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思政教育管理

思政教育管理

时间:2022-05-13 09:21:40

思政教育管理

思政教育管理范文1

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在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虽然强调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但并没有引起所有管理者的高度重视。“以人为本”明确了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观念创新的指导思想,要更新管理观念,就必须强化管理者的服务意识和尊重意识。

(一)要强化服务意识

强化服务意识就是要求我们在管理的过程中,要做到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管理的每一项工作,都是为受教育者的学习、生活和成才发展提供服务的,也是为了营造和创造受教育者全面发展和成才的基本环境和必要条件。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只有不断强化服务意识,让受教育者真正感受到我们所做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都是为他们服务的,才会自觉地接受教育,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要强化尊重意识

强化尊重意识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过程中尊重受教育者。尊重的需要是人高层次的需要,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现,当一个人感受到他人的关爱和尊重时,就会产生积极的归属感,从而表现为短暂的狂喜、极大的愉悦感和幸福感。强化这种体验,有助于受教育者个性的正向发展和认同心理的产生。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过程中,受教育者也是权利主体,他们有权利对管理者、管理措施等提出建议和要求。尊重受教育者,就是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树立尊重意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观感受,保证他们的正当权利。在尊重他们的同时,还要进行科学的解释与引导,促使其心悦诚服地接受管理。

二、网路信息时代要具备新思维和新理念

网络作为信息时代一种必备的交流手段和工具,近年来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新领域,在新的领域管理者要具备新思维和新理念。

(一)网络为思想政治教育

管理的创新提供了机遇网络作为必备的通讯手段,信息传递迅速而高效,使教育主客体的交流更加便捷。网络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提供了超强的技术支持,极大地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效率。网络扩展了管理的范围,丰富了管理渠道,有助于管理者采用多种形式满足受教育者多方面的需求,使管理服务更加全面。

(二)网络给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带来了挑战

随着网络的出现和应用,使人们面对一个不同于现实生活的虚拟空间,生活空间被“网”分离。在网络虚拟空间里,各种信息真假难辨、良莠不齐,现实生活中的许多规范使用受阻,使人们的精神价值、道德观念等发生了改变,对受教育者正确观念的形成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同时也使以人的思想行为为研究对象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面临着诸多新问题与新情况。

(三)要用新思维积极应

对网络领域网络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双重影响,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机构和管理者,既要科学利用网络技术和设备,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现代化、网络化;又要积极探索应对网络新情况新问题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新模式和新的思维方式。第一,管理方式应由集中走向分散。在网络环境下,下放权力重心,调动各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利用网络上的各种渠道及时跟踪受教育者的思想动态,能够很好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发散式控制是教育管理的一种发展趋向,其特点在于改变传统的集中型控制范式,形成多个控制中心,控制方式层次化。在网络环境中,受教育者接触的信息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泛程度,他们理解信息变得主动化与多角度化,不再简单遵循教育者制定的目标,集中控制也难以实行。第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要注重网络建设管理的全面性,努力使管理工作涵盖整个网络系统。要重视包括网络终端化建设、网络安全防范、网络使用经常化和规范化、网络功能发掘和利用等方面在内的网络硬件和软件建设。要构建网络管理系统,注意协调其中各组成部分的关系,使其有效性充分发挥。在网络管理中要强化对网络的行政管理和依法管理,行政管理主要指教育管理单位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可行的网络管理的规章制度;依法管理主要指网络的管理和建设要严格遵守国家关于网络管理的法律规定。

三、结语

思政教育管理范文2

论文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前途和命运。大力加强互联网特别是校园网的建设与管理,进一步掌握网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是今后工作的新方向。互联网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动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只有在话语权保持主动积极,才能及时了解并纠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成功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对学生离校后进一步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两个特点,

一是根本性主席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

二是长效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否成功要看是否达到了应有的深度,大学生毕业后到社会上参加建设工作时已没有系统深入的政治教育,这时在校期间由思想政治教育树立的正确价值观会引导毕业生的前进方向,坚定工作信念和理想追求,对于进一步发展提高起到重要作用。

网络教育的特点

当前网络媒介迅猛发展,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社交活动的重要平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网络媒介必将成为未来的主流信息交换平台,而如今网络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越来越大,然而长久以来,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往往通过课堂传授、讲座报告等形式进行,课堂教学手段比较单一。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获取仅限于听讲,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无法调动。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内容进一步的改革,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社会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与时俱进。

对于获取信息的个体来说,网络主要具有的特点是整体开放性和局部隐蔽性。在我国,网络监管相对来说手段落后,立法不全,而中国的网民数量居全球首位,因此,如何庞杂繁复的海量信息间甄别真、善、美,假、恶、丑,是摆在教育工作者乃至所有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们肩上的一副重担。大学生心智还未完全成熟,价值定位还不准确,极易被错误的信息所误导,国内外一些敌对势力,利用互联网络传播信息的快捷性、隐蔽性及广泛性的特点,展开对我国在意识形态范畴的强劲攻势,他们以“民主、人权”为幌子,肆意歪曲事实,颠倒黑白,掩盖一些真相,让当代大学生迷住双眼,迷失方向,致使网络信息“宝藏与垃圾齐飞”,“精华与糟粕并存”。

高校网络政治思想教育的新思路

在教育内容上的改变和要求

1.理论性。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利用网络新载体开展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它承担着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广大大学生的重要任务,必须强化网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理论性。网络阅读不同于纸上阅读,教育内容要简明扼要,精辟透彻。

2.客观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接受与否最终要由接受主体自己来取舍。因此,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一定要突出客观性。一方面,要按照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要求,在内容上始终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另一方面,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能回避矛盾,不能搞片面性,要善于适度地通过对一些负面信息的分析以更好地增强正面内容的吸引力和理论的说服力。

紧密结合重大政策问题来转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利用重大政策问题来进行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为迅速地被大学生所接受打开便捷的通道。

3.可读性。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为广大大学生网民所点击,则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和存在的必要性。要增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可读性,就要紧密把握地域的特点、校园的特点和大学生的特点,内容范围要广,内容表达方式要多样,语言风格要生动活泼。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向透彻性转化。利用网络具有超时空和超容量的特点和优点,将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讲深讲全讲透,以更好地满足广大大学生求知的需要。

管理内容上要重视的方面

1.网络道德教育。

网络道德教育既要教育大学生增强开放意识、大胆地奉行拿来主义以获取有用信息,同时又要教育他们深入认识网络的本质、看清网络的两重性、合理利用网络,这是网络意识教育的核心所在。有节制、理性上网,即不沉迷于网络聊天和网络游戏等,要有节制地使用网络;不做黑客,不利用网络攻击他人邮箱和网站,不做危害他人和国家利益的事;不浏览和传播物品。即要节制自己不去查看黄色网页和传播黄色信息。

2.网络法制教育。

在相对开放自由的网络世界要加强网络法制教育,制定网络道德规范、推广网络行为规则,方能有效规范和约束学生网上言行。教育学生不在网上从事剽窃他人学术论文等侵权活动,遇到不良反动信息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随便相信甚至附和网上的过激言论、虚假信息和反动信息等。

3.网络心理教育。

一些大学生网上种种不道德行为的产生和网络中的异化是和大学生本身心理上存在问题分不开的。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和网络主体性教育的同时还必须进行网络心理教育。

一些大学生不顾上课和做作业,上网成瘾,给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自主性表明人对于影响和制约着它的存在与发展的主客观因素有了独立、自由、自决和自己支配自己的权利和可能。这包括自主选择意识、自主选择需要和自主选择能力等。因此,必须对大学生进行网络自主性教育。一是要提高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辨别力,使大学生明白什么是有益信息、什么是无益信息以及无益信息可能带来的危害;二是要提高大学生自我选择的判断能力,即要使大学生明白“选择什么”和“如何选择”的问题;三是要提高大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包括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信息查询、获取能力,信息组织、加工、分析能力等。创造性是主体能动性的最高表现。就主体创造性教育而言,主要包括这样一些内容:首先,要培养大学生的网络创造意识,始终保持创造和创新的精神状态;其次,要通过一系列的网上创造性实践活动,加强对大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再次,要特别重视对大学生批判精神的塑造,使大学生提高认识水平,不跟从、不附和、不迷信网上不正确言论和不正当行为,敢于革故鼎新、激浊扬清。

管理队伍专业化高效化

现代教育技术队伍是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研究、开发、应用、推广、培训、服务与管理等各项工作的中坚力量,是资源建设技术保障的关键。学校应该配备一定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教育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工作,跟踪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对教师进行技术培训。要有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教育技术的管理队伍,保证校园网络、教育教学资源、教育技术环境基础设施的运行、维护与管理。要把我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必须要有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管理工作队伍。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在管理队伍中加入学生版主,学生管理员等等,同龄人的身份可以更好的与学生沟通,同时可以在一线身临其境地开展思想教育,更好的理解学习内容,线上结成一帮多、多帮多的网式结构,既加快了教育内容的传播,又可以形成一定范围的开放式讨论,对于进一步的教育工作颇多助益和改善思路。

参考资料: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力培养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9年1月17日

《合力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胡振民,2009年1月17日

思政教育管理范文3

【摘要】一所大学院校中学生们整体是否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建设平安校园的关键。而在大学的实际生活中,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管理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要对大学生开展一系列的思想政治教育来提高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管理。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安全教育管理;作用解析

一、当代大学生在安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个人财产的安全保护、保管意识非常淡薄。现阶段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手机、电脑如影随行,已经是非常常见的物品了,家境比较好,什么生活条件优越的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还会携带很多的现金,用于日常生活的开支和消费。在住宿方面,现阶段多数大学生都住在集体宿舍,例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女生宿舍楼就号称亚洲最大的宿舍楼,此楼为虹源楼,其中单体宿舍楼中学生公寓的数量就达到了两千多间,同时在宿舍楼中还拥有超市及各种各样类型的商店,好比一座配置丰富的小型城镇。在类似这样的集中宿舍中人员非常的混杂,很容易使不法分子找到可乘之机混入其中,大学阶段的学生社会经验比较匮乏,对不法分子的辨别能力非常有限,无法准确的分辨出来,再加上大学生的个人财产的安全保护、保管意识非常淡薄,很容易成为不法分子下手的目标,导致财务丢失,成为受害者。(二)辨别诈骗能力比较差。在现今社会中电信诈骗、网络诈骗的现象非常多,诈骗的对象主要是老年人,其次就是大学生。这主要是因为大学阶段的学生虽然文化素质比较高,但是社会经验严重不足,很多大学生为人善良,喜欢帮助其他人,自我保护意识非常淡薄,在加上自认为有很高的文化素质,进而导致轻易相信电信和网络诈骗,进而导致自己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的受害者。(三)盲目心理强。当当今社会,各行各业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但是很多大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致使他们从小就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高学历并不代表他们有很强的克制能力。在受到不良诱惑的时候,很容易产生盲目心理,走入歧途。(四)心理承受能力低。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自杀事件层数不穷。其中可能是由于与同学之前发生了矛盾,也可能是因为恋爱情感出现了问题等等诸多原因,导致大学生产生过激行为、自暴自弃,甚至情形严重时可能导致自杀。大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备受家长的关注,在家人的呵护下长大,自我优越感非常强烈,进入大学之后接触社会机会增多,由于环境的突然变化,很可能在交际的过程中因为某件事情导致其产生过激的行为,情况严重者可能产生自暴自弃的现象。(五)身体状况堪忧。现阶段的大学生活条件好,很容易忽视了自己的身体状况,甚至将年轻的身体身为资本,进行无节制的挥霍。对网络游戏过渡的迷恋,不注重自己的生活规律,或者是为了方便,长期食用垃圾食品。甚至存在很多的大学生认为,到了大学就可以尽情的放松,自己的学习生涯已经结束了,于是在业余生活方面过多的放纵自己,甚至接触社发中诸多的不良风气,这样过渡的放纵行为对自己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甚至给自己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

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安全管理的内在联系

(一)双方拥有共同的工作理念。“以人为本”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理念,同时也是安全管理的工作理念,双方都是为大学校园中的老师和学生提供保障的。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统一大学思想且非常有效的教育手段,同时大学生的安全教育管理能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良好的外在保障措施,双方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二)双方拥有共同的价值追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安全教育工作在本质上是引导大学生作出正确的行为判断以及实施正确行为选择的工作。但是双方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有存在差异,其中思想政治教育采取的是柔和多样化的教育感化手段,而安全教育管理工作采用的是相对直接单一的管理手段,但是最终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安全教育工作都是为了帮助大学取得明显进步和实现其追求。(三)双方拥有共同的育人目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安全教育管理在学科方面、内容方面以及实施方法方面都有不同,但是在院校范围内开展教育活动及管理活动的教学目标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保障大学生的安全,对大学生的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并及时对其进行督促,让大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符合学校要求,最终从思想方面彻底改变自己,让自己日常的大学生活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自己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安全教育管理的作用

(一)具有的教育功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安全教育管理的作用十分显著,其具备着基础的教育功能,通过适当的解读不同的功能,分析出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候,大学生们接触到的安全教育知识,明确安全教育成果。1、引领。对于大学生们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引领功能,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处于待定型的阶段,因此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也体现出较多的不可确定性。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出的引领功能,让大学生们明确正确的思想起点,这迎合国家的基本需求,同时也是社会的具体需要。2、调节。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调节的功能,重点是指的对大学生所处人际关系的调节。通过及时的发挥出调节的功能,让大学生们可以逐步的强化自身的心理素质,从而稳步的适应社会环境发生的改变,保证能够更好的学会友好的相处,构建起融洽关系,促使社会更加稳定、安逸。3、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让学生们的言行举止得以规范,迎合社会总体发展趋势的需求,鼓励学生们在严格的遵循着相关规章制度的情况下,不会出现过激的行为,保证更好的适应校园生活,从而实现个性化的发展。4、激励。大学生处于特殊时期,因此需要不断的被激励,才能逐步的释放出自身的潜力,从而更好的为自己的人生做规划。激励功能可以让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充分体现,由此更好的配合校园工作,真正的发挥出学习上主人公的作用,保证校园安全工作的开展可以事半功倍。(二)基本的教育作用。对于大学生们来说,大学校园就是成长和获取知识的地方,但是因为其本身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很容易在接触新鲜事物的过程中误入歧途。因此通过叙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安全教育管理起到的作用,为众多高校培养社会人才时提供可靠的借鉴,督促着学生们养成正确的行为意识,真正的学会保护自己,努力的成长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的优质人才。1、保护大学生的生命安全。大学校园就是学生们成长的摇篮,但是很多的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并未重视学校宣传的安全教育,以至于在踏入社会后无法保护自己。作为高校中的重要一员,大学生们需要接受正确的安全教育,借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作用,大学生可以在学习安全知识的时候,提升自己的保护能力。在进行安全教育的时候,需要适当的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借助于综合指导方式,让学生们真正的认识到自己一言一行的实践成果,关注自身的生命安全,学会掌握扎实的自我保护技巧,从而更好的提升安全防范意识。2、保障大学生的合法权益。针对于涉世未深的大学生群体来说,因为其本身的涉世经验较少,参与的社会实践有限,所以其分辨能力较差,加之心智并不成熟,在一踏入社会之后,会成为不法分子的首选目标。某些行为意识较强的学生,通过参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可以告诫自己及时的提升警惕性,远离不良诱惑,在充分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在思想上格外重视自身权益的维护,这就为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维护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候,重视高校教育主阵地的影响力,作为迎接新事物和新思潮的前沿阵地,高校应该积极的发挥出带头作用,保证引领着学生们树立正确的安全防范意识。通过科学的借助于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将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所在,坚持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督促着学生们逐步的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等,由此主动的抵制不良思潮,确保大学生意识形态更加安全。

四、结语

本文重点分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安全教育管理的作用,身为高校中的一员,大学生应该在接受正确教育的同时,掌握多项保护自我的技能,特别是安全方面的保护技巧,更应该重视多种渠道的传播。作为大学生们求知和成长的重要场所,高校中的安全问题值得关注,这将反映出学校内部存在的问题,同时也会影响到高校学生们的家庭,对于社会的前行造成阻碍。思想政治教育被视为一种基础性的教育活动,可以让学生们正视健康且安全成长的重要性,高校在开展相关活动的时候,需要结合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准确的判断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有效途径,保证在迁移使用中,让学生们具备基本的安全意识,即便是在初入社会的时候,也能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学会基本的维权技巧,努力为社会的发展做贡献,同时也要正确树立价值观和人生观、世界观。

思政教育管理范文4

【摘要】

高校在重视教学管理的管理职能的同时,也要发挥教学管理中思想政治教育职能,以思想政治教育促进教学管理的育人作用,提升教学管理水平;以教学管理为载体,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到教学管理工作中去,使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更广的渠道与更大的空间,使两者相互交融、相互配合,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

高校;教学管理;思想政治教育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管理思想影响,许多高校在教学与教学管理中忽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职能,教学管理者对思想政治教育意识以及知识缺失,在专业课教学中忽视思想政治教育,造成了教学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脱节,导致教学这一主要阵地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造成教学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分离的不良态势,直接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和教学管理目标的实现。

一、当前高校教学管理中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一)教学管理中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淡漠

教学管理制度是高校教学管理的真正主体,构成了支配教学运行的核心,具有权威性、统筹性、效率性。制定者在规定教学管理制度时,几乎很少考虑教学管理应承担的思想政治教育职能,较多重视制度对教学及管理活动的保障。因此,在这种传统的教学体制下,高校的教学管理部门过多的强调教学管理制度的强制性,重视管理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久而久之形成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从而在长期的实际的工作中也就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不仅体现在教学计划安排中,也体现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和教学管理者的管理过程中。影响了广大师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广泛性和积极性,导致其对自身思想政治素养的轻视。

(二)教学管理制度中存在僵化,缺乏弹性等弊端,抑制师生的积极性

学校的运转离不开严格周详的规章制度,正常的教学秩序离不开周密的教学管理制度。但是,在实际运转中有些教学管理制度应该是有弹性的,应该因时因地,针对性的加以扩展,充分考虑广大师生的实际情况,做到与时俱进。而不是一味的重视教学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完善,一味强调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一味的过度量化,只能是限制教师的学术自由,限制了富有创造性的研究者和研究成果的出现,也与学校创新性人才的培养目标背道而驰。这种教学管理制度最后只是保证了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和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较少的考虑让师生自由地发展,影响了教学管理育人职责的发挥。

(三)教学管理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监控和评价,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动机为了进一步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提高教学管理的效果,目前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在监控、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但这种改革往往在制定与实施的过程中,不管是在质量监控还是评价方面,都缺乏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大多或者是只注重监控和评价的形式。导致师生认为监控考核制度只是形式,监控结果的好坏对自身无关;造成师生以应付检查的态度来对待考核制度;造成考评结果的偏差,使学生对原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内容产生怀疑,教师也对教学管理评价制度产生不满。因此,目前的教学监控和评价制度,由于对自身监控评价不足,造成监控与评价制度的执行偏差,使师生对其产生不信任,不利于教学管理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也削弱了教学管理的成效。

二、高校教学管理中思想政治教育职能的实现

(一)转变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世界教育领域的潮流,它强调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以人的全面发展为落脚点,重视受教育者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凋动他们的积极性。因此,不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高校教学管理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凡事以学生为本。在管理过程中利用管理优势加强思政教育,增强对学生的服务意识与责任感.使教学管理制度既不失法的权威性,又具有人情味,既把学生作为接受教育的对象,又把学生作为实施教育的主体,深入细致的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其思想政治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二)建立教学管理新模式.使教学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高度契合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是六个坚持与相结合,其中之一是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高校的管理部门要肩负起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负有的责任和使命,将思想政治教育贯彻到高校全部管理活动中,形成全员育人的一体化机制,这不仅有利于管理目的的实现,也是学生全方位教育和全面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合于日常教学管理活动之中,使学生在接受教学管理制度的约束中自然而然地形成良好的习惯,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当然,思想政治教育和教学管理的结合,不是简单的凑合起来,而是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结合,这样,思想教育才能卓有成效,教学管理才能立竿见影。

(三)提高教学管理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处在教学管理的一线,经常与直接面对教师学生,具有上行下达、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其思想认识、理论修养、知识结构和言行举止对师生特别是学生产生重要影响,特别其思想政治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学管理水平。这样才能使其在工作中牢固树立以服务、管理为一体的育人理念,主动热诚地为师生服务,处理各种问题,发挥表率和示范作用,做一个具有高尚职业道德的教学管理工作者,这也是实现教学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人性化的根本。

三、结束语

教学管理作为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高校教学管理中蕴涵着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但是,从事高校教学管理的工作人员往往忽视了教学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因此,探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缺失原因,研究其中思想政治功能发挥的现状,探讨实现教学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措施,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管理育人模式的实现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易瑞洁.浅谈高校教学管理的改革和创新[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04)

[2]孙彦学.基于“和谐文化”理念下的地方本科高校教学管理探讨[J].科技信息,2010(19)

[3]汪梅臻.加强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探讨[J].理论界,2007(05)

[4]席敦芹.浅论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J].潍坊高等职业教育,2006(03)

思政教育管理范文5

一、在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中开展柔性管理的价值

柔性管理是以潜移默化地方式影响人们的思想认识、情感体验和价值信仰,进而实现组织管理目标的管理理念及方式。从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来看,柔性管理能够从大学生的思想变化、情感体验、心理活动、生活方式等方面开展思政教育,以潜移默化地方式影响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等,实现思政教育的教育目标;能够充分尊重大学生的兴趣爱好、生活理想、生活方式、个性发展等,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个性发展、修养培养和素质提升。同时,柔性管理能够减少大学生对学校规章制度、管理方式、思政教育活动的排斥心理,提高大学生对思政教育的情感接受度。

此外,将柔性管理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思政教育是?r代性、实践性和社会性很强的教育活动,深受社会文化、社会价值观、传播媒介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社会信息化、政治民主化和价值多元化的时代环境中,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意识、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在新媒体环境中,学生可以通过微博、微信、新闻网站、手机APP等方便快捷地获取各种信息和知识,并在网络社群中获取和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些都加大了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政教育难度。如果仍采用传统的刚性管理理念开展高职大学生思政教育,必然会影响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因此,应当创新高职思政教育理念,用环境熏陶、网络议题设置、心理辅导教育、网络思政教育等柔性管理理念开展思政教育,不断提高高职思政教育的有效性。

二、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中开展柔性管理的制约因素

在传统教育理念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是以刚性管理为教育理念、思维方式和管理模式的,在这种刚性管理理念下,人们将思政教育拆解、量化为若干个可执行的教育目标、教育活动、评价标准等,推动了思政教育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但在价值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时代环境中,高职大学生的独立意识、民主意识、叛逆思想等已非常明显,这种见物不见人的刚性管理思维已不适应思政教育要求,并给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一)思政教育理念缺乏人本性

高职思政教育是以生动具体的“现实的人”为教育对象,只有充分关注高职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心理特点、生活方式等,充分调动学生对思政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才能更好地实现高职思政教育的教育目标。但是许多教育者忽视了大学生的思想认知、情感体验和生活方式等,以灌输式教学法、强制式管理法开展思政教育活动,导致许多学生都对思政教育产生了厌烦心理,弱化了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效果。同时,以制度为中心的思政教育管理模式存在“对事不对人”的不良倾向,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心理成长、个性发展等内在因素,无法很好地将政治观念、道德原则等内化为学生的价值信仰。

(二)思政教育过程不灵活

思政教育活动是一种高度复杂的社会活动,深受大学生的思想素质、生活习惯、道德修养等因素影响。在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中,只有从大学生的认知能力、道德素质、行为习惯等出发开展针对性的教育活动,才能收到良好的高职思政教育效果。但是许多教育者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个性特征等,往往以模式化的教育方式开展思政教育活动,以标准化的方式开展教育评价,这种“完美无缺”的教育方式不仅没有收到良好的思政教育效果,反而还遭到了大学生的强烈排斥。特别是在网络化时代,高职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渠道极为广泛,学生的视野变得越来越开阔,这种刚性的思政教育管理模式不仅无法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还会给思政教育带来许多负面效果。

三、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中开展柔性管理的方法路径

在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环境、载体、对象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的、刚性化的思政教育理念已不适应思政教育的发展要求。因此,应当从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现状出发,创新教育理念,将柔性管理融入思政教育的各个层面,以更好地提高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有效性。

(一)建立柔性化的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理念

在高职思政教育中,刚性和柔性代表两种不同的教育和管理理念,也是开展思政教育的基本方法。在封闭的传统社会中,刚性管理理念比较适合思政教育,能够提高思政教育的有效性,但是在开放化、多元化的当代社会中,刚性管理理念已不适应思政教育的要求。因此,应当创新高职思政教育理念,以心理诱导、自我激励、情感沟通、思想说服等方式开展高职思政教育,将外在的政治理念、法律制度、道德原则等转化为大学生的情感认同和价值信仰。应当将制度至上、强制为主的刚性管理理念转化为柔性管理理念,提高高职思政教育的人本色彩。

(二)建立柔性化的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机制

人的需要是多方面、多维度的,不仅有趋利避害、追逐自我利益的自然本能,还拥有发展自我、赢得他人尊重的精神需要。所以,在高职思政教育中,应当从“现实的人”多维度的需要出发开展思政教育,不仅要用量化的规章制度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还应当用个性化、柔性化的管理方式引导和激励学生,激发学生学习思政教育的积极性。应当从高职大学生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学习习惯不太好、自我管理能力不够强等问题出发,采用针对性的思政教育方法,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引导大学生,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政治观念和道德信仰。

(三)开展柔性化的高职院校思政管理实践

思政教育管理范文6

[关键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

为了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需要就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存在的问题作出分析,在探索分析的基础上得到与之相匹配的适合学生的解决方案,通过这样层级递进的方式进行探讨研究,有利于高校不断完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进一步提高学校教育管理水平以及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执行力。我国高校教育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高校教育管理不仅要培养学生成为具有丰富知识的人才,更重要的是使当代学生成为具有爱国主义思想、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秀品质的接班人。在高校思想政治管理中,一直秉持着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根本性要素,学校工作中也极力实行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贴近的方针,依据时代性、创新性、规律性、时效性的特性,选择适合高校学生发展的新内容、新方向等,来积极开拓高校全面育人的局面。虽然高校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予以高度重视,但更多的是停留在精神理念上,执行力度不够。这也导致了学生虽然有思想政治意识,但在实际践行上还有待加强。(二)目标笼统。高校思想教育管理需要贯彻《决定》精神,深刻理解《决定》所蕴涵的内在意义。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首要目标是强调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学校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坚持大路线不动摇,但目标管理不够规范,在制度上有所缺乏,在具体的实施目标上出现了一定的偏差。民主性有所欠缺,不能针对不同学生的特殊性给予学生思想创新与自由。在教育管理上,学校更多地处于领导决策地位、指令性目标缺少。(三)体制弊端突出。权责明确、科学设计、合力育人、主辅明确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的基本思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组织实施制度与领导制度对其管理体制起了决定性作用。但在改革管理过程中,由于体制实施的积极性不高,相关部门互相推诿不能予以支持,行政工作上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视度不够,机构设置不合理等,导致管理效率低下以及成效性差。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在实际运行实施中,在规章制度落实,组织内部沟通完善等内容上,尚未体现创新性以及实效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提高执行力。科学的教育管理是要在学生感知、认同的基础上,使学生能够获得思想、情感上的提升。落后、不切实际的教育管理观念不仅不适合高校的管理,而且也会在学生群体中出现抵触心理而导致管理失效、管理目的难以实现。为了有效提高高校的教育管理水平,就要剔除不适合、不科学、不严谨的观念,以新的教育管理观念来提高学生的教育管理水平。首先,学校应当坚持“全员育人”的科学教育管理观念,这不仅是国家教育指导意见的要求,也符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实际选择。通过思想政治辅导员、任课老师、行政管理人员等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使各个教育管理环节环环相扣、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二)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为了与国家教育发展、学校教育发展、学生个人发展步伐一致,高校就要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的建设。努力建设一支具有高素质的学生管理队伍。为此,高校需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现况,选拔具有专业化、高素质化的教育者。加强教育管理队伍中教育者的思想品质,严格把关,进一步提升教育者的自身综合素质。这要求思想教育管理团队要懂得辩证统一,拥有宽广的知识面,熟练掌握思想工作相关的技能,具备一定水平的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沟通能力。不仅要对高校管理学、大学生心理教育等理论知识有丰富的储备量,而且在实践行为中也应当具备熟练的工作能力。(三)建立健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需要建立健全管理体制,从学生角度出发,结合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需要去构建一个合理的教育体制。为此,管理机制要赏罚分明、责任明确、目标一致、公正客观。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中,坚持教育、服务、管理的原则,定期举办一些课外的思想教育,使学生能动地学习,通过师生间互动互评、跟踪、分析、探讨、反馈来促进学生的思想教育发展。

三、结语

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面对问题挑战时,只有迎难而上,积极作出相应的对策,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才会越来越完善,才有利于学生思想素质的全面提高。

作者:李诗佳 单位:四川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思政教育管理范文7

1、管理模式过于僵化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是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服务的,也即是围绕着如何建设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及如何提高教育对象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政治素养而服务,然而目前在很多高校当中,担任管理者的一般都是学校领导,而被管理者就是教师和学生,学校领导说什么,教师和学生就要执行什么,这明显是过于专制和独断的,缺乏基本的人文关怀。再者,很多高校都是由某科的任课老师来兼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而并没有专职做这项工作的人,因此导致教育者花费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上的时间和精力有限,管理效果自然也较差。

2、过于强调管理速度

现如今,有很多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过于强调管理速度,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其管理质量,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变得片面化和简单化。有些管理者只注重管理的形式,却忽视了其管理的实质,显得过于急功近利,并且在管理之时也没有充分考虑到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此导致很多管理工作都并没有真正落实好。例如,有些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为了尽快完成某项任务或活动,将指令简单地传达下去之后就要求对方必须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而并没有认真考虑过对方的实际情况,这样的管理方式是非常不科学的,既不能够有效促进被管理者完成任务的积极性,又不利于任务保质保量地完成。当今时代是一个经济与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物质生活需求的越来越高,不良思想的传播也越来越多,这无疑给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应当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短期内是无法达到明显成效的,因此管理者不应当过于强调速度、急功近利,而应当要从长计议,在确保管理质量的前提下追求管理速度。

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与发展途径

1、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念是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指导性思想,它关系着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建设及发展,可以说,没有一个科学的管理理念,就不可能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因此,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必须要改变陈旧的管理理念,而通过不断地学习与实践来确立适应社会发展形势的新管理理念,这样才能够保障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具体来说,新时代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应当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要明白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是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而服务的,是为人民群众而服务,其在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充分尊重被管理者、考虑被管理者的实际情况,而不应专断独行。

2、建立健全监督评价机制

现如今,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普遍都要开展管理工作,例如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进行宏观调控、确定其教学目标、预测其发展前景以及进行教育决策等,然而虽然开展了管理工作,但却比较缺乏监督评价。监督评价关系着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一个完善的监督评价机制对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而言意义重大,因为只有建立完善了相关监督评价机制,才能够对管理者的工作进行有力的监督。因此,高校必须要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监督评价机制,对管理者的各项管理工作和管理过程进行严格监管和考核,从而保证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

3、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

过去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大多都是灌输式的管理模式,而若想创新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就必须要改进其管理模式。具体来说,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必须要摒弃以管理者为主导的灌输式管理模式,而确立以被管理者为主体的管理模式,充分尊重被管理者的意见,积极挖掘被管理者的潜能,使被管理者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主观能动性,实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二者之间的相互合作、影响及渗透。

三、结语

思政教育管理范文8

【关键词】高校;全员育人;管理人员;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一、全员育人的深刻内涵

全员育人,就是高校整合并有效运用组织资源、人力资源、文化资源等优势资源,结合高校所在区域的特色文化、优良传统等,全方位调动高校工作人员,对思政工作组织架构与管理体制、思政队伍、教育内容、思政教学与考试方法等各方面进行系统优化,将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切实落实到位。[2]对于全员育人概念的理解,可以从它的三个特点来看。全员育人的全体现在参与群体的“全”,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要求在学生培养的过程中专业教师、辅导员、管理人员、服务人员以及学生本身都要发挥应有的作用,每个人都有育人的义务和功能。全员育人的“全”还体现在育人过程的全天候性,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要求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到学生成长的全过程,在学生学习、生活的每一个阶段,时时刻刻关注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牢固树立全过程育人的观念,一刻也不能松懈。全员育人的“全”还体现在育人的全方面性,在学生助学、学生奖励、学生组织建设、文化建设、党组织发展的各个方面都灌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把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渗透到学生的各个领域。[3]全员育人教育理念是一种多方协同的教育理念,他有助于整体协同高校各方的教育资源和信息,形成教育合力,最大限度的发挥教育的效力。全员育人教育理念就是从过去的专任教师育人扩展到人人育人的教育理念,在施教者方面,不再局限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辅导员等,而是集合起高校所有的教育力量,全方位的推动育人的实施。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就是把课业育人转化为行为育人和课业育人相结合的育人理念。专业教师发挥理论教育的作用,其他所有施教者以言传身教的方式来教育学生,将教育从理论教育这个狭窄的领域放到知行合一的广阔空间里去。

二、全员育人背景下高校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分析

高校管理人员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落脚点主要在服务育人这项职能之上,具体是指在高等学校育人环境内,学校教育、管理、服务机构的全体教职工在日常工作中以育人为宗旨、以服务为手段,通过营造和谐、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达到培养学生良好身心品质和行为习惯的目的。通过“真、善、美”的育人环境对学生的价值观念、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4]

1、是在全球化背景下维护思想政治防线的重要力量

随着现代交通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间的沟通交流日益频繁,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国与国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交流日益频繁,高校大学生接受外来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信息内容越来越复杂,各种社会思潮和多元文化侵袭学生思想。国际上,西方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对我国的渗透从未放松,面对如此紧张的国内外形势,最大限度的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成为各高校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而且,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进入深水区,大学生自我意识和思想观念出现了新的变化,甚至出现信念不坚定、价值取向扭曲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思政课专业教师在课堂上的传授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因此,必须发挥高校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充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促进队伍年龄结构合理化、职称结构合理化、比例合理化,壮大队伍。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用更多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教育活动。不断更新服务育人理念、改革服务育人内容、改进服务育人方式、改善服务育人环境、拓展服务育人渠道,全天候、全方位的对学生进行教育,构筑坚强的思想政治防线。

2、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

高等教育区别于义务教育,服务育人是其重要内涵,改革开放和高等教育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坚持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服务党的教育事业、服务学生综合发展、服务社会和谐发展,严格按照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来安排教育活动,不断的加强学院服务育人的功能,可以加强对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开发,而且高校管理人员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增强高校以学生为本、以服务为中心的育人理念,满足学生不同的成长需求。[5]这种教育理念和功能作用也给高校管理人员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思路和要求,在工作过程中使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强化全过程教学意识,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工作的基本目标,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3、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务者、协调者、落实者

首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繁复多元的系统,实际工作中,主体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辅导员、高校管理人员、学生个人、学校和社会等多个主体,工作内容也包含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多个主体、多个内容之间的沟通协调非常重要,高校管理人员的作用就在于协调各方在工作中的职责分配,保证各方在工作中能够协调沟通、分工合作、齐头并进,更好的完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协调推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内容按照时序、权责有效开展工作,确保教育主体的思想政治工作达到预期效果。其次,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高校管理人员的作用也在于他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服务者、平台搭建的重要建设者,高校管理人员在工作中为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宽松的成长环境,服务配合各个教育主体为学生提供更为轻松与自由的成长氛围。最后,高校管理人员在学生培养的过程中,还起到正确引导、创造条件,实施落实的作用,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改造愿望和非常大的创造性,促使他们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约束自己,增强他们主动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行为习惯。[6]

三、全员育人理念下高校管理人员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路径

1、构建大思政教育体系

首先,要不断更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站在学生的角度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供给侧改革,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成长环境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合理规划、丰富、更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体系,强化教师、辅导员、管理人员、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教育理念,整合各种社会资源,防止在工作中出现教育、教学、管理部门的相互独立的情况,加强交流协作,凝心聚力,强化工作效果和工作动力。其次,要坚持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高校日常管理工作结合,改善原有的工作布局和运行体制,打破学院教学部门和管理部门之间的界限和壁垒,推动部门间的协同合作,加强组织领导建设,成立“大思政”领导组织机构,统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杜绝组织领导上存在问题,确保环节间衔接的畅通无阻。最后,还要重视宣传教育的作用,展开问题大讨论,确保每个人知道自己在工作中应该做什么、怎么去做、怎么做好,构建工作共同体,建立一支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创新、特别能吃苦、特别负责人的教育队伍,真正实现全员育人的效果。“大思政”的教育体系,关键在于队伍之大。要拓宽队伍,建设一支涵盖教师、管理者、研究者三位一体的思政教育队伍。要加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互动,加强教育的针对性,强化教育中的主人翁意识,发挥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作用。[7]

2、实施精细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务

高校管理人员要发挥好在全员育人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的工作理念,在日常工作中时刻关注育人工作,正确认识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教育理念,时刻剖析检查自己在服务育人方面做的工作,经常性的开展理念、方法、体制、路径建设方面的学习交流,为高校管理人员发挥在全员育人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深入挖掘职能部门在管理、服务、影响育人中的作用,找出高校管理人员有效发挥作用的路径方法,确保工作的实效性。紧紧围绕学院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的安排部署,做好协调者、服务者、落实者的工作,确保教学工作、学院日常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积极探索高校办公室发挥育人功能的途径,精细化管理、人性化服务,确保每项工作落到实处、落到心里,真正的关心、帮助学生,推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着力打造“学习型、服务型、务实性”办公室,通过集中学习交流、业务交流,加强政策解读和工作方法交流等,帮助办公室成员全面发展,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通过充分发挥经验丰富老同志“传帮带”作用,开展学习指导活动,增强办公室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通过各种形式的理论学习、业务培训等,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全方位打造具有较高思想理论素养和实践工作水平的育人工作团队。[8]

3、以“导师制”推动管理人员与学生有机体的形成

导师制是大学中强化师生联系,增强育人效果的一种有效形式,一般是在毕业前一年指定导师,通常也是由专业教师担任,主要是指导学生毕业论文、实习工作等问题。而实际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需要导师,而且学生最需要指导的时候不仅仅是毕业之前,刚进校门,学生在对大学生活一无所知的时候,也是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好时机,对学生在学业上、生活上、思想上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做学生的引路人,做陪伴学生终生的导师。在这方面,大学管理人员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管理人员的工作性质可以与学生更加亲近,没有距离感。其次,管理人员不同于专业教师,在学校呆的时间更多,能够第一时间掌握学生动态,更及时的处理学生的问题。最后,高校管理人员的工作性质是服务和管理,也可以通过自身的工作给学生带来示范效应。因此,高校教务处、学生处和各系部基层单位,应该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和教师的工作情况,在双向选择的基础上使每个管理人员与3-5名学生组成一个有机体,定期的谈心谈话,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增强学生的向心力。[9]

思政教育管理范文9

关键词:社会管理;思政教育;地位;作用

就目前来看,充分发挥思政教育具备的作用,有机结合思政教育工作与社会管理,使思政教育工作与社会管理工作形成一个整体,已经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事项。社会管理过程中,思政教育与社会管理之间的关系为相辅相成,因此应当充分重视思政教育工作的合理开展。

一、社会管理中思政教育的地位分析

(一)思政教育是促进社会管理的政治优势

社会管理过程中,党建工作一直非常重视思政工作的合理开展,且在长期实践建设中已经形成了一个全面的管理模式,由思政工作的领导人员至相关制度,由思政工作内涵至方式,由思政理论至思政工作策略等一系列方面对相关工作、活动予以展开。社会管理过程中需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理念,还应当充分重视思政工作的合理开展,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对一系列工作内容予以合理创新与传承,在此基础上实现维护、服务群众的基本目标,通过思政工作对多种社会矛盾予以缓解,对我党思政工作具备的优势予以充分发挥,有机结合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员教育、党员管理以及一系列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予以法制教育,使广大人民群众对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增强人民群众的大局意识,在此基础上确保我国社会管理工作的合理开展。

(二)思政教育有利于改善社会管理工作模式

就目前来看,我国经济法制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与矛盾,而且在短期内越发凸显。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个利益主体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多元化特征,但是其中出现的一系列矛盾需要予以充分重视,若是想要科学、合理的协调对一系列矛盾,就需要合理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可确保社会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服务、管理水平,而且通过提升基层服务整体水平,有利于社会管理工作整体质量的提升。我国党建工作一直强调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工作理念,因此我国社会转型阶段,应当通过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全面了解与掌握人民群众的思想状况,依靠此类软性管理模式对社会管理的有效性予以提升。同时,思政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管理模式,其能够有机结合我国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政策法规、方针路线以及社会舆论等,有利于进一步促进社会的稳定、快速发展,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保障。

二、社会管理中思政教育的作用分析

(一)有利于资源整个、凝聚力量

就目前来看,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在物质精神需求上与社会实际状况还存在一些矛盾,此类发展不平衡问题十分凸显,因此社会管理过程中思政工作所具备的作用更为凸显。社会管理、建设期间,应当充分重视思政教育工作中社会管理中占据的重要地位与作用,通过开展思政教育工作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民族自豪感,积极引导与鼓励人民群众参与到中国特色主义社会建设活动中去,对社会管理过程中的一系列资源予以合理整合,并对社会力量予以凝聚,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整体积极性,选取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方式调动与激发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过程中的积极性与热情。社会管理的不断创新需要加大基层思政教育工作的建设、开展力度,通过科学合理的思政教育工作对现阶段我国社会管理中思想道德素质建设、培养予以进一步完善,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法制意识,在此基础上对诚信、和谐的社会体现予以构建,联合社会各个阶级一同努力,为我国社会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保障。

(二)可在政治方式为社会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

思政教育工作的合理开展,有利于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导向构建,在此基础上在思想、理论上为开展社会管理工作提供一定支持;同时,就目前来看,在一系列思想融合发展背景下,社会管理中思政工作的合理开展对其具有不可缺少的指导作用。从根本上来看,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与社会管理工作的创新,需要对人民群众的价值理念予以合理转变,而转变价值理念需要以思政教育工作的政治导向为基础。就目前来看,全球化发展背景下,思政教育工作的合理开展可引导人民群众形成一个正确的意识形态,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国家情怀与爱国主义情怀,并在此基础上对人民群众的民族自豪感予以提升,使其积极主动的参与国家与社会建设中。

(三)可合理调节社会管理

对于社会管理工作的创新需要坚持我党相关正常、方针,对社会管理中社会力量具备的一系列作用予以充分发挥,通过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可以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整体创造性、积极性,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强大的社会管理能力,提升社会管理的灵活性、科学性。同时,思政教育工作具备渗透功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社会摩擦、管理问题发生的几率,能够有效融合不同价值观念,并在多元价值观念上找寻发展目标、价值,进一步提升社会管理的整体科学性、有效性。

三、结语

就目前来看,我国在社会管理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想要不断完善社会管理不足之处,制定并实施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需要对社会管理的一系列规律有一个充分认知,并对各种工作思路予以合理创新,通过多种思政教育措施,对社会管理中思政教育占据的地位与具备的作用予以明确,在此基础上确保社会管理工作的合理开展。

参考文献:

[1]赵君,叶昊.论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

[2]高国希.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J].思想教育研究,2011.

[3]赵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探讨[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3.

[4]杨威.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管理:一种融合的视角[J].江汉论坛,2013.

思政教育管理范文10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创新

1引言

当前我们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潜移默化地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所以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也应当进一步结合学生的多元化发展需求,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优势,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认知方式,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但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部分问题,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所以在“互联网+”时代下,高校必须创新管理模式,与时俱进地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方法,教育人员也应当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构建符合时展潮流的师资团队。本文从以下几方面阐述“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创新策略: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创新的重要性

近几年我国科教兴国与人才兴国战略的进一步实施,为了有效培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接班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多元化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创新迫在眉睫。高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场所,也是最具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场所,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中应当以创新思维为主,进一步推动创新发展机制,才能够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创造性活动更具生机与活力。但是目前我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现状却差强人意,虽然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创新高校规模逐渐扩张,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系,并不是最新反而运用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教育管理人员也只是忙于日常繁琐事务,例如教室与宿舍管理等,并未在思想政治管理工作中寻求突破与创新。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互联网+”时代下面临的困境

3.1网络的形象性与交互性,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单一落后

在“互联网+”时代下,信息的传递已经大大超越了报纸与电视的传播载体信息传递,具有形象性与交互性,在传递信息的同时能够将接收者的反馈意见及时地显现出来,并且网络中的信息存储大多数是采用视频与动画或者是音乐的形式,具有直观性、学习性、娱乐性等多元于一体的发展优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但是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却差强人意,由于部分高校仍然采用传统的教育理念,学生与教师的地位关系仍然不平等,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并未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所以学生仍然处于被动式学习状态。由于缺乏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教学形式过于单一,信息传递也极为单调,传播范围狭窄,难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由于教师并未认识到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教育过程中与实际生活相脱离,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采用强制性教育,会引起学生的消极与抵触心理。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思想政治教育人员通常会了解学生的心理以及需求,才能够做到对症下药。但是在“互联网+”时代下,师生关系逐渐变得疏远,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也呈现不确定性,教育人员难以有效把握学生的心理变化以及真实感受,将原来的防患于未然教育工作理念,转变为亡羊补牢的补救方法,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3.2网络的共享性与开放性,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颜色化与复杂化

由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处于较为独立与封闭的环境中,再加之社会中有众多的不良因素,会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起到消极影响作用,但是网络却具有开放性与共享性,只要具备上网条件的任何个体都可以加入网络进行交流,发表观点。由于网络共享性摆脱了时间与空间的束缚,部分国家与个人运用网络的开放性与共享性特点,宣扬资产阶段的享乐主义与拜金主义,所以高校学生在网络化时代下接触到西化思想的概率逐步加大,传统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被打破,学生面临着更复杂的教育环境。虽然网络的开放性与共享性,蕴藏大量的有价值的文件和信息,但是也会有无用的垃圾。由于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思维认知水平发展尚未完善,所以容易被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干扰毒害学生心灵。

4“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创新路径

学生是新时期社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有效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由于大学生具有较强的主动性,思维活跃,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是否先进与学生的反应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中,应当构建符合时代潮流的创新管理体系,有效挖掘并整合现有的学生人力资源,形成系统性团队合力,有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核心竞争能力。

4.1创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在新时期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于传统的教育模式与观念难以跟得上时展趋势,无法满足学生的多元化发展需求,所以必须革新传统落后的思想教育观念,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运用语言符号加强精神交流,有助于实现师生之间的心灵沟通与对话。所以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专业学习,通过言传身教以及内部修养和外部行为,潜移默化地感染激励学生,从而产生情感共鸣。通过一定的影响与感染,有助于内化学生的价值评价标准,也外化为教师的行为准则。所以,应当积极将网络引入课堂教学中,构建多元互动教学模式,由传统的教师讲授式教学方法转移至师生双向对话交流的学习模式,将理论教学模式与实践教学相融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认知与实践能力。

4.2加强思想政治专有网站的构建

由于网络技术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应当以先进技术为媒介,才能够有效传承发扬我国先进文化与西方的意识形态,与网络文化相互渗透与制衡。目前我国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网站建设主要有清华大学的红色网站与其他大学的红色世界和红色风暴等,但是这部分网站的点击率并不是很高,主要原因在于:(1)经费投入不足,并未完善基础设施,红色网站是由学生党员自发构建的网站,建设经费由学生筹建,由于经费有限,即使有再好的建设创意也有所困难。(2)网站内容太过正式,并未及时有效地更新,缺乏吸引力。虽然思想政治网站也属于网络时代的产物,但是内容却显得过于枯燥,缺乏新鲜感与时代感,并未与时展潮流紧密贴合,内容形式过于呆板。笔者建议可以由政府国家共同筹划组建高校统一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既能够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宣传材料的同步性与统一性,也能够惠及全国各高校建设的网站内容,有效改变信息孤岛与自立门户的松散现状,通过政府的资金支持有助于突破资金匮乏发展困境,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创造力与创新力,有效应用影像资料与丰富多样的视频和文字等,进一步构建时代化的思想政治教育门户网站。

4.3加强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人才队伍建设

对当代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组建强大的互联网教育团队。组建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团队,应当对经验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人员进行互联网技术培训,能够在网络上发挥他们的思想工作能力。组建互联网技术部门,对于思想政治人员的材料进行整理与更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互联网技术的有效衔接。成立特殊部门,主要任务是了解学生间流行的网络文化,将网络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效融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兴趣。

4.4强化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管理支撑体系

通过开展媒介教育与互联网文化体系建设,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认知水平以及信息操作能力有助于共同享用大众传播的教育资源,提高学生的思维认知水平,使学生具有健康的媒介评价能力,能够运用媒介资源不断地完善发展自我,树立正确的新媒体观念与自律意识。通过互联网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加强有效的监管,能够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应变能力,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思想政治问题,并且予以对话引导,通过科学合理与提前预防形成健康的校园媒体环境。

思政教育管理范文11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高校;管理机制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6.000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6-0-02

0 引 言

网络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纵观国内外学术界,关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但是针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制专项研究较少。

国内研究成果多涉及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制的单项内容,但没有直接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制作出界定,缺乏对管理机制类型的归纳总结,没有分析机制的优缺点,更没有提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制建设途径。

国外网络管理主要是网络运行主体对网络的管理。美国学者尼葛罗庞帝在《数字化生存》有相关的论述,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①加强网络安全意识教育;②注重对黑客行为的引导;③关注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就目前来说,国外网络舆论管理模式主要由4种:政府立法管理,技术手段控制,网络行业、用户的自律,市场规律的自行调节。本文从中借鉴并进行以下几点论述。

1 当前大庆市高校网络思想政治管理机制分析

2016年4月1日-4月26日,笔者在是否了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否清楚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形式、所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否拥有系统的管理机制等9个方面对大庆市6所高校共2 400名学生及300名一线教师进行了覆盖性问卷调查(每个年级随机抽取100名同学,每个学校抽取50名教师)。数据显示,大学生网络应用范围主要是社交购物APP,而很少有高校对论坛、微博等交流平台进行管理控制。从而导致了舆情无法得到控制的现象时有发生。虽然高校已经全部开始进行网络思想教育。其中23.25%的学生还不是很清楚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意义所在。72.9%的教师不清楚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施办法。其中仅有两所高校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拥有相对完善的管理机制。由调查结果可知,目前完善大庆市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机制迫在眉睫。

2 大庆市现阶段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制建设面对的主要问题

2.1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技术管理机制建设的不足

当前,高校校园网络存在许多严重的安全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网络技术安全管理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不够,责任心不强,许多网络技术安全管理人员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培训,不能够有效履行工作职责;二是网络操作系统存在许多漏洞,校园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单一、落后,没有及时更新升级,造成大量木马病毒侵入,用户隐私泄露,严重影响到用户正常的网络活动。

2.2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协同机制建设的不足

管理协同机制建设的不足主要体现在管理组织不健全、责任不明确两方面。目前许多人认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制只是几个部门的事情,与自身关系不大。同时,部分高校没有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作用,更谈不上与网络新媒体的联动作用。

2.3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的不足

目前许多人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够,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错误思想,没有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位置摆正,使其职能被弱化。同时缺乏相应的奖惩考评制度,造成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积极性及主动性不高。

3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体管理机制建设方式

3.1 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人员进行相应专业化培训

在现在这个网络高度发达的社会,信息的流动已经快到无法想象。而现如今大庆市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很多都力不从心,即使发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问题却不知道该如何解决与处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最大的不同就在于网络的加入,所以要想管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技术的培训变得更加重要。

3.2 建立网络安全体系

现今社会网络已经进入了每个人的生活,尤其是大学生这个高素质群体,每天应用网络的时间已经占据了大部分的时间。从生活到学习、娱乐,每一部分都有网络的参与,所以维护网络安全是对其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而在维护网络安全的同时更加需要注意的是对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使其加强网络安全意识。加强网络安全意识需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进行:①定期举办讲坛,邀请国内外优秀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人员作为讲师,全力帮助学生建立网络安全意识;②学生组织需定期举办相应活动,通过知识竞赛、演讲等方式让更多的学生主动加入进来,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3 建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

没有一个科学的约束及奖励机制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团队面临的最大问题。自古以来只要有团队的地方就需要奖惩制度。而约束与激励也正是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团队迅速发展的必要条件。首先需要给工作者一定的约束条件,维护工作环境,提高团队整体素质,这样才能更好地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管理。同时也要应用一定的奖励制度,使工作人员更有工作热情,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管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上,提升工作效率及质量。当然,一定要采取科学化的约束奖励制度,掌握一个度,否则将适得其反。

3.4 科学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团队

现在,大庆市很多高校都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执行者一定是教师,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最了解学生的也无疑是学生,所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团队中一定要有学生的加入,并且要以其思想为大纲来管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合理、科学的建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团队,才能更好地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3.5 建立完善的组织协调体系

健全组织协调体系建设协同机制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①要追求共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协同需要方向指引,需要大家向着共同的目标前进;②要加强沟通交流,沟通交流是开展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方式,通过沟通交流各种管理力量可以形成一个动态组合发挥管理合力,从而创建一支高效的工作队伍。

4 结 语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件系统科学的工程。笔者提出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人员进行相应专业化培训、建立网络安全体系、建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团队、建立完善的组织协调体系等5点建议,以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主要参考文献

[1]张瑜.“网络思想教育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12).

[2]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徐建军.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4]韦吉锋,陆忠进.世界性与民族性的有机统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重要原则[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5]张光慧.创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监控管理机制[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13).

[6]曹良韬.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机制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2).

[7]钟志锋,廖扬平.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机制探微[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0(20).

思政教育管理范文12

所谓的人本管理,其核心则是围绕人,人本管理被理解为两层含义。首先,指满足受教育者精神上的需要,对受教育者进行关怀,尊重,人性化的管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来实现自身的价值,满足受教育者的情感精神需求。二是通过给受教育者创造她们所需的环境条件,完善的配备,满足受教育者在物质上的追求。每个人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追求成果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人本管理中,管理者要想办法多考虑被管理者的意愿,充分调动被管理者的积极性,使他们变被动为主动。人本管理要组织全体成员,用人性化的手段尽可能发挥个人价值,达到预期共同的目标。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1.学校工作落实不到位

有些院校虽然开设了思想政治教育这门课程,但是学校并未能够重视起课程的重要性。学校对这门课程投入较少,而把大多数精力放在对其他文化课,专业课的培育,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张筹建,学校人数的扩招等。思想政治教育停留在了表面。

2.教材和现阶段思想政治发展存在的问题

(1)教材不能够与时俱进,内容陈旧

(2)思想政治理念研究的内容不够深入,我国虽然在这方面有大量的研究,但是成果相对还是比较少的。

(3)思想政治教育更多侧重的是政治方面的教育,以及对社会产生的价值,在个人的价值方面,起到的作用微少。首先,忽略了受教育者的重要性,同时,也忽略了在受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的个人发展的需要。

3.教育与受教育者之间联系的弊端

教育者通过课程推助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一味地传授课程,不仅枯燥无味,而且对学生实际起到的作用并不大。学生也许能掌握了理论的思政教育,但是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很差,并不能够很好的应对现实存在的问题。

受教育者也习惯从传授知识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的教育效果很差。教育者应该从思政教育中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内化,认同并努力转变为现实可操作的。

教育者不能一味采取灌输的方式,应尊重受教育者的自主性和个性的发展。

三.如何采取人本管理的方式推助大学思政教育科学化的发展

1.从人本管理角度思考,应采取的原则:

(1)主体原则

所谓人本管理,就是以人为首。在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要尊重学生的主题地位,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努力实现自身的价值。

(2)人文关怀原则

在学生受教育的过程中,要关心,关爱,尊重学生,并对不同的学生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在精神上给予关怀。

(3)教书育人原则

老师要做好本职工作,将思政教育工作落到实处,使思政教育深入每个同学心里,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

2.改进教学方式

在教育过程中,不是一味地传授知识,要让同学们多多思考,这些理论在实践中如何应用,不是白学,而是用理论知识去指导实践,让受教育将理论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这样学习起来也比较轻松。

3.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载体

可以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应用微博,各网站,校园网等软件方式,发挥媒体的传播信息的作用,向学生传播思想政治的相关信息,对热门的有关思政的话题进行探讨。

以校园文化为基础,进行思政的文章征集,以及相关的作品,营造良好的学习思想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