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网上听课总结

网上听课总结

时间:2022-03-28 15:04:39

网上听课总结

网上听课总结范文1

关键词:多媒体和网络教学;英语专业视听说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3)18-0054-04

一、引言

近年来,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力度相比,英语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就显得有些滞后。在2003―2008年共评选出的54门英语语言类国家精品课程中,公修课总门数31门,是专业课总门数23门的1.3倍,其中涉及“英语视听说”课程的只有一家。[1] 2004年南通大学组建前,听力教学基本上是在模拟语言实验室进行的,以播放录音磁带和录像带为主要授课形式。从2004年开始逐步朝数字化、多媒体化方向发展。经过7年多的教学实践,南通大学的“英语视听说”课程已初具成效,完成了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资源库等方面的改革与建设,教案、教学课件等教学资源已上网,并拥有了自己的网址与BLOG。

二、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传统教学以传授―强化―记忆为过程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虽有成绩,但对英语创新人才培养来说存在诸多弊端。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一个被动吸收、反复练习和强化记忆的过程,“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而英语视听说教学利用多媒体及网络技术正是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理想认知工具。英语视听说课程网站依托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影像于一身,这种基于计算机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环境可以使英语学习更加生动形象。在意义建构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则是意义建构的倡导者和促进者。同时,富有意义的情境又可加强学生与情境中角色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有效实现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协作”与“会话”,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开口说话”,并且有效地帮助学生实现英语知识与技能的“意义建构”。

2.任务型教学法理论

任务型教学法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有效途径之一。学生通过多种语言活动完成任务,达到学习语言和掌握语言的目的。研究者对“任务”的界定和含义有不同的认识,总结起来具有3个突出的特征:(1)具体的目标或结果;(2)一定的输入材料;(3)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相关活动或程序。Willis(1996)[2]提出实施任务型教学法的5项原则,并根据原则设计出“前期任务(Pre-Task)”―“任务操作(During Task/Task Cycle: Three Stages)”―“后期任务(Post-Task/ Language Focus)”这一基于任务的教学框架。根据视听说任务的特征和影响任务教学的各种因素,并遵循“听前―听中―听后”教学规律,我们认为适合于视听说任务型课堂教学的基本步骤为:视听说前期任务、视听说任务执行和讨论、视听说后期补充任务强化相应听说技能训练。

3.图式理论

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现代图式理论强调人已经具有的知识和知识结构对当前的认知活动起决定作用。它的基本活动方式是自下而上(bottom-up)的资料驱动加工(data drive processing)和自上而下(top-down)的概念驱动加工(concept drive processing)。

视听说教学活动通过电影、录像、VCD等网络资源,提供给学生真实生动的英语学习环境,把教学内容有机渗透到形象直观的教学情境之中。当视听过程中输入资料提供的信息和学生的图式知识或根据图式知识所作的预测吻合时,自上而下的概念驱动可促进两者的同化,即根据语境消除歧义;当输入信息与预测不吻合时,自下而上的运作过程帮助学生对此做出敏锐的反应,为新信息的同化提供合理的解释。此外,教师通过播放视听材料片段,通过模仿人物对白、复述故事情节、按照情景配音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地道的语音语调图式,培养语感。

总之,教师在英语视听说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和充实学生现有的图式知识,帮助他们建立新的图式知识,真正提高学生的视听说能力。

三、教学实践

1.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建设

要想把传统的听力课、口语课整合成为视听说相结合的英语教学模式,首先要进行课程体系建设。

视听说课程体系(1-4学期开设,每学期16周,每周3学时,共192学时,12学分)实行的是基于“意义建构”和真实或接近真实“情境”的多媒体环境下分类指导、分层教学的教学模式,将课程分为5大模块:(1)英语视听说基础课程;(2)英语视听说提高课程;(3)语言文化及听说技能策略指导讲座;(4)学生英语视听说学习资源库;(5)网上教室教学指导。

英语视听说基础课程指第一学年(96学时)学习内容,分为语音语调训练、辨音辨声训练、视听说训练及用英语思维表达训练4个模块;英语视听说提高课程指第二学年(96学时)学习内容,分为英语新闻报道类、语言文学类、科普文化类及英语演讲类4个模块。既确保教学内容整体上的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又顾及不同教学阶段的针对性。

其次,在教学内容上选择多样而广泛的“真实语言材料”(Authentic Materials),通过“视”、“听”、“说”的结合,以直观画面和情节内容为基础,运用复述、总结、对话、口头概述、即席演讲等形式,开展有针对性的口语训练。在英语视听说课程的教学设计中,以音频教材《听说教程》(Listening and Speaking I-IV册)为主体,兼用《英语听力教程》(Listen This Way);视频教材为《剑桥国际英语》(New Interchange 1-3级录像版)。《听说教程》将听与说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练习设计上突出图文并茂、题型多样、学练结合、语言技能与知识并重。《剑桥国际英语》录像课程的实况片段,语音语调纯正,形式生动有趣。教师将视频有机地穿插于听说教学过程中,学生努力辨析视频中的英语原文,并创造性地再现视频中的场景对话或自编自导视频中的故事结局,教学效率明显提高。

2.教学方法与手段

(1)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英语视听说课程贯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模式,利用多种有效的现代化教学设备把“视”、“听”、“说”三课有机地结合起来,实施任务型教学,强调启发式、引导式教学,强化学习策略训练。

其过程主要有以下几点:①视听说前期任务:介绍任务的主题目标策略等训练内容、完成任务的时间和步骤,以及完成任务所需的语言和背景知识。主要形式为口头报告和影视短片视听说,采取师生回答简要点评等方式,达到热身目的。②视听说任务执行和讨论:主干视听教材材料较长、难度较大,各个练习构成数个任务链,重点培养学生信息捕捉、分析归纳和口头表达能力,强调视听说并重,主要采取小组讨论、代表发言、辩论、教师讲评等形式深入讨论完成各项任务。③视听说后期任务:以较短的音视频材料作为主干教材的补充练习,强化单项听说技能训练。教师多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教师事先在网络课程公共平台布置视听说任务,学生登录学校BB平台英语听说网络课程,查看教师布置的课前预习任务,分小组制作PPT,准备在视听说前期任务中作口头汇报和课堂陈述(Presentation)。在主干视听说任务执行中,要求学生对主旨要义和细节透彻理解(可借助字幕和解说项等)并作相关笔记,既要模仿语音语调,又要模仿角色表演,建立正确的语音语调图式。在完成各主要视听任务后,教师要求学生对整个内容或其中某个人物发表评论,这是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中更高层次的练习方式。发表评论既可笔头也可口头进行,还可在网络课程“讨论版”里展开辩论,教师参与点评。

英语视听说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课题组教师在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方面,都注重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本课程材料均以多媒体形式呈现于课堂,内容时效性强。每节课均配有电子教案和PPT,全程实施交互式课堂交流,收到良好的效果。

(2)第二课堂建设

由于每周课时有限,在“优化第一课堂,强化第二课堂”的指导思想下,我们按照教学进度,每学期补充课外自主学习英语材料,要求并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将自主学习的情况纳入平时成绩。目前主要利用“天空教室”英语视听说(0602107080)(课程网址:http:///webapps/portal/frameset.jsp)作为课程建设专用空间,部分教学资源(包括教案、讲稿、教学录像、电子课件、课外作业、试题库、视听影视库、听说教案库、背诵复述演讲资源库、视听实践、系列讲座等教学和自主学习资源等)已经上网;英语视听说BLOG则作为介绍教学内容、课后练习、课前准备、课外辅导答疑等的平台,师生互动交流进一步加强,极大地扩展了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空间。

在第二课堂建设中,我们主要抓住以下几个方面:

①第二课堂配套教材使用。第一学年我们将《英语电影视听说教程》(外研社2009年版)的8个单元作为学生第二课堂自主学习教材。按照教材内容每四周完成一个单元。第二学年的第二课堂学生自主学习视听说教程主要由各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特点,在课程网站及BLOG新闻视频选定一定量的材料,或要求学生每天收听VOA/ BBC做新闻听抄,或做一次PPT展示。从听说试题库视听影视库中,规定学生各自或小组作影评、研究报告和完成专业四级测试等作业,通过BLOG检查学生的作业进展并将其完成情况记入平时成绩中。

②背诵复述与演讲练习。按照学生的英语水平,在第一年和第二学年选择一定数量难度不同的英语名篇及演讲范文作为作业,让学生背诵复述及作演讲练习,并在课堂上抽查;学生在背诵复述与演讲练习中习得规范、得体的英语表达方式,同时锻炼了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背诵复述与演讲练习情况做出评分并将该分数记入平时成绩。

③作业及反馈。学生可通过正常面授课程或学习平台获取作业要求,按照任课教师要求,通过面授课提交作业(尤其是录音方式的口语作业)或通过E-MAIL、学习平台BLOG系统提交作业;作业成绩及教师评语将在提交完成后两周内通过课堂或电子方式反馈给学生,学生也可在网上查阅自己的作业反馈。

为了更好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每学期我们还邀请外教为学生办讲座,讨论英美文化和英语听说策略,为学生放映最新原版电影。此外,发挥英语俱乐部的作用,开展诸如英美文化知识竞赛、自编英文报纸、英语短剧表演、电影对白配音等一系列的第二课堂活动,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效果

1.视听说教学方法多样,生动活泼

视听说课上学生们最感兴趣的莫过于英文原版电影。《剑桥国际英语》视频录像教材描述了生动、自然的语言使用场景,通过有趣的故事展示了真实语料和英语国家的文化信息,使学生有机会观摩到英语交谈中伴随着的手势、面部表情和其他体态语言。以该教材第三册第一单元为例,视频的主题是“相亲节目”,同学们看完之后,教师请他们讨论“自己是否相信在相亲节目中可能找到自己未来的伴侣”。课堂上主题讨论、角色扮演、猜故事等活动,进一步把视听说三个环节有效地融合起来,帮助学生建立相关的文化背景图式,同时体现出本课程的精髓和特色。这种通过多媒体及网络技术与英语教学相结合而营造出来的身临其境、轻松愉快的语言氛围,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2.促进了学生与教师的主动发展

视听说三位一体课程的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学生参与程度较高,师生沟通渠道畅通,教学反馈及时有效。特别是学生在积极参与第二课堂网络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提高了视听说技能水平,也提高了英语语言水平,实现了知识和能力的双重积累。此外,网络课程还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热情,培养了自主学习意识和合作精神。同时,视听说三位一体课程迫使教师积极投身于教学研究中去,无论是教材的选用编排,还是教学活动的设计,都要尽量为学生营造真实的视听说环境;既要顾及语言与文化的输入,又要顾及对学生听说策略的培养。为此,教师自己必须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进行社会语言学、交际语言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研究,树立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花时间去精心设计教案,达到教与学的最优化,教师也从中得到了极大的专业化发展。

五、问题与展望

虽然“英语视听说”的课程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视听说课需要教师有很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而课程组的主讲教师都是年轻的讲师,虽然工作热情积极,但在自身专业素质、教学理念和教学管理上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学生受自身因素(如学习动机、个性差异、学习策略运用、学习基础等)和客观条件(如学校多媒体教室的满座和不开放、课程学习时间紧张、视听说环境不成熟等)影响,第二课堂自主学习有可能得不到持续和深入的开展,甚至不见成效。因此,教师需要不断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引导和训练学生的学习策略能力。同时学生也要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把学习看成是一个自我成就的过程,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完成各项视听说任务。

其次,现有的网络环境对“视、听、说”的重视程度不够。外国语学院1300多名英语专业学生和主校区近两万名非英语专业学生共用11个课外用多媒体教室,经常受到校内校外资源计费与否、校内英语在线资源维护与更新、下载速度等限制,甚至影响第二课堂自主学习活动的正常开展。学校有计算机专业专用教室,外国语学院也应该有外语专用教室。学院领导已认识到问题的紧迫性,我们也借“南通大学第二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召开之际,提出了“关于英语专业自主学习教室建设问题”的提案;与此同时,学院与中心积极沟通,努力创建良好的视听说环境。

总之,英语视听说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必须以强有力的教学管理机制作为后盾。我们将继续努力,充分利用校园外语网站,特别是英语在线和精品课程网站,尽量多地给学生提供与课堂学习直接相关的阅读、听力、在线测试以及英文影片、音乐、BBC、VOA在线节目等学习资源。通过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材体系,加大师资培养力度,真正提高英语视听说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网上听课总结范文2

关键词:网络环境;视听说课;能动性;对比研究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5795(2014)01-0072-0004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指学生课堂学习的自觉性、自主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网络教学环境下学生自主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积极体验高科技技术,反思知识要点技能,主观能动性培养和提高了学生在真实交际场合中的听说理解能力及表达能力。高校英语视听说课是一门英语专业语言实践课,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及实践能力。它运用多媒体设备和网络技术,结合视、听、说等手段,使学生在形象的语境中感受语言。但是,被动接受网络教学方式,受制于快节奏、多画面等特点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效果及在认知、情感、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都将受到限制。

相对于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多媒体网络的使用对听力理解的促进作用已经得到证实(张北镇,2012:40-43),计算机辅助教学(CALL)已经成为外语教学发展的新趋势。目前,CALL所处的是整合阶段,计算机成为整个课程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陈坚林,2006:3),在这个整合阶段如何有效转变教师及学生角色已不再是新的话题。教师明确自身定位,指导和帮助学生如何在语言交际中积极地参与互动,学习知识,提高听说实践能力,是网络教学的核心目标。

1、研究背景

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有本质的区别,前者强调学生借助计算机这种教学手段,在教师的指导和参与下,将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多媒体辅助有机结合。多媒体网络教学过程需要教师、媒体、网络和学生四者共同参与。教学模式由“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传统模式转变为“多媒体互动教学”、“模拟环境教学”和“多媒体个别化教学”等现代模式(冯觉华等,2006:7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或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取(何克抗,1997:3)。这就需要创设理想的学习情境,有助于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发展认知与意义建构。主观能动性是人类所特有的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以及在认识和改造世界活动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而视听说课的教学过程更是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学习的过程。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都需要通过自身的主观努力才能实现。

本文通过对传统听力课堂与多媒体视听说课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跟踪调查,进行对比研究,并为多媒体网络教学提出问题及策略。

2、研究设计

2.1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对比分析两种不同教学环境下的视听说课与听力课的教学过程和成效。

2.2 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对象为齐齐哈尔大学英语专业2至4年级师范专业(Major A)学生和商务英语专业(Major B)学生,共386人,107人来自师范专业传统听力课堂;279人来自商务英语专业多媒体网络课堂。根据“标准误差与样本的大小成反比”的原理(王建新等,2003:42),所取样本数超过200份后,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的可信度更强。

2.3 研究对象实验前各项水平测试

利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系统(SAS)、自主学习问卷调查表、智力类型测试量表和注意力测试量表对学生精神状态、学习态度、智力水平及注意力程度进行测试。见表1:

SAS能够准确反映伴有焦虑倾向的被试的主观感受,共20条文字,根据实际情况判断其发生频率,分值越低越好。Major A平均分33分。Major B为34分。自主学习问卷调查表共43项,每项得分1-7分,总分在43-294分之间,分值越高越好。Major A平均分为207分,Major B为198分,相差9分。智力水平测试分四项,总分为32-160分,判断标准有五项:32-50分为差,51-75分为一般,76-101分为良好,102-127分为优异,128-160分为超常。四项对比,两个专业学生差额在1-2分。注意力测试有50个数字排列10行,要求按顺序找出3个连续数字,并大声读出来。10秒内找到属于中等水平,5秒内找到为上等,30秒或以上时间内找到为下等。

对两个专业12个班学生专四听力模拟测试,总成绩为15分,分为对话、段落和新闻三部分,Major A得分为7.10分,Major B得分为7.02分。从测试结果看两个专业得分几乎持平。

综上,从多项数据表明师范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略好于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但整体差异并不明显。

2.4 研究范围、工具和方法

研究范围分为课内和课外。课内研究工具分为四个部分:课堂观察、问卷调查、抽样访谈和定期测试。课堂观察主要指教师及学生课堂行为与课堂活动。问卷调查主要是按照当前教师及学生对视听说课和听力课反馈的情况及所出现的问题设计的,其中包括两种教学方式的优缺点,多媒体课堂目前存在的问题,学生对课上、课下学习内容的接受程度以及对多媒体课堂教学方式提出的建议和期望等。学生完成问卷调查后,将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抽样访谈是根据课堂观察和问卷调查中所发现的问题对部分教师和学生进行访谈。然后,结合定期测试平均成绩总结出改善多媒体网络教学的看法和建议。课外研究内容为:英语角、PPT制作大赛、课程设计大赛、辩论和演讲比赛等。

2.5 课内调查结果与分析

2.5.1 课堂观察情况分析

对师范专业学生采用传统方式进行英语听力教学,其原因有二:首先,招生数量不断扩大,听力教室及设备不足;其次,师范专业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特点决定。师范专业课程设置倾向于从师技能,如:“六练二熟”(六练:书写、讲说、绘画、制作、管理、社交;二熟:中学教材和中学生)职业技能;专业性考试仅为TEM4和TEM8。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倾向于商务谈判、商务管理和外贸函电等,要求情景再现或现场模拟等方式,专业性考试除TEM4、TEM8外,还有BEC中、高级,这些条件要求课堂教学必须在多媒体实验室进行。

(1)传统听力课堂

教师在传统听力课堂上大多扮演着讲授者的角色,遵循以往授课模式:单词、句式和课文讲解,提问学生回答问题,不管答对与答错,教师第一反应都是重复一遍正确答案,继而分析讲解其正确与否的原因,但似乎学生并不努力找出问题的关键,仅关注答案的对与错,所以师生之间互动较少。学生对课堂活动兴趣不大。

部分学生上课前已经将上课内容自学完。经过访谈得知原因有三:①担心老师上课提问回答不上。②提前预习课程可以更好地巩固课上练习。③认为课堂内容单调,自己先学完,课上可以做其他试题,被发现也有理由解释。(Student Interview Note 1)

总体来讲,学生积极性不高,但绝大多数人能够专心听讲,课后访谈后发现有很多学生认为听力课就是为考试准备的,为了取得好成绩就要努力听课。

(2)多媒体视听说课堂

课堂教学设备丰富,包括PFF、投影仪、视频等;教学方式多样,如学生小组合作做Presentation、学生跟读和重复所听语句、单词速记速测、视频中人物性格分析讨论等。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的角色多样,如:设计者、指导者、合作者、评论者、监督者、帮助者等。

学生操练时间约占三分之一,教师仍然占用大部分课堂时间。个别学生坐在实验室最后排做与课堂无关之事。对此,授课教师表示:“学生中有三分之二有积极努力学习的态度,无论采取何种教学方式都会专注学习,剩下的一部分学生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老师上课做什么都与其无关。再者,老师们总是担心没有老师的讲解学生不会懂。”(Teacher Interview Note 1)

2.5.2 问卷调查结果与讨论

2012年9月,对两个专业三个年级共38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男生31人,女生355人。发出问卷386份,回收问卷381份,剔除无效问卷4份,问卷回收率为98.7%,有效问卷率为98.9%。

(1)学生对当前英语视听说课的看法及课堂表现(见图1):

问卷项目1从对多媒体网络教学方式的看法、对英语视听说课的看法、学习态度以及课堂参与度四个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从图表中不难看出,两个专业学生对四项调查百分比除“学生课堂参与度”外都是Major A少于Major B:对多媒体网络教学方式绝大多数都持赞同观点;对赞同英语视听说课的教学方式,师范专业学生占72%,商务英语专业为83.2%;Major A学生学习态度不足50%,而Major B超过了60%;课堂活动参与度,两个专业差别相反。

调查表明,不同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课堂活动参与度差别明显。谈及对英语视听说课的看法,多数认为应以学生为中心,侧重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借助多媒体、网络教学给学生更大的自主空间,由教师监控并指导。至于学生课堂参与度低,Major A学生认为主要是因为教师所提问题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提问的方式单调无新意。但是对于课本材料,大多数学生都能专心听、做练习。对于课上Presenta-tion的练习,Major A学生认为与精读课上的MorningReport无区别:都是站在讲台上说自己准备好的材料,而Major B学生认为是锻炼自己的机会,也有部分同学认为是很大的压力。Major B学生认为在多媒体环境下影响注意力因素过多,给人造成一种紧张的氛围;也有部分学生因为害羞和自尊心等因素,一味地沉默。

(2)两种教学方式的优缺点

学生认为两种教学方式各有优缺点,在传统听力课堂上学生认为虽然没有先进设备,但是课堂安静,专注听力训练;多媒体视听说课堂内容丰富。在调查中发现,两种教学模式中都存在老师一言堂现象,说明在课堂中还存在这种填鸭式的灌输方式,重视语言知识积累与讲解,忽视语言实践和学生的自主学习。

(3)定期测试结果分析

计算两个专业学生两个学期中“专四”听力模拟测试的平均成绩发现,第一学期师范专业为10.06分,商务英语专业为10.32分;第二学期前者为11.37分,后者为11.55分。

英语专业听力题分为Conversation,Passage和News三部分,30道题,共15分。从测试结果看商务英语班并未在成绩上绝对超越师范专业,这一结果令从事网络教学的老师感到惊讶。同时,促使我们深思,多媒体网络教学发展得声势浩大,但在实际教学中仍旧存在策略缺失问题。而且,缺乏解决学习问题的手段和方法,学习准备不足,导致学习心理问题严重(朱晔,2005:25)。

2.6 课外调查结果与分析

课外调查包括英语角活动、PPT制作大赛、课程设计大赛、辩论和演讲比赛。

英语角设置在每天早上7点至7点40,经过两个学期的抽样调查发现:师范类专业学生出席率和发言频率高于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但是团队合作表演的能力后者居上。原因是商务英语专业学生面临BEC考试,在课上就注重Panner training,所以他们在合作表演上主观能动性较强。PPT制作大赛和课程设计大赛的获奖者各6人,其中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占83%;辩论比赛上获奖6人,商务英语专业占66%。

综上,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在课外调查表现中成绩好于师范专业学生。分析原因为商务英语专业视听说课堂的授课方式和练习促进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主观能动性不断加强的条件下提高了他们的整体认知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3、结论

王颖(2012:41-44)认为,听是人类认识活动的基本形式,而说则是人类表达思想的基本行为。因此,英语视听说课是高校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听说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多媒体网络教学课堂以学生为中心,运用多媒体作为载体,对学生进行视听说综合技能培养。学生作为认知主体,成为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教师是其帮助者、教学过程的组织者、设计者、指导者与促进者。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体现了不断发展的趋势,也为教师与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实践过程,提高了学生学习和实践能力。

网上听课总结范文3

关键词: 西部高校 非英语专业 英语听说现状 需求调查

一、文献回顾

长期以来,大学英语听说教学都是从属于读写的,不论是从课时安排还是从重视程度都可以看出。在英语听说教学中,又侧重于听的练习,说的训练几乎被边缘化。《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颁布之后,学校和教师对英语听说教学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近年来有关英语听说教学的研究也逐渐增多。其中,有学者围绕听说教学材料的选择和设计、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等方面进行了探讨;[1][2][3][4]有学者开展了针对传统听说教学模式与网络听说教学模式的对比研究。[5][6]在大学生英语听说现状与需求方面,有潘之欣对上海地区学生做的听力需求调查,[7]钟宇宏等对江西某高校学生做的英语听说现状调查,[8]刘玉杰对长春八所高校非英语专业一、二年级学生所做的英语听说能力调查。[9]上述研究大都以中东部学校和学生为对象,到目前为止,还未见关于西部地区大学生听说能力现状和需求的调查。

二、调查目的

本次调查的主要目的在于了解以下几方面的情况:(1)经过了中学阶段和一段时间的大学英语学习,西部地区学生在英语听力理解和口语表达方面达到了什么程度;(2)他们对英语听说教学材料有何需求;(3)他们对英语课堂听说教学模式有何要求。

三、调查样本

本次调查的样本为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四所高校的365名大学非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这四所高校中有一所为211重点大学,两所省重点大学,一所一般院校。根据“标准误差与样本的大小成反比”的原理,当有代表性的取样超过200以后,标准误差会显著降低,超过500以后,降低不明显。[10]因此,365名问卷调查样本完全可以代表整个调查群体。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65份,回收361份,回收率为98.9%。在361名学生中,来自西部的学生占调查样本总数的绝大部分,具有代表性;从高考英语成绩来看,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格局。

四、调查工具

调查工具为自主设计的结构式问卷和半结构式访谈。问卷采用五级量表,“1”代表“完全不符”,“2”代表“很少相符”,“3”代表“少数相符”,“4”代表“多数相符”,“5”代表“完全相符”。问卷设计以新的《义务教育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和《大学英语课程教要求》为依据,结合相关研究文献编制而成。经过预调查,问卷信度系数达到0.868,适合做正式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即英语听说现状与英语听说需求。英语听说现状包括英语听力理解现状与英语口语表达现状,这部分的题项根据《义务教育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听力和口语七、八、九级能力要求稍作修改而成;英语听说需求包括英语听说材料需求和英语听说教学模式需求。

五、调查结果分析

(一)西部高校非英语专业大一学生的英语听说水平现状

学生的英语听说水平现状由学生对照量表做出自我评价,听力材料的难度以中等难度为准。

1.西部高校非英语专业大一学生的听力理解现状

学生的听力理解现状主要根据“中学英语听力七级目标”的达到情况进行调查统计。这一目标包括:“能就所听英语段落的重要信息进行识别和简单推断”、“能根据所听内容把要点记录下来”、“能根据所听话语的线索把相关事实和信息联系起来”、“能听懂故事中对人和物的描写、情节的发展及结果”四项。其分项平均值为3.2216,2.7950,2.9474和2.9640,总平均值为2.9820。从总平均值可以看出,学生达到中学英语听力七级目标的总体情况不太理想,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中学英语听力七级是新课标规定的高中学生毕业时必须达到的能力要求,从调查结果来看,尽管经过了近一个学期的大学学习,仍然有近30%的学生表示没有达到这一要求。

另外,针对英语广播电视的听力理解情况调查,有41.6%的学生表示完全不能或很少能听懂VOA慢速英语广播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细节;59.8%的学生基本上听不懂国内英语广播电视的主题或大意;而对于国外正常语速的英语新闻广播和天气预报,68.7%的学生表示完全或基本上听不懂。从随后的访谈中,我了解到,学生在课外除了偶尔上网下载一些听力材料之外,很少听英语广播,看英语类电视节目的机会也不多。下载的材料也多为四、六级听力,这就造成了学生对广播电视这一类真实语言材料的听力真空,影响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听说能力的发展。

2.西部高校非英语专业大一学生的口语表达现状统计

西部高校非英语专业大一学生的口语表达现状调查由学生自己评价是否达到了中学英语口语七级目标,一共有5个题项。它们是:能用英语询问信息、做简单的英语访谈;能根据指定题目稍做准备后作简短英语发言;能用英语针对问题提出解决的建议和方法;能就一般话题作口头陈述;能用英语对询问和要求作出恰当的反应。这5个项目的得分平均值分别为3.0305,3.1551,2.9058,3.0416和3.0720,总平均值为3.0410。可以看出,就中学英语口语七级目标的达到情况而言,约居于中等程度。

口语通过语音传达,所以语音语调和节奏的准确性也是衡量口语质量的标准之一。根据调查,总共有56.2%的学生完全和多半认为自己不能准确使用语音语调和节奏。这一结果在访谈中得到了证实,学生反映,自己的发音和所听材料的发音不一致,在口语表达时,所说的话让听者费解,也影响自己的听力理解。因此,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把好学生的语音关是提高学生听说能力的前提,教师要多提供真实语料,指导学生进行语音、语调的模仿练习,纠正不准确的发音。

总体来看,本次参与调查的学生在英语听说方面表现出如下特征:首先,西部学生的整体英语听说水平偏低,有将近30%的学生表示还没有达到高中毕业规定的听说目标(七级),表示达到高中英语听说八、九级目标的人数在30%以下;其次,参与调查学生的英语听说水平参差不齐,好、中、差的学生各占一定比例;再次,学生在英语广播电视听力方面普遍感到欠缺,接触这些听说材料的机会少;最后,学生的语音、语调存在很大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听力理解和口语交流。

(二)学生对英语听说教学模式的需求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英语听说教学模式需求调查,主要围绕网络教学模式和语音室教学模式进行,同时也对课堂教学技巧层面的需求作了大致了解。

学生对“教师指导下的网络自主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认同与需求为57.1%,对网络自主学习模式的需求与对语音室传统听说教学模式的需求分别为43.8和41.0%,说明学生对这些模式的需求整体来说没有非常大的差别。相比而言,学生稍微倾向于有教师指导的网络自主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同时也可以看出,学生们都比较认同听说结合的训练,选择“多数相符”和“完全相符”的人数比例达到50.9%。希望听力课堂多进行师生、生生之间互动的人数比例相对比较高,“多数相符”和“完全相符”两项合计达67.9%。这说明大多数学生都希望有机会在课堂上参与各种听说活动,而不是单调地听音做题。

(三)学生对教学材料的需求调查结果分析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听说材料是学生语言输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学生希望听说材料既能提高他们的听力理解能力,又能使口语水平得到改善。他们已经不太喜欢听那种纯音频的材料,希望听说材料是情景丰富的视听语言素材(多数相符和完全符合的人数比例达到85.1%);希望用英语广播电视、电影片段练习听说的人数达到82.3%;希望材料涉及日常人际交往、人物访谈、新闻、娱乐、演讲等真实语言使用事例的人数达到83.1%。但也有41.8%的学生希望听两种类型的材料或单独听书面阅读材料的录音。

在关于英语听说材料的类型与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的关系调查中,研究者列出了目前都有使用的四种材料。对于四种不同类型的听说材料,有52.6%的学生认为英语电视电影片段对培养听说能力最有帮助,其次是为教学目的而编写的对话音频(19.1%)、英语广播音频(14.9%),而认同书面阅读材料音频的学生只占13.3%。从访谈中研究者了解到,学生都认为听书面语言材料(包括故事)录音对应付考试有帮助,但听这种类型的材料无益于口语表达,使他们在和英语人士交流时无言以对,茫然不知所措。电视电影虽然难度比较大,但他们认为,只要坚持练习,收获就会很大。

由此可知,学生进行听说训练的目的并不完全是为了应付考试,他们中的大多数已经意识到能用语言交流才是最终目标。除了为应付考试而听一些四、六级听力材料外,对真实语言听说材料的需求很大。

六、教学建议

(一)革新英语课堂听说教学模式

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在真实世界的听说能力,包括通过听的方式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用口语交流的能力。结构主义语言学将语言分割成细小的语言单位,认为通过听、说、读、写分开教学,可以达到掌握语言的目的。受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传统的英语课堂听说教学以传达式的听力为主,学生主要听磁带或光盘,然后完成听力练习。听和说的训练基本上是分离的。实践表明,这种传达式的听力训练对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产生的作用相当有限。

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视听说同时进行的情况居多。要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必须改变听说课的教学模式,做到听说结合、听写结合。

针对西部学生英语听说现状,对于还没有网络教学条件的学校,我们建议利用语音室的多媒体功能,采用主题―任务式教学。教学流程为:老师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主题材料并围绕材料设计听说任务―学生完成听说任务―师生共同评价。例如,老师选择的主题材料可以是一段VOA慢速英语广播,学生听后完成听力练习(听写),然后播放语音,同时呈现相应的听力文本,学生或者模仿跟读,或者概括大意(听说),最后评价学生的表现。对于视频对话,则可以在组织学生反复观看之后,进行角色扮演和评论。这样,不但可以将听、说、写有机地结合起来,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培养合作精神。

(二)提供不同难度层次的真实语言材料

真实语言材料是指社会上流通的、人们日常接触到的各种语言材料。例如广播电视、报刊文章、商务文件、广告等来自公共媒体、公共场所和公务往来的语言材料。凡是为教学目的而编写、简写、改编、剪辑、修正过的就不是真实材料。由于客观原因,目前的英语听说教材多选用非真实的听说材料,围绕语言功能和听力策略进行编写设计,语音清晰、语法准确但缺乏自然感。英语广播电视节目等真实语言材料,贴近现实,涉及日常生活和各种社会热点问题,语言自然真实,深受学生欢迎。国外研究表明,采用真实语言材料进行英语听说练习的学生比采用非真实语言材料进行听说练习的学生在听说方面的表现更好。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种免费的真实语言材料越来越容易获取,为英语教师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英语听说课程资源。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精心选择不同类型和不同难度的真实语言材料,合理设计听说练习,将这些资源变为丰富课堂听说教学的源头活水。

(三)强化学生对真实视听资源的课外利用

课堂教学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像西部大多数高校,英语听说课平均一周才一课时(50分钟)。学生的听说水平本来就相对较差,仅靠每周50分钟的课堂听说训练难以达到听说目标要求。据调查,94%的学生没有电脑,60%的学生每天花在电脑上的时间不到一个小时,且多用来看新闻和聊天,经常听英语广播、看英语电视的更少。因此,采取措施强化学生的课外听说训练非常必要。教师可以布置课外听力任务,如规定学生每周必须在线视听或者收听从网络下载的一定数量的真实听力材料,利用课堂的部分时间抽查学生的课外听说情况,要求学生采用口头报告、介绍所听内容、复述梗概等形式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课外听说成果,并将完成情况纳入平时成绩;鼓励学生参加课外的口语训练活动,如英语角等。

参考文献:

[1]蒋丽萍.英语视听专题学习网站的建设与应用[J].外语电化教学,2005,(5).

[2]古克平.基于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大学新闻英语视听说课程设计与实践[J].山东外语教学,2006,(3).

[3]崔岭.网络VOA资源及新闻听力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2006,(1).

[4]张法科,赵婷.基于英语视听学习网站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模式设计[J].外语电化教学,2007,(1).

[5]文军,朱国振,程艳琴,邢春丽.大学英语传统视听说教学模式和网络交互式视听说模式的对比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11).

[6]章黉,宣安.基于网络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对比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08,(1).

[7]潘之欣.大学生英语听力需求分析[J].外语界,2006,(3).

[8]钟宇宏,全红,刘雯.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听说能力现状调查与对策[J].江西教育科研,2007,(5).

[9]刘玉杰.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调查与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人文社科版),2005,(12).

网上听课总结范文4

关键词: 教学模式 教材体系 教师队伍 教学团队建设

为进一步推动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与创新能力,我们总结了大学物理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包括学生学学物理积极性不高、教师与学生沟通不足的问题,统编教材与本校不同专业开设不同学时、不同内容的物理类课程不相匹配的情况,以及青年教师教学经验相对不足的情况。针对以上问题,我们以工科物理教学团队建设为依托,进行了全面的探索与实践。

针对学生学学物理积极性不高、教师与学生沟通不足的问题,提出传统教学与网络自学相结合,理论教学与演示实验相结合,技能教育与人文关怀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改革,还设立了大学物理单科成绩优秀奖,并且在以上各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1,3]。(一)传统教学与网络自学相结合建设大学物理网络教学平台,并且将经过配音的大学物理课件PPT上传至教学平台,供学生自学和课后复习。教学用课件PPT录制配音由富有教学经验的骨干教师用时近一年完成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校园网范围内登录网络教学平台在线观看PPT并且同步听到对应的讲解录音。网络教学平台还包含各章内容的总结复习和重要理论对应的演示实验素材、仿真等,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解课堂教学内容。该教学平台投入运行以来,受到广泛关注,达到每学年上万人次的点击率。此外,每周安排一名教师分两次通过答疑邮箱回答学生的问题,进行网络答疑。上述改革措施突破了课堂教学的时间、空间限制,加强了师生交流,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二)理论教学与演示实验相结合。为了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在理论教学中引入演示实验有效充实理论教学。此外,教师登录网络教学平台并且在线调用其中的素材和演示实验录像运用于课堂教学中。目前能够在课堂中应用的演示实验项目达到一百余个。(三)技能教育与人文关怀相结合[4]。安排团队内教师进行技能教育与人文关怀相结合的探索,对“大学物理中融入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和内涵进行了思考,列举了十多个“在大学物理中融入人文教育”的实例,提出了“由技入道”和“由知致情”的教学方法。在这方面取得一定的研究和实践成果,发表高水平教学改革论文两篇,完成校级教学改革项目一项,获得校级教学成果三等奖一项。(四)传递正能量,设立“大学物理单科成绩优秀奖”。每学年从大学物理考试中选拔两次考试平均成绩95分以上的学生进行表彰和宣传,突出优秀学生的示范效应,促进低年级学生提高学学物理的积极性。经过两年的实践检验证实,上述改革措施效果显著。

针对统编教材不适应本校不同专业开设不同学时、不同内容的物理类课程的实际情况,我们进行了教材体系的完善和立体化建设[5]。根据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授课学生专业多而且不同专业大学物理学时不一致的特点,团队成员编著并多次修订了《大学物理》教材,该教材被选定为二十一世纪高等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为了方便学生自学,服务课堂教学,团队成员进一步编写了与教材相配套的《大学物理学习指导书》;同时,于2010年正式出版了《大学物理实验》课本。上述教材和指导书的编写,符合西部理工科高校的教学实际,使得本校大学物理教材自成体系。

培养教师队伍方面,针对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不足和公共课教学工作量大的特点,为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提高团队整体水平,建立了导师制青年教师培养制度和“互听、互评课”的定期研讨制度:(一)建立教学团队青年教师培养制度。选拔工作认真负责,业务知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讲课效果优秀,熟悉各个教学环节,并在教学和科研第一线工作多年的教授或副教授担任导师一对一指导青年教师。导师从总体上对结构和内容予以指导,使青年教师能够根据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教学大纲组织教学内容;导师要检查青年教师备课并且不定期地听取青年教师的课堂讲授,并就听课情况与青年教师交换意见,抽查青年教师批改作业情况;帮助青年教师迅速了解课程教学规律,熟悉课程教学的每个环节,并掌握一定的教学手段和方法。鼓励导师带领青年教师积极开展相关的教学研究和科研工作,积极申报教改项目和科研项目。(二)团队内部教师“互听、互评课”定期研讨制度。该制度规定团队内部教师平均每二十学时进行一轮“互听、互评课”活动,保证每学年团队所有教师至少被评课一次。每一轮选拔4-5名教师作为被听课对象,其中既包含教学名师、教学能手、优秀教学质量奖获奖教师,又包含青年教师。团队其他教师在听课过程中记录心得体会和建议,一轮听课结束后,团队全体成员进行总结评课。该制度首次在同一个教学团队内部进行,通过实践检验证明具有很好的效果。该制度既保证了青年教师听取教学名师、教学能手的观摩课,又保证了骨干教师听取青年教师的汇报课,而且听课与被听课双方对教学内容都很熟悉,容易发现问题并且互相交流。在教学讨论过程中,互相评价,达成共识,逐渐形成团队精神,促进团队发展。近几年,团队成员获得多项荣誉,1人获自治区教学名师,4人获得校级优秀教学质量奖,申请和结题的教改项目5项,发表教改论文20多篇,申请和结题的科研项目近20项,其中部级项目6项,发表科研论文8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的文章近50篇。

以上措施和方法保障了本团队健康发展,希望对兄弟院校和教学团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蒋利娟.大学物理课堂教学改革初探[J].新乡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8(2).

[2]刘全龙,林琳.调动大学生学学物理积极性的研究与实践[J].考试周刊,2012,89.

[3]全桂英.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3.

网上听课总结范文5

关键词 网络 英语听力 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当前,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环境构建了一个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的虚拟英语空间,为英语听力教学的改革提供了丰厚土壤,在听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利用网络环境下丰富的语言材料,构建一个探索知识和加工信息的学习环境,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促进语言技能的全面提高。

1 改变传统的盲听教学模式,建立视、听、说相结合的新型教学平台

传统的听力教学模式主要表现为教师忙放录音及对答案,学生机械记忆,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下,各高校硬件设施投入不断提高,英语听力课基本上都是在专门的语音教室或多媒体教室上,这为建立视、听、说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提供了条件。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水平和兴趣,选择适当的具有时效性的英语听力资源,如国际新闻英语直播、英语国家电视台的直播节目、英文原声歌曲和电影的在线欣赏、名人演说集,等等,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下,更真实地感受另一种语言环境,了解更为纯正地道的英语语言。同时,透过字幕更利于接收到更多的语言信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记住英语习语及其用法。此外,既然强调听力教学的“视听说”三者融合,因此“说”的地位也不容忽视,教师应注意课堂中“说”的内容的引入,对此,教师可在“视听”之前,先提出几个与材料情节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看材料,如此,既能激发学生对材料的注意力,又能加深对材料情节的理解。而在“视听”完成之后,再结合之前提出的问题与学生进行互动问答,如此,既增强了师生互动,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能确保大部分学生对材料内容有更深层次的把握,提高听力水平。

2 合理选择网络资源,实施教材改革建设

传统的听力教材形式单一、内容陈旧、容量有限,因此,应强化教材改革,建立英语听力音视频语料库,为学生提供最新的语言材料和有实际价值的听力训练。当前,网络上英语学习网站繁多,若未经教师指导,学生面对大量资源往往无从选择,因此,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选择适合的资料,并加以科学合理的分类。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基础是提高英语听力的关键,语言知识包括语音和词汇等,因此,教师可在这方面有的放矢地选择相关资源,如在线英语听力室()里的语音听力小贴士就会告知学习者如何掌握一些常见的特殊的连读和弱读,以及如何区分语调、重音,等等,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通过语音关。同时,诸如英语学习频道()、听力特快网站(1isteningexpress.corn)、普特网站()等,每天都会更新听力训练材料,可以让学生通过这些平台进行学习,加强语音的练习,帮助学生打好语音基础,这些都对提高学生英语听力水平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此外,在线英语听力室()里有很多网站提供了各个级别或层次的词汇,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听力单词关,如听基础单词练听力、VOA慢速英语1500基础单词例句、不择手段背单词、语境识词、如鱼得水记单词等,既能帮助学生纠音,又可将单词记得很牢固,这是在传统的听力教学较难实现的,教师只要将这些资源巧妙融合于教材改革中,必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3 合理设计教学方案,优化教学效果

首先,可结合听力材料的题材及难易程度有的放矢地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案。一般而言,在英语专业大一学生的听力教学中,应采用内容新颖有趣、难易适中、篇(下转第119页)(上接第117页)幅较短的材料,如先采用VOA Special English中的一些时事热点新闻和学生较感兴趣的话题,然后再慢慢过渡到VOA Standard或BBC新闻,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慢慢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听力材料,可通过分组学习的模式让学生归纳总结材料信息后进行陈述,各抒己见,加深对材料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教师还可适当地提供相应的课后听力材料,让学生运用课堂上所学的听力技巧进行自主练习。其次,对于VOA Special English中一些语速较慢、篇幅较短、难度适中的听力材料,可先让学生精听掌握其大意,打下基础,接着再进行dictation或blank filling的练习,培养学生把听、理解及拼写进行有效结合的能力。在多年的教学中,笔者发现多数学生在词语理解方面往往存在诸多偏差,如拼写错误、语法错误等,因此,为了锻炼学生听、写结合的能力,可要求学生对较易的材料进行填空或听写,如此,既提高了学生的听力水平,更养成了学生严谨治学的习惯。此外,CCTV或BBC新闻中的一些篇幅中等、语速正常、难度略高的材料可进行泛听,教师再针对性地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从问题中寻找出有用的信息,然后在听的过程中进行检验和补充,最终能准确地理解材料大意或具体细节。此外,对于课上提供的新闻等课外材料,可在练习完听力之后,采用模拟会话、角色扮演、小组讨论、主题辩论等形式,让学生对材料各抒己见,准确把握单词特别是新词的发音,从而让学生把单词形式与其语音符号直接形成条件反射式的联系,增加背景文化知识的摄入,促进语感的培养以及听力能力的提高。

4 结合学生听力水平,采取分班教学方式

大多数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参差不齐,因此,教师应在充分了解每位学生听力水平的基础上采取分班教学的方式。当前,在部分大学里英语教学即是按照学生的英语高考成绩实施分班教学的,实践证明,该教学模式还是较有成效的,因此,英语专业的听力课堂也可采取分班教学的措施,如此,任课教师就可结合班上学生听力水平的高低,有针对性地进行听力材料的选择,提高教学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分班前要做好学生的沟通交流工作,尤其是做好慢班学生的正确引导工作。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为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所选听力材料应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并在课堂上对学生多鼓励多表扬。同时,为达到鼓励和鞭策的目的,可定期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不同层次班之间的学生调整,“优”上“劣”下,激发学生的进取心。

总之,网络环境下的多元化听力教学模式能有效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以及自主学习良好习惯的形成,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但另一方面,网络环境下的英语专业听力教学模式仍存在诸多难题,如听力课堂变成电脑功能演示厅、教师的指导者及管理者角色被削弱、部分教师经验不足,等等,这就要求我们不断积极探索更适宜的听力教学模式,争取为学生创造一个更为理想的网络环境下的多元化的听力教学平台。

基金项目:2013年云南省大学外语教学改革青年项目――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研究与实践

参考文献

网上听课总结范文6

[摘要](Abstract)高中英语新教材是根据交际教学法而编写的,它要求教师在多媒体与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本文主要谈论以下三点:第一:多媒体与网络在听力教学活动中。第二:多媒体与网络在对话教学活动中。第三:多媒体与网络在评价活动中。

[关键词](Key words)多媒体与网络 英语教学 新模式

随着时代一日千里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交往、思维方式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伴着二OO八年北京奥运的脚步,全国掀起学英语热潮,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深知肩上担子的沉重。英语教学如何打破传统教学,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成了多年来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带着这样的思考,我有幸成了田中语、数、英“四结合”省级课题组的成员。我们活动小组在九江师范图书馆、田中多功能报告厅等许多地方多次听专家报告及有经验老师的典型示范课,每次的活动我们都及时地精心总结,吸取了丰富经验。在此基础上,我常常自己动手做多媒体课件,并运用它上了全校性的公开课,深受师生好评。通过大量的实践,我尝到了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带给师生的甜头。它的运用,给英语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

下面是我在多媒体与网络教学环境下中学英语新型教学模式的一点探讨。敬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一、媒体与网络在听力教学活动中

听力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占着很大的比重,而传统的听力教学局限于老师说,学生听;磁带读,学生听。学生所动用的感官只有耳朵和手。枯燥的教学形式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而在多媒体与网络环境下进行这项教学就要生动得多。例如:我常用华东地区优秀期刊《English Pictorial》中的听力内容放给学生听。因为它配有相应的图象材料有助于学生对听力内容的理解,对人物对话语言所适宜的环境有更深的了解,从而达到准确运用的目的。定期为学生播放原版电影或有声读物,如:《Titanic》、《The Sound Of Music》、《True Lies》、《Jane Eyre》、《Ghost》等,培养学生语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听力水平。网络同时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远程听力训练及更为有趣的活动形式。

其操作程序为:

学生:聆听——观察——思考——判断

教师:设计——观察——引导——判断

二、媒体与网络在对话教学活动中

语言的功能在于它的交际性,口语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人的英语水平,越来越多的人寻找在汉语环境下提高口语水平的有效方法,而多媒体与网络帮助实现了这一愿望。

在对话教学中,教师大多用图片或道具为学生创设操练情景。但是,教师所创设的情景往往给学生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在这种非真实的情景中教师无法让学生进行大量的有效性的对话操练。多媒体与网络的应用,能生动地创造出我们所需要的教学环境,学生充分调动听觉、视觉等感官,而且能使全体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快速而大量的语言实践。例如:我在教《The Lost Necknace》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课件:

先播放《The Lost Necknace》录像剪辑,学生看完后,我立刻把上节课所教的九个词语:possible / would rather / continue / cost / at all / pay off / debt / at most / because of 打在屏幕上,要求学生编一段对话(分二人小组进行,时间七分钟)。学生思维很活跃,都愿意表演,效果比分角色朗读好得多,兹举一组对话为例(经修改)。

Mrs. White:I wonder if it is possible for us to leave in such weather.

Mr. White:Oh, please don’t say anything about the weather.

I would set out even in a storm.

Mrs. White:Do you mean you’d like to go right now because of

being anxious to return?

Mr .White:Not at all.

Mrs. White:What for, then?

Mrs. White:I’ve been thinking of the cost. Time is money, you

see. If we continue to stay here a few days, we’ve

to pay a lot more money.

Mrs. White:Then, why not call your father and ask him to pay off

the amount of money for you first. And you can try

to manage to pay the money back to him, say, in at

most two or three days.

Mr. White:Ok. There’s nothing to be done now. Let’s try.

其操作程序为:

学生:观察——聆听——跟读——对话

教师:设计——呈现——引导——总结

三、多媒体与网络在评价活动中

1、多媒体在教学内容和课堂活动形式的评价上。

充分利用多媒体或互动教室,播放VCD,教师可让学生点击自己最喜欢的内容及呈现方式,教师通过网络统计,用柱状图直观显示。

其操作程序为:

学生:观察——思考——评价

教师:设计——呈现——总结——评价

2、多媒体在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上

将课堂学习内容设计成多媒体练习,让学生尽快完成练习,同时完成对所学内容的评价。这种方法形象生动,图文并茂,动静结合,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在教《At A Tailor’s shop》时,把单词wander / sight ( catch sight of ) / throw off / up and down / look through / select 等单词用Powerpoint 制作成幻灯,并配有相应图片,让学生点击该单词并迅速背出,背对者,课件里出现“好棒啊!”等声音,若背错,就会出现“加油啊!”等声音。学生非常乐意让多媒体进行评价。

其操作程序为:

学生:观察——聆听——思考——评价

教师:设计——观察——指导——评价

3、多媒体在师生交流的评价上

教师申请一个e—mail,并教学生也申请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难题,可以向教师发送邮件,教师定期整理邮件,总结评价师生课外交流状况。

其操作程序为:

学生:思考——动手——观察——评价

教师:设计——呈现——分析——评价

4、多媒体在测试型评价上

过去的测试型评价局限于简单的考核,写评语等,而多媒体支持下的评价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且省时省力,便于统筹。如:运用多媒体听、视觉的优势进行听力测试,学生将正确答案选中,教师可通过网络进行评分,筛出错例,具体评价。

其操作程序为:

学生:观察——聆听——理解——选择

教师:设计——呈现——分析——评价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对多媒体与网络环境的探索是无止境的。找到这两者之间的最佳契合点,将会帮助广大的英语教师创设出更符合学情的新型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高英奎主编《Special Rank Teachers》 2002年第1期

网上听课总结范文7

在网络中开展教研

(一)备课

利用校本教研网开展网上备课。学科教师将自己的教学设计提前到学校主页(我们学校有专门的栏目收集好的教案),让校外、校内的同学科教师进行点评、研讨、学习、借鉴,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修改意见,并结合教学实际,适当修改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再应用于课堂教学实际。

(二)听课

教研网上有大量的视频教学案例,能在线播放,供教师观看。这种视频案例没有固定的时间限制,下载的案例还可以反复播放,教师或学生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细微动作及教学中凸显的问题都可以作为研讨的内容,降低了在课堂教学现场听课时捕捉瞬间教学信息的难度。实践证明,这是一条提高教师教学业务的有效途径。

(三)评课

教研网上有许多学校的教师把自己的教学设计及教学现场视频上传到了网上。我们可以根据课堂实际,在教学设计和现场视频后面跟帖评课,从与大家的评论中获得认知和提高。网络让学校不再有围墙,专家和外校的教师可以在网上给我们教师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

借助网络实现与名家“面对面”交流

在以前,一些教育专家、特级教师的教学风采只能在杂志上看到,要观摩他们的课、聆听他们的讲座,要走很远的路,来去匆匆,花费很大。但就是这样的学习机会也只有个别骨干教师才能得到,还有更多教师得不到外出学习的机会。因此好多老师的成长也是闭门造车,收效甚微。网络很好地实现了教师们想向专家学习、请教,同专家交流、对话的愿望。某一地方举行了大型的教学研讨活动,在网上马上就能看到相关信息,一些热心者会把他们的听课实录、听课感想发在网上,专题网站会把观摩的视频放在网上,这样你不用走出家门,就能观摩到这些优秀的课例,就能让你有身临其境之感。

利用网络丰富资源,更新教育观念

在过去,教师要想学习教育理论、了解教育信息,只能靠学校或个人订的有限的几本教育教学杂志,以及图书馆中已陈旧的理论书籍,学习渠道极为狭窄,教师的观念也比较陈旧。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育是学习,教育是交流”。教师要适应这种变化,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发展。

(一)网络中强大的信息量,成为一线教师备课的资源库

第一线的老师可以在研究网上对网络中一些好的资源进行利用,如优秀的教学设计、课件等,这样既省去了自己设计教案、做课件的时间,又能提高教学效率,何乐而不为呢?

(二)利用网络中的丰富资源,教师不断接受新思想、新理念的熏陶和碰撞,更新教育观念

比如“教师,你有教育理想吗?”“教师是职业,还是事业?”等问题的大讨论,直击教育现实,引发教育者的深入思考。

依托网络教育博客,实现自我反思

(一)教育博客可以为我们提供数字化的记录管理平台

以往教学反思放在教案本里,随着岁月的推移而日渐消失,现在将它收录在网络日志里,以一种数字化的形式出现,便于管理、归类和检索。这些体会系统地记录下来,集腋成裘,其中不少观点与感想蕴含着思想的火花,通过不断的回顾整理,对自己成长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

(二)增强了教师间的信息交流,使教师的反思更深刻

通过博客,使优秀的、有经验的教师的隐性知识能够被保存和传播。年轻教师在反思中遇到的困惑与不解就能得到点拨与指导,进而更深入地反思,正所谓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更上一层楼。教师们的观点既可以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也可以为自己个人拥有。它非常满足一个成长中的个体的各种需求:既有个人的感悟,同时也可以加入到一个团队当中,在一个团队中去领悟、去感受、去发展。既强调自主学习,更强调协作学习,共同成长。

从自身经验出发,立足网络广阔空间,追求成功体验

从大学课堂出来,走进中学课堂。面对一群活泼可爱的学生,我感到紧张,同时感觉到自己责任的重大和压力。在讲台上,尽管我精心地备了课,也经常出现语无伦次的尴尬场面,这时候学校老师指点我上网看看名师的讲课视频,于是网络成了我学习的伙伴。

网上听课总结范文8

关键词: 自主学习 零课时 高职英语听力 教学模式

“零课时”概念提出的背景是国内高校连年扩招导致的学生人数过多,从而导致师资力量不足,不得不削减甚至取消课堂教学课时,使得部分教学科目变成了由教师指导的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形式。近年来有关“零课时”教学模式研究在国内得到重视,这种教学形式也逐渐普及,其原因主要归结于两方面的因素。其一是国内多年来不断深化的英语教学改革导致的英语教学理念发生转变,对英语课堂教学的评价从过去注重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逐渐过渡到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转变。其二是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借助多媒体技术开发课程教学平台成为可能并逐渐普及。如今高校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很多高校已经建立了开放的课程教学平台及英语自主学习中心。这些使得学生的学习活动突破了传统的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教学模式,可以便利地实现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真正落实了教学过程中的“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一、“零课时”课程改革概述

汪红在2003年指出,“零课时”的提法源于在2001年召开的中国外语专业教学与教材国际研讨会上。有些高校英语教师在交流中提出,部分学校因为扩招导致英语课程的课时压缩,学校进而采取了主要针对英语听力课和泛读课开展取消传统的课堂讲授改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安排自学的教学方式,并把这种做法成为“零课时授课”。研讨会对零课时教学改革实验的情况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汪红,2003)。此后,“零课时”教学改革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杨桦在2009年将“零课时”阐释为以网络为基础,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课程、有教师、无课时的教学新模式;“零课时”英语听力课程的特点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听力技能,教学内容和学习效果主要由教师承担,取消传统的听力课堂教学转而依托网络课程平台进行课外学习(杨桦,2011)。

赵美娟等在2012年总结了上海外国语大学开展的基于网络教学平台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的“零课时”英语听说课课程设计和实践经验,认为高校英语教师越来越意识到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的重要性,加上当前学生的综合素质课时增加,专业课程课时减少,有必要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大力开发网络教学平台,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赵美娟,2012)。

二、“零课时”课程实施的可行性分析

(一)高职英语教育的特点。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提出高职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由此可见,高职英语课程教学应该体现出“理论够用、重在操作”的特点。结合高职人才培养的“职业导向”需求,英语教学应该把学生的专业背景和英语教学结合起来,实现基础英语和职业英语的融合,有针对性地开展英语语言能力训练,使学生具备够用的听说读写译能力,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培训基础的英语应用能力和较强的英语自学能力。同时,听力教学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听得懂”是英语学习的第一个前提,是实现英语交流的前提条件。所以,努力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二)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实现有意义的学习。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而知识的获得需要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所以高职英语听力的教学最终还要围绕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及提高开展。高职英语教学要特别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行为,真正习得英语语言知识并综合运用,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学习。

(三)随着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高职英语教学具备了实施“零课时”教学的教学平台和条件。

学生主要依靠网络教学平台和自主学习中心实现高职英语的“零课时”教学。如今很多高校开发出基于网络的精品课程网站或者网络课程,使得学生的学习行为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只要有了网络媒体,学生就可以在图书馆、自修教室、学生宿舍等地点实现自主学习。

三、“零课时”模式下师生角色定位

(一)充分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外语自主学习能力包含学习管理、认知过程和学习的内容三个层面的自我控制(Benson,2005)。“零课时”教学模式下,学生良好的学习管理能力是教学成功的根本保证。因为学生可以完全自主地安排学习时间、地点、方式等,大多数情况下,是缺少外界监督的。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同学,会按照课程规划和课程教学目标,合理安排并有步骤地落实自己的学习行为。相反,自主学习能力差一些的同学,可能会出现不适应没有老师的课堂,从而失去学习的目标和动力。这就需要教师在实行英语听力“零课时”教学时先着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主学习的意义,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拥有独立计划、自主安排及管理自己的学习的能力后,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同伴学习、合作学习,在教师和同学的协助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英语听力自主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认知过程的真正主人,学习内容的最终甄选者,所以,学生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努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师要适应“零课时”模式下的角色。

Voller认为教师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扮演着学业促进者、咨询者、学习资源三种角色(Voller,1997),指明了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活动中所应承担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自主学习不仅是个体在学习过程中自觉、主动的学习行为,也是在一定的环境驱动下学习意识逐渐增强的过程。”(邹晓玲,2011)。这说明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并不是学生个体孤立的行为,而需要在教师的指导和参与下,共同营造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下,自我管理,他人监督,并逐渐培养学生个体自觉学习的潜意识。所以说“零课时”模式下的自主学习离不开教师,教师也要适应没有课时的指导和参与自主学习的模式。

首先,教师是学习规划者。“零课时”模式下的英语听力课程教学离不开教师的总体规划。高职英语课程一般在大一年级开始开设,听力课是高职英语课程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据笔者调查,浙江省内的中职生源在中学阶段接受的英语听力训练非常有限。这使得进入大学校园后,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强化训练,才能适应高职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新生入校后需要一段时间适应大学期间非常重视自主学习的新学习模式,且因为高职英语不同于中学阶段基础英语学习,高职英语跟学生专业紧密结合,使得高职英语教师必须在学生入学之初就能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合理规划课程,一方面,着手尽快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认真进行学情分析,针对性地规划英语听力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策略、学习评价等各个环节。

其次,教师是课程开发者。高职英语听力自主学习的实现,主要依赖英语课程建设的两个平台。一个是高职英语网络课程听力模块或者是单独的高职听力网络课程。借助这个平台,教师将高职英语课程的规划体系,整合相关的教学资源,提供给学生,帮助学生实现真正的自选学习。第二个平台是自主学习中心。自主学习中心拥有大量英语视频音频资源,方便学生在课余时间,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英语听力水平,选择不同的学习资源,实现自主学习。

最后,教师是学习辅助者。听力教师作为学生英语学习过程的辅导者,主要存在于两个环节。首先是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断碰到各种各样的疑问、困惑,需要老师给予及时辅导。其次是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需要外界的监督和评价,而座位课程设计者,教师无疑是最佳的监督者和评价者。监测学生自主学习过程和结果,并及时给出必要的评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调整自己,少走弯路。

四、结语

教学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两个环节的互动过程,但是教学的意义在于教学生学会学习,为学生将来的专业学习、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高职英语听力课依赖于教师总体规划、学生认真参与,需要学生反复练习,反复总结,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听力水平。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Benson,P.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Autonomy in Language Learning[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Press,2005.

[2]Voller,P.Autonomous and Independence in Language Learning.London:Longman.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汪红.从听力零课时谈听力教学与训练的框架模式[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4):107-112.

[5]杨桦.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听力零课时教学模式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4):46-48.

网上听课总结范文9

【关键词】英语学习 网站资源 听力课堂

一、前言

如今,伴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快速提升,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开始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变化,尤其是在互联网技术高度普及的情况下,教育领域的教学效率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在最近几年来,我国绝大多数的初中英语教育者都开始运用英语学习网站中的资源来辅助教学,不仅有效减少了学生对英语听力课程的畏难情绪,同时还激发出了学生对英语课程的学习兴趣,在较短的时间内便得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的目标与现状

如果想要学好母语外的第二语言,其中最为重要的傻慵次足够的输入与有效的输出,其中,听力是输入的最主要手段。简单一些解释,听力活动就是人脑在获知所听信息后所进行的感知、分析以及存储过程,它可以充分展示出听者的语言运用水平。

早在上世纪的七十年代,Krashen在他的输入假设理论中提及,听力教学所应具备的四项基础条件为:可理解性、趣味性、非语法程序安排以及足够的输入量。目前,我国现行的新课程标准为初中生制定出了五级技能目标,其中包括:根据听力内容的语调与轻重音变化来理解说话意图;在比较熟悉的话题中可以有针对性的提取重要信息;可以在既定的语言环境中打破生词障碍,大致理解信息含义;可以听清并理解正常语速下的故事或记叙文,理清其中所存在的因果关系;可以在聆听的过程当中做出相对应的反映;可以根据所听到的语段内容来完成简单记录。

然而,在我国当前的初中英语听力课堂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与不足之处,这不仅由于教育者本身的知识内涵过于局限,同时还受到了文本类型或教学内容等因素的影响。初中英语教材中的听力素材虽然吐字清晰且语调标准,但由于缺少人像视频画面,因此导致学生不能够较好的理解听力素材信息中所蕴含的情感,继而无法拿出较高的学习积极性。

基于此,如果想要达到听力五级技能的教学目标,教育者就必须要从学生的真实学习状况着手,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在听力课堂中适当引入英语学习网站中的教学资源,在现有的基础之上丰富听力材料,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主学习能力。

三、英语学习网站资源在初中听力课堂中的应用措施

1.运用网站资源来创设教学情境。英语听力课程的教学离不开良好教学情境的支持,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自由的课堂氛围中,才能够让他们主动的参与到由教育者所创设的教学活动中。因此,在日后的英语听力课堂中,教育者要充分运用好英语学习网站的资源来辅助教学,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学习基础以及接受能力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于英语学习网站中的资源类型比较丰富,因此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来自主化选择学习内容,从而充分感受到听力学习中的乐趣。

对于初中生来说,听力课程学习的最大忌讳即为枯燥乏味且固定不变的训练模式,一些英语教育者为了帮助学生养成学习习惯,总是在课堂中设置大量的听力训练环节,此种做法不仅达不到应有的教学目标,甚至还会引发学生对听力课程的抵触情绪。为此,教育者要利用好英语学习网站中的资源,在扩充学生词汇量的同时纠正他们的发音方法。

2.运用网站资源来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在学习英语课程时,听与说是两个密不可分的教育环节,教育者如果想要让学生的听力水平出现明显的提高,就必须要先为他们打好口语基础。为此,初中英语教育者要在听力课程开始之前,在英语学习网站中搜集大量的语言素材,结合课程的教学内容来为学生创造出更多的锻炼机会,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口语水平的教学目的。

在英语学习网站中的听力材料大多都是用纯正的英语所录制的,学生在观察视频中人物的英语语调、语句变化以及情感波动的过程中,可以更加准确的了解到英语的听说方法,继而主动的模仿对方的说话状态,更好的理解对话内容。

3.运用网站资源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听说能力。英语不仅是一门课程,它更是人们用于交流的语言工具,为此,英语学习需要经过大量且反复的实践活动,唯有在熟练使用的情况下才能灵活的掌握听说方法。基于此,初中阶段的英语听力课程仅凭每周几次的听力训练是远远不够的,英语教育者需要为学生布置课后训练任务,根据班级学生的英语听力基础、学习能力以及听力技能等级来有针对性的进行因材施教。英语学习网站中大量的教学资源可以让课后训练开展的更加顺利,不仅可以打破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来让学生在课后时间内进行听力训练,同时还能够有效改善听力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教育者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向他们推荐一些广播网站,例如Special English、BBC广播网站、的英语节目等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来自主化选择听力内容,让他们从过去的“要我学”逐渐的转变为“我要学”。

参考文献:

网上听课总结范文10

关键词: 网络技术建构主义大学英语听说教学

一、引言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是与素质教育相吻合的西方教育心理学的最新教学理论。该理论关注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知识,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范琳,2003)。依据该理论的特点,学生是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他们以自己的知识图式为基础,结合新的课堂信息,对知识结构进行主动、积极的建构,使自己的知识体系得到完善和发展,从而达到提高英语水平的目的。这种学习理论既符合新世纪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总体趋势,同时对课堂教学理念也有着很好的启示。根据大学英语改革发展的要求,以及四、六级考试变化的趋势,英语的实际使用能力正越来越受到重视。这种变化在听力题型当中体现的最明显。根据新的教学大纲和四、六级考试,听力部分的分值有了大幅的提高,而且题型更加多样,对学生的实际综合能力的要求也更高了。这就要求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也要依据形式积极调整教学模式,适应新的教学要求,提高学生的综合听力能力。

二、理论背景

听是语言交际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听力技能是交流成功与否的重要前提。听力教学在整个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正越来越受到重视。大量的研究学者及一线的外语教师都试图从不同的角度,结合不同的语言学理论来探索有效的听力课堂教学方法。尽管对于听力教学的呼声很高,但是因为各种主、客观的原因,很多听力课堂教学还是停留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在上面放音,学生听录音,做选择,最后再由教师校对答案和讲解。这种近似于考试的课堂教学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甚至使相当的学生对听力教学的效果产生怀疑,觉得对自己的听力水平提高没有帮助。而且这种听力教学也不符合实际语言交流的特点。在整个听力过程中,没有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语言、信息交流,学生只是被动地机械式听音。而最新的各种听力研究指出,听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听者运用自己已有的图式对接收到的声音进行积极的分析、建构。他们是听力过程的主动参与者。这种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正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倡导的。

新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另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强调网络多媒体技术在语言教学中的辅助作用。而网络多媒体技术正好可以弥补传统听力教学中教学手段单一的弱点,同时有助于建构主义理论在听力课堂的实际应用。因此,本文将主要探索基于网络背景和建构主义理论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

三、研究设计

1.实验对象

实验调查对象为笔者独立承担的两个大一班级的学生(共110人)。同时将两个班级随机分成一个实验班和控制班。因为都是大学新生,他们对于新的学习环境和方法都有更大的热情,能更加积极地投入课堂教学活动,配合教师课堂教学实验的开展。

2.实验工具

在实验过程中笔者将使用两次听力测试来分别检测实验前学生的听力水平和试验后的听力成绩。对于在听力测试中收集到的实验数据,笔者将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期分析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和网络技术的听力教学模式对学生听力成绩的影响。在后测之后,笔者还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了解了不同班级学生对各自听说教学模式的态度。

3.实验实施及讨论

在实验初期,所有的受试学生都将参加笔者设计的听力测试(前测)。在对测试卷的设计中,笔者参照了大学英语四级的听力题型,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在难度上作了适当调整。在进行完前测后,对两个班级的测试成绩运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来检测两个班级成绩的差异性,以判断两个班级成绩之间是否具有可比性。具体的成绩分析如下表。

尽管两个班级的前测成绩非常接近,但是为了实验的客观准确,笔者还对两个班级的成绩进行了独立T检测,来求证差异性是否显著。依据实验数P=0.721>0.05,表明差异不显著,即两个班级的成绩具有可比性。

在进行完前测的数据分析之后,就开始了本实验。依据随机的原则,笔者将一个班定位控制组,采用传统的听力教学方式,着重于听力课堂听力练习,形式较单一。而另一个班级为实验班,采用基于网络技术和建构主义理论的听力教学模式,听力课堂形式灵活,同时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学习。

在实验班级的听力教学中,笔者将教学大纲中的听力教材与网络多媒体相结合,丰富了听力的教学手段,同时在课堂活动的设计上,更加突出了在听力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使学生真正成为语言的使用者,参与到整个听力进程之中。针对每一堂听力课,除了大纲要求的教材中的材料以外,笔者还通过网络搜索相关的背景材料及其他听力资料。在课堂里,通过课前问题热身,学生讨论,激发学生的图式知识,为听力活动做准备。在听的过程中,有时笔者也会根据听力材料及学生的听力理解状况进行停顿,以使学生主动地交流信息,描述所听的内容,同时对听力活动作出调整。在听力结束后,除了传统的校对答案之外,笔者还会鼓励学生回顾听力过程,对内容进行再述,使他们能始终主动地从事听力过程,对听力材料进行积极的建构,成为主动的听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除了课堂的听力活动之外,笔者还试图利用网络将听力活动延伸到课外,通过推荐好的听力自学网站和听力作业,鼓励学生在课外更多地进行听力自学。

在实验的最后,笔者再通过一次后测和学生访谈来了解不同的听力教学方式对学生听力成绩的影响。后测的成绩如下表所示。

从表2的成绩对比中可以看出,两个班级的平均分相差并不大,实验班只比控制班多了0.8分,因此有必要对两个班级的成绩再进行独立T检验,以验证两个班级的成绩差异是否明显。T检验结果显示P=0.065>0.05,因此两个班的成绩差异不显著,即对于实施建构主义理论和网络听力教学的班级,学生在听力成绩上的提升与传统教学的学生相当,并无显著差异。但通过对两个班级的实验后调查问卷显示,实验班的学生对听力课积极效果的肯定程度要远高于控制班级,学生对听力课堂的满意度及对听力练习的兴趣也要高于控制班级。这表明了该种听力教学模式是符合学生要求、能促进学生学习动力的。但因为本实验的实验期限及各种其他因素,使得实验效果不明显。

四、总结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和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符合全国大学英语改革的发展趋势,同时也体现了新时代背景下多媒体技术手段辅助的新型教学模式的特点,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但是在本实验中,该种教学模式并没有完全实现笔者的实验期望。虽然在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课堂活跃度、培养学生的听说学习兴趣方面有明显的改善,但是对测试型的听力成绩表现作用并不明显,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访谈,以及对教学的反思,笔者认为原因可以归纳如下:

1.整个实验的时间跨度还不够,还不能足够使学生完全体会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大一新生,很多学生在高中阶段只接收了少量甚至完全没有专项的听力课程。即使是为数很少的听力课,也几乎都是应试的做题。学生在课堂里就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对于实验中运用的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和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听力教学模式,很多学生还都很不适应这种授课方式。尽管就学生而言,在这样的听力学习氛围里,他们的焦虑感要低,更适合听力学习,但是与他们对听力及英语课堂的一贯的认识有很大的区别。同时尽管整个实验跨度一学年,但是因为各种准备时间,以及听力课时的限制,真正实施实验阶段的时间还是太短,还没能帮助学生很好地融汇到该学习模式中去。一部分学生仍然觉得提高听力的最好办法就是做听力试题。这种应试的学习方法在当前学生中还是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笔者认为,对听说教学的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要做长远的打算。教师要从观念上改变学生对外语学习的态度,要让他们认识到外语学习的本质规律:语言是一个系统,学习者是外语学习的主体。学习是一个原有图式知识和新的知识相作用的建构过程。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外语,使其更加注重学习的过程、效果。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2.各种客观硬件方面的局限也大大影响了本实验的效果。根据我院学生管理中的要求,大一新生不能配备电脑。这种要求更多是考虑到大一新生自制能力相对薄弱,而大学生活中时间相对高中更宽松,这就使一部分不自觉的学生容易沉迷网络。但是由于现在的教学材料随书附带的都是光盘资料,因此学生在课外进行自学时就有一定的难度。而且在本实验中,网络多媒体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是学生将课堂听说学习延伸到课外的重要途径,因此以上的管理要求也使得这种教学一贯性被大打折扣。笔者认为为了平衡学生管理和教学需求,可以在听力实验室和计算机实验室的课外开放方面尽可能提高其利用率,成为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

3.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和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听说教学更加注重学习过程,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对于课堂活动的设计更多是交流式的授课模式,增加师生、生生的信息互动。但是就测试型的听力练习,相对较少。这也是实验班学生成绩提高较控制班不是很明显的一个显著原因。但是笔者认为,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受制于实验时间。如果能使实验跨度变长,让学生真正成为听说过程的主体,积极激励其课外自主学习,从长远看,肯定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而且,那种提高会是一个良性的循环。学生因为自主学习水平的提高,学习兴趣的提升会给自己更高的目标,反过来促使其寻求更好的学习方法和难度更大的学习材料。

综上所述,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和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听说教学是符合发展要求的课堂教学模式。但是在课堂上的运用需要有长远的教学规划,同时要结合学生的实践水平作适当调整,以期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Driver,R.Theory into Practice:A Constructivist Approach to Curriculum Development[A]. In P.Fensham (ed.).Development and Dilemmas in Science Education.London:Falmer Press,1998.

[2]范琳.Internet与英语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2002,(4).

[3]范琳,张其云.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英语教学改革的契合[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4).

[4]莱斯利・P・斯特弗,杰里・盖尔.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网上听课总结范文11

一、常规教研

集中教研:本学期就进行了两次。一次学习教研室和教科室的计划,制定教研组的工作计划,布置任务。第二次,是听了专家的视频讲座。这是全部数学老师的教研活动。

推门听课:因为我的听课,一年级和三年级老师,每个年级至少有两周的随时研讨,大家都积极上课、虚心听、评课,特别结束之后,还总是私下了解自己的课堂的优缺点。

五课活动:正好新进教师也在一年级和三年级,大家的集体研讨又一次进行。这样的工作至少又是两周,直到活动结束。而在上课的时候,同年级的老师总是很自觉的参与听课和评课。

教学大比武:今年这学期正好逢大比武,数学课出了八节。而一年级出了这总数的一半多。四年级两节,六年级一节。(蒋丽、高晓玲、魏继川、赵亮、刘砺、何明光、贺小容、梁春丽),上课这四十分钟不重要,重要的是上课之前老师们的准备工作,这个工作过程,注定了老师们自己的业务能力的提升。

示范课:县级骨干教师的培训,上课者有贺小容老师,正好是四年级。同年级的老师一起备课,参与听课评课,也是一种教研形式。而衡菊芳作为省级骨干教师的送教,也在磨课的过程中让自己和帮助自己的老师的业务能力得到提升。

二、网络教研

参与的网络教研,因为心静不下来,所以,参与的多,投入得少。包括视频房间的管理、论坛的管理和博客的指导,都没有更多的精力,没有更多的热情。

作为自己的房间,也少了宣传和广告。房间常常参与人很少。但好在自己依然热情如火。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本学期我们还是完成了如下的内容视频收听和观看:

三月份:小学数学各下册的教材分析

四月份:《统计与概率》相关课例和讲座

五月份:魏书生讲座《如何管理好班级体》

网上听课总结范文12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局教学工作要点依据,以教师进修校校本教研工作为依托,结合我校实际,在现有学校教研和教师现状的基础上,从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入手,转变教学观念,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二、教研目标:

以科研兴校、教研强师为理念,以教学研讨为渠道,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校本教研活动为抓手,积极探索校本教研活动形式,用心营造教研氛围。抓普及,促提高,引导中青年教师专业素质的不断提高,逐步探索校本教研新模式,力求我校校本教研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系列化。

1、通过校本培训,更新教育观念,课堂上实现师生互动,力求课堂教学体现新理念,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2、通过校本培训,学习新理念,促进教师的自我反思,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评价能力与教学理论水平。这是本学期的重点。

3、转变观念,充分利用教研组工作,使之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

4、观看或实践优质课,尝试案例分析、自学反思,力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三、具体步骤和方法:

2、深化制度。继续加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在已有的制度基础上,继续完善各项制度,同时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以制度促发展,以制度作保障。

3、深化课例研讨校本教研模式。

深化上学期的教研模式的研究与探讨:

(1)每个教师围绕校本教研主题上一节汇报课。(要求:课后说课后反思)

(2)教师(学校领导)听一节课、同评一节课。共同研讨交流。(做到三个一:说出一点优点,找出一点不足,提出一点希望。)

(3)执教教师结合大家的建议进行二次修改。

5、围绕新课程,扎实开展活动,切实提高实效。

(1)加强常态下课堂教学管理并对管理内容进行检查,做好各项检查记录。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平时的课堂教学,本学期我校将狠抓常态下的课堂教学调研,学校领导将加强听课力度,采取推门进听课、跟踪听课、检查性听课等形式,掌握第一手材料,确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立足课改,不断深入实施新课程。扎实开展人人争达标活动。以教校为单位,交流、反思教学情况,进行案例交流、经验交流、论文交流、教育教学日记交流等,既注重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概括、提升,总结经验、探索规律,提高自身的执教水平。

(3)立足岗位培训,逐步提高。结合我校实际,组织教师开展各种教育教学业务技能比赛,促进教研活动的开展和教师业务技能与水平的提高。如开展教师基本功竞赛、优秀案例评比、课后反思交流等活动。

6、发挥网络平台作用,丰富研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