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

时间:2022-03-03 21:46:16

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范文1

一、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标准定位“大学语文”

按此界定,显然极大提升了“大学语文”的课程地位,使之与注重吸储知识和训练能力的一般性通识课区别开来,表明了综合性的人文素质教育是“大学语文”的独有特质,应在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中发挥核心作用。同时,这一界定也与《纲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规定性内容基本相符。换言之,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标准来定位“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也符合“大学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的实际属性。“大学语文”应该是综合性的人文素质教育课,而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千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所蕴涵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如“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基本精神,一直内在于中国人的思想、情感和行动中,成为我们创造新文化、新历史的动力和基础。在当今“全球化”、“地球村”的时代大背景下,中华民族将以怎样的姿态参与世界合作与竞争,进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挑战。所以,对于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文化典籍、文学艺术、科技工艺、哲学宗教、伦理规范等丰厚遗产,如何继承和创新使之进一步光大辉煌,应该是我们的立国之基和立人之本。这是一项关乎国家民族发展强大的根本性任务,高校责无旁贷。基于此,在大学语文课程中渗透和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就具有了极大的可行性。在大学生已经基本具备独立的分析和思考能力的前提下,与“中国文化概论”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相比,“大学语文”是以具体的母语文本阅读为主要学习形式。这就使得大学生可以通过有关中国哲学、历史、艺术、文学、宗教、民俗等作品篇章的阅读,来具体形象地感受和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为作品篇章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载体,也是形象载体,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自主学习相结合,学生便可以由感性到理性、由“点”及“面”地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厚重与博大,领悟其精髓。由于这个特点,“大学语文”便成为“中国文化概论”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前置性课程。也可以说,以具体作品篇章讲授为主要教学形式的“大学语文”,与宏观性把握的“中国文化概论”和断面性讲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一起,阶梯式地构成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课程群,其中,“大学语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在“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按照的讲话精神和教育部《纲要》的明确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高校相关课程体系中势在必行,“大学语文”尤其要担当重任。但实际情况却是,“大学语文”逐渐被边缘化,既没有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某种权威地位,也没有外语课程的强势现实需求,处境越来越尴尬。若要改变这种不利现状,就须牢固坚定地确立“大学语文”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中华民族精神的课程定位;同时,也要解决好课程自身建设层面的几个主要问题。

(一)母语教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机构成“大学语文”的本质属性是母语高等教育课程,应该成为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者、各级高等教育机构的管理者、大学教师等的共有理念。语言影响思想,语言就是思想本身。一个民族的集体意识、文化深层编码,都蕴涵在母语中。母语是构成民族文化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元素,母语里有文化的故乡,母语就是祖国,母语承载着民族凝聚力。保护母语,是维系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安全的首选要件。换言之,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最独特、最具生命力的语言系统之一,是中华民族身份的首要标志,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直接载体。著名诗人余光中曾说:“当你的情人已改名玛丽,你怎能送她一首《菩萨蛮》?”这句话的理论内涵是在表明:母语是民族文化认同的基本符码。因此,在我国当下的高校课程体系建设中,怎样强调母语教育都不过分。而“大学语文”,就是高校完善汉语母语教育的最佳课程平台。汉语作为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象形文字,是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语言。从母语教育的角度看,汉语的形意特点使之具有工具性、文化性和审美性等多重属性。其中,文化性是衔接工具性与审美性的桥梁和纽带。汉语“说”与“写”的表情达意功能要得到完美发挥,必须借助文化蕴涵来融通工具与审美的语用效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认定一个人“有文化”或“没文化”,主要依据是他的说(口语表达)和写(书面表达),意即所谓“汉语能力是人生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强化大学语文课程的母语教育性质与学习效能,是提升中华民族母语水平、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张扬民族精神、提高国家软实力和国民素质的重要举措。

(二)“大学语文”学科化有利于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中国教育报》评选的2013年度中国高等教育10大热点问题中,大学语文的问题位列第8,几十年来关于大学语文课程的争论仍在持续。同时,大学语文课程的边缘化现状也仍然是醒目的存在。之所以被“边缘”,除了不具备或较少具备外语课和其他技能通识课的现实功利性之外,还有课程自身学科归属性的原因。根据《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大学语文”属于教育学门类下的二级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和“大学体育”等课程同类。也就是说,与专业性的中文课程不同,“大学语文”在学科归属上已经被“边缘化”。这也成为大学语文课程定位模糊的主因[2]。事实上,早在1986年,匡亚明、徐中玉等先生就呼吁大学语文应成为独立的学科[3]。目前,“大学语文”学科化的条件已经成熟。首先,根据的讲话精神及国务院、教育部颁布的各项包括《纲要》在内的法规性文件要求,大学语文课程与国家文化强国战略密切相关,这是其他公共课没有的课程优势。其次,母语高等教育是高校各个专业课程教育的基础,提升母语教育的水平与质量迫在眉睫,这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再次,自1938年中华民国教育部规定开设“大一国文”以来,迄今已近80年,“大学语文”可谓历史悠久。虽然建国后一度停开,但课程建设的基本理念和构架并没有太多的变化。最后,大学语文课程已具备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和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这是课程自身发展的内在基础。如果能如“汉语国际教育”那样成为独立的学科,“大学语文”的教学地位就能获得法理上的保证,其独有的课程功能就可以得到全面发挥,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更为便利和顺畅。自然,关于大学语文课程的所有争议与无奈,也会随之消失。

(三)大学语文教师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导者和引领者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大学语文”,在教学理念、知识储备、教学能力和方法等方面对大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新要求。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导群体,“大学语文”的师资队伍建设是落实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目标的重要环节。大学语文教师要具备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素养和传播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这是一个基本前提。在知识结构上,大语教师一要有良好的母语运用能力,听说读写的水平较高;二要有基本的专业背景,在哲学、历史、文学、艺术、宗教、民俗等的某一方向有所长;三要专业基础扎实,学术视野开阔,有辩伪存真、去粗取精的理论判断和分析能力。如近年来,某些学校包括高校教师让学生穿“汉服”,对孔子像行跪拜礼的行为,实际上是在把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形式化、简单化和粗鄙化。“汉服”与“汉朝之服”都分不清楚,既蒙蔽了学生也降低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应有水准。在教学能力和方法上,大学语文教师首先要成为本课程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者,以研究促教学,会有力地提高教学的水平和层次。其次,教师不搞一言堂,既不能故弄玄虚,也要避免肤浅单调。应以互动式教学为主。以教材为依托,可以设计文化专题研讨,也可组织经典文本讨论,引导学生联系现实问题进行思考,激发和培养学生自主研读、探究的兴趣与能力。同时,也要借助新媒体技术使教学手段丰富和多元。再次,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考试方式,制订以撰写研究论文、读书报告、调研报告等为主要形式的多元化考核原则。当然,各个层次的高校因课程目标的具体差异,会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有所取舍,但无论怎样,都不能背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宗旨。第四,大学语文教材是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导向性资源平台。1979年至今,已经出版使用的大学语文教材近2000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徐中玉主编本、王步高主编本、夏中义主编本、温儒编本和陈洪主编本。这5种教材从内容到体例都各具特色,对大学语文教材的完善和创新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和示范作用。但是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教材中,还须在既有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更新教材编写的理念、内容和体例。在教材的编写理念上,要明确大学语文绝不是中、小学语文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里的内容延续,也不是文学专业知识对非中文专业学生的普及化,更不是单纯的工具性技能的补偿和提升,而是对基于母语教育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固本强基的系统工程。在教材的内容选择上,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串连起不同时代、不同人文领域的经典文本;也要精选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代表性文化典籍。在此,世界性是对传统经典性的对照和融通,能够促进学生由“学”到“思”、由“思”到“智”,以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在教材的体例设计上,宜采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经,以哲学、历史、文学、艺术、宗教、科技、民俗等学科模块为纬———经纬纵横的单元式体例,既利于显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导向性,也体现开放性和系统性的教学资源格局。总之,以《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为契机,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理应有新理念、新定位、新气象。在中华民族努力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形势下,“大学语文”任重而道远。

作者:郭海军张旭东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文学院肇庆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中华传统文化范文2

【关键词】大众传媒 中华传统文化 传播 策略

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端和母体之一,历经数千年的积淀和发展,一直是我们民族阐释和传承的文化基因。作为大众传媒中的主流媒体,我们不仅要深刻地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而且要将传播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当作自觉行为,要有为中华崛起营造舆论氛围的使命意识、责任意识和进取意识。当然,大众传媒在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时应注意宣传策略和各种传播技巧的综合运用,现探讨之。

一、掌握宣传艺术,在高雅与通俗之间寻找出路

中华传统文化作为高雅文化的一部分,在传播中应该讲究宣传艺术,在高雅与通俗之间寻找出路。各大媒体应充分运用自己的传播优势,扬长避短,在传播途径、传播方式、传播力度以及策划角度、内容选择等方面保持清醒的认识,做到雅俗共赏,切忌使用“口号式”的高调空喊及单调的说教式。在充分稳定城市受众的基础上努力扩大和发展乡镇农村的受众群体,以实现宣传效果的最大化。在这方面做出有益尝试的如湖南卫视的娱乐节目《天天向上》,在栏目里特设“学习中华传统礼仪”的小环节,由真人着古装演绎具体的礼仪、礼节,让受众在轻松愉快中获得许多礼仪知识,深受观众喜爱,同时收视率也居高不下,确为高雅与通俗的较好结合。

二、注重挖掘社会化和本土化资源

社会化和本土化是一笔无形的财富,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首先是名人名作。品牌经济时代的品牌效应反映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但在文化产品中表现得最为突出。所以中华文化的有效传播都离不开精品化路径――推名人、讲故事。在中华文化诸多的种类中,特别是圣贤、思想、诗文、汉字、戏曲等文化种类中,每一种类都有一批让人高山仰止的大师级人物作支撑,可以说中华文化的辉煌与骄傲,是以他们的存在为基础的。①第二是地方文化。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地方政治、经济与地方性文化的发展互为促进,协同发展,逐渐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于是,纷纷挖掘本土潜在的传统文化资源,争相设立文化节活动,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搭台唱戏,而大众传媒在其间的传播作用功不可没。如河南省凭借中原文化的深厚底蕴,先后设立了“国际少林武术节”、“三门峡国际黄河旅游节”、“洛阳牡丹花会”、“安阳殷商文化节”、“开封花会”、“信阳茶文化节”、“周口姓氏文化节”等等,注重突出“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充分挖掘民俗资源和区域文化内涵,并逐步发展成为精彩的文化品牌。各地的大众传媒紧紧围绕以上两方面的内容,进行跟踪式,多角度、多方位的连续报道,把各地的本土化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不仅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也弘扬了中华传统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可谓一举多得。

三、打造更多大众传媒的精品形象,多渠道塑造视觉效应

“特色化”和“品牌化”是大众传媒赢得竞争的独家优势,也是形成市场吸引力的核心资源。在“内容为王”的媒介竞争中,栏目的特色和品牌不仅具有广泛的带动作用,更能够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较好的平台。当然,树立品牌难,要保住一个成熟的品牌更难。要不断开拓创新,变换传播方式和手段,以应对受众多变的收视心理。

前两年曾风行一时的央视十套的《百家讲坛》栏目,以于丹、易中天、纪连海为首的一批学者率先敲开了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大门,由于运用了悬念化、故事化、通俗化、影像化等多种传播方式,受到观众的肯定,也使《百家讲坛》的收视率直线上升,获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成为一个亮丽的明星。但近年,《百家讲坛》的传播方式、风格一直没有丝毫改变,而观众当初的新奇和兴趣也逐渐消失,最终使得大部分观众流失,这颗昔日的明星也渐渐失去了光泽。而同样著名的以中华传统戏曲为主要内容的河南卫视综艺节目《梨园春》就一直保持着品牌的地位,享有较高的收视率。因为这个节目就是根据不断扩大的受众群体变换着播出内容,由以前单一的河南地方戏曲为主,逐渐扩大到包含全国各地剧种的传播,如京剧、黄梅戏、河北梆子、越剧、评剧等都在该栏目里播出过,在全国通俗歌曲选秀节目风行的今天,她成为全国唯一一个戏曲真人选秀节目,为中华传统戏曲文化的传播做出了贡献。

事实上,随着传媒技术的飞速发展,视觉媒介的发展也越来越广泛,多渠道塑造中华传统文化的视觉效应也是今后的一个发展方向。动漫、图片、影像、广告、玩偶等等都可以作为传播渠道,让现代的青年人充分领略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四、提升广告创意中的中华传统文化含量

“广告创意是广告人员在对市场、产品和目标消费者进行调查分析的前提下,根据广告客户的营销目标,以广告策略为基础,对抽象的产品诉求概念予以具象而艺术的表现创造性的思维活动”②。当今社会,人们的消费内涵已经从“物质”层面升华至“精神”层面,广告创意不再是单纯的产品宣传,还必须融入文化内涵,尤其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以求从精神上打动消费者。广告是一种商业行为,也是一种文化行为。文化可以为广告所宣传的商品塑造一种感性形象,为其品牌增加信誉度和附加值。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心态:崇尚和谐、安详、平静、家庭和睦等等。这种价值观念在生活中的表现就是夫妻恩爱、白头偕老、家庭美满祥和等。通过广告为产品注入这种和谐文化、家文化、福文化使得产品更具人文气息,赢得消费者的好感,同时也显示出我国广告创作独特的艺术与内涵。一句“孔府家酒,叫人想家”曾打动了无数中华儿女的心,就是因为它反映了人们的思乡情怀,适应了中华民族的伦理道德观念和传统观念,能引起国人的认同感。所以,在广告创意中加入渊源流长、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资源,不仅可以增加广告创意的魅力,为广告主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还可以使中华传统文化借此进行长久传播。

五、挖掘政府视窗功能,加强网络传播效应

目前,网络媒介已逐渐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虽然我国的各类网站数量并不少,但大多属于商业性网站,内容多以抓人眼球、盈利为目的,宣传的作用不大。其余大部分网站属于各级政府网站,作为政府视窗,却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所以,在这种状况下,加强和重视政府视窗的网络宣传,与传统媒体报纸、广播、电视充分合作,围绕一个主题,多方位、多形式、交叉互动、扩大宣传,是提高中华传统文化有效传播的一个重要方面。

首先,整合资源、挖掘特色。整合资源,最重要的是整合传统媒体资源,包括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媒体,通过建设一个网络平台综合处理,提供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移动等多种形式的新闻产品,满足不同受众的多样化需求。作为重点新闻门户网站,以新闻为龙头,也应做好相应的基础服务性工作。比如,政府文件系统、便民查询系统、社情民意收集系统等等功能模块,这些模块是新闻门户网站的基础内容,也是吸引网民、聚集人气的重要方面,大有作为。资源捋顺之后,就要挖掘各自的特色所在。挖掘特色要立足本地,把本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在宏观上全局统筹,在微观上精耕细作,挖掘内涵,拓展外延,以地方实际这条主线贯穿全部,形成独特的风格。如此网站才具有历史传承性、地域独特性,又具有发展的可持续性。

其次,塑造品牌、做深做透,以提高新闻的传播质量来带动中华文化的有效传播。网络也需要品牌效应,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更多地了解网民需求后再制定相应的战略规划。要吸引网民,真正把品牌树立起来,且要做强做大,做深做透,还要在其内容上下大功夫。一方面新闻资讯必须力求及时、真实、全面,评论分析深入透彻,报道紧扣社会热点,注重多方位的专题策划,打造有血有肉、充实丰满的新闻产品;另一方面要多角度、多层面、多形式的反映和报道新闻事件以及各类文化信息,综合运用文字、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多种表现形式,加强互动,充分给网民多样化的选择权。这样不仅丰富了网站内容,而且可以活跃政府视窗网站的“死板”面孔,吸引更多的受众,从而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播打造一个有力的平台。

总之,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不是某一个媒体的事情,而是各地、各大传媒机构都引以为重视的事情,各媒介应充分运用自己的传播特点,扬长避短,积极探索多方位、多形式的传播途径,使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广泛地渗透到各阶层,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尽一份社会责任。

【此文为河南省社科联课题《我省大众传媒传播中原文化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二,项目号skl-2009-1044】

参考文献

①王守国,《创意决定品质,传播成就价值》,《新闻爱好者》,2007(8)下半月刊,P7

②程宇宁,《广告创意的本质特征研究》,《广告人》,2004(5):95

中华传统文化范文3

关键词:企业文化;传统文化;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32-0003-02

一、企业文化及其建设中存在的误区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主流意识形态,其重要性已为人所共识。沙因在1984年系统地提出了企业文化的概念,即企业文化是隐含在一系列价值观背后的基本假设。自此,企业家们开始陆续重视这个虚而又实的软竞争力。1981年威廉・大内在《Z理论》中就已经关注企业文化,认为它是影子般的、既虚幻无形,又无法摆脱的企业竞争力因素。其他学者,如帕斯和阿索斯、迪尔和肯尼迪、彼得斯和沃特曼等在20世纪80年代初,纷纷发表企业文化方面的论述,指出杰出而成功的企业大都有着强有力的企业文化。

现代企业文化的构建是受一个国家和民族传统文化影响的。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包含丰富的管理、伦理、价值观等思想,世界各地的华人曾凭儒家商业文化传统、儒家经济伦理和文化价值观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中国传统文化对东南亚等周边国家甚至全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企业文化间的关联,不仅具有学术价值,还有助于指导现代企业文化构建的实践。

纵览国内企业在企业文化的构建方面,存在一定的误区,即一味地照搬国外的理论和模仿国外的经验,没有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系统的企业文化理论。企业文化是隐含在一系列价值观背后的基本假设。东西方价值观的很多差异,都是基于不同文化对待外部世界观的基本假设的不同,从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企业文化具有很大的差异性。每个民族的文化具有各自的优点和精华,先天性的文化差异并不决定竞争的成败,但东施效颦,注定失败。我们更应该充分发掘中华民族的文化优势,构建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企业文化,进而形成企业的独特竞争力。

二、中华传统文化对对构建现代企业文化的启示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诸多思想对构建现代企业文化给予我们以重要的智慧及启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华传统文化强调整体性、和谐性和统一性。华夏族群长期的生存体验形成了我们对宇宙世界的独特的觉识、“观法”及特殊的信仰与信念,即坚信人与天地万物是一个整体,打破了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内心的隔阂,肯定彼此的对话、包涵、相依、相成、相济。中文化的整体性的学说,充分显示了人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它以和谐为最高的价值诉求,强调多样性的有机统一。如儒家强调仁爱、克己让人、恭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者无敌”;儒家主张以和平、公正、文明的手段来解决争端,推崇差异与兼容,协调“相似”与“相近”,以此实现一种“和而不同”、“兼容并包”、富有弹性的人文旨趣,这是真正健康的世界文化。只有解决好共生问题,实现多元统一、兼容共生、协调有序、充满活力和大众共享,才可能构筑一个和谐有序的世界,这正是我们构建企业文化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

2.中华传统文化讲究中性智慧。中性智慧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为丰富的资源,也可说是中国人独特的生存智慧和处事态度。中国古代思想家们把“中”与伦理道德、人生观、价值观相联系,成为“中道”、“中庸”、“中和”。中性智慧的精义在于克服两极对立,达到天与人和谐、人与人感应、人与物协调。中性思维在中华文化精神中的重要表现是对“和”的价值追求,表现如下:一是以“和”的理念去认识自然;二是以“和”大心态去处理人际关系;三是把“和”的理念作为一种辩证法。四是以“和”的标准去处世生活。所谓“和为贵”、“和衷共济”、“家和万事兴”等,中华传统文化的这种思想重视建立融通的人际关系、有序的社会秩序、和谐的社会关系,提倡人与人重诚信、讲仁爱、求友善、修和睦。

3.中华传统文化在维持人的身心平衡、注重精神建设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如儒家大力提倡求真、行善、崇美,使人类摆脱纯物欲的低级趣味。儒家的“身心和谐”、“义利兼顾”、实现“内在的超越”的思想,在应对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重视人的精神价值等方面,或许是一剂良药。技术与精神平衡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个体层面就是身心平衡问题。从儒家思想可以看出,人的本质是精神的,道德性是人的本质规定性;同时,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物质基础。所谓身心平衡的人生观,就是物质与精神生活相结合的人生观,在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时重视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将个人道德修养视为通往身心和谐理想境界的最佳路径选择。儒家主张以修身为本,辅之以道德教化来实现人的身心和谐发展。

4.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对未来人类生态文明重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生态文明是当今和未来企业文化构建的重要内容。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天(自然)人关系是其核心主题之一。中华传统文化在处理天人关系时,力求探寻两者的内在联系,并把天人关系视为同源的和谐关系。天人合一的基本思想内涵包括:一是强调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是自然的产物;二是强调自然界有普遍规律(天道),人也要服从此规律,阴阳相互作用的规律即性命之理,天(自然界)人尊守同一规律;三是强调人性即天道,人伦原则和自然规律的一致性;四是强调人生的理想和境界就是天人和谐。对于古代朴素的生态文化思想,我们要站在时代的高度予以借鉴并充分发扬,它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尊重生命、仁民爱物的思想。如孟子强调“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就是说不仅要爱护自己的同胞,而且要爱护自然环境,珍惜自然环境。二是对生物资源顺时取用、化育并进的思想。如庄子提倡“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告诫人们要与万物为友,与自然和谐一致。《礼记・中庸》主张“参天地之化育”,就是参与自然创造和养育万物的进化过程,而非以戡天役物的态度去征服自然,破坏自然。三是倡导放眼未来、为后人造福的思想。

三、借鉴中华传统文化构建企业文化的措施与途径

1.充分发挥领导者的智慧和作用。在企业文化构建中,领导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借鉴中华传统文化构建现代企业文化,领导者必须身体力行,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髓。

优秀的企业家与优秀的企业文化往往互为因果,并行存在于一个企业。一个品格高尚的企业家,其人格力量就是这个企业的信誉、形象和文化资产;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本身就是这个企业充满活力的源泉。企业家素质代表企业素质,企业文化是优秀企业家品质、才华、慧眼、胆识等综合素质的扩展和放大;优秀的企业文化又以其成功后的自信,激励和鞭策企业家组织和带领全体员工在“追求完美、追求卓越”的道路上,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形成一种以人文精神为动力的激励机制,能使这个企业生机盎然,充满活力。

2.培育具有优良取向的价值观念,塑造杰出的企业精神、价值观念等。中华传统文化中强调的一些价值观,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确立企业的共有价值观念体系和企业精神,首先,应当对与本企业有密切联系的客观对象进行价值评价和排序,从中确定最具优良取向的价值观念。同时,博采本行业、本企业、本民族以及国内外其他企业的优秀精神,并根据当前及未来的发展需要,融会成最适合本企业发展的一套企业理念。其次,要采用具体生动的表达方式或文字或图标对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等理念系统要素加以表达,使之简明、易记。再次,对既定的企业宗旨、价值观、企业精神等理念系统要素,经常性地进行灌输、宣传和引导。最后,管理层要以身作则,持之以恒发贯彻执行,使企业宗旨、价值观、精神等理念系统要素化为一种潜意识行为。唯有长期不懈的努力培育,企业才能确定温度成熟的价值观念和企业精神,为优秀的企业文化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3.在企业内形成民主、公平和自由的风气。民主自由之风已成社会主流。在企业内倡导民主,必将大大有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和发挥人才的作用,必将非常有利于员工归属感和企业凝骤力及战斗力的形成,民主和自由是“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人人都渴望得到尊重,人的尊严有时比生命更重要。因此,要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有必要高度重视员工的尊严,要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来满足员工的自尊的需要,而员工的自尊的需要如果能得到满足,那么就极为有利于形成强烈的员工归属感和企业凝聚力,进而形成企业无坚不摧的战斗力。

只有公平和公正地对待所有员工,才可能形成强大的凝骤力和战斗力,要做到公平、公正既要有公正、公正的思想和愿望,更要有科学的考核制度和民主合理的申诉制度作保证。

4.培养团队精神。培养团队精神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在于能否在内部形成一种凝聚力,能否发挥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因此,让管理亲和于人,让管理者与员工融为一体,互相激发灵感,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因此,必须培养员工的团结协作精神,培养员工之间沟通气氛,采取各种措施,引导员工团结向上,使员工与员工之间、员工与企业之间产生亲合力。还要鼓励员工全身心投入工作,使员工愿意为实现企业目标尽自己最大努力。

参考文献:

[1]刘光明.企业文化[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中华传统文化范文4

关键词:全球化;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其传承与发展势必影响到整个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因此对传统体育文化的探究成为当代学者和社会各界的研究焦点对象。但是在全球化的发展下,传统体育文化在理论体系,思想价值体系等方面受到了西方其他体育文化的影响,也因为现代化体育文化的繁荣出现了某些不适应的情况。想要更好地传承与发展我国传统的体育文化,必须要从意识上重视起传统体育文化,以长远的眼光、开放的心态去看待世界体育文化,在坚持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内涵精神不变,独特性不变的情况下,积极拥抱西方其他体育文化,重新构建并完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理论体系和价值体系,使得传统体育文化朝多元化、世界化发展。

1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现状

传统体育文化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十分丰富多彩,就种类就包括了竞技体育,休闲娱乐体育以及健身养生类的体育项目。因为其丰富的形式和内涵,使得多年来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一直没有被中断过,不但得到了全国各民族、社会各行各业的支持与喜爱,而且也赢得了世界其他体育文化的尊重甚至模仿。总的来说,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传承和发展上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是近几年来全球化速度加快,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在遇到机遇的同时,也碰到了许多难题。主要是世界体育文化和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管是在内容形式上还是在精神本质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世界文化在入侵过程中,多少会影响到传统体育文化,使得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模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原先的传承和发展模式开始不适应全球化的发展速度,在内涵和属性上出现了断层。另外,全球化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理论体系和价值体系受到攻击,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理论基础薄弱,传统价值观念与西方现代化体育文化观念不相适应等。

2全球化视野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

2.1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体育文化理论体系

一方面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理论基础本身就比较薄弱,很多体育理论都不太成熟;另一方面传统体育文化理论在发展中会因为时代的改变,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革新而出现许多新的特征和要求,文化传播中也会出现新的意义和价值,传播的受众群体也在发生改变。基于上述原因,在全球化视野下,传统体育文化理论体系需要重新构建与完善。首先,需要不断地挖掘并分析整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理论,使得传统体育文化中的本质内涵被充分地利用并体现出来,探索研究当前体育文化理论的发展规律,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体育文化理论体系。其次,需要利用到先进的现代化理论和现代化技术,找出传统体育文化与现代体育文化相似或者相同的地方,使得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更加凸显。比如打破原来的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机制和传承方式,可以利用现代化技术对传统体育文化进行文化理论上的增殖和增值,对传统体育文化进行科学的分层整理,利用多媒体手段对传统体育文化相关理论进行归档便于研究,并且还要考虑到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人群对传统体育文化的需求,更深层次地构建传统体育文化理论体系。另外,我国也正处于向现代化转型的时期,所以通过构建新型的传统体育文化理论体系,可以使得我国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逐渐接轨,实现文化的增值。

2.2构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体系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价值理念方面和西方现代化的体育文化价值有很大的差别。我国在体育价值精神上追求的是以人为本,有着丰富的人文价值和人道主义精神,但是西方在体育价值理念体现上更加注重竞争,通过竞争获得个人和团队在物质和精神上的提高。针对价值方面的不同,在西方体育文化价值入侵过程中,我国的传统体育文化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吸收被同质化。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一方面要积极与世界现代体育文化进行沟通交流,比如发现两者的共同点,实现共性上的传承,相互吸收并丰富各自的体育文化价值体系。另一方面是要保持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价值上的独特性或者说个性,我国的传统体育文化在价值上有许多精髓部分,这些部分不但使得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得到很好的传承与发展,而且还丰富了整个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比如依然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体育文化精神,传统体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体育中获得快乐,使身心均得到健康的发展,达到与自然,与社会和谐共生的目的。

2.3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世界现代化体育文化合理融合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中有许多值得不断继承和发展的精华部分,比如我国的太极体育和太极体育文化,不管是从体育的形式内容,还是体育所能达到的目的或者精神本质上来看,太极体育和太极文化都具有不可剥夺的意义。对传统体育文化中的这些优秀的精髓内容需要进行不断地强化,并且对其中的民族特色、民族认同感、传统文化价值理念等精髓进行拓展传承。但是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并不全都是优秀的,也有部分需要被重整或者创新。为了得到更好的创新继承,使得后续能够得到更有利的发展,需要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世界现代化体育文化结合起来。比如可以借鉴其他世界其他体育文化的优秀部分,像日本的相扑文化、印度的瑜伽文化,不论是从形式上还是从本质上都有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另外,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也是一个动态的,不断积累发展的开放性过程,所以在继承中必须要清楚地认识到当今世界在体育文化方面的主流方向,认清自己在传承上的优势以及劣势,改变自己存在缺陷的地方,与世界优秀体育文化合理地融合,创造优秀的先进的体育文化。

3全球化视野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

3.1传统体育文化多元化、世界化发展

在全球化视野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发展上主要的趋势是多元化和世界化。一方面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在发展过程中要保持自己独有的特色,把传统体育文化的优秀部分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地发展,实现多元化、多样化的发展。比如在传统体育文化在发展中要充分尊重各民族的传统体育价值精神和不同类型的体育项目,还要考虑到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对于传统体育文化的态度和日常的体育价值实现。在合理发展传统性的基础上,实现多元性、民族性发展,并且以传统体育文化核心价值作为价值理论基础,合理地发展其他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模式。另一方面需要将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与世界体育文化结合起来,在时代主流的号召下,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中的优秀内容应该要积极走出去,充分发挥政府以及社会的力量,使得我国优秀的传统体育文化能够在世界的大舞台上实现国际性发展。比如在世界化进程中,培养公平竞争、团队协作、自强不息等体育精神,形成严谨详细的组织竞争制度等。另外,还需要站在人类文化发展的高度,拓展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空间,在全球化视野下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策略。

3.2发挥传统体育文化优势,与社会、学校等体育项目结合

传统体育文化在进行现代化、世界化改造过程中,也需要不断地挖掘并发挥传统体育文化中的优质资源,可以将这些优质资源或者优势与社会、学校等体育项目结合起来。首先,社会体育活动丰富多彩,不同的民族有各自不同的体育项目或者民俗活动,不同的社区、城镇农也有各自的体育活动。社会体育项目一般都是为了健身或者娱乐,所以在挖掘传统体育文优质资源的时候,可以把传统体育文化中的部分与社会活动相结合起来。比如将少数民族中的民俗节日、民俗活动与全民健身结合起来,使得传统的民俗文化与体育相结合,更好地发挥传统体育文化的优势。比如对一些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进行改造,将其作为农村或者社会健身的体育项目,在与农村或者社区体育项目进行结合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不同社区不同农村人群的不同特点,尽量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另外,我国传统体育集竞技、健身娱乐等功能于一体,所以完全可以根据不同年龄层学生的特点,选择传统体育中的优秀内容,并将其引入到学校的体育课程中。通过传统体育文化与学校体育项目结合,一方面让学生更好地接触传统体育,理解传统体育文化并将其进行发扬,另一方面也让传统体育文化得到进一步的创造革新,在融合过程中得到不断的丰富发展。

4结语

综上,在全球化视野下,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一方面需要坚持自己的传统特色和独特的个性,使得传统体育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得到更好地继承;另一方面需要以开放宽容的心态去看待世界现代化体育文化,并学习和借鉴其中优秀的内容与形式,将传统体育文化进行多方位地创造革新,与各民族体育文化、世界文化接轨,实现多元化、现代化以及世界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白晋湘.全球化视野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34-37.

[2]王志威.全球化视域下中国体育发展的反思[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2(1):21-25.

中华传统文化范文5

论文摘要: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台湾地区的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分支,它从来就不是独立的。随着两岸关系的发展.进一步加强两岸人文历史认同,增强中华一统观念,以中华文化为基础实现两岸统一,可以跨越目前的政治障碍,也可以有力地打击台湾分裂势力,更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构建和谐两岸,实现中华文化的腾飞。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内涵及特征

文化是人类精神活动和实际活动的方式及其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由于人类发展的多样性和地域性,决定了不同地域民族的文化除了具有人类的共性外,还具有自己的特征。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祖先于清晚期以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逐步创造出来的并经过人们的反复实践、提炼而日趋成为稳定的意识、行为和物质形态,它包括文字、书法、绘画、建筑、音乐、舞蹈、儒、释、道、经、史、子、集、中医、武术等范畴。中华民族虽历经沧桑,内忧外患,朝代更迭,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奥秘就在于中华传统文化特有的强大生命力。德国大哲学家黑格尔就认为,历史“有一个决定的‘东西’,就是亚细亚。那个外界的物质的太阳便是从这里升起,而在西方沉没,那个自觉的太阳也在这里升起,散布一种更为高贵的光明”。中华传统文化特有的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其一,强烈的大一统观念。天下一家,民胞物与,四海之内皆兄弟等等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并流淌在中华民族每一个成员的血液里,成为一种坚如磐石的文化心理。以国家统一为乐,以江山分裂为忧,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政治价值取向。《诗经》所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此乃中华民族大一统观的重要思想之源。经过儒、法两家的论证和充实,历代思想家和统治阶级的丰富和发展,这种大一统思想和观念深深印人中华文化传统之中,并在文学、艺术、建筑以及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习俗等方面打上深刻的烙印。

其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数千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永恒主题,是民族精神的最集中体现。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到“见义勇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不屈精神等等,其核心内容就是爱国主义精神。正是因为有了这种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才使得中华民族在外敌人侵时,能够团结一致,同仇敌忾,奋起抗争,并成为维护民族和国家统一的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

其三,自强不息的积极进取情怀。自强是中华民族贯彻古今的重要传统。《周易》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仅仅是一种个人的自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自强,更多的是指民族要自强、国家要独立的思想,是一种永不满足现状、不断改革进取、革新图强的精神,是一种“奋发振强,励精不已”的积极进取的情怀。这种锲而不舍、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为民族和国家的进步而努力奋斗。

其四,兼容天下的广阔胸怀。中华传统文化一贯主张“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提倡不同民族、不同类型、不同派别的思想文化兼容并包,相互渗透,取长补短,以达到多样统一。正是有了这种胸怀,在中国历史上,才会出现儒道相济、儒法结合、儒佛相融、佛道相通的局面。兼容天下的胸怀,还表现在中华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容纳和吸收上,如基督教、伊斯兰教等等。有了兼容天下的胸怀,才使得中华传统文化在不同价值系统的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碰撞下,逐步走向统一,更新了自身的面貌,从而也使自身有了更强大的生命力。

其五,底蕴厚重深远的和谐思想。重和谐,求同存异,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心理结构、价值选择、伦理道德和行为方式。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内容十分丰富。在人际关系方面,强调“和为贵”,提倡宽和处世,协调团结。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强调“天人合一”,主张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在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上,强调“协和万邦”,主张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应当和睦共处,亲密友好。中国传统和谐思想在强调“和为贵”的同时,还强调“和而不同”。和谐求以共生共长,不同求以相辅相成,在和谐中实现共同的发展,在不同中相互吸收对方的长处。这种底蕴十分厚重深远的和谐思想观念,在历史上起到了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作用。

其六,公而忘私的整体主义精神。公、忠是中华传统伦理的最高原则,从“以公灭私”、“忠德之正”,到“举公义,辟私怨”、“圣人无心,以百姓为心”,乃至“天下之公”、“忠在恤民”等等,都是倡导为民、为国、为天下的公忠伦理,由此而形成了中华民族为民族、为社会、为国家的整体主义精神,产生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此外,中华传统文化中还有对文化精神的理想追求等特征。上述种种特征的中华传统文化,构成了中华民族成员的思维趋向和共同心理,对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二、中华传统文化是海峡两岸人民共同创造的结晶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它不是指某个具体的单一民族,而是聚居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诸多民族的总称,包括了以汉族为主体的56个民族。其中的每一个民族都不是纯之又纯的族体,而是融合了其他民族的成分。例如,汉族就是以中原华夏族为基础,融合了周边诸部族而形成的。在文化意义上,民族的融合就表征着文化的交流与整合。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都以其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同时,各民族文化又不断地相互影响、融合乃至同化。这其中,既有中原文化向其他区域的幅射和传播,少数民族地区及中原以外区域的文化也不断向中原内地渗透,对中原文化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在漫长的文化融汇过程中,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特色的中原齐鲁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起着主导作用,但儒家以外的道家文化、佛教文化,西南地区的巴蜀文化,南方地区的湘楚文化、吴越文化,北方地区的羌狄民族文化,岭南一带的闽、粤、台文化,都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形成、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华传统文化不仅融合了本土各学派的精神成果,而且包融了中国各民族、各区域文化的有益成分,因此,不仅汉族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发展作出了贡献,汉族以外的中国各民族都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也功不可没。中华传统文化不单是大陆各民族的创造,也是海峡两岸人民共同创造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浩瀚大海,无疑也融纳了台湾文化的滚滚川流。台湾与大陆有着相同的史前文化。在远古时代,台湾与大陆完全连成一体,后来桑田变沧海,使台湾成为大陆边缘的一个岛屿。近年来考古学的研究证明,台湾先民所创造的原始文化,与大陆东南地区的史前文化有着割不断的血肉联系。1970年,台湾考古工作者在台南县发现了“左镇人”头骨化石,“左镇人”与广西柳江人、福建清流人体质形态相似,都继承了中国直立人的特征,人们推断“左镇人”来自大陆。同时,台东县发现了长滨文化遗址,距今约1.5万年。长滨文化的石器制法与同时代北京周口店遗址的旧石器制法相似,其类型和制作技术又同大陆南部一些旧石器遗址出土的石器相近。表明长滨文化的主人与中国华南旧石器文化的主人为同一种群,前者是后者向东发展的一个支系。另外,据对距今约3000年的新石器时代的卑南文化遗址的考证,卑南文化出土的石器与浙江良渚文化、福建昙石文化和江苏的青莲岗文化出土的石器相似。因为卑南文化遗址出土的石杵、陶质纺锤等文物与今日原住民中的泰雅、阿美两族使用的同种物体极为相似,故学者们据此推断卑南文化的主人很可能是现代高山族的祖先。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早在1946年就曾经指出,台湾的“畲族”是中国古代“百越之族”的支裔。台湾也有学者认为,原住民的祖先就是古代中国大陆的越濮族。由此可见,台湾的原始人类,包括原住民的祖先均来自大陆,他们所创造的史前文化与大陆史前文化一脉相承,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秦汉以后,历朝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对台湾的经营开发,两岸之间的经济文化交往从未间断。据范哗《后汉书·东夷列传》记载,早在秦始皇时代,徐福曾率千名童男童女移往夷州和璃州,夷州即台湾。另据《三国志·吴主传》记载,吴黄龙二年(公元230年),孙权曾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统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州”。南宋时,朝廷在澎湖建造军营,派兵驻防。元至元年间,在澎湖设巡检司,兼顾台湾,但其建置隶属福建晋江县。明朝末年,荷兰、西班牙殖民者先后侵占台湾。1661年,郑成功率大军人台,驱逐了荷兰殖民者,使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20多年后,康熙皇帝派施琅领军攻占澎湖,郑成功之孙郑克爽归顺清朝。此后,清政府在台湾设置一府三县,即台湾府和台湾、凤山、诸罗县,隶属福建省。台湾在中央政权的管辖之下,依靠大陆丰富的人力物力支援,经济文化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郑成功收复台湾至今的300多年里,大陆向台湾先后有多次较大规模的移民。明末清初之际,闽粤两省有十余万居民追随郑成功大军人台。太平天国时期,福建沿海又有大批居民为躲避战乱而移居台湾。最近的一次是在1945——1949年间,约有200万大陆军民随国民党政权迁往台湾。因此,台湾社会实际上是个移民社会。以目前台湾的情况而论。在2300万居民中,95%以上为汉族人。因此,现中国国民党名誉主席连战的父亲连横先生在其《台湾通史》一书中写道:“台湾之人,中国之人也,而又闽粤之族也。”翻所谓“闽粤之族”,即来自福建的福佬人和广东的客家,他们都是不同时代因戍边、战争、灾害等原因从中原各省迁到广东、福建的,自宋元起又陆续移居澎、台。

在不同历史时期大量大陆移民迁台,不仅带去了丰富的生产技术、耕作方式,而且使大陆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移植到台湾,使中华传统文化在台湾结出了累累硕果。台湾的民情风俗与大陆极为相似。移民前往台湾,不仅带去了家乡的方言土语,而且带去了原有的风俗习惯与生活方式。据丁绍仪《东瀛识略》记载:“台民皆徙自闽之漳州、泉州,粤之潮州、嘉应州。其起居、服食、祀祭、婚丧,悉本土风,与内地无甚殊异。”台湾民间的婚丧喜庆礼仪乃至服饰、起居、饮食等,与闽粤两省如出一辙。海峡两岸民众还以同样的方式过着同样的节日,进行着形式相同的民间娱乐。台湾每年举行“祭孔大典”、“城隍爷出巡”、“妈祖过生日”等传统文化活动,动辄吸引几十万人参加,如此大规模的传统文化活动,在大陆已不多见。台湾民间的宗教信仰多由大陆直接传人,现今台湾各地大小寺庙林立,其中供奉的孔子、关公、禹王、鲁班、妈祖、城隍等,无一不是中华圣贤。

台湾的文学和艺术,深受大陆本土文化的影响。台湾的新文学运动是在“五四”新文学运动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它以“五四”新文学理论为指导,以“五四”新文学作品为创作范例。如被人们誉为台湾文学之父的赖和以及吴浊流、杨逵等人,都深受“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影响。台湾的戏剧,一向有大戏小戏之分,无论大戏小戏,均脱胎于中国古代的传统戏剧,其题材多取材于明清小说,内容主要是表现古代忠、孝、节、义的传统观念,其服饰、道具、表演形式与中国古代戏剧一致。台湾的音乐,有所谓的圣乐、十三腔乐、郎君乐、南管乐、北管乐等多种,其实都是地道的中国传统音乐。其中,圣乐相传为孔子时代之遗乐,只能在祭祀盛典时演奏,南管乐为中国南方通行的音乐,北管乐则起源于中国北方。由此观之,台湾的文学、音乐、戏剧都与大陆的同一艺术形式有着深刻的渊源和明显的承继关系。

1949年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人为地造成了海峡两岸的分离和对峙局面。但这种局面割断不了两岸同胞的血肉联系,割断不了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近6o年来,海峡两岸人民都在各自不同的政治、经济体制下,继承和发扬着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促进中华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从目前台湾文化领域的情形来看,台湾的学术、文学、音乐及戏剧、电影、电视艺术等都有某些独特的成就,与大陆文化有异曲同工之妙。例如,在上个世纪60年代以后,台湾兴起了“乡土文学”运动,产生了一批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吴浊流、钟理和、陈映真、白先勇等人的作品先后在大陆出版,而琼瑶、三毛、林海音等人的作品,更在大陆青年中风靡一时,成为一种时尚。自70年代以来,台湾的音乐工作者在中国民间歌谣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创作了大量格调健康、节奏明快的校园歌曲和其他抒情歌曲,对中国当代音乐艺术的普及与提高作出了贡献。台湾的电影、电视艺术发展也较快,艺术手法多种多样,但就其内容而言,仍以表现中国人的民族感情、伦理道德和人际关系为主,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近些年来,台湾当局的某些领导人和台独势力的某些头面人物,置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共同开发台湾的历史以及台湾与大陆之间的地缘、血缘、文化关系于不顾,在文化观上丧心病狂地抛出一些荒诞不经的谬论,并利用修改教科书等手段企图将“台湾文化”与“中华文化”对立起来,割裂二者的必然联系,片面强调“台湾文化”的特殊性,抹杀二者的共同性,以凸现“台湾文化”,淡化“中华文化”,并明目张胆地宣称要“以台湾经验创造适合于台湾人的新文化”。陈水扁上台后,加紧推行“去中国化”政策,向台湾民众灌输“台独”意识,有计划、有预谋地在社会各个领域清除象征中国的各种标志,如口号、符号、特征、图案和名称等,借以营造“台独”的文化、心理、社会环境。台独势力推行的种种“去中国化”和“文化台独”活动,比赤裸裸的“政治台独”主张更具欺骗性,其目的在于片面强调台湾历史文化的特殊性来否定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否定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从历史上、文化上把台湾与中华大家庭割裂开来、对立起来。从而为他们搞“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和“台湾独立”制造理论依据。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说明,汉族和原住民人民一起创造了台湾文化,台湾文化是构成中华文化集合的一个区域文化,是中华文化长河中的一个支流。海峡两岸人民同文同种,血肉相连,休戚与共,都是龙的传人、炎黄子孙。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两岸人民拥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文字、共同的经济生活和共同的历史渊源,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

三、两岸携手共创中华文化的辉煌

中华文化以其五千年的古老文明和光辉灿烂的文化传统,其表现出来的强大精神凝聚力,是举世公认的,正是由于中华文化具有的强大精神凝聚力,才使中华民族成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伟大民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是民族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在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的国际形势下,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与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是紧密相连的。中华文化是大陆文化和台湾文化的统一体,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长河中的一个支流,共同的源头决定了两岸文化的共同流向,这种共同文化源头产生的民族心理,是禁不了、割不断的,是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早日实现的最可贵因素。正如江泽民同志1995年1月30日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中所说的:“中华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五千年灿烂文化,始终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也是实现和平统一的一个重要基础,两岸同胞要共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这说明,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深深地植根于海峡两岸全体中国人的生活习惯、思想方式、价值观念和思想情感之中,它具有无与伦比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是发展两岸关系,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强大精神力量。

虽然,两岸对峙近半个世纪,加上日本侵吞50年,近一个世纪的互不来往、互不了解,产生了疑虑,这在预料之中。但中华传统文化以其博大的胸怀,强大的生命力,在两岸不同的政治、经济体制下得到不同程度的弘扬和发展。谋求祖国的统一,除了加强两岸在政治、经济、贸易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之外,最能唤起民族感情的就是加强两岸的文化交流。由于文化本身具有教化作用和化解的功能,因而开展文化交流,政治色彩少,且不受两岸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容易被两岸各界人士所接受,成为两岸之间化解敌意、消除对立心态的最佳方式。因此,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加强两岸之间的文化交流,可以缩短距离,增进了解,取得共识,建立信任,从而推动和平统一的进程。在“一国两制”政策的推动下,海峡两岸关系得到空前的发展。两岸的政治立场差异悬殊,两岸关系时有波折出现,影响了祖国统一的进程。在这种情况下,应更注重发扬中华文化特有的强大凝聚力,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早日实现。

2o多年来,中国政府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早日实现,做了大量的积极努力。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同志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2005年3月,胡锦涛同志发表了关于台海问题的四个“决不”,继而在2006年4月,又提出了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2008年12月31日,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三十周年座谈会上就两岸关系发表的“六点意见”,等等,都有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充分重视到了中华文化在促进统一进程中的作用,体现了祖国大陆对民族大义和台湾人民根本利益的真诚用心,充满了对中华民族的责任感和对台湾同胞的深情厚爱,符合民心,顺应潮流。

在祖国大陆和平统一祖国政策的推动下,2o多年来,两岸关系不断地得到改善,经济贸易往来日益频繁,两岸投资规模快速扩大。据商务部统计,从1989年到2006年的17年间,台商投资大陆累计金额增加了140多倍。截至2007年9月底,祖国大陆累计批准台商投资项目74327项,台商实际投资450.4亿美元;截至2007年9月底,两岸间接贸易总额累计达6933亿美元,其中大陆对台出131196亿美元,台湾对大陆出135737亿美元,台湾对大陆贸易顺差累计达4541亿美元131。近两年来,尽管金融危机冲击全球,但在祖国大陆惠台政策及马英九当局开放大陆政策等因素的激励下,两岸经贸交流和人员往来仍取得新的进展。在经贸投资方面,2008年两岸贸易总额达1292.2亿美元,同比增长3.8%;祖国大陆共批准台商投资项目2360个,实际使用台资金额19亿美元,同比增长7%。祖国大陆是台湾第一大投资市场、第一大贸易市场、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贸易顺差来源地。2009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大陆与台湾对外贸易均出现重挫,海峡两岸贸易也大幅衰退。然而,秋季开始,由于大陆扩大内需与总计达4万亿元人民币投资计划逐步见效,对台产品需求大幅增加,加上大陆对台产品的大量采购,台湾对大陆及香港出口率先走出低谷,于9月份由负转正,11月对大陆及香港出口大幅增长47.8%,与年初台湾对大陆出口衰退40%以上形成显著对比,一年不到时间,涨跌幅度超过90%。特别是台11月以来自大陆的接单金额78.8亿美元,年增长达73.3%,预示着两岸贸易的强劲复苏势头。

与此同时,两岸的文化交流全面展开,各种科教文卫团体频繁互访,各种中华文化学术研讨会在两岸之间经常举办。1987年海峡两岸开放探亲之后,台湾同胞如海潮冲破坝堤,涌向大陆,20多年来,两岸人员往来累计已突破5000万人次,是岛内总人口的两倍以上。据中国国家旅游局最新统计数字显示,2009年,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人数达6o.61万人次。

两岸经济贸易、文化交流的蓬勃发展,使两岸民众加深了相互了解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使中华文化中以国家大一统为核心的爱国主义思想得到弘扬,思乡念祖民族亲的爱心愈加高涨。这种血浓于水的民族亲情又必然驱使两岸的文化交流向更广、更深的方向发展。

统一祖国这样一个关系到中华民族前途的重大任务,摆在海峡两岸中国人的面前,这是一个谁也不能回避、谁也不应回避的问题。如果不尽快结束目前这种对峙的局面,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中华民族的儿女何以告慰列祖列宗?何以自解于子孙后代?只有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加强两岸交流,增进了解,消除隔阂,以民族大业为重,携起手来,推动祖国和平统一,才能在新世纪里开创中华民族的新纪元。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发展两岸关系提出了三项要求:第一,始终不渝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第二,真心诚意地团结广大台湾同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努力;第三,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当前,我们应按照这三项要求,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方面,努力做好以下两项工作:

第一,坚决批驳任何形式的分裂文化。台独文化的表现形式虽然花样繁多,但万变不离其宗,其共同点都是以所谓“文化”面目出现的台独主张,从文化学的角度上看,台独文化与大陆的“法轮功”一样,都属于反文化之列。一切反文化都是以文化面目出现的,其本质都是对文化的叛离与否定,都是对进步文化的挑战。如果反文化盛行,则先进文化必遭到破坏。当前,我们在与台湾分裂势力进行针锋相对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的同时,更要在文化领域展开对台独文化坚决的斗争,以中华文化的丰厚底蕴为参照,揭露台独文化的虚伪性、泡沫性、狂妄自大性及其险恶用心,防止台独文化做大,从而彻底打碎台独分子的分裂梦。

中华传统文化范文6

一、兰陵文化的组成部分

(1)兰陵荀子文化影响深远。战国时期两任兰陵县令的荀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孟之后的儒学大师,对中国的影响既深且远。

(2)兰陵美酒文化芳香四溢。兰陵是美酒文化的发祥地,唐朝诗人李白为兰陵美酒留下了一首《客中行》绝句,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这使兰陵美酒香冠天下,名扬古今,定格了兰陵古城特有的酒文化。

(3)兰陵氏族文化血脉相传。兰陵是萧氏家族的郡望地,其后裔在南北朝时期建立的萧齐、萧梁政权统治江南78年,出了11位皇帝,在中国封建文化历史发展中有着重要的―章。

(4)兰陵红色文化光耀夺目。兰陵属于沂蒙革命老区,红色文化深厚,在这片红色的热土上,发生过许多荡气回肠的故事,涌现出了一些可歌可泣的英明,谱写了党和群众血肉相连的动人篇章。

(5)兰陵绿色文化发展迅速。兰陵县被誉为“中国蔬菜之乡”、“中国大蒜之乡”、“中国牛蒡之乡”,是山东“南菜园”、“洋菜园”,绿色文化发展迅速。

二、挖掘和传承兰陵文化的重要意义

(1)有助于满足兰陵县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当前,兰陵县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们不能忽视人民群众精神文明的建设。挖掘和传承兰陵文化,对兰陵县社会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有助于扩大兰陵县的文化影响力。近几年,县委、县政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关于文化建设的系列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推进文化建设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省委打造“文化强省”目标和市委“文化立市。的构想,挖掘整理兰陵文化资源,将兰陵荀子文化、美酒文化、氏族文化、绿色文化、红色文化不断发扬光大,可以更好地扩大兰陵县的文化影响力。

(3)有助于增强兰陵县人民群众的凝聚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积极挖掘和传承兰陵文化,有利于进一步增进兰陵县人民群众之间的理解与包容,进而会在全县上下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增强兰陵县人民群众的凝聚力。

三、兰陵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与传承情况

(1)历经数载,苍山县成功恢复兰陵县。2013年12月27日,国务院批准苍山县更名为兰陵县。苍山县更名恢复为兰陵县,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对于弘扬兰陵历史文化,树立新的地区形象,提升地区知名度和影响力,带动和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高度重视,众多文化遗产项目取得重要进展。2013年5月,国故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随即,我县启动了大遗址保护项目申报工作,2013年9月6日国家文物局批准郜国故城遗址编制规划立项,年底正式开展了规划编制工作。另外,荀子墓、柞城故城、东高尧遗址三处省级大遗址保护项目,分别被列入在20132015年度省级文物保护类项目。

中华传统文化范文7

关键词:民族 传统文化 美德 教育

1 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能够反映民族特征的传统观念和思想意识, 是具有民族特征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它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 前赴后继, 英勇顽强形成的精神支柱, 是指导人们实践活动的基本精神。得到普遍认同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包含

以下几方面。

1.1 崇尚伦理道德

所谓“在其位, 谋其政; 不在其位, 不谋其政”。要求形成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高尚道德价值体系, 作为个人必须要有做人的底线。每个人都有相适应的个人的地位、责任、义务和权利。说自己该说的话, 做自己该做的事。

1.2 注重人文理性

传统文化重视人的实体存在, 重视人的精神存在, 注重对人进行礼乐的教化。中国传统文化坚持以人为本, 人被看作天地间一切事物的根本。天地之间人为先、人为贵, 重视人生、重视人的权利和义务,这就构成了以人的价值和人生意义为核心的人文精神。

1.3 强调和谐观念

即一种天人关系的和谐, 人际关系的和谐与过无不及的行事原则。而这当中尤为突出的就是“天人合一”。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观, 是中国传统文化认识事物的方法论。例如《黄帝内经》论述问题的一大特色就是把天、地、人三者结合起来统一考察。它无形中让人形成了从联系中和整体中看待问题、强调整体、强调和谐的思维方式。

1.4 倡导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是人们在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驱使下, 面对现实的状况所产生的一种理性思考, 是以沉毅的思想面对显示社会和人生的一种理智富于远见的精神状态, 是充满了辨证思维和中和思维的理性精神,是一种生存的智慧。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建设,就是一个民族灵魂的建设、精神世界的建设。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其所宣扬的忠孝仁爱、礼义廉耻、慎言敏行、严于律己、改过迁善等道德规范, 几千年来就铸就了中国人民的精神灵魂, 形成中华民族的性格, 培育了全民族追求和谐、谦和好礼、诚信克己、与人为善、勤俭廉正、刻苦耐劳和精忠爱国的优良素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形成, 高尚道德价值体系的建立, 是与传统文化的长期孕育分不开的。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经过五千年的文明发展, 历代流传下来的宝贵的道德文化遗产, 它包含了优秀的民族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良好的民族礼仪等方面。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

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宗旨就是为了在新的形势下, 继承、弘扬、提高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把我国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集中起来, 并与革命传统相结合, 赋予新时代内容, 容纳新的代精神, 达到承前启后, 与时俱进, 古为今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胡锦涛总书记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传统美德同时代相结合的产物。在今天的中国, 需要用传统美德来教育学生, 鼓舞学生, 在教育中不断培养和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

义的意识, 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2 当前社会如何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和美德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的文化结构、心理特征、伦理道德等等都有深深的影响。其积极的层面都为历代的仁人志士所继承和发展, 成为中华民族长期发展的巨大力量。

当今中国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 正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 与社会文明的发展有紧密关系。而社会文明的发展, 无论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还是精神文明的发展, 又都以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发展为基础、为依据, 并且都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发展为目标、为归宿。

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首先要优化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 中华民族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 至今仍然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积极的现实作用, 其精华能够绵延数千年而不衰, 成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所在。我们现在所提倡的热爱祖国、勤奋节俭、尊师重教、团结友爱、尊老爱幼、礼貌待人、诚实守信、见义勇为、严已宽人、先人后已、勤学不倦等优良传统美德, 和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都可以从我国浩如烟海的思想宝库中找到其渊源。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随着时代的变化在不断发展,新时期赋予新的时代内容, 形成具有新时代特色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要把传统美德教育中的知识传授、情操陶冶和培养良好的美德行为习惯有机结合起来, 提高教育效果, 不断优化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途径, 并以此来教育、熏陶青年一代, 使他们形成中华民族的道德人格, 担当起历史重任。

对青少年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教育者首先要“为人师表”。传统美德教育是个系统工程, 人格的养成和情操的陶冶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全力参与, 共同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 使受教育者感受到亲切永恒的人文关怀。

传统美德教育的主阵地是学校, 传统美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核心内容, 是学生成长、学校校风建设和学风建设的重要保证, 可以用不断发展的德育教育形式, 结合时代特征, 与时俱进的开展多样的教育活动, 巩固德育成果, 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要把传统美德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相结合, 把传统美德教育的部分内容由学校延伸至家庭和社区, 同时, 发动家长, 通过他们的配合和支持以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目的是继承民族灿烂文化, 弘扬民族伦理道德规范,培养具有高素质的跨世纪人才, 充分发掘传统美德这一德育资源, 创造出具有时代气息的、学生乐于接受的新颖方式, 使传统美德为当代教育服务。

因此,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 必须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贫贱不能移, 富贵不能淫, 威武不能屈”, 追求“和为贵”、“家和万事兴”, 倡导好善乐施、扶危济困, 把人的生命和尊严, 把国家和集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作为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越是危难之际, 这些传统越是得到发扬。如九八抗洪时, 抗非典时; 今年初南方冰雪灾难, 四川5 ·12 特大地震灾难面前的“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 举国上下及时伸出了无私援助之手。这些传统美德以成为增强民族凝聚力、构筑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对青少年学生的人格修养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传统是现代的根基, 青少年特别是当代的大学生, 掌握着先进的知识文化, 是未来的主人, 应当加强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的学习,努力完善自身的人格, 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参考文献

中华传统文化范文8

关于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心得体会范文   一、精彩课程。

  课堂上一个个真实故事引发的思考,结束时90度鞠躬礼及《感恩词》让我们心存敬意。以位音乐老师的《德音雅乐》及《孝亲感恩歌曲学唱》课程给整个大讲坛带了歌声、笑声还有感动的低泣声。悠扬甜美的《生命之河》在义工老师们曼妙手语舞姿中展开,让与会学员感受《生命之河》滋润心田。用心去唱一首好歌,就能净化歌者的内心;用心去听一首好歌,能涤荡听者的灵魂。一个个中国优秀的传统美德经典故事和一首首优美的感恩教育歌曲诠释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涵,深深的感染了全场学员,互动渐入佳境,全场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情到深处,学员们还不时发出动情的低泣声。

  二、温情服务。

  据悉,为大讲坛服务的十几个义工都是来自各行各业,他们以帮助别人为乐,他们把帮助别人当成个人修行的方法之一。他们一次次90度鞠躬迎侯,轻言慢行,半蹲在地上擦拭会场的每一个角落,用半蹲的姿势为在场的贵宾和授课老师端茶送水,他们用真诚的微笑温暖每一个人,他们身体力行践行《弟子规》,他们用言行践行道德礼仪,宣扬传统文化。每当听到一声声“老师,早上好!”、“老师,下午好!”“老师,您辛苦了!”“老师,请愉快用餐!”等等温馨话语,我们恍惚来到了一个文明和谐的世外桃源。

  三、专心学习。

  本次大讲坛所有学员均是来自一线的老师,他们排除一切干扰,参加为期7天的学习,时间长、人数多,但会场秩序井然,学员们完全融入到了和谐、宁静、纯粹的吸收经典文化的氛围中。授课中老师生动风趣的演讲,深入浅出的报告,深深吸引了全体的学员,大家无不认真听课、细心笔记。对我来说,这是一场心灵之旅,所有人在都聆听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精华,在感动中汲取师德的正能量。

  四、心存感恩。

  松花江的王琦老师把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当作事业来做,他们要把老祖宗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传承下来,让我们的民族越来越强大。这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责任,更是我们做老师的职责,让我们从我自己做起,大力倡导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做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者、传播者和践行者。努力教育学生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深刻学习国学经典,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为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加美好,更加和谐尽到一个老师应尽的责任。

  最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讲座,不仅提升了我们教师的文化素养,同时,在“如何对人”、“如何对待工作”、“如何对待社会”、“如何对待家庭”等方面都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在传统文化学习后,我进一步认识到,不管是学校管理、教育教学,还是家庭生活、与人相处等方面“身教胜于言教”的重要性。

  今后,我将把这种平和的心态运用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进一步加强传统文化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以身作则,努力践行“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教育理念,教育和引导学生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有文化素养的人,一个真正人格健全的人,不断推进教育教学健康发展。

关于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心得体会范文   又一个清明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不热闹,反而有点凄凉。革命先烈们,你们牺牲了多少啊!

  这几天,我看了电影《两个小八路》,他们很勇敢,在无数战争硝烟的洗礼中,留下了那感人的故事。他们在布满了硝烟的战场上为八路军们通风报信;在充满危险的鬼子的军营,不,是凶残的豺狼的老巢前获得敌情,传递给战士们;在火焰蔓延和子弹飞过的战场上奋不顾身……他们为了革命,和鬼子、当汉奸的二鬼子拼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凝聚了多少他们的血汗!这两个小八路年龄只有十几岁!

  枪中发出的子弹,是战士们发出的呼喊;手雷中冒出的巨火,是战士们对日军的憎恨;大炮中冒出的巨烟,是战士们内心为革命而奋斗的志向长城。一个个烈士们倒在了通往胜利的道路上,赢在了革命战场上,他们用血抹亮了自己闪耀的名字,用生命换来了现在美好的生活,用高声的呼喊换来了解放后和平美丽的祖国……烈士们,你们在说什么?啊!我听见了!你们在说:“为了革命,为了下一代,冲啊!”你们走了,但留下了无数后人的思念,留下了血染红的五星红旗!“烈士忠魂千秋在,英雄浩气万古存”,烈士们,你们安息吧!我们一定会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更加繁荣!

  做一个文明少年,抛开不该想的东西,尊重先烈们。

  经常听到有同学说不文明词语,还改编先烈们的故事,这怎么行呢?做一个好少年,好学生,佩戴好红领巾,干干净净、开开心心迎接每一天。

  同学们,我们要爱自己,更要爱祖国。努力学习,共创美好明天!

关于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心得体会范文   在学校领导对新教师的关心和重视下,在路老师的率领下。我有幸于20xx年5月23日到5月27日参加在昆明举办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这次学习受益颇多,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了一次深刻的了解。这也是一次文化大餐,丰富了大脑的知识。现将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感受如下:

  学习传统文化,让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更加和谐快乐,这既是我们学习传统文化的原因,又是这段时间以来我们学习传统文化的'收获。以前,我们遇事很多时候都是根据自己当时当地的心情、情绪来处理面对的问题。如果我们学了传统文化,有一颗宽爱地心,我们会在矛盾冲突发生以前有预见性地化解矛盾,无论何时,都可以以一份“共情”的心,从对方的出发点考虑问题,理解对方,从而更有效地沟通思想,解决问题。

  《中庸》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讲的是治学求进得道理。一个人要广泛地多方面学习,详细地问,慎重地思考,明确地分辨,踏踏实实地行。在工作中,如果我们时时如此,积极主动地工作。那么,我们的工作该是多么和谐惬意的一件事。因此,我们要把传统文化学深,学透,学到我们的骨髓里,运用到我们的工作中去。

  学习传统文化,对于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传统文化中蕴涵的高尚道德情操,提升精神境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风尚,不断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学习传统文化应该体会到以下几点:学会爱社会,爱祖国和遵纪守法、学会感恩、学会礼仪为先、学会尊重别人、学会廉耻、学会替他人着想、学会与人和谐相处等等。

  希望中国的传统文化越来越深入更多人们的心灵,走向大众。带来一个和谐的社会。走向一个美好的未来。

关于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心得体会范文   中华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的,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他包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自己的理论体系,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到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再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党在坚持根本理论阵地的同时,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和继承,也给予了更多的关注。通过学习《弟子规》、《道德经》等中华传统文化,感想、体会颇深。

  一是认识上的转变。在以前的学习和工作中从没有真正接触过国学方面的知识,只知道是儒家学问,还有些封建思想意识,认为学这些也没有多大的用处。然而,通过这段时间对《道德经》和《弟子规》的学习,认识有了新的转变。我认为,国学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延绵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正是因为有如此深厚的国学文化作为支柱,这种文化一直贯穿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

  学国学是当今很热门的一个词儿,是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正视。其概念广泛、内涵丰富、分类多样,把我们祖辈们的经历、体验、方法以及感悟都融入在这些文字中,为我们后人所一一品读,并领悟其中的奥妙。他们把这些经典留给我们,自然是希望我们代代相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中华传统文化范文9

一、充分利用古诗教学,渗透传统文化知识

中国是诗的国度、文的国度。古代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古代诗文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精神,值得我们欣赏、品味。古诗文是典型的传统文化,唐诗宋词最能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品读古诗,能使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语言的精美与丰富,感受到民族文化底蕴的神采之所在。同时,古诗文中蕴含着的强大的人格力量,能陶冶情操,激人奋进,对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自课题研究开展以来,我校语文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上课三分钟古诗诵读”活动,并由各班语文老师和语文科代表负责,指导各班学生阅读了大量的课内外古诗,并教会了学生如何赏读古诗文。贯彻落实了课前诵读,课内赏读,课外积累、感悟的工作。古诗文诵读的有效开展,给学生开启了思想的窗口,拓展了学生感受的空间,让学生全身心地沐浴在古典文学教育中,道德和情操受到了熏陶。

教学中,我与学生一起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诗人的生平事迹,初步感悟诗人写这首诗时的心境。学生不但了解了一些作者相关的作品,拓展了知识,更为理解这首诗奠定了情感基础,有利于更深入地理解诗境体会诗情。渐渐地学生喜欢上了古诗词,自觉进行课外阅读,了解了许多著名诗人,积累许多好词佳句,成为他们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传统文化的凝练典雅,像甘露“润物细无声”,让学生在觉得神奇而心生向往的同时,在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更会不自觉地在学习和生活中引经据典,日复一日在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下内化成自己的气质魅力。

二、充分运用语文综合活动,渗透传统文化意识

学习语文,提高语文素养,积淀传统文化,单靠几本教材,依靠40分钟的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而且,长期以读读、写写、练练为主的话,则枯燥乏味,缺乏情趣,削弱学生学习的热情。扩大阅读范围,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运用,形成内化,是必不可少的补充。

于是,我们又以各种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学习经典文化的兴趣,增强学习自信心。我们组织主题鲜明、新颖活泼的中华经典文化诵读比赛、书法比赛、讲故事、做游戏、辩论会,举办包括中国象棋比赛、武术活动的体育活动等,不断变换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上除了可以开展多形式的诵读外,还根据少年儿童天真活泼、富于想象、模仿能力强等心理特点,让学生发挥特长自编、自演课本剧。甚至可以动员电脑操作能力强的高年级学生制作与诗文相关的课件或网页,让学生的感官沐浴于神秘的古文天地,产生一种“仰之弥高,钻之弥深”的敬仰感,在轻松、欢愉的气氛中把经典文化的影响自觉内化为言行的规范。

三、倡导课外经典阅读,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意义

在语文学习中,许多学生不但迷上了古诗词,对民族文化的其他内容也开始感兴趣了。 在我国的名著宝库里,蕴涵着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等待我们去探索。我们充分利用课堂资源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不失时机地推荐经典名著,引导学生去读“四大名著”,读《三字经》读《论语》,读《离骚》……学生因而认识了为祖国“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陆游,“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经典名著有助于学生养成“天下为公”的理念;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意志;“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雅量。我想对祖国经典著作推荐和引用,应该是弘扬传统文化的好途径。

四、利用传统节日,渗透传统文化观念

传统节日活动也是弘扬民族精神的好机会。在此期间开展的传统教育活动会让学生更加生动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于是,我们可以传统节日为契机,以语文研究性学习或综合性学习的形式进行语言实践。如在春节来临之际,引导学生查询和春节相关的一些信息,如春节有哪些别名?春节的来历是什么?你知道春节有哪些传统习俗?我们要如何扬弃?在查询的基础上整理资料,通过出板报,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等形式进行交流。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如果这些重要的传统节日让我们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有计划地去探究、去实践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在营造节日氛围的过程中感受特有的民族风情,这样的文化传承意义深远。

我们要以语文教学为载体,为传统文化的渗透提供平台,使同学们真切地体会到中华传统文化的辉煌与丰富多彩,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培养爱国情操。

中华传统文化范文10

我国的诗歌有着悠久的历史, 作品内容丰富,作品手法多种多样,作品题材广泛,塑造的形象众多,可以称得上是一个诗的国度。在这浩渺无际的诗的海洋中, 有着堪称璀璨明珠的诗作。 它记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表现着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 反映着中华民族斑斓多彩的生活。 在新课程背景下,在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的形势下,利用古诗歌中的传统文化内容对学生进行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语文教师一定要利用好这个时机,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内容,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挖掘这座宝库中的精华,使之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这是我们语文教师在新形势下的任务。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 面对浩瀚的中国传统文化, 我们可以从古诗中撷取朵朵浪花对学生进行教育, 让每一个学生在传统文化中受到熏陶。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它历经几千年而不衰, 维系着中华民族的情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所在。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是新时代的主旋律。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诗歌的主旋律。 南宋诗人陆游位卑不敢忘忧国,一生忧国忧民,不忘国家的统一,很多诗歌都表现了他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可以说首首感人至深,无不催人泪下,称得上是一位爱国主义诗人的真实写照。 他在《示儿》一诗中写道: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诗人在病危中,仍心系国家统一,不忘恢复中原,其爱国之心跃然纸上。 王昌龄以一曲《出塞》抒写爱国之情,李清照的《夏日绝句》无不流露出其感人肺腑的家国之情。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时代背景, 通过具体的语句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古人浓烈的爱国之情延续着我们民族的血脉, 今天学习古人的作品,就是要学习古人的思想,学习古人的情操,学好本领,为将来建设祖国、报效祖国做出应有的贡献。我们还要热爱家乡的教育。 家乡是每一个游子魂牵梦绕的地方。 古人道言: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 故乡的山水永远都会铭记在每个人的心里, 家乡的亲人是每一个人永远的牵挂。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静夜思》中写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借助明月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宋代王安石在《泊船瓜洲》 一诗也写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诗人依然借助明月,表现了自己的思乡情绪。 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吟咏,让学生在诗歌里留住乡愁,从小热爱自己的故土,热爱自己的亲人。

二、 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人的情感是丰富的。 爱情,友情与亲情贯穿着人类发展的历史, 成为诗歌吟咏的亘古不变的话题。 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传递正确的伦理价值观,有着积极的意义。 诗歌蕴藏着这方面丰富的题材, 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好素材。 唐代大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道每逢佳节倍思亲,兄弟之情让人感动不已, 这是每一个远离故土的人在重要节日思念亲人的自然表现, 其诗句至今让人们传唱不已。 孟郊的《游子吟》歌颂了母爱的伟大,感情细腻,让人读后泪流满面。 李白的《赠汪伦》, 表现了诗人和汪伦之间纯朴而深厚的感情。 高适的《别董大》、王昌龄的《芙蓉楼送别辛渐》、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等诗都是为朋友而作,表达了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深入感知,领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育他们要珍惜朋友之间的感情。

三、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境观的教育

雾霾天气的频频出现,让我们感到环境的日益恶化。 看看曾经秀美的河山,今天有的因为所谓的开发满目疮痍。 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已经摆在每个人的面前,引导学生爱护自己生存的环境,让每个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有着重要意义。 古人的意识,古诗的描写让我们感到环境如此重要。 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中写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一幅壮丽的瀑布图何时在出现在我们的眼前? 孟浩然在《春晓》中写道: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 鸟语的情境如何回到我们的生活? 杜甫在《绝句》中也写道: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黄鹂的鸣唱和白鹭的飞翔,自然和谐的美何时重现? 指导学生学会学好这些诗歌,可以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而且能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

利用诗歌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任务, 它有着其他文学形式不可比拟的优势。 对于诗歌,学生易学、易记,也便于诵读,有利于表达思想感情。 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教材, 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学, 让古诗这一颗璀璨的历史明珠放射出更加耀眼夺目的光芒。

中华传统文化范文11

【关 键 词】 现代语文课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言文;问题;途径

现在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大复兴时代,指出:培育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下达了《关于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指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要求全面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水平,将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向深入。据此背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些年来以不同的形式走向了中小学语文课程实践之中,如儿童读经、国学教育、以及中华优秀文化教育等。在中小学校同时也已不同方式融入语文课程,如语文校本课程开发、选修课、课外活动等。然而,从笔者所处的教育环境看,当前语文课程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上存在一定的困境,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

一、现代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临的问题

1. 在教学目标上执行“三维目标”,而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老师的程式相对固定,不管什么课,都要讲写作背景、段落大意、主题思想、艺术手法,等等。特别在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通常大多数语文教师的做法为:学生预习文本、了解写作背景――朗读文本――师生共同翻译文本、疏通字词句――揭示文本主题――分析艺术特点――背诵文本。从这一师生活动的流程看,整个过程以课堂的讲习为主,课文分析作为重点,把各方面的知识加以体系化传给了学生。然而,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和精力下,在极其有限的知识里来回“折腾”,抠得很细,加上几乎都是以分析性的精讲记忆为主的教学方式,确实太死板,压抑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兴趣,很难说让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 在现实教学内容上,文言文往往成为语文课程的“实质”内容,而传统文化的传承则成为隐含在文言文之中的“内在”内容。由此,古汉语被放在主观追求的位置,而传统文化的传承被当作一种可有可无的客观结果。我们的语文教学研究大多集中在“怎么教”上,而很少关注“教什么”,缺乏自觉的语文课程意识。于是,面对文选型的语文教材,我们常常“找米下锅”,想到什么就教什么,不同的老师教出不同的内容来。有的老师甚至跟着课文内容跑,课文写什么就教什么,偏离了语文学科的正确轨道。症结就在于语文课程内容的严重缺位,在于进入语文课程与教学的“语文知识”十分旧,十分贫乏。这就使传承传统文化的目标变得随意而缺乏必要的自觉,进而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有效的落实。

3. 在教学方法方面简易机械。现代语文教学普遍都是课堂教学和课文讲解带动整个教学,依赖教材,依赖课文精讲,依赖课后作业作业操练。始终以朗读、背诵、翻译全文和讲解文本主旨、记住文本的名言警句为目的。这样,导致学习传统文化的实用性,忽视了对传承文化的深入理解和该有的体验。

二、构建现代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

1. “为什么教”涉及的是教学目标的问题,根据现实情况,要尽力将文言文教学的主要目标还原至传承传统文化之上,在一堂课中,努力教出文言文的文化味道,并引导学生超越一般的知识层面,向内涵深入。如《与朱元思书》一文,深入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作者抒发的“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领会该文所蕴含的“淡泊名利,崇尚自然”文化为主要的教学目标。

2. “教什么”涉及的是教学内容的问题,要努力开发文言文作品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并以此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凸显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把教学重点从课文的思想内容转移到语文能力的发展上,通过课文内容学习其中的语文知识,进而通过相应的语文实践,形成并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把目光聚焦在语言文字上,走“带着学生学语文”的路子,摆脱“跟着课文内容跑”。这样,学生就能学到生活中学不到的东西。

3. “怎么教”涉及教学方法的问题,围绕对文言文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把握,通过阅读文本,学习母语,理解汉语言文字的魅力,在阅读中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提高正确理解和熟练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在教学方法方面应突破以学生自读为先导,以师生对话为主,注重对文章意蕴的整体感受,帮助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同时,掌握文言文字词和古汉语基本知识,引导学生体会文言词句的含义和表达作用。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思维,在发展学生智能方面下功夫,教学有方,指导得法,让学生借助工具书独立读懂课内课外的文言文。遵从着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本性和客观规律,使得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良好品德和习惯的养成,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开发都得以提升。

守住几千年来先贤圣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守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住我们子子孙孙生存发展的“根”。“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磨砺我们语文教师运用自己的智慧,教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

【参考文献】

[1] 温小军. 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困境与突破[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2] 王开东. 我行我素教语文[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3] 顾之川. 钱梦龙:传递语文教学正能量[J]. 课程・教材・教法,2016(3):24-26.

中华传统文化范文12

引以为豪的中华传统文化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的文明古国,夏、商、西、周……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太多太多的文化,不得不说,我们的祖先是如此伟大,如此智慧。

在众多文化中,京剧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京剧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左右,盛行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到现在它仍然是全国最具影响力的一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中国汉族戏剧的代表,中国的“国粹”,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京剧在国外也往往代表着中国的戏曲艺术。

京剧的传统剧目约在一千个,在舞台上常表演的有三四百种,于2010年11月16日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京剧共有唱、念、做、打四种艺术手法。对角色要求也比较严格,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以前并不了解京剧,现在,也对京剧有了一些基本的了解,也逐渐喜欢上了这个中华传统文化。

除了京剧,中国还有许多我并不了解的文化,比如:皮影戏,中国画,四大发明……我不禁为自己的知识面不广而惭愧,也为祖国那悠久的文化历史而深感骄傲,自豪。愿祖国的明天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