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测试工作计划

测试工作计划

时间:2022-04-17 21:59:56

测试工作计划

测试工作计划范文1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人格,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根据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需要为学生提供心理方面的帮助和服务,以达到充分发挥学生潜能、促进形成高中生心理健康和个性主动发展的目标,让每一位学生在活动中了解自我、悦纳自我、调控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

二、工作目标

依据高中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结合学校发展规划安排,通过各种途径开展适合我校学生的、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xx活动,以此促进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发展,促进学校和谐氛围的形成。各年级目标具体如下:

高一年级:进行角色的转变,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建立新环境中新的人际关系,学会与人交往;重新自我定位,认识自我,悦纳自我。

高二年级:生命xx,学会感悟生命、体验生命、珍爱生命、感恩生命、享受生命。

高三年级:挖掘与培养学生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个性心理特征,学会掌握自我心态、情绪的调适方法,改善学习方法,以最好的状态面对高考。

三、工作内容

经过一年多的心理健康xx工作的开展,学生和老师能够较为正确地看待心理健康工作,这些都为进一步开展心理健康xx工作基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心理健康xx工作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新学期心理健康xx工作将继续以继承、发展、创新为主要内容。

(一)心理知识的宣传与普及

主要以展板、网络两种宣传方式为抓手,开展好心理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工作。本学期力争在男、女生宿舍楼前的宣传栏开辟一块心理阵地,定期更新心理知识结合上学期的工作经验,高三年级从本学期开始编辑《高考加油站》月报。利用家校通平台,定期为家长们发送一些家庭xx方面的知识。

(二)心理健康课程讲座的开设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学生心理健康xx上的重要作用,架起师生之间心灵沟通的桥梁。

(三)个体辅导与咨询

学校心理工作室积极面向学生和老师开放,耐心地帮助学生和老师解决心理问题,协助他们解开心结。做好来访者记录,为来访学生建立详细的档案资料,并跟踪调查。除了常规的面对面个体咨询外,新学期将开通心理信箱、QQ在线咨询(仅限周六上午)。“心理信箱”这种方式对一些不善于进行面对面谈话的学生十分方便,而有些话又是碍于颜面不好当面说的,信箱可省去害羞的顾虑。QQ在线咨询,这种既隐蔽又方方便的沟通方式,能够很好地打消一些学生的思想顾虑,很好地表达自己内在的心理困惑。

(四)建立高一学生心理档案

从本届高一新生开始,与班主任老师联合,进行心理调查,尽可能多地收集整理学生个体心理资料。综合把握学生的智力、情感、学习适应、个性特征等方面的情况,对学生的素质做出总体评价,并相应建立起学生的心理档案。对在普查工作中发现存在一定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关注、引导和帮助。

(五)朋辈辅导

1、特色地开展心理社团活动。新的学期,心理社团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招新工作。新鲜血液注入后,需加强对社团干部的培训与管理,增加社团成员间的凝聚力,创造性地开展符合高中生口味的心理社团活动。

2、心理委员的选拔与培训。高一年级每班选拔一个擅长心理沟通的学生,做学生心理辅导员。了解学生心理动态,协助老师解决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时反馈学生的心理发展动态。学生心理辅导员实行周汇报制度,定期讨论,定期总结。

(六)生活老师心理沙龙

宿舍是学生学习之余的生活重地,加强与生活老师的互动与交流,提高生活老师处理与管理学生问题的能力显得尤为必要。利用心理团体辅导的方式,在活动中,帮助生活老师清楚地觉察与认识学生的问题与自身的压力,采用短讲、团体分享讨论等脑力激荡方式相互启发,寻求有效化解学生问题以及自我身心调节的方法。

四、具体工作安排

9月

1、上好心理健康第一课《走进心理世界》第二课《拨开心灵迷雾

适应高中生活》;

2、启动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

3、制定心理社团招新以及新学期工作计划;

4、做好日常心理辅导,并做好记录;

5、出高三年级第1期心理月刊《高考加油站》;

6、家校通:家庭xx知识宣传。

10月

1、高一年级室外心理活动+室内课程;

2、高三年级心理讲座:《选择自己的高三状态》;

3、做好日常心理辅导,并做好记录;

4、心理社团活动;

5、完善高一新生心理普查工作,建立心理档案;

6、高三心理月报第2期。

11月

1、高一年级心理课程;

2、心理橱窗宣传;

3、做好日常心理辅导,并做好记录;

4、生活老师心理沙龙;

5、高三心理月报第3期;

6、心理社团活动。

12月

1、高一年级心理课程;

2、做好日常心理辅导,并做好记录;

3、高二年级心理讲座《生命的色彩》;

4、高三心理月报第4期;

5、心理社团活动。

1月

1、高一年级心理课程;

2、做好日常心理辅导,并做好记录;

3、高三心理月报第5期;

4、心理社团活动总结。

2月

测试工作计划范文2

简单来讲,测试的目标就是确认一个组织在发生灾难(或者危机事件)时,执行业务连续性计划的能力。但如何组织和管理测试和演习,以确保测试的规范性和有效性,是许多用户关心的问题。

测试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明确测试的目的和测试的方式。测试方式多种多样,根据测试的目的不同,测试的方式可以是简单的桌面测试,也可以是全面的场景演习等等。

测试过程的管理团队很重要,测试应该由训练有素的团队来规划、实施和控制。通常起草业务持续性计划的人员是管理和控制测试的最佳人选(在应急恢复过程中承担重要角色的人员除外)。为了确保测试的组织效果,应该事先对实施测试过程的团队进行培训。

在测试之前,需要“设计”一个供测试用的模拟场景。场景应该包括一系列很可能发生的事件。这些事件应该经过恰当的设计,确保可以测试到计划中的全部(或者相应部分,视测试的范围而定)行动要素。

对测试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是必须的。因此,要事先制定测试反馈信息表,做好收集反馈信息的准备工作,确保测试结束后可以尽快收集到反馈信息。

应该积极与领导沟通。测试需要费用,所以事先要有相应的预算,并报请领导批准。此外,测试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员工的正常工作,甚至影响业务的进展,这一点也需要事先得到领导的认可。另外员工可能会在测试的日期正好出差在外,这些都需要做充分的考虑。

如果测试需要单位外部的人员(例如业务持续性计划中提到的应急产品供应商等)参与,则更需要积极进行协调和沟通,事先要仔细考虑外部人员参与的方式和程度。

测试过程规划

测试的过程需要进行详细的规划。规划主要步骤包括:分析业务持续性计划,制定测试计划,设计测试场景,准备测试反馈意见表等。其中分析业务持续性计划是其他工作的基础。

测试计划的制定过程本身可能也很复杂,所以也需要精心安排。应该考虑到制定测试规划过程中的所有步骤,每个步骤的执行时间和负责人,以及每个步骤之间的前后顺序。可以考虑采用项目管理软件来辅助完成。

测试的参与者应该涉及组织的各个关键部门,而且,应该包括了业务持续性计划中的相应角色。实际上,在测试过程中有两类参与者,第一类参与者积极行动,应对“危机”;第二类人员管理和控制测试过程,包括收集现场的数据。两类参与者的具体人选都非常重要。

测试场景的设计

企业应该充分重视测试场景的重要性。未经仔细考虑、不够完善的场景常常会使整个测试的效果大打折扣。

在设计场景时,要重点关注危机发生后的2~4小时。场景应该包括一系列需要积极响应的事件,并尽可能覆盖危机计划中定义的关键行动。

场景应该能反映对业务影响较大的威胁和风险。应该首先考虑在风险评估阶段提供的风险信息。由于在应对不同的风险时,需要不同的应急响应流程和行动,因此可能需要设计和测试的场景不只一个。

因为参与者要随着测试场景的发展及时做出反应,所以场景应该足够逼真。在描述场景时,应该尽可能采用真实的客户姓名、员工姓名、地点名称、产品名称、设施名称等等,名称越真实,会给测试者越“逼真”的感觉,测试的效果就越好。但由于采用了真实的名称,有可能在测试的时刻,真实的名称需要做最后的确定,这一点一定要注意。另外,为了获得测试的真实效果,应该对场景设计信息保密,避免测试参与者事先获得信息,从而使测试成为走过场。

测试结果的分析

测试完成后,应该及时收集测试参与者的反馈信息。通过反馈的信息,可以检查计划的有效性。在必要时可以对计划进行调整,还可能需要考虑做进一步的测试。注意应该收集所有参与测试者的反馈信息,包括被测试的人员和测试的组织管理者。

测试结束后,需要分析的内容很多,而且具体的分析内容与具体的业务持续计划有关。但一般来讲,在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时,通常需要回答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计划可行么?

・测试流程能否满足时间要求?

・基本的通讯手段是否有效?

・是否计划中的每个人都充分了解了自己的角色?

・各类应急设施在恢复时能否工作正常?

・每位员工都能很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么?

・IT设施工作正常与否?

・需要恢复的数据是否正确?

・有多少员工需要进行改进?

・场景可信度怎么样?

・需要做什么后续改进?

・是否还需要测试?在什么时候再进行测试?

测试工作计划范文3

关键词:设计;勘探;土工试验;规划

中图分类号P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0)29-0038-01

0、引 言

土壤测试是一个基础地质工作,其采样、检测、设计和施工有关系,特别是与设计的密切关系的探索。因此,土壤测试,做好规划,改善测试质量,可靠的数据设计,以防止意外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土壤测试计划的内容被认为是主要研究对象,以确定哪些指标,试验方法,检验程序,检验数量,规模等选择。通过有针对性的规划,即使勘探,测试和设计的组合,可以安排的工作量,使土壤测试更科学,经济和实用。

1、勘探、试验、设计之间的关系及制订土工试验规划的重要性

岩土工程问题的解题步骤一般是:设计和分配的勘探和调查取样和测试任务,然后钻进抽样调查与勘探人员按照规范单位人员的测试,并取出土壤样本送交化验。虽然调查人员的转变,是为了理解更深土层,但其中很少是已知关于该项目的情况,往往容易忽略薄的基础,但它是非常重要的工程土壤。设计人员和测试人员很少有谁加入了对农田土壤鉴定工作的探索。试验规划更不是勘探、试验、设计三方共同制订的,往往由设计单位提出比较原则的要求,试验人员则按照《土工试验规程》来完成试验任务。所以,无论什么样的项目,无论遇到了土壤的特殊性质,或是否为特殊测试要求,测试的关键是还不太清楚。例如不论水利、工民建、高层、多层建筑,试验室通常较少过问,只按照委托书上要求去做。有时碰到形似膨胀土的土样,委托书上没要求做膨胀收缩试验的,试验室也可不做。但出于责任心,有时遇到这样的情况,加做了膨胀收缩性试验,却真的做出了此种土具有弱或中等膨胀潜式。设计人员不经常到土工试验室去,主要是从勘探报告中了解地层情况,从土工试验报告中选择土的物理性和力学性指标、以及土的特殊性试验项目指标作为设计依据。建立在这样基础上的设计,难免要出差错,甚至出大事故。这就是勘探、试验、设计和施工之间缺乏联系和了解。这就更需要相互协作,除了熟悉业务的专业,我们要了解的主要内容是合作方面,从而使土壤测试计划的制定显得尤为重要。

2、制订土工试验规划的内容

根据这一计划,应当确定土壤是主要研究对象,您需要确定哪些物理力学性能指标的测试,可以使用这几个指标来衡量,选择其中最能反映试验方法的实际情况,至少应进行多少数量试验等等。实际的测试计划,不仅将极大地提高了测试结果的质量,可以节省很多不必要的测试工作。想要做好规划,就该了解和做好下面一些工作。

1)测试土壤是作为建筑材料使用还是作为基础,是水工建筑物还是工业和民用建筑物地基;

2)通过野外鉴别对有关土的特殊性要有粗浅的估计。例如是否软土、膨胀土,可能发生振动液化的砂性土或粉土等,并确定哪几种土起关键作用;

3)根据项目类型及其工程有关的土壤特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工程安全和经济核算的影响主要是变形,稳定性,还是渗漏,或者是三个问题都同样存在,作为重点研究对象;

4)这些指标的测定,确定测试方法和操作程序的选择,以确保各种测试设备具有试验所必须的精度;

5)对于土壤的特殊性质,如软土、膨胀土、尚未完全风化的残积土等,要进行特殊性质的试验;

6)对试验土样的工程勘察阶段应明晰,是可行性研究勘察、初步勘察、详细勘察、还是施工勘察。这样在做土工试验时才能胸中有数,更好地掌握试验指标的选择和试验方法的确定;

7)对土的抗剪强度试验方法应有正确选择,实验室确定土的抗剪强度试验方法有直接剪切试验、三轴压缩试验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抗剪强度指标和试验时的剪切速率、应力状态、应力历史、尤其和排水条件等因素有关。试验室条件和现场条件有较大差别,怎样更好的模拟现场实际条件,选用指标的原则是很重要的。对于长期边坡稳定性分析,长期土壤结构剖面的土压力及建筑物的地基软长期稳定的分析,应采用三轴固结不排水的强度指标;对于饱和软粘土的短期稳定性分析,应采用不固结不排水指标;对于建筑物施工速度快,而地基的透水性和排水条件不良,可采用三轴不固结不排水剪或直剪试验结果;对于地基荷载速率增加较慢、土的透水性较好,排水条件良好,可采用固结排水剪或慢剪试验;对于介于以上两种状态之间,可采用固结不排水剪或固结快剪试验结果。因为它涉及了装载条件,土壤性质和复杂性,而且建筑物的施工和使用过程中都要经历不同的固结状态。因此,在确定土的强度指标应结合工程经验。

3、结 论

综上所述,土工测试人员应根据项目的规模、重要性和土壤进行测试,以确定具有特别重要的作品数量均匀度而深入研究土壤样品。试验规划可随时边试验边进行调整。大部分试验室是不做试验规划的,这样对做好土工试验是没有益处的,应该大力倡导试验室多做这项工作,对特别重要的工程项目要会同勘探、设计一起来做,使勘探、试验、设计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预见性,减少盲目性。土工试验的目的就是为设计提供可靠的数据,如果规划测试做得更实际,更经济,更加适应市场的需要,且充分满足日益复杂和不断变化的设计要求,这才是我们地质人员应该追求和做到的目标标准。

参考文献

[1]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S],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

[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测试工作计划范文4

【关键词】软件测评 测评过程 测评方法

1 审计信息平台介绍

为了落实制约机制和监督权力作为审计的核心,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的要求,需要建设审计信息平台。该平台的总体目标是建立一个“统一、高效、实用”的工作信息系统,使其成为总公司及所属单位审计人员开展日常审计的平台,成为总公司和所属单位信息共享和信息交互的通道。审计信息平台系统主要是以信息化手段实现总公司及所属单位部分审计流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固化业务流程,辅助各级领导和审计人员管理业务工作,衔接工作界面,细化操作实务,辅助审计工作,提升工作质量。

对于这样大规模的应用系统,具备了相当高的复杂程度、技术水平和开发成本。如果该系统存在缺陷,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都将造成不良影响。软件测评就是帮助用户解决应用系统的质量问题,作为系统上线前检查必要的质量保证手段,从而提高系统质量。软件测评不是系统开发方内部测试,也不是用户测试,而是由具有相关资质的独立的第三方测评机构,根据被测系统方的需求,依据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国际标准对被测软件的质量进行全面的测试和评价。

2 软件测评

软件测评主要是利用人工或者自动化的方式,站在客观、第三方的角度,系统的尽可能多的发现被测系统中的错误,检查被测系统是否满足需求规格说明书或是达到预期结果,从而提高被测系统的质量。

软件测评相比软件测试更注重评审过程,在测试的每个阶段以及产生的相关文档都需要组织专家对其结果进行评审,对测试结果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制定应对措施积累经验。根据软件测试质量控制体系对测评活动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因此要确保软件测评的充分性,获得良好的测评效果,建立一个完善的软件测评体系具有现实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3 审计信息平台软件测评过程

针对审计信息平台的项目特点,根据越早测试越好的原则,本次软件测评的过程按照:软件需求制定、测评项目建立、测试需求分析和策划、测试设计和实践、测试执行和回归测试、测试总结和交付归档来进行。

3.1 软件需求制定

软件需求为软件开发奠定了基础,也是软件测评的重要依据,一份完善的需求规格说明书对开发和测试工作都是至关重要的。测评项目组引入了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的国家标准,并根据本企业和本项目特点对国家标准的需求规格说明书进行了落地,通过多方评审确定了最终版本。通过讨论会对需求规格说明书反复修改,协助研制方按照系统功能模块的划分逐步完成需求规格说明书。

3.2 测评项目建立

测评项目组按照测评任务和合同情况建立测评项目。首先项目组制定项目计划;项目组长与质量保证人员共同制定质量保证计划;项目组长与项目组配置管理员共同制定配置管理计划。然后项目组接受被测件,梳理测评需求,建立需求基线并进行配置管理。同时,质量保证人员对项目建立阶段进行符合性检查。

3.3 测试需求分析和策划

测评项目组开展测试需求分析,确定测试类型及其测试要求,分解测试项。建立测试项与测评需求的追溯关系,通过需求追溯表的形式实施。项目组进行测试策划,确定测试策略、技术方法、测试工作产品等。

3.4 测试设计和实践

该阶段主要是设计并编写测试用例。建立测试用例与测试项的追溯关系,通过需求追溯表的形式实施。按文档编制要求进行测试计划文档的编写。测试计划完成后需进行评审,并对经评审的测试计划进行修订,填写测试问题处理单进行变更控制。此外要对测试环境、测试工具等测试设备进行确认,对测试设备的配置、状态进行确认。还需开展就绪评审工作,对测评需求、项目进度、测试设备等情况进行跟踪,确定是否可以转入测试执行阶段。

3.5 测试执行和回归测试

测试执行阶段由测试执行人员在系统实际测试环境中执行测试用例,并记录测试结果。测试人员需判定测试用例是否通过,对不通过的测试用例进行判定,确认是否为软件问题。对于确认为软件问题的测试用例,经研制方修改后,测试方接收修改后的被测件。测试项目组复用或新增回归测试用例,开展软件更改的影响域分析,实施回归测试。质量保证人员对测试执行阶段进行符合性检查。

3.6 测试总结和交付归档

全部测试执行完毕,测试项目组整理测试记录并分析测试结果:编制需求追溯表,建立测试执行情况、软件缺陷与测试用例的追溯关系。之后测试项目组对测试工作和被测系统进行分析评价以及测试总结评审工作,包括对测评需求、项目进度、测试设备等情况进行跟踪,为编写测试报告做准备。准备完毕按照文档编制要求进行编写测试报告,并对报告评审。最终向客户交付测试报告正本,测试项目组对本项目全部文档记录进行整理归档。

4 审计信息平台软件测评方法

由于审计工作流程的复杂度高,因此对该平台的易用性要求也相应提高。故测评的测试类型主要体现在功能性、效率性、安全性、兼容性和易用性等质量特征上。

4.1 功能性测试

功能性测试主要检测软件是否符合《审计信息平台业务蓝图设计报告》和《审计信息平台系统开发需求规格说明书》中提出的用户功能需求。对于一般的用户测试而言,用户仅测试自己关心的功能点,且是正常使用,测试覆盖率往往只能达到20%左右。而对于非用户方和非开发方的第三方测试者来说,需要尽可能多的发现和使用软件的全部功能,对需求文档中的功能性需求逐项进行测试,要求输入值覆盖正常值的等价类、非正常值的等价类和边界值。因此,测试者不但要深入了解审计信息平台的各项功能用法和目的,还要熟悉审计业务流程。

根据审计信息平台系统功能特点,本系统分为综合管理模块、审计模块、内控制度管理模块和举报模块四部分。根据该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为了保证测试的充分性,经过分析共有功能性需求27项。其中,审计模块为该系统的核心功能,在加强反腐败治理工作的今天,审计业务流程更为复杂、重要。审计管理主要包括审计项目管理、审计作业管理、审计治理管理、基础数据和统计报告五个功能。由此设计的测试项共16个,包括审计计划、项目归档、项目启动、人员考核、审前调查等。

4.2 效率性测试

效率性测试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性能测试。性能测试的目的主要是获取审计信息平台在不同压力下系统的性能数据,寻找系统的瓶颈点;验证审计信息平台在30并发用户下系统的性能表现。在测试之前需要进行需求访谈,根据访谈结果制定测试计划和测试方案。根据用户提供系统交易量占比最高的前10个功能、业务逻辑比较复杂的功能,设定测试场景。例如:用户登录响应情况,大小附件上传下载,审批业务流程,以及上述场景的混合场景,混合场景的测试更能模拟系统在实际使用时的情景。测试时的环境也是至关重要的,测试环境要求与生产环境一致,否则测试结果就失去意义。因此需要在系统开发完毕,功能测试之后系统上线之前,在生产系统进行测试,且测试时测试系统需要与其他系统隔离,避免对其他系统造成影响。

4.3 安全性测试

企业的生产运行活动越来越离不开网络,很多重要的信息资料都在网络上传输,由此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得到人们关注。不论是为了设计,还是为了实现所产生的安全漏洞,对于用户来讲都是无法容忍的。在审计信息平台系统上线前,对其进行安全测试是十分必要的。采取的测试安全测试方法主要有两种:利用Fortify进行静态的代码安全扫描,找出底层代码中存在的安全漏洞;利用AppScan进行动态渗透测试,这种方法是利用自动化测试工具模拟黑客入侵,从而找到系统在运行时会出现的安全漏洞,找出的问题真实有效。

4.4 兼容性测试

目前大多数办公软件都不需要安装,通过浏览器使用。审计信息平台用户只需在浏览器输入系统地址可直接登陆系统。因此对该系统的兼容性测试需测试:操作系统的兼容性和浏览器的兼容性。

操作系统的兼容性主要是测试Windows平台和Linux平台。浏览器的兼容性主要是测试IE浏览器、火狐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一般在测试时,在不同平台和浏览器上,首先系统功能能够正常使用,其次界面和操作应基本相同。

4.5 易用性测试

审计信息平台作为审计监察部日常的办公软件,其易用性是不可忽视的。用户之前习惯使用监察管理系统、风险管理系统和内审作业管理系统。整合、统一后的审计信息平台应该符合用户已经形成的使用习惯。同时是否满足相关文档如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中规定的易用性要求,符合一般软件操作的隐含易用性要求也是需要测试的。在测试中从用户的角度出发,考查人机交换界面的设计,以非常规操作、误操作、快速操作来检验人机界面的健壮性。

参考文献

[1]王峰,郑彦兴,包阳.软件第三方测评[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8(45):345-350.

[2]古乐,史九林.软件测试技术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沈昌松,朱建方等.软件测试用例设计[J].微计算机信息,2001,17(2).

作者简介

田雅(1982-),女,江苏省人。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现为中海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系统软件测评。

测试工作计划范文5

需求分析由产品人员制定,他们要做的不是一份简单的文档,而是细化每一个功能的细节,每一个按钮的位置,对于稍大或复杂一点的需求都进行建模。

需求评审

需求评审(产品需求人员、开发人员、测试人员、设计人员)前期需求进入会大大增加测试人员对产品的功能的整体把握,现在测试人员担任的是测试和产品体验员的身份。测试人员提出需求,开发人员考虑功能实现的方案与可行性、当然开发负责也是要参与的。测试人员主要是对需求的理解提出疑问,以便才能根据需求写用例。QA人员是最终对软件质量进行验证的人,所以也需求了解需求。

开发人员编写排期

开发人员需求根据需求功能点进行排期。然后将开计划转交给测试人员。

测试计划排期

测试人员根据开发计划,对测试具体测试时间,也就是开发功能完成后的时间,进行几轮测试等。然后,把项目的开发与测试计划发送给各部门负责人及参与项目的所有人员。

编写测试用例

根据详细的需求分档,开始进行用例的编写。

【开发人员写开发计划--》测试人员编写测试计划--》邮件通知所有人员及部门负责人。】

用例评审

在用例进行评审之间,先以邮件形式将用例发送给相关人员,以便他们事先了解用例对哪些功能进行验证以及验证的细节。

然后,测试人员组进行用例评审,开发人员对用例与实际功能不符合有哪些,产品人员对会通过用例对功能的具体实现进行把握等等。

【测试用例评审(产品需求人员、开发人员、测试人员、QA人员)】

提交基线

开发人员完成所有功能后,会对自己的功能进行一个自测。自测完成后提交测试人员进行基线。【开发代码及自测---》编写测试用例】

具体测试流程

开发人员对于基到测试线的功能进行测试,发现的问题通过缺陷管理工具进行反馈,开发人员对问题进行修复,然后,准备第二轮测试。

测试人员完成第一轮测试后,需要写测试结论,发到相关人员。然后对基线后的第二轮进行测试,第二轮会对第一轮中发现的问题进行重点回归。

测试具体流程如下:

1

、测试和发现软件中存在的软件缺陷

使用各种测试技术和方法来测试和发现软件中存在的软件缺陷。测试技术主要分为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两大类。

其中黑盒测试技术主要有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法、因果图法、状态图法、测试大纲法以及各类典型的软件故障模型等;白盒测试的主要技术有语句覆盖、分支覆盖、判定覆盖、基本路径覆盖等;

2

、测试工作需要贯穿整个软件开发生命周期

完整的软件测试工作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确认测试和系统测试工作。

单元测试工作主要在编码阶段完成,由开发人员和软件测试工程师共同完成,其主要依据是详细测试。集成测试的主要工作测试软件模块之间的接口是否正确实现,基本依据是软件体系结构设计。确认测试和系统测试是在软件开发完成后,验证软件的功能与需求的一致性、验证软件在相应的硬件条件下的系统功能是否满足用户需求,其主要依据是用户需求。

3

、缺陷报告编写及提交

测试人员将发现的缺陷编写成正式的缺陷报告,提交给开发人员进行缺陷的确认和修复。缺陷报告编写最主要的要求是保证缺陷的重现。要求测试人员具有很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4、软件质量分析

测试人员需要分析软件质量。

在测试完成后,测试人员需要根据测试结果来分析软件质量,包括缺陷率、缺陷分布、缺陷修复趋势等。给出软件各种质量特性包括有功能性、可靠性、易用性、安全性、时间与资源特性等的具体度量。最后给出一个软件是否可以或提交用户使用的结论。

5、测试计划制定

测试过程中,为了更好地组织与实施测试工作,测试负责人需要制定测试计划,包括有测试资源、测试进度、测试策略、测试方法、测试工具、测试风险等。

6、测试用例报告形成

测试人员为了更好更有效地进行测试,保证测试工作质量,需要在执行测试工作之前首先需要设计测试用例,形成测试用例报告。设计测试用例是保证测试质量的核心工作,很多测试技术都可以用来指导设计用例。

7

、自动化测试工具引进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或提高测试水平,测试工作需要引进自动化测试工具,测试人员需要学会使用自动化测试工具,编写测试脚本,进行性能测试等。

8

、测试水平提高

测试负责人在测试工作中,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改进测试过程,提高测试水平,进行测试队伍的建设等。

缺陷管理

使用bug缺陷管理工具,redmine项目管理,通过测试对发现的问题提交到redmine上并进行跟踪。视情况可以将比较简单的bug直接对接开发人员,通过当面交流的方式阐明简单bug的问题所在,提高开发人员修复bug的效率,同时要在redmine上做好bug记录,测试新的版本的时候复测问题。

测试管理

经过两到三轮或四轮的测试后,直到没发现新的问题,或暂时无法解决,或不紧急的问题。通过上级确认,可以通过。编写测试报告与验收方案。

验收方案是交由QA进行验证的。在现公司的流程中是将测试与QA分开的,测试人员重点关注的是功能是否可以正常运行。QA关注的是整个流程的质量以及最终用户的质量。有些公司QA与测试是不区分的,但这对测试的要求会更高,除了关心功能,还需要关心整体流程与质量。

测试工作计划范文6

【关键词】软件测试技术 黑盒测试 等价类划分 正交实验法

1 概述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人们对信息管理、数据收集等业务需求的日益增长以及软件行业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型软件系统应运而生。软件测试成了软件开发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整个软件开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通常在软件开发机构,软件测试占整个项目工作量的40%左右。为了避免返工和降低软件缺陷率,在软件之前,必须要对其进行测试。软件测试贯穿于软件开发的整个生命周期,而理论的支撑在测试中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在一定的理论知识的支持下,才能测而有据、提高测试效率,从而有条不紊地进行软件测试工作。

2 软件测试技术

计算机软件测试技术对于软件开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一个复杂的系统而言,为了增加系统的可靠性,测试工程师需要对开发的系统进行不同层次的软件测试。

软件测试根据系统开发的阶段来分为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根据程序是否被运行分为静态、动态测试,按照查看源代码情况分为白盒、黑盒测试。其中,静态测试是指在不实际运行软件的情况下,直接查看源代码、软件数据结构、编码规则等,由每千行代码出现的错误率作为静态测试的评估结果;动态测试指的是在实际的环境中或者在开发、测试的环境中运行软件,通过测试人员对其进行的各种正确操作,将得出的实际结果与期望结果进行对比,以此来判断软件是否成功。黑盒测试则是将系统看做一个黑盒子,忽略系统内部结构和特性的情况下对齐进行测试,性能测试也属于白盒测试的一种,通过性能测试的自动化工具来模拟开发系统的正常、峰值以及异常负载等条件,来对软硬件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测试,从而发现软硬件系统的性能瓶颈,提出修改方案,以达到优化系统的目的;白盒测试主要是对代码的结构或者逻辑进行测试,需要了解系统的内部逻辑结构、逻辑路径以及源代码的情况,来覆盖开发系统所设计的所有逻辑路径。

3 黑盒测试的技术研究

黑盒测试并不是盲目无知地测试,它是在不注重软件产品的内部结构知识的情况下,根据用户知识和环境认知来设计测试用例。黑盒测试用例方法一般分为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错误推断法、因果图、正交实验法等。

3.1 等价类划分

等价类划分是将整个输入域按照一定的原则划分成几个互不相交的子集,子集中的元素彼此之间是等价的。用这种方法来进行设计测试时,只需在一个子集中选出一个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元素作为测试数据,即可代表该集合对软件系统的影响。

例如:在程序的规则说明书中,对输入条件有这么一句话:“程序输入条件为小于100大于10的整数x”。

则有效等价类为10

同时有效等价类可以根据其他条件再划分不同的子集,以检测该程序的功能是否完整;对于无效等价类,可以选出几个元素来检测该程序对异常输入的容错能力和健壮性。

同时,边界值分析法属于等价类划分的补充,它是采取等价类划分结果的边界值作为测试用例的输入项来验证系统的完备性。例如上述例子,在分析完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以后,运用边界值分析法可以得知,10、100为边界值,故而我们可以选择10和100以及10、100左右两侧的值来作为测试数据进行测试。

3.2 错误推断法

错误推断法是基于测试人员的经验和直接来完成验证可能存在的错误而设计测试用例的一种方法,主要是列举出程序中有可能出现错误或者容易发生错误的特殊情况。例如:输入或者输出为零,删除表格为空或者保存空白信息或者空白表格等情况,然后根据它们设计测试用例。此方法可以弥补测试中的纰漏,但是测试者需有一定的测试经验或对软件系统有一定的了解方可。

3.3 因果图

因果图法考虑到了多种输入条件中的复合关系以及限制关系,当有许多输入或者输出时,或者多种输入和输出组合的情况下,或者参数间相互依存时,此法十分有效。因果图法适合于描述多种条件组合,相应产生多个动作的形式来进行测试用例的设计。利用因果图法来设计测试用例的步骤如下:(1)分析需求中的描述,按需求划分原因及结果;(2)分析需求中的语义内容,然后用因果图来表示需求;(3)使用一些特殊符号在图上标出限制关系;(4)将因果图变成决策表;(5)根据决策表中的每个项目来设计测试用例。

3.4 正价实验法

正交试验法是从大量的实验点中挑选出适量的、具有代表性的点,应用依据伽罗卡瓦理论导出的“正交表”,合理的安排实验的一种科学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适用于软件系统的互动测试、包含配置项的种种测试。

关于利用正交实验法设计测试用例,一般是有正交表的表达式来选择确定正交表。

L行数(水平数因子数)

其中,因子数为所有需要被检查的变量在测试中被称作因子。因子数也是正交数组中的列数;行数为正交表中的行数,也就是正交数组体现的实验的次数;水平数为任何单个因子能够取得的值的个数的最大数。

根据正交实验法来主要步骤如下,在得到映射关系后可根据映射出来的取值来设计测试用例。

(1)确定所有的因子;

(2)确定每个因子的水平数;

(3)根据正交表达式来选择合适的正交表,覆盖测试范围的情况下,选择行数最少的表格;

(4)在正交表格中映射因子的取值;

(5)添加表格中没有显示的潜在组合。

4 总结

计算机软件测试技术是与软件开发相结合的技术,是系统开发必不可少的。软件测试用例的设计,主要是根据测试理论以及实际运行的环境来设计测试用例数据,以数据驱动按成开发系统的软件测试工作。当然,在测试工作中,还需要我们不断努力来提升我们的软件测试力度和技能,进而提升软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吴青林,王焱.软件测试的研究与探讨[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3).

[2]王晓华.软件测试技术应用研究[J].国防科技工业,2012(03).

[3]肖丰佳,李立新.软件测试技术研究[J].工业控制计算机,2012(01).

测试工作计划范文7

【关键词】惠普ALM 软件测试管理 测试计划 测试用例

国内的一些软件企业或者大型的开发团队,在软件测试的管理上很大程度的依赖文档,管理随意、简单,没有建立有效的、规范的软件测试管理体系,当测试需求发生变化时,与之相关的测试计划、测试用例和缺陷等文档都要进行修改,加大了的测试管理的难度,费时、费力且管理效率低下。软件测试管理工具可以有效的改善这一现状,高效、规范的管理测试有关的文档,并实现文档之间的关联,自动的生成测试报告,省时、省力、易管理、易维护且管理效率高。

1 ALM简介

ALM是Application Lifecycle Management的简称,意思是应用程序生命周期管理。ALM系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管理系统。无论你的组织架构是敏捷、迭代或瀑布,有效的使用ALM可以使应用程序具有更好的预测性,更高的重复性,更好的质量和更强的应变性。

2 ALM核心模块介绍

ALM主要包含5个模块,分别为控制面板模块、管理模块、需求模块、测试模块和缺陷模块,如图1所示。

下面分别对核心模块进行简单的介绍:

(1)控制面板模块主要用来创建图表、报告和Excel报告。

(2)管理模块包括和库,用来定义待测应用程序的版本和测试周期,库用于追踪项目中的变化、重用项目实体或跨多个项目共享实体。

(3)需求模块主要用来指定待测应用程序的需求,可在需求之间添加可跟踪性,可跟踪性会显示可能受此更改影响的其他需求,确定需求与需求之间的关系范围,可生成需求跟踪矩阵。需求可以手动创建,也可以从EXCEL表格中导入。可以把创建的需求转化为测试,并可以把需求和测试相关联。

(4)测试模块主要是基于需求模块中定义的测试需求来创建测试计划,此处的测试计划等同于测试用例,测试计划可与测试需求相关联,便于跟踪与维护。可以在应用程序中运行测试并查看测试结果。

(5)缺陷模块可添加缺陷、确定修复优先级、修复开放的缺陷以及分析数据,并可把缺陷和测试需求、测试计划相关联。

3 使用ALM进行软件测试管理

3.1 ALM管理流程

使用管理工具能很好的帮助测试人员跟踪测试的进度,提高工作效率,使用ALM执行软件测试的主要工作过程如下:

(1)根据待测应用程序的版本,先建立和周期,点击面板左边的Management|Releases,在菜单栏选择Releases、Cycle进行相应的创建。

(2)手动创建测试需求,点击面板左侧的Requirements|Requirements,在菜单栏选择Requirements|New File|New Requirements进行相应的创建,或者从EXCEL表格中的需求导入到ALM中。把相互影响的需求相关联:点击某个具体的需求在右边的面板中选择“Requirement Traceability”在菜单栏“Requirements Tree”中选中要关联的需求,点击箭头相关联。

(3)手动创建测试计划,点击面板左侧的Testing|Test Plan,在菜单栏选择Tests|New File|New Tests进行相应的创建,或者把EXCEL表格中的测试用例导入到ALM中。把测试计划和需求相关联:点击某个具体的测试用例在菜单栏选择“Req Coverage”在最右边出现的“Requirements Tree”中选中要关联的需求,点击箭头相关联。同样的,也可以把测试需求和测试计划相关联,只是在测试需求界面进行相似的操作即可。

(4)创建测试集。点击面板上的Testing|Test Lab,选择菜单栏上的Test Sets,把需要测试的需求和用例添加到库中。

(5)使用HP ALM执行测试用例。在Test Sets面板,选择测试集,点击“Run”按钮即可开始手动执行待测应用程序。

(6)对执行过程中出现的缺陷,创建缺陷管理,方便记录和查看。在执行测试用例窗口,点击New Defects即可创建,创建完毕后,在左测面板上选择Defects可查看缺陷。

(7)测试用例执行完毕,在左侧面板选择Requirements,选择需求树视图即可查看测试覆盖率,如图2所示。

3.2 测试报告的自动生成

ALM管理工具可以自动生成各种报告,在菜单栏选择Analysis|Reports即可导出相应的报告或图表,如标准需求报告、标准测试报告、标准缺陷报告、需求跟踪矩阵表等。标准缺陷报告如图3所示。

4 结束语

利用测试管理工具对待测应用程序进行日常测试工作的管理,能减轻测试人员负担,提高测试效率。但测试管理工具所能提供的功能是有限的,要将工具有效运用到测试的管理中,基于测试管理工具的灵活利用是必不可少的。ALM功能强大,同时也非常复杂,文章介绍了ALM在实践应用中的简单使用过程,可以根据待测应用软件的业务需求,最大程度的发挥ALM管理的自动化潜能。

参考文献

[1]陈文海.软件测试管理工具的研究与实现[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软件研究所), 2003.

[2]李理,刘军.软件测试工具的选择和使用[J].警察技术,2006(4):41-44.

[3]李亚伟,严宏君.软件测试过程管理工具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3(3):56-60.

[4]金成姬.浅谈工具在软件测试中的应用[J].程序员,2006(8):84-85.

测试工作计划范文8

关键词:软件测试;项目实训;实践教学;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吴梦麟(1982-),男,江苏南京人,南京工业大学电子信息与工程学院,讲师。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4-0126-02

近年来,随着中国内需市场的增长和国内外外包企业的合作加深,我国的软件外包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软件测试作为软件外包的主营业务之一,是加快软件企业与国际接轨,实现产品国际化的重要手段。随着软件开发流程的系统化和规范化,我国软件企业对软件测试的需求逐步增大,因此高校计算机专业中的软件测试人才具有良好的就业前景。

由于软件测试工作的特殊性,需要从业者不仅掌握一定的软件技术,同时也要对软件测试的方法和流程具备相当的经验。通过高校教育培养出来的计算机专业应届毕业生,虽然能够掌握基本的软件开发技术和软件测试理论,但是缺乏实际的测试经验和相应的行业背景知识,离企业的需求尚有一定的差距。目前高校计算机专业中软件测试教学仍以理论为主,实践动手能力和项目背景经验的培养相对不足,这些矛盾导致学生就业时很难适应企业的用人要求,企业也必须对招入的应届毕业生进行培训,花费相当的人力和物力。

项目实训是解决高校和企业之间供需矛盾的有效手段。在日常教学计划中引入项目实训,以实际测试任务为驱动,按照企业规范进行流程管理,让学生掌握测试过程中各阶段的技能,理论联系实践地接受企业化的锻炼。通过实训课程,使学生不但能够学习到实际测试经验,而且能够增强团队意识,进一步缩小毕业生与职业测试工程师之间的差距。

一、软件测试项目实施

1.测试项目简介

本文所述的软件测试实训项目是基于校企共建模式,由南京工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软件外包实验室提供软件测试的场所和专用的硬件设备,从合作的软件公司引入相应的测试平台、管理流程和测试报告文档的测试项目。

本项目的内容是针对前期开发的教师管理系统进行测试。该系统是教学部门的业务管理支撑系统,测试主要围绕教师信息的查询和更新操作的管理。通过对这些功能模块的测试,增强系统的易用性、稳定性、可配置性,消除信息孤岛,进一步提高数据信息的应用水平。

在测试环境搭建过程中,服务器的软硬件配置要与该系统的实际运行环境保持一致。对于测试计划、测试方案和测试用例等文档的修改、更新操作,则采用svn版本管理工具来进行控制。学生可以通过svn服务器平台,按照进度提交每日的测试用例文档,并填写日志记录测试进度和每天的测试工作。

2.实训计划和人员管理

软件测试实训安排在我校外包实验室中进行,采用与企业相同的管理模式集中训练,由相关教师和企业工程师来指导测试流程。测试团队的成员来自于我校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专业的大三、大四学生,以及对软件测试感兴趣的相近专业的学生。这些学生具备基本的软件编程能力,并且对测试的基本理论有一定的了解。根据学生自身水平和对项目的熟悉程度,可以将其划分为不同角色,其中包括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开发人员由原来参与系统开发的部分学生担任。测试人员可以分成不同的小组测试不同的模块,每个小组设置一个测试组长,负责测试项目管理,其余组员则负责执行测试用例,各小组都有一名教师作为指导教师,控制模块的测试进度。整个测试实训项目安排在假期进行,用时半个月,每天工作8小时。每天早晨由测试组长安排当天的测试任务,并对前一天的测试结果进行总结。在每个时间节点,由指导教师和小组成员对相关测试文档进行评审。

3.测试项目进程

本项目的实际流程图如图1所示,在项目初始阶段,担任开发人员角色的学生叙述产品需求和业务流程,为编写测试计划做准备。该测试项目主要分为5个阶段:测试计划制定、测试方案编写、测试用例设计、多轮系统测试和测试系统报告提交。每个阶段都力求达到规范化、细致化的测试目标,同时每个阶段都要经过教师和各个组员之间的评审,如果评审通过,可以开始下一阶段的工作;如果不通过,则需要完善后继续评审直到通过。

(1)测试计划制定。在了解了教师管理系统的需求以后,结合学生的基本情况、系统模块数量和测试的周期来制定测试计划。测试计划要涵盖测试的范围和环境、测试人员的管理和测试进度安排。考虑到参与实训项目的学生缺乏相关经验,因此测试计划要重点突出每个测试小组所对应的系统模块,以及测试流程中每个阶段所对应的完成日期。该测试计划由各组组长和指导教师制定,最后需各小组评审后通过。

(2)测试方案编写。测试方案是按照系统需求说明书详细的分析测试的模块,指导后续的测试用例的编写工作,重点在于对模块具体功能的理解和测试对象的分析。在这一阶段,首先由担任开发人员角色的学生来介绍系统模块的基本功能,并以文档的形式向对应测试组成员提交;然后由指导教师以具体测试点为例,介绍详细的测试用例写法;最后,由各组组长将测试任务分配给组员,各组员在理解的基础上开始测试用例的设计。测试方案完成以后由各组组长汇总,并在组内进行评审。

(3)测试用例设计。测试用例的编写是针对各功能模块测试而设计的一组测试输入、执行条件以及预期结果,也是本实训项目的重点内容。在对模块的特性和功能了解的基础上,设计系统的测试点,设计时应考虑角色权限、验证点和测试描述。在设计验证点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展开讨论,力求做到无疏漏;同时在测试描述时,可以将等价类划分、边界值、错误推测等常用方法与书本理论相结合,通过具体的实例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最终的测试用例以Excel表格形式列出,其中包括编号、重要级别、操作步骤、预期输出和实际测试结果等条目。

(4)多轮系统测试。按照测试用例的具体内容,可以进行多轮的系统测试。根据测试结果,扮演开发人员角色的学生对缺陷进行修改。通过这一过程,不但使学生认识到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且积累了开发经验,为今后规范化的编程打下了基础。

(5)测试报告提交。通过半个月的实训,学生经历了规范化的测试流程,测试报告的编写是对测试内容的概括和总结。报告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分析,得到对软件质量的评价;总结本次的测试过程,为制定以后的测试计划提供参考;评估本次测试计划和测试执行是否符合规范。通过本次实训,学生普遍体会到从理论知识到实践的过程,明确了规范化的软件测试方法,同时对软件编写中隐含的错误和缺陷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为今后的软件开发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软件测试实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本次软件测试实训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学生不但学到了规范化的测试流程,提高了职业软件素养,而且通过互动和交流,发现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本次软件测试实训是针对上一次实训开发的系统,离企业的实际系统测试尚有一些差距;其次,参与的学生缺乏实际经验,对软件测试认识不足,导致测试方案和测试用例编写不够规范、完善;另外,相应的管理需要加强,在实训过程中存在迟到、早退以及缺席的现象,从而影响了测试进度。

针对以上问题,在今后的实训过程中,测试项目要尽量切合企业的实际需求,同时在测试方案和测试用例的评审中,要加强教师和学生的沟通,强调测试流程的规范性,可以多鼓励高水平的学生带低水平的学生。另外,可以采取企业现行管理方式对实训进行管理,如引入考勤制度、评审制度等。

三、结语

软件测试是我国软件产业高速发展中需求缺口较大的一个行业,培养具有相关经验和符合企业需求的软件测试人才是目前高校计算机专业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通过研究软件测试实训项目,探索了软件测试专业人才的培训方式以及在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研究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徐瑾.中国软件外包业研究综述与展望[J].经济学动态,2010,(11):75-78.

测试工作计划范文9

关键词:嵌入式软件;GJB2725A;软件测试;过程模型

0 引言

随着信息化军事技术的不断深入,嵌入式软件已在航空武器装备软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相应的,对其进行软件测试的要求也越来越重要。目前,大部分软件测试项目主要由事件驱动完成,存在流程不清晰、被动性高、效率低下等问题,影响了测试质量,其严重后果就是没有及时发现软件产品缺陷,导致产品失效。

总装备部于2001年了GJB2725A《测试实验室和校准实验室通用要求》[1],其目的就是为了指导软件测试活动,提高软件测试过程管控能力。因此提出了一种嵌入式软件测试过程模型,该模型能够依据军标,以流程驱动的方式对软件测试进行全过程管控,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价值,提高了研制效率。

1 嵌入式软件测试过程模型

在型号软件研制中,测试是一项复杂而繁琐的工作,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技术、方法、资源以及管理等诸多方面[2],现有流行软件测试模型,如V模型、W模型和H模型[3],并不能完全适用于实际测试工作,而应由研制单位牵头,建立本地化的软件测试过程模型。

根据工程经验,将嵌入式软件测试过程划分为5个阶段,即测试需求分析、测试策划、测试设计与实现、测试执行和测试总结,每个阶段实现不同的测试活动,前一个阶段是后一个阶段的输入,后一个阶段是前一个阶段的验证,以流程为驱动力,逐步实现所有活动,通过不断地对流程再优化,实现模型的持续改进[4],逐步趋近实际工程应用。

1.1 测试需求分析

该阶段的输入为软件测评合同或软件研制任务书,以明确被测项目的范围、目标、约束及要求。

同时,确定需要完成的测试类型,如功能测试、性能测试、边界测试、接口测试、可靠性测试等,并明确每一个测试类型的具体要求,例如:

1)功能测试:每一个软件测试项输入的每一个正常等价类和异常等价类都至少被一个用例覆盖;

2)性能测试:对软件的精度、时间和适应性进行测试,以确认是否符合规定的性能要求;

3)接口测试:测试所有外部接口,每一个外部输入/输出接口应进行正常和异常情况测试。

确定测试类型后,可制定测试策略,包括白盒和黑盒测试,并对具有特殊要求的被测项进行具体描述。同时,确定测试充分性和终止要求,避免项目无法结束。

测试需求分析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依据软件设计文档,确定测试的显性需求和隐形需求,并分解为测试项,为后续测试用例提供设计依据,本阶段的输出为《软件测试需求规格说明》。

1.2 测试策划

本阶段在测试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完成如下工作:

1)确定测试技术,如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分析法和猜错法等;

2)明确定性评价准则,包括文档、设计和实现等方面;

3)数据采集要求,主要指被测软件、用例、缺陷和管理数据等;

4)制定软件测试环境,包括软/硬件环境,确保测试顺利开展;

5)明确测试人员的角色与职责,合理分工,确保进度;

6)根据要求进行风险分析,如技术、人员和资源风险,并制定措施。

本阶段的输出为《软件测试计划》。

1.3 测试设计与实现

本阶段的主要内容就是依据测试需求,设计测试用例,单元、部件测试采用“先功能后逻辑”的测试策略,即先满足基于功能的测试(功能测试覆盖100%),再满足基于逻辑的测试(语句、分支、调用覆盖率100%),配置项、系统测试采用基于功能的测试策略,测试用例主要包括名称、标识、初始化、前提和约束、输入、预期输出、通过准则、追踪关系、终止条件、用例类型和设计人员等信息,本阶段的输出为《软件测试说明》。

1.4 测试执行

本阶段的主要内容就是在实际测试环境下执行测试用例,记录测试结果,将期望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比对,如不一致,则进行深入分析,确认为软件缺陷,则填写软件问题报告单,本阶段的输出为《软件测试记录》和《软件问题报告单》。

1.5 测试总结

本阶段的主要内容就是依据测试结果,统计与分析测试数据,包括用例执行率、用例通过率、代码缺陷率、功能覆盖率等指标,进而对被测软件产品做出客观、公正、独立的评价,为改进软件产品质量提供支撑,本阶段的输出为《软件测试报告》。

2 模型应用

被测软件为某型嵌入式软件,要求完成软件测试,出具测试报告。

2.1 测试需求分析

根据测试要求,定义被测项目的范围、目标、约束及要求。

范围:单元、部件和配置项测试。

目标:单元测试完成语句、分支100%覆盖,部件测试完成调用100%覆盖,配置测试完成需求100%覆盖。

策略:单元、部件测试采用白盒测试,配置项测试采用黑盒测试。

测试需求:经分析,单元测试共有272个测试需求,部件测试共有36个测试需求,配置项测试共有16个测试需求,27个测试项。

2.2 测试策划

软件测试主要采用等价类划分法和边界值分析法进行测试。

2.3 测试设计与实现

依据软件设计文件设计测试用例,单元测试共设计1869个测试用例,部件测试共设计266个测试用例,配置项测试共设计168个测试用例。

2.4 测试执行

经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确认,共计发现56个软件问题,提交设计进行优化改进。

2.5 测试总结

测试结果总结如表4所示。

测试用例均能100%覆盖测试需求,配置项测试的用例执行率为95%,其原因是有些硬件环境不能满足测试要求,如破坏性测试,单元和配置项测试的用例通过率均不到100%,说明这两种测试是发现软件缺陷的重要手段,通过对56个问题的归零处理,软件问题得到解决,提高了软件产品的质量。

3 总结

采用流程驱动式的嵌入式软件测试过程模型能够很好的解决测试工程化问题,通过实际运用,提高了测试管控能力,确保了测试充分性,发现了软件问题,提高了软件的质量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 闫宇华,李谊,黄宁等.GJB 2725A-2001,测试实验室和校准实验室通用要求[S].北京:中国人民总装备部,2001.

[2] 金先仲,任宏光,李建军等.空空导弹研制系统工程管理[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测试工作计划范文10

关键词:软件测试;黑盒测试;等价类划分法;因果图法;测试用例设计;测试策略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07-1560-04

Test Case Design of Black-boxing and its Application

YU Fei-xia

(Anhui Sun Create Electronics Co., Ltd, Hefei 230088, China)

Abstract: The design of test cases is the key of software testing, which is very important in software development life cycle. Several commonly used test-case-design methods of black-box testing are elaborated with work practices. How to use these methods to design effective and reconstructable test cases is illustrated by two examples. A reasonable test strategy is presented finally.

Key words: software testing; black-box testing; equivalence partitioning; cause-effect graphing; test-case design; test strategy

随着软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软件质量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软件测试是保证软件质量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测试工程师需要从项目生命周期之初就开始介入,这样他们才能准确地理解测试的对象并且和其他涉众一起生成可测试的需求。在软件生命周期的每一阶段中都应包含测试,进而检验各阶段的成果和预期目标的一致程度,尽可能早的发现缺陷并加以修正。如果不能在软件开发的早期阶段进行相应的测试,缺陷的延时扩散常常会给最后的成品测试带来巨大的灾难。虽然测试工作不可能发现所有的缺陷,但是我们必须设计出最可能发现最多数量的错误、并耗费最少时间和最小代价的测试。近年来,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为测试工程师进行测试提供了系统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方法提供了一种有助于确保完全测试的机制,并提供了揭示软件缺陷的最高可能性。常用的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有: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分析法、错误推测法和因果图法。本文结合工作实践,阐述了黑盒测试常用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并结合具体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1黑盒测试简介

黑盒测试注重于测试软件的功能性需求,根据软件规格说明书的要求,运行并验证程序是否满足用户的需求,是一种从用户立场出发的测试。它把被测试程序当作一个黑盒子,不考虑其内部的逻辑结构,通过输入测试数据,根据需求来判断输出是否正确,确认软件功能的正确性和可操作性。根据软件的特定功能构造测试,以证实各功能完全可执行,同时在各功能中寻找缺陷。

在进行测试用例设计时,应考虑两个方面:一是覆盖率最大化,所设计的测试用例能够减少达到合理测试所需的附加测试用例数;另一方面,所设计的测试用例能够告知是否存在某些类型缺陷,而不是仅仅与特定测试相关的某个缺陷。众所周知,穷举测试是不可能的,测试工程师总是试图通过有限的测试用例最大限度的提高发现缺陷的数量,以取得最好的测试效果。

2测试用例设计方法分析

2.1等价类划分法

等价类划分法把所有可能的输入数据(即软件的输入域)划分为若干部分,然后从每个部分中选取少数代表性数据作为测试用例。在具体的测试执行过程中,通常把全部输入数据划分为若干等价类,在每一个等价类中选取一个数据作为测试的输入条件,这样就可以用少量代表性的测试数据取得较好的测试结果。使用该方法设计测试用例包含确定等价类和生成测试用例两个步骤。

该设计方法的关键是确定等价类。等价类包含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有效等价类是指对于程序的需求来说是合理的,有意义的输入数据构成的集合,用来检验程序是否实现了规格说明书中所规定的功能和性能。无效等价类是指对于程序的需求来说是不合理的、没有意义的输入数据构成的集合,用来检验程序对于无效数据的处理。这样,程序不仅能接收合理的数据,也能经受意外的考验,从而确保程序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2.2边界值分析法

边界值分析法是考虑边界条件而选取测试用例的方法,是对等价类划分法的补充。该方法不仅关注输入条件,还需要考虑从输出等价类设计测试用例。实践证明,软件在输入、输出域的边界附近容易出现差错,而不是在输入范围的内部。因此,应该选取刚好等于、稍小于和稍大于等价类边界值作为测试数据,而不是选取每个等价类内的典型值或任意值作为测试数据。

举例来说,如果输入值的有效范围是a~b,那么测试用例应当包含a、b、略小于a和略大于b的值;如果某个输入条件代表一组值,那么测试用例应当执行其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还应当测试略小于最小值和略大于最大值的值。

2.3错误推测法

错误猜测主要是一项依赖于直觉的非正规的过程。其基本思想是列举出可能犯的错误或错误易况的清单,然后依据清单来编写测试用例;另一种思想是在阅读规格说明时联系程序员可能做的假设来确定测试用例,即规格说明中程序员忽略的一些内容。在具体的测试执行过程中,测试工程师利用直觉和经验猜测出错的可能类型,然后编写测试用例来暴露这些错误。

猜测错误的常用依据:

1)以前产品测试中曾经发现的错误。

2)在单元测试时曾列出的许多在模块中常见的错误。

3)容易发生错误的情况。

4)补充等价类和边界值法遗漏的一些等价类组合。

2.4因果图分析法

因果图法是一种利用图解法分析输入的各种组合情况,从而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它适合于检查程序输入条件的各种组合情况。边界值分析法和等价划分法都是着重考虑输入条件,却没有考虑输入条件的各种组合、输入条件之间的制约关系。但是输入条件之间可能的组合太多,必须考虑采用一种适合于描述多种条件的组合、相应产生多个动作的形式来进行测试用例的设计。因果图法将规格说明转换为一个布尔逻辑网络,它使我们从不同的视角来审视规格说明。因此,建立因果图是一个暴露规格说明中模糊和不完整之处的好方法。

3测试用例设计实践

测试用例的设计是测试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用例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测试的质量。对于不同项目类似功能的业务测试,设计可重用的用例不仅可以减少后续项目设计用例的时间。如果在设计可重用用例的基础上再考虑可重构性,就可以大大增强用例的可读性、可操作性、扩展性和重用性,从而提高测试效率。

3.1等价类划分和边界值分析法

下面以B/S架构的系统登录功能为测试对象,应用等价类划分和边界值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测试用例设计。操作系统为Windows XP,浏览器为IE6.0。

功能要求:用户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服务器IP地址,弹出系统登录页面;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点击登录,系统自动校验,并给出相应提示信息;如果用户名和密码中任一项未输入或输入错误,登录后,系统给出相应提示信息;连续三次未通过系统验证,自动关闭登录页面。

表1系统登录测试用例

下面综合使用等价类划分法和边界值分析法设计系统登录测试用例,既减少了冗余的用例,又提高了发现软件错误的能力。根据规格说明书和详细设计说明,设计测试用例如表1所示。

3.2因果图法

因果图法采用系统的方法选择出高效的测试用例集。下面以自动售货机软件为测试对象,采用因果图法设计测试用例。

功能要求:有一个处理单价为1元5角的盒装饮料的自动售货机软件。若投入1元5角硬币,按下“可乐”、“雪碧”或“红茶”按钮,相应的饮料就送出来。若投入的是两元硬币,在送出饮料的同时退还5角硬币。

测试用例生成过程如下所示:

1)分析功能要求描述中,哪些是原因,哪些是结果,并给每个原因和结果赋予一个标识符。

表2因果关系表

2)分析功能要求的语义内容,找出原因和结果之间,原因和原因之间对应的关系,并根据这些关系,画出因果图;给图加上注解符号,说明由于语法或环境的限制而不能联系联系起来的“因”和“果”。

图1自动售货软件因果图

表3自动售货软件判定表

3)通过仔细的跟踪图中的状态变化情况,将因果图转换成一个有限项的判定表。

4)把判定表的每一列拿出来作为依据,设计测试用例。

表4自动售货软件测试用例表

4结束语

以上阐述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可以组合为一个整体的策略。一组合理的策略如下所述:如果程序的功能说明中含有输入条件的组合情况,则应首先使用因果图法;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使用边界值分析法,实践表明用这种方法设计测试用例发现程序错误的能力最强;必要时用等价类划分法补充一些测试用例;用错误推测法增加更多的测试用例。虽然使用上述策略并不能保证可以发现所有的错误,但实践证明这是一个合理的折中方案。建议综合多种测试方法来设计严格的程序测试,因为每一种测试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弱点。某种方法遗漏掉的错误,而用其它的方法就可能找出来。

参考文献:

[1] Dustin E.有效软件测试[M].新语,译.北京:清华出版社,2003.

[2]郑人杰.计算机软件测试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

[3] Patton R.软件测试[M].周予滨,姚静,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测试工作计划范文11

关键词:网络信息;代维管理;CQT测试处理;流程设计

CQT测试处理流程设计

CQT测试功能提供CQT测试工单接收、转发、状态同步等服务,支撑代维人员对指定地点(如宾馆、商场和写字楼等)进行呼叫质量和数据传输质量进行测试,为无线网络优化提供依据。

CQT测试流程如下图所示:

(1)无线网优系统提交CQT测试项目给合作单位统一管理平台用于制定测试计划,合作单位统一管理平台同时将计划信息同步至PDA接入服务子系统。

(2)在测试周期内合作单位统一管理平台通过短信提醒代维人员或代维人员自己登录Portal查看测试计划列表。

(3)代维人员接到测试任务后通过PDA客户端登录PDA接入服务器子系统,登录成功后代维人员会在CQT测试功能模块中看到需要自己处理的测试任务执行工单列表信息。列表中呈现CQT测试任务单的标题信息,标题信息至少包括:工单号、工单类型、CQT测试地址、测试点位置,测试时间等。

(4)代维人员在CQT测试任务列表中查看详细的任务信息,PDA客户端会向PDA接入服务子系统发出测试任务详细信息下载请求,PDA接入服务子系统响应请求,并将测试任务工单详细信息和测试模板发送给PDA客户端。在代维人员登录系统后,系统提供手动和自动同步工单信息功能。若采用自动方式,PDA客户端会采用轮训方式(可设置,一般为30分钟),自动请求下载新的工单信息和工单状态的更新信息。若采用人工方式,代维人员点击同步按钮,随时同步工单信息。

(5)代维人员在CQT测试任务工单详细信息呈现页面中点击接单确认按钮,确认接单,该工单呈现在已确认的测试任务工单列表中。PDA接入服务子系统、合作单位统一管理平台工单状态将更新为“接单”。

(6)按照CQT测试计划和测试模板要求,代维人员在测试地点使用PDA终端上的CQT测试软件逐个测试点进行CQT测试,提取CQT测试数据后直接录入工单中。通常测试点比较多,当出现漏测时,PDA客户端会提醒代维人员。

(7)当代维人员确认CQT测试完成后,点击工单页面上发送按钮,PDA会提示是否发送。若代维人员确认发送,CQT测试工单信息附带PDA终端的位置信息(发送工单是所处巡检地点的小区信息、GPS信息或RFID电子标签信息)发送给PDA接入服务子系统。

(8)PDA入服务子系统将工单信息同步到合作单位统一管理平台,平台收到上报的工单后会验证发出消息的位置是否在测试目标现场。若上报的位置信息与数据库中的标识的位置信息不符,平台会退回测试工单,代维人员PDA终端上会弹出不能报结的提醒信息,告知代维人员必须在现场提交测试工单。若工单上报的位置信息与现场设备位置吻合,合作单位统一管理平台将测试数据同步至无线网优系统进行评估。

(9)无线网优系统系统将评估此次测试结果,若发现异常则向iMEP派发故障处理工单申请,进入故障处理流程。若未发现异常,更新数据库,并通知合作单位统一管理平台报结任务,平台将通过PDA接入服务子系统会向PDA客户端反馈报结结果。

(10)当代维人员在测试时,发现设备运行出现异常,需要立即处理,代维人员可以在PDA终端上提交设备异常处理申请。异常处理申请至少包括:出现设备异常的基站、设备、异常现象描述、异常处理方式等,进入故障处理流程。

[参考文献]

测试工作计划范文12

【关键词】稠油开发 监测 “三选 三定 三结”管理办法 探索 单家寺稠油油田

1 开发概况

单家寺稠油油田于1984年投入开发,是胜利油田投入热采开发最早的稠油油藏。单稠油分为6个开发单元,探明含油面积20.46Km2,地质储量8763.73×104t。油藏埋深1050-1300m,自上而下钻遇的稠油层系有馆陶组、东营组、沙一段和沙三段。原油相对密度0.97-1.002g/cm3,50℃时地面脱气原油粘度3535-1332000mPa・s。先后经历了5个开发阶段,即蒸汽吞吐试验阶段;东区建设投产阶段;厚层块状稠油油藏井网调整、蒸汽驱试验和薄层层状油藏投入开发阶段;综合治理阶段和稠油油藏后期稳产阶段。主要采用的开发方式是蒸汽吞吐和蒸汽驱开发,担负着年产原油60万吨、注汽168.5万吨以上的生产任务。

2 开发现状及背景

单家寺稠油油藏高原油粘度及特殊的开采方式造成监测资料测试成功率较低,另一方面由于单家寺稠油油藏已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剩余油分布较为复杂,迫切需要利用现有的监测技术,为单家寺稠油油藏的“科学开发、精细开发、效益开发”提供保障。但往年监测资料应用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存在着:

(1)由于稠油生产分转周、注汽、焖井、放喷、下泵等多个生产环节,部分测试内容由于衔接不紧密,需要测试油井错过测试时机;而另一方面为了完成监测任务,测试井所取部分资料过于片面,起不到指导油藏开发的作用;

(2)稠油油井井筒测试条件不符合测试要求,造成部分测试项目无法完成。其中,2011年因油稠油井静压测试遇阻25井次,占测试井次22.9%。为了达到年度我矿的监测资料使用率应达到90%的监测指标。我们创新地提出了“三选、三定、三结”管理思路与管理方式,以达到提高监测资料在单稠油油藏利用率的目的,让监测真正成为了解稠油油藏的眼睛,保证稠油油藏的开发效果。

3 “三选、三定、三结”管理模式建立与应用

3.1 建立单稠油监测管理小组,细化节点管理

改变以往仅有监测岗上报监测计划、管理监测资料使用性等,从而造成监测油井过于集中,监测资料不能真正反映油藏开发动态等不利局面,转变为成立监测管理小组,由监测管理小组上报监测计划、管理监测资料使用性等,使监测管理工作真正覆盖监测过程中的每一环节。节点设置为监测计划上报、监测计划实施、监测资料使用及审核等三个管理节点,按照我矿单二块、单10块、单83块、单六西、单56块和单113块等六个稠油区块开展节点分析,将各个节点责任落实到人头,形成“人人头上有计划,个个肩上有责任”的管理考核体系。为充分调动各个环节人的主观能动性,把管理落到实处,积极开展了“单稠油区块监测使用率评比”活动,将各个区块监测使用率进行季度排序,评出最优,以点带面,逐步推进,最终达到整体提升的目的。

3.2 推行 “三选、三定、三结”管理方法,精细过程控制

针对单稠油周期生产变化快、生产环节多特点,监测管理小组成员实施了“三选、三定、三结”管理方法,重视每个环节的单稠油监测工作量上报、实施及使用审核,让每项节点管理都趋向精细化、纵深化,有效保证每项监测资料使用率。具体方法是,监测管理小组成员根据往年测试井点、油井生产动态及剩余油挖潜方向等,避免出现测试资料不连续、重复录取、不符合开发规律等矛盾,通过“筛选、优选、精选”三步走策略制定出合理的测试井点及测试项目,经过“小组制定、矿领导确定、地质所审定”三步方案论证,纳入实施计划开始实施。实施后,监测小组成员通过“月度、季度、年度”三期稠油监测资料总结分析,一方面对可疑资料通知监测大队进行复测,另一方面根据分析结果及时完善调整监测计划,形成多方位、多层次的监测管理流程,最终达到通过监测资料测试结果能够把单家寺油田横向、纵向油藏开发状况掌握清楚,分析明白,提出有效治理措施,改善单家寺稠油油藏开发效果。

为了保证监测按计划实施,将监测计划月度运行改为旬度运行,一是本着测试计划按计划实施原则;二是参考目前油井生产状况可对监测计划实施微调,与全矿产量运行计划相协调。本着这两条原则,我们把全矿每月监测计划,按照注汽、作业运行规律,排到每旬计划中,保证了每月监测计划实施。在实施过程中,由监测岗跟踪计划监测井作业、注汽、生产状况,确定监测时机,跟踪监测情况,出现不正常测试情况,及时联系有关部门协调解决,从而保证每月监测计划的顺利实施及监测资料使用率。

3.3 实施全方位新测试方法探索,改善稠油测试中的难题

新测试方法探索方面主要有:

(1)针对测试井井筒测试过程中遇阻的情况,采用作业过程下测试管柱的办法进行解决,主要用于定点测压井下测压管柱测试。

(2)针对有防砂管油井吸气剖面仪器无法下入油层井段或无防砂管井测试仪器不显示流量等问题,主要采取的是有防砂管井采用隔热管下接插管至防砂铅封顶以下10-20米,吸气剖面测试仪器在插管内测试;而没有防砂管油井,采用隔热管接筛管,在筛管内测试的方法测试。

(3)利用流量测试法,间接反映各小层吸气差异。其过程就是大排量向井内打水,通过流量测试,发现流量在射孔井段变化的情况,间接反映油井各层吸气情况,根据油井测试结果实施下步调整吸气剖面的措施工作。

3.4 实施效果

通过一年多的单稠油监测“三选、三定、三结”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单家寺稠油油藏监测符合率明显提高。

实施定点测压井28井次,其中水平井6口,结束了水平井自开发以来没有静压资料的局面。利用热管下接筛管或插管测试吸气剖面4口井,利用流量计测试吸水剖面6井次。根据多井臂测试结果,实施下小套管治理措施后恢复生产油井5口。

4 结论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