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印刷厂企划方案

印刷厂企划方案

时间:2022-12-03 07:03:18

印刷厂企划方案

印刷厂企划方案范文1

环境管理体系(UMS)是在不断改善环境效率的目标下和生态整体概念的范围内,有计划地控制企业的环保,如单项措施中有采取FSC认证等。在德国,当涉及企业环保时,更多地是按照环境管理系统的标准对印刷企业进行评价。印刷企业必须承担生态责任和社会责任,但是通过环境认证书证明其所尽义务的方式不够全面,不仅无法有力说服其真实的环境效率,也不能正确反映企业是否恪守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近几年,《德国印刷者》多次给读者介绍重要的环境认证,其中最重要、最全面的两个认证是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EMAS(生态管理和审核计划)。本文以德国一家印刷厂为案例,介绍该厂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情况,但目前该企业还处于验证过程中(或刚结束),因此只是希望能为我国印刷企业的环境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OEDING印刷厂。对于环境特派员来说,Oeding印刷厂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持久的过程,从2012年初开始进行的EMAS验证和ISO-14001企业认证是其绿色发展史中的一个里程碑。该厂的环境特派员说,可持续发展关系到企业未来的能力,也就是要持续不断地适应技术和社会的变化。

其实自2008年以来,Oeding企业集团已开始坚持推进其生态工程。例如,采取传统的绿色印刷措施,如改用免处理的印前版材,进行FSC认证,实施无醇印刷(金属油墨除外)和碳中性印刷,以及开展各种不同的CSR(企业社会责任)项目。Oeding印刷厂还获得了POS(胶印过程标准)认证,并且在生产中使用植物油基的油墨进行印刷,此外该厂还是再生纸倡议的印刷伙伴和联邦德国环境管理工作组的成员之一。

生态目标。该厂的环境特派员称,1997年,随着采用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他们意识到管理体系可以帮助其定义企业的目标。因此从那时起,管理体系的课题像一条红线贯穿于企业的发展进程中。2010年,恰好是他们把许多现有的绿色措施汇集成环境管理体系的最佳时机,因此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后,Oeding印刷厂破例被批准参加汉诺威地区的koprofit(综合环境技术的生态项目)。koprofit或其他地区的环境项目(如Ecofit)是企业进入环境管理体系的理想通行证。

koprofit项目对企业的环境影响进行了实际分析,并在输入与输出平衡和法律检查的基础上制订了可行的目标。在正确的形式下,实际上这些数据可以被EMAS文档或ISO-14001标准1∶1接收。为了能够实施环境管理体系(UMS),Oeding印刷厂借助ISO 9001在生产技术上满足了相应的要求,因此2011年底该厂作为koprofit项目企业获奖后不久,仅3个月便获得EMAS验证(生态审计)和ISO 14001认证。

表1是2011年Oeding印刷厂的环境声明。(2010年该厂在已实施措施的基础上其耗电量减少5%,尽管是生产量和纸张消耗量都明显增加的情况下。)

实际的做法。在实际分析中,要通过环境管理体系对印刷生产的各个方面及其环境影响进行评价(“环境检验”)。利用不断提高企业环境效率的EMAS典型目标,每年由环境团队对重要的环境问题进行验证和评估,然后根据这些环境问题为促进环境效率和实施企业的环境策略确定环境目标,这些目标在一个包括具体措施、责任和规定期限在内的环境计划中显示。此外,通过详细的输入输出平衡进行目标跟踪,而这种平衡依据在EMAS III(生态管理和审核计划)中规定的核心指标,如能源效率和材料效率、水、废弃物和排放。重要的是,确定切合实际的目标,最好与员工协调一致。环境鉴定专家与验证人会对以下情况进行检验:是否成功地实施环境管理体系,是否达到规定的目标,是否可以根据数据证明,企业工作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等。

费用和优点。现在采用UMS(环境管理体系)要花多少钱?这取决于是否动用外部的支持。通常在百人左右的印刷企业进行认证与验证,包括准备工作在内的费用是在4位数欧元范围内。但环境特派员和环境团队其他成员的费用以及措施费用不包含在内。在这方面UMS的初始费用较高,但每年的监督审核费用一目了然。

UMS中期给Oeding印刷厂带来的成效是多方面的,除了减少企业成本外,如电、水、油墨、纸张、有害物质及其处理,企业还可以从改善健康保护和提高法律保障中受益。UMS还可以提升企业的形象,特别是在客户有目的地寻找印刷厂时。此外,2011年Oeding印刷厂的绿色印刷产品占总销售额的比例提高到了25%,例如化妆品包装和儿童玩具包装等。

零排放印刷厂。 Oeding印刷厂的环境目标在其他老的印刷厂很少存在。据了解,Oeding印刷厂与Ruth印刷媒体集中力量联合建立了Oeding Print公司,还计划到2013年夏季按照绿色印刷的方式在不伦瑞克建立能源自给自足的(光伏、热电联产、现代照明技术等)零排放印刷厂。这意味着该厂也要实施新的USM环境管理体系。如今,EMAS(生态管理和审核计划)规则也围绕ISO 50001新标准作了修订和补充。

印刷厂企划方案范文2

一、兼并的背景

1、被兼并方浦东新区印刷厂与兼并方茉织华公司的简要情况

浦东新区印刷厂建于一九五二年六月,至今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前身为上海市川沙印刷厂,属地方国有企业。该企业主要从事一般发票、各类凭证及帐表簿册的印刷。由于其生产设备陈旧、工艺落后,无法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业务量不断萎缩。1997年销售额仅262万元,利润6000元,负债达到87.66万元。银行短期借款50万元,流动资产为101.05万元,但存货一项就占56.64万元,而货币资金仅为30.48万元,应收款为11.81万元,企业财务状况相当困难。

茉织华公司是以平湖市新仓服装一厂为母体厂,近年来通过实行多元化经营,组建的拥有一系列子公司的集团公司。它是一个以生产出口服装为主、专业化分工明显的外向型中外合资企业。该公司是按现代企业制度设置并实施管理,公司汇聚了一批具有丰富的国际、国内贸易及办实业经验的中高级管理人才。1995年,该公司被中国纺织总会列为中国服装企业首强,并连续三年获中国服装业利税第一名。1997年,集团公司产值达22亿元,利税1.5亿元,出口创汇2.2亿美元。公司内设有9个服装子公司、2个印刷公司及一系列为服装业服务的子公司和事务所。其中浙江茉织华印刷有限公司是一个以印刷服装包装材料为主的子公司,近年来公司凭借自已一流的印刷设备和技术,承接了印刷技术难度大、防伪要求高的国家增值税发票、银行清分机转帐支票等特种商务票证的印刷业务。97年度产值为9000万元,利润2000万元,税金404万元。

2、兼并双方实施兼并的内在动因

浦东新区印刷厂近年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在经营上陷入了困境,主要表现在:(1)企业管理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内部缺乏正常运行的保证机制,人员无流动、分配无差距、上岗无竞争。(2)职工文化程度低,年龄结构偏大,职工对企业依赖性大,退休工人较多,负担重,职工平均年龄41岁,女职工占49%,40岁以上的职工占48%,职工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94%。(3)设备陈旧,无力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印刷设备均属四、五十年代,国家无投入,企业亦无力购置先进设备,企业不具备参与竞争的物质条件,难以为继。(4)缺乏专业人才,技术力量薄弱,人才流动的放开,引起大量人才流失。业务人才的流失,导致企业销售下跌,技术人才的流失,直接影响产品质量。

茉织华公司因业务的急剧扩张,迫切需要扩大生产规模,其兼并的主要原因为:(1)兼并重组有利于改变公司产品单一模式。保留原普通印刷业务,同时引进先进设备,加入技术含量高、防伪要求高的特种票证及彩色不干胶商标、高档彩色包装纸等印刷业务,使其成为多品种、高科技的现代化印刷企业。(2)公司可充分利用上海经济中心的优势。公司属下有多个具有一定规模和资金实力的经济实体;公司在浦东新区已有开发基础;公司可在资产资本经营、国际金融、贸易、印刷、国内服装市场的开发上作进一步拓展。(3)有利于公司取得时间效益。与内部投资相比,兼并节省了投产、以及培训新员工等所需的时间,使企业能迅速投产,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规模迅速扩张。(4)实施兼并同时也可以享受政府的优惠政策。如《浦东新区关于支持优势企业兼并划转小企业的若干扶持政策》中规定的在税收、人员安置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3、兼并双方的互具优势为实施兼并提供了可能

浦东新区印刷厂虽陷入困境,但在以下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1)作为一家有四十多年历史的国有企业,浦东新区印刷厂拥有一批对印刷技术比较熟悉的职工,能承接一些印刷技术要求高,难度大的印刷业务,是工厂的一笔宝贵财富。(2)厂区占地6.72亩,并拥有厂房、设备等一批固定资产,为厂区改造,设备更新提供了空间,为扩大生产奠定了基础,使兼并方能迅速投入生产。(3)具有印刷行业的五种资质,包括税务发票、行政事业单位收据、密件、商标以及书刊省级印刷许可证,这些资质也是印刷厂的一种特殊资源。(4)地处浦东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运输成本低,能在保证产品供应上海市场的同时,较好地辐射整个华东地区。 茉织华公司具有的优势:(1)公司是按现代企业制度设置并实施管理,具有丰富的国际、国内贸易及办实业经验的中高级管理人才;具有现代化的管理体系及国际一流水准的装备和技术;设有9个服装子公司、2个印刷子公司及一系列为服装业服务的子公司和事务所;是以生产出口服装为主、专业化分工明显的外贸与内销并举的中外合资企业,经营方式灵活多样。(2)公司有强大的营销网络及信息系统。出口日本的产业服装已占日本服装总需求量的20%以上,并不断有世界各地的著名服装商前? 辞⑻福辉诠诮俑鲋械纫陨铣鞘锌?00家连锁店,兼并后更可利用浦东开发的大好环境开发上海市场;公司拥有计算机国际互联网信息系统。(3)具有资金和财务优势。公司其它投资项目有的已进入回报期,再加上茉织华公司股票的上市等融资渠道和措施,有较为充足的资金来源。

4、兼并双方障碍的消除为实现兼并奠定了基础。

在兼并谈判过程中,兼并双方在许多方面达成了一致意见,但同时遇到了一些障碍:

浦东新区印刷厂的障碍消除。在兼并谈判时,印刷厂受到了特别是来自职工的诸多阻力。有的职工认为兼并是将企业卖给“外地人”,在感情上不能接收;有的职工担心兼并后由“外地人”管,自己的企业主人翁地位丧失,沦为“二等公民”,权益得不到保障;还有的职工则对兼并后企业将来的前景表示忧虑。对此,印刷厂领导从转变职工思想着手,加强对职工的思想工作,做好耐心说服和劝说工作,向职工阐明兼并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还带领职工代表前往浙江茉织华公司实地察看,鼓舞士气,树立信心,解除了职工的后顾之忧。 茉织华公司的障碍消除。茉织华公司认为兼并浦东新区印刷厂这样厂房设备陈旧、职工包袱重的国有老企业,兼并成本大,若按印刷厂帐面上的93.3万净资产进行兼并,公司的利益将得不到保证,并由此萌生了另往他就的想法。对此,新区国资管理部门从企业的长远发展和职工的切身利益出发,果断决策,同意茉织华集团以所属平湖新仓服装一厂的名义对浦东新区印刷厂实施零资产兼并。 

1998年4月19日,浦东新区管委会下发54号文件,同意平湖新仓服装一厂兼并浦东新区印刷厂。平湖新仓服装一厂在取得浦东新区印刷厂全部资产的同时,承担偿还全部债务的责任,并根据协议规定落实全部职工的工资、福利、公积金、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的一切待遇。

二、兼并后采取的主要措施

在兼并浦东新区印刷厂后,茉织华公司制定了浦东新区印刷厂发展的总体规划。提出要通过建造新厂房,添置新设备, 增加印刷品种、提高产量等途径,使浦东新区印刷厂规模逐步扩大,效益逐年提高,五年后成为国内最大的印刷企业之一。

针对浦东新区印刷厂目前困境的根源主要是经营机制不灵,而突出的问题是产品销售不畅。为此,茉织华公司结合本公司整体发展情况和浦东新区印刷厂发展要求,对浦东新区印刷厂的重组以机制重组、产品重组、资产重组、债务重组和人员重组为主线, 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1、机制重组

浦东新区印刷厂被兼并后,成为茉织华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其生产经营将按照现代企业的模式开展。由于历史的原因,浦东新区印刷厂虽然已面向市场,但由于机制缺陷,严重缺乏抗击市场风浪的能力,无法适应现代企业运行的要求。为此,茉织华公司对印刷厂的机制进行了重组。

首先, 加强市场意识,强化市场机制。增强企业开拓市场的能力,以扭转目前产品销售不畅的局面。将浦东新区印刷厂市场机制的强化与公司总体经营结合起来,由实力强大的莱织华印刷有限公司帮助和扶持浦东新区印刷厂产品开拓市场,并有公司内部自用的印刷品的耗用量作保证。

其次,进一步完善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为优秀人才创造良好的环境,也为职工的成才提供条件。根据职工的贡献大小,拉开分配档次,充分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真正做到人尽其能,物尽其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干部职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三,引进竞争机制。实行职工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的制度,提高各岗位的效率,形成了企业内部的有序竞争机制,。

第四,建立职工保障机制。浦东新区印刷厂在重组中及重组后,根据国家、上海市和浦东新区的有关法律法规,配合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努力建立较为完善的职工保障机制,使职工安心工作,无后顾之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2、产品重组

根据市场需求和浦东新区印刷厂发展规划,茉织华公司对印刷厂的产品进行了重组:

第一、增加印刷品种,提高产品档次。兼并后在保持原有产品的印刷业务的基础上,增加银行票据、有价证券、税务专用发票、邮电、商务办公用纸、彩色不干胶商标标签、服装吊牌、高档彩色包装品等品种,实行产品档次的多元化。

第二、利用无形资产,提高知名度。浦东新区印刷厂是浦东新区唯一的一家国有印刷老厂,而该厂获得的印刷业诸多许可证都是无形资产。茉织华公司利用自身的业务渠道、市场网络,进一步提高浦东新区印刷厂的知名度。

3、资产重组

公司根据负债情况及产品生产经营的现实需要,对浦东新区印刷厂的资产进行重组。

第一、改造老厂。对老厂投入100万元资金,其中30万元添置电脑制板系统,以解决原铅字排版落后工艺、制版靠外协的问题,提高印刷产品档次,70万元对原老厂进行厂区、厂容进行改造,后又投资100万元,添置小型胶印机3-4台。改造后,设备得到更新,厂貌大为改观。

第二、开办新厂。在浦东新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先期租用了3000平方米的标准厂房,投资l500万元,从日本引进先进的商务印刷流水线二条,再投资1000万元,从日本引进先进的彩色包装印刷流水线二条。第二年,对新厂再投资2900万元,使其实现正常生产。

4、债务重组

浦东新区印刷厂近几年来虽未亏损,但是潜亏已存在,按照浦东新区印刷厂的发展规划,对原老厂的87万元债务,采取投入一点,产出一点,以原厂救原厂,二年内将所有债务还清。茉织华公司注入的大量资金主要用于易地扩建新厂区。

兼并后,对印刷厂的易地扩建、老厂改造,以及完善工艺、添置设备等需要投入的1亿元资金,来源主要是靠茉织华公司的整体效益及茉织华公司在上海发行股票中的资金作保证,故只需求部分资金的贷款,偿还贷款的能力较强。

5、人员重组

根据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又有利于社会稳定的原则,在将原浦东新区印刷厂职工将全部安置的基础上,为满足现代化管理要求,印刷厂又向社会招聘了经营管理、工艺技术和市场营销等高素质人才,严格定岗定员,根据生产和发展的需要,重新核定和设置各部门及岗位,并实行按岗位定员。原浦东新区印刷厂108人,其中有14人通过培训去新厂,其余的职工重新定岗,进行了妥善安置。新厂还在新区招聘了50多位管理技术人员和工人,以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

三、兼并实现了多赢的局面

1、通过兼并,浦东新区印刷厂重新焕发了活力,效益得到了迅速提高。兼并后,1998年当年实现扭亏为赢,1999年,销售额达到4000多万元,与兼并前1997年的销售额262万元相比,增长16倍;实现利润1400万元,为历史上最高利润19万元的74倍,印刷厂老厂人均创利1万多元,新厂人均创利超过10万元。

2、通过兼并,茉织华公司迅速壮大了实力,扩大了市场份额。印刷业是茉织华公司多元化经营中的主要方向之一,通过此次兼并,茉织华公司在印刷业上的实力得到了迅速壮大。公司充分借助浦东新区印刷厂的地理优势,拓展了上海地区的业务,并较好地辐射了整个华东地区。

3、通过兼并,职工的利益得到保障,收入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99年印刷厂职工月平均工资达到1040元,月平均收入1400元,为兼并前1997年的1.8倍。职工不仅摆脱了下岗的威胁,而且公积金、养老金、医疗费等各项福利得到了较好的落实,企业的凝聚力大大增强。 4、通过兼并,有力促进了新区的经济发展。1999年,浦东新区印刷厂预计上交税收400多万元,一跃成为浦东新区的税收大户之一。同时,印刷厂的迅速发展又增加了新的就业机会,促进了新区社会的稳定。

四、几点思考

思考之一: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是推进国有资产优化重组的有效方式。

印刷业由于进入壁垒低、技术含量少、产生效益快,处于过度竞争状态。新区最多时曾有800多家印刷厂,现今也基本维持在600家左右。创建于五十年代的浦东新区印刷厂由于受传统体制长期束缚,生产设备陈旧、工艺落后,职工文化素质低,人才流失严重等原因,无法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经营状况日趋恶化,已面临亏损的边缘。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按照“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进行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通过兼并、联合等形式,进一步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浙江茉织华集团以所属的国有企业新仓服装一厂对浦东新区印刷厂进行兼并收购,是国有资产在市场化运作下跨地区、跨部门的流动,促进了国有资产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从局部利益来说,新区国资减少了;从国资总量来讲,国有资产整体经济效益提高了。通过异地兼并,区属国有资产从竞争性行业中退出,向外省市优势企业集聚,资产流动盘活了滞存资产,实现了国有资本的优化重组,形成了更为合理的产权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因此,政府对于不同情况的企业,通过制订不同的政策导向,尤其对于产品没有市场、长期亏损、扭亏无望的企业应尽早通过“零置换”、“零兼并”、破产关闭,甚至“倒贴钱”等形式坚决退出,实现国有资产的优化重组。 思考之二:算整体帐,算长远帐,看综合效益是实施兼并的着眼点。

浦东新区印刷厂经过评估还有93.3万元的净资产,而采取的兼并方式是零兼并,因此从资产角度来说,这一成交价远远低于帐面资产价值。从眼前看,可以说是“资产流失”。但是,如果“想一想开”,一个企业已经潜亏,还有一大批工人等待安置,其市场价值可能还是“负的”。若还要按帐面资产的价值转让,当然不会有人接盘。这种“嫁者”有情,“娶者”有意,但却因“娘家人”要价太高,而令“婚事”告吹的实例,绝不在少数。因此,在企业还有优势,还有人接收的情况下政府果断把企业转让出去,不啻为明智之举。从长远看,浦东新区印刷厂于1998年4月实施兼并后,老厂当年即扭亏为盈,职工收入大幅度提高,金桥新厂更是成为新区税收大户。1999年浦东新区印刷厂上缴税收400多万元。从这个意义上,93.3万国有资产不仅没有流失,而且得到了升值。从整体看,企业被兼并,政府卸下了包袱,企业从吃财政补贴,转变为向国家交纳税金,从纯消耗,变为积极创造财富,职工由下岗变为上岗,并增加了新的就业机会,促进了社会稳定,繁荣了地方经济,这无论对企业还是对政府,这帐都是划得来的。。 思考之三:知彼知己,优势互补是兼并成功的前提。

优化资源配置,形成规模效益,产生1+1>2的效果,是企业兼并的目标。因此,兼并双方必须清楚知道自己有什么,需要什么,能从对方得到什么,在反复衡量比较下,最终确定自己的合作对象。被兼并方浦东新区印刷厂是浦东唯一一家国有印刷老厂,在印刷业许可证方面有一定优势,但是长期以来缺乏资金投入搞自身改造。兼并方茉织华公司在平湖有印刷厂,承接了工商银行储蓄存折印刷业务,在业务渠道、市场网络和人才资源等具有明显的优势,但由于受场地限制,难以扩大生产规模,急需在上海建立生产基地。茉织华公司兼并浦东新区印刷厂,可以利用对方现成的行业资质和技术人员,及早投入生产,实现经济效益,快速占领新的市场。同时,浦东新区印刷厂也可摆脱倒闭厄运,全厂100多名职工脱离下岗危险。可谓互惠互利,优势互补。

思考之四:赤诚相待、真诚合作是兼并成功的基础。 企业兼并并非只是资产的简单"重组",而且也是企业债务重组、业务重组、人员重组和机制重组。重组企业得以成功运转,兼并方和被兼并方的认识、战略、操作必须建立在赤诚相待、真诚合作的基础上。浦东新区印刷厂领导班子了解自己的家底,明白自己的优势与劣势,主动出击,寻找合作伙伴,为印刷厂的生存发展寻找机会。在谈判过程中,印刷厂与茉织华公司坦诚相待,真诚合作,双方将谈判中的分歧看成共同对付的敌人,而不是相互间的隔阂,双方互相体谅,互相让步,促成了兼并的成功。兼并后,老厂经过100万元资金投入改造不仅厂貌焕然一新,而且在茉织华公司的尽力扶持下,老厂印刷业务也蒸蒸日上。然而,兼并当年,老厂工人未加一分工资,他们提出“不成为茉织华集团唯一一家亏损企业”的口号,老厂上下齐心协力,共同努力,经过奋力追赶,98年年底印刷厂终于实现扭亏增盈。坦率真诚的态度不仅使兼并过程进展顺利,还保证了新生企业今后的正常发展。

思考之五:关注职工利益,赢得职工支持是兼并成功的保证。

进行国有企业资本重组直接涉及到职工的分流安置,是关系到社会稳定的大事情。浦东新区印刷厂领导班子清楚知道企业兼并必须取得全厂职工的支持,处理得不好就会出现貌合神离、人心涣散的现象。厂领导班子以凝聚力工程为核心,尊重职工主人翁地位,关注职工利益和愿望,让员工充分认识到此次兼并是解决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之路,是与员工自身利益紧密相连的。兼并谈判中,印刷厂将职工安置问题摆在首位,实现全厂无一人下岗。兼并当月,全厂职工前往浙江平湖茉织华印刷公司熟悉管理体制,进行业务短期培训。企业职工在厂领导班子带领下迅速适应了环境,工作更有干劲。兼并后,工厂业务繁忙,经常加班加点,带病坚持工作的不在少数。但职工常说,厂有今天不容易,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浦东新区印刷厂的兼并不仅盘活了企业,更激发了企业职工的潜力,使企业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思考之六:多方支持,形成合力是兼并成功的重要条件。

印刷厂企划方案范文3

一、兼并的背景

1、被兼并方浦东新区印刷厂与兼并方茉织华公司的简要情况

浦东新区印刷厂建于一九五二年六月,至今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前身为上海市川沙印刷厂,属地方国有企业。该企业主要从事一般发票、各类凭证及帐表簿册的印刷。由于其生产设备陈旧、工艺落后,无法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业务量不断萎缩。1997年销售额仅262万元,利润6000元,负债达到87.66万元。银行短期借款50万元,流动资产为101.05万元,但存货一项就占56.64万元,而货币资金仅为30.48万元,应收款为11.81万元,企业财务状况相当困难。

茉织华公司是以平湖市新仓服装一厂为母体厂,近年来通过实行多元化经营,组建的拥有一系列子公司的集团公司。它是一个以生产出口服装为主、专业化分工明显的外向型中外合资企业。该公司是按现代企业制度设置并实施管理,公司汇聚了一批具有丰富的国际、国内贸易及办实业经验的中高级管理人才。1995年,该公司被中国纺织总会列为中国服装企业首强,并连续三年获中国服装业利税第一名。1997年,集团公司产值达22亿元,利税1.5亿元,出口创汇2.2亿美元。公司内设有9个服装子公司、2个印刷公司及一系列为服装业服务的子公司和事务所。其中浙江茉织华印刷有限公司是一个以印刷服装包装材料为主的子公司,近年来公司凭借自已一流的印刷设备和技术,承接了印刷技术难度大、防伪要求高的国家增值税发票、银行清分机转帐支票等特种商务票证的印刷业务。97年度产值为9000万元,利润2000万元,税金404万元。

2、兼并双方实施兼并的内在动因

浦东新区印刷厂近年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在经营上陷入了困境,主要表现在:(1)企业管理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内部缺乏正常运行的保证机制,人员无流动、分配无差距、上岗无竞争。(2)职工文化程度低,年龄结构偏大,职工对企业依赖性大,退休工人较多,负担重,职工平均年龄41岁,女职工占49%,40岁以上的职工占48%,职工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94%。(3)设备陈旧,无力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印刷设备均属四、五十年代,国家无投入,企业亦无力购置先进设备,企业不具备参与竞争的物质条件,难以为继。(4)缺乏专业人才,技术力量薄弱,人才流动的放开,引起大量人才流失。业务人才的流失,导致企业销售下跌,技术人才的流失,直接影响产品质量。

茉织华公司因业务的急剧扩张,迫切需要扩大生产规模,其兼并的主要原因为:(1)兼并重组有利于改变公司产品单一模式。保留原普通印刷业务,同时引进先进设备,加入技术含量高、防伪要求高的特种票证及彩色不干胶商标、高档彩色包装纸等印刷业务,使其成为多品种、高科技的现代化印刷企业。(2)公司可充分利用上海经济中心的优势。公司属下有多个具有一定规模和资金实力的经济实体;公司在浦东新区已有开发基础;公司可在资产资本经营、国际金融、贸易、印刷、国内服装市场的开发上作进一步拓展。(3)有利于公司取得时间效益。与内部投资相比,兼并节省了投产、以及培训新员工等所需的时间,使企业能迅速投产,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规模迅速扩张。(4)实施兼并同时也可以享受政府的优惠政策。如《浦东新区关于支持优势企业兼并划转小企业的若干扶持政策》中规定的在税收、人员安置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3、兼并双方的互具优势为实施兼并提供了可能

浦东新区印刷厂虽陷入困境,但在以下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1)作为一家有四十多年历史的国有企业,浦东新区印刷厂拥有一批对印刷技术比较熟悉的职工,能承接一些印刷技术要求高,难度大的印刷业务,是工厂的一笔宝贵财富。(2)厂区占地6.72亩,并拥有厂房、设备等一批固定资产,为厂区改造,设备更新提供了空间,为扩大生产奠定了基础,使兼并方能迅速投入生产。(3)具有印刷行业的五种资质,包括税务发票、行政事业单位收据、密件、商标以及书刊省级印刷许可证,这些资质也是印刷厂的一种特殊资源。(4)地处浦东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运输成本低,能在保证产品供应上海市场的同时,较好地辐射整个华东地区。 茉织华公司具有的优势:(1)公司是按现代企业制度设置并实施管理,具有丰富的国际、国内贸易及办实业经验的中高级管理人才;具有现代化的管理体系及国际一流水准的装备和技术;设有9个服装子公司、2个印刷子公司及一系列为服装业服务的子公司和事务所;是以生产出口服装为主、专业化分工明显的外贸与内销并举的中外合资企业,经营方式灵活多样。(2)公司有强大的营销网络及信息系统。出口日本的产业服装已占日本服装总需求量的20%以上,并不断有世界各地的著名服装商前来洽谈;在国内近百个中等以上城市开办100家连锁店,兼并后更可利用浦东开发的大好环境开发上海市场;公司拥有计算机国际互联网信息系统。(3)具有资金和财务优势。公司其它投资项目有的已进入回报期,再加上茉织华公司股票的上市等融资渠道和措施,有较为充足的资金来源。

4、兼并双方障碍的消除为实现兼并奠定了基础。

在兼并谈判过程中,兼并双方在许多方面达成了一致意见,但同时遇到了一些障碍:

浦东新区印刷厂的障碍消除。在兼并谈判时,印刷厂受到了特别是来自职工的诸多阻力。有的职工认为兼并是将企业卖给“外地人”,在感情上不能接收;有的职工担心兼并后由“外地人”管,自己的企业主人翁地位丧失,沦为“二等公民”,权益得不到保障;还有的职工则对兼并后企业将来的前景表示忧虑。对此,印刷厂领导从转变职工思想着手,加强对职工的思想工作,做好耐心说服和劝说工作,向职工阐明兼并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还带领职工代表前往浙江茉织华公司实地察看,鼓舞士气,树立信心,解除了职工的后顾之忧。 茉织华公司的障碍消除。茉织华公司认为兼并浦东新区印刷厂这样厂房设备陈旧、职工包袱重的国有老企业,兼并成本大,若按印刷厂帐面上的93.3万净资产进行兼并,公司的利益将得不到保证,并由此萌生了另往他就的想法。对此,新区国资管理部门从企业的长远发展和职工的切身利益出发,果断决策,同意茉织华集团以所属平湖新仓服装一厂的名义对浦东新区印刷厂实施零资产兼并。

1998年4月19日,浦东新区管委会下发54号文件,同意平湖新仓服装一厂兼并浦东新区印刷厂。平湖新仓服装一厂在取得浦东新区印刷厂全部资产的同时,承担偿还全部债务的责任,并根据协议规定落实全部职工的工资、福利、公积金、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的一切待遇。

二、兼并后采取的主要措施

在兼并浦东新区印刷厂后,茉织华公司制定了浦东新区印刷厂发展的总体规划。提出要通过建造新厂房,添置新设备, 增加印刷品种、提高产量等途径,使浦东新区印刷厂规模逐步扩大,效益逐年提高,五年后成为国内最大的印刷企业之一。

针对浦东新区印刷厂目前困境的根源主要是经营机制不灵,而突出的问题是产品销售不畅。为此,茉织华公司结合本公司整体发展情况和浦东新区印刷厂发展要求,对浦东新区印刷厂的重组以机制重组、产品重组、资产重组、债务重组和人员重组为主线, 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1、机制重组

浦东新区印刷厂被兼并后,成为茉织华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其生产经营将按照现代企业的模式开展。由于历史的原因,浦东新区印刷厂虽然已面向市场,但由于机制缺陷,严重缺乏抗击市场风浪的能力,无法适应现代企业运行的要求。为此,茉织华公司对印刷厂的机制进行了重组。

首先, 加强市场意识,强化市场机制。增强企业开拓市场的能力,以扭转目前产品销售不畅的局面。将浦东新区印刷厂市场机制的强化与公司总体经营结合起来,由实力强大的莱织华印刷有限公司帮助和扶持浦东新区印刷厂产品开拓市场,并有公司内部自用的印刷品的耗用量作保证。

其次,进一步完善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为优秀人才创造良好的环境,也为职工的成才提供条件。根据职工的贡献大小,拉开分配档次,充分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真正做到人尽其能,物尽其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干部职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三,引进竞争机制。实行职工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的制度,提高各岗位的效率,形成了企业内部的有序竞争机制,。

第四,建立职工保障机制。浦东新区印刷厂在重组中及重组后,根据国家、上海市和浦东新区的有关法律法规,配合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努力建立较为完善的职工保障机制,使职工安心工作,无后顾之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2、产品重组

根据市场需求和浦东新区印刷厂发展规划,茉织华公司对印刷厂的产品进行了重组:

第一、增加印刷品种,提高产品档次。兼并后在保持原有产品的印刷业务的基础上,增加银行票据、有价证券、税务专用发票、邮电、商务办公用纸、彩色不干胶商标标签、服装吊牌、高档彩色包装品等品种,实行产品档次的多元化。

第二、利用无形资产,提高知名度。浦东新区印刷厂是浦东新区唯一的一家国有印刷老厂,而该厂获得的印刷业诸多许可证都是无形资产。茉织华公司利用自身的业务渠道、市场网络,进一步提高浦东新区印刷厂的知名度。

3、资产重组

公司根据负债情况及产品生产经营的现实需要,对浦东新区印刷厂的资产进行重组。

第一、改造老厂。对老厂投入100万元资金,其中30万元添置电脑制板系统,以解决原铅字排版落后工艺、制版靠外协的问题,提高印刷产品档次,70万元对原老厂进行厂区、厂容进行改造,后又投资100万元,添置小型胶印机3-4台。改造后,设备得到更新,厂貌大为改观。

第二、开办新厂。在浦东新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先期租用了3000平方米的标准厂房,投资l500万元,从日本引进先进的商务印刷流水线二条,再投资1000万元,从日本引进先进的彩色包装印刷流水线二条。第二年,对新厂再投资2900万元,使其实现正常生产。

4、债务重组

浦东新区印刷厂近几年来虽未亏损,但是潜亏已存在,按照浦东新区印刷厂的发展规划,对原老厂的87万元债务,采取投入一点,产出一点,以原厂救原厂,二年内将所有债务还清。茉织华公司注入的大量资金主要用于易地扩建新厂区。

兼并后,对印刷厂的易地扩建、老厂改造,以及完善工艺、添置设备等需要投入的1亿元资金,来源主要是靠茉织华公司的整体效益及茉织华公司在上海发行股票中的资金作保证,故只需求部分资金的贷款,偿还贷款的能力较强。

5、人员重组

根据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又有利于社会稳定的原则,在将原浦东新区印刷厂职工将全部安置的基础上,为满足现代化管理要求,印刷厂又向社会招聘了经营管理、工艺技术和市场营销等高素质人才,严格定岗定员,根据生产和发展的需要,重新核定和设置各部门及岗位,并实行按岗位定员。原浦东新区印刷厂108人,其中有14人通过培训去新厂,其余的职工重新定岗,进行了妥善安置。新厂还在新区招聘了50多位管理技术人员和工人,以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

三、兼并实现了多赢的局面

1、通过兼并,浦东新区印刷厂重新焕发了活力,效益得到了迅速提高。兼并后,1998年当年实现扭亏为赢,1999年,销售额达到4000多万元,与兼并前1997年的销售额262万元相比,增长16倍;实现利润1400万元,为历史上最高利润19万元的74倍,印刷厂老厂人均创利1万多元,新厂人均创利超过10万元。

2、通过兼并,茉织华公司迅速壮大了实力,扩大了市场份额。印刷业是茉织华公司多元化经营中的主要方向之一,通过此次兼并,茉织华公司在印刷业上的实力得到了迅速壮大。公司充分借助浦东新区印刷厂的地理优势,拓展了上海地区的业务,并较好地辐射了整个华东地区。

3、通过兼并,职工的利益得到保障,收入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99年印刷厂职工月平均工资达到1040元,月平均收入1400元,为兼并前1997年的1.8倍。职工不仅摆脱了下岗的威胁,而且公积金、养老金、医疗费等各项福利得到了较好的落实,企业的凝聚力大大增强。 4、通过兼并,有力促进了新区的经济发展。1999年,浦东新区印刷厂预计上交税收400多万元,一跃成为浦东新区的税收大户之一。同时,印刷厂的迅速发展又增加了新的就业机会,促进了新区社会的稳定。

四、几点思考

思考之一: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是推进国有资产优化重组的有效方式。

印刷业由于进入壁垒低、技术含量少、产生效益快,处于过度竞争状态。新区最多时曾有800多家印刷厂,现今也基本维持在600家左右。创建于五十年代的浦东新区印刷厂由于受传统体制长期束缚,生产设备陈旧、工艺落后,职工文化素质低,人才流失严重等原因,无法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经营状况日趋恶化,已面临亏损的边缘。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按照“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进行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通过兼并、联合等形式,进一步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浙江茉织华集团以所属的国有企业新仓服装一厂对浦东新区印刷厂进行兼并收购,是国有资产在市场化运作下跨地区、跨部门的流动,促进了国有资产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从局部利益来说,新区国资减少了;从国资总量来讲,国有资产整体经济效益提高了。通过异地兼并,区属国有资产从竞争性行业中退出,向外省市优势企业集聚,资产流动盘活了滞存资产,实现了国有资本的优化重组,形成了更为合理的产权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因此,政府对于不同情况的企业,通过制订不同的政策导向,尤其对于产品没有市场、长期亏损、扭亏无望的企业应尽早通过“零置换”、“零兼并”、破产关闭,甚至“倒贴钱”等形式坚决退出,实现国有资产的优化重组。 思考之二:算整体帐,算长远帐,看综合效益是实施兼并的着眼点。

浦东新区印刷厂经过评估还有93.3万元的净资产,而采取的兼并方式是零兼并,因此从资产角度来说,这一成交价远远低于帐面资产价值。从眼前看,可以说是“资产流失”。但是,如果“想一想开”,一个企业已经潜亏,还有一大批工人等待安置,其市场价值可能还是“负的”。若还要按帐面资产的价值转让,当然不会有人接盘。这种“嫁者”有情,“娶者”有意,但却因“娘家人”要价太高,而令“婚事”告吹的实例,绝不在少数。因此,在企业还有优势,还有人接收的情况下政府果断把企业转让出去,不啻为明智之举。从长远看,浦东新区印刷厂于1998年4月实施兼并后,老厂当年即扭亏为盈,职工收入大幅度提高,金桥新厂更是成为新区税收大户。1999年浦东新区印刷厂上缴税收400多万元。从这个意义上,93.3万国有资产不仅没有流失,而且得到了升值。从整体看,企业被兼并,政府卸下了包袱,企业从吃财政补贴,转变为向国家交纳税金,从纯消耗,变为积极创造财富,职工由下岗变为上岗,并增加了新的就业机会,促进了社会稳定,繁荣了地方经济,这无论对企业还是对政府,这帐都是划得来的。。 思考之三:知彼知己,优势互补是兼并成功的前提。

优化资源配置,形成规模效益,产生1+1>2的效果,是企业兼并的目标。因此,兼并双方必须清楚知道自己有什么,需要什么,能从对方得到什么,在反复衡量比较下,最终确定自己的合作对象。被兼并方浦东新区印刷厂是浦东唯一一家国有印刷老厂,在印刷业许可证方面有一定优势,但是长期以来缺乏资金投入搞自身改造。兼并方茉织华公司在平湖有印刷厂,承接了工商银行储蓄存折印刷业务,在业务渠道、市场网络和人才资源等具有明显的优势,但由于受场地限制,难以扩大生产规模,急需在上海建立生产基地。茉织华公司兼并浦东新区印刷厂,可以利用对方现成的行业资质和技术人员,及早投入生产,实现经济效益,快速占领新的市场。同时,浦东新区印刷厂也可摆脱倒闭厄运,全厂100多名职工脱离下岗危险。可谓互惠互利,优势互补。

思考之四:赤诚相待、真诚合作是兼并成功的基础。 企业兼并并非只是资产的简单"重组",而且也是企业债务重组、业务重组、人员重组和机制重组。重组企业得以成功运转,兼并方和被兼并方的认识、战略、操作必须建立在赤诚相待、真诚合作的基础上。浦东新区印刷厂领导班子了解自己的家底,明白自己的优势与劣势,主动出击,寻找合作伙伴,为印刷厂的生存发展寻找机会。在谈判过程中,印刷厂与茉织华公司坦诚相待,真诚合作,双方将谈判中的分歧看成共同对付的敌人,而不是相互间的隔阂,双方互相体谅,互相让步,促成了兼并的成功。兼并后,老厂经过100万元资金投入改造不仅厂貌焕然一新,而且在茉织华公司的尽力扶持下,老厂印刷业务也蒸蒸日上。然而,兼并当年,老厂工人未加一分工资,他们提出“不成为茉织华集团唯一一家亏损企业”的口号,老厂上下齐心协力,共同努力,经过奋力追赶,98年年底印刷厂终于实现扭亏增盈。坦率真诚的态度不仅使兼并过程进展顺利,还保证了新生企业今后的正常发展。

思考之五:关注职工利益,赢得职工支持是兼并成功的保证。

进行国有企业资本重组直接涉及到职工的分流安置,是关系到社会稳定的大事情。浦东新区印刷厂领导班子清楚知道企业兼并必须取得全厂职工的支持,处理得不好就会出现貌合神离、人心涣散的现象。厂领导班子以凝聚力工程为核心,尊重职工主人翁地位,关注职工利益和愿望,让员工充分认识到此次兼并是解决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之路,是与员工自身利益紧密相连的。兼并谈判中,印刷厂将职工安置问题摆在首位,实现全厂无一人下岗。兼并当月,全厂职工前往浙江平湖茉织华印刷公司熟悉管理体制,进行业务短期培训。企业职工在厂领导班子带领下迅速适应了环境,工作更有干劲。兼并后,工厂业务繁忙,经常加班加点,带病坚持工作的不在少数。但职工常说,厂有今天不容易,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浦东新区印刷厂的兼并不仅盘活了企业,更激发了企业职工的潜力,使企业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思考之六:多方支持,形成合力是兼并成功的重要条件。

印刷厂企划方案范文4

近年来,随着数字和网络技术在印刷行业的应用,原有的报纸印刷生产工艺、业务形态受到很大限制。重报印务与渝闻印厂的共用厂房为上世纪80年代规划的生产厂房,规模布局已无法满足国家及重庆市对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布局的需要,搬迁工作势在必行。

搬迁的前期准备工作

1.争取政府支持,筹集资金

为达到搬迁出效益、出发展的目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党委明确提出:重报印务的搬迁不仅仅是生产场地的变更,要通过搬迁优化生产工艺布局,实现技术革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利用各种产业支持和扶持政策,做到最小化投入的“零搬迁”,力争将搬迁后的重报印务打造成为重庆乃至西部地区的行业龙头,形成传媒科技产业集群,成为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未来重要的增长点之一。

党报印刷厂基本上都是上世纪80年代的各报社生产部门通过三项制度改革演变而成的实体经营企业。党报出版的社会效益是各党报印刷厂最重要的职责,这使得党报印刷厂是各报社的成本中心,而非利润中心。因此,多数党报印刷厂的厂房搬迁所需投入的大量资金,企业自身无力筹集和承担。

对此,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充分利用现有生产厂房被居民区包围,存在噪声扰民和发展受限等状况,积极向市政府申请文化产业支持和扶持政策。作为党报出版基地的搬迁,重庆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于2011年8月将重报印务搬迁列入市政府确定的第六批环保重点搬迁项目,享受环保搬迁企业的财政税费、原址土地出让金返还、全部行政性规费和城市建设配套费减免、补偿企业所交排污和电力附加费以及人员安置政策等。

2.洞悉政策,申请项目

为优化生产工艺布局,实现技术提升,重报印务获知印刷装备制造业2012年首次被列入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重点后,积极与高斯图文印刷系统(中国)有限公司配合,成功申请了国内首个“智能化、数字化报刊图书印刷装订车间”示范点,获得国家财政资金支持。

3.布局未来,精心选址

在搬迁选址方面,我们充分考虑到搬迁后的地理区域优势、物流成本和未来的发展前景,将新址确定在部级开发区两江新区鱼复工业园区,紧邻内陆最大港口鱼嘴果园。这为重报印务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区位和配套优势。

4.整合发展

面对新闻、印刷行业的发展态势,为化解同属重庆日报报业集团的重报印务和重庆商报印厂的同行竞争和资源浪费矛盾,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以重报印务搬迁为契机,整合两家印刷厂的优质资源,实现人员、资产、业务、品牌优化重组,以精耕传统印刷领域,拓展印刷相关产业链,为在新媒体冲击下,报媒印务版块混合体制改革创造条件。

项目设计、施工建设

1.学习借鉴,规避风险

为避免国内报社印刷厂的搬迁由集团相关职能部门多头管理,导致的厂房布局不尽合理、施工建设进度缓慢等问题,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为尽可能做到新厂房的工艺设计布局合理、有效控制成本、科学管理,抽调了专业技术人员,成立了单独的搬迁办公室。搬迁办公室各成员按照土建、设备、安装、电力管网及审批报建等专业进行分工合作,充分利用建设施工、材料供应、装修设计单位自我推荐企业、产品的机会,学习建筑施工相关专业知识,边学边干、边干边学,逐步由印报人向建筑施工管理人角色转变,并从专业使用及实用角度组织实施项目的设计、建设管理工作。

在确定设计单位,进入设计初期后,搬迁办公室就组织设计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有针对性考察和学习国内实施搬迁的报社印厂的已建和在建的厂房,收集搬迁设计、工程建设、建筑材料选用、墙体装饰、生产工艺流程布局的利弊,以及环保节能等经验,控制投资、规避风险、减少失误。

2.充分论证,确定厂房布局

通过对比“一字型”、“L型”、“工字型”的印报车间与发行现场的整体布局,为缩短印刷和发行工序之间的物流时间,提高报纸发行时效,搬迁办公室最终确定印报车间与发行现场采取“工字型”布局,也就是将发行现场设置于两印报车间之间,方便两边成品报的汇集,便于集中发行,同时将仓储物流(纸库)车间并列于印报车间的两边,以减少内部物流距离。

3.控制过程投资

区别于国内财力雄厚的同行在已备好大量资金前提下实施搬迁,重报印务的搬迁项目是在搬迁过程中通过享受政府的环保搬迁政策,筹集资金实施搬迁,因此要求对厂房建设、设备搬迁成本测算、过程管理控制做到极致。为做到工艺布局符合生产实际、领先行业,施工、安装、装饰等方面都需要精打细算。对此,搬迁办公室充分利用报纸印刷厂房建设的特殊性,用好相关政策,在前期的报规报建、建筑施工、特种设备购买等方面,向政府职能部门申请采用有条件的公告邀请招标方式,通过竞争性必选报价,在降低单项投资的同时,遴选合适的合作单位。

设备购买、搬迁及生产计划

1.定位规模,确定搬迁模式

不同于一般社会企业的搬迁可以停机进行,重报印务的搬迁需在确保报纸印刷出版不受影响、投入最少设备资金的前提下进行。受新媒体冲击,平面媒体发行总量的萎缩在所难免。如何定位报纸印刷规模,确定首期新购设备数量是一个让业内人士困惑的话题。搬迁办公室通过分析近3年国内报纸出版发行数据,了解不同地区已搬迁的报社印刷厂的设备利用率,重庆作为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的发展前景、人均报纸拥有量,以及集团各报、中央及地方代印报的发展定位后,决定以重庆日报报业集团现有发行量最大的单一报种、单台产能最大的设备整体一次性搬迁为基础,新购与现有单台产能最大的设备产能相匹配的设备,投入生产后,首先搬迁单台产能最大的设备,再采取“点对点”的搬迁模式逐一搬迁其余设备,这样既不影响报纸出版时效,同时避免为了搬迁大量购置设备导致的占用资金、搬迁后的设备闲置等问题。

2.测算生产,制定搬迁计划

重报印务年印量达20亿对开张,装订成书3000多万册。在确保报纸出版不受影响的前提下,要想逐一实现设备搬迁,同时在搬迁过程中实现两厂设备、生产的完全整合,需逐一对生产安排和设备搬迁进行模拟演练。为此,生产、设备工程技术人员通过多次讨论,聘请设备生产厂家技术人员,制定了设备搬迁预案,即在尽量减少同一报种两地印刷的基础上,确定此次设备搬迁以印报设备为主、商业印刷设备穿行。按设备生产厂家分类的原则,重报印务和重庆商报印厂的设备搬迁、安装共分五个阶段进行,从2014年12月~2016年6月,如表1所示。渝闻印厂的商业印刷机和装订设备根据实际情况,穿行搬迁。

3.设备搬迁、安装方式

(1)对于高斯类印刷设备,我们聘请高斯图文印刷系统(中国)有限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现场指导拆卸、安装、调试工作。高斯类印刷设备有:重报印务的环球70机、S45机、S23机、S1机;渝闻印厂的M500商业机、M600商业机;商报印厂的商H75机、商S1机、商S2机。

(2)对于其他印刷设备(如高宝COLORA机,北人商B1、商B2、商B3),聘请对应设备生产厂家的工程技术人员指导拆卸、安装、调试工作。

(3)聘请专业搬迁公司负责印刷设备的拆卸、转运和吊装工作。

(4)重报印务、商报印厂和渝闻印厂分别成立相应的搬迁小组,负责配合设备生产厂家、专业搬迁公司进行设备的拆卸、整理、清洗、修配、安装、调试工作。

4.设备搬迁、安装工作保障

(1)搬迁办公室为常务办事机构,负责编制搬迁、生产计划,对外协调、组织实施各项工作。

(2)成立搬迁安装领导小组,由重报印务、商报印厂、渝闻印厂所有领导组成领导小组。

(3)由搬迁办公室、设备动力部、生产部、市场物资部、印前车间、胶印车间、办公室、保安部相关人员组成搬迁安装小组,具体实施搬迁、安装工作。

搬迁工作建议

目前我们集团的搬迁项目处于施工建设阶段,未进入实质搬迁阶段。作为印报人出身非专业的工程建设管理人员,笔者在此仅能将从项目规划、组织实施过程中的学习体会与读者分享,供参考。

(1)充分调研、借鉴、论证,避免因主观意志、脱离发展实际和财力实际在实施工程中进行大范围调整,造成时间和精力的浪费。

(2)规模适中,准确预测行业前景,定位企业发展方向。

(3)借力相关政策,申请文化产业支持和扶持,通过搬迁实现技术和产业的升级发展。

(4)依法依规,按程序办事,工作细致缜密不嫌繁琐,不当甩手掌柜,充分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控制投资。

印刷厂企划方案范文5

2016年是我国“十三五”规划的起始年。7月,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了《中国印刷产业技术发展路线图》,同时,印刷机械分会召开了印刷机械工业发展研讨会,借鉴德鲁巴展会展现的创新技术信息,提出应对我国印刷设备产业下行压力不断发酵的对策和发展规划方案,继续推动我国印刷设备制造业加快转型,融合数字化、环保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发展方向。对此,有业内人士提出了“新28字方针”,即印刷过程环保化、印刷信息数字化、印刷手段智能化、印刷衔接联线化。

第六届中国国际全印展将于10月18~22日在上海举行,本届展会将连接德鲁巴展会的办展宗旨,全面诠释我国印刷工业技术发展方向。在展会开幕前,让我们预先了解当代我国印刷设备发展的新趋势、新技术和新产品,做到参观考察有备而来。

看点一:传统胶印设备的数字化升级

1.传统印刷设备输墨输水系统的数字化

大家都知道胶印机高端输墨装置一般采用墨色遥控系统,这种装置通过伺服电机驱动琴键式墨斗的分区墨刀片,分区控制输墨量,从而达到墨色遥控调整的目的。虽然该装置设置了记忆功能,但其结构和调整相对复杂。数字式输墨装置采用喷墨头喷墨输墨,从而达到在整个印刷幅面内的墨量自动控制,真正实现输墨的数字化。

高斯图文推出的数字输墨系统,已经应用于M600商业卷筒纸胶印机。这款设备的数字输墨装置使用高精度、低扭矩、直线型齿轮泵输墨,能够进行独立的数字控制。为使墨斗精确计量油墨脉冲,系统通过改变数字脉冲输出来预置油墨量,并根据图像密度改变油墨流量,使系统精度实现以0.1%的增量调整油墨量,这种特性能更好地控制较小图像的印刷。

M600商业卷筒纸胶印机的输水装置也实现数字喷水的结构提升。当然,原结构的串墨、串水、匀墨、匀水等装置仍然保留。预计这种输墨、输水结构会在卷筒纸印刷机和PS版往复式标签印刷机上得到推广应用,成为胶印机驱动和操纵系统数字化、水墨控制系统数字化、张力控制系统数字化的发展方向。

最近,杭州科雷推出EZcolor全数字计量墨控系统,并被应用于辽宁大族冠华的筱原胶印机上,实现了输墨系统的数字化配置,并参加了德鲁巴展会。采用这种数字化墨色控制系统,可以省略数码打样和复杂的墨色调整,过版纸可以控制在10张以内,这项技术已经达到国外印刷机的控制水平。

2.传统印刷设备厂商的数字探索

我国已经有多家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其中北人集团、威海印机、潍坊东航、上海紫光、北大方正、上海豹驰等企业已经试制成功数字喷墨标签印刷机。另外还有一大批IT企业进入数字宽幅喷绘机制造行业。

最近,北人集团推出BEIREN DP5000双面彩色喷墨轮转印刷机和超新星DP32数字喷墨标签印刷机。这些设备可以进行短版彩色包装印刷、可变数据印刷、条形码和二维码印刷。

威海印机推出的WIN JET56数字标签喷墨印刷机,也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潍坊东航推出的UV彩色数字标签印刷机实现了4色+专色印刷,印刷幅宽为210mm,印刷速度为25m/min,分辨率为360dpi。随着短版标签印刷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增长,这种数字化设备的市场需求将呈增长趋势。国内胶印设备厂商在数字化领域有所作为的时机已经成熟。

看点二:传统胶印设备厂商开始研发柔印机,以应对环保趋势

胶印是书报刊印刷的主要设备,市场占有率曾达到95%以上,但由于近年环保要求不断提高,具有环保功能的柔印设备的市场需求出现增长趋势。在国外,柔印已经开始分割书报刊印刷市场,并开始出现更新换代的替代趋势,而国内印刷设备厂商的这种更新改造过程才刚刚开始。

高斯图文推出了三种宽幅机组式柔印机,主要针对书刊印刷和包装印刷。该机采取翻转印刷技术,可以实现包装印刷的单面印刷需求,印刷幅面分别为1060mm、1100mm、1300mm,印刷速度达到360m/min,不但可实现连线折页的书刊印刷需求,还具备包装印刷所需的模切、复卷、上光等辅助功能。

北人集团生产的书刊宽幅机组式柔印机,已经落户上海新华印刷有限公司,成为我国第一台包括连线折页机组的宽幅柔印机,这种印刷方式将会带动书刊绿色印刷的普及。该公司其他柔印机还包括BFF68900、BFF66400、BFF55300、BFF22800系列产品。

此外,我国还有一大批企业制造柔印机,如潍坊东航、青州意高发、浙江方邦、山西太行、太阳机械、航天华阳、陕西北人、广东松德、浙江炜冈、瑞安中天等,已经推向市场的产品有窄幅机组式、宽幅机组式、窄幅卫星式、宽幅卫星式、层叠式等柔印机,完全可以满足市场的中高端需求。还有多家企业推出柔印机组,可以连线组合在标签印刷机、表格印刷机、凸版印刷机等设备上。预计这些具备环保印刷性能的设备也将会在本届全印展上大放异彩。

看点三:传统胶印设备厂商在印后领域的布局

大族冠华是传统胶印机设备厂商,制造的设备从小型转入中型以后,又通过国际收购进入到大型胶印设备制造行列。而后,其又进入印前和印后设备制造领域,成为印刷设备系统供应商。最近,其又创新开发出激光模切机,进入数字印后产品制造行列,并将产品推向德鲁巴。该企业制造的激光模切机,包括了应用于数码快印领域的单张纸激光模切雕刻设备LC340S(间歇)、LC660S(间歇);卷筒纸激光模切雕刻设备LC330R、LC600T;用于商业印刷领域的单张纸激光模切雕刻设备LC340SF和LC520SF;用于包装印刷领域折叠纸盒的模切和压痕的LC600DSC激光模切雕刻设备。现在,其单张纸模切雕刻速度可以达到840~1560张/小时,卷筒纸模切雕刻速度可以达到40~60米/分钟,对于拼版不干胶标签的雕刻速度可以达到2500张/小时。顺便一提,海科也推出了数字模切压痕机,使印后作业的效率和灵活性大幅提升。豹驰公司也是最早推出激光模切机的企业。

北人集团最近参加了北京第一届国际机器人博览会,宣传北人集团与长春合心集团强强联合共同承建的北京北人合心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并依托亦创智能机器人产业研究院、清华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知名院校,致力于为各行业提供一流的自动化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其中包括印后自动化设备,即堆积、打捆、码垛自动生产线,还包括已经推向市场的骑马订生产线和胶装联动线。最近,北人集团已经成功进行跨行业战略转型,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及有关领导多次参观和考察北人亦创智能机器人创新园和世界机器人大会永久会址,并对产业转型给予高度评价。

顺便一提,深圳精密达是一家书刊装印后订设备的领军企业,产品几乎涵盖了全部传统书刊装订领域,同时也是第一家推出与数字印刷设备配套的印后设备,现有3款数码机器人,供数字印刷设备连线或后续装订加工使用,这家企业也是本届展会印后加工领域的亮点之一。

看点四:传统胶印设备厂商与国际数字印刷设备厂商的合作

今年的德鲁巴展会上,传统印刷设备厂商与数字印刷设备厂商融合创新数字印刷设备的事例比比皆是,再次将技术融合推向高潮,如海德堡与富士胶片、高宝与施乐、小森与柯尼卡美能达、小森与兰达的技术合作。 2015年4月北人集团与惠普再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经销惠普的T200、T300、T400等产品,还包括北人集团自主研发推向市场的BEIREN DP5000双面彩色喷墨轮转印刷机和超新星DP32数字喷墨标签印刷机。与世界顶级数字印刷设备厂商的合作将会加快北人集团产业转型的步伐,也会推进胶印设备数字化的提升。

威海印机与Delphax公司携手推出了威枫2200卷筒纸黑白数字喷墨印刷机,该设备适应的纸张定量为35~226g/m2,卷筒纸宽度为356.6~482.6mm,印刷速度达152m/min,相当于2200页A4纸的输出速度,能完成书刊、手册、包装插页、直邮、法律和财务文件等的大批量印刷。Delphax公司数字卷筒纸印刷机的型号还有CR900、CR1300、CR2000三种,印刷速度为137m/min,分辨率为600dpi×600dpi。

最近,威海印机又推出了EL500单张纸彩色数字喷墨印刷系统,这款设备具有高速、双面、大幅面、全彩色的印刷功能,印刷速度可达7480页(A4)/小时,是国际市场印刷速度最快的单张纸数字印刷机。

长荣股份在收购了海德堡印后设备以后,不但与海德堡在德鲁巴展会上同馆亮相,还在展会上收获了40多台模切机的订单,应该说该企业已经成长为全球印刷设备制造领域的一颗新星。该企业在不断提升自主产品技术水平的同时,还与赛鲁迪合作制造最高印刷速度达到350m/min的MK Cerutti R983长荣赛鲁迪凹版印刷机,并实现销售。为适应烟酒、化妆品等高端包装及不干胶标签行业的需求,长荣股份还创新开发了MK1020CF冷烫机,该设备电化铝利用率达90%以上,既节约了材料,又实现了细线条和小网点的冷烫印。最近,长荣股份聘用我国著名的激光与非线性光学专家、天津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姚建铨为首席专家,旨在推进模切烫印机的数字化、激光模切机的创新开发、印刷设备的智能制造、纸电池有源传感技术等项目的创新,开创印刷设备厂商与高端人才合作先河。

看点五:传统胶印厂商与互联网的融合

多数印刷设备厂商应用网络、二维码、广告和公众号进行市场宣传,为产品销售和服务提供快捷通道。最近,有两家胶印设备厂商在“互联网+”方面取得积极成果,一家厂商应用“互联网+”与下游用户形成共同体,共同开拓能适应短版印刷要求的传统印刷设备。另一家厂商开始形成全国范围的互联网服务体系,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开拓市场。

印刷设备厂商帮助用户将小批量的印刷订单通过互联网实现合版印刷,即一次开机印刷两个或多个订单的产品,节约了分别制版和重复成本。将小批量印刷经过合版变成较大批量印刷,充分发挥胶印设备的高效、高质和低成本的优势,从而改变了单一订单的传统经营模式。大族冠华与我要印公司联手开发“小型合版云印刷系统”,帮助全国中小型印刷企业提供网络下单、网络支付、稿件上传、订单处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等管理软件,完成下单、接单、收款、审稿、合版、RIP、输出、印刷、出入库、物流快递等全流程。同时,该系统还拥有“云存储系统”,可帮助中小印刷企业进行大数据文件存储、计算、分析和决策,提高了决策和分析的效率,节约采购成本。

印刷厂企划方案范文6

面对传统印刷不断萎缩的颓势,郑州印刷业应当何去何从?

郑州印刷业的现状

截至目前,郑州市各类印刷企业共有1214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51家,只占全市印刷企业的1/3。除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等行业现状外,郑州印刷产业结构单一、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256家包装企业中,有68.9%以上的企业从事的是瓦楞纸箱包装业务;26.4%的企业从事的是塑料包装业务;金属印刷(如易拉罐、奶粉罐)、硬塑料印刷(如洗化用品盒、药盒)等业务尚未引起印刷企业的足够重视;传统印刷企业占全市印刷企业98%,绿色印刷、数字印刷企业总数尚未突破十家;企业间竞相压价的恶性竞争现象时有发生。此外,订单型印刷企业还在不断进军郑州市场,这在客观上进一步加剧了中原印刷市场的竞争,郑州已然成为全国印刷产业的价格洼地。

两台印刷机、十几个员工、一间简单的厂房,就组成了一个企业。与2011年相比,2012年郑州市印刷企业新增68家,申请注销17家,全市印刷企业数量净增51家。虽然全市印刷企业总数依然呈上升趋势,但作坊式企业众多、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市场亟待整合。

企业重复建设、业务扎堆现象主要源于行业内的“近亲繁殖”。通过对郑州市400多家印刷企业法人的梳理,我们发现,近五年新审批的印刷企业普遍存在“近亲繁殖”现象,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家族企业。随着家族企业步入正轨,家族成员、亲戚朋友纷纷步入印刷行业,都希望在原有业务中分得一杯羹,导致印刷市场过早饱和;二是学徒型企业。由于拥有多年的从业经验和客户资源,传统印刷企业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纷纷跳槽,另立门户,并与原来的雇主企业展开市场竞争,这在郑州最为普遍;三是订单型企业。随着发展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河南特别是郑州成为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桥头堡,区域经济价值凸显,市场投资前景广阔,吸引了以富士康为代表的众多世界500强企业纷纷前来投资设厂,带动了一大批新兴的印刷企业,这些企业从业时间短,业务结构单一,往往是一两家上游企业的订单加工企业,业务也多集中在传统印刷领域。

印刷企业缺乏生产用地是郑州印刷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一方面,随着郑州都市圈建设,处于城乡结合部的印刷企业,经常面临搬迁选址再搬迁的难题,企业无法安心生产,更无法持续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国家对城市用地、工业用地的管理更加严格,郑州市印刷工业园区的提案年年议、年年提,工作进展不太理想。企业发展空间受限直接导致郑州印刷产业难以做大、做强。

郑州印刷业的机遇

郑州市作为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区,具有辐射带动中原经济区和服务中西部发展的能力。郑州印刷产业应当依托郑州市的区位优势和物流体系,加快对周边城市、特别是中原城市群的对接,扩大外埠印刷市场。

《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中明确指出,“做大做强高成长性的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工、新型建材等产业”,这为郑州印刷产业开拓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我市印刷企业应以中原经济区建设为契机,摆脱传统书刊印刷过多的局面,逐步向食品、服装、医药、化妆品等行业扩展,依靠高新技术提升产业水平,走精品化道路。

随着数字化印刷技术的普及,中小型企业既面临被淘汰的威胁,也有加快结构调整、加快企业升级的机遇。郑州市印刷企业多数是中小型企业,历史负担轻、企业转型快,特别是目前郑州印刷业存在诸多市场空白,高精印刷产品仍然供不应求,这为我市印刷企业后来居上提供了可能。

郑州市印刷企业的出路

不可否认,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已成不可逆转之势。但传统印刷毕竟已经融入人们社会生活,即便是在数字时代,传统印刷面临的应该不是生死存亡问题,而是市场重新定位的问题,印刷企业所要思考的不仅仅是市场开拓问题,更要思考战略调整的问题。

1. 调整产业结构。郑州市印刷企业的结构调整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调整产品结构。制定郑州市印刷行业发展规划,加强印刷市场宏观调控,提倡差异化竞争,弱化同质性竞争,鼓励3D印刷、高仿印刷制品的发展;二是调整企业结构,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引导职能,根据企业产品、分布区域、主营业务等类型,建立行业协作制度,加强业内合作,加快企业兼并整合;三是调整生产结构。根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要求,积极倡导绿色印刷、数字印刷,加快推进我市绿色印刷认证工作和数字印刷技术的推广工作。

2. 加强企业管理。一是加强制度管理,靠制度管人,按程序办事。二是加强成本管理,努力实现降本增效。科学制订企业生产计划与作业计划,对工艺流程、生产进度、物质消耗等进行全面控制,合理确定原材料及各种生产消耗额度。大力采用先进技术,改造落后生产工艺和装备。三是办公、厂房量化管理。办公区域应单独设立,人事部、财务部、业务部、经理室等各部门分开,各私其职。避免“有好的活,多人抢着干;辛苦的活,没人干”等现象的发生。厂房更应该细化,生产车间、原材料仓库、半成品仓库、成品仓库、废品仓库一应俱全。

印刷厂企划方案范文7

5月10日上午,由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主办,印刷机械分会、书刊印刷专业委员会、技术委员会承办,杭州科雷机电工业有限公司协办的“智创未来发展论坛暨印刷设备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在北京新国展W105会议厅召开。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立建、副理事长陆长安,北京印刷学院校长罗学科,广东印刷复制业协会会长陈均,山东省包装印刷工业协会理事长王军绪,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栗延秋,杭州科雷机电工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炜等嘉宾,以及地方协会及院校负责人、企业代表等近200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印刷机械分会理事长陈邦设主持。

首先,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立建在大会致辞中指出:推进智能制造将是行业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占领战略高地的关键。为了落实国家发展战略,协会在2016年底七届二次理事会期间,揭牌成立了智能制造创新联盟,共有7家发起单位,此后陆续又有一些企业和院校提出加盟,联盟成员多维度开展活动,有力推动了智能制造、创新工作的进展。协会将在行业智能制造、技术创新领域搭建好“产学研对接平台”和“产需对接平台”两个平台,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和核心装备,帮助已取得智能制造创新成果的企业做好示范推广工作。据悉,协会计划在下半年召开现场推介会,对上述领域有突出特点的创新产品――智能工厂或智能生产线在行业中示范推广,做好由点辐射到面的工作。

作为本次会议的特邀嘉宾,北京印刷学院校长罗学科以“借‘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东风,实现印刷装备的‘转移’与‘升级’”为题进行了主旨演讲。他从“印刷装备”和“一带一路”两个关键词展开话题,不仅提出了关于行业转型升级的3句话(“行业转型往往是从依赖手工到依赖设备,从低端设备到高端设备,由设备代替人的发展过程”“行业发展水平的主要体现是装备,装备是工艺、技术、经验的集成,是产业发展的最高端”“行业的市场发展趋势是0和1,从小规模自由竞争向高度集中发展”),而且提出了关于印刷产业转型升级的3句话(“印刷产业不会消失,印刷产业正在经历由传统印刷向商业印刷、个性化数字印刷的转型升级过程”“印刷产业的核心动力是高端装备,要体现国家意志”“印刷产业的未来市场增长点是‘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以及关于如何实现印刷产业转型升级的3句话(“要通过‘生产线+人’的方式,实现向‘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设备、人才等资源输出”“要组建智能制造装备联盟,集中力量实现印刷高端设备输出”“要培养印刷装备国际化、专业化人才,实现人才输出”)。

紧接着,北人集团公司市场部总监周岚楠带来了题为“智创未来 高效环保 智能”的精彩演讲。她表示,印刷业未来的机会是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融合化。北人转型的目标就是智能印刷工厂,聚焦包装和出版两大市场,从印刷设备制造商升级为系统方案的提供商和服务商。

杭州科雷机电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兼智能印刷项目中国区运营总监池海峰在演讲中提到,工业4.0是在3.0的基础上+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标准化+信息化+自动化才能实现智能制造,因此,实现四化深度融合是实现工业4.0的基础。此外,他在介绍科雷产品方案――未来的印刷厂时,重点为大家详细介绍了科雷的CRON智能印刷解决方案。

江苏凤凰新华印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在健认为,推进智能制造的原因是:智能制造是重塑行业信心的重要机遇;智能制造是“去产能”的内在选择;智能制造是企业降本增效的最直接手段。此外,他认为推进智能制造需要一台智能机器、一座智能工厂和一个智慧产业。

在主题演讲之后,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副理事长陆长安宣读了《关于授予2017年度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2017年度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科学技术奖授奖项目共23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2项。随后,颁奖嘉宾先后为获奖企业代表陆续上台领奖颁奖。

会议最后是“校、企、协”合作签约仪式,参加北京印刷学院机电学院与企业、协会签约仪式的代表有:北京万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吕晓东、深圳市建鸿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谭万兵、青岛莱伊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源、永发印务(东莞)有限公司总经理肖武、北京顶佳文化创业园总经理姚松、日本印后设备制造联盟的代表公司――渡边通商株式会社代表渡边征三、中国印工协印刷机械分会理事长陈邦设以及北京印刷学院机电学院院长齐元胜教授。此次合作标志着印刷装备创新联盟进入了新阶段,联盟工作全面深入展开。

印刷厂企划方案范文8

1.主要经济指标持续下滑

①销售收入总体下滑,市场表现有冷有热

销售收入指标是我们最为关注的,伴随转型工作的进行,各印机企业的收入有高有低、有好有差是正常的,但波浪式的曲线里应当显示出向前、向上的趋势,否则,企业要检讨自身发展规划,加速转型升级。据统计,2013年1~季度印机行业累计完成销售收入447876万元,同比去年下降6.13%。其中一季度完成123677万元,二季度完成184695万3元,三季度完成139504万元。

产品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的企业有25家,占全部印机企业的40.3%;较去年同期下降的企业有37家,占全部印机企业的59.7%。

表2中14家印机企业各主要经济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特别是产品销售收入的增长,保证了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转,并形成效益。

以上1 4家印机企业中,印刷设备制造厂商有3家,占21.4%;配套产品厂商2家,占14.3%;其余9家均为印后产品厂商,占64.3%。由此可以看出近几年印后市场较为活跃,产品种类不断增多,产品水平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可谓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影响力倍增。另外,有13家民营印机企业的发展均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特别是国望、正博、华威和浙江蓝宝几支新生力量,活力四射,对行业发展的贡献很大。

在印刷市场需求结构深度变化的过程中,数字印刷机对小幅面胶印机的冲击最大,加之“合版技术”的推出,大幅面产品更受青睐。2013年威海印机、华光精工、威海滨田、中景集团等产品销售收入同比的落差,足以说明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反之,大族冠华收购“筱原”大幅面胶印机的收益,弥补了小幅面胶印机的一些损失,再次印证企业转型任务的紧迫性和艰巨性。具体情况见表3。

②第三季度利润继续下滑,创单季利润最低点

2013年1~3季度利润总额为22184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3.49%。一季度利润为4546万元,二季度利润为15595万元,其中三季度利润2043万元,创历史单季利润的最低点。

从62家企业情况分析,利润亏损的为10家,占16%;利润同比下降的为21家,占33.9%,亏损额度达10960万元。特别是北人、上海光华、上海亚华、上海申威达、上海紫光等国有企业的大额亏损,很难有企业弥补这块亏空,是酿成行业利润指标突降。相反,不少民营企业的销售利润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如:温州正博(+21.3%)、上海新星(+17.1%)、深圳精密达(+14.3%)、汕头欧格(+14%)、潍坊东航(+9.8%)、瑞安华威(+7.1%)、浙江蓝宝(+6.5%)、天津长荣(+6.1%)等。

③国际印机市场需求仍不景气

2013年1~3季度我国印机产业出货值同比下降7.86%,反映出国际市场需求仍不景气。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1.24%,反映出下一季度以至2014年的生产准备投入在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难以取得更佳的表现。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高度关注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采取积极措施,尽早排除难点。

2.2013年1~3季度企业运行质量表现不佳

2013年1~3季度印机企业的运行质量综合指标为66%,较国家规定标准值低34%,这也是历史最低点,影响这个指标走低的主要原因是利润指标严重下滑,致使相关的总资产贡献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都不理想。

3季度行业主要经济指标排序

变化与选择

所谓“区间管理,企稳有度”,在这个理念下,GDP合理区间设置了上限和下限的概念,这可以给社会和市场更稳定的预期,使“稳”字更富有弹性,有利于经济结构的平稳调整。

“区间管理”的上限是防通胀,CPI控制在3.5%左右;下限是保就业,失业率要低于4.6%。依照“防通胀、保就业”的要求测算出GDP为7.5%左右最合适。

“区间管理”的核心是以民生保障为底线,不突破通胀和就业的民生指标,GDP可以有度升降。

针对GDP增速放缓的形势,总理在大连召开的2013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再次详释了经济治理思路。讲道:“经济下行时,用短期刺激政策把经济增速推高,不失为一种办法,但我们权衡利弊,认为这样无助于深层次问题的解决,因而选择了既利当前、更惠长远的策略,保持宏观政策的稳定。”同时,又兴奋地讲道:“今天,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已进入提质增效的‘第二季’,后面的故事我们愿意也希望更精彩”。

提质增效要依靠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和平稳增长有机结合;要依靠释放改革最大红利,激发市场活力,提高内需劲力,保障民生民惠。

在经济升级的新理念、新思路背景下,企业应当如何发展?变化与选择的新题目,怎样做对、怎样做好,值得我们探索。

1.经济增速的变化与企业转型升级的选择

现在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阶段已经终结,经济中速增长阶段已经来临而且将持续较长一段时间。中速增长阶段速度不会太低,也就是说经济增长有“底线”,不会失速,同时也不会再回到过去两位数的高速增长状态。中速增长期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产能过剩。过去,我们的资源是按照高速增长模式配置的,现在进入中速增长期,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慢下来,后面“车皮”的速度还很快,这就形成了产能过剩。产能过剩是转型升级首要的障碍,也是绕不开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企业整合优化是一项不错的选择。

整合就是要去产能化,减少过剩。一方面限制新增、淘汰落后,不能再进行传统意义上注重规模和速度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大行业、企业间重组力度,提高行业集中度。解决印机行业“多、散、乱”,即同类产品产量多、厂家散、市场乱的问题。解决简单依靠市场自发的优胜劣汰导致恶性竞争、价格下滑、效益低下、税收减少的无序状态。

因此,现在解决产能过剩问题最好的改革方案是靠大企业或强企业进行整合,大企业或强企业整合市场,可以减少行业中资源损失,掌控住市场,价格相对稳定,企业能获得更多的利润。所以,行业中一些小型企业应当主动寻找“大企业”和“强企业”,求得重组联合;而一些“大企业”和“强企业”也应当主动寻找小型企业,求得资源整合,壮大发展实力。在整合的同时,还要进行优化,包括技术升级和管理升级,也就是转型升级。

2.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选择

对于企业来说,大多数竞争领域的国有企业资本必须有进有退地调整,允许民营资本进入,也就是说,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需要进行融合,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逐步完成国有资本从竞争性行业的退出。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独特模式,国有和民营混合能够各自发挥自身优势,实现国有企业实力、规范管理与民营企业活力、创新精神的有机结合。印机行业中90%的民营企业已经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如民营企业中天津长荣的迅猛发展;辽宁大族冠华“国改民”后脱胎换骨的变化;浙江蓝宝公司治理机制的科学建立和顺畅运行;300多家温州民营印机企业的市场活力等,都说明完全市场化的印机行业选择混合所有制是必然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要充分尊重民营企业,给大家公平竞争的机会,民营企业也要充分尊重国有企业,达到真正的“国民共进”、“国民融合”。

3.国际竞争新格局和企业“走出去”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受益于国际化和加入WTO组织,我国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同时也把自己改造成出口导向型的国家。但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欧洲债务危机的爆发,以及自身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单纯的出口导向型战略已难以为继。欧美国家现在实行“再工业化”和贸易保护主义,与中国的贸易摩擦明显增多,同时由于我们的产品成本走高,发展中国家也在抢夺我们的市场。

面对国际竞争新格局,我们该如何“走出去”?用兼并收购的方法收购西方发达国家具有品牌优势和技术优势的成熟产业(大族冠华可谓典范),同时用产能转移的方式进入发展中国家占领市场,也就是要走产业“走出去”的道路。过去我们说“中国是世界的工厂”,今后我们要说“世界是中国的工厂”。我们的产业也要“走出去”,真正融入全球市场。过去我们是贸易人员打头阵,大多数技术人员并不熟悉海外市场情况,而今天,我们的技术人员也要走出去,自己上战场,把工厂建在海外。中国企业“走出去”需要包容的文化,我们不能把国内恶性竞争的市场秩序搬到国外,而是要与当地企业密切合作,这些才是我们“走出去”的基础。如果我们解决不了这个问题,“走出去”一定会打败仗。所以,“走出去”之前,我们要自己先给自己上一课,我们究竟该怎样创造增量、互利多赢,我们准备好为当地作贡献了吗?

4.借鉴国外经验和转型的选择

最近一段时期,国际印刷机械制造商纷纷推出数字化印刷的智能装备和为印刷企业提供增值的解决方案。

高宝Rota jet76卷筒纸高速喷墨印刷机和节能环保的利必达1450大幅面平张纸胶印机,速度高达1.7万张/时。

海德堡青浦公司在2005~2012年销售平张纸胶印机900台,主要型号是52型和74型,年供货约130台左右。从2012年起速霸CD-102型五色平张纸胶印机亮相生产。海德堡在推进高品质传统印刷机的同时,又将网络印刷应用于平张纸胶印机上,通过印通网络系统予以解决。

曼罗兰推出“不卖设备,只有解决方案”的销售新形式,其意是为客户量身定做“质量更好、服务更快、效率更高、应用更实”的增值解决方案,即在提供设备的同时,还提供全面的顾问式服务,包括印刷技术的支持、印刷材料、印刷系统和印刷咨询服务。总之,结合用户生产需要,为其提供量身定制的印刷增值方案。罗兰大中华区域负责人袁治能认为:“一切从客户出发,只要客户有需要,无论是设备还是解决方案,我们随时都在那里。”

上述国际知名印机企业根据市场变化作出了转型选择,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

①将自身设备制造的水平、档次、功能继续完善与提高,注重数字化的应用和环保节能。

②将印刷设备与印刷工艺以及新技术紧密结合,为印刷企业制定增值解决方案,实现定制生产。

③与网络印刷结合,打造印刷业新的传统模式和生产方式。

印刷厂企划方案范文9

在当前市场化经济环境下,您还听说过企业没有业务人员的现象吗?作为在印刷行业从业多年的专业人士,我们都清楚,印刷厂业务员拉活现象是多么的频繁!然而,台州新大力正是由于成功实现了这种差异化战略而没有设置业务人员,但企业年增长率却高达30%以上。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下,台州新大力的种种出奇表现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注意。在与台州新大力董事长徐再定、徐再清孪生兄弟老板的采访中,我们找到了企业发展成功的关键点。

孪生兄弟演绎的印刷事业

1987年,经过了三四年的摸索,徐再定、徐再清这对孪生兄弟在十多岁的人生道路上开始了他们的印刷事业。而办公地址就选在了浙江台州的印刷一条街。当我们走进这条街时,道路两侧随处可见的印刷广告牌,不禁让我们产生了一个疑问:已经有这么多大大小小的印刷厂,这对孪生兄弟为什么还要做印刷?这中间的竞争得多大呀?“我们的理念是:竞争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没有竞争力。”两位老板非常有默契的回答一下子把我们从浮想中拉回到了现实。

2010年,经过了原来以手工为主的印刷生产阶段,徐再定、徐再清这对孪生兄弟迎来了事业发展的高峰期。这一年,两兄弟在现在的地方购买了新的工业用地,盖起了新厂房。新厂区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较2600平方米的老厂区无疑在竞争力方面又提高了一大步。

公司建设方面,在原台州市路桥大力彩印有限公司的基础上,徐再定、徐再清孪生兄弟又重新注册成立了台州新大力印刷有限公司。

新公司、新厂房、新业务、新装备……孪生兄弟演绎的印刷事业正在以崭新的面貌展露在中国印刷业中。

差异化战略诠释的“新”大力

就在2013年和2014年的岁末年初之际,伴随着各地陆续出现的一些知名印刷企业老板跑路的现象,印刷企业倒闭潮拉开了印刷企业经营的警戒线。然而,在如此严峻的市场大环境下,据两位徐总介绍,台州新大力近几年的年增长率依然保持在30%以上,这不得不让印刷行业的同仁予以高度注意。究其成功的背后,差异化战略可谓是该企业成功的关键。

新公司除了拥有了新厂房外,也开始了新的业务。目前公司主要有金银卡、吸塑制品、纸杯、油墨、特种纸张五大类产品,其中金银卡、吸塑制品和纸杯为公司三大主导产品,其业务所占比例均在30%左右。为了保证和控制主导产品的质量,公司又研发并新增了油墨及特种纸张生产线。而这些也正是台州新大力差异化战略的要点,是其近几年保持高速增长的关键因素。

“我们公司没有设置业务员岗位,客户基本上都是通过朋友介绍找到我们的,这形成了台州新大力的一个经营特色。”两位徐总满怀豪情地介绍道,“我们的优势还体现在,台州新大力的业务不和本地形成竞争关系,特别是吸塑制品业务。我们的吸塑制品精度高达80%以上,报废率低至5%以内,在全国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

正是这种差异化战略,台州新大力得到了一批国内外知名客户的大力支持和高度赞誉,并且国外订单占到了30%以上,如美国强生等都是台州新大力多年的忠实客户。

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差异化战略诠释下的台州“新”大力正在崛起……

对新技术新装备的完美追求

要想使新业务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好的装备必不可少。2010年,在新公司成立之后,根据当时的业务发展,原有的装备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业务需要。于是,两位徐总果断地决定抛弃原有的国产设备,巨额投资,全部改换进口设备,当时一次性进口两台全新德国高宝利必达105对开印刷机,并在2011年完成了安装、正式运转。“这样巨额投资进口设备并不是说国产设备有问题,国产设备也很好,在我们之前的业务中也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这就跟汽车一样,要想实现业务的快速发展,进口设备的技术、性能、自动化水平都相对要好很多,而这也正是我们的追求点。”两位徐总介绍道。

2013年,时隔上次购买两台全新德国高宝利必达105对开印刷机的两年后,台州新大力再次一次性购买了两台全新德国高宝利必达75UV四开印刷机,并且这台RA75-6UV设备也是德国高宝公司在亚洲的首台。对于台州新大力这样一个刚刚成立三四年的全新企业来讲,是什么力量让他们不惜巨资再次选择高宝呢?“从上次购买的两台利必达105对开印刷机一年多的使用情况来看,效果非常好,如牙膏包装制品等一些纸盒印刷的底色只有高宝设备的印刷效果才能很好地满足客户的要求,这也是我们再次选择高宝的决定性因素。高宝的设备不但适合纸盒类印刷,同时也适应薄纸产品印刷(比如镀铝纸)。其次,高宝工作人员周到的售前、售后服务也是重要原因。”两位徐总分析道。

印刷厂企划方案范文10

两点认识

1.印刷品不是艺术品,要高产能、少出错才有竞争力

市场上所需的90%印刷品,均是普通书籍或是消费者还没使用产品之前便会丢弃的包装盒,而不是“慢工出细活”的艺术品。这类印刷品必须要以标准化、自动化印刷流程生产才会有竞争力,若然还要依靠极难招聘到的印刷技师,凭其经验和技术才可达到买家要求……处于竞争激烈的今天,迟早会被市场淘汰!这相当于用裁缝师傅去生产一件市面上只卖几十元的衬衫,而大部分生产这些衬衫的工厂都已采用全自动化、标准化生产线进行制造,从技术稳定性、产能和成本上来说,裁缝师傅不可能竞争过流水作业式的工厂。

2.标准化是唯一能提高印刷质量、降低损耗、令生产顺畅继而增加产能的方法

内地、香港以及台湾的印刷业,经过二十多年累积的落差,在管理和技术两方面的水平已偏向颇严重的两极化。笔者发觉在过去六七年中,大部分印刷企业仍对标准化印刷流程能够带给企业的效益有所怀疑甚至排斥。原因是大部分印刷企业面对的仍是一些没有要求以印刷标准来验收产品的旧有买家,而又有不少印刷企业老板大都是旧式传统印刷师傅出身或本身是业务高手,因对过去几年兴起的标准化印刷认知不足而忽略其重要性,更有颇多印刷企业老板认为用作检测印刷品标准的4毫米宽的色条会增加他们的生产成本,没有认识到色条是所有标准化印刷之本。

此外,除非客户要求,大部分印刷企业不会采用仪器去量度印刷品是否合乎标准。这就需要印刷师傅自发地去检测其自己印刷的印张,而所用仪器大都是老式且又没有定时保养和校准的手动式仪器。这沿用了十多年的方法相当被动,需要依赖印刷师傅丰富的经验和强烈的责任感才能勉强过关。又因没有标准,有质量问题时只能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式解决。这些“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只会将问题不断地重复,既费时也费事。

总的来说,笔者发现就算在印刷业相对比较发达的华南地区,仍有很多印刷企业的高层们,尚未开始用心理解标准化是唯一能提高印刷质量、降低损耗、令生产顺畅继而增加产能的方法。

如何实施印刷标准化

1.了解德国工业4.0的精髓

德国工业4.0的精髓便是尽量收集工厂内部所有重要的“事”并与互联网连接,令管理层能实时知道工厂运转的主要数据。而具体到印刷企业,便是尽量能以远程及实时的方式,有效监控及记录每台印刷机的状态,确保其质量和产能均能达到既定的目标。

笔者粗略估计,在国内,真正拥有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以标准化印刷流程生产的印刷企业占比不到 10%。而这些印刷企业中,能够不需经人手整理便能利用内联网,以实时方式令管理层随时监控每台印刷机运转状况的企业又少之又少,大部分印刷企业仍需要依靠每台印刷机的机长,将每个工单的印刷表现做成报告,或需要质量检验人员现场抄取每台印刷机的运作报告,再交给有关部门审核。这些方法不仅需要依赖人手,而且报告不是实时的,如果在这些滞后的报告内有印刷质量不达标问题,就会失去“病向浅中医”的时机。

2.采用轻松达至实时监控的方案

印刷企业的管理层稍微留意就会发现,过去五六年间,印刷设备特别是检测软件和管理软件已改进不少,价格也因为销量增加而便宜多了。笔者认为,在大部分印刷企业中,只需配置自动颜色扫描设备、品控管理软件,便可让印刷生产方面的“事”轻松地达至实时监控及记录的目的。而这也恰恰是德国工业4.0的精髓――让管理层能实时监控每台印刷机的质量和产能。

(1)所需软件、硬件的功能和投资预算

①推荐设备之一:自动分光密度扫描仪

其以可量度的色块高度小于3.5mm为佳,否则浪费纸张。10多秒便可量度一张有两百多个色块的对开印张。

预算:9万~18万元(不含软件)。

②推荐设备之二:评分和检测软件

这类软件能连接及驱动自动或手动分光密度扫描仪,每次印张扫描完成之后能马上以评分方式显示该印张是否达至买家定立或企业自定的标准。若发现印张不达标时,软件便会实时显示其不达标的原因及修正指示。使用该软件扫描印张时,相当于输入了印张开始调校和生产时的各项指标及详细资料,所以能快而准地监控每台印刷机的生产进度和印刷师傅的表现,降低依赖印刷师傅经验的程度,保证产品质量以及提高产能。

选择评分和检测软件时,必须要注意其是否具有以下主要功能:可驱动市场上流行的自动分光密度扫描仪和大部分手动分光密度扫描仪;内置所有国际认可的印刷标准和专色电子档案;可以自定义色块的排列顺序;每次扫描完成后,软件都有实时评分显示和记录,若分数低于标准要求,软件会实时显示哪一个环节不达标,包括最常见的墨量、密度,L*a*b*值、灰平衡、叠印率等。印刷师傅可实时根据其指示作出修正。

预算:约3万元。

若每台印刷机均安装了合适的自动分光密度扫描仪以及评分和检测软件,可建立中央服务器,有关部门便可实时监控每台印刷机的运作状况。该方案特别适合于外发工厂或分厂,能确保印刷质量的一致性。

(2)可延后投资的设备:预放墨CIP3/4+闭环软件

添置了自动分光密度扫描仪以及评分和检测软件之后,可考虑加装联机自动墨键控制软件。该软件配置的主要功能有:预放墨功能――以CTP版的着墨范围作为计算油墨用量的基础,预先将所需墨量的指令传输到印刷机的墨键控制台,使印刷前的初始墨量与印张实际所需的墨量接近,减少印刷调试时间;闭环功能――在印刷调试和印刷期间,每次采用自动分光密度扫描仪检测印张时,发现检测值与目标值不同时,闭环功能便会输出指令,调整墨键值。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联机自动墨键控制软件时,印刷机特别是墨键部位需要保养到位,整个印刷企业也要以标准化流程运作,否则不容易达到预期效果。

预算:12万~30万元。

印刷厂企划方案范文11

关键词:报业经营;依法纳税;税收筹划

作者简介:钟侯才(1969-),男,广东湛江人,深圳报业集团高级会计师、高级经营师,研究方向:报业经济。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1-42-03

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和企事业单位的应尽义务。税收筹划是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的理财行为,是通过对企业筹资、投资和生产经营活动的事先筹划,降低税收成本。减少税务风险,取得节税效益,是一种使税负成本最优化的经济行为。税收筹划与企业偷漏税行为的非法性和欺诈性相比。最大区别在于其合法性和事先筹划性,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转变思想认识,依法纳税,守法经营

从2009年开始,中央为支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全面展开,激励文化单位加快转制或改制步伐,进一步发挥税收优惠政策作用,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支持文化企业发展两个规定的通知》([2008]114号),以及配套文件《关于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34号),明确规定文化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报业传媒作为文化支柱产业,可通过税收筹划。合理减轻高额税负,提升报业经济效益,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

长期以来,我国报业作为国家行政事业单位,是党中央的宣传“喉舌”,侧重于政治导向和舆论宣传,主要办报经费由国家财政拨款支持,有时为了完成宣传任务而不计成本投入及经济效益,过于注重社会效益而忽略经济效益,造成一个轮子大一个轮子小。由于过去这种“吃财政饭”的惯性思维,自我经营发展意识淡薄。难以适应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因此,在文化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化管理后,特别是党报党刊在企业化经营管理过程中,应加强税法宣传教育,提高依法纳税、守法经营的思想认识,按照国家税收政策规定开展各项经营活动。

二、报业传媒在市场化经营过程中税收负担沉重

依照税法规定,报业单位应根据生产经营环节适应的不同税率纳税,主要缴纳增值税、关税、营业税、房产税、企业所得税和其他税费。个别省市还开征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等,税负较重。

1、增值税:印刷环节。委托加工收入税率17%,印刷销售收入税率13%;发行环节,报刊发行收入税率13%;

2、营业税:广告收入税率5%,经授权的地方政府还可附加征收文化建设费,另按广告营业额的3%征收文化建设费;

3、企业所得税:转制改制时免征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期满后税率33%:

4、其他相关税费,如关税(进口印刷设备、其他资产或新闻纸张)、物业税、房产税、城建税、印花税、车船使用税、工会经费、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等,按照不同税率从价征收或从额征收。或者是附加征收税费。

在文化事业单位转制或改制过程中,虽然中央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但报业传媒大多为党报党刊,肩负社会公益事业,并且文化产业属于微利行业,应在税收法律法规的大框架下,通过拆分组合内部机构。合理筹划税收行为,科学设定纳税环节,用足用活国家税收政策。把适用低税率的辅助业务从高税率的行业中剥离出来,单独成立企业公司经营运作,按相应行业的低税率纳税。

三、税收筹划的思路及在报业单位的应用

1、认真研究国家减免税优惠政策,争取政策性减税。为扩大文化体制改革成果,(2008]114号文件及其配套文件(财税[2009]34号)明确税收优惠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自转制注册之日起免征企业所得税;二是由财政部门拨付事业经费的文化单位转制为企业。自转制注册之日起对其自用房产免征房产税;三是党报、党刊将其发行、印刷业务及相应的经营性资产剥离组建的文化企业,自注册之日起所取得的党报、党刊发行收入和印刷收入免征增值税:四是对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中资产评估增值涉及的企业所得税,以及资产划转或转让涉及的增值税、营业税、城建税等给予适当的优惠政策。这两个文件规定的政策期限为5年,报业单位应认真研读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学习领会文件精神,积极争取税收优惠和政策支持。

2、推动文化技术创新。争取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国家财税[2009]3l号文件规定,在文化产业支撑技术等领域内,鼓励文化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对依据相关规定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企业所得税减按15%征收,同时对文化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允许按国家税法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50%扣除。国内多家报业单位纷纷利用税收优惠政策,争先创优,筹建文化产业信息园。如深圳报业集团2008年耗资近9亿元建设传媒产业园,购置高速全自动多色印刷机,采用全新数字化印刷技术、CTP电脑制版技术、智能AGV全自动输送技术(荣获2010年度王选新闻科技进步一等奖)、以成本核算为核心的ERP信息管理系统(荣获2010年度王选新闻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多种国内领先技术,是目前亚洲最先进的大型现代化印刷中心之一,被深圳市科协批准为“深圳市科普教育基地”,获评为广东省“两化融合4个100示范工程”,通过法定程序取得“创新印刷技术环保企业”认证,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从而减少报业集团的整体税务。增强印务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3、设定报纸印刷发行环节,理顺税收关系,降低税务风险。根据国家增值税条例规定。委托印刷加工业务收入适用17%税率。目前国内多数报业单位通常做法是把印刷厂作为报社内部机构(印务中心),印刷本报系列报纸时按内部结算。对外承接业务时作为独立法人,印刷环节未分开申报纳税,或者按17%税率纳税。前一种做法显然不符合税法规定,存在较大税务风险:后一种纳税方式明显加重报社税收成本。《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若干政策的通知》(财税[2005]165号)第12条明确规定:“印刷企业接受出版单位委托,自行购买纸张,印刷有统一刊号(CN)以及采用国际标准书号编序的图书、报纸和杂志。按货物销售征收增值税。”因此。可借助文化单位改革转制东风,将报社、印刷厂和发行公司作为不同的法人实体,报社编报,印刷厂印刷,发行公司发行。印刷厂自行购买纸张及其他印刷材料,按报社要求印刷报纸。印刷厂购入资产设备、纸张及其他印刷材料进项税17%,按货物销售结算印刷费,销项税13%;报社接受纸张印刷费进项税13%,发行报纸收人销项税13%:报社付给发行公司

的发行费用按5%征收营业税。这样一来,不但理顺税收关系。规范纳税行为,减少税务风险,而且兼顾平衡各个纳税环节。使报社总体税收成本达到最低水平。

4、拆分组织机构,混业分离,适应低税率纳税。在组建报业集团、发行集团或出版集团时,多以党报党刊为核心业务,根据国家对文化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2008]114号文件),“党报、党刊发行收入和印刷收入免征增值税,免征企业所得税,自用房产免征房产税”。因而在会计核算时,应把党报、党刊的相关业务单独列账,享受党报、党刊的发行收入和印刷收人免征增值税、采编业务办公用房免交房产税、经营收益免征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同时,把单位自用房和经营性用房分开。经营性用房中附属设施和设备分开,分别收取房屋租金、设备租赁费、物业管理费、水电费、空调费、取暖费,避免都按12%税率缴纳房产税:单独组建广告公司,广告部门人员工资和费用由广告公司承担,而报社支付给广告公司的广告费可少征3%文化建设费:报刊发行成本中运输费用占有很大份额。而运输业务的营业税率为3%,可注册运输公司承担报刊发行的运输及投递业务,避免都按发行收入缴纳13%的增值税。纳税筹划思路:一是增加合法的税前扣除,二是改变收入性质,根据应税对象需要。可在单位内部拆分组织机构,分离业务。用足用活国家政策。从而达到合理的节税效果。

5、争取合并纳税,降低报业经营整体税收成本。(1)在报业经营中,报业所属单位有的盈利,有的亏损,这时合并纳税就可以减轻报业单位整体的所得税负担:(2)有的报业单位把广告、发行、印刷、物业经营等业务集中在一起,如期末缴纳所得税较多,可按行业、组织形式拆分为两个企业或以上,也会产生节税效果;(3)在报业集团中如某个所属单位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可将相关行业合并到高新技术企业,享受所得税优惠政策,从而合法减税。除此之外,通过调整存货计价方法、选择坏账处理方法以及变换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等,在一定时期内可能起到节约或延迟缴纳所得税目的,但并没有从根本上减低税负成本。

四、规范会计核算工作,建设培育应税环境

1、规范会计核算工作,有利于更好地选择会计政策,有助于提高税收筹划水平。税收筹划设计是否规范,是认定其是否合法的基本前提。一方面。税务机关的例行税务检查,首先检查的就是企业的会计凭证和账表记录,如果企业没有依法取得相关会计凭证或者记录不健全,税收筹划就可能会被认定为无效。另一方面,企业应纳税额以会计核算为基础,以税收政策为依据。在会计实务中。有些经济事项可以有多种会计处理方法,由此造成的税收负担可能会有很大差异,因而要达到税收筹划的预定效果,首先就要规范会计核算工作。

2、建设培育税收筹划的内外环境。一是正确理解税收筹划含义。报业单位不能仅仅盯住个别税负,应认识到税收筹划只是企业理财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能把税收筹划与逃税、避税等同起来。而是努力降低报业经营的整体税负,要对税收筹划进行详细、长远的规划设计,将之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在实施过程中有计划性地进行。二是要与政府部门积极沟通,及时掌握有关优惠政策,争取税务机关的理解支持。报业单位应在财务部门设置专职的税务岗位。负责收集税务文件和有关资料。定期审核内部税务事项,加强税务专业知识学习。及时掌握税务动态,积极与税务部门沟通联系。进行融洽的税企交流,最大限度地享受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三是注重税收筹划人才培养。文化产业转制改制处于初始阶段。报业经营税收筹划的人才培养至关重要,必须定期组织财务人员学习税务知识,端正税收筹划的思想动机。提高报业单位财务部门的整体素质,教育引导财务人员正确实施税收筹划活动。合理降低税负成本,提高报业经济效益。

印刷厂企划方案范文12

多布局

2014年4月2日,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研发大楼聚光灯闪烁。这一天,全球100余名媒体代表齐聚“海德堡数码抢先看”媒体开放日活动,共同聆听这一胶印王者对公司未来5年数码发展蓝图的描绘。

在中国市场,海德堡的数字印刷进程也在同步跟进。5月27日,海德堡中国有限公司与理光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于上海签署合作协议,自此在中国销售凌图(Linoprint)C系列数字印刷系统。

胶印王者向数字印刷转型,这一消息不啻一枚炸弹,引爆行业舆论。两次活动,海德堡中国印前及数码印刷总经理侯建彤均在现场,他用八个字表达了自己的感受――“期待已久,意料之中”。或许在与侯建彤一样、习惯了创新的海德堡人看来,这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海德堡涉足数字印刷,可以说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所谓的“巨人”,是指此前耕耘的胶印领域。多年来,作为行业内唯一一家一体化解决方案供应者,从印前、印刷至印后,海德堡的服务贯穿始终;包括速霸、超霸、威利美、赛飞扬等在内的产品,也会让人感受到一股股强烈的胶印旋风。如今,随着按需出版的日益兴盛,数字印刷成为行业发展新方向。以胶印领域为基础,审时度势地开辟数字印刷市场的海德堡,创新步伐已然迈出。

当然,对于创新,海德堡所能做到的还远不只这些。侯建彤分析道:“如今中国的传统印刷厂普遍处于转型期,几年前那种订单多、印量大、利润高的情况基本一去不复返。以胶印处理中长单,而原本无暇顾及的短单则通过数字印刷来完成,如此搭配可以更好地破解传统印刷企业亟待解决的发展难题。”海德堡视数字印刷为传统印刷厂的“另一条腿”,创造性地提出“胶印+数字”的混合印刷方案,对数字印刷进行合理定位,获得了客户的认可。

混合动力,有机融合是关键。而这一点,恰恰是海德堡的优势所在。这家百年老店不仅拥有传统印刷领域最全面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更重要的是,身为“设计大师”的它同样凝聚了一批极富创新能力的研发人员。

为实现胶印与数码的无缝结合,海德堡已研发出一款名为“印通数码印刷管理系统”(DPM)的流程软件,目前正在积极推广中。通过该软件,数字印刷可集成到传统印刷厂现有流程中,从而形成统一的印刷控制流程。在统一的印前处理结束后,印厂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印刷方式,或传统或数码,为传统印刷厂带来极大的灵活性。此外,海德堡经过多年经验积累而来的色彩管理服务,对色彩一致性提供了极大的保障。通过流程控制、颜色控制,海德堡可实现数字印刷与传统印刷产品品质的无限接近,化解客户对于数字印刷质量的担忧。

主动进军数字印刷,创造性地提出混合印刷,大力开发流程控制、色彩控制……其实,作为印刷设备行业领军企业,海德堡大可不必如此“自找苦吃”,凭借以往的技术积累,它仍然可以大踏步前进。但是,以客为尊的海德堡却为自己选择了一条难走的路,通过探索全新领域、全方位打造客户“进可攻、退可守”的混合动力,将更便捷的发展之路留给了客户。这样贴心的合作伙伴,叫人如何不信赖有加?

全保障

现在,侯建彤更愿意将数字印刷形容为一个“baby”。在他看来,精心抚育其慢慢成长,是一个充满挑战又别具乐趣的事情。为此,以侯建彤为核心的海德堡数字印刷团队付出了诸多努力。

为更好地服务客户,海德堡中国将销售队伍从规模与知识结构两方面进行了扩充。除原有销售人员外,公司特别聘请到一些具有丰富数码销售服务经验或知识的专家(DigitalSpecialist),也多次组织对现有销售人员的专业培训。

然而,对于客户而言,海德堡数字印刷产品毕竟是新生事物。初次与客户谈及其数字印刷产品,海德堡数字印刷团队得到的反馈多是“海德堡也做数字印刷吗”的狐疑。为化解客户的顾虑,海德堡人拿出样张,一遍又一遍地为客户讲解,并邀请客户参与测试,逐渐获得了接受与认可。

与此同时,研讨会、演示会也是海德堡数字印刷团队不会错过的重点。每一次活动的召开,他们都希望尽可能多地带给与会人员关于传统胶印与数字印刷完美配合的良好体验。为此,他们不放过任何细节。

以2014年7月在深圳印刷媒体技术中心(PMA)举行的海德堡按需印刷演示研讨会为例。为便于用户深入了解海德堡“胶印+数字”的创新模式,研讨会上不仅呈现了精彩绝伦的演讲,海德堡人更是以内容丰富的现场演示强化着现场观众对海德堡胶印和数码完美搭配的认知。由一台海德堡速霸SM52胶印机和凌图(Linoprint)C751数字印刷系统配合完成的高尔夫球期刊(混合印刷)、长幅印刷(140克书纸)、明信片(300克纹路纸)、PVC挂牌四种印刷活件演示,令参会人员叹为观止。甚至于提供的小礼品,也是独具匠心,与会者无不为之感动。

按照规划,2014年,海德堡中国重点在商务印刷领域推广数字印刷设备,随后慢慢进军包装市场、标签市场。然而前不久在宁波,海德堡却收获了一份意外惊喜。当地一家生产吊牌的印刷企业听闻海德堡“胶印+数字”的生产模式后,迅速购买了海德堡凌图(Linoprint)C751和印通数码印刷管理系统,用以和他们现有的胶印机配套使用。“事实上,这个是有些延伸的应用。它的出现可以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方向,当然也可以令我们的服务范围更加多元化。”侯建彤说。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说的就是海德堡这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