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读书交流会材料

读书交流会材料

时间:2022-02-02 22:45:04

读书交流会材料

读书交流会材料范文1

同志们:

今天,我们用半天的时间召开这次读书经验交流会,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听取报告和交流发言,对上半年全县开展读书活动的情况进行总结,进而促进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领导干部积极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切实改变学风、不断加强学习,在全县自觉主动地形成爱学习、爱读书的浓厚氛围。

刚才高教授以《世界是平的》为题,深入浅出,精辟独到地给我们作了精彩的讲解,让我深受启发、受益良多;县交通局、悦崃镇、消防中队等五个单位的同志介绍了他们开展和参与读书活动的好方法和好经验,大家下去后可以结合实际进行吸纳借鉴。

总体来看,上半年全县读书活动开展的情况较好,效果也比较明显。各级各部门都积极响应号召,通过成立读书活动领导小组、制定读书活动方案、规定读书活动时间、读书内容和数量及读书活动形式、安排读书活动步骤、对读书笔记提出要求,丰富多彩、积极认真地开展了读书活动,广大干部职工学风得到有效改进,工作作风更加扎实,“用正确的道理教育人,用良好的形象影响人,用人格的力量感召人,用扎实的作风带动人”的机关形象得到初步体现。但和全市开展读书活动的情况相比,与发展需要和工作需要相比,存在不少问题。一是没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自觉读书、主动读书、抽时间、找机会读书的氛围不浓,部分干部职工节假日、周末的主要消遣还是三五成群、呼朋唤友聚会玩耍;二是没有从心灵深处认识读书的重要意义。有很多同志在民主生活会上、年度考核的时候,分析查找自己的问题和缺点,主要就是学习不够,读书的系统性不强、深透性不够,但内心深处并不认为这是缺点,没有下决心去纠去改,而是认为这是虚心、谦虚的体现。三是部分同志还把读书活动当成任务来应付,不断学习,多读书、读好书的主动性、自觉性不强。

泉欲流其远,必先浚其源。我们要适应发展,干好工作,创新发展,就必须把读书作为工作、生活的第一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认真读书,加强学习,在此,我再强调三点:新晨

第一,要充分认识新的形势对知识素质的更高要求。

第二,要用正确积极的态度来对待和参与读书活动。

一是要不断加强知识的更新和积累。

二是要善于向实践学习。

三是要善于总结提高。

第三,要通过读书活动来解放思想、创新观念,推动全县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读书交流会材料范文2

一、强化课内外的广泛阅读构建材料库

阅读是积累、材料的重要途径,与作文的关系十分密切,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基础。我首先向学生讲清广泛阅读的好处,列举名人爱读书受益终身的实例,以及我本人读书的感受,让学生明确读书的目的,使阅读成为每一个学生的兴趣所在,营造人人爱读书,时刻在读书的良好氛围中。

1、充分利用课外空闲时间养成读书好习惯

成立课外读书会,以自然村为单位,有学生自由结合,各组的人数三、五人不等,自由组合的读书会,适应了学生的群体心理。课外有着广阔的天地,也有着充裕的时间。读书会集中活动,一般每周一次,定在双休日的一个半天,每次活动时间为2到3小时,一学期总活动次数为18次,这样一算读书的时间就很可观了。

同学们的兴趣很高,每组都给读书会取一个别致的名字:野外读书会、陆游读书会、田野读书会等。他们都很爱护自己自由组织的形式,取名很认真,集思广益,反复推敲,甚至还有争论。其实,一个名字并不要紧,孩子们这么认真,真正是做学习的主人了。

流动的“小图书馆”。读书每次集中,也是小会员们藏书亮家底的机会。每人三、五本,六、七本不等,几乎倾囊而出。读书会的地点是流动的,轮到做东道主的学生,就想办法向邻居、亲戚、朋友多借些图书,并有阅读登记册,如谁有新书,特别是有“抢手货”的书,就要按规定排队轮流借阅。

孩子们都乐意做东道主。读书会每次集中都确定一个东道主,活动地点都有东道主安排,可在家里、也可在户外,如村头的大树下,大堤上,果园里等。东道主最主要的任务是安排好读书的时间、内容、组织交流等。会员们都乐意当东道主,因为他们都想显露一下他们的组织能力,更显示他们交流的真诚和心情。有的小会员别出心裁:拔一根长草,画一个标记挂在读书会的地方,情趣盎然。一位学生在日记中写到:“当东道主,由自己招待小客人,自己做读书会的主持人,真有劲、有趣”。的确这无疑是学生的词汇量丰富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意识和集体意识,其语言表达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也在组织读书会的过程中得到了提高。

2、设计问题激活并保持读书热潮的生命力

为了激活并保持读书热潮的生命力,我设计了课前演讲,做读书笔记等活动。每天依据一定的座位顺序,保证五名学生的演讲时间,每生限两分钟时间,演讲内容不限,天文地理、人情事态、社会自然,包罗万象;形式多样,可以是自己的感悟,可以是诗歌、童话、“四不像”。只要主题宣扬的是真、善、美,能给人以启迪,给人以教育,给人以美的熏陶、感染,无论是思想、内容只要使别人能从你的演讲中有所收获即可。同时我对研究技巧也做了明确而细致的要求,每次演讲都当场打分,做记录,期末评出“演讲新星”。课前的演讲设计,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督促学生的阅读劲头,并随时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同时也培养了学生面向现代社会的重要素质技能――口语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这样全班同学都想在课前演讲中一展风采,树立自己良好的形象,都非常珍惜每一次演讲的机会,又是读,又是背,又是写。积极踊跃准备演讲材料,班级的读书热潮随之掀起,所积累的材料的广度、深度不断拓展,为构建材料库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学们的演讲水平也与日俱增。

同时,我还为学生们设置了每周三篇读书笔记,一周一检查评比,期末评出“阅读大王”。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读书兴趣,并且激发了学生的读书欲望。大大的提高了读书质量,为班级的读书热潮源源不断的注入了活力和动力。读书笔记与课前演讲双管齐下,互相促进,使学生积累的材料内容日趋丰富。材料库的构建水到渠成,

二、深入生活丰富材料库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离开了生活,作文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农村小学生作文水平低的另一个原因,就是见识面太窄,无话可说,无话可写。为此,要想提高作文能力,必须引导学生深入生活,收集并挖掘素材,以此为写作的基础。

读书交流会材料范文3

关键词:幼儿 早期阅读 阅读理解 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6-0137-01

“早期阅读”是指学前儿童(0-6 岁)凭借变化着的色彩、图像、文字或凭借成人形象的读讲来理解读物的活动过程。在成人借助于图书和幼儿交往与交流的过程中,能有效促进幼儿阅读能力的发展以及与阅读能力相关的创造能力的发展。从这个对早期阅读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早期阅读十分重要,对幼儿的阅读能力、创造能力以及想象力等各方面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幼儿早期阅读活动的现状

我国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把幼儿早期阅读要求纳入了语言教育目标体系,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合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早期阅读是幼儿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的前期阅读准备和前期书写准备,其中包括知道图书和文字的重要性,愿意阅读图书和辨认文字,掌握一定的阅读和书写的准备技能等,但是现在早期阅读在很多人的眼中并不以为然,所以存在了很多的误区。我国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把幼儿早期阅读要求纳入了语言教育目标体系,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合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

二、存在的问题

2.1学习适应上的困难

根据幼儿的早期阅读教材, 利用一切机会和场所, 将季节的变化、动植物的生长规律、幼儿的日常生活等与阅读教育相结合, 让幼儿充分享受书面语言, 潜移默化地接受有关方面语言的知识, 通过不断的感知内化, 积累阅读经验。同时, 我们尽量为幼儿提供时间和机会, 让幼儿自由地选择交流对象、交流内容、交流地点, 进行交流活动。我们发现幼儿通过一段时间的教育教学活动, 会自由地选择阅读内容, 挑选自己喜欢的字宝宝、说上一段小故事, 幼儿也会戴上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头饰进行交流。久而久之, 阅读活动成了孩子每天必不可少的活动内容, 就象他们需要水和食物那样自然, 在不经意间逐渐养成了自觉的阅读习惯[4]。

2.2缺乏阅读兴趣

其实对幼儿来说,早期阅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仅包括视觉的,还包括听觉的、口语的,甚至是触觉的。只要是与阅读有关的行为,都可以算作是阅读。例如,用拇指和食指一页一页地翻书;会看画面,能从中发现事物的变化,并串联起来理解故事情节;会用口语讲述画面内容,或听成人念图书文字等。识字,只是早期阅读中的一个成果,并不是目的。只要处于正常的教育轨迹之中,认识字是很自然的事情,在这方面用不着太操心。天下没有爱读书的人不认识字的,但有很多认识字的却不爱读书。当然,认的字多了,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看书,识字毕竟是阅读的一种很有效的工具。

2.3阅读理解能力差

儿童的言语发展是综合能力的发展,并不是某个阶段只发展识字能力,而另一个阶段只发展阅读能力,如此等等。因此,在语言教学中单独划分出一个识字阶段,这与儿童言语发展规律是不吻合的,也是不相适应的。事实上,识字和阅读不可分,不能脱离阅读谈识字。现在市场上有些识字卡片属于是脱离了阅读的识字,其实,在阅读中自然识字更能激发孩子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语感。

3对策与建议

3.1为幼儿提供阅读的材料

随着视觉媒体的普及,幼儿的阅读已不满足于以前单一的书面材料了,他们很早就表现出对电视、画报的兴趣。我们应该从多种渠道来收集幼儿的阅读材料,为幼儿订阅大量适合其年龄特点的阅读材料,《彩图幼儿故事100集》(红果、绿果、黄果三套)《幼儿识字》《好儿童》《娃娃画报》《小青蛙故事报》等等,可以为提供各种音像资料,如录像、动画片等,还可以为幼儿提供各种阅读拼图、识字玩具等。鼓励全体教师、幼儿、家长及其他社会成员来共同参与,为幼儿的早期阅读提供丰富的材料,特别是针对小班幼儿的阅读材料,使幼儿能在阅读时积累丰富的知识经验,增强表达的愿望,为阅读兴趣和后天习惯的培养打下基础。语言阅读区的材料可以丰富多样,围绕教学主题,用图文结合的板面布置,如以“春天悄悄话”为主题,鼓励孩子在大自然中寻找春天,并且让他们互相交流自己的发现。幼儿通过自己观察生活,加深对春天的了解。

3.2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

环境创设是一种特殊的潜在课程,教师应根据各年龄段幼儿的阅读特点,努力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选材和构思,多功能、多形式地利用创设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环境应有的教育功能,来激发幼儿的兴趣,更有效地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教师可利用一切需要向幼儿提供的场所,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让幼儿充分感受书面语言,潜移默化地接受有关方面的语言知识。

3.3用积极的态度对待幼儿的早期阅读行为

每个孩子的智力、发展速度都不是一样的。有的孩子喜欢阅读,有的孩子想象力丰富,但表达不够;有的孩子阅读习惯差,影响了他的阅读水平等等。因此,教师注意调动每个幼儿阅读的积极性。幼儿是好动、好模仿的,每当阅读内容中出现有趣的角色或动作时,鼓励孩子们学学样子,孩子们对此乐而不疲。教师从中观察、了解到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及时发现幼儿间的差异,给予他们相应的帮助。针对幼儿的不同水平给予不同的指导,在指导阅读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鼓励能力较强的幼儿充分想象,大胆创编;让能力较弱和能力较强的幼儿共同阅读同一本书,相互影响;让幼儿多交流阅读体会,为能力弱的幼儿开展阅读内容讲述训练等。

总结

当今社会,阅读是人们获得知识和信息的基本途径,阅读能力已经成为21世纪成功者、领导者的核心能力。我们应以开放的态度与幼儿一起探索和学习,创设有系统的、安全的、层次分明的阅读环境,有效的开展早期阅读教育,不断培养和提高幼儿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朱鸿菊. 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培养浅探[J]. 学前教育研究.2007(3):28-29.

读书交流会材料范文4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爱读书。

教师首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儿童的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

1 、树立榜样。榜样的作用极大,孩子的模仿性强,根据学生敬佩英雄、崇拜名人的特点,我常常给他们讲一些名人名家爱读书的故事,鼓励他们热爱书籍,从书籍中汲取知识。

2、 以身作则。 课外时间,我经常与学生一起读书,一起诵读古诗,这对孩子是一种无声的教育。阅读时,老师所流露出的热情、趣味和欢乐之情,对学生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学生在浓浓的读书氛围中,体会到老师对阅读的重视,从而自觉地进行阅读活动。我还经常给学生讲自己童年是怎么学习的,并给学生绝对肯定的启示是:阅读非常有趣。这犹如一副良好的催化剂,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一旦兴趣培养起来不仅眼前受益,还将伴随整个人生。

3、好书引读。 由于小学生善于形象思维的特点,可选择有精彩画面的书给学生看,让学生猜猜里面写什么。学生易被吸引,就会热情地去阅读,这样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但也要注意读书要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只有适合孩子的口味,孩子才会对书感兴趣。

4、收获激情。 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要经常召开读书汇报会,如利用早会赏读、交流所摘录的好词妙句;举行班级赛诗会;评选"故事大王";摘抄本展评;开展"小导游"活动,让学生谈天说地、谈古论今。教师要及时给学生奖励,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爱读书的情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猎取知识,在博览群书中采集各种类型的信息材料,使学生逐渐把读书作为精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二、寓教于法,使学生会读书

课外阅读应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要以课内带课外,课外促课内的方法,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而课外阅读书籍的种类不同,且题材丰富,文章的内容深浅不一,学生理解能力也高低有别。为了防止只追求故事情节,忽视文章中心及语言描绘,我注重以下几种阅读方法指导:

1 、 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 。根据不同年级,提出不同要求。低年级摘抄词句、仿句练习;中年级摘录佳句、精彩片段、名人名言等;高年级摘录时要注明出处,写读后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2 、 指导学生用读书方法。 曾国藩曾指出读书之法:"不同之书,区别对待。应读之书宜缓宜熟;应阅之书宜速宜多。阅书如攻城,轻骑剽悍,所向无前。"根据不同体裁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精读、略读、浏览"三读"法。精读就是要一句一句地读,一句一句地理解,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来,做上记号,以便查工具书或向人请教,弄懂了再继续读;略读速度较快,常常一目几行,意在了解大概内容;浏览的速度就更快了,主要用来浏览报纸、搜集信息资料,常常只看看标题。阅读初期,一般以精读为主,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和阅读能力以后,以上三种读书方法可交叉进行,一般内容略读或浏览精彩的部分精读。

3 、指导学生进行仿句、仿段、仿篇的练习 。如阅读介结竹子的文章,可引导学生为各种竹子编写标签,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或为文章内容"空白"处作扩充、填补,不但训练了学生阅读能力,还进行创造想象力的训练。

三、寓教于活动,使学生读好书

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这已是共识。但光一遍又一遍地死读,只能让学生感到乏味、疲劳,以至昏昏欲睡,应该巧妙,寓教于活动之中,醉翁之意不在酒,旨在"哄"他们读好书。

1、讲。 我班坚持每日 5 - 10 分钟的听说训练,时间可安排在早会或课前,让学生轮流上台,交流课余时间阅读中摄取的语言材料,让大家或说一新闻,或晓一趣事,或背一古诗,或得一好词佳句,或明一道理,变枯燥的读写为有趣的乐事,学生兴趣盎然,视野开阔,语感增强,更令人欣喜的是,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得到源头活水,逐步达到厚积薄发,说话妙语连珠,写文章意到笔随。

2、办 。组织学生自办手抄小报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手抄小报的内容广泛:国家大事、校园生活、环保教育、科学世界等。学生根据需求,独立命题、编辑材料,设计版面,并配以彩色插图。如围绕"北京奥运"这一内容,学生就办出了《向往奥运》、《奥运连着你我他》等。

3、赛。 为了使孩子的读书热情持之以恒,我利用各节日定期举办故事会、古诗朗育会、辩论会、手抄报比赛、征文比赛等读书交流活动。也可进行快速阅读比赛、读书知识竞赛、读书报告会等,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4、展: ( 1 )剪贴展览。学生在广泛读报纸、杂志或其他书籍时,会发现其中具有保存价值的材料,指导学生把这些材料剪下来,找一个本子,分类贴上,积累资料,每月在班上评展一次,以激发学生周而复始地进行下去。( 2 )摘抄展览。如果在遇到用得准确、生动的词语或形象具体、含义深刻的句子,或精彩的片段,这些含义深刻的格言、警句,特别是在不能摘剪贴的情况下,可让他们用日记本摘抄下来,也可以定期在班上班上交流展评,看谁最好。同时,对那些优秀的读书笔记、剪贴本、摘抄本,获奖的手抄报、征文等学生作品在教室中的学习园地里专门设"精品欣赏屋"供学生欣赏,既鼓励那些读好书的学生继续坚持下去,又勉励那些读书落后的学生,达到两全其美的效果。

四、挖掘书源,让学生有书读。

学校、家庭、社会都要积极为学生创设阅读条件,保证孩子们有书读,有"许多花"来"酿蜜"。

读书交流会材料范文5

一、 创设氛围,激发阅读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于小学生的学习来说,具有强大的内驱力。只有当学生有兴趣时,才能集中注意力,积极思维,主动地参与学习。我作为一名教师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为了让同学们愿意读书,乐于读书,在实践中努力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1、营造读书氛围。

(1)开设读书交流课。我确立每周五上一节读书交流课,课上,可以交流读书感受,可以探讨写作方法,也可以进行“好书我推荐活动”。还可以举行有关读书评比活动。借助课堂,借助同学,触动学生的读书欲望。(2)我鼓励学生搜集读书的名言警句。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由班长整理汇编成册,并开展诵读名言警句比赛,选择一些名人名家有关读书的名言作为标语,张贴教室。(3)讲名人读书的故事和方法。如鲁迅强调博览群书、列宁怎样提高阅读速度、李泽厚的泛览与精读和徐特立读书由少到多等,他们就饶有兴趣的到“书的海洋世界”中遨游,让学生在名人效应中汲取知识。(4)结合教材查阅资料。针对教材实际,我有时安排在课前,让学生以收集资料为目的,开展课外自主阅读;有时则安排在课后,推荐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课外书籍引导学生主动阅读。拓展了教材,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

2、树立读书榜样。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教师应在学生心灵中激起求知欲望和点燃热爱知识的火花。小学生模仿性、好胜心极强,这“欲望”和“火花”就是学习兴趣与动机的激发。在读书活动中,我仔细发现每个学生的变化,对于学生在阅读当中哪怕是极小的微不足道的优点,我善于及时捕捉和搜取,不失时机地进行适当的“放大”表扬,这样对学生本人是更上一层楼的激励,又是对其他同学行为选择的导向。

二、借助活动,培养阅读习惯。

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 皮亚杰认为:“儿童如果不具有自己的真实活动,教育就不可能成功。” 事实上,也只有在活动中,才能使学生产生语文学习的需要,并将需要转化为动机,激发学生听说读写的愿望,丰富语文学习的内涵;也只有经历活动,才能在“问题解决”的情境中学语文,用语文。孩子的课外阅读,也只有不断地寻找一个个激活点,才能产生一次次新的激励,形成一个个新的台阶。

1、重视学校的读书活动。

我们把定期组织各项平实而丰富的活动作为孩子们课外阅读的“激活点”,让其在展示中享受成功的欢悦,在活动中形成新的激励。学校组织的每一次读书活动,我都精心组织,做到“有计划,重过程,讲实效”,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调动同学们读书的积极性,把“读书”和“活动”结合起来,力求使每位学生在读书活动中各有所得。活动的趣味性越强,同学们就越愿意读书。同学们也在活动中学到知识,得到锻炼,提高能力。

2、扎实做好班级读书活动。

为了使学生保持持久的兴趣,每学期开学首先写出详实的阅读计划,一周举行一次读书报告会或经验交流会,进行优秀读书笔记展览,课外阅读积极分子评比等活动。

读书交流会材料范文6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来临,接受信息、提取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显得愈发重要。而良好的阅读是拥有上述能力的一种必备学习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如何引导学生广泛、有效阅读,并培养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成了语文教师的一个必修课题。而信息技术的出现,丰富的网络资源,为阅读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模式,是一个非常有利用价值的阅读平台。

一、网络阅读的优势

1、知识在美丽的画面、动听的音乐、愉悦的情绪中获得。

读《爬山虎的脚》,叶圣陶爷爷对爬山虎的脚的描写是非常细致和到位的,学生通过文本的阅读已经能感受到。但由于小学生形象思维的记忆比抽象思维要来的深刻许多。所以,在通过文本的练读之后,课件出示爬山虎的脚的形状、颜色,以及脚的触角变成小圆片,巴住墙,一脚一脚往上爬的动作。学生还可以根据图像的演示在短时间内反复练读,达到加深记忆巩固的效果。习拉近了情感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2、让学生通过阅读,从点到面扩展知识。

读《赠汪伦》,学生通过画面演示,浏览诠译诗意,并在相同基调的古筝声中吟诵全诗。同时程序设计了介绍李白的生平、奇闻趣事,还收录了李白的诗作140多首,并且为每首诗配以朗读辅导和诗意解释,拓宽了学生的阅读面。

3、文本和训练相结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读《美丽的家乡》,阅读文本后还可设计“阅读指导”、“帮你理解”、“请跟我来”等栏目,出示家乡地图,让同学以导游方式复述文章。帮助学生在读中学,在学中读,在优美段落的学习欣赏中,在快乐轻松的阅读环境中掌握阅读方法,这是传统阅读教学无法做到的。

二、网络阅读的方式

1、利用网络资源,进行集体导读

(1)、每日一读

在班级设定固定的读书时间,如早上到校后的10分钟,语文课前5分钟等。选择学生非常喜欢的成语故事,寓言故事等。以多媒体投影的形式出现文本,低年级可以以齐读、高年级可以默读等不同的朗读方式进行。读完之后可以用集体交流的方式,说说我刚学会的字,我最喜欢的词,我最喜欢的句子,我的发现或感想等。

以笔者本学期在班级开展的每日一读为例,根据他们的阅读基础,9月份选择的阅读材料是成语故事,每日读书时间:上课前10分钟。

《望梅止渴》

读:齐读文本一次,

选择曹操的话练读。

说:生1:我通过和同学一起读,认识了讨伐的伐。

生2:我最喜欢的词语是骄阳似火、望梅止渴。

生3:士兵们一听说梅子,就自然地联想到酸味,口水也不知不觉地流了出来,顿时也不觉得渴了。

生4:我觉得曹操很聪明,他用了一个巧妙的办法使士兵看到希望。

(2)、快乐荐读

让孩子推荐将自己读到的精彩片段,教师选择有阅读意义的材料推荐给全班同学集体诵读。孩子对这种推荐权非常向往,从而激发学生自我进行大量课外自我阅读。学生从大量阅读中提取精彩的内容,写上推荐理由交给老师。教师将学生推荐内容中较有阅读意义的文本,通过网络收集,然后在特定的时间以多媒体投影的呈现方式推荐给全班同学读。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笔者发现荐读有下列优势:

A、荐读的文本来自学生的自我阅读发现中,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

B、推荐并被采用的成就感激发了一部分同学主动阅读的兴趣;

C、推荐的同学通过写推荐理由,引发了阅读的思考,避免了一些读书有口无心的无效。

同时,可将学生推荐的文本打印成册,在班级里交流,提供给一些感兴趣的同学再次阅读,也能极大调动学生的推荐热情和阅读热情。

2、开放式网络自由阅读,让孩子在文字天地里驰骋。

阅读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形式多样、难易适中、富有趣味的阅读材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级性,从而自觉地对材料进行多角度、多层级的研读、体味和欣赏。课外网络阅读,特别是网络自由阅读,既要提供给孩子一定的开放性,但作为阅读主导者的教师应帮助学生做好选材工作。根据现代学生的心理特点,尽可能多方面、多渠道地选择构思新颖、视角独特,既富有新鲜知识、又能怡神悦志的材料。避免孩子走向网络阅读的误区。

1、低年级课外阅读欣赏材料的选择。

低年级识字量为1800个左右,所以应该由教师指定阅读材料,以简单的儿歌、小故事、寓言、童话、浅显的古诗词为主,书中可配有拼音。例如:《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选》、《唐诗三百首》、《看图读古诗》等。

2、中年级课外阅读欣赏材料的选择。

中年级识字量为2500个左右,所以应该由教师推荐阅读材料为主,学生自选阅读材料为辅相结合,以作文、微型小说、短小的散文、优秀的古诗词为主,鼓励看短篇及中篇小说。例如:《微型小说选》、《吃耳朵的妖精》、《西游记》、《十万个为什么》等。

3、高年级课外阅读欣赏材料的选择。

高年级识字量为3000个左右,所以应该以学生自选阅读材料为主,教师推荐阅读材料为辅,以优秀的诗文、短篇小说、中篇小说、优秀的散文为主,鼓励看长篇名著。例如:《春江花月夜》、《水浒传》、《三国演义》、《季节飘带》、《锦绣心情》、《羊脂球》、《简爱》等。

三、利用信息技术评价阅读

1、用文件夹方式,建立学生读书记录夹

学生成长记录袋,是一种物化的、注重过程性的新课程评价方式,阅读评价也可以借用这样的方式。但如果将学生的阅读信息都放入成长记录袋的话,会增加很多工作量,而且更新肯定没有电子文档方便。

笔者在自己教室多媒体中,为每个同学分别设置了一个阅读文件夹,每组的阅读情况由小组长统计,并在电脑上进行更新。

这样的阅读记录夹,更新方便,人人都可参与。还增加了交流,有些同学在别人的记录夹里发现自己感兴趣的文章,进行阅读。这种明晰的记录方式,还调动了学生竞争的积极性,增强了阅读的兴趣。

2、创建班级阅读BBS,促进开放性阅读评价。

BBS方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发言方式,可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扬。班级阅读BBS,可根据班级阅读实际,设置不同板块,并选择不同的版主进行管理。如可以设计好书共读、书虫日记、趣味阅读等不同版块。

信息化社会为我们孩子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爱读书、会读书的孩子永远不可能被时代抛弃。让我们的语文教学远离“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模式,给孩子营造一个信息化时代的书香校园。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3年1月.

读书交流会材料范文7

关键词 书籍设计 交互时代 设计原则 设计要素

肖蕾,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摄影学院

新媒体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络的发展,使信息的传播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传统书本阅读方式已不适应种类繁多的各类交互信息的冲击,互动式的点击阅读方式应运而生。互动理念和传统阅读方式相结合,形成了新型的交互性书籍形态,而书籍设计随之脱离了传统意义上只满足阅读功能的层面,在图与文共同成为主导信息传播的语言之时,更倾向对书籍多功能、全方位的开发。这种新的书籍形态使读者与书籍之间相互影响,让读者参与到书籍的阅读过程中,更深层地体会到阅读的乐趣。

一、传统书籍装帧艺术步入交互新时代

交互即相互作用。现今,信息技术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新兴的信息行业也在数字化技术沃土中蓬勃壮大,迈入了交互新时代。数字交互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获取信息、交流信息的方式与理念,使文字、语音、图像和视频实现了融合,且利用互动形式让大众与各类信息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不同的媒介提供了不同的交互形式。拿到一本书时,读者会利用视、触、嗅、听和味觉等功能,综合判断书的好坏。现在的书籍设计越来越强调读者的体验和感受,要求把人和书的交流作为书籍的核心部分来设计。书籍装帧设计不仅表达设计师的情感,更在反映书籍内在思想的同时,体现着书籍良好合理的阅读功能。因此,书籍装帧设计是以人为本、以书籍为载体、引发共鸣的互动艺术。[1]

二、交互时代下的书籍装帧设计新原则

书籍装帧设计是一个时代文化发展的综合体现,观念的更新,促使书籍装帧设计的审美价值不断向更高层面发展,其设计原则也在原有基础上有了全面发展。

1. 易视易读性。翻阅轻松舒畅,排列节奏有序,文字传递信息迅速,图形与文字的有效结合,让书籍信息得以快速传播。在设计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到书籍的易视易读性原则,所呈现的书籍中的文字与图像须清晰准确,一目了然。

书的出现是为了更好地阅读,而书籍装帧的出现则是为了更加舒适地阅读。许多书籍设计为了版式美观、字体优雅,而改变了书籍本身的阅读连贯性,破坏了图书本身所需表达的内在精神。书籍设计中最先应保证图文传达的准确性,任何形式的设计,如果图文混淆不清,便传递不了任何内容信息,也无美感可言。

2. 形式多重性。从古到今,书籍装帧设计的形式表现众多:古代书籍形态包括简牍装、旋风装、卷轴装、经折装、线装等,现代书籍形态包括平装、精装、多媒体光盘等。

现今在书籍形态设计时,需考虑书籍装帧的多重变化,根据书的不同主题来构思,确定想法独特、形式新颖的书籍装帧。如佛经的封面设计借用古时的图案和碑文,以金色的文字,配以浓重的墨绿色调,烘托出佛教博大精深的思想理念,整书采用类似书简的形式,可及古朴效果。

3. 功能便利性。为有效便捷地传播阅读,书籍装帧设计,须从读者的生活习性以及生理和心理的适应能力等因素来考虑之。此外,在版式编排方面也需合理安排横竖排版文字,特别是较大的开本,正文排成多栏比一栏或两栏阅读起来更为舒适。

书籍装帧设计中,不只要考虑书的阅读和展示功能,还须考虑其运送存储,以及适时阅读和携带方便等因素。打破书籍设计的常规标准,以特殊材料和别致造型,使之在市场脱颖而出,但这样的设计可能增加成本,并给运送和存储带来诸多不便。[2]

4. 整体时代性。书籍是时代的产物,也是典型的文化产品。相异的文化背景下,书籍装帧设计各自具有独特的审美标准。书籍装帧设计的时代性,指在满足读者阅读兴趣的同时,适当提高书籍设计审美的需求,体现出现今文化对于书籍设计的影响。[3]

三、交互时代下的书籍装帧的设计新特色

一本书能带给读者视觉、触觉、嗅觉、听觉和味觉等功能上的综合感受,因此,设计应围绕读者需求展开,把人和书的沟通作为书籍设计的核心。

1. 情感交互。优秀的书籍设计应优先表达图书的内涵,从而达到设计形式与文字内容的统一。一本好书的设计应能准确反映该书的种类、年代等基本信息,使读者在最初翻阅时,便会根据书籍的装帧设计,对其形成初步的印象。这种印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读者是否继续阅读及购买的行为。

交互时代下的书籍装帧设计,受时代影响,注重人书互动的原则,创造出具有新意的设计。特别是对传统题材书籍的装帧设计,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一些传统元素的直接、单独的应用上,更要学会运用其元素的精华部分作为设计的最终元素。只有做到对书的历史、文化、政治、艺术等的全面理解,才能给读者准确的信息,与读者产生情感互动。

2. 视、触、听觉交互。书的视、触、听觉给书籍设计带来了有趣而全新的形式。以手指触摸不同的物品,会有不同的感受,通过这些感受增进对物品的了解和记忆。这些由触觉所带来的直观感受,是无法简单用文字来表述的。因此,在书籍设计中不应只注重视觉效果,更需通过全方位的感受来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4]所以一些加入特殊材质,如入毛皮、水,甚至加入互动触摸屏装置的书籍,都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直观地与书籍作者和设计者进行直接或间接的交流,更能深刻感受和理解书中的内容。特别是幼儿读物的设计,很多都采用了互动手法与小读者交流,交互的新奇感受也可使孩童对书本产生浓厚兴趣。

3. 趣味互。虽然书籍装帧设计的美观和书籍本身的内容同等重要,但美并不是书籍设计的首条。设计中,不管是点还是线,都应表达出一种精神力量,与书籍的灵魂相结合,带读者走进书中,感受书中的情感,享受阅读的乐趣。图一、图二中,四合院书籍的整体设计利用纸质折叠堆积,将“四合院”搬入小小的书籍空间,让读者主动参与进来,把书籍设计变成“玩具”设计,通过翻动、撕开、旋转、折叠等方法,实现与读者的趣味性互动。

四、交互时代下书籍装帧的设计新要素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文化产业经济的迅猛发展,书籍设计的审美功能更受关注。书籍装帧艺术的风格和制作的工艺各不相同,各有特色。同时,交互时代下的信息科技发展,也给装帧设计师们带来各种机遇和挑战。设计观念、手段、方向同时也有相应变化,且具备了新的要素特点。

1. 开本材料。在交互性的设计中,对于开本的要求要从封面和内页两个方面去考虑。定好开本才能选择纸张,纸张大小直接影响成本的高低。所以只有充分了解了书籍内容定位,才能指定出适合的开本,这样在成本和书籍设计的准确程度上,才能把握得更精准。[5]

现今,封面设计已倾向将平面转向立体层面,如纸品类多采用剪切、切折、模压、粘贴等方式,制造出三维空间,突出立体感。而内页设计中以纸张为主,混合其他材料为辅;同时内页设计要方便读者阅读,图文表达要清晰准确,并以主题为主,突出特点。当然,封面设计与内页设计须保持整体性,为同一内容服务。

装帧设计可使用的材料种类繁多,但无论使用哪种都须体现在书籍的主题之下,都要为表达书籍的内容服务。只有适合主题,材料才可发挥其最大的表现力。艺术类书籍通常采用偏厚一些的纸张,因其多图文本,开本幅面大,自然要求图片印刷出来有高质量的效果,就需以克数高的纸张来制作之。交互性设计中的材料不应拘泥于纸张,任何材质都可成为原材料,只要适合主题。需注意的是,必须把握好材料的各类感受,使书籍的主题通过多种材料表现出来。[6]

2. 文字版式。文字设计包括字体、大小、间距、方向等。文字设计时要大胆、有创意,打破固有观念,把新的排版形式融入其中,通过不同的版式设计,表达不同的思想理念。当然,段落部分的文字,首先要保证易识易读。正如标题的文字是为了契合主题,可将文字重新排列组合或放大某个词字来突出主题,营造出具有体现书籍特色的设计方式,甚至可采用倾斜等方式排列,营造出不平衡感或动态感,充分体现书籍内涵。

好的书籍版式可引导视觉动线,营造出信息气场,如图三、图四D|R书籍设计中,将原始的图文视觉元素分解重构,重新整合来设计版面,读者可随着设计师拟定的设计思路来进行阅读,提高阅读的兴趣,引起认同感。

3. 图像色彩。交互读图时代,读者更希望通过快速的翻读了解书籍的内容主题。而图像就是能直接传递信息的语言。图像的首要宗旨是对文字内容作清晰的解释,同时对书籍起到美化作用。设计师借助写实插画、卡通造型、几何抽象图形、摄影图片等各种图形直接把信息展示给读者,读者接受并通过组合,理解感受书中丰富的内涵。

色彩在书籍设计中起到的是辅助作用。好的书籍装帧设计,从里到外、从形式到风格都需保持一致。如儿童书籍设计主要是利用整体明艳的色彩,来吸引孩童视线,鲜艳的色彩被大量运用于图书的内页,同时结合抽象的几何图形,对版式设计进行规划和填色。

结 语

在交互新时代,读者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一本好书不仅要从形式上吸引读者,同时还需在内涵上打动读者,这就要求设计师具有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书籍的装帧设计从形式到内容达成完美的整体效果,且掌握书籍装帧设计中的新要素与新原则,抓住设计要点,使书籍装帧艺术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创作出更加耐人寻味的书籍设计作品。交互时代下书籍装帧设计发展的新方向,就是要以人为本,满足人的多元需求,把被动的给予变为主动的体验和参与。

参考文献:

[1] [英] 安德鲁・哈斯拉姆. 书籍设计[M]. 钟晓楠,译.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2] [英] 罗杰・福赛特-唐. 装帧设计――书籍/宣传册/目录[M]. 黄蔚,译.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

[3] [日] 杉浦康平. 亚洲的书籍、文学与设计[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4] [美] 艾伦・迪克斯,等. 人机交互[M]. 蔡利栋,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读书交流会材料范文8

关键词: 农村中学 课外阅读 培养阅读习惯

阅读能力影响着一个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对学生的分析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交际能力等各方面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一个学生的成长更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我校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从近几年的抽测和中考语文成绩来看,较之往年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与学校语文组近几年一直进行学生课外阅读研究有着不可割裂的联系。在指导学生进行有效课外阅读的教学中,我校语文教师都积累了许多有价值的经验,给了我很多的启发,在此,我谈谈自己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中的一些经验和做法,以期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一、拓宽渠道,丰富阅读材料的来源

我校是农村中学地处偏远山区,经济不够发达,学生的阅读环境不佳。据我们课题组成员的调查表明,每个家庭的藏书(除教材外)户均低于2册。报刊、杂志、名著、散文、诗歌等各类书籍户均册几乎为0。拥有的主要是作文大全、宝典之类。更有甚者,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课外阅读叫“读闲书”,认为课外阅读影响学习。为了纠正这个错误认识,取得家长的支持,我利用家长会的时间对家长进行了动员,向家长宣传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提高家长的认识。学校的其他语文老师也通过不同的形式向家长进行宣传,以便于为学生的阅读创造条件。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的图书总量也在不断提高,我校的生均图书占有量达到了23册,极大地缓解了学生图书需求不足的矛盾。但是,学校配备的图书也存在种类单一,内容单调,与学生的生活有距离等问题。因此,学生实际的图书占有量并不能满足教学及学生的实际需要。

鉴于这种情况,我采取学生自购、交换阅读的方法,来扩大图书的来源,并向学生推荐一些阅读材料(所购图书不完全相同,主要为《读者》《意林》《青年文摘》《散文百家》等,因为这类综合性杂志内容丰富,营养全面,且有一定思想深度,对学生的情感熏陶和思维训练有重要的作用)有位名人说过:两人各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每人仍然只有一个苹果,两人各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每人就拥有两种思想。我觉得图书也是这样,每人把自己的书籍与他人交换阅读,就会拥有更多书籍,坚持下来,数量一定是很大的。

另外,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学生的阅读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我充分利用学校的微机室,与信息技术老师一起,建立了学校的“网络图书馆”,将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分门别类地归纳,然后定期提供给学生进行阅读。

我们通过以上几种措施,形成了“学校图书馆为主,学生自购交换为辅,网络图书补充”的模式,拓展了图书的来源渠道,解决了学生的阅读材料单一,内容单调、陈旧的问题,使学生的人均阅读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帮助学生“有效阅读”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中全无一点尘。”这是明代的于谦抒发自己读书感受的一首诗,表达了自己对读书的快乐感受,引人共鸣。但是,由于多种多样的原因,尤其是电视、网络等新兴电子媒介的兴起,传统的纸质阅读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学生对传统的阅读方式的态度是“想说爱你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敬而远之,兴趣缺乏。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先后采用了读书交流会、知识竞赛、人物评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在阅读《水浒传》时,我先讲述了一百零八妖魔下界的故事,当学生有了初步的兴趣后,搭建学生展示的平台――给学生专集、同题擂台等方式,使学生的热情空前高涨,形成了一股“水浒热”。

另外,对阅读材料的选择,作为老师,我们是慎重的。虽然每个人的口味不同,但考虑到对学生的思想熏陶,思维训练等能力的培养,做到“文道统一”,使学生的阅读口味不至于“偏食”、“挑食”,保证“营养均衡”,因此,在向学生推荐作品时,我总是反复斟酌,力求文质兼美,同时涵盖面广。

三、阅读习惯、方法的指导培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阅读爱好与习惯,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些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可以大幅度提高阅读的效率。因此,帮助学生甄别方法,培养阅读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

1.不动笔墨不读书。

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边读书边勾画、批注的习惯是阅读能力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它可以有效地使学生的阅读得以巩固。因此,在阅读中,就应该对学生的阅读时动笔的习惯加以培养。例如,规定特定的符号标示读书时的困惑之处,精彩之处,共鸣之处,并加以简单的评析。同时,填写好阅读记录。

2.阅读与写作相结合。

在一定时期布置学生特定的阅读内容。同时,根据特定的阅读内容确定作文训练的话题,使学生真正言之有物。其实,前面的阅读记录就是为了学生的写作做准备的,在阅读记录中有对写法的归纳(当然,教师宜做相应的引导),然后让学生“依样画葫芦”,从而从中揣摩写法。

在学生阅读时,指导学生将好句、好段、典故、成语故事分门别类做好积累,如按照爱国类、情感类(亲情类、友情类、爱情类)、励志类、坚强类、生活哲理类等,给所积累语段做好分类标签。这样的材料仓库比较好检索。同时要求学生定期翻阅交流,以便于巩固。我也定期从学生的阅读中寻找作文素材,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把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起来。同时指导学生对积累的好词、好句、好段进行合理引用,也可以根据需要作修改后引用,总之,只要能恰如其分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就行。

3.为学生的阅读搭建展示的平台。

学生埋头苦读,阅读的成果得不到展示,就会使学生阅读兴趣不断流失。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当看了一部优秀的作品,一个有趣的故事,一部精彩的电影时,都有一种与人分享的冲动,渴望畅谈自己的看法,一旦得到别人的认同,则喜不自胜。同样,学生阅读需要交流,也渴望成功的喜悦,希望有一种认同感。但一直以来,学生的写作一直只有一个读者――老师;学生的阅读的成果,只能是“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无声无息,久而久之,学生怎会有阅读的兴趣?2003年,我给学生结集过一本《小荷诗集》的小册子,没想到此举点燃了许多同学阅读和写作的热情,这是因为我给了他们一个展示的平台。阅读是需要氛围的,古人所谓的“红袖添香夜读书”说的实际上就是读书的氛围的问题,但氛围的营造需要教师的苦心经营,教师可以通过搭建多种平台,让学生展示,做法可能各不相同,但殊途同归,结果一定是一致的。也许你的平台是读书交流会,而他的平台是新闻会,抑或你的平台是名著推荐会,或者是人物品评会,等等。

读书交流会材料范文9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9―0092―01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有多少智慧在阅读中生成,有多少心灯在阅读中点亮。通过本校课题研究,笔者对低年级课外阅读的关注与研究深入了许多,下面笔者结合实际,谈谈对提高小学低年级课外阅读有效性的一点认识。

一、激发兴趣,诱导学生爱上读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有动力。要引导学生课外阅读,首先必须重视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用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学生的心扉,引导学生进入课外阅读的天地。

1.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学生年龄尚幼,还不具备自己选择读物的能力。教师应该不定期地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合他们年龄特点和接受程度的阅读材料。笔者在向学生推荐时主要采取以下几种做法:一是因势利导。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得见机行事,抓住机会,及时推荐。二是赏读节选。许多学生不爱看书是因为他们没有感受到读书的乐趣。在课堂上向学生推荐书本时,教师可以选择书中的一段先读给他们听,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三是设置悬念。如,向学生推荐《十万个为什么》时,笔者问了这样一些问题:人能不能在海中生活?人造卫星会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为什么黄河水是黄的?香蕉果实有没有种子?面对这些问题,学生都答不上来,又都十分着急想知道答案。顺理成章,学生为了使自己变得“知识渊博”,对这套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采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在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过程中,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提高。低年级的小学生年龄小,好胜心强,表演欲望又很强烈,教师随机、随时组织多种形式的交流,竞赛活动,既能深化他们的阅读兴趣,又能及时检查阅读的效果,便于有针对性地指导。如,填写读书卡、口头表演童话剧、朗读、演讲、猜字谜、成语接龙等。

二、创设氛围,指导学生有效阅读

1.保证充足的阅读材料和阅读时间。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丰富的书刊可读,有充裕的时间去读,是进行课外阅读的基本条件。怎样为学生提供充足的阅读资源?首先,可以及时向学生分发学校为学生统一订阅的课外书,如,《学生天地》《课堂内外》等。其次,建议家长定期陪孩子购买其喜欢的书籍,并将书籍带到学校和其他同学分享。另外,经常到学校图书室为学生借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课外书,做到常借常新。除了有丰富的阅读材料,要使阅读成为一种习惯,还要保证学生有充足的阅读时间。为此,每周一节的阅读课成为雷打不动的自主阅读时间。而在平时的课堂上,有些写字速度快的学生完成手头任务,笔者就让他们自由阅读。这样定时与分散相结合,使学生养成随时翻阅书籍的习惯,阅读时间自然增多了。

2.提供充分的阅读权力和阅读空间。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课内阅读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课外阅读同样也不应以教师的喜好来统一学生的阅读题材。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师如果把自己喜欢的、选择的材料强加给学生,那么课外阅读就成了另一种课堂教学。课外阅读之所以区别于课堂阅读教学,就在于充分尊重学生选择阅读材料的自,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所有学生走进来,课外阅读才能长久地开展下去。

读书交流会材料范文10

一、为幼儿提供阅读的材料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宝库”。对幼儿来说,书籍更是学习语言的重要载体。在学前阶段,幼儿所接触的书面语言一般是他们已知道的东西的文字代码。从幼儿认识书面语言这一特点出发,在早期阅读活动中,我们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有的放矢地为幼儿提供大量的有具体意义的、形象的、生动的阅读材料,并摆放在幼儿容易拿到的地方,让幼儿自由地选择阅读材料,自主地进行感知、体验、探索。例如:在每次阅读活动前,教师在活动区、图书角里要提供相应的新图书,新图片,并向幼儿介绍图书、图片的名称和内容,以激发幼儿阅读的欲望和兴趣。在阅读活动结束后,可开展角色游戏活动,让幼儿挑选最喜欢的角色进行表演,或者讲出自己最喜欢的一段故事情节,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在为幼儿提供阅读材料时应注意三点:1.图画色彩鲜明、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2.与幼儿生活有关,图画内容简单具体有趣,能让幼儿有兴趣看下去,并让幼儿有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机会。3.文字正确优美、朗朗上口,句型短而重复。通过半年的实践,我认为“帮我早读书”教材是比较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早期阅读材料。这套教材图文并茂、语音规范、语义浅显、知识面广,幼儿通过听声情并茂的录音磁带、看色彩鲜艳的画书、读朗朗上口的文字,通过游戏和生活,逐步将口语符号与文字符号联系起来,自然地过渡到早期阅读。

二、提供阅读的机会和场所

皮亚杰认为:幼儿的发展是在与主客体交互作用过程中获得的。幼儿与客体环境的交互作用愈积极、主动,发展就越快。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能进一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使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接受书面语言。早期阅读活动重在为幼儿提供阅读经验。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渗透阅读内容,为幼儿提供阅读机会和场所就显得十分重要。我们要根据幼儿教材,利用一切机会和场所,将季节的变化、动植物的生长规律、幼儿的日常生活等与阅读教育相结合,让幼儿充分享受书面语言,潜移默化地接受有关方面语言的知识,通过不断的感知内化,积累阅读经验。

三、建立互动的阅读关系

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的组成,不只是一个地点、一本书。人,才是引导幼儿学习“与书对话”的关键,整个阅读行为最为重要的一环就是人。

良好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是早期阅读教学活动的重要构成因素,幼儿阅读兴趣的产生,阅读能力的发展离不开与阅读交往的相互作用。因此,我们与幼儿建立了“师生互动”的阅读关系。在轻松、愉快的亲密气氛中,读些书给幼儿听听,引导他们选书、看书、读书;引导他们发问、讨论、思考;引导他们进行绘画、表演、歌唱、做游戏等阅读延伸活动。并通过“生生互动”的形式,让幼儿之间相互合作、交流。通过这些努力,发展了幼儿的阅读技能,使幼儿产生了阅读的愉悦、快乐之感。

我们还十分注重家长的参与,通过“亲子课堂”的形式,帮助家长和孩子建立了一种互动的阅读关系。许多研究表明:父母越早开始、越经常和孩子一起读书,孩子对文字的理解能力、写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知识面就越广。家庭环境及父母阅读习惯对孩子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影响。在有空闲的时候,我们的家长常常会给自己的孩子朗读一两个小故事:能和孩子一起看看幼儿读物。有的家长还很善于引导自己的孩子,在讲完故事后一起交流感觉;提一些问题让孩子动动脑筋;或者一起扮演角色进行表演等。我们的家长和幼儿之间的关系变的更加亲密、和谐。

通过建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家长幼儿互动”的阅读关系,幼儿的语言能力有了很大的发展,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发挥。他们表现出了更强的自信心和自主精神,阅读真正成为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四、开展丰富的阅读活动

读书交流会材料范文11

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当然首先要通过语文课内的阅读教学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必读书,但决不能成为唯一读书。试想,每册语文书的阅读文章按40篇计算,一年学两册,即365天读80篇文章。这样的阅读量对于精力旺盛、求知欲强、记忆力处于黄金阶段的小学生,的确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不仅要重视课内教材的阅读教学,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进行丰富、有益的课外阅读,让学生在“大量的、高品位的阅读”中,享受阅读的乐趣,从而热爱阅读,热爱语文。这样,“促进学生各项语文能力的全面提高”就不再是一句空话。

一段时间以来,我一直在注意如何有效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通过实践,我体验到以下几种可行的方法。

一、课堂推荐

新课标新教材中经常会有与教材相关的课外书的推荐,这些书当然是向学生推荐的重点。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材中两次“课外书屋”,分别向学生推荐了《绿山强的安妮》、《根鸟》、《窗边的小豆豆》等表现人间真情的书籍和《我的野生动物朋友》、《狼王梦》、《荒野的呼唤》等表现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间情感、动物的内心世界的书籍。我都会在课堂教学中,适当的时间向学生推荐,为学生简单介绍书籍的主要内容。若时间允许,我还会为学生朗读其中的片断,这样会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板报引导

我在本班的黑板报中专门开辟了“书海拾贝”专栏。其内容每周更新,所含相当丰富。有名人介绍、名言警句、唐诗宋词、语文知识等等。有的是我读到的好诗文,介绍给他们,有的是某个孩子发现的名人名言、课外知识,推荐给大家。因此,这一专栏成了孩子们课外阅读和积累的小小阵地,孩子们既关注专栏中不断更新的内容,还乐于将自己的新收获从这里推荐给大家。

三、阅读积累

教学生不仅要读,还要学会做阅读笔记。阅读笔记可以是对文中好词、好句、好段落的摘录,也可以是阅读某段、某文时内心的感受和想法。在读书的同时作阅读笔记,不仅是一个记忆的过程,更是一个思考、感悟的过程。几年来,我班学生每学期坚持记阅读笔记,大多数同学已养成良好的阅读积累习惯。

四、展示交流

读书交流会材料范文12

关键词:图书馆;管理;创新

一、学校图书馆管理的现状

1.图书馆环境不适应现代化图书馆发展的需求

目前多数学校的图书馆仅仅用一间小教室摆放图书,由于空间狭小,书柜的摆放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多数图书和资料暂无地方摆放,学生只能将图书外借阅览,没有充足的阅览场所。

2.图书管理模式不适应现代化发展趋势

多数学校的图书管理仍采取纸质登记模式,借阅登记也由于条件的局限,只能采取借还手写登记制,多数图书没有进行系统录入和条形码粘贴,图书仅仅根据书名进行分类上架,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编目和分类,当学生需要借阅时,只能大海捞针,无法在系统中进行检索。

3.图书管理硬软件不适应现代化管理要求

(1) 藏书量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求。大多数学校图书馆的藏书多数为教材、教辅和教参,教学所需的参考书,例如语文教学中所需的课外读物、外语教学所需的外语读物相对欠缺,当教学需要用书时只能向外申借。

(2) 图书管理人员的配备不齐全。很多学校的图书管理人员只有配备一个编制,这个管理人员既要负责教材、教辅、教参、簿籍的征订与发放,还要负责日常图书馆的借阅管理、图书的补充、采购、上架、卫生等诸多事务,导致图书馆诸多事务较难开展。

(3) 缺乏专业之间的交流。多数学校的图书馆缺乏与同行之间的交流研讨,专业化培训较少,缺乏岗位练兵、技能竞赛、业务研讨等专业化的交流活动,缺乏和各级图书馆学会的之间的沟通交流,造成专业能力略处劣势的现状。

(4)现有的设备不齐全。虽学校图书馆都配备有电脑和打印机,且这两年来电脑不断更新换代,系统不断升级,但仍然缺乏条形码扫描仪、防盗系统等现代图书管理硬件,使得管理有一定的难度。

二、对学校图书馆管理的创新性建议

1.强化图书馆环境建设

作为学校的一个文化宣传与交流的重要部门,加强对学校图书馆环境建设是至关重要的。

(1)在馆类,应建成双阁楼,一层作为学生阅览室,一层作为教师阅览室,配备完整的阅览书桌,给读者有充分的阅览空间。

(2)设置寄包柜,供读者寄存物品;设置饮水点和饮料供应间,给读者在阅读之余有休息的场所。

(3)设置一间音乐阅览室,一间电脑电子查阅室,让读者有一个温馨的阅览环境。

2.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

图书馆是学校工作的关键性部门,那么图书管理人就是图书馆工作的决定性对象,图书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构建对图书馆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

(1)应配齐图书馆的管理人员,从采购、编目到借阅管理应有专人负责,责任到人。

(2)鼓励管理人员参加同行的交流研讨。可以参加图书馆学会组织的各项交流研讨,与各高校、中小学图书馆同行沟通交流,吸取同行之间的管理精华。

(3)鼓励管理人员参加各类图书资料技能大赛。近年来,省市区多次开展了图书资料人员的业务竞赛、技能竞赛,应鼓励管理人员多参与竞赛,以提高业务能力。

(4)鼓励图书管理人员参加图书资料继续教育。继续教育是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理论、技能水平的最佳途径,应鼓励图书资料人员多参加各类有关图书资料管理的培训,以提高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

(5)鼓励图书管理人员参评图书资料系列专业技术职务。对符合申报图书资料系列专业技术职务的图书管理人员应鼓励其参与职称评审,并对具备相应任职资格的图书专业人员给予聘任,根据业务能力、管理水平给予晋级和奖励。

(6)加强对图书管理人员的考核建设。应对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可以包括:业务水平、管理能力、理论实操等各个方面,考核结果作为年终评优评先,职称评聘的依据。

3.增加图书馆藏量

图书馆作为文化的“栖息地”,应有大量的图书馆藏。只有增加图书馆藏,才能更好的进行图书管理,才能给读者一个美好的“文化供应站”。

(1)名篇名著。学校的图书馆不仅仅是教学材料的供应所,也是文化交流、文化传播的重要的场所,应当投入资金,购买名篇名著,供师生传阅。

(2)古典文集、历史文物。图书馆同样承担着传承历史的神圣使命,应建有古典文集库,给学生一个了解历史、读通历史的供给点。

(3) 中外文学。文学是中、小学生语文中必修的内容,学生在课内学习之余,希望获得更多的文学知识,这就要求图书馆应配有这类图书,以供学生学习。

(4)外语文著。英语是现在社会的一项重要工具,也是中小学阶段课程学习中的主要学科,它在中高考占据权威地位,学生学习英语过程中需要阅读部分外语文著,来增加外语的阅读量,图书馆作为服务部门,应当藏有外语文著的书籍,为学生提供应有的服务。

4.补充图书管理硬件

图书馆应配备充足的现代化管理硬件,才能使管理适应现代化发展要求。

(1)条形码扫描仪。现代化的图书管理已经脱离手写式的登记制,而是采用粘贴条形码,条形码输入电脑,刷条形码进行借阅。因此,配备条形码扫描仪是图书馆发展的需要,更是当下的当务之急。

(2)防盗系统

为了防止借阅者不小心将图书未进行登记带出馆,造成不必要的误会和清点工作的困难,应安装防盗系统:电子防盗门和角落摄像头。

5.创新图书管理模式。一个图书馆营运状况的好坏,管理是放在首要位置的。如何创新图书管理模式,这就给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问题和难点。

(1)在教材管理上应当“勤联系”、“多联络”。

(2)日常图书管理工作中应当对旧图书进行定时的核对、整序、上架,对新购买的图书要及时进行分类、著录、登记、造册、粘贴条形码、录入电脑。坚持做到五个勤:勤整理、勤检查、勤查找、勤登记。

三、总结

图书馆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播文化、宣传文化、交流文化的重要场所,它身担着传承民族传统、人类文化、继承历史、沟通交流、人际交往的神圣职责与使命,对它的管理任重而道远,只有对它进行正确、科学、合理、有效的管理,才能为学校全体师生提供更好的文化知识服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