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基因工程基本原理

基因工程基本原理

时间:2024-02-21 15:46:33

基因工程基本原理

基因工程基本原理范文1

【关键词】公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控制

随着我国路基施工技术的不断创新,在不同的施工环境内,可选择的施工方案也随之增多,设计的施工工艺也较多,工艺虽多但不复杂,路基工程施工环节之所以出现质量问题,还是因为没有正确的意识到高质量工程的重要性。

一、路基工程常见病害分析

在路基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将会有几种导致路基产生沉陷灾害的因素存在,路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人员需要将导致发生灾害的因素进行分析,然后将分析的结果进行研究,最后拿出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下面首先进行第一步分析原因。公路工程当中,路基沉陷是经常发生的病害之一,在公路路基表面向下方沉陷的过程,会引发许多其他的灾害。对路基病害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造成路基病害发生的原因主要由两个方面。

1.路基沉陷病害分析

(1)路基本身所引起的沉陷

路基工程沉陷病害原因之一,就是因为路基工程在填筑施工阶段,所选用的路基填筑材料不合适,在进行填方施工的时候,所采用的施工方法不对,在路基填筑碾压环节,由于压实机具的原因或者由于现场控制不到位的原因,以至于压实度达不到要求。此外,在路基施工现场,还会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原因造成路基本身发生沉陷。

(2)地基原因所引起的沉陷

在路基工程施工中,所施工作业段落,一些天然地面位置是有软土等含水量较大,土质松散孔隙率较高的自然土构成,路基工程在此段落进行施工的时候,如果不将原天然土段落进行处理,直接进行路基工程施工,那么将会由于地基的承载力达不到要求发生下陷,或者由于路基填筑之后产生的自重向下方的重力,而产生沉降,这时候路基将会发生沉陷灾害。

(3)边坡发生滑塌

边坡发生滑塌,在路基工程当中也是经常发生的一种质量方面的问题。由于路基边坡遭受流水冲刷或者在施工的过程当中造成了表面的土层下滑,造成溜方现象;而由于路基工程边坡的土质不够稳定而且坡度较陡,这种情况下将发生滑坡现象。以上两种情况,都是在公路工程路基边坡中常出现的质量欠缺之处。

2.纵向裂缝病害原因分析

纵向裂缝是指由于路基工程在在进行填方段施工的时候,由于在底层进行填筑的时候宽度没有把握好,导致了在施工进行到上部的时候才发现填筑的宽度不够,这样一来,只有采取施工补救办法来进行处理,以保证施工质量,在处理这种情况的时候,通常采用镶边的施工办法。然而,现场施工的时候,对于镶边这一工艺,现场施工建设人员并没有按照施工工艺进行作业,或者是由于自身的工作经验限制而未能使镶边之后的工程质量达到设计以及规范的要求。这样一来,路基工程裂缝出现的病灶就形成了。

二、路基病害防治措施

在对路基病害产生的原因惊醒仔细地分析之后,可以针对于其形成原因在施工之前可以进行预防,或者在发生问题时进行快速的处理补救。这样才能保证工程顺利施工,避免因质量问题而造成工期滞后,人、料、机浪费的情况。

1.路基沉陷防治办法

路基沉陷这一病害主要是由路基本身原因所引起和地基原因这两个方面。在路基本身原因中,现场施工时,需要对具体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进行控制。在选择路基填筑材料的施工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对所使用的填筑材料进行土工试验,确定其最佳含水量以及最大干密度,将数据行进行详细的记录,使其符合要求之后方可投入路基填筑施工作业。

在路基碾压环节,施工项目部在路基施工之前就应该做好准备工作,对于路基施工过程中所使用到的进行确定,然后根据所选用的机具进行优质的组合,以期达到发挥最佳工作效率的作用。在路基碾压的过程当中,对于一些边角地带,碾压机具无可避免的难以进行作业,这时候就应该采取人工辅助施工的方式,对一些碾压机具不能达到的地方加以处理,保证路基质量。在碾压作业之后,试验检测人员需要对碾压结果进行检测,以查看其碾压的压实度能否满足工程需要,如果数据显示不合格,那么就应该分析其原因,到底是因为路基填筑材料的问题,还是因为碾压环节的问题。如果是因为填筑材料,那么就应该重新处理,直至合格为止。

在地基环节所存在的原因,往往是因为原路段的自然土质量不合标准,以至于地基承载路基的重量时,无可避免的发生下沉,在处理这种现场的时候,可以采取在原土中添加性质稳定的材料加以调和或者直接进行换填,一定要确保地基的承载力,以保证路基最终的质量。

2.纵向裂缝的防治办法

纵向裂缝的产生,追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施工建设人员在路基填筑初始阶段没有进行认真复核所导致,宽度不够的现象只有到上层才会逐渐的明显,在何时采取镶边处理的时候,施工建设人员必须进行认真的处理,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现场控制,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清淤泥,挖台阶等方法,不可马虎大意。在路基镶边处理之后,进行碾压处理,碾压时所需要注意的一方,已经在上面讲过,这里不再赘述。

三、结语

综上所述,路基工程当中存在的质量隐患其实有许多种,文章针对于路基裂缝、路基沉陷这两部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且就路基产生沉陷的原因以及路基发生纵向裂缝的原因提出了相对应的防范、控制、治理办法。在公路工程项目建设实施的过程中,真正决定施工质量的因素是参与工程建设人员质量意识的高低。只要有了较高的质量意识,那么就会有高质量的施工质量控制管理办法,做好施工进度控制,落实好路基施工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施工工艺,真正建设出高质量的工程项目。因此,这就要求建设管理人员,首先要提升自身各方面的素质,争取建设出造福显现居民群众的优质工程。

参考文献

[1]张新刚,赵金超,孙利凯.论公路工程路面路基施工质量控制[J].现代商贸工业.2009(08)

[2]郑凤琴.路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施工机械选型[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12)

[3]武润霞,刘涛逢,武卫红.公路路基压实度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J].科技风.2010(16)

基因工程基本原理范文2

【关键词】高等学校 投资成本 控制

近些年来我国众多高校在搞基础设施建设,由于投资规模比较大,在建设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善,管理不到位等原因导致高校基本建设投资失控,工程项目的决算成本远超预算。这不但导致高校财务风险陡增而且也导致高校基本建设相关管理人员贪污舞弊案件不断发生,严重影响了高校基本建设的顺利进行,影响了高校的稳定和发展,因此加强高校基本建设投资成本控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校的基建项目投资往往涉及很多方面,通常包含房屋及各类建筑、道路管网安装等,这些基建项目成本构成分别有土地取得费用、工程建筑安装成本、管理费用、投资利息、手续费及税金、工程监理费等。

1.造成高校基建投资成本高企的原因

在高校进行基本建设的过程当中,从工程项目立项到竣工决算,会涉及到很多环节和部门,因此造成高校基建投资成本高企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有以下这五个方面的原因:

1.1工程项目图纸设计不够科学合理

具体表现在:目前高校委托的设计机构在对工程项目进行设计时比较重视工程外观、结构安全,没有从经济、财务和成本等角度对工程进行全面分析;造成设计与投资控制脱节、设计与施工脱节。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了施工设计图与现场实际施工不符,严重时会导致无法按图施工,这样就必须对原有设计进行补充、修改或变更,不仅直接造成了投资成本增加,同时还影响工程施工进度。经实践证明研究认为工程项目设计阶段对整个投资的影响占投资成本的七成还多,可见工程项目设计在工程投资成本控制中的关键作用。

1.2 施工进度不按合同进行,工程不能按时完工

高校基建工程项目由于各种原因大都存在工期后延的情况。有的工程项目合同工期是1年,但工程竣工时间往往向后拖延,短的有几个月,长的有一两年。高校的工程项目建设资金大都来自银行融资贷款,工期后延意味着贷款利息支出的增加。比如一个预算四千万的工程,如果工期后延一年,利息支出就会增加两三百万。工期的后延,由于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也会造成相关工程建筑材料价格的上涨,人工工资的上调。如果是建设方造成的,还得赔付施工单位相应的误工费。这些都增加了工程项目的成本。

1.3工程项目不按设计进行施工,经常发生工程变更

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通常都会发生工程变更,通常可分为正常变更和不正常变更,正常变更通常是由于工程设计发生变成等情况经过建设单位、政府部门、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等协商认可的情况下发生的变更;不正常变更是指由于施工单位为了获取更多利益单方面进行施工变更的行为。无论是怎样的变更,如果管理不到位,都会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较大,通常占工程总成本的5%至10%之间,有的工程项目甚至会更多。因此,如何加强工程变更管理,使工程项目成本得到有控制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1.4工程项目相关建筑管理费支出较大

在现行的高校基本建设项目资金管理模式下, 高校基本建设项目资金均在各高校可以自行支配的银行账户,因此在资金支出过程中, 由于缺乏制约机制,上级主管部门难以实施对事前监督和控制。而国家也没有制定出相应的财务制度要求高校基本建设项目建筑管理费像企业会计制度那样规定一定的限额或比例。在2012年教育部最新印发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基本建设管理办法》的文件中对高校建筑管理费也没有相应的规定。而是由各个高校自行控制,这势必造成高校基建项目管理费的支出很高,有些高校甚至把一些不合规的非基本建设支出放到基建投资管理费来进行处理;导致高校的基本建设工程建筑管理费居高不下,自然相应的工程项目成本也水涨船高。

1.5对基建投资项目审计管理不到位

在高校基建工程建设项目中,会涉及到诸多环节,专业性强,这就对高校内部审计部门的业务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目前在高校审计部门中,审计人员本身是工程造价科班出身的人员也很有限,掌握的知识不够全面,不够系统。加上高校审计人员自身专业知识的局限性和资源的有限性,很难对每个项目甚至每个环节都进行审计监督。使得在工程项目整个过程中的审计监督管理不到位,决算时发现实际价格远远超出招标价这不但抬高工程项目成本而且给工程的结算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2.高校基建投资成本控制管理措施

2.1重视工程项目设计,从源头控制成本

高校基本建设主要为教育科研服务,因此在对工程项目进行设计时应考虑在满足基本使用功能的前提下以经济、美观、实用原则,注意对工程项目投资的控制。

首先推行工程项目限额设计,限额设计就是按照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同时,在保证达到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按分配的投资限额控制设计,保证不突破总投资额。

其次在设计阶段引入竞争机制,进行工程设计阶段的招投标。严格按分配的造价控制目标进行设计,进行多方案对比,选择优秀的设计方案,使工程造价从源头上得到控制。

最后组织专家对初步设计文件进行审查,审查项目的技术标准、设计方案、工程措施、设计概算等设计内容的合理性、正确性、完备性和经济性。

2.2加强施工管理,确保工程项目按时完工

首先应审查优化施工方案,这是是控制投资成本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在工程项目开工前,根据施工图纸和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审定施工方案是否科学合理,这不仅直接影响工程质量,也会影响工程造价。高校基建管理人员应会同施工单位结合工程项目的性质、规模、工期、材料供应情况等各项具体的技术经济条件,对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进行优化,提出改进意见,使方案更趋合理。

其次合理安排施工进度、严格控制施工费用。 应用“网络计划技术”的理论通过“时间—费用优化” 方法来优化施工进度管理;在确保合同工期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进度,以尽量减少抢进度赶工期而增加的各项措施费。遵循均衡原则安排施工进度,在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时,应按照工程项目合理的施工程序排列施工的先后顺序,根据施工情况划分施工阶段,安排流水作业,避免工作过分集中保证施工过程按计划、有节奏地进行。

2.3加强施工阶段管理,杜绝工程随意变更

高校建筑工程项目与其他建设单位的建筑工程项目一样,受社会环境影响较大,如政府调规等很容易影响项目变更。 另外,项目进行中不确定性程度较大也使造价难以控制, 项目内部各利益相关者较多,如监理、总包商、分包商、供应商、政府监管机构等,所以管理过程中应注意控制以上各个环节, 尽量减少外界干预导致的工程经济变更。对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变更,无论是怎样的变更,都应做好对设计变更工程量及内容的审核监督。在工程变更前施工方应该征求建设方的意见,并做出变更的具体实施方案。高校基建部门应该组织相关部门专家对变更方案进行会审以决定是否进行工程项目变更。对于变更中的内容及工程量增减,应由高校基本建设现场管理人员、高校监察部门、审计部门、跟踪审计单位和施工方的人员进行现场实测实量,以保证变更内容的准确性。同时做好各项工程变更的现场签证工作。

2.4细化建设资金管理,严格控制建设资金

高校的各类工程建设资金来源除部分自筹外,其余大都来自银行贷款融资。因此工程项目建设贷款资金产生的利息对工程投资成本有较大影响。所以,在利用银行贷款资金时要充分考虑贷款的“适时”性。应当根据工程项目的建设周期和实际施工进度计划,认真编制资金使用计划。因为银行的活期存款利息相当的低,所以对于暂时的闲置建设资金,应该根据资金的使用计将闲置资金从活期账户转为单位通知存款或单位协定存款等,以取得更多的存款利息冲减工程项目财务费用,降低成本。

国家应该出台相应的财务制度,来加强对高校的建筑管理费监督控制,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投资大小以不同比例进行总量控制。各高校要以工程项目投资总概算为基础,计算出该项目建设管理费用的最高限额;各高校对发生的管理费用票据进行真实、合法、合理性审核后,在限额内据实列支。因特殊情况需超支的突破限额的,须事前报请相关主管部门批准后才能办理。

2.5加强工程项目的审计工作

各高校应该改变以前传统的竣工结算的传统工程项目审计模式,引进目前比较得到社会认可的跟踪审计模式,对工程项目进行全程全方位的审核,严格控制工程成本。同时要强化对委托审审计机构的管理,把好“准入关”,慎重选择跟踪审计单位,尽量采取公开招投标等方式选择技术力量强、信誉好的中介审计机构,以确保审核工作质量;同时应该要加强对中介机构审核结果的复核,一是为了防止重大错漏的发生;二是防止中介审计机构与施工单位等相关利益者合谋,损害学校利益。

2.6提高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素质,确保管理责任落到实处

目前,高校基建项目管理人员大多是从基建、财务等各个高校职能部门抽调的,相关的人员很多人都是非科班出身,不熟悉工程建设标准及规范;而且对工程项目缺乏管理经验,难以对工程项目管理进行有效管理。

所以,必须提高对于基建造价管理人员素质,对他们进行再培训,使他们掌握基建方面相关专业技术和造价管理,熟悉了解国家有关基本建设的政策、法规和基本建设程序;使他们有能力对工程项目从立项到竣工决算进行严格审核把关,尽可能降低工程项目成本。

3.总结

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基建资产成本高企的原因,从加强设计阶段管理加强资金管理等六方面探讨了管理办法,希望对进行基建资产投资的其他高校单位能够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学校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培猛.试析高校基建投资造价的控制与监管.建筑管理现代化[J]. 2006(2).

[2]郝又朴.推行限额设计,控制工程造价[J].南方建筑,2006(10):69-70.

[3]范爱珍.浅谈施工过程中控制投资的有效措施[J].山西建筑,2007,33(35):272-273.

作者简介:

基因工程基本原理范文3

拟建工程建筑占地面积为6390.9m2,拟建建筑主要为一栋13层高的主楼建筑,南面较远处另有一栋1层高的简易房屋,拟采用钢筋混凝土柱、剪力墙结构,基础形式为CFG桩基础,主建筑场地之内及周边地面之下共同设计二层地下室,基坑深度为8.65~8.80m,基坑周长约为233.0m。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局部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建筑设计等级为乙级,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鉴于本工程开工时间为2011年8月1日,计划竣工时间为2012年6月10日。从工程开工到竣工,合计工程110天(包土方开挖时间),全面完成规定的合同工程量。其中本工程的基坑支护工程是重点施工之一。本工程响应招标文件工期计划,综合考虑施工技术要求,施工设备效率,施工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确定科学合理的施工进度和工期,并满足项目总工期、阶段节点工期和重点工程工期要求。根据本工程工期要求、资源合理配置等原则,向下安排工程基础工程施工,向上为建筑上部结构施工留有足够时间。

2关键线路

鉴于本工程基坑支护的复杂性,基坑支护工程是重点施工之一,控制好基坑支护工期对于把控整个工程工期具有重要影响。本工程基坑支护工作量主要如下:1、设计搅拌桩约326根,设计桩长13.0~18.0m或钻至岩面,预计总工作量为4610.9m,钢花管约183根,设计桩长6.0m,预计总工作量为1098.0m。2、设计钢管桩约39根,设计桩长9.0m,预计总工作量为351.0m。3、设计旋喷桩约39根,设计桩长15.0m或至岩面,预计总工作量为585.0m。4、设计钻(冲)孔桩约216根,设计桩长13.0~14.0m,预计总工作量为2812.4m。5、喷层工作量约2587.2m2。6、设计锚束约113根,锚长26.0~36.0米,总延米约3162.0米。7、压板、冠梁、立柱、支撑梁约283.73m3。8、支护栏杆约228.3m。根据我公司在以往类似基坑施工经验和施工设备等情况,编制出基坑围护各工序的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控制好关键路线工期是控制好整个工程工期的重要措施,本工程对基坑支护的关键线路工期控制如下:(1)搅拌桩施工计划投入2台套桩机进场施工,预计每台机每天施工进尺150.0m,预计2台机每天完成工程量约:300.0米,预计总工期为15~20天;因不可抗拒因素(停电、停水、下雨等)或材料原因工期顺延。(2)钢管桩施工在搅拌桩施工龄期达到7天后,计划投入1台套钻机及1台套灌浆设备进场施工,结合搅拌施工进度,预计总工期为15~20天;因不可抗拒因素(停电、停水、下雨等)或材料原因工期顺延。(3)钻冲孔桩施工在搅拌桩施工龄期达到15天后,计划分段投入8台套桩机设备进场施工,预计每台钻机3天施工2根,预计8台机每天完成5根,预计总工期为45~55天;因不可抗拒因素(停电、停水、下雨等)或材料原因工期顺延。(4)旋喷桩施工在钻孔桩施工龄期达到7天后,计划投入1台套设备进场施工,预计每台钻机每天施工进尺50.0m,预计总工期为8~10天;因不可抗拒因素(停电、停水、下雨等)或材料原因工期顺延。(5)压板施工在钻孔桩施工完工后开工,预计工期为5~6天;因不可抗拒因素(停电、停水、下雨等)或材料原因工期顺延。(6)基坑土方开挖到设计高度,开始土钉及喷层施工,计划投入1台套喷锚设备进场施工,结合土方开挖情况,预计总工期为10~15天;因不可抗拒因素(停电、停水、下雨等)或土方开挖原因工期顺延。(7)基坑土方开挖到设计高度,同期开始锚束施工,计划投入2台套设备进场施工,预计每台钻机每天施工进尺120.0m,预计2台机每天完成工程量约240.0米,预计总工期为15~20天;因不可抗拒因素(停电、停水、下雨等)或材料原因工期顺延。(8)锚束达到锁定龄期后,开始冠梁施工,预计工期为8~10天;因不可抗拒因素(停电、停水、下雨等)或材料原因工期顺延。(9)土方分层开挖,钻孔桩间喷层分层施工,计划投入1台套喷锚设备进场施工,结合土方开挖情况,预计总工期为15~20天;因不可抗拒因素(停电、停水、下雨等)或土方开挖原因工期顺延。(10)基坑开挖到设计深度后,开始立柱、支撑梁施工,预计工期为8~10天;因不可抗拒因素(停电、停水、下雨等)或材料原因工期顺延。

3工程进度保证措施

鉴于本工程基坑支护较为复杂,工期较紧,为了能有效地确保工期如期实现,将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予以全面的支持,组建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项目经理部,确保本工程的顺利实施。同时将凭借雄厚的技术力量和专业施工设备以及丰富的施工经验,为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信心和保障。

3.1施工设备保证

针对本工程规模大、施工设备多的特点,以自有的施工工艺设备投入到本工程中。并且我司充分了解当地的社会资源,能够合理组织社会资源,在施工设备方面保证工程进度的顺利实施。

3.2技术保证

本工程项目经理部将由具有丰富的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组成,主要管理人员都参与过大型填海造地及地基处理的施工,有丰富的技术储备,有成套成熟的施工方法与施工经验,能及时解决施工中各种问题。

3.3精心编写施工组织设计和进度计划

工程开工前,将认真研究优化施工方案并立即编写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单项工程实施细则,编制相应的总进度计划和月、周进度计划。施工中,严格按照网络计划展开平衡流水作业,各分项工程协调配合,统筹兼顾,全面展开施工。计划上要以日保周,以周保月,以月保季,强调当天计划当天完成,维护计划的严肃性,从而达到对施工项目整体进度的控制。当某一天的进度计划由于天气等不可抗力因素影响而不能完成时,应及时调整后续施工计划,以确保总工程按时完成。

3.4计划保证

编制完善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实施严格系统的网络化计划控制。将从资源供应,人员进场、设备调遣、资金使用等方面提前策划,做好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提前做好材料使用计划及市场调查,保证各项资源在本工程中的投入。同时以最快速度安排本工程施工的各种施工设备及材料进场。在工程实施前拟投入本工程施工的主要设备、人员、材料大部分在周边邻近地区,进场周期和施工准备期大为缩短,有利于工程项目的开工及工程进展,确保总工期。

4结语

基因工程基本原理范文4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 基础性工程常见问题及成因分析 施工质量控制

一、引言

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基础性工程施工既是整个工程项目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形成建筑实体的主要过程,同时也是决定工程质量的最基本内容。因此,想要提高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就要从加强对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基础性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入手。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基础性工程施工质量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工程实体的质量,也就是要满足业主所要求的如主体结构安全、建筑地基基础的牢固以及合理的通风采光等使用功能;二是施工的管理质量,也就是指工程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完善程度。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工程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基础性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由此变得越来越复杂。因此,相关部门在对房屋建筑工程进行监督和管理过程时,要立足于对基础性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并积极进行管理方式的创新,从而真正实现我国房屋建筑工程行业施工质量的不断提高。

二、基础性工程的常见问题及成因分析

1.混凝土构件出现裂缝

混凝土构件出现裂缝是房屋建筑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它的主要成因有两种:一是由于在堆放混凝土构件时没有将枕木摆放在一条垂直线上,由此产生的拉应力使构件出现裂缝;二是混凝土中的水分蒸发速度过快,导致表面因收缩变形而产生拉应力,从而使混凝土构件出现裂缝。

2.结构漏水

房屋建筑工程的渗漏部位一般是在檐口、山墙和变形缝处。产生渗漏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温度变化过快使防水层产生破坏等自然原因;另一方面是因为施工人员在细部处理上没有严格按照规范执行等人为原因。

3.施工材料质量低劣

施工材料不符合要求的原因一是在进行图纸设计的时候,没有对所需材料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明确的标注;二是在选材的时候,因片面追求低造价而偷工减料。

4.通风孔道堵塞

通风孔道堵塞的原因是由于在施工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导致建筑质量不过关,使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杂物落到通风孔道内,最终堆积造成通风孔道堵塞。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尽管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出现问题的产生原因各有不同,但总的来看主要还是基础性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工作不到位、管理人员的质量安全保障意识不强、责任落实不到位造成的。

三、防治措施

1.建立健全施工质量管理规范

想要做好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工作,首先就是要建立完善的基础性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规则制度,如施工质量责任制和事故报告处理责任制,同时还要将这些制度落到实处,使其真正的发挥监督基础性工程施工质量的作用。

1.1施工质量责任制

在基础性工程施工过程中,人是最基本的要素。它既是操作者,又是组织者;既是被控制的对象,又是控制的对象;既是质量的保障,又是工程事故和不合格产品的源头。因此,整个质量控制工作要以人这个最基本要素为核心,明确参与施工人员各自的权限和职责,落实施工质量责任制。

1.2事故报告处理责任制

在基础性工程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因材料、半成品、构件不合格或因设计失误、施工方式不正确而导致的工程质量不合格甚至工程事故的情况,需要施工单位对其进行及时的处理,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而这正是落实事故报告处理责任制所起到的作用。

2.要不断的完善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保证体系能否真正的发挥作用是基础性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工作能否真正进行的重要环节,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在确保质量保证体系能够有效运行的前提下,从工程施工的基本环节进行改进和完善。

3.提高施工人员的职业素质

参与施工人员职业素质的高低是工程质量优劣的决定性因素,而现在不少施工单位的施工和技术人员职业素养较低,不少人在对房屋建筑工程基本常识都不清楚的情况下就仓促上岗,以至于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一些施工与设计不符的现象,给施工质量的控制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想要控制施工质量就要从严格限制准入资质和提高施工人员职业素质抓起,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4.确保施工所使用材料的质量

对施工材料控制的主要内容就是检测施工所需的原材料、建筑构件和施工设备等的质量,因此有关部门必须严把材料的采购关、检验关和使用关,以此确保基础性工程的质量。

4.1严把材料采购关

在当前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各种违规销售的手段层出不穷,回扣、提成等对材料采购人员的诱惑力极大。因此,在采购员的委任上,应选择那些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专业人员担任,并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和材料鉴定水平,以便在保证材料质量的同时降低材料成本。

4.2严把材料检测关

现阶段的建材市场产品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因此要建立完善的材料送检制度,即使是对于那些具有正规质量保证书的材料也要进行必要的检测,以便确保检测报告的真实性。而对于那些质量保证书不齐的产品,则应追查到底,确保“三无产品”和不合格材料不进入施工现场。

4.3严把材料使用关

对于施工材料的合理使用也是建设优质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施工前就要预先为材料的保管和使用创造良好仓库、场地、道路等条件。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实际需要合理进行材料的使用,降低对原材料的浪费。同时,还要注意对施工使用到的试验仪器、机械设备等进行管理和检查,从而保证工程质量。

5.优化施工方式

所谓优化施工方式,就是增强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的先进性和实用性。想要保证施工质量,就必须采取符合施工要求的质量标准、施工方案和操作规程。一般来说,虽然采取先进的工艺会带来较高的生产率和产品质量,但同时也会提高项目投资。因此,在选择施工工艺的时候,要对企业的经济实力进行充分的了解,并根据企业自身的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方法,从而实现对施工工艺的合理优化。

四、结论

综上所述,要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不仅需要认真对待规范的制定、原材料的选用以及施工人员素质的培养等工作,更需要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只有这样才能使此项工作不断的得到完善,从而更好的发挥其控制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基础性工程施工质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宗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防治对策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7.

[2]张铟、郭诗惠.建筑工程施工技术[M].北京: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9.

[3]汪黎明.华东工程质量监督理论与实践[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5.

基因工程基本原理范文5

关键词 基层 供电所 安全管理 工作

在现在的生产生活中,电力供应作为能源供应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于人们基本的生产生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在现在社会化生活日益深入的情况下,电力供应作为最基本的生活必要供应,在社会生活中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起到了基础性作用。如果在电力供应中出现问题很容易造成相应的社会与工作问题,所以在现在的供电工作中要着重做好基层供电所的安全管理工作。

一、基层供电所现有制度浅析

(一)基层物资管理制度

现在,作为基层供电所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物资管理工作在基层供电所安全管理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现在的基层物资管理过程中,大体可以分为三部分,其一为货物纳入进入供电所,即所谓收货阶段。其二为货物应用阶段。其三为货物废料回收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现在采用的安全管理制度属于分段管理下的有效利用管制。在此过程中,理论上每一步的物资管理安全有专业人员负责,并由此确定相应的管理责任。同时,也有专门仓库负责相应的区段材料的储存。但是在执行过程中,由于制度中人为因素所占的比例较大,基层供电所人员素质不稳定,并且在此过程中制度适应性与合理性原则在运行过程中如果出现不合理的状况很容易受到挑战。

(二)基层日常人员运行制度

在基层日常运营过程中,基本的制度属于人员组建基本制度与人员配置基本制度。在日常运营过程中,人员基本组建制度属于人员运行制度的基础。在现在的运行过程中,人员组建属于通过集体考试进行录用,而通过此建立相应的人员构成,在形成相应的人员构成之后进行人员配置。人员配置制度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首先,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进行相应的人员配置;其次,是根据供电所基本行政人员不同岗位的固定人数进行相应的配置。这两方面的人员配置很容易发生冲突,造成日常人员配置制度失灵。

(三)基层应急运行制度

现有基层供电所应急制度是根据不同情况设置的,首先是自然环境突变造成的供电所日常运行出现困难。在此情况下,比起供电所的安全,更需要关注的是用电线路的安全。这样的应急运行制度对于基层供电所来说大多属于人员的重新调配以及行政人员与技术人员、功能人员应用转换。第二种属于供电所由于安全或者不可抗力因素导致供电站本身运行出现问题。在处理这种问题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的应急方案就是通过应急抢修,迅速恢复相应设备的运转,并且防范次生问题的发生。

(四)现有制度在运行过程中的不足

在现有基层安全管理制度中,主要的问题是:在制度运行过程中,存在制度性配合不完善与制度运行老化导致制度运行中人员素质达不到运行制度所需的条件。制度适应性与制度强度也不够人员进行相应的适应性改造,导致制度运行过程中安全性、有效性、合理性、整体性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引发了相应的制度结构问题。

二、基层供电所安全管理工作提升原则

(一)安全性原则

所谓“安全性原则”,就是在制度建设过程中既要保证制度运行过程的安全,又要保证相应的制度外延与制度内涵的安全。在供电所安全管理工作中,秩序性建设是首要的。同时,在此建设过程中进行必要的安全性考虑也是必需的。

(二)有效性原则

在M行基层供电所安全管理工作中,很多问题都是由于有效性强调不足造成的。在工作当中敷衍了事,采取一种回避态度进行相应的工作与安全检查,导致相应的供电所安全管理工作策划过程中在有效性方面出现漏洞。有效性作为制度运行的保障,在做好基础供电工作的过程中需对其进行加强。

(三)合理性原则

合理性原则是进行基层供电所安全工作的重要保障性原则。在进行安全工作的过程中,要使工作和人员配置都处于合理状态,还要注意让相应的组织结构处于合理状态。在多方共同作用下,形成合理的整体运行结构。在此基础上,深入贯彻落实相应的合理性原则。

(四)整体性原则合理性

所谓“整体合理性原则”,是指在现在的供电所安全管理工作中,要注重整体性建构,形成有效的整体作用下的合理化结构。在建构过程中,整体作用作为有效的组织形式在进行结构与解构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其合理性。尤其是在进行制度的合理应用过程中,过程合理性直接与整体合理息相关。如果过程合理性受到冲击,那么整体制度设计合理性也会受到冲击。这种冲击就是制度疲态的表现,这样的制度疲态对于安全性原则与有效性原则来说都是从责任体丧失开始。在责任体丧失的情况下,整体性构建合理性原则面临挑战。所以,在现在的安全工作中,要有整体眼光进行合理性构建。

三、基层供电所安全管理工作具体提升方式

(一)提升人员素质

从宏观上看,上文已经对其中一些相应的注意事项进行了论述。下面对于其中具体的支撑细节进行论述。在具体的相关工作中,我们要深刻了解“干部决定一切”这句话。在进行具体操作的过程中,要提升相关人员的专业素质尤其是相应的安全意识。一方面,通过人员的更新换代,对于一些不重视安全工作的人员进行相应的岗位调整,改变人员组织结构;另一方面,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在此过程中,策划相应的安全演习。并以此为基础,提升人员的应变能力和相应的素质。

(二)增强制度适应性

在进行人员建设过程中,也不能忽视制度建设。在现有制度之下,要进行制度适应性建设,改变现有制度过分依赖上级的现象,并将基本制度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形成适合当地实际的具体、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提升安全管理制度对于安全工作的适应性。

(三)提升制度坚固性

在提升制度适应性的同时,也要提升制度的坚固性。所谓制度坚固性就是制度的原则性,每一个制度把持自己的基本原则。在开展具体工作的过程中,通过纪律检查单位进行相应的制度检查,抵制其中的制度破坏因素。

四、结语

通过具体研究现有基层供电所制度,本文认为在现在的安全工作中要重视安全性、有效性、合理性原则,并在具体工作中提升人员素质、增强制度适应性、提升制度坚固性,坚持合理性、整体性原则。

(作者单位为国网福建光泽县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基因工程基本原理范文6

【关键词】 工程成本; 典型造价; 标准成本

为加快“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建设步伐,河北省电力公司电网建设投资力度逐年加大,2007年完成电网建设投资78.64亿元,2008年预计投资88亿元,均创历史之最,预计“十一五”期间河北省电力公司电网建设投资将达到450亿元。所以如何加强输变电工程成本管理、控制工程造价是需要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目前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为深入推进精益化管理,创新工作手段,我们开展了典型造价对比分析和输变电工程标准成本的测算工作,目的是通过对照国家电网公司典型造价数据,深入分析输变电工程成本的变化,提示各种因素对工程成本的影响,查找工程成本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强化工程成本控制,逐步完善标准成本管理体系,树立科学的成本管理理念,在加强工程成本管理和工程成本标准化方面进行初步的探索。

一、典型造价对比分析

为确保典型造价对比分析的准确性和实效性,河北省电力公司根据工程设计、典型造价推广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典型造价对比分析实施方案,及时对分析结果进行了整理汇总。

(一)典型造价对比分析实施方案

1.挑选工程项目。在2007年已完成竣工决算报告的工程项目中,挑选采用与典型设计方案相同或近似的沧东站、西石输电线路等14个工程项目,确定为典型造价分析项目。

2.收集基础资料。在收集整理国家电网公司典型造价资料和工程竣工决算报告的同时,向工程项目单位收集工程批准概算书、施工图、结算单等工程基础资料。

3.分析流程。按变电和线路工程两部分分别进行分析:首先根据工程初步设计审查意见,了解工程基本建设规模,根据建设规模从典型造价中相应选取基本方案;然后根据两者之间的规模差异确定典型方案中需要增减的子模块,将典型设计方案通过增减模块调整到与所选工程规模一致,典型造价随之作相应的调整;最后将工程的决算金额与典型造价对比计算差值,针对差值分析原因。

(二)典型造价对比分析结果

虽然实际分析项目较多,但由于项目实际情况的不同,我们并未加权平均,仅将较具代表性的几个工程列示。由于改扩建项目未颁布典型造价,所以改扩建项目未分析;由于110kv工程典型设计方案与省公司目前设计方案差异较大,所以未与典型造价进行对比分析;35kv、10kv工程由于国家电网公司还未颁布典型造价,所以也未与典型造价进行对比分析。500kv-220kv变电、送电工程典型造价对比分析结果如下:

1.500kv变电工程(表1)。该500kv变电工程,建筑工程费较典型造价减少219万元,降低8%,主要原因是:站区排水减少126万元,进站道路减少109万元,站外排水减少30万元,站外电源减少22万元,外购土方增加70万元。

设备购置费减少1 477万元,降低8%,其原因为设备招标价格比典型造价中低。

安装工程费增加296万元,增长20%,主要原因是:工程铜接地增加224万元,电缆材料及安装费增加72万元。

其他费用减少917万元,降低26%,主要原因是:征地费比典型造价少600万元,大件运输减少200万元,预备费较典型造价少110万元。

2.500kv送电工程(表2)。该500kv送电工程材料费增加的主要原因为:跨越塔和转角塔多,铁塔、基础混凝土材料消耗比典型造价中高。

安装工程费增加的主要原因为:铁塔、基础混凝土和架线跨越安装工程量比典型造价中的设计量大。

其他费用增加的原因为取费基数增加引起的费用增加。

3.220kv变电工程(表3)。该220kv变电工程建筑工程费较典型造价增加72万元,增加7%,主要原因是:该工程为500米深井较典型造价按深井泵坑增加99万元,电缆沟比典型造价增加46万元,建筑物比典型造价减少73万元。

设备购置费减少284万元,降低6%,其原因为设备招标价格比典型造价中低。

安装工程费增加397万元,增长54%,主要原因是:该工程力缆10.2km、控缆54km,典型造价中力缆9km、控缆41.5km;材料及安装费增加。

其他费用减少592万元,降低35%,主要原因是:征地费比典型造价少180万元,预备费基本没有使用比典型造价少292万元,管理费结余80万元,技术服务费按招投标结余40万元。

4.220kv送电工程(表4)。该220kv送电工程材料费增加的主要原因为:线路铁塔和基础混凝土用量比典型方案高,工程材料费用相应高于典型造价。

安装工程费增加的主要原因为:线路铁塔和基础混凝土用量比典型方案高,费用相应高于典型造价。

其他费用减少的原因为:建设场地费比典型造价少,预备费基本没有使用比典型造价少,管理费结余。

(三)典型造价对比分析差异及主要原因

工程竣工决算与典型造价、批准概算差异见表5。

汇总各工程项目分析结果,差异主要原因为:

1.随着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要求的提高及对环境、土地的重视,工程建设标准及设备水平逐步提高,增加了工程造价。主要表现在国网公司提高了电网运行与建设的安全标准,增加了安全文明施工的措施费;防污等级要求提高,绝缘配置水平提高,增加大量防污措施费;户内变电站、电缆的应用逐渐增加;变电站出线规模越来越大,gis设备逐渐增多,均引起工程造价上升。

2.设备材料价格上涨较快,增大了工程建设投资。铝材、钢材、铜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带动变压器设备价格上涨,输电导线、塔材、电缆、接地网等价格也随之上涨,集中规模招标节省费用远远不能弥补设备、材料价格上涨份额,导致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增加,在很大程度上增大了工程投资。

3.工程实际情况与典型设计理想状态差别较大,工程量和材料消耗增加,导致工程投资增大。由于典型造价是建立在理想施工状态下,具体工程项目由于实际地理条件,铁塔、基础混凝土和架线跨越安装工程量较典型造价中的设计量大,材料消耗高,造成安装工程费的增加。

4.征地成本提高,导致工程投资增大。征地成本不断提高,建设场地征用及清理费呈增长趋势,特别是架空送电工程建设场地征用及清理费增加较快,工程旧有设施拆迁补偿量多,使工程造价也有一定程度的增长。

5.典型设计及“两型一化”变电站的推广,从设计源头阶段有效控制了工程造价。

6.虽然政策性取费呈上升趋势,但各项目单位大力控制基本预备费使用额度,抑制了其他费用的增长速度,控制了工程造价。

二、输变电工程标准成本

河北省电力公司输变电标准成本按照国家电网公司颁布的500kv-110kv输电线路和变电站典型设计方案,在国家电网公司典型造价基础上,结合河北南网经济发展水平及地域条件等情况,根据目前河北省电力公司常用建设规模,参考近期的输变电工程实际造价水平,采用2007年底设备材料招标价格,考虑对比分析和施工成本分析结果,考虑建设场地征用及青赔费用影响因素,确定了各电压等级标准成本,各电压等级分变电、线路明细如表6。

标准成本调整系数如表7。

单位标准成本与典型造价、批准概算、现有工程财务决算比例如表8。

三、进一步加强工程成本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一)改变观念,推行工程成本的全过程管理

针对输变电工程成本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管理的薄弱环节,围绕影响工程成本的电网规划、可研前期、设计管理、招标管理、工程实施及结算、竣工决算等主要环节及因素,进一步加强输变电工程成本全过程管理,实现工程成本管理工作的系统化、规范化及科学化,使输变电工程成本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二)加强初步设计深度,提高工程成本可控率

初步设计是实现工程成本可控率的重要基础。目前设计单位完成出初步设计文件工作,通常存在套图、对工程实地考察不到位的现象。这使得工程设计变更多、工程规模变化大等不正常现象时有发生。要达到输变电工程成本闭环控制及管理的目的,就要从加强初步设计深度入手。

(三)进一步规范工程建设非物资类招标工作

要制定公司系统工程设计、施工、监理招标工作流程和评标标准,规范工程建设非物资类招标工作。

(四)加强实际工程成本的控制

在工程成本的构成中,除计价依据明确的费用外,还包括因地区、具体工程建设差异等计价依据未明确的费用,如建设场地征用及清理赔偿费用、地基处理费等。对于计价依据明确的费用,在实际工程设计、评审、管理中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行业和公司有关标准以及典型造价等进行把关;对于计价依据未明确的费用,应进行严格的比较、分析,切实实现此类费用的可控或可比控。

基因工程基本原理范文7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软土地基;土坝;处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水利工程施工中土坝软土地基的处理背景

我国兴建水利工程已经有多年的历史,在这样一个开发和建设的过程中,一些水文条件比较好或者是地质条件优越的地段在早期的开发和建设过程中就已经被充分的开发,因此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水利工程的不断开发和建设,发展到现今阶段对于水资源的需求量就更大,而现有的水利工程是无法达到这样一种要求的,这也就意味着我们需要进一步的进行水利工程的开发和建设。但是鉴于上文所述状况,现今环境条件下的水利工程开发建设更多的时候就需要在水文或者是地质条件不好的基面上来进行,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不良地基,不良地基指的是地基本身存在着天然性的缺陷,使得这样一种地基本身不适合与水利工程的开发和建设,当水利工程必须要在这样一种地基上进行建设时,就必须要在建设之前对其进行必要的处理,使其各方面的标准都达到要求以后才能够开展后续的开发和建设工作。

不良地基会对水利工程造成不良影响:①一般情况下,不良地基对于水利工程建设的不利影响因素主要是基础的不均匀沉降或者是沉降量过大;②基础自身的渗透量过大或者是坡降超过稳定安全系数的话也不利于水利工程的建设;③地质条件不足导致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过小;④地基内的无黏性粉细砂层可能会因为振动而产生液化并最终造成构筑物的失稳。

土坝本身对于基础的要求特别高,属挡水建筑物;土石坝建设的核心在与挡水、稳定、防渗。土坝以其自身建设投资省、施工过程简便易行以及取材方便等优势而被广泛应用到了水利水电工程当中,但即便是这样,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是要先对地基进行安全稳定处理后再进行建设,以免在后续的工程中给总体的水利工程建设留下不利的安全隐患。

2 软土地基的特性

软土地基就是指一些强度比较低且压缩性比较差的软弱土层。软土地基有4种基本特性:①黏粉粒的含量相对而言比较高,在此基础上天然含水率也比较大,因此在实际的地基环境下通常都是以流塑的状态存在,空隙率比较大且干容重小;②软土地基的渗透性微乎其微甚至是没有;③软土地基具有较高的塑性和压缩性,灵敏度比较高但是固结系数小;④软土地基的强度通常都是非常低的。

在这里我们所关注的是软土地基对于水利工程施工的影响,因此结合软土地基自身的特点以及水利工程施工的工程要求提出以下注意事项:①软土地基强度低和稳定性差的问题会影响到水利工程的建设,这主要是因为软土地基的抗剪应力不足以承受整个土坝时,就会使得整个的地基发生较为严重的坍塌和失稳;②软土地基的沉降性能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水利工程的建设施工,这是因为当软土地基在上部荷载或者是外部载荷的作用下会发生较大的沉降变形,这对于土坝地基的稳定性无疑是有着较大的影响的,尤其是在一些较为严重的大规模不均匀沉降发生时,甚至会导致水利工程基面破裂的状况发生,这样一种状况对于水利工程构筑物而言基本上就是致命的,不仅会导致通道凹陷、沉降缝拉宽、基面漏水等,还有可能使得整个土坝基面变缓而引起较为严重的积水状况,这对于整个水利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无疑也是有着重要的影响的。

3 软基土坝的基础处理

3.1基础处理设计

软基段土坝基础中所夹淤泥质的黏土范围一般比较广且埋藏深度较大,在这样一种状况下如果想将其全部挖出的话无疑在工程量以及资金的投入上有着较大的不足,且会很大程度的延长工期,除此之外,在某些实际的施工现场也有可能本身就没有可以堆放挖除物的位置,因此,才需要给出一个更加合理有效的方案来,在这里要提出的就是以砂井排水固结为主表层淤泥清除为辅的处理方案。

3.2基础处理结果

在上述基础处理实验完成以后,要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来对整个土坝进行三期的钻探取样检测试验,这样3个检测试验在施工的过程中也需要有准确有效的定点位置,从前往后依次是砂井施工完成以后、坝体填筑至一定高程以后以及坝体填筑至新的给定高程以后。在检测的过程中需要用到多种检测手段,主要是包括钻探、原位测试和室内土工试验。经过施工实践发现,经上述设计处理以后,采用砂井排水固结法对于软基的处理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再者就是能够一定程度的改善软土的性质。

4 施工期间土坝软基段裂缝的形成原因和处理

4.1裂缝的形成原因

在对裂缝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时至少需要经过两个最为基本的步骤:①要进行钻探取样检测,在检测的结果中发现,采用砂井排水固结法对于软基的处理无疑是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和效果的,但是软土本身则还是处于流塑状态的;②电测探法的检测,也就是在试验的过程中采用三级电测深剖面法来检查该裂缝的走向。

4.2裂缝的处理

在进行裂缝的处理时要充分考虑到蓄水和防渗方面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来集中施工人力、物力进行处理,一般都是先进行施工墙的施工再进行强度材料的回填。在坝基沉降稳定以后再对裂缝进行有效的充填灌浆施工。通过上文的分析可见,在施工环境下虽然说裂缝在短时间内并不会对整个的坝体产生威胁或者是不良影响,但是在施工前期如果坝基的软土固结没有进行到一定程度的话,就很难在后期的工程施工中加以弥补和解决。

5 结语

在水利工程施工环境下采用排水固结法对坝基进行处理是比较可靠的,这种方法除了和软土本身的特性相关以外还取决于排水本身是否通畅。还要注意的是要在施工的过程中对软土地基的状况进行实时的检测,并了解在不同的填筑高度下坝基软土的固结状况,以此来进行稳定复核。本文就是在此基础上,首先对水利工程施工中土坝软土地基的施工背景状况进行了分析和说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软土地基的定义和性质,重点阐述的是如何在实际的水利工程条件下来对土坝的软土地基进行有效的施工处理。

参考文献:

[1]戴建龙,毛地卫.浅析水利工程施工中土坝软土地基处理方法[J].价值工程,2010(12):21.

基因工程基本原理范文8

关键词:基因工程技术;人文价值;技术伦理

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技术和人文价值互为根据、相互支持。现代技术就是由技术器物、技术制度与体制以及技术意识形态这三个层次的因素组成的文化[1]。作为一个多目标、多类型的技术体系,基因工程技术负荷多方面的价值,有着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基因工程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人文困惑实际上是人类自身在人格标准、社会伦理观、生态价值观上的诸多疑难的反映。重新审视当代社会的人文价值观,为基因工程技术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个可供参照的人本坐标和社会文化尺度,是当下一件重要的事情。

一、人文价值导引基因工程技术

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能性1.人文价值导引基因工程技术发展的必要性

基因工程技术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基因工程技术将有力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实现人的自由,满足人类多方面的需要。由于基因工程技术的作用对象包括人在内,其发展和应用就必然更多地涉及到人文价值,在个体层面、群体层面和社会层面影响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基因工程技术为人类摆脱生物本性上的局限从而实现更大的目标创造着条件,给人类带来无限的梦想和希望。同时,基因工程技术又对人类的文明和智力,甚至对人类的肉体生存和心理健康都带来了新的、更大的挑战。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并不总是合乎人的本质诉求,其背离人类本性的一面已经表现出来,已经产生和将要产生更为复杂的伦理、法律、社会和生态等问题,亟须人文价值的密切关注与导引。

基因工程技术发展的人文困惑就是这项技术在其发展过程中对现代人文价值观念的冲击,表现为基因工程技术对人类社会价值观念的重构和社会价值对基因工程技术的审视。这种困惑折射出社会发展中的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不协调。对于技术与人文价值之间的这种激荡,我们必须承认和审慎对待。其实,基因工程技术的内在价值维度与社会人文价值之间有着互惠的影响,基因工程技术与人文价值的协同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用人文价值导引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是必需的。陈昌曙教授曾指出:现代技术从根本上说都是人造的,人在多种情况和相当程度上可以干预和选择技术。在技术创新的方向,对在何种场合、何种程度上应用技术,对技术发展的战略和技术政策都有选择的自由和余地;国家、部门和企业都有技术选择的任务,工程师、企业家都有进行技术选择的能力[2]。具体说来,人是基因工程技术发生和发展的主体,居于核心地位。没有科技工作者的努力就不可能有基因工程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更谈不上产业化、市场化;发展基因工程技术的宗旨是为人类造福,为解决人的现实问题服务。在这里,基因工程技术是手段,人是目的。因此,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路径和结果必须符合人的基本价值诉求。

2.人文价值导引基因工程技术发展的可能性

现代技术的实体因素决定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精神状况,影响着“人—社会—自然”大系统的演化,表征着现阶段人类文明的发展水平。同时,人文价值规定了技术发展的方向和目的,通过影响技术制度、体制及其意识形态实现着对现代技术的选择、扩散和社会整合。人文价值作为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理想,完全可以规定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方向。在实践中,通过不断发展的人文价值可以实现对基因工程技术的导向作用。

人文价值对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有着理性的制约作用。M.谢勒认为,每次理性认识活动之前,都有一个评价的情感活动。因为只有注意到对象的价值,对象才表现为值得研究和有意义的东西[3]。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从根本上说,要受到人们的情感、态度以及社会伦理规范的影响。基因工程技术活动必然要受到当今时代占主导地位的文化价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双重影响。现代基因工程技术体现着科学与人文之间的互补关系:一方面,在探讨现代基因工程技术活动的意义和技术决策的标准时,离不开对其人文精神的思考;另一方面,要确定解决特定问题的技术方案和预测现代基因工程技术的物质后果,只有运用理性的科学精神才能作出回答。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和合统一为主导的当今社会文化价值以其解释作用、论证作用和导向作用,创设出基因工程技术发展的社会心理氛围、可行条件并影响着其可能的发展规模、速度和方向。

总之,基因工程技术与人文价值的逻辑关联提供了人文价值导引基因工程技术发展的可能性,现代基因工程技术发展的潜在人文困惑又日益彰显了人文价值导引基因工程技术发展的必要性。人文价值可以也必须通过作用于基因工程技术的器物层面和制度层面对此项技术的发展方向加以导引。

二、人文价值导引基因工程技术

发展的主要原则为了能够在发展基因工程技术以促进社会福利的同时,又能前瞻性地关注并预警其多方面的负面影响,在两者之间形成“必要的张力”,我们必须努力探求正确导引基因工程技术健康发展的人文价值原则。

1.人本原则

人本原则要求人们在研制、发展基因工程技术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实现人、社会、自然的整体和谐,关注人类本身的持续生存和健康发展。基因工程技术只有在“人—社会—自然”大系统的协调发展中才能得以发展并最终实现人的价值追求。

首先,人类与其他生物、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和谐是人类社会持存的原初条件和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基本保障。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的承载力和可持续性。人们应当充分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提供的主动性和选择性,通过有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在促进基因工程技术发展的同时维持生态系统的完整、稳定和有序发展,建立一种符合自然生态系统发展规律的社会实践和组织形式。

其次,社会层面中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环境等之间的和谐是基因工程技术发展的现实社会条件。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既取决于社会的需要,受到特定社会主导文化价值的制约,同时也广泛地影响到社会生活。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要因人、因地、因时制宜,充分考虑其发展的社会条件和社会影响,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促进社会的进步。

再次,实现人的健康发展和社会价值是基因工程技术发展的归宿。研制基因工程技术的原初目的是适宜人性的,其发展就是为了解决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食品、健康与安全等现实问题服务的。坚持以人为本,关心人的价值、尊严、平等、自由和全面发展,应该始终成为基因工程技术发展的首要目标。

2.技术与伦理观念协同原则

基因工程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因,其迅猛发展必然会影响到人类社会固有的观念。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欧洲许多公众就开始强烈反对转基因食品,他们认为转基因食品有损人类健康,认为他们有足够的可供选择的食物。一些政治家为了自身利益,也充分利用这场舆论纷争,试图将它演变成一场公众的政治运动。1999年,奥地利、比利时、丹麦、法国、希腊、意大利和卢森堡等7个国家明令禁止销售转基因食品,在4年内不得发展转基因食品。但是,随着转基因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到了2002年10月,欧盟又通过了一项关于最终种植转基因农作物的新的指导方针[4]。

伴随着包括基因工程技术在内的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人类社会无论从制度方面还是物质方面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革。由人类社会历史实践孵化产生出来的伦理观念同样要适应新情况和新变化,以崭新的姿态解决新问题。我们并不主张人类的伦理观念无条件地完全适应或简单地迎合基因工程技术发展的现实,但至少应该作出相应的调整,改变一些具体的伦理规范和行为准则。伦理学家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式不要只被动地适应基因工程技术所带来的挑战,而要能够预见基因工程技术发展中所要产生的问题和矛盾,起到针对防范基因工程技术负效应发生的预见和警戒作用[5]。

我们在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造物质世界的同时,也要分析和改造我们自己的精神世界,从而实现两个世界的和谐统一。在现代生物技术的辉煌与其人文忧患并存的时代,基因工程技术视野与人文价值视野需要很好地对接,技术的发展与伦理观念所展现的高度应该是一致的,技术与伦理观念应该是协同发展的。

3.非功利性原则

现代生命科学和基因工程技术已经分别成为目前重要的前沿科学和关键技术,它们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将同时迎来一个迅猛发展的新时代。现代科学、技术、产业整体化的发展趋势,要求我们重视生命科学研究与基因工程技术的协调发展,把基因工程技术建立在牢固的生命科学基础之上。

相对于人们对基因工程技术产业化、市场化的经济功利诉求,生命科学基础研究要求更多的则是勤奋踏实、不懈努力和淡泊名利的心态与行为。如果片面追求基因工程技术的所谓快速发展而忽视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就会使基因工程技术逐渐失去自身存在的根基并最终导致自身发展的乏力。这要求人们对待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要适当地超越功利心态并坚决反对任何不切合实际的急功近利。

这项原则还要求人们谨慎地对待基因工程技术,采取与传统技术不同的运作方式,在确保安全性的基础上,有选择、有限度地加以利用。例如,由于一般药物的安全性或毒性试验对基因药物不一定适用,加上种属差异性,基因工程药物对人的药理学活性在动物身上就不大可能得到完全、正确的反应。这样在进行安全性试验和临床应用时,就要求有不同于传统的毒性试验项目、方法、判断标准以及防范措施。另外,由于转基因农作物相对于生态系统来讲属于“外来物种”,必须对其从实验室走向大田试验的各个环节中间试验阶段、环境释放阶段、生产性试验阶段进行严格的实时监控,并且在其大田种植后也要继续依照新的标准采取分阶段的安全性评价。反之,对基因工程技术过分的功利心态则可能无视这项技术的特殊性、不确定性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导致这项技术的误用和滥用。三、人文价值导引基因工程技术

发展的途径探析1.确立开放的技术伦理评估框架

在当今文化多元的世界,我们很难在关于人文价值的合理理念方面达成共识,乃至不可能只有一种普适的技术伦理观。然而,人类社会面临着共同的技术应用问题,社会生活有其相通性,对“善”的追求也是人性的重要向度,这一切都使得人们可以在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问题上,将价值存在的抽象性转化为具体规范的可能性并达成一些基础性的共识。然后,人们在此基础上愿意提出和遵守公平合作的条件,愿意承担判断的任务并接受其后果。例如,在已经过去的三十多年中,美国学术界针对生物技术的应用发展提出了包括“行善原则”、“自主原则”、“不伤害原则”和“公正原则”在内的四条生物医学伦理原则,在世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得到了广泛认同和实际应用。

为了评估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一种技术伦理评估的新框架在今天是必需的。我们要以生物伦理学理论多元的宽广襟怀,融合多样性的、具有共同基础的基因工程技术发展的指导原则,谋求实际应用过程中的共识。开放的技术伦理评估框架的目的只能是为了使人类生活得更好,使人类免受可能的技术伤害。关涉人类前途的基因工程技术在其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倾听来自各方面的声音,允许各种话语的自由表达,宽容地对待各种不同的学术观点和立场,这样才可能真正实现自身的健康发展。

2.推广人文主义的科学教育观

科学素养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素质水平及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科学教育日益占据了教育的主导地位。科学教育肩负着提高国民素质尤其是全体国民的科学素质,引导社会成员勇于在未知领域中探求并走进科学殿堂的重任。面对新世纪科学技术高度综合化、整体化以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互渗透和融合的发展趋势,科学教育必须以培养大量基础扎实、知识宽厚、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既有科学素养又有人文理想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完整的科学教育既包括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养成,更包括人文精神的熏陶。

然而,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长期分离,人为地制造了科学与人文两大阵营,且相互对立和互不理解,形成了所谓的“两种文化”现象[6]。在这种氛围下,基因工程技术也很难实现健康发展。如果基因工程技术只是被人们从功利主义的工具角度来看待,那么它在文化上的价值就不能得到完整而准确的表达,就可能在其社会应用过程中给人类带来危害。我们必须找到基因工程技术与人文价值相结合的途径,使基因工程技术发展人性化,让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得到理性的规范,而不是让其成为一种与我们的文化无关的纯粹工具来任意发展。为了使基因工程技术始终服务于人类文明的目标,我们在实践中就必须推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相融合的新人文主义科学教育观。

加强科学教育过程中人文素养的融入,促进基因工程技术人才养成高尚的人文精神,完善其知识架构,能够极大地夯实人才基础,使他们在内心深处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追求进步、向往和谐的人生理想。在科学实践上自觉地应用人文价值观念主导和支配基因工程技术的决策和选择,从而对基因工程技术的健康发展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

3.强化生命科学家的社会责任,塑造基因工程师的行为范式

科技工作者对人类进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责任感是科技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早在197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在《关于科学研究工作者地位的建议》中讲到科学家的道德责任。在当今大科学时代,发展科学技术已经成为国家行为,科技工作者必须考虑科学技术的社会后果以及自身的社会责任。运用科技成果为全人类造福是科学家和技术工程师追求的美德。要实现“科学为全人类造福”的价值目标,迫切需要科学家和工程师自觉树立起新的责任意识。基因工程技术的新发展赋予生命科学家和基因工程师们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同时加重了他们的社会责任。基因工程技术在给人类带来福利的同时,还带来可以预见的和难以预见的危害甚至灾难,或者在给一部分人带来利益的同时而给另一些人带来了伤害。面对基因工程技术带来的诸多现实问题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生命科学家和基因工程师作为生命科学知识最主要的载体和基因工程技术活动的主体,有责任、有义务树立科学良心和职业伦理道德,使基因工程技术为人类创造繁荣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其负面影响。

在2002年4月召开的香山科学会议上,许智宏院士指出:“科学家自身的道德意识和伦理觉醒至关重要。面对生命科学研究可能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科学家要自觉地依据理性和符合人类利益的原则作出选择。任何科学技术的应用都有双重性,科学家有责任向社会说明技术的价值和可能带来的风险及危害”[7]。可见,科学良心是科技工作者内在的思想道德,是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意志的具体体现,是科技工作者支配自己的科研工作为人类造福的道德支柱。因此,生命科学家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科学道德修养,将自己培养成为有社会良心的责任主体。基因工程技术的健康发展有赖于基因工程师在实践中自觉处理好基因工程技术积极社会功能的正常发挥与其价值负荷、政治法律约束的关系,逐步形成一个既有利于基因工程技术发展又充分考虑其社会效应的、可操作的行为范式[8]。

4.重视技术评论,营造公众参与的良好社会舆论氛围

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需要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社会公众的态度和心理承受程度是基因工程技术发展与应用的重要参量。在现代信息发达的社会中,一种新技术概念在社会的扩散,一种新技术成果在社会的推广,一种新技术产品在社会的应用,均离不开众多媒体强大的中介传播作用。一种技术在媒体宣传中的形象,将直接影响到社会公众对此项技术的接受态度。分析公众因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而产生的社会心理问题,通过各种媒体开展富有成效的技术评论,及时引导并调适公众心理,对于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当今社会,没有公众科技素养的提高,在生命科学和基因工程技术研究中实现公众参与和顾及社会伦理道德将只是空谈。生命科学家和基因工程技术工程师在技术评论和公众心理调适中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们有预测和评估基因工程技术社会应用的正负效应,对公众进行科学知识普及和技术风险教育的责任,并结合自身的研究进程负责任地与公众进行多方面的对话和交流,通过开展技术评论有效地缓解社会公众期待与紧张的心理状态,从而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为争取公众参与搭建一个互动的平台,最终实现基因工程技术的人性化发展。

大众传媒在塑造基因工程技术的社会形象,促进公众理解基因工程技术的过程中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媒体通过自己的宣传,既可以起到为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争取社会投资、社会支持的作用,也可能招来社会公众对该项技术的强烈抵制。媒体对基因工程技术的理解程度和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到公众的心理走向。因此,较为理想的技术评论应以正确理解科学技术为基础,以科学精神为灵魂,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原则和进步的方向性原则,使社会公众及时了解到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状况,切实维护公众的知情权和选择权。通过公众参与和民主监督,促使基因工程技术以尽可能符合社会秩序和人道的方式发展,最终实现生命科学研究和基因工程技术创新的人文关怀。

5.通过立法和制定科技政策进行必要的社会调控

在宏观层面,要处理好个人、社会和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注意从社会整体效应和长期利益的角度对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作出调控;在微观层面,要着力营建科学技术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和谐一体的理念,使基因工程技术研发人员切实认识到自身的社会价值诉求。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使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实现更多的人文关怀,尽量减少其对社会利益的损害。具体说来,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通过立法使基因工程技术在发展中趋利避害。制定有关法律和法规并不是阻挠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而是对其进行积极引导和适当限制,由此争得充分的准备时间,以便人们能够充分估计基因工程技术发展的负面作用,建立一套可操作的制度和规则。为防止现代生物技术对人类生命个体的有意或无意的伤害和危及人类社会的发展,在发展生物技术方面一定要谨慎,要在严格的法律规范条件下有序进行。近几年,我国制定出台的《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暂行办法》等,都是对基因工程技术发展进行规范所作出的积极努力。

其二,制定出合理的基因工程技术发展政策是其发展的重要条件。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关系到国家、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前途。在进行基因工程技术立法和制定政策时应十分慎重,不要使基因工程技术工作者和生命科学家们在从事研究时感受到过多的社会压力。只有在一个宽松、民主、自由的社会环境中,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够得到充分发挥,才会真正有利于生命科学和基因工程技术的健康发展。在制定基因工程技术发展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到基因工程技术的社会价值、社会心理影响等,最终实现基因工程技术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若要从根本上解决政府、科技界、企业界和公众之间在基因工程技术发展方面的观念冲突,除了像技术哲学家M.邦格所设想的力争技术的民主控制,即公众参与所有大规模的技术规划之外还需要有整个社会的变革[9]。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离不开社会的整体变革,需要通过适当的社会变革争得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但是,这种有利于协调基因工程技术与其他社会领域冲突的社会文化环境,仅仅依靠基因工程技术本身的发展是无法营造的,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总之,我们希望在人文价值的积极导引下,寻求一种有利于基因工程技术健康发展的道路,让本性为善的技术发展得更为完善,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陈凡,张明国.解析技术:“技术—社会—文化”的互动[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128.

[2]陈昌曙.技术哲学引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219.

[3]拉普F.技术哲学导论[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7-8.[LL][TPpz1,+2.6mm。2.5mm(5,4*2)%]

[4]高崇明,张爱琴.生物伦理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85-86.

[5]刘科.后克隆时代的技术价值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208.

[6]张.萨顿新人文主义科学教育观[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21(1):97-100.

[7]我国生命科学研究中的伦理问题.[2007-04-30].http:∥/Web/ListConfs/ConfBrief.

基因工程基本原理范文9

命题分析

一点通

从近三年高考生物试卷可看出,高考真题涉及基因工程的内容,有如下特点:

①考查l率较高,几乎年年考查。

②考点相对集中,主要考查基因工程中的各种工具和程序,尤其是各种工具酶的切割位点的确定,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导入,目的基因的筛选方法等。

③命题有时从新的情境提出问题,让考生去解决新情境中的新问题。

④有的命题与细胞工程、胚胎工程、克隆技术等内容结合,考查考生综合运用生物工程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或与遗传变异等知识结合,考查考生综合运用能力。

失分点

这样的高考试题,对成绩中上的考生来说,失分点主要在综合性题型;而对成绩中等偏下的考生来说,基础题型也是失分的重要方面。

那么,考生如何在高三备考的最后阶段快速准确地掌握该考点的知识及解题技巧,从而提高高考成绩?经实践,笔者用“数字法”帮助大家解决这个问题。

解锁“数字法”密钥

一、用“数字法”总结提炼知识密码

(一)基础密码“1234”――开启基因工程知识复习之钥

1.密码解读

“1”,即一个原理:基因重组

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故依据的原理为基因重组。

2.密码点津

本密码概括的是基因工程板块的基础知识,故称为“基础1234”。掌握这些知识,可以应对高考常出现的基础考查。高考试题中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常以图表的形式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以及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复习过程中要掌握好基础密码,利用相应的表格、流程图、示意图进行研读,以便突破重点和难点。

(二)程序密码“2233”――把握基因工程操作程序要点之诀

1.密码解读

“2”,即获取目的基因的两种方法

2.密码点津

本密码解读的是基因工程操作程序的更深层次的知识,可以称为“程序2233”,是对基因工程基础知识的补充和深化。高考试题中有时会针对个别知识专题进行考查,有时会在综合题型中进行主要考查。建议复习时运用表格法(如上)列出明细,比较异同,便于掌握。尤其是按照密码“2233”掌握不同程序的几个要点,然后结合相关图表综合运用。

(三)概念密码“411”――辨析基因工程易混概念之码

1.密码解读

2.密码点津

一般情况下,这些易混概念是解答基因工程试题的关键点。概念不清,做题就容易出错。高考考试中,单独考查概念的频率不高,往往结合图表,在综合考查基因工程知识的时候,顺带考查。复习时,牢记密码“411”,通过上述表格对比,搞清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非常关键。

二、用密码知识化解基因工程高频考点难题

热点1:有关基因工程程序的考查

1.考题精析

例1 (2016・海南卷)基因工程又称为DNA重组技术,回答相关问题:

(1)在基因工程中,获取目的基因主要有两大途径,即_______和从_______中分离。

(2)利用某植物的成熟叶片为材料,同时构建cDNA 文库和基因组文库,两个文库相比,cDNA文库中含有的基因数目比基因组文库中的少,其原因是 _______。

(3)在基因表达载体中,启动子是_______聚合酶识别并结合的部位。若采用原核生物作为基因表达载体的受体细胞,最常用的原核生物是_______。

(4)将目的基因通过基因枪法导入植物细胞时,常用的携带目的基因的金属颗粒有_______和_______颗粒。

【解析】(1)获取目的基因主要有两大途径,即人工合成和从生物材料中分离,前者通过反转录法或人工化学合成法,后者通过基因文库提取实现。

(2)cDNA文库中只含有叶细胞已转录(或已表达)的基因,而基因组文库中含有该植物的全部基因,故cDNA文库中含有的基因数目比基因组文库中的少。

(3)基因表达载体中,启动子是RNA聚合酶识别并结合的部位。因细菌繁殖快,故常采用的细菌是大肠杆菌。

(4)基因枪法是单子叶植物的常用的基因转化方法,常用的携带目的基因的金属颗粒有金粉和钨粉颗粒,成本较高。

【答案】(1)人工合成 生物材料

(2)cDNA文熘兄缓有叶细胞已转录(或已表达)的基因,而基因组文库中含有该植物的全部基因

(3)RNA 大肠杆菌(或答细菌)

(4)金粉 钨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基因工程的基础知识。根据相关密码,掌握要点知识,即可回答。但需要注意的是所考查的知识,如基因枪法等,考点较偏,如果考生对书本不熟,基础不牢固,就会容易丢分。

2.考点预测

【预测1】图1是农杆菌转化法的示意图。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的构建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聚合酶参与

B.②侵染植物细胞后,重组Ti质粒整合到植物细胞的染色体上

C.③含Ti质粒的农杆菌导入植物细胞的过程叫转化

D.④过程培育出的植株不一定表现出抗虫性状

【答案】D

【点评】本题利用教材流程图,综合考查基因工程各程序知识,是高考的常见题型,如2014年重庆卷、2014年广东卷等。本来此类题难度不大,但浓缩在选择题中考查,难度就增加了。

【预测2】为了获得更多的青蒿素,研究人员尝试利用酵母进行转基因的方法进行生产。研究发现,酵母细胞也能够产生青蒿酸合成的中间产物FPP(如图2所示,实线框内为青蒿细胞中青蒿酸的合成途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FPP合成酶基因的表达过程中,完成过程中①需要______________酶催化。

(2)根据图示的代谢过程,若科学家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能产生青蒿酸的酵母细胞,需要向酵母细胞中导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在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中,为了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能稳定存在、复制和表达,使其发挥作用,需要构建_____________。

(3)实验发现,改造后的酵母菌细胞的基因能正常表达,但酵母菌合成的青蒿酸仍很少,根据图解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4)利用酵母细胞生产青蒿酸的明显优势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对一个要点即可)。

【答案】

(1)RNA聚合

(2)ADS酶基因 CYP71AV1酶基因 基因表达载体

(3)酵母细胞中FPP部分用于合成固醇(或FRG9酶容易表达)

(4)细胞繁殖快(或生理代谢旺盛,或易培养,或成本低,或能克服地域性种植的限制)

【点评】根据热点材料考查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要点,是高考常有的命题方式。解答这类问题,要会结合密码知识,根据图表和材料进行分析。

热点2:有关构建重组质粒的考查

1.考题精析

例2 (2016・全国新课标卷Ⅲ)图3(a)中的三个DN段上依次表示出了EcoRⅠ、BamHⅠ和Sau3AⅠ三种限制性内切酶的识别序列与切割位点,(b)为某种表达载体示意图(载体上的EcoRⅠ、Sau3AⅠ的切点是唯一的)。

根据基因工程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经BamHⅠ酶切割得到的目的基因可以与上述表达载体被____________酶切后的产物连接,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某人利用图3(b)所示的表达载体获得了甲、乙、丙三种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子,如图4所示。这三种重组子中,不能在宿主细胞中表达目的基因产物的有____________,不能表达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NA连接酶是将两个DN段连接起来的酶,常见的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其中既能连接黏性末端又能连接平末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Sau3AⅠ酶切割的目的基因和BamHⅠ酶切割载体产生的片段具有相同的的黏性末端,故可连接。

(2)在基因表达载体中,启动子应位于目的基因的首端,终止子应位于目的基因的尾端,这样目的基因才能表达。图中甲、丙均不符合,所以不能表达目的基因的产物。

(3)常见的DNA连接酶有E・coliDNA连接酶和T4DNA连接酶;既能连接黏性末端又能连接平末端的是T4DNA连接酶。

【答案】(1)Sau3AⅠ 两种酶切割后产生的片段具有相同的黏性末端

(2)甲、丙 甲中的目的基因插入在启动子的上游,丙中的目的基因插入在终止子的下游,二者的目的基因均不能被转录

(3)E・coliDNA连接酶 T4DNA连接酶 T4DNA连接酶

【点评】构建重组质粒的相关知识是基因工程高考试题中最常见的考查点之一。考查要点是重组质粒的结构,以及重组质粒的构建过程。解答这类题,要掌握以下知识:

重组质粒的结构包括启动子、终止子、目的基因、标记基因、复制原点等,缺一不可。

建重组质粒则要遵循几个原则:(1)保证得到的目的基因不被破坏。(2)作为运载体的质粒保证至少一个标记基因不被破坏。此外,应注意启动子、终止子、复制原点等不被破坏。(3)目的基因与质粒之间能得到一种或两种彼此相同的黏性末端(平切口不考虑)。 同时要注意不同酶切方法的运用:(1)一般情况下,单种酶在切割目的基因和运载体时常常要用同一种限制性内切酶,从而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2)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限制酶去切割含目的基因的DN段和运载体。较常见的是用同一组两种限制酶去切割含目的基因的DNA 片段和运载体,两者都会产生具有两种不同的黏性末端的DN段(两个末端分别用A与B表示)。当构成重组质粒时,由相同酶切开的目的基因的A 端与质粒的A 端通过碱基互补连接,目的基因的B端与质粒的B端通过碱基互补连接。用多种酶切的优点:(1)可防止目的基因与质粒的自身环化。多酶切后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的两侧的黏性末端不相同,因此不能发生自身首尾相连成环状DNA分子。(2)可实现目的基因与质粒的定向连接。

2.考点预测

【预测3】图5是培育表达人乳铁蛋白的乳腺生物反应器的技术路线。请回答:

(1)质粒载体作为基因工程的工具,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有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而作为基因表达载体,除满足上述基本条件外,还需具有启动子和终止子。

(2)如图5所示,若对1中的质粒进行改造,插入的SmaⅠ酶切位点越多,质粒的热稳定性将会____________。

(3)如图5所示,用2中的人乳铁蛋白目的基因和1中的质粒构建重组质粒时,选用的限制酶是____________(从“EcoRⅠ”“BamHⅠ/ HindⅢ”“SmaⅠ/ HindⅢ”中选择)。不能选择其他限制酶的理由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能自我复制、具有标记基因

(2)提高

(3)BamHⅠ/ HindⅢ 若选EcoRⅠ会破坏质粒的复制原点;若选SmaⅠ/ HindⅢ,则构建的重组质粒没有标记基因或复制原点

【点评】本题考组质粒的结构和构建,是近年来最常见的基因工程题型。

热点3:有关基因工程知识应用的考查

1.考题精析

例3 (2016・天津卷)人血清白蛋白(HSA)具有重要的医用价值,只能从血浆中制备。图6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取重组HSA(rHSA)的两条途径。

(1)为获取HSA基因,首先需采集人的血液,提取________合成总cDNA,然后以cDNA为模板,采用PCR技术扩增HSA基因。下图中箭头表示一条引物结合模板的位置及扩增方向,请用箭头在方框内标出另一条引物的位置及扩增方向。

(2)启动子通常具有物种及组织特异性,构建在水稻胚乳细胞内特异表达rHSA的载体,需要选择的启动子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单选)。

A.人血细胞启动子 B.水稻胚乳细胞启动子

C.大肠杆菌启动子 D.农杆菌启动子

(3)利用农杆菌转化水稻受体细胞的过程中,需添加酚类物质,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体合成的初始HSA多肽,需要经过膜系统加工形成正确的空间结构才能有活性。与途径Ⅱ相比,选择途径Ⅰ获取rHSA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证明rHSA具有医用价值,须确认rHSA与____________的生物学功能一致。

【解析】(1)合成总cDNA需要提取细胞中所有的mRNA,然后通过反转录过程。采用PCR技术扩增HSA基因时,两条引物分别与模板链的5@端结合,扩增方向相反。

(2)根据启动子通常具有物种及组织特异性,在水稻胚乳细胞内特异性表达rHSA,需要选择水稻胚乳细胞启动子。

(3)农杆菌转化水稻受体细胞的过程中,酚类物质可吸引农杆菌移向水稻体细胞,有利于目的基因的转移。

(4)水稻是真核生物,具有膜系统,能对初始rHSA多肽进行高效加工,而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细胞中不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5)为证明rHSA具有医用价值,须确认rHSA与天然的HSA生物学功能一致。

【答案】(1)总RNA(或mRNA)

(2)B

(3)吸引农杆菌移向水稻受体细胞,有利于目的基因成功转化

(4)水稻是真核生物,具有膜系统,能对初始rHSA多肽进行高效加工

(5)HSA

【点评】一般来说,基因工程的应用考查体现了本专题知识和其他章节知识的综合。如与本专题相关的必修内容:酶的特性、遗传变异知识等。再如与本专题相关的选修内容:细胞工程、胚胎工程等。本题通过人血清白蛋白的制备来考查基因工程的应用,同时兼考查启动子、cDNA文库等概念,以及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膜系统的知识。解答这类试题,掌握密码知识是基础。

2.考点预测

【预测4】人类疾病的转基因动物模型常用于致病机理的探讨及治疗药物的筛选。利用正常大鼠制备遗传性高血压转基因模型大鼠的流程如图7所示(注:基因B为高血压相关基因)。

(1)进行过程①之前,需对人工采集的进行____________处理。完成过程②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过程④中,为了防止污染,通常还要在细胞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____________。

(2)从人体细胞中获取基因B时用到的工具酶是____________,在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中,高血压相关基因的首端必须有____________,它是RNA聚合酶的识别和结合部位。

(3)图示中甲为____________(时期)的去核卵母细胞,过程⑤的操作技术叫作____________。

(4)要在分子水平上检测成功导入的B基因在大鼠中是否成功表达,可采用____________方法,如果高血压相关基因已在大鼠体内成功表达,可用其建立高血压转基因动物模型。

【答案】(1)获能 显微注射法 抗生素

(2)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 启动子

(3)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MⅡ中期) 核移植

(4)抗原-抗体杂交

基因工程基本原理范文10

一、矿业工程跨专业硕士研究生大量出现的原因

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2-4]1.行业因素采矿行业自从走出了20世纪90年代的低迷之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经济所需采矿行业的支撑越来越大,再加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矿石价格与国外接轨,从而带动了国内采矿相关行业的发展。由于采矿行业在现阶段所具有的高收益吸引了大批非本专业的学生,跨专业报考矿业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2.学生自身因素放弃本科学习了四年的专业,换到另一个不是很了解的专业,大部分学生做这个决定都是需要勇气的。就学生自身来说的原因可能是:(1)对自己的本专业失去兴趣。有些学生在升入大学时就不喜欢自己的专业,或者在本科时期没有学好本专业,对自己原来所从事的专业失去信心,不感兴趣,心理上希望能换个专业。(2)担心就业率。由于矿业工程领域所需专业技术人才缺口较大,所以,相关的采矿、安全甚至选矿专业的就业率都能得到保证。然而,一些竞争比较激烈的工科专业,或者是就业率本身就不高的基础学科专业或者文科类专业学生过分担心自己本专业毕业后的就业问题,从而在考研时选择了矿业工程专业。(3)家庭影响。矿业企业系统的子弟,为了毕业后能够顺利回家乡工作,或者为了将来自己的事业能发展得更好,由于在高考时并没有考虑那么长远,就会在考研时选择对他们将来发展更有利的专业。这部分人从小就对采矿行业耳濡目染,对这个行业也并不陌生。因此,对于他们来说放弃原有专业选择矿业工程这个专业并不困难。学生自身因素是出现大量矿业工程跨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最重要原因,大部分学生除了受矿业工程专业的外在利好影响外,还都是基于自身的情况对于现实的一种选择。3.学校因素受矿业工程领域毕业生毕业后的工作环境以及人们传统观念的影响,矿业工程相关专业对我国来说仍然是冷门专业。但是,这不妨碍原有的几所煤炭部所属院校在他们本校所拥有的报考热度。这些院校大部分在煤炭资源储量丰富的地区,并且这些学校的前身大部分都是矿院,矿业类相关专业在他们所在院校开设时间较长,技术力量雄厚。因此,矿业类专业一直受到他们所在院校师生的尊敬,考研时跨专业考取他们本校最好的专业也就不足为奇。由于这些院校报考矿业类相关专业的生源太多,本校所拥有的招生指标远远不能满足考生要求,因此,这也就间接带动了其他开设有矿业工程硕士点院校的招生工作。在一定时期内,学校因素导致学生热衷于跨考矿业工程类硕士研究生,这个现象还会一直存在。其实,考生们放弃了自己原有的专业而报考有一定风险的矿业工程类专业,原因肯定不止以上几点,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也是综合的。

二、培养过程出现的问题

矿业工程跨专业硕士研究生由于来自不同的专业,每个人的知识背景和文化结构也都不尽相同。导师在培养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也是复杂多样的。[5-7]1.专业基础良莠不齐对于跨考矿业工程的硕士研究生原有专业基础不同,对于学习矿业工程所具备的专业基础也有所差别。如有些学生在很早就准备跨考,本科的时候就注意到了对矿业工程相关知识的储备;或者一些学生读的是跟矿业工程相近的地质等专业,他们原本学习的内容就跟矿业工程的知识有所交叉;而有些矿业类院校则把一些矿业类基础课程添加到部分工科基础课程中。上述现象决定了学院和导师所面临的学生专业基础是参差不齐的,给基础教学和培养方案造成困扰。2.学习过程过于浮躁跨专业的学生由于没有完整的知识结构框架,在研究生的学习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夯实自己的矿业类基础知识储备。然而,很多学生对此不以为然,忽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在自身没有专业基础的前提下就急于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这样往往使得学生不能将所学知识结合到科研活动中,造成对学生的事业长远发展不利的局面。3.前途悲观失望心理大部分学生作出跨专业的选择都是根据自身情况深思熟虑后作出的选择。但是,跟风报考现象依然存在,特别是在一些矿业工程专业热门院校之中。由于在考试之前并没有对这个专业进行充分的了解,只是为了逃避原有的本专业仓促作出的选择。又因为矿业工程硕士研究生毕业以后大部分需要到艰苦行业、艰苦地方去工作,煤矿事故时有发生,无形之中会对他们的心理造成压力,使他们不能安心学习,患得患失,过于担心自己的事业和前途,而表现得忧心忡忡。实际上,由于每个学生情况的不同,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发现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还需要根据每个学生的观察、交流才能作出判断。并且在不同时期,遇到的问题也会是不同的。

三、跨专业培养措施

跨专业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虽不尽相同,只要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对跨专业的研究生培养还是很有帮助的。1.补充专业基础知识研究生往往已经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导师可以根据学生选择的研究方向和其自身的专业知识储备情况,由导师和学生共同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方案。学生应定期向导师汇报学习情况的进展,在必要的情况下导师再加以指导。跨专业研究生补充专业基础知识应遵循的原则应该是:首先要持之以恒,不怕麻烦;其次是要制定短期目标和长期计划;最后是要想办法提高学习效率。只有长期坚持这三项原则,拥有了坚实的专业基础之后,研究生才能更顺利地进行科研工作。2.充分发挥导师的指导作用跨专业研究生由于对行业动态不够了解,选择研究方向会不知所措。导师应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定期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能够顺利实现。研究生管理部门也要制订相应的指导跨专业研究生导师须知,以确保研究生培养的落实。3.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研究生由于在本科时期很少接触科学研究工作,而对矿业工程领域的基础知识储备不足,在科研上存在不小的差距。这方面就需要导师的耐心指导,循循善诱,也需要学生自己在基础知识的储备上勤奋努力。跨专业研究生开展科研工作,建议采取的原则是“从基础工作做起,边干边学,将专业知识与科研实践有机结合,努力培养科研思维能力,重在形成科研思路”。同时,鉴于矿业工程专业的特殊性,矿业工程研究生学习的知识不应该只停留在书本或者是实验室,而应该在导师的带领下多看看实践现场是什么样的,那样才不至于纸上谈兵,也能增长见识。在导师的带领下,制订正确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依靠学生的自学能力,补充好应有的专业基础知识,积极参加科研和实践活动。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就会收到应有的效果,以期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能够实现。

四、结语

矿业工程跨专业研究生与本专业研究生比起来,在专业基础上具有一定的劣势。但是,跨专业研究生在培养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方面具有优势。跨专业研究生的培养需要根据他们自身的情况制订合理的培养计划,在打好专业基础的同时,在科研和实践中慢慢培养其专业素养,争取能够培养出高层次、复合型的优秀矿业领域人才。

作者:柴修伟 王智峰 尹涛 单位:武汉工程大学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 武汉工程大学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硕士研究生

基因工程基本原理范文11

关键字:等级公路路基病害防治

Title: Study on the renovation and expansion of Highway subgrade and prevention of common defects in Hainan Province

Li-li

(Hainan Highway Surver&Design Institute,Haikou,Hainan,570206,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offers the measures of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in highway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of these three aspects through analysising thetypes and causes of common diseasesinthe projects ofextension of highway subgrade engineering in Hainan.

Key words:Highway, Subgrade, Diseas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中图分类号:U213.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概述

海南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和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2010年初,国务院了《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建设国际旅游岛成为“十二五”期海南省发展的龙头和主线。《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也提出要建立一个设施完善、服务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但由于海南发展起步晚,基础差,尤其是近十年来海南公路建设的超常规发展,大量改扩建项目的建设,给公路工程建设带来了较多遗憾,留下了不少质量隐患。改扩建公路的路基稳定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2 常见病害类型

根据归纳,海南省等级公路改扩建后路基导致的常见病害主要为以下几类:

(1)路基沉陷。由于路基工后迅速沉降,致使路面被拉裂,使路面的防水性能遭到严晕破坏,在水和荷载的作用下形成大面积的路基沉陷。

(2)路面裂缝。由于路基工后不均匀沉降,使路面产生纵横向裂缝,随着裂缝变宽变长,进而形成龟裂、破碎、坑槽、翻浆、沉陷等各种路基路面病害。

(3)新旧路基结合部错台。填方路段的新旧路基结合部路面出现纵向通裂,进而在裂缝处出现错台,严重时形成路基滑裂面。

3 常见病害原因分析

经对海南省内多条改建公路病害分析,发现改建公路容易发生路基病害归根到底是由于路基不均匀沉降导致路面开裂,路基沉陷和新老路基错台等

病害的发生。产生路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有以下几类:

(1)设计时对新地基处理不够重视

设计和构筑一个坚实、均匀、稳定的地基,提高地基的抗变形能力,是保证公路路面结构具有良好使用品质的根本措施。地基处理不当是造成填挖结合部路基路面病害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旧路拓宽改建工程,对新地基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由于老路路基沉降基本稳定或沉降缓慢,而新路基如果地基处理不当,工后很快出现沉降,造成新老路基沉降不一致,形成路面裂缝。

(2)施工过程中填土材料及压实度不到位

路基施工过程中,由于采用的路基填料不良或者压实不到位,很容易导致新老路基沉降不一致,导致路面裂缝的产生。拓宽路基的压实程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路基的不均匀沉降。

(3)新老路基结合部的处理不当

新老路基结合部的处理不当,常常会造成雨水从该处进入以及由于车轮荷载作用下,新老路基回弹量的不同,而逐渐开裂。

4 防治措施

4.1设计阶段

(1)调查阶段

改扩建公路设计调查时,必须对原有公路路基的稳定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要在一般勘探工作的基础上,对原有公路的状况进行勘探,查明原有路基填土类别、天然含水量变化、稳定状况以及不利季节土基湿度;重点查明老路沿线特殊土质的分布状况,特殊路段需要进行天然含水量、塑液限和膨胀性试验。同时还要对拟拓宽路基范围进行工程地质勘探和水文调查,分析新旧路基之间的沉降变形和边坡稳定的影响程度,确定适合的方案。

对拓宽路基填筑材料在取土坑或借土场就应该进行土性以及含水量的调查,并严格避免不同性质的土混填。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采用与原有路堤的填料相同并合格的土,或比原路堤填料渗水性更强、压缩变形更小的土。

(2)路线拟合设计

平面设计时,通常采用的是沿老路中线拟合路线,这就容易导致路基两侧加宽,但两侧加宽往往导致路基施工困难,加宽宽度不够压路机的一个工作面的情况。同时海南的生态环境很好,旧路两侧的行道树经过多年养护运营,景观优美,两侧加宽方案会造成两侧行道树均被砍伐的可能,造成景况破坏,也增加了不必要的工程绿化费用。所以在老路拟合路线时,首先要考虑拓宽部位,尽量保证单侧加宽,这就要求原有路中线要有所偏移。在设计过程中,由于受征地、拆迁、排水防护等诸多条件限制,路中线仅偏移一侧不太容易实现,这就要求设计人员要多方比较,在路基加宽方案论证中分段给出原路基的不同宽度,提出相应的加宽方案,合理确定路中线偏移或穿越点。

路线拟合中还要周密考虑路基路面排水系统设置,如凹曲线底部宜设在涵洞处,超高段不能避开路堑地段时,加深边沟等。

(3)新旧路基衔接处理

新旧路基拓宽衔接处理有很多种方法,设计中应推荐采用铺设先进材料的工程措施,通过多条道路实践,目前海南改扩建公路设计中最实用的是挖台阶配合加铺土工格栅方法处理拓宽部位,海南省内常用的设计思路如下图所示。

图1.路基衔接处理设计(填土高H≤1.5m)

图2.路基衔接处理设计(填土高1.5<H≤4m)

图3.路基衔接处理设计(填土高H>4m)

(4)增设重力式路堤挡墙或反压护坡道

路基土体在沉降过程别是高路堤段,如地质状况不佳,又受旧路充分利用的限制而不能彻底处理原地基,势必使拓宽路基底部的荷载大于地基容许承载力,地基土发生较大的沉降,路基土在沉降过程中产生向外侧的水平侧向位移使道路破坏,将路面拉裂,从而产生纵向裂缝。增设重力式路堤挡墙减小路基基自重相应减小或增设一定宽度的反压护坡道提高土基承载力将有效控制路堤现象。

4.2施工阶段

为了保证新旧路基的结合稳定,以及减少由于新旧路基沉降量不同产生的反射裂缝,结合部位主要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处理:

(1)台阶处理

施工中先采用挖掘机挖除原路基边坡上的灌木及杂草,并清除原边坡表土。在挖台阶时,由路基底面向上开挖原路基边坡,每级台阶底面向路中心倾斜3-4%,开挖台阶与填筑路基同步进行。当台阶侧面变得松散、塌落而不能直立时,改为开挖小台阶。

在进行分层分台阶碾压的过程中,由于旧路路基在经过多年沉积、雨水浸泡以后,往往含水量较大,在碾压以后往往出现纵向弹软地带,如不处理,同样会影响路基的整体稳定性,需根据土质情况,采用掺灰、换填的方式处理。也可以通过冲击式压路机的冲击碾压,有效减少路基的工后沉降量及不均匀沉降,提高路基的整体强度和均匀性,对保证道路的使用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台阶处也经常采用强夯处理,考虑到原有路基的沉降量基本为0,而新填路基仍不可避免存在沉降量,当填土至距离路基顶面80-150cm时,切除原路硬路肩路面结构用履带式强夯机对结合部3m范围内进行强夯处理,使之近似成为一锲形整体,确保新旧路基结合部的衔接,这样当新填路基发生沉降时,其竖向剪应力就会部分传递给原路基,从而避免结合部产生严重的纵向裂缝。强夯的层位为路基设计顶面下返80cm,路基顶面下返20cm两个层面。强夯这种动力加固地基的方法,给地基以强大能量的冲击和振动,使地基压密加固,从而提高地基强度,降低压缩性。

(2)交通管制措施

路基施工完后,要开放交通并进行适当的交通管制,让运输车辆通行时碾压新路基,使新路基部分有一个自然沉降的过程,并进行沉降观测,沉降观测期应不少于1个月,沉降稳定后再进行基层铺筑。开放交通,进行沉降观测,是旧路拓宽工程中不可缺少、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一是因为公路拓宽路基远比新建公路路基施工条件复杂,施工过程中难免有压实不到位或压实不均匀的地方,只有通过这个环节,才能发现缺陷,并对其进行及时修复。二是因为旧路堤已基本稳定,而新路堤不可避免的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沉降,由于新、旧路堤的沉降量不同,这必然会造成路面结构层的破坏。从以往的拓宽工程质量问题来看,其主要原因就是减少了这个环节,在路基完工后就直接进行路面施工,结果造成质量事故。只有在路基缺陷进行修补和沉降稳定后,才能进行路面的施工,不要因为抢进度而忽视这个环节。

(3)均衡稳定措施

路面施工时,如果旧路面作为路基的一部分,尤其在旧路上直接进行路面结构层的铺筑,须对旧路面弯沉值进行检测,在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还需注意要求加宽部分路槽弯沉值基本接近旧路面弯沉值,弯沉差值应控制在士50以内,使新旧路基的回弹模量基本接近,这有利于新路面结构层的稳定。

(4)对旧路路基进行加固处理

旧路在路面基层及面层破坏以后,由于长期雨水浸泡,导致路床出现大面积翻浆,此时不仅要对路面基层及面层进行全部清理,还要对路基进行加固处理,以防新面层再次破坏。

(5)用封层土对差异沉降的控制

在进行旧路拓宽的改造中,往往在新旧路基顶面,根据路基标高,通铺一至两层封层土,以减弱新旧路基差异沉降对于路面造成的应力集中现象,此种方法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且效果良好。

(6)加铺技术

由于是旧路技术改造,必须对不符合标准的弯道半径进行改造、增加曲线长度,改善行车条件。而在旧路上加铺新基层较难控制到设计高度,其原因是旧路高低不平,其松铺厚度必须随基层深浅不一而进行调整,但实际施工中不容易做到这一点。为保证路面标高和厚度,在做新基层以前,应首先对高低不平的基层进行找平,扫净旧路基层表面,洒水湿润后做找平层,找平层的材料和原有旧路基层的材料相同,用静压碾压密实,这样做过的基层平整度较好,且整体性较好。反之,如果旧路基层高于设计标高,强制性刨去高出部分,其弊有二:第一,破坏了钙化了的硬壳层,降低了强度。其二,刨去了钙化硬壳层以后,即使用压路机压平,也失去了原有光滑面,比原有表面粗糙,当新基层铺筑以后,阻碍混凝土收缩,势必形成裂缝,它不一定在切缝处收缩裂开,而是什么地方阻力大就在什么地方裂开。所以在旧路铺筑新基层,必须认真掌握补强的松铺厚度,压实后一次达到设计标高,不能削削补补,防止上述情况产生,导致基层应力集中产生断板。

4.3养护阶段措施

(1)加强路基外排水及坡面排水措施的日常养护,减少新路基的不均匀沉降。

(2)对出现的新老路基搭接处出现的裂缝及时处理,同时增设挡墙,延缓新路基的不均匀沉降。

5 结束语

在公路改扩建建设中,新旧路基稳定性问题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国内外诸多专家学者也提出了诸多技术措施来减少路基病害。本文对公路改扩建的改造方案在海南省内多条改扩建道路中使用,并在实际使用中有良好的效果,经多条道路的运营使用反馈,路基稳定性得到很好的控制。

参 考 文 献

[1] 张征远,刘维佳,陈宝志,. 路基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及防治[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5).

[2] 闫玲,. 公路路基工程质量通病及预控浅探[J]. 科技信息,2007,(3).

[3] 叶永忠,. 浅谈公路路基质量通病的防治[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2).

[4] 吴小红,. 路基病害的成因及处治措施[J]. 山西建筑,2008,(12).

基因工程基本原理范文12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 事故分析; 控制

建筑工程行业不仅关系工程的适用性和建设项目的投资效果, 而且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对目前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原因进行了探析, 认为违背基本建设程序、腐败现象及地方保护是主要原因; 项目业主行为是质量优劣的关键; 工程地质勘查与设计问题、建材质量问题和施工人员素质问题是导致工程质量事故的直接原因。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的控制策略, 一是要使建筑工程质量倍受关注和重视; 二是杜绝工程建设领域的腐败现象; 三是从管理上防止工程质量事故发生, 强化基本建设程序; 四是实施科学决策, 优化基建机制。

1 建筑工程质量特点简要分析

1.1 在工程建设中, 决策、设计、材料、机械、环境、施工工艺、管理制度以及参建人员素质等均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工程质量, 因此它具有受影响因素多、质量波动较大的特点。

1.2 有些工程表面质量很好, 但工程的隐蔽部分如混凝土已经失去了强度, 钢筋失去了作用, 结构失去稳定等, 而这些质量问题在终检过程中很难直接判断出来。因此, 工程质量隐蔽性强, 终检局限性大。

1.3 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质量的好坏都要对周围的环境产生影响, 特别是有关建筑美学、绿化、环保和噪音控制等方面的工程质量对社会环境影响大。

1.4 工程建设从设计开始到竣工投用时间间隔长, 但各阶段紧密衔接, 互相制约, 工程质量监理周期性长, 很难做到有效的控制。

2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原因分析

从多年的实践经验来看, 目前造成建筑工程质量失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 既有经济和社会的原因, 也有技术方面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

2.1 违背基本建设程序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明确指出, 从事建设工程活动, 必须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 坚持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原则。但是, 违反基本建设程序的现象屡禁不止, 如“七无”工程: 无立项、无报建、无开工许可、无招投标、无资质、无监理、无验收; “三边”工程: 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这样的工程往往因腐败现象、地方保护以及项目业主为利润违规修改设计、降低标准, 使工程质量失控。

2.2 工程勘查不到位

地质勘察过程中钻孔间距太大, 不能反映实际地质情况; 勘察过程走过场,勘察报告不准确, 不详细, 未能查明诸如孔洞、墓穴、软质土层等地层特征, 致使地基基础设计时采用不正确的方案, 造成地基不均匀沉降、结构失稳、上部结构开裂甚至倒塌。

2.3 设计标准低和存在缺陷

结构方案不正确, 计算简图与结构实际受力不符; 荷载或内力分析计算有误; 忽视构造要求, 沉降缝、伸缩缝设置不符合要求; 有些结构的抗倾覆、抗滑移未做验算, 有的盲目套用图纸; 有的建筑本体设计标准低, 后期装修却大量增加载荷。这些都是导致工程质量事故的直接原因。

2.4 施工过程中存在问题

主要有: ①施工人员不具备上岗操作的技术资质, 盲目蛮干。②不按照图样施工, 不遵守会审纪要、设计变更及其他技术核定制度和管理制度, 主观臆断。③施工管理、组织、技术措施不当, 违章作业。④不重视工序的质检和验收, 一味赶进度, 赶工期。⑤使用不合格的工程材料、半成品、构件等。这些必然会导致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

2.5 项目监理“监而不理”、“不监不理”

监理的责任是“三控两管一协调”, 即控制工程的造价、质量和工期; 管理合同和信息; 协调参建各方关系, 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一环。监理失控的原因, 一方面是监理人员的素质、业务水平、责任心差, 发现不了问题; 另一方面是监理人员为利益和" 饭碗" ,对业主和施工方不规范行为姑息迁就。这也反映出目前我国对工程监理人员缺乏监督考评机制和监理人员、机构缺少应有的权威。

2.6 建筑质量标准形同虚设

我国已3300 多项工程建设类标准规范, 涉及工程勘察、规划、设计、施工、安全、质量、卫生、验收等各个环节。然而, 这些写在纸上的标准根本没有真正落实到每一个环节, 使每项工程都成为“矗立在标准上的建筑”仅是一句空话。

3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控制策略

3.1 全民都来关注和重视建筑工程质量

质量优异的建筑工程可以使用百年, 成为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亮丽景观, 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而质量低劣的建筑工程, 会直接损害公众的利益, 威胁公众的安全, 如重庆的“虹桥”垮塌, 衡阳大楼的火灾, 都造成公众严重的人身损害和恶劣的社会影响。同时,建筑工程耗用资金巨大, 关乎社会各个领域和公众各个阶层利益, 倍受公众瞩目。因此, 只有全民都来关注和重视建筑工程质量, 才能有效防止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

3.2杜绝工程建设领域的腐败现象

工程建设领域的腐败是一种恶疾, 建筑行业也是重灾区。有的利用工程承发包赚取黑钱, 用金钱换取项目的承包权, 然后提高造价转嫁给用户。有的通过不招标, 假招标搞权钱交易, 然后在工程建设中偷工减料、降低标准捞钱。一些工程项目非法层层转包的现象严重,“打着一级企业的牌子, 二级企业来投标, 三级企业进现场, 包工头来施工”, 最终造成质量失控。因此, 必须建立透明、公正的竞争机制, 严惩腐败, 严格资质审查, 严肃施工组织。

3.3 从管理上防止工程质量事故发生, 强化基本建设程序

从管理上认识建筑物坍塌有更多值得注意的内容。自建国始, 我国经历过三次建设高潮, 确实每一次都伴随着建筑工程的质量波动及事故发生, 所有管理上的缺陷都集中在无视基本建设的国家程序及法规上。对建筑市场实行国家法律法规框架下的监督管理, 对工程质量实行终身负责制, 对质量事故实行责任追究制, 有利于从根本上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3.4 实施科学决策, 优化基建机制

①基建程序的改革必须遵循工程建设的客观规律; ②基建程序应适应市场经济及国际化的一系列新要求, 在设计、施工、监理等环节必须满足必要的周期和定额; ③决策者要以可行性研究的科学结论为依据; ④项目管理者及设计者要以国家利益为重, 杜绝“速成建筑”。

4 结束语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把质量视为企业的生命,把质量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一个优质的建设工程,是实施严格且先进的质量管理的结果。做好质量控制,防止质量事故发生,应做好质量监控工作:事前监控,事中监控和分项完成的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