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针灸中级考试总结

针灸中级考试总结

时间:2022-08-19 02:27:55

针灸中级考试总结

针灸中级考试总结范文1

摘要:为提高《针灸医籍选》课程的教学质量,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学生的自主性,在《针灸医籍选》教学中,对平行班级分别运用结构化文献型数据库型与PBL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和传统教学方法,对比其教学成果。Y果显示,运用结构化文献型数据库型与PBL相结合教学方法的班级课程综合成绩优于传统教学班级。由此得出结论:结构化文献型数据库型教学内容与PBL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优于传统教学模式。该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整理归纳教材内容,更好地引导学生,从而达到训练学生正确的思维和推理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与学生的自学能力。

关键词:结构化文献型数据库教学方法;PBL教学方法;针灸医籍选;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3-0143-03

《针灸医籍选》是研究古代医籍中关于针灸基础理论和针灸临床知识的一门原文课,摘选了《黄帝内经》《难经》中针灸理论的精华以及后世针灸医论、歌赋选,是针灸专业学生接受中医理论熏陶的基础。该课程内容具有深刻的思想性,教材中包括阴阳、五行、经络腧穴、病因病机等多个模块;同时,具有实用性和启发性,针灸离不开操作技术,教材中同样含盖了许多有关针刺操作技术的内容,如:有关针灸补泻的原则与方法,针灸的禁忌内涵等。所以,《针灸医籍选》的内容具有以原创性、思想性为主导,兼具实用性的特点,是塑造学生中医思维的关键[1]。但是由于中医古籍广博浩瀚,《针灸医籍选》的教材按照原文排版,内容不乏重复,不利于初学者学习和理解;同时,本课程的教学方式主要以传统教学方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为主,即以老师授课为基础的学习,单纯注重知识传授,课堂咬文嚼字枯燥无味,忽视了学生的各种技能培养。

本研究借鉴结构化文献型数据库的方法,讲授内容在教材组织处理上要做到“少而精”的原则,削枝强干,区分教材内容的主次,把握核心,重点讲授学生未知和有疑问的内容,非重点内容留给学生自己看书学习,将教材中相同题材的内容归纳在一起,集中分析讨论。这不仅可以避免授课者重复讲述相同内容,亦可使学生清晰明了本门课程的内容。同时,利用PBL教学模式(Problem-based leaning),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通过解决问题来学习,从而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自主性[2]。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2012级针灸推拿专业1班(86人)和2班(79人)为教改对象,采用抛硬币的方式,随机选取2012级针灸推拿专业1班作为实验班,2班作为对照班。

(二)研究方法

两个班使用的教材(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高希言主编的《针灸医籍选》精编教材)、教学学时(54学时)和授课教师(具有数十年《针灸医籍选》教学经历的教授)均一致。

1.实验班教学方法。实验班在授课前,教师借鉴结构化文献型数据库型的方法,将教材中相同题材的内容归纳在一起,“抓住重点,讲深讲透”,在学习古籍原文的同时,增加医案的讨论,将理论与临床相结合。同时结合PBL教学法教学,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根据学生能够掌握的程度与教材的深度,多组织专题讨论课。

具体实施方法如下:①内容分配:由教师先将教材中相同题材的内容归纳在一起,列出提纲,按组将标题分配给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有必须准备的内容同时又可以对感兴趣的标题加以准备、发挥。对较难的题目适当给以提示,以防准备不充分,讨论不深入。②收集资料:学生围绕所设定的内容,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如图书馆、网络、求教专家等途径,获得与所讲内容相关的资料。③讨论:学生就所设定的内容,结合自己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深入地讨论。④堂交流:选出代表交流总结报告,同学们自由讨论。⑤总结升华: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讲评、补充和总结。

2.对照班教学方法。对照班教学内容采用传统教学法逐章地讲授,辅之以多媒体教学,传统教学法授课过程包括:组织教学―目标展示―讲授新课―归纳总结―课堂提问反馈五个步骤。

3.教学效果评价。采用课程综合成绩对教学改革的效果进行评价,课程成绩由考勤平均分、课堂提问讨论得分、两次作业得分以及期末笔试得分共同组成,其中考勤平均分、课堂提问讨论得分以及两次作为分别占10%,期末考试得分占60%。所有评价环节评分均采用百分制,由研究生分别将分数录入Excel 2010,采用SPSS统计软件19.0进行处理。

二、结果

2012级针灸推拿专业1班有1人申请缓考,共84人参加考试,2012级针灸推拿专业2班共79人参考考试,所有成绩均有效。

(一)考勤平均成绩

两个班的考勤平均成绩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个班同学考勤情况均较好(见表1)。

(二)课堂提问讨论成绩

两个班的课题提问成绩情况比较,2012级针灸推拿专业1班成绩优于2012级针灸推拿专业2班成绩,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三)课堂作业得分

每班分别布置了两次课堂作业,两个班课堂作业成绩情况比较,2012级针灸推拿专业1班成绩优于2012级针灸推拿专业2班成绩,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四)期末笔试成绩

两个班的期末笔试成绩比较,2012级针灸推拿专业1班成绩优于2012级针灸推拿专业2班成绩,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五)课程综合成绩

两个班的课程综合成绩得分比较,2012级针灸推拿专业1班得分优于2012级针灸推拿专业2班得分,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三、结论

本研究结果发现,采用结构化文献型数据库型教学内容与PBL教学方式相结合授课班级的课程C合成绩得分较高,其中课堂提问讨论成绩、课堂作业成绩以及期末笔试成绩得分均高于传统教学模式授课班级。可见,结构化文献型数据库的教学内容与PBL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优于传统教学模式。该模式克服了本课程内容分布零散、重复不利于授课者讲述和学生接收困难的弊端,同时教师改变了传统教学中逐章讲授的角色,起到了分类整理教督的功能。教学理念从过去“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科为基础”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基础”。教师讲授主题不再是某一方面具体的知识,而是获取某一方面知识的方法。教师如何更好整理归纳教材内容,更好地引导学生,从而达到训练学生正确的思维和推理方法,提高其自学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并抓住时机,鼓励学生多提问,多看课外相关的书籍、文献,最后做到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目的。

《针灸医籍选》是针灸专业最具代表性的经典理论课程,本研究根据《针灸医籍选》这门课程的特点,采用结构化文献型数据库型的方式将教材中相同题材的内容归纳在一起,集中分析讨论,同时结合PBL教学模式可为学生们营造了一个明晰、轻松、主动的学习氛围,使其能够自主地、积极地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也可以十分容易地获得来自其他同学和老师的信息;使有关课程的问题尽可能多地当场暴露,在讨论中可以加深对正确理论的理解,还可以不断发现新问题,解答新问题,使学习过程缩短,印象更加深刻;此外,还可锻炼学生们多方面的能力,如文献检索、查阅资料的能力,归纳总结、综合理解的能力,逻辑推理、口头表达的能力,主导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等,这些将对今后开展工作和科学研究等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侯中伟,马惠芳.针灸医籍选读课程设置再思考[J].中医教育,2010,29(1):78-79.

[2]张树剑.《针灸医籍选》课程设计的思考与应用[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1):55-57.

基金项目:成都中医药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YB201410)

针灸中级考试总结范文2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分期针刺;分期针灸

周围性面瘫通常是急性起病,于数小时或1~2d内达高峰。病初可有下颌角或耳后疼痛。主要症状为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1]。额纹消失,不能皱眉,眼睑闭合不全,试闭眼时,瘫痪侧眼球向上外方转动,露出白色巩膜,称贝尔现象。病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露齿时歪向健侧,因口轮匝肌瘫痪而鼓气或吹口哨时漏气,因颊肌瘫痪而食物易滞留于病侧齿颊之间。病变在鼓索参与面神经处以上时,可有同侧味觉丧失。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病例为我科2007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12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其中男68例,女52例,年龄从19~72岁,平均年龄为36.4岁。病程1d~25d,平均病程为(7.36±4.62)d。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三组,三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患者基本身体素质之间无显著差异。

1.2方法 将我科2007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12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三组,分别为对照组、分期针刺治疗组、分期针刺加灸组,对照组患者只给予其针刺治疗。然后在治疗2w及4w后对患者的治疗恢复情况进行总结统计分析。参照周围性面神经中西医评定及疗效标准(草案),将周围性面瘫患者治疗恢复情况分为四个等级: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同时将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评分作为另一评价针灸疗效的参考标准依据。将患者的病程分为三期,1w以为为急性期,1w~18d以上为静止期,18d以上为恢复期。

1.3治疗方案 急性期取穴迎香、颧髎穴、太阳、阳白、口禾髎、下关、颊车、地仓、攒竹穴、承浆,以上穴位刺入0.3~1寸,取患侧;翳风、合谷穴刺入1.5~3寸,需捻转,留针20min。静止期取穴地仓透颊车、太阳透颧髎刺入30~90mm,使针与入针位呈15°角,由一穴位向另一穴位穿透,得气即止。阳白、下关、攒竹、翳风、合谷刺入15~25mm,迎香、口禾髎、承浆刺入10~15mm,需捻转,留针20min。恢复期:主穴基础上加上足三里,取穴地仓透颊车、太阳透颧髎刺入30~90mm,使针与入针位呈15°角,由一穴位向另一穴位穿透,得气即止。阳白、下关、攒竹、翳风、合谷刺入15~25mm,迎香、口禾髎、承浆刺入10~15mm,需捻转,留针20min[2]。

1.4分期针灸组治疗方案 在上述分期针刺的基础上加上艾条针灸,点燃艾条的一端,对准治疗穴位,使艾条的一端离皮肤约有1~1.5寸,灸5min/次,患者皮肤应略发红。

1.5不分期针刺组治疗方案 取穴迎香、颧髎穴、太阳、阳白、口禾髎、下关、颊车、地仓、攒竹穴、承浆,以上穴位刺入0.3~1寸,取患侧;翳风、合谷穴刺入1.5~3寸,需捻转,留针30min。行针时间不超过15s,留针过程中间隔10min行针1次。

2结果

三组患者治疗后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评分:分期针刺组为88.4±1.81,分期针灸组为90.03±1.32,对照组为82.67±1.12,治疗前后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评分有显著差异(P

3讨论

近年来有关周围性面瘫的针灸治疗方面的文献报道有很多,报道提及的常用本类治疗方法包括针加灸、电针、毫针、综合疗法等,笔者总结多篇文献报道,上述疗法的有效率均超过百分之九十。且有多篇文献报道,周围性面瘫临床治疗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为重,从而提高该病的治愈率,但很多患者未能及早就医,因此,我科将收治患者分为急性期、静止期、恢复期,对不同时期的患者施以不同的治疗方案,且取得良好的疗效。

本研究对我科收治的120例面瘫患者进行不同方案的治疗,统计分析得出在临床治疗周围性面瘫分期针刺治疗和分期针灸治疗疗效显著比简单针刺治疗好,分期针灸治疗疗效比分期针刺治疗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周围性面瘫方面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针灸中级考试总结范文3

关键词:针刺;关节炎,类风湿;脑啡肽,亮氨酸;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脂质类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的风湿性疾病,至今病因不明,中医学认为RA是由于人体营卫失调,感受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或日久正虚,内生痰湿、瘀血,正邪相搏,使经络、肌肤、筋骨气血受阻失于濡养而出现肢体疼痛、肿胀、酸乏、重着、变形,治疗有内服药和外治法。而针灸可减轻局部症状,改善关节功能的作用。我院在近几年中应用针灸治疗RA的临床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在本院专科病房与门诊选择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1987年RA诊断标准。受试者在18~65岁之间,病级为1~2级,红细胞沉降率(ESR)≥30mm/1h,符合卫生部制定的抗风湿药物研究指导原则活动期RA的标准,受试者排除明显心、肝、肺、肾等的器质性疾病,药物过敏史和晕针史,孕妇与哺乳妇女不纳入试验。受试者在3个月内未使用过二线药物。病人的一般情况见表1。

表1病人的一般情况

组别例数性别平均年龄岁平均病程年病期(例)病级(例)

男女ⅠⅡⅢⅠⅡⅢ

针灸组3052545±53±5255010187

对照组1531244±733±51230942

注:二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1.2方法:45例患者按年龄、性别、病期、病级随机按2∶1配对分为二组:对照组应用消炎痛25mg,3次/d,治疗组不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而应用隔日1次针灸治疗,每次40min,1个月为一疗程。

取穴:①整体取穴:根据整体治疗原则,患者每次取背部督脉经和膀胱经,肝俞、睥俞、肾俞和命门穴,手足阳明经曲池、足三里和足少阴肾经太溪穴。②局部取穴:根据患者受累关节取穴。肩关节取肩于、肩贞、肩内阿是穴,肘关节取曲泽穴,腕关节以阳池、阳谷、阳溪穴,指关节取八邪穴,膝关节取膝眼、曲泉、膝阳关、阳陵泉穴,踝关节取解溪、昆仑、丘墟穴,趾关节取八风穴,颞颌关节取下关穴。四肢穴位采用温针以驱寒逐湿,通利关节,针刺采用捻转提扦补泻法,随后温针2次,应用灸粒温针。背俞一般用附子饼间接灸法(附子饼为附子∶丁桂∶冰片以40∶9∶1比例制成)。

1.3观察方法:每2周随访一次,每次检查晨僵、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握力,每4周随访血尿常规、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滴度,部分患者测定超氧化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脂质过氧化物酶(LPO)和亮脑啡肽,测定超氧化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和脂质过氧化物酶(LPO)采用化学比色法,亮脑啡肽采用放免法测定,由华东医院协助完成。

1.4疗效评定:显效:关节肿胀指数改善率、压痛指数改善率、握力改善率、晨僵改善率和ESR改善率等五种改善率均数>70%。改善率=(治疗前值-治疗后值)/(治疗前值-正常值)×100%。有效:以上五种改善率均数>50%。改善:以上五种改善率均数>30%。无效:以上五种改善率均数<30%。

1.5统计学处理:治疗前后计量指标改变用t检验,组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疗效比较用Ridit检验。

2结果

2.1疗效评价:针灸组30例,显效1例,有效7例,改善17例,无效5例,改善率83.3%;消炎痛组15例,有效3例,改善9例,无效3例,改善率80%,二组间经Ridit检验,P>0.05,二组间差异无显著性,针灸组疗效与消炎痛组相似。

2.2针灸与病程和关节功能:见表2。从表2中可见病程越短疗效越好;关节功能损害越少,疗效也越好。

表2针灸疗效与病程和关节功能的关系

疗效病程(年)关节功能

<1/21~22~3>3ⅠⅡⅢ

显效0010100

有效3211421

改善3635593

无效0113023

有效率(%)10088.883.366.61008457

2.3针灸治疗前后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的改变:见表3。

表3针灸治疗前后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的改变

项目针灸组(30例)消炎痛组(15例)

治疗前治疗后P值治疗前治疗后P值

关节肿胀指数6.9±4.44.7±4.3<0.00113.4±3.612.6±3.5>0.05

关节压痛指数17.2±7.610.1±0.7<0.00113.1±3.19.1±2.4<0.02

晨僵(H)2.9±1.61.9±1.6<0.0012.3±1.71.4±0.5<0.02

握力(mmHg)83.5±31.295.7±62.1<0.001102.3±28.6113.8±30.4<0.05

ESR(mm/1h)57.2±25.746.4±27.2<0.0175.1±29.562.6±29.6<0.01

CRP(μg/L)18.8±11.68.2±14.5>0.0517.9±12.110.2±12.1>0.05

RF(对数值)2.4±0.42.2±0.4<0.012.4±0.32.2±0.4>0.05

2.4针灸治疗前后亮脑啡肽(LEK)、超氧化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脂质过氧化物酶(LPO)的改变:见表4。

表4针灸治疗前后LEK、SOD、CAT和LPO的变化

项目LEK(10例)SOD(18例)CAT(18例)LPO(18例)

mg/mlU/g(Hb)U/mg(Hb)nmol/L

治疗前85.1±41.8485.9±38.617.1±3.55.7±1.0

治疗后172.5±62.2458.2±46.118.1±1.65.2±1.1

P值<0.01<0.01>0.05<0.05

2.5不良反应:消炎痛组有1例头痛,有2例胃肠不适,针灸组无明显副作用。

3讨论

R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经常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消炎镇痛,但该类药物引起严重胃肠道症状和肝、肾、神经等方面损伤,而中医认为RA属痹证,一般均为正虚标实之病,除应用药物治疗外,中医针灸治疗RA是一种非药物消炎镇痛疗法。本研究用艾灸背俞穴温阳益肾、调和气血。局部取穴祛瘀通经,捻转提扦补肾法治疗RA,疗效可达83.3%,与消炎痛的消炎镇痛疗效相似,经Ridit检验,P>0.05。同时发现病程越短关节功能损伤越少,疗效越好。目前没有一种早期RA的标准,根据Morgan等[1]报道早期RA病程12个月以内的患者为界限,针灸治疗对早期RA疗效较好(见表3)。针灸组治疗前后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晨僵、握力均有明显好转。ESR、RF滴度也有改善,P<0.01,消炎痛对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晨僵、握力、ESR也有好转,P<0.02,而对RF无明显作用,与我国近年来报道相似[2]。

Mezes等[3]和Wade等[4]检测RA患者血浆和滑膜液中LPO的含量增高。Pasquier等[5]和Marklund等[6]报道RA患者外周血多形白细胞中SOD活性和滑膜中SOD活力下降或相对不足。这说明RA患者存在自由基代谢紊乱,所以测定RA患者红细胞中SOD、CAT活性与血浆LPO治疗前后变化可了解针灸治疗RA的疗效。本研究针灸治疗后SOD活力明显下降,P<0.01;血浆LPO含量降低,使关节炎症减轻,关节功能好转。

自从Hugher[7]首先从亮脑内分离出亮脑啡肽以来,对针灸镇痛机制的研究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成柏华[8]在家兔实验中观察到针刺对中枢和外周亮脑啡肽有同步影响,针刺后,组织中亮脑啡肽(LEK)增高,肾上腺髓质内LEK下降而血浆中升高。RA患者针灸治疗后LEK含量明显升高,P<0.01,证实针灸治疗对RA患者有消炎镇痛作用,但副作用比非甾类抗炎药低。本研究发现针灸治疗后ESR与RF滴度下降明显,有待进一步了解针灸治疗对免疫调节的关系。

作者单位:周嘉陵(200052上海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类风湿关节炎科)

朱琦(200052上海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类风湿关节炎科)

参考文献

1,MorganK,ClagueRB,ReynoldsI,etal.AntibodiestotypeⅡcollageninearlyrheumatoidarthritis.BrJRheumatol,1993,32:333.

2,奚永江,浦蕴星,陈桂玲,等.针刺早期类风湿关节炎39例临床观察.上海针灸杂志,1985,4:1.

3,MezesM,BartosiewiczG.InvestigationsonvitaminEandlipidperoxidestatusinrheumatoidarthritis.ClinRheumatol,1983,2:259.

4,WadeCR,JacksonPG,HightonJ,etal.Lipidperoxidationandmalondiahydeinthesynovialfluidandplasmaofpatientswithrheumatoidarthritis.ChimActa,1987,164:245.

5,PasquierC,LaoussadiS,SarfatiG,etal.Superoxidedismutaseinpolymorphonuclearleucocytesankylosingspondylitis.ClinExpRheumatol,1985,3:123.

6,MarklundSL,BjelleA,ElmqvistLG.Superoxidedismutaseisoenzymesofthesynovialfluidinrheumatoidarthritisandinreactivearthritis.AnnRheumDis,1986,45:847.

针灸中级考试总结范文4

关键词 针法灸法学 教学改革 中医教育

基金项目:2006年度安徽省省级精品课程《针法灸法学》精品课程建设与实践,编号:JXYJ0708

《针法灸法学》是针灸推拿专业主干课程之一,也是重要的专业临床课,是使学生掌握针灸操作技能的重要课程。但是在多年的教学活动中,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渐暴露出一些缺陷和不足,比如实践教学环节薄弱、限于书本理论教学等。种种问题告诉我们,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凡在医学教育的理论教学、临床实践、实验教学及教学管理等各个环节中能够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观察和分析医学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变革旧的医学教育理论和模式,建立现代医学教育理论,并付诸实施,有力地推动医学教育在各方面的进步,都属于医学创新教育的范畴[1]。笔者主要就本课程教学改革创新的方法和实施后取得的教学效果作出研究和观察。

1 教学改革的意义

《针法灸法学》主要研究针灸防治疾病的各种具体方法,操作技术,临床运用及其作用原理。针灸操作复杂,技巧性较强。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进行系统、规范的刺灸方法和技术的训练。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学习针灸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外,还必须能够熟练掌握针灸操作技能,这样才能够为将来的临床实践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以往的教学方法重理论讲授,轻实践练习,实践教学时间明显不足,仅限于课堂教师示范操作,学生充分练习针灸技能时间无法得到保证,而仅有的少量试验课也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造成学生动手能力差,甚至出现针灸推拿专业学生不敢扎针的情况,严重影响学生培养质量,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2 教学改革的内容

2.1 教材建设:在无高职高专《针法灸法学》教材的情况下,我们使用的是郭诚杰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刺法灸法学》。由于该教材是本科教材,存在着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不匹配,内容过深过广,不适合高专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等问题。2005年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与卫生部教材办公室规划组织编写了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并且制定了符合高专层次的《针法灸法学》的教学大纲和实验指导,并编写了配套习题集,现在使用的为本套教材。新的教材考虑到了高专层次的学生在学习能力与知识基础上与本科学生的差别,在教材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都作出了适当的调整,使得教材既能覆盖针法灸法学的主要内容,又能够结合适用对象的特点,满足高专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

2.2 教学手段改革: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除理论讲授外,还结合教师示范操作、多媒体演示、学生模仿练习及实体练习、临床见习等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加深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根据所使用教材,我们精心制作了同步教学课件,并且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将教学课件以及教案、大纲、习题、实验指导与参考资料、研究进展等全部上网,实现学生在不同时间、地点,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自主化、个性化学习,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够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资源,实现教学资源效益最大化。另外,在教学中改变满堂灌的方法,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讨论式、启发式、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安排自习、讨论、答疑,注意调动学生积极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实践教学改革:实验室中实践课的环节对于本课程教学效果有直接影响。教学中加强刺灸法技术操作的示范教学和基本功训练,按照教学大纲中实践教学环节的要求,对需要掌握的针法灸法操作安排实践课,学生要反复亲手实体操作。在课外活动时开放实验室,以便学生练习针灸操作技术,并安排专业课教师进行专门辅导,同时加强实践教学力量,实践操作时变大班教学为小班教学。另外还加强了实践能力的考核,制定了实践考试标准,实践考试成绩纳入期末成绩的统计,大大激发了学生实践学习的积极性,也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此外,针推专业对医生的意、气和指力有特殊要求。因此我们利用早晨早自习的时间开设了练功课,通过练习气功、太极拳及徒手训练等,不仅造就了专业所需素质,强壮了身体,而且今后用于临床,更可提高临床疗效。

2.4 实训过程改革:学生结合临床实践的重要场所就是实训基地――医院。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芜湖市中医医院是我省创办最早的中医院之一,该院针灸科日门诊量达到120余人次,病房共设有病床20张,床位使用率平均达到150%,科内现有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2人。作为学校的针灸临床教研室,针灸科临床医师承担了学校《针灸治疗学》、《针灸学》等课程的理论教学任务,此外自2008年9月开始,我们安排学生每周末赴该院进行临床见习,使学生尽早接触临床,改变了以往统一安排在最后一学年实习,而前期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践严重脱节的情况,临床见习帮助和指导学生把所学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力地配合学校专业教育,大大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为保证学生的培养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2.5 创办各种专业活动:组织每年一度的针刺手法大赛,以赛促学、以赛促练,学生们表现出很高的热情,比赛调动了广大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积极性,取得了良好效果。此外,在校学生处的指导下,成立针灸协会,组织学生每周三下午在针推实训中心模拟诊疗室开展模拟临床诊疗,通过学生模拟诊疗、教师指导把关等方式提高实践能力;针灸协会还开展具有专业特色的针法、灸法等示范交流活动。开展第二课堂,通过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社区义诊、到敬老院义务服务等,将掌握针法灸法知识应用于实践中,使理论知识与实际相联系,并作为针灸实践教学的研究和补充。丰富多彩的活动改变了过去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安排的局面,巩固了专业思想,培养了专业兴趣,广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提高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效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 效果观察

3.1 对象:选取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05级针灸推拿2班(69人),06级针灸推拿1班(29人)作为观察对象,05级同学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06级同学采用的是改革后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3.2 结果:分述如下。

3.2.1 问卷调查:对两班同学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调查,问卷采用无记名方式进行。问卷内容及结果见表1。

3.2.2 成绩调查:见表2。

4 结论

教学改革前05级2班学生对于教学方法、实践技能训练、成绩考核等方面的不满意度较高,说明老的教学方法、技能训练模式不能够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迫切的需要进行改革。从05级2班、06级1班两班学生学习成绩对比,看出教学改革后,06级1班学生的总体成绩明显高于05级2班。由此看来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模式,通过对教学方法、课堂教材、实训过程等方面的改进,有效地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学生临床实践技能显著提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精神。

5 参考文献

针灸中级考试总结范文5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北京100700)作者简介:王本显,男,《中国针灸》杂志第一任主编,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

《中国针灸》于1981年8月创刊,至今年8月已满20周年了。20年来本刊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在为我国针灸学术水平的提高,为我国针灸保健事业的发展,为中国针灸走向世界,为国内外针灸学术的交流等方面均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应归功于领导的关怀、广大读者和作者的支持以及本刊编辑部全体同志的无私奉献。

我自1980年下半年本刊开始筹备起,直至1991年退休为止,曾在《中国针灸》主编的岗位上服务11年。现借本刊创刊20周年之际,将本刊创刊初期的几点往事回忆一下,以做为对本刊创刊20周年的献礼。

在本刊筹备期间,领导上以我既搞过临床工作又搞过实验研究工作为由,极力动员我负责此项工作。我当时认为搞编辑工作是为人做嫁妆的,有了成果是人家的,出了错误和责任则是自己的,因此便以没搞过怕搞不好为由婉拒了2次。最后领导上以商量的口气对我说:“万一工作中出了什么问题或错误由领导负责,可以先试一试看,如果实在不行了再说……”这种情况下,我只好答应领导先试一试看。在创刊号出版之后,编辑部的同志们看到了经过我们自己的辛勤努力之后终于生产出了具体的成果,我们全都显露出了喜悦的笑容。特别是当《中国针灸》的订户不断的上升,并且不断接到广大读者来信表示支持和欢迎之后,便忘记了工作中的困难而逐渐地投入进去。

我最初也和其他许多不愿从事编辑工作的同志一样,最怕的是脱离自己原有的专业。事实证明这一担心是不必要的。在《中国针灸》创刊不久,便有很多基层单位工作者来信要求本刊开辟“百家园”,接着又要求本刊开辟“针灸讲座”、“答疑”、“书评”、“专论”、“医案”以及“名家学术思想研究”等等。不久广大读者又进而要求本刊牵头举办“针灸提高班”,经过试办之后大获成功。接着我们又应广大读者要求,开办了“高级针灸研究班”、“针灸写作研究班”以及其他各种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学习班等等。编辑部人员不仅可以根据本身具体情况参加学习或讲课,而且也可以以不同形式参加临床或实验室研究工作。总之,由于编辑部人员和广大读者、作者接触机会的增加和关系的更为密切,因而所拥有的专业提高机会,不是更少了而是更多了。当然为此所要付出的辛勤劳动也就更多。我在《中国针灸》编辑部工作的11年,可以说是自己是由不认识到认识再到加深认识,由不安心到安心再到和《中国针灸》休戚与共,共同学习提高的11年。

1《中国针灸》刊名的确定和书写在本刊创刊筹备期间,对本刊刊名曾有过几种不同的设想。经过反复的思考与讨论之后逐渐集中到“中国针灸杂志”和“中国针灸”两个名称的取舍上。最后经过讨论,多数同志认为“中国针灸”4个字既简明又响亮,完全可以不加‘杂志’两字而有‘杂志’的含义。在意见统一之后,经中央卫生部中医司吕炳奎司长的邀请,由中国政协常委、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国著名书法家赵朴初先生书写。现在大家所看到的苍劲而饱满的“中国针灸”4个大字就这样诞生了。

2领导的关怀与支持《中国针灸》筹备伊始便得到各级领导尤其是院、所领导的热情关怀。其中使我记忆最深的是,已故中国中医研究院首任老院长、中国针灸学会首任会长、世界针联终身名誉主席鲁之俊教授的关怀事绩。鲁老在本刊创刊后的前10年中,曾为本刊题词4次,书写创刊词与纪念词2次,在本刊每次出版发行后均认真阅读并随时提出改进意见。鲁老特别重视本刊的国际交流,曾明确提出要多与国外医学期刊进行定期交流,并指示本刊对国际友好人士特别是医务界的友好人士要主动赠阅,并提供了一些地址。针灸研究所历届领导在人力和财务等方面对本刊的大力支持和有力领导以及有关科室对本刊工作的积极配合都是本刊得以顺利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

3艰苦创业,团结合作1981年在本刊创刊后的前半年,虽然本刊订户已突破1万册,并很快接近2万册。但是,根据我国针灸专业队伍的实际情况,订户的潜力还是很大,离我们的预定目标还有一定距离。我们是坐等订户上门,还是主动走出去进行宣传促销活动?当时编辑部全体同志经过讨论之后,决定携带杂志分头去流动人员较多的地方如火车站、大商场、大医院、医学院校甚至卫生部大院等地方,设摊进行促销。经过编辑部全体同志半年多的努力,本刊发行量便突破2万册,至创刊3周年时已突破3万册,在创刊前5年中平均每年订户增加1万册,与此同时,对国外读者的发行量也逐年上升,至创刊5周年时已达到当时国内期刊在国外发行量中的第2位。

4坚持以临床为主的方针本刊自创刊以来便坚持“提高为主,兼顾普及,丰富多彩,实事求是”的办刊方针,事实证明这一方针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在有关篇幅的分配比例上,应当以临床为主还是以实验研究为主?还是两者并重?我们始终坚持以临床为主的原则。动物实验研究方面的文章,只有那些理论价值比较大,或与临床疗效有密切关系,而且水平较高者,经过选择之后才能在《中国针灸》上发表,每期所占篇幅约为20%,最多也不能超过30%。因为动物实验研究方面的文章对阐明针灸原理虽然非常重要,但由于《中国针灸》的读者对象主要是临床工作者,而实验研究文章应由另外的专业期刊予以发表。创刊初期的发展过程证明,这一原则是完全正确的。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转瞬间我离开《中国针灸》主编的岗位已10年了。在这10年里《中国针灸》又有了显著的进步,不仅由双月刊改为月刊,而且编辑内容和水平也都有了新的提高。不仅被评为部级优秀学术期刊之一,而且已被某些国际性索引和文摘所收录。现在又应广大读者的需要进入国际互联网,并且制成光盘合订本。这些都说明《中国针灸》朝向国际化和现代化又前进了一大步。现在,时代的巨轮进入到21世纪,同时《中国针灸》也开始进入第3个10年时期。相信《中国针灸》必将进一步成为各国针灸医师和针灸学习者的良师益友。

(收稿日期:20010429,刘炜宏发稿)

针灸中级考试总结范文6

灸疗液稳获殊荣赢好评

“郑大夫,《现代营销》的第六届读者节,咱们是否参加?”、“郑大夫,这次在济南,我能现场去体验一下灸疗液的疗效吗?”、“郑大夫,您去读者节现场吧,这样我就省得跑去哈尔滨考察了。”……

从今年八月份开始,类似这样的咨询电话,郑继厚大夫不知道接了多少个。自从在《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的读者节和创业周上多次亮相以后,灸疗液不知道治愈了多少病患,也不知道吸引了多少位苦于选项无门的中小投资者。近来,随着加盟商和患者对于灸疗液的

逐渐认可,越来越多的意向读者都期待能在《现代营销》第六届读者节上再度见到郑继厚大夫,并现场体验一下灸疗液的神奇疗效。

虽然郑大夫为了帮扶各地的加盟商成功开店,一直奔走于全国各地,但面对着读者热切的期待,郑大夫决定克服一切困难前去参展。果然,郑大夫的灸疗液不负众望,不但凭借着立竿见影的神奇疗效,一举赢得了现场众多选项者的关注和认可,而且还获得了“《现代营销》2012最具潜力创业项目”的殊荣。

灸疗液新年全面升级

创业绿色养生项目人人可行

灸疗液,不但是源自于郑大夫家族祖传的秘方,后经郑大夫悉心调配后,又在其中添加了多种名贵的中药材,经天然低温萃取精制而成。经过几年的发展,郑大夫在原有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再次升级,灸疗液的产品包装还获得了专利审批。产品资质经多方审核后,完全可以铺货进药店和医院进行销售。为了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灸疗液的“润慷福天下”商标也即将面世。

灸疗液是一药多治的祖传秘方。主治各种风湿骨病和皮肤疾病:针对颈椎病、肩周炎、腰间盘、滑膜炎、骨质增生、骨股头坏死等骨关节疾病疗效显著;针对湿疹、皮炎、荨麻疹、手足癣、烫伤、冻伤以及肿痛、发热、发红、刺痒、起皮、起泡、起疙瘩等病症可做到药到病除。

将灸疗液用在患处,药力像无数灼烧的小针从毛孔、皮肤、穴位、经络直达病灶,集液体针灸、药疗、艾疗、火疗、热敷、熏蒸、三九贴膏药、三伏贴膏药等功效于一体,自动诊治,能够消炎、杀菌、排毒、祛风散寒、消肿止痛、舒筋活络、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改善血液循环及周围组织营养,不需专业知识,不用找穴位经络,那疼喷哪,当场见效、无毒副作用、减少病态链形成,节省时间,使用十分便捷。

灸疗液采用天然中上等成分的中草药,经特殊工艺科学萃取浓缩而成,并集火疗、灸疗、热疗、药疗、热敷、熏蒸、按摩、拔罐等于一体,最大限度发挥了绿色中药与肌体的亲和保健综合效应。具有卓佳驱风散寒、消炎杀菌、温经止痛、利湿排毒、舒筋活络、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等功效。该产品安全绿色,不含任何毒麻成分中草药及激素和化学药品。保证了原生态药液的质量,确保对人体无刺激、无中毒、无伤害。长期使用还能起到防病保健的功效。由于灸疗液治病范围广,治愈疗效好,所以被众多的患者誉为“万金方”。

加盟商前来助阵

亲眼见证灸疗液冶病神效

河北XX的加盟商闫淑范,由于自身就患有风湿病,所以她对灸疗液这个项目格外关注。今年6月份,她从郑大夫那里邮购了几瓶灸疗液进行试用,灸疗液药到病除的神奇疗效,不但治好了她多年的顽固性风湿病,其中的商机,更让她觉得这将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生财良项。于是,她致电郑大夫,并表明了自己想要加盟的意向。

正赶上郑大夫忙着筹备读者节参展,闫淑范闻讯后,说什么都要跟着到展会现场去看看。闫淑范说:“一直听说《现代营销》的读者节和创业周活动搞得好,这回借此机会,我真想到现场走一走,看一看。最主要的是,现场我想学学郑大夫是如何给患者诊病和治病的,这样就当我提前实践了,等到自己开店时也会增加不少销售经验。”看到加盟商如此勤奋好学,郑大夫也正缺人手,于是同意闫淑范的请求。

在第六届读者节的展会现场,闫淑范不但见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慕名读者,更见到了上午试用完灸疗液,下午就回来大批购药的回头客。其中一位来自山东青岛的汪先生,说自己昨天睡落枕了,脖子不敢动,想试试灸疗液,看能不能把自己现场给治好。郑大夫笑着说:“我保证不到20分钟,你的脖子就能像往日一样灵活自如。当郑大夫将灸疗液喷洒在患处,并帮他敷好薄膜之后,不到五分钟,汪先生就明显感觉到了脖子像火烧一样热。热感过去不到十分钟,原本酸胀的脖子顿时轻松了许多。郑大夫为其取下薄膜,现场让他活动一下。汪先生惊呼:“太神奇了,我的脖子不疼了,你看,怎么转都不疼了。”像汪先生一样的病例在展会现场不胜枚举,比汪先生严重许多的颈椎病患者,腰间盘突出患者,也都纷纷表示试用完灸疗液感觉到了明显的效果。一直在旁边帮着敷药,付货的闫淑范,眼见着一个个回头客买走了大批的灸疗液。她的心情比郑大夫都激动。三天的展会观察下来,闫淑范不但随着郑大夫学到了很多诊治经验,她对于日后经销灸疗液更是信心倍增。她说:“这三天真没白来,我跟郑大夫学到太多的东西了。最主要是灸疗液的效果,不但彻底地让我信服了,我对于日后的经销更有自信了。我一定会像郑大夫一样,耐心对待患者,争取让灸疗液治好更多的病患,也早点帮我实现创富的梦想。”

相关链接:新包装灸疗液药效好于原来,且多3毫升,外观精美,并质量高档不阻喷头不漏液;由于灸疗液原材及各方面成本提高,从12月起购灸疗液样品3并(盒)200元含邮费,另赠健胃饮3代或周身通1代。健胃饮主治:脾胃失运引起的气血不足、脾虚下泻、无食欲、消化不良、胃痛、大便不成形等具有利湿消肿功效。周身通主要配合灸疗液调整保养全身各种慢性疾病的,单独泡手足治病疗效也卓佳。从2013年1月起,灸疗液统一零售价每盒150元以上,而价下降近成本,主要考滤给商更多利益。凡有意的读者,请多体验对比后再考滤,受权暂只开放县区级;加盟费1万,本刊读者优惠价6000元。授权后,提供全套合法手续、并给独家地域保护及其它扶持。

温馨提示:如有愿意探讨分享灸疗液、周身通、健胃饮的读者,可参加明年不定期举办的交流学习活动,共同提高大家整体健康水平;有提供实际病例及相关故事者,奖50元以上产品或资料;总部更愿意有弘扬绿色养生文化的联盟企业及个人共同开拓市场,来造福更多百姓。郑大夫的QQ:2401389028。

北京郑氏润慷生物医药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柳树银色时光东楼12号 润慷养生堂

电话:18210845088

联系人:郑继厚

针灸中级考试总结范文7

1学历教育

1.1中医系开设标准

泰国的大学只有符合中医执业委员于2010年颁布的“中医本科班的教育和课程要求制度”才能开设中医系。必备条件包括:大学符合国家教育部规定,师资力量的筹备,招生准备工作,课程、教学符合要求,通过教学质量和大学评估,有学生管理系统,教室符合条件,学生住宿、运动、服务机构齐全,资金来源预算等。

1.2开设中医系的大学

目前有6所大学设有中医系,开展本科中医教育。

1.2.1华侨崇圣大学

华侨崇圣大学附属于华侨报德善堂基金会,是泰国第一所设有中医系的大学。于2002年与上海中医药大学联合办学,合办本科6年制,由上海中医药大学派教师到华侨崇圣大学授课,学生4年级时到上海的中医院实习,毕业前6个月回泰国的华侨中医院进行临床实习。目前已有5届毕业生,共228人,首届毕业生获得的是科学本科学位,第2届改为中医本科学位。多数毕业生就业前景良好,大学为了鼓励学生继续攻读硕士学位,为硕士生提供奖学金,且毕业后能在高校任教。

1.2.2国家庄甲盛啦察帕大学

国家庄甲盛啦察帕大学附属于替代医学院,是一所公立大学,中医系成立于2008年,是泰国第二所设有中医系的大学。早期与厦门大学合作,后由于学生增多,而厦门临床实习门诊名额有限,改为与辽宁中医药大学联合办学,大学学制5年,目前已开展3届,毕业生共有160人。

1.2.3那空叻查是玛(呵叻)学院

那空叻查是玛(呵叻)学院,是泰国东北部第一所设有中医系的私立大学。那空叻查是玛(呵叻)学院与成都中医药大学联合办学,学制5年,由成都中医药大学派教师到泰国任教,学生最后1年到成都的中医院实习。

1.2.4清莱学院

北方的清莱学院是一所设有中医系的私立大学,与湖北中医药大学联合办学,学制5年。

1.2.5碧瑶大学

北方的碧瑶大学是碧瑶府的公立大学,与广州中医药大学联合办学,学制5年,2014年招生第一届学生。该大学重视中医教学,相关设备齐全,成立医院门诊给学生提供临床实习机会。1.2.6皇太后大学北方的皇太后大学是一所公立大学,与广州中医药大学联合办学,学制5年。该校设有孔子学院,授课以泰语、英语、中文3种语言为主。

1.3本科班针灸课程

在泰国90%的中医本科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医疗活动以针灸为主,但目前各大学并未开设针灸系,针灸学属于选修课课程,且临床带教师资力量缺乏,对针灸教育的发展存在一定影响。

2继续教育

继续教育是泰国医生实现知识更新、能力提升的常用途径,根据其年龄、教育背景和从事医疗领域等特点设有不同学习形式,在泰国最常见继续教育途径如下。

2.1短期培训班

近年来,泰医和替代医学发展厅的东南亚泰中医药研究院与华侨中医院联合开办了多期培训班,包括针灸治疗脑血管疾病﹑眼针﹑内经对预防和治病的运用﹑伤寒论治疗消化道疾病的应用等等。泰国国防部的陆军学校自1995年起与中国上海中医药大学开办西医短期3个月的针灸班培训,至今已有1500多名西医生结业并通过考核,在所在的公立和私立医院的医疗活动中使用针灸疗法。2000年,泰国清迈府与中国上海市结为姐妹城市,共同开办针灸培训班,由上海中医药大学和清迈玛可密医院进行联合培训,有25名西医参加针灸培训。2002年,泰国东北乌汶府与中国成都市结为姐妹城市,乌汶府卫生局和当地公立医院叁巴斯医院与成都中医药大学合办针灸培训班,共举办了2届,有43名西医参加针灸培训[1]。2006年,泰国陆军学校与中国天津中医药大学合办针灸短期班,至今已有九届,共培训了412名学员[1]。

2.2中医学术交流讲座

泰医和替代医学发展厅的东南亚泰中医药研究院与泰国中医总会﹑华侨中医院﹑泰国针灸草药学会以及中医界同盟多次组织中医学术讲座,旨在交流经验、互相学习,提升中医的医疗和教育水平。

3职业考核

中医本科毕业生,需通过职业考核方可从事医疗活动。职业考核应符合泰国中医执业委员规定关于行医考核制度。

3.1专业基本知识与要求

1)年龄不低于20岁。2)持有卫生部认可的中医本科中医药大学毕业证,若是外国籍还需有当地的行医证。3)医风良好,无有损中医形象的不良行为。4)无坐牢史。5)无吸毒史。6)无麻风、结核病、酗酒、象皮病或其他中医执业委员会指出影响中医形象的疾病。7)无精神病。

3.2报名及考试

在泰国卫生部行医执照管理局进行报名后,通过为期两天的考核,包括笔试和临床考核。笔试考核内容涵盖中医知识和法律法规(1999年行医法律和补充本,1998年医务所法律和补充本,1967年药物法律和补充本)。临床考核包括处方用药、针灸和推拿。

4中医相关研究机构

4.1东南亚中医药研究院

东南亚中医药研究院原名为“泰中医学交流中心”,成立于1995年7月1日,当时是附属于医疗厅的一个处部,其宗旨是促进和发展中医的标准化,促进中医和现代医学相结合。2002年3月5日,卫生部建立新的机构“泰医和替代医学发展厅”并将“泰中医学交流中心”列入其附属部门。2004年7月26日,“泰中医学交流中心”改名为东南亚中医药研究院。10年来,东南亚中医药研究院在推动中医药发展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并在中国中医药管理局的协助下,培养出了第一批中医师,组织了中医资格考试,同时不断地推动中医法律的修订。东南亚中医药研究院的职责包括:1)开展中西医结合的学术研究。2)作为东南亚的中西医结合针灸培训基地。3)沟通国内外相关机构在中医药与公共健康领域内开展合作。4)发展国内外中医药数据库网络并提供信息服务。5)提高泰国中医界的学术水平与服务体系,为国民提供有效而安全的替代医学服务。6)发展中医药在治疗、预防、保健等方面的全面应用。东南亚中医药研究院成立10年来,所开展的多个项目推动了中医的发展,尤其在中医基础书籍编写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编写了大量中医基础、针灸、中药、保健书籍等。

4.2泰国中医总会

泰国中医总会成立于1925年,1930年经泰国政府注册立案为合法团体,1935年为了发扬中医药优良疗效和使各界人士对中医药有正确的认识,设立了中医图书馆及发行《暹罗中医周刊》,内容以发扬中医药为主,并对中医疗法和保健作了详细的报道。泰国中医总会至今已有60多年的悠久历史,但因受政界及其他种种原因的影响,泰国中医总会至今才有百余名会员。

4.3泰国中医药学会

泰国中医药学会成立于2002年,是中医中药在泰国取得重大发展的里程碑。通过举办传统中医师资格考试,共录取了310名中医师。泰国中医药学会成立至今己13年,组织了多场中医培训班,参加卫生部每年举办的中医师年会及学术讲座,接待中国卫生部及其他国家中医代表团来泰国访问,前赴中国、香港、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及马来西亚等国参加中医学术会议及参观访问等活动。

4.4中医执业学会

中医执业学会由青年医生组成,成立于2012年,当时为了发展中医而成立,不久便与其他两个学会融合为一体。

4.5泰国西学针灸

—草药学会泰国西学针灸—草药学会的会员为西医,其成立目的是向西医医生和民众传播中医、针灸知识、学术文章等,于2001年时被列入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与卫生部联合举办针灸基础班、提高班以及专业班至今。

5讨论

针灸中级考试总结范文8

关键词:针灸实验教学 教学做合一 腧穴定位 针灸操作 拔罐刮痧

The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experiment at the beginning of teaching searches

Lin HanfangZhou ShaolinWang Yan et al.

Abstract:In the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experiment teaching,notifies the ceramic venerable "the teaching does gathers one" the education thought penetration in the teaching activity throughout,teaches with study all in order to do,for does teaches,for does studies.The practice proved that,this teaching method has highlighted independent which the student studies,enhanced the initiative and the study interest which the student studies,strengthened the student to begin the operation ability,enormously enhanced taught with study the effect,exceptionally tallied with the moder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dea,complements each other.

Keywords:The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experiment teachingTeaching does gathers Acupoint localization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operation Cupping to scrape the skin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0)12-0176-02

针灸学是祖国医学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以来,一直指导着疾病的治疗、护理、康复和养生保健,是临床常用的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的一种绿色疗法,为中国人民的健康事业作出不朽的贡献。针灸学的实用性强,临床疗效好,往往能够立竿见影,针到病除。本课程强调实践操作,重视动手能力的培养,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一旦掌握其学习内容,便能触类旁通,学以致用,受用终生。为了适应现代高职教育需求,在针灸实验教学中,我们始终将我国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针灸的实验最重要的就是腧穴的准确定位和各种针灸手法以及与之相关联的拔罐刮痧的操作练习,现将我们的教学实践情况归纳如下。

1 腧穴定位实践――以准确点出腧穴为先

针灸学内容较多的是腧穴,如何将书本理论应用于实践,充分体现教是为了做,为做而教,为做而学,让学生及时消化书本内容并掌握其腧穴的定位。在进行操作实践时,我们以经络为中心,按照十二经脉的规律,循经取穴。首先要求学生必须知道十二经脉在人体的分布规律,熟练掌握十二经脉在人体的走向、交接、分布规律。然后根据经脉的走向点穴。如手太阴肺经分布于上肢内侧面的前线,第一个腧穴是中府,最后一个腧穴是少商。这其中的一个个腧穴都必须准确点出。为了加强记忆,提高学习的效率,点穴时我们精练内容,前后联系,纵横比较,强化训练。除了按照经脉循行路线进行点穴之外,我们还按照部位进行点穴,要求大家将肘关节一圈的腧穴全部点出来,如尺泽、曲泽、曲池、小海、少海等;再如分布于下肢足踝部相对位置的内外踝前下方、直下方与跟腱之间各有一个腧穴,在进行定位时,要求大家认真回忆,迅速说出点出这些腧穴,如内外踝的前下方分别是丘墟和商丘;直下方分别是照海和申脉;内外踝与跟腱之间分别是太溪和昆仑。此外我们还总结出根据取穴方法的不同来点穴。如头面部有下关和听宫,一个是闭口取穴,另一个是张口取穴;上肢腕横纹和腕背横纹上2寸有内关和外关;下肢膝关节内外上缘2寸有血海和梁丘……同时对一些具有特殊作用的腧穴进行重点定位,如人中、至阴、大椎等;对于名称相似的腧穴,如名字中有“风”的腧穴有风池、风府、风门、秉风、风市、翳风、八风等,进行强化实践,遇其一则联想其它,将所有含风的腧穴都准确进行定位。在进行腧穴定位时,我们不忘将腧穴的主治作用进一步强化,紧密联系临床,举临床有效案例说明腧穴的治疗作用,如按揉大椎穴治疗高热不退,颊车穴可以治疗腮腺炎,迎香穴治鼻炎,然谷穴降血糖,人迎穴降血压,涌泉穴能安神,极泉穴能救心,治疗肩关节病变的肩三针如肩、肩、肩贞……使学生们学了就用,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直接为临床服务,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使单纯的点穴实验课不再枯燥,大家学习热情高涨。分组练习,一对一进行腧穴定位。通过这样举一反三的强化练习,学生们对腧穴的定位均能熟练掌握。

2 针刺灸法练习――以独立进行操作为准

针刺和灸法练习,是针灸学的重头戏,腧穴是针和灸的基础,有了腧穴的基础,才能进行针刺和灸法的操作实验。根据陶行知老先生所说:“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1]

针灸操作包括两大内容,一是运用毫针进行针刺操作;二是运用艾绒燃烧进行体表操作。我们教学的目标就是围绕学生的做,必须让学生能够独立进行针刺和艾灸的操作。针刺时要求学生提前做好练针包,指导学生训练指力。因为针刺的手法都靠指力完成。教师首先进行示教,将针刺的全过程做给学生看,边做边讲解,边做边启发,启发学生回答针刺前的准备工作,如何确定腧穴,如何进针,进针的角度和深度,如何行针,怎样才能得气,留针多少时间,如何出针,出针后需要做什么……教师循序渐进,逐一示教,其目的为了让学生们学会做,真正做到实学。针刺操作时,教师选择安全可靠无副作用的腧穴,如合谷、曲池、足三里、丰隆等,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实体练习,两人一组,可以在自己身体上操作,也可以互相操作,完成操作方能下课。有的学生因为胆小惧针,由教师亲自针刺,一方面体会针感,一方面练习胆量。本次课不能完成实验任务,则要求学生课后继续练习,直到完成操作。迄今为此,我们所任课的班级所有学生均能够完成实验要求,过关率达100%。

灸法的操作练习也是同样的要求,必须独立进行灸法操作。教师按照教学分别进行艾炷灸、艾条灸、温针灸的逐一操作示教,然后指导学生进行练习。并且介绍灸法的神奇作用,据古代医籍《扁鹊心书》记载:每年的秋分开始灸关元穴,每日上下午各一次,直至来年的春分,能够强身健体,增强体质,益寿延年。同时介绍灸神阙穴的妙用,在所有的腧穴中,唯有一个腧穴是不用用针刺的便是神阙,神阙穴只能用作灸,比如灸神阙可以治疗小儿胃肠病变导致的上吐下泻,因为孩子小,服药困难,所以采取灸神阙的方法能够取得很好的疗效。当然成人也能用此法。学生们兴趣深厚,纷纷效仿,大家都积极艾灸关元、神阙、足三里等穴。其实就是通过课堂的教学,培养学生们学习情趣,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学以致用。通过教学实验,要求学生能够掌握灸法的适应证、注意事项,以及艾炷灸、艾条灸、温针灸,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操作动手能力。

3 拔罐刮痧操作――以学会临床应用为要

拔罐和刮痧是针灸学内容之一,属于中国古代传统疗法和非药物疗法。当今社会人们追求绿色疗法,所以这些古老传统而富有特色的治疗方法被临床广泛应用。拔罐与刮痧不但能治疗疾病还能养生保健,为了让学生们掌握祖国医学的特色疗法,“授人以渔,受用终生”。实验课上,为做而教,“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教,学固不成学”。 [2]我们介绍拔罐的工具,拔罐的原理,拔罐和适应证和注意事项及禁忌证。如何拔罐,拔罐的目的是什么……这些问题在我们实验过程中一一得到解决。刮痧也是一种简单方便,易学习,易操作的治疗方法,有全身刮痧,也有分部位刮痧,如脊背刮痧,头面刮痧,上肢与下肢刮痧,穴位刮痧等,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边学边做,学中做,做中学;教师则带着问题教学,边教边做,边做边指导。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做。教与学的过程中,我们灵活应用操作技能,及时为学生解决病痛,如某学生因受寒凉导致胃痛,我们便在中脘穴拔罐,配合灸法,胃痛得止;某学生头痛,无法坚持上课,可以进行面部腧穴按揉,面部刮痧,头痛痊愈。如此有效的治疗方法,令学生大开眼界,学习激情倍增,学生们争相操作,人人跃跃一试,形成了想不动手都不行的局面,教师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融教与学于做之中,使得教学锦上添花,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3]

4 强化实践考核,是教学的必备手段

历年的针灸实验教学,都是学生们最乐意参与的课程,也是期盼已久的课程,课堂上师生和谐平等,真正是开放式的教学,大家共同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畅所欲言,轻松快乐,寓教于乐。针灸的实验教学能够如此顺利开展,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不容分割。同时在教学做过程中,我们自始至终都十分重视学生的实践技能考核,这种考核贯穿于实验教学全过程,教与学都是为了做,而究竟做了没有,做得如何,我们有完善的考核制度来检验做的结果。每次实验课必须完成实验规定的内容,课堂上进行考核,每个同学必须将实验内容做给老师看,经过老师认可方能放行。实践考核占总成绩的40%,平时的课堂讨论提问以及完成作业情况20%,理论考核以笔试为主也占40%。实践考核除每次实验课的考核,最后课程结束时,专门进行实践综合考核,采取两人一组,随机抽签,选择试题,有腧穴定位、针灸操作等内容。通过考核,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澄清模糊概念,改正不正确的操作,不断练习,熟能生巧,提高教与学的效果。所以,实践考核是实验教学中促进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不可缺少的方法和手段。

总之,在针灸实验教学中,我们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陶行知老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贯穿在教学活动中,师生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下功夫,在“做”上完成教与学的任务,实现了“教学做合一”,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的培养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零距离,直接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针灸中级考试总结范文9

[主题词]针灸学;医学家;针灸师

邱茂良教授(1913~2002),浙江省龙游人,少时在浙江兰溪中医专门学校随张山雷等名医学习,深得张氏等温病学派真传;18岁学成即在家乡悬壶济世,求治者甚众,医名广传;20岁时,为改变当时中医重汤药而轻针灸及百姓有病无钱医治现象,又转向针灸名家承淡安先生学习针灸,精通中医内、外、妇、儿各科,对针灸学造诣尤深,针灸医、教、研方面成绩卓著,是我国著名的针灸学家,为我国中医针灸事业与针灸学术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生前历任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中国针灸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针灸学会江苏省分会主任委员、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国家科委中医组成员、国家科委针麻专题委员会委员、第六届及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中医教材编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国际针灸考试委员会委员、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顾问,香港、阿根廷、加拿大中医针灸学会顾问,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针灸培训中心名誉主任、针灸系主任等职。

1 精勤不倦著书忙。留给青史皆文章

邱教授一生倾心、倾情、倾智、倾力于中医学的弘扬与传播,在针灸教材建设、著书立说方面,卓有成就,先后出版了国内外有影响的教材、著作10余部,发表学术文章数十篇。

1.1 首次出版《针灸杂志》

1934年邱教授就学于承淡安先生于无锡,毕业之后,经承先生热情挽留,执教于针灸研究社,编辑出版《针灸杂志》(现有资料表明,这足我国有史以来出版的第1本针灸专业期刊)。

1.2 首次编著第1套针灸系列教材

20世纪30年代初,承淡安先生与邱教授一起创办针灸学校,邱教授同时在该校中任教。针灸教学当时尚无固定、实用的教材,他自己也少有教学和编写经验。他对自己约法三章:首先进行再学习,确实提高;其次是搜集资料,整理归纳;再次是限定时日,撰稿成书。在编写和授课的过程中,他广泛阅读中医、针灸著作,深入研究、系统分类,使原有中医针灸基础又更趋丰富,对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理解。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其别是《针灸治疗学》教材的编写,因少有资料借鉴,只得从前人对穴位的应用或病案的记载中去挖掘,从承先生的授教及其他医家的经验中去总结,从自己临床治疗的实践中去提炼,然后进行分析归纳,列举纲目,充实内容,并吸取当时西医学对有关疾病的认识和对针灸治疗原理的研究成果,几易其稿,终于告成。在短短的2年之中,陆续编写出《经络学》《腧穴学》《刺灸学》《针灸治疗学》等针灸系列教材,分别铅印或出版发行。针灸系列教材出版发行以后,受到学员及针灸界的好评。

1.3 首次按临床科别编著《针灸学》分科教材

在20世纪50年代初,邱教授根据分科教学的需要,并采用西医病名分类编排方法,编著针灸分科教材,主要有《内科针灸治疗学》和《新编外科针灸治疗学》等。这是当时以西医病名分类的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针灸学术著作,其后逐步形成了邱教授学术著作独有的鲜明特色,从而开创了我国中医、针灸学术著作多以病为纲、证为目的撰写体例和一代文风,也提高了针灸著作的学术价值,促进和推动了针灸学中中西医结合方法的应用及研究。

1.4 主编新中国多个版本的《针灸学》教材

新中国成立以后。以南京中医学院名义编写的中医专业多个版本的针灸学教材,集中了邱教授等一批专家的智慧与辛勤劳动。明确写上“邱茂良主编”的是第5版中医专业针灸学教材。本教材体例合理,内容准确,总结有方,文字工稳,难易恰当,便于教学。自1985年出版后的20多年来,此书一直为国内外学习针灸者所沿用,成为一本经典教材,受到教育界、针灸界、出版界的一致好评。其后,邱教授又于2001年出版了《实用针灸学》,亦受到针灸教育界的关注。

1.5 主编新中国成立以来集针灸临床研究之大成的《中国针灸治疗学》

1988年出版的《中国针灸治疗学》,集其50余年针灸医、教、研的心得体会,将其中西医结合学术思想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该书本着继承与发扬并重的原则,在突出中医理论的同时,吸收了现代医学的一些内容,如采用西医病名和分类方法、诊断要点、临床表现等,尤其是实验研究,均属对西医理论的应用。邱教授为此而着重指出,这样编排,“是临床治疗的需要,是发展针灸学的需要,不仅无损于中医特色,而且为今后振兴中医所必不可少”。因此,本书系统地编排了西医病名,除临床分为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各科外,对内科病还进行了系统分类,如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共列120余种病症,每一病症分概述、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方法、实验研究、古今治法选萃、按语等。全书内容全面、完整,更切于实用,故历经再版,仍供不应求。这本指导针灸临床治疗的百万字的宏篇巨著,是邱教授针灸学中的中西医结合思想的一次大总结,是其众多中西医结合著作中的代表作。不仅如此,邱教授还从几十年来针灸医学的发展情况,特别是现代科学的突飞猛进为针灸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和方法的状况,预测了针灸临床治疗从当时到其后10~20年内发展趋势,认为有7大方面将有更大的发展,这其中除了包括经络、腧穴、针刺手法、治疗方法、辨证与辨病进一步结合、理法方穴规范化等以外,特别指出,针灸临床期间将有如下所述的飞跃发展:其一,从治疗到预防;其二,从治慢性病到治急性病;其三,从功能性疾病到器质性疾病;其四,治疗恶性肿瘤;其五,从繁重的人工操作代之以机械操作。这些预测从多学科研究角度指明了未来针灸临床研究方向,对于针灸临床医学的发展至今仍具有重要意义。虽然从该书出版迄今已20年,但针灸临床正是在上述方面不断得以发展,针灸临床的许多研究课题也正是沿着邱教授指出的方向在努力进行。这也充分说明邱教授多学科研究,特别是中西医结合思想十分丰富和学术上的高瞻远瞩。

2 培桃育李杏花香,广布医道奋蹄忙

邱教授认为,中医、针灸的发展在于人才。因此,他毕生重视中医针灸人才的培养,堪称现代中医针灸教育大师。

2.1 开办20世纪最早的中国针灸学校

清末、民初,由于统治者限制中医、针灸,加之欧风东进,排斥我国传统医学,使中医,特别是针灸日趋衰落,几至危绝。面对针灸医学倍遭摧残,日益衰弱,而广大劳苦大众却贫病交加,缺医少药,盼望疗效显著、经济安全的针灸疗法之情形,邱教授与其师承淡安先生相商,毅然决定,办学兴教,培育人才,兴废继绝,救难于民。1934年师徒二人在无锡开办中

国针灸学校、针灸研究社,先后招收全日制学员300多名。

2.2 举办最早的针灸函授教学

20世纪30年代邱教授在江苏无锡开设针灸函授班,学员人数逾万,遍及海内外,如有朝鲜、越南、新加坡、日本等国的学生。为搞好函授,提高教学质量,满足学员要求,他夜以继日,不辞辛劳,编写教案,授教答疑,使海内外学员都能学有所获、学以致用。当时一批函授学员,日后多数已成为中医、针灸界的名家。

其后由于日寇侵华,无锡沦陷,学校停办,他于1937年又应邀在浙江台州中医学校培育后学。抗战胜利后,他又与承先生在苏州复办“中国针灸研究社”,复刊《针灸杂志》,举办针灸函授教学。这种针灸函授教学模式在针灸教育史上具有开创性。

2.3 致力于中医针灸全日制正规教学和针灸走向世界

1954年,应江苏省卫生厅之聘,到江苏中医进修学校(南京中医药大学前身)任教,直到去世。他为国内外培育了一大批针灸师资人才和临床医生。他的夯实基础、培养思维、立足临床、侧重应用的教学模式最早为针灸教育界所认同与应用。

从1978年以后的20多年中,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培养针灸硕士、博士研究生的教学工作中去,传道、授业、解惑,把几十年积累的知识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下一代。

1982年,教育部决定在有关中医院校成立针灸系。邱茂良教授亲自担任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系主任,从教学计划的制定、课堂教学的组织、师资队伍的培养、学生的招生等,都一一亲自规划、操劳。特别值得可书的是,邱教授根据他几十年的临床与教学经验,提出针灸教学的根本在于师资,只有将中医针灸理论与实践结合、具有丰富的教学与临床经验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学生。因此他创见性地提出,所有教师都要首先放到临床一线去培养。因此,他将当时的全部任课教师分期分批地送到各大医院去学习提高。同时还让年轻教师学习其他省市的针灸临床经验,派出多批老师去上海、浙江、安徽等省市进行为期1~2年的针灸临床学习、锻炼、提高。实践证明,这样从师资建设入手的针灸教育,把握了针灸教育的关键,对于提高针灸教学质量是十分有益的。

他还多次应邀赴国内外讲学,所到之处,报刊、电台皆连篇报道,引起轰动,对他精辟的课堂讲授、高超的临床技艺予以极高的赞誉。他为针灸学术的提高、传播,为中国针灸走向世界做出了贡献。

邱教授授教,备课认真,精于表达,条理清晰,旁征博引,深入浅出,联系实际,循循善诱,引人入胜,妙趣横生,深受学生好评。平素对学生和下级医生言传身教,严格要求,精心培育,用之以长。每因后继乏人而忧,更见学生成长而喜。对学生的求教,总是耐心辅导,百问不厌。他经常告诫,要学习新知,大胆实践,多出成果,热忱鼓励中西医结合。晚年尽管他年事渐高,体力不济,但始终以严谨治学的态度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来感染后学。“杏林皆春色,老牛恋夕阳。奋蹄自迈进,素志安敢忘。”他为南京中医学院建院30周年而作的这首诗,既是其雄心不减、老而弥坚的自我勉励和对数十年教学、业医经历的高度概括,更是对后学的谆谆教诲和殷切期望。在他几十年含辛茹苦地精心培育下,杏林满园春色,桃李硕果飘香,针灸人才辈出。

3 师古不泥谱新章,厚积薄发成巨匠

3.1 倡导针灸临床科研理念

邱教授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人类生命科学认识的深化,反复提出针灸学的发展不能固步自封、停滞不前,而要不断进步,要进行科学研究。其任务是既要努力阐发临床治疗机理,又要通过科研之先导,以指导临床、服务于临床,提高医疗水平和教学质量。邱教授的科研以临床疑难病症及社会需求为方向,充分吸收与利用现代医学新理论、新技术,广泛地进行中西医结合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数十年中,他一直把针灸科研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植根于临床,坚持不懈,深入研究,开拓创新,成为在针灸临床科研方面一名勇敢的探索者与排头兵。

3.2 最早在国内开展现代针灸临床器械研究

早在20世纪30年代,邱教授与承淡安先生创办的“中国针灸研究社”即带有研究性质,在皮肤针、皮内针、抽气罐、电针、电灸等针灸器具的研制与应用方面,在国内都是最早研制与应用。同时也为其后中国现代针灸器具研究起到示范与引导作用。

3.3 首开针灸治疗传染病、急性病、疑难病临床科学研究之先河

针灸治疗传染病,古代文献有所记载。但针灸治疗传染病的效果究竟如何?其机理何在?自古至今无人知晓。邱教授决定就此首开研究。

20世纪50年代,我国肺结核病猖獗,邱教授决定就从肺结核的针灸临床治疗人手进行研究。在1954年江苏省中医院刚刚成立之初,他就与邮电部结核病疗养院协作,制定了针灸治疗肺结核病的科研,亲自主持、参加此项工作。所治肺结核病例,治疗前后皆经过X线摄片、血沉、痰检等多项指标的观察,临床和实验都获满意结果。从而开创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的针灸科研,特别是针灸治疗传染病研究之先河。他所撰写的“针灸治疗肺结核291例疗效观察”论文,在1958年全国经络大会上交流,获得好评。该成果被列入国家科研成果汇编。

在近50年的科研实践中,他始终把传染病、急性病及疑难病临床研究作为针灸科研的重点,认为立足于临床的针灸相关科研才是方向,才有出路,才会多出成果。因此,他理论联系实际,在临床科研中先后重点研究了肺结核、食道癌、大叶性肺炎、溃疡病、小儿麻痹、遗尿症、泌尿系结石、胆石症、中风、急性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肝炎等疾病,发表数10篇学术论文。其中“针刺治疗胆石症”之科研,荣获1978年江苏省科技奖;“针刺对中风患者脑血流图与血液流变学等治疗前后的变化观察”之科研,1989年11月通过省级鉴定,认为该研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特别是经过几十年努力的“针刺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之科研,组织了诸多科室协作,开展临床和动物实验研究,其指标涉及生理、生化、免疫等各个方面,结果较全面地阐述了针灸治疗急性菌痢及有关传染病的治疗方法、疗效等,论文在我国举办的第一届国际针灸针麻学术讨论会上作大会交流,一致获得与会的国内外学者的极高评价。该课题通过卫生部部级鉴定,获1978年全国卫生科技大会成果奖,《人民日报》特作专题报道。

其后进行的“针刺治疗急性病毒性肝炎”的部级课题,发现针刺可调整与提高机体的免疫状况,加强和健全T细胞功能,促进肝细胞再生。此类研究成果,多数是针灸领域中的突破性的研究进展,特别是在针灸治疗急性病、传染病的研究方面做出了开拓性的工作,为扩大针灸治疗病种,阐释针灸治疗机理,作出了杰出的成绩,从而极大地推动了我国针灸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提高了我国针灸医学在国际上的地位和良好声誉,也对未来的针灸科学研究和

针灸学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4 针道领军挥师忙,雄才大略征四方

几十年中,邱教授一直致力于针灸学科建设。他敢于创新,勇于实践,不畏艰辛,为针灸学科建设呕心沥血,从而做出了巨大贡献。

4.1 首设针灸医疗病房

早在1934年无锡办学期间,他就和其师承淡安先生一起设置10多张病床的“医房”,以适应远道而来的患者诊治之需求,亦作为学生临床实践课的基地。期间还积累了有关类似病房管理的经验。

1954年,应政府之邀,与承淡安先生一起来南京筹建江苏省中医院。邱教授在全国省级中医院中率先设立针灸病房,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家设立的针灸病房。它使得针灸临床治疗有了系统深入的观察疗效、研究机理的阵地,这也为其后在我国中医院中普遍设立针灸病房和加强针灸专科建设起到了示范和促进作用。

4.2 首建针灸推拿医院

邱教授研习针灸经典时发现,《内经》《针灸甲乙经》《针灸大成》等著作中有许多关于针灸治疗范围或病种的论述。在《针灸资生经》已明确记载,针灸能治疗内、外、妇、儿、五官等科的100多种疾病。但至清末、民国时期,因针灸日衰,致使治疗病种单调、稀少。早在20世纪30年代,在无锡研习针灸时,承、邱师徒二人反复商议,要改变上述状况,就必须建立针灸专门医院,以扩大针灸病种,提高治疗效果,阐明获效机理。但在解放前这一愿望不可能得以实现。

1958年,在邱教授积极倡议、努力争取之下,终获批准在南京石婆婆庵建立江苏省针灸推拿医院。邱教授具体负责筹划和主管业务。1959年,医院正式开诊。门诊分科设立内、外、妇、儿、五官等5个针灸室,病房有90多张床位。其门诊量日平均500人次左右,各科病种剧增。针灸由原来治疗常见的腰背关节疼痛逐步发展到治疗内、外、妇、儿各科疾病,疗效也不断提高。并接收全省、全国的进修生、实习生;同时还接纳了苏联、越南、朝鲜等友好国家的留学生。特别是以此为基地,首开我国针灸临床科学研究之先河,针灸治疗肺结核、小儿麻痹后遗症、面针疗法等一批科研成果,此间相继面世。

该医院作为新中国成立以后全国首家针灸专科医院,它对于我国解放后重视针灸专科医院建设,培养针灸人才,发展针灸事业,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因而当时在全国产生了很大影响,其后各地相继建立了一批针灸专科医院。

4.3 首建部级针灸重点学科

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科始建于1955年,其中江苏省中医院针灸科的设立、江苏省针灸推拿医院的成立等,即为学科建设早期阶段的基础性工作,其创始人和奠基者是承淡安、邱茂良。承淡安先生病故以后,邱教授遵照承先生的遗愿和重托,积极投入针灸学科建设。在邱教授和学科全体同志共同努力下,使学科在教材建设、师资培养、临床医疗、文献研究、科学实验及外事教学方面成绩斐然,处于国际、国内的领先地位。1982年根据卫生部、教育部的《关于加强针灸教育,培养针灸人才的意见》,成立了针灸系,邱教授为针灸系主任。在他的带领下,针灸学科建设步上了新的台阶,如在教学环节与管理上探索出一系列措施;新编多部针灸教材,拍摄了系列针刺手法电教片;自主地培养针灸博士、硕士、学士人才;接受国内外针灸人员的深造;建立了合理的学术梯队,加强了针灸临床基地建设,整理了一批经典文献;建立了针灸研究室,继而成立了针灸研究所;积累了针灸临床防治疾病的经验;出现了一批临床研究成果;在针灸继承和发扬方面别具特色等。针灸学科成为全国针灸进修教育基地和国际针灸培训中心,1985年被批准为国家教委重点学科,1993年被批准为国家中医管理局重点学科,1993年针灸实验室被批准为江苏省重点实验室。这是当时我国针灸医学领域中第一家,也是惟一的一家同时获得部级、局级、省级重点学科称号和殊荣的单位,是对邱教授作为学术带头人在针灸学科中几十年辛勤耕耘和为学科建设做出突出贡献最好的认可和证明。

4.4 积极筹建中国针灸学会与“世界针联”

根据我国针灸事业发展的需要,邱教授与北京的王雪苔、上海黄羡明教授等共同努力和积极筹划,中国针灸学会于1980年获准成立。它原隶属于中国中医学会,为二级学会,邱教授在该学会任副主任委员。学会成立以后,邱教授为其做了大量的工作。

由于党和国家的支持,针灸事业日新月异,蓬勃发展,并逐步走向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派员来华学习针灸,国际间的针灸医学交流与合作日益活跃,因此中国针灸学会的工作越来越多。邱、王教授等通过分析认为,中国针灸学会作为二级学会的体制已小能适应当时针灸发展形势,便联系黄羡明等同志,适时向有关部门提出了将中国针灸学会升格为一级学会的申请。几经努力,终于获准,从而使中国针灸学会为我国针灸事业的发展能更好地发挥计划、组织、协调等作用。

由于世界性“针灸热”的掀起,国际间的针灸教学、医疗、科研等相互合作与交流的活动日趋频繁,因此有必要成立一个世界性的针灸组织来协调此类事宜,于是成立“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的议题应运而生。经过邱教授等中国专家与世界卫生组织协商及其他大量的准备工作,1987年“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在京成立,总部设在北京。这是第一家总部设在北京的世界性学术组织。邱教授任该会顾问。中国针灸学会成立使中国针灸学术的发展有了良好的学术平台与组织的保障;“世界针联”的成立,构建与拓展了中国针灸走向世界的通道。这是邱茂良教授等老一辈针灸学家为我国针灸事业与针灸国际化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之一。

4.5 为针灸腧穴命名国际化方案出谋划策

针灸穴位国际通用命名(即标准化命名)是针灸走向世界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当时世界卫生组织拟采用其他国家提出的将经脉、穴位用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编码的方法进行命名。邱教授反复、郑重强调,中国是针灸的发明国,我国古往今来均认为“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其穴名与中医理论、治疗作用及腧穴部位等有关。若单用编码方法命名腧穴,实际上是把穴位名称简单作为代号而已,此舍弃了针灸穴名之真髓,此为历代针灸医家所忌。中国是针灸的故乡,因此,无论是按照尊重发明者意见的国际惯例出发,还是从领悟针灸穴位名称真正的医学内涵而言,均不宜单纯采用穴位编码方案,而应采用中国传统的针灸穴位命名法为主。邱茂良、王德深教授等先后辗转于北京、香港、日本等地,与中国针灸同道们一起据理力争,终于使世界卫生组织及其他国家的代表同意使用我国传统的针灸穴名和汉语拼音作为针灸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并由世界卫生组织在日内瓦会议上向全世界宣布执行。

针灸中级考试总结范文10

关键词:周围性面神经损伤;高压氧;针灸;疗效

    颅脑损伤并发面神经损伤的发生率为3%,常见原因有颅中窝岩骨及乳突部骨折;存在脑脊液耳漏的患者中约1/5可出现同侧面神经麻痹[1-2]。采取高压氧配合针灸和药物治疗较对照组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武警杭州医院康复中心2008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颅底骨折并发周围性面瘫患者95例。早发型(伤后1~2 d出现),迟发型(伤后3~7 d出现)。按照House-Brakeman量表评定面神经麻痹程度,随机分组为高压氧配合针灸和药物治疗组(治疗组),单纯药物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54例,男35例,女19例。House-Brakeman分级:Ⅰ级0例,Ⅱ级6例,Ⅲ级5例,Ⅳ级20例,Ⅴ级16例,Ⅵ级7例。对照组:41例,男26例,女15例。House-Brakeman分级:Ⅰ级0例,Ⅱ级4例,Ⅲ级7例,Ⅳ级15例,Ⅴ级9例,Ⅵ级6例。

1.2  治疗方法

1.2.1 单纯药物治疗组(对照组):采用神经细胞活化剂:鼠神经生长因子18 μg,肌内注射,1次/d。神经节苷脂40 mg,静脉滴注,1次/d。血管扩张剂:银杏达莫,30 mg,静脉滴注,1次/d。B族维生素类:Vit B1注射液,0.1 g,Vit B12注射液0.5 mg,肌内注射,1次/d。以上所述药物均使用30 d。急性期可口服皮质类固醇,可减轻面神经水肿、缓解神经受压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泼尼松,剂量为30 mg/d,顿服,连续5 d,随后在7~10 d内逐渐减量。

1.2.2 高压氧配合针灸和药物治疗组(治疗组):采用以下方法结合治疗:①大型高压氧舱,面罩吸氧3次/20 min,中间休息5 min,吸舱内空气。1次/d,10次为1个疗程;②药物治疗同对照组;③针灸治疗:常规选地仓、颊车相互透刺,阳白透刺鱼腰,针刺患侧翳风和对侧合谷,面瘫部位进行电刺激,通以低频疏密波脉冲电流,15~20 min/次;同时艾灸患侧翳风穴,留针(25~30)min/次;所有治疗均1次/d,10次为1个疗程,行3个疗程治疗。

1.3  疗效评定:按照House-Brakeman入院和出院时的分级量化。

1.4  统计学处理:两组对照分析经SPSS 11.0软件包χ2检验评定预后结果,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总恢复良好率Ⅰ~Ⅳ级为83.33%(45/54)。对照组总恢复良好率Ⅰ~Ⅳ级为78.04%(32/41)。两组预后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分级变化(例)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Ⅰ级

Ⅱ级

Ⅲ级

Ⅳ级

Ⅴ级

Ⅵ级

Ⅰ级

Ⅱ级

Ⅲ级

Ⅳ级

Ⅴ级

Ⅵ级

治疗组

54

6

5

20

16

7

9

13

12

11

6

3

对照组

41

 

 

4

7

15

9

6

5

9

11

7

5

4

3 讨论

    颅底结构复杂,是颅神经出入颅的地方,一旦骨折易引起颅神经损伤。如颅中窝骨折致颞骨岩部及乳突骨折,可使走行于颞骨内的面神经受损。特别是与岩锥长轴平行的纵形骨折,面神经最易受到牵引、挫伤、扭转、血块压迫而发生缺血、水肿、脱髓鞘改变、神经纤维变性坏死,造成相应的症状、体征。面神经颜面部分布较浅,在进入表情肌前先呈网状交织而后进入肌纤维束,每束肌纤维均有来自不同方向的神经纤维多重支配,每束表情肌的活动是多重神经纤维共同支配的结果。针灸方法刺激量小,但刺激面大,适用于面神经的功能和分布特性。现代医学通过肌电反应研究表明,针刺可提高神经的兴奋性,促进神经膜细胞增生及髓鞘再生,加速神经肌肉的功能恢复[3]。电针配合电刺激可达疏通经络、活血祛瘀之效,增加局部血流灌注量,增加神经再生速度及吻合后的运动传导速度,从而促进面神经的再生[4]。

    高压氧治疗面神经损伤可能的作用机制有以下几点:①高压氧能迅速改善受损神经纤维缺氧状态,有氧氧化增强,无氧酵解减弱,能量产生增多,酸性代谢减少,细胞内外离子失衡得到纠正,细胞内外水肿得到改善,并加速毛细血管再生和侧支循环建立,为受损神经组织提供大量营养物质和充足的氧气,促使神经纤维和髓鞘的修复。高压氧可以在神经修复的同时也能促使效应器恢复,加速神经植入效应器;②高压氧治疗能使血管收缩,血管床缩小,减轻受损神经的肿胀,减轻骨孔或面神经管对相应神经的压力,使受损的神经较快恢复;③高压氧可促进神经轴索的再生,在高压氧状态下,有氧代谢增强,提高了钠钾泵的功能,增加三磷酸腺苷和ATP的储存量。有试验研究证明:高压氧治疗10 d后,轴索间的水肿减轻、轴索致密,髓鞘内空泡减少,促进了轴索的再生;④高压氧能加快雪旺氏细胞的有丝分裂和髓鞘再生[5-9]。

    本组资料证实,颅底骨折并发周围性面神经损伤在高压氧治疗的基础上辅以针灸加药物治疗治疗其疗效明显好于单纯药物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高压氧配合针灸加药物治疗颅底骨折并发周围性面神经损伤效果好,是促进早期康复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4 参考文献

[1] 江基尧.现代颅脑损伤学[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1999:433.

[2] 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63.

[3] 牙祖蒙,王建华,李忠禹,等.穴位针刺对面神经再生影响的实验研究[J].针刺研究,1999,24(1):111.

[4] 刘洪飞,宋振海,姜  丽,等.面神经再生的临床观察[J].黑龙江医学,1998,7(1):4.

[5] 高春锦,杨捷云.实用高压氧医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7:238.

[6] 姜再红,谷九雪.周围神经疾病的高压氧治疗[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4,6(1):1O.

[7] 沈建亚,於子卫,李克勇.高压氧合并药物综合治疗面瘫35例[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学杂志,2003,10(4):238.

针灸中级考试总结范文11

【摘要】 目的通过研究老年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体表经络原穴导电量值,从中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经络变化规律与脏腑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穴位诊断治疗仪,检测分析40例老年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原穴阻抗变化,并且进行针灸与药物治疗前后的对照比较,同时对比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后,针灸组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太白、太冲、太溪、冲阳、京骨5个原穴导电量穴位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 原穴阻抗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PMOP)即原发性骨质疏松症Ⅰ型,是妇女绝经后因卵巢功能下降、雌激素不足、引起以骨量减少和骨的微结构退化为特征的骨质疏松,以腰背疼痛、身长缩短、驼背、骨折、呼吸系统障碍及绝经后发病为主要表现。中医学中并无“骨质疏松症”这一明确名称,但根据其临床所表现出来的全身或腰背疼痛、腰膝酸软、身高缩短、易发骨折和脊柱畸形、侧弯或驼背等症状,属于中医学“骨痿”“骨痹”[1]范畴。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脏腑功能衰退密切相关,故《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描述道:“七七,天癸竭……故形坏而无子也……今五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身体重,行步不正”。而在十二经特定穴中,原穴是脏腑之气经过留止的部位,能反应脏腑功能的变化:“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难经·六十六难》又曰:“三焦所行之俞为原者,何也?然: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故名曰原。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脏六腑。”故我们对原穴导电量进行观察,以了解骨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脏气盛衰与原穴的关系,进一步认识在本病中十二原穴阻抗变化与脏腑功能之间的相关性,给针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提供客观依据。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共收集4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女性患者,来源于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针灸科门诊,据就诊顺序,按随机数字表分为针灸治疗组和药物组。年龄55~75岁,平均年龄64~66岁。经双能X线骨密度仪确诊,骨密度低于正常者2S。

1.2 病例选择标准诊断标准:采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的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将低于均数两个标准差(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针灸组患者侧卧位,按上述取穴方法取双侧大杼、肝俞、肾俞等三穴,足三里、阳陵泉、悬钟、三阴交等四穴左右交替使用。针刺以提插捻转补法为主,在得气的基础上以紧按慢提、小角度捻转后留针,继在大杼穴、肾俞穴、足三里穴、悬钟穴的针柄上各套置一长约1 cm艾条温针灸,从下端点燃进行温灸,每次灸两段;肝俞穴、三阴交穴、阳陵泉穴单用针法;关元穴仅用温和灸30 min。隔日1次,30 min/次,治疗45次。药物组服用维丁钙片(每片含钙0.15 g,含维生素D2 500 IU,广西南宁康诺生化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提供,国药准字号:H45021239,生产批号:070301),每次4片,3次/d,连续服用3个月。

2.2 观察指标

2.2.1 原穴阻抗测试方法十二经原穴导电量检测方法:仪器采用石家庄市医用电子仪器厂生产的HD-EDT型穴位诊断治疗仪。采用交流信号,输出电压5伏,正弦波型,频率2赫兹,测试笔即探测电极(直径2 mm的干电极),无关电极为直径1.5 cm左右的手握棒,测试压力为60~70 g,测试时间10 s,测试穴位测试前用75%酒精脱脂,室温22~25℃,相对湿度60%~85%。让患者测试前安静休息5 min,取仰卧位,肌肉放松,皮肤表面湿润度适中,在测定过程中保持安定。之后,让患者手握棒,术者用测试笔垂直放置原穴位范围内探测,测量顺序先外侧后内侧,先左侧后右侧,先上肢后下肢,从大指(趾)至小指(趾)方向测试,每个原穴重复测试3次,取平均值。将其填表记录。

2.2.2 一般症状评定根据《中药新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的骨质疏松症症状分级量表评定,将腰背疼痛、腰膝痠软、下肢疼痛、下肢痿弱、步履艰难、目眩六大症状分为轻、中、重即Ⅰ、Ⅱ、Ⅲ级,正常者是上述症候消失,症候消失为临床控制、症状分级评定为轻、中、重的疗效分别为显效进步、进步、无效。

3 结果

3.1 两组患者十二经原穴测量结果见表1~2。治疗后,针灸组太白、太冲、太溪、冲阳,京骨原穴导电量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2 针灸组与药物组患者临床疗效评定比较见表3。表3 两组骨质疏松症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4 讨论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属于祖国医学的“骨痿”“骨痹”的范畴,中医理论认为,肝主筋、肾主骨;绝经后,天癸绝,肝血虚,阳明之气渐衰,运化不足必然引起营养匮乏,不能荣养筋骨,故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多以“肾肝脾亏虚”为本,脏气虚衰、气血失和、气滞血瘀,导致骨骼失养,脆性增加,而发为本病。针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具有明显的疗效,通过调整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功能[3],影响骨代谢,提高骨密度,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针灸是通过刺激体表经穴而调整脏腑气血的功能治疗疾病。生物物理特性研究发现,与患病脏腑相关穴位电阻表现为低阻抗(与生理状态或未病脏腑经穴比较)[4]。经络学说认为,原穴是脏腑气血汇聚之处。《灵枢经·九针十二原》早有记载:“十二原者,五脏之所以禀三百六十五节气味也。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所以从原穴测得的导电量在反应疾病方面最有意义[5]。有研究者[6]观察了45例急性运动性外踝关节损伤患者的原穴的导电量异常与经络“所生病”有密切关系,有学者[7]研究证实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膀胱经和肾经原穴伏安特性曲线异常率高于其他正经,针刺后两经的改善率也同样高于其他正经,提示腰椎问盘突出症患者原穴的伏安特性曲线,可以用于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指导治疗以及疗效评价。现代研究发现,同一经各腧穴的导电量差异很大,但其平均值与该经原穴穴位接近,而且原穴导电量也较稳定,故原穴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敏感性较高,可基本反应本经的情况[8]。故十二经原穴能较好反映经络脏腑的虚实盛衰、气血平衡状况。

从本研究的检测结果分析,治疗前针灸组与药物组十二经原穴导电量无差异,具有可比性。治疗后,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的脾经原穴太白、肝经原穴太冲、肾经原穴太溪、胃经原穴冲阳、膀胱经原穴京骨的原穴导电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说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主要以肝、脾、胃、肾脏腑功能失调为主,随着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与患病脏腑密切相关原穴电阻回升,导电量下降,反应病理状态得到改善,故原穴的敏感性下降。针灸组与药物组治疗前后原穴导电量差值的比较差异显著性意义,提示针灸组原穴导电量下降的幅度较大,与原穴相关的脏腑功能有较为明显的改善,并且针灸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临床症状的改善较药物组明显。提示治疗前后原穴导电量差值的变化,可以做为疗效评价的指标。本研究针灸治疗取穴虽无脾经原穴太白、肝经原穴太冲、肾经原穴太溪、胃经原穴冲阳、膀胱经原穴京骨,但是这5个穴位的导电量有了明显改善,这说明原穴的皮肤电特性和疾病所属脏腑经络有密切的相关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所属脏腑气血的功能状况。通过针灸和药物治疗后,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的原穴阻抗有了明显改善。

综上所述,原穴导电量在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中表现出和中医传统理论的高度一致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于脏腑气血的功能状态、疗效的观察评价,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中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 华,冯新送,庄 洪,等.中医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认识及辨证施治研究[J].中医正骨,2001,13(3):5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57.

[3] 陈丽仪,郭元琦,凌 楠.温针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骨密度的影响及疗效研究[J].中国针灸,2004,24(11):744.

[4] 祝总骧,郝金凯.针灸经络生物物理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9:199.

[5] 刘豫淑,陈友梅,刘又香,等.五腧穴电阻值在十二时辰中变化的研究[J].中国针灸,1997,17(7):401.

[6] 张剑飞,邓柏颖,粟胜勇.45例急性运动性外踝关节损伤患者经络状态浅析[J].针刺研究,2007,32(1):63.

针灸中级考试总结范文12

颈椎病(cervicalspondylosis)又称颈椎综合征、颈椎退行性脊椎病等,是指因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其继发性改变刺激或压迫邻近组织(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并引起各种症状和(或)体征的一组证候群,属于中医“痹症”“眩晕”“项强”等范畴。颈痛多见于颈型颈椎病,属于颈椎病发病的早期,主要表现为颈项部酸胀、疼痛、不适、有僵硬感,活动时有异常作响,颈部软组织受凉后症状加重。因其症状轻微、短暂,以局部症状为主,有时呈一过性,易被忽视,因而可能发展成更加严重的其他各型颈椎病。据统计,我国颈椎病患者已超过1亿,发病率约为17.3%,且还在不断增加;30岁以下的青年患者约占患者人数的11.1%左右,低龄化趋势日渐明显。针灸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已得到国内外的广泛认可,Trinh分别在2007年1月Spine杂志及2006年7月CochraneDatabase发表了最新的针灸治疗颈痛系统性文献评价,在分析了最新文献的基础上作者认为:相对于安慰针常规针刺组,有证据说明针灸治疗颈痛确实临床有效,这标志着针灸治疗本病已取得了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故如何拓展思路,对针灸治疗本病的方案进行优化改进,以进一步提高疗效,将是本病针灸临床研究的下一个重点。本病临床治疗的疗效目标可分为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两个方面:“近期疗效”追求的是在最短疗程内缓解患者症状,“远期疗效”追求的是降低本病的复发率。分析国内外文献资料[9-10]显示,目前针灸治疗本病的取穴思维主要局限于局部取穴及循经取穴,“局部取穴”主要采用颈肩部的百劳、风池、大杼、颈部夹脊穴等,“循经取穴”主要采用上肢的外关、曲池、后溪、中渚等。笔者在临床上发现,如果仅限于这样的治疗思路,针灸治疗本病的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无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本病以颈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笔者根据中医古籍“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的理论,采用心俞、神门等穴,并根据颈椎病为骨骼退行性病变的本质及中医“肾主骨”理论基础,采用肾俞等穴,归纳为“从心肾论治颈椎病颈痛的针灸优化方案”,并与常规方案对比。本研究通过一项单盲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应用国际认可的NorthwickPark颈痛量表(NPQ)作为主要疗效指标,以评价针灸从心肾论治方案治疗颈椎病慢性颈痛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受试者均来自2009年9月至2010年10月广东省中医院针灸门诊,共纳入患者116例,在干预和随访过程中心肾针刺组脱落2例,常规针刺组脱落3例,最终完成观察111例,其中心肾针刺组55例、常规针刺组56例,占总纳入病例的95.69%。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详见表(表略)两组患者治疗前性别、年龄、病程、低头习惯、曾经治疗情况、中医辨证分型及临床诊断等方面进行卡方检验或方差分析等比较,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均P>0.05),具 有 可比性。

1.2诊断标准依据《临床诊疗指南:疼痛学分册》[1]颈椎病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1.3纳入标准①成年男性或女性,符合上述诊断标准,以颈痛为主诉者;②近3个月有颈部疼痛、僵硬感病史,伴或不伴有肌肉骨骼系统阳性体征,达到平均每月发作1次;③纳入时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大于3分;④颈椎X线片(正侧位)符合颈椎病诊断标准中X线片的要求,或者MRI、CT显示有颈椎退变或颈椎间盘突出;⑤年龄18~65岁;⑥近3个月内未接受过颈椎病针灸治疗;⑦自愿参加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能配合治疗及随访安排。

1.4排除标准①符合脊髓型颈椎病诊断标准;②患严重其他系统疾病如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③有颈部外伤史,有颈部骨折或手术史,系统性骨或关节疾病;④畏惧、拒绝针灸者,或近3个月接受过颈椎病针灸治疗者;⑤目前正在接受颈椎病其他治疗;⑥孕妇或哺乳期妇女;⑦拒绝签署知情同意书,不配合治疗方案安排者。

1.5剔除和脱落标准①受试者在治疗期间自行采用如理疗、按摩、贴敷等对颈痛症状有效的其他疗法;②试验过程中出现严重不良事件或严重的合并疾病;③受试者依从性差,未按医嘱进行治疗者;④患者自行退出研究;⑤病人随访期间因各种原因失访。

1.6随机及盲法的实施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设立心肾针刺组和常规针刺组,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把估算的样本含量输入PEMS3.1统计软件包,得出顺序号、随机种子数和分组结果,制作随机卡片,放入不透光信封密封。临床实施时将合格病例按纳入试验的先后顺序对应信封上的序号顺序拆开信封,依照随机卡片上的提示进行分组。本研究已取得广东省中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同意,委员会批件文号为:201103,已于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注册号为ChiCTR-TRC-11001352。

2治疗方法

2.1及操作环境两组受试者取坐位,充分暴露治疗部位。针灸师均具有5年以上针灸临床经验。在实施干预时,室内温度约为25℃左右。

2.2心肾针刺组①针刺:穴取百劳、神门、腕骨,后两穴左右交替取穴,采用0.35mm×25mm苏州天协牌一次性针灸针,直刺10~30mm,每个穴位均采用调气法,即徐入徐出,行平补平泻手法,至得气后留针30min,每隔10min运针1次。②直接灸:穴取大椎、心俞和肾俞,针刺后休息5min进行直接灸,直接灸使用南阳卧龙汉医艾绒厂生产的常规艾绒,制成高1cm、直径约0.8cm中型艾炷。先按世界卫生组织2006年11月1日在日本茨城县筑波市召开的“经穴部位国际标准化正式会议”上制定的穴位国际标准选取穴位,在穴位上涂少量由广州敬修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万花油,用于粘紧艾炷及防止烫伤。将做好的艾炷置于穴位上进行直接灸,至病人言灼痛时用镊子移走,每穴各灸5壮。③埋皮内针:穴取百劳、单侧心俞和肾俞,直接灸后休息5min进行穴位埋针治疗。使用由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生产的华佗牌揿钉型皮内针,长度为2~3mm,用安尔碘(上海利康消毒高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常规消毒穴位,用消毒镊子夹住针圈,对准所选穴位与皮肤呈30°~45°角斜刺揿入,以3M医用胶布固定,直至下次治疗时方取下。

2.3常规针刺组①针刺:穴取百劳、中渚,穴位皮肤常规消毒,直刺10~30mm,每个穴位运针(同心肾针刺组)至得气后留针30min,每隔10min运针1次。②直接灸:穴取大椎、百劳及肩中俞,每穴各5壮,操作方法同心肾针刺组;③埋皮内针:穴取百劳及肩中俞,操作方法同心肾针刺组。本组所使用的针刺针及艾绒、皮内针等器材均同心肾针刺组。

2.4疗程两组均每周进行2~3次治疗,10次为一疗程,5周内完成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并随访3个月。考虑到受试者的依从性及临床研究实践情况,规定至少完成8次治疗即为有效观察病例。

3疗效观察

3.1观察指标NorthwickPark颈痛量表 (NPQ):该量表由9个条目组成,从疼痛程度、症状持续时间、夜间的针刺或麻木感、疼痛对睡眠的影响、对社交活动的影响、搬抬重物、读书/看电视、工作/做家务和驾驶汽车9个方面评价患者的疼痛和功能状态,总分为100分,积分越高,提示患者颈痛病情越严重。本研究使用的NPQ量表为香港浸会大学引进翻译的中文版。根据参考文献[10]报道,认为NPQ得分较前下降5分即为有临床疗效,以此为标准进行疗效评定,换算出不同时间点NPQ得分的4个差异率。差异率=[(NPQ初诊得分-各时点得分)÷NPQ初诊得分]×100%。3.2评价时点NPQ量表在治疗前、治疗5次后、疗程结束后、随访1个月后、随访3个月后,共5个时点进行评价。

3.2统计学处理采用EpiDataV3.1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管理与分析。计量资料(如年龄、病程、量表评分值等)采用均数±标准差(x珚±s)表示,组间及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或配对符号秩和检验),多时点评分数据采用重复方差分析(非正态分 布 且 方 差 不 齐 采 用 秩 和 检 验(Kruskal-Wallis));计数和等级资料(如中医证候、诊断分型、低头习惯等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统计检验采用双侧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α<0.05。

3.3疗效指标分析(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时间点NPQ评分比较(见表4)由表4所示,对各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5次后、治疗结束后、1个月后随访、3个月后随访,共5个时点的NPQ评分进行评价比较,组间评分差异经t检验提示,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时点组间积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多元方差分析结果提示,各观察时点作为个体内差异因素在不同时点的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5);但作为个体间差异因素的不同干预方法和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NPQ得分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图1两组颈椎病患者各时点NPQ评分值变化趋势图(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时间点NPQ评分差异率比较经方差分析,两组间各时间点NPQ评分差异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综合的情况,可认为干预后和随访期间两组患者的NPQ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图略),经治疗后各时点间两两比较及多元方差分析,以不同干预时点作为个体内差异因素,两组治疗均显示随着疗程延长,积分渐降低,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治疗均有效,但两组间差异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可推断:认为心肾针刺组和常规针刺组在以NPQ量表评分作为指标的评价中总体疗效相当。

3.4分层分析从以上数据分析可知,两组在以NPQ量表评分作为测量指标的评价中总体疗效相当,故对本研究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在不同病程和不同年龄段人群中,两组治疗方案结果有显著差异,具体如下分析。(1)病程分层按本研究受试者病程的具体情况,经探索性分析后,将本次研究的受试者分为病程在7年以内和在7年以上两层。按照不同病程分层对受试者NPQ各观察时点评分进行分析,各层受试者在不同时点的NPQ评分均数水平如表(表略)分别对各观察时点进行比较,经方差分析,发现病程≤7年人群中,两种治疗方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病程在7年以上的人群,在治疗前、治疗5次后及治疗结束后3个观察时点,两种治疗方案结果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次随访观察时点,则两种方案结果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提示在以NPQ量表作为主要疗效指标的评价中,从心肾论治颈椎病颈痛的治疗方法对病程在7年以上人群的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组,而在病程≤7年人群中常规针刺组与心肾针刺组疗效相当。(2)年龄分层参考联合国WHO组织的人类年龄划分标准,将本研究的人群按年龄分为以下几层:青少年18~35岁;中青年36~44岁;中老年45~65岁。按照不同年龄分层对受试者的NPQ各观察时点评分进行分析,各年龄层受试者在不同时点的NPQ评分均数水平如表7所示。由表7结果提示:经方差分析,不同年龄段作为个体间差异因素在治疗后不同时点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不同年龄层患者在干预过程中的NPQ评分存在差异。各年龄段观察值趋势见图4~图6。由表7可知,对治疗前后各观察时点分别进行比较,经方差分析,发现青少 年人 群 和中 青 年人群两 组间差 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中老年人群中,除治疗前观察时点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外,其余干预后各时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综合上述分析结果,提示在以NPQ量表作为主要疗效指标的评价中,从心肾论治颈椎病颈痛的治疗方法对中老年人群(年龄45岁以上)的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组。

3.6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包括针刺出现的疼痛、局部酸胀、麻痹等,均未做针对性处理,患者症状在2~3天后自行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