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基础会计学

基础会计学

时间:2023-06-02 09:22:30

基础会计学

基础会计学范文1

如何通过《会计学基础》教学改革培养经管人才的会计素能,是关系到经管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的重要问题。从经管人才应具有的会计素质和能力出发,运用比较方法研究发现:传统《会计学基础》课程在培养经管人才的会计素能上存在教学内容不够用、教学方法缺乏针对性和教材建设落后等不足,未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对此,应面向经管人才会计素能培养,重构《会计学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体系、教学方法及教材支撑。

关键词:

经管人才;会计素能;会计学基础;教学改革策略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是提升高职教育经管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途径,深化教学改革的核心和基础是课程的教学改革。在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是通过开设《会计学基础》(或《会计学》)课程,以培养经管人才①的会计素能②。但在教学实践中,经管类专业《会计学基础》教学与财务会计类专业的《基础会计》高度雷同,[1]难以发挥培养技术技能型经管人才的功能。如何通过《会计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培养经管人才的会计素能,是关系到经管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的重要问题。本文从经管人才会计素能培养角度,探讨《会计学基础》教学改革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一、经管人才应具备的会计素能

经管人才的岗位胜任素质和能力是由多方面知识和能力构成的体系,会计知识和能力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与财务会计类专业人才相比较,经管人才具备的会计知识和能力有自己特定的内涵,这是由财务会计类专业和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决定的。财务会计类专业培养的目标,是通过系列会计课程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会计信息加工者和提供者”,并能运用会计信息进行相关工作,如审计、财务管理、纳税申报等。而非会计的经管类专业培养面向各类企业相关岗位所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其主要的知识和能力不在会计方面,但对会计知识和能力有相关的较高要求),那就是通过会计课程把学生培养成能胜任经济管理岗位的“财务报表阅读者和会计信息使用者”。众所周知,会计被认为是通用的商业语言,无论从事何种经济管理岗位和商业活动都要懂得这种语言和使用这种语言。会计信息是企业单位经济、管理决策的关键信息之一,做好其他单位的经济、管理决策依赖于会计信息,相应的经济、管理岗位对人才的需求必然包含对利用会计信息的知识和能力的诉求。所以,懂得会计语言是经管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能使用会计信息是经管人才应具有的基本能力。认识和明确经管人才应具备的会计素能内涵,是我们进行《会计学基础》教学改革的前提。经管类专业人才会计素质能力诉求和财务会计人才的不同,也决定了两类专业会计课程教学目标的区别。财务会计类专业的会计教学,主要目标是教会学生如何按照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遵循账务处理程序加工会计信息,培养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即教会学生“如何做会计”。经管类专业会计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显然不能是教学生如何加工会计信息,而应是教会学生知道理解和使用会计信息,培养利用会计信息进行微观经济、管理决策的能力,即教会学生“懂会计”和“如何用会计”。

二、传统《会计学基础》培养经管人才会计素能的局限

在经管类专业会计课程教学中,人们习惯地认为其教学目标与会计类专业《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是相同的。基于这种认识,《会计学基础》教学体系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材编写的规定,与财务会计类专业的《基础会计》课程基本一致,因而存在很大的局限,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教学内容不够用传统上,经管类专业的《会计学基础》教学内容并没有超出会计类专业《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范围,主要包括会计科目与账户、复式记账、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账务处理程序、财产清查、会计报表编制、会计工作组织、会计监督与内部控制等。这些内容集中于会计核算方法的讲授和训练,着重培养学生加工生成会计信息的记账技能。这种内容对于主要为后续专业课程打好记账方法基础的会计专业是合适的,但从经管人才的会计素能内涵来看,记账技术并不是经管人才会计知识和能力的重点,以这样的教学内容来培养经管类专业学生理解和使用会计信息的素质和能力是不够的。因为它只能告诉学生会计信息是如何记录和组织起来的,却不能解释记录的信息是什么,更谈不上分析利用会计信息服务于经济管理决策。

(二)教学方法缺乏针对性目前,与教学内容的雷同一样,《会计学基础》教学方法仍然是会计专业《基础会计》教学比较流行的讲授举例式教学,两类专业几乎无差别,并没有针对经管类非会计专业采用灵活适用的教学方法。一个重要原因是从事经管类专业《会计学基础》课程教学的教师,大多将《会计学基础》的教学作为自己从事会计专业教学的“副业”。在这种情况下,教学路径的依赖及降低讲课成本的驱动,授课教师采用熟悉的讲授式教学方法便是一种“理性”选择,但却给经管类专业《会计学基础》教学和人才培养带来不利的影响,以至于除少数有志于会计职业的学生对会计课程比较感兴趣外,大多数学生学习会计课程的目标模糊、兴趣不大,教学效果较差。

(三)教材建设落后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相呼应,经管类专业《会计学基础》教学大多直接采用会计专业使用的教材,或采用与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教材体系基本一致的教材。[2][3]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教学素材及其逻辑体系都是为会计专业而设计,完全没有考虑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要求。虽然近年来的教学改革推动了经管类专业的《会计学基础》教材改革,但都不完善,依然摆脱不掉编写会计专业《基础会计》教材的思想束缚,仅在原有会计教材基础上小修小补。例如,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并未根据其会计素能要求进行根本改变,教材体系依然是以借贷记账法及其账务处理为主。少量的适用教材虽然在内容体系上进行了改革,但在编写体例上没有新的突破。

三、培养经管人才会计素能的《会计学基础》教学改革策略

如上所述,经管类专业对会计知识和能力有着明显不同于财务会计类专业的要求,从教学改革的角度看,两类专业的《会计学基础》应有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内容体系、不同的教学方法及不同的教材支撑。根据本文的思考,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经管类专业《会计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策略如下图所示:

(一)树立《会计学基础》教学目标的素能观经管类专业《会计学基础》课程教学目标的素能观可以概括为: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能够准确理解会计概念背后的经济活动信息,发展识别、分析和使用会计信息的素质和能力,最终成为经管岗位的实务人才。经管类专业《会计学基础》教学改革的素能观,是《会计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它要求《会计学基础》教学既要讲会计信息的生成过程,更要讲授会计信息的使用;既要以会计一般原理为基础,更要考虑专业需求和学生需求,重视经营管理对会计信息的用途。

(二)《会计学基础》教学内容优化立足于经管类专业学生理解和使用会计信息素能的培养,对《会计学基础》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形成以会计信息的理解、分析和使用为主线,以会计循环知识为基础,以财务报表要素信息解读和分析为重点的《会计学基础》教学内容体系,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合理匹配,[4]改变传统《会计学基础》教学内容与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会计素能诉求脱节的现象。1.简化记账方法和技术的内容。教学改革前,经管类专业《会计学基础》课程的内容是以会计信息的生成为主,讲授借贷记账法、主要经济业务核算、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及财产清查等技术和方法。这些内容对于经管类专业使用会计信息这个目标来说,实际意义不大,尤其是有关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的填报方法以及账务处理程序方面的内容更不是非学不可。所以,简化这部分内容并以易于学生接受的形式呈现出来就成为必要。2.增加财务报表要素的确认、计量、报告及分析的内容。传统上经管类专业的《会计学基础》课程并不包含这方面的内容。但经管类专业学生理解会计信息主要是通过对财务报表要素的解读实现的,应用会计信息则主要是通过财务报告和报表分析实现的。因此,增加财务报表要素的确认、计量、报告,以及财务分析的内容,是经管类专业《会计学基础》教学内容“必需和够用”的体现。

(三)《会计学基础》多样化教学方法创新任何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都是教学过程内生的方法,有着自身存在的规律。不同课程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即使同一课程对于不同专业而言,其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也会有所不同。改革后的《会计学基础》教学的重心在会计信息的理解和使用而不是会计信息的生成,与此相应,教学方法应该多样化。针对会计信息的生成,教学方法应侧重于记账逻辑的讲授和启发式教学,辅之以一定的模拟实践;而针对会计信息的使用,则可以引入案例教学和项目教学,实施任务驱动,辅之以分组讨论等方法,加深学生对会计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关注会计知识的应用的兴趣,提高学生利用会计信息分析和解决经济管理问题的能力。多样化教学方法创新,需要注意两点:第一,没有哪种教学方法是万能的,只有适用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第二,无论是案例还是项目的设计,都要将会计知识和经济管理实务有机结合,编写典型案例和项目,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四)加强《会计学基础》教材建设鉴于经管类专业和会计专业采用同一种内容的教材的现状,考虑经管类专业《会计学基础》教学目标的重新定位和教学内容优化,借鉴国内外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材编写经验,适应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求,经过近年来对《会计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和实践,我们提出如下《会计学基础》教材建设思路:1.构建教材结构新体系。《会计学基础》教材应围绕会计信息使用者阅读和使用财务报表,构建会计信息生成、会计要素解读、财务报表分析三部分内容相融合,以及从财务报表认知开始到财务报表分析结束的结构体系。具体包括:第一部分,会计信息生成(含复式记账、会计循环),介绍主要财务报表及其所包含的会计恒等原理、复试记账以及会计循环知识,使学生了解生成会计信息的基本方法。第二部分,会计要素解读(含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主要介绍财务报表要素的确认与计量。这部分内容对培养学生理解和使用会计信息的能力具有关键性作用。第三部分,财务报表分析,介绍财务报表结构及其分析。这部分内容将帮助学生掌握财务报表这种表达会计信息的独特工具,同时学会对财务报表数据进行分析,培养获取和利用会计信息进行经济、管理决策的能力。2.教材编写与教学改革协同。教材编写应与教学改革协同,而不是为编写教材而编写。因此,要立足于课程改革,从《会计学基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材编写的协同性出发,全面加强《会计学基础》教材建设,使教材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支撑。(1)教学目标与教材编写理念的协同。《会计学基础》教学目标主要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实施而实现。作为承载会计知识信息的结构化载体,《会计学基础》教材应充分反映教学目标的统领作用。教材体系不应是会计知识的简单罗列,教材的体系结构和内容应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这是《会计学基础》教材体系安排从财务报表认识开始到财务报表分析结束的基本依据。(2)教学内容与教材素材的协同。《会计学基础》教材素材的选择应能较好反映《会计学基础》教学内容体系和教学基本要求,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为此,必须坚持“必需、够用”原则,在教材素材的取舍上,将对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不必需、不重要的记账技术素材简化,增加经管类专业必需而且重要的财务报表要素解读和分析的知识素材,努力增强教材的适用性。

四、结语

传统《会计学基础》课程在培养经管人才的会计素能上存在教学内容不够用、教学方法缺乏针对性和教材建设落后等不足,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人才培养功能。对此,应面向经管人才会计素能培养,重构《会计学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体系、教学方法及教材支撑,就成为《会计学基础》教学改革的基本策略。还应该看到,适应经管人才会计素能培养的《会计学基础》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配合才能有效完成。例如,授课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就是《会计学基础》教学改革最终成功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胜任《会计学基础》的教学,不仅需要会计学知识,也需要相关专业知识,它要求授课教师应能从特定经济、管理活动需要的角度讲授会计知识。

参考文献:

[1]袁明哲,刘慧凤,唐蓓.关于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实际需求的问卷调查及思考[J].商业会计,2014(17).

[2]樊行健.基础会计(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李占国.基础会计(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基础会计学范文2

1.1会计核算不规范

1.1.1登记会计账簿不规范。未按规定设置会计账簿,账簿的登记、更正错误、结账不规范。1.1.4报表编制不规范。

1.1.2会计档案管理不规范。

1.2内控制度不健全,会计监督力度不强。

1.3会计人员基础差,不能履行会计职责。

2.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的措施

2.1财政部门、教育主管部门、校长要高度重视会计基础工作

会计基础工作既是中小学校的一项内部管理行为,也是财政、教育主管部门的一项管理行为,各级财政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履行管理和指导的职责。中小学校长是本校会计基础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校长必须高度重视,领导学校财务部门做好会计基础工作,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2.2开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活动

区(县)财政部门、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会计基础工作的指导和督促检查,整顿会计基础工作中不规范的做法和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会计基础工作水平。《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重庆市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实施细则》等是检查指导会计工作的基本依据。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应针对会计基础工作中的重点和薄弱环节,如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由区县财政部门、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统一要求,作出具体规定,有助于会计人员正确掌握和执行,使会计基础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

2.2.1规范原始凭证。

原始凭证是基础的基础,重中之中,应对全区(县)中小学校提出统一、具体的要求。①原始凭证的内容必须具备:凭证的名称;填制凭证的日期;填制凭证单位名称或者填制人姓名;相关责任人员的签章;接受凭证单位名称;经济业务内容;数量、单价和金额。如无数量、单价、金额,应由填制单位提供签字盖章的清单。②原始凭证的整理统一报销封面、差旅单、发放名册、粘贴单等的格式、纸张大小。全区(县)统一印制,也可由学校打印。这样就保证了多数票据的尺寸大小一致,内容规范。支票存根、车船费、过路过桥费、洗车费、生活费、汽油费等小票据,粘贴在原始凭证粘贴单上,可粘贴两排,一张粘贴单上粘贴的票据不超过10张,粘贴后能看到票据名称、金额、日期、收款单位印章。车船费、过路过桥费、洗车费等小票据,经粘贴后填制报销封面。③原始凭证的审签支出原始凭证(车票、过路过桥费、生活费等小票除外)每张必须有经办人签名,购物还须验收人或证明人签名,并说明用途和使用部门,会计审核签名,总务主任签名,再由单位负责人审批后,出纳方能付款。对于程序不规范、票据不正规及审批手续不完善的,不得报账付款。

2.2.2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薄、编制报表、管理会计档案。

区(县)财政部门、教育主管部门要创造条件,成立教育会计核算中心,实施会计电算化,对全区(县)学校实行集中记账,分校核算。记账凭证的填制方法要符合2014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小学会计制度》的要求;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的设置、登记要按《中小学会计制度》执行;会计报表要数字真实、准确、完整,报送及时;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按照规定定期整理归档,调阅和销毁要符合规定。

2.2.3建立内部控制制度。

区(县)财政、教育主管部门制订统一的内控制度样本,统一基本内容,统一基本要求,学校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建立适合本校的内控制度。各项制度要做到科学、合理,便于操作和执行。对执行情况定期检查,根据管理需要和执行中发现的问题,不断修改、完善。

2.2.4检查指导会计基础工作。

定期组织会计基础工作情况的检查。检查工作以学校自行对照检查整改为主,在此基础上,区(县)财政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可以组织学校之间的财务会计人员进行相互检查,或者组织专门力量进行重点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提出整改意见,并对整改落实的情况进行检查。

2.3会计人员要积极参加业务知识、法律法规学习

会计基础工作专业性强,会计人员要深入学习会计基础知识,提高业务素质。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依法开展会计工作。

2.4加强会计监督

基础会计学范文3

关键词:高职;基础会计;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3月7日

大学扩招,让数以百万的高中毕业生能够实现上大学的梦想,但与此同时带来的是生源质量的下降,特别是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基础文化素质普遍下降,而《基础会计》课程内容抽象枯燥,概念图表多,这给教学带来了一定难度。

一、《基础会计》课程入门教学内容的创新设计

1、明确《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学生需要着重掌握的专业能力。对于这些能力,授课教师要侧重进行培养:(1)了解并掌握会计数字、文字的书写规范和技巧,让学生能够对会计具有一个大概的认识,能够对日常常见的会计业务进行会计核算,掌握会计核算原理;(2)使学生能够实际动手填制会计记账凭证、独立进行账簿登记、编制基础会计报表等能力,具备会计手工实际操作技能;(3)使学生具备会计从业的基础理论和技能,能够有能力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考试的专业能力。

2、对于《基础会计》的授课内容,应该与学生培养的目的相结合,做到讲授内容有的放矢。对于学生学习来讲,最难的是入门,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讲,入门教学更显得重要,《基础会计》作为会计专业学生接触到的最基础的专业课程,其授课内容的讲授就更加重要,而做好课程的入门教学,是各大院校会计专业老师孜孜不倦的追求,因此合理设置学生的入门教学内容至关重要。

《基础会计》课程的开始涉及到的内容有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假设等等。一般的,授课老师都是按照教材的章节安排来进行授课的,那么这无疑是给了学生一个“下马威”。我们应该打破常规的讲课思路,特别是在会计这样专业性很强的课程教学当中,要跳出教材对于我们的限制。我们首先向学生讲述的不是会计的总论,而是使学生能够对课程产生一个感性的认识,培养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知道他们要学的是什么,要怎么样去学,学了以后可以怎么样进行实际的应用。

在这里,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做好课前的准备,特别是要准备好一些实际工作中常用的凭证报表等,包括空白的记账凭证和一些上届学生做好的凭证,以此来带动学生的好奇心;第二,回答好两个问题。首先是《基础会计》课程讲什么?对于这个问题可以结合上个步骤中发的会计凭证、报表等相结合,告诉学生其实我们主要学习三个内容:凭证、账簿、报表,二者结合让学生有个感性的认知。其次是如何编制凭证、账簿、报表,这里可以让学生对照教材目录,找到相应章节,并告诉学生这是我们学习的重点,从而让学生能够把握好学习的方向;第三,做好讲课内容的铺垫。我们知道,刚接触会计的人很难把握好“借”、“贷”的方向和实质,因此,我们要做好借贷记账法的铺垫,让学生能够进行一个过渡。

二、《基础会计》教学方法的创新

《基础会计》是一门理论性强于实践性的课程,而理论性强意味着课程的讲解要更具有创新性和独特性,要不然对于刚接触会计理论的学生来讲,只能是枯燥无味,听课也没有兴趣,上课昏昏欲睡。因此,要打破以往的教学模式,用好现代教学工具,创新教学方式。

1、多媒体教学与实物教学相结合。在高职《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要打破采用板书进行教学的传统方式,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优势,使用多媒体教学,结合生动的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内容,在课堂上播放丰富的教学材料,让学生更加形象直观地了解会计内容,提高学习兴趣。以此同时,《基础会计》的教学中还应该给学生配备相应的实物资料,让学生把理论学习与实际使用的会计凭证、账簿等相结合,做到理论与实际不脱节,使学生更容易对会计理论进行理解。

2、理论教学与仿真教学相结合。我们知道,目前的会计教学方式都是先理论、后进行仿真模拟实训的教学方式,这样容易造成学生进行理论学习的时候没有实践的结合而难以理解理论,而后进行模拟实训的时候因会计理论的不足而难以独立进行实际操作。我们应该打破这种教学方式,把理论教学跟实践教学进行结合,在《基础会计》的基础教学中,老师可以把对应的实践模拟教学结合起来进行更加直观的理论教学,甚至可以把理论教学的课堂搬到会计实训室内,进行“角色扮演”式的教学方式。

3、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理论学习的目的在于把理论应用到实际工作当中,组织进行会计专业资格考试以及各种专业技能竞赛,如高职会计专业点钞技能大赛、高职会计专业珠算技能大赛、高职会计专业知识竞赛、高职财务软件操作技能大赛等,提高学生的书写、点钞、珠算、会计实务等方面的操作技能,将技能竞赛作为会计教学工作的一个环节,以竞赛的方式强化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技能训练,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

三、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教学水平非常重要。由于教师的学历、经历、教学经验、工作责任心等的差异,教学水平参差不齐。要提高教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需从提高教师水平和能力入手。

1、加快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引进有一定学历层次、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来校任教,同时可以按照教师职务条件,聘请部分校外专家、专业技术人员来校担任兼职教师。从企业引进一些专业基础扎实,有丰富实践经验或操作技能,熟悉本地区、本单位情况、具备教师基本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来校担任兼职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不仅能优化教师队伍整体结构,改善实习指导工作成效,还能起到“传、帮、带”的作用。由于这些“教师”是非师范出身,缺乏系统的教学理论知识,难免出现缺乏教学经验、教学技巧的情况,这时应组织他们进行一段时间的师范化培训,引导他们向专职教师学习,提高他们授课技巧。这样互相促进,逐步建设一支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以办出职业院校的特色。

2、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方法创新研究。高职学院要特别关注中青年教师会计实践水平的不断提高,努力给他们创造去企业锻炼的机会,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随着会计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学院还要定期组织教师进修培训,使教师的知识不断更新。鼓励教师参加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加强教研活动、研究教学方法等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学院也应积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方法创新的课题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基础会计学范文4

会计基础是一门理论性及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主要着重于对会计理论知识以及会计实务知识的讲解,主要帮助学生掌握会计学的理论基础以及会计核算方法,为学生能够在后续的会计教育中熟练的运用会计基础知识打下基础。

一、会计基础课程的特点

会计基础课程对于很多学生来说都是一门新的课程,会计课程的本身特点有:

(1)内容比较抽象,对于初学者来说,没有一定的指导很难对会计知识理解。

(2)会计科目复杂,会计教学中需要学生能够准确的掌握会计科目之间的关系以及会计科目所在的会计要素类型,但是会计科目本身非常难以理解,很多学生往往出现记忆出错的情况。

(3)核算程序繁琐,会计基础课程中涉及很多的会计凭证,账簿,还有不同的会计核算程序。

(4)报表编制难度大,会计教学中会计报表编制是非常难的问题,学生要对当月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分析判断,将所有的会计凭证汇总记账、最后填制财务报表,涉及的数据多,且计算量大,非常容易出错[1]。对于会计基础教学上,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会计基础教学效果。

二、会计基础教学的教学方法

1.细化课堂内容

会计基础中理论知识的学习对学生日后的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教师不能够将基础的理论知识讲述清楚,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对会计内的一些知识就不能够进行准确的判断,例如:会计的六要素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教师对这六要素不能够进行详细的解释,学生就会在后期的学习中将六要素中分类的会计科目混淆,如:原本属所有者权益类的“未分配利润”科目,学生就会误以为这是利润类的科目,对学生的做账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教师要以教学的“大纲”为原则,将课本上的重点内容进行详细的介绍,从而达到重点归类的效果。会计基础课程的原理、基础知识对于很多的初学者来说都是一些相当陌生的词汇和意思。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针对性的理论实际相结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对学生讲解会计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或者在社会上的一些企业中常见的问题,将其中涉及到违反会计准则的内容进行讲述,如:某新成立的企业在运营的过程中为降低企业的运行成本,企业法人是会计专业毕业,且拥有会计资格证,于是就自己担任企业的法人兼任会计,这样的行为是严重不符合会计规定[2]。通过这样的案例教学,就能够提高学生的警觉心理,同时能够加深学生对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记忆能力。

2.强化课本中的重点练习题

会计基础课程中有很多概念性的问题,如:会计核算、会计监督、权责发生制等,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的科目名称,这些内容都是需要学生能够记住的内容,但是由于内容非常多尤其是会计科目,如果强行让学生背诵,不仅不会达到效果,反而会让学生将一些关键性的科目所属的会计要素记错[3]。因此,对会计知识的记忆要根据学生自身的能力,在平时的训练中让学生一点一点的接触会计科目,如题:某企业为一般纳税企业,企业与2014年11月1日,销售A商品获得收入100000元,款项暂未收到。那么对这样的问题应该做账为:借:应收账款117000贷:主营业务收入1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17000若题中的款项已通过银行支付,那么会计的分录则会不一样。应为借:银行存款117000贷:主营业务收入1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17000这样的记账方式对学生来说可能是第一次见到。因此,教师在讲解会计科目的时候,要适当引用一些实例对学生进行教学这样的方法便于学生能够对会计科目快速的记忆。

3.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会计基础课程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不能在整体的内容上太过于死板,会计工作本身就是一个算账和记账的过程。太过于死板的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出现视觉疲劳,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可以采用教练式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思考问题,釆取多种互动讨论和答疑,将学生枯燥抽象的会计学习产生乐趣,寓教于乐。另外,基础会计中一些重点问题通过图解的方式向学生解答。会计图解是会计教学工作中,通过对问题进行分析与归纳,将理论性的会计知识、会计业务处理方法、账务处理程序进行通过抽象的图片或者表格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么然后将其中的关系分别将进行标注与解释。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生动、具体全面的向学生解释各个会计名词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启发学会说呢过的思维达到医疗之外的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在讲解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时候,通过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之间的区别,分别进行介绍,就能够使学生清楚的明白两者之间的关系。例如:某企业于2014年11月31日以赊账的形式购买一批设备,与2014年12月5日使用银行存款支付,那么按照权责发生制这批设备应该计入11月份的支出,但是的按照收付实现制那么这批设备应当计入12月份的支出,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清楚的明白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之间的关系。在进行会计基础教学的时候往往会遇到一些问题采取黑板教学的方式往往显得费时费力,达不到一目了然的效果,但是采用多媒体教学并附加案例,就能够清楚的反应教学内容。

三、结语

基础会计学范文5

一、扎实的理论知识是实训的基础

众所周知,中国教育正朝着把大学教育普及的方向快速发展,就业成了教育中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年代,大学生是不愁工作的,但在教育全面扩招的今天,就业成了国家、企业、家庭中最大的问题。是工作机会减少了吗,不全是;是我们的用人单位太挑了吗,也不全是。因此,我们的教育单位“觉醒”过来了,是我们培养的学生不能适应了。所以很多院校都在改革,针对用人单位的普遍意见(学生缺少实践能力),都在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上花了很多的成本。但在改革的过程中,又走入了一个误区—忽略的理论知识。在近十年的会计教学中,笔者发现,会计实训是很重要的,但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面对初学会计的学生来说,应如何打好他们的基础呢?笔者认为教师在教授课程中应做到语言风趣,尽可能的列举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很抽象的概念。比如,在基础会计教学中,大多学生对于生产成本这个会计科目非常难理解,我举了一个炒“宫爆鸡丁”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把“直接材料”的投入、“直接人工”的投入、“其他直接支出”的投入和“制造费用”的分配转入比喻成“鸡丁”的投入、“花生米”的投入、“油盐”的投入和“水电煤气”的分配转入,增强了学生的感官认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实训和实训工具是理论知识的保障

注重理论,加强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基础会计教学的根本任务。在基础会计教学中,每当碰到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内容时,在课堂上很难下定义和解释,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即使花费了大量精力,其效果仍不理想。如果我们在会计实验室中进行实物教学,复印一些典型的原始凭证,购买各种格式的记账凭证、报表,要求学生完成填写、鉴别、审核原始凭证,正确填制记账凭证,自己动手装订凭证,编制汇总记账凭证,登记各种明细账和总账,编制会计报表,依次完成整个会计循环。若有条件可领学生到实习企业进行参观,在参观中让学生多了解一些工厂的生产流程、业务内容;在实习企业会计工作室,让学生多看一些不同类型的原始凭证,了解从原始凭证到会计报表的整个核算过程和会计工作组织知识。这样学生所接受的将不再是空洞的理论,而是实战演习,从初始记账、算账、报账到关键的用账、可以弥补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缺憾,可以为我们培养出理论够用、技能过硬、素质全面的会计人才。

三、理论知识应和实训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会计专业理论与会计实训的衔接,能突出会计知识的适用性。会计理论来自于会计实践,是会计实践经验的概括总结,同时又对会计实践工作加以指导,所以教师在对基础会计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构建出较完整的理论框架,而且还要树立起完整的操作理念。

因此,在讲授基础会计课程时都需组织配备相应的会计模拟实训资料与教材进行衔接,将一定的课堂教学时间用于指导学生实训,将较系统的实训资料发给学生,把需解决的问题交给学生,将实训作为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通过指导学生会计实训,把学生的理论思维引到与会计相结合的实际中去,通过实训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强会计知识适用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学生太“懒”了,许是高考压得他们太久了,一进大学就松懈下来。确实大学学习较之高中要松的多,所以为了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基础会计教学应将会计专业理论教学与会计实训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许多理论问题根据实训需要由学生自主去钻研解决,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体会到一种成就感,以此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这个能力的培养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完成。教师的讲课精力可也放在学生通过钻研而解决不了或解决不好的问题上来,便于体现学生在学习中发挥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四、基础会计教学中的误区与规避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理论教学与实训的比例,如果课前没有充足的准备工作,很容易造成厚此薄彼的现象。特别是实训,根据学生的配合程度和教师的控制能力,所需时间会不尽相同。因此为了能更好了教学,教师应在课前做好准备工作,做到课前收集资料、课中精炼讲解、课后留有内容,让学生在学到理论知识的同时增加了动手操作的能力。

总之,对于基础会计的教学,需要在注重会计理论教学的同时,注重会计实训,并且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基础会计的教学质量,为学生学好后续课程打好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基础会计学范文6

【摘要】进入到21世纪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也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一些刚从事会计学科教学的教育工作者认为会计基础课上起来不够带劲。我们中职学校的《会计基础》这门课教学大纲的要求是要教中职学生如何记账、报账和算账,采用借贷记账法是基础,中职学生们做的最频繁的工作就是会计分录,如果在课堂教学的进行中,既没有适合的情节,那么《会计基础》这门课计索然无味,并且更无法激发出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多中职学生也就丧失了学习么《会计基础》这门课的信心。本文从课堂导入、教学中案例的使用、教学中的生动语言以及教学中如何让更好记忆的四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探究,进而详细的论述了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增加中职《会计基础》教学的趣味性的建议和方法。

【关键词】中职学校 会计教学 趣味性

现阶段,中职会计教学的过程中,与其他学科相比,会计教学不但没有动听的旋律,同时也没有生动形象的语言,又没有优美的教学情节,所以学生们也就根本无法对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很多学生根本就没有学习这门学科的信心。对于一些基础知识较为薄弱的初学者来说,获得知识通常都是要靠教学直接的讲解和引导的,所以教师怎样才能把学生领进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会计课堂的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学习信心,这就是很重要的问题了。结合笔者的心得体会,在进行会计基础教学工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会计基础教师在进行一章新的教学内容时,需要高度的重视课程内容的导入环节。而课程内容导入工作的关键就是在教学一开始时就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引起学生重视这门课程。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说:“教育的艺术就是使学生喜欢你和你所教的东西。”只要学生们重视了老师所教授的内容,就能使学生们较快的进入学习状态,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发挥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这样会计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效率才能得到真正的保障。所以,会计基础教师在新章节的教学时,要精心的设计这个新内容的导入环节,争取尽快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当我们在讲授会计平衡公式以及经济业务与会计平衡公式的关系的内容时,在进行课堂导入环节时,笔者拿出天平,分以下几个程序进行导入:第一,天平两边都不放砝码,看天平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第二,是在天平两端砝码盘分别加入两个砝码,看天平是否平衡状态? 第三,在天平两端砝码盘分别减去一个砝码,看天平是否平衡状态? 第四,在任一端砝码盘中加一个砝码,并在原砝码盘中上减去一个相同的砝码,看天平是否平衡状态? 其实答案很明确,这四种情况的天平都是处于平衡状态的。在天平两端砝码盘同减或是同加—个相同重量的砝码,天平肯定也是处于平衡状态的,只不过平衡的重量发生变化;而在天平一端的砝码盘一加一减相同重量的砝码,天平也还是处于平衡状态的,因为加减的重量抵消了。通过这个物理实验导出会计平衡公式:资产=负债十所有者的权益,学生们就较为直观和类比的记住了。

第二,教学举例要结合生活。教师在会计教学的过程中,对会计的理论通常以讲授为主,那么教师在快就教学时以照本宣科和解释有关条例原则的方式进行授课,课堂中满堂灌,肯定就无法激发出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反倒容易使其在课堂上打瞌睡。要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就要求教师应在课堂教学角力时要生活。例如,在讲固定资产的内容时,就“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形态的物质”这句话的解释时,就举例为:我们的教学楼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变成茅草屋吗? 公共汽车行驶一段时间后会变成拖拉机吗? 学生们自然会发出笑声并充分理解其含义。再举例来说,教师在讲解利润表是动态的报表,而资产负债表是静态的报表的时,就类比用拍手机照相和拍视频进行举例,利润表是一类反映某个公司或企业一段时间经营成果的报表,就像手机拍视频它是记录一段时间的动态效果,所以是动态报表;而资产负债表则是反映某个公司或企业某个特定的时点的财务状态的报表,就像手机拍照片是定格某个特定时点的画面,所以说资产负债表是一类静态的报表。

第三,语言应生动形象。会计基础中的专业术语是很多,教师教学中,应依据会计学的本质特点,自拟成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原本抽象的概念和知识点尽量的生动形象化,并切合各知识点,这样学生才能生动的记住。例如,会计的发展史笔者就叫称为“会计的前世今生”,在讲解会计要素的构成时,笔者也把资产、所有者权益、负债、费用、收入以及利润称为“六大门派”,会计准则笔者称为 “会计门规”;又如,很多学生存在着写错会计科目的问题,比方说将将“银行存款”写成了“存款”等等。所以笔者对学生们强调会计科目就好像是人的姓名一样,人的姓名可以简称,或者我们还会取一些昵称,同学刚开始还不熟悉时我们会叫其全名,熟悉并了解后我们就给他取一些简称,但是在会计科学中,“银行存款”是否可以简称为“存款”或是“银子”呢? 当然是不行的了,这样学生们在听到后就心领神会的发出笑声,并且在以后的运用中也不犯类似的错误

第四,注重记忆方法。会计基础这门课程中,很多的会计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要求学生背下来,那么为了帮助学生更加容易并且愉快的学习与记忆,使课堂的学习气氛活跃起来,会计教师就应注重记忆方法。例如,在讲授应付职工薪酬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学生们很难记住社会保险包括哪些,笔者讲解时用“生老病死”来概况,“生”为生育保险,“老”为养老保险,“病”为医疗保险,“死”引申为失业保险,这样学生们心领神会了。

综上所述,在中职学校《会计基础》教学过程中,提高趣味性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十分见效的,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进行趣味总结的习惯,从而使学生扎实的学好《会计基础》这门课。

参考文献:

[1]刘思佳.关于提高中职会计课堂的教学质量之我见[J].赤子,2012.

[2]林玲梅.浅谈提高中职会计教学趣味性之我见[J].现代阅读,2012.

基础会计学范文7

一、正确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中职生入学时年龄小,理解能力差,社会经验不足,《基础会计》作为会计专业学生学的第一门专业课程,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对老师而言,正确引导,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是上好这门课的关键。首先,我们要让学生了解这门课程,在第一堂课时介绍《基础会计》 的重要性和在会计实际工作中的作用,让学生知道我们的教学计划,知道三年所开设的课程,明确在校期间的奋斗目标;其次,要树立学生的信心,打消他们学习的疑虑,可以介绍以往学生学习这门功课的经验和他们的奋斗史,为他们提供借鉴和参考;再次,可带领学生到实训基地财会部门进行参观,让他们了解会计机构的设置,观摩相关会计资料,如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报表等;最后,带学生到会计模拟实验室,观看高年级做账的过程,拿出做账样本,告诉他们只要努力,也可以取得这样的成绩,进而提高他们对本专业学习的兴趣。

二、运用多媒体,采用现代教学手段

我国中职专业的重要教学手段仍是以“教案+粉笔+黑板”为主。教师通过大量板书、口头表述和肢体语言等,向学生传授如何从填制原始凭证开始到最后编制会计报表的方法和全过程,既抽象又难以理解。多媒体充分运用了现代科学技术,利用声音、图像、文字等多重刺激,使学生闻其声、观其影、临其境、再现了生活实际,传达了大量信息,加大了课堂容量,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在《基础会计》教学中,涉及到大量的凭证、账页、报表的填写与编制,教师在讲解时很难在黑板上进行演示,学生往往搞不清数据的来龙去脉和填写位置及顺序,给教学带来很大的不便,采用多媒体,可以制作课件进行演示,步骤清晰,学生容易理解并加深记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运用会计理论的能力。同时, 我们可以把重点、难点、练习题、板书要点等都设计编制成课件,存入计算机网络中,以便学生查阅。这样既节约了讲解和板书时间,又避免了教师对重、难点繁琐的讲解,同时也有更多时间巩固新材料的操作。教师可以精讲多练、加快课堂节奏,环环相扣,提高学生训练的速度和效率。

三、结合教材,运用不同教学方法

传统的会计教学方法,无非是以教师为主体,采取满堂灌,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让原本就枯燥无味的内容显得更无趣,所以,我们在讲叙的时候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动态,适当改变原来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问题导向和启发式教学方法、任务分解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分组分享教学法等,现举两例说明。

案例教学法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真实的情境或事件为题材,提供学生相互讨论之用,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一种教学方法。对于刚接触会计的学生来讲,很难站在企业会计人员的立场来思考问题。在《基础会计》“经济业务会计分录处理”教学中, 我们可以在讲解完相关知识点后,结合课本的理论知识,先给学生一个简明的企业实例,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分别从案例企业自身角度来剖析会计案例,再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同时,教师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启发,掌握案例讨论的方向,之后要求学生比较自己与他人的见解,总结出最完善的想法。

分组分享教学法是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按一定的规律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通过形式多样的分享活动,充分调动起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方法进一步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平等性和发展性,突出了可操作性,会使学生更有信心地去学习和探索。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特点由3-5人组成一个小组,让他们互帮互学,对学习中的随时展开讨论,提高学习效果。如在学习会计科目表时,可互相默写会计科目;进行账务处理时,互相检查会计分录正确与否;学习会计核算程序时,可明确分工共同完成。这样,学生在学习时不会感到孤独,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转贴于

四、模拟训练,强化实践性教学

《基础会计》操作性比较强,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这就必须进行模拟训练,加强实践教学。我们可根据这门课的特点,把实践教学分为两部分,一是实验教学,二是综合实训。

实验教学要与理论教学同步进行,边讲边练、讲练结合。如在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会计账簿的登记、会计报表的编制时,要在讲解完基础理论知识后,让学生自己到模拟实验室进行操作,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摸爬滚打,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通过亲自参与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我们要把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组织学生一起讨论解决,让学生在实践中把疑问一个一个的去吃透和掌握。这样,不仅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理论与实践接轨,还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基础会计学范文8

关键词:基础会计;独立学院;课程改革;新商科数字化

一、新商科数字化背景下的人才需求

(一)数字化时代

从2018年中国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运行情况调研报告中可见,“在受访者公司/机构中,财务机器人(RPA)的应用比例高达51.6%,应用最多的范围包括账务处理、发票认证、发票查验、银行对账、费用审核和发票开具、各种对账等。”数字化时代的来临大大提升了企业“会计核算流程的标准化程度和管控能力”,故经管财会类人才的培养也更加倾向于以“脑力、创造力、和协同力为中心的思维培养。”

(二)新商科

在西方国家,私立高校对于商科类专业的建设占据了大半壁江山,这也符合私立学校的运行模式,让理论与实践、学校与企业更好地结合。很多优秀的大学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都是私立学校。在我国,商科专业与企业深度融合的模式也愈发被大众接受并得以大力发展。在数字化的背景下,如何发挥好独立学院的优势办好新商科专业,也正是这门重要的必修学科《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目的。

二、独立院校的《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一)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与实务脱轨

在教学内容上,基础会计学科的大多数教材都是先介绍会计要素、会计科目和会计等式,进而引入借贷记账法的原理,重难点集中在借贷记账法的运用。在上课中发现,一开始便要让学生接受新的会计术语并理解会计等式的逻辑,对于初学者的确有难度,再加上之后还要熟练地用借贷记账法表示科目的增减关系,独立学院的很多学生在面对大量理论性的、枯燥的记账规则时,还没进入到课程重点,已经失去了学习兴趣。一部分学生在学习到会计科目的时候便掉队了,后面的课程越听越迷糊,也对会计产生了畏难情绪。传统的按部就班的教学内容比较单一,枯燥的理论并没有很好地与现实案例相结合,学生只是被动接受,不知道学来怎么运用,没有发挥出主观能动性。

(二)实训课程的体系设置缺乏层次、利用不充分

基础会计的实训课程大多在学期最后进行,一般会安排一至二周的课程。但是在实际地实训中发现,实训课程的利用并不充分,效果并不理想。如今的实训课大多仍然停留在填制凭证、登记账簿、对账、结账以及编制财务报表的阶段。手工记账的过程琐碎,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缺乏任务意识,不能很好地代入到企业内部财务人员角色中。数字化时代的来临,手工记账已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然而我们的一些实训课程还停留在原始阶段,对于数字化财务必备的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培养却非常缺乏。

三、数字化背景下独立院校的《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建议

(一)理论课:引入案例模式,从问题出发

在法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基础会计教学一般是从案例入手,教师会给学生提供时效性强的真实案例(即casestudy)作为引入,采用“倒叙”的方法让学生从财务报表,财务数据的分析入手。从资产负债表引出企业的占用=来源,进而引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再对会计要素进行解读。从企业宏观的决策分析角度出发,让学生始终带着问题学习,在自己解决案例的过程中吸收理论知识。学生会发现,通过解决实际案例,以前枯燥的理论知识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掌握。这也使得商科类学生的理论知识更具有实用性,因地制宜,与现实企业融合。对于独立学院的学生,基础知识的灌入必不可少,如果能够开发一些实际案例夹杂在每小节的课程当中,可以让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应用所学理论,优化单一枯燥的教学内容。注意:案例模式引入的一定是具备时效性的真实案例,问题和答案也是开放性的。如果只是几个公司名称和数据的组合是业务题,并不是案例。案例模式的引入也可以让学生跳出理论框架,培养出具备创造力和协同力的管理型财务人才。

(二)实训课:丰富层次,增加定向培养的进阶阶段

对于实训课效果不佳的问题,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水平丰富实训课的层次。初级层次仍然保留传统的财务报表编制等培训内容,并结合信息技术方面的软件操作培训。在进阶层次,针对初级层次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定向培训。比如我校今年与税友集团浙江衡信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CMAC订单班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通过培训考试的合格者可以获得资格证书甚至进入企业实习的机会,这一模式会大大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材施教,真正做到实训课学以致用,甚至帮助学生更好构建未来职业规划。

四、结语

面对日新月异的数字化时代,高校对人才的培养更应该具备敏锐的触角。独立学院对于《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既要重视理论教学,引导学生运用理论工具发挥决策和分析之能力;又要多元化的丰富实训层次,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数字化时代下的企业财会模式,成为可以熟练利用数字技术,并具备创造力的财会类人才。

参考文献

基础会计学范文9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指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一种教学方式,往往是“填鸭式”。但对初学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一味地听老师讲解,往往使人感到枯燥乏味、不易入门,慢慢地会失去学习兴趣,甚至会厌学。但通过实践性教学,可以丰富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特别是青春期的学生更喜欢自己动手操作。例如可以让学生看一看凭证、账簿、报表等以前不曾看到过的东西,做一做凭证的编制、账簿的登记、报表的编制等只有会计才会做的事情,让学生不断体现专业新鲜感和专业成就感,从而更热爱自己的专业,使之想学、愿学。其次,实践性教学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他教学环节不可替代的。《基础会计》作为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本身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理论性、抽象性。而职高生从初中毕业直接步入高中,没有社会实践经验,缺乏对会计业务的感性认识,又是新的课程,在学习上也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学习起来难度很大。运用实践性教学方法,可以直观地显现抽象的会计原理,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并在实际操作中加深理解和巩固,变难学为易学。再者,任何一项技能的形成源自于练习,专业技能的提高更是一个由单一到综合,由简单到复杂的训练过程。实践性教学给学生提供了练习的机会,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了很好的训练,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对日后的就业或升学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基础会计》实践性教学常用方法

《基础会计》虽是基础理论课程,却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无论是对会计专业概念的理解,还是会计核算方法的运用都离不开实践性教学。实践性教学的方法也多种多样,可看、可问、可做。

(1)参观访问法。即带学生到工厂去实地参观访问。组织学生有目的、有准备、有计划地去参观,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一些抽象的会计概念、会计等式、成本计算方法。如会计要素中的“资产”,课本中的表述是“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这么抽象而专业的概念,即使教师讲得很仔细,学生也未必能理解。我们可以改变一下教学方法,或者带学生到工厂实地参观。让学生知道,他们所看到的厂房、设备是资产,仓库间的原料、产品是资产,放在保险柜里的现金是资产,就连企业生产出产品所贴的商标的专用权也是资产。当他们有了这么多资产的感性认识时,老师再讲解资产的概念,分析资产的特点就水到渠成了。如果参观之后,再适当进行访问,让学生了解企业资产的来源途径,那么“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含义也就容易理解。参观访问法拉近了课堂与社会的距离,学生学起来轻松有趣。

(2)实物观察法。即让学生观察实物图片等。《基础会计》系统阐述了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而会计核算必然要用到许多实物工具,如凭证、账册、报表等。学生不仅要认识它们,还要熟悉其结构、用途、分类,以便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运用,这就可以采用实物观察法。譬如会计凭证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仔细观察各种原始凭证:各种车、船、机票,购物时收到的发票、增值税专用发票,交款时收到的收据,工资结算时的工资单,以及各种入库单、领料单和限额领料单等。然后进行分类,看看哪些是外来的哪些是自制的,哪些是一次的哪些是累计的。学生通过观察获得的认识,远比教师的语言讲解更加真实具体,更加形象生动。

(3)实际操作法。即在理解原理的基础上,让学生动手操作。这是《基础会计》课程实践性教学最主要的方法。如记账凭证填制方法的操作,课堂上教师可给学生准备真实凭证,然后边讲解填制原理边指导学生动手操作。课后,再让学生进行反复的填制训练,以巩固这一技能。会计账簿的登记,也可以准备真实的账页,让学生自己动手登记日记账、总账、各种账页格式的明细账等。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角色转换,让学生来唱主角,教师甘当配角。教师不再大篇幅地讲授,把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动手去实践,在实践中学会自我思考和探索。

三、《基础会计》实践性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基础会计》是基础理论课程,又是学生的入门课程,对学生今后能否学好财会专业影响最大。进行实践性教学,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注意宽严结合。在实践性教学中,一定要用《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严格要求学生,技能操作方法力求规范,不得随心所欲。同时,也要宽容对待学生在操作中出现的差错,对学生来说毕竟是第一次接触,不要一味批评,更重要的是耐心指导,帮助改正,促其进步。要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学习心态,为今后其他各专业课的学习开好头。

基础会计学范文10

2014年12月4日教育部的《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指出“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关注学生职业生涯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内涵和培养目标是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可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是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任务之一。这就要求我们在课程实施中,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论提出的按照教学规律进行教学的观念,而要从本质上按照学生的学习规律进行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去探索利用学生的自身特点、学生的学习规律进行教学。

二、高职学生特点分析

(一)入学成绩普遍偏低、文化基础差

目前高职院校生源主要来自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毕业的学生,其中对口学生包含职业高中生和中职技校毕业生,其余为普通高考招收的普通高中生。从学生的录取成绩看,分数普遍偏低,属于第3批或第4批录取分数线,基本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的最后批次。因此,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较薄弱,对于掌握专业理论知识会有一定难度。

(二)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不足,学习习惯不好

对于学习成绩普遍偏低的高职学生而言,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习惯于依赖老师和独立能力强的同学,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较差,学习方法欠佳。一旦处于自主学习的状态,他们往往不知所措,学习效率低下。很多学生都是在家长与教师的督促下进行学习活动。在课堂中,不能自始至终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一旦不在教师的视线范围之内,就容易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教室后排的学生在这方面的表现更为突出。做完作业主动检查的学生不多。

(三)自信心不足,存在自卑心理

学习成绩低、文化基础差,与本科生相比,高职学生易产生自卑心理、导致自信心不足,加之,社会上对高职教育还存在一定的偏见,这会加重他们的自卑感。同时,由于学历层次的差异,高职高专学生在就业时竞争力相对较弱,许多就业单位甚至拒绝录用专科生。这些观念给众多高职高专学生造成一种心理上的压力。

(四)善于动手,对实践性知识比较感兴趣

高职学生虽然在以上三个方面与普通高校的学生存在明显差距,但他们也有自己明显的优势。他们往往兴趣广泛、善于动手,对实践性知识比较感兴趣,喜欢参加实践操作类课程。

三、学生学习规律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罗伯特•米尔斯•加涅以学习中相应的心理活动为依据,运用现代信息加工理论和模拟的方法,把学习过程分为表1所示的8个阶段:动机阶段、领会阶段、获得阶段、保持阶段、回忆阶段、概括阶段、操作阶段和反馈阶段。同时加涅强调,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一直受到外部条件的强烈影响。因此,对于教师来说,我们需要充分了解、研究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规律,并给予适当的支持,从而使外部条件能与学生的内部活动进行很好的、准确的对接,最终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达到有效的、良好的学习效果。这就是说,我们在教学设计时,教学目标、呈现内容、重点难点、安排过程、选择方式等方面要围绕学生如何学习展开,不能仅仅从教师角度、教材角度考虑教学设计,而是从学生的角度,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设计教学。

四、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探讨

《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学好后续《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等专业会计课程的基础。这门课程理论抽象、实践性强、概念多、核算复杂。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授课对象一般是普高毕业的一年级新生。如何让这些从未接触会计相关理论知识及没有任何会计实践经验的学生学好《基础会计》课程,需要我们从尊重他们自身的特点以及遵循学习本身的规律出发(见表1)。

(一)动机阶段,设置情境、激发兴趣

基于高职学生善于动手、对实践性知识比较感兴趣的自身特点,在进行《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尤其第一次课上我们要注意通过设置需要学生自己动手的、可操作性强的情境,以充分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心中有所期待。比如在《基础会计》第一次课上下发某食品公司某月购进鸡蛋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运费发票、支票存根联、进账单等一笔完整经济业务所需的原始凭证以及空白的记账凭证、明细账、总账、报表,让学生担任该公司的会计人员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账。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就会相互讨论、询问、咨询老师、试图从书上找到标准答案,从而引发小小的思考,心里很期待把这件事情做好。这样在学习动机阶段我们的任务就完成。

(二)领会阶段,提供刺激、引发思考

教学中引发学生思考、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之后,很重要的一点是如何正确引导学生逐步实现心中的预期。在学生研究、讨论、咨询如何做账时,在他们犹豫、徘徊时,作为教师我们可以将往届学生《会计综合实训》手工账本拿出来,让学生去观摩,提供刺激,就其中一个会计科目当月的数据让学生思考并推测证、账、表的逻辑关系,让学生有所领会。

(三)获得阶段,加强指导、刺激回忆

教学中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有所体会很重要,但是如果学生的疑问一直得不到有效指导、及时解决反而会让学生产生挫败感,打击自信心,对于高职学生文化基础差、学习主动性不足、自信心不足的情况尤其需要注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引发学生一定思考后应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并对相关知识进行梳理。如带领学生就账本中一个会计科目当月数据在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明细账、总账、报表中的逻辑关系进行推测。并就下发的原始凭证进行语言描述、解说经济业务,用照葫芦画瓢的方法指导他们根据原始凭证进行记账凭证的填制、明细账、总账的登记、并编制报表。最终用图1的形式将证、账、表的逻辑关系很直观的呈现出来,让学生获得相应的知识。

(四)保持阶段,复述复习、强化练习

新知识获得后,需要不断的复习、强化,才能在长时记忆中永久地保存下去。如让学生针对图1的逻辑关系展开描述并做好记录,对手头已填制好、登记好、整理好的会计资料进行复习、复述。课后布置类似习题进行强化练习,加深记忆。针对高职学生学习主动性、自觉性不足特点,在这个阶段尤其需要借助一定工具和适当的方法进行监督管理。比如可以通过成立学习组进行组内检查并在相应检查表上做好相关记录,也可以通过选出几位比较好学的同学由他们承担相应的检查任务,同时结合抽查的形式督促学生完成对获得知识的强化练习。

(五)回忆阶段,刺激巩固、复活记忆

在学习中,长时记忆形成以后,如果不注意刺激和巩固,它就会向短时记忆转化,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时充分注意回忆的时机。如通过之前教学我们学生已经得出了图1的逻辑关系,那么之后的《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我们就可以根据图1的逻辑关系展开各项内容的教学。具体教学顺序为项目1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项目2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项目3登记账簿、项目4清查财产物资、项目5编制会计报表、项目6管理会计档案。每次教学我们都可以让学生回忆图1的关系,并很清楚的告知学生我们目前处于图1哪个阶段的学习。让学生不断增强记忆的同时,更好得明确了学习目标。

(六)概括阶段,归纳总结、知识迁移

已学过的知识经过保持和回忆阶段,形成长时记忆状态的同时,就会进入概括和知识迁移阶段。《基础会计》课程实践性强,高职学生善于动手,这是我们学生学会这门课的优势。但同时这门课程理论抽象、概念多,学生除了学会会计实践操作外,还需要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这对文化基础差的高职学生来说又是一大劣势。因此,我们要把握好学习的概括阶段,才能让学生同时学会操作、掌握理论知识。这个阶段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归纳总结并进行知识迁移。每个项目每个知识点学完后让学生借助思维导图完成知识点的归纳总结任务,通过思维导图清晰的呈现项目间、项目内各项知识的关系,同时让学生归纳总结学习中好的学习方法,最终为知识迁移做好工作。鉴于高职学生主动性、自觉性不足的特点,我们可以通过之前介绍的方法进行组内检查、抽查等方式督促学生完成任务。

(七)操作阶段,借助平台、应用知识

通过前面各阶段的学习,学生学习效果究竟如何,还需要我们教师通过提供应用的机会进行检验,同时为下阶段的反馈做好准备。《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我们除了靠课堂提问和期末集中测验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课后习题布置,利用网中网实训平台进行模拟实训,利用购买的在线资源进行从业资格模拟考试等。

(八)反馈阶段,达到预期、强化动机

基础会计学范文11

1.1补充教材内容的要求

由于跟会计有关联的新法规和新政策是不断变化的,可是一些高职高专院校使用陈旧的教材,并且过于注重理论知识,未能够详细地描述账表结构,因此就难以实现学生自学与教师讲解的要求,仅仅依靠学生的想象与教师的口述来完成,就会使得实践和理论相脱离。而教师通过应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呈现具体和真实的教学内容,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模式,教师也得以解放,这有效地完善与补充了教材当中的欠缺。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当中,仅仅重视教授会计分录,然而它仅仅适宜会计教学,不适宜实践操作,而应用多媒体技术实施教学,能够将怎样在实践当中填制记账凭证与会计凭证的结构呈现给学生,实现了实践和理论的统一。

1.2会计人才培养的要求

高职高专学生的基础是比较差的,这就需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技能型人才。而会计专业恰恰具有这个特点,会计专业毕业的学生踏入社会之后就能够实施会计操作,能够直接胜任会计或者是出纳等有关的工作。教师在讲解基础会计的时候,需要尽量地为学生创设较好的学习环境,充分地体现出学生的积极性来,以使学生在头脑当中具备会计报表,账簿和凭证的基本结构。然而,绝大多数高职高专教师应用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模式,这不利于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即使教师教授得再多,也比不上应用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效果,应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奠定学生的学习基础。

二、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2.1使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具体和直观

《基础会计》这门学科是学生的入门学科,其中有些知识比较抽象,仅仅使用语言文字来叙述是不够具体和直观的,这就使得学生的学习变得比较苦难。在这个时候,教师通过实施多媒体教学,应用直观和具体的结构指导学生联想,进而有效地突破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知识。比如,针对《基础会计》当中的会计报表,教师通过实施多媒体教学,将不好叙述的大幅图表通过多媒体教学课件呈现给学生,像利润表与资产负债表等。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报表当中填列具体的会计数据,并且要一起检验所填会计数据的准确性,这样学生的印象会非常得深刻,所学习的知识也变得异常牢固,抽象的知识也变得更加具体和直观。

2.2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课堂上,教师能够通过多媒体创设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在实践教学活动当中启发学生进行讨论,进而提高教学质量,这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模式所不能及的。在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模式当中:在教师的讲解下,学生感觉已经学会了,可是在实施实践操作的时候,就无从下手。比如,针对《会计账簿》这一部分内容,需要学生学会怎样登记账簿和账簿结构。传统教学模式仅仅可以应用语言进行描述,而多媒体能够将账簿的结构呈现给学生,教师和学生能够一起登记账簿,因而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怎样有效地推广与普及多媒体教学

3.1更新教学思想

针对一些资格较老的教师而言,多媒体技术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经过一些调查发现,一些教师感觉应用多媒体实施会计教学不能够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还比不上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模式。这是由于这些教师的计算机水平比较低,从而使得在应用多媒体实施教学的时候,不能够有效地解决有关计算机操作方面的问题,然而,这些教师在心理上是排斥多媒体技术的,对新的事物不感兴趣。为此,教师需要正确地看待新事物,在进一步的学习当中,逐步体会新事物的优势,长此以往,就能够发现新事物的优势是传统教学模式所远远不能及的。因此,教师需要更新教学思想,大胆尝试,不断地创新,以切实提高自身的会计教学能力。

3.2注重培训,提高教师应用多媒体的水平

大部分的教师感觉应用多媒体实施基础会计教学,就是在计算机当中应用电子教案,使用投影仪加以呈现就行了,这是极端错误的。由于应用多媒体教学会计不单单是使用计算机,而是要为学生呈现活泼生动的理论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因此,作为一名会计教师来讲,应当学习有关的课程制作、演示文稿制作、文字处理,以及Windows等知识。高职高专院校需要定期地组织教师培训,以建设一支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

3.3具备齐全的多媒体设施

基础会计学范文12

    案例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的要求,通过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来获得学习的知识。在案例教学中学生能够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形象直观。案例是通过生活中发生的故事,为学生创造一个真实的生活情境。在这个情境里,学生可以直观的看到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对案例的分析中来获得所要学习的知识。多元性是案例教学的另一个特点。由于每一个案例都有不同的解决方法,所以学生可以充分运用自己的知识,不必局限自己的思维来进行思考,并提出自己认为准确的答案。这种多元化分析不仅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而且有利于学生自己进行独立思考。

    二、在基础会计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1.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案例教学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不是传统知识灌输性的学习,而是通过对一些具体案例的调查、分析和研究来找出解决方法。这个过程是学生自己通过思考来进行的,教师只是起到了辅助作用。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习到了知识,而且更加锻炼了思维能力。

    2.有助于个性化教学

    案例教学是教师要求学生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来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针对案例提出的解决方法来进行分析,从而会发现学生个体在学习上的差异,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对每个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

    3.提高学生记忆能力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案例教学以其生动性和形象性更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这种主动性的学习更有利于学生对基础会计知识的记忆。案例教学也是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学习方法,能够通过实际案例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记忆,从而提高记忆水平。

    三、案例教学实施的主要环节

    1.准备案例教学

    案例的准备是案例教学的基础。所以教师要通过布置一个案例来展开案例教学。我们可以设计一个这样的案例:东山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有资本总额一亿元,其中发行在外的普通股7500万,一股50元,银行借贷2500万,年利率为10%。公司准备融资上一个新项目,大约要1000万,新项目投产后每年税前利润为2000万。目前有个两个融资方案,一个是按每股50元的价格增发1000万新股,一个是以12%的年利率发行债券1000万。教学目标就是通过对这个案例分析出最佳的筹资方案。对学生而言,学生在知道这个案例后,要仔细进行阅读,了解其主要内容,并通过查找相关资料来帮助分析案例。

    2.小组讨论

    针对案例,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法来展开学习。例如针对上面这个案例,教师可以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先在小组内各抒己见,发表不同的看法。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应当积极的督促每个同学都参与到讨论中来。小组讨论结束后,争取组内成员形成较为统一的观点。

    3.班级讨论

    班级讨论是小组讨论的继续和延伸。经过小组讨论后,每个小组可以派代表同学来陈述本小组的观点,当然,如果有的同学有不同意见也可以单独提出,以便大家一起讨论。在这个环节中,不同的小组之间可以相互进行讨论,表达不同的想法。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应进行适当地引导,保证讨论顺利地进行。

    四、对在基础会计教学中开展案例教学的几点建议

    1.研究分析案例,建立案例库要在基础会计教学中运用案例,就要提前准备好案例。为了便于长久的案例教学需要,教师应当建立基础会计教学案例库。在建立教学案例库时,教师应当注重案例的多元化。但是在进行基础会计案例选择时,不管是教师自己设计的,或是国内的,亦或是国外的。由于不同文化环境和法律背景的不同,就会导致案例解决的方式不同,所以不应随意的选择一些国外的案例。一定要选择一些同我国会计工作相符合的一些案例,这样才能保证对案例分析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