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公文范文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探析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探析

时间:2022-07-13 09:12:43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探析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探析:发展经济学与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探析

【内容摘要】发展经济学是诠释发展中国家如何由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发达的经济学,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主题,发展经济学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对我国后发展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更是具有普适性。

【关键词】发展经济学;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一、发展经济学的产生

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谈到一个国家如何由穷变富的问题,实质上已涉及到发展经济学的研究主题。亚当•斯密关于经济发展的构想是: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是一个宏观经济问题,是国民财富和社会财富的集聚与增长。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和劳动力人数的多少决定了国民财富的增长。这是发展经济学的雏形。但是,发展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则产生于二战后。当时一些国家为摆脱殖民压迫,纷纷独立,迫切需要发展经济。当时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遇到的问题主要是:在实践上,一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二是当时战败国的经济复苏问题;要么对原有理论加以改造,这比较容易,要么建立新的理论,这相对困难。一些学者深入研究各发展中国家之后发现,其环境与发达国家最初完全不一样,传统理论无法复制和拷贝到发展中国家。西方国家的经济增长理论由于条件不同、问题很多、相去甚远,也无法照搬到发展中国家。所以当时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迫切需要一门新理论,由此发展经济学诞生了。早在1939年,克拉克(Clark,C.G.,1939)就出版了《经济进步的状况》一书,对后来经济发展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20世纪40年代出版的《落后地区的工业化》和《东欧与东南欧工业化问题》是发展经济学的开山之作,在发展经济学的发展中具有引领性和开创性的历史地位,是发展经济学的标志性文献。

二、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发展经济学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根据其政策演化和发展思路的差异性,发展经济学家将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40年代末到20世纪60年代末的结构主义发展阶段;第二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末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新古典主义发展阶段;第三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后的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发展阶段。

(一)第一阶段。发展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第一阶段是20世纪40年代末到20世纪60年代末的结构主义发展阶段,其结构主义思想,是这一时期的主导思想,后来也成为发展经济学的主流学派。二战结束后,很多发展中国家取得了政治上的独立地位,经济发展成为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着诸多阻碍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如:经济发展水平低、发展滞后、经济变量弹性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为明显的刚性结构。因此,结构主义认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现实完全不同,市场不完善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遍现象,价格刚性,有时还会出现市场机制的失灵,经济在没有外部因素的影响下难以达到均衡状态。因此,结构主义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不是静态资源的重组和优化配置,而应建立在动态调整可投资资源和保证供给增长的前提下,使社会经济结构作出相应的调整。

(二)第二阶段。发展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第二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末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新古典主义发展阶段。结构主义发展思路使许多发展中国家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但是,结构主义还存在理论上的缺陷和实用上的局限性,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新古典主义“复活”而成为发展经济的新的主流思想。概括起来,新古典主义的主要观点是:一是社会的发展应是综合的发展,满足人的基本需要是经济发展的目标;二是重视人力资本,纠正唯物质资本的缺陷;三是强调对外贸易在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发展的显著拉动作用;四是新古典主义突出了市场机制、资源优化配置、微观经济基础等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三)第三阶段。发展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第三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后的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发展阶段。同样,由于新古典主义在实践中和理论上也存在诸多缺陷,于是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开始盛行,新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发展经济学思想表现在如下:一是可持续经济发展观念的产生;二是新增长理论的快速发展;三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

三、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不平衡性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普遍存在着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即都存在着发达地区和和相对落后的后发展地区。发展经济学主要讨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我国是发展中大国,发展中大国又具有不同于一般发展中小国的特征。现有的研究已经表明发展中的大国发展经济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发展中大国人口数量众多,消费需求旺盛,市场容量的绝对数相比较发展中小国要大。第二,发展中大国人口基数大,幅员辽阔,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和实现产业的集聚、调整、优化,必须建设与之相适应的庞大的基础设施,同时满足不断增长的庞大的国内需求,需要资金数量大,依靠外援或外资几乎不可能解决问题。第三,由于发展中大国在工业化起步阶段缺乏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动因,实现的是内向型发展的政策,工业化起步阶段建立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也就是必然选择。第四,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资源丰腴是发展中大国良好的资源禀赋,国内市场规模大,但是,发展中大国在经济发展中也存在如下难题:一是遗产和文明传统的重大影响;二是沉重的人口压力、严峻的就业问题和低下的经济效率;三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四是落后农业与工农业协调发展问题;五是内部发展与对外开放的适度选择。发展中大国与发展中小国相比较,其工业化过程亦不同:一是资本积累。发展中小国既可以自身积累,也可以依靠国际资本。而发展中大国则不行,尽管利用外资绝对量不少,但所占比例有限。二是产业结构。发展中大国的产业结构要求门类相对齐全,这是由发展中大国的资源状态和国内需求状况共同决定的。三是国内市场与国际贸易。发展中小国幅员小,国内统一市场较易形成;发展中大国幅员辽阔,建立交通和通讯网络需要巨额投资,且耗用时间长。所以,发展中大国不同于发展中小国,发展中大国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更为严重,更为棘手。比如中国,存在三大经济地带,经济发展水平东部、中部、西部依次递减,处于末端的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大。发展中大国的发展存在不平衡性、层级性。

四、发展经济学适用于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与其他国家的后发地区相比较,我国西部地区在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历史条件等方面都具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性。第一,我国西部地区自然环境相对恶劣,自然资源丰富。第二,区域经济基础薄弱,二元结构典型。第三,教育科技落后,基础设施差,社会发育度低,资本形成能力弱。第四,西部民族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地区。发展经济学致力于推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为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产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如今,作为发展中大国的中国内部,亦存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进地区和落后地区,即存在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和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后发展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学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问题探索了良好的范例,提供了成功的借鉴,那么用它来解决一国内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也是可行的。这是因为一国内部后发展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条件和现实情况与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情况类似,所以,发展经济学完全可以用来解决中国后发展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发展经济学在中国的后发展地区具有普适性。

五、发展经济学视角下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发展中国家要发展经济,就必然要走工业化道路。但是,对工业化的理解不同,就会导致不同的结果。结构主义和激进主义所采取的工业化,既忽视农业的发展,又只采取单向的工业品导向,虽然使工业获得较大的发展,但也导致了经济社会的二元结构。不但农业发展严重滞后,而且工业发展亦后劲乏力。张培刚教授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曾指出,完整的工业化是包括农业发展在内的工业化。后来发展经济学之所以陷入危机,是因为发展经济学没有完成使命,广大农村依然贫困,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二元结构依然存在。如今许多发展中国家开始重视农业的发展和农业与工业的协调。我国后发展的民族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的差距,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类似,作为一个整体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而民族地区又更为落后,暂时还不具有全面进行工业化的现实条件,发展中国家在由传统的农业化国家向工业化国家转化时,应具备较强的物质资源的储备,包括:数量庞大的、可使用的资本储备,劳动技能较高的、符合现代工业发展需要的劳动力资源储备;先进的科技发展水平、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良好的基础设施等。显然,西部民族地区在整体上还不具备这些条件。从资本资源来说,西部民族地区资本形成能力弱,资本使用效率差;从适合现代工业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资源来说,西部民族地区科技教育水平低下,具有一定人力资本存量的劳动力资源稀缺、素质差;就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与先进的现代管理制度的适应性来看,就连东部沿海地区目前都还不够成熟,何况西部民族地区;从基础设施建设来看,西部民族地区由于地势地貌和气候和水资源等特征,其基础设施相当落后,其基础设施建设也相当困难。因此,西部民族地区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应该是这样的路径选择:一是继续做好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工作。因为一个民族、一个区域如果还没解决温饱问题,怎么奢谈现代化。二是在国家扶持下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关”———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现代化工业建立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三是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一批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西部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不能搞重复建设,要从自身特点和优势出发,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有潜力的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四是发展科学技术,注重人才培养。实现西部民族地区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化,毫无疑问应是后发展的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主题。

作者:饶毅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探析:发展经济学及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内容摘要】发展经济学是诠释发展中国家如何由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发达的经济学,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主题,发展经济学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对我国后发展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更是具有普适性。

【关键词】发展经济学;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一、发展经济学的产生

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谈到一个国家如何由穷变富的问题,实质上已涉及到发展经济学的研究主题。亚当•斯密关于经济发展的构想是: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是一个宏观经济问题,是国民财富和社会财富的集聚与增长。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和劳动力人数的多少决定了国民财富的增长。这是发展经济学的雏形。但是,发展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则产生于二战后。当时一些国家为摆脱殖民压迫,纷纷独立,迫切需要发展经济。当时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遇到的问题主要是:在实践上,一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二是当时战败国的经济复苏问题;要么对原有理论加以改造,这比较容易,要么建立新的理论,这相对困难。一些学者深入研究各发展中国家之后发现,其环境与发达国家最初完全不一样,传统理论无法复制和拷贝到发展中国家。西方国家的经济增长理论由于条件不同、问题很多、相去甚远,也无法照搬到发展中国家。所以当时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迫切需要一门新理论,由此发展经济学诞生了。早在1939年,克拉克(Clark,C.G.,1939)就出版了《经济进步的状况》一书,对后来经济发展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20世纪40年代出版的《落后地区的工业化》和《东欧与东南欧工业化问题》是发展经济学的开山之作,在发展经济学的发展中具有引领性和开创性的历史地位,是发展经济学的标志性文献。

二、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发展经济学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根据其政策演化和发展思路的差异性,发展经济学家将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40年代末到20世纪60年代末的结构主义发展阶段;第二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末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新古典主义发展阶段;第三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后的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发展阶段。

(一)第一阶段。发展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第一阶段是20世纪40年代末到20世纪60年代末的结构主义发展阶段,其结构主义思想,是这一时期的主导思想,后来也成为发展经济学的主流学派。二战结束后,很多发展中国家取得了政治上的独立地位,经济发展成为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着诸多阻碍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如:经济发展水平低、发展滞后、经济变量弹性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为明显的刚性结构。因此,结构主义认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现实完全不同,市场不完善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遍现象,价格刚性,有时还会出现市场机制的失灵,经济在没有外部因素的影响下难以达到均衡状态。因此,结构主义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不是静态资源的重组和优化配置,而应建立在动态调整可投资资源和保证供给增长的前提下,使社会经济结构作出相应的调整。

(二)第二阶段。发展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第二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末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新古典主义发展阶段。结构主义发展思路使许多发展中国家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但是,结构主义还存在理论上的缺陷和实用上的局限性,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新古典主义“复活”而成为发展经济的新的主流思想。概括起来,新古典主义的主要观点是:一是社会的发展应是综合的发展,满足人的基本需要是经济发展的目标;二是重视人力资本,纠正唯物质资本的缺陷;三是强调对外贸易在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发展的显著拉动作用;四是新古典主义突出了市场机制、资源优化配置、微观经济基础等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三)第三阶段。发展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第三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后的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发展阶段。同样,由于新古典主义在实践中和理论上也存在诸多缺陷,于是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开始盛行,新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发展经济学思想表现在如下:一是可持续经济发展观念的产生;二是新增长理论的快速发展;三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

三、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不平衡性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普遍存在着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即都存在着发达地区和和相对落后的后发展地区。发展经济学主要讨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我国是发展中大国,发展中大国又具有不同于一般发展中小国的特征。现有的研究已经表明发展中的大国发展经济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发展中大国人口数量众多,消费需求旺盛,市场容量的绝对数相比较发展中小国要大。第二,发展中大国人口基数大,幅员辽阔,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和实现产业的集聚、调整、优化,必须建设与之相适应的庞大的基础设施,同时满足不断增长的庞大的国内需求,需要资金数量大,依靠外援或外资几乎不可能解决问题。第三,由于发展中大国在工业化起步阶段缺乏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动因,实现的是内向型发展的政策,工业化起步阶段建立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也就是必然选择。第四,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资源丰腴是发展中大国良好的资源禀赋,国内市场规模大,但是,发展中大国在经济发展中也存在如下难题:一是遗产和文明传统的重大影响;二是沉重的人口压力、严峻的就业问题和低下的经济效率;三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四是落后农业与工农业协调发展问题;五是内部发展与对外开放的适度选择。发展中大国与发展中小国相比较,其工业化过程亦不同:一是资本积累。发展中小国既可以自身积累,也可以依靠国际资本。而发展中大国则不行,尽管利用外资绝对量不少,但所占比例有限。二是产业结构。发展中大国的产业结构要求门类相对齐全,这是由发展中大国的资源状态和国内需求状况共同决定的。三是国内市场与国际贸易。发展中小国幅员小,国内统一市场较易形成;发展中大国幅员辽阔,建立交通和通讯网络需要巨额投资,且耗用时间长。所以,发展中大国不同于发展中小国,发展中大国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更为严重,更为棘手。比如中国,存在三大经济地带,经济发展水平东部、中部、西部依次递减,处于末端的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大。发展中大国的发展存在不平衡性、层级性。

四、发展经济学适用于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与其他国家的后发地区相比较,我国西部地区在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历史条件等方面都具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性。第一,我国西部地区自然环境相对恶劣,自然资源丰富。第二,区域经济基础薄弱,二元结构典型。第三,教育科技落后,基础设施差,社会发育度低,资本形成能力弱。第四,西部民族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地区。发展经济学致力于推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为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产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如今,作为发展中大国的中国内部,亦存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进地区和落后地区,即存在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和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后发展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学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问题探索了良好的范例,提供了成功的借鉴,那么用它来解决一国内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也是可行的。这是因为一国内部后发展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条件和现实情况与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情况类似,所以,发展经济学完全可以用来解决中国后发展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发展经济学在中国的后发展地区具有普适性。

五、发展经济学视角下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发展中国家要发展经济,就必然要走工业化道路。但是,对工业化的理解不同,就会导致不同的结果。结构主义和激进主义所采取的工业化,既忽视农业的发展,又只采取单向的工业品导向,虽然使工业获得较大的发展,但也导致了经济社会的二元结构。不但农业发展严重滞后,而且工业发展亦后劲乏力。张培刚教授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曾指出,完整的工业化是包括农业发展在内的工业化。后来发展经济学之所以陷入危机,是因为发展经济学没有完成使命,广大农村依然贫困,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二元结构依然存在。如今许多发展中国家开始重视农业的发展和农业与工业的协调。我国后发展的民族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的差距,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类似,作为一个整体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而民族地区又更为落后,暂时还不具有全面进行工业化的现实条件,发展中国家在由传统的农业化国家向工业化国家转化时,应具备较强的物质资源的储备,包括:数量庞大的、可使用的资本储备,劳动技能较高的、符合现代工业发展需要的劳动力资源储备;先进的科技发展水平、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良好的基础设施等。显然,西部民族地区在整体上还不具备这些条件。从资本资源来说,西部民族地区资本形成能力弱,资本使用效率差;从适合现代工业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资源来说,西部民族地区科技教育水平低下,具有一定人力资本存量的劳动力资源稀缺、素质差;就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与先进的现代管理制度的适应性来看,就连东部沿海地区目前都还不够成熟,何况西部民族地区;从基础设施建设来看,西部民族地区由于地势地貌和气候和水资源等特征,其基础设施相当落后,其基础设施建设也相当困难。因此,西部民族地区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应该是这样的路径选择:一是继续做好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工作。因为一个民族、一个区域如果还没解决温饱问题,怎么奢谈现代化。二是在国家扶持下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关”———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现代化工业建立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三是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一批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西部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不能搞重复建设,要从自身特点和优势出发,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有潜力的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四是发展科学技术,注重人才培养。实现西部民族地区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化,毫无疑问应是后发展的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主题。

作者:饶毅 单位: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探析:帮助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措施研究论文

摘要:渝东南民族地区长期贫困落后,但当地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因地制宜发展当地民族民俗游是渝东南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一条捷径。通过对渝东南民族地区发展民族民俗游的SWOT分析,可见此旅游产品具有切合当地实际,富有特色,可操作性强等特点,但在规划和实施时应注意开发和保护的平衡问题。

关键词:渝东南民族地区;民族民俗游;路径

重庆市是全国唯一有少数民族聚居地的直辖市。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聚居于重庆市的东南角,故称渝东南民族地区。渝东南民族地区(黔江区、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是重庆一个特殊而重要的地区。它位于渝、鄂、湘、黔隆起的褶皱带武陵山区,总人口298万,约为全市的1/10,70%的人口是少数民族,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少数民族人口的93.1%。渝东南地区是一个集“老、少、边、山、穷”为一体的区域,贫困问题十分突出,“养儿不用教,酉秀黔彭走一遭!”若干年前,人们常把渝东南地区生活条件的艰苦状况,作为教育孩子的警示语。重庆直辖前,渝东南民族地区还有40万建卡贫困户,138.6万绝对贫困人口,2万人住岩洞或窝棚,10万人患各种地方病,40万人饮水困难。2002年,渝东南民族地区五区县人均GDP不足全市平均水平的一半。贫困问题长期以来困扰着渝东南民族地区的发展。[1]

如何帮助渝东南民族地区脱贫致富,已成为新形式下,重庆市委、市政府工作的一个重心。当年,国家设立重庆为直辖市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充分发挥“大城市带动大农村”的联动效应,以加快川东南(今渝东南)等边远落后山区的经济建设步伐。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过去渝东南地区与全市发展差距非常明显。在新形式下,渝东南民族地区的发展已提上议事日程,它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不仅是局部问题,也是全局问题。渝东南地区的发展关系着全市能否如期实现富民兴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渝东南地区经济社会的稳定,关系着重庆市的稳定。正确处理渝东南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维护民族地区的团结和稳定,归根结底要靠发展。

直辖十年来,渝东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取得新发展。与1996年相比,2006年渝东南民族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85.4%、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增长205.8%、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33.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61.4%,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7.1%。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瓶颈初步缓解,开发式扶贫取得很大成效,经济总量翻了一番多,渝东南民族地区已经站在一个新发展起点上。但是,也要看到,渝东南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还有很大差距,一些主要经济社会指标远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经济总量小、产业薄弱、贫困面大、社会事业发展短腿、农民增收难度大、农村社会保障差等问题仍然是制约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难题。

一、渝东南民族地区发展民族民俗游的可行性评价及SWOT分析

渝东南民族地区要摆脱贫困,当前仍受诸多因素的困扰。长期以来,渝东南民族地区人们大多以从事传统的农牧业生产和简单的工业生产来维持生计,由于劳动工具和生产方式的落后,经济发展缓慢。这种“靠天”吃饭的财政,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显得十分不合时宜。如何转变观念,调整产业结构,寻找新的致富道路,无疑是渝东南民族地区发展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

渝东南民族地区是重庆唯一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土家族、苗族人口占当地总人口的70%左右。少数民族地区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既是一笔重要的民族文化遗产,也是一宗价值极高的旅游资源。[2]旅游业是一项投入少、见效快、关联度强的产业,渝东南民族地区若能依托其丰富多彩的民族旅游资源,因地制宜优先发展旅游业,无疑是当地脱贫致富的一条捷径。渝东南民族地区民族特色鲜明,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再加上过去交通不便,受现代文明冲击较小,孕育了极其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渝东南民族地区精美奇特的建筑,风味独特的饮食文化,多姿多彩的歌舞艺术,奇特的原始宗教仪式,尤其是他们那具有传奇色彩的婚恋习俗和节庆活动对旅游者具有极大吸引力。因此,挖掘当地土家族、苗族富有民族特色的民俗旅游资源,发展民族民俗游,是一项符合当地实情,投资少,收益高的旅游开发途径,也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有效方式。以下是对渝东南民族地区发展民族民俗游的SWOT分析。

(一)优势(Strengths)

(1)政策优势。长期以来重庆市委、市政府都非常关心渝东南民族地区的发展,制定了诸如《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的决定》、《关于加快渝东南民族地区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强民族工作加快渝东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市人大通过了《关于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决议》,为加快渝东南民族地区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总书记在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发表的3.14重要讲话及重庆设立“城乡统筹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这两件大事给重庆以及渝东南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相应也带来了一些政策优势。渝东南民族地区还是重庆唯一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因此还可以打好“少数民族地区”牌,争取国家更多的民族地区开发扶贫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

(2)资源优势。渝东南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多样,且资源组合良好。该区人文资源独特,自然资源丰富。既有观光型资源,又有休闲度假型以及参与体验型资源。当地土家族、苗族占总人口的70%,拥有深厚的民族民俗文化。风趣诙谐的秀山花灯、优美明快的土家摆手舞、高亢激越,随口演唱的土家族、苗族民歌、音色柔和,曲调欢快的民间自制乐器“咚咚奎”、号称中国戏剧“活化石”的傩戏、情真意挚、催人泪下的“哭嫁歌”、唱山歌与敲打乐紧密结合的“薅草锣鼓”都极具观赏价值和研究价值。美观实用的土家民居吊脚楼、肉沫合渣菜、火炕腊肉、咂酒,舍巴日、赶秋节、四月八等则代表着独具土家风味的生活。当地自然资源种类丰富,档次较高。有才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成功的武隆峡谷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有在国内保存完整的地震湮塞湖黔江小南海,有似桃花源一样的酉阳大酉洞桃花源溶洞,有风景如画的乌江画廊,有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的龚滩古镇和龙潭古镇,有沈从文笔下宁静安详的洪安“边城”。这些旅游资源地域组合较好,大多分布在国道319线的涪陵-武隆-彭水-黔江-酉阳-秀山-湖南吉首国道上,以及渝怀铁路的涪陵-武隆-彭水-黔江-酉阳-秀山-湖南怀化线路上。

(二)劣势(Weaknesses)

1.可进入性较差,基础设施落后。渝东南地区地处武陵山区,交通闭塞,基础设施落后。交通对渝东南民族地区的发展形成了巨大的瓶颈制约作用。渝东南中心城市黔江距重庆市有400公里,过去只有公路相连,且道路崎岖不平,到重庆要10小时以上。乌江长期以来水流湍急,险滩密布,航道缺乏管理和规划,水运作用十分有限。许多有识之士已认识到“要致富,先修路”的道理,下大力气对当地交通进行发展和整治。随着渝怀铁路的开通,当地交通状况已有较大改善,但连接黔江等中心城市和旅游资源间的道路发展仍很迟缓,交通发展仍任重道远。除了交通以外,渝东南民族地区其他的基础设施诸如餐饮、住宿在数量档次规模方面也较落后。

2.民族民俗资源汉化严重,亟待整理开发和保护。当地土家族、苗族历史上曾经历过两次较大的汉化演变。一是“改土归流”以后,流官为了革除当地少数民族“有伤风化”的陋习,加强统治,发出强制性《禁令》、《文告》,使得当地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民俗,缓慢消失,逐渐汉化了。二是新中国成立后也颁布了诸多法令,革除当地一些封建迷信的陋习。如《婚姻法》的颁布使得当地流行多年的“骨种”,“换亲”,“坐床”等落后婚俗得以根除,一种提倡简朴文明的新婚俗逐渐流行开来。因此,当地真正具有民族特色,原汁原味的民俗已所剩不多。不过,在一些地处偏僻山区的土家族、苗族村寨仍有一些具有民族特色和旅游开发价值的民俗得以保存下来。如土家摆手舞、茅古斯舞、哭嫁、跳丧、过赶年、西兰卡普,苗族的芦笙、木鼓舞、赶秋、蜡染等都是一些亟待整理和值得开发的民俗项目。

3.“国贫县”,旅游业发展缺乏资金。渝东南的五个县(区)过去都是部级贫困县,经济发展水平很低,财力有限。地方财政实行分税制后,除了维持行政人员工资开支,以及用来保证农业重点建设的投入外,基本没有太多资金用于旅游业发展。所以,仅靠地方财政发展旅游业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争取更多的政策资金扶持,拓宽融资渠道,发展多种旅游经营开发模式。

(三)机遇(Opportunities)

1.重庆设立“城乡统筹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渝东南作为“一圈两翼”之“一翼”,面临重大发展契机。今年,渝东南民族地区迎来新的发展契机。为落实总书记作出的“3.14”总体部署,重庆市提出了“一圈两翼”的发展新格局。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作为“一圈两翼”之一翼,较以前“三大经济圈”时期有了更多、更实惠的发展机遇。重庆市委书记指出:“渝东南这”一翼“在”一圈两翼“发展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这里既是我市唯一集中连片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和贫困地区,同时又是重庆通往东南沿海的陆路大通道和全市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渝东南地区的发展面临难得机遇和有利条件。”当前,渝东南民族地区还可乘重庆设立“新特区”的东风,加快发展建设步伐。今年6月7日,国务院批准重庆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就决定了重庆今后一个工作重心是“城乡统筹发展”。渝东南民族地区长期贫困落后,是重庆市城乡统筹发展最薄弱的环节,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渝东南民族地区的发展已引起重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必将得到比过去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发展旅游业资金短缺问题将逐步得到改善。开放的渝东南民族地区将吸引更多潜在游客。

2.交通得到极大改善,渝东南发展面临新的机遇。目前,渝东南民族地区的交通已有了较大改善。渝怀铁路的通车,大大缩短了重庆到渝东南民族地区的距离。渝东南中心城市黔江到重庆只要3个小时,渝东南最偏远的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到重庆只要5小时。渝怀铁路通车以来,带火了渝东南民族地区的旅游。319国道三级路改二级路现已开工,建成后从重庆到渝东南边界秀山只要6小时,从重庆到黔江只要4小时。黔江舟白机场正在紧张施工中,它的建成将进一步缩短渝东南民族地区与重庆乃至全国的距离。渝东南民族地区交通设施的逐步改善必将提高该地区的可进入性,加强该地区与外界的交流,从而扩大潜在游客群。

(四)威胁(Threats)

1.周边旅游项目的竞争。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地处长江三峡、武隆芙蓉洞仙女山风景区与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区之间。这几个景区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闻名遐迩的。这些旅游资源品质高,开发早,已形成一定规模,具有先开发优势和首因效应,从而形成对渝东南地区较强的竞争态势。

2.旅游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发展旅游业对地方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旅游能够促进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加剧了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损耗和地方特色的消失。权宜之计,当然是两者兼顾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只是,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和旅游开发者面对当地长期贫困落后的现实,常常会急功近利地选择前者,而忽视当地生态环境和地方特色文化的保护。旅游资源一旦破坏,便难以恢复。

二、渝东南民族地区发展民族民俗游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民族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往往带来负面影响,诸如旅游资源退化、民族文化艺术的商品化和庸俗化、民族习俗及其生活方式受到冲击等。[3]如何避免这种负面影响?最根本的是在开发规划和经营管理时,充分重视民族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使其能够长期保持独特性,本真性和持久性,以保证当地民族民俗游的可持续性发展。公务员之家

(一)开发规划时应注意保持民族民俗文化资源的本真性

要将民俗文化资源改造成旅游产品,必将有一个包装和商品化过程。当地政府和开发者往往考虑到当地老、少、边、穷的实际,抱着短期急功近利的思想,仅考虑民俗文化资源作为商品的吸引力、可展示性和可接受性,而忽视了它的本真性。比如独具土家特色的民俗哭嫁,是土家姑娘出嫁时伤别离,惧未来有感而发的哭唱歌谣,新娘在结婚前半个多月就要开始哭,有的要哭一月有余。它现在也应游人之邀,可即兴表演,而不必等到结婚嫁娶之时。这种展现人伦真情的哭唱歌谣,已变成了旅游需求驱使下专事展演的“虚假民俗”。不知游客看过这种移花接木式的“文化盆景”后,对土家族哭嫁婚俗能了解多少。开发者在进行旅游开发时,往往仅将“民族”看成一种可供利用的市场资源。为了强化旅游的“民族”身份,他们常将民俗事项简化为更易把握和利用的形式,使旅游者在目不暇接的观赏活动和趣味盎然的参与活动中,满足了其领略多姿多彩民族文化的需要。但这种简化和省略使民俗事项变成了游客眼中“奇风异俗”式的被动观赏物,失去了它的生活本真性。对那些把真实性作为旅游动机的旅游者来说,降低了他们的旅游满意度。[4]因此,如何在开发当地民俗文化旅游产品时,兼顾民俗事项的本真性,是发展当地民族民俗游并保持其可持续发展应注意的重大问题。

(二)降低异地副文化的负面影响和冲击

过去,渝东南地区特别是其中一些山区交通不便与外界交流甚少。因此,一些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和风情民俗得以保留下来,成为民族民俗旅游开发的亮点。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游客的涌入,外来的异质文化、思想和生活习俗必将对当地传统文化带来冲击,引起当地民俗的冲淡、形式化甚至消失。如渝东南土家族传统民族服饰同化就是一个最显著的例证。过去土家男女一年四季都戴头巾,男穿对胸衣,双排至十一扣,俗称蜈蚣扣,袖口、领口及裤管末端加花边;女人则右开襟,袖大而短,饰花边,挂银铜佩饰,俗称“满襟”,有满清遗风;男鞋多为青蓝布,女人穿绣花鞋。目前,随着渝东南地区日益频繁的对外交流,就连最偏僻的土家山寨,也难得一见身着传统服饰的土家人了。更严重的是外来旅游者的思想文化给旅游地社区带来了潜移默化的消极影响。如社区居民通过对旅游者行为的观察,逐渐在思想和行为上发生消极的变化,他们开始对自己的传统生活方式感到厌倦,故而先是盲目仿效,而后发展到有意识地追求,最后甚至导致出现不良社会现象和犯罪行为,影响了旅游地的社会秩序,破坏了旅游地本土文化的纯朴性,对当地民俗文化产生严重污染。这种带根本性的外来文化威胁是我们在进行民族民俗旅游开发时应充分考虑的问题。

当前,渝东南民族地区因地制宜发展民族民俗游,是切合当地实际,富有特色,可操作性强的旅游产品。对渝东南这“一翼”脱贫致富,实现小康,达到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发展的战略目标具有现实意义。但民族旅游是脆弱的,在本质上具有自我毁灭性。[5]因此,在开发民族民俗游时,应在可持续发展的宏观视野下兼顾当地开发和保护的问题,在保持民族民俗旅游资源独特性、本真性及持续性的前提下,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