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护理沟通论文

护理沟通论文

时间:2022-04-21 20:06:08

护理沟通论文

护理沟通论文范文1

(一)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接收的手术室护理实习生78例,按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其中观察组男5例,女34例,年龄19-23岁,平均年龄(21±1.4)岁,本科学历13例,大专学历19例,中专学历7例;对照组男4例,女35例,年龄18-24岁,平均年龄(22±2.0)岁,本科学历11例,大专学历20例,中专学历8例。两组护生在性别、年龄及学历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二)方法。两组护生均采取临床教学方式,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教学方式,观察组给予互动沟通教学模式,具体措施为护生在进入手术室之前,通过与带教老师互相介绍自身性格特点,增进与带教老师的了解,培养护生的爱岗敬业精神,使其充分了解到工作的意义,发挥其主动性与积极性;带教老师积极介绍科室相关的规章制度,熟悉手术室的基本布局,减轻其陌生感,使其以最快的速度适应手术室环境;尽量做到“一对一”带教,根据护生的特点合理安排教学任务,过程中动态评估护生的手术室专科知识的掌握情况,对护生的意见与建议要定时反馈;带教老师要关心护生的心理状态,了解其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并及时给予帮助。

(三)评价标准。带教老师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管理能力等评估护生的出科学习成绩,并按照上述四项指标评估护生对自身学习的满意度,评分≥90分为非常满意,70-89分为基本满意,<70分为不满意。

(四)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来表示,组间比较应用配对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两组护生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比较。通过比较分析,观察组的理论、操作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二)两组护生对自身学习情况的满意度分析。通过采取互动沟通教学模式,观察组对自身学习情况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讨论

互动沟通带教模式即是师生互动、护生互动,带教老师指导护生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交流,共同创造一个互动和谐的带教氛围。常规的带教方式重点主要集中在对护生的知识及技能的培养上,提倡循序渐进的带教方式,忽略调动护生的主动性,使其在工作时缺乏合作意识。互动沟通的教学模式强调培养护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以护生为中心,根据每个护生的具体特点,进行因材施教,并及时对护生所掌握的理论与实践知识进行反馈,动态评估每一阶段的学习效果,从而提高了护生的整体素质与业务水平。互动沟通教学模式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点增强护生的学习效率,首先要营造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减轻护生对手术室的恐惧感,带教老师以热情、友善的态度向护生介绍环境及规章制度,让护生的心理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再介绍本科室的护士长及其他带教老师;其次即要定时安排师生座谈会,通过护生与带教老师相互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并解决问题,为护生提供一个主动表现自己的机会,培养其与他人的合作性;再次要鼓励护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补充、相互帮助,对各自的学习经验及学习成果与大家共同分享,增加护生的学习兴趣;最后要着重培养护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在给患者做术前访视及术后随访时,注意言辞,要求护生所用语言通俗易懂并实事求是,在了解患者需求的同时保护患者的隐私,为护生在以后临床工作积累经验。

四、总结

护理沟通论文范文2

【关键词】沟通式教学法;优质护理;护理带教

【中图分类号】R4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034-01

沟通式教学模式是适应当代社会人文思潮的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沟通在临床护理带教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强调在临床教学过程中教师与护生之间、护生与护生之间的沟通,加强了理论与临床实践的结合,充分调动护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护生在实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把实习变为护生的内在需求而不是额外负担。优质护理是指对于患者的尊重、理解、同情和关爱,在实施时不仅规范操作,更讲究仪表和沟通[1]。优质护理的开展能有效提高医院护理质量,为更好地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教学,保障住院患者安全,促进患者更快更好地康复,提高临床护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本文中我们就沟通式带教方法在优质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进行探讨[2],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8月至2012年6月于我院进行实习的46名护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名。对照组年龄18-25岁,平均年龄(21.2±1.5)岁,学历:本科4名,大专15名,中专4名。观察组年龄19-24岁,平均年龄(21.3±1.3)岁,学历:本科5名,大专14名,中专4名。2组护生年龄、性别及学历构成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带领护生进行相关知识点的强调,在临床实践中给予充分的讲解,护生提出的问题给予详细的解释。观察组采用沟通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首先根据带教内容与实习生沟通,并对其综合素质能力有一个大体了解,然后针对带教内容制订方案并进行实施,带教老师与护生处在一种良好的沟通气氛中,并在沟通的过程中对需要带教的内容有非常明确的了解。

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将2组护生带教前后的理论成绩和实际操作成绩评分、学习积极性及应急能力进行统计并比较。(1)理论和实际操作评分。将护生临床护理内容进行重点统计评估,然后根据这些内容进行理论试卷及操作细节评分的制订,理论涉及关联性问题,理论和实际操作均为满分100分,60分及格60分,90分以上优秀。(2)学习积极性及应急能力均由有优质护理病房老师们共同进行评估,每个评估项目的最终结果均可分为学习积极性较佳、一般及较差。

4.数据处理。将文中统计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4.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P

结 果

讨 论

1.沟通式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分析 传统的临床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填鸭式的把知识灌输给护生,护生机械的接受,是一种单向的知识传输活动。护生的主体积极性没有发挥出来,护生的灵感和个性也被抹煞。沟通式教学模式极大限度地调动护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护生自主学习的兴趣。结果显示,沟通式教学模式护生考试成绩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2.沟通式教学模式提高了护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沟通式教学模式强调在临床教学过程中教师与护生之间、护生与护生之间的沟通,克服了护生对临床实习的恐惧心理,增强了护生的实习信心。临床服务的对向是人,每天要与不同的人进行交流沟通,从而提高护生人际沟通能力,结果显示,护生带教后学习积极性及应急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

护生在优质护理中发挥着积极且重要的作用,对于患者的心理及生理状态均有明显的影响,并且对于患者的康复指导也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实习期需要逐渐完善提高护生自身的各个方面的素质。护生在临床实习优质护理期间的带教不仅是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操作的过程,而对护生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具有较强的应急能力及正确的工作态度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沟通式带教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3]。本文中我们就沟通式带教方法在优质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了解了其在带教中的价值及优势。根据评估结果与常规带教的效果进行比较得知,沟通式带教方法在改善护生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学习积极性及应急能力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在沟通式带教过程中,不仅可以了解护生优质护理方面的综合能力及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还方便带教方案的制订。同时,积极的沟通也从一定程度上活跃了师生间的关系,使师生间能够积极的进行带教与学习。因此我们认为沟通式带教方法在优质护理带教中的效果明显,可显著提高护生学习积极性及应急能力,对优质护理老师的工作积极性也有极大的激励作用,使患者对优质护理更加满意[4]。

参考文献:

[1] 马艳,李莉,刘翠英.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探讨.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7):4117。

[2] 钱爱丽. 护理带教的沟通式教学模式探讨. 大理学院学报,2007,4(6):47-48。

护理沟通论文范文3

人际沟通 实践教学 教学评价 护理本科

沟通能力不仅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能力之一,也是最能体现护士职业价值的行为之一。目前,国内高等医学院校护理本科专业《人际沟通》课程体系尚无统一标准,各个学校办学差异很大,教学质量参差不齐。有研究显示,本科护生普遍体会到《人际沟通》课程结束时仍有大量的沟通知识和技能未能很好消化吸收。沟通对实践的诉求很强,本研究在夯实护生沟通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教学,探索出一套适用于本科护生《人际沟通》的教学体系。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我校全日制四年制护理本科二年级学生。

1.2研究方法

采用类实验研究,方便抽样法。对研究对象讲解此次教学实践的意义、具体内容及安排,采取自愿报名参加的形式。共招募到173名学生,其中女138人,男35人,年龄19~23岁。在完成《人际沟通》课程理论教学后,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附属医院、社区进行护患沟通实践教学活动,至少每周沟通实践一次,为期一个月。在开展实践教学前后采用杨芳宇研制的自评《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测评量表》测量研究对象的沟通能力。该量表包括建立和谐关系、敏锐倾听、确认病人问题、共同参与、传递有效信息、验证感受和总分7个方面,其信度为0.84、效度为0.84。

1.3具体实践步骤

学校开具实践介绍信,学生与护理部及相关科室护士长取得联系征得同意后,自行选择沟通对象,沟通主题。临床实践过程中,科室护士长及带教老师积极参与学生整个沟通实践过程。合理有效地开展护患沟通,具体步骤为交际性沟通、评估性沟通、治疗性沟通。其中,以交际性沟通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生的信任度;以评估性沟通确定沟通主题,并进一步制定、完善沟通方案;以治疗性沟通与患者进行实质性沟通。整个沟通过程用录音笔录音,沟通结束后将录音转化为文本,以备临床带教老师和课程专任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及指导。此外,通过课程老师与学生之间,生生之间,临床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人际沟通,护生与患者、家属的护患沟通的实践,环环相扣,逐步强化护生的沟通意识提升其沟通能力。

1.4教学效果评价

运用全面、综合的教学效果评价模式,护生学习《人际沟通》课程的效果评价包括笔试、沟通能力问卷调查、护患沟通实践报告、汇报等。

1.5统计分析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13.0、对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T检验法分析定量资料。

2结果

《人际沟通》实践前后,研究对象的《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测评量表》得分在建立和谐关系、敏锐倾听、确认病人问题、共同参与方面有统计学差异,且总分亦有统计学差异(详见表1)。

3讨论

3.1护生沟通能力培养模式现状

现有护生沟通能力培养模式仍以理论教学为主,缺乏沟通实践,理论与实践脱节。查阅文献得知,目前国内对于提高护生沟通能力的研究或关注于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如角色扮演、案例讨论等),缺乏临床沟通实践的真实体验;或关注于技巧,忽视沟通内容的评判、沟通系统的实施;或关注于沟通结果的衡量,忽略沟通过程质量的监控与反馈。此外,课堂教学的“统一标准”,限制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了学生实践操作的空间,限制了学生创新活动开展。

3.2实践教学对护生沟通能力的影响

3.2.1实践教学有助于提高护生大部分沟通能力

本研究中实践教学前后,护生建立和谐关系、敏锐倾听、确认病人问题、共同参与及沟通能力总分方面均有提升。在实践教学中强调以交际性沟通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所以能促进和谐关系的建立。在实践演练中,有特定的沟通对象,有真实的沟通情境,能激发护生共同参与的热情,并有意识的应用敏锐的倾听。而评估性沟通的实施,确保护生能确定患者的问题,确定沟通主题及方案。

3.2.2实践教学对传递有效信息与验证感受方面无显著影响

该研究对象为二年级护生,其专业知识及技能尚未完全涉及及掌握,故在传递有效信息及验证感受方面存在不足。

4小结

事实上,沟通既是技术更是艺术,对于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培养,一方面,依靠学校《人际沟通》课程的培养;另一方面,依靠沟通实践中的积累。实践教学有助于提高本科护生沟通能力,值得在改良护理本科专业《人际沟通》课程体系中推广。

参考文献:

[1]佟术艳.美国高等护理教育标准[J].护理研究,2000,(14):183-184.

[2]Rossiter JC.Caring in nursing:perceptions of Hong Kong nurses[J].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2002,9(2):293-302.

[3]唐丽丽,李孜孜,陈晓勤.护理专业学生人际沟通课程反思日记的质性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1):988-990.

[4]杨芳宇,沈宁,李占江.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测评量表的初步研制.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5]Schwartz Bercott D,patterson BJ,Lusardi P,et al.From practice to theory: tightening the link via three fieldwork strategies[J].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2002,39(3):281-289.

[6]张咏梅,江智霞,肖烨.护生人际沟通知识转化为人际沟通能力的教学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2):154-155.

护理沟通论文范文4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021―02

母婴床旁护理指产妇在住院期间母亲和婴儿的一切护理活动均由护士在母亲床旁进行,护士一边操作一边讲解,产妇及家属亲自参与学习和实践。母亲和家属参与学习和实践,

护士教会母亲或家属新生儿沐浴、抚触、母乳喂养及脐带护理等新生儿和知识,以便产妇出院后护理婴儿【1】 .护理临床实习是护生将理论知识用于临床实践,是培养护生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阶段。作为护士,护患沟通能力培养应从护生开始,通过母婴床旁护

理提高产科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帮助护生更快的适应产科工作,提高护理质量。

1临床资料

对2012年4月至2012年12月我科实习的60名护生的临床沟通培养及其测试结果进行评价。所有护生均为女性,年龄1 9 ~ 2 1 岁, 平均( 20.3±1.1) 岁。实习周期4周。

2影响护生沟通能力的因素

2.1 护生个性倾向 性格外向、情绪稳定和无精神质倾向的护生临床实习表现明显优于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和有精神质倾向的护生【2】。个性倾向是临床实习表现和专业态度的重要影响因素,带教中应加强护理专业学生个性培养。

2.2 专业基础知识 专业基础知识越扎实,其临床沟通能力较强.

2.3 护生家庭因素影响 与父母关系良好者,临床实习时有较强的临床沟通能力。

2.4 护生在校期间表现 在学校因素中,与老师和同学的关系较好、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评价较好者,实习中担任实习队长的有较强的临床沟通的能力。

3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护生沟通能力培养中的影响

3.1 护生对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的正确认识

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是推动产科护理新模式的重要方法,也是现代产科护理新模式的核心内容。【1】母婴床旁护理模式使产妇住院期间享受到家庭化、个性化优质服务,提高产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是一个提高产科护理质量的新型护理模式.护生在产科实习中要掌握的母婴床旁护理知识有:床旁沐浴、床旁抚触、脐部护理、臀部护理、母乳喂养、产后健康教育等内容。

3.2母婴床旁护理提高护生对产妇和新生儿的护理技术

母婴床旁护理提供个性化的临床支持和服务,护士采取床旁边操作边讲授,产妇或家属有任何疑问均可直接顺势提出,且宣教内容每日循环,家长有多次演练、讨论交流的机会,这样对加深操作记忆非常有帮助【3】。护生实习中,带教老师从母婴床旁护理的病房设置、床旁护理用具、床旁护理操作物品准备、床旁护理的实施要点及注意事项等多个环节对护生进行带教,逐步提高对产妇和新生儿的护理技术。

3.3母婴床旁护理激发护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护生实习积极性

母婴床旁护理激发护生在产科的学习热情,调动学习积极性。母婴床旁护理所有的操作均在产妇及家人的关注下完成,要求护士有过硬的护理技术,较全面的护理知识及护士文明的礼仪规范等,通过实习,增强护生对产妇及新生儿的护理信心。

3.4母婴床旁护理提高护生交流沟通能力

在进行床旁沐浴操作前,带教老师提前布置护生熟悉操作流程,设置模拟情景,进行角色表演。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带教老师扮演产妇或家属,提出问题,让操作护生解决问题,表演之后请其他护生点评,带教老师给予分析,指出存在问题。然后护生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真正对产妇及新生儿进行各项床旁护理,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不断的与产妇及家属沟通交流,对产妇提出的问题给予解答,带教老师加以补充,这种带教方法提升护生实习期间与人沟通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

4方法

4.1 阶段性教学周的安排

护生入科后,总带教老师针对科室的专业特点、不同学历的实习对象、制定带教计划,因材施教,灵活运用沟通技巧【4】.护生根据带教周计划进行实习,第一周尽快熟悉产科病房环境,由总带教老师做入科教育,介绍母婴床旁护理的概念、母婴床旁护理的发展、产科母婴床旁护理的具体内容等,使护生对母婴床旁护理相关知识有明确的认识,了解实习相关内容。第二周采取一对一带教,护生有计划地跟随各带教老师,对母婴床旁护理进行理论知识方面的学习,看带教老师如何进行实际操作,对护生进行母婴床旁护理模拟练习。第三周实习护生真正参与到母婴床旁护理工作中,带教老师给与亲自指导,加强护生实际操作及沟通能力培养.第四周进行母婴床旁护理专科理论知识与操作技术考试,总带教老师针对各护生在母婴床旁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考后进行总结、强化,提高护生理论及技术水平。

4.2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促进有效的沟通交流

护生是护士走向工作岗位的一个关键时期,所有的工作习惯、服务意识都在这一阶段形成,一个好的带教老师会给护生正确的引导,积极乐观的工作态度。带教老师要把实习护生介绍给产妇,使她们以“护士”的角色面对产妇,鼓励护生多于产妇及家属交谈,指导她们与产妇沟通的技巧,为护生提供锻炼的机会,有意识的训练她们为产妇服务,提高为产妇及家属解决问题的能力。

4.3 在床旁护理实际操作中赢得产妇信任

护生跟随各带教老师对产妇及新生儿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激发护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提高产科实习期间护理知识和技术操作,获得产妇及家属的信心。护生对待产妇态度谨慎,谦虚和蔼,通过巡视病房跟产妇交谈,多关心产妇,让产妇在医院期间,感受到护士们的体贴关心,使实习护生有满足感,并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今后工作打下基础。

5 讨论

5.1 真诚相待,相互尊重是护患沟通的前提 沟通交流能力对即将走出校门的护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沟通交流能力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的纽带,带教老师要与护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言传身教并创造护生与产妇沟通的机会,提高护生沟通能力.

5.2 实事求是,言而有信是护患沟通的基础 在沟通过程中,实事求是、言而有信是取得住院产妇合作与支持的基本条件,特别是对待产妇及家属提出的批评、意见一定要尊重事实,真诚的对产妇及家属说声“对不起”,产妇会感到很亲切,从而接收护生的服务,避免失信于人。

5.3 母婴床旁护理工作提高护生沟通能力 沟通是一种交流的手段,不是目的,只有不断提高护生的工作积极性,增强责任心,提高护理水平,才能真正满足产妇的需求。总之,实习护生通过对母婴床旁护理理论知识及技术操作的学习后,提高护生与人沟通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玉玲.母婴床旁护理实务手册[M].青岛:青岛出版社.2010:8.

[2] 王燕,岳颖,张丽.护生沟通能力培养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2 ) 02-0121-03

护理沟通论文范文5

护患沟通不仅是护士与病人或者家属之间信息交流的过程,也是与之发生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在实施整体护理的过程中,对病人的评估、咨询、健康教育、护理实施、护理评价等几乎所有的护理环节中都需要护士应用沟通技巧。我科自2009年起在临床实习护生教学过程中,加强护生护患沟通技巧的规范培训,收到良好效果。现将培训方法和体会报告如下。

1 培训对象

培训对象为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科的实习护生共46人,其中4名男性;年龄18~22岁;大专学历36 人,本科学历6人。均未参加过系统的沟通技巧理论培训。

2 培训方法

护生在实习过程中能熟练掌握各项操作规程,并能独立完成各项操作,能掌握疾病的临床表现、护理措施、护理诊断、疾病的发病机理及治疗原则。但是对护患沟通表现的能力还是不够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2.1认识不够:

实践中还处在以往的模式中进行,没有进行转变,这在现在的整体护理中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不仅要在疾病方面关心支持病人,更要在精神上关心病人,体贴病人,使病人感受到家人般的温暖。这就必须在护患沟通中下决心。随时向病人进行健康教育 。疾病的预防、治疗、护理和康复等知识是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在护理实践中,护生应仔细观察病人的表现,及时向病人传递信息及指导。在提供信息时要注意使用简单、明确的语言,不使用医学术语来描述或解释问题,使用他们能听懂的语言。78%病人希望每日与护士交谈1次,通过护患沟通,病人的心理得到了疏导,缓解了郁闷情绪。同时病人对健康知识需求呈普遍性,根据研究发现86%的病人选择护患沟通的内容与疾病有关,提示病人对健康知识要求呈普遍性。同时当病人被关心时,病人的满意度增加。

2.2知识水平不够:

护生在实践中没有过多的理论知识与患者沟通。我们通过每周组织一次理论学习,每半个月强化理论学习,每月进行综合培训,形式多样化,并通过多媒体经常播放理论知识。通过种种途径使护生的理论水平上了一个台阶,并能顺利的与患者沟通。

2.3实践不够:

刚开始有一种新鲜感,护生能很快的接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工作比较忙,学的东西比较多,护生就会觉得没有了刺激,思想上就会有所放松。所以我们平时要经常督促他们,经常带他们深入病房与患者进行沟通,并让他们感受到护患沟通后带来的各种好处。(医患关系更加融洽了,病人的生活质量、护理质量提高的更快,病人对我们的信任度、满意度增加了)。这样的亲身体会使他们思想上更加重视护患沟通的重要性,且能成为一种习惯

2.4个性化提高不够:

在实践中每个人都可以摸索出一个更适合自己的护患沟通方式。通过反复实践能更加完善护患沟通的个人方式,更好的为病人服务。

护理沟通论文范文6

[关键词]护生;临床能力;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616(2016)03-59-05

临床能力是医学生在临床实践中掌握相关知识和获取相关技能的能力,包括临床处置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健康教育能力、临床管理能力和科研能力等。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临床能力。因此,培养护生的临床能力,适应社会需要是护理教育的重点之一,也是护理教育者进行教学改革的初衷。

1.护理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自由支配时间较少,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缺乏有效的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沟通交流、健康教育等方面的训练,不利于学生临床能力的培养。然而在当今社会,护理教育要以现代护理教育观为主线,注重护生多元文化的培养,使其获得专业护士所具备的技能、态度和行为。因此,进行护理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2.基于临床能力的教学方法改革

2.1临床处置能力的培养

临床处置能力是护士运用护理程序和护理操作技术向服务对象提供整体护理的能力,是护生应该具备的首要能力。然而我国护生的临床处置能力却是各项能力中最薄弱的方面。为此,护理教育者从多角度进行了教学改革。一方面将教学内容有目的的整合,如开设《护理实务临床处置》课程,具体包括课堂模拟训练、开放式实训、综合实训、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等;另一方面,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如小组演练结合录像反馈法、模拟教学法、AIDA教学法(即引起注意、诱发兴趣、刺激欲望和促成行动四个教学步骤)等;此外,教育者在临床带教模式方面也进行了改革,如目标反馈带教模式和操作分级模式等,都可以提高护生临床处置能力。

2.2沟通交流能力的培养

沟通交流能力是指护理人员在护患沟通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对沟通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整合能力,是建立治疗性护患关系必须具备的岗位职业能力。护生沟通交流能力的强弱关系到护患关系、护理质量及专业承诺等方面。因此,护理教育者非常重视通过教学改革培养护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具体体现在:(1)在课程设置方面,通过增设沟通交流课程、人际沟通技巧讲座等方式培养护生沟通能力。(2)在理论教学方面,教育者针对各专科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护生沟通能力,如高保真模拟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小组讨论式学习法、角色扮演、同行评审、标准化病人、情景模拟结合规范化用语培训、网络虚拟临床模拟教学法等;(3)在护理技能教学方面,研究者主要侧重沟通交流与技能的融合,如“模板式”操作用语与技能流程相结合、标准化病人与技能教学相结合、将沟通交流内容纳入护生技能考核标准之中等,使该能力与技能有机结合。(4)在临床教学方面,主要包括经验学习圈理论带教法、反思性学习法、护患冲突案例培训、参加临床服务活动和人际沟通培训等。

2.3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

健康教育能力是指护理人员针对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进行教育的能力。其目的是增进健康和预防疾病,增强自我保健意识,从而促进健康行为。然而研究显示,护生健康教育能力水平不容乐观,而对健康教育知识和实践却有很大的需求。目前,对于该能力培养的改革主要集中在课堂教学方面。护理教育者通过课程设置和专业课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夯实和拓展护生的专业知识,培养其健康教育能力,如参与式教学模式、阶段式目标教育法、经验学习法、情景模拟演示、标准化病人、实际承担健康教育项目以及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教学和健康教育讲座等方法。然而,在临床实践中对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却不够重视,这可能与临床带教老师日常工作任务繁重、教学意识不强以及对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有关。目前,这方面的培养方法仅局限于健康教育路径模拟教学法、健康教育与临床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PBL教学法等。

2.4临床管理能力的培养

临床管理能力是指护理管理者在护理管理工作中必备的一系列知识、技能和态度。目前我国护生的管理能力相对较弱,对于这方面的改革也相对较少,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在理论教学方面,将护理管理学的实践内容贯穿到护理学基础实训课中,如实行学生干部竞争上岗、举办技能竞赛活动、设立小值日制度和仿真模拟教学等,在临床实践教学方面,运用纽曼系统模式、高保真模拟教学、护士长一对一带教模式和“层级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护生的护理管理水平。

2.5科研能力的培养

科研能力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完成科研活动所需的能力或本领。研究显示护生的科研水平较差,具体表现为科研意识欠缺、文献检索和统计知识薄弱、科研设计能力低下等。为此,护理教育者主要从两方面对护理教学进行了改革。首先,巩固、理解和强化护生科研理论知识。如在开展《护理研究》课程的同时,将护理科研设计嵌入所有课程当中,并选用资深教师任教,同时进行文献检索、科研写作、统计分析和循证思维等培训和讲座,为护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促进其理解理论和实践与科学研究的相关性;与此同时,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在《护理研究》课程中采用互动式教学、利用博客作为科研知识的传授工具,能够增加护生学习的便利性。其次,科研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如鼓励护生亲自参与护理研究,采用“最佳实践”合作模式(CMBP)、矩阵式临床综合素质团队(MCQ)教育模式、SCI论文讨论、PBL与导师制教学、开展护生研究助理项目(NS-RAP)以及将毕业论文设计植入临床实践中、进行科研实习等,能够促进护生保持积极的科研态度,深刻理解科研知识和研究过程。

护理沟通论文范文7

【摘要】目的:探讨与老年住院患者有效沟通的方法和技巧,以促进老年住院患者早日康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住院的512例老年患者,分析其自身情况、疾病特点以及其慢性并发症等,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用针对性的沟通交流。结果:512例患者未发生护患纠纷均康复出院,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100%。结论:详细了解老年患者的生理、心理以及疾病特点,从患者的健康需求出发,加强与老年患者的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可促进疾病康复,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杜绝护患纠纷的发生。

【关键词】老年患者;护患沟通;护理体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平均寿命日趋延长,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明,老年人逐渐增多,老年患病率也随之增加。在我院老年患者约占住院患者总数的50%以上。老年患者在生理、心理以及对疾病的表现上有其特殊性,由于老年人机体各器官功能逐渐退化,其理解能力、学习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记忆力逐渐减低,部分老年人以我为中心、性格孤辟、倔强、抑郁、多疑、焦虑,因此在临床护理服务过程中, 护士与老年患者的沟通显得尤为重要。护患沟通是护患双方在医疗护理过程中的一种信息传递,使双方能充分有效地表达对医疗护理活动的理解、意愿和要求。通过沟通可全面了解患者心理状况、对疾病的认识程度以及患者需求,并获得患者的其他信息,使患者的要求得到满足,改变其负性心理与行为,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更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和护理,对疾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沟通可改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的理解和支持,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构建和谐的就医环境。[1] 下面谈谈与老年住院患者沟通的一些体会。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老年病康复科2009年10月至2011年9月老年住院患者512例,其中男性341例,女性171例,年龄60~87岁,平均73.5岁。文化程度大学25人,大专48人,中专87人,中学197人,小学109人,文盲46人。疾病类型冠心病145例,高血压病171例,糖尿病16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7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119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132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102例,生活不能自理者13例。

2护患沟通的意义

2.1护患沟通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 在护患沟通过程中,护士做为病人的直接护理者,要为患者提供安全、整洁、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及时准确的各项治疗措施、优质的护理服务、解答患者疑问、做好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咨询等。通过沟通使患者感到被关心、被重视,减少由于疾病而造成的焦虑、紧张等不良心理,有利于促进患者对护士工作的理解、支持和信任;有利于患者身心健康,促进疾病全面康复,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2.2 护患沟通有利于收集患者资料: 护患沟通可了解老年患者的生理、心理状态、生活环境、生活习惯、家庭背景、经济状况、以及与疾病有关的信息,是收集患者资料的主要途径。通过沟通及时了解并满足患者提出的各种合理需求,调动患者配合治疗护理的积极性。

2.3护患沟通有利于提高老年患者的依从性: 由于我们面对的护理对象是老年患者年龄相对较大,病种多病情复杂多变,多数患者患有一种或多种慢性病,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性残疾,很多护理工作都需要患者密切配合,而护患之间的沟通及相互作用是产生护患关系的基础及必要过程[2],护士只有运用良好的沟通方法和技巧,取得患者的满意和信任,提高老年患者的依从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才能保障护理工作顺利的进行。

3护患沟通的方式

3.1入院时沟通:入院时当班护士应热情接待患者,根据病区情况、医保类别、疾病情况、患者经济状况与患者或家属进行沟通,给患者安排合适的床位,立即通知主管医生、责任护士。

3.2 入院后沟通:入院后责任护士与患者进行详细的沟通,做好患者入院宣教,包括介绍病区环境、规章制度、科主任、护士长、主管医生、责任护士、同室病友等,以缓解患者和家属的陌生感,避免患者紧张情绪;了解患者的文化程度、宗教信仰、生活习惯、既往病史、现病史、过敏史、家庭经济状况、对疾病的了解情况、有无并发症等做好入院评估;做好专科指导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包括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主要治疗护理措施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同时回答患者提出的有关问题。

3.3 住院期间沟通:住院期间护士应对患者病情变化、相关检查的目的、检查前后的准备及注意事项等随时与患者进行沟通,陪同并指导其做各种辅助检查,使患者入院后放心安心;有创检查治疗、使用超医保范围之外的检查和药物时和患者或家属沟通,征得他们的同意在用。告知患者对护理工作有意见时,请及与责任护士或护士长交谈,目的是为解决患者的问题,避免纠纷[3]。

3.4出院时沟通:患者出院时,责任护士要向患者或家属沟通出院医嘱、出院后注意事项以及是否定期随诊等内容[4]。

出院指导包括疾病康复指导、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定时监测血糖、血压以及是否定期复诊等内容。出院指导保证了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加深了护患关系。

4护患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4.1加强学习,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及操作技能: 护士不但要有丰富的医学理论知识和精湛的护理专业技能,还要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有不断进取的求知欲,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扩大知识面,丰富自己知识的内涵。学习人际交流的方法和技巧,塑造良好的文化修养、精湛的专业技术、娴熟的沟通能力。精湛的专业技术是维系护患沟通效果的纽带,娴熟的沟通和优良的服务态度是弥补护理技术缺憾时的重要手段。

4.2详细询问,了解患者的需要: 沟通前护士必须熟悉患者生活习惯、文化程度、家庭背景、经济状况、病情变化、治疗效果,护理措施等;和患者沟通时护士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应用语言进行沟通,稳定患者情绪、做好心理护理;详细询问仔细观察患者的语言、行为,捕捉有用的信息,了解患者的需求。只有在充分了解患者需求的基础上才能有针对性进行护理活动,才能及时发现患者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解释工作,消除顾虑,使患者配合治疗护理。

4.3礼貌待人,尊重老年患者:在与老年患者的交谈时,首先了解患者离退休前的职业、性格、喜好、文化背景、生活环境、家庭支持等心理社会因素,尽量从患者的角度考虑,与文化层次较高、有医学知识、对疾病了解较多的患者沟通时,可以适当使用医学术语,言简意赅;与文化层次较低、医学知识较少的患者尤其是农村患者沟通时,则语言要通俗易懂,细致入微。交谈时视其为长辈,根据性别、年龄给患者一个恰当亲切的称呼,使用礼貌性语言,使患者心情愉快、自尊心得到满足;使用安慰性语言,关心患者病痛;使用解释性语言,使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所了解[5]。

4.4集中注意力,耐心倾听患者的谈话:由于老年住院患者的生理状况、心理需求与其他年龄的患者不同,自尊心极强,在与老年患者交流时,护士要态度和蔼,语言温顺、以热情友善的目光正视患者,耐心倾听切不可打断老人的谈话或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患者叙述遇到的困难、问题、情绪激动或身体不适时,护士要用眼神、点头、肯定及鼓励、安慰的语言表示对老人谈话的理解。倾听的过程是了解患者的问题、感受、需求的过程,护士用和蔼的态度、热情周到的护理去换取老人信任。使他们愿与我们接近、沟通,为进一步治疗护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4.5注意讲话的方式、方法和态度: 和老年患者沟通时尽量用询问、建议和商量的语气,尽可能使老人感到亲切,消除老人的陌生感与紧张感。在回答与病情有关的问题时,在不违反医疗制度的情况下,适当给予通俗的解释,使患者能正确认识自身的疾病。护理操作是护患沟通的最佳时机,护士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过程中要用亲切的语言、和蔼态度指导患者如何配合,转移其注意力,减轻操作时的不适,操作后询问患者的感觉和交待注意事项并对其配合表示感谢。治疗过程中要经常巡回病房,随时和患者沟通,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或减轻治疗过程中的不适。

4.6 密切观察,随时把握沟通时机: 住院期间护士与患者接触时间最长,彼此感受也最多。护士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病情变化,治疗效果。根据患者病情变化,随时随地进行沟通,将治疗目的、治疗效果、护理措施及时告知患者,同时要把握每次与患者沟通的时间,沟通可以在入院宣教、床头交接班、晨晚间护理、打针输液、发药、健康指导、预防咨询等基础护理时进行,也可在做完治疗后下午相对较闲时以拉家常的形式主动积极地与患者沟通。

5结论

通过详细了解老年患者生理、心理以及疾病特点,从患者的健康需求出发,加强与老年患者的有效沟通, 512例患者未发生护患纠纷均康复出院,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100%。有效的护患沟通促进了疾病康复,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杜绝了护患纠纷。

6体会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学也发生了变革。转变护理观念,改变护理工作模式,提高护理服务水平,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促进疾病康复,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在护理工作的过程中,护士是病人的直接护理者、健康教育者、病人的管理者,其工作性质与患者或患者家属接触的时间最长,所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创造舒适安全的诊治环境尤为重要,而促进良好护患关系的基础就是有效的护患沟通。护患沟通是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临床护理中的一种服务手段、服务内容和服务的方式,是护理工作的一种专业技能。是护士进行护理活动基本要求,它与护理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同等重要。老年病科护士在不断提高自身文化修养的同时加强人际交流的学习,掌握了与老年患者的沟通方法和技巧,通过对不同老年患者职业、性格、喜好、文化背景、生活环境、家庭支持、心理社会因素、疾病情况等多方面的正确评估,了解患者的需要,从患者的角度出发,采取不同的沟通方法和技巧,使老年患者住院期间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疾病的认识能力、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康复知识、预防保健知识等有了明显的提高,对护士的信任度明显增加,提高了老年患者的依从性,使他们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护理,促进了疾病康复,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提高了患者的住院满意度,杜绝了护患纠纷。参考文献

[1] 褚旭霞,倪爱珍.营造良好就医环境,体现人文关怀.同济大学学报(医学报),2007,28(增刊).

[2] 李小妹.护理学导论.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3] 席淑华,周立,蒋少华,等.持续改进服务质量的做法及效果评价.中华护理杂志,2005,40(7):533-534.

护理沟通论文范文8

【关键词】 护患沟通;对策;职业素质;外在形象

引言

沟通交流普遍应用于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关系,护士只有掌握沟通交流的原则,并正确运用沟通交流技巧,才能获得与病人有关的全面的、有用的健康信息,有利制订适合病人个人特点的护理计划,达到最终帮助病人满足其恢复健康或保健需要的目的。

一、护患沟通的重要性

1、医护患沟通是收集病人资料的重要手段:医护患沟通是病人就医诊疗过程中的基石。70%的临床诊断信息来自于病人的病史;进一步研究表明,有能力的、胜任的医护人员可通过询问病史获得78%的诊断信息,9%来自于体格检查,9%来自于实验室结果。这项研究表明通过和谐完整的护患沟通,可以使医护人员得到准确的病史信息,为准确诊断疾病提供关键的病史资料。

2、沟通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促进病人康复:良好的护患沟通是做好一切护理工作的基础。由于护理的对象是人,很多的护理工作都需要病人的密切配合,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医疗护理活动能顺利进行。护患之间的良好配合能增强护理效果,利于病人尽快的恢复健康。护士也可以通过沟通去识别和满足病人的需要,疏通病人的不良情绪促,进病人康复。通过护患沟通,病人的心理得到了疏导,缓解了郁闷情绪,同时病人对健康知识的需求呈普遍性,根据研究发现86.9%病人选择护患沟通的内容与疾病有关,提示病人对健康知识的要求呈普遍性。同时当病人被关心时,病人的满意度增加。

3、良好的护患沟通可增进护理人员对病人的了解,降低护理差错事故及护患纠纷的发生:通过深层次的沟通,护理人员对病人的治疗和护理非常了解,对病人的情况也非常熟悉,减少了错给药的几率可以降低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良好的护患沟通可以降低护患纠纷,71%病人陈述医患关系不良是导致投诉的主要原因。好的医护患交流就意味着低的医患对峙。

二、护患沟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护患交流信息缺乏或不足:患者需要了解自己患什么病?会发生什么变化?采用什么治疗和护理手段?后果如何?甚至连濒死及危重病人也渴望了解自己的病情,但往往不能从护理人员那儿得到足够的信息。从调查中看出,仍有相当一部分护士对沟通交流的内容不大清楚,其中目的不完全明确的占25%,不明确的占5%;在给病人实施各项护理活动时,认为不一定有必要向患者解释的占32%;操作时有时有鼓励病人提问题的占38%,没有鼓威提问题的占22%。

2、对沟通交流的基本技巧重视不够,以致护患交流的双方难于理解:调查显示65%的护士长强调了沟通技巧的重要性,但仅偶有强调和投有强调的仍占35%。由于护士长的重视程度不足,也导致了护士认为沟遥技巧不太重要的错误意识,从而造成对沟通基本技巧缺乏了解的局面。如:对沟通交流方法的掌握方面,部分掌握占39%,没有掌握的占6%;对沟通交流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不完全知道的占25%.不知道的占23%;对阻碍沟通的主要因素,不完全了解的占45%,不了解的占8%;对护患切题沟通交流与社会一般会谈的异同,不完全认识的占40%,不认识的占8.5%。

3、沟通交流知识缺乏,严重干扰沟通的有效性:护患沟通障碍的主要原因是沟通交流知识缺乏占45%;其次是专业知识缺乏占30%;再其次是患者方面的原因占25%。

三、建立良好的护患沟通的对策

1、护理人员的良好职业素质:救死扶伤是医务人员的职责,社会对护理人员的职业素质有较高的期望值,并以此来衡量现实中所面临的每一具体的护理人员的形象,用较高的标准来要求那些客观上难以理想化的护理人员个体。护士自身应注重心理学、人际关系学、美学等人文科学的学习,塑造一个良好的护士形象。国外对护士的第一素质要求就是沟通能力,甚至于认为与患者、同事、管理者的交流与沟通比技术更为重要。而结合我国国情,已有人把护士专业个性归纳为:“庄重而不傲慢,警惕而不紧张,自信而不自大,动作迅速而不慌乱,富有同情心而不重于感情。

2、护士的外在形象:由于时代在发展和进步,人们对美的要求日益提高,不仅要心灵美,还要形象美,作为新时代的护士应跟上时代的步伐,学些美容化妆、服饰礼仪方面的美学知识,更好地为工作服务,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3、病人的需求与满足的问题:在与病人的接触中,护士的语言、表情、动作、姿态,甚至医院的环境,无一不在向病人及其家属传达着某种信息,传达着护士的感情和态度,故护士对病人的亲切细致是人际沟通的首要条件。要用赞赏的语言,这样不仅能使人心情舒畅,感觉到亲切平和,而且还富有治疗性。护士每天与病人接触,交往频繁,因此安全性的语言,善意的欺骗极为重要,它能让病人得到安慰。再次,平等待患是护患沟通中应注意的问题。还有就是要学会倾听,护士必须与来自不同背景,不同病情的病人进行有效沟通,要设法了解病人的感受,鼓励病人表达其感受,倾听他们的诉说。

4、充分准备:无论是评估谈还是治疗谈,都是一种有目的的交谈。交谈是为了更好的了解病人,赢得病人的信赖,护士在交谈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如选择合适的时间,明确交谈的目的与任务,了解病人过去与现在的病史,选择适当的地点与背景等。

5、运用移情: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位置,并通过认真的倾诉和提问,确切地理解对方的感受,移情是沟通人们内心世界的情感细节,是建立护患关系的基础。

6、丰富的理论知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是成功沟通的关键,护士必须具有过硬的护理技能和临床经验,在对危重患者的处理要迅速,技术要得心应手。每个患者都把安全感视为最重要的一条,这也是患者求医的最终目的。

结束语:总之,良好的护患沟通,需要护士培养自己的职业素质,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多了解病人的需求与满足的问题,沟通前作好充分准备,善于运用移情,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才能建立良好的护患沟通。良好的护患沟通大大减少了护患冲突,更好的促进病人及自身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范文静,周洁.中医护生临床沟通能力培养方案的探索[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

[2]庞金霞.治疗性沟通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1(1)

护理沟通论文范文9

关键词:儿科病房 护患沟通 服务质量 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示码:B 文章编号:1729-2190(2008)10-0137-03

儿科病房临床护理服务范围不断扩大,护理人员欠缺,病人周转快,护患沟通往往难以及时落实。我院是一所专科医院,儿科护士年龄偏小,学历偏低,沟通能力欠缺,护患纠纷隐患较高,从2008 年1~7 月实施护患沟通管理流程,采用科学的管理加强护患沟通,及时杜绝护理差错,缺陷纠纷的发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儿科护理人员18名均为18~38岁,平均24岁,其中主管护师2 人,护师8人,护士8人,大专10人,中专6人,本科2人。每天静脉输液达60人,肌肉注射约20人,皮内注射约30人。

1.2 方法

1.2.1 护患沟通管理流程

1.2.1.1 加强护理人员对沟通能力的认识与培养,学习健康教育知识 强调与患者沟通的重要性,举例说明沟通不到位带来的隐患及纠纷,让全体护理人员沟通有深刻的认识。其次,加强沟通能力与技巧的学习,组织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使沟通更贴进患者的病情及其家属的心理,做到有问必答,有问能答,变被动为主动,增强主动沟通意识。

1.2.1.2 强化制度管理,提高医疗护理安全防范意识(1)由护士长组织学习各项制度,职责,护理常规,三基理论知识及操作培训,定期考核,使人人掌握。(2)建立质控小组,将各项制度落实到人,护士长不定期检查,做到项项有人管,事事有人做,谁违反谁负责,各尽其职,保证了护理工作的运转。(3)输液过程中,液体渗漏,针头处皮肤发红,发白,肿胀。药物配制后放置过久,有特殊的速滴需要慢来控制,输液管针头及小管处破损渗液,未及时发现等问题,反映护理人员对静脉输液缺乏安全措施[1]。就此,我科每一星期对于出现过的输液中存在护理缺陷及发生的纠纷及时分析,及时提出改进措施,将纠纷降低到最低点,甚至是萌芽状态。

1.2.1.3 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1)住院接诊护士,首次接诊时,介绍住院环境,管房医生,责任护士,及陪伴探视制度,卫生等了解患儿家属的心理情况,(2)护士在护理工作做雾化,测体温,巡视中与患者沟通了解患儿家属不满意内容;(3)向患者发放满意调查表收集患者意见(4)护士每日打印费用清单时了解患者对费用有何意见?针对问题,有效采取措施,及时解决,及时补救[2],尽量给病人一个满意的答复。

1.2.1.4 建立健康教育护理服务沟通流程(1)经管房护士健康教育流程a.首先介绍家属患儿的管房医生护士姓名及初步诊断,治疗,用药相关检查及饮食注意情况,药的作用及不良反应及相应疾病护理知识。b.指导服药用法剂量,送服到口。c.加强安全措施,防坠床,烫伤,防盗。(2)注射沟通流程a.认真核对药物及患者姓名,查对药物有无浑浊,絮状物,查对患者姓名,采用双向核对,并请患儿家属自述一遍姓名,以确保注射安全。b.注射时需要行留置针穿刺及采血作检查的患儿做好解释工作,必须经家长同意后再行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做到一人一针管,一止血带一消毒手,认真消毒注射部位,排好输液气内的空气。c.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液体滴速,穿刺部位有无渗漏,有无皮疹,哭吵不止,憋气等过敏和药物不良反[3]4,发现患者有不适,立即通知医生解决。

1.2.1.5 运用沟通技巧(1)语言性沟通,语言通俗易懂,简单明了,避免用医术语,大部分患儿来自农村及城镇不同文化背景的家属,针对不同病人要用不同语言,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要有针对性的回答,即有关诊断,治疗效果应留有余地,不要轻易下结论,使患儿家属感到医院有安全感,信赖感。尽量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遵守医疗制度,尊重患者的隐私权,保密权,选择权,知情同意权。(2)非语言性沟通,着装整洁,淡装上岗。提倡微笑服务,于患者沟通时,表情亲切自然,操作要轻,保持美好职业形象。

1.2.2 评价方法(1)由护理部设计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儿家属满意度,于患儿最后一次输液结束出院时进行调查。(2)统计护患纠纷次数,将以上数据与2007年2~7 日实施护患沟通流程管理进行比较。

2 结果

2.1 护患沟通管理流程实施前后患者满意度比较

护患沟通流程管理前2007年2~7日满意度为85%,实施后2008年2~7日为95%。

2.2 护患沟通管理实施前后护患纠纷发生情况

2007 年2~7 日比2008 年2~7 日输液的人数多500 人,2007年2~7日发生护患纠纷80次,2008 年2~7日发生护患纠纷30次。

3 体会

3.1 护理服务的特性决定了影响护理服务质量的因素是时常发生的,在护理服务过程中,与患者沟通是必不可少且非常重要的流程。沟通上的失误造成隐性病源的流失,导致社会效益的降低。当患者家属满意时,会增加对护士的信任感和顺从性,增强对不适合恐惧的耐受力,从而对治疗产生良好影响,同时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增强患者家属对护理人员,对医院的信任感,对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起到重要作用。

3.2 流程也称过程与程序,是完成一项或多项工作任务的一系列逻辑有序的活动,护理流程属于医疗服务流程范畴,它是将每项护理工作按合理的程序组成一个环环相扣的工作流程。将输液护理管理融入到护患沟通中,形成护患沟通管理流程[3]。使护患沟通形成了一种程序,使沟通变成了一个有章可循的过程,在这一流程中,患儿家属享受了护士温馨的服务,不仅减少医疗护理差错发生,而且服务质量得到了改善和提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3.3 在沟通技巧中,正确运用语言,即维护了医院形象又改善建立了护患关系,患儿家属从住院到病情治愈出院,如果没有良好的护患沟通,就会发生护患纠纷矛盾。针对儿科病房不会讲话的患儿,对患儿家属实施护患沟通流程,减少了住院护患纠纷,使科室满意度不断的提高,并降低了护理缺陷及差错的发生,提高了整个护理质量及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良琼.静脉输液中的安全隐患及对策[J]. 护理学杂志,2006,21,(8):23~25.

护理沟通论文范文10

关键词:临床实习护生沟通能力影响因素

护生临床实习是从理论走向实践,其中沟通是基础。史瑞芬[2]等指出人际沟通能力是护士能力结构中的一个弱项,而帮助护生实现角色转变,为未来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是带教老师的责任。本文收集客观资料,对此进行分析并作出对策。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

高等专科学校护理专业毕业实习生,总人数120人。全部为女学生,年龄21±3.5岁。学习优秀56人,中等36人,一般28人。爱好广泛46人,爱好一般56人,爱好极少18人。热爱护理专业76人,认为仅作为一项工作31人,认为仅是读书的一个阶段为13人。

1.2分组方法

按照问卷方式对老师和护理实习生进行问答,将120名护理实习生分为外向型、内向型和混合型三小组,外向型为实验组,内向型和混合型为对照组。

问卷内容:(1)在实习中遇到疑难问题时:①马上询问老师;②把问题记下来与同学讨论或请教老师;③阅读书籍或忽略。(2)对老师的提问:①对老师提问积极回答并与老师进行讨论;②对老师提问反应不热烈,但也向老师提出问题;③对老师提问仅是一问一答,不向老师提任何问题。

1.3观察内容

(1)实习生在实习中与患者沟通过程。(2)让实习生进行自我心理素质评价;另一方面老师对实习生的心理素质进行评价。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

2结果

2.1护生心理素质情况

外向型40人(33%),内向型36人(27%),混合型44人(40%)。她们在遇到问题时各表现出不同的看法。外向型与内向型及混合型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

表1实习生心理素质情况

性格

类型 n 当你遇到问题时

马上询问老师 把问题记下来

问老师或同学 阅读书籍

或忽略

n n n

外向 40 32 4 4

内向 36 10 14 12

混合 44 27 12 5

注:与外向型比较P

2.2实习生与患者沟通情况

在实习中如何与患者进行沟通,使实习更好开展是每个实习生首要而至关重要的一步。按照谴词用字占7.0%,声调占38.0%,表情动作占55.0%作为与病患进行优秀沟通标准[3],根据实习生自我心理素质评价和带教老师的评价,外向型组与内向型组和混合型组所表现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

表2临床护理实习生与患者沟通心理变化情况

心理素质与评价 外向 内向 混合

优 差 优 差 优 差

n n n n n n

遣词用字 32 8 9 27 25 19

声调 34 6 12 24 22 22

表情动作 30 10 10 26 21 23

心理因素自评 34 6 9 27 23 21

带教老师评价 32 8 6 30 19 25

注:与外向型比较P

3讨论

3.1个人因素分析

3.1.1性格因素是有效沟通的关键。许多学者[4]也认为,个性特质因素是影响护生临床沟通能力的因素。表1结果显示,实习生与病人沟通时,外向型占优势。当外向型的人工作遇到难题时会迎难而上,主动地与别人进行沟通,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5]。

3.1.2有效沟通关键在可信度。对策:沟通时谴词用字、声调、表情动作三者之间要协调一致才能得到对方的信任,是迈出成功沟通的关键一步[3]。

3.2管理因素分析

3.2.1学校基础培训

加强护生沟通能力的培养:护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是提高其沟通能力的措施之一[6],专家认为,EQ高的人具备一种综合与平衡能力[7]。而我国,特别是护理学科只是边缘学科。对策:将情商学列入护理教育必不可少的教育课程,同时重视实践教学。

3.2.2实习医院管理

实习基地是最后阶段,现实行护理部、护士长、科室老师的三级管理,任何一方忽视人际沟通知识的传授,就会给护生在与人交往中产生屏障。对策:从护理部到科室老师的管理中,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培养护生主动与病人沟通交流,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努力掌握沟通技巧。

本文显示影响护生沟通能力中个人因素是关键。个人因素也可由后天培养。学校基础教育中情商教育在培养护生综合能力方面是必要的。实习医院管理也十分重要。临床带教老师素质高低间接产生不同带教效果[8]。本文对今后培养护生沟通能力有很大启示作用,对探索临床教学方法,推动和促进护理教学改革和发展有一定作用。

参考文献:

[1]何月嫦,吕丽珍.临床实习护生沟通能力影响因素的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25(10),824-826.

[2]史瑞芬,唐戈.护生临床人际能力的培养[J].护理学杂志,2003,18(4):301

[3]张卫东.这样沟通最有效.北京:华文出版社,2003.21-26.

[4]罗碧华,曹和安.本科护生临床沟通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护理杂志,2009,26(3A):36-38.

[5]王建荣.性格特质和职业兴趣对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0):772.

[6]王维丽.人际沟通课程教学实习方法的改革与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4):345-346.

护理沟通论文范文11

【关键词】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课程教学现状;思考;建议

护士作为新时期的职业人,不仅要具备相应层次的护理专业操作技能,也应该具备较高层次的人文素养。这需要学校的相关教育兼顾社会人和职业人这两个概念。护理专业是我校人数最多的专业,由于市场需求这一特性和我校06年刚刚从中专办学升入大专办学这样特定时间节点,我校的教学观念还更多的停留在“职业人”这一概念中,错误的把高职高专教育等同于职业培训,忽视了高职高专护理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学生们拥有高技能,但是缺乏高情商,部分学生甚至养成了更为错误的观念,出现藐视崇高、淡漠经典、物质至上等现象,这样的状况让很多同学在远离校园后的职场中遭受挫折。很多高职高专院校正在逐渐的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我校也应该在大环境中做出相应的调整来适应社会的转变。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目前我校《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这门课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以下几个可以改进的地方:

1.我校在整个教学中缺乏对《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课程的重视

首先在课时分配上,很长时间内《护理礼仪和人际沟通》作为基础护理当中的一个章节来进行教学,可是较短,内容较少,学生不能很好的掌握相关的知识。2012年对该门课程进行了调整,作为单独的一门课程来教学,但是在课时的分配上相对于其他护理课程而言仍然较少。其次在我校,课程一共分为两类,一类是考查课,一类是考试课,《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课程属于考查科目。所谓考查科目是指课程分数总共100分,比例分配是:30分平时成绩,10分辅导员对学生的评价,剩下的60分是期末考试的分数,并且期末考试属于半开卷考试,就是说考生可以根据平常老师讲课的重点和自己对重点的把握带一张A4纸张大小手抄笔记进入考场。任课老师在课程最初就会和学生交流有关课程的内容、教学方法、课时分配、考核方式等等,学生们在内心就会形成对本门课程的不重视,觉得是副科,在学习上也会出现懈怠情绪,甚至迟到、早退、旷课等现象。

2.我校《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例失调

礼仪与沟通本身就是一门高实践性的课程,对于护士的工作对象是人这一重要特性而言,实践性就更加的重要,因为个体的差异性确实存在并且很大。因此教学的核心应该着力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上边,侧重点要落实到实践教学和实践应用中。由于我们处在摸索的过程中,对对实践教学意义认识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重视程度也就不够。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中理论学时远远多于实践教学学时,其导致了部分学生只能纸上谈兵,一遇到实际操作就无从下手,着手的成为了“理论巨人,行动矮人”。

3.我校《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课程教师专业化程度较低,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有着50多年办学历史的我校一直以来很重视专业课教师的选配。但是对于类似于《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这类考查课的教师选配重视程度稍有欠缺。由于是新增课程,因此教师中有礼仪和人际沟通相关专业的老师很少,再由于课时很少,愿意承接本门课程教学任务的老师很少,因此本门课程的教师的来源很复杂,有的是本学期没有自身专业课程的老师,有的行政人员,有的是改行的专业课教师,由于师资队伍专业化的欠缺.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艺术引入也相对欠缺,很不利于本门课程的教学。

4.《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课程的相关教学缺乏实际的应用性,与其他护理课对接不良

大部分学生通过《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训及考核后能基本掌握了相关的礼仪知识和沟通技巧。但是,本门课程的高实践性和应用性决定了掌握护理礼仪与沟通技巧不可能某个时间段完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需要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深造。这不仅需要学生自己多关注礼仪与沟通方面的相关知识,同样需要讲授护理技术和临床护理教师在课程讲授中多加引导,主动地将护理礼仪修养和沟通技巧渗透到每项护理操作之中。由于缺乏对礼仪与沟通的重视,部分教师在授课中更加关注的是本专业课,由此本门课程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脱节,内化过程无法延续下去。 [科]

【参考文献】

[1]莫选荣,罗心静,周军.护理礼仪模块式教学方法探讨[J].护理学报,2010,17(4).

[2]李庆超.在护理礼仪教学中应用人际沟通知识初探[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5).

[3]郎巍.《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践与效果评价[J].全科护理 2011(25).

护理沟通论文范文12

【摘 要】护理管理者若能巧妙的运用沟通技巧,则不仅能顺利地开展工作,获得下属的支持,上级的信任,患者的赞誉,达到预定的目标,更是提高良好的护理品质的保证。因此,建设性的沟通技巧是护理管理者应具备的必要沟通条件。

【关键词】护理管理者 护理 沟通

在系统化整体护理广泛开展的今天,护理管理已走上强调人性化管理的理念,沟通显得尤为重要。护理管理者若能巧妙的运用沟通技巧,则不仅能顺利地开展工作,获得下属的支持,上级的信任,患者的赞誉,达到预定的目标,更是提高良好的护理品质的保证。因此,建设性的沟通技巧是护理管理者应具备的必要沟通条件

1 管理者应有良好的倾听技巧

1.1 尝试了解上级、下属的谈话内容,必须听完谈话内容,切勿草率下论断,并深入了解谈话背景及隐藏之实,了解对方真正谈话的意图,以对方的立场来探讨谈话的内容。如管理者在与下属进行沟通的过程中,首先做到了解对方的工作能力、技术专长、理想追求、思想情绪、性格特点、工作生活中的困难与苦衷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了解下属的意图,处处从对方的立场出发看待问题。

1.2 面对面正视谈话的对方,表示乐意倾听,并辅以面部表情,以点头、微笑、嗯、哼声等表示赞同、支持、激励,不可任意中断或显示出不耐烦,观察对方的一举一动,这也体现出对上级、下属的尊重

2 应学会适时回应的技巧

2.1 适时回应是指对谈话内容的反应、感觉。管理者以真诚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对谈话内容做出适时的回应,这既让对方感受到真正被了解、被接纳,更能体现出对对方的关心、体贴。尤其是管理者在与患者进行沟通的过程中,恰当运用这一技巧,定能使身心痛苦迫切需要安全、爱与归属需要的患者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 除了口头回应外,从举止行动更能显示关爱、重视。如身体向前倾斜,态度温和,微笑的面容,会意的眼神,恰当的手势等非语言沟通方式将起到语言沟通所达不到的作用,使沟通更易进行、有效

3 应具备将问题迅速理清的技巧

3.1 管理者要综合谈话内容,澄清疑难问题,印证彼此看法。可用重复、意译等方法将一些模棱两可、含糊不清、不够完整的陈述澄清。同时,要善于从许多复杂问题中理出头绪,抓住问题的症结印证彼此的看法,从而保证沟通的一致性、有效性。

3.2 在双方意见或看法不一致的情况下,不可争辩,切忌质问对方,教训部署,如发生不快时,应冷静,不可激怒,否则将使沟通成为上级权威式的传送信息,下属沉默式的回应信息,使沟通变为单向传递,失去沟通的意义。但对于超出原则的不合理的要求,管理者要做到态度明朗,不可模棱两可

4 应掌握沟通过程的技巧

4.1 应学会有条不紊的说话技巧,做到条理清晰,逻辑性强,语言生动易懂。参与讲话内容时要集中注意力思考沟通主题,并善于抓住主题讲话,不可讲与主题无关的话。

4.2 在沟通过程中,善用沉默,多听、多观察,会更容易掌握过程。

4.3 接受对方,减少抗拒心理,要了解人之长,不能只见其短。平等待人,平易近人,尊重下属人格,是管理者应具有的起码修养。同时接受对方,建立平等的沟通关系,也是有效沟通的基础

5 应善于运用各种不同的沟通方式、形式达到良好的沟通

5.1 护理管理者由于其特定的角色模式决定了她所接触的人较多,尤其在与其他部门、患者、家属等接触时完全依赖沟通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故护理管理者要学会针对沟通对象,尽量利用各种不同的沟通方式和形式建立良好护患关系、上下级关系和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5.2 沟通的方式 护理管理者常以两种方式进行组织中的沟通,即口语沟通和文字沟通。口语沟通应用较广泛,如面对面、电话沟通、晨会交班、口头报告等。管理者要正确应用口语沟通,不可忽视其他各种影响因素,也就是要学会运用语言沟通的巧妙结合方式达到有效沟通。书面沟通,要言词顺畅达意,字体工整,尽量减少沟通障碍。

5.3 沟通的形式 分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正式沟通较具约束力,效果较好,但其多半是上对下沟通,下属是被动接受。如全体护士会,护理部决策公布等。非正式沟通较没有压力而又直接,有助于正式沟通更顺畅的完成,如护士联欢会、座谈会等。

例如护理部要在全院开展整体护理,建立模式病房,首先将有关理论、表格印发给每位护士,然后组织召开全体护士会进行学习,并每周定时下科室与护士们面对面交谈实施体会,以及理论运用情况和患者的反馈等,同时督导护士长观察护士对着一决定的反应,以口头报告或书面建议来组织修改或促进推行,这就充分运用了口头沟通、文字沟通、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等沟通的方式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