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服装设计的现状

服装设计的现状

时间:2024-01-16 10:21:54

服装设计的现状

服装设计的现状范文1

一、服装设计教育现状

第一,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不健全,教学方法落后,课程设置不合理。我国高校在服装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模糊,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在教学思想与方法上缺乏欧美创新意识。最早是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开办专科,再是苏州丝绸工学院开办本科,接下来是其他艺术学校、纺织学校、轻工学校开设服装专业最后成立服装系,从而一些综合型的大学、师范、高职也都开设了服装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许多学校脱离了市场的需求,调查很多重点高校吸取精华与重组优点,从而得出自己认为很满意培养方案与教学方法。在课程设置也是传统的内容,较重视基础基础教育和绘画的基础教育,除大量的公共基础课外,开设的专业课让学生都是在围绕画好服装设计效果图和裁剪制作工艺上花时间,觉得效果图画的好看,就认为设计学好了。许多学校教学方法落后,一味的重视服装的艺术性的培养却忽略了服装技术的培养;还有一些学校太注重“技术型人才”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做出低廉的服装产品,脱离了市场,丢掉了服装设计的内涵和创新的理念。第二,加强服装产品材料研发,加强服装高科技技术运用。加快相关标准建设,来推进绿色环保服装、功能性服装研究开发。“科学技术上第一生产力”,面料是服装设计三要素之一还是最基本要素,更是设计师们抒发自我灵感、表达自我情绪、表达美的最语言之一随着科技的发展市场的需求,纳米技术的出现,陆续就有了纳米特种功能纤维、纳米毛针织品;有了环保意识,就有了新型环保面料,彩色棉、竹炭纤维、生态羊毛水果纤维、麻纤维等多种植物纤维。设计领域也不断在运用高科技,服装的三维模型扫描系统可以很快的扫描模特身体上各项指标数据。我国很多高校的沿用落后的办学条件,教学里没有将高科技信息应用到课堂,没有实验室学生很难真正了解服装面料的性质,服装设计教学如何面对当今全球化、科技化时代?

二、对策

对策一:当然在短时间内没有办法改变教育体制和现行办学大环境,但校间应多交流、多整合资源,互渗透、资源共享,科学合理地规划学科专业的建设,及时的将科研成果及时的融入到教学当中去。结合市场,多与企业交流合作;经常的邀请服装设计师、企业家等人才来学校讲座,让学生能了解市场,学习市场知识,在调整合理的师资结构的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在企业得到更多实践的学习机会。以“产、学、研”的模式促动专业发展,让老师、同学及时与市场接轨。学校应该提供平台,多鼓励教师多出去学习专业知识,不能闭门造车。对策二:学院不仅对老师要作“教师评价”,还应该对开设的课程作“课程评价”。例如:课程偏重理论的教师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提高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专业课程结构设置的是否合理,能否扩宽学生的学习面;偏重于动手能力的能否会使学生忽视理论知识结构;教学安排注重最后的结果是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等。美术生其功底较好,应重视严谨的设计态度和工艺技术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设计创新意识及能力。经常跑市场,让学生了解市场,调研市场能充分让学生发挥无限想象能力。多开动员大会,及时培养学生有“民族”“创新”“品牌”“超前”的意识。应从实际出发,发扬“大胆开拓,务实进取”的精神,取长补短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处理好人才培养过程中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关系、综合素质和工艺技术的关系、核心课与基础课的关系、共性和特色的关系。常言道:“教无法、学无法、有法之无法,方为至法。”对策三:我国服装院校应该有一到两个服装材料实验室,根据市场变化、市场需求及时调整教学课程、调整资源结构,真正将服装设计教学做活、做鲜、做到市场前沿。学校还应多组织学生去服装企业和面料生产企业实习,多了解服装企业如何运用高科技,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对服装设计的能力。当今服创意文化市场装产业环境下,服装企业最需要既擅长服装设计,又要懂工艺、材料、版型、流行、营销运作的人才。人才是当今最为宝贵的资源已成为不争的共识,服装院校应把科研成果转化成科学生产力,为学生、企业、社会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以市场为导向,真正落实教育服务社会的目标。

作者:高韬 况丽红 单位:南昌大学共青学院艺术设计系

服装设计的现状范文2

关键词:天然染料;染色;应用

中图分类号:TS9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7-0277-02

由于人们环保意识和自身保健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天然染料的兴趣日益增长,染色除了色相很自然以外,有些植物如茜草、靛蓝等,利用从其中提取的天然染料染色的织物还有防虫和杀菌作用是天然染色得天独厚的特点,加上天然染料染色物自然的芳香气味,其织物备受消费者的青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与重视。

一、天然染料的来源及其分类

天然染料是指从植物、动物或矿产资源中获得的、很少或没有经过化学加工的染料。

用天然染料和颜料染色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明清时期,我国天然染料的制备和染色技术就已达到很高的水平,染料除自用外还大量出口。19世纪中叶合成染料问世并于1902年传入我国以后,由于其在色光和色牢度等方面的优越性,使得天然染料在植物染色中的应用逐渐被合成染料所取代。然而,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合成染料在生产和应用过程中带来的污染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全球性绿色革命浪潮下,天然染料又开始为人们所重视。

天然染料根据来源可分为植物染料、动物染料和矿物染料。植物染料有茜草、紫草、苏木、靛蓝、红花、石榴、黄栀子、茶等;动物染料有虫(紫)胶、胭脂红虫等;矿物染料有各种无机金属盐和金属氧化物。按化学组成可分为类胡萝卜素类、蒽醌类、萘醌类、类黄酮类、姜黄素类、靛蓝类、叶绿素类共7种。

天然染料中大部分是植物染料,其色素分别存在于花、果、皮、茎、叶和根中,如何提取色素是天然染料应用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染整加工技术正面临着许多变革,加速应用高新技术成果,将为纺织品的染整加工开辟更广阔的领域,尤其是要求进行?无公害的“绿色”加工,生产“清洁”的有利于健康的纺织品。从自然古老的植物上萃取有效成分,将其功能转移到纤维、衣料、床上用品等纺织品上,起到滋润皮肤、抗菌防臭的作用,有利于人的身心清新和健康延年。

植物染色(草木染)使用的是纯天然的植物染料。植物染料主要来自于天然植物,有野生的,也有人工栽培的。很多染料植物本身就是中药,具有一定的治疗功能。

下面以几个常见的植物染料为例。

(一)茶

茶叶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有多酚类化合物,生物碱(咖啡碱)、儿茶素等。研究表明,儿茶素对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微生物有抑制作用。它还能抑制酪氨酸脱羧酶的活性。此外,它还有许多药用功能如抗病毒、杀真菌、解毒抗癌等。

(二)石榴果皮

石榴为石榴科落叶灌木,原产伊朗。果皮可入药,其萃取物有抑制胶原酶活性,可开发消费性能高的生态学抗菌织物,并且其色素成分既可作为棉织品的直接染料用,又可抗菌整理。

(三)艾蒿

艾蒿为一种菌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它主要成分有1,8-桉树脑,α-守酮、乙酰胆碱、胆碱等,具有抗菌消炎、抗过敏和促进血液循环作用。日本Unitika公司的Evercare产品就是由艾蒿的提取物吸附在多孔的微胶囊状无机物中制成。日本还有以艾蒿染色的织物,用以加工制成患特异反应性皮炎患者的睡衣裤。

(四)紫草

紫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本草纲目》云;“紫草,其功长于凉血,利大小肠,故豆疹欲出未出,血热毒盛,大便闭涩者宜用之”。中医常用紫草治疗热疮、胎毒、便秘、尿血等热毒症。现代医学证明,紫草有抗菌消炎、抗病毒、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临床用于治疗急慢性肝炎,肺结核、皮炎、湿疹、银屑病等症,疗效显著。紫草醌为亮红色,乙酰紫草醌为紫红色,如采用紫草染色的服装面料做成老年人内衣裤,应有利于老年人皮肤的卫生保健。类似的还有茜草、苏木等媒染型有抗菌效果的植物染料。

(五)蓝草

马蓝,爵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化学成分主要为靛甙,存在于叶、茎之中,用发酵法制取靛甙。马蓝的叶子也可作为大青叶入药,功效与蓼蓝、菘蓝相近。马蓝根入药称“南板蓝根”与菘蓝根制作的“北板蓝根”药用功能相同。中医认为大青叶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的功用,可用于治疗口疮、伤风、丹毒等。马蓝为我国西南苗、瑶、侗等少数民族?常用的制靛蓝草,瑶族还有一支名曰“蓝靛瑶”的商人,专以种植马蓝制靛为生。这些少数民族常年生活在潮湿炎热的大山森林深处,一袭靛蓝染色的衣服可能是他们抵御疾病疮毒的最好保健服。

(六)茜草

茜草为茜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古代文献记载中较早出现的植物染料之一。其根为红黄色,茎为方形,有倒生的刺,叶为心脏卵形,常四枚轮生。茜草多生于原野、山地林边、灌木丛中,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茜草的根可作红色染料,色泽娇艳而略带黄光,染色牢度良好。茜草虽不作为大红色的主要染料,但仍然大量用于其他各类红色调颜色的染色加工中,一直延续到近代。

(七)红花

红花(又名红蓝草)可直接在纤维上染色,故在红色染料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红色曾是隋唐时期的流行色,唐代李中的诗句“红花颜色掩千花,任是猩猩血未加”形象地概况了红花非同凡响的艳丽效果。根据现代科学分析,红花中含有黄色和红色两种色素,其中黄色素溶于水和酸性溶液,无染料价值;而红色素易溶解于碱性水溶液,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可产生沉淀,形成鲜红的色淀。

以上这些植物染料仅仅是非常小的一部分,还有更多的植物染料等待我们去发现,挖掘。正是有了这些染料运用于服装上,服装的功能性,环保型才大大增强。

二、天然染料的特点

自有生命的地方就有色彩,有色彩的地方就有文化,有色彩文化的地方就有情意,有情意的地方就有人文的深度。

科技人员在研究中国古、旧地毯时发现,数百年前生产的地毯是植物染色,历经沧桑而不退色,依然光彩照人。天然染色的特点有。

1.采用原生态的染料植物为染料来源。这是大自然恩赐给人类的礼物,与人类共生共存,生生不息。是一种最自然的染色方法。

2.使用天然染料染色不仅可以减少染料对人体的危害,充分利用天然可再生资源,而且可以大大减少染色废水的毒性,有利于减少污水处理负担,保护环境。

3.天然植物染色,使毛光润又有油性。植物染色的特点是:颜色柔和,不刺眼,不伤毛质中所含有的油性。对羊毛有保护作用,最大的优点是越用越漂亮,颜色越变越柔和,颜色保持年限可超过地毯的使用寿命。

4.植物染色中部分染料是名贵的中草药材,染出的颜色不仅纯洁艳丽,色泽柔和。而其最大的优点是不伤皮肤,对人体有呵护保养作用。许多染料植物兼具有药草或避邪的作用,如染蓝的染草具有杀菌解毒、止血消肿的功效;又如染黄色的艾草,在民间是趋吉避凶的护身符,其它如苏枋、红花、紫草、洋葱等染料植物,也都是民间常用的药材,这些兼具药草与染料身份的植物,能使染料具有杀菌、防皮肤病、防蛇虫与提神醒脑等特殊疗效。

5.天然植物染色主要针对的是天然纤维,而天然纤维与植物染料几乎是同宗同根,有很好的亲和作用。

6.植物染色产品的颜色具有独特的魅力,除了具有天然的色泽以外,植物沉静柔和而具有安定力的气质,色泽与色感并不因时日而改变。草木染的取材中,除了染料是健康的,布料更是符合这个标准,植物染料的褪色是褪而不减其美的,因为除了颜色的深浅变化外,它的色泽与色感并不因时日而改变。

服装设计的现状范文3

服装材料从穴居时代的树皮、动物皮毛到文明人类的棉、麻、丝、毛、化纤等,它的种类越来越丰富。古希腊、古罗马时期通过缠绕面料形成延续不断、自由流动的褶裥线条以及古埃及褶皱服装整齐的放射形状的肌理效果一直影响着现代设计师,这些都是材料再创造的早期典范。在以展现人体美为特点的西方服装发展史中,从中世纪、文艺复兴再到近代,服装材料经历了从简单到华丽、平面到立体的过程,如哥特时期以羽毛镶嵌珠宝、毛皮饰边体现贵族之气,巴洛克、洛可可时期运用大量缎带、纽扣、刺绣、羽毛、层叠的花边以及丰富的衣褶来体现奢华,尤其是15世纪末出现的切口装饰风格服装和16世纪西班牙服饰中用立体材料完成的拉夫领,使西方服装在服装材料的触觉肌理上有了更丰富的发展。而含蓄的东方服装中则注重服装材料视觉肌理的变化,从“绫罗绸缎”一词就可见一斑,尤其是唐朝服装更将这种视觉肌理变化发挥得淋漓尽致。唐中宗时期安乐公主的白鸟毛裙,正看、反看、昼看、夜看颜色各不相同,百鸟形状也尽显其中。清代女服的“十八镶滚服”中“,一衣仅有六分绫绸,而镶条则居十之三四”,有些甚至达到了看不出衣服本料的程度。[2]进入现代社会后,新材料、新工艺越来越多,各种化纤也逐步被人们采用,利用材料特性和风格完成具有时代特色的作品更是数不胜数,如20世纪50年代克里斯汀迪奥的“郁金香”等经典设计。但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应用再创造服装材料逐渐成为设计师完成具有震撼力作品的另类法宝。西方和日本的设计师把后现代艺术和解构主义观念融入到材质的创新中,使服装艺术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1992年前后,三宅一生用他设计的三种褶皱面料(简便轻质型、易保养型和免烫型面料)推出了皱褶系列时装,成功地在设计中释放出面料的语言,表现出其独特的设计风格。

2服装材料再创造的表现方法

服装材料再创造的设计方法和手段多种多样,其根本在于设计师对各种材料物理、化学性能的充分理解上,并结合传统或现代的工艺手段,改变其原有的形态,以产生新的肌理和视觉效果,而且它与流行理念和加工技术有着密切的关系。

2.1服装材料的变形设计服装材料的变形设计是指将原来的面料经过抽褶、褶裥缝、从正面或反面捏褶处理,用挤压、堆积、粘合等手法,使处理过的面料具有立体感、浮雕感。它既可以利用传统手工或平缝机等设备对各种面料进行缝制加工,也可运用物理和化学的手段改变面料原有的形态。英国设计师NigelAtkison在后者的运用上有着不俗的表现:在拉长的面料上面沿着弯弯曲曲的线印上橡胶糊会形成褶纹,把橡胶沿着漩涡或水纹的形状印在织物上给织物一种僵硬的肌理,这是设计师借助于科技手段对材料的再塑造,应用这种再造材料制作的服装具有雕塑风格。除此之外,将一块块面料重塑并组合也是完成变形设计的一种方法,如把面料折叠成方块状、星形、或是抽成圆形状,折成粽子形,或是把面料制作成圆条形再拼合,形成一种介于二维和三维空间的半立体肌理状效果。在应用变形设计方法时,材料与加工手段的选择是对设计师创意和实践能力的挑战。

2.2服装材料的装饰型加法设计服装材料的装饰型加法设计是采用单一的或两种以上的材质在现有面料基础上进行黏合、车缝、补、绣等工艺手段,形成立体、多层次的设计效果。如点缀珠子、亮片、盘绣、刺绣、金属铆钉等,还可以将几种不同质感或色彩的面料进行叠加形成一种重叠、虚实相间的效果,添加的材料不同,产生的效果也截然不同,或对比或相融,如将透明纱网与有纹样的面料叠加,或是将色彩亮丽的网纱重叠在单色面料上,形成一种色彩的混合效果。

2.3服装材料的破坏型减法设计服装材料的破坏型减法设计是指将原有的材料经过抽丝、剪除、镂空、撕裂、磨损、腐蚀等手法除掉部分材料或破坏局部,使其改变原来的肌理效果,造成面料的不完整性,并产生无规律或破烂感。英国最具反叛精神的设计师韦斯特伍德在20世纪90年代的“破烂式”设计中有意将昂贵的面料撕成破条,创造出一种有缺陷而充满矛盾的美,颠覆了传统的美学观念。撕裂使服装产生破烂感、磨损使服装产生陈旧感、抽丝使服装产生通透感、镂空则打破了服装的沉闷感,在第四届兄弟杯国际青年设计师大赛中,武学伟、武学凯在皮革面料上应用镂空设计并完成了金奖作品“剪纸儿”。

2.4服装材料的钩编设计各种各样的纤维和钩编技巧,将不同质感的线、绳、皮条、带、装饰花边组合成各种极富创意的作品,形成凸凹、交错、连续、对比的视觉效果。钩编设计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棒针、钩针编织,一种是编饰。棒针、钩针编织是将毛线等材料用不同的编织方式进行工艺设计,利用不同针法的灵活性与特殊效果进行增减与连接,形成各种疏密相间、凹凸起伏的全新肌理材料。这种方式通常应用在服装的整体设计当中。编饰是将面料折叠或剪成布条或缠绕成绳状后,通过编结手段组成新的面料形式。由于对材料的加工方法不同,编结方式不同,因而在服装表面形成不同的疏密、凹凸等纹理效果。利用这种面料完成的服装能够轻松地创造特殊形式的质感和特色局部,其应用材料非常广泛,从针织到梭织,从皮革到塑料,其表现形式有流苏、结编、带编等。这种方式既可以用在服装的局部设计中也可用在服装的整体设计中。

2.5服装材料的综合型设计是指采用上述两种以上方法设计出的新的富有变化的一种再造材料,它可以丰富服装的组织结构和层次感,也可以充实表现内容和表现形态。这一手法的应用要求设计师有良好的美感和对材料的综合处理能力,能够最大限度发挥材料的特性魅力。

3服装材料再创造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3.1局部运用再创造后的服装材料具有变化、生动、立体、多样化的特点,进行服装设计时,可将其作为设计点用于服装的局部,增强该局部材料与整体服装材料的对比性,主要应用部位有肩、领、袖子、腰部、臀部以及衣服边缘等。

3.2整体服装设计再造材料也可用于整个服装当中,这种服装设计是强调再创造材料所表露的丰富的设计语言,所以款式设计应该力求简洁,重点在材料而不是款式。20世纪60年代皮尔卡丹用真空压膜面料,通过严谨的剪裁制作了具有太空风格的系列服装,而三宅一生则是对缝制成二维大廓形后的衣服进行特殊压褶处理,并成为永久的褶皱服,褶皱面料的伸缩性决定了服装廓形的简洁性,简单的廓形强调出材料有趣的肌理性。[1]

4结束语

服装设计的现状范文4

关键词:条状物;条状装饰;服装设计

一、条状物的概念和特征

条状物是由纤维织物、皮革或其他有一定柔韧性的物质制成的物件,其长度比宽度大很多倍,甚至上千倍,呈长形。从外部形态上看,条状物在自然状态下给人的感觉都是细长的、线状的形态。这与美学理论中“线”的概念是相同的,它具有“线”的一些基本特点:有时接近直线,简洁、敏锐,具有视觉分割性;有时又象自由曲线,柔软、活泼、优雅,能表现出动感。同时它也具有“线”的视觉引力,随着线的方向而动,可使人产生视觉注意。当多条相同或不同的条状物束合在一起时,如缨络,便形成了“线”的集合,既有力量感和实体感,又增添了一份变化的情趣。总之,条状物的这种线性造型,使其置于服装中时,其长短、颜色、形状和所处位置等都成为十分重要的因素,影响着服装整体的美感。条状物除了本身自然状态下的线形,通过盘、编、结、系、扎等方法可以产生多种风格各异的不同造型,并具备了“点”与“面”的特征。将条状物简单的横向排列形成流苏,它就有了“面”的特性,给人以强烈的印象。将条状物进行盘结(如中国结),或在条状物的末端加入串珠、金属坠、带环,甚至羽毛,突出的便是“点”的效果,成为集中注意的中心。

二、人类文明中的条状装饰文化

从人类用植物纤维或动物毛皮在身体上进行简单的捆束,到有意识、有目的地对纤维进行设计创造,纤维在人们长期的生活体验中约定俗成地包含了“亲切、温暖、安全”的含意。条状物负载着千万年来人们对纤维材料的种种美好感受,同时又在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积极的作用,因而最具亲和力。利用条状物进行捆束或提拉的例子在人们的生活中举目可见,巧夺天工的运用条状物传达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对平凡生活的无比热爱。例如:中国人创造发明的富有艺术性、寓意性、装饰性和实用性的中国结艺不仅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还透出一份劳作以外的情趣。条状物自出现以来就一直在服装上使用,不同时期、不同民族的服装上都能发现各色条状装饰物的身影。无论是用来连接衣片等实用功能,还是只作装饰点缀,条状物通过穿插、拧结、盘绕、提拉等手段,可以使服装的造型与结构千变万化,还可以产生迥异的样式与风格。从艺术的角度而言,装饰艺术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艺术形态,也是最普遍、最大众化的艺术形式,艺术的起源可以说是以装饰的出现为标志的。随着科技的高度发展,社会物质财富日益丰富,人们的精神需求也越来越高涨。尊重个性、尊重情感成为一种普遍的要求。人们不仅仅只满足于条状物现有的装饰性和实用性,设计出多样性、多元化的条状装饰艺术成为了一种趋势。

漫长的岁月中,条状装饰物一直伴随着人们的生活,验证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化。

三、条状装饰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条状物在原始社会时就已经应用在服装上,甚至在服装还没有正式出现以前,人类祖先就懂得用绳子一类的东西将兽皮捆绑在身上用以防护和御寒。几千年来,条状物一直在服装上大量使用,其中很多形式沿用至今,原因很明显。一是它的实用性,使用简单,不需复杂加工;二是它是纤维物质,柔软、易塑型,与服装整体和谐统一;三是它自身具有视觉美感,有极强的装饰效果。

条状物在其它地域、其它民族的服装中,同样应用十分广泛。古希腊的希顿和古罗马的丘尼卡都是在简单而宽大的布料上系上一根带子,既有保暖和方便活动的作用,同时又形成了优美的衣褶。信奉基督教、天主教的新娘结婚所穿用的白色婚纱,经常有大量的缎带、蕾丝花边、蝴蝶结等作装饰,显得十分隆重漂亮。日本和服上的带结也十分有特点,能够让腰线提高,使日本妇女较为短粗的下半身在视觉上变得修长了。一件同样的和服,一条同样的彩带,由于结法不同,可以变换出百般模样。再如朝鲜族传统的长裙,简洁、飘逸,胸前宽大的蝴蝶结成为朝鲜族服装最显著的特征。

条状装饰在现代服装设计中使用的范围极其广泛,形式和功能多种多样,使服装风格千变万化。有的是服装造型的主要手段和作用关键:有的则画龙点睛,强调装饰;有的与服装主体相连,是服装的延伸;有的与服装主体相分离,运用自如;有的对比,有的统一;有的简单,有的复杂……除了上衣下裳,帽子、鞋、包等独立服装附属物上也经常出现条状装饰的踪影,而发带、颈带、吊带、腰带、裙带、绑腿、鞋带等的样式就更为丰富多彩。

归纳起来,条状装饰在服装设计上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装饰位置自由随意。条状物的易塑性和围绕性使其容易紧随人体,可用在人体的不同位置,如头、颈、肩、腰、臂、腕、腿等,松紧、疏密、方向等都很随意,不受限制。用一根漂亮的带子直接交叉着缠住双臂,就能使原本简单的款式顿时活色生香。

(二)装饰手法灵活多变。条状物的特性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变幻手法,可以编、结、盘、捆、扎、束、缠、系、拉、吊、挂、拧、抽、垂、钉等等,用在服装上就会塑造出不同的造型,更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样式风格。同样的条状物,同样的位置,如果运用手法不同,服装造型、结构和整体感觉也会相去甚远。

四、现代条状装饰艺术

条状物具有原始本质和简单的结构,符合人们返璞归真、保护自然的心理。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环保、回归自然等观念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的关注,人们对原始生活状态的幻想和憧憬,重新唤起了服装设计师们对自然的、纯朴的材料的迷恋。绳带那种朴素的造型和原始的肌理,有着未经尘俗的天然气质,似乎是原始社会存留下来的一种精神观念,因而成为人类保护地球、崇尚自然主题下的象征符号。

条状物呈现的随意和活泼体现了现代人对穿衣娱乐的轻松的态度。服装设计是针对人的着装状态的设计艺术,它比其他艺术更贴近人自身。现如今,着装既是人们生活、社交的必需,同时也是一种自娱自乐。特别是当今社会,除一些特别的场合,人们对服装已不再那么严肃,甚至有时会有种自嘲和游戏的态度,通过玩笑式的装饰寓意,在高节奏的生活中给自己和他人以身心的放松。

服装设计的现状范文5

关键词:条状物;条状装饰;服装设计

一、条状物的概念和特征

条状物是由纤维织物、皮革或其他有一定柔韧性的物质制成的物件,其长度比宽度大很多倍,甚至上千倍,呈长形。从外部形态上看,条状物在自然状态下给人的感觉都是细长的、线状的形态。这与美学理论中“线”的概念是相同的,它具有“线”的一些基本特点:有时接近直线,简洁、敏锐,具有视觉分割性;有时又象自由曲线,柔软、活泼、优雅,能表现出动感。同时它也具有“线”的视觉引力,随着线的方向而动,可使人产生视觉注意。当多条相同或不同的条状物束合在一起时,如缨络,便形成了“线”的集合,既有力量感和实体感,又增添了一份变化的情趣。总之,条状物的这种线性造型,使其置于服装中时,其长短、颜色、形状和所处位置等都成为十分重要的因素,影响着服装整体的美感。条状物除了本身自然状态下的线形,通过盘、编、结、系、扎等方法可以产生多种风格各异的不同造型,并具备了“点”与“面”的特征。将条状物简单的横向排列形成流苏,它就有了“面”的特性,给人以强烈的印象。将条状物进行盘结(如中国结),或在条状物的末端加入串珠、金属坠、带环,甚至羽毛,突出的便是“点”的效果,成为集中注意的中心。

二、人类文明中的条状装饰文化

从人类用植物纤维或动物毛皮在身体上进行简单的捆束,到有意识、有目的地对纤维进行设计创造,纤维在人们长期的生活体验中约定俗成地包含了“亲切、温暖、安全”的含意。条状物负载着千万年来人们对纤维材料的种种美好感受,同时又在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积极的作用,因而最具亲和力。利用条状物进行捆束或提拉的例子在人们的生活中举目可见,巧夺天工的运用条状物传达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对平凡生活的无比热爱。例如:中国人创造发明的富有艺术性、寓意性、装饰性和实用性的中国结艺不仅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还透出一份劳作以外的情趣。条状物自出现以来就一直在服装上使用,不同时期、不同民族的服装上都能发现各色条状装饰物的身影。无论是用来连接衣片等实用功能,还是只作装饰点缀,条状物通过穿插、拧结、盘绕、提拉等手段,可以使服装的造型与结构千变万化,还可以产生迥异的样式与风格。从艺术的角度而言,装饰艺术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艺术形态,也是最普遍、最大众化的艺术形式,艺术的起源可以说是以装饰的出现为标志的。随着科技的高度发展,社会物质财富日益丰富,人们的精神需求也越来越高涨。尊重个性、尊重情感成为一种普遍的要求。人们不仅仅只满足于条状物现有的装饰性和实用性,设计出多样性、多元化的条状装饰艺术成为了一种趋势。

漫长的岁月中,条状装饰物一直伴随着人们的生活,验证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化。

三、条状装饰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条状物在原始社会时就已经应用在服装上,甚至在服装还没有正式出现以前,人类祖先就懂得用绳子一类的东西将兽皮捆绑在身上用以防护和御寒。几千年来,条状物一直在服装上大量使用,其中很多形式沿用至今,原因很明显。一是它的实用性,使用简单,不需复杂加工;二是它是纤维物质,柔软、易塑型,与服装整体和谐统一;三是它自身具有视觉美感,有极强的装饰效果。

条状物在其它地域、其它民族的服装中,同样应用十分广泛。古希腊的希顿和古罗马的丘尼卡都是在简单而宽大的布料上系上一根带子,既有保暖和方便活动的作用,同时又形成了优美的衣褶。信奉基督教、天主教的新娘结婚所穿用的白色婚纱,经常有大量的缎带、蕾丝花边、蝴蝶结等作装饰,显得十分隆重漂亮。日本和服上的带结也十分有特点,能够让腰线提高,使日本妇女较为短粗的下半身在视觉上变得修长了。一件同样的和服,一条同样的彩带,由于结法不同,可以变换出百般模样。再如朝鲜族传统的长裙,简洁、飘逸,胸前宽大的蝴蝶结成为朝鲜族服装最显著的特征。

条状装饰在现代服装设计中使用的范围极其广泛,形式和功能多种多样,使服装风格千变万化。有的是服装造型的主要手段和作用关键:有的则画龙点睛,强调装饰;有的与服装主体相连,是服装的延伸;有的与服装主体相分离,运用自如;有的对比,有的统一;有的简单,有的复杂……除了上衣下裳,帽子、鞋、包等独立服装附属物上也经常出现条状装饰的踪影,而发带、颈带、吊带、腰带、裙带、绑腿、鞋带等的样式就更为丰富多彩。

归纳起来,条状装饰在服装设计上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装饰位置自由随意。条状物的易塑性和围绕性使其容易紧随人体,可用在人体的不同位置,如头、颈、肩、腰、臂、腕、腿等,松紧、疏密、方向等都很随意,不受限制。用一根漂亮的带子直接交叉着缠住双臂,就能使原本简单的款式顿时活色生香。

(二)装饰手法灵活多变。条状物的特性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变幻手法,可以编、结、盘、捆、扎、束、缠、系、拉、吊、挂、拧、抽、垂、钉等等,用在服装上就会塑造出不同的造型,更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样式风格。同样的条状物,同样的位置,如果运用手法不同,服装造型、结构和整体感觉也会相去甚远。超级秘书网

四、现代条状装饰艺术

条状物具有原始本质和简单的结构,符合人们返璞归真、保护自然的心理。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环保、回归自然等观念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的关注,人们对原始生活状态的幻想和憧憬,重新唤起了服装设计师们对自然的、纯朴的材料的迷恋。绳带那种朴素的造型和原始的肌理,有着未经尘俗的天然气质,似乎是原始社会存留下来的一种精神观念,因而成为人类保护地球、崇尚自然主题下的象征符号。

条状物呈现的随意和活泼体现了现代人对穿衣娱乐的轻松的态度。服装设计是针对人的着装状态的设计艺术,它比其他艺术更贴近人自身。现如今,着装既是人们生活、社交的必需,同时也是一种自娱自乐。特别是当今社会,除一些特别的场合,人们对服装已不再那么严肃,甚至有时会有种自嘲和游戏的态度,通过玩笑式的装饰寓意,在高节奏的生活中给自己和他人以身心的放松。

服装设计的现状范文6

1.1楚饰花草纹样的题材

花草纹样在早期荆楚纹样中不多见,这与当时阶级严厉的社会风气相关,到战国时代,由于社会风气的改变带来了思想上的解放和文化技术上的日新月异,出现了反映现实生活的图案题材[3]。而植物花草作为经常出现于日常生活中的自然元素,自然出现在器物的装饰纹样中,于是花草纹样作为一种独立而又新颖的纹样应运而生。

1.2楚饰花草纹的艺术特点

1.2.1创新浪漫之美

楚人生性浪漫,热爱自由[3]。丝织品上绚烂的花鸟纹饰充分表现了在殷周凝重的装饰风格突破之初,所特具的不碍于物,不滞于心,无拘束的“流观”审美方式,体现着一种富于想象、充满生命激情、发扬踔厉的民族气质和文化精神。[1]

1.2.2神秘之美

楚地神话传说异常丰富,楚俗“信巫鬼,重淫祀”[1]这种浓厚的巫术追求,对人鬼神精神沟通的强烈渴望以及对天文地理幻化空间的探索,体现在楚艺术品的造型思维中,就有了楚地花草纹所独有的区别于其他朝代花草纹饰的神秘之美。

1.3楚饰花草纹的表现形式

在对现有的楚饰纹样花草纹的研究发现荆楚艺术十分强调曲线的应用,具有一种运动的态势和流畅、飘逸的动态美感,这也符合楚人浪漫自由的气质。在楚式纹样的图案构图中,重复、对称等形式非常丰富。对称,是指轴的两边或周围形象的对应,湖北马山砖厂战国墓葬出土的丝织品由鹤、鹿组成的动物纹和穿插其间的花草纹构成了非常稳定的左右对称结构。

2花草纹在现代服装中的应用现状

本文主要探讨纹样在服装中自身的构成方式。在现代纹样设计中,为了创造更多的构成形式纹样设计多通过简洁、夸张设计手法,来表现纹样的特征,使现代服饰纹样在简单中突出个性。花草纹样不仅具有较强的装饰审美性,而且符合时下简洁抽象、夸张灵动纹样设计思路,例如衣领、门襟、裙摆甚至整个服装等。而楚饰花草纹更以它独特的浪漫创新之美从众多花草纹样中脱颖而出,这也是我选择把楚饰花草纹样作为研究对象的主要原因。近几年,随着复古风潮的来袭,花草纹受到了更广泛的青睐,各大秀场会和尚大片以及潮流街拍中随处可见赋有现代感设计的印花图案。

3楚饰花草纹在现代服装中的创新应用

3.1花草纹样在现代服装中的构成形式

根据设计结构分析,把花草纹样在现代服装设计构成中出现的形式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种是线性构成,即花草纹样以线型结构出现在服装边缘或者整体之中;第二种是面状构成,即布满服装整体的满花装饰;第三种是综合构成,即线面结合或不规则组合而成。

3.1.1线性构成

线状构成在服装上应用广泛,因为它可与服装的结构完全的融合,使服装产生一种独特的装饰美感,显得细腻、优雅。花草纹样的线状构成形式具体表现为二方连续纹样或边缘纹样。以楚饰纹样“凤鸟花卉纹”为例,以纤细灵动的线性花枝为主体,架以“S”型骨架有序的排列展现一种清新之美,此图案单独用于服装平面设计中时可以对局部修饰强调,如:衣领、门襟等,在视觉上增加吸引力使简单的结构更具韵律美,又更能增加女性柔美妩媚之感。

3.1.2面状构成

面状构成通常说的“满花装饰”,它是以整花图案铺满整体的形式呈现于服装上。在凤鸟花卉纹绣红棕绢面锦衣这个纹样中,以团花花卉为主要变形元素,提取原始四叶花造型排列的同时,与现代抽象纹样相融合,得到一个全新的有楚饰风格的面状花草纹样。

3.1.3综合构成

综合构成,将线状或面状构成任意组合搭配运用在服装上的一种构成形式。综合构成形式中花丼图案在服装上的分布形成了中心与边缘、主体与衬托等丰富的互联关系,可使服装更具层次感和丰厚感。如选择图案的一部分,打破原来的完整性,将上下左右位置的调整与错位,在时尚的同时体现一种清新之美给现代服装整体风格注入现代气息。

4结语

服装设计的现状范文7

摘要:服装作为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设计实用品,早已脱离了御寒蔽体的范畴,它不仅能反映出穿着者的个性爱好,更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出社会的经济发展与人们的文化生活。随着社会的发展,国际间交流越来越频繁,服装由原先的地域化局限性逐步走向一个开阔的发展空间,巴黎时尚会各大秀场的时装,隔天就会出现在全球各个角落的时尚精品店当中。在这种快速消费的现代化当中,人们追求个性的潮流逐渐成为服装设计师设计作品的发展趋势。因此从服装的结构入手,将解构的艺术理念融入其中,展现给穿着者与观看者不一样的感官体验。正是服装设计师的职责所在。

关键词 服装设计;解构;潮流

解构一词的出现与二十世纪,它的出现与人类的发展及社会科学和哲学的发展是离不开的。它是一种反传统的观念同时又是人类进步的文明表现。解构主义者称没有结构是一成不变固定静止的,任何作品都是由一种开放的状态形成的。德里达认为,解构并不是简单的颠倒原有的位置,关键在于其认定不同物体之间仅有一些微小差别,而没有优劣的等级秩序,不同物体同时存在着相互渗透、相互包容的关系。同时又是对原有事物按照新的逻辑关系进行重新的排列组合。

解构主义最早出现于建筑设计上,因此在20世纪80年的建筑风格上出现了不同的造型效果,比如立体形态与平面形态的结合,运用一些破坏、扭曲等处理手法达到耳目一新的设计效果,如盖里的跳舞的房子。艺术家利用这种分解的概念,将原有的形态打破,而后进行重组、叠加,在不破坏原有秩序的前提下重视局部的表现,创造出一种神秘的不确定感。

解构主义是一种前卫的、时尚的服装风格,始终保持着在世界范围内对服饰文化的影响,并且将设计理念进行了拓展和延伸。将解构的特点融入到服装设计理念当中展现出不一样的设计特点。作为服装设计的三大基本要素色彩、款式和面料,同样可以从解构的理念入手对三个基本要素进行设计创新。

在服装造型当中色彩能够美化人体形象。色彩的解构与重组要在对色彩理论知识熟知的前提下进行色彩设计。将原有的色彩提取后再创造,运用色彩对人心理刺激反应的原理,将其更加概括抽象,在艺术作品当中表现出独特的审美效果以及更为广阔的色彩世界。

服装的风格是一种审美特征和审美认知,并且是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产物。服装的结构主义风格是以人的主体为造型基础,从而强调其造型的比例、层次以及立体感。解构主义则是将构成服装造型的基本元素进行分离、组合形成独特的轮廓特征。

解构主义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对社会学、哲学、文学、艺术、心理学等都有深刻的影响。有着“面料魔术师”之称的三宅一生,提倡没有结构的设计模式。1992年三宅一生推出其代表作品褶皱系列,将整体的面料打散把东方传统的平面构成的概念运用到服装造型当中,形成了其独特的解构主义设计风格。1997年川久保玲的春季会名为Dress Meet Body,将服装与人体合二为一,把服装当中的零部件进行重组排列,将口袋的造型颠倒展现出一种独特的不平衡感。

凯洛林・里诺滋・米尔布克对解构主义时装解释说:“解构主义时装,最显著的特点是在身体与服装之间所保留的空间。他们的服装,应用了多样化的方法,配合多样化的创意,顺着身体的曲线设计。”

解构主义最初是以东方的设计思维为基础,以和谐为设计根本所创造出来的二次空间。它打破了传统对服装结构的设计,除了突显服装的层次以外更加注重人体的舒适感。并且给穿着者一定的主动权,由穿着者来感悟和展现服装的设计理念。解构看似无形,但是又疏而不散这同时又和东方的玄学文化像通,展现出来其神奇的魅力。

解构将服装设计带入一个充满活力的风格当中,他将设计语言与禅宗文化合理的结合在一起,运用打散、分割、组合将服装的各个结构进行再设计,将服装本体与穿着者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展现出丰富多彩的设计语言。解构主义在当今服装设计当中更加具有吸引性。一件服装早已打破了原有的固定结构状态,经过设计师独特的设计手法,将解构的理念展现出来。它是一种充满个性的风格状态,将原有的严谨的服装解构打破,从复杂多变的视角入手使服装充满了不可捉摸的张力。这种理念看似无形,却疏而不散。设计师从不同的角度对整体的服装进行大胆的改造,将原有的部位重新整合分解从而得出新的造型结构。用截然不同的视角来诠释服装的意义与状态。

作为服装设计元素之一的面料,在创作过程中同样可以融入解构的理念。随着科技的发展面料的更新层出不穷。大量的新型材料的应用更是将服装的可视性提升到一定的程度。同样是日本设计师三宅一生,其面料便是最先打入国际舞台的时装艺术品。在服装设计的过程当中他总是致力于研究超前的服装作品,注重面料的选择与更新。在他的作品当中有很多前卫的设计概念,比如用一片面料裁剪出来的服装,以及“褶皱”系列,这种独特的设计理念将服装的整体造型带入一个全新的篇章。

服装设计的现状范文8

利用CAD工具的裁片导入,系统能够比较容易的实现在服装裁片缝合到虚拟模特身上,再通过力学仿真来验证服装款式在虚拟模特上的悬垂效果。而系统的最大好处是给服装裁片的设计和修改提供了实时性,可以随时修改服装裁片的形状并交互式的预览新的服装裁片缝合到一起后的服装效果。系统可执行的实时编辑主要包括:尺寸调整、改变形状、添加飞镖、开孔、添加缝边、活褶、增加配件以及改变服装面料等。除了服装裁片能够实时编辑外,虚拟模特也能随时改变体态和运动序列等。系统工作界面如图1所示,图1(a)显示的是交互式服装设计的用户接口,图1(b)显示的是对服装裁片的实时修改,及服装款型效果的实时预览。在服装设计与仿真中采用创新的设计方法和工具,本文不但把服装设计与仿真领域相关的计算机图形学的新进展引入到系统中,同时也希望系统能够成为服装行业中实际应用效果良好,作为服装设计领域的一个有价值的服装原型设计工具。本文给出的系统架构,主要着力解决了以下几个问题:

(1)提供一个交互模式的设计环境,能够实时的对服装裁片的2D设计进行修改,并实时的显示修改后的服装裁片在3D视图中对裁片进行缝合后的服装效果。

(2)提供多种模拟技术,实现服装设计过程的优化,如快速服装缝合、着装效果预览、交互编辑、精确模拟和动画。

(3)提供高质量的服装仿真,不仅准确地模拟变形布的弹,并且模型还考虑弹性应力-应变曲线,还能提供布料的耗散行为的精确模拟,产生高质量的动画效果预览。

(4)通过专用的可视化模块,对所设计的服装在动态虚拟模特上的效果进行快速的实时动画预览。此外,该模块还为网络销售的虚拟试衣提供了可能性。

(5)为具有众多裁片、接缝及款型复杂的服装设计提供足够的通用性。

2面料仿真的力学模型

本文在布料仿真模块中采用精确的力学模型,该模型是基于三角型布料表面变形的精确表达,相当于一个一阶有限元描述。模型通过使用精确的力学公式来构建三角型布料模型平面内的拉伸和剪切变形,还能描述布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模型中使用到的参数都是具有切实的物理学意义,并且适用于任何形状的三角形布料面片网格。而常用的质点-弹簧模型中的弹性系数不具有确切的物理学含义,并且质点弹簧模型只适用于规则的布片网格。

2.1碰撞检测与响应

为了获得逼真的模拟结果,我们需要执行衣服和人体的皮层之间的碰撞的处理。碰撞的处理分为两个阶段:碰撞检测和碰撞响应。碰撞检测算法测试服装模型的轴对齐包围盒(AxisAlignedBoundingBox,AABB)和人体模型的包围盒之间的所有交叉点。对AABB模型进行遍历,直到叶节点被遍历完。一旦发现两个包围盒相交,就应用几何碰撞检测方法来测试三角形之间的碰撞,用同样的方法检测服装的自碰撞。两多边形之间的碰撞检测是通过检查点的三角形相交和接近来完成的,类似于服装与人体的碰撞检测。为了避免边缘的碰撞检测,我们扩大服装裁片模型的包围盒。碰撞检测后,使用速度和位置校正。速度矫正类似于文献中的速度矫正方法,将碰撞检测后的速度修改为:Vres=CfricVt-CreflVn+Vhuman

(1)其中Cfric和Crefl是摩擦系数和反射系数,Vhuman是人体模型的速度,Vt和Vn是布粒子相对于人体的相对速度的切线和法线分量。如果某个点已通过裁片多边形的底部或点到人体表面的距离低于某个阈值,就要使用位置矫正。对于第一种情况,就将点的位置通过公式

(2)带到裁片表面上。P=Π+Npolygon(2)其中,P是最终位置,Π是粒子在三角形区域上的投影,Npolygon是碰撞平面的法向量。对于第二种情况,点的位置按照公式(3)进行修正。P=P+Npolygon

(3)通过上述的碰撞检测和响应方法,系统具有足够的通用性来处理复杂的多层服装效果仿真,如图2所示。

2.2动态网格仿真

一个具有交互式设计功能的系统,显然需要具有对力学模型的快速模拟和碰撞检测与处理的能力,并能对设计过程中的任何修改,做出快速的响应。只有能够对任何裁片的改动,做出及时的响应,这样的交互性才能被用户接受。系统的关键思想是利用布片网格的自动构建,对服装裁片的形状和特征的改变,都能快速自动生成修改后的服装裁片。也就是在2D环境中的裁片形状和大小的改变,能够在3D环境中实时的显示相应的效果。

3服装裁片的修改

服装裁片的修改主要是改变裁片的尺寸或形状,让裁片更好的贴合人体。裁片网格顶点的坐标,织物的改变都是为了匹配新的形态。当服装裁片做了修改后,系统利用映射更新算法,来更新2D网格的位置。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开发了一个扩展的网格表示方法,每个网格顶点会存储它之前的位置,也就是说新的网格顶点知道自己从哪个网格顶点变换而来。当其中一个顶点移位,所有相关的网格顶点是根据存储数据结构中的系数加权求和来更新,如图3所示。图3裁片的交互编辑这个方法的最大好处是:2D环境中服装裁片的任何改变,都不会改变3D环境中的服装的表面形态。这样就允许设计师对服装裁片的形状或尺寸做任意的调整和修改,无论在服装设计的任何阶段,都能根据修改后的裁片来生成相应的服装款式效果,服装最终的布料效果是不变的,如图4中的A-C所示。

4服装表面的重新定位

服装设计的现状范文9

1.1设计人员

目前,很多针织毛衫工艺设计人员是企业内部培养的老员工,他们从基层车间做起,有着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充分了解各种毛衫的原料特征、工艺设计注意事项、各生产工序流程等,但是缺乏专业理论知识和艺术鉴赏能力,尤其对人体特征和服装结构的了解不多,很多做法是自己摸索的经验总结,培养年轻工艺设计师也是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和突破创新,因而对时装化、高档毛衫版型的理解有一定的局限,往往在实际生产中需要反复多次试织,这不仅浪费原料,而且耗时。当然,企业也有很多纺织专业的高校毕业生,相对来说,他们的生产经验稍显欠缺,对毛衫工艺设计的特殊性以及与工艺设计相关的针织原料、组织结构、生产设备等因素掌握得不到位,需要经过数月甚至几年的熟练,才能得心应手地独立设计。总地来说,在针织服装工艺设计方面,市场上比较缺少精通针织工艺设计,同时又能很好地把握服装结构,并了解服装打版技术的人才,这也可以说是高校或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方向。

1.2设计原理

针织毛衫的时装化体现在多方面,尤其以合体美观和凸显身材最受欢迎。女性躯体形态复杂,从肩经胸、腰至臀经历了由扁变圆又变扁的变化过程,这不仅仅是维度尺寸的差异,从侧面看,女性隆起,背部后倾,颈稍向前伸,再加上盆腔宽阔,骨盆倾斜程度较大,臀部后凸,整个躯干起伏较大,呈优美的S形。女性体表凸凹起伏,平面的衣料要形成与人体表面相适应的结构,在梭织服装上,服装与人体的吻合可以通过收省、转省、分割、结构线、抽褶或折裥等方式实现,而针织物是利用织针将纱线弯曲成线圈并相互串套而成的,属于成形产品,而且具有脱散性,不宜采用上述方法,所以只能通过面料本身的弹性以及收放针等方式来实现服装的合体性。按传统工艺设计方法,即套用公式或依据经验计算,或者根据毛衫CAD自动生成衣片工艺,都会存在衣服穿起来不平整的问题,即人体与服装的吻合度不够,这种不平整现象尤其以挂肩下部(腋下袖窿部位)和挂肩上部(成衣缝合后表现为袖山抹角处)最明显。

2毛衫袖窿结构及工艺设计

2.1袖窿结构

整件毛衫中,涉及到曲线或弧度的部位主要就是袖山与袖窿(腋下),因此毛衫工艺设计中,袖山的工艺合理与否至关重要。袖山是衣袖造型的主要部位,袖山结构包括袖窿部位的结构和袖山部位的结构,因其两者是相匹配的,所以风格必须一致。在毛衫中,袖山结构种类按宽松程度一般可分为宽松型、较宽松型、较合体型、合体型4种,如图1所示。最初的针织毛衫基本都是宽松型的,随着针织技术设备的发展、原材料的更新以及人们对服装消费需求的变化,大部分毛衫尤其是女式毛衫逐渐向合体型过渡。形象地讲,我们可以认为宽松型的袖窿版型展开后类似于细长的枣核形状,而合体型袖窿版型展开后却像一个圆润的水滴。

2.2工艺设计

袖子是根据人体腋窝的形状及其手臂的运动状态而配套设计的。尽管袖窿与袖子在服装设计中类别很多,但都是为腋窝服务的。通过对正常人体的抽样测量和数据分析,再加上服装放松量,适当调整后得到服装胸围与袖窿各部分比例关系为:袖窿围=胸围×44.3%;袖窿深=胸围×14.7%;袖窿宽=胸围×13%。前身衣片袖窿曲线曲率较大,袖窿最低点也最接近胸围水平线,因此毛衫工艺设计时,一般前片挂肩收针高度高于后片,前片收针频率快一些,腋下一次性括针针数也较多,即腋下平位宽度较大。人体腋窝侧剖面为蛋形,服装结构制图时要把人体腋窝的立体形状转换为平面袖窿,在梭织服装的结构制图中,已经有比较成熟的服装胸围与袖窿及各部分的比例计算关系:袖窿宽=2/10×胸围-7.5cm;袖窿深(挂肩尺寸)=1.5/10×胸围+3cm+x。其中x值根据服装的合体与宽松程度进行调整,例如合体型服装x取0~1。将上述计算公式运用在针织毛衫工艺设计上,以验证服装结构与针织工艺的密切关系。1/2前胸宽=1/2后背宽=胸围×18.5%,这样的比例关系中,前胸宽与后背宽值也是现代针织毛衫工艺设计中经常用到的两个尺寸数据。现在大多数合体针织衫的挂肩上部都有放针环节,原因为:考虑服装肩部冲肩量值,更符合人体特征;考虑针织衫成衣缝合的美观性,放针后,成衣合肩、绱袖后,肩点位置不会出现凹进的三角缺口,接缝更圆滑美观。尤其在时装款针织衫中,袖窿处(挂肩部分)工艺已由收针-直摇的形式,逐渐向收针-直摇-放针的形式转变,当挂肩涉及到放针时,前胸宽和后背宽的值是工艺设计时的重要参考因素,因为在胸围尺寸不变的情况下,袖窿宽是随着前胸宽和后背宽的增减而变化的。

3设计举例

在设计某款针织毛衫前,通常要先进行款式分析,比如分析毛衫廓型是宽松还是合体的,袖子是插肩袖、马鞍肩袖、普通平装袖还是其他类型袖等。其中,宽松型毛衫挂肩工艺设计相对简单,对曲线的圆顺性要求也不是很严格,设计难度小一些。此处以要求挂肩工艺比较精准的平装袖合体毛衫为例,其胸围100cm(胸宽50cm),肩宽37.5cm,挂肩20cm(斜量),设计密度:大身横密为56纵行/10cm、大身纵密为85横列/10cm,纱线线密度32tex×2(26S/2)。

3.1确定袖窿宽针数

不过实际设计中,因为各种因素的存在,两种方法计算出的针数不是完全相同而是接近,但是多次实践证明根据梭织服装结构所得结果更合理一些,当服装款式不断更新时,这样的合理性也会更加明显。该比例分配关系更适合合体型毛衫工艺设计,宽松型或特殊款毛衫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3.2确定挂肩转数

毛衫挂肩尺寸测量法有很多种,常用的有以下两种:一是斜量,即沿肩点直线量至腋下;二是直量,即从肩点垂直量至胸围水平线。量法不同,挂肩转数计算方法也不同,此处所引挂肩尺寸均为斜量。

3.3前后片针转数调整与收针分配

确定袖窿宽收针高度与宽度以后,还要根据款式进行收针分配,收针方式的合理搭配很重要,决定着毛衫袖窿曲线的曲率大小、曲线圆顺与否以及袖窿形状是否符合人体特征与服装结构,从而影响毛衫服用的舒适性与外观效果。毛衫工艺设计技术发展多年,根据款式的变化,设计思路也在不断变化,以袖窿收放针为例,可以归纳出如图3所示的几种变化形式。其中,图3a所示收针方式完全针对宽松版毛衫,基本没有弧形结构;图3b增加了腋下一次拷针宽度,收针转数也在变化,由原来的2转和3转收,改为2转和4转收,收针层次分明,弧形趋于圆润;开始尝试增加1.5转的收针方式,使服装曲线愈加平缓圆滑;图3d相对于合体针织毛衫来说,工艺已经比较成熟,袖窿收针宽度逐渐增加,袖窿底部一次性拷针的数量越来越多,同时收针幅度也越来越大,弧形也由第一种收针方式的尖细形状向符合服装结构的圆润形状过渡。

3.4小结

袖窿宽针数与挂肩转数的计算,都没有考虑修正因素,实际工艺设计中,要根据服装款式、纱线线密度、设备机号、成衣缝耗等因素加以修正,所计算出的针数、转数也会稍有变动。

4结束语

服装设计的现状范文10

 

关键词:模仿;消费者;自然界;独特精神 

一、造型美的思辨 

1.设计的感悟和范畴 

服装造型是表现精神方面的思想,源于心灵的意念。这种美使人与服饰和自然处于一种协调、统一、和谐的状态。法国哲学家笛卡尔说过:“这种美不在某一特殊的部分闪烁,而在所有部分总起来看,彼此之间有一种恰到好处的协调和适中,没有一部分突出压倒其他部分,损害全体结构的完美”,也就是说,服装是一种整体美,表现人的气质、心理、个性及人体结构等因素与服装的整体统一性。 

2.统一与协调 

选择和整理造型设计的形状要素、色彩要素、材料要素、装饰要素,然后将这些要素归纳、结合配合成为统一整体。也就是说将各独立个体的美,采用调和、集中、支配、平衡、律动等手法调和汇集成统一的美,运用于服装上,就是将流行之各要素(服装流行色、款式、质料、花形及各部位的细节)配以首饰、帽鞋、皮包等服饰品和发型、肤色、气质与时代感等因素互为调和而形成服装整体美。 

调和实际上是统一内部诸要素中间关系的原则,它意为衔接、协定、一致等,服装诸要素(材料、形状、色彩)都有其特定的特征,调和的作用就是将其特质互相连接并调整到统一的状态。 

二、自然、生活与仿生设计 

1.吸取于自然生物的造型 

当一件模仿生物外形的时装设计出来的时候,许多人在惊叹之余同时亦产生了现代人是否已向原始穴居生活倒退的疑问…… 

远古时期,人类在为生存而与大自然搏斗时产生了对神灵幻觉的依赖,古老的植物、动物都成为原始人类创造、构想之源泉。古埃及人视圣甲虫、眼镜蛇等动植物为神灵之象征,希腊、古罗马的建筑造型艺术的原形是与月桂树、常青藤等自然界生物相联系的。一直以来,人类的发展历程中,总是把自然界的形态作为首要的艺术造型形态,这就说明了自然界中蕴藏了无穷无尽的美, 而服装设计领域也同样如此。从模仿飞燕的燕尾礼服、模仿蝙蝠的蝙蝠衫,到模仿喇叭花的A形喇叭裙,仿照自然界生物造型的时装式样愈来愈受到人们的欢迎。我们把这种模仿设计称为“仿生设计”。“仿生设计”的流行魅力来源有三个方面,一是近年时装界的流行风潮刮起了“生态风”,由于工业化进程给人类带来了生存空间的恶化,自然生态遭到破坏,人类越来越向往以前美好的大自然,于是人们才觉醒应当重视环境保护,表现在服装设计中即形成了以“返璞归真”及“环保休闲”等的生态学的热潮,并逐步已成为时尚的主流。那么设计师在这种思潮和意识的引导下,无疑其灵感来源偏向于从自然界中吸取。 

2.仿生装是时代的产物 

自然界本身所具有特殊的、深不可测的魅力。仿生造型的艺术设计是在服装的功能形态结构、外部造型、动作,甚至其神态及与环境之统一与协调状况等多方面对生物进行模拟。“仿生设计”的哲学内涵与2l世纪服饰文化发展的内涵不谋而合。服装的“仿生设计”是模仿自然界生物造型、色彩等因素的设计活动,其主旨是“师法自然”,而21世纪的主题正是回归的主题,提倡人与自然的统一。这“师法自然”与“天人合一”既是中国传统哲学理念的精髓,同时亦是“仿生设计”作为服装设计未来发展的永恒主题。因此可以说服装设计中的仿生设计受到了服装大师们的热仿生设计使得人切身体会到大自然的存在设计应先尽量遵从于自然法则,我们必须向自然界学习,使它和人类的才智融为一体。 

三、服装造型的仿生设计 

早在我国东汉末年,名医华佗在其创造的《五禽戏》中就开始模仿动物造型设计的人体运动动作,至近代的《大雁气功》更是把仿生学运用得惟妙惟肖。仿生设计首先是从人体运动上开始的,。自然界的动物、植物,社会中的生活、建筑物及立体形状等都是服装造型设计借鉴的对象。孔雀裙、燕尾服、荷叶领、灯笼裤等颇为常见。国际时装大师迪奥推出的“圆屋顶式样”、埃菲尔铁塔式外观以及皮尔.卡丹从中国的飞檐中吸取灵感,设计出耸肩飞袖的造型,这些都是对自然造型特征的模仿。 

四、色彩仿生的借鉴 

《天工开物》记载:“霄汉之间,云霞异色,阎浮之内,花叶殊形。天重象而圣人则之。以五彩彰施于五色……”大自然美丽的色彩是服装色彩借鉴的最直接来源。成熟的桃子、橘子等水果,饮用的咖啡,大自然的天、海、湖、山、晚霞、原野等自然色彩被设计师灵活地运用于服装色彩的匹配中,于是便有了桃红、橘红、橘黄、土黄、湖蓝、天蓝、茄紫、咖啡色、橄榄绿、玫瑰红等各种色彩或色调,这正是由于人们对于大自然美的热爱和情成了一股极强的诱惑力.同时这亦是对自然界精神内涵的借鉴,情感的互通。

五、服装材料的仿生 

服装材料是服装设计的重要因素。其仿生设计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面料仿生。目前仿生面料已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用自然材质如鸟兽羽毛、植物叶子等直接用于服装设计中,用人造纤维仿制自然纤维织物,如仿真丝,仿裘皮直接用于服装设计中。其二是纹样、肌理的仿生设计。俄国著名设计师扎依采夫将植物叶片纹样缀于男装上,把男性的阳刚与女性的阴柔完美地结合起来。 

以式样的柔软化,结构、线条的流畅配以温馨的自然花形,更显成熟之美。还有采用特殊的印染方法(如化学印染、压花)和编织手法都可以表现各种各样不同的自然界美的肌理效果,服装面料的仿生设计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六、文化内涵的体现 

服装设计的现状范文11

1、吉林省品牌企业现状

吉林省地产品牌服装的历史并不长,如荣发、温馨鸟、圣威雅特等。其中大部分企业是由定做店、小作坊创立的,这些小作坊经过长期的经营,积累了经验、信誉、资金和客户群,逐步开始创立自己的企业品牌,进而发展成系统管理、成批量生产的工厂。这些为数不多的品牌服装企业正处于增强产品竞争力、实现产品研发设计能力逐渐增强的过程,由于其发展的过程不同以及类型及构架的不同,它对设计资源的需求也就不尽相同。目前,吉林省品牌服装企业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小型的品牌服装企业,大多数产品属于来样及来料加工的状况,企业的生产加工能力是核心问题,服装设计工作通常不被重视,对设计资源的管理就更谈不上了;另一类是个别的大型品牌服装企业,在这些品牌服装企业中,产品是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设计生产。企业的设计能力和生产能力是并重的,企业设计能力的提升与生产能力的开发和企业效益紧密相关。这种类型企业中,对设计资源的管理处于萌芽状态。面对世界经济格局下的中国服装业现状,面对大量的信息和日益繁杂的消费市场,服装企业要提高品牌的知名度,使产品更具个性化,就需要我们对设计资源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及合理的进行管理和运用。吉林省的品牌服装企业要加强和提高对设计资源的管理,这是提高服装设计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服装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吉林省的服装行业只有不断升级和增强产品竞争能力,才能够在国内的服装行业中站稳脚跟。

2、吉林省品牌服装设计资源的组构

设计资源是指所有能够为设计工作提供帮助和支撑的前期准备条件和内容,可以包括物质的、非物质的、可再生及可更新设计资源等,它直接影响着服装设计工作的最终效果。在此将吉林省品牌服装设计资源从以下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信息资讯资源、人才资源和材料资源,而在这些服装企业中最为缺乏的是创新技术资源。

2.1信息资讯资源。服装产业具有多样性与流行性的特点,要顺应服装行业的瞬息万变。服装企业就要具备对市场的信息反馈有快速反应的能力,及时掌握和运用每一季与服装相关的流行咨询,可以有效提升一个服装企业的竞争力。在品牌服装企业中信息资源资讯用量最大的是设计部门,从设计灵感信息来源、流行信息到对企业产品的信息反馈,从产品的研发到产品售后无一不涉及到信息资讯。品牌服装企业的市场信息时效性及分散性特征十分明显,所以企业要通过一些方法、手段从自有品牌、同类型品牌及服装市场中获取自己企业所必须的动态市场信息。并组织人员对所获得的信息的分析整理,为设计人员提供必需的参考依据。

2.2人力资源。相对稳定的设计队伍是企业的一项战略性资源。然而,吉林省的品牌服装几乎都还处于加工服装的阶段,或是来料加工,或是制服订单,设计部门一般都是靠拷贝、翻版国外服装样式或市场热销款运作,缺少甚至根本没有自己的设计人员,他们在服装企业中的地位往往也不受重视。然而,随着中国服装行业的日益成熟,与国内品牌其他品牌相似产品较多的状况,与国际上服装大品牌的原创、个性设计趋势相悖,同时与市场需求相去甚远,使得服装产品缺乏主要竞争力,因此轻视设计的态度是不可取的。

2.3材料资源。材料资源是品牌服装设计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设计管理系统的重要保障,有了这个保障,设计灵感才能转化为产品。服装设计的材料资源可分为面料和辅料两大类,它们是服装产品的物质载体,良好的面辅料品质是设计的坚强保证,能够将服装的创新思维完全传达给消费者。对面料及辅料的选择,是每个品牌服装公司慎之又慎的工作。使用独特新颖、质优价廉的面料是品牌服装维护形象、保持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一般来说,服装材料的供应主要通过面料制造商、面料商、面料市场等几个渠道。每个渠道都各有利弊,服装设计管理的一个重要工作之一就是根据产品开发需求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渠道。在服装的产品设计中,面料及辅料成本是服装产品的直接成本中最大的成本。我国目前南方的品牌服饰企业中材料成本占服装生产总成本的40%左右,而北方的面料成本则高达60%左右。除成本因素外,面料及辅料还是影响服装审美、功能和服用性能的关键因素。

2.4创新技术资源。成功的服装品牌有准确的形象定位,鲜明的产品设计风格及完善的市场销售体系。产品创新源于市场需求,也就是技术创新活动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明确产品技术的研究方向。以吉林省温馨鸟集团为例,从德国、日本引进先进的设备、材料,成为创新技术的物质基础,产品设计主要由意大利顶尖设计师把关,在产品设计上不断创新。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创新活动,创造出适合市场需求的适销产品,保持其产品的竞争优势。此外,该品牌在品牌创建初期就与国内外多所专业服装院校及顶级服装品牌开展了合作关系,共同进行产品研发及人体工学的数据研究与分析,实现从技术资源的创新转化为资源的创新。但目前吉林省内还有不少的服装品牌制造商,以加工服装起步,在产品创新能力上后劲不足。

随着我们的步伐迈入21世纪,服装这个传统产业也已经发生巨大变化,其中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创新技术对整个产业的冲击。在现代的企业竞争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创新技术的资金投入,加大研发力度,力争站在同行技术的制高点,产生率先行动优势。企业的创新技术能力是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的动力之一,也是现代服装设计资源的基本组成部分。

服装设计的现状范文12

关键词:夏布 服饰创新 设计

检 索:.cn

Abstract :Grass Linen, a traditional hand-woven product, exports mainly in the form of gray cloth currently. To conduct innovative design of costume and improve the annex value of the product to developing and promoting of the industr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An analysis had been conducted to the linen clothing in the aspect of performance and status, Linen dress creative design method had been proposed, and proposes rational use of material characteristics, innovative materials’ language, design distinctive style of dress and enhance the cultural and artistic value in the innovative design of grass linen clothing.

Keywords :Grass Linen, Dress Innovation, Design

Internet :.cn

“夏布” 是一种用苎麻(或大麻)通过纯手工纺织而成的平纹布,因其凉爽透气,多在夏天使用,而被称为夏布。夏布生产主要通过打麻、挽麻团、牵线、穿扣、刷浆、织布、漂洗及产形、印染等工序 。目前,夏布产品结构单一,出口的夏布主要是夏布坯布。坯布出口到韩国、日本等国家后被进行了再加工,做成产品后又卖回了国内,而价格是坯布的10多倍。重庆文理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的吴永夏,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重庆荣昌夏布的原产地保护与技术自主创新》中提出要重视夏布的深加工产品的品种及档次,提高产品附加值。目前,夏布的广泛用途是被作为蚊帐布、托肩布、渔业、工业用布,及上好的绘画、工艺材料而被研究,夏布在服饰上的运用甚少,忽略了它在服饰上的应用价值,夏布服饰品开发潜力巨大。

一、夏布服饰的特点

(一)夏布服饰的审美价值

用夏布制作的服饰,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功能价值。纵横交错的纹路,形成一种特殊的布纹肌理,色泽低调、古朴,具有特别情韵、随性、自然、透露着和谐的美感。

(二)夏布服饰功能价值

夏布服饰具有良好的透气性、抑菌性、保健性、吸附性、防霉耐磨等功能。夏布服饰的织物纤维原料是苎麻,苎麻纤维中间有沟状空腔,管壁多孔隙,吸湿透气功能好,这种纯手工的“夏布”,具有吸水快干、易散热,易洗易干,透气通风,穿着凉爽舒适的特性。同时苎麻纤维含有叮咛、嘧啶、嘌呤等元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由于麻的纤维中空,富含氧气,使厌氧菌无法生存,抗菌性能良好,是保健面料。苎麻纤维内部特殊的超细微孔结构使其具有强劲的吸附能力,能吸附空气中甲醛、苯、氨等有害物质,消除不良气味。而且经过日晒后,可以将吸附的有害物质挥发掉,使得其吸附功能自动再生。苎麻纤维十分坚韧,强力大而延伸度小,加上不易受霉菌腐蚀和虫蛀,被誉为“千年不烂软黄金”,具有超强的防霉耐磨功能。苎麻还因正负电荷平衡而不产生静电、无灰尘吸附、卫生性能很好。这些性能决定了夏布具有良好服饰用性能,对夏布进行服饰创新设计是可行的。

二、夏布服饰现状

尽管夏布具有优良的服用性能,但是仍主要以胚布出口,夏布服饰市场占有率很低,缺少创新。市面上比较常见的服饰品主要有夏布扇、夏布包以及夏布工艺品夏布桌垫,夏布桌布等(图1)。夏布服装、鞋子等服饰品品种少,且款式造型陈旧。多采用与传统老土布等材料结合,拼接方式、绗缝、刺绣方式,设计表现手法单一。夏布服饰设计品牌意识不强,知名的服饰品牌缺乏,多以独立设计师以特色服饰店存在于民族民俗旅游街区中存在,无品牌承托,缺乏产业化的运作模式,进驻不了商场,夏布服饰影响力自然非常弱,从而产业价值非常低,愿意学习这门手艺的人越来越少,如此循环,这种夏布织造技艺就会走到失传的边缘。夏布服饰创新设计势在必行。

三、夏布服饰创新设计方法

如何创新,如何将夏布这一传统的布料设计成现代时尚审美的服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非常重要的使命。笔者进行了服饰品的开发设计后,提出了夏布服饰创新设计方法。

(一)主题设计法

确定服饰设计主题。在确定的主题下进行夏布服饰设计,使得服饰整体统一,而且易于形成个性鲜明、独特的设计风格,传达出设计的内在意蕴。设计语言的表现上不会呈现拼凑、生硬感。具体过程是首先制作概念主题板,其次根据主题搜集相关主题的关键词、图片、材质等表达设计思想,并向服装元素转化,再次分别作主题下的色彩方案、材料方案、结构方案、饰品方案甚至妆容方案等,最后形成主题设计方案。主题可以是抽象的概念,也可以是具象的。在设计初期,概念也许是模糊的、虚无飘渺的,通过分析设计逐渐明朗、清晰。

(二)系列设计法

系列设计法,主要区别于单件设计,通过相互关联而又有变化要素的成组成群的进行设计。具体表现形式有造型变化为主的系列设计、色彩变化为主的系列设计、装饰变化为主的系列设计、面料变化为主的系列设计。系列服装在视觉感受和心理感受所产生审美震撼力是单件服装无法比拟的。它会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影响着人们的视觉。目前夏布服饰种类少,且多是单件服饰品的设计,无法谈及整体设计系列感、配套感。既不利于形成视觉上震撼力,在也不利于人们服装搭配上的选择。夏布服饰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不易与其它风格服饰品搭配和谐,甚至造成购买后因没有相关搭配的服饰而束之高阁。如为消费者可以整套设计服务,如鞋子、包包、服装甚至项链、首饰等,服装风格独特韵味会表现的淋漓尽致。

(三)系统设计法

将夏布服饰设计放置在一个系统中进行,设计不单单是外观造型的变化,更是生活方式的设计。涉及消费群体调研的设计,面料色彩流行文化的设计,品牌定位及风格的设计,产品结构和搭配文化的设计,生产制造工艺技术的设计,卖场陈列的设计,品牌包装与营销策划的设计,甚至市场竞争理念的设计。夏布服饰设计首先要明确夏布服饰消费群体。目标人群的年龄、性别、职业、学历、经济能力、文化涵养的不同,在审美上有很大的差异。这就要求在服饰的款式、色彩、肌理上的设计要符合此类人群的审美需求。甚至涉及到衣服长短、肥瘦等非常准确的服装尺寸数据。例如20岁和40岁女性在人体体型是有差异的,服饰设计尺寸也就不同。因夏布纯手工织造,夏布服饰价格相对普通面料较高,夏布服饰目标消费群体应是一定经济能力和文化品位的人士。其次还要对设计风格定位、销售策略的定位、甚至店铺陈列设计定位等,最后根据主题进行款式、色彩、肌理设计,形成服饰成品。

四、夏布服饰创新设计案例

根据以上方法,深入挖掘民间传统运用到夏布服饰创新设计中,将中国的传统特色与国际化设计理念与融合,用鲜活的时尚创意和厚重的文化底蕴让夏布服饰焕发新的光彩。

设计主题:边界。主题诠释:不知什么时候我们开始定义了边界,事物与事物之间有了边界,如同物质与物质、国与国、人与人、星球与星球,似乎只有用边界才能使事物得以区分,边界内是一种已知,默认的状态,边界外是未知、探索的状态。打破边界,将想象延伸到一个无限的境遇。在设计上采用略宽松的H型廓型、翻立领、落肩一片袖、衬衫式样袖头和袖开衩,暗门襟、下摆前短后长的造型、两侧缝弧形开衩。整体造型上紧下松、上正式下随意的视觉效果,体现中国的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和审美内涵,将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图2)

借鉴将中国传统袍的廓型特征,与现代衬衫、连衣裙特征相结合,将现代与传统进行了全新的演绎。改变人们的印象中经典衬衫、裙子、袍子这些服装造型特征,打破边界,改变衬衫、裙子、袍子的原有样式,将三者特征融合,探索一种新颖的服饰造型。(图3)

在图案上面,采用现代印花工艺,将中国民间夹缬纹样状元图、龙凤图、百子图等运用到夏布中,将民间传统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用图案的形式,来讼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根据款式造型特征,将传统纹样进行了二次创意,打破原有纹样的中规中矩的造型特点,合理巧妙的使图案与服装协调、相生,产生动静变化的审美情趣。

五、夏布服饰创新设计注意问题

(一)合理选择面料

夏布根据其纤维原料的不同可以分为苎麻布和大麻布两大类。苎麻布与大麻布比较而言,苎麻更为平滑柔软,且光泽度较好,大麻布则相对粗糙。考虑服装穿着舒适性方面,夏布服装用面料多选择轻薄柔软的苎麻布料,而服饰类根据风格需要的可选用大麻布。

(二)合理运用面料特性

夏布的织物结构和纤维本身质地决定了夏布面料的抗皱性能差。故在夏布的服装设计中,充分考虑人体骨骼活动和接触面部位与服装面料的互动关系,避免在人体活动频繁部位使用夏布进行设计。例如人体坐立部位臀部、手肘、膝盖等,以免影响服装在人体中的效果和美观。其次夏布面料的悬垂性差,不适合制作波浪型褶皱服装造型。此外,夏布受织布机器的限制,幅宽多为单幅,市面上比较常见的有40厘米、90厘米幅宽,进行夏布服装设计中,必须考虑到面料的幅宽是否可以满足服装结构设计裁片上纬纱的需求量。

(三)合理定位设计风格

夏布经纬纱的纵横交织的织物组织形成,形成夏布所特有的肌理,是一种质朴、粗犷、随性、原始、独特的肌理效果,有绿色自然、反璞归真、地域民族的审美价值。夏布面料的风格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服装设计风格。服装设计上更适合自然随意、宽大疏松的款式,配以大自然的色彩,以及树木、花朵等自然景物的图案。单纯简约的外观,简单剪裁工艺,突显夏布面料本身肌理的独特美感性,加上各种植物宽条编织的饰品,对比的肌理效果,粗犷的线条,使面料风格与服装表现形式融为一体。

(四)再造夏布面料

尽管夏布本身具有独特的美感,伴随人们审美和生活变化,夏布也要不断创新,呈现更多的表情来满足人人们的需求,面料的再造处理突显重要。服装面料再造处理的方法颇多, 例如有刺绣、绗缝、染(扎、蜡、夹)、印花、抽纱、绳编、镶、透叠、拼接、镂空、烧等。根据夏布经纬编织的特点,本次进行了抽纱填纱实验,将抽掉的纬纱用不同颜色和质地的纱线重新织入,呈现新的视觉肌理效果。其次在采用经纬纱不同颜色的麻纱织布法,将麻纱先染成不同的颜色,再上织布机编织,呈现两种颜色混合而成的色彩效果。通过拼接方式与传统的蜡染布料、老土布、蓝印花布等组合,以及运用了中国传统的染色技艺扎染的方式对夏布进行染色的处理,赋予夏布厚重的文化气息。夏布面料外观的再设计处理拓宽了夏布在服装艺术设计创造中的使用价值和空间地位,使夏布服装作品更生动、美观、匠心独特、富有艺术个性。

总之,在将夏布进行服饰创新设计中,合理的利用材料的特性,创新材料的语言,设计凸显特色的风格服饰,不断提升夏布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随着人们崇尚绿色自然、反璞归真意识提高,“夏布”服饰设计品越来越受到广大的消费者所喜爱和追崇。

参考文献

[1] 何佳.隆昌夏布产业化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麻纺织,2009.

[2] 潘其辉等. 万载夏布产业现状与发展前景[J].中国麻业科学,2009(5).

[3] 陈晓青,黄军.我国夏布产业的发展现状与策略[J].上海纺织科技,2008.11.

[4] 邓咏梅.荣昌夏布产业现状及其发展研究[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2004, 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