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历史月考总结

历史月考总结

时间:2022-10-09 09:31:20

历史月考总结

历史月考总结范文1

近年来,注重对时序观念的考查已成为近几年各地历史中考的重要特点之一。下面以近年各地中考历史试题为例,分析“时序观念”题的考查方式。

1.单纯考查历史时间。

例1 (2013年山东济宁中考试题)1945年,德日法西斯行至末路,胜利归于正义。德国和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的时间是( )

A.5月2日、8月15日 B.5月8日、9月2日

C.5月2日、5月8日 D.8月15日、9月2日

解析:例1只单纯考查历史基本要素“时间”。同学们在学习时要熟记历史课程标准要求掌握的与重要的历史事物、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等有关的时间,以及与某一特定时间有关的重要的历史事物、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等。

参考答案:B

2.考查按时序排列史实。

例2 (2013年湖南湘潭中考试题)下列史实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丝绸之路开辟 ②实行“闭关锁国” ③郑和下西洋 ④玄奘西游天竺

A.①④③② B.②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②

解析:例1、例2均属于能力要求比较低的“时序观念”题。例2考查的是按时序排列史实,学生只要能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便能轻松解答此题。

参考答案:A

3.设置具体历史时空情境考查历史知识。

例3 (2011年河南中考试题)1923年,梁启超曾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这句话揭示了( )

A.维新派主张建立共和国

B.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必然性

C.国民革命结束了封建专制制度

D.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解析:例3在题干中提供了重要的时间信息,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历史情境中,引导学生对历史现象等作出深入思考,这是一种常用的命题方法。题干中梁启超总结历史的时间是“1923年”,而他在总结历史的这段话中,有“革命成功将近十年”一句,根据这一信息进行时间演算,我们可以大致推断出材料所说的“革命”是辛亥革命,“新制度”是辛亥革命后建立起来的共和制,“旧心理”是封建传统思想。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明确梁启超这段话表达的基本观点是:要真正实现共和,就不能不改变传统的封建思想观念,意在说明新文化运动是历史的必然。

参考答案:B

4.考查时序基本知识。

例4(2013年江苏常州中考试题)20世纪20年代中外历史上出现的大事不包括( )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

B.中国爆发国民革命运动

C.罗斯福总统实行“新政”

D.列宁推行“新经济政策”

解析:要解答本题,首先要能够将“20世纪20年代”转换为“1920―1929年”这个具体的时间范围。然后再逐一回忆各选项所示史实分别出现于哪一年。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本题属于反向选择题。掌握简单的时间转换知识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一个世纪是100年,依次按每10年为一个历史时期划分为10个年代,分别叫10年代、20年代、30年代……如19世纪60年代指1860―1869年;中叶指一个世纪的中期,不指具体时间,如19世纪中叶指19世纪50年代前后;世纪初一般指世纪头二十年,世纪末一般指世纪后三十年;中华民国元年指1912年等。

参考答案:C

5.考查历史时期划分。

例5 (2013年江西中考试题)“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的故事发生在下列哪一历史时期( )

A.夏商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三国时期

解析:例5要求学生将史实与历史时期对应起来。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要掌握常见的历史时期及其起止时间、划分依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个学习版块。中国古代史按照历史发展的时序可分为七个历史时期,即史前时期、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和明清时期;中国近代史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历经清王朝晚期和中华民国时期;中国现代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也是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不懈努力的历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世界古代史始于早期人类的出现,止于公元17世纪中期;世界近代史的起讫时间大约是17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世界现代史主要叙述的是20世纪初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

参考答案:B

6.考查历史阶段性特征。

例6 (2013年云南昆明中考试题)“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唱着这首国民革命时期振奋人心、鼓舞士气的革命歌曲,国共两党携手合作,开展了( )

A. B.北伐战争 C.南昌起义 D.万里长征

解析:例6考查学生对“国民革命时期”这一历史术语的掌握情况。学生在学习历史时,要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进而了解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社会特征。

7.结合年代尺设题展开考查。

参考答案:B

例7 (2009年河南中考试题)对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 )

A.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

B.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

D.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解析:例7中的年代尺标示了三个重要时间节点,年代尺上的起止时间节点分别是“1842”和“1901”,这两个时间分别可对应《南京条约》签订和《辛丑条约》签订,“1895”可对应甲午中日战争。具体来说,题中年代尺标注的时间可与中国近代史上《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对应起来。通过这一系列分析,学生能从这种时序对应中感受到中国近代史的一个重要脉络――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参考答案:B

8.考查原因、结果。

例8 (2013年江西中考试题)1939年1月,江西省党部、省政府由南昌迁到吉安,几个月后迁到泰和,1945年初迁至宁都。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江西省党部、省政府这几次辗转迁徙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B.军队“围剿”红军

C.侵华日军步步进逼 D.人民渡江作战

解析:例8要求学生结合题中的时间信息,对历史事件发展的原因作出判断。它所强调的不是对时间的考查,而是强调对时序观念的考查,引导学生运用时序进行理解与判断,运用延续与变迁进行理解与判断。

历史月考总结范文2

一、活动时间

2011年×月-×月

二、活动形式和内容

通过组织广大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深入学习党史教材、举办系列党史讲座和组织革命老区考察等活动,围绕革命传统教育这根主线开展主题教育,结合纪念建党×周年的活动,不断加强对党员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帮助广大党员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表现出极大的工作热情和奉献精神,为松江新一轮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三、活动具体方案

第一阶段 思想动员

活动时间:×月中下旬

活动内容:召开全体党员大会,由总支书记进行思想动员,提高全体党员思想认识,明确活动方向。

第二阶段 组织实施

(一)深入学习

要求全体党员认真精读《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一书,认真参加党课教育及辅导,真正做到在思想深处和心灵深处对党有所新认识、有所新了解、有所新感情。

学习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章) 时间:×月×日-×月×日

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到取得中国革命战争的全面胜利这段历程中,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二十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风风雨雨使我党由小壮*大,战争的洗礼使我党由弱变强,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第二部分(×-×章) 时间:×月×日-×月×日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面对一个千疮百孔、百废待兴的国家,全国人民冲破重重封锁,励精图治,走上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光明大道,但是我们也不能忘记大跃进和文革给我们党带来的历史教训。

第三部分(第×章) 时间:×月×-×月×日

历经磨难,

更加坚定;历经挫折,更加成熟。中国共产党尊重历史,正视错误,及时拨乱反正,创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理论,带领*全国人民走上了改革开放、振兴中华的新里程。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进一步坚持科学发展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创建和谐社会,为振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而努力奋斗。

(二)活动形式

1、组织×-×人的学习考察小组赴革命老区进行实地考察,收集整理革命历史资料,撰写考察报告,配合学习进度,进行党课教育和宣传辅导。

2、邀请党史专家进行专题辅导讲座,帮助党员加深对党史

疑点、难点、重点问题进行解读,提高教育质量。

3、党史教材以自学为主,每位党员写出学习总结体会。分阶段以小组形式进行交流讨论,各支部负责具体组织落实,总支实施各类辅导。

4、各支部组织党史知识测验,以检查学习效果。组织党员代表积极准备,参加机关党工委党建党史知识竞赛活动,力求获取好的成绩。

(三)具体要求

1、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党史系列教育活动,将教育活动计划进一步细化,按活动内容和时间节点高质量的完成学习教育任务。

2、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提前进入角色,能够辅导其它党员加深理解,增强效果。

3、要求参加教育率达到×%。全体党员处理好工作与学习关系,充分利用五一长假及平时业余时间多学、多读、多看。

第三阶段 总结评比

历史月考总结范文3

一、活动时间

2011年×月×月

二、活动形式和内容

通过组织广大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深入学习党史教材、举办系列党史讲座和组织革命老区考察等活动,围绕革命传统教育这根主线开展主题教育,结合纪念建党×周年的活动,不断加强对党员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帮助广大党员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表现出极大的工作热情和奉献精神,为松江新一轮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三、活动具体方案

第一阶段 思想动员

活动时间:×月中下旬

活动内容:召开全体党员大会,由总支书记进行思想动员,提高全体党员思想认识,明确活动方向。

第二阶段 组织实施

(一)深入学习

要求全体党员认真精读《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一书,认真参加党课教育及辅导,真正做到在思想深处和心灵深处对党有所新认识、有所新了解、有所新感情。

学习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章) 时间:×月×日-×月×日

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到取得中国革命战争的全面胜利这段历程中,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二十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风风雨雨使我党由小壮大,战争的洗礼使我党由弱变强,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第二部分(×-×章) 时间:×月×日-×月×日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面对一个千疮百孔、百废待兴的国家,全国人民冲破重重封锁,励精图治,走上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光明大道,但是我们也不能忘记和给我们党带来的历史教训。

第三部分(第×章) 时间:×月×-×月×日

历经磨难,更加坚定;历经挫折,更加成熟。中国共产党尊重历史,正视错误,及时拨乱反正,创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理论,带领全国人民走上了改革开放、振兴中华的新里程。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进一步坚持科学发展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创建和谐社会,为振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而努力奋斗。

(二)活动形式

1、组织×-×人的学习考察小组赴革命老区进行实地考察,收集整理革命历史资料,撰写考察报告,配合学习进度,进行党课教育和宣传辅导。

2、邀请党史专家进行专题辅导讲座,帮助党员加深对党史

疑点、难点、重点问题进行解读,提高教育质量。

3、党史教材以自学为主,每位党员写出学结体会。分阶段以小组形式进行交流讨论,各支部负责具体组织落实,总支实施各类辅导。

4、各支部组织党史知识测验,以检查学习效果。组织党员代表积极准备,参加机关党工委党建党史知识竞赛活动,力求获取好的成绩。

(三)具体要求

1、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党史系列教育活动,将教育活动计划进一步细化,按活动内容和时间节点高质量的完成学习教育任务。

2、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提前进入角色,能够辅导其它党员加深理解,增强效果。

3、要求参加教育率达到×%。全体党员处理好工作与学习关系,充分利用五一长假及平时业余时间多学、多读、多看。

第三阶段 总结评比

历史月考总结范文4

关键词:历史“小高考” 动力源 提高过关率

作为奋斗在一线的历史教师,我经过三年的摸索、实践、总结,认为提高历史“小高考”过关率的动力源在于: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可利用的教学资源有哪些呢·如何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效率呢·我总结以下两点,以供分享借鉴。

一、考试说明

深入研究近几年的考试说明,着重明确变化的、新增的考点,同时注意层次上的高低。复习时加以强调,设置相应的题目进行巩固。比如2012年历史考试说明中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增加了“理解分封制,了解宋朝分割宰相权力的举措”两个考点,复习时可以通过以两个步骤来巩固。

1.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

理解分封制

(1)对象:王室子弟、功臣、先代贵族。

(2)诸侯的权利: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

(3)诸侯的义务: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

(4)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但随着诸侯国势力的日益壮大,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2.根据考点等级要求设置习题进行巩固

“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如图所示柳宗元的文章的主题可能是

A.分封制度 B.王位继承制度

C.郡县制度 D.三公九卿制度

二、历年学业水平测试真题

一线历史教师应认真研究历年真题,做好以下工作:

通过研究历年考题,分析各大题的题型,归纳实用的答题技巧,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

1.选择题

考查学生对知识记忆的准确性和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它的出题范围很广,历史年代、事件、历史人物、战争、著作、科技成就、名词术语、历史地图、文物插图等都可以编成选择题进行考查。这就要求考生要踏实、牢固、全面地掌握所学基础知识,提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问题的能力。这是做好选择题的基础和前提。在具备这些前提条件之后,再辅之以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才能真正答好选择题。单项选择题分为最佳选择题、否定型选择题、因果型选择题、比较型选择题、材料型选择题。解题技巧如下:

2.判断题

判断题是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的三大题型之一,在试卷中所占比重为10%。虽然这部分内容在试卷中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小,但学生模棱两可,失分现象比较严重。2007~2011年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的判断题按错误类型进行归类:张冠李戴型、用词不当型、时空错乱型、概念模糊型、颠倒黑白型、因果倒置型。

张冠李戴型:

例1.(2011·江苏·31)清朝军机处的设置使延续了两千多年的丞相制度名存实亡,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

例2.(2007·江苏·33)1917年11月(俄历10月),俄国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被,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了。

例3.(2010·江苏·32)先后发表了《新民主主义论》、《论人民民主》等文章,创造性地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思想。

解析: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丞相制度被永远废弃;俄国二月革命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思想的是《井冈山的斗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

3.主观题

主观题的关键是强化回答的准确性。我们要关注6年来非选择题依然没有考过的历史内容,这些区域往往是主观题考查的重点。如2012年江苏历史考试的第36题农耕时代的中国商业和商人的命运,与王朝的政策相关,考查了中国古代经济史;第37题考查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思想解放史,这两道主观材料题的考查就填补了5年来这两块区域历史知识点没有考查的空白。如,历史必修二2007-2011年一直没有出大主观题的是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4课、“中国土地制度与农业发展”主题)、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9、10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2、13课,邓小平南巡讲话20周年)、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20、21课)。历史必修三2007~2011年一直没有出大主观题的是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学习西方”主题)和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的部分内容。

三、总结小高考试卷题目命制规律,复习时加以关注

下面结合2012年历史小高考试卷规律以供2013年高二历史小高考复习关注。近几年江苏历史小高考历史命题内容的取向大致相似,基本是按照考试说明的内容比例分布的。2012年历史小高考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分值分布从题型来看:客观题70分,主观题30分。

从教材来看分值分布:必修一、二占有的分值要高于必修三,见下表:

历史月考总结范文5

关键词:历史;数字归纳;记忆

比如,中国古代史(所举例证皆按通史体例)中关于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可总结为4个三:分封对象有三:王族、功臣、先代贵族;诸侯义务有三:服从命令、贡纳财物、派兵作战;黄河以北有三国:燕、卫、晋;黄河以南有三国:齐、鲁、宋。

隋朝统一的意义可以总结为一个符合三个有利于: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有利于人民生产和生活安定,有利于南北经济交流,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

关于隋朝运河可总结为一个中心(洛阳)、两个终点(北涿郡、南余杭)、三项作用(南北交通大动脉、有利于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为唐朝发展奠基)、四段河道(由北向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沟通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贯穿六省(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

隋朝历史三个“四”即四条统一原因:民族融合使南北方民族矛盾缓和并逐步消失,北方农业的恢复发展奠定了统一的经济基础,隋文帝加强军队建设做好灭陈准备,陈朝腐败、军队涣散;四项建设成就:兴建两都、广设仓库、开通运河、修筑驰道;隋炀帝暴政四个表现:滥用民力、三征高丽、奢侈腐化、严刑酷法。

两税法的内容:交两税(户地)两次(夏秋)收。

唐前期疆域四至:三孩(海)一领(岭)导(岛)。

北宋科举制进一步发展的表现:一减(科目)加(名额),二严格(考试程序、方法),三级别(乡省殿)。

清朝疆域可总结为七个方位动词:跨、达、接、至、临、到、包。

中国近代现代史中国民大革命失败的教训可总结为三个必须: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武装,必须坚持武装斗争。

抗战中六个“两”:两个战场(正面战场、敌后战场),两条路线(片面抗战路线、全面抗战路线),两个政权(南京――重庆国民政府、陕甘宁边区),两支军队(军队、中共领导的军队),两个政党(、共产党),两个结果(正面战场溃败、敌后战场节节胜利)。

中共发展可具体按数字“三”总结:中共工作重心的三次转移(1927年底由城市转向乡村、1949年春由乡村转移到城市、1978年由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

中共面临的三次严重困难(20世纪40年代初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困难、20世纪50年代初新中国严峻的形势、20世纪60年代初三年经济困难);

中共制定的三条经济建设基本路线(过渡时期总路线、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中共的三次思想教育运动(运动、1957年整风运动、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中共的三个理论(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

港澳回归的意义可总结为三个标志:标志着中华民族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作出新贡献、标志着祖国在完成统一大业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世界近代现代史中关于价格革命的影响可总结为理顺一个体系即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时期的价格体系;削弱了两个国家的实力:西班牙、葡萄牙;影响了三个阶级的经济和社会地位:新兴工商业资产阶级、封建地主、城乡雇工;壮大了三国实力:英国、法国、荷兰。

启蒙运动内容可总结为一用:理性主义;二批:批判专制主义、批判教权主义;三消灭:专制王权、贵族特权、等级制度;四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个人自由。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备因素可总结为三个前提:社会稳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和适应;四个条件:科技、市场、资本、自由劳动力。

历史月考总结范文6

图表类历史试题分为图片类历史试题、地图类历史试题和统计图表类历史试题等。如文物图、人物图和漫画等属于图片类,疆域图、布局图、形势图、交通路线图、分布图等属于地图类,坐标图、表格、结构图属于统计图表类。

1.图片类历史试题的解题策略

(1)审图

先大致浏览一下图片,弄清图片中含有几个要素或几个层次。如有的只有人物或事物,有的人物或事物旁边还有文字。

(2)审注记

注记对图片起补充说明和解释的作用,弄清楚注记对准确解题十分必要。

(3)审设问

观察完图片和注记后,就要审设问了。设问是命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弄不清楚设问就不能准确答题。

(4)审选项(选择题)

解答历史图片类选择题时,应依据图片和设问,结合所学知识对四个选项逐一进行分析,最后确定正确答案。

例1.下图是中共历史上一次代表大会的盛况,此次大会召开于()

A.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之前

B.抗日战争胜利前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

该图片含有文字和人物两个要素,解答本题的关键在文字上。该题的设问考查此次大会召开的时间。图中第二行的文字是“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于1937年7月,故A不符合题意,排除A。1945年8月,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胜利,1945年4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处于抗日战争胜利前期,故B正确。解放战争发生于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很明显,C不符合题意。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故D也不符合题意。

例2.下图是一幅民国时期的商品广告。据此可知()

A.民国时期的广告都借助了明星代言

B.当时影视明星都具有崇高的社会地位

C.这一广告突出了对产品功效的宣传

D.明星代言得到普通民众的广泛认同

该题考查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考查同学们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该图片由人物和文字组成。解答本题的关键点有两个,一个是时间信息――题干中的“民国时期”,另一个是图片中的人物和文字。该图片只反映力士香皂的广告借助了明星代言,故不能以偏概全地说民国时期的广告都借助了明星代言,故A错。单从一个明星代言的力士香皂广告不能推出选项B中的结论,而且B说法也过于绝对,故B错。“力士香皂芬芳馥郁,历久不退,且着肤如润,无干燥损肤之弊,敢进一言以为介绍”,这是图片中的主要文字,由此可说明这一广告突出了对产品功效的宣传,故C正确。单从一个明星代言的力士香皂广告不能推出明星代言得到普通民众的广泛认同,故D错。

2.地图类历史试题的解题策略

这一类历史试题中的地图与地理学科中的地理地图稍有不同,历史试题中的地图多与历史有关。历史地图是关于某一历史时期的疆域布局图、军事进攻路线图等,与历史知识联系比较紧密。此类题与图片类题相比,难度较大,要求同学们有一定的地理学基础。

(1)分清地图的重要性

在有的试题中,地图是主要的信息载体,文字是对地图的进一步补充。而在有的试题中,地图是次要的信息载体,地图是对文字的进一步补充。

(2)审题干中的文字

先明白试题考查的是有关哪一方面的地图。历史地图可分为如下几类:疆域图、布局图、形势图、交通路线图、分布图。

(3)审地图

在学习地理的时候,老师一般都会教授一些分析地图的方法,同学们可以借鉴这些方法。

(4)审设问

弄懂了地图中的要素后,可结合设问进行答题。

例3.下图为中国古代部分都城示意图,下列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中国古代部分都城示意图

A.汉武帝在②颁布推恩令

B.北魏孝文帝从③迁都到②

C.②和④先后是两宋的都城

D.明太祖在都城①废除了丞相制度

该题属于以文字补充地图类的试题,地图是主要的信息载体。由图名可知该图是中国古代部分都城的示意图。解答本题需要有扎实的地理学知识做基础。结合所学的地理学知识可知,①是西安、②是开封、③是北京、④是杭州(以上城市名称是现在的名称)。接下来就要运用历史知识逐一分析一下选项,汉武帝是在都城长安(今西安)颁布推恩令的,故A错。北魏孝文帝是从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迁都到洛阳的,故B错。北宋时期的都城是东京(今开封),南宋时期的都城是临安(今杭州),故C正确。明太祖时的都城不是①,故D错。

3.统计图表类历史试题的解题策略

(1)审标题

看清标题的内容。

(2)审时间

搞清楚图表涉及的年代。

(3)审数据

重视数量关系的对比。

(4)审图示

明确图表中各种符号的具体含义。

(5)审注释

注释中往往包含解题的关键信息。

例.下表为1953―1985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历史月考总结范文7

一、营建良好的课堂情境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一些生动、具体的历史场景,营建良好的课堂情境,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历史现象,让他们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历史。

例如,用现实热点问题来营建良好的课堂情境,就可以引导学生对现实问题进行历史思考。2012年新春伊始,中国外交活动热闹非凡,我就将一些图片和视频在课堂进行展示:{1} 2月13~17日国家副主席访美。{2} 2月14日第十四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在北京举行。{3} 2月12~13日外交部部长助理马朝旭应邀访问伊朗。{4} 2月17~18日中国政府特使翟隽访问叙利亚。我让学生据此回答问题:{1} 分别说出每项外交活动的主题。{2} 回顾中美关系的发展历程,说说中美关系在当今国际关系中的地位。{3} 当今国际形势的总趋势是什么?频繁的外交活动体现了中国怎样的国际地位?{4} 中国上述外交活动体现了怎样的外交思想?谈谈你对外交的认识。

通过问题引导,可以培养学生关注时政、关注国际环境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学会对所学过的历史知识进行回顾与思考,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二、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引导学生在阅读、记忆中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可以提高他们归纳知识的能力。例如岳麓版历史教材对《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这一内容用了四个条目来解读,文字多,容量大,给学生的阅读、理解、记忆造成不小的障碍。我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用10分钟快速阅读教材,然后让他们依据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简表(表1)自主填写相关内容。

表1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简表

学生填完表1后,再让他们相互点评,在点评中吸收、完善自己的答案,在合作、交流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在自主阅读中,学生不仅提高了阅读、归纳能力,同时还自主完成了本专题知识体系的构建。当然,学生的能力毕竟有限,他们在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在对相关内容的把握中有时还存在不足,这时教师就要进行相应的指导,使他们学会对知识进行提炼与归纳,从而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

三、正确理解历史概念

历史概念是人们以历史理论为指导,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最本质的认识,它包括对各种历史问题发生原因的解释,对同一类历史问题本质特征的概括等。它是基本史实的拓展和深化,它反映着历史事物、历史现象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因此,历史学科的本质决定了历史课堂的核心任务就是进行历史概念教学,特别是在高三的课堂复习中把握这点尤为重要。近年来的广东高考对历史概念的考核呈明显增加趋势。例如《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这个专题涉及的概念就很多,学生需要在教师指导下理解并掌握相关的概念。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

1.全球史观统领概念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史与两极格局逐步形成、发展、终结,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形成与瓦解,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世界政治经济的多极化、全球化趋势的大背景相关,因此解读《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中的相关概念必须置于国内外大环境的背景下,才能让学生对这些概念的内涵有深刻的认识。如“一边倒”是在新中国刚刚成立,国内百废待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封锁、孤立、包围的背景下,为冲破重围加快复兴而采取的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一边的外交策略。再如“全方位外交”是中国在自身与西方国家关系普遍正常化,经济全球化趋势日趋明显,国内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需要借助国际先进技术和资金发展经济的背景下而采取的发展同所有国家友好合作关系的政策。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外交是内政的延续,外交政策会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而调整,外交的根本目的是服务于国家利益。

2.突破核心概念,总览专题知识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中的核心概念,即“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总览1949年以来的中国对外关系的所有内容,并实现专题知识体系的构建。如何理解这一概念,成为总览全局的关键。首先本专题涉及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即“方针”与“政策”。方针,是指引领事业前进的方向和目标;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党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路线而制定的行动准则。由此可见,方针决定政策,政策可以因时而变。所谓“独立自主”是指国家的是独立的,不允许任何外来的干涉与侵犯,每个国家都有权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独立地、自主地处理本国对内对外的一切事务;所谓“和平外交”是指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一切国家建立、发展外交关系,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国与国之间存在的分歧与争端,维护世界和平。也就是说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都是在这一方针指引下,依据国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制定的,比如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大政策”、20世纪70年代的“一条线、一大片”政策、改革开放时期的“全方位外交”和不结盟政策等。这些政策推动不同时期的外交活动。这样,一条清晰的现代中国的外交脉络就逐渐呈现出来了:外交方针——三个时期的外交政策——重大外交活动——外交成就。核心概念是专题和单元知识的纲,要做到纲举目张,需要教师具有高屋建瓴的慧眼,才能让学生从纷乱的知识丛林中突围出来,总览全局,理解知识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

3.史料辅助,找出概念区别

现在很多高三学生对历史概念的重要性缺乏认知,备考中往往停留在对概念的简单识记上,忽视对概念内涵的理解。这样不但不能加深对概念的记忆,而且随着知识储备的增加,还会出现概念混乱与运用中张冠李戴的现象。因此,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不仅需要教师高超的教学技巧和准确的讲解,而且还需要历史材料的佐证,让学生的听觉、视觉一起行动。例如理解“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与“一边倒”“不结盟”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练习来进行。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联合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自由的国家和人民。首先是联合苏联、各人民民主国家和各被压迫民族,站在国际和平民主阵营方面,共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以保障世界的持久和平。”——《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三:1984年邓小平在会见巴西总统时说:“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中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争取世界和平。”——《 邓小平与外国首脑及记者会谈录》(台海出版社2011年2月出版)

材料四:1950年中苏两国签署《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2001年中俄等六国签署《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

(1)上述材料表明,中国政府始终奉行怎样的外交方针?试举例说明。

(2)分别概括材料二、材料三中中国政府的外交政策。由此可见,中国的外交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本练习材料的选择与问题的提出主要是针对学生对“独立自主和平外交”和“一边倒”“不结盟”政策存在混淆理解而设计的,并试图通过具体的外交活动和不同的背景陈述来加深学生的理解。从这个练习可以看出,历史材料对概念的理解具有明显的辅助作用。

4.概括分析,强化概念理解

《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概述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历程,学生在备考中一般仅停留在对重大历史事件的把握和记忆上,而忽视历史发展阶段与外交的关联,为解决这一问题,在学生对相关知识有一定积累的基础上,可以设计一些有概括分析性质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例如下面这道练习。

外交部网站显示:1949年与我国建交的国家为6个,到2011年7月31日,已增至172个国家,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多年,外交成就斐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贯穿新中国60多年外交历程的外交思想是什么?

(2)新中国60多年外交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外交新姿态、70年代外交新突破、80年代后新发展三个重要时期,请分别说出这三个时期外交“新”的表现及其原因。

(3)概括新中国60多年来外交政策演变的特点。你认为影响外交政策制定的因素有哪些?

在这道练习中,问题(1)强化对“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记忆和理解;问题(2)以“新”强化对外交成就与外交理念的理解,是知识记忆的深化,也有激发好奇心和构建体系的作用,通过原因的分析,加深对不同时期外交成就和重要概念的理解;问题(3)通过特点和因素的分析,锤炼学生探索历史规律、揭示本质的历史思维,实现对历史概念理解的深化。

四、巧用联系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还要启发学生的思维。我认为,巧用联系法,特别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所谓联系法,就是将不同历史事件进行有机联系和整合,进而探寻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与规律的方法。联系法在高三的复习备考中尤为重要,一方面它能激活学生已有的孤立的历史知识,引发学生对既有知识的回忆;另一方面它能引导学生整合历史知识,构建知识体系,在思维的发散中探寻到凝聚知识的学习方法。例如在复习“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这个知识点时,不但要厘清尼克松访华的前因后果,更要引导学生纵向回顾近代晚清时期的中美关系、北洋政府时期的中美关系、国民政府时期的中美关系、20世纪50~60年代的中美关系、改革开放时期的中美关系等。通过联系法,可以从纵向让学生认识到中美两国的交往历程波澜曲折,认识到“弱国无外交”“国力是外交的根本保证”;此外,还可以从横向回顾美国的强盛之路,20世纪40~60年代美国称霸全球的史实,两极格局的形成,欧洲、日本崛起的史实,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史实。这样,不但有效地重温了世界史中的一些重要历史知识,而且通过将中美双边关系置于世界经济政治的大环境中,让学生总结出世界环境的变化与国力的消长是国与国关系调整变化的依据的规律性认识。

五、培养学生“以史鉴今”的学科素养

科学准确地解释历史现象,认识和把握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回答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既是历史学科教学的基本任务,也是高考对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要求。《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专题中丰富的历史素材为我们提供了充足的养料,如果注重历史事件与现实的有机结合,对培养学生“以史鉴今”的学科素养很有好处。

例如中美关系不仅是《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专题中的重大历史事件,也是当今国际关系中的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从历史的角度挖掘对现实的思考是复习备考的重要一环。可以让学生通过下面的练习了解中美关系经历的曲折发展历程。

阅读材料,思考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1960年11月4日,尼克松对《纽约每日新闻》发表谈话时说:“我愿非常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接纳共产党中国进合国。依照联合国,一个国家必须爱好和平才具有进合国的资格。十分明显,中国不是。”

材料二:1970年尼克松在其对外政策报告中说:“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生机勃勃的民族,不应该继续孤立在国际大家庭之外……我们朝着改善同北京的实际关系的方面采取我们所能采取的那些步骤,那肯定是符合我们的利益,符合亚洲的和平和稳定的利益的。”

(1)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美国对华政策有何变化?指出其变化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美国20世纪70年代“改善同北京的实际关系”的实际步骤。

练习通过材料分析美国不同历史阶段的对华态度折射出中美关系的曲折发展历程。“鉴古知今”,总结过去的历史,联系当今中美关系合作摩擦的复杂现实,就可以让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而学生的历史素养和历史感悟力也能在课堂的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历史月考总结范文8

本学年高中历史学科以建设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积极、认真、有步骤地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为主线;以强化学科建设、创新教学方式、整合教研力量为突破口;以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提高高考成绩为两个中心点;以提高高中历史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未来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为宗旨。努力学习不断进取。为推进我市素质教育的深化,开创历史学科教科研新局面而努力。

二、基本思路

1、努力构建积极、平等和谐的教师队伍。在平时工作中,要树立服务意识,发扬民主作风,面向基层,融入课堂,使自己的双脚踏在实践的土壤上。要走进一线教师,倾听问题,解决困惑,积极鼓励,共同研讨,共同协商,要专业引领到位但不越位。与基层学校、一线教师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专业学习、教学实践的共同体。

2、充分发挥学科教改基地和学术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动作用,以达到示范带动,共同进步的目的。进一步加强学科教改“基地”的建设,切实发挥教改“基地”的示范辐射作用。基地学校必须要承担一项市级以上的教改课题;基地教师每学期须至少学习一本教育理论书籍,及时撰写教学案例和读书札记,进行教学案例分析和研究;基地学校每学期要向市提供一次质量较高的教改展示活动或者是示范课活动。以学术骨干教师为核心,积极开展学科内的学术研究活动。给权威教师提供更多的施展才华的舞台。

3、加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继续推进“开门上课,推门听课和民主评课”活动。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为教研活动的重点。如何在新课堂背景下进行有效的历史教学是当前众多历史教学工作者探索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也将是今后历史学科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中着力浓墨重彩的核心问题。因此,必须加强对示范课、新老教师的对比课等新课型的的研究。继续加强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和研究,紧紧依靠历史中心组和重点中学的骨干教师,联络广大青年教师,在本市积极开展示范课活动和重点中学研讨会,努力探索适合我市不同学校、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4、加强对新课标、新课程、新课改研究,把新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基研年级教学和高考备考相结合。成立以学术权威为核心的新课改、新高改研究小组,在深入领会新课改、新高改的基础上,大胆尝试、探索教学改革的新路子。高

一、高二年级教师要借助于已先期试点的省区课程改革的经验,引导新课程背景下的基础年级教学;高三年级教学复习要借助于新课程的理念和新知识引导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命题方式和思想取向。对新课程改革和常规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要进行集中研究,集思广益,达成共识。对不同学校、不同学段、不同教师教学中存在的特殊问题,要有针对性地去进行研究,要做到因人而异,因情而异。

5、加强高考研究,重视信息交流,不断提高历史学科高考水平。全市高中历史教师务必领会高考改革的精神和实质,加强高考改革、课程改革及教学改革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以确保高考历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具体思路是:⑴认真分析新高考模式下的命题理念和2008年高考文科综合试题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制订出历史学科新学年的备考方案和具体复习计划。⑵认真强化落实高三新课教学和第一阶段基础复习的指导思想和具体要求,把强化基础知识落实,构建知识网络,作为第一阶段复习教学的重点。⑶根据2010年高考的新特点制订出第二阶段的专题复习备考方案。我们历史学科准备把过去的专题、综合复习两个阶段合并为一个阶段,使专题和综合复习融为一体,以专题复习带动综合复习。为搞好这一阶段的复习,我们要认真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广泛征求意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第二轮复习备考意见。⑷认真抓好教研室组织的大型视导活动。在视导中深入课堂听课,深入学生中了解情况,参加学校教研活动,及时发现和总结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新型教学范例和先进教师典型。针对课改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究对策。⑸广泛收集整理高考信息,加强与考试中心、兄弟省市有关单位的联系,对收集到的信息及时整理,以最快的方式传递到学校,为各校复习备考提供依据和支撑。⑹重视模拟试题信息含量高的特点,尽快收集整理各地统考、调考模拟试题为后期模拟训练创造条件。

三、主要工作

1、制定高中历史学科教研计划

目的:认真分析新学年教学教研的新特点,明确新学年的工作重点和思路,制定出符合形势发展要求的切实可行的教科研计划。

方式:座谈、分析研究。

对象:基地学校教研组长、部分学校教师、教研员。

时间:8月下旬。

⒉高中历史教学质量分析研讨会

目的:认真分析我市高中基础年级和高三年级历史教学质量,总结基础年级教学和高考备考的经验教训。创新高中历史教学复习的途径,提高历史教学的效率。

方式:数据分析、经验总结、校际交流。

对象:全市基础年级和高三年级教研组长。

时间:9月上旬。

地点:待定。

3、市历史学科教学基地调研活动

目的:明确学科基地的职责,制定学科基地的活动计划,发挥学科基地在全市教学、教研中的示范作用。

方式:听课、座谈、分析研究。

对象:校教科室领导、全体历史教师、教研员。

时间:9月中旬地点:xx。

⒊第二届“什么是有效性历史教学”论文评比活动

历史月考总结范文9

1. 历史教学中乡土考察活动是生动的直观教材

 多年来,历史学科普遍不被中学生重视和喜爱,原因是学生觉得学习历史没有多大用处,课本所讲的历史事件因离我们太久远而感到枯燥无味。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适当穿插讲授一些地方史知识则可改变空间上的遥远,并由此缩短时间上的距离。因为地方史是生活环境中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的,人物事件都是土生土长的东西,而且地方史知识是大多数学生已有所闻但又不甚清楚,或是以讹传讹的东西,却也是学生有兴趣去了解的知识。因为接触的知识是本地的、身边的历史,直观性强,因此,在教学中适当穿插地方史的内容,一方面有利于帮助学生借助于地方史增强对课本相关知识的理解、掌握,另一方面学生由地方史学习中产生的浓厚兴趣,可逐渐迁移到整个历史学科。

2. 历史教学中乡土考察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

乡土历史以其实践性强的特征,不仅弥补了课堂教学中教师仅凭语言、教具等虚拟情境的欠缺,发挥了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教育教学作用,而且给学生提供了实践和创新的场所,有助于更好地实现中学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乡土历史以其资源丰厚和实践方便的优势,决定了她在历史活动课中的中心地位。地方史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有历史地理的变迁、政治斗争、经济发展、文学艺术等方面,内容丰富多彩,教育教学的形式灵活多样。学生对地方史既感到熟悉,更觉得新鲜,因此对乡土史调查、研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3.历史教学中乡土考察活动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开展乡土历史教学与实践活动,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社会发展史的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地方历史的发展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缩影,通过对地方历史知识及其发展变化的教学,能使学生从局部到整体了解历史发展的大势,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家乡历史上名人的非凡经历、生动感人的事迹及其表现出来的民族精神和科学精神,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素材。爱国主义是有具体内容的,应该从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开始。家乡史是祖国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热爱自己的家乡就能进一步培养起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任何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家乡毫无感情可言,那是绝对谈不上爱国的。

二、历史教学中乡土考察活动课的建议

为促进素质教育,实施新课改,切实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强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情操,学校积极开辟第二课堂是改进教学手段的重要措施。我校历史教研组为让学生感受历史,走出教室,每年都要进行一次“乡土历史考察”活动,教育教学效果非常明显。下面就我校历史课教学中的乡土考察活动进行总结交流,以使同仁得到启发。主要建议有以下几点:

1.明确考察目的

乡土考察课不同于平时的历史课堂教学,特别是组织全校学生进行考察,人数多,相对时间长,所以事先一定要将乡土历史考察的目的告诉参与者。(1)通过参观烈士陵园活动,了解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缅怀先烈,痛恨反动派和侵略者,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2)通过参观女娲陵墓、宫阙、人类起源人物彩塑等,了解先民创业之艰,尊重伟大的母亲。(3)通过参观现代化工厂、贸易市场,提高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提高市场经济是促进社会发展必要措施的认识,为今后投身于社会,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奠定基础。(4)增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团结互助、促进友爱之情。

2.路线、时间心中有数

因为乡土考察活动中的考察地点不止一处,故整个活动的完成相对较长(一般以一天为宜),所以领队老师一定要将参观路线、停留时间、路程等提前告诉参与者,最好是放大到墙上。如:

告 示

我们将于2012年4月9日组队,进行乡土历史考察活动,上午9点出发,其注意事项如下:

4月1日至4月6日报名。

4月5日下午分组。

4月6日公布分组名单。

4月9日上午9点准时出发。

此次行程将近50公里。

3.组织严密,准备充分

进行乡土考察活动,出发前的组织、准备是考察活动成败的关键。长期以来,安全教育一直都是生命攸关的大事,但我们注重安全却又不能因噎废食。考察活动的成败是检验第二课堂开展好坏、组织能力大小的试金石。考察活动发动前,带队老师一定要要求学生做好以下有关个人的思想和物质准备:要求每位参与者服从老师和集体的安排,遵守纪律,按交通规则行路;自备一辆自行车;要带足饮用水和食物;要自备一些应付突发事件的钱、药、工具(如气筒)等;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这次活动是一堂课。

除此之外,集体也应做好以下准备事项:建立考察、参观组织,以班为大单位,若干人为小组单位,小组再按体力大小结成“对子”,以便在路途中以强扶弱。行走要按顺序,有“先锋”举旗在前,不准超越;队伍后面还要有“后卫”人员,以便做到随时联络、收容。参观、考察队伍要有标志——旗帜,以便作为带队老师行动的行动信息,还要有命令的器物:口哨、喇叭或其他音响。手机作为现代通讯工具,更是必不可少的。领队老师事前要进行必要的交通安全、人事交往的教育,以免节外生枝。

4.认真总结、交流、体会

历史月考总结范文10

关键词:历史中考;试题;科学性;基础知识;应用能力

2013年10月,我参加苏州市教育学会举办的第二届“试题‘命、解、评’竞赛”活动,获得大市一等奖。比赛之前,我做了大量准备工作。我将历年中考历史试题及中考模拟题进行仔细研究,查阅大量关于中考历史试题分析的一些理论资料,也拜读一些名家有关历年历史中考试题的解读,受益匪浅。现以苏州历史中考试题为例,将一些心得与大家分享。

历史就初中学生来讲,喜欢学习的人并不多,但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还是很重要的。又考虑到与高考及大学课程接轨,将历史作为中考科目还是很有必要的。苏州将历史作为中考科目,是从2008年开始的。经过几年发展,苏州历史中考已经进入一个成熟阶段。在每年的试题中,我们不难看出都凸显着时代的特点。“活”字也渐渐剥茧化蝶,成为主角。试题也一年比一年更加彰显课程改革的主题:“注重培养能力”“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人文素养”等等。

苏州历史中考试题是以人教版初中历史为教材,按照《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和《中考历史能力自测》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考查的。苏州中考历史试题总分50分,其中中国史60%,世界史40%。在题目的编写上,也逐渐体现科学性和合理性。

一、注重基础,覆盖面广

考试是为了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应用知识能力,一道高水平的题目并不是看它怎样把学生难倒,而是要让学生在做题时,能把涉及的知识点自然联系、分类、比对,从而做出正确答案,这个过程就是各种能力应用的过程。所以,考试题目要适合全体学生,而不是犄角旮旯的超纲的题目才能显示出题的水平。近几年中考历史题目也是越来越符合这一点了。例如,2012年选择题第8题:“口号是供人们口头呼喊的有纲领性和鼓动作用的简短句子,往往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具有明显的特定时代气息。下列口号中属于时期的是( ):①驱除鞑虏,恢复中华;②外争,内除国贼;③取消“二十一条”;④誓死力争,还我青岛。这是一道组合选择题,这道题看似在考查的知识,其实也涉及了辛亥革命的知识,从知识点来看,是基础性知识的考查,是初中历史知识的主干部分。试题考查的知识只有覆盖面广,才能最大限度地反映、考查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考查的真实性反映才更加明显。在有限的试题内容中,考查学生对时间、空间跨度大的知识,这样可以考查学生学习历史的综合思考能力和历史知识联系能力。

二、理念更新,体现选拔性

从历年的试卷整体看,有一个梯度设置,基本上设置合理,没有难题、偏题、怪题的出现。同时,依靠死记硬背的知识点较少,重点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例如2012年选择题第14题:“在2007年10月纪念哥伦布首次抵达美洲活动中,有人说:‘今天是种族日,是美洲发现日,是两个世界相遇日’。这一说法所依据的正确史实应包括( ):①早期殖民者大量屠杀印第安人;②哥伦布发现新大陆;③新航路架起沟通欧美的桥梁;④工业文明与农耕文明由此交汇。”此题要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在进行总结归纳后做出判断。显然,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这一基础知识点上,要对本知识加以理解消化,这样解出这道题目就轻而易举了。还有些开放性试题,重在考查学生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评价能力,这些试题是考查学生对某一问题判断所反映的价值、情感和观念。这些开放性试题大部分出现在材料题中。例如2010年材料题32题第4问:当今世界格局下,人类社会的发展仍存在许多破坏和不利于团结合作的因素,为了国际关系的和谐,你认为世界各国的合作应遵循怎样的原则?2013年材料题第32题第3问:根据材料三,联系所学知识概括学术界是怎样评价美苏冷战的?这些题目看上去是开放性试题,但并不是让你凭空想象的,它是考查你平时知识的积累,对材料的分析能力,以及你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看法及评价的综合。这些题目相对来说难度较大,但它出现的比例较小,这有利于高中阶段学校的综合评价,择优录取,体现选拔性。

三、材料新颖,形式活泼

试题材料形式呈现出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特点,如:图、漫画、口号、歌曲、文物、表格等。形式的多样化,从历年的试卷整体观感上就可以看得出来。2012年试卷,图这方面就多种多样,有常规的图片、地图、表格,还有坐标曲线图、柱状图。更加新颖的是一道判断题,第26题用表格的形式总结出三次工业革命时间、标志、主要发明、新能源,从中判断正误。2011年也出现过一道判断题是表格形式,是总结洋务运动、辛亥革命、以及开国大典,就意义这一项进行了总结比对。这道题总结的项目多,跨度大,总结性强。对于学生来讲,这样专题性的知识在考前总复习中应该进行总结,是比较基础性的,但作为判断题采取这种形式是较少的。所以,从试卷整体看,图文并茂、形式多样,再加上漫画的出现增加了趣味性,因此,形式越来越活跃。

四、关注热点,立足现实

2013年材料题第31题,题头是这样的:“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自鸦片战争以来,近一两百年间东西方在思想文化领域不断碰撞,救亡图存和实现现代化成为近代中国人民奋斗的基本目标。”然后给出材料,提出问题。“中国梦”是我们当前的时代主题,而“中国梦”就是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自近代以来一直所探寻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这就把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也彰显了学习历史的重要性:“明了过去,以史为鉴,明证现实。”有些题目是以热点新闻为题目主干,通过问题来考查学生从历史的角度观察现实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促使学生把现实问题与历史问题有机结合,从而实现历史教育引导学生了解过去并应用于现实的作用。还有些试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体现历史知识的实用性,也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从历年的中考题目中仔细揣摩,看到了近几年的辉煌,同时我也有几点展望。

(1)体现学科的整合性。历史是人类的历史,包含人的一切活动,广义历史学科是人类活动相关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所有知识的总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所不言。所以,题目的设计应该传达给学生历史是一个“大历史”,而不是狭隘的“小历史”的观念,从而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与深化历史学习的领悟。

(2)体现材料的综合性。材料题是最富有历史学科特点的综合性、主观性试题。通过材料题可以考查学生理解材料能力,获取材料有效信息加以整合的能力。利用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说明、论证,从而考查学生独立的历史思维能力。所以,历史材料的综合性、新颖性是突显试卷特点的重要一点,也是我们历史学科教学的价值所在。

(3)体现唯物史观理念。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称为唯物史观。其基本观点就是生产力是一切社会进步的尺度,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决定人类社会的进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们在设置题目的时候可以贯穿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考查学生基本理论掌握及应用的能力,从而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唯物史观。

历史月考总结范文11

本学年高中历史学科以建设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积极、认真、有步骤地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为主线;以强化学科建设、创新教学方式、整合教研力量为突破口;以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提高高考成绩为两个中心点;以提高高中历史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未来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为宗旨。努力学习不断进取。为推进我市素质教育的深化,开创历史学科教科研新局面而努力。

二、基本思路:

1、努力构建积极、平等和谐的教师队伍。在平时工作中,要树立服务意识,发扬民主作风,面向基层,融入课堂,使自己的双脚踏在实践的土壤上。要走进一线教师,倾听问题,解决困惑,积极鼓励,共同研讨,共同协商,要专业引领到位但不越位。与基层学校、一线教师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专业学习、教学实践的共同体。

2、充分发挥学科教改基地和学术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动作用,以达到示范带动,共同进步的目的。进一步加强学科教改“基地”的建设,切实发挥教改“基地”的示范辐射作用。基地学校必须要承担一项市级以上的教改课题;基地教师每学期须至少学习一本教育理论书籍,及时撰写教学案例和读书札记,进行教学案例分析和研究;基地学校每学期要向市提供一次质量较高的教改展示活动或者是示范课活动。以学术骨干教师为核心,积极开展学科内的学术研究活动。给权威教师提供更多的施展才华的舞台。

3、加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继续推进“开门上课,推门听课和民主评课”活动。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为教研活动的重点。如何在新课堂背景下进行有效的历史教学是当前众多历史教学工作者探索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也将是今后历史学科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中着力浓墨重彩的核心问题。因此,必须加强对示范课、新老教师的对比课等新课型的的研究。继续加强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和研究,紧紧依靠历史中心组和重点中学的骨干教师,联络广大青年教师,在本市积极开展示范课活动和重点中学研讨会,努力探索适合我市不同学校、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4、加强对新课标、新课程、新课改研究,把新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基研年级教学和高考备考相结合。成立以学术权威为核心的新课改、新高改研究小组,在深入领会新课改、新高改的基础上,大胆尝试、探索教学改革的新路子。高一、高二年级教师要借助于已先期试点的省区课程改革的经验,引导新课程背景下的基础年级教学;高三年级教学复习要借助于新课程的理念和新知识引导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命题方式和思想取向。对新课程改革和常规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要进行集中研究,集思广益,达成共识。对不同学校、不同学段、不同教师教学中存在的特殊问题,要有针对性地去进行研究,要做到因人而异,因情而异。

5、加强高考研究,重视信息交流,不断提高历史学科高考水平。全市高中历史教师务必领会高考改革的精神和实质,加强高考改革、课程改革及教学改革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以确保高考历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具体思路是:认真分析新高考模式下的命题理念和2011年高考文科综合试题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制订出历史学科新学年的备考方案和具体复习计划。认真强化落实高三新课教学和第一阶段基础复习的指导思想和具体要求,把强化基础知识落实,构建知识网络,作为第一阶段复习教学的重点。根据2011年高考的新特点制订出第二阶段的专题复习备考方案。我们历史学科准备把过去的专题、综合复习两个阶段合并为一个阶段,使专题和综合复习融为一体,以专题复习带动综合复习。为搞好这一阶段的复习,我们要认真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广泛征求意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第二轮复习备考意见。认真抓好教研室组织的大型视导活动。在视导中深入课堂听课,深入学生中了解情况,参加学校教研活动,及时发现和总结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新型教学范例和先进教师典型。针对课改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究对策。广泛收集整理高考信息,加强与考试中心、兄弟省市有关单位的联系,对收集到的信息及时整理,以最快的方式传递到学校,为各校复习备考提供依据和支撑。⑹重视模拟试题信息含量高的特点,尽快收集整理各地统考、调考模拟试题为后期模拟训练创造条件。

三、主要工作:

1、制定高中历史学科教研计划

目的:认真分析新学年教学教研的新特点,明确新学年的工作重点和思路,制定出符合形势发展要求的切实可行的教科研计划。

方式:座谈、分析研究。

对象:基地学校教研组长、部分学校教师、教研员。

时间:8月下旬。

⒉高中历史教学质量分析研讨会

目的:认真分析我市高中基础年级和高三年级历史教学质量,总结基础年级教学和高考备考的经验教训。创新高中历史教学复习的途径,提高历史教学的效率。

方式:数据分析、经验总结、校际交流。

对象:全市基础年级和高三年级教研组长。

时间:9月上旬。

地点:待定。

3、市历史学科教学基地调研活动

目的:明确学科基地的职责,制定学科基地的活动计划,发挥学科基地在全市教学、教研中的示范作用。

方式:听课、座谈、分析研究。

对象:校教科室领导、全体历史教师、教研员。

时间:9月中旬地点:**。

⒊第二届“什么是有效性历史教学”论文评比活动

目的:提高中学历史教师教科研水平,加强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讨,总结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提高历史教学质量。摸索、探讨新的教学途径。

选题角度和范围:⑴理论探讨:什么才是有效的历史教学;⑵目的思考:人文教育与有效历史教学;⑶环境与课程:历史知识的选择与有效历史教学;围绕课堂生成、课堂文化、课堂延伸讨论有效历史教学;围绕师生角色、交互关系探求有效历史教学;围绕课程标准、教学设计、课例反思讨论有效历史教学;⑷站在学生的角度:追问有效历史教学的根本⑸有效历史教学:和谐个性与社会性的视野;公民素养教育与有效历史教学;知识资源、教材内容与有效历史教学;必修课、选修课的关系与有效历史教学;活动、过程、方法与有效历史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与有效历史教学;教师教育、教师胜任力与有效历史教学;评价机制、考试改革与有效历史教学。(围绕“什么才是有效的历史教学”这一主题也可自拟题目。)方式:个人申报、评委评审。

对象:全市高中历史教师。

时间:10月上旬。

地点:。

4、城区高中基础年级历史课堂教学大比武

目的:发挥城区高中集中的地域优势,加强城区校际之间的优势互补,促进和推动城区高中历史学科对教材、教法的研究。

教学内容: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

方式:个人申报、学校推荐。

对象:以基础年级教师为主。

时间:11月上旬。

地点:

5、高中视导活动

目的:共同分析基础年级和高三年级教学、教研的基本情况,针对各校历史学科实际和历史教师共同制订符合本校实际的教学、教研措施。

方式:听课、座谈、召开教研会。

时间:11月。

6、高中历史“什么是有效性历史教学”学术交流活动

目的:发挥学科历史学术权威的引领作用,加强课堂教学的实践和理论研究,提高全市历史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理论修养。

历史月考总结范文12

史学研究是历史教学的基础和指导,其新成果是推动历史教学变革的重要动力。中学老师虽有心关注史学研究进展以提升专业素养,但由于时间、条件所限,对繁多而分散的学术文章、专著,往往无所适从。因此,集大成式的展示史学研究最新进展的学术专著就特别为他们所需。个人认为,新近出版的《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以下简称“新编”)就是这样的著作。

“新编”分“晚清卷”和“民国卷”,采专题架构,共57章,由两岸在近代史研究领域卓有研究的学者各自承担其专长议题,历经五年多时间完成,“为中文学界在中国近代史领域多年研究成果的系统展现”。名为“新”编,是“主要希望能突破过去之窠臼,在历史论述上展现出新的特质”。主编之一的黄克武先生认为,“读者阅读此书,可以最有效地掌握学界最新的关于中国近代变迁的重要观点”。

通读此书后,笔者感到此言非虚。下面仅以在近代史上极具争议的袁世凯研究为例,来体认该书在史料运用、历史诠释和研究范式等方面对中学历史教学的一些启发。

一、史料运用

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史料教学已成中学历史教学的常见方式。但由于诸多局限,中学历史老师在史料占有上存在天然缺陷,因此或囿于教科书和教参的成见,或困于网上资料泛滥而可靠性不足之苦。“新编”的一大益处,就是提供了大量史料或者是查找史料的线索,能够补充、订正乃至重构教科书的史实,从而帮助我们逐步靠近历史真相。

(一)直接提供大量史料

民国初年,中国民族工业快速发展,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政府的保护和扶植。在现行高中历史教科书的书写中,“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是通行叙述方式。不过,“新编”则提供了另外的史料:

在其(袁世凯)大力督促下,各种经济法规在清末修订新律的基础上得以继续修订或完善,民初经济立法也因此呈现一段难得的“黄金时期”。从数量上看,短短几年间制定颁布法规数十部,约占整个北洋时期所定经济法规之半,初步形成了中国近代经济法律体系的架构。从质量来看,中国经济法律体系中的重要法规几乎全部产生于1915年以前,其后的立法主要表现为对之前立法的补充和完善,很少重大的创新。从效果上看,民初经济发展的速度与总量均超过晚清几十年的总和,这与袁世凯执政时期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颁布、实施对工商业的保护是分不开的。

由此观之,颁布法令以促进民初经济发展的,理应包括、甚至主要应是袁世凯的北京政府。此类史料可以直接引用于教学,帮助我们补充、完善教科书的结论。

“新编”中有些史料则会颠覆教科书的结论。我们认为,这样的史料更值得重视,它们既能用来订正、重构教科书史实,更能借此培养学生实证意识与怀疑精神。例如,关于“善后大借款”的背景,借助“新编”中的史料,我们可以作如下设计:

材料1:熊(希龄)在几经劝说而终于首肯(担任财政总长)之前,写了一封长信给唐(绍仪),说当时全国岁出逾6亿两,纸币已增发至3亿元,物价暴涨,情势危殆。一个月后,熊希龄在(1912年)4月14日致袁世凯的电文中说,他接手财政总长时,政府只有存银3万余两,如果再没有款项周转的话,共和政府即将。

材料2:(南京留守)黄兴(1912年)5月15日发出的急电说:“此间军队火食,已数日不能发给,今日有数处竟日仅一粥。每日索饷者门为之塞,危险情形一日。加以急报密陈,日必数十至,哗溃之势已渐发端,二日之内倘再无款救宁,大乱立至。兴德薄能鲜,支持至今,实已才尽力竭。此后东南大局,如有变乱,则兴不能负此责任。”

材料3:自辛亥革命爆发以来,包括庚子赔款在内的各项借款本息都未按期支付……积欠未付2000万两庚子赔款,以及预估至少1000万英镑的岁支需求……

材料4:(1912年3月)在内阁总理唐绍仪主持下,进行一场……国际借款谈判。此一谈判,中国方面的主事者由唐绍仪而熊希龄至周学熙,谈到次年4月26日签字,此即日后所称之“第一次善后大借款”。

――王建郎、黄克武主编: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

(1)根据上述材料,分析“第一次善后大借款”的背景。

(2)教科书认为,此次借款,是为了帮助袁世凯扩张武力以镇压革命。上述材料中哪些内容对这一观点不利?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你认为还需补充哪些方面的资料?

通过阅读上述史料,学生将能理解,面对革命之后的严重财政危机,为能尽速安定局面,举借外债势所必然。且这一借款谈判自1912年3月即已开始,此时袁世凯就要武力镇压革命了吗?教科书的叙述是否妥当呢?为解决这一疑问,还需查找借款用途等相关史料,仔细判别之后,才有可能得到一个相对合理的结论。

(二)提供查找史料线索

“善后大借款”的实际用途到底如何?对此,“新编”引用了陆征祥在1913年5月14日与日使伊集院彦吉的谈话:“此次借款并非供政府之挥霍,所有赔款、代各省清还债款、优待皇室经费、整顿盐务等费,均一一开列清楚,不可更议,彼等不知其详,甚以为此晓说。”并评论说:“核ζ浜贤文字及日后实际执行,并非虚语。”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寻找史料的线索:合同文字和日后实际执行情况。

1.合同文字

查对《善后借款合同・附件》,借款用途规定如下:

从下表可以看出,“善后大借款”实际所得金额的一半是偿还以前的外债和赔款。根据合同约定,这些款项,是由银行团在销售债票进款中直接予以扣除,用途是无法改变的。就剩余款项进行分析,考诸合同文字,各项费用均详细开列用途,扩充武力之说没有根据。

2.日后实际执行情况

至于合同的日后实际执行情况,民初财政官员、著名财政史专家贾士毅1917年的分析很具参考价值。他认为“善后大借款”限制用途,尤为严酷。其能由中央开支者,仅此四月至九月之行政费。余如偿还赔洋各款,及各省历年所欠五国银行旧债,两项概由银团划扣,而赔偿外人损失,及裁遣军队费、整顿盐务费数项,复均指有用途,既无通融之余地,复少灌注之巨金。“二次革命”爆发,军费浩大,“瑞记第三次借款,奥国第一、第二两次借款,先后订定,共收三百五十万镑,是项借款半系订购军械,半系充作军费”。

结合以上史料,我们基本可以认定,“善后大借款”自有其指定用途,袁世凯用来镇压“二次革命”的经费另有来源。值得启发学生深思的是,此一考证过程并不复杂,史料也易获得。但是,教科书为什么还要书写成“购买军械,扩大军队,准备镇压革命力量”呢?我们相信,经过类似教学环节的长期涵育,实证意识、怀疑精神自会逐渐在学生心中生长。

“新编”中类似大量的史料线索、参考文献出处等,给我们进一步查找史料提供了便利条件。当然,历史不仅只有史料,常见的还有历史诠释。对同一个历史事件,不同的历史学家根据不同或相同的史料往往有各自的观点、解释,历史思辨的魅力于此体现最为明显。“新编”对过去的不少成说进行了修正或重评,这给我们教学提供了极好的范例。

二、历史诠释

历史研究需要对文本进行解读,这种解读充满了主观性。例如,对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学历史教科书完全从正面角度给予高度评价,如“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它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但“新编”却着重指出,《临时约法》存在着重大缺陷,带来了严重后果。

1.制度缺陷

首先,形成两个行政中枢。“新编”认为,《临时约法》规范的责任内阁制并不完备,要害在于改制之后未能确定总统府与国务院孰为最高行政中枢:

盖总统虽可“总揽政务”,国家的实际政务总是通过政府各部门来推进实施的,加之“副署”权的规定,也就赋予国务院以巨大的权力。……由于总统府和国务院都被赋予相当的行政权,而《临时约法》又“并未说明内阁是对总统或是对议会承担责任”,于是导致一国之内同时具有两个行政中枢的政体格局。

其次,行政权对立法权缺乏约束。“新编”认为,《临时约法》的显著特征在于赋予立法机构――参议院以广泛的权力,但在利用立法权来束缚行政权的时候,却对于行政如何反过来制约立法没有任何具体规定,这显然是说不过去的:

所谓分权制衡是双向互动的。……揆诸参议员之本意,大概是想操政治上之主动,制人而不受制于人。殊不知这种做法却因与其鼓吹的分权制衡理论不相吻合,不但不能收限制行政首脑之效,反而授人以柄,引起反对派的激烈反对……

2.因人立法

“新编”特别指出,将总统制改为责任内阁制并不符合孙中山的一贯主张。《临时约法》“将总统制改为责任内阁制带有限制袁世凯专权的明显意图,但这一举措犯了因人立法之忌”。这一做法带来了严重后果:

将约法或宪法做成了维护特定党派利益的制度规范,做成了因一人或一时而定的“根本法”。……既然不是从国家长远利益考虑来规划根本制度,人存政存、人亡政息也就不可避免。

这真的使人大开眼界。教科书为什么对《临时约法》的重大缺陷和е碌难现睾蠊只字不提呢?这不是一个让学生汲取历史经验教训,认识近代以来建设艰难历程的绝好事例吗?当然,这类超越教科书、充满新意的历史诠释也是命题立意的重要来源,我们可以就此设计如下试题:

材料1:第二十九条

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以总员四分三以上出席,得票满投票总数三分二以上者为当选。

第三十四条

临时大总统任免文武职员,但任命国务员及外交大使公使,须得参议院之同意。

第四十三条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

第四十四条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第四十五条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命令时,须副署之。

第四十七条国务员受参议院弹劾后,临时大总统应免其职,但得交参议院复议一次。

――节选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2:同盟会于1911年12月26日……开会讨论政府组织方案。……孙中山在会上明确阐述了自己的意见:“内阁制乃平时不使元首当政治之冲,故以总理对国会负责,断非此非常时代所宜。”……但孙中山的主张很快就发生了变化。1913年春孙氏语涉政体的一次演说,暴露出其主张的前后矛盾,他说:“……现就中国情形论之,以内阁制为佳。我的国民,莫不主张政党内阁。”

――王建郎、黄克武主编: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

材料3:综观民初政情,《临时约法》成了总统与内阁、政府与议会、中央与地方、军事与民政诸多冲突的根源。最终导致孙袁决裂、二次革命和护法战争。其后,南北混战,武夫称雄,《临时约法》,终成废纸。

――范福潮:《(临时约法)为何成废纸?》

(1)根据材料1,分析临时大总统的权力受到哪些制约。与美国1787年宪法相比,《临时约法》规定的行政权与立法权的关系有何不同?

(2)依据材料2指出,在制度设计上,孙中山的主张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临时约法》的制度设计。

雷戈说:“当人们学会并习惯于教科书式的思维时,他实际上就已无法正常思维了。”学生历史视野的开阔,端有赖于我们教师能先冲破蒙蔽视野的迷雾。历史不是单一的线性演进过程,而是千回百转、多重面向的发展;历史中有黑暗与光明、邪恶与正义的对峙,但也不全是黑白分明、成王败寇之叙事。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借鉴“新编”的手法和丰富资料,和学生一起仔细打量各种历史诠释,学生自会发现历史的复杂与多歧,从而少些片面结论,促使历史思维逐渐生长。

历史诠释差异的背后,往往折射出历史研究范式的转移。作为近代史上极具争议的重要人物,对袁世凯的评价变化提供了考量研究范式转换的极好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