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地区旅游业发展

地区旅游业发展

时间:2022-08-17 10:11:33

地区旅游业发展

地区旅游业发展范文1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规划、有序扩张”的原则,积极创新发展模式,充分挖掘乡村民俗文化内涵,大力开发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农业产品,不断提升乡村旅游农业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及农村经济发展目标,努力开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农业发展的新局面,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目标

依托现有农业产业基地、“红古绿”等旅游资源,以农民或企业投资为主,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围绕我区井冈蜜柚、生猪、蔬菜、花卉苗木等不同产业区域发展要求,着力培植发展青东公路沿线、富水河畔、泷江江畔高效生态、休闲旅游农业示范园(景)区。计划5年内,全区共培育区级休闲旅游农业园(景)区20处,力争列入省级休闲旅游农业示范县(区),发展省级休闲旅游农业示范点5个,每年培训旅游农业就业人员100人次以上。

三、区域布局与发展重点

(一)区域布局

依托我区井冈蜜柚、花卉苗木、设施蔬菜等丰富的农业生态资源优势,全区休闲旅游农业工作以“打造精品、培育重点、创建示范”为目标,按照产业化、标准化、特色化的要求,精心培育和打造以休闲观光农业为主题的休闲农庄、现代农业示范园、农产品采摘园、农业主题公园、传统农村食品加工园、农家乐、农业科普教育基地等,因地制宜设置特色餐饮类、观光游憩类、户外活动类、参与体验类、休闲度假类等五类农业休闲园区。重点在青东公路沿线着力发展果蔬观光采摘参与体验区,依托山、白云山等景区建立休闲度假区,在富田、文陂、富滩等乡镇建立以大型农业产业化基地、特色古村为依托的观光游憩区,在城郊及景区周边建立以乡村“农家乐”、“农家游”为主的特色餐饮区,沿富水河畔、泷江江畔着力发展户外活动旅游区。

(二)发展重点

集中筛选3-5个有一定规模、建设基础好、开发潜力大、积极性高的农业产业化基地(企业),在挂点乡镇领导和相关责任单位的帮扶下,通过加强道路交通、水电设施、旅游配套设施(如指示牌等)、环境改造(改水、改厕、垃圾处理等)等旅游农业相关方面建设,着力扶持乡村旅游业壮规模、上档次,树立2-3个旅游农业开发典型,以典型示范带动全区旅游农业的发展。当前,重点抓好以下几个片区的建设:

1、引导发展富滩万亩井冈蜜柚观光游憩园区。继续加大开发力度,逐步配套推广猪—沼—果(渔)等高效立体生态农业开发模式,完善休闲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区建设,将基地建成集观光采摘、休闲游憩于一体的生态高效科技农业园区。

2、开发建设猫儿下水库生态旅游园区。依托库区大片水面,特有生态环境,搞好规划,逐步改造,大力发展井冈蜜柚果业,全面推广猪-沼-果、猪-沼-渔、猪-沼-菜等立体高效生态农业模式,配套建设好观光采摘区、游猎区、休闲服务区、特色餐饮区、垂钓观光游憩区,着力建成集现代观光农业、山水休闲、观光旅游、垂钓餐饮住宿于一体的生态农庄或休闲旅游景区。

3、配套发展新圩从玉现代农业观光休闲区。以新圩从玉设施蔬菜基地为基础,依托渼陂古村景区优势,将现代农业与独特古村相结合,让游客在领略古村浓厚的“红”、“古”、“绿”文化的同时,亲身感受和体验现代农业的壮观,逐步打造全区独具一格的古村文化与现代农业相结合的旅游圣地。

4、扶持发展天玉花卉苗木观光休闲区。以景天花卉苗木基地为依托,着力扶持发展旅游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电路网配套,完善花卉苗木观光区、野外烧烤区、休闲服务区等相关旅游农业设施建设。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形成共识,把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作为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统筹城乡发展的突破口来抓,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渠道和有效载体。为促进休闲旅游农业的发展,区里成立休闲旅游农业发展协调小组,并建立由区旅游局、发改委、财政局、农业局、科技局、城建局、工商局、交通局、国土资源分局、卫生局、环保局等部门协调工作制度,协调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农业局,由农业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具体抓好旅游农业开发工作;同时,各乡镇(街道)要建立乡村旅游农业开发工作组,并指定专人负责协调管理。

(二)加大扶持力度

1、投资“农家游”等经营性乡村旅游农业项目且合法经营的业户,享受以下优惠政策。

一是相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及服务性规费按“能免则免、不能免则减”的原则享受,具体为:①食品监督部门免收卫生许可证工本费、行政执法卫生监测费、健康合格证工本费;②城管部门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可以审批有特色的临时建筑,并免收门牌广告费;③工商部门免收个体工商户工商登记费,对公司、企业减免20%以上的工商登记费。

二是税收鼓励:①凡开办经营性乡村旅游农业项目的业户应依法纳税,税收征收标准有幅度的就低不就高;②从业户投产纳税之日起,由受益财政给予奖励:第1年至第3年按其缴纳年度税收(地方所得部分)的100%进行奖励,第4年至第5年按其缴纳年度税收(地方所得部分)的50%进行奖励。

2、对被评定为区旅游农业精品景(园)区的前三名建设单位(乡镇、街道、村、园区),分别奖励5000元、4000元和3000元(评定标准另定)。

3、对新创建的省级休闲旅游农业示范区(基地或企业),由区财政提供2万元奖励;对新创建的部级休闲旅游农业示范区(基地或企业),由区财政提供5万元奖励。

4、对一个单位同时获得旅游农业精品景区、省级以上旅游农业示范点的,只能获得一项奖励,奖励金额按照最高奖励额的项目奖予。

(三)做好发展规划。区农业局要与区旅游局等相关部门衔接,将我区的休闲旅游农业发展规划纳入城乡发展建设规划和全区旅游总体规划之中。各旅游农业发展的重点乡镇(街道)或村以及旅游农业园区要在全区旅游农业规划的指导下,做好本辖区的旅游农业发展规划。要充分考虑到当地自然、文化和农业产业发展的特性,旅游市场的需求、规模和发展趋势,旅游农业的布局、基础设施等方面问题,量力而行、有序推进、逐步完善,避免一哄而上、急于求成、盲目发展。

(四)健全管理体制。加强对旅游农业的管理,加快制定和完善旅游农业建设、管理和服务质量标准;加强对旅游农业建设和经营活动的监管,逐步实行标准化管理,尤其要加强以下三方面的监管。一是加强经营活动的监管,制定服务设施、服务质量标准和经营守则,规范收费价格,教育农民要守法经营、诚信服务;二是加强环境卫生和食品安全监管,要保护好生态环境,治理好环境污染,做好自然村、农家院及房前屋后的绿化和美化工作,努力营造优美的自然景色和田园风光,特别要注意确保饮水与食品卫生安全;三是实行旅游农业市场准入和淘汰制度,区旅游部门对符合要求的农家院实行挂牌制和评星制,对经营较差、服务水平不高或经常受到游客投诉的农家院和其它经营旅游农业的单位坚决吊销其经营资质;四是引导建立旅游农业开发管理公司或行业协会,通过引入工业化管理模式,不断提高旅游农业管理服务水平和行业自律能力,促进我区旅游农业健康发展。

(五)强化培训工作。要把旅游农业产业人员的培训工作作为提高农民从业技能、培育新型农民、促进旅游产业更好发展的大事来抓。区农业部门和相关单位要制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人员培训计划,结合“阳光工程”等项目实施,开展灵活多样、实用性强的各种专业形式的培训工作;同时,引导返乡农民就地创业,利用农村现有产业资源,扶持发展“农家乐”、生态休闲农庄等休闲旅游农业。

地区旅游业发展范文2

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区。民族分布地区的一般特点是地域广大,资源丰富,地处边疆。近几年,随着大量旅游者的涌入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起步,我国民族地区旅游业的“生命胚胎”已开始形成,大力发展民族地区旅游业的条件越来越成熟。因此,根据效益型布局的原则,民族地区旅游业应该在哪些地域先起步和怎样起步?旅游业的起步和发展将对振兴民族地区经济产生什么作用和影响?对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开发应采取什么样的对策措施?论文频道的旅游管理论文提供参考内容,对于制定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都关系密切。 发展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几个问题 资源与市场: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内在要素 人类对地球空间表面的开发,总是优先开发条件好的地域,然后再开发条件差或开发难度大的地域。民族地区旅游开发就属于后一种开发型,是人类生产、休憩活动空间不断扩展、深化的表现。随着世界旅游业的发展和我国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势必加强和深化。 (一)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特点 1、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系统庞大。我国少数民族分布地区占全国总面积的63.7%。民族地区不仅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五大地貌类型齐全,而且各种旅游地貌发育较为典型。在1982年和1988年国务院公布的两批部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共84处中,民族地区就有38处;1982年和1986年国务院公布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共62座,民族地区就占23座。民族地区尚未发现的潜在资源还相当丰富,加上有待列入部级的风景名胜区,各地方政府公布的省级、地市级风景名胜区,形成了庞大的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体系。 2、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品位极高。旅游资源的价值在于特色和魅力,即品位。我国民族地区许多旅游资源为全国、甚至世界所瞩目。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连绵的雪山冰峰,其山体的高度、长度为世界其他国家所无以伦比;广西的桂林山水,早以“桂林山水甲天下”而闻名世界;湘西张家界,融国内大小名山特色为一体,大片的森林和各种珍稀动物,是我国乃至世界不可多得的森林公园。此外,云南的路南石林、四川的九寨沟、新疆的天鹅湖、内蒙的阿尔山温泉等,均是著名的佳景胜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列的《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网中,中国被列入五个保护区,其中长白山、卧龙、武夷山、梵净山四个分布在民族地区。民族地区的不少风景名胜和文物古迹,在国际旅游市场上有较大吸引力。 3、民族地区自然景观和民俗风情占优势。我国人口稠密的平原地区也有不少山景,但大多或因靠近城市的区位而成名,或因文人墨客的渲染而享誉,而真正以自然美而成景的奇山、险峰、雪原、大瀑、溶洞、古遗生物等,均集萃于民族地区。如西藏的希夏邦马峰、新疆的罗布泊、云南的洱海、贵州的龙宫等,这些自然美景是当前旅游市场开发行情看好的类型之一。如果说民族地区自然旅游资源以奇而绝取胜,人文旅游资源则以古而稀闻名。民族地区不仅有距今久远的古人类遗址、古墓葬和众多的壁画石窟、寺院佛塔,而且还有各民族在发展过程形成的生动活跃、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传统节日、集会活动、民族歌舞、民族服饰等。少数民族地区的这些人文资源,对于发展旅游业来说是一种优势,不同民族有不同的传统习俗和文化源流,这种个性上的独特性必然构成总体上的多样性,因而从总体上看,我国广袤的少数民族地区客观上可以为旅游者提供多种多样的旅游环境和旅游活动内容。 4、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组合较好。旅游资源在广大民族地区的分布是不平衡的。有些地区相对集中,有的则相当稀少。资源集中的地区不同的名胜区间距较近,景区内资源类型多样,结构紧凑,交相辉映。如桂林以“三山两洞一条江”为中心的重要游览景点就散布于方圆百里之内,这是旅游资源组合较好的表现。许多民族地区也就是垂直地貌密集组合的地域系统,从而层层分割空间,导致多变的景象,使生物和水体景观因地文要素变化而表现出丰富的景层。如云南丽江玉龙雪山——峡谷—民情结构等,就是绝妙的资源组合。少数民族地区在不同社会历史阶段遗留下来的文化遗存,组合成了我国民族地区一种“人无我有”的独特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是开发旅游业的前提性因素,民族地区所拥有的旅游资源是其旅游开发的决定性条件。

地区旅游业发展范文3

[关键词] 旅游业发展 西部民族地区 民族特色

一、发展旅游业对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意义和作用

1.旅游开发有利于西部民族经济的全面发展

西部民族地区通过旅游业的开发,所增加的非贸易外汇收入,不仅可以平衡区域收支,为建设积累资金,支持地区经济发展,而且可以促进区域资源的开发和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从而有助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最终达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其次,旅游业是一项带动性较强的龙头产业 , 是促进开放的先导产业,其发展不仅促进本地区的观念转变,增强与国内外发达地区的联系与协作,也必然带来客流、人才流、资金流、商品流、信息流的快速增长,刺激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经济的多元化,改善投资环境,带动西部民族地区的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对外贸易、城市建设、景观修建、环境保护、医疗卫生、工艺特产、文化娱乐、生活服务、广播宣传等行业迅速发展,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起着活化和繁荣经济的作用。

2.旅游业的发展有助于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

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层次低,经济基础薄弱,但其旅游资源往往很丰富。因此,发展旅游业是促进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起飞的重要杠杆。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不仅能增加地方收入,平衡地区间收入,而且以其行业关联度大,经济拉动性强的产业特点,成为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协调器。旅游业作为地区经济当中最活跃的一部分,不仅是第三产业的催化剂,直接关联第三产业,也间接渗透第一、二产业,是产业结构调整的生力军。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交通运输、城市建设、商业饮服等行业发展。旅游业这种关联带动功能和效应,能够有效地促进产业结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这正是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结构所必须倚重的。

3.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民脱贫致富

旅游业是一个能够富民的产业,在增加经济收入方面,发展旅游业具有其他产业不可比拟的特有优势,不仅仅给个别人带来财富,而是能使旅游地区的人民普遍得到实惠。因此,发展旅游业将会增加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经济收入 , 走脱贫致富的道路。

二、西部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的SWOT分析

1.西部民族地区拥有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西部民族地区民族众多,地域辽阔、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再加上历史悠久,从而孕育了极其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及人文旅游资源。在全国具有旅游资源的比较优势,具备发展旅游业的良好基础和条件。

(1)西部民族地区自然旅游资源极其丰富 , 是全国自然旅游资源规模宏大、数量较多、种类齐全、品位较高的区域。

(2)人文资源 , 对于发展旅游业来说是一种优势。不同民族有不同的传统习俗和文化源流 , 这种个性上的独特性必然构成总体上的多样性 , 因而从总体上看 , 我国广袤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客观上可以为旅游者提供多种多样的旅游环境和旅游活动内容。

(3)人文与自然有机和谐统一是西部地区旅游资源的突出优势。西部地区的人文社会旅游资源与自然旅游资源很多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如旅游就被欧洲人认为是除人文和自然旅游之外的第三大类旅游,藏族的文化艺术、宗教意识、哲学观念、生产方式、生活习俗、建筑装饰、节日庆典等人文历史,与青藏高原的浑朴天地、蓝天白云、雪域戈壁、冰川高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峡谷峭壁等融为一体,是世界十大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旅游目的地中最令人神往的地方。此外 , 敦煌、嘉峪关、峨眉山、长江三峡、黄果树瀑布等许多著名的西部旅游区点,也无不是自然与人文密切结合在一起的景观。自然与人文密切结合,相得益彰,使西部地区发展旅游的资源条件更加突出。

2.西部民族地区发展旅游的劣势

(1)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晚,可进入性差,资金严重短缺。旅游发展建设本身具有建设周期长、资金需求大等特点,而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相对落后,政府所能提供的资金严重不足,极大限制了旅游资源的开发进程、力度与质量。

西部民族地区不少旅游资源的开发时间很短,起点也很低。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交通、通讯等现代设施落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已有很大发展,但交通条件的制约始终是阻碍旅游业发展的“瓶颈”之一。在通讯方面,西部民族地区的许多地方尚未形成国际长途直拨电话和图像传真业务,通讯服务网点少,设施装备陈旧老化;信息传递不通畅,旅游信息咨询服务十分薄弱,游客的通讯联络需求得不到应有的满足。这些不利条件减弱了部分国际游客的兴趣,从而影响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2)形象定位缺失,品牌知名度低。任何一个旅游景区的规划开发,都需要一个核心形象定位。西部民族地区旅游没有明确的、独特的形象定位,即没有“卖点”,在参与争夺未来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再加上开发资金的严重不足,造成了宣传推广无所适从,处于“养在深闺无人识”的尴尬境遇。

(3)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管理水平低,人才缺乏。

旅游行政管理机构是全市旅游开发的协调、管理、指导的直接实施者,西部多数民族地区的旅游管理机构不全面,有的旅游管理机构形同虚设,无力承担将旅游业这个依靠市场运作来发展的产业的管理任务。

旅游人才缺乏,经营管理水平低。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保障旅游服务质量和提高旅游经营管理水平的关键。由于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处于产业雏形阶段,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经济”,导致了旅游业高素质管理人才和经销人才培养进展缓慢。加之目前旅游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旅游业队伍经验不足,整个旅游服务体系存在着经营管理不善,服务质量不到位等问题。不能适应该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3.西部民族地区发展旅游的机遇

(1)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时机正值天时

目前国家已正式将旅游业确定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同时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明确指出要“积极发展旅游产业,开发和保护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品”。

(2)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发展正值人和

生态旅游的观念正在深入人心,其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态,已经成为国际上新兴的热点旅游项目。而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也是民族文化的发展。西部民族地区不仅各个方面均表现出了生态旅游开发所具备的素质,民族文化旅游也具有很大的优势,旅游经济的开发已时不可待。

4.西部民族地区发展旅游的挑战

(1)旅游市场竞争激烈

就全国旅游行业的现状而言,今后中国旅游产业的竞争会继续呈加剧化的趋势。从存量上看,旅行社等服务行业总收入继续增长,但利润总额下降。从增量上看,随着中国的 WTO承诺在旅游业的逐步甚至是提前兑现,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开始以独资、控股、合资、合作、管理权介入等方式进入中国市场,他们成熟的开发经验必将吸引相当数量的人群转换旅游目标甚至是旅游心理。

(2)旅游法律、法规不完善,影响了有实力的投资者的进入

我国目前在自然景区旅游开发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这在很大程度上对潜在的进入者构成了威胁。

从上面SWOT分析中看到了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所面临的历史机遇以及主要问题,而机遇大于挑战,开发已是必然。那么,怎样才能抓住机遇,在合理保护景区资源的前提下达到旅游开发的经济、环境、社会效益的有效统一,这就是要亟待解决的问题了。

三、对发展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几点建议

1.制定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总体战略规划

在世界旅游的黄金时代,西部民族地区不应只在传统产业的圈圈里做文章。旅游业是相当一部分西部民族地区突破传统产业,创造新的经济格局,注入新的经济动力的“龙头”。 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要想大发展,上规模,上档次,规划起点必须要高。 作规划首先要把家底摸清,在对旅游资源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进行资源整合,统筹安排,还要与外部市场和周边资源相衔接,做好总体规划和区域性规划、区域性规划与相关产业规划之间的衔接和互补。坚持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既要统一,又要突出本地资源特色,明确产品市场定位,避免产品类型盲目趋同。为此必须站在战略高度,采取战略性的措施扶植旅游业,走出一条在充分利用天然风光和文物古迹的基础上,以民族风情特色取胜的发展旅游业的路子来。

2.坚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并重原则

旅游是一个“人”与“自然”共存的事业,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对促进旅游产业持续发展和旅游资源持续利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初期,特别依赖于自然、生态环境。优美的自然风光、良好的生态环境总是富有魅力的旅游吸引物。一旦自然、生态被破坏,就很难再吸引旅游者。

西部民族地区的自然类旅游资源多处于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地带。在短期利益的驱使下,人为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加上自然环境恶劣,已有不同程度的破坏,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通过法律、法规和各种政策、管理手段,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使旅游区生态环境得到保护。民族地区的人文旅游资源毁坏现象也比较严重。一些人文古迹风化速度加快,令人十分担忧。一些珍贵文物虽进行过简单加固维修,但仍存在损坏的趋势。因此必须加强自然景观和文物的抢救性保护,大力引进先进科技手段,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研究力度,实现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一定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正确处理好旅游资源利用和保护的关系,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把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开发建立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上,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

3.突出西部民族地区的民族特色

所谓特色,即独特性,主要是指民族特色、历史特色和地方特色。要和东部比现代化是不可行的,在突出西部民族地区的民族特色方面,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与其他许多地区和国家的旅游产业相比,具有明显优势。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2/3的少数民族居住在西部地区,民族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服装服饰、民居宅院、风土人情等人文景观,还有名山大川等自然景观。有些在世界上都是绝无仅有的。充分发挥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自身的人文优势和自然优势,充分体现本地区、本民族的特色,创造“独一无二”的民俗风情旅游项目。在开发特色民俗风情旅游资源和特色上下功夫。在旅游线路、活动、景点的设计时,要有创新的、唯我独有的设计构思;在开发民俗风情旅游产品时,要有创新精神,利用本地区独特的条件创造性地开发新的民俗风情旅游特色产品。

4.用跨越式的发展模式来发展西部民族地区旅游

西部地区要选择走跨越式的旅游发展道路。对于西部地区来说,一方面,可以借鉴中东部地区和国外的经验、资金、市场,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有利的机遇、配套条件,来实现高标准、高起点的开发建设和管理服务,不必走别人走过的路,特别是避免走别人走过的弯路。另一方面,国内旅游迅速发展的市场条件, 也为西部地区旅游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只要政策到位,措施有力,方式科学, 西部地区的很多地方可以在比较短的时期内达到并超过中东部地区的旅游发展水平。另外,从消费来看,西部旅游要吸引大量的且是越来越多的旅游者,也必须在借鉴、参考中东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创新,生产出品位更高、配套更好、服务更优的旅游产品。

5.由政府主导,创新制度与管理体制

旅游业既是关联性很强的综合性产业,又是跨产业、跨区域、跨所有制的“集成”产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其发展更依赖于政府的主导和协调。在明确发展思路的前提下,政府部门应明确旅游业的产业定位,确定旅游业在全市经济中应有的位置,协调相关部门,共同促进发展。旅游业的规范、健康、快速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政策措施作保障。应结合实际,列出计划,建立健全有关旅游法规和制度,制定出台指导性和规范性文件,保障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创新制度,切合实际建立有效行使和发挥旅游管理执法职能的行政机构,以适应新的情况需要;理顺体制,形成合力。旅游业是关联度很强的“块块”产业,但涉及旅游业的诸多部门又是“条条”管理,一个旅游景区,往往涉及国土、建设、园林、文物、环保、宗教等各个部门,综合协调难度很大。要大胆探索,突破传统模式,把旅游资源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建立和完善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旅游业运行、管理机制。

6.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质量

旅游业是综合产业,也是涉及面最广的服务性行业。旅游服务的内容涉及“食、住、行、游、购、娱、学”等各个领域。旅游目的地要向游客提供满足其旅游活动所需要的全部服务,包括旅游线路中的各种吸引物、沿线所需要的交通、住宿、餐饮等各种设施和服务等等。目前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相对落后,硬软件建设水平远远不能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开发旅游业必须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而加强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又是当务之急。要坚持围绕交通办旅游,跟进交通干旅游,围绕旅游搞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原则,大力发展交通,开辟支线飞机或简易机场,逐步增开旅游专列,建立和完善主要旅游区与周边旅游城市之间的旅游线路配套的公路网络。同时要加快进入核心景区、重点景区道路建设,提高景区交通等级,完善相应配套服务功能。

旅游业是服务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服务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该行业的发展,而影响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从业人员的素质高低问题。加速旅游人才开发,建设一支服务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导游员、服务员、营销人员、管理人员队伍是确保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超常发展旅游业,必须有大量的旅游人力资源与之相匹配,才能使其共同向游客传达的感受成为其终生难忘的享受。针对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人才远远不足和素质偏低的矛盾,要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做好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培训工作,制订和完善各种责任制 ,加快构建旅游人才培养体系,推行旅游业的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服务。

7.注意解决思想观念和机制等深层次问题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和创新机制是西部地区加快旅游开发与发展必须着力解决的深层次问题。思想解放推动机制创新,机制创新带动资金投入,资金投入改变落后条件,最终导致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所以,要通过教育、宣传等方式,首先争取决策者、管理者的重视、支持,提高他们对旅游的认识,引导他们改变一些观念,同时让各方面和全社会关注、支持、参与旅游开发和发展。此外,西部在旅游开发和发展过程中,还要适时适度地规范市场,确保质量、声誉和形象。旅游业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旅游业是西部民族地区普遍的优势产业 , 也是西部产业结构调整的优化产业,更是西部未来发展的战略产业。因此,西部民族地区应抓住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把富有优势和竞争力的旅游产业作为西部大开发中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使旅游业成为带动西部经济腾飞的动力产业。

参考文献:

[1]黄明辉:对发展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的探索[J].贵州民族研究.2007.3(78―80)

[2]王力峰 钟 杨 赵 耀:论旅游欠发达地区在旅游强势区域中的发展问题[J].旅游经济.2007.6(179―180)

[3]冯灿飞:贫困山区旅游开发 SWOT 分析及可持续对策探讨[J].区域经济.2006.3(242)

[4]张龙江 周 波:亚丁景区旅游开发SWOT分析及开发模式探析[J].产业观察.2005.10(99―103)

[5]熊金银 向 丹:民族地区区域旅游合作的必要性及条件[J].经济论坛.2007.12(14―15)

地区旅游业发展范文4

关键词: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少数民族

abstract: our country national minority mainly distributes in northeast, northwest, southwest and so on areas. the nationality distributes local the common characteristic is the region are general, the fruitful in resources, is situated at the border area. in recent years, along with massive tourist's emerging with the traveling infrastructural facilities' start, our country multi-national area tourism “the life embryo” started to form, develops the multi-national area tourism condition to be getting more and more mature vigorously. therefore, according to the efficient layout's principle, which regions the multi-national area tourism should start first in and how start? what the tourism start and will the development to promote the multi-national area economy to produce to affect and the influence? should take what countermeasure measure to the multi-national area tourism's development? these, regarding formulate our country area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relate closely.

key word: multi-national area; tourism; development; national minority

资源与市场: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内在要素

人类对地球空间表面的开发,总是优先开发条件好的地域,然后再开发条件差或开发难度大的地域。WWW.133229.CoM民族地区旅游开发就属于后一种开发型,是人类生产、休憩活动空间不断扩展、深化的表现。随着世界旅游业的发展和我国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势必加强和深化。

(一)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特点

1、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系统庞大。我国少数民族分布地区占全国总面积的63.7%。民族地区不仅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五大地貌类型齐全,而且各种旅游地貌发育较为典型。在1982年和1988年国务院公布的两批部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共84处中,民族地区就有38处;1982年和1986年国务院公布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共62座,民族地区就占23座。民族地区尚未发现的潜在资源还相当丰富,加上有待列入部级的风景名胜区,各地方政府公布的省级、地市级风景名胜区,形成了庞大的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体系。

2、民族地区自然景观和民俗风情占优势。我国人口稠密的平原地区也有不少山景,但大多或因靠近城市的区位而成名,或因文人墨客的渲染而享誉,而真正以自然美而成景的奇山、险峰、雪原、大瀑、溶洞、古遗生物等,均集萃于民族地区。如西藏的希夏邦马峰、新疆的罗布泊、云南的洱海、贵州的龙宫等,这些自然美景是当前旅游市场开发行情看好的类型之一。如果说民族地区自然旅游资源以奇而绝取胜,人文旅游资源则以古而稀闻名。民族地区不仅有距今久远的古人类遗址、古墓葬和众多的壁画石窟、寺院佛塔,而且还有各民族在发展过程形成的生动活跃、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传统节日、集会活动、民族歌舞、民族服饰等。少数民族地区的这些人文资源,对于发展旅游业来说是一种优势,不同民族有不同的传统习俗和文化源流,这种个性上的独特性必然构成总体上的多样性,因而从总体上看,我国广袤的少数民族地区客观上可以为旅游者提供多种多样的旅游环境和旅游活动内容。

3、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品位极高。旅游资源的价值在于特色和魅力,即品位。我国民族地区许多旅游资源为全国、甚至世界所瞩目。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连绵的雪山冰峰,其山体的高度、长度为世界其他国家所无以伦比;广西的桂林山水,早以“桂林山水甲天下”而闻名世界;湘西张家界,融国内大小名山特色为一体,大片的森林和各种珍稀动物,是我国乃至世界不可多得的森林公园。此外,云南的路南石林、四川的九寨沟、新疆的天鹅湖、内蒙的阿尔山温泉等,均是著名的佳景胜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列的《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网中,中国被列入五个保护区,其中长白山、卧龙、武夷山、梵净山四个分布在民族地区。民族地区的不少风景名胜和文物古迹,在国际旅游市场上有较大吸引力。

4、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组合较好。旅游资源在广大民族地区的分布是不平衡的。有些地区相对集中,有的则相当稀少。资源集中的地区不同的名胜区间距较近,景区内资源类型多样,结构紧凑,交相辉映。如桂林以“三山两洞一条江”为中心的重要游览景点就散布于方圆百里之内,这是旅游资源组合较好的表现。许多民族地区也就是垂直地貌密集组合的地域系统,从而层层分割空间,导致多变的景象,使生物和水体景观因地文要素变化而表现出丰富的景层。如云南丽江玉龙雪山——峡谷—民情结构等,就是绝妙的资源组合。少数民族地区在不同社会历史阶段遗留下来的文化遗存,组合成了我国民族地区一种“人无我有”的独特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是开发旅游业的前提性因素,民族地区所拥有的旅游资源是其旅游开发的决定性条件。

(二)民族地区旅游开发市场分析

1、全球游客总量持续增长。游客数量和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基本上是正相关的函数关系。国际上遵循着这样一种经验判断: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300美元,居民就产生国内旅游动机;达到1000美元,就产生赴邻国旅游动机;达到3000美元,就产生赴远国旅游动机。从国际旅游需求来看,根据世界组织报告,以1989年全世界国际旅游人数4亿、国际旅游收入2092亿美元为基数来预测:到1995年世界国际旅游人数可达5.15亿,收入3430亿美元;到2000年世界国际旅游人数6.37亿,收入5270亿美元。上述预测结果是以年均增长4%为条件作出的。而东亚太平洋地区,无论是出境旅游还是接待旅游者,都将是发展最快的地区,在80年代达到了9.3%的年均增长率;到90年代仍将保持这一速度,形成了一个极其广阔而又现实的需求前景。

从国内旅游需求来看,我国旅游业第一步发展战略目标的完成,恰恰处于旅游需求第一层次(300美元)的起点,由此将产生大规模的普遍的国内旅游活动。而且中国人口基数大,东部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又不平衡,目前已有38个城市、8000多万人口达到小康水平,使国内旅游消费档次拉开,形成多层次的结构,每一个层次虽然所占比重可能不大,但其绝对量则会形成一个宠大的市场。

2、世界旅游市场重心向东转移。国际旅游市场格局是在世界经济格局基础上形成的。近一、二百年来,西欧、北美一直是世界经济的重心,因而它们在国际旅游市场上一直居于优势地位。进入80年代以来,亚太地区经济蓬勃发展,经济增长率持续高于其它地区,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明显上升。亚太地区经济的发展必然推动该区域旅游业的迅速发展。1961年,亚太地区接待国际旅游者110万人次,占世界国际旅游总人数的1.5%,国际旅游收入为3.6亿美元,占世界旅游收入总额的4.9%;1990年,亚太地区接待国际旅游者达5000万人次,占世界国际旅游总人数的12%,国际旅游收入达37亿美元,占世界旅游收入总额的16.0%,30年内两者分别增长45.4倍和103倍。同期内,世界旅游人数增长5.5倍,收入增长31.5倍。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90年代亚太地区旅游业年均增长速度仍居世界首位。该地区接待国际旅游人次在世界总数中的比例,将从1989年的11%上升到22%左右,旅游收入的比例将从13%上升到30%。如此推算,到下个世纪初,国际旅游市场有可能形成欧洲、美洲和亚太三分天下的格局,即欧洲约占50%,美洲约占20%,亚太约占20~30%,亚太地区有可能超过美洲地区居世界第二位。据世界旅游界行家分析,21世纪,世界旅游中心将属于亚太地区。

3、国内旅游需求强劲。近十几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迅速,率先富裕起来的人民群众旅游需求强劲,按人均cnp达到300美元即开始产生近距离旅游的规律来看,外出旅游的人数将越来越多。1990年末,全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7034亿元,国内旅游约2亿人次。一方面由于休憩观念和方式的变化,许多人已厌倦节假日互相吃请,而乐于纷纷结伴外出旅游,部分人趋向选择神奇的少数民族地区观光;另一方面我国东部热点城市的景观产品已基本定型,回头客趋于减少,故推出民族地区新的旅游景观产品已构成现实的战略需要。

带动与效益: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作用和意义

我国民族地区普遍工农业产值不高,商品经济较为落后,产业结构层次较低,群众的温饱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因此,民族地区通过对旅游业的开发,能为社会经济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和产生积极的意义。

(一)旅游开发有利于促进民族经济的全面发展

首先,旅游业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创汇高、收益多、劳动密集型高度综合的特殊经济部门。民族地区通过旅游业的开发,所增加的非贸易外汇收入,不仅可以平衡区域收支,为建设积累资金、支持地区经济发展,而且可以促进区域资源的开发和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从而有助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最终达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其次,旅游业是一项关联度较高、带动性较强的龙头产业,开发旅游业,可以带动民族地区的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对外贸易、城市建设、景观修建、环境保护、医疗卫生、工艺特产、文化娱乐、生活服务、广播宣传等行业迅速发展,从而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再者,国际客源流向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即旅游者从发达地区流向欠发达地区,从高收入地区流向低开发地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的大多数地区经济还较为落后,开发旅游业,可以从国际国内经济发达的高收入地区的旅游者身上获取一部分收入,并将这些收入向生产投资和生活消费形态转化,从而通过国民经济各部门的“连锁反应”作用,促进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

(二)旅游开发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的资源保护

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利用现有的旅游资源,开发新的旅游资源,就从客观上要求保护自然环境、恢复和修葺原有人文旅游资源,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为此,不仅要大力开发自然旅游资源,充分利用自然风光、野生动物资源,建立和开放相应的自然保护区;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发掘、整理和提炼那些最具民族特色的风俗习惯、历史掌故、神话传说、民间艺术、舞蹈戏曲、音乐美术、民间技艺、服饰饮食、接待礼仪等民族旅游资源,使这些民族文化的瑰宝得以永世留芳。特别是发展旅游业,要求旅游环境质量要优于一般环境质量,因此,必然要求旅游区维护和恢复文物古迹,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整理和发掘人文风情,而这些对民族地区的社会文化和自然环境,可以起到积极的保护和促进作用。

(三)旅游开发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的产业调整

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的产业,旅游业所依托的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要相互协调配套才能发挥其作用。由于绝大多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旅游业所依托的基础条件和基础设施也较薄弱,而市场又支配着某些地区的旅游资源非开发不可。于是,这些地区的旅游开发就变成主导产业,促进了与旅游业相关的其他产业的配套发展,使原来聚集程度很小的第三产业及第二产业相对增长,产业结构由低层低效益向中层中效益甚至高层高效益升级。据有关资料表明,每增加1名旅游从业人员,需增加5名间接从业人员。因此,发展民族地区旅游业,不仅可以扩大就业,而且还可以促使民族地区人口直接从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化,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四)旅游开发有利于世界各族人民的友好团结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传统的旅游方式已由过去单纯追求热线景点而转为以历史文物、文化传统、科学考察、民族风情等为目的的小规模旅游。旅游业本身也发展成了一个没有国界的统一的世界性行业。从当前世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来看,据国家旅游部门近年来的调查表明,国外旅游者对我国民族风情的兴趣要高于自然风光和名胜古迹,这充分说明了世界旅游活动的倾向是在对异族风情的追求和向往上。因此,发展民族旅游业不仅可以为世界旅游业提供广阔的市场,而且也为世界各国铺设了友好交往的桥梁。特别是现代旅游,实质是一种地区间的文化交流。随着民族地区国际旅游业的兴起,可以有效地改变民族地区长期所处的文化封闭状态,使之经常性地与现代文明和外来文化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形成民族进步和人类文明建设的推动力。

基础与交通: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制约因素

当前,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将遇到一些无法回避的矛盾。目前,制约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民族地区旅游开发迟,基础差,资金严重短缺

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我国改革开放的时间不长,不少刚发现的旅游资源开发的时间更短,起点很低,固定资产投入很少,而完善旅游设施的耗资量却很大。原因是:(1)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多以“野、奇”特色见长,多地处偏僻地区,通路、通电、通水、通讯等基础设施基本上要新建。而东部城市和发达地区的许多旅游资源,本身就是其城市地域的组成部分,或分布在距城市不远的地区,旅游开发时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市政设施,从而降低了资金投入的总量。(2)许多民族地区地形复杂,土石方等基本建设单价指标高,同样基建项目的耗资一般要大于东部发达地区数倍。(3)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大多虽品位高、但知名度低,而提高知名度的重要手段是广泛开展宣传,宣传促销也需耗资,因为低知名度的旅游资源是没有真正的经济价值的。(4)民族地区大多数是老、少、边、穷地区,资金来源主要靠国家有限的财政拨款,同时民族地区引入外资开发旅游的渠道远不如沿海侨乡畅通。(5)我国旅游市场属二元结构,即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是在相互封闭的状态下运行的,相互间无法实现接待上的余缺互补,因而需要同时建设两套档次上差别很大的设施,实际就更增加了投入。

(二)民族地区旅游交通、通讯等现代设施落后

发展旅游业,交通是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地区旅游业已有很大发展,但交通条件的制约始终是阻碍旅游业发展的“瓶颈”。旅游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与区外联系通道少,运输限制口多,客货运输不畅,进出区域困难。(2)区域内现有运输网络不完善,铁路布局偏于东部;公路干线少且覆盖面窄,水运航道通过量小。民族地区中如川西、滇西、黔北、桂西、西藏等地区,仍然交通闭塞,运输困难。(3)交通设施因受地域条件及经济条件等影响,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技术条件差,装备总体水平落后,综合运输能力低。

在通讯方面,民族地区的许多地方尚未形成国际长途直拨电话和图像传真业务,通讯服务网点少,设施装备陈旧老化;信息传递不通畅,旅游信息咨询服务十分薄弱,游客的通讯联络需求得不到应有的满足……这些不利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减弱了部份国际游客的兴趣,从而影响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三)民族旅游区距主要客源市场远,景区间距大,运输成本高

现代旅游客源市场分国际和国内两种。国内游客是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先导,并将一直是游客数量的主体。国际客源市场则是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经营的主要目标,因为国际旅游经济效益较大。我国民族地区距我国主要国际客源市场--欧、美、日及游客数量可观的港、澳、台地区距离较远,因为我国国际游客的主要入境口岸分布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几个大城市,游客要在口岸转乘运输工具,再由口岸辐射到民族地区。

国内主要客源市场也在东部发达地区。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开发历史长,基础条件、整体经济水平均高于民族地区,加之人口基数大、人口密度高,是国内客源的主要输出市场。据对云南西双版纳的客源调查,游客数量最多的是来自上海、北京、广东、山东、浙江、江苏等相对发达的地区。而民族地区本身因还有相当部分群众尚未解决温饱问题,故而对近地旅游的要求也就不显得迫切。

民族地区虽地域辽阔,但许多景观属大跨度空间的旅游资源,旅游景区之间距离远,如昆明距大理约400公里,至西双版纳约700多公里;昆明到黄果树瀑布约467公里,昆明至桂林1500公里。由于旅游胜地相距甚远,受交通条件制约,严重存在着“旅长游短”的现象,易使旅游者产生单调乏味之感。而东部地区杭州至上海201公里,上海至苏州84公里,苏州至无锡42公里。可见,开支同样的旅游费,观光丰度的优势却大不一样。

特色与宣传: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对策和措施

当代方兴未艾的国际旅游热对民族地区来说,是一个新的发展契机。旅游业作为一种多行业的综合体,涉及到旅馆业、旅行社业、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娱乐业以及园林、海关、艺术、医疗等众多产业和经济部门。如果把旅游业作为经济建设的一个方面来看,可说是“以一业带百业”,牵动了整个民族地区经济链条的加速转动。

(一)制定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总体战略规划

在世界旅游的黄金时代,民族地区不应只在传统产业的圈圈里做文章。旅游业是相当一部分民族地区突破传统产业,创造新的经济格局,注入新的经济动力的“龙头”。为此必须站在战略高度,采取战略性的措施扶植旅游业,走出一条在充分利用天然风光和文物古迹的基础上,以民族风情特色取胜的发展旅游业的路子来。

目前,在各省区都已制订了“九五”计划和十年规划的基础上,还有必要制订一个全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总体规划。区域旅游开发是分省域进行的。旅游业经营跨越省域展开,其开发本身要在高层次总体方案的指导下进行,才能保证区域经营的合理性。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总体战略规划要根据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区域分异,进行开发上的分区、分期指导。从资源普查到各地域的效益产生,都能通过区域规划落实到空间,强化我国民族地区旅游项目布局的科学性和计划性。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总体规划布局内容应遵循“两个重点投入,三个重点倾斜”的原则。两个重点投入,一是重点布局部级风景名胜区和部级历史文化名城,二是重点设计和布局旅游黄金热线;三个重点倾斜,一是重点向民族地区的大中城市及其附近的资源倾斜,二是重点向民族地区的交通干线及其两则倾斜,三是重点向能纳入环形旅游圈的沿线、沿点及其附近的资源倾斜。总体战略规划不仅仅是景观现状的开发,还要规划到民族风情、民族节庆、民族风味、民族商品等内容。

(二)突出民族特色,精心设计旅游项目

有特色才有竞争力和吸引力。发展民族地区旅游业的着眼点必须放在民族特色,能发挥自身优势的旅游内容和景点上,而不能照搬套用东部发达地区的做法。为此,(1)应积极发掘各种民族风情、传统习俗、民间艺术、宗教信仰、人物掌故等优秀的民族历史文化遗产,使它们更具浓郁的民族性、地方性、区域性而展现在游人面前;(2)在开发和建设旅游景点时,要尽可能把各民族的传统艺术与民族特色和自然景观融为一体,特别是人工建筑不能因刻意追求现代化而失去民族特色;(3)在旅游业的经营上,积极组织旅游者参与并体验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活动项目,如安排游人参加三月街、泼水节、那达慕大会、花儿会等民族节日活动,观赏少数民族的歌舞、盛会,从中体味我国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生活;(4)组织生产适销对路的带有民族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和旅游用品,如金银首饰、提袋服装、地毯围裙和那些印有风景名胜、有纪念意义的手帕、提包等小饰物。此外,在富有民族特色的交通工具、民族风味食品、传统手工艺品等方面,仍有相当的潜力可挖。

在旅游项目方面可广开思路设计游乐项目。如民族风情旅游项目:对歌、踩鼓、赛马、斗牛、赛芦笙等;民族历史旅游项目:如元谋猿人考察旅游、剑川文化遗址考察旅游、南方陆上丝绸之路考察旅游等:民族宗教旅游项目:如对云南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和喇嘛教的考察旅游等;民族建筑旅游项目;对不同民族所建的塔、桥、亭、楼阁、墓碑、雕刻的考察旅游;民族贸易旅游项目:利用三月三、四月八等民族传统节日,组织各种形式的物资、商品交流会;民族仿古旅游项目:以民族村为代表设立各种村寨,将每个民族的主要特色在一个集中游览点反映出来,增强其复合性。

(三)宣传促销,在深度和广度上拓展

民族地区的旅游宣传,要突出其特色和整体性。近几年各省区除各自宣传其旅游区外,还应花费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进行中国民族地区整体旅游形象的宣传,这样才能既有利于宏观效益,又有利于本地区的局部效益。在宣传上要突出几个原则:一是唯我独有原则。我国的许多民族风情,都是本地独有的,这些风情应大力加以宣传。应强化游客这样一个意识:即使你走遍全球,也只有在本地才能领略到此项游乐项目。本文来自范文中国网。二是有的放矢的原则。旅游宣传必须注重针对性,因为旅游者中包括男女老幼,包括不同地域、国籍、阶层、职业、文化教养和宗教信仰的人,因此,宣传不能一刀切,要充分考虑游客的传统观念、审美情趣、欣赏习惯、思维方式的差异。三是实事求是的原则。对于所宣传的事物应采取客观的态度,不能夸大,更不能无中生有。对于民族地区来说,旅游景观、民族风情可以大力渲染,而对于服务质量、交通设施,饭店接待条件的宣传则要掌握分寸,如果宣传失实,就会造成游客的失望和不满,影响今后业务的进一步扩大。

(四)采取特殊政策,加强民族旅游业发展

国家为加速民族地区的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民族贸易、对外贸易等行业的发展,均采取了一系列照顾政策,而旅游业在民族地区是一个刚刚起步的新兴行业,基础非常薄弱。因此,为了促进其迅速发展,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特殊的照顾政策。(1)对具有开放条件,又具有资源优势的地区,应从政策上逐步允许其对外开放;对一些由国家旅游部门管理的旅游企业,能下放到地方的应尽量下放,使之增加地方收入,增强民族旅游业的自身活力。(2)对于旅游外汇收入,应实行地方全部留用的政策,并对旅游企业实行减免税收,这是促进民族旅游业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3)对于旅游温热点城市的建设,从发展旅游的角度出发,应从政策上放宽建设规模,并尽可能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民族地区的特色旅游项目、著名景点和风物特产,使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民族地区。(4)国家继续在资金上支持民族地区旅游区的建设,扶持可以采取专项拨款、低息贷款或无息贷款等多种形式。(5)国家继续大力扶持民族地区的交通、邮电通讯和城市其它基础设施建设,鉴于民族地区“旅长游短”的局限比较明显,有必要先着手把一些旅游温热点的机场建设搞上去。

(五)重视边境旅游,促进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发展

地区旅游业发展范文5

资源与市场: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内在要素

人类对地球空间表面的开发,总是优先开发条件好的地域,然后再开发条件差或开发难度大的地域。民族地区旅游开发就属于后一种开发型,是人类生产、休憩活动空间不断扩展、深化的表现。随着世界旅游业的发展和我国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势必加强和深化。

(一)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特点

1、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系统庞大。我国少数民族分布地区占全国总面积的63.7%。民族地区不仅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五大地貌类型齐全,而且各种旅游地貌发育较为典型。在1982年和1988年国务院公布的两批部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共84处中,民族地区就有38处;1982年和1986年国务院公布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共62座,民族地区就占23座。民族地区尚未发现的潜在资源还相当丰富,加上有待列入部级的风景名胜区,各地方政府公布的省级、地市级风景名胜区,形成了庞大的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体系。

2、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品位极高。旅游资源的价值在于特色和魅力,即品位。我国民族地区许多旅游资源为全国、甚至世界所瞩目。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连绵的雪山冰峰,其山体的高度、长度为世界其他国家所无以伦比;广西的桂林山水,早以“桂林山水甲天下”而闻名世界;湘西张家界,融国内大小名山特色为一体,大片的森林和各种珍稀动物,是我国乃至世界不可多得的森林公园。此外,云南的路南石林、四川的九寨沟、新疆的天鹅湖、内蒙的阿尔山温泉等,均是著名的佳景胜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列的《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网中,中国被列入五个保护区,其中长白山、卧龙、武夷山、梵净山四个分布在民族地区。民族地区的不少风景名胜和文物古迹,在国际旅游市场上有较大吸引力。

3、民族地区自然景观和民俗风情占优势。我国人口稠密的平原地区也有不少山景,但大多或因靠近城市的区位而成名,或因文人墨客的渲染而享誉,而真正以自然美而成景的奇山、险峰、雪原、大瀑、溶洞、古遗生物等,均集萃于民族地区。如的希夏邦马峰、新疆的罗布泊、云南的洱海、贵州的龙宫等,这些自然美景是当前旅游市场开发行情看好的类型之一。如果说民族地区自然旅游资源以奇而绝取胜,人文旅游资源则以古而稀闻名。民族地区不仅有距今久远的古人类遗址、古墓葬和众多的壁画石窟、寺院佛塔,而且还有各民族在发展过程形成的生动活跃、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传统节日、集会活动、民族歌舞、民族服饰等。少数民族地区的这些人文资源,对于发展旅游业来说是一种优势,不同民族有不同的传统习俗和文化源流,这种个性上的独特性必然构成总体上的多样性,因而从总体上看,我国广袤的少数民族地区客观上可以为旅游者提供多种多样的旅游环境和旅游活动内容。

4、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组合较好。旅游资源在广大民族地区的分布是不平衡的。有些地区相对集中,有的则相当稀少。资源集中的地区不同的名胜区间距较近,景区内资源类型多样,结构紧凑,交相辉映。如桂林以“三山两洞一条江”为中心的重要游览景点就散布于方圆百里之内,这是旅游资源组合较好的表现。许多民族地区也就是垂直地貌密集组合的地域系统,从而层层分割空间,导致多变的景象,使生物和水体景观因地文要素变化而表现出丰富的景层。如云南丽江玉龙雪山——峡谷—民情结构等,就是绝妙的资源组合。少数民族地区在不同社会历史阶段遗留下来的文化遗存,组合成了我国民族地区一种“人无我有”的独特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是开发旅游业的前提性因素,民族地区所拥有的旅游资源是其旅游开发的决定性条件。

(二)民族地区旅游开发市场分析

1、全球游客总量持续增长。游客数量和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基本上是正相关的函数关系。国际上遵循着这样一种经验判断: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300美元,居民就产生国内旅游动机;达到1000美元,就产生赴邻国旅游动机;达到3000美元,就产生赴远国旅游动机。从国际旅游需求来看,根据世界组织报告,以1989年全世界国际旅游人数4亿、国际旅游收入2092亿美元为基数来预测:到1995年世界国际旅游人数可达5.15亿,收入3430亿美元;到2000年世界国际旅游人数6.37亿,收入5270亿美元。上述预测结果是以年均增长4%为条件作出的。而东亚太平洋地区,无论是出境旅游还是接待旅游者,都将是发展最快的地区,在80年代达到了9.3%的年均增长率;到90年代仍将保持这一速度,形成了一个极其广阔而又现实的需求前景。

从国内旅游需求来看,我国旅游业第一步发展战略目标的完成,恰恰处于旅游需求第一层次(300美元)的起点,由此将产生大规模的普遍的国内旅游活动。而且中国人口基数大,东部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又不平衡,目前已有38个城市、8000多万人口达到小康水平,使国内旅游消费档次拉开,形成多层次的结构,每一个层次虽然所占比重可能不大,但其绝对量则会形成一个宠大的市场。

2、世界旅游市场重心向东转移。国际旅游市场格局是在世界经济格局基础上形成的。近一、二百年来,西欧、北美一直是世界经济的重心,因而它们在国际旅游市场上一直居于优势地位。进入80年代以来,亚太地区经济蓬勃发展,经济增长率持续高于其它地区,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明显上升。亚太地区经济的发展必然推动该区域旅游业的迅速发展。1961年,亚太地区接待国际旅游者110万人次,占世界国际旅游总人数的1.5%,国际旅游收入为3.6亿美元,占世界旅游收入总额的4.9%;1990年,亚太地区接待国际旅游者达5000万人次,占世界国际旅游总人数的12%,国际旅游收入达37亿美元,占世界旅游收入总额的16.0%,30年内两者分别增长45.4倍和103倍。同期内,世界旅游人数增长5.5倍,收入增长31.5倍。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90年代亚太地区旅游业年均增长速度仍居世界首位。该地区接待国际旅游人次在世界总数中的比例,将从1989年的11%上升到22%左右,旅游收入的比例将从13%上升到30%。如此推算,到下个世纪初,国际旅游市场有可能形成欧洲、美洲和亚太三分天下的格局,即欧洲约占50%,美洲约占20%,亚太约占20~30%,亚太地区有可能超过美洲地区居世界第二位。据世界旅游界行家分析,21世纪,世界旅游中心将属于亚太地区。

3、国内旅游需求强劲。近十几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迅速,率先富裕起来的人民群众旅游需求强劲,按人均CNP达到300美元即开始产生近距离旅游的规律来看,外出旅游的人数将越来越多。1990年末,全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7034亿元,国内旅游约2亿人次。一方面由于休憩观念和方式的变化,许多人已厌倦节假日互相吃请,而乐于纷纷结伴外出旅游,部分人趋向选择神奇的少数民族地区观光;另一方面我国东部热点城市的景观产品已基本定型,回头客趋于减少,故推出民族地区新的旅游景观产品已构成现实的战略需要。

带动与效益: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作用和意义

我国民族地区普遍工农业产值不高,商品经济较为落后,产业结构层次较低,群众的温饱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因此,民族地区通过对旅游业的开发,能为社会经济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和产生积极的意义。

(一)旅游开发有利于促进民族经济的全面发展

首先,旅游业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创汇高、收益多、劳动密集型高度综合的特殊经济部门。民族地区通过旅游业的开发,所增加的非贸易外汇收入,不仅可以平衡区域收支,为建设积累资金、支持地区经济发展,而且可以促进区域资源的开发和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从而有助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最终达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其次,旅游业是一项关联度较高、带动性较强的龙头产业,开发旅游业,可以带动民族地区的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对外贸易、城市建设、景观修建、环境保护、医疗卫生、工艺特产、文化娱乐、生活服务、广播宣传等行业迅速发展,从而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再者,国际客源流向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即旅游者从发达地区流向欠发达地区,从高收入地区流向低开发地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的大多数地区经济还较为落后,开发旅游业,可以从国际国内经济发达的高收入地区的旅游者身上获取一部分收入,并将这些收入向生产投资和生活消费形态转化,从而通过国民经济各部门的“连锁反应”作用,促进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

(二)旅游开发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的产业调整

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的产业,旅游业所依托的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要相互协调配套才能发挥其作用。由于绝大多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旅游业所依托的基础条件和基础设施也较薄弱,而市场又支配着某些地区的旅游资源非开发不可。于是,这些地区的旅游开发就变成主导产业,促进了与旅游业相关的其他产业的配套发展,使原来聚集程度很小的第三产业及第二产业相对增长,产业结构由低层低效益向中层中效益甚至高层高效益升级。据有关资料表明,每增加1名旅游从业人员,需增加5名间接从业人员。因此,发展民族地区旅游业,不仅可以扩大就业,而且还可以促使民族地区人口直接从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化,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三)旅游开发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的资源保护

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利用现有的旅游资源,开发新的旅游资源,就从客观上要求保护自然环境、恢复和修葺原有人文旅游资源,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为此,不仅要大力开发自然旅游资源,充分利用自然风光、野生动物资源,建立和开放相应的自然保护区;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发掘、整理和提炼那些最具民族特色的风俗习惯、历史掌故、神话传说、民间艺术、舞蹈戏曲、音乐美术、民间技艺、服饰饮食、接待礼仪等民族旅游资源,使这些民族文化的瑰宝得以永世留芳。特别是发展旅游业,要求旅游环境质量要优于一般环境质量,因此,必然要求旅游区维护和恢复文物古迹,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整理和发掘人文风情,而这些对民族地区的社会文化和自然环境,可以起到积极的保护和促进作用。

(四)旅游开发有利于世界各族人民的友好团结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传统的旅游方式已由过去单纯追求热线景点而转为以历史文物、文化传统、科学考察、民族风情等为目的的小规模旅游。旅游业本身也发展成了一个没有国界的统一的世界性行业。从当前世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来看,据国家旅游部门近年来的调查表明,国外旅游者对我国民族风情的兴趣要高于自然风光和名胜古迹,这充分说明了世界旅游活动的倾向是在对异族风情的追求和向往上。因此,发展民族旅游业不仅可以为世界旅游业提供广阔的市场,而且也为世界各国铺设了友好交往的桥梁。特别是现代旅游,实质是一种地区间的文化交流。随着民族地区国际旅游业的兴起,可以有效地改变民族地区长期所处的文化封闭状态,使之经常性地与现代文明和外来文化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形成民族进步和人类文明建设的推动力。

基础与交通: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制约因素

当前,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将遇到一些无法回避的矛盾。目前,制约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民族地区旅游开发迟,基础差,资金严重短缺

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我国改革开放的时间不长,不少刚发现的旅游资源开发的时间更短,起点很低,固定资产投入很少,而完善旅游设施的耗资量却很大。原因是:(1)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多以“野、奇”特色见长,多地处偏僻地区,通路、通电、通水、通讯等基础设施基本上要新建。而东部城市和发达地区的许多旅游资源,本身就是其城市地域的组成部分,或分布在距城市不远的地区,旅游开发时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市政设施,从而降低了资金投入的总量。(2)许多民族地区地形复杂,土石方等基本建设单价指标高,同样基建项目的耗资一般要大于东部发达地区数倍。(3)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大多虽品位高、但知名度低,而提高知名度的重要手段是广泛开展宣传,宣传促销也需耗资,因为低知名度的旅游资源是没有真正的经济价值的。(4)民族地区大多数是老、少、边、穷地区,资金来源主要靠国家有限的财政拨款,同时民族地区引入外资开发旅游的渠道远不如沿海侨乡畅通。(5)我国旅游市场属二元结构,即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是在相互封闭的状态下运行的,相互间无法实现接待上的余缺互补,因而需要同时建设两套档次上差别很大的设施,实际就更增加了投入。

(二)民族旅游区距主要客源市场远,景区间距大,运输成本高

现代旅游客源市场分国际和国内两种。国内游客是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先导,并将一直是游客数量的主体。国际客源市场则是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经营的主要目标,因为国际旅游经济效益较大。我国民族地区距我国主要国际客源市场--欧、美、日及游客数量可观的港、澳、台地区距离较远,因为我国国际游客的主要入境口岸分布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几个大城市,游客要在口岸转乘运输工具,再由口岸辐射到民族地区。

国内主要客源市场也在东部发达地区。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开发历史长,基础条件、整体经济水平均高于民族地区,加之人口基数大、人口密度高,是国内客源的主要输出市场。据对云南西双版纳的客源调查,游客数量最多的是来自上海、北京、广东、山东、浙江、江苏等相对发达的地区。而民族地区本身因还有相当部分群众尚未解决温饱问题,故而对近地旅游的要求也就不显得迫切。

民族地区虽地域辽阔,但许多景观属大跨度空间的旅游资源,旅游景区之间距离远,如昆明距大理约400公里,至西双版纳约700多公里;昆明到黄果树瀑布约467公里,昆明至桂林1500公里。由于旅游胜地相距甚远,受交通条件制约,严重存在着“旅长游短”的现象,易使旅游者产生单调乏味之感。而东部地区杭州至上海201公里,上海至苏州84公里,苏州至无锡42公里。可见,开支同样的旅游费,观光丰度的优势却大不一样。

(三)民族地区旅游交通、通讯等现代设施落后

发展旅游业,交通是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地区旅游业已有很大发展,但交通条件的制约始终是阻碍旅游业发展的“瓶颈”。旅游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与区外联系通道少,运输限制口多,客货运输不畅,进出区域困难。(2)区域内现有运输网络不完善,铁路布局偏于东部;公路干线少且覆盖面窄,水运航道通过量小。民族地区中如川西、滇西、黔北、桂西、等地区,仍然交通闭塞,运输困难。(3)交通设施因受地域条件及经济条件等影响,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技术条件差,装备总体水平落后,综合运输能力低。

在通讯方面,民族地区的许多地方尚未形成国际长途直拨电话和图像传真业务,通讯服务网点少,设施装备陈旧老化;信息传递不通畅,旅游信息咨询服务十分薄弱,游客的通讯联络需求得不到应有的满足……这些不利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减弱了部份国际游客的兴趣,从而影响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特色与宣传: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对策和措施

当代方兴未艾的国际旅游热对民族地区来说,是一个新的发展契机。旅游业作为一种多行业的综合体,涉及到旅馆业、旅行社业、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娱乐业以及园林、海关、艺术、医疗等众多产业和经济部门。如果把旅游业作为经济建设的一个方面来看,可说是“以一业带百业”,牵动了整个民族地区经济链条的加速转动。

(一)制定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总体战略规划

在世界旅游的黄金时代,民族地区不应只在传统产业的圈圈里做文章。旅游业是相当一部分民族地区突破传统产业,创造新的经济格局,注入新的经济动力的“龙头”。为此必须站在战略高度,采取战略性的措施扶植旅游业,走出一条在充分利用天然风光和文物古迹的基础上,以民族风情特色取胜的发展旅游业的路子来。

目前,在各省区都已制订了“九五”计划和十年规划的基础上,还有必要制订一个全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总体规划。区域旅游开发是分省域进行的。旅游业经营跨越省域展开,其开发本身要在高层次总体方案的指导下进行,才能保证区域经营的合理性。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总体战略规划要根据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区域分异,进行开发上的分区、分期指导。从资源普查到各地域的效益产生,都能通过区域规划落实到空间,强化我国民族地区旅游项目布局的科学性和计划性。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总体规划布局内容应遵循“两个重点投入,三个重点倾斜”的原则。两个重点投入,一是重点布局部级风景名胜区和部级历史文化名城,二是重点设计和布局旅游黄金热线;三个重点倾斜,一是重点向民族地区的大中城市及其附近的资源倾斜,二是重点向民族地区的交通干线及其两则倾斜,三是重点向能纳入环形旅游圈的沿线、沿点及其附近的资源倾斜。总体战略规划不仅仅是景观现状的开发,还要规划到民族风情、民族节庆、民族风味、民族商品等内容。

(二)突出民族特色,精心设计旅游项目

有特色才有竞争力和吸引力。发展民族地区旅游业的着眼点必须放在民族特色,能发挥自身优势的旅游内容和景点上,而不能照搬套用东部发达地区的做法。为此,(1)应积极发掘各种民族风情、传统习俗、民间艺术、、人物掌故等优秀的民族历史文化遗产,使它们更具浓郁的民族性、地方性、区域性而展现在游人面前;(2)在开发和建设旅游景点时,要尽可能把各民族的传统艺术与民族特色和自然景观融为一体,特别是人工建筑不能因刻意追求现代化而失去民族特色;(3)在旅游业的经营上,积极组织旅游者参与并体验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活动项目,如安排游人参加三月街、泼水节、那达慕大会、花儿会等民族节日活动,观赏少数民族的歌舞、盛会,从中体味我国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生活;(4)组织生产适销对路的带有民族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和旅游用品,如金银首饰、提袋服装、地毯围裙和那些印有风景名胜、有纪念意义的手帕、提包等小饰物。此外,在富有民族特色的交通工具、民族风味食品、传统手工艺品等方面,仍有相当的潜力可挖。

在旅游项目方面可广开思路设计游乐项目。如民族风情旅游项目:对歌、踩鼓、赛马、斗牛、赛芦笙等;民族历史旅游项目:如元谋猿人考察旅游、剑川文化遗址考察旅游、南方陆上丝绸之路考察旅游等:民族宗教旅游项目:如对云南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和喇嘛教的考察旅游等;民族建筑旅游项目;对不同民族所建的塔、桥、亭、楼阁、墓碑、雕刻的考察旅游;民族贸易旅游项目:利用三月三、四月八等民族传统节日,组织各种形式的物资、商品交流会;民族仿古旅游项目:以民族村为代表设立各种村寨,将每个民族的主要特色在一个集中游览点反映出来,增强其复合性。

(三)采取特殊政策,加强民族旅游业发展

国家为加速民族地区的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民族贸易、对外贸易等行业的发展,均采取了一系列照顾政策,而旅游业在民族地区是一个刚刚起步的新兴行业,基础非常薄弱。因此,为了促进其迅速发展,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特殊的照顾政策。(1)对具有开放条件,又具有资源优势的地区,应从政策上逐步允许其对外开放;对一些由国家旅游部门管理的旅游企业,能下放到地方的应尽量下放,使之增加地方收入,增强民族旅游业的自身活力。(2)对于旅游外汇收入,应实行地方全部留用的政策,并对旅游企业实行减免税收,这是促进民族旅游业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3)对于旅游温热点城市的建设,从发展旅游的角度出发,应从政策上放宽建设规模,并尽可能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民族地区的特色旅游项目、著名景点和风物特产,使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民族地区。(4)国家继续在资金上支持民族地区旅游区的建设,扶持可以采取专项拨款、低息贷款或无息贷款等多种形式。(5)国家继续大力扶持民族地区的交通、邮电通讯和城市其它基础设施建设,鉴于民族地区“旅长游短”的局限比较明显,有必要先着手把一些旅游温热点的机场建设搞上去。

(四)宣传促销,在深度和广度上拓展

民族地区的旅游宣传,要突出其特色和整体性。近几年各省区除各自宣传其旅游区外,还应花费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进行中国民族地区整体旅游形象的宣传,这样才能既有利于宏观效益,又有利于本地区的局部效益。在宣传上要突出几个原则:一是唯我独有原则。我国的许多民族风情,都是本地独有的,这些风情应大力加以宣传。应强化游客这样一个意识:即使你走遍全球,也只有在本地才能领略到此项游乐项目。二是有的放矢的原则。旅游宣传必须注重针对性,因为旅游者中包括男女老幼,包括不同地域、国籍、阶层、职业、文化教养和的人,因此,宣传不能一刀切,要充分考虑游客的传统观念、审美情趣、欣赏习惯、思维方式的差异。三是实事求是的原则。对于所宣传的事物应采取客观的态度,不能夸大,更不能无中生有。对于民族地区来说,旅游景观、民族风情可以大力渲染,而对于服务质量、交通设施,饭店接待条件的宣传则要掌握分寸,如果宣传失实,就会造成游客的失望和不满,影响今后业务的进一步扩大。

(五)重视边境旅游,促进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发展

地区旅游业发展范文6

如果把世界各国看成一部历史,中华民族是最具纷繁多彩文化的篇章,五十六个民族则是奇光异彩的不同小节。古今中外关于我国少数民族地域、文化、风俗及美学的研究数不胜数,尤其是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因其聚集着不同民族支系,向来是文化界、史学界和艺术界进行民族体系研究的主体对象。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地文化交流的次数日渐频繁,程度日渐深入,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的文化也应得到进一步推广,才能增强我国的文化实力,长期以来,我国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所在区域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因而其灿烂辉煌的文化一直不受重视。对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与文化对接进行研究,另一方面还能够弘扬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引起外界对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视。

一、民族地区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民族众多的国家,少数民族更能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特征,其旅游产业文化中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具代表性和富于民族色彩的风俗。民族地区正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人文景观,构成了整个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投入和引资力度,以“旅游产业发展年”为重要抓手,大力改善旅游基础设施,营造良好投资环境,全力推动旅游资源开发实现大突破。在这些自然景观的包围下,少数民族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资源,也为日后成为我国品牌旅游区域提供了充足的条件。少数民族的旅游景色可以从山景、水景、生态景观等方面看出。

(一)对旅游资源深层次发掘不足

对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就都只停留在一个相对狭义概念的旅游资源开发上,没有完全挖掘出其底蕴,这使得一部分具有极高品味的旅游资源体现不出应有的价值。现在民族地区旅游经济还停留在观光旅游的层面上,应当向文化传承、文化教育、文化保护等方向深入。虽然民族地区旅游经济正在打造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之城,并且也制定了详细的规划,但品牌和效益却没有凸显出来,仅仅停留在资源利用的表面上,其深入挖掘还不够,仅仅把文化旅游作为宣传历史民俗文化的表面。

(二)旅游品牌形象不全面

缺乏有效的和广泛的媒介来吸引大众关注的眼球。少数民族旅游部门在规划区域整体旅游市场及少数民族周边景点整合促销方面做的不足,还没有将属于少数民族原汁原味的,少数民族旅游文化推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因此,在当前竞争力激烈的国内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市场中还没有树立独特的品牌形象,尤其是少数民族旅游品牌形象,还没有真正进入到游客的印象中。此外,对民族地区旅游品牌形象树立还有一定影响,周边一些景区几乎将少数民族品牌旅游形象遮蔽,导致少数民族无法真正发挥当地的旅游品牌优势。

二、促进民族地区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深入挖掘内涵

深入挖掘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内在潜力,提高民族地区旅游景区品位。民族地区的游资源的特色,直接关系到其吸引力,也进一步影响到其旅游产品的经济效益,因此挖掘资源的深层次内涵,能突出资源个性和特色,要把自然风光和文化形象作为深入挖掘的重点,进而体现民族地区具有悠久少数民族文化的特点,让每位来民族地区旅游的游客对民族地区有特殊的印象,给游客以深刻的回忆,即使看到一张具有少数民族文化的照片也能反映出这就是民族地区。

(二)树立纯正旅游品牌

品牌对于一个旅游景区来说十分重要。民族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少数民族旅游品牌的保驾护航,除了能够体现多样化、原生态化的自然景观之外,还拥有无可复制的多元旅游文化及景观核心竞争力。首先,要保持少数民族独特的自然景观,在立足本地民族文化基础上,找准旅游市场定位,明确生态旅游品牌地位。其次,重点打造以旅游为主的文化形象等,打造一系列独具匠心的旅游景点,从而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链。以自身最具张力的民族品牌。

(三)搞好相关行业配套

随着民族地区对外交通的不断改善,影响民族地区地方旅游的交通主要是地方旅游圈内部的交通,应尽快完善圈内各景点、接待地之间的交通设施,要以民族地区主城区为中心,形成一个辐射圈内各接待点的地方旅游网络,提高旅游的便捷性和有效性。民族地区旅游文化产业要有新突破,即突破过去的旅游定格为“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局限性,用大旅游的观念发展地方旅游。同时还将不断改善购物的环境和民族地区的文化娱乐项目,为民族地区的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支持。

地区旅游业发展范文7

【关键词】延边;乡村旅游;长吉图;生态环境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长白山、珲春防川、敦化正觉寺、朝鲜族文化风情的特色独一无二。作为观光旅游、度假旅游、乡村旅游三大旅游板块之一的乡村旅游将会成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发展旅游业,促进经济、文化发展的排头兵。

1.乡村旅游在中国的发展

乡村旅游,是近年国际旅游业发展的一个亮点。它是发生在乡村地域的,以农业产业为支撑,以乡村环境和典型的乡村生态旅游资源为吸引物而展开的一种以生态旅游为理念的乡村旅游活动。

1995年前后,乡村旅游活动在我国出现,并于世纪之交迅速发展成为主要的旅游形式之一。“绿色庄园”、“都市农庄”、“农家乐”等乡村旅游形式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省市渗透发展,深圳、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重庆、昆明等主要城市周边,旅游活动与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相结合,旅游活动与传统村寨、古老习俗相结合,创造了形式多样的乡村旅游活动类型。

2.政策方面对发展乡村旅游的支持

2009年8月30日,国务院批复了《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在《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充分发挥区域内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以生态游、民俗游、冰雪游和边境游为主题,突出景区升级改造、旅游资源开发、旅游设施建设,着力培育一批特色突出的高品位旅游景区,深入开发一批吸引力强的知名旅游线路,策划宣传推介一批全国一流的名牌旅游产品,建成融生态、民俗、冰雪于一体的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和国内旅游活动中心,形成特色鲜明的长吉图旅游产业带。

为加快吉林省旅游产业的发展,吉林省旅游局组织编制《长吉图特色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1-2020)》。根据规划,吉林省将对长吉图特色旅游发展总体实施创新引领、特色崛起、产业激活和区域共荣四大战略,打造以长白山旅游区为龙头,构筑大长白山旅游圈、长(春)吉(林)旅游圈、延(吉)珲(春)旅游圈三大旅游圈,形成长吉图旅游发展“金三角”的格局。

同时,依托长吉图旅游资源特色,重点构建五大旅游产品品牌,即生态旅游、冰雪旅游、边境旅游、文化旅游和产业旅游(乡村游)。长吉图区域重点延边州的敦化市雁鸣湖镇腰甸村、和龙市西城镇金达莱村、图们市月晴镇水口村、汪清县汪清镇春和村、延吉市朝阳川镇仲坪村、珲春市板石镇孟岭村成为农业部确定的1100全国“美丽乡村”的试点乡村。敦化市为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2013年加强整合资源、完善设施、规范管理、强化服务等工作,重点建设了5种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模式。

3.生态资源与人文环境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成立于1952年9月3日,是我国朝鲜族的最大聚居地区和东北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

延边地处中俄朝三国交界,东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毗邻,南隔图们江与朝鲜咸镜北道、两江道相望,有5个边境县市、22个边境乡镇、642个边境村屯。延边依托吉、黑、辽三省广阔的腹地,是中国东北沟通内外的重要“窗口”,也是东北亚区域经济、人口、地理三个重心的交汇点,在联结亚、欧、美海陆运输格局中居于重要的枢纽地位。

丰富的自然资源。延边地处长白山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林地面积322.8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84.9%;现有耕地21.8万公顷,占5.1%,其中水田4.3万公顷,旱田17.5万公顷。人均拥有耕地1.5亩,高于全国和全省的平均水平。延边的大米、烟叶、苹果梨、黄牛等驰名中外。

特殊的地理位置,使韩国、日本、俄罗斯的旅游者就近实现参与有朝鲜族特色的农事活动,品尝各种朝鲜族传统美食,体验冰天雪地热炕头的东北乡村生活成为可能。

4.乡村旅游在延边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

4.1增加外汇收入

旅游创汇换汇成本低,不受一般的贸易保护限制,节省运输成本,物资商品消耗少。延边地区海外客源市场构成中,外国人市场占绝对优势,占海外旅游者总人数的95%以上,延边地区独有的东北少数民族乡村旅游更能吸引广大的国外游客,成为延边旅游经验发展的生力军。

4.2扩大就业机会

乡村旅游可以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积极性,相应带动农村其他行业的发展,减轻农村人口涌入城市的压力,为从事旅游行业的人员以及旅游专业的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优化了经济结构,吸收了一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他们的就业提供了新的机会。

4.3提高农民的发展能力

乡村旅游业促进了乡村的对外开放,更促进了人口的流动,使人们与外界的接触增多,由此带动了当地信息、技术、资金的流动,通过接触学习使人们摆脱了传统禁锢的观念,思想认识和价值观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有了一定的学习与创新开拓意识。

4.4改善农村投资环境

发展乡村旅游业可以从各方面改善投资环境,加深对外交流与合作。在旅游者中有大量的各阶层的社会精英,随之而来的是众多的信息交流,促进了农村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发展。

4.5保护提高农村原有的生态环境

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实现农村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引导农民不断增强环保意识,树立环保理念。乡村旅游发展的背景是人们回归自然的心理需要,乡村的自然风貌、田园生活和绿色饮食等吸引着大量的乡村旅游者,为了向游客提供更好的乡村旅游产品,农民增加了保护生态资源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农村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和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达到资源的双重增值和循环利用效果。

发展乡村旅游业会对自然资源提供积极的影响,很多自然资源都可以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保护自然资源也就是保护旅游产业赖以生存的基础,也就是保护农民创造财富的根本。

4.6丰富延边地区旅游业旅游产品的开发

基于乡村旅游,可以促进长白山生态、冰雪与文化旅游;促进以珲春为中心的商贸、民俗边境旅游;以延吉、龙井为中心的历史民俗文化生活旅游;以敦化为中心的“现代农业园区”休闲、教育、示范功能的现代农业休闲示范园旅游、以“农家乐”为主要模式的乡村旅游、以黑木耳等特色种植业为依托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以深厚的佛教文化、清始祖文化和古渤海文化为依托,六顶山正觉寺金鼎大佛精品佛教旅游线路等。

5.乡村旅游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5.1休闲形式单一,农耕文化特色不突出

休闲凡是过于单一,通常只提供娱乐性休息,并没有结合耕种、收获体验,没有使消费者直接参与农业生产,品尝自己的劳动果实。丰富多样的休息活动不仅有利于游客的身心放松,也有利于乡村旅游经济收入的增加。

5.2缺乏对生态环境的营建

服务意识缺乏、技能低、管理乱,垃圾随意丢弃,使旅游景点周边环境不堪入目,以户为单位的简易建筑使景区“土洋结合”,不伦不类。旅游策划者把乡间风俗表演化和快餐化,造成游客对民俗文化的误解。

6.对于发展乡村旅游的几点建议

6.1政府应给予乡村旅游足够的支持

延边州各级政府应给予乡村旅游足够重视,将发展乡村旅游纳入宏观经济发展序列,为发展乡村旅游开辟绿色通道,努力为其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6.2发展乡村旅游必须注意保护和创新

乡村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活方式是旅游者共同追求的目标,城市然向往农村的生活方式,所以农村的乡村生活方式是发展乡村旅游的根本,应加以保护和发展。而乡村旅游所需要的集中的、新颖的、有强烈展示性的乡村文化必须要有所创新。

6.3合理开发乡村旅游产品

乡村旅游的开发和发展离不开乡村民俗文化;所以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必然要对原有的民俗文化进行一定的加工和改造,如果这种改造将原有的民俗文化弄得面目全非是不能容许的。

6.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生活垃圾处理、污水净化、绿化建设、日常生活卫生环境等。

6.5健全管理体制

实施规范化管理,采用政府主导,行政、经济、法律等相配套的宏观指导、监督、管理的方法。要把乡村旅游的管理纳入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对乡村旅游的规划审批、经营管理、安全管理、环境卫生等方面进行规范与监督。

7.结束语

延边地区乡村旅游业具有资源、人文、政策生态等优势,自身蕴藏着无限潜力,未来发展前景良好。延边地区要在优势产品开发、宣传方式等方面下功夫,创新发展模式,带动延边地区旅游产业的整体提升,促进延边地区旅游产业的更快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长吉图特色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1-2020).

[2]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

[3]吉林省农委、吉林省旅游局.关于加快发展休闲旅游农业的意见.

地区旅游业发展范文8

1.环境保护力度不够:阿尔山建市时间短,辖区大,而环境人力物力有限。生态环境保护对于一个旅游区是重要的部分。遗憾的是,该地区还没有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环境保护体系,甚至连一些必备的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等设施都没有。

2.缺乏长远规划和准确定位:阿尔山地区虽然建立了多个自然保护区,但依旧还没有进行长远详细的规划,与周围地区旅游相比,该地区旅游业的亮点并不十分明显。

3.基础设施建设差:阿尔山地区景区分散,景点与景点间的距离长、道路窄、路况差常令游客感到不便。市内可以供游客使用的交通工具数量有限。三、阿尔山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机遇(Opportunities)

1.国家对阿尔山地区的重视:阿尔山地处西北部,可以借助西部开发机遇提升自身竞争力。阿尔山市至蒙古国的乔巴山市铁路正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关注下进行建设。这条铁路通车后,可形成东起图们江口,西连蒙古、俄罗斯,沟通整个东北亚新的欧亚大陆桥,能有效地提高我国在东北亚地区的国际竞争力,作为西出口的阿尔山必将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

2.游客对草原景色和文化的向往:根据国家旅游局调查表明,国内外游客的目光正向着山水风光和民族风情转移,阿尔山地区正是这两者最完美的结合体。该地区拥有美丽的山地草原的风光,而蒙古族服饰、曲艺、舞蹈和祭祀活动都能吸引较多游客。

3.冰雪旅游与温泉疗养的完美结合:阿尔山市有丰富的冰雪资源,而该地的矿泉地理结构独特,水质好,医疗作用大:通过浸浴、饮用、含漱等方法,可治疗皮肤、风湿、类风湿等30多种疑难病症。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完善,该地区有能力成为我国北方又一大冰雪旅游和温泉疗养目的地,

二、阿尔山地区旅游业的优势(Strengths)

1.丰富的矿泉,冰雪资源:阿尔山地区拥有世界级的矿泉群,较大的矿泉就有76眼之多。其中仅4A级景区海神阿尔山圣泉疗养院院内长500米、宽70米的狭长地带就分布着48眼水质优良混合性矿泉,是世界第二大功能型矿泉群。该地区的饮用型矿泉水水质纯净、甘甜爽口。而阿尔山市的冰雪资源也十分丰富:雪质好、雪期长、地形优越,可以开展冬奥会规定的全部比赛项目。冰雪运动与温泉疗养休闲良好的结合,这在世界上都是少有的。

2.美丽的自然景观:阿尔山地区拥有独特自然景观。目前主要景点有:天池、地池、杜鹃湖、松叶湖、仙鹤湖、玫瑰峰、石塘林、三潭峡、樟松岭、摩天岭、天河峡等。

3.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阿尔山地区生态环境保存完好,已有两处部级森林公园,植被率在95%以上。水资源丰富,资源总量9.1亿立方米,有哈拉哈河、努木尔根河等13条河流和数十个湖泊,还有大面积的湿地。其辖区的森林覆盖率为64%。

4.珍贵的火山遗迹:哈拉哈河火山群有50余座火山锥,还包括了罕见的火山射气喷发堆积及珍贵的无水天池、地表火山口湖等。2003年该地火山科学考察确定了高山、岩山、石盆、小东沟四座活动火山,此火山群成为中国活动火山家族中的第七位成员,其发育之完善堪称“火山博物馆”,已经被批准为的部级地质公园。

四、阿尔山地区旅游业面临的威胁(Threats)

1.保护环境问题:随着旅游人数的逐年上升,环境问题将成为阿尔山自然资源的重大威胁,若不加以合理规划和保护,阿尔山将在若干年后成为环境保护的另一反例。

2.阿尔山周围景区给当地旅游造成的压力:阿尔山地处于“呼伦贝尔-阿尔山旅游区空间组织”,该空间组织旅游资源丰富,尽管此组织能够吸引较多游客,但其内部的景点多,存在竞争现象。

3.知名度较低,宣传力度不够:尽管阿尔山近期推出“十一黄金周金秋游精品线路”、“长春——阿尔山森林·草原之旅”等旅游宣传策略。阿尔山的国内外知名度依旧很低,国外旅游团仅限于南韩和香港等少数几个地区的旅游团,国内客源也以北方客源为主。如不尽快进行适宜的品牌推广,其旅游业将不会有重大发展。

4.资金缺乏对于旅游发展的影响:阿尔山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晚,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有限,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不足。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是缺乏开发资金。景区开发是高风险、迟回报的投资方向,开发资金的短缺是该地区旅游业的重大威胁。

五、对阿尔山地区旅游业发展策略的思考

1.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当地政府应该以结合实际情况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在使用的基础上应突出地域特征。在建设中应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底线,要考虑充分利用内蒙古丰富的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资源。

2.扬长避短,加速开发优势旅游资源:应该深入分析“呼伦贝尔-阿尔山旅游区空间组织”内景点的优点缺点,深入开发特色资源,不如临近的景区景点搞重复建设。以“合作,共赢”的方式实现区域内的和谐发展。

3.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途径,扩大阿尔山地区的知名度:应借助网络、报纸、电视、电影等媒介多方面宣传阿尔山的旅游资源,

4.全面普查,合理规划旅游区建设:当地政府要根据生态容量确定适合具体景点的游客容量,以保证在开发的同时使生态环境得以保护。应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对旅游人数进行预测,把握资源开发速度、控制接待人数,使当地生态环境处于良性循环之中。

[摘要]本文采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阿尔山地区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而对其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发展策略。

地区旅游业发展范文9

论文关键词:民族地区,旅游产业集群,发展优势,发展模式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较多位于欠发达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由于相对边远和闭塞,这类地区往往保存着完好的自然生态和原生态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蕴藏丰富而有特色,如黔东南、滇西北、川西北、湘西等地区。当前发展旅游业已成为这类地区摆脱贫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首选举措。尽管这类地区旅游业有了较快发展,然而,从全国来看其发展现状还不尽人意,在国际国内旅游市场上所占的份额与其资源富饶度极不相称,旅游业的经济效益也未能达到预期效果。旅游业属于综合性服务行业,同时具有很强的关联性。随着旅游需求的变化,旅游者、旅游企业及其相关单位逐渐形成旅游产业集群。旅游产业集群具有规模报酬递增功能、外部经济循环功能、提高产业竞争功能、带动关联产业功能等,[1]在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产业集群对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论文的格式。

一、民族地区旅游产业集群发展优势

(一)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

民族地区由于受到自然环境的限制,往往生态环境优美,民族文化保存较为完好,拥有悠久的民族历史、灿烂的民族文化、浓郁的民族风情,是我国旅游资源富集地带。截至2008年底,民族自治地方共有世界自然遗产5处、文化遗产3处、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2处;部级重点风景名胜区54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分别为17个、20个和17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63个;国家5A级旅游区12个,4A级旅游区180个发展优势,3A级146个,2A级212个,1A级43个;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121个,保护区面积达到8142万公顷。[3]与此同时,民族地区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分别占全国的42.2%和51.8%,[2]生态环境良好,除此之外,还有众多的民族村寨、民风、民俗、传统工艺等“藏在深闺人未知”,“多样”和“多元”的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构成民族地区旅游产业集群的基本条件。

(二) 市场需求优势

从目前和将来旅游市场规模看,中国现处在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快速发展阶段,需求旺盛,根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家。而民族地区更是凭借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着国内外游客,除了个别特殊年份(2003年非典和2008年汶川地震等),其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在不断地快速增长,如表1所示[3]。随着世界旅游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不断增长,低碳生态旅游、探险旅游、民族文化体验旅游等旅游产品将会受到越来越多旅游者的青睐,民族地区自然和文化多元性、神秘性、原生性等特点必然会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

在市场经济体制环境下,市场需求是现代生产和再生产的根本动力,巨大的市场需求是民族地区旅游产业集群形成的决定因素。

表1 2002―2008年民族地区国内外旅游人次及旅游收入一览表

 

年份

国内旅游人次(万)

增长(%)

国内旅游收入(亿元)

增长(%)

国际旅游人次(万)

增长(%)

国际旅游收入(亿美元)

增长(%)

2002

11988

11.6

750.84

63.1

678.26

96.3

9.21

11.4

2003

12332

2.9

562.96

―25.0

215.09

―68.3

6.0

―34.9

2004

15470

25.4

764

35.7

388

80.4

10

69.7

2005

19022

23.0

962

25.9

485

25.1

13

28.0

2006

23529

24

1356

41

600

24

15.8

21.0

2007

29300

24.6

1698

25.2

758

26.3

21.8

38.0

2008

32400

10.5

2003.7

17.9

899

18.6

地区旅游业发展范文10

关键词:影视业;民族地区旅游业;影响研究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ts consuming and demanding for the national culture, the native cultural tourism has increased, in which the film and tv industry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culture tourism. discussing the effect of the film and tv industry on national culture tourism in xiangxi, the paper puts forwards that the film and tv industry should be more utiliz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in the minority region.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加,民众更加追求“新奇、神秘”的异质文化,以获取精神上的满足和体验,文化需求的增长促进了旅游业的飞速发展,而民族地区由于拥有独特的民族文化而倍受青徕,我国民族文化旅游发展较快,取得了极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这其中与以民族地区为题材的影视业促销和推广分不开的。

一、影视业对旅游的影响研究综述

国外专家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影视业对旅游业的影响研究。riley认为电影作为一种旅游促销手段的特性和优势,以美国影片和澳大利亚影片为例说明了电影对旅游者到访拍摄地的推动作用[1]。 morgan和prit-chard提出,电视中的描述甚至会被认为是一个地方真实发生的事情,并且对于那些休闲地区来讲,电视节目成为它们转变为度假区和旅游地的催化剂[2]。kim和richard通过案例研究,认为电影作为自发的形象构成因素可以在很短的时期内极为显著地改变目的地的形象[3]。mordue 进行了一个案例研究,总结出影视给拍摄地居民所带来的影响,其实是一种更宽泛的、局部的、在文化和经济上的冲击[4]。

国内学者二十一世纪初才开始关注影视业对旅游业的影响研究,因此现有的研究成果并不丰富,而且我国学者在这方面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明显弱于国外学者。学者潘丽丽认为影视拍摄不仅能够增强外景地的旅游感知形象,增游客数量,促进旅游景区和旅游接待业发展,能够为当地居民增加就业的机会[5]。吴丽云和侯晓丽通过对铁岭龙泉山庄旅游者的实证分析, 研究了旅游者到影视剧拍摄地旅游动机,认为影视旅游者旅游动机的形成大多受影视剧的影响,对影视剧的热爱使他们选择了到拍摄地旅游[6]。吴普等分析了影视旅游对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指出影视旅游中值得乡村旅游、体验旅游和旅游宣传借鉴的元素[7]。王丽波、刘华认为影视文化是旅游目的地促销的重要媒介平台,并对促销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8]。周慧颖,黄远水分析了影视作品对旅游业发展的促进作用[9]。

影视业对旅游业的影响的研究还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对影视旅游的研究较多地集中在对影视城的研究这一层面上,没有涉及对区域旅游经济的影响研究,特别是对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影响研究尚处空白。故分析影视业对民族旅游的影响,并对民族地区借助影视业的影响发展民族旅游业的对策进行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影视业对旅游业的影响

影视作品的推出或是带动了一个景区的迅速繁荣,或是更加固化了已有知名旅游资源景观的美誉度,无论其主观上是否有意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一)促使产生旅游动机

影视业是创意产业,借助灯光、音响等现代传媒技术艺术化地展现拍摄地传统文化,将剧情、人物融入到拍摄地优美的环境中,共筑一个和谐理想的世界,让观众情感移入影视之中,从而触发到拍摄地去亲身体验影视作品中熟悉的场景和画面,这是影视旅游者最主要的动机。影视作品中有很多场景取自文化神秘、或风光秀丽、或幽深险绝,从而激发了观赏者的兴趣,去这些地方旅游。

(二)树立旅游形象

影视具有声像合一、声画结合的特点,任何一部电影或电视剧,即便是广告、纪录片、专题片等也少不了音乐、美术等传统艺术元素的搭配。通过特效的加工和处理,使得作为影片拍摄地的景点或景区透过影视来看时,更加漂亮,更具有美感和吸引力。特别是镜头画面的独特视角对景物美的发掘,能够启发人们对拍摄地真实景物的审美感受。同时,影视剧的故事内容也会给拍摄地增添一层梦幻般的文化色彩,无形中加强人们对拍摄地的一种心理美感。这种完美的艺术效果很好地树立了拍摄地的旅游形象。 

(三)展销、推广旅游地文化

影视作品总是根据主题、人物、风格的要求,调动影视艺术特殊的表现手段,通过挖掘拍摄地的独特的传统文化创造出真实可信的典型环境。这种典型是经过特效加工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随着影视的播放在一定程度上展销、推广了旅游地传统文化,影响消费者的审美感觉,异质文化的神秘深深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从而传承了拍摄地传统文化。

(四)广告宣传效应

影视文化作为当代大众娱乐消费的主要文化产品,其自身包含着大量的“注意力资源”。影视所传递的信息往往呈立体状态,这种立体的信息在时间的流动中持续不断地涌来,形成容量大、信息直接的特征。大多数影视作品从拍摄前开始就开始进行造势宣传,在影视剧放映的时候,宣传的渠道和形式就更加多样化,媒体的宣传、影视剧拍摄的花絮、明星的参与等。在这个过程中影视外景地信息不断出现,可以不断地增强潜在旅游者的注意力,诱发他们的兴趣,强化旅游宣传效应。

(五)形成影视明星旅游吸引物

今天,对于明星偶像的崇拜越来越体现着“从众”的趋势,明星偶像吸引已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潮流。崇拜明星从而“爱屋及乌”式地喜欢与明星有关的东西,如明星拍戏的地方或去过的地方等,这些东西在公众的眼中都成了明星本身的象征。影视与明星本身就是一个集合体,一方面影视作品造就大量明星,另一方面明星又使影视作品影响力大增。对明星的崇拜使得影视外景地旅游业成为一种时尚,并产生影视景点。近年来由“韩流”现象带来韩国影视外景地旅游火爆就是极好的证明[9]。

三、案例分析——影视业对湘西旅游发展的影响

(一)湘西概况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湖南省西北部,与湖北、贵州、重庆三省市接壤,素为“湘、鄂、渝、黔咽喉”之地。全州总面积15 462平方公里,2006年底人口270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00.86万人,占74.85%,土家族110.59万人,苗族88.61万人。湘西素以美丽神奇著称,她与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毗邻,境内景观密布,异彩纷呈。有一座蜿蜓近200公里的中国南方长城;有景色溶漓江之秀丽,集三峡之雄伟的猛洞河;有由212洞组成的洞的世界-龙山火岩溶洞群;有历史悠久,被称为我国南方最美的两座小城之一的凤凰古城等。它以独特的土家族、苗族文化和风景名胜吸引着中外游客,永顺溪州铜柱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永顺老司城、明代建筑祖司殿等堪称湘西旅游的风水宝地;云蒸霞蔚的武陵群峰、河水汤汤的沅江酉水、景色迷人的森林峡谷、浓郁醉人的民族风情,构成了美丽的湘西风光。“天下第一漂”猛洞河、青山似黛,碧水如诗的“栖凤湖”、吉首“德夯”、龙山“火岩溶洞群”、“凤凰古城”、里耶“秦简”、“小溪国家自然保护区”、“红石林”、“坐龙大峡谷”等都是镶嵌在湘西的风景明珠。特别让人叫绝的是土家族、苗族等民族传统文化和神秘风俗习惯,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成为最具旅游开发价值的资源,因而成为许多影视剧、mtv的拍摄首选外景地。

(二)影视文化领域中耐人寻味的“湘西题材”

湘西由于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神秘的民族文化,在中国文化领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湘西题材”现象。文化领域的“湘西题材”包括这么几个部分:一是以湘西为题材的影视立体文化现象;二是以湘西为题材的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绘画等平面文化现象;三是湘西文化人或称“湘西文化名人”现象。以“湘西题材”为核心,无论是立体文化现象,还是平面文化现象或文化名人现象,都十分引人注目。

笔者现仅就“湘西题材”影视业发展对旅游的影响进行分析。以湘西为题材的影视目前已积累了《边城》、《芙蓉镇》、《湘西剿匪记》、《乌龙山剿匪记》、《湘西匪事》、《武陵山剿匪记》等,现在正在湖南卫视热播的《血色湘西》给这个题材再添力作。上述影视按内容分四大类。

第一类,是根据沈从文的小说《边城》改编的同名电影。毫无疑问,这部小说,是用电影手法,表现沈从文小说中所营造的湘西的那种田园牧歌式的氛围。与其说《边城》电影很成功,不如说是沈从文小说很成功。

第二类,则是由名导谢晋执导的《芙蓉镇》。严格来说,这部电影并没有表现太多“湘西内容”的人情世故,是反映文革对人生的扭曲的沉重主题,但全是用湘西永顺王村镇的景象作环境背景——吊角楼、石板街、河码头、瀑布、背篓、米豆腐……《芙蓉镇》的巨大成功,不仅是谢晋导演的里程碑式的作品,也使刘晓庆的演艺成就达到了巅峰,同时开创了以永顺王村镇为核心湘西早期旅游事业,那时,现在火得流油的凤凰古城,远没有永顺王村镇名气大。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电影《芙蓉镇》吹响了湘西旅游的号角。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旅游业还没有现在这么火,而王村镇的旅游业已做得如火如荼,日接待旅游客量在3000人次左右,最高峰达5000多人次,对这个当时人口不足5万的小镇来说,《芙蓉镇》最直接的收益就是旅客带给小镇居民那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一时间,王村镇成为猛峒河沿岸最富裕的古镇。电影《芙蓉镇》让全国人民第一次领略到湘西古镇的古朴魅力。

第三类作品是最惹湘西人争议的“剿匪”题材系列。这个题材系列拍得最多,计有《湘西剿匪记》、《乌龙山剿匪记》、《湘西匪事》、《武陵山剿匪记》。最给人深刻印象的是《湘西剿匪记》和《乌龙山剿匪记》,特别是土匪“田大榜”的形象极为深入人心。再加上20世纪解放初期,湘西历史上确实匪患猖獗,外地人谈匪色变,“剿匪”题材系列作品出台之后,客观上给湘西带来了负的外部影响,湘西人被视为“湘西土匪”,湘西地区则被看作是贫困、愚昧、落后;湘西多姿的民族文化和强悍的血性精神被人误解;湘西人自强不息、浴血抵御外侮的丰功伟绩并不为人所知。几乎是从湘西地方政府到普通的公民,都深感有为湘西“正名”的要求。“剿匪”题材的影视无疑有夸大解放军战功、过度渲染湘西土匪的倾向。湘西人越来越感到有必要重新评价土匪、重新树立湘西良好的正面形象的必要性,“剿匪”题材影视在湘西已走到了绝路。《湘西匪事》就是明证,这部电视剧刚开始取名叫《湘西往事》,后来仍然落不了俗套改为《湘西匪事》,整部戏延续以前“剿匪”老调,没看到什么新奇之处。

第四类湘西题材——由湖南卫视的拍摄的电视连续剧《血色湘西》应运而生。《血色湘西》在以往的以湘西题材的基础上进行了艺术创新与文化拓展,从目前已播出的效果来看,《血色湘西》在尽力做以下几点:第一、以刻画湘西人性的积极因素为主旋律,着力突出“强悍、直率、擅武、真实”的湘西血性精神。强悍则由石三怒、龙耀武、田大有等人诠释得非常充分;直率表现为田龙二人对田穗穗追求是直来真去的,毫不掩饰的(直露的民歌),这一切让人感到真切而不造作。虽然抗日的战火没有烧到湘西,但湘西人一听说国家有难,则奋勇当先,并不退缩。第二、对湘西土匪进行了重新定义和评价。众所周知,湘西匪患形成的原因十分复杂,简单地把湘西地方武装一概斥之以“匪”是极为不妥的,也是难以令湘西人心服的。电视剧借田大有之口,对匪帮进行客观评价,让我们看到了电视剧在这方面的努力。第三、以现有的艺术成果为启发,展开另一番别具一格的情节。石三怒和龙耀武两人对田穗穗的爱情追求,让人依稀看到沈从文《边城》故事里的翠翠与天保、傩送的影子。虽然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完全不同,但人物却是一一对应,如穗穗的阿爹田大有则对应翠翠那个撑渡老人,而且石三怒和龙耀武两人也象天保、傩送一样,向所爱的女人唱山歌。第四、着力把湘西风俗文化、民俗文化和语言文化融入剧情中,并推动剧情的发展。这是以往湘西题材电视剧所没有的。如湘西风俗端午节赛龙舟引出穗穗与两个追求她的汉子聚会出场;再如天坑赌命上的“椎牛”、“上刀梯”等都是湘西苗族特有的民俗表演,引进电视剧中,层层推进、惊险刺激。特别是龙耀武提出以女婿的身份替田大有出场时,显得自然真切,最后由穗穗代父出战把“天坑赌命”这场戏推向高潮。值得注意的是全剧中,一直有个关键字“逮”字,这是湘西标准的方言,含义极为丰富且湘西韵味十足。真是一个“逮”字了得,逮出了湘西人的血性;另外,精美的画面、动听的音乐、粗而不俗的服装,处处显出本剧是湘西题材的经典之作。

(三)影视业对湘西旅游业的影响

湘西题材的屡屡成功,根源于湘西本土深厚的民族文化,这是让湘西人自己沉醉,也让外乡人沉醉的神秘文化,所谓“吊角楼中歌伴酒、小背篓里梦醉人”。具有醉人的文化,才有醉人的艺术,也才会生产醉人的作品。

首先,影视作品塑造湘西人的纯真、善良。在沈从文笔下展现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电影《边城》借助音响、美术等科技手段营造的湘西的那种田园牧歌式的氛围,歌颂了湘西民族同胞的人性美,向观众展现人物美的同时,展演了湘西优美的自然风光,从而让人与自然之美和谐,宣扬了湘西美好形象,让观众产生共鸣,触发旅游动机。

其次,开启了旅游业的先河。20世纪80年代初,著名导演谢晋执导,刘晓庆、姜文等主演的电影《芙蓉镇》在湘西千年古镇王村拍摄。这部反映建国以来多次政治运动中小人物悲欢离合的一部耐人寻味的电影,反映了“文革”前后十几年人物命运的升沉变迁,是“电影泰斗”谢晋的扛鼎之作。随着《芙蓉镇》扬名海内外,王村传统文化、民俗风情、民间小吃等得到了广泛宣扬,加上名人效应,王村便又叫芙蓉镇,游客不断增加,从而让湘西一个难以忘怀的小镇——成为游人向往的地方,开启了湘西旅游业的先河。借助名人效应,诞生了“刘晓庆米豆腐”这个旅游产品,二十年来,凡是到芙蓉镇的游客都必偿一碗“刘晓庆米豆腐”。

第三,展示了湘西优美的自然风光,推动了湘西旅游业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开始,湘西“剿匪”题材影视不断拍摄,先后拍摄了《湘西剿匪记》、《乌龙山剿匪记》、《湘西匪事》、《武陵山剿匪记》、《湘西匪事》等。该类题材的系列作品,主题是歌颂人民解放军的剿匪业绩,表现湘西土匪的狡猾凶残。“剿匪”题材系列作品出台之后,湘西人被视为“湘西土匪”,湘西地区则被看作是贫困、愚昧、落后;湘西多姿的民族文化和强悍的血性精神被人误解;湘西人自强不息、浴血抵御外侮的丰功伟绩并不为人所知,虽然客观上给湘西带来了负面影响,令湘西人反感,但是由于了选择永顺“不二门”国家森林公园、猛洞河“天下第一漂”、吉首“德夯”、碧水如诗的“栖凤湖”、龙山“乌龙山”、“凤凰古城”等风光优美的地方作为外景拍摄地,宣扬了湘西风光,推动了湘西旅游业的发展。20世纪末、21世纪初湘西旅游业的发展与湘西“剿匪”题材影视业的推动是分不开的。

最后,挖掘民族传统文化,助飞湘西民族文化旅游。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者知识水平和审美情趣的提高,传统的观光旅游不能再满足现代旅游者“求奇、求异”的需要,更加追求精神享受的文化旅游、体验旅游等新的旅游形式不断推出,促使传统旅游地对当地的传统文化进行挖掘和开发,利用自己独特的文化资源进行旅游产业结构调整,提升核心竞争力,开始了旅游业第二次创业。湘西土家族、苗族传统文化底蕴浓厚,传统艺术繁多,而且大多保存完好,但是文化产业发展刚刚起步,以往的影视作品对民族文化发掘力度不够。当前湖南各电视台热播的《血色湘西》改变了以往的方式,除发扬以前湘西题材影视的优点外,更加注重民族文化的挖掘。《血色湘西》拍摄地选择在湘西古丈的“红石林”、“栖凤湖”、“凤凰古城”等风景区,属土家族、苗族杂居地区,影片中根据剧情充分演绎了土家族“山歌”、“打镏子”、“土家族哭嫁歌”和苗族“情歌对唱”、“苗族鼓舞”、“椎牛”、“上刀梯”等民间文化,充分展示了湘西各民族(土家族、苗族)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为湘西正在兴起的“神秘湘西”文化旅游注入了新的动力,应该有理由相信,随着《血色湘西》的热播,湘西必然迎来一轮文化旅游的高潮。

四、民族地区借助影视业发展民族旅游的对策

(一)借势

借势,就是借助影视剧来民族地区拍摄影片的时机,发展民族地区旅游业。民族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每年都要吸引许多影视剧来民族地区拍摄外景,加之大多选择的地方多为民族地区已开发或正在开发的旅游区,当地旅游主管部门和旅游开发主体要借助影视拍摄的最佳时机,做好旅游的宣传推介工作。国内有些方已经开始借助影视剧的影响来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如广西柳州充分利用《刘三姐》的深入人心和少数民族的能歌善舞举办民歌节,发展民族旅游,打造“刘三姐”文化旅游品牌,推动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和谐发展;《乔家大院》借助电视在全国的播放发展了旅游等,其旅游知名度得到很大提升,这都是借势的成功案例。总之要有主动借势意识,主动借势自我宣传,地方政府和旅游开发主体应以影视剧的拍摄场地为依托,借鉴国外成功的开发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充分考虑旅游者的心理,丰富影视旅游产品,开辟旅游区或开展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借助影视剧的推动强势,组织旅游线路,推出以体验影视文化为主题的旅游产品。当地媒体要主动地报道影视剧拍摄活动,并形成一定的报道数量,达到传播扩散的效果,并多参与或配合影视剧组自身的宣传活动,使影视剧和民族地区一起成为众多媒体关注的焦点。

(二)引势

引势,就是民族地区当地政府或旅游主管部门和旅游开发主体积极主动利用当地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优美的自然风光,引导各种拍摄组或潜在的拍摄组来当地参观,拍摄外景,借助影视业的影响,宣传推介民族地区旅游形象,吸引游客来观光旅游,从而推动民族旅游业的发展。一方面,民族地区政府和旅游部门应加强与影视部门的联系,进一步加大景区的宣传力度,推出一些优惠的政策,激发更多影视剧的投资商和制作单位到独具特色和有潜在旅游者的外景地拍摄影视剧;另一方面,民族地区旅游部门或宣传部门要适时邀请知名导演、编剧、制片人和策划人等影视传媒人士来民族地区旅游访问,充分向他们展现当深厚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民族习俗,激发他们的创作和拍摄热情,为成为下一部影视拍摄地埋下伏笔。

(三)造势

造势,就是民族地区当地政府或旅游主管部门和旅游开发主体主动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和优美的自然资源,改编适合当地的影视剧本,挖掘影视主题,自行或引资拍摄反映民族地区的影视剧,借助影视业的影响,宣传推介民族地区旅游形象,从而推动民族旅游业的发展。

拍摄影视剧需要具备一定经济、技术和人才实力,当前大部分民族地区还处在发展之中,虽拥有文化资源和一定人才,但还不具备自己拍摄影视剧的实力,这就要求当地政府认真做好资金、技术和人才的引进工作,为我所用,开创民族地区影视业的辉煌。首先,当地政府或旅游开发主体要充分发挥民族地区的文化资源优势,充分发掘民族影视主题,组织人员经编辑或改编当地的影视剧本。其次,有条件的地区可自行选择在当已开发的旅游区或潜在旅游区组织拍摄;没有条件的民族地区,就应采取引进人才的方式,聘请导演及其它摄制人才来当地拍摄影视剧;最后,加强拍摄好的影视剧的宣传推介和各地的播放工作。在做好民族地区影视业的“造势”时,应该注意本地影视业创意人才(编剧、策划人等)的培养和引进工作,这是民族地区发展的根本。

五、结语

通过以上的论述,可以确信,影视作品对旅游地的宣传促销作用是显著而卓有成效的。影视业是先进的科技技术和文化创意结合的创意产业,具有强大的发展前景,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无可估量,而民族在地区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文化旅游是低能耗、高效益、高就业、关联度极强的产业,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谐文化构建的必然选择。必须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发展文化旅游业,特别是充分利用影视作品对旅游业的推动作用,积极做好对影视业的“借势”、“引势”、“造势”,挖掘民族文化,宣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旅游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riley, r., &van doren, c. s. movies as tourism pro-motion: a“pull”factor in a“push”location [j].tou-rism management, 1992, 13 (3): 267-274.

[2] morgan, n. & a. pritchard. tourism promotion andpower: creating images, creating identities [m]. chi-chester: wiley, 1998.

[3] kim, t& richardson, s. l. motion picture impacts ondestination images [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3, 30 (1): 216-237.

[4] mordue, t. performing and directing resident/tourist cul-tures inheartbeat country [j].tourist studies, 2001, 1 

[5] 潘丽丽.影视拍摄地对外景地旅游发展的影响分析——以浙江新昌、横店为例[j].经济地理, 2005,25 (6): 928-932.

[6] 吴丽云,侯晓丽.影视旅游者旅游动机研究[j]. 人文地理, 2006, (2): 24-27.

[7] 吴普,葛全胜,席建超,刘浩龙. 影视旅游形成、发展机制研究——以山西乔家大院为例[j]. 旅游学刊, 2007, (7): 53-57.

地区旅游业发展范文11

关键词:旅游业 经济绩效 西部地区

一、 相关概念的界定

1、 旅游业概述

本文采用理论界较为认可的定义,即:旅游业就是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旅游设施为基础条件,以旅游者为对象,为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旅游消费创造便利条件并提供其所需商品和服务的综合性行业。

旅游业具有综合性、服务性 、涉外性、联动性、敏感性、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等特征。

2、旅游业经济绩效的界定

(1)、绩效及其类型

“绩效”是指功绩、功效。本文采用brumbrach[1]给绩效下的定义:“绩效指行为和结果”。这种说法是学术界比较认可的一种观点,所以本文对于绩效的理解也基于此。

(2)、经济绩效的内涵

经济绩效是指从事经济活动收到的效果和收益,也是指某种行为的发生所产生的经济系统之内的变化。

旅游业的经济绩效是区域旅游业资源优势、市场开发能力、产业发展潜力和支持能力的综合反映。研究旅游业的经济绩效,不仅要分析旅游业的经济效益,更重要是分析旅游业对旅游区域带来的影响和作用。这也是本文研究的主要方面。

二、我国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优势分析

1、西部地区概念的界定

在进行西部旅游产业大开发时,比较恰当的做法是采取“10+2”模式构建政策上的“大西部”。即包括西南五省市(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北五省市(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内蒙古、广西组成。

2、西部地区发展旅游业的比较优势

按照比较优势理论,我国西部地区从资源方面、市场方面和政策方面,都拥有发展旅游业的比较优势。

(1)、资源比较优势

自然旅游资源方面,西部地区幅员辽阔,各类地形兼备,珍稀动植物种类繁多,自然景观多姿多彩。目前西部有部级风景名胜区63个,占全国的36%;有国家自然保护区936个,占全国的43%,并且西部100多种旅游资源属于世界级的垄断旅游资源,堪称“旅游资源宝库”。

人文旅游资源方面,西部地区的宗教胜地、神秘文化、雕绘艺术和传统工艺都具有古老、珍稀的特点和博大深厚的文化内涵,是华夏文明的历史见证和人类文明的无价之宝。

(2)、市场比较优势

入境市场方面,西部入境旅游市场已经有一定发展,增长速度很快,西部旅游业市场发展潜力巨大,随着西部旅游魅力在国际旅游市场上的不断提升,西部入境旅游发展空间会迅速扩大。

国内市场方面,随着国内旅游者人数的增加,国内旅游者有向西部转移的趋势。“探新求异”成为一个主导趋势,旅游者逐渐厌倦了东部已经开发得很成熟的旅游地,喜欢去新的旅游目的地,西部地区旅游资源价值高,开发晚,正好迎合了国内旅游者的需求,西部旅游(包括青藏高原旅游、宁甘陕旅游、新疆旅游)也将成为新的热点。

(3)、政策比较优势

我国提出了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这一战略决策对西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不断优化对西部地区的旅游开发,并给予资金、人力方面的政策倾斜,有利的政策成为西部贫困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极大推动力。

三、我国西部地区旅游业经济绩效分析

1、旅游收入和创汇绩效分析

西部地区奇特的自然资源和独有的历史文化资源,为西部地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旅游业的发展为西部地区带来大量的经济收入,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根据统计数据, 2007年,西部地区共获得旅游外汇收入40.0345亿美元,同比增长30.02%,旅游总收入3608亿元,占西部地区GDP总额的8.6%。这些数据都说明,旅游业具有相当强的增加收入能力和创汇能力。

2、旅游就业绩效分析

旅游业是一个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就全世界来看,每15个就业岗位中就有一个是由旅游业提供的。而且,旅游业在提供就业岗位时有其独特的优势。首先,它不仅可以创造大量的直接就业机会,而且还可以创造更多的间接就业机会。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旅游业每增加1个直接就业岗位,全社会就能增加5个间接就业岗位。其次,旅游业创造就业机会的成本比其他行业低。再次,旅游业就业层次较为丰富,很多工作不需要高技术,可以为广大妇女和刚刚步入社会的青年提供就业机会。旅游业在提供就业机会方面的优势,对解决西部地区劳动力安置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

3、旅游业带动其他产业效应分析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强的产业,其发展不仅需要其他相关产业的支持,也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对第三产业有着巨大的带动作用和乘数效应。旅游业是西部大部分地区第三产业中的龙头产业,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发展的好,可以为“加强第一产业,提高第二产业”服务。

4、旅游扶贫绩效分析

旅游业被称为朝阳产业,在消除贫困方面有着其他行业所不具有的优势。首先,我国西部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具有旅游业发展的先天条件;其次,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西部地区存在大量的贫困人口,旅游业的发展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为人民提供生活保障;第三,西部地区其他产业的发展均不成熟,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同步发展,有利于西部地区的综合发展。

西部地区发展旅游业,不仅能增加旅游目的地人民的经济收入,也能够通过与外界接触,改变人民封闭的意识,促使他们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从而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

西部地区发展旅游业,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不但能使贫困地区人民迅速脱贫致富,而且这种扶贫方式经实践检验,是一种开发式扶贫,返贫率低。同时,它还可以避免贫困地区因 “掠夺式”经营而破坏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发银.高技术企业绩效影响因素分析及绩效评价[D].长春:吉林大学,2005.

地区旅游业发展范文12

一、柴达木旅游业发展的基本现状

近年来,随着海西州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大幅提升,城镇建设速度加快,旅游产业已初具规模。中国盐湖城及盐湖工业旅游区、乌兰察卡盐湖旅游区、都兰国际狩猎场、昆仑山道教文化等一大批具有高原特色和地域特点的景区景点相继得到开发,格尔木市先后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4A级昆仑文化旅游区”,开辟了柴达木游、青藏高原汽车探险旅游等多条旅游路线。辖区内已建成星级宾馆27家,其它宾馆、招待所100余家,民族风情园200余家,旅行社9家。2007年旅游接待突破102.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23亿元。为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影响,海西州政府在格尔木市和德令哈市连续几年成功举办了“中国盐湖城文化旅游节”、“可鲁克湖蟹文化旅游节”。极大地提升了柴达木地区旅游的知名度。工业旅游和乡村旅游开始起步,现有“农家乐”旅游、农业观光旅游、民族风情园旅游为重点的休闲娱乐旅游景点21个,从业人员770多人,为农牧民增加年收入5000余万元。

二、柴达木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优势资源挖掘不够,旅游资源利用率低

柴达木禀赋的旅游资源极其丰富,但由于开发起步晚、观念落后、基础建设薄弱、体制和制度建设滞后,导致优势旅游资源开发缓慢,利用率很低。一是特色旅游开发深度不够。工业旅游、探险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等一些极具地方特点的旅游项目缺乏综合开发和利用的思路,景区景点规划建设滞后,尚属起步阶段。二是观念上重视不够。建设资金渠道狭窄、投入力度不大。重矿产资源开发,轻旅游资源挖掘,没有把旅游产业发展放在重要的位置,因此对旅游开发的资金投入少,融资渠道狭窄,没有像矿产资源开发那样,下力气去搭建平台引入投资,致使景点景区建设开发缓慢,大量的旅游资源闲置,形不成现实的经济价值。

(二)基础设施十分薄弱,旅游产品开发不足

柴达木地区地域辽阔,景区景点分散。近年来区内铁路、公路等主要干道建设快速完成,对经济发展形成了有力支撑,但城市与景区之间、景点与景点之间,以及景区内道路建设相对落后,很多景点没有正规公路,交通十分不便;通讯设施没有对辖区形成全覆盖,偏远景区通讯不畅,盲点较多;大多数景区内环卫设施、食宿条件不具备,自助旅游几乎无法实现;旅游中介机构建设滞后,市场竞争不充分,旅游服务不完善,服务手段和产品单一、落后。除组团观光、公务、商务、会展旅游外,其他旅游产品和方式开发不足。

(三)环卫压力大,生态保护不容乐观

由于景区内环卫设施不完备,景点景区交通不便,路途遥远,垃圾处理形不成有效的制度约束,成为现实的环保压力。区内奇特的野生动物和脆弱的植被是柴达木生态观光旅游的主要元素,由于缺乏基本的保护设施,野生动物和植被保护的法规制度很难落实到位,给生态环境保护形成巨大压力;对野生动物资源和稀有植物资源没有人工培育、培养、种植的规划及基地,科学发展和保护生态资源的能动性不够。

(四)旅游宣传力度不够,客源不足

为深入了解柴达木地区旅游客源状况,笔者对部分景点景区游客进行了小规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90份。从调查分析结果看:受柴达木地区特殊的地理状况和气候条件影响,游客以中青年为主,以东部沿海、发达省区及城市居多,少数游客来自港澳台地区及日本、新加坡和境外其他国家。青藏高原广袤的自然景观,优美灵动的生态环境,神秘奇特的人文历史对国内外游客形成强烈吸引,或观光休闲,或寻根祭祖,或探险揭秘,或狩猎猎奇。但旅游终极目的地在周边地域,如拉萨、莫高窟、青海湖等,而柴达木大多是行程中的一站,多数游客表示对柴达木的旅游资源不十分了解,景点景区建设滞后,知名度不高,宣传渠道不广泛,力度不够。

(五)与周边地区旅游业没有形成联动协调机制

周边省区赋存丰富的旅游资源且已形成品牌效应,旅游业相对发达,经济优势凸显。而柴达木地区旅游业起步晚,相对不成熟,这与周边省区没有形成有效的联动机制十分相关。一是缺乏管理层面的协调制度。二是缺乏品牌资源开发与利用上的优势互补。三是缺乏经验上的交流和借鉴。四是缺乏资源开发上的统一规划、协调联动。五是没有充分发挥好交通枢纽作用。

三、对柴达木旅游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景点景区开发

柴达木旅游业发展的最大瓶颈是交通、通讯、中介机构及景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除继续加快铁路、公路、航空、通讯等外部基础建设外,政府应着力加强景点景区内的设施规划及建设。完善食、住、行、环卫四要件。重点抓好格尔木昆仑文化旅游区、察尔汗盐湖工业旅游区、德令哈可鲁克湖、乌兰哈里哈图、都兰吐蕃古墓、国际狩猎场、大柴旦温泉、茶卡盐湖风光、乌兰金子海、天峻自然风光等旅游景点景区开发与建设,充分挖掘民族民俗文化内涵,打造具有高原特色旅游文化品牌。

(二)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发展特色旅游

在继续完善和扩大提升“中国盐湖文化旅游节”、“可鲁克湖蟹文化旅游节”影响的同时,广泛开辟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多种宣传渠道,加大对柴达木地区特色旅游资源和丰富旅游文化的宣传,扩大对外省区及境外的影响,拓展国内外市场。积极组织参加具有影响力的国家重点旅游交易会、产品博览会、商品展销会等提升柴达木的知名度,为旅游产业发展造势。抓住青藏铁路格拉段建成通车、藏羚羊申报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成功及奥运奖牌使用格尔木昆仑玉的发展机遇,充分发挥青藏高原独特的旅游资源,以青藏铁路顶级旅游带为依托,积极发展昆仑文化旅游、中国盐湖城工业旅游、猎奇探险旅游、民族风情旅游、高原生态旅游等,努力打造“中国柴达木”旅游品牌。

(三)加快旅游产品开发,拉动旅游消费

旅游购物是一个地区旅游业成熟的标志,也是旅游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体现着旅游者对旅游地的满意程度。充分发挥柴达木地区矿产资源优势、特色农产品优势、动植物资源优势,开展矿产资源标本展销、盐花、盐雕、根雕展销、昆仑玉器展销、动物工艺、民族工艺产品展销,高原牦牛肉、羊肉食品展销,大蒜、枸杞、沙棘等特色农产品展销,柴达木中藏药材展销等。在政策上,引导和鼓励民营旅游产品企业发展,使特色旅游消费品销售成为柴达木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成为旅游经济增长的一支主要力量。

(四)加强景区景点治理,提升旅游整体形象

加强重点景区治理,切实改变脏乱差的现象,提升景区卫生环境。加强与公共卫生部门的合作,加强对宾馆、餐饮、娱乐场所的卫生整顿,尽快改善服务环境;营造良好的交通环境,尽快建立景点导示等路途服务标识,为自家车游客提供满意周到服务;解决旅途中入厕问题,整顿景点厕所等环卫设施 ,为游客提供干净舒适的服务;争取尽快组建成立海西州旅游开发总公司,为加快全州旅游资源开发,规范管理旅游行业,推动海西旅游产业跨越发展创造条件,提升柴达木旅游整体形象。

(五)整合旅游资源,与周边省区形成联动

当今旅游业的发展给了我们一个很重要启示,那就是任何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业发展都不是孤立和封闭的,必须与其它地区特别是周边地区形成协调联动共促共盈。要充分利用柴达木交通枢纽的地位,加强与周边省区的合作,形成联动机制,产出联动效应。努力实现旅游线路的合理规划,交通通讯的便利,资源优势的互补,经验的广泛交流,服务产品的共同开发和利用,旅游消费品的共同开发和推广。可以通过成立区域间旅游行业联席会议、政府机构协调机制等来实现与周边区域的旅游协调联动,推动区域间旅游产业共同发展。

(六)增强环保意识,保护生态环境

除加强景点景区环卫设施建设外,应大力宣传环境保护,增强旅游公司、游客及其他旅游参与主体的环保意识。加强民族风情园的管理和整治,严防对草原环境造成破坏和污染。建议设立野生动物和特色植物观赏区,集观赏、科研为一体,既便于满足游客观光,又便于科学研究,更利于环境和生态保护,使高原生态旅游独具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