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理财产品

理财产品

时间:2022-03-22 13:57:42

理财产品

理财产品范文1

【关键词】境内保本/非保本理财产品代客境外结构性理财计划

一、个人理财业务简介

21世纪初个人理财业务开始在国内兴起,《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对此有明确的定义和归类(见图1)。

个人理财业务指商业银行为个人客户提供的财务分析/规划、投资顾问、资产管理等专业化服务。

综合理财服务指在向客户提供理财顾问服务的基础上,接受客户的委托和授权,按事先约定的计划与方式进行投资和资产管理的业务活动,分为私人银行业务和理财计划。

理财计划是指在分析研究潜在目标客户群的基础上,针对特定目标客户群开发、设计并销售的资金投资和管理计划,分为保证收益理财计划和非保证收益理财计划。后者分为保本浮动收益理财计划和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计划。

保本浮动收益理财计划是指商业银行按约定向客户保证本金支付,客户承担本金外风险,依实际投资收益情况确定收益。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计划指商业银行按约定条件和实际投资收益情况支付收益,不保证客户本金安全。

20世纪90年代,理财计划在国际趋于成熟,国内的个人理财业务21世纪初形成。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包括境内理财产品和代客境外理财计划。

二、东亚银行(中国)业务综述

东亚银行于1918年在香港成立,现为香港最大的独立本地银行。2007年3月,东亚银行获批在内地设立外资法人银行——东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内地设56个网点,总部设于上海,共16间分行、39间支行和3个代表处。

该行自2005年4月推出第一只保本型境内理财产品起,共推出了98只保本型境内理财产品、2只非保本型境内理财产品、8只结构性代客境外理财计划及13只非结构性代客境外理财计划。产品详见表1~表3(表中C表示本金,p表示收益率,M表示资产组合水平)。

三、东亚银行(中国)理财产品特色小结

1、境内理财产品

(1)保本型理财产品。利率指数挂钩保本产品:挂钩银行同业拆息率,依挂钩资产表现确定投资收益率。若触发事件发生,

提早到期,不准赎回。聚圆宝:挂钩股票或商品期货价格,依挂钩资产表现确定其投资收益率。溢利宝:挂钩基金、商品期货价格或股票,依挂钩资产表现的总平均确定其投资收益率。全额于交收日后3、6、9、12月的第三个营业日赎回。

(2)非保本型理财产品。运财通:依挂钩股票表现相对于各自的上下限,若超过上限触发事件发生,获得收益提前结束;若超过下限,潜在收益为零;存在风险。如汇通:动态配置挂钩资产;每季动态配置组别资产;设有对人民币的升值保护;存在风险。

2、代客境外理财计划

(1)结构性理财计划。保本英镑/美元高息外币挂钩投资计划:挂钩英镑/美元,票息的计算以现货价为基准,依其触及或低于不同下限,确定不同年收益率。基汇宝:动态配置挂钩资产/组别资产;另设有对人民币的升值保护。发行日起每月12号至到期日前一月的12号,可按资产组合水平减去提前赎回费进行赎回,有全额和最低赎回单位的区别。利财通:全部投资主票据,设有触发事件,根据主票据资产表现,计价到期赎回金额;若符合“可转换”条件,依子票据条款操作。此不赘述。

(2)非结构性理财计划。即基金宝系列投资产品:东亚基金与施罗德基金两大系列。

【参考文献】

[1]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考试——个人理财[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理财产品范文2

近日有消息称,银监会已经开始关注银行理财产品可能带来的风险,准备叫停融资类资产,包括委托贷款、信托贷款等等,进入银行的理财产品资金池。

大量银行理财产品的热卖,事实上反映了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尴尬”,直接解决这样的“尴尬”,而非“堵”住理财产品,才是正确的思路。

“曲线”信贷

需要注意的是,将理财资金投入项目或者企业,是一种变相信贷。但银行为企业和散户之间巧妙地搭了一座桥,将信贷资金从“表内”移出“表外”,而这部分收益,也以“中间业务收入”而非“净息差收入”,出现在银行的利润表上,这又符合了现代金融体系的特点。一举多得,银行当然愿意去做。

这样一套流程,的确存在风险。对于银行来说,理财资金的一部分成为了存款,而存款期限以短期为主。大量短期的资金匹配较为长期的贷款资金,则使本身依靠“借短放长”的银行系统,面临着更加严重的“期限错配”。这意味着一定的系统性风险。

而对于监管者来说,更加让其担忧的,是大量资金通过理财产品借道信托基金等形式,进入了实体经济。

从中国信托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来看,到今年一季度末,信托存量资金达到了3.2万亿元,其中51%的使用方式为“贷款”,而如果按照投向来看,3.2万亿元信托资金中,分别有31.2%以及15.6%流向了基础产业以及房地产业。相对于规模在50万亿元左右的人民币贷款总量来说,3.2万亿元的信托资金占比很小,但由于其发展速度较快,很快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重视。

由于从去年开始,银信业务受到了来自监管部门的重点“照顾”,通过信托方式变相发放贷款也开始受到限制,银行则动起了直接当“红娘”的脑筋,自己寻找需要钱的项目和有余钱的私人银行投资者。银行一方面避开了对银信合作的监管,另一方面则获得了更高的收益。

这样一种“曲线救市”的途径,事实上在宏观紧缩周期中充当了“泄气阀门”的角色,自然成为监管的重点。“堵”,成了监管当局的现实选择。

“堵”得住吗?答案不容乐观。 银行理财产品可分为三块,第一块是银行补足存款缺口的资金,这部分资金进入银行体系,主要用于支持贷款、购买国债或者用于银行同业拆放;第二块是银信资产,这部分资金主要流入信托基金,用途主要是投入以房地产为主的项目;第三块则是银行直接牵线搭桥的私人银行资金,这部分资金的投资取向最为灵活,同时也难以统计。

从银行的账目来看,第一块资金进入了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相对容易监管,而第二块和第三块资金主要留在“表外”,相对而言,较难监管,即使叫停了这两块业务,也难保金融机构不会创造出新的金融工具,来躲过监管。

政策尴尬

这样的一种困境,其实是中国流动性泛滥与货币政策紧缩之间的尴尬。

由于通胀高企,中国的货币政策从宽松转向了审慎,需要回收市场流动性,在12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之后,银行体系的资金面开始出现一定的紧张。

同时,银行监管部门开始念起“紧箍咒”,一方面要求银行必须严格执行存贷比达标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开始限制银行发放贷款。

然而,由于中国的储蓄率较高,流动性存在着天然宽裕。与此同时,大规模的资本流入以及巨额贸易顺差,也推升了市场的流动性。而在货币政策极度宽松时期发放的大量货币,也仍然留存在经济体中。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的M2大约为GDP的180%,而在2008年底,这个数字还仅为150%。

而由于忌惮资本流入以及确保经济增长,基准利率却一直保持在较低的水平上,这导致了实际负利率盛行。

按照刚刚公布的数据,中国6月份的同比通胀率达到了6.4%,而一年期的存款基准利率只有3.5%,实际负利率也因此攀上约300个基点的高位。

存钱在银行吃利息,意味着购买力的损失,这导致了资金愿意寻找高收益渠道。与此同时,由于存在着明确的加息预期,即使选择留在银行,大量储蓄资金也开始变得短期化,以免过早锁定收益率。

面临着存款的压力,银行需要吸收更多的客户存款,并锁定更长的时间;面临着贷款受限带来的赢利降低的压力,银行也需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银行理财产品,也就应运而生。通过发放理财产品,银行为客户提供了高于基准利率的收益率。与此同时,通过与信托基金的合作,银行也可以将这部分资金投入无法正常授信的项目或者企业,从而获得较高的收益率。

堵不如疏

如果将视野放得更加宏观一点,从去年开始,大规模的“查缺补漏”已经开始。限购、限贷、限涨价就是典型的案例。

而到处“补漏”,结果可能是漏水的地方更多。笔者在此前提到的香港人民币市场的“泄漏效应”就是一例,而理财产品则是另一个现实案例。

英国央行前首席顾问Charles Goodhart也曾经指出这样一个有趣的政策难题:当央行选择一个可观察的统计指标作为政策工具时,那么,这样一个指标将很快失去其真正的涵义。

举例来说,在货币政策中,如果央行选择将M2作为政策控制目标,那么结果可能是M2增速被控制住,然而M3等指标却可能飙升。这是因为,流动性像水一样,会流向受到监管较少、同时收益较高的领域,而金融创新则创造了这样的可能。M3骤升,同样带来了新的监管难题,因为如果选择M3作为监管目标,则其他的指标也可能出现异常。

理财产品的热销,同样制造了这样的监管困境。面临这样的困境,简单的选择是利率市场化,相对僵硬的利率政策和繁琐的监管政策,在金融创新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只能变得越来越迟滞和缺乏效率。

而如果利率市场化不是朝夕之功,那么就必须选择其他的路径。从宏观审慎的角度考虑,提高基准利率,使其接近市场利率的水平,并逐步解决实际负利率,将更多的资金回收至信用度更高以及使用更加规范的银行体系,是短期之内的次优选择。

拓宽直接融资渠道,也能够减轻银行体系可能面临的道德风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理财产品与企业发行债券之间,并没有本质上的不同。

堵不如疏,与其让理财产品神秘地发售,不如让企业直接进入债券市场融资,并配套以相应的监管条例、评级步骤以及发行纪律,这不仅可以让更多的个人投资进入规范市场,也有利于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理财产品范文3

共有40家金融机构的49个(款)理财产财产品获得荣誉称号,颁奖会上同时了《2006年度理财产品报告》。

“2006年度理财产品评选”颁奖典礼暨《2006年度理财产品报告》会于1月24日在上海举行。本次评选由京沪实力媒体《理财周刊》、第一理财网、《北京青年报》共同举办,参评对象为在2006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期间金融机构公开推出的理财产品,由普通投资者和专家共同评选心目中的“年度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年度银行外币理财产品”、“年度信用卡”、“年度基金产品”、“年度保险产品”。最终,40家金融机构的49个(款)理财产品脱颖而出,荣获“2006年度理财产品”的称号。

据“第一理财网”的年度理财产品报告显示,2006年理财产品不断丰富和完善,品种多样。各类金融机构共推出理财产品2000多个(款),其中18家中资银行推出了345款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较上年增加224款,增长185%;25家中外资银行推出了744款银行外汇理财产品,较上年增加277款,增长59.31%;45家基金公司新发行开放式基金89只,较上年增加34只,增长61.8%,基金首发累计募集资金3812.4亿元。此外,2006年新发各类债券100多个、保险新品120余种(个)、信托计划近500个,推出创新理财品种代客境外理财(QDII)12只(17款)、电子储蓄国债2期。

报告显示,2006年,中国理财行业在需求和供给两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从理财需求方面看,百姓的理财意识、理财愿望和理财需求越来越强烈。股市从2006年初时开始升温并出现了有史以来的最大涨幅,基金借力密集发行并热销,银行理财多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债券市场以稳定的收益率继续受到投资者的青睐,保险产品因市场理念的转变而趋火,国际商品市场价格的大幅上扬推动了黄金投资、期货投资的走强,新的投资品种女IIQDII等的登台,也为投资者带来了新的理念。2006年我们看到了许许多多新的面孔和新的投资理念,理财市场的总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从理财产品供应方面看,随着中国内地金融市场的开放,越来越多的海外金融机构积极进军中国内地市场,加剧了金融市场竞争格局,产品的供应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006年,无论是中资机构还是外资机构,都努力抓住机遇,适时推出各类理财产品和服务供用户选择。可以说,2006年全年几乎每天都有理财新品面世。投资者只要有心,就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在投资理财领域有所斩获。事实上,在这一整年中,有收获的投资者比例大大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

总体来看,2006年中国理财市场和理财产品市场呈现以下特点:一是理财市场迅速发展,推动理财产品市场高速成长;二是理财产品品种丰富,数量大幅增多,投资者有了更多的选择;三是理财产品市场与国内资本市场关联性增强,尤其是受股市的影响很大;四是理财产品的设计和营销中频频被注入国际因素,与国际资本市场关联性大大增强,全球挂钩型理财产品异军突起;五是不同类型理财产品的市场风险进一步显现,收益与风险的正向关联在2006年得到充分展现;六是基金投资成为全年投资理财市场上的最亮点,使2006年成为中国基金业变革、跳跃式发展和丰收并重的一年;七是市场的火热不断诞生了许多新的投资理财产品,新的投资理财品种在创新和摸索中前进。

本次《2006年度理财产品市场分析报告》方第一理财网(www.Amoney.com.cn),一直关注理财领域内的发展动态,并努力建设一个“为理财产品找到合适用户、为用户找到合适理财产品”的第三方理财产品平台。其建立的理财产品库是国内首个权威理财产品平台,也是目前展示产品最齐全、产品系列最完整、产品更新最及时的理财产品资料和数据库。

理财产品范文4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理财产品也“喝”上了普洱茶。

继2009年国投信托联手云南龙润茶业集团、建设银行推出第一款普洱茶理财产品“茶立方壹号”后,最近,工商银行也推出了普洱茶投资理财产品――工银大益“黄金组合”。产品共发售500套,每套售价10万元,达到标准的私人银行客户每位最多购买一套(私人银行客户是指资产在800万以上的客户)。令投资者心跳的是,“黄金组合”产品说明上标注:“可获得的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为7%”。虽然这款理财产品在北京、上海、广州、昆明、杭州、重庆等地低调发行,但已引起了不小热议。

普洱茶成为理财产品,从这里面可以“嗅”到不少信息。第一,说明普洱茶的收藏价值得到了专业机构的认可,普洱茶的收藏和投资显得更专业更理性。普洱茶银行理财产品的推出目的并不在于一味追求高收益,而是兼顾风险的情况实现较稳收益,不同于市场“捂货惜售”或“哄抬价格”。第二,表明普洱茶产业经过近几年的调整已经逐步回暖,人们对普洱茶充满信心。第三,其他茶类还没有出现理财产品,普洱茶本身的独特性得到彰显,其价值是丰富的。还有,近期玉石、红酒、普洱茶等另类理财产品受到追捧,也是大环境使然:今年以来,股市熊途,系统性风险较大,导致以股票、基金为代表的金融投资渠道收益日渐走低,“资金”自然会流向另类理财产品。

具体分析起来,工银大益“黄金组合”有不少亮点。一是投资标的物稀缺珍贵,“黄金组合”理财产品是首款集产品线中两大高端系列于一体的特制组合产品。工银大益“黄金组合”普洱茶的选料稀缺珍贵,加工工艺精纯(采用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益茶制茶技艺”加工而成),产品组合包括9公斤10年陈皇茶金瓜(生茶)、9饼500克6年陈臻品青饼(生茶)、9.9两16年陈皇茶级散茶(熟茶),每套产品具有国家质监中心出具的质量检测报告。从大益普洱茶前期部分品牌产品的市场价格变动情况分析,高品质普洱茶具有市场价格持续稳定增长的特点。

二是收益方式灵活,若选择实物方式,理财产品到期时投资者可获得其认藏的工银大益“黄金组合”普洱茶。若选择现金方式,可获得的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为7%。

三是投资者还可获得一系列增值服务,其中包括精英投资交流会、高尔夫球体验赛、普洱茶品鉴会、茶道知识讲座、古茶山体验游等内涵丰富的增值服务项目。

正因为如此,已有人出手认购“黄金组合”。而国投信托2009年推出首款普洱茶信托理财产品,投资期限为18个月,当时主要面向建行的机构客户和高端个人客户发行。该普洱茶信托理财产品的认购单位是“份”,每份的投资金额为50万元,总计3000万元的发行规模在产品推出前就被全部预售完。由此来看,普洱茶理财产品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认可,消费基础相当坚实。

值得注意的是,普洱茶理财产品有自己的特殊性。前面说到,普洱茶理财产品属于“另类理财产品”,它是区别于银行理财产品传统投资标的而言的。这类产品的投资对象并非以往的股票、基金、债券、票据等,通常会投资于红酒、艺术品和普洱茶等具有较高收藏价值的财产的受益权,以及投资于“二氧化碳排放权”甚至“全球水资源指数”等标的。

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像普洱茶这样的另类理财产品的风险可能会更高,投资者决定购买时一定要注意产品的市场风险。普洱茶被设计成为理财产品以后,理财产品的投资收益率可能会直接与标的物市场表现有关。不少理财产品是锁定未来一段时间的价格区间,只有达到该价格区间以后,才能获得最高预期收益率。同时,还要规避企业的经营风险。投资者在购买普洱茶理财产品时,应详细考察产品生产、发行企业的经营情况。由于有的产品在到期以后由企业回购,所以一旦企业在产品未到期时经营困难,就有可能出现不能按约回购的风险。

理财产品范文5

辞旧迎新之际,且回顾一下2014年银行理财的表现,好为我们2015年的投资提供借鉴。

人民币非结构性理财产品2014年收益表现

平均收益率4.75%,较2013高0.51%,

3-6个月期限产品收益不断下滑

据银率网数据库统计,截至12月20日,人民币非结构性理财产品在2014年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27%,相比2013年的平均值4.75%,全年整体高出0.52个百分点。其中,非保本浮动收益类型的理财产品,2014年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47%;保本浮动收益类型的理财产品,2014年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64%;保证收益类型的理财产品,2014年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60%。

人民币结构性理财产品2014年收益表现

平均收益率5.95%,较2013高0.58%

据银率网数据库统计,截至12月20日,人民币结构性理财产品在2014年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95%,相比2013年的平均值5.36%,全年整体高出0.59个百分点。其中,非保本浮动收益类型的理财产品,2014年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7.1%;保本浮动收益类型的理财产品,2014年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84%;保证收益类型的理财产品,2014年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18%。

长期限理财产品占比,较2013年增加

据银率网数据库统计,截至12月20日,2014年人民币非结构性理财产品平均投资期限121天,相比2013年的平均值延长12天。

外币理财产品2014年收益表现

整年走出下滑趋势

据银率网数据库统计,截至12月20日,2014年外币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2.91%,而2013年外币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仅为1.85%。虽然从数据上看,2014年外币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较2013年高出不少,但是从2014年的收益率走势来看,外币理财产品的收益情况整体呈现先扬后抑的走势,2014年3月份外币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达到峰值3.43%,随后在一路下行,进入11月份,其收益率平均值已然低于2013年同期。

理财产品范文6

银行理财产品的种类较多,投资者需要在收益类型、投资币种、投资期限等方面选出适合自己的产品。

商业银行作为社会资金的汇聚地,其所拥有的客户数量极其庞大,同时客户的资产规模、风险偏好等属性不尽相同,因此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必然成为满足不同类型客户需求的一类投资品种。从我国第一款银行理财产品诞生至今,已有十年时间,期间经历了外币产品向人民币产品、长期产品向短期产品、单一投向产品向组合投资产品的演变过程。当前,银行理财产品的种类越发丰富,市场上有各种收益类型、各种投资币种、各种投资期限、各种投资对象的理财产品供不同类型的投资者选择。

根据客户获取收益方式的不同,早在2005年银监会颁布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已将银行理财产品划分为保证收益型、保本浮动收益型和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三大类,其中保证收益型还可细分为固定收益型和保证最低收益型。根据产品投资币种的不同,银行理财产品分为人民币理财产品和外币理财产品两大类,其中外币币种目前主要有美元、港币、澳元、欧元,另外有少数产品为英镑、日元、新加坡元、加拿大元等。根据产品投资期限的不同,普益财富所划分的理财产品投资期限类型包括1个月及其以下、1-3个月(含3个月)、3-6个月(含6个月)、6-12个月(含12个月)、1-3年(含3年)、3年以上。根据产品投资对象的不同,普益财富将银行理财产品划分为债券与货币市场类、信贷资产类、信托贷款类、票据资产类、证券投资类、新股申购类、股权投资类、组合投资类、结构性产品以及其它另类投资产品。可见,以上四个维度下的理财产品的种类已经十分丰富,若是再加上投资起点、境内/境外投资、客户层级等分类属性,整个市场的产品细分程度将更高,能够满足不同投资规模、不同风险偏好、不同流动性偏好投资者的需求。

2013年第2季度,我国银行理财市场共发行了12332款产品,环比增幅超过20%。如此数量的理财产品完全能够覆盖上述各种细分类型。

从银行类型的角度来看,不同类型银行的产品丰富性存在一定差异,总的来说国有银行的产品风格偏“稳健”,股份制银行产品种类最为丰富,城商行等区域性银行产品比较单一,外资银行以结构性产品为主打且长期限产品较多。普益财富的2013年第2季度银行理财能力排名报告显示,该季度股份制银行在理财产品丰富性上排名普遍位居前列,排名前十的银行中有7家为股份制银行,且前四均为股份制银行。中信银行和渤海银行并列第一,其中中信银行的产品多样性得分在所有银行中最高,主要得益于该行产品覆盖到了收益类型、投资币种、投资期限维度下的所有细分种类,投资对象方面也涵盖了绝大多数品种。此外,渤海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在丰富性方面表现上佳,它们同样对各个维度下的细分类型产品的覆盖比较全面,而这是多数国有银行、城商行、外资银行没有做到的。

面对投资对象多样、期限长短结合的产品发行市场,投资者应该庆幸有如此丰富的产品可供选择,然而选择是不可盲目的,购买产品应遵循以下三点。

首先,投资者应配合银行理财经理真实做好风险测试工作,完成银行提供的投资风险问卷,测试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其中会包括个人资产情况、收入、投资目标、对本金损失的态度等一系列的问题。确认了个人的风险类别后,才可能选择购买与其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理财产品。目前来看,部分外资银行、股份制银行在对客户的风险评估工作上做得更为细致和客观,例如花旗银行、恒生银行、招商银行等。

其次,投资者在购买产品前须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了解清楚产品的具体投资对象。实质上,产品投向是决定风险高低的关键所在,常见的理财产品投资对象中风险从低到高排列大致依次为货币市场工具、债券、票据资产、信贷资产、信托贷款、基金、股票、股权、结构性投资品种、另类投资品种等等。与此同时,不同的风险控制措施以及管理人的投资管理能力也会对产品风险起到重要影响。例如,优先/劣后级的分层可以让权益投资类产品变成“固定收益”,各种增信措施的运用可以很好地控制融资类产品的风险。而融资类产品的投后管理方式也是投资者需要考察和了解的情况。虽然大部分融资类银行理财产品具备“刚性兑付”特质,但是银行对于债权资产的管理能力才是“刚性兑付”的前提所在。目前,在债权资产的投资运作越来越受到监管层重视的情况下,国有及股份制等大中型银行的管理方式更为科学,例如中信银行所塑造的全面理财产品投后风险监控管理体系,能够对融资类产品进行很好的风险监测和评估,同时专门专业团队实施投后管理可以起到与银行其它业务进行风险隔离的效果。

最后,在认清了自己、了解了产品、熟悉了银行的情况下,投资者才可下单购买,从而获得匹配自身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的理财产品。

理财产品范文7

我国的经济一直呈现出增长的态势。居民收入的显著增长以及金融资产的持有比例大幅度攀升,同时,居民开始倾向于将一部分储蓄转化为投资,这种理财意识给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外部条件。商业银行开始扩展自己的业务范围,个人理财业务便由此成了各家商业银行都十分关注的金融服务。

理财业务不仅是商业银行吸收存款的方法之一,也是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多样化服务的重要项目之一。各种理财产品日益推出,客户的认同度、关注度也随之增加。这使得理财产品的创新设计地位也日益提高。

本文主要以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为研究对象,从其在中国的发展历程、现状分析及发展策略出发,具体分析理财产品的各方面发展。从而对理财业务的发展提供较好的理论依据。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时代意义。

二、理财产品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回顾理财产品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政策管制等方面的因素,理财产品的发展有一条很明显的路线。以人民币理财产品为例,分析其发展的模式变化。

1.初始的产品模式

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推广,在一定程度上是商业银行为了扩大存款规模,从而扩大信贷规模,以此提升自身收益的产物。在这一时期,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投资方向主要是银行间票据、货币市场基金、国债、央行票据等固定收益的产品。在风险管理上,由于主要追求的是固定收益的产品,风险较小。可以这样说,在这一时期推出的理财产品涉及银行比较熟悉的、具有传统优势的领域,风险小,收益也不高,但是能为一些保守型的客户所接受,当然,客户群并不是很多。市场范围不是很大。

2.发展期的产品模式

从2006年以来,由于债券市场的收益走低,而相对股市的回暖及其后的高涨,各商业银行都进行新一轮的理财产品的探索。一方面,通过信托进入股市和产业投资。银行与信托公司合作,将资金委托给信托公司管理,由信托公司负责投资,在产品形式上主要有对基础建设项目投资以及由债券、股票、信托融资等组合而成的集合理财产品。另一方面,推行人民币结构性衍生产品,该产品是结合远期、期货、期权、互换等金融衍生工具的理财产品。而QDII的推出,又使得双币理财产品开始迅速发展。总体来说,在这段时期,商业银行大量推出了与股票、利率、汇率等有关的理财产品。

3.下滑期的产品模式

2008年开始,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深入影响。全球经济态势十分不理想。尽管我国经济并朱受到很大的冲击,但是或多或少造成了负面效应。许多理财产品呈现了零收益甚至负收益的状态。这使得商业银行不得不缩减理财产品推出的数量,以此降低收益性风险。在这一时期,人们更倾向与投资一些保本类的理财产品,并且预期收益要超过定期存款收益或者刚好相当。但是,商业银行并未因客户倾向保本型理财产品而加快设计保本型理财产品,而是静态观察,等到整个经济环境有所改善再展开新一轮的理财业务竞争。

从大方面来讲,理财产品的发展是总体遵循经济发展态势的。可以说,商业理财产品的规模在不断地扩大,但是仍然处于初级阶段,风险管理和控制能力还有待于改善,并且需要提升产品价值,创造核心竞争力。

三、理财产品现状分析

1.个人理财产品现状

银行理财产品在短短的几年中,就发展成了年销售规模以近万亿的大市场。这是商业银行多年来不断探索发展理财业务的结果。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仍然呈现不断发展的态势。并有如下几个特点:

(1)产品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但其增速有所放缓。原因在于:一是前期的增长基数比较小,在巨大的市场潜力的作用下,规模和数最便可以大幅度提高。二是全球股市进入调整回落状态,有关资本市场的理财产品受到了严重的冲击,近而使得理财业务的发展不能保持高速态势。

(2)产品不断推陈出新,投资范围不断扩张,产品结构也越来越复杂。从结构上。在现阶段主要有两种类型的理财产品:结构型理财产品和综合型理财产品。目前在市场是推出的主要是用一些具有固定收益的企业债券、央行票据、政府债券配套一些期货、期权等衍生金融工具。而综合型理财产品的特点在于需要借助第三方机构作为通道。

(3)风险随着理财产品结构的复杂以及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性日渐增大。前几年,由于国内和国际大环境的正向推动,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情况还是很理想的。但从2008年下半年到2009年,多家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出现了零收益甚至负收益的情况。投资者对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性质和风险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这也给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目前个人理财产品存在的问题

(1)个人理财业务的盈利能力未被充分重视。理财业务是一项风险小,收益大的优质业务,在国际上被各大金融集叫视为重点业务,但是在我国以个人理财业务为代表的中间业务的收益占总收益的比重偏低。

(2)由于商业银行的自主创新能力匿乏,个人理财产品的种类和所涉及的范围不够广泛,无法给客户提供多样化的投资选择。国内外宏观经济的波动,使得商业银行开发新理财产品的积极性有所减退,同时由于各家商业银行同类型的理财产品过多,导致投资者不能根据现实需要清晰地选择产品和服务。

(3)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缺乏正常的风险补偿、风险转移和风险分散机制。专业的风险评估技术和手段在个人理财业务上没有被很好地利用。随着市场的不断开放、产品的多元化,风险也随之加大。对于各类风险缺乏配套机制的支持。

(4)信息透明度不高。商业银行在发行个人理财产品的过程中仍然没有及时、充分地披露相关信息,使得产品的基础资产、结构、期限等信息不明确。

(5)商业银行理财绩效的评估和管理体制欠完善,使得商业银行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相对滞后,也制约着商业银行合理、全面地开展个人理财产品的营销。

四、个人理财产品发展策略

1.加大创新力度。尽量避免有重复的产品。在近几年里,理财产品越来越多,尽管名称不一样,但是实质是一样的。理财业务是一种创新化要求很高的金融工具,所以各大商业银行应该在内部创新机制上加强储备,以适应不断发展的金融市场。

2.高度重视风险与收益的平衡发展,科学设计理财产品。在设计理财产品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其风险,并给予一定的风险补偿和风险转移。对于不同类型的投资者,银行需要严格按照其风险偏好程度科学地鉴定其投资方向和方法,力求风险与收益可以在相当的程度上匹配。

3.加强信息披露机制。信息披露是一个任何金融行业都不能忽视的问题,信息的公开程度直接影响到该行业的规范化和市场化程度。商业银行在推广及运作理财产品时,应及时披露各类相关信息及运作情况。

4.制定清晰的发展模式。首先制定理财产品的类型及投资方向;其次是理财产品的适合人群;再次由银行产品营销人员对不同投资者推出不同的理财产品。

理财产品范文8

短期理财产品你了解多少?

银行短期理财产品,由于投向不同,尽管风险不高,但也不是款款保本,最后收益效果也会大相径庭。

银行短期理财产品并不是新生事物。“7天通知存款”就是早期的短期理财品种之一。每个家庭的账号上,都应该有一笔钱可以随时支取,应对不时之需;每位投资爱好者都会在股市周末休市或节假日来临之际,有一笔闲钱希望能继续生钱。短期理财产品因此应运而生,时限可以很短,最短的期限是当天支取,也有一星期、一个月、三个月支取的产品。

相对证券类投资,银行短期理财产品收益相对稳健、风险比较小。是否保本,是由产品的投向决定的。有些理财产品投向国债、央行票据、货币市场,此类产品风险最小,只有赚多赚少,基本不会赔钱;有些理财产品投向金融债、企业债等债券等方向,收益更高一些,风险随之更大一点。购买理财产品的时候,银行会出具一份协议,请投资者签字。协议太长,不容易读懂,但是有几点签字之前一定要问清楚:首先,产品是否保本?不保本的短期理财产品,就可能会有赔的风险。其次,利率是否有保证?是固定的利率,还是浮动利率?这关系着赚多赚少的问题。最后,如果投资时间在一个月以上,要看赎回条款,提前赎回理财产品与提前取出定期存款不同,后者只是将定期利率转为活期,前者则要冒本金损失的风险。

哪些高收益产品要谨慎购买?

短期理财产品(结构性存款)

你去银行存钱,工作人员会向你推荐各种短期理财产品,也就是结构性存款,并告诉你收益更高,预期收益率甚至达到7%、8%。

解读

“结构性存款”不是存款,它与你印象中保本付息的存款完全不同,本质上是一种投资理财产品,收益挂钩黄金、原油或其他资产的波动。由于目前大宗资产价格涨跌比较剧烈,这类理财产品风险会比较大,要慎重选择。而结构性产品的设计原理比较复杂,一般来说购买者很难看懂。即使是一款看涨黄金的产品,当黄金价格上涨时,你也未必一定会赚钱,因为它的设计有可能是要求黄金涨到一定的幅度,涨得超过这个幅度之后也会赔钱。运气好的时候,结构性产品的收益可能比存款高,但是风险却更高,存了100万,到年底余额变成80万元不是不可能发生的。

分红险、万能险

交给银行的钱被存进保险公司已经不是新闻。在银行柜台存款时,最后却拿到一张保险公司的保单,工作人员告诉你,年收益比一般存款更高,每年都有一笔额外的分红。

解读

买保险与存款是两回事。保险的分红收益听起来相当划算,你可能无意中买下了万能险、分红险,或其他不一定适合你的保险产品。这是保险公司为了提高现金流设计出来的产品。分红多少是不可预期的,而且流动性很差。如果着急用钱,提前取存款,只是损失了当年的利率;如果买了保险类产品,一旦提前用钱,则涉及违约,还会损失掉一笔管理费,倒赔几百甚至几千元钱。

外币理财

外币理财听起来貌似很先进,很洋派。如果你在银行遇到客户经理,他建议你把10万元钱交给他,他换成澳元或加元帮你理财3个月,还保证有15%的年收益,你肯定会觉得自己仿佛也具备了全球理财的能力。

解读

外币理财不仅仅受到海外市场影响,汇率波动也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收益多少。例如,当某外币兑人民币暴跌40%,你投入10万元人民币,换成外币理财,再换回来的时候,不考虑转换费用,一进一出就变成了6万元,就算理财经理帮你赚了15%的收益,你赔的还是更多。

另类投资

红酒、普洱茶、艺术品、黄金……近年,另类投资市场的火爆,也带动了银行发行另类投资产品的热潮。民生银行从2007年推出艺术品投资计划,建行等银行也与信托合作,推出标的不同的另类信托产品。门槛不低,50万元起步,收益更曾高达12%。

解读

另类信托产品分两种,一种属于融资性质,产品的收益率处于行业的平均水平,如7%,通过结构化的设计,尽量帮助投资者规避风险。另一种带有投资性质,收益与风险处于敞口状态,收益无法预先设定,可能会很高,也可能会赔得很惨。购买之前一定要了解清楚,挑选适合自己的那一款。

银行理财产品风光无限,但上半年仅186款理财产品跑赢CPI,部分短期产品2天收益率达7%,亏损最多达22.4%。所以购买理财产品之前应更多了解,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小贴士

理财产品范文9

张锦江起了个大早,7:30就守在电脑前了。因为今天早上8:30招商银行要发一款新的理财产品,5万起存,3个月,利率4.33%,没有税,这比起3个月的银行普通定存,利率整整高了1%。张锦江计划买30万,三个月他的收益有12900元,他觉得这个收益还不错。

尝试所有银行

张锦江是个生意人,有自己的企业,平时很忙,基本上没有时间理财。2007年以前,他自己的钱都是丢在银行,银行算几个利息他自己就拿几个。2007年春天,张锦江在一个商务聚会上结识了一位银行理财经理,经银行理财经理介绍,他开始对银行理财产品感兴趣,并且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拉开抽屉,张锦江取出一个文件袋,里面装着厚厚的一叠票据。从2007年2月至今,张锦江一共购买了42款理财产品,其中工商银行8款、招商银行12款、建设银行8款、北京银行4款、农业银行2款、浦发银行3款、民生银行1款,信托产品4款。

在这些银行里,他拥有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建设银行的理财金卡,每张卡里都有他购买的理财产品,总价值约300万。

在张锦江的记忆里,最难抢的理财产品是工商银行和招商银行,消息刚一出,基本上就被抢空了。这些理财产品的特质都是保本,利息高于银行定存。5年时间,张锦江算了一下自己的收益率,平均年收益率约5%,跑赢了银行定存。

“如果不是之前有亏损,收益率会更高一些。”

实际上,对于张锦江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他的妻子并不理解:“大清早就起床守在电脑前,和打仗似的。辛苦半天,收益率远远不如股市和信托。”但是张锦江并不这么认为,工作繁忙的他平时并没有时间去关注股市,“我曾经炒过股,赔了;买信托产品,预期的收益率总是和实际有所差别,可是购买银行保本理财产品,我从来没有赔过,资金虽然增长得慢,却是一直都在增长。”

交学费

其实,张锦江之所以一直喜爱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按他自己的话说:“时间短,收益比储蓄高,平稳,基本上零风险,银行承诺的收益率,基本上都能拿到。”

不过,几年的摸索,张锦江觉得,其实理财产品的购买依然是有诀窍的,傻瓜买法虽然不至于赔钱,但是赚得不多。

2007年2月,张锦江购买的第一款理财产品是通过认识的那个银行理财经理抢到的,是一款投资债券和房地产企业的产品,半年的收益率银行承诺4.8%,那时候因为是抱着尝试的态度,因此张锦江购买得并不多,只买了2万元,这只理财产品让他赚了960元。

之后,张锦江就开始自己研究银行理财产品,理财意识逐渐清醒。加上做企业,他经常需要短期周转一些大额资金,因此用那些钱买理财产品也成了他的习惯。但是,2008年,张锦江因为购买理财产品交了学费。

2008年5月,张锦江接到招商银行的电话,电话那头客服人员询问张锦江:“您有一款理财产品可能需要您作出决定,是提前清算还是延期?”接到电话张锦江就懵了,对于购买理财产品还是新手的他来说,这意味着自己购买的产品亏了。

赶紧翻开当初购买的合同,招商银行金葵花添富增利理财产品(代码:8104),主要投资领域为公司治理良好、业绩稳定的优秀基金、新股申购和具有长期竞争优势的上市公司股票。打开电脑,张锦江找到这款理财产品,发现最新的报告是5月底出的,清楚地写着该产品亏损12.39%,这次他可是购买了50万,因为2007年股市看上去一片大好。

张锦江赶紧算了一下自己的亏损率,并作出决定,提前清算。因为2008年开始,股市就坐上了滑铁卢,他觉得卖掉可以止损,事实证明,张锦江的决定是正确的。

有了这次经验之后,张锦江在选择理财产品的时候就谨慎多了,银行尽管承诺收益率,但是如果不是清楚地写着还本,张锦江觉得购买一定要慎重。

这之后,张锦江还尝试购买股票和信托产品,但是比较之后,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银行理财产品。股票和信托产品他觉得风险太高,不适合他,因为他属于比较保守的理财者。股票需要时间和运气,信托需要眼光和运气,都不适合他,只有银行理财产品可以让他省心。

长期投资收益高

“为最大限度锁定收益率,我建议大家最好购买6个月期限以上的中长期产品。”张锦江说。

因为张锦江清楚地算过一笔账,短期的理财产品基本上收益率在2%到3%之间,6个月以上的产品收益率基本上在5%到7%之间,对于并不着急使用的闲置资金,长期的收益率基本上是短期产品的两倍。并且张锦江觉得,长期产品省心,不用经常去折腾。

“几年的投资经验告诉我,越是买不到的理财产品,越是收益率稳定。”张锦江自2008年交了学费之后,后来基本上就没交过学费,因为“我是一个懒人,我告诉我的理财经理,我就是不要风险高的产品,收益率可能不需要很高,但是财富必须是增长的。”

经过对比,张锦江觉得现在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每个银行的服务都比以前好,产品选择的范围明显扩大。“我上个月就接到很多电话,都是关于新推出了理财产品,问我是否需要购买。”

“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建设银行因为我有固定的理财顾问,所以产品不用太操心。”其实之所以选择成为这三家银行的理财金客户,张锦江说,是经过自己选择的。“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是四大银行里收益最高的两家银行,它们资金充裕,背景硬,所以投资实体总能拿到好项目,因此产品收益稳定。招商银行经营灵活,产品更新快,服务好。”

理财产品范文10

 

关键词:结构性理财产品 特点 风险  

  

一、前言  

  

通常意义上对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定义,是按照对理财基金的特殊的投资运作方式为标准的,它是一种根据需要定制的金融投资,既投资于债券、股票等基础资产,又要投资于以相应基础资产为标的的期货、期权、互换等衍生金融工具,通过复杂多样的投资模式,以保证在规避风险的同时获得超过居民定期存款的到期收益率。总而言之,它是将固定收益证券特征与衍生交易特征融为一体的新型金融产品。  

目前我国市场上最火热的理财产品可以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固定收益类、浮动收益类、保本浮动收益类。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是最早出现也是相对发展最为成熟的理财产品,按投资标的和产品设计不同分为信用联结型、票据债券类、信贷资产转让类和信托贷款类四种类型。浮动收益类理财产品在股市活跃时应市场呼声而出,可以投资于信托贷款、新股申购、货币市场、股票基金等等方向。构成保本浮动类理财产品最庞大的队伍就是结构性理财产品,它与上述两类最大的区别就在于通过投资于以基础及产为标的的衍生金融工具规避了相应的系统性风险,也因此成为最复杂多变的理财产品。  

  

二、结构性理财成品的诞生动因  

  

(一)银行规避资本金管制的要求  

商业银行在经营自有业务时需要按监管当局规定的风险权重计算资产对应的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常常会出现因为资本金约束而无法满足客户信贷需求或经营高盈利项目的情况,结构性理财产品和其他理财型产品一样同属于银行的中间业务,能够使银行在不增加或减少自有资产负债的条件下,即不占用或极少占有资本金条件下,满足客户的特别投资理财需求并获得手续费等收益,避免了上述情况的发生。  

  

(二)规模化运作降低成本,便于涉足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市场  

结构性理财产品将众多投资者闲散资金聚集到一起,聘请专家进行专业化投资,由于规模巨大对投资方向和产品就有选择性,能够以批发价格进行交易,获取规模化收益。同时,结构性理财产品能够进入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市场的自有特点,使其区别于其他理财产品,能够同时满足投资者和银行在自有资信不足或自有经营项目方向受限制的情况下涉足金融衍生市场的要求。  

  

(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投资者的交易成本  

无论是投资债券、股票等基础资产,还是投资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进行套期保值,都会在买卖过程中承担相应的印花税和手续费,这是实际发生的成本。投资前所做的信息搜集、数据处理、形势分析都会造成相应的决策成本,这是隐性的成本。万一信息掌握不充分或决策失误,也会带来选择其他资产获得收益的机会成本。而这些成本,在结构性理财产品专业化运作、规模化运作的情况下都会在一定程度上被降低。  

  

三、结构性理财产品特点分析  

  

(一)原理上近似于购买一个零息票债券的同时持有一个看涨期权多头  

以保本型股票挂钩结构性理财产品为例,它是这样一类理财产品,其收益率可能与某只股票或某股票组合或股票指数相挂钩,挂钩标的资产的市场表现决定该产品的到期收益率。一般情况下,标的资产的市值越高,产品可以获得的收益也越高,当然这也要受到产品收益率设计的影响,有的产品就是观测期内标的资产表现越平常波动越小,收益越高。而同时,其本金得到全部或部分保护。对于投资者来说,这种理财产品在一定程度上与同时购买一个零息票债券和持有一个看涨期权的多头近似。零息票债券保证投资成本和无风险收益,看涨期权保证在支付相应期权费(理财费)条件下获得未来的一个权利,该权利帮助投资者实现价格上涨时获取收益价格下跌时成本为0的投资模式。对保本型股票挂钩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定价亦是按照这一原理,产品价值等于零息票债券价值与看涨期权价值之和(V=B+S),产品收益率等于1+min(k,max〔(ST/St-1)θ,λ〕,其中,k表示保本型产品的最高收益率,ST/St-1表示股票收益率,θ表示参与率,即挂钩股票价格上升时,投资者可从股票收益率上涨中获得的分享比例。(ST/St-1)θ就表示投资者从股票收益率上涨中获得的实际收益率。λ表示保本型产品的最低收益率,即保本率。λ等于0意味着完全保本,λ小于0意味着部分保本。  

  

(二)一般挂钩的标的资产都要求有某种金融衍生工具相对应  

结构性理财产品的设计就是一种满足特定需求的金融投资,这种投资的特征就是投资挂钩的基础资产的同时投资以相应基础资产为标的衍生金融工具,依据复杂的计算和衍生金融工具的杠杆性原理,对全部或部分本金套期保值,最终暴露的风险头寸仅局限于运用市场资金成本与产品设计的最低收益之间的利息差异。这就要求,在挂钩的基础资产选择上,需要以是否存在对应的金融衍生工具为标准。目前我国国内金融市场尚不发达,无法为发售产品的金融机构提供相应的该类避险工具,现有的结构性理财产品的主要标的资产依然局限于国外金融市场上的基础资产。    

(三)投资收益率结构制定以大数法则为标准  

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投资收益率计算都只保证投资者获得市场在正常状态下的收益,是以大数法则为依据的,当市场由于遭受利好或利空信息冲击价格大幅震荡时,银行不对其收益进行保证。还是以花旗1年期人民币结构性投资帐户挂钩新华富时A50中国指数基金为例,其投资收益率计算方法如下: (1)5% + (50%×挂钩基金期末绝对表现):于产品期间,只要挂钩基金绝对表现从未大于20%,到期就可获得此投资收益率。 (2)5%:于产品期间,若曾有一个交易日挂钩基金绝对表现高于20%,但从未大于40%,则到期就可获得5%的到期投资收益率。 (3)0%:于产品期间,只要有过一个交易日挂钩基金绝对表现大于40%,则到期投资收益率为0%。 * 挂钩基金绝对表现:即挂钩基金表现的绝对值 = 绝对值 ((挂钩基金观测值/挂钩基金初始水平-1) x 100%) 。可见只有在产品期间,挂钩基金的绝对表现,无论上涨还是下跌都不超过40%的情况下,投资者才能获得对应的收益,该产品是适应对象为熟悉香港股票市场并且认为挂钩基金绝对表现在产品观测期内不会大于40%的投资者。  

  

(四)封闭式操作,赎回条款向多样性发展  

由于投资期限一般为一年以上,结构性理财产品在通常情况下都是不可赎回的,即使设有投资者赎回条款也会规定特定的时间,同时需要支付赎回费用。如如东亚银行推出的“股票篮子挂钩保本投资产品”,其中就规定投资者可在交收日后每年的3月、6月、9月和12月的第三个营业日向银行申请提前赎回投资金额,但银行要扣除相关手续费用和损失。但是,由于结构性理财产品市场的扩大,产品差异性的要求迫在眉睫,一些银行开始尝试改革某些产品设计条款,如赎回条款,以获得自身优势。  

  

四、投资结构性理财产品需谨防的风险  

  

(一)市场风险  

目前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挂钩标的资产种类十分丰富,包括债券、股票、基金、股指、利率、汇率、大宗商品价格等等,而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收益又是与这些标的资产的市场表现相挂钩的,当市场萎靡不振或遭遇危机时,标的资产的走势就相应步入盘整或下跌区间,此时很难保证相应的预期到期收益。即当市场向不利的方向变动时,投资者将面临由于标的资产价格波动导致到期收益很小或为零的市场风险。  

  

(二)流动性风险  

一般来说,由于结构性理财产品操作复杂,都会选择封闭式运作,对投资者设定赎回限制。虽然这能够保证在封闭期内理财基金全仓位运作,但是不存在结构性理财产品二级流通市场的限制,又会使投资者不能像投资固定收益类债券、股票、交易型基金等其他投资工具时主动地买卖套现,进行主动性管理。因此,当投资者面临资金缺乏时,会遭遇到无法赎回或卖出手中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流动性风险。  

  

五、总结  

  

我国第一款结构性理财产品是中国工商银行2003年7月发行的挂钩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LIBOR)的价幅累积产品,之后,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银行、外资银行纷纷推出自己的结构性理财产品,纷繁的产品创新和复杂多变的产品设计将中国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市场推向全面的茁壮成长期。然而,国内投资者在这方面的知识仍然有所欠缺,与市场的接轨程度尚不充分。文章尝试从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定义、产生、特征以及涉及风险四个方面简单论述该产品的与众不同之处,希望能为提高投资者对结构性理财产品的认知程度贡献一二。 

  

参考文献:  

[1]谭利宁,2009年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投资研究[J]. 消费导刊,2009,(10).  

[2任敏、陈金龙,保本型股票挂钩结构性外汇理财产品定价研究[J].经济研究,2002,(12).  

理财产品范文11

[关键词]信贷类资产 商业银行 银监会

一、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背景分析

信贷资产类产品近年来火爆发售的主要因为以下几方面,对于银行而言,一方面,商业银行有提高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信贷类产品可有效的使存量信贷资产出表,这给商业银行发行信贷类产品提供了市场空间;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也有意发行这类高收益的产品维护中高端客户;此外,也正因为国内资本市场的风险继续,银行理财在2008年累积了较高的市场人气后,继续主打“稳健”牌,信贷资产类产品的风格是最为符合的。

对于信托公司而言,因其不能设分支机构,通过与银行合作发行信托理财产品,既拓宽了其销售渠道,同时也提高了资产规模。由于客户、资金都是来源于银行,因此在利益分配中处于弱势,获益比例大约为0.2%-0.3%。

最后,从企业的角度来说,通过信托理财,企业不仅在传统银行信贷融资渠道之外多了一种选择,而且有可能获得比银行更低的利率,降低融资成本。通常企业通过信托理财产品获得的融资,需支付的年利率为6%-7%,略低于目前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7.47%。

正是由于银行、信托以及企业各方都通过银信合作的信托类理财产品获益,所以,信贷类产品热热闹闹、大受追捧。

二、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的政策监管

信贷类产品在2009年年初的发行量较少,这主要是受08年年底银监会的《银行与信托公司业务合作指引》(以下简称《指引》)的影响,《指引》中明确规定:银行不得为银信理财合作涉及的信托产品及该信托产品项下财产运用对象等提供任何形式担保。在此之前,银行发行的信贷类理财产品中,部分理财产品有国家开发银行或者其它商业银行的担保或者后续贷款承诺等,在国开行改制为商业银行以及《指引》推出后,这类担保条款将消失。

同2008年相同,监管层也于2009年年末对信贷资产类产品实施严厉的监管。年底,银监会连发“三文”遏制银信合作的井喷。2009年12月14日,《关于进一步规范银信合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强调信托公司在银信合作中的主导地位,并对银信合作受让信贷资产、权益类投资和政府平台公司投资提出了规范要求。2009年12月23日,银监会下发《关于规范信贷资产转让及信贷资产类理财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银行在开展信贷资产转让及信贷资产类理财业务时,应保证信贷资产是确定的、可转让的,以合法有效地进行转让或投资。此外,一份名为《关于加强信托公司主动管理能力有关事项的通知》也以征求意见稿的形式于近期下发。上述政策“组合拳”表明,监管层对银行之间、银行与信托之间的信贷资产转让模式已经做出了明确的表态。

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的发展建议

1.发行数量应有所减少

市场传言,监管部门将把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纳入“表内监管”。那么,接下来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的发行会继续升温,还是纳入“表内监管”之前的最后疯狂?我个人认为短期内发行数量可能稍长,但长期来说必然会减少。

2.银信合作模式或走高端路线

信贷类理财产品是银信合作的一种创新模式,虽然由于政策法规的限制,目前发行量受到一定影响,但我认为,该类产品并不会从此沉寂,而是将变换一种操作模式,继续“创新”的脚步。原先的模式是银行发行理财产品的资金购买信托公司的产品,信托公司通过转向购买这家银行的信贷资产。银监会新规规定,信托公司不能再购买同一家银行的产品,因此现在的模式转向了购买其他银行的产品。也就是说,相对于原来的参与方,又多了一家或几家别的银行。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模式需要找另外一家银行来参与和对接,因此交易成本相对来说比较大,其中最大的难题是,由于每家银行的风险偏好不一样,互换存量信贷涉及到对贷款项目风险的审核和信贷资质准入问题。这造成互换存量信贷在理论上行得通,但实际操作上难度大。

今年2月份发行的80多款信贷资产类产品中,20多款属存量贷款,以A银行购买B银行存量贷款后包装成理财产品的形式发行。这似乎表明,经过一段时间的政策消化后,银行形成了行动上的默契。而用这种方式发售产品的,主要涉及的是大银行。国有银行和国有股份制银行,他们对对方的信贷标准都比较认可。现在主要是对小的城市商业银行,大行的要求比较严格,与小银行互换信贷采取不做的措施。

3.预期收益率有望提高

为了吸引投资者,银行应该适当提高预期收益率。

4.期限更趋于短期化

因为新增信贷仍能包装成理财产品,存量信贷也逐渐找发行的变通之术,因此虽然目前信贷产品的发行量远不及去年水平,但仍占据每月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的半壁江山。由于今年国内资本市场动荡愈加剧烈和频繁,对于稳健型的投资者来说,信贷类理财产品的市场需求仍然很大。由于仍处于低利率状态,当前发行的信贷产品,投资期3个月的,平均预期年收益率约为2.5%,3个月至6个月的,平均预期年收益率为3.1%;6个月至1年的为3.98%;1年期的可达4%~5%,2年期的5%多,3年期的在6%左右。由于很多投资者存有较强的加息预期,因此现在多青睐短期的信贷类产品。现在多做1~3个月的信贷产品。

参考文献:

[1] 张兴胜 钱金叶:《人民币理财产品“热销”的冷思考》 [J],中国城市金融,2005年03期

理财产品范文12

一、商行理财产品营销存在的问题

1.缺乏核心竞争力当前,商行理财产品形式大同小异,某个银行没有独特的优势能吸引某一类顾客专门去购买其理财产品。比如说对于五万起投的普通客户来说,各家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投资时间以及风险基本相同,客户也就没有必要专门去某家银行购买理财产品。但在国外,比如说瑞士银行的独特优势就是为顾客提供“资产管理服务”;再比如美国,从低端到高端的理财产品,每一种类型都加大纵深,迎合各类客户的需要,因此,每一类商业银行都有其吸引人的一点。

2.自身定位不足我国的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同质化产品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对自身市场定位不足,无法为不同类型的客户提供差异化的产品。也就是说,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并没有一个确定的战略着力点来营销其理财产品。而在国外,比如美国,商业银行的市场细分非常明确。对于大型商业银行来说,其依靠自身的人才、资金以及设备等优势将自己的战略锁定在富有的大客户身上,而中小商业银行打价格战,以低廉的价格来吸引一般客户。

3.不注一般客户关系维系商业银行一般只注重对高净值客户和私人银行客户关系的维系,一般来说,通过为这些客户提供各项增值服务,忽略了对一般客户的关系维护,通常只是销售完理财产品就算作交易的完成。而在美国,商业银行引进先进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利用“生命周期理论”,为客户各个人生阶段提供不同的理财产品和服务,提高了客户的忠诚度,并且还为客户派出专门的客户经理与客户联系,维系客户关系。

二、营销策略的几点建议

1.建立品牌营销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包装,建立起自己的品牌,注入企业的文化和形象,形成其他银行难以复制和模仿,并且有可持续性的核心竞争力。比如,在内地,招商银行的“金葵花”理财,形成了自己的品牌优势;在香港,比如渣打、汇丰等,都有专属自己的理财品牌。

2.差异化营销理财产品粗犷式的发展只能带来市场的无序竞争,最终导致银行的盈利都受限。商业银行只有找准自己在市场中的位置,主打某一个层次的客户群,兼顾其他层次客户,实现与其他行分层次营销,把一方面做精,才可长期吸引顾客。对于大型商业银行来说,就可以利用自身人才、财力、软硬件等设施主要为富有客户打造管家式的理财产品,为这些客户提供私人银行业务;对于中小型商业银行来说,可以将针对一般客户的理财产品进行再度细分,再度深化,一方面以多样化的产品吸引一般客户,另一方面以价格优势吸引客户。

3.改变营销理念将“以产品为中心”的营销理念转变为“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营销理念。我国商业银行虽然声称“以客户为中心”,但实际上是先设计出理财产品,再去营销给客户,并未考虑不同类型客户的实际需求。商业银行应该引进先进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利用大数据提取客户基本信息,分析客户需求,对不同类型的理财产品进行深度挖掘,以求满足各类客户的需求。同时,利用这些客户信息,分析客户各阶段的状况,为客户提供不同阶段适合自身的理财产品。

作者:侯慧单位: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