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影像学与影像技术

影像学与影像技术

时间:2023-09-21 17:56:08

影像学与影像技术

影像学与影像技术范文1

Key word: medical imaging technology; medical diagnostic image;relationship

引言

医学影像是涵盖X 线片、超声、CT、核磁共振、介入等多个不同门类的一门新兴医学技术,自1895年伦琴发现X 线片以来,医学影像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在此之前,医生除解剖外,只能依靠触诊了解患者体内情况,但解剖与触诊均具有一定风险。因影像成像原理及采用的检查方法存在明显区别,检查范围也各不相同,且还突出了检查技术。因此,影像技术对于影像诊断具有较强的依赖性,逐渐从根据某一形态变化而诊断向功能、形态、代谢等改变的综合诊断体系方向演变。

一、医学影像技术与医学影像诊断的专业互补性

医学影像诊断离不开医学影像技术的支持,二者之间存在十分紧密的关心。医学影像技术水平的提升及工作层面的拓展需要影像诊断的科学指导,而医学影像诊断水平的提升同样需要高水平的医学影像技术作为保障。只有通过医学影像诊断及时将结果反馈出来,才能逐步提升医学影像技术水平。由于不同的医学影像技术的成像原理是存在差别的,并且不同的影像学技术的专业性较高,例如超声检查、CT、MRI 等方法各有特点,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与研究,能够发现不同的技术各有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对于疾病的诊断,并非通过医学影像技术就能够得出最准确的结论,有时仅通过一种影像学技术就能进行诊断,而采用其他的检查方式则难以检出异常。即使不同的影像学技术都能对一些疾病进行检查,但应当出于对患者经济角度的考虑,选择最为经济且适合的检查方法。

医学影像技术和医学影像诊断在本质上是紧密联系的,并且二者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在相互促进的过程中促进各自的发展。随着当前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发展,医学影像诊断和医学影像及时之间的界限逐渐变得模糊。在整个医疗环境中,随着新业务、新技术、新材料以及性科学的出现及快速发展,使得医学影像诊断与医学影像技术之间实现了有效的融合,这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患者的治疗周期,大大提升了医疗水平。

二、医学影像技术与医学影像诊断的专业独立性

在当前医学影像技术临床应用中,对于专业医师的要求较高,主要包括:第一,要求了解与掌握CT、核磁共振、超声医学及常规放射学等方面的专业操作技能与相关理论知识;第二,了解并掌握有关电子学、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第三,在疾病诊断过程中,对各类影像学诊断技术的应用情况及主要作用有一定的了解;第四,了解医学影像等不同专业分支的发展趋势及主要的技术。

在当前医学影像诊断应用方面,对于专业医师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熟练掌握现代医学影像学、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等方面的专业性知识;第二,在对临床疾病患者的诊断过程中,对多种影像诊断技术熟练应用;第三,能够深入了解并熟悉与医学影像方面相关的临床技术及知识;第四,了解医学影像等不同专业分支的发展趋势及主要的技术。

医学影像技术主要是为临床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并且能帮助专业医师获得准确可靠的影像学信息与知识,从而为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极为关键的依据。医学影像诊断工作则主要是为了对医学影像技术中提供的各方面信息作出观察与分析,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归纳与总结,从而得出最为客观、公正的影像学诊断结论。

影像学与影像技术范文2

关键词:移动医疗;数字图像处理;医学影像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0-0238-03

随着科学技g的快速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健康问题已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然而生活环境的污染、饮食结构的不健康和长期处于现代职场高压环境之下,很多人的身体出现亚健康状态:头痛、胸闷、失眠等健康问题困扰着现代职场白领,长期以往,身体不堪重负,疾病随之而来。面对这种情况,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既可以减轻患者病痛,提高预后水平,又可以减少患者的经济支出。因此,对疾病问题的早期诊断就成为国内外医学界关注的焦点。

然而由于医患交流以及过去医学影像不清晰、保管难等问题,始终制约了精准医疗的发展。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影像学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各种疾病的检查中去,医生读片诊病,影像成了医生重要的诊断辅助工具,难以被低估,不能被替代。随之影像学科也成了当今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学科,多门课程如通讯、计算机、医疗交叉,为医务工作者提供尽可能准确的辅助诊疗方法,这将是今后影像学科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

日常生活中我们在对体内和体外的血液细胞、器官组织进行无损害性检查时,通常会选择诸如:数字线摄影、核磁共振、超声波三维诊断等治疗方法,这些拍片式的诊断方法可见即可得,不仅生动补充了书本上的人体正常组织以及病灶组织的解剖学知识,同时对影像引导下的教学、检查、穿刺、手术等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医疗图像A生成往往会因自然界信号的干扰、信号传输过程中的衰减、医疗设备的成像原理、光线和显示屏等原因的影响,所显示出来的影像像质往往不够清晰、感兴趣内容不突出,或者不适合人眼观察或者机器理解分析,同时医学影像本身也有图像分辨率不高导致图像模糊不清或者无明显边缘、噪声偏大、结构信息缺乏的问题, 最终生成的影像不能准确定位病变部位以及病变性质,临床诊断面临各种困难。如果有一种方法能对生成的医学影像进行数据处理提高影像的清晰度,增强医学影像的可读性可分辨性,临床医生可以结合解剖学和生理学对病变组织有针对性的观察并诊断,这将大大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因此,医学影像的数字化处理对医疗卫生、信息技术、生物科学等学科来说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临床应用方面都起着关键作用,这是人类认识疾病并对之精确诊断的重要环节,这将是一门具有较强应用性和长远发展性的课题。

1医学影像的发展及意义

1.1国内外医学影像的背景及对其图像处理的意义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W.K.伦琴在实验室拍摄出其夫人手指和的影像,自此 “X射线”被发现,并被影像学逐步引进到医学领域。经过30多年的研究与应用,医学影像起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引进和广泛应用,影像学科更是呈现出跨度大、知识交叉密集的特点,如今基于计算机算法的图像处理技术也已经成为医学影像学中发展迅速的领域之一。

1971年,英国科学家汉斯・基于计算机技术原理设计出第一台X-CT诊病机,这一发明在医学界引起巨大的轰动。从此,对医学影像的数字成像技术的研究开始发展壮大,各种医疗设备也被开发出来,它包括计算机 X线摄影( Computed Radiography, CR)、数字 X线摄影( Digital Radiography, DR)、 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 X- Computed Tomography,X- CT)、磁共振成像超声( Magnetic Resonance, MR),超声( Ultrasound)成像、光纤内窥镜图像、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单光子发射断层成像( 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 EEG脑电图、 MEG脑磁图、光学内源成像等。

本文着重论述的 X- CT( Computed Tomogaphy)意为 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是用 X线束对器官组织进行断层扫描,应用物理原理来测量X射线在人体组织中的衰减系数或吸收系数,再经计算机进行数学计算来对图像进行三维重建。按照测量的衰减系数的数值排列成一个二维分布矩阵,计算出人体被扫描组织断面上的图像灰度分布,从而生成断面图像。X-CT以它高速、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的探测器螺旋式旋转来获取器官组织的多方位、多层次的断面或立体影像,经临床实际应用,它能发挥有别于传统X线检查的巨大作用。它能综合反映人体组织在解剖学方面的功能、性质,还能提供人体被拍摄部位的完整三维信息,器官和组织结构清楚显影,提示病变,已与核磁共振、超声波等诊断方法一样成了医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并且具有其他医学设备不可比拟的优点,X- CT成像简单方便、对人体损伤小、组织结构密度分辨率高,这在病理学和解剖学研究中尤为重要。特别是临床在对肿瘤的诊断中X-CT的分辨率要远远高于其他医学设备成像,研究显示在对于1~2厘米的小肿块的检测上,X-CT显示率高达88%,而B超、MRI等仅为48%。在针对肝脏疾病实验的拍片中, X-CT可以较清晰的显示出多种器官病变和功能性状,如肝癌、肝血管瘤、脂肪肝等,其对肝癌的诊断准确率高达93%,最小分辨率可显示为1.5厘米,

可以直接观察到肝静脉、门静脉与肿瘤大小、位置之间的关系,并能诊断出肝静脉、门静脉有无癌栓,为医生的精确诊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由于器官病变的位置、病灶大小、病程长短等自身因素,加上设备电子元器件、嘈杂的环境以及人为操作等因素的影响, X- CT在对病灶做定位影像、定性精确诊断时常常会有所限制,即它能反映出器官的异样变化,但却不能反应目前器官的生理功能。现实工作中采集到的数字化影像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伪影、雪花、边缘不清、病灶不清、对比度不强……凭借肉眼无法从整张影像中清晰分辨出病灶部位或者确性病理改变的程度,要想精确诊断,还需做进一步的检查。

目前,对 X- CT图像处理进行处理大部分的研究还集中在预处理阶段,即研究通过调试设备、提高影像像素、提高出图效率、减少外界干扰等方式增强医学影像的可读性和敏感性。而对于医学影像成像后的处理则相对冷门,其中对部分内容的研究也比较单一,如仅仅单独研究医学影像的降噪或增强。同时应用降噪、增强、分割技术来处理影像的研究较少,理论研究也停留在可行性阶段,针对单一疾病的医学影像处理研究还不常见。

1.2医学影像常用的诊断方法

目前我们常用超声波、核磁共振、X-CT等设备生成的医学影像作为辅助诊断方法。其中:超声波是使用声波来探测病理并生成平面图像的一种诊断方法,由于其具有方向性好,穿透力强,声能集中,操作简便,能反映出人体组织的灰度形态和结构等优点,被影像科广泛采用。其中 B型超声波采用超声平面成像,在超声屏上显示出病变部位周围有明显的强弱不等的回声区,表现为亮度不等的光点、结合解剖学和生理学知识,可判断这些高光区和暗区的病变性质。且价格低廉,诊断快速,但缺点是对于1~2厘米的小肿块诊断准确率不到达48%。

核磁共振是诊断组织病理变化的一种新的方法,通过层片选择,频率编码,相位编码,实现对接收到的电磁信号在人体内部的准确定位,根据接收到的电磁信号的频率、相位的差别成像,完成对器官组织的检测。例如:核磁共振检查原发性肝癌时通常表现为信号改变,T1W1驰豫时间加权图呈低信号,T2W2加权图呈高信号。其特征性影像为病灶内出现粗大引流或供血血管的流空信号,该信号提示肝癌结节内有动静脉短路形成。但缺点在于检查价格昂贵,且核磁共振设备在我国普及率较低,对于1~2厘米的小肿块诊断准确率较低。

X- CT是用 X线束对器官组织进行断层扫描,再经计算机由于分辨率高图像清晰,能够扫描到早期刚发展起来的较小的肿瘤,这对病人早诊断早治疗不至延误病情具有重要意义。比如:X- CT肝癌表现与大体病理形态一致,平扫多为低密度,少数为等密度或混杂密度,外形不规则呈球形或结节形,边界模糊。增强扫描表现为低密度区略缩小,境界变得较为清楚。肿块中心部位常因肿瘤组织坏死囊变形成极低密度区。研究显示在对于1~2厘米的小肿块的检测上,X-CT显示率高达88%。目前X-CT已成为各种疑难杂症中最重要的诊断方法。

1.3对医学影像进行数字图像处理的可行性及意义

在实际图像信号的生成和传输过程中,由于受到医疗器械自身、人为操作控制和自然界噪声等干扰的影响,多多少少会出现细节模糊、对比度差、噪声较大或存在伪影等问题,影响到影像质量。且成像是用亮度不等的灰度表示,加上病灶发展早期其空间形态变化通常比较小,拍出的片子肉眼很难观察,误诊和漏诊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致使病情诊断准确率下降,医务工作者的效率也难以体现。因此,有必要运用适当的技术和方法来处理和分析医学影像,提高影像质量,这将有助于减少误诊和漏诊率,提高诊断准确率。因此,研究医学影像的计算机辅助诊断技术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实用价值。

在医学影像领域的数字成像技术有个共性:基于计算机将图像采集、显示、存储和传递分解成各个独立的部分,将每一部分图像信息分别数字化,这种共性为我们以后对各功能模块进行单独优化提供了便利,对其实施图像数字信息的后续处理提供了可行性。

以X-CT成像为例,对影像进行预处理可以过滤掉影像上的不利影响,处理掉无用的信息,保留或恢复有价值的信息。通过过滤掉不利因素,加强病灶信息的可读性,突出感兴趣部位,清除各种干扰的同时能保留所摄影像的形态和边缘,有效的改善图像视觉效果,为医生诊病提供了依据和便利,这就达到了图像处理的目的。

2数字图像处理在医学影像中的具体应用

图像处理(image processing),在医学上也被称作影像处理,是指将图像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后使用计算机对医学影像处理和分析,提高并改善影像的质量供医生有效诊断的专业技术。将将人设为对象,图像设为目标,输入低质量的图像,输入改善后高质量的图像,当图像达到满足人的视觉效果为最终目标。图像处理方法通常有图像增强、复原、编码、压缩等等。本文将重点讨论图像去噪、增强、分割在医学影像中的应用技术。

2.1图像去噪

影像的生成和传输常常受到自然界各种声音的干扰导致影像质量下降,就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交谈时被其他声音打扰一样,在语言中表现为听不清对方说话, 表现到影像上,则是原本很清楚的图像,因为机械本身、电子元件、外界杂音等干扰原因产生各种各样的斑点或条纹,图像变得模糊不清,此即为图像噪声。噪声的存在势必影响后续对影像的分割和理解分析,所以图像去噪是预处理的重要步骤之一。去噪的方法有很多,结合影像特点、噪声的统计特征及频谱分布规律,目前常用均值滤波、中值滤波、低通滤波等算法来对图像进行平滑处理。

2.2 图像增强

图像增强(image enhancement)是数字图像处理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影像学上的图像增强和复原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医学影像的质量,清除干扰、降低噪声,通过增强清晰度、对比度、边缘锐化、伪彩色等来提高影像的质量,或者转换为更适合人观察或机器识别的模式。不同于图像噪声,在图像增强中通常不考虑影像降质的原因,它不需要反应真实的原始图像,只需突出图像中感兴趣的内容。但要对降质的原因有所了解,依据降质的原因建立“降质模型”,然后各种滤波方法和变换手段增强图像中的背景与感兴趣部位的对比度,比如:增加图像高频分量,被照人体组织轮廓变得清晰,细节特征明显;增加低频分量,能有效降低噪声干扰,最终达到增强图像清晰度的目的。

图像增强根据空间不同可划分为基于空间域的增强方法和基于频率域的增强方法。基于空间域的增强方法是对图像中的各个像素的灰度值直接处理,算法有直方图均衡化、直方图规定化等;基于频率域的增强方法不直接处理,而是用傅里叶变换将空间域转换成频率域,在频率域对频谱进行处理,再使用反傅里叶变回到空间域,算法有低通滤波、高通滤波、同态滤波等。

2.3图像分割

图像分割是数字图像处理领域的关键技术之一,目的是将图像中有意义、感兴趣的内容从背景里剥离,划分为各个互不交叉的区域。有意义、感兴趣的内容通常是指图像区域、图像边缘等。分割是后续图像理解分析和识别工作的前提和依据。目前已经开发出很多边缘检测和区域分割的算法,但是还没有一个算法对各种图像处理都有效。因此对图像分割的研究还将继续深入,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将始终是热门话题。

图像分割方法基于灰度值主要划分为基于区域内部灰度相似性的分割和基于区域之间灰度不连续的分割。

(1) 基于区域内部灰度相似性的分割

基于区域内部灰度相似性的分割是确定每个像素的归属区域(同一区域内部像素是相似的),从而形成一个区域图集,来对图像进行分割,常用算法有阈值分割法、形态学分割、区域生长法、分裂合并法等。

(2) 基于区域之间灰度不连续的分割

基于区域之间灰度不连续的分割是指先提取区域边界,再确定边界限定的区域。因为图像中的边缘部分往往是灰度级发生跃变的区域,根据像素灰度级的不连续性,找出点、线、边,最后确定边缘。常用的算法有边缘检测分割法、Hough变换等。

影像学与影像技术范文3

论文关键词:影像技术;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教学;应用

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掌握和具备物流设备的基本用途、合理选择、正确配置、正常使用以及规范化管理的知识和能力;在实际工作中,熟练地应用与操作物流设施与设备也极为重要,这些设施与设备不但是物流系统的物质技术基础和完成物流活动的必要条件,而且从社会对物流管理人才的能力要求来看,熟悉和掌握这些设施和设备的功能、原理、操作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物流设施和设备课程的教学中存在课程内容枯燥,理论教学内容抽象,机械部分难懂,而且缺乏实践和感性认识,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低;对教师而言,物流设施与设备方面的实验实训设备缺乏,课程演示内容相对较少,教学效果普遍不佳。

现代影像技术可以通过收集、制作相关物流设施与设备的选择、配置、使用、管理等方面的影像资料,通过后期的编辑,嵌入到相关课程内容的教学中,使课程的教学更加直观、生动和形象,以弥补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教学中的不足,使学生能够在校学习期间接触和掌握目前最新的、常用的技术设备和管理方法。

一、现代影像技术的概念和特点

(一)现代影像技术的概念

现代影像技术是指可以应用于《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教学的视频、图片资源,如:设施设备的图片资料、设备使用视频,物流企业的运行视频资料,设施设备的维护管理视频等。教师通过对以上资源的收集、整理或自行摄制,制作成可用于课堂教学的资料片,嵌入到相关课程内容的教学中。这种教学方法能有效提高课程教学的直观性和可体验性,激发学生课堂参与度,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及有效运用,从而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现代影像化教学的特点

1.直观形象,增强体验。影像资料主要以视觉图像为基本要素,直接呈现出清晰的人物或事物的具体形象,可以鲜明地再现现实的场景,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达到与亲身体验一样的效果,也便于记忆和区分不同物象的特性。

2.生动具体,便于记忆。影像资料集声、形、情、色于一体,可通过图片或视频的色调、音乐的变化以及表演或展示来渲染气氛,并充满动感和节奏感,比单纯的语言教学对学生的感官形成的刺激更为鲜明、生动和具体,因而更便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记忆。

3.简单易懂,激发兴趣。影像化技术可以将繁琐、复杂的内容以简单明了的方式进行表达,可以将枯燥乏味的内容通过多种表现形式使之生动、形象、具体并增加趣味性。采用影像化教学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逐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4.信息量大,集中性强。影像是可以同时展示时间和空间的艺术。对于不同的企业运行情况,各种设施和设备的运行、管理和维护均可在一堂课中进行演示和展示,让观者最大限度地接受影像所传递的信息。

二、物流设施和设备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内容枯燥

目前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大多按照设施设备的分类来设置课程内容,分别介绍运载设备、集装化设备、装卸设备、输送设备、仓储设备及加工设备等内容,其中许多涉及机械和传动原理,这些内容繁杂,阐述机械、枯燥,趣味性不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一方面是由于物流管理专业都定位为文科类专业,学生对偏重机械方面的内容不感兴趣,也缺乏基础;另一方面,很多教材在课程内容设置上不太科学,更多的是阐述设施和设备的工作原理,缺乏实践性的知识和内容,教师教学也缺乏新型教学手段和技术。

(二)学生基础较弱,接受能力差

一方面,高职学生入学时的分数普遍不高,数理知识掌握程度不透;另一方面由于物流管理专业没有开设机械类的基础课程,学生缺乏机械原理的基础知识。这些因素使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较差,对课程内容中所涉及的机械设备运行原理及设备的维护等知识难于理解,学习兴趣不高。

(三)缺乏熟悉物流和机械知识的复合人才

物流设施和设备课程属于交叉性学科,教师既要具备物流方面的专业知识,又要掌握机械方面的专业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要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就要求学校必须具备这样的复合性人才。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发展历史并不长,大部分学校的教师没有横跨两个专业的知识储备;另一方面,物流设备和设施种类繁多,而且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师很难全部掌握各种设备和设施的运行、管理和维护知识,教师缺少实际操作经验,甚至有很多设备根本没有接触过,这给课程教学带来很大的难度。

(四)校内实验实训设备缺乏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增加,物流管理专业逐渐兴起,各高职院校都比较重视校内实验实训设备的建设,加大了物流管理专业的实验实训设备的投入,购买专业模拟实训软件,搭建了物流实训系统平台,甚至建立了智能化立体仓库。但是,虽然投入了巨资,仍难于满足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教学的需求。因为,一方面物流设施与设备的涉及面广、品种多,既有在生产、流通环节所涉及到的机械设备,也有在仓储、流通、加工和信息处理等环节所应用的软件设施,这些设施与设备投入资金量大,学校即使资金充裕也不可能购买全部的设备;另一方面,随着智能化和信息化的运用,物流设施与设备更新速度非常快,学校实验实训设备的更新不可能跟上实际工作中设备更新的步伐。

(五)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困难,难于发挥作用

安排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参加实践可以将教学、学习和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实现学习和工作的无缝对接,同时也可以弥补校内实训条件的不足。但目前如何建立紧密的校企合作模式,真正发挥校外实训基地的实践教学作用,实现校企间的合作共赢,是高职院校普遍面临的难题;而且,物流设施和设备涵盖了货运码头、车站、航运、生产、仓储等众多的企业,要同时与这些企业建立校企间的合作十分困难,很难发挥校外实训基地实践教学的作用。

三、利用现代影像技术构建物流设施与设备案例教学平台

针对上述物流设施和设备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现代影像技术教学的特点,利用现代影像技术构建高职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教学平台,通过现代影像和多媒体技术,将物流设施、设备编辑成一整套有序的影像资料,从物流机械的种类、工作流程、工作场合,全方位的通过视频展现给学生,可以解决大部分高职院校物流设施与设备不足的难题,克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理论与实践环节的脱节的现象。具体做法是:

(一)教学影像内容设计

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目的,对课程的全部教学内容、拟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技术进行整体设计。对每一章节内容进行深刻剖析,确定教学过程中需安排、准备的用于展示或演示的图片和影像资料。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1.物流设施设备类型展示:通过视频向学生具体展示物流机械类型。

2.物流设施设备功能展示:通过视频向学生具体展示各种物流机械操作功能。

3.物流设施设备实施场合:通过视频了解物流机械在各类企业的应用,在不同场合中如何选择和使用。

(二)影像资源库的制作

根据确定的影像资源内容收集、整理或摄制所需的图片、视频资料,并进行后期的编辑、制作,形成完整的影像资源库。

(三)搭建影像教学平台

根据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并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将影像资源嵌入到多媒体教学课件中,形成完整的课程教学平台。

(四)教学实施

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教学课件授课,在涉及到需利用影像资源教学的内容时,利用多媒体的技术手段实现对教学影像资源的调用,通过图片或视频技术对相关物流设备进行形象、直观、生动的展示或演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

(五)教学系统的完善

针对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对影像资源库进行不断的调整和修改;根据实际工作中物流设施设备更新情况,收集、整理和制作新设备、新技术的影像资料,充实影像资源库,使教学系统不断得到完善。

四、在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教学中运用现代影像技术的意义及存在的困难

(一)在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教学中运用现代影像技术的意义

1.是改革传统教学技术和手段的有益尝试,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培养。

2.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课堂内容,增加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3.有助于加强实践教学,增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紧密性,提高学生适应社会、适应就业岗位的能力。

4.有助于在学校推广影像化技术教学。在影像化技术教学过程中可以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并以点带面拓展到其他课程的教学中。例如:财务会计、摄影基础、绘画、汽车维修、模具应用等课程。

5.节省校内实验、实训设备的建设费用。

6.可以促进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复合性教育人才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实践能力,从而提高高职教学质量,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存在的困难

1.影像资源的来源存在一定的困难。物流设施与设备的涉及面广、品种多,要收集全部设备的图片、视频资料存在较大的困难,若要自行制作则成本太高。

影像学与影像技术范文4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论迷了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迅猛发展时医院影像学科管理模式变革的决定性意义和作用,大型综合性医院通过组建医学影像中心在专业化、标准化、综合性基础上充分发挥全院医学影像科室的整体优势。

医院的医学技术装备建设是医疗、教学、科研的物质基础,也是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提升医院整体经济技术实力的重要前提和基本条件。医学影像学科体系是现代医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医院中,医学图像信息量占医疗信息总量的70%左右,医院影像科室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设备配置、学术交流、人才培养以及与临床的分工协作问题对全院影像技术功能的发挥、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提高、科技实力的增强以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结构决定功能,效益取决于管理。对大型综合性医院来说,通过组建疗影像中心,从人才、设备、技术标准和管理效能等方面加强医学影像科室建设,在专业化、标准化、综合化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整体优势,逐渐成为主流趋势。

1.成立影像中心是现代医学影像技术飞速发展对影像科室管理模式的必然要求

技术决定战术,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影像科室的管理模式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

近二十年来,伴随着影像技术的数字化、计算机化、网络化趋势和介人医学的兴起,医学影像学已经由传统的形态学检查发展成为组织、器官代谢和功能诊断及治疗为一体的,包括超声、放射性核素影像、常规x线机、pei,一ci’, ct, mri, dsa,cr, dr以及pacs、电子内镜等多种技术组成的现代影像学科体系,成为与外科手术、内科药物治疗并列的现代医学第三大治疗手段。医学影像学科已经是现代化医院的支柱之一,影像学设备占医院固定资产三分之一以上。医学影像技术的革命性变化必将改变医院对影像科室的管理模式,促进影像学科的发展。

1.1影像学科医技人员的专业化和临床实践的标准化将得到进一步的重视和加强,成为学科发展的立足之本。随着数字化、计算机化、网络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在技术和设备进步的新形势下,影像学科的发展需要理、工、医的紧密结合,影像科医技人员按系统分专业将进一步强化,并且逐步向纵深专科领域扩展,影像科人员的工作模式也必须随之改变,向着人员专业化和临床实践标准化方向不断发展、完善、提高。这种专业化、标准化构成了医院医疗质量控制与管理的基础,也是影像学科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2随着影像学科医技人员的专业化进程,影像学科的亚专业与各临床学科之间的联系也更加紧密,临床与影像学科之间的互相渗透使彼此界限逐渐模糊,工作配合得更好,效率更高,使由于设立临床、影像科室和划分不同专业而引起彼此工作和知识脱节的问题得到解决。一方面影像学科医生的临床专业知识更加深人,另一方面临床学科医生对医学影像学知识的了解更好,或一人具有两个学科的行医资格,可以身兼两职。同时,影像学科亚专业各科在理论与实践上出现了许多交汇点,在诊断与治疗上相互借鉴、互相支持、密切配合,在一个新的、高层次上协作共进。

1.3数字化成像、存储、传输的实现,pads系统的建立,使各种影像技术手段得以优势互补、扬长避短、资源共享,使诊断综合化的目标得以实现。

pacs,医学影像存储与通讯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pals)是医学影像技术与数字化图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是通过计算机和网络通讯设备对医学影像资料进行采集、存储、处理、传输和管理的综合性系统。它使得影像设备不再是孤立的一台设备,而是pacs网上的一个节点。科室间数据流的屏障被解除,以实现资源共享和医院内数据流的无缝连接。

诊断的综合化是影像学料发展的一个方向,即在诊断台上比较多种诊断设备的图像,发挥各种设备的综合优势,进而可以用工作站将不同检查设备的图像进行“图像融合”,大幅度提高诊断准确率。随着诊断综合化的实现,在影像学科内部管理模式上,必将改变目前以诊断设备为主的“分工”分组,转向以人体器官/系统为主的专业化分组,充分发挥影像技术人员和装备的系统性、整体性优势,进一步提高技术一经济效益。

与技术进步相适应,在管理模式上影像科室的发展也经历了三个阶段:专科化发展阶段~专科协作发展阶段~系统专业化发展阶段。

当前,国内外医院pacs的规模有四种类型:

1.4成立医学影像中心是优化医院诊疗工作流程,提高效率,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根本保证。在传统的影像科室管理模式下,医学影像信息在医院各影像输出科室之间以及影像输出与输人科室之间传输、存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流程环节多、周期长、通道狭窄、手工作业化程度高,经常发生诊疗工作的延误和堵塞,影像信息的丢失和误差率也居高不下(有关资料表明:即使一个管理制度十分完善的医院,由于借出、会诊等,x光片丢失率也会在10%一20%之间)。通过对全院医学影像(输出)科室的服务与管理模式调整与改革,组建全院医学影像中心后,就可以通过pacs网络改造和优化医院诊疗工作的作业流程,简化医学影像流通环节、提高效率,为临床一线提供快捷、优良的医学影像信息服务,可以有效地缩短平均住院日、手术待诊时间、提高住院病人的三日确诊率,降低病人的诊疗费用,“把时间还给医生、护士,把医生、护士还给病人”成为现实,力争实现以病人为中心、努力争取最佳诊疗效果、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的目标。以先进的技术包装陈旧的医院影像科室管理模式是行不通的。

1.5组建医学影像中心可以大幅度提升医院的学术水平和整体实力,通过组建全院医学影像中心,实现“强强联合”,使医院影像学科体系更加完备、科学、合理,影像学科体系和影像技术装备体系良性互动、相得益彰,人才培养、科研实力和学术水平有大幅度的提升。医院医学影像(输出)学科实力的增强也将带动全院学科建设的发展,从整体上提高医院的医、教、研能力。

2医院组建医学影像中心要总体规划、分布实施、掌握标准、注重实效

影像学与影像技术范文5

【关键词】 医学影像学;成像技术;教学

伴随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医学影像学技术数字化的逐步实现,医学影像学技术在临床工作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对专业技术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医学影像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应突出“高起点、高要求、高标准”的目标,为医学影像学学科培养高素质的适应数字化时代的专业人才。因此,如何尽快适应医学影像学数字化时代的影像学技术教学,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1 突出影像学技术专业学科特点

医学影像学具有自己独立的理论体系,是物理学、工程学、医学等多学科相互渗透的综合结果,是理、工、医结合的产物。医学影像学技术的核心是为临床提供含有最大信息量的图像,协助临床医生对疾病做出正确的诊断[1]。医学影像学专业技术人员必须精通专业知识,保证医疗设备正常运转,全面发挥设备的功能。

对医学影像学专业学生来说,影像学技术是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按教学大纲要求占一定比例,这体现了医学影像学多学科交叉和涉及知识面广的特点。在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诊断课之间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并对后期的临床实习有直接的影响。

2 影像学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存在主要问题为教材滞后、内容陈旧,临床上普遍应用的新技术教材未涉及,淘汰和没有使用价值的技术教材未删减。从教材内容看,仍以介绍常规X线摄影和中小型X线设备为主,数字化设备和技术所占比例很少,很难适应医学影像学技术数字化、网络化时代的要求,教学效率很难提高。

教学手段单一落后,师资力量薄弱。影像学技术教师多为兼职,大多缺乏教学经验和基本素质,而且很多教学医院中,掌握先进影像设备和技术的专业教师为数不多,这就影响了影像学技术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3 教学思路

3.1 专业课内容的扩充与删减

医学影像学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学时应充分利用模型、挂图、幻灯等教具,并结合多媒体教学,使学生通过感性认识加强对所学知识理解和记忆教学过程中应强调科学性和系统性,注重与有关学科的联系,如工程学、解剖学、诊断学等,但要尽量减少重复。课堂讲授把教材内容分为详细讲解、重点讲解和一般介绍3部分,实验和见习课要紧跟课堂进度,要重视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培养,使其真正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给学生讲解分析图像、评价图像的顺序和方法。针对上节课讲授的内容,准备几份典型照片,利用课堂前几分钟,让学生独立阅片、分析讲解,老师进行总结。学生会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很快进入角色,求知欲望增强。接下来的课堂效果会非常好,学生收获会更大。这就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综合判断能力,使学生从一开始就认识到该学科的严肃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很强,培养其认真、踏实、严谨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方法。 转贴于

随着专业技术的进展,教学内容和方法需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如多媒体软件的开发,为医学影像学技术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手段。由于专业特点的需要,教学计划中需增加断层面的解剖、X线解剖等内容。

如今计算机在医学影像学领域广泛应用,各类高新技术产品不断更新,特别是医学影像学技术数字化进程迅速,教材严重滞后,这就要求我们专业人员有前瞻性,知识面要宽,制定教学计划时有一定的超前意识[2]。教学过程中随时增加一些相关的新技术内容,有利于学生毕业后尽快接受新技术,适应影像学技术发展的要求。

高新技术在影像学技术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医学影像学技术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由普通X线摄影技术逐步进入影像学数字化时代,如CT、MR、CR、DR、PACS技术的应用,改变了原有的工作流程和格局。有些技术已失去了使用价值,如荧光摄影、体层摄影、记波摄影、气管造影、传统的血管造影技术等,在教学中将这些知识只作为一般性了解即可。

3.2 强化“三基”训练,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医学影像学专业本科生需要有扎实的理工基础和广泛的医学基础。按大纲要求,加强“三基”训练,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加大见习课的比重,毕业实习也应兼顾临床医学和专业课的比例,通过内、外、妇、儿等科室的临床实习,丰富学生的临床医学知识,提高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处理能力,为今后结合病史、症状、实验室检查等做出正确的影像学诊断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专业课的实习,一方面要熟练操作使用现代化影像学设备,巩固所学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能学到更多的临床知识,为将来踏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注重学生医德医风的培养,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求实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3 应用多元化教学手段

影像学技术教学学时少、内容多,一直是困扰教学的难题。怎样在有效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是影像学技术界思考的问题。以往的教学多采用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指导、学生看的模式,这样教出的学生理论课考分可能比较高,但实际操作和图像分析成绩不理想,尤其是进入临床后,学生在较长时间内不能独立操作设备和分析评价照片,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3]。为改变这种状况,应从多方面努力,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挂图等,结合理论讲解,并通过见习、阅片等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记忆。

采取诱导式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老师讲、学生想,不时向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和学生共同讨论和解决问题,从而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发挥其主动性,使课堂变得轻松活泼,所讲内容易被接受。

充分利用图片教学。医学影像学技术离不开图片,但真实图像又比较复杂,初学者较难理解,因此可以利用具有简洁清晰特点的简图,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在此基础上,再对实际照片或多媒体进行分析,教学效果会很好。

医学影像学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医学影像学诊断水平的提高,特别在医学影像学数字化时代的今天,如何发挥设备的最大功能,发挥最大效益,医学影像学技术的应用是非常关键的。通过以上教学方法改进与实施,收到明显教学效果,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总之,数字化时代的影像学技术教学对我们是一项新的课题,需要我们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及时调整教学大纲的内容,使其更适应时代的要求,比如增加数字化成像技术、影像学存储与传输技术以及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相关技术的教学课时比例,增加见习、实习教学的课时数量,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出适应医学影像学学数字化时代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昆成. PACS在临床及教学工作中的应用[J]. 医疗设备信息, 2005,2:14.

影像学与影像技术范文6

[关键词]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主干课程;模块化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2(a)-104-02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在国内开办已30多年,开办高等职业教育也近10年。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迅速发展,医学影像学范畴不断扩大,已包括X线、CT、MRI、超声、核素扫描等多种成像技术。因此,如何根据各级医院及影像科职业岗位能力的不同需要设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主干课程体系,培养适用性专业技术人才,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笔者根据近十年来从事高职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结合医院影像科职业岗位能力的需求情况分析,对我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主干课程模块化改革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并取得了初步成效,现报道如下:

1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主干课程设计现状

据调查,全国50多所高职高专院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计的专业主干课程是基本相同的,其中包括《医学影像设备学》、《医学影像成像原理》、《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医学影像诊断学》等,这种课程设计模式已经有约10年了,对培养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市场的需求变化,现有的专业主干课程设计也逐步暴露出某些不适应之处。

1.1 专业主干课程设计与医院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不适应

目前,一般地(市)级以上综合性医院影像科的职业岗位包括普通放射科、CT室、MRI室、超声室和核医学科等多个部门;一般县级医院只有普通放射科、CT室和超声室;社区和乡镇卫生院则只有普通放射科和超声室。从毕业生就业定位来看,高职高专院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大多数在县级医院及乡镇卫生院工作,也有部分毕业生在地(市)级以上医院就业。目前,《医学影像成像原理》、《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医学影像诊断学》等三门专业主干课程都是由普通X线、CT、MRI、超声四大影像学内容的横向组合而成,显然,上述课程设计与毕业生就业单位及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不适应。

1.2 专业主干课程设计与教学进程安排不适应

从专业主干课程内容前后关联性看,各种影像技术的成像原理、检查技术、诊断学三者之间是纵向联系的。因此,在教学进度安排上,应该先学《医学影像成像原理》,再学《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最后学《医学影像诊断学》。然而,三年制高职学生在校内学习时间仅为两年(毕业实习一年),上述三门课程只能同时安排在第三、四学期开课,这样就难免出现课程前后衔接有“错位”现象。于是,部分师生“责怪”教务处课程安排不合理,教师认为“难教”,学生也觉得“难学”,教学效果无疑会受到一定影响。

1.3 专业主干课程设计不适合于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目前,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主干课程过分地强调了学科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而忽视了各级医院影像科职业岗位的相对独立性。譬如《医学影像诊断学》课程囊括了X线、CT、MRI、超声等各种影像诊断学内容,其希望让学生全面掌握各种影像诊断的综合应用能力,适合于在地(市)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职业岗位就业的部分学生。但这不能满足于不同层次医院、不同职业岗位能力的需求,尤其是不适合于县级医院及乡镇卫生院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也不能使学生个性发展(选择职业岗位)得到充分实现,这与实用性医学影像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是格格不入的。

因此,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主干课程设计要紧密结合各级医院影像科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以及毕业生择业的意向。当务之急是要按照不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进行改革,构建满足医院影像科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主干课程体系,以达到培养适用性技术人才的目的。

2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主干课程模块化教学改革的思路和目标

2.1 实施模块化教学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

依据职业岗位设计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实施模块化教学,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引用的国外职教课程模式主要有世界劳工组织的MES模式、德国“双元制”模式、加拿大CBE模式等,这三种模式统称为“能力本位模式”。它们各有所长,特点各异,其本质都体现了核心课程理念、课程结构模块化和课程综合化,体现了教学内容的取舍决定于职业岗位对从业者的要求。这些模式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其课程开发方法已成为改造传统职业教育弊端的有力武器[1]。

模块化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也是职业教育界追求的一个目标[2]。近十年来,国内许多高职院校工科类专业做了类似的课程模块化改革,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近几年来,部分院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也进行了某些教学改革工作[3],但至今尚无主干课程模块化改革的研究报道。

2.2 依据不同的职业岗位设计模块化课程,有利于实现零距离上岗

综合性医院影像科内部主要有四个部门(普通放射科、CT室、MRI室、超声室),每个部门就是一个职业岗位,各职业岗位工作既互相联系,又相对独立。假设将每一个职业岗位设计为一个总的课程模块(即为一门课程),然后,再根据这个职业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进一步分成许多更小的二级、三级课程模块(称为子模块),即是各个章、节的课程内容。这样,针对每一个职业岗位设计一门课程,那么各门课程之间的衔接上就不会出现“错位”现象。学生在学习掌握好一门课程后既可胜任医院影像科的某一个职业岗位工作,学校也可根据各级医院影像科不同的职业岗位需要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技能。这样,既便于教务处安排各门课程的教学进程,又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发展及就业岗位意向重点选择一个或几个课程模块,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工作。

2.3 主干课程模块化教学改革的目标

主干课程模块化教学改革的目标是提高毕业生适应职业岗位的能力,促进毕业生就业。根据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主干课程模块化改革的设想和职业岗位的要求,由(医)院、(学)校合作共同编写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主干课程模块化改革教材及配套实验实训指导书,并共同承担专业课程(含理论课、实训课)教学工作,创新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为毕业生在各级医院就业做好更充分的岗位适应准备。

此外,模块化课程改革取得成功后,要逐步推广应用于全国相关高职高专院校,为新一轮全国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卫生部规划教材的改革提供依据。

3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主干课程模块化教学改革工作的初步成效

3.1 (医)院、(学)校合作,共同编写模块化课程改革教材

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规划教材《医学影像成像原理》、《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和《医学影像诊断学》等三门课程为基础,以综合性医院影像科四个职业岗位工作要求为依据,重新编写专业主干课程模块化教材,分别确定为《X线检查与诊断技术》、《CT检查与诊断技术》、《MRI检查与诊断技术》和《超声检查与诊断技术》四门课程。新编教材每一门课程均包含成像原理、检查技术和诊断三方面内容,各门课程内容是相对独立的。参加教材编写人员都是具有较丰富工作经验的专业课教师和医院临床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同时又是实施模块化教学改革的理论课和实验实训课授课教师。此外,还为本套改革教材编写了配套的《实验实训指导》。

3.2 设计实验班与常规班对照,组织实施模块化教学

每年将同年级的三年制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分成两个班,分别使用不同的教材进行专业课教学。其中一班学生(简称常规班)使用现有高职高专院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规划教材《医学影像成像原理》、《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和《医学影像诊断学》,二班学生(简称实验班)使用学校自编的模块化改革教材《X线检查与诊断技术》、《CT检查与诊断技术》、《MRI检查与诊断技术》和《超声检查与诊断技术》。两个班的授课总学时数是相同的,各课程均安排在第三、四学期上课。按照学校统一制定的教学质量考核评价方案,分别对两个班的教学情况进行教学考核,比较其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差异性。考核的结果反映:实验班的课程安排有一定的灵活性,各门课程之间不会出现前后衔接“错位”现象,模块化课程教学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学生技能操作考核成绩优于常规班,教学效果好,教学质量高。

3.3 通过对毕业生实习医院调查反馈,评价教学改革成效

自2008年6月以来,学校对三年制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所在的实习医院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听取了带教老师和实习学生对模块化教学改革的评价,比较两个班级学生在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及岗位适应能力的差异性。总体评价是:模块化改革教材是一种成功的尝试,实验班学生在掌握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操作技能和岗位适应能力等方面比常规班学生要强一些。

4 有待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我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主干课程模块化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时间还不长,各门模块课程的教学内容有待于进一步整合;职业岗位能力的指标体系及考核测评方案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模块化课程教学方式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为进一步完善和推广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模块化课程教学,教师问题是根本。首先,教师要不断更新高职教育理念,建立高等职业教育模块化课程的课程观,加强模块化教学的培训,尽快适应模块化课程的教学方式;第二,要根据模块化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配置相关的教学仪器设备;第三,要不断探索,进一步完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模块化课程教材。

[参考文献]

[1]搂一峰.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块化设计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06,27(7):43-44.

[2]周新源.现代职教课程观与模块化教学[J].职教通讯,2007,6:37-38.

影像学与影像技术范文7

【摘 要】随着影视产业的发展及教育的不断进步,有些问题也在教学的过程中随之显现,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影视行业作为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学科,如何将所学运用于实践是其遇到的最大问题。那么,本文就通过影视专业设置的实践类课程,进行相应的影视教育的教学改革的探讨及实现。 【关键词】实践类课程;影视专业;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J4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6-0142-02近年来,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影视艺术的传播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之而来的不仅有影视经济的勃兴,还有相关的文化、教育产业的相应发展,比如说在高等院校中,越来越多的院校开始开办影视相关的专业及课程。那么,随着影视产业的发展以及教育的不断进步,有些问题也在教学的过程中随之显现,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影视行业作为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学科,如何将所学运用于实践,是影视专业教育及与社会实际结合过程中所遇到的最大问题。下文,笔者就通过影视专业设置的实践类课程,进行相应的影视教育教学改革的探讨及实现。就课程设计而言,影视专业中的实践类课程所实践的内容不是教科书或参考书中现有的知识、方法或结论,而应该是根据所要实现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问题的具体分析,给出合理而又多元化的求解方案――设计。比如,通过课程的讲授与实际操作使学生能够掌握素材导入、剪辑、声音、字幕等整个后期制作流程,达到动态的实践性效果。实验要求注重考虑学生对于影视媒介特征和视听语言特点的真正把握,而这类课程是对理论类课程的深入和检验,注重影视操作理论和方法的全面实践,强调对知识和综合实践的学习,进而真正实现对前期相关课程的综合运用与拓展。下面本文就以《摄像技术》课程为例,对课程性质及教学方法进行研讨。《摄像技术》是影视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是强调技术与艺术、理性与感性融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门课程。技术性与实操性是本门课程区别于纯理论课程的显著特点,理论的讲解为学生动手操作做了有机铺垫和指导,最大限度地调动起了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小组协作能力,在作品创作中体现课程的实践性。此课程与《影像语言》、《影视艺术概论》、《影视画面编辑》等课程相辅相成,力求使学生在掌握摄录像机的基本原理和实用技术基础上,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完成完整作品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到摄录像机的发展趋势,熟悉摄像机和录像机的基本构造,掌握摄像机和录像机的基本原理,了解数字摄录像机现有的各种格式,熟悉掌握数字摄录像机各功能的性质和作用。通过实践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数字摄录像机各项技术指标及性能,并学会摄录像机各种操作功能的使用方法和整机的日常维护,在系统的理论学习基础上,通过实践课加强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摄像技术》课程首先讲授的是摄录像原理与摄像机的基本知识,从电视节目制作的角度让学生理解电视信号、彩色电视基本原理、电视摄录系统,掌握摄录像技术的基本原理。通过摄像机的分类、电视画面的摄取与传输原理讲授摄像机的分类、摄像机的光学系统、摄像机的感光元件、摄像机的信号处理、数字高清摄像机等方面的原理和基本知识,使学生理解影视摄影造型元素与影视画面空间构建的技术环节和思维方法,初步掌握运用摄录像技术解决镜头表达的理念和技巧。接着讲授影视镜头构成,通过镜头构成概述,讲授镜头构成及目的、镜头构成的主要因素、镜头构成的特点、镜头构成的基本要求、镜头构成景别;镜头的位置法则,讲授影视镜头的视觉中心、中央位置、边缘位置、上方位置、下方位置;面积法则、突出主体、揭示作用表达重量感和重要性、表达重量感和重要性;方向法则、拍摄方向、拍摄高度以及平衡法则、绝对平衡――对称、相对平衡――重力平衡等等,使学生了解画面的形象元素,认识构图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构图方式。第三部分讲授构图中画面形式美的基础――线条与形状通过线条与形状的感情,讲授直线、曲线以及形状,然后通过组织造型元素,建立画面秩序,形成画面节奏,表达与传递情绪,揭示形象的象征意义和形象间的内在联系,衬托人物个性、线条的抽象与联想、引导视线等。摄像技术的实践操作是配合《摄像技术》课堂理论教学而设置的课程实践,是教学中的实践环节。摄像技术课程实训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通过实践进一步学习、掌握和运用影视摄像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技巧,并将其有效运用到影视摄像技术的实践之中。针对实训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培养训练学生调研、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具体实践训练,使学生了解摄像技术的规律和特点,掌握摄像技术的方法和技巧。《摄像技术》以对摄像机、三脚架、监视器、线材等的运用,是按照影视创作的规律创制作品的实践训练。实践环节的训练内容、训练规格都是按影视创作的规律和基本技巧设置的。通过对各个摄像技巧的实践练习,训练学生掌握影视摄像的技术技巧,使学生深入了解影视创作的基本规律,熟练掌握创作的基本方法,是学生从理论学习到实际创作的一个重要实践过程,完成好这一重要环节,能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到了影视制作地流程及其重要性,提升了自己的影视欣赏和制作水平,形成了相对较为系统的影视知识体系。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完善了其知识结构,达到了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还可以为学生的后期制作提供有效的辅助借鉴,并为完成完整作品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通过《摄像技术》课程的具体实践过程,我们可以看出通过对影视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设置的课程实践,实现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影视类课程实训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通过实践进一步学习、掌握和运用影视创作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将其有效运用到影视创作的实践中去。针对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培养、训练学生地调研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以影视短片、纪录片、电视栏目的创作为主的具体实践训练,使学生掌握影视创作地过程和主要技巧,并在作品中发挥创意思维,体现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不仅如此,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还可以在课程讲授过程中进行具体的设置及调解,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能力和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其所具有的实际动手能力,对教学提出如下层次要求:比如,熟悉影视创作的理论及应用知识;掌握影创作过程中需涉及到的摄像、剪辑、灯光、音响、配乐等流程的基本工具和技术;熟悉影视创作的基本流程,了解影视作品生产过程和生存环境;熟悉影视作品创作过程中所使用的基本技术和方法,能够重复和再现。以实践类课程为例谈影视教育的教学改革,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组成学生创作小组,以学生自主调研和创作实践为主。从影视剧创作流程过程的总体设计,到分阶段、分任务、分技术的具体实现,最后通过影视作品的呈现,实现影视创作项目的整体实现。在注重专业能力实训的同时,强调人文情怀与社会责任感的提升。注重学生预习、方案设计、按设计方案进行实训的环节,具有非常良好的操作效果。作者简介:郑婧怡(1980-),女,辽宁师范大学影视艺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教学管理和油画创作研究。

影像学与影像技术范文8

摄影行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朝阳产业。未来行业对摄影人才的需求正逐年增加,尤其是新兴的互联网经济对图像处理人才的需求急剧增长。经过正规培训的高端摄影人才已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于是,高职院校摄影摄像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能力结构的分析对摄影专门人才的培养显得非常重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摄影的商业功能日益凸显。各行各业对摄影图像的需求不断增长,从而带来对职业化摄影人才的广泛需求。社会的需求变化和和互联网经济飞速发展等实际情况,促使摄影摄像技术人才培养方向的主动调整:①从单一地拍摄人才培养扩展到图像素材采集、图像处理、图片编辑、影视后期制作、影视包装等综合性制作人才培养。②学生就业从单纯面向商业影楼扩展到传统媒体、网络媒体、广告公司、电子商务平台等企事业单位。同时,摄影摄像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范围和工作岗位也由传统媒体和商业影楼扩展到影视文化机构、电子商务平台、商业影楼、广告公司、杂志社、报社、企业策划部、事业单位组织宣传部和专门的电子商务企划和包装机构。就业岗位出现了网店摄影师、微电影摄像师、摄影记者、图片编辑、数码设计师、影视编辑及企事业单位策划、组织宣传人员等。

根据对石家庄以及周边地区婚纱摄影行业和儿童摄影机构的实地调研。虽然极具商业色彩的婚纱摄影行业进入中国已有30年之久,但河北省在该行业上的发展仍远远落后于京沪广深等一线城市和东南沿海地区,甚至也不能和西安、成都、武汉等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中西部城市相提并论。加之京津两大直辖市对人才的吸引,导致河北省包括省会石家庄和其他地级市该行业人才的大量流失,专门的摄影摄像人才和熟悉商业摄影机构运作的技术人员缺口很大。目前,该行业在河北省仍旧以国际婚纱摄影集团的直营店或连锁店为主要载体,具有原创性的本地影楼虽然数量巨大.但人才储备完全依赖于教学和师资、生源相对脆弱的培训机构。近年互联网商业的蓬勃发展催生了一系列新的职业岗位,如淘宝摄影师、网店图片编辑与产品包装等。于是,摄影摄像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能力结构成为各院校或培训机构研究的重要课题。

摄影摄像技术专业培养具有摄影美学修养和摄影摄像技术、影像后期处理技术等影像制作行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摄影摄像基本技术和影像后期制作的基本技能,能从事艺术人像摄影、广告摄影、图片编辑、策划宣传、数字影像的前期拍摄与后期制作等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需要掌握素描人像写生、色彩风景写生等基本知识,具有一定造型能力;掌握摄影摄像设备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摄影构图、摄影用光等摄影基础知识;掌握一定的人文社科知识和政治理论知识;掌握摄影摄像相关专业的基本知识,了解本专业发展方向。能力结构包含了独立进行摄影摄像的能力、从事影像后期制作的能力、从事图片编辑与制作的能力、从事影视广告短片制作的能力、自主创业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立足商业影像技术前沿,数字技术与影像制作结合,实践与理论并重;着力拓展技能素质,兼顾影像艺术感觉与专题意识培养 。

摄影摄像技术专业人才的能力结构应该包括:专业知识结构、职业能力结构、专业素质结构。其中专业知识结构包含:①摄影摄像基础知识,支撑课程涵盖了美术基础知识、平面构成知识、摄影摄像器材原理、摄影基础理论与实践操作、摄像技法与表现等专业基础知识;②专业知识,学习内容包括摄影美学理论与作品分析、灯光组合与人像美化技法、摄影构图技法与实践、影视画面语言分析与实践等;③专业相关知识,学习内容有媒介与传播案例分析、形象设计与美姿造型、采访与写作实务、影视作品鉴赏等职业能力结构包含:①职业专门技术能力,其中人像摄影策划与实践和图像处理软件应用技巧为专业核心能力;展览策划、海报设计与专题制作为专业拓展能力。②职业关键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具体表现为数字影像理论知识的掌握与灵活运用、摄影图像的分析与鉴赏、人像摄影的策划与创作能力和图像专题的策划与宣传推广能力。专业素质结构包括身心健康、道德修养和良好的专业素质。要求摄影摄像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积极地人生观;自律性强,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具备较强的图像理解能力和运用软件进行影像后期处理和图片编辑技巧,从事摄影摄像工作的基本业务知识和技能等。

总之,摄影摄像技术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且时效性强,发展速度快。为了使学生的知识能力与市场需求做到无缝对接,在教学中以项目教学法为主,通过校内实训和校企合作项目达到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目的。教学上应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为主线,理论与实践结合,着眼于培养技术应用型设计人才。教学工作紧紧围绕行业需求和学生就业等实际情况展开。调研数据显示,婚纱摄影、儿童摄影是摄影行业的刚需。而新兴的淘宝摄影也占有较大的比重,且呈上升趋势。所以,在教学工作思路上,一方面严格按照高职教育的宗旨和特色制定指导思想;一方面尽可能地在教学工作中即每堂课上都体现工作特点。通过对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和人才培养目标、学生能力结构的分析,着力强调实用性和市场性,强调专业课教学的实践性。每门专业课都尽量以真实的案例和项目进行分析引导,紧密结合市场,联系实际项目展开课题或作业,使学生一开始接触专业课程就处于工作或岗位的实践操作状态。这样,摄影摄像技术人才的培养就会逐渐科学化、实用化,真正为经济建设服务,为自己的人生拓展更为广阔的天地。

影像学与影像技术范文9

关键词:舞台多媒体影像;舞台艺术;互动关系

中图分类号:J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3-0119-01

一、多媒体影像技术

多媒体影像技术以计算机为技术实现媒介,把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多媒体信息通过有序的逻辑连接综合起来,通过信号调制、传输和解调的处理,以多屏、多维的影像形式播放或投射在LED电子屏幕、沙幕、水雾、烟雾或者舞台空间上,以营造出一种奇妙的、如梦似幻的视觉效果,创造出一种传统舞美灯光无法实现的舞台氛围,给观众以全新的视觉感受和精神冲击,满足不同层次观众的需求。作为一种全新的舞美表现手法,多媒体影像技术拥有巨大的舞台表现优势,它的表现方式和内容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舞台美术的束缚,跨越和吸收了其他领域的元素,使之综合为一体,通过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使得舞台表现具有无限可能性和创造性,使舞台的表现空间更加宽广和灵活。

二、多媒体影像技术在舞台美术中的具体应用

(一)早期多媒体影像技术在舞台美术中的应用

早期的影像是通过幻灯系统在聚光灯具前加一组物镜使其投光成像,幻灯片多用幻灯颜料把用来构建舞台背景、渲染舞台气氛等需要投影的内容画在胶片上,放在幻灯机中放大到投影幕上。这种舞台艺术表现形式曾经在舞台表演中被广泛应用,在取得一定艺术效果的同时,其本身也存在着巨大的局限性,制约了舞台表现形式以及多媒体影像技术的发展。首先是极为耗费人力,从画面构思设计、绘制幻灯片,到舞台表演时的操作,再到幻灯片的保管,都需要人专门负责;其次,幻灯片属于实物介质,不易保存,容易损坏,不能反复使用,临时出现问题也不便修改和替换;再次,演出时操作不便,更换场景时要迅速替换大量幻灯片,工作量大且容易出错,而且还需要多台幻灯片机同步联合播放,互相拼接组成完整画面,需要多人协调配合,稍有差错就会造成舞台效果失误,表演失败。

(二)多媒体影像技术在现代舞台美术中的应用

高清视频投影机的出现,让影像在舞台上的呈现有了更多实现的可能性。LED大屏幕的出现,让影像在现代舞台上的呈现方式更加灵活,更加自由,排除了投影所带来的众多局限因素。如今,舞台上出现复合式应用的形式越来越多,一般前景的纱幕用高清投影机,背景的影像用LED设备,两种媒介的复合式使用,增强舞台空间感,极大了丰富了舞台表现力。

LED电子显示屏是目前在舞台美术中最受欢迎、运用最广泛、组合形式最灵活、表现力最为强大、最不易受外界因素干扰的一种全新的影像载体。它作为大众最熟悉也最青睐的科技产品,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大小活动中。它小到可以展示现成的资料文件、照片文字、可以再现自然景色;大到可以营造“上天入地”的梦幻效果,它强大的表现力足以展示能想得到的任何效果。动态的,静态的,写实的,写意的,内容多姿多彩,效果也更为生动逼真,能够给观众身临其境的完美享受,进而直接影响观众的心理变化,激发观众的强烈热情。

LED显示屏继承了影像载体的众多优点,但同样有一些实际的问题。丰富的表现力决定了它不菲的成本,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应为成本的限制,也不敢大肆铺开。另外,随着LED屏幕的广泛应用,多媒体影像生硬的植入舞台,展示出的效果技术含量很高,但美感缺乏,忽略了审美最本质的东西,这也是多媒体影像在舞台美术中应用的一大问题。

三、艺术与科学技术在多媒体影像中的互动关系

科学技术是多媒体影像诞生的必要条件,同时科技的不断进步为多媒体影像的飞速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从多媒体影像在舞美美术中的应用来讲,从幻灯、电影投影,到多屏幕、合成材料投影,到LED屏、雾屏,再到激光、全息等,媒介的每一个进步,都与科学的发展息息相关。

多媒体影像中的艺术与科学技术之间不是单向的、某一方影响另一方的关系,而是双向的、互动的关系。一方面,影像制作者经常能够从科学技术中获取艺术灵感,科技成果成为多媒体影像艺术创作中最活跃的元素之一。另一方面,科学技术在多媒体影像中的广泛应用,使多媒体影像艺术成为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领域之一,为科技的进一步发展赢得了资金等方面的支持。

四、结语

多媒体影像艺术与科学技术之间存在着紧密的互动关系,所以,影像制作者的科学素养就显得非常重要了。笔者相信,一个对现代科学技术一无所知或所知甚少的影像制作者,是不会做出优秀前沿的作品的,因为他的作品缺乏最新科技成果的支撑,所以很难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不成功的作品。

影像学与影像技术范文10

关键词:摄影;真实;融合;艺术语言

中图分类号:J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5-0059-01

一、数字摄影技术的现状分析

首先,感光元件和储存介质降低了影像的制作成本。数字摄影技术不依赖传统胶片记录和保存影像。它将光影影像直接转化为电子信息,并且以数据的形式保存在数码储存介质当中。这种数据可以很容易地在电脑系统中进行复制、传输、修改。数码相机的核心是成像芯片,也就是感光元件CCD或CMOS等。数字摄影技术与传统摄影的区别也就在于传统摄影是把图像的信号用胶片来记录,而数字摄影技术是把图像信号通过感光元件记录成数据文件。从存储卡中下载的图片可以随心所欲地加以处理,而存储卡是可以反复使用的,这就大大节约了成本。

其次,数字摄影还有即拍即得的优势。数码相机都有一个可视的显示屏,可以在摄取图像的过程中随时观察拍摄的效果和成像质量。对不满意的画面可以重新拍摄,避免返工。而且对各项数据都可以进行调节。随着制造技术的发展,现在数码单反相机也可以实现不通过光学取景器而是通过机身背后的显示屏进行取景拍摄。数字网络时代创作出许多新的艺术形态,我们的生活也因此而改变,无论是从生活方式还是传播的理念。网络在某些方面使空间的距离变为零,这样就降低了信息的传播成本,达到信息的迅速广泛的传播。

二、数字化影像艺术创作的语言特征

与传统影像相比,数码影像具有以下四种特点:一是即时一性,数码影像即时成像也可随时删除,不象传统影像成像时需要在暗房中等待影像显影,如不洗出就不知成像的好坏。二是无成本,数码影像抛弃了传统图像的高成本影像生产方式,它的无成本性使图像迅速增殖和贬值。三是可修改,数码影像可以随意修改,通过电脑软件可以使影像艺术锦上添花。四是可传播,传播是数码影像的内在功能,轻松发送迅速传播。

(一)数字影像,真实的谎言

数字影像,它可以进行任意的编辑与修改,它自身的这种特性就决定了在以客观物像为依据的同时,在某些情况下也存在着真实性的缺失。而设计者们恰好可以利用数字影像的这种特性来进行艺术创作,以一种或几种客观存在的物像为基础,制作出更多更有视觉冲击力的新形象。对于照片的意义,约翰·伯格是这样阐述的:在生活中,意义并不是即刻便知的。意义要在相互联系的事物中被发现,而且没有事物的发展,意义就无法存在。没有故事,没有揭示,便没有意义。被拍下的瞬间唯有当观众可以从读出超越它自身的持续时,才能获得意义。如果我们发现一张照片有意义,那是因为我们赋予了它过去和未来。

(二)数字化影像艺术创作的审美价值的多样性

在数字化影像艺术创作中,造型与展示能力得以大大拓展和丰富。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充分满足了后现代艺术中追求视觉的文化企图和社会语境。作为20世纪50年代后期兴起的基于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化视觉艺术设计有其特定的空间、艺术追求和风格,是一种全新的语言,直接用自己的方式对传统艺术进行解构、演绎、拓展,以实现对艺术现代化的追求,它不仅成为当下艺术的一种模式而且为艺术的现代性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成为多种图式混杂的艺术存在形式,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特别是其功能特效,是新的领域的推广和延伸。

(三)数字影像强大的后期化

摄影方式的发展,彻底改变了传统摄影表现手法的局限。通过数码技术将相机拍摄的大量素材输入电脑,并利用图形处理软件中拼贴、合成、借用等技巧,将原来的图像加工成“新影像”。在数字化时代,照片再也不需要经过化学银盐粒子显影后再定影并放大,取而代之的是数码模块内无止尽的修改与覆盖。

影像学与影像技术范文11

关键词:摄像教学模式 开放式 数字化

一、引言

影像艺术发展到21世纪的今天,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人们日常文化、生活、工作、娱乐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科技的鼎盛发展促进了信息技术与传媒艺术的交融,拥有视听双重表现因素的电视、电影媒体成为了当今最具有影响力的传媒形态。影视产业的蓬勃发展,促使国内许多高校纷纷开设了与影视相关的专业,其中摄像方面的专业课程也成为影视专业的主导课程。

摄像是一种以剧作作为依据,依托摄像技术,通过艺术创新,塑造可视艺术形象的创作过程,而摄像作品是作者通过摄像手段来表现主观与情感的艺术形式,因此摄像作品的艺术效果,一方面取决于作者对主观世界的认知,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对客观工具的应用能力。因此,高校在培养影视摄像专业人才过程中,既要注重学生艺术修养的提升,也要重视其对摄像技术的掌控,只有做到艺术与技术有机结合,培养出一批具备艺术素质与技术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才能创造出符合时代特征的优秀艺术作品。

笔者从教学实际出发,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经验,针对摄像技术实践性强的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摄像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二、摄像教学的传统模式

1.摄像教学硬件设备条件的不足,导致教学模式偏重于理论传授

目前,国内一些院校所开设的摄像专业课程普遍存在着设备不足和没有实践场地的问题,故而他们更侧重于对理论知识的讲授,而忽略了实践操作环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实践课的过程中,由于以上两个问题,学生去演播厅、新闻现场拍摄摄像的机会少之又少,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提升,只能被动地按照书本和教师教授的知识进行学习,造成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培养,更是阻碍了他们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因此学生的创作能力普遍不足。这种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一旦走入工作岗位,将会面临很多难题,如:不能对影视节目制作整个流程有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理解和认识,许多创造灵感会因为无法通过技术实现或实现得不理想而难以表现作者的创意初衷。

2.摄像教学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性较差

目前,由于一些高校师资、设备、场地等问题的制约,造成一些课程在授课过程中不能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使得许多理论课程枯燥无味。比如,有的教师把《摄影史》完全当成“历史回顾”课来讲授,而没有真正把摄影的艺术演变与技术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史”不仅仅代表过去或也不意味着过时,而应该分析摄影摄像发展历程从而洞察其发展规律,并充分吸取历史沉淀和精髓,丰富学生的艺术内涵。《摄影史》的讲授过程,应该是引导学生运用历史方法将历史元素再创造的一个过程,从而使学生在体验历史演绎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正确支点,再融入当前的摄影技术和对艺术的认知,才能创造出具有时代鲜明特征的摄影摄像艺术作品。教学的真正目的是授之以渔而非仅授之以鱼,因此摄像教学课程结构设置要充分考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课程的安排先后要达到学以致用。

三、摄像教学模式的改进思路

1.构建开放式摄像教学模式

针对以上弊端,沈阳音乐学院南校区设计了开放式的摄像教学模式,在课程的设置上,安排一半以上的学时数作为学生的实践课,并开放学校的音乐剧场、校电视台和非线性编辑实验室,让学生随时都可以参与到各类大型演出的录制和制作中去,将学生从以往较为封闭的传统课堂中解放出来,使学生在学习理论课程的同时就可以随时进行创作,培养了学生自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在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系统地循序渐进地学习到摄像相关知识。首先,在课堂上学生可以对摄像机、非线性编辑系统进行基本的操作方式学习,了解影视节目的前期拍摄和后期制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和流程。其次,在实践课过程中,学生在了解和掌握了如何制作影视作品的基础上,分组进行不同类型的节目创作,这样既可以对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进行复习,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把摄像前后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了与摄像有关的知识理论,如构图、补光、机位等等。当课程结业时,安排学生分组制作不同选题的影视作品,随时组织学生介绍创作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最后再由指导教师观摩、评论和总结。这样使学生既培养了的创新意识又提升了创新能力,同时通过具体的摄相摄像作品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和创作技能的掌握程度。实际证明,开放式摄像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作的能力,而且对老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教师放弃照本宣科而更重视方法的传授。

2.充分利用数字化资源,构建数字化摄像教学平台

摄影摄像艺术属于视觉造型艺术。摄影摄像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摄影摄像课程的积极性前提下,让学生理解并学会运用摄影摄像创作理论及技巧、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培养他们的摄影摄像创作能力。为达到这个教学目标,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将数字技术与摄像课程结合,使摄像课程教学模式更为新颖、互动性更强,充分的调动了学生学习摄像课程的积极性,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成果。比如,利用因特网收集摄影摄像优秀作品,建立优秀作品文件库,以丰富学生的创作视野,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教学过程中充分采用对比介绍、图像、声音、文本协同表达的方式,开发多媒体课件为摄影摄像课堂教学准备数字化教材,以满足学生视听觉多种感官的需要;基于Web服务器构建网络交流平台,为教师和学生之间提供了一个融洽的学习交流环境,同时提供一个学生自我展示空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四、结论

本文笔者结合教学实践经验,认真分析目前大学摄像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提出了摄像教学必须把艺术教育与技术提升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以及改革思路,并通过构建开放式摄像教学模式和数字化摄像教学平台,显著提高了摄影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夏正达著.《摄像基础教程》.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影像学与影像技术范文12

关键字:观者“参与性” 观影方式 影像装置 互动影像 视听语言

在影像文化高度发达的当代,观众早已经不仅仅是看客。人们习惯于审视影像。评论影像,参与影像创作。数字影像本身就建立在新兴科技的基础上。作品从构思到表现再到呈现方式都体现了科技的强大魅力。

笔者在此提出的影像“参与性”。主要体现在数字影像作品的传达方式和接受方式上。如今的观众不单是站在画外观看,还可以通过动作直接影响和改变影像作品,把自己融入作品,成为作品的一部分。

利用数字技术对传统观影方式进行改写

传统影像和数字影像的差异。表现在现实与虚拟的对立、胶片的物理化学消耗与数字摄影前期的零消耗,更体现在因技术革新而带来的美学和观念的更迭。对于传统影像,人们往往采用顶礼膜拜的心态,因为传统影像总是在相对封闭的空间和状态下完成。呈现给观众的是结果。然而数字技术最大的特性是可以将图像作为数据进行编辑和改写。这就使影像长期构建的视觉美学和审美趣味发生了转变。如果说传统影像是人们“观看”的艺术,那么数字影像更是能让观众“参与”的艺术。人们对影像不再是触不可及。而是变得近在咫尺。

影像装置令影像更加立体。对比传统艺术,装置艺术的本身就是一种颠覆。“装置艺术创造的环境。是用来包容观众、促使甚至迫使观众在界定的空间内由被动观赏转换成主动感受。这种感受要求观众除了积极思维和肢体介人外。还要使用它所有的感官,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甚至味觉。装置艺术不受艺术门类的限制。它自由地综合使用绘画、雕塑、建筑、音乐、戏剧、诗歌、散文、电影、电视、录音、录像、摄影等任何能够使用的手段。可以说装置艺术是一种开放的艺术手段。”

影像装置作为一种重要的装置艺术。其展示内容主要为影像,通过将观众置身于一个三度空间的“环境”,包括室内和室外。艺术家根据自己作品的表达主题并结合展览地点的空间特色进行设计,观众介入和参与是作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最终呈现的影像已经不单单是影像本身,而是人们的感官感受和生活经验的延伸。

2004年艺术家乌尔善创作了数字影像装置作品《新大陆》,将多媒体、影像记录、装置合为一体的感性风暴。世界7个大陆被硬性拼在一处,作为幻觉中的“新大陆”。乌尔善将展厅转化为摄影棚,他推动摄影机在轨道上记录着正在发生的一切,向在场观众打开影像生产的黑匣子。生产与展示同在,拍摄现场、展览现场叠加。共同构成一个日常戏剧的围观现场。把表演臆想现实化。

互动影像实现了观众和作品的互融。正如工业文明的发展带来了人类文明的不断提高。计算机影像技术使艺术表现更加自如和丰富。更使得观众的“参与性”也越来越强。

互动技术作为数字技术的产物。利用数字技术来实现逼真模仿某种人际交流的特性,或者通过手控的互动模拟装置实现对影像的操纵和互动,作品将随之产生相应的声音和反应。互动影像在表达形式上离不开影像与时间、空间的关系。而观者更成为促进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的关键,观者的动作、行为、声音甚至影像都可能是影像作品的一部分。

2004年艺术家胡介鸣创作了互动影像装置《向上向上》。在上海美术馆大楼东侧,从墙角到楼顶搭着一排用电视机摞成的天梯,25台电视机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由下向上的狭长画面。观众可以通过声音影响电视柱中人物的影像活动。同时美术馆钟楼的大钟将以超常的速度飞转。这部作品不但隐喻着上海城市日益向上、向前的雄心。也象征着中国当代艺术向上、向前的趋势。

如今,越来越多的数字影像作品把捕捉器对准了观者。观者由“画外”走进了“画内”,分不清是观众还是主角,直接参与了影像作品的实现。

2004年荷兰Blendid团队设计创作了名为“Touch me”(接触我)的互动装置,在互动中。参与者将身体的某个部位或者其他物体与磨砂玻璃表面接触。互动的结果好像是人像被“复印”了下来。图像会作为玻璃板的一部分被保留下来。在没有其他互动的情况下展出一段时间。供大家参观。参与者从互动过程中体验到乐趣。而他们所创造的影像将被永久保留下来,成为作品的一部分。而作品将是无限和不可重复的。

利用互动技术实现观众的“参与性”,它不仅体现在影像创作上,更被用于展现方式的创新上。观者通过动作来触及感应器。在电脑控制下液晶显示器上就会播放下一个画面,整个过程好像观者在翻阅一本普通图书。而它从介质到内容都是电子影像的。形成一个虚拟的互动阅读过程。

影像“参与性”带来了全新的视听语言

影像走进展览馆。相较于电影和电视,影像不再局限于影院、电视机等放映条件,数字影像作品走进了展览馆和户外,因为追求的不再是单纯的视觉效果,而是重在对全栖感官的冲击。如今影像装置艺术不再是对传统的博物馆展览的一种反叛,数字技术正引领着一种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进入了博物馆的永久收藏藏品名单。对于展现方式和环境的改变,观众在观看影像时的心态也带来了全新的变化,从对影像情节的关注转面对影像叙述方式的关注。

作者和观者的交流更直接。传统的艺术形式如架上绘画和电影等。从艺术家的创作到观者接受信息,都是单一的、无可逆的,而数字技术令观者真正参与影像。在心智体验的过程中更产生出相互碰撞的火花。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当代艺术家们都将自己对人类的终极思考反映在作品中。如何才能让观众更深刻地理解作品。让观众走进作品中。融入和体味作品无疑是一种最佳的选择。观众通过人机交互拥有了选择影像呈现状态的权利,更在参与影像中了解了作者的创作流程。有助于正确理解作品和作者的意图。而创作者也在观众“参与”过程所产生的反应中接收到观众对作品的看法和美学思考。

许多数字影像作品都是带有不确定性和不可复制性的,因为每个观者都有各自的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作者在创作时可能并不知道结果会是怎样、轨迹是否完荧,因此这类作品本身就带有了随机和无限性,更增添了作品的趣味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