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政工工作报告

政工工作报告

时间:2022-12-20 14:06:31

政工工作报告

政工工作报告范文1

一年来,区人大常委会在区委的领导和上级人大的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历次全会和十七大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依法履职、强化监督,确保了区第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圆满完成,为加强我区民主政治建设,推进民主法治进程,加快“统筹城乡、四位一体”科学发展,全面构建和谐*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坚持科学发展,依法履职行权

常委会始终把促进科学发展、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推进民主法治进程作为根本任务,坚持立足本职、围绕中心、依法行权、服务大局的指导思想,紧紧围绕事关发展全局的重要工作、重大项目和重点问题,认真行使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一年来,共召开主任会议11次、例会8次,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有关工作情况和法律贯彻情况报告29项,作出决议、决定14项,组织执法检查、视察16次,开展专题调研21次,撰写调研报告19篇,对各方面工作提出建议、批评、意见100余条,有力保障了宪法和法律在我区的正确贯彻实施,有效促进了“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和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行使决定权讲求实效,服务工作大局

按照《区人大常委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暂行规定》,先后审查和批准了区政府关于《金马河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关于《*年财政预算执行中新增项目》、关于《使用储备土地融资启动拆院并院项目》、关于《调整*年区级财政预算》等重大事项12项并依法作出相应决议、决定,为我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三个集中”,实施“三区两带”发展战略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行使监督权突出重点,促进协调发展

认真贯彻执行《监督法》,以经济社会发展中全局性、根本性、长远性的重要工作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为重点,切实加强工作监督和法律监督。

工作监督扎实推进。加强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及时听取和审议区政府关于*年上半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财政预算执行及审计情况等报告,对*年区级财政决算进行审查,保障了人代会决议的执行与落实;加强对“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各项重点工作和重大产业化项目推进情况的监督,先后听取和审议了区政府关于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增收情况、发展现代服务业、招商选资、知识产权工作等专项报告,依法作出相应审议意见;对我区重大项目建设、旅游产业开发、水利建设管理、税务工作等情况开展视察,及时了解情况、发现问题,按照“兴三优二、一三互动”的产业发展思路,围绕进一步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化产业布局、优化资源配置、优化服务管理,加快配套政策落实和重点产业化项目建设,提出可行的建议意见和要求,促进了“三新突破年”各项工作。加强对社会和文化事业建设工作的监督,通过听取区政府关于文明*建设情况的报告,对城市建设管理、农村基层卫生院、社区及基层文化场所建设、教育工作情况开展视察,要求在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继续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扩大社会公共服务,更加注重文化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让全区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加强对司法工作的监督,听取和审议了区法院关于执行工作、区检察院关于公诉工作的报告,促进司法机关强化“司法为民”理念,公正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法律监督进一步加强。坚持把执法检查作为重要手段,对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治安管理处罚法》贯彻执行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常委会在加强法律学习,深刻理解立法精神的基础上,按照“讲求实效”的原则,坚持深入基层,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改进和完善检查措施,采取随机抽查、明查暗访等方式,对法律贯彻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形成执法检查报告,作出审议意见,在肯定成绩的同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要求和改进措施;听取和审议了区政府关于《艾滋病防治条例》贯彻执行情况的报告,加强法律监督,保证了宪法和法律在我区的正确贯彻实施。

(三)行使任免权程序规范,推进干部队伍建设

根据《监督法》的有关规定,认真总结人事任免工作经验,制定了《任命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法律知识考试办法》,有效促进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自觉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法律素质,增强依法履职能力;修订和完善了《人事任免细则》,进一步规范任免程序,保证人事任免权的正确行使,努力实现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的有机统一。一年来,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33职,促进了我区干部队伍建设,保证了国家机关的正常运转。

二、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基础工作

常委会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断加强代表、和镇街人大工作,努力为代表、基层和人民群众服务。

(一)夯实基础,努力发挥代表作用

认真贯彻中央9号文件精神,坚持不断提高代表履职能力,积极探索创新代表组织形式,深入开展丰富多样的代表活动,努力拓宽代表工作渠道,使代表作用得到了有效发挥。

抓好代表培训,提高代表素质。结合换届后新代表较多的实际,采取集中培训、分组学习等方式,通过印发各类培训资料、专家辅导、优秀人大代表介绍履职经验,扎实开展代表培训和教育,丰富了代表的人大工作知识和法律知识,提高了代表履职能力和水平;建立代表履职档案,强化代表职责意识,加强履职监督;坚持开展争创“先进代表小组”和评选优秀议案、建议活动,增强代表执行职务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加强工作联系,畅通代表知情知政渠道。坚持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小组制度,使代表与常委会的联系更加密切;定期向代表通报常委会及“一府两院”工作情况,通过*人大网将代表活动、代表工作以及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和工作信息对外公布,为代表订阅《中国人大》、《人民权力报》等报刊,使代表知情知政渠道更加畅通。

创新代表组织形式,积极开展代表活动。按照“条块结合、专业对口、便于活动”的原则,组建了法制、经济、农业农村等六个专业代表小组,有效发挥代表的专业、特长优势,使之更好地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及时建立并依托16个区人大代表小组,组织代表深入选区、联系选民,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鼓励和支持代表小组自主开展专题调研和视察活动;有计划地安排代表参与常委会重要会议、调查、视察和执法检查,认真开展“代表评政务”活动,邀请市、区两级人大代表参与我区软环境测评,组织区人大代表和驻温的全国、省、市人大代表围绕“促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发展”、“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和“推进城镇化进程”开展专题调研。一年来,邀请代表参加常委会会议和重要活动400余人次,指导代表小组自主开展学习、调研和视察145次,联系选民1700余人次,形成调研报告18篇,提出建议、批评、意见227条;积极开展扶贫帮困、为民办实事活动,全区代表联系帮扶贫困户175户,为民办实事189件。充分发挥了代表关注民生、为民代言、维护民权,参与管理地方国家事务的作用。

加大议案和代表建议督办力度,提高办理质量。区第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确立议案2件,会议和闭会期间收到代表建议120件,内容涉及“三农”、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等热点问题。常委会认真交办,加强经常性跟踪督办,把工作重心放在议案、建议的办理效果上,促成实际问题的解决,让代表满意。截止目前,"加快制定旅游发展规划,大力促进我区旅游产业发展"的议案办理进展顺利,“区公安分局''''''''110''''''''指挥服务大楼建设”的议案正在积极办理之中;代表反映较多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道路交通安全、民营经济和现代农业发展等方面的问题受到重视,部分急待解决和有条件解决的问题得到了较好办理,代表对建议、批评、意见办理结果的满意率达98%以上。

(二)加强指导,推动基层人大工作

坚持并完善了常委会组成人员分片联系镇街人大工作制度,密切与基层人大的工作联系;常委会领导带头深入基层为镇人大代表授课,指导各镇人大健全工作制度、开好人代会和补选镇人大代表,促进基层政权建设;组织镇街人大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参加《监督法》和人大知识的学习,分批安排镇街人大工作者参加上级人大组织的讲座、培训,考察学习先进地区人大工作经验,提高基层人大工作水平;继续坚持镇街人大工作联席会制度,先后指导召开联席会4次,加强镇街人大之间的工作交流,有效推动基层人大工作。

(三)重视,维护社会稳定

坚持把工作作为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工作来抓。认真贯彻全国、省、市人大工作会议精神,根据《条例》修改和完善了《区人大常委会工作暂行规定》,规范了办理工作流程,明确了工作要求;加大对重大案件的督办力度,每季度对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把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列为监督议题,适时开展视察和调研,督促解决群众的正当合理诉求。一年来,共接待和受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90件900余人次,办结回复率达100%,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了社会稳定。

三、坚持依法治区,推进民主法治进程

常委会始终把推进民主法治进程,实现依法治理作为重要工作职责,不断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制意识。按照“五五”普法规划和《区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的要求,通过召开学习会、举行报告会等形式,组织区人大常委会和“一府两院”组成人员、区镇两级人大代表深入学习《监督法》,增强法律意识、民主意识、责任意识,提高依法履职能力。依照《监督法》的规定,为实现依法监督和支持“一府两院”工作的有机结合,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制定了《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办法》,使备案审查工作规范化、程序化。组织全体区人大代表对13个职能部门的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工作进行评议,就部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以及人民群众反映较多的问题提出了意见和要求,督促有关部门进一步优化服务、提高效能、依法行政。

四、坚持执政为民,强化自身建设

以提高履职能力、增强工作实效为目标,不断强化自身建设,努力建设勤政务实、廉洁高效、团结和谐、充满活力的国家机关。

加强理论学习,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深入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熟悉掌握人大工作知识,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认真调查研究,坚持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提高常委会审议质量和决议、决定的科学性;完善工作制度,依照《监督法》的规定,及时对《常委会工作规则》、《人事任免细则》等有关工作制度进行修改完善,制定了《监督条管部门单位暂行办法》等规章制度,保障常委会各项工作的依法开展;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认真开展机关干部作风整顿建设活动,加强对干部的政治思想教育;严格机关管理,以创建市级文明单位标兵为契机,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能和质量;办好*人大网、《常委会公报》、《*人大》、《人大信息》,加强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宣传,增进人民群众对人大工作的了解和支持;扩大对外交往,先后2次派员参加全国二十一县(市)区人大工作研讨会,接待12个县(市)区人大200余人次来访,促进了地方人大工作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的交流;认真做好市人代会*代表团的服务工作,为市人大代表履职行权提供优质服务;积极参加区上重大活动,招商引资1.4亿元,较好地完成了目标任务。一年来,区人大常委会先后获得四川省“人大宣传工作特等奖”、“工作先进集体”等省市级奖励9项。

回顾常委会一年来的工作,各方面都取得了明显进步,但离党的十七大对新时期人大工作提出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工作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围绕统筹城乡、科学发展的调查研究工作不够深入,代表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审议意见的督办工作机制不够完善等。常委会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和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完善工作程序,努力把各项工作提升到新的水平。

2008年工作思路

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部署的第一年,也是我区深入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之年。按照区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的总体部署,区人大常委会工作总的要求是:在中共*市*区委的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区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精神,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立足全局,紧紧围绕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生态园林型现代化新区、加快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等工作,强化监督,扎实工作,奋力推进民主法治进程,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围绕中心,行使决定权要有新进展

围绕全区中心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事项,直接关系富民惠民、改善民生的重大问题,加强调查研究,深入了解民情,广泛集中民智,依法进行审议,确保人大常委会作出的决议、决定有利于推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发展,有利于促进重大决策的正确执行、重要工作的有序推进以及重点项目的加快落实,有利于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二、立足全局,监督工作要有新作为

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工作大局,认真贯彻执行《监督法》,紧紧抓住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和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综合运用法定监督手段,依法开展监督工作,增强监督实效。

围绕统筹城乡发展,加强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财政预算执行、城乡社会保障和劳动就业等工作的监督,密切关注教育、卫生、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和社区建设等热点问题,促进公共财政体制进一步完善,科学安排财力,拓宽社会公共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效能,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同发展、共繁荣。围绕生态园林型现代化新区建设,以荣获“国际花园城市”为契机,抓住城乡规划、基础设施、生态文明建设和土地资源利用管理等重大问题,有计划地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和开展视察,促进城市与产业、城市与乡村、城市与环境的良性互动,走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科学发展之路。围绕“兴三优二、一三互动”发展思路,以促进重大项目引进建设为重点,加强对发展现代服务业、新型工业、都市农业等重要工作的监督,深入推进“三区两带八组团”产业集中、积聚、集群发展,加快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围绕推进民主法治进程,通过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和开展执法检查,加强法律法规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进一步增强“执法为民”意识,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加强对公共安全、民族宗教、社会救助等工作的监督,扎实做好工作,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建设;推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深入开展,提高全民的公民意识、法制意识,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促进干部队伍建设。

三、开拓进取,发挥代表作用要有新成效

坚定不移地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创造性地开展代表工作。结合“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新形势,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代表学习培训,提升代表的综合素质和政策理论水平,增强代表依法履职能力。进一步完善制度,增添措施,保障代表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密切与代表的联系,畅通代表知情知政渠道;加强组织、指导,健全代表小组工作制度,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有计划地安排代表参加常委会会议、视察、执法检查、软环境测评等重要活动,鼓励代表个人持证视察,积极提出建议、批评、意见,及时反映民情、民意,充分发挥代表参与管理地方国家事务的作用;探索建立人代会议案和代表建议、批评、意见网上办理公示制度和常委会领导牵头督办重点建议制度,使办理工作公开透明,确保答复意见落到实处;丰富专业代表小组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提高活动质量,充分发挥代表的专业优势,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政工工作报告范文2

(一)坚持又好又快发展不动摇,在结构调整中培育产业优势,经济综合实力大幅提升。预计2007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05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10.6亿元,分别是2002年的2.1倍和2.9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0美元,城市综合实力排名跃居全国第41位。

(二)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认真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优化投资结构,强化科学投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673亿元,是上个五年投资总和的4.7倍。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金,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6.3%提高到25.1%;高新区进入全国先进行列。资源与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加大。生态市建设“十大重点工程百个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20亿元,森林覆盖率达到25.4%。创建成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滨海开发区创建部级生态工业示范区取得重要进展。

(三)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着力解决“三农”问题,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现代农业长足发展,销售收入过亿元龙头企业达到135家,优质农产品基地发展到480万亩、品牌达到553个。完成了镇(街)和80%以上中心村的规划编制,新建改造农村道路9539公里,解决了260万人的吃水困难问题,柏油路、自来水、有线电视通村率分别达到86%、90%和97%。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全面取消农业税费,累计兑付各项补贴10亿元以上。“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0%。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不断深化。

(四)坚持以城镇化推进现代化,大力提升中心城市带动辐射能力,城市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完成中心城市发展战略研究,高起点修编城市规划,“五大板块”功能布局更加清晰。创新城建投融资机制,中心城区基础设施累计完成投资117亿元,是上个五年的7.4倍。新改扩建城区主次干道38条,完成旧小区、城中村改造425万平方米,整治背街小巷130条,建设了张面河、人民公园、风筝广场等一批重点工程。市区绿化面积增加1681公顷,人均绿地面积达到10.2平方米。城市公用事业快速发展。城市管理实现重心下移,社区网格化布局调整基本完成。中心城市建成区扩大50平方公里,人口增加30万。创建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通过全国爱卫会技术核查。加快构建“半小时都市圈”和“一小时经济圈”。县级城市和小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功能日趋完善。全市城市化率达到47.5%。

全面启动新一轮沿海开发。四个项目区起步区实现“七通一平”,开工项目169个,总投资额296亿元。潍坊港年吞吐量突破900万吨。“四区一港”初具规模。

(五)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面加快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基本完成,市属企业属地化管理稳步推进。上市公司达到16家、股票18只。事业单位改革不断深化。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取得重大进展。进一步理顺了市区、市县财政体制。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深化。民营经济实缴税金占全市税收的比重达到70%。对外开放步伐加快,招商引资成果丰硕,累计到位市外资金2450亿元,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5亿美元,18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潍坊。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63亿美元,对外承包劳务营业额增长5倍。

(六)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努力增加公共财政投入,社会事业不断进步。组织实施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692项,专利授权数量、科技进步绩效考核居全省先进行列,获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70项。连续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面落实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中小学生就近上学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走在全国前列,普通高考保持全省最好成绩。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校发展到13所、在校生15万人。60件文艺作品获部级奖项,4种民间艺术入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健康保障、卫生监督体系基本建立。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取得新成绩。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52‰。连续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市。、援鄄等对口支援工作成效显著。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外事侨务、民族宗教、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统计、人防、地震、气象等工作都取得新进展。

(七)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民生问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000元,分别比2002年增加6062元和2357元。实现城镇就业52.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降至3.09%。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社会保险扩面净增131.7万人,农村四项保障制度基本建立。五次增加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提高了最低工资、城乡低保和优抚补助标准。建立城镇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房制度,解决了7500户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城镇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9平方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八)坚持依法治市,大力推进精神文明、民主法制和政府自身建设,社会更加稳定和谐。城市应急联动与社会综合服务系统被列为部级试点。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压减审批事项623项,设立公共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投资创业服务中心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建立市长公开电话服务体系,完善政务督查机制,加强经济发展软环境治理和行政效能监察,定期开展“双评”活动,政府为民服务水平显著提高。

刚刚过去的一年,我们按照市委“一三”的思路目标,奋力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圆满完成了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与上年相比,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6%;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4.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4.8%和9.6%;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7%,主要污染物排放完成削减任务。一批事关潍坊长远发展的重要工作、重点工程、重大项目扎实推进:乡镇区划调整顺利完成,峡山生态经济发展区组建运行;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正式挂牌;火车站广场建成使用,文化艺术中心开工建设,白浪河综合整治工程全面启动;潍坊港一类口岸开放获国务院批准,万吨级码头建设步伐加快,青莱高速竣工通车,华电潍坊电厂二期投入运营;与青岛市、天津滨海新区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成功举办了(青岛)潍坊周活动;获得了第七届中国花卉博览会主办权。市政府承诺为民办好的10件实事全部落实到位。

五年来,潍坊的发展得到了中央、省委省政府的极大关注和支持。总书记把寿光市作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联系点并亲临潍坊视察指导,给全市人民极大鼓舞;中央部委和省委、省政府多次在潍坊召开现场会,对我市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有力支持。

今后五年的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

1月4日,许立全市长在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未来五年,是我市加快建设现代化强市的重要机遇期。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省九次党代会和市十次党代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四大发展任务”,坚持好字优先、稳中求进、又好又快,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着力优化经济结构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切实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更加重视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努力做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强市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是,到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人均比2000年翻两番,年均增长14%;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7:54:39;地方财政收入突破250亿元,年均增长18%;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5%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800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主要约束性指标是,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年均降低4.5%,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10%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今后五年着力抓好七项工作

1月4日,许立全市长在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后五年,我市要着力抓好七项工作。

(一)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优化提升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促进经济增长实现“三个转变”的要求,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构建富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大力实施科教兴潍和人才强市战略,加快形成以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为核心的竞争优势;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达到200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过万亿元;12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元,其中3家过500亿元;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建成区域性金融中心、半岛地区重要物流枢纽城市;努力强化科学投入,建设一批带动产业升级的大项目、好项目,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二)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高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扩大现代农业在全国的领先优势;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保持农民增收的良好势头;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能力,引导信贷资金、社会资金投入新农村建设。

(三)着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增强中心城市带动作用,加快城镇化进程。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中心城市、县级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建设富有发展活力的城市群。深入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全市城市化率达到53%;加快实施沿海开发战略,五年开发建设200平方公里,努力在黄河三角洲开发中率先崛起;大力实施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初步形成功能定位清晰、发展导向明确、开发秩序规范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四)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增强体制机制优势,不断提高市场化、国际化水平。以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和改善公共服务为目标,深入推进各项改革;以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为重点,努力打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加快重点领域改革,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五年累计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0亿美元,2012年进出口总额达到130亿美元,对外承包劳务营业额达到8亿美元。

(五)着力搞好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努力改善人居环境,加快建设生态城市。建立完善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强化各项节能减排措施,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环境补偿制度;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争创循环经济型示范企业、示范园区、示范县市;切实搞好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全面完成生态市建设“十大重点工程百个建设项目”;扎实推进峡山生态经济发展区建设,建设清洁安全的水源地和新型生态城区。

(六)着力加强文化建设,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努力建设文化名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全面提升文化引领能力、创造能力、竞争能力和服务能力。全面推进“文明潍坊”建设,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培强做大文化产业,打造一批地域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基地。

(七)着力加强社会建设,繁荣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以人为本,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公平正义,努力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各级各类教育质量和水平有明显提高;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推动社会福利、慈善事业健康发展;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廉价的医疗卫生服务;加强社会管理和服务,形成全社会共建共享和谐的良好局面。

切实做好今年各项工作

1月4日,许立全市长在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改革开放30周年,又是各级政府换届后的开局之年,做好各项工作,对于实现建设现代化强市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综合各方面因素,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8%,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主要约束性指标是,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7%,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2%,化学需氧量降低6%;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9‰以内。

(一)大力提高工业经济发展质量。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积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技术改造,加强管理创新,更加重视内涵式增长,促进工业由大变强。突出抓好重点项目建设。重点搞好200个过亿元项目建设,抓好30家重点企业示范工程;积极推进企业集群发展,力争50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其中2家过200亿元、1家过500亿元,新增中国名牌、驰名商标6个以上;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升企业家的战略规划、资本运营和现代企业管理能力。

(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继续实施“三化三带动”战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建立强化农业基础的长效机制,形成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良性互动格局。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健全农村现代市场体系;加大新农村建设投入,提高农村“路水电气医学”等公共服务水平;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确保粮食、良种及综合补贴等各项政策落实到位;提高农村管理水平,建设一批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

(三)全面开创服务业发展新局面。坚持把服务业放在事关全局的战略位置来抓,完善发展规划,突出发展重点,强化工作措施,尽快实现服务业发展新突破。着力抓好“六大产业”。尽快壮大金融保险业,培强做大现代物流业,繁荣发展文化旅游业,积极发展科技信息服务业,加快发展商务服务业,规范发展房地产业;加快载体和重点项目建设,集中培植11个重点城区、50个重点镇、50个重点园区、150个重点企业;改善发展环境,营造全社会支持服务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四)培强做大高新技术产业。坚持把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改善经济结构、提高发展质量的关键措施来抓,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产业赶超战略,确保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超过1300亿元。培育产业集群。对13个高新技术重点产业,在前瞻性技术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优先扶持,努力做大IT产业,打造电声器件和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大力发展软件服务外包;壮大骨干企业。实施创新、发展要素倾斜政策,支持50强高新技术企业新上一批引领产业发展的重点项目,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强研发平台建设。培育一批企业研发中心,促进研发成果产业化;强化载体功能。突出高新区带动作用,提升10个特色园区功能,规划建设软件产业园和公共支撑平台,建成生物医药专业孵化器。各省级开发区要调整发展规划,建设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迅速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尽快发展成为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

(五)加快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以增强区域竞争力为目标,以更广阔的视野谋划城市发展,全面提升中心城市功能、品质,不断提高潍坊在半岛城市群中的地位。强化规划龙头作用,科学编制电力、热力、燃气等专业规划;抓好城建重点项目,新建改造32条主次干道,完成“一河三中心”等重大功能性项目年度建设任务,加快老城区和47个“城中村”改造步伐,对十笏园及周边地区进行综合开发,打造文化特色鲜明的商业休闲区;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争创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搞好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推进中心城市与县级市、小城镇协调发展,突出抓好首批30个中心镇建设提升任务;加强区域合作,重点抓好青潍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落实。

(六)努力实现北部沿海开发新突破。按照省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总体布局,细化完善北部沿海规划,加快“四区一港”和北海水城建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完善基础设施。搞好潍坊港万吨级码头建设,全力推进铁路、电厂、输油管道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加快产业聚集。按照组团开发的要求,着力抓好海洋化工、石油化工、临港物流、滨海旅游业发展,规划建设潍坊高新区北部新区;搞好资源节约和生态建设,科学合理利用土地、卤水、淡水等资源,加大近岸海域生态修复和保护力度。

(七)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与管理创新;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全面推进分类管理和岗位管理,在公用事业领域组建一批经营集团。深化企业改革,鼓励引导企业搞好股份制改造,培植上市资源,力争5家以上企业上市。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努力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确保全年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7%。加快各类园区发展,发挥对外开放的重要阵地作用。

(八)切实做好节能减排、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始终坚持节约优先、环境优先,坚持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一起推进,加快形成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确保节能减排取得重大进展。今年是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的关键一年,突出抓好140户耗能过万吨企业的节能降耗,关停14条立窑水泥生产线、23座小高炉和化铁炉,完成小火电关停年度任务。搞好61家循环经济企业试点;科学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合理开发和节约利用各种矿产资源,完善城市用水价格调控机制,促进全社会节水;加大环境保护工作力度,继续实施“十大重点工程百个建设项目”;全力推进峡山生态经济发展区建设。年内完成总体规划及局部详细规划编制,50%的村完成整体规划。

(九)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巩固提高基础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经费保障水平,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确保困难家庭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认真做好科技、人才工作。组织实施市级以上科技计划280项,争取国家和省科技计划140项,培育重大科技成果120项。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开展好鸢都学者、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会计领军人物、首席技师等高层次人才选拔工作;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加强和谐文化建设,抓好重点文艺作品创作,搞好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举办中国(潍坊)首届民间艺术节暨文化艺术展示交易会,加大文化市场整治力度,确保文化市场繁荣、健康、有序;加快发展卫生事业。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扎实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等工作,做好第11届全运会承办项目筹备工作,关心支持妇女儿童、残疾人和老龄工作。积极推进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档案、统计、经济普查、气象、防震减灾等工作,做好国防教育、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工作,扎实开展双拥共建活动。

(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充分就业,确保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13万人;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能力,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救助制度;切实加强社会管理。

继续为群众办好10件实事

1月4日,许立全市长在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倾情倾力为人民谋福祉,是人民政府的神圣职责。今年,我市将继续为群众办好10件实事。

①提高居民保障水平。中心城区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260元,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900元;农村五保供养标准每人每年提高150元。②帮助困难群体就业。政府购买1000个社区公益性岗位,用于安置中心城区“零就业”家庭就业;对1200名贫困家庭学生实施技能扶贫。③解决困难群众住房问题。将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纳入廉租住房保障范围,补助标准提高到市场租金的50%;完成850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④实施教育惠民工程。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提高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按每人每年1000元的标准,资助3000名高中困难学生。⑤促进教育公平。制定出台有关政策,确保所有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⑥实施卫生便民工程。中心城区建成16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0处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实现居民就医“双百双零”目标;全市建成1000处标准化村级卫生室。⑦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开展每村每月放映一场公益电影活动,年内覆盖面达到80%以上;免费开放市博物馆,风筝博物馆每周免费开放一天;为936个村(居)安装体育健身设施。⑧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改造提升中心城区20个旧居住区、50条背街小巷。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新增自来水受益人口30万,新发展沼气用户3万户,新建改造农村公路3000公里,实现行政村村村通光缆。⑩实行城乡用电同价,年减少农村电费支出1.7亿元。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1月4日,许立全市长在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新的形势和任务,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各级政府及部门必须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理念,为实现五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保障。

建设学习型政府,全面提高公务员队伍素质。政府全体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今年要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为重点,在全市公务员队伍中开展好集中教育培训活动。

建设服务政府,全面提高行政效率和水平。努力推进工作指导转变,在促进经济发展、优化社会管理等各个方面,在认识问题、处理问题等各个环节,始终以“好”的标准审视政府工作,切实履行好政府的服务职能。

建设责任政府,全面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对人民负责是政府的天职,忠实履行职责是对每一位公务员的基本要求。要进一步健全政府工作责任体系,强化部门及岗位责任制,把行政问责与行政监察、审计监督、绩效考核结合起来,有责必问,有错必究。

政工工作报告范文3

大力推进我县民政工作向前发展

 

同志们:

刚才,XX同志作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报告,总结了去年的工作成绩,部署了今年的工作任务,讲得很好,很具体,很全面,我完全赞成。过去的一年,面临着突如其来的“禽流感”疫情,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和民政工作的重大改革,全县广大民政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忠实履行“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根本职责,坚定不移地落实上级主管局年初下达的工作目标任务,沉着应对、迎难而上、求真务实,顺利地实现了五保供养上级财政转移支付经费的封闭运行;全面地启动了农村大病医疗救助和农村特困户救助;全面推进了城区社区建设;高标准地完成了省委省政府“八件实事”及市委市政府“十件实事”所交办的创省达标敬老院5所和创市级达标社区8个的艰巨任务;启动了金峰长生陵园建设;有效地实施了自然灾害的救助;基本实现了城市贫困居民的“应保尽保”;探索了自谋职业、有偿转移的安置办法;加快了行业协会和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发展步伐;电脑发行、福利企业产值再创新高。为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为维护全县社会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此,我谨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全县广大民政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致以崇高的敬意!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转变观念,创新思维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给民政工作者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动力,同时也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挑战。我们必须认清形势,打破过去“重物质、轻精神”、“重生存、轻发展”、“重管理、轻服务”的传统观念,树立“民政为民”的现代民政理念,维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存权,落实好人民群众的发展权,保障好人民群众的民主权。要跳出传统的自我封闭的圈子,把全部业务工作围绕党的中心工作的重点问题、人民群众要求解决的热点问题和受各种条件制约的难点问题来展开民政工作。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推进现代民政事业不断发展的动力源泉,使民政工作在改革中前进,在创新中发展完成量变的积累,实现从传统民政到现代民政质的飞跃。目前,值得我们引以为重视的问题很多;城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离退休干部、下岗职工和农村人口进入城区、城区的人口结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健全,企业的社会职能将逐步移交社会,这种结构的变化和社会职能的转移,迫切要求我们去探索适应发展的社区管理模式;优抚对象,尤其是倒闭企业的优抚对象,生活中遇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已成为了社会不稳定的因素,这对我们传统的抚恤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企业自主权的增强,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爆满,城镇退役士兵指令性安置举步维艰;税费改革后,如何保证农村义务兵优待金、五保口粮及时到位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我们转变观念,创新思维,大胆探索解决的途径和方法。民政部门是政府的重要部门,要肩负时代赋予的光荣职责,广大民政工作者要有强烈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把“构建和谐的社会”这一重任扛在肩上,要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以新的视角、新的思维、新的举措,努力探索民政事业的新发展,谋求民政工作的新突破,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二、突出重点、主攻难点、扎实工作

面对党中央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新任务和民政工作中呈现出的新情况,我们一定要有新的应对措施和新的工作思路,在纷繁复杂的民政工作中要突出重点、主攻难点、找准切入点、定好落脚点,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围绕县委、政府的工作目标,切实做好民政工作。后上同志在报告中就今年的工作作了详尽的安排,重点很突出。这里,我再强调几点:

第一,要从稳定社会大局这一目标出发,构建城乡救助一体化的基础框架。构建和谐的社会就是要防止两极分化、缩小收入差距,使社会分配不公转变为分配基本合理,达到大众认同。这一任务相当部分的担子落在我们民政人的肩上。我们务必审视民政工作的发展趋势,着眼于围绕城乡救助一体化构建,从现实出发,从县情出发,从每项工作做起,使救助工作由不公,逐步走向基本合理。现在城镇救助工作基本走上了正轨,下岗困难职工、特困居民都纳入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然而在农村,特困户的救助仍停留在临时救助的水平上,救助资金没有稳定的来源,救助标准偏低,诸如此类的现象,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有失公允。如何推进科学公正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如何推进科学公正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如何健全“民办公县”、“公办民营”机制,促进社会福利社会化、切实保障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如何形成政府倡导、社会支持、群众参与的慈善事业发展机制,营造团结互助、扶贫济困、和舟共济的良好风尚?这些崭新的课题都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去深入研究、去实践摸索。我县是一农业大县,80%以上的人口在农村,我认为,救助工作应把重点放在农村,一是要及时做好抗灾救灾工作,天有不测风云,气象变化万千,天灾时有降临的可能,各级民政部门一定要树立抗大灾的思想,立足于灾前重于防,灾中重于救,灾后重于济,认真做好抗大灾的物质资金准备工作,逐步建立全县救灾物质储备体系,进一步完善救灾工作分级管理、资金分级负担体制。县、乡镇要有足额的救灾预算资金,确保救灾物质的及时到位,以提高抗灾救灾的快速反应能力。二是要做好五保供养工作。全县五保对象数以万计,是一庞大的弱势群体,他们大多无儿无女,无依无靠,完全靠政府的救助和村民的帮扶过日子。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我县五保供养工作曾挤身于全市先进行列。近几年来,尤其是税费改革以来,五保口粮、经费到位难成了制约民政工作一大顽疾,去年花了很大的努力,实现了五保供养上级财政转移支付经费的封闭运行,五保生活困难有所缓解。然而五保口粮、地方五保经费到位难等问题还相当突出,各乡镇一定要加大改革力度,克服困难,再苦不能苦五保老人,再穷不能穷五保对象,千方百计、百计千方落实好五保口粮,优先保障五保经费及时到位,确保五保对象的吃、穿、住、医、葬。

第二,要从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高度,全面推进社区建设和村(居)民自治。社区建设,去年有一良好的开端,城区8个社区从一创立就达到了市级示范标准,推进了全县社区建设的快速、健康、稳步向前发展。第五届村委会任期届满,第六次村委会换届出选举即将举行,这一工作涉及全县757个村,范围广、任务重,各乡镇党委政府一定要切实加强对这一工作的领导和指导,保证人力、财力、物力上的落实到位,严格依法开展换出选举工作,一定要做到程序依法,突出“民主”二字,切实落实民权,使全县选举一举成功,这一工作还要召开专门会议进行部署,这里不再多讲。村民自治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也是一项事关农村基层稳定的工作,由于大家的努力,我县曾有过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县的荣耀。现在这块牌子摘了,其原因很多,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没有把村务公开自始至终坚持下去,有的流于形式,有的应付检查,有的回避矛盾,真、假、伪都有。同志们,你们大多工作在基层,对村务公开的体验比我更深。村务公开是群众最关注的热点问题,是真?是假?是伪?群众看得非常清楚,心里装着一本帐,不需我们去下结论。但有一条,凡是群众意见大的村,凡是问题出得多的村,凡是工作难以开展的村,最大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实行村务公开。村级经费本身都较紧缺,开展工作,必须有些开销,这些钱用在什么地方,办了些什么事,只要用得正、用得好,对群众有利,相信老百姓是没有意见的,如果连这些小事都做不到,把群众想知道的事蒙在鼓里,这还有什么村民自治可言呢!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群众利益无小事”,各乡镇一定要把这一工作摆上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抓住村委会换届选举这一契机,精心组织,集中力量抓落实,制定长效公开制度。审计、财政部门要对村级财务进行任期审计,纪监部门要从速查处违纪违规案件,民政部门要加强业务指导,使村务公开工作逐步走向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第三,要适应“三个文明”的迫切要求,狠抓殡改工作。殡改工作是个难点,几千年遗留下来的土葬陋习根深蒂固。要转变丧葬观念,决非易事,需要一代、两代,甚至三代以上的人去做艰苦细致的工作。过去的一年,经过广大民政工作者的艰苦努力,引进了数千万外资,启动了金峰长生陵园建设项目,火化遗体再创新高,实现了殡改工作的重大突破。但是火化遗体存在严重不平衡的问题。好的乡镇大大地超过了目标任务,差的乡镇达不到目标任务的40%,这说明,关键在人,关键在于为与不为,也说明了一个基层民政工作者的作风深入不深入,创新思维与工作方法的差异!新的一年过去近两个月,县、乡镇两级民政干部一定要克服畏难情绪,知难而进,敢于碰硬;要大力宣传移风易俗,改革土葬,实行火化的新风尚,做好正面的引导工作;要争取公安、工商、税务、国土、城管等部门的支持与配合,对非法营建公墓、活人墓,非法制造棺木、迷信丧葬用品和从事封建迷信活动的行为进行严厉的打击和坚决的取缔。各乡镇政府一定要高度重视殡改工作,把殡改工作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将殡改任务量化到村到居委会,建立激励机制,推进殡改工作向前发展,提升我县文明水平。

第四,要从实践“三个代表”的高度,切实履行民政职责。低保工作诞生于上个世纪末,经过几年的工作实践,低保从无到有,发展到现有1万多人口的保障对象,把党的温暖送给了每个城镇贫困家庭,对促进我县经济的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确实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为党分了忧,为民解了愁,功不可没。打“江山”难,坐稳“江山”更难,低保自身动态的特点、保障标准的千差万别,保障对象的不集中,难管理,是一不争的事实。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一定要把难事办好,把好事办实。重点抓好两项工作。一是动态管理,坚持年检与深入调查相结合,根据保障对象的收入变化,应提标的提标,应减标的减标,应取消的取消,拒绝“人情保”和“关系保”。二是抓好低保公开,上下联动,建立低保公开栏,将保障对象保障标准一一公开,把评议权和监督权交给群众,不断增强低保工作的透明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难免产生贫富悬殊、待遇悬殊,这一现象的出现,导致了民政对象的频频上访,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各民政所一定要关注重点人员的思想动向,发现上访苗头,组织力量及时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帮助他们解决职权范围内能够解决的实际困难,化解矛盾,消除隐患,把问题处理在基层,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一方平安。

三、转变职能,改进作风,强化素质

民政部门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部门,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纽带,自身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因此,县乡镇两级民政部门一定要按照县委、政府的要求,转变职能,改进作风,努力的高民政队伍的自身建设。

(一)转变职能,依法行政。民政工作社会化是新时期民政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民政部门的职责越来越多,民政人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这就要求各级民政部门转变职能,跳出“小民政”的圈子,树立“大民政”的理念,建立社会参与的管理机制,打造社会参与的平台,实现管理方式由大包大揽向社会化、科学化、规范化转变,实现管制型行政向服务型行政转变,实现行政推动向政策引导转变。同时要从过去计划经济时期以权施政的工作方法当中解脱出来,变权字当头为职能优先,变长官意识为依法行政,变权大于法为以法治权,建立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强化依法行政意识,逐步建立依法行政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民政工作效率。

(二)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民政工作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而且大多是困难的群众,救灾救济、优抚安置、村民自治、五保、低保、老年工作无不同人民群众打交道,高高在上、指手划足、发号施令,都有悖于“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宗旨的。因此,各级民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一定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执政为民,丰富为民感情,躬行为民实践,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时刻把群众急、难、盼、愿挂在心上,真心实意地办好群众需要办的事,巩固和加强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夯实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基础。

(三)从严治政、反腐倡廉。改进作风的关键在于从严治政、反腐倡廉,建立务实、廉洁高效的民政队伍。各级民政部门一定要按“两个务必”、“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自觉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维护民政干部队伍的形象。民政经费是“救命钱”,是高压钱,必须专款专用,不能挪作他用,民政行政的权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服务人民,决不能用来以权谋私,望同志们警钟长鸣,永葆冰清玉洁的本色。

政工工作报告范文4

网友 山水之间:

在网上收看了政府工作报告,倍感振奋和鼓舞。报告目标宏伟,谋划科学,措施得力,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浓墨重彩绘新图。吉林人的目光不再是站在吉林看东北,而是站在吉林看全国、观天下!吉林工业已不再陶醉于曾经拥有的“共和国长子”的称谓,吉林农业也不仅满足于“共和国粮仓”的赞誉。吉林要实现赶超,大步跨进“万亿元俱乐部”,吉林省要强起来,吉林人要富起来。作为一个吉林人,感到有盼头,有奔头。我更加热爱白山松水黑土地,热爱这片充满希望、欣欣向荣的“吉祥之林”。

网友 千里草:

“要始终把民生作为第一目标,着力解决生存性、发展性和安全性民生问题,加快富民进程,让改善民生、富裕人民成为推进发展的持久动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把关注点放在和民生紧密相关的话题上,听了让人感觉心里暖洋洋的。期待吉林的百姓今年能够切实感受变化、得到实惠。

网友 呛口小辣椒:

王儒林省长在今年的工作重点中说到“努力增加居民工资性收入”,“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实行工资集体协商,最低工资标准提高20%”,让我倍感激动,充满期待,希望富民强省的愿望尽快达成。

网友 侯文学:

今年报告中提出的“十件民生实事”都有具体的量化指标,而不是开“空头支票”。以安居工程建设为例,全年计划建设改造41.29万户,开工2700万平方米,发放租赁补贴30万户。在扩大就业上,提出城镇新增就业50万人,免费就业培训80万人,在稳定10万个公益性岗位基础上新开发1万个,保持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深信,我省的明天会更美好,我省人民的生活会更幸福!

网友 薛宝生:

王儒林省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将近一个小时29分钟、16000字,字字着实,句句铿锵。总结了过去一年全省深化改革发展进程、抗击严重洪水灾害重建家园和保障、改善民生,实事求是;部署新一年和未来5年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实现的新目标,有深度,有广度,有高度,吹响了“十二五”开局之年的进军号角,让我们信心倍增。

网友 大树:

报告中提的愿望很好,没有得力的措施,目标就难以实现。因此,必须按照王儒林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措施要求,一一研究实施。(对报告中有关民生的承诺)期盼中!

网友 佛山无影脚: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但我最关心的还是和自己相关的事。这些年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是不争的事实。可住房、上学、看病、就业等,这些我们生活中绕不开的大事,没有政府出面是难以解决的。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全力办好十个方面民生实事”,如今看来,打造民生政府不只是个动人的口号。当解决民生问题成为政府工作重心的时候,幸福和谐的生活美景就离百姓不远了。

政工工作报告范文5

------在布隆吉乡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王 生 祥

二00五年元月二十二日

各位代表:

现在,我受乡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二四年工作的回顾

2004年,乡人民政府的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乡人大的监督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按照生态立乡、项目强乡、民营活乡、产业富乡、依法治乡、实干兴乡的目标,紧紧围绕农民增收抓草畜、小康住宅抓示范、加快发展抓项目的工作思路,依靠全乡广大干部群众,与时俱进,扎实工作,使各项事业顺利推进,完成了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全乡经济稳步发展,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2004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6435.12万元,较上年增加736.9万元,增长12.9%,其中:畜牧业收入达到1061.6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16.6%;二、三产业收入达到3400万元,增长2.1%;农业增加值达到2011万元,增加134万元,增长7.1%;工业增加值达到344万元,增加14万元,增长4.2%;乡财政实现收入192万元,增加10万元,增长5.5%;全乡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50万元,增加160万元,增长23.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263元,人均从畜牧业获得纯收入1918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5%。

1、深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全力落实各项增收措施。

过去的一年,我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把农业结构调整、项目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促进农民增收、拉动经济发展的关键措施来抓,取得了良好成效。

(1)农业结构逐步优化,产业化进程加快。2004年,全乡总播种面积达到23761亩,粮食播种面积3789亩,其中,小麦3308亩;经济作物面积11969亩,较上年增加2816亩,其中,棉花面积11563亩;种植饲草10043亩,其中,正茬饲草8003亩,比上年增加797亩,占全乡总耕地面积的34%;粮、经、草比例达到16:50:34,多元种植格局初步形成。

(2)提升草畜产业,加快发展步伐。草畜产业是我乡重点产业,2004年,我乡继续把做大做强草畜产业,特别是牛羊产业作为全乡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从“五个增加”入手,加大关键措施的落实力度。一是增加饲草面积。以草促畜,正茬种植8003亩,复种2040亩,全乡饲草面积达到10043亩,占总播种面积的38.9%,为养殖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二是增加规模养殖户带动千家万户。围绕建大户带散户、建龙头带产业的思路,走以种促养、以养促种、牛羊养殖相结合,专业化、规模化、效益化的路子。加大大场大户建设力度,通过信息引导、政策扶持,在巩固提高已建成的5个千只种羊场的基础上,又扶持发展了3个百头牛场;三是增加设施养殖户。通过采取集体扶持的办法,大力发展设施养殖业,建设设施养殖示范小区 7个,全乡设施养殖示范小区累计达到17个,建成百只种羊场110户,暖棚圈舍341座,设施养殖户累计达到680户,占到全乡总农户的62%;四是增加优质新品种提升畜产业。在坚持推广暖棚养殖技术的同时,努力在增加牛羊优质新品种、改良土种牛羊方面做文章。全乡共调入新品种肉羊800只,调入新品种肉牛 200头,并建立冻精授配点3个,温精授配点4个,年内改良肉牛500头,肉羊7000只;五是增加养殖数量形成整体优势。止目前,全乡羊饲养量达到9.2万只,牛饲养量达到4099头,牛羊饲养量逐年增加,转化速度逐步加快,日益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坚持内引外联,项目建设成效显著。

一是入园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完成了防火防盗门窗加工项目的考察论证、立项和场地划拨工作;二是总投资352万元的九下村农业综合开发8000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全面启动,年内完成60%的工程量;三是布隆吉村移民点扶贫建设项目进展顺利。项目区的水、井、渠、电、林、路基本配套,农业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四是配合县草原管理处完成了40万亩天然草场禁牧围栏工程;五是投资160万元完成了常吉棉业扩建技改工程;六是引资235万元建成三力建材有限责任公司红砖厂项目,当年投产运营;七是完成了跃进坝除险加固工程的前期申报、考察论证,并通过了水利部管委会的审批(项目总投资为552万元,按照国家60%的投资额是330万元)。

3、财政收入稳步增长,经济运行保持平稳。

坚持增收节支、量入为出的财政收支原则,认真执行国家的税收政策和省市县分税体制,全力实施税收目标责任制,加大征管力度,积极培植税源,努力营造宽松的税收环境,强化预算外资金管理,优化支出结构,多方引税,实现财政收入192万元,较上年增加10万元,增长5.5%,在确保收支平衡的基础上,基本保证了职工的工资发放和机关运转。信用社强化服务、加强管理,年内吸纳存款1560万元,较上年增加370万元,增长31.1%。同时,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合理调度资金,年内累计投放贷款1800万元,帮助农资部门调运农资620吨,有力的支持了全乡重点产业和乡镇企业发展,解决了各业生产中资金紧缺的困难,保持了全乡经济社会健康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

4、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加大,可持续发展潜力不断增强。

一是立足生态立乡,加大绿化造林工作。以绿色通道、风沙口治理、农田防护林建设为主,采取定地点、定单位、定人员、包成活、包管理的办法,明确目标、明确责任,全乡共营植绿色通道7条8.25公里,营造农田防护林25条29.5公里,造林面积达到1101亩,完成宜林荒滩造林3100亩,共栽植杨树、沙枣、红柳等乔灌木 37万株,全面完成了年度植树造林任务。二是严格土地管护政策,坚决制止“四乱”行为的发生。全年共查处无序开荒破坏植被的违法行为11起,有效制止了乱收移民、破坏生态、乱采乱挖的行为。全乡的森林覆盖率逐年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人居环境大为改观。

二、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

基础设施建设关系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关系小康社会进程。乡村两级始终把基础设施建设紧抓不放,费心思,花精力,加大基础设施改造建设力度。带动了全乡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2004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50万元。

1、道路交通建设取得新成绩。一是完成了杨家桥至铁路道口14.7公里县乡主干道路油 面铺筑工 程; 二 是 完 成全乡32.25公里村村通道路基础工程;三是协助完成“双石”公路双塔段8公里的油路铺筑工程。

2、小康住宅建设步伐加快。坚持高标准、高质量、群众自愿、集体扶持、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的原则,采取乡、村、组共同扶持,领导包抓、单位包户、责任到人的办法,完成市级小康住宅示范点一个,修建户10户,总建筑面积3400平方米(包括附属建筑),建成县级小康住宅示范户40户。目前,市、县小康住宅已全部入住。同时,全乡完成了50户"一池三改"生态型沼气池建设工程,使农民群众的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3、农业基础条件明显改善。以西部大开发战略为契机,积极争取资金、争取项目、加大投入,全乡农业基础条件得到有效改善。争取投资200 万元的四个村渠系配套工程进展顺利;投入资金30万元,加固维修渠道21公里,维修塘坝6座,架设农电线路1.9公里;大力推行节水灌溉措施,有力地缓解了水地相争的矛盾。

4、民间及社会投资热潮初显。投资60万元完成了12户个体商业门点建设任务;投资130万元完成了九上村、布隆吉村村委会建设和兴隆农场、海隆农场办公用房建设工程;完成了政府街美化、硬化的前期准备工作。

5、电力通迅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年内全乡新架、整改高低压线路1.9公里,改造装配变台8个,供电量达到252.5万千瓦,较上年增加21.1万千瓦;积极争取,完成了电信通讯无线市话基站建设工程,开通了国际互联信息网络;全乡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92%,电话装机量达到528部,占总农户的48%,较上年增加76部。农机总量达到898台,摩托车数量达到769辆,农民人均储蓄存款较上年增加200元,达到2980元,增长7.2%,农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0.5平方米,群众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明显提高。

三、农村改革逐步深化,社会各业保持稳定。

1、机构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逐步深化。坚持精减、效能、节支三结合的原则,在大力精减机构、压缩人员编制的同时, 全面推行了以“竞争上岗、双项选择”为主的机关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行了乡干部“四分考核制”和“末尾淘汰制”。稳步推行了合村并组工作,按照县上总体要求全乡合村1个,并组4个,精简干部编制22名,节约财政支出7万元,结合合村并组工作推行了村干部结构工资制,增强了干部的工作责任心,充分调动了工作积极性。

2、土地经营体制进一步稳固。2004年,乡政府以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为主题,全面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进一步巩固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的双层经营体制三十年不变。尊重农民群众的经营自,认真贯彻执行税费改革的一系列政策,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制度,规范水利及“两工”管理使用体制,保证了农民负担不反弹。放活农产品流通体制,大力引导农民群众面向市场,从事非公经营活动,兴办民间流通服务组织,解决就业压力,活跃农产品市场。全乡从事农产品流通贩运的农户达到49户,从业人员52人,购销总量达到1.14万吨。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户达到185户,形成了多种经济成份、多种经营形式并存的良好格局。

3、税费改革稳步推进,农民负担逐年下降。一是全面落实农村税费改革保障措施,严格执行农业税征收管理政策,提高税收工作的透明度,坚持收公平税、明白税;二是坚决落实各项减负政策和农税灾歉减免政策,降低农业税税率1个百分点5.87元,仅此一项农民负担减少9.7万元;三是落实兑付中央粮食直补资金5.68 万元,杜绝了乱摊派、乱集资,进一步规范了收费行为,有效减轻了农民负担。

4、积极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利益。乡上积极协商,多方筹措资金,偿还和兑付各种欠款60万元;与河东馨绿峰啤酒花公司协调,兑付2003年啤酒花款22.36万元;兑付历欠服役军人优抚费1.8万元,老复员军人优抚费1万元,企业历欠外债25万元 。

5、全力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全乡上下树立“安全生产重于泰山”的意识,严格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重视安全,加大各项措施的落实力度,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检查,及时整改学校、集镇公共场所、村组居民区、企业厂矿等重点地段的安全隐患30处,投资13万元,整修危房6间,危墙130米,不合格动力及照明线路1500米,安装乡、村消防栓接口5个,消防水带10条,全面落实了安全生产各项措施,保证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了经济的健康发展。

6、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治安状况明显好转。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主动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高度重视青少年教育和高危人群的管理帮教,积极开展治安整治活动和禁毒工作,旗帜鲜明的开展反活动,严厉打击伤害、盗窃及黄、赌、毒违法犯罪行为,使全乡的社会治安状况明显好转。全年刑案发生15起,比上年同期减少3起,下降16.7%;治安案件19起,上升11%,共打击处理违法人员26名。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69起,年内无重大恶性案件及群体性上访事件发生,为全乡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7、文教、卫生、计划生育事业全面发展。2004年,我乡文教、卫生、计划生育事业在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主管部门、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在小康文化建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素质教育和群众医疗卫生等方面都取得长足发展。全乡新建科技文化书屋10户,小学入学率达到100%,中学巩固率达到97.8%,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89.6%,初中升学率达到94.2%;成人教育效果显著,全乡参加继续教育的68人,当年取得大专以上学历的22人;用于教育事业的支出占到全乡财政收入的43%。卫生医疗条件逐步改善,投资3万元改造乡卫生院基础设施,投资4万元购置了部分医疗设备,公共卫生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深入民心,全乡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户达到1045户,参保人数3349人,占全乡总农户的95%,报销药费63人次26250元,农民防治大病的能力明显增强,社会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 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成绩,各项措施得到全面落实,加强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人口出生率控制在了7.26‰,出生性别比控制在104.6以内,并顺利通过了省市计划生育工作考核。

8、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果。全面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十星级”文明农户、文明单位、文明村组、文明行业、文明窗口为主的创建活动不断深入,精神文明“工程”全面实施,集镇建设步伐加快,政府机关街道卫生得到有效整治,乡容村貌明显改善。

四、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明显改进。

2004年,全体乡干部围绕建立“落实型”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目标,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向经济调节、市场指导、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简化了办事程序,提高了行政效率。建立了重大项目领导包挂责任制、重点工作现场办公制和督察督办制,抓落实的力度进一步加大,促进了工作创新和制度创新。大力整顿和规范工作秩序,提高工作质量,进一步优化了发展环境。高度重视群众工作,实行挂牌督办制,认真调处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办理了十七届三次人代会上提出的8条代表意见建议,办结率达100%。坚持“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实事”的原则,强化干部管理,积极倡导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工作效能不断提高,工作作风明显转变。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目标全面完成的一年,也是全乡人民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的一年,既是全乡人民团结一心,锐意改革、奋力拼博的一年,更是全乡面貌变化最大、各项事业逐步壮大、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的一年。在一年工作当中,政府一班人认真履行职责,为促进全乡经济和社会各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正确领导、准确决策的结果,是人大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乡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齐心协力、艰苦奋斗的结果。在这里,我代表乡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各级干部、广大群众以及支持我乡经济和社会发展事业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在成绩面前,我们也清醒的看到,目前,在我乡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这些困难和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全乡经济社会的发展。如:农业产业化程度低,缺少带动产业化发展的龙头企业;二、三产业经济总量小,市场竞争力弱,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差,经济运行质量不高;农民增收的渠道狭窄;政府及企业负债沉重,财政基础差,尤其是自有税源不足,政府可支配财力严重短缺,导致职工工资不能及时足额发放,各项工作运行困难等。这些问题政府将予以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针对性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2005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和重点工作

2005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关键一年,是实现全乡大发展的希望之年,也是实现“十五”计划目标,衔接“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一年,要准确把握国家宏观调控的力度、节奏和重点。全乡各级干部要与时俱进,抢抓机遇,顺势而为,创造性地做好今年的工作,努力开创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新局面,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是各级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根据市县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和县人代会确定的工作目标,乡党委、政府研究提出了2005年全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具体目标。

总体思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搞活抓民营,发展抓项目,保障抓党建的方针,围绕农民增收、集体增效、财政增税总体目标,重点树立一个理念,即用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主攻三大产业,即:棉花产业、草畜产业和特色产业;抓好三项建设,即:项目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集体经济建设;实现两个转移,即: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土地向种田大户、能手的转移;创新一项制度,即:农村组织制度创新。

奋斗目标:力争完成“91121”的奋斗目标: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10万元,增长7%;

-----个体私营经济新增10户,新增纳税额1万元,增长10%;

-----乡级财政收入新增10万元,增长7%(剔除农业税减少因素);

-------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新增200元,达到4463元,增长5 %;

-----完成投资200万元以上的瓜州工业园区入园项目一个。

为确保上述目标的实现,要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全力落实各项增收措施。

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把工业文明引入农村,提高劳动者素质,逐步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全面提升农业综合效益,要走“三化一特”的路子,即切实推进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一是强化基础,稳定棉花产业。棉花种植面积要继续保持在8000亩以上,在棉花产业上,要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改良品种,扩大优质抗病新品种示范,推广区域化种植;二是推广新的栽培种植模式。通过双品双层、矮化密植等技术的示范和运用,提升种植水平;三是切实把握适时播种期,加强田间管理,特别是“两病两虫”的防治,确保棉花产业提质提效;四是发展合同农业,连接企业同农民的利益,确保农民和企业双方利益不因市场波动而受损失。

二是规模扩张草产业。草产业是发展畜产业的基础。要在以粮带草上下功夫,在保证10000亩良种小麦、玉米、啤酒大麦等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基础上,扩大饲草复种面积,饲草面积力争达到万亩。

三是要坚定不移地加快畜牧业发展。通过全面落实“万千双百养殖富民工程”提升草畜产业。重点做好四个方面工作:一是巩固大场、发展小规模养殖户,大力推广家庭适度经营,规模小区经营,力争完成县上下达的“1881”工程任务;二是加强良种引调、自繁自育工作,健全牛羊改良服务体系,加快胚胎移植、冻精授配、温精改良步伐,做到多胎母畜引繁和优质肉牛(羊)改良相结合;三是加强技术指导,切实提高饲草利用、设施精养和疫病防治水平;四是积极培育经纪人队伍,加快畜群周转。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计划2005年,全乡设施养殖户达到800户,羊饲养量达到11万只,牛饲养量达到4500头,畜牧业收入达到1200万元,农民人均养殖纯收入新增100元以上。

四是积极发展特色产业。结合我乡实际,要重点做好特色产业的引进、推广,力争特色产业种植面积达到5000亩,使我乡产业结构向多极化发展,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增强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能力。一是稳定孜然种植面积;二是大力推广洋葱、大蒜和西甜瓜种植,在种植面积上有较大幅度增加;三是力争开发利用水域1200亩,引进推广以养鹅为主的水产养殖业;四是尊重农民群众首创精神,鼓励群众探索名、优、新、特产品的种植、示范。

五是抓科技,夯实农业基础。坚持科技创新,大力推广先进实用的新品种、新技术,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利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做好科技培训和服务,努力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农民群众的科技素质。

六是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无农不稳,无工不富,发展农村就得发展农民,发展农民还得减少农民数量。就目前而言,我乡不论种养产业水平提多高,农民得到的利益仅是销售有了保障,收入略有增加,而转移农村劳动力则可显著增加农民收入。2005年,我乡将从以下方面加大劳动力转移力度:一是创造良好环境,鼓励农户离乡不离土或离土不离乡,发展二、三产业;二是政府通过组织农民参加实用技能培训,用工信息,增加外出务工农民数量;三是通过二、三产业发展和劳动力转移,合理流转土地,促进土地向种田大户、种田能手集中,减少单位面积成本的投入量,促进农业集约化经营。

二、加大力度抓好项目建设工作。

项目建设是抓好第一要务的关键,只有抓好项目建设工作,经济建设才会有新的增长点,才会有量的突破、质的飞跃。因此,要把项目建设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一是完成三力建材有限责任公司二、三期投资扩建工程;二是完成防火、防盗门窗加工生产项目;三是完成九下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四是全面启动跃进坝除险加固工程。在积极完成上述建设项目的同时,要多头出击,多方寻求合作伙伴,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在项目建设上取得新突破。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生产生活环境。

要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在耕地保护、农田林网、生态环境、“六小工程”、乡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上有新突破。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尽力完成以下建设任务:

一是完成集镇街道的绿化、硬化、亮化、美化工程;二是积极与有关部门联系,完成乡集镇和布隆吉村、九上村人畜饮水改造工程;三是进一步加大农田防护林网建设,重点抓好以双石公路为主的绿色通道建设任务;四是多方协调,积极完成村村通道路油面铺筑工程和部分通村道路基础土建工程;五是完成布隆吉中心小学的扩建工程和九上小学、双塔小学的围墙改建新建;六是坚持“农户自愿、政府引导”的原则,继续推动小康住宅示范户建设;七是加大农村生态能源建设力度,力争完成200户连片或分散“一池三改”生态型沼气池建设任务;八是主动配合有关部门争取投资完成4个村的灌溉引水渠系配套及跃进坝除险加固工程。

四、强化税收征管工作,努力做到收支平衡。

在税收环境逐步紧缩、农业税率逐年下调、财政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继续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的原则,切实加强税收征管工作,积极培植税源,做到抓大不放小、应收尽收,确保财政收入增长7 %,努力做到当年财政收支平衡。进一步加大对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减少一切非生产性支出,积极争取转移性支付,有效增加政府可支配财力,在保收支平衡、保职工工资发放、保政府正常运转的情况下,多方筹措资金,积极化解债务。同时,认真落实好国家粮食直补资金和灾歉减免政策,使党和国家一系列利民惠民的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切实把为群众的实事办好、好事办实,进一步优化外部环境,逐步树立诚信政府形象。

五、继续推进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努力提升人口与计划生育整体水平。

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特别是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加大环孕情工作检查。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各项优惠政策,将出生性别比控制在106 以内,巩固计划生育综合改革成果。

六、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一是积极引导动员群众修建改建住房,加大“五改”、“三化”力度,改善人居环境;二是大力实施精神文明"工程",积极推进农村“小康文化”建设。深入开展“小康文化城乡联帮共建”活动,在充分发挥全乡现有10户“文化中心户”作用的基础上不断扩大规模,年内力争建成“科技示范户”70户,文化信息墙10个;三是充分利用现有村组文化阵地,进一步丰富和活跃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发展文化事业,普及科学知识,反对封建迷信,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四是深入开展“诚信乡镇、文明乡镇”创建活动,力争建设一批诚信行业、诚信商店、诚信家庭,形成诚实守信的道德风尚;五是继续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全力落实拥军优属政策,提高双拥模范乡创建水平;六是重视和关心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加大扶贫帮困力度,推进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努力做好社会保障工作;七是要加强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建立健全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管理教育体系,为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八是要全面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倡导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广泛开展以“十星级”文明农户、文明行业 为主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协调健康发展。

七、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落实治安防范措施,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一是以“四五”普法教育活动为契机,广泛开展法律、法规宣传、培训活动,特别要加强对重点区域的法律、法规培训,努力提高全民的法制意识,使广大群众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发展经济、发家致富,全面推进依法治乡进程;二是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民代表议案和意见建议。全面推行村务政务公开制度,认真落实“一事一议”制度,增加行政管理的透明度,充分发挥“一会三组”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作用,全力推进村民自治进程;三是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充分发挥派出所、司法所、综治办和各级民调治保组织的作用,进一步建立健全民调治保网络体系,加强对流动人口和暂住人口的管理,及时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重大矛盾纠纷不出乡,严防因矛盾纠纷调处不及时而发生转治、转刑案件;四是坚决铲除各类和封建迷信活动,严防非法活动在我乡滋生和蔓延,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和黄、毒、赌等社会丑恶现象,加大对重点人口的帮教转化和安置工作,努力改善治安状况;五是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消除各类安全隐患,确保广大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六是坚决禁止“四乱”行为的发生,今后凡政策明令禁止的事件,一旦发生,要严肃查处,要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属于谁的问题,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迁就;七是高度重视工作,积极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预防和妥善处理群体性上访事件,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创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八、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努力提高服务水平。

政工工作报告范文6

【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

7.5%低不低?7.5%,这是继去年增速目标首次“破8”调低至7.5%之后,第二年定为这一数值。

“7.5%左右的目标,与潜在增长率是大体协调的。”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一鸣表示,经济增长速度不是越高越好,必须符合经济规律,充分考虑潜在增长能力。2011年一季度以来,我国经济连续7个季度放缓,经济出现结构性减速,到2012年四季度企稳回升。但是,这并不表明中国又进入新一轮高速增长期。

发展需要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否则,扩大就业、提高收入和改善民生也就没有物质基础,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就无从谈起。

但王一鸣认为,当前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有所回落,7%-8%的增长区间已成为新的常态,确定7.5%左右的目标是实事求是的。王一鸣说,“7.5%”传递出一种导向,经济增长必须是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增长,是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增长。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随着劳动年龄人口绝对减少,劳动力成本趋于上升,储蓄率和投资率趋于下降,中国经济已经难回到过去两位数的高速增长。

实现目标难不难?王一鸣说,实现7.5%增长目标,依然面临很多困难:

产能过剩矛盾突出。当前,不仅传统产业产能过剩,风电设备、太阳能光伏等新兴行业领域也面临较大过剩压力;生产要素成本加快上升。近年来企业面临人工成本上升的巨大压力,土地供给日趋紧张,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大幅下降,依靠大规模增加投入支撑经济增长越来越困难;出口难度增大。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市场扩张速度明显放慢,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拓展国际市场的空间缩小。

2013年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内需的驱动。王一鸣认为,从投资看,产能过剩行业可能会进一步减缓,但民生工程、污染治理、保障房建设等可望进一步加快。“一慢一快”可能使投资增长温和回升。从消费看,政府消费增长可能会减缓,居民消费增长有可能进一步加快。

因此,今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扩大内需的同时,从体制变革和科技创新入手,化解制约提高要素生产和配置效率的制度性因素,为实现全年增长目标创造条件。

民生会不会受影响?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经济增速在放缓,但民生投入却在加力。”王一鸣说,从政府工作报告中看出,无论是总量、还是人均,都保持了持续的力度,基本养老金继续提高10%,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280元,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提高到30元……这体现了对经济增长质量更加重视,让百姓看到实实在在的希望。

“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力生产率提高同步”,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王一鸣说,提高居民收入,最基本的途径是提高劳动者报酬收入。这表明,今后要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

改善民生,除增加投入等措施外,根本上还要靠深化改革,靠改革释放民生红利。目前收入分配改革若干意见已经出台,要确保制度建设到位、政策落实到位。

3.5%:CPI不具大幅反弹基础张立群认为,今年物价目标考虑了百姓承受力,也考虑了通胀压力

【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5%左右

“今年CPI目标定为3.5%,是合理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说,这一预期目标略高于2012年实际数2.6%,是综合考量有利、不利因素的结果,既考虑了今年通胀压力,又充分考虑百姓的承受能力,同时为理顺能源资源价格留出空间。

今年1月,CPI环比上涨1%,创下一年来的最高值。有人担心,物价将进入回升周期,今年会出现大幅反弹。

“不能说物价将进入上升周期。”张立群说,今年CPI上涨的影响因素中,蔬菜和肉类价格上涨的影响占了六成。但总的来说,今年物价总水平不具有大幅反弹的基础。他认为,今年要警惕三大通胀压力:

首先,农产品供求仍将处于紧平衡状态,价格受自然灾害影响,上涨的可能性仍然较大。其二,目前我国货币存量仍然偏大。货币存量增多,就可能对房地产、地方投资产生推动,从而拉高房价和总体物价。第三,主要发达国家实行宽松货币政策并不断加码,导致全球流动性泛滥,有可能助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给我国带来输入性通胀的压力。

过去5年,3年CPI上涨超过了预期目标,今年的目标能实现吗?张立群分析,应该看到一些有利因素:

报告提出今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13%,释放控物价信号。相比去年14%的目标,今年下调一个百分点,也创3年来的最低值。各地区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为农产品价格稳定夯实了制度基础。

张立群说,从今年稳物价形势看,输入性通胀和成本上升趋势是短期内政策难以控制的,今年调控重点应放在稳定房价和农产品价格。只要调控得当,今年有信心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630万套:保障房力度不减反增朱中一认为,今年在建项目将创历年之最,覆盖面不断扩大

【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今年城镇保障性住房基本建成470万套、新开工630万套

从2011年的1000万套,到去年的700万套,再到今年的630万套,保障房新开工的数量不断减少,是不是意味着政府对保障房建设的力度有所减小?

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朱中一说,在数字减少的背后,实际上是保障房建设更加科学、务实,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保障力度不减反增。他表示,尽管新开工数量在逐年减少,但由于工程建设有两三年时间的周期,实际上在建数量这几年不断增加。今年在建项目将超过1700万套,为历年之最。与往年不同,今年报告中把“建成470万套”写在“新开工630万套”之前,说明政府对确保建设进度、尽快形成有效供应的重视,更加务实。

在继续加大保障房建设力度的同时,今年尤其要加大配套设施建设力度。朱中一说,今后要努力做到配套设施与保障房工程同步规划、同期建设、同时交付使用。“从这个角度看,新开工的数量适当减少,有利于投入更多的资金和精力完善配套,让老百姓不仅住得进,还能住得好。”

朱中一指出,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扩大保障房覆盖范围,2013年底前,地级以上城市要把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纳入住房保障范围。覆盖面在扩大,保障房的投资规模和财政支持力度也在增加,保障力度实际上是不断加大的。

在房地产调控领域,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把“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作为首要内容。朱中一认为,现阶段热点城市房价上涨的压力是客观存在的。土地、劳动力成本上涨、市场流动性增加、快速城镇化等因素也加剧了房价上涨的压力和调控的难度。因此,坚持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需求,遏制房价过快上涨这一调控思路将作为一项长期制度持续下去。

10%:养老金实现“九连增”唐钧认为基金结余超1.9万亿,养老金支付不会有太大问题

【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今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将继续提高10%

今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继续提高10%,这是自2005年首次调整后的连续第九年增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表示,养老金不断提高,一方面是因为物价上涨使企业退休人员的生活成本不断提升,连续上调养老金有助于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另一方面,企业退休人员退休金长期落后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连续上调养老金有助于缓解养老“双轨制”造成的利益冲突。

养老金连调,未来是否会出现支付难?目前我国五项社会保险基金的结余达2.7万亿元,其中养老保险基金结余已超过1.9万亿元。唐钧认为,统筹考虑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状况,养老金支付不会有太大问题。“今后国家肯定还会不断完善养老保险制度,使其更具可持续性,因此,在养老金支付上不必太担心。”

与往年不同,今年的报告特别强调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唐钧认为,这样的部署契合了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现了制度全覆盖,各项养老保险参保达到7.9亿人。但与此同时,当老百姓对基本社会保障制度“从无到有”的诉求总体趋于解决后,更加多样化的目标诉求就逐步显现出来。

“目前我国农民工总量已达到2.6亿人,大量农民工跨城乡、跨地区、跨就业形态流动,这个群体的社保转移接续问题已变得非常突出。”唐钧认为,适应流动性就是要尽快打通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的转换路径,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

唐钧指出,增强公平性,就要真正实现城乡各类群体的全覆盖,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总体水平。保证可持续性,就要更加注重制度的长期稳定可持续运行,既解决现实突出问题,又建立长效机制。900万:促进就业有新招莫荣认为,去年就业增长创新高,今年通过稳增长、调结构增加岗位

【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

“经济增速放缓,但就业目标并没有调低,这体现了党和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态度和决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际劳动保障研究所所长莫荣说,“过去几年就业目标都是超额完成,去年还创下了就业增长新高,这得益于我们实行了积极就业政策,而并不意味着今年的就业目标可以很轻松地实现。与过去5年相比,今年就业形势有一定变化,就业目标实现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就业是经济的派生需求,但在时间上存在“滞后效应”。去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从前几年10%左右回落到7.8%,投资尤其是出口增速有较大下降。莫荣分析,投资下降对就业的影响可能在今年就会显现。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目标为7.5%,延续了去年的态势,这对依靠外延式增长增加就业岗位,也就是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来增加就业,将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另外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外贸压力很大,这对实现就业增长也是不利的。

“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了一些促进就业的新方法,对实现就业目标我们仍然是有信心的。”莫荣说,一是提出“通过稳定经济增长和调整经济结构增加就业岗位”。稳增长,企业效益好了,生产规模扩大了,自然可以创造更多的劳动岗位。相比较,结构调整也要增加就业岗位,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也为结构调整指明了方向;二是提出“提高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鼓励创业带动就业”。从提高能力的角度鼓励创业,这是一项新内容,也是创业可持续增长的条件;三是把促进城乡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放在就业这部分说,因为在就业优先的前提下,一定要增加劳动者工资,才有可能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280元:新农合保大病也顾小病汪早立认为,今年实际补偿比力争提高5%,减轻农民看病负担

【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今年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240元提高到280元

卫生部新农合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汪早立说,去年人均240元的标准,已让农民在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达到75%左右,实际补助比提高到55%,这一数字在2011年时还不到50%。

“在这个基础上,今年将补助标准提高到280元,将再次提高农民看病的报销水平,更有力地减轻农民看病的负担。”汪早立说,卫生部已明确提出,今年新农合实际补偿比力争提高5个百分点,全国平均达到60%左右,县乡两级实际住院补助比分别达到60%和75%。

随着筹资水平的提高,新农合提供的医疗服务包越来越大,不仅覆盖了住院服务,全国门诊统筹也已全面开展,门诊统筹基金比例逐年升高。覆盖20个病种的大病保障也在各地开展。既保了大病也兼顾了小病,受益面不断扩大,参合农民的受益程度不断提高。

在外打工的农民工能不能用上这笔钱?汪早立说:“只要参合,都能得到制度保障,无论流动到哪儿,都可以报销上。”

虽然新农合全国异地报销没有统一的制度,但是只要参合,都可以享受到政策,只不过是各地受益程度不同。如果实现全国联网,将可以更好地进行异地报销。“异地报销政策的推进,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医保筹资能力等因素密切相关。我国地区差异较大,缩小各地差距,实现全国各地医保的无缝对接和统一水平,仍需要较长的时间,不可能一蹴而就。”汪早立说。

2万亿:教育投入花在刀刃上阂维方认为,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首次达到4%

【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目前我国年度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总额已经超过2万亿元,今后还要继续增加

“这传递出一个信号,党和政府优先发展教育的决心很大。”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所长闵维方说。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首次达到4%。“投入的大幅增加,推动了教育的快速发展。”闵维方说,当前一些地区教育发展仍不平衡,特别是职业教育、学前教育等发展滞后,欠账严重。上学难、“入园难”等问题在一些地方依然突出,“小不点儿”的事儿绝不是小事儿,牵涉每个家庭,政府有为,娃娃才能“有位”。

“4%不是一个终点。长远看,随着GDP增加,公共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比应逐步提高,这是世界教育发展的历史规律。”如何用好这笔钱?闵维方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有了钱还要用好钱”,这就需要建立科学分配体系、加强监督管理制度建设,注重成本效益分析,这样才能真正把纳税人的血汗钱用在“刀刃上”,让近3亿在校学生成为最直接的受益者。

政工工作报告范文7

2005年,是全面实现“十五”计划、衔接“十一五”发展的重要一年,是充满机遇而大有可为的一年。我们必须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进一步解放思想,凝心聚力,真抓实干,紧紧把握国际经济形势总体趋暖、国内经济平稳发展、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重点向中西部地区倾斜、沿海发达地区生产要素加快向西部转移等机遇,努力克服宏观形势不确定性有所增加、地区竞争更为激烈、要素制约日趋突出等不利因素,统筹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开拓新思路,谋划新目标,增添新举措,开创新局面。

2005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议精神,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稳定为第一责任,牢牢把握“统筹城乡、量质并重、效益优先、有保有压、和谐发展”的总体要求,深入开展“管理提升年”、“招商突破年”和“矛盾化解年”活动,抓住南充建设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的机遇,进一步做好“融入市区、服务市区”的文章,突出工业,优化经济结构;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协调发展,推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建议2005年发展目标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2.6亿元,增长14%;农业总产值达到16.2亿元,增长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7.4亿元,增长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2.07亿元,增长15%;一般预算收入达到7200万元,同口径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达到7.5亿元,增长2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70元;新增城市就业岗位3300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

做好2005年工作,必须把握以下四个原则:

一是要把握以民为本的原则。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为民服务是政府的天职。要把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谋利益作为想问题、作决策、做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以关心、扶持、帮助弱势群体为重点,认真解决与群众利益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让人民群众在改革和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

二是要把握统筹发展的原则。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动摇、不游离、不松劲。要以“五个统筹”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更加关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基层政权运转,加大对区、乡镇的扶持力度;更加关注教育、文化、公共卫生等基础性工作;更加关注生态效益,落实人口、资源、环保基本国策,促进可持续发展。

三是要把握量质并重的原则。要正确处理好当前和长远、局部和整体、速度和效益的关系,注重加强微观经济管理,把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挖掘发展潜力、增强发展活力作为衡量政绩的标准,不图虚名、不务虚功、不哗众取宠、不劳民伤财,推进XX快速高效发展。

四是要把握稳定保障的原则。稳定是第一责任。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的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正视困难,勇于化解矛盾,高度重视安全生产,营造稳定、安全、祥和的发展环境。

做好2005年工作,必须在以下五个方面下功夫:

一、调整结构,夯实财源,增强核心竞争力

——扶优扶强,壮大工业经济总量。以构建南充“工业快速增长区”为目标,坚持既定的发展思路、工作重点不动摇,进一步加大对工业的领导和扶持力度,拓展更加宽松的发展空间,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确保我县工业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力争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7亿元、同比增长30%,入库税金2000万元、同比增长59%。

壮大骨干企业。对重点企业在规费征收、能源供应、扩张用地、项目申报、环境治理等方面给予最大限度的特殊扶持,新培育一批税收超百万元的优势企业。扶持盛兴公司通过租赁、扩股、联营等方式,扩大生产规模,力争全年入库税金500万元;帮助恒兴公司整体收购塑料厂,做大塑化产业;协助李子园公司新上利乐包生产线,新增销售收入3000万元;支持光大公司新上10万吨饲料生产线,扩大营销网点,拓展省外市场;协调天薪公司扩大规模,再上四组粗丝生产线;加快上风公司整体搬迁进度,打造西南最大的风机制造基地;争取盛兴电器、顺发大米、宏发塑料等5户企业进入统计口径。

盘活“休眠”企业。采取“改制重组、分块包装、重点推介”的办法,积极引进知名企业盘活县绸厂、氮肥厂、锦缎厂;千方百计抓住天薪公司与南泰集团合作的契机,全面推进,整体改革,盘活多扶茧丝绸“一条龙”。督促跃华印业、新红旗公司尽快履约,盘活印刷厂和仁和鞭炮厂。

拓展发展载体。按照“全面规划、稳步推进、丰富内涵、形成聚效”的原则,打通天宝西路,连接塑化厂与橡胶坝,形成工业集中区,打造工业发展平台。

突破要素制约。建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预算600万元建立工业发展基金;采取“政府推介、个人论证投资、双向风险担保”的办法积极引导民间资金投入工业企业;采取多种形式促成金融与企业的合作,支持“三有一不”重点企业做大做强,突破资金制约。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天然气公司改革步伐,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突破能源制约。采取岗位培训、进修深造、重奖激励等措施,全面提升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素质,突破人才制约。

——打造特色,培育壮大农业产业。认真研究领会、全面贯彻落实2005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有关扶农助农政策,以构建南充“绿色农副产品供给区”为方向,大力推进结构调整,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作好一个规划。立足XX农业资源优势,以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

科学制定《XX县农业中长远发展规划》,并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思路,成片规划,逐步推进,配套建设,规模发展,既避免农业结构调整中的盲目性和短期行为,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又扎扎实实打造XX农业的区域特色。

争创两个基地。一是争创全省优质粮食生产县和南充有机食品基地。突出粮食基础地位,大力实施粮食丰收工程,精心打造国道212沿线优质粮油高产示范带5万亩,辐射带动全县种植优质粮油35万亩,把我县建设成为全省的优质粮食生产样板县。依托广丰农业开发公司、日月高新农业开发公司,以多扶、复安、晋城、常林、观音等乡镇为中心,构建南充有机食品基地。二是争创全省劳务输出基地县。坚持把劳务开发作为增收工程来抓,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着力提高农民转移就业的能力和素质,在北京等地建立劳务开发公司,不断扩大劳务输出规模,力争全年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5万人次,输出劳务19万人,实现劳务收入9亿元。

做强六业经济。围绕“深层次提升传统产业、高规格开发新兴产业”的思路,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在乳业上,坚持“稳健、环保、效益”的原则,完善配套体系,推进小区建设,强化污染治理,加快良繁体系建设,力争新增奶牛600头。在猪业上,继续实施“生猪改良工程”,大力推广DLY生猪小区饲养,年内建成LY母猪繁育中心,力争认养LY母猪1000头以上。在竹业上,加强已建成的3万亩麻竹基地管护,有条件的地方扩大种植规模,促成天盛、天彩等竹业龙头在我县新建加工厂,形成竹业发展链条。在蚕业上,继续推进“百里优质蚕桑长廊”建设,大力推广良桑品种,抓好基地乡镇和业主发展,力争全年发种6万张、产茧230万公斤,确保蚕业在全市、全省的领先地位。在果业上,继续实施“东桃西橙”工程,在义兴、凤和等乡镇扩种西凤脐橙1万亩,嫁接改良5000亩;以古楼为中心成片扩种充国香桃1万亩。在椒业上,规模种植“二金条”优质辣椒10万亩以上,积极引进精深加工企业落户XX,进一步提高椒业效益。

——激活需求,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发挥我县位于成渝南两小时经济圈和三国旅游大环线的区位优势,承接市区辐射,以构建川东北“休闲旅游聚集区”为依托,建设大市场,融入大流通,发展大商贸。

以莲花湖风情滨湖商业开发为重点,充分发挥汉文化、张澜故里、生态后花园的独特优势,扩大服务网点,拓展社区服务、物业管理、卫生保健等新型服务领域;支持凤凰山大酒店、东江大酒店创星级宾馆,提高接待水平,打造充满特色的留人环境,更多地吸引南充、成都、重庆等地的人流和物流,谋求截流效应。

积极应对投资拉动减缓带来的影响,把激活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重点扶持十大商贸骨干企业(盐业、烟草、石油、粮食、物贸、晋龙、民爆、惠康超市、东江大酒店、凤凰山大酒店),增强龙头带动;打造五大黄金商圈(莲花湖、安汉大道、九洲商贸城、南台小区和电影院小区),集聚商机人气;建设三大专业市场(新建城南新区市场、搬迁鹤鸣市场、扩大建材市场),健全流通体系;培育四大消费热点(教育、运输、房地产、旅游),激活城乡消费需求,增强拉动效应。

——开源节流,提高财政运行质量。按照“五个要财力”

(向培植财源要财力、向管理要财力、向政策要财力、向清收要财力、向资源要财力)的要求,构建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良性运行机制。整合财政资金,加大对重点农业产业化项目、骨干企业的扶持力度,努力培植和壮大后续财源。全面启动“金财工程”,强化收入征管,将所有县管行政事业性收费纳入财政管理;优化支出结构,集中财力保证工资、教育、医疗卫生、农业投入、三条保障线等公共支出,适当提高乡镇、县级行政事业单位公务费预算标准。严格清理县本级债务和乡镇干部借资、垫资情况,强化债务管理,实行年度审计制和责任追究制,严惩典型,杜绝新增债务;加大农村合作基金会借款等政府性债权的清收力度,千方百计筹措偿债资金。积极争取转移支付、财政周转金核呆转息等财政性资金,力争全县总财力达到2.38亿元。

二、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强经济支撑力

——着力推进四项改革。一是启动彻底改制工程。按“统一领导、因企施策、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原则,展开工商企业改革的最后攻坚,力争完成12户企业的改制;认真清理改制遗留问题,重新审计改制企业资产处置情况,强化对剩余资产和留守人员的管理,杜绝国有资产流失。二是完善财政管理体制。推行“乡财县管乡用”试点工作,增大对乡镇的财力补助;开展部门预算改革,扩大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集中采购范围;完善财政投资评审制度改革,加强重大投资项目的预决算管理和审计,强化政府投资项目的效益评估。三是创新资源配置方式。理顺土地管理体制,加强国土队伍建设,规范国有土地资产的经营和管理,政府高度垄断土地一级市场、规范二级市场,扩大收购储备范围,严格执行两个“百分之百”制度,清理整顿土地隐形市场,确保土地集约、高效、合理利用,为城市建设和偿债筹集更多的资金。改革公共资源的配置方式,把广场摊位、公交线路经营权、广告经营权等公共资源推向市场,提高资源调配能力和使用效益。进一步开放社会投资领域,有序放开教育、医疗、体育市场;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开发南西输水、污水处理等经营性项目。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研究出台优惠政策,调动金融部门发放贷款和冲销核呆的积极性,缓解资金瓶颈制约。四是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按照“政事分开、分类管理”的要求,全面完成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建立适合事业单位自身特点和规律、有助于各类人才发挥才干的新型人事管理运行机制。

——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兴县之要,唯在开放。要大力推进深层次、多领域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一是在对外交流上求突破。继续做好省级有关部门、杭州等地对口帮扶工作,新争取浙江建德市、杭州拱墅区对口帮扶我县;进一步发挥浙江、北京、新疆、成都、重庆等驻外办事处的“桥头堡”作用,灵通信息,争资引项;进一步深化“走出去、请进来”战略,在广泛的对外交流中开阔视野,启迪思维,更新观念。二是在招商实效上求突破。调整招商思路,算好招商成本帐、效益帐和风险帐,推行集体评审决策制,杜绝招商中的“花架子”;瞄准重点区域,抓住外资西进、东资西进的大好机遇,立足成渝,盯住(北)京(新)疆,突出沿海,放眼国外,巩固老关系,开辟新领域,积极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梯度转移;突出重点项目,将招商引资与盘活存量资产、产业化建设、经营城市相结合,着力引进一批对县域经济带动作用大的项目;讲求诚信、优化服务、惩治“三乱”,营造风正心齐的政务环境、近悦远来的服务环境、亲商敬商的人文环境,让投资创业者招得来、留得住、能发展;推行项目主办人总负责制,加强跟踪落实,努力提高项目履约率和资金到位率。三是在争取项目上求突破。完善激励约束机制,调动各级各部门争资引项的积极性;准确把握国家投资政策方向,高质量编选、储备一批项目,积极争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国家商品粮基地等一批有支撑作用的大项目;抓好项目评审、实施和监管,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益。

三、统筹协调,全面进步,增强发展推动力

——统筹城乡发展。坚持“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总体思路,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形成城乡互动的良好态势。在城市建设上,保持建设规模适度,着力丰富城市内涵。一是以精品提升城市。按照“打造单体美、提升总体美”的要求,抓好莲花湖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景点建设和水面综合利用,打造景区旅游文化、休闲文化;启动晋城大道柔性路面改造,推进安汉大道北一段建设;多业主开发安汉城、金地花园、瑞星花园、府南花园、博雅庭院,打造精品住宅小区。二是以产业支撑城市。启动天宝西路干道建设,打通城西工业集中区的发展“瓶颈”;加快九洲商业城、南台小区三期工程建设进度,启动电影院小区整体开发,构建城市主商贸中心区。三是以项目完善城市。抓住南西输水工程被列为全市重点工程的契机,积极做好工作,加快建设进度;完成城南变电站电源建设,加快城区电网改造;依托XX河治理项目,切断两河(虹溪河、象溪河)污水直排污染源;做好县城垃圾处理场项目争取工作。四是以生态扮靓城市。围绕五年创部级卫生城市目标,建立健全城市长效管理机制,继续搞好城区山头和公共区域绿化,力争县城绿化覆盖率达到35%,把XX真正建设成为“山在城中、城在园中、显山露水”的南充生态后花园。在农业基础建设上,力争实施退耕还林1万亩、荒山造林2万亩、公益林造林1万亩,天然林管护40万亩;抓好人畜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建成双江、双洛场镇集中供水站;启动中岭、义兴等乡镇农机化综合示范建设;完成12个扶贫新村建设,实施“户办工程”3300户;全面完成19座病险水库整治;建立升钟水利工程管护专项资金,搞好重点水毁工程整治;改造中低产田土1万亩,治理水土流失18平方公里。在交通建设上,搞好农村公路网络建设规划,创新投入机制,力争建成村道200公里、机耕道120公里,改造回龙桥、关文桥等4座县道危桥,加快乡镇客运站点建设,抓好县乡公路养护。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以科普宣传、技术创新、人才开发为重点,加快科技兴县步伐。以人事改革为突破口,激发教师队伍内在活力;抓好校点布局调整,完善乡镇学校寄宿制,整合教育资源;支持XX中学创建“部级示范高中”和晋城中学创建“省级示范高中”,培植教育龙头;继续巩固“普九”成果,促进学前教育、职业教育、民办教育协调发展。继续搞好医疗行风建设,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加快县医院传染病区项目建设,抓好艾滋病等重大疾病防治。以阵地建设为依托,大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体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实施有线电视光网改造工程,开通数字电视节目信号,促进广电事业再上台阶。抓好县志续编、档案管理、经济普查等工作。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人与社会和谐进步,加快建设“生态XX”步伐。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加强对流动人口的计生管理,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实施中岭、多扶土地整理项目7000亩,确保耕地占补平衡。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政策,加大环保监控和污染治理力度,启动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大力整治乡镇场镇环境卫生,改变城乡面貌。

四、关注民生,化解矛盾,增强社会凝聚力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增强人大意识,依法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自觉接受监督,认真执行和落实有关决议、决定;加强与政协的协商和沟通,积极支持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提高议案、建议、提案办理质量,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和检查工作创造良好条件。主动听取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建议,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提高政府决策水平。完善基层民主建设,深入开展村民自治和社区自治活动,保障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利。深入开展“四五”普法教育活动和依法治理工作,提高全民法制意识。全面推行政务、村务、厂务公开,健全民主决策制度。

——切实关心人民生活。抓好扶贫帮困工作,切实解决贫困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抓好旱山村人畜饮水、场镇饮水、红层找水、沼气能源等利民工程建设。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新建一批城市公厕等便民设施,优化人居环境。认真落实“两取消、三补贴”和退耕还林补助等亲民富民政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继续做好城镇低保和农村群众大病医疗救助工作。加强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加大就业培训力度,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加强对“4050”人员、革命伤残军人及其他弱势群体的就业引导和援助。

——努力维护社会稳定。认真做好和人民调解工作,建立责任制,加强矛盾排查,及时发现并化解不稳定因素,积极预防、妥善处置。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企业改制、失地农民生活困难、债务偿还等历史遗留问题,全面清理、逐步解决乡镇行政事业人员“两保”基金问题。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重点加强火工、交通、建筑等行业及“三场一馆”的安全监管和专项治理,努力消除各类安全隐患,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建设“平安XX”。

五、提高效能,树好形象,增强政府执行力

事业成败的关键在人。新的目标任务要靠每一位政府工作人员去拼搏、去奋斗、去落实。要以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以增强政府执行力为核心,按照“举旗子、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的要求,造就一支思想开拓、勤政务实、廉洁高效的政府工作人员队伍,努力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增强执行力,必须要有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与时俱进,解放思想是加快XX发展的先决条件,要实现快发展,思想必须先跨越,理念必须先创新。要坚决克服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思想,牢固树立争先竞强的理念,只要是看准了的、符合“三个有利于”的事情,就要以满腔的为民热情和澎湃的工作激情大胆地试,大胆地干,大胆地闯,打破常规,勇争一流。要坚决克服自我封闭、因循守旧的思想,牢固树立富有时代性的开放理念,全力打造“开放XX”,坚持不懈地实施“两头”(靠上头、靠外头)战略,善用上级之力、政策之力、外来之力,借力发展。要坚决克服经济增长等于发展和追求眼前政绩的思想,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所作的每一项决策,所干的每一件事情,都必须对XX的长远发展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要坚决克服依靠行政手段配置资源的思想,牢固树立以市场为主导的理念,用全新的眼光看待资源、用市场的机制配置资源、用经营的手段开发资源。要坚决克服“闹能解决问题”的思想,牢固树立顾全大局、维护稳定、共谋发展的理念,XX目前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滞后、就业岗位不足、群众收入水平低所致,最终要靠加快发展来解决,最终要靠XX人民自己来解决,不能告状不已、缠访不休,要一切从维护XX来之不易的改革发展的大好局面出发,从维护XX的对外形象出发,把心思和精力用到维稳定、思发展、谋跨越上来,努力推动XX的新跨越。

增强执行力,必须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讲得好不如干得好,说得好不如做得好。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干就干好的作风,做到做事实干不浮夸,做人低调不张扬,力戒形式主义和表面文章。切实精简会议和文件,减少不必要的应酬,深入基层,靠前指挥,面对面倾听群众呼声,实打实办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牢固树立全县“一盘棋”思想,议必决、决必行、行必果,不得推诿扯皮,不得讨价还价,不得阳奉阴违,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要完善工作目标考评责任制,加大督查工作力度,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以实绩论英雄,以贡献分高低,让开拓者无悔,让实干者受益,让公正者无畏,努力形成崇尚实干、狠抓落实的工作氛围,使每一项工作都很好地落实见效。

增强执行力,必须坚持依法行政的为政理念。把依法行政作为政府运作的基本准则。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坚持用法律法规调整社会关系和利益关系,坚持在法制轨道上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强化行政执法监督,继续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和错案责任追究制,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必赔偿,违法要追究。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切实把主要精力转移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努力创造诚信公平的市场环境和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形成有利于加快发展的和谐氛围。

政工工作报告范文8

代区长宋家传

各位代表:

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4年工作回顾

2004年,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带领全区人民团结奋斗,开拓创新,确保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全面完成了区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

(一)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综合实力得到提升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466万元,增长13%,三次产业分别增长18%、14.2%、1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0026万元,增长15.1%。实现财政综合预算收入11559万元,增长14%,其中地方收入6546万元,增长17%。

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农业经济效益显著。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严格执行农村税费制度改革政策,加大对农民负担的监管力度。落实中央粮食补贴政策,及时足额下拨粮补款。大力推广优良品种,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2429万元。种植业喜获历史性突破,全年粮食总产达3.19万吨,较上年增长158.8%。农民人均纯收入2766元,较上年增长28.9%。

以“工业强区”为主线,工业经济持续增长。继续加大对规模以上企业经济运行的监测、协调、服务力度,工业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预计实现利润1628万元,增长15.4%。进一步优化资产配置,整体转让了新光皮件服装总厂,先后对3家企业实施了股份制改造,对1家企业实施了破产,共盘活存量资产6754万元,调整劳动关系1682人。轻工制药机械有限公司、汽车油箱制造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企业改制成果进一步显现,“工业强区”战略得到推进。

以招商引资为抓手,外向型经济水平有所提高。行政区划调整为发展外向型经济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我区以此为契机,修订完善了招商引资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将任务分解到各级各部门,在全区基本形成了“人人关注招商,人人参与招商”的良好氛围。充实完善招商引资项目储备库,重新制作了禹会区招商引资指南,着手启动失地农民创业开发区建设。不断完善招商优惠政策,强化激励机制,拓宽招商途径,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年实际引进内资1.2亿元,利用外资369万美元。天河景区开发项目已与投资商初步达成开发意向。

以提升三产层次和水平为重点,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全面落实关于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商贸流通、餐饮服务、社区服务等第三产业不断壮大,三产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安徽淮宇建筑公司等一批民营企业落户我区。2004年全区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总量已占全区的60%以上。

努力增收节支,确保了财政平衡。强化税收征管,大力开展协税护税工作,支持纳税大户发展,积极培育税源。全年支持经济发展支出资金近149万元,确保了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深化公共财政支出改革,强化支出管理,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保证了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需要。严格执行财经政策,加强会计监督和服务。

(二)社区基础工作得到加强,社区建设稳步推进

积极推进社区建设。在辖区单位大力支持下,全面完成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建设任务,并被授予“安徽省社区建设示范城区”。

构建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做到了“四有”、“六到位”。就业服务网络不断完善,全年共成立非正规就业组织104个,各社区介绍就业1160人,并涌现出一批自主创业带头人。大庆街道纺北社区居委会被授予全省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先进工作站。

积极探索社区卫生服务新路子。按照集预防、医疗、康复、保健及健康教育为一体的标准,建立健全以具有综合功能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为主体的多样化社区卫生服务网络。

不断健全社区治安防范体系。张公山街道长盛路社区居委会“社区110”模式在全市推广。

广泛开展以社区为主体的全民健身活动和群众性文化活动。张公山街道被国家体育总局、中央文明办评为“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纬四街道上海栈社区居委会被中央文明办、文化部评为“全国群众文化先进社区”。

(三)城市建设和管理力度加大,城区面貌明显改观

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修建了大庆长青社区等4条三、四类道路。新建了1000余平方米的张公山五村游园。整修了大庆长青社区、朝阳红阳社区等健身活动场地。全面维修改造了56座水冲式厕所。新建了6个地下垃圾中转站。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面积达21万平方米。完成了红旗三路农贸市场、纬四路农贸市场和淮上路农贸市场一期建设任务。6.2万人次参加了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共新植树木3.2万余株,新增公共绿地面积2.4万平方米。

文明创建工作取得实效。围绕“深化文明诚信建设,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工作目标,组织开展了“全国第二个公民道德宣传日”等创建活动。制订了《禹会区文明创建工作目标考核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创建了张公山八村社区居委会等13个市级文明社区。

城市管理力度不断加大。强化市容整治,开展了占道经营、饮食摊点、农贸市场等专项整治活动。环卫作业质量进一步提高。拆违工作进展顺利,全年共拆除违法建筑12万平方米。组织开展了农民宅基地普查登记工作。

全力配合市重点工程建设。继续为张公山大塘区域综合治理改造、丰原二期还原小区建设征地等市重点工程做好服务工作。八一集团扩建项目征地拆迁截止到上年12月底,已拆迁居民228户,完成工作量90%。提前完成丰原仓储项目128户居民的拆迁任务,丰原酒精配套工程征地项目顺利完成。做好城市防洪工程协调服务工作,“两沟三站”项目施工环境得到保证,宋滩村整体搬迁已经启动。全年重点工程拆迁面积15.7万平方米。完成了7.5万平方米的光彩还原小区的建设和5000余平方米的丰原二期还原小区建设任务。

(四)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顺利完成了区划调整。在区委的统一部署下,政府各部门密切配合,分工负责,顺利完成了区划调整更名揭牌、人员划转、资产交接等各项任务,成立、撤并了相关工作机构,实现了工作对接,理顺了管理关系,保证了平稳过渡。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推进素质教育进程。制定实施了“名师名校”工程,并被授予安徽省首批“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示范区”。朝阳三小教学楼投入使用,35中和张公山一幼教学楼已经建成,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顺利完成了二十八中、山香小学、宋滩小学撤并工作。

圆满实现了人口与计划生育的预期目标。以宣传贯彻《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为主线,开展计划生育专项清理整治活动,实施“关爱女孩行动”,在计划生育依法行政、规范管理、优质服务、创新机制上取得了新的突破。

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不断完善区、街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平台,形成了就业再就业工作组织体系和工作责任体系,全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4760人,农村劳务输出2605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4247人。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得到落实。组织开展最低生活保障线入户审核工作,全年享受低保为6.48万户次、19.01万人次,发放低保金1052万元,做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积极做好受灾农民春荒救济工作,并在两个乡镇展开了被征用土地农民“农转非”工作,共转城7833人。

文化事业不断发展。区文化馆正式投入使用,秦集镇冯嘴村被文化部正式命名为花鼓灯艺术原生态保护村。积极组织各类花鼓灯艺术团体参加安徽省第六届花鼓灯艺术节并取得了优异成绩。

全面构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格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深入开展创建安全文明小区活动。加强对辖区内“”修炼者的帮教、转化,加大对顽固分子的打击力度。消防、禁毒工作取得新的成绩。积极做好部分企业干部的稳定工作,全力做好重点工程、企业改制等方面的矛盾调处工作,稳妥解决了各类群体上访隐患等不稳定因素。顺利通过安徽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城区复查验收。

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安全生产常抓不懈。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先后组织进行了非煤矿山、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等专项整治活动,全年未发生安全生产责任死亡事故。进一步加强食品卫生监管和查处力度,实施食品放心工程。

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单位清查摸底工作基本结束。国防武装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连续三年被评为征兵工作先进单位。民族宗教、残疾人事业、老龄、侨务、民防、机关事务等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步。

(五)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

制定和完善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在全市县区中率先改革,修订完善了乡镇街道和区直机关目标考核责任体系,进一步体现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行政效能不断提高。

自觉接受监督。坚持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政协通报情况的制度。认真办理了区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提出的2件议案、42件建议和区政协六届二次会议提出的62件提案。依法理顺农村基层管理体制,政务公开、事务公开、村(居)务公开、厂务公开扎实推进。加强与工会、共青团、妇联和工商联等群众团体的联系,民主渠道进一步拓宽。

推进依法行政。深入开展“四五”普法教育活动。认真实施《行政许可法》,积极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切实规范政府职能,进一步依法行政,在提供公共服务、加强政策引导、提高行政效能和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做了积极的努力。以政风评议为契机,切实加大政府效能监察力度,政府工作人员坚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工作作风有了明显转变,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程度有了新的提高。

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活动。进一步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和政府采购、招投标工作。完成5个单位的经济责任审计,全年节约采购资金44万元。积极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及时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的一年,成绩来之不易。我们在面对和克服各种困难,着力解决各种具体问题的同时,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正确把握发展大局不放松,统筹兼顾,重点突破,各项工作都取得较大的进展。这是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人大、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区各界团结战斗、奋力拼搏的结果,也是辖区单位大力支持、全力相助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禹会区建设和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偏小,发展速度不快,其中工业经济发展速度低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中小企业的利润率低,效益不够理想。从农民人均纯收入分析,传统种植业比例偏大;从农村经济结构来看,养殖业和劳务经济总量偏小。二是因铁路专用线规划原因,工业园区建设受滞,招商引资缺乏载体,发展空间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三是财政收入的增加难以满足工资的刚性增长及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收支矛盾依然尖锐。由于城市开发和重点工程建设,局部地区的税源损失较大。四是随着改革的深入,以往长期积累的一些矛盾和问题难以化解,稳定形势仍然严峻。五是在区划调整中,由于人、财、物和管理体制等没有完全理顺,导致在有些方面权责不清、关系不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开展。以上这些问题有待于我们采取切实措施,逐步予以解决。

二、2005年主要任务

2005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加快发展成果,保持经济社会良好发展态势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实现“十五”计划目标、衔接“十一五”发展的重要一年。我们既要看到宏观经济形势为我们加快发展提供的良好外部环境,又要看到面临的各种不利因素,更要看到我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所具备的良好基础、独特优势和巨大潜力。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信心,做到坚定、清醒、有所作为,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

2005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进一步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着力推进改革开放,积极培育税源经济,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发挥各类资源的综合效益,努力在企业改制和旅游经济发展方面取得突破,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主要奋斗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三次产业分别增长6.7%、10.5%、10%;

财政收入增长10%,其中地方收入增长11%;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

稳定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9‰以内。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的主要工作措施是:

(一)突出抓好招商引资,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

抢抓机遇,加快招商引资载体的建设工作。园区是招商引资的载体,经济发展的平台。失地农民创业开发区对我区经济发展来讲是一个极为难得的机遇。我们要抓住机遇,按区委领导、政府主导、全员参与、发挥整体功能的要求,积极协调市有关部门给予有力支持,做好园区前期规划,争取在年内实现基础设施动工建设。

夯实基础,不断完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强化招商引资工作目标责任制,严格目标考核,建立以奖为主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乡镇、街道、部门和个人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加强与国内外重点客商的沟通联络,及时准确地掌握客商的投资意向、投资动态,争取招商引资的主动权。进一步充实招商工作力量,强化招商业务培训,努力提高招商工作水平。不断改进招商方法,创新招商模式,明确企业招商引资的主体地位,鼓励企业以商招商。在继续抓好小分队招商、组团招商的同时,积极探索招商、委托招商、网上招商、利用友好城区招商等新型招商方式。

拓展发展空间,深入挖掘招商资源。继续把招商引资工作与企业改革紧密结合,争取推出一批档次高、吸引力强、操作性强的招商项目。注重抓大项目,抓有牵动性的项目,抓有增长点的项目。大力宣传和推介现有重点项目,努力做好以项目招商、引商的工作。

牢固树立服务意识,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充分发挥投诉受理中心作用,健全投诉受理机制,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努力营造一个安全文明的法制环境、诚实守信的人文环境、高效快捷的办事环境。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为投资者提供全方位和高质量服务,对外来投资项目进行全程跟踪服务,协助办理立项、登记、审批、发证等各项手续,全力排解外来投资中的各种困难。切实兑现招商承诺,落实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二)树立工业强区理念,做大做强骨干企业

紧扣产权制度改革这一核心,扎实推进企业改制。运用产权转让置换、公司制改造等多种形式,通过结合重点工程建设、招商引资等多种途径,盘活企业资产存量。多方筹措改制资金,妥善安置企业职工,实现企业产权和职工身份双置换。年内要争取完成3-5户企业改制。

扶优扶强,促进骨干企业发展壮大。充分发挥政府信息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协调各方关系、搭建信息平台等方式,引导晶菱机床有限公司等一批优势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经济效益、拓展发展空间,促进骨干企业逐步发展壮大。

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大力支持辖区单位发展。突破条块分割式管理观念,不断加强与辖区内企业和科研院所的联系,努力为辖区单位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主动接受辖区内企业和科研院所辐射,充分利用其丰富的人才、管理、技术等优势,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三)统筹发展城乡经济,加快推进农村小康进程

高度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大力调整农产品结构,加速构筑体现特色、突出优势、适应市场、富有强劲竞争力的农业产业结构体系。在抓农产品质量上狠下功夫,着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培育一批名牌农产品。大力推广“公司+农户”的产业模式,加快东周蔬菜基地、西朱水生蔬菜(莲藕、茭白)基地建设,推动蔬菜生产向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围绕天河湖的综合开发,着力发展名、特、优水产品,提高水产品的产量和效益。加快发展优质畜禽养殖,大力发展林果经济。

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是加快小城镇建设、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要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必须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力度,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加强劳动力市场体系建设,增强劳动力就业的对外竞争力。

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切实做到农民增收、减负。继续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健全涉农收费公示制和监督机制,不断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严格执行土地征用政策。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

(四)加快发展民营经济,不断增强区级经济活力

积极发展旅游经济。着手编制天河、黑虎山旅游风景区的控制性规划。继续推进冯嘴花鼓灯艺术原生态保护村的建设工作。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外资和民间资本投入景区景点开发,推动天河景区中心区项目的尽早实施。强化旅游项目的开发宣传和推介工作,促使旅游经济早日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和经济增长点。

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在繁荣市场、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努力帮助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难、贷款难、用地难等问题。重点引导科技型、外向型、吸纳就业型和农产品加工型企业加快发展,集中扶持一批规模较大、实力较强、有品牌优势的企业做大做强。

不断提升三产层次和水平。积极发展社区服务业,推动社区服务向产业化、市场化发展。大力发展物业管理、家政服务等便民服务业。积极推进会计、拍卖、招投标、法律咨询等中介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各类中介服务机构的市场化和社会化。大力发展商业流通。继续加强市场建设和培育,壮大原有商业街区。支持大庆建材城、上海栈建材装饰批发市场等专业市场巩固和扩张,扶持红旗二路茶叶市场、张公山服装市场、秦集东周蔬菜批发市场等特色市场发展壮大。

(五)推进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努力构建公共财政框架

大力培育税源经济。巩固重点税源和骨干税源,最大限度地释放辖区企业税收增长潜力,力争实现区域税源经济的新突破。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大力开展协税护税工作,建立和完善有效的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加强对税源的动态管理,保证财政收入及时、足额、均衡入库,确保完成全年预算任务。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继续推进复式预算、零基预算、部门预算改革,规范预算编制的方法和标准。健全完善政府采购预算管理体制,加强政府采购监督和管理,规范采购操作行为,扩大政府采购规模。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强化预算外资金管理,统筹安排预算内外财力。努力保证各项重点支出的需要,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关于一般性支出继续实行零增长的要求,严格控制会议费、招待费等支出。

扎实推进乡财区管改革。严格控制乡镇新增财政供给人员,研究制定控制乡镇新增债务和积极消化旧债务的考核办法,逐步减少乡镇财政负债。

强化财政监督职能。加强对财务收支和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截留、隐瞒、藏匿、私设“小金库”、乱收乱支等违规违纪行为,做到预算外资金全部纳入财政专户统一管理,各专项资金按规定用途使用。

(六)推进重点工程项目实施,提升城区建设和管理水平

做好重点工程项目协调服务工作。加快八一集团扩建项目征地拆迁工作,开工建设拆迁还原小区。协助做好光彩市场一期拆迁户还原工作。组织实施张公山大塘区域综合治理改造二期工程拆迁工作。加大宋滩村整体搬迁前期有关工作力度,保证城市防洪工程顺利进行。配合做好蚌埠新港扩建工程。围绕丰原集团、华光集团、蚌埠卷烟厂扩建工程,帮助做好相关区域的拆迁征地工作。努力营造良好的建设环境,促进城区面貌的改善,推动城区经济发展。

加大城区建设力度。围绕张公山大塘区域综合治理改造、八一化工集团扩建等工程,推进涂山西路、朝阳南路的综合开发。启动张公山北村拆迁改造工作。全年实现旧城开发改造面积20万平方米。加快长青北路农贸市场和钓鱼台长中路农贸市场建设,做好淮上路农贸市场的二期拆迁建设工作。继续抓好郑郢垃圾场的绿化工作,新植树木2.5万株,新铺草坪2.5万平方米。改造3条三、四类道路,争取修建1-2条县、乡级道路。

强化城市管理。积极稳妥推进环卫体制改革,深入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治理,着力整治城市出入口、城乡结合部、集贸市场等重点部位的脏、乱、差现象。积极探索加强城市综合管理新途径、新办法,建立健全市容环境的长效管理机制。加大对新生违法建筑拆除力度,认真抓好拆违后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巩固拆违成果。

(七)着力打造社区建设平台,不断拓展社区服务功能

充分发挥社区各项硬件设施的作用和效益,不断规范完善社区各项规章制度,为打造社区建设平台、为辖区居民、单位提供服务奠定坚实的基础。根据新形势下社区特点,继续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引导社区工作人员不断加强学习和实践锻炼,努力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充分发挥社区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功能。加强社区工作网络建设,整合各方面的有效资源,努力建立一个渠道畅通、运行有效的社区工作网络。建设以人为本、和谐的社区。大力营造建设现代化社区的良好氛围,鼓励社区居民主动参与和支持社区建设,促使辖区单位积极配合社区建设和各项工作,实现资源共享、社区共建、文明共创的社区工作目标。

(八)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进一步巩固提高“两基”成果,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实行教师岗位职务评聘分离制度,加快教育现代化、信息化进程。继续增加教育投入,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新建天河中学教学楼,争取启动十四中和大庆路小学教学楼建设。推动全区创建示范学校和创建文明校园工作深入开展,争创1-2所省级特色小学和1-2所市级示范学校。

认真贯彻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以“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为核心,以提高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和群众满意率为标准,有效控制出生人口性别比,落实“属地管理、单位负责、居民自治、社区服务”的工作机制。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健全基层计生工作网络,强力推进城区和农村计划生育综合治理。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继续推进“深化文明诚信建设,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活动”的各项工作。抓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在全社会广泛开展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文明教育活动。积极开展以创建文明社区、文明单位、文明校园为主要载体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升市民现代文明素质,努力塑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提升城区文明形象。

把扩大就业继续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坚持劳动者自主创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以组织起来就业为重点,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加快再就业园的建设,着力推进各项优惠政策的全面落实,使下岗失业人员切实体会到党的关心和温暖。大力开展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创业培训,并与创业咨询、开业指导、小额贷款、税费减免、后续扶持结合起来,为下岗失业人员创业提供系列服务。

努力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维护稳定工作。全力推进“平安禹会”创建活动,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严格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进一步推广“社区110”工作模式,不断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坚决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高度重视社会“转型”、经济转轨和重大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妥善处理和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认真落实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积极开展人民调解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

积极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积极发展社区体育。扩大社区医疗覆盖面,降低传染病发病率,继续加大食品卫生安全监管力度,提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能力。切实加强对医疗市场的管理,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积极稳妥地做好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做好残疾人工作,争创全国示范区。认真开展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特困群众生活救助工作,做到应保尽保,应助尽助。继续做好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第二阶段入户登记工作和编码汇总录入工作,圆满完成经济普查任务。重视安全生产,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努力实现“杜绝重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的安全生产工作目标。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三、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确保2005年工作任务全面完成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做出了《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这是党在新形势下,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做出的战略决策。政府作为党执政的载体和平台,提高执政能力,建设“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其根本是坚持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让人民满意。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不断提高公务员队伍的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行政和总揽全局的能力。政府工作人员都必须按提高“五个能力”的要求,在实践中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做到会办事、能办事、能办成事。

(一)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执政能力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依法行政,按事物发展规律去运用权力,正确发挥权力的社会管理功能,防止和规避行政权力被滥用,从而规范行政行为,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行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要建立和完善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制度、听证制度和决策责任制度,不断提高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决策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保障人民了解和参与决策的权利,使政府决策能够更好地反映民情、顺应民意,保护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实际利益。依法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认真执行各项决议、决定,自觉接受监督。积极支持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高度重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的办理和落实工作。主动听取各派、工商联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的建议和意见。加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认真开展“四五”普法宣传教育,深化政务、事务、厂务、村(居)务公开,以全面推进《行政许可法》为契机,实行行政责任问责制度。进一步完善审计约束机制,强化层级监督和专项监督,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扎实推进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

(二)不断提高协调服务能力

强化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搞好公共服务、创造公平环境的职能,不断理顺政府与企业、市场和社会的关系,推动政府职能转移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加强与辖区单位的沟通与交流,从依法管理、热情服务的角度处理好各方面关系,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主动为辖区单位提供优质服务,想为辖区所想,情为辖区所系,办为辖区所需。通过经常性的宣传、联系、沟通、服务,积极寻求各方的理解和支持,促使辖区单位主动配合和支持政府的工作,实现各种利益的“双赢”。

(三)不断提高创新突破能力

当前,我们的各项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工作中的难题和难事也比较多,这就要求我们在完成各项日常工作任务的基础上要敢于创新和突破,善于在工作中抓特色和闪光点,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人精我强。重点工作和工作中的难点要着力寻求突破。通过不懈努力,各项工作在现有物质、现有机制、现有环境条件下,不断得到巩固提高。不断创新思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并切实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坚持经济发展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切实加强薄弱环节,抓住有利时机,着力推进改革。坚持以人为本,维护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四)不断提高狠抓落实能力

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坚持讲真话、出实招、办实事,雷厉风行,一抓到底,务求实效。坚决反对各种形式主义、,努力把政府的各项工作和决策落实到为人民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上。大力提倡敢于负责、敢于碰硬的精神,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继续推行经济工作目标责任、运行监测、督查考核等工作制度,建立健全科学的政绩考核体系。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每一项工作我们都要谋划好起步、发展、提高阶段的办法和措施,并在具体实施中不断修正和完善。要坚持按规律行事、按程序理事、按规矩办事,用足、用活各项政策,积极争取各方面支持。各项工作要有前瞻性和预见性,要有特色、有亮点。要全力维护各方面利益,时刻把人民群众特别是特困群体最关心的问题放在心上,充满感情,全力以赴地去解决。

(五)不断提高执政为民能力

政工工作报告范文9

一)督查对象:县政府各行政执法部门及归口部门管理的行政执法机构、派出机构和省、市驻民各行政执法单位(以下简称各行政执法单位)

二)参评案卷范围:重点评查各行政执法单位在期间形成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案卷,抽查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裁决、行政确认、行政给付等其他行政执法案卷。

三)监督检查内容:1.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细化、量化工作进展情况;2.健全完善依法行政相关配套制度情况;3.制定和落实依法行政第二个五年规划情况;4.按民政发〔〕18号文件要求修订完善规范性文件进展情况;5.年本单位学法计划落实情况;6.年依法行政工作安排部署情况。

二、督查步骤

一)整理资料阶段。各行政执法单位要对本单位依法行政工作认真总结,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对行政执法案卷,按执法类别和时间顺序进行整理编号,形成案卷目录。

二)自查自评阶段。各行政执法单位要组织专门力量,对照《市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标准》和监督检查内容进行自评自查,并写出自评自查总结报告。对存在问题要认真研究,查缺补漏,制订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措施,积极进行整改。自评自查案卷时,要填写《县行政执法案卷评分表》1按评分标准评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3种类型。

三)全面评查阶段。自评自查结束后,县政府统一领导下,从政府办、法制办、监察局、公安局、工商局、国税局、森林公安分局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2个督查小组,对全县行政执法工作及其案卷进行全面督查评查(详23对行政执法监督检查的内容要严格按照相关文件要求,采取查阅相关资料、听取工作汇报的方式进行检查;对案卷评查要按《市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办法》进行评议打分,并逐卷作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的评价。对检查、评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督查小组应及时提出处理意见,各行政执法单位要严格按照处理意见逐一进行整改。检查评查工作结束后,及时进行总结,并在全县范围内通报。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及案卷评查工作,县政府统一领导下,由县政府办牵头,监察局、法制办负责具体实施。各行政执法单位要高度重视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和案卷评查工作,精心安排部署,确定责任领导,抽调得力人员,保证工作时间,确保按要求完成任务。

政工工作报告范文10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xxx矿向大会作行政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2015年工作回顾

2015年,面对极端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和极其困难的生产条件,xxx矿在河南能源及焦煤公司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上级一系列决策部署,以保生存、稳运行为工作主线,采取一系列强有力措施,立足安全促生产,狠抓管理提效益,积极应对困难而复杂的局面,各项工作在逆境中实现了平稳有序推进。

    1.矿井实现安全年,杜绝了重伤及一级非伤亡以上事故。

    2.全年生产原煤xxx万吨,完成年度计划xxx%。

    3.完成开拓准备进尺xxx米,完成年度计划xxx%。

    4.完成回采进尺xxx米,完成年度计划xxx%。

    5.完成生产巷修进尺xxx米,完成年度计划xxx%。

    6.全年完成底板注浆改造和断层加固钻孔共计xxx个、钻探总进尺xxx米、总注浆量xxx吨,完成年度计划的xxx%。

    7.全年销售收入xxxx万元,完成年度计划xxx%。

    8.利润xxx万元,较年度计划增亏xxx万元。

    9.全年制造成本xxx元/吨,较年度计划增加xxx元/吨;全年单位完全成本xxx元/吨,较年度计划增加xxx元/吨。

    10.在岗职工人均收入xxx元/年。

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安全第一”不动摇,夯实安全基础。

安全是发展之基,效益之源,和谐之魂,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是强化安全意识,筑牢思想防线。认真践行安全“零”理念,牢固树立“越是困难越要抓安全,抓不好安全更困难”的思想,积极推进“012345”主动预防型安全管理模式。通过安全文化培训、安全月活动、文艺汇演、上级文件法规学习等形式,广泛宣贯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宣贯集团公司安全理念,宣贯安全管理先进经验,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增强了员工安全生产的“红线”和“底线”意识,为安全生产营造了良好氛围,有效提高了安全意识,筑牢安全思想防线。二是持续强基固本,夯实安全基础。加大安全投入。全年按吨煤70元的标准足额提取安全费用,坚持专款专用,足额使用,进一步完善了矿井各类安全设施。加强“双基”建设。不断优化考核机制,提升考核质量,着重突出正职对副职及副职对系统的考核,坚持“三项”原则(亲力亲为、拉开差距、不能重复),全面推进主动预防型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统和自主管理,全年矿井“双基”考核平均得分92.91分,高于基准分2.91分。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以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为主线,实施对标管理,坚持效果与过程并重,突出动态达标,开展了现场安全质量管理薄弱区队对标评比活动,根据检查效果进行对标排序,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全年,对三个安全管理薄弱区队进行帮扶,控制了管理反弹现象,实现了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年度规划目标。三是突出班组建设。以强化安全执行力为切入点,以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现场为目的,提升基层班组安全管理水平和班组长素质,构建相互激励的班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推行《方庄二矿班组长积分考核管理办法》,积分考核激发了班组长保安全、抓质量的工作积极性。四是狠抓薄弱环节管控。通过开展“安全管理薄弱区队评比帮扶、严禁危险人员上岗过三关、安全薄弱时段管控巡查、井下十类地区针对性措施专盯”等活动,不断优化完善活动方案,形成了方庄二矿薄弱环节管控体系,切实做到“可防、可控、可治”目标。五是不断提升“一通三防”管理水平。2015年,矿井在没有瓦斯治理工程的情况下,着力改善优化矿井通风系统,紧紧围绕瓦斯“零”超限开展工作。针对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容易积聚,传统的防治措施效果没有保证等情况,矿井研制采用固特捷制成模块充填工艺,使风流沿三角体长斜边流动,消除了风流死角,消除了瓦斯积聚空间,避免了瓦斯积聚,矿井实现瓦斯“零”超限。六是加强水害防治。2015年,防治水治理工程(底板注浆改造和断层加固)总投资560.79万元,解放受水害威胁的煤炭储量10.9万t。全年共封堵水量5.0m3/min,减少了矿井涌水量,增强矿井抗灾能力,减少了电费支出。七是狠抓隐患排查治理。以 “查大系统、治大隐患、防大事故”为安全隐患排查工作重点,2015年度矿井共进行综合隐患排查12次,排查隐患106条;专业系统进行隐患排查96次,排查隐患310条。所有安全隐患均按照等级和类别进行登记建档,并进行闭环管理。全年排查出重大隐患1条,即:25排水系统缺少一趟排水管路,不能满足设计需求。针对该重大隐患,矿井按规定进行挂牌管理,制定专项整改措施、限改方案等,每月进行跟踪落实,计划2016年6月30日前整改结束。八是创新培训形式和方法,提升员工安全素质。本着“缺什么、补什么,需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认真组织实施了各类培训,培训计划完成率达到100%。在严格执行年度培训计划的同时,不断创新培训形式和培训方法,将2005年以来我矿发生的89起典型事故案例进行收集汇编,下发至各单位,通过创新事故案例教学“三步法”,使员工真正从每起事故中汲取教训,增强了自主保安意识,受到了河南能源集团及焦煤公司领导的表扬。开展了“科室负责人以上管理人员上讲台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水平和整体素质明显提升。

(二)统筹兼顾,科学组织,煤炭产量保持基本平稳。

一是狠抓采掘接替管理。2015年,围绕采掘正常接替目标,坚持从设计入手,立足简化环节、优化工艺、降低成本,先后针对多个工作面、2322上车场、2011上车场及回风眼等采掘头面设计进行了优化,为矿井合理生产接替打下坚实基础,实现年度采掘正常接替目标。二是加强现场管理。以持续提升矿井顶板管理水平为抓手,以保证现场生产安全为目的,先后组织进行了“顶板管理百日安全赛”活动、采掘专业“安全技术管理”培训活动、“精品工作面”评比活动、采掘区队“比优争先”等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同时,结合矿井生产现场实际,大力开展复合支护技术攻关,坚持因地制宜、随机变化,采取分头、分面、分段合理支护选形,通过对单一支护、多种复合支护的不断探索和实践,矿井顶板管理水平得到持续提升。三是持续推进采掘机械化进程。自2013年我矿在xxx采煤工作面首次使用机采以来,坚定不移的在xxx工作面、xxx工作面、xxx工作面、xxx配采工作面均实现机械化采煤,矿井采煤机械化率达到了100%,使矿井实现增产提效从一句口号变成了现实。四是不断优化机电运输系统。为确保矿井安全高效生产,先后对xxx、xxx、xxx采煤工作面的供电系统进行了优化,减少了电量损耗;对xxx工作面运输系统进行优化,一部皮带替代3部刮板机运输,每班减少开槽人员2人,每月节约工资支出约2.3万元;对地面35kV变电站、电厂配电室供电系统进行优化改造,改为无人值守配电室,共减少人员8人,年节约工资支出21.5万元;对150采煤机进行了旋向改造,改造后使用效果较好,提高了效率。五是积极推进绿色充填开采项目。为盘活矿井呆滞煤量,延长矿井服务年限。在焦煤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绿色条带柱式膏体充填开采”项目于2015年5月26日和6月23日经过两次可行性研究论证通过,截至目前,充填项目场地勘探及输浆钻孔工作已完成,地面充填站设计正在进一步优化。首个充填回采工作面xxx上风道运输车场及通风系统已经形成,充填项目投产运行后,预计可延长矿井服务年限10余年,为矿井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加大成本管控,提质增效收到实效。

以管理为手段,以创造效益为目标,开源和节流并重、增收与节支并举,最大限度地减少支出、增加收益。一是深入开展提质增效活动。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围绕保生存、稳运行的总体要求,全面开展“人均创收百元”活动。自9月份活动开展以来,共计创收达58万余元。二是深挖潜能降成本。不断优化采掘设计,根据巷道围岩性质、服务时限合理选择支护形式,避免工程、技术、投入浪费,尽可能降低成本支出;以内部市场化管理为抓手,严格落实内部市场化管理实施手册,将考核重心下移到区队、班组和现场,落实各级管理人员成本管理责任,实现了完全成本总额较计划减少了690.25万元;在非生产性费用支出方面,进一步完善了会审会签制度,堵塞了漏洞,规避了风险,全年非生产性支出381.21万元,同比下降34.85万元;避峰填谷,挖掘节电潜能。坚持“避峰填谷”,加强排水用电管理,实现电量核算和平均电价考核双管控;合理调度设备运转时间,加强现场用电管理,减少设备空运时间,避免电力浪费,截止12月份我矿吨煤平均电价0.5696 元/度,较计划下降了1.91%,全年节约电费48.76万余元;充分利用焦煤内部调剂政策,全年从兄弟矿井调剂设备79台,节约投入资金约25.79万元,调剂各类(矿工钢、π型钢梁、皮带架及纵梁、立柱、推移缸、电缆、钢管、连接板等)材料10余种,节约投入资金约163.54万元,全年合计节约投入资金约189.33万元;严把新材料投入关。完成吨煤材料84.34元,全年材料费投入3127.36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91.41万元,较计划降低74.01万元,全年节约资金580.95万元;持续开展机关人员下井义务劳动活动,全年节约人工成本投入40.2万余元。通过全方位、全过程狠抓成本管理,实现了降本提效。三是加强煤质管控。实行煤质责任事故买卖制,调动了各级人员抓煤质的主动性;建立煤质管理预警机制,发现异常及时组织相关单位进行现场分析,确保将煤质各项指标控制在计划范围内。2015年,我矿商品煤产率较计划提高0.08%;块碳率较计划提高了0.01%;回收率完成86.09%;年度原煤平均发热量达到5408大卡/kg。四是加强物资供应管理。制定下发了《物资市场运行办法》,为材料的计划、验收、领用、现场管理、修旧利废、回收复用提供了有力支撑;严格物资计划准确率,在上级部门考核计划管理中,月度计划准确率平均达到95%,排名始终处于前列。()五是盘活资产。坚持摸清家底,算账过日子。充分利用物资信息共享平台,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全年调剂、处理闲置废旧物资128.56万元。全年修旧利废完成552.98万元,吨煤费用占14.91元,完成计划的126%;回收315.95万元,吨煤费用占8.52元;复用305.72万元,吨煤费用占8.25元;共计节约资金343.4万元。六是加强资金管理。加强资金预算控制,重点加强折旧资金的管理。在实际使用上建立了资金预算机制,强化资金预算管理和收支两条线规定,严格按批复预算执行,确保资金预算的执行效果。切实加强财务资金风险控制,真正使“好钢用在刀刃上”,把有限的资金用到最需要的地方,确保了安全生产的资金需求。

(四)坚持创新管理,矿井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再上台阶。

一是坚持以活动驱动,推进管理创新。通过开展“班组长积分管理考核”、“科室负责人以上管理人员上讲台活动”“每月人均创收一百元”等系列活动,干部责任意识得到了加强,干部综合素质得到了提升。二是坚持项目带动,持续技术创新。大力推进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通过开展“五小”创新活动,攻克了多个制约安全生产的难题,形成了一系列支撑矿井加快发展的新技术、新方法。2015年,共收购项目44项,收购金额2.71万元,全年创新投入187.97万元,科技投入占销售收入的2.9%。并在第三季度成功申报了“液压单向阀试验台”、“风包喷白设备”两项实用型专利。

(五)调整人力资源结构,劳动组织进一步优化。

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使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中的人工费用比例。一是充分利用好人力资源市场政策,推动人力资源结构调整。在2014年精减人员基础上,通过重新核岗,对富余的、不能适应岗位要求的人员纳入人力资源市场管理;严控机关总人数,避免出现精简-增加-再精简的管理怪圈,全年除正常职务调整、技术人员交流外,未增加一名机关人员。二是鼓励地面向井下、辅助向直接、机关向生产单位的流动,形成正向的人员流动机制,严防人员倒流。截至2015年12月底在册人数1769人,其中,井下直接工652人,较2014年同期增加30人,增加比例4.8%;辅助区队502人,较2014年同期减少25人,减少4.75%;机关164人,较2014年187人,减少23人,减少比例12.3%。三是进一步加大薪酬结构调整力度,工资分配进一步向生产区队倾斜。2015年,在全矿工资基数下降的情况下,直接工人均工资较2014年同期增加3972.07元,增幅7.84%,增幅最大;辅助工人均工资较2014年同期增加1399.68元,增幅3.98%;地面工人均工资较2014年同期减少3046.69元,降幅10.15%,降幅最大,确保了一线人员工资的稳定。四是把机关人员下井义务劳动作为优化劳动组织的长效机制来抓。全年,共计参加义务劳动4015人次,节约人工成本约40.2万元,降本同时有效缓解了生产一线人员不足的问题。全年实现了人力资源总控制与结构优化同步进行,矿井用工效率持续提升。

    (六)狠抓党风廉政建设,执行力得以进一步提高。

一是狠抓党风廉政建设。通过开展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清风中原、廉洁双节”、党风廉政教育月集中教育系列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广大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价值观和利益观,使之自觉抵制各种腐败的诱惑;严格执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全矿党员干部办理婚丧嫁娶喜庆事宜备案共三起,没有出现借机敛财、公车私用等现象。建立领导干部廉政档案制度,根据制度要求,对每个领导干部的相关廉政信息进行建档管理。二是务实开展效能监察。今年来,效能监察立项6项,通过对“改进作风、废旧物资处理、应收款项专项治理、招投标管理、煤质管理、计分和薪酬分配”效能监察的深入开展,共建章立制16项,下发监察建议书10份24条,创造经济效益80余万元,经济处罚6人次,处罚金额0.2万元;对各区队的经费重新进行核定,采取先审后批程序, 严禁用公款报销与公务活动无关的费用,共节约资金7万余元。为矿井生产经营活动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保证。

(七)开展“三严三实”活动,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启动以来,方庄二矿党总支认真落实上级党委要求,突出问题导向,坚持真抓实做,认真抓好专题党课、学习研讨、查摆整改、“三查三保”等各项工作,共查摆出“不严不实”问题31条,制定针对性整改措施41条,目前已整改29条,另外2条到()整改完毕,通过“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班子成员的党性观念得到了进一步增强,工作作风更加务实,班子更加团结,保生存稳运行的信心和决心进一步增强,为我矿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八)抓好群团工作,着力构建和谐矿区。

一是抓好企业文化建设的落地。组织开展了“形势教育宣讲下区队”、“新常态我该怎么办”大讨论、“七一”新常态新发展主题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对员工进行了深入的企业文化宣传教育,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可靠的政治思想保证。二是强化群众安全工作。严格执行《群监员考核制度》的同时,开展了群监员、劳模身边“三无”活动、安康杯“十个一”活动、职工技能竞赛活动、“五小成果”选评表彰、亲情夏令营演讲比赛、事故案例漫画展、安全咨询日、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各类活动的开展,在全矿营造了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三是积极开展送温暖活动。倾听职工呼声,关心职工生活,春节救助贫困职工34人,发放救助金2.1万元;开展领导干部一帮一活动,帮扶25人,赠送帮扶礼品25份,折合金额3000余元;另对13名困难家庭子女进行了救助,共发放助学金9600元;在“三严三实”活动中,各级领导干部还自掏腰包对各自的帮扶对象进行了看望慰问。让广大职工深深感受到了企业大家庭的温暖。四是信访稳定成绩显著。加强矿井与基层之间的信息沟通,指导、协助,督促基层从源头化解矛盾,以各党支部为单位,坚持日常不稳定信息交流,全年收集梳理各类意见和矛盾问题2019条,排查梳理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以及可能造成上访事件的典型问题14条,均按“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行责任分解,并按“五定”原则跟踪落实到位,化解率100%。2015年矿井实现“零”越级上访,为矿井安全生产营造了良好稳定的氛围。

以上成绩的取得,是河南能源先进企业文化引领及焦煤公司正确领导的结果,是xxx矿党政班子科学谋划、精心组织的结果,是全体干部员工辛勤付出的结果,是广大员工家属大力支持的结果。正确看待已有成绩,理性看待昨日辉煌,辩证看待荣辱得失,从成绩中找差距,从实践中探寻规律,从收获中感悟真谛,从责任担当中砥砺前行。在这里,我代表矿党政工,向各位代表和全体干部员工、家属、离退休老同志,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二、当前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攻坚之年;对于xxx矿而言,更是保生存、谋发展的关键之年。我们必须深刻认识企业面临的形势任务,深刻认识企业自身问题,精确定位、精准发力、精密部署,努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综合来看,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们面临着更为复杂、更为严峻的发展形势。

    从煤炭行业看:能源革命形势逼人,行业处境非常艰难。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要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能源技术创新,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近日召开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透露,2016年能源发展要实现结构优化、消费总量控制、保障能力加强、效率提升四方面目标。面对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推动能源革命的新要求,煤炭行业进入了“需求增速放缓、消化过剩产能和库存、环境制约强化和结构调整攻坚”的“四期并存”发展阶段。受超前建设产能集中释放、持续高位的进口煤冲击等影响,煤炭供给保持严重过剩;而受下游市场持续低迷、环境治理等因素作用,煤炭需求增长依然乏力。综合以上因素,煤炭可能会面临长期产能过剩。目前煤炭价格已经跌到了10年前的水平,随着煤炭市场争夺进入白热化,加之煤电联动、电价下调的影响,煤价将持续低位运行,煤炭全行业经营极度困难。

从我矿自身看:困难挑战前所未有,扭亏脱困任务艰巨。

一是安全压力仍然较大。从干部员工的思想上看:未站在新高度重新认识安全问题。目前,全社会对煤矿安全的关注度高,容忍度低,对事故的处理越来越重,1人事故就要入刑,明确了入罪门槛。我们不能再用老眼光、老思维看问题,煤矿只要发生事故,就只能被动挨打,就要停产整顿,部分干部员工对安全即是“生命线更是生存线”思想认识不够。从矿井系统安全来看:我矿地质条件极复杂,基础薄弱,受矿压、瓦斯和水害影响突出,加之矿井前身历史遗留的系统先天性缺陷较多(主要运输和回风巷均布置在煤巷中等),随着采掘活动的不断延展,巷道失修频率加快,巷道维护难度不断加大,通风及运输系统安全保障愈加困难,单靠有限的安全费用投入难以实现有效的改善。从现场施工安全来看:目前,矿井回采的工作面均为残采工作面,且工作面多数为底层或顶层孤岛煤柱,老巷多、顶板破碎,煤层厚薄不均,治水压力大,巷修任务重,运输安全条件较差;工作面储量小,搬家倒面频繁,回撤、安装、运输安全压力大;一线人员紧张,救火式的临时调动频繁,现场施工安全的不可预见性增加,安全生产压力巨大。二是生产经营维持艰难。受人员紧张,底板加固任务重等诸多因素影响,2016年矿井采掘接替紧张的局面依然存在,且可调整空间小,稳产提效的难度很大。特别是受煤炭价格持续下跌的影响,成本与售价倒挂,收入大幅度减少,遏亏、减亏难度加大,经营风险不断加剧,经济运行将面临异常艰难局面。三是资金极度紧张。煤炭价格的持续低位运行,货款回收难度的不断增加,财务费用上升,资金缺口巨大。截至2015年末,矿井资金缺口为10121.6万元,根据2016年生产经营计划,预计今年会增加资金缺口14586.56万元,在职工工资发放、项目建设投入等方面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四是转型任务急迫。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和巨大生存压力,结合河南能源及焦煤公司下达的改革转型任务来看,一方面,上级对新建项目(充填回采)投入态度更加谨慎,要求更加苛刻,项目建设的不可预知性剧增,给矿井的谋划发展带来了不确定性因素;另一方那个面,我们在推进“三项”制度改革方面距离上级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人力资源结构亟待进一步优化,薪酬激励与约束考核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转型任务十分急迫。五是管理机制亟需优化调整。当前,我们在管理体制机制、制度政策与新形势新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依然存在,如何通过落实集团公司放权搞活的相关要求、推动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最大程度地调动各单位的主观能动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六是作风观念需要持续转变。有的干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标准不高、要求不严;有的在遏亏增效方面投入的精力不够、思路办法不多,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一些职工缺乏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在工资待遇等方面仍存在过高期望。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以对企业和员工高度负责的精神,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在充分认识当前严峻复杂形势的同时,也要看到有利因素,坚定发展信心。就国家政策方面: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煤炭行业脱困工作。特别是元月4日,李克强总理专门主持召开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工作座谈会,提出了化解过剩产能、帮助企业扭亏脱困的相关政策措施。随着相关措施的逐步落实,落后产能的陆续退出,为煤炭行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就煤炭行业方面:虽然我国将大力发展天然气、核能、水能等清洁能源,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下降,增速放缓,但煤炭作为国家主体能源的地位不会动摇,“以煤为主,多元发展”的能源发展方针不会改变,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中仍将占据主导地位,煤炭企业仍然大有作为。就我矿自身方面:一是储量优势,截至2015年末,矿井剩余可采储量834.57万吨,加之充填回采项目的实施,为我们xxx矿生存发展奠定了基础;二是产品优势,我矿煤炭质量整体指标较优,各类煤炭品种销售渠道较为畅通,产品销售压力相对较小。三是通过近年来干部作风的持续转变、职工队伍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矿井在攻坚克难、共克时艰的信心和勇气不断增强,同时,经过近年来的危机洗礼和不断探索,矿井积累了一些危中求机、化危为机的宝贵经验。这些都为我们保生存、应对危机、渡过难关提供了有力保障。

当前面临的形势,我们避不了,迈不开,绕不过,做好2016年的工作,唯有迎挑战,沐风雨,闯难关,在平凡的岗位中苦练技能,适应岗位需求,与矿井患难中见真情,用坚定的信心、足够的信心和对矿井的忠诚度寒冬;我们一定要发扬滚石上山的精神,坚持底线思维、问题导向,化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从最坏处着想,向最好处努力;一定要充分挖掘潜力优势,将优势发挥到极限,危机的影响降到最低;一定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激发新动力,创造新活力,解决一批事关长远的大事难事,突破一些制约发展的重点难点。只要我们科学把握发展大势,以历史性担当引领发展,以超常规举措狠抓落实,就一定能够率先摆脱困境,看到黎明的曙光。xxx矿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只要“家”在,我们的生活就有盼头,只要“根”存,我们才能安居乐业。这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与使命,也是求生存谋发展最现实、最紧迫的任务与要求。

    三、2016年工作安排

    全年工作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河南能源化工集团及焦煤公司的总体安排部署,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保生存”为主线,以安全稳定为前提,以质量效益为中心,以“六个”增效为抓手,着力推进体制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练内功、拓市场、转机制、调结构,保持发展定力,凝聚发展合力,勠力同心打好扭亏脱困生存保卫战,实现矿井在逆境中强势突围、平稳发展。

2016年工作目标:

1.安全:矿井实现“零”目标,杜绝重伤以上事故,消灭二级非伤亡事故,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实现达标规划,杜绝一般及以上环境事件。

2.煤炭产量:xxx万吨。

3.营业收入:xxx万元。

4.利    润:xxx万元。

5煤质、开拓、回采、巷修、成本

根据全年工作目标,结合企业实际,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增效工作:

(一)持续提升矿井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安全增效。

(安全增效引言)

一是深入践行安全零理念,强化红线管理。面对严峻的安全和生存压力,必须坚定安全“零”理念,进一步增强“生命安全是不可逾越的红线,安全法律是必须坚守的底线”意识,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要求,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发展、效益的关系,始终把安全工作想在前、防在前、严在前、做在前,始终紧绷安全弦,警钟长鸣,贯穿始终。要切实把焦煤80条安全管理红线当成带电高压线,每个人要敬畏红线,不碰红线,要持续加大重复隐患、安全管理“红线”查处力度,减少和消除重复隐患及违反“红线”的现象。二是夯实安全根基。坚持以安全“双基”建设考核为总抓手,持续巩固扩大主动预防型安全信息化管理系统在我矿的推广使用效果,不断优化考核方式,推进“双基”建设机制高效运行;持续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按照质量管理标准化、现场管理精细化、安全管理规范化的原则,坚持对标管理,突出验收常态化,确保全面动态达标;按照“上标准岗、干标准活”要求,全面推行岗位作业流程化管理,着力规范现场操作行为;持续加强班组建设。进一步优化完善《班组长积分考核管理办法》,加强引导考核,提升班组长素质,调动班组长抓好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夯实一线安全生产基础。三要狠抓顶板管理。推动支护工艺改革。以转变思想观念为切入点,探索新型支护工艺,强化围岩分析,在支护技术、支护材料、支护手段上进行革新,采取针对性、多样化手段提高巷道支护效果,提高一次支护到位率和巷道服务年限;加强掘进巷道工程质量管理,加大巷修工作力度,减少失修巷道存量、控制失修巷道增量,保证生产顺利进行。四是强化机电运输管理。细化做实系统安全评价,扎实做好系统优化简化工作,确保提升、运输等大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深入推进机电运输“三化”管理,持续推进走动式管理,落实现场管理责任,提高现场工作标准和执行效果。加强机电科管理模板的推广和应用,落实逐级监督管理机制,逐步实现矿井自主管理目标。充分发挥矿井综合自动化信息化平台优势,有序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项目实施,实现减人提效。五是全面加强“一通三防”管理。持续优化矿井通风系统,严控串联通风、共用回风,杜绝无风、微风等不合理通风现象。强化打钻作业管理,严格防超限措施落实,确保实现瓦斯“零”超限目标。加强瓦斯监测监控管理,提高安全监控系统人员的操作技能,保证系统可靠运行。六是扎实做好地测防治水工作。加强采掘工作面超前探测,防止误揭煤层、断层;加强底板注浆改造,重点抓好xxx、xxx两个工作面的防治水工作。坚持对断层进行超前预注浆加固、冲积层水进行超前探放,做好老空水探放工作,防止水害事故;加强精细地质工作,提高瓦斯地质和水文地质预测预报精度,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可靠保障。七是狠抓薄弱环节管控。持续开展“安全管理薄弱区队评比帮扶、严禁危险人员上岗过三关、安全薄弱时段管控巡查、井下十类地区针对性措施专盯”等活动,不断优化完善活动方案,构建xxx矿薄弱环节管控体系,加大监督监察力度和频次,持续提高矿井整体安全管理水平。八是深化隐患排查治理。按照“抓大系统、查大隐患、防大事故”的原则,坚持“排、查、治”相结合,进一步规范开展矿井月度综合排查、专业系统排查,矿长办公会、现场安全办公会,每日排查梳理会等活动,强化重大隐患和瓦斯、水害等隐蔽致灾因素排查,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体系。九是加快xx排水系统挂牌督办重大隐患治理进度。坚持“修、装”并进,一方面要加快巷修工程进度,确保在4月底完成项目所有巷修任务;同时要跟进项目管路安装工作,确保在6月上旬完成所有管路安装工程,6月底正式投入运行。十是强化员工素质提升。将2016年确立为“全员素质提升年”。整合培训资源,持续创新培训方式,突出抓好班组长素质提升和管理人员上讲台活动。强化业务考核,狠抓管理层、技术层、监管层、操作层素质提升,为矿井保生存、图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十一是加强地面安全管理。以持续推进矿井地面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加强对矿井地面重要部位、重点岗位、关键环节的安全监督检查力度,规范职工操作行为,严防各类安全事故。加强地面安全设施建设,持续改善职工作业环境,提高职工生活质量。十二是高度重视环境保护。树立“环境保护与安全工作同等重要”、“超标排放就是事故”的理念。强化目标责任考核,加强对危险废物和重点污染源的专项检查和重点监控,确保全年杜绝各类环境事件。

(二)科学有序组织生产,提量增效。

合理采掘接替布局,走健康发展之路,超前谋划生产中的重点和难点,积极采取措施,确保全年均衡生产,实现增产提效。一是要围绕全年生产目标,超前谋划生产地区,谋定而动,超前安排井下巷道施工、采区接替和设备安装等工作,确保生产有序推进、有序接替。同时要树立采掘一体化管理思想,全面推行采掘接替重点环节、重点工程计划管理,严格时间节点、工期考核,确保有序推进。二是要加快推进“柱式条带充填掘采一体化”项目进度。该项目的实施对我矿2016年乃至今后应对严峻形势以及矿井长远发展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它是我们实现保矿井、保生存的重要因素,是2016年增产提效的重要保证,也是矿井减税的重要途径。把握好机遇,积极与上级及有关部门协调,力争早日完成。三是要有序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项目实施,实现减人提效。

    (三)优化产品结构,提质增效。

牢固树立“抓煤质就是抓效益,保煤质就是保生存”的思想,树立“煤质就是效益、煤质就是工资、煤质就是饭碗”的理念,严格落实源头监管、过程监督、结果监控、考核导向“四位一体”的全面煤炭质量管控体系,持续提升煤炭质量。一是抓实煤炭生产源头。践行“煤质全过程管控”理念,综合采取科学设计、加强顶板控制、合理控制层位和采高、优化采煤工艺、加强防治水管理等措施,避免因地质条件变化造成煤质出现较大波动,着力从设计源头保煤质。二是加强生产过程监管。严格执行煤矸分采分运措施,加大除杂拣矸力度,防止矸石混入煤流。强化运输环节管理,抓好转载提升等关键环节,落实块煤防破碎措施,降低块煤破碎损失。落实煤质隐患收购制度,提升煤质现场管理水平。三是强化洗选过程监控。以市场为导向,按照“算账搞生产”的要求,及时优化产品结构,加大效益煤生产力度,提高高附加值煤产率;合理组织配煤,做到既满足用户需求、又避免质量过剩,实现产品合格稳定、质级相符,经济效益最大。继续推进优质高效洗煤厂改造,优化洗选技术工艺,提高自动化水平,充分发挥选煤系统工艺设备的最大效率。四是严格效果考核。继续完善按原煤发热量折标考核产量、发热量台阶计价、块煤加价等考核机制,强化原煤质量、块煤率与工资挂钩考核,对生产区队实行块煤率超奖欠罚,实行块末差价收购,强力实施原煤发热量、商品煤质量问责制度,以经济手段调动基层单位加强煤质管理的积极性,倒逼煤质管理水平再提升。

(四)严控资金投入,降本增效。

一是全面管控资金。强化资金预算管理,按照“以收定支、量入为出”的原则,严格执行资金预算集体决策程序,  加强资金预算执行的跟踪考核,维护资金预算的严肃性,严控预算外支出。合理分配和使用资金,加强非生产性支出分类对标精细管理,进一步压缩各类非生产性支出,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牢固树立“应收款项就是企业资金、回收款项就是保障工资”的意识,加大货款回收清收力度,加强考核落实,力争完成应收账款清收目标。积极研究政策,用足用活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各项财税政策,争取节税减费。

二是突出抓好全过程成本管控。持续推进安全经济技术一体化论证,对工程设计、工艺选择、设备选型等进行科学论证,确保安全上可靠、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着力从源头降低成本。加强成本过程控制,完善成本预算管理、成本定期分析、成本与工资挂钩考核制度,实现成本管理全覆盖、责任落实无盲区。建立对标管理机制,科学设定成本控制目标,构建纵向对比、横向对标的成本对标管理体系,提升成本管理水平。二是深化内部市场化管理。以激活各类生产要素为导向,充分发挥内部市场机制作用,抓好内部市场化管理实施手册的推广应用,加强经营管理督导,加大现场管理考核力度和权重,落实经营管理责任,实施标杆引领,调动全员挖潜增效的积极性。三是严防经营风险。进一步完善内控机制,规范经营管理活动,弥补管理漏洞。加大对财务收支、招投标管理、资产管理和建设项目的监督检查和效果跟踪工作力度,提前介入、过程参与,有效规避经营风险。

   (五)盘活闲置资产,挖潜增效。

动员全矿干部员工,紧紧抓住效益“生命线:以创造效益为目标,开源和节流并重、增收与节支并举,进一步挖潜增效,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一是加强资产管理。强化动态资产管理,明确管理责任,立足自身实际,利用好资产调剂平台,对存量资源资产进行全面盘查评估,摸清家底,分门别类制定盘活方案。对闲置的土地、房屋、设备、材料等通过租赁、调剂、对外合作等形式有效利用,对长期闲置、低效无效资产进行处置变现,二是加强物资供应管理。加强采购计划管理,准确掌握库存物资与采购计划重合性。用好物资调剂平台,加大闲置积压物资调剂力度,盘活库存物资,加强闲置设备对外出租,提高租赁设备使用效率,进一步压减物资储备额度。强化“省下来的就是赚来的”理念,持续加强修旧利废、回收复用,坚持能修则修、能改则改的原则,不断创新修旧利废激励办法,形成长效机制。

(六)推进“三项”制度改革,管理增效。

一是围绕人力资源结构调整目标,严格机关机构编制管理和劳动定员管理,压减机关和地面非生产性人员,突出“三个”流动,即:地面人员向井下辅助岗位流动,井下辅助向直接流动,机关人员向基层流动,优化人员结构。清理长伤、长病、长旷工等人员,综合运用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内部调剂、转岗培训等多种手段,积极稳妥做好人员分流工作,着力将现有人力资源向生产单位转移。二是完善内部人力资源市场机制,畅通分流渠道,鼓励员工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依法推进劳动组织整顿,推进减员提效。三是探索人力资源外部流动机制,推动劳务输出,并充分发挥自身技术、管理、服务等优势,鼓励地面单位面向市场、面向社会增创提效,盘活人力资源。四是按照“突出效率效益”的原则,加强薪酬管控,不断完善以业绩为导向的薪酬激励与约束机制,严格工效挂钩考核,拉大效率高和效率低、效益好和效益差单位间的薪酬差距,做到薪酬浮动与生产经营实际状况相一致,引导工资分配向高效率、高效益倾斜,向基层一线、核心骨干岗位倾斜。五是贯彻落实集团公司放权搞活,分类管理、分兵突围的政策精神,2016年围绕“控亏、减亏、止亏乃至扭亏”的目标,以效率效益为导向,优化业绩考核体系,简化指标设置,坚持效益倒逼,着力构建以投入产出为管控主导的生产经营目标考核机制。六是在确保矿井正常安全生产的前提下,不断探索创新管理运营模式,持续深化机关义务劳动、人均百元创收等活动内涵。

   (七)提高工作效率,提效增效

一是按照“多上设备少上人”思路,持续推进矿井采掘机械化进程。在目前实现采煤机械化的基础上,今年在xxx上风道掘进工作面采用机械化掘进工艺(掘进机掘进),从而使矿井由采煤机械化向采掘机械化延展,进一步提升矿井整体机械化水平;落实开展采掘标杆队和建设标准化采掘队伍活动,选树标杆、拉高标杆、对标管理,进一步优化劳动组织,提高劳动效率。二是坚持“一切围着效益转”原则,持续强化机关服务基层、干部服务职工的意识,提高服务效率。三是以价值创造最大化为目标,坚持破解难题课题导向,构建支持和鼓励岗位创新、全员创效的平台,着力将创新贯穿在安全生产经营中,体现在提升质量效益上。四是以瓦斯治理、水害防治、支护改革、提高单产单进、产品质量提升及结构调整等为重点,力求技术突破,解决制约矿井发展的瓶颈问题。五是加强科技项目管理投入,充分体现实用型、效益型导向,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持续开展“五小成果”、合理化建议征集等群众性创新活动,引导员工自主开展岗位创新、技术革新、工艺优化等创新项目,营造创新创效氛围,拓展创新创效空间。

    (六)抓好民生保稳定,和谐增效。

一是深化企业文化建设。大力推进集团公司企业文化“落地生根”,以文化力激活生产力、提升发展力。面对严峻的生存发展形势,我们必须正确看待、主动适应,树立长期过紧日子、苦日子的思想;围绕“三保一降”加大形势教育宣传力度,引导员工积极拥护并严格落实企业主动应对严峻形势的一系列措施,与企业一道同舟共济、共渡难关。二是关心员工生活。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越是形势不好,越要关注民生。坚持把“保工资”放在第一序列,落实职工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千方百计稳定一线员工收入,尽最大努力保证员工工资按时发放。按时为员工缴纳各类统筹金,依法保障参保员工各项待遇。继续开展领导干部与困难职工“一帮一”结对子、“金秋助学”活动。做好防尘降噪和职业病防治工作,提高职业健康水平。丰富员工业余文化生活,满足员工精神文化需求。三是维护员工合法权益。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引导员工知法、守法,以理性合法方式逐级表达诉求。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管理企业、规范运作,杜绝人为制造矛盾和问题。进一步规范信访工作机制,落实各级信访稳定责任,畅通员工诉求表达渠道,完善信息预警、超前防范机制,保证职工合理诉求得到及时处理,确保队伍稳定。四是构建和谐企地关系。适应企地关系的新形势、新特点,充分利用企地联动机制,加大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力度,争取理解支持,着力为企业生产经营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各位代表、同志们:

再高的山,步步攀登就能达到顶峰,再远的路,日进一寸也能到达终点。站在历史的新起点,肩扛着保生存的重任,2016年,必定是刻骨铭心的一年。困难孕育希望,奋斗的征程任务艰巨,让我们在河南能源及焦煤公司的正确领导下,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同舟共济,勇克时艰,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更加有力的工作举措,更加务实的作风,不畏爬坡过坎,为全面完成2016年各项目标任务,开创xxx矿持续平稳发展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政工工作报告范文11

一、民族工作开展情况

(一)认真做好民族政策法规宣传工作、为迎接地区开发建设周年,8月7日,我局在会展中心召开了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座谈会,并向与会人员赠送了纪念品。这次会议共有8个少数民族,6人参加了座谈会,与会人员对开发建设周年来的风雨历程进行了回顾,列举了多年来党对少数民族群众实行的优惠政策和民族工作部门多年来为少数民族群众服务的实例。表示今后仍然会继续为我区民族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结合省民委开展“民族政策、法规宣传月”活动,我局积极响应号召,为迎接地区开发建设0周年迎庆活动,8月日,开展了民族政策、法规宣传周活动。我们采取在新世纪广场及加格达奇区人民政府门前悬挂标语横幅并设立了宣传台,为了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我们还请来了老年秧歌队,协助宣传。在宣传游行过程中,由身穿民族服装的工作人员向过往行人发放宣传单,广大群众对我们的宣传形式十分关注,纷纷前来索要宣传单,我们共发放了5000余份宣传单。另外,我们还通过电视台和报社等新闻媒体对民族政策、法规进行宣传。并且,在宣传周期间,我们大意各县区的宣传活动进行了部署,各县区民族宗教局也开展了不同形式的民族政策法规宣传活动。通过宣传活动,形成了一个关注民族政策、法规内容,维护少数民族权益的良好局面。

2、协助省民委做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二十周年纪念活动,推荐个先进集体,名先进个人,同时完成了先进事迹材料的上报工作。根据省民委的工作要求,将《中华民族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宣传册发放至县区四大班子成员,县区有关单位,民族乡镇及有关单,在此基础上,我们还配合省民委开展了“民族区域自治法知识竞赛”活动,各县区民族宗教局均参加了这次答题活动。

(二)召开全区民族团结进步表彰会议暨全区民族宗教工作会议

月6日,在党政办公大楼一楼会议室,召开了全区民族宗教工作会议暨全区民族团结进步表彰会。副地级以上领导、地林直和中省直有关部门主要领导、各县(区、局)党委书记、主管民族宗教工作的领导、统战部部长、民族宗教局局长、宣传部部长及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代表和先进个人共0人参加了会议。在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各级党政组织、有关部门和广大民族工作者,紧紧围绕新时期民族工作“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法规,采取有效措施,加快了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发展,维护了少数民族群众的合法权益,本次会议对这些在推进全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过程中,涌现出的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经过基层推荐先进名单报地委审批,最终经地委常委会研究通过,决定表彰先进集体5个、先进个人67名。在这次会议上,对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颁发了牌匾和荣誉证书,并且,由加格达奇区人民政府、中国人民6599部队代表在会上作了典型经验介绍。黑龙江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特地发来贺电表示祝贺,祝大会召开圆满成功。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林管局局长杨东奇同志在会议上作了重要的讲话,他总结了近年来我区民族工作取得的成果和经验,并就进一步抓好民族工作提出了要求。这次会议的召开对民族工作者多年来的辛勤工作做出了肯定,通过对先进事迹的大力宣传和对先进集体和个人的表彰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在社会各界人士和广大人民群众中扩大了知名度,使更多人来关心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促进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

(三)指导了两个民族乡经济及各项事业的发展、协调林管局财务处为两县拨付鄂伦春族护林员工资,现已下拨到位。

1、会同地区财政局完成了向省财政厅、省民委申请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共为呼玛县、塔河县两个鄂伦春族乡申报发展资金项目8个,申报资金总额为0万元,现已拨付到位。

2、完成省下达的00——00兴边富民行动项目统计表、民族经济社会建设项目统计表、民族经济统计表等统计报表上报工作。

3、我局为使两个民族乡的经济快速发展,使鄂伦春族农民尽快脱贫致富,专门组织两个民族乡的鄂伦春族农民和畜牧养殖户,赴齐齐哈尔市建华区和讷河兴旺鄂温克族乡考察学习了发展畜牧业的经验,并形成了考察报告。通过这样的考察学习,使鄂伦春族农民看到了其他地市的民族乡村是如何发展自己的长处致富奔小康的,从他们身上学习到经验和技能,回来后参加考察的养殖户表示,不但学习到了经验,更找到了发展的方向,也看到了努力发展好畜牧业的美好前景。

(四)认真作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调研工作

今年是省民委确定的调研年,我局认真研究我区民族工作面临的新特点和新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制定了调研工作目标,并确定“关于地区医疗卫生现状的调研”和“当前影响我区民族团结进步和社会稳定的原因及对策”两个调研专题。九月份,我们深入到民族乡开展了针对性调研,并完成了调研报告。根据省民委工作统一部署,还完成了其他5个调研:

1、为解决少数民族学生由于贫困入学困难的问题,开展了“少数民族边境县教育‘三免费’调研”,对塔河县、呼玛县、漠河县“三免费”调研中,对“普九”情况,“三免费”实施的范围、标准、师资力量、学生总数并对边境地区少数民族教育如何更好地发展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2、开展了“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调研”把鄂伦春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种类、开展情况和未能开展的原因形成了调查报告。

3、开展了“地区鄂伦春族医药费拖欠情况的调查”通过对地区鄂伦春族农民的医药费用,近十年间的数据进行了摸底调查,我们得知每年政府拨款情况、报销医药费情况和拖欠医药费的原因,找到了拖欠医药费的症结,为切实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提出了几点建议,为今后解决地区鄂伦春族医药费拖欠问题提供了可借鉴的依据。

4、根据省民委的工作安排,我们开展了《地区少数民族社会事业发展》调研,通过对我区少数民族各项事业发展情况的调查,了解了我区少数民族事业的基本情况,在我区今后选择重点发展哪一项少数民族事业的问题上提供了一手资料。

5、在对少数民族干部培养、选拔工作上成绩突出,根据省民为工作安排,形成了“少数民族干部培养、选拔、使用少数民族干部”的调研,全区少数民族干部的使用情况掌握了更新的数据,通过这次调查,使我们可以看到在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工作方面存在的不足,为今后在少数民族干部培养方面指明了工作方向。

(五)认真作好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及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建设工作

1、为结合对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工作加大力度的工作安排,协调地委组织部抽调地委党校的优秀教师,深入到两乡举办“少数民族干部培训班”,为今后在少数民族干部培养选拔任用等方面提供一个政治理论培训的基础;

2、通过过年的工作实践,我们体会到少数民族干部在解决民族问题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党和政府联系少数民族群众的纽带,今年我们推荐塔河县和呼玛县各一名副县长,参加了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和国家民委主办的“边境县党政领导干部培训班”。并推荐鄂伦春族副县长关金红到北京市丰台区挂职锻炼。

(六)认真作好各项临时性工作

1、完成了为民族宗教《年鉴》供稿工作;

2、推荐上报“民族教育”先进集体个,先进个人人,并撰写了先进事迹材料;

3、根据省民委工作部署,推荐上报了地区行署为国务院表彰的“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的相关材料;

4、完成国家民委、省民委“兴边富民行动”万里行工作组来我区检查的接待工作;

5、为能更好地为少数民族群众服务,我局根据相关部门要求,组织人员参加了“行政许可法”培训,“公务员电子政务”培训并参加了人事局组织的专业考试。

(七)认真完成日常工作

1、少数民族成份变更工作。按照国家、省相关文件的规定,在经过严格审查的基础上,今年,共办理变更少数民族成份9份。

2、开据少数民族学生减免学杂费证明工作。为少数民族学生能享受规定的民族优惠政策,今年,共为少数民族学生开据少数民族学生减免学杂费证明0份。

3、少数民族初、高中学生考试享受优惠政策资格审核工作。,全区有名少数民族高考应考生,共涉及蒙古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回族、朝鲜族等9个少数民族,我们在考前对这些少数民族考生的民族成份进行了审核;全区共有00名中考生,共涉及蒙古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锡箔族、俄罗斯族等0个少数民族,我们在考前对这些少数民族考生的民族成份进行了审核。

二、工作思路在取得成绩基础上,,围绕地委、行署提出的“两个共同”的民族工作主题,以党的十七大四中全会为指导,着重作好民族经济和民族政策法规宣传工作,根据民族工作的实际,确定了民族科工作要点如下:

1、加大对民族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结合“四五”普法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和法规,重点宣传《省民族乡条例》、《省城市民族工作条例》等四个条例,及大发[00]号文件。、重点指导两个民族乡经济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2、积极配合组织部门和统战部门做好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工作。

政工工作报告范文12

现在,我代表*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0*年政府工作回顾

200*年,在*委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效监督下,*政府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紧紧抓住省市重点帮扶和“北带”(沿海生态科技产业开发带)开发机遇,团结带领全*人民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圆满完成了*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全*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8亿元,比上年增长19.8%,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2%、26.8%和10.2%;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亿元,增长150%;实现财政总收入4.12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4亿元,分别增长70.5%和7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7亿元,增长17.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00元,增加6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08元,增加605元。

(一)“工业强县”战略深入实施,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猛促产业升级,工业经济整体实力和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年初确定的21个工业重点项目有17个开工,10个竣工,6个项目投资超亿元,年内共完成工业投入20.4亿元。鲁北热电三期、氯碱扩大、钛白粉,基德特宽装饰布二期、医药中间体,贝瓷扩大,新星热电,欧亚木器,星一皮革加工等项目相继建成;鲁北生态电厂、渣油焦化、离子膜烧碱扩建,埕盐制卤区改造,华隆制冷及饲料加工等项目进展迅速;盐业会战拉开序幕,资源整合有序推进。鲁北、埕盐、基德、海丰、供电等骨干企业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鲁北、无棣东胜分别纳税6169万元和1.1亿元。狠抓鲁北生态工业园、县高新技术工业园两大园区建设,产业集群优势进一步显现,年内入园项目12个。2家企业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鲁北、万德的5种主导产品连续六年获省免检产品,“大山特”白酒获“山东省名牌产品”。2004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2.97亿元、销售收入68.5亿元、利税8.04亿元、利润6.82亿元,分别增长39.6%、45.9%、33.7%和30.8%。

(二)“三农”工作全面加强,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坚持把“三农”工作与“北带”开发紧密结合,突出提质增效,做大做强枣、棉、牧、渔等主导产业,高效农业产业带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全县完成农业总产值21.6亿元,增长20.5%。落实了粮农直补政策,粮食生产出现恢复性转机,总产15.9万吨,增长47.3%;植棉48.3万亩,产棉81万担,均创历史新高。新发展枣密植园5万亩,建设“绿色通道”312公里、枣标准化示范基地3万亩。积极推进规模养殖,改良牛5.3万头、羊7.1万只;全县牛、羊存栏9.12万头、15.18万只,出栏7.56万头、19.6万只。加快水产新品种、新技术引进与推广,发展海蜇、沙蚕等特色生态养殖5.9万亩。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7家企业成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完成了赛尔水库一期、碣石山水库建设,治理河道21公里,马颊河鲁北橡胶大坝蓄水工程开工;建设沿海防潮堤55公里,衬砌8.6公里;农村自来水三期基本完工。年度农业综合开发和扶贫开发一期项目完成;治蝗应急站建成投用。农技推广与气象服务体系建设日趋完善,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取得重大胜利。

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把民营经济作为招商引资的载体来抓,引进投资超千万元的民营工业项目20个;实行了部门联系民营企业制度,鱼粉、渔网、家纺、不锈钢等主导产业快速发展。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6亿元、营业收入97.25亿元、利税7.57亿元,分别增长82.21%、71.05%和54.78%。劳务输出成效明显。全年输出2万人,增收1.4亿元。

(三)开放迈出坚实步伐,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利用境外资金增长248%,综合考核列全市第3位。成功举办了2004“中国枣乡”滨州无棣枣节暨首届碣石山旅游文化节,签订协议、合同15个,合同、协议利用资金7.96亿元;组团赴日韩和江浙沪招商富有成效,签订境外独资与合作合同、协议14个,合同、协议利用外资7690万美元,引进了韩国客商总投资1000万美元的两个皮革加工项目。抢抓对口帮扶机遇,落实帮扶项目25个、资金总额4690万元。与浙江平阳县缔结友好关系。新增自营进出口权企业3家,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3188万美元,其中出口1257万美元,分别增长22.8%和47.19%。

各项改革日益深化。埕口盐化以8400万元成功溢价拍卖,4家企业破产进入程序,2家企业被市列入上市公司后备资源。财政支出改革积极推进,会计集中核算实施范围进一步扩大。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农业特产税改征农业税,农业税下调3个百分点,劳均减少5个工,农民人均减负80元。住房二级市场全面放开,国土、粮食管理体制改革稳步进行。

(四)城乡建设日新月异,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基础平台打造坚实有力。编制完成了县城新一轮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县城新区建设全面铺开;乡镇驻地规划全部完成,村庄规划完善率达57.8%,村镇建设整体推进。全年完成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投入5.3亿元,大济路建成通车,农村公路改造454公里,东滨路、东张路拓宽改建工程完成迁占。碣石山旅游开发一期、院前街西延、城区集中供热一期、城区南出口改造、城区电网改造一期、城东变电站、污水处理厂、经济适用房二期、天然气三期等工程相继完成,工业园二期、一中扩建、二中新建等工程进展顺利。实施了幸福河、青坡沟城区段滨河绿化带改造、大济路绿化等工程,城乡环境进一步改善。

第三产业日益繁荣。建成了鲁北机动车商城物流中心;皇马巴黎花园、香榭里大街、梅琳超市等项目相继开工建设。信息、中介、金融、保险、配送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新型流通业态稳步发展。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救助体系日趋完善,扶贫帮困扎实有效,全年投入救灾和社保资金1030万元。认真落实就业扶持政策,全年新增就业再就业人员3800多人;扩大了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了职工医保报销比例。农民人均纯收入是1996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增加;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20.32亿元,较年初增加2.75亿元。

(五)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文明程度大幅提升。基本国策执行有力。坚持综合治理人口问题,低生育水平日益巩固,创成“全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农村宅基地集中清理试点成功,土地市场秩序整顿及园区清理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开发整理土地2.1万亩;鲁北企业集团被命名为“国家环境友好企业”,漳卫新河水质自动监测站建成,贝壳堤岛与湿地系统自然保护区升部级顺利通过专家评审,20万亩芦苇生态湿地恢复工程一期完成,小流域治理和城区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显著。“科教兴棣”战略深入实施。组织实施市级以上科技项目12项,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创成“全国科普示范县”;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两基”工作顺利通过省复评,教育教学质量稳中有升,本科上线增幅列全市第2位;人才引进成绩显著,引进本科生112人;公共卫生“两个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传染病救治体系)建设快速推进,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得以理顺;群众性体育活动广泛开展,3处文化遗迹被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扎实推进。第一次经济普查工作进展顺利。民族宗教工作走在全市前列,油地共建再创佳绩,农村现代远程教育试点以优异成绩通过验收。审计、物价、外事、侨务、史志、老龄、、档案、残疾人保障、国防及民兵预备役建设等事业均获得新发展。广泛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民主法制建设大力推进。村“两委”换届选举基本结束,农村“民主议政日”活动成效明显。深入开展“四五”普法依法治理、“扫黄打非”和“严打”整治斗争,依法处置社会矛盾,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平安无棣”建设整体推进。

(六)政府职能明显转变,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出台了《关于切实转变作风扎实推进工作落实的意见》,政府服务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各级政府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加强与政协的民主协商,不断扩大政务公开范围,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程度不断提高。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依法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是我县保持超常规发展强劲势头、大干快上的一年。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做好政府工作,与县委保持高度一致;坚持不断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思路;坚持突出发展主题,启内力、借外力,抓住一切机遇加快发展;坚持转变作风,求真务实,狠抓落实;坚持在稳定中求发展,做到两手抓、两手硬。回顾一年来取得的成绩,主要得益于县委的正确领导和科学决策,得益于全县43万人民的同心同德和真抓实干,得益于省、市的重点帮扶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在座各位的参政议政和批评监督。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你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并通过你们向社会各界和全县人民表示衷心的感谢!

2004年取得的成绩令人鼓舞,但前进道路上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从客观上看,经济总量仍然偏小,结构性、体制性矛盾突出;工业基数小,工业化程度低,尤其是大项目和高新技术项目少;农业产业化程度低,抗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差,尤其是龙头企业个数少、规模小、带动能力不强;县乡发展不平衡,乡村经济长期在低水平徘徊,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困难加剧;发展受资金、技术、人才等“瓶颈”制约大,软、硬环境仍不够优化。从主观上看,部分干部抓发展的意识不强、办法不多、水平不高,工作思路窄、标准低、悟性差,不敢打破常规;政府职能转变仍不到位,机关作风建设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态度不好、效率不高、作风不实,甚至、形式主义等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等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得力措施,认真加以克服和解决,努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的更快更好发展!

二、2005年政府工作的目标和任务

2005年是决战“十五”、衔接“十一五”的重要一年,也是保持经济社会良好发展势头、实现本届政府奋斗目标的关键一年。做好2005年的工作,我们面临着诸多有利条件和机遇,有着坚实的基础。国家将继续实施宏观调控政策,为我县发挥土地、电力、人力资源优势,承接国内外产业、项目和资金转移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省市对口帮扶向纵深推进,“北带”开发深入实施,必将为我县经济增长注入强大动力;大济路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投用,铁路、高速路、大型桥梁及港航等项目相继开工,将为我们招商引资、加大投入提供有力支撑;电力、油化工、盐业开发等大项目的陆续投产和其他建成重点项目效益的发挥,必将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力量。经过多年的发展和调整,我县的主导产业素质不断提高,财政收入高幅增长,发展环境明显改善,为我们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特别是全县上下精神振奋,群情激昂,跃跃欲试,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热情日益高涨。只要我们咬定目标,矢志不移,攻坚破难,就一定能够夺取新胜利,再创新辉煌!

2005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按照“谋划大思路、构筑大框架、实施大投入、实现大发展”的总体要求,落实县委提出的“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关键抓投入,突出抓招商,组织经济发展‘大合唱’”的指导思想,主抓“五大”(大电业、大盐业、大化工、大枣业、大交通)建设,猛促“五区一带”(县城新区、四大工业园区和“北带”)开发,实施“乡镇振兴计划”和“百村行动”,统筹城乡发展,强化保障机制,破空排难,巧干实干,干劲一鼓再鼓,决战二五,强力推动国民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根据以上思路,确定今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3.66亿元,增长27%,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2.82亿元、46.33亿元和14.51亿元,分别增长7.7%、39.1%和16.08%;实现财政总收入5.3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12亿元,分别增长30.59%和30%;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2.5亿元,同比增长50%;利用县外资金52亿元、境外资金1000万美元,分别增长35%和44%;进出口总额4200万美元,增长36.36%;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00元,分别增长10.35%和9.1%;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3‰以内。在实际工作中,力争发展速度更快、质量更高、效果更好。

(一)突出重点抓“五大”建设,强力推进工业化进程。工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工业化是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重要阶段。进一步叫响“工业强县”口号,抓住“五大”建设龙头,全力构筑我县大电业、大盐业、大化工、大枣业、大交通的新型工业格局,强力推进工业化进程。力争年内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2家,达到70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1亿元、销售收入94亿元、利税9.9亿元,分别增长35%、37%和23%。培植大电业。依托鲁北“循环经济”品牌,咬定建设“全国首家生态电源基地”目标,全方位搞好配合、支持与服务,全力推动生态电厂建设。重点抓好400万千瓦电力项目的规划上报,2×30万千瓦电厂项目国家发改委立项争取工作。加快生态电厂一期工程建设步伐,年内确保装机37.5万千瓦四个机组全部发电,一个30万千瓦机组安装调试完毕。

发展大盐业。借助“北带”开发,抢抓市场机遇,组织大会战,实施大开发,突出抓好鲁北、埕盐、正海等公司的原盐及盐化工骨干项目和投资1.6亿元的盐化工、投资4亿元的20万吨纯碱项目。进一步完善规划,广泛宣传,大力推介,盯上大企业,瞄准大项目,四面出击抓招商。力争年内投入6亿元,原盐产量达到150万吨,快速打造“中国海盐(盐化工)基地”。

猛促大化工。依托我县发展生态工业有基础、有影响的优势和鲁北现有项目,壮大盐化工,突破油化工,提升氯碱化工,实施“三化合一”。着力抓好鲁北120万吨渣油焦化和80万吨加氢精制,续建常减压装置及催化重整,20万吨烧碱生产,2万吨/日海水淡化,钛白粉扩建和金羚渣油焦化等项目,强化项目关联,拉长产业链条,全力建设“山东省第二大化工基地”。

实施大枣业。完善病虫害预警机制,提高社会治控能力,确保枣业生产安全;狠抓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年内建设枣标准化示范基地3万亩,靠提质增效打出“无棣枣”品牌;充分发挥现有枣业规模优势,重点抓好龙头培育。扶持万德、舜园、赛尔、精大等枣加工龙头做大做强,突出抓好万德白酒扩大、舜园枣制品加工等枣精深加工和生物工程项目建设。

建设大交通。交通是发展的基础和平台。围绕建设鲁北交通“大枢纽”,举全县之力,采取大动作,运筹大项目,实施大投入,强力推进“大交通”战略的实施。全力配合实施津汕、威乌两条高速路和黄大铁路、大口河鲁北跨海公铁大桥、套儿河跨河大桥新建及滨州港3000吨级码头配套、东风港港池疏浚等路桥港航重点工程;重点抓好东张、东滨路和大济路无棣改线段等省级干线公路建设;实施信河路、柳庞路、棣邓路部分路段改造,确保县乡农村公路改造完成350公里。

在抓好“五大”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加大企业改革力度,完成县粮食、良友、农机3家企业的改制,基德棉业、基德油棉的国有股权退出和银宇集团、化纤厂的破产重组;鼓励和引导企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培养和引进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全面加强内部管理,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建设“质量无棣”,实现品牌引领工业发展,力争年内5家企业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个产品获“山东省名牌产品”,3种产品采用国际标准。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壮大商贸流通业,加强专业市场建设。加快旅游开发,超前规划贝砂滩海水浴场泥质黄金海岸旅游度假项目,实施好碣石山旅游开发二期工程。大力发展信息、中介、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

“五大”建设,是无棣跨越发展的优势所在、希望所在,也是今后一个时期全县经济工作的重心。只要全县上下倾心竭力,猛促强攻,我县工业化进程就能超常规推进,实现“工业强县”目标就会指日可待!

(二)突出特色抓“五区一带”,强力推进城镇化和经济区域化进程。城镇化和经济区域化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快“五区一带”开发,充分发挥城镇、园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带动作用和集聚功能,强力推进城镇化和经济区域化进程。

创新理念建设新城区。按照“东扩、北展、南接、西改”的思路,实施县城新一轮总体规划,全面启动县城新区建设。本着大空间、大绿化、大水面、大马路的“四大”原则,编制新城区及中心地段修建性详细规划;“一支笔”审批、一个思路建设,将县城建成独具特色的现代化生态园林型城市。年内修建“两横两纵”四条主干道路,启动行政中心及滨医附院、公安、财政、广电、建设、交通大厦等重点标志性建筑和住宅小区建设,力争年内初步形成建设主框架。立足全面提升城区综合服务功能和为新区开发搞好配套,实施城东水库新建、月明洼水库衬砌、县城电网改造二期及香榭里大街、梅琳超市、锦江花园房地产开发等一系列项目;完成县属学校新、扩建工程;实施院前街、棣新四路、北出口配套改造和205国道城区段绿化等工程。牢固树立“抓城建就是抓经济”的理念,打破常规,开启思路,做好以地生财、滚动发展、经营城市的文章,走市场化开发建设的路子。

充分借助“大交通”建设的机遇,坚持政府推动与激活内力、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以搞好“路水电医学”建设为基础,以综合整治农村环境为重点,全力加快小城镇建设。加大规划编制力度,确保年内小城镇详细规划覆盖率达到35%,其中中心镇与试点镇达45%以上,不断提升城镇化水平。

做大做强四大工业园区。树立“抓园区就是抓总量、就是抓区域化发展”的观念,进一步完善鲁北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韩国工业园、农业高科园)、盐化工业园区(地处马山子镇境内,规划面积3000亩)、生态湿地特定工业园区(地处柳堡乡境内,规划面积11000亩)“四大园区”的总体规划,搞好水、电、路、讯、气配套,为项目入驻提供基础条件。充分发挥园区的集聚功能,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突出抓好投资过10亿元的生态发电、渣油焦化和加氢精制,过2亿元的氯碱、石化、色素加工、生物医药,过亿元的聚氯乙烯、制冷、造纸、牛皮制革、海水淡化等项目,再引进一批较大规模的工业项目进入园区,力争年内园区实现工业投入30亿元,成为膨胀县域经济总量的高地。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下大力培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尽快形成“高峰挺拔、群山巍峨”的区域化发展新格局。

抢抓机遇搞好“北带”开发。树立“抓机遇就是抓发展”的思想,科学规划,深度开发,以贝壳堤岛与湿地系统部级自然保护区为依托,加快沿海旅游带项目建设步伐,梯次推进盐业产业带、生态湿地带、高效农业带建设,重点实施沿海防潮堤二期、盐业开发、马颊河鲁北橡胶大坝及生态工业项目,突出抓好威海建龙集团总投资3.2亿元的1万亩甜高粱种植及乙醇提取项目,加快沿海生态科技产业开发带的隆起。

“五区一带”开发,是县委作出的战略性决策。只要我们矢志不渝,真抓实干,就一定能够早日搭建起跨越发展的新框架。我们相信,“五区一带”隆起之时,必将是无棣经济腾飞之日!

(三)突出统筹抓乡镇突破,强力推进农村小康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乡镇,难点在乡镇,潜力也在乡镇。大力实施“乡镇振兴计划”和“百村行动”,全力加快乡村经济发展步伐。

加快“工业强乡(镇)”步伐,在总量上突破。突破乡镇,重点是经济总量突破。把招商引资作为膨胀总量、扩充增量的主渠道和强有力手段,坚持全民招商与专业招商相结合,推动乡镇工业快步追赶,年内消灭规模以上企业空白乡镇;三年内每个乡镇新增规模以上企业5家以上,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幅在30%以上,乡镇十项指标考核在全市排名每年上升5个以上位次。全面启动“百村行动”,确保年内有投入1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的村达到100个。同时,每个乡镇培植1个标准化建设示范村,以点带面,加快村镇建设。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在增收上突破。围绕解决“三农”问题突破乡镇,关键是突破农民增收。抓住市开展“民营经济年”活动的机遇,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在放宽搞活、服务扶持上下气力、做文章。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积极探索民间贷款抵押、担保新办法,加大小额信贷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力度,打破“瓶颈”制约,在铺天盖地上实现大跨越;突出主导产业,坚持扶优扶强,进一步落实好部门联系民营企业制度,强化帮促与服务,在群星灿烂上实现大跨越。强化对农民的教育与培训,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快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力争年内县外输出2万人、县内转移2.4万人。创新抓农业发展的思路,牢固树立“质量农业”观念,实施农产品出口“绿卡计划”,靠品牌、质量做大做强枣、牧、渔特色主导产业和粮、棉传统产业,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推进畜牧规模养殖,培植樱桃谷鸭增收新亮点,抓好香港澳森牧草加工项目,新发展牧草2万亩,坚持走“以草带畜、以畜促草”的发展路子;搞好海参养殖试验,扩大海蜇、沙蚕养殖面积,推广生态养殖模式,提升水产养殖效益。以干支流河道清挖治理为重点,大力实施水利“命脉工程”;实施好农业开发1万亩土地整理项目和二期扶贫开发项目,搞好农机具购置补贴,强化气象服务,提高农业防灾抗灾减灾能力。推进“种子工程”实施,推广优质粮棉各10万亩,落实粮农直补政策,保护农民种粮植棉积极性。强化为农服务意识,进一步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对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市场的监管力度,切实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以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突出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化进程。力争年内2家企业列入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认真贯彻“多予、少取、放活”方针,落实好中央一号文件制定的各项惠农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稳定土地承包关系,规范土地流转,清理农村财务,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

乡镇发展缓慢、财政拮据、面貌落后,已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县政府将研究制定专门政策,建立新的利益引领机制,扶强不养懒,力促乡镇慢者加速、快者更快,弱者变强、强者更强,形成乡镇间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新格局!

(四)突出关键抓外向带动,强力推进经济国际化进程。适应经济国际化大趋势,坚定不移地实施外向带动战略,突出大招商,实现大投入,促进大发展。

强力招商,在借助外力上求突破。进一步强化“大招商、大投入、大发展”观念,扎实开展“加大投入年”活动。以工业为重点,紧紧围绕“五大”、“五区一带”,突出“循环经济”、“生态无棣”品牌,进行规划招商、产业招商、环保招商、资源招商、以商招商。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发挥园区招商的独特功能,尤其要发挥生态湿地特定工业园区和盐化工业园区招商的优势,科学规划,大力推介,着力进行特色招商,力争在资金投入规模上、项目投入质量上、项目推进速度上有一个较大突破。在抓好韩国招商、南方招商的同时,利用地缘优势、亲情关系,开辟天津招商引资主战场,主动承接京津塘地区的产业转移。继续通过分配任务压、强化调度促、严格考核推、重奖重罚激,强力推动全民招商升温加压;以营造优惠的政策环境、优质的服务环境、优良的社会环境为重点,突出解决软环境不优问题,加大整治力度,形成亲商安商的良好社会氛围;完善激励政策,严格兑现奖惩,充分发挥专业招商队伍的作用,主动出击,协同作战,确保全年完成52亿元的招商引资任务。

拓展空间,在外经外贸上求实效。坚持内资、外资并举,抓住日韩制造业大规模向中国转移的机遇,努力把外国大企业、大财团引入无棣。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不断培植新的出口企业群体;积极指导企业增强创新意识,主抓皮革、家纺、渔网、木器、丰年虫卵、不锈钢等优势产品,千方百计扩大外贸出口;有针对性地参加境外招商和经贸洽谈活动,进一步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

抢抓机遇,在对口帮扶上求提高。牢牢抓住省、市对口帮扶的机遇,多渠道、多形式向上争取,力争让更多的项目落户无棣、把更多的资金引入无棣;以资源型、龙头型项目为重点,搞好与强市的对接,大力输出劳务和地产品,优势互补,实现“双赢”。

投入是发展的基础和源泉。大投入、大发展必须进行大招商。让我们携起手来,打破常规,四面出击,紧盯猛跑,力促招商引资的大突破、县域经济的大发展!

(五)突出长远抓和谐发展,强力推进社会文明化进程。坚持用系统、辩证的观点看待发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大力开展“平安和谐稳定年”活动,以人为本,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大力实施“科教兴棣”战略。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进一步落实“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严格执行义务教育“一费制”。加大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和布局调整力度,将辍学率控制在2%以内,巩固提高“普九”水平。鼓励多种形式办学,多渠道加大教育投入,不断提高农村中小学办学水平。加快两处高中和两处实验学校建设,积极争创省级规范化学校。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推广“双元制”办学模式。抓好学前教育,提高儿童入园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施“骨干教师培训工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强化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带动。以争创“全国科技工作试点县”为契机,全面加强科技工作。实施“科技特派员”工程,让科技人员在为基层服务中施展才华,推动科技工作重心下移。加快推进新工艺、新产品开发,大力提升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大力实施“跨世纪青年培训工程”,加速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和应用。抓住培养、吸引、使用三个环节,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围绕主导产业和重点工作,加快急需人才和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与培养,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建立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有效机制和良好环境。

认真执行三大基本国策。巩固“全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创建成果,积极推进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大力平抑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稳定低生育水平。整顿土地市场秩序,加大土地储备力度,推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加强土地征用管理,完善补偿机制,切实维护失地农民的利益;实施好土地异地开发整理项目,确保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以落实县长环境目标责任制为主线,加强重点污染源监管,全面实施生态湿地恢复工程,推进“省级生态示范县”建设;打好“循环经济”品牌,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繁荣各项社会事业。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建设“诚信无棣”。实施吴式芬故居修复工程,力争2处历史文化遗迹列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县志续修完成评审稿;加快青少年活动中心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强化食品药品监管,加强公共卫生“两个体系”建设。强化城市管理,实现城区行政处罚相对集中。搞好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完成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编制好“十一五”发展规划。落实民族宗教政策,开展少数民族村规范化建设活动,促进民族团结与繁荣。加强国防教育,强化征兵管理,搞好民兵预备役建设和优抚安置工作。强化税源监控,加强税收征管。争取油田支持,搞好油地共建。关心支持妇女儿童、残疾人事业,认真抓好老龄工作。进一步做好档案、防震、减灾救灾以及对台和侨务工作。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落实就业扶持政策,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商贸服务型企业和民营经济,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重点解决就业困难人员的再就业问题,实现就业、再就业3500人;全面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完善城乡低保制度,狠抓社会保险扩面征缴,确保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实行新的农村“五保”供养体制,建立优抚保障机制,全面提高社会保障能力。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深入实施“双基”工程,扎实开展“民主议政日”活动,夯实工作基础。搞好“四五”普法,推进依法治县;完善法律援助体系,依法保障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重视和加强人民来信来访工作,完善排查、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狠抓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严防各类重大恶性事故的发生。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标本兼治,打防并举,推进“平安无棣”建设,着力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六)突出以人为本,着力办好执政为民的十件实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各级政府的天职。今年,县政府将进一步强化“以民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着力实施好直接关系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和生存环境的“十件实事”,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1)改良农村饮用水水质。进一步加大投入,新上水质改良净化设备,不断提高广大农村居民饮水质量;(2)实施村村通客车工程。年内完成5处乡镇客运站所一体化建设,营运车辆保有量达到4500辆,尽快让全县通柏油路村的群众在村头就能坐上客车;(3)推进有线电视“村村通”。60%的村通上有线电视,用户达到3.5万户,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4)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认真落实上级减负政策,农业税再降2个百分点,取消农村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5)加强劳动力转移培训。继续实施“阳光工程”,人均补助100元,完成3000人的农村青年劳动力转移培训任务;(6)抓好“寄宿制”学校建设。力争每乡镇建成1所“寄宿制”中学,基本解决学生往返路途安全和控制辍学问题,不断优化校园环境;(7)开展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选择1个乡镇进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以点带面,解决农民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8)搞好集中供热二期。投资2000万元,增加供热面积40万平方米,基本实现县城规划区内楼房集中供热;(9)建设经济适用房三期。投资2000万元,为200余户中低收入家庭提供2万平方米的经济适用房;(10)实施天然气集中供气四期。年内新发展居民用户1000户,进一步扩大供气范围。

办好以上十件实事,既是人民的愿望,也是政府的责任。不管有多大困难,县政府都将不遗余力,千方百计,全力实施好、完成好,一定说到做到,取信于民!

三、切实加强政府行政能力建设

加快发展、富民强县,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重托。各级政府必须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全面提高行政能力,切实担负起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历史重任。

(一)加强学习,不断创新,建设服务政府。学习是前进的基础。各级政府工作人员都要把学习摆上位置,时刻抓紧学习,努力提高素质,打牢服务的基础。要坚持不懈地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广泛学习经贸、财税、金融、科技、管理、法律和历史等知识,增强驾驭市场经济和统揽全局的能力。坚持执政为民,创新服务理念,牢固树立“政府所有部门都是服务部门,所有岗位都是服务岗位,所有工作人员都是人民服务员”的思想。不断加强管理,改进管理,推进工作创新,增强政府服务的主动性、预见性和实效性;倡导“马上就办”,满腔热情服务,高效优质服务,推动政府机关由“权力型”向“服务型”转变。

(二)凝心聚力,勇挑重担,建设责任政府。面对各地你追我赶、咄咄逼人的竞争态势和无棣欠发达的实际,各级政府都要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教育全体工作人员不断增强不进则退、不争则慢、不追则衰的特别紧迫感和危机感,不断增强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始终保持奋发进取的朝气、敢于争先的锐气、自我加压的勇气、负重奋进的志气;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工作负责,着力建设“责任政府”。坚持把解放思想作为前进的不竭动力,在解放思想中增强信心、理清思路、凝聚合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努力提高理解领会力、决策执行力和发展创造力。

(三)转变职能,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各级政府都要一如既往地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人民政协履行职责,充分发挥工、青、妇等人民团体的桥梁作用。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认真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切实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完善科学化、民主化决策程序,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事项,广泛征求意见;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组织专家论证、咨询和决策评估;对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实行公示、听证制度,加快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四)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建设高效政府。深入实施“政府提速工程”,立说立行,雷厉风行,提高效率,加快节奏,全力建设“高效政府”。大力倡导务实之风,力戒空谈,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反对弄虚作假、虚报浮夸,决不搞脱离实际、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以建立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个体系”为目标,对2005年确定的66项重点工作进一步细化、分解,落实责任,明确时限,跟踪问效,调度督促,通报奖惩,全力抓好落实。进一步完善工作评价体系和考核奖惩机制,充分调动全县上下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县政府郑重承诺:2005年将下大气力,拿硬措施,削“文山”、填“会海”,严格控制事务性应酬活动,实行每月例会制度,腾出时间,集中精力抓发展、抓工业、抓招商、抓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