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现代科学研究

现代科学研究

时间:2024-01-27 18:08:56

现代科学研究

第1篇

梦发生在睡眠中。但现代研究认为,梦主要发生在睡眠中的菜一阶段,而不是所有阶段。

近十年间,通过使用脑电图、肌电图、眼电图等现代医疗仪器进行研究,打开了睡眠迷宫的大门。人们发现,在睡眠时,有一阶段全身肌肉已完全放松似深睡,而脑电图表现却只接近浅睡状态。这种大脑皮层浅睡与躯体肌肉近似深睡的矛盾现象,称为睡眠分离现象或矛盾睡眠。在这个时候发现被观察者有特征性的快速眼球运动,所以叫它快相睡眠。到了另一个阶段出现高波幅慢波为特征的睡眠期,则称作慢性睡眠。一般地说,在快相睡眠期,心率、血压、呼吸等植物神经功能的变化明显,大脑皮层的抑制较浅,也容易受到记忆、周围环境和生活体验(包括看到的、听到的,读到的、脑海中瞑思默想的)以及其它各种刺激的影响,形成多种多样的梦境。很多学者的实验研究都肯定,快相睡眠这一阶段,与梦有着密切的关系。

可以人工造梦吗?

今天,国外有人已经在进行人工造梦的尝试。1970年,OKuma创造了一种简易的“梦发现器”,用这种“梦发现器”,不仅在科学家的实验室里,而且在被检查者的家里,也可以进行梦的科学实验。“梦发现器”的原理是,人们进入快相睡眠期后,肌肉张力由清醒期的半松弛状态转为完全松弛,肌电图出现的肌电波也渐渐降低到一定水平,与此同时,在眼电图上,眼球也出现快相运动。科学家们把快相睡眠期的这两种特殊现象,作为信息输送到一个小型的电脑中,指令电脑相隔一定时候根据快相睡眠期持续的时间(一般可定为5~15分钟)发动电铃响。那么,被检查者每次睡眠进入快相睡眠期后5~15分钟时(往往恰好经历了一个生动的梦境),就被准时发生的铃声惊醒。这时,被检查者对于自己亲历的梦境历历在目,可以立即向预先放置在枕边的录音器叙述梦的内容。科学家们也就可以正确地获得了神秘的梦境。现在发现,在快相睡眠时,特定的刺激往往可以造成特定的梦境。侧如,有人在睡眠时将被子踢掉了,两下肢冷起来了,这时他梦见自己正在深沟中涉水横渡,河水寒冷彻骨。假如睡者耳旁有自来水的滴嗒声,往往能使他梦到狂风大雨,苍蝇或蚊子侵扰脸部,可梦为白刃加颈;微风吹窗,可能造成强盗敲门的梦境。要是睡眠时自己的手或其他原因压迫了胸部,使呼吸受到影响,这往往会梦见自己被捆绑起来、被绞杀或被活埋而喘不过气来,胃肠道与膀胱过分膨胀的感觉,也同样可以引起惊恐的恶梦。因此,晚饭不要吃得过饱,晚上饮水不宜过多,睡觉时尽量别把被子蹬掉等等,都是合乎科学道理的。

为什么黄粱宋熟而梦历一生?

“黄粱一梦”的故事告诉我们,梦境可以长达数十年。许多人也觉得恶梦彻夜、乱梦连绵。而实际上,做梦的时间是极短的。

为什么一刹那的梦境会觉得非常长呢?科学家们己为我们揭开了这个谜。原来人们入睡后由浅睡渐渐进入熟睡。在熟睡时期,大脑和各种感觉器官对外界的一切刺激接近阻断状态,由于清醒时的“我”与快相睡眠梦境的“我”失去了空间连续性,梦中的“我”失去了对时间的正确能力。所以做梦的体验就与清醒时对时间的体验有极犬的差别。

什么梦境易忘?

一个正常成人,每阵快相睡眠期约持续5~30分钟,平均15分钟左右,即迅速转入熟睡的慢相睡眠期。美国有位叫Dement的学者,做了一个重复351人次的有趣试验,结果是:在快相睡眠时被叫醒的人中,73%可以清晰地回忆梦境;而慢相睡眠对被叫醒的人中,却只有7%的人能记得自己曾经做过梦。这说明,快相睡眠时做了梦,再经过慢相睡眠阶段,梦境就会部分或全部地被遗忘掉。

梦多是不是病?

第2篇

它们为现代化进行辩护、论证,提供思想理论的支持,或为现代化进程出谋划策,规范典章,或对现代化进行批判抨击,揭示其弊端。西方现代化进程是一个复杂曲折的过程,既有快速发展,也有危机滞缓。西方民主政治和法制的理论和实践对西方经济现代化起着关键作用。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与政治、思想文化领域中的问题是互动的。人文社会科学在现代化的实践中不断积累、发展。17世纪英国思想家霍布斯、洛克等提出了社会契约论、自由平等理论以及各种民主政治体制的学说。18世纪席卷欧洲的启蒙运动,延续至19世纪初(法国、英国、德国的启蒙思想家尤为凸显),不断激励人们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国的现代化可以追溯到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1860-1894)”,但被19世纪末的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所中断。康梁变法(1895-1898)实际上是一次推动现代化的维新运动,但被封建王朝扼杀。20世纪初辛亥革命(1911)之后,中国再次面临现代化机遇,但是,内忧外患,连绵不断的战争,特别是日本侵略战争再次打断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0世纪下半叶,在经历一系列的探索、挫折、失败之后,中国实现了从封闭型的计划经济到开放型的市场经济的转折,走上了现代化的快车道。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经济实力已名列世界前茅,政治和外交能量已使中国成为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中国的现代化成就举世瞩目。现代化使中国在世界上迅速崛起,是当今世界发展中最耀眼最引人瞩目的亮点。

中国的现代化历经被侵略被奴役到独立自主,从被现代化到自觉主动现代化,经历了封建专制王朝、新文化运动、反侵略战争、国内革命战争,花了整整一个世纪(19世纪中下叶至20世纪中下叶)。此时,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已经发展成熟,而中国周边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也开始竞相实施现代化,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但是,全球化的实质还是现代化,全球化是由现代化引起的,没有现代化也就没有全球化。中国的现代化已不可能孤立地实施,不可能与全球化分割开来。这就意味着中国必须被纳入世界经济体系之中,接受国际经济秩序,受制于种种规章制度的约束,而这些规章制度又都是由现代化先行一步的西方发达国家制定的。当今,中国国际关系的错综复杂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另一方面,中国又决不追随西方国家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当然也决不重蹈苏联的现代化道路,明确提出并且强调,中国的现代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这无疑是人类历史上未曾有过的发展道路,因而具有极大的探问求索的需要。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现代化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而其代价也是巨大的,其中有两方面最值得重视,一是大量资源的消耗,一是众多劳动力(特别是农民工)价值的低廉。对资源的索取导致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加剧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对资源(如油气、矿产、木材等)的需求也加剧了国际关系的复杂性。劳动力的低廉导致相当多民众(特别是农民)的贫困、缺少甚至没有社会保障,贫富两级分化日益明显,种种社会问题凸显,恶性事件频发。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突出民生问题的重要性,显然都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现实性。中国和世界各国为实现现代化所进行的变革及其所产生的种种尖锐的矛盾、严重的危机、错综复杂的问题给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带来了机遇和任务。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实现现代化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探索和实施现代化的进程和道路。中国的现代化道路肯定不同于欧美发达国家,因为后者是以私有制为经济基础实施的现代化,而中国现代化的经济基础是以公有制为主(多种经济并重)。所有制是社会最基础的部分,不同的所有制必定派生出不同的社会、经济、政治等一系列制度和不同的意识形态、思想文化观念,相互之间必定发生矛盾冲突。然而,双方又处于同一经济环境之中,遵守共同的规则,有着共同的利害关系,存在着互利双赢的可能。因此,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合作共赢与对抗冲突乃至兵戎相见两种可能性同时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现代化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问题是应当探索以私有制为基础和以公有制为基础这样两种不同类型的现代化道路的相同和相异之处。长期以来我们惯于把矛盾双方看作势不两立,你死我活,一方吃掉另一方。但是,现实生活中无数事例表明,矛盾双方并不都是这样,如果处理得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达到互利共赢的结果。

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因为长期以来西方社会被种族中心主义的历史观所支配,将西方文明、欧美的生活方式看作最先进的,应当取代其他文明。这种历史观文明观的核心是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自由民主是天赋人权。在西方文明观价值观支配下,对中国在实施现代化进程中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充满着种种疑虑乃至反对和敌视。中国开创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现代化成功的先例。但这仅仅是一个开始,路还很长很远。从历史久远和实力、经济发达程度来讲,欧美现代化无疑占据优势,然而其弊端和矛盾危机的深刻程度也更突出和严重;中国的现代化还处在初始阶段,在力量、发展程度上远不如前者,而其展现的勃勃生机让前者无法比拟,但迄今中国依然未能避免类似欧美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譬如,欧美国家从现代化开始就高喊公平正义,历时数个世纪也未真正达到;中国的现代化也强调社会公平正义,迄今也未完全做到,就此而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优越性远未充分体现出来。中国的现代化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不同于西方的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现代化,应该有不同于西方的思想理论。当前,我们不仅在自然科学技术方面落后于现代化先行的国家,而且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远远没有达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任重道远。

二、现代化展现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问题域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在任何时候都离不开社会的变化和发展。以往的历史是这样,现当代同样如此。从宏观层面看,现代化的道路以及经验和教训就值得我们从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方面去研究探讨。实现现代化的路径、方法,既有共性更有个性。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各自不同的发展方式,这与各国的政治体制、自然资源、周边环境、文化习俗等都密切相关。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在现当代,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像西方国家以前那样用侵略掠夺的方式来实现现代化。可是实现现代化必须要有资源(包括自然资源、资金、人力)和市场,仅仅局限于一个国家内部肯定是不行的。这就是说实现现代化必定是在一个国际关系之中,决不可能在一国之内实现,因为资本和市场按其本性就是要增值,要扩展,决不限定在某一点上。现代化已经形成了“全球化”的态势和格局,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这里涉及大量重要的国际问题值得我们去研究。我们记忆犹新的美苏争霸,苏联解体,其中的许多前因后果、内在的外在的条件、偶然的和必然的联系等都还有待研究分析,揭示真相。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等国家继续寻求实现现代化的道路,美国的霸权,欧洲的一体化(欧盟),中东的战乱,国际恐怖主义,民族主义,等等。这些问题都与当今全球实现现代化的进程有关,又都是我国实现现代化不能回避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如上所述,中国的现代化道路不同于西方也不同于其他发展中国家,但又要利用西方国家和其他国家所积累的经验和方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并没有现成的模式,需要通过实践去求索。现代化进程不仅有经济方面的种种问题,还有政治、文化、思想道德等领域中的大量问题,两者是紧密相关的。这里不可能一一讲述人文社科在各个领域所面对的各种问题,只能从宏观角度,先就现代化进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关系两个层面,再从中提出当代世界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来谈人文社科研究所面对的问题域。

在现代化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开发索取利用自然界,更要治理保护培育自然界,还要防范大自然对我们的侵害袭击。当前全球性的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灾害频仍。联合国论坛专家疾呼发展绿色经济,称“气候变化危害远超金融危机”。联合国报告称:全球3千多城市面临海平面上升威胁。(《文汇报》2009年10月28日)我国并不能幸免。一方面是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迅速而神奇,另一方面却是陆地、海洋、天空全方位地出现危及人类发展乃至生存的严重灾害。一方面是高新科技日新月异,另一方面无论无机界还是有机界,植物、动物、人类,不断面临新的威胁。在科技得到高度重视并快速发展的今天,必须同时重视科技的正确应用,否则,科技成果给人类带来的不是幸福,而是灾难。科学社会学、科技伦理等人文社会科学必须与科技同行。撇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单凭自然科学技术是不可能解决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各种问题的。在人际关系层面上,人文社会科学显得更为重要。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人化自然的广度和深度日益扩展和加深,社会生活的外延和内涵也愈来愈宽广和深化。一方面个人的能动性、能量和作用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人的个性得到超过往常的发展;另一方面个人对社会的依赖程度也比以往任何时代和社会要高得多,个人的社会性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现代人一方面提倡个人自由,个性发展;另一方面又被现代科学技术和各种规章制度连结在一起,须臾离不开社会。现代社会是个体和整体相关联的有机体。为使这个整体、这个社会健康协调地运作和发展,现代人制定各种各样的制度、规章、法规、条例等,遍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和角落。现代人生活在由制度和法规交织而成的巨大网络之中。这个网络是否合理完善、是否现实可行,对于个人和社会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各门人文社会科学就是要为编织好这张网络服务,从各个方面为这张网络论证辩护。任何社会制度都是具体的历史的,决不可能是永恒的万能的。

论证辩护一种制度既不是单纯的颂扬,也不是简单的否定,而必须判明其合理与不合理,现实与非现实,利与弊,正面与负面,等等,进而划清真善美与伪恶丑,并为人们的行为方式确立价值标准和观念体系。任何规章制度的制订都有其合理性、合法性、可行性的问题,既要考虑动机、理由、原因和可操作性,也要考虑其可能产生的后果、影响、效果。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国际国内情况往往错综复杂变化多端,许多界线常常模糊不清,法情理,真善美,并非都一目了然。现实生活经常要求人们作判断分界线,否则将迷失方向。人类的生存实践活动说到底就是要寻求真善美的统一。人文社会科学就是要把真善美的养料渗透到社会成员的心灵之中,凝结为社会成员的内在的素养和能量,表现为人们观察问题、分析情况、作出解答时的一种立场、观点、方法,或者一种思路、途径、态度,一种分析思考的视角和思维能力。社会成员的这种内在素养和能量的高低优劣对于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发展至关重要。由此可以看出人文社科研究的重要性。我们认为,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现代化对人的素质、修养、品格、能力等方面的要求,比私有制为基础的现代化对人的要求更高。特别是对各级政府官员、管理人员、执掌权力的人员的要求必须更高。因为任何所有制必须有载体,在公有制条件下,掌权者和管理者实际上成了公有资产和财富的代表,对于公有资源(资产)和财富的分配、调节、管理起着关键性作用。他们的政治、业务、道德、思想、文化水平和素养直接关系着他们执掌和运用权力的水平和状况。无数事实表明,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都与人的素质问题密切相关。提高人的素养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我们现在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而最重大的问题应该是如何提高全社会成员尤其是掌权者和管理者的政治、道德、思想、文化、教育水平,以及各种素养。权力的运作无疑是贯穿于现代化各项事业的核心和关键,与此紧密相关的则是财富和,它们构成当代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三大问题。

权力、财富和自古以来就是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在当代世界它们显得格外突出和重要。这是因为现代化给社会带来的巨大财富是以往社会所没有的,如何分配和利用财富成为突出显要的问题,由此也使权力和问题凸显出来。处在现代化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经常能看到这三大问题的浮现。西方社会对这三大问题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曾作过探索、研究,但均未达到成功解决的地步。在中国,这三大问题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还缺乏探索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讲甚至未敢正视这些问题。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必须直面人生、直面社会,揭示和探究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问题。权力、财富和三大问题各有不同的内涵和特点,但又是彼此密切关联的。如前所述,现代人生活在由各种制度和法规交织而成的巨大网络之中,这些规章制度也正是权力的体现。因此现代人也可以说是生活在由各种权力交织而成的网络之中。“体制改革”、“社会转型”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权力的改革和转型,就是使权力的运作能推进而不是阻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权力从本质上说应体现公共利益和意志。权力及其运用首先面临的重要问题是权力由谁来执掌和行使及其是否正当合理公正的问题。权力的确定和运作的范围、限度,它的制约机制和监督机制的确立和实施,是当代权力问题中最重要最紧迫的核心问题。当代世界普遍采用民主制度来规范、健全权力的运作和使用。各个国家、地区和民族都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文化传统的特点,确定自己的民主制的形式,这是一个漫长的艰难曲折的过程。强制推行某种形式的民主制会引起或激化社会矛盾。在国际关系领域、国际社会中,同样要确立以民主制为基础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防止或制止霸权、强权等不正当不公正权力的实施。

财富分配的方式和状况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发展。从理论上说,公正合理应是财富分配的最基本原则。但是,怎样才能公正合理,如何做到公正合理,即使在理论上也未能有一个满意的回答,至于在实践上公正合理只能是一种愿望或理想。现实是:在世界范围内贫富差距日趋悬殊。据报载,全世界最富有的1/5人口与最贫困的1/5人口之间的收入差距从1960年的30∶1扩大到1997年的74∶1;世界上最富有的3个人拥有的财产已超过了48个最不发达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总和。(《国际金融报》2000年8月30日)在各国内部因财富分配而造成的贫富差距问题同样十分严重。有数据显示,“最富有的5%的美国人拥有全国72%的财富”。在金融危机复苏期的2009-2010年,“美国新增财富中的93%被1%的最富有人收入囊中”。“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状况正在削弱美国中产阶级,财富向顶层集中正在改变美国引以为傲的梭子型社会结构,中产阶级家庭的比例已从70年代的65%下降到了44%。”(朗咸平《谁来拯救世界经济》,东方出版社2012年版,第15、17页)中国的情况也不容乐观。中国社科院《2011年社会蓝皮书》指出,中国的基尼系数(反映社会不均衡差距的指标)达到0.5,这“意味着收入分配不均衡已经成为极其危险的社会问题”。(同上书,第17页)财富分配制度首先取决于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一般来说,个人获得财富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一个是凭借劳动,包括体力或脑力、知识、技能,等等,按理,这是最公正合理的获取财富的方式。问题在于在衡量不同性质的劳动的价值上能否真正做到公正合理。另一个是凭借资本,在市场经济日趋发达的今天,凭借资本获利尽管有一定风险,但其获利量要远超过凭借劳动所得;而且凭资本获利已不限于“资本家”,因为凭资本获取高额财富在许多情况下是与新知识和高科技结合在一起的。在此情况下,凭资本获取财富是否公正合理就显得更为复杂。除此之外,凭借政治、经济或其他方面的权力谋取社会财富,即“以权谋利”、“权钱交易”,在世界各国都是一个极为普遍的客观事实。这种不公正不合理的谋财途径最易遭到民众的反对和愤恨,激化社会矛盾,引发社会动乱。财富和权力之间的这种关系无疑是最值得重视和研究的课题之一。财富分配制度中的另一个重大问题是,社会财富在社会成员(个人)与政府(国家)之间究竟如何分配。

应该说无论偏重哪一方都各有利弊。从理论上讲,富国与富民应该统一,但在实践上达到两者一致并非易事。藏富于民可以说是普遍的共识,因为民众的财富可以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可以兴办各种社会事业(包括教育文化等),而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使社会成员富裕起来,提高公民的生活水平。但是,注重富民而忽视了富国,那么,必定会削弱社会公共设施、基础设施的建设,削弱军警等治理社会的力量,难以建立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难以调节社会贫富差距。反之,聚敛财富于政府,可以克服上述弊端,使城市出现崭新面貌,取之于民的财富可以返回来服务于民,利于民。但是,政府利用财富兴建各种“项目”,也往往成为不良分子腐败的良机,尤其在缺乏严格而科学的管理、监督、检验的情况下,这些工程项目的效率和质量更是令人堪忧。市场经济要通过市场进行资源配置,政府的开发项目如何确立、权力的行使如何顺应和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些问题都不是靠官员的意志愿望能解决的,人文社会科学在其中所应发挥的作用不可或缺。所谓问题,指的是合法婚姻之外的性要求、性活动及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婚姻制度是人类得以健康地可持续地生存发展的最基本的社会制度之一。随着文明的发展,婚姻制度也有很大的进步。

但及由此引发的性暴力、性犯罪、性疾病和各式各样的社会问题却有增无减。在现当代社会,活动商品化市场化倾向日趋严重。在有些国家和地区,进行易的红灯区已成为合法的商业区。是否允许易成为合法的经营,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看法做法不一,无法达成共识。但可以肯定的是:回避或掩盖这个问题,用空泛的话语代替切合实际的措施,不仅无济于事,而且会使问题更加严重和复杂。更值得重视和研究的是问题与财富、权力问题的密切关联。性活动日益商业化,已成为谋取财富的手段,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畸形的产物。与权力的关系古已有之,少数统治者曾经利用手中权力在方面享有种种特权。随着社会的进步,虽然这类特权已被取消,但与权力的关联并不因此而终止,而是变得更为密切而广泛,使得问题具有了政治、经济的内涵和特点。利用两性关系争权夺利贯穿于迄今为止的人类历史。当今世界出现的女性主义、女性运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代社会中权力与的关系。

三、现代化进程中的各种思潮: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

人类社会发展的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伴随有相应的社会思潮,包括各种理论学说等。西方自现代化以来,出现过各种思潮,其中最重要的、从走上现代化道路开始就出现而至今仍然起着重要作用具有重大影响的当属“自由主义(Liberalism)”和19世纪中叶诞生并与自由主义相对立的马克思主义,至今它们依然是世界现代化历史进程中两股最强大的思潮。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不过那时的“自由”思想还未成为“主义”。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和16世纪的宗教改革开启了人性解放、自由的理念,为自由主义的形成产生作了充分的酝酿和准备。现代的自由主义是随着西欧社会封建专制、建构资本主义制度的变革而产生形成的,源于17世纪英国革命时代的霍布斯(1588-1679)和洛克(1632-1704)的“自然状态说”(“自然权利说”)和“社会契约说”。同时代的荷兰思想家斯宾诺莎(1632-1677)也是自由主义的奠基人之一,他提出国家是建立在个人的自然权利基础上的契约,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都是人的天赋权利。18世纪苏格兰启蒙思想家休谟(1711-1776)、亚当•斯密(1723-1790)、柏克(1729-1797),德国的康德(1724-1804),法国的启蒙运动思想家,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自由主义理论,为西方自由主义奠定了基础。孟德斯鸠(1689-1755)的“三权分立说”,卢梭(1712-1778)的人类平等自由说,孔多塞(1743-1794)的人类历史进步的历史哲学,等等,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理论基础。18世纪80年代美国革命(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独立战争)民主派领袖杰斐逊(1743-1826)的《独立宣言》(1776)是美国的立国之本;联邦派领袖汉密尔顿(1757-1804)设计制定了美国宪法和之路。他们把欧洲思想家们的自由主义传播到美洲,并且从理论变为了实践。

19世纪堪称自由主义的黄金时代。当时的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占据主导地位,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现代化呈现繁荣兴旺发展的局面,自由主义从反对封建专制、争取自由民主解放的思想武器,成了为现政权和现成政治秩序服务、辩护的思想工具。19世纪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1805-1859)于1831年到美国考察并总结了民主制,提出民主制国家如何保障个人自由和个性发展问题,指出民主制条件下对自由带来的新问题。他所提出的“多数的暴政”、“多数的意志”、“多数的权威”尤为引人关注。他强调要防止民主国家借多数之名扼杀个人自由;指出绝对权威无限权威都是危险的,一种权威拥有无限权力,就会对个人自由构成巨大威胁。他的观点影响至今。当然,19世纪自由主义的主要理论表现为功利主义,最著名的思想家是英国的边沁(1748-1832)和密尔(1806-1873)。他们打着“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的旗号将功利主义式的自由主义推向高潮。功利主义与社会契约论具有不同的理论前提和内涵,但都趋向政治自由主义。自由主义以个人主义为出发点,即个人自由是社会的最基本出发点,是社会政策和立法的基础,虽然不排斥集体和社会,但强调保护个人的生命、财产是保障个人自由的重要条件。认为对个人自由的最大威胁来自政府,要以社会制约政府,不能让政府主宰社会,社会人群是主人,政府是公仆。提出对权力进行限制、牵制、制衡。主张人格平等,宗教宽容,多元文化,等等。20世纪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1883-1945)提出国家干预主义,终结长期居主导地位的放任自由主义,形成著名的“凯恩斯主义”。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1912-2006)提出了与凯恩斯主义相对的主张。强调“货币最重要”的理论,认为政府的经济政策主要是控制货币的发行量,而不是凯恩斯主义那样要求政府进行更多的干预。批评20世纪近数十年间政府对经济生活干预日益扩大,构成对自由的威胁;坚持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认为市场机制可以保障并促进人们自由的天然权利,自由市场经济促进机会平等,使用强力推行平等将毁掉自由,一个社会把自由放在首位将得到最大的自由和更大的平等。弗里德曼将古典放任自由主义转变为新自由主义。20世纪下半叶,随着西方经济和社会的变化发展,经济哲学、政治哲学、社会哲学、道德哲学、宗教哲学等诸多实践哲学蓬勃兴起,涌现出许多有影响的代表和著作。诸如哈耶克(1899-1992)、奥克肖特(1901-1990)、阿伦特(1906-1975)、波普(1902-1994)、伯林(1909-1997)、布坎南(1919-2013)、罗尔斯(1921-2002)、德沃金(1931-2012)、诺齐克(1938-2002)等等。其中尤以罗尔斯的《正义论》(1971)最为出众。罗尔斯并不认同功利主义,而以新社会契约论为基础阐释正义原则。他强调正义的至上性,称正义是法律和制度、政治和道德的最高标准。达成正义原则的“原始协议”是人们在“无知之幕”的后面选择出来的。原始协议下的“起点平等”是一种假设,而现实社会中的人生来就处于特定社会的特定地位,经过“审慎思考”,通过对各种正义观的“反思的平衡”,形成道德和正义判断。他强调法治主义的基本原则,认为法治与自由密切联系,形成“秩序良好的社会”是“正义论”的基本前提。他在晚期针对西方多元社会和文化的现实,提出正义是合理而广泛包容的各种学说“重叠(交叠)共识”的焦点,以此来解释社会正义和自由民主。自由主义自产生起还不断遭到激进主义和保守主义的批评和挑战。早在18世纪末英国思想家柏克(1729-1797)就从保守的立场攻击法国大革命,反对平等和抽象的天赋人权,是典型的保守的自由主义。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思想家马克斯•韦伯(1864-1920)、卡尔•施密特(1888-1985)和列奥•施特劳斯(1899-1973)也是20世纪著名的自由主义的保守派思想家。晚近30多年来,麦金太尔(1929—)、查尔斯•泰勒(1931—)、桑德尔(1953—)等在道德、政治、社会等领域以“社群主义”向自由主义发起挑战。但自由主义依然占据主流地位。当代美国思想家弗莱西斯•福山甚至声称,历史终结于自由主义的民主理想。这种看法遭到各方面的尖锐批评。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在我国是有影响的。

20世纪初,我国思想文化领域一直存在着马克思主义、中6国传统思想和西方思想三大思潮,这三者之间相互矛盾、冲突又相互渗透融合,是20世纪、21世纪乃至以后更长时期我国社会生活、尤其是思想文化领域的重要内涵。笔者曾把这称之为中国思想文化领域中的“大三角”(《学术月刊》1989年第4期)。当然,不能将这三者等量齐观。近百年来,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理论、学说,被中国共产党用于进行一场极其艰难复杂的社会革命、改造和建设,并且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就,在人类社会历史、思想史上确实是无与伦比的。因此,就意识形态而言,马克思主义无疑是我国一切事业的指导思想;而从学术研究方面讲,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也是我们研究一切问题和思潮的指导思想和根本依据。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去研究解决全球化背景下的现代化进程中的种种矛盾和问题,这是时代赋予人文社会科学的使命和职责。

第3篇

(一)科学实在论是什么?

科学实在论是一种关于科学目的、科学活动、科学理论的本质的元理论。这些元理论包含两个预设:科学的目的是给实在提供—种为真的概括性描述;科学定律和理论由它们的正确性、客观性和经济性做出评价。显而易见,科学实在论的两个预设均蕴涵着它的描述性主张和规范性主张。因此,劳丹这样概括到道:“从本质上看,实在论是一种关于利学的目的或价值应该是什么的学说。尤其是实在论者坚持科学的目标总是要找到对于自然界更加逼真的理论。但是,现代实在论者把这种价值论的观点与描述的观点结合了起来,……虽然实在论的规范主张在逻辑上独立于描述性主张,但前者在认识论上依附于后者。”

诚如图奥梅拉(r.tuomela)所言,科学实在论是科学自己的哲学,是比任何其他哲学观点都更为认真地对待科学的哲学学说。布朗(h.i.brown)也力图证明,实在论为追求科学的人提供了合情合理的科学目标。他认为,科学理论就是预先假定独立于我们理论化而存在的项目(item)做出断言的,我们能够通过针对那些项目检验理论并承认那些进入理论的项目来追求实在论的目标。在科学实在论者和大多数科学家看来,追求实在论的目标是可以达到的。

(二)科学实在论有代表性的具体表述

由于着眼的侧重点和强调的强弱程度不同,科学实在论者和反实在论者对科学实在论的具体表述也因人而异。现在,我们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表述分而述之。

著名的反实在论者范弗拉森(b. c. van fraassen)认为,科学实在论的一种朴素表述是:科学给予我们的世界图象是真实的、在细节上可信的图像,而且在科学中所假定的实体是真实存在的:科学的进步是发现而不是发明。在范弗拉森看来,像皮尔土(c. s. peice) 这样的早期的科学实在论立场已被经验发现所拒斥,但它也有正确的韵味。它回答了两个主要的问题:它把科学理论的特征概括为对真实存在的东西的描述,它把科学活动的特征概括为发现的事业而不是发明的事业。范弗拉森在列举丁其他人的看法后,提出了一个自认为是相当弱化的、为任何科学实在论者都能接受的定义:“科学以其理论给我们一种字面上为真的关于世界像什么的描述;接受一个科学理论意味着相信它为真。”在范弗拉森看来,这里的“字面上”(1iterally)为真的描述的观念有两个方面:语言必须在本义上诠释;这样诠释,描述为真。加德纳(m. r. gardner)称范弗拉森表述的立场为意图实在论(purpose-realism),因为这种表述讲的是科学理论的意图以及接受它的人相信什么。

博伊德(r.n.boyd)通过两条原理作为一个贯穿始终的经验假设来详细说明实在论:成熟科学中的术语典型地有所指称,成熟科学中所接受的理论典型地近似为真。加德纳把这种表述称为近似实在论(approximation-realism),因为他建立在“似真性”概念的基础上,讲的是科学理论的目的在什么时候、在何种程度上必须实际实现。博伊德还指出,所谓科学实在论,一般是指包含如下四个中心论点的学说:(1)应把科学中的理论词项(即非观察词项)看成假定有所指的表达式,即要从实在论的角度解释科学理论;(2)被实在论解释的科学理论是可确认的,并且事实上常常按照通常方法论标准解释的被证实的理论为真;(3)成熟科学的历史进步是一个逼近真理的过程,后继理论建立在由先前理论体现的(观测和理论)知识之上;(4)科学理论描述的实在基本上不依赖于我们的思想和理论承诺。

塞拉斯(w. sellars)的陈述说:“有健全的理由相信某一理论,事实上就有健全的理由相信该理论假设的实体是存在的。”按照图奥梅拉的理解,塞拉斯的科学实在论可以这样表述:一切有感觉的存在(包括人)和一切没有感觉的物理对象,正好都具有与在最佳地说明它们所有行为的理论中所需要的理论的科学术语对应的组分和性质,在这里说明也覆盖了世界的感觉特征和人对它们的反应。

埃利斯(b. ellis)似乎同意塞拉斯的观点,不过,他给科学实在论以更强形式的表述:“我理解科学实在论是这样的观点:科学的理论陈述是或者声称是对实在的真实的概括的描述。”

普特南(h. putnam)给出了一个据他说是从达米特(m. dummett)处学来的表述:“实在论者(就给定的理论或论述而论)认为:(1)该理论的句子非真即假;(2)使它们为真或为假的是某种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不是(一般地说)我们现实或潜在感觉材料,或我们的思想结构,或我们的语言等等。”不久,他参照博伊德的观点提出了进一步的看法:“成熟科学理论中的术语典型地有所指称,成熟科学中所接受的理论是似真的,相同的术语即使当它出现在不同的理论中时,也能够指称相同的事物——这些陈述被科学实在论看作是对科学和科学与其对象的关系的任何合适的科学描述的一部分。”

牛顿-史密斯(w. newton-smith)指出:“实在论”用来概括科学哲学中的许多见解。不过,所有这些见解都包含着这样的假定,即科学命题为真或为假。在这里,真理是根据已被放弃的真理符合论来理解的。

布朗(j. brown)这样写道:“科学实在论是我们的理论要确确实实地描述世界的一种原则。它主张存在着一个非观察的实体和过程的领域,而科学以它对可观察世界的解释合理地展示了这个领域。”

格林莫尔(c. glymour)把实在论定义为下述命题:“有健全的理由相信一个理论在经验上是适当的,就有健全的理由相信它所假设的实体是实在的,进而相信我们能够而且的确有这样的理由赞成我们的某些理论。”

图奥梅拉认为:“一般而言,科学实在论是这样一种学说:它宣称科学方法是什么存在和什么不存在的标准。或者,由于科学方法被实在论者典型地假定产生真的理论,我们也可以说,按照实在论的观点,科学的目的典型地在于或至少应该在于找出世界像什么,即找出世界(关于它的可观察的和不可观察的部分和方面)的真的理论;而且,实在论者典型地相信,这样的理论原则上是可以找到的(即使也许不需要宣称能够得到并非唯一的关于世界的真的描述)。真理在这里包含——至少部分地包含——指明世界像什么,这典型地假定要求某种类型的真理符合观(correspondence idea of truth)。”

法因(a. fine)把实在论的观念概括为三条。第一,存在着一个确定的世界,即世界包含着具有关系和性质的实体,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独立于人的行为和动因的。第二,有可能获得相当数量的、可靠的、相对独立于观察者的关于世界及其特征的信息,这些信息并不恰恰局限于可观察的特征。第三,科学的目的在于完全可以接近(并在某种程度上达到)实在论认为是可能的那种确定的世界结构。

费耶阿本德认为,科学实在论是普遍的(科学)知识论。它的形式之一假定,世界独立于我们收集知识的活动,科学是探索世界的最好方式。科学不仅产生预言,而且它涉及事物的本性;它是形而上学和工程论(engineering theory)的结合。”

也许对科学实在论特征性主张列举得最详尽的要算是莱普林(j. leplin)了。他认为,下述特征性主张,其中每一个都不占压倒多数,甚至还有适当的限制,但是任何一位自称是实在论者的人都可能认可其中的某一个主张。它们是:(1)最流行的科学理论至少近似为真。(2)最流行理论的中心术语有真正的指称。(3)科学理论的近似真理性是对该理论预见成功的充分解释。(4)科学理论的(近似)真理性是对该理沦预见成功的唯一可能的解释。(5)一个科学理论即使指称上不成功也可以近似为真。(6)至少是成熟科学的历史表明,科学理论不断地接近物理世界的真实说明。(7)科学理论的理论主张是被确实地理解的,而且这种理解确定为真或为假。(8)科学理论做出真正的、存在的主张。(9)理论的预见成功就是它的中心术语指称成功的证据。(10)科学旨在对物理世界做出确切真实的说明,它的成功是由不断地向达到其目标的方向前进来估算的。莱普林指出,实在论者具有这样的共同信念,即科学变化总的来说是进步的,而科学关于世界的可能知识超越了它的那些易于理解的和经验上的表象。

赫尔曼(g.herman)和胡克(c.hook)各自从三个方面对科学实在论作了系统的表述。赫尔曼的语义学表述是:(1)科学中有些理论语句具有真值。(2)一般来说在科学中的“观察语句”同“理论语句”之间不存在可辩护的分界,使得仅仅前者具有真值。(3)成热科学的术语一股来说都有指称,而且这类科学定律一般来说都是接近于真的。纯本体论表述:(4)科学主要研究一种独立于心智的物质世界。认识论原则:(5)不存在知觉屏障;知觉乃是涉及对环境的物理输入做出生理反应的一种复杂过程,我们由此而知觉那个环境的一部分和一些方面。(6)就科学而言,一般说来在“观察语句”与“理论语句”之间不存在可辩护的分界,使得人们可以合乎理性地仅仅相信(即相信是真的或接近于真的)前一种类型的语句。 (7)在一个具体的科学发展阶段,我们的最佳综合性理论t可能告诉我们:“存在一些客体、事件等x(其特征是满足一些具体的理论谓词),以致这些x原则上是不可观察的(按照t)”;并且在这一点上我们相信t乃是合乎理性的。

胡克关于科学实在论基本主张的框架的形而上学部分是:r1)存在在逻辑上和概念上独立的认识条件(实在的存在独立于认识)。r2)实在是可认识的,认知者与认知对象是因果相关的,而非以更强的结构性相关。语义学部分是:r3)真理在于语言和世界之间适当的对应关系。r4)真理的获得与否独立于认识上接受或拒斥的标准。r5)科学理论既是真理的候选者,也是决定认识上接受与否的候选者。r6) (因此)理论术语具有适合于其作为真理候选者成分的语义学内容,而这一内容并不能全部还原为观察术语的语义学。认识论部分是:r7)在任何给定时刻,正是理论的总体认识论价值,决定了我们对这些理论的理性的认识论态度。理论的经验适当性仅是总体认识论价值的一部分。r8)我们最具认识论价值的理论,是我们认识实在时最可接受的指导。胡克坚持认为,一个根本的可辩护的科学实在论应包括从r1到r8在内,因为它们合在一起才能构成关于我们和我们世界的一致的可信的概念。这些命题相互之间在逻辑上是严格独立的,但它们作为实在论的组成部分确实又并不独立。

以上表述尽管有明显的差异,但它们是统一的而不是互斥的,在特殊形式中蕴含着内在的一致性。郭贵春梳理了一般科学哲学家所理解的典型的科学实在论,从整体上看具有如下特点:(1)科学理论所描述的实体是独立于我们的思想或理论的信仰而客观存在着。因此,科学理论构成了真正的关于存在的主张。(2)科学理论的语词(即非观察语句)应作为特定假设的相关表达方式来考虑;这就是说,科学理论应当实在地被解释或说明,而不能停留在理论语词上仅仅作概念化的描述。(3)被实在地解释的科学理论是可证实的。而且事实上,由于被一般的科学证据表明与一般的科学方法论标准相一致,理论也常常被证实为接近于真理。 (4)一个理论接近真理,是对其预言成功的最充分的解释;而一个理论预言成功,则是核心术语的实在的可参照性成功的证据。(5)成熟科学的历史进步,表明了无论是对于可观察的还是不可观察的现象来说,科学理论都成功地、更精确地接近于真理,即对物理世界真正根由的进步性的接近。(6)在任何成熟科学中,成功的理论都表明它与前理论保持着相关的逻辑联结,即后理论是典型地建筑在前理论具体化了的(观察的和理论的)知识基础上的。因此,前理论将成为后理论的一个特例。(7)一个可接受的新理论应当解释为什么它的前理论像它一样到目前为止是成功的,以及它为什么能够取而代之的逻辑根据。(8)科学的目的在于探索一种确定的和真正的对物理世界的说明,而且它的成功将由它向其目标的进步来评价。也就是说,科学(给出了详尽的解释和精确的预测)的经验的成功相应地提供了对实在论的严格的经验证实和逻辑证明。

(三)科学实在论的核心信条和本质特征

从科学实在论观点的具体表述不难看出,这些观点广泛地涉及到科学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语义学的诸多方面,它与科学理论的目的和结构、理论的内容和真理性、科学预测和说明、科学检验和评价、科学实在的涵义、科学进步和成功等紧密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因此,片面地、教条地固守于一隅,都难以洞察出科学实在论的精神实质。但是,这个网络上的纽结毕竟体现了科学实在论的核心信条和本质特征。

科学实在论有两个基本信条:科学理论中的专名有所指称;科学理论中的定律近似真

理。史密斯(p. smich)称此为指称问题(problem of reference)和述谓问题(problem of predication)。指称问题说,在已确立的科学理论中所指称的那些东西的确存在着。述谓问题说,科学理论中包含的陈述或真或假。指称问题虽然和述谓问题截然不同,但二者并非完全分离,因为说明一个陈述为真是什么的一种方式,就是表明事物如何能够像该陈述说它们存在那样存在于世界中。词和世界之间的这种关系称为符合关系(correspondence relation),建立在符合关系基础上的真理论称之为真理符合论。真理符合论往往被认为是实在论者关于指称和述谓问题的观点的不可分割的形式,甚或是必然的结果。

科学实在论的一个主要论证是最佳说明:如果世界的行为正好如同科学所设定的实体那样存在,那么对这一事实的最佳说明就是这些实体确实存在。实在论的最基本的论证路线基于这样的前提:科学方法是达到世界知识的最佳方法。实在论认为科学方法预设了实在论。因此,实在论的一个根本特征就在于,科学方法(在其最丰富的意义上)至少原则上能够导致最佳说明的世界理论(其他东西均不能)。由于理想的、最佳说明的理论被经验实在论者设想等同于真的理论,因此科学方法能够导致真的理论(其他东西均不能)。

史密斯把科学的目的在于不断给出更严格的、更似真的世界图像视为科学实在论的中心假定,而把谈论真理和逼近真理以及说明能力的增强视为科学实在论者的典型谈论。胡克则认为,实在论的中心观念在于认知者和认知对象是因果相关的,实在论惯用的口号是存在着一个逻辑上独立的实在。劳丹则把实在论者为达到他们的认识目的而提出的方法和规则概括为两条,即最佳说明推理方法和可接受的新理论必须保留它们成功的前任理论的理论内容(或扩展的范围)中有意义的部分。图奥梅拉则把“科学是存在的万物的尺度”看作是科学实在论的箴言,即科学是关于什么存在、什么不存在的最后仲裁者。

科学实在论的核心信条和本质特征,也可以从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争论中看出。范弗拉森认为二者争论的焦点在于,或是把产生一个字面上为真的描述作为科学的目的,或是科学只提供经验上恰当的理论。莱普林认为,二者的争论本质上在于划分世界模式的个体性和类似性概念。实在论承诺我们发展了划分世界的方式,而非实在论则承诺我们构思了划分世界的方式。实在论的划分概念反映在它承诺真理符合论、指称因果论和形而上学本质论。

科学实在论的基石之一在于它的本体论承诺,即科学理论中的理论实体的本体论地位问题,尤其在于它的实在概念。在埃利斯看来,本体论或实在概念包括五个方面: (1)物理实体范畴;(2)物理事件范畴,包括能量在宇宙中分布的一切变化;(3)物理实体与事件之间时空关系的范畴;(4)物理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范畴;(5)物理性质范畴,包括因果上有效的一切性质;(6)数字关系范畴。本体论是高度可还原的,其中最基本的物理实体是基本粒子和场。关于物理实体的判据,哈金(i. hacking)提出了下述标准:当科学家对假定的实体的因果性质的理解容许他们利用这样的实体作为工具研究自然的其他方面时,那么就有理由接受这样的实体作为真实的存在。

郭贵春从三个方面来看判据实在的标准。(1)可观察性标准,即一个理论实体存在的标准在于它所表征的客观对象的直接可观察性。换句话说,通过可观察实体的朴素的“直接可观察性特征”而使得相应理论实体的存在解释成为合理的。(2)语义标准。这种标准不是从确定科学认识的对象,而是从阐述科学理论的意义的角度做出的。持这种标准的实在论者认为:理论是由涉及“实在的”或“存在的”实体之真或假的陈述所构成的。因此,只要从语义分析(包括句法分析)上判定这些陈述的真值,便可确定相关实体的实在性。(3)因果效应标准。这种标准是为了解决以上两种标准所存在的困难而提出的,即只要能够确定不可观察实体的某些可观察的效应或特征,我们就可逻辑地断言与其相应的理论实体是存在的。

董光壁认为,对应于感觉和知觉的经验世界以及由我们的思想构成的理论世界,有两种实在,即经验的实在和理论的实在或数学的实在。对实在的这种二元要求,可以称之为实在的二重性原理。对物理实在的描述,可以在理论上区分为三种不同强弱的等级:符合型描述(要求理论实在要素和经验实在要素一一符合),说明型描述(不要求两种实在要素一一符合,只要求通过这一函数关系相联系),诠释性描述(要求必须以一种物理世界图像为基础)。

费耶阿本德则把实在概念与人类生活形式紧密地联系起来,也许可以称其为“泛实在”。他指出,“实在”问题其实已变为人类决定的问题:“我们决定把那些在我们所喜欢的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东西看作是实在的。”“所谓‘实在的’东西,也就是在人们渴望选择的那种生活中发挥作用的一切。”因此,实在的尺度就不再是某种独立于人类生活的东西,而成了生活形式本身。

二、科学实在论的变种

现代科学实在论者不断地汲取自然科学和哲学成果,同时在与反实在论的论战中锻造自己的武器,从而摆脱了传统实在论的僵化内容和呆板形式,形成了形形色色的变体或变种。下面,我们择其有代表性的变种分述如下。

(一)科学哲学家的科学实在论变种

1.哈金的实体实在论

哈金把实在论为两种类型:实体实在论和理论实在论。理论实在论是指我们试图形成关于世界、关于物质的内部构造、关于不能达到的遥远空间的正确理论。哈金认为理论实在论过于乐观了,他赞成实体实在论,即断言诸如电子、夸克、黑洞、过程、状态、波、流、相互作用、场等实体是真实存在的。哈金认为实验物理学给科学实在论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是工程而非理论,才是实体实在论的最好证明。哈金集中探索了实体实在的标准。他得出结论说,如果人们以特定的目的干预和操作实体(不纯粹是建立实体的存在),那么我们就可以合理地认为该实体是存在的。

2.胡克的进化自然主义实在论

胡克的进化自然主义实在论在整体理论上的表现,就是要彻底打破那种极端地强调逻辑方法的预设性、永真性和绝对性为核心的“第一哲学”,而建立一种以进化的科学世界观的规范功能为核心的“元哲学”,从而使科学哲学理论真正成为科学的和自然化的。胡克指出,自然主义实在论者坚持把科学哲学建构为可错的科学理论,从而统一认知理论。在一个科学理论中,人们自然会发现方法论的进化是科学认知动力学的绝对中心。同时,对哲学和科学的一致性和非人类中心论的要求直接导致我们在生物学和认识论中采取进化论立场。进化论立场对于发展一般认知理论和意识理论、对于发展科学认识论、对于语言理论特别是科学动力学理论,都具有重要意义。进化论将导致三个认识论的重要结论,即采用彻底的可错论态度,从逻辑接受转向理性接受,强调在理性信念动力学中冒险和判断的基本作用。

3.埃利斯的客观自然主义实在论

埃利斯坚持内在实在论,他把科学实在论的本体论与真理的内在论结合起来,发展了一种适合于科学和作为极限理想的“真理”的内在实在论观点以维护实在论,形成了他自称的客观自然主义实在论。埃利斯认为客观世界是在因果含义上独立存在的,承认科学中理论实体的实在性,这样的存在和实在性只有在一个理论或概念框架内才有意义。他主张真理是一个认识论评价概念,是人类的真理,是内在于我们和我们的世界的关系之中的,是在认识论上值得相信的东西。因此,真理是一个与信念价值有关的问题,埃利斯称其为内在论的真理论(internalist theory of truth)。埃利斯所谓的“客观的”,既指世界是我们接受信息的源泉,也指真假问题被认为是原则上能达到非强制的、主体间的一致性。所谓“自然主义的”,就是人类具有共同的本性,以共同的方式观察与加工信息。

4.图奥梅拉的因果内在实在论

图奥梅拉反对形而上学实在论,坚持因果内在实在论。他把因果内在实在论定义为下述原则的合取:(a1)存在着独立于精神的实在的项目(物、事件、过程等)。(a2)这些项目因果地相互作用(或至少能够相互作用),从而与人相互作用,其相互作用的方式使人对世界的认识和意识成为可能的。(a3)世界、我们的知识和语言无论如何不是“所予的”(a given)。换句话说,(a)不存在本体论上所予的、范畴上现成的(ready-made)实在世界(否定所予神话的本体论变种(mgo);(b)人们不能与世界进行非概念的交流,而是进行认识论的交流(否定给予神话的认识论变种mge);(c)不存在概念上优越的、亦即语义学不可替代的语言或概念图式(否定给予神话的语义学变种mgl)。(a4)在描述世界时,科学是什么存在和什么不存在的尺度。

5.夏佩尔的理性实在论

夏佩尔将信息域看作是一个具有复杂内在结构的实体。这一实体以客观的实体信念为基础,以广阔的背景知识信念为主体,以求解难题为目的,以科学方法为手段,以各项的变化和发展为过程,形成了一幅具有高度动态性的科学图像。夏佩尔的信息域既是科学理性发展的客观产物,又是科学实在论进行研究的现实对象;它既是一个理论上的理性重建框架,又是一个方法论上的实在论分析结构;从而也表明了科学的进步是一个理性的进化过程。夏佩尔认为,他对信息域理论的理性发展给科学以理性实在论的解释。这种理性的和实在论的分析并不是对科学的“哲学覆盖物”,而是潜在地、深入地“嵌入了科学的发展过程,存在于科学家的思维方式之中”。因此,“怀疑实在论说明是真实的,这种怀疑本身就不是一个理由,即它本身就是不合理的。

6.博伊德的辩证实在论

博伊德据理批驳了两种主要的反实在论传统,即经验论和建构论,他坚持术语与实在相对应,理论具有似真性,认为科学认识是一个向实在对象不断地接近的过程,是由理论到实在,再由实在到理论的辩证过程,因而先前的理论总是包含着真理的颗粒。博伊德指出科学方法论可以辩证地发展。科学方法论立足于近似为真的理论,是发现新成果和改进旧理论的可靠指南。其结果,我们对世界知识的改进导致了一个更加可靠的方法论,这一方法论又导致了更加精确的理论,如此循环不已,最后产生一个不断精确的世界理论图像。科学方法论的这种独特的实在论观和辩证观为捍卫实在论提供了基础,也是反驳反实在论所必需的。

7.萨蒙(w.salmon)的理论实在论

与哈金不同,萨蒙是理论实在论的倡导者。萨蒙主张,关于不可观察物的陈述是可以得到经验证据支持的。比如,如果关于分子的各种陈述是以直截了当的方式得出的,那么这个陈述就意味着分子的实在性。我们关于世界的理论,或者为真,或者为假,或是真理的候选者,而理论的目的则在于求真。萨蒙坚信物质世界及其因果联系的客观实在性,坚信借助归纳和演绎可以从关于可观察物的陈述合理地推论出关于不可观察物的陈述。

8.塞拉斯的知识实在论

塞拉斯从对理论框架、观察框架、对应原则以及认识真理的分析入手,重新解释和确定了理论和观察知识在科学认识中的地位,提出了他的知识实在论。在塞拉斯看来,理论框架是具有确定语义规则的概念整体,任何理论术语都有本体论的意义,理论实体的存在是客观的,科学实在论的本体论观点是普遍的非条件命题。观察框架的生命力根植于它在科学认识过程中的认识论地位,观察框架的本质在于它对未来科学进步具有潜在的调节功能,观察谓词具有描述功能。对应规则在知识实在论中具有联网作用,它把孤立存在的理论框架和观察框架有效地联结起来并发挥各自的和总体的功能。一个陈述为真,就在于这个陈述满足了所有相关语义规则的要求。塞拉斯就这样立足于科学实在论的立场,运用语义分析的方法,构造了一个动态的、变化的和发展的知识结构和理想化的真理观,为科学实在论开创了一条新的探索之路。

9.麦克马林(e.mcmullin)的结构实在论

麦克马林洞察到实体实在论的弱点,指出它不能说明科学发展对这些实体不断否定和取 代的事实。因此,科学理论所直接描述的不是实体本身,而是实体的结构,科学的发展表现 为对这些实体结构的改善不断取得进步。麦克马林据此认为,科学实在论应该主张理论所描 述的实在的结构符合世界的结构,而不在于断言理论实体的存在。虽然我们可以用不同的名 称指谓某一种实体,但它的结构则是连续的、一致的。

10. 费耶阿本德的方法实在论和伦理实在论

费耶阿本德认为,科学实在论均非纯粹的本体实在论,而是科学理论探索中的方法实在论,都是在理论的选择、解释和评价中,为解决理论与实在的关系而从方法论意义上进行的探索。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认为“科学实在论是关于(科学)知识的一般理论”,是一种普遍的“方法论原则”。方法实在论坚持科学知识发展的动态性,主张本体论的一元论,并蕴含着历史实在论的观点。另外,费耶阿本德提出观察受理论统摄、观察术语与理论术语无根本性区别的重要论点,据此建立了以实在边界的可移动性为基础,以把科学视为参与活动的断言为特点,以伦理学尺度为最终结果的相对主义科学观和实在观的伦理实在论。伦理实在论的主旨是:始于生活(伦理规范),终于实在。

11.普特南的语义实在论

普特南以科学哲学家特有的宽容和洞察力,把语义分析方法从预设主义和形式主义的怀抱中“移置”到科学实在论的立场上,从而强化了科学实在论的理论解释的合理性和可接受性。普特南把重建实在论的“意义”理论作为一个战略性的目标,把给出一个综合的意义图景视为语义分析的目的,力图建立实在论的因果指称论。在普特南看来,一个词的意义的常规形式描述应该是一个“有穷序列或矢量”。它的要素主要包括:适用于词的语句标示,语义标示,对陈规旧套的其他特征的描述,对外延的描述。他坚持认为,一个词的意义就是 “一组语义分析的规则”,指称就是“语词-世界”之间的具体的关系。

12.h.i.布朗的预期实在论

布朗认为,弱实在论的观点是:某些事物独立于我们认识它的企图而存在着。他把下述两个信条附加到弱实在论之上,从而形成了他所谓的预期实在论(prospective realism):(1)了解这些独立的项目的企图是科学的合情合理的目的;(2)我们追求这种目的的能力由于越来越高级的仪器设备的发展而不断增长。布朗批驳了反实在论的三个主要论据,即历史归纳、不充分决定(underdetermination)和不可通约性。他相信,科学家将继续不断地设计出更加强大的仪器,从而把科学理论置于日益强大的经验约束之下。这使我们返回到预期实在论的命题:没有实在论将会获得成功的保证,但实在论的目标是可以追求的,我们追求这个目标的能力日益增长,因为我们仪器的功能日益增强。

l 3.形而上学实在论和内在实在论

普特南和图奥梅拉等人都对形而上学实在论和内在实在论下过定义。按照图奥梅拉的界定,形而上学实在论的观点是:(1)世界是“现成的”,它是由一组固定的对象构成,且独立于人的精神。(2)存在着一个且仅有一个为真的、完美的世界描述。(3)真理是彻底的非认识的概念,即是语言表达和世界的符合。内在实在论否认这三个主张,它坚持认为:(1’)“世界由什么组成”的问题仅在理论或描述中才有意义。因此,世界在某种意义上是通过人的概念图式“人造的”或“加工的”。典型的内在论变种也坚持:(2’)世界能够用一些真的和完善的、但在某种程度上是竞争的方式来描述,(3’)真理是认识的(或依赖于理论的)概念。也就是说,形而上学实在论假定,世界、语言和我们的知识在于超验地给予的感觉,而内在实在论则否认这些超验的假定。

14.逼真认识论实在论(cer)

劳丹指出,逼真认识论实在论是由下述五个观点构成的:(r1)科学理论(至少是成熟科学)是典型的近似真理,并且在同一领域中较新的理论比较老的理论更接近真理。(r2)在一门成熟科学理论中的观察术语和理论术语真正有所指称。(r3)任何成热科学的成功理论都保留着较早理论的理论关系和明显的指称。(r4)为人们所接受的新理论必须而且应当解释它的前任在其成功的范围内为什么会成功。(r5)r1~r4的论点保证(成熟的)科学理论应当是成功的;事实上,这些论点构成了最好的即使不是唯一的对科学成功的解释。科学经验上的成功(在有详细解释和精确预言的意义上)会给实在论提供严格经验上的确证。劳丹反对这种逼真认识论实在论。

15.测量实在论

测量实在论在科学解释中所注重的并不是被测量的客体本身,而是被测量的客体的性质或物理量。测量实在论者坚持认为,在一般情况下,测量给出了关于现象的客观特性的信息。存在着任何实体的客观事实,这些事实独立于任何语言的约定,即独立于任何我们所接受并信仰的背景理论。他们把测量对象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看作是有资格的真正实体,而且特别是由于它们的解释价值,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它们的存在。测量的结果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对测量系统的积极解释和说明,是科学方法论的有目的的运用,是背景理论原则的生动展开和实现。因此,测量的本质不在于它的操作性,而在于它是实在性、经验性和科学理性的统一。邦格、斯沃耶(c. swoyer)等人都是测量实在论者的代表。

科学实在论的变种并不止于这些,例如还有意向实在论(intentional realism,由于理论的倡导者断言与一些理论相对应的实体的存在而使理论一般有所意指的观点)、经验实在论(理论的经验恰当性的证据即是它的真理性的证据)、证据实在论(evidential realism,我们有时有理论为真的证据而恰恰没有在经验上恰当的证据)、动机实在论(motivational realism,实在论是隐藏在创造性科学工作背后的,并值得为之去干的主要动力)、数学实在论(数学的本质在于它的具体的客观性而不是抽象的实在性)、物理实在论(物理概念的本质就在于它是物理学对客观实在进行语言重构的基元,是物理理论的形式化与物理对象之间的一致性的体现)等等。而且,这类变种还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

(二)哲人科学家的科学实在论变种

科学家(尤其是科学实验家)大都信奉科学实在论,但只是在哲人科学家身上,才有意识地形成了比较自觉的科学实在论观点。在这里,我想选择三位现代超级哲人科学家,阐述一下他们各自的实在论观点。

1. 彭加勒的关系实在论

彭加勒是关系实在论(relation-realism)的先驱。在彭加勒看来,实在即是关系,真实对象之间的真正关系是我们能够得到的唯一实在。科学能够达到的并不是像朴素的教条主义者所设想的事物本身,而只是事物之间的关系。他把客观实在理解为世界的和谐(事物之间的关系)和主体间性(人之间的关系)。他说:“我们称之为客观实在的东西,归根结底对大多数思维者是共同的,而且对所有的思维者也应当是共同的,我们将看到,这种共同的部分只能是数学定律所表示的和谐而已。正是这种和谐,才是唯一的客观实在,才是我们所能得到的唯一真理。”彭加勒有时并不否认细胞、原子之类的实在(他在佩兰实验之后明确承认原子是一种实在),但他认为这些细胞排列的方式和导致个体统一的方式是比孤立的要素更为有趣、更为深刻的实在。他实际上更看重关系而不是实体。彭加勒认为,科学的目的在于追求真理(实验真理和数学真理),这种追求是可以达到的。但是,绝对真理是没有的,真理是一个逐步逼近的过程。科学虽有危机和革命,但这种革命并未否定科学的继承性和连续性:旧理论依然在其适用范围内具有客观价值,新理论依然包含着旧理论中的真关系。

2. 爱因斯坦的综合实在论

综合实在论(synthetic realism)是我为爱因斯坦的科学实在论所取的专门名称。爱因斯坦的主导哲学思想是理性论的实在论(这是创立相对论的坚实的认识论基础)和经验约定论(它是构筑相对论理论框架的有力的方法论工具),当然他的早期哲学思想中也包含着相当明显的怀疑的经验论(它是破除绝对时空观的锐利武器)。因此,爱因斯坦的实在论思想是实在论和经验论、理性论、约定论等异质因素的有机的化合,而不是简单的混合。爱因斯坦的物理实在概念包含着物理实体、物理事件、时空关系、因果关系、物理性质等本体论范畴,以及现象、经验、理论等认识论论因素。他的综合实在论在诸多范畴、因素和成分之间保持了“必要的能力”,既保留了古典实在论的某些色彩,也体现了当代实在论的一些气质。

3. 玻尔的经验实在论

郭贵春认为玻尔是一位经验实在论者。玻尔擎起反对唯心主义、先验主义和机械实在论的旗帜,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精练的语言,独特地揭示了量子时代理性与实在的特征,表明了科学理性发展的新抉择。玻尔对量子力学的理性重建表现在用抽象化取代形象化,用互补性取代因果性,用统计解释代替个体解释,用主客体统一的测量理论取代经典测量观。玻尔并不否认微观粒子的实在性,但他对这些粒子的实体本身与其存在状态作了区分,对波函数所描述的状态从量子力学形式体系的要求上作了具体的解释。这种解释使得玻尔把整个量子现象的描述看作是客观的经验实在,这种经验实在构成了整个人类关于微观世界的知识大厦的基础。玻尔的物理指导思想的焦点不在于本体论的断言,而在于清晰的经验描述。正是从这样一个视角,玻尔将观察经验与符号形式结合起来,形成了他独特的经验实在论思想。

(三)科学实在论分类

科学实在论的表述见仁见智,科学实在论的变种花样翻新,容易使人茫然无措、不得要领。因此,有必要加以归类,科学哲学家们也正是这样做的。

哈金采取了两分法:关于实体的实在论和关于理论的实在论。他认为二者的重大差异在于,后者是关于科学目的学说,即担负着某种价值的学说,而前者则在价值上更加中立。

劳丹则采取了三分法:本体论的实在论(认为世界具有独立于作为认识者的我们的确定性)、语义学的实在论(断定科学理论、科学定律和科学假设是就世界所做出的或真或假的断言)、认识论的实在论(我们有权将得到最好确证的自然科学理论接受为真)。劳丹接受两种而拒斥第三种实在论。

费耶阿本德从方法论的功能去考察,认为科学史上有三种实在论类型。其一是对被选定为研究基础的理论进行实在论解释的选择实在论。其二是关于理论实体的表征实在论,即科学理论引入了新的理论实体,这些理论实体都被假定表征了特定的实在客体。其三是关于理论评价的实证实在论,认为就实在做出判断等于断言某一特殊幻像比另一个幻像更为可取。

董光壁依据物理实在判据的强弱等级把实在论分为三级。客观实在论:物理实在的要素在具体测量作用完成之前已经存在。经验实在论:物理实在的要素同被测量的对象相联系而存在,但同测量仪器的选择无关,只强调因测量作用而存在。因果实在论:物理实在的要素被认为是可精确预言的测量作用结果的原因,它既不要求物理实在的要素在测量之前存在,也不要求物理实在要素与测量结果同时发生。

郭贵春从对解释对象的层次分析方面,将科学实在论分为三个层次:关于客体的实在论、关于测量的实在论、关于理论实体的实在论。从研究的方法论结构分类,则有本体论实在论、认识论实在论、意向实在论、方法实在论、参照实在论(referential realism)、语义实在论。

不少人还依据科学实在论在本体论、认识论和语义学诸方面承诺程度的不同,将其分为强实在论、弱实在论或硬实在论、软实在论以及最低限度的科学实在论(msr)、温和的科学实在论(mosr)、极端的科学实在论(esr)等。

三、对科学实在论的反驳

现代科学实在论也是在与反实在论和非实在论的诘难与斗争中诞生、发展起来的,随着二者之间的论争的深入和系统化,相互之间也出现了渗透和交叉的趋势。因此,要详尽地了解科学实在论,就有必要了解它的对立面——反实在论或非实在论。

(一)反实在论的主要论据和基本观点

博伊德指出,反实在论有两类主要传统,即经验论传统和建构论传统。经验论的论证是:经验上等价的理论在证据上是不可区分的,因此知识不能扩展到“不可观察的东西”。这种证据不可区分性论题代表了当代经验论者的关键性的认识论主张。他们强调事实知识总是建立在经验之上,没有任何先验的事实知识。理论主张的证实也不能表明理论是关于世界的本来面貌的知识。建构论的论证是:科学方法论密切地依赖于理论,它最多只是一个建构程序,而不是发现程序,科学史上前后相继的范式在逻辑上是不可通约的,不同的范式反映的是不同的世界。

h. l. 布朗认为反实在论有三个主要论据:历史归纳、不充分决定和不可通约性。历史归纳论据企图利用科学史的证据得出结论:我们没有恰当的理由宣称任何流行的科学理论的真理性。因为先前曾受到强有力的证据支持的理论现在却一致认为为假,因此目前受到优待的理论也是假的。不充分决定论认为,当我们考虑接受任何普遍概括时,当我们乞灵于观察证据驳斥普遍命题时,当我们考虑相信不可观察物时,都会出现不充分决定的状况。不充分决定说明可达到的观察资料从来也不足以在理论状况方面做出唯一的决定,而实在论者却要求我们在每一个领域达到唯一的理论。不可通约性的论据是,基本的理论序列没有比较评价的客观基础,没有办法在不同的概念系统之间做出选择。因为观察依赖于理论,评价理论的方法论规划随理论而变化,科学理论又是文化产品,从而削弱了理论评价的客观基础。

莱普林注意到反实在论集中在两个问题上。一个问题是历史的。科学的历史表明,理论科学从根本上说是不连续的;用以支持流行科学的有效证据在本质上是靠不住的,而且证据也不能系统地决定超越于我们经验之外的关于世界的信念。第二个问题涉及到真理或近似真理被归结为理论所能给出的经验成功的解释。真理和成功并非总是对应的,有时不似真的理论也能在经验上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以为它就是真的了)。

著名的反实在论者范弗拉森这样表述反实在论的立场:科学的目的不见得非要给出一种关于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字面上为真的描述,接受一个理论完全可以包括某种弱于(或除了)相信它为真的信念。

郭贵春认为20世纪以来反实在论的主要表现形式有现象论、工具论、约定论、实用主义、逻辑经验论、建构论。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导致了对科学实在论的怀疑论,即对科学实在论乐观主义的“反动”。反实在论尽管在形式和内容上五花八门,但在基本立场上却具有一致的特征。首先,从科学哲学的历史发展方面来讲,反实在论认为科学实在论早已随着逻辑实证论所谓的“哲学革命”而消亡了,近几十年的复兴,只不过是死灰复燃,回光返照而已。其次,从对理论的经验检验方面来看,反实在论认为科学实在论是毫无意义的,因而是非科学的。再次,从科学解释的方面看,反实在论认为科学实在论的累积观是错误的,真理论是一种模糊的普遍信仰,理论解释的逻辑性是不完备的,等等。

(二)几种有代表性的反实在论或非实在论观点

1. 范弗拉森的建构经验论

范弗拉森从科学的目的和区分可观察物与不可观察物两个方面向科学实在论提出挑战。他提出了一种反实在论的命题即建构经验论:“科学旨在给予我们经验上合适的理论,而接受一个理论所包含的是仅仅相信它在经验上是合适的。”在这里,所谓的经验合适性指的是理论对世界的更紧密、更经验化的关系,是所有那些现实的、可观察的经验结构部分在理论所许可的某个世界模型中的可嵌入性。

2.法因的自然本体论态度

法因既不赞成实在论,又不同意反实在论的主张,他提出所谓的自然本体论态度(简称noa)。法因约定,这样的态度容许科学是不言而喻的,即容许科学为它自己的结果提供它自己的逻辑解释,而不是用实在论或反实在论以总括的方式加以解释。法因建议,如果我们采取这种态度,那么实在论和反实在论的总括解释就是无用的覆盖物:没有必要,没有正当理由,最终甚至是不可理解的。法因引用爱因斯坦的下述言论为noa唱赞歌:莫扎特的音乐(演奏“noa”)似乎如此自然,相比之下,其他作曲家的音乐(演奏“实在论”或“反实在论”)听起来却是人为的和造作的。

四、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1. 正如本文开头所点明的,现代科学实在论的兴起有其深厚的科学背景和哲学背景。但是,科学实在论的智力根基也许要久远得多。诚如费耶阿本德所说,科学实在论把它的存在和概念归因于常识和综合理论的古老对立。它产生于希腊智者受到对抽象、描述的新种类和对生活的新价值的热爱的指导,否定传统的观点,力图用他们自己的叙述取代它们之时。它是传统和这些叙述之间的斗争,是“哲学和诗之间的古老战役”,它导致把传统视为一个整体,引入了存在和实在的普遍概念。而且,科学实在论的一些变种也从哲学史中汲取了营养或抓住了契机。例如,科学实在论与康德哲学就有关联:用科学对象即最佳说明的科学理论所假定的对象代替了康德的本体(noumena),康德的经验直觉在某种意义上被不仅仅局限于感性直觉的事实直觉代替了,康德的静态先验范畴归根结底被分析为可变的功能范畴,即某种语言的东西或至少是类似于语言实体的某种东西。

2.与其他哲学流派相比,科学实在论是最贴近科学的哲学学说。它为科学提供了自明的、合乎情理的目的,无论从理解世界的好奇心和来自实际的考虑都是如此。而且,科学史已经表明,追求这样的目标往往不会使我们落空。当然,达到实在论的目的的能力最终取决于理论选择受观察的限制有多么大,不过科学实验日益为实在论提供了最强有力的证据。诚如普特南所说,科学实在论是不使科学的成功成为奇迹的唯一哲学。

3.科学实在论在其内在逻辑地发展中,在与反实在论和非实在论的争辩(这种争辩已由绝对的对立逐渐演为相对的互补)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论据,修正自己的观点,改变自己的形式,丰富自己的内容,从而不仅加深了对科学的认识,自身也呈现出兴旺发达的势头。但是也应该看到,科学实在论的一些表述或变种由于缺乏明晰的概念和语义限定而具有某种程度的任意性,这对其今后的发展显然是不利的。

4. 有人认为,科学实在论对科学的发展有相当大的影响;这不仅表现在事后对所得成果的描述方式上,而且事先也提供了研究和启发解决特定问题的战略。也有人认为,目前进行的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争论既不关心科学所要解决的问题,又不能起到科学哲学所应起的作用,完全脱离当前的科学实践与科学理论。我们认为,科学实在论乃至一般的科学哲学在哥白尼天文学和牛顿力学的诞生、世纪之交分子实在性的争论以及本世纪初叶以来关于量子力学诠释的论战中,确实对科学发展大有促进,但是在所谓的常规科学时期,其作用并不是很明显的。另一方面,当代的科学实在论乃至一般的科学哲学确实也越来越专门化和技术化,这固然深化了对问题的探讨,但的确也远离了科学和科学家。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科学革命时期前后的那种科学与哲学密切结合、哲人科学家群星璀灿的局面,如今已是“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费耶阿本德发出的“回到马赫去!”的呐喊是有一定道理的,真可谓空谷足音。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社社会科学院哲学所自然辩证法室编:《国外自然科学哲学问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1版。

2 郭贵春:《当代科学实在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1版。

3 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编:《分析哲学与科学哲学论文集》,香港:新亚书院,1989年第1版。

4 劳丹:《科学与价值》,殷正坤译,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版。

5 劳丹:《进步及其问题》,刘新民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年第1版。

6 彭加勒:《科学的价值》,李醒民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第1版。

7 金吾伦:科学实在论研究现状概述,北京:《自然科学哲学问题》,1989年第2期。

8 张来举:科学与实在:费耶阿本德的理解,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1991年第8期。

9 bas c. van fraassen,the scientific image,clarendon press, oxford, 1980.

10 j. leplin ed., scientific realism,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4.

11 r. tuomela,seience, action, and reality, d.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 1985.

12 p. smith, realism and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13 j. t. cushing ed., science and reality,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1984.

14 p. k. feyerabend, realism, rationalism & scientific metho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15 p. k. feyerabend, problems of empiricis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16 c. dilworth, empiricism vs realism: high point in the debate during the past 150 years, stud. hist. phil. sci., vol. 21,no.3, pp.431~462,1990.

17 h. i. brown, prospective realism, stud. hist. phil. sci., vol. 21,no.2, pp.211~242,1990.

第4篇

     

而有    社会有隆替,学术有兴衰,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问题在于怎样顺应此规律,才能促进学术和科学的发展。任何割断历史,单纯追求全新的所谓“学术”,只是徒劳而已。当今全世界所面临的是现代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已出现危机,国内外知名的科学家一致要求东西方科学思想和方法的藕合。墨西哥地需求学家龙尼兹1982年在北就大陆寺震活动和地震预报国际会议上撰文急呼:“现在西方科学特别擅长于解决几个简单点间相互作用的问题,但对理解大的复杂系统的性质就显得格外无能了。……中国科学包括了一些能描述复杂系统动力学我的古老方法。”德国《易经》符号逻辑专家斐德烈博士近来在德国semiotic(符号学)杂志上(1991年1-2期)以“《易经》符号逻辑”为题撰写的论文中指出:“《易经》提供了一个完整的符号功能模型,……,这种模型的演化逻辑和建立反映了地球上自然环境的基础结构。《易经》这种符号创造在任何时代都可称之为范例。虽然《易经》符号起源于古代,但其原则仍适用于现代科学知识水平的概念范畴,告别是对于正在相互渗透中的演化科学可以理解的符号学来说,易卦符号系统为它开辟了一个机关报的远景。”国外学者对中国古代科学思维方法作出这样高的评价并非出自偶然,从100多年前的德国学者莱布尼兹,以及后来的爱因斯坦,波尔,直到近来国内外若干世界上一流的理论物理学家都有类似的评价,有的已把《周易》和《老子》的思想应用于其科学实践中,并取得可观的效果。因此,对近几年来国内外出现的《周易》热应当加以盯导,使其步入正轨,沿着自然科学持续发展需要结合东方思维的方向发展下去。

    本人认为东方思维对西方现代自然科学学最富有参考价值的理论原则有:主客体不能截然分开的思想;天地人整体观思想;重虚、重功能、重相互关系的思想;大易以逆为用的思想;大易与计算机、人工智能为同构物的思想;大易的圜道(周期)和中道(协同论)思想;易象蕴含有意场或意函数(譬如现代计算机汉字按字音输入,显示出若干个同音异义字的处理问题)的思想;易数为离散数和无量纲数,并通向分维数的思想;《易传》“生生之谓易”、“天地之大德曰生”、“在天成象,在地成形”等思想。关于这些思想内容极为丰富,有的已与现代自然科学结合在一起,有的正在结合,有的尚待研究。关于这些内容本人拟在今后逐一撰文阐述,不拟在此讨论。

二、东方思维用于现代自然科学之重要实例

    70到80年代以来,国内外召开了不少次《周易》学术会议,1989、1990、1991在河南连续召开了三次国内和国际《周易》与现代自然科学(最后一次叫《周易》与现代化》学术会议。这些会议的论文玉器有不少涉及现代各门自然科学。然而,这些论文中讨论应用的多,探索赔东西方科学思维怎样藕合的少,以东西方科学思维相结合撰写的专著少。兹选择其中思想性强的少数专门著作及论文作一下介绍:

    1.刘绍光的《一元数理论初探》(中国展望出版社,1984):刘绍光40年代曾在法国巴黎爱因斯担实验室工作过,爱因斯坦对其一元数学思想评价较高但认为自己现在(因正在研究相对论)无法研究。刘绍光研究一无数学四十年,于1984年才发表了《一元数理论初探》。该书是把几何图象(易象)、数(易数)、物理(物理参数、性质等)结合起来,用现代数学推衍而成。所谓一元者即肥形、数、理结合在一起之谓。一元数学可用来计算无法观测的尺寸大小和参数等,如可计算地壳厚度、地幔厚度、地核直径等,其计算结果与现代地球物理研究的数据符合(见刘绍光,“地震的一元机制及其效应推算”,《华北地震科学》,1988,1期)。一元数学的特点是:计算时不用观测数据,观测数据只作为一元数学计算结果的验证。本人认为,一元数学应当与现代细胞自动机理论相通,都可用来检验现代大量使用的非线性物理学各种方法的研究结果。是一门很有前途的数学学科。

    2.郭增建《灾害物理学》(陕西科技出版社,1989):第二章“灾害物理学方法论”详细讨论了东方灾异观,其中包括:《周易》的象数结合;象数理关系论;内象个象论(邵雍《皇极经世》);阴阳结合论;《内经》“生生化化,品物咸章”论;八卦数;倍九论;祸福相随观;《老子》“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论等。特别是《周易》象数和邵雍内象旬象论,对于近年来现代非线性物理学的研究有很大参考价值,象数与非线性物理学的结合,将对不定期灾害预测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3.焦蔚芳《洛书数学》:美藉学者焦蔚芳在《周易》三阶幻方洛书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数学已发表三篇文章:焦氏《洛书矩阵》学说(上海《世界科学》,1987年,5期);焦氏《洛书数字几何学》导论(世界科学》,1991,3期);《洛书数论原理》(《世界科学》,待刊)。焦氏拟在此基础上写成《洛书数学》一书(1992-1993可望出版)。《洛书数学》与《一元数理论初探》的性质相近,都是铁数与现代数学相结合的产物,其中有些概念和原理为现代数学中所缺少的,如洛书空间是无限的,但亦可变成有限的;洛书空间为连续的,但亦可被数学运算划分成许多互不连续的组合;洛书空间可由实数和虚数、无理和有理娄组成;洛书空间可以重复膨胀和收缩;洛书空间能作周期性运动或永不休止地变化;洛书空间具有量子化的特点。洛书数学由于采用矩阵形式,故与现代计算机的运算及力学张量(由9个量组成)密切相关,可以很方便地用来研究现代自然科学,特别是力学,其发展前途是远大的。

  4.刘子华《八卦宇宙论与现代天文》(四川科技出版社,1989):刘子华40年代留学法国,1940年以《八卦宇宙论与现代天文--一颗新星的预测》的论文,获巴黎大学博士学位。近年来把论文整理成书发表。该书内容是用《易经》研究现代天文学,预测十在行星木王星的典弄著作,已得到国际、国内的某种承认。正如作者在其书结论中旨出:“八卦宇宙学原理与现代天文事实互相吻合;木王星应为完成太阳系的最后一颗主要星球。”为什么刘子华的《八卦宇宙论与现代天文》能得到国际国内的某种承认,并且能与现代天文事实互相吻合?这是由于中国古代八卦系统合乎现代浑沌理论分叉(太极--两仪--四象--八卦--六十四卦……)原理的一套卦系符号的结构和功能,合乎现代理论物理学关于物质运动、状态和扬的概念,并以此理业把握事物的动态规律。而西洋自然科学则是通过仪器观测、计算扒导出为根据的。东西方思维相结合研究天文的事实吻合,说明了:“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刘子华在该书的“结论”中指出:“八卦宇宙论之就用范围很广,吾人仅以本书用于天体方面作为其他研究之张本”。

    本人认为同《周易》八卦推衍谁出的八卦宇宙论既适用于太阳系的研究,亦实用于地质学、气象学、海洋学、全球变化、灾害学以及更微观的物理、化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以遗传密码为核心向外推衍和开拓)等研究。因为这些学问都含有程度不同的相似和自相似性、对称性、全息性等特征。近年来从西方传来的分维、分形理论的研究,很快便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因为分维、分形数学主要为幂函数,其正反演都很容易,应用时则完全属于反演,故近几年迅速得到扒广。“大易以逆为用”的原理在这里又一资助得到证明。近提召开的全国第一届(1989)和第二届(1991)分形理论及应用讨论会,以及地震系统召开的地震科学整体观(1988)和几次非线性物理学讨论会(昌黎,1991;保定,1992)的论文中有不少篇的内容与《周易》象数理论相通。特别是分形分维理论、细胞自动机理论可看成是《周易》象数理论的同构物或《周易》象数理论通向现代自然科学殿堂的桥梁。我们衷心希望对《周易》用于现代自然科学特怀疑的反对态度的同志们,能静下来研究一下现代自然科学发展最前缘的科学问题以及国内外走在最前列的自然科学家们的西方科学方法危机感和向往东方科学思维的论述及呼声,这一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三、自然易的实质何在?

    有的同志提出:研究科学易先要知道什么是《周易》,不了解这一点其他都谈不上。我们认为应当先了解的是“易”,因易有《三易》,《三易》之前不有画卦及重卦等问题,这些都与易有关。对“易”理解最深刻者莫如宋代理学家,宋代理学家把易划分为画(卦)前易与画(卦)后易。画前易指在伏羲画卦之前在自然界然界就存在有易之结构。画前易的观念由现代遗传学的生物遗传密码完全符合64卦的卦画结构而得到证实。《易传》“生生之谓易”,同样适合于无机自然然界的地球。现代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能过洋底矿物中水的交换,海水约10亿年全部更新一次。此类规律在人类社会以前的地球内部和表部的物质同交换中就已存在。故《易传》“生生之谓易”可谓之画前易理。这类实例很多,不再一一枚举。因此,本人参加1987年山东济南国际周易学术讨论会时,在会上提出以“现代自然然科学条条道路通象数”为题目的论文曾引起自然科学界学者的的强烈反响,时至今日,仍陆续有学者来访问这一问题,企图从中吸取启发,解决自己的问题。

    由此可以说:“易是自然界的化身或同构物”。《易》《老》同源:《易》为自然界的同构物与《老子》法自然的思想息息相通。《易传》“制器尚象”说也是法自然然的典型总结,现代仿生学亦应视为《易传》“制器尚象”的同构物。如果理解了这一点,就理解了“易”到底是什么。至于易理用于社会科学那是由易的自然属性引伸、开拓到社会方面去的结果,是流不是源。故想把《周易》与社会科学研究深入下去,必须先懂易与自然的关系。因为易与社会的关系是流不是源,自然界存在的画前易结构是指自然易而言。

    由于有画前易与画后易的划分,又由于理解画后易的为数不鑫,那么理解画前易并能用此思想来研究《周易》与现代自然科学者就更少。然而,如果一旦胆明了这一道理,下一番功夫,亦会到达“画前易”的境地界的,我们在这进而估且把画前易谓之“大成易”,画后易谓之“小成易”(这里指在大成小成与《易传》“八卦而小成”之义不同)。那么,以前有些学乾所反对的《周易》与现代自然科学中牵强附会的研究方法属于“小成易”范畴。所谓“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者亦指此。我们要遵照《无纪律子》“道貌岸然可道非常道”、“大象无形”的思想实质来理解《周易》象数理论,则《周易》与自然科学的研究水平可以列上一层楼!

第5篇

【论文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与初中科学教学整合,可以优化科学教与学过程,大大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本文就信息技术与初中科学课整合的意义及策略进行了探究,以期对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整合的教学有所借鉴。

随着教育改革的前进和现代信息化技术的提高,教育设备的配备越来越现代化,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已经是现代化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下面联系切身实践,就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科学课程整合的意义及策略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一、信息技术与初中科学教学整合的意义

1、信息技术可以为初中科学教学提供丰富的信息和资源

“技术,尤其是万维网的扩展,使得信息如此容易获得,以致学生在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时能够容易地找到有关的思想、概念和主题。网上的许多信息源都是原始数据来源,它们常常包括了和科学家使用的相同的数据体系。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百科全书式的信息资源,并且综合运用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动画和视频等多种信息呈现方式,能创设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数字化环境。

2、信息技术可以为初中科学教学提供探究的工具与平台

参加一项科学实验或观察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对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数字化信息系统实验室中的各种测量仪、电子表格与数据库等是实现数据采集和处理的理想工具。随着网络通讯软件的不断发展、数据库技术的不断提高和超文本、超媒体标志语言(hmtl、xml等)的不断扩展,不仅人机交互能力大大提高,而且网络个体之间的交流也变得日益方便和简单。网络的超链接特性、多媒体特性和交互性的结合,特别适合学习者进行探究学习。国外,许多的科学教学研究组正在设计一些项目,为学生提供展开网络探究的平台。

3、信息技术对科学概念理解的支持

科学概念是在科学研究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隐喻,具有抽象与深化的特点。可视化模拟软件、交互式多媒体软件、虚拟技术等信息技术能帮助学生建构他们自己对科学概念的理解,提供平常难以看到的科学现象。有些事物的现象可能发生得太快,或是太慢,或是很危险,或是宇观、微观现象而难以观察,技术通过创设这类事件的模拟情景,能达到“笼天地于形内,观古今于须臾”的效果。

二、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科学课整合的策略

1、根据学生身心特点进行选择

中学生正处于一个求知欲强,接受新鲜事物快的年龄时期,因而多媒体具有的声、光、电的综合刺激,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引起学生的注意。但心理学也表明,中学生的大脑皮层长时间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容易使身心疲倦;经常使用电脑,也容易使学生视力下降。因而,多媒体在科学课堂的使用,要注意两点一是界面制作要平和自然,切忌花、艳、乱;二是一定要适时适度,切忌频繁滥用,否则其结果必然事与愿违。

2、根据课型进行选择

新授课,主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复习课则可选择多媒体来扩大容量,浓缩教学内容,建立系统的科学认知体系,强化重难点。如关于“磁场和磁感线”的教学,在新授课时通过创设趣味性的动画情境,使抽象不易理解的磁场知识变得形象直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若是复习课则侧重与该知识相关的知识网络的建构,生活、生产、交通等实际应用情境的创设,提高学生对该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3、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模拟真实实验

利用信息技术模拟探究模式教学,既可以缓冲教学时间紧、学习任务重的现状,又可以让学生去体悟科学的思维和研究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为积极探索者和主动发现者。

初中科学课程是物理、化学、生物和地理的整合课程,其中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演示实验和让学生亲手探究是课程改革后,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课题。利用实验课不仅可以让学生记住某些相关结论、实验步骤,而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透彻理解并且较完全地掌握产生实验结论的过程,在操作中掌握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在普通物理课堂的演示实验中,由于受到教育教学条件以及常规实验仪器本身的限制,实验往往不能进行或者难以得到良好的实验效果。而通过多媒体技术制作活动的课件能够模拟一些重要的,但在现实实验环境下难以完成的一些物理实验,就可以弥补常规实验仪器的不足,提高物理实验的演示效果。光学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和凸透镜成像等知识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更形象,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化。电学中的电流概念的形成,水的电解、质量守恒定律等微观解释,对学生形成形象的概念都极有意义。

总之,在素质教育的今天,现代信息技术和科学课的整合是一种必然趋势,是实现“减负增效”的重要载体。对促进新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各种新型教学模式必将不断涌现,其操作性、科学性与合理性将会越来越强。因此我们广大科学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实现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探索出更多有效的教学策略,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朱清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第6篇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 现代教育 重要性 建议

现代社会已进入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给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不可估量的变化。同时,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出现,为现代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而且也迎合人们对教育的迫切需求。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改进,已经广泛应用到教育领域。在教育部门被深入利用,通过使用计算机技术,开发和整合教育资源,可以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开拓师生的知识面和视野。下面主要是在讲计算机科学技术在现代教育领域中的重要性,以及就如何贯彻落实计算机技术到现代教育中去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建议,使得老师和学生都会在这种电脑辅助式教育中得到更多的更先进的信息。

一、计算机科学技术在现代教育领域中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提高教学知识的系统化和扩大教学信息的传递量

在计算机技术教育教学中,可以扩大教学的信息量,将一些分散于不同课程,不同章节上的知识整合起来,形成知识网,经过整合系统化后展示给学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系统、直观的知识架构。比如:在教学高中历史过程中,内容涉及到初中或者更广的知识面就会显得比较丰富,课时较多,所学知识比较分散,教师讲解起来比较困难,学生也很难接受那么多错综复杂的知识。若在总结课上,把相关知识化整合起来,化整为零,把知识结构,各时段的历史线索融会贯通起来在计算机媒体投影上展示给学生,形成整体认知,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计算机的很多的软件都能对计算机管理整个教学系统起到帮助的功能,而且有效利用这些软件,还可以节省教师备课和找资料的时间和精力,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去关注学生的学习以及心理变化。

(二)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操能力

老师们在教学理论课上很好地利用计算机技术,并且能有高效的实践作用,对于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学生的创新意识,都有很大的帮助。在现代教育中,不同形式的培训和实践,让学生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学习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实践技能,提高他们的智力和创新能力。在具体的练习可以采取的形式变化的问题,并进行一个给定的问题,并举一反三培训。比如在理科教学中,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实验模拟,让学生既能看得见又能亲身体验,做好眼能看,手能动,大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这种做法不仅可以巩固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而且可以使其思维得到锻炼,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操能力在无形中得到培养和提高。

(三)有利于教学活动中的沟通与交流

借助计算机科学技术,教师和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都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沟通和交流,不必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甚至可以进行远程教学,学生上课不一定要到教室才能学到知识。学生和教师随时可以充分的进行探讨以及在网络上分享各自的见解,达到共享的作用,也便于各种教育问题的及时处理。同时,借助计算机科学技术在沟通与交流上的便捷化,可以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形象、生动,变传统、静态的教学模式为动态教学过程,有助于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积极转变。

二、贯彻落实计算机技术到现代教育中去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建议

(一)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和环境

使用计算机技术来创建一个学生自我控制和发现新信息的学习环境。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们能够迅速掌握学习方法,并探讨境界的假设,得出正确的实验结果。此模式是学生的洞察力的能力摆在首位,充分发展学生的能力来执行复杂的思维。教师也会给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组织和解释一些难以沟通与普通知识的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技术和学生更好地沟通和互动,为学生提供一个无障碍的沟通环境,让学生对教师的参与,使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

(二)利用课件制作(PPT),开创情景教学

教师要充分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现代教育教学时,要善于利用课件制作来呈现自己的教学内容,把繁琐,枯燥的文字用直观,生动的图片、语言、声音表现出来。课件制作显示出高科技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魅力和生命力。在教学施教过程中,课件制作上要求能完整体现教学内容的同时,要努力给学生一个美的感受。在制作课件,课件预定的屏幕比例,同时突出教学主题,但也给学生一个良好的视觉享受。注意冷色调和温馨的色彩组合上的背景颜色。此外,静态和动态的图片或文字的文本应是动态和静态画面相结合,实现动静结合,相得益彰。更重要的是,在课件制作时,应充分考虑到其普遍性,操作要简单,使用方便,便于课堂操作,简化操作步骤,有效取代板书的复杂性。

(三)加强教师的计算机基础技能培训

提高计算机操作能力和教学知识整合能力,多开设课堂教学与计算机技能整合等培训,让广大教师摆脱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模式,走下讲台,拿起鼠标,与学生一起共同探讨知识,而不再是夫子教学,唱独角戏。另外,改变教师对计算机教学的传统观念,树立计算机科学技术为现代教育锦上添花的观念,利用好计算机这一把利剑,运用于教学过程。应充分利用现有软硬件,提高制作水平,总结点滴经验,大胆创意,并实现传统教学与现代教育思想和手段的结合可以为现代教育的改革和腾飞添上翅膀。

总之,我们要正确认识到计算机科学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价值,充分利用好计算机的功能,让计算机技术给我们的现代教育带来更多的价值,同时也让教师和学生共享现代社会发展的成果和文化精华。

参考文献:

[1] 毛远明.中学化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应用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

第7篇

【关键词】 医学研究生;科研;临床;综合素养;培养现状;改进路径

医学研究生处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时期,经过本科时期的积累与沉淀,已掌握了相对系统的理论知识体系,研究生阶段是一个将理论上升为实践的过程。在培养一定科研能力的同时,参加实习实践锻炼临床能力,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践行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而做好准备。如何提升新时期医学研究生科研及临床能力,是高校医学研究生人才培养重要目标,本文进行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医学研究生科研及临床能力与综合素养培养的现状

1、科研意识与科研精神有待于进一步增强

医学研究生的培养是导师负责制的,课题的申请,项目的完成都需要导师对于选题、立项、实验、汇报等各方面的指导。而部分研究生进入研究生阶段后,科研能力有所欠缺,缺乏做科研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科研意识与科研兴趣不是很强。部分学生认为协助导师完成相关课题只是完成导师分配的任务,其参与课题的主要目的是顺利实现毕业,对于其所研究的内容及成果并非兴趣所致。科研的进行,课题的结题,报告的形成都是建立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获取一定得数据,进行反复的对比验证,最终才能得出结论。部分学生认为这是一个枯燥的过程,缺乏兴趣与积极主动性。

2、科研临床能力薄弱,临床实践能力不强,缺乏创新意识

实践中,部分研究生体现出了科研能力薄弱,临床实践能力不强,缺乏创新意识的现状。部分研究生不能有效掌握文献资料检索的快捷方式,对课题的选择,题目的确定都不能有效、科学的完成,需要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因为其在本科阶段都是完成相应的课程学习,对于科研项目的接触较少,进行科研实践与锻炼的机会不多,独立承担科研任务的能力不足。同时,医学专业大学生对于疾病诊断、手术实验等概念、流程比较熟悉,但是缺乏一定的临床经验与能力。医学相比于其他专业具有特殊性,其诊断疾病的正确性,临床实践能力高低,有时会直接决定到病人的生命健康。部分医学研究生缺乏创新精神,只能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相应的课题项目部分,自己缺乏独立承担科研项目的能力。

二、医学研究生科研临床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的路径

1、储备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

专业化、系统化的理论基础知识是医学研究做好科研、提高临床实践能力的基础与保障。医学大学生经过本科阶段的学习积累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但是远远不足的,需要有选择性的阅读、学习研究生阶段所研究领域的名家著作,完善自己的专业系统知识,为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相应的基础。文献的阅读,不仅仅要了解国内的最新研究前沿,而且要熟悉国外研究的最新情况,同时还要关注学术界存在争论的有价值理论。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与专业情况,选择课题的方向,准备相应的实验设备与资料。另外,还要培养医学研究生较强的文献综述,文字表达能力,这是研究生应该具备的一项基本与素养。因为任何一项课题的完成,实验成果的汇报,都需要形成相应的报告,实现总结。逐渐培养医学研究生对于科研的积极性与兴趣。

2、培养科研思维,提高科研和创新能力

培养医学专业大学生独立的科研思维,掌握科学的科研方法,培养其较高的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有利于提升其综合素养,也是实现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要求。新时期医学研究生培养创新性教育是时展的要求。培养较强的科研思维,首先要引导医学研究生在学习、实习的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敢于质疑、勇于尝试,培医学研究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独特的观点,进行独立思考,研究生期间独立或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独立的科研项目。导师对于研究生在科研项目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予以发现与纠正,在反复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医学研究生的科研与实践能力。

3、加强临床技能的培养及训练

医学研究生的培养最终目标是临床医生,因此临床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时研究生教育的重点。医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人体各异,影响一个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非常多,同一疾病在不同的病人身上表现也有很大的差异,只有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才能获得认识疾病的能力和经验。因此我们在培养实习医师的临床实践中有意识地加强实践教学的训练,根据各个专业的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研究生临床轮转计划,培养研究生在医疗工作中发现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轮转的具体科室和科室的轮转时间要根据不同的专业有计划地制定。在轮转期间要对需要学习的病种和深度进行量化,以达到轮转后取得的目标。严格临床技能考核制度,临床技能考核是对研究生在完成临床科室轮转后临床能力的综合评定,这对研究生毕业后能否胜任真正的临床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在研究生所在的学科随即抽取一个病人,要求进行问诊、查体,进行病例分析包括病例特点、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及进一步的诊疗方案,考核专家组就该患者进行广泛的提问,以考核研究生的基础和专业知识水平及对新知识、新进展的了解程度 。导师须注意研究生的本学科毕业后继续医学教育问题,结合本学科病员群体对医护人员须具备多器官、多学科诊疗知识的特点,指导研究生经常参加各种形式的现代医学技术产品报告和讨论会。

4、注重综合素养的培养

医学研究生不仅仅要掌握较高的科研能力及临床实践能力,更应该注重其综合素养的提升,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首先应该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因为,一项课题的完成,都是课题小组共同努力得结果,科研团队在课题项目完成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不是一个人单独的成果。同时在临床实践中,一台手术的成功,需要多名医生的精心配合,相互协助,因此团队精神是医学研究生应该具备的重要素养。其次,应不断提升文化素养,培养较高的情商,较好的人际沟通能力,有效处理复杂的医患关系。在临床实习的过程中提升科研临床能力的同时,提升自己职业素养,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这样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三、结语

综上所述,医学研究生较强的科研能临床能力是其综合素养的重要w现,是培养创新性研究生人才的要求。随着研究生人才培养工作的不断创新与优化,医学研究生培养取得了新的成果,实践中医学研究生反映出了科研意识、创新意识不强,科研临床能力薄弱的现象,本文在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掌握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培养科研思维、增强临床技能的具体优化路径。

【参考文献】

[1] 景华.临床与科研技能并重创新与协作精神兼备―培养高素质医学研究生的实践和探索[J].医学研究生报,2005(18)961-963.

[2] 王希玉.浅谈如何培养高素质医学创新人才[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1)27-28.

【作者简介】

第8篇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是现代管理思想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开创了用科学方法研究管理的先河,标志着人类从经验管理进入了科学管理时代。

二、科学管理理论回顾

泰罗的科学管理,是针对传统的经验管理而提出的,其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业社会的内在冲突使劳资对立现象日益严重,导致企业劳动生产率低下。科学管理理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泰罗指出,科学管理是过去就存在的各种要素的“集成”,即把原来的知识收集起来,加以分析、组合并归类成规律和规则,从而形成一门科学。按照科学管理的基本原理,泰罗进一步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主要有:(1)工作定额原理。(2)挑选和培训第一流的工人。(3)标准化原理。(4)差别计件工资报酬制度。(5)劳资双方的密切合作。(6)建立专门计划层。(7)实行“职能工长制”。(8)在组织机构的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

科学管理对人性的探索仅仅停留在“经济人”的范畴之内,只重视技术因素,不重视人的因素;研究的重点放在企业内部的基层管理与生产管理,属于管理的微观层面。它虽然解决了具体工作的作业效率问题,却没有涉及企业宏观层面的经营和管理问题。

三、科学管理理论对现代管理研究与管理实践的影响与启示

(一)科学管理理论对管理学范式的影响

范式的概念和理论是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 Kunn) 提出并在《科学革命的结构》(1962)中系统阐述的,指常规科学所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是从事某一科学的研究者群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

管理学从一诞生开始,就有两个理论范式在主导着管理学的发展,这就是追求使管理更有效率的科学主义范式和追求使管理更加人性的人本主义范式,这种分类方法的突出意义是强调管理学理论范式追求的目标。

科学主义范式以美国古典管理学家弗雷德里克.W.泰罗为代表,人们往往把科学主义范式称为泰罗范式,即将操作分为最基本的机械元素并进行分析,然后将它们最有效地加以组合。泰罗范式的核心是使工作更加多产和高效。

一方面,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发展起来的科学主义范式,使人们认识到管理学是一门建立在明确的法规、条文和原则之上的科学,它适用于营利性组织和非营利性组织的各种管理活动,从最简单的个人行为到经过充分组织安排的大公司的业务活动。可以说,科学主义范式对管理学理论和管理实践的影响是深远的,它的许多思想和做法至今仍被许多企业组织参照采用。另一方面,泰罗的科学管理演示了工作要素的可辨识性和可重复型,其直接后果是带来了组织及其管理效率的提升。

(二)把实验的手段引入到管理研究和企业管理的实践

泰罗结合他多年从事机械生产的经验,通过一系列实验对科学管理进行了探索,如著名的搬运生铁实验、铁砂和煤炭的铲运实验以及金属切割实验等。这三项实验从最基本的到最复杂的,都取得了成功,为科学管理理论提供了实证支持。这些实验将科学管理理论建立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使之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

科学管理把实验的手段引入到管理研究和管理实践中去,是管理学研究方法的创新。它为现代实验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科学管理理论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体系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科学管理理论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工作分析与设计。泰罗主张明确划分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由专门的计划部门来从事调查研究,为定额和操作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拟定计划并指示和命令等工作。至于现场的工人,则从事执行的职能。(2)员工招聘、甄选和培训。泰罗认为,健全的人事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使工人的能力和工作相配合,管理当局的责任在于为雇员找到最合适的工作,培训它们成为第一流的工人。(3)薪酬和激励。为了鼓励员工努力工作,泰罗提出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4)劳资关系。科学管理理论正是为了实现劳资对立向劳资两利的转化而提出的。泰罗主张,工人和雇主都必须认识到提高效率对双方都有力,有要来一次“精神革命”,相互协作,为共同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努力。

(四)科学管理理论的延伸――现代管理科学学派

管理科学学派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泰罗的科学管理甚至是更早的巴贝奇等人。20世纪以后,运用数学来研究管理的学者日益增多。泰罗首先提出了最优化的管理思想,主张对工厂内的一切事情,要用准确的科学研究和知识来代替旧式的个人判断和个人意见。科学管理理论和管理科学学派都摈弃凭经验、直觉和主观判断来进行管理,主张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但管理科学学派已不局限于作业管理、操作方法的研究范围,而是扩展到整个组织的管理。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管理科学学派是对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五)科学管理理论与流程再造的对比

科学管理与流程再造的区别在于,首先,二者考察和研究的主体不同。科学管理侧重研究的是组织中单个人的行为,是管理的微观层面,而流程再造考察的是组织层面的业务流程。其次,二者的理论依据不同。科学管理是基于18世纪英国经济学家斯密的分工理论,通过对工作流程的细化、分解,试图找到一种最佳的工作方式。而流程再造则是从系统、整体的角度对各个业务流程进行整合和改造,从而建立完整和高效率的新流程。

科学管理和流程再造的思想在企业管理实践中都曾取得了巨大成功,也有各自的局限。鉴于此,现代管理研究和管理实践应该把对企业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的考察结合起来,把流程细化与系统整合的理念更好地应用于运营管理实践中。

(六)泰罗主义的复兴――新现代泰罗主义

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管理学出现了一股对科学主义理想追求的思潮,力图对人本主义和后现代管理学的“非理性”进行消解。从某种意义上说,彼得.F.德鲁克(Drucker,1991)的《新生产力的挑战》一文标志着泰罗主义的复兴倾向。我们把20世纪90年代的这种管理学复兴视为泰罗主义在当代的重新复苏,将其称为新现代泰罗主义。

第9篇

关键词: 现代信息技术 体育教学 新型教学模式

一、信息技术对高校体育课堂的作用

(一)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

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动作讲解,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直接播放给学生听和看,动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可以放慢节拍演示,教学内容可以运用模拟、仿真、形象的方式,生动地展现在教学过程中,这样就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学生直观地、主动地、立体地、全面地掌握各个行动要领,提高教学的质量。可见,现代信息技术在大学体育教育的及时应用,不仅使学生学到了知识,缩短了学生的认知所需时间,而且大大加深了学生对动作的理解和掌握,培养了他们用积极的态度去参与体育学习,更提高了体育教学效率,充分贯彻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

教师对于体育教学边讲边示范,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往往会感到索然无味,相反,我们及时和信息技术相结合,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学生就会觉得到了一个神奇的世界。这种新的形式,生动丰富的资源,远远超出了讲解和示范的传统教学,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三)有利于多种教学模式的实施。

在大学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学理念指导下的新型教学模式,丰富了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形成了特定的教学目标和任务,以及具体的活动程序和方式。今天的信息技术与学生体育学习,都建立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优势上,高质量地实施多种教学模式。现代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长处,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导学生的过程中,通过努力培养创新能力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并让学生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发展自己的专长。

二、信息技术下体育课堂中各要素的转变

(一)教师的变化。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会促进教师去迎接挑战,教师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我们的体育老师在面对多媒体教学的应用上,还缺乏一定的心理准备,有认识上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怀疑态度的转变。多年来,我们的体育老师,习惯了传统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对于让学生使用多媒体以及网络课件完成教学目标总是持怀疑态度,教师要尽快转变观念,顺应时展。

(二)学生的变化。

当今,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运动技能角度来看,体育学习的逻辑顺序是和其他学科的结构不同。研究表明,学生吸收和消化知识的过程与体育教学结构无关,传统体育教学模式,迫使学生接受体育教科书的线性结构的做法,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信息技术下的体育教育,使学生从原来的被动接受者演变成主动探索者。

(三)教材的变化。

中国传统体育教材有很大的局限,它大多以书本形式出现,表现手法也相对单一。而在信息技术条件下,体育教材的形式丰富了很多。体育课本仍是以文字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眼前,但与书配套的光盘中附带了很多动作的真实演练录像,当学生不明白某个动作如何进行时,就可以通过反复观看录像来轻松掌握;不仅如此,简单的动作学生同样可以通过反复观看视频来不断提升自己对动作要领的掌握。这就是信息技术条件下体育教材的最大变化。

三、如何将信息技术运用到高校体育课堂中

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环境下,教师在上体育课时的手段相对以前丰富很多,一般来说,在体育课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手段来丰富自己的课堂内容。

(一)通过观看多媒体视频体会动作要领。

多媒体辅助教学又被称作基于计算机式的多媒体技术。它主要是通过播放幻灯片、投影仪及试听设备来让学生观看各种技术动作,教师在课堂中可以将事先做好的课件通过投影仪展现给大家,大家可以边看投影动作边学习,当某一动作比较困难,很难马上掌握时,教师可以通过选择回放的方式,来巩固这一动作要领。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室外示范。在过去,为了让学生直观地体会到每一个动作要领,教师都要先仔细研究某一动作要领的具体动作,然后再教给学生,但不排除有些动作自己也难以掌握。现在,教师就可以在室外搭建多媒体技术平台,通过不断为学生播放某些视频教程,让学生讲每个技术动作从而得以掌握,加深对所学要领的理解、记忆和掌握。当某位学生在进行动作训练时出现某种错误时,教师也可以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自己体会动作要领,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二)通过计算机仿真技术实现虚拟现实。

在体育课堂中,一些运动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外界限制而无法实施,比如赛车练习,由于很多院校无法提供大量的赛车导致这门课在高校中无法开设,但通过仿真模拟器材就能突破这一困难,仿真模拟器通过计算机技术真实模仿现实汽车的各项要素,当学生坐在电脑旁边,手握方向盘,看着大屏幕就可以进行仿真开车训练,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对开赛车这项体育运动有了一定的认识。

四、结语

总之,信息技术下的体育课堂,通过对各种对媒体技术的灵活运用,将体育课堂打造成一个图、文、声、像一应俱全的课堂,彻底改变传统高校体育教学中偏理论、轻实践;偏讲解、轻示范;偏重点、轻全面的局面,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对动作要领的掌握,强体健身,打造世界体育强国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将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充分体现到体育课堂中去,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体育给他们带去的种种快乐。

参考文献:

[1]李明华.体育院校术课教师信息素养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1).

第10篇

1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应用型人才作为人力支撑,为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规模和质量需求、优化高等教育的布局结构,到2012 年,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已达325所、独立学院303 所,在校本科生人数达全国本科在校生人数的一半以上(含独立学院),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培养大量的应用型人才。大部分新建本科院校在初期定位是把握不清,遵循老牌本科院校的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学生又与现实社会生产需要格格不入,这样就需从根本上进行改革。

学校教育质量的根本在于教学,教学模式的变革引起教学质量的履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关注点在于实践实训,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教学应用实践问题,Moocs、微课等新教学理念的创入学校教育当中,上至高校的决策层,下至一线教师,对这些理念理解不够深入,盲目推行,为学习者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困惑,难以符合现代社会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由此,笔者对现代教育技术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学应用中优势和问题进行分析,针对问题提出一些策略。

2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经走访及文献分析,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以地域不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各不相同。湖北文理学院提出了“211”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注重学理、亲近业界”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黄淮学院构建并实施“3+1”和“产学一体”、“工学交替”,具备创新创意创业素质要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创新性地提出了建立自然分层、因材施教的CDIO 培养模式。

诸如此类的高校,探寻着适合自身特点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并取得了一些成绩,就人才培养模式来看,加大实践实训环节,加强与社会企业合作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侧重点,在教学上,信息技术应用能直观反映实践中的一些现象和虚拟仿真企业上的工作环节,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3 现代教育技术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优势

笔者所在学校是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几年的实践研究中构建形成了一种高校信息化教学模式,围绕教学的教师、学生、教学活动及信息化环境四要素开展,在新兴学习理论指导下,提供网络教学环境,以学生线上学习,教师线上答疑、线下面授相结合的方式,并采用多维度的信息化评价手段进行教学活动,达到预期学习目标。其中网络学习环境搭建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也是如何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进行教学活动设计的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在该模式指导下开展教学活动较传统教学手段有一定的优势,就在我校的教学应用上优势从以下二方面进行阐述:

3.1 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手段丰富

新教学理念如翻转课堂、Moocs、Spoc、微课、混合学习等的引入,正改变着学校教学方式。现代教育技术是将信息技术和教育的整合,新技术形式使教学手段更加丰富,如传统的班级面授形式变化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形式;板书式教学方式转变为多种教学手段并用的教学方式。

新教学理念中提倡真实课堂教学应以少教多练为主,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中使用可以节省相应讲授时间,活跃课堂气氛,可以结合多种教学手段开展教学,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新颖的教学想法,可以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展现出来,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如人文类课程展现历史事件,可以通过观摩电视片或者纪录片,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就可以被调动起来,使枯燥的知识丰富起来;又如工程类课程展现某种机械设备的操作过程或某种工程的实施过程,借助虚拟仿真系统,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使学生沉浸其中,培养学习者的实际应用能力。

3.2 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实现教学绩效最优化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就是利用各种信息技术,调用学校内教学资源和网络共享教学资源,合理优化配置,地方性高校经费较重点高校紧张,同样重视现代化教学设施等的建设,笔者所在的学校每年在辅助教学的软硬件设施上投入大量的经费,目的就是为教师们提供创设良好的教学支撑环境,为教学服务。

笔者学校非常重视校内网络课程建设,成立了专门团队开发了以sakai为内核的网络课程教学平台,在5年时间内,建立了校级重点建设网络课程149门,涵盖了校内各个学科专业的大部分课程,满足了学生的网上学习需求,结合课堂教学,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我校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采用课堂讲授和网上学习的形式,历年考试的平均成绩2011年为72.9,2012年为75.1,2013年为76.3,2014年为79.42,学生的成绩是逐年提升的,也是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改革优化教学资源取得的一些成效。

4 问题及对策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应用得当的情况下确实能够积极推进教育教学进程,给教师教学带来极大的便利,使学生以不一样的视角去学习知识,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学校条件和教师信息素养等原因,存在着一些问题,类似我校这种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过程中问题也比较突出,现就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4.1 教师信息素养亟待提高

国家教育信息化的推进,高校作为信息化建设的排头兵,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已成为高校信息化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诸如网站教学、网络辅助教学、资源型学习、互动学习等新型教学模式,都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撼动了传统的以课堂和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较强,要求教师顺应时代形势,提高自身信息素养。

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很大一部分教师排斥信息化,拒绝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师年龄和学科性质限制,对新技术接触少,不了解信息化,很难看到信息化的优势。这样就造成了学校大力推进新的教学形式流于形式,不能很好地执行。

如我校的网络课程建设,经过近五年的实践,取得一些成效,所建课程中工程类课程占76%,理工类的课程占了14%,文史类占7%,艺术类3%,反映出学科门类不同,教师的信息素养不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差异较大,教师学科性质与本身的信息素养有很大的关系。青年教师接触新技术的能力较老教师的强,年龄也是制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因素之一。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调查”所公布的结果,只有24.8%的高校定期为教师提供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培训,进一步说明一部分高校对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重视度不够。

4.2 技术“绑架”课堂,课堂程式化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培养学习者综合应用能力,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时,注重实践应用方面的因素,各个高校对多媒体教学设施投入的力度很大,为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提供了环境,正是这样的信息化环境,给教师带了极大的便利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教师的自主性。

现实应用中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室开展课堂教学,主要课堂形式转变为“课件演示”+“讲授”式的新型满堂灌教学形式,形成了程式化的课堂教学,不利于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学习效果。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网络上共享课件资源信息多和随课程的教材提供课件,教师们往往拿来即用,不加入自身的教学设计,效果可想而知;二是教师本身技术应用能力不高,一旦出现教学设施故障,不能使用多媒体教学,就不能开展教学工作。

4.3 学生学习自由度大,学习流于形式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一部分教学形式是在网络上开展的,比如早期的网络教育学习和现在的moocs学习形式,实现了大众化教育和平等教育的理念。现在很多高校都在推行moocs课程,形式新颖,一流专家授课,课堂教学设计精细化,前期效果不错,这种学习形式往往学习自由度比较高,按照网络停留时间和在线回答问题的形式开展教学评价,有一定规律可循,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缺乏有效监管,学习者在学习的时候,登录进入学习后,打开教学视频,有意识的规避学习时间,造成网络学习变成一种形式,实际意义不大。

4.4 对策

针对以上现代教育技术在新建本科院校中出现的典型问题,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调整,一是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学校需要定期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相关培训,制定一定激励机制和选拔机制,既能提高教师学习新技术的积极性,又能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顺应新时代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二是研究新技术教学理念,整合课程教学,教师需要依据自身条件,学习信息技术和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综合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改革课堂教学形式,把握学生特点,积极引导学生,达到相应的学习效果。

第11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行政文化  价值取向

        1 我国行政文化的内涵

        1.1 行政文化的定义 文化是历史的积淀,一定的行政体制总是建立在一定的文化土壤之上的,行政文化是文化在行政领域的具体化,是行政管理深层次的软件要素,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行政管理活动,被称为行政管理之魂。一般而言,行政文化包括物质文化,观念文化和制度文化。其中,思想观念文化是行政文化的核心部分,它包括行政人员的行政信念、行政价值、行政道德、行政理想、行政心理等,它是行政主体内在的信仰、价值观念、行政意识、行政心理、行政道德以及在行政活动中来自行政主体之外对其产生影响的行政原则、行政传统、行政习惯、行政准则等诸要素的综合体。

        行政文化是行政主体创造的,最终又通过行政主体及其活动体现出来,是行政系统的“软组织”,不仅可以塑造行政组织的形象,也可以规范和引导行政人员的行为,是行政组织和行政人员的精神支柱。它通过历史的积淀,默无声息地决定着行政主体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影响着行政目标的方向、性质和结构。

        1.2 传统行政文化的价值追求 行政文化的发展有其内在的延续性和继承性。特定的行政文化总是植根于特定的行政实践之中,并受行政实践所处的社会经济水平、文明程度、价值信仰等行政生态环境的影响。就我国行政生态环境的发展来看,行政文化的发展经历了传统行政文化、现代行政文化的过程。传统行政文化是以维护统治秩序为价值为中心的。其价值追求的主要内容如下:①“以德行政”,以道德伦理规范作为社会控制的工具,一味强调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意义,习惯上行下效,等级思想严重。②“政治与行政一体化”,“官本位”思想泛滥,强调君权至上,等级森严。③重人治而轻法治,为政不在于治而在于人。人们把希望总是寄托在圣君贤相身上。

        1.3 传统行政文化的弊端 在以维护统治秩序为价值中心的传统行政文化在包含不少积极因素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弊端。首先,我国传统行政文化建构的人格心理结构和“官本位”思想导致行政系统中的权威主义和“人情政治”,从而导致腐败滋生。这种以儒家文化为内核并带有浓厚的“官本位”思想,致使中国传统文化突出表现为权威人格取向。其次,传统行政文化的伦理性造成组织人事制度中的任人唯亲。社会管理组织及其运行都与宗法血缘关系紧密结合,出现“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现象。再次,传统行政文化中形式主义及封闭性与排他性导致行政体系沟通受阻,监督乏力,效率低下。

        2 科学发展观对我国现代行政文化的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其核心内涵是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把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它是科学发展观的灵魂,全面发展是目标,协调发展为模式,可持续发展是途径。

        新中国成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的行政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经济形式由市场经济取代了自然经济。我国的行政文化也发生了变化,在治国方略中强调依法治国,重法治而非人治,崇尚法律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权威地位。在用人方面体现了选贤任能,反对任人为亲,通过公务员考试等方式打破了血缘宗法世袭的用人准则。尤其是20世纪60、70年代以来,“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发展推动了我国行政文化从统治型行政文化向管理型行政文化和服务型行政文化的转变,行政文化的价值中心也由秩序到效率与公平及服务的变迁。行政文化的价值结构呈现出复杂化和多样化的趋势。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之下,我国的现代行政文化正处于管理型行政文化向服务型行政文化转变过程中。在追求管理的科学化、效率化、民主化向追求全体公众满意,认同的过渡中,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仍是现代行政文化的主旋律。

        3 我国现代行政文化的价值取向

        3.1 坚持以“人”为本,以“公众”为中心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与本质,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把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多方面的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在公共行政领域就是要以公众为中心,以公共利益的实现为目标,以服务公众为公共行政的最主要目的。公共行政要遵循“一切为了公众,一切依靠公众,从公众中来,到公众中去”的公众路线,把实现公众的全面发展作为行政的宗旨。现代行政文化要重视人,重视人的思想,人的价值,重视人的个性的发挥。

        3.2 追求最大的社会公平和公正 科学发展观在五个统筹中充分体现了在兼顾效率的同时,追求最大程度的公平。我国在以往的社会发展中,坚持效率优先,常以牺牲社会的平等来过分强调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致使我国东西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经济水平出现了惊人的差距。据有关社会调查与统计表明,我国的基尼系数已达到0.46这个危险数字。因此,追求最大的社会公平和公正,兼顾效率,应是我国现代行政文化价值取向的重要内容。在落实“五个统筹”发展战略过程中,政府必须自觉地去实现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作为肩负着公众期望的政府,要把维护社会公正,维持各种利益关系的良性平衡和促使其良性互动是第一本位,实现政府维护公共利益和以人为本的神圣使命。

        3.3 注重效率 效率历来是管理的核心问题,作为公共行政也必须注重管理的效率。传统的行政效率研究主要从公共行政组织自身的投入产出之间的比率来确认行政效率。在微观技术层面,关注的是提高效率的原则和途径,而忽视了行政效率的社会层面即公平。传统的公共行政文化将效率作为优先要素,而现代行政文化应在注重效率的同时,关心各级行政组织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了多少行政任务或工作业绩,更关心的是公共行政产生的结果,即它们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最终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公众的需求,也就是说要从宏观方面看待行政效率,这是由公共行政以 “公共利益”和“公众利益”为指向的性质决定的。所以,要突破传统的以公共行政部门为目标的效率定位,代之以“公共需求”为目标的效率追求,建立一个“行政规范、运转协调、公开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府。

        3.4 树立服务意识 “新公共管理运动”蓬勃发展的背景下,西方很多国家提出了创建“服务型政府”的目标,对于我国现在行政环境的发展情况,笔者认为,我国现代行政文化的价值取向应以“树立服务意识”为发展方向。众所周知,我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信奉“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群众工作方针,除了人民的利益外没有自身特殊的利益。这一宗旨跟服务型行政文化的精神实质是完全一致的。它要求政府行政人员必须重视人民利益,公众利益高于一切,以服务人民,服务公众为自己的最高价值追求,并能从积极奉献中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这种服务意识的价值取向能够促进社会最大限度的实现公平、公正,为社会树立正义的方向,还能够消除官僚主义,扼制“官本位”,服务型的行政文化以公众为价值取向,以追求公众满意为目标,这样行政人员才能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张国庆.行政管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第12篇

关键词:乡土材料;玉湖村;现代景观;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材料是直接参与现代景观设计与工程的一个关键要素,是构成现代景观的重要部分,是景观设计中极应重视的环节。材料的运用是实现现代艺术视觉形态的重要手段,优秀的景观设计作品,特别是对材料的巧妙运用,使人们获得了最为直接的视觉心理感受和感官的全新体验。设计风格上独具匠心、表达个性化语言,在材料运用上也巧夺天工、各具特色。在现代景观的创作中,对材料应用中的科学理性的设计理念的确立,是材料技术的力量在与之相适应的科学的、理性的设计理念指导下才能淋漓尽致发挥的。

现代景观设计必然是立足于特定地理条件、地质条件和人文环境所产生的多样性的景观表现,这些限制的条件同时也成为设计创作的源泉。越来越多的设计师从景观与环境的对话、空间意向的把握和材料性能的理解等方面寻找传统和现代的契合点。现代景观中乡土材料的运用,不仅反映出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而且还能透视出民族的思想和文化。许多好的作品不同程度的反映了地域文化特征,这是尊重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必然结果,设计师可以通过运用乡土材料,使现代景观体现出场所独有的精神,进而反映出民族特色与当地的地域性特征。

2.丽江玉湖村乡土材料研究

2.1玉湖村民居及村落乡土材料

玉湖村位于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白沙乡境内, 北靠玉龙雪山,东西面为玉龙雪山的余脉。这里气候寒冷、风大、且紫外线强烈,所以玉湖村民居建筑形成了“墙体厚实、开窗面积小、挑檐较深、采用当地石材—冰川蚀岩五花石的建筑形式”。厚实的墙体可以保温,小窗利于防风,较深的挑檐可以保护木结构,不因阳光暴晒而变形,村落中建筑围护材料也是采用当地的冰川蚀岩石材。这些特有建筑形式和空间布局是对当地特有的地域性的解答,是对当地气候、文化、生产生活方式的适应,并逐步发展为其独特的风格特征。

玉龙雪山植被丰茂,为玉湖村提供了丰富的木材、石材、泥土等天然材料。取石造屋,营木而构是玉湖村建筑的一大特点。石材质坚耐磨,具有朴拙的品质,给人苍茫古朴的感觉,而木材坚韧,可塑性大,便于加工制作。村落中石材和木材巧妙的结合,构成了特有的地域化的居住环境。这些材料无论是从体量、质感、色彩上与周围环境都是融合的,正是这种融合让玉湖村村落巧妙的排列在雪山脚下。

2.2 玉湖村中石材质的应用

单从玉湖村乡土材料使用的比重来说,石材是占首位的。石材质墙体厚实,有利于承重又可以防潮防水,同时也可以阻挡冬季强烈的西北风。使用石材做为墙体使得玉湖村建筑的体量感十分明显,而村落中由石材建造的围护体系能很好的适应日温差变化,使室内保持相对稳定的适宜温度。石材在玉湖村中展现的颜色、肌理、组合,都值得好好研究和学习。首先当地对于石材的选择,主要考虑两个因素:个人审美和经济,所以在选材上就有了很大区别。因为所选石材不同和石材中所含的物质成分的不同,所以在整个村落中石墙呈现了多种的颜色效果。其次村民使用乡土的石材建房形成村落,本身没有一个统一的结构、技术和审美标准,所以在对石材的搭建方式上是一种随机方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在立面上产生了多样的组合效果。最后在使用石材和其它各类材料的结合上,把装饰和实用性巧妙的结合起来,也产生了丰富的艺术表现效果。石材被广泛的应用到村落的各个位置,丰富的颜色、不同的砌筑方式和肌理都充分展示出了玉湖村不同于其他传统村落特点。

3.玉湖村乡土材料在现代景观中的运用

3.1 石材在现代景观中的运用

每一个初到玉湖村的人都会感受到一种强烈的震撼力,特别是玉湖村坚固厚重的石墙,这也是对玉湖村风貌中影响最为主要的材料。玉湖村的世代居民在山石的自然环境中生生不息,石材被广泛的应用到村落的各个位置。相对于混凝土等现代材料而言,石材不但切合了当的自然环境、经济、技术条件,在保持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维方面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加上其坚固、耐用、美观等优点,石材作为景观材料有着较强的生命力。独特的石材质的建筑和村落的建造,带来独特的地域艺术魅力,是景观设计师研究和学习的一个重点。

尝试在丽江所建项目中运用石材,并学习他们构建方式,最终达到了很好的景观效果。项目的景观设计中,除了学习石材的技术和结构之外,也学习了对于

石材色彩、形式、肌理的构建。场地基本上是黄白色石墙和青色瓦面屋顶,形成既简单又对比的色调(图1)。在设计中,为强化石材的独特性,还在景观设计中尽可能多的运用了石材与其他材料之间的搭配。几种材料之间的搭配关系需要经过详细的设计研究,不停调整以使设计语言更丰富,最后确定使用石材、木材和金属搭配形成大面的景观墙,围合的院墙与高低错落的屋顶形成了简单朴素的变化(图2)。石材具有的黄白色调,粗旷坚固的质感,加上木材的细腻温暖的质感,金属的现代业质感,如果只单独的使用石材,必然是达不到现在的景观的效果,这也是玉湖村给我们的一个重要提示。

3.2 乡土材料在现代景观中的运用探索

要想做好一个合适的景观,我们需要真实地、合理地考虑场地的地域特征,同时有所取舍地学习当地乡土景观适应地域的策略,这样才有可能创造出一个合理的景观。这个作品才是地域化的,具有美感的,能被使用者所接受的,津津乐道的。其中,景观材料与景观设计的紧密结合就是这个成功景观的必要条件,而所有的景观作品都涉及创造性地解决构思和材料之间的协调问题。在现代景观设计过程中除了充分考虑当地自然特征,最好采用当地使用着的乡土景观环境材料,并被当地工匠所熟悉的材料才能够保证最低的建造成本,同时营造出能够融于这片土地的现代景观。研究乡土材料的目的,不是仅仅把这样的调研分析以一种展示和学术的方式放置。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能通过这些研究找到现代景观设计师的设计之路,需要对我们的现代景观设计有所启迪思考。

结论

在现代景观发展的今天,在材料在促进景观设计、工程技术的今天,人们不断追求新的景观形式的今天,作为设计师更应该回归到设计的本源,抛开枷锁来研究乡土景观材料的运用。云南丽江玉湖村在长期的形成过程中,在没有设计师的参与下产生极具美感和特色的天然村落,很大程度上是乡土材料的美学体现出来的。乡土材料的本色反应在这里构建出了多种多样的震撼力,选择这里的乡土材料作为研究和学习的对象,尝试在现代景观的设计中运用这些材料和构建方式,是设计师对场所地域性,对自然环境的最佳解答。

参考文献

[1] 杨霞. 从高技术景观中研究现代景观新材料的运用[D].南京林业大学,2007

[2] 王雯婷.云南丽江玉湖村材料建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

[3] 张玮.丽江玉湖村的“磁体”与“容器” [D].昆明理工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