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基础护理计划

基础护理计划

时间:2023-09-25 11:29:59

基础护理计划

基础护理计划范文1

关键词:烟叶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管护

基础设施建设是保证烟草行业稳定发展的基础。随着烟草行业的发展,烟叶农业生产基础建设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1]。烟叶农业生产基础设施项目建后管护,直接关系到烟叶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能否正常发挥效益。然而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烟叶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管护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1 烟叶农业基础设施管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建管并重的认识偏颇

产权归属于集体所有的沟渠、管网、机耕路、提灌站、烤房等项目。一方面由于受益农户多、涉及面广,群众集体观念不强,管护意识淡薄,造成建设项目损毁严重;另一方面工程项目损毁后,群众不太愿出义务工进行及时修善,缺乏管护费用,损坏设施村委会无力组织维修或更换,管护工作难以进行,管护较为困难。尽管对烟叶农业生产的大力发展得到了地方政府的有利支持,但对于烟叶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管护还不到位。“重建轻管”的问题仍然存在,导致烟叶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使用年限缩短,设施无法正常发挥效益。

1.2 规划设计不够科学合理

在项目实施前,需要做好科学合理的规划,这个过程对项目能否顺利实施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烟叶农业生产基础设施项目规划设计中,还存在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设计人员不细致、不认真,未充分征求受益主体意见,而使项目设计出现脱离实际的问题。项目完工后,设施得不到很好地使用,使用率过低,导致设施无人管护。

1.3 管护机制不健全

由于缺乏相关的资料参考和设计,烟草行业管护无法顺利实施[2]。以水养水的机制不完善或未形成,加之部分项目建成后运行成本较高,特别是提灌站,工程管护资金来源问题更显突出。目前,烟叶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完工移交后,虽然项目建设主体针对项目管理建立了相应的管护制度,也采取了一些必要措施。但受农村现行管理体制和无管护资金来源的影响,在实际管护工作中,管护队伍的建立、管护资金来源等工作得不到落实,致使建立的制度难以实施,流于形式,建后管理工作形同虚设。

2 烟叶农业基础管护改进措施

2.1 科学合理的规划建设

要确保基础设施管护好,长期发挥效益,前提是必须保证基础设施项目规划设计的质量。基础设施项目规划设计是关系到管护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内容,更是防止与实际脱节的关键。因此,这对规划设计人员有着更高的要求:一是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调查落实到位,保障基础设施项目规划设计的质量。二是到现场认真进行勘察,确保项目管护质量。三是通过召开群众会、公示等形式,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确保项目规划符合实际。

2.2 强化监管,提升工程质量

烟叶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要考虑到各个方面,其中包括合同、工程的预算,建设的图纸、施工方案等,按照法律实施招标制、建设监管和合同管理制度。同时,还需加强对建设原材料和中间产品检测,现场管理人员需要加大监督力度,不断完善管理流程,创新管理方式,从而达到确保工程质量的效果。

2.3 明确产权和管护主体

烟农的水窖、密集烤房等项目,实行“谁建设、谁所有,谁受益、谁管理”的办法,受益烟农为管护主体,移交烟农管护使用。除烟农自建的水窖、烤房外,产权为村委会或村小组,全面推行“统筹规划、建管结合、责任到人、利益到户”的建管模式,由项目受益村(组)或合作社制定管理制度,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如烟水配套项目中水池、沟渠、管网、小塘坝、倒虹吸、提灌站等,产权归属村民委员会的小型水利工程,村委会为管护主体,移交受益村委会管理使用。

2.4 建立行之有效的管护制度

产权属集体的项目,项目建设主体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建立科学的规章制度,制定相应的管护制度,明确具体管护责任人,签订管护协议,加强项目管护宣传,确定具体收费标准及管护作业流程,确保管护能顺利开展。

3 结语

总而言之,烟叶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总体上来说进展较快,但其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建管并重的认识偏颇、管护机制不健全、无管护资金来源等。要想使项目建设良好的发展,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需要不断完善规范制度,保证项目设计的质量,加强监管力度,提升工程质量。只有这样,才能使烟叶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管护的质量与效率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基础护理计划范文2

1.1临床资料

2010年2月至2013年9月在我科于全麻下行胸腹部手术的患者186例,男95例、女91例,依据全麻术后护理方法不同将186例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93例,其中对照组男47例、女46例,平均年龄(58.8±12.5)岁;干预组男48例、女45例,平均年龄(59.4±12.9)岁。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平均年龄、基础疾病、治疗方案、全麻术式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全麻术后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护理风险管理干预。(1)制定护理风险管理干预计划,加强对护理风险因素的识别:针对全麻术后患者易出现的并发症如上呼吸道梗阻、低氧血症、循环系统症状以及延迟苏醒、躁动、恶心呕吐等神经系统并发症,制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及处理方法;责任护士对分管的病例做好存在护理风险的分析,制定个性化干预计划并按计划开展护理工作,做好记录。(2)指导患者配合护理风险管理干预计划的开展:责任护士应加强对全麻术后患者的指导,认真讲解全麻后易出现的并发症及注意事项、全麻后的配合要点,采用互动式交流,以使患者及其家属加深记忆及掌握,从而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配合。(3)改变排班模式,加强术后巡视及病情观察:实施动态排班模式,并选择高年资、经验丰富护士与低年资护士进行搭配,确保全麻术后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病情观察与护理。由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小组采用护理风险应对能力调查表、基础护理质量评价表及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以评价护士应对护理风险的能力、基础护理质量及满意度。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分析,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率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患者评价护士的护理风险应对能力为(88.12±2.53)分、基础护理质量为(87.18±3.52)分,患者满意度为91.38%;干预组患者评价护士的护理风险应对能力为(97.58±2.78)分、基础护理质量为(96.55±3.13)分,患者满意度为99.96%。干预组患者评价护士的护理风险应对能力评分、基础护理质量评分和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0.05)。

3讨论

基础护理计划范文3

一、培训内容:

1.复习巩固护理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2.复习巩固专科的医学和护理知识、专科技能。

3.学习护理专业的理论及有关护理教学、科研、治理知识。

二、培训途径:

1.各病房有计划的组织讲课、查房和安排读书报告会。

2.参加院内、外组织的各种会议、专题讲座、学习班和研讨班等。

三、培训安排:

1.毕业2年内护士的培训。

(1)目标:具有良好的护士形象和行为,能独立完成临床护理中小组护士的工作。

(2)重点:

①巩固专业思想、严格素质要求、加强护士素质培养。

②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抓好“三基”练习。

③明确临床护理工作的程序和小组护士的工作职责。

④学习专科护理理论和技能。

⑤学习为患者做健康教育并实施整体护理。

(3)具体要求:

①到医院报道时,接受护理部组织的岗前培训。

②护理部制定2年的轮转培训计划,护士长结合接受每位轮转护士医|学教育网整理,制定半年的具体培养计划。

③工作以小组护士工作为主,安排夜班工作,熟练把握基础护理的知识和技能。

④参加科内、院内组织的业务学习。

⑤1年后参加护理部组织的10项技术操作达标验收,不及格者进行补考。

⑥每半年一次,写出个人总结,所在科室考核并签署意见上交护理部。

⑦2年轮转结束后,本人提出志愿,与用人单位见面,双向选择进行定科。

2.护士阶段的培训:

目标:能按要求独立完成科室各项护理工作,非凡是专科护理的知识,逐渐达到护师水平。

毕业2~3年的护士,重点:

①在熟练把握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和熟练专科护理知识和技能(包括专科疾病知识、护理要点、专科一起使用、专科用药等)。并学习整体护理的理论及方法。

②学习健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充实教育内容,提高自身能力。

具体安排:

基础护理计划范文4

【关键词】计划生育护理 改进服务 缓解压力 提高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1004-01

我国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主要目的是控制人口数量、改善人口素质、调整人口构成、推升我国育龄人群的生育健康水平和幸福指数。因此,计划生育护理工作质量与服务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我国计划生育工作中避孕节育措施的落实状况,并关系着国人的生育状况以及生活质量。这正是新形势下计划生育护理工作改进的价值体现,也是本文写作意义所在。

1 提高计划生育护理队伍的护理技术和职业素质

一批高水平、高素质的护理队伍是实现新形势下计划生育高效护理的关键。因此,计划生育护理机构应当采取相应措施对护理队伍进行强化培训。

1.1 进一步建立完善岗位管理机制

首先,计划生育护理机构应当构建严格的护理人员上岗资格认证机制,对于拥有相应学历以及执业资格证书者必须通过专业技术考核以后才可上岗开展护理工作,尽可能增加机构专业护理人员数量。其次,顺应新时代的护理要求,要对正在护理岗位工作的护理队伍进行定期培训,不仅要对护理队伍的专业护理技能进行培训,还要进行职业素质方面的培训,并按照上岗护理人员的年龄、技能等方面进行分层培训,构建培训目标机制,丰富护理人员的临床实践经验,逐步强化护理队伍质量。最后,进行在职护理队伍的技术考核,通过定期考核的形式针对薄弱环节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让护理人员意识到专业护理的重要性。对在技术考核中不过关的护理人员要进行强化培训,或者用考核与工薪相挂钩的形式推动计划生育护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1.2 进一步提高护理队伍法律意识和道德水平

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时不时会出现护理人员和患者的争执事件,这会对医患关系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不利于计划生育护理工作的发展。因此,必须强化护理队伍法律意识教育和道德观念培养。首先,护理人员应当主动进行相关护理法律知识的了解,对患者进行规范化护理,并意识到护理中的法律法规的重要性,维护患者身心安全;其次,护理人员应当提高自身的修养水平,在护理中对患者应当有耐心,树立人性化服务理念,积极承担工作义务责任;第三,护理人员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患着的身心压力并帮其有效缓解,尽可能避免医患争执的尴尬场面[1]。

2 优化计划生育基础护理工作

计划生育中的基础护理是整体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检验护理队伍护理技术的重要步骤,因此必须进行计划生育基础护理工作的优化升级,发现基础护理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和服务问题,进行及时的改进[2]。

2.1 护理巡查与病患用药护理

护理人员应当根据医嘱对患者进行定期巡查和定期用药服务,护理队伍之间做好工作的交接安排,对患者进行各方面的检查,及时了解病患的不适,及时让主治医生进行病症处理。同时规范对患者的用药护理,切忌药物之间混乱搭配和服用,认真观察并记录患者在服用药物之后的精神状况和身体状况[3]以防不测。

2.2 防止感染的杀菌消毒护理

对相应的治疗物进行有效杀菌和消毒是避免病毒传染的一项有效措施。计划生育手术者一般都是健康或亚健康人群,因此护理人员在进行各项护理过程中都要注意物品的杀菌消毒及无菌物品的灭菌处理,熟练掌握无菌技术操作,避免患者感染病菌危害健康和安全,提高计划生育手术质量。首先,在进行计划生育手术之前,护理人员要对一切手术所用物品进行灭菌消毒;其次,在手术过程中保持一个无菌环境,协助主治医生进行规范化手术操作,最后,对进行手术过后的患者进行专业护理,患者所住的房间进行空气地面消毒,保持一个良好的环境。

2.3 定期观察掌握患者身体状况

在进行计划生育护理操作期间,对患者身体进行定期观察是掌握患者身体状况的主要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为主治医生的治疗提供有效的参照。因此,护理人员应当对患者进行定期的血压、呼吸等体征观察与测量。在手术之前告知患者手术禁忌,并对患者进行常规身体检查,如果发现不适宜手术的不良状况要及时告知医生。在手术之后亦要对患者进行身体常规检查,观察病人是否出现术后并发症或者感染状况,要做到无微不至,做好各个环节的观察护理工作。

3 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

“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是每个护理机构的工作追求,也是新形势下计划生育护理工作上档升级的重要标志,护理人员在整个护理过程中,要关心计划生育受术者的心理压力状况,了解受术者的心理需求,多同受术者进行交谈,缓解其压力。首先,护理人员可以给受术者讲解相关的优生优育知识,让她们了解生育节育的基础知识,让对生育节育缺乏了解产生误解导致心理压力的受术者得到有效缓解;其次,耐心护理病人,护理态度要好,对于患者的疑问尽可能为其耐心讲解;最后,与患者的家人沟通,一起协助患者,让患者在温暖的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心态接受计划生育手术。心理压力得以缓解后,手术也就能够顺利进行。

4 总结

综上所述,要想做好新形势下的计划生育护理工作,就要从护理机构、护理队伍以及患者等方面出发,构建规范化的护理制度,提高护理队伍的护理技术和职业素质,在整个护理过程中按照护理标准化进行,关心患者各方面变化及需求,包括身体状况和心理状况,有效推动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李红燕.探讨新形势下的计划生育工作[J].中国职工教育,2013,(16):147.

基础护理计划范文5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 人性化地城特色 历史文化特色

中图分类号: TU3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生态型的城市

生态城市的规划主要包括提高经济总量和发展生态经济、城市人口的分布、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和提高环境质量等。编制生态城市的规划,必须建立一套由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要素构成的生态城市规划指标体系。在编制城市生态规划的过程中,要依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按照上述指标科学规划城市的经济活动和生态活动,合理的确定城市的经济功能和生态功能、生态资源配置规模和布局,使各项城市活动按照生态城市的要求进行。

同时,必须考虑保护原生态的自然生态绿地。在编制生态城市规划的基础上,要精心做好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从而真正实现城市生态化的目标,并且要体现城市特有的城市生态环境、城市文化、城市形象、城市风格特色和吸引力。要用生态建筑原理科学的规划设计居住区的布局,形成生态建筑与完善的基础设施构成的物质生活环境以及包括精神文明在内的社会生态系统。城市居住区设计必须坚持以下原则:首先是要合理布局;然后是坚持节能低耗无污染;最后是应用生态技术处理生活排泄物和生活垃圾。

绝大多数城市都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基础。生态城市建设必须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所谓充分利用就是保护和提升。生态学原理在城市建设中的具体实践就是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建设生态城市。从实践经验看,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才是建成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的可行之路。

2 人性化的城市

城市是由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结合产生的人口相对集中的生活空间。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和社会活动都是在城市当中进行的,所以城市的规划与设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现代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需要的是安全、舒适、文明的生活环境,城市作为人口集中的人类生活空间同样需要一个安全、舒适和文明的环境。因此,创造一个安全、舒适、文明的生括环境,使城市环境适应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需要,便是人性化的城市规划与设计的依据。

改造环境,享受自然。在规划与设计城市总体布局时,人性化的设计理念要求无论规模大小、无论位于何地,都要在基本设施与布局上均等,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从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出发,人性化设计理念要求对周围环境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使其在为人类服务时更加完善、更加有利于提高人类生活质量。

城市作为人类社会产物,在规划与设计总体布局时,首先应该体现对他们的关怀。在交通、建筑及公共设施等方面特别体现城市对弱势群体的扶持与帮助是现代城市对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3 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

地域特色是指相当规模地理区域内所拥有与其它地方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特征,是高度复合文化地图的表征。其中,自然环境的特色包括与众不同的日照、温度、湿度、风向、风力、雨量、地形、地貌、土质及生物等自然现象;社会文化特征包括与众不同的社会体系、人口结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等人文现象。不同的自然环境是塑造不同的社会文化特征的基础,而社会文化特征也是改造与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依托自然地理环境、社会文化特性,寻求地域特色,是现代城市规划设计的基本思路之一。城市会因为创造者的差别而展现出不同的个性。如何利用城市现有的自身条件优势来发展个性,是对规划与设计者在对城市进行总体布局时提出的要求。科学分析的城市的历史、规模、经济、地理等条件,区分优劣,取长补短。

因此,博采众长,重点发展与自身优势条件相适应的特色城市是参与竞争的出路,也是城市健康发展的出路。在城市规划与设计总体布局时寻找城市自身的优势,发展城市的特色和个性是城市发展的必然。

4 历史文化古城

城市是一个活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让它活得更加和谐,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同时又不伤害原来的脉络和空间肌理构成。我国有很多历史文化古城。对于历史文化古城的规划和设计的重点就在于古城内部旅游产业的选择与协同发展模式,处理好古城文化遗址保护与旧城改造、环境整治绿化与古城文脉复兴的关系。保护历史文化古城应该遵循以下原则:首先必须落实古城保护的具体内容,对历史街区、自然风景区、重点文物、风貌控制区、文化景观敏感区等要进行规划控制并落实具体的保护措施。其次,是建立完善的保护体系。应该在整个城市范围内,非常明确的指出历史文化遗址的保护区域、古城整体保护方案、历史街区或历史保护区、文物古迹的分布范围以及其周围环境的保护及管理。最后,协调古城保护与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三者的关系。保护历史文化古城的策略:

第一,科学规划,在保护中寻求发展。规划是着眼全局,在整体范围内进行部署和安排,在空上和时间上对整体进行协调,以期达到和谐发展的目的。在旧城改造过程中,由于其内容的复杂性、涉及对象的多样性、目的的综合性,必须设计一个全局性、综合性的规划。要想协调好旧城改造与历史文化保护间的关系,合理解决拆与留的矛盾,一个具体详细的旧城改造规划显得非常必要。

第二,以城市的规划和设计为主要依据。城市的规划和设计是建设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是综合部署与具体安排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的基本依据,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旧城改造作为城市建设的一部分必须符合城市的规划和设计的目标,以城市的规划和设计作为建设的主要依据,以城市定位与发展为目标,结合历史、现状与未来发展,确定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内容。

第三,规划要留有余地。任何一座历史文化古城都经历了丰富的历史积累,是劳动人民智慧的沉淀。但城市建设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有时也可能是断断续续的,城市的规划和设计很难也不可能做到一步就位。因此,任城市的规划和设计时应该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要给子孙后代留下选择余地。

参考文献

【1】冯志刚.浅谈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J].科技创新导报,2008,5:47.

【2】刘玮.论城市规划中建筑设计[J].科技创新导报,2009,2:28.

基础护理计划范文6

20**年是医改各项具体措施实施的一年是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关键一年。科室护理工作根据护理部的工作计划和科室20**年的工作情况,紧紧围绕“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在做好护理安全管理的前提下。以提高科室护理人员素质,夯实基础和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为目的。狠抓计划落实;作好质量控制;积极创新改善服务措施。提高科室护理服务质量。为医院的发展添砖加瓦。

20**年作好七件事情

1、做好科室护理人员的思想稳定工作。

2、狠抓制度落实,规范管理把好安全关。

3、狠抓计划落实,抓好三基三严的培训,夯实基础。

4、作好质量控制。保证质量的持续改进。

5、积极创新改善服务措施。

6、提高护理文书的书写内涵质量。

7、作好实习带教工作。

具体措施

措施01

作好科室人员的思想稳定工作

思想是行动的源头,在医疗体制改革的初期,作为护士长作好人员思想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利用各种改革成功的先例,并让大家认清改革是大趋势等等教育作好人员的思想稳定工作。保证科室正常运转。

措施02

抓好安全管理

1、认真落实护理15项核心制度,安全教育月对十五项核心制度进行解读学习两次。每月制定安全教育计划组织人员学习并进行考核。

2、加强科室的日常检查工作,做到早预防早处理。

3、实行每班床头交接并清点人数,按护理部要求落实中夜班巡回记录。

4、落实患者安全告知书和入院须知。

5、明晰各种各种标识。

6、制定科室今年的安全管理措施,并严格落实。

7、对于发生的不安全事件登记齐全并有处理措施。

措施03

狠抓计划落实,抓好三基三严的培训夯实基础

1、科室制定继续教育计划,每月进行两次集中培训。以《三基培训》为内容每月进行出题考核一次。

2、以大专基础护理学教材,专科知识为主要内容每月4000字的读书笔记。

3、督促科室所有人参加本科阶段的再教育。

4、组织人员参加护理部组织的培训并对参加学习情况进行考核。组织人员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并进行学习交流。

措施04

作好质量控制,保证质量的持续改进

1、发挥质控小组的作用做好日常的监督检查工作并每周在科会上进行反馈,每月召开质控会议对科室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落实措施。

2、护士长每日进行一次查房,落实护士长亲情交流,对各班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对危重病人的护理质量进行检查指导。

3、科室建立护理人员互助组。进行新老搭配在工作中进行带教互助,帮助年轻工作人员技能的提高。

4、每月有重点和针对性的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5、继续将基础护理的落实作为重点检查项目,继续开展专业班书写工作日志活动。

6、今年医院进行基础建设离科室较近噪音粉尘对科室环境和患者的休息治疗影响较大,一方面要做好科室的管理另一方面作好病人的沟通。将患者教育作为一项质量考核的主要内容进行考核。

措施05

提积极创新改善服务措施提高护理内涵

1、以卫生部下发的文件积极响应开展优质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号召。积极开展视病人如亲人活动,作到“三勤”“四轻”“五主动”“六心”“七声”服务。三勤:勤观察、勤动手、勤动口;四轻: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六心:接待病人要热心、护理病人有爱心、观察病人要细心、为病人解答问题要耐心、对待病人有同情心、对待工作有责任心;七声:病人入院有迎客声、遇到病人有询问病情声、处置时有称呼声、病人合作后有致谢声、操作失误有道歉声、接听电话有问候声、病人出院有送客声。从小处着手,抓好服务的环节不断丰富服务的内涵。提升服务质量。

2、落实以病人为中心,做好病人的管理。以病人为整体管理好病人的休息饮食入厕等为病人提供全方位的便利。

措施06

提高护理文书的书写内涵质量

1、根据护理部的统一部署,规范护理文书书写格式,书写实效内容等等。

2、加强科室人员的培训使护理文书书写能充分体现专科特色。

3、护士长加强检查和指导。

措施07

作好实习带教工作

1、根据实习生的层次制定实习带教计划。

基础护理计划范文7

关键词:预测性维护;设备诊断;在线监测

中图分类号:TP311.52

1 自动化设备运行保障体系概述

莱钢自动化部是专门从事智能自动控制、数字化、网络化控制器及传感器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生产车间维护的综合性高科技公司,其众多的功能模块、完善的嵌入式解决方案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众多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自动化系统顾名思义是在无人干预或监控的情况下按照预定的程序执行规定的动作或自动控制的过程,因此,自动化技术是工农业、国防科学技术现代化发展的标志,自动化程度体现了当前现代工业技术发展的重要标志。莱钢自动化一直致力于自动化技术的研发与现场维护的提高,建立了整个莱钢现场生产的设备自动化状态的监控,包括现场PLC(DCS)控制系统,网络系统结构,自动化仪表在线监控,现场控制点数完全在监控范围内,自动化设备程度的提高有利于设备的维护及自动化维护效益的提高,对整个莱钢自动化生产稳定顺行打下良好基础。

2 自动化控制系统网络结构及安全性设计

计算机网络是自动化设备零故障监控及维护的基础保障。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已成为自动化系统(业务)正常运行的关键。在物理容灾方面,网络系统目前的防护措施已较为完善,而在对黑客攻击与网络化病毒的防护方面,特别是黑客攻击,虽然已建立了初步的防护体系,但由于自动控制系统数据网络在建设和管理中缺乏有效的指导,同时也因黑客技术的不断发展,在这方面还远远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因此,如何优化已有的系统软件和安全产品,如何建立多层次的安全防护体系,仍是当前自动控制系统数据网络发展中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莱芜钢铁集团当前设备保障体系的基础是以实时数据库为核心,将生产现场区域的设备监控、测量实时数据信息进行集成化统一管理和信息数据处理, 作为资源数据共享的基础,为现场生产维护打下良好的基础,为莱钢自动化现有技术人员维护、技术资源支持、提高维护质量及莱钢整个生产运行提供良好的决策。莱钢生产网络结构图如图1所示。

为进一步方便故障查询,在执行中心建立了相关的数据库,便于生产现场的设备故障查询及现场维护,整合当前莱钢自动化库存备件信息综合处理的基础上对现场设备备件进行记录,对执行中心所具有的功能划分进一步划分更佳明确清晰,对现场设备进行报警设置和物资系统厂家进行关联,一旦设备出现问题能便于及时和厂家技术专家进行联络沟通,能及时回复设备正常运行,有利于现场生产设备的稳定顺行,为莱钢顺产打下良好基础。

3 自动化设备零故障运行系统的特点及系统功能

3.1 生产指挥控制中心

生产指挥控制中心整个莱钢生产程序的执行者,是实现整个莱钢资源优化调整生产体系的主要指挥中心,通过对现场生产设备运行状况的判断,对生产情况进行提前决策的依据,及时下达生产计划和停产定修的指挥方针,有利于整个莱钢资源的优化结构调整及有效的资源整合。

(1)借助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实现生产调度的透明化管理。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建立莱钢整个生产计划的执行,实现整个莱钢生产线情况的实时收集、分析、存储和,对现场设备进行实时的监控有利于上层提供决策良好基础平台,生产计划依靠客户需求及现场设备状况为基础,根据现场设备生产能力优化调整生产计划安排及任务调整,充分利用数据库为基础,分析企业生产管理的瓶颈,实现优化操作流程和实现设备最佳状况,提升生产效率。

(2)莱钢自动化通过运行信息电子地图及卫星定位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合理调配。莱钢自动化部通过对现场生产单位的工艺流程及设备频发故障进行系统综合总结,进行优化处理并在地图上进行显示出来所属区域的自动报警系统、相关设备专家的信息、设备仓库备份状况、产品厂家的专家信息状况,有利于莱钢自动化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调控和整合,对现场设备能及时调整相关专家进行设备维护及开发完善,通过卫星定位对流动维护站的人员到位情况及进行实时调控打下良好基础,对莱钢自动化合理调动人员,实时对现场设备故障处理及现场故障抢修创造了条件。

故障处理流程如图2所示。

3.2 区域执行中心

在控制指挥中心下设了各个区域,对现场设备进行统一集中处理,现场设备故障隐患由各班组进行解决处理,执行中心对现场设备处理进行信息采集,如有困难将结合整体力量进行处理。其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设备进行异地会诊,采用实时数据库的数据仓库、Oracle的数据挖掘工具对现有生产模型处理,通过PID控制结合MATLAB仿真对生产管理、设备故障分析、计划调度进行分析。对现场设备进行提前预测,一旦出现故障将自动切换到备用设备,尤其是对生产线上的重点设备进行备份,以实现生产的顺利生产。

3.3 现场维护中心

现场维护中心主要以班组力量为基础,对现场设备进行点击记录,对重点设备状态故障进行上报,主要通过AUTOCAD绘制出各设备的分布图,对现场设备检测状态进行综合判断,当设备超过指标指数或异常状态时应及时通知指挥中心进行实时紧急故障应急处理,执行中心根据现场维护中心传递的信息进行维修计划安排或备件应急处理,实现设备零故障运行状态。

3.4 技术支持中心

自动化技术支持中心是由技术带头人、两站一室、优秀技术维护人员为力量的设备维护后备队伍,实现对调度中心对设备重大故障处理及项目达产技术攻关技术支持。针对莱钢自动化人力资源紧缺,重点放在人力资源优化调整,增强对现场设备突发事件及设备故障快速回复反应及应急处理,以技术优势保莱钢生产顺行。

4 结论

莱钢设备零故障系统投入运行以来,结合人力资源优化调整,实现对现场设备准确、全面、实时的预测,基本实现了莱钢自动化设备零故障运行的目的,减少了设备非计划停机时间,同时提高了自动化维护人员全面了解莱钢整个自动化设备运行状态信息的获取,便于对故障信息的综合处理,提高对故障处理信息分享,为莱钢实现稳定顺行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董辉.冶金设备状态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J].冶金设备,2003(03).

基础护理计划范文8

专科护理教育与本科护理教育的起点基本相同,这对专业技术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由于培养周期较短,课程多,时间紧,所以,在专业教育上与本科有明显的差异,但是,这种差别应是对不同岗位的适应能力的不同,应是这一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与另一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在结构方式上的区别,而不是这一岗位和另一岗位所需知识和技能单纯地按比例地增加和减少。根据护理实践的需要,确定出专科护理人员适合的工作岗位,再根据这些岗位的实际需要,培养出能够独挡一面的专门人才,这种在护理实践专科化的基础上定向化和专门化的培养,应是专科护理教育的主要特征。进行分科培养,这就使专科护理人才既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上达到了较高水平,同时也解决了专科教育培养周期短与课程多、时间紧的矛盾,并且使培养的人才有了针对性,便于更有效地促进临床护理技术的发展。

那么,护理专科专业如何设置呢?我们认为,医疗和护理服务的对象是同一个人,它们只是根据不同的实践范畴,按照自己的学术体系,采用不同的服务措施而己,所以,医疗和护理的专业设置应基本对应,才能在临床实践中分工协作,默契配合.目前,我国临床医疗人才的培养,采取基本参照医院临床和医疗技术科室划分设置专业的力、法,今年八月国家教委颁布的修订后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医疗本科目录》中,临床医学类专业共11个,除了护理专业外,还有医疗技术专业4个。临床医疗专业6个,在6个临床医疗专业中,除去营养学专业,目前实际迫切需要护理专业配合的专业只有5个,根据这种情况,当前设立四个临床护理专业,基本可以满足临床护理实践的需要,这四个临床护理专业和它们适合从事的工作岗位与临床医疗专业。

2、专科护理教育的培养目标要突出技术性的特点。

专科护理教育和本科护理教育都属于高等护理教育层次,但是,本科护理教育的目标主要是为本专业培养“通材”和骨干,特别是在我国现阶段本科护理教育基地还很少,并且.在短时期内不可能较快发展的情况下,本科教育的力量,应主要放在培养护理管理、护理教育和护理科研的骨干力量上。而专科护理教育的目的,是要为临床培养一大批能够独立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临床护理人员,所以,专科护理教育,就不象本科护理教育那样,要求学生具有全面深厚宽广的理论基础,而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成为临床护理的骨干护理学本身就是一门应用科学,其理论知识实质也是实际操作的原理,从初级护理到高级护理教育的各个护理教育层次中,其中固然有基本理论和操作技术面扩大的因素,但其中很大的成份,还是操作原理的不断加深和操作熟练程度的不断提高。所以,如果按照操作加理论设计各个护理教育层次的教学内容结构比例,。

从操作加理论的示意图中可以看出,初级护理教育,对操作和理论的要求都较低,但相对来说要求操作素质比较高,必须具备一般的护理操作能力;本科护理教育,注重基础理论知识,当然对操作素质的要求也同时提高,但在对操作加理论的结构比例上,与初级护理教育是基本一致的;中级、专科护理教育既要求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操作加理论素质的结构比例,基本应该相等。

考虑到专科护理人员还要作为高级护理人员去管理和指导中级以下的护理人员,所以,专科护理教育必须在护理基本知识和技能上,特别是在“专科”的护理知识和技能上,要达到和超过本科水平,才能适应岗位工作的需要,可见,专科是实践和理论并重,在“专科”上具有专长的一个高等护理教育层次。在专科课程内部结构的比例上适当地处理好本专业知识和本科知识的关系,处理好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关系,是专科教育需要首先解决的关键问题。

假如我们将护理人员的知识结构设计为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操作技能和管理、教学科研能力三种水平,各个护理教育层次的知识结构和应达到的水平可用图2表示。从这个示意图中可以进一步说明专科护理教育,以“专科”定向能力培养为主,并要求较全面地掌握护理基本理论知识和具有一定的护理管理、教学、科研能力。总之,专科要突出“专才”,这是专科的主要特征,专科护理教育应以“专科”定向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为主,这是专科护理教育的主要培养目标。

目前,我国的高等护理制度刚刚恢复,要真正把专科护理教育办好,对专科护理教育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也要做认真细致的研究和探讨。我国现行的中等护理专业的教学计划,一直是按照生物医学的模式设置课程,分为普通课,基础课和临床课三段,与现代护理科学的发展水平相比,差距很大,很不适应当今临床护理实践的需要,如临床课的名称就是某科学及护理,一与之相对应的内容,只不过是某科学的“压缩本”加上几条护理条文而已。根据统计;现在中等护理专业使用的《内科学及护理》中的系统内科疾病及护理,全篇约33.8万余字,涉及护理的内容仅有5.7万余字,占全篇内容的17%,而且内容的编排,也只是在充分讲述每一系统疾病的诊治措施后,才在该系统末尾附了一些护理要点和方法,象这样教材的内容构成比和内容编排,显然是不适合护理专业使用的,所以,教材内容改革的幅度和难度就更大。

课程设置,必须和培养目标相适应,教材内容,必须和护理实践的特点相符合,这是课程改革最根本的指导思想和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根据现代护理科学的发展水平和护理实践对一个“专科”护理人员的要求,我们拟定了内科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相对应的课程设置(见表2),试以此为例,探讨专科护理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等问题。

根据这个计划的设想,专科护理教育的课程设置可分为四类,①人文社会学科。②自然科学。③医学基础课、④专业课。这就比现行中等护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计划增设了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这是现代厌学模式转变,护理教育观念更新的必然结果。因为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认为,人不仅是生物的人,更重要的是社会的人,它依据人的社会习性,认为人类疾病的因素不仅有生物的因素,而且有社会的因素,文化的因素,生态因素,人是生物、心理.社会交织而成的一个整体,所以,现代医学要解决的问题已不再局限于个体疾病问题,而涉及到更广泛的健康问题,因而现代护理学术体系有了更深入的内涵和更广泛的外延,它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且必须要有社会医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广泛的知识,通过整体的心身护理,使病人以最佳的心理和生理状态克服应激与病理状态,这样,人文社会科学理所当然地成为护理专业的基本教学内容。

自然科学作为护理科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比重也越来越大,由于人体的研究,不断由整体一一系统—组织一一细胞一一分子向更微细的结构发展,需要的自然科学知识也将越来越向纵深深入,特别是高级护理人员还要具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需要掌握先进的科研手段和技术,这就使护理教育中自然科学的知识面增宽了,比重增大了。至于医学基础课与临床课改革的要点,是要想方设法使这些课程的内容更符合护理专业的实际需要,即改变以医学模式的课程设置为护理模式的课程设置。强调以护理模式设置专业课程,是由于医疗和护理具有各自完整的学术体系、实践畴和具休内容,尽管它们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上的认识应该是一致的,但在促进疾病的转归的具体措施和方法上具有各自鲜明的特色,所以将两者彻底割裂开来或者把一者附属于一者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什么是护理模式呢?我们认为,护理模式就是护理实践的方式与方法的总的概括,是护理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客观条件和依据,是护理学术体系的核心和灵魂。由于人类社会总是不断地由低级到高级运动着、变化着、发展着,因而护理模式也在随着人们对护理实践经验的积累和社会文明的进化经历了一个不断改进、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正是由于这种变化,才使传统的功能制护理方式发展为现在的责任制护理方式,简而言之,与传统的护理模式相比较,现代护理模式就是改变过去以“病”为中心的护理方式为以“人”为中心的护理方式。具体到临床护理方面,就是要在充分认识社会、心理、生物、诸因素对人体心理、生理功能的影响及发展变化规律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分析得出护理诊断,提出护理措施,通过护理方案的实施,使病人处于接受治疗最佳的心理和生理状态.围绕培养学生这样的知识和能力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编排,就是以护理模式办护理教育的正确方式。

可见,护士应是多面手的专业人才,他们应该受到生物学、行为科学和临床护理技术多方面的教育和培训,现代护理已成为人文社会科学,白然科学,生物医学相互渗透的一门综合性科学,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生物医学基础,都是护理专业知识的基础,所以专科护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可归纳为公共基础课,医学基础课,专业课三类(见表2)。经过对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国内现设护理系的十多所高等医学院校护理专业教学计划的研究分析,并根据设想的专科护理教育的培养目标和相对应的课程设置方案,我们制定了内科专科护理专业的教学计划。

总结

1、本文分析了世界护理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认为由于护理模式由单纯的生物模式向生物一一心理一一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使护理的知识面大大地扩大了,且护理的学术体系更加成熟和完善,在此基础上的护理实践专科化是现阶段护理发展的必然趋势,要求护理教育要适应这种趋势,由职业教育观念转向普通教育,并要加强高等护理教育在护理教育中的比重。

2、阐述了我国护理事业和护理教育的现状,认为我国现在护理人员数量少,素质差,护理教育落后于现代护理学发展的状况是非常严重的。

基础护理计划范文9

党的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层层落实责任,坚决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建立保护补偿机制,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为切实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坚决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基本农田数量和质量,按照“依法依规、规范调整;确保数量、提升质量;稳定布局,明确条件”的要求,根据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目标,科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全面提升农田保护水平,努力实现基本农田保护与建设并重、数量与质量并重、生产功能与生态功能并重。深入开展“保护责任社会化、基本工作规范化、日常管理制度化、执法监察网络化、动态监测信息化”的基本农田保护标准化建设,充分发挥基本农田保护的功效,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二、工作任务

(一)落实基本农田地块。在第二次土地调查所形成的土地利用和基本农田保护现状成果资料的基础上,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将永久基本农田逐一落实到以土地利用现状图斑为单位的地块,绘制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底图,明确基本农田的地块、地类、面积、质量等级信息以及片(块)编号。

(二)健全相关图表册。落实到地块的基本农田,以第二次土地调查底图为基础,编制标准分幅基本农田保护图、乡级基本农田保护图、县级基本农田保护区分布图、基本农田调整划定分析图,填写基本农田调整划定平衡表、现状登记表、保护责任一览表并形成相应统计汇总表。基本农田保护图、分布图的编制在全要素的土地利用现状图的线划图上,以相应的图例、图示、反映基本农田地块和保护片(块)的空间位置和编号,加注界桩和保护牌设立等信息。依据基本农田保护地块的综合信息及评定保护等级,逐级汇总相关数据,形成能充分反映基本农田保护地块所在村社、图幅号、图斑号、基本农田保护区编号、土地利用现状、等级、利用状况、保护责任人及承包人等基本台账。

(三)设立统一标识。基本农田划定后,按《基本农田与土地调整表示使用和有关标识牌设立规定》(国土资发【】304号)的要求,在基本农田保护片块设立统一规范的基本农田保护牌和标识。

(四)落实责任。层层签定保护责任书、落实保护责任人,全面建立保护监管机制和保护补偿机制。全面调查核实基本农田保护地块土地承包状况,确定基本农田保护地块的基本责任人。划定的基本农田按国土资发【】167号文件的要求,落实到村组和承包农户,结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等级试点工作,逐步将基本农田标注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上。明确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的保护责任,签订或更新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依据《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层层落实保护责任,明确基本农田的范围、地类、面积、地块、质量等级、保护措施、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奖励与处罚等内容。

(五)建立基本农田保护数据库。按照国家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标准,以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为基础,修编后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为控制,充分采集基本农田保护片块基础数据,建立基本农田保护数据库。将基本农田保护图、表、册的内容纳入数据库管理,基本农田保护数据库包括土地利用现状要素与基本农田专题要素,土地利用现状要素采用《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TD/T1016-)和县级、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标准》的规范要求,基本农田专题要素采用《基本农田数据标准》的规范要求,实现县域数据库联网互通。

(六)成果汇总。一是数据汇总。在基本农田保护数据库的基础上,逐级汇总各级行政辖区内的基本农田保护数据,形成层级成果台帐。二是图件编制。利用数据库管理和计算机辅助制图等技术,依据1:10000土地利用现状图,按照永久性基本农田土地利用现状图斑地块为基本单元绘制基本农田保护图。三是成果分析。根据基本农田调查、划定结果,结合相关资料信息,对基本农田的数量、分布、利用结构及其变化状况综合分析,评判基本农田保护程度,预测变化趋势,提出保护建议,编制形成全县基本农田划定专题报告。

三、工作原则

(一)永久性原则。永久基本农田一经划定,在保护时效内,即不能占用,不得通过规划修改将永久基本农田调整为一般农田,除对国家经济社会有重大影响的重点交通、水利、能源、军事项目外,不得占用基本农田作为非农业建设用地。

(二)统筹兼顾原则。划定工作中,既要保证高质量耕地划入永久基本农田,又要充分考虑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规划划定时要综合考虑、留有余地。

(三)质量保证原则。划定永久基本农田要和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相结合,与建设用地合理布局相联系,确保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数量充足、土壤肥沃、地力上等、设施配套完善、生态环境良好。

(四)科学协调原则。永久基本农田划定要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第二次土地调查、农用地分等定级等成果为基础,并与城市规划、村镇规划、生态建设规划等相协调。要充分利用先进测绘和信息化技术,努力提高成果质量。

(五)实事求是原则。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工作实行行政主导,部门协作。划定工作中,要充分征求民意,并实行严格的考核验收制度,防止盲目追求保护指标和以次充好。

四、组织方式和工作步骤

(一)准备阶段。包括组织宣传准备、资料收集准备、图件准备。在县政府领导下成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国土资源、农业、财政、统计、水利等部门人员组成,具体负责组织实施;要建立联络员制度,各司其职、能力协作、密切配合,认真做好本行政区域农田划定工作。国土资源局负责业务指导、编制实施方案、制定技术要求及实施细则、成果预验收,并会同县统计局负责数据统计和分析处理;财政局负责经费落实;农业部门负责提供农业承包资料,确认耕地质量等级;各乡镇负责配合专业技术队伍做好土地利用现状图斑和基本农田地块的调查摸底,组织落实保护责任人,层层签订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在实施之前,要展开广泛的政策宣传和群众动员,营造党委政府重视、部门紧密配合、群众积极参与的良好工作环境。收集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使用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图件和资料,同时,要收集整理现有的基本农田保护区资料、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现行的各行业规划资料、农用地分等定级、产能核算、农业土壤等方面资料。

(二)等级评价及区块划分。采用最新的土地调查成果图作为工作底图,通过全野外调查、评价,将基本农田范围、区块和评价等级成果转绘上图后,进行综合评定,划定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范围,并对每个图斑内的农户数、承包面积等信息进行统计。统计每个图斑土地质量、承包情况、保护责任人等,并进行数据汇总。

(三)设置界桩及固定标示牌。根据标绘永久基本农田的成果图,实地踏勘,按片块拐点埋设界桩。然后采用GPS实测界桩拐点。永久性基本农田与基本农田分界桩暂不作实地埋设,只在图上标注。在基本农田保护标示牌上,要标注永久基本农田范围。

(四)内业校核并完善二次调查基本农田库及发放保护明白卡。建立相应的图、表、册和台账,在此基础上,与各级组织签订保护责任书;向基本农田承包经营户发放保护明白卡。

五、工作要求

(一)确保数量和质量。划定后的基本农田应不低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指标。尽量保留原有基本农田中的高等级耕地、集中连片耕地;划定后的基本农田中非耕地、坡耕地的比重应有所降低,平均质量等级应高于规定前的平均质量等级;基本农田集中连片程度应当有所提高。要杜绝基本农田“保远不保近,保劣不保优,保山不保川”等问题。

(二)确保地类符合要求。新划定为基本农田的土地利用现状必须是耕地。按照县级、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要求,将现状基本农田中的建设用地、未利用地、不可调整的、达不到耕地质量标准的农用地划出。

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将纳入各级政府耕地保护目标履行情况考核的重点内容,各级报备成果复核结果作为考核的主要依据之一,并及时兑现奖惩。

六、时间安排

基本农田划定工作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位,在县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由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会同同级农业部门组织实施。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全县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分五个阶段进行:

第一个阶段:完成有关准备工作,包括编制划定实施方案,完成业务培训和舆论宣传等工作。对二次调查基本农田上图成果进行审核,与原基本农田成果比对,分析划入和划出基本农田数量和范围。

第二阶段:完成外业调查工作,包括制作外业工作底图、耕地质量调查、基本农田的承包情况调查、外业成果检查工作。

第三阶段:完成数据库优化完善工作,数据库的更新,等待成果验收。

第四阶段:落实保护措施,签订保护责任书、设置界桩及保护标志、建立相应保护制度,成果报备。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了确保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的顺利开展,成立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国土资源局耕地保护股,由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处理日常工作。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县政府有关部门,建立联络员制度,各司其职、通力协作、密切配合,认真做好本行政区域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各乡镇也要确定一名工作能力好、责任心强的副科级以上领导专门负责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的协调配合,同时乡上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由各驻村干部、村委会主任具体负责,全力搞好协调配合。

(二)落实工作经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是国土资源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按照经费由省财政和地方财政按承担的工作任务共同分担的要求,县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经费由县财政在每年留存的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中解决。

(三)落实作业队伍

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技术要求高,时间紧、任务重,需选择信誉高、技术力量强的专业技术队伍完成基本农田的划定、上图、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台账、图件编绘、数据库的建设、承包经营户发放保护卡等工作。

(四)确保工作质量。本次划定工作执行严格的分级检查验收制度。要求采取措施确保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的数据、图件与实地三者一致,严禁弄虚作假和篡改成果。对虚报、瞒报基本农田数据的,一经发现,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八、成果报备

(一)报备要求。基本农田划定成果经省级验收确认后,将基本农田保护信息逐级备案,实现乡、县、市、省、国家五级备案。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农业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备案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负责。

(二)报备内容。基本农田保护信息包括电子信息和纸质资料信息。基本农田保护图、表、册、相关工作报告等纸质资料信息备案到省:数据库等电子信息备案到国土资源部,同时抄送西安督察局。

基础护理计划范文10

关键词:生态;宜居城市;规划;设计;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依靠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自然基础,以打造宜居的城市生态环境,这是生态城市规划的重点。通过对生态城市的涵义与特点、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原则、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内容及指标体系的探析与思考,将生态思想、低碳经济理念充分地融汇到城市规划建设的实践过程中,进一步推动我国城市的生态化与低碳化的发展进程,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和创造条件。

一、生态宜居城市规划设计的基本概念

生态城市规划是以建设生态城市为目标, 以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的城市生态系统为规划对象,结合生态学的原理、方法, 应用规划科学、系统科学的手段, 去辨识、设计和模拟人工生态系统内的各种关系, 确定最佳生态位, 并提出人与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相协调的优化方案的规划。生态城市规划是在城市规划、环境规划、生态规划的基础上, 根据国家城市建设的总体方针、政策和计划, 基于城市的自然条件和建设条件, 以生态学、环境学、城市学、社会学、经济学原理为指导,以协调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为主要目标, 合理地确定生态城市建设目标、发展方向, 布置生态区城市建设体系, 重点强调规划区域内城市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规划布局的合理设计等,生态城市规划要解决的是城市发展面临的人口、经济、资源、环境问题, 以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规划既与城市规划、城市生态规划和环境规划有着密切的联系, 但又有一定的区别。城市规划重点强调规划区域内土地利用空间配置和城市产业及基础设施的规划布局、建筑密度和容积率的合理设计等, 也可以说主要是城市物质空间与建筑景观的规划。城市生态规划强调规划区域内水、大气、土壤等生态环境的保护、管育、修复和重建, 主要涉及区域环境污染、土地退化、水土流失、水源涵养、城市绿化等方面。环境规划则强调规划区域内大气、水体、噪声及固体废弃物等环境质量的监测、评价和调控管理。而生态城市建设规划则强调运用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整体优化的观点,在对规划区域社会、经济、环境复合生态系统的研究基础上, 提出城市社会、经济建设、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保护目标的总体规划, 它与城市生态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规划紧密结合、相互渗透, 是协调城市发展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

二、生态宜居城市的规划设计的措施

在编制生态城市规划的基础上,要精心做好生态城市设计,以真正实现城市的生态化目标,体现不同城市独有的城市生态环境、 城市文化、 城市形象 、城市风格特色和吸引力:

1、城市景观设计

城市景观设计的目标是建立由建筑 、园林等为主的人文景观和各类自然生态景观构成的城市自然生态系统 。建筑景观设计的重点是在平面规划的基础上做好空间天际轮廓线的规划设计,特别是沿主要街道的建筑景观设计要在做好高层超高层建筑景观设计的同时,适当布置低层的生态建筑。 园林设计的重点是要做好沿江、 河 、湖 、溪等两岸林带,以及城市公园 、城市广场的景观设计,融生态环境、 城市文化、 历史传统与现念及现代生活要求于一体,提高生态效益 、景观效应和共享性 。各类自然生态景观的设计重在完善基础设施,完善生态功能,提高其生态效益 、景观效应和共享性。

2、城市产业设计

城市产业应当是代表生态文明潮流和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生态产业,是能够形成强大示范效应的龙头产业。 城市产业设计要在全面客观地分析城市产业现状的基础上,立足于全国乃至全球市场和生态化。 现代化的发展要求,高起点 、高标准、 科学地予以实施,并且要以生态化的示范产业园区为平台,建设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 以循环经济为特色的生态型工业体系,同时努力发展旅游、 教育、 医疗、 物流、 文化 、信息、 房地产等产业,建立生态产品开发 、设计、 孵化中心逐步实施现有产业的调整和改造,实现产业的生态转型。 提高生态经济在GDP中的比重 。此外,还要努力推行ISO14000环境质量体系认证、 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清洁生产审核 、建绿色企业等,建立企业环境行为 、环境信用评价体系,将企业的环境信用纳入企业社会信用体系之中,通过多种媒体向社会公示。

3、 城市住区设计

要用生态建筑原理对居住区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 居住区设计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合理布局,即综合考虑城市的地理特征和水、 气 、地质等条件及长远发展要求,选择城市居住区的最佳区位和发展规模;二是节能低耗无污染,即一方面要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上坚持环境保护原则,避免由于建筑材料的原因造成光污染、 化学污染、 放射性污染等,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建筑物的朝向、 间距等,以解决住宅采光 、室内通风等卫生问题;三是应用生态技术处理生活排泄物,生活垃圾;四是通过增加居住区绿地,推广屋顶绿化、 垂直绿化、 湖河溪流水体的坡岸绿化等。

4 、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

城市的形成源于我们的祖先" 逐水草而居"的生存准则。因而,绝大多数城市特别是南方城市大多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基础。生态城市建设必须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所谓充分利用,一是保护,二是提升。充分利用的基础首先在于保护。因为,原生态的环境是任何人工生态都不可比拟的,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其次是提升。提升是在保护的基础上提高和完善,通过工程技术措施维持和提高其生态效益以及共享性。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建设生态城市,是生态学原理在城市建设中的具体实践。从实践经验看,只有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才能建成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

5、实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合作

传统设计强调设计师的个人创造,认为设计是一个纯粹的、高雅的艺术过程。而现代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则强调人人皆为设计师,因为每个人都在不断地对其生活和未来作决策,而这些都将直接影响自己及其他人共同的未来。从交通方式到选择家具、装修材料、水的使用、食物的选购、垃圾的处理甚至于包装袋的使用,都是一个生态的问题。因为它们都对整个杜区和环境有着深刻的影响,每个人的决策选择都应成为生态规划设计的内容。所以,从本质上讲,城市生态规划设计包含在每个人的一切日常行为之中。对专业设计人员来说,这意味着自己的没计必须走向大众,走向社会,融大众的知识于设计之中。同时,使自己的生态设计理念和目标为大众所接受,从而成为人人的设计和人人的行为。

总之,生态整体规划设计既不是以减少人类利益(文化价值)的方式保护自然环境(自然价值),而消极、被动地限制人类行为,即自然中心主义,更不是以损害自然价值的方式实现文化价值,或以人类利益为根本前提来保护自然环境,即人类中心主义,而是运用人类伟大的智慧与创造力积极、主动地创造新生活,在实现人与自然公平、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同时去争取实现人类自身内部的公平,实现更高层次的人—自然的双赢:和谐发展、协同进化,这是生态整体规划设计的最高目标。

参考文献:

[1] 刘睿. 城市绿色交通规划探析[J]. 科技传播, 2011,(12)

基础护理计划范文11

关键词: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护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312-02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是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其核心任务就是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围绕避孕节育服务、出生缺陷干预、生殖道感染干预三大工程,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维护群众权益,满足群众需求,既保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落实,又让人民群众更满意。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由医疗、护理、药具、咨询等多方面的人员完成,护理工作在是技生服务的一个重要环节,护理工作是否到位是否规范,直接影响计划生育服务质量和服务对象的满意度。

1 基础护理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服务对象不同于医疗单位,面对的是健康或亚健康人群,虽然实行基本免费服务,但是基础性的护理工作丝毫不能放松。在耐心细致的观察病情、准确及时执行医嘱方面,在查对制度、消毒隔离等制度的落实上,在各项操作的规范标准、护理文书准确完整方面,都体现出基础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护理人员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建立尊重、和谐、有礼、友善的医患关系,塑造计划生育行业良好形象。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扎实护理理论知识,熟练护理操作技术,注重操作前后对病人的评估,操作过程中体现人文关怀,做到眼快、手轻、心细,关注患者诊疗每一个细节,注重礼仪形象,规范护理操作流程,主动服务,热情服务,打造温馨家庭式贴心服务,实现优质服务全程化。

2 宣传工作

在基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护理人员除承担门诊住站护理外,还承担育龄妇女普查、普治、随访等工作,与育龄群众接触最为密切,是宣传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生殖健康知识的重要力量。根据群众不同需求,积极主动提供相应的服务,如对新婚夫妇讲解性生理、性卫生、优生优育等知识;指导孕妇孕期保健;对产后妇女提后保健、育儿指导,帮助其选择适宜的避孕节育措施;向育龄夫妇介绍妇科常见病症状、预防及简单治疗;指导更年期保健等。

3 心理护理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坚持以人为本,在安全有效的基础上,重视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不仅要做好躯体护理,更重要的是针对不同服务对象应用不同的心理护理。

由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对象,绝大多数为健康个体,同时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缺乏了解,由于惧怕手术、惧怕疼痛、惧怕影响以后生活等,会产生恐惧心理。容易出现紧张、恐惧、焦虑、担心、忧郁等心理和生理应激反应。有害的心理因素除不能更好的配合医生完成各项计划生育技术工作外,对躯体具有致病作用。

3.1 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中,施行避孕、节育、绝育手术和输卵、精管复通术,以及相关的医学检查,都是在健康人身上进行的,这种实施手段,对躯体都是一种创伤性治疗,尤其是对接受手术的育龄夫妇,会产生较严重的心理刺激,由此引起的消极心理十分明显,并直接影响手术的实施和手术效果。

3.2 患有生殖道疾病、性传播疾病的育龄群众,由于生理变化及疾病的折磨,人的精神状态、生理状态、社会适应能力和生活方式都会随之改变,会出现特殊的心理需求与心理反应。担心别人远离自己,怕受到冷落、鄙视,家庭关系紧张,常常希望家人、同事关心自己,患者心事重重,情绪低落,产生孤独心理,焦虑紧张。服务对象在接受治疗时,情绪不稳定,易怒,依赖性增强,希望得到重视和关怀,通过护理人员与之交流沟通,尽可能满足其精神需求,并提醒家属安慰和体贴患者。通过交流与理解,建立起一种共同参与、平等的、朋友式的护患关系。良好的护理工作可帮助这些服务对象适时得到生理和心理上的照顾,支持和抚慰,及时减轻心理压力,使治疗的效果更佳。

3.3 在计划生育服务中,护理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修养,牢固树立人道主义精神,把护理事业看做对广大育龄妇女应尽的职责,把“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始终,使服务对象感到亲切、信赖、安全,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采用多样化、个性化服务,对受术者进行有效咨询与指导,尊重和保障服务对象的人格和权益,重视健康教育及人文护理服务,以满足育龄妇女的需要。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同时、逐步引进现代管理方法,更新护理管理理念,紧紧围绕计划生育工作向孕前服务型转变,技术服务围绕生育、节育、不育开展相关的临床服务的扩展。

4 结论

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是新时期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护理工作是计生服务的一个重要环节,护理工作是否到位,是否规范,直接影响计划生育服务质量和服务对象对服务过程,服务结果的评价,在计生优质服务中要重视和加强护理工作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刘清明.加强护理管理防范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护理纠纷[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7,08

[2] 刘云嵘,齐大逊,王东玲,等.中国乡级计划生育服务站技术服务提供及服务能力跨地区分析[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06,04

[3] 方小玲,刘碧红.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做好护理工作[J].现代临床护理,2005,05

基础护理计划范文12

夯实基础 加快发展 不断提升全区综合经济实力 ——前郭尔罗斯查干湖旅游经济开发区 wenjun 查干湖旅游经济开发区成立以来,区党工委和管委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原则,用“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新思路来指导具体工作,通过全面实施前郭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生态、绿色、民族”三张牌发展战略,科学规划,充分利用生态资本,大力发展旅游经济、有机渔业和环保产业,全区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和协调发展,查干湖已经成为吉林省渔业生产基地、生态旅游和蒙古族民俗旅游胜地。主要做法是: 一、准确定位,因地制宜确定总体发展思路和工作目标 开发区成立伊始,我们根据全区资源优势和基础条件,确定了“以建设中国北方最具民族特色的生态旅游度假区为目标,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生态、绿色、民族为立区特色,坚定不移地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突出抓好旅游业,巩固壮大水产业和农业,加快发展石油工业和环保产业,全面加快开发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促进全县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总体发展思路,明确提出“一年打基础,两年成规模,三年见成效”的近期工作目标。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我们完成了内设机构、派驻机构以及党群组织的组建工作,理顺了管理体制,建立了一级财政和一级国库,编制和完善了各类规划,部分基础设施和旅游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全区进入了整体开发建设阶段。2008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0757万元,同比增长83.9%。实现经济总收入27569万元,同比增长132.9%。其中,工业产值12763万元;旅游业收入10500万元,全年实现渔业产值2047万元,粮食产值2259万元。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926万元,本级财政收入464万元;完成招商引资签约项目18个,合同引资额16341万元,实际到位资金10100万元。 二、规划行先,有计划、有目标地科学开发和保护资源 我们坚持“先规划,后开发”的原则,注重近期规划、中期规划和长期规划有机结合,制定了一整套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和指导性的发展规划。一是制定了《前郭尔斯查干湖旅游经济开发区2002—2008年五年经济发展计划和到2011年十年经济发展规划》。二是委托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编制了《前郭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查干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暨中心区控制性规划》。三是委托吉林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编制了《查干湖旅游度假区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四是完成了《查干湖旅游经济开发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订工作。五是聘请吉林省环境科学院、省水利勘察设计院和北京联生天地生态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完成了《查干湖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和《综合考察报告》的编制工作。上述各类规划的编制完成为今后加强保护区的保护和管理,促进全区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提供了有利保障。 三、加大资金投入,不断完善各项配套设施建设 开发区成立后,在前郭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一是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行为,市场化运作”的模式,不断加大政府投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吸引社会法人和区内企业职工集资。三是针对开发区土地存量少、征地成本高、土地优势不凸显等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省、市、县给予开发区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采取征用区内村社闲置土地、盘活区内企业土地存量等办法,解决重点项目解决建设用地。2008年,开工建设项目19个,完成投资18299万元。 四、发展旅游经济,提高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 我们以湿地生态环境和蒙古族民俗文化为依托,开发建设了一批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态旅游项目,成功举办了三届“查干湖蒙古族民俗旅游节”和两届“查干湖冰雪捕鱼旅游节”。2002年5月至2008年10,累计接待游客9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累计达3亿元。通过国内外一些知名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查干湖独具特色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查干湖的知名度逐年提高,前郭和松原的人气指数有了很大提升。 五、调整渔业生产方式,大力发展有机渔业 我们充分发挥查干湖丰富的水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科学规划,与省内水产科研单位合作,实施大水面开发,采取人工投苗与封湖涵养相结合的方式,发展有机渔业和名特优鱼养殖。全区每年投入鱼苗670吨,年产鲜鱼5000吨,其中,胖头鱼年产量为3000吨。查干湖胖头鱼先后于2002年和2008年获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AA级绿色食品认证和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有机食品认证,查干湖被批准为国家AA级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六、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大保护区保护工作力度 我们完成了《查干湖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和《综合考察报告》的编制工作,并已通过吉林省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的评审和省政府的审批。《查干湖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中明确规定,查干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开发区管委会合署办公,一套人马,两块牌子,行政上由前郭县政府领导,业务上由省水利厅领导,并由省环保局负责宏观指导和综合管理。同时,开发区在原有的查干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基础上,又积极争取省环保局的支持,批准成立了开发区环保局,作为省环保局的派驻机构。《规划》重新确定了保护区面积,由480平方公里调整为506.84平方公里,比原规划增加26.84平方公里,并重新明确了主要保护对象。目前正在开展申报部级自然保护区的前期准备工作。 三、2008年工作安排 2008年,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把全区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市、县党委和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继续实施“三个三”发展战略,加快项目开发和招商引资速度,以创新的思维和方法来应对全区当前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用加快发展来解决制约开发区目前面临的问题,不断创造今后发展新优势。 2008年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全区生产总值实现1.3亿元,同比增长20%;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2亿元,同比增长14%;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1.3亿元,同比增长18%;招商引资任务完成1.1亿元,比上年增长14%。全区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1100万元,本级财政收入实现550万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分别增长18.7%和9.6%。 2008年计划建设项目21个,计划总投资48886万元。其中,工业项目2个,计划投资39550万元;农业项目4个,计划投资2270万元;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项目7个,计划投资4366万元;商贸旅游服务项目8个,计划投资2700万元。 为完成上述目标和工作任务,我们将认真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全方位开展招商引资,全面加强项目开发建设。一是依据现有产业基础和吸纳能力,挖掘区内企业招商潜力,主动与国内外中介机构的合作,实施招商新策略,建立商业化招商机制,实施交易式招商。二是在内部招商方式上,实行专业招商、主题招商、委托招商、“小分队”招商,积极推行网络招商。三是轮岗创业招商。实行轮岗创业,在创业中招商引资。四是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和优化服务两个关键环节,实行招商引资加温加压,基础设施建设加码加速,优化服务加力加强,努力创造一流的投资环境。五是坚持引、建并重,加强对项目的后续跟踪服务,切实提高项目开工率和投产率。 (二)发挥区位优势和民族优势,继续举办旅游节庆活动,促进全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加快《全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查干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暨中心区控制详细规划》的实施,完善游客咨询中心、导游中心、游客接待中心等旅游服务场所,提高景区旅游服务水平。进一步做好特色娱乐项目、查干湖湖标、指引性建筑、垃圾处理场等配套设施建设;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开发旅游商品。举办“中国·吉林查干湖蒙古族民俗旅游节”、“中国·吉林查干湖冰雪捕鱼旅游节”等大型节庆活动,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高查干湖旅游业对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三)加大科技投入,加快发展精品渔业和观光农业。一是坚持大水面开发的方针,采取以人工投放为主,以自然增殖保护为辅的方式,坚持养捕结合不动摇。二是瞄准市场行情,提高单产。扩大名特优鱼类的养殖规模,重点发展网箱养殖等精品渔业。三是继续抓好与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和省水产研究院的合作,不断增加渔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科技贡献率。四是加快渔业基地建设。把查干湖及周边各渔场建成渔业科研基地、渔业良种繁育基地、有机鱼养殖基地、鱼产品加工基地。着手研究查干湖胖头鱼、野生鱼原产地注册等有关工作,依法保护无形资产和渔业生产。五是调整种植结构,发展观光农业。抓好“草原牧鸡”和“狮头鹅”的禽类生产;推广蘖谷生产,种植万寿菊,发展品牌农业、旅游农业和效益农业。 (四)集中力量做好保护区基础工作,完成部级自然保护区申报工作。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和宣传方式,向社区群众宣传《环保法》、《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和《查干湖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4·22”地球日和“6·05”世界环境日,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环境宣传活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环境教育活动的良好风气和公众自觉参与环保的监督机制。充实完善《查干湖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和《综合考察报告》,做好保护区土地确权、划界立标、建设生态环境监测和管护站,清理湖区私搭乱建的违章建筑等实质性工作,力争明年上半年完成申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五)切实加强管理,提高开发区的整体工作水平。一是加大对区内企业及来区注册企业的培育和支持,重点扶持渔业和旅游及石油开采企业,大力发展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二是完善财税征管机制和税源监控机制。实行部门预算和“收支两条线”制度,将区级机关所有部门的财务核算纳入区会计核算中心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加强区内直属企业财务审计监督和财政监督。三是强化景区建设用地管理,严格执行各项审批制度,清理违章建筑;加大景区环境建设力度,集中整治私搭乱建、乱堆乱放现象,杜绝在旅游区随意开采油井、取土等破坏植被的行为。四是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加大工作力度,全力做好社会稳定工作,开展职工群众矛盾纠纷排查调度工作,及时消除不稳定因素。 (六)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努力提高机关队伍的整体素质。一是按照四中全会提出的“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调”的要求,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强化领导班子的政治意识、团结意识、发展意识、创新意识和廉政意识,提高领导干部科学判断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完善领导班子内部工作分工、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落实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二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抓好干部培训和业务学习,搞好乡、村以及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加强非公经济组织党的建设,做好先进分子的入党工作,关心困难职工生产生活,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想方设法保证工资的正常发放。三是做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完善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制度,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建立后备干部工作机制和动态后备人才库,加大干部交流力度。以聘用制度和工资制度改革为核心,积极推进机关用人制度改革,探索聘任制、工勤人员社会化管理等有效途径,实行干部“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创新分配机制,严格考核奖惩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