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西方的饮食文化

中西方的饮食文化

时间:2023-10-10 10:42:24

中西方的饮食文化

中西方的饮食文化范文1

民以食为天,饮食文化是民族文化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同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所包含的民间文化的遗传信息十分丰富。任何一个民族的饮食文化包括这个民族的饮食特点与饮食习惯,这种特点与习惯又肯定能够在不同程度上反映这个民族的血统、生存历史和生存环境。

一. 引言

中西文化历来是世界文化的两大派系,而饮食在两个文化中部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从而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在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中西方饮食习俗,不论在其观念、性质,还是在其方式、对象等诸多方面,所存在的差异是非常鲜明的。

饮食文化包括食物的加工、消费和享受三个方面。本文主要从这几个方面来谈谈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二. 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1. 饮食观念的差异

中国人的饮食强调感性和艺术性,追求饮食的口味感觉,而不注意食物的营养成分,多从“色、香、味、形”等方面来评价饮食的好坏优劣,追求的是一种难以言传的意境。简单地说,中国人吃的是口味,“味”,是中国饮食的魅力所在。中国人饮食的目的,除了果腹充饥,同时还满足对美味的渴望,带来身心的愉悦。对比注重“味”的中国饮食,西方的饮食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西方人喜好小而精。对于烹饪食物,营养性和美味性就是他们的出发点和目的地。他们全力开发和研究食物在不同状态本文由收集整理下的营养差异,特别讲求食物的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各类无机元素的含量是否搭配合宜,热量的供给是否恰到好处以及这些营养成分是否能为进食者充分吸收,有无其他副作用。这种价值理念的差别形成了中餐过分注重饭菜色、香、味的特点,而西方人则自始至终坚持着从营养角度出发,轻视饭菜的其他功能

2. 饮食内容的差异

中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饮食结构以谷类即淀粉为主,肉吃的较少,粮食较多,再以蔬菜搭配,蔬菜可以说占主导地位。据西方的植物学者的调查,中国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种,比西方多六倍。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也注重了平时生活中肉的摄取量,但还是以蔬菜和豆制品为主。而西方人比较注重动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取,饮食结构上,也以动物类菜品居多,主要是牛肉、鸡肉、猪肉、羊肉和鱼等。因此肉食在饮食比例中一直占到很大的比例。西方人还喜爱冷食、凉菜,从冷菜拼盘、色拉到冷饮,餐桌上少不了冷菜。西方人多生吃蔬菜,不仅西红柿、黄瓜、生菜生吃,就是洋白菜、洋葱、绿菜花、西兰花等也都生吃。而中国人喜欢热食,除正菜前的小碟是冷菜外,主莱都是热的。在中国人看来,热菜凉了,就少了许多味,趁热吃才能吃出菜的味来。

3. 饮食方式的差异

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在中国,无论是家庭用餐还是正式宴席,都是聚餐围坐,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共享一席,人们相互敬酒、劝菜,要借此体现出人们之间的相互尊敬、礼让的美德以及和睦、团圆的气氛。特别是在各种年节里,更是借饮食而合欢。这种会食方式,是中国饮食文化上的一个重要传统。中国人进食的过程中无须他人事先进行食物的分配,而是各取所需。而西方人在家庭聚会或是正式宴席上,也会围坐在一起,但他们的食物是单盘独碟的,,有专人先行分配食物,是一人一份的定量供应。大多数宴席是不必固定座位,可以自由走动,不仅可以充分满足个人对食物的喜好,还便于社交,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与信息的交流,而不必在餐桌上将所有的活动公之于众。这种用餐方式充分体现了西方人对人性、对自我的尊重,强调了个人的独立和自主。 此外,在餐具方面,差异就更甚明显。中国人使用的是筷子、汤匙,吃饭也用碗盛;而西方人呢,则是盘子盛食物,用刀叉即切即吃,喝汤则有专门的汤匙。

4. 饮食习惯的差异

从烹调过程来看,中国人爱加醋、姜、蒜、葱、辣椒等佐料,他们认为这些佐料不仅可以提味,而且可以杀菌、消脂、增进食欲,帮助消化等。西方人的佐料没有我们的这么丰富,但也不乏优点,他们烹饪时不爱放味精,因为味精含钠,摄入过量有损健康; 许多中国人习惯每日购买新鲜食品烹饪,当天吃什么才会买什么,不会买很多储藏起来;但西方人往往一次性购买一周的食品贮存在冰箱里,每日食用冷冻食品,且经常食用罐头和腌制品。

5. 菜名的差异

中国的很多菜名中往往包含了很多的历史、文化的信息。如“东坡肉”,传说是根据宋代的打文豪苏东坡流传下来的食谱烹制的,“宫保鸡丁”,“宫保”是官员的职位。有的菜名还与典故、传说有很大的关系,如“霸王别姬”。“佛跳墙”则是传说,这道菜的香味引得寺庙里的和尚纷纷跳出院墙。随着饮食文化的不断发展,菜肴的内容也在不断的变化。相比之下,西餐的菜名要简单得多,炸鸡腿、香辣鸡翅、炸薯条、汉堡包、海鲜汤,几乎无一不是以原料加上烹饪方法来命名的。还有一些西餐厅里经常出现的菜肴如意大利面条、意大利比萨饼等也是如此。这在中国人看来就没有了诗情画意的“味道”在其中了,但却符合西方人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省去了不必要的思考时间,简化了吃喝的过程。

中西方的饮食文化范文2

关键词: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饮食文

饮食文化是世界各民族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极具民族特色和审美情趣。当前,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方文化交流日趋普遍,饮食文化也跳脱了厨房和餐桌的限制,成为关乎社会、经济、政治、伦理、艺术的主要元素,延展性很强。本文立足于思维方式差异,对中西方饮食文化进行研究,为中西文化交流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差异的影响

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虽对立,也极为矛盾。东方人和西方人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兼备,只是因地域、文化、历史、宗教、生活习惯的差异,使他们各有侧重。纵观西方饮食文化,具有很强烈的理性色彩,而中国饮食则更偏重于柔性和情感性。

(一)营养与美味,各有侧重

理性思维层面下,西方人更讲求饮食的科学性及合理搭配,其饮食文化普遍基于营养的科学论证形成。其通过饮食搭配,实现营养的均衡。他们更善于结合自己的身体状况,来进行食物配给。他们更注重食物的营养价值,而不在乎其是否美味、好看。当他们食用牛奶、面包、香肠、蔬菜时,普遍关注食物的脂肪、热量、维生素和蛋白质含量,以及是否能够对这些营养进行充分吸收,食用之后有无副作用等。相较于营养,中国饮食更讲求美味。无论是食物的原材料、调料,还是菜品、做法等,都极为丰富。例如,中国人善于炸、烤、煎、熘等,采用这些烹饪方法,很容易使食物的营养成分流失,并滋生有害成分,不够健康。但是,因为对色、香、味、形的偏重,使中国饮食更具艺术性、文化性和美感等。

(二)烹饪过程的规范性和随意性

西方人的饮食,讲求科学和营养,其烹调过程极为规范、考究。食物烹调过程中,主料和调料的应用都非常精确,而烹饪时间也有明确的规定。而中国饮食则极具感性特征,无论是食物的搭配,还是调料的使用,都很自由、随意,富有创造性。在中国,川菜、粤菜、东北菜等各大菜系,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风味。哪怕是同一菜系中的同一种菜,在配料的使用和搭配上,也会因厨师的习惯和喜好等,各有不同。即使是同一个厨师,也会因季节、场合、用餐人特点、年龄和身体状况等,对烹饪过程和材料搭配等进行调整。而中国厨师也会在菜品中,加入自己的想象,给予自身充分的发挥空间,这并不会受到食客的抗议。因为中国人对饮食的评判极为宽容和随意,受个体喜好的影响[1]。

二、综合性与分析性思维差异的影响

综合性思维和分析性思维的区别在于前者讲求整体性,后者讲求个体化。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更加综合,更倾向于依从整体,对事物的特性进行观察。而西方人更侧重于分析性思维的应用,注重个体特性。因思维层面的差异性,使中西方饮食文化,无论是味道搭配,还是餐具选择和就餐方式,各有不同。中餐的烹饪和食用,更讲求整体性;西餐则是分而治之的搭配型料理。

(一)味在其中和味在其外

中国饮食以味道著称,中国人追求味觉层面的享受,自内向外,进行整体性调和。具体实施方法是食物经加热和烹饪之后,本来的味道、加热之后的熟味、添加调料和辅料之后的调和之味进行融合,互为补充和渗透,实现味道在食物内部的充分融合。西餐则比较简单,其很少将食物混合在一起烹调,而是侧重于对食物搭配组合形式的研究。搭配过程中,更注重原材料的形和色,主要实施方法是对各种食物和配料分开烹调,然后在餐盘中予以搭配。这些原料的味道各有特点,互不干扰,味在其外。多是将各菜品煮熟之后,搭配调味的酱汁。以法式羊排为例,一边放置羊排和土豆泥,另一边搭配煮青豆、番茄和生菜。色彩对比鲜明,味道各有不同。其显示出的是分析式思维特性。

(二)筷子和刀叉

筷子是中国饮食文化中的必备元素。它看似简单,却具备夹、拨、挑、扒、撮、撕等多重功能,极具融合性和包容性。刀叉主要服务于西方人的饮食习惯,功能比较多,可用以对牛羊肉进行宰杀、解剖和切割,食物烧熟之后,兼做餐具。与繁杂的西方餐具相比,筷子简单、大方,体现出了“以和为贵”和“综合统揽”的独特韵味。依靠一双简单的筷子,中国人便能够尝遍各类菜式。西方人在餐具的分析和使用过程中,极为具体,各类菜品所应用到的餐具也极为讲究。例如,吃肉时,所用的刀叉略宽,吃凉菜所用的刀叉细长。倘若刀叉横放,表示其是为饭后点心准备的。西方饮食过程中,刀叉类目很多,使用不当,会显得极为失礼。中国饮食,小到日常三餐,大到满汉全席,一双筷子便可解决。餐具的不同,主要是源于中国人讲求综合,西方人注重分析的思维习惯[2]。

(三)分餐制和会餐制

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还表现在分餐制和会餐制。中国宣扬的是会餐制饮食文化,无关乎人数的多少及何种目的。进餐者围坐在一起,共用一桌,其反映出的是汉民族的大团圆文化。在这样的饮食氛围中,人们相互敬酒、让菜、劝菜,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互相尊重和礼让等,一脉相承。分餐制在西方的盛行,与西方人讲求的个体性思维具有很大的相关性。西方,无论家庭聚餐,还是宾客宴请,都采用该种方法。用餐者依据自己的个体喜好,进行菜品选择。上菜之后,每个的面前摆放一个属于自己的盘子,各吃各的,自己依据喜好,随意添加调料。吃完第一道菜之后,更换第二道。该种饮食方式,干净卫生,但是过于冷清,没有营造出一种温馨欢乐的饮食氛围。当前,西方自助餐,也是变相的分餐制,有助于个体之间的情感交流。西方人讲求的是对个性和自我的尊重。该种饮食方式,与西方以个人为本位,崇尚自由,注重个性的民族特点相一致。

(四)餐桌礼仪差异

中西方饮食文化中,餐桌差异主要表现在西方人喜静,中国人喜动。中国人将饮食作为人生一大乐事,讲求排场、热闹和气氛等。无论是主人,还是宾客,在餐桌上都相互劝酒、让菜,滔滔不绝,尽情的享受美味佳肴。以这样的餐饮氛围,来体现主人的热情和好客,而食客的开心和欢快也是源于内心的。该种“闹”的氛围,折射出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温暖、团圆等。西方人之所以在餐桌上比较安静,与他们所秉承的文化礼仪具有很大的相关性。他们在餐桌上安静的吃自己的盘中餐,无论是喝汤,还是吃菜,都不会发出过大的响声,均细嚼慢咽。进餐过程中,与左右的客人进行交谈,但是也要兼顾餐桌上的其他人。交流的声音不宜过大,也不能太小,要确保对方能够听见。咀嚼食物过程中,禁止说话,即使有人同你讲话,也要咽下口中食物之后,再做回答。西方人在交往过程中,不同于中国的一团和气,保持着一定的距离,独立性很强。

三、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对饮食文化交流的意义

饮食文化是中西方文化交流中的主要内容。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能够帮助人们对西方风俗文化特性具备全面的认知,并对自我饮食文化特性进行总结,汲取西方饮食文化中的优质特性,用以对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不足进行补充,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并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饮食文化传统,使其得到快速更新和发展[3]。饮食是对社会和文化转变最直观的体现,主要取决于人们对各种口味的认同和接受。自古至今,中西方饮食文化都有其各自的发展脉络,且具备各自不同的特性,并借助对外来文化元素的吸收和借鉴,使自身得到不断丰富。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主要根源于其思维模式,它不会随着历史的沿袭而发生改变。明确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对饮食文化的影响,将文化的融合和交流作为主要价值取向,实现中、西方文化的渗透和融合,最终创造出相辅相成,互为合作的文化精神,实现中西方饮食文化交流。

四、结语

综上所述,思维方式对饮食文化的影响极为明显。中西方的社会背景、文化差异和交际需求等,决定了它们的饮食文化也各有不同。中国人注重感性思维,而西方人则更偏重于理性思维,前者讲求美味,烹饪过程随意,而后者则更注重营养的搭配,烹饪过程极为规范。中国饮食文化中体现出的是综合性思维模式,西方饮食文化则是对分析性思维模式的彰显,这在味道、餐具和用餐制度等方面都有所体现。明确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对饮食文化交流的影响,以推进中西方文化交流与融合。

[参考文献]

[1]卜佳.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对饮食文化的影响[J].知识经济,2012(15):50-51.

[2]戴跃侬,陆涓.中西饮食文化差异之跨文化比较[J].淮阴工学院学报,2012(06):77-81.

中西方的饮食文化范文3

【关键词】包容性;天人合一;革新性;理性饮食

舌尖上的文化,顾名思义饮食文化也。中西文化差异表现在个个方面,这根本原因是中西的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背景。在这样的两种的文化背景之下,中西方饮食文化,不仅是从观念、性质,还是其方式或者对象选择方面,存在的差异都是非常鲜明的。我国的饮食文化受到儒家思想“天人合一”的影响,形成了中餐以食达意、以意传情、追求感官及身心的愉悦。突出色、香、味,是中国传统烹饪艺术的精髓。饮食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从“民以食为天”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可见一般,形成了“五谷为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饮食结构,追求味美的同时,也不忘记“养生”,中国的地域辽阔,俗语“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熟知每个中国的具体饮食文化,这是很难做到的,在饮食文化也在发展的今天,也是不可能做到的。我要做的仅仅是总体大局出发,谈谈中西饮食文化的背景,饮食方式,饮食对象,饮食观念,饮食传统。通过对比描述,才能更好的了解中西饮食文化的区别,更好的推动中西文化交流。

一、中西饮食文化背景的介绍

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国优秀民族文化宝库的一部分,与其他法国、土耳其烹饪组成了世界三大饮食烹饪体系。也是我们中华儿女骄傲和自豪的地方,中国饮食文化绚丽多彩的内涵文化,“精、美、情”是中国饮食文化内涵的概括。“精”从色、香、味讲究文化的表现形式。到选料、烹饪的个个过程不胜繁琐,但就是在其中表达出精品意识的文化内涵,孔子在两千年前,就曾经提出过“食不厌其精”饮食理论;“美”体现了饮食的审美情趣,美不仅要表现的食物的味道上,甚至在形式、颜色、器皿的样式、用餐的环境还有服务人员的装饰上无一不透这美的成分,时时刻刻感觉到美的刺激与享受,美作为中国饮食内涵之一,也是其魅力所在,这也是中国饮食能够征服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因吧;“情”中国文化历来都是以情为纽带,在中国,饮食文化不仅是社交活动,也是一门社交文化,以食达意,以意传情,中国人喜欢在餐桌上表达自己的感情,是沟通和交流感情的媒介。

西方是一种理性的饮食观念,注重“一人为本”在烹饪过程中讲究食物的实用性,营养优先,其实才是“色、香,味”西方饮食文化,是在西方传统文化基础上,经过现代工业文化的不断改进而形成的。任何文化都有其两面性,在其影响下,饮食文化中,也无时无刻不再表达着“休闲快捷、平等自由、卫生隐私”等文化内涵。但是你弊端也是可见一斑,其中的典型代表“美式快餐”,大量高蛋白高热量食品的摄入,导致了美国五分之三的美国人患有肥胖症,这也是现代西方饮食文化需要反思的,其优点也是不可否认的,这种饮食观念也被我国现在的多说都市青年所接受。不仅美国城市,随从可见的是快餐店,饮料、薯条、炸鸡都是西方食谱里最平常的食物,而且美国以麦当劳、肯德基为代表的快餐文化,正在席卷全球。这与美国快餐文化的坚实基础是分不开的。其中你能看到浪漫的一面。其中几乎每一个美国人,好像都有饮下午茶的习惯,这也许是在西方的快节奏生活中寻找片刻“平等自由”文化,在中餐中,席位的摆放、餐具的摆放、就餐的方式都收到传统文化的约定成俗的限制,而在西餐中,每个人都资助决定食物的种类、份量、分餐适量,大多场合都是AA制,自助餐中可以充分体现,大家自由平等坐在一起享受美食。“卫生隐私”文化,西方用餐习惯在长条桌子上,实行分餐制,各自点菜,各持一份,互不干涉,服务员把餐客点的食物迅速礼貌的端给每个客人。这样的就餐方式,首先是卫生,再者尊重了每个就餐者的爱好。而且减少铺张浪费,尽量把食物量化,这样是西餐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二、中西饮食文化中的饮食方式

如果简单的回答这个问题,那么筷子文化与刀叉文化的更加生动形象一些,中国人使用筷子的历史十分悠久。《韩非子·喻老》载:“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唏。”从文献可知,中国三千年前就已经发明了筷子,筷子的历史见证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也许外国人看见中国人用两根木棍就餐,肯定会诧异,当国人轻而易举的用筷子完成就餐的过程,他们也不得不佩服这种餐具的种种优越性,进而佩服中国人的智慧,筷子特别能体现国人追求“天人合一”的和谐性,从筷子的取材及使用上,无一不体现着努力寻求一种平衡的和谐。罗兰·巴特对中国筷子有独特评价,他称筷子与刀叉相比,有一种“母性的温柔”。他说筷子“不切、不抓、不毁、不穿……是在移动一个婴儿时所表现出的那种谨慎的动作,它是一种力量,而非一种冲动……只是提取食物,转动食物,食物不再是要施以暴力的捕捉对象。”与刀叉相比,成双成对的筷子似乎还有一份“和为贵”的意蕴。筷子文化的包容性,对比刀叉文化的对立性,这两种文化没有优劣,筷子文化讲究继承,刀叉文化讲究革新。可见,就是从一个小小的饮食方式上也处处体现文化的差异。

三、饮食对象的差异

饮食对象上来看,不仅是吃什么,当然也包括谁来吃。我国“五谷为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当然是个约数,烹饪用料的选择。西方人认为菜肴是果腹的,新鲜营养的菜肴是首选。中国的菜肴是“吃味”的,所以烹调时,选料显出极大的随意性:许多西方人视为弃物的东西,可能在中国人看来都是极好的食材。地域条件的差异,在食材的选择上也能得到体现。西餐原料主要是动物类和海洋鱼类,辅以植物类;中餐原料主要是植物类和淡水鱼类辅以动物类,就蔬菜类而言,外国可用的食材约100种左右,而中国可用的食材至少600多种,从田间采集的野菜都能制作出美味的佳肴,在西方人眼里是不可想象的。就就餐的人来说,通常中国人请客吃饭采取的是一种“共享”的方式,大家共享一席,共享桌上的菜肴,往往一道菜刚上桌,在主人的殷勤招呼下,众人通力合作,共同“消灭”盘中之物,最后结账也是争相付钱。一切行为都强调突出的是一个“合”字。在西方“自由民主”契约思想的影响,西方人请客吃饭的习惯是每人一份,且主客双方各自点自己的饭菜,不必考虑他人的口味和喜好,用餐时也只吃自己的盘中餐,付钱也往往AA制,各人自付各人账。这是中西饮食文化中最明显的差异表现,也是中方文化中的社会心理、价值观、民族习俗方面的差异在饮食上的表现。

四、中西方饮食观念的差异

西方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力求口味清淡和膳食的均衡,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西方人在摄取食物时基本上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理解饮食的,饮食只是一种手段,而享受在饮食中并不占重要位置,故而不会过分地追求口味。然而,中国人却是一种感性饮食观念。中国人很重视“吃”,“民以食为天”。人们把吃的功能发挥到极致,不仅维持生存,还用它维持健康,即“药补不如食补”;同时人们对美味展开了孜孜不倦的追求。而美味的产生,在于词和,要使食物的本味,加热以后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辅料的味,以及调料的词和之味,交织融合协词在一起,使之互相补充,互助渗透。西方的理性饮食观与中国人的感性饮食观念也是冲突的,从中我们也要看到可以借鉴的地方,西方的饮食料理总是那几个味道,不免让人感觉乏味,可以借鉴中华料理的制作工艺,使西方料理不仅保证营养健康,而且达到色香味美。中国的饮食在追求“味之极至”同时,也要注意营养搭配,提倡健康饮食。

五、中西方饮食传统的差异

饮食传统的差异在饮食文化中是最明显的,五千年的华夏文化根植这片伟大的土地上,滋养了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孙。五千年的文明史,同时也造就了丰富多样、绚丽多彩的饮食文化,就拿中国的传统节日来说吧。春节吃饺子,元宵节吃汤圆,清明节(寒食节)吃简单蔬菜,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重阳节喝酒,腊八节喝腊八粥。上面的每个节日不都反映人们祭奠祖先,期盼美好未来的心理,从中反映出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五千年的历史同样浓缩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西方大国,拿美国为例,独立了200多年,主要信仰基督教,传统节日较少,圣诞节、感恩节等,在20世纪中,西方文明快速发展,中国却饱受战争贫困之苦,可是到21世纪的出去,西方国家饱受经济危机之苦,却惊奇的发现,中国已经位于世界强国之林,经济成就世界瞩目,在面对自然危机时,中国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而西方国家强调;通过先进技术战胜自然危机。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天人合一;的理念在饮食文化中无处不在。西方文化的革新性,西方的批判的哲学思想,理性饮食,强调平等、自由、健康、营养、卫生,这些理念在西方饮食文化中也是随处可见的。

在上面的一些对比研究中,可以得出,中西饮食文化没有优劣高低之分,不过是从不同的角度,阐释是饮食文化的精髓,一道普普通通的菜肴,也能品味出厚重的历史文化,这就是饮食的魅力所在。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不同背景的饮食文化,相互包容、相互借鉴,品味出万千饮食文化的“味道”。

参考文献

[1] 赵荣光.中国饮食文化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何宏.中外饮食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中西方的饮食文化范文4

关键词:广西北部湾地区 少数民族 饮食文化 开发与保护

俗语道“民为国之本,食为民之天”。饮食是我们人类得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不但承担着满足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担负着增强人们体质的重任,而且对繁荣经济,弘扬传统文化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在无数的饮食产品中,广西北部湾地区少数民族的饮食呈现出独特的韵味,这主要是由该地区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决定的。近些年,随着国家对广西北部湾地区旅游资源的大力开发,该地区的旅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对广西北部湾地区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的开发与保护仍显欠缺,不能充分地发挥出丰富旅游资源的作用。

一、广西北部湾地区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的特点

广西北部湾地区是壮族、瑶族、京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这些少数民族的食史、食事、食俗和食风构成了该地区少数民族独特的饮食文化。

1.壮族的饮食文化特点。壮族是古老农耕民族中的一员,主要分布在以大明山为中心的南宁、武鸣、上林、钦州、上思等市、县。壮族的饮食原料异常丰富,风味食品众多,主食有白薯饭、南瓜饭、八宝饭、竹筒饭、生菜包饭、五色糯米饭等;副食有血生、鱼生、鸭酱、蜗牛脍、烤香猪等;汤类有田七鸡汤、完瓜汤等,酒有田七酒、肝胆鸡杂酒等,饮罗汉果茶。这些传统的饮食风味独特且有健身、治病的功效。

2.瑶族的饮食文化特点。瑶族散居在防城港市和上思县的十万山区各乡镇,因此靠山吃饭是瑶族饮食文化的显著特点。他们的主食主要有稻米、玉米、杂粮、红薯、芋头、粟米、高粱、荞麦等;副食品更多,除狗肉外的肉类无所不食,蔬菜不管是家种还是野生都属于食用范围。瑶族风味特色食品有五色饭、无骨板鸭、蛋壳饭、美味羊肉席等等。

3.京族的饮食文化特点。京族是中国唯一的一个海滨渔业少数民族,500年前从越南迁徙至此。他们以的主食有大米、甘薯、芋头;肉食主要是鱼虾。京族的鲶汁具有色泽澄黄、味道鲜美的特点,是京家人上等的调味品;京族的特色风味食品是特别香甜脆口的糍粑—风吹糙;女人喜欢嚼槟榔,男人爱吃烟。

二、广西北部湾地区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的开发与保护策略

(一)加强民族饮食文化的创新力度。饮食特色是发展饮食市场的关键,广西北部湾地区少数民族饮食文化在保持该民族古风犹存、原汁原味、形式多样饮食文化的基础上加强民族饮食文化的创新,要逐步向都市人的口味进行转变。

1.口味要创新。坚持民族传统饮食的原则,依据科学、健康和营养的需求,用现代公工艺改进民族饮食,针对民族菜肴中的酸、辣、香等风味适当地进行改进,从而使广西北部湾地区少数民族饮食更趋向本土化,更加接近大众口味。

2.器具要创新。广西北部湾地区少数民族饮食中的药膳、菜具及缸汤等器具需要增加科技含量以突出民族特色和美观程度,让旅游者在消费的同时还能够逐步了解广西北部湾地区少数民族的饮食风俗、审美情趣和文化情趣。比如,瑶族的打油茶器具就可以向精美、可供收藏的途径发展。

3.饮品要创新。广西北部湾地区属于热带气候,野疏奇果丰富,为制取健康、新鲜、自然的果汁饮品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再加上广西北部湾地区少数民族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创造的饮品制作方法,为该地区民族饮品的创新提供了很大的潜力。

(二)丰富进餐方式。广西北部湾地区少数民族的特色食品开发既能够满足游客的食欲,能够让游客在食品制作的过程中了解民族知识,更难能可贵的是,丰富多样的进餐方式可以使游客充分品味广西北部湾地区少数民族的奇风异俗。在广西北部湾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要解决游客的腹饱问题很简单,给游客讲解民族特色食品的制作技术也不难,但是要让游客真正读懂蕴含在饮食过程中丰富的民族饮食文化不是一件易事。广西北部湾地区各个少数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传统的进餐风俗,比如像喝交臂酒、串杯酒等。通过丰富进餐方式,游客可以充分感受到广西北部湾地区少数民族的热情好客、崇尚互助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三)树立正确的饮食文化资源观。长期以来,饮食从满足人类的基本生存需要逐步转变为一种文明的享受,甚至在饮食中渗透着艺术美感。广西北部湾地区少数民族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同时又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对广西北部湾地区少数民族饮食文化进行合理的开发与保护,就要对饮食文化的资源进行广泛的调查和分类,从而建立起饮食资源的信息系统,且给与及时、正确的评价,认真分析开发的潜力和吸引力,清楚地了解广西北部湾地区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的资源类型。饮食文化的资源包括饮食文化的知名度、可接受性、可开发性、历史价值、开发环境的保护、社会影响及与其他文化资源的联系等。只有树立正确的饮食文化资源观,才能真正实现饮食文化开发与保护的双赢。

(四)加大宣传力度。广西北部湾地区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自本民族发源、在本民族流传,要使这些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为外地的游客所了解,必须要加大对民族饮食文化的宣传力度。民族文化与民俗旅游是统一的整体,二者要相辅相成,互相依托。因此,要进一步开发广西少数民族饮食文化,需要走用民俗旅游来促进民族饮食文化发展的新路子,并且还要以民族文化的研究与发掘为前提,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信息手段,让更多的游客了解这些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从而为民族饮食文化的快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广西北部湾地区少数民族饮食文化资源丰富,只要合理开发与保护,不断创新,把旅游者的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需求作为出发点,就一定能极大地促进广西北部湾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丽.试析饮食文化资源的开发[J].学术探究 2009,6:67—70

2.徐靖彬.瑶族传统饮食文化的历史学考察[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5,04:23—28

3.杨艺.桂北红瑶饮食文化与旅游开发[J].柳州师专学报 2009,(5)

4.龙胜民族饮食文化旅游开发研究[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2)

备注:广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饮食文化研究,编号:11BJY040

中西方的饮食文化范文5

俗语道“民为国之本,食为民之天”。饮食是我们人类得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不但承担着满足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担负着增强人们体质的重任,而且对繁荣经济,弘扬传统文化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在无数的饮食产品中,广西北部湾地区少数民族的饮食呈现出独特的韵味,这主要是由该地区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决定的。近些年,随着国家对广西北部湾地区旅游资源的大力开发,该地区的旅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对广西北部湾地区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的开发与保护仍显欠缺,不能充分地发挥出丰富旅游资源的作用。

一、广西北部湾地区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的特点

广西北部湾地区是壮族、瑶族、京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这些少数民族的食史、食事、食俗和食风构成了该地区少数民族独特的饮食文化。

1.壮族的饮食文化特点。壮族是古老农耕民族中的一员,主要分布在以大明山为中心的南宁、武鸣、上林、钦州、上思等市、县。壮族的饮食原料异常丰富,风味食品众多,主食有白薯饭、南瓜饭、八宝饭、竹筒饭、生菜包饭、五色糯米饭等;副食有血生、鱼生、鸭酱、蜗牛脍、烤香猪等;汤类有田七鸡汤、完瓜汤等,酒有田七酒、肝胆鸡杂酒等,饮罗汉果茶。这些传统的饮食风味独特且有健身、治病的功效。

2.瑶族的饮食文化特点。瑶族散居在防城港市和上思县的十万山区各乡镇,因此靠山吃饭是瑶族饮食文化的显著特点。他们的主食主要有稻米、玉米、杂粮、红薯、芋头、粟米、高粱、荞麦等;副食品更多,除狗肉外的肉类无所不食,蔬菜不管是家种还是野生都属于食用范围。瑶族风味特色食品有五色饭、无骨板鸭、蛋壳饭、美味羊肉席等等。

3.京族的饮食文化特点。京族是中国唯一的一个海滨渔业少数民族,500年前从越南迁徙至此。他们以的主食有大米、甘薯、芋头;肉食主要是鱼虾。京族的鲶汁具有色泽澄黄、味道鲜美的特点,是京家人上等的调味品;京族的特色风味食品是特别香甜脆口的糍粑—风吹糙;女人喜欢嚼槟榔,男人爱吃烟。

二、广西北部湾地区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的开发与保护策略

(一)加强民族饮食文化的创新力度。饮食特色是发展饮食市场的关键,广西北部湾地区少数民族饮食文化在保持该民族古风犹存、原汁原味、形式多样饮食文化的基础上加强民族饮食文化的创新,要逐步向都市人的口味进行转变。

1.口味要创新。坚持民族传统饮食的原则,依据科学、健康和营养的需求,用现代公工艺改进民族饮食,针对民族菜肴中的酸、辣、香等风味适当地进行改进,从而使广西北部湾地区少数民族饮食更趋向本土化,更加接近大众口味。

2.器具要创新。广西北部湾地区少数民族饮食中的药膳、菜具及缸汤等器具需要增加科技含量以突出民族特色和美观程度,让旅游者在消费的同时还能够逐步了解广西北部湾地区少数民族的饮食风俗、审美情趣和文化情趣。比如,瑶族的打油茶器具就可以向精美、可供收藏的途径发展。

3.饮品要创新。广西北部湾地区属于热带气候,野疏奇果丰富,为制取健康、新鲜、自然的果汁饮品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再加上广西北部湾地区少数民族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创造的饮品制作方法,为该地区民族饮品的创新提供了很大的潜力。

(二)丰富进餐方式。广西北部湾地区少数民族的特色食品开发既能够满足游客的食欲,能够让游客在食品制作的过程中了解民族知识,更难能可贵的是,丰富多样的进餐方式可以使游客充分品味广西北部湾地区少数民族的奇风异俗。在广西北部湾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要解决游客的腹饱问题很简单,给游客讲解民族特色食品的制作技术也不难,但是要让游客真正读懂蕴含在饮食过程中丰富的民族饮食文化不是一件易事。广西北部湾地区各个少数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传统的进餐风俗,比如像喝交臂酒、串杯酒等。通过丰富进餐方式,游客可以充分感受到广西北部湾地区少数民族的热情好客、崇尚互助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三)树立正确的饮食文化资源观。长期以来,饮食从满足人类的基本生存需要逐步转变为一种文明的享受,甚至在饮食中渗透着艺术美感。广西北部湾地区少数民族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同时又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对广西北部湾地区少数民族饮食文化进行合理的开发与保护,就要对饮食文化的资源进行广泛的调查和分类,从而建立起饮食资源的信息系统,且给与及时、正确的评价,认真分析开发的潜力和吸引力,清楚地了解广西北部湾地区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的资源类型。饮食文化的资源包括饮食文化的知名度、可接受性、可开发性、历史价值、开发环境的保护、社会影响及与其他文化资源的联系等。只有树立正确的饮食文化资源观,才能真正实现饮食文化开发与保护的双赢。

(四)加大宣传力度。广西北部湾地区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自本民族发源、在本民族流传,要使这些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为外地的游客所了解,必须要加大对民族饮食文化的宣传力度。民族文化与民俗旅游是统一的整体,二者要相辅相成,互相依托。因此,要进一步开发广西少数民族饮食文化,需要走用民俗旅游来促进民族饮食文化发展的新路子,并且还要以民族文化的研究与发掘为前提,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信息手段,让更多的游客了解这些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从而为民族饮食文化的快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西方的饮食文化范文6

1. 中餐餐饮文化 中国餐饮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法国、土耳其烹饪并称世界三大烹饪体系,也是我们中华儿女为之骄傲和自豪的地方。中餐文化具有绚丽多彩的文化内涵和雄厚坚实的技术基础,以味为核心,以养为目的,是文化、科学、艺术的结晶,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风格但同样是无与伦比的餐饮文化。品种众多、风味独特的地方佳肴,香飘四海,风靡万方,深深地吸引着无数的海外爱好者。还可以说,饮食功夫也是一种学问,一种特色的突出,一种交流的途径。

内涵文化。中华饮食文化历来讲究色、香、味,讲究餐饮的形式,可以用“精”、“美”、“情”概括。这几个字,反映了饮食活动过程中饮食品质、审美体验、情感活动、社会功能等所包含的独特的文化底蕴,也反映了饮食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

精,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的内在品质的概括,这种精品意识作为一种文化精神,渗透、贯彻到整个饮食活动过程中。选料、烹调、配伍乃至饮食环境,都体现着一个“精”字。

美,体现了饮食文化的审美特征。中华饮食之所以能够征服世界,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美。这种美,是指中国饮食活动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是指它给人们所带来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中餐之美不仅表现在味道上,而且在形式上、颜色上、器具上,甚至在服务人员的服饰上,都透着美的成份,让人时时刻刻感觉到美的冲击和享受。可见,美作为饮食文化的一个基本内涵,是中华饮食的魅力所在,贯穿在饮食活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

情,中华文化历来以情为纽带,同样,中华饮食“情”为重要的功能。在中国,吃饭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媒介,是一种别开生面的社交活动。一边吃饭,一边聊天,一边谈生意、交流信息、采访。古往今来,中国人习惯在饭桌上表达惜别或欢迎的心情,感情上的风波,人们也往往借酒菜平息。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活动的社会调节功能和心理按摩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精、美、情、礼,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概括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基本内涵,换言之,这四个方面有机地构成了中华饮食文化的整体概念。精与美侧重于饮食的形象和品质,而情与礼,则侧重于饮食的心态、习俗和社会功能。但是,它们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惟其“精”,才能有完整的“美”;惟其“美”,才能激发“情”;惟有“情”,才能合乎时代风尚的“礼”。四者环环相生,完美统一,形成中华饮食文化的最高境界。我们只有准确地把握“精、美、情、礼”,才能深刻地理解中华饮食文化,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饮食文化,又分形式文化和合餐文化。

形式文化:中餐往往注重配料精细而考究,千变万化,技巧繁多。从刀功来看,就要求眼、刀、心的一致配合,才能达到一定的境界。在烹制过程中还要做到火候、味感的把握,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可见一斑。出盘则是圆盘相托,一团和气,又可反映出中国人的聚气而生, 以圆为主,平和而儒涵,往往是大家共享,以筷进食,灵巧而善于思考,理性而知性的中国人形象在饮食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合餐文化:中式餐饮一般采取圆桌共餐的形式,这是中国餐饮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往往能够制造和谐融洽的气氛。餐饮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长期历史条件下形成和保留下来的一种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中式餐饮的就餐形式即体现了中国餐饮文化传统的某些特点),国人长期习惯了这种就餐方式。

2. 西餐餐饮文化 西餐文化与中餐文化有很大的区别,西餐文化是在西方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经过现代工业文化的不断改进而形成的,其中无形地渗透着西方文化传统的一些方面,如,“平等”、“自由”、“卫生”、“隐私”等文化内涵。

休闲文化:美国最多的还是快餐店,美国的快餐文化体现的是休闲文化。薯条、炸鸡、饮料之类都是西方食谱中最平常的玩艺儿,正是这些在中餐看来上不了大台面的寻常东西做成了世界上的大企业,像麦当劳、肯德基等。这可能是与美国人的时间观念、生活方式有关。美国来讲究效率,也最不拘小节。快餐文化在美国的蓬勃兴起大概也和他们的这种秉性有关。快餐的卫生、高效、节约时间和休闲浪漫是西方快餐发展壮大的文化基础。

平等、自由文化:在中餐中,席位的摆放、餐具的摆放、吃饭的规矩以及饭桌上的行为都是受传统文化约定俗成的条条框框制约的,更别说来宾的身份、尊长、兴趣爱好等因素限制着用餐的形式。而在西餐中,饮食的时时刻刻都是人人平等自由的表现,每个人自主决定食物的种类、分量,分餐适用,丰俭由己,在大多的场合实行“AA”制。吃饭是自己的事情,大家平等自由地坐在一起享受食物,随便自由。

中西方的饮食文化范文7

(一)面食的独大与醋事的夸张

晋中的面食尤以煮制面食闻名,如刀削面、拉面、剔尖(又名剔拨股、拨鱼)、猫耳朵、开膛搓鱼、炝锅面、剪刀面、一根面、油丝擦疙蚪、饸铬、抿蛐等。各品种面食分别以不同的面粉、不同的工具制成各式形状,有长条形、三棱形、方形、圆形、猫耳朵状、小鱼儿状、小蝌蚪状等,吃时调以各种调和,美味可口。此外,还有蒸食类(馍馍、花卷、豆馍馍、石窝窝、栲栳栳、圪扦扦、菜蛋蛋、黄儿、馏圪斗等)、炸食类(油糕、麻花、油蛋蛋、油花花)、饼类等,花样繁多,制作精细。这些面食在晋中人的饭桌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据统计,山西面食的品种已经达到1000多种,而且蒸、煮、炸、烤、煎等诸般手段样样俱全。而晋中的面食更是博采众长,兼具南北特色,因此说起山西的面食,人们更喜欢再加上一句“山西的面食在晋中”,即使是一日换三样,连吃三个月都不会有重复。与面食伴生的重要调味品———醋,在山西有着特殊地位,把山西人称为是“老西儿”便是最好的说明,西与醯同音,醯就是醋的意思。“老西儿”本为“老醯儿”,意思是爱吃醋的人。这种喜爱,甚至到了“老陈醋是一道菜”的地步,这与山西地处黄土高原,气候干燥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吃醋能够生津润燥,而且在那一大碗山西面里面,倒点醋,不仅有助于消化,更使面的味道风情万种。这碗加了醋的面,才是真正地道的山西面,醋与面相互融合、相得益彰。醋除了在面中必不可少之外,无论是家庭饭桌上的冷盘荤菜,亦或是晋菜名品“过油肉”“醋溜土豆丝”“糖醋鲤鱼”等都少不了醋的画龙点睛。因此可以说,醋的食用在晋中地区,无论是高级宴席还是家庭便饭,都是必不可少的,这就类似于山东人对那盘大葱蘸酱的那种特殊情结一样。

(二)追求美食的晋商对晋中饮食文化的推动与引领

山西曾经一度是中国商业的中心,在明清之际,晋商走向了鼎盛,富可敌国,垄断了中国的票号汇兑业,有“中国的威尼斯商人”之称,引领着中国经济的潮流。而这些风靡全国的晋商大多集中在晋中地区。如太谷商人,“自有明迄于清中叶,商贾之迹几遍行省,东北至燕奉蒙俄,西达秦陇,南抵吴越川楚,俨然操全省金融之牛耳”,商人足迹遍布全国各地,甚至把生意做到了国外。这些阔绰的晋商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又把外地多样的饮食文化带回了自己的家乡。这对于促进晋中饮食与外地的交流,丰富晋中地区饮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宣统《山西乡土志》中就记载“太、汾则食物比南北为繁,颇讲烹饪之法”。这里的“太、汾”就是晋商汇聚的平遥、祁县、太谷、汾阳等商业繁盛之地。这一带名商巨贾即使是平日的饮食,也是相当讲究的。例如,祁县富商乔家的食谱“,集中了京、川、鲁、粤、苏、扬、浙、湘各地菜肴之精华。乔家的食物用料十分考究,如酱瓜要扬州正宗所产,榨丝香菜则来自四川,腐乳、豆豉需购自京、津。无论天上飞的,还是水中游的,抑或是地上走的,举凡各种动物禽鸟和瓜果蔬菜都能摆上乔家的餐桌。乔家的正餐,每顿都有山珍海味。由于讲究吃食,乔家平常每桌饭都要花上五六十块大洋”。此外,晋商还精心准备高档的宴席来招待宾客,从而提升自身的身价或促成买卖成交,即善于“利用食物来满足其对多样化、信息交换和社交联系的需要”。如祁县的第一大菜“八十八件海碗席”,有4干、4鲜、4荤、4素、4海碗、16炒(海味和荤菜为主)、16烩、16腰(讲究的面食)、16汤、4主食,计88件。上菜时注重顺序,形式高雅,气势不凡。巨商乔致庸就曾用此招待过山西巡抚。晋商在饮食的内容上、烹饪的技法上,以及宴饮排场等方面讲求精益求精,清末文人刘大鹏曾慨叹“:此间生意奢华太甚,凡诸客商,名曰便饭,其实山珍海错、巨鳖鲜鱼,诸美味也。”晋商对美食的追求,也直接催生了诸多饮食名品,例如山西的名品太谷饼、清徐的孟封饼都是为了迎合大户人家的需求而出现的,此外,新颖独特的烹饪技法、重视饮食宴饮的习俗也深刻影响到晋中当地的普通民众。刘天成记述汾阳生活时写道:“汾俗对于饮食,向好讲究,家庭妇女,且精于烹饪做作。城市多殷实住户,濡染正深,每逢令节,或小有宴会,动辄杯盘罗列,酒肉而外,时鲜嘉果,件件毕陈。”

(三)名优特产饮食繁多

晋中地区的饮食资源丰富,产生了很多的名优土特产。以酒为例,在1916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山西获奖的四种酒中就有三种都产自晋中:堡子酒,一等奖,产地榆次;咸亨涌黄酒,银质奖章,产地介休;葡萄酒,一等奖,产地榆次。平遥牛肉,其制作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明代中期已负盛名,到“中华老字号”的“冠云”牌牛肉则将其发扬光大。平遥牛肉以肉质鲜嫩、肥而不腻、瘦而不柴、香酥可口的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著名歌唱家郭兰英在山西民歌《夸土产》中开篇就唱到“平遥的牛肉,太谷的饼……”对平遥牛肉赞誉有加。此外,还有平遥的碗饦、长山药;太谷的龟龄集酒、太谷饼、壶瓶枣;榆次的豆腐脑;昔阳的吊炉小烧饼;榆社笨鸡蛋……晋中饮食名品真的是数不胜数。

二、晋中市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

(一)开发层次较低

改革开放以来,川菜、粤菜、湘菜、鲁菜等各派菜系异彩纷呈,争奇斗艳,在国内外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即便是在山西,上述菜系也颇受青睐。然而,有着几千年饮食文化传统的晋菜与之相比却处于劣势地位,晋中地区的菜肴,能够在全国具有知名度的寥寥无几。晋中即使是有做地方菜的饭店,其菜品单一、品位较低,相比于川、粤、湘菜饭店的规格档次有着明显的差距。如果要探究原因的话,晋中地区饮食的市场化发展,主要是受制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晋中地处黄土高原,自然条件与沿海及沿河的平原省份相比明显处于劣势。烹饪饮食时,可利用的菜品原料、调料等与四大菜系等相比,有很大差距;烹饪的过程中,浓油、味重的风格与大众越来越注重营养健康、讲究膳食结构的要求格格不入;烹调技法方面则创新力度不足,缺乏优势。

(二)宣传力度不够

以面食为例,晋中地区的宣传工作还不到位。尚没有系统详实地介绍晋中面食的普及型书籍,也没有完整反映面食发展和演变的相关展室或博物馆,同样也找不到能够把面食制作技艺完整展现在游客面前的一批面食店,对于面食的宣传和发展尚且不能和“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山西面食在晋中”的美誉相匹配,外地人对面食的了解也仅停留在“主食是面,而非米”的层面上,对于其制作的原料、工艺、浇头、发展文化则难有更深的了解。面食是如此,其他的菜肴、饮品、调味品、风味小吃也是如此,由于缺少有效的宣传,晋中地区的很多名优饮食品,尚且“养在深闺人未识”。

(三)开发意识不足目前,晋中地区的饮食文化开发还很滞后,仅仅将“饮食”作为构成旅游活动的一个方面,甚至只是使得旅游者饱腹的基本供应品,没有深层次挖掘饮食文化资源,没有将饮食文化旅游作为特色旅游产品来进行深度开发。虽然像平遥牛肉等晋中饮食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国内享有了一定知名度,但是从整体上来看仍然呈现出单、散、小、弱的局面,缺乏竞争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目前大多数的民间饮食还处于自然存在的状态,还未进行开发利用,例如晋中地区的一些特色饮食:添仓节的“布袋袋”、“六月六”的角子馍等。二是饮食文化资源重复开发,不重视自身特色,甚至假冒伪劣,例如平遥牛肉在“冠云”牌取得良好效益之后,很多小作坊纷纷盲目效仿,以次充好,影响了整个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三是餐饮企业和饮食制造企业缺乏品牌意识,众多中小商家集中在一个泛泛的地域品牌之下,没有建立自己的个性品牌。四是饮食产业缺乏市场推广意识,使得一些产品虽有很高的价值,也没有打开市场走出去。

三、晋中市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对策

(一)以挖掘内涵为基础

饮食文化的形成发展往往是与各种人文景观、文化现象、特殊的历史事件等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旅游者在享受美味佳肴的同时,如果能了解渗透在饮食中的人文历史典故,可让旅游者得到更多的心理满足。事实上,饮食文化旅游关键就是于吃中体验文化,于旅游中弘扬文化,令旅游消费者真正实现以吃为方式,以精神享受为目标的愿望。例如,中外宾客走在平遥古城“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常常会看见一种叫“栲栳栳”的莜麦蒸制的面食。传说是唐太宗李世民发明的。当年李世民在太原起兵,任重道远,为了让将士吃饱,便用莜麦蒸制成一种卷形面食,再浇以羊肉食用。这种食品营养丰富,耐饿爽口,深受官兵喜爱。后传入民间,流传至今,为纪念此事,取名“栲栳”,寓意犒劳三军。山西人善酿醋、爱吃醋,除了地域因素以外,还有一段传说故事。据说唐太宗要为大臣房玄龄纳妾,房妻不满。太宗假装恼火,令大臣之妻在喝毒酒和纳妾中选择其一。大臣之妻十分刚烈,拿起毒酒一饮而尽。饮完后才发现是醋,从此就有了这段“吃醋”的佳话。此外还有反映寒食文化、纪念介子推的“子推蒸饼”,与晋文公密切相关的“龙眼酥”“护龙鳞”,深受道光皇帝赞赏的寿阳“珍珠粥”等。美食傍生着故事传说,在晋中大地上淳朴而又超脱地流传、繁衍。晋中地区的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几乎每道特色菜肴、每样风味小吃的背后都有一段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因此,在饮食文化资源旅游开发中,全面详实地搜集关于饮食文化资源的文化背景、历史渊源、民间传说、神话故事、风土人情等资料,打造能够反映晋中地区特色的地方菜,营建富有内涵的主题餐厅,给食客以丰富的文化享受,是晋中地区提高饮食品位的重要途径。

(二)以加强宣传为手段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酒香不怕巷子深”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的发展,即使晋中饮食文化内涵再丰富、历史积淀再深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仍然需要加强宣传促销。饮食文化节是以各种特色饮食为主题,进行饮食文化旅游促销的一种最常见和最有效的方式。例如“中国•太原国际面食节”的举办就是一个成功的 例子。面食文化节的举办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基础和丰富的经验,晋中地区可以借鉴相关经验,在今后面食节的策划和举办中,一方面把外国、外省的面食引进来,扩充面食文化节的内容,另一方面积极进行自我推销,选出能够反映自身特色的精要内容,扩大自身的知名度。除此之外,晋中的风味小吃和地方土特产也要加大宣传力度,使其既可作为面食节的一部分,也可形成专门的风味小吃一条街。除了在餐饮、烹饪界本身的宣传外,更重要的是在旅游业的对外宣传促销中,把饮食文化作为必不可少的内容,以专题的形式隆重推出。在旅游线路的设计中,可考虑饮食文化的介入,或编制专门的饮食文化旅游线路。在各地各类旅游节庆活动中,可以把饮食文化当作一种富有特色的人文景观和促销项目,推上旅游市场。除此之外,可将饮食文化的内涵和特色、名店、名点及各种美味佳肴进行多元化、多层次的介绍、推介,尤其是在现有的导游图、旅游宣传手册、景点说明书中增加有关旅游餐饮的部分。还可利用新闻媒体,在饮食专栏、旅游卫视等相关节目中增强宣传促销。同时,也要利用好特色饮食产品的自身宣传功能。要使饮食文化给旅游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就必须形象地包装我们的饮食产品,使旅游者有清晰深刻的感知。一方面,在向游客介绍和推广晋中地区的饮食时,将与其相关的传说、故事、特色、功能等一并介绍。另一方面积极利用各种传播载体,通过音、形、意诸方面的精心设计,将饮食文化立体地展现在游客面前。例如对汾酒的促销,可把选料、制曲、发酵、蒸馏、贮存等全过程录像制成光碟,使游客在这种动态的观赏中,能够对汾酒的加工工艺有全面的了解,进而激发他们品尝汾酒的欲望。因此,进行适当科学的包装宣传,是旅游饮食文化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三)以提高游客参与度为依托

中国饮食旅游的开发大多只是为了“食”而“制”,旅游者对此所获得的信息亦是通过“食”而“解”。事实上,品尝佳肴美馔能令人身心舒畅,制作这些食物更是别有一番美意。现代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普遍加快,每日三餐匆匆。如果能在节假日或休息日尝试做些新奇食品,不仅不会感觉到累,而且会觉得饶有情趣。关于面食表演,刀削面的制作已享有盛名,对于宣传和促销有很强的指导意义。除面食外,晋中地区的很多饮食也可以实现“表演化”,即让游客边听(听故事)、边看(看原料、制作工序)、边尝(尝味道)、边思(思意蕴),要让旅游者亲身体验饮食制作的过程,增加旅游的乐趣。例如,在条件较好的风景名胜区,开辟专门的“自助”餐馆,在厨师指导下,从原料采集、挑选、加工直到食品上餐桌,全让游客自己动手,以加深对菜肴风味的体验,增强对饮食文化的感受。面塑作为山西最古老的面食,植根于民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体现着古老的民俗。在农村,婚丧嫁娶的宴席上必不可少,而现在,很多高级宴席上也要用面食造型。晋中地区在逢年过节的时候,蒸制的“饭山”“枣山”(花馍馍),就是面塑的一种。如果让前来游览的游客也参与到这些面塑的制作当中,看着一个个造型各异、栩栩如生的面塑造型在自己的手中诞生,一定妙不可言。同样,游客也可以将这些面塑带些回去送给自己的亲朋好友,进一步传递文化和喜悦。此外,还可结合晋中当地民俗活动,开发饮食风俗文化资源。晋中地区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活动和习俗,让旅游者参与到这些节日和活动中来,甚至扮演活动中的角色,可以使他们亲身体验到晋中独具特色的民间饮食习惯和饮食风俗,全方位地体验民间风俗的魅力和风情。

(四)以创造整体效益为目标

中西方的饮食文化范文8

[关键词]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C9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18-0041-02

不可否认,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对外交流的日趋频繁,越来越多的洋文化进入中国,并且在中国逐渐站稳了脚跟,拥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现在,道路两旁,西式餐馆,异域风情,无疑已经成为商家招揽顾客的首选,比萨、牛排、沙拉,已经逐渐成为小资情调的代名词。然而,现在越来越少的中国年轻人愿意在下班后,钻进厨房,好好烹饪一桌中国式的美食,似乎人们正逐渐忘却自己究竟适合什么。本文旨在带领大家在中西方饮食的对比中更好地体会中国的饮食文化,毫无厚此薄彼之意,只是希望中国近千年的饮食文化能够不被忘记,能够得到更高的传承,更好的发扬。

1 中西方饮食文化中的外在差异

1.1 食材选择的不同

西方国家大多数位于纬度较高的地区,那里气候寒冷,环境恶劣,为了能够生存,并具有强健的体格,西方人的饮食习惯表现为以食肉性为主,他们在食材选择上偏好肉食,并且是大块,整体地食用,因此,西方人多肌肉发达,体格强壮,高个长腿。相比较而言,中国的纬度相对较低,且南北横跨50度,地理条件优越,适合各类农作物的种植,因此我国蔬菜类的食材较为丰富,且中国人在进行烹饪时,十分讲究荤素搭,因此,在中国的美食中,蔬菜并不仅仅作为辅助配料,而在某些菜系中,更是充当主角的角色。对于这一点,既是著名诗人,也是著名美食家的坡先生早在他的《东坡集》中便有提到,“秋来霜露满园东,芦菔生儿芥生孙。我与何僧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在他看来,这些蔬菜比那鸡鸭鱼肉还要味美,还要让人印象深刻。对于被西方国家当做主要食材的肉类来说,中国并没有采用像西方发达国家大规模机械化养殖的模式,而主要采用以家庭为单位饲养的模式,加之,中国人对于肉类的需求并不如西方人那般大量,因此,在日常的饮食中,中国等亚洲国家对肉食类产品的食用远不如西方国家频繁,并且中国的一般家庭在烹饪时,更加看重有荤有素,搭配适当。

1.2 烹饪方法的不同

在中国近千年的饮食文化中,对于烹饪方法的运用,中国人可以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举例来说,对一只鸡的烹饪,可以有炒、煮、蒸、炸、烤、焖、炖等多种方法,将鸡肉的鲜嫩味美发挥的淋漓尽致,并且可以运用多种烹饪技巧,将鸡身的各个部位都充分利用。例如像鸡头,内脏,鸡爪等西方人毫无应对办法,一般不食用的东西,拿到中国厨师的手里,瞬间也能够变成绝味的美食。在中国,除了上述的几种烹饪方法,还有好几十种丰富多样的手法,例如“炝”是指食物切好后,经沸水或热油的“灼”或“泡”等处理后,再在烧锅中爆炒干辣椒或放入花椒油的烹调方法;“涮”是指北方的一种常见的烹调方式,即将切成薄片的食物放入辣汤中至熟再蘸上酱料而吃的烹调方法;羹是我们中国古老的烹调方法之一,是指将切制成丁的食物用沸汤煮后,加入少许湿生粉,使汤水溜成糊状的烹调方法。这些种种的美食烹饪方法,都在向世人展示着中国人的智慧,都证明着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都凝聚着中国饮食文化数千年的历史。反观西方,则没有如此众多的烹饪方法,在英国,最著名的一道菜便是炸鱼加薯条、烤土豆,运用的都是一些简单普通的烹饪方法,而在美国,平常人家吃的最多的是牛肉和水果沙拉,都是使用一些方便快捷的烹饪手法就可以迅速完成的食物。这些,似乎都与西方国家较快的生活节奏和较大的生活压力有关,为了追求高效和便利,在西方国家,往往十分畅销的都是一些罐头类的食品,这样既可以节约时间,也可以满足人们日常的营养需求。

1.3 餐具选择的不同

中西方饮食方式的差异是最为明显的外在差异。中国人喜欢用陶器存放食物,而用筷子进食。中国人对于餐具的要求很高,特别讲究餐具和食物在外形上的搭配,美味的食物一定要配备精美的餐具才算完美。就餐时,中国人喜欢将菜肴用大碗盛好,摆在餐桌中间,众人用筷子在一个碗中夹取自己所需要的食物。在西方的饮食习惯中,餐具并不是很重要的环节,西方的餐具造型简单,单调,却很实用。西方人用杯、盘、盅、碟,用刀叉进食,餐具多为金属器具,这与西方近达的冶金技术密切相关。西方人在就餐时与中国人有很大的不同,西方人会将每个人所需要的食物用单独的餐具存放。在就餐时,每个人只会用刀叉去吃自己器具里面的食物,而不会到其他人的餐具中去夹取食物。这主要是由于西方人比较独立、自我,讲求拥有自己的独立空间。当然,这种方法也非常的卫生,并且在就餐时也能保持合适的社交距离,使得餐桌上的沟通交流更加有序、有效。

2 中西方饮食文化中的内涵差异

2.1 饮食节奏的不同

中国的饮食文化与西方相比,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慢”。不仅表现在饮食制作过程耗时长,更表现在就餐过程的缓慢。讲究“细嚼慢咽”。这种差异的形成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是密不可分的,中国几千年的农业文明占据了历史的大部分篇章,农业社会的生产节奏很慢,于是长期生活在农业社会下的中国人逐渐养成了悠闲,慢节奏的生活习惯。虽然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的经济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增长,但是这种慢节奏的生活习惯还是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而在西方,农业文明从来没有在历史上占据过主导地位,上古时代的狩猎文明,游牧文明,以及近现代的工业文明都养成了西方快节奏的生活习惯,使得西方人没有太多的时间耗费在食物的制作上。因而,西餐制作方法简单快捷,这样以便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生产工作当中去。

2.2 营养理念的不同

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包含了“天人合一”的理念。在中国的各个地区基本上都会有这样一种菜,一般称为时令菜。时令菜所包含的意思就是在不同的季节食用该季节特有的食物,也可以是指在不同的季节食用对人体有益的食物。“娄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秋冬进补无须猛,温热食材调均衡,果蔬蜂蜜南瓜备长寿早开养生门”说的就是以上的两种情况。前者强调的是遵从自然,按照大自然的规律食用每个季节的食物,使人的习惯与自然的变化相契合。后者强调的是在自然变化的过程中,根据人体的需要补充各个季节容易缺乏的东西。做到以上两者,便可实现传统饮食文化中所追求的“天人合一”。西方的饮食文化受“形而上学”思想的影响,更加注重实用性,即重视食物的营养,对于营养的追求大于了一切,加上西方近代以来科学的发展,使得分析食物的营养成分成为了可能。因此,西方的饮食文化中表现出强烈的实用主义理念。

2.3 文化观念的不同

在中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做“团圆节”,由此可见,中国人对于合家团聚,其乐融融的传统观念至今已有上万年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象征着“团圆”二字的传统文化不仅仅体现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还逐渐影响到了我们国人的日常饮食文化,并且这种影响一直延续至今。在中国,大多数家庭都使用圆桌吃饭,取“团圆”之意,傍晚时分,夕阳西下,炊烟缭绕,一家人围坐在饭桌旁,不管这桌上的菜品如何,单单这样的氛围就足以让人们心头暖暖,温馨十足。反观西方,西方国家更喜欢分坐在长桌的两端进行就餐,这一点与他们十分注重个人空间的习惯有关,西方人希望随时随地都保有自己的隐私,即使是一家人也不例外,因此西方人在就餐时,彼此之间都会不约而同地保持一定的距离,给左右邻座留下一个安全的距离。现在在中国,越来越多的情侣或是年轻人,都喜欢去一些西式餐厅,去感受一下那种长桌,高椅,铺着精致桌布的浪漫氛围,其实偶尔去体会一下西方国家的浪漫也是不错,但最重要的一点,千万别忘了,对于中国人来说,还是紧紧地围坐在一起,相互之间看得真切,彼此零距离地一起吃饭,体会团聚的温馨和快乐,来得更加实际,更加幸福。

中西方的饮食文化范文9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世界各地因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生活习俗等各方面的因素,造成了人们在饮食上的千差万别。即便是在同一个国家,饮食习惯上也会有很大的不同。

我国几千年来以农耕文明为主,形成了以食用粮谷类食物为主、蔬菜水果为辅、肉蛋类为补充的饮食结构。《黄帝内经》中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菜为充、五畜为宜”,意思是说,日常饮食中,谷类食物是人生存的基础,水果可以辅助每日饮食,在吃不饱的情况下,蔬菜可以作为填充,实现饱腹感,如果还能有点肉吃,那就更好了。

《黄帝内经》中之所以会提出这种古老的膳食建议,是基于当时当地的地理、气候、自然、人文环境。在今天也有借鉴意义。

我们把视野放大后发现,从广大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再到今天的欧美地区,同样因为地理、气候、人文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许多饮食习惯。例如,在缺乏大面积耕地地区,或气候条件不适宜的地区,无法像我们汉族中原地区这样形成浓厚的农耕文化,相对应的,他们形成了畜牧文化或渔业文化,这些文化的特征也在今天这些地区的饮食情况中有所体现。

如在欧美国家,饮食上虽然同样有粮谷类,但是饮食方法上却和东方有所差异,他们很少会蒸煮,更多地会选择烤成面包;在副食的选择上,更多的选择牛肉、鱼类、奶类作为补充;在一些沿海国家,还会形成以食用丰富海产品为特点的饮食习惯。

近代以来,随着中西方交流的频繁,西方的饮食方式也开始渗入到我们生活中。但在有些人看来,西方的饮食是不健康的,亚洲人不适合西方的饮食,或者西方的饮食不营养,热量高等等。

其实, 在饮食问题上,食物百花齐放、丰富多彩是一件好事。食用异地饮食并不会因为人种不同,而对身体健康带来什么伤害。例如,一个东亚人如果从小生活在欧洲,也会形成区别于东亚人的饮食习惯,而这种饮食习惯,并不会因为人种的不同,让这个孩子无法正常成长,或出现健康危机。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地区的饮食结构是绝对健康的,今天我们看来所谓健康的日本饮食结构、地中海饮食结构,也只是相对来说健康。我东方的饮食,如油条、糖三角、炸面@子等等,其实也无法做到营养学中食物多样、膳食均衡的要求。在西方饮食中,也有像薯条这种和油条差不多的不那么健康的吃法。

最后,笔者想告诉大家,每个地区的饮食都有其优秀的一面,也都有其劣势的一面。真正好的饮食习惯,是自己养成的,就是遵循食物多样、膳食平衡的营养科学理念。在科学面前,食物都是平等的,膳食结构是否健康,完全取决于我们每个人的选择和搭配。

中西方的饮食文化范文10

关键词:汉唐两代;外来食品;加工技术;中国饮食文化;当今发展

中图分类号:TS972.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1-0000-01

“民以食为天”,人们的生活每天都离不开吃。所以连我们的先人都有过“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的论断。但我觉得,吃不仅只是种生理欲望。真正的“吃家”会吃,享受吃。因而,吃有三品:“上品会吃,中品好吃,下品能吃。”①这正是对吃的境界的精当论说。作为中国人,我们可真是有口福的,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是几本书都写不完的。作为西安人的我,那就更有口福了。西安小吃之丰盛在全国都是有名的,就像鼓楼回民街、西羊市、大皮院,简直是我的最爱,每次去那儿必大吃一通。同时,我也老觉得奇怪,像回坊的这些食品,看似都不是中原人开发的。那么它们都是如何产生的呢?思绪纷飞,我回到去探究以长安为首都的汉、唐与外界饮食交流的情况。

中国与外界的饮食交流很早就开始了,可算得上规模的要从西汉张骞通西域以后。张骞通西域,很多外国食品传入中国。比如:“葡萄,大宛国特产,酿造葡萄酒,极醇美;石榴,大夏国特产;胡麻,即芝麻、油麻,原产于大宛;胡豆,包括蚕豆和豌豆。②还有西瓜、甜菜、胡萝卜、茴香③等等。从上面的材料,我们会大吃一惊,原来现在那么多熟悉的食物都来自外域。那我们中国的食物种植就那么落后吗?不是的。我认为,汉代是外来食物大量引进的一个阶段。而到了唐朝,则是一个对引进的食物全面吸收、融合、创新发展的阶段。对于这个阶段,我将以葡萄酒、胡饼、羊肉泡馍、冰糖与石蜜这几种源于外域,而在中国创新发展的食物,来一窥这时期的饮食文化交流。

“葡萄酒,是以葡萄为原料,经过娘草工艺制成的饮料酒,读书较低,在八到二十二度之间,原产于亚先后西南小亚细亚地区,张骞通西域后引进。“兰生”为武帝时葡萄名酒。”④除了中原人自己酿酒,“唐代有许多湖人开设酒肆,并用胡族女子充当侍者,称“胡姬当垆”。因为胡族女子风流洒脱,有异域风情,所以胡姬酒店生意火爆,常压倒同行。”⑤因而,我们可以看出,汉朝只是引入了葡萄、葡萄酒,成不了什么大气候。正是唐人对葡萄种植法的探索,对葡萄酒酿造技术的“损益”、创新,才能使葡萄酒在唐朝“飞入寻常百姓家”,而不是贵族的稀有品。

接下来要说说胡饼。胡饼到是自汉代以来就传播于中原各地,并普遍的进入百姓家庭。时人对胡饼的认识见于《释名》卷四释饮食“以胡麻著以也”。当时人把外域称胡,因而从外域来的饼叫胡饼。到了唐代,胡饼大为流行。《资治通鉴》卷二一八记载,唐玄宗避安禄山叛军,逃途乏食,“杨国忠自市胡饼以献”。白居易有首《寄胡饼与杨万州》:“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寄与馋饥杨太史,尝看得似辅兴无。”从这首诗中,我们看到了唐代胡饼的特点:从炉内烤熟,含油,饼上有芝麻。而且,当时辅兴坊制作的胡饼最著名。重要的是,胡饼在唐朝还发生了流变。“造型上,大小有了区分。1969新疆吐鲁番阿斯塔纳唐代墓葬中曾出土一枚直径19.5厘米的大胡饼。制作方法上,推陈出新,把胡饼改进成一种油煎饼。”⑥并且,胡饼到了唐代又加了新品种,即于饼中着馅。《唐语林》:“时豪家食次,起羊肉一斤,层布于巨胡饼,隔中以椒、豉,润以酥,入炉迫之,侯肉半熟食之,呼为‘古楼子’。”⑦我觉得,当时的胡饼有点像今天回民街上卖的馕。

接下来要说的是陕西最具代表性的小吃,羊肉泡馍。据说唐代从西边昭武九姓的人来长安,他们的馍在路上风干了,就用水泡着吃,到了长安,他们就把剩下的馍泡在一锅羊肉汤中,发现味道极其鲜美。这羊肉汤在周朝就有,叫“羊羹”。所以说羊肉泡馍是在民族交流中偶然产生的一道美食。之后,羊肉泡馍慢慢流传开来,有一种杜撰说是羊肉泡馍的产生于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有关。作为“吃家”的我,当然也研究了吃泡馍的技巧。馍要手掰,要掰的细小,才好入味,吃泡馍时,不要用筷子搅,要顺碗边一点点蚕食,方能保持鲜味不变。据说当时用羊肉泡馍宴请外宾,外宾赞不绝口呢!

最后,我要谈谈糖。也许大家不知道,现在生活中常见的白砂糖其实是唐朝从外域引进的。唐朝以前,我国已经有蔗糖生产,可质量不好。“唐太宗时从印度引进一种蔗糖加工技术,产品称为沙糖,即白糖。”⑧同时,唐朝还出现了石蜜,也就是类似于冰糖的一种糖。《唐会要》记载:“西番胡国出石蜜,中国贵之。太宗遣使与摩伽佗国取其法,令扬州煎甘蔗汁,于中厨自造焉,色味愈于西域所出者。”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唐代不仅引进这种食品,而且引进了加工技术。最难能可贵的是,唐人能够吸收并发展这项技术,使之能在唐朝生产的更多、更好,能被我们普通人享用。我想,这才是一种发明真正的意义,也真正的反映了老百姓的心声。

汉、唐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尤其是唐朝。通过唐代的饮食交流,我们便可以窥见,唐朝之所以强盛,就是因为它在不断地学习,学习各民族的先进之处。所以说现在博大精深的中华饮食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而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饮食,在当代却受到了冷落。随着西方文化的全面入侵,可口可乐、麦当劳此类西方食品包围了我们的生活。现在的孩子从小就爱吃汉堡,喝可乐,可却不顾此皆垃圾食品,对人体无益。我认为,与其喝一瓶可乐,为何不去喝一杯银耳红枣梨汤,既美味又滋补。中国传统的饮食历来注重与养生结合,因而食物总是力求美味与健康的双赢。

既然如此,那如何在西方饮食强势影响下,把它推向世界呢?通过麦当劳的风靡我们可以发现,当今越强势的其实才越是世界的。所以,要发扬中国传统饮食,我认为,首先要下大力气去发展饮食文化的相关产业,这样才能在当今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生存。近两年中国出现的“百富烤霸”,我觉得就是个吸收、创新的成功案例。它吸收了西方汉堡的做法,可同时在料理上采用中国传统的蒸、烤,因而生产出来的汉堡更符合中国人口味,也更健康。

百富烤霸公开叫板洋快餐,就是为中国餐饮争了一口气。中国饮食文化有那么丰厚的底蕴,若是能有像汉、唐时那种虚心学习的宽广胸怀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我相信中国饮食文化发扬光大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 唐振常《品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第一版

[2] 陈诏《中国馔食文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6月第一版

[3] 刘茹军《中国饮食》,五洲传播出版社,2004年10月第一版

[4] 赵荣光.谢定源《饮食文化概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6月第一版

[5] 王赛时《唐代饮食》,齐鲁书社,2003年4月第一版

[6] 徐海荣主编《中国饮食史》卷三,华夏出版社

[7] 《陕西省志》第七十七卷民俗志,三秦出版社

注解

① 唐振常《品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第一版

② 陈诏《中国馔食文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6月第一版

③ 刘茹军《中国饮食》,五洲传播出版社,2004年10月第一版

④ 赵荣光.谢定源《饮食文化概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6月第一版

⑤ 王赛时《唐代饮食》,齐鲁书社,2003年4月第一版

⑥ 王赛时《唐代饮食》,齐鲁书社,2003年4月第一版

中西方的饮食文化范文11

课题名称:汉语饮食类词语与中国文化;项目来源:2012年北方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项目编号:2012XYC006

摘要:一个民族的饮食文化与该民族文化的联系是极其密切的,而民族文化又对饮食类词语有相应的影响。文章从各少数民族文化角度探讨与饮食类词语的联系及对其的影响。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饮食类词语

作者简介:左馥,女(1985.8-),籍贯:辽宁省阜新市、硕士、研究方向:语用学。

[中图分类号]:G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07-0184-01

我国各民族对中华饮食文化的发展所起的伟大作用总是伴随着国家统一兴盛、民族间的友好交往而发展的。历史上的汉唐盛世,由于各地区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频繁的交流,也使各民族的饮食文化互相交流,互相促进,大大发展。汉武帝通西域,开西南夷,致使西北和西南少数民族的许多创造成果传播于中原乃至全国。例如音乐、乐器、舞蹈、服饰、风物、宗教等等。其中在饮食方面亦吸收了不少,因张骞通西域而引入内地的食品,如胡饼、大蒜、葡萄、马潼等都成为后来我为人民普遍喜爱的食品,大大丰富了我国饮食文化。

民族饮食指的是除汉族之外各少数民族的菜肴。由于各少数民族所处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不同,所处的地域、环境、物产、宗教信仰等不同,所以几乎每一个少数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饮食习俗和爱好,并最终形成了与本民族文化相应的、独具品位的饮食文化和饮食类词语。我国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和东北等边疆地区。北部和西北部的蒙古族,东北三省的满、朝鲜、赫哲、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等;西北甘肃、青海、新疆等地的回、维吾尔、撒拉、裕固、土、哈萨克、塔吉克、乌孜别克等;西南的藏、彝、白、纳西、羌、哈尼、僳僳、拉祜、佤、景颇、怒等;中南部的土家、侗、苗、瑶、布依、壮、水、仫佬、仡佬、黎等;此外在东南部的福建、浙江等省还有畲族,台湾省的原住民部族。

蒙古族,自古以畜牧和狩猎为主,被称为“马背民族”。蒙古族日食三餐,每餐都离不开奶与肉。最具特色的手扒羊肉,喜食炒米、烙饼、面条、蒙古包子、蒙古馅饼等食品。每天离不开茶,除饮红茶外,几乎都有饮奶茶的习惯。多数蒙古族人能饮酒,多为白酒,啤酒,奶酒,马奶酒。汉语从蒙古语中吸收的词语“蘑菇”。

满族,东北故地满族主要从事农业,以高粱米、玉米和小米为主食,再以玉米面发酵做成“酸汤子”。东北满族有吃水饭的习惯,故有大米水饭、高粱米水饭和二米水饭。即在做好米饭后用水过一遍,再放入清水中泡,吃时捞出。饽饽是满族的特色食品,各种黏饽饽是用黏高粱、黏玉米、黄米等磨成面制作而成的。Sacima,满语是一种糕点,北京口语有“萨其马”,意思也是一种糕点,裹蜂蜜,很甜,含糖、油较重的“萨其马“是满族人尚食的特色点心。酸菜也是满族民族在秋冬之季腌渍的大白菜。

朝鲜族,他们喜食米饭、善做米饭。常食用大米面制成的打高、片糕、散状糕、发糕等。日常常食“八珍菜”(用绿豆芽、黄豆芽、水豆腐、干豆腐、粉条、桔梗、蕨菜、蘑菇等制成)、“酱木儿”(用小白菜、秋白菜、大头菜、海带等制成的汤)、泡菜、辣椒。朝鲜族最具代表性的食品是“克依姆奇”,即朝鲜族泡菜和冷面、打糕、狗肉汤。

回族:受伊斯兰教影响,回民禁食猪、马、驴、骡、狗和一切自死动物、动物血,禁食一切形象丑恶的飞禽走兽,无论牛、羊、骆驼及鸡、鸭,都要经阿訇或做礼拜的人念安拉之名后屠宰,否则不能食用。各地回民的饮食也有所不同。如宁夏的回族以米、面为日常主食,而甘肃、青海的回族则以小麦、玉米、青稞、马铃薯为日常主食。常食的面点有馒头、烧锅、花卷、面条、烧麦、包子、烙饼及各种油炸面食。油香、馓子是各地回族喜爱的特殊食品,也是节日馈赠亲友的礼品。肉食以牛、羊肉为主,有的也食骆驼肉,食用各种有鳞鱼。

维吾尔族:饮食以粮食为主,主要有小麦、水稻、高粱、玉米、豆类、薯类等,肉类、蔬菜、瓜果为辅。其中以面食为主,喜食牛、羊肉。常食的主食有馕、羊肉抓饭、包子、面条等,烤羊肉串、烤全羊等菜品颇具地方特色。在西北地区饮食文化圈内,北疆与南疆的饮食风格也存在着一些差异。北疆除维吾尔族、蒙古族和锡伯族等少数民族之外,主要居住着哈萨克族。哈萨克族人民爱吃馕、羊油炸面团、羊肉面片、抓肉、马腊肠、奶茶、马奶子酒、奶油等二十多种富有特殊风味的食品。平时多吃羊肉,通常的吃法是大块白煮的抓肉。晚秋季节宰杀畜后开始熏制冬肉。马肉灌制的腊肠不仅风味特殊,而且可以长期保存。过去基本不吃蔬菜,现在粮食、蔬菜也成了日常食物。南疆居民,除汉族外,主要有维吾尔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蒙古族、乌孜别克族等少数民族,其中维吾尔族的人数占绝对优势。维吾尔族人民以面粉、玉米、大米为主食。平时喜欢喝奶茶,佐以玉米面或面粉制成的烤饼——馕。用羊肉、胡萝卜、葡萄干、葱和大米制成的具有民族风味的“朴劳(普劳、帕罗)”——手抓饭,是节日或待客不可缺少的珍贵食品,以手抓食,故称“抓饭”。

中西方的饮食文化范文12

烹饪特点可分为:选料、刀工、火候和调味四个方面:

中国菜非常强调色、香、味俱佳。这既是一道菜的标准,也是一席菜的标准。

色:指菜肴的颜色,是原料本色与作料的颜色的有机搭配,有时还用一些青菜、番茄、洋葱等衬托,以求达到较佳的视觉效果。

香:指的是菜肴的香气,包括气香与骨香。

味:指的是菜肴的味道口感,是菜肴的灵魂。它是菜肴的主料与调料以及不同烹饪方法的有机结合的产物。

意:让人有联想或是有意义的菜色。

形:其实形是慢慢从色中分割出来的,主要就是讲究成菜的形状以及装饰。

养:药补不如食补,食能养人就是这个道理了,讲究的就是充分体现食物的营养,要荤素合理搭配一类的啦。

中国菜的特点很多,从烹饪文化角度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菜更具有多彩多姿、精细美好、和谐适中营养丰富的特征。提及世界菜系分野,有三大菜系之分:东方菜系、西方菜系和土耳其菜系。土耳其菜系烹饪技艺粗放,可说不足与东西方烹饪媲美。中国烹饪是东方烹饪的代表。

欧美西方,是当今世界上发达国家最集中的地方。但西方是发达与不发达并存。许多老华侨告诉我们,西人不善治饮食,西人不考究饮食。的确,西式烹饪电气化、机械化程度高,强调营养、热量、速度等等,都值得学习和借鉴。但从总体上说,西餐比较单调乏味。拿英国人来说,他们比较保守,尊重传统的东西,其烹饪也是如此,以原汁原味、清淡著称。美国菜式是在英国菜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其烹调方式与英国大体相同,只是美国人注重效率,比英式烹饪更为简化。美国饮食除了“快”字,恐怕再也找不到什么闪光的字眼了。美国是重玩不重吃的国家。德国菜式也比较简单。俄式菜主要讲究的是数量和实惠。法国烹饪用料考究、口味浓郁、质地鲜嫩,很讲究饮食礼仪和服务方式,是西式烹饪的最高水平。法国烹饪发展的高峰期19世纪中晚期出现的一系列烹饪巨著曾为欧美各国普遍接受,奉为标准,可见法国烹饪又是西式烹饪的代表。然而法国人却对中国烹饪饮食文化推崇备至。中餐被法人誉为“世界最佳饮食”。在法国人眼里,中国厨师个个像魔术师,那些被称为神秘、古怪的中餐烹调法给世人带出了最无穷尽的美味享受。无怪乎半生居住海外,深谙中西文化的孙中山先生早就说过:“单就饮食一道论之,中国人习尚当超乎各国之上。”中国烹饪饮食方式可为“世界人类之师导”。无怪乎西装、电影风行中国,西餐却不能风行中国。前些年,美国一家杂志社曾就“哪个国家的菜最好吃”的问题作一次民意测验,结果90%的投票者认为:中国菜最好吃。且市场调查显示,美国人对中国菜的接受程度与其教育背景成正比。正如美国著名的民俗家森纳博士所说:“在烹饪方面,中国显露了比任何其他文明都要伟大的发明。”

中式烹饪饮食,首先以味美为其显著特征。烹饪起始于用料。中国人食品发明之多,食域之宽,是举世无双的。中餐原料常用的达3000种,用到的有10000多种。中国菜肴之所以品种上万、风味迥异,成为世界上菜品最丰富的菜系,首先源于食谱极其广泛。因为各种菜肴美味首先有赖于原料的本味,菜肴的各种质感也首先来源于不同原料的质地。相比之下,西方人的食物品种则要少得多,翻来复去就是牛肉、马铃薯之类,为数不多。

中国烹饪特别讲究用火。中国菜的难度和主要特色之一就在于火候的独到之功。中国菜烹法之多、之奇、之绝、之不拘一格灵活变通是世界上任何其他菜式无法比拟的。中餐基本烹法近百种(常用的约40种),因时因地因料因味的变化又演化出近千种复合烹法。烹法变化首先在于用火变化。而西菜烹法,说到底主要是烧烤一类。火候会改变原料的质感,会使原料中的物质产生不同程度的溶解和挥发,可以提取美味,去除异味。因此火候的微妙变化,是形成多姿多彩菜肴食品的重要条件。而西式烹饪在用火的功夫上则远不及中国烹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