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村文化建设论文

农村文化建设论文

时间:2022-06-02 11:09:24

农村文化建设论文

农村文化建设论文范文1

我国自2004年部署新农村建设以来,主题似乎只有一个:农村城市化,消灭农村、消灭农民。姚红也认为改革开放必然造成农村的一些优良的乡风民俗在逐渐淡化或弱化。董江爱、王铁梅等重点分析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文化设施薄弱、文化人才匮乏、农民文化主体地位缺失等难题。王兆萍撰文研究贫困文化。樊勇、郑风田、刘璐琳、孟芳等从现状、问题与对策上分析探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文化。尽管学界普遍认为文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强力推进,众多地区农村文化表现出的疲软、下沉以及相伴而生的村风村俗没落才是当前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下的基本国情。

二、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困局

(一)农村空心化是农村文化建设的最大难题

“说村不是村,有院没有人”是“空心村”的真实写照。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常住人口持续减少,“人走房空”、“空心村”现象日益凸显,如图1所示,如今的偏远农村几乎60%以上的村成了“空心村”。亿万计的青壮农民奔流入城,农村留守群体为“386199部队”(“38”即妇女,“61”指儿童,“99”代指老人)。据调查,目前全国农村留守人口中,有5800万儿童、4000万老人(占农村老年人口的37%)和5000万妇女①。“一个母亲,能胜过100个教师;一个父亲,能胜过100个校长。”这是国际基础教育界的一句名言。留守儿童缺少父母舐犊之情,父母和孩子的长期分离必定会对孩子的道德观和信仰甚至是孩子的人格成长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扭曲。加之实施十年有余的“撤点并校”政策,使众多孩子离开了文化沃土的教育,就像小树没有了根。留守老人和妇女情感孤独、精神空虚。故而现代农村不仅仅是村落空心化,比“人去村空”的实体空壳更可怕的是一些人精神文化的“空心化”,以及乡村建设尤其是文化文明建设的“空心化”。

(二)农村文化的贫瘠凸显文化建设的苍白乏力

目前中国农村公共文化落后的现状:文化基础设施落后,已经建立起来的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文化大院基本形同虚设;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供给不足。数据显示,2011年出版图书37万种,其中“三农”选题只有7766种②;利益驱动下的城市文艺团体,很少到农村服务;文化活动贫乏,城乡文化发展水平差距较大。这必然导致农民精神生活的空虚,文化垃圾随之侵入,、算命等沉渣泛滥;大篷车送艳舞撩开乡村文化贫瘠的遮羞布,从节日庙会延伸到百姓的红白喜事;各种地下宗教、力量和民间迷信活动正在快速扩张和“复兴”。文化贫瘠的群众也不知不觉地从传统道德的操守中,跌进了庸俗文化的市场陷阱。

(三)乡村文化传承的断裂与乡土文化被边缘化

进入21世纪以来,对中国乡村文化的传承,最具有杀伤力的,就是在全国进行撤点并校的改革。据教育部公开数据显示,从2000年到2010年,国内农村小学数量减少了52.1%,初中数量下降26.19%③。撤点并校对乡村教育,最致命的还不是目前讨论的教学质量、寄宿造成的农民负担过重、校车事故等问题。撤点并校这一做法最致命的后果是正在从根上改变中国乡村文化的传承模式。读书声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的元素。撤点并校是从娃娃开始就切断了他们与乡村文化的哺乳关系。由于中国几千年的乡村文化第一个老师是他的母亲,另一个老师是他们的乡村生活。让学校离村进城,从小学就开始寄宿离开母亲的教育,很轻易地改变与切断了中国乡村文化的传承通道。在交通体系改善、人员互动增多和信息网络覆盖面扩大等因素影响下,外部文化渗透农村的速度加快,乡土文化趋于边缘化,家庭意识趋于淡化,恋土情节趋于弱化,延续几千年的乡土文化有逐渐消失的危险,延续了几千年的乡土生机在现代中国日趋黯然。

(四)中央千方百计的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与地方文化部门作用的弱化

查阅中央关于农村文化建设的材料可以发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以及中央的高度重视,然而地方文化部门的作用却因各种因素的影响被弱化。基层地方党委政府在思想观念上长期的“重经济、轻文化”惯性,缺乏文化自觉,忽视农村文化建设和农民精神文化需求。文化宣传机构从2001年起的改革到现在,在分分合合中造成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宣传工作“脱节”,机制不够健全,导致很多问题不能解决,很多事情难以落实,很多工作不能推进。比如,2010年,文化部对全国31个省区市的调研发现,虽然各地对于专职文化队伍的培训逐步加强,但是对于有着367万人之多的兼职队伍的培训却差强人意,2007年以来参加培训的人次不到83万,比例不足23%①。

(五)文化事业投入的乏力与结构失衡使得文化建设步履艰难

在中国,文化事业费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本就不高,而文化建设又存在“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统计显示,2009年我国城市文化投入占全国文化事业费的70.6%,农村仅占29.4%;城市人均文化事业费达到了33.27元,而农村人均文化投入只有12.1元②。2010年,全国文化事业费323.06亿元,其中农村投入116.41亿元,仅占36.0%;全国人均文化事业费24.11元,其中西部地区23.8元,而中部地区仅有15.64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4.9%③。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成为制约农村文化发展的瓶颈。(六)村落文化流失敲响守护乡土文化的警钟古村落是中国文化的根植所在。在城市化进程中,“圈地运动”遍地开花,各地风行“用建设城市的思路来建设乡村,用发展工业的思路来发展乡村”,村落无奈消失。据中国民协进行的普查显示,目前依旧保存跟自然相融合的村落规划、代表性民居、经典建筑、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古村落,正以每天80至100个村落的速度在不断消失。过去十年,中国总共消失了90万个自然村。

三、农村文化贫乏及建设落后的影响

(一)农村生产力的提高受到严重挑战

以青壮年为主组成的迁移部队南征北战穿梭于各大城市间,留守农村人员整体素质偏低,使得农业生产的机械化与集约化程度无法提升,也导致大量土地被抛荒。根据国土资源部的调查,我国每年抛荒的耕地有近3000万亩,缺乏劳动力是抛荒的主要原因。对于多数“农二代”来说,繁华都市的“吸力”和务农收入低下的“推力”同时作用,再回到农村种地的可能性几乎没有。河南、湖北等一些粮食大省,土地抛荒率高达20%-30%①。这直接威胁着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二)影响农村稳定

文化生活匮乏导致民风日下,、迷信盛行。乡村的伦理秩序也在发生异化。传统的信任关系正被不公和不法所瓦解,勤俭持家的观念被短视的消费文化所刺激,人与人的关系正在变得紧张而缺乏温情。故乡信念的淡薄,加剧了国人自我身份认同的焦虑,也加剧了中国基层社会的秩序混乱。因引发的打架斗殴、妻离子散的事件频频发生。这样的刑事案件占案件总数的五分之一,严重影响农村稳定。

(三)影响农村的民主建设进程

村民自治是农村基层民主发展的主要形式,也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基层实践。随着农村空心化的到来和文化建设的滞后,农村村民自治受到严重的冲击。一是村委会选举的投票率下降;一是村委会成员素质结构整体下降;一是村级民主监督流于形式,村干部腐败、恶霸横行问题时有发生。

(四)动摇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

中国文化来源于传统村落,在经济发达的今天,这种原生态的民俗文化就尤其珍贵,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最根本源泉。随着土地财政推动下的大拆大建,古村落文化也渐行渐远。

(五)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不仅包含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还要有精神的充实和文化的繁荣,更要有广大农民群众文明程度的提升。只有满足这些条件,才能真正建成新农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六)影响农民共享文化改革发展的成果和文化公平的实现

享受基本的、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基本权益。目前大多数农民群众还享受不到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文化发展在城乡之间形成巨大的反差,严重影响了文化的公平。

四、造成农村文化建设困局的直接成因与深层原因

(一)直接成因

1.落后的农民生存现状失去了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需求

底子薄、基础差是农民生存现状的最显著特征。突出表现在:农村基础设施简陋,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社会保障体系脆弱。历史和现实多方面原因导致农村和农业长期为城市和工业发展输血,使本就积贫积弱的农村更是雪上加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文化、卫生、医疗、社会保障等公益事业发展不仅在存量和增量上都明显不足,而且在发展速度上总滞后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和城镇居民的发展水平。面对农村农业基础设施老化、农民增收乏力、教育落后的现状,要强调农村文化建设任重道远。

2.教育落后削弱了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

教育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众所周知,我国人口受教育的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2010年美国25岁及以上人口的人均受教育年限为12.4年(相当于大学一年级水平),日本为11.6年(相当于高中三年级水平),分别比我国高3.8年和3年②。更糟糕的是,在这种低水平的教育状态中,我国农村受教育水平又远远落后于城市。在知识就是财富的时代,农村教育之艰难、农村教师之境遇、农村孩子之未来非常人想象。“农村教育决定中国未来”,早在2003年6月德国《法兰克福汇报》就以此为标题报道中国农村教育的现状。2004年美国的《新闻周刊》以“越落越远”为题关注了中国的农村教育。它指出,“虽然在过去的五十年里中国在教育系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高昂的成本正迫使数百万计的农村儿童辍学,或者根本上不起学”。“农村教育的赤字也许是最令人焦虑的迹象,它表明中国城乡的经济差距正变得越来越无法改变。”农村中小学生辍学,失学近些年越来越严重。据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教育院长、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的《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十年评价报告》显示,2000年到2010年10年间,我国农村小学生减少了3153.49万人,减少了37.8%,农村初中生减少了1644万人,减少了26.97%。农村初中就读的学生减少了约22%,农村小学就读的学生减少了11.5%①。如今的时代也已是寒门难出贵子。

3.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缺失误导了价值取向

作为承担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重大责任的大众传媒,包括电视、报纸、影视作品、网络,尽管主流宣传是好的,但不容否认的是,媚俗成了大众传媒一种风气和常态,成为社会病。缺乏人文关怀、缺乏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的影视节目作品污染了人们的灵魂,混淆人们的视听,颠覆民众的信仰。

4.乡土文化传承与发展缺乏有效载体

一方面,在电视、互联网等现代传媒作用下,外部文化对农村的影响越来越大,乡土文化被人们下意识地视为“先进文化”的对立面;同时,乡村文化精英纷纷出走,乡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主体越来越弱、群体越来越小。另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缺少相应的规划和措施,导致传承与保护乡土文化缺乏有效载体。

5.地方政府发展文化不作为与管理文化乱作为

地方上的文化造假与假做文化非常普遍,表现在:赋予一个景点、一桩事件甚至一个人物以无限的文化涵义。比如近年来泛滥成灾的各类公祭,不断发生的历史名人籍贯抢夺战等。篡改文化概念、文化体系,制造害人的文化迷宫。文化造假侵害的是人们的精神和心灵。这不仅不会有效调节农村紊乱的文化功能,反而将中国基层文化贫瘠的遮羞布一脱到底,彻底亮出农村“丑文化”猖獗的底牌。

(二)深层原因

1.城乡的严重不对等将田园乡村抛弃和遗忘

美国三一学院经济系终身教授文贯中认为,中国现在人为地维持起点不平等和不公正的制度还有很多,其中城乡二元体制在光天化日之下有法律根据的赫然存在,是十分主要而又因和21世纪的世界民主、平等的潮流格格不入显得特别丑陋的部分。始于1950年代的户籍制度,人为地将全体公民分为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并对农村人口的进城打工、就业、定居、子女就学、家属团聚以及住房、医保、劳保乃至政治权利加以严格限制,以城市为中心的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配置格局始终没有实质性改变,数十年来城乡二元分割已经成为几乎不可逾越的天堑。

2.GDP至上的政绩观催生了文化边缘化的土壤

近三十年来,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经济建设成了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中之重。在这样的发展战略中,能否产生经济价值以及产生多少经济价值成为衡量机构价值的重要指标。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文化事业所处的地位极为尴尬。各级领导干部为了在任期内突显政绩和业绩,一直没有真正树立科学发展意识和正确的政绩观,没有建立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没有将文化建设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没有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单纯追求GDP增长,轻视、忽视、偏视文化建设。

3.政府主导运动式的城市化浪潮终结了数千年的乡村文明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大规模的“圈地运动”是瓦解农村的城市化浪潮,而在中国乡村快速消亡的背后,是中国五千年文明传承载体的消失,是中国五千年文明之根的动摇。中国和美国、欧洲乡村的不同,注定了中国不能走西方式的单向度的城市化之路。中国乡村就像细胞一样,携带着中华文明演化的秘密和基因,是中华民族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精神归宿和精神家园。偌大的中国不能没有农村,更不能没有农民。

五、农村文化脱贫解困之政策建议

(一)各级政府要从长远、战略高度认识农村文化建设

农村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灵魂和根本。“文化经济学”研究证明,一个地区的人文文化是其经济发展的深层要素,以基因的方式渗透到经济的根脉中去。经济的背后是文化,文化的未来是经济。法国一位作家曾说过,没有文化的国家就如失去主心骨的空盒,可见文化之于国家的重要性。因此应转变观念,调整思路,打破思想桎梏,从过去单纯重视物质建设转向文化建设与物质建设齐头并进的策略,从长远和战略的高度来认识文化建设的意义。思想上的高度重视,势必会在行动上付诸实践,包括:

(1)重视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完善农村经济循环机制,确保农民收入实现稳定增长;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带动农村文化产品的消费,促进农村文化建设,为农村文化建设注入经济活力。

(2)多方筹措谋集经费,如增加财政预算、逐步引入“民办公助”和“公办民营”、社会捐赠等多种实现模式,加大文化建设投入;着力建设民间文化市场主体,形成国家主导下的文化市场服务和农村文化服务相结合的综合型服务体系。

(3)加大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包括提高文化专干待遇、对民间文艺团体和民间艺人指导、逐步建立农村文化经纪人制度、培育“文化能人”等。不断优化专业人才队伍结构,大力培养文化艺术专业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科技人才。

(4)搞活农村文化服务方式。文化站、电影队、体育协会、村文化室等实行归口管理;充分挖掘花灯、武术、乐队等民间艺术资源;鼓励农民“精英回流”回乡办厂,带动文明乡风。

(5)加强阵地建设。会量力而行建好村级广播站、图书室、阅览室、电教电影室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利用电教室、阅览室向群众传授种养技能,通过举办讲座、展览、播放专题片等形式为农民脱贫致富提供帮助。

(6)打造乡土文化传承载体。发展农村旅游,传承和弘扬乡土文化;积极探寻乡土文化传承的新方式,保护反映农耕文化特点的物品、民居、民俗、民间艺术、祠堂等。

(二)逐步破除城乡二元体制障碍

破除城乡二元体制重在缩小城乡差别,使农民充分享有改革开放的成果,享受同样的待遇。比如农民的身份认同问题、公共设施投入问题等。中国如不从社会制度上,改革现行户籍限制,真正消除身份等级的隐性分裂,从文化上真正实践人人平等的信仰,长久必影响社会稳定。新一代年轻农民,视务农为畏途,视农业为贱业,振兴农业无从谈起。而数亿农民,也无法找到未来。农村一旦溃败,则社会溃败、国家溃败。(1)应逐步实行国际上通行的以身份证管理为核心的人口流动制度,根据不同城市的特点,采用灵活的户籍政策;逐步建立起以居住地划分城市人口或乡村人口的管理制度,使全体公民在户口身份上完全平等,让进城农民能安心长期定居。(2)对进入城市的两亿多农村劳动力,国家应着手从制度上给予他们平等的身份待遇,在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等方面不存在任何制度上的歧视,享受同一城市均等的公共服务。(3)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要采取多种形式支持农村发展,以工促农、以城补乡,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质量和社会福利水平,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城市化的推进以实现城乡共荣为目标

(1)指导思想:由以物为主转向以人为本。对城市居住面积、绿化、容积率等合理布局、人性规划;真正的城市化是将更多农民纳入到正常的城市社会生活中来,以更多的就业机会、较高的收入水平和更高的个人发展平台增强城市吸引力。迫切需要城市以更公平的方式提供更多公共产品,例如廉价住房、基础教育、医疗和社保,以及就业和培训机会。(2)发展路径:由城乡分割转向城乡统筹,改变长期以来的以“城市为中心”和“先城市后乡村”的国家发展战略。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城乡市场体制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城乡管理体制一体化等“六个一体化”,全方位构建城乡统筹、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在城市的发展中,应该保留对乡村的足够敬畏。(3)发展方式:城市化从以往的单纯人口转移、区域扩张向增长方式集约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发展一体化方向等内涵式发展转变。城市一般具有较强的生产要素集聚和辐射功能,要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必须对城市的空间和职能结构进行重组,实现城乡之间的资源在容量、结构和秩序上的合理流动和最优化分配,以提升城乡的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4)发展动力:由主要依靠行政推动逐渐转向主要依靠观念、制度、市场、技术创新驱动。随着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软实力、软功能、软环境成为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强大动力。加大对人力资本和科技要素的投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能够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和市场环境,以及强大的智力支持和技术保证。

(四)严格文化发展考核机制,倒逼各级官员肩负起文化担当

落实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担负起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政治责任,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重要位置、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建立起严格细化的考核体系,将农村文化建设列入地方官员政绩考核,倒逼各级官员肩负起文化担当。建立全面的、科学的、完善的、量化的文化建设指标考核体系。成立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对考核对象、考核内容、考核细则进行制度设计,采取平时跟踪了解和年终全面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对各基层文化建设的情况作出综合评价,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五)重视教育,重塑文化主体

(1)恢复“小规模学校”,复兴乡村教育,以文滋养家园。要回归教育本源,以乡土为根,形成与城市不同的多元化农村教育模式,从农村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实现农村教育的小规模化、综合化和社区化,在复兴乡村教育的同时,对乡村文化的传承给予高度重视。(2)各级政府要加大投入。从师资安排到教学设施购置配备,要优先向农村倾斜,完善农村教师工资经费保障机制,要鼓励支持有文凭、有水平、有理想的大学生到农村任教,缩小城乡差别。加大对乡村教师不间断的培训,也是达到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化的有效途径。(3)加强农民技能教育,培育新型农民。农民技能教育可以依托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网络展开,逐步把乡镇成人职业技术学校办成集教育培训、生产示范、技术推广为一体的新型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农民培训,重视培训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与成人职业教育相衔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与农民职业教育体系和机制。

(六)借鉴发达国家经验

农村文化建设论文范文2

关键词:农村文化;文化设施;管理

经济是文化积累的结果,文化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表现形式,而农村文化设施在中国农村文化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既是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基础,也是农村社会稳定的保障。因此,农村文化设施发展的走向和走势,对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意义十分巨大。认识农村文化设施发展的现状,了解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建立和谐社会的文化发展政策,推动农村文化健康、稳定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文化设施的界定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日益提高,也对文化设施提出了更的要求。怎样对文化设施的概念进行界定?不同的时期专家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郭丽春在2001年的《百家论坛》期刊中的《浅谈文化设施建设》对文化设施进行了阐述,文章认为:文化设施是文化传播的物质载体,是文化事业的一大要素,文化活动的主要场所,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一个地域文明程度的象征。

国家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在2002年的《关于文化设施建设的探讨》一文中,为了使文化设施有效地运作并发挥其功能进一步分类:文化设施划分为管理型和经营型的。而我国文化部文化设施建设管理中心主任,张二虎在2004年09期《行业纵横》中的《试论文化设施的建设管理和行业管理》一文里对文化设施的定义进一步的补充;文化设施的广义概念:具有特定文化功能和文化附加值的建筑或建筑群。文化设施的狭义概念分两类:一是公益文化设施,二是效益文化设施;总体来讲,专家学者们对文化设施的界定争议不大,不同方向的专家学者都从自己的领域对文化设施进行了定义。比如图书馆、文化馆等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文化设施是属于管理公益型的;电影院、舞厅等是属于经营效益型的;而美术馆则属于半经营半管理型的。

综上述各专家的观点,对文化设施做了简单的界定;广义概念:具有特定文化功能和文化附加值的物质载体。狭义概念分两类:软文化设施和硬文化设施;软文化设施是指文化人才:文化艺人、艺术家、文化活动的策划管理者;硬文化设施:一是公益文化设施,具有特定文化功能的项目;二是效益文化设施,即市场化经营能够产生效益、并能使投资保值增值的文化设施。

二、农村文化设施的作用和意义

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关系到国家“三农”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必须深刻认识到农村文化设施在农村极其关键重要的地位,认识到这一点,农村的建设才能更进一步顺畅地进行下去。

(一)文化设施是文化传播的物质载体

郭丽春在2001年的《百家论坛》期刊中的《浅谈文化设施建设》一文对文化设施作用阐述:文化设施是文化传播的物质载体,是文化事业赖以生存的基础,是文化活动的主要场所,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一个地域文明程度的象征,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所谓文化设施就是文化事业的发展,而且影响文化功能的作用,这个提法的改变,标志着我们认识升华到一个高度;所谓文化设施是繁荣文化事业的一大因素,是国为没有文化设施或者文化设施奇缺、破旧和老化,就谈不上社会主义艺术事业的繁荣。而且文化设施是一个地域文明程度的象征,是因为一个地区、一个城市、一个乡镇的博物馆、图书馆、歌舞厅、游艺厅、青少年宫、文化馆(站)、艺术馆、展览馆、游乐场等文化设施,既展现着昨天的历史文明、又展现着今天的现在文明。

(二)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是当前我国社会稳定的必要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纲要》,确定未来五年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目标任务。明确指出:中国正处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和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时期。转轨产生的经济和社会的各种摩擦,有可能使较小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放大成为突出的社会矛盾,并加大矛盾双方的冲突。农村是转型时期矛盾冲突的焦点,因而这一时期农村文化发展受到的影响尤为明显。先进的农村文化发展可以有利于农村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落后的农村文化也可以给农村稳定带来消极作用。

农村文化设施的作用不言而喻,周至雄的《社会转型期的农村文化建设》中指出:农村文化设施是农村文化活动的物质载体,是农村文化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农村普及科学文化卫生知识、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开展健康文体娱乐活动的重要阵地。

(三)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是传播和弘扬先进文化的有效保障

冯雨峰、黄扬飞在2006年7月的《省域城乡文化设施建设的调查与分析》中提及:文化设施建设是城乡文化发展的基础,也是城乡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日益提高。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等各级公共文化设施是政府为城乡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场所,是群众开展文化活动、活跃文化生活的重要阵地。通过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这些文化设施还可以充分发挥文化辐射功能,逐步成为区域性的文化中心,从而对城乡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加大文化设施建设力度,既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满足城乡人民精神文明需求的重要手段,也是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基础,是传播和弘扬先进文化的有效保障。

三、农村文化设施现状分析

中国农村文化设施虽然在不断改进中,社会的发展带动了文化及具体设施的发展,不过我国农村文化设施现状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学者的观点。

(一)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滞后

朱保安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对策》中认为“中国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滞后”,孙金荣等《2003年山东省农村文化建设调查、比较与理论研究》中提到“乡村文化设施建设的基础薄弱,总体上看,不少乡村文化建设普遍停滞不前,文化基础设施和基本条件缺乏”,张军在《农村文化发展与新农村建设》说“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投入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需求在改革和发展中,由于一些地方政府没有将文化作为公共事业看待,而是通过市场机制来解决文化发展所需的资金问题,导致了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投入严重不足”,而他认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1、县乡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能力较低;2、企业和个人向农村文化建设投资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3、农村文化人才匮乏,已严重影响到农村文化设施的建设和发展”。

(二)农村文化设施滞后原因

齐峰和林尚然在《农村文化建设的困境及其路径选择》表达了他们认为的原因“1、农村文化建设的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不少地方文化事业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多年徘徊在1%以下,许多地方农村文化单位业务经费难以得到充分保证,只能保证基本工资。2、农村文化阵地丧失、文化设施陈旧落后。市县乡各级财政财力有限,农村文化设施的建设投入得不到根本保证,同时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仍然存在不少空白点。三是现有的农村文化设施严重不足,设备过于老化,难以开展正常的文化活动”。

冯雨峰和黄扬飞的《省域城乡文化设施建设的调查与分析——以浙江省为例》提到一些具体的数据:在农村,由于文化设施和阵地建设明显落后,供给显得十分不足。比如嘉兴市仅40%左右的村建有文化活动室,总建筑面积约5万m2;拥有篮球场114个,文化广场(农民公园)59个,健身路径27条,这些数量占行政村总数的比例分别是为11%、5.7%、2.6%。许多村一般只有1个活动室,实质上是老年活动室,而且主要以男性老年人喝茶、搓麻将、玩纸牌为主。还有通过创建东海明珠工程和先进文化县(市、区),嘉兴市虽有39个乡镇建起了文化中心,但由于没有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日常管理经费难以落实,设施利用率低,有的功能异化,失去文化内涵,致使这类达标工程流于形式,成为空壳。由此,笔者建议文化设施建设要因地制宜,体现地区差异。标准设置除了要考虑行政级别外,还应参考经济、人口规模、地方特色等指针。

(三)关于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现状的总结

各家观点对农村文化设施建设都有一定的科学性和代表性,笔者认为李秀芳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乡村文化建设》在诸多论文著作中最具现实意义。其在文中认为:

1.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问题

(1)乡村文化发展不平衡;

(2)乡村文化建设的基础薄弱;

(3)乡村文化市场发展不规范;

(4)乡村居民还存在大量不适应全面小康社会的思想观念;

(5)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普遍较低;

2.存在问题直接原因

(1)各级领导对乡村文化建设的认识不足;

(2)各级政府对乡村文化建设投入不足;

(3)乡村文化建设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

(4)乡村文化建设缺乏必要的人才;

(5)乡村居民收入偏低致使乡村文化建设动力不足;

(6)历史发展导致了乡村文化建设的落后。

四、文化设施对策建议

面对现实中的复杂的问题,我们并非束手无策,大量学者发表了他们认为的可行性措施。

(一)投资与经费的关键作用

朱保安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对策》认为要“转变观念,多渠道筹集经费,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经费问题是农村文化建设中面临的最困难的问题,而解决的办法只有多渠道、多方面筹集。其主要管道有三:一是国家拨款,二是社会筹集,三是自身积累。”周至雄的《社会转型期的农村文化建设》提出“加大投资力度,多轨齐下,拓宽筹资管道,强化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投资在农村文化设施的地位十分关键。

(二)国家的宏观调控作用

邱小玲在《农村文化建设与构建农村和谐社会》中说“在农村现有的经济条件下,文化建设应该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的文化资源,适度加大文化建设的资金与人才投入,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以政府为主导,国办、民办并举。二是结合农村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的不同情况,做到“两个不同”,即文化建设的内容与形式有所不同”。

李英的《浅谈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与基本对策》对农村文化设施的建设措施总结为“完善配套设施、保证文化产业发展后劲。文化产业既是社会效益第一的产业,又是方兴未艾的产业,因而需要重点扶持与培育,这就要求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文化设施,为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保证。”其中明确提到文化设施的重要性及措施方案。:

(三)地方具体的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措施

李秀芳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乡村文化建设》提出:“(一)提高各级领导对乡村文化建设的认识,(二)增加对乡村文化的投入,(三)建立乡村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四)培养乡村文化建设人才,(五)加快乡村文化产业化的发展,(六)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乡村文化建设”。

张秦在《陕西省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现状及对策》里就农村的文化设施建设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1、将县级图书馆建设作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龙;2、将乡镇文化站、图书室建设作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纽带;3、将农村文化活动中心建设作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基础;4、进一步加强政府对农村文化设施的建设力度;5、鼓励和支持“民办文化”进入村文化设施建设体系”。

总而言之,农村文化设施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也不是一个地方政府,一个法律条文,一声口号就可以一蹴而就的,必须得从宏观上认真规划,从细节上小心处理,从态度上严格把关,从实施上苛刻执行。各位学者都只是从理论上对农村文化设施进行指导探究,在具体的实行过程中还需地方因地制宜,发挥地方特色,有效率、有创新地开展文化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王宁.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构建文明和谐社会[J].城乡建设,2005(3)

[2]王娟,林红杨,李春梅.浅谈文化设施的发展建设[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4(8)

[3]钱梅根.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数据通讯,2004(9)

[4]齐峰林尚然.农村文化建设的困境及其路径选择[J].文化建设,2006(3)

[5]朱保安.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对策[J].河南社会科学,2005(1)

[6]张军.农村文化发展与新农村建设[J].社会科学,2006(3)

[7]宋惠昌,何建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8]陆学艺.农村现代化的基本问题[M].北京:中共中央学校出版社,1999.

[9]陈振勇.中国当代农民阶层的文化诉求[J].河北学刊,2003(3).

[10]农村发展研究所课题组.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J].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1).

农村文化建设论文范文3

[关键词]农村文化建设加强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推进的新农村,是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也需要搞好文化建设。文化是国家之心,民族之魂。党的十七大对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了全面部署,特别强调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极端重要性。报告中指出“要重视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指出发展农村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对农村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一些成就,但是仍然存在着发展的制约因素,我们要积极探索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有效措施,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一、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成就

近几年,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农村文化建设。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对我国农村文化建设起了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新农村建设中的“乡风文明”越来越得到干部和群众的重视。农村的文化建设取得很多可喜的成绩,出现了党政领导重视、各有关部门齐抓共建的局面。最显著的成绩体现在作为农村文化建设“重中之重”的农村教育方面,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对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全部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提供生活补助。除此之外,还加大了农村文化建设的经费投入,国家发改委从2002年到2005年投资4亿8千万元,扶植县级文化馆、图书馆设施建设,文化部、财政部、广电部还联合实施了一些有重大影响的文化建设项目,如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等,也投入了一批相当可观的经费。农村文化机构日益健全,文化投入渠道扩大,文化基础设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农村文化活动日益丰富活跃,农民文化生活消费逐步增长,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搞好农村文化建设,对于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促进新农村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影响农村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我国农村的文化建设虽然取得很大成就,但就整体而言,我国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农村文化建设的滞后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农村的发展。影响农村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民落后的思想观念的制约。信息网络时代,广播、电视、电脑、手机等现代传媒技术迅速发展,给农民了解外界信息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一些农村富余劳动力纷纷外出打工,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但是农村根深蒂固的平均主义、保守主义、利己主义以及家族观念、封闭思想的影响和束缚下,农民不能大胆接受改革创新的新思想、新观念。现在一些基层干部在思想观念上仍然保持“重经济、轻文化”的惯性,忽视农村文化建设和农民精神文化需求,这是导致部分农村地区“地下宗教热”兴起的重要原因。过去我们很强调争夺和占领思想文化阵地,尤其是农村和农民,但现在很多干部认为这是阶级斗争的产物,个别村党支部甚至要借助教会力量来组织群众,这体现了思想文化教育的空白和争夺文化阵地的缺位。抓好农村文化建设是十分紧迫的任务。

2.农民道德状况的制约。道德和文化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新农村先进文化总是通过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真善美、抵制假恶丑,来推进新农村道德建设。可以想象,在一个缺乏道德素质的农村是不可能发展先进文化的。对于广大农民来说,没有道德素质的支配和制约,其文化素质就难以发挥积极作用,就难以有效推动新农村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国是农业国,在农民身上体现着勤劳、勇敢、朴实、善良、坚强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优秀品质。但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市场经济带来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农村道德状况受到冲击。如诚信意识和互助精神缺失,坑蒙拐骗、弄虚作假、以富欺贫、以强凌弱的现象在一些地方相当严重。农村淳朴的乡风、民风、村风受到拜金主义、极端利己主义的侵蚀,恶化了农村道德环境,也制约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和农村的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

3.发展文化的资金不足,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缺少丰富健康的文艺活动方式。2007年,全国各级财政对农村文化投入共计56.13亿元,仅占全国文化事业财政投入的28.2%,扣除对县级文化单位的投入,直接为7亿农民提供文化服务的乡镇文化站财政投入只有14.99亿元,人均仅2.06元。乡镇财力困难,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太低。一些地区领导对农村文化建设重视不够,没有真正把农村文化建设摆到重要的工作日程,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文化建设投入经费较少,不利于农村文化的发展。一些农村几乎没有文化设施,即使有常常是年久失修的农民文化站,图书和活动器材、设备奇缺。即使是设有文化站或图书室也常常是形同虚设,没有专人负责,也没有活动经费,简陋不堪,无人问津。农村文化活动单调,农闲时由于缺少健康的文艺活动,除了看电视,主要是打麻将和赌牌,还有的靠宗教和封建迷信填补空闲时间,这使得社会风气复杂化了。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农村文化生态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农民精神面貌的振奋和生活情趣的提高。

4.农村文化队伍素质普遍偏低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我国农村教育发展滞后,目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还有很多困难而且成年农民的职业培训机会少,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低。目前农村文化人才奇缺,有较高文化素养和组织活动能力的文化人才既少又容易流失,较高素质的文化队伍难以组织和建设,队伍稳定性也不强,影响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以上的情况表明,我们新农村文化建设任重道远。必须根据我国农村的实际,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农村文化建设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

三、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措施建议

我们要按照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总要求和党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部署,从农村实际出发,抓好新农村文化建设,现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重视发展农村文化,实现农村文化建设的观念创新,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首先要提高农村干部和群众对文化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使文化建设成为农民的自觉要求和自觉行为。要让广大农村干部群众认识到,文化建设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又对新农村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起到思想引领、精神激励、智力支撑和方向保证的重要作用。其次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广大农民中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实现农村文化建设的观念创新。再次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构筑新农村建设的道德支撑,建设文明、民主、和谐、友善的乡风、村风、民风,提高农村的精神风貌和文明水平。

2.开发利用农村文化建设资源,大力培育农村文化队伍,形成农村文化建设长效机制。扭转农村文化生活单调、枯燥、乏味的现象,努力开展好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推进文化信息共享

、广播电视村村通、农家书屋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增加一些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因地制宜举办农民艺术节、文化大院、文化科技大集、民俗节、特色旅游节、根雕、绘画、剪纸等乡土特色文化活动,培育地方品牌文化。大力扶持农民自办文化,让农民成为农村文化的主体,激发农村自身的文化活力,推进农村本土文化的发展和繁荣。要适应农村文化发展的新特点,充分发挥“文化中心户”、文化积极分子、民间演艺团体的骨干带动作用。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具有民间特色的农村民间文艺和手工艺品都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3.加大政府对农村文化事业的扶持。将农村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建立县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基本经费由各级财政承担;同时,制定鼓励社会多元化的投融资政策,吸引社会资金对农村文化产业的投资,推动农村文化建设。要充分利用国家重大财政项目向农村转移的有利时机,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积极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电视进万家、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努力使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有一个大的改观。着力培养一支热心农村文化事业、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队伍,善于引进人才、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使农村文化工作有人管、有人做。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10

[2]:《政府工作报告——2008年3月5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人民出版社,2008.3

农村文化建设论文范文4

关键词:新农村文化建设意义任务改革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而要完成这个任务,主体是农民。也就是说,农民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败的关键。要不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就必须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1、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科学文化水平,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使农民持续增收最有效的途径,是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严格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所谓现代农业,就是以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为主要标志的农业。所谓市场经济规律,首先是产生的产品要适合市场的需要。第二,市场经济有两个显著特点,即具有契约经济和法律经济的特点。第三,市场经济有严格的市场运行规则。所有这些,对刚刚由传统农业转向现代农业,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且从总体上看文化水平还不高的广大农民来说,的确是一个严峻的挑战。这时,农村文化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2、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水平,是新农村建设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不断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还要与时俱进地推动农民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努力培育文明向上的社会风尚,努力培养与建设新农村相适应的新农民。从目前农村的一些地方和农民来看,集体主义思想,团结互助精神有些淡化,法律意识淡薄,诚信度不高,发展意识、竞争意识不浓,文明意识、健康意识不强,一些传统陋习,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社会新风尚、建设乡风文明要求格格不入。必须通过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文化启迪思想、陶冶情操、传授知识、鼓舞人心的积极作用,推动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健康顺利进行。

3、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不断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目标之一

农民不仅要富,农民还要有乐。从农村的实际情况看,虽然我们党和政府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使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农村文化建设还是相对滞后,已经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需要。因此,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就成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任务艰巨

从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环境和条件来看,任务繁重而艰巨。

1、基础设施落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从我市县、乡、村的文化设施来看,市区一级虽然都建了文化馆、图书馆,但标准都不高,事业经费也很少,乡镇文化站建设更令人担忧,大多数文化站的活动场所,如电影院、礼堂等,有的年久失修,有的早就拆除。村文化大院一缺场所,二缺设备,三缺管理。农村文化设施,是传播先进文化的载体。这样一个现状,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要求,是极不相适应的。

2、文化人才匮乏

不论是专业人才、管理人才,还是经营人才,都严重不足。乡村文艺人才更是缺乏,人员是进不来出不去。这些状况不改变,农村文化建设的重任就难以顺利完成。

3、文化产品严重不足

据调查,现阶段农民对文化的需求,重点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农业科学技术,二是有关农村的法律法规,三是文学书籍,四是文化娱乐。从现有的文化产品来看,是严重的供给不足。

4、农民的文化消费能力低

目前广大农民群众在物质生活明显改善后,对精神文化生活十分渴求。但从他们生活消费支出的安排来看,首先是盖房子、看病、保子女读书及日常的生活开支,基本没有剩余的钱。农民不是不需要文化而是没有钱去享受。

5、财政投入不足

除一次性文化项目设施建设或文化活动财政有一定的投入外,日常的事业经费基本没有。即使有一点也少得可怜,不到财政支出的0.2%。

综上所述,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就形成了明显的两对矛盾和三个焦点。两对矛盾,即文化产品的供需矛盾;农民有消费需求,而又无消费能力的矛盾。三个焦点,一是财政要加大投入,二是要多出农民所需要的精神产品,三是要不断提高农民的文化消费能力。而要解决这些矛盾和焦点,短时间内是不可能的。因此,就决定了农村文化建设的繁重性和艰巨性。

三、改革创新,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

正因为农村文化建设重要而紧迫,任务繁重而艰巨,所以,我们要用改革的思路,创新的办法,来扎实推进农村文化建设。

1、加大改革力度,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体制和机制

从体制上讲,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要真正做到竞争上岗、全员聘用,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切实增强事业的内部活力。尤其是乡镇文化站的体制,要十分明确。乡镇文化站,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前沿阵地,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是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的主要桥梁和纽带,公益性十分鲜明,因此,文化站作为第一线公益性事业单位的性质,在乡镇配套改革中不能改变。对文化站作用的发挥,关键是要创新机制,调整职能,明确责任。

2、整合资源,建立和完善农村文化公共服务体系

从现阶段来讲,一是要整合一切用于农村、服务农民的各项文化资源,统筹规划,综合利用。如教育、科技、党员电教、村级活动室建设等。二是要建设好三个层次的阵地,即县(市)区的文化馆、图书馆、剧团;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大院。特别是要把乡镇文化站建成集图书阅读、广播影视、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技推广、科普培训、体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动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站。并做到国有、民营一起上,大力培育和发展民营文化企业、村文化科技中心户等。为了促进三个层次的文化阵地建设,要继续开展创建文化先进县(市)、文化先进乡镇活动。以创建活动激励阵地建设。三是要实施好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2131”、农民图书、农民健身、民间艺术发掘利用这六大工程。四是要继续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和文化扶贫活动,积极探索“三下乡”活动的长效机制,变送为“种”。

3、不断提高文化生产力,创作出更多更好适合农村农民所需要的精神产品

一是要大量出版农民群众买得起、读得懂、用得上的通俗读物。二是要创作出一批反映时代精神、体现农村生活、激励农民斗志的优秀作品,并把它搬上银幕,立上舞台,更好地服务农民。三是大力发展民间文化艺术,打造一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或民族特点,农民喜闻乐见的农村文化活动项目。四是要切实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不断加大农村文化人才的培育。特别是要加大农民自身文化人才的培养,努力建设一支属于农民自己的文化骨干队伍,让他们长期扎根农村,成为不走的庄户剧团,使其卓有成效地为农民提供服务。五是要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营造扶持健康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的社会环境。

4、加大投入,不断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充分发挥基础设施的功能作用

从目前县(市)区、乡镇的财政实力来看,大多数确实是比较困难的,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每年挤出一定的财政实力,加大对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投入,应该说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5、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农村文化建设按规划、有步骤的顺利进行

农村文化建设论文范文5

农村体育事业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体育取得的成就是毋庸置疑的。但总体上看,农村体育还是较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还不能满足广大农村居民体育文化的需求。因此,有不少学者对农村体育活动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农村体育现状的研究

由于经济滞后,农村体育工作起点低,认识不足,体育场地设施不足,服务功能难以发挥,体育经费投资不足,体育人口少,社会体育指导员更少;体育意识淡漠,体育场地器材匮乏,缺乏组织机构及健身指导员;意识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农民居住分散流动人口多,基层体育主管部门的权限被消弱,体育组织机构不健全,农民文化素质的差距等是制约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1.2农村体育发展战略研究

在体育运动发展战略上,国内李会增、王园园、王晓玲、周信得、叶木华等专家在农村体育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农村体育的研究成果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上述研究结果并不能全面的反映当前我国农村体育在农村建设中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笼统性,不同地区农村体育开展存在不同情况。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以湖南省衡阳市、长沙市、怀化市、农村居民体育活动特征为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Internet、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查阅近十年有关农村体育、新农村体育、体育活动等方面的文献资料和书籍,为分析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2.2调查法

2.2.2.1问卷调查法

设计《农村体育活动特征研究调查问卷》,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首先从长沙市、衡阳市、怀化市抽取宁乡县、衡阳县、祁东县、辰溪县、中方县,再依次从几个县抽取玉潭镇、金洲乡、西渡镇、界牌镇、洪桥镇、风石堰镇、田湾乡、花桥镇等,并向每个镇的农村居民随机各发放问卷150份,共计问卷1200份,回收1052份,回收率为87.7%,其中有效问卷为472份,问卷有效率为89.7%。效度检验选取了6位专家,对调查问卷做了效度评价调查,从调查结果看,调查问卷能反映所要研究内容,具有较高的效度。信度检验采用重测法,随机选取农村居民100人,半个月后再次发放问卷,结果证明具有较高的信度。

2.2.2.2访谈法通过与居民交谈,与政府主管体育领导交谈了解本地农村居民参与体育健身状况、场地设施等方面的情况。

2.2.3数理统计法根据发放问卷得来的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2.2.4逻辑分析法对文献及测试数据进行整理,归纳并分析。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农村居民体育活动特征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可知,在944份有效问卷中,参加体育锻炼的有442人,占调查人数的47%。从性别来看参加体育锻炼的男性有292人,占锻炼总人数的66.1%,参加体育锻炼的女性有150人,占锻炼总人数的33.9%,男性明显高于女性。从年龄来看,20岁以下参加体育锻炼占28.1%,21—35岁的占16.7%,35—55岁的12.2%,56以上的占43.0%。

3.1.1体育动机的多元性

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依次为:强身健体、防病治病、消遣娱乐、提高运动能力,他们分别是67.2%、53.8%、55.3%、55.57%。可见农村居民活动动机向多元化发展。从性别看,男性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明显大于女性。男性动机主要为强身健体和提高运动能力;女性动机主是减肥和陪同小孩;从年龄段来看,各年龄段参与锻炼动机呈现一定的差异。老年人的动机主要是强身健体,防御治病,其主要原因是这部分人群不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有大量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且认识到自己的身体素质下降。中年人的动机主要是为了放松,因为这部分人群工作压力大,想通过放松来缓解自己的压力。青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则主要为提高运动能力,挑战自我。

3.1.2锻炼时间的不稳定性

问卷将农村居民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段分为早上(06:00—08:00)、上午(08:00—11:00)、中午(11:00—13:00)、下午(13:00—18:00)、晚上(18:00—21:00)。其中,选择早上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占总人数的38.9%,这其中主要人群为老年人,其主要原因是他们不是家中主要劳动力。选择上午和下午进行体育锻炼的人数也分别占到总人数的28.6%和25.8%,这部分人群主要是50岁以下的家中主要劳动力,只有当忙完弄做活的时候才有时间进行体育活动。而有32.4%的人群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选择在晚上,究其原因是农村居民在忙完了白天工作后,只有晚上才有时间进行锻炼。由此可知,农村居民在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上具有不稳定性的特征。

3.1.3锻炼场所的随意性

农村居民进行体育锻炼的场所由于受资金、时间、天气等外界环境的影响,进行体育锻炼的场所相对较为集中,主要是:自家庭院,单位或学校操场,公路旁,他们所占的比例分别是:471%、39.3%和30.7%。选择田间和公园锻炼的比例也占到了23.5%和12.5%,而选择体育健身俱乐部进行体育锻炼的比例还不到1%。由此可知,农村居民在参加锻炼所选择的场所上表现出随意性的特征。

3.1.4锻炼内容的传统性

进行体育锻炼场地的集中性也制约着农村居民进行运动项目相对较为集中,主要包括:跑步或散步、传统体育与民间体育、游泳、各种球类。通过分析回收的有效问卷可知:农村居民参加跑步或散步的比例占32.1%;武术的比例占16.3%;民间体育的比例占19.4%;游泳的占10.4%。.可见农村居民选择体育锻炼项目体育设施的没什么要求。“其他”选项,达到14.9%,这说明农村体育活动内容还有较大的空间.

3.1.5体育锻炼的季节性

农村居民在参加体育锻炼的也有季节性,主要集中在夏季和冬季,其中选择夏季锻炼的人数占总人数的29.4%,选择冬季锻炼的人数占总人数39.4%;而选择春季和秋季锻炼的人数分别占总人数的17.9%和13.3%。其主要原因春季和秋季属于农耕和收获的季节,因此在这两个季节锻炼的人群相对较少;选择冬季锻炼的比例最大,其主要原因外出务工人群回乡,农活减少,空闲时间增多。

3.1.6锻炼形式的自发性

农村居民的居住性特点决定了其进行体育锻炼的组织性为自发,同伴的选择为亲朋好友。其中,选择和朋友一起去进行体育锻炼的人数占总人数的28.3%,一个人进行体育锻炼的人数占总人数的41.5%,这两种形式进行体育锻炼往往是在没有组织的情况下盲目的进行。通过学校或村组织进行体育锻炼的比例只有9.9%,由此可知,农村居民在进行体育锻炼的时候缺乏居委会或村组织进行组织锻炼,从而影响了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3.2制约农村居民体育活动的因素分析

3.2.1农村居民的体育意识淡薄

村民的体育健身意识普遍不高,农民体育健身意识相对薄弱,对参与体育健身抱无所谓态度的村民还不少。他们选择增进健康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吃药、补充营养、吃保健品等方式来增加体质。通过对农村居民的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调查中发现,仅有31%的居民表示劳动之余有必要进行体育锻炼。超过50%的人则认为“天天劳动,无需运动,干活都没时间,哪有时间去运动”,这样的思想的的确确称得上根深蒂固。其次他们认为劳动等同于锻炼,不需要进行体育锻炼。

3.2.2体育场地设施短缺

从农村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场所来看,大部分人选择了自家庭院和马路旁,由此一方面反映出农村居民在进行体育锻炼时没有足够的场地设施可用,另一方面反映出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对外开放程度不够。从当前的情况看,农村社区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短缺的问题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根本解决。这就需要扩大社区内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对居民开放的程度,增加现有体育资源的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目前体育场地设施不足的问题。

3.2.3体育组织管理缺失

农村居民进行体育活动,缺少健全的组织机构,合理的管理人员,参加体育锻炼的人都缺乏专业指导、理论知识的匮乏和政府的引导不利是体育活动在农民没有广泛开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不少县(区)和乡(镇)撤销了体育部门,而将其置于门下或与文化部门、教育部门、卫生部门等合并重组,基层体育管理部门职能的弱化将直接导致对包括农村体育在内的公共体育事业投入力度的减弱。这成为农村体育活动开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3.3提高农村居民体育活动的措施

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保障全体农村居民享有基本的体育服务;引导农村居民树立健康意识和体育消费观念;加大农村体育设施建设,开展多种体育活动;大力开展简单方便实用的、农村居民喜闻乐见的,集群众性、娱乐性、趣味性、健身性、简易性于一体的体育活动;根据农村居民自身的特点,开展一些个人项目为主(如跑步、跳远、单杠引体向上等),多人项目减员(如“三对三”篮球、“一对一”乒乓球、“五对五”足球等)等活动项目。积极创新、推广一些不受场地器材限制的、适合不同层次群众的、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农村居民参加体育锻炼其特征主要表现为他们参加体育锻炼动机的多元性,锻炼时间的不稳定性,锻炼场所的随意性,锻炼时间的季节性。

4.1.2制约农村体育活动的因素:农村居民意识淡薄,体育场地设施短缺,体育组织管理缺失。

4.1.3缺少健全的组织机构,合理的管理人员,农村居民在参加体育锻炼缺乏专业指导和政府的统一组织。

4.1.4提高农村居民活动措施:有组织农村居民定期体育活动,促使居民形成锻炼习惯,加强学校或单位的场地设施对外开放,合理利用并开发一些场地。

4.2建议

4.2.1针对目前农村居民体育观念差、体育意识不强的情况,各种传媒应加强对农村居民多介绍一些农民容易接受和能在田间地头开展的传统体育活动,以开阔农村居民的眼界。

农村文化建设论文范文6

1.1对组织化的必要性认识不足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是建设现代农业、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增强农业竞争力、提高农民收入以及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等的必然要求。但调查结果显示,58.8%的受访农户认为没有必要参加农民合作组织,其中,29.0%的农户感觉“自己能够解决生产中的问题,不需要跟别人合作”,而29.8%的农户则“觉得参加了也没什么用,对自己帮助不大”。这一认知因素严重制约着农民的合作意愿及合作行为。

1.2对合作组织的认知程度较低对合作组织的组建目的及其运行机制的了解程度是影响农民参与意愿的重要因素之一。据调查,仅有3.2%的受访农户对农民合作组织“非常了解”,而96.8%的农户表示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正因此,37.2%的农户认为“对这些合作组织不了解”成为阻碍农民参与合作组织的重要因素。

1.3对合作行为与合作效益的信任度低虽然部分农民认识到参加农民合作组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对与他人合作的效率及效益持不信任态度。34.1%的农户认为“跟别人合作办事效率低,容易产生纠纷,麻烦”,而15.2%的农户则“害怕搞财产公有化,让自己利益受损”。因此,对合作行为和合作效果的低信任度严重影响了农民的合作意愿。

2农民合作组织的运行与发展困境

作为农民组织化载体的合作组织,其运行的效率和效益一方面决定着组织的稳定性、凝聚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从而影响参与合作组织农民的进退选择;另一方面体现了组织吸引力大小,以此影响未参与合作组织农民的合作意愿与合作行为,进而影响农民组织化程度。参加合作组织的受访农户从组织成员的角度对“您所在的农民合作组织当前发展遇到的困难或问题主要是什么”一题作答,认为制约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以下方面。

2.1资金匮乏,政府支持欠缺任何组织的发生发展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撑和政策支持。调查结果(表3)显示,43.0%的受访农户认为“缺乏资金”是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重要“瓶颈”。合作组织发展资金匮乏的原因主要在于政府支持力度较小、组织启动资金不足且自我积累较少、会员缴纳会费缺乏规范性、其他筹资渠道少等。而29.9%的农户将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制约因素归于“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2.2农民间合作困难,协调成本高由于小农经济模式及“不患寡,而患不均”的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致使农民互助合作意识较为淡薄且存在个体差异,过度追求个体利益和短期利益而忽视他人及组织利益和长期利益,因而造成农民合作困境。而农村作为注重亲情、友情、宗法等人情关系的熟人社会,更使农民合作组织中成员之间的关系趋于复杂化,增加了组织的协调成本。因此,35.5%的农户认为“人心不齐,难以组织和管理”制约着农民合作组织发展。

2.3管理者素质低,组织内部管理混乱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水平在农民合作组织的运行和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管理人员的文化程度、专业水平、管理交际能力、决策能力和决策风格等,都直接影响着合作组织的运行效果。调查结果(表3)显示,18.7%的农户认为“领导人素质问题”和“内部制度混乱”是制约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因素。不少农民合作组织具有临时性、自发性和无序性。调查所涉及的60%以上的农民合作组织或没有规章规定,或不照章办事,运行不规范。而农民合作组织的这种管理混乱状态主要是源于管理者低素质、低水平。

2.4服务不到位,组织运行效果差组织资金的匮乏、较高的组织协调成本、政府支持不足以及管理者的低素质等多重因素共同导致农民合作组织运行效果与农民期望值相差甚远,降低了组织成员的信任度,从而制约着组织的进一步发展。调查显示,56.0%的农户对农民合作组织的服务功能表示不满。其中,16.8%的农户认为组织获取技术资源或提供技术服务问题影响着组织的运行和发展;23.3%的农户则认为约束合作组织发展的因素在于“缺乏价格、需求等市场信息”以及“产品销售困难”;或许正是因为农民合作组织的服务功能未能很好满足农民所需,15.9%的农户认为合作组织“形同虚设,起不到实际作用”。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制约因素具有多样性,但对农民的进退选择机制起决定作用的是组织运行的最终结果。

3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3.1主要结论

研究表明,农民的合作需求及理念、对合作组织的认知度、合作效果的信任度以及合作行为的协调成本等直接影响着农民合作组织的产生、运行与发展。政府作为农民组织化的主导力量在宣传引导、资金投入、制度建设等方面的缺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对合作组织的认知程度以及合作组织的组建与规范发展。多种因素影响着农民合作组织的运行效果,而管理者素质和能力则是关系农民合作组织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3.2政策建议

政府、农民和农民合作组织是农民组织化的主体,多方联动,形成合力是推进农民组织化进程的关键。

3.2.1多管齐下,强化农民主体作用一是培育现代农村社会资本,加强农民合作文化建设。在挖掘提升以“血缘”“地缘”为基础的农村传统社会资本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宣传和制度建设,培育现代农村社会资本,即建立在公民权利义务基础上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理型社会资本[1];加强农村社区建设,增强农民的共同体意识和公共精神;积极培育市民社会,加强社会规范和现代价值观念的供给以及社会信任体系建设。二是培育农村精英,增强农民组织化的内在动力。加强体制内农村精英———村干部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其农民组织化“促进者”和“管理者”的作用;建设学习型农村,培育新型农民和体制外农村精英。三是改善农业劳动力结构,增强农民组织化的内生动力。加强农业劳动力培训,实现劳动力由体力型向知识型、技能型、经营型转变;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吸引青壮年劳动力留守农村,建设农村;推进农村土地有偿流转,改变“农户+小块土地分割承包”的状况,发展适度农业规模化经营。

3.2.2政府适度参与,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一是宣传引导与典型示范双管齐下,强化农民合作意识与行为。二是提供政策支持,营造农民组织化的良好环境和发展空间。激励组织主体,催生并发展各种类型的农民合作组织;提供财政、金融、技术、市场信息等要素支持,扩大经营规模,拓展服务功能,突破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瓶颈;适度强化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中“统”的功能,壮大农村集体经济,重新打造农民组织化的传统载体。三是加强法律法规与制度建设,促进农民合作组织规范化。各级政府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框架下,还需出台具有约束力的地方性条款或规章制度,用以引导、规范各种类型的农民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但政府应把适度行政参与手段视为一种组织资源加以充分有效地利用,指导而不介入,保证农民合作组织的“草根性”[2]。

农村文化建设论文范文7

关键词:政策保障;载体保障;资金保障

中图分类号:G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5-0270-01

一、政策保障

1992年5月27日,文化部印发《文化站管理方法》的通知。通知规定,文化站是国家最基层的文化事业机构,是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所设立的全民所有制文化事业单位,同时又是当地群众进行各种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文化站建设要发挥当地政府、集体经济和社会力量的积极性,要因地制宜、讲求实效,持续、稳定地发展。文化站经费要列入当地财政支出预算,并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逐年递增,其经费下达渠道按现行财政体制的划分进行管理。文化站作为综合性群众文化娱乐场所和文化科学宣传教育阵地,需要设一定规模的设施,其设施建设要纳入城乡建设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由当地政府根据经济条件和需要确定其规模标准,一般有多功能活动厅、书报阅览室、游艺室、辅导培训室以及影剧场、体育场、篮球场等。为保证文化站工作的开展,应有计划地购置、更新、充实文娱、体育、宣传等所需设备,逐步增加必要的现代化活动器材。

1996年9月5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文化经济政策的若干规定》,文化事业建设费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分别由中央和省级建立专项资金,用于文化事业建设。为促进宣传文化事业发展、增强调控能力、保证重点需要、规范资金管理,中央和省级要建立健全有关专项资金制度。专项资金是财政资金,要按照有关财政法规的要求健全制度、加强管理,保证专项专用并接受财政和审计部门监督检查。

二、载体保障

(一)文化站

农村群众文化的发展需要各种各样的载体,文化站、农家书屋等等都是这种载体的重要形式。文化站是国家专门设定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承担着开展社会宣传教育、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组织辅导群众文化活动和群众文艺创作、搜集整理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任务,是群众文化发展的主要阵地。乡镇(街道办)综合文化站是集书报刊阅读、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普教育、体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动等于一体的基层文化活动中心,在市、乡镇(街道)、村(社区)文化服务网络中起着承上启下、直接组织基层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作用。

(二)农家书屋

农家书屋工程是由政府统一规划、组织实施的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重大工程,是为满足农民文化需要,在行政村建立的、农民自己管理的、能提供农民实用的书报刊和音像电子产品阅读视听条件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因此,要严格按照政府资助建设、鼓励社会捐助、农民自我管理的要求,与农村基层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等相结合,稳步推进农家书屋工程建设。

农家书屋工程的建设,对解决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保障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农家书屋设立后,为保证出版物的及时更新和书屋长期生存,政府鼓励支持具备条件的管理人员开展出版物经营活动。

三、资金保障

(一)对农村群众文化设施的投入

农村群众文化各种各样的资金投入是衡量和反映群众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资金基本来自各级、各类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文化投入模式上依然是比较单一的政府行政性投入为主,只是存在投入方式和机构差异而己。从近六年来群众文化服务机构的各项收入情况来看,2001-2006年,总收入基本上增长了一倍。2001-2004年,群众文化服务机构每年的收入增长幅度达到3亿元,2004-2005年增长近亿元,而2006年则在2005年的基础上增长了5亿多元。在这些总收入中,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都有不同的增长,但财政补助的增幅最大,而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则增幅不大,尤其是经营收入甚至还出现了逐年减少的现象。群众文化服务机构的年度支出情况几乎和年度收入情况成正比,基本保持平衡,都呈逐年增长的发展趋势。

(二)对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投入

对硬件设施的投入,能够构造起群众文化发展的平台,对软件设施的投入则是直接对群众文化发展作贡献。增加村与村、镇与镇之间的文化活动合作、竞赛,不仅可以达到经验、场地、设施保障等文化资源共享,还可以有效地以文化强势村带动弱势村,从而达到相对增加投入的目的。坚持社会力量办文化,鼓励民间资本向文化事业的投资,通过国家、集体、合资等多渠道、多方面筹集资金,逐步建立起国家、集体、个人、社会相结合的多渠道投入体系。

农村文化建设论文范文8

笔者认为,加强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

一、农村和谐文化要实现大发展大繁荣,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要求运用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当中

党的十七大确立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发展是解决当代中国所有问题的“总钥匙”。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就是要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农村和谐文化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和谐文化,是指一种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以倡导、实施、奉行和谐理念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文化现象和文化性状。和谐与发展是永恒的主题,二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没有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建设势必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就难以化解;没有社会的和谐稳定,人们就不会安下心来搞建设。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反映和升华,同时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价值导向、智力支撑和精神武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需要大力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也需要积极推动农民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的转变。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离不开文化的哺育,离不开精神的支撑。如果没有农民素质的提高,没有自主发展能力的增强,就不可能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农民群众是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主体。农民参与度高了、主动性强了,农村和谐文化建设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要从群众需要的事情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事情改起,使各项工作经得起人民群众的检验。要适应社会生活的新变化,适应现代传播手段发展的新趋势,适应人民参与意识日益增强的新形势,多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多开辟群众便于接受的传播渠道,多搭建群众乐于参与的活动平台,最大限度地吸引群众参与,在办好事、解难事过程中倡导新观念、形成新风尚。

推动农村和谐文化的繁荣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确保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农村文化建设比较薄弱,尤其是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严重不足,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活匮乏,远远不能满足农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因此,必须把文化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坚持五个统筹:一是统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同步发展,切实做到“两手抓、两加强”,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起来;二是统筹城乡发展,破解三农难题,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因素,我国农民人均占有的教育资源、文化资源、公共卫生资源都大大低于城市。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构建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必须坚持城乡统筹,努力推动城乡文化均衡发展;三是统筹国办文化和民营文化,加强政策引导,放手发展民营文化产业,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文化发展大格局;四是统筹大众群体文化需求和特殊群体文化需求,对农民群众和弱势群体给予更多的文化关怀;五是统筹继承和创新,坚持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去粗存精,去伪存真,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二、农村和谐文化要实现大发展大繁荣,必须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广泛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形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大精神力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是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也是新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总书记指出:“要在全体人民中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中国社会思想发展的精髓,它与科学发展观一起构成了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就是要在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始终贯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极探索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推动农村走上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发展道路;“大胆开拓,锐意进取,自立自强,不畏艰险”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也是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精神动力;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在广大农村普及“八荣八耻”的基本要求,既是改善农村现实道德状况的需要,也最容易让农民群众获得认同、产生共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灵魂。培育新农民,理想信念是核心,道德规范是基础,价值认同是关键。一个乡村是否和谐、能否平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道德是调整农村社会关系、规范村民行为的基本准则,是形成良好村风和人际关系的重要保证。没有共同的道德规范,失去了普遍遵循的行为准则,就无法有效提升村民的精神境界,协调不同利益主体的相互关系,也就无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因此,要引导农民群众更好地认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针对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状况,深入扎实地开展宣传教育,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贯穿于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全过程。

首先,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巩固共同的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文化曾一度是中国农村的主流意识形态文化,其基本的价值取向是集体主义精神和奉献精神。这一主流文化在当前农村社会生活中发生了严重的缺失与错位,要改变农村价值取向和伦理道德的缺失与错位状况,在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大力研究、倡导和宣传和谐的价值取向,建立健全保障农村和谐的各种制度体系和道德规范。

其次,要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创新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对农民不能用单纯的灌输方法,而要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数字说话、用农民群众的语言说话,把深刻的道理用朴实生动的、农民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讲清楚,自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共同为新农村建设奉献力量。

其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农民良好道德风尚。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各地要按照普及“八荣八耻”的基本要求,注意发现和宣传当地农民群众中的道德楷模,使学习先进典型的过程成为普及基本道德规范、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过程。

三、农村和谐文化要实现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准确把握和谐文化的科学内涵,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农村和谐文化建设事关农村改革发展全局,事关亿万农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国家长治久安。我们要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组织领导,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一要摆上突出位置,切实把农村和谐文化建设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加强农村和谐文化建设,领导重视是关键。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真正做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硬”。

二要着力机制创新,加大对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投入。各级财政要增加对农村文化的投入,改变当前城乡文化建设差距过大、农村文化建设基础薄弱问题,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要转变观念和思路,深化文化投资融资体制改革,实现向政府、企业、村集体和村民个人的多元化投资主体模式转换,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努力建立一个保障有力、平等和谐、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长效机制。

农村文化建设论文范文9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传统文化;景观研究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我们国家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人类文明的诞生地,有着几千年的文化延续。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变化取舍,形成一个庞大的系统。而中国传统文化景观记载着几千年来中国文化的兴衰变化,是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有形见证和物质载体,是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但是,人们过于注重对于物质的追求,开始忽视和淡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传统文化景观陷入破碎化、边缘化的困局。

一、中国传统文化景观的内涵分析

景观包括庭院街道、公园广场、桥梁绿地等所有与人类工作生活相关的室外空间的形象。文化景观是指人们以时代和地域的文化为依据,通过对身边所处的自然环境进行改造形成的人文景观,通过景观的形态、功能、风格、色彩等外在形象,反映了当时当地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地方文化特色,具有其独特性、时代性。中国传统文化景观有着几千年的积累和沉淀,承载着中国历史记忆和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形态多样,同时也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以徽州传统文化景观为例,青砖、黛瓦、马头墙是徽州建筑的三大特色,其砖瓦上的雕刻细腻婉转,带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值得人们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另外,徽州因其自然景观的山水相连,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水口文化”,人文建筑依山而建,依据山的地形,在打造住所时注重门窗的角度,保证采光,并使居住者能够随时欣赏山景。徽州的九华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佛雕也极受人推崇,而佛教的吉花莲花,因其气度和风采受徽州文化景观的青睐,与莲花造型相关的装饰物成为徽州传统文化景观的精美点缀,既栩栩如生又大气清新。

二、中国传统文化景观的意义

1、延续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城市景观不仅是人们工作生活的载体,不仅要具有功能性,还要具有审美价值,在保证了现代人生活工作需要的功能的前提下,将中国传统文化景观融入现代城市建设中,这样才能通过城市景观给城市居民和游客带来精神的感染和熏陶,陶冶人们的审美情操,使中国传统文化得到延续和发展。

2、 为现代城市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设计素材

中国传统文化景观丰富的元素和内涵为现代城市建设提供了素材,其建筑材料、造型体现出的理念、底蕴给设计师带来了无穷的灵感,赋予了现代城市景观建筑思想与灵魂,使人们在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之余,能够从视觉上获得更多感受,感受到现代城市除工业气息、灯红酒绿以外的更具有持续性的生命力,体会到更加内在的不同城市所特有的精神内涵。此外,中国现代文明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传统文化景观也从另一个角度向人们呈现了现代城市文明的先进、继承和包容的特征。

3、 满足大众生活和精神需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品质和精神追求,然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许多城市居民一年当中只有非常少数的时间能够真正走出并远离城市,去充分体验大自然的

风光。大多时候,城市居民会挤出空余时间,在自己所在的城市或临近的城市休闲和娱乐,城市旅游受到现代人的热捧。只有将中国传统文化景观融入现代城市建设中,才能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求,让人们不仅仅看到城市日新月异的现代化建设,还有传统文化传承下来的特色景观,让人能够消除长期保持的精神紧张感,放松身心,陶冶情操。与此同时,中国传统景观的传承和延续能让城市居民获得情感上的慰藉,找到自身更加根源的存在价值,获得更多积极向上的动力,同时增加归属感和民族自豪感,使人们内心更加平静安宁,生出更多美好的祝愿。

>>>>>>好像更多的讲述城市景观

三、新农村建设中传统文化景观的保护

随着生活或生产方式的转变,创新和保留村镇文化景观,强过对历史文化景观的简单的移除。传统的风俗习惯或建筑风格都是这样形成和保留下来的。

1、自然景观的保护

自然景观保护是维持村庄原有景观格局和空间结构,传承村镇文化景观的最重要方式。

2、人工景观的保护

不同地域产生特殊的地域性质,决定特殊的乡土文化。尊重历史、尊重传统的方式符合村镇人民的文化和传统认知。

3、聚落景观的保护

聚落景观的保护应考虑到村镇的地域特征和文化,空间的整体布局、交通流线的组织、景观细节要素的表达 , 最好通过对乡土景观的重塑和乡土意境的营造,协调村落空间序列、建筑和道路、绿化、地形地貌之间的关系,增强村镇景观的可别识性。因此,在对村镇文化景观进行设计的时候,不应限于构建物质实

体,同时也应该考虑到当地人在环境当中的人文生活。例如图岭南骑楼,根据岭南地区的隔热、遮阳、通风、防潮四大基本功能的要求,形成独特的岭南建筑聚落。骑楼能给人们提供一个安全的公共活动场所。其所形成的室内与室外过渡的虚空间,丰富并促进人们的生活交流,在购物逛街中增添生活情趣。在两广、福建、海南、赣南等地,有很多这样的建筑。

图 岭南骑楼

>>>>>>>>尽量以景观传统文化为主

四、村镇文化景观的保护方式

1、本地材料的使用

为了能更好地营造新农村乡土景观的田园风光和朴拙韵味,利用乡土材料的各种形态和特质,彰显地域特点,强化地方传统,维护农村的景观传统和自然生态环境,可以采取乡土材料与现代材料使用相结合的手法,或者使用现代材料模仿乡土材料的手法,来实现乡土材料质感与实用性的双赢。比如江西南昌湾里区梅岭镇新建民宅中 , 通常使用乡土材料――竹,经过现代技术的简单处理 , 就可以用来做栏杆等设施 , 即经济又环保。

2、发展地域性植物

在村镇文化景观中最简单实用的景观要素,莫过于乡土植物的栽培。地域性植物是每一个地区永久性的标记 , 代表不同地区的植被文化和地域风情。同时还可以更加完整地保护原生态系统 , 展现地域特色。

3、使用传统景观符号

借助符号学对村镇文化景观进行剖析 , 有效延续传统文化内涵,将乡土景观的一切要素如柱、天花板、墙壁、楼道、窗户、入口、露天空间等均看作符号 , 并将这些符号以现代设计手法配置于村镇文化景观中。

4、使用地域色彩

江南乡村传统建筑物通常使用青砖灰瓦、青石板或麻石板等材料 , 整体呈现一种灰色调,或是加入木材的构造 , 呈现棕灰色调。在一些重要的建筑或建筑的重要部位 , 如门罩、房梁、屋檐边等用以红色为主的彩绘图案作为点缀。比如江西、安徽村镇文化景观的地域色彩倾向白色和灰色调的对比,福建、广东村镇文化景观的地域色彩倾向与砖瓦红和青灰色的对比。

5、空间尺度的使用

在村镇景观设计中 , 控制建筑高度 , 推敲道路空间的比例与尺度 , 营造具有亲切感和安全感的村镇文化景观是非常重要的。

五、村镇文化景观问题的解决办法

1、文化景观的模拟

模拟各种景观赖以生存的环境 , 探索环境磨合的过程。为了传承文化景观,可以建立非物质文化景观的意境游。景德镇古窑场的制陶学习游就是好的例子,再比如红色革命线路游,都是文化景观下的重构和模拟。

2、改建、扩建或新建

为改善农村居民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可充分考虑农民、生产、生活需求,改建、扩建或新建新农村,一来防止乡土生态景观的消失,二来防止千篇

一律、千村一面地片面追求欧陆风、国际式、高层建筑。因此,新农村建设不能完全照搬旧有的村落建设模式,也不能照搬与农村景观完全不能融合的城市建筑形式和环境景观,具有浓厚乡土特色的外部环境、丰富的空间场所才是村落最为重要的特征。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不同区域的村镇有自己不同的村镇景观,保护当下村镇景观和景观要素,适当整合、模拟、重构和景观提升,不仅是村镇发展保护的需求,也是新农村建设和村镇经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周平. 论新农村建设中的村落文化景观保护[J]. 湘潮(下半月),2010,02.

[2]刘春腊,徐美,刘沛林. 新农村建设中湖南乡村文化景观资源的开发利用[J]. 经济地理,2009,02.

[3]魏峥. 新农村建设中乡土景观保护与发展途径探讨[J]. 江西社会科学,2009,11.

农村文化建设论文范文10

什么是文化小康?在《文化小康刻不容缓》一文中精辟论到,“它不见于表面,整洁的仪表和名牌服饰无法装饰出来。它不见于做派,外在的礼节和客套无法表现出来。它不见于可见的摆设,书画、古玩和满屋的书籍营造不出来。它不见于财富,一掷千金也购买不来。一个在文化上达到了小康状态的人,不会为了利益不择手段,不会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惜一切代价,不会因为有了一定的财富积累就趾高气扬,更不会越过道德的底线,为所欲为。令人遗憾的是,文化小康长久以来一直被忽视,拥有金钱和占有物质的多少几乎成为了衡量个人成功和价值、身份的唯一标准,并且为大多数人所默认和效仿。”的确,小康文化不应该被忽视,也不应该成为某些人享有的所谓的特权。反而,文化小康的建设不容忽视,刻不容缓。也应成为当今中国迫在眉睫的一件大事。可以说,没有大部分国民文化的小康,就无法造就一个和谐的社会;没有大部分国民文化的小康,我们就不能真正继承和吸收世界上已有的人类社会发展所积淀下来的优秀成果,更不必说实现中国人中国梦的美好图景。

小康文化应该是我国新时期经济飞速发展形势下的特色文化。它不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更具有特定的历史客观性,它是现代文化和富裕文化的代名词。做为农村文化工作者,应该注意到农村小康文化是农民现代意识的综合反映,他们渴望文化、追求更高的精神享受。举办农民卡拉OK歌赛,举办农民书画展览,建设文化广场或宣传、文化、科普长廊等文化活动,这都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繁荣的条件下所结出的农村精神文化硕果。

一、当前加强农村小康文化设施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1、文化投入匮乏。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逐步加大了对文化事业的财政投入,但总体来说,财政投入还是不足,随意性大,捉襟见肘。加上社会力量参与不足,极大地制约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制约了农村文化的发展。

2、文化基础设施落后。如农村基层文化室普遍是"残缺文化室",一般只是"一块牌,几张桌,几张椅",图书少,娱乐、健身设施少。多数村虽建起了"农家书屋",由于资金不足,管理不力,日常正常开门迎客的很少,阻碍了农村文化交流与发展,滞后了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

3、文化活动形式单一。农村文化总量少,形式单调。常年下乡了解到村里自发组织的文娱活动很少,一般都是在重大的节庆期间,才会进行一些文化表演。虽然政府每年都会开展"送文化、送电影、送戏、送科技"下乡,但全是"送",只能走走过场,难以文化植根农村基层沃土。加之农民自身对文化学习兴趣不大,读书看报意愿不强,农闲时间,大部分消遣活动都集中在走亲、串门、闲聊、看电视,其文化生活单调枯燥。

二、文化设施建设是农村小康文化的载体。是农村小康文化建设的关键,占有位置非常重要

1、文化设施是农村小康文化的载体。农村小康文化设施主要的是指乡村文化站、室及文化中心户,这些场所是广大农民群众文化娱乐最集中的地方,也是农村小康文化的外在表现。

做为农村文化载体的文化设施,囊括了图书借阅,电影放映、歌赛、、电视、卡拉OK、各种球类活动等一切文体娱乐形式,也包括了农民们忙碌一天后那种轻松和快乐。这个载体把农民的丰收果实和他们善良淳朴也载入其内,正是有这样的载体,农民们才得到艺术的熏陶与精神的充实,让那些、封建迷信等一切丑恶现象不再蔓延滋生。

2、文化设施建设是大力发展小康文化的保证。农村文化站、室即是农民业余文化生活的场所,又是占领农民思想领域的阵地,在开展文艺汇演,书画展览及各类球赛等文体活动的同时,又起到了引导农民思想健康向上,寓教于乐的目的。

盘锦市盘山县各级政府近几年来,仅用于县乡村三级文化设施的改善就投入150多万元,在此基础上,将农村文化站室的图书购置和电影放映全部列入全县文化发展规划中,使全县的各类文化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仅2011和2012两年里,盘山县先后组织举办《辽河金秋》、“全县农民书画展”、“送书送戏下乡”等大型使活动40次,在全县广大农村产生深远影响,使农民群众在各类系列文化活动中,领会了“致富奔小康”的现实意义,保证了全县农村小康文化建设的实施与发展。

3、文化设施建设是传播科技知识和宣传国家政令的窗口

文化设施建设是小康文化的最集中体现,由于物质文明的极大丰富,带动了精神文明的健康发展。农村文化站、室不单单提供农民文化娱乐,而且发展成如今的办夜校,扫盲班,科技培训及土地法、计划生育法、教师法的宣传等活动,成为了全方位小康文化活动中心。

文化设施建设是农村小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小康文化的根本所在,可见其重大意义与作用。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小康文化的内涵必将日益丰富多彩。农村小康文化建设对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及社会进程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期待着:中国新世纪文化最辉煌的明天早日到来,让农民富起来同时,从心眼里乐起来,找回做为社会主义新时代农民的幸福感和自豪感。

农村文化建设论文范文11

关键词:文化站 新农村建设 阵地作用 载体

党的十把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乡镇综合文化站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开展农村文化工作的基本阵地,具有承上启下、覆盖基层、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

乡镇文化站是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沿哨所,也是搞好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它担负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普及科技知识和进行科技文化教育,活跃当地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职能。因此,乡镇文化站必须围绕党的中心工作,联系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一、提升人员素质,发挥乡镇文化站阵地作用

乡镇文化站能否发挥作用,发挥怎样的作用,与文化站工作人员的素质相关。优化工作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是做好乡镇文化站工作的重要保证,也是保持乡镇文化站具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因此,首先,给乡镇文化站配备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和文化素质的专职人员,为乡镇文化站的管理提供人才保证,使乡镇文化站更有效的发挥其作用。其次,是对乡镇文化站的管理人员定期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基层文化工作者的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再次,是努力改善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和生活待遇,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坚守阵地,保证乡镇文化站工作的正常运转。为了适应新形势,上级主管部门应有计划抽调适应这方面工作的人才到基层文化站工作,以适应新形势下基层文化站工作的需要。使乡镇文化站扎根基层,服务基层,把乡镇文化站建成一个党面向群众的窗口,一个党与农民群众交流学习的平台。做到有目的、有针对地开展对乡镇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对在职干部文化知识及理论的学习,使乡镇文化站的积极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二、借助文化站阵地,发挥基层战斗堡垒作用

乡镇文化站是农村两个文明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和基础平台,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面前,乡镇文化站尤其要承担起以人为本、宣传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宣传党的路线与方针政策,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先进的思想文化是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基础。农村要稳定,离不开思想政治的辅佐;农村经济要发展,离不开先进科学文化的指引;农民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科学理论和文化知识的开导。加强乡镇文化站的建设和搭建最有效的学习平台是广大群众移风易俗的重要依托;是把两个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载体;是农民群众在党的指导下为自己创造美好生活的有效途径,对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历史和现实一再告诉我们,思想领域的阵地,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非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就一定会去占领。“”等一类歪理邪说的出现就充分向我们证明了这一点。因此,要加强乡镇文化站在基层的战斗堡垒作用,就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教育,加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教育以及加强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和基本国情教育,以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觉悟,激发他们为建设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创造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这些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如果没有农民群众的开拓精神、坚定信念;如果没有广泛的群众性创建活动,那么,要想全面取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代化是不可能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论述中,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搞好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按照“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要求,加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其最深厚的根源在广大人民群众当中,来源于人民群众、服务于人民大众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要求,也是乡镇文化站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法宝。

三、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发挥乡镇文化站载体作用

为适应农民群众对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笔者所在乡镇——青海省化隆县甘都镇在改善群众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的同时,建成了高标准的文化站,并把该站作为农村基层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载体,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一是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和发展农民群众最基本的文化权益。为了解决农民文化生活单调匮乏的问题,该站在图书室备有政经、科技、文学、艺术等各类图书,并将成人学校作为文化站的第二学习园地,实现资源共享。

二是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先进的设施吸引了周边村镇文化、体育爱好者也来此进行联谊和比赛。每年组织规模赛事达十几次。

三是发展乡镇特色文化、重建农民精神家园。在文化站活动场所紧张的情况下,腾出一定空间为荻垛业余戏剧团、老年舞蹈队免费提供活动场所,保持和发扬该镇的优势和地方文化韵味。

四是培育农村文化队伍,增强农村文化的自我生长能力。重视发现和培养农民文化骨干,引导和扶持多个农民文艺团体,使农民真正成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

五是服务新农村建设,培育具有现代意识的新型农民。坚持不断更新观念,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引导、帮助农民转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使文化站成为该镇加强群众联系和沟通的桥梁和纽带。

农村文化建设论文范文12

一、公共文化民生的理论内涵

所谓“文化民生”,就是指在文化生活领域中的人民生计,是老百姓最迫切需要的文化需求。文化民生问题可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形而上层面,如人民的精神、观念、信仰、理想等问题;二是心理禀赋层面,如人民的性情、才能、思维、意识、无意识、潜意识等问题;三是现实层面,如生活方式、伦理仪式、风俗习惯、交流方式、文化权利等问题[1]。因此,农村公共文化民生就是在形而上学层面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心理层面,促进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社会心理的健康发展,使农民逐渐摆脱狭隘意识,迷信意识,封闭意识,成为具有开放意识,科学意识,公民意识的现代新型农民;在现实层面上,就是努力保障和实现人的基本文化权利,这是推动公共文化民生建设的本质所在。也就是说,在公共文化民生建设视域内,就是要为人民群众提供基本的文化保障,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实现人的基本文化权利。文化权利是人权的一部分。人权不仅包括公民权利,还包括经济权利、社会和文化权利。三种权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夏勇教授认为,“无论权利体系有怎样的发展,都丝毫不意味着晚近出现的权力比早先的权利更为重要,早先的权利通常是更基本,更可靠的。”[2]这意味着,这三种权力是不可分割的统一的整体。人权中的权利少了其中任何一个权利,其他的权力势必难以得到全面充分的享受。文化权利包括:公民享受文化成果的权利、公民参与文化活动的权利、公民开展和创造文化的权利。(1)公民享受文化成果的权利。就是指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权利去享用基本的文化场馆、文化产品、文化服务。这就是每个公民都有平等的权利去享用国家公共文化设施。如各种图书馆,各类博物馆,以及文化馆、体育馆等等基础设施,实现自己享用公益性文化产品的公民文化权利。因此公共文化民生建设就是要尽可能地为人们享受这些文化成果提供条件和保障,实现公民享受文化成果的权利。(2)公民参与文化活动的权利。如果说公民享受文化成果的权利是人们被动地享用文化成果的话,那么文化参与的权利体现的则是人们的主体性。公民未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能够积极主动地参加到文化发展与建设的活动中。通过参加各种文化活动与文化生活,可以使自己的精神文化获得满足,并且促进公民自身的全面发展,发挥自身的文化主体作用,实现公民参与文化活动的权利。(3)公民参与公共文化管理的权利。公民能够参与公共文化事务的管理过程中,就是实现公民文化权利的过程,也是实现公民参与文化政策制定权利的前提。公民不仅要参与公共文化事务的管理过程中,而且还能够监督公共文化政策的实惠状况执行,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实践效果进行评估,实现公民参与公共文化管理的权利。

二、农村公共文化民生建设的理论原则

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这对政府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这一要求,政府在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中要“突破传统公共物品供给体制的锁闭状态,实现政府引导、农民参与、市场运作之间的良性互动,实现由政府主导模式向参与式治理模式的逐步转变。”[3]这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公平适度原则

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力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力。”“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表明党自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目标以来,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强调“更公平”,要求政府在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中能够保障每个公民都公平地享有公共文化资源、享受公共文化服务,并公平地享有获得公共文化服务的机会。遵循公平与适度原则要求政府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过程中要不受城市与农村、地域、性别、年龄、族群、身份、贵贱等因素的限制,使发展成果真正惠及到每一个人。

(二)需求导向原则

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过程中认可和尊重多元文化是保障群众多样性文化权利的基础。人民群众不仅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对象,同时也是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范围越广泛,内容越丰富,层次越多,越能更好的保障人民群众的多样性文化权利。因此,政府在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中要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信号”。要尽量通过系统的调研,真实的掌握群众最迫切、最需要的文化需求,并从这一需要出发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使公民的文化权利得到切实的保障和维护。但是,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不是盲目供给,而是切合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发展阶段,切合人民群众的接受能力和接受水平的程度。因此,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应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服务,并以多样化的、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产品来满足人民群众多元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社会协作原则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不断强调文化产业市场化的当下,政府在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中要转变自己是垄断者的文化管理理念,这种理念已经不适应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享受文化发展的文化需求,也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享受文化创造权利的精神需求。所以,“一个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核心精神应该是,政府退出公共文化产品‘垄断性的生产和提供者’的地位,创造各种体制条件、政策条件、社会条件,保证文化产品和服务能够有效提供。”[4]政府应由公共文化产品的单向度的文化产品 的“垄断生产者和提供者”的角色转换为文化产品的“购买者”角色。这种角色的转换需要政府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过程中注重与社会组织、企业等私人部门之间进行合作。例如,在农村推广的“送戏下乡”活动,吉林省文化厅主要负责监督审查活动开展的流程、内容等,具体的事项则由承办的大剧院等企业负责,这样一方面使政府部门的工作得到优化,另一方面也使企业得到宣传,同时还满足了农民的文化需求,可以说是“一举三得”的办法。因此,政府在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中,通过各种政策鼓励、支持社会组织和私人部门发展,构建社会协作的发展模式,不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市场化与社会化进程。

三、农村公共文化民生建设的实践途径

在公共文化民生建设过程中,要推进队伍建设,为文化发展储备人才:推进制度建设,为文化发展提供制度保证;推进社会建设,为是文化发展提供发展载体。

推进队伍建设是农村公共文化民生建设的支持要素

公益性事业建设活动的效益具有显著的外部性,在建设主体和参与主体方面亦具有显著的社会性。在项目启动和运行过程中,政府的政策与资金扶持是前提,是基本的力量,但在持续运行中,社会的参与是不可或缺的。

1.以志愿者的服务为依托,发展农村文化的内生动力。一个只有政府关心、没有社会参与的公益性活动是缺乏社会基础的,当然也是难以持续的。公共文化服务的多元化和社会化。吉林省广大农村涌现出了一批文化热心人和文艺骨干。他们通过自己办文化大院这个综合性的载体,变“送文化”为“种文化”,变“三下乡”为“常下乡”。例如,吉林省双辽市敖卜村的赵玉发利用自家的房屋搭建了小剧场,自掏腰包平整了自家门前的园田地办起了文化大院,组建了几十人的小剧团和秧歌队,他们常年坚持演出,在当地颇有影响。目前像赵玉发这样的农民自办的文化大院在全省有1000多家。

2.尊重农村文化发展规律,深化农村文化用人机制创新。按照国家有关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文件精神,对全省县级图书馆、文化馆(站)人事改革的试点单位,要加强政策引导和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积极引进公共文化服务急需的专业人才,培育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型文化人才,解决基层专业人才的“断层”问题。尊重农村文化发展规律,深化农村文化用人机制创新。具体建议:第一,正确使用现有文化人才。立足农村现有人力资源,加大对农村文化人才的培养力度。在农村基层拥有一批年龄偏高,但是文化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文化人才。吸纳上述人才进入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可以根据人才特长,给予重用,并委托他们筹建群众文化团队,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为吉林省农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积极贡献。第二,制订激励措施,对于在文化活动中表现突出,获得较大成果,作出较大贡献者给予一定的奖励。

(二)推进制度建设是农村公共文化民生建设的基础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