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西方教育的优缺点

中西方教育的优缺点

时间:2024-01-23 14:49:33

中西方教育的优缺点

中西方教育的优缺点范文1

关键词:西部;研究生;创新教育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推进教育改革,教育成败的关键是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关键,创新教育日益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核心,如何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创新性人才是新世纪教育的关键。

我国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长期以来呈现较为封闭的状态,近年来为提高研究生教育水平,东西部高校均进行了研究生创新教育研究。本文拟从东西部研究生教育之间存在的差距,分析西部研究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对西部研究生创新教育应采用的新措施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 西部高校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东西部教育发展不平衡。占全国国土面积56%的西部地区,由于受本身的自然环境和经济水平限制,教育发展水平较低。据2003年有关资料显示:全国人均受教育年限为779年,西部地区为75年,而东部地区则为115年。虽然在西部的西安、兰州、银川、成都、重庆等大中城市,教育质量是比较高的,有个别学校的教学质量甚至还超过了东南沿海。然而,这些西部大中城市教育质量的强势发展情况,并不能代表整个西部的平均教育水平,也不能用这些城市的优势来掩盖整个西部教育的弱势。从总体上看,西部文化素质还是低于全国人均水平,人才资源短缺,人才储备缺少,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缺乏科技支撑和人才基础。

2研究生教育基础薄弱,规模较小。虽然我国研究生教育近几年连年扩招,然而与全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规模相比,西部地区研究生教育规模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1学位授权单位;经过全国八次学位授权审核后,全国普通高校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数为214所,硕士学位授予高校为413所(含博士学位授予高校),其中西南地区普通高校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数为34所,硕士学位授予高校为84所(含博士学位授予高校)。2授权点较少;而全国高校博士学位授权点为127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为8417个,其中西部地区博士授权点为18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为1700个[1]。这些都直接影响西部高校研究生培养能力和招生规模偏小,而且总体发展缓慢,无法满足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

2在研究生教育的投入与质量上,东西部也存在很大的差距。由于历史的原因,西部地区经济落后,财力不足,研究生教育经费存在较大的供需矛盾。据调查,北京市一重点学科近年来年均拨款约 80万元,与之相对照,甘肃省共有75个省级重点学科,2003年省财政拨付用于重点学科建设的总经费约为150万,如果平均分配,每个重点学科还不到2万元。甘肃省自1999年启动的省博士点基金每年对全省省属高校的博士点的年度资助总额也不到 10万元。这种资金投入上的巨大差距,严重地制约着西部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因为经费不足,导致许多学科专业缺乏必要的设备、资料和实验条件,导师科研经费少,直接影响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数据统计显示:2003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总数为179篇,西部地区仅有14篇;2004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定结果为97篇,西部地区仅有4篇。因而,如何加大投入,促进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是缩小中国研究生教育地区发展差距的一个重要环节。

3西部地区人才缺乏且流失严重。据新华网报道,我国西部地区人才总量不足,每万人中人才量为323人,低于全国487的平均数。数据显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部人才流出量是流入量的两倍以上,特别是一些中青年骨干人才大量外流。陕西省2004年毕业的4600多名硕士学位以上的研究生,有80%选择到东部就业。由于东西部发展的这种不平衡性,导致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经济发展越快,越容易吸引和留住人才,而越是人才少的地区,经济发展越慢,越不易吸引人才。西部在失去了大量优秀教师的情况下,教育的发展自然也会受到相当大的影响。

二、 西部高校研究生创新教育的新举措

为提高西部高校研究生教育水平,要根据西部地区自身经济发展的特点,不能简单地学习西部及中部地区的研究生教育所采取的新举措。

1积极建立研究生精品课程;由于西部的师资力量、实验室条件、教材建设等研究生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制约了西部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与质量提高,通过建立西部研究生精品课程,邀请国内外知名教授专家对研究生授课并组织讨论,为西部地区研究生提供反映科学前沿新知识、新成果和新动态的精品课程,帮助拓宽西部研究生的视野,优化其知识结构,并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够得到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研究生们同步或更好的教育。弥补了西部地区研究生优质教育资源缺乏的状况,提高西部地区研究生教育质量,同时对西部地区青年教师的科研、教学方式和教学水平等有一定的指导和提高作用。

2研究生的培养尤其是应用型学科研究生的培养,要与生产实践和经济发展、社会实际很好地结合,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把应用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标准区分开。以美国和日本为例,美国研究生各专业学位和培养计划密切结合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级人才。而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注重高校和企业的科技结合,并建立如联合研究制度、合作研究制度、合同制度等多种形式的横向联合。努力建立教学、科研、开发利用与生产实践一元化体系,引入竞争机制[2]。因此,各高校要积极调整自己专业结构,树立多元化发展的理念,形成自己的学科优势,并且充分发挥学科间深层次的渗透和融合,积极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寻找和培植新的学科生长点,促进交叉学科的崛起,在产、学、研三方面协同中实现对研究生的培养,真正有效地发展研究生教育。

3 采用对口和东西部高等教育合作机制创新,实施“双赢”工程;

西部大开发战略为西部地区研究生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国家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加大对西部的投入,从政策上保护,从资金上扶持,鼓励企业到西部建厂,鼓励人才到西部创业,使西部的经济从根本上发展,使西部教育的发展得到根本的保证。当然,为解燃眉之急,国家在对西部的教育投资方面,还要加大力度,如果仅仅靠一点点倾斜,仅仅靠地方政府的教育投入,西部教育的落后局面是很难得到改善的。因此,采用东西部高等教育的对口合作机制,帮助西部地区开展具有研究生层次的人才培养工作,是提高研究生教育水平实现“双赢”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金红梅:《中国研究生教育地区发展差异及其对策研究》 ,《 现代大学教育》,2006年第一期

中西方教育的优缺点范文2

关 键 词: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教师资源配置

“科教兴国,教育为本;教育大计,以师为本。”在中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普通高中师资队伍建设已成了制约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瓶颈。我们对教师资源的配置必须给予足够的关注,必须采取一系列变革和调整措施,尽快实现教师资源的优化和重组,以应对新形势对普通高中教育提出的严峻挑战。

一、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教师资源配置现状与问题

教师资源的配置问题不单纯是一个教育问题,它和教育内部、外部因素的关系十分密切,呈现出复杂的特征。就西部贫困地区来说,普通高中师资问题突出,已成为制约该地区高中教育发展的关键。www.133229.COm

(一)教师学历合格率不高

按照国家规定的高中阶段教育教师所应达到的学历标准,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的师资情况很不乐观。据调查,2003年甘肃县区普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只有50.03%,语文、外语、数学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为46.3%、27.79%、27.82%,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而,教师学历继续教育任务相当艰巨。同时,这种状况也从另一个层面说明了普通高中师资补充上存在严峻问题,尤其是近二年来随着高中入学高峰期的到来以及普通高中规模的逐年扩大,普通高中专任教师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为解燃眉之急,拔高使用教师的现象屡见不鲜,这样使一些在低一级学校中合格的教师人为地变成不合格教师。从教师实际业务能力和素质来看,一些教师的学历不合格本身就反映出业务素质中存在的问题,同样在学历合格的教师中,也普遍存在专业结构不合理、学科不配套、教非所学的现象。

(二)学科结构不尽合理

教师队伍的学科结构,取决于国家教育教学方案所规定的学科及其时间安排。在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师资学科结构普遍存在配套不齐、比例偏差失调的问题,这种状况最为明显地存在于普通高中学校。其表现是语文、历史、物理、体育、化学等学科教师基本满足,而地理、音乐、美术、外语、计算机等学科教师严重不足。有的县属农村高中甚至无一名音乐、美术、计算机教师。如果这种状况不能有效地改变,普通高中师资总量与实际需求会长期不能得到平衡,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师资队伍建设不会有大的跨步。

(三)师资分布结构偏差严重

西部贫困地区,以城乡差异为区域经济、社会和文化特征的极不平衡性十分显著,普通高中师资在数量、质量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地域特征、城乡差异。

2003年甘肃省普通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平均为56.59%,其中市地州属高中、县属城区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了90.67%、70.72%,远远超过了全省平均水平;学科教师学历合格率市地州属普通高中平均合格率达90%以上,县属城区高中平均也在70%左右。相对而言,县属农村普通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远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只有35.8%,比县属城区普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低近35个百分点,比市地州属普通高中低近55个百分点;学科教师学历合格率也存在同样的差距,其中县属农村普高外语教师学历合格率比市地州属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低近81个百分点,悬殊如此之大,差距如此明显,各级政府应引起高度的重视,否则如何实现教育公平、如何实现均衡发展,实为棘手之事。

从职称结构看,市地州属普通高中和县属城区普通高中教师职称基本趋于合理。其中中教一级以上职称人数分别占72.14%,62.1%;而农村普通高中教师一级以上职称只占24.34%,75.66%的为中教二级以下职称,职称结构明显不合理。

从年龄结构看,城乡差异也十分显著。城区普高学校师资同步老化问题较为明显。但从整体上看,年龄结构基本趋于合理,中青年教师为师资队伍的主体:31—55岁教师分别占市地州属普通高中学校、县属城区普通高中学校教师人数的 75.71%、82.92%。而县属农村普通高中学校教师多为近年来补充的青年教师,其中30岁以下者占近 46%,31—40岁教师只占45%,41—55岁者占9.8%, 56—60岁者占2%,明显地青年教师构成了师资队伍的主体。青年教师精力充沛,工作热情高,但多数文化水平与教学能力存在反差现象。

(四)教师队伍不稳定

教师队伍稳定是师资建设中最为基本的问题。从西部贫困地区实际状况分析,普通高中师资的稳定性较差,主要表现为师资队伍补充困难,缺额较大,流失严重。

一方面,随着近几年普通高中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师缺乏成了西部贫困地区各普通高中学校的普遍现象,尤其是地方学校和办学条件相对薄弱的普通高中学校,由于缺乏吸引力,很难留住或引进符合条件的相关学科应届本科毕业生,从而师资队伍缺口大在所难免。调查显示,样本县教师缺额多则达300多人,少则也有100多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师缺额现象,尤其是优质教师。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东西部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拉大了经济收入和物质生活的差距,加之沿海省份用人上的宽松政策,西部贫困地区重点普通高中的一些骨干中青年教师外流到广东、上海、天津等地公办、民办学校的现象时有发生。第三个方面是分配不到位。长期以来,我国的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城市与农村、重点高中与薄弱高中之间,在教师资源的配置上存在明显的失衡现象,即使是在西部贫困地区区域内,同样存在着县域、乡域及城乡之间在师资配置上的不均衡。其普遍现象就是教师资源往往只向一部分学校倾斜:例如,各配置主体按分级管理权限,依据自己事权范围和职责范围大小,优先满足自身所辖学校的教师需求,而且一般都是先满足市地州属高中学校,其次是县属城区高中学校,再次才是县属农村高中学校,这样造成区域内校际间师资数量、师资水平等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大,从而加剧了教师资源配置的不平等和结构性短缺,人为地造成了一些不稳定性因素。

二、对策思考与建议

从总体上讲,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师资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与西部大开发背景下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历史使命很不协调,教师资源的配置必须紧紧围绕均衡发展的思路,尽快实现“从粗放的数量代质量的低水平的循环真正转到内涵的发展上来,从单纯的管理控制转向注重资源配置,在竞争中积极争取,优化和有效开发利用教师资源上来”。

(一)继续完善以本科师范院校为主体的教师教育体系

为了适应普通高中教师队伍建设的需求,西部贫困地区应在继续发挥本科师范教育优势。同时,积极鼓励综合性大学参与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并形成各类高等学校参与师资培养的竞争机制,努力提高高中教师培养质量和层次。同时,扩大成人教育类师范本科院校的培训规模,使学历未达标教师积极参与学校学历培训。

(二)以推动本地普通高中教育的整体发展为目标,进一步规范优质高中建设

《全国高中发展和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提出:“加快高中教育发展步伐,扩大优质高中办学规模……加强县城示范性高中建设”,这为西部贫困地区大力发展优质高中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依据。但是我们要时刻关注,示范性高中的建设不应当造成新的教育发展不平衡,而应是使处于各层次的学校在动态发展过程中谋求更高水平的平稳和循环。因而,在教师资源配置过程中,既要关注优质高中的发展建设,更要密切联系薄弱学校的改造工程,以缩小校际差距,扩大优质教师资源,提高普通高中整体水平。故以结构性调整为重点,理顺教师资源管理体制,探索建立教师资源合理配置、有效开发的新机制显得十分必要。

(三)采取措施稳定西部贫困地区的师资队伍

教师职业具有劳动复杂性和创造性的特征,理应给予优厚的待遇。尤其是对奋斗在西部贫困地区一线的教师,提高其经济地位和物质生活待遇显得十分紧迫,这既能稳定现有教师队伍,也能吸引优质人力献身西部贫困地区教育事业。

1.落实《教师法》关于教师待遇的条款,并不断提高西部贫困地区教师的收入水平,尽可能地缩小东西部教师收入上的差距。

2.西部贫困地区应根据本地实际,注意为教师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如“通过财政增拨高学历教师或带头人专项经费,启动培养或吸纳硕士研究生工程”,创建教师奖励基金,教师培训基金和教师住房基金等,并加强监控机制,保证各项优惠措施落实到位。

3.重视贫困地区在岗教师和校长的培训工作,这也是建立一支稳定教师队伍的基础条件。由于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师资队伍的整体有不同表现,师资培训要全面规划,分类推进。近期内对县属农村普通高中的主要任务是抓岗位合格的学历达标,使大批学历不合格的教师达到国家规定的学历要求,对学历达标但教学能力又差的教师也要提出在职提高的要求,并要有基本的时限规定;对市地州属普通高中及县属城区普通高中学校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提出从学历教育转向学历达标后的高层次继续教育;还应根据“全教会”精神、《行动计划》、《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定》,继续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校长的培训工作,努力建设一支符合实施素质教育需要的素质高的高中校长队伍。

4.继续推进学校内部人才管理体制、分配制度改革。“实行教师教学循环制,推行全员聘任制,竞争上岗,优胜劣汰;进行分配制度改革,完善结构工资制,合理拉开分配档次”,这些举措即能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增强学校的活力,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教师队伍。

5.适当增加普通高中高、中级专业技术职称指数,也不失为一条好途径。

(四)疏通师资流动渠道,以实现教师资源在省域、县域、乡域和城乡间的平衡

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教育中,师资建设是十分薄弱的环节。为了全面改善这一现状,要在加强师资培养的同时,还要采取多种措施,疏通师资向西部贫困地区流动的渠道。尤其是区域内城区向乡镇、重点学校向薄弱学校的流动渠道。

1.制定特殊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中部及东部发达地区高中优质教师或更多符合条件的本科大学生去西部贫困地区工作。

2.在西部贫困地区区域内,为调剂城乡教师余缺,充分合理高效地利用和保护现有教师资源,通过加大政策倾斜,鼓励城镇地区优秀高中教师到边远地区任教或采取支教、轮教、交流的办法,以自愿和组织派遣相结合形式,实现教师资源在系统内的合理流动。

3.本着“择优录用,宁缺勿滥”的原则,从企事业单位或电大、夜大及自费学业取得本科学历、并确实能胜任普通高中教学的人员中,选拔并正式录取一批高中教师,以缓解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教师严重不足的问题。

4.还可返聘部分业务能力强、身体素质好的高中退休教师重返讲台,以补充高中教师不足的矛盾。

注释:

[1]袁振国主编.中国教育政策评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6.62—65.

[2]李谟清.关于抓好普通高中教育的若干思考[j].江西教育,2002,2.

中西方教育的优缺点范文3

【关键词】高等教育,资源匮乏,资源浪费

资源匮乏是我国长久以来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20世纪90年代高校扩招以来,对人才的极大需求,使得资源匮乏显得更为突出。教育部部长周济指出:优质教育资源短缺是高等教育长期存在的问题,要发挥制度上的优越性,集中建设,广泛共享。另一方面,由于高校扩招,资源有限,高校之间的无序竞争变得异常激烈,各高校之间分割比较严重,教育资源和信息缺乏流动,这些因素都使教育资源浪费比较严重,教育资源配置极低,加大了各高校之间教育水平的差距。因此,加强不同高校之间信息的沟通,建立资源共享平台,通过高等教育资源共享可以减少无序的竞争,促进教育公平,平衡高校之间的的教育水平和实力,进而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良好发展。

广西作为教育资源稀缺地区,各高校之间也在进行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交流,但大多缺乏系统性与整体规划,也不是完全概念的资源共享。因此,认真思考、科学搭建广西高等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可以有效缓解我区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压力,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作用,促进教育公平;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解决资源浪费、配置效率低下问题;可以促进广西高等教育的互相交流和互动,发挥优质资源的以点带面作用,更好地促进不同教育理念、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的交流,推动高校优势互补和科学化发展,促进广西高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符合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大趋势。

一、广西高校教育资源建设现状

广西教育主管部门历年来都高度重视高校的教学资源建设, 陆续启动的教改工程、精品课程建设、教学和科研团队、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产学研合作基地,优质专业、特色专业等资源建设项目,吸引大批教师参与到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和教学改革的活动中,极大地丰富了现有的教学资源, 促进了各高校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提高。目前, 广西各高校内已储备了一定数量的优质教学资源, 譬如网络课程建设。自2001年以来广西高校通过连续举办全区高校教育软件大赛,并开通建立了广西高校教育教学软件资源共享平台,有力推动了各高校对教学资源建设的热情和教学改革的步伐。并先后开展了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项目,2002年开设建设“广西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2006年开始建设“广西科技文献共享与服务平台”, 2005-2007年举办的“广西三大科技公共服务网络平台建设”, 2007年建设“广西人文社会科学文献资源保障体系与共享网络平台”,还先后建立了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和研究实验基地和自然科技资源平台等等。此外,广西在教育十二五规划中明确要开展高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改革,推进特色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创新;探索和完善科研院所与高等学校联合培养研究生的体制和机制,推进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机制、新模式,形成一批高水平的联合培养研究生实体平台,培养一批高端创新拔尖人才;开展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改革试验,改革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建立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培养实践基地,开展联合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等工作。以上已有教学资源和资源平台的建设,广西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提供了很好的物质基础和条件。

二、教育资源共享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尽管当前广西的高等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及运行机制已初步确立,但这仅仅是起初阶段,缺乏标准的模式,在平台的建设和运行过程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校之间差距明显,教育资源配置与分配不均衡,体现在它的结构不均衡性、地域分布不尽合理、布局结构失衡等问题,从而导致教育资源的分散。二是教育投入依然不足,重复建设严重。资源紧缺与浪费并存,一些优质的有价值的教育资源往往缺失,导致能够参与共享的资源日趋贫乏,加上目前高校间合作大多自发组成,在行政、资源等方面无法对成员进行有效的约束,容易使各校产生短期行为或各取所需,缺乏长远考虑和合理规划,严重阻碍了资源共享向更高层次发展。三是随着人们教育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高校的大幅扩张,学生数量逐渐膨胀,教育资源日趋紧张,高等教育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共享发展道路是必然趋势。现分析其成因如下:

1.缺乏资源共享的观念和意识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我国长期以来经济模式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导致高校的教育资源共享比较封闭,认为只要以自我为中心,做好自己就行了,不必与外界进行交流,更想不到资源的共享能使大家共同受益。与此相比,更担心的是高校如果资源共享,可能会失去自己的特色,从而削弱自己在各大高校中的实力。第二,人类总是带有懒散心理和自私的本性,更多的时候想的是无限的索取而不奉献,只注重利益不注重效益。第三,我国长期封闭式教育所带来的结果,广西也不例外,僵硬的教学体制、运行机制和硬件、软件设施的使用,基本上都局限在本校内,缺乏资源共享的动力。最后这些举措都带来了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各高校之间宁可浪费资源,也不远共享,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2.对资源共享平台运行机制管理不善

目前很多学者都认为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高校管理体制问题是造成高校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和运行的主要障碍因素。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缺乏激励和利益驱动,当政府、各高校和社会机构进行合作时,没有建立一个整体的机制,包括奖励和惩罚。如果没有这样一个体系的约束,每个受益方都只想自己受益,当然最后也不会达到双赢甚至多赢的局面。第二,缺乏合理的高等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和运行机制。教育资源是免费共享还是无偿使用,如何形成投入和产出的均衡等等问题,仅仅靠政府的硬性规定,是难以调动各高校和社会机构的积极性,更无法谈及平台的建设和运行。第三,对高等教育资源贡献平台建设和运行机制的管理不善。例如各高校进行后台管理,应该筛选高质量的教育和教学资源,不能盲目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对网络接口经常进行维护和处理;进行软件使用时要注意各个机构的合作;第四,政府要制定一些法律法规,避免各高校之间和各高校与社会机构进行电子图书资源共享、科研管理系统合作以及项目合作时,为了私人利益而形成恶性竞争,扰乱市场的竞争秩序。

3.缺乏经济基础

广西高等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及运行是由政府主导的,是一个公益性和战略性的系统,平台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且具有持续性的工作。因此,广西各高校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和运行必须有持续稳定的财政投入作为后盾,只有这样,资源共享平台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当然,目前广西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和运行政府也有投入,但是其经费每年都在调整,更重要的是这种调整的不确定性太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平台建设和运行的可持续发展。从另一个侧面说,仅仅靠广西某些高校(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等等)和教师是无法建设的,而这也正是无法进行高校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和运行的重要因素;

4.教育资源本身、共享层次等多种问题

首先,高等教育知识本身靠知识产权保护,客观上阻碍了高等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其次,目前广西高等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和运行的内容和形式较单调,只有一些电子图书资源,少部分实验室和一些跨学校学术讲座,很少有互认学分、互修课程等内容。同时,这样的共享也限制了领域的发展,使得平台建设运行的后劲不足。如果不完善这些内容,很难在资源共享平台上的建设和运行上填补空白,会阻碍其发展。最后,广西各高校之间就算是资源共享,但是其共享层次却太低下,仅停留在表面上,而且内容也不丰富,对于平台的建设和运行也其了极大地阻碍作用,导致高等教育资源社会效益和效率低下。

三、建议与对策

1.各高校与社会机构根据合作项目,加强交流与合作

一是广西各高校根据自己学校的精品课程、品牌专业以及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进行深度合作,形成各高校资源共享运行的良好机制;二是根据国家自科委和社科委的课题,建立相应的讨论小组,邀请来自各个学校的专家和社会机构的权威人士(如政府工作人员),进行深入的讨论,进而建立完善的课题,进行经验总结,并将其作为典型全省推广;三是发动广大学生和教师积极参加各种讲座和学术报告研讨,努力建立学术氛围圈,为项目的建立出谋划策,真正做到资源共享平台的真正运行。当然,各高校资源共享的时候要注意,自己高校的核心资源可以保留,其他高校可以有使用的权利但并不是资源的所有者,真正的收益权掌握在高校自己手中。

2.增强资源共享意识,建立共享平台的有效运行机制

在广西政府的协调下,以教育部主管为领袖,以广西大学为中心,搭建各高校之间的课程资源共享平台,教师可以在此平台上讨论教学的难题和心得,学生可以在此平台上获取自己想要的资料,并且进行学分互选,增强各个高校之间的联系。同时,各个高校可以共同使用重点实验室、电子数据库和图书资源等等,避免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尤其在广西大学城的地方,可以实行“一卡通”制度,彼此都承认其有效性,切实落实资源共享平台的运行。另外,针对广西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各高校可以引进先进优秀的高校教师,对教师进行岗前培训和岗后考核的方式,以保证师资队伍的建设,从而更有效的促进高等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的运行。

3.搭建产学研的资源共享平台运行机制,促进广西经济发展

三重螺旋理论在产学研合作中应用的具体体现是产学研合作联盟,作为高级形式,其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特点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事实上,产学研三者相结合有力地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的发展。根据其他省份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管理办法,可以加快广西高校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的建设,引导广西高校、企业和工业园区开展产学研合作,培养大批优秀人才,努力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网络体系。同时,广西高校和社会机构、企业的一些专家学者可以积极申报国家项目,引导广西科学研究前沿,并且联合高校积极投身于广西的经济建设,为广西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平台,进而努力促进广西经济的全面发展。

四、结论

高校资源共享平台的建立不仅可以可以缓解国家教育经费紧张的压力,同时可以促进广西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为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做出巨大贡献。通过师资、图书、设备、实验室以及高质量的学科梯队指导等资源共享为广西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条件,提高广西高校为社会服务的能力,同时促进广西产学研的结合,充分发挥高等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颜,李光荣. 广西高校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规划与设计[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17:20-22.

[2]谢晓兰. 基于网格技术的广西高校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新模式研究[J]. 科技视界,2012,15:19-20+22.

[3]李群英. 教学资源共享视野下广西高校联盟机制的若干思考[J]. 高教论坛,2012,08:38-40.

中西方教育的优缺点范文4

【关键词】一带一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

一、广西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有区位优势明显和资源丰富的特点

广西是中国唯一具有沿海、沿江、沿边优势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历史上,由于航空、陆路交通比较落后,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往主要靠水路,广西是我国重要的出海通道,拥有北部湾北海、钦州、防城港等优质的港口。广西在东盟各国及欧美、世界各地有大量的华侨,是中国著名的侨乡,广西在“一带一路”倡议中有着国内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不可替代的地缘区位优势。广西地理位置特殊,全区气候类型丰富多样,造就了种类繁多的生物物种,生物资源丰富,有中草药、香料植物、花卉植物等多种多样的植物资源。自然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形成以桂林为中心辐射到南宁、柳州、北海、钦州、贺州的旅游圈。矿产资源富集,素有“有色金属之乡”的称号,分布较集中,开发的前景广阔。此外,天然气、石油资源也有开发前景。水电资源丰富,广西的河流多,落差大,水流急,水力资源开发的潜力很大。合理利用丰富的资源优势,把广西推向亚洲、推向世界。广西交通发达,形成连接全国及世界各地的立体交通网络。在公路方面,全区高速公路网已形成并编入国家高速公路网。在铁路方面,普通铁路四通八达,在航空方面拥有南宁、桂林两各国际航空港通过航空连接世界各地。在海路方面拥有广西北部湾的北海、钦州、防城港等三个优良的深水港,我国西南各省的货物可以通过这三个港口从海路运往世界各地,广西已是“一带一路”交通大枢纽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一带一路”视野下当前广西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是广西职业教育工作者应有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但是,当前广西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层次还比较低还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多元化国际化复合型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以至于难以满足“走出去”企业国际业务拓展服务“一带一路”的需要。

(一)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够高,“双师型”教师缺乏

根据我们对目前广西职业院校师资队伍所开展的广泛调研发现,广西职业院校师资队伍无论在学历层次、年龄结构、整体素质、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数量和质量、“双师型”教师比例和专兼职教师比例等方面与“一带一路”建设人才培养的需求都存在很大的差距。职业院校师资队伍普遍存在数量不足、兼职教师、“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拥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就更少,要么缺乏专业理论知识要么缺乏实践操作能力,国际观不强、国际视野不够等一系列的问题。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

(二)人才培养缺少“多元化”“国际化”“复合型”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及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与广西职业教育之间突出的矛盾就是“本土化与国际化”“单一化与复合型”的矛盾,不解决这一问题,广西职业教育就很难适应“一带一路”建设的客观需要,难以充分发挥其对于“一带一路”建设的促进作用。时代呼唤高素质“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出现,而广西职业教育人才如何接受“一带一路”建设的挑战,已成为广西职业教育一项迫切的任务。加上当今社会学科相互交叉与渗透,不断向综合化、整体化方向发展,因此,人才培养越来越趋于“多元化”“国际化”“复合型”,只有坚持“多元化”“国际化”“复合型”培养人才,才能使广西职业教育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中占据主动的位置。

(三)人才培养模式明显“单一化”“滞后化”

“一带一路”视野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应主要体现为开放性、多元化,前瞻性、国际化。而目前广西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仍然比较单一滞后。体现在以下方面:1.在人才培养目标缺乏准确定位,课程建设与所学内容带有盲目性、滞后性。课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但一些学校在开发课程建设时未能通过充分的调研论证,行业企业专家未充分参与,对“一带一路”建设沿线的国家的市场、风土人情、宗教信仰、法律法规了解不足。课程开发形成低水平,简单模仿照搬,课程建设脱离实际、偏离方向、内容滞后。不符合“一带一路”建设的市场性、开放性、多元化,前瞻性、国际化的人才培养需求。2.专业建设杂而乱,同质化严重。为争夺生源,一些院校紧跟时代潮流,争办时髦的、热门的专业,盲目跟凤,不考虑时代的需要、市场的需求及“一带一路”建设所需人才。院校虽小,专业俱全,学校办学无特色。3.“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不能深度融合。由于学校的办学目的是培养人才,而企业的目标是利润,两者的目标不一致,所以“校企合作、工学交替”还停留在表面或在低层次运行中,未能真正形成“政校行企”协同推进、“产学研用”四位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滞后。

三、“一带一路”视野下广西职业教育人才培养

(一)必须优化广西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一带一路”视野下,广西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创新突破的实质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做好“本土化”设计,充分发挥特色优势,结合“一带一路”建设的需求和人才市场的需求,对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调整与变革,进一步推动广西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升级。

(二)必须建立一支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教师队伍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多元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离不开教师的国际化,建立“一支具有全球化视野和意识、掌握国际化人才培养标准、了解本专业国际发展态势、熟练掌握沿线国家和地区语言、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师资队伍是迫在眉睫的任务之一。因此,广西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必须“走出去”,到沿线国家进行学习和调研,实时了解当地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以及我国企业在海外建设中的运行情况,深入实际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文,以准确掌握国际行业的国际化技术人才标准,提高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要跨界整合优质教师资源,使教师的价值最大化。校企之间互派教师,充分发挥企业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在海外的工作优势,为学生提供企业对于才要求的最新信息。同时职业院校教师在企业的实践学习经历,也可以帮助其更深刻地了解本行业的国际发展动态。

(三)必须走出一条“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道路

开展合作办学,扩大留学生规模,深化沿线国家间人才交流合作,同“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同类院校合作。把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的教育理念、教育技术、教育资源、教育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等“引进来”,这必将给广西职业教育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广西职业教育朝着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方向迈进。同时,把广西先进教育理念和人才等也可以“走出去”,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一带一路”的建设。推动广西职业教育国际化紧跟贸易国际化的步伐。总之,广西职业教育“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双向发展将有利于提升广西职业教育理念,深化广西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而进一步促进广西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国际化,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中西方教育的优缺点范文5

关键词:产业结构调整;西部地区;高职教育;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7-0036-04

近三年来,我国高职教育为全国850万个家庭实现了高等教育学历“零”的突破,而这些家庭过半数是贫困地区、西部地区和民族地区的家庭。高职教育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做出了重要贡献,其在整个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明显提升,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可度也逐步提高。

西部高职教育在国家职业教育大发展的潮流中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和提高,但与东部地区相比还存在显著的差距,办学综合水平明显落后于东部地区。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的《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2012—2020年)》无疑为加快西部高职教育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和保障。我们要理性分析面临的挑战,紧紧把握发展机遇,提升西部高职教育办学水平,突出办学特色,扩大社会影响,实现从规模发展到内涵建设的战略转变,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充分发挥高职教育的积极作用。

高职教育对推动西部经济

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和促进作用

西部地区幅员辽阔,农林牧业、旅游资源、能源与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长期以来,由于西部地区占主导地位的是一些劳动密集型和自然资源具有优势的行业,走以资源开发为主的道路,但由于基础条件薄弱、产业结构布局欠优、劳动者素质偏低、人力资源总量不足、应用型人才紧缺,加上地理条件和交通不便等种种因素,资源优势没有最大限度地转化为技术优势、经济优势和市场优势,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东部地区。

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产业升级与梯度转移的加速,作为产业转移承接的西部地区,必然形成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大量需求。

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和输送,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现行各类教育中培养高素质适用性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阵地,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西部高职教育发展必须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突出区域特色,对接产业发展,加快构建定位科学、结构合理、规模适度、注重内涵、质量可靠、突出特色、协调发展、服务地方的西部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为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为西部地区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服务。这样,才能在新一轮大发展、大变改的时代潮流中,在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新形势下,赢得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创新力和创造力。

西部高职教育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

(一)东西部高职教育发展的差距

十余年来,西部高职教育蓬勃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办学实力及社会影响力仍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东西部的高职院校无论在办学理念、办学条件、办学规模、社会环境、发展速度,还是在经费投入、校园建设、硬件设施、培养模式、师资力量、品牌专业、课程建设、教改科研、实习实训、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学生就业、社会服务等方面都明显地表现出不平衡性,有着显著的差距。

从东西部横向比较来看,东部高职院校总数是西部的近两倍;从2006年开始成为国家示范和骨干的高职院校来看,目前东部有106所国家示范和骨干院校,西部有55所,且西部的国家示范或骨干院校大多集中在省会城市,西部相对优质的高职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从西部自身纵向比较来看,西部高职院校从2000年的29所发展到目前的269所,增长了近11倍,但西部各地高职教育发展不平衡,四川、重庆、陕西、广西、云南发展较快,青海、宁夏、发展缓慢。

(二)影响西部高职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

经费投入不足高职院校主要是由行业办学和地方政府办学。由于西部经济比较落后,国家和地方对高职教育的投入均十分有限,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年

生均投入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以下。即使是西部骨干院校,其学费收入所占比重也过高,达到了46.2%,办学经费的一大半要依靠学费收入,政府投入不足,学校无法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办学条件改善,进一步制约了西部高职的发展。

师资队伍薄弱随着近年来高职院校招生规模扩大,学生数量增多,师资力量日渐不足,特别是“双师”型教师严重短缺。而目前教师引进主要以应届大学毕业生为主,但他们缺乏技能教育的经验,实践和动手能力不强。一方面,西部高学历、高职称教师引进难、培养难、留住难,另一方面,受人事管理政策的限制,学校想从企业调入既有理论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能工巧匠充实师资队伍又十分困难。

专业设置欠优区域产业结构变动和发展趋势及其对劳动力类型的需求结构对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有着直接的影响。西部高职院校普遍缺乏对人才市场需求的分析调研及中长期发展预测,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的适应性还不强,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改革与企业用人标准和需求的对接度还不高。

校企合作不够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紧密联系的体制机制尚未真正形成,校企深度融合缺乏政策与法律保障,呈现出极不稳定的态势。由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够灵活,双方合作动力不足,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在合作内容、方法、评价机制上缺乏成效,难以形成持续的长效机制。

加快西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政府主导职能,落实政策保障措施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法律环境和政策环境,政府应在建立和完善高等职业教育法规和政策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国家应建立区域高职教育协调机制,对西部地区职业教育给予政策倾斜和扶持,提高生均预算内拨款,建立国家主导的西部地区高职教育发展基金,对部分专项项目进行针对性建设和支持。地方政府应把高职教育发展纳入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出台发展高职教育的具体实施细则和地方性法规、政策,采取设立专项基金、专项补助和职教经费统筹等措施,逐步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资金相结合的投入机制;同时,在办学用地、办学贷款、人才引进、校企合作的企业方税收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改善职业教育发展环境。

(二)立足区域,科学定位,创新体制机制

高职院校要科学定位、准确分析自身的地理位置、社会资源、办学传统、专业优势等。办学定位和服务面向上要强调应用性、行业性、区域性,及时跟踪地方产业的动态变化和人才需求,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紧贴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和未来发展方向,将学院的发展规划、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等与区域产业优势、地方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结合,如此才能得到地方政府更多更实在的政策支持和倾斜,逐步形成经济与教育发展相互拉动的良性格局。

(三)树立正确人才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要大力加强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建设一支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业配套、相对稳定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一方面,通过培养现有师资,有计划、有步骤、全方位、多途径地对专业教师进行培训,大力推进工教结合,建立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轮训制度,使教师到相应的企业进行实际岗位学习实践,随时了解、把握、跟进企业新技术、新趋势;另一方面,积极与政府人事部门沟通协调,争取地方人才引进特殊政策,从企业生产一线引进既有实践工作经验又有扎实理论基础的高级技术人才充实师资队伍;再者,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形成专兼结合、符合专业发展方向的优质师资队伍。  (四)对接市场动态需求,优化专业课程设置

专业设置是学校育人理念的载体。优化专业设置,应在努力保持和充分发挥办学特色和学科专业优势的基础上,敏锐掌握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信息,为学校专业建设提供导向。西部高职教育必须构建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专业体系,加强调研、分析、预测,进行专业布局,增设新专业、储备预专业、改造老专业、淘汰旧专业,打造宽窄适宜、稳定与灵活结合、长线与短线结合的专业格局。以专业建设为龙头,带动教学模式、课程改革、师资队伍、教材、实训基地等各项内涵建设。形成专业发展带动产业发展,产业发展促进专业发展,专业、产业互动的良性态势,形成学院的办学优势和特色。

(五)深化产学研

合,构建校企利益共同体

要深入分析相关职业岗位所需的理论知识、实践技术和专门技能,加强校企合作,紧紧依托行业,通过建立产学研结合机制、组织保障机制、人才培养与企业发展同步机制、利益共享机制等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推动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构建校企利益共同体,由政府、企业、学校三方共同参与,使学校的专业设置、培养计划、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能够更贴近社会发展需要。深化“校内基地岗位化、校外基地教学化”的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强化职业能力培养,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将企业的产品、案例、技术、标准、项目引入到课程中,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优化教学内容与课程标准,灵活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等方法,构建实训教学体系,将职业能力培养有机融入实训项目,让学生在实训中有一种直接进入职业场景和职业角色之中的感觉与体验。要加强对过程进行质量监控,完善保障激励机制,促进双方形成稳定持久的互动合作关系。

(六)推进中、高、本衔接,探索应用型本科教育

中高职“立交桥”的搭建和有效衔接在顶层设计的体制层面、具体运行机制方面都亟须完善和优化。要打破中高职专业设置存在的“各自为政”现象,在政策上加强统筹协调,加快建立统一的专业目录;积极尝试“对口单招”、“注册入学”、面向初中毕业生的“五年一贯制”、面向中职和高中毕业生的“3+2分段培养”等多种形式的中高职衔接;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学制年限、课程设置、培养方案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系统化设计,在目标导向、学分制管理和弹性学制等方面积极探索。另一方面,适度扩大高职学生进入本科学习的比例、渠道和专业面。开展高职与普通本科分段培养项目试点,高职以国家或省级示范、骨干院校为主,本科以应用型普通本科为主,进行项目的联合申报,实行“3+2”、“5+2”分段培养模式,即高职教育学习3年(五年制高职学习5年),经过资格考核,进入普通本科教育学习2年。学习期间,由对口试点的高职和本科院校统筹制定对口专业理论知识课程和技能训练课程衔接贯通教学体系,系统化培养本科层次高端技能人才。同时,国家对西部地区办学条件好、发展快、示范性强的高职院校应给予相应政策支持,筛选确定与地方产业发展紧密契合、优势突出、办学实力强的专业开展应用型本科教育试点,以点带面,稳步扩大高职本科教育的发展规模,构建更加完善科学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七)拓展各类职业培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社会服务的特征与高职教育的特征密不可分,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和行业性特征。西部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要以面向区域经济为立足点和切入点,在办好学历教育的同时,充分发挥专业、人才、资源和技术优势,面向社会开展各类职业培训和科技服务,满足行业、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和各类岗前、职后、转岗、再就业培训需求,满足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劳动者素质提升需求。要着力构建与政府、企业、社区、乡村等密切联系的开放式培训体系,建立灵活开放的职业培训网络。要主动与地方政府、企业联手,加强产学研合作,大力开展技术传播、技术推广、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同时,要注重文化服务,促进和推动校园文化与地方文化、企业文化的互动融合,打造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软实力,提升核心竞争力。

(八)优化东西部援助长效机制,共享优质资源,增强发展能力

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宏观背景下,教育部于2001年启动实施了“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2006年1月,东部11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与西部19所高职院校签订对口支援协议,拉开了高职院校东西部对口援助的序幕。近年来,结对的学院不断增加,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实施路径、援助内容、保障措施、工作实效、发展带动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总结经验和深化推进。需要国家继续在宏观上统筹规划,建立东西部地区高职院校对口支援项目激励机制,由教育部牵头,省教育厅衔接,当地教育主管部门与援助和受援院校成立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对口支援工作,建立对口支援、跨区域合作办学的长期运行机制,从领导组织机制、监督协调机制和指导机制等方面加强制度保障。同时,中央和省级财政加大对口支援的投入力度,设立对口支援专项经费,按照互惠互利、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市

场导向、开放联合的原则,从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学术交流、科研项目、人才培养、教师互访、实训基地、联合办学、资源共享等多方面、多途径、多模式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实现优质资源跨区域共享,增强西部高职院校自身造血功能,实现双方发展能力的共同提升。

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为高职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空间,人才市场对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又对高职院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西部高职院校要抢抓历史机遇,适应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需要,自觉承担起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责任,加快实现从规模发展到内涵建设的战略转变,培养一大批文化基础实、职业道德好、专业技术强和综合素质高的“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赵定勇,杨华明.东西部高职教育发展现状分析[j].价值工程,2011(21).

[2]张圣喜.打造高职教育品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j].中国西部科技,2009(20).

中西方教育的优缺点范文6

高职院校与地方经济联系密切,注重实用性,强化技能训练以及长期校企合作等方面的特点决定了高职院校具有实施创业教育的独特优势,也决定了高职创业教育课程必将有别于普通高等院校的课程。而当前高职创业教育课程在设置过程中缺乏的便是特色。

(一)创业教育课程缺乏区域特色

高职院校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己任,其创业教育也必须融入区域经济与文化的内涵。而当前高职院校开展的创业教育缺乏服务地方的意识,没有去寻找区域经济与创业教育融合的切入点,也没有建立学校自身发展与区域经济共同进步的良性互动机制,更没有以此为基础调整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以及合理设计其知识结构。这些因素导致了创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脱节以及大学生无法主动实现与地方经济发展所需人才的有效对接。

(二)创业教育课程缺乏技术性特色

没有围绕高职教育的技术性特点和学生的技能特长来设计合理的课程模式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应该结合这些特点进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技巧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然而,我国许多高职院校基本上还在沿用普通高等教育模式,侧重创业理论知识的培养。

(三)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及教材内容缺乏针对性

在创业教育课程设置过程中,忽视学生的差异,对不同专业、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无差别对待,进行同一种创业教育。同时,教材内容也缺乏针对性,没有本土化特色,所使用的教材多为市面流通的大众读本。这类教材理论深度和实践广度都不够,更谈不上针对性,这就难免造成课程体系的“同一化”,使得创业教育不能达到预期效果,进而导致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不高。

(四)创业教育实践课程薄弱

创业教育的实践性很强,仅靠几节理论课远远不够。而实施创业实践课程的学校较少,开展了实践课程的学校也还停留在较低的层次,主要是创业计划大赛、校内开店铺等形式。另有一些高职院校强制学生参加各类技术考级,让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接触校外企业,技术无法实践,创业教学的效果难以落实。创新与创造不能平庸化为简单的书面理论,也不能被认为是单纯的技巧与操作。

二、结合当地特色设置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

创业教育的课程模式主要分为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两大类。以下从这两个方面探讨如何结合当地特色设置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

(一)理论教学课程

理论课程可分为学科课程和案例课程。学科课程主要以课堂授课的形式传授知识,注重培养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和发展创业人格。案例课程主要让学生学习创业成功和失败的案例,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归纳总结出方法和规律。结合学科课程和案例课程的特点,创业教育首先要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其次,要专门开辟当地社会经济等方面的知识内容,让学生全面认识与了解这些特点,帮助学生构建新的创业教育内容体系,并尽早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等有选择地形成特点和风格各异的创业意识。以江西的高职院校为例,创业教育除基本的理论知识学习外,还可以增加具有江西特色的知识内容。如:旅游专业的学生可以增加江西的旅游文化资源内容的学习模块。江西境内群山连绵,江河纵横,具有独特的山水文化资源;江西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拥有宗教文化、书院文化、名人文化、建筑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江西是革命圣地,南昌是八一军旗升起的地方,井冈山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这些构成了江西特有的红色文化。[3]这些文化资源的学习可以为学生将来成为旅游行业相关的创业人员奠定基础。还可让学生了解当前江西省各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特点及相关方面的知识,方便学生毕业后围绕居民生活的家政、安全保卫、环境卫生、养老托幼、医疗保健等社区服务业发挥自己的特长,开展创业活动。把江西的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变为学校创业教育的资源与创新优势,让学生在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增加创业所需要的广博的知识和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并加强学生生活和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传统内容与新观点、新问题的联系。

(二)实践教学课程

中西方教育的优缺点范文7

关键词:农业气象;教育培训;现状;问题;对策;西藏

教育和培训工作在西藏农业气象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些年来,虽然西藏农业气象教育和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必须采取强有力的对策充分发挥农业气象教育和培训工作在农业气象建设中的作用。农业气象教育和培训工作是建设气象人才队伍的有效途径,通过专业的培训方式,使受训工作人员增长知识、更新观念、提升工作能力,同时具备团结协作、公平公正等精神。加强对农业气象工作人员的教育和培训能够使其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从而建设一支优秀的农业气象劳动者队伍,对于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提高社会生产力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工作现状

西藏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南部,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农业气象专业人员严重缺乏。因此,做好农业气象教育与培训工作迫在眉睫。长期以来,西藏农业气象教育与培训工作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严格依据分工负责、分级培训的原则,针对农业气象教育培训进行了规划,各地区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总结了该项工作的经验与教训。近些年来,西藏积极引进专业的气象工作人员,并对用人机制进行健全和完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2]。

2存在的问题

2.1农业气象教育培训缺乏整体规划

当前,西藏农业气象教育培训工作的内容还处于中低水平阶段,尚未形成一套与当前气象事业发展相适应的相对完整的体系。尤其是上岗工作人员需要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上岗之后还需要对哪些知识进行了解与掌握,开什么课与讲课内容等都不够明确,缺少符合农业气象发展需要、层次性与专业性明确的教育培训计划[3-4]。

2.2培训课件和教材内容有待更新完善

目前,西藏地区并没有形成一套专供本地区农业气象教育培训使用的培训教材。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导致新技术日新月异,培训课件与教材过于陈旧,无法与当前的需求相符合,导致气象人才队伍建设达不到预期标准。

2.3师资队伍、教学基础设施有待加强

从事西藏农业气象教育培训工作的人员大多为兼职教师,虽然其业务能力、理论水平与科研能力都比较强,但是其教学能力与水平不高,也不是农业气象专业人员,缺少具体工作中的专业知识,不能保证教学质量。另外,教学基础设施简陋,不能满足气象业务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2.4教育培训经费缺乏

西藏农业气象教育培训工作经费受各方面条件制约,投入量非常不稳定,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培训需求。部分地区甚至难以按时发放工资,导致农业气象教育培训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2.5教学管理薄弱

当前西藏地区农业气象教育培训机构大多是对口班,制定教学大纲、安排课时等工作都是依靠对口单位,虽然具备一定的业务能力,但是缺乏教学管理经验,无法保证教学质量。另外,西藏地区农业气象教育培训工作缺乏有经验的管理人员,教育培训工作涉及到行政管理、党务等多方面,人员知识结构与配备等都无法使教学管理的职能得到充分行使。

2.6缺乏健全的考核与激励机制

西藏地区农业气象教育培训工作缺乏相对完善的考核与激励机制,也无法落实教育培训登记制度。另外,工作人员教育培训的实际情况无法在年度考核、职称评定中得到较好的体现,也没有使教育培训工作中“要我学”的状况得到改变。除此之外,没有给予优秀工作人员一定的奖励,导致工作人员缺乏工作积极性。

3发展对策

3.1提高认识,大力推动农业气象教育培训事业发展

农业气象是一个长期、漫长的过程,农业气象教育和培训也是循序渐进的。农业气象要想实现长远发展,就必须依托先进的科学技术。因此,西藏各级政府部门与相关领导都必须高度重视农业气象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农业气象工作人员的认识,为实现农业气象教育培训工作的长远发展打下基础。

3.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西藏地区农业气象教育培训投入,并加大相关政策的支持力度,为气象教育培训创造良好的环境。其中师资队伍建设是重点,西藏农业气象教育培训依据“不求所有,但为所用”的原则,根据培训的特色与重点选择聘用理论知识牢固、业务能力强的人员,聘请的人员最好还具备一定的教学实践能力,由其组成兼职教师队伍,其中优秀的业务骨干需要承担一定的教育培训工作。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沟通与交流,以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与水平。另外,教师要采用诙谐幽默的方式使接受培训人员的积极性得到充分提升。

3.3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选取教材、制定教学大纲、合理安排课时、确定教学重点等对于提升教学质量非常重要。因此,西藏地区负责农业气象教育培训的相关部门要重视教学管理工作,特别要注重农业教育培训管理人员的素质与能力的培养。

3.4保障农业气象教育培训经费

农业气象教育培训工作需要长期的资金投入,因而首先要争取国家相关部门的资金支持。地方相关部门也应当在关键岗位培训、实用技术培训等方面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

3.5健全与完善农业教育培训考核激励机制

以岗位业务需要为依据,明确岗位技能要求,逐步明确考核标准及岗位培训科目。制定完善的教育培训考核制度与登记制度,将工作人员参加教育培训的时间、取得的成绩等多项内容作为年度考核、工作人员进岗、职务晋升的标准。

3.6积极创新模式

与其他地区相比,西藏地区农业气象教育培训工作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因此,应当积极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的教育培训模式,改变以往陈旧的教育培训方式,注重科技创新,逐渐探索出一套与西藏农业气象教育培训工作相适应的教育培训体系,为农业气象工作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4结语

中西方教育的优缺点范文8

    一、西方国家关于教师流动的理论探索

    国外学者往往将教师流动视为人力资本市场中人事流动在教育行业内的一种具体体现,是根据人力资本市场中供求关系、受金钱或非金钱利益驱动而自主进行的教师资源调配行为。[1]也有学者认为,教师流动现象是在社会、心理、经济,甚至纯偶然非理性因素作用下产生的一种复杂现象,需要政策制定者、教育机构、社会力量、学区与学校、教育研究者等多方角色共同影响和干预。[2]还有学者用统计学的方法将教师流动看作一个变量,将其定义为个体教师在特定时间段内离开其所从教的学校的概率。[3]

    将教师流动进行分类,按属性可分为教师聘任、留任、辞职、调动、晋升等;按流动形态分,教师流动可分为教师资源从社会经济条件或教学质量薄弱的学校或学区流入优质学校或学区和优质教师在各种激励措施下向师资极度短缺地区的输送;按流动向度分,可分为单向的输入型或输出型流动和双向的流动;按流动范围分,可分为在一国区域内学区间、学区内各学校间的流动和在国际联盟成员国之间的国际流动。总之,教师资源调配与优化的过程是教师流动的基本内涵,而这一过程由于受到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影响,在相应的市场、政策、个人与外界因素作用下会形成不同的运行态势。

    教师作为一种社会职业与其他社会职业类型在本质属性上具有共同点,因而教师流动从本质上也具有社会人力资本流动的基本特性。基于此,西方学者较为普遍地将经济学领域的人力市场供求关系理论、内部人力市场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作为教师流动的理论根基。

    用人力市场供求理论来看教师流动,教师“需求”即为能够提供一定补偿与回报(包括薪酬、工作条件、个人成就感等)的教师岗位的空缺;教师“供给”即为具备资格并且有意愿接受特定补偿与回报去从事教学工作的人群。所提供的补偿与回报的吸引程度既决定了需求方提供教师岗位的数量与质量,也决定了能够招来教师的数量与质量。这一观点成为西方学者研究教师流动问题的基本逻辑起点。[4]

    卡拉克·克尔(Clark Kerr)是首位提出“内部人力市场”(Internal Labor Market)概念的经济学家。内部人力市场指某一特定行业内部的人力市场,分为三种类型:“开放型市场”(open)——由外部行业转入该行业内的、无序的、竞争性强的自由市场;“庄园型市场”(manorial)——由基层向上晋升的垂直型市场;“行会型市场”(guild)——通过准入标准而可自由平级流动的市场。教师市场最接近于第三种市场类型,一旦取得了教师资格证书,便取得了自由横向流动的权利与机会。从聘任层面看,教师市场也具有开放型市场的特点;从晋升层面看,教师市场也具有庄园型市场的特点。[5]

    人力资本论最核心的观点认为,每个个体都是凝结着一定价值的经济资本,并在其一生中以各种形式产生着回报。教师人力资本投入包括职前教育、在职培训、迁移及信息积累(如对教育环境的熟悉)等多种形式。教师流动作为一种教师人力资本价值的投入与损耗,期待在新的岗位中获得的回报与补偿能够超越旧的岗位所提供的回报与补偿,并能够弥补损耗。[6]这一原则成为决定教师选择岗位和选择流动与否、流向何方的最根本依据。

    上述人力市场供求关系、内部人力市场和人力资本三种经济学理论有助于我们理解教师流动的种种形态与走向,摸索出教师流动的自然属性与市场规律,但它们并不能完全解释教师流动的所有现象。事实上,教师的个体特征、自身经验的积累以及培训经历等因素有时会打破教师人力资本市场中的常规。格拉迪斯·克森特(Gladis Kersaint)[7]采用艾斯克·阿齐兹(Icek Ajzen)的“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着重从教师的情感态度、价值判断、认知能力等角度来解释教师流动的原因。这一理论框架从教师个体及心理角度探测了教师流动行为的模式与规律,弥补了单纯用经济学理论来解释教师流动这一具有很强主观性的复杂行为时所存有的缺陷,为我们全面、综合地探究教师流动提供了新的视角。

    二、西方国家中小学教师流动的政策环境与主要经验

    美国政府和相关机构采取了多种举措,力图通过补充教师资源来解决“教师留住危机”(Teacher Retention Crisis),[8]推动教师的均衡流动与合理调配。美国2001年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提出设立“全国教师流动委员会”(National Panel on Teacher Mobility)[9]来专门负责对各州教师流动进行定期调查与评估,并制定相关政策,以促进全国境内优秀教师的有效流动,为优秀教师创造机会,合理调配他们的工作岗位,尤其鼓励教师向师资短缺、难以吸引或留住教师的州流动。加拿大政府也通过政策法规的形式保障教师在全国范围内能够自由流动。加拿大依照《内部贸易协定》(Internal Trade Agreement)的规定,竭力建立一个开放、高效、稳定的境内教师流动市场。其具体规定如下:各地的教师资格认证具有全国通用效力,在一个地区取得认证的教师可持该证在全国各地自由选择从教岗位;各地教育部门建立相应机制,以便教师进行跨省和跨区域认证;各地设立明确的条例和规范对教师资格证进行审查。[10]此外,在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国家越来越倾向于采用教师的跨国流动政策来实现教师的流动和资源配置。这使得师资紧缺这一困境的解决不仅可以在本 土区域内实现,而且还可以通过调动更大范围内的人力资本要素,实现全球性的教师资源优化配置。如英联邦成员国(南非、英国等)、欧盟成员国(奥地利、西班牙、芬兰等)之间都通过制定联盟教师流动协议来保障教师资源输出国向师资匮乏国输出教师的合法化和规范化。[11][12]总之,西方国家通过一些宽松自由的教育政策和法规,鼓励和保障了教师资源以境内流动和跨国流动的方式在教师人力市场中实现优化配置。在西方国家发达的经济基础和成熟的教育体系下,这种以市场为主导、以政策法规为保障的教师流动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更新。

    在这些宽松的政策环境中,西方国家的地方政府、机构组织、基金组织、学校、教师也充分发挥了各自的自主性,自由灵活地发起教师流动实践项目以改善区域性师资匮乏的现状,积极推动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美国“德维特·华莱士读者文摘基金”(Dewitt Wallace-Reader's Digest Fund)从1989年起就提供大量资金发起“通向教师之路”项目(Pathways to Teaching Careers Program)来帮助师资短缺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培养、聘任并留住愿意去那里从教的优质教师。

    上述的以及在本文中未能全面提及的诸多西方国家教师流动项目,总体上都有效利用了内部人力市场的推动力,促进了教师人力资源的供求平衡与结构优化,激活了教师队伍在一定时期内的更新,推动了知识的转移与传播,同时也促进了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大范围内的国际师资调配更是实现了文化多样性,拓展了师生视野,调动了师生积极性,推动了政治和社会的融合。[16]但市场固有的盲目性也必然会带来一些隐患,如经济发达、具有优越教育环境的国家、地区、学校成为吸引弱势地区优质教师资源的磁石,从而导致师资输出国、输出地陷入优质师资紧缺的困境,形成恶性循环。如果这种上位流动的现象无法根除,便只有采取具体措施对影响教师流动的部分诱因进行积极的干预与引导,才能在遵循市场自由竞争的规律下达到最优配置状态。

    教师流动作为一种教育资源配置形式,其流动的效果直接影响着以学校为基本教育单位的学区间、学区内部整个教育系统的正常运行。而教师流动的效果取决于教师流动环节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制约和作用。因此,研究影响教师流动的因素是极为必要的。大卫·格林伯格(David Greenberg)和约翰·麦克考(John McCall)[17]认为,影响教师流动的因素包括金钱方面的回报(如工资、奖金、津贴、养老金等)和非金钱方面的回报(如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学生的社会经济地位、个人成就感等)。卡桑德拉·嘉瑞诺(Cassandra Guarino)[18]等学者对美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有关教师聘任与留任问题的相关实证研究进行文献梳理,在大量统计数据的基础上,从性别、年龄、经验、种族、能力、心理及家庭等变量分析出影响教师选择教师行业、选择离开或留任的因素。澳大利亚政府的一份研究报告[19]通过对太平洋沿岸多个国家的教师流动状况进行分析后认为:优质教师流动的动因并非仅仅是市场上岗位的需求和薪金待遇的诱惑,个人的愿望、梦想、期望与所在岗位能够提供的条件同样也是影响流动的重要因素。克森特[20]通过实证调查研究发现,影响教师留任或离职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能够与家人相处的时间。此外,行政支持、福利待遇、对教师职业的热爱也是影响教师流动的因素。安奈格雷特·哈尼斯菲戈(Annegret Harnischfeger)[21]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影响教师流动的个人特点和机构特点。他将影响教师流动的因素划分为五大类型:个人特点、学校特点、学区特征、地区/片区特征及总体外界因素,并将这些因素建立在一个模型中,采集了大量数据放入模型进行多重回归,分析各种要素间如何通过相互关联与作用对教师流动产生影响。

    三、启示与借鉴

    国外有关教师流动的文献大多采用实证调查与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考察教师流动政策、项目及其影响因素,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参考。国外教师流动所取得的经验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可资借鉴的启示。

    第一,建立系统的理论框架,为教师流动机制的探索提供理论基础。国外学者有关教师流动的理论探究有力地解释了教师流动现象的本质和趋势,也有助于诊断流动中出现的问题与困境。然而从国内大多数文献看来,学者们往往采用思辨的方法来分析教师流动的现状、问题并提出对策,缺乏系统的理论探索。笔者认为,要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就必须探索扎实的、本土化的,既符合普遍市场规律和教师个体发展规律,又符合我国教育发展规律的理论基础,使教师流动制度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第二,确立清晰的指导原则,为教师流动机制的构建指明方向。国外教师流动的经验告诉我们,充分尊重市场的无形力量,营造开放适度的政策环境是教师流动能够实现人力资本要素优化组合的有力外部保障。如果要避免市场盲目性带来的弊端,则需要国家、机构、教师个体间进行多方协商,根据机构的实际需求与教师个体的优势和利益,将政府干预和市场导向结合起来,实现资源的再分配。此外,我国要建立合理有序的良性教师流动机制,需要进行充分的实证调查,科学诊断区域间、城乡间师资的供需失衡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并对教师人力内部市场的教师优势、利益与意愿进行充分了解与引导。总之,我国教师流动机制的建立必须遵循以地区需求为本、市场开放为前提、政府引导为保障 、教师自主为核心的公正与公平原则。

    第三,建立阶段性目标,为教师流动机制的建立与发展找准定位。西方现行教师流动制度是与西方国家发达的经济社会状态及教育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的。笔者认为,教师流动根据国家经济与教育发展的自然规律需经历不同的阶段:一为自发的、无序的、以市场为导向、缺失政策法规保障的阶段;二为制约的、以政府干预为主导、调控市场杠杆、遵循教师个体与教育机构发展规律、着力于帮扶与补偿的阶段;三为自主的、以市场为主导、以教师主体为本、以全国师资队伍为系统,以完善的政策法规为宏观保障、开放灵活、国际化发展的阶段。依此划分,西方国家已经步入第三个阶段,而我国尚处于努力脱离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过渡的转折期,急需政府建立完善的体制和机制以改善无序失衡的现状,引导教师流动走向规范的阶段。当前,我们应该充分认识教师流动的现状特点,基于政府、教师个体与学校机构三方间的博弈,打破旧有的教师人事机制,将学校机构中的教师个体看作整个国家师资系统下的个体,合理发挥政府职能,按地区需求进行师资的统筹调配,制定科学的帮扶、补偿和激励对策,防止区域性师资差距的进一步加剧。

中西方教育的优缺点范文9

1引言 从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物流发展的关键在人才。据分析,众多影响物流发展的因素中,人才问题是物流发展的关键所在。现代物流的综合性很强,业务范围涉及生产、流通、运输、、仓储、信息等诸多领域,物流产业的发展需要的更多是支撑它发展的人才,因此,2009年,国家出台《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采取多种方式,加快物流人才的培养。陕西省为了贯彻落实《规划》实施方案,出台《陕西省物流业调整与振兴规划》,也提出了加快陕西省物流人才的培养。 2支撑陕西省物流产业发展的人才现状及分析 2.1物流人才需求现状 新世纪以来,陕西省物流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截止2008年底,陕西省营业性货运车辆达到359177辆,从事道路货物整车运输、零担运输、中转仓储、门到门配送服务、代收货款等一体化业务的中小物流企业大约有4000余家,随着陕西经济的发展,物流企业的数量将进一步增加。但与发展快速物流业不相匹配的是,陕西省支撑物流产业发展的专业人才的紧缺,尤其的高级专业人才的紧缺。目前,陕西省物流人才市场人才总量规模小,平均学历低。据了解,陕西省招聘的物流人才多数在高新区工作。普通的物流企业根本招不到真正的物流人才,企业所谓的物流工作者都大多都是民办大学的大专毕业生和一些没有受过正规物流专业教育的生产、销售人员。陕西省大多数物流企业对诸如运输员之类的低级人才的招聘门槛很低,基本上都是大专学历的居多,本科学历的物流专业毕业生很少在陕西省物流企业工作,对比那些低级人才,规模稍大些的物流企业对高级人才的要求非常迫切。 2.2物流人才供给现状 陕西省物流人才的培养主要在高等院校中进行,从几年前开始,陕西省就已经重视对物流人才的培养,陕西省一批高校如长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分别设立了物流本科和研究生专业;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理工学院、西安邮电学院、陕西省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设立了物流本科专业;西京学院、西安外事学院、西安翻译学院等各大民办院校更是设立了物流方面的专业。每年陕西省都有一大批各层次的物流毕业生。另外,陕西省还有些物流培训机构,每年也为企业培训大量物流从业人员。 2.3需求与供给的不对称分析 在陕西省高校每年输出大批物流人才的情况下陕西省仍然缺乏物流人才的根本原因是其培养的人才大部分去了东南沿海各大经济发达城市,省内的物流人才根本留不住、省外的物流人才吸引不来。造成陕西省留不住人才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陕西省缺乏大型现代物流企业,物流企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而中小企业在规模、人员、资产拥有量及其影响力等各方面,都很难与东南沿海地区的大企业相比。而且,由于中小企业在生产规模和资本积累方面的劣势,难以承担基础研究和科研创新的任务,这样就很难为员工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以至于留不住人才、吸引不来人才。 3陕西物流人才发展“三步走”建议 比尔盖茨曾经说过“如果可以让我带走微软的研究团队,我可以重新创造另外一个微软”。可见,人才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 3.1第一步、留住现有的专业人才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知道陕西省目前最需要做的首先是如何留住人才,然后才是加快人才的培养。而要想留住本地人才、吸引外地人才,企业除采取切实可行的奖励、激励机制之外重点在于提升企业的规模,使人才看到陕西省物流市场的发展空间。陕西省物流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自身规模。物流企业可以通过参股、控股、兼并、联合、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依托供应链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延伸物流服务网络,形成规模优势。一是道路货运企业可以通过相互融合、联合投资,打破行业封锁和地区分割,提高规模效益;二是运输企业同工商企业之间的联合,采取联营、共同投资建设专业物流公司,逐步实现原料采购、运输、仓储、配送等业务与工商企业主营业务的分离,促进社会生产的专业化分工,提高社会生产的经济活动效率;三是对于已经具备一定物流业务专长、组织运营基础和经营管理水平的,从事运输服务、仓储服务、货运服务和批发配送业务的企业,依托现有道路运输站场构建物流网络,加强与其他道路运输企业及其他运输企业的协作与联合。 3.2第二步、加快高级专业人才培养 按照建设高素质、拥有现代物流专业知识队伍的标准,有计划地开展专业人才的培养。同时,企业要采取切实可行的奖励、激励机制,吸引国内外专业优秀人才,使陕西现代物流业实现高起点的发展。为此本文建议物流企业利用陕西拥有近一百万高校学子和科研人员的独特教育资源优势,通过与高校合作,加快高级专业人才的培养。 首先,物流企业要与高校建立联盟,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目前,陕西省高校与企业出现大路朝天,各走一边的状况。一方面,高校教育传授学生自认为比较系统实用的物流知识,而忽视了物流企业实际上所需物流人才的标准;另一方面,物流企业只注重盈利情况,不能从物流系统角度上为顾客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如果物流企业能与高校进行联盟,那么,对于企业来说,可以使学校转变成自己的人才“供应商”,以确保向现代化物流管理转型所需的人才。而高校通过与企业联盟的教育方式,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操作平台,调整教学方向,使理论教学更加合理系统化,培养出企业所需的既有实践又有理论的复合型人才。 其次,改革高校物流教育方式,企业与高校建立联盟之后,高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对物流的教育方式进行适当的改革。 ①优化高校物流课程体系的设置。目前陕西省虽然一批院校开设了物流专本科教育,但仍处于自行筹划设计课程与实践阶段;在课程设置、教材选取、培养方向等方面缺乏规范性,培养出来的人才水平参差不齐。为此,高校首先应该优化物流课程体系的设置,以传授物流基础理论和物流理念为前提,逐步开设包括物流战略、配送系统设计、运输与仓储的规划与管理、库存管理等与国际物流理念接轨的专业课程。同时,高校应该与物流企业进行良好的沟通,明确物流人才应该具备哪些专业知识,从而有针对性的开设相应的课程,并在物流理论上进行创新,以适应物流人才需求的同时,提高物流业的整体理论水平。#p#分页标题#e# ②要重视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学校的物流教育不仅要注重物流理论的传授、把握物流发展的脉搏,更要注重学生实际业务操作能力的培养,只有很好地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培养出真正满足社会需要的物流人才。建设校内实践基地,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就可以接触物流工作的实务,在实践中学会理论、应用理论,使之不出校门就能较熟练掌握先进的物流技术工具、物流管理系统和物流业务流程,为其日后进行实地操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③实行订单教育。在物流专业实行订单教育,企业根据自身需要在明确接收毕业生数量的同时,也对毕业生的规格做出明确要求。这样学院就可以完全做到量体裁衣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教学,对企业需要的重点技术技能进行重点训练,确保学生学以致用。实行订单教育,学院与企业建立产学合作共同体,企业作为学院物流专业实训基地,学生在校进行理论学习,在企业进行专业实践,可保证毕业生与企业需求零距离。最后,加强在职人员培训,通过培训来普及现代物流业知识,提高企业员工对装、运、储、送以及信息流通等物流重点环节工作的认知程度,了解掌握物流站场的基础功能以及定位,使其了解物流今后发展什么,如何发展,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针对当前陕西省物流从业人员中很大一部分没有受过系统物流教育的现状,应加强对物流企业现有人员的在职培训,建议企业将其内部培训外包给高校,以充分利用高校资源,优化培训质量,提升企业整体营运水平,打造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 从长远看,由于知识的更新速度比过去任何一个时代都要快得多,知识的经济寿命周期越来越短,新技术、新观念、新方法不断涌现,因此即便是高学历的物流从业人员也应不断补充新的知识,才能适应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需要。为此高校在对企业在职人员进行培训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在职培训形式应多样化,应适应不同情况需要的相应层次物流职业培训;二是物流在职培训尤其是短期培训的针对性要强。 本着学用结合的原则,可将物流职业培训的教育内容安排划分的更细、更具体些。同时,教学内容应将物流的基础理论和专业培训结合起来,特别在物流长期培训中要有发展的眼光,不能只顾眼前而片面强调应用;三是要特别重视从富有实践经验的高级管理人员中选拔一批优秀人才,通过物流基础理论、物流应用实务、物流专题研究、物流项目筹划和物流方案论证等环节的培训,培养出一批懂管理、会筹划、善决策的高级物流管理人才。 3.3第三步、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物流人才 国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及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已经建成了比较完备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不论是在物流管理、物流操作,还是在物流教育等方面,都有一大批优秀的高级物流人才。与之相比,陕西省在物流人才培养方面,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因此采取积极措施引进国内外优秀物流人才,将有助于解决目前陕西省物流人才所存在的严重问题。 一方面,要引进国内外优秀企业物流人才。他们不仅能够带来先进的物流理念、物流技术和物流运作模式,同时可以利用国内外物流人才已建立的客户关系来拓展企业的物流市场。由此,在目前高级物流人才奇缺的情况下,物流企业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建立吸引人才机制,从外部引进各类物流管理人才、高级物流技术人才、高级教育人才,使陕西省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建立起有效的物流管理体系,以适应陕西物流业的飞速发展。 另一方面,要引进国内外优秀的物流教育人才。目前,陕西省高校的物流教师大部分是从经济学、交通运输学、物资管理学等相关专业转变过来的,整体水平比较低,缺乏先进的物流理念和物流理论知识,这对高校物流人才的培养非常不利。引进国内外优秀物流教育人才,可以传授与国际接轨的先进物流理念和系统的物流理论知识,这样有助于加快陕西省物流教育的国际化进程,从而提高陕西省物流教育的整体水平。 同时,因为现代物流业是一个涉及到多个行业的复合型的新型产业,业务范围涉及生产、流通、运输、、仓储、信息等诸多领域,物流产业的发展需要的更多是支撑它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例如,运输人才、信息人才等,所以应注重培养及引进复合型的人才。

中西方教育的优缺点范文10

关键词: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对策

中图分类号:C9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5-0007-01

一、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现状

(一)人居环境差。西部在人们心中的印象似乎就是自然环境恶劣,基础设施差。交通不便。长期以来这种根深蒂固的认识成为制约西部人才引进的最大障碍。现在东部地区大城市中的“蚁族”,很多都来自于中西部地区。他们之所以不愿回家就业,宁愿窝在大城市当“蚁族”,除了东部地区大城市薪资较高外,关键是这里优越的人居环境,这恰恰是老家无法提供的。不能责怪大学生嫌贫爱富。如果西部地区能提供较高的工资待遇和优越的地理条件,很多大学生还是愿意留下建设家乡的。

(二)用人机制不健全。一方面,人才管理、使用的竞争激励机制尚未形成,影响了人才积极性的发挥,导致人力资源开发效率较低。另一方面人才市场发育迟缓,市场化配置人才的功能未充分发挥,造成人才流动不畅,学非所用,用非所学问题较为突出。人才配置不合理,短缺与浪费并存,有资料反映,新疆5000名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大约有74%的科技人员表示技术特长没有得到发挥。一些地方仍习惯于传统的人才管理体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气氛不浓,受观念和客观条件的制约,西部地区的人才开发机制和环境建设还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西部地区的人才开发。

(三)孔雀东南飞,人才流失现象严重。西部高层次人才流失问题一直比较严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最为集中的高等院校,高层次人才外流入较多。高层次人才对其工作环境、生活环境的满意度普遍不高。高层次人才流动的一般规律:流向与地区经济发展状况、流动的频率与其擅长的专业紧缺程度和技能的熟练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在市场导向下,越是紧缺的人才流动频率越高,而且越是处于市场竞争劣势的地区,人才流失率越大。在地区发展不平衡及地区间市场体制存在差异情况下,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在“十一”肘期吸引人才流入、充分利用人才资源效率方面仍将明显占优势。

(四)人才分布不平衡。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西部地区人才资源配置的社会化程度不高,高层次人才短缺与积压并存,高层次人才队伍在地区、行业、产业布局方面存在畸轻畸重现象。高层次人才主要集中在工程、经济、教育、卫生、会计五大类专业,许多重要领域和新兴产业高层次人才十分缺乏。这主要体现在:城市人才多,农村人才少;工业建筑和文化教育行业人才多,农林牧渔和商业服务、文化娱乐行业人才少;基础研究人才多,适用型人才少;高龄人才多,青壮年人才少;从事传统产业的人才多,从事高新技术产业的人才少。人才的“能级错位”现象异常严重。

二、人才开发的策略思考

(一)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和动力,只有在思想上先人一步,才能在发展上高人一筹。西部地区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着西部大开发中改革的深度、开放的力度和崛起的速度。这就要求西部地区在人力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同样必须把解放思想放在首位,引导当地民众打破思想守旧、安于现状、裹足不前的思想桎梏,要勇于创新,以改革的精神面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积极投身西部开发的潮流之中,通过各种途径比如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宣传海报等加强宣传教育,使当前国家、地方的各项方针政策、新技术、新观念深入广大偏远地区民众心里,加强人们与外部世界的沟通与交流。树立时时学习,事事学习的观念,为引进、吸收和消化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方法创造条件。

(二)为开发利用人力资源创造良好的政策条件。西部地区实施人才战略的基础性问题是要营造人才、吸收人才、用好人才的环境。具体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第一,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西部各省区应加快制定和完善西部大开发的人才资源战略,使各类人才自愿加入到西部开发的队伍中来。第二,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进一步推动社会充分重视人才工作,为各类人才到西部发展提供“绿色通道”。第三,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要充分发挥新闻舆论阵地的作用,在西部地区真正形成重视人才的良好氛围。大力宣传弘扬在西部那些默默奉献的成功人士及志愿者,近年团中央启动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事迹宣讲团巡回各地演出,这个活动不仅使大学生对志愿者在西部的志愿服务经历有了深刻的认识。而且对志愿者们不计报酬、甘于奉献的精神感动的同时,也对西部计划项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三)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教育是立国之本,强国之路。解决西部地区人才短缺的问题关键在教育,西部地区应从基础教育抓起,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和支持力度,依靠中央财政投资、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和东西部地区对口支援等形式,保证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教育经费及时到位,促进地区教育事业快速稳定发展。通过发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与继续教育,强化西部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充分利用当地教育资源,大力培养本土人才,努力开发本土人力资源。走独立培养和人才“本土化”的道路。

(四)制定相应政策,吸引人才。在西部人力资源开发中,要进一步健全符合实际环境需要的人才成长、人才使用、社会劳动力选用机制,为本地本单位选拔优秀人才提供制度上的保证。制定特殊的人才引进政策,一是只要他在西部大开发某个行业中能发挥特殊作用,造福西部人民,皆可简化人事手续,特事特办;二是设立西部科学基金,及时为引进人才的科研与技术创新提供资金保障或进行成果的高额奖励;三是支持其它地区人才以兼职、短期服务、承担委托项目、合作研究、技术入股、承包经营等多种形式参加西部开发:四是允许学非所用的人才合理流动。要鼓励各类人才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自由选择职业和工作岗位,使人才学以所用,用以所学,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中西方教育的优缺点范文11

关键词:陕西高校;体育产业;现状分析;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1-0213-02

一、 陕西省高校体育产业现状

陕西省综合实力的较快增长,为本地区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发展,而体育事业的转轨,体育经济的稳步发展,则要求高校体育改革必须主动适应这一形势,树立与市场经济规律相符合的经济、市场、法制和竞争观念,充分发挥在教育、科研、训练与培训以及场地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强化自我造血供能,努力实现高校体育的综合化良性发展。经过对陕西省部分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现状的实际访查发现,由于经营意识、思路、手段、经验等方面的原因,其发展规模、方向、效益等方面反映出如下特点:

1.经营内容丰富、形式繁杂,发展模式较为封闭,缺乏规模效应等特点等,制约了陕西省高校体育产业的健康开发和经营

体育主体市场所需求的产品,高校体育产业几乎都可以提供。在所访谈了解的22所高校体育师资队伍中适宜本地区开展的各类体育项目布局齐全。且学历结构明显较高(见表1),具有专业化水平特点。因此,在体育产业经营项目布局上可谓门类齐全、内容丰富。然而,反观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模式则不难发现,大部分高校体育产业开发的组织行为,至今仍囿于校园之内,组织形式分散、项目开展单一化现象普遍存在。消费对象则主要以本校师生为主,缺乏与社会之间的互动交流与合作,缺乏优势互补联合发展的意识,各种体育产业与体育市场发展的功能和优势远未得到挖掘和发挥,从根本上不能形成规模效应,基本处于小而散和自我封闭发展的状态。

表1 陕西省部分高校体育师资学历结构统计

2.消费对象稳定,场地设施配套,但发展目标单一,管理措施乏力

高校体育市场的消费对象,主要是相对稳定、人数集中的师生员工,且主要以充满活力与朝气的青年大学生为主体。随着健康休闲意识逐步深入人心,花钱买健康已成为现代大学生普遍推崇的消费时尚。对西安市部分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的随机抽样调查发现:每年用于体育消费的支出比例,总体上平均每人为5%~6%,最高达8%以上;以本校为体育消费地点的占97%,而主要消费目的为娱乐和健身(81%);消费形式以个体消费(74%)和参加培训(11.2%)居多。由此看见,高校具有体育场地设施齐全、师资力量雄厚、活动内容丰富多样优势,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更便利的条件,价低质高的有偿服务,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但调查中也发现,当前陕西高校体育产业的开发模式较为单一,开发管理上还存在着许多漏洞。

3.科研型体育专门人才优势突出,而市场开拓型人才缺乏

陕西省高校体育师资力量雄厚,在全国都是相对较强的。从学历结构看,研究生以上学历占被访查总体的31.1%,运动技能较为全面,是本地区体育群体中高学历、高智能、高职称的知识技术密集型专业群体,在体育产业市场发展与开发方面,占有绝对优势。然而,一方面,有于受过去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高等教育历来重视体育教育教学与训练和科研工作,在高等体育学历教育中不进行市场开发与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教育学习;另一方面,也由于高校教育体制和目标任务的约束,在高等院校体育师资队伍中,懂经营善管理的市场开拓型人才缺乏,造成高校体育的各方面优势难以充分开发,人力、物力、信息等资源不同程度的闲置和浪费。

4.高校体育产业具有人才,物质、信息等方面的有利因素,但资源浪费普遍存在

发展体育产业,开拓体育市场,体育相关产业与市场的信息必然也成为重要因素之一。在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市场竞争中,及时掌握准确的信息就等于掌握了市场脉搏。高等院校体育产业与市场的开发与运营,同样要把握市场经济规律,依据市场需求和自身实际进行营销决策,而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利用信息社会资源,对体育市场的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和研究之上。陕西省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在获取、分析和处理体育产业与市场发展信息的能力等方面,是被动的、缺乏超前性和前瞻性。这无疑使其体育产业与市场开发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和影响。虽然高等教育的目的和任务,规定了高校体育产业的经营活动只能在充分保证完成高校体育各项工作任务的前提下,利用场地设施及师资的空闲时间进行,但每年的假期及课余空闲时间,则为开发体育产业与市场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和时间保证。而此大好机会未被充分利用。

这些人力、物力、信息及时间等有形的(客观的)和无形的(主观的)资源优势,是高校体育产业开发所特有的有利因素,但在调查中发现,其优势并未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许多有能力开发的体育经营项目基本上属于空白。诸如体育科研服务,体育广告设计、体育竞赛表演服务、体育信息与运动保健咨询、体育活动策划、体育传媒运营、体育人才交流等。部分场馆设施则由于功能单一而得不到合理而有效的利用(见表2)。这些现象造成高校体育产业资源的严重浪费与荒芜。

表2 陕西省部分高校体育场馆年利用率(经营天数/100天)

二、陕西省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方向与途径

1.发展方向

市场经济大环境与高校体育教育与训练自身的特点,决定了高校体育产业开发的不同,在运行机制上表现为准经营型的特征。即对内实行低收费的福利型体育经营服务,对外实行全商业性的体育有偿服务经营。在实施产业化、市场化过程中,应立足学校办出特色,面向社会积极开拓,努力发掘自身优势,实施综合性多元化的发展战略,加强对外联系与经营合作,调动广大体育教师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和经营责任制,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2.发展途径

考察陕西省部分高校体育产业开发与发展的经验,结合高校体育工作实际及陕西省高校体育工作之现状,陕西省高校体育产业与体育市场的经营与开发,主要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途径:(1)积极拓展市场空间,在发展原有经营项目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立足学校,面向社会,把握空间和时间,扩大经营创收,实现综合效益的提高。(2)发挥体育信息与科研能力的优势,加强高校之间、高校与社会之间的沟通与协助,大力发展应用性研究,促进高科技体育成果向产品与应用的转换。(3)合理利用人才、物质、信息和时间等资源优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开展多元化经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4)在发展多元化经营的基础上,充分了解体育市场的发展趋势,结合自身优势,以体育主体产业为基点,灵活开发适销对路的特色产品服务项目。(5)积极倡导和扶持社区体育活动,面向社会提供优质的有偿服务。以创办社区体育俱乐部及实行会员制为开发重点,吸引和发展体育人口,培育积极健康的社区体育市场。

三、 陕西省高校体育产业发展对策与建议

(1)加强体育市场经营管理型人才的培养或聘用、引用懂经营善管理的专门人才,保证高校体育产业开发进入正常轨道并顺利运行。(2)注重对体育市场发展的研究与分析,实现多元化发展与特色经营相互结合,积极开拓市场,扩大经营范围。(3)完善体育产业与市场开发的相关规章制度,加强管理与监督措施,合法经营,努力提高产品服务质量。(4)强化市场意识,加大自身及体育产品的宣传力度,及时总结经验,立足学校,走向社会,寻求扩大经营与发展。(5)加强高校的横向联合和高校与社会之间的经营协作,促进优势互补,学习和借鉴国外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实现规模效应。(6)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建立高校体育产业开发与经营网络,扩大影响和知名度,以适应体育产业与体育市场发展的需求与形势,形成高校体育联合体。

参考文献:

[1]国务院研究室文教卫司.国家体委政策法规司.体育经济政策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11-120.

[2]楚继军.高校体育产业现状与开发[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8,(3):23-26.

[3]辛利,等.中国经济体育产业化经营理论与战略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0,(2):17.

[4]吴晓强.21世纪初中国体育教育产业化的战略思考[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1,(1):63-66.

[5]郭顺才,等.对福建省体育产业发展的思考[J].福建体育科技,1997,(4):16.

[6]杨铁黎.关于中国高校办体育产业现状及发展方向的研究[J].体育科学,1998,(2):16-19.

[7]国家体育计划司.全国体育产业工作会议文件经验选编[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4:27-313.

中西方教育的优缺点范文12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C-0120-03

近年来,国家先后颁布《关于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意见》《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等多个关于教师教育改革的标准和规范性文件,组织实施了系列教师教育的改革研究和实践项目,师范生培养标准化、专业化趋势日趋明显。广西作为后发展民族地区,与中东部地区的经济、文化、教育等相比有着较大的差距,而且城乡发展不均衡。对培养中小学教师的高师院校而言,如何既能扩大高等教育受众数量,又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现实课题,也迫切需要高师院校更新观念,积极探索适应地方基础教育发展需求的教师培养新路径。

一、校地合作教师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许多高师院校已意识到传统模式、理念和机制所培养出的人才不能满足地方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需求,并积极进行新的尝试,探索校地协同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未能形成与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中小学校之间联合培养教师的良性机制,面临许多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广西基础教育城乡发展不够均衡,师资配置失衡问题亟待破解。一是广西农村学校“一师一校”、“一师多科”等现象日益突出,优秀的师范生“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二是作为西部民族地区,广西基础教育教师补充面临着诸如双语教师供给等特殊问题;三是广西基础教育不同学段教师补充问题存在差异性,如学前教育主要是数量不足、小学阶段主要是学科结构失衡、中学阶段主要是新课改教师(如英语、信息技术、音乐、美术等学科)缺乏、中等职业教育主要是“双师型”师资短缺等。

(二)高师院校实践教学改革的针对性不够。许多学校对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的时间虽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延长,但仍局限于以知识灌输为主,培养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尤其是城区优质中小学接纳师范生实习的动力不足,农村学校指导师范生实习的能力不足,从而影响师范生的专业素养培养质量。

(三)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渠道还不够通畅。高师院校与基础教育学校及地方政府之间缺乏持续有效的合作培养机制和共建平台,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不能有效对接,城区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不能有效辐射到高师院校和农村学校。师范生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缺乏开放式的实践平台,农村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缺乏直接、灵活的培训机制,原有的教师教育模式受到严峻挑战。

(四)教师协同培养的机制不够完善,多方联动、大中小衔接体系亟待健全。教师教育资源的稀缺性与教师培养所需资源无限性的矛盾日益突出,迫使高校必须通过提高资源外取能力来获得竞争优势,通过组织间协调开展非一体化下的分工协作来实现共赢。

面对新形势,地方高师院校必须立足广西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需求,强化教师教育特色及核心竞争力,按照协同育人的总体思路,系统推进教师教育综合改革,不断提高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二、“城乡联动、校地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框架构建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理念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在培养过程中所采取的某种能够稳定培养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结构框架和运行组织方式。目前,我国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型并呈现出教师教育开放化、教师发展专业化、教师培养一体化、教师职业高学历化和教师资格制度化等发展趋势。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已经开始转向以质量为标准的教师需求,更注重强调人才培养在专业理想、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实践等方面的全面提升。

“城乡联动、校地协同”是一种新的人才培养理念,通过资源共享、互补、合作、融合等机制实现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教育一体化,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城乡联动、校地协同创新的过程,也是学校“打破内外部边界,积极参与更大范围的分工、整合和一体化,进入和构建开放性网络,提高资源的易得性、流动性和利用效率的过程,有利于学校打破资源和能力的瓶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并持续分享外部协同创新成果,与合作者获得双赢”。在教师专业化发展背景下,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应以“联动、协同”为核心理念,打通职前职后通道,建立“高师院校―城区中小学―农村学校”协同发展的利益共同体,实现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衔接和沟通,促进三方优势互补、互惠共赢,调动城乡优质教育资源流动与共享,解决高师院校与城区中小学及农村学校多方协同培养和指导师范生的实践教学问题、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衔接贯通的教学机制问题、高师院校与基础教育学校共建共享优质教育教学资源问题。

(一)目标。构建“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区优质教育资源下移、城乡教育资源有机共享”的城乡联动、校地协同发展新机制。

(二)路径。详见图1。

1.以师范生实践能力提高为重点,建立教师教育“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机制,推行高师院校、城区中小学、农村学校三方共同参与的“顶岗实习―顶岗支教―置换培训”的“二次置换顶岗实习支教”实践教学改革,强化师范生实践教学训练。

2.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建立城乡师资发展同步提升的教师教育培养体系。实施“陶行知实验班”、“二次置换顶岗实习支教”等项目,培养卓越未来教师;依托“名师工程”、课题联合研究等项目,培育城区中小学教学名师;通过置换培训、实施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计划和壮汉双语教师培养计划等,打造乡村教学能手。

3.以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为关键,建立“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将高师院校、城区中小学和农村学校三方引入一个循环的变革框架中,形成三方联动机制,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机共享和协同发展。

三、广西师范学院“校地协同”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一)传承创新以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师教育模式。广西师范学院秉承师范教育传统,坚守服务基础教育的使命,长期致力于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创新改革。从上世纪90年代实施的师范生七项技能培训模式,到本世纪初的师范生“老三手”(一手好字、一手好文章、一口标准普通话)训练,再到推进以“新三手”(现代教育技术能手、心理健康帮手、教育科研强手)为基本内容的技能培养,围绕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初步建立和完善了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和考核体系。2007年学校将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改革实践成果运用于师范生顶岗实习教育活动中,在广西高校率先开展面向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顶岗实习支教与师资培训一体化试点,并很快在全区得到推广。2009年针对农村学校教师无力为顶岗支教的师范生提供高水平的教学指导和城区中小学的优质教育资源无法辐射到农村学校等问题,学校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顶岗实习支教的内涵,创新性地提出在民族地区实施“二次置换顶岗实习支教”的新概念,实施了“城区中小学教师到农村学校顶岗支教,高师院校师范生到城区中小学顶岗实习,农村学校教师到高师院校置换培训”的“二次置换顶岗实习支教”的改革方案,形成了“城乡联动、校地协同”的教师教育模式。

(二)创建以“二次置换顶岗实习支教”为特征的教师教育“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机制。具体如下:

1.选派优秀师范生到城区中小学顶岗实习。学校每年选派优秀教师教育专业实习生以顶岗的方式顶替城区中小学因教师到农村参与顶岗支教而空缺的岗位。解决以往师范生直接到农村学校顶岗实习存在的不足和缺陷问题,使师范生在城区中小学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得到更加充分有效的指导和训练。近年来,学校师范生参与顶岗实习支教人数年平均以60%的速度增长,参与顶岗实习支教的师范生得以在优质的教育教学情境中经历全职教师的全部教学工作环节,教师综合素质技能得到了极大提高。

2.城区中小学教师到农村学校顶岗支教。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每年选派一部分城区中小学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进行顶岗支教,有效调动城区优质教师资源流动,发挥了城区中小学对农村学校的指导和带动作用。近5年来,先后有24所城区中小学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城区中小学优秀教师将基础教育改革新思路、新理念、新方法带到农村学校,在帮助和指导当地一线教师开展教学改革实践的同时,也从中获得了对自身职业进行反思和规划发展的机会。

3.农村学校教师被置换到高师院校培训。农村学校每年选派学科紧缺教师“回炉”高师院校深造。置换培训为农村教师提供了更新知识结构的机会,解决了教师教学与培训冲突的难题,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途径。目前共有全区21个市县的206所乡镇中小学校教师参与了顶岗置换脱产培训。

(三)实施“卓越未来教师―城区教学名师―乡村教学能手”城乡师资培养模式的同步改革。具体如下:

1.启动“陶行知实验班”。学校先后在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英语、小学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专业举办“陶行知实验班”卓越教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改革。实验班采取校内+校外“双导师”制和专业实习+顶岗实习“双实习”制。2010年以来,学校先后聘请20多位城区重点中小学校特级教师或八桂名师担任实验班学生的校外导师,他们通过指导师范生教育见习、实习和毕业论文等工作,参与学校教师教育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为师范生提供了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成为推进学校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支持力量。

2.实施“名师培育工程”。学校与城区中小学合作,以名师培育为重点,实施名师培育项目和课题研究合作项目,先后承担钦州市名师培养工程、柳江县名校长培养工程、民族学校名校长培养工程、特级教师工作坊等项目,发挥名师的引导和辐射作用,为在职教师搭建专业成长平台。同时,通过“广西高中课程资源库”、“Moodle和博客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应用研究”等课题联合研究,充分利用高校理论资源和基础学校实践资源的整合优势,针对性地开展制约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攻关研究,加快成果的转化运用,提升理论水平,反哺高师院校教师教育。

3.实施“乡村教学能手培育工程”。学校以培养乡村教学能手为重点,实施农村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项目,通过承担置换培训任务,先后探索了“二年制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五年制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二年制农村小学壮汉双语教师培养”等模式,为农村学校教师提供系统的教师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使他们成长为当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乡村教学能手”。

(四)建立“城乡联动、校地协同”运行平台。具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