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现代汉语调查报告

现代汉语调查报告

时间:2023-09-18 17:33:08

现代汉语调查报告

第1篇

我们天天与汉字打交道,读书、看报、写文章都离不开汉字,可是大家是否注意过,错别字时常悄悄地溜到你我的周围,影响着我们.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生活中出现错别字调查报告范文6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错别字调查报告1调查目的:自从仓颉造字以来,汉字经过了数千年的演变,一直沿用至今,成为了中国古代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的瑰宝之一。但是如今错别字现象非常普遍,商店的广告、招牌,街头广告,社区标语等常出现错别字。这些街头错别字影响了市容,污染了祖国的语言文字,急需得到治理,以净化祖国的语言文字。

调查材料分析:第一种是“乱用汉字,用错汉字”。这种乱用汉字,乱写汉字的情况,大多数是文化修养不高的人手写的,比如说:卖鸡蛋的小贩把鸡蛋的“蛋”写成了元旦的“旦”;把公“厕”写成了“公则”;把“库”写成了“裤”;收破烂的把“留”写成了莫名其妙的字;但是,我发现正规商店的广告和路牌也有错误。比如说:眼镜店广告把“需”写成了“须”;通心岭社区的标语牌把通心岭的“心”写成了新年的“新”。

第二种是“简繁体字混用,方言乱用”。现在在深圳,简繁体字混用,方言乱用的情况十分普遍,因为深圳靠近香港,很多香港人来这里工作,所以用了很多繁体字;而且有些商家错误地认为繁体字体现了这家公司的国际化,于是赶时髦也采用。还有些从外地人来到深圳,仍然保持着自己的方言。

第三种是中英文不规范使用。在调查中,我还发现:在一些路牌上,出现了中英文不规范使用,不符合国际化大都市的要求。例如,市少儿图书馆用的是汉语拼音却有大写;园岭一街和广告牌是中英文并用;红荔天桥是英文。都不统一,让人眼花缭乱,可能更让外国朋友如坠云雾中。这些也属于用字不规范的行为之一。

第四种是网络新语乱用汉字,广告中乱用汉字。现在网络越来越发达,在网络中也出现了一些新名词,虽然这是时代的发展导致的汉字的变革,但也不能乱用汉字,有些人为了时尚,也就用上了;有些广告为了吸引顾客,故意把成语乱用。你看,上面几幅网络新派流行的漫画,虽然很幽默搞笑,但是里面的错别字却触目惊心,尤其会让青少年儿童产生误解和歧异。广告牌竟然把“长久安”写成了“肠久安”。

看到这些触目惊心的错别字,我感到真后怕,我平常在作文和作业中也常出现错别字,想来真脸红呀!真对不起老祖宗的汉字!我建议:商家应该制作标准的广告牌,政府应该加大对使用规范汉字的宣传,城管和文化稽查部门应该加强监管力度,出台整治措施。让我们共同努力,净化祖国的语言文字,促进它的发扬光大!

错别字调查报告2调查人:______

调查报告内容及结果:

我来到了一条干净整洁的黄甫街上。看见一个小吃店门前立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店里各种食品的名字,而写到馄饨的时候,竟然写成了“馄炖”,可真有趣。又走了一会儿,一个大约五平方米大的招牌上十分醒目地把“安装”写成了“按装”,这样明显的错误竟然没有人发现,他们真对不起造字的老祖宗。

就在旁边一个大木板上用刷子写了几个醒目的大字:“批发零售方便代”,我看之后直想笑,“代”和“袋”差别够大了,可真够怪呀!在名气很大的小辣椒火锅门前我又发现了一个错别字,上面本来应该写“黄甫路第三分店”,上面却意外写着“黄埔路第三分店”,又在一家优雅饭店的墙上贴了一张纸,上面写着“店招工一名”,差点把我大牙笑掉,“本”字都能写错,文化也太低了吧。

就在回去的路上我看见一个布专卖店叫“大浪淘沙”下面却清清楚楚地写着“大浪淘纱国际连锁”,我吃了一惊,国际连锁店的大招牌上都有错别字,看来现在的电脑对于错别字也看不严啊!

导致出现错字的原因应该有这样几点:

马虎、不在乎、文化低、求省事、写了不检查。我想只要把这几点消灭,错字应该不会出现,或者出现了也是很少很少。

看见错字的感受:

汉字是老祖宗一笔一画制造出来的,我们应该尊重他们,把它们写好绝对不能看到错字视而不见。汉字是各种文字的精英,我们不能为了省事就把他们改造。看见街上显眼的错别字,我心中感到痛苦。我想我的作业中也经常出现错别字,我应该先把自己的错别字消灭掉,尽量在写字前想好要写的字是什么样的,如果每个人都可以达到这个样子,错字一定会飞到九霄云外。

错别字调查报告3调查时间:....

调查对象:作业本、图书、匾额

调查内容:查找错别字

经调查发现一些服装店的门牌存在有用谐音取店名错别字的现象,

错别字调查报告

。如:把"伊拉克"写成“衣拉克","依依不舍"写成“衣衣不舍",把"一样美丽”写成“伊样美丽”,"一加一"写成“衣加衣”。

图书中也存在有一些印刷问题的错别字。如:“口”字印成了“曰”,“辫子”印成“辨子”,"矫健"印成了"骄健”,“洗澡”印成了"洗操",“佣人”印成了“用人”。

在作业本中出现的错别字特别多,

调查报告

如:“昵”写成“呢”,“笼”写成“茏”,“祈”写成“折”,“蓬”写成“篷”,“瞩”写成“嘱”,“郎”写成“朗”,“奔”写成“卉”,“廷”写成“延”,“谓”写成“渭”,“讯”写成“迅”,“练”写成“炼”。

调查建议:

建议人们多读一些书,从书中学习知识,提高学问,希望书中不要出现错别字,要不我们会以为是正确的,一错再错。也建议人们不写繁体字,简化字,给人们带来不便。

感受:

从调查错别字中看出错别字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用谐音写出错别字,第二类是印刷错误,第三类是作业本中的错别字。我们要从现在开始养成良好的习惯,让我们的生活中没有错别字,正确使用祖国语言。

错别字调查报告4原因

如今错别字已经屡见不鲜,什么小摊小贩的招牌、网络文章、广告上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因此,我决定来一次错别字调查报告。

调查

先就近开始,从我身上开始调查吧。本来我信心满满,认为错别字肯定不会多。一调查错别字还真不少,就拿上次考试来说。有一个成语?一如既往?,而我竟然写了一个?一如继往?。这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错别字例子么,调查到这里,我的脸也红了,恨不能直接用钻地术到地底下躲着。?算了,还是走上街头进行一次调查吧。?我心中暗想,?估计小商小贩的错别字也不会少。?于是,我过去到了商店门口。

我学着孙悟空,大眼一扫,顿时就发现了一个可疑目标——?臭豆付?。?这家是干嘛的,这年头连臭豆付都有了。应该是臭豆腐吧。?我心中暗笑,迈步走了不去,诚恳地对店主说道:?您好,您的招牌好像有点问题。??你个小毛孩子懂什么??店主毫不耐烦地说道,?这是为了简单。?没办法,出师不利,我继续调查。没多久,我就又发现了一个?顶头上丝?,可人家却说这是为了迎合潮流。再去看

网上的文章,错别字更是数不胜数,?的地得?三兄弟老是玩换位置的游戏;还有的书中总是把?像?写成?象?……

分析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会有这么多的错别字。?一番调查之后,我陷入了沉思。?有人可能是不太熟知祖国汉字的使用方法,例如我把?一如继往?给写错了,还有把‘的地得’用错地方;有的人大概是为了简单,减少笔画,比如把招牌上的‘腐’写成‘付’;个别人可能是为了迎合潮流,吸引更多顾客的来临……?看来,错别字也是多种多样啊。

建议

?总不能把那些把汉字写错的人塞进小学课堂吧?那该多滑稽啊,真不亚于唐僧娶妻。?我头疼地想着,好容易才想出了一个解决办法,?真应该来个错别字宣传班,把那些容易错的字都宣传出去,并且提醒大家注意,告诉大家正确的使用方法。而我们在写的时候也应该多加注意,千万不能让错别字这个家伙来‘偷袭’。这样的话,估计错别字出现的几率就会小多了。?

这次错别字调查行动也就完美落幕了,如果所有人都能正确使用祖国汉字,这该多好啊。

错别字调查报告5调查时间:2011年8月16日

调查对象:作业本、图书、匾额

调查内容:查找错别字

经调查发现一些服装店的门牌存在有用谐音取店名错别字的现象,错别字调查报告。如:把"伊拉克"写成“衣拉克","依依不舍"写成“衣衣不舍",把"一样美丽”写成“伊样美丽”,"一加一"写成“衣加衣”。

图书中也存在有一些印刷问题的错别字。如:“口”字印成了“曰”,“辫子”印成“辨子”,"矫健"印成了"骄健”,“洗澡”印成了"洗操",“佣人”印成了“用人”。

在作业本中出现的错别字特别多。如:“昵”写成“呢”,“笼”写成“茏”,“祈”写成“折”,“蓬”写成“篷”,“瞩”写成“嘱”,“郎”写成“朗”,“奔”写成“卉”,“廷”写成“延”,“谓”写成“渭”,“讯”写成“迅”,“练”写成“炼”,调查报告《错别字调查报告》。

调查建议:

建议人们多读一些书,从书中学习知识,提高学问,希望书中不要出现错别字,要不我们会以为是正确的,一错再错。也建议人们不写繁体字,简化字,给人们带来不便。

感受:

从调查错别字中看出错别字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用谐音写出错别字,第二类是印刷错误,第三类是作业本中的错别字。我们要从现在开始养成良好的习惯,让我们的生活中没有错别字,正确使用祖国语言。

错别字调查报告6调查时间:____年9月6日.

调查地点:嵊州市东后街.

调查目的:发现社会上的错别字,提出改进建仪。

调查分析:现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当中时时刻刻都会接触到汉字,无论是用耳朵听,还是用眼睛看。如果没有它,我们的生活又将会怎么样?而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经常会在使用汉字的过程中发生错误。为了了解人们写错别字的原因,帮助人们规范用字,我展开了调查研究。错别字的具体情况千齐百怪,层出不穷。有的还令人狂笑不已。

1、繁体字原因。

如:把嵊州大桥的“桥”字写成了繁体字的“桥”,还有国商的“国”字也写成了繁体字的“国”,还有许许多多的字都把它们写成了繁体字。写成的繁体字的坏处是:有些人看不懂繁体字,经常会认错字,就会造成字认失误,严重的可能会造成巨大的损失。这多么不值得啊!走在大街小巷中,一定能看到许多酒店和商店为了显示气派,时常会用繁体字写店名。但是一些字没有繁体,只好用简化的,并且繁体字笔画较多,一不小心就会写错。比如像是“贰”字,有多少人会给它加上一撇呢?

2、同音字原因。

如:在、再;其、骑;鸡、机;依、衣……写出这种类型的原因一般是因为粗心马虎的原因,或者是因为自己识字能力太差而造成的错误,有的商店为了推销,打出了“衣衣不舍”,“鸡不可失”的成语。这样成语本身不仅发生了错误,并且改变了意思,误导别人用含有错字的成语,影响教育,有不少害处。如果不区分它们各自的意思,只靠自己的耳朵又有谁能听得出来是哪一个词或字呢?

第2篇

关键词:《切韵》;等韵;开合口

中图分类号:H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030(2012)04-0116-06

一、引言

众所周知,《切韵》作为一本韵书,本身只有单纯的韵类,后人对它的研究往往是把它放在等韵的框架内进行的,从而使得众多韵类都被赋予了摄、等、开合的特点。尤其是音韵学进入现代时期以来,学术界对《切韵》的研究更是离不开等韵这个参照系。有了等韵作参照,就等于有了一个坐标,这自然会给我们的研究带来很大的便利。那么,当前通行的等韵体系中摄、等、开合这些音韵名目分别来自哪里呢?学术界似乎不太关注这个问题。或许有人会想当然地认为是来自《韵镜》、《七音略》之类的早期韵图,不过,稍加考察就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以《切韵》东、冬、钟、鱼、虞这几韵的开合口为例,请看表1:

表1所列是永禄本《韵镜》、元至治本《七音略》、李荣的《切韵音系》以及社科院语言研究所编写的《方言调查字表》对这几韵开合口的描述。这几韵在《切韵音系》里都是独韵,在《方言调查字表》里都是合口,这实际上也是当前学术界通行的两种描写方式。但在早期韵图里,无论是《韵镜》还是《七音略》都表明东韵和冬钟韵、鱼韵和虞韵所属的开合是明显不同的。冬韵、钟韵和虞韵,《韵镜》均标注为“开合”,现代学者疑其有误,认为本应为“合”。即便如此,东韵和冬钟韵,鱼韵和虞韵所属的开合仍然是对立的。这说明,当前通行的等韵体系中开合口的术语系统并不是直接来自早期韵图,而是另有来源。

本文拟对当前通行的等韵体系中开合口的来源进行考察。我们期待通过本文的讨论,能够使大家对这一问题有较为理性的认识。

二、当前通行的两套术语体系

在等韵的框架内描写《切韵》音系的开合系统,目前学术界通行两种表述方式。以当前通行的几种音韵学著作或工具书而论,《切韵音系》和《切韵研究》是一种表述方式,《方言调查字表》、《汉语音韵讲义》、《古今字音对照手册》、《汉语方音字汇》等是另一种表述方式。为了说明两种表述方式的异同,下面以《切韵音系》和《方言调查字表》为例,做成表2。《切韵音系》和《方言调查字表》采用的韵目系统虽然不同,前者195个韵目,后者206个韵目,但是二者反映的实际韵类数是一致的,所以并不妨碍它们之间的比较。表格以摄为单位排列各韵,各摄的顺序没有讲究,韵目举平以赅上去人,《切韵音系》和《方言调查字表》分别简称为《音系》和《字表》。

从列表能够看出,对《切韵》韵类开合的表述,《切韵音系》用的是“开口、合口、独韵”,《方言调查字表》用的“开口、合口”。具体说来,止、蟹、臻、山、果、宕、假、曾、梗九摄韵类的开合,二者的表述是一致的。通、江、遇、效、流、深、成七摄韵类的开合,二者的表述存在差异:《切韵音系》把这七摄定为独韵,而不言具体属开口还是合口;《方言调查字表》则明确把这七摄的韵类定为开口或合口中的一类,通、遇两摄及咸摄里的凡韵是合口,其余的是开口。

三、两套术语体系的来源

用两套术语描写《切韵》韵类的开合系统,其来源是不一样的。关于“开口、合口、独韵”的来源,从李荣《切韵音系》的相关论述可知,“开口、合口、独韵”的术语来自《切韵指掌图》和《经史正音切韵指南》(以下简称《切韵指南》)。关于这两种韵图开合系统的具体情形,现根据《切韵音系》转录如下,表中数字表示原来列图的次序:

再看“开口、合口”的来源。《方言调查字表》制作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之后出版的几种常用工具书如《汉语音韵讲义》、《古今字音对照手册》、《汉语方音字汇》等都是以它所定的开合系统为依据的。关于这一点,这几种著作都在相应的地方作了说明。《汉语音韵讲义·前言》说:“所谓古音是指《切韵》、《广韵》所代表的语音系统,也就是《方言调查字表》的语音系统。”《古今字音对照手册·例言》第一条说:“手册里所依据的古音是广韵所代表的中古音系统。”又在第六条说:“关于古音的摄、开合口、等、声调、韵部和声母,手册依据方言调查字表所定的系统。”《汉语方音字汇·凡例》第五条说:“本书参照《方言调查字表》的处理来确定字音的声韵及所属等呼。”

第3篇

关键词:个旧方言;语音系统

Abstract:This is a first-hand material on the phonetic system of Gejiu dialect, which can be used for the study of southwest Mandarin and its several dialects.

Key words:Gejiu dialect, phonetic system

第一部分引言

1.个旧概况

个旧位于云南省南部,境跨东经102°54′至103°25′、北纬23°01′至23°36′之间,面积1587平方公里,人口45.3万,少数民族人口约16万,世居民族有彝、回、壮、苗、傣、哈尼、汉七个。“个旧”是由彝语“果作”的音译演化而来,意即种荞子、吃荞饭的地方。个旧是以生产锡为主的冶金工业城市,中外闻名的“锡都”。

2.语言使用情况

个旧市除汉族外,尚有21种少数民族,其人口占总人口数约35%,属典型的多民族杂居地区。区域内语言使用情况较为复杂:汉语为主要语言,是全区各民族交际的共同语;部分汉族通晓少数民族语言;彝语、壮语是除汉语以外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多数少数民族能使用汉语。由于长期共存,汉语同各少数民族语之间相互渗透,少数民族语之间也相互影响。

3. 个旧方言的形成及类属

个旧因其富有锡矿从清代始大规模开发,从而大量汉族人口迁至此地。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在个旧设厂,称“个旧厂”,专收锡、银课税。光绪十一年(1885),设个旧厅,建立衙署,专管矿务。因此,矿业的开采对个旧方言的形成起了决定性作用。

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的分区,个旧方言属西南官话贵昆片。其在汉语方言中的系属可表示为:现代汉语方言北方方言西南官话云南次方言贵昆方言片。杨时逢(1969)将个旧等地域昆明等地的方言划为“第一区”。吴积才(1989)认为个旧方言属滇南小片。滇南方言确有不同与西南官话其他方言的特点,路伟(2003)认为可将其划为一个独立小片。

第二部分语音系统②

1. 声母

个旧方言共有24个声母,按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排列如下③:

声母说明:

(1)双唇清塞音p和ph不与y、iou、ou、ue、ua相拼;双唇浊鼻音m不与y、ue、u相拼。

(2)唇齿清擦音f不与i、y、iao、iou、ao、ue、ua、uo相拼,唇齿浊擦音v只与e、、u相拼。

(3)舌尖前音ts、ts和s只与i、e、、u、ao、ai、uo相拼。

(4)舌尖中塞音t和th不与单韵母y、相拼,与复韵母ao相拼;舌尖中鼻音n只与i、a相拼;舌尖中边音l与i、e、a、、、ao相拼。

(5)舌叶不送气塞擦音t只与i、o、uo相拼,舌叶送气塞擦音th只与i、ou相拼;舌叶清擦音只与i、ue相拼,舌叶浊擦音只与a、i、e相拼。

(6)舌面音t和只与i、、o、iou、ao相拼,th只与i、相拼。半元音j只与、相拼。

(7)舌面后不送气塞音k与e、o、、u、ai、ao、ou、ue相拼,舌面后送气塞音kh与e、o、、u、ou、ua相拼。舌面后浊鼻音只作韵尾,舌面后清擦音x只作韵头。

2. 韵母

个旧方言共有17个韵母④。

单元音韵母9个:i e a o u y

复元音韵母8个:iaoiouaiaoouueuauo

3. 声调

个旧方言有5个声调:55 33 212 51 21

4. 音节结构类型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

参考文献:

[1]戴庆厦. 语言调查教程[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2]红河州个旧市人民政府[EB/OL].[2014-06-16]. http:///mlgj.htm

[3]方国瑜. 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M]. 北京:中华书局. 1987.

[4]路伟. 滇南方言的特点和范围[J]. 红河学院学报(创刊号),2003,5:61-64.

[5]路伟. 云南个旧方言谓词的体范畴[J]. 中国语文,2006,1:26-30.

[6]吴积才. 汉语方言志(云南省志卷五十八)[M].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

[7]杨时逢. 云南方言调查报告[M]. 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9:595-610.

注解:

①调查对象基本情况:海**,女,汉族,25岁,居于云南省个旧市,2008年迁至北京上学并工作至今。调查方式为实地调查。

②本语音调查以《方言词汇调查表》为蓝本,共调查了399个日常词汇,并按声母、韵母分别校对,详见附录一、附录二。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时间所限,调查词汇数量较少,所归纳的语音系统或存在遗漏,有待日后扩大调查规模进一步修正。另因学生无音韵学基础,故未能作历史演化分析,待完善。

第4篇

关键词:字母词 综述 演变规律

字母词的产生和发展,与中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密切相关。改革开放、中国入世、科技文化交流、“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在国际经济贸易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字母词也随影附形地渗入其中。之初,字母词主要出现在科技领域,具有行业特殊性。之后,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高科技商品交换,现代生活方式的相互交流,字母词逐渐渗透到日常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语言事实。字母词现象,引起学术界关注,进行过大量研究,取得了相应成果。我们顺应着学术界的研究思路,梳理2007年至2016年间有关字母词研究成果,进一步确立字母词在汉语词汇中的地位,探索字母词发展演变规律。

一、字母词的定义及归属

刘涌泉在《谈谈字母词》[1]中认为,现代汉语的词有两类:一是汉字词,这是绝大部分;另一类是字母词,占很少一部分,其中大部分是外来语。汉语字母词是“由拉丁字母(包括汉语拼音字母)或希腊字母构成的,或由它们分别与符号、数字或汉字混合构成的词”。2007年,对照刘涌泉的《字母词词典》,王崇[2]对词典中的字母词,作了形式和语义来源的分类和统计。他认为,字母词是书面形式上,有外文字母参与构成,能在口语中使用,语音形式整体或部分来自外语,并有完整词义的外来词。徐可馨在《汉语“字母词”探究》[3]中,认同王崇对字母词的界定。又有学者把字母词放在汉语词汇系统中进行界定。朱春敬在《试论汉语拼音字母词》[4]中认为,“字母词”应该称名为汉语拼音字母词,“汉语拼音字母词是汉语词汇中字母词的一部分。它们或者全由汉语拼音字母构成,或者由汉语拼音字母与汉字、与外文字母、与数字、与数字和符号混合而成”。陈佳漩在《字母词概念的重新界定》[5]中,从社会语言学角度,重新界定字母词的概念,“在汉语公共语言生活中使用的、单词性的、完全或部分由字母构成的词语”。纪丽丽在《试析汉语中的字母词》[6]中认为,汉语中带外文字母(主要是拉丁字母),或完全用外文字母表达的词,词义或语音进入汉语语境后,词义或语音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属于字母词,称之为英源性(拉丁)字母词。仿字母词构造的词,如HSK等,因为本身具有汉语表意功能,也属于字母词,称之为自源性字母词。祁世明在《网络化背景下汉语字母词探析》[7]中,将字母词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字母词,其构成要素中所含字母,可以是任何一种语言的字母,如英文、法文、德文、西班牙文、希腊文等。汉语中的拼音字母也可归入其中,如“π型人才”“N1N1族”“HSK”等;狭义字母词,是指其构成要素为拉丁字母,以英文为主,以英语字母的形态直接插入汉语之中,或独立成词,或与其他语码混合在一起。

综合分析学术界对字母词的定义,我们认为,从成词角度说,字母词是直接使用英语缩略词,承担世界通用概念的词类,也包含模仿的造词。我们收集了当前流行的5000个字母词,通过细分:英文词组开头字母组合式,占73%;汉语拼音字母组合式,占19%;拉丁字母与汉字组合式,占8%,生命力不强。

关于字母词的归类,一致认可属于外来词的一种现代形式。

二、字母词出现的原因

张仰奋(2008)认为,字母词的存在,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是国民外语水平提高的表现,是对语言概念的补充。刘素t认为,字母词的出现,是语言动态变化的一种表现,主要有四个原因:与国外交流,引入了许多新生事物;人们外语水平的提高,推动了字母词的广泛使用;大众传媒促成了字母词的推广;追求时尚和崇洋的心理加快了对字母词的吸收。张玲从语言本身符号性的特质,语言使用的社会语境,语言使用者的心理因素等方面,探讨汉语中字母词使用的理据,指出:字母词在汉语中的使用,属于语言发展的正常现象。同时建议使用字母词时要遵守国家语言文字法,充分考虑大众的接受和认可程度,满足日常交际和行业交流的需求。李明月从言语交流中的经济原则,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开放心态等语言、社会和心理因素方面,探讨了字母词产生的原因。

我们认为,当今字母词的流行,原因有三:一是世界各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互通互联更加广泛和深入,主要表现在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字母词承担着世界通用概念的角色;二是语言工具的简便性,促使汉语吸纳一部分英文字母词;三是仿照英文字母词的形式,创造汉语拼音字母词,以适应外国人的文字识别心理。

三、字母词的分类

关于字母词的分类,学术界这一阶段(2007-2016)的分类主要有:孙一能将字母词分为,纯字母词、用汉语拼音缩写的字母词、外文字母+汉语词(语素)、外文字母+数字、外文字母+符号、数字+英文七类。赵京武、李秋果将字母词分为,外语词语缩略形式、汉语词语的汉语拼音缩写形式、英文原形词、字母加汉语语素或汉语词、字母加数字或符号五类。周显峰将字母词分为两大类,纯字母词和复合字母词。其中,纯字母词又分为外语中的原形词、外语词的缩略形式、汉语词语的汉语拼音缩写形式;符合字母词又分橛τ猛庥锏淖帜讣捌渌趼源剩再搭配上一个与原词意义相关的汉语语素,利用字母的形体特征作为语素,再与汉语语素组合构成,外文字母加符号或数字。

我们比较认同周显峰的分类,纯字母词和复合字母词两大分类。两大类中,各自包含具体的小类。字母词具有可创造性,未来还可以延伸出其他小类。

四、字母词的使用情况

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字母词逐渐加入汉语队伍中,但因其行业性强的原因,使用范围较窄。2000年以后,国际交流频繁,科学技术转化为实用商品,市场经济繁荣,字母词进入寻常百姓的口语中,成为汉语生活的一部分。

(一)字母词使用调查

邹玉华、瞿国忠、董春萍(2007)对《北京日报》《北京晚报》《解放日报》《新民晚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六种报纸进行字母词词频统计,调查发现,科技领域中使用字母词的密度最高,其次是教育领域,再次是经济领域。军事领域和政法领域使用密度最低。字母词的使用密度与文章领域相关,与地域及报纸性质不相关。2007年至2014年,学术界对字母词词频统计表明,字母词逐渐进入人们日常口语中。

(二)不同群体对字母词的使用情况调查

裴昕月(2007)[8]通过调查问卷,对大学生常用的字母词,从语义类型,使用字母词的特点,大学生使用字母词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语义类型方面,专业术语类、专门名称类、娱乐时尚类使用的频率相对较高。大学生使用字母词的特点是:纯字母词的使用频率最高,其次是数字字母词的使用。影响大学生使用字母词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环境,字母词使用简便,大学生追求时尚新潮的心理,大学生的英语水平高。原新梅、梁盟(2007)《留学生字母词语的知晓度》,柏程伟(2014)《字母词使用态度调查研究─以扬州大学在读学生为例》等,学术界关注不同社会群体使用字母词的情况。

我们的调查也表明,2000至2007年,对字母词的使用,主要集中在政府部门、医疗系统、大学校园、文化产业、商业等领域。2008年以后,现代产业发展,智能商品的市场流通等,将字母词的使用扩散到普通消费者口语中。

五、对规范使用字母词的原则及建议

余秀忠在《对汉语字母词使用及其规范化的思考》[9]中指出:对待字母词,要实行“拿来主义”,既要承认它在汉语中的存在,又要多加引导,合理规范。纪丽丽提出字母词规范原则:适度适当的原则、灵活动态的原则、字母词规范应该具有科学兼容性。贾刚如认为,规范字母词的原则:明确性原则、普遍性原则、必要性原则、简洁性原则。另有学者,对规范字母词的内容进行研究。杨松柠阐述了字母词的结构和字母词的音形规范问题。袁庆提出,规范字母词的书写形式,减少异体字母词,规范字母词的读音。

学术界对字母词规范问题提出建议。程钰调查大量实例,分析广告中字母外来词的使用利弊,提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语言文字规范》,对字母词的使用进行规范,为专用的字母词加上准确的汉语注释,确保广告的真实准确。董琼瑜举实例指出,字母词在书写上不规范,如:大小写没有明确界限;写法相同的字母词,意义会产生混淆;字母词表意不明确;字母词会影响民众知情权;字母词涌现的速度大于语言本土化的速度等问题。提出规范字母词的意见:一是尽量使用表意明确的汉语词语;二使用字母词要充分考虑民众的知情权;三加快字母词的语言本土化速度。

我们认为,字母词的使用规范,必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语言文字规范》。同时,还要根据字母词本身的特点,进行语言本土化改造。

字母词的构词特点是,拼音词组开头字母的大写组合。字母组合,如GDP、CPI、VR、EC等;数字与字母组合,如5D、4G等。

字母词的主要性质是国际通用词语。如,国际范围内认可的“GDP”,意思是“国内生产总值”。

因此,字母词的使用规范,应该设置两个心理方向:一是输入理解方向。字母词由国外输入,用本国的语言进行解释,便于理解和运用;二是输出交流方向。本国在国际范围内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中,使用国际通用的字母词,方便理解和交流。

六、字母词的应用规律与教学

字母词的存在必有规律可循。一是普遍性规律。字母词是外来词的一种,主要标记国际通用的概念,方便国际范围内的交流与认知,如“GDP”。现代流行的字母词,标记着国际最先进的科技、文化概念,在商品交换中,被消费者使用,认知范围扩大。如“EC”,对应汉语词是“电子商务”;“EMS”,对应汉语词是“邮政快递”。二是可替代性规律。例如在汉语中,外来的字母词,可以有对应的汉语词。根据语境的不同,相互替换使用;三是可延伸规律。标记科技进步成果的字母词,经历延伸过程,形成字母词链。如“3G―4G……”字母词链、“B2B―B2C―C2C……”字母词链等;四是新陈代谢规律。部分标记社会事物的字母词,随着新事物产生,旧事物消失,字母词内部也此涨彼消。

掌握字母词的使用规律,对社会认知字母词,以及字母词的教学有帮助。

我们认为,字母词认知和字母词教学,主要采取对应法。例如:EMS(Express Mail Service),对应“邮政特快专递服务”。“EMS”是国际通用的字母词,是唯一的;相对应的词组,可以是各个国家的通用语词组,是多样性的。

七、结语

字母词的存在和社会使用,与国际先进文化、科学技术、商品市场开放和包容密切相关。社会进步、对外交流、市场经济的发达,扩大字母词应用的空间。

探究出字母词的构词、应用规律,能够提高社会对它的理性认知,丰富民族语料库,提高互联互通、对外交往交流能力。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国家的通用语和民族语,承担着主体交流功能。字母词乃至外来语,是民族语料库中的补充材料,起着辅助交流的作用。

注释:

[1]刘涌泉:《关于汉语字母词的问题》,语言文字应用,2002年,第1期。

[2]王崇:《字母~的定义及归属》,中国科技术语, 2007年,第6期。

[3]徐可馨:《汉语“字母词”探究》,现代语文,2013年,第1期。

[4]朱春敬:《试论汉语拼音字母词》,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7期。

[5]陈佳漩:《字母词概念的重新界定》,修辞学习,2007年,第3期。

[6]纪丽丽:《试析汉语中的字母词》,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7]祁世明:《网络化背景下汉语字母词探析》,滁州学院学报,2015年,第6期。

[8]裴昕月:《大学生使用字母词情况调查》,中国科技术语,2007年,第6期。

[9]余秀忠:《对汉语字母词使用及其规范化的思考》,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4期。

参考文献:

[1]王崇.字母词的定义及归属[J].中国科技术语,2007,(6).

[2]徐可馨.汉语“字母词”探究[J].现代语文,2013,(1).

[3]纪丽丽.试析汉语中的字母词[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 ,(1).

[4]朱春敬.试论汉语拼音字母词[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7).

[5]陈佳漩.字母词概念的重新界定[J].修辞学习,2007,(3).

[6]祁世明.网络化背景下汉语字母词探析[J].滁州学院学报,2015,(6).

[7]茆婷婷.近十年淼暮河镒帜复恃芯孔[J].述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5).

[8]刘涌泉.关于汉语字母词的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2002,(1).

[9]张玲.汉语中字母词使用的语用理据分析[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1).

[10]李明月.字母词现象盛行原因探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11).

[11]周显峰.字母词结构类型及其规范[J].学术交流,2010,(1).

[12]袁庆.浅谈字母词运用中的规范性问题[J].文学教育,2013,(06).

[13]邹玉华、瞿国忠、董春萍.字母词在当代汉语中使用状况的分析[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14]刘菊凤.汉语中字母词使用现状考察―以《参考消息》与《环球时报》中的字母词为例[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21).

[15]裴昕月.大学生使用字母词情况调查[J].中国科技术语,2007,(6).

[16]朱学佳.媒介接触对维吾尔语知晓字母词的影响[J].当代传播,2007,(6).

[17]黄琼英.基于语料库的鲁迅作品字母词的历时调查与分析[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7,(4).

[18]王秋萍.《现代汉语词典》收录的字母词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6,(2).

[19]余秀忠.对汉语字母词使用及其规范化的思考[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4).

[20]纪丽丽.试析汉语中的字母词[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1).

[21]贾刚如.现代汉语中字母词语的产生及规范使用[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4).

[22]杨松柠.关于汉语字母词的几个问题的再探讨[J].大庆社会科学,2008,(6).

[23]袁庆.浅谈字母词运用中的规范性问题[J].文学教育,2013,(06).

[24]董琼瑜.浅谈字母词的规范问题―以沈阳房地产业字母词为例[J].现代语文,2013,(2).

[25]程钰.浅析广告中字母外来词的文体效应及其规范化问题[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8,(2).

第5篇

在汉语汉字的语境下,汉字字频常常简称为字频,汉字字频是汉字使用的一个重要属性。冯志伟指出:“传统的文字学认为,汉字具有形、音、义三个要素,但是,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符号,它必须作为一种交际工具而存在,在交际过程中,有的汉字使用得多些,有的使用的少些,呈现出一定的统计规律性。因此,从使用的角度来看,汉字还具有第四个要素——字频。”①顾名思义,字频就是字的使用频度。苏培成在《现代汉字学纲要》(增订本)给字频下的定义是:“字频就是汉字的使用频度,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经抽样取得的文字资料里,每一个汉字的使用次数与抽样资料总字数的比例。”②他所说的“字频”,就是指汉字字频。沙宗元在《文字学术语规范研究》中收了“字频”这个词条,他给出的定义是:“某个汉字在一定语料中使用(出现)的次数与样本总字数(又叫样本容量)之比。”③这个“字频”也指汉字字频。两家的定义大体不错,但表述不够严密。第一,用来作为字频统计的文字资料不一定是经抽样取得的,如《史记》的字频统计这类专书字频统计是根据特定目的选取的,而非“经抽样取得”的。“经抽样取得”不能作为字频统计的必要条件。第二,“总字数”的说法比较含混,应该改作“总字次”。第三,“样本总字数”的“样本”表意不明确。综合学术界的研究,汉字字频可以定义为:个体汉字字符在按特定原则选定的文本中出现的次数与选定文本总字次之比。

对使用中的汉字进行字频统计,并按字频的高低排列汉字的顺序即可以得出汉字的频序,依据频序给汉字分级可以划分出汉字的频级,汉字的频级是对使用中的汉字进行分级的主要依据,对汉字规范、汉字教学及汉字信息处理有重要意义。汉字字频统计是汉字研究中的一项具有实用意义的重要工作。

二、汉字字频统计的主要成果

以往的汉字字频统计与研究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为汉字的研究与应用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字频统计一般分综合字频统计及分类字频统计两类。其代表性成果主要有以下几项:

现代汉字综合字频统计的主要成果有:1.《汉字频度表》,此表于1976年12月由“七四八”工程查频组完成。本次字频统计使用的语料时间范围为1973-1975年,语料内容包括科学技术、文学艺术、政治理论和新闻通讯四类,统计方式为手工操作。备选语料3亿多字次,选用语料2160多万字次,统计得出6376个字种。2.《汉字频率表》,此表包含在北京语言学院语言教学研究所编的《现代汉语频率辞典》中,1986年6月由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出版。本次字频统计使用的语料时间范围较多选用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的作品,语料内容包括报刊政论文章及专著、科普书刊材料、剧本和日常口语材料和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四类,统计方式采用人工和计算机相结合。选用语料180万字次,统计得出“不同汉字4574个”。(参考该书“前言”和编纂说明)3.《现代汉语字频统计表》,此表由北京航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和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汉字处研制,于1992年1月由语文出版社出版,出版署名单位是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国家标准局。本次字频统计使用的语料时间范围为1977-1982年,语料内容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类,统计方式完全采用计算机自动统计,选用语料13800万字次,抽取出的统计样本语料11873029字次,统计得出汉字7754个。(参考该书说明)4.《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用字总表》,本表收录在“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课题组编《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5)》中,《报告》于2006年9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5)》是由国家语委首次向社会发布的年度语言生活报告,其中的《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用字总表》是2005年年度用字字频统计表。该表语料时间范围为2005年,语料介质包括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统计手段采用计算机,共选择892034个文本文件,包括732143010字次,统计得出字种数8128个。(该书把字种界定为“这里的字种,指字形不同的汉字。”④)古代文献使用汉字的综合字频统计成果主要有《古籍汉字字频统计》,该书由北京书同文数字化技术有限公司编写,2008年7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本书统计的语料为电子版《四库全书》和《四部丛刊》,统计方式完全采用计算机自动统计,使用语料8亿字次,统计得出汉字30127个。(在该书收录的“大规模古籍汉字用字统计报告”中“统计结果汇总与初步分析”一节中介绍该书统计出的总字数时说:“1.文渊阁《四库全书》汉字总字数:29088字;2.《四部丛刊》汉字用字总字数:27606字;3.《四库全书》与《四部丛刊》汉字用字合计:30127字。”⑤但是该书《古籍字频统计表》的顺序号的最后一号是30136,比30127多出9个数字。查《古籍字频统计表》中含有部分空格和非汉字符号,如八卦卦符、古琴书中的指符等,甚至有新式标点和网址符@。因此,本书给出的总字数并不准确,只是个大致的数字。)古代文献专书使用汉字字频统计的成果主要有《史记字频研究》,李波著《史记字频研究》,2006年3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的字频统计以汉代司马迁所撰《史记》一书的全部文字为对象,选择中华书局标点本130卷《史记》三家注本作底本,统计方式采用计算机手段。全书计572864字次,统计得出4932个字。

上述字频统计的成果在汉字理论研究和现实应用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理论研究方面,如周有光在字频统计成果的基础上发现了汉字效用递减率⑥。王凤阳在字频统计成果的基础上发现了汉字常用字笔画递减率⑦。社会应用方面,如1980年由国家标准总局发布,1981年5月1日实施的《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是在《汉字频度表》的基础上研制完成的。1988年1月26日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的研制参考了《汉字频度表》(常用字部分4152字)、《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综合汉字频度表》(常用字部分3500字)和《汉字频率表》(4574字)⑧。1988年3月25日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也参考了上述字频统计成果。这些字频统计的结果和在字频统计成果基础上研制的《字表》对汉字教学、汉字水平测试、汉字识别、汉字信息处理、汉字字典编纂、汉字规范等工作都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作用。

三、汉字字频统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汉字字频统计取得了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但是,由于受汉字自身的复杂性以及汉字信息处理技术的局限性等因素的影响,目前的汉字字频统计还存在很多问题,影响了字频统计的质量。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近些年来多数汉字字频统计依据的是电子语料库,这些电子语料库建库目标主要是为语言研究服务的,加之计算机字库收字的限制,在把纸质文本转换成电子文本的过程中未能保持文字使用的原始状态,影响到统计结果的客观性。比如,1956年1月28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23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1956年1月31日《人民日报》全文发表了国务院的《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和《汉字简化方案》,在此之前报刊图书主要使用繁体字(偶尔也用简体字)。1955年12月文化部和文改会联合发布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以下简称《一异表》),要求从1956年2月起在全国实施,这之前异体字未经整理。1977年12月20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及各省、市、自治区一级报纸发表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12月21日《人民日报》开始试用《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第一表的简化字,1978年7月停止试用这批简化字,1977年12月21日至1978年7月之间《人民日报》等曾经用过“二简”的字。而北京语言学院语言教学研究所1986年编的《汉字频率表》使用了1956年1月31日前的资料,如1951年1月31日的《人民日报》、1955年出版的《田汉剧作选》、1954年至1955年在《独幕剧选》上发表的何求的《新局长到来之前》、195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茅盾的《子夜》的第五、第十九章、195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老舍的《骆驼祥子》第十六章、1953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巴金的《家》第一、第三十八章、195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巴金的《春》第一章等,却没有出现繁体字⑨。使用了1956年2月《一异表》实施前的大量资料,却没有出现异体字。以1951年1月31日的《人民日报》为例,该日报原版中有繁体字“對”、“装”、“數”、“會”等,而《汉字频率表》有“对(频序60、频次5138)”、“装(频序435、频次841)”、“数(频序286、频次1325)”、“会(频序32、频次7075)”,而没有“對”、“装”、“數”、“會”等。该日报纸中有《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被淘汰的异体“遊(旧字形)”、“鎻”、“週(旧字形)”、“誌”等,而《汉字频率表》有“游”、“周”、“志”等正体,有“鎻”的正体“鎖”的简化字“锁”,而没有“遊”、“鎻”、“週”、“誌”等。该日报原版中文字有旧字形,而《汉字频率表》中的字均为新字形。推测《汉字频率表》的研制者在测查文本时按当时的规范修改了原始文本,用规范字替换了不规范的字。这种测查结果显然不能准确反映社会用字的实际情况。又,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编《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5)》(下编)的《调查报告》中明确指出:“报纸文本是从网络下载的,没有与纸质版本作比较。”又说:“本次统计不包括以下两种字符:(1)汉字部件。共有25个,计529字次,主要出现在报纸语料或网络语料中。包含以下两类情况中:①讲解汉字中用到的偏旁部首,如‘言语的”语“这个字旁边是个”讠“字旁’。这种部件共出现四个:亻、辶、宀、讠。②拼字,大部分出现于人名、地名,如‘讲述人刘亻思亻思,14岁,树德试验中学’、‘本市宝坻区林亭口镇帐房瞿阝村农民’、‘广东中山南(艹朗)(上下结构)镇横门港码头彩旗飞扬’、‘20岁的广西姑娘小(崩刂)昨天回广州了’。(2)乱码和无法显示的字符。这些字符共出现765个,计23221字符次,占整个语料字符数的0.0026%。”⑩根据作者的自述,本次统计不是依据原始的纸质文本,而是依据电子文本,并且电子文本并未与纸质文本校对,因此,电子文本转录错误的未加改正。受转录者使用的计算机编码字库的限制,字库中没有的字,在电子文本中或用拼字表示,或用替代符号,或根本无法显示,均不能统计。(举例中出现的偲、、蓈、剻四个字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用字总表》中也都未收录。)2.未能严格规定统计单位,或规定的统计单位不一致,影响到统计结果的科学性,不同的统计结果也无法进行比较。前面提到的北京语言学院语言教学研究所编的《汉字频度表》、北京航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和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汉字处研制的《现代汉语字频统计表》、李波著《史记字频研究》以及北京书同文数字化技术有限公司编写的《古籍汉字字频统计》均未明确界定统计单位。只有收录在《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5)》中的《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用字总表》的调查报告中对统计单位有粗略的说明:“字种数:8128个。这里的字种,指字形不同的汉字。”(11)这里无论是用的“字种”这个术语,还是“字形不同的汉字”,这样对字种的解释,表意都不够明确。首先,使用的字种这个术语与学术界一般的用法不同。周有光在《现代汉字学发凡》一文中曾用具体实例区别“字次”、“字种”和“字形”三个术语,他指出:“‘从群众中来到羣衆中去,是一条群众路线的原理’。这个句子里有几个字?甲答:20个字。乙答16个字。丙答:18个字。为什么答案不同?甲讲的是‘总字次’,有一个算一个。乙讲的是‘字种数’,同字异形合并计算。丙讲的是‘字形数’,同字异形分别计算。”(12)他在《现代汉语用字的定量问题》一文中又指出:“‘定量’是定‘字种’的总量。一个汉字可以繁简不同,形体不同,但是属于同一‘字种’,以‘正字’为标准。”(13)沙宗元在《文字学术语规范研究》一书中根据周有光的研究设立了“字形数”和“字种”两个术语,并分别给出了定义,他给“字形数”下的定义是:“根据汉字字形而不考虑其繁简、正异等字际关系进行统计所得出的汉字数量。”给“字种”下的定义是:“一个汉字即使有多个繁简体、异体字,也只作为一个来计算的汉字统计单位。”(14)该文中所定义的两个术语也存在不匹配的问题。跟“字种”匹配的术语是“字形”,跟“字形数”匹配的术语应是“字种数”。《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用字总表》中用的字种大致相当于周有光所说的字形。在实际操作中,《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用字总表》繁简字、异体字、新旧字形都作为不同的统计单位来统计的。在该表统计的8128个统计单位中包括繁体字361个,异体字193个,旧印刷字形47个,另有不合现行规范的类推简化字7个。

前面提到的那些未对统计单位作出明确规定的统计,在实际操作中所用的统计单位各不相同。北京语言学院语言教学研究所编《汉字频度表》的统计单位大致是按照周有光定义的字种来操作的,统计的语料中包含繁简字、异体字和新旧字形,统计结果中有个别异体字和错误类推简化字,但未见繁体字和旧字形,应该是用简化字替代了繁体字,用新字形替代了旧字形。统计出的异体字,包括《一异表》收录的异体字,如,並(276)、并(1766);黏(1719)、粘(2495)、淼(4336)等;《一异表》未收的异体字,如,沙(649)、砂1756;衖(1901)、巷(2034)等;错误类推简化字,如,4475号“垅”(2189垄);4174号飚(当是技术错误)。

《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5)》中的《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用字总表》的统计单位近似于周有光的字形,繁简字、异体字、新旧字形均作为不同的统计单位进行统计。表中收录繁体字361个(15),异体字193个(16),旧字形47个(17)。统计单位的不明确、不统一,不仅影响到字频统计的科学性,也不利于统计结果的正确、有效使用。

四、汉字字频统计的改进

根据上述情况分析,我们认为必须加强字频统计的理论研究,完善统计原则,改进统计方法,提高字频统计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首先,要实现字频统计的客观性,必须建设满足文字学研究需要的字料库。所谓字料库“是指以文字的整理和文字学的研究为目标,按照语言学和文字学的原则,收集实际使用中能够代表特定文字或文字变体的真实出现过的文字书写形态,运用计算机技术建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大型电子文字资源库。字料库是在大规模真实文本的基础上生成的真实的文字书写形态的有序集合,是利用计算机对文字形体进行各种分类、统计、检索、综合、比较等研究的基础。”(18)只有根据字料库的原则建设字料库,基于字料库进行汉字的字频统计,改变以往基于语料库进行字频统计的做法,才能解决以往字频统计客观性不足的问题,实现字频统计的客观性,使得字频统计能够最大限度地反映社会用字的实际状况。

其次,汉字字频统计必须明确界定统计单位,划分不同层级的汉字统计单位,根据不同需要对汉字的不同层级的统计单位进行分类分层的字频统计。汉字统计单位的界定与划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必须专门研究,不是本文能够全面解决的问题。本文仅以印刷楷书为例,以字频统计为目标,示范性地讨论字的概念界定与划分方法。

第6篇

[关键词]英源外来词 武汉晚报 新闻类别 文体 分类

[中图分类号]H31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10-0052-02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其本身及其使用能够反映社会现状与变化。而语言中的词汇是受民族心理文化影响最直接且与文化联系最密切的。因此,词汇被认为是反映社会变革最敏感、最活跃的因素。随着中外交流的日益频繁,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大量的外来词出现在汉语中。而许多语言研究人员在研究外来词时,大多从其他文献或论文上获取资料,有的资料年代久远,有的资料查无依据,在这种情况下研究得来的结论往往脱离实际,本文提供的外来词语料素材避免了上述情况,不仅从外来词的角度记录了语言文化发展的轨迹,也能为外来词研究有据可查的语料依据。

当前由于英语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加之中国对英语教育的重视,汉语里英源外来词的出现频率远远高于其他语源的外来词。因此,本文的研究对象为英源外来词。

一、外来词的定义

本文使用“外来词”这一术语,并将其定义为全部或部分从其他语言中引入汉语的表达方式,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1.外国词(alien words),主要指直接来自另一种语言的词,一般不包括意译或仿译,且保持原发音(史有为,2003:13);2.外来混合词(loan blends),指意义整体上来自其他语言,语音形式上部分借用,其他部分用本语言的形式和语音来表示(史有为,2003:14);3.音译词(transliteration words),指通过音译的方式引入本语言的词;4.仿词(calques),亦称之为“意译词”,是指按照源语言的语素构成逐一意译的词,由于仿词或意译词现象较为普遍,且能容易被人接受,故本文对此类词语不做探讨,只对前三种类型的外来词进行汇总分析。

二、外来词研究载体――地方性报纸

自费订阅的地方性报纸受众面广,阅读率高。它的各种语言现象与人们的文化生活紧密结合,具有强烈的时代感,能直接反映和影响语言的变化和发展。这是本文选择《武汉晚报》(以下简称“晚报”)为外来词研究载体的主要原因。

首先,晚报的基本读者为自费购买的读者,他们阅读报纸时间长,细读率高。家庭的自费订阅率达80.8%。①其次,自费订阅晚报的读者忠诚度高。据调查,自费订阅者的阅读用时长,内容选读多,人均阅读率57.19%。②再次,晚报的阅读率高。每份报纸日均传阅3.7人次,传阅面76.8%是订阅者的家人。③

此外,晚报作为我国最早几家晚报之一,从2003年至2008年,《武汉晚报》连续5年跻身世界报业大会公布的“世界日报发行量百强”。2008年,晚报以期发85万份名列“世界日报发行量百强”第64位。④因此,选择晚报作为外来词的研究载体,能获得准确的第一手资料。

三、外来词汇总与分类

本文对2008~2010年出现在晚报上的外来词进行整理时,并未全部收纳专有名词中的人名和地名的音译词。原因在于音译法是翻译专有名词的主要方法(陈原,2000:308),此类音译词不胜枚举。因而,本文仅聊举数例。

笔者整理了2008年以来出现在晚报上的一百多个外来词,发现外来词在各种不同的报刊文体中均有使用,且主要出现在娱乐新闻、社会新闻、体育新闻、科技新闻、经济新闻、广告等中。下文将按不同报道文体列举出现频率超过两次的外来词,并在文中以下划线标记。

(一)娱乐新闻

娱乐新闻使用外来词的频率很高,以2009年3月11日的报纸为例,娱乐版上出现的外来词多达十词,且其中不包括音译专有名词。如:

1.只是一个简单走路的镜头,竟然NG达16次之多。(第15版)

2.阿岳更是亲自上阵完成RAP部分,真是惊人的好听。(第15版)

3.华纳兄弟此次在中国将投下超过500个数字拷贝。(第17版)

4.NO.409美女档案。(第18版)

5.3D动画,风格很Q版。(第18版)

6.引起数次全场卡拉OK。(第19版)

7.韩国“DANCE至尊天后”蔡妍。(第19版)

8.典型POP抒情曲。(第19版)

还有[全娱乐]•HOT,[全娱乐]•IN乐汇等词长期作为报纸的专栏标题。

其中,NG来自no good;RAP,说唱音乐,是一种音乐形式;华纳兄弟通过音译加意译的方式译自“Warner Bros.Entertainment,Inc.;拷贝音译自“copy”;3D(动画)来自“three-dimensional animation”;Q版为“Q/cute version”;卡拉OK为“Karaoke”;POP为popular music,流行音乐;IN乐汇的“IN”借用英语单词in表“音”之意,因其与汉语“音”谐音。

(二)社会新闻

社会新闻中的外来词举例如下:

1.既当司机又当翻译“多面SOHO”靠实力游刃职场。(2009/02/29:52)

2.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已开始调查顺尔宁的不良反应。(2008/04/14:19)

3.埃及9岁男孩IQ高达155。(2008/04/26:28)

4.糊涂父母竟带10龄童酒吧吸。(2008/05/14:26)

其中,SOHO,家居办公,是“small office and home office”的缩写;FDA,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是“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的缩写;顺尔宁,Singulair的音译词;埃及为Egypt的音译词;IQ,智商,是“Intelligence Quotient”;酒吧来自于bar一词;指的是Ketamine,一种麻醉物质。

(三)经济新闻

以下是摘自晚报的包括外来词的部分语言片段:

1.6大利空重创A股。(2008/12/15:8)

2.今年股票收益10%就OK。(2008/09/06:29)

3.亚行行长反对成立大米“欧佩克”。(2008/05/06:27)

4.英国石油公司(BP)25日开始关闭北海福尔蒂石油输送系统。(2008/04/27:30)

5.市新闻出版局有关负责人说,这是一种非法DM广告,目的是以“杂志”的面目吸引受众。DM是直投广告的英文简称……(2008/03/14:9)

其中,A股来自于“A share”,欧佩克指的是“OPEC”,BP为“British Petroleum”的缩写,福尔蒂音译自“Fortis”,DM为“direct mail”,CPI来源于Consumer Product Index。

(四)体育新闻

体育新闻中外来词以人名、机构名称为主要代表。如:

1.FIFA关注断腿事件。(2008/03/11:22)

2.由于在上周欧洲冠军联赛淘汰意甲AC米兰的比赛中消耗了太多的体力,在本场比赛中阿森纳发现威根队比AC米兰更难缠。(2008/03/11:22)

3.08:30NBA篮网Vs火箭 CCTV奥运频道。(2008/03/13:20)

4.CUBA:西北赛区决赛。(2008/03/15:20)

FIFA是“Federation Internationale de Football Association”的缩写;阿森纳一词音译自“Arsenal”;威根队音译自“Wigan”;AC米兰译自“AC Milan”;NBA是“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的缩写;Vs为“versus”的缩写;CCTV指的是“China Central Television”;CUBA指的是“Chinese University Basketball Association”。

CCTV和CUBA分别指“中国中央电视台”和“全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由对应的英语名称的首字母缩写而成,并非拼音首字母缩写,且其发音是按照英文字母的发音,因此本文把此类词亦归为外来词之列。

(五)科技新闻

外来词在科技新闻中的经常出现,尤其是在关于电子技术的相关报道中更是如此。以2008年4月26日的报纸为例,当天出现在科技新闻中的外来词包括(对应的汉语含义见括号内版次后):

1.4G手机带宽将达100兆。(第4版;第四代)

2.它(阅读器)只有U盘大小……(第4版;通用串行总线闪存盘)

3.这种看似普通的图书,实际上是在印刷时加印了代表声音的二维条码,阅读器就是将条码还原成声音,这种被称为MPR的技术……(第4版;多媒体复合数字出版与阅读学习整体解决方案)

4.这种电视不仅可观看电视节目,还可进行3G可视通话和玩游戏等。(第4版;第三代)

5.据了解,昨日,中国唯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红光高清播放机NVD首度亮相光博会,与之配套的第一代光盘容量达12G,是DVD最高容量的1.5倍。(第4版;新型红光高清视盘机;12×109字节;数字视频播放器)

6.武汉全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Lcos技术,有一个神奇的用途……(第4版;硅基液晶)

7.据了解,这是因为运用了GM二维条码。(第5版;网格矩阵码)

8.建设第4.5代TFT-LCD生产基地。TFT-LCD,即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技术,用于电脑、手机、数码相机、MP4等电子产品的显示屏。(第5版;薄膜场效应晶体管――液晶显示器;MPEG-4的多媒体电脑档案格式,或播放器)

笔者统计得出科技新闻中外来词以英文字母的缩写为主,发音保持英文字母发音。另有一部分外来词由阿拉伯数字和字母组成,阿拉伯数字为汉语发音,字母则保持英语中的发音。同时,统计结果显示科技新闻中的外来词大多属于专业术语。

(六)广告

在广告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外来词,如:

1.商场促销广告:IN春日IN时尚 潮流轻松尽赏。(2008/02/29:45)

2.房地产广告:5月1日,AM9:00-11:30“乐在摩卡浓情小镇喜喜乐会”假日上演。(2008/04/27:32)

3.家电广告:海尔防电墙热水器:3D动态加热技术。(2008/09/15:26)

4.旅游产品广告:新航线独家普吉岛 高品质SPA五日游。(2008/09/25:30)

5.美容产品广告:午间半小时e光嫩肤去!(2008/10/17:63)

其中IN、AM属于外国词,分别为介词“in”和“ante meridiem”的缩写;摩卡音译自Mocha;3D,三维,指的是“three-dimensional”;普吉岛,即Phuket Island,通过音译与意译结合而来;SPA为外国词;e光,译自e-light,为外来混合词。

在其他文体的新闻报道里同样也有外来词的身影,如医药保健、故事散文等,都可以见到外来词,由于此类报道中外来词出现频率较低,本文不一一赘述。

四、结语

通过对晚报的外来词研究,我们发现外来词存在于各种新闻报道中。对外来词进行持续地统计和研究,有助于对现代汉语的语音、文字、词汇、语法和语用进行更为全面的认识。今天外来词的大量涌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现代汉语的面貌,通过研究外来词在现代汉语中的应用,有助于我们对现代汉语进行更为全面的认识,并能用一种动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现代汉语的发展。

注释:

①②③④数据来源:baike.省略/view/364678.htm.

【参考文献】

[1]高名凯,刘正琰.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M].文字改革出版社,1958.

[2]陈原.语言和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3]陈原.社会语言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第7篇

【关键词】广告用语;偏误;应对策略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广告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成为人们了解商品的主要途径之一。许多广告经过市场的考验已经成为品牌价值的体现,给品牌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很好地诠释了企业和品牌的核心价值。但是,在广告中使用不规范用语的现象还十分严重,尤其是广告的用字不规范,乱用谐音,混淆概念等现象,由于广告借助于电视、网络、电台、报纸等媒体,传播速度快、辐射面广,很容易对人们进行误导。特别是那些正在求知的中小学生,他们接受性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弱,一旦接受,很容易导致以讹传讹。本文就以广告用语偏误进行分析,以期“揭出病苦,引起疗救者的注意”。

2006年6月12日,深圳市语委联合文化局和工商局,经过三个月的调查取证,对全市广告进行整治,拆除用语不规范广告牌700多块。其中,滥用繁体字占15%,滥用谐音成语占50%,违背社会伦理道德和广告管理法规占25%。2007年1月18日,针对北京市人大代表张毅在2006年两会期间提出的“尊重汉字、尊重母语”的建议,北京市有关部门进行了回复——诸如“百衣百顺”、“食全食美”、“与食俱进”这样在广告中故意用谐音篡改成语的现象,工商部门将一律不予核准登记。由此可见,广告用语偏误已经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亟需加以规范。下面就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一、偏误类型

(一)繁体字:泛滥成灾

近年来繁体字不断凸显,严重影响了广告信息传播的畅通有效性。如好馬配好鞭,好工配好電器(松本電工);萬基人參人人有禮 大贈送!(萬基人参系列);人性化的房型設計(壟辰公寓)。

文字历来都是朝着简单易写的方向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非常重视文字工作,1956年,国务院公布了《汉字简化方案》,并于1964年总结、归纳成《简化字总表》,对现代汉语用字进行简化。“40多年的实践证明,简化字有利于人民群众,特别有利于中小学语文教学和扫盲工作,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1]。

但是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部分商家热衷于使用繁体字,特别是在电影、电视、商标、牌匾中,繁体字更是层出不穷。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商家的思维走入了误区,极力迎合西方社会的结果。因为他们认为港、澳、台以及海外华人、华侨只认识繁体字。于是,某些企业广告就随风倒,热衷于用繁体字,甚至连厂名、商品名称都改成繁体字。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以人民日报“海外版”为例,它的订户中90%左右是年轻留学生,这些人恰恰并没有多少人认识繁体字。即使是在繁体字使用较多的港、澳、台,也不像有人臆想的那样拒而不纳简体字。其实,早在1985年,台湾的《自立晚报》就发表专论,盛赞我们的简体字,简得合理,简得妙,是“大胆地采用了笔划很少的同音字,但又无碍于字义,兼取了简繁体的优点”。历史的实践己经证明,汉字的简化是历史的进步,繁体字的回潮是历史的倒退。

(二)错别字、生造字:五花八门

由于网络媒体和影视广告日益侵占消费者的接受领域,所以包含错别字的广告借助媒介传播到社会各个领域,严重冲击了语言文字的规范发展,特别是贻害处于求知阶段的中小学生。如:(1)消费者化几千元(福达家具);(2)与阳光相约享金彩人生(阳光小区 金荣苑);(3)主、付出入口设无线微波监控系统(碧水庄园);(4)丰盛你的人生。(洋参冲剂广告)。

例1、例3是误用错别字的偏误,“花”错用于“化”,“副”错用于“付”。据《现代汉语词典》可知,“化”与“花”作动词讲时,“化”是“变化”、“感化”、“融化”、“消化”、“化学的简称”等义;“花”是“用”、“耗费”之义,由此可见,表耗费了“几千元”之意的是“花”而不是“化”。据《现代汉语词典》可知,“付”是一个动词,而这个句子需要一个形容词,并且是“主”的反义词,所以只有用“副”了。

例2是生造词语的偏误。把“精彩”生造为“金彩”,取“金”财富义,这违背了现代汉语规范。(4)句中,“丰富”和“丰盛”表示的概念意义基本相同,但它们的词性和句法功能有所不同:“丰富”是一个兼类词,既可以做形容词,也可以作动词接使动宾语;“丰盛”只能作动词,不能接宾语,所以应改为“丰富你的人生。”

(三)成语谐音的滥用:惨不忍睹

“‘谐音双关’是利用语言文字同音不同义的关系,使一句话涉及到两件事情或两种内容,一语双关地表达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是一种修辞手法。”[1]但是,广告用语只求“同音”忽视“同义”,存在滥用谐音字的现象。例如:“咳”不容缓(药品广告)、“骑”乐无穷(山地车广告)、“鳖”来无恙(补品广告)、一“明”惊人(眼镜广告)、默默无“蚊”(驱蚊器广告)、无可替“带”(透明胶带广告)一“网”情深(网吧广告)、一见钟“琴”(钢琴广告)、随心所“浴”(热水器广告)、终生无“汗”(空调广告)、“衣帽”取人(服装店广告)、“衣衣”不舍(某洗衣店广告)、步步“糕”升(某蛋糕广告)、一步到“胃”(胃药广告)、百“衣”百顺(电熨斗广告)、“烧”胜一筹(快餐店广告)、“闲”妻良母(洗衣机广告)、大“石”化小(治结石病广告)、百闻不如一“键”(打印机广告)、好色之“涂”(涂料广告)、有“痔”无恐(痔疮药广告)、领“鲜”一步(海鲜广告)、“快治”人口(口腔门诊广告)、“礼”所当然(礼品店广告)……

滥用谐音字是一种破坏语言规范的行为,容易对消费者造成误导,而受伤害最大的则是中小学生,会导致以讹传讹,把汉字引向毁灭道路。200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三条规定:“公共服务行业以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服务用字。因公共服务需要,招牌、广告、告示、标志牌等使用外国文字并同时使用中文的,应当使用规范汉字。”[2]由此可见,不恰当的使用谐音字属于违法行为。广大广告主顾和经营者不要一味追求广告效益滥用谐音字而违法,对于以往曾使用过的要加以整改,以规范用语取代不规范用语。

(四)不合语法规范

部分广告不遵循汉语语法,出现了诸如搭配不当、结构混乱、模糊歧义等语法错误,这些错误通过媒体消解着受众已有的语法模式,久而久之,有颠覆传统语法的危险。

一是搭配不当在广告中有逻辑上搭配不当、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关联词语缺漏等。如:(1)让你热焰红唇,与春争俏(奇士美化妆品);(2)蚊子死光光(雷达水性蚊子喷杀剂);(3)虽然是夏季,也应当当心着凉(新麦肯华丽空调);(4)体积虽小,总是高人一筹(海尔空调);(5)无论是书信、签合同、下订单,您只要交给欧普2106S,保证一切OK!(欧普传真机);(6)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脑白金)。

例1、2是逻辑上词语搭配不当。例3~5是关联词语搭配不当或关联词语缺漏。其中例3是转折句,“虽然……也”构不成转折关系。应改为“虽然是夏季,但是要当心着凉。”例4也是转折关系,“虽……总是”构不成转折关系,应改为“体积虽小,却高人一筹。”例5偏误是关联词缺漏,这样就无法构成“只要……就”的条件关系。所以在“保证”前面加上“就”构成完成的条件关系。例6这句广告违背了逻辑学矛盾律的原则,“矛盾律是说,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互相否定的思想不能同时为真,必有一假,不允许相互矛盾,以保证思维的一致性。”[3]第一句说“不收礼”,第二句又说“收礼”,这种矛盾用语难以得到消费者认可。

二是现代汉语的构词造句严谨整饬、结构平稳,韵味悠长,但是有些广告抛弃规范,只是一味标新立异,违背了汉语的构词造句规则。下面以“又”字为例分析这一现象。如:(1) “豪华型双门双温风冷式冷柜,对社会又一贡献。”(冷柜广告);(2)“在炎热的夏日穿上它稳重又不流汗。”(夏装广告);(3)“冬天的蔬菜,价格又便宜。”(蔬菜广告)。

例1中的“对社会又一贡献”应该是“对社会的又一贡献”的简写,还原全句就是“豪华型双门双温风冷式冷柜是对社会的又一贡献!”这是一个包含“是”字的判断句,其构成是:“名词性结构+是+名词性结构”;而把“对社会的又一贡献”中的“的”字省掉后,“对社会又一贡献”就不是名词性结构了。这样一来,“名词性结构”与“名词性结构”相对称的判断语义关系就无法构成,即句子存在语法错误。

例2 据《现代汉语八百词》可知,广告语中的“A又B”相当于“形1+而+又+形2”结构,即“A而又B”。其中“而” 用来连接并列的形容词时表互相补充的语义。如:“少而精”、“严肃而认真”。同时已知“A而又B”中“又”表“累积”义,这说明,在“A而又B”格式中,A、B的语义还要能相互补充。但是由常识可知:“稳重”与“汗流浃背”似乎没有什么补充关系。因为并非“流汗了”就显得“不稳重”,并且,从“A而又B”中“A”与“B”的语义相关性可推知,“A而又不B“中“不B”与“A”也应具有语义相关关系。可是,“稳重”与“流汗与否”没什么必然的联系。因此,无论是“稳重而又汗流浃背”还是“稳重而又不汗流浃背”都显得不那么规范。[4]

例3可有两种不同理解。第一种理解,由《现代汉语八百词》可知,“又”可表“另外”,若把此用例中的“又”解释为“另外”义就讲不通了。第二种理解,还原广告语为:“冬天你不仅能吃到蔬菜而且蔬菜的价格也便宜”,这里就出现了“又”与“而且”的混用问题。

二、应对策略

针对以上五种偏误类型,本人提出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应对策略:

1.广告用语用字应遵守国家的语言政策,以《汉语拼音方案》、《简化字总表》、《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为指针,使用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一是广告中不得单独使用汉语拼音。广告中如需使用汉语拼音时,应当正确、规范,并与规范汉字同时使用。广告中不得单独使用外国语言文字。广告中如因特殊需要配合使用外国语言文字时,应当采用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主、外国语言文字为辅的形式,不得在同一广告语句中夹杂使用外国语言文字。广告中的外国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思,与中文意思不一致的,以中文意思为准。

二是广告用语应当清晰、准确,用字应当规范、标准,包括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使用繁体字,不得使用国家已废止的异体字和简化字,不得使用国家已废止的印刷字形,不得故意使用错别字,不得故意用谐音乱改成语,广告中因创意等需要使用的手书体字、美术字、变体字、古字, 应采用易于辨认的,不得引起误导。

2.广告用语应维护社会伦理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不得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用语,不得利用或篡改领袖人物名言作为商业广告用语,不得含有不良文化内容。

3.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大对广告语言使用的审查力度,一方面应该加强对广告审查监督,不合格的不予审批;另一方面也要对广告创作者进行语言文字培训,提高他们的语言文字素养。使他们在创作过程中遵循现代汉语语法规范,正确运用谐音双关、比喻拟人、历史典故、成语熟语,以规范的广告语言来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和传统美德,避免不健康的思想和错误的语言对社会精神生活的污染。

参考文献

[1]陈原.语言与社会生活[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

[2]陈建民.汉语新词语与社会生活[M].语文出版社,2000.

[3]李行健主编.汉语新词词典[M].语文出版社,1989.

[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商务印书馆,1987.

第8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现代汉语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2-0122-01

一、更新教学观念,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

现代汉语是我国各民族的主要交际工具,也就决定了现代汉语课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基础课、工具课,其主要教学目标是通过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素质,使他们具有较强的驾驭和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信息社会的到来,注重知识传授的传统教育模式已不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人们应该学会创造性地学习,主动地获取知识、运用知识,提高创新能力。因此,在高职现代汉语课程教学中,我们应该积极更新教学观念,变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为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和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以提高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独立思考能力及终身学习能力。

1.社会用字调查。学习了“现代汉字”一章后,笔者建议学生到公共场所开展“社会用字状况”的调查。调查过程中,学生一方面要运用已学的相关知识,另一方面要学会整理资料并撰写调查报告。

2.学做文字编辑。目前,许多报刊、书籍错字频频出现,语病百出。笔者平时十分注重收集这方面的资料,并有选择地打印出来,让学生学当文字编辑,要求他们根据所学的语文知识,进行文字校对、病句修改、语言润色等。对此,很多学生深有感触地说:“想不到现代汉语这门课还真管用,以后要是到新闻广播行业工作,现在学的可派上用场了。”

3.开展多种形式的语言实践活动,如演讲、辩论、朗诵、话剧表演等。在指导开展这类语言实践活动时,笔者强调要运用所学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努力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所学理论不是无用的,而是能在实践中发挥作用的。

二、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教学内容

现代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学生从孩提时代就开始接触它,并在初、高中阶段积累了一定的汉语知识。因此,大学阶段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重点不应是现代汉语理论知识的传授,而是如何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从零碎的、不完备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系统、完整的理性认识,并在这一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在学生原有的语言基础上进行知识广度和深度的延展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它既能使学生了解到现代汉语的实用性,也可以使学生了解到现代汉语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从而为有志于此的学生进一步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向学生介绍基本概念与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学科发展深化教学内容。比如,关于现代汉语词类,学生依据语感和中学阶段所学的汉语知识,已大致了解汉语有多少种词类,然而对于什么是词、词类划分究竟依据什么标准进行、怎样辨别各个具体词的词性、词类划分与词性辨别的关系等问题,他们往往并不十分了解。因此,就有必要先详细介绍这方面的基本概念、理论与方法,使学生对汉语的词及词类问题有一个较为全面、深入、系统的把握,进而把汉语词类问题怎样与中文处理的自动分词发生关系、研究后可以解决什么样的问题等前沿知识介绍给学生。这样,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探索的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使他们感受到现代汉语与当今信息科学、高新技术的密切关系。

三、以“启发式”教学为主,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

素质教育是以突出教育的主体性为核心的,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因此,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学方式当然应该是“启发式”。面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根据现代汉语课程的特点,笔者在教学过程重点进行了以下三种方式的尝试。

1.归纳法。即由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指导学生在众多的语言现象之间进行观察、比较、分析,最后由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这要比单纯地告诉学生某个结论再举例说明印象更深刻。更重要的是,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己观察、分析语言现象的习惯,这不仅有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开发。

2.角色变换法。笔者采用了角色变换法,即让学生当了一回老师。比如,修辞部分的“词格运用”一章,考虑到学生在这方面已有不少常识,笔者就放手让学生上了一回讲台。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深入钻研教材,主动到图书馆查找资料,广泛阅读参考文献,积极理解消化知识,理清思路,用自己的语言写成讲稿,最后向全班同学讲授。不少学生课后反映,这种学习方法收获非常大,不仅从中锻炼了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还培养了临阵不怯场的心理素质。

3.研究法。即指导学生搞学术小研究,撰写学术小论文。在讲授“词义演变”时,为使学生对这一语言现象有全面深入的理解,笔者指导学生搜索近年来出现在报刊上有关词义演变的数百个例子,然后从演变方式、结果、特点和原因等多种角度进行详细分析,最后撰写成小论文。学生在这种尝试研究中,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得到了锻炼,对学术研究有了切身体会,从而为他们写作毕业论文提前做了一些准备。

参考文献

[1]王开桃.高职院校如何加强人文素质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

第9篇

街头错别字调查报告一:

XX小学

调查员:xxx

调查时间:xx年10月4日11月16日

调查地点:学校附近的街头

调查目的:搜集街头的错别字,交流感受,并思考为什么会写错别字,最后向有关部门提出改正。

调查材料分析:行走在街头,各类城市广告、宣传画廊、招牌、标语牌可以看见各式各样的错别字,调查发现,街头路边上各种招牌、广告不规范用字普遍存在,有的故意使用错别字,有的用谐音乱改成语,用繁体字等。

如新形象写成新形像,一些服装店把一见钟情写成衣见钟情、三国演义写成衫国演衣、挑三拣四写成挑衫捡饰、家具写成家俱、摩托车写成么托车、百依百顺写成白衣百顺。滥用简体字的情况还经常存在于各种手写的告示上,有的错别字如果不经琢磨、推敲甚至考究一番,还真有点难以辨认呢!

在调查的102个街头广告中,有48个出现了错别字,错误率达到47.1%,错别字的样式也是五花八门、花样繁多。如:将打折写成打拆寻人启事写成寻人启示停车写成仃车更有甚者,将防火栓写成放火栓,看后真是令人哭笑不得,啼笑皆非!

通过本次调查,我认为街头错别字的出现主要原因是:

写字人文化水平较低,对汉字的使用随意;

同音字混淆;

形近字混淆;

字义分析错误;

多笔少画。

针对上述现象我认为,字如心画,只有把做人放在首位,注重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料,提高文化素养,树立优秀品质,培养创造能力,才能成为对社会既有用又有益的人,也才能成为一个有智慧、有思想、有个性气质的人。

街头错别字调查报告二:

调查人:***

调查报告内容及结果:

我来到了一条干净整洁的黄甫街上。看见一个小吃店门前立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店里各种食品的名字,而写到馄饨的时候,竟然写成了馄炖,可真有趣。又走了一会儿,一个大约五平方米大的招牌上十分醒目地把安装写成了按装,这样明显的错误竟然没有人发现,他们真对不起造字的老祖宗。就在旁边一个大木板上用刷子写了几个醒目的大字:批发零售方便代,我看之后直想笑,代和袋差别够大了,可真够怪呀!在名气很大的小辣椒火锅门前我又发现了一个错别字,上面本来应该写黄甫路第三分店,上面却意外写着黄埔路第三分店,又在一家优雅饭店的墙上贴了一张纸,上面写着店招工一名,差点把我大牙笑掉,本字都能写错,文化也太低了吧。就在回去的路上我看见一个布专卖店叫大浪淘沙下面却清清楚楚地写着大浪淘纱国际连锁,我吃了一惊,国际连锁店的大招牌上都有错别字,看来现在的电脑对于错别字也看不严啊!

导致出现错字的原因应该有这样几点:

马虎、不在乎、文化低、求省事、写了不检查。我想只要把这几点消灭,错字应该不会出现,或者出现了也是很少很少。

第10篇

全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目前已有的几种湖南方言分区作了分析和评论,其中,重点讨论了周振鹤

和游汝杰的分区。第二部分提出了一种新的分区方法(声韵调系统三重投影法)并用这种方法给湖南方言重新

分了区,分区结果用湖南花鼓戏的流行区域来作验证。第三部分,结束语。

一湖南省方言分区述评

1.0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学者对湖南方言已有了五种分区。这五种分区分别是:杨时逢先生的分区(

1974年,台北,《湖南方言调查报告》1442-1447页,下简称《报告》),日本学者@①伸久先

生的分区(1979年,东京,《湖南诸方言》,载

《中国语学》226期,下简称《分布》),湖南师院中文系的分区(1960年,长沙,《湖南省方言普查

总结报告》(石印本)240-247页,下简称《总结》),鲍厚星和颜森的分区(1986年,《湖南方

言的分区》,载《方言》1986年第4期,下简称《分区》),周振鹤、游汝杰的分区(1985年,《湖

南省方言区画及其历史背景》,载《方言》1985年第4期,下简称《背景》)。这五种分区,从方法上看

各具特点,从结果上看互有参差,下面,我们将其分成两类来讨论。

1.1.1杨时逢先生分区的方法是:“把某一处的方言特点归纳起来,取它最重要的不同特点,声调

的类别,音韵特点,开合口及调类等区别,来作分区的条件。”实际工作中,杨时逢先生用作分区条件的特征

条件有十二项。根据这些分区条件,杨先生把湖南方言分成五个区。第一区是“典型的湖南话”,第二区“大

都跟第一区差不多,第三、四两区难以命名,第五区接近西南官话”。对这个分区结果,杨先生自己也很不满

意,认为“不很理想”。对这个结果,方言学界也议论纷纷。鲍厚星认为《报告》把长沙和慈利、平江、浏阳

等地画一区,把衡阳和常德画为一区都是不合适的(见《湖南省汉语方言地图三幅》的文字说明部分,载《方

言》1985年第4期)。《背景》则认为《报告》的“分区图有些支离破碎,难于令人满意”。我们的看法

是:《报告》立足于语言实际,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反映了湖南方言的真实面貌,如一、二两区的大多数方言点

,学术界一般都认为属湘语系统,第五区划归西南官话也大体无误,至于作出的方言分区图看去有点支离破碎

,只要符合语言实际,也不应算是作者的错。但勿庸讳言,《报告》的分区也与湖南方言的实际情况有相当的

出入。如湖南的郴州、蓝山、嘉禾等地,按《报告》上列出的语言材料就应划归西南官话(见黄雪贞《西南官

话的分区(稿)》,载《方言》1986/4),如果考虑到这些地方的双重方言性质则可暂列为双重方言区

来处理,具体分区待查明全部情况后再作决定(见鲍厚星《湖南省汉语方言地图三幅》中有关的文字说明,载

《方言》1985/4)。《报告》分区偏离语言实际的原因主要是:提出的分区条目有综合无系统,不能总

括湖南全省的语言实际,用这样的条目来分区,自然要影响其分区质量。

1.1.2《报告》的分区中,长沙和城步同属第一区,与城步接境的武冈却属第二区。对此,《背景

》批评道:“城步跟长沙不但主要的语言特征相差甚远,而且很难通话,而城步跟武冈则语言大半相似,交谈

也不很困难。”在这里,《背景》用来衡量分区质量的标准看来是两条:主要的语言特征和通话程度。可以据

此推知,如果甲乙两地方言的主要语言特征相近或相同,能通话或通话不大困难的,就应划为同一方言区,如

城步与武冈,反之则否,如城步与长沙。可见,这两条不但是检验分区结果的依据,也是分区时应遵循的标准

。这两个问题虽然是在对《报告》的批评中提出来的,但由于它们在方言分区中关系重大,有必要略作进一步

的讨论。

先谈“主要的语言特征”。

到底长沙、城步和武冈三个方言点各自“主要的语言特征”是什么,《背景》并没有明确指出。倘若真的

只用一两条特征就可以进行有效的方言分区的话,那不但《背景》对《分布》的批评难以成立,而且《背景》

用数学方法来进行分区也属多此一举。因此,《背景》据此批评《报告》不但不得要领,而且还自相矛盾。究

竟某方言区有没有“主要的语言特征”,“主要的语言特征”具体所指又是什么,对此,方言学界有种种看法

并有过大量的分区实践,笔者的看法是:由于“主要的语言特征”难以确定,宁可用方言的“区别性特征”来

代替它。在分区实践中,这种“区别性特征”可以通过多方比较来抽取。根据分区的需要,可以用一条,也可

以用多条。这些分区条目不论是“一”还是“多”,都要求对内有尽量大的周遍性,对外有尽量强的排他性。

用能否通话来检验分区结果也是值得考虑的。就《背景》的分区而言,也不乏同一区中有不能通话或通话

困难的,如第三片中的湘乡与零陵,而分属两片却也有通话不大困难的,如第二片的怀化与第五片的郴州,等

等。大量的语言事实证明,同属一个方言区中的不同方言点可以有不能通话的,如闽语区中的厦门话和福州话

;而不属同一方言区甚至不同的语言也有可以通话的,如德语和瑞士语。这是因为,能否通话不仅决定于两种

方言的相似性,还决定于两种方言的交际频度。一九八七年笔者曾以湖南师大中文系八四、八五、八七三级的

同学作为调查对象调查过外地同学对长沙话的可懂度和认同感,经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是:

大体听懂基本听不懂大体相同基本不同

八四97.5%2.5%34.6%65.4%

八五95.7%4.3%25.5%74.5%

八七62.8%37.2%12.2%87.8%

据上表中八四级与八五、八七两级同学对长沙话可懂度和认同感的区分比值的差异可以看出交际频度与它

们的比例关系。而且,通话程度还受城乡、职业、年龄甚至性别等条件的制约。事实上,既难于把它作为一个

分区因素来参与分区,也难于把它当作一个可靠的标准来衡量分区结果。

1.1.3第二种是日本学者@①伸久先生的分区。《分布》据以分区的材料也来自《报告》。方法是

:根据“古全浊声母的变化”绘出方言图来进行分区。《分区》把湖南方言分为四种“型”,定名为“江西型

湘方言”,“北方型湘方言”,“老湘型湘方言”和“新湘型湘方言”。国内学者一般是把“江西型湘方言”

看成赣方言或赣客方言,把“北方型湘方言”看作西南官话。《分布》的分区是比较典型的单一特征法。《背

景》认为:“这个方法虽然简便,但是按这个标准作成的分区图也不能反映湖南方言的实际。”《分区》将湘

西的永绥(花垣)、乾城(吉首)、保靖、永顺、古丈、泸溪、辰溪、沅陵等地划归“老湘型方言”,对此,

《背景》指出,“@①伸久将古全浊声母只要今平音读浊音的也包括在内,湘语的范围自然要扩展到上述永绥

等县。事实上永绥等县的语言特征与西南官话的特征大部分相似,反以这‘半条’特征将其划入湘语南片是不

妥当的。”《背景》的批评无疑是正确的。单一特征判断法的优点缺点都很明显。优点是分区结果清晰正确,

缺点是往往以偏概全。在方言区的交错地带和过渡区域,在方言面貌因长时期的交融渗透而变得模糊不清的地

方,这种方法的可行性尤其差。

1.1.4第三种是湖南师院中文系的分区。一九五六年至一九六零年,湖南师院中文系承担了湖南全

省的方言普查工作,当时共调查了八十七个县市,后由彭秀模、曾少达等同志根据调查材料写成《湖南省方言

普查总结报告》。《总结》中对湖南方言作了分区工作。方法是:根据分区者对湖南方言的一般印象,“先把

几个较大的土语群最明显的特点归纳出来,然后把特点大部分相近的土语群合并为一个方言。”方言区的范围

基本上定下来后,就把可以肯定的先肯定下来,碰到甲乙两可的交界处方言就“根据反映方言特点的地图来分

析研究。分析它们哪些特点和甲区相同,哪些特点和乙区一致,最后根据它们与哪一区特点较多相同的特点划

归哪区。”在这种情况下还要注意该方言“必须具备的主要特点。”而不是“不分主次,单凭机械多数”来确

定其方言区属。结果把湖南方言分成三个区。第一区“基本上是湘语”,第二区“基本上属于西南官话”,第

三区“大致接近江西话”。《总结》的分区在具体运用中有一个明显的缺陷,即:由于方言在地理分布上是渐

变的,甲近乙,乙近丙,丙近丁,而甲与丁却可以相去甚远。这样,在把几个看起来相近的土语群进行单向归

并时,就有可能把本来差别甚大、应分属两区的方言给归并到一个方言区中去。如《总结》第一区中有泸溪、

辰溪等方言点,就其总体特征看,应与第二区的怀化、吉首、沅陵等要更接近一些,而与长沙、湘潭等地的方

言相差甚大。只因为“辰(辰溪)溆(溆浦)土语群”接近“衡(衡阳)邵(邵阳)土语群”,而“衡邵土语

群”又接近“湘(湘乡)涟(涟源)土语群”,“湘涟土语群”与长沙、湘潭等地的话又更要接近一些,这样

单向归并,结果就把本来不属同一区的方言给并为一区了。《总结》分区时在使用材料上也有欠妥之处。湖南

的蓝山、嘉禾、宜章、桂阳、郴县、新田、江华、江永等地除了共同使用一种各地小有区别的西南官话(与桂

林话很接近)外,各地内部还使用着一些差别很大,而且方言特征很奇特的“土话”。《总结》在分区时,单

把蓝山、嘉禾两地的土话拿出来分区,从而把它们从湘南双语区独立出来并合并到第三区中去,成为第三区孤

悬于第二区中的方言岛,这显然是不符合分区原则的,也不符合方言的实际情况。

1.1.5第四种是鲍厚星和颜森的分区。《分区》使用的方法虽然比较单一,但分区的标准却颇为灵

活多变。《分区》把湖南方言一共分为六个区。第一区是“湘语”,分区的依据是古全浊声母的变化。第二区

是“赣语区”,分区标准有三项:一条是古全浊声母今读塞音,塞擦音时一般为送气清音,一条是梗摄字多有

文白异读,另外还列了一些词汇。第三区是“客家话区”,《分区》没有明确“赣语”和“客家话”的区别界

限,语音上好象是“影母字今开口呼读零声母”这一条,另外还有词汇条目的区别。第四区是“江淮官话区”

,分区标准主要是“古全浊声母字今读塞音、塞擦音时为清音平声送气、仄声不送气”,另外就是“古入声全

浊声母字今全部或部分归阳去(去声不分阴阳时就归去声)”,其他还列了“他的”和“喝茶”两个词组。这

一区中有《背景》列为西南官话标准点的常德,还包括湖北省的鹤峰、松滋、公安、石首等地,所以统称为“

江淮官话常(常德)鹤(鹤峰)片。”第五区是“西南官话区”,这一区没有给出分区标准,内部分片时也未

明确分片依据。第六区是“乡话”。“乡话”主要分布在“沅陵西南部以及溆浦、辰溪、泸溪、古丈、永顺、

大庸市等地与沅陵交界的地区。”大约有四十万人说这种话。“乡话”的主要特点有:古全浊声母今读塞音、

塞擦音时平声为不送气浊音,仄声为送气清音。另外,入声有喉塞尾,古次浊平声今读阴平。古全浊上声今仍

读上声,等等。《分区》的主要优点是分区时不拘泥于某一标准,不仅考虑语音特点,也兼及词语的异同。分

区时不反分出大区,还给大区再划出片,有的地方方言界限还深入乡镇一级,分得比较细致深入。但勿庸讳言

,《分区》也是有一些缺点的,这主要体现在所使用的标准上。由于标准不统一,有时甚至连分区标准都未说

明就直接分区,这就难免给人一种分得较为主观臆断的感觉。另外,凡《分区》使用单一标准的地方都无法避

免单一标准以偏概全的缺点,如“江淮官话常鹤片”,如果不是只从一两个语音特点着眼的话,根本就划不进

江淮官话里去。此外,就《分区》的题旨来看应是封闭式的区域方言分区,没有必要把湖北省的方言也包揽进

来,而且还包揽得不对。按赵元任先生等人的分区,鹤峰、石首、公安等地的方言特点介于湖北第一区(西南

官话)和第二区(楚话)之间,同时还有一些湖南话的特点,因而独立一区以显示其特点,实际上是一种过渡

区域的混杂型方言,赵元任先生等人也没有把它们和江淮官话联系起来考虑(见赵元任先生《湖北方言调查报

告》一五七页),于此可见《分区》的处理是不很妥当的。

1.2.0由于周振鹤、游汝杰二人的分区不止使用了一种分区方法,在分区过程中还涉及了湖南方言

的历史文化背景,并将其中的历史行政区划作为分区调整的重要“参考项”直接介入分区,经过研究,我们发

现其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需要适当展开讨论,因此我们把《背景》的分区单列为一类加以述评。

1.2.1《背景》仍使用《报告》的分区材料,分区对象仍为《报告》中的七十五个方言点。《背景

》在分区方法上最为引人注目的地方是使用了数学方法,并结合语言学和人文地理两个方面来进行调节和补充

。具体的作法是:以《报告》中提出的比较各地方言异同的五十二个特征项目作为分区依据,建立数据库,参

照数学集群方法,先比较七十五个方言点之间特征项目的接近程度,然后按接近程度来作初步分区,最后再用

“较重要的语音特征”和“历史人文地理因素”两个参考项来作“局部调整”。在分区过程中,作者还根据自

己对湖南方言的“模糊印象”先把湖南方言分成四个“集”,并给每个“集”指定一个代表点,然后把这一集

里的其余各点来和“代表点”作比较,按各方言点与“代表点”的接近程度分归各集。结果把湖南方言分成五

个片,根据《背景》有关的文字说明和分区图来看,五个片分别为:第一片是以常德为代表的西南官话片,第

二片是以长沙为代表的湘语北区,第三片是以城步为代表的湘语南片,第四片是以平江为代表的赣客语片,第

五片没有代表点,是南部山区官话和湘语的混杂片。在数学方法运用上,《背景》设置了四个“标准点”来对

周围的方言进行吸附式向心归并,这样把原数据阵上纵向排列的七十五行数据省减为四行,既简化了计算过程

,又简明扼要地用数值表述了各片及同片内各方言点之间的接近程度。

《背景》对自己的分区结果是颇为自信的,认为“大致符合各片方言的个性,也符合湖南人的语感。”湖

南人的语感姑且勿论。但当我们拿《背景》的分区与前述几家逐一比较时发现,这个分区与《总结》非常接近

,两张分区图大体可以重合,只是湖南山区有较大差别,其他地方在边缘地带有一些参差。如前所述,这样的

分区仍然是相当偏离湖南方言实际的。《背景》尽管使用新的方法却未取得实质性突破,这个方法与结果的矛

盾有必要加以认真研究。

1.2.2陆致极在《汉语方言间亲疏关系的计量描写》(载《中国社会科学》1987/1)一文用

电子计算机对现代汉语七大方言区中的十七个方言点作了类聚关系处理,实际上具有分区意义。二十年代赵元

任先生对吴语所作的分区表明,只从语言特征条目出发也可以对方言进行分区。分区经验证明,数学方法和语

言学方法(甚至是单一特征判断法)在分区上都是可以自给自足的。《背景》在采用数学方法后又要依靠“主

要的语言特征”和“历史人文地理”两个“参考项”来作分区调整,这就不能不使人对其数学方法的有效性产

生怀疑。

《背景》采用《报告》中用来比较各地方言异同的五十二项特征来建立数据库,根据存入的数据来计算任

意方言点之间的接近值,然后通过比较接近值大小的方法来达到分区目的。由于存入数据库的语音项目是五十

二个,因此,任意方言点间的最大接近值是五十二,最小是零。为了简化计算,《背景》挑了四个“标准点”

,让其余各点来依次与它们相比较,凡和上述四点中任一点接近值最高的,就将它划入该标准点所代表的方言

片中去,这样,就把语言学的分区转换成一个数学上的集合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必须确定隶属变--即任一方

言点可以归属于某标准点的最低数值。由于最大值是五十二,最小是零,所以任一方言点归属任一代表点的隶

属度为“大于或等于二十七(X≥27)。”这时如果出现下列情况时就不能进行归集:当某一方言点与四个

代表点的接近值都小于二十六时(因为这表明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异大于同);正好是二十六时(因为异同相等

);与两个代表点接近值同时大于或等于二十七时(因为当同一方言点同时从同一逻辑门进入两个代表点后,

归集后的方言点数会大于实际参加分区的方言点数,从而与实际不符)。根据《背景》表一中提供的数据,可

以合法归集的方言点有:

长沙点

南县36安化27湘潭29通道28

城步点

新宁28东安28祁阳31

常德点

石门31慈利33大庸32龙山37永顺29

保靖30永绥32古丈29沅陵31乾城29

凤凰30麻阳27晃县31靖县31澧县29

安乡35华容27桃源35汉寿41衡阳31

平江点

临湘31岳阳32

(地名后的数字为其与该代表点的接近值)

以上各点合计29个。除去4个代表点,参加归集的方言点是71个

,可归集的方言点占总数的40.9%。

可以分属两个代表点从而不能归集的方言点有:

桑植芷江黔阳会同临澧湘阴

长沙272728283629

常德3138313140_

平江_____29

以上合计6个。加上其余与4个“代表点”的最高接近值都小于或等于26的35个方言点后为41个,

占参加方言分区的方言点数的59.1%。这些事实充分证明《背景》的数学方法基本上是失效的。《背景》

显然是看到这一点的,于是又增设了“较重要的语音特征”和“历史人文地理”两个“参考项”来作“局部调

整”,这固然可以看成是一种方法的创新,但实际上也是出于不得己。由于一半以上的方言点的归属是靠“参

考项”“调整”出来的,而“参考项”中起主要作用的又是“较重要的语音特征”一项,在这种情况下,《背

景》的分区自然就难于取得实质性的突破。造成这种失误的主要原因是《背景》对赖以建立数据库的五十二项

语言特征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分析。《报告》提出的五十二项语言特征是用来显示湖南方言的差别性的,为了上

图的方便,只能“求异”而舍同,因此,虽然项目多达五十二项,但仍不能认为它们已经全面地系统地反映了

湖南方言的全貌,用它们来作分区依据,就难免偏离语言实际,事实上,杨时逢先生也没有全部把它们作为分

区的因素。更为重要的是,这五十二个特征项目之间的重要性并不相等,即不同项目的代表其所辖的“字”的

数量多少并不相等或所代表的声韵调其差别的大小不相等。如:第二十九项是“声调调类”,这一条涉及到所

有的“字”;而第四十六项是“‘去’的白话音”,这一条只能管住一个“字”的一半的语音情况,二者的重

要性差别相当大。在《背景》列出的“表一”中,这两条在五十二项语音特征中所占的比重相等,都只是五十

二分之一。这样,相同的数值掩盖了不同语言特征项目的巨大差别,这自然要极大地影响分区质量。

1.2.3《背景》在分区上的一个特点是设置了四个“代表点”。这四个“代表点”既是数学归集的

目标点,又是确定“较重要的语音特征”的主要依据,而且,还决定着分区结果的命名。因此,“代表点”选

得合不合适,也是决定分区质量的重要因素。“代表点”的代表资格与历史人文地理因素无关,而是取决于它

在所代表的方言区中的地位,即它是不是该方言区中比较典型的方言点。用这个条件去衡量《背景》中指定的

四个“代表点”就可以看出,除长沙点外,其余三个点的代表资格都有问题。

先谈常德点。湖南境内的西南官话可以分成三片。第一片是从常德开始往北延伸,与湖北的江陵连成一片

的湘北片;第二片是以吉首、怀化为中心,往西延伸与贵州的黔东南连成一片的湘西片,湘西片与湘北片的交

界线大致在龙山、永顺一带;第三片是以蓝山、嘉禾为中心的湘南片,这一片与广西的桂林连成一片。三片中

,湘北片和湘西片比较接近,内部也比较一致。湘南片与湘西、湘北两片的距离较大,这部分地区是双重方言

区,由于受各地千差万别的“土话”的影响,内部的一致性比较低。总的说来,湖南境内的西南官话方言点都

有过渡性质,与湘语的接近程度随着方言点在地理分布上与长沙的距离成正比。常德正处于西南官话湘北片的

最南端。往南以沅、资流域的中间地带为过渡带,过了资江就是湘语区的天下。因此,无论是就常德的方言地

理位置还是就常德话的语音系统,都是一种过渡性相当明显的西南官话,把它作为西南官话的代表,其代表资

格就要大打折扣。为什么在《背景》的分区中不能把郴州、蓝山、嘉禾等地的西南官话包容进来,为什么桑植

、芷江、黔阳、会同、临澧等地会出现与长沙点和常德点的接近值都大于二十六的情况,其原因之一就在于常

德话本身含有相当的湘语因素,并不是典型的西南官话。

平江虽然在声母上全浊声母今读送气清音,但平江还有知章组在今开口韵前读(tsts’s)这种与赣语不同

的变化,就其涉及的古声母而论,比古全浊声母的个数还要多;平江话的入声调虽然也可算作赣语系统,但阴

平和阳平的调值都与长沙话相同而区别于南昌话;平江话的入声韵虽然有塞辅尾,但知章组的合口韵的变化也

是大多同于长沙话,如:“吹水睡税”也是和长沙话一样读撮口韵,而南昌话则是读合口韵。从平江的语音系

统来看,应将其看作是湘语和赣语的混合而又有一些自己特点的混杂性方言。把它放到赣语系统中来看,还不

如常德话在西南官话中那么典型。在《背景》“表一”提供的接近值中,它也只能管住临湘和岳阳两个点,换

句话说,在沿湘赣交界处一带的混杂性方言点中,平江点的代表性也不强。

《背景》把城步定为湘语南片“代表点”的根据是因为城步的[bdgdzz]的浊度最强,换句

话说就是城步因为其声母系统完好无损地保存了古全浊声母的原貌从而获得了湘语南片,或者说是“最典型”

的湘语的代表资格。如果这种说法可以成立的话,那《背景》对@①伸久的一些批评就是自相矛盾。如永绥,

《背景》认为不能仅据其古全浊声母今平声读浊音这“半条”特征就把它划入湘语南片,还要看到“永绥等县

语言特征与西南官话的特征大部分相似”这样的情况而将永绥划入西南官话区。既然仅靠古全浊声母今平声仍

读浊音这半条特征不能将永绥等县市划归湘语南片,那仅靠“古全浊声母今仍读浊音”这一条特征又怎能把城

步看成是“典型的”湘语呢?只要对城步话的语音系统略作分析就可以看出,城步话的韵母系统已经接近于西

南官话而与湘语(我们这里所说的“湘语”是指长沙话。本文中如不加说明时都把长沙话作为湘语的代表)的

距离较远,如咸山摄与宕江摄不混,山摄合口和蟹摄合口端系仍读合口,这些,都与长沙话不同而与重庆、贵

阳等地的西南官话相同。声调上,城步话的阴平是高平调,阳平是低降调,这也是西南官话阴平与阳平的最常

见调值而与长沙不一致。这些情况说明,城步话并不象《背景》所说的那么“古老”和纯粹。从整个语音系统

来看,城步话虽然仍属湘语系统,但仍然受到西南官话的相当影响。因此,城步在湘语系统中,其代表性是不

高的。而且城步话既然仍属湘语系统,就没有必要把它和长沙话相提并论,在同一个方言系统中建立两个和西

南官话、赣语相同地位的“代表点”从而使得南北两片湘语似乎可以合并又似乎可以分开。这种含含糊糊的状

态显然不是分区的目的。《背景》把城步话定为湘语南片“代表点”的理由还与《背景》提出的“古湘语”的

假设有关,这一点我们将在下面进行讨论。

1.2.4《背景》在把城步定为湘语南片“代表点”时说:“城步僻处本省西南隅,交通闭塞,明显

是古湘语受其他方言侵逼、受挤而保留下来的核心地盘”,在“结语”部分又“设想”:“在战国秦汉时代,

整个湖南地区也许通行一种内部存在差异的古湘语”(着重号系引者所加)。《背景》虽然用了“也许”这个

不很自信的副词,但这个“古湘语”还是有几点可以确定下来的:“古湘语”存在的时间是“战国秦汉时代”

,通行的地域是“整个湖南地区”,语音特点是古全浊声母读浊音。我们注意到,在《背景》全文的逻辑结构

中,这个未经证实的假设是非常必需的,否则,城步就难于取得“典型的湘语”的代表资格,“浊音的衰颓”

,和“入声的衰微”将无从立论,而且,“古湘语”在官话、赣客方言的蚕食吞并、四面夹击、大举入侵下日

渐萎缩的下降曲线也无法勾画。现在我们要正面提出质疑:在战国秦汉时代,整个湖南地区果真通行着一种古

湘语吗?任何语言的存在,既要有一个文化的底座,更要有一定数量的人口构成作为存在前提。古湘语的含义

可能因人们的看法不同而较为宽泛,但无论如何只能把它看成是一种古代汉语。而且是一种古代汉语方言。因

此,要证明“战国秦汉时代整个湖南地区都通行一种古湘语”,首先必需证明,早在战国秦汉时代,整个湖南

地区的人口和民族都是汉族或都属于汉民族文化系统。这样,这个问题就可以简化和转换成“战国秦汉时代整

个湖南地区的民族构成”这样一个问题讨论。这个问题只要打开谭其骧先生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一、二两

册查看有关的部分就可以得出基本的答案。为了避免繁琐的引证,我们主要依据《西汉人口地理》(葛剑雄,

1986)、《湖南省志·地理志》上册(修订本,1982)、《中国民族学概论》(栾钊韬等,1985

)、《中国人口地理》(胡焕庸,1984)、《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梁方仲,1981)、

《试析湖南县的设置和名称由来》(谭昌寿,1984年第5期《湖南师院学报》)等论著来作一结论性的概

述:战国中期前,今湖南全境为古三苗等苗瑶族的居住地。战国中期,楚国兆进中原争霸中原的努力受挫后,

在强秦的迫挤下,楚文王把楚都迁至郢(今湖北江陵),之后,楚国大力向南扩展,首先进入以常德为中心的

湘北地区。秦统一后继续向南开发五岭南北,在湖南境内从北向南依次设置长沙、罗县、临湘(今长沙)、耒

阳、郴县等郡县。两汉时对湖南继续开发,分长沙置桂阳、零陵二郡和益阳、茶阳、攸县、醴陵、@②县、临

武等二十余县。这时汉族主要分布在三个地方:以常德为中心的沅澧二水中下游地区;以今长沙为中心的湘江

中下游地区;沿湘赣两省的交界线直达广东的狭长地带。除此而外,整个湖南地区的广阔腹地仍然是古苗瑶语

族的居住地或未经开发垦殖的原地,其间可能还零零星星地散布着一些“桃花源式”的汉族移民点。这样的人

口分布与民族构成的格局说明:在战国秦汉时代,整个湖南地区显然不可能通行着一种“古湘语”。更确切一

点说,即使是上述几个汉民族聚居的地区,在战国秦汉时期也只可能通行一种“古楚语”而不能把它看成是“

古湘语”。在湖南的历史文化背景中,“楚”和“湘”都有特定的历史界限,当我们需要回顾历史时,不应混

淆二者之间的历史界限。

对城步的历史文化背景作一点必要的叙述会使上面的质疑得到更为充分的支持。城步县现在的全名是“城

步苗族自治县”,建于一九五六年十一月,民国、有清一代、明初都称“城步县”,明初设为“城步巡检司”

,属武冈县。作为一个行政实体,城步的名称只能追溯到这里。唐代的城步为“飞山蛮”地,汉至隋为“无阳

五溪蛮地”。这时的“五溪蛮”系汉末溯沅江而上的“武陵蛮”。唐末“五溪蛮”据飞山自守,故又称“飞山

蛮”。“飞山蛮”自称则为“猫”,都是今天城步苗族的先民。到元末明初才有外地汉人(主要来自江西)陆

续到城步落籍定居,但县境人口中苗族仍占绝对优势。明弘治十五年设置时进行了土地丈量和人口统计,此时

仍为苗多汉少。乾隆五年“改土归流”时有不少苗族为免受民族歧视而改称汉族,进入民国后汉族人口才超过

苗族。一九八二年人口统计时,全县有苗族八万四千余人,略低于汉族人口数。根据这样的历史文化背景,无

论如何也推不出“在战国秦汉时期,城步也通行古湘语”这样的结论来。

1.2.5归纳起来,《背景》在分区过程中的失误主要有这样几条:使用了数学方法但因数据库不可

靠而未达到预期效果;选择了标准点但标准点的代表性又不强从而使其他方言点难于归集;假设了一个“古湘

语”作为展开论述的前提但这个曾一度遍及湖南全境的“古湘语”又实际上并不存在。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认

为,《背景》分区的意义似乎倒不在其分区效果如何,而在于《背景》的创新精神,给方言的分区提供了新的

思路。

1.3.0由于湖南方言的各家分区大体上已代表了目前国内外主要使用的方言分区方法,因此,本文

对上述各家分区方法的评价也可算是笔者对目前汉语方言分区现状的基本看法。

二湖南方言的再分区

2.1.0分区的事实说明,由于方言在地理上是连续的,渐变的,如果只给方言确定一个分区标准的

话,可行性相当差。由于不同的分区者对语言特征的重要性的认识常常不一致,各用不同的标准,分区结果当

然难于统一。1987年,笔者在钱曾怡老师的指导下参加了几次关于方言分区的历史、现状、标准、方法的

讨论,在不断的学习和讨论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看法,提出一种新的分区方法,叫“声韵调系统三重投影法”

,并用这种方法来对有过多种分区、有相当分区难度的湖南方言进行分区,以便和各家的分区结果相比较。具

体的做法是:以长沙(湘语代表点)为中心,东取南昌(赣语代表点),西取贵阳(西南官话代表点),从三

个代表方言点的语音系统中抽出声母系统、韵母系统、声调系统的区别性语音条目各七条,然后把湖南境内的

各方言点逐一取出来分别与三个代表点相比较,比较时按声、韵、调的顺序依次进行。由于分区条目都是七条

,判断方言点归属的隶属度是“四”,三次分区的结果都作出分区图,最后根据三张分区图来作综合分区,任

一方言点,只要在两项分区中都属某一代表点,就把它归入该点所代表的方言区,这时隶属度是“二”。据此

,湖南省的全部方言点可以归纳为五种类型:湘语型方言,赣语型方言,西南官话型方言,混合型方言(有两

项或三项分属两个或三个代表点),独立型方言(只有一项或无任何一项可归入三个代表点)。

2.2.0分区要有据以分区的材料、分区的原则、标准,及相应的图上表示,下面就这几个方面作一

些必要的说明。

2.2.1分区材料材料的好坏决定分区的质量。本文使用的材料以《湖南方言调查报告》为主,相

比较而言,这个材料是比较好的。但也有不足之处:一是调查点不足;二是记音有欠准确之处,如衡阳话;三

是有相当的调查点远离城区,有的甚至在县境边缘地带,代表性不强。鉴于这种情况,衡阳话改用李永明先生

《衡阳方言》(1986年,湖南人民出版社)的材料,涟源、双峰、新化、祁东、洞口、桃江、株州、洪江

、隆回等九个点则用《总结》中的相关材料。

2.2.2分区原则现代汉语方言分区,其实是就相关的调查点的语言材料进行归纳和分类,因此,

分区时本文遵循以下三个原则:第一是语言学标准的原则,任何非语言学的标准都不能作分区标准;第二是共

时性原则,分区时只就方言现状进行分区而不涉及方言的历史或成因;第三是系统性原则,在把握方言之间的

异同时从其系统性、整体性出发而不只根据一两个语言特征来确定方言点的归属。

2.2.3分区标准分区标准就是据以分区的条目。李荣先生在谈分区条目时提了三条,一是条目的

代表性,二是条目在语汇中的使用频率,三是条目使用频率,这三条都是指导性的意见。根据我们的理解,条

目的代表性主要指其区别性,就是一地方言区别于他方言的语言特征。同时我们还强调条目的系统性,汉语方

言之间的矩离远近,在语音上具体表现为各方言音系在声、韵、调各有关方面对立程度的大小。因此,本文分

别从长沙、南昌、贵阳三地方言的语音系统中抽出声母、韵母、声调的区别性特征各七条作为分区条目。

2.2.4图示法常用的方言分区图示法是采用划块(块状表示)围片(同言线法)的方式,这看起

来比较好看,但与实际的方言分布情况并不相符。就一方言点来看,方言持有者的个体与个体之间,户与户之

间,村、寨、城、镇之间都是非连续性的,呈离散式点状分布,因此,本文也用点状符号来表示方言类别,这

样,既可以积点成面,几个相同的点状符号也可以表示一个成片的方言区域,又可以如实反映方言分布的点面

相间、错综复杂的情况,尤其在反映方言岛、独立型方言、混合型方言等语言事实方面,有其独到之处。

2.3声母系统的分区

表一:声母系统分区条目

(附图[图])

(附图[图])

说明

1.上表中,南昌话全部采用《汉语方言字汇》(1962年,北京)中的材料,贵阳话的材料是笔者调

查的。下二表同,不另说明。

2.取点比较时,如果碰到古全浊声母今仍读全浊塞音塞擦音时,则归入长沙点。

3.由于第六项长沙话与南昌话属同一类型,因而两地的区别条目只有六项,如果出现南昌、长沙各点三

条的情况时,就着第一、二两项属何处方言,属长沙则归入长沙点,与南昌话相同则归入南昌点。

分区结果是:

长沙所属方言点(地名后的数值为隶属度)

长沙7临湘5.5岳阳5南县3.5沅江6

湘阴6平江5浏阳4宁乡6益阳6

桃江5.5安化6.5泸溪4新化6涟源5

湘潭7株州6.5衡山4双峰3.5衡阳5

祁阳4永兴5资兴4邵阳4武冈4

洪江5.5会同4绥宁6.5城步6江永4

计30个方言点

南昌所属方言点

耒阳3.5常宁3.5宁远4宜章3.5

计4个方言点

贵阳所属方言点

华容5安乡5汉寿5临澧7常德5

澧县6石门6慈利5桑植6大庸6

永顺5保靖5古丈5沅陵6花垣5

吉首4辰溪5凤凰6麻阳6溆浦5.5

怀化6芷江5新晃4靖县4通道4.5

新宁6东安4零陵4新田4.5桂阳4

郴州6嘉禾5蓝山4江华4安仁5

道县4

计36个方言点

独立型方言点

醴县攸县茶陵@②县桂东汝城

临武湘乡祁东隆回洞口黔阳

桃源龙山

计14个方言点

上入图后见图1:声母系统分区图

2.4韵母系统的分区

表二韵母系统分区条目

(附图[图])

上表中,前三条的重要性,代表性都是不言而喻的,如果后四项发生交错时,则以前三项的情况来确定方

言归属。另外,《报告》中缺文白异读材料,因此,第七项全部采用《总结》中的材料。

进行归纳时,由于第一项和第七项长沙与贵阳相同,这两项又都同时与南昌话对立,确定隶属度时,如果

与南昌话相比较,可以“四”为隶属度。但如果相对长沙与贵阳而言,两者的对立项目只有五项,判断某方言

点的归属时,隶属度应为“三”。据此,湘阴、嘉禾、永兴应归入长沙,常德、江永、江华、新晃、桂东应归

贵阳。

分区结果为:

长沙所属方言点

长沙7湘潭4宁乡4.5益阳6安化6

沅江5南县5.5湘阴5岳阳4.5临湘4.5

浏阳4.5醴陵4.5绥宁4.5嘉禾5蓝山5

永兴5资兴5涟源5.5洞口5桃江6

株州4隆回4.5

计22个方言点

南昌所属方言点

平江4.5攸县4.5

只有两个方言点

贵阳所属方言点

桃源5慈利4临澧6.5澧县5.5安乡5

汉寿5华容5黔阳5会同4城步4.5

通道5新宁6.5溆浦6新化4.5邵阳6

祁阳5汝城6衡阳4常宁5宁远6

耒阳5安仁4郴州6常德5龙山5.5

@②县4桂东5桂阳6新田6临武6

宜章6东安6零陵6道县6江永5

江华5石门7桑植7大庸7永顺5

保靖7花垣6古丈5沅陵7凤凰6

泸溪6芷江6靖县6新晃5麻阳6

吉首6辰溪7双峰4.5怀化6.5祁东5.5

洪江5.5

计56个方言点

独立型方言点

湘乡衡山茶陵武冈

上入图后见图2:韵母系统分区图。

2.5声调系统的分区

表三声调系统分区条目

(附图[图])

说明:

1.从长沙到辰溪的七十五个方言点的调值系采用《报告》中音系说明部分的实际调值而非声调表中经过

音位处理的调值。

2.长沙与南昌的对立条目只有五项,归纳方法同前。

各代表点所属的方言点如下:

长沙所属方言点

长沙7湘潭4宁乡4益阳4安化5

桃源4澧县5沅江4南县4湘阴5.5

岳阳4.5临湘5黔阳4.5城步4.5新宁4

湘乡6衡山4涟源5双峰4.5桃江5

株州7

计21个点

贵阳所属方言点

武冈4常宁4.5宁远6嘉禾6蓝山5

耒阳4永兴5.5郴州6常德4.5龙山6.5

桂阳6.5新田5临武6宜章5道县5

江华5石门4.5桑植4大庸4.5永顺6.5

保靖6.5花垣5.5古丈6.5沅陵5凤凰6.5

泸溪5芷江5新晃5.5麻阳6吉首6.5

辰溪5.5怀化4.5洞口5洪江4.5

计34个点

独立型方言点

醴陵会同安乡汉寿华容平江

浏阳祁阳澧县绥宁通道溆浦

新化邵阳资兴江永茶陵汝城

衡阳@②县桂东零陵靖县祁东

隆回安仁东安

计29个点

南昌话无可归集的方言点。

上入图后见图3:声调系统分区图

2.6综合分区

根据前面三次分区的结果可以制成下面这样的表来进行综合分区。

表四:综合分区表(表例)

(附图[图])

根据上表统计的结果如下:

湘语区方言点

长沙3临湘3岳阳3南县3湘阴3

沅江3益阳3桃江3安化3涟源3

宁乡3湘潭3株州3浏阳2双峰2

衡山2绥宁2城步2永兴2资兴2

计20个方言点,占总数的23.8%

西南官话方言点

华容2安乡2汉寿2常德3临澧2

澧县2石门3慈利2桑植3大庸3

龙山2永顺3保靖3古丈3沅陵3

花垣3吉首3泸溪2辰溪3溆浦2

凤凰3麻阳3芷江3怀化3新宁2

新晃3洪江3靖县2通道2安仁2

东安2零陵2常宁2耒阳2蓝山2

新田3宁远2道县3江华3临武2

嘉禾2桂阳3郴州3宜章2

计44个方言点,占总数的52.4%

独立型方言点

醴陵湘乡攸县茶陵祁东隆回

@②县桂东汝城

计9个方言点,占总数的10.7%

混合型方言点

平江(湘+赣)会同(湘+官)新化(湘+官)

邵阳(湘+官)祁阳(湘+官)衡阳(湘+官)

江永(湘+官)洞口(湘+官)武冈(湘+官)

桃源(湘+官)黔阳(湘+官)

计11个方言点,占总数的13.1%

赣方言是空集。

上分区结果入图后见图4:综合分区图。

比较前面四张分区图后可以发现,前三张参差过大,而综合分区的第四图明显优于前三图。湘语方言点主

要集中在湘、资流域中下游和洞庭湖沿岸,向西南方向以邵阳、武冈等混杂性方言作为过渡,有城步、绥宁两

个点,向东南方向以衡阳、耒阳(耒阳虽然归入西南官话,但混杂程度很高)作过渡,有永兴、资兴两个点。

这四个点就整个音系来看仍属湘语,但都不纯粹,城步的韵母系统属官话系统。

西南官话方言点为湘西北、湘南两片。湘西北片与湖北、四川、贵州境内的西南官话连成一片,湘南片与

广西境内的西南官话连成一片。两片加起来有四十四个方言点,是湖南省势力最大的方言。从整个音系来看,

湖南境内没有真正的赣方言点,但赣语的影响可从湘赣交界的混杂性、独立型方言点中看出来。独立型方言有

两种类型,一种是“湘乡型”,包括隆回、祁东在内。这种方言可能原来就是独立的,受周围方言影响较小,

原来的特点保留得比较多,因而不同于其他方言,同属独立型方言的方言点之间的关系尚需研究。另一种是“

醴陵型”,醴陵话的音系就整个系统来说很难把它归入湘语或赣语,可又都同时具备湘语和赣语的一些特点。

这种方言大概属于因方言间的相互影响(当然也有自身的音系特点)而产生的既不同于甲这种母方言也不同于

乙那种母方言的新型方言,这类方言还有攸县、茶陵、@②县、桂东、汝城,它们之间的关系也需进一步的研

究。混杂性方言也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湘语和赣语相混杂的“平江型”,一种是湘语和官话相混杂的“衡阳型

”。平江型只有一个点,衡阳型则有祁阳、江永、武冈、洞口、邵阳、新化、会同、黔阳,桃源等十一个点,

这十一个点可以合成一类。从衡阳到黔阳一线的混杂性方言点正好处于湘语东北片、湘语西南小片和湘语东南

小片的分岔处,也是官话湘西北片和湘南片被沅、资、湘三水分割的地带,事实上是湘语和官话的交接处,这

一地区的方言成为混杂性方言,应该是合情合理的事。从整个分区的结果来看,所有的混杂型方言或因混杂而

成的独立型方言都处于方言区交界处,可以说,这样的分区结果是比较合乎语言事实的。

2.7这个分区可以用湖南花鼓戏的流行地域来验证。

花鼓戏是湖南省各地民间小戏的总称。湖南各地花鼓戏名称有别,源流亦异,但其曲调唱腔都与当地人的

山歌小调密切相关,唱词道白都使用当地方言,是当地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因此,其流行的地域与方言

的地理分布是大致平行的,可以相互证明。

长沙花鼓戏内部可以分为长沙路(流行于长沙、湘潭、株州等地)、宁乡路(流行于宁乡城乡)、平浏醴

路(主要流行于平江、浏阳、醴陵等地)、西湖路(主要流行于洞庭湖西岸的南县、益阳、沅江等地)四种小

类,其分布范围与湘语中心区域是一致的,其之所以分为四路,也与湘语内部的方言差异有直接关系,如平浏

醴路。前述诸家多把平江、浏阳、醴陵划归赣语,完全可以想象让平浏醴路长沙花鼓戏分别在长沙和南昌演出

时两地观众可懂程度的大小。

除长沙花鼓戏外,湖南还有两种重要的花鼓戏,这两种花鼓戏的流行地域与混杂型方言密切相关。一种是

衡阳花鼓戏,流行地点主要有衡阳、衡山、常宁、耒阳、安仁、永兴、郴州、茶陵等地。从其流行地域可以看

出,它既可在衡山,永兴等湘语区流行,也可在郴县、常宁等官话区流行,还可在茶陵等因混杂而成的独立语

区流行。另一种是邵阳花鼓戏,其流行的地点主要是:邵阳、邵东、武冈、隆回、新宁、城步等地。和衡阳花

鼓戏一样,邵阳花鼓戏也可在湘语、官话、混杂型方言区流行。从邵阳花鼓戏的形成历史来看,它和湘西阳戏

、零陵花鼓戏有密切关系,相互影响、渗透、融合的程度很深,从分区第二图看,这地区的方言的韵母系统就

颇具西南官话的特征,大多可以划入西南官话。

其他还有常德“喀喀戏”、零陵花鼓戏、湘西阳戏等,其流行地域均与官话湘北、湘西、湘南各片相对应

。下面,连同上述各种花鼓戏及与之相对应的方言区(点)列表对照。

表五:花鼓戏流行地域及其方言区属对照表

(附图[图])

(附图[图])

注:上表中,零陵花鼓戏还有宁远、临武、新田等县未列入,湘西阳戏尚有芷江、靖县、麻阳、辰溪、溆

浦、泸溪、保靖、花垣、永顺等地未列入,均属西南官话。

三结束语

3.1“声韵调系统三重投影法”是一种以系统论为指导思想,把语言学和数学结合起来解决语言问题

的方言分区法。实际操作时,先从长沙、南昌、贵阳抽出能代表湘语、赣语和西南官话音系特征的区别性特征

条目,从长沙、南昌、贵阳三个方言代表点的视角度,对湖南境内的八十四个方言点作鸟瞰式的扫视对比,使

用的分区条目实际上是“3×3×7=63”条,对各地方言的声韵调系统的相关项目作分类统计后,又从总

体上对其作“隶属度”置信判断,可归入相应代表点的就明确其方言区属关系,能够独立的就让它独立,对混

杂型方言也不强作归并。这样做的好处是:为湖南方言的现状画一条比较合乎实际情况的轮廓线,便于进一步

的调查和研究。这个方法还可编成计算机程序来进行分区,这样,就可以避免人工分区的主观任意性,还会节

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就分区的科学性、客观性和系统性而言,更是目前各自为阵的分区方式难以比拟的。

3.2历史上的移民与现代方言面貌的关系,有一定的因果关系,但不是一因一果的直线决定关系。有

什么样的移民就一定有什么样的方言类型,这样的想法是比较片面简单的。笔者1987年到江西萍乡调查方

言时听萍乡人说,醴陵话不能算江西话,而是和长沙话差不多,而且,连萍乡的老关和湘东两区的话也是“湖

南话”而非“江西话”。历史上醴陵不曾向萍乡移民。换一个角度就可以发现,湘语并非时时处处都只被其他

方言“入侵”而不对其他方言产生对等的影响。湘南地区从古到今均未大量接受过西南官话的移民,该地居民

的家谱、碑铭都证明没有发生过这种移民,而当地千差万别、语言特征非常独特的“土话”也证明不可能有过

这种移民,但这一地区的数百万人为什么使用西南官话来作公共交际语而不选用以长沙话为代表的湘语,这种

情况用“移民决定说”显然就讲不通。这种情况可能就要从语言事实出发,结合语言使用者的心理活动、价值

观念、不同方言的交际功能等来研究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3.3本文的分区不同于各家的原因不只是方法不同,也是语言学观点有差异。在分区过程中,面对具

体的语言事实,我们没有完全遵从哪一家或哪一种理论。笔者坚持认为,在任何时候,在任何情况下,任何语

言理论或语言假设都必须反复接受语言事实的检验,如果事实与理论发生趑趄,那就应该先怀疑理论的普适度

和正确性,而不能将活生生的事实硬塞进一个现成的理论模式中去强作解释,这样做的结果实际上会导致理论

的萎缩甚至窒息理论。

[附记]本文原为笔者的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钱曾恰先生。

(附图[图])

(附图[图])

(附图[图])

(附图[图])

主要参考书目

《城步县志》(同治)

《城步苗族自治县概况》(1984年,湖南人民出版社)

龙华1981“湖南花鼓戏的艺术种类和流派”,载《湖南师院学报》第2期

霍凯特1986《现代语言学教程》,索振羽、叶蜚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黄麟维、李继宗、邹珊刚1984《系统思想与方法》,陕西人民出版社。

李荣1985“关于汉语方言分区的几点意见”、“官话方言的分区”,分别见《方言》第1、2两

期。

熙1986“在中国语言和方言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载《中国语文》第4期。

黄雪贞1986“西南官话的分区(稿)”,载《方言》第4期。

李谱英、杨焕典、梁振仕、刘村汉1985:“广西的汉语方言(稿)”,载《方言》第3期。

刘光亚1986“贵州省汉语方言的分区”,载《方言》第3期。

第11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人文应用型人才;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2-0087-03

汉语言文学是一个开设历史久、发展相对成熟的传统专业,长久以来形成了自己固有的教育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从学历教育向职业技能教育转变。这也使得按照传统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存在着供大于求的结构性就业难题。当前社会需要的是具有一定文字处理能力、策划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人文应用型人才,这与我们目前学科体系内培养的汉语言文学理论型人才有一定的偏差。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应及时转变培养策略,适应社会需求,培育人文应用型人才。特别是在老牌大学已具优势的情况下, 独立学院更应该认真反思如何才能在夹缝中谋生存求发展,以形成自己的人文学科教育特点和专业建设方向。为此,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在成立之初就将办学目标定位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具有现代商务理念、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这一定位,决定了人文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策略转变的重要方向。人文应用型人才,是指融人文性与理论性于一身,掌握丰富的人文知识和实践技能,并能适应社会需求,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灵活应用于所从事的社会实践的人才。本文试以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文化传播系为例,探索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文应用型人才转向的培养策略研究。

一、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教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文应用型人才培养首先要以社会需求为尺度,优化课程体系设置,以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时代的到来,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已日益凸显。要使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就需按照社会需求安排课程内容及结构。但由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历史悠久,课程设置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专业基础课的变动空间不大。因而,优化专业课程设置的重心主要体现在专业选修课与实践课上。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从第三学期开始逐步增加了专业选修课的比例。在选修课的设置方面也充分考虑了学生的意愿与社会需求。大三、大四是考研与就业的分流阶段,为适应学生的实际需要,其课程也实行分流设置,将该课程分为就业、考研、兴趣培养与能力提高等几个板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就业与考研等不同意向进行选修。考研板块的专业选修课程有“古代文学专题”“古代汉语专题”“现当代文学专题”“现代汉语专题”等等。这类课程的讲授重点在学科的纵深教育上,会尽可能地向学生传授专业前沿理论,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以便于部分学生进一步考研深造。就业板块课程则主要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侧重于培养服务地域经济的实践能力与就业竞争力。所开设的课程有“语文教学技能”“演讲与口才”“办公自动化”“公文写作”等。这样的专业课程设置是基于对市场需求及学校定位的基础上设定的,其目的在于使学生的专业学习与社会工作直接接轨。学生在按要求获得相应的学分后,也可以自愿参加其他兴趣培养类课程的学习,不计学分。

其次要增加实践课程。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普遍存在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差的问题。这一现状的出现,与学生在离校前较少接触社会,缺乏就业实践有着密切关系。因而,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改变这一现状的重要举措。要适当加大实践类课程的比重,设置相对集中的培养能力的独立实践课程,让学生在实践课程中熟悉本专业技能。另外,专业基础课程中也可以根据教学计划和大纲需要安排一定的实践课时,例如“写作”要求学年内组织8课时左右的新闻采访实践活动;“现代汉语”在讲授语音后,安排普通话训练;“演讲学”等基本技能课安排10―15学时的训练;文艺理论及文学史类课程试行学年论文制度。要求学生在一年级围绕“文学概论”撰写文学评论类小论文;在二、三年级围绕“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外国文学”或“现代汉语”撰写学年论文。同时要求学生在校期间要利用寒暑假进行三次为期至少20―30的社会调查(每学年各7―10天)。社会调查结束后,学生提交一份调查总结和调查报告。这样一些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设置旨在使学生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来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除利用实践课程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外,适时组织专业实习,可以让学生提早到社会中去锻炼,以适应职场需求。实习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职场适应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强化实习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及动手能力的培养也是人文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一般高校只安排学生进行毕业实习,而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为了能够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还增加了认知实习和专业实习环节,即在第二学期安排为期两周的认知实习,第四学期安排为期四周的专业实习活动。要求学生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参加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实践工作,将自己所学理论知识灵活应用于实践,并在实习结束后,完成实习报告与实习周记,以总结经验得失。同时,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各类公司兼职锻炼,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与本专业相结合的各类资格证书考试,提升职业竞争力,实现人才的多元化培养。

二、合理规划专业实践活动,打造四项基本能力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重理论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培养的倾向长期存在,这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是相悖的。人文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强调的是要将理论知识转变成实践能力。当然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基于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的基础上的。当然,这一点也是我们培养人文应用型人才的难点。因此就有人认为汉语言文学是一个基础性学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提法不适合其专业特点。实际上,汉语言文学的专业特点决定了其既具有一定的人文性,要求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综合人文素养;又具有一定的工具性,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等专业基本能力。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中必须考虑既要有系统的理论知识传授,专业基础课要开足,否则人文素养的培养就是一句空话。但同时我们又要考虑应用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于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说,面对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培养人文应用型人才是我们的合理定位。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对自己的专业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保留基本的专业基础课程体系,以保证学生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适当增加应用性方向课程,强化实践教学。我们认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具体来说就是要使学生能够阅读各类文献,写作各类应用文体,具备基本的口头表达能力,沟通协作能力以及语文教学能力等。因而,我们在设置系统的实践课程的同时,在课堂教学之外,有计划、有步骤地策划了系列专业实践活动,以便于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得到必要的实践训练。为此,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文化传播系开展“打造四项基本能力,提升一项专业能力”的系列活动,分阶段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说话能力、写作能力和现代办公能力等基本功。我们在第一学期着重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第二学期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第三学期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第四学期着重培养现代办公能力。我们在每个学期都会有针对性地策划系列活动。

写一手漂亮的字,是文科大学生重要的人文素养之一,也是其就业时展现自身能力的关键一点。但随着电脑的日益普及,动手写字机会日益减少,这导致当代大学生动手写字的能力日益下降。因而,对于写字能力的培训就显得比较重要。我们邀请省内知名书法家为学生进行了“写字的基本要领和方法”的系列讲座。同时给每个班级配备一名书法专业指导教师,安排每天的写字训练。口头表达能力也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因为,学生无论以后从事教育、文秘、行政管理还是文化传媒类工作都必须具备基本的语言组织与口头表达能力。所以,我们开展了系列即兴说话练习。早自习时间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语言组织及表达的锻炼,各班推选出优秀学生参加系里组织的即兴演讲比赛。写作能力是最能表现汉语言文学基本能力的指标之一。所以“写作”的改革也是“打造四项基本能力,提升一项专业能力”系列活动的重中之重。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文化传播系将写作能力的培养重点定位于应用性文体的写作。为了引导学生熟练掌握常用应用文写作技巧和规范,我们减少了写作基础课的学时,增加了应用写作、学术论文写作、新闻与采访写作系列课时,并通过讲座和竞赛相结合的方式,在讲授写作理论的同时,安排适量的写作实践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现代办公能力也是当代大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我们采用了讲授与上机实训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计算机实用技能培训类讲座,以使学生尽快熟悉和掌握现代办公实用技能。

专业实践环节是使学生将专业理论转化为技能的重要环节,教育部提倡高校应“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为此,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文化传播系策划了“打造四项基本能力,提升一项专业能力”的专业实践活动。这一活动策划旨在探索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以提升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也是基于学生的应用能力不足的现状和社会期望学生能尽快加强的需求。

三、加强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与社团活动

人文应用型人才应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为学生尽快接触了解社会,在社会实践中增强工作能力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文化传播系建系以来,本着以培养人文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办学宗旨,建立了广告设计、新闻编辑、摄影摄像等三个专业实验室。这些校内大型实习基地的建立也为学生加强动手能力提供了便利。另外,我们还积极利用社会资源,推进校企合作,与语文报社、山西日报报业集团、山西文化产业发展中心、太原市第二中学等十八家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设立学生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并且聘任了多位富于实践经验,具有教学指导能力的事业机构领导与企业家担任“实践指导专家”。以弥补自有教师缺乏与所授课程相应的社会实践经历,不能充分胜任教学实践活动的缺陷。这一举措进一步加大了职前培训力度,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拓宽了学校培养人文应用型人才的途径,为文化企业培养有用人才。

另外,山西大学商务学院还需要充分利用校内资源,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团活动以不断提升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学生社团是学生自发设立的提升自身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在这里学生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团结协作能力及管理沟通能力,可以及时地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的工作实践相联系。同时,在社团活动中,还可以充分展现独立学院学生参与意识强、思维活跃的特点。因此,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文化传播系依托系部专业特点,着力打造精品社团,形成“四社一台”的社团格局。“四社一台”包括:浩然辩论协会、湖畔文学社、I-MAX广告协会、文化创意协会和校园电视台。我们为每个社团配备专业教师负责学生社团的专业指导,同时,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的表现,会计入学生的综合测评成绩。在系部的积极鼓励下,学生在社团活动方面表现积极,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浩然辩论协会在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青春飞扬”杯大学生辩论赛中获得三连冠的好成绩,并成功举办了文化传播系即兴演讲比赛和新生专业辩论赛,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逐步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湖畔文学社在参加首届全国大学生人文原创大赛暨全国大学生百强人文社团评选活动中被评为“全国百强人文社团”。学生还自发举办了应用文基础写作培训活动及各类征文比赛、话剧展演、文学趣味知识竞赛等活动,拓展了学生的文学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激情,并通过编辑《湖畔风》打造系文学创作的平台。I-MAX广告协会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广告大赛,积累了宝贵的参赛经验。文化创意协会积极联系校外公司,承办策划创意类的活动。这些活动锻炼了社团组织活动的能力,也为学生提供了专业学习和实践的途径。校园电视台是山西省唯一一个由学生自行完成采访、拍摄、制片、播放全过程的校内实训基地和学生社团组织。社团还不定期对全台成员进行了专业、系统的培训,多次的学习和交流,使学生获得了实践能力上的提高。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文化传播系力图通过各社团的建设为学生专业学习提供实践平台,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挖掘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以专业为依托,打造社团精品活动,提升社团工作水平,努力发展成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实践平台。在第二课堂开展多种与专业理论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特色社团活动, 以使学生的潜能得以尽情施展与发挥,提升其创新精神,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社团活动中促使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培养、自我提高,以便实现独立学院培养人文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综上所述,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人文应用型转向是大势所趋,也是关系到该学科能否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问题。独立学院需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调整自己的办学定位,积极地进行探索和改革。在人文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定位下,独立学院要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强化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文性和应用性,使自己的培养目标能够符合社会需要,培育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文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长平.以拓展素质为核心 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5).

[2]伍建华.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

[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11).

[3]赖敏,蓝鹰.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造探析[J].社科

纵横,2010,(1).

[4]邵之茜.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

[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2).

[5]吴凤玲.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应用能力培养

[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4).

[6]郑育琛.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8,(6).

[7]赵丽娜,谭宏姣.浅析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

的要求与特点[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10).

第12篇

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材 高频汉字 部件教学法

汉字学习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培养汉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更是汉语学习者了解中国社会历史文化的重要途径。部件在汉字笔画、部件、整字三层结构单位中处于核心位置,以部件为单位的汉字部件教学法仍成为近年来汉字教学关注的热点。我们对《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6》[1]所调查的12套对外汉语教材里覆盖80%语料的前50个高频汉字进行研究,对这520个高频字构型特点、成字部件类型与数量分布等方面进行归纳统计分析对比,有针对性地探讨教学的方法、难点与对策。

一、选用教材及其高频字介绍

(一)12套对外教材简介

《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6》所调查的12套教材都是国内出版的“当前使用、发行量较大、使用范围较广”,并选自“不同级别”的对外汉语教材。按教学对象、体制和课型分为系列精读型、中级精读型、初级入门型、口语入门型和幼儿学习型五类。调查包括12套教材的所有课文(不包括课后练习、生词说明、附录等部分)的用字情况。

(二)教材高频字介绍

《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6》对12套对外汉语教材进行了用字情况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在全部教材共用汉字总数4041个,高频字很集中。其中前100个高频字就覆盖了48.23%的教材语料。前520个高频字覆盖了所有语料的80%。也就是说,只要先集中力量掌握这520个汉字就可以满足汉语阅读基本需要,大大缩小汉字的学习量,降低教学难度。

二、520个高频字成字部件分析

(一)汉字部件切分原则

国家语委在1998年出版的《信息处理用GB13000.1字符集汉字部件规范》[2]中对部件定义为:“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为了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减轻学生学习记忆负担,我们在切分汉字部件时采取“从简从理从形”原则。

1.从简原则

一般只进行一级切分,重点分析汉字直接部件,若切分出来的部件均为非成字部件,且缺乏足够的普遍性(单一构字数均少于两个),则不予切分,视为独体字部件,如“多”视为独体字。

2.从理原则

王宁先生曾在《汉字构形理据与现行汉字部件拆分》[3]一文中提出了部件切分确定的具体方法,即立足字形,考察字源,“‘据理切分’”为主,辅以必要的“据形切分”。所谓“据形切分”为主指切得越细越好;所谓““据理切分”为主”,指切分主要以一级切分为主。当“据形切分”和“据理切分”的结果一致时,我们按照理据切分。如“妈”据形据理都可切分为表义部件“女”和表音部件“马”。

3.从形原则

当“据形切分”和“据理切分”的结果不一致时,按照字形切分。如“当”字,繁体作“”,是形声字,从田尚声,现在简化为“当”,字形上视为一个部件,不切分。另外,部首类型划分以其所属字在现代汉语中该部首的作用为主,以古代汉语中的作用为辅。如“道”在古代汉语中“首”为其声旁,而在现代汉语中“首”已不能做“道”的声旁,在该字中是一个标示部件。

(二)主要切分依据

为保证汉字部件切分理据性和正确性,我们主要综合参照《信息处理用GB13000.1字符集汉字部件规范》、《现代汉语词典》、《说文解字》和《汉字形义分析字典》中相关汉字的分析。

(三)成字部件分析

1.部件分布总体情况

我们把520个教材高频字进行切分,按部件在汉字中的功能不同划分出五类部件,分别是独体字部件、表音部件、表义部件、标示部件和记号部件。具体汉字部件分布统计情况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可以看出,高频字比较侧重那些汉字系统中最常用的基本字。就部件数而言,构成520个高频字的部件中,部件数最多的为独体字部件,有173个;其次为表音部件、记号部件和表义部件;最少的是标示部件。另外,就部件构字情况而言,虽然表义部件的部件数只有64个,在五种部件中排第四,但表义部件的构字数最多,为307个,占总字数的59.04%,占合体字的88.47%。而表音部件成字数排第二,占总字数的38.65%,占合体字的57.93%。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表音部件和表义部件的构字规律来进行汉字教学。

2.独体字部件分析

(1)独体字部件切分情况

在本次调查中,共切分出独体字部件173个,构字数173个,占520个高频字的33.27%。具体部件如:入个么已卫飞六书再年丽应表画事命养商儿车水牛手片电死自兴步身金面食丁了于下上千久之开无五中长内为……

(2)独体字部件特点与教学启示

首先,这些独体字部件一般形体结构较简单,笔画数比较少,笔画清晰,书写起来相对简单、最常见,所以在汉字教学中应该写学习这些字。

其次,独体字部件所构成的都是常见字,且与其他的功能部件有一定的重合,所以部件的复现率比较高,利于学习和记忆。

第三,独体字部件不能再进行切分,是形、音、义三合一体,我们在教学中应该进行字的整体教学。

第四,独体字部件来源比较复杂,为了便于学习和记忆,在汉字教学中可以利用“看图识字法”、“古文字法”、“母语翻译法”、“笔画笔顺练习法”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活动。

3.表音部件分析

(1)表音部件切分情况

520个高频字切分出表音部件145个,构字数201个,占总字数的38.65%,占合体字的57.93%。具体的表音部件与构字如:隹――准谁崔、方――放房、中――钟种、者――都、那――哪娜、巴――把吧爸……

(2)表音部件特点与教学启示

其一,表音部件整体构字能力较强,在347个合体字中含表音部件的汉字占57.93%,达到一半以上。含有这些表音部件的字在读音上大致相同或有很大的共同点,如“巴――把吧爸”。这为我们进行汉字的字音教学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其二,不同表音部件在构字能力上存在着差别,有的构字比较多,有的比较少。在520个高频中,构字能力最强的前十一个为:“青”、“”、“元”、“古”、“工”、“占”、“巴”、“也”、“亥”、“马”、“可”。事实上构成全部汉字的表音部件在构字能力上都存在着差别。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有重点、有先后的进行汉字表音部件教学,那些构字能力强、出现率高的表音先教。

其三,由于古今字形演变和语音的变化,有些字虽然有相同的声旁,但是字的读音在声调、声母或韵母上可能存在着一定的不同,这也为我们汉字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可以采用“求同法”、“求异法”、“注音法”、“改错法”、“判断正误法”、“分类法”等方法对比、归纳和总结来进行教学。

4.表义部件分析

(1)表义部件切分情况

520个字切分后得表义部件并不多,有64个,但其构字数最多,为307个,占总字数的59.04%,占合体字的88.47%。如:手――扌:把打找提报拉接/手:拿看;水――氵:没活法海汉清江满流深游酒河演没;心――忄:忙性怕慢惊情快/心:意您怎感思急忽想……

(2)表义部件特点与教学启示

第一,表义部件在构成520个字的五种部首中构字能力最强。共切分出表义部件64个,在全部部件中所占比例相对较小,但是它构成的字总数占全部字总数的一半以上。所以,重视表义部件教学,重视利用表义部件进行汉字教学是学习汉字的一大突破口。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第二,表义部件与其所构汉字的意义关系密切。有的表义部件表明字义的类属,有的表明字义的范围,抑或表明同字义有关的一些事物。如“纟”和“糸”都表示与丝有关的义类;“礻”一般表示与神,以及对神的崇拜活动与心理有关的义类。因此,在汉字教学中让学生了解表义部件在字中表示的义类,会对学生学习和掌握汉字起到一定的作用。目前比较流行的教学方法有释源法、归纳法、推理法和形似部件辨析法等。

第三,部件构字能力不同。在这64个表义部件中,构字520个字的能力有强有弱。构字力强的如“口”构成字29个、“亻”构成字24个、“讠”构成字19个等。构字力相对较弱的如“门――间”、“户――房”等。当然,这里的构字能力的强弱是针对着520个字而言的。我们可以对不同构字能力的表意部件分先后顺序进行教学,即构字能力强的先教,能力相对弱的后教。这样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在一定的时间里掌握更多的汉字。

第四,表义部件本身形和义之间联系密切。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注重这一点。并且借鉴独体字部件的方法教学,突出形义结合学习部件。同时还应注意讲解部件的“正体”与“变体”,如“刂:别刚利刻”与“刀:分切解”,又如“忄:忙性怕慢惊情快”与“心:意您怎感思急忽想”等。

5.标示部件分析

(1)标示部件切分情况

切分出来的标示部件在五种部件中是数量最少的,只有三个,所构成的字也是最少的只有九个。它们是:丶――义太办术;一――本百二三;丿――少。

(2)标示部件特点与教学启示

首先,部件数量相对较少,520个高频字中只有三个标示部件――“丶”、“一”、“丿”。同时,标示部件的笔画数也较少。为了方便学习和记忆,我们可以采用集中教学法的方式进行教学。

其次,造字方法相仿,具有形象性。这些标示部件所构成的汉字大多是指事字,多是在独体字部件的基础上加上一个标示符号来表达意义。所以在教学中应通过对字形的解释让学生了解部件之间的组合关系与其表示意义的方式,以此来学习这些汉字音义。我们可采用图画直观展示法或古文字溯源等方法进行教学。

再次,所构汉字的字形与字义类聚。如“二”与“三”的标示部件都为“一”,字形上都表现为“一”的平行叠放,字义上都表示数字。所以利用这一特点我们可以采用类比法与推演法进行汉字教学。

最后,标示部件所造汉字在字音上规则性不强。这给我们汉字教学造成一定困难。

6.记号部件分析

(1)记号部件切分情况

520个高频字切分出记号部件104个,构成汉字189个,占总字数的36.35%,占合体字的54.47%。如:――风;口――听足台京回因亮保强;力――边;京――就……

(2)标示部件特点与教学启示

第一,记号部件表音表义性低。汉字从古展到今天,在字形、字音和字义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使得在古代汉字中表音表义的部件在现代汉字中失去其功能,变成记号部件。以“虽”和“强”字为例,“虽”字繁体为“”,从虫,声旁为“唯”,本义是像四脚蛇一类的爬行动物;“强”字籀文为“ ”,从从,是指米谷中的小黑虫。(《辞海》)由此可见,其本义却与虫密切相关,但今天看来字义与虫已经毫无关联了。像这样的例子很多,使记号部件成为五种部件中最缺乏理据性和系统性,给我们汉字教学造成了困难。针对其他类型部件的图画法、古代汉字溯源法等都无法使用了。我们应该坚持从易到难,从笔画少到笔画多,坚持整字―部件―整字的教学原则,同时采用如连线法(汉字与结构类型、部件与部件等连线来组成汉字的游戏教学法)、记忆比赛等方法来增加标示部件汉字的教学有效性和趣味性。

第二,记号部件数量众多且所构汉字分布分散。记号部件104个,构成汉字189个,也就是说,平均每个部件才能覆盖不到两个汉字,可见其构字能力差、位置信息相对不明确,缺乏很强的类推性。但记号标记构成字在520个字中占了很大比例,所以又是很重要的。我们应该采取笔画重现、位置分析等方式进行教学,同时应该选择一些语料,来增加部件与所构汉字重现率,加强语境中学习,采用适当联想,以达到帮助学习者尽快掌握这些汉字。

三、高频字部件教学法的总结与思考

上文重点分析高频字的五种构字部件及字分布情况。针对520个高频字分布特点,我们主张采用部件教学法进行汉字教学。以集中识字为主,随文识字为辅,结合汉字部件,利用多种手段加强汉字学习的有效性与趣味性。在部件切分结果中,我们发现有的部件是不常用字,如“妾――接”、“――满”、“ ――越”、“寅――演”、“酉――酒”等。再加上高频字太少不足表现汉字部件构字脉络,这些字的复现率低,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如何对这类字进行教学还有待于探讨。

注:本文中520个高频字来源于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教育教材语言分中心)。

参考文献:

[1]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编.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6)(下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2]国家语委.信息处理用GB13000.1字符集汉字部件规范[S].北京:语文出版社,1998.

[3]王宁.汉字构形理据与现代汉字部件拆分[J].语文建设,1997,(3).

[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5][东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05重印.

[6]曹先擢,苏培成.汉字形义分析字典[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