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水库供水工程

水库供水工程

时间:2022-06-03 18:37:12

水库供水工程

第1篇

关键词:中小型水库、供水工程、设计研究

中图分类号:TV62文献标识码: A

据调查研究发现,在我国水资源丰富,河流众多,由于地质和气候的影响,出现降水东多西少的情况,为了满足小同地区的需求,各个中小型水库相继修建,中小型水库对防洪蓄水,改善农业水利条件以及解决人们日常所需用水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中小型水库在建设过程中,缺少对地质条件的勘探以及建设人员的技术水平限制,甚至没有图纸设计等相关水库资料,致使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的艰难,还存在着安全隐患。因此,必须加强中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从而确保中小型水库的工程质量,保证周围人们的生活。

一、中小型水库目前存在的问题

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小型水库的安全管理已经交给地方政府管理,通过政府的相关部门对中小型水库的施工收集各种的材料并且对其进行整理,制定相应的水库设计以及维护措施。但是由于一些部门的监管力度不够,相关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小高,对水库建设的施工不规范,对设施了解甚少以及对施工材料的模糊不清,致使中小型水库出现很多的安全隐患。

中小型水库修建时间长。我国的水库大多是中小型水库,并且建立的时间也比较长,我国从建国开始到目前,已经建成了九万多座水库,大多水库受那个时代经济条件的限制,水库修筑的时间较短,施工中出现较多不规范的操作,缺乏专业的勘察,保留的资料非常少,致使到现在,中小水库的防洪蓄水功能不能很好的得到实现,反而增加了一定的危险。

中小型水库施工周期短。由于受当时设备以及技术的限制,导致中小型水库的施工工期较短,防洪的标准偏低,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的水利条件,水库的稳定性较差,以至于水库的坝底出现渗漏的状况。

中小型水库结构以及设备老化。建国初相继建立的中小型水库,受当时的技术限制,结构比较老化,不能满足现在防洪的标准;另一方面,建设水库用的设备也比较陈旧,经过多年水的“洗礼”,已经出现腐化,影响水库的稳定性,致使坝身出现明显的渗漏情况。

二、以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设计详细阐述

1、加固坝体。对于坝体的稳定小足的情况应该从以下三个措施进行改进

(1)、坝体断面偏陡,可以采取加宽坝体的方法,应该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加宽,在这种形势下,应该复核施工期的坝坡稳定。

(2)、上游坝体渗透系数太小,使得水位的骤降,导致上游坝体的水不能够及时的排出去,就增加了土体的重量,由于含水量较大从而减少了凝聚力就造成了上游的坝坡失去稳定性,一般就是采取减缓坝坡。

(3)、浸润线偏高,主要是采用棱体排水,增加坝体的内部排水和坝脚的排水,一般情况下,也可以放缓坝坡,这种排水的设施造价相对较高,不够经济。

2、坝基渗漏。坝基的渗漏的处理办法一般是根据库区的实际情况、覆盖层的厚度、附近粘土的实际情况考虑进行垂直或者是水平铺盖。当覆盖层很薄的时候,附近也没有粘土,那么就采取垂直铺盖,这样的防渗效果比较好。当进行垂直覆盖的时候,应该考虑到覆盖层的颗粒级配情况,结合施工现场的情况以及经济指标三方面进行综合的考虑,如果覆盖层是粉细砂就考虑采用高喷灌浆的方法进行覆盖;如果覆盖层是砂卵石,厚度又超过了三米,可以选择混凝土进行覆盖,这样的渗墙比较稳固。当覆盖层很厚的时候,附近的粘土资源也很丰富,施工的难度也比较小,这样就可以采取水平覆盖,防渗效果也是比较好的。

3、合理布置溢洪道。对于溢洪道的设计应该依据《溢洪道设计规范》进行设计,并且也要根据中小型水库的实际清况,从排水、控制段、泄槽、平面布置等几方面综合考虑,让设计能够满足现状并且符合规范要求。

4、坝体渗漏。针对坝体严重渗漏的情况,可以从下面三个措施进行加固坝体:对水库的坝体进行填充灌浆,从而提高坝体的密实度,在填充的时候应该注意选择适当的排距以及孔距,在密实填土的时候应该松散填土区域,能够有效的封堵通道,达到防渗的目的。对水库的坝体进行劈裂灌浆,所谓劈裂灌浆就是利用坝体的填筑的自然应力的作用,它是一种既省钱又效果显著的一种方法。

5、建设安全检测,水文测报以及通信设施。加强对水库工程的投资,对检测资料的整理以及分析,为工程的安全提供科学的依据;建立水文测报系统,完善对水文的管理,时刻关注水文的变化情况,制定预防方案;完善通讯系统,时刻掌握水库的动向。这样一来,才能做到预防,才能后知后觉,一旦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预兆,就应该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6、改善放水设备,使用先进的设施。由于设备的陈旧,不能够满足放水的要求,应该废弃一些旧的放水管,重新建立放水塔,放水塔的建立应该采用分层放水的方法。

三、水库工程设计措施

简单介绍溢洪道规划布局设计中的常用措施,在进行中小型水库溢洪道的布局设计时,首先要考虑水库枢纽的地形、地质、水文等基础资料掌握是否充分、准确、可靠,所选取的设计标准是否合理。对于中小型水库溢洪道的设计来说,其规划布局的主要意图就是要充分利用坝址附近的地形、地貌,进行泄水建筑物的布置,在保证水库枢纽结构安全的前提下,要做到既经济合理、可行,便于施工,又节约工程投资。

进行泄槽段的设计布局时,应结合工程项目的地形、地质条件,因地制宜选取纵坡坡降。通常,可以选取大于水流临界流的纵坡,特殊情况,可用缓坡或者多级跌水的方式进行水流的引导。但应避免坡比过大而出现流态不稳、流速过快、气蚀严重的现象。一般情况下,进行泄槽段布置时,其轴线应尽量采用直线,泄槽段多采用单一的纵坡,断面为矩形,基础则以原山体、坚硬新鲜的基岩为佳。遇特殊情况需设弯道时,应尽可能将其布置在水流较平缓、流速小且纵坡稳定的部位,其转弯半径取8倍左右的泄槽宽度,避免出现流态的突然变化或产生负压力。

如大坝附近有天然的山坳,就可以考虑利用山坳来进行溢洪道的布设;如在大坝的附近没有宽敞的地带,就应当优先考虑采用侧槽式的溢洪道。在进行溢洪道规划布置时,一般可按以下原则进行设计;第一,溢洪道建筑物的基础要坚实、稳定、均匀,不得布置在可能出现滑坡或崩塌的土质地基上。第二,在保证溢洪道坡降合理的前提下,选择相对路线较短的布置方案。第三,溢洪道的泄槽段不宜出现弯道,尤其是急转弯,其泄流出口要尽量远离大坝。中小型溢洪道的设计以及规划,在工程规划设计阶段,要尤其重视工程地形、地质、水文、钻探等基础资料的成果和结论,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合理、可行的布局和设计,这样就使工程的结构安全、工程的投资造价都有了可靠的保障。

总之,中小型水库出现的坝基渗漏,坝体不稳定以及坝体的渗漏等安全隐患,影响中小型水库的功能的发挥。要想使中小型水库的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就必须依据实际情况对水库进行科学的除险加固,因地制宜,详细了解当时的环境以及地址情况,根据规范要求,严格控制除险加固工程的质量,这样一来,才能保证排除中小型水库存在的安全隐患,保证周围人民的生活以及财产、人身的安全,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保障社会的稳定。

参考文献:

第2篇

锦凌水库供水工程主要包括两个净水厂、一个取水泵站及相关输配水管道。一个净水厂在正在建设的锦凌水库取水,从锦凌水库引水坝段的压力箱取水,经1.9km管道,将水重力流入水厂,原水经过处理后,由4.05km的配水管道将净水送到锦州市区的接管点,净水厂设计规模为日供水25万t/d。另一个净水厂是在锦州市小凌河2#橡胶坝处取水,由设在此处的取水泵房,将水加压后,经2.4 km管道送入净水厂,原水经过处理后,送入市区配水管道。本工程是解决锦州市城区和锦州经济技术开发区2020年用水需求的一项大型引水工程。

锦州市位于辽宁省西部、渤海北岸、沈山铁路及公路在市区穿过,地处东经120°4′至122°31′,北纬40°48′至42°8′之间,锦州西邻葫芦岛,西北接朝阳,北接阜新,南临辽东湾,是辽西走廊的重要的组成区域,交通便利。京哈铁路、京沈高速公路、102国道等都通过境内,是我省西部重要的铁路、公路交通枢纽。锦州市工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科技先进、文化发达、环境优美,是辽西地区的经济、文化和商贸中心城市。是关内外的交通枢纽和军事重地。

锦州市三面环山,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城区西北部地面海拔高程65m左右,铁路两侧30m左右,小凌河由西北向东南流经城区,最后流入渤海,小凌河左岸为主要市区,右岸为凌南新区、太和区。

锦州市人均水资源量为454m3/人,亩均水资源量为231 m3/亩,是我省严重缺水地区之一,远远低于全省和国家平均水平。锦州人均水资源量小于500 m3,属于极度缺水地区。缺水已成为锦州市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根据《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锦州城市总体规划》、《小凌河流域规划》和《锦凌水库初步设计》成果,由小凌河干流上的锦凌水库(目前正在建设中)承担锦州市的城市供水任务。

2、输水管道管材、管径确定

2.1西部净水厂输水管道管材、管径确定

输水管道从水库坝内压力箱引出,其长度为1.935km,设计规模为27.2×104m3/d。水厂配水井水位高程为39.64m,取水口最低进水高程(41.0m)与配水井水位(39.64m)高差为2.64m,所以输水管道的输水可利用重力流输水,因此输水管道的管径应根据不同管材的摩阻系数利用水头差来计算,并进行管材的技术经济综合比较,最后确定输水管道的管材及管径。

考虑管道的压力小于0.6MPa,管材可采用预应力混凝土钢套筒管、玻璃钢管、铸铁管和钢管。钢管、铸铁管内防腐均采用水泥砂浆,其摩阻系数与混凝土钢套筒管摩阻系数均为0.012,玻璃钢管的摩阻系数为0.009,因此根据水位差计算知,混凝土钢套筒管、铸铁管及钢管的管径均为DN1800,水力坡降0.7m/km,流速1.24m/s;玻璃钢管的管径为DN1600,水力坡降0.74m/km,流速为1.57m/s。

・经济比较

从上表可看出,玻璃钢管投资最少,混凝土钢套筒管次之,铸铁管、钢管造价高。

・技术比较

1)混凝土钢套筒管重,安装运输困难,管道的配件重量大,施工不方便。

2)混凝土钢套筒管内壁摩阻系数大,泵站的运行电费高。

3)玻璃钢管轻,安装运输方便。

4)玻璃钢管内壁摩阻系数小,泵站的运行电费小。

5)混凝土钢套筒管抗外压能力强,适应管道深埋,对回填密实度要求低。

6)玻璃钢管刚度差,对回填密实度要求高。

因此,从以上的技术经济两个方面看,本工程设计推荐管道的管材采用混凝土钢套筒管。

2.2东部净水厂输水管道管材、管径确定

东部净水厂从锦州市小凌河2#橡胶坝处取水,在橡胶坝前设一箱式取水头,从箱式取水头到取水泵房进水室输水管道长0.266km;从取水泵房到小净水厂输水管道长2.366 km,设计规模均为5.63×104m3/d。前一段输水管道在河道中敷设;后一段输水管道大多也在河边滩地中敷设。因此这两段输水管线检修和管理不太方便,故在管材上选用安全隐患较少的钢管,且采用双管敷设,当一条管道出现故障时,另一条管道仍能保证通过70%的设计水量。

2#橡胶坝的蓄水水位为19.50 m,取水泵房进水井的正常设计水位为19.30 m,输水管道用重力流输水,总水头损失为0.2 m。经计算双输水钢管管径为Φ820×9 , 水力坡降0.67m/km,流速为0.65m/s。

水厂配水井水位高程为30.00m,吸水井最低水位(17.95m)与配水井水位(30.00m)高差为12.05m,输水管道为压力流输送,经计算双输水钢管管径为Φ620×9 , 水力坡降2.59m/km,流速为1.12m/s。

第3篇

兴建白石水库是辽宁省为了治理大凌河水患,开发利用大凌河水资源而采取的一项战略决策。水库建成后,下游防洪标准可由20年一遇提高至50年一遇。水库每年向阜新、锦州等城市提供工业用水2.02亿m3,向辽河三角洲地区提供农业用水2.67亿m3,增加水田1.33万hm2,并可提高滨海地区1.53万hm2苇田供水保证率52%,年发电2 213万kW・h,年产鱼340 t。它的建成将缓解辽西地区严重缺水局面,对辽西地区乃至全省国民经济发展都将起到重要作用。白石水库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供水为主兼顾发电、养鱼等综合利用的大I型水利枢纽工程,是大凌河流域第一期开发的控制性骨干工程。2000年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后,白石水库度汛方案的实施对治理大凌河水患,开发利用大凌河水资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1白石水库初期度汛调度方案

白石水库2000年年底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后,大坝及枢纽建筑物具备投入正常运行条件。2001年年底库区127.5 m高程以下移民全部动迁完毕,但由于库区淹没迁建的铁路和北大公路2个专项不能及时进行,且下游工农业用水配套工程建设推迟,根据水利厅意见,省政府在1997年9月17日139次省长办公会上已经决定“白石水库建成初期采用低水位运行方案”。白石水库建设管理局委托辽宁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制定了白石水库初期运行方案,并经水利厅组织专家审查通过,根据“初期方案”的运行原则,2001―2011年先后执行了如下度汛方案[1-4]。

1.12001―2002年

1.1.1汛期水库主要防洪任务。承担建库后下游50年一遇洪水,义县站不超过11 900 m3/s,库区20年一遇洪水回水不影响北大公路,50年一遇洪水回水不影响金岭寺铁路桥。确定水库死水位为108.0 m,防洪限制水位为113.0 m,正常蓄水位为115.0 m。对于超标准洪水采取保坝措施,库区组织逃险,尽量减少损失。

1.1.2汛期水库调度方式。汛期开始时应保持防洪限制水位不超过113.0 m,当入库流量等于或超出800 m3/s时,12个底孔控制泄洪,使坝前水位降至死水位108.0 m;水位在108.0~118.0 m时,全开12个底孔;118.0~121.5 m时,关6个底孔,和下游错峰;水位高于121.5 m全开12个底孔;当大于50年一遇洪峰(特大洪水)入库时,增加表孔泄流。

1.22003年

1.2.1汛期水库主要防洪任务。建库后下游防洪标准由20年一遇洪水提高至50年一遇洪水,义县站不超过11 900 m3/s,库区20年一遇洪水回水不影响北大公路,50年一遇洪水回水不影响金岭寺铁路桥。确定水库死水位为108.0 m,防洪限制水位提高到115.0 m,正常蓄水位为118.0 m。对于超标准洪水采取保坝措施,库区组织逃险,尽量减少损失。

1.2.2汛期水库调度方式。汛期开始时保持防洪限制水位不超过115.0 m,当入库流量等于或超出800 m3/s时,12个底孔控制泄洪,使坝前水位降至死水位108.0 m;水位在108.0~118.0 m时,全开12个底孔;118.0~121.5 m时,关6孔底孔,与下游错峰;水位高于121.5 m时,全开12底孔;当大于50年一遇洪峰(特大洪水)入库时,启用表孔泄流,当水位达132.7 m时采取保坝措施。

1.32004年

1.3.1汛期水库主要防洪任务。下游防洪标准由建库前20年一遇提高至50年一遇,库区50年一遇标准洪水回水不影响金岭寺铁路桥(因北大公路动迁专项已经完成)。水库死水位为108.0 m,防洪限制水位为116.0 m,正常蓄水位为120.0 m。对于超标准洪水应采取保坝措施,库区组织逃险,尽量减少损失。

1.3.2汛期水库调度方式。汛期开始时保持防洪限制水位不超过116.0 m,当入库流量等于或超出1 000 m3/s时,12个底孔逐渐开启,使坝前水位降至113.0 m;水位在114.0~119.8 m时,全开12个底孔;水位在119.8~123.0 m时,关6孔底孔,与下游错峰;水位在123.0~130.7 m时,全开12底孔;水位在130.7~132.7 m时,全开12底孔,并且开11孔表孔开度为5 m;当水位高于132.7 m时,12底孔、11孔表孔全开泄流,保护大坝安全。

1.42005―2011年

1.4.1汛期水库主要防洪任务。下游防洪标准由建库前20年一遇提高至50年一遇,水库死水位为108.0 m,防洪限制水位为116.0~118.0 m动态控制,正常蓄水位为120.0 m。对于超标准洪水采取保坝措施,库区组织逃险,尽量减少损失。

1.4.2汛期水库调度方式。库水位在116.0~118.0 m时,当入库流量大于1 000 m3/s时,开6个底孔泄流;当入库流量大于2 000 m3/s时,开7~12个底孔泄流。库水位在118.0~119.0 m时,开12个底孔泄流。库水位在119.0~123.5 m时,开6个底孔泄流,与下游洪水错峰。库水位在123.5~124.3 m时,全开12个底孔泄流。库水位在124.3~130.7 m时,全开12个底孔泄流,1个表孔开5 m泄流。库水位在130.7~132.7 m时,全开12个底孔泄流,11个表孔开5 m泄流。库水位在132.7 m以上时,全开泄流设备泄洪,确保大坝及枢纽安全。

2白石水库正常运用期度汛调度方案

2.1完全实现设计标准

锦承线铁路正式动迁后,白石水库将按照设计标准进入正常运用阶段(预计从2015年开始)。下游防洪标准由建库前20年一遇提高至50年一遇,水库死水位为108.0 m,相应库容为1.30亿m3,防洪限制水位为125.6 m,相应库容为8.9亿m3,正常蓄水位为127.0 m,相应库容为10亿m3。对于超标准洪水应采取保坝措施,库区组织逃险,尽量减少损失[5-6]。

2.2汛期水库调度方式

库水位在125.6 m、入库流量洪峰大于1 000 m3/s时,开1~6个底孔泄流,保持库水位不超过125.6 m。当入库流量大于2 000 m3/s时,开7~12个底孔泄流。库水位在126.0~127.0 m时,开12个底孔泄流。库水位在127.0~128.0 m时,开6个底孔泄流,和下游洪水错峰。库水位在128.0~130.0 m时,全开12个底孔泄流。库水位在130.0~130.7 m时,全开12个底孔泄流,1个表孔开5 m泄流。库水位在130.7~132.7 m时,全开12个底孔泄流,11个表孔开5 m泄流。库水位在132.7 m以上时,全开泄流设备泄洪,确保大坝及枢纽安全。

3上下游工农业供水调度方案

白石水库为多年调解,自2001年正式实施低水位运行以来,至2011年逐渐承担了以下8项供水任务。在满足水库度汛要求的同时,尽量满足下游工农业用水的要求,水库年平均调度水量3.0亿m3左右。

3.1引白入园供水工程

北票市“引白入园”供水工程2010年8月10日建成投入使用,是在下府乡白石水库岸边打2眼大口集水井,通过伸向库中的2条800 m长集水明渠集水,由水泵加压通过DN 700 mm管道向北票市工业园区供水,设计日取水能力为4万m3,工程由北票市政府承建。白石水库在供水管线途中修建阀室一处,并安装控制阀门和水量计量设备进行供水计量,一般情况下保证供水率为100%。

3.2引白入北供水工程

引白入北供水(一期)工程2010年10月建成运行,从白石水库采用河床渗滤取水进入集水深井,由水泵抽水通过DN800球磨铸铁管路给北票市城市用水,设计日取水量5万m3,工程由北票市政府承建。白石水库在供水管线途中修建阀室一处,并安装控制阀门和水量计量设备进行供水计量,一般情况下供水保证率为100%。

3.3引白济阜供水工程

引白济阜引水工程设计分2期实施,现已完成一期工程于2009年10月投入使用,设计日取水能力为16.5万m3;二期引水工程目前也开始筹建,设计日取水能力为12万m3,该2期工程均由阜新市政府承建。引白济阜引水工程从白石水库集中供水头部取水,白石水库集中供水头部工程设有控制阀门及水量计量设备可同时对多个用水户进行供水,供水保证率为97.7%以上。

3.4东郭苇场灭碱压蒲供水

白石水库每年向水库下游东郭苇场供水4 000万m3(实用水量),供水期为每年的5月25日至6月30日,白石水库通过河道向下游供水,苇场在河道设泵站进行提水灌溉。灌溉用水量通过水库出流控制,白石水库供水处不定期对泵站取水进行监督检查,严防水量浪费行为,供水保证率为75%以上。

3.5凌海灌区农业供水

白石水库每年向水库下游凌海灌区(2 000 hm2稻田)供水6 000万m3,供水期为每年的4月15日至9月16日,白石水库通过河道向下游供水,灌区通过河闸将河水引入灌区进行灌溉。灌溉用水量通过水库出流控制,白石水库供水处不定期对灌区渠道取水进行监督检查,严防水量浪费行为,供水保证率为75%以上。

3.6锦州华润电力公司供水

锦州华润电力在水库下游河道通过泵站进行提水作为机组冷却用水,年用水量300万~500万m3。白石水库在电厂内设有计量水表,从而对供水量进行计量,供水处定期对其进行巡查记录,严防水量浪费行为,一般情况下保证供水率为100%。

3.7义县城市供水

水库下游45 km处的义县城市供水,也是由河道抽水供水,年用水量约800万m3,计量方式通过流量表计量,白石水库供水处定期对其进行巡查记录,严防水量浪费行为,一般情况下供水保证率为100%。

3.8下游河道最小环境需水量供水

白石水库采用1台200 kW小机组非汛期向下游河道提供生态环境供水,水库供水量为2.0 m3/s。

4参考文献

[1] 石评杨,尹法.岳城水库除险加固固工程安全度汛方案的制定[J].海河水利,2011(5):16-18.

[2] 马世红.头屯河水库除险加固中的防洪度汛及供水安全预案[J].科技资讯,2010(36):29.

[3] 石勇.信阳市尖山水库安全度汛措施[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0(8):10-11.

[4] 邵志平,葛捍东.枫坑水库除险扩容工程优化变更度汛方案探索与实践[J].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10(1):40-44.

第4篇

关键词:菩萨庙水库 规模 确定

1、菩萨庙水库工程概况

菩萨庙水库位于四官营子镇大房申村上三家村民组,大凌河上游南支的支流西大川河上,距凌源市28km。是一座以防洪、供水为主的中型水库。属Ⅲ等工程,主要建筑物为3级,次要建筑物为4级。按50年一遇洪水设计,1000年一遇洪水校核。菩萨庙水库原设计正常蓄水位为405.4m,防洪限制水位为405.4m,相应库容为778万m3,死水位为391.2m,死库容为0.06万m3,兴利库容为777.94万m3。凌源市应急供水工程是凌源市城区的主要供水水源。菩萨庙水库是凌源市应急供水工程中起调蓄作用的重要节点。近年来凌源市缺水情况愈加严重,制约了城市经济发展,因此考虑抬高菩萨庙水库正常蓄水位,增加向凌源市城区供水,为城区健康发展提供水资源支撑。

2、方案拟定原则

菩萨庙水库增容方案的拟定应综合考虑供水量、工程投资、地形地质、淹没等因素的影响,方案拟定原则如下:

根据菩萨庙水库的地形地质条件,综合分析尽量抬高菩萨庙水库的正常蓄水位,提高工程供水规模,增加供水量;

菩萨庙水库上游有一处文物古迹—菩萨庙,该庙宇的底高程为411.40m,菩萨庙水库正常蓄水位抬高以不淹没该庙宇为原则。

3、方案拟定

按照菩萨庙水库增容方案拟定原则,初步拟定水库正常蓄水位抬高1.00m、3.00m和4.00m三个方案,三个方案的正常蓄水位分别为406.40m、408.40m和409.40m,对应的防洪限制水位分别为406.40m、408.40m和409.40m。

3.1供水规模比较

根据凌源市应急供水工程供水原则,按照菩萨庙水库正常蓄水位抬高1m、3m、4m共3个方案,分析各方案的供水量增加趋势。各方案计算成果见表1。

表1 菩萨庙水库不同正常蓄水位方案供水量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在正常蓄水位405.40m~408.40m段,供水量随着正常蓄水位的抬高而直线增加,正常蓄水位每抬高1m增加供水量0.1万t/d;当水库正常蓄水位抬高至409.4m的时候,供水量仅增加0.05万t/d,供水量增加趋势减缓,因此,从供水规模上看,正常蓄水位408.4m方案较优。

3.2水库规模比较

按前述调节计算原则以及基本资料对菩萨庙水库防洪限制水位抬高后的洪水进行调节计算,计算成果见表2。

表2 菩萨庙水库不同正常蓄水位方案洪水调节计算成果表

防洪限制水位406.40m方案,菩萨庙水库50年一遇设计洪水位407.95m,低于批复设计水位0.46m,1000年一遇校核洪水410.06m,低于批复校核水位0.17m;防洪限制水位408.40m方案,菩萨庙水库50年一遇设计洪水位408.40m,低于批复设计水位0.01m,1000年一遇校核洪水410.10m,低于批复校核水位0.13m;防洪限制水位409.40m方案,菩萨庙水库50年一遇设计洪水位409.40m,高于批复设计水位0.99m,1000年一遇校核洪水410.15m,低于批复校核水位0.08m。

不同正常高情况下校核洪水位相差不大,坝体均不需要加高,因此各方案之间工程投资相差不大。

3.3淹没处理及工程占地比较

菩萨庙水库为已成水库,库区上游只有零星住户,仅在上游有一处文物古迹—菩萨庙,该庙宇的底高程为411.40m。根据现阶段主体工程设计的实际情况,淹没范围按正常蓄水位加高2.00m确定。由于正常蓄水位409.40m方案考虑2.00m加高后水位为411.40m,超过菩萨庙古迹的底高程,若动迁该处古迹,需要投资较大,且会造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因此本阶段不推荐该方案。正常蓄水位406.40m和408.40m方案考虑2.00m加高后水位为408.40m和410.40m,均低于菩萨庙古迹的底高程,工程淹没投资估算分别为789.09万元和1267.71万元。淹没实物量及投资比较成果见表3。

由表3可以看出,当菩萨庙水库正常蓄水位抬高1.00m,即正常蓄水位406.40m时候,库上14户61人均需要动迁,且淹没耕地102.50亩,淹没投资增加789.09万元,年增加供水量36万m3,增加单位供水的淹没投资为21.90元;当水库水位继续抬高至408.40m,即抬高2.00m时候,库上动迁户数和人数不变,耕地增加82.80亩,淹没投资增加478.62万元,年增加供水量72万m3,增加单位供水的淹没投资为6.60元。由此可见,从淹没上看,菩萨庙水库正常蓄水位抬高至408.40m时较合适。

第5篇

【关键词】来水量;供水量;用水;平衡

1概述

碱锅水库位于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务欢池镇碱锅村,绕阳河上游务欢池河右岸,碱锅水库引水枢纽工程以上集水面积127.0km2,水库本身的流域面积为3.7km2,其中水库水面面积1.488km2,陆面面积2.212km2。碱锅水库引水枢纽年径流可用韩家杖子站面积比,并进行年降水量修正方法推求,从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等值线图(辽宁省水资源二次评价成果)上查得,引水枢纽以上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465.0mm,韩家杖子以上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440.0mm,雨量修正系数为1.06(465/440)。碱锅水库蓄水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务欢池河枢纽以上来水引入水库:当上游来水小于30m3/s时全部引入水库;当上游来水大于30m3/s时,引水流量为30m3/s,其余水量沿务欢池河下泄;当水库蓄满即达到正常蓄水位182.42m、相应库容为1144.88万m3时不再引水。另一部分是碱锅水库3.7km2集水面积汇水。

2来水量分析

2.1引水枢纽以上来水

务欢池河属于季节性河流,其河道水量大小与降雨量直接相关,丰水年河道径流较大,枯水年河道径流较小,一年中秋冬季节以断流为主,其引水量主要取决于几场关键的降雨过程所形成的洪水,这与绕阳河韩家杖子以上径流特性一致。该流域属于超渗产流区,当降雨强度大于下渗强度时降雨形成径流,降雨小于下渗强度时不形成径流。碱锅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中利用1951—2001年天然径流资料进行水库规模核算,当设计引水流量为30m3/s时,多年平均引水量为440.18万m3。利用1953—2013年天然径流资料计算,去除上游用水后引水枢纽处多年平均引水量为440.3万m3。考虑到采用资料系列较长,核定引水枢纽处多年平均引水量为440.3万m3。碱锅水库库区集水面积为3.7km2。碱锅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中计算的该集水区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14.78万m3;利用1953—2013年资料计算的该集水区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12.8万m3;核定碱锅水库库区集水面积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2.8万m3。

2.2总来水

经以上分析,水库多年平均引水量为440.3万m3,水库集水区汇水量为12.8万m3。本次论证碱锅水库多年平均水库入库水量为453.1万m3。利用1953—2013年入库水量资料进行频率计算,75%、90%保证率入库水量分别为273万m3、203万m3,见表1。

3供水量分析

3.1现状供水

根据《辽宁省阜蒙县碱锅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碱锅水库是以农田灌溉、城市供水为主,兼有水产养殖的水利工程。a.城市供水:2003年,碱锅水库城市供水工程由辽宁省第四地质大队投资修建,并由阜新鑫鑫水源工程施工供水厂经营,供水厂设计供水能力1.0万t/d。2013年,碱锅水库供给盛明热电59.8万m3、大鹰水泥22.12万m3,水库年供水量合计为81.92万m3。b.农业用水:经调查,2013年水库农业灌溉面积0.4万亩,灌溉用水量52万m3,综合灌溉定额130m3/亩。c.水库蒸发渗漏损失量:据友邻水库实测资料分析,2013年蒸发深度为482.8mm,根据调查,2013年碱锅水库年平均库面面积116万m2,则2013年蒸发损失量为56万m3。2013年水库平均库容414万m3,渗漏损失量为41.4万m3。2013年蒸发渗漏损失合计为97.4万m3。d.水库用水总量。2013年,碱锅水库城市供水量为81.92万m3;农业灌溉用水量为52万m3;蒸发渗漏损失水量为97.4万m3,2013年水库供水和损失总水量为231.32万m3。

3.2规划用水

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规划于2016年9月试车投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成后,用水82.63万m3,碱锅水库城市供水总量增加至164.55万m3。根据《“节水增粮行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县级总体实施方案》,2015年后农业灌溉用水定额为60m3/亩,0.4万亩灌溉面积用水量为24万m3。水库损失水量保持97.4万m3现状不变。水库供水和损失总水量增加至285.95万m3。据调查,规划水平2020年上述用水量无变化。

4供用水平衡分析

4.1现状年水库多年平均入库水量为453.1万m3,能够满足现状

231.32万m3的供水和损失水量,可增加库容221.78万m3;75%保证率入库水量273万m3,能够满足现状供水和损失水量,水库增加库容41.68万m3;水库90%保证率入库水量为203万m3,不能满足现状需水要求,需要水库多年调节解决供水不足问题。

4.2规划水平年

水库多年平均入库水量为453.1万m3,能够满足除险加固工程运行后285.95万m3供水和水量损失,水库还可增加库容167.15万m3;75%保证率入库水量273万m3,水库90%保证率入库水量为203万m3,不能满足规划用水需水要求,需要水库多年调节解决供水不足问题。

5可供水量计算

5.1多年调节计算

经多年调节计算,现状用水条件下:水库净来水量453.1万m3;损失量110万m3;农业灌溉用水量52万m3、阜蒙县城市供水量81.92万m3;水库净调解水量133.9万m3,毛调节系数0.54;水库弃水200.3万m3。经多年调节计算,规划用水条件下:水库净来水量453.1万m3;损失量110万m3;农业灌溉用水量24万m3、阜蒙县城市供水量81.92万m3、向拟建项目供水量82.63万m3;水库净调解水量188.6万m3,毛调节系数0.66;水库弃水150.5万m3。碱锅水库径流调节计算成果见表2.

5.2典型年计算

由以上计算,碱锅水库90%保证率入库水量为203万m3,根据入库水量资料系列,2011年入库水量为219.9万m3,与设计来水量相当,而且距现状年较近,故以2011年入库水量为典型年分析供用水平衡。蒸发渗漏量、灌溉及供水量与上述一致,平衡计算结果见表3。

6结语

碱锅水库集水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高,多年平均来水量453.1万m3,去掉现状用水133.92万m3,拟改建项目生产取水量为82.63万m3,可供水量比较充足,因此取水不会对水资源环境产生影响。

参考文献

[1]李明生,董小涛,李宁.区域供水水资源论证特点与分析实例[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0(3):61-63.

[2]陈何萱.白龟山水库水资源量供需平衡分析[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1(11):74-77.

[3]刘文.商洛市水能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11(6):43-47+52.

[4]张笑天.漳河水库水资源利用潜能分析[J].水利建设与管理,2008(9):95-97.

[5]杨树红.和田市城市规划与水资源优化配置探讨[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3(12):76-79.

第6篇

现有水利工程利用潜力主要在水库、引调水工程、灌区。

1、水库

广西4556座水库中,大、中型水库座数仅占6.41%,但总库容占93.26%,设计年供水量占71.3%,2011年供水量占64.0%。因此,充分挖掘大中型水库潜力,对发挥水库效益至关重要。从广西水库供水情况看,有灌溉、供水任务的水库有4051座,设计年供水量197.95亿m3,2011年实际供水量104.97亿m3,全区水库实际供水量仅占设计年供水量的53.03%,现有水库可供水潜力仍较大。如按供水量占设计年供水量的80%,水库可增加供水量53.39亿m3。从各市水库供水量情况看,实际供水量占设计供水量比例小于50%的市有:柳州、桂林、百色、贺州、来宾、崇左。实际供水量占设计供水量比例小于50%的水库中,大型水库有大王滩、五里峡、灵东、武思江、旺盛江、龟石、客兰等7座,中型共有55座。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有27座病险水库因未完成除险加固,汛期限制水位运行,影响了汛后回蓄,供水效益受到影响;大王滩、旺盛江、龟石、客兰等以灌溉为主的水库,因灌区有效灌溉面积远低于设计灌溉面积,供水作用得不到很好发挥;五里峡等设计有生态补水或城市供水任务的水库,因未开始实施或供水规模远未达设计水平。另外,百色、乐滩等水库以防洪或发电为主,水量丰富,将可作为优质的水源,为发展灌溉、供水提供了保障。

2、引调水工程

广西共有跨水资源三级区以上引调水工程3处,分别为桂林市的灵渠引调水工程、桂林漓江补水五里峡南干渠引调水工程以及钦州市的郁江调水工程,总设计年引水量54341万m3。2011年灵渠、五里峡南干渠引调水工程实施引水,总引水量11386.5万m3。作为漓江二期补水工程的五里峡水库南干渠引水工程,年设计向漓江实施跨流域生态补水量0.63亿m3,2011年开始向漓江补水0.46亿m3,由于管理、调度等方面原因,2011年尚未充分发挥其作为二期补水工程应有的作用。目前在建的郁江调水工程,是钦州市沿海工业园供水水源工程,设计引水流量20m3/s,设计年引水量3.9亿m3。工程建成后,将由郁江调水向钦州市及其沿海工业园区提供生活、工业和改善环境用水,供水效益巨大。

3、灌区

全区共有灌溉面积2449.02万亩,其中耕地灌溉面积2356.81万亩,仅占全区耕地面积6680.33万亩的35.28%。没有灌溉设施的耕地面积占64.72%,以坡耕地为主,基本处于“靠天吃饭”、广种薄收的粗放型种植状态,坡耕地通过发展灌溉农业,实现增产增收潜力很大。2000亩以上灌区灌溉渠道情况统计资料表明,1.0m3/s及以上灌溉渠道总长10867.6km,衬砌率为42.16%,0.2(含)-1.0m3/s灌溉渠道总长26972.2km,衬砌率仅为21.34%。目前全区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0.424,亩均灌溉用水量1126m3。全区灌溉水利用系数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的投入力度有关,尤其是末级渠系改造比例偏低。如果全区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55,则全区农业用水可节水58亿m3,可用于新发展灌溉面积约668万亩。根据广西灌溉发展要求,2020年广西有效灌溉面积将由2449.02万亩发展至3503万亩,较现状增加1254万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由现状的33.207万亩发展到1020万亩(甘蔗及其他840万亩,林果草160万亩)。因此,仍需发展新的灌溉水源,为改善旱坡地的灌溉条件,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也是重要途径。

二、水利工程分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分析

1、“两区一带”发展布局《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2号)明确提出了“两区一带”的区域发展总体布局:充分发挥北部湾经济区引领带动作用,尽快将广西沿海打造成为西部大开发战略高地和重要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充分利用沿海港口优势,培育壮大临港产业集群,加快形成临海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物流基地;加快形成西江经济带,要加快西江黄金水道开发,提高通航能力,以区域内重点城市为节点,以产业园区为载体,完善空间布局,形成分工明确、优势明显、协作配套的产业带;增强资源富集的桂西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桂西地区矿产、水能、旅游等资源富集,要积极实施优势资源开发战略,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之后,国家批准实施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自治区政府批准实施了《桂西西江经济带发展总体规划(2010-2030年)》。“两区一带”作为广西未来经济发展的引擎,今后区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将急剧加快,产业和人口聚集。

2、水利工程分布与“两区一带”发展的协调性分析广西国土面积23.76万km2,2011年人口5199万,GDP11721亿元。从全区水库分布指标看,全区人均占有设计供水量380.7m3/人,地均占有设计供水量8.333万m3/km2,万元GDP设计供水量168.89万m3/万元。“两区一带”的水库分布指标则较全区指标明显偏低:

(1)北部湾经济区人口较密集,经济发达,虽然地均占有设计供水量与全区相当,但人均占有设计供水量仅为全区71.7%,万元GDP设计供水量仅为全区56.7%;

(2)桂西资源富集区万元GDP设计供水量与全区相当,虽然大中型水库较多,但供水水库较少,人均占有设计供水量仅为全区72.2%,地均占有设计供水量仅为全区38.8%;

(3)西江经济带区域较广,涵盖广西14个市中的7个,土地面积过半,水库分布指标均较全区稍偏低。

三、未来发展方向

1、充分挖掘现有水利工程潜力

(1)加快对病险水库实施除险加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后,不但可有效保护水库下游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通过工程的加固、配套、挖潜、改造以及改扩建等,可增加水库供水能力。

(2)加大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力度,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通过对灌区开展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开展灌区田间工程和中小灌区建设,推广田间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一方面可节约农业用水,另一方面可新增灌溉面积,保障粮食安全。

(3)充分发挥现有水库的综合利用效益。利用百色、乐滩等现有水库,作为重要水源,发展新的大型灌区,开辟城市第二水源和备用水源;通过对现有水库进行调查、论证,分析水库综合利用要求和潜力,编制水库调度规程,有条件的水库通过实施联合调度、预报调度,加强水库工程管理,充分发挥现有水库的综合利用效益

2、进一步完善水利发展格局

从国家及自治区经济发展战略,需完善北部湾经济区、桂西资源富集区、西江经济带“两区一带”的水利发展布局,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水资源支撑。

(1)北部湾经济区积极推进工业区供水水源工程建设。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合理布局产业结构,协调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加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兴建大垌水库、木头滩引水工程、郁江调水工程等一批沿海城市供水重点水源工程和引调水工程,满足沿海工业园发展的需水要求。

(2)桂西资源富集区在水环境、水资源承载能力范围内,积极推进保障饮水安全工作、桂西矿产资源基地等资源开发、加工型企业的供水工程建设;加快左江旱片、右江旱片和桂西北旱片治理,实施中小型灌区节水改造、雨水集蓄工程。规划兴建多旁水库工程、岜蒙水库扩容工程等桂西铝工业基地供水工程,同时实施驮英水库、庞凌水库、那利水库——伏漫水库——念向水库连通工程等一大批由水库工程、连通工程以及打井工程组成的抗旱水源系统。

第7篇

2012年度,**水库管理处在市水务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建设民生水利、创建服务型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为抓手,以党员干部创先争优活动为平台,积极组织农业综合开发、千万亩十亿方节水工程配套建设,水库水环境整治,库区水源保护,确保城乡安全供水,加快农业节水步伐,科学合理安排水库水资源。协调各项用

水安排,严格执行水库控制运行计划。顺应天时、地利,取得了安全供水增量增价,水库发电效益显著提高,灌区二项工程节水效益明显提升,供水能力明显增强的良好局面。

一、争优创先创新发展

水库管理处党支部,拥有正式党员×名,预备党员×人。过去的一年,库党支部凭着一股韧劲,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奋力拼搏,出色完成局交办的各项管理任务,完成水库年初制定的各项目标。全年共完成全年供水×万吨,发电量×万度。安排农业用水×万立方米。组建精干人员,确保万亩林场安全防火。争取电站改造、河道水环境治理、水库与灌区维修养护各项补助经费,及时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开创的党建工作与经营业务的双丰双收。

二、适应新形势真抓实干

2012年我库积极参与水价调整核算,实现供水电子遥测计量,大坝水库安全供水实时电脑监控,安排专项经费,实施库面保洁工作常态化、责任化。承担原引水管道供水同时,配合**水厂扩建工程,积极落实城市年供水量×万吨的综合调度方案研究,确保城市供水,兼顾农业与近库村的生活用水供给。上旺水库划归我库管理后,水库管理处研究制定两库连调供水方案的实施计划,灌区用水管理向科学调度、一体化管理的工作目标迈进。以农综开发与千万亩十亿方节水灌溉为平台的灌区节水配套工程建设全面铺开,目前已完成节水干渠衬砌加固工程×千米,建设目标任务完成过半,在建设过程中,落实局制定的水利惠民、水利富民的各项政策,克服各种困难,精心组织、科学管理,得到沿线群众的好评与支持。

三、未雨绸缪,2011年度狠抓水库除险加固前期工作

2011年度,在抓好水库各方面管理工作的同时,完成水库除险加固前期工作。为有效落实今年的除险加固工作前期目标任务,水库管理处将借鉴兄弟水库除险加固丰富的管理经验,吸收他们优

秀的管理成果,针对**水库承担城市供水的特点,落实好信誉优良、实力雄厚的设计单位开展项目初步设计,尽早完成项目

第8篇

第二条水库工程包括:大坝、入库泵站、供水洞、放水洞及水库管理范围内的水利设施。

水库大坝管理范围为坝脚外100米,引水、泄水等各类建筑物边线向外延伸10米的区域。

保护范围为大坝管理范围向外延伸200米的区域;引水、泄水等各类建筑物管理范围以外250米的区域。

第三条水库管理办公室全面负责水库水资源的规划、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工作。按照统一管理、集中调度的办法,促进水库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县政府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协同水库主管部门做好水库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工作。

第四条水库工程管理范围内土地使用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毁坏。水库工程保护范围内的土地权属不变,其开发利用不得妨碍和危及水库工程的安全运行、管理和维护。

第五条水库属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对水库工程及其附属设施实行全封闭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进入库区,经批准进入库区的,要严格遵守水库管理规定,禁止垂钓、游泳以及向水库水域排放污水和弃置废弃物等,确保水源安全。

第六条在水库管理范围内建设工程项目,其工程建设方案应当经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并在建设过程中接受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需要扩建、改建或者拆除、损坏原有水库工程设施的,建设单位应当承担扩建、改建费用或者损失补偿费用。

第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下列危害水库安全运行的活动:

(一)在水库管理范围内设置排污口,倾倒、堆放、排放有毒有害物质和垃圾、渣土等废弃物;

(二)在水库内筑坝或者填占水库;

(三)侵占或者损毁、破坏水库工程设施及其附属设施和设备;

(四)在坝体、泄水、输水设施上建设建筑物、构筑物或者进行垦殖、堆放杂物等;

(五)擅自启闭水库工程设施或者强行从水库中提水、引水;

(六)毒鱼、炸鱼、电鱼等危害水库安全运行的活动;

(七)在水库管理和保护范围内,从事影响水库安全运行的爆破、钻探、打井、取土、修坟等活动;

(八)其他妨碍水库安全运行的活动。

第八条水库管理办公室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水库安全监测和检查,组织做好工程养护、水库调度、水毁工程修复等工作,发现异常情况应当及时上报主管部门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第九条在汛期,水库管理办公室应当按照批准的水库汛期调度运用计划,开展水库调度运行,加强水库巡查,发现险情,必须立即采取抢护措施,并及时向防汛指挥机构和水行政主管部门、县人民政府报告。

第十条开发利用水库水资源应当服从水库的总体规划安排,首先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统筹兼顾农业、工业和生态用水。各级政府在制定城乡供水规划时,应当与水库水资源评价和水的供求计划相协调。

第十一条水库管理办公室定期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等工作进行研究论证,不断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率。

第十二条水库供水实行用水许可和有偿使用,使用水库水源的,要事先向水库管理办公室提出用水申请,将用水地点、用水方式、计划用水量等情况报水库管理办公室,由水库管理办公室根据水库水源总量、供水情况等,统筹考虑,作出安排,并统一安装用水计量设施。凡使用水库供水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国家、省、市有关规定向供水单位缴纳水费。

第十三条违反本办法规定,在水库管理范围内设置排污口的,责令限期拆除、恢复原状;逾期不拆除、不恢复原状的,强行拆除、恢复原状,并由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四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采取补救措施,并按照下列规定处罚:

(一)在水库内筑坝或者填占水库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侵占或者损毁、破坏水库工程设施及其附属设施和设备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三)在坝体、泄水、输水设施上建设建筑物、构筑物或者进行垦殖、堆放杂物等活动的,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四)擅自启闭水库工程设施或者强行从水库中提水、引水的,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五)在水库内毒鱼、炸鱼、电鱼等危害水库安全运行活动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9篇

[关键词]坝址比选;坝型比选;泄洪建筑物选择

南村水库是辛安泉改扩建工程的调蓄水库,其主要任务是向黎城县1666.67hm2耕地提供灌溉用水,年供水量604万m3,同时可用于特大干旱年的生活应急用水。水库作为辛安泉改扩建工程向黎城县供水的4座调蓄水库之一(其余3座已建成),可调蓄辛安泉供水改扩建工程向黎城县提供的农业灌溉用水,提高灌溉取水可靠性和保证率,对黎城县农业发展以及黎城县“十二五”规划的顺利实施和完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1坝址选择

1.1冲沟比选

在大水网黎城县供水规划当中,南村水库负责的供水区域范围内,以及辛安泉供水改扩建工程向黎城县的供水管线附近,分布有大小不等的数十条冲沟,比较大的冲沟有拟选冲沟,同时在其东边与西边分布有2条冲沟。在拟选冲沟西边与东边的两条冲沟中,西边冲沟偏处灌区西隅,离供水对象较远;东边冲沟虽地处灌区中部偏西,离供水对象较近,但是库容条件不够。拟选冲沟位于黎城县上桂花村北侧、南村东南侧,为小东河的一级支沟,具有满足库容要求的建库条件。该沟上游并联建三座塘坝(当地又称“三联坝水库”),具有一定的蓄洪拦沙能力,可以减少南村水库的入库洪量和入库泥沙量。南村水库设在此条冲沟上入库洪水和泥沙量会很少,因此所需的死库容和调洪库容很小,在此修建调蓄水库可节省工程投资,辛安泉供水改扩建工程向黎城县提供供水的管线沿勇进渠自西南向东北穿过该冲沟,可在供水管线管身上设取水口,水流可经消能后自流入库,故将南村水库布置在拟选冲沟内。

1.2坝址比选

上下根据拟选冲沟沿线的地形及库容条件,本阶段初选了两个坝址。上坝址位于黎城县南村下游约700m、上桂花村西北80m处冲沟上。坝址距上游已建的三联坝水库约1.8km,距沿勇进渠布置的辛安泉供水管线约1.6km。主河床靠近右岸,左侧为河漫滩。谷底宽85m,地形较为平缓,地面高程782m~785m。左右两岸均为土质岸坡,岸顶高程在815m以上,河谷断面呈“U”型。下坝址位于黎城县城上桂花村北侧冲沟“S”形弯处,谷底宽约35m。河床地形较为平缓,地面高程为774.5m左右,岸顶高程在800m左右,河谷断面呈“U”型,主河槽位于左侧,右侧为河漫滩。下坝址河谷较窄,库容条件好,但其右岸紧邻上桂花村,大坝右坝肩施工场地极其有限,施工时会危及民房。村西北侧民房在库区淹没影响范围内,水库蓄水后岸坡坍塌和浸没等问题会危及村庄的安全,再加上水库处于居民生活区,生活垃圾及污水会影响水库水质。上坝址河谷比较开阔,坝长较长,库容条件较差,左岸冲沟发育,右岸距离上桂花村较近,泄洪设施布置受限制。但库区位于上桂花村上游,相对下坝址来说,距村庄较远,施工对村民影响小,也可避免居民生活垃圾对水库水质的影响。库容不足的问题可通过开挖库区内山包上坝解决:即利用库区内坝轴线上游约60m处的一个马鞍形土质山包作为土料场,该料场土料的储量、质量均能满足大坝填筑土料的要求。通过开挖该山包土料上坝来达到既增加水库库容又减小工程弃渣量的目的,同时土料上坝运距短,可降低工程投资。因此选用上坝址作为推荐坝址。

2坝型选择

坝址区主要发育地层有第四系中更新统洪积物,岩性主要为浅红~红褐色低液限粘土为主,局部发育有钙质结核层,夹卵石混合土透镜体,垂直节理发育,主要分布于沟谷两岸及谷底下部,厚度大于50m,坝址左、右两岸均为土质岸坡。从地质条件来说,无建设重力坝的条件。从筑坝材料的角度来说,坝址区较大范围内均无岩石出露,最近的石料场距坝址5km以上,砂砾料则需外购,修建面板坝的条件也不具备。水库坝址范围内土料丰富,各项指标均满足土坝的筑坝需求,修建土坝具有天然的优势。选定坝址的库容条件较差,需对现状库区进行开挖以增加库容,选择修建土坝时,以库区内坝轴线上游约60m处的一个马鞍形土质山包作为土料场,开挖料作为筑坝土料直接上坝,开挖后不仅能增加10多万m3库容,减少了工程弃料,且具有上坝运距短的优势,多方面降低了工程造价。根据坝址区土料的物理力学特性,考虑现阶段国内土坝的施工工艺,推荐采用碾压均质土坝方案。

3泄洪方案选择

南村水库坝址以上总控制流域面积10.1km2,其上游1.8km处“三联坝水库”控制流域面积6.6km2,“三联坝水库”~南村水库区间流域面积3.5km2。南村水库因上游有“三联坝水库”拦蓄部分洪水,入库洪量及泥沙量均不大,泄洪建筑物的规模所需较小,此为兴建南村水库的有利条件。但“三联坝水库”实为勇进渠过沟渠基拦赛沟道形成的水库,水库从建成以来,一直处于较低水位运行,未出现过重大险情,但大坝也未做过安全鉴定,目前坝体质量如何不得而知,另外,“三联坝水库”无泄洪设施,无法保证汛期运行水位,存在垮坝风险,该水库一旦发生破坏则直接危及南村水库的安全。此为兴建南村水库的不利条件。南村水库的泄洪方案设计必须结合“三联坝水库”的实际情况统一考虑。为了水库安全,考虑在“三联坝水库”设置泄洪洞。因三联坝水库实为勇进渠管理范围且距南村水库较远,为避免后期管理纠纷及减小维护难度,“三联坝水库”泄洪洞不设泄洪控制机构。“三联坝水库”泄洪洞建成后,南村水库的入库洪水为“三联坝水库”~南村水库坝址的区间洪水和经过“三联坝水库”调蓄过后的洪水,其洪峰流量、洪量值均很小。

根据水文调算结果,南村水库仅采用泄洪洞就可满足泄洪要求,无需布置溢洪道;且根据水库投入运行后放空水库及排沙需求,结合南村水库供水对象,一部分处于水库两岸台地需提水灌溉,一部分通过水库放水就可自流入灌区的工程实际,综合考虑采用泄洪洞泄洪。泄洪洞可兼做供水洞,灌溉用水通过泄洪洞自流入下游灌区。需提水灌溉的部分,提水管线取水口可设在泄洪洞进水塔塔身上,而管线则埋设于泄洪洞底部沿泄洪洞布置,这样就较好地利用了泄洪洞的便利条件,减少了供水管线的投资。因大坝右岸紧邻上桂花村,泄洪洞布置困难且施工及运行中会对村庄产生一定不安全因素,故将泄洪洞布置在大坝上游左侧主沟的岸坡内。此布置结合施工导流设计考虑,施工期可利用大坝上游左侧冲沟过沟路基作为围堰,暂时封堵路基下涵洞,拦蓄左侧主沟的施工期洪水,大坝上游右侧两支沟洪水则采取修筑围堰拦蓄施工期洪水。因此泄洪洞无施工期导流要求,泄洪洞施工不受施工期洪水影响,可较从容地安排工期,减小施工强度,保证施工进度,消除一定的安全隐患。

4结语

第10篇

关键词:水库;供水调度;年径流

中图分类号:TV741 文献标识码:A

水库供水调度的作用就是:以水库为调蓄中枢,根据水资源的丰枯变化,为实现水库供水、防洪和保护生态等功能,协调来水与用水在时间分配上和地区分布上的矛盾,有计划地控制水库蓄水、泄水的行为。

1 水库工程概况

宁波市周公宅水库位于宁波市鄞州区章水镇境内的奉化江支流北大皎溪上,坝址位于章水镇原周公宅村下游约250m处,距下游皎口水库15km,距宁波市区约51km。

周公宅水库是一座供水、防洪结合发电的综合利用大(二)型水利工程。控制面积132km2,水库总库容1.118亿m3,正常蓄水位231.13m(即梅汛期限制水位),相应库容9570万m3,台汛期限制水位227.13m,相应库容8696万m3。发电死水位为174.13m,供水死水位145.13m。

水库主要有拦河坝、泄洪及放空(水)建筑物、引水隧洞及发电厂房等组成,水库电站厂房为引水式地面厂房,位于杜岙村上游约0.2km处,主厂房内装两台6.3MW水轮发电机组。挡水建筑物为抛物线变厚混凝土双曲拱坝,坝顶高程为238.13m,最大坝高125.5m,坝顶中心线弧长457.3m,拱冠梁顶宽6.72m。

所处流域为甬江奉化江上的支流樟溪,樟溪发源于四明山对岗岭东麓。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1837.4mm,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1837.4mm,实测最丰年降水量2362.6mm,最枯年降水量1081.8mm。3、4月份是绵绵春雨,4月中旬至7月中旬为梅雨期。7月下旬~9月下旬为台风风暴期,是本流域大洪水的主要成因。设计流域径流主要由降雨形成,周公宅水库坝址多年平均流量4.70m3/s,年径流深1124mm,年径流量14838万m3。

供水任务要求:每天25.5万m3。

2 目前水库调度存在的问题

水库初步设计中的发电供水调度图(见图1)主要指导因素是水库发电时间最多,不适用于我库以供水为主的调度方式。

3 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工程水文中,常采用按比例缩放代表年径流过程的方法,来确定设计年径流的时程分配。代表年法比较直观和简便,采用较广。

3.1 代表年的选择

3.1.1 丰平枯三个年份

根据设计标准,查年径流频率曲线,确定设计年径流量Wp或。为了检验工程在不同来水年份的运行情况,又常选出丰平枯3个年份(频率P=20%、50%、80%)为代表年。

3.1.2 供水期径流较小的年份

在实测年径流资料W实(或Q实)中,选出年径流量接近Wp (或)的年份。这种年份有时可能不只一个,可选出供水期径流较小的年份为代表年。

3.2 年径流时程分配计算

当代表年选定以后,统计出实测年径流W实(或Q实),并求出设计年径流Wp,(或)与实测年径流的比例系数K。

用此系数遍乘代表年各月的实测径流过程,即得设计年径流的按月时程分配。

利用历年平均流量资料,结合流域气候及降水特性,针对供水要求,对水库整年度水量进行预分配,完善供水、发电调度图(见图2)。

2012年,是雨水充沛的年份,周公宅水库在实际调度中以新的发电、供水调度图为指导,在防御“7.16暴雨”和“海葵”台风取得完美胜利,水库大坝安全度汛;全年入库径流量20234万m3,出库20607万m3,完成供水6770万m3,发电4860万kW·h(峰电率达到95%),做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达到了最大化。

第11篇

关键词:水资源优化配置;城市供水;马街水库;供水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22-0081-03

金溪县位于江西省东部,总面积1358km2,人口29万。属鄱阳湖平原与武夷山的过渡地带,县城所在地的秀谷镇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上世纪70年代以前,城镇居民生活及工业用水基本上取自地下水(浅层地表水)。随着城市经济、人口增长,所供水资源不能满足用水需求。在全县人民和县委、县政府的努力下,在国家银根紧缩时期的1978年10月,国家扶持在信江水系相距县城较近的支流源头,投资兴建了一座中型水库――马街水库。1982年蓄水运行至今,主要解决了属抚河水系的县城用水和秀谷、左坊两镇的部分农田灌溉。当时以马街水库水源为取水点,成立了隶属金溪县建设局的自来水公司,运行27年来,为金溪县的城市发展,工业增长立下了汗马功劳。但近年来,金溪县城市用水仍不断出现供水不足,缺水断水危机四伏,随着县委、县政府的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工业发展迅猛,城市框架扩大,人口增长加快,水资源匮乏之势必加剧,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积极谋划长远,永续利用,使之与时俱进,与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相协调、相匹配,做好城市供水规划将是当务之急。

一、供水现状

金溪县自来水公司设计供水规模为日供水量1.5万吨,以2005年为例,年实际供水量为260万m3。供应部分城市居民和工业用水。

1.城市居民生活用水:来自两个方面。(1)地表水:以马街水库为水源地,穿过上幕岭2252.16m的灌溉引水隧洞,引到县自来水公司,净化处理后供应广大市民使用,城镇人口5.62万人,由自来水公司集中供水人口4万人,这方面用水量约为160万m3,占县城居民总用水量的2/3以上;(2)地下水:有些单位以及居民户自行开挖水井提水使用。机关单位一般设机泵水塔集中供水,部分居民则各家各户自设微型水泵或手压井汲水使用,这是城市居民用水的重要补充。

2.工业用水:县城区域内年工业总产值5.2亿元,按每万元产值耗水量110m3计(下同),则年耗水量为571.6万m3。实际由自来水公司供水不足两成,大部分由企业自行开采地下水(浅层地表水)使用。

二、供水预测及分析

(一)2020年用水预测

1.工业用水预测:2005年工业总产值 5.2亿元(县城区域内工业),按8%的发展速度递增,至2020年工业总产值为16.5亿元,供水保证率按95%,每年工业用水量为 1723万m3。

2.城镇人口生活用水预测: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预测到2020年金溪县城区范围将扩大到17km2,城市人口将达到10万人。城镇人口用水定额按165升/人,用水保证率按98%计算,则城镇人口年用水量为590万m3。

3.生态及其他用水:城镇生态、消防等用水按城镇人口用水的20%计算,则全年用水量为118万m3。城镇工业及居民用水等合计为2431万m3。秀谷、左坊两镇2.2万亩农田的农业灌溉用水,合计为1608万m3。预测2020年需水总量为4039万m3。

(二)2030年用水预测

1.工业用水预测:县城区域内工业,预计至2030年工业总产值为35.6亿元,每年工业用水量为3720万m3。

2.城镇人口生活用水预测:据预测到2030年县城区域人口达12万,年用水量为708万m3。

3.生态及其他用水:城镇生态、消防等全年用水量为142万m3。工业及城镇居民用水合计为4569万m3。农业用水同前,仍为1608万m3。预测2030年需水总量为6177万m3。马街水库集雨面积27.5 km2,总库容3760万m3,有效库容3140万m3。自建库蓄水运行以来,除1998年特大丰水年有短时泄洪外,其他年份均未泄洪,特别是近一二年来,县城居民用水和工业用水已出现缺口,供水矛盾初见端倪,随着县城居民人口迅速增长,工业快速发展,用水矛盾将日益突现,这是我县城市建设、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瓶颈问题。由于马街水库必须保障的供水区域是金溪县城工业、居民用水以及左坊、秀谷两镇近2.2万亩农田灌溉,单独就马街水库的水量作水量供需平衡分析,预测:2020年,缺水898万m3;2030年,缺水3037万m3。

三、供水工程规划

(一)供水工程规划分析

金溪县城座落于丘陵山岗之上,二十公里内无河流,城市用水只能来源山区建库引调地表水或开采地下水。金溪县陆坊水流域面积为193.16km2,只占全县土地面积的14.22%,在该流域上游两条支流上所建的高坊水库和马街水库两座中型水库,为金溪全县近50%的农田提供了灌溉用水,其中马街水库必须为金溪县城居民和县城工业用水提供保障,从几十年的运行状况来看,两座中型水库的来水量与用水量差别较大,极不均衡,而且今后廖坊水库东干渠的建成,又减轻了本来水量就比较充沛的高坊水库灌溉用水负担;随着城镇人口的增加和工业的发展,马街水库水量却日趋紧张。水资源优化配置,科学调度调剂两库水量顺理成章、势在必然。高坊水库集雨面积为102 km2,总库容6560万m3,有效库容6083万m3。从高坊水库1988年~2007年共20年统计的降雨、入库、弃水量表数据分析,高坊水库年平均泄洪量为1668.45万m3,闸门漏水平均每年损失 344.98万m3,说明平均每年有 2013.43万m3弃水白白浪费了。高坊水库年降雨、入库、弃水量统计资料见表1:

从以上粗略统计分析,要解决县城区域缺水问题,调剂两库水量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高坊水库每年平均有2013.43万m3弃水,而马街水库集雨面积小,水量不足,故规划引高坊水库流域的水量入马街水库。

方案1,拦截高坊水库流域内的黄通乡墩后村白果、乐家岭一带流域面积为12.95 km2的水量;方案2,拦截高坊水库流域内的黄通乡河湾村仙源庄一带及沿线流域面积为24.49 km2的水量,两个方案均通过开挖引水渠道、新建隧洞等渠系配套工程入马街水库,增加马街水库来水量。根据高坊水库1962年~1998年各月径流量统计数据推算的成果,多年平均径流量Q为3.38m3/s,高坊水库集雨面积F=102km2,则高坊水库库区的径流模数M为:

M=(Q/F)×1000= (3.38/102)×1000=33.14S・L/km2

由径流模数推算年径流总量为:

方案1的径流量Q1=F*M=12.95×33.14=429L/s=0.429m3/s

年径流总量为W1= Q1*T=0.429×365×8.64=1352万m3

方案2的径流量Q2=24.49×33.14=812L/s=0.812m3/s

年径流总量为W2=0.812×365×8.64=2560万m3

方案1能每年平均增加马街水库来水量1352万m3,高坊水库多年平均弃水量为2013.43万m3,完全控制在高坊水库弃水总量内,对高坊水库影响甚微,而马街水库2020年缺水量为898万m3,补充了这部分水量后,解决了我县近期县城居民和工业用水的问题,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建设瓶颈将迎刃而解。

方案2能每年平均增加马街水库来水量2560万m3,超过高坊水库弃水总量,对高坊水库灌溉将产生些许影响,采用本方案,对远期供水规划有利,运行时,通过科学调度,适时控制调剂水量,使金溪县两座中型水库都充分发挥效益。

(二)城市近期供水工程规

方案1具体工程布置为:在黄通乡墩厚村委会的熊家、上村村前新建拦水坝,途经黄通原水文站、雅湖、乐家岭、接溪、石坑等村,引水渠道全长10.75km,拦截流域面积为12.95km2,沿线需兴建拦水坝7座,排洪闸5座,公路涵6座,引水隧洞2处(长860米),至马街水库库区南坑村前,水流入马街水库库内。

方案2具体工程布置为:在黄通乡河湾村委会的仙源庄拦截溪流,开挖渠道,在黄通乡墩厚村委会的上村南面利用渠道跌水兴建第一座(上村)电站、再经熊家、雅湖、乐家岭、接溪、石坑等村,引水渠全长14.905km(含隧洞、渡槽建筑物长1403m),集雨面积为24.49km2, 在南坑村东边的的鞍部岭下,开凿引水隧洞,长467米,至马街水库库区南坑村后,再开挖981米渠道,经第二座(南坑)电站发电后,水流注入马街水库库内。沿线兴建渡槽3座,拦河坝5座,排洪闸10座,公路涵5座。利用引水渠的跌水,兴建两座水电站,其引用流量1.5m3/s,装机容量300×2kw。

两方案优缺点:方案1的实施,必须解决水源地水污染问题,水源地有自然村9个,农田2000亩,人口1200人,生活污水以及化肥、农药的污染难以避免,如何处理还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方案2的实施,水源地人烟稀少,无工矿企业和村庄,渠道基本上是沿山腰走,水污染小,不过相对方案1而言,工程难度较大,投资较多;但引水渠上兴建的水电站能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可吸纳民间资金投资。两个方案均涉及征地补偿,解决渠系等建筑永久占用农田、山林果地。

经综合分析,近期供水规划确定选用方案2。

(三)城市远期供水工程规划

2030年缺水量为3037万m3,按方案2实施,补充2560万m3水后,尚缺水477万m3,为解决远期缺水的问题,规划在县城东北边缘的高坊水库总干渠俞家亭水管站附近由水利部门自行投资、建设、管理金溪第二自来水厂,实行建管一体的管理体制,供应工业园区用水及白马大道等新城区用水。

兴建金溪第二自来水厂,水源地为抚河水系源头,具体水源位置是:(1)规划在县城东北约 2 km处金山农场兴建金窟水库,其集雨面积2.69km2,蓄水可达270万m3;(2)扩建石咀水库,可增加水量276万m3,石咀水库集雨面积2.76km2,原为小型水库,水库下游有高坊水库总干渠经过,多年来石咀水库几乎无灌溉任务,而其与金窟水库相距仅2.5公里,经扩建,完全可以联合向水厂提供水源。

第12篇

    关键词:庵里水库;水源地;保护;建议

    1基本情况

    1.1庵里水库

    1.1.1流域概况。庵里水库位于泾河一级支流四郎河上游的西坡乡庵里村。四郎河发源于本县东部子午岭山麓的宫河寺,由东向西汇入泾河,全长88km,水库上游为子午岭林区,流域面积150km2,河道长16km,河床平均比降17.98‰。

    1.1.2工程现状。庵里水库枢纽主要由土坝、泄洪洞和输水涵管三大部分构成,土坝于1958年开始兴建,1960年建成蓄水,坝顶高程1 210m,坝高22m,为壤土均质坝。后经1972、1979年两次加高,坝高31.50m,坝顶长420m,水库总库容538.39万m3。现已发展成为集防洪、灌溉、城区供水、水产养殖于一体的综合性水库,控制农田灌溉面积1.50万亩,保灌0.70万亩,养鱼532亩,解决县城3.50万人的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有效地促进了正宁县工农业生产及城区建设和经济的发展。

    2004至2005年对庵里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水库总库容833万m3,死库容175万m3,兴利库容291万m3,防洪库容408万m3(其中公用库容41万m3),有效地保护了水库下游近2.50万人口,2万亩耕地,国道211线罗川段,省道303线秦家店子段,红丰渠、石家湾子,自流灌区,沿川输电及通讯线路,设施农业等安全,同时为县城3.50万人提供了生活水源,并为下游1.50万亩农田节灌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为缓解城区供需水矛盾,增加保灌面积,减轻下游洪水威胁及区域经济发展起着巨大作用。

    1.2正宁县城区供水工程

    1.2.1供水工程概况。正宁县城区供水工程是省计委2003年立项,西北市政设计院设计,国家投资的国债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1 349.82万元,其中国投600万元,省投以工代赈资金50万元,地方配套699.82万元,工程于2004年3月开工建设,2006年5月全面竣工并交付使用。共安装庵里水库取水口至原泵站重力输水管道6.95km,秦家店子一级泵站至后庄子净水厂压力输水管道5.60km,城区配水主管网9km,新建各类闸阀井、消防井144座,容积为100m3蓄水池1座,完成取水口闸室土建28m2,二级泵站机房167m2,净水厂855m2,机加池1座,架设10kV输电线路0.80km,安装配、变电设备29台,水泵11台,启闭机2台,流量计3台,工程投入使用后,日供水8 000m3,解决了县城3.50万人的生产生活用水问题。

    1.2.2水源情况。正宁县原城区供水工程,从设置在四郎河庵里水库下游6.70km处,秦家店子村河道旁的取水口井进行提水,近几年由于水库上游子午岭林区退耕还林和禁牧,上游农户均迁移至下游河道两岸,人畜活动使河道水严重污染,水质变差,致使城区居民发病率较高,严重威胁到城区人民的身体健康。为了让正宁人民真正吃上安全、干净、卫生的放心水,在正宁县城区供水工程中改用庵里水库作为城区供水水源。

    2水源保护区划情况

    四郎河供水水源地保护范围西起张坪,南北以四郎河两侧分水岭为界,即南沿南邑、五顷塬、高风坡、八只窑,北沿宋家畔、南桥、石坡子、艾蒿店,东至子午岭,全长21km,总面积214.90km2。一级保护区范围以秦家店子取水口处向四郎河下游100m,上游至庵里水库以上2km,河道两侧分别外延2km,全长8.70km的水域范围和陆域范围,总面积41.50km2。二级保护区范围在一级保护区外向四郎河上游至子午岭,下游至张坪,南北以四郎河两侧分水岭为界,即南沿南邑、五顷塬、高风坡、八只窑,北沿宋家畔、南桥、石坡子、艾蒿店,长21km,宽9.00~13.50km,总面积173.40km2。

    关于水源地保护。水域的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的恶化是危及人民群众生命和生存的大事,强化水库一级饮用水水源管理显的尤为重要。首先要禁渔,禁渔是一项阶段性工作,管理却是一项常规性的工作。只禁不管,等于不禁。再次,杜绝投饵垂钩,庵里水库承雨面积大,上游为子午岭林区,营养丰富,是非投饵鲢鱼、鳙鱼等环保型鱼的好场所。然而,前些年一些企业单位,不惜以牺牲环保为代价,片面追求政绩和利润,在水库上游建投饵养殖基地,养殖基地建成后,每年总投放饵料高达数十吨,直接对水体造成污染。同时,要取缔水上游乐经营项目,严禁人为造成水体污染。

    3存在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3.1有关部门对庵里水库水源地一级保护区范围内的五倾塬铅锌冶炼厂进行了强制停产,目前该厂有自私投产的迹象,一旦恢复生产,必将对县城供水水源地--庵里水库造成极大污染,对县城区居民及少数民族聚居区人民群众身体建康构成极大威胁,应采取切实措施对铅锌冶炼厂进行搬迁。同时,采取措施,鼓励该企业转产(发展无污染的环保型企业),利用铅锌厂的泵站扬水工程及地形高差大的优势进行技术改造,为五顷塬乡直机关及附近群众解决饮用水问题。

    3.2虽然在划定的水源保护区入口设立了保护牌和标志,但是由于资金缺乏,管理人员不到位,管理力量相对薄弱。建议加强管理人员力量,增设水质检测仪器及设备,定期对水源水质进行检测化验。

    3.3正宁县城区供水工程取水口在利用原庵里水库输水洞在库内取水,由于输水洞进水口位于迎水面坝坡接近右坝肩处,右坝肩山坡雨水冲刷或库内水面漂浮物经常集中在进水口处,影响供水工程质量。建议在原来Φ600输水洞进水口再安装180mΦ100混凝土管道至库内现有的东边小岛,避免飘浮物进入及右肩坝山坡雨水冲刷水土流失淤堵进水口,保证水源清洁。

    3.4庵里水库上游为子午岭次生林区,植被较好,但靠近库区出口处,由于人为因素,放牧及农作物耕种,水土流失严重。建议充分利用国家退耕还林及天保工程等优惠政策,在坝址处南北岸山坡(约4 000亩)彻底退耕封山禁牧,植树种草,自然恢复植被,根据库区天然林生长情况,北山坡宜种植刺槐、椿树、楸树、松柏、落叶松、杏树、文冠果等树种,南山宜种植松柏,杨树等,林下可间作柴胡,防风,芍药等多年生中药材,保持生态多样性,绿化美化水源地环境。

    3.5实施皮丰店石洼村移民搬迁工程,改善林区少数民族聚居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同时可减少或避免林区群众生产、生活垃圾及施用农药、化肥等对水源的污染。

    3.6在苇店子一带种植芦苇等水生植物扩大生物防污治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