导报,2006,24(6):85-89.

[10]TAYLOR G I,PALMER J H.The vascular territories(angiosome)of the body:Experimental study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J].Br J Plast Surg,1987,40(2):113-141.

心血管医学论文范文5

马克思曾经说过: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在那崎岖小路上不畏艰险而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的确,科技决定发展,坚持决定成败。只有承载使命,拥有坚定不移的信念的人,才会不断奋进,才能不断提升能力与素质,他的事业也才会不断迈向新的高度。以科学为基石、以智慧为媒介、以医学创新为己任,陈厚琦博士几十年的奋斗生涯,实现着他的志向和理想。

陈厚琦出生于1949年2月2日,现任世界健康生活方式促进会联合总会副主席、美国自然医学研究院副院长、美国伊利诺大学医学院教授。他分别于1984年和1989年获得美国伊利诺大学香槟校区遗传学硕士学位和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继而于2002年,在国际自然医学院(美国)专修自然医学。

一个怀揣梦想的莘莘学子,三十年前只身前往美国闯天下;步入花甲之年时回国报效。陈厚琦完成了人生的华丽转身,将西方国家先进的医学理念、技术和个人30多年的成功经验带回祖国,为我国的医学发展输入新鲜血液,植入先进技术,为民众的健康撑起“保护伞”。

据统计,中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350万人。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也就意味着如不采取干预行动,心脑血管疾病将会成为人们健康最大的威胁。面对如此紧迫的问题,陈厚琦焚膏继晷,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研发出一种“逆转动脉血管粥样硬化的酶治疗法和酶制剂”。此项成果可谓重大的医学突破,因其显著的疗效而被称为“奇迹酶法”。

“心脑血管疾病和一些慢性病是我的主要研究方向。我所研发的酶制剂和酶疗法,能够清除动脉血管内部的硬化斑块。从而让许多患者摆脱心梗、脑梗的威胁,远离高血压的折磨,也能够有效控制糖尿病的并发症”陈厚琦说。目前,自然医学的这一疗法正在被用于深度临床研究,效果明显。

俗话说:生命仅有一次。然而陈厚琦却给了许多人“第二次生命”,让他们“与死神接吻”后获得重生。事实胜于雄辩。企业家吴先生曾有严重的肠道问题,几年来每天要有7次至8次不定时、不成形的大便。同时,该患者在夜里出现过许多次危及生命的瞬间脑缺血造成的脑梗前兆问题。在遍访全国许多医院和专家治疗无效后,酶治疗法不仅使他的肠道问题得到解决,而且夜间因瞬间脑缺血带来的恐怖再未发生。重庆教育学院杨姓退休教授有颈部动脉硬化斑块,使用酶疗法不久,症状便有所改善;一年多后,颈部动脉硬化斑块全部清除干净。扬州著名书画家陆先生前年因脑卒中轻度致残,双手发抖。他的艺术生命因而也就完结了。奇迹酶法却让他重新拿起画笔,获得新生。

陈厚琦教授积极推广与交流新医疗理念和技术。他曾应邀参加2008年10月在北京举行的“中国抗衰老国际医学论坛”大会。他的论文《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逆转》获得优秀论文奖。2009年他曾受邀参加“第三届自然医学国际学术大会”,在香港举行的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演讲。在此次大会上,他获得“杰出自然医学专家奖”和“医圣勋章”。在多次国际性的健康产业和医学大会上,他的论文被誉为导向性的重要文献。应邀参加2013年4月北京的国际健康产业会议,他发表的论文后来被民政部主管医学杂志《中国民康医学》接受并刊登(2013年第七期)。论文题目是《二十一世纪医学变革主旋律:西医创新与中医回归》。

他是一个难得的“奇才”,具有独特的思维模式和理念。他在一首诗里写道:“生物工程,癌症攻关。杏林探索,冲波推浪。康复病患的欢欣笑语,抚慰着经久磨难的翅膀。取真经,驱逐病魔;化腐朽,成为神奇。谈笑间,还你健康”。他在美国芝加哥自然康复中心,用自然医学的方法和手段帮助患者康复取得很好效果。“将可怕的病情变得轻松,能够缓解患者对病魔的恐惧,有助于患者恢复健康。”陈厚琦如是说。

今天,陈厚琦博士在心脑血管和癌症两大领域崭露头角。然而,“自然医学”在许多年前却很不起眼。他独具慧眼,看准自然医学是西方医学的前沿领域。“西医创新,中医回归,是解决当前泛滥成灾的慢性疾病之最佳方法。西医创新就是自然医学,包括分子医学和量子医学。中医回归就是回到古中医学。”陈厚琦说。他不仅将西医的前沿领域自然医学向国内医学界介绍,而且建立了自然医学独特的理论和用药系统,在逆转慢性疾病的临床实践中取得成功经验。

以现代系统科学为指导,他运用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的基本原理研究生命科学和医学,提出了“人体自稳定调控系统的生物控制论”。这一理论对未来医学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他认为:医学的目的不是治病,而是恢复人体自愈力。人类与生俱来的自愈力,在物质、能量和信息层面上各具特征:A) 以神经系统为主导的生物化学调控机制(物质层面); B) 以人体电磁场为背景的生物电磁波同谱共振机制(能量层面); C) 以意识调控为核心的信息调控机制(信息层面)。 上工治未病,就是借助于各种手段,让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得以恢复,实现人体新陈代谢的动态平衡。此外,他提出:能量医学是古中医学的本质特征。中医只有走出化学医学的阴影,才能够真正振兴。

为了推动医学变革,促进医疗模式的转变,帮助民众摆脱慢性疾病的痛苦,陈厚琦博士自2008年以来,将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祖国。他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作过数十次报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也得到了业界同行的支持。“少花钱,治大病,防重病,是21世纪医学的任务,也是作为医者的重要使命”。陈厚琦坚定地说。

心血管医学论文范文6

关键词:脑心同治理论;临床实践;异病同治

现阶段,我国心脑血管病患病人数超过2.5亿,心脑血管病包括冠心病、脑血栓、心梗、心衰、高血压等。我国每100个成年人当中就有20个人患有心脑血管病,平均每年因心脑血管病猝死或死于该病的患者人数将近320万,约占总死亡因素的42.3%。心脑血管病已成为当前人类面临死亡的头号杀手,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为此,本文提出脑心同治理论与临床实践进行探讨,对于临床立法、处方、用药等具有重要影响。

1 脑心同治中医学病理理论

中医学认为,脑心同治理论主要是心脑共主神明。心脑共主神明是心主神明与脑主神明的综合体,是二者的升华形式。在中医研究学当中,其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的主宰形式是心,能够控制人的一切神志活动。其生理功能体现在主血脉以及心藏神两个方面。主血脉指的是心气能够有效的推动与调控血液,能够促进脉管中血液的运行。心能够主宰人的五脏六腑,对于人的意识的提升具有一定的功效,所以存在心藏神的功能。脑主神明主要体现在脑位于头颅之内,为髓之海的功效,人的所有意识以及记性都存在于脑颅当中。在其二者之上进行结合形成的心脑同主神明,该形式是在近代中医学学者对于前人工作的总结,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了现代医学理论,以此得到了有效的发展[1]。认为心与脑是互通的,脑是人体的元神,而心则具有识别的功能。有的学者认为,脑为元神之府,所有的意识都会藏于脑中,而心是藏神的地方,如果心主神明,那么脑则不具有任何作用。依据种种理论而言,心脑所具有的功能是息息相关的,所以产生了脑心同治理论,为心脑血管病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2 异病同治理论升华

异病同治理论可以作为脑心同治理论的基础,其有效的升华形式便成为现阶段研究中的脑心同治理论。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心肾阳气较虚,严重时会影响血液的有效运行,导致瘀血现象的产生,甚至会导致梗死,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心梗,这种死亡率是非常大的,而且病发以后如果不及时医治便会导致猝死。这种现象的产生也是脑心供血不足的表现,所以,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脑心同治理论研究,某种意义上说是异病同治理论的升华[2]。在传统中医当中,医学专家认为心脑血管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隐性疾病,具有较为复杂的临床表现,经常存在反复发作的现象,人们采取多种办法仍然是无法痊愈。中医学者认为,心脑血管病的病因与病机虽然复杂,大多数是因为本虚标实的缘故,但是对于治疗来说还是具有一定功效的。如果气血不畅,会导致脉络当中瘀血的产生,从而影响血液的有效运行。如果心肾阳虚,痰浊瘀血同样会阻碍血液的有效运行,从而对脉络造成阻滞,出现心悸、胸痛等症状。如果肾阳亏虚,脑失去温养之气,便会出现脑络不畅的现象,从而出现眩晕、耳鸣的症状。久病入络,不仅仅体现出病理症状,同时也是疾病的演变形式,其具有较为丰富的意义,从而对异病同治提出依据。

3 脑心同治理论在西医中的认识情况分析

脑心同治是在异病同治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将中医理疗的效果进行了丰富,对现阶段西医临床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西医认为心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在血液循环系统中占有很高的地位,能够将血液运向身体各组织细胞当中,并将一部分血液供给给脑部,成为人体原动力。脑在人体当中的功能是非常大的,在人体重量比当中占3%-5%,虽然占比较小,但是对于血流量的需求较大,比心输出量要高出很多,约占18%-25%之间。由于心与脑在人体中的具体功能特殊,所以,一旦发生异常情况时,采取脑心同治能够从根源上进行治疗。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一些生理机能下降,很容易造成动脉硬化现象,最严重的是动脉粥样硬化[3]。其一旦发生病变便会造成主动脉、冠状动脉等受到波及,引起血栓、血管痉挛等现象,该现象的发生对心肌供血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引发冠心病、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等。所以该疾病的产生便为脑心同治理论奠定了基础,为脑心同治概念的提出提供了依据。在现代医学当中,经临床实践发现,高血压病症、肥胖、糖尿病等高发病症危及人们身体健康。面对这样的情况,采取脑心同治方法对降脂、降低血液粘稠度具有一定的疗效。

4 脑心同治临床实践

某院采用脑心同治的方法治疗冠心病30例,并将3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显效率为62.1%,有效率为34.7%,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显效率为41.5%,有效率为25.4%,总有效率为66.9%,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冠心病发作时,由于冠状动脉受到痉挛的影响,发生一定的变化,从而引导心肌缺血或心肌缺氧现象,造成心脏植物神经紊乱。在这样的情况下,患者会出现疼痛、恐惧等症状,从而引发病情加重。所以,针对这种病症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脑心同治理论应用对于改善冠状动脉循环具有一定的功效,有效的改善神经,增强其调节功能,令心肌收缩得到有效的缓解,从而提高心脏功能。如果心脏功能得到有效的改善,血液循环能力就会提升,从而使脑组织得到充分的供血与供氧,提高大脑调节作用,促进功能提升[4]。

除此之外,脑心同治与老年性高血压具有一定临床效果。老年性高血压是由于长时间积累形成的,是心脑血管病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相关学者在该病研究过程中运用脑心同治理论,采取临床应用形式,结果显示,对于老年患者而言,既可以实现有效的平稳降压,又能够起到保护心脏与大脑的功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脑心同治理论对于治疗老年性高血压具有一定的优势,能够有效的体现出理论创新,同时对于治疗效果来说,更具临床实践性[5]。

5结束语

通过本文研究发现,脑心同治理论不仅仅体现在中医学基础方面,对于现代医学来说具有一定的影响,能够对病理与临床学进行强有力的保障工作,从而将中医学理论思想融入到整个医学当中。该理论形式是在异病同治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将中医理疗的效果进行了丰富,而且对现阶段西医临床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通过中西医结合的形式,对于心脑血管病患者来说,具有一定的影响,能够有效缓解疾病的发生,控制发病率。

参考文献:

[1]赵涛,伍海勤.深化脑心同治研究 提高临床诊疗效果[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07(12):1593-1595.

[2]郭炜,董文亮,张婷等.脑心同治不寐之古方纵览[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07(08):43-44.

[3]赵涛,薛人珲,刘娜.脑心同治与脑心通胶囊[J].河南中医,2012,06(10):1271-1273.

心血管医学论文范文7

1高血压病的病理学基础

现代医学认为多种因素都可以引起血压升高。血压升高主要来自心排血量和血管阻力两个方面。在心脏功能发生病变之前,血管阻力是血压升高的关键环节。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动脉逐渐硬化,其顺应性下降,当心脏泵出血液时,大动脉不能有效扩张。因此,每次心搏泵出的血液,通过比正常狭小的空间,导致血压升高。这是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的重要原因。从病理学的角度来看,血管外周阻力升高不仅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动脉粥样硬化、血管顺应性降低等“血管因素”有关,还与血浆黏度增高、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血脂和血糖增高等“血液因素”有关。

2常用降血压药物的作用机制

近年来降血压药物治疗发展迅速。特别是钙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等新型抗高血压药的问世,从根本上改变了高血压治疗的面貌。钙拮抗剂通过抑制钙离子通过细胞膜的钙通道进入周围动脉平滑肌细胞内,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使血压下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Ⅰ转变为血管紧张素Ⅱ,减慢有扩张血管作用的缓激肽的降解,促进有扩张血管作用的前列环素的释放,使血压下降。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达到降压目的。虽然三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不同,但他们的共同作用靶点都集中于血管壁,通过扩张血管来降低血压。由于高血压发病原因的复杂性,单一作用于血管壁并不能全面干预高血压的整个病理过程,需要与多种其他类药物联合使用。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2011年3月28日了“关于高血压患者及早启动降压联合他汀积极抗动脉粥样硬化降压新理念的建议”,呼吁高血压患者应常规检测血脂水平,对于高血压合并至少3个心血管危险因素或1个靶器官损害的患者及早启动降压联合他汀治疗。欧洲高血压学会(ESC/ESH)高血压治疗指南、美国高血压学会(ASH)指南和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都推荐小剂量阿司匹林用于高血压一级预防。

3“血脉同治”理论的构建

当临床医生把目光投向降压、调脂、抗凝的综合治疗方案的时候,是否有一种药物可以兼顾“血管因素”“血液因素”而干预高血压病的病理改变过程呢?我们可从强调整体观念、辨证治疗的祖国医学中寻找到答案。中医理论认为“心主血脉”,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心气充沛、血液充盈、脉管通畅是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正如《灵枢•本脏篇》所谓“血和则经脉流行”。“血脉同治”的治疗理念认为高血压病患者同时存在血的病变和脉的病变。“血病”主要体现在血瘀,血液运行迟缓,涩滞不畅,即血浆黏度增高、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血病”亦可体现在“血浊”,即“高脂血”。而“脉病”则主要体现在血管内皮损伤、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异常收缩等。这种“血脉同病”的现象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而言,称之为“血脉综合征”。详见图1。中医学认为“血脉综合征”的病因病机是浊脂阻络、血脉不通为本,肝阳上亢为标。“浊脂阻络”是指饮食不节,浊脂内停,血液中有过量、有害的脂质蓄积,血液黏稠,使血运不畅。“血脉不通”是指浊脂内阻,瘀血停留,损伤血脉,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弹性降低以及靶器官损害。由于浊脂阻络、血脉不通,导致气血运行失常,肝失疏泄,久而气郁化火,灼伤阴液,肝阴不足以阳,肝阳上亢,上扰脑窍,临床可见头痛、眩晕;肝火扰心可见急躁易怒、心悸、失眠等症状。针对血脉综合征,血脉同治治疗理念强调要以“血脉同治、标本兼顾”为治疗原则。不仅要化浊降脂,使血液得到净化,改善血液黏稠度,即所谓“治血”;还要活血祛瘀,使血管恢复弹性,改善血管老化,即所谓“治脉”;同时还要平肝潜阳,镇心安神,以改善临床症状,即所谓“治标”。通过“血脉同治,标本兼顾”,全面干预高血压的病理过程,从而体现了中西医结合治病求本,标本兼顾,系统调理的治疗理念。

4松龄血脉康胶囊的组方特色

在“血脉同治”理论的指导下,成都康弘制药有限公司成功地研制了松龄血脉康胶囊,该药是治疗高血压病及原发性高脂血症的中成药制剂,由鲜松叶、葛根、珍珠层粉组成,具有平肝潜阳、镇心安神的功效,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急躁易怒、心悸、失眠;高血压病及原发性高脂血症见上述证候者。鲜松叶来源于松科植物马尾松的叶,味苦,性温,归心、肝、脾经。《名医别录》称其:“安五脏”。《本草汇言》谓其:“治头风头痛”。《全国中草药汇编》言其:“治高血压病”。《中华本草》载其:“活血安神”,主治神经衰弱、高血压病。故鲜松叶苦温燥散,功能平肝潜阳、活血化瘀、化浊降脂、镇心安神。为治疗肝阳上亢、浊脂阻络、血脉不通引起的高血压病、原发性高脂血症的有效药物,为方中君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松叶所含原花青素、莽草酸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抗氧化、解热、镇痛、抗炎、镇静作用。葛根来源于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味甘、辛,性凉,归脾、胃、肺经。《神农本草经》载其:“主消渴”。《名医别录》谓其:“疗伤寒中风头痛”。《日华子本草》言其:“破血”。《本草纲目》载其:“散郁火”。故葛根甘平,性凉,主入阳明经,能升举清阳,化浊调脂,活血通脉,解肌止痛,配伍鲜松叶同用,可增强其平肝潜阳,疏通血脉,缓解头痛、眩晕症状,为方中臣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葛根所含葛根素能直接扩张血管,使外周阻力下降而有明显降压作用,能较好缓解高血压病人的“项紧”症状。且具有改善微循环、抗心律失常、抗血小板板聚集、降血糖、降血脂、抗缺氧、抗氧化等方面作用。珍珠层粉为珍珠母去掉中、外层,保留珍珠层研制而成的细粉。味甘、咸,性寒,入心、肝经。《绍兴本草》言其:“定心,利经络”;《日华子本草》载其:“除烦,解热毒”,“安心”;《本草纲目》谓其:“安魂魄”;《饮片新参》称其:“平肝潜阳,安神魂,定惊痫”;《本草汇言》载其:“镇心定志”。故珍珠层粉咸寒,入肝、心二经,有平肝潜阳,息风止痉,镇心安神之效,辅助鲜松叶增强平肝镇惊之功,且引药入心、肝二经,为方中佐使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珍珠层粉富含碳酸钙,具有镇静安神、调节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作用。总之,鲜松叶与葛根相配,既能化浊降脂,使血液得到净化,改善血液黏稠,以“治血”,又能活血祛瘀,使血管恢复弹性,改善血管老化,以“治脉”,体现了“血脉同治”的组方特色。配以珍珠层粉主要起到平肝潜阳、镇心安神,改善临床症状以“治标”,体现了“标本兼顾”的组方特色。鲜松叶、葛根、珍珠层粉三药合用,通过“血脉同治,标本兼顾”,共奏平肝潜阳,降压调脂,镇心安神之效。

5小结

心血管医学论文范文8

关键词:老年;心脑血管病;中医辨证疗法;临床效果

心脑血管病是临床最常见的老年疾病之一,发病率高达约80%[1],严重威胁老年人生命健康与生存质量。目前对心脑血管病的治疗仍停留在控制与缓解症状,未有彻底治愈的方法[2]。本次研究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286例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旨在探讨中医辨治老年心脑血管病的疗效及优势,以期为临床长期治疗提供参考,现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286例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均经影像、临床等检查证实。男179例,女107例;年龄60~89岁,平均(68.1±6.5)岁。其中,慢性冠心病106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74例,高血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59例,高血压合并心衰47例。双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3例。均有长期吸烟史。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家族病史、身高、体重、血压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两组均予常规对症处理及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 给予非洛地平缓释片(国药准字H20040773,合肥立方制药股份有限公司)5~10mg/d口服,1次/d,上午服用。治疗组 采用中医辨证论治施药。①冠心病:给予益气活血加减治疗。方药:黄芪25g,赤芍18g,当归、川芎、葛根、丹参各15g,地龙12g,降香、红花各10g。阳虚者加桂枝、薤白各15g,阴虚者加麦冬12g、玉竹15g,痰浊者加瓜蒌15g、半夏10g。水煎至300ml,1剂/d,早晚分服;②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给予保元汤加减。方药:黄芪、党参各20g,白术、茯苓、远志、桂枝各10g,肉桂8g,甘草5g,生姜3g。脘痞呕吐、饮阻气滞者加陈皮8g、枳实10~20g,兼痰浊痹阻、胸痛苔腻者加瓜蒌实、薤白、半夏各12g,以黄酒煎服,阴伤者去桂枝加麦冬、玉竹各10g,血滞者加苏木5~10g、丹参15~30g。水煎至300ml,1剂/d,早晚分服。两组均以15d为1疗程,连续治疗3个月。

1.3疗效判定标准[3-4] 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评定疗效。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应用SPSS 15.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结果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90.9%明显优于对照组73.4%,两组比较,χ2=4.921,P=0.024

2.2两组急性发作率及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治疗随访期间急性发作22例(15.4%),对照组共43例(30.1%),对照组急性发作风险显著高于观察组HR=1.97,95%CI:1.22-3.18(P

2.3 不良反应 对照组有10例(6.7%)出现轻微恶心、腹痛、腹泻等症状,停药后消失。

3 讨论

临床治疗学历来提倡整体治疗和预防,但由于心脑血管病的重点靶器官不同,学界逐渐发展成为以专科为主的医疗模式[5]。这种医疗模式有一定优势,但在心脑血管病临床治疗实际中也逐渐显示出不足之处:一个专科很难将心、脑的疾病同防同治,而各脏器之间的疾病又互为关联。中医近年在心脑血管病的防治中显示出较好疗效[6]。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对于治疗心脑血管病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有效的防治疾病的发生,对于临床试验结果,不仅仅要看其统计学意义,对于临床实践的意义及临床定位也必须要重视对待。根据本试验结果,我们可以看出中医治疗心脑血管病有可能在同时预防多个靶器官损害而最终减少心血管事件中发挥其明显优势。因此,相对西医治疗而言,中医辩治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在临床试验中,无论优效试验抑或非劣效试验,都需要根据试验结果进一步明确该中医治疗方法的临床定位和临床应用前景。

总之,以临床试验结果为依据,客观的总结归纳中医辩治心脑血管病的效果,并逐步完善中医结合治疗心脑血管病体系,最终可将中医更有效的治疗方式用于心脑血管病,为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带来福音。综上,采用中医辨治老年心脑血管病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可显著减少急性发作,优于常规西医治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

参考文献:

[1]成秀明.中医辨治老年心脑血管病的临床体会 [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1,03(22):701-705.

[2]张春燕,何建成,蒋晓鸿,等.心脑血管病血淤证症状构成比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 [J]. 时珍国医国药,2011,08(04):315-318.

[3]李军伟. 对心脑功能及联系的认识与思考[Z].全国中医药博士、博士后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学术会议暨全国中医"脑心同治"理论与临床应用学术交流会,2011.

心血管医学论文范文9

据记者了解,田红燕教授长期从事周围血管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多年来致力于研究周围血管、肺血管及代谢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擅长周围血管、心血管内科和肺血管的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的诊断、介入及综合治疗;尤其擅长肢体和内脏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急性动脉栓塞、主动脉夹层、腹主动脉瘤、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肺动脉高压等疾病的诊断、介入和综合治疗。她曾在德国莱比锡大学Park医院进修周围血管疾病诊疗技术,并率先在我国西北地区开展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足、肺栓塞及其他周围血管疾病的微创介入治疗和内科治疗,涉及病种有主动脉夹层和胸腹主动脉瘤、肾动脉狭窄、慢性肢体和内脏动脉闭塞性疾病、急性动脉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急慢性肺动脉栓塞、肺动脉高压、大动脉炎等血管病变,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特别是成功开展的周围血管腔内支架成形术,动、静脉闭塞性疾病的各种血栓消融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而且在此前不久,因其领衔的科室成就突出,田红燕教授所在的医院被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授予血栓防治示范基地,这也是我国首个部级血栓防治示范基地。

鉴于上述成就,本刊记者围绕我国周围血管疾病防治领域的诸多热点问题,深入采访了田红燕教授。

合作交流,搭建平台谋求共同发展

采访一开始,田红燕教授首先提及了前不久闭幕的第六届西北血管论坛暨第12届长安血管论坛。她介绍说:“这次会议继续传承了历届大会精神,秉持‘资源共享、合作交流、共同发展、技术扶持’的理念,遵循‘更新知识、提高技能、互动交流、面向基层、服务患者’的宗旨,分享了血管病领域的新发展、新举措和新未来,为血管界同仁提供了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为与会代表奉献了一届精彩的学术盛会。”

据记者了解,5月5日上午举行的大会开幕式由田红燕教授主持,西安交大第一附属医院袁祖贻副院长、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学组组长王深明教授、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血管外科分会主任委员教授、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副院长戈小虎教授、陕西省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局长安海燕分别致开幕词。符伟国、谷涌泉、郑月宏、张福先、金辉、张望德、袁r芳、赛力克、陈泉、闫波、胡志鹏、张理、刘亚民、罗建方、陆清声、何菊、叶志东、张建、覃晓、曹文东、杨涛、祁光裕、龚昆梅等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名教授出席了开幕式。

田红燕教授接着介绍说,西北血管论坛是中国西北5个省份十余家医院积极参与、共同举办的一个学术会议。本届大会由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周围血管科承办。会议针对血管疾病诊疗领域的最新理念、技术与成果展开专题讨论,交流血管病防治、诊断和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对血管疾病领域热点问题进行面对面深入探讨和经验交流;累计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专家参与讲课、主持共计213人次,参会代表682人;共开设了1个主会场,7个分会场,内容涵盖基层医生基础知识培训、主动脉疾病、外周动脉疾病、外周静脉疾病、透析通路专场、多学科VTE防控一体化建设专场、护理专场等,针对血管疾病诊疗领域的最新技术与成果做专题讲座,从多角度交流血管病防治、诊断和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新成就、新进展。本次大会还设立“华山论剑”疑难病例分享、青年医师病例演讲大奖赛等专场,为中青年医生、基层医生提供了展示的舞台,为血管专业人才培养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会中,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深明教授带来了《破裂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与开放手术的比较与分析》的学术报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符伟国教授介绍了《主动脉夹层远端破口的腔内治疗现状》,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谷涌泉教授讲解了《EVAR术中保留髂内动脉技术》,北京协和医院郑月宏教授就《颈动脉体瘤的现代外科治疗》进行专题报告。

田红燕教授感慨地说:“血管专业是一门新兴学科,需要多学科的交叉、碰撞、融合才能完成超越。我们医院周围血管科将继续努力前进,为西北地区血管疾病知识的普及、专业人才的培养、诊治水平的提高、急危重患者救治观念的更新做出更积极的贡献。”

求实敬业,创下多项第一成就卓越

采访前记者了解到,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周围血管科,是集医、教、研为一体的临床骨干科室。科室成立于2006年,以著名血管介入专家田红燕教授、刘亚民教授为学科带头人,拥有一批博士、硕士为骨干的中青年医师,在周围血管疾病诊疗方面,位居全国领先水平,是西北地区诊疗实力最强的周围血管专业医疗团队,目前是国家卫生计生委首批授予的外周血管介入培训基地、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颈动脉支架植入技术培训基地,首个部级血栓防治示范培训基地,国家药物临床研究基地,博士学位授予点。经过他们的开拓性努力,在西北和陕西地区开创了多个第一:第一个开展糖尿病足及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介入治疗,技术成功率达99%;第一个开展死性肺栓塞的介入治疗,成功救治千余例肺栓塞患者,使肺栓塞死亡率下降到国际领先水平(死亡率降至1%,全球肺栓塞死亡率7%~15%);第一个脑血管狭窄的支架置入治疗;第一个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第一个布加综合征的介入治疗;第一个开展主动脉夹层及主动脉瘤介入与外科结合的镶嵌手术治疗;第一个开展透析通路的介入治疗;第一个开展髂静脉闭塞的介入治疗……他们是同行业中并发症最低的专业团队之一;多年来,他们为数以万计的患者去除病痛,获得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

如今,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周围血管科在西北地区已经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品牌,在全国也有相当的影响力,深受患者及业内同行的赞誉。对此田红燕教授坦率地说:“我们科室始终以‘团结、进取、求实、敬业’为科训,平时在科内特别强调团结的重要性。这使我们科室人员能够团结一心,形成合力,逐渐成长为富有战斗力的团队。我们一直很清醒地认识到,要在强者如林的血管病界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提倡进取精神。只有不断进取,才能使科室发展具有后劲儿。求实,是我们执业的根本,因而我们在工作中坚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用良好的治疗效果塑造最好的科室形象。敬业,是我科每一个成员事业的根基,因而我们热爱自己的职业,热爱医疗卫生事业,进而以极为负责的态度完成医疗工作……”

鉴于这一团队的卓越表现,2016年1月24日,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授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栓防治示范基地,这也是我国西部地区首个部级血栓防治示范基地。

谈及这一话题,田红燕教授谦逊地说:“这是对我们长期以来工作的巨大肯定,促进我们通过基地开展对血栓性疾病的防治研究、学术交流、医护人员的培训、患者教育等,进一步推动我国血栓防治工作的开展。”

多方合作,

建设VTE一体化防治体系

在采访中,田红燕教授还介绍说:“作为全国首批挂牌的血栓防治示范基地,我们为提高基层医院对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防治知识,对省内521医院、汉中市中心医院、安康市中心医院等40余家医院进行了VTE专业知识讲座,建立了VTE多学科诊治的双向转诊机制。同时针对区域内最大的骨科专科医院西安市红会医院、最大的肿瘤专科医院陕西肿瘤医院等VTE高发的专科医院,开展了多次VTE防治培训专题讲座,并协助进行VTE防控体系的构建。对省内兄弟医院陕西省人民医院、唐都医院、西京医院等10余家医院医护人员进行VTE知识培训。与省外多家医院郑大一附院及甘肃省、山西省等近30家医院进行VTE防治培训及VTE防治交流。此外,我们还肩负着VTE防治的艰巨任务,参编了《中国血栓防治指南》等4部部级血栓防治指南……”

然而,谈到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VTE一体化防治体系的成立背景,田红燕教授锋一转说:“其实,在住院患者VTE防治方面,前些年我们医院也曾有过惨痛的教训――2005年至2008年,我院医疗纠纷受理系统结果显示,有多例为外科、导管手术后猝死,患者院内发生非预期死亡引发严重的医患纠纷。经院内专家讨论或尸检,发现这些患者死亡原因均为肺血栓栓塞症(PTE)。对此,患者家属难以接受,引发了严重的医患纠纷,最终以巨额的经济补偿收场。这些事件的发生,无论是对患者家属还是医务人员,都造成了严重的身心伤害,扰乱了正常的医疗秩序。为此,医务部组织了多次全院专家委员会,分析查找原因,最后经过讨论分析,认为造成PTE患者术后猝死有如下原因:我院医护人员普遍对VTE相关知识缺乏系统认识;对于住院患者VTE防范意识淡薄,重视不够;医院在管理层面上,对医护人员培训不到位,VTE专业知识匮乏;缺乏行之有效的防控指南;工作开展不规范,能力有限等等。”

田红燕教授接着诠释说:“VTE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在所有心血管疾病中,其发病率仅次于冠心病和高血压,位居第三位。患者住院期间VTE的发生几乎波及所有临床科室,贯穿于从入院到出院所有医疗活动当中,其呈现出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低诊断率的特点,对患者的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近年来我国已开始重视医院内VTE防治体系建设和管理工作,院内VTE防治工作不仅已纳入医疗质量管理和监控体系,同时将其提高到医院管理、医疗质量管理及患者安全管理的高度。”

她接着说:“在上述背景下,我们医院深刻认识到了VTE防控是多学科参与的一项医院内系统工程,是管理者和医学专家共同的责任。为了解决实施层面出现的各类问题,我院成立了多学科的专业VTE防治团队――周围血管科。这不仅是集心血管内科、呼吸科、外科、超声科、介入科为一体的周围血管疾病专科,也是我院VTE预防、评估、诊断、治疗及管理为一体的多学科VTE专业化诊治团队,负责规范我院VTE患者的诊断治疗,院内VTE防治工作的持续推进,我院院内VTE防控体系的构建。”

田红燕教授继续介绍说,该院周围血管病科建立起来后,首先制定了详尽的工作方案,继而开展定期培训,并对VTE高危患者进行VTE风险评估,建立了住院患者VTE预防方案路线图,形成自己的评估体系;同时对所有药物预防患者进行出血风险评估,防止严重出血并发症发生。他们高度重视多学科VTE专业化诊治,同时由周围血管科承担全院VTE相关急会诊,负责急诊科肺栓塞、股白肿/股青肿患者的救治。多学科专业团队的组建,明显提高了VTE的救治率。此外,周围血管科还建立了疑似急性肺栓塞急救绿色通道救治流程、确诊急性肺栓塞急救绿色通道救治流程、股青肿或股白肿急救绿色通道救治流程等,便于急性VTE患者的救治;同时还完善了后期治疗规程,由周围血管科对血栓栓塞后综合症(PTS)和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患者进行长期管理、治疗随访,预防VTE复发,降低出血风险……

“如今,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拼搏,我院周围血管科在血栓防治方面已经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行列,能为VTE患者提供预防、诊断、治疗、管理、随诊等全方位的一体化诊疗措施。”田红燕教授欣慰地说,“所以,2016年1月24日,中国医疗健康促进基金会才会授予我院血栓防治示范基地,并成为了西部首个部级血栓防治示范基地。”她还介绍说,目前基地通过线上(远程会诊、媒体、血栓在线、报纸等)和线下(CMB项目、陕西省基层骨干医师培训等)相结合的宣传辐射模式,已经切实地起到了引领带头作用,脚踏实地地促进了我国血栓疾病的规范化诊治,造福广大患者。

谈到未来学科发展的愿景,田红燕教授满怀信心地展望说:“为了全面提高院内VTE的防治水平,深化VTE防治一体化的建设,未来我们将凝心聚力,继往开来,立足于已有的成果,进一步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充分学习VTE专业知识,通过多层面的防治管理体系、多学科合作、制定规范的VTE防治流程及院内全面落实规范的防治方案,充分发挥我院的优势,以一流的医疗技术,一流的服务质量,一流的团队管理,竭诚为广大周围血管病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为推动血栓防治事业的发展和保障患者安全贡献最大的力量,为其他兄弟医院做好表率,最大程度地降低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心血管医学论文范文10

心脑紧密相关,不仅为中医临床所证实,现代医学也正逐渐认识和揭示心脑相关疾病的内在奥秘,亟待从理论、临床和实验多方面进一步研究探索。

1 心主神明论

祖国医学认为,心为身体最高统帅,在脏腑中位居最高,“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也”(《灵枢・邪客》)。“心主神明”首见于《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祖国医学的心主神明广义是指心主宰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心在脏腑组织中居于首位,起主导作用。人体五脏六腑、形体官窍在心的主宰和调节下,彼此协调,才能共同完成整体的生命活动。如心主神志功能失常,失去主宰和调节的作用,则可出现“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的病变,甚至危及生命活动,故日:“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索问・灵兰秘典论》)。狭义的心主神志,是指心有主司人的精神、意识、思维及心理活动的功能,即心主神明,也就是说,心具有相当于大脑的某些生理功能。明・张介宾在《类经・脏象类》中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为一身之主,禀虚灵而含造化,具一理而应万机,脏腑百骸,唯所是命,聪明智慧,莫不由是,故曰神明出焉”。心主神明的生理功能正常,则神志清晰,思维敏捷,精力充沛;如心有病变,影响到神志活动,则可出现精神意识思维方而的异常表现,可见失眠、多梦、神志不宁甚则谵狂;或见反应迟钝、键忘、精神萎靡,甚则昏迷等临床表现。

2 心主神明与现代医学的联系

藏象学“心”的功能不仅仅包括解剖学所指心脏的功能,而是与之有密切联系的系统功能的综合慨念,包括推动血液循环的心脏功能,调节心血管活动的神经和体液因素,以及大脑高级神经系统等一系列功能活动。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主神明,是对精神-神经-内分泌-靶器官这个机体最重要的调控网络的整体慨括,是中医学整体观念,五脏相关的重要体现。心脑紧密相关,不仅为中医临床所证实,现代医学也正逐渐认识和揭示心脑相关疾病的内在奥秘,亟待从理论、临床和实验多方面进一步研究探索[1]。

2.1 心功能活动对脑的影响――心主神志的西医学本质 正常情况下,相对于其他机体器官组织,脑组织具有脑血管舒缩的相对限制性、脑组织的高血流量性、脑组织的高氧耗性、脑组织供能的单一性和血脑屏障性等特性。这些特性决定了脑对体循环的血液、血流变化的敏感性高于脑外其他器官组织。也就是说,体循环血液状态的变化,如血压下降、血流量减少等,更易于影响脑组织的功能活动而表现出意识或精神异常。

在体循环系统中,心脏是决定血液状态的正常与否的最关键的因素,心脏正常泵血,体循环的血压和血流相对稳定,脑及全身组织的血液供给正常,脑血流量相对稳定、脑血流量充足、氧和葡萄糖的供给也充足,脑的正常功能活动及正常的精神活动得以维持。如果心脏泵血功能异常,导致脑及全身组织的血液供给减少。由于脑血管舒缩的相对限制性、脑组织的高血流量性、高氧耗量性、能源单一性、血脑屏障,脑组织又不能像其他组织那样可利用脂肪酸氧化供能。因此,脑组织受体循环影响的程度较其他机体器官组织明显。尽管机体可通过神经内分泌、酮体等机制部分代偿,但仍不足以满足脑代谢的需要,并且首先在临床上表现出精神活动异常症状,如失眠、健忘、烦躁,甚至神昏、谵妄等[2]。

实践证明,低血糖时,机体可出现脑电波异常;脑的氧耗量减少,临床首先表现为精神症状。脑在缺氧时,其代谢改变是以能量代谢改变为主要特征的,可以归纳为:①细胞内氧化磷酸化作用受阻,代谢过程中断或减慢;②代谢完全依靠内源性底物;③能量储备下降;④代谢中间产物积聚;⑤出现异常脑电波、机能损害,最终导致组织结构的破坏。临床上出现急性缺氧(如呼吸心跳骤停)和慢性缺氧(如慢性心功能衰竭、慢性肺功能不全)时,首先表现的症状也往往是精神活动方面的。慢性缺氧病人表现为精神失常、谵妄和昏迷等精神活动障碍[3]。

由此可见,心功能活动发挥着直接影响血液状态、间接显著影响脑组织功能活动的作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心与脑的联系较心与其他机体器官的联系更为密切,心功能活动决定脑功能活动,这种心脑特性的联系一精神活动受心主宰,是心主神志的一个重要的西医学本质。

顾卫[4]通过对120例急性脑梗死(ACl)病人CD62p、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活酶时间(MYTT)、凝血酶时间(TT)、内皮素(ET)、与心肌肌钙蛋白、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多功能心电图、24 h心电监测、三维心脏结构超声扫描等检查,对“心”与“神”之间的联系作了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急性重型脑梗死、大面积脑栓塞以及中脏腑病人CD62p的增高与心肌肌钙蛋白的增高呈正相关,轻症型ACI、腔隙性ACI和ACI CD62p与心肌肌钙蛋白、心酶谱、EKG异常的相关性改变不著,而心瓣膜病、心房纤颤、心血管病常为卒中和死亡的病因。提示心不仅司血脉而且在一定条件下也影响神明(脑),心的含义除具有心血管(循环系统)的功能,而且心还含有精神、情志、思维、心理等多种生理功能。心科诱发脑病,脑(神明)也可引起心病(如脑心综合征),心神(脑)合一,息息相关,厘厘有别,此为心主神明的研究伏下一定基础。

最近一项临床实验研究表明,冠心病病人确实存在脑认知功能障碍,抑郁、焦虑障碍明显高于正常人群,符合祖国医学“心主神明”的理论,为临床辨证治疗心血管疾病提示了方向,也为祖国医学提供了理论依据[5]。

2.2 现代心理神经免疫学与心主神明 目前认为,人体中存在着精神-神经-内分泌-靶器官轴。外界或机体的信息刺激被大脑感知,大脑皮质对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后,沿边缘系下丘脑-垂体-靶器官-内脏进行信息传递以发挥整体调控作用。如精神、神经刺激可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环节影响全身的物质、能量、信息的调节,反之,神经、内分泌异常也引起精神的变化。这方面的研究已形成一门新的学科――心理神经免疫学,这恰恰提示了中医学的五脏藏神,神由五脏所主,神志病皆与五脏相关的科学内涵。如近来发现,心脏不仅是血液循环器官,还是一个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心脏和血管受全身神经、激素、细胞因子的支配和调节,同时会产生和分泌多种激素和血管活性物质,如心钠素、血管紧张素、儿茶酚胺、前列环素、内皮素等,这些血管活性物质,既可作为循环激素。直接作用心脏血管,影响局部和全身循环,同时又可通过血循环运送到各系统、器官,发挥生物活性,这显然会对大脑活动、精神心理同样会有作用[6]。

祖国医学以“形神合一”的整体观念为基本理论,充分论述了心与情志的关系及在五脏中的中心地位,认为形体及有形物质是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而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是形体活动的外在表现。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不仅归于五脏,而且主要归于心的生理功能,为此提出了“心主神明”的论点。《素问》日:“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灵枢》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也”。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根据中医理论,心有“主血脉”的生理功能,所以才具有主神志的功能。《灵枢》说:“心藏脉,脉舍神”“血者,神气也”“血脉和利,精神乃居”“心”“血脉”与“神”密切相关,因此心主血脉功能异常,必然引起神志改变。临床常见心气不足者,易惊易恐、神不守舍;心血不足者,易失眠多梦,神疲健忘;痰迷心窍、痰瘀互结者,可发癫、狂、痫;痰热扰心者,可烦躁不安,或发为狂证,甚至神昏谵语等。

另一方面,情志是人体对外界刺激产生的正常生理反应,正常的情绪活动促进和协调脏腑的功能,情志太过或不及均会影响相应脏腑的功能,成为一种致病因素。如忧思过度,耗伤心血,致心神失养。

2.3 心磁场心脏的心房和心室肌肉的周期性收缩和舒张伴随着复杂的交变生物电流,由此而产生了心磁场。在恒定磁场中,由于血管和血液的运动,对磁力性进行切割,均可产生微电流,在磁场作用下,生物电流(如心电、脑电、肌电及神经动作电位)将受到磁场力的作用,引起有关组织器官的功能发生相应变化。另外磁场还对生物体内氧化与还原过程中电子传递过程产生作用而影响生化过程,通过对人体金属离子(Ca2+、Mn2、M或zn2+)和非金属离子CI等作用影响酶的催化活性,而对人体产生作用[7]。神经和体液系统对磁场的作用最为敏感。神经系统以丘脑下部和大脑皮质最为敏感,主要是对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动物实验表明在磁场作用正点动物某些激素分泌增加。磁场还可能影响经络的电磁活动过程而起机能调节作用。心磁场要比脑磁场大百倍,所以心磁场能影响及脑磁场而起到调控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作用[8]。

2.4 心血管疾病与心理因素的关系 冠心病(CHD)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构成的主要疾病之一,已跃居中老年人心血管病之首位,死于冠心病者占心血管病死亡的大多数。近年来研究证明,除传统因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外,心理、情绪和行为因素与冠心病关系密切。

心理因素与CHD的关系包括:精神应激刺激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通过促肾上腺素皮质激素(ACTH)、儿茶酚胺类、交感神经,以及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导致加重冠状动脉收缩和心肌缺血[6,9,10]。急性心肌梗死24 h左右即可导致交感张力和儿茶酚胺分泌增加,并持续40 h以上,从而使心肌纤维断裂、心律失常和猝死[10]。另一方面,心血管疾病病人又可出现心理情绪障碍,后者又可加重心血管事件发生和病死率增加,对病人的预后造成不利影响[11]。而性格因素也在CHI)发生和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A型行为占冠心病人数的70.9%,为B型行为的两倍,强烈的敌意会使病人死于心脏病的几率增加29%~50%,因此,大多数人认为,心理与社会因素对心脏的影响和肥胖、吸烟、高血压等因素几乎一样大[12-14]。已有研究表明,约40%~90%的CHD病人存在抑郁与焦虑症状,并成为引起和加重心律失常的重要原因,而猝死型CHD事件与焦虑水平的相关性则更加明显[15,16]。

焦虑是一种内心紧张不安的心境和体验,抑郁是一种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常相伴为病,见于各种器质性和非器质性心脏病[7]。目前,心脏疾患所伴发的焦虑抑郁主要通过心理和抗焦虑抑郁药物干预,心理干预可缓解病人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也有利于缓解CHD介入治疗对心理和生理带来的不良反应[18,19]。

3 心主神志在中西医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的指导意义

3.1 对脑病治疗的疗效确切 一项对139例阿尔茨海默病(AID)病人的中医病因、病机的分析表明,尽管心、肝、脾、肺、肾与AD的发病都有一定的关系,但心肾的功能失调更为明显,其中涉及肾的频次最高,占87.76%(122/139),其次为心,占71.94%(100/139)[20]。林水森等[21]从调补心肾人手,用调心方(党参、茯苓、甘草、石菖蒲、远志等)及补肾方(天冬、麦冬、生地黄、山茱萸等)治疗,经临床观察证实两方对痴呆病人的智力和认知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调心方作用最为明显。气虚、气郁均可引起血流不畅而致血瘀、瘀血入脑与精髓逐渐枯萎而致痴呆。水岛宣昭[22]用具有疏通血脉,补泻兼施,和血除痰,治血为主的当归芍药散治疗AD、脑血管性痴呆、混合性痴呆和全身性疾病痴呆共42例,微效以上有效率达73.8%。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对心血管系统有明显作用的三七、刺五加能促进小鼠脑内蛋白质、DNA、RNA生物合成[23]。养心安神药柏子仁的水提及乙醇提取物对东莨菪碱所致的小鼠记忆存储障碍、电惊厥休克所致的记忆巩固障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也对短期及长期记忆获得障碍、记忆再现障碍、记忆消失有明显的改善作用[24]。

心气不足可造成认知功能的障碍。周如倩[25]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应用调补心气的方法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根据中医文献中有关补益心气,治疗神明失司证候的记载,结合林水淼教授的临床经验,存国家“九瓦”攻关项目资助下,研制了由党参、炙甘草、远志、茯苓、石菖蒲等组成的参桂健脑液(又名:渊心方),结果住改善该病的认知功能方面具有确切的疗效。结论证实了心主神明理论存改善认知方面的临床指导意义。

3.2 阐明心血管疾病的精神因素及指导治疗 中医无焦虑、抑郁等病名,将其纳入郁证范畴。情志不舒可致心失所主,影响五脏六腑,使肝失疏泄,脾失健运,造成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对本病的发病、转归、预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华岫云在《临证指南医案》中阐明:郁证虽有思伤脾、怒伤肝等之别,但其根源在于心的功能失调[26]如《景岳全书・郁证》曰:“至若情志之郁则总出乎心,此因郁而病也”。《医宗金鉴》认为“脏,心脏也,心静则藏神,若七情所伤,则心不得静,而神躁不宁也”。因此、情忐失和、五志过极是心血管疾病重要的诱发或加重因素。

在临床治疗中,指导病人树立乐观的生活态度,改善消极情绪,同时可给予适当的方药调节情志。中医治疗郁证中的治法、

方药无不体现“心主神明”理论,如治法中的清心、养心、宁心、定志,方药中的安神定志丸、酸枣仁汤、归牌汤、天壬补心汤、知柏地黄丸、柏子养心丸等临床应用,均充分体现了“心主神明”的奥妙。

心理治疗存在疗效不稳等不足,西药存在半衰期短等问题,而中医药在改善抑郁焦虑症状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和较好的疗效[27]改善心肌缺血等方面也具有可靠的疗效,但无论中医或西医均末进行过改善抑郁焦虑症状对改善心肌缺血的研究。研究可立足于“养心安神”这一思维模式,初步探讨通过改善情志从而改善心肌缺血的机制,为治疗CHD寻找一个新的切入点。

综上所述,中医心主神明之说是非常科学而精辟的。心主神明的理论,对于中两医在临床治疗心血管和精神方面的疾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汤健,唐枢楸.循环系统的内分泌功能[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l.

[2] 强世平.心主神志与西医学心脑特性之间的联系[J].中医药学刊,2005,6(23):1075―1076.

[3] 许绍芬.神经生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34―45.

[4] 顾卫.研究心主神明理论的l临证意义[J].中医药学刊,2004,22(3):5l1:547.

[5] 曹雪明.心主神明与冠心病病人认知障碍的关系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4(10):860―862.

[6] 林文娟.心理神经免疫学的研究及其思路问题[J].心理学报,1997,29(3):301.

[7] 傅中朝.心肌细胞自律性与磁场液晶的关系及临床研究[J].生物磁学,2004(1):23―25.

[8] 钟铯.心主神志的现代医学浅释[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2(25):32―34.

[9] 徐丰彦.人体生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445.

[10] Petrovitch H,White L,Masaki KH.Influence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coronary artery bypass surgery,and stroke on cognitive impair-ment inlate life[J].Am J Cardiol,1998,81(8):1017.

[11] 杨菊贤,陈启稚.焦虑与惊恐对心血管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01,4(5):379―381.

[12] Smith TW,Ruiz JM.Psychcsocial influences on the development andCOUrSe of comnary heart disease:Current status and implications forresearch and pracuce[J].J Consult Clin Psychol,2002,70(3):548.

[13] 杨立民冠心病心身因素和治疗[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5,4(18):191.

[14] Bunker SJ,Colquhoun DM,Esler MD,et al“Stress'’and coroaryheart disease:Psychosocial risk factors[J].Med J Aust,2003,178(6):272.

[15] 王雪莱,熊碧文,陈海君.等.冠心病患者情绪抑郁与焦虑的调查[J].罕少疾病杂志,2004,11(4):55.

[16] 工福军,慈书平.焦虑情绪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影响[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13(5):535.

[17] 卢笑晖,孔立,孔祥负.从“心藏神”论失眠焦虑抑郁等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J].中国民间疗法,2005,13(2):10.

[18] 郭玉秀,郭水贵,郭玉岚,等.冠心病所致焦虑、抑郁情绪及其心理干预效果[J].四川精神卫生,2005,18(2):127.

[19] 陈娓,李予文,娄百玉.等.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情绪障碍及心理干预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13(2):1630.

[20] 杨柏灿,林水森,刘仁人,等.Alzheimer痴呆的中医病因病机探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9,5(1):51.

[21] 林水淼,杨柏灿,林松华对进行匿性痴呆的中医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4(10):9.

[22] 水岛宣昭当归芍约散对老年痴呆的作用[J].汉和医药学杂志,1989,6(3):456.

[23] 叶春艳,刘志平.人参、三七、刺五加和五味子对小鼠脑内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影响[J].中成药,1993,15(6):30.

[24] 储鹏江.柏子仁对前脑基底核破坏小鼠被动回避学习的影响[J].国外医学:中医药分册,1993,15(2):40.

[25] 周如倩.心主神明与认知――阿尔茨海默病研究中的启示[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7A(2):1021―1022.

[26] 张世筠.从心论冶抑郁症49例[J].天津中医药,2005,4(22):269.

心血管医学论文范文11

中医心脾相关的理论是在中医经典理论五行学说以及藏象学说的基础上,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发挥发展而形成的学说性理论,其对中医病因病机学说以及脏腑辨证理论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极大地丰富了中医对心系、脾系疾病防治的理论体系。

早在《内经》《难经》就详细论述心脾两脏互相关系的重要性。《素问・阴阳藏象大论》“心生血,血生脾”。《灵枢・决气篇》:“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心主血,脾统血,血成为心脾相关重要媒介。

《素问・至真要大论》:“太阴之胜,火气内郁,疮疡于中,流散于外,病在渺胁,甚则心痛热络,头痛喉痹项强”。太阴者,足太阴脾手太阴肺也,胜则心痛热络。《灵枢・厥病》:“厥心痛,痛如以锥针刺其心,心痛甚者,脾心痛也”。说明心脾疾病可以互相影响。

《伤寒论》中论述心阳虚证治的条文颇多,但其疗法,却非单纯着眼于温补心阳一法,而是另辟蹊径,更多地运用了补脾之法。《伤寒论》中有关心阳虚证治的论述主要有桂枝甘草汤证、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证、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桂枝救逆汤)证、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证及炙甘草汤证。从上述条文可以看出,仲景在运用温补心阳药物治疗心阳虚的同时,还更多地运用了补脾益气药物,如桂枝甘草汤,桂甘龙牡汤中的甘草,苓桂枣甘汤、桂枝救逆汤中的大枣、甘草,炙甘草汤中的人参、大枣、甘草。茯苓甘草汤:伤寒明理论云:“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与茯苓甘草汤”。

晋代名医皇甫谧《甲乙经・上下不宁论第九》:“脾胃者上下不宁,何谓也,上有心之母,下有肺之子,心者血也,属阴;肺者,气也,属阳。脾病则上母不宁,母不宁则阴不足也。阴不足则发热。又脾病则下子不宁,子不宁则为阳不足也,阳不足则发寒……谓脾者,土也;心者,火也;肺者,金也,火生土,土生金,故曰上有心母,下有肺子,脾居其中,病则如斯耳。”皇甫谧这段论述非常明确地指出,脾病则上母(心)不宁,脾病则下子(肺)不宁,脾病与心肺关系甚大。由此可见心血管疾病、心肺疾病与中医“脾”关系密切。

隋朝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卷十六》:“心痛而不能饮食者,积冷在内,客于脾而乘心络故也。心,阳气也;冷,阴气也,冷乘于心,阴阳相乘,冷热相击,故令痛也。脾主消水谷,冷气客之,则脾气冷弱。心为火,脾为土,是母子也,俱为邪所乘,故痛复不能饮食也”。心痛不能饮食者,乃脾气冷弱,不能饮食心血更虚,是为脾乘心络故也。

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提出:“心劳病者,补脾以益之。脾王则感于心矣”。指出补脾在心劳病治疗的意义。

金元医学争鸣,促进理论学说发展。心脾相关,李东垣论脾胃与心火关系尤为独到,《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夫饮食失节,寒温不适,脾胃乃伤。此因喜、怒、忧、恐,损耗元气,资助心火。火与元气不两立,火胜则乘其土位,此所以病也”。又说:“心火亢盛,乘其脾土曰热中”。在同一著作《脾胃论》里反复强调:“脾胃既虚,不能升浮,为阴火伤其生发之气,营血大亏,营气伏于地中,阴火炽盛,日渐煎熬,血气亏少。且心包与心主血,血减则心无所养,致使心乱而烦,病名曰挽。挽者,心惑而烦闷不安也”。治疗方法:“饮食损胃,劳倦伤脾,脾胃虚,则火邪乘之而生大热,当先于心分补脾之源”。主张以健脾益气、升清降浊之草豆蔻丸调理脾胃,以治心病之源。李杲还认为脾胃虚损可导致心火独胜,或湿热重者,可用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方中用人参、黄芪、甘草补脾胃,用黄芩、黄连泻心火,清湿热,用苍术、羌活燥湿,用升麻、柴胡升脾阳。火与元气不两立,元气的损伤主要表现在脾胃之气的虚损,临床症状除有心火湿热的症状外,同时有精神困倦,嗜卧乏力等脾胃气虚症状,今天临床所见,心血管围术期患者,若脾胃虚损尤其容易诱发感染出现心火独盛证候。因此需要顾护脾胃之气,正如《脾胃论・脾胃胜衰论》曰:“夫饮食入胃,阳气上行,津液与气入于心,贯于肺,充实皮毛,散于百脉。脾禀气于胃,而浇灌四旁,营养气血者也”。治疗方法,李东垣《医学发明・饮食劳倦论》:“心火乘脾,须炙甘草之甘,以泻火热而补脾胃中元气。若脾胃急痛,并大虚腹皮急缩者,最宜多用,急者缓之”。

李东垣《兰室秘藏・卷中》还谈到心火乘脾与妇科疾病关系:“升阳除湿汤,治女子漏下恶血,月事不调,或暴崩不止,多下水浆之物,皆由饮食不节,或劳伤形体,或素有心气不足,因饮食劳倦,致令心火乘脾,其人必怠惰嗜卧,四肢不收,困倦乏力,无气以动,气短上气,逆急上冲,其脉缓而弦急,按之洪大,皆中之下,得之脾土受邪也……心系者,包络命门之脉也,主月事。因脾胃虚而心包乘之,故漏下月水不调也。况脾胃为气血阴阳之根蒂也,当除湿去热,益风气上伸,以胜其湿”。

心脾相关,脏腑传变,心病传脾,脾病传心,明清医家著作有更为详细论述。其主要论点为:心脾生理关系。明代医家周慎斋《慎斋遗书・卷一》:“人之生死本乎神,神居于心。心为火,故火者生命之源也。戊癸化火,戊为土,癸为水,水为先天,土为后天,二天化火源,人之所赖以生者也”。清代医家肖赓六《女科经纶・卷一》:“脾气化液而生血,即水入于经,其血乃生之意。此荣出中焦也,故曰生化之源。心统血者,脾气化液,入心而变为血。故虽心之所主,亦赖脾气化生”。明代武之望《济阴纲目》论

1) 为2009年广东省中医药局基金课题《心衰“阴阳分治、调脾护心”中医综合优化治疗方案的临床研究》(No.2009387)

心脾为经血之统,曰:“脾气入心而变为血,心之所主亦借脾气化生。”岭南名医何梦瑶《医碥・杂证・五脏生克说》:“脾之所以能运行水谷者,气也。气寒则凝滞而不行,得心火以温之,乃健运而不息,是为心火生脾土”。

心病传脾病理机制。包括①火盛及土,即心火盛而病及脾土,其病理变化主要表现在心火炽盛伤及脾肾,或致脾肾湿热,甚则旁及诸脏。②火衰土虚,即心气,心血亏虚致脾气亏虚,脾不统血。症见精神昏冒欲睡、困倦乏力、四肢不举、月经不调、或暴崩不止等。

脾病传心病理机制。脾胃之病波及于心,脾虚胃弱化源不足,无心养心,心脾两虚,或脾虚不运,宗气不生,运血无力,脉道瘀阻,可发生心痹。明代医家张介宾《类经・二十一卷》:“脾之支脉注于心中,若脾不能运,而逆气攻心,其痛必甚,有如锥刺者,是为脾心痛也。但然谷、太溪,皆足少阴之穴,取此治脾,其又何居?盖湿因寒滞则相挟乘心,须泄肾邪,当刺此也”。明代医家李中梓《内经知要・卷下》:“阳明为二阳,胃伤而心脾受病者,何也?脾与胃为夫妻,夫伤则妻亦不利也;心与胃为子女,子伤则母亦不免矣”。

从脾治心。人参养荣丸、归脾汤等为常用方,益气养血、健脾养心并举。归脾汤为临床最常用治疗心脾两虚之证,清・罗美《古今名医方论・卷一》:“归脾汤治思虑伤脾,或健忘,怔忡,惊悸,盗汗,寝而不寐;或心脾作痛,嗜卧,少食,月经不调……夫心藏神,其用为思;脾藏智,其出为意,是神智思意,火土合德者也。心以经营之久而伤,脾以意虑之郁而伤,则母病必传诸子,子又能令母虚,所以然也。其症则怔忡、怵惕、烦躁之征见于心;饮食倦怠、不能运思、手足无力,耳目昏眠之征见于脾”。清代程国彭《医学心悟》记载了用归脾汤“治气血虚弱,以致心痛”,并将此类心痛名之为“虚痛”,“虚痛者,心悸怔忡,以手按之则痛止,归脾汤主之。”《医宗必读》尚记载了拯阳理劳汤温补心阳。归脾汤和拯阳理劳汤两方都大量运用了人参、黄芪、炙甘草等补益中焦之品,亦是对仲师从脾论治心阳虚这一治疗学思想的继承。

上述观点理论依据,明代医家楼英《医学纲目・卷一》:“心火传所胜之肺金,肺金传所胜之肝木,故曰传其所胜也……盖心病本传肺,肺本传肝,肝本传脾。今心病间肺一脏传肝,或间肺肝二脏传脾,肝木生心火,心火生脾土,故曰传其所生也”。

及至近、现代,心脾相关理论与临床研究深入开展。近代名医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君火发于心中,为阳中之火,其热下济,火能温暖脾胃,助其消化之力,此火一衰,脾胃消化之力顿减”。现代著名中医学者杨扶国编著《中医藏象与临床》,引述路志正等人研究成果指出,冠心病患者多属年迈之人,胸痹心痛气血本虚,加之劳累过度,日久损及心脾,以致化源不足,心血失养,导致心脾两虚,为发病之本。现代语言表述,心主产能,有助于脾的卫阳免疫功能;心主产谷氨酸,有利于生成谷氨酰胺,为脾脏所用。治疗中药,对部分健脾理气药的功能研究表明,这些药物可改善胃肠的微循环,扩张局部血管,加速局部血流,增加毛细血管床的开放,从而有助于增加局部组织灌注,降低血管阻力,加速血液循环,改善组织缺氧,促进组织修复,对于研究脾虚者心肌的上述变化和指导治疗用药有重要价值。

杨扶国还对中医心脾相关的关系作了论述:心和脾胃是相生关系,这是由于五行属性中心属火,脾胃属土,生克关系中是火生土,落实到脏腑而言,即是指心火可以温煦脾土,脾胃的纳化,有赖于心阳的温煦,才能正常受纳腐熟运化;心火温煦脾土,使之运行不息,化生气血精微,以奉身生。而心火与脾土的另一个关系,是主血与生血的关系。心主身之血脉,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说明心所主之血是取资于脾胃的供养,同时,血液运行于脉中,虽赖心气为之推动,亦赖脾气为之统摄,才能维持正常的运行。

著名中医药学家邓铁涛教授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究中医五行学说,先后发表“中医五行学说的辩证法因素”,“中医理论的核心”等文章,1988年发表了重要论文“略论五脏相关取代五行学说”明确提出了五脏相关学说。邓老认为:人体以五脏为核心,以五脏相互间的生理病理联系为疾病发生发展及表现的内在基础,每一种疾病是五脏相关的局部体现。而心脾相关实际上是从五行五脏相关理论学说分解出来的一个理论模块,心脾相关是五脏相关的一个子系统。邓老及其后学者在心脾相关学说的指导下,在对心血管疾病和脾胃疾病的中医诊疗上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心脾相关学说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它滥觞于《黄帝内经》,发端于晋唐,兴盛于宋元,成熟于明清,至近代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理、法、方、药具备的理论。但历代医家的论述缺乏系统性,未形成一个核心的观点或理论,对心脾之间的内在相关性讨论较少,概念不清晰,并未形成系统完整的心脾相关理论体系。因此通过对历代中医典籍、现代研究进展的系统评析,结合对邓老“心脾相关理论”的临床实践,阐述邓老“心脾相关理论”的理论基础,明确其具体内容,阐述其科学内涵,对于中医学术体系的发展和对指导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具有中药的促进作用。

心血管医学论文范文12

导管所致血流感染(CRBSI)、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 是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两个术语,很多医务人员及学者容易混淆这两个概念,两者有共同点,但CRBSI强调导管是血流感染的来源,适用于临床治疗;CLABSI强调血中病原体与其他部位感染无关,适用于监测。不同的监测定义下的数据是无法进行比较的,为了解北京市重症医学科开展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监测的现状,为标化监测方法、监测定义、监测流程提供基线数据,开展此调查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4年12月,北京市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与改进中心、北京市重症医学质量控制与改进中心对纳人北京市重症医学质量控制与改进中心管理的28家医疗机构的重症医学科开展调查,参与调查的医疗机构均为三级医院。每个医疗机构重症医学科至少有一名医院感染监测医师或护士参与本次调查。回收54份调查问卷,回收率为100.00%其中,医师30人,护士24人。平均年龄为(35.1±5.2)岁,负责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监测的平均时长为(3.6±1.3)年。参与调查医务人员职称学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年龄、检测时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调查方法

根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监测定义、防控指南设计调查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三部分:(1)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监测定义。(2)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诊断标准。(3)参与调查人员的基本信息。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的方法,通过整群抽样的方式,对纳人北京市重症医学质量控制与改进中心管理的28家医疗机构的重症医学科进行了问卷调查。重症医学科的医院感染监测医师、护士负责调查问卷的填写。

1.3 统计分析

数据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Z检验,P >O.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监测及定义

共计调查28家医疗机构的重症医学科,54名ICU医院感染监测医护人员。被调查的54名ICU医院感染监测医护人员中,填写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千日导管发病率计算公式中的分子数据来源以医师采集为主,共37名占68.52 ,分母数据来源以科室记录为主,共37名占68.52%.

2.2 诊断标准

结果分布79.63%的调查对象认为应由临床医师确诊医院感染;应通过“临床诊断+病原学结果”确诊CRBSI或CLABSI的占94.44%;当怀疑发生CRBSI或CLABSI时,抽取血培养以“双侧双管需氧+厌氧”的方式占87.04 %。上述内容的调查结果,医师、护士的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3.1 关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监测

医院感染监测的目的是要得到区域基线数据、发现危险因素、为干预前后的纵向比较、区域间的横向比较提供数据支持。本研究针对美国医院感染控制与流行病学专业协会(APIC)概括的医院感染监测核心要素,对北京市重症医学科开展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监测方法进行调查,以评价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监测数据的质量、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的监测能力,从而为标化监测数据、开展区域数据的横向比较提供基线数据。首先,监测定义的选择直接影响区域监测数据的横向可比性。研究结果显示,从实际操作层面、医护人员认知层面均提示监测定义的选择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CRBSI更强调导管与血流感染的因果关联,对微生物检验能力有较高的要求,适用于诊断与治疗;CLABSI仅强调血中病原体与其他部位的感染无关,因此更适用于监测。不同监测定义下得到的监测数据不具有可比性。美国2008年之后以CLABSI作为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监测定义;与美国不同,中国没有全面开展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监测;且回顾近十年的文献,鲜有文献详细描述采用何种监测标准。因此,从监测定义选择的角度,很难对监测数据进行医院间、区域间横向比较,因此,不能直接评价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疾病负担和防控效果。

其次,监测过程的标化与统一会影响监测结果的质量。研究结果显示,采集分子数据人员不同、分母数据获取方式不同,都会对指标计算结果的同一性造成较大的影响。美国NHSN对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监测不仅有明确的指标,而且提供了监测及数据审核的标准化操作流程,旨在提高各医疗机构成获取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监测数据的标准化水平及数据的质量;中国尚无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标准化操作流程,各地区、各医疗机构收集数据的方法及流程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很难对监测结果进行解释和评价。

3.2 关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诊断研究

结果显示,仍有部分医护人员认为医院感染应由医院感染专职人员确诊。这一结果表明,一部分医护人员混淆了“诊断”与“监测”的概念,Done>an N总结“诊断”的目的是“治疗”需要较高的特异性,强调的是精准,而”监测”的目的是发现风险,强调的是趋势。因此,医院感染诊断应由临床医师确诊,明确任务与分工才能及时发现和确认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不论是CRBSI还是CLABSI,都应通过“临床诊断+病原学结果”确诊,且应及时抽取“双侧双管需氧+厌氧”血培养以明确诊断,否则会影响诊断的准确性和监测数据的质量。

3.3 关于医院感染监测医师、护士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