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长江之歌阅读答案

长江之歌阅读答案

时间:2022-09-26 11:19:09

长江之歌阅读答案

长江之歌阅读答案范文1

一、以时间为序,分段把握诗人情感

人的情感起变化,得有一个过程,也就是说诗人的情感它不是突然就产生的,可能之前有一个铺垫,之后有一个延伸。如果从时间的角度进行条分缕析,我们可以在纵向上把诗人的情感分为过去、现在、将来三个阶段。如果我们尝试着在这三个时间段上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进行体会把握,就可以把诗人在不同阶段的不同情感细分出来,就可以快捷而且准确地解读出诗人的多种情感(或者诗人情感的变化过程)。

例1:(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含山店梦觉作

[唐]韦 庄■①

曾为流离惯别家,

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

惆怅起来山月斜。

【注】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曾流离迁徙于汴洛、吴越等地。

8.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5分)

[解析]解答本题,要从诗歌的思想内容入手。本诗表达的是梦醒时分,诗人思念家乡与亲人的惆怅之情。但从时间上看,诗的第一、二句并未写其惆怅,而是写自己“等闲挥袂”、“别家”、“客天涯”的豪迈和潇洒,毫无悲切之感,而诗人恰是以此来衬托自己的惆怅之情,因此诗人的情感前后有一个转折的过程。

[答案]诗人是用衬托的方法来表现感情的,诗人虽然到处漂泊,但好像对此并不在意,认为这是“等闲”之事;而客中一觉梦醒,思家乡,念亲人的惆怅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例2:(2014年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

韦应物

九日驱驰一日闲,

寻君不遇又空还。

怪来诗思清人骨,

门对寒流雪满山。

(1)请简要分析诗中作者情绪的变化过程。(3分)

[解析]前三句诗恰好是按时间顺序排列,有利于考生切分诗人的情绪。认真把握、解读每句诗,就能够体悟作者的情感。“九日驱驰”说明诗人是欣然前往的;“寻君不遇又空还”说明诗人是怅惘的;说友人“诗思清人骨”,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欣赏。

[答案]乘兴而往―怅惘不遇―欣赏叹慕。

二、细分咏叹对象,不同对象不同情感

诗歌是通过描述或议论人、事、景、物来表情达意的,应当注意一首诗中生感的主体可能不止一个人。这里的情感主体可以是诗人自己,也有可能是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还有可能是诗歌中涉及到的有关人物。所以我们就必须从不同的对象,多角度进行考察分析,才有可能全面而准确地把握诗歌中蕴含的多种感情。

例3:(2014年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阮郎归 西湖春暮

[南宋]马子严

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番腾①妆束闹苏堤,留春春怎知?

褪雨,絮沾泥。凌波②寸不移。三三两两叫船儿,人归春也归。

【注】 ①番腾:同“翻腾”。②凌波:这里指女子步履。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8.这首词通过人物动作神态表现了西湖游人的不同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4分)

[解析]本题题干中明确提到“西湖游人的不同情感”,可见抒情的主体不是单一的。从具体的诗句可以分析出三种情感:“番腾妆束闹苏堤”有爱春之情;“留春春怎知”、“凌波寸不移”含惜春之情;“三三两两叫船儿,人归春也归”表达了叹春归去之情。

[答案]翻腾妆束,闹春苏堤,爱春之心;步履迟迟,驻足流连,惜春之情;三三两两,唤船离去,叹春之意。

例4:(2014年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周 晋

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昼长无侣,自对黄鹂语。

絮影香,春在无人处。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

9.此词写春,有人读出了愁,有人读出了喜,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解。(6分)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题干部分已经给出了两个方面的内容――“愁”或“喜”,考生可以选取任意一个角度作答,也可以两者兼而有之。解答时可以分为两步,第一步写出诗歌主要表达的情感(或悲,或喜,或“悲喜”兼有),第二步结合诗歌具体分析。

[答案]此词主要表达了春色恼人的孤独惆怅之感。上片抒发了卷帘放愁愁仍在的无奈、缺少诗朋酒侣而自对鸟语的寂寞之情,下片抒发了大好春光无人欣赏的惋惜、吟诗而未成的遗憾、梨花飘落如雨的怅惘之情。

三、不遗漏引感的任一外界因素

人的情感通常是受外界触发而产生。诗歌情感多元化常常是因为多重外在因素引起的,包括诗人造访某个地方所引发的联想、景的目睹变化、事的发生回忆、物的刺激触发等等外在因素,这些都会引发人的情感。所以考生在读诗的时候,就要细细分析诗人的情感有没有因为外因的变化从而导致情感的复杂多元。

例5:(2014年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商调・黄莺儿

赠 燕

[清]张?摇潮

花落意难堪,向泥中,着意衔,携归画栋修花口[注]。珠帘半缄,乌衣半掺,最难消王谢堂前憾。语呢喃,千般诉说,只有老僧谙。

【注】花口:指初开的花。因花开时如口张状,故称。

8.散曲中的燕子为何不衔泥而衔花?作者这样写抒发了怎样的感情?(4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花落”表明是春末,前四句写燕子带给诗人的感慨,燕子怜惜花朵故衔花修补房梁上的花朵,实际上也是作者托物言情,表达自己的惜花伤春之情。后四句通过写乌衣巷的衰落和王导、谢安家族的没落给诗人带来痛衰之情。可见本诗中诗人的情感是受了外界不同事物的影响。

[答案]怜惜花朵零落,衔花去修补彩绘的房梁上斑剥的花朵。抒发了惜花伤春、痛惜衰败的感情。

例6:(2014年北京卷)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

奉陪郑驸马韦曲①

杜 甫

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

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②春。

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

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

【注】①韦曲:唐代长安游览胜地。杜甫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而未果。②禁:消受。

9.前人引《南史》注诗中“小乌巾”:“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结合这一注解,说说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者情感的体察,当然这是建立在对诗歌内容理解的基础之上的。要求考生回答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如果只看诗歌本身,或许略显朦胧,所以命题人在题干中给出“小乌巾”的注解――“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因此我们知道诗人因为韦曲春景之美而心生归隐之意。而诗歌后面的注释表明了作诗背景“求仕于长安而未果”,求仕不得,难免心灰意冷,于是说上几句归隐之语自然之极,这种情感很复杂,说是要归隐,未必真归隐,发发牢骚或自我安慰均有可能,不过对自然美景的不舍倒是真实可感。解答此题,要求考生综合利用文本试题中的各种信息,甚至是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诗人的情怀。

[答案]要点一:借向往隐居生活,表达对韦曲春景的喜爱。(或:因韦曲春色美景而生隐居山林之情)要点二:隐含求仕未果的复杂心情。

[巩固练习]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夜 归

[宋]周 密

夜深归客倚筇①行,

冷②依萤③聚土塍④。

村店月昏泥径滑,

竹窗斜漏补衣灯。

【注】①筇:本是竹的一种,这里指竹杖。倚筇:扶杖。②:火,俗称鬼火。③萤:指萤火。④土塍:田野里的土埂子。

问:“竹窗斜漏补衣灯”这一耐人寻味的画面中蕴含了哪些情感?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日暮倚杖水边■①

[金]王 寂

水国西风小摇落,

撩人羁绪乱如丝。

大夫泽畔行吟处,

司马江头送别时。

尔辈何伤吾道在,

此心惟有彼苍知。

苍颜华发今如许,

便挂衣冠已慢迟。

【注】①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

问:结合全诗,分析诗人的“羁绪”之情由哪些原因所引发。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画 堂 春

秦 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①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①捻(niǎn):持取,捻弄。

问:“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

4.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浪 淘 沙

[南宋]邓 剡

疏雨洗天清,枕簟凉生,井桐一叶做秋声。谁念客身轻似叶,千里飘零?

梦断古台城,月淡潮平,便须携酒访新亭。不见当时王谢宅,烟草青青。

【注】邓剡被元兵俘虏,和文天祥一同被押解北上。途经台城(南京),作了此词。

(1)请说说“井桐一叶做秋声”一句中“一叶”的妙处。

(2)全词以“不见当时王谢宅,烟草青青”作结,传达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5.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霜天晓角・仪真①江上夜泊

黄 机■②

寒江夜宿,长啸江之曲。水底鱼龙惊动,风卷地,浪翻屋。

诗情吟未足,酒兴断还续。草草兴亡休问,功名泪,欲盈掬。

【注】①仪真:今江苏仪征市,处长江北岸,是南宋御金的前线。②黄机:南宋爱国词人。

(1)上片描述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这样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2)请说说下片的“泪”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

1.这幅画面描绘的是诗人想象(见到)的情景:竹篱茅舍中,一缕昏黄的灯光从竹窗里斜漏出来。青灯之下,诗人日思夜盼的妻子(母亲)正在一针一线地缝补着衣服。诗人那怀乡思归的急切心情,家中亲人对游子的关切和思念之情,正从这幅画面中流溢出来。

2.内容:①漂泊的旅思;②谪官的愁思;③秉道直行的信念和内心不被理解的苦闷;④年华易逝的伤感;⑤宦海浮沉的厌倦。特点:触景生情,以萧瑟凄清之景引发诗人的纷乱愁思。

3.这两句词主要的表现手法是:细节描写(写动作描写也可)。用捻花、放花两个细节(动作)表现了词中人物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春归的感情变化。

4.(1)“一叶”点出这是初秋季节,突出了作者的孤独之感和对身世飘零的慨叹。(2)当年南京城名门望族的住宅都成了废墟一片,长满了青青野草。作者运用典故和借景抒情的手法,表达了命运无常、国家兴亡之感。

长江之歌阅读答案范文2

关键词:诗无达诂 中学语文 古诗词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2)05-0077-02

作者简介:邱凤莲(1973―),女,江苏邗江人,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扬州市特级教师,现为扬州市邗江区实验学校教科室副主任。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

“诗无达诂”,原作“《诗》无达诂”,本指理解《诗经》时,不要追求绝对确切的解释,也即没有完全标准的答案。后来的诗论家们将“诗无达诂”作为诗歌欣赏的一般原则,泛指文学艺术鉴赏中审美的差异性。这一释诗赏诗的原则,合乎诗歌语言暗示性、跳跃性、多义性、隐喻性的艺术特点,同时也与新课程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创新精神的理念相契合。但在目前的古诗词教学中,这一原则并没有被广泛运用。

“诗无达诂”原则在古诗词教学中的缺位,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

一、硬化了古诗词的面目

古诗词往往以简洁明了的词句表现丰富深邃的意境,虽尺幅而千里,让读者产生无限的时空遐想。古诗词教学不仅是在传授知识,更是在荡涤学生的思想和心灵,提高其对传统文化的欣赏和审美能力。“诗无达诂”原则在诗词赏析中的缺位,使教学忽视诗词的丰富内涵,让原本丰满、多情的古诗词在学生心目中变得坚硬、僵化,何谈美感?

二、疏离了学生对古诗词的情感

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是建立在对诗词的深入理解和感悟基础上的。 “诗无达诂”的缺位造成了教学中的机械操作,使学生对古诗词的丰富情感缺少体验和感悟,最终导致了情感上的疏离。

三、束缚了学生的多元思维

新近颁发的《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诗无达诂”的赏析原则重视不同的理解和感悟,契合新课标的要求。教学中,一旦将这一原则抛却,就让孩子误以为教参或教师古诗词的解读是唯一的、不可更改的,从而束缚了孩子的多元思维,扼杀了他们的个性化理解和感受。

新课程背景下,古诗词教学应如何从应试教育的泥淖中拔出泥泞的双脚,迈开轻灵的步履?笔者认为,适当运用“诗无达诂”这一美学原则,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打开诗词教学的别样空间很有助益。具体表现在:

一、有利于融入诗境

诗词以境界为上。境界,指的是诗歌意象传达的精神状态或心灵生存方式。有时候,古典诗词的境界是复杂微妙的,是诗人一瞬间“境与心会”的产物,是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对这样的诗,我们当然不可去追求“达诂”。

如唐人张继的《枫桥夜泊》,这是一首行旅诗,诗人因心怀愁绪而长夜无眠,信手记事。全诗本没有什么深刻的寓意,但是诗人却通过落月、啼乌、寒霜、江枫、渔火、寺庙、钟声等意象创造了一个清幽寂冷的“愁眠”之境,这正是这首诗的妙处。 诗中“霜满天”之句如果从字面去解释,就成了“寒霜满天”,而实际上这是不可能出现的状况,诗人何以如此着笔?这样一问,学生必有各种答案,教师不必强求一致,得意入境即可。

第二句有“对愁眠”三字,诗人为何而愁,是因为考试落第?还是思念家乡?抑或还有更深层次的难言之痛?教学中我们可以就此引导学生结合作者的生活境况和具体诗句进行讨论,这对于学生领会全诗的意境很重要,但可以不固定某个说法。既然那些专事考证的文人也无明确的解释,我们便没有必要难为学生,也没有必要硬塞给孩子一个所谓的正确答案,那样做只会扼杀孩子心中许多的猜测和联想,僵化诗歌灵动的意境。

二、有利于观照自我

新课程十分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体验,很多老师在阅读教学中也越来越注意对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引导。但是,在古诗词教学中,因为文本背景离我们生活的时代比较久远,加之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学生的阅读往往有“隔岸观火”之感。“诗无达诂”这一欣赏原则的恰当运用,有助于引领学生在古诗学习中穿越时空,观照自我,提升阅读感悟。

仍以《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的教学为例:

师:朋友的小舟越行越远,终于消逝在蓝天下,诗人只看见长江水向天边不断流淌。再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句(映示画面、文字),你读出了什么特别的滋味?

生:我读出了诗人心中无限的离别之情,就像那长江水一样不断流淌。

生:这时候朋友的船帆已经看不见了,诗人还在看着那浩浩荡荡的长江水,他是多么舍不得朋友离开啊!

生:我从“孤帆”一词知道这时候江上没有别的船只,只有孟浩然一个人的船,越走越远。李白看见朋友走了,他不仅感到自己孤独,也感到朋友很孤独。

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没有满足于学生对诗句字面意思的理解,而是要求学生读出自己的滋味。学生从自我的独特视角出发,寻觅到来自自我的独特情感体验。显然,这种观照自我的解读方式是寻求标准答案的教学所不能给予的。

三、有利于创新思维

在古诗词教学中,强求标准答案往往禁锢孩子的思维,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品质的培养。“诗无达诂”,引导孩子在诗境追寻中探求诗人内心的心音颤动,感受古诗词独特的艺术风采,不仅可别开天地,也可不断创新。

下面援引的例子是《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课的教学片段:

师:“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是谁在说丰年呢,猜猜?

生:在稻花的香味中,传来了阵阵青蛙的鸣叫,它们仿佛在谈论着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生:在稻花香里,诗人听到了出来乘凉的农民们说着丰收的年景,还听到了田地中传来的阵阵欢快的蛙鸣。

生:诗人闻到了那稻花的芳香,一边走一边和自己的同伴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中传来了阵阵青蛙的鸣叫。

生:我觉得这一句可以理解为诗人的想象。在夜间,诗人可能没有听到谁说丰年,但是诗人闻到了稻花的芬芳,联想到人们一定会谈论今年的丰收年景,心中很舒畅,此刻,那夏夜的声声蛙鸣也传入了诗人的耳中。

长江之歌阅读答案范文3

阅读下列古典诗词后回答问题,注意题型特点。

1. 阅读下面作品,然后回答问题。

商 歌

罗与之

东风满天地,贫家独无春。

负薪花下过,燕语似讥人。

【注】 《商歌》是古代乐府旧题。“商”在我国古代五音中象征萧瑟的秋天,所以这是一种哀怨悲凉的歌曲。“商歌”当属秋,可是罗与之的《商歌》讲的却是春天里的事。

(1) 说说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2. 阅读下面作品,然后回答问题。

江南春

寇 准

波渺渺,柳依依。

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

江南春尽离肠断,满汀洲人未归。

【注】 :一种生在水中的蕨类植物。

(1) 试分析“孤村芳草远”一句中“孤”字的妙用。

(2) 词的后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简要分析。

3. 阅读下面作品,然后回答问题。

大德歌•秋

关汉卿

风飘飘,雨潇潇,便做陈抟睡不着。

懊恼伤怀抱,扑簌簌泪点抛。

秋蝉儿噪罢寒蛩儿叫,淅零零细雨打芭蕉。

【注】 陈抟:宋代人,曾在华山修道,相传经常长眠百日不起。

(1) 有人说“懊恼伤怀抱”是本曲表现的重点,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请结合全曲简要赏析。

4. 阅读下面作品,然后回答问题。

夜泊钱塘

茅 坤

江行日已暮,何处可维舟?

树里孤灯雨,风前一雁秋。

离心迸落叶,乡梦入寒流。

酒市哪从问,微吟寄短愁。

(1) 说说最后一句在诗歌结构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短愁”指什么“愁”?

5. 阅读下面作品,然后回答问题。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

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

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 潘大临(约1057―1106):字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1) 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6. 阅读下面作品,然后回答问题。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古诗词鉴赏训练(1)第2页

(1) 颔联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请简要分析。

(2) 这首诗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概括。

7. 阅读下面作品,然后回答问题。

山坡羊•燕子

赵善庆

来时春社,去时秋社,年年来去搬寒热。

语喃喃,忙劫劫。

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

兴,多见些;亡,都尽说。

【注】 春社、秋社:古时祭祀土神一般在立春和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分别称春社和秋社。劫劫:匆忙急切的样子。

(1) 简要赏析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

8. 阅读下面作品,然后回答问题。

桃花溪

张 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

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

洞在清溪何处边?

春思二首(其一)

贾 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

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

春日偏能惹恨长。

(1) 试结合诗中相关意象,分析两诗在情感内涵上的差异。

二、 强化训练

阅读下列古典诗词后回答问题,注意所选诗词的不同类型。

1. 阅读下面作品,然后回答问题。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 双调的词作往往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从而达到情景相生之妙。诵读范仲淹的《苏幕遮》后思考:上片所写之景有何特点?下片抒发了怎样的情感?作者是如何将上片的景和下片的情巧妙联结起来的?

(2) 词的首句化用了哪位名家的写景名句,试默写之。

古诗词鉴赏训练(1)第3页

2. 阅读下面作品,然后回答问题。

望 岳

杜 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 此诗没有一个“望”字,却句句写望,试作具体分析。

(2) “会当”有人解作“一定要”,有人解作“正当”,你认为哪个解释更好?请结合语境简要分析。

3. 阅读下面作品,然后回答问题。

初冬夜饮

杜 牧

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

【注】 本诗作于会昌二年,当时杜牧受人排挤,被外放黄州,又转池州、睦州等地。

淮阳:指西汉刚直敢言,数被外放的汲黯。欢:指酒。《易林》:“酒为欢伯,除忧来乐。”

(1) 第二句描绘的是怎样的一个诗人形象?

(2) 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4. 阅读下面作品,然后回答问题。

酬张少府

王 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1) 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2) 尾联以“渔歌入浦深”回答张少府的询问,它的深远含义是什么?

5. 阅读下面作品,然后回答问题。

秋波媚

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陆 游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

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

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注】 高兴亭:在南郑(南郑地处南宋抗金前线,当时陆游在南郑)西北,正对南山。

灞桥:在长安东。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

曲江:池名,池边有亭台楼阁,是长安著名的风景区。

(1) 开篇两句描绘了怎样一幅画面?

(2) 下阕所采用的主要艺术手法是什么?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赏析。

6. 阅读下面作品,然后回答问题。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咏 柳

曾 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注】 断肠天:指繁花似锦的春日。断肠:销魂。

(1) 两首咏柳诗中,李诗以柳自喻,曾诗以柳喻人(喻指社会上的某种人),请简要分析两首诗的表达方式、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2) 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李诗中的“逐”字和曾诗中的“倚”字在诗中的表达效果。

长江之歌阅读答案范文4

【实例分析】

1.[2009・湖北荆州市]下面是《做人》这首小诗的前两节,请顺着文意续写一节。

做花一样的人/不一定艳丽娇媚/但必须芬芳四溢

做树一样的人/不一定枝繁叶茂/但务必挺拔秀颀

[解析]这道试题把诗歌阅读与句式仿写结合起来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联想能力和表达能力。在构思过程中,我们要着眼于小诗的意脉和语言。具体操作的时候,我们要由意象“花”和“树”及其特点出发展开联想,同时注意诗句中的几个形容性的短语,这样就不难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了。

[答案]示例一:做山一样的人/不一定高大巍峨/但定要庄重挺立;示例二:做水一样的人/不一定波澜壮阔/但必定清澈明净。

2.[2009・江苏徐州市]阅读下面一首小诗,按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

修养的花儿

在寂静中开过去了,

成功的果子

便要在光明里结实。

(1)这首小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

(2)请问这首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告诉了我们怎样的人生哲理?

[解析]以上两道题目侧重考查考生的积累能力、分析能力、探究能力和表述能力。解答第(1)题的时候只要注意不写错别字就可以了。解答第(2)题的时候,我们要整体感知小诗的意蕴,探究诗句关键词语的内涵,然后借题发挥,把诗中的意象与现实中的人联系起来分析体悟,这样就会很容易地得出答案。

[答案](1)冰心(谢婉莹)(2)比喻。人只有耐得住寂寞,努力提高自己,才能迎来辉煌的成功。

3.[2009・辽宁阜新市]请阅读下面的小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父亲(节选)

那是我小时候

常坐在父亲肩头

父亲是儿登天的梯

父亲是那拉车的牛

忘不了粗茶淡饭

把我养大

忘不了一声长叹

一壶老酒

(1)《善良的种子》一文侧重凸显父亲的善良;而《父亲》(节选)则侧重表现________。

(2)划线的诗句运用了什么手法?刻画了父亲怎样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以上小诗及题干是命题者在展示阅读文本《善良的种子》之后巧设的链接,引领考生进行对比阅读。第(1)题的解答,首先要体悟关键性词语,在此基础上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解答第(2)题时,不要被术语“手法”和“形象”所迷惑,这两个词转换一下说法,就是“运用了什么修辞”、“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明白了这一点,就很容易作答了。

[答案](1)父亲的勤俭。(答“勤劳简朴”或“辛劳朴素”等也对)(2)比喻;默默奉献、任劳任怨。(答“勤奋肯干”或“埋头苦干”等也可以)

【真题演练】

1.[2009・浙江温州市]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让我们一起创作一首小诗向祖国献礼。请仿照上下节把下面这首小诗补写完整。

寄祖国

(1)你是一条大河,奔流不息,

在你的岸边,我美好地生长。

我就是那羞涩的小花,

为你绽放是我的心愿。

(2)你是一棵大树,郁郁葱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就是我的祖国,美丽富饶,

在你的怀抱,我美好地生长。

我就是那意气风发的少年,

为你奋斗是我的心愿。

2.[2009・福建三明市]冰心这首小诗告诉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_。

聪明人!

抛弃你手里幻想的花罢!

她只是虚无缥缈的,

反分却你眼底春光。

――《繁星》(一三七)

3.[2009・湖北黄冈市]阅读冰心的《纸船》(节选),完成后面的题目。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1)A.读诗,要体会诗中蕴涵的情感。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B.读诗,还要品味诗歌的语言。请你品味下面诗句加点词语中的任意一个。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纸船》选自《繁星》。《繁星》和《春水》都是冰心在印度诗人______(填人名)《飞鸟集》的影响下写的,请你用三个词语概括《繁星》、《春水》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

4.[2009・江苏苏州市]阅读《再别康桥》,回答问题。

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1)细细品味一下,“轻轻的我走了”如果换成“我轻轻的走了”,在语言和情感的表达上有什么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到康桥去“寻梦”,那“夕阳中的新娘”、“彩虹似的梦”以及“一船星辉”,与他的“梦”有什么联系?它们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长江之歌阅读答案范文5

送别诗是古诗词中的一大类,每年的高考试题都要涉及这一重要题材。如2007年高考语文试卷湖南卷的《示长安君》(王安石);2006年高考语文试卷湖北卷的《丹阳送韦参军》(严维)和《暮春水送别》(韩琮)等。从所选送别诗的考查情况来看,命题的着眼点主要在诗歌的意境、情感以及表达技巧的理解分析方面。作为古典诗歌中一朵奇葩,对送别诗的解读鉴赏不可等闲视之。那么,如何解读送别诗呢?

一、抓住意象,理解诗意

在古典诗歌中,某些客观事物具有约定俗成的意义,是特殊意象,借助这些特殊意象,可以探究诗人的情感所在。就送别诗而言,“长亭”是古代送别诗中最常出现的意象,蕴涵着依依惜别之情;“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中;“杨柳”中的“柳”与“留”谐音,古代有折柳留客的习俗,也是抒写离别之情的诗篇里常见的意象;“酒”除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更是不胜枚举。通过对诸如此类的典型意象的把握,理解语言所传达的信息,这是解读和鉴赏送别诗的前提。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诗人借“柳”“酒”点明离别之情,“朝雨”“渭城”“客舍”“阳关”则说明了送别的时间、地点以及友人的行程。

二、品味语言,开拓意境

意境是指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场景和表现出的思想感情融合而成的艺术境界。古代的送别诗往往注重营造气氛,在景物或生活气息中透露出送别时的主观情感和诗歌格调。解读鉴赏古典送别诗,要通过想象和联想进入它的意境。对意境的把握,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在头脑中再现诗人所描绘的画面;二是把画面中没有直接写到的那一部分想象出来;三是领会画面背后无限深远的意蕴。如韩琮的《暮春水送别》:“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诗人将“绿暗”“红稀”“暮云”“宫前水”等意象组成一幅感伤的画面,融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深沉和复杂。再如孟浩然的《送杜十四之江南》:“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荆吴相接,春江渺茫,荒寒而悲凉,空廓而深沉,意境中蕴涵着作者无边的离愁别绪。

三、分析景物,领悟诗情

读诗要以把握诗歌情感为目标,因为情感是诗的生命和灵魂。就送别诗而言,情感表达主要是朋友间真挚友谊的告白,或临别时坦诚的抚慰,或依依不舍的留恋,或发自肺腑的感慨,只是表达方式或情感的侧重点不同。诗人通过何时的景或物来表现什么,这些景或物有怎样的典型特征,它们要反映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些都是在通读诗的过程中要反复推敲、琢磨的问题。如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前两句直写落日之景,后两句直写真诚情谊,肺腑之言,直抒胸臆,慷慨悲歌,一吐为快。再如王昌龄的《送柴侍御》:“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友人远去难免感伤,诗人却说两地流水相通,青山一道,云雨相同,明月共睹,巧妙地化两地为一乡,宽慰友人的离伤,语意新颖而情思旷达。

四、考查手法,评价技巧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方法来表现诗歌的内容情感。就送别诗的抒情手段来说,有的直抒胸臆,有的借景抒情,有的景中寓情、情景交融;就送别诗的表达方式来说,多见的是运用修辞手法和虚实结合;就送别诗的景与情的关系来看,常用“哀景哀情”来渲染,或“乐景哀情”来烘托。对表达技巧的评价鉴赏,就是分析诗歌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达到了怎样的艺术效果。如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友情之厚,深及千尺,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借助桃花潭水直抒胸臆。再如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夕阳,青山独远归。”全诗定格为一个特写画面,钟声、归影勾起诗人的思绪,耳闻而目送,心驰而神往,不遇而闲适、失意而淡泊的情怀全在意境之中,深得融情入景之妙。

阅读训练一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描写了什么时间的景色?“隐”“没”两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2.这首离别诗,诗人是如何通过空间和景色的转换来表达离情别意的?

阅读训练二

于易水送人一绝[注]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注]战国末年,荆轲为燕太子丹复仇,赴秦国刺杀秦王。临行时,燕太子丹着白衣冠(丧服)送荆轲于易水,高渐离击筑,荆轲应声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结合全诗,说说“今日水犹寒”表达了什么意思?

2.这首送别诗,从诗的内容来推测,诗人所送之人应该是一个怎样的人?

阅读训练三

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这首诗的三四句被后人认为是炼句的典范,请说说其中的道理。

2.诗的最后两句“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表达了什么意思?

阅读训练四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注]鸣。

[注]“萧萧班马”出自《诗经》。班马:离群之马。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首联用哪些词语勾勒出怎样的送别环境?

2.颈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训练五

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有人说,第一句中的“香”字用得极佳,请你说说佳在何处?

2.试简析最后两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阅读训练六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诗人在什么季节和时间送韦参军?送别地点是在江南还是江北?

2.这首诗写得非常精彩,请选取其中一句结合全诗具体分析。

阅读训练七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注]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落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劳歌,送别歌的代称。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作者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2.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调与全诗的感情基调不相符,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阅读训练八

送梁六自洞庭山[注]

张说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

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注]此诗是作者谪居岳州(即巴陵,今岳阳)的送别之作。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日见孤峰水上浮”中的哪两个字用得好?试作简要分析。

2.这首诗中“景”与“情”是怎样结合的?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诗歌类阅读之送别诗》

阅读训练一:

1.描写的是黎明时分天空的景色。“隐”“没”两字表明宴会从夜晚已延续到拂晓,而主宾双方却还不愿分离散去。借空间背景的扩展和时间的推移来进一步映衬离别之情,更显示出情感之深。

2.先写离别时华筵的人和物(室内),再写朋友告别时的环境(室外),突出表现了朋友间依依惜别之情。诗人是根据离别的时间顺序来安排空间和景色的转换,景色随着空间而变化,情感随着景色的变化而逐渐加深。

阅读训练二:

1.表明了荆轲不畏、英勇赴死的高风亮节和诗人对荆轲的崇高敬意。

2.从诗歌激昂壮阔的场景来看,所送之人定是与诗人志同道合、肝胆相照的挚友。

阅读训练三:

1.这两句的语序本来是:不堪愁里听鸿雁,况是客中过云山。调整后更合乎对仗和押韵,而且把“鸿雁”“云山”放在句首,这是感官首先接触到的物象,然后再说“愁里听”“客中过”,这样由景生情,合乎事理,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

2.长安虽是“行乐处”,但不是一般人可以享受的。不要把宝贵的时光轻易地消磨掉,要抓紧时机成就一番事业。诗人以长者的语气,予魏万以亲切的嘱咐,可谓语重心长。

阅读训练四:

1.“青山”“白水”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勾勒出青山的静态,“绕”字描画出白水的动态,描摹出一幅青山秀丽的送别图景。

2.颈联两句是很工整的对偶;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浮云”比友人的行踪不定;“落日”比自己像落日不肯离开大地一样,表达了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

阅读训练五:

1.“香”字所包含的不仅是柳花的香,还包括店外飘来的其他花香,店内横溢的酒香,吴姬身上的幽香。这一切融成一阵阵醉人的醇香,这怎能不使李白留恋呢!

2.运用了反诘与对比的修辞手法。滚滚东流的长江水,与李白的离愁别绪相比,是望尘莫及的,可见李白愁之深,愁之长。诗人以流水与愁思相比较,并以反诘形式出现,使人觉得新鲜,而且神情毕肖,韵味悠长。

阅读训练六:

1.诗人在秋天的傍晚于丹阳送好友韦参军去江北。丹阳在江南,送别地点在江南。

2.“一别心知两地秋”,既点出了分别的季节,又用两人各自度秋的事实点明分别后相互思念的悲愁,虚实结合,情景融合,意蕴丰富。

阅读训练七:

1.本诗抒发的是作者的离别之愁。

2.红叶青山色彩艳丽,乍看似乎不协调,实际上恰恰是对离愁的有力反衬。景色越优美,越觉离别的难堪。这是典型的“乐景写哀”的手法。

阅读训练八:

长江之歌阅读答案范文6

古代诗歌以其强烈的抒情性、和谐的音乐美、凝练形象的语言美,成为高考测试学生鉴赏评价能力的重要素材。纵观数十年来的古代诗歌鉴赏试题,题型在不断变化,分值在逐步增大。《考试大纲》明确规定,“诗歌鉴赏”考查的内容有两个,一是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二是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根据这两大内容,试题的考点分布共有五个板块:

(1)鉴赏诗歌的形象,包括主人公形象、诗人形象、景物形象、意象和意境。

(2)理解诗歌中词语的含义,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

(3)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行文结构、材料取舍、修辞方法等。

(4)赏析诗歌表现的内容。

(5)概括诗歌的中心思想,分析作者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感情倾向。

尽管“诗歌鉴赏”这一考题由来已久,考点十分明确,学生也做了大量的训练题,但临场失分现象仍然比较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

(1)主旨把握不准。在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上,学生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不能准确把握主旨,致使“一步走错,满盘皆输”。

(2)审读不准。主要表现为对命题意图把握不准,答非所问,即答不到点子上。

(3)拟写答案不规范。拟写答案时常见的失误是语言杂乱,语句不通,没有逻辑性。

为了帮助学生减少失误,提高得分率,在此,我对古代诗歌鉴赏试题的解题要领做一叙述。

【考点解析】

一、鉴赏诗歌形象

诗歌形象是指诗人根据现实生活中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人、物和自然景象,并借以寄寓作者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诗歌作品中的人物、事件、自然景物和具体生活环境都是形象。对于叙事诗而言,诗中的“人”和“事”是形象;对于写景诗、状物诗而言,诗中的“景”和“物”是形象;对于抒情诗而言,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是形象。诗歌中的形象既指人物形象(包括诗人“我”的形象),也可指诗歌中所描绘的景物形象。

高考对诗歌形象的考查大多为主观性试题,提问方式一般是: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这首诗描绘的景物有哪些特点?常规答题模式是:先概括形象特点,再结合诗句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最后指出形象的意义。答题时可根据题目要求灵活变通,不拘泥于模式。

解题指导:第一,关注比兴手法。比兴是诗歌常用的手法之一,比兴手法的运用,有助于诗歌形象的塑造,也有助于读者走进主人公的生活世界去体味他们的真情实感。第二,注意细节刻画。塑造人物形象多着力于人物的语言、行动、神态等细节的描写。第三,烘托渲染。烘托渲染的目的在于凸显形象,起到烘云托月的作用。第四,对比衬托。通过对比,诗歌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例1.(2015年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HT5]雨过至城中苏家

[宋]黄庭坚

飘然一雨洒青春,九陌净无车马尘。

渐散紫烟笼帝阙,稍回晴日丽天津。

花飞衣袖红香湿,柳拂鞍鞯绿色匀。

管领风光唯痛饮,都城谁是得闲人?

【注】此诗作于宋哲宗元v元年(1086),黄庭坚时任秘书省校书郎。是年,长期贬谪外放的苏轼被授予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要职。

题目:诗中描写了春雨后的哪些景象?

思路解析:这首诗前三联写景,尾联抒情,所以回答本题要注意把握诗歌前三联描写的具体内容。前三联写雨过天晴诗人前往苏家途中看到的景色:首联,写雨过天晴,路上尘土涤净;颔联,写逐渐散去的紫烟依然笼罩皇宫,雨过日丽;颈联,写红花沾雨,绿柳轻拂马匹。拟写答案时,要注意对所写之景进行概括。

参考答案:尘土涤净,紫烟渐散,雨过日丽,红花沾雨,柳色葱翠。

例2.(2015年福建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秋夜纪怀

[宋]陆 游

北斗垂莽苍,明河①浮太清②。

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

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

还思散关③路,炬火驿前迎④。

(选自《四库全书》本《放翁诗选》)

【注】①明河:银河。②太清:指天空。③散关:即大散关。④炬火驿前迎: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

题目:第二联写景精细,请简要分析。

思路解析:从题干来看,“第二联”和“写景精细”是关键点,回答时要结合第二联的景物描写进行分析,重点分析其“精细”体现在哪里。具体分析时,要明确诗句描写的对象是什么,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参考答案:①上句写微风穿过树林,叶子悄然落下;②下句写露水沾湿秋草,百虫鸣叫;③全联细致地写出了秋夜的寂静,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

二、鉴赏语言风格

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是鉴赏诗歌的遣词造句、韵律格式、诗眼等,了解诗歌的语言风格,把握诗歌的语言特点。这类试题由最初的客观性试题逐步演变为主观性试题并基本固定下来,考查形式一般为简析题。这类题型常用的提问方式有两种: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谈谈这首诗的语言艺术。变式提问是:这首诗(词)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为什么?这首诗(词)中的×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鉴赏诗歌语言类试题的答题模式是:先用一两个词语准确概括语言特色,再结合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最后指出其表达效果或表现了怎样的感情。

鉴赏诗歌语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品味词语。一是精练传神的字,俗称“炼字”。经过作者锤炼过的关键字词,常常是最能表露诗歌情感和体现诗歌语言艺术的地方。二是妙用的叠音词。叠音词可用于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起突出强调作用。三是颜色渲染的词。表颜色的词语可以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烘托感情。四是拟声词。有些拟声词在诗中出现的频率很高,其作用是使诗文更加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2)把握句法。主要指把握诗中的倒装句。诗歌除了有押韵和字数限制外,还讲究平仄和对仗,因此需要倒装;有时作者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也常采用倒装句式。

(3)明了风格。了解诗歌的语言风格,有助于把握诗歌的语言特点,提升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

答题模式:这首诗的语言特点是××,诗中的××句子体现出这种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3.(2015年广东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过大通驿①

查慎行

夙雾才醒后,朝阳未吐间。

翠烟遥辨市,红树忽移湾。

风软一江水,云轻九子山。

画家浓淡意,斟酌在荆关②。

【注】①大通驿:在安徽铜陵,大通河由此入长江,作者乘船途经此地。②荆关:五代后梁画家荆浩、关仝,二人擅长山水画。

题目:第三联的“软”字在艺术表现上很有特色,请作赏析。

思路解析:解答“炼字”技巧类试题,要先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再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最后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在本题中,“风软一江水,云轻九子山”两句,描写柔软、和煦的江风拂过水面,云朵漂浮在九子山间。诗句把视觉、触觉融合在一起,展现作者清晨乘舟江上,经过大通驿时轻松畅快的心情。

参考答案:示例一:“软”是柔软、软绵绵的意思。因为江风很轻,让人感到软绵绵的,十分惬意。运用通感的手法,描写江水在清风吹拂下的状态,表达了作者轻松舒适的感受。

示例二:“软”字一语双关,既是写风软,也是写江水之软。写出了微风轻柔,温软拂面,也写出了软风吹拂江水,使江水也变得温柔绵软,微波轻漾。

例4.(2015年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劳停驿

欧阳修

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

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

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

行客愁明发,惊滩鸟道前。

【注】此诗为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令时作。劳停驿,驿站名。

题目:简要分析第三联中“荒”“瘦”二字的妙处。

思路解析:答题时既要分析“荒”“瘦”二字的含义和表现手法,还要注意分析其在句中及全诗中的表达效果。“荒”字含有荒凉之意,“瘦”字含有贫瘠之意,本来是平常的两个字,但放在诗中就格外传神,使描写之景尤为生动,把农村的贫寒刻画得入木三分,饱含了诗人对民生凋敝的忧虑,对百姓困苦的深切同情。

参考答案:①从用字自然传神上看:数缕荒烟,几户人家,在暮色笼罩之下,尤显荒凉冷落;瘦野薄田,狭促如刀,瘦瘠之至。“荒”“瘦”二字,乃寻常字眼,但在此十分贴切,显得自然而工稳,能传达出诗人面对荒村、瘦田的第一感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②从情感寄寓上看:“荒”“瘦”二字,包含地僻、田瘦等多重意义,寄寓了诗人对山民的怜悯、关切,以及诗人被贬蛮荒的失意,极好地丰富了全诗的情感内涵。

三、鉴赏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表现手法。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也包括艺术构思。鉴赏表达技巧,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近年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考查形式基本都是主观性试题。鉴赏表达技巧是高考古诗词鉴赏命题的重点,命题形式上或单独设题,或结合形象、语言、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感情态度综合设题。常见的提问方式是: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试结合诗的内容,分析诗人是如何使用××这一手法的?答题模式是:先准确指出使用了何种手法,再结合诗句阐释哪里用了这种手法,为什么运用这种手法,最后答出运用这种手法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鉴赏表达技巧,关键要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掌握常见类型,避免“无米之炊”。做好相关知识的积累和储备,是解答鉴赏表达技巧试题的前提和关键。①表达方式。一般有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等五种。诗歌鉴赏涉及较多的是抒情和描写。②表现手法。包括想象、类比、象征、渲染、烘托、对比、用典、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动静相衬等。③修辞方法。主要有比喻、比拟、双关、对偶、夸张、借代、反问等。④行文结构。包括承上启下、起承转合、衔接、铺垫、照应等。

第二,掌握高考设题的模式,寻求答题启示。表达技巧类试题的设题角度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小角度”设题,一类是“大角度”设题。“小角度”设题的切入点较小,考查的针对性强,题干明确规定了从表达技巧中的某一个具体方面鉴赏。答题时只要按照题干所要求的相关表达技巧知识,并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即可。“大角度”设题往往泛泛而谈,没有具体的角度要求,出现在题干中的关键词通常是“表现手法”“表达效果”“艺术手法”或“手法”等较为宽泛的概念。

第三,运用规范的表达程式。这类题的表达程式为:这首诗采用了××技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写出了××(意象)的××特点,表现了××思想情感,起到了××作用。

例5.(2015年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

骆宾王

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

兰径薰幽,槐庭落暗金。

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

题目:请简要赏析“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思路解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有手法运用分析、内容分析、作用说明等意识。具体到本题,应该指出诗句运用的相关手法(如“衬托”“动静结合”“视听结合”等),再联系诗句中的关键内容(如“风声彻”与“谷静”,“月色深”与“山空”等),具体指明如此描写具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参考答案:“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这两句用山谷的幽静、空旷,衬托风声格外之响与月色分外之浓,视听兼具,动静结合,突出表现了山间空旷、静寂的美好景致。

例6.(2015年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的题目。

木兰花慢 赠弹琵琶者

[元]张伯淳

爱当垆年少,将雅调,寄幽情。尽百喙春和,群喧夜寂,老凤孤鸣。都来四条弦里,有无穷、旧谱与新声。写出天然律吕①,扫空眼底[XCZ1.tif]②筝。 落红,天气暖犹轻。洗耳为渠听。想关塞风寒,浔阳月色,似醉还醒。轩窗静来偏好,到曲终、怀抱转分明。相见今朝何处?语溪③乍雨初晴。

【注】①律吕,此指乐律或音律。②[XCZ2.tif],一种弦乐器,如筝。③语溪,溪水名,在今浙江桐乡。

题目:分析上片与下片对琵琶演奏描写角度的差异。

思路解析:本题题干指向较为明确,解题时,应具体分析上下片词句的意思,找出描写琵琶演奏的词句,对其描写角度进行准确概括。根据上片中的“旧谱”“新声”“天然律吕”和下片中的“洗耳”“听”“似醉还醒”可知,上片从乐曲方面来描写,下片从听者方面来描写。

参考答案:①上片从乐曲方面来描写乐曲的演奏者、乐曲旋律的复杂变化、乐曲声律的高雅等,侧重正面描写、直接描写。②下片从听者方面来描写气氛感受、典故联想、景色渲染等,侧重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四、鉴赏思想情感

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是高考考查的重中之重。近年来,高考对思想感情的考查,从分析的对象上看,有词语,有句子,有全诗;从情感的内涵上看,有心情,有心境,也有观点和理趣;从情感的程度上看,有表层更有深层,有景中语更有典中语;从考查的题型上看,有直接概括题,也有深度分析题,更有情感评价题。在复习备考时,考生不仅要把握表达思想感情的基本方法,更要适应试题的各种变化,能透过语言文字去深入分析其中的思想感情。

鉴赏思想情感的考查形式主要是简析题,也有少数选择题和探究题。常见的设问方式有:

(1)这首诗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2)诗歌×句(联、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3)请结合本诗的感情,印证前人××的评价。

(4)试比较两首诗歌中情感的不同。

(5)阐述诗歌所表达的观点、态度、主张。

这类试题的答题模式是:先准确分析出整首诗歌表达的思想情感,再结合作者经历、写作背景、诗歌意象或语言风格进行具体分析。

鉴赏思想情感的有效方法是:

(1)理解和挖掘“注释”信息,把握思想感情。试题中的“注释”绝不是“无意点缀”,而是出题人“有意而为”,“注释”是出题人留给考生解答问题的“蛛丝马迹”,找到这些“蛛丝马迹”并“顺藤摸瓜”,对解题大有裨益。

(2)利用诗歌中的意象,把握思想感情。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而意象又是感情化了的景或物,诗人所抒发的思想感情或要表达的主旨,与诗中的意象有密切联系,从这里出发探究诗人的思想感情,便可略知一二。

(3)知人论世,发挥想象,把握思想感情。了解诗人的人生际遇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是洞察诗人心扉、把握诗人情感的一把钥匙。

(4)拟写答案时要遵循基本格式:这首诗(×联)抒发了诗人××的情感,通过诗中描绘的××景物(或通过××词语),表现了这种情感。

例7.(2015年四川卷)阅读上文例5中的《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一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目: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向?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思路解析:题干中的关键词为“情感”和“志向”。情感,是诗人的心绪与思想;志向,为诗人相对恒定、努力追寻的理想与愿望。作答时,可先浓缩描写之景,揣摩作者的情感,再抓住尾联的议论之语,体味其志向。

参考答案:本诗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之情,追求高洁坚贞、自由闲适之志。首联从夕阳美景吸引作者游兴写起,点明访问山家之由。颔联写兰径和山家槐庭美景:幽兰散发阵阵香味,落日透过庭槐洒下斑驳光影,暗示山家主人为高洁隐士。颈联写山谷幽静空旷、风声之响、月色之浓,呈现出山间特有景致。尾联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闲适生活、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例8.(2015年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

刘禹锡

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

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

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

莫言堆案注无余地,认得诗人在此间。

【注】堆案,堆积案头,谓文书甚多。

题目: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思路解析:这是一首典型的写景抒情诗。诗歌先铺展笔墨大肆描摹景物,为抒情铺垫蓄势,诗末触景生情,点明题旨。诗的前三联极写窦员外新居环境的优美,在充分铺垫之后,尾联直抒胸臆:见到眼前如此美景,作者流连忘返,虽平日文书甚多忙得不可开交,也偷得半日清闲,想要长留此间了,羡慕、留恋之情溢于言表。

参考答案:尾联表达了作者的赞美恭维之意、羡慕向往之情和志趣相同之感。

五、鉴赏思想内容

从内容上划分,古代诗歌常见的类型有:赠友送别诗、借景抒情诗、思妇闺情诗、托物言志诗、咏史怀古诗、羁旅行役诗、边塞征战诗、即景感怀诗、山水田园诗、惜春伤春诗、民生诗、节令诗、题画诗、哲理诗、爱国诗、爱情诗、乡情诗、讽喻诗等。诗歌内容是诗人表情达意的载体,自然也是高考的考点。

鉴赏思想内容的考查形式,常常是要求考生简析对诗中的×字、×句、×联或整首诗含义的理解,常见的设问方式有:

(1)诗中的×字是如何体现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怎样理解×句?请结合全诗分析。

(3)作者“开心(失落、愤懑)”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4)请简要分析作者在本诗中情绪的变化过程。

准确概括诗歌的思想内容,主要有五条途径:

(1)从诗题入手。从题目看题材,看诗歌具体描写的内容。

(2)了解诗前的序。许多古代诗歌的前面都有一个小“序”,或交代创作年代,或交代创作缘由,或交代创作经过,或交代创作背景,这些对理解思想内容至关重要。

(3)从“注释”入手。“注释”是值得关注的内容,虽短短几字,却是命题人给出的暗示。

(4)从诗句入手。散文有文眼,诗歌有诗眼,分析诗歌时要善于抓住诗眼(重要词句)进行分析,弄清诗句的含义。

(5)从意象入手。要抓住诗中的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烟、枯藤老树等,这些意象构成意境,反映诗歌内容。

例9.(2015年湖北卷)阅读上文例4中的《劳停驿》一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目:简要说明此诗前两联景物描写的时空变化。

思路解析:题目提示考生需要关注的重点区域是“前两联”,要分析的对象是“景物描写”,答题的角度是“时”和“空”两个方面。第一联,从“山曲”“平川”可见地点(空间)的变化;从“豁尔见平川”可知这是白天所见。第二联,“月正圆”说明已经到了晚上,表明了时间的推移变化。

参考答案:此诗前两联写景,时空变化丰富。从时间节点来看,可分为两个时段,第一联为舟行之时(白昼),第二联为泊舟之后(暮夜)。从取景空间来看,一句一景,富于变化。孤舟山曲、豁尔平川、树杪帆落、峰头月圆,远、近、高、低,布置巧妙。

例10.(2015年广东卷)阅读上文例3中的《早过大通驿》一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目:诗题的“过”字在诗句中是如何体现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思路解析:诗题的“过”字贯穿全诗始终,解答本题就要从整体入手,紧扣“过”字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示例一:首先写晨雾初散和朝阳将出未出的景色,接着写船临近集市和经过水湾的情景,再写风吹江水和云漂九子山的景色,全诗通过地点转移和景色变化写出“过”的行程。

示例二:“过”指“经过、路过”,诗中通过前三联时间、景物的变化,移步换景,展现出作者清晨乘舟江上,经过大通驿时轻松畅快的心情。首联写晨雾初散,朝阳将出未出,眼前一片迷蒙。颔联写江雾散去,远处的市镇依稀可辨,转眼移过了水湾。颈联写江风拂过水面,云朵漂浮在九子山间,写出了行舟之快。全诗通过作者在行舟之上,遥看景物变化,体现出“过”之意。

【备考建议】

1.克服畏难情绪。

可以说,大部分考生都对诗歌鉴赏知识知之甚少,面对诗歌鉴赏题都是持一种仰望的姿态,在心理上人为地拉大了自己和诗歌之间的距离,导致做题时知难而退,不能正常发挥。所以,我们首先要卸下包袱,克服畏难情绪,主动地、积极地、大胆地、充满自信地走进诗歌,窥探诗人的内心世界。

2.探究选题规律,训练有的放矢。

古代诗歌浩如烟海,高考到底考什么,选题从哪里来,有没有什么规律,这是复习备考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从对2013―2015年高考试题的统计分析来看,诗歌鉴赏所选的材料绝大多数来自唐宋诗、词,三年来的考题中唐诗15首,宋词11首,宋诗14首,另有少量的清诗、清词、元曲等;其中诗共33首,词共16首。因此,诗歌鉴赏的复习备考要以唐宋诗词为重点,要把诗作为重中之重,进行强化训练,同时做一定数量元、明、清的诗词练习。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训练的盲目性。

3.全面训练,有备无患。

从近年来的高考试题来看,诗歌鉴赏考查的高频考点是表达技巧、思想情感和语言特色,对这些考点自然应该多加训练。除此之外,对形象、内容类试题也不能忽视。只有全面训练,才能全面开花、结果,在考场上从容应对,游刃有余。

4.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同其他阅读题一样,正确解答诗歌鉴赏题的前提是阅读。要学会读标题,读作者,读注释,更要细心读懂每句诗的意思,做到“四面出击”,这就是诗歌鉴赏的“四步阅读法”。

5.精准审题,明确问题核心。

诗歌鉴赏主要有五大考点。每一个试题题干都会有一个明确的考查方向。面对题目不要着急答题,而要划出题干中的关键字词,看看这道题包含了哪几个要求,分别让我们做什么。明确了命题者的命题意图,再进一步解答试题才能够不偏不倚,一语中的。

长江之歌阅读答案范文7

【例1】(2012山东临沂)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9题。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9.诗人描写了哪些景物?创设了怎样的意境?

【例2】(2012山东日照)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7~8题。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7.词人徘徊于小园香径,精心选择了 、

和 等景物,描绘了一组优美的画面。

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例3】(2012湖南娄底)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5~16题。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5.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6.“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脍炙人口,“生”和“入”用得很妙,请说说妙在何处。

从上述三例可见,古诗鉴赏的考查不管怎样设题,所考内容无非是围绕三个问题:(1)“写什么”――解读意象、意境、内容;(如例1、例2第一题)(2)“怎样写”――简析语言、表达技巧;(例3第二题)(3)“为何写”――揣摩主题、情感、观点态度(例2第一题、例3第一题)。对一首古诗做初步鉴赏,说到底就是思考解答这三个问题,这是解读、鉴赏古诗的思路规律。那么,怎样解答这三类题型呢?

第一种类型:写什么

这种类型的问题我们仅以解读意象、意境为例。往往会有这样的提问:“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或“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第一种问法是最浅显的,学生只要读完诗歌就能找到诗中的物象。第二、三问是在第一问的基础上深化的结果。

【示例】阅读下面的一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请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所展示的画面。

【参考答案】长安街上,绵绵细雨滋润着大地。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青青草色,走近了,却极淡极少、似有似无。

第二种类型:怎样写

以简析语言为例。炼字的提问方式有三种:(1)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或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直接鉴赏关键词)(2)诗中的“诗眼”“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什么?(找出关键词并鉴赏)(3)这首词与另一首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比较鉴赏)

这种题型答题的步骤是:(1)解释该词;(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构成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或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春 望

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本诗尾联中的“搔”字锤炼得好,好在哪里?

解题过程:“搔”是“用指甲轻刮”的意思(步骤一),想象一下这是一个因烦恼而做出的动作(步骤二)。一般遇到难事时才这样。这个动作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忧愁难以排解(步骤三)。经过这样思考后用语言表述如下:“搔”字是对诗人想解愁而不得的细节描写,传神地表达了诗人内心难以排遣的忧国思家之情。

第三种类型:为何写

这种类型的问题提问方式如:“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情趣?”或结合意境提问,或就某一句某一联发问。这是考查对古诗思想内容的评价。

答题步骤:(1)诗歌各句(或相关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内容;(2)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3)抒发了什么情感。

【示例】阅读下面的一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秋风萧瑟,残阳如血。万重山中,烟雾迷茫。一座孤城,潇然兀立,边声四超,清角吹凉。边关艰辛,尽在其中(步骤一)。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步骤二),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和对家乡(亲人)的眷念之情(步骤三)。

长江之歌阅读答案范文8

典 型 例 题

例1(2009·江苏卷)《上善若水》:

第13题:本文写的是都江堰,但不以描写见长,请具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

例2(2012·江苏卷)《邮差先生》:

第14题:作品叙述舒缓,没有太强的故事性,这样写对表现小说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试作探究。

错 答 列 举

例1典型错答:

(1) “岷江从雪山一路蹒跚走来,负荷着黎庶的厚望,伴随着历史的沧桑。”一句运用拟人描写了岷江的古老;“李冰靠火烧、靠水浇,切断玉垒山,开凿离堆,修飞沙堰”通过动作描写表现李冰修建都江堰的艰难。

(2) ①“这是指水吗?是褒扬都江堰吗?还是借水喻人,弘扬一种文化精神?” 运用排比、反问的修辞手法,激起读者的思考,增强文章的语势;②“岷江从雪山一路蹒跚走来,负荷着黎庶的厚望,伴随着历史的沧桑。”运用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地突出都江堰的古老沧桑感;③引用《史记·河渠书》记载,突出都江堰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3) 通过对都江堰修建过程和作用的记叙,歌颂了在历史上为人民造福的人。

(4) 先写去参观都江堰看到的景物,再写都江堰的修建及其作用,最后歌颂了修建和保护都江堰的人。

(5) 运用对比衬托、借古讽今、托物言志的多种表现手法。

例2典型错答:

(1) ①写了邮差先生送信的故事;②写了一个老太太和他的口舌;③写一个小子和他开玩笑。

(2) 表现小城的贫穷落后,百姓生活艰难和愚昧。

(3) 本文以阳光为贯穿全文的线索,通过阳光的变化表现邮差先生的艰辛和心情的舒畅。

(4) 有利于刻画邮差先生的形象,突出小城生活的特点。

错因分析

例1:

(1) 看题不清,匆忙作答。题干提示“不以描写见长”,该同学只看到“描写”二字就匆匆作答,也许有心理紧张的因素,在考场上不能冷静看题。

(2) 概念混淆,张冠李戴。将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混为一谈,对写作的基本概念理解不清。

(3) (4)答非所问,目中无题。题干问表达特色,这两位同学答为文章主旨和结构思路。

(5) 只贴标签,不作分析。提干要求具体分析,该同学答题时只是贴标签,概念化,缺少具体内容。

例2:

(1) 审题不清,能力错位。题干问“作品叙述舒缓,没有太强的故事性,这样写对表现小说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该同学答为哪些故事情节。

(2)(3) 答非所问,目中无题。这两位同学答为文章主旨和线索的作用,与提干要求毫不相干。

(4) 要点遗漏,表述不全。未能概括出邮差先生怎样的形象和小城怎样的特点,遗漏了对文本风格的阐述。

正确答案

例1:

采用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托物言志:借都江堰表达对传统文化精髓的追怀;借古喻今:借都江堰表达对现实环境问题的忧思;虚实结合:借都江堰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例2:

有助于刻画邮差这一形象的特征:经历平常,性格平和,行事从容;也有助于表现小城惯常的生活状态;淡化了情节,有助于形成作品的抒情风格。

例题分析

例1当年全省均分只有027分,得分率为45%,实在低得令人寒心,都是由于审题不清,导致失分严重。命题者已提示“不以描写见长”,描写属于表达方式,意思就是暗示同学们要从与“描写”同一维度的表达方式角度答题,常见的表达方式主要有五种: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题干已排除“描写”,而赏读全文,记叙性的文字很少,没有说明,那必然是“议论抒情相结合”了。另,本文是以都江堰为写作对象的文化散文,其目的是讽喻当今一些社会现象,实写都江堰的修建,主旨是挖掘其精神文化内涵,在表达技巧上运用了虚实结合、借古讽今和托物言志等手段,应掌握类文化散文这些常用表达手段。

例2全省均分为179分,得分率298%,也属于低分。此题命题者提示本文没有太强的故事情节,叙述舒缓,对表达小说的内容有什么作用。审读题干,首先明确答题的指向——小说的内容;其次,调动头脑中的知识架构,考虑小说的内容包含的要素——人物、情节、环境等;最后思考人物具有怎样的特征,环境具有怎样的特点。同学们如果能从这些角度思考答题,也就减少了失分的风险。矫 正 方 案

一、 精思题干信息,明确答题角度。

江苏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审题,就是要精细思考题干相关信息,把握题目要求,准确划定答题的有效阅读范围,选准答题的切入点。因为,题干本身往往就提示了阅读区间、解题思路和答题角度,所以必须认真阅读题目,确定好思考角度。同学们头脑中一定要牢记:题干提示了答题范围,题干规定了答题角度,题干提供了答题思路,题干隐含了答题信息,题干体现了答题规律。如例1,题目问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并要求具体说明,也就是在指出特色后,还要结合内容进行分析和阐释。大多数同学审题不仔细,忽略了题目中“不以描写见长”这一提示,因而也就不能明确题目的答题角度,不知道与“描写”并行的是“抒情”和“议论”,也就更不知道“抒情”的下面还有分支,如“托物言志”等,最后只能是凭着感觉做题,焉能不“离题万里”?

二、 整合归纳要点,规范答题训练。

江苏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的阅读材料多为散文、小说,语言不仅有丰富的内涵,还很讲究艺术技巧。有的含蓄委婉,有的生动细腻,有的形象具体。具有这些特点的语句在高考中历来成为考查的重点。组织答案的时候首先要整合文中的相关信息,在原文中找出相关段落所传达的信息的共同点,然后利用文中附着信息共同点的那些具体的、形象化的语句,依据题干要求,进行适当归纳并转换为抽象、概括性的语言,即为所需答案。如例1答案中的“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借古喻今”等概念性的词语,就必须要从文本的特色中概括出来,并能做到分点答题,将答案清清楚楚地呈现在阅卷者面前,借此给阅卷者留下良好的第一感官印象。

三、 建构知识体系,掌握答题技巧。

长江之歌阅读答案范文9

为了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中几乎都有诗词鉴赏题目,考点涉及了对诗歌内容的概括与理解、描绘画面、品味字词、赏析名句、把握形象、揣摩情感、赏析技法等。评卷中发现一些省市考查的是课外诗词,或者将课内外的诗词进行比较阅读,有些考生读不懂诗词原文,答题自然也就无从下笔,不是空着,就是随便乱写一气。有的省市虽然考查的是课内诗词,由于部分考生对诗词的理解只是囫囵吞枣,死记硬背,命题者稍一变化题目,这些考生不是张冠李戴,就是干脆放弃。有些考生虽然能读懂诗词的意思,但是由于赏析的角度不清晰,语言表达不到位,分数自然也不会高。

【典例分析】

一、内容概括不贴切

例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题。

从军行

杨 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1.请简要概括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2.“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从哪两个方面描绘了激烈悲壮的战争场面。(2013年临沂卷)

分析:第一题要求考生概括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有些考生却因为没有读懂诗歌,根据“心中自不平”、“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诗句将内容概括为“因为外患入侵,心中很难过,希望自己能够从军”等,因为概括不准确而失分。事实上从“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两句可以看出这首诗写的是一位书生从军边塞、抵御外患的过程。

二、信息筛选不仔细

例2.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2题。

浣溪沙

【宋】苏轼

细雨斜风作晓寒,

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准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①浮午盏②,

蓼茸③蒿笋试春盘④。

人间有味是清欢。

【注释】①雪沫乳花:形容煎茶时上浮的白泡。②午盏:午茶。③蓼(liǎo)茸:蓼菜嫩芽。④春盘:旧俗,立春时用蔬菜水果、糕饼等装盘馈赠亲友。

1.上阕中, 和 两种景物增添了晴天河滩的妩媚。

2.“人间有味是清欢”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013年台州卷)

分析:第一题要求从上阕中找出增添了晴天河滩的妩媚的两种景物,其中的关键词是“上阕”、“晴天”,因此应该是“烟”和“柳”。可是不少考生或是没有注意“上阕”一词,从下阕中找景物,写出“雪沫乳花”、“蓼茸蒿笋”等答案,或是没有注意“晴天”一词,结果写“细雨”、“斜风”造成失分。

三、画面描绘欠神韵

例3.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2题。

忆钱塘江

宋・李觏①

昔年乘醉举归帆,

隐隐山前日半衔。

好是满江涵②返照,

水仙③齐著淡红衫。

【注释】①觏:读gòu。 ②涵:包含。 ③水仙:指水中女神。这里喻指归帆。

1.这首诗描绘了 时分的景色。诗中“隐隐“照应了前句中的“ ”一词。

2.此诗想象奇特,比喻生动。请描绘三、四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2013年舟山卷)

分析:这首诗的第二题要求描绘画面。不少考生在描绘画面时只是简单地将诗句进行翻译,没有进行具体细致的描写,缺少必要的修辞手法,语言干涩无味,因而造成失分。答案示例:最迷人的是夕阳返照江面,江水一片红光。水面上,点点的白帆也泛着淡红光芒,在夕阳的辉映下,宛如一群穿着淡红衣衫的水仙,凌波微步,美艳动人。

四、词语品味欠推敲

例4.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本诗中“割”与“小”的用词之妙,自古为人们所称道,请任选其一加以赏析。

我选:

赏析:

(2013年武汉卷)

分析:赏析时需要从词语的意思、所写的内容、表达的情感等不同角度进行赏析,品味时要结合具体的诗句进行。不少考生品味时往往没有仔细推敲,考虑不全面,或者不能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因而造成失分。答案示例:⑴一个“割”字,表现出泰山像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阳光,使泰山明暗对比强烈,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2)“小”在此处是“矮小”的意思。它不仅形象地写出泰山巍然高耸的气势,同时象征性地表达了诗人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五、诗句赏析不到位

例5.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2题。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1.请简要赏析上片“破纸窗间自语”一句。

2.全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概括作答。

(2013年成都卷)

分析:诗句赏析是诗歌阅读最常见的考点,但是不少考生却拿不到分或者不能得满分,主要原因是不注意分析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赏析时不能结合诗句的具体内容,忽视其表达效果,有时对于诗句中重点词语所渲染的气氛不能正确把握,揣摩不出诗句中所蕴含的情感,因而失分。答案示例:(1)上句“破纸窗间自语”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屋外狂风急雨,吹动窗上破纸,瑟瑟作响,就像自言自语一样,这样就把风吹动纸响给人格化了,生动形象;特别是“自”字衬托了诗人“独宿”博山的孤寂心情,渲染了凄凉破败的氛围。

六、情感体验不准确

例6.阅读诗歌,完成第1题。

村夜

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

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前门望野田,

月明荞麦花如雪。

1.请描绘“月明荞麦花如雪”的景象,并指出这句蕴含了诗人的什么感情。(2013年扬州卷)

分析:本题的第二问是要求考生揣摩出句中所蕴含的情感,不少考生没有读懂诗句的意思,从“花如雪”中体验到的不是看到自然美景的欣喜,而是一种彻骨的寒冷,自然理解出来的情感就是“孤独”、“寂寞”、“怀才不遇”等而得不到分。本题答案应为“大自然的如画美景感染了诗人,使诗人暂时忘记了他的孤寂,情不自禁地发出不胜惊喜的赞叹。”

七、技巧选择欠准确

例7.阅读诗歌,完成第1-3题。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韦应物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1.以下诗歌,与上面这首诗歌体裁完全相同的是( )

A.《龟虽寿》(曹操)

B.《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C.《竹里馆》(王维)

D.《月下独酌》(李白)

2.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效果?

3.尾联采用了何种抒情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013年德州卷)

分析:这首诗歌阅读的第三题第一问涉及到表现技巧的考查。有些考生对诗歌的表现技巧有哪些并不清晰,不知道诗歌有哪几种抒情方式,于是想当然地写上了设问的抒情方式而造成失分。答案应为借景抒情的方式。

长江之歌阅读答案范文10

一、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即事

耿湋

数亩东皋宅,青春独屏居①。

家贫僮仆慢,官罢友朋疏。

强饮沽来酒,羞看读了书。

闲花开满地,惆怅复何如。

【注】①屏居:隐居。

1. 有人认为“青春独屏居”是全诗的关键之句,你是怎样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诗歌颈联中,“强饮”“羞看”表现了诗人怎样微妙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尾联中,“闲花”和“惆怅”有怎样的内在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姑苏怀古

许浑

宫馆余基辍棹过,黍苗无限独悲歌。

荒台麋鹿争新草,空苑凫鹥占浅莎。

吴岫雨来虚槛冷,楚江风急远帆多。

可怜国破忠臣死,日日东流生白波。

1. 诗歌怀古讽今,但是第二联中描绘的事物却极具生命力,你是怎样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诗歌第三联意蕴丰富,请从“虚”和“实”两个层面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以镜赠别

白居易

人言似明月,我道胜明月。

明月非不明,一年十二缺。

岂如玉匣里①,如水常澄澈。

月破天暗时,圆明②独不歇。

我惭貌丑老,绕鬓斑斑雪。

不如赠少年,回照③青④丝发。

因君千里去,持此将为别。

【注】①玉匣里:镜置于玉匣里,这里指代匣中镜。②圆明:指圆镜明亮光洁。③回照:重新照耀。④青:黑色。

1. 诗歌前四句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写出了“镜”的哪些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白居易的诗歌中,出现了大量“惭”“愧”等字眼,请谈谈你对“我惭貌丑老”中“惭”字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沉醉东风·渔夫

白朴①

黄芦②岸白苹渡口,绿柳堤红蓼滩头。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③,点秋江白鹭沙鸥。傲杀④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注】①白朴:因反感元朝统治,终生不仕。②黄芦:与苹、绿柳、红蓼均为水边生长的植物。③忘机友:相互不设心机的朋友。④傲杀:鄙视。

1. 这首曲子前两句写景有什么特点?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渔夫的“忘机友”是指什么?这句话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见官方博客

长江之歌阅读答案范文11

中国古代的一些诗人,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他们眼中有所见,耳中有所闻,心中有所感,由此触发灵感,写下的诗篇,就是羁旅思乡诗。

羁旅思乡诗,或描述个人游历的见闻感受,或表现思亲怀乡之情,表达了古人对亲情、友情的重视,有极高的人文价值。羁旅思乡诗情真意切,真实地表现了客居他乡的艰难、漂泊无定的凄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对温馨家庭的憧憬以及对安定幸福生活的期盼、向往。羁旅思乡诗的命题主要考查我们对诗歌情感的把握、对思想内容的感受与理解、对遣词造句的鉴赏以及对相关表达技巧、表现手法的辨认与评析等。

一、羁旅思乡诗常见主题

文人失意、漂泊哀伤、思念亲人、生活潦倒、互勉互慰、珍爱友谊等。

二、羁旅思乡诗常见意象

月亮――人生的圆满、缺憾;情感的无奈;时空的永恒;思乡思亲。孤雁――孤独;思乡;思亲;音信。寒蝉――悲凉。猿猴――伤感。落花――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沙鸥――飘零;伤感。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

三、羁旅思乡诗阅读方法

1.要明确作者写了哪些“眼中景”,借此抒发怎样的“心中情”。鉴赏时要抓住意象,构建图景,展开想象和联想,在此基础上理解和把握诗歌意境。

2.这类诗在感情的抒发上有何特点?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确定情感类别,剖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3.作者是怎样把羁旅之情与所见所闻的一些事物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的?探寻物我合一、情景交融的审美境界。

4.抓住关键词语,体味艺术特点。

5.能欣赏一些打破常规的构思方法,感受诗的魅力。

另外,在解答羁旅思乡诗时,我们容易走进以下误区:(1)构图意识不强,缺少整体的画面感。(2)判断失误,对关键字词的理解不到位,随意作答。(3)有一定的见解,但讲不出理由,不能自圆其说,不能联系诗歌本身来分析评价,只是无端猜想或无根据地归纳,答案牵强、生硬。(4)没有从羁旅思乡诗的内容和特点去把握全诗,只是套用一些空泛的答题术语,表述缺少严密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阅读训练】

乡 思

李 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钱钟书说:“诗歌里有三种写法:一、天涯虽远,而想望中的人更远;二、想望中的人物虽近,却比天涯还远;三、想望中的人虽远,却近在比邻。”这首诗属于哪一种写法?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着眼空间距离来抒写思乡之情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哪几个层面的“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渡汉江[注]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这是宋之问从泷州(今广东罗定县)贬所北归,途经汉江(指襄阳附近的一段汉水)时写的一首诗。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有人评价此诗前两句中“断”“复”两字,似不着力,却耐人寻味,请结合诗句说明这两字有怎样的意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后两句,按常情应是“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作者笔下所写却与常情相悖,作者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谈谈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双调]沉醉东风 秋景

卢 挚

挂绝壁松枝倒倚,落残霞孤鹜齐飞。四围不尽山,一望无穷水。散西风满天秋意。夜静云帆月影低,载我在潇湘画里。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从作品的意境及作者表现的情感角度出发,简要分析这首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曲仅45字,其所蕴含的情与景却十分丰富。请结合本曲简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旅次寄湖南张郎中

戎 昱

寒江近户漫流声,竹影当窗乱月明。

归梦不知湖水阔,夜来还到洛阳城。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这首诗写“归梦”突出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归梦”是诗眼。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分析作者当时怀着怎样的心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采桑子

吕本中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有关内容作具体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江之歌阅读答案范文12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诗歌鉴赏 “由此及彼”

中华数千年文明史孕育了浩瀚的文学宝库,而古代诗词正是这文学宝库中的明珠。阅读和鉴赏古代诗词,领受文学艺术的滋养,可以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促进知识的增长积累,可以提高文学修养,提高阅读、表达能力。然而能力的提升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练习,需要积累,因而不少学生视之为难以逾越的高峰,望而生畏,望洋兴叹。考试时虽勉力为之,却力不从心,得分率低下一直是困扰广大师生的一大难题。

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各种教学资料中都有一些常规方法指导。例如,“三看”――看题目、看作者、看注解;揣摩字词,理解文句,推断思想感情,探讨表现手法等等,这些指导都不错,但实际操作起来仍然很难。我认为,在诗歌鉴赏中,给学生搭建一个平台,降低相对难度、高度,让学生学会“由此及彼”,从而达到化繁为简、化深奥为浅显,这样可以有效地解决“欣赏难”这个问题。

清代夏敬渠在《野叟曝言》中写道:“遇着通晓之人,就虚心请问,由此及彼,铢积寸累,自然日有进益。”诗歌鉴赏中的“由此及彼”,主要是指导学生阅读时学会寻找、运用旧知,以推测并理解新知。这是一种类似于“类比推理”的模式。我们平时学习中如能做到“由此及彼,铢积寸累”,那自然是“日有进益”的。我在多年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了尝试,发现长期坚持一般都能使学生从最初的“雾里看花”到后来的“柳暗花明”,大大提高学生的欣赏信心与能力。现将具体的做法分述如下。

一、字词的联想

所谓字词的联想,就是指导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古诗词的字词知识,运用联想去感知、理解考试阅读中出现的字词。

1.直接联想

唐代诗人马戴的《落日怅望》诗,其颔联为“微阳下乔木,远色隐秋山”。其中“隐”一字成了学生阅读诗句的障碍,评讲试卷时我启发学生回顾我们在教材里学过的陈子昂的《春夜别友人》,陈诗中“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中的“隐”是学生解释的,因此从陈诗的“隐”很快就能推知马诗中的“隐”是“遮掩、掩映”之意。

2.相似联想

高二时,在学清照《如梦令》中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时,学生对“绿”和“红”难以理解,但高一时我们学过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羽扇纶巾,谈笑间,墙橹灰飞烟灭。”“墙”和“橹”都是船的构件,在此可代“船”,而“船”又可代“水军”,即曹操的水军。学生经过比较基本能够推断李词中也是运用了借代手法,借色彩“绿”“红”分别代指绿叶、红花。

3.比较性联想

一词多义是古汉语中的常见现象,这种现象在诗词中也常有出现,结合语境让学生分析、比较,可以有融会贯通之效。

例如,“阑珊”一词,李煜“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中的“阑珊”一词学生不甚了解,而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有“众里寻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对两诗的语境加以比较:辛词灯火的“阑珊”是指“稀落”,那么,春意“阑珊”,则可推知为“凋残”。再如“可怜”一词,杜牧的《阿房宫赋》有“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白居易的《暮江吟》(学生小学学过)有“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一句,对两句的语境加以比较,就可得出杜文的“可怜”意为“可惜”,白诗之“可怜”是谓“可爱”,从而使学生前后知识串联加深了印象。

二、修辞的勾连

古代诗词中为了句子平仄、对偶、押韵的需要诗句常有倒装现象,它和文言文的倒装句是不同的概念。因此阅读古典诗词时必须把诗歌中的倒装句重新排序,否则就很难读懂诗歌。在教学中,让学生把已经学过的含有倒装的诗词,回顾出来,重新排序。例如,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雀楼》)学生非常熟悉,“欲穷千里目”是“目欲穷千里”的倒装,这是为了与下句“更上一层楼”形成对仗和适应诗歌平仄要求而改变了语序。

当在试卷中碰到李白词《忆秦娥》中的“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时学生就可以模仿上句重新排序为:“秦娥梦断秦楼月,箫声咽。”并且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这里使用了因果倒装,作者为了韵律上与后句“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形成顶真修辞,同时与下句“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形成对仗而改变语序。

古诗词中的互文现象也不少见,例如白居易的“主人下马客在船”(《琵琶行》),其中“下马”与“在船”互补见义。言主人下了马来到船上,客人也下了马来到船上。再如“烟笼寒水月笼沙”“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做合并同类项的工作,分别分类合并为“烟霭月光笼罩着寒水和沙地”“(当年我)常在岐王与崔九的住宅里见到你并听到你的歌声”。因此当碰到诸如“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杜甫《恨别》)一类生僻的古诗词时,学生就可以由此及彼,推断出此处也用了互文的修辞,试着给杜诗分类合并,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因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而呈现夜不成寐,白天反而倦极而眠的昼夜颠倒的反常举止。

三、表现手法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