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服装专业

服装专业

时间:2022-04-27 04:04:04

服装专业

服装专业范文1

[关键词] 服装美学 “教与学” 教学方式分析 发展的眼光

“服装美学”是现代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隶属实用美学。目前,在高职服装专业(服装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与制作、服装表演)的教学中,“服装美学”是很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它不仅为专业的学习提供理论指导,而且对专业设计审美理念的提升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服装美学”一般安排在一年级下半学期或二年级上半学期来进行授课,按学期18周教学周数,每周授课2课时,需要36课时。所以在授课时,针对每一个内容应融入新的时代审美思想、新的社会风尚。结合教学实践可以归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服装美学”的“教与学”

1.“教”――对任课教师的要求

针对“服装美学”的课程特点,任课教师既要有深厚的美学知识,又要有过硬的服装专业知识,它常带有明显的“双重性”。

首先,要明确什么是美学,古今中外,没有一个完全的定义,但有三个得票最多的答案:(1)美学是关于美的科学;(2)美学是艺术哲学;(3)美学是以审美经验为中心研究美和艺术的科学。古往今来,不论是东方的美学思想还是西方的美学理论,虽然空间不一致,但双方都同步而且自始至终在螺旋式的向前发展。西方美学从柏拉图的一声猛喝:什么是美?喝醒了人们自以为明白的糊涂。到了近代社会,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出现了东西方贯通的局面,“西学东渐、经世致用”的观念深入人心。随着西方工业革命的开始,成衣的生产与加工成为了服装制作的主流,制衣行业的飞速发展,迫使人们用新的眼光去重新认识服装,所以,一种崭新的研究服装美感及其规律的学科――“服装美学”于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诞生,主要是针对服装材料、服装设计、服装制作、服装穿着环境、服装整理等所体现出的美学问题的思考认识与应用研究。

其次,任课教师又要有过硬的服装专业知识。所谓服装专业知识就是对中外服装史的发展脉络、服装设计基本原理、服装结构制图及工艺制作的基础知识要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知。中外服装史的发展脉络有助于结合哲学、美学来理解每个时代的服装审美理念和审美现象;服装设计的基本原理有助于利用形式美法则和姊妹艺术结合的美学思想来指导专业设计创作;服装结构制图和工艺制作有助于解构每个时代的服装构成形式及工艺特点。特别是在今天,现代服装产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设计理念的更新、高科技面料的问世、电脑化的设计制版、推板排料系统、高档快速的加工设备、瞬时万变的服装市场等等,服装的演变和流行已经成为社会的重要时尚元素,要想完成“服装美学”的教学任务,任课老师必须对美学知识和服装专业知识要有一个全面细致的把握。

2.“学”――对高职服装专业学生的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因材施教”

在讲授“服装美学”时,要结合高职生源实际状况,逐渐融进美学教育思想,使学生不仅学到专业的美学知识,而且也能用审美的观点对待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融进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获得个性发展与工作岗位需要相一致的职业能力,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结合专业实践课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最终完成毕业生的岗位落实。

二、“服装美学”的教学方式分析

在“服装美学”的授课过程中,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妨可以尝试以下方式来进行教学。

1.课前用做好电子课件,利用多媒体教学

譬如,在讲授“服装美学的产生”这一课题时,可以提前找一些相关的图片资料,结合一些民族、民俗服饰图片,电影中的剪辑图片等,做成课件用多媒体来上课。这样,可以更直观、更形象的阐述:服装美是在人类社会的劳动实践中,对服装的实用性和装饰性的认知过程中产生的,其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2.采用“问卷”的方式,来启发引导学生

譬如,在讲授“服装美感与心理”这一课题时,可以采用“问卷”的方式。以“感觉、知觉与表象”的定义为例:感觉是人们把握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心理活动;知觉是人们把握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的心理活动;表象是在感知的基础上人们头脑内形成感性形象的心理活动。老师在讲授完这三个名词的概念以后,可以拿一件米色上衣,穿在人台上,然后发给每一个同学一份问卷,题目是根据上衣的款式、面料、色彩,请你写出对它的“感觉”、“知觉”和“表象”的心理过程。通过学生的讨论思考与教师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这件上衣是一件翻驳领、三料扣、贴袋的造型”是一种心理感觉,而“我试穿以后觉得很休闲、舒适”则演变为一种知觉心理过程。有的同学会持不同的感知心理,这也是合乎情理的。然后老师可以把上衣收起来,让每一位同学默写出上衣的形象,而每位同学画出的上衣造型,就是每个人对上衣“表象”的一种认知。这样,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感觉、知觉和表象”概念的理解。

3.针对学校出现的一些现象,进行案例分析

例如,在讲授“真、善、美”这一课题时,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力,可结合学校中出现的好人好事以及班级中出现的好学风来进行阐述。也可以结合社会上出现的一些美、丑现象展开讨论,让学生从现象中认识到美丑的对比。“服装的美丑”可以通过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不合理的服饰搭配,利用反证的方法来阐述,则更容易使学生加深专业学习的印象。

三、“服装美学”的内容知识,要用发展的眼光来对待

“服装美学”是现代服装专业教育中的重要理论基础课程,具有实践美学、技术美学和艺术美学的三元特征。实践是目的,技术是基础,艺术是关键。从史学的角度看,无论是“自上而下”的历史承接,还是“自下而上”的追溯,都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审视。只有结合社会前进的步伐,与时俱进,“服装美学”的教学内容才会更有创新,更有生命力,否则,默守陈规或是条条框框,只能造成“服装美学”上的一些形式和教条,从而失去了开设这门课程应有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法.美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2-3.

服装专业范文2

关键词:服装设计;改革创新;现代服装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转型,传统服装产业由改革开放初期以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发展,做出自己的品牌和质量是现在服装产业竞争的最重要环节。服装产业的新变化对专业技术型人才的需求无疑会增加,给承载着培养高技能专业人才的技工教育学校带来较为有利的发展机遇,特别服装专业的教学与发展。

1 我国服装行业与技工学校服装教育的现状

培养适应服装行业需求的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应用型服装专业技术人才是技工学校服装专业教育的主要培养目标。目前,我国服装业已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各类成衣产品生产齐全,种类繁多,成衣的生产制造水平,已接近了国际的先进标准。但品牌缺乏国际认知度,产品的竞争力较弱,品牌的附加值极低,产品缺乏必要的企划方案及连贯的品牌定位,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模式尚未形成。加入世贸后,在经济趋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我国服装的出口量也会逐渐增大,有利于贸易与品牌经营为一体的企业形成和发展。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高科技的生产设备,先进的工艺技术及营销手段的进入与渗透,必将使我国服装专业人才的需求向多元化、岗位化发展;以此推动服装业在企划、设计、工艺、管理、营销等环节上与国际接轨的步伐,提高品牌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2 技工学校服装专业教学现状

1、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够。在国家政策的影响下,技工教育虽然越来越被重视,但从实际来看,选择进入技工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是在初中阶段学习中学习能力弱和学习习惯不太好的学生,他们中的大多数因为中考中文化课成绩没有达到普通高中分数线而选择进入技工院校,并不是发自内心喜欢而选择,意味着他们学习积极性不够。

2、教学过程重理论,轻实践。服装专业的特性决定了服装专业的教师不但要有一定的理论水平,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服装专业制图教学还没有从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中突破出来,先“弄懂”再“学会”的教学过程根深蒂固,即使师生都已经明确“实践”在专业学习中的重要性,但外化在教学过程中的仍然纠缠在“弄懂为什么”这一要求中,纠缠在知识和技能教学的堆积中,摆脱不了“重理论,轻实践”的固有模式。

3、教学理念滞后。当今社会被称为信息时代,社会发展速度很快,每一项事物的更新速度都很快,服装产业也是如此。服装产业的发展就与社会潮流和发展趋势联系密切,而且带有季节性,新技术的应用和更新换代的速度很快。这就意味着学校教学过程中必须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但是从实际来看,很多学校教学缺乏和市场发展的联系,没有主动关注的意识,教师缺乏主动求知动力,所以教师教的内容和实际工作中需要的技能技巧存在一定距离,学生学习实效性下降。

4、与行业、企业的联系不够稳定,与社会、产业脱离。由于受我国传统历史文化的影响,教育,即使是与行业、企业紧密系着的教育,也缺乏主动与行业、企业联合的意识和能力――缺乏以“出口”牵动“进口”,以“出口”调节“生产”的观念,缺乏主动调整自己去适应社会需要、企业需要的经验,这往往导致了服装专业教育的“闭门造车”,毕业生无法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专业与行业、企业的联合不够稳定,直接导致了这样一种尴尬局面,一方面服装企业招收不到需要的、足够的专业技术人才,另一方面有些学习了几年专业技能的服装专业毕业生进入服装企业后仍然无法适应企业的实际需要。

3 服装教学改革的措施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首先,制定教师的教学工作规范,明确教学岗位职责。制定各种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政策和措施,激励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严谨治学、认真执教、从严治教。其次,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不仅应具有厚实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素养和较高的学术水平,同时教师还应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准,教师的职业道德直接关系着育人的质量,必须本着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客观地评价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使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高。

2、重视实践教学,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社会和企业对服装专业毕业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要求很高。因此,从实际需要出发,理论、实践一体化,让学生在边学边练过程中掌握方法和技能。我们必须在学校教学活动中多提供给他们实践的机会,建立完善的教学设施设备,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完善教学设施,建设高标准的工艺实习室。另外,企业实习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合,建立校外实习基地,采取多种途径给学生创造参加实训的有利条件,既能真正锻炼学生的技能,又能使学生真正了解社会的需求,针对性地为自己走向社会提前做好准备。

3、更新教学理念,调整教学方法。现在教学理论强调既要关注教材,更要关注学生。技工教育有其特殊性,那就是面向社会需求进行教学。因此,服装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树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思想,教学要结合服装行业和市场发展趋势,使服装教学内容更贴近市场、行业的需求。结合需求对教学模式做出相应调整,使教学模式更有针对性,同时根据具体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或者综合交叉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全方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求异性。在设计练习时,要结合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选择一些有特点的服装,引导学生多思巧做。老师在教学中如果经常激励、诱导学生用巧妙的方法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能得到激发,创新能力就能得到培养,就能使学生遇到问题时,从各个角度,用不同方法去探索和解决。

5、专业再选择工程的创建。市场经济证明,要在激烈的服装市场立于不败之地,产品的技术含量、价格定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提高产品的技术附加值,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产品价格?于是相应产生了分工精细、各施其责的局面。学生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如将课程设置按模块式的教学模式,分为专业基础模块、专业理论模块、专业技能模块。在统一修完专业基础模块的课程内容后,根据自身的特长及优势再选择专业不同方向的学习内容。有了专业的再选择与学习,毕业生中专业层次与形式能进一步多样化,大大提高就业率。

先进的教学改革是学校办学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科学、先进的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就会出现无序、盲目、低效的教学模式甚至僵死的教学模式,就难以形成生动活泼、富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改革局面。教学改革的过程就是整体设计,分布实施,统一认识,营造氛围,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将教育研究与办学实践有效结合起来的过程,以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为主题,不断更新教学改革思想,创新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柴伟民.谈服装一体化教学[M].中国教育报,2007,1.

服装专业范文3

【关键词】改革;人才;需求

一、中国服装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1.目前我们中国服装市场及服装相关的配饰行业市场具有相当大的潜力,服装企业的生产规模及销售规模不断增大、再加上网络销售这一新型销售方式均为服装专业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市场。

2.传统服装行业的劳动模式决定了现从业人员文化和技术基础的缺陷。以往传统服装行业的从业人员大多数都未进入专业的服装院校进行过系统的知识学习,大多的从业人员都是以师傅带徙弟,或进入服装企业前进行短期的岗前培训的形式接触这一行档,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服装业必将向专业技术型发展,迫使行业加速调整人员结构,将大批量补充打版技术、工艺技术、市场开发、经营管理等高级应用性人才。CAD技术员成为企业招聘的热门岗位,销售业采购顾问、专卖店经营主管、专卖店的橱窗设计师等新生的就业岗位也显露出不可忽视的就业市场潜力。

3.服装产业已形成多种类型,如:民营企业、外资企业或个人创业者日趋增多,就业渠道十分宽泛。

二、适应服装行业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改革服装专业教学

1.服装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

应树立具有时代特征的现代教育思想与观念,主动适应服装经济发展需要,以优化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为主线,通过对已有教学成果的整合和深度开发,全面推进服装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课程体系的重组、教学内容的精选优化、教学手段方法更新的系统化综合性教学改革。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竞争能力,掌握服装高新技术,“一精几通,一专多能”的高质量服装专业人才。

为此,本专业教学改革要面向新世纪,面向中国服装业与世界经济的接轨,面向服装生产、销售、服务企业之第一线;密切关注行业技术的高新发展和行业人才需求的动态变化,弃旧创新,切实提高专业教学的针对性、应用性、先进性,力争一定的前瞻性;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技术应用性、技术高新性,保证人才的相应持续发展性,把教改真正落到实处。

2.服装专业教学改革的具体方案

(1)重点突出应用高新技术对服装专业进行深度改造。

(2)人才培养目标应突出以下主要特点:就业适应面广,专业技术精,专业技术新。

(3)按照“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深入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方法和教学技术,多推优秀课程、品牌教师、组织本专业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及专业培训。

(4)以“做中学,学中做”完成中等技术教育与企业上岗培训的最终叠合,使我们中职学校的学生真正实现毕业后立即就能就业,一旦进入工作岗位就能很好的胜任本岗工作。

3.课程设置的更新

(1)服装设计专业,应从入校第一个学期就开设《服装人体》课程。并且把《服装材料学》合并在基础课程——《服装造型》、《服装设计基础》中,结合平时的教学去讲授。

(2)随着各大企业对人才的新需求,还未开设《服装CAD》课程的中等专业学校应增设《服装CAD》课程。服装CAD即服装计算机辅助设计,是服装设计人员根据自己的创意、构思,利用计算机系统来完成服装设计的一项专用技术。开设服装CAD课程需要有一定的硬件配置和软件要求,目前,该课程在大学中已广泛开设,在部分中等专业学校也已开设。我们应大力推广此课程在中等专业学校的开设,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我们学生的市场竞争力,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以及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提高,在我们中等专业学校服装专业中开设服装CAD课程不但可行,而且很有必要。

服装专业范文4

为了培养服装企业急需的既懂设计又懂工艺的复合型人才,北京服装学院从1995年起每年从服装工程专业的理工类新生中,选取一部分学生接受四年艺术设计教育。另外,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加人WTO,对大学生外语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要培养合格的艺工结合的服装专业人才,就必须加强其外语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艺工结合的服装专业人才的培养研究与实践》的项目研究中,我们注重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加强了艺工结合的服装专业学生外语能力的培养。我们主要从课堂教学、第二课堂和专业外语教学以及科研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一、改革大学英语教法,加强学生学法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长期以来,受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师资水平和教学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我院大学英语的教学主要还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课堂上唱主角,大讲特讲语法,仔细分析句子结构,而学生则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解,被动地学习。这样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得不到培养。

在艺工结合学生的大学英语教改中,我们根据学生的文化课基础好、逻辑思维能力强、形象思维能力不断提高的学习特点,首先尝试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精读课具体做法是:课前老师让学生充分预习课文,找出重点、难点;课堂上老师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去理解课文大意,师生共同解决重点、难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根据课文内容确定话题,让学生分组开展讨论、辩论,要求人人发言,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这样小组讨论式学习的好处是学生敢于开口、运用语言的机会多;另外也锻炼了学生胆量,增加了勇气,提高了自信心。这时,教师主要是在小组间走动,回答学生的问题,鼓励、引导学生将讨论进行下去。课后教师适当布置作业,让学生复习、巩固已学知识。在听力课的教学中,教师一改以往在语言实验室只放录音的做法,将听和说结合起来,让学生就课文内容积极发言,有时让学生分组讨论,得出答案。通过上述教学改革,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语言应用能力。

为了进一步搞好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我们在O2级新生中开展了利用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尝试。多媒体课程改革小组的教师根据教材《新视野大学英语》的特点,在原有光盘的基础上,制作了一套适合我院大学英语教学用的多媒体课件。课件设计以互动性为原则,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加入了音频、视频、互动练习,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感官的刺激改善了目前的英语课堂氛围。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使用多媒体技术的大学英语,课堂氛围轻松愉快,语言环境真实,非常受学生欢迎,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在开展教改的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教授学习策略,指导、训练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和水平。学法指导与学生的实际学习联系起来,解决他们实际存在的问题,这样学生积极性高、收敬大。例如,针对学生缺乏科学计划学习的习惯,教师指导学生制定周学习计划,让学生比较详细地列出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时间安排,这样既能做到学有目标、心中有数,同时也便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估,总结优点,找出不足,以便在今后的学习中加以调整、改进。这种策略的训练大大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外,针对学生反映的词汇量小影响其阅读、听说等能力的提高这一问题,老师给学生讲授科学的词汇记忆方式,如分类记忆法,根据构词法记忆,根据同义词、反义词对比记忆,根据读音规则记忆以及联想记忆法,周期循环记忆法等,指导学生克服原先形成的死记硬背的不良方法,快速扩大其词汇量。

二、组织学生开展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提高其语言应用能力我们知道,要学好一门语言是不容易的,那么要学好外语就更难了。

一是课堂学习时间少,二是缺乏语言环境,难得机会实践所学内容。因此,要想搞好艺工结合学生的外语教学,就要开展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活动,这也可以说是课内时间不足课外时问补的办法。根据我们开展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情况,总结出以下可以借鉴的几点:1.形式多样化。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想解决的语言问题,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然后以小组形式活动。如我们将学生分为语法学习小组、阅读小组以及口语、听力练习小组及英语双周报编写小组等。2.及时了解活动情况,解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3.加强活动管理,与学生签定协议书,使学生能在活动中坚持下来,给学生第二课堂活动记学分。

第二课堂活动开展得比较好的有语法活动学习小组和英语双周报编写小组。语法活动小组的开展是根据学生迫切想提高其语法能力的要求而进行的。该活动是根据学生自愿组合将其分成几组,每组4~5人,每小组推荐一人负责。教师制定和实施了以下指导策略:1.加强课外语法练习。教师每周有针对性地给学生布置课外语法练习题5O道(单项选择题),让学生按时完成。2.引导学生自我归纳总结。要求各小组长组织小组成员一起讨论习题完成状况,找出出错的原因。然后由教师进行集中分析和讲评。3.个人自习和集中讨论相结合。

每周先让学生针对所学教材中的泛读课文,做读书笔记,摘出课文中的重点语法现象。在此基础上,再安排小组集中活动,大家一起复习这些语法现象有关的内容,补充读书笔记。4.建立学生周记制度。要求各小组长写周记,记录本周小组活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及心得体会。教师每周召集小组长了解小组活动情况,对学生反映的问题给予指点。通过20周小组活动的学习,学生认为这种学习方式可以改进学习方法,扩大词汇量,提高语法水平,营造学习氛围,提高英语成绩。

我们在2002级701~704班学生中第二、三学期进行了英语双周报编写活动。任课教师在每班随意抽取6名左右学生作为实验对象,两周编写一期英文报纸。活动形式主要是学生将所写的文章用电子邮件发给教师,教师给出建议后,学生反复修改。

然后由一位负责编辑的学生组织稿件,以报纸的形式出版。同时我们将第二课堂活动与第一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比如教师在课堂上分析学生编写的报纸,指出其优缺点,这样其他学生也能从中得到启发。英语双周编写活动锻炼了学生独立做事的能力,并应用了所学专业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英文写作能力。

教学实践表明,进行计划性和系统性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可以在不增加课内学时数的情况下,显著提高教学对象的英语水平和运用技能,能大面积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教师的正确指导和学生的自觉性是两个关键因素。

三、开设专业英语课,保证学生四年英语学习不断线

专业英语是基础英语的拓展,是为了培养学生实际运用专业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而开设的。我院从学生大三开始,在各系和各专业开设了专业英语课,使学生四年英语学习不断线。我们在艺工结合的服装专业学生的专业英语教学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

一是采用《服装英语》为教材,突出专业英语的特点。专业英语教学区别于基础英语教学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它和专业背景紧密结合,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要求。专业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使学生既具有一定的英语语言能力,又能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专业英语教学肩负着培养既懂英语又懂专业的复合型人才的重要职责。因此,我们在专业英语教学中,在注意抓好英语语言能力培养的同时,也强调学生要打好专业知识基础,使学生能够借助英语这一语言工具,更好地在专业知识的海洋里畅游。

二是引导学生在掌握和运用专业英语词汇上狠下功夫。学生在专业英语的学习中会经常遇到大量的专业英语术语,而且许多看似熟悉和简单的基础英语词汇,在专业英语中就可能有特定的专业合意。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既注重引导学生认真掌握过去没有学过的专业英语术语,从外延上扩大词汇量;又积极引导学生注意区分同一词汇在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中的不同含义以及用法,从内涵上扩大词汇量,使学生在专业英语的学习中温故而知新。

三是培养和提高学生专业英语的翻译和听说能力。专业英语区别于基础英语的又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更加侧重于英语在每一个专业中的实际运用。这种运用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需要有较强的翻译能力。翻译是一种综合能力。我们在专业英语教学中,注意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作为一个重要环节来抓。除了在课堂上调动学生大胆进行口头翻译外,还在课后布置笔译作业,教师进行认真批阅和集中讲评。第二,对听说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专业英语的听说训练不同于基础英语,它具有较强的专业化特点,需要一定的专业背景。由于专业英语的听说训练与学生所学专业贴得较近,也往往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我们在专业英语教学中,把学生听说与翻译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除了教师课堂提问、讲解和批阅课后的笔译作业外,还特别注意创造各种机会,调动学生围绕本专业的某一话题,用英语互说互听,培养学生在专业英语方面的语感,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表达能力,营造学习专业英语的浓厚氛围。

四是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查阅和利用专业英语文献资料的能力。查阅和利用专业英语文献资料,是专业英语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学习和掌握专业英语的一个重要途径。为此,在艺工结合服装专业学生的专业英语教学中,我们经常给学生布置一些有关服装方面的小专题,鼓励他们去图书馆或上网查阅相关的外文文献资料,进行整理、比较和分析,并努力提出自己的认识和看法。这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专业知识素养;又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兴趣,提高英语阅读和翻译能力。

四、积极开展科研活动,以科研促进教学

根据我院艺工结合的服装专业学生的特点,外语系教师在抓好英语教学的同时,积极组织力量申请研究课题,开展与英语教学有关的科研活动,用科研来促进教学。

服装专业范文5

1、实习人:xx;班级:服艺专xx班;学号:xx号。

2、实习单位:xx时装有限公司。

3、实习部门:xx营业部。

4、实习岗位:卖场销售,DP陈列。

5、实习所在地点:xx。

二、单位概况。

1、单位性质:韩商独资娱乐公司。

2、单位规模:总产值205万美元。生产娱乐支持全国30个城市并出口。员工人数一千多人。现中国地区品牌总数8个。全国139个营业卖场运营。

3、实习单位经营状况:平均每年销售成长58%以上,20xx年出口额45,544,648美金。20xx年投资成立宇旭时装(上海)有限公司。童年收购迪可时装(天津)有限公司。20xx年上海闵行政府颁发企业综合效率奖。20xx年光大银行颁发企业信用评价“AAA”奖。20xx年中国银行颁发企业信用评价“AAA”奖。20xx年获得闵行区优秀贸易公司称号。

4、单位主要产品:

(1)休闲装:ELAND,TEENIEWEENIE。

(2)童装:ELANDKIDS。

(3)女装:SCOFIELD,DECO。

(4)男装:SCOFIELDMAN。

(5)内衣:EBLIN。

(6)饰品:鞋,包,帽。

5、主要生产业物流程:韩国ELAND集团公司设计师设计,上海法人生产管理经营运营,全国各大百货商场销售,出口。

6、生产经营管理形式:管理组织体系模式。分为营业部,企化部,生产部,物流部,装潢部,DP陈列部,百货部,人事部,财务部等等。

7、实习单位的经营管理特点:

特点:知识经营,公司倡导用正直的方法创出利润,并且正确地使用利润,把利润还给社会。提出公司是人生地学校,鼓励在工作中学习。提出“ELAND一家人地概念。

三、个人实习情况及收获体会。

1、实习内容:

(1)工作内容:卖场销售,DP陈列。

(2)任务:完成卖场个人销售,通过卖场陈列提高促进销售,成都市内各卖场DP成列。

(3)性质:全职。

(4)特点:巡场陈列,与时尚流行紧密联系。

(5)业绩情况:每个月通过陈列使成都地区卖场美观生动,帮助ELAND达到销售目标。春节,“五一”超过目标销售额120%。杭州,上海,昆明等新开店成列。

2、收获:

(1)了解ELAND公司的企业经营理念:企业要创出利润,并正确使用利润。企业应用正直的方法创出利润。③公司是人生的学校。企业运营是为了顾客。

(2)了解娱乐公司的生产经营情况。了解娱乐公司内部管理情况。

(3)了解百货公司服装店铺营业运作情况。

(4)了解服装面料知识。

(5)了解服装号型知识:170/92A,165/88A,160/84A

(6)了解公司货品知识:

①ELAND分为四个系列:校园经典,校园运动,野营,滑雪。

②SCOFIELD分为二个系列:SCOTTISH经典传统,FIELD浪漫淑女。

③货号由年份,季节,款式,款号组成。

(7)学会卖场营业知识。学会卖场货品管理。学会卖场人员管理。

(8)学会卖场报表统计计算制作:

日报表,周间表,差差表,月盘点表,结算单子等。

(9)学会卖场陈列工作

A、商品的多样化陈列。

①服装正挂、侧挂、叠放相结合。

②服装、配件品相结合。

③陈列面形成深浅有序、错落有致的效果。

④合理布置叠放的商品,产生以颜色色块和立体图案来分割整个陈列面的效果。

B、商品搭配陈列的准则:

①搭配上装陈列时一般是3件,下装为2件。

②保持简洁、自然的风格,切勿累赘、臃肿。

③尽量使搭配展示的每一件服装都得到充分、直接的展示,以便使消费者进行选择。

④合理使用配饰品。

C、商品的重复陈列:

①商品款式不足时,可选用已陈列的款式补足,器架勿留空位。

②挂装时各种挂钩上的款式不能超过2个款式,叠装每列为1个款式。

D、叠装陈列规范:

a:

①同季、同类、同系列产品陈列与统一区域单元。

②拆去包装,薄装每叠4件,厚装每叠3件。

③每叠服装间距设定在10—13cm左右。

④下装经折叠后应展示尾袋、腰部、跨位等部位的工艺细节和特征。

⑤每叠服装需基线平直,肩位、襟位、褶位等整齐。

⑥叠装有效陈列高度应介于60—180cm之间,避免60cm以下的叠装展示。尤其避免在店铺的死角、暗角展示、陈列深色调的服装,可频繁改变服装的展示位置,以免造成滞销。

⑦若缺货或短色,可找不同款式但同系列且颜色相近的货品垫底。

⑧层板之间陈列的商品,为取放方便不宜叠放过多,上部需留有三分之一的空间。

⑨可利用折衣板辅助折叠,折衣板尺寸为:27cm*33cm。

⑩上衣类折叠后的长宽比例约为1:1.3。

b:

①层板上折叠陈列的同款同色的服装,从上至下尺寸应从小到大。

②五袋裤的折法一般将一条裤管在膝盖处折回3cm,这样可以增加陈列后的立体感。

③有裤线(休闲西裤)的裤子折后,裤线应在一条纵线上。

④一般上装折后应整齐划一,胸前有标志的应显露出来。

⑤有图案的上装,图案从上至下应整齐相连。

⑥折后应对整列服装进行整理,挂牌等物品应藏于衣内。

⑦不同性别的服饰叠装应有明确区别。一般以货架、柜台为单位独立分区。

⑧叠装服饰就近位置应同时有相关的挂装展示及海报配合。

⑨避免滞销货品的单一叠装展示。应考虑在就近位配搭重复挂装展示。

⑩叠装的色块渐变序列应依据顾客流向,自外场向场内由浅至深。

c:

①需注意各展示单位内的色块间隔、渐变和对比(运用彩虹/琴键/近似效应)

②过季节或减价货品叠装应规划有独立区域,并以专门器架陈列展示,同时配置明确海报。不得将过季和减价货品与全价应季品叠装混杂陈列。

③在折叠区域就近位置,应尽量设置全身或半身模特展示其中具有代表性款式或展示其组合陪衬效果,并需配置宣传海报。

E、横向挂装陈列规范:

a:

①每款服饰应同时连续相邻2——3件(不同色彩及尺码)

②挂件应保持整洁,无折痕(必要时需整烫),并清除所有别针。纽扣、拉链、腰带等应全部就位。

③无对襟罗纹针织服装,挂装时衣架务必从下摆口探入。

④问号原则:顾客自入口处步入店堂内,从主流向视角观察到的衣架钩缺口朝向一律向内或向左。

⑤同一展示区域内,不得同时使用不同种类的上装衣架或下装衣架。

⑥横向挂装陈列时需考虑与其他陈列展示方式的配合使用,如正面挂或叠装等,以避免造成视觉压力。

⑦同一展示区域内,同款下装不得同时正面夹挂和侧面夹挂。

⑧同一展示区域内,同款下装不得同时全幅展开和半幅展开夹挂。展示区下部基线(即展区下半部分的上平线)应保持平直、均衡。

⑨挂装尺码序列应为:自前向后,由小码至大码。自外向内,由小码至大码。

⑩同一挂件和挂钩上每一挂装间距3cm。

b:

①当套装搭配衬衣展示时,一般将其中长裤侧面夹挂。

②侧列挂装区域就近位置,应摆放全高或半身模特展示侧列挂装中由代表性的款式或其组合。

③挂在衣架上的衣服要整理平坦,收起挂牌和外露的绳子。

④从左至右,尺寸应从小至大。

F、正面挂装(FACE面)陈列规范:

①正列式挂装色彩渐变从外向内,从前向后,由浅至深。

②挂装水平方向向色调渐变应依据顾客流向视角,自外场向内场,由浅至深。

③避免滞销货品单一的挂件展示,可适当配以陪衬品以形成趣味和卖点联想,并显示出搭配格调。

④同类、同系列货品应首先计划挂件在同一展示区域内。男女服饰群应明确界定并分列挂示。

⑤过季品挂件应选择独立区域单元进行挂列。

⑥遵循问号原则。

⑦服装排列时应从前至后,尺寸应从小至大。

G、配件品的陈列规范:

①选用固定的整块面积强面进行展示,可安排在收银台旁边,以方便顾客连带购买。

②同一款式或同一系列的商品应在一起展示。

③重复陈列可以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

④可陈列于服装区,完善产品的组合陈列与空间规划。

⑤可用于模特的搭配陈列。

⑥注意配件品的系列与服装的系列要相搭配。

H、店铺陈列的保持与更新:

①变更产品原先的展示方式并局部或全部互换位置。

②每2—3周重新设定正常货品陈列格局、搭配方案及橱窗展示。

③每三天更换一次模特支架及挂装区服饰组合搭配效果。

④季末缺货时段,可将场中展出货品尽可能全幅展开挂列,并多元化组合搭配,避免不必要的空挡。同时形成色块冲击和饱满视感,加深消费者视觉形象。

⑤专项促销:有重点地重新布置展示,并挂示专题标志或POP,营造特种气氛。

⑥评估器架展台的导向性,并重新设置店场空间布局,调整流向和流量。

⑦必要的硬件维修、翻新、整改。

⑧采用新型道具和硬件配置,营造新的展示格局和陈列效果。

⑨播放新的背景音乐和店内录象,争取较长的顾客逗留时间。

⑩摆放具有鲜明个性和时效的道具、图文、签名或其他促销物品。男女服饰区方位互换或各时段交替形成性别主题,应季推出新的视觉效果组合。

I、店面人员的陈列培训管理和沟通:

①定期对服装店铺的营业员进行基本的陈列知识、服装搭配方法、道具摆放方式的培训,这样有助于对于店铺的陈列管理。

②业员方面要得到信息反馈,了解畅销、次销商品,以及搭配销售的情况,根据这些讯息做适当的陈列调整,有利于陈列展示的进步,更能增加销售,达到陈列的最终目的。

J、卖场的构成与陈列重点:

①原始陈列重点。

顾客一步入卖场,最先映入眼中的便是陈列中心——展台。作为卖场最重要的展示区域,应尽量使用具有品牌特色的新款服装,服装之间要有呼应、协调、统一,体现主题。颜色不能太杂,款式不能太单调,模特身上应尽量用到配饰(包,帽,皮带等),模特姿势要有造型,裤筒要有立体感。展台上可陈列叠装、道具、配饰等,增加生动、立体、丰富感。展台的装饰要以让顾客体会出卖场的推广主题和品牌定位为目的。

②卖场整体陈列。

卖场整体陈列是将顾客吸引到自己店铺的第一张牌,所以卖场的整体陈列,风格、色彩等是吸引顾客的第一站。

③卖场通道陈列重点。

面对通道的样品陈列最终要的是营造广告效果,因此要把商品中最具魅力的商品尽量地加以展示,应努力让顾客喜欢该店的展示而不断前往。同时,创造出丰富的商品陈列状态也很重要。

K、色彩要素在陈列中的作用

①依光谱色彩排列。

红、橙、黄、绿、蓝、靛、紫的光谱顺序由左向右排列,然后把白、黑、褐色等明亮度较高的颜色排在左侧。彩虹七色排列是大家熟悉的,令人有亲切感,也是最好的一种配置方式。

②以明亮度高低来排列。

如果同色商品中有明亮度高低之分,可以把明亮度高的商品放在上方,明亮度低的放在下方,这样可以增加商品的稳定感。纵向配置颜色相同、明亮度不同的商品时,采用此法配置是最理想的一种形式。

③暖色与冷色配置。

④以暖色、冷色、中性色、白、黑、褐的顺序分类排列。类似色依明度高低由左向右排列,具有秩序感,也加强了对比感。

L、陈列的表现视角与审美取向:

①服装陈列的表现视角。

介绍产品本身:色彩、造型、质料等。

介绍活动方式:娱乐节目、生活层面等。

介绍生活方式:用途、功能、价格等。

强调商店印象:利用商品以外的元素。

场景式:与商品有关的实际生活情况。

偶发式:与商品无关的象征性幻象。

综合式:轻快、庄重、怪异、冷峻、高雅、可爱等。

不同性别式:男性化、女性化。

②陈列的审美取向要素。

设立陈列的焦点。每一展面上,率先吸引注意力的视点即为焦点。焦点通常位于视平线向下20度。色彩对比强烈的主导商品往往被视为焦点。它可以有序地牵制、引导和展开消费者的注意力,并起呼应和提醒的视觉效应,同时直接点名主题,显示每一展示面的中心“卖点”。

③加强色彩的对比和渐变。

在服装陈列展示中较多运用冷暖色调、明暗度对比设定展示面焦点,或营造货品陈列的色彩渐变效果,将印发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使顾客产生符合心理和。

3、实习单位的评价。

衣恋时装(上海)有限公司西南华中办事处于20xx年9月在成都成立,现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西南华中办事处现管理成都、重庆、长沙、武汉、南昌、昆明、贵阳、广州、深圳等地区。成都现有ELAND卖场6个,SCOFIELD卖场2个,计划今年上半年开TeenieWenie太平洋1家店,王府井1家店。SCOFIELD仁和春天两家店。及周围二级城市进行开店。计划新品牌SCOFIELDMAN,DECO,TEENIEWEENIE,ELANDKIDS等下半年成都开店。公司发展状况很好,西南华中地区平均每月一家新开店。今年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130%。ELAND在各商场楼层排名平均每月均为商场前三名。

就陈列方面,成都地区的问题为道具过旧过少,预计今年内全部换成第三代装修新形象店。并预计今年在成都建立DP道具仓库,集中管理西南华中地区各城市,节省各城市DP道具需从上海发货的时间、费用。相对其他地区,成都地区的卖场陈列相对较好,本地要向上海地区、韩国本部优秀卖场陈列学习。同时,要做好系统培训资料,对其他地区DP小姐进行系统培训。平时,要对卖场营业员随时进行货品、面料、搭配等知识的培训。

服装专业范文6

关键词:中职学校;服装CAD;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J523-4

《服装CAD》是中职学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主干课程,是学习成衣设计、成衣结构设计等课程后开设的一门综合性专业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的制版能力。随着服装CAD软件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加快《服装CAD》课程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更好地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和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出适应服装企业岗位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

一、《服装CAD》教学现状分析

通过对市内、外中职学校服装专业的调研,在《服装CAD》课程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采用传统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教师讲解、演示为主,教学内容以CAD软件的操作应用为主,没有结合服装企业岗位的生产项目来进行操作技能的讲解和训练,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主体性没有得到体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不能够独立地完成设计任务。

(二)课程衔接不够紧密

在课程建设中,没有对接服装企业岗位需求进行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置,在《服装CAD》课程教学过程中,仅把CAD软件作为一个设计工具进行操作过程的讲授,没有与其他前、后续专业课程实现教学内容的整合,缺乏与实践教学的紧密衔接。

(三)考核评价方式单一

在课程考核中,一般是以完成实训报告和期末理论考试的形式进行考核,这种方式很难考察出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弱化了学习过程和实践环节在课程考核评价中的重要性,不能够对实践教学起到正面的引导作用,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二、《服装CAD》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一)基于工作过程优化课程设置

通过企业调研,明确岗位典型工作任眨对接岗位需求系统化设置课程。根据部颁专业教学标准,《服装CAD》课程的前、后续课程主要有:《服装画技法》、《服装材料识别》、《成衣设计》、《成衣结构设计》、《成衣制作》等,《服装CAD》是对前面所学课程的复习和总结,应用CAD软件完成服装的款式设计、结构设计、打板、排料等操作,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在学生学习完成衣结构设计、成衣设计等专业课程,有了一定的专业基础,把专业课程分为从自主创意设计到样板制作,再到成衣设计、制作,这样课程的衔接就更加紧密和系统化,学生在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学习中逐步增强职业能力。

(二)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

行动导向教学是指在教师的组织、协调与引导下,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能够独立自主与同伴合作,在合作中“获取资讯、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反馈评价”,在亲自“动手做”的实践中,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习得对应的专业知识。目前行动导向教学模式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有:任务驱动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

1.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是“基于工作过程导向”模式的核心理念。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内容必须密切联系工作任务,建立以工作任务为核心的知识结构,做到知识与任务的整合,实现“教、学、做”一体化。任务驱动教学法主要包括四个步骤: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实施任务、评估任务。

2.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是以项目为载体,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实践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要把以软件操作讲授为目标转向以实践项目为目标,依据循序渐进原则确定教学项目,结合专业课程建设做好教学项目设计是项目教学的基础和关键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分组,每个小组由3-4名学生组成,模拟服装企业生产实际情况,教师给出任务工单,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对客户订单的服装结构分析,运用服装CAD软件完成服装打板、推板、排料等过程。通过小组间的学习、讨论,可以互相促进,互相学习。通过小组汇报展示,教师可以有效掌握小组成员学习情况,也可以使同学们互相了解进程,并给其他小组提供学习建议。

3.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以“实例分析”为载体进行知识和技能教学。教师选择经典服装款式作为案例进行教学,对所举案例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讲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既生动又具体,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同时,让学生根据所举案例的服装款式进行上机实践训练,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改革课程考核评价方式

行动导向教学中的评价是一种过程性、激励性、发展性、职业导向性的多元评价。在课程教学评价中要着重改进以下两个方面:

1.注重过程考核。针对课程考核评价中对实践环节技能考核不够重视和全面的问题,将考核评价分为过程考评和期末考评。过程考评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提问、分组竞赛、实训项目作品和实训报告等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应知和应会技能,过程考评成绩在综合成绩评定中占60%。通过强化过程考核,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打下扎实的岗位基础技能。

2.注重多元化评价。在过程考评时,要将学生、小组、教师评价结合起来进行多元评价。针对教学项目设计好项目实施评价表,在任务完成后,分别由学生本人、小组长和教师进行评分,按比例计入平时成绩。采用多元化评价,既能够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又有利于调动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实现班级整体教学目标。

服装专业范文7

关键词:就业;服装表演;成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0-0269-02

为了准确掌握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培养社会适用的人才。我们对广州地区高校的服装表演专业已入职的毕业生的就业现状,用人单位的岗位任职要求与工作满意度进行抽样调研与分析,结合服装营销策略的发展趋势,从微观层面,对服装表演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及成因进行探讨,为改善高校就业状况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一、问卷编制和发放

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是广州地区高校(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大学、广州体育学院、广东工业大学等)2009―2012届服装表演专业的毕业生,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服装表演专业毕业学生的基本信息、求职过程、就业状况、工作满意度、工资薪酬等内容。

本次问卷调查编写了服装表演专业毕业学生就业状况调查表,发放300份电子问卷,回收242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206份,有效率85.1%。样本的分布如表1。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就业地区调查分析。表2中显示,超过90%的毕业生都想毕业后能留在经济发达的省会城市发展。初次就业地区的统计结果表明,只有67.9%的毕业生能留在省会城市,而有近23%的毕业生无法到预期的地区就业。其中,有近15%的毕业生转向留在沿海二线城市发展。工作二年后,又有27%的毕业生没有能够留在省会城市继续发展。

这些调查既反映了服装表演专业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发展机会多,也反映了要想立足必须要有过硬的本领。可见,合理的定位对毕业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2.就业岗位分布的调查分析。表3中显示,接近60%的同学期望到具有专业特色的岗位就业,即模特和服装相关工作岗位。而有近40%的同学对服装表演专业的就业岗位不认可,期望到与服装表演无关的岗位工作。通过四年的学习,很多同学发现自己的兴趣或能力并不在模特和服装相关工作岗位上,而是在其他工作岗位上。初次就业岗位调查结果显示,服装表演专业整体初次就业率很高,达到100%,毕业生都能找到实习单位,这与他们丰富的社会活动密切相关。几乎每一个服装表演专业的学生从大一大二开始就渐渐接触社会活动,这些经历使他们具有了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社交和沟通能力,也为他们储备了很多人脉和社会关系,这是其他专业的学生无法比拟的。

调查结果也显示,工作二年后,真正从事职业模特行业只有4.4%,部分人开始转向从事服装与时尚产业,也有部分人开始自主创业,这体现出模特行业的短暂性特点。

3.工作满意度的调查分析。表4显示,只有约29%的学生对自己的工作满意,超过45%的学生对工作不满意,这个数据是惊人的,有些出乎我们的预料。主要体现在男生方面,男生学习表演专业后,觉得学无所用,又没有学到其他专业技能,留在较好的城市发展难有更好的前景,而所学习的专业,回乡发展差距又较大。所以,服装表演专业的男生毕业压力大,就业形势较差。

工作满意度的调查结果是对毕业生就业现状的总结。学生没有学到真本事,要想去待遇好的地方或对口的岗位就业比较困难,理想和现实必然存在差距,当然也会对工作现状不满。

三、就业状况的成因分析

调查统计表明,服装表演专业就业现状呈现出就业率高,转行的多,而满意度不高的特点,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毕业生的就业率高主要源自于服装表演专业学生具有的个性特征。一方面,服装表演专业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就已经是模特了,上大学最实际的好处,就是可以通过学习更广泛的知识,为自己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服装表演专业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接触社会活动多,较其他专业更早的适应着社会,又形象气质出众、懂得沟通及交流、应变适应能力强。

2.毕业二年后转行的多,主要是高校服装表演专业的学生毕业工作几年后,年龄都已经达到22-25岁左右了,大多数毕业生已经不太适合从事单纯的在T台上展示服装的工作。所以,有一部分人转向多元的平面摄影、影视广告、商展促销等表演形式,而更多的人选择转行,从事另一个领域的工作,任职于公关公司、科技企业、商贸酒店、汽车公司等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策划、品牌宣传与营销等工作,也有同学自行创业,用年轻的活力开创属于自己的天地。

3.工作满意度不高,主要是模特行业的短暂性特点以及个人发展的局限性。

一方面,随着服装表演各岗位工作的职业素质要求与时俱进的提高,服装表演已经不再局限于原先单一的服饰展示,已开始涉足其他如汽车、电子产品、家居用品等的推销展示。这就要求从事服装表演专业的人即要提高文化基础,提升艺术修养、个性气质、职业道德等,又要了解现代科技各相关门类的基础知识,才能展示不流于形式肤浅的表演。另一方面,服装表演专业的毕业生还是有很多不会走上职业模特的道路,又没有其他的专业技能,这就形成了服装表演专业毕业生的再就业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对高校服装表演专业学生进行全方位培养,提升综合素质。

四、小结

服装表演专业一直蓬勃发展,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百余所院校招生。对于如此众多的高校如何培养能够适应市场需求的服装表演人才,如何提高服装表演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个不容小视的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需要表演人才是懂得服装表演各项理论知识,并有创造精神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我们应广义地去看待“服装表演人才”。它包括服装编导人才、服装表演舞美人才、服装公司经营人才等等。同时,也要向新型的时尚产业拓展,如时尚汽车、电子产品、家居用品等的推销展示。时代要求我们服装表演培养目标多角度化,不要让我们的学生都拥挤在名模的小道上,使他们从表演的局限中摆脱出来,发展他们的现代多元化职业方向,进行综合能力和通才教育。使他们更加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文化的要求,逐渐成熟和独立起来。

参考文献:

[1]浦海涛,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就业难的成因与对策[J].艺术科技,2014年04期.

服装专业范文8

关键词:服装专业;课程改革

中等职业学校服装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服务于服装企业生产一线的具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高素质技术型工人。到企业中引进项目来融进教学之中,将企业的任务书或任务单作为重要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并以此来反映教学课程的质量与水平。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不断涌现出新的服装潮流,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作为服装专业教育者,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市场需求其实就是调节教育培养目标的杠杆,如果不能够准确地把握服装市场新动向,不能够站在服装市场的前沿捕捉最新的流行趋势,那么将会被无情的市场浪潮所淹没。“世异则事异,事变则备变”,职校服装专业应与时俱进,顺应社会发展,适应市场需求,面向企业,进行各种教学改革。

一、明确培养目标的方向及定位

改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以就业为导向,关注学生职业生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要,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必要的文化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不断提升毕业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以适应劳动力市场对中专生的要求,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就使得教学从以学校为中心,转向以企业和学生为中心,以服务学生为宗旨。中等职业学校服装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服务于服装企业生产一线的具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高素质技术型工人。根据企业设置的岗位,服装专业应该细分专业培养方向,具体课程设置上能体现各个不同专业及培养方向的特点。

根据市场及培养目标对专业课程进行改革职业教育即是就业教育,培养的学生进入企业后就应能顶岗使用,这就要求必须强化实践教学。近年来服装专业生源质量下降,同时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学科本位教育和服装企业生产一线实际存在比较严重的脱节现象,学生专业能力的运用和迁移能力也比较薄弱,上岗适应期较长,所以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势在必行,课堂教学的实践性要引起足够认识和重视。课程改革应能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性质,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能充分体现时代要求,根据专业课程的培养目标,以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核心,全面、准确地实施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首先,对教学教材的更新。目前,许多服装专业的教材理论性较强,滞后于生产实践,与社会的生产实践和企业的项目任务结合不足,带来了课程与生产脱节、理论与实践失衡的问题,相互间不能形成有机的联系,不能组成互为依存、互为补充的整体形式,如果仅仅是按照现有的课本去教学,那么就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和实践发展的需要。比如服装工艺教材多半是讲授传统的工艺,但是现代的服装工艺和设备等更新较快,较为先进,不断在发展、改进,因此,必须进行教改和课改,要跟上实际,尽量做到实用和实践。

二、加强实训教学

中等职校专业教学应借鉴德国“双元制”的教育方式,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原则;同时又要学习法国“带教式”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这类似于中围以前的“学徒”制度,教师就像“老师傅”,学生相当于“学徒工”,主要专业课贯彻“学中做,做中学”的思想,使学生毕业后能拥有很强的专业操作能力。所以要训练好专业技能,首先必须建立好校内校外两个实习基地。学生一旦进入就业岗位,就能进入状态,其适应能力强另一方面减少了学生的就业压力,给学生入学就业吃了定心丸,使学生能够静下心来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和操作技能,同时也能让学校在人才培养上避免盲目性,使学校有的放失地展开教学工作事实上,我们往往将精力放在招生宣传上,缺乏对市场上所需人才的了解,在设置专业课时,不能很好地从社会的需要入手,具有针对性地培养社会急需的人才,无形中形成了人才需求与社会企业之间的脱节,造成人才培养的盲目性和教育资源的浪费。

三、转变评价体系

传统的教学目标定位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而两者之间还缺乏有机融合、互动。传统的教学只标对学习过程以及情感价值观的评价几乎还处于“零地带”。为了强调评价的“人本精神”,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应把具体目标定位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维动态进行有机结合。

1.注重多元性评价。(1)过程评价与成果评价相结合。(2)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结合。(3)课内评价与课外评价结合。

2.建立校内考核与校外定岗实习考核相结合的考核体系。

3.引进企业式评价,引进服装企业“员工绩效考核”理念和做法以组为单位评价,小组集体做得好,整个组员的每个人都加分。

4.采用分数更动制。为了激发兴趣,培养自信,调动激情,改掉过去成绩定位制,采取分数更动制。“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作业第一次不满意可反复重做,选最好一次打分。促使学生对专业学习永不服输,永不放弃!

综上所述,中等职校服装专业教学必须要把握市场。适应市场,不断改革,不断创新,以别具一格的崭新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培养一批走在时代前端的高素质服装专业人才。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服装专业的教学目标和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当歧著.《服装学概论》[J].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吴晓刚著.《服装生产管理》[J].中国纺织出版社.2001.

[3]谈兴华.《专业建设、理念、内容、实践》.江苏省专业负责人培训会的讲话.2008.

[4]冯冰凌,洗萍,黄世钊,董毅宏.《糖蜜酒精废液的脱色》[J].工业水处理.2002.

服装专业范文9

【关键词】服装设计制作;发展;服务产业;策略

1引言

服务产业社会发展是我国高等院校肩负的一项重任,也是高水准院校价值的重要表现形式,更是衡量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效果的重要尺度。日前,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推进之后,高等院校在学生教育模式研究方面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之于服务产业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长期以来,各高等院校一直都在不断探索服装行业的设计方向和服务趋势,但是能够在真正意义上接触到核心内容的学生却寥寥无几。服装设计制作行业对于学生在天赋、创新、沟通等方面均具有较高的要求,而其之于服务产业能力的合作空间却比较广泛。并且及时创收的效益也是可观的,因此,本文就服装设计专业建设以及强化产业服务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2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建设的核心要素

2.1坚持服务和发展相结合。专业建设必须立足于服务之上,决不能只重视服装设备的引进和校内指标的完成而轻视服装产业服务能力、区域经济发展以及人才的培养。应发挥专业的影响能力,辐射专业群和促进高校内部整体的提升[1]。以服装设计专业为例,应有效搭建全产业链人才培养体系,如服装工艺、制版、营销等所有服务方面,在人才培养上打破空间壁垒,做出改革表率,以市场实际需求为风向标,强化服装行业之于社会的服务能力。2.2坚持学校主体和社会多方参与相结合。坚持以学校为主导,通过和当地政府的协调合作,与区域企业积极建设专业联动机制,以此为服装设计制造行业带来发展契机,以企业为基础,多方联系社会力量,激发服装行业人才在实践工作中的就业积极性。并且要统筹规划,进行合理布局,利用服装设计行业的固有优势,积极延伸和拓展社会市场的服务渠道和途径,一举攻克限制服装行业发展的壁垒,获得产权并提升工作效益,最终取得累累硕果。

3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建设的目标与内容

3.1建设目标。以学校为发起人,联合政府扶持,增加企业联动,共同架建出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例如,技术共享、就业平台等,形成培养人才的合力,创新内部人才的管理机制和结构,以此达成服装设计专业和产业企业的深度融合,将目标落实在发展服务产业之上[2]。并且可以利用此次合作,重点落实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细节之处,并且可以构建校中企业等校企合作新模式。以企业职业岗位的任职模式为基础,制定“双主体”的人才培养方案,用企业的实际需求带动高校服装专业的实际发展,用具体的工作内容为专业学生制定学习内容,用专业的工作标准要求专业学生执行,以企业中切实的工作任务为教学驱动,依据现展需求对传统教育模式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把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落实到人才的培养之上,并且逐渐推向全国的其他高校[3]。在师资团队上也要充分把握,要打造出一支专业能力强、专业素质过硬的教师团队,并且要将其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的教师分开选择,以此组建双师型的教育队伍,保证学生在课堂之上的教育成效。以提升学生的就业质量为核心目标,构建公平公正的人才评价体系,配合高校和企业双重开展的人才培养新模式进行衡量,形成独具特色的品牌效应。将学工一体的模式推广出去,并强势带动服装专业其他学生的共同发展,使得专业建设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对同类院校也可以起到示范作用,对于促进服务产业发展来说更是事半功倍。3.2建设内容。3.2.1建立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由高校和企业共同发起,共同承担学生的教育工作,但是其具有明确的教育任务,高校的服装专业教师负责为学生提供理论知识的普及和传授,而企业负责学生在工作技能方面的提升,以此为同时完成不同板块的设计和制造任务。学生通过实际理论知识的学习,并在企业课堂上可以直接检验,也可以说企业的实践课堂建立于产业的生产一线之上,学生可以充分地感知未来就业的工作氛围和实际内容。按照具体的实施步骤将课本上生硬的知识运用到操作当中,使得知识可以更加多元化,把教学过程与一线生产相融合,使得以往虚拟化的教育课堂变得触手可及。这对于教师的授课手法和教学内容都可以变得更加直观,以此在教学上实现了教学成果产品化的教育目标。3.2.2加强教学条件建设。以校中企业为形式,对企业与学校的培养模式进行定位,重点建设研发中心、服装设计中心以及网络化销售中心等,企业对学校进行专业设备的投放,为学校的硬件设施应用提供专业指导,可以切实利用校内空间进行技术服务,以此体现出校中企业的具体思路和实施目标,将教和学落实到一体化的教学环境中。企业也可以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服装订单,创建真实的岗位实习情境,使该专业的学生在校内就可以清晰地体会到职场的工作氛围和企业文化环境。在硬件设施一应俱全之后,通过软件的辅助加持,从而凸显出示范作用,改变当前服装人才缺口大的现状。3.2.3落实第三方评价机制。具体明确第三方评价机制的建设思想和原则,对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管理实现信息化和高效化,分析学生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信息数据,以此查漏补缺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管理水平,并且将其依附于网络化统筹方式,搭建信息平台,并和企业单位、行业协会共同形成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根据信息平台的搭建,将服装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就业质量记录在册,在日后的发展轨迹中及时跟踪,以此为基础,建立人才数据库,将该学生在行业内的行为记录分析出来,其具体的数据就是日后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辅助依据。

4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路径

根据目前服装行业的发展局势来说,真正限制行业发展的主要原因还是人才的短缺,生产成本较高、研发技术落后等现象都说明了人才的供不应求。以此为实际问题根源,切实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内容,这对于人才培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以此深化工学结合模式,开展校企联合都是为了发展服务行业,提升产业产值。4.1与企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该方案既要满足学生的学制要求,还要实现行业岗位的实际对接,以此推行双体制度,实现书本知识和职业标准的精准衔接,企业为学校学生引进设备资源和前沿的服装工艺。落实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尽早地融入产业中来,为学生日后进入企业工作做好准备。并且企业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定向培养学生,就是希望专业的学生能够深入企业发展中去,所以在享受企业定向培养的同时,要和企业签订就业合约,其合约时限可根据学校、学生、企业三方的实际条件拟定,以此提升服务产业的发展能力。4.2学生参与订单制作。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校教师会将设计方法和操作方法等尽数教给学生,例如,产业一线的工程技术、服装CAD设计软件的应用等,在学生实际掌握之后,可以在企业订单中挑选自身可以胜任的服装设计工作或者制作工作等,帮助企业完成订单的进度,可以通过这种实际的应用工作,发挥出定向学生服务产业的功能。这种做法不但能够帮助企业解决燃眉之急,能够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强化知识记忆,还可以增加收入进而强化从事本行业的信心和决心。这种教育起点高的学生通过良好的培养机制,日后就是帮助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并且根据自身实力也可以在企业之内完成行业认证证书的获取。

5结语

各大高校应该主动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坚持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发展双师型教育团队,以此全面提升各大高校服装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服务产业发展水平,为社会和企业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以此推动服装行业的良性发展,为地方产业的发展带来更多人才资源的助力。完善社会服务功能,更好地为社会和国家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刘艳,李月丽,王林玉.文化传承理念下服装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实践探索———以《服饰电脑刺绣设计与制作》课程为例[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0,49(12):147-148.

【2】高磊.多元面料拼接下的藏式针织服装设计与制作[J].纺织报告,2020,39(11):51-52+58.

服装专业范文10

姓 名: 杜宗飞

学 号: 2011090118

专 业: 服装设计专业

班 级: 服装设计专业01班

指导教师: 赵晓明

第1周

作为服装设计专业的大学生,我很荣幸能够进入服装设计专业相关的岗位实习。相信每个人都有第一天上班的经历,也会对第一天上班有着深刻的感受及体会。尤其是从未有过工作经历的职场大学们。

头几天实习,心情自然是激动而又紧张的,激动是觉得自己终于有机会进入职场工作,紧张是因为要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职场环境。刚开始,岗位实习不用做太多的工作,基本都是在熟悉新工作的环境,单位内部文化,以及工作中日常所需要知道的一些事物等。对于这个职位的一切还很陌生,但是学会快速适应陌生的环境,是一种锻炼自我的过程,是我第一件要学的技能。这次实习为以后步入职场打下基础。第一周领导让我和办公室的其他职员相互认识了一下,并给我分配了一个师父,我以后在这里的实习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都可以找他帮忙。

一周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原以为实习的日子会比较枯燥的,不过老实说第一周的实习还是比较轻松愉快的,嘿嘿,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我已经迈出了第一步了,在接下去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努力的。生活并不简单,我们要勇往直前!再苦再累,我也要坚持下去,只要坚持着,总会有微笑的一天。虽然第一周的实习没什么事情,比较轻松,但我并不放松,依然会本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努力进取,以最大的热情融入实习生活中。

第2周

过一周的实习,对自己岗位的运作流程也有了一些了解,虽然我是读是服装设计专业,但和实习岗位实践有些脱节,这周一直是在给我们培训那些业务的理论知识,感觉又回到了学校上课的时候。虽然我对业务还没有那么熟悉,也会有很多的不懂,但是我慢慢学会了如何去处理一些事情。在工作地过程中明白了主动的重要性,在你可以选择的时候,就要把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中。有时候遇到工作过程中的棘手问题,心里会特别的憋屈,但是过会也就好了,我想只要积极学习积极办事,做好自己份内事,不懂就问,多做少说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只有自己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第二周实习快结束了,来这里有一段时间了,虽然同事们都很好,工作也轻松,对工作

的环境有一定的了解,但真正在这里生活了,还是会觉得有些不适应。与当初想象中的职场状态似乎有些差距,我相信我会适应职场生活。

第3周

不知不觉进入了实习的第三周,生活还在慢慢的适应,每天按部就班的工作。除了学习岗位相关的业务知识,我还加强大学服装设计专业相关知识与自己岗位相结合,努力让服装设计专业相关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实习不想在学校,很多工作遇到的很多问题都只能自己钻研,不过好在有很多资料可以查,大学里学习的服装设计专业相关知识能够帮上忙,也不枉大学的学习。不懂时就查查资料,也培养了自学能力,同时了解许多相关的知识,一举多得。

经过2个多星期的正式实习工作,我已经慢慢适应这样的作息和工作方式了。以前在学校的时候,有时候偷懒或者身体不适,就会请假或者逃课,老师也会很理解很包容我们这群他眼里的“没长大的孩子”。但是现在开始上班,同事中没有人再会把我们当成孩子,也不会像老师那样宠溺和包容我们。不管是谁,迟到都是会受到领导的批评。所以每天早上都不敢偷懒,准时起床去上班,有时候为了不迟到,不吃早饭都是常态。为了给大家留下好的印象,我都要提早去办公室,把办公室清扫一下,再给大家打上热水。虽然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但是也算是给这个办公室做出的一些贡献。

第三周实习快结束了,我相信下个星期我能做得更好,每天进步一点点。

第4周

这周头一天星期一,我终于接到实习以来的第一个真正的工作任务。虽然在这儿实习了快一个月了,但是工作的内容无非是协助同事,帮帮忙,打打杂。大部分的时间都是闲着的,我的师父今天终于分配给我第一个工作任务,我充分利用了大学里面学习的服装设计专业相关知识,把第一个任务圆满完成。师父说,通过他的观察,说我态度积极,并且耐的住性子,已经初步通过了他的考验,所以分配给我一个工作任务,对我进行进一步的考验。这个看似简单的工作任务就是耐心和细心,一个小小错误就会导致所有的错误。我想说,师父,我准备好了,我会认真完美的完成这个任务的,一定不会让您失望。

接下来几天,开始正式接手相关工作,因为是新人,所以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有很多的缺陷与不足,还好有师傅的指导,我顺利地完成了工作任务。几天的实习加学习使我深刻感觉到,以前自己对课本的知识掌握的不够透彻,也不能很好的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感觉有很多东西要学习,所以总是感觉时间不够用。因此,我给自己制定了一些计划和目标,首先了解现行的一些规范、看服装设计专业相关书籍、学会熟练使用办公软件,掌握工作方面的细节问题,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修养。

第5周

转眼之间,实习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经过几天的忙碌,终于完成了实习以来的比较大工作任务,而且是比规定的时间提前了一天。为了确保这个工作任务完成的更加完美,我对任务的各个环节进行了不下十遍的检查,确保不出现一个错误。

星期三的早上,因为紧张又因为兴奋,很早的就跑去上班,将做好之后的数据放在师父的桌子上,等待师父的检查。在等待师父到来的这段时间里,时间好像变得特别慢,每一分钟都好像在跟我作对,就是过不去的感觉。后来师父终于来到了办公室,我假装镇定的跟师父说,任务已经做好了,放在你桌子上了。师父只是微微的点了点头,说,知道了。这多少有点让我失望和担心,师父完全没有说什么时候会去检查,也没有布置给我下一个工作任务。之后我又再次陷入了无所事事的工作状态。

在空闲时间,结合服装设计专业,我努力学习与岗位相关的知识,为以后的工作打下牢固的基础。要多想多思考多问、多问why;对知识要学精学透,不能广而不精。最重要的是建立起自信,相信自己。给自己准确定位,并朝着这个方向不懈努力。记得一定要言出必行,说到做到!

第6周

这一周,我开始深入学习与自己岗位相关业务知识,得到同事的帮助下,我先从规范下手,就是熟悉下当前服装设计专业行业方面的规范,再就是记各种工作相关的必备知识。经过两天的苦研,我终于能基本看懂结构施工图了。经过前期实习后,我大概了解了整个工作程序。今天我开始正式参与部分核心工作了,师傅给我布置了一个任务。大学里面学习的服

装设计专业的知识能真正得到实际应用,我很高兴,这是他对我的一次考验,同时也给了我一次机会。因此,我要尽力做好它。

工作过程我得出了一些体会:我工作过程要相信自己,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你就无法成为一个好的职员或者好的领导。一个相信自己的人,才会在走路时神采飞扬,让老板看上去你有无穷的精力;一个相信自己的人,才会在待人接物时落落大方,这一切能帮助老板培养对你的信心,必要时才会委你以重任。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会怎么对待你。在工作中,要待人如待己。在你困难的时候,你的善行会衍生出另一个善行。在别人遇到困境时,热情地伸出援手。在职场上,尽可能地做一个与人为善的好人,这样,当你在工作上不小心出现纰漏,或当你面临加薪或升职的关键时刻,可尽可能减少别人放冷箭的危险。 第7周

今天指导师父说十分钟后让我和陪他一起去其他单位参观学习,让我带上笔和笔记本,他还跟我说了一句,“上次的那个任务完成的很漂亮,圆满到达了我的要求,我很满意。”他还表扬我服装设计专业相关基础知识非常扎实,是他见过服装设计专业学生中动手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当时我差一点儿兴奋得尖叫出来。几天的努力总算我的努力没有白费,没有什么能比得上得到师父的认可更加让我激动了。

服装专业范文11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服装;实践教学;创新型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0-0093-02

实践教学是研究型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不可缺少的内容。相对理论教学,它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具有更大的潜力和优势。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随着我国加入 WTO后,社会对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践教学正逐步成为相对独立于理论教学的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21世纪中国服装业要腾飞,正极力呼唤服装教育的大发展,为社会和中国服装业培养更好的、合格的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的高级技术服装人才,是服装专业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几年来,在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中进行改革,坚持适应产业发展的办学宗旨,根据产业背景及社会需求确定培养目标,根据培养目标设置实践教学内容,从而确定教学方式,形成一套独具特色的“链式逐层递进式”和“8 +11”二层次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为企业培养优秀的服装专业人才,实现产教无缝对接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应试教育培养的缺点

现在服装本科院校普遍采用应试教育为主,素质教育为辅的人才培养模式,这已显露出与社会需要的差距。学生社会实践的缺乏,导致对学习目的茫然,对学习方法落后的麻木,以及对学以致用的困惑,直接影响教育培训的效果,阻碍人才的发展。因此调整教育培养目标、内容、评价体系、管理制度,重视产学研一体化在教育活动中的作用,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过渡,建立实践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是教育改革的需要,经济发展的需要,社会进步的需要。多年来,我国高校服装实践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应试教育培养还存在一些不足。通过对四川德福制衣集团和四川琪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实地调研,我们发现这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专业教学的方法陈旧,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少,实践教学系统性不强,只重视课堂教学,忽视实践教学工作等。

二、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学科特点及教学目标

1.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学科特点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是一门艺术创造与工业生产交叉的教育学科,是动手能力要求极强的专业,其教学工作除了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服装教育的一般要求外,还要体现艺术类与工科类教育的特点,即突出实践教学环节。

2.教学目标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服装产品设计、服装工艺技术、服装生产管理等能力,能够在服装行业或服装生产企业等相关部门,从事服装产品设计、服装工艺及设计、服装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3.实践教学目标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主要培养学生服装产品设计及生产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科学研究素养、创新工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为学生提供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渠道。让学生对服装产品设计、服装生产、工艺管理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从而使理论更好地与实践相结合,运用于实践之中,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并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系统运用服装生产技术解决服装产品设计、服装工艺及设计、服装生产管理等方面遇到的问题,为学生尽快走上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三、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要坚持适应产业发展的办学宗旨,根据产业背景及社会需求确定培养目标,根据培养目标设置实践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式,形成一套独具特色的“链式逐层递进式”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提出了“8+11”二层次实践教学模式。

1.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的“8 +11”二层次实践教学模式

服装设计与工程本科专业实践教学大体分为专业基础实训和综合性的创新设计实训,为二层次实训。专业基础实训由 8门课程组成,综合性的创新设计实训由11门课程组成,在实践教学上实行“8 +11”二层次实践教学模式。服装设计与工程本科专业基础实训平台包含素描、服饰色彩设计、服装效果图、服装电脑效果图、服装基础工艺、纺织材料学、服装CAD、服装生产课程教学8门实习实训课程。通过以上实训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服装设计、服装工艺技术等基础应用能力。服装设计是对服装类应用产品的设计,而服装产品开发的核心是服装设计,服装设计是为应用而存在的,因此服装设计技术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服装工艺技术包括服装结构、工艺设计方法和成衣化生产技术,使学生具备从事服装样板设计、服装工艺设计等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对数字化生产的认识,从而适应市场经济对服装专业从业人员现代化、高标准的要求。专业基础实训以专业基础课实训为主,重点解决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知识推广和提高实践能力的问题,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能力和初步综合能力。专业基础实训教学内容展开时,既要有每部分知识验证性、练习性实训,同时也要有课程内容的综合实训,并能将实际应用问题融入到实训教学中形成设计性课程实训,使学生不仅能掌握操作技能,同时还能了解和掌握技能的应用技巧。

服装设计与工程本科专业综合性、创新设计性实训平台包含了一 、服装结构与工艺 二 、成衣纸样设计、服装立体裁剪、服装设计、成衣生产技术管理、成衣设计与工艺课程设计工业制板与工艺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论文 、专业社会实践、创新教育等 11门实习实训课程。综合性、创新设计性实训课程是服装设计与工程本科专业教学的核心课程。通过以上实训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服装产品设计、服装工艺及设计、服装生产管理等能力,达到服装设计与工程本科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综合性、创新设计性实训课程不仅能完成学生专业技能的应用能力培养,同时还负责对学生文字表达、团队协作工作意识和信息获取能力的培养,负责毕业设计的前期指导工作,让学生具备从事服装产品开发能力。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是多学科、多课程的综合,为此,在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中构建了多门课程来完成各能力的培养。综合性、创新设计性实训以专业课和专业综合课及相关的课程设计为主,重点解决专业技术综合运用能力培养的问题和培养研究性、创新性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科研能力。

2.“链式逐层递进式”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包括通识教育内容体系,实践教学条件体系,实践教学管理及质量保证体系,创新教育内容体系的建立,将每模块的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一环套一环、逐层递进,形成结实的链条,为教师、学生提供一个有利的弹性空间。

(1)通识教育内容体系

通识教育 General Education 源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教育 Liberal Education 思想,起源于欧洲,成形在美国。引入通识教育,将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结构,强化学生的人文精神,将他们培养成素质全面的创新型人才。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打破传统学科壁垒,实现文理互渗融通,这对于拓宽本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突破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性,无疑有着极强的针对性。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中的通识教育设置有军事训练、专业社会实践、外语水平综合考试、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使学生具有军事基本技能、社会认知、外语运用、计算机运用等能力。通识教育能有效地赋予学生们强烈的使命感和博大的胸襟,将他们培养成健康、快乐、有完善人格的人,这将为他们在今后创作出积极健康的优秀作品奠定良好的基础。

专业教育是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核心,实践专业教学内容体系采用“链式逐层递进式”的构建,将每模块的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一环套一环、逐层递进,形成结实的链条,为教师、学生提供一个有利的弹性空间,从而形成新的教学模式设想。将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实践操作融会贯通于新体系中,突出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关系,明确培养方向的实践体系设置与市场的关系。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链式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要着眼于解决基础性实训课与专业性实践课脱节、专业实践课与综合性实践课脱节、综合性实践课与产品设计课脱节等系列问题。对此,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强理论课与实践教学环节的密切结合,实行“专业基本能力训练―专业综合能力训练―专业科研能力训练”三阶段实践教学环节是十分必要的。在专业基本能力训练中,将基础性实训课导入专业性实践课;在专业综合能力训练中,将专业实践课导入综合性实践课;在专业科研能力训练中,将综合性实践课导入产品设计课。实践教学链式逐层递进内容体系的构建见图 1。

图1 实践专业教学链式逐层递进内容体系的构建

(2)创新教育内容体系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是一个技术与艺术结合的学科,在人才培养方面,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具有创新能力。注重综合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相结合的能力培养,为此,可以开设职业技能鉴定和各类竞赛实训课程。职业技能鉴定是对学生专业综合能力的检验和等级评定,也为学生就业作好准备;各类竞赛实训可以锻炼学生创新思维的表达,对比赛入围和获奖同学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除此之外还需开设学术讲座课程,举办社会实践活动和思想教育活动等。定期邀请国内、外专家讲学,使学生及时了解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和研究成果,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性学习的乐趣和信心。在学习专业课的基础上同时开设多门选修课,为学有专长的学生提供了深层发展空间。对于学习优秀的学生,成立服装品牌设计室,将他们吸收到与课程结合的实际项目工作中,同时组织学生参加校及以上级别的专业相关的创新服装设计大赛及制板师大赛,培养学生形成初步的科研能力和较强的创新能力。

(3)实践教学管理及质量保证体系

院、系成立实践教学领导小组,负责实践教学的全程宏观管理。实践教学环节的组织实施责任到人,实行目标管理。综合实习、生产实习等,根据实习内容安排充足的教师进行具体指导。学院督导对实践教学运行质量、实践教学方案的实施,协调监督负责,在实践教学结束后向院实践教学领导小组提交运行情况报告。通过一系列评估体系来考察实践教学质量,主要包括学生评价、专家评价、同行评价等。为保证教学质量,成立教学委员会建立奖惩制度,对教师、学生评价不好的教师要进行停课处理。对各门实训课程每年评选一次,评选出院精品课,并以此作为申报校级、省级、部级精品课的基础条件。

(4)实践教学条件体系

加强中青年教师的实践锻炼,提高实践操作技能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聘任校外实习基地技术过硬、工作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以校内实训基地为依托,承担服装实训任务,完成服装生产加工等的实习操作。坚持开门办学,服务社会、服务地方经济的宗旨,密切校企关系,建立稳固的校外实习基地,打破课堂教学与社会、与实习、与车间分离的状况,建立了稳固的实践教学基地产学研实训基地。

四、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变化,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能在人才培养的数量、品质和知识结构等方面与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相适应,实现产教无缝对接。坚持适应产业发展的办学宗旨,根据产业背景及社会需求确定培养目标,根据培养目标设置实践教学内容,形成独具特色的“链式逐层递进式”和“8 +11”二层次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该体系学科相互交叉、突出实践技能,己成为服装科学技术教学的发展趋势。所以,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必须在具有宽厚基本理论和服装生产管理知识的基础上,突显自己的实践技能,才能在毕业后尽快地适应社会生产的需要。因此,人才实践培养必须从传统的知识型、专才型向现代的技能型、实用型、复合型转变。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课程结构、实践教学体系等,也应围绕如何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上下功夫。

参考文献:

[1]邹平.论服装产业发展及其专业人才的培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12:14- 16.

[2]吴小兵,邹平.服装设计人才的产教无缝对接[J].中国纺织经济,2004,12 4 :56- 58.

服装专业范文12

关键词:服装表演专业;舞蹈课程;复合型服装表演人才;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2-0221-02

一、当前高校服装表演专业内的舞蹈课程概况

近年来,在我国的许多高等院校的服装表演专业都开设了舞蹈方面的专业课程,在立足于复合型服装表演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上,不同程度地增加了这门课程的学时比重。尽管各大高校的情况有所不同,但普遍都非常重视舞蹈课程的开设,都积极和充分地利用本专业的师资力量,努力设置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舞蹈课程,对没有舞蹈基础的学生与具备舞蹈基础的学生因材受教,从而发挥对舞蹈有兴趣的学生的最大潜力。

当然,在高校服装表演专业内开设舞蹈方面的课程,必然会产生利弊两方面的影响。多数情况下,这类影响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专业的舞蹈教师不多

许多高校在设置舞蹈专业的课程时,出于种种原因,其舞蹈课往往是由本院系的服装表演专业老师兼任,这样的师资使课程的专业性势必受到影响。

2.适合服装表演专业的舞蹈教材不多

可以说,就服装表演专业所开设的舞蹈课程中使用的相关教材而言,目前国内仍然少见有极为合适的、全面面对高校服装表演专业的舞蹈课程教材,这样也就难以保证课程教授的质量,学生的接受效果也必然不十分理想。

3.舞蹈专业课程的开课学时不多

如果从舞蹈作为一门服装表演专业的基础课来看,大多数高等院校的舞蹈课程学时安排还比较有限,同时,在真正实施时,可能还会因高校本身经常举办的其他活动而受到冲击,这样一来,教学质量也会有所下降。

4.服装表演专业内学生的舞蹈基础参差不齐

应该承认,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的舞蹈专业教育一直处于学术教育的附属地位,是不以舞蹈专业的教学要求为主的。从现阶段的服装表演专业的学生素质来讲,虽然服装表演专业的学生们的自身体形条件和普通人相比已经较好,但是仍然有相当一大部分学生,在其走进服装表演专业之前,从未接受过任何形式的舞蹈专业教育,对舞蹈专业知识的认识可以说是毫无概念。

5.对舞蹈课程在服装表演专业中的影响重视程度不够

现有的传统观念仍然认为,舞蹈课程对服装表演专业的积极影响比较有限,不值得投入大量的财力及精力去开设这门费时费力的课程。很多院校仅仅把舞蹈专业课程作为服装表演专业中副设的专业基础课,在授课过程中,对舞蹈修养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以及利用舞蹈的文化内涵对服装表演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的重要性还不是十分的重视。

二、舞蹈与服装表演的联系

(一)舞蹈与服装之间的密切关系

舞蹈作为人类最早发生的文化现象之一,是原始人类高昂的生命情调最充分的热力表现。可以说,是人类自觉地把舞蹈作为自身激情的审美对象,同时又极为自然地把舞蹈当作人类自身形象塑造的最佳艺术手段之一,这与服装表演的要义是完全一致的。

众所周知,人类着装的历史已极为悠久,然而,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与不断进步,服装最基本的遮体挡寒的功能,已不仅仅是服装表演所要展现的唯一要点。据资料显示,早在18-19世纪,法国就已经有商家为了促销自己店内的服装,专门请来一些人,穿上由他们制作的各种服装,在店堂内巡回展示给广大顾客,以求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服装行业迅速发展,服装表演也开始出现。在服装表演的发展过程中,我们看到,它已经不仅仅是作为促销手段,而是越来越以一种表演的形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在充实人们文化生活的同时,满足着人们对服饰穿着的美的欣赏与追求。当然,服装表演同时还具有宣传本民族服饰文化的重要作用。

舞蹈作为一种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形式,必然反映人类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中国的舞蹈可谓博大精深,在经过了数千年的发展之后,我国的舞蹈不但种类繁多,舞蹈动作也是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的积累与演变。这对于我们在服装表演中有了很多的借鉴。可以说,中国古典舞蹈是一门以动静结合为主、兼具刚柔相济气质的艺术,其动作格外讲究气质的展现,可以说是人物所饰服装与表演者的个人魅力的结合体,非常具有表现力,其对生命信息的传达几近完美。

(二)舞蹈专业课程的学习对服装表演专业学生的积极影响

舞蹈专业课程的教学,作为服装表演专业内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服装表演专业学生的形体塑造有积极的作用,对其自信心的培养有一个极为有益的促进作用。

作为以人体动作为主的艺术,舞蹈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段,着重表现着其他艺术形式所难以表达的人类心灵深处的精神世界,其深刻的艺术思想、细腻的艺术情感、鲜明的艺术风格,使舞蹈成为一种集空间性、时间性于一体的动态造型艺术。同时,舞蹈又是一种高级的、艺术化的强身健体的运动,其对训练者肌肉的调整与发展作用、对其保持身体平衡的训练作用、对音乐等的协调性训练等方面,都有显著的积极影响。

本专业中的舞蹈专业课程,对于学生们的形体形态的要求,虽然不如专业的舞蹈教学一样严格,然而在日复一日的训练过程中,对受训学生各种各样不良的自然体态还是能够起到积极的纠正作用的。这种训练的长期进行,无疑对服装表演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是极有帮助的。从服装表演专业中已开设的舞蹈专业的各门课程来看,身韵、形体训练、舞蹈基础、民族民间舞蹈等课程的设置,使学生们通过大量的形体训练,基本掌握了服装表演及舞蹈中所共同需要的正确站立形态,即开肩、收腹、挺胸、立腰等。在经过把杆蹲、擦地、小踢腿等舞蹈专业的训练之后,服装表演专业学生的身体灵活性、身体协调性、平衡感、稳定感以及身体的开度、软度等都得到极大的提高。对服装表演专业学生所进行的舞蹈专业素质的强化训练,使学生身体的各器官系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在舞蹈动作的表现中,抬头挺胸的动作使学生们的胸部肌肉得到锻炼,在充分扩展的同时,也在气质上有所提高。

同时,对舞蹈专业课程的学习,令广大服装表演专业的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使一些常见的流行病难以近身。可以说,舞蹈专业课程的开设,使服装表演专业的学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三、对服装表演专业已有舞蹈课程的建议

第一,舞蹈专业课程的开设,应该与该学校服装表演专业的办学计划、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方向等基本方针相结合,努力在办出自身特色的同时,对舞蹈的文化意义有一个完全的传达。

从一定程度上来讲,也许这样做需要对现有本科生的培养计划有所调整,需要对其中有关舞蹈专业的课程进行全新的设置。也就是说,服装表演专业中舞蹈专业课程的开设,既要考虑到舞蹈训练、形体训练等基本要素,抓住这门课程开设本身所具有的实用意义,同时又要兼顾到服装表演专业学生的基本素质,使其真正能够得到舞蹈专业实际表演水平及理论修养的双重提高。

第二,要尽可能地在有限的学时之内,使学生更多地对不同的舞蹈风格、种类、素材、要求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并初步具备一定的舞蹈编排能力。

归根结底,服装表演专业的学生对舞蹈的掌握还是为其在服装表演过程中的创新所准备的。在这个前提下,如何调整教学培养计划,如何保证教学时时依据“一专多能”的基本原则,是舞蹈专业课程与艺术学院中的舞蹈课程的最在区别。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努力改变以往服装表演专业学生不甚认真的学习态度,不要仅仅认为这是一个副设的课程。

第三,教师可以在增加专业基础训练的前提下,形成以“舞蹈基础,舞蹈素材,舞蹈鉴赏,舞蹈编导,T台表演编创”为线索的学习模块。进一步来说,这些舞蹈专业的课程可以分成三个不同的教学阶段来完成。

第一学年为舞蹈专业知识的基础阶段,主要了解一些基本概念;第二学年是舞蹈专业技能的提高和积累阶段,主要进行大量的技巧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初步训练;第三学年是综合所学的舞蹈专业技能,将其运用到服装表演规划中去的全面提高阶段,在这一阶段的课程安排方面,除了要对学生持续进行不同层次及内容的舞蹈作品欣赏教学外,学习重点也要侧重为在舞蹈编排的同时多多结合服装表演专业,以求学以致用,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服装表演的实际需求。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在舞蹈专业的课堂上,努力进行T形台的表演编创,除注重舞蹈专业技巧的教授外,还要积极引导学生把舞蹈课程中所学的创编知识,多多融合到服装表演的编创中,努力创编出学生自编自演的节目,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艺术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在实践中去体验学以致用的教学要求。在这个过程中,要尽量要求学生能够完成大多数的规定动作,使其基本了解舞蹈训练的步骤、方法和要领,同时,也要适度地淡化专业性较强的高难度动作,不要急于求成。

第四,要在根据教学计划的合理基础上,对服装表演专业的舞蹈专业课程进行细致的课程安排,要时刻牢记舞蹈专业课程是在为服装表演专业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