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等农业

高等农业

时间:2022-02-01 04:25:08

高等农业

高等农业范文1

农业教育起源于农业生产劳动实践,又反过来为发展农业生产服务。在现代,科学技术已成为农业生产力的重要因素。早在洋务运动时期,在1866年,清政府在马尾港创建的船政学堂,被认为具有现代高等教育的雏形。由教会创立的福建协和大学,并在1936年获得省政府补助增设农学院,即福建农林大学的最早前身,1940年在永安成立福建省立农学院。10年内乱高等农业教育遭受严重摧残,1977年以后福建高等农业教育才逐渐步入正轨,有条不紊地不断发展、壮大,不仅在学校硬件设施,还是师资力量、招生规模上都有很大程度的改观。1994年1月福建农学院更名为福建农业大学,2000年9月福建农业大学和福建林学院合并为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经历了3次的分分合合,历经艰难才有今日面貌,福建农林大学是这个时期高等农业教育事业在福建省发展道路上的侧影。福建省高等农业院校有以福建农林大学为首的省属重点大学,还有集美大学中的水产学院和生物工程学院、武夷学院的茶与生物系、龙岩学院的生命科学学院本科共5所本科院校,以及高职高专院校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和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民办高职学校有天福茶职业学院、武夷山职业学院。高等农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福建省高等农业教育的现状,给予符合实际的客观评价,从而进一步作出有利于促进福建省高等农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政策选择和制度安排。

2福建高等农业教育发展现状

福建省高等农业教育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到如今已经具备一定规模,为当地经济社会做出了卓越贡献。福建省高等农业院校肩负着面向“农村、农民、农业”,高等农业人才的培养、提供高科技成果和推广最新科技成果。通过对福建省高等农业教育发展历程的分析,充分理解目前的发展现状,发现福建省高等农业教育目前的发展赶不上高等教育的平均发展速度,不论从招生规模,还是教学基础设施,不论师资力量和科研成果,还是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都落后于高等教育的平均水平,主要表现为福建省高等农业院校数量较少、办学模式单一。福建高等农业教育颇有渊源,发展至今与当地经济发展相契合。如今,随着福建经济的高速发展、迅速转型,福建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战略显得尤为重要。立足福建农业的特点,培养适合当今社会需要的高等农业人才是福建高等农业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深化福建省高等农业教育体制改革,发展灵活多样的高等农业人才培养方式,是福建高等农业教育支持福建特色农业发展的战略。现行福建省高等农业院校的招生主要按照国家招生计划为主,办学模式单一,招生方式单一,培养模式一刀切,不太注重个性的培养。目前公立办学主体有7所,其中5所是本科院校,2所是专科院校,此外还有2所民办高职高专院校。这样的格局与发达国家相比,显得十分单薄而无力,无法满足经济社会的需求。

3影响福建省高等农业教育办学的深层次原因

从办学主体的视角来分析以上这些现状,就会发现影响福建省高等农业院校办学的深一层次的原因。

3.1福建省高等农业教育的重要性长期被忽视,在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地位持续下降

因为农业产业在工业化的社会中是弱质产业,处于弱势地位,社会认同度比较低,在社会群体中农民是弱势群体,导致农村处于“二元”结构的弱势端。与之相对应,以服务农业和农村发展为主要对象的高等农业教育的重要性也被忽视,在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呈持续下降趋势,这种状况与高等农业教育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应有的战略地位特别是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力军地位是极其不相称的。

3.2福建省高等农业院校办学主体单一化,市场机制的缺失

目前,福建省大部分高等农业院校办学经费来源主要依靠政府财政资金拨款、学生学费等单一化渠道。而由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一些地方农业高校教育事业经费生均拨款平均只有2000多元,远低于生均培养成本,导致高等农业院校办学经费紧张状况正在加剧,目前单一的办学方式已经大大地制约了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

高等农业范文2

一、科学设置学科系别

“农业为较复杂学科,复深于地域性,教学之实施,实宜因时因地而变,以谋当地需要之适应。”[2]“俞大绂在金陵大学办农学院的经验丰富。”[3]

(一)从理论和农业实践出发科学设置学科门类和系别

俞大绂在对北京大学农学院进行专业设置时进行综合考虑,最后确定了农艺学、园艺学、森林学、畜牧学、兽医学、昆虫学、植物病理学、农业化学、土壤学和农业经济学共10个系。大致分为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两大门类。1.农业基础学科类植物病理学系要求必须具备高深的化学知识,防病比得病后再医治要有利且容易,要求在经济性原则下开展植物病害集体防除和抗病育种等研究。农业化学系开展农产品分析和农产品加工方面的研究,当时的农产品加工以酿造为主,与园艺品制造不同,以理论化学、生物化学、高等有机化学为基础。土壤学系研究土壤的改良和土壤与作物的关系,主修土壤肥力、土壤微生物学、土壤物理、测量学等课程。2.农业应用学科类农艺学系中遗传学是主课,也是育种学的基础;作物学则分门别类设有稻作、棉作等专门课程;还要学习偏重于田间的试验设计学。园艺学系的园艺品制造与高等物理化学有着密切关系,一切园艺产物需要调制、贮藏和装罐,这都是研究的对象。昆虫学系研究如何进行害虫的防治,主要学习昆虫毒理、杀虫药剂及经济昆虫学。森林学系以树木学为基础,研究造林学、森林利用,最终目标为促进林业发展。畜牧学系注重家畜育种和家畜饲养,动物遗传是其基础课程。兽医学系研究的对象是家畜,学习解剖学、药物学、组织学、寄生虫学等。农业经济学系着重于社会科学,学生要有自然科学与农业基本常识。主要有农业统计、农村经济、农村调查、农村社会、农业政策等课程。

(二)以前瞻性和因地制宜的理念指导科系设置

俞大绂1920—1924年在金陵大学农学院进行本科阶段学习,1928—1932年在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农工研究院学习,获博士学位。1914年,金陵大学始办农科,1930年,金陵大学农科、林科改组为农学院。金陵大学农学院仿照西方农科大学创设农业系科。至抗战结束,大学本部下设农业经济、农艺、农村教育、植物学、园艺、森林、蚕桑、植物病虫害与农业工程学共9个系以及农业专修科、林业专修科和农业推广部,学科门类已很齐全。而俞大绂在有悠久农业传统的爱荷华州立大学的学习经历又使他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想法。他在北京大学农学院进行系科设置时,针对中国南北地域差异,不开设金陵大学农学院和浙江大学农学院设置的蚕桑(学)系,针对北京大学办学思想、培养目标、学术资源等特点,注重学生基础学科的培养。北京大学农学院在全国各农学院当中分系最多,其中昆虫学、植物病理学、畜牧学、兽医学和土壤学都是国内第一次单独成系。其优势是“分系多则必修学科可以比较少,或者更适宜于学习的需要,在学生课程的排列上,的确有许多方便和合理之处”[4]。其实这些新系的设置,既填补了国内空白,又偏重于农业领域更为基础性的学科,同时也很好地利用了北京大学基础理论教学方面的优质资源。

(三)重视文史和数理基础教育

当时,北京大学农、理、医学院的一二年级学生修同样的基础课程,国文、英文都是必修课。农学院学生除农业经济系外必修微积分、普通物理学、普通物理学实验、普通化学、普通化学实验、定性分析、定性分析实验,农经系则必修经济学和社会学,三年级必修纯理论的生物统计学。这是为了达到试验可靠性,更好判断试验结果真伪,以及是否可向农民推广的准绳[5]。北京大学拥有理科、文科、生物、医学等方面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其水平高出所谓专科类大学甚多,北京大学农学院的学生所接受的基础课程教育,无疑为其专业学习奠定了坚实的根基。这显然是北京大学农学院后来居上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广揽人才

优秀的教学科研人员是打造优秀学校、培养优秀学生的先决条件。俞大绂首先在“选人”,尤其是系主任选拔上下功夫。北京大学复员后条件极其艰苦,俞大绂多方争取,从海内外延聘了大批知名学者。北平《益世报》1946年7月12日刊文《俞大绂谈农院计划》:“记者昨日趋访北大农学院院长俞大绂氏,询及下学年发展农学院之计划。俞氏称:在此政局不安中,实不敢有计划,但综诸过去经验,我国农业学生所最缺乏者,厥为基本知识,故希能在农学院中,培养研究学术风气,希教部拨给充足之研究费,以备教授从事研究所需。下学年农学院增设园艺、昆虫、病害、土壤等系,除农业经济系外,各系主任人事,现已决定,多为全国甚至世界所知名者,计:兽医系熊大仕,畜牧系汪国舆,农艺系李先闻,园艺系陈锡鑫,昆虫系周明牂,病害系林传光,土壤系陈华癸,森林系李应桢。现熊、汪二氏已来平,至于其他教授,尚未聘妥。临大四分班教员,可能留任。外籍教授,因经费关系本年不拟聘请,但请来华之农业专家到校讲学。仪器方面,临大四分班所保有者极少,现正积极增设中,仅显微镜一项,即须增至一百具,以供学生实验之用。罗道庄院址亦在恢复中,预计九月间始能使用。”俞大绂拟选拔的各系主任,均为国内甚至全球本领域最著名学者,很多人与俞大绂并无过往。俞大绂学术思想开明,不拘一派,有开放办学的世界眼光。俞大绂理想中的农学院是有良好学术风气,既注重农业基础教育,又着眼研究创新。

抗战胜利,俞大绂由重庆到京第二天,即写信给林传光(植物病理学家、植物真菌和病毒学家,俞大绂在金陵大学执教时的学生):“传光学兄,弟已于昨日由渝飞抵北平,明日将赴各处视察各农场并计划教室实验室等一切杂事。弟以此次北大毅然办农学院,胡适之与傅孟真两先生倍极热心,各方面亦对之抱极大之希望,正我辈做事之时。兄何日能来京盼速示知以便预备付处奉致旅费并有何计划盼先示知。又我兄以为关于人材尚有何人可聘请备盼提出,弟将尽力弄仪器图书设备使学院开始即具学术研究空气并拟筹备学术刊物一种。弟终不信须借以时日,中国之农业科学不能独树一帜在世界学术界上争逐也……弟俞大绂上。”《益世报》1946年8月13日报道,北京大学教授植病专家林传光来平。俞大绂志在高远,他的目标是建立世界一流农学院,使中国农业科学处于领先水平。李先闻是我国著名细胞遗传学家和作物育种学家,1948年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当时他已收到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两份聘书,俞大绂则极力邀请他到北京大学农学院任教,思忖再三,最终决定到北京大学农学院任农艺学系主任。然而就在他准备携子动身北上之时,上海机场三次出事,全部停运,无奈退回聘书。遂改由年仅34岁的李景均(著名遗传学家、生物统计学家)担任系主任,为当时北京大学最年轻的系主任。我国著名植物生理学家、生物化学家、教育家汤佩松在自传《为接朝霞顾夕阳》中提及:“由于当时生物系已有遗传学大师陈桢在任,我犹豫了一下,结果使我打算邀请的在英国留学的遗传学新秀吴仲贤被大绂先我一步将他聘请到北京大学农学院去了。”《北大化讯》1947年3月1日刊文:“新农学院历史的遗产中最丰富的是同学,最少的是教职员,教员中以前来过罗道庄的不出三五人,以前参加过北京大学任何活动的更少。……因此北京大学的传统习气,这里是感觉不到的,北京大学所能给予的人物虽然很少,而国内农学界的人才却在这里风云聚会,在俞大绂院长的领导下开辟一个农业教学和研究的园地。来这里的都是国内农学界的第一流人物,教授的阵容可说是全国最强的。”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评聘第一批一级教授,北京农业大学共有10位,6位来自北京大学农学院,分别是俞大绂、林传光、熊大仕、黄瑞纶、李连捷和周明牂。正是这些领先的学科带头人,使北京大学农学院短时间内迅速居于全国前列。

三、积极推进学院建设

(一)办学之初条件艰苦

北京大学农学院原处京西罗道庄,重办农学院等于垦熟荒。当时破败老房舍略事修葺便可利用的计有四幢。一幢是图书馆,另外是无一定功用的两幢楼房和一幢平房。农学院要先建学生宿舍以容纳300多学生,还要修葺向市政府借来“新市区”39幢平房作教职员宿舍。由于工程进度慢,当时农学院少数单身教职员暂时三人挤在图书馆小房间里,大多数教职员要每天清晨搭交通车从市区出城教书,有时车抛锚了,就搭卡车。农学院有两处圃场:一处在罗道庄,林地、旱田、水地俱有。因地形和土质特殊,不能代表华北一般农田土地。卢沟桥另有一处圃场,也因土质不正常而缺代表性。

(二)筹措经费推进建设

俞大绂就在这样的艰苦办学条件下,千方百计筹集经费,为农学院“找钱”,大力推进建设,以满足办学条件,落实教职工待遇。根据1946年9月6日国民政府教育部电要求,北京大学教员学术研究补助费标准为:教授5万元,副教授4万元,讲师3万元,助教2万元。当时,北京大学全年预算总额2亿元,其中农学院图书费2000万元,购置仪器费1200万元,购置化学用品费600万元。是年2月,北京大学编制研究设备费概算,农学院研究设备费达到1亿元,占到全校概算总额4亿元的25%。“此项研究设备,百分之九十须购自国外,包含研究用之图书,科学期刊,仪器,工厂,农场设备等。”1946年下半年,经俞大绂亲自出面极力争取和反映:农学院原址,为敌伪占用多年,驻兵毁坏不堪,现已开始修建,计费须在6亿元以上。原列2亿元不敷甚钜,增列修建费4亿元,农学院设置费原1亿元不敷应用,增列设置费3亿元。最终,临时费如数追加农学院院舍修建费3亿元,扩充实验林地购地费4亿元,添设电力机器洒水井塔费2亿元。合计达到9亿元之巨。综上可以看出,在北京大学的办学经费中,农学院所占的比例较其他学院为高,一方面农学院基础差、底子薄,需要更多投入;更重要的俞大绂积极争取经费,改善办学条件。

(三)满足基本办学需要

北京大学农学院在房舍修理完成后于1946年11月18日正式上课。其后,经俞大绂及农学院全体教职员努力,至1948年,农学院已初具规模,教职工已能在罗道庄安身,不必再“冒着风雪去教书”。农学院每系差不多都有两个试验室,几片小型试验场。全院还有两个大型农场(在钓鱼台、卢沟桥),三个园艺试验场(罗道庄、陶然亭、卢沟桥),两个林场(南口、钓鱼台),一个牧场(钓鱼台),其他还有温室、养虫室、家畜诊疗所。到1949年,北京大学农学院已成为一个相当完备的教学研究部门。俞大绂把全部心血倾注于农学院的建设和发展。他积极争取经费,尽力为农学院师生提供良好的教学和科研条件。对于基本建设,从初期规划到具体落实,他都亲自把关。1949年,北京大学农学院、清华大学农学院、华北大学农学院合并成立北京农业大学,因为北京大学农学院办学条件最好,388名教职工,627名学生得以齐聚罗道庄,开始了新中国成立后新的创业发展阶段。

四、办学思想影响深远

俞大绂在中国农业大学发展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弘扬他的办学思想,激励后辈晚学,2011年,中国农业大学专门举办俞大绂诞辰110年专题纪念图片展,出版纪念文集等系列活动。其办学理念对今天中国农业大学乃至中国高等农业教育事业发展仍有积极深远的意义,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确立高等农业教育目标

俞大绂60多年前就倡导高等农业教育充分结合“三农”需要,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在中国农业大学前身北京农业专科学校大门上镌刻的“教民稼穑”四个大字,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农大人。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经历了战争的洗礼,国家积贫积弱,俞大绂提出“学农不要再怀着经营私有田庄的迷梦”,要求教师、学生“走出狭小的实验室,去接触广大的农民,将所学的专长贡献给他们,了解农民的需要,设法帮助农民解决问题”。为更多的人群谋求生活的改善,这才是高等农业教育的目的。立足“三农”,服务“三农”,“为中国之农业科学独树一帜在世界学术界上争逐也”。虽然已经过去了近70个年头,但这正是当下高等农业教育事业发展的灵魂和农业高校办学的立足点所在。2005年,中国农业大学百年校庆时提出“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的校训;近年来,各高等农业院校鼓励师生“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这些都是俞大绂办学思想的传承和发扬。

(二)博采众长理实并举培养人才

俞大绂不仅在学科系别设置上重视基础理论课程与实践应用课程的紧密结合,在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都是围绕这一思想展开的。农学院初建时期,俞大绂千方百计购到各专业经典理论书籍和成套期刊。北平解放前夕,他亲自指挥用马车转到良乡解放区。北平和平解放,又运回了罗道庄。当时在图书馆工作的凌崇秀讲到:“以后这些珍贵的书刊,成为师生历年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这在其他农业院校中也是不多见的。”[6]俞大绂以身作则,博览群书。他的学生陈策回忆,俞大绂曾风趣地说:“植物病理学是在吸收其他学科成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许多研究方法是从其他学科‘偷’来的,启发学生研究问题要视野开阔,了解相关学科的发展,从中吸取有用的知识和方法。”农业教育应该注重教学、科研与实践相结合,联系农业生产实际。俞大绂亲自为本科生讲授植病与防治、农作物病害等课程,带动植物病理系教师组织每周一次植病讨论会,参加人员为全系教员和三年级以上学生,讨论植物病理研究中的实际问题,这些课题都是当时中国最前沿的。他每年都会抽出时间到发生植物病害的田间亲自采集病株、研究病害,在他亲身示范下,学生每年都在教师带领下到农场实习,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增长服务“三农”的本领。

(三)准确定位大学校长的职责

高等农业范文3

Abstract As China's increased enrollment of college ,employment has become a grave issue that challenges al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t the same time, with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gets faster and faster and the all-around outspread of "Construction of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 The countryside is badly in need of a batch of professional agricultural talents. Despite the low proportion of entrepreneurship phenomen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ut the higher agricultural colleges graduates has the advantageous conditions of rural entrepreneurship. If agricultur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o their work effectively, it does assist its graduates in finding employment and transferring knowledge to productivity,meanwhile, it can promote graduates' technological entrepreneurship and drive the folks to get rich indirectly.

Key words higher agricultural colleges; promoting entrepreneurship in rural; new countryside

1 高等农业院校毕业生农村创业的背景

大学生创业已成为当下高等教育改革的热点,而中国高等农业教育作为“三农”政策的主要执行者,如何在毕业生中开展农村创业教育,对我国高等农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三农”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一方面,我国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农村经济取得了可喜的变化,我国目前已经实现了全面奔小康的目标,国民GDP跃居为全球第二,农村城市化不断推进导致新农村的建设迫切需要一大批农业科学技术人才补充到基层,特别是现代农村创业型人才。与此同时,当下大学生毕业后就业压力巨大,庞大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已经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民生问题,尽管近几年国家和地方政府以及各个高校在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市场对接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尤其是就业市场的法规建设,使大部分毕业生走向了工作岗位。但是,受就业导向、个人本位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他们遭遇“下不去、用不上、留不住”的尴尬境地,在家乡没有岗位,在东部沿海等大城市又难以找到工作,形成新农村建设人才缺乏和大学生就业难的矛盾局面。高等农业院校作为培养“现代农民”的产出器,有责任更有义务通过一系列必要措施推动大学毕业生回农村创业,响应国家号召,从整体上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

2 目前高等农林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创业的现状

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是目前高校教育实践探索的一个崭新领域,2011年我国就业蓝皮书指出,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2.2%)高于本科毕业生(0.9%)。中国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连续两届略有上升,2010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达到了1.5%,比2009届(1.2%)高0.3个百分点,比2008届(1.0%)高0.5个百分点。2010年,国家出台了进一步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各项扶持政策,应届毕业生自主创业的人数出现大幅增长。创业人数由2009年的1.1万增加到10.9万。而就全国高校毕业生农村创业比例来看,广东和浙江两省的大学生创业比例较高,但涉及到农村创业的比例还比较抵,也有数据表明,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只有10%在农业系统工作,在农村一线的就更少,这一情况表明,高等农业院校的大学生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参与农业创业的比例非常低。可见,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回农村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与潜力。

3 高等农业院校毕业生农村创业的障碍分析

(1)个人方面:首先,考虑到农村外部环境艰苦,许多农村学子不愿意回农村工作,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都想毕业后留在城市或经济发达的地区,回农村创业的少之又少;其次,目前很多农业院校的学生专业学习不足,心浮气躁,只是想把专业学习作为升学和工作的跳板,对本专业的就业前景也不看好,导致所学专业与就业的匹配率低下,这也间接影响了其参与农村创业能力的缺失。

(2)学校层面:高校毕业生普遍感觉自身创业能力有限,而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不足与学校层面不无关系。首先,创业教育理念的滞后,我国的创业教育缘起于清华大学,虽然目前在工科院校中开展的如火如荼,但农业院校还多数处于热身阶段,仅仅满足于解决学生的就业压力,缺乏对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与正确的就业价值观的塑造。其次,资源匮乏是目前高等农业院校创业教育存在着一个问题,许多学校虽然开设了与自身专业相关的公共选修课及专业选修课,但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实践层面的锻炼,不能为大学生创业、就业真正建立一套完备的资助服务系统,再者,农业院校的创业教育氛围较工科院校淡薄,但是报考公务员、选调生以及事业单位的热度不减,可以看出农业院校的毕业生在就业时普遍存在求稳心态。学校相关的创业计划大赛活动持续不长,存在为比赛而比赛的表面现象,学生的创业计划书缺少含金量,导致活动效果不明显。学生活动涉及到创业教育的比较少,导致农业院校的创业文化氛围不浓。最后,农业院校的部分教师对创业教育的积极性不够,学校缺乏相应的鼓励措施,教师没有认识到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自身缺乏从事创业教育的素质和能力。

(3)农村大环境方面: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的消费水平普遍偏低,工作生活条件艰苦,很多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不愿意回到农村服务。加上农村人才观念滞后,缺乏正规的专业技能培训,一定程度上影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创业的积极性,且现有的农村创业人才培养制度、考核制度、奖励制度等总体上缺乏规范性性和激励性,难以最大限度激发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人力资本作用的充分发挥。

(4)政府层面:虽然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创业优惠政策来扶持大学生农村创业,包括出台法律法规与奖励政策、设立专门管理机构、投入足够经费等,在一定程度上开辟了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创业的“绿色通道”,但是,由于信息交流不通畅,乡镇经济发展不协调,乡镇政府的服务理念和管理水平尚不够高,这些优惠政策具体实施缺乏保障,难以避免人为性的操纵,多数回乡创业的农村高校毕业生普遍感觉乡镇政府的这些政策其实是一纸空文,自身很难享受到。

(5)资金方面:虽然政府在实施优惠政策并在财政上充分支持,但高校毕业生仍然存在启动资金不足的问题。大部分回农村创业的毕业生启动资金来自亲友资助和个人储蓄,虽然他们也会选择贷款,但由于高校毕业生诚信等级和还款能力的评估难以确定,各级银行对高校毕业生贷款普遍持高度谨慎的态度,准入门槛比较高,如果没有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作为担保人,高校毕业生很难获得创业贷款。

4 高等农林院校毕业生农村创业的优势分析

第一,高等农业院校涉农专业的毕业生到农村创业有着明显的涉农专业素养,接受了系统的专业培训和技能培训,拥有相对于其他类别的高校不同专业学生的“专业特长”和明显的专业知识优势。

第二,近年来,农业院校非常注重实践教学,不少农业高职院校更是构建了“课堂教学、模拟训练、创业实训”的教学方法,直接把课堂搬到农场或农业技术公司等,面向农业现代化第一线培养农业专业技能型人才,通过全真型实践等举措实现科学化的培养,提高他们创业的各种技能。使农业院校的大学生到农村创业有明显的知识和技能的双重比较优势,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合格的创业人才。

第三,农业院校拥有各类齐全完备的专业且能与三农结合,且培养出了许多在各类农业生产、制造、销售等环节的优秀校友,这一先天优势能够给在校学生提供实习及实践机会,近年来随着中央一号文件的支持,涉农创业项目的增加激发了广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并参与到涉农企业的活动中去,这些都为农业院校的大学生将来参与农村创业提供了优势,使他们能够快速适应农村环境。

第四,农业院校文化建设既具有普通高校文化建设的共性,又有其自身的“农”文化特色,其农字属性体现出的共同心理程序,是坚定“农业情结”和理想信念的校园精神文明,加上国家加大对农林类研究的投入,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加入到科研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受校园文化的熏陶,“涉猎农业”、“走进农村”、“了解农民”,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自身的农素质。这种特殊的文化熏陶,将会有助于培养出立足三农、钻研三农的优秀农业人才,又能使高等校园文化反哺社会。

第五,高等农业院校的生源大部分来自农村,虽然一部分学生回农村创业的主动性较差,但随着农科类毕业生到农村基层自办实业实例的见诸报端,激发了一批有志于在农村领域干一番事业的年轻人,而他们中的大多数来自农村,比其他人更能了解农村的资源和社会环境状况。

高等农业范文4

1.1人才培养定位不清晰

物流管理专业由物资管理、交通运输管理以及商业储运等专业演变而来。早期开设物流管理的院校主要是在研究运输管理,海运物流,物资配送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体现了较为明显的流通物流的特点。而农业院校的物流管理的发展则并不具备这些基础,所以农业院校的物流管理与这些院校的物流管理在人才培养定位方面具有显著差异,因此一般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不适合农业院校。但是目前农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还不够清晰,所培养的人才所具有的行业特色还不够明显。农业院校要凸显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在专业人才的培养定位上应该强调“农产品以及食品行业的物流配送模式与优化”,重视农业物流设备的科学运用,提高农产品包装的效率,整合农产品物流网络资源,提升农产品配送的速度和质量。

1.2课程设置需要完善

目前农业院校的物流管理的专业课主要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两大类。其中专业基础课和其它一般院校开设的课程无明显差异,这部分课程的设置相对比较固定。而对于专业选修课,这部分课程需要体现培养特点和特色。但是目前国内高校在这部分课程的设置方面随意性还较大,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还没有形成稳定的模式。很多课程是从农产品贸易、农林经济管理以及工业企业物流管理等领域借用过来的,如生产管理、采购与供应管理,电子商务等课程,缺少和物流管理相关知识的有效整合。

1.3实践环节较为薄弱

物流管理是一个实践性要求非常高的专业,以培养高等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提高学生物流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但是目前国内农业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环节都非常薄弱,一方面是现在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院校太多,企业难以接纳大量的学生实习,另一方面是学校所讲授的知识与企业的实际操作之间还有一定的距离,学校培养的学生到企业实习时往往不能马上上手。此外,农业院校的学生需要去一些大型的农业龙头企业实习,这些企业的物流管理相对完善,物流设施已经初具规模,但是这样的企业数量相对较少,而如果去一些港口和物流基地实习,又很难体现农产品物流的特点。

二、农业院校建设物流管理专业的对策建议

2.1明确专业发展定位

农业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要反应市场的人才需求,培养具有广阔的创新视野,同时又具备扎实的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农业物流管理人才,引导学生进入和从事现代农业物流的发展道路。现代农业物流包括从农业生产资料的采购、农业生产的组织到农产品加工、储运、分销等,从生产者到消费者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产品流动。现代农业物流管理强调农产品生命周期内的一体化集成管理,能实现物流过程的标准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和信息化,提高物流服务水平、增强农业产业链整体效益。从而将传统的农业物流服务提升到更高的层次,进一步将传统的粗放式物流管理转变为现代的精细化物流管理。

2.2优化和完善课程体系设置

农业院校需要构建适应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通过实践教学来促进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在课程设置方面,强调“深基础+宽口径+强应用”三位一体的立体课程方案。在课时结构上,降低公共课学时,增大专业课学时,同时对于核心的专业基础课,进一步增加学时,为学生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通过核心基础课程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通过体现农业院校特色的专业选修课,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不仅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农业物流企业,同时也能够很容易地运用于制造型企业和服务型行业。通过企业运营模拟训练,让学生了解企业经营决策的全流程,体会物流活动对于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作用,理解物流运营决策和营销和财务决策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更深入地了解物流活动在支持企业经营目标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强案例教学,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加强教学实践基地建设

高等农业范文5

教育为社会服务是我国办教育的根本宗旨,当高等教育的类别与层次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重点一致时,其地位就高,意义就体现得充分;相反,如果高等教育的类别和层次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重点有一定距离时,其地位相对就较低,意义也就体现得不尽完整。建国以来,高等农业教育在不同的“五年计划”期间服务社会主义农业建设的历史地位不同。“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个五年计划”期间,由于国家战略重点长期以工业和城市为中心,农业和农村虽在短期内被推到前台,但高等农业教育并未因此而获得影响全局的主导地位和战略意义。2006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中明确了国家建设重心从城市向农村的战略转移,高等农业教育作为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内在关联的重要因子,在以农村为重点的国家建设中具有其特殊的战略地位。

一“、一五”接管、调整期初步明确战略地位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实施期间,既是高等农业教育由社会主义中央政府接管、调整的关键时期,也是明确高等农业教育服务社会主义农业建设的战略地位及其使命并取得初步成效的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农业教育的战略地位主要体现在服务社会主义农业建设的任务中,当时全国独立的高等农业学校仅有18所,综合大学农学院有30所,总体上学校规模较小,且多分布在沿海地区,在校本科生仅10726人,研究生20人,专任教师只有937人。“一五计划”实施的第一年(1953年)根据前苏联办学经验进行了教学改革,改系科为专业,改学分制为学时制,设置教研组;翻译前苏联教材,制订统一的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压缩专科教育,发展研究生教育;请前苏联专家来华讲学,引进新学科;在发展数量的同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高等农林院校调整为27所,原有的182个系科调整为124个专业,并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基本上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期满时,高等农业院校在校生已达36198人,在校研究生183人,专任教师达到了6526人,一批爱国知识分子也从海外归国报效祖国,全国农林院校共为国家输送18000多名毕业生,在农业建设和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二五”受“极左”路线影响致使战略起伏

“第二个五年计划”(1958—1962年)实施期间,高等农业教育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办学宗旨“极左”地体现到了极致,同时也呈现出与社会主义农业生产建设相一致的战略起落。在全国农业合作化任务顺利完成后,为了促使农业教育和农业生产任务紧密结合,1957年国务院决定把教育部对高等农业院校的领导权转移给农业部,1958年农业部为配合“二五”计划的实施,明确了新的战略部署:“打破常规,实现学校”,实行“三勤”(勤工俭学、勤俭办学、勤俭生产),“三放”(下放农村、下放班系、向工农开门)。农业高级专门人才的下放锻炼增强了师生的生产实践能力,也为农村带去了农业科技信息,促进了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农村生活的变化,农业高等教育服务社会主义农业建设的政治任务得到了最直接的体现。由于“”的影响,1960年《人民日报》、《红旗》杂志提出“要大大发展农业科学和农业教育事业”,“以最快的速度,用最少的资金,培养更多的技术人才”,“迅速培养出大量的各级农业技术人员”。为此,农业高等教育采取了跳跃式地突击发展方式以应对“”的需求,据农业部统计,1960年高等农业院校设置迅速发展到最高峰:本科50所,专科89所,五年一贯制22所,综合大学或其它高校内设置农科的17所,全国高等农业院校陡升至178所!迅速膨胀的高等农业教育还未来得及建设,就遇到了1961年1月党的八届九中全会制定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紧缩,才迈出去要大干一场的步伐像“触电”似的快速收了回来,到1962年底,全国高等农业院校仅保留本科院校33所,专科学校5所,共38所。但从总体上看,高等农业院校极短时间内戏剧性的增减已严重违背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的实际,更无从体现服务社会主义农业建设的战略部署,致使高等农业教育自身以及社会主义农业建设都受到严重的负面冲击。

三“、三五”到“四五”战略地位由高峰到低谷

“第三个五年计划”(1966—1970年)和“第四个五年计划”(1971-1975年)实施期间,高等农业教育在开局时即将获得服务社会主义农业建设头等重要的战略地位,但由于“十年”的影响,高等农业教育基本丧失了服务社会主义农业建设的战略意义。一改前两个五年计划以工业为重点和中心的发展战略,“三五”计划将农业放到了首位,高度重视“解决吃穿用”问题,高等农业教育迎来了服务社会主义农业建设排头兵的重大机遇。然而,1967、1968年开始的“”不仅使农业教育特别是高等农业教育成了重灾区的重灾户,而且给国民经济造成严重破坏,“三五”计划完成情况连续出现倒退,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1968年还成为我国建立计划经济以来惟一没有年度计划的一年。高等农业院校“停课闹革命”,招生工作推迟,毕业生派遣也推迟。1969年高等农业教育按照“农业大学要统统搬到农村去”的“最高指示”,以办分校、五七干校、试验农场、进行教育革命实践等名义,到农村、边远山区建立“战备疏散点”,将大批师生员工及部分家属下放农村,导致农业院校校舍被占,仪器、设备、图书等被毁坏散失、人员大量流失,整个高等农业教育非但无以发挥其服务社会主义农业建设排头兵的作用,反而成了需要建设的重灾区。1966-1976年“”期间“,三五”、“四五”计划的制定和实施都遇到了政治环境的负面影响,计划与经济规律和社会生产力水平不相符合,以“抓革命,促生产”的精神力量来作为完成指标的依据,严重违背了客观规律。高等农业教育在这十年间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尽管1970年恢复招生办学,但学校被强行推广“朝农经验”,广大教师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办学。到1976年,高等农业院校有38所,在校生近5.3万人。“”期间毕业生约7.5万人,国家取消了文化考试,缩短学制,以干代学,毕业生的数量和质量受到严重影响,高等农业教育服务社会主义农业建设的成效相对较低,战略意义也无法体现。#p#分页标题#e#

四“、五五”到“六五”改革开放初期获得新的战略机遇

“第五个五年计划”(1976—1980年)和“第六个五年计划”(1981—1985年)实施期间,高等农业教育服务社会主义农业建设从低谷走向复苏和发展时期,并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过程中获得了新的战略取向。“五五”计划和“六五”计划均包含在《1976—1985年发展国民经济十年规划纲要》中。高等农业院校在“六五”计划实施过程中也大力进行了恢复整顿,将“”中被迫搬、撤、并、分的学校,逐一退还校舍,恢复在原址办学,少数学校另择新址重建。农业部和教育部先后确定18所农业、农垦、水产院校为农业部属院校,其中北京、南京、华南、华中、沈阳、西北、西南农业大学以及北京农业工程大学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3年国务院专门发出了《关于加强和改革农村学校教育若干问题的通知》,指出:“有关高等学校要为农村培养和输送专门人才,为农村各类学校培训师资。农、林、商、工科等院校在办好本科的同时,要注意发展专科。”1984年4月,教育部与原农牧渔业部、林业部在全国高等农林专科教育座谈会上明确肯定:“高等农林专科教育是高等农林教育中一个相对独立、不可缺少、长期存在的层次”,并初步形成了农林专科教育的培养规格、发展途径和改革方向等。上述可见,高等农业教育在国民经济的战略调整中,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已明确将服务社会主义农业建设作为自身存在和发展的战略选择,突出了高等教育在社会主义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可以说,“六五”期间是我国高等农业教育与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相协调的起步期,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五“、七五”到“十五”市场化过程中战略取向转变

“第七个五年计划”(1986—1990年)到“第十个五年计划”(2000—2005年)实施期间,高等农业教育以招生和就业制度的改革为契机,不仅在市场化的进程中实现了资源配置主体由政府向市场的转变,而且开始从“服务农业”向“服务农村”战略转移。“七五”计划实施期间,改革开放到了一个关键点,计划和市场也到了生死抉择的最后交锋时期,新旧体制的“共存共荣”难以为继,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转移已“山雨欲来风满楼”。教育届却在这一时期敏感地实践着计划向市场的转变,从1989年起,在毕业生就业方面,包括农业教育在内的高等教育就逐步改变了由国家统包统分当“国家干部”的就业制度,积极推进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拉近了高等农业教育服务“三农”的距离。“八五”时期(1991—1995年)是中国改革开放推进最快的时期,就高等农业教育而言,在办学层次方面,除了稳步发展本科教育外,还大力发展了研究生教育和专科教育,使层次进一步合理化,1993年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在校生比例为0.5:1:0.8;在专业结构方面,由单科向多科发展,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由面对农业向面向农村服务过渡;在多种形式办学方面,改变了单一的全日制普通班一贯制,实行全日制与业余教育、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存,积极发展函授、夜大、自学考试等业余教育。由此可见,高等农业教育在“八五”期间开始进入了“服务农业”向“服务农村”战略转变的实质性阶段。高等农业教育“服务农村”在“九五”、“十五”计划实施阶段主要表现为政府宏观运作下的农村微观支持。这种战略选择于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内在要求,始于“九五”期间经济“软着陆”的机遇,人才培养链条的维系主体双元化,其中一元仍是政府,另一元则是在高等院校就读的学生家庭。到“十五”期间“高校扩招”初具规模,高等农业教育服务社会主义农村建设在这一时期更多地呈现出一种中介的战略地位,即农村和城市家庭以教育资金投入的形式支持高等农业教育,而高等农业教育又以人才培养的形式向农村及城市输送高级专门人才,社会支持教育,教育服务社会的双向互动得以体现。

六“、十一五”实现“由城市到农村”的重大战略转移

高等农业范文6

关键词:农业院校;生态学专业;特色;农业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3-0211-02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有机体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效应及其机理与调控的科学,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依赖强的一门学科,本学科实践性较强,知识涵盖面广。随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因此,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提高生态学研究与生态管理水平,维护自然生态稳定已经变得与我国经济发展息息相关,高等学校的生态学教学在高水平人才综合素质培养中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生态学在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上所发挥的作用愈来愈重要。生态学是一门发展很快的新兴学科,所涉及知识面较广,全国已经有61所高校或科研院所设立生态学一级学科点,其中农业大学有13个生态学一级博士点,农业院校有11所招收生态学本科生。虽然生态学专业就业面较广,但由于各类院校设立该专业的基础条件不同和社会对各类人才需要的差异,决定了农业院校应该结合自身的特点有所侧重地进行学生培养。

一、树立服务农业的培养目标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农业方面的高等教育得到较快发展,农业院校所设置专业的门类大幅度增加,部分重点农业高校向综合性大学发展,但农业院校的办学宗旨还是为农业服务的,则农业院校的生态学专业的服务目标也应该与服务农业相结合。这主要体现如下:第一,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是城市环境的屏障,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集约化养殖场和规模化农产品加工等农业经济形式的大规模发展,形成了农业面源污染,造成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等,这就需要受过高等教育的生态学的人才投入到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去。第二,当前,我国面临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将是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因此,高等农业院校的生态学专业担负两大使命:一是向农村地区提供高质量的生态学专业人才,二是改善我国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生态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提供理论依据和实施方案。第三,农业环境污染源分散,环境污染治理难度大,农业生态环境具有广域性,农业生态污染特别是转基因生物污染较为复杂,对农业生态治理人才的水平要求比较高。第四,高等农业院校具有植物、动物、地理、林业和土壤等农业相关的优势学科和高水平师资队伍,农业院校的生态学专业大都是在这些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教师队伍延续了这些专业的师资水平,有利于解决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综上,农业院校生态学专业人才培养应结合自身的优势,在规定的生态学专业培养目标的框架内,更加侧重于培养学生对农业生态安全维护的技能,培养学生服务农业的使命感。一些农业院校生态学专业明确了加强农业生态的培养目标,如华中农业大学的生态学专业坚持以农业生态发展为己任,以国家急需解决的重大农业和环境生态问题为导向,遵循系统科学原理,以生态科学为主导,以农业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为支撑,以污染生态和湿地生态为突破,立足湖北、面向华中,深入探明长江中下游农业和环境生态建设的科学问题,努力服务区域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和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建设特色鲜明的生态学科,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二、加强生态学师资队伍建设

优秀生态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一支理论功底扎实、学术水平高、教学效果优良的师资队伍。为充分体现农业院校生态学专业的教学特色,华中农业大学培养或引进了一支具有土壤学、植物学、林学、水生生物学、植物保护学、微生物学、环境科学等专业背景的教师队伍,特别重视引进有真才实学、有发展潜力和培养前途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适度扩大学科队伍,力争在未来5年内新增教授3~4名,引进国内外重点大学的博士8~10名,培养或者引进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或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人才1~2名,通过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带动生态学部分方向的发展,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生态学专业。华中农业大学生态学系还注重对优秀青年教师的培养,通过开展出国进修和访问交流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在课程建设过程中,课堂经验丰富的老教授对青年教师传授授课技巧,主动担任培养青年教师的职责,较大地提升了青年教师的掌握课堂的能力;同时利用考核机制,在人才选拔和任用上采取合同聘任管理制度,使教师拥有宽大的舞台和良好的发展空间,使教师在激烈的竞争中自觉地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使教师既有教学科研压力又有前进动力;积极探索合理的薪金分配办法,建立重业绩、重贡献和重教学工作量为主体的分配激励机制,大幅度提高学科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的收入,解决青年教师的住房问题,为青年教师解决后顾之忧,使青年教师专心工作、乐于贡献。

三、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生态学专业主要培养学生具备生态学专业扎实和宽厚的理论知识、系统的研究方向和坚实的实践技能,熟悉所从事研究方面的科学理论和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动向。农业院校的生态学专业应当在充分研究综合性大学课程体系的基础上,结合他们的人才培养特点及实际情况,使该专业侧重于应用实践型人才的培养。由于农业环境污染问题较严峻,农村生态环境较复杂,这就要求需要通过实地调研、反复试验及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这使农业院校的生态学专业适当增加实践教学内容就显得特别重要,这方面所要执行的内容有:第一,精简如政治理论课、思想品德课等理论课程,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培养学生具有应用计算机操纵生态学软件的能力。第二,某些课程如污染生态学、恢复生态学和全球变化生态学等安排学生参观野外生态观测台站。第三,着重培养学生对环境因子的测定调查能力,尤其是让其掌握生物个体生长指标测定和生物分类技能。第四,拓展校企共建实践平台,营造基于行业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多参加建设一线的实践活动。第五,通过假期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农村生态环境破坏现状及治理措施。第六,通过参与教师的一些科研项目来锻炼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如华中农业大学的生态学本科生开展大学生创新性实验教学项目(SRF),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兴趣和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第七,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大学生科技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和科技能力,如华中农业大学绿色协会吸收生态学研究生参与申请并开展一些中国青年生态环境资助项目。

四、创新教学模式

对于不同的生态学专业课程,由于课程内容、体系和特点的不同,可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教学中提倡启发式教学方法,结合交互式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模式和情景体验式教学模式等方法开展教学。研究不同课程最合适的教学方法,尽量减少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由于生态学领域的学术期刊较多,可以根据学校的特点及所处的区域生态特点,布置一些跟课程有关的专题让学生查阅国内外水平较高的文献,并撰写课程论文及制作幻灯片,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讲述,并相互展开讨论,教师给学生打分,作为课程考核的一部分。如华中农业大学地处湖北,湖北虽号称“千湖之省”,但却面临湖泊面积萎缩之困和湖泊功能退化之劫,恢复生态学这门课,就可以让学生讲述国际前沿的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案例等。这些授课方式既锻炼了学生的查阅文献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述能力和制作幻灯片的技巧,还能使学生对生态学相关课程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印象更加深刻。还有一些专业课程如农业生态学、污染生态学、景观生态学、植物生理学、遥感应用、自然地理学等课程还需要配备相应的实验课或安排学生实习,明确每门课程的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具体措施,依托农业院校特有的校内外实习基地,根据生态学部分课程特点,建立长期的符合农业院校生态学研究特色的实践教学基地。

五、优化课程内容

目前生态学专业课程所包含内容大致为:生物与环境、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等。一些高校应当根据农业院校的特点和学校所处的地域特征,对课程研究内容进行相应调整,如华中农业大学的生态学课程应增加湿地生态学和恢复生态学相关研究内容,具体内容包括:生态系统要素及水循环过程、土地整治与生态恢复、水土保持与景观生态、污染生态与农业安全生产、城郊农业生态等。其他农业院校可根据自身优势和地域生态特征有针对性地增加内容。高等农业院校最大的特色学科是农业学科群,属于生命科学学科群的组成部分。如华中农业大学作为我国著名的高等农业学府,其农业学科不仅覆盖面广,且较有特色,与生态学有关的课程较多,因此,该校在课程设置方面较有优势。为了让学生有更好的就业方向,高等农业院校的生态学专业课程设置应当有所侧重。农业院校生态学专业的办法思路要是与综合性大学类似,培养的学生就会缺乏市场竞争力,农业院校的生态学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应该突显农业院校的优势,同时与其他高校生态学优点相结合,解决农村生态破坏问题,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就业方向,因此,其在教学计划上要侧重于生态环境类课程的设置。生态环境类课程是运用生态学原理、环境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分析论方法,研究生态系统、生物与周围环境之间关系,是生态学、环境科学和资源科学的重要理论基础。生态环境类课程的性质要求学生接近自然,体验和感悟理论和实践的相结合之处,这与农业院校生态学专业办学思路相契合。另外,当前就业形势严峻,重点农业大学的生态学专业本科生考研录取率相当高,而我国很多领域的研究内容与生态环境知识有关。因此,结合农业院校的优势,增加生态环境类的课程内容,有利于将来学生科研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章家恩,骆世明,叶延琼,等.生态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2,1(11):86-89.

[2]李旭霖,王继芳,崔德杰.农业院校生态学专业学科群建设及课程体系设置[J].高等理科教育,2013,(3):104-108.

[3]万大娟,董洪梅,朱佩娟,等.生态环境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32):281-282.

[4]鲍晓艳,盖志毅.人与自然的和谐——农业院校必须加大生态学与环境保护教育[J].高等农业教育,2008,(9):63-65.

[5]刘波,盛明,闫德智.环境科学专业“生态学”课程设置的几点思考[J].高教论坛,2012,10(10):76-78.

高等农业范文7

关键词:高等农业院校 社会主义新农村 关系 要求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念,是农村综合变革又一新的起点。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涵盖农业、教育、资源、环境、人口等众多学科的庞大系统工程,是我党针对日益严峻的三农问题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其与高校尤其是高等农业院校有着不容忽视的联系。如何整合高等农业院校的知识优势,以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高等农业院校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高等农业院校与社会主义新农村之间的关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始终不渝的坚持“科教兴农”战略,把发展农业教育和农业科技放在首要位置,通过推进农业教育普遍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通过发展农业科技,提升农业产业的科技含量和持续发展动力,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这是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的关键。

首先,高等农业院校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农业人才的基地。我国具有极其富余的农村劳动力,城市每年新吸收农民工约在四五百万,每年有农村高考入学的学生也多达二三百万,他们毕业后绝大数都留在城市工作。也就是说,每年通过各种渠道,农村向城市输送的劳动力就多达六百万,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劳动力,从根本上彻底解决了劳动力不足的问题。高等农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横跨教育、农业,具有很强的行业针对性和发展的特殊性,担负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的双重使命。高等农业院校多年来培养了大批农业专业科技人才,为我国的农业科技做出了重大贡献。大批的农业院校毕业生在农业管理、生产、科技和教育第一线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独立建制的高等农业院校已成为发展科学文化和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农业专门人才的基地。

其次,高等农业院校是农业科学知识创新、基础研究和国家关键技术攻坚的主力。高等农业院校是知识生产的源头,其多学科的环境,有利于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形成。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在经过高度分化之后又呈现出高度综合的态势,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趋势明显,而新知识的增长点就出现在这些边缘学科与交叉学科上。另外,高等农业院校具有良好的科学研究的基础,先进的科学研究设施,这是知识生产必需的物质条件。借助现代化的实验手段和比较充足的科研经费、图书情报资源,通过教师和科研人员,甚至包括学生创造性的劳动,可以产生许多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的无形的新科学知识和成果。高等农业院校在知识的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体表现除了在知识的创新与传播中发挥作用外,还通过参与建立高新技术园区、释放基地等方式把学校中的新科技成果推广到农村中去,使之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成为整个社会的财富。

再次,高等农业院校是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高等农业院校参与知识传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形成新学科、创新知识和创新技术。是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生力军,根据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多层次、多形式进行产学研相结合,为广大农民提供了技术保障。

最后,高等农业院校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现代化的主力军。它为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人才保障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以及决策思考;高等农业教育系统产出的科研成果为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高等农业院校的要求

(一) 牢固树立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思想观念

高等农业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农业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地和输送源,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树立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思想观念,增强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意识和主动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自觉性,要按照农村经济结构性调整、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要求,对高等农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材进行认真改革,为农村经济发展培养素质高、能力强、懂科技、善经营、能从事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新型生产、加工、营销、管理人才,所以高等农业院校在这项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建立和完善现代高等农业教育、教学制度

首先,转变政府管理高等农业教育的职能。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大力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教,改革政府管理高等农业院校的方式,强化政府以及教育行政部门和其他部门在政策制定、宏观调控、监督指导和提供服务等方面的职能,逐步减少对学校的直接行政管理。

其次,确立高校的独立性和市场主体地位。依法落实高等农业院校的办学自主权,使其成为真正的独立法人和市场主体,增强高等农业院校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的能力。高等农业院校逐步建立与政府和市场的良性互动关系,树立经营学校的理念,面向社会和市场,寻求自身的发展。

再次,引导高等农业院校正确定位、突出特色、分类分层次办学。不同的高等农业院校应根据自己的资源、优势、特色、传统和外部需求等科学地定位。国家给予分类指导,分类管理,科学地核定各类型学校的规模、投入,制订符合各类型学校培养目标的质量评估标准。各类学校及其所举办的各种性质各种层次的教育,应研究其内部规律和外部需求,努力发展提高。

(三)不断推进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首先,全面推进教学改革和创新。以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就业与创业意识为重点,把素质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全面推进高校教学改革,努力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其次,加强高等农业院校课程教材建设。制订高等农业院校课程教材改革总体方案,对课程教材体系的改革进行指导。

再次,全面推进高等农业院校弹性学习制度。积极进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试点,全面推行高等农业院校弹性学习制度。适应高校弹性学习制度的建立,逐步改革和完善高等农业院校学籍管理制度。建立适应终身学习需要的高等农业教育资源共享模式,鼓励学生跨校、跨学科、跨专业选课,逐步实行学分互认等。

最后,进一步推进招生制度改革。改革招生制度,坚持执行吸引优秀生源报考农科专业,并使农业人才流向农业生产第一线的优惠、保护政策,切实做到减免学费、政府补贴。国家应设立农业人才培养基金或农业教育捐资助学基金,用于资助贫困优秀生完成学业并回到农村服务。允许地方院校自主跨地区招生。

(四)调整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体系进一步调整农业类专业数量,拓宽专业口径,更新教学内容,增强专业的社会适应性。积极发展农工、农理、农经、农文、农管交叉的专业和与农业科技相关的新兴、边缘和高新技术专业。而且要重视向适应性农业、设施农业、工厂化农业、空间延伸和海洋开发农业、新能源农业、文化消费型农业拓展,使学科、专业总体布局结构适应“三大产业”模糊化的现代农业的需要。

(五)创新办学形式,实现高等农业教育的开放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高等农业院校的功能、地位和作用将进一步提升,高等农业院校要转变观念,创新办学形式,实行“开放式”办学,走产、学、研三者相结合、一体化的道路。要充分利用现有的高等教育资源,除积极发展高等普通本科教育外,还要积极发展面向农村的高等职业教育、成人高职教育、成人高等专业证书和各类培训教育,在拓宽农村青年接受高等教育途径的同时,拓宽高校自身的办学路子。

(六)开展多形式的农民技术培训,加快培养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

在培养和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高等农业院校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学校的科技、人才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和在劳动力转移培训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参与“阳光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努力为提高农民素质服务,另一方面,学校要按照市场需要,创新模式,拓宽渠道,开展富有特色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根据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当前,要着重开展好以下几项培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基层组织负责人培训,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一批骨干力量。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高等农业院校继续发挥服务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也为高等农业院校的改革和发展开拓了更为广阔的前景。我们高等农业院校必须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大显身手,大有作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贵友,刘志民,等.道路 模式 战略——高等农林教育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卢良恕.面向新世纪的农业与农业科技发展趋势与展望[EB/OL].http://qzhagri.org.

高等农业范文8

关键词:成人高等农业教育;新农村;建设

一、我国农民文化科技素质及农业科技人才现状

美国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舒尔茨曾指出:从20世纪初期到50年代,促进美国农业生产产出迅速增加和农业生产率提高的重要因素,不是土地、劳动力数量和资本存量的增加,而是人的知识、能力和知识水平的提高;在美国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中,物质形式的资本投入只占20%,其余80%的因素是提高人口质量和劳动力质量,也就是人力资本的投入①②。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和技术资本已成为创造社会财富的主体,对经济的增长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农民文化和科技素质却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就广东省而言,2004年的统计数是,5 060.4万农业人口,乡镇劳动力2 944.6万:①农村劳动力中,大专及其以上文化程度者占0.9%,中专文化程度者占3.7%,高中文化程度者占10.5%,初中文化程度以下者占84.9%。②农村三次产业劳动力素质结构是,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大专及其以上文化程度者占0.1%,中专文化程度者占1.2%,高中文化程度占8.5%,初中文化程度以下者占90.2%;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大专及其以上文化程度者占1.8%,中专文化程度者占6.4%,高中文化程度占12.9%,初中文化程度以下者占78.9%。

我国不单是农民文化科技素质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农业技术推广人才也是数量少,职称、学历层次低见表1。

二、成人高等农业教育是培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人才的最优选择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内涵是全面缩小城乡差距,中央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要求。实现“二十字要求”,关键之一在于必须造就一代“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讲文明”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科技素质和现代文明素质,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之策,是促进农村发展、建设新农村的直接动力。

高等农业院校的主干学科和主要学科是农科,而农业、农村、农民需要的人才、技术、科研成果以及社会服务,主要还是农科的,这种供需对口的对应关系,是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的特色所定的,是我国高等农业教育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在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高等农业院校作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造性农业人才的摇篮、作为农业科技知识创新与科技攻关的主要基地、作为建立和完善我国农业教育体系提高农业教育水平的龙头,应发挥其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众所周知,目前我国的高等农业院校学历教育有两种培养模式,一种是通过普通高考录取的全日制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另一种是通过成人高考录取的业余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即高等函授教育和业余大学教育。这两种人才培养模式相比较,全日制高等教育培养模式培养的人才不单数量相对较少,且其培养出来的人才难于或不肯走进农村、走向农民,农民朋友也已不太可能再脱产走进大学接受高等教育;业余成人高等农业教育(本文主要是指高等农业函授教育)可以将大学的讲台直接搬到基层、搬进农村,使农民朋友接受高等教育的梦想成为可能,这种模式培养的人才,不单数量相对多而更重要的是直接面向农民,

三、发展成人高等农业教育的主要策略

(一)成人高等农业教育向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开“直通车”,直接培养爱农、务农的农民大学生

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要“低门槛”和“低收费”。目前单一统一的成人高考入学门槛,相对农民而言太高了,要对成人高等农业教育招生制度实行政策倾斜,制定有利于“三农”中的劳动模范、生产和业务骨干考生的相应政策,允许农业高校自主招生、自主考试录取,宽进严出,大量招收具有高中文化和一定生产经验的农村优秀青年,培养农民身份的大学生,为农村优秀青年继续深造创造条件,打通农村有志青年通向成人高等农业教育的通道,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人才。同时,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对这些业余学习的农民大学生实行低收费培养方式,使他们能够读得起书。目前多数农民仍然不太富裕,甚至还很贫困。没有经费资助,多数农民仍然无法接受成人高等教育。

(二)成人高等农业教育必须设置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专业,培养应用型、实用型人才

成人高等农业教育面向农村基层,应根据区域农业发展需要,设置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专业来培养农民大学生。比如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和加入WTO后的农业竞争,农业呈现新的发展趋势:由单一的种植业变成了农、林、牧、副、渔等多业并举,种(植)、养(殖)、加(工)、贸(易)一体化的大农业格局,并向产业化、规模化、国际化推进;农村产业结构正由单纯的农产品生产向产前、产中、产后延伸,一、二、三产业相结合,农、工、贸一体化;多数农村企业其生产规模仍不够大,且均为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市场农业,其生产经营项目随市场的变化而变化。传统的培养大田作物栽培专门人才的农学专业,已不能适应农村基层的需要,成人高等农业教育应设置“现代农业技术专业”,培养“种、养、加工相结合,农、工、商、管一体化”的大农业“通才”,以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④。

成人高等教育不仅要从人才的需求出发,其培养目标和规格也应与普通大学生的培养目标与规格有区别,成人高等教育不是要把农民大学生培养成研究型、学术型人才,而是要把农民大学生培养成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经营和管理第一线的应用型、实用型人才。与之相适应,成人高等农业教育要体现高职教育特色,按“能力中心”教学模型组织教学:不单纯追求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是强调综合性、实用性,即筛选出学科中与能力直接有关、且使用频率较高的专业知识,配合实践性教育环节,形成一个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主的教育体系;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专业课教学内容要加强针对性、强调实用性或技艺性;能力培养要贯穿教学全过程,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得到比较系统的、扎实的职业能力技能训练。

(三)成人高等农业教育要以人为本,实行宽松弹性学制

接受成人高等农业教育的农民大学生,由于其入学水平差距明显,个体接受能力也有差别,且是业余求学,工作与学习的矛盾、生活与学习的矛盾突出,因此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实行宽松弹性学制,包括学习年限的弹性和专业课程选择的弹性。即在学习时间上不做硬性的学习年限规定,只要求学生修完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最低学时数或学分数即可毕业;在课程选修上也不做过度强求,要结合新农村建设需要设置大量课程,由学生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和其本人工作实际修读课程,把接受成人教育的农民培养成新农村建设的“领头羊”。

注释:

①陈宇辉,张维新,孙文学.对农业院校开展创新教育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3,(1)14-17.

②李兴稼,沈文华.加入WTO与高等农业教育的改革方向[J].高等农业教育,2002,(7)18-21.

高等农业范文9

1、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结构。新型农民工虽然他们的来源也是农村,但是他们相较于老一辈农民工来说,多了一些文化知识,这都是和我国九十年代以来坚持义务教育有关。他们不再为太多的学费而扰,因此绝大多数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因此有了一定的文化知识,与老一辈农民工相比文化层次高了一些。

2、新型城镇化下形成的新生代农民工的形成与历史、地域有关。当年的农民工老辈随着城镇化的进城和工作经历,有许多已经蜕变成城里人,他们的子女也相应地成了城里人。当他们衣着光鲜地返回农村时即是新生代农民工的榜样。较之老辈,新生代农民工的榜样力量鲜活,他们更渴求早日摆脱贫困成为城里人。江浙一带,本地的农民工较山东、河北少,而四川一带本地农民工则很多。

3、新生代农民工的理想其实并不遥远。随着我国每年0.6%的城镇化步伐,他们不久将成为城市的主人。但是,想成为城市的主人必须要有生存的手段,他们的要求,就是为了职业技术培训和职业技术教育提供的广阔的舞台和发展的空间,能让他们在此有生存发展的能力。现在,社会有些现实是残酷的,许多大企业对大学生的关注度很低,相反对技能型人才却很是青睐。为此,职业教育和培训也就成为新的发展,尤其是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方向和发展前景来说,这无疑更加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4、充分认识到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背景,使职业教育内容因人而异。新生代农民工相对于老一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高一些,但是仍以初中左右的文化程度为主,职业技能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但是考虑到广大新生代农民工的接受能力,对于他们的职业教育,应以技术型和操作型为主,而不要过多涉及太复杂的理论知识,教学形式要直观、浅显;同时,职业教育培训者还必须提前了解新生代农民工的劳动、生活以及心理,针对他们的现实需求,辅以操作技术、安全、文化、社会、法律、心理等方面的现实教育。

5、充分认识到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结构,有针对性地调整职业教育内容。通过与政府、企业的多方联动,综合为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教育协调力量。政府和培训机构都要深入实际,及时了解新生代农民工和市场的需求,使职业教育内容与各大企业、用人单位和就业市场直接挂钩,实现以需求定培训,以输出带培训,把培训教育工作做到市场需求与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结合点上,学以致用,为企业培养有技能、有理想、能留得住的新型人才,需要的人才是巨大的,因材性培养,毕业即能上岗。

6、充分认识到新生代农民工的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构建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第一,引进应用型的技术人才;第二,加大现有职业教师的培训力度,通过系统的学习与培训,使他们掌握最新的知识与技术,应对不断发展的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需求。高等职业教育顺应时代需求,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力度的加大,提高了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主力军的质量,满足新型城镇化建对高素质高技能工人的需要,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培养新兴人才,也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动力源泉,在鼓励新型城镇化产业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同时也获得了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长期可持续健康发展。

高等农业范文10

摘要农药学是植物保护专业本科生的核心课程,对高等农业院校农药学课程的设置体系、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进行了创新性的改革探讨与实践,内容包括课程设置改革与创新、教学多媒体课件(CAI)和教案的优化完善、教学方法多元化、创新型设计性实验、适时更新教学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实践效果。

关键词高等农业院校;农药学;教学改革;创新;实践

AbstractPesticides science is a core curriculum of major of plant protection in colleges. Course settings,teaching means and teaching contents were reformed and practiced during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pesticides science in higher agricultural college. The result showed good effects were achieved by reformed settings and innovation of course,optimiz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multimedia mean(CAI)and teaching plan,persification of teaching means,designing experiments and renewing teaching content.

Key wordspesticides science;teaching reform;practice

1998年国家教育部制定了“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我国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发生了重大变革[1]。高等教育的教学改革包括人才目标的培养、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和教材建设等多方面内容。其中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教学改革的最基本环节。农药学是高等农林院校植物保护、动植物检疫等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在培养高素质的植物保护人才中占有中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同时也是制药工程、环境科学、园艺、农学、林学等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该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实践性与综合性,涉及到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昆虫学、植物病理学、生态学等学科的知识。自2006年以来,笔者在已取得的教学成绩基础上,积极进行农药学课程设置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内容的更新,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1课程设置的改革与创新

农药学课程的设置必须照顾到学科发展的全面性,其内容从基础理论到实际应用,再到管理法规都应纳入教学范畴,而对已有较快发展的分支学科,如农药环境毒理学、农药生物化学、农药剂型加工、农药管理与经营等,则另设课程进行教学[2]。由于以往开设的农药学课程主要以农药应用基础和毒理为重点,所培养的学生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农药残留分析、新农药开发和知识产权保护、农药登记等方面人才的强烈需求。在本课程的设置中就加强了这方面的内容。如开设农药残留分析专题、新农药开发的原理与方法、有害生物抗药性、农药环境行为等方面课程内容。

目前,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加入WTO以后,农药残留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产品出口重要瓶颈,同时也是发达国家限制发展中国家农产品出口的绿色贸易壁垒。围绕农药残留分析这个热门主题,充分利用当今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手段介绍农药残留概念、农药残留存在形式、农药残留来源、残留与残毒区别联系、农药残留分析方法、农药残留污染防止与控制措施。农药残留分析需要化学与农药学紧密结合,要求有具备农药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综合素质的人才,尤其是分析化学基础扎实的人才。在教学过程中不指定某一具体教材,而是大量地介绍和推荐教学参考书和资料,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融会贯通和消化。

目前全国大多数高等农业院校中,农药学的课程设置是先上完理论课再上实践或实习课,实验课是稍后于理论课,这一点笔者从每2年的一次的“全国农药教学科研工作研讨会”上可以得知。笔者认为将课程实习穿插在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可能更加合理一些。因为学生在学习农药学课程之前,对农药品种、防治对象、使用方法、室内生物测定、田间药效试验等都没有基本认识,学起来觉得枯燥、费力[3]。倘若在教授这些内容之前,先安排学生去实验室、农药厂和田间实地参观,初步了解农药学的基本知识、室内生物测定过程和田间药效试验过程,这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参观内容来讲授,学生学习起来要生动直观得多。同时,通过实验室参观可以了解本领域的一些研究方向,将科研和教学联系起来。学完理论课以后,针对某种作物上某种有害生物,组织学生设计1个相关田间药效试验或生物测定实验并认真执行,使理论和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可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笔者通过近3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显著提高。

2教学方法的改革

2.1教学多媒体课件(CAI)和教案的优化完善

因特网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计算机的逐步普及,给教育带来极大的发展空间,网络教育应用而生。网络课堂是传统课堂的拓展和补充[1]。笔者深刻认识到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于教学领域的今天,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在网络背景下的自主学习作用,而教师则更多地帮助、促进和指导学生利用各种渠道开展农药学课程的学习。

在教学团队已有的多媒体课件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农药学》多媒体课件。对课程内容进行了认真分析,进一步明确了各章节教学要求、重点难点以及在教学过程中用传统教学手段难于解决或效果不理想的地方,并根据多媒体教学的特点,依次确定了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重点和教学模式,确立了“多媒体教学课件并非备课笔记的拷贝”的基本制作思路。在此思路的指引下,教学团队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脚本设计,将课件内容进一步细化,具体到课件每一屏的显示内容、屏幕设计以及教学过程的操控等。多媒体课件结构完整、连续,重点突出,演示效果良好。自2006年以来,笔者一直在不断更新多媒体课件的内容及表现形式,在2005~2007级植物保护专业、2005级学分制环境专业、2006级环境科学专业、2007级环境工程、2007级生态专业、2006~2007动植物检疫1 000多名本科生中应用以来,得到了学生、校教学督导组专家、学院领导以及其他任课教师的一致好评。

在《农药学》教案的编写过程中,大胆尝试改革和创新,对每一节课的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课时安排、板书内容、本次课小结、思考题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在每一章节后都进行教学自我总结,找出成功经验和不足地方。此教案在教学过程中效果良好,获得了校教学督导组听课老师、专家和学生的一致好评,并在2008年安徽农业大学优秀教案评比中获得一等奖。

2.2突破传统单一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多元化

传统的教学方法重视知识的传授而轻能力的培养,“满堂灌”、“填鸭式”等教学方法有碍于学生积极思维的创造性能力的培养[4-5]。本着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教学原则进行了多种教学方法的改革,在理论课堂中运用了课堂讨论教学法、启发法、讲座法、主体易位法,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比如课堂讨论教学法:结合《农药学》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安排讨论比较重大的、有生产实际意义的问题,如农药的安全合理使用、农药新剂型的开发、天然源农药的前景、农药抗药性的产生与治理、农药残留与食品安全等问题。要求学生通过检索大量文献,归纳总结,大胆发言。学生热情很高,积极参与,虽然有些观点不一定正确,但学习能动性大幅度提高。视学生论述的内容及情况给予指导及评分,成绩纳入平时成绩。

目前课堂教学主要是以讲授式为主,学生更多的是被动接受。针对这种情况,采用主体易位法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比如在讲农药品种部分,针对农药品种繁多,学生难以记忆且枯燥这一现实情况,在课前选出目前生产上常用的重要品种,采取自荐形式,让学生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品种,课下自行查阅文献资料,按照药剂名称、结构式、理化性质、特性、防治对象和使用注意事项做成幻灯片,由学生讲解,并随堂提问,调查学生掌握情况,并鼓励其他同学向讲解学生提问。对于重要品种,及时补充和强调,如讲拟除虫菊酯杀虫剂时,询问学生三氟氯氰菊酯为什么比氯氰菊酯的杀螨效果好,然后通过比较其结构式给出答案(三氟氯氰菊酯含有氟原子,结构中引入氟原子,其杀螨活性提高且毒性降低)[3]。采取主体易位的教学方法可以培养提高学生查阅资料、分析问题、综合归纳和口头表达能力。

2.3改革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创造力

长期以来,高校实验教学受到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影响较大,虽然经过多年改革,但仍未摆脱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的束缚,即实验课附属于理论课[6]。而且目前大多数实验都属于验证性实验,学生知道怎么做,不知为什么做,创造能力得不到提高。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并把所学得的农药污染与防治基础知识应用于实验选题与自主综合设计。通过创造性设计1个或几个小型实验研究项目,在一定的实验条件和范围内,完成从查阅资料、选题、实验设计、亲自动手操作到结果分析和报告撰写全过程。设计了“Fenton试剂光催化降解毒死蜱废水设计性实验”,应用效果良好,并于2009年得到学校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项目的资助。

3适时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目前,国内高等农林院校农药学教学一般参考《植物化学保护》这本教材开展的,而教材编写、修订过程中,由于课程体系和更新速度方面的原因,很难将本领域的新的研究进展和动态编写到教材中去[2]。在理论讲授时,采用专题形式介绍生物农药新进展、农药剂型加工新进展,使学生所学知识不至于与生产及研究前沿脱节。

教学内容的改革主要是在加强基础和实践的同时,精选和更新部分教学内容,正确处理课程内容多与少,知识急剧增长和课程中局部内容陈旧落后矛盾。如:在讲授农药剂型时,传统的剂型乳油、可湿性粉剂、粉剂虽然在农药剂型的发展过程中起到重大的作用,但必将退出历史的舞台,这部分内容略讲,增加了生产上使用新剂型的讲授,如水分散粒剂、泡腾片剂、微乳剂、水乳剂。此外,还对生物源农药开发的新进展和学科前沿研究进展进行讲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学生的科研潜能。

4 结语

总之,农药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课程教学改革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坚持不懈的探索和实践,要与时俱进地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更新,不断地摸索出符合学科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拓宽学生专业知识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促进教与学双方的配合,教学相长,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才能为培养高素质的农药学人才创造有利条件。

5参考文献

[1] 徐秋芳,孙向阳,姜培坤,等.高等林业院校土壤学课程的创新改革与实践[J]. 高等农业教育,2008(9):56-59.

[2] 曾鑫年,徐汉虹,胡美英.农药学教学实践与改革的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03(1):73-74.

[3] 黄继光,周利娟,徐汉虹.植物化学保护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0,8(1):237-239.

[4] 曾东强,任立云,何龙飞,等.植物化学保护学教学实践与改革的探讨[J].广西农业科学,2008,27(S1):125-127.

高等农业范文11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计算机专业;高等农业院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6-0047-02

农业信息化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自“十一五”以来,我国的农业信息化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依然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农业信息服务人才短缺就是其中之一。农业信息化人才是增强农业信息管理和服务的关键,但相比于逐步完善的农业信息硬件设施,农业信息化人才的“量和质”显得较为薄弱,人才短缺的矛盾日益凸显。我国政府制定的《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1]把推进面向“三农”的信息服务、培养信息化人才列为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重点。作为我国农业教学和研究中心的高等农业院校,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已由原来的单科性农学院发展为涵盖多个学科的农业综合性大学。高等农业院校兼备农业和信息类专业等多方面的资源优势,决定其成为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主力[2]。然而,很多高等农业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没有根据学校在农业科技、人才、信息等方面的优势调整培养方案。缺少办学特色的高等农业院校计算机专业,与同等实力的高等理工院校相比缺少竞争实力[3]。更重要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培养出的计算机专业学生无法胜任农业信息化的发展需要。因此,以农业信息化为导向,深入研究高等农业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问题对提高高等农业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办学水平、培养有竞争优势的农业信息化人才并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一、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

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国家科技、教育和人才规划纲要。面向国家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充分利用高等农业院校学科优势与资源,遵循以应用型为基础、多层次互补的人才培养模式,走一条与农业相结合的特色之路。

2.培养目标。通过以农业信息化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观念。培养具有扎实的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和应用能力、丰富的农业科技知识和较强的农业信息管理与研究知识,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在农业信息资源利用、农业信息化改造、农业信息服务、农业电子商务等农业信息化领域开展研究和工作的研究型、工程型和应用型三个层次的高素质人才。

二、教学改革解决方案

1.遵循“以应用型为基础、多层次互补”的人才培养模式。为适应社会对农业信息化人才的金字塔式需求结构,高等农业院校计算机专业可以通过“研究生+本科生+高职生+成人教育+非学历信息技术培训”的培养架构,实现“研究型、工程型和应用型”三个层次的人才培养[4]。

2.明确农业信息化需求,立足学校学科优势,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深入调研、全面掌握我国和本地区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及特点,农业信息服务人才的现状及社会对农业信息人才的知识结构要求等情况。邀请农业相关专业教师共同协商,调整课程结构,优化教学内容,加强农业与计算机专业的交叉、综合与开发,打破专业壁垒。

3.丰富实践教学活动,提升工程实践能力。①实践教学与农业信息化系统案例相结合,实验课、课程实习、课程设计及毕业实习(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引入农业信息化系统案例。例如计算机网络实验培养学生掌握农业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硬件组网与调试,网络系统安装与维护,以及网络编程等技术。毕业设计以农业信息资源决策管理系统、农业监测系统等农业信息化相关内容为题目。②实行校企合作联合培养模式,例如学院与农业信息化企业联合建立实验室,企业派工程师到实验室指导实验教学。或者选择农业信息化企业作为“3+1”培养模式的培训基地,学生第四年到企业学习、工作,参与企业的项目开发与建设。校企合作的联合培养模式能够让学生充分了解农业信息化系统的规划、设计、选型和实施等各方面工作。③引导学生参与农业信息化科研项目,有目的地让学生提前参与和承担农业信息化相关的科研项目或社会项目,从而获得更多的科技创新训练。学生通过亲自参加科研活动,掌握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开拓了科研思路,树立了正确的科研观念,为今后从事农业信息化科学研究工作奠定基础。④组织专业竞赛活动,为普及农业生产科技知识,定期组织农业生产、农业科技及农业法律等相关知识竞赛。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举办农业信息化相关程序设计大赛和电子设计竞赛等。⑤积极参与社会服务,通过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熟悉农业种植、养殖、加工、仓储物流配送等业务;同时开展网络建设和使用状况调查,宣传普及网络信息化建设的新技术、新成果,为城镇基层单位提供信息化建设咨询服务。通过农村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走进农村、感受农村,培养学生服务“三农”的意识和能力。

4.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引进高层次(国内外农业信息化专家学者)、工程实践能力突出的专业人才(农业信息化企业高级工程师及具有高学历的技术骨干等),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加大经费投入和政策倾斜,支持教师参加农业信息化相关学术交流和进修培训。联合农业专业教师共同成立农业信息化科研团队,申报农业信息化相关课题。通过课题研究与应用,不断提升教师队伍业务水平。

5.与时俱进调整教学改革方案。培养方案的适时更新和调整是一个专业存在并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高等农业院校计算机专业要持续关注国家和地区农业信息化发展趋势、社会对农业信息化人才需求变化、高等农业院校自身发展情况以及高校学生素质及观念转变等方面,与时俱进调整培养方案。同时也要更多地了解国外最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手段。随着农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信息化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作为农业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有责任、有义务与时俱进改革教学模式,培养大量的,多层次的和高素质的农业信息人才,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国办印发.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D].2006.

[2]赵巍.发挥农业高校优势,推进农业信息化发展[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2,(2):10.

[3]曹丽英,王明泉,于合龙,等.以农业信息化特色为导向的创新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的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7):22-23.

[4]陈桂珍,邓文雯.新农村建设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农业信息化人才的培养[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8):5002-5003.

高等农业范文12

关键词: 农业高职教育 新农村建设 培养模式

农业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为广大农村和农业产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任务[1]。近年来我国农业高等职业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了急需的各类应用型人才,对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具体的人才培养工作中还存在着如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培养体系不健全、教学手段和方法亟待改革等一些问题。本文试就我国目前农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和提出农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对策,以期和国内同行进行探讨,为我国农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给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带来新的历史机遇

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分析来看,其具有明显的基于知识和技术能力的特质。然而,目前我国农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仍然很低。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显示,2006年末,全国农业从业人员34874万人,其中,男性占46.8%,女性占53.2%。按文化程度分,文盲占9.5%,小学占41.1%,初中占45.1%,高中占4.1%,大专及以上仅占0.2%。这样一个结构远远不能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具有现代科技、管理、经贸等知识人才的巨大需求。所以新农村建设在重视制度变革和物质条件改善的同时,更要注重农村的知识能力建设,注重农业科学技术的应用。单纯依靠农民,或期望在科学知识欠缺、技术水平较低的农民中培养出高科技农业的先行者和示范者来带动生产发展,显然不现实,也不符合科学发展规律。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新型农民的培养就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头等大事。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和输送高等专门技术人才的使命。农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为农村、农业、农民服务的具有特定专业综合职业能力的应用人才[2]。农业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不但可直接为农业输送高素质技术人才,而且会进一步促进农民素质的全面提高,从而成为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直接动力。另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具有为地方经济服务的特征,更是培养新农村建设人才的主要力量。

另外,近年来,中央政府反复强调农村发展在实现小康社会目标中的决定性地位,始终将“三农”问题作为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2010年中央财政将安排“三农”支出8183亿元,比上年增加930亿元。

由上述可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为我国农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二、我国农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20多年来,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2004年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达到237万人,占整个高校招生总量的53%,高职高专招生总量已经超过了本科。到2005年,全国具备颁发学历资格的普通高职院校达到1078所。然而,农业类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发展却不容乐观。截至2009年,据中国职教学会农村与农业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的统计,全国农业类高职院校共计139所,包括农业、农林、农业经济、农业工程、畜牧兽医、水产、茶叶、农垦等大类,并以农业、农林、农经、畜牧、水产为绝大多数[3]。农业高等教育的落后导致了应用型农业技术人才的匮乏。调查显示,在上亿的农民工里,技术熟练的工人所占的比例很低,有受过专门技术培训的仅占12.5%[4]。对于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可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一)认识偏差严重制约着农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近几年社会上出现了“文凭热”、“人才高消费”等不正常现象,有些用人单位无论招什么岗位的人员都要看文凭,甚至对销售、技术工人这样的岗位都要求本科以上学历,就业市场对人才学历水平盲目攀高,忽视了对人才能力的要求,用人单位为了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形成不是本科层次的人算不得人才、非硕士学位难以被录用等偏激思想,造成市场上高职生就业困难,而高级技术工人更是严重缺乏。另外,“上学不种田,种田不上学”的观念在一些农民及其子女头脑中根深蒂固。在上述问题的影响下,农业类职业技术学校的招生更为冷清,生源往往是被调剂而来的,或是补招进来的。生源素质较差而就业又困难极大地限制了农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二)职业教育投入少,办学条件差。

目前,我国职业学校的经费短缺现象严重,国家财政预算内事业费只能基本保障人员经费,甚至有些学校连保工资都困难,更难以发展职业教育。由于办学经费紧张,造成许多学校连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所需的最基础的设施和设备都没有。同时,由于经费紧张,不但教师没有机会出去进修,甚至连学生必要的实习也无法实现,而这一情况在农村职业学校中更加突出。在教育工作上,有些领导对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不能做到统筹兼顾、共同发展,甚至有的地方政府对农村职业教育不但不安全配套经费,而且连专项经费也很难保证。再由于部分职业学校教师的专业素质偏低,很难把先进的科技成果引入教学中,造成了职业学校开设的课程不能适应学生就业的需要,这不但影响了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职业学校自身办学的吸引力,而且也挫伤了广大学生和家长的入读信心。

(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学生实践能力差。

目前大部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学观念、教学模式等方面基本按照高等专科教育的要求和模式或者按照本科压缩的要求和模式开展,没有形成具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特色的教育体系,尤其是忽视了职业技术教育的核心“技术的掌握和应用”。在培养环节中,实习或实训的课时太少。而且教学过程较为封闭,校企结合不够。一些学校仅在教学安排的校外实习环节上与企业合作,在学生下厂实习中,得不到企业的主动配合,学生对企业的要求、操作经验和技巧的掌握不够,无法对先进技术技能和业务进行实际训练。另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起步晚,师资紧缺,教师的进修和下厂锻炼不够,实践和知识应用方面存在不足。培养的学生在技术技能上不熟练,达不到企业对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要求。

(四)教育教学与社会需求相脱节。

职业学校培养目标存在短期行为,一些学校不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及时完善培养目标,在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之间、课程设置和岗位群的知识能力要求之间也存在脱节现象。另外,很多高职院校只考虑市场,致使开设的专业过多,教师疲于应付,学生学不到真正的知识,学校失去了自己的特色专业,造成资源、人才的浪费,教学质量的下降,学生失去了就业的竞争优势,严重限制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上述问题导致学校培养出的人才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也不能胜任岗位要求。如,高职院校中设有制药专业的很少,且培养环节中直接参与农药生产与销售的时间很短,导致农药企业的营销人员大多为非农专业毕业的学生,企业招不到制药工程专业毕业的学生。

三、我国农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对策

(一)转变观念,树立新的人才观和用人观。

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多层次、不同类型的多样化人才,人才不仅仅包括科学家和掌握高、精、尖技术的科技工作者及各种高级专业人才,还包括各种各样的初、中级层次的专门人才和掌握一技之长的劳动者。事实上在世界科技、经济最发达的美国,也有大量的行业需要初、中级技术人员。因此,不论是个人还是用人单位都要树立一种新的人才观和用人观,和高职院校一起推进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培养并吸纳大量的应用型、操作型的职业技术人才,满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加强引导,加大投入。

2005年11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规定了政府在发展包括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内的职业教育中,所具有的主导性地位。但是,目前政府对教育的支持主要体现在一些基础好的大学、中小学义务教育及中等职业教育层面,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引导更显不足。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和生存的压力,高等职业技术院校难以为社会主义农村建设提供深层次的服务和支持。再从现有农业从业人员的角度来看,由于学习的时间和经济的成本都比较大,特别是在前期,农民没有看到现实的经济利益时,主动参加较长时间正规学习培训的兴趣和动力微乎其微,这也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加强引导[5]。

对于这些问题,政府职能部门要从战略高度统筹规划,通过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引导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参与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来;要引导社会的就业观念,建立激励机制,鼓励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工作、创业;要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农民教育的投入,利用政策和经济杠杆引导现有农业从业人员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培训,并建设科学的培训合格人员使用和跟踪扶持机制。

(三)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农业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

近几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对城市生态环境要求日益提高,高科技农业企业不断发展和壮大,成为新兴的朝阳产业。农业职业技术院校应以市场需求为指针和导向,及时调整专业设置,确定农业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做到市场上需要什么样的职业技术人才,就培育什么样的技术人才。如学校应主动深入用人单位,登门求教,广交朋友,增进友情,互助互利,同时与毕业生建立畅达的沟通联系,及时收集和整理毕业生对课程设置、能力结构、就业市场等的意见和建议,使毕业生成为最好的信息源,使用人单位成为最好的宣传员[6]。这样可及时掌握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特点、能力要求、素质要求等,为进一步调整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等提供依据,及时输送农业发展急需的技术型人才。

(四)优化培养模式,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之路。

对农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进行改革,要本着为发展现代科技农业服务、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及城镇化建设服务、为农民致富奔小康服务的宗旨,以培养高等应用型技能为主线来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使毕业生具有知识够用和技术一流的特点。为此,要逐步形成“教学与实验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校与生产单位相结合”的“产学研”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与实验相结合”,要求在教学环节中设立大量的实验课,强调试验的重要性及试验与教学内容同步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求在培养环节中涉及大量的实践活动,如田间试验、工厂实习,甚至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加工与营销等。“学校与生产单位相结合”,要求在培养方案中大胆引进学校与生产单位相结合的培养框架和教育体系,即理论学习和教学试验在学校完成,而教学实习、毕业实习在生产单位完成,充分发挥应用性人才培养的综合性、实践性、交叉性等特点。

参考文献:

[1]阴天榜.农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观察与思考[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7,(1):1-2,17.

[2]张菊霞.刍议农业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绩效评价标准[J].职教论坛,2007,(13):33-35.

[3]郝婧.高等农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0,31,(13):62-64.

[4]李清华.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及发展思路[J].东南学术,2007,(3):165-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