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现代文明建设

现代文明建设

时间:2024-03-11 11:49:42

现代文明建设

第1篇

 

关键词:公共文明 公共精神 市民素质 

 

现代公共文明是市民现代文明素质和城市现代文明程度在公共生活领域的集中体现,是城市环境面貌、公共秩序状况、社会服务水平、城市文明风尚的综合反映。改革开放以来首都北京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国际交往和国际影响的范围不断扩大,北京的公共文明程度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据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检测数据显示:2010年北京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为83.02,与2005年相比,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上升了17.81个分值,实现了大幅提高。①随着市民对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的期望值日益增高,对公共文明建设的需求也日益旺盛,如何建立中国特色公共文明体系,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公共文明的基本内涵 

“公共文明”是社会文明在公共生活领域的体现,既包括公民在公共生活领域中应具有的文明意识和文明行为,又包括城市文明程度。市民的公共生活行为主要包括公共卫生习惯、公共服务意识、维护公共秩序的表现等。城市文明程度主要包括城市环境、社会秩序、社会服务水平、风俗习惯的文明等等。 

1.公民文明素质 

公民文明素质是公共文明的核心要素,主要包括公民意识、公共精神和社会公德水平。公民意识以崇尚公平正义、追求自由平等、建设民主法治为价值取向,反映了公民对待个体与国家、个体与社会、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公共精神以利他方式关怀公共事务、事业和利益的思想境界和行为态度,是现代社会对公民提出的一项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公共道德则是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和准则,是社会普遍公认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 

2.城市优美环境 

优美的城市环境是公民赖以生存和活动的基本场所,环境文明是城市公共文明的名片。这里所说的环境是指以人为中心的在人的活动作用和影响下的环境,是一种打下了深深的人的文化烙印的城市自然环境,环境文明实际上是人的行为文明的结果,同时又对人的行为文明产生反作用。人们常可以看到一个有趣的“加脏现象”:在环境优美的大剧院,人们会自觉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很少有人乱吐乱扔,但是在小商小贩拥挤不堪的街边马路,很多人会毫无顾忌地乱吐乱扔。正所谓“越吐越脏,越脏越吐”。 

3.优良公共秩序 

公共秩序是公民社会生活顺利展开的基本保障。当前公共资源的有限性与市民生活的需求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矛盾,并由此产生享用有限公共资源的空间和时间顺序问题。按照一定的制度和原则,公平地分配机会和资源给每一个公共生活参与者,而不是按照人所具有的自然体力大小无序地抢先占有资源,是城市运行和城市文明的基本要求。良好的公共秩序一方面靠公民的自律,另一方面则依赖于制度、规范体系的有效供给,以约束和引导人们的公共行为。 

二、公共文明建设的价值和意义 

第2篇

发展现代林业对于生态环境的改善,水土的保持及涵养水源等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人们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对于生活环境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大,尤其是生态文明。而现代林业的快速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建设,可以极大的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为了更好的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应该在重视环境保护的同时加强现代林业发展,达到美化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2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生态文明建设复杂性非常高,对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较高的要求,要求社会发展应该遵循一定的规律,合理运用科技,将人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统一,从而达到一个良性循环的状态,不仅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同时也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发展。而促进现代林业发展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措施之一。现代林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第一,现在林业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主体是林业,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水土流失治理、修复生态环境及治理荒漠化等一些方面,需要现代林业的支持。现代林业有利于实现空气的净化、风沙的固定及水源的涵养,有效的促进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建设,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快速发展,也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工作创作了条件。第二,伴随着我国生态环境破坏及环境污染问题的越来越严重,人们的生活水平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但是这些问题的解决就需要采取各种策略来加强绿化工作,提高生态产品建设以有效推动现代林业体系的发展,达到美化环境,提高生态产品的建设力度,最终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

3促进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

在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良好生态环境的建设。由于现代林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联系非常密切,这就要求在实际操作中,加强两者之间的协调,采取有效策略促进现代林业发展,增强生态文明建设。

3.1加强林业资源的管理与保护

现阶段,随着国家和地方政府及林业主管部门对森林保护力度的不断提升,我国森林面积正在逐年增加。森林的稳定性也在不断的增强,有效的促进了林业的发展,很好的增强了生态文明建设。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仍旧存在着很多的违法现象,导致一些森林被破坏。很多工程项目在施工中改变林地用途,非法占用林地,对森林资源产生严重破坏,对整个林地的发展产生严重影响,阻碍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开展。针对这种现象,相关部门和人员必须要充分了解林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加强对森林资源的管理与保护。针对施工项目涉及到的林地,必须要严格依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方案来看展,对用地规模进行有效控制。严厉打击非法占用林地、毁林开荒等问题。加强政府林地增长指标的考核工作,考核的内容还应该包括森林质量和数量的升降、管理效果的优劣等,将各种责任落实到部门,保证森林保护工作的高效落实。把保护森林资源作为现代林业发展和建设的核心,增强保护森林资源的能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1]。

3.2增加现代林业发展方面的投入

资金投入是现代林业发展的关键,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必须要增加发展现代林业的资金投入,真正落实生态工程建设的相关资金,从而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展开。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述。第一,构建完善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规章制度,国家和地方政府应该逐渐提高在林业生态建设上的投入力度,不断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提高资金的预算,从而确保资金得到合理的使用,进而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稳定快速进行。第二,提高一些有关林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其中包括道路、机械设备等。加强在森林防火、林木种苗、防治病虫害等方面的资金投入,保证顺利开展各项工作。第三,商品林补偿与生态补偿制度的建立,增强沿海防护林和生态公益林建设,促进现代林业发展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引导更多的资金流向现代林业发展方向,促进生态文明建设[2-3]。

3.3加强科技在现代林业发展上的应用

重视科技在现代林业发展上的应用,促进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加生态建设,加强林业生物能源和林业生物产业等技术的应用。不断学习国外先进的林业技术,通过聘请相关专家到林业建设上,从而保证林业建设的科学、合理的发展。此外,还应该提高对构建林业创新服务体系及科技服务品牌的重视,建立新品种测试基地、质检中心、林业实验室等,通过科技来有效推动现代林业的建设和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4]。

3.4重视环境污染治理及环境保护问题

环境保护是发展林业中非常关键的环节,减少环境污染及一些地质灾害的发展。针对一些已经存在的环境问题,应该提高处理力度,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找到其中存在的根源,并有针对性的制定科学措施,促进林业生态建设的快速发展。

4总结

现代林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及人员要充分认识并重视两者之间的联系,应该不断提高两者之间的联系力度。通过提高在林业建设的资金、科技及管理方面的投入力度,从而确保我国现代林业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快速发展。

作者:唐敏 单位:新疆阿尔泰山国有林管理局阿勒泰分局

参考文献:

[1]张健榕.论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J].中国林业产业,2016,(05):39-40.

[2]孙晶.现代林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6,(01):196+199.

第3篇

    论文摘要:林业不仅是我国一项基础产业,更是一项事关生态环境建设的公益事业。其担负了优促进经济发展和化生态环境的双重使命。简述了发展现代林业与建设生态文明的作用,并对用现代林业理念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1 引言

    生态文明是在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的新论述,是继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后的一个新亮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为其中一项新的要求。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在调节人与自然和谐中起到关键和纽带的作用,它不仅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也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应用现代林业理念构建生态文明建设。

    2 发展林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

    2.1 林业的决定性作用

    林业不仅肩负了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使命,还担任了保护和拯救生物多样性、改善和治理荒漠生态系统的职责。被誉为“地球之肺” 、“地球之肾” 、“地球的癌症” 和“地球的免疫系统” 的分别为森林、湿地、荒漠和草原,它们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4个子系统,发挥着主导和决定性的作用的为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经科学研究表明,70%以上的森林和湿地参与了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对生物界与非生物界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维护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林业不管在当前还是在今后,都将是一项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重要条件。

    2.2 林业的推动潜力

    森林生态系统由于其自身在运行过程中完全符合了“三R”原则,即降低资源消耗的Reduce原则、重新利用废弃物并使之资源化的Recycle原则、重新建立再循环的Reuse原则。并且森林生态系统所生产出来的产品不仅具有可再生性,还具有可降解性。从再生性来看,森林在支持经济发展中,是一项用之不竭的能源资源,被称为第4大能源资源。

    2.3 林业的特殊任务

    当前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和建设生态文明需要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就是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其中森林生态系统不仅为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其还是最经济的吸碳器。经科学研究表明,森林在光合作用下,其每生长11TI蓄积,就能将1.83t的CO2吸收,同时释放1.62t的O2。当前约有2.48万亿t碳储存于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中,其中在森林生系统中就有1.15万亿t。只有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才能维护全球气候安全。在《京都议定书》中就有明确规定,工业直接减排和森林碳汇间接减排是2条减排途径。森林碳汇减排与工业减排相比,不仅投资少、代价低,且综合效益大,为此,其成为世界各国的基本共识和共同选择,还被列为“巴厘路线图”的一项重要内容。

    2.4 生态文明是林业生态建设追求的目标

    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同时,不仅使林业建设和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也给林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全面实施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的过程也即建设现代林业的过程,为此,要用现代林业科技对植树造林的质量和效益进行全面支撑,对森林、湿地、沙漠等生态系统进行建设和保护,以此来提高森林整理质量和综合生产力水平,从而为建设生态文明奠定基础,最终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3 用现代林业理念构建生态文明建设

    3.1 遵循自然生态规律

    (1)坚持采用生态文明思维,对林业建设与发展进行谋划。

    (2)在构建生态文明建设中树立生态生产力理念,以此人们协调、保护、适应自然和自觉遵循自然生态规律的能力有所提高。

    (3)在生态合理性平台上对关系到林业建设发展的战略问题、重要决策以及重大项目进行认真的研究和探索。

    (4)在资源和环境可承载与可恢复范闸之内进行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增加经济总量时杜绝单纯依靠资源投入来实现,避免出现耗竭资源、破坏环境的现象。要以自然生态规律为依据,以保持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

    3.2 全方位开展节能降耗,加强碳汇工作力度

    (1)建立和完善森林资源管理体系,探索以提高森林资源利用为目的的森林资源管理新模式。

    (2)创新技术,大力推广新技术项目以使得木材利用率得以提高。对森林资源使用结构进行积极调整,以使得木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

    (3)尽快用新工艺与设备取代落后的工艺与设备,对粗犷型设施要加大对其维护,加大对更新项目的投资。

    3.3 壮大林业产业实力

    根据工业化、市场化、生态化的要求,并与林业资源利用现状相结合,因地制宜地调整林业经济结构,不断扩展林业发展空间,从而逐渐形成多业并举的发展格局。逐渐转变现代林业经济的增长方式,逐步由资源型林业转向生态型林业。推广林业特色产品的开发,不断扩大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产业的规模,向着循环经济的发展,以使得资源利用效益得以大大提高。

    3.4 培育生态文明观念

    要积极开展创建生态文明的活动,并组织开展对森林文化和生态文化工程的建设,要让生态文明观、道德观、政绩观和消费观牢固树立于全社会中,要让广大人民群众逐渐形成尊重自然和善待环境的良好习惯。此外,还要积极推广绿色教育的开展、绿色文化的构建、绿色经济的发展和绿色家园的建设,要使全民生态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得到大大提高,要让每个公民都能全身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

    参考文献:

    [1] 江泽慧.现代林业[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2] 张国庆.论和谐发展与生态建设[J].安徽农业,2003(1):17~18.

    [3] 陈节江.简述我国现代林业发展的内涵[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6):42~43.

第4篇

关键词:现代林业 发展 生态文明 建设  

 

1 引言 

生态文明是在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的新论述,是继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后的一个新亮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为其中一项新的要求。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在调节人与自然和谐中起到关键和纽带的作用,它不仅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也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应用现代林业理念构建生态文明建设。 

2 发展林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 

2.1 林业的决定性作用 

林业不仅肩负了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使命,还担任了保护和拯救生物多样性、改善和治理荒漠生态系统的职责。被誉为“地球之肺” 、“地球之肾” 、“地球的癌症” 和“地球的免疫系统” 的分别为森林、湿地、荒漠和草原,它们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4个子系统,发挥着主导和决定性的作用的为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经科学研究表明,70%以上的森林和湿地参与了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对生物界与非生物界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维护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林业不管在当前还是在今后,都将是一项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重要条件。 

2.2 林业的推动潜力 

森林生态系统由于其自身在运行过程中完全符合了“三r”原则,即降低资源消耗的reduce原则、重新利用废弃物并使之资源化的recycle原则、重新建立再循环的reuse原则。并且森林生态系统所生产出来的产品不仅具有可再生性,还具有可降解性。从再生性来看,森林在支持经济发展中,是一项用之不竭的能源资源,被称为第4大能源资源。 

2.3 林业的特殊任务 

当前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和建设生态文明需要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就是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其中森林生态系统不仅为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其还是最经济的吸碳器。经科学研究表明,森林在光合作用下,其每生长11ti蓄积,就能将1.83t的co2吸收,同时释放1.62t的o2。当前约有2.48万亿t碳储存于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中,其中在森林生系统中就有1.15万亿t。只有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才能维护全球气候安全。在《京都议定书》中就有明确规定,工业直接减排和森林碳汇间接减排是2条减排途径。森林碳汇减排与工业减排相比,不仅投资少、代价低,且综合效益大,为此,其成为世界各国的基本共识和共同选择,还被列为“巴厘路线图”的一项重要内容。 

2.4 生态文明是林业生态建设追求的目标 

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同时,不仅使林业建设和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也给林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全面实施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的过程也即建设现代林业的过程,为此,要用现代林业科技对植树造林的质量和效益进行全面支撑,对森林、湿地、沙漠等生态系统进行建设和保护,以此来提高森林整理质量和综合生产力水平,从而为建设生态文明奠定基础,最终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3 用现代林业理念构建生态文明建设 

3.1 遵循自然生态规律 

(1)坚持采用生态文明思维,对林业建设与发展进行谋划。

(2)在构建生态文明建设中树立生态生产力理念,以此人们协调、保护、适应自然和自觉遵循自然生态规律的能力有所提高。 

(3)在生态合理性平台上对关系到林业建设发展的战略问题、重要决策以及重大项目进行认真的研究和探索。 

(4)在资源和环境可承载与可恢复范闸之内进行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增加经济总量时杜绝单纯依靠资源投入来实现,避免出现耗竭资源、破坏环境的现象。要以自然生态规律为依据,以保持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 

3.2 全方位开展节能降耗,加强碳汇工作力度 

(1)建立和完善森林资源管理体系,探索以提高森林资源利用为目的的森林资源管理新模式。 

(2)创新技术,大力推广新技术项目以使得木材利用率得以提高。对森林资源使用结构进行积极调整,以使得木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 

(3)尽快用新工艺与设备取代落后的工艺与设备,对粗犷型设施要加大对其维护,加大对更新项目的投资。&nb

sp;

3.3 壮大林业产业实力 

根据工业化、市场化、生态化的要求,并与林业资源利用现状相结合,因地制宜地调整林业经济结构,不断扩展林业发展空间,从而逐渐形成多业并举的发展格局。逐渐转变现代林业经济的增长方式,逐步由资源型林业转向生态型林业。推广林业特色产品的开发,不断扩大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产业的规模,向着循环经济的发展,以使得资源利用效益得以大大提高。 

3.4 培育生态文明观念 

要积极开展创建生态文明的活动,并组织开展对森林文化和生态文化工程的建设,要让生态文明观、道德观、政绩观和消费观牢固树立于全社会中,要让广大人民群众逐渐形成尊重自然和善待环境的良好习惯。此外,还要积极推广绿色教育的开展、绿色文化的构建、绿色经济的发展和绿色家园的建设,要使全民生态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得到大大提高,要让每个公民都能全身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 

参考文献: 

[1] 江泽慧.现代林业[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2] 张国庆.论和谐发展与生态建设[j].安徽农业,2003(1):17~18. 

[3] 陈节江.简述我国现代林业发展的内涵[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6):42~43. 

第5篇

 

关键词:现代林业 发展 生态文明 建设 

1 引言 

生态文明是在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的新论述,是继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后的一个新亮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为其中一项新的要求。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在调节人与自然和谐中起到关键和纽带的作用,它不仅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也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应用现代林业理念构建生态文明建设。 

2 发展林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 

2.1 林业的决定性作用 

林业不仅肩负了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使命,还担任了保护和拯救生物多样性、改善和治理荒漠生态系统的职责。被誉为“地球之肺” 、“地球之肾” 、“地球的癌症” 和“地球的免疫系统” 的分别为森林、湿地、荒漠和草原,它们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4个子系统,发挥着主导和决定性的作用的为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经科学研究表明,70%以上的森林和湿地参与了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对生物界与非生物界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维护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林业不管在当前还是在今后,都将是一项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重要条件。 

2.2 林业的推动潜力 

森林生态系统由于其自身在运行过程中完全符合了“三R”原则,即降低资源消耗的Reduce原则、重新利用废弃物并使之资源化的Recycle原则、重新建立再循环的Reuse原则。并且森林生态系统所生产出来的产品不仅具有可再生性,还具有可降解性。从再生性来看,森林在支持经济发展中,是一项用之不竭的能源资源,被称为第4大能源资源。 

2.3 林业的特殊任务 

当前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和建设生态文明需要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就是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其中森林生态系统不仅为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其还是最经济的吸碳器。经科学研究表明,森林在光合作用下,其每生长11TI蓄积,就能将1.83t的CO?2吸收,同时释放1.62t的O?2。当前约有2.48万亿t碳储存于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中,其中在森林生系统中就有1.15万亿t。只有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才能维护全球气候安全。在《京都议定书》中就有明确规定,工业直接减排和森林碳汇间接减排是2条减排途径。森林碳汇减排与工业减排相比,不仅投资少、代价低,且综合效益大,为此,其成为世界各国的基本共识和共同选择,还被列为“巴厘路线图”的一项重要内容。 

2.4 生态文明是林业生态建设追求的目标 

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同时,不仅使林业建设和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也给林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全面实施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的过程也即建设现代林业的过程,为此,要用现代林业科技对植树造林的质量和效益进行全面支撑,对森林、湿地、沙漠等生态系统进行建设和保护,以此来提高森林整理质量和综合生产力水平,从而为建设生态文明奠定基础,最终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3 用现代林业理念构建生态文明建设 

3.1 遵循自然生态规律 

(1)坚持采用生态文明思维,对林业建设与发展进行谋划。

(2)在构建生态文明建设中树立生态生产力理念,以此人们协调、保护、适应自然和自觉遵循自然生态规律的能力有所提高。 

(3)在生态合理性平台上对关系到林业建设发展的战略问题、重要决策以及重大项目进行认真的研究和探索。 

(4)在资源和环境可承载与可恢复范闸之内进行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增加经济总量时杜绝单纯依靠资源投入来实现,避免出现耗竭资源、破坏环境的现象。要以自然生态规律为依据,以保持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 

3.2 全方位开展节能降耗,加强碳汇工作力度 

(1)建立和完善森林资源管理体系,探索以提高森林资源利用为目的的森林资源管理新模式。 

(2)创新技术,大力推广新技术项目以使得木材利用率得以提高。对森林资源使用结构进行积极调整,以使得木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 

(3)尽快用新工艺与设备取代落后的工艺与设备,对粗犷型设施要加大对其维护,加大对更新

[1] [2] 

项目的投资。 

. 壮大林业产业实力 

根据工业化、市场化、生态化的要求,并与林业资源利用现状相结合,因地制宜地调整林业经济结构,不断扩展林业发展空间,从而逐渐形成多业并举的发展格局。逐渐转变现代林业经济的增长方式,逐步由资源型林业转向生态型林业。推广林业特色产品的开发,不断扩大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产业的规模,向着循环经济的发展,以使得资源利用效益得以大大提高。 

. 培育生态文明观念 

第6篇

党的十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面贯彻了这一要求,并进一步提出,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报告精神和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推进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乡村的要求,由人民论坛杂志社、中房联合集团共同主办的现代生态观光农业规划发展研讨会于6月30日在山东省潍坊市召开。来自国家有关部门及研究机构的十余位领导及知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围绕现代生态观光农业的规划与发展展开了热烈的交流和深入的探讨。根据我国城乡一体化的现实背景和发展规律,结合对潍坊市现代生态观光农业的调研体会,专家们对生态观光农业的内涵进行了解读,并对我国如何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提出了建议。

原二炮55基地少将司令员王庆厚在致辞中表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在享受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物质成果的同时,也承受着发展中出现的负面效应,如环境污染、河流污染、土地污染、物种消失等。生态环境的破坏,阻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降低了人们的生活幸福指数。这就需要有责任感的政府、有能力的专家、有良知的企业家来共同出谋划策。

潍坊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刘玉祥在致辞中介绍,潍坊市自然条件优越,文化底蕴丰富,在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和潜力。近年来,潍坊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央及省委的部署要求,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大力调整经济结构,竭力引导,全面扶持,大力发展观光农业,着力开展农业的生态保护工作,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是依托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新农业,依托城市、服务城市,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特色产业;二是突出产品特色,发展结构性农业;三是以特色生态为前提,打造旅游新农业,最终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而今,人们认识到生态环保与生物、食品安全的重要,而生态观光农业的兴起与发展也由此成为当今农业发展的热点之一。农业是第一产业,现代生态农业更是朝阳产业,极具发展潜力,发展成果可以惠及千家万户,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污染等负面效应。集观光、休闲、娱乐、科教、环保和经济于一体的生态观光农业能够实现资源的节约利用,它所具有的生态效益是近年来研究全球生态环境的专家学者们的共同追求。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生态农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准和发展方向。目前我国生态观光农业的发展越来越成熟,也更加重视专业化、特色化、产业化和科学规划。但与此同时,生态观光农业的发展也存在着一些困难和瓶颈。此次研讨会针对传统农业的转型、生态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以及中国城镇化建设与发展中的系列问题建言献策,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与研究。

研讨会上还举行了人民论坛理论调研点授牌仪式,人民论坛副总编辑陶建群为青州市春林置业投资有限公司颁发了调研点牌匾,中房联合集团与青州市春林置业投资有限公司现场签署了共建家庭农场实验示范区的框架协议,将继续关注现代生态观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与会的中央主流媒体记者对专家、企业家进行了现场提问。

会前,与会专家到潍坊白浪绿洲湿地公园、青州弥河沿岸现代生态观光园等地进行了调研。此次研讨会为生态观光农业方面的转型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同时也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现实借鉴。

(人民论坛记者常妍 王卓怡)

责编/袁静 美编/石玉

第7篇

摘要:草原文明遵守一套环境可持续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在这些传统方式之上所形成的生态价值观是草原生态文明价值观赖以生成的源泉。

关键词:甘孜州草原生态文明

草原,作为生物圈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整个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环。千百年来,甘孜州草原生态系统,丰美的水草养育了藏民族,并孕育了藏民族丰富灿烂的草原文化。但随着人为因素对草原生态系统的破坏,草原也展现出肆虐的一面,急剧的草场退化、惊人的草原沙漠化已经成为草原人民为了求得生存而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如今,在草原人民建设生态文明的道路上,应当汲取草原文化中有益的精华,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构建一个现代、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草原生态系统是我国西部草原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将对人和草原文明生态系统和谐共处的思想内涵与草原生态文明的构建措施作详细阐述。

一、草原生态文明及其涵义

(一)草原生态文明

草原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反映着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它是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系统相互关系的理念、态度及生活方式。

(二)草原生态文明的理解

草原生态文明的理解主要从三个方面加以理解:

1.人与草原之间互相尊重与平等

草原是生态共同体中的一个部分,而人类又是生态共同体中的有机体,因此,人类在一切活动中,都要从认知和行动上承认草原生态系统的系统价值,承认它的创造性价值,承认没有草原生态系统的价值就没有人类自己的价值。人类要尊重草原上的一切生命,尊重这些生命的价值和它们作为一个整体的价值。所以只有这样,草原人民才会得到草原造物主的尊重。

2.人与草原是合作关系

近代以来,人类与草原之间的矛盾却从原有的和谐变得日益尖锐。是因为人们长期以来过分陶醉于对自然草原的改造和胜利,而忽视了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滥垦、滥牧、滥采等威胁草原生态系统稳定与和谐的生产方式,使得草原生态系统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人与草原建立相互合作的伙伴关系,无疑是甘孜州草原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涵之一。

3.人、草原与社会之间的和谐

当前大力提倡和谐社会,而和谐社会的最终基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这正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内涵。草原生态文明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倡人、草原、社会的相互和谐。人们不仅要注重尊重和敬畏草原,而且也应当科学和合理开发草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如果没有人与草原关系,以及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就不可能有草原生态文明的出现。

二、草原文明中的生态思想

在我国藏民族创造的草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

(一)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环境思想

藏民族在多年的游牧生活中,已经认识和感悟到人与草原上的一切生命共生共荣,草原生态共同体是生命的摇篮。因此在牧民的生产活动与生活中,无不体现着朴素的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思想。

1.对自然的尊重

在生产生活中,藏族禁止挖掘草地、蓄意破坏草场,禁止在草地上遗留火种,禁止在河流中泼撒脏水、洗涤污物。在上,藏民族信奉的藏传佛教主张万物有灵,它认为草原上的一草一木、飞禽走兽和河流湖泊都有灵性,不能轻易地扰动、射杀和破坏,人们必须予以尊重。

2.对生命的敬畏

游牧民族以肉为食,但不会随意宰杀动物,即使在宰杀时,也表现出对它们的感恩和怜悯。藏族在宰杀牛羊时,都有虔诚地诵读佛经,以示感念。

藏族禁止在动物繁殖的季节狩猎,以促进它们生命的延续,并主张有节制地狩猎,禁止盗猎。

(二)人与环境和谐的生态思想

多年以来,藏民族与草原的和谐共生中,形成了一系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其中蕴含了诸多生态思想。游牧,这种生产方式不仅有益于牲畜防疫、长膘,还有益于保持草原生态系统平衡;游牧可以避免牲畜长期在同一草场放养而造成对草场的破坏,又能使牧民在草原上得以生存,可以说达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牲畜与草场的和谐。在草场畜载量过大,草原破坏严重的今天,这种思想能够给予我们有益的启示。

(三)朴素生活与适度消费

藏民族生活在资源相对贫乏的草原上,朴素的生活方式和有节制地消费也就成为他们的美德之一。

藏民族历来知道有限的草场只能养育有限的牲畜,为了使牲畜可持续的繁衍,只能有节制的宰杀牲畜以满足对食物的需求。绝对不会强行地增加养畜量以满足食肉的欲望。

三、草原生态文明的建构

如何在草原上创建绿色的发展道路,构建生态文明是重中之重。在构建草原生态文明中,建立生态思想,是必不可少的。这些蕴含在草原文明中的生态伦思想,可以让我们认识到现今的理念、认识和生产生活方式的不足,为我们的草原生态文明建设指明方向和提供方法论。

1.在认识上,要培养草原生态文明意识,把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尊重与敬畏作为我们展开一切活动的前提,树立对草原生态系统自身价值的尊重,摒弃只注重其工具价值的错误做法。

必须把草原生态系统自身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切实地创造和维持草原生态系统的完整、稳定,哪怕是经济增长速度的减慢,还是部分人经济利益的损失。

2.在行动上,要将人与草原生态系统的和谐作为草原生态文明行为的目标。

建设草原生态文明,必须建立文明的生产方式,合理地发展牧业,采用符合草原生态规律的养殖方式才能被生态文明所欢迎。在广大的草原地区放弃效率低下的农业生产,实行退耕还草进行单一的牧业生产,注意对草场的保持。这样做,既能保持经济的增长又可以避免破坏生态环境,完全符合草原生态的规律。

3.建设草原生态文明必须建立文明的生活方式。宏扬藏民族传统的简朴、节约之风,避免浪费资源的高消费生活方式。

4.草原生态文明的建设还需要依靠人类无尽的智慧和科技的力量,但特别需要人类发自内心的对草原的情感和热爱。

参考文献:

[1]薛晓源.生态文明 研究 前沿报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3.

第8篇

中国宪法特别强调建立现代国家的任务。宪法序言设定了三个国家理想-“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富强”可以用经济实力与军事实力的客观标准来衡量,“民主”虽然也必须靠客观的制度来体现但同时必然具有一定的意识形态色彩,相比之下,“文明”作为一国的政治理想却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如果说富强隐示现在的贫困,民主隐示民主欠发达,那么文明是否就隐示欠文明或前现代文明?宪法序言开篇便自豪地陈明“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那么,为什么“建设文明国家”还是一个孜孜以求的理想(梦)呢?是因为历史的中断导致“礼崩乐坏”、“人心不古”还是因为现在的“文明国家”与我国“光辉灿烂的文化”是两码事?如果我们处在一个道德崩溃的时代,那么国家对此能有何作为?如果现代的文明国家有别于我国传统文化,那么区别何在?宪法又能对文明政治有何贡献?

一个极其引人注目的现象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这里首次正式提出政治文明建设的任务,从而使宪法规定的建设文明国家的任务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其重心也得到了明确。何谓政治文明?政治文明体现为政治制度、习惯、行为、语言等方面,但不能仅仅等同于以上内容的描述。政治文明概念的提出假定了文明的政治与非文明的(野蛮的)政治的区分,因此具有规范性。问题是:二者的区别何在?这里我想从主义的立场提出一点思考。

现代宪法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标志,它区别于“古代宪法”。所谓古代宪法是指前现代的欧洲“宪法”与处于历史发展早期或低级阶段的非欧洲社会的“宪法”。古代的“宪法”等同于传统社会的政治习俗,而现代宪法是理性的自觉建构。正如JamesTully教授所言,主义建立在历史阶段性进步论基础上,根据这种历史观,全部的文化与人民被描绘成处于历史发展的某个特定阶段,而欧洲立宪民族国家处于最高发展阶段。现代宪法只能产生于被洛克称为“可以算作人类最文明的人们”的社会。今古宪法的对比指向前现代欧洲与非欧洲社会的宪法的低级发展阶段,对于它们的“低级”,不同的理论家使用过自然状态、原始的、粗俗的、野蛮的、传统的、欠发达的等词语。随着殖民化与现代化从欧洲展开,蔓延全球,殖民地与落后民族被无情卷入了“历史进步的过程中”,它们的习俗与传统被视为进步的障碍。它们要么被同化或独立为立宪民族国家,要么被推向历史进步的路边。主义演变成了一种普适性知识,一种政治真理。作为非欧洲社会的中国也在劫难逃。晚清面对传统政治文明的全面瓦解,中国人第一次开始了建立现代国家的探索。这时候,先进的人士如获至宝地引入了现代宪法的概念。以立宪为核心的现代政治文明在中国的成长是“挨打”的产物。

主义既然被视为文明政治的主义,那么,它的要求或特征是什么呢?参考JamesTully的分析,我们可以将其归结为以下几点:第一、政治国家的民族身份。结成国家的人们必须对共同体有认同感和归属感,否则国家就缺乏统一的基础,这种认同感和归属感就建立在民族概念之上。民族的概念能唤起国民的忠诚,对民族的忠诚取代了对帝王天子的忠诚,有时同样被神圣化。第二、人民。主义将国家权力称为被构建的权力,将构建性权力世俗化。所谓建构性权力的世俗化即把国家的合法性从竖向盟约(即与上帝的盟约)转向横向盟约(社会契约),这就产生了人民的原则。第三、以宪法为基础的国家法制的统一性。主义在欧洲产生的背景乃是分散的管辖权的冲突与战争,鉴此权威必须树立,而且需要集中。主义不是对权威的否定,而是重新理性地建构权威,通过法制的统一性来实现法制-理性治理。第四、一系列的“共和宪法”(康德语)制度。人民通过这样的制度将权力委任给政府:1、代表制政府,即政府是人民的受托人,而不是父母官。2、分权。只有分权的社会才可能防止专制。3、法治。可以说就是法治的现代模式,没有法治,光有一纸宪法,那宪法就不过是贴在橱窗上的蝴蝶。4、个人自由或权利保障。这是主义的出发点,或者说是它的老家。5、公共领域。公民有结社的自由,没有一定的公共领域,个人直接面对国家,或者国家垄断全部公共领域,那么,国家必然失去制约。

简单地说,之所以被认为是文明的政治,用康德的话来说,就是因为它把人性放在最崇高的位置,把人作为目的而不是手段,从这样的出发点来规定、限制国家的权力。从政治文明的角度看,可以说主义是一种政治人文主义。

对照上述标准,中国政治文明的建设需要在以下诸方面下功夫:一、正确处理党的领导与人民的关系。三个代表的思想的提出表明中国共产党面对新的经济社会状况在认真思考这个问题,是非常重要的理论成果。二、国家守法。这是主义的普遍性问题。三、正确对待司法在权力体制中的地位和司法正义。我们需要从追求“独立审判”之果而转向关心果树,从关心实体正义转向关心程序正义。四、正确处理富强与自由的关系。经济改革虽然使国家从原来的一些地盘上退出,但所有的改革都基于功利主义的考虑,或者说为了富强。我们如何才能首要地或者同时从自由或个体性的立场来规定政治权力呢?五、正确处理国家与社会组织的关系。公共领域的扩大是一个发展趋向,我们需要探索哪些职能可以非国家化或者委托社会力量承担,公共领域需要遵循什么规则。六、统一性与多样性。中国的国家结构内涵丰富,既有民族区域的自治,又有经济特区的立法权,更有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还有尚待解决的。七、增强政治理性,防止腐败。从主义的视角看就是程序问题。

总之,政治文明的建设既是制度的建设,也是政治语言符号的建设,更是政治观念的变革。

第9篇

省委书记罗志军在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明确提出,我们要“在新的起点上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奋力开肩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这为我省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针对我省要建设“什么样的现代化”的问题,罗志军书记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江苏特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提升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水平的过程,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共同富裕、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进程”。这明确地告诉我们,我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过程,是一个文明程度与文明层次不断得以提升的过程。

从人类文明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普遍规律来看,现代化实际上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种价值尺度与判断标准――现代化赋予文明建设以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并经由更高水平的文明成果来表征自己。罗志军书记在《奋力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一文中说过:“现代化是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不仅包括经济的现代化,而且包括社会的现代化、政治的现代化、文化的现代化、生态的现代化,最根本的是人的现代化。”我们由此可以推论,经济现代化就是要着力提升物质文明水平,政治现代化就是要着力提升政治文明水平,文化现代化就是着力提升精神文明水平,生态现代化就是要着力提升生态文明水平。可以这样说,“现代化”是“四个文明”水平全面提升的持续动因,而“四个文明”水平的全面提升则是“现代化”推动的直接结果。

我省专门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制定了一套指标体系,此指标体系充分体现了“时代特征、中国特色、江苏特点”,全面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并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要求量化为具体可感、便于执行的标准。这套指标体系将直接对我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全面提升“四个文明”水平起到鞭策与推动作用,是对我省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更高要求。“四个文明”水平能否全面提升,其关键即在于此指标体系所确定之目标能否全面实现。虽然此指标体系并非是依照“四个文明”的内容来进行板块设计的,但其细则项目却基本涵盖了“四个文明”的内容。因此,这些细则项目亦可以作为提升“四个文明”水平的参考标准。

首先,我们要以经济的现代化提升物质文明水平。经济是基础,经济的现代化,不应仅仅表现为经济体量的扩大与经济总量的增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下,它还应表现为一种更加有效且灵活的市场机制、更为开放且公平的市场环境、更为节约与可持续的增长方式、更为丰富多样的物质生产、更为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对我省而言,经济现代化就是要全力推动经济强省建设,不断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增强创新发展的能力,基本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服务经济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在更高层次上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继续解放思想,继续对外开放,主动与国际接轨,因地制宜,找准自身特点,不断增强科学发展的动力与活力。按照我省经济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我省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须达到10万元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须达到53%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须达到45%;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须达到2.8%;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须达到53%;自主品牌企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须达到15%;城市化水平须达到68%;农业现代化水平须达到90%;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须达到12件。这些都是硬性指标,将对我省物质文明水平是否能达到现代化要求有着直接影响。

其次,我们要以政治的现代化提升政治文明水平。亚里士多德说过,“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从古至今,政治作为人类公共生活的核心部分,其趋势是不断进步的,其文明程度是不断提升的。政治的现代化,就是要求政治发展更加适应现代性的需要。所谓现代性的需要,首先是在观念层面,民主、自由、法治等现代政治意识须在社会形成广泛的共识,并成为指导人们从事政治活动、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准则;其次是在制度层面,政府结构及其运作方式将更有利于社会治理、公共管理能力之提高;再次是在社会层面,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政治参与的渠道进一步扩大,政治诉求能得到积极回应,参政议政的热情更加高涨。我省提出,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将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进一步健全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坚持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把扩大基层民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基础;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促使各种关系的和谐;健全终身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基本医疗、住房保障、社会养老六大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其均等化水平;提升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实现基层平安创建全覆盖。这些既是我省政治现代化的基本要求,也是提升我省政治文明水平的一般标准。

第三,我们要以文化的现代化提升精神文明水平。文化的现代化,表面上看是文化事业繁荣兴旺、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文化产品数量丰富、文化服务普遍覆盖,社会道德风尚良好,各项数据指标全面提升。但实际上,文化的现代化离不开人的现代化,只有社会中人的群体的现代化,才能实质性地推动文化的发展,增强文化发展的现代性。文化的现代性对人的要求一般表现为更加理性、更加科学的认知能力,更加具有法制观念与原则性的行为方式,也就是说,文化的现代性要求人必须具有现代精神,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人。对于我省而言,文化现代化必须兼顾“时代特征、中国特色、江苏特点”,首先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高文化的凝聚力引领力,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党员干部、教育群众,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两个率先”宏伟目标凝心聚力,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大力弘扬“三创三先”的新时期江苏精神。其次要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要求,全面提升文化事业发展水平与服务水平,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积极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再次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充分激发文化发展的活力,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充分尊重人的意愿,充分调动人的热情,可以说是文化现代化、精神文明水平提升的重要力量源泉。

第四,我们要以生态的现代化提升生态文明水平。生态现代化的概念由德国学者胡伯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他主张通过发挥生态优势来推进现代化进程,从而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这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向是一致的。所谓生态文明,指的是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以科学发展观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关系,不断克服人类活动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生态现代化必须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既不能牺牲发展的正常速度,也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肆意发展。因此,我省根据自身的特点,提出了生态现代化的目标,即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大幅提高,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下降,生态环境质量大为改善。其中,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要达到95%,村庄环境整治达标率要达到70%,三类以上地表水比例要达到60%,林木覆盖率与城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23%与40%。这些指标都直接关切到实际的生产生活,对提升生态文明水平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

第10篇

【关 键 词】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政治现代化

一、 政治文明 概念的提出及其内涵

1844年,马克思在《关于现代国家的著作的计划草稿》中,首先使用了“政治文明”一词。2001年1月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指出:“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就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并认为“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2002年5月31日,在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的讲话中,江泽民同志进一步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更明确地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从以上的陈述中可以发现,如果说前人对政治文明的理解仅仅是一种思想和构想的话,那么,我们党则把 政治文明 明确地纳入到了我们的奋斗目标之中,并把它看作是社会主义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然的发展趋势。

文明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成果。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在政治生活中的体现,具体表现为人们在获取、运用、影响公共权力以分配利益的政治过程中的文明程度。从静态的角度看,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政治发展进程中取得的全部成果,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结合的产物,是特定精神文明的凝聚积淀,又是以特定的物质文明为基础和载体的制度文明;从动态的角度看,它是人类社会政治进化发展的具体过程。政治文明是一个具有多因素、多层次的系统结构,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下有着不同的内容和相对独立的形式。但从总体上讲,人类社会的政治文明可以概括为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三个方面。其中,制度形式的 政治文明 具体地包括政治制度、政治体制和法律制度的文明程度。政治制度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及其有关的制度,它规定一国的根本制度,支配国家的整个政治生活,是政治文明的核心;政治体制是指实行国家统治、决策和管理的体系与制度,包括基本政治制度范围内的具体政治形式、具体制度和运行机制,领导制度、组织形式、工作方式及其体现的权利的配置等内容,是政治文明的主体。法律制度是国家为了调整一定社会关系和社会关系某一方面的行为规范的统称,政治体制的运行通常是通过法律来实现的,法律制度可谓政治文明的“载体”。政治意识文明,即所谓精神形式的政治文明,具体包括政治思想、公民的政治素质、政治心理等。政治思想是社会成员在政治思考中所形成的观点和见解的总称,是人类对政治问题的理性思考,政治思想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集中体现为特定阶级的利益和政治要求,在人类 政治文明 的发展史上政治思想一直对实践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公民政治素质是指公民群体在一定阶段所形成的政治行为能力的总和,是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客观现实在公民身上的综合反映。一定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程度可以透过公民的政治素质得到折射,公民的政治素质具体由政治意识、政治观点、公民意识、政治热情、政治主动性、公民的组织程度、政治训练和政治经验等要素构成,它与整个社会文明发展水平有密切的关系。政治心理就是社会成员在政治社会化进程中对社会政治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政治行为、政治体系和政治现象等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的一种自发的心理反映,表现为人们所具有的一定的政治认识、政治感情、政治动机和政治态度等心理倾向。政治心理是政治社会化的结果,是政治环境长久作用的产物,是政治文化的世代积淀,是政治文明发展状态在社会成员中的直接的微观表现。政治行为则是政治意识和政治制度的具体体现,它一方面是对政治意识和政治制度的认同,另一方面也进一步强化了政治意识,完善了政治制度。所以, 政治文明 的建设实际上就是政治意识、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目标的达成与实现。

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指导思想

政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政治文明作为文明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体现与展示,亦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不同社会形态下的政治文明,有着不同的内容和相对独立的形式。我们要建设的是高度的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优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这一深刻的论述,实质上亦指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根本内涵。

1.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必须遵循四项基本原则。江泽民同志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 政治文明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必须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进行,应该说,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亦是我国政治文化建设的行动指南。我国政治文化的建设,正如社会的改革实践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因此,决不能背离社会主义的方向。政治文化、现代民主政治的建设首先意味着对政治权威的制约,但制约的前提是权威的存在,没有权威就无所谓制约;因此,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维护党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权威。

2.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必须体现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人类政治文明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社会主义国体确认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多数人的民主。在 政治文明 的价值选择上,社会主义否定了那种崇尚强权、表现剥削、张扬两极分化的政治理念,以社会公正、社会平等、社会共同富裕的鲜明价值取向,使人类政治文明的价值选择,趋向了表现社会进步和时代要求的道路。因此,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必须体现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取向,以实现、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多侧面、多层次的,包括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等等,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是要满足人民群众对于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规范有序的政治生活和生活环境的需求,就是要满足人民群众的政治利益,体现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体现人民群众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活动主体和价值主体的地位。

三、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途径

政治文明 包括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三个有机部分,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即意味着对政治意识、政治行为和政治制度的规范、引导和不断发展与完善。

1.提高公民的政治意识和政治素质是强化政治意识文明的关键。政治文明的核心是民主政治的建立与实施,而民主政治的实施依赖于公民素质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公民的政治意识与政治素质,否则民主政治只能是一纸空文。因此,不断提高公民的政治意识与政治素质,是政治意识文明建设的关键,同时也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先导。政治文明的发展,要求全体公民有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以无限的创造精神自觉地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用诚实的劳动为社会做出最大的贡献。这就要求着力提高公民的政治素质。公民政治素质是公民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的升华,集中体现为公民能自觉理解和正确地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全局性利益关系,有明确的政治方向,有顾全大局、识大体的气质,有浓厚的民主意识,有高度遵纪守法的观念,以及为民族、国家勇于做出自我牺牲的精神。提高公民政治意识与政治素质的途径很多,而其中最主要的途径就是政治社会化。政治社会化就是通过将社会的政治信念、思想体系、社会制度等灌输给社会个体,将个人培养和训练成为有政治意识和为特定社会发展发挥作用的社会成员的过程。政治社会化——即公民的政治态度和社会性的学习,对于稳定政府至关重要。政治社会化通过给社会成员灌输政治系统的主流价值,使社会成员与政治系统联结起来,使社会成员履行其应承诺的角色,进而维持政治系统与政府的运作,并使其合法化。学校由于其特殊的教育功能而成为政治体系培训公民的重要媒介。但在现代社会,由于社会信息的层出不穷及整个社会变更速度的加快,在对公民实施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中,必须不断拓宽政治社会化的途径与媒介,如进一步加强学校教育在推进社会成员政治社会化过程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发挥大众传媒对社会成员政治社会化的引导和感染,同时,政府组织在现代社会也不可避免的成为政治社会化的机构,因而,必须不断提升政府的态度、政府成员的行为、政府的公共信息以及政府的宣传教育,从而对社会成员的政治社会化提供直接的榜样和示范力量。

当然,提高公民的政治意识与政治素质,还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经济,从而为公民政治素质的提高提供物质保障。当公民还承受巨大的生存负担,为生活资料日夜奔忙时,公民的权利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具有字面上的意义。同时,还需要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使公民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逐步养成科学和理性的精神。在经济上脱贫的基础上,实现思想理念上的“脱贫”,从而提高政治意识,增强对政治生活参与的动机并保持健全的政治心态。

2.规范公民的政治参与行为,构建政党行为文明,是建设政治行为文明的核心。政治行为是 政治文明 的外在表现和具体体现。在现代民主社会,政党作为政治活动的主体,理所当然地成为政治行为的主要承担者和关键环节,但政治行为并不仅仅体现为政党行为,在现代社会,公民政治参与的水平亦影响到政治文明的发展。因此,规范公民的政治参与行为,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构建政党行为文明,是建设政治行为文明的两条基本路径。

第一,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水平,规范公民的政治参与行为。按照《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的解释,政治参与(political participation)是指“公民自愿地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与政治生活的行为”。政治参与是一种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的社会政治现象,在不同的时代,公民的政治参与具有不同的内容,呈现出不同的外观。但就总体而言,公民政治参与的状况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考察:即参与人数、参与渠道、参与层次和参与强度。从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状况来看,自孔孟以迄黄梨洲、谭嗣同,一直有极强的民本思想贯穿,“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天下人之天下”肯定了民有(of thepeople)的观念;“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肯定了民享(for the people)的思想。但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毕竟与民主思想不同,民本思想虽有“民有”、“民享”的观念,但却无“民治”内核。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文化属于“臣属文化”(subjectculture),即人民缺乏参与政治的取向。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极其注重提高人民群众在国家中的政治地位,鼓励群众在实际行动上踊跃参加国家政治生活,但群众性的政治运动方式不乏值得加以总结的经验和应该铭记的教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利益关系、权利结构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都随之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这些变化,使中国社会的政治参与过程变得日益复杂起来。一方面,随着政治开放性和透明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被吸纳到政治生活中来;另一方面,随着利益分化和利益关系的重组,人们介入政治生活的动机和对政治系统所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复杂多样。这样的社会背景条件,对于我们今天公民的政治参与就提出了两个要求:(1)要加强对公民参与意识与参与行为的引导,从空泛的教导公民有管理国家的权利转移到教导公民如何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建立和完善政治参与制度,充分发挥公民团体的作用,摆脱公民团体有名无实的状况,使公民的政治参与有切实的法律保障,使公民团体真正成为社会公共权利中的“搏弈”主体。以法律引导和规范政治参与,对于政治稳定的保持和民主的发展具有首要的和最终的决定意义。一方面,可以使公民在政治交流中充分释放怨气,获得心理上的平衡和满足;亦可使公民充分发挥对政党及政府的监督作用,从而有效地预防一定的程度的政治混乱和失控,甚至政治动荡,创造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另一方面,可以使公民和政党及政治权力机构之间相互沟通、相互理解,从而形成共识;也可使公民通过合法的参政,成长为积极、主动行使政治权利并具有政治责任感的公民,进而对政府认同并产生归属感,增强政治体制的活力,有秩序地推进政治参与,发展政治民主,这才能保证政治意识的正确方向,才能形成适合时展和国情的政治意识。(2)要理性的界定公民政治参与的模式,规范公民政治参与的行为。在一个国家中,公民愿意关心政治,愿意主动地参与政治生活,当然是一件好事,是公民民主意识提高和民主基础扩大的一种反应。但从另一种意义上说,公民大规模地、主动的参与政治也会对一个国家的政治发展构成挑战,特别是当这个国家的政治体制还处于调整之中,其发展还不够完善的情况下更是如此。亨廷顿和阿尔蒙德等西方政治学家在对政治现代化过程的研究中,曾提出过“参与危机”或“参与爆炸”这一类概念,其基本观点是:在政治现代化的过程中,人们民主意识的增强会促使其社会挫折感的增加。这种社会挫折感促使人们向政府提出更多的要求,并导致政治参与的扩大以满足这些要求。但由于这些国家政治制度化程度较低,对政府提出的要求很难完全通过合法渠道予以表达,也很难在政治体制内部得到协调与整合。因此,政治参与的急剧增加会引起政治的不稳定,也就是所谓的“参与危机”。西方学者所分析的政治现代化过程不一定完全适合于中国的政治状况,但他们看待政治参与问题的角度却值得思考。按照现代政治科学的观点,要使民主正常运作,公民的参与应该是“间隙的和潜在的”,民主是一种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心理联系,约束着政府成员的行为不使之失当,正是人民对政治的态度,使政府成员获得“预期反应规则”,从而使民主的政治文化成为可能。

第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构建政党行为文明。在现代社会,政党由于其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特殊位置,成为社会政治行为文明的中间环节和实现形式,甚至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政党文明,以及这种文明发展到怎样的水平,就有怎样的社会政治行为。所谓政党文明是指政党在主观和客观两方面所具有的优化发展的能力和达到结果状态的水平。这里所指的政党主观文明涉及政党的本质及其政党职能、政党意识形态、政党制度安排和政党监督等问题;政党客观文明主要包括政党存在、发展与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阶级基础、社会基础和外部环境等问题。政党文明还可以从微观、中观和宏观层次加以透视:作为微观层面上的政党文明是指某一政党的基本制度规定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具体表现和实践形式问题;所谓中观层面上的政党文明指因阶级基础、意识形态、价值取向的不同而形成不同性质的政党;所谓宏观层面上的政党文明指政党一般性或政党普遍性的问题。也就是说,无论是什么性质的党,也不论这个党处于什么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都同样面临着政党地位、政党职能、政党关系和政党运行等现实问题。

江泽民同志在“531”讲话中强调: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全党同志要牢牢把握这个根本要求,不断增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贯彻好“三个代表”要求,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

领会江泽民同志的讲话精神,也就是说:在以共产党为领导核心的中国社会,党的有效领导和与时俱进的发展,是实现社会主义 政治文明 的关键。在人类历史上,社会主义第一次否定了政治生活中少数人对于多数人的统治,推行广大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理想,使人类政治文明的主体性扩展到了大多数民众。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之所以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就是为了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为,我们的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联的优良传统。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而坚持党的领导,就必须不断改进和完善党的领导。为此,作为执政党,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过程中,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发展党的领导,全面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从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角度来看,党的建设和发展应该在以下三方面作出努力:一是从发展社会主义 政治文明 的内在规定性出发,积极探索共产党执政的基本规律,使党的执政不仅能有效地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且能够有效地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发展;二是发展党内民主,建设高度制度化的中国共产党。党的民主化和制度化发展,不仅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资源,而且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保障。三是全面提高党依法治国的能力与水平,从根本上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当前依法治国的新形势要求党的执政方式发生相应的变化。在法治状态下,党的执政原则就是依法执政,即把党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通过和运用法律这个中介而实施执政。依法执政是我党执政方式转变所追求的核心目标。为此,党要注意维护宪法的权威,这是维护党的权威的新途径;同时,还要注意政策的合法性并注意监督自己行为的合宪性。

3.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强化政治制度建设的中心。社会主义 政治文明 建设包含丰富的内容,但其核心和精髓则是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对于民主政治,我们有许多的经验和探索,但对民主政治仍然存在一些简单化、表面化的理解,如将民主政治当作一种作风,认为民主政治就意味着领导者的开明和让大家都有发言的权利和机会,等等。事实上,民主政治的关键更在于制度建设、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这才是现代政治文明的精髓所在。因为,民主如果缺乏制度化的内容,就难有保障,而只有制度才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邓小平同志在总结我们党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时曾精辟地指出:“我们过去所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有鉴于此,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和关键,就是按照江泽民同志在“531”重要讲话中所提出的,着重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此,我们必须进一步推进政治体制的改革,通过制度设计和制度创新来保证人民充分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特别要落实人民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和监督权,并通过加强党内监督、法律监督和群众监督,建立健全依法行使权利的制约机制和监督机制。这种民主制度的建设与完善,正是社会主义 政治文明 的基本内容和必然要求。

因此,当前进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基本内容就是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必须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紧密结合,也就是要依法治国。民主与法制共同构成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内容和标识,法制水平的不断提高,以民主的不断发展为基础和条件;而民主的不断发展又必须以法治水平的不断提高作为保障。正如江泽民同志在531讲话中所指出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和辩正统一。”而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变更而变更,不因领导人个人思想、观念及及倾向性的改变而改变。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实现权利运行的法制化。而政治权利运行的法制化则具体包含着政治权利形成或产生的民主方式、政治权利运行的制约机制以及权利监督机制和权利运行的程序规则。亚里士多德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由最好的一人还是由最好的法律统治较为有利?”他认为法律是“没有感情”的,因此可以做到“毫无偏私”,而哪怕是最好的人,也容易因感情而损伤判断力。因此,从这一点看来,在政治治理中非感情的法律优于有感情的人。尽管人们在制定制度和法律时有偏好,但它毕竟是人类理性和智慧的产物,而法律一经产生,就不会因统治者的改变而改变,也不会因其好恶的改变而改变。对于社会主义的中国而言,政治权力形成或产生的民主方式即意味着一切权利属于人民,权力机构和领导人员要尊重人民的选择,要对人民负责,这也正是人民主权思想的要求。政治权力运行的制约机制即意味要改革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中国的政权组织形式,全面反映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生活,直接关系到国家权力的行使,关系到人民民主专政的实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改革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并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如扩大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健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组织机构和工作制度、设立县级以上地方人大常委会、规定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等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及选举制度的不断完善等等。但是,人大制度的实施与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要求之间还有相当的距离,特别是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中“重实体、轻程序”和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理论上的种种优越性在实际生活中还未得到充分的展现,人大体制的改革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化与完善。

权力监督机制是现代 政治文明 的又一个突出内容。如果说,权力制约机制主要指横向的权力实体之间的关系,那么,权力监督机制则是既有横向的权力实体之间的关系,也包括纵向的权力实体之间的关系,而且更重要的是还有社会权利和权力对各种国家权力的监督关系。作为现代政治文明一个重要内容的权力监督机制的实质在于:权力监督机制作用的实现和真正发挥其功能,必须有必要的透明度,否则势必产生政治腐败和权力腐败。权力运行的程序规则是指在权力运行过程中要克服各种各样特权现象的干扰,要遵循严格的法定程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民主政治的秩序。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三十年间,西方学者曾对全球64个发展中国家进行追踪调研,结果发现这64个发展中国家在二战结束后的三十年后发生了明显的分化,有的国家步入发达国家之列,有的国家走向新兴工业化的道路,有的国家仍然维持原有的发展状态。究其原因则在于走向发达的国家通常拥有清明的政治和高效的政府,而仍然在不发达中徘徊的国家则是一个腐败的政治和无能的政府。因此,加强权力的监督机制,清廉政治是推进政治制度文明,促进国家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的重要条件。

四、建设社会主义 政治文明 ,推进政治现代化的进程

“现代化”作为解释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概念,主要是指人类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现代化”表明人类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有其内在的因果关系,是一个合乎逻辑的发展过程。一方面,它承接传统社会的合理因素并逐渐将其转化为现代社会的推动力量;另一方面,它把现代以前不曾产生的强大的科技革命和知识系统转换为生产力及推动社会发展的基础力量,引发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诸领域的“腾飞”式的发展。现代化首先意味着经济的高速的持续的增长,但现代化决不等同于工业化,现代化是一个“综协的整体”,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等各个方面,而其中政治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核心,一个国家现代化的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政治的现代化,包括政治制度的现代化、政治权威的合理性以及政府能力的有效性等等。党的十六大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我们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意味深长,意义重大,表明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已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建设视为一个全面、完整的指标体系,不仅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也包括制度文明;不仅包括经济的制度文明,也包括政治的制度文明;不仅包括我们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所宣传的工业、农业、国防、科技的“四个现代化”目标,也包括执政党的思想意识形态的与时俱进的现代化追求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现代化追求。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愈益凸显,与此相适应,政治多极化不可阻挡,文化多元化方兴未艾,现代科技革命突飞猛进。全球化所带来的深刻的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是继19世纪上半叶的工业革命、20世纪下半叶的信息革命之后的第三次世界现代文明潮流。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社会文明,都将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经受冲击和考验,而决定自己的历史命运。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我们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 政治文明 的战略目标,既是对历史经验和政治发展规律的总结,更是基于现实和未来政治的发展所做的回应。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必将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培育更理想的社会秩序,创造更为安定的政治环境,并走出一条社会主义的政治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陶东明,陈明明.当代中国政治参与[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2]陈武明.关于权利体制民主化问题[J].当代思潮,2002,(4).

[3]刘李胜.制度文明论[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

第11篇

关键词:现代化建设;目标;模式

实现现代化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梦寐以求的伟大理想,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总目标。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的中央领导集体经过坚持不懈的探索,使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由“摸着石头过河”,到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自信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也为中华民族实现现代化这一理想提供了现实的道路。确立中国现代化建设目标的模式,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现代化建设目标的模式,从“一个中心”、“两个文明”、“三大文明”到“四位一体”,不断地拓展、深化和完善,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一系列伟大成就,标志着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深入和对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

一、“一个中心”和“两个文明”目标模式的酝酿

1.“一个中心”目标模式反映了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

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创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并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一个中心”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质是以四个现代化建设为中心。邓小平从政治的高度指出,经济工作是当前最大的政治,经济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不只是当前,恐怕今后长期的工作重点都要放在经济工作上面。“要加紧经济建设,就是加紧四个现代化建设。四个现代化,集中起来就是经济建设。”[1]1980年他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的讲话中指出,80年代的三件大事,核心是现代化建设,要求全党一切任务都要服从和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我们“要横下心来,除了爆发大规模战争外,就要始终如一地、贯彻始终地搞这件事,一切围绕着这件事,不受任何干扰”。要“扭住不放,‘顽固’一点,毫不动摇。”[2]1987年党的十三大在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一个中心”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据此,邓小平高瞻远瞩,为我国制定了宏伟的经济发展战略。1979年他提出在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以后他在多次讲话中逐步形成了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的设想: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党的十三大确认了这一发展战略。三步走战略的每一步都体现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人民生活水平两项指标上,可以明显地看出,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在现代化建设目标模式选择上偏重于“一个中心”即经济建设上,这表明我们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重大意义认识的深化。

2.“两个文明”目标模式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思考

“一个中心”目标模式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然而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使一部分人错误地认为现代化建设就是单一的经济建设,现代化的目标仅仅是经济目标,只要把经济搞上去就可以建设好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敏锐地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早在1979年10月《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中,他就明确指出,在我们国家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3]但是在实践中我们没有很好地贯彻邓小平的这一思想,出现了对精神文明建设重视不够,甚至忽视精神文明建设的情况。国外敌对势力的渗透,加上放松精神文明建设,导致酿成了1989年的。对此问题总结时,邓小平至少四次指出,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工作薄弱。他还说,80年代初就提出两手抓,但回过头来看,出现了明显的不足,“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一硬一软不相称,配合得不好。”[4]经济现代化飞速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相对滞后。他指出,忽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人们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就会陷入片面性,就会使人们的注意力仅仅限于物质文明的建设,甚至仅仅限于物质利益的追求。那样,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就不能保证社会主义方向,我们的社会主义就会失去理想和目标,失去精神的动力和战斗的意志,就不能抵制各种腐化因素的侵袭,甚至会走上畸形发展和变质的邪路。”[5]1985年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中,他告诫全党:“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6]邓小平十分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强调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他指出,要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要发挥我们的优势,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两个文明”不是与“一个中心”相互对立的目标模式,而是对“一个中心”目标模式的拓展和补充。“一个中心”目标模式强调了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和中心,“两个文明”目标模式,突出了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性、系统性。如果说“一个中心”目标模式突出经济建设的重大意义,是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那么“两个文明”目标模式,则是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入,标志着全面发展的现代化目标模式的开端。

二、“三大文明”目标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1.“富强、民主、文明”到“三大文明”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模式的重大发展

1982年9月,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总结了我国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正式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命题。十二大报告提出的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中指明了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这里我们的现代化建设目标虽然表面上是“高度文明、高度民主”两个方面,但其中文明里面包含着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文明”的内容。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党的十三大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里将“高度文明、高度民主”两个目标明确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复合目标,即:富强、民主、文明。

进入21世纪,世情、国情和党情出现了新的变化,使现代化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实践,迫切需要从理论上作出新的解答。时代呼唤理论创新,理论创新必将引导实践迈向新的征程。我们党理论上一贯重视现代化建设中经济、政治、文化的相互协调发展,更重视政治文明建设。早在1980年,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要在经济上赶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上创造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7]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鲜明地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但是,实践中我们还是较多地强调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而很少提及政治文明建设。这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经济发展任务的迫切性超过了政治体制改革的迫切性;另一方面是在观念上我们一直没有明确提出政治文明的概念,没有把政治文明纳入整个社会文明体系中来加以思考,而是把它放在精神文明建设之中,将其作为它的一个与之相关联的内容来加以界定,这就使得政治文明在社会发展中的应有地位没有充分地显露出来。致使几十年来与经济体制改革相比,政治体制改革进展缓慢,已经影响到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地发展。

以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顺应时代和现实的需要,集中全党智慧,在2002年5月首次明确地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党的十六大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起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是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取得的新的重大认识。这一“新的重大认识”,是哲学和政治学理论上的重大创新,开辟了我们对社会主义文明观认识的新境界,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提供了新的思想理论指导。至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模式第一次明确为“三大文明”,即: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标志着现代化建设目标模式的重大发展。

“富强、民主、文明”与“三个文明”目标模式是高度统一的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三个远大目标,这里的“富强”,即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的总和;“民主”即政治文明,是社会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进步程度;“文明”特指精神文明,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同时也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成果的总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协调发展,共同架构起人类文明的绚丽天空。物质文明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政治文明则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

从“两个文明”到“三大文明”的理论与实践,使我们认识到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不仅要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还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如果没有政治文明的高度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合格、不全面的现代化。

2.“三大文明”目标模式体现了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刻把握

政治文明作为人们改造社会所获得的政治成果的总和,体现着一个国家民主政治制度的内容、水平和本质特征。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在如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时,指出:“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地统一起来。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8]即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深化行政体制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这揭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表现为一种以人民当家作主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制度,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政治文明现代形态最鲜明的特点和形式是文明和法治文明,这必然要求我们党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方略。正是在法治的意义上提出了政治文明的概念:“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和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二者范畴不同,但其地位和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9]

党的十六大把政治作为文明的一个重要主体,使之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携手共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道上,这是我国治国方略的一次巨大进步,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史上一座崭新的里程碑,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重大发展,说明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更深刻了,把握更自觉了。

三、“四位一体”目标模式与目标模式的完善

历史的脚步没有停止,人类进行理论创新的活动就不能停息。迈进21世纪,我国经济社会进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000美元到3000美元过渡的关键时期。从国际的经验看,这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显期。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程显示,处于这一发展时期,社会发展存在两种前途:一种是由于政策得当,执政思想明确,从而引导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另一种是由于政策失误,致使经济社会发展脱节、社会利益格局严重失衡、社会分化日益加剧、社会矛盾不断增加,经济社会发展停滞不前,甚至使社会陷于倒退。在中国社会发展的“临界点”,如何面对这些矛盾,如何处理这些矛盾,协调社会各阶层利益,凝聚社会各种力量,推进现代化建设事业顺利发展,是我们党需要解决的新的历史课题。正是在这样特定的历史时期,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以宽广的世界眼光,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国家发展的关键时期,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建设任务,使我国现代化建设目标模式由以往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大文明”完善为现在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社会作为一个哲学概念,一方面是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总括,另一方面,又内在于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之中。不管是扩大或缩小社会的内涵,都没有把社会作为一个特定的领域独立出来。社会的虚化,导致了现代化建设目标失去了最终关注的对象,即每个人生存的社会状况。社会领域的显性标示,不仅拓展了现代化建设的内涵,而且为认识现代化建设目标模式提供了新的视角。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协调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的和谐社会。和谐社会需要具备六个方面的特征:“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10]。从实际的工作着眼,这六条特征和要求又具体体现为九大目标任务:一是完善民主法制;二是致力“共同富裕”;三是构建社会“安全网”;四是强化公共服务;五是增强全民素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六是激发社会活力,打造创新型国家;七是维护社会稳定,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八是实现天蓝水清,与自然和谐相处;九是实现社会和谐。这些特征和任务体现了和谐社会的本质,也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指向和现实要求。

对“四位一体”目标模式的内在关系,曾精辟地论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建设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基础;加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提供重要保证。”[11]讲话表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已经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四、现代化建设目标模式不断完善的意义

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过程,也是我们党不断探索和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化建设目标模式的30年。从“一个中心”、“两个文明”、“三大文明”到“四位一体”,使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由线到面、由面到三维空间、由三维空间再到四维空间,每一次探索的新成果都使现代化建设目标模式更加全面、完善,更加切合实际。这一过程,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对现代化的认识更深刻。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这一变革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导致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全球性的大转变过程。历史经验证明,实现现代化是所有国家走向国强民富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人多年来追求的一个梦想。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三代领导集体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勇于探索,开拓创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之路,并且适时地确立了符合我国实际的现代化建设目标模式,推动我国现代化大业向着“富强、民主、文明”的远大目标不断地迈进。在探索的过程中,我们党和全国人民对现代化的性质和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模式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

第二,现代化目标更完善。30年来,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紧紧抓住“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核心命题,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市场经济为主导,根据时代的具体要求,使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模式越来越全面,越来越完善。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党提出了“一个中心”和“两个文明”的目标模式,经过20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协调发展的“三个文明”目标模式,在这个基础上,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从而将“一个中心”和“两个文明”目标模式扩展为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谐社会的“四位一体”现代化目标模式。

第三,现代化实践更深入。科学的理论源于实践,必将引导实践深入地发展。我国现代化建设目标模式,是我们党在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深刻把握的基础上提出和制定的,每一次目标模式的调整与改变,都与改革开放进程中我国面临的实际问题有着紧密的联系,是对现实的新问题、新情况作出的新解答。“一个中心”和“两个文明”目标模式,推动了我国经济体制和文化、科技体制的改革,使生产力得到极大的解放。提出“三个文明”目标模式,我们党开始关注如何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和治国方略的改变来促进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确立“四位一体”目标模式,社会建设问题凸显出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和谐社会,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致力追求的目标。

第四,现代化成绩更显著。我国现代化建设目标模式的不断深化,不仅是我们党对现代化建设规律深入探索所取得的理论成果,而且在指导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绩。经济上,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正向全国小康扎实迈进;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上,我们党不断稳妥地推进着政治体制改革,民主不断完善,法制不断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到保障,依法治国,建立法治国家的道路基本确立。其他各项社会事业改革稳步推进,社会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科技教育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整个中国呈现出生机蓬勃的景象。

实践没有止境,对现代化目标模式的探索也没有止境。改革开放以来,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对我国现代化目标模式坚持不懈地探索和完善的过程,启示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只要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就一定能够不断取得新的突破,我们的现代化建设目标就一定能够在本世纪的中叶顺利实现!

注释:

[1][2][3][7]邓小平文选[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240,249,208,323.

[4][6]邓小平文选[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06,144.

[5]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C].(上):28.

第12篇

〔关键词〕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体系;系统科学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999(2010)04-0113-03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体系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经历了几个不同阶段的探索,最终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这一体系的建立,反映了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体系建立过程中的艰苦探索。同时,这一过程也反映了系统科学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体系建立中起到的积极作用。

一、建国初期的现代化建设目标

刚刚建国时,百废待兴。经济建设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可是怎样搞建设对一个刚刚成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当时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认识和确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问题上认为:中国先实现工业化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在举行开国大典前半年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初步的设想: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作为决策者,中共既要借鉴苏联的已有经验,又要不断摸索自己的新路子。所以这种认识在建国初期的实践中也在不断地深化,但还不可能用系统论的方法来分析和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体系。1954年6月,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30次会议上,指出:我们的总目标,是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要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化、机械化,要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同年9月,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提出:准备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明程度的伟大的国家。在这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宣布了要在我国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宏伟任务,并且指出: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我们的革命就不能达到目的。

这是中共对“四个现代化”的最初提法。它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更加符合中国的基本国情,而不仅仅局限于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此后,以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中暴露出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为鉴戒,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思考更趋于现实。

到了1956年,党召开了作为执政党后的第一次代表大会,这次大会对以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作了非常明确的决定。党的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实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为此,大会作出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大会在总结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大会明确了今后的主要任务: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在这里已经体现了系统科学的整体性和关联性,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大的系统,系统中工业、农业以及科学文化等领域是其中的重要要素,各要素不会孤立地存在,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起着特定的作用。当时,社会主义工业化在整个现代化建设中处于一个最为重要的位置,也是大家的一个共识。“四个现代化”的提出,已经使现代化建设目标有了一个初步的体系。但是,这个初步的体系与后来的“四个现代化”有内容上的差异,这是体系在实践中不断被修订的结果。

党的后我国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体系进行了新的探索。 1957年2月,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提出: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同年3月,他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再次重申:我们一定会建设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这两次讲话中都提到了“现代科学文化”的问题。“现代科学文化”已经作为系统中的要素被关注到,而且与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并提,表明我们党已经开始认识到现代科学文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1959年底到1960年初,在《读苏联的谈话》中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这样,就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思想。然而这里提出的“四个现代化”只是一个雏形。直到1964年12月召开的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正式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提出: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至此,“四个现代化”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如果与后来较为完整的目标相比较,可以看出此时确立的“四个现代化”目标,注重的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

但是,即使是注重物质文明建设的这个目标,后来也受到错误认识的影响而偏离了方向,在“左”的思想影响下,特别是十年“”期间,“四个现代化”目标遭到了严重破坏,无法实现。

二、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新现代化建设目标体系

20世纪60年代形成的“四个现代化”目标偏重于物质文明建设,改革开放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极大的解放,也认识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完成指导思想拨乱反正的同时,将“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发展成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并且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进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979年10月30日,邓小平在中国文联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中强调: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980年12月25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讲话中再次重申: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所谓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这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原则和立场,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等等。199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战略方针问题。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和我国当前的现实情况都告诉我们,是否坚持这样的方针,将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兴衰和成败。物质文明的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基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的建设不但起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保证它的正确的发展方向。两种文明的建设,互为条件,又互为目的。

党的十二大的报告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关系的论述体现了系统科学的整体性和关联性,而整体性和关联性是系统论的共同的基本特征。改革开放开始后,系统科学知识已经在我国被普遍接受,并且受到重视,学术界也热衷于研究它在我国的运用。在加强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也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实际上强调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体系的整体性和关联性。

1987年,党的十三大在正式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同时,明确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确定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目标。这样,中国现代化的目标就正式由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四个现代化,变成了“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的更加全面的现代化。这说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的国情和现代化目标体系的认识加深了,对现代化目标体系的各要素的认识更全面了。

党的十三大提出的富强、民主、文明的总目标和“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正确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过程的三个阶段。系统论认为动态平衡性和时序性也是所有系统的共同基本特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分为“三步走”的战略部署,体现出系统论中关于动态平衡性和时序性的基本思想观点和基本原则。

三、在新世纪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在新的世纪,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中国现代化道路又遇到了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国共产党适应当今国际形势和当代中国发展变化了的实际,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目标进行了不懈探索,在现代化理论和实践上作出了重大创新,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发展”的战略思想。

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把“富强、民主、文明”这三大目标拓展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明确指出要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进一步明确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怎样建设这样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在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强调建设政治文明。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从而形成了“三个文明”一起抓的思想,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更趋成熟和完善。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现阶段社会发展的新特点,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思路,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要求。 2007年,党的十七大强调了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作了总体布局。党的十七大强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至此,“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体系最终形成。

四、现代化建设目标体系的形成过程体现出系统科学的积极作用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这里,富强、民主、文明与和谐分别对应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形成了完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体系,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构成了一个大系统。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使这个大系统的运行有了科学的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