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等学校学生论文

高等学校学生论文

时间:2022-06-06 00:34:36

高等学校学生论文

高等学校学生论文范文1

开展学生心理特征档案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推动青年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的有效方法;是加强院校德育建设,坚定师生理想信念,引领科学人文思潮的有效平台;是创新推动院校教育管理质量,实现安全发展的有效载体;也是对接社会岗位要求、拉近供需之间距离,整合各方力量的一个链接条、一个数据库、一个参考源。因此,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1)解决青年学生对心理学基础知识了解不多,对自己性格特征定性、把握不准的问题;解决青年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适、缓解思想压力等方面思想意识不自觉、不主动,方法手段不经常、不科学等系列问题。

(2)解决青年学生与同学朋友之间、解决管理人员与教学人员之间、解决一线教学和管理人员与院校机关职能部门之间,对青年学生在性格特征、心理状态、思想压力内容、应对压力能力,以及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等相关基本问题上的诸多个“不统一”:标准不统一、看法不统一、办法不统一、缓解和解决的步伐不统一、外在因素和内在关系的结合不统一等等方面的矛盾。

(3)解决学科设置、不同专业任课教师之间,在青年学生心理特征问题上,条块分割、重视程度迥异的问题;解决当前专业课授课与心理学基础知识灌输联系不紧、涉及不够,以及运用心理学来提高授课质量办法相对单一的问题;解决师资力量偏重专业课、看重试卷得分,相对忽视对青年学生在人格修养、人格锤炼、心理健康、提升缓解思想压力的能力等方面,教育引导不够的问题。

(4)解决单一偏重于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听招呼、守纪律、刻苦发奋,相对忽视于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塑造自己良好的人格魅力、保持良好的处世心态、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感知正确的人生责任,把心理学基础知识的普及、学生心理状态的引导,效果和目的上看成“单打一”的问题。

(5)解决对青年学生初、高中时期的心理特征了解不够、掌握不准的问题;解决管理、教育、授课、机关等方面因人员调整等因素,造成对学生心理问题的了解与掌握脱节、教育与引导脱节的现象。

(6)解决院校全面了解学生渠道较少,特别是了解其从小到大的心理状态、性格变化规律不够的问题;解决了解其学习情况多、渠道办法多,而在了解其为人处事、思想意识、立身做人等方面,载体、渠道相对较少的问题。

(7)解决院校与社会在学生心理状态上关注层次不一、心理测试方法不同的问题,特别是解决当前就业单位了解学生一贯地、系统地心理状态资料很少的问题;解决院校在推荐学生就业、评定学生全面素质等环节,心理素质方面依据不充分、方法不完善、操作欠科学的问题。

(8)解决院校了解学生家庭背景、社会关系、籍贯地域传统性格特征等方面,办法单一的问题;解决了解掌握学生家庭、亲属、社会主要关系的心理学基本要素不便于操作的问题,特别是解决难以了解其是否有精神病遗传史、家庭重大变故史、反常行为表现史等问题。

(9)解决因当前院校对学生整体心理状态,评估体系不健全、资料不具备、底数不清楚,在实施心理干预、心理教育疏导、预防自杀事故案件等实现安全发展上,效果和招法亟待提高与亟待科学的问题。

2高等院校学生心理特征档案工作的基本含义

高等院校学生心理档案工作主要是指:在大、中专以上院校,对在校学生从入学开始到毕业离校,逐步进行心理学学科数据采集与管理、分析与预测、教育与控制、研究与开发等内容的系统工作。是按照《档案法》、《教育法》和心理工作科学体系,对在校学生的人格种类、性格特征、心理基础、心理状态、心理病症等情况,进行统一的采集、管理、研发、实践等方面的系统工作,为引导学生掌握心理学基础知识、全面了解自己,提升院校教育管理效益,减少因心理问题引发事故案件概率,实现安全、和谐发展等方面提供心理学技术支持;也是更加科学地、全面地掌握学生底数,给社会用人单位提供就业参考的一项辅工作。

3高校学生心理档案工作的主要内容

(1)个体上建立学生个人心理特征数据库。主要收集学生心理测试结果、家庭成员心理状态调查函、每学期心理状态、人格种类、性格特征、人际关系、心理压力、调适手段、心理学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等内容。

(2)整体上建立各个班级、科系、专业的学生心理特征状态库。主要收集各个班级、科系和不同专业的重要心理数据与特征;显示各个层次、各种管理教育方法、各个学习阶段之中,对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正面和负面影响等。

(3)体系上建立与之相配套的规章制度、操作办法。主要建立各项数据采集制度、采集时间、衡量和评估机制、保密和使用范围等内容;建立研究和总结成果向教学管理一线进行实践的办法、尺度等;明确各级在校学生心理状态、心理特征档案工作上的职权划分、纪律要求等。

(4)方向上重点整合院校心理工作方面的软硬件资源,引导改进院校心理学基础知识的普及,探索依靠心理学提升学生素质、提高办校质量的新路子,研究促进院校和谐氛围、德育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的新举措,拉动培育各级为学生当前与今后、能力与人格、智力与心理等全方位负责的新思维。

(5)核心上重点整理分析各个阶段、各个时期院校学生心理问题上的新变化、新动向、新特征,为院校的教学工作、研究工作、管理工作、安全工作等提供有力的客观分析、理论依据和办法建议;为用人单位、学生家庭积极反馈意见建议、参考依据。

(6)环节上大力突破一般档案工作难于大张旗鼓、难于引领实际工作的瓶颈问题,不断开创心理特征档案工作的新局面。在坚持保密原则、心理学固有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开办心理咨询门诊、心理学基础知识辅导、心理问题帮扶活动等,引导学生面对各种压力时自觉在心理问题上找办法;在交友、婚恋、和谐关系、挫折、就业等方面主动调整良好的心态,塑造良好的人格,锤炼良好的品格。

4开展高校学生心理档案工作的基础理论研究

在高等院校开展学生心理特征档案工作是一项新的实践与探索,既是原有档案工作领域的新拓展,又是院校教学与管理、功能与效能的新尝试。为了确保正确展开,达到兴利除弊,发挥最大效益,必须重视该项工作的基础理论研究。

(1)心理特征档案的本质属性。档案的本质属性,是档案学基础理论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关系到档案的定义及档案学科的内涵问题。因此,心理特征档案应有的本质属性,必须合乎原本档案工作的本质属性。同时,作为一种“新型档案”,也必须允许保留与其较为匹配的内涵和特征。应当界定的属性内涵为:必须坚持它的原始纪录性,同时发展“结构说”、“备以查考性”以及电子档案的理论属性,最大化地保持“原本化”与“异化”相结合的属性。

(2)心理特征档案的价值与作用。心理特征档案的价值与作用应该是具有本源性、潜在性、多元性、增殖性、时效性和相对性,其价值实现规律应当是主导律、扩充律和衰减律占主要成分,扩散律实现不大。其作用主要存在于“院校本位化服务”和“社会用人单位的信息资源服务”两个方面,主要在于“资政学生全面发展”。

(3)心理特征档案的功能与模式。心理特征档案的功能可以抽象地概括为“资治”、“存史”、防范和教育。虽然具有有限性,但基本保持了“社会化服务”的功能。院校本位看,最大的功能在于它的“休闲功能”。运行模式上基本上属于电子、虚拟和数字化。

5学生心理特征纳入档案工作面临的实际困难和应把握的主要问题

把在校学生心理特征纳入档案工作显然是一项新举措、新探索,类似当前院校的档案工作,又区别于传统的档案工作;既关联着一般意义上的档案人员,又关联着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人员与体制。因此面临着许多方面的实际困难与问题,需要高度重视、勇于尝试、科学运作。

5.1面临的实际困难与问题

(1)传统档案工作的制度上要有新逾越。传统的档案管理制度、数据采集制度与环节等方面,当前与心理学学科所要求的制度还不匹配。比如需要管理、保密的范围就不接轨,哪些该录、哪些不该录等问题,距离较大。

(2)各级思想认识上要有新高度。心理特征档案工作从某些方面看,属于院校心理工作、全面建设的奠基工程。从当前的情况看,各级认识上还不够统一,具体步骤上方法各异;比如有的院校仅限于管理范围,有的院校局限于德育教育范围,有的把其看作第二课堂。

(3)院校之间资源共享上要有新突破。此项档案工作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资源共享、服务多方”,但当前的情况明显存在着“各自为政”。比如一所大学难以获取到某个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心理状态、不良心理反常表现。初中、高中、大学分别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势必牵扯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也难于收集到系统的数据与情况。

(4)各级认定标准上要有科学统一的尺度。不能一个班级、一个科系、一个院校,都规定一个自己感到便于衡量、便于操作的尺度。应当在既遵守一般档案管理科学、又坚持心理学特有要求的框架内,研究确定出统一的政策与尺度,颁布执行。

(5)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要全面。既熟悉原则意义上档案学科的原则、制度、要求,又要全面掌握心理学的知识、原则与要求。

5.2应突出把握的几个问题

(1)加强教育引导,特别是加强对学生心理特征建档工作重要意义的教育。应当在思想认识深处,确实把此项工作当作一项长远、全面的基础工程来看待,上升到影响院校可持续发展、安全发展、全面提升办校水平的重大举措来实践。同时,大力对在校学生、学生家庭进行教育,引导大家正确认识建档工作的意义和原则,剔除不良观念,积极主动地配合院校开展工作。

(2)讲究科学、把握政策。档案管理也好,心理学自身原则也好,都有着相对独立、严谨周密的操作体系和政策要求,必须坚持科学的精神、法规的尺度,开创性把这一新生的工作想到位、抓到位、负面问题上防范到位。

(3)精心研究、严密组织。此项工作关系着方方面面,要善于针对院校自身的情况,研究分析相关链的前提工作和问题,以严谨的态度周密考察、认真论证、科学计划、稳步推进。

参考文献

1王二平.当前在校学生心理问题研究[J].青年研究文摘,2005(5)

2张平.解析大学生心理问题[J].河南大学学报,2006(3)

3伍震华.再论档案的本质属性[J].档案通讯,2006(6)

4黄子林.关于档案属性问题的几点认识[J].档案学研究,1999(4)

5何玲.电子档案原始性的认定[J].中国档案,2001(2)

6张斌.档案价值论.档案学通讯,2003(3)

7任宝兴.档案价值规律研究[J].档案学研究,2003(6)

8王向明.论档案馆功能[J].档案学通讯,2003(6

高等学校学生论文范文2

关键词:文学 人文素质 和谐统一

高等师范院校是培养中小学教师的摇篮。高师毕业生的素质将直接影响到未来的中小学生。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具有广博而深厚的人文素质的教师将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由于中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而且模仿性强,易受到教师的感染与熏陶,因此,在中小学里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是尤为重要的。此外,作为未来的教育者的高师学生必须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方能更好地教育学生。打好了孩童时代的人文基础必将带来未来事业上的成功。

为此,教育部明确指出:英语学习不仅是“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更是学生“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事业、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质的过程”。[1]P2

身为未来中小学教师的高师学生若不努力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若自己只有“半桶水”或“半瓶子醋”,那么他们将如何给予学生足够的人文教育呢?那么,我们就必须给高师学生足够多的人文教育,为其大脑这个水桶中注入足够多的人文知识,才能让他们胜任教师岗位。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使命

人文素质通常是指一个人应当要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主要是指在现今的人文科学、人文气氛熏陶下而建立起来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人格模式、道德境界、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学识才能等精神收获的总和。要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就离不开对人文知识的学习。一般而言,人文知识是对文学、文化、历史、哲学和艺术等学科的知识的总称。由于文学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集体的记忆与智慧,是一个民族思想的脉搏;又由于其包容性极广,它本身就蕴含着对历史的回顾、对哲学与人文的思考等。因此,文学位列人文知识之首。

清华大学提出培养“博雅之士”。北京大学的李赋宁教授就曾指出“英语专业属于人文科学门类,目标是培养人文精神,提高文化修养和素质,树立社会责任感,造就德才兼备的外语人才。”

因此,从培养德才兼备的外语人才以及从培养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未来师资来看,人文素质的培养对外语专业的学生来说都是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的。

二、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

随着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维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据有关教育家的考察,人文教育已有普遍被“边缘化”的现象。[2]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自我主义和实用主义工具论等不良思想在一些人心里滋生、蔓延,造成有些人的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扭曲:他们唯利是图、见利忘义、唯我独尊。现在的大学生更由于急功近利等思想的作怪而越来越耐不住读书、做学问的清苦生活,认为人文学科是一门“可有可无的”、“浪费时间的”、“老土过时的”的学问。外语专业的学生注重听说读写等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无可厚非,但现在外语系的学生更倾向于学一些“实用”的东西,如外贸函电、旅游英语等。他们一般重实用性、技巧性的技能的学习,如BEC;轻人文素质学科/课程的学习,如文学。问及中外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竟不能答!因此,社会上的不少单位对当代大学生的素质提出了不少质疑,常抱怨学生的素质低下。传统的“工具理性”让外语专业的学生认为学习外语仅仅是为了能看得懂外文,听得懂老外说的话,能利用外语与老外谈生意等。长此以往,势必造成中国学生“文化认同感”的缺失。

教育部指出:“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等观念,使学生熟悉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同时了解世界文化、英美文化,增强世界意识,扩展知识。”[3]P18

文化是一个包含性极广的词。广义上说,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国家、民族的法宝。失去文化,国将不国。文学是文化的一部份。文学语言又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集中表现;文学集民族智慧、哲学、情感、生活习俗于一体,具有很大的包容性。文学是一门融“经史子籍”为一身的社会百科全书。文学中常见智慧,文学是人学,文学关注的是人的生存状态。

三、文学思想与英语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

文学无国界,具有思想上的相通性。比较、分析它们的异同,学习各种文学思想,夯实文学、文化基础,既可拿外国文学之精髓为我所用,又可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还可培养出具有大我的民族情感、世界意识的人才。

1.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观念

爱国主义是一种道德情感和价值的观念。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古代历史上的有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有屈原“哀民生之多艰,虽九死其忧未悔”的民族大义;有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舍生取义的高尚情操;有近代历史上林则徐对“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民族忧患的深刻思考;也有秋瑾的大义凛然。先辈们努力为缔造一个民主、和平、统一的国家的精神鼓舞着历代的文人志士。先辈们的豪言壮语让我们如何能忘却?

在讲授美国文学的时候,我们发现美国也有不少的作家以自己对祖国不同角度的感悟来表达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与眷恋。菲利普・弗瑞诺(1752-1832)对新生的美国大自然风光的细致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华尔特・惠特曼(1819-1892)通过对新生的美利坚民族的赞美与热爱将他的爱国情感贯穿于《草叶集》的始终。卡尔・桑德伯格(1878-1967)则通过对新兴的工业城市芝加哥普通大众所拥有的巨大创造力的歌颂,暗示着美国新兴城市的美好未来和新生的美国具有的强大生命力。这又让我们想起的《沁园春・雪》中所表达的“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深情眷爱。

2.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我们认为,深刻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和谐统一关系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基石。我国的古人很早就开始考虑这个问题了。孔子在《论语》中第一次提到了“中庸”的概念并将它上升到哲学的思想高度。对孔子而言,“中庸”的本义即是“尚中”(“用中”)。所谓“中”就是不温不火,不过及、不欠缺;“庸”就是不突出、不失常;“中庸”就是“无过不及”,就是掌握最佳状态、恰到好处。[4]老子在《道德经》中也有这种尚“中”的辩证思想,他强调的是“注意维护总体生命的和谐统一,避免矛盾的极端化而走向事物的反面”。[5]P15现在国家提倡建立和谐统一的社会主义中国不失为这一思想的深刻体现。

美国超验主义思想的实践家亨利・大卫・梭罗(1817-1862)曾历时两年零两个月蛰居沃尔登湖畔,潜心思索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最终著成《沃尔登,林中生活》一书,用最真挚的情感探讨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关系。当前,由于一些人无视自然规律造成人类对自然的破坏,追求金钱至上主义、物质享乐主义,破坏生态的平衡。人类应该对大自然怀着一种敬畏的心情,没有必要去征服一切大自然。我们需要的是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梭罗研究专家哈丁直言不讳地说:梭罗的书既是“一部自然与人的心灵探索之书”,又是“一部批评现代生活的讽刺作品”,还是一种“简单生活方式的伟大宣言”。[6]P4此外,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也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重点。人口的无限制发展将造成世界上粮食的短缺,人类生存空间的缩小;或许,终有一天人类就会成为现今易拉罐里的沙丁鱼。好在世界上始终有一些关心人类的生存命运的作家在不断思索人类命运的走向,为我们展现了许多潜在的危机,引发全人类的思考。没有哪个时代的人会比现代人更多地考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我的关系了。因此,只有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坚定的社会责任感,才能让学生对当代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如: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人口生育与教育等,进行带有普遍意义的思考。在内省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实践,深刻感悟人类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自己的子孙后代的命运负责。以博爱之心推广于天下,方能显示出当代的人文关怀,才能让人的生命和重视人的生命成其自身的完满。

3.提高对人性的认识

文学是人学。“以人为本”不是一句空话。优秀的文学作品无一不是建立在对人性的深刻剖析上的。

古往今来,文学大师中不乏对人关心的话题。人是社会中最重要的因素。以人为本就必须首先关注人的生存状态。纵观几千年来人类文明的发展,我们发现人类历史上不少的岁月是在国与国之间的纷争中度过的。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来看,其规模、死伤人数、对人类文明的破坏程度等,都是史无前例的。世界大战造成了人性的缺失,甚至于毁灭。战后不少作家创作的矛头直指向战争的罪恶、发掘战争产生的根源,痛思战争带来的毁灭性灾难。这之中有以海明威为代表的“迷惘的一代”对战争的痛诉,宣扬反战的情绪;有在约瑟夫・海勒(1923-1999)的《第22条军规》中对战争、对现代社会的异化,对人性的毁灭,使人异化、妖魔化的批判;有在威廉・戈尔丁(1911-1993)的《蝇王》中描述未来核战争中,孩子童真的迷失,而导致孩童之间的“准人类社会”的战争等。有以艾略特(1888-1965)为首的作家对人类精神世界荒芜而殚精竭虑的丰碑之作――《荒原》。这些都证明了文学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普遍关注。

在莎翁的笔下,我们看到了这位思想的巨人对人类本性的另一种关注。奥赛罗因听信谗言置善良美丽纯真的妻子于死地的故事是莎翁对摧残纯真的痛诉;李尔王的女儿们对他的冷漠无情是莎翁对亲情冷漠、人性丑恶面的有力鞭笞;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剧则向我们展示了仇恨带来的对真挚情感的毁灭。此外,莎翁对人性贪婪的一面的控诉也是强有力的。在《威尼斯的商人》一剧中,莎翁一边对贪婪成性、无情无义的犹太守财奴夏洛克进行无情的暴露,一边对巴萨尼奥和安东尼奥患难与共的友谊的称赞,一边又对巴萨尼奥与鲍西娅情谊有加的爱情注入绚丽的火花。本剧中,莎翁将两种不同的、对立的人性的两个方面并排摆放在我们的面前让读者从比较中领悟人生的真谛。

罗伯特・李・弗罗斯特(1874-1963)在《火与冰》一诗中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指出象征“仇恨”的“冰”和象征“欲望”的“火”都可以毁灭世界,从诗中“从我对欲望的体验”(From what I’ve tasted of desire)一句看,似乎作者从切身的体会中向我们展示了仇恨和欲望的可怕:它会不断诱惑人类走向一个无底的深渊,甚至最终会导致人类文明世界的毁灭。正如意大利诗人但丁(1265-1321)在其著作《神曲》中借用冥河上的船夫开隆所说的“……步入永恒的黑暗,步入烈火和寒冰”;“我们没有希望地生活在欲望之中”。[7]P124人类和人类世界的命运是否会像但丁向世人展示的那样一步一步地走向黑暗,走向烈火与寒冰呢?世间的人们是不是都没有希望地生活在欲望之中,成为欲望之奴呢?诗人在引发人类进一步思考:人与人之间是要和平共处、共同繁荣发展,还是要受欲望支配去不断地挑起纷争并最终走向毁灭呢?文人们通过对人性丑陋面的揭露与批判,其寓意是深刻的;文学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它不希望人类世界走向毁灭、消亡。同时告诫世人:人要知足常乐,减少本能欲望,正常、节俭的生活;抵御物质世界的诱惑、克制人性中“恶”的一面,步入精神伊甸园,以获得人类社会的长足发展。

4.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增强人际之间的交流

再以弗罗斯特《未选择的路》为例,诗歌反映了人生路上总会面临着许多的十字路口,人们必须经常为选择而苦恼。鲁迅说:“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诗人在一个交叉路口,面临选择一条大众所走的路,还是选择走一条较少人走的路时,踌躇满志,最终选定了一条较少人走的路,为此,“生活就大不同了”(弗罗斯特,1916)。诗人感受到自己身上的社会责任,感到自己撒手人寰之前必须完成未尽的事业。约翰・罗斯金(1819-1900)的《两条道路》向我们展示了与弗罗斯特不同的两条路:一条是光明大道,通往充满阳光、鲜花、歌声的天堂;另一条是通往黑暗深渊,一个充满毒蛇、荆棘的地狱。[8]P6-7文中历经沧桑的老人在生命弥留之际回想一生所走过的路,不禁黯然神伤、感慨万千、后悔莫及,痛恨自己年轻时未听父亲的劝告走上了一条歧路,从此踏上了不归路。时间的一维性决定了逝去的东西是永远不可能回来的。世上没有后悔药这种东西存在,因此,别指望它的出现。未来是不确定的。人生所走的道路关键就在于选择。领会这层意思,便完成了人心灵的一次旅行。不能走上歧路,慎重选择自己的路;选择一条既能实现个人理想,又能为社会作贡献的康庄大道;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林清玄在《探索人生的方向》一书中说到:“……生命底蕴最好是谦卑的,懂得学习和沟通”。[9]P248(林清玄,2001:248)现代虚拟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人与人之间的自然联系少之又少,甚至阻碍、隔绝了人们之间的情感交流。弗罗斯特是一位善于从现实生活中提取素材入诗的伟大诗人。他的《修墙》一诗道出了人们在闲暇时间修筑墙和篱笆,将两家的院子阻隔起来,表面上看是为了保护个人的隐私,实际上反映了人们修筑墙后内心深处已有了一堵不可逾越的墙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挡在墙外了。因此,“墙”的隐喻性也明朗了。现代社会的企业文化大都重视员工之间的交流与互助,注重的是团队合作的精神;因此,那些能打破固步自封的心理之“墙”的人,那些能够冲破思想牢笼的、善于跨越“城墙”的人必有一个和谐发展的人际关系网,必能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才。这一切的关键就在于:善于学习,懂得如何去构建跨越鸿沟的桥梁,懂得如何去打破筒子墙的技巧。

深刻研读文学作品可以让我们领会到拥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可以让我们认识到人性的弱点所在,可以引导我们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还可以增强我们明辨是非、知荣辱的免疫力,提高我们审美的品味。但如果一个人不做到“吾日三省吾身”那么就不能提高自身的素质,就不能达到一种对生命体验的感悟和关照。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所说的一个人的“一切成长、一切知识、一切发展都来自内部”。这是因为,“玄鉴者,内心之光明,为形上之镜,能照查事物”。[10]P24即:人们在心灵深处有一面“心镜”[5]P13,透过这面生命之“镜”我们便可以对事物加以明澈透彻地体认,只有这样才能超越对事物的感性的认识,最终达到对事物本质的理性认识。然而,对本质理性的、全面的认识又必须依靠人们不断的内省才能逐渐日臻完善。因此,“素养尚未完善,君仍需努力啊!”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李若虹.人文学与高等教育――杜维明教授访谈录[J].台湾当代杂志,2005.

[3]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修订版)[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魏忆南.“中庸之道”在当代大学里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借鉴作用[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3(6).

[5]老子.道德经(王岳川导读)[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6]张知遥译.沃尔登湖[M].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1.

[7]张志祥主编.西方引语宝典[M].商务印书馆,2001.

[8]徐翰林编译.世界上最优美的散文人生短篇[M].哈尔滨出版社,2004.

高等学校学生论文范文3

论文摘要:高校校园文化是文化在高校的重要表现形式,它的本质是人的全面发展。认识论哲学和政治论哲学中对人的价值追求的不同观点影响着高校校园文化的理念选择。认识论哲学家认为人的价值和幸福的最高体现是理性知识和真理,求知和知识是人存在的最高形式。政治论哲学家认为人的价值侧重体现在社会价值方面。在这两种不同的哲学视角下,高校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选择也是认识论和政治论哲学之间不断冲突与融合的过程。

高校校园文化在引领、塑造高校物质形态、观念形态方面起着重要导向作用。它既有着文化的共性,又有着自身的个性。在多元的文化价值观的影响下,高校校园文化如何选择符合自身发展的价值取向,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1 高校校园文化的本质是人的全面发展

1.1 文化的本质

伯顿·克拉克主编的《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一书中提出了用文化的观点来研究高等教育,并指出文化是一种共同使用的思维方式和集体的行为方式,“文化塑造个人的心智”。也有人认为文化就是教育,教育就是文化。文化的本质不是别的,而是人本身的发展。①

1.2 高校校园文化与文化的关系

1.2.1 高校校园文化是文化在高校的普遍表现形式

高校校园文化(环境)是“由一代又一代的师生和管理者经过长期的培育而形成的,它反映了社会文化发展的要求和校园群体的智慧与意志。”②从文化在高校的表现形式来说,高校教育的基本组成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学资料三个部分,教育者是文化的传承、传播者。同时又是文化的受传者,作为文化化了的人对文化进行传播;受教者接受一定的文化,又将这种文化进行新的创造,最终也是被文化化了的人;教学资料实质上是文化通过教材、辅导书、工具书等形式表现出来。高校校园文化作为文化这个大系统中的子系统,有着文化的共性。通过校园环境进行的文化选择,具体体现在学校的校风(包括教风、学风等)建设、良好的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学生之间的关系等)的确立、校园活动的组织、学校规章制度的订立和各种设施的建立等方面。③高校校园文化是各个高校中都有的一种文化,只是依据高校层次、类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1.2.2 高校校园文化是文化在高校的特殊表现形式

高校是传播高深学问的场所,高校校园文化也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它体现了高校不同的办学理念或办学理想。从整个学校教育系统来说,高校校园文化的主体是有着高知识、高学问的教师和处于青年时期、激情洋溢、充满理想的大学生群体。作为高校主体的特殊群体,他们的思想更具先进性、开放性与深度性。高校校园文化主体的特殊性也决定了文化体现在高校校园文化中的复杂性、针对性与多元性。从不同层次、类别的高等院校来说,各个高校的校训的不同正是高校校园文化不同的一个突出表现形式。如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京大学的校训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武汉大学的校训是“自强弘毅,求是拓新”;武汉理工大学的校训是“ 厚德博学,追求卓越”。

1.3 高校校园文化的本质:人的全面发展

高校校园文化是文化作为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高校校园文化的本质在于作为高校主体的大学生群体的全面发展。长期以来,人们对高校校园文化的本质的认识不足。以为高校校园文化只是丰富高校师生的业余文化生活;以为高校校园文化只是树高楼、搞绿化、开办讲座等;以为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只是学校特定部门如团委、学工处等部门的工作。没有认识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各项工作的基石,没有认识到到校园文化的深层本质是学校的元气,各项工作都应是这种元气的流布,广大师生都应能够受到它的滋养。④

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也具有动态性。但是高校校园文化的本质是不变的,它是人的全面发展。在中国,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人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高校校园文化引导着人的全面发展的方向。高校校园文化一般选择的是社会的主流文化,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受到非主流社会文化的冲击。在主流与非主流文化的不断冲突与融合过程中,高校校园文化表现为高校主体的自主与自觉选择的特性。有人说,校园文化的变迁本质上是大学生正确的社会感知、成熟的文化自觉和整合的群体互动。这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大学生群体在文化的变化过程中不断适应、调整的自我发展。

2 高校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基于认识论和政治论的视角

布鲁贝克指出,研究高等教育主要有两种哲学基础:一是以认识论为基础;二是以政治论为基础。高等教育的哲学指导思想支配着高校各个方面的发展。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这种哲学指导思想的影响。

2.1 认识论视角下的高校校园文化

认识论哲学的指导思想在西方有着传统而悠久的历史,它强调认识论的人趋向于把以“闲逸的好奇”精神追求知识为目的,强调高校是探究高深学问的场所,是为了学术而存在的。这种哲学思想提倡的是能够训练人的思维、发展人的理智,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学理性知识”。但是,传统认识论哲学的这种以理性思辨、逻辑推理求取知识和真理的活动并不单纯为获取系统化的理性知识。在这个直接目的的背后还有更为高远的目标,这就是人的存在、价值和幸福。⑤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核心是以人为本,客观上要求大学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尤其是在科学主义占主导地位的现代大学里,更加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从而在二者之间找到平衡,构建形成科学人文的理念以适应大学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高校校园文化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日益呈现出开放、公平、民主的文化气息,表现在不同的学术观念的共存、对个性的包容、对个体的尊重等。高校教师和学生作为高校教学活动的主体,他们的存在是为探索知识、传播真理而存在的。教师不仅传授知识、培养具有开放视野、创新能力的学生,而且通过科研对知识进行探究。教师和学生都带有自身独特的个人文化,他们有着不同的知识背景、个性特征、思想观念。高校校园文化正是学习、工作、生活在校园里的人所共同营造的共性文化。它通过营造良好的教风、学风来约束人们对知识探索的态度和行为。

2.2 政治论视角下的高校校园文化

政治论哲学认为人们探讨深奥的知识不仅出于闲逸的好奇,而且还因为它对社会、国家有着深远的影响。高校的产生和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要求密切相关。高校只有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使自身不断发展壮大。高校必须依靠培养的人才以及知识、技术的不断创新来满足社会不断发展的需求。高校的存在是为社会服务的。它提倡的不仅仅是“学理性知识”,更重要的是“应用性知识”。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科学技术变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创新对一个民族和国家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这样,应用性知识更能为社会的发展服务。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也在高校校园文化中体现出来。高校校园文化向社会传播正确的思想观念,积极引导社会舆论,直接为社会文化建设服务。

3 高校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选择

3.1 高校校园文化价值取向的冲突

政治论和认识论之间一直存在着冲突,高校校园文化存在着认识论和政治论的两难选择。其矛盾之处在于,探讨高深学问的认识论方法想方设法摆脱价值的影响;而政治论方法则必须考虑价值问题。⑥选择了认识论的人认为,高深学问的坚实基础是严格的客观性,如果不能避免高校的政治化,将迟早会歪曲和干扰学者研究的客观性,从而导致学术贬值。选择了政治论的人,更多的从社会发展的功利主义的角度出发,认为高校存在的意义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高校校园文化认识论和政治论价值取向的冲突具体体现在对高深学问、高校自治、学术自由、大学功能的不同态度上。认识论注重知识的学理性,政治论注重知识的效用性。认识论认为高校应该完全自治。应该让高校里的学者、教师独立自主的解决知识领域的问题。因为高深学问是高于普通知识的专门学问,那么只有学者能够深刻地理解它的复杂性。由于他们最清楚高深学问的内容,因而最有资格决定应该开设哪些科目以及该如何讲授,应该决定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如招生、考试、学生的毕业要求、评聘教师等。政治论认为高校的自治不完全由教师们决定,学术上的自由也是有限定的。应该依据社会事务的要求决定高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标准、质量要求等。由于认识论注重知识的学理性,持认识论的人认为大学的主要职能是教学和科研。政治论注重知识的效用性,持政治论的人认为大学的职能是为社会服务。

3.2 高校校园文化价值取向的融合

高校的职能发展由单一的教学功能到洪堡的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再到弗莱克斯纳的社会服务功能,是一个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高校功能的多样化发展趋势反映了社会发展的总要求。在知识经济时代,既要通过教学来传递知识、保存文化、培养人才,又需要通过科学研究来创新发展知识,还需要为经济社会的发展直接、间接地提供服务。任何国家、任何时候的高等学校都摆脱不了政治论的根据,只是程度有所不同。当国家处于非常时期,或是在专制的国家里,总是要特别强调政治论的根据。⑦长期以来政治论哲学思想占据着主导地位,认识论哲学处于被压制的状态。但是大学是探索知识、传播知识、追求真理的重要机构。对知识的保存、选择、传承,对真理的探寻都需要大学具有自治和自由的权利,是大学发展的内在要求。

高校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选择应该是认识论和政治论的融合统一。高校校园文化需要营造出追求学术、追求真理、以人为本的氛围,从而推动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大学发展的过程表明,大学内部需要有专门的行政人员来参与大学管理。但是,目前在高校中存在行政管理权过度的倾向,行政级别化、干扰学术、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需要在教学、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之间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使得大学能和谐有序地运行。从现实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看,大学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与他们的关系也愈来愈密切。现代大学功能强大,它在国家和社会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正越来越成为政府借以实现国家利益的工具。⑧市场力量也成为干预大学的重要因素。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更加需要坚持自治,倡导学术自由、追求真理。新时期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背景下,我们坚持这种价值取向,绝不是要求大学脱离社会,而是在自治、自由的基础上更好地履行社会赋予的职责、为社会服务。认识论者洪堡就曾这样指出:大学倘若实现其目标,同时也就实现了,而且是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了社会和国家的目标。⑨

注释:

①张应强.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

②③⑧潘懋元.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文化选择与创造[J].高等教育研究,1995(1) .

④程祥国等.大学精神的奠立与高校校园文化的营造[J].江西社会科学,2009(12).

⑤刘志洪.认识论哲学观及其超越[J].攀登(双月刊),2010.4(29) .

高等学校学生论文范文4

论文摘要:本文以延安大学为例,从校园文化的含义入手,对校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做了探索研究。应用校训,校训承载着高校校园文化和高校教育理念;应用学校重要史实和重要人物,树立榜样和增强自豪感、责任感;应用高校校园舆论工具对校史进行宣传宣传,树立理想、激励奋进精神。

高校校史是高校最为宝贵的财富和教育资源,它是一所学校创建、发展、壮大的历史轨迹。也是高校办学成败各方面工作经验的浓缩和总结。它代表着高校的精神面貌,也是高校自身特色文化的主要表现。

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代表人物,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她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各种课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场所,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

高校校史和高校校园文化是密不可分的。高校在特定时期的校园文化形成了高校在发展过程中的特定历史。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历史有机结合起来就形成了高校的校史。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和高校校史互为史实,互相影响。

一、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一个群体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代表人物,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成果的总和,包括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狭义的文化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

她是人类生活的反映,活动的记录,历史的积沉,是人们对生活的需要和要求、理想和愿望,是人们的高级精神生活。是人们认识自然,思考自己的过程,和在此过程中形成的得以承托的精神框架。她包含人们对伦理、道德和秩序的认定与遵循,是人们生活和生存的方式方法与准则。思想和理论是文化的核心、灵魂,没有思想和理论的文化是不存在的。

高校校园文化的主要体现形式是以大学生为代表的群体和规范学生日常活动的思维方式、行为特征。其中最能体现高校校园文化的形式主要是学生社团、学生协会等。在这些组织中最能体现校园文化本质的内容是学校风气。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高校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植物和风景等这种物化形态内容。更重要的是她包括高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高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高校教职员工、学生以及其在生活的共同区域中活动交往所形成的非明文规定的行为方式。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同时高校又时国家科研基地的集中区。高校育人和科研的特殊任务决定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国家和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我国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按照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站在先进文化建设的前沿,建设先进的校园文化。

1、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管理内容,要突出高校办学和的精髓

管理内容包括了规范高校的日常教学、科研工作方式;学生活动制度;高校对外交流方式;学生社团和学生联合会等行为规范。他们是高校对人才教育培养及塑造人的规章制度、规范细则。

2、高校设计校园文化情境设置,要创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高校校园的校容校貌、高校的建筑、高校的自然景观布置应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不自觉当中就受到教育和启发,进而自觉地学习。良好的育人环境可以使学生集中精力投入到学习当中去。良好的环境也可以有效避免社会不良因素对学生的腐蚀,从而促进高校学生健康的成长。

3、高校的校园舆论工具,因创造积极向上的精神环境

高校是一个各种舆论工具集中的地方。在高校中除过校园广播站、宿舍电视、校园宣传栏、校园网、校报等公用设施外,还有学生用教育网、学生论坛、网络教学评价等方式。这些舆论工具一方面是高校宣传教育政策法规的地方,另一方面也是高校对外宣传的窗口。在高校内舆论宣传的导向直接影响到学校师生的价值取向,影响到师生在高校集体中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定位。所以高校的舆论宣传应该按照国家培养“四有新人”的要求,结合高校的自身特定从实际出发注重和加强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无论是在教室,还是在公众场合,要求并引导学生养成懂文明、有礼貌、守纪律的行为习惯。

三、高校校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方式

1、校训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

高校校训是高校校史最重要的一部分,她是学校的灵魂所在。校训体现了高校的办学传统,是高校人文精神的高度浓缩,是高校历史和文化的最主要沉积。代表着高校校园文化和高校教育理念。以延安大学为例,延安大学的校训是“立身为公,学以致用”。她不仅是延安大学广大师生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也是激励和鼓励延安大学所有师生的一个标尺,更是大开延安大学历史的钥匙。延安大学是在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中建立的。她建立后就在党中央和陕甘宁边区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围绕党的中心工作,贯彻党的教育方正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培养了大批的军事、政治、经济等类型的人才。她不像现在的大学先培养本科生,再培养研究生,最后培养博士生等的过程。延安大学在建校初期只有短期培训班和夜校之类的人才培养方式。就是这样简单的方式,给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实用型人才。其校训就直接明了地反映了这一史实。  以此为基础延安大学在体育馆、图书馆和逸夫楼三座建筑之间树立了校训碑,学生不论从哪个方向走动都能看见校训的大字。延安大学以校训为基础,将分布在校园内的路段依据其通向的方向分别命名为“治学路、致用路、治身路”等等。这些可使学生在不自觉的过程中想起学校这些不平凡的历史。同时在多元文化背景交叉的当代社会环境中,校训更能给学生一种使命感、责任感。

2、重要史实和重要人物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

高校校史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就一般情况而言每个高校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建立,高校建立后的使命也是各不相同。尤其是我国在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高校适应我国自主发展的社会历程教学方式一般都经历了初期建设、发展壮大和改革开放后稳步发展等阶段。高校可依据这些史实和重要历史人物,在图书馆、教学楼、运动场地等绿化景观地带有重点地树立校史人物浮雕、校史人物宣传墙等。让学生时刻感觉到这些事件、人物都存在自己身边。延安大学在将校史重要史实和重要人物应用于校园文化建设是采取了以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史实结合重要历史人物在图书馆前树立了著名校友墙、并以校长命名的教学楼、以著名校友命名特殊教学楼比如将音乐楼命名为“星海楼”。并在各教学楼前树立了各重要历史人物的石雕,配以人物和史实简介。这种方式尽可能大地发挥了教育的导向功能。使学生时刻感受到革命先辈历史时刻浮现在自己的脑海中。并间接地引导学生不自觉地以他们为荣。也使得学生对专业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对专业的未来有足够的信心。

3、高校校园舆论工具对校史的宣传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

高校校园舆论工具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功能体现在舆论引导和文化共同构建上。校园媒体对校史的宣传是高校校史应用于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高校校园舆论工具根据其出版发行和宣传的方式不同可以分为几大类。第一类,有声广播。目前大多数校园宣传主要形式是有声广播。延安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将有声广播设定了早中晚三次广播时间,分别在学生早操、午休和晚自习前后播出,配合广播的宣传功能在广播开启后先播放“延安大学校歌”。校歌播放完后介绍当天和近几天校园大事件,最后配合学生需要介绍其他相关知识。第二类,文字类,如校报、板报等。这类宣传方式一般时间比较长,每期校报或板报都要求存在一定的时间,大多是高校采用的是校报一周发行一期,板报一周或两周或一月办一期的方式。并且这些宣传方式的内容通常是采用大方向固定,小内容变化的方式。延安大学利用这类媒体的特性分别将学报、板报固定的分为某一内容占主要点或者某个教学楼占某种特色的方式来举办,比如在“代贤楼”主要的板报形式是自然科学类;在“如心楼”主要为学生工作类等方式,将校史人物和楼的主要功能联系起来。第三类,校园网络,校园网络除了给学生及时宣传国家政策、让学生及时了解并和外界保持联外。各高校都有自己的校园论坛、校园网等,校园论坛是学生活动最为活跃的地方,他们不仅使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了解学科发展动向的地方,更是学生宣泄情绪的地方。延安大学依据校园论坛的特点,以延安大学的特征建筑“窑洞”命名论坛为“窑洞论坛”,以延安大学的特殊环境命名网页为“圣地红网”。分别建立了“延安精神”、“课堂在线”、“厚德载物”、“思政动态”“法治时空”等专栏,方便师生交流,同时体现校史和学校特色。

综上所述,高校校史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时多方面的,她不仅发挥了构建和谐校园的功能、体现了校园的精神面貌,更营造积极和谐的校园环境,为高校更好的培养人才;为和谐社会建设与和谐校园建设提供正确的强有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 李 宁,董振文.高校校史在大学生入学教育中的应用初探[M].新西部,2010.6:177,182.

高等学校学生论文范文5

关键词:高校校报;党的宣传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8-0279-01

一、校报在高校党的宣传工作中的作用

高校校报以引导舆论、指导工作、交流信息、服务师生为宗旨,为优化育人环境,树立优良校风,加快学校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是高校开展党的宣传工作的重要阵地。

在高校的宣传工作中校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传达作用。校报具有传达中央、上级党委和学校党委精神和指示的职责。相对于文件的严肃和形式的刻板,校报的传达方式较为灵活多样,校报可以充分发挥报纸新闻宣传的优势,将上级指示和精神以消息、评论、理论文章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对这些精神和指示作出解释和分析。二是宣传作用。高校校报作为学校党委的机关报,将宣传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党的教育政策、高校的教育教学思想和相关政策、高校党的建设等放在工作的突出位置是校报宣传作用的集中体现。三是教育作用。高校校报工作是高校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面向广大党员干部、广大教师和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党纪党风教育、形势政策教育、法制宣传教育、廉洁文化教育等。

二、校报在高校党的宣传工作中的优势

一是宣传内容丰富。

1.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党的宣传工作指导精神。2.围绕学校不同时期的中心任务,就教学、科研、学术交流、教学管理、党团、群团、学生思想等各项工作,学校政策、传播信息、交流经验。3.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育,及时反映学生中的热点话题,进行正确的引导;报道学生社会实践的收获与体会,以及学生社团活动、文体活动等动态,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校报还就学生的就业问题,对学生的各类实践活动等进行多方面的报道,反映学生生活,服务学生成长。

二是宣传报道形式多样。

校报的宣传报道优势主要体现在深度报道方面。校报以典型报道,新闻综述、新闻述评、调查性新闻、趋向性新闻、专题新闻等各种形式,对高校的重要工作、重大活动、典型事件、典型人物等重要新闻信息进行宣传报道。新闻言论配合重要新闻的报道,撰写社论、时评、编者按、编后话等评论文章,约请相关领导、专家就重要新闻事件撰写新闻评论文章,通过多种形式的新闻言论,引导舆论。

三是宣传范围广、影响力大。

校报主要负责高校中心工作、重点工作、重要活动的宣传工作任务,除了时事内容,还包括教学、科研、教职工民主生活、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以及正确的舆论引导等内容,宣传报道内容十分广泛,影响面广。校报约请学校领导就一些专题撰写相关专题文章、社论和评论文章等,报纸稿件内容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是其它校内媒体所不具备的。

从宣传内容、宣传形式到宣传的范围和影响几个方面来看,校报在高校宣传工作中具有毋庸置疑的优势。

三、校报在高校党的宣传工作中的工作重点

1.牢牢把握舆论导向,充分发挥校报在引导舆论中的重要作用。在当前的信息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信息思潮也涌向了象牙塔,师生在海量的信息及各种纷杂的观念冲击中,很容易出现信念动摇、思想困惑等情况。高校的宣传思想工作能不能把宣传舆论工作抓在手上,关系人心向背,关系事业兴衰。校报作为高校党的机关报,肩负着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广大师生的重大使命,一定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

2.充分发挥校报优势,不断提高校校报的宣传工作水平。校报在宣传工作中要讲求新闻宣传艺术,提高宣传工作水平,拒绝空洞说教、八股文章。坚持落实“三贴近”原则,努力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师生和学校发展建设的实际。改进报道,用更好的版面反映广大师生员工的思想、学习和工作实际。要强化创新意识,努力掌握新闻宣传规律,不断开拓新的报道领域,探索新的报道形式,为广大师生员工提供有思想性、真实性、指导性、时效性、群众性、知识性、趣味性和鼓动性的新闻和各类信息,努力用生动的语言、鲜活的内容、优秀的作品、精美的编排,开展形式活泼、内容生动的宣传报道,增强宣传的吸引力、感召力、说服力,从而更好地发挥校报在高校整体宣传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高等学校学生论文范文6

基金项目:本文是湖北省教育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研究课题:“当代大学生校内媒介接触行为特点校内舆论环境影响研究”(2008204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赵明,男,江汉大学校报编辑部编辑,主要从事新闻出版与传播学研究。

摘 要:网络时代下,要充分认识校园网络媒体的特点和对校园舆论的影响,通过网络媒体开展对校园舆论的有效引导,牢牢地把握政治思想教育的主动权,构建起健康向上的高校校园舆论环境。

关键词:高校网络媒体;校园舆论;引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5-0156-03

网络作为新兴媒体,以其传播快、信息量大、覆盖广、交互性强等特点,已成为报纸、广播、电视外极为重要的第四媒体。据调查,当代大学生最经常接触的媒体就是网络,通过网络获取信息,进行沟通和交流,网络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和发表观点的重要媒介。高校网络媒体作为校园里的一个主要媒体和重要信息源,发挥着宣传、引导和活跃校园文化的作用。要掌握高校校园舆论的主动权,必须充分认识网络媒体的特点及其对校园舆论的影响作用,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作用,占据网上舆论的制高点,成为引导和影响校园舆论的重要力量,让其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校园和谐、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阵地。

一、高校网络媒体特点概况

(一)高校网络媒体的概念

高校网络媒体主要有新闻网站、各学院、部门网站、各专题网站,还有BBS论坛等。各网站信息的受高校宣传部门监管,由专人负责日常管理和维护。从目前国内各高校网站来看,校园网络媒体全面展示了学习、工作、文娱活动等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是校园里涵盖范围最广、最受欢迎的主流媒体之一,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高校网络媒体的特点

校园网络媒体与其他传统媒体相比,有着较大的传播优势,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一是传播迅速。通过数字化传播,不受时空限制,信息上网时用户就可同时使用。二是传播范围广。网络可以不分地域、疆界,互连互通世界各地。三是内容丰富。网络可以不限量随时贮存和传播信息。四是检索方便。用户可以需要随时随地查询,极大地提高了信息的使用效率。五是多媒体传播方式。网络媒体可以用文字、图像、声音等组合方式,构建多媒体化传播平台。六是交互性。网络媒体的用户不仅仅是接收信息的受众,也可能是者,具有很强的参与性。

(三)高校网络媒体的功能

高校网络媒体贴近师生生活,成为校园舆论导向、新闻传播、宣传教育的重要媒介,成为师生学习、工作的重要平台。如开设学科专业网站,可以对课本、课堂知识予以丰富和补充,以更好地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就业信息网站整合校内外资源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服务;BBS论坛以网络的虚拟性帮助大学生宣泄情感,有效地解除郁闷,扫除心理障碍。

作为校园内重要媒体,网络媒体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舆论引导的有效载体,担负着宣传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任务,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二、高校网络媒体对校园舆论的影响

高校网络媒体为大学生提供了参与校园生活、沟通信息的平台,成为大学生日常接触最多的校园媒体,拓展了传统舆论空间,对整体校园舆论产生重要影响,如何利用其对校园舆论的积极影响,化解消极影响;如何加强建设,利用好网络媒体平台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引导,是当前迫在眉睫的问题。

(一)高校校园网络媒体对校园舆论的积极影响

1.据调查显示,笔者所在学校学生通过校园网了解学校信息的占比76.84%,这些新闻信息往往主要被转载到校园BBS论坛进行讨论,47.25%的人经常在BBS论坛发言,对遇到的问题表达意见。校园BBS论坛为在校生提供了交流思想的平台,也成为释放不良情绪的最佳途径,同时校园BBS等网络平台使大学生的意愿意见得到真实、充分的表达。

2.校园网络媒体成为学生自由表达意愿意见的平台,也使得高校管理者能及时对正确言论予以支持和肯定,对涉及影响社会与学校稳定的传闻、流言作出及时的回应和解释,对少数学生的模糊认识,进行引导,以增强校园舆论引导的时效性、针对性和感染性,从而促进校园和谐氛围建设。

3.通过校园网络媒体,利用网络的开放性与交互性强的特点,把校内外各方面热门话题,以“议题设置”的方式放到BBS等网络媒体上,把学生注意力引导到特定的方向,帮助他们提高认识,使网络媒体在舆论导向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二)高校校园网络媒体对校园舆论的消极影响

1.校园网络媒体能够强化舆论影响,形成良性校园舆论环境,促进学校工作,但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受社会思潮影响,使学生在校园BBS论坛等网络平台上发些宣泄型、非理性情绪的言论,扰乱校园视听,使网络媒体成为一把“双刃剑”,对高校校园舆论产生消极影响。

2.学生在校园网络媒体上谈论的主体泛化、观点分散,不利于校园舆论的控制和引导。网络环境下,用户可以非实名注册登录,随时言论信息,成为舆论的制造者,社会及校内外热点问题所引发的各种各样的讨论观点几乎都可以在网上有所反映。加上网络媒体的传播特性,使得类似传统媒体“把关人”的把关作用被大大削弱,这样也就增加了高校对校园舆论引导的难度。

3.通过校园网络媒体,学生对学校工作中的不足发表意见与建议,但网络舆论容易被放大,学校的解释与回应往往得不到理解与支持,加上网络传播的迅捷与开放性,容易引发社会关注,造成学校工作的被动,甚至形象的受损。此外,网络媒体作为校园新兴媒体,受一定条件限制,使其在传播形式和内容上很难紧贴时代的发展,与大学生信息需求存在一定的脱节,使得高校对校园舆论的导向能力产生不足。

三、高校网络媒体对校园舆论的有效引导

(一)高校网络媒体引导校园舆论的原则

高校网络媒体在引导校园舆论时,应按照道德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有效引导。在对网络媒体的管理上,首先,要坚持理性的引导原则,将校园网络舆论带入到理性的道德层面;其次,要尊重和保障大学生表达言论的权利和自由,并从学生校园学习、生活需求上出发,尽量满足其舆论诉求。在实际层面引导中,一是要以正面回应为原则,对具体问题主动分析和评价,而不要采取消极回避态度。并通过诱导,以恳切而恰当的语言将网络舆论加以正确引导;二是要以针对性为原则,即对不同类的信息使用不同的引导策略。对于意见性的信息,要将两面道理都放在校园网络媒体上,采用“两面说”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甄别,以获得正确的结论。

(二)高校网络媒体有效引导校园舆论的方法

1.做好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党的十召开后,在新形势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因此,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利用好校园网络媒体引导校园舆论,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就要求加强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

一是要加强网络媒体的建设。要建设好校园新闻网站、校园BBS论坛等主要媒体,开通学校官方微博,丰富各媒体资讯内容,以形成影响力,在校园网络舆论引导中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可建设专门的高校思政教育网站,将思政教育内容放到网上。如江汉大学开通了“延安精神研究”网站,传播红色文化同时,起到了一定的育人作用。可以通过建构网上文化精品库,如诗词、摄影鉴赏、艺术作品展示等,对学生进行优秀文化的熏陶教育。还可以通过校园网络媒体,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江汉大学通过校园网及BBS论坛开展活动标识设计征集、新生征文等活动,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同时,对校园网络文化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二是要做好舆情分析,加强网评力度,以营造健康舆论氛围。要把握大学生思想动态和关注焦点,掌握校园舆情信息,可以通过成立专门的校园网络舆情收集与分析队伍,以便舆情动态全面把握,在引导时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在广泛收集网络评论信息基础上,经整理成文,提供给学校管理者,为学校管理提供参考。另外,为增强网评力度,可组建评论员队伍,应由校领导、教师和学生干部组成,及时对国内外社会重大时事及校内外事件进行评论。同时,针对重点、热点问题,组织采写一批说服力强、有深度的评论文章,放在网络上,引导评论导向,对校园舆论提供良好引导。

三是要发挥校报等传统媒体优势与网络媒体形成互补,辅助引导校园舆论。校报、校园广播、电视台等校园媒体与网络在传播规律上有所区别,可以采取各有侧重的宣传策略,在时间上、内容上互相配合、呼应。新闻网及时消息,保证新闻的时效性,对于校内新闻事件,校园新闻网、BBS论坛、微博等网络媒体要把握话语主导权,在第一时间发出“声音”,及时消除各种不实言辞的破坏性;校报可以跟进策划深度报道及专题报道,为大学生提供全面、正确的信息,对于校园网络上的正确舆论,逐步放大加强,加强正面宣传,为促进学校发展提供良好的舆论保障。

2.管理好校园BBS论坛

校园BBS论坛是高校网络媒体中最开放、互动性最强的区域,也是校园网络舆论的主要来源,因而要做好校园BBS的管理工作是进行校园舆论有效引导的最重要途径。

首先,要制定一套校园BBS管理制度,包括管理规则和安全运行条款,并从具体操作层面制定相关的BBS论坛注册、信息规定及监察和管理办法,等等,以确保校园网络舆论的正常发展。同时,要配备BBS论坛的专职管理员,应由具备较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教职工担任,还可以从学生中选拔一些素质较高的学生干部担任兼职管理员。建设一支高素质的BBS管理队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把握网络论坛热点话题的正确导向,引导舆论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

其次,论坛管理员可以在论坛上主动设置议题,围绕校园热点话题积极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发挥好学生管理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他们以学生自身的认识角度积极与论坛成员就热点话题进行交流,给予适当引导。在这种网络舆论引导过程中要注意讲好“两面理”。即不回避一些有矛盾、争议的话题,允许不同声音的存在,通过讲“两面理”,让有着较高教育水平的大学生自己找出正确的观点。这样,也可以避免因光讲“一面理”的说教而产生的学生抵触情绪。管理员通过主动、积极的交流予以引导,确保了网络舆论的健康和积极向上。

最后,要从技术上做好校园BBS监控。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一些能控制网络信息的技术与软件,要防止类似“黑客”等非法用户利用BBS软件及网络漏洞,破坏网络BBS论坛安全,篡改或不良信息。要及时升级BBS软件,从源头上断绝网络安全漏洞。此外,对于信息的管理,要使用技术手段进行过滤。使含有不良信息及制造诽谤、谣言的帖子通过设定“关键词”的方式运用计算机技术自动过滤,使其无法上网。以完善的技术手段作保障,确保校园BBS论坛的健康与纯洁。

3.做好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目前,大学生在使用网络过程中存在着有害信息污染、侵犯知识产权、人际情感疏离以及道德认知偏差等方面问题,必须做好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工作,让学生文明使用网络,从而实现高校网络媒体对校园舆论的有效引导。

首先,要制定网络道德教育规划,通过在校开设网络文化与网络伦理方面的课程,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方面的教育;制定网络道德规范,使大学生在校使用网络时,能够遵守规范,防止散布谣言、危害网络安全等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发生,既从教育与规范上对大学生予以网络道德教育的引导。

其次,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在使用网络过程中,容易出现逃避现实、麻痹自己及诚实信用缺失等网络伦理问题,同时对于网络舆论,有一种盲从心理,必须通过开设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养,以避免因不健康的心理带来的网络道德失范的行为。

最后,要提高大学生在使用网络中的责任意识和自觉意识。抵制网络不良信息,就要教育大学生对待各种网络信息要认真鉴别,进行正确取舍,而不要被各种信息所湮没,要有意识提高自己的信息识别能力,抵制且不散布网络不良信息。同时,要通过教育宣传让大学生树立起责任意识,自觉地遵守网络有关法律法规,做一名守纪守法的网络使用者。

四、结 语

目前,高校传统媒体对校园舆论的引导已显示出较大的局限性,网络使信息流通的开放性大为增强。如何发挥好校园网、校园BBS论坛、微博等网络新媒体在校园舆论中的作用,对校园舆论进行正确而有效的引导,是网络时代下做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管理服务工作面临的重要任务。因而,我们要充分认识和把握校园网络媒体的特点和对校园舆论的影响,创新宣传工作的模式与方法,利用好现代信息网络技术,通过做好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管理好校园论坛、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等工作,从而营造健康向上的和谐校园舆论环境,增强校园凝聚力,牢牢把握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主动权,形成共同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以培养和造就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王玲玲.大学生网络舆论特征及其引导[J].思想理论教育(上半月综合版),2006(5).

高等学校学生论文范文7

关键词:声乐演唱;本科毕业论文;管理

随着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长,在近些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在毕业论文管理方面,针对当前毕业论文写作的质量管理和论文管控等方面的改革工作,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和调整。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设计工作是各大高校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更是检验学生的专业技能或专业理论知识的方法之一。

一、音乐类院校本科生毕业论文的管理体系

(一)组织管理环节

1. 管理方式及内容

按照我国音乐类院校本科生论文管理的具体流程,在毕业论文的设计和指导方面,主要以教研室主任和系主任共同组建起本科生毕业论文小组的形式进行管理。本科生毕业论文小组主要负责本科生毕业论文的选题或设计的确定、分派指导教师、对导师指导过程的监控、对论文答辩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对论文或设计质量的评估及对答辩后的理论论文及设计类论文的存档等。针对本科生毕业论文的管理,需要从领导小组组建开始,贯穿整个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开题和答辩完成之后的存档等环节中。

目前,我国高校对于毕业论文的组织和管理按照各校具体形式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管理制度,如分级管理负责制,主要以毕业论文的具体工作为基础,在教务处的统一筹划和安排下,由本科生毕业论文小组、毕业院系、指导教师、教研室等构成整个毕业论文管理体系,从各自的职业范畴来对音乐类院校本科生论文的管理进行责任的划分。

2. 管理的弊端

分级管理负责制尽管条理明晰,对毕业论文管理涉及的各个负责部门的工作进行划分,以确保论文管理的各一个环节可以按照相关规定顺利开展,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信息传递不及时而导致失败或出现信息传递的失效等问题。音乐类院校本科生论文管理涉及教务处、教研室、各个系、本科生毕业论文小组、指导老师等多个方面,难免因为交叉管理和层级检测而出现制约论文管理规范性等的问题。

此外,由于各类高等院校在进行本科生毕业论文组织和管理的过程中缺乏具体的实践检验和调研单位的参与,如某学生的论文内容主要就某公司所筹办的音乐会的流程和管理等进行研究,在检验和监控论文质量时,指导老师、院方无法就该名学生是否深入实践进行调研而进行检测。此外,针对专业技巧等方面的研究,需要在实践过程中借助案例来检验,但是学校和公司之间缺乏合作,无法为学生的研究提供第一手的研究资料或实验的机会。因此,在此方面当前音乐类院校本科生论文的命题研究方面很容易趋向毕业论文的设计而轻视理论性论文的现象。

(二)管理程序环节

我国各类音乐高等院校在进行本科生毕业论文管理时,最容易出现管理问题的环节主要在管理程序的实施过程中。本科生毕业论文的管理需要覆盖到从选题到论文的写作,再到答辩和论文总结报送等环节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疏漏都会影响本科生毕业论文管理的全过程。按照不同的程序需要,目前每个环节的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 选题环节的管理

对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环节的管理主要集中在选题时间、选题方式、选题的具体要求等方面。具体到时间的安排问题上,一般音乐类高校的本科生毕业论文答辩会定在第八学期,选题需要定在第七学期或第八学期。具体的选题时间需要按照各个学校和院系的具体安排来执行。在选题方式上,当前我国高校基本设定为学生自拟或院校代为拟题两种形式。在具体选题方面,学生必须按照自身的专业目标和教学的基本要求来确定选题,题目同时要提交指导教师审核。如果音乐类高校实施由学校代为拟题方式,则需要选择富有教研经验的专业教师来拟定毕业论文或毕业论文设计的题目并提交本科生毕业论文、毕业论文设计领导小组来审核,审核后提报到教务处做题目备案。在拟题过程中,必须要保障题目的设定数目多于现有的毕业生数目,避免出现学生的擅长领域与选题不相符,无法顺利选题的问题。在毕业论文的选题设计方面,以学生本科期间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的要求为核心,以激发学生创作激情为理念,从助力学生综合使用知识的角度来设计选题。

2. 写作环节的管理

对于选择毕业论文设计的学生,针对此类学生所选定设计的内容和在内容中对专业技巧的运用,校方必须明确毕业设计的流程和要求,对于毕业论文设计和毕业论文撰写两方面按照格式和内容分别列出明确的要求并将此信息传达到学生个人。格式要求由于涉及写作的规范性,因此必须统一,而毕业论文的内容要求则是对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原则的基本规定。

3. 答辩和总结环节的管理

答辩环节在开题环节之前按职责分配到音乐学院的各院系,在具体的执行中同样由各个院系按照学校规定的章程和时间来组织和实施。音乐学院的各院系的具体答辩流程、规定、审核的方式及总结提报要有差异性,在对答辩和总结两个环节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主要对答辩的时间、组织方式、答辩的程序、论文成绩的审定等各个方面进行规范。答辩结束后,学生的论文需要报送到各个院系的论文管理小组备案,对论文的归档进行保存,就论文的工作总结报告等方面进行存储并按照成绩进行汇总。

4. 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毕业论文的撰写和答辩时间通常集中在第八学期,而此学期一般是就业高峰期。毕业论文的写作时间与就业之间的矛盾同样会影响毕业论文的质量。在毕业论文的选题方面,尽管目前采用学生自主拟题和学校代为拟题两种方式,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与企业之间合作的脱节,很多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因此在具体论证中,只能从理论角度进行论证或设计,实用性并不高。在对指导教师的资格认证方面,目前仅限于对本校的教师进行职称梳理,校企共建中的企业指导教师无法被纳入到本科毕业论文的管理工作中来,论文设计和管理均具有局限性,尤其是校企共拟选题的设想显然缺乏落实的土壤。

(三)监管程序环节

监管环节在不同的学校落实的方式不同,主要借助监督工作来开展,具体包括学校的自检、毕业论文撰写的中期抽查、毕业论文撰写完成之后的抽查、对毕业论文导师的抽查等。其中,学院的自查需要将抽查到的结果提送相关部门,中期检查则主要针对论文的进展和撰写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等方面来进行检测。对于答辩前毕业论文的检测主要在于对毕业论文的重复率、抄袭、拼接等方面进行抽查和检测。前三个环节比较容易实现,第四个环节,即对指导教师和学生之间交流情况的检测,由于受到各类人为因素的影响,在具体的落实过程中很难进行有效的把控。

二、音乐类院校本科生毕业论文的体制改革

(一)明确管理意义,明晰管理方向

针对我国当前音乐类院校的本科毕业论文管理阶段所存在的各类问题,对其进行整改就务必从源头出发,如明确管理体系构建的价值和意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音乐类院校的本科毕业论文管理其主要目的并不在于对毕业论文的管理本身,而在于如何以毕业论文为基础,对本科毕业生的知识架构、专业理念、专业技术、艺术素养及综合表现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核和指导,力争在学生离开学校之前找出学生目前知识和能力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争取在就业之前加以完善。音乐类院校的本科毕业论文管理工作是对学生和教师进行考评的最为直接的标准和评估要素,同样也反映着高等院校的教学水平、管理水平和办学水平等。音乐类院校的本科毕业论文和设计作为一项极其重要的独立二级指标,应体现在音乐类院校的本科毕业论文管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里,按照具体的要求来执行考评标准。

(二)确定工作目标,提高质量意识

论文质量是教学质量的评估标准之一,同样也是学校谋求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因此在对论文管理的过程中,务必按照每一个阶层的要求开展工作。在明确工作目标方面,注重管理和组织是首要任务;在监控教师和学生就毕业论文工作开展方面,需要在思想动员的同时,强化绩效考评政策,强调各个环节中管理的质量要求和行为规范要求,尤其在选题把关、指导教师的资格审核、训练指导、中期检查、审阅和评阅、答辩及最终成绩的考核和评定等方面,均需要对学生和教师进行培训和指导。提高质量意识的前提是构建合理、科学的管理体系,以先进的管理理念、认真负责的管理精神和规范科学的管理方法等,力求在增加执行力度的同时,为论文质量的把控提供基本保障。

(三)建立校企共评机制,灵活运用考评标准

在一些音乐类高校,校企合作作为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的方法之一,应在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的同时引入企业专业人员对学生进行指导,例如,如何筹划音乐会等方面所提供的经验课堂教学指导,在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撰写的过程中,企业的指导人员也可以作为学生论文或者设计里,实践方面的指导老师。此种方式更有利于促进学生们在毕业论文撰写和毕业论文设计时,融入更多的创意,在拓展他们思维空间的同时,也有利于就业后视角的开拓和提升其理论联系实际的熟练操作能力。灵活运用考评制度,将原本的传统考核和考评制度及规范延伸到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评中来,将实践作为评分标准之一,转移到企业的考评和管理中来,可以更有利于减少学校在毕业论文管理中所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

参考文献:

[1]刘平,周琪.对高校本科毕业论文管理工作创新的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1(10).

[2]黄灿.独立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高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2012(04).

[3]胡廉民,李英.地方本科院校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研究[J].内江科技,2012(11).

[4]贝金,王春雨.基于PDCA循环提升本科毕业论文质量[J].科技与企业,2011(12).

[5]静文佳.赤峰学院音乐学院声乐教学分析及改革探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04).

高等学校学生论文范文8

新时期下肖代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他们高度关注在社会飞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知识、新事物而网络文化作为大学生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工具正逐渐渗透到校园内,并迅速与校园文化融合形成了高校网络文化.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高校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对大学生产生了双重影响.

1.1积极的影响

高校网络文化的虚拟性使大学生与社会紧密相连,积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在论坛、QQ等网络交流平台上有针对性的发表观点和意见为社会建设献言献策.同时反映了遨游在这个虚拟空间里的大学生的判断力和道德观,这也对传统的大学德育教育提出了挑战,同时肩利于大学生更加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增强自律性.高校网络文化内容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一方面拓宽了大学生的视野使得他们的思想更加开阔,有利于他们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更好的生存.另一方面高校网络文化为大学生提供了新型的人际交往模式,实现了不同大学生群体间自由、公开的交往和沟通拓宽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范围,有利于大学生社会关系的发展.在这种交往中通过参与不通国界、不同高校的文化沟通大学生会与其他个体进行着跨地域、跨时空的文化交流摆脱了地域和民族狭隘性,使大学生的思想在不同的文化交流中产生碰撞,向着积极方面发展从而强化自己的行为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网络打破了传统的地域限制和时空隔离,汇集了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高校网络的传播把各种社会思潮、价值观、人生观等呈现在大学生面前.通过校园网大学生可以了解各类资讯信息.高校网络文化将大学生的思想延伸到了社会弥补了高校校园文化覆盖面不广的缺陷.借助高校网络平台,大学生可以迅速了解最新的教学科研成果和学术动态.同时河以将自己的思想观念、学习成果等通过高校网络平台传播出去.通过这种传播途径为大学生提供了了解社会和学习知识新天地.高校网络文化的开放性促进了大学生开放意识和爱国主义意识的发展.高校网络文化跨国界、跨地域、跨民族的交流方式将世界上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等汇集在网络上大学生都可以快速浏览并发表自己的言论进行平等的交流.大学生们在各国文化之间的交流中会有对比性的加深对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了解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另外高校网络文化的开放性还有利于大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高校网络平台在比以往更广泛的文化环境中积累社会知识和经验,有利于形成鲜明的个性特征.

1.2消极的影响

高校网络文化带有一定的虚拟性,大学生在此平台上进行人际交往和交流游戏经验等,小部分大学生长时间沉溺在网络游戏中在网络中提升自我满足感在现实中却逃避事实晨惧困难甚至出现了泛华娱乐的倾向产生了虚无主义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将直接导致部分大学生的文化心理和人生理想出现偏差.高校网络文化内容的丰富性和开放性赋予了校园网更多的自由一方面启的开放性和自由使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一些、反科学的文化糟粕以及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等不良思想在大学生中传播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另一方面涪日分大学生将校园网这个平台当作是宣泄的场所基至在高校BBS上发表各种垃圾言论与高校文化的高尚性和纯正性形成鲜明对比.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价值判断力和自控力不强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都有一定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在多种多样的资讯信息面前,不能很好的甄别哪些是适合高校网络文化环境的内容,其中一些不健康的信息必定会对大学生心里的健康发展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引诱大学生走上犯罪的道路.校园网的交流方式给高校师生带来便捷,很多信息或者课程讨论都可在网上进行与此同时弱化了大学生对其所在的班集体等现实团体组织的依赖性淡化了集体责任意识.

2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高校网络文化是一种虚拟的、丰富的、开放的文化不同文化和价值观通过传播相互交织碰撞,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产生重要影响.高校网络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引导大学生进行文明上网,增强自觉抵制各种不良信息有重要作用因此加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是十分重要的.

2.1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1高校网络基础设施薄弱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高校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也需要紧跟步伐.部分高校网络设施建设存在着不足:一是校园网络速度慢导致了很多学生对校园网络不满意二是网络费用比较高肩的宿舍区即使可以使用宽带上网却无法享受校园图书馆的各类资源.

2.1.2校园网登陆制度不完善

校园网论坛和资源共享的登陆首先需要注册输入相关的个人信息加上传照片,邮箱注册等.但是在论坛的登陆方面并不完全需要实名制只需要一个邮箱足矣段有形成论坛准入实名制一些素质不高甚至是违法犯罪分子随意传播信息加有人恶意帖子煽动大学生进行违法游行示威活动等.这种做法不仅侵犯了学生的利益还对高校校园的稳定发展带来隐患.

2.1.3缺少高校网络舆论引导人

现代社会提倡民主和自由随着Inetmet的飞速发展,网络舆论也越来越发达在高校网络文化中产生了消极作用:一是缺乏一定的理性二是在网络上发表言论不追求任何程序和正义容易产生“一边倒”的现象这就考验着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等.在此种情况下网络舆论更需要有人来把关因而高校的网络舆论引导人显得尤为重要.但是这样的“引导人”在高校往往处于相对缺席的状态.虽然现在许多高校论坛的管理者能够承担起“引导人”的角色但是相对于传统媒体环境中的有力度的“把关”高校网络舆论的把关是缺少权威和强制力的胶效甚微段有起到实质的过滤筛选的作用.

2.1.4缺乏高校网络文化活动

高校网络文化活动是在实践中一步一步形成的.目前厂些高校对网络活动的开展没有重视起来括动形式单一导致学生开展网络活动的积极性不高.部分高校网络文化活动仍处在探索阶段对它的形式、内容、开展方法等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

2.2加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对策

2.2.1加强高校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校园网给大学生在获取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信息提供了较大的便利池是目前大学生在校园内获取各种最新知识、科研成果、时事动态等信息最主要的方法.高校应加大对高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投入保证基础设施能够及时的更新换代保证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信息更新及时始学生创造更多的便利条件.

2.2.2完善高校网络论坛管理制度

高校的网络论坛是大学生进行网络活动的一个主阵地,他们可以获取和与工作、学习、生活相关的资讯信息周考研交流区、二手市场、兼职信息等等.因此高校应重点关注网络论坛的实名制注册,建立与高校网络论坛管理规定相关的网络建设的规章制度.

2.2.3加大高校网络文化监管力度,净化高校网络文化环境

高校网络舆论引导人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高校网络文化环境的浑浊发展.首先高校要组建一支具有高质量、高水平的高校网络文化建设队伍,加大高校网络文化的监管力度对校园网的信息进行及时的监测并在第一时间内发现和删除有害信息等.同时,做好大学生的疏导、教育工作积极发挥网络舆论引导人的作用.其次建立富有特色的高校“红色网站”.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是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以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正面教育吸引学生的眼球.⑥最后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和宣传与网络相关的法律法规提倡师生文明上网.通过学校相关规章制度的制定老师的引导和教育岸生的自觉学习三大合力肩效抵制不良信息洪同建造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环境.

2.2.4积极开展各类高校网络文化活动

高等学校学生论文范文9

    一、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院校的招生规模逐年扩大,但由于社会认识存在偏差,录取分数线较低等原因,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且普遍不高,职教生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目前在校的职校学生,年龄大都在15岁至20岁,无论在生理,还是心理方面,他们都处在高速发展阶段,处于未成年到成年的过渡期,这一时期,他们的思想、情绪等都较为活跃,可与全日制高校大学生相比,还显得相对弱势。在传统的追求学历的思想影响下,上大学、上好大学、上重点大学是家长和学生们的追求。学生们选择高职院校,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学习成绩较差,文化基础薄弱。但成绩差,并不是说他们的智力存在缺陷,而是因为他们身上带有种种不良行为,如:缺乏自我约束能力、胸无大志、情绪不稳定、学习习惯差等等。但职业院校学生大多具有良好的先天条件,他们聪明、敏捷、反应快、沟通能力强、接受能力强,并具有大胆创新的精神。可以说,职业院校的学生具有较高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而全日制高校大学生具有较高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职业院校校报与校园网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针对上述职校学生的特点,校报与校园网担负着重要的理论宣传、理论武装、理论传播和培育人才的功能。二者的宣传报道和刊登的各类作品必须弘扬党的创新理论,必须体现正确的政治方向、丰富的思想内涵和高雅的文化品位,必须以理论宣传、服务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为出发点。与社会媒体相比,作为校内媒体的校报与校园网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二者既是学校进行宣传的阵地,又是师生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既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又是教学、科研、管理等全方位信息传播的有效工具,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舆论导向作用校报与校园网是学校党委领导下的一种宣传媒介,一般情况下,较之校内其他部门主办的刊物、简报、网站等更具权威性和导向性。校报与校园网传递信息也更加迅速、快捷,更加贴近学生,学生可以通过校报与校园网了解校园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所以,二者应该在校园内拥有主流话语权,它们应是校园各种宣传媒体中的主导媒体,是校园中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是联系各系部和广大师生的重要纽带,是展示学校形象的重要平台,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舆论宣传的重要阵地。

    2.思想引导作用校报和校园网与校内外其他宣传媒体相比,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在理论宣传方面占有明显优势。它们在宣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方面、在对广大师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方面、在推动学校党建和引导学生思想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二者在积极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和学术环境建设方面,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和发展环境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校报与校园网对校园、社会问题的反映,要落实在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发展和培养高层次人才这个工作大局上;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弘扬主旋律和主流意识,用党的创新理论占领学校意识形态主阵地,服务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文化宣传和美育作用校报与校园网不同于其他媒体,发表的大多是在校师生的文艺作品,如新闻、小说、散文、诗歌、评论、观后感、书法、绘画、摄影等。通过歌颂真、善、美,对不良现象和错误思想进行批判,从而引导学生端正态度、规范和调整好自己的行为,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从而达到提高职校生思想道德修养的目的。二者的内容大多以学生为主,这使得它们与读者的心理距离较小,较易将有关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意识等方面的知识传递给学生,从而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三、校报与校园网互补将在职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和传播媒介的多样化,校报与校园网的校园媒体主导地位受到了严峻挑战。如何在新形势优势互补,实现校报与校园网的协调发展,是当前职校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校报和校园网有各自的优势,同时也都存在一定不足,必须辩证地运用二者的优势,并化劣势为优势。

    1.在时效性上互补,提高校报与校园网的质量校报出版周期较长、难免出现报道滞后等现象,不少新闻早在未见报前就已通过校园网等方式传播开来,这就使得“新闻”变成了“旧闻”,而校园网则可以随时更新新闻,以最快的速度为师生们提供信息,满足师生们对信息时效的要求。可是,校园网有时为了抢“新闻”,报道内容不能兼顾思想深度,在文字上也不太修饰。但校报的出版流程需要层层把关、反复核对,并对文章字斟句酌,在质量和深度上均可弥补校园网的不足,使内容更加严谨可靠。

    2.在信息量上相互弥补,提高校报与校园网的深度校报主要运用文字和图片进行编排,传播手段较为单一,而校园网结合了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多种传播方式,满足了师生们多层次、多样化获取信息的需求。可是,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校园网在满足他们大信息量要求的同时,不利于学生静心阅读文字,从而影响了学生对一些事件的思考和感悟,而校报正是因为形式单一,需静心阅读才更能激起师生们的思考和联想。

高等学校学生论文范文10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建设的核心,是提高学校教学与科研及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基础。高等学校国防教育的学科建设是根据国家开展全民国防教育的客观需要,并结合高校开展国防教育的特点和规律,采取必要的手段和措施,促进国防教育学科发展和水平提高的活动过程。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是由构成国防教育这一学科学术体系的各个分支学科所组成。它包括国防教育学概论、中国国防教育史、中国国防教育法律法规概论、中国高等学校国防教育概论、国防心理学、国防教育管理学概论和中外国防教育比较等学科,构成了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学科体系。

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的意义及价值

国防教育提供理论指导列宁曾经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又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因此,理论是先导,理论要先行。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就是研究高校国防教育的理论及其体系。所谓的国防教育理论是国防教育的先导,就是引导、指导高校国防教育的实践。作为先导的国防教育理论其作用在于:不仅让人“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理论为先导就是告诉人们作包括国防教育在内的任何事情时,首先要知道为什么,懂得怎么做,减少盲目性,随意性。国防教育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只有让广大人民群众从理论上认清国防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才能引导他们树立牢固的国防意识和国防观念,从而在思想上、行动上投身到国防建设事业中去。国防教育理论主要包括国防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国防教育的体系构成及其相互关系;国防教育的指导思想、方针和原则;国防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特征;党和国家的国防政策、国防战略;此外,还包括战争理论、国际形势与国际关系等与国防教育相关的理论。这些理论的形成和不断完善,成为开展全民国防教育的行动指南。高校国防教育的实践同样也离不开理论的指导。但如何从高校的实际出发,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地推进理论创新,并在创新理论的指导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是摆在我们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由此可见,越是和平时期,越要重视和加强国防教育,越要重视和加强国防教育理论研究,越要重视和加强高等学校国防教育的学科建设,为高等学校乃至全社会开展国防教育提供理论指导,这是历史经验和科学结论。

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的重中之重,居于核心和龙头地位,是高等学校的立足之本,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高等学校学科建设是一项关系学校发展的综合性、全局性、长期性的基础性工程,是高校当前和未来改革的主攻方向。高等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学科建设。学科是高等学校学科专业、教学研究机构的细胞和基础,是培养人才、发展科技文化的结合点,学科又是凝聚人才和教学实验的基地,学科水平是衡量学校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建设一流大学的关键就是要建设一流的学科,学科建设的状况从根本上反映和体现学校的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学术地位和核心竞争力。因此,加强学科建设已成为当今世界高等学校教育的共识和发展趋势,特别是建设一流学科,已成为大多数高等学校的办学宗旨。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所辖的所有分支学科。所谓的学科是人们对物质世界、精神世界进行科学认识的“集合”,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根据这一定义,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学科有其自已独特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构成独立的知识体系。因而国防教育学科建设构成了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内容的国防教育,激发当代大学生的危机感和忧患意识。通过广泛深入的开展国防教育活动,增强当代大学的国家安全意识,把维护国家和安全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除了要有针对性外,这一学科的特点还要有超前性,要规范化、科学化,才能达到国防教育的有效性,达到国防教育的预期效果。由此可见,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是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才是强国之本,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建设一流大学的关键是要建设一流的学科,建设一流的学科,必定要有一流的人才,一流的人才要有一流的学科来培养。高等学校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各类人才的主阵地,正如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他还强调,“必须始终贯穿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人才培养成功与否,教师队伍的能力与水平至关重要。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首先要有一支理论功底雄厚、实践经验丰富,既懂文、又懂武,学术水平高、在国内影响大的学科带头人;同时,每个学科方向中,还要有国防教育学术功底比较扎实的、宽阔的国际视眼,富有为国防奉献和各方面的协作能力,尤其是学术方面的协调能力的学科骨干,学科骨干下面还要有一定数量的职务、学历、专业、年龄等结构合理的学术团队。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要有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来支撑,这些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是学科队伍建设中的重中之重。没有学科带头人,学科发展就难以为继,而只有带头人没有学术队伍,学科带头人也只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由于学科带头人具有本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较宽的学术视野以及丰富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实践经验,善于把握学术前沿。并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凝聚力,它将带领学术团队始终走在本学科建设的最前列,从而推进高校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学术水平和整体素质的提高,这是其一。其二,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学科通过理论研究、学术交流、教材编写、申报课题、教学实践、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培养、学习进修、学科管理、基地建设等方面的活动过程来不断完善这门学科建设同时,又培养和提高了国防教育师资队伍的理论水平和理论素养。可见,高校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本学科建设的基础。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必要前提。教师可以说是高等学校的核心,教师的知识和能力、学术和素养、精神和状态在根本上决定了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学术研究的水平和社会服务的贡献,教师队伍的水平直接反映、代表和决定了学校的水平。因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就成为高等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p#分页标题#e#

我国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的基本情况

我国高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在党中央、国务院的英明、正确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光辉思想的指引下,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建国六十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与其它学科建设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国防教育是国防领域里的教育现像,它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开展国防教育不仅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而且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组织纪律性、身心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培养国防后备人才,促进国防现代化,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国防教育在高校教育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早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就开始对在校大学生的军训。1955年7月,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第一次从法律上对学生军训作了规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共中央在[1981]11号文件中,规定高等院校要把学生军事训练纳入教学计划,从此,部分高等院校又恢复了学生军训的工作。1984年,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并颁布了新修订的《兵役法》,把高等院校和高级中学学生的军事训练单列一章,再一次从法律上对学生军训作了明确规定。2001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以[2001]48号文件转发了《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关于在普通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开展学生军事训练工作的意见》,要求从2001年起,逐步在所有普通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开展学生军训工作,并积极创造条件在2005年前全面实施学生军训。同年11月,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联合在天津召开“全国学生军训工作会议”。

会议对全国学生军训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2001]48号文件下发和会议的召开,标志着自1985年开始,历经16年的学生军训“试点”工作的结束。同时也标志学生军训工作的全面实施,并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从而确立以军训为内容的高校国防教育学科在高校学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学科建设主要包括学科方向建设、学科基地建设、学科的学术成果建设、学科队伍建设和学科管理建设等方面的内容。学术研究成果是国防教育学科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支撑国防教育学科建设的重要因素。学科建设的重要载体是科学研究。在任何一个学科发展中,如果缺少科研项目,缺少必要的科研经费,就难有高水平的学术成果的累积,其学科也缺少了显著的标志。国防教育学科建设当然也不例外。建国六十多年来,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高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取得了一批重要的学术研究成果。其一,出版了一批有较高质量的著作和教材。它们主要是:吴温暖的《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军事理论教程》、《中国军事思想教程》;张正明:《军事理论与技能教程》;郝翔的《国防教育概论》;李先德主编的《国防教育学概论》;陈云金和吴忠国的《普通高等学校国防教育教程》以及陈云金、沈有生编写的作为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国防教育统编教材的《高校国防教育教程》;庄雷、任婉玲编写的《大学生国防教育》;许慧远、黄科著的《大学生国防知识与军事理论》;孟庆金、张利华的《新编高校国防教育教程》;唐和祥、王亦成的《大学生国防教育与军训教程》;成锡岗的《大学军事理论常识》;张进喜主编、陶劲松副主编的《中外国防教育比较》;葛芝金、程新章、吴勇刚编写的《国防教育概论》;杨润华、岑应奎主编的《高校国防教育》;徐则平著的《中国国防教育史》以及主编的《大学生军事理论与技能教程》;杨茂锐著的《中国国防法规研究》。等等。除地方普通高等院校的这些成果以外,军队的高等院校在这些方面也取得重要的研究成果,为国防教育的学科建设作出了贡献。例如:国防大学军训办公室编写的、国防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国防教育学》;杜景山等编著的,兵器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国防理论教育读本》;苑士军著的由出版社出版的《国防建设论纲》和《国防教育概论》;许江瑞、方宁合著的由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国防法概论》。等等。这些公开出版的著作和教材中,有的是填补了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的空白。

例如:吴温暖的《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国防大学军训办公室编写的、国防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国防教育学》、张进喜主编、陶劲松副主编的《中外国防教育比较》、徐则平著的《中国国防教育史》;有的作为一个省、市、区或若干高校的教学用书。例如:陈云金和吴忠国的《普通高等学校国防教育教程》以及陈云金、沈有生编写的作为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国防教育统编教材的《高校国防教育教程》、郝翔的《国防教育概论》、李先德主编的《国防教育学概论》;徐则平等著的《中国国防教育史》;有的还作为高等学校国防教育研究生的教材。例如:苑士军著的由出版社出版的《国防建设论纲》和《国防教育概论》、国防大学军训办公室编写的、国防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国防教育学》、张进喜主编、陶劲松副主编的《中外国防教育比较》。等等。这些重要成果是研究者们长期艰辛研究的结果,倾吐了这些作者的心血汗水,为高等学校的国防教育学科建设和推动高校的国防教育的开展作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二,公开发表了一大批有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例如:吴温暖:《论高校国防教育的创生》、《大力加强高校的国防教育》;魏联:《高校国防教育的心理学视角》;张冬胜:《论高校国防教育应有的准确定位》;毛远芳:《关于人武院校开设国防教育专业的思考》;陈芳:《关于创立国防教育管理学学科的几点思考》;刘大维、汪强:《对普通高校国防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胡春锡:《论高校国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徐福水:《国防教育:高校文化教育中独特的风景线》;杨继环、朱荣杰:《外国国防教育特点及其对我们的启示》;石潇纯、余文武、缪鑫平:《论高校国防教育的学科定位》;何庆文:《中国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研究》;周大雄:《论高校国防教育的法制建设》;黄妍、李开阳:《论建国后高校国防教育指导思想的转变》;张志、辅金华、李卫:《高校国防教育在全民国防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探析》;张平海、田中胜《滇南民族地区高校开展国防教育的策略—基于红河学院国防教育的研究》;学位论文《中美高校国防教育比较研究》;李冬华:《浅谈对提高高校国防教育实效性的几点认识》;潘奎:《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的研究》;苑士军:《论国防教育的主体与对象》、《论国防教育的方针与原则》、《论国防教育的内容》、《论国防教育的师资》。在这些发表的学术论文中,对高校开展国防教育及其学科建设进行了探讨,涉及到国防教育的指导思想、定位、创生、课程体系、教师队伍建设、法制建设、心理学视角、高校国防教育新学科的创立、中外高校国防教育的比较以及地方高校和民族地区高等学校开展国防教育的地位和特殊性等。这些重要的研究成果,推动了高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p#分页标题#e#

建立了一支热爱国防教育事业的教学队伍和科研队伍教师可以说是高等学校的核心,教师的知识和能力、学术和素养、精神和状态从根本上来说,决定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学术研究的水平和社会服务的贡献,教师队伍的水平直接反映、代表和决定了学校的水平。因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就成为高等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高校国防教育教师是大学军事理论、军事技能、国防观念和爱国主义思想的传授者。高校国防教育教师除了具备一般教师应具备的条件以外,还要具备以下条件,一是热心国防教育事业、有基本的国防与军事知识或军事技能;二是要具有相应的学历和学位;三是具有较好的授课能力;四是要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能力。要充分认识国防教育教师在培养国防后备人才和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地位和作用,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国防教育师资的队伍,对于加强和完善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关系重大。建国以后,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培养了一大批高校的国防教育师资队伍,较好地完成了党和政府交给的军训任务和其他国防教育的教学、科研等方面的任务,为国防和军队培养造就了高素质的后备兵员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我国高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和值得探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高校国防教育学学科与高校其他学科相比,仍然不够成熟。一个重要的方面表现在学科的归属至今尚有争论。其争论的焦点:国防教育学科到底归属于军事学科或是教育学科?持归属军事学科的主要代表有:武炳等主编的《国防教育学》认为:“国防教育学,是研究国防领域里的教育现象,探索国防教育的本质,揭示国防教育客观规律的理论知识体系,并用于指导国防教育实践的学科。”(见国防大学军训办公室编写的《国防教育学》,国防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5页)从这一定义出发,该书认为,国防教育学研究的任务包括:探索国防教育本质、揭示国防教育的基本规律、总结国防教育经验和对未来的国防教育作出科学的预测等四个方面。《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指出:军事科学体系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着军事和军事科学的发展而发展。新的军事专业不断出现,学科随之增加。军事科学同其他领域中一些学科的联系日益加强,互相交叉,互相渗透,从而又逐渐形成一些新的边缘学科,如国防经济学、国防外交学、国防教育学、军事管理学、会学、军事人才学、军事伦理学、军事心理学等。可见,《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把国防教育学归属于军事学的分支学科。持归属教育学科的主要代表有:厦门大学吴温暖教授等人。他们认为,“国防教育学宏观研究的对象本质属性是‘教育’的活动,国防教育学研究的问题从属于教育学研究的范畴,国防教育功能实现的途径是‘育人’,因此,国防教育学归属于教育学更加合理。”他们同时还认为,“国防教育学与教育学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国防教育学归属教育学的学科门类,不仅有利于国防教育学学科的创建和发展,而且也有利于指导国防教育实践。”(见《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持这一观点的还有周善标和高水练先生,他们在《浅谈国防教育学的学科建设》一文中谈到,“国防教育学研究是教育现象,从属于教育学的范畴,但其同军事学科的关系还需要认真探讨。”他们把国防教育学的学科定位表述为:“和军事学高度相关的教育学分之学科”。(见《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国防教育学学科的归属和定位尚未确定,不能不说影响到高校国防教育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国防教育学学科体系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它是由这一学科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所决定的。从现在各普通高校已开设的国防教育课程来看,其学科体系正在探讨和形成过程之中,所以,尚未统一,且差别和分岐很大,可谓之五花八门。有的学校的国防教育专业的本科生只开国防教育课程,或者说把国防教育当作国防教育学课程来开;甚至有的学校国防教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也只开国防教育课程。我们知道国防教育与国防教育学虽然有联系,但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是不同的,是有区别的。有的用国防建设论纲代替国防教育学,从学科和专业要求来说,我们认为,应当开设国防教育学更为合适、更为科学。有的开设中国教育史,有的开设中国国防史,有的开设中国国防教育史;有的开设军事心理学、有的开设国防心理学或教育心理学;有的开设中国国防法律法规,有的则开设军事法律法规;有的开设形式逻辑,有的开设军事逻辑;有的开设了国防动员学、国防教育管理学、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理论,而相当的学校没有开设这些课。之所以造成以上学科体系不统一的主要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方面:一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没有统一的要求和规范,从而形成各自为政的现有局面;二是学科建设尚未成熟,公开出版的相关教材有限,满足不了国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的需要,就干脆不开这门课;三是没有专业老师。由于国防教育专业的特殊性,一般的情况下,有普通高校学历尤其是高学历的老师缺乏军事背景,军事知识较为欠缺,而军队转业干部担任教师的,虽然军事素质比较高,但是他们又是缺学历、缺职称,没有专业老师,课也就无法开。四是有的学校领导对国防教育学科建设重视不够,投入的经费和研究力量不足。

学科内容构成高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规范国防教育学科内容对于高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从笔者调查了解的情况来看,各地各院校开设的课程内容差别比较大。非国防教育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开设的两周的军训课和36个学时的理论课。有的个别院校甚至只象征性的搞军训,根本就不开军事理论课。多数院校虽然按要求开设了军事理论课,但却没有开设军事类选修课和辅修课,也就无法更新和补充国防教育的最新内容和最新信息。再从国防教育专业来看,我们以某院校国防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为例,其专业基础课主要有:教育学、管理学、教育心理学、中国教育史、教育行政学、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理论、军事高科技、军事思想、国防法律法规和国防动员学等。专业课主要有:国防教育学、中国国防教育史、国防教育管理学、国防教育法规、当代国外国防教育等。而西南某边疆省的人民武装学院国防教育本科专业所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管理学原理、行政管理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组织行为学、行政法、教学法、教育学、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应用文写作、社会学原理、公共政策概论、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国防历史、国防教育学、军事思想、国防动员学、新时期人民武装工作、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理论、军事学概论、军事技能、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等。根据这一现状,我们应该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国防教育法》和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颁布的《全民国防教育大纲》为依据,科学的规范高校国防教育学科内容,不仅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国防教育在高校乃至整个社会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该学科的完善与发展。#p#分页标题#e#

国防教育学科队伍是高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的根本。建立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精、年龄、学历、职称结构合理的国防教育学科队伍是搞好高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的关键。然而,相关资料显示,国防教育学科队伍建设却不尽人意。一是编制尚未落实。全国157所试点高校中有教师编制的为109所,占试点高校总数的69.4%。二是机构不统一。目前我国高校绝大多数都已成立了相应的教学组织———军事教研室(占85.3%),其余院校的任务暂时由武装部或其他部门代管。三是学历和职称结构不合理。各校专职军事教师队伍现状除年龄结构比较年轻化(30-49岁的占61.4%)之外,学历结构中,大专学历占40.3%,特别令人不安的是有12.5%无学历,5.9%为高中毕业学历;从职称来看,问题更显突出,无职称者竟达46.5%(参见,王原凯:普通高等院校开展国防教育的问题与对策)。四是学科队伍的研究水平有待于提高。郑宏先生在《中国普通高校国防教育研究:回顾与前瞻》一文中谈到:“1979至2009年的相关论文分析显示,中国高校国防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国防教育基础理论、国防教育与学生培养、国防教育学与改革创新、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和国防学培养等方面,虽然取得一定研究成果,但也存在研究视野不够开阔,理论分析缺乏深度,研究方法过于单一等问题”(参见,《高等教育》2011年第1期)。笔者认为,除上述之外,我国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研究的不够深、不够宽、不够细、也不系统,尤其是在整合资源,发挥群体力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展理论研究,做得远远不够。因此,加强学科队伍建设应当成为高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的重中之中。

推进我国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在我国高等学校学科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推进我国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必须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关于国防建设的方针政策要求,以《国防教育法》为依据,努力地探索国防教育学科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整合资源、加强国防教育的师资力量,加强科学研究,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学科体系。推进我国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必须以法律为依据。这是依法治国、依法施教、依法开展国防教育的客观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专门设置了学校国防教育一章,对包括高校在内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国防教育作了具体的规定,这就为我国高等学校开展国防教育提供了法律依据,同时也是我国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的法律依据。第13条规定,“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第15条规定,“高等学校应当设置适当的国防教育课程”,第16条规定,“学校应当将国防教育列入学校的工作和教学计划,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国防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根据以上规定,我们不难看出,推进我国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必须认真的贯彻落实《国防教育法》。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保卫者和接班人。其工作的基本点就是要放在提高学生的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这一中心点上。而对大学生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内容的国防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任何学科都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有自己的学科的特点和规律。探索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应当把握以下原则:其一,它是一门独立学科,其它学科不能替代。要充分认识国防教育学科建设在高等学校学科建设的地位和作用。其二,它是军事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从学科的称谓就不难看出。同时也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的新兴学科。其三,它有自己的学科体系,至少应当包括:国防教育学概论、高校国防教育学概论、国防心理学、中国国防教育史、国防教育法规、国防教育管理学、当代国外国防教育概论等。其四、它有自己的学科范畴。例如:国防、国防教育、国防教育学、高校国防教育学、高校国防教育学科、高校国防教育学科规律、高校国防教育学科特征、高校国防教育学科体系、高校国防教育法制、高校国防教育师资、高校国防教育管理等等。其五,它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例如:综合研究法。由于高校国防教育学科涉及到军事学、教育学、历史学、管理学、哲学、法学、心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人才学、新闻学等学科,因此,在研究方法上它具有综合性特征。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最近下发的《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加强国防教育的师资力量”。加强国防教育的师资力量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加强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如何加强国防教育的师资力量呢?笔者认为:其一,要按照要求和规定配齐国防教育的教师。目前一部分高校的国防教育教师由于编制等原因尚未配备到位,有的由相近学科老师兼任,这样不利于国防教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因此,要按照相关文件要求配好、配强一支政治素质高、热爱国防教育教学工作,业务精、结构合理的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其二,提高学历层次。由于国防教育学科特点所决定,部分师资力量来自于部队的转业干部,虽然他们的政治素质高,军事素质强,但学历偏低。有的学校没有专职教师或专职老师不足,由思政老师或辅导员、总支书记、副书记担任,一般来说,这些人的学历层次偏低。所以,提高他们的学历层次是高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的迫切要求。其三,拓宽师资来源渠道。当前,全国各高校国防教育教师的来源渠道都不够宽,应当解放思想,打破框框套套,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把那些符合、胜任高校国防教育教学工作的优秀人才选拔到高校国防教育师资队伍中来。其四,加强对现有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多渠道、多层次地培养现有的中青年教师队伍,尤其是年轻教师队伍,更新和提高他们的的专业素质。比如说,集中培训请专家讲课的办法、学术交流的办法、到基层、到部队锻炼的办法、申报和参与课题研究的办法、进修的办法、以老带新的办法等等。

高等学校学生论文范文11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经验; 启示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6-0070-04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七年里,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一时期,高校建立和逐步完善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制度,构建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体系,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从开始就走上了正规化、系统化的轨道,奠定了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一、明确了新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务

1949年9月21日至3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一致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共同纲领》。《共同纲领》确定了新中国的性质,政权机关、军事制度、经济政策和文化教育政策等的总原则,是一部起着国家根本大法作用的宪法性文件。关于文化教育政策,《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产的“五爱”教育,要努力发展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文学艺术、电影事业;提出教育方法为理论与实际一致;给青年知识分子以革命的政治教育,以适应革命工作和国家建设工作的广泛需要。[1]

《共同纲领》是新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方针,这一指导方针要求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1949年12月召开的新中国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明确指出《共同纲领》所规定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教育政策,同时也是当时学校思想教育所应遵循的准绳。会上,马叙伦在开幕词中指出:“这种教育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教育。我们中央和各级人民政府的教育工作,就是要推行这种教育,而以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培养国家的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我们的主要任务”[2]。此次会议提出,为了建立和巩固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应当提倡和鼓励马克思列宁主义世界观和思想的学习。1950年,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高等学校政治课教学研讨会,在之后发出的会议通报中指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树立正确的观点,使用科学的方法,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这一时期,党和国家将对大学生进行革命的思想政治教育列入高校培养任务,1953年10月中共中央下达了《关于加强党对青年团的领导给各级党委的指示》中明确提出:“以共产主义精神教育青年”,“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党的革命斗争经验武装青年”。随后,教育部组织召开一系列高校专业会议,进一步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基本任务。在1953年召开的全国综合大学会议上,提出高校培养任务是:适合国家建设需要、具有马列主义世界观、全心全意忠实于祖国和人民事业、掌握先进科学和技术的各种专门人才[3]。此次会议强调在高校里必须首先以马列主义的关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本规律作为一切专门科学所必须具备的基础。

由此可以看出,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部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和要求,确立了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要彻底肃清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思想,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世界观,以马列主义武装大学生,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

二、逐步建立健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制度

新中国成立初期,各高校基本形成了在党委统一领导下的校长负责,政工部门、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青年团和学生会等相互配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

新中国成立以后,各高校成立了由进步教职工代表组成的校务委员会对学校实行管理。1950年8月14日,教育部正式由政务院批准的《高等学校暂行规程》,首次对新中国高校内部领导体制作出明确规定:“大学及专门学院采取校(院)长负责制”校长开始全面领导负责高校工作,在对校长五项职责的具体规定中,第三项明确要求:校长“领导全校(院)教师、学生、职员、工警的政治学习”[4]。1953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抽调宣传教育部门及青年团的干部充实大学领导。至1954年10月,高校的校长、教务长和主要部门基本配备了党员干部。这项举措对高校中的建党工作和教育工作起到了很重要的领导和监督作用,保证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正确方向和稳步开展。

为了加强对高校的政治领导,进一步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政治工作制度开始建立。1952年9月2日,中共中央转发教育部党组《关于在高等学校试行政治工作制度的报告》,决定在有条件的高等学校设立政治辅导处,配备政治辅导员,开展师生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并逐步在全国高校推广普及。该报告对政治辅导处的任务、政治辅导处和辅导员的人员配置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1952年10月,教育部专门作出《在高等学校有重点地实行政治工作制度》的决定,提议在高等学校建立政治辅导处,配备政治辅导员。从此,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有了专门的组织机构和教师队伍。1953年2月,清华大学成立政治辅导处,并于4月向高教部、人事部请示设立学生政治辅导员,获批准,在各系三年级学生党员中挑选出25名优秀党员担任第一批学生政治辅导员,我国辅导员制度由此在清华大学正式建立。经过近三年的努力,有几十所高校先后设立了政治辅导处,配备了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这对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1954年10月,发出通知,可撤消政治辅导处,保留辅导员,这一组织形式一直保留到今天,成为高校基层负责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坚力量[5]。由于当时的政治辅导员多由业务课教师兼任,在撤销政治辅导处之后,高校针对教师“双肩挑”的角色,进一步明确了教师的责任,强调教师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要求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同时,各高校普遍建立了青年团组织、学生会和教育工会组织,这些组织成为党团结教育广大大学生的助手和纽带。1950年8月,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暂行规程》第28条规定:“工会、学生会等社团应团结全校(院)员工和学生,协助学校完成教学及行政计划,推动学校(院)员工和学生的政治、业务及文化学习,并增进员工和学生的生活福利。”该规程对学生会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发挥团带作用等提出了明确要求,确定了学生会的职责。高校也不断吸收大学生加入共青团,经过几年的努力,高校团的基层组织不断发展,团员从只占学生的少数逐步发展到超过全部大学生的一半人数。我们党领导青年团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1953年6月,提出“要使青年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这一号召成为当时在校大学生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三好学生”的评选至今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有效载体。

经过几年的建构,学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组织领导的有效方式得到了全面加强,形成了一套各部分相互配合,共同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制度。

三、构建与完善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体系

构建和完善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体系,是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又一重大举措,逐步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解放后最早开设政治课的是华北地区大专院校的文法学院。随后在中央和教育部的肯定下,逐步扩展到全国各高校,并在课程设置、教学时数、教学原则、内容方法和师资培养、培训等方面不断统一和完善,逐步构建高校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体系。

解放初期,高校普遍开设《社会发展简史》、《新民主主义论》和文法学院加设《政治经济学》,共三门课。1951年9月10日,教育部就政治课问题向华北区各高校发出指示,为了纠正政治课与业务课对立的错误看法,决定取消“政治课”这一名称,将社会发展史改为《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与《新民主主义论》及《政治经济学》同为独立课程。1952年10月7日教育部发出的《关于高等学校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课程的指示》中规定:综合型大学及财经和艺术院校自1952年起依照一、二、三年级次序分别开设《新民主主义论》100学时、《政治经济学》100学时、《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100学时,共三门课各为一学年,工、农、医等专门学院依照第一、二年级次序分别开设前两门课程;三年制的专科学校开设课程及先后次序与专门学院相同,二年制的专科学校只修第一门课程。这一指示的,标志着我国高校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基本建立。随后,教育部结合苏联经验和我国高校实际,不断修订和完善政治理论课程体系。1956年9月9日,教育部发出《关于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程的规定(试行方案)》,对高校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作了进一步的修订,规定高校开设《马列主义基础》、《中国革命史》、《政治经济学》和《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这四门政治理论课,并规定了这四门课程在各科系开设的门数和学时,此次修订还规定了课程讲授排列顺序、讲授与课堂讨论的比例和考试考查方式,另外,对于专科学校与高等学校专修科的政治理论课程也进行了详细地规定。此次修订对政治理论课的开设作了更加详细而又具体的安排,课程学时和顺序的安排也更加灵活,《规定》中明确提出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对课程的学时和顺序可作适当的调整。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课程体系己经初步形成,学生通过上述课程的学习,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和掌握马列主义思想的基本原理,这为后来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奠定了基础。直到现在,高校开设的马列主义政治理论课也大体沿袭这一体系。

在这一时期里,围绕着政治理论课本身的问题,为了保证政治课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中共中央采取一系列措施,就教学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问题,不断进行探索和改善,逐步建立起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1950年7月24日至8月25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高等学校政治课教学讨论会”,并与同年10月4日就此发出《通报》和附发了《关于高等学校政治课教学方针、组织与方法的几项原则》。《通报》根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经验教训和当时的国内外形势,提出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三个重点”和“三项规定”。《通报》及其附件详细规定了高校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针、任务、内容、方法和原则,同时要求“高等学校应根据具体情况,成立政治课教学委员会(或教学研究指导组)以为政治课教学的领导机构”[7],以上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各高校思想理论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培养和提高政治理论课教师水平是搞好高校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关键,党和政府把培养合格的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大事来抓,并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具体而又明确的要求。对于政治理论课教师来说,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的要求是统一的,必须认真学习马列主义和思想,努力武装自己的头脑。基于此,教育部始终把对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经常利用假期对政治理论课教师进行培训,1950年、1951年、1955年教育部多次举办教学讲习班、备课会和讨论会,以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和业务水平[8]。但在当时,高校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水平一般都不高,对于此,1952年9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培养高等、中等学校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师资的指示》,开始在全国范围有计划地、系统地、大规模地开展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师资的培养工作。除了像中国人民大学正式举办研究生班以外,还举办了各种形式的短训班、夜大班等不脱产在职学习,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头七年里,由于采取了这些得力的措施,我国高校的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不断壮大,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保证了政治理论课的有效开展。

可见,当时我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为此后高校马克思主义学科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

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紧紧围绕由新民主主义教育向社会主义教育转变这一背景,紧抓培养具有马列主义世界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等人才的目标,全面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以后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重要的启示。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紧密结合社会实践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方面都要求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同样也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根本法宝。当时高校谨遵这一原则,不仅重视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知识的教育,也非常重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根据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式,高校组织大学生开展、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以及“三反”、“五反”等政治实践活动,进行了马克思主义、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教育不可缺少的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紧密结合社会实践的原则更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要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定要深入客观实际,从教职工和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并组织和引导高校教师和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全方面发展。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途径要开拓创新、灵活多样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紧密结合各项政治运动和社会实践,其方式途径也是灵活多样的。当时,高校普遍运用组织学习、宣传教育以及自我教育等方式和途径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座谈会、演讲会、展览会和时事学习会等形式组织大学生学习国情时事与英雄事迹等。在高校普遍开展向英雄学习活动,坚定革命立场的丁佑君、等英雄事迹;另外,高校广大师生走向社会,运用活报剧、快板、歌唱及演说等形式,深入工厂、农村开展宣传活动,广大师生进一步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在当时,灵活多样的方式途径起到了非常显著的效果。当今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相应地,他们的思想行为更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由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迫切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探索开展工作的新方式和新途径。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一致、注重启发与引导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上,高校始终坚持理论与实际相一致,着重防止和克服教学工作中脱离实际的教条主义偏向和背诵公式、死记条文的灌输式教学,注重教育学生知道如何在具体条件下正确去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刘子载副部长在高等工业学校、综合大学校院长座谈会上的发言讲到:“理论与实际一致在于启发学生分析自己的思想,搜集、整理、研究各种问题,然后针对主要问题,有的放矢的以系统理论知识有重点地加以解决,使理论学习成为改造思想的武器,改造思想成为理论学习的目的”[9]。当时的高校政治理论课根据这一指示,在教学过程中,十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教育对象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将全体学生组织起来,建立灵活的学习组织,设立班、小组等中层与基层机构来推动与检查学习、放映情况、研究问题、传达决议[10]。这种教与学之间、师与生之间的良好沟通和良性互动,有效地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多媒体和网络的发展为高校的教学工作提供了丰富的渠道和广阔的平台,也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上,教师应时刻坚持理论与实际相一致,结合现实问题和不同大学生的特点,启发与引导学生学习,同时注重能力的培养。

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与时俱进、不断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由它所面临的形势和承担的任务与所处的历史时代决定的。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主要向大学生进行国家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教育和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知识的教育,也有结合政治活动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教育。当时,针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背景,结合社会实际和大学生思想实际,高校政治理论课和平时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地吸收新的理论信息,增加新的内容。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指导,分析和解答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推进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11],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理论源泉。现阶段,国际国内形式严峻,大学生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的冲击,要认真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诚信教育等内容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紧密结合时代特征,不断发展,才能保持鲜活的生命力,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2][6][7][9]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 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3,13-14,5-7,21.

[3] 谈松华,陈芙泉.中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史纲[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106-107.

[4][10] 芮鸿岩. 新中国初期中共教育方针政策的三维向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207,212.

[5] 张耀灿.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13.

高等学校学生论文范文12

1 我校中药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现状

1.1 我校中药学专业的定位我校中药学专业是应用型

本科专业,培养掌握中药学基础知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熟悉中医学、药学等知识和能力,能在中药流通、使用、生产、检验领域从事中药调剂、合理用药、中药制药、质量检验等符合中医药产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可从事如下工作:药店、医院、保健品店等的调剂、合理用药及养生保健等工作;中药相关企业的经营、管理、质量检验、质量控制、临床监察、生产、研发、信息网络等工作;中药及天然药物相关实验室技术工作。

1.2 我校中药学专业毕业论文工作概况

根据专业定位及人才培养方案,中药学专业培养应用型中药学本科人才,而非研究性相关人才。本专业采取3+1培养模式,即:利用3学年进行公共基础、专业基础及专业课程的学习;利用1学年进行毕业实习及岗位实习,使学生在岗位实习中进行中药相关岗位实训并完成毕业论文。在毕业论文工作中,力求围绕毕业论文的核心目的,以实际岗位工作为核心,在毕业论文中解决实际问题。

2 我校中药学专业毕业论文的实践及成果分析

我校中药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目前已完成2011届、2012届及2013届,在毕业论文工作中,根据实习单位特点及具体实习工作内容,以培养方案为核心,不断地对毕业论文工作的过程、形式及管理等方面进行实践,提高毕业论文质量。

2.1 选题阶段灵活,双指导教师选派,旨在解决实际问题

由于我校中药学专业大多数学生进入不同实习单位或不同岗位,原则上要求一人一题,与岗位相结合并考虑实用性[1],要求学生进入实习单位后,结合实习单位具体情况、实习具体内容及自我兴趣自拟选题。选题务必紧扣培养目标,可利用一种或几种研究方法综合研究,且有可实施及可操作性。首先在实习单位指定指导老师,因为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期间一直在岗位实习,实习单位老师可随时指导学生;同时,学校会配备1名校内负责教师协助指导,跟校外实习单位的老师沟通,高质量地全过程管理学生的毕业论文。对于实习单位没有相关指导老师的,结合选题的同时,在学生、教师双向选择基础上,选派校内老师作为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并实行负责人制。

3 毕业论文选题类型的多样化

3.1 鼓励支持科研型毕业论文形式

学生实习单位是科研院所或医药公司的,在实习过程中参与中药研发等项目,毕业论文与科学研究相关,这与大多数高校中药学专业毕业论文一致。在此期间,学生可以对药物研发有深刻认识,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良好的科研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有部分毕业论文题目为此类论文。

3.2 增加实验大报告类型的论文形式

实习单位是某医药公司或药厂的质检部门,在实习中主要接触质量检验工作,依据药典或相关规范操作,无需进行科研设计,不能完全等同科研项目,将该类型设定为实验大报告的实验型毕业论文,要求学生将实习工作及实验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掌握。有部分毕业论文题目为此类论文。

3.3 增加调研型毕业论文的形式调研型论文的增加基于以下几点:

①众多高校中药学相关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大多是实验型论文,这是沿用多年的医药学院校本科毕业论文的模式。然而,我校中药学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实习中不能接触相关实验或科研项目。

②我国高校中药学相关专业的毕业论文遇到诸多问题,也都在进行改革。中山大学药学系学生做过调研型毕业论文,其他中药学专业做调研型论文的资料很有限。

③从我国高校现状来看,除实验性很强的专业外,有很多专业的毕业论文倾向于社会调查深入剖析某专题的实质。且我校经济管理等其他专业的毕业论文采用调研型论文。基于上述,我校中药学专业毕业论文增加调研型论文,不仅非常切合毕业生的实习岗位,也符合就业现实情况。该调研型论文要求与中药学领域相关,解决单位的实际问题,这对毕业生开展后续工作及工作晋升都有现实意义。通过中药学相关领域的调研,完成毕业论文,能够对学生基础、专业知识及应用能力全面考查,使学生所学知识与岗位实际需要相结合,培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及知识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得到综合训练,达到毕业论文教学目的。调研型毕业论文题目。

3.4 增加处方分析

类型的论文形式学生实习的具体工作是医药药房的中药调剂工作,可以对处方的规范性及合理性进行分析,有些可参与医院开展的处方点评工作,将该类型设定为处方分析型毕业论文。这样不仅可以很好地结合实习单位的具体问题,也可利用所学的中药学相关的知识,综合分析、解决问题,也为后续中药调剂工作做铺垫。有部分毕业论文题目为此类论文。

3.5 增加实习总结类型的论文形式

实习单位是医药公司或药厂的车间,学生实习中参与药物生产过程;有的实习单位是药店,学生实习中进行药品销售、中药饮片调剂、中药煎药或库房管理等工作,可以根据具体实习内容撰写实习总结类型毕业论文,不仅可以使学生对中药学相关岗位工作内容有全面、深入地了解,也可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实践操作中的每一环节,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从而达到毕业论文综合训练的目的。有部分毕业论文题目为此类论文。

4 合理安排毕业论文时间避免就业的冲突

近年来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毕业论文与就业的时间和精力难以平衡,有的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或找工作中,难以保证毕业论文任务。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业对此状况进行相关改革:调整本科毕业论文的时间,在时间上给予保证,其毕业论文时间已经由原来的大四下学期调整到大四的两个学期,实践证明这对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具有一定的成效。我校中药学专业为缓解此问题,在3+1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下,将毕业论文的启动时间提前,学生在8月中旬进入实习单位,基本在9月初左右确定选题,在实习的前半过程中基本完成毕业论文的相关研究工作,后续的实习工作中只进行论文的撰写及补充等工作。这样的时间安排可在一定程度上缓冲就业与毕业论文的矛盾。

5 毕业论文的模拟训练的必要性

在论文工作开始前,开设相关课程或必要培训,使学生掌握需要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广东药学院药科学院在实习前进行毕业论文系统辅导,让学生明确实习目的及论文要求, 并要求实习单位强化对论文的质量监控。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业[4]在毕业论文工作前期进行课程设计和集体指导,开设系列论文选题指导和论文写作等专题讲座,辅导一些共性问题,从源头上改善毕业论文质量。广西中医学院应利用寒、暑假期,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组织学生进行论文相关的技能训练。在我校中药学专业毕业论文工作中,利用毕业论文开始前的中药课题设计为毕业论文工作打基础。课程中开展毕业论文写作讲座,并对毕业论文进行初步模拟;同时,在平时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撰写科研论文能力,毕业论文开始前加强对学生毕业论文的正确态度的引导,通过适当培训、练习及模拟设计等措施,逐步使学生掌握完成毕业论文的有关能力,从而确保并促进论文整体水平的提高。

6 加强毕业论文过程管理严格保证毕业论文质量

毕业论文工作需要在各个环节严格把关,精心组织和指导是毕业论文顺利完成的保障;需要规范毕业论文过程管理,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明确权责。在论文管理过程中,需要找到较好的全程管理方法,PBL教育理念贯穿于选题、文献搜集、课题设计及结果分析、论文撰写等各环节中,从而确保毕业论文质量。在我校中药学专业毕业论文工作中,制作《中药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手册》给学生和论文指导老师,使指导老师和学生均能够明确论文要求;在实际操作中严格控制,全程确保论文质量;及时了解在论文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于共性的困难问题,统一解决并予以明确;对于有些学生对论文的态度及做法错误,及时告知、纠正。在论文的开题、中期、答辩等环节严格把关,对于质量较差的学生,要求其进行二次审查。同时要求学生在每2周向指导老师汇报进展,以便更好地指导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