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现在的科学技术

现在的科学技术

时间:2023-08-17 18:03:31

现在的科学技术

现在的科学技术范文1

首先是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科教学应用过程中认识上的误区。

因为工作关系,我接触了许多教师,其中有许多教师的观念仍停留在表面的认识上,而不是深层次的思考。他们仍然认为不管什么课,只要在课堂上或多或少的用了信息技术的教学设备,更有甚者认为只要使用网络引用了一些网上的资料,那么这节课就与信息技术进行了整合,而不是从实际课程的具体需要出发,考虑应该应用什么样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何最好的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实际上这只不过是把过去的“教死书,死教书”变换了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在教学准备过程中或者在课堂上运用了一些现代的教学手段而已。

专家强调,1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学的演示工具,而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之间的“融合”。它的本质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及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从而过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

其次过分的强调和夸大了现代教育技术,而忽视了课程本身。

还有一些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不管是什么课,也不考虑课程本身的具体知识点和内容,都要牵强附会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这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听完他的课以后,给学生和我们这些听课教师的感觉,好像这是一堂信息课。还有的课更好像是学生在自学,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的角色只是一个各种现代教育设备的操作者。因为他把这节课所有的内容、知识点都做成了多媒体课件,整堂课中学生和我们只看到了他如何操作那些教学设备,对教学内容基本上没有进行什么讲解。这样的课从何而谈教学艺术,从何而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有的教师把自己的教学课件做的过于富有艺术性和欣赏性了,而他要讲的是一堂化学、物理或其它课程的实验课,一方面,这些课件脱离了科学知识的严谨性和真实性,另一方面,这些课件做的太过于华丽,分散了学生对学科本身知识点的注意力。

专家强调,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之间的整合应突出“人”的地位,实现人与物化的信息之间、网络虚拟世界与现实之间的融合,通过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之间有机的整合,确实达到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目的,并且在教学过程中真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为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养营造最理想的教育教学环境。

最后,在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科教学的具体应用过程中,教师在教育技术设备操作技能上的欠缺。

有一次我在中小学听课,教师讲的非常精彩,现代教育技术设备运用的也是恰到好处,相得益彰,学生的学习热情被完全的激发了出来,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都不知不觉的被深深的打动,陶醉在这种学习气氛中,可是突然,那位教师不小心的碰了一下鼠标,他的课件马上进入了下一个内容。然后那位教师赶紧又切换到前一个章节,手忙脚乱的忙了半天最后总算是找到了前面的内容,学生们也一个个的跟着看了好几分钟,当老师再讲解的时候,刚才的学习气氛已荡然无存,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再也找不到刚才的那种全身心投入感觉。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将学科教学引入了整合的时代,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同样也促进了教师专业的发展。所以要想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上好每一节课,首先我们教师本身必须掌握基本的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与技能,具有信息化环境中教与学的新观念,才能适应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际需要,把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很好地组合起来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在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教师必须终身加强专业训练,习得专业技能,提高从教素质,关注自身的信息素养和学习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技能水平,从而使我们始终具有较高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这样才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最终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总之,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过程强调的是“以人为本”、“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其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我生存能力、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最终实现面向时展的创新人才的培养。在学科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整合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对教材和学生事先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在有限的物质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资源,发挥设备的最大潜力,结合本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生的特点,利用以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加以有机整合,从而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对学生实施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教育。

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之间的整合,我们必须从有机的教学系统来考虑,不能任意夸大或者忽视其中任一因素的作用,否则就可能阻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进度,偏离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实施过程中的正确方向。

现在的科学技术范文2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现代教育;应用

前言

基于计算机技术应用范围越加广泛,教育事业发展的与时俱进,在教育领域中逐渐融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现代教育中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打破了传统教育模式下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使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具多样化、个性化,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教师在应用计算机科学技术进行教学活动时,也为其节省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学生在快速掌握知识点的同时,也提高了计算机操作技能,所以说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对于收获良好有效的教育教学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优势

(一)对教育时间的依赖程度得以降低

计算机在教学活动中是一种重要的辅助工具,以其强大的互联性,通过联网收集到各类教学信息,以强大的储存功能,加以对类型多样的信息进行整理,不受时间的限制,无论是在课堂时间,还是课余时间,只要是有计算机在任何时刻实现快速获取知识内容。例如在美术教学中,将名家字画存储到计算机网络当中,师生可以借助对字画的欣赏,加之配以文字说明,得到更加鲜明的点评。同时计算机作为在教学活动中的一种教学系统,摆脱了对于时间的限制,学生受到计算机系统的吸引,通过受到直接影响与直接利用其技术获取科学文化知识,提升了学习过程中的动手实践能力,体现了计算机科学技术应用的深度与广度[1]。

(二)不受制于教育空间的影响

传统教育教学的开展只是限制于教室内的教学活动,即当堂课的教学内容当堂传授,当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欲寻求教师的帮助,受到空间的限制,只能无奈等到下次课上询问教师。计算机科学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不再受制于空间的影响,通过社交网络将师生的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当遇到问题的时候,学生即可通过社交网络在任何地方联系到教师,寻求教师以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此外还可以不受空间的影响,实现对教学研究成果的共享,在任何地方通过登录资源共享网络平台,下载教育信息资料,实现在线交流,通过远程教育实现对课堂内容的深化,以获取有效的教学资源[2]。

(三)教学活动的灵活性得以真实体现

计算机科学技术以人机界面的形式,实现了人机对话,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增强了彼此之间的联系,通过对话实现师生灵活性的合作。教学内容在计算机系统中呈现出丰富性的特点,更加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习兴趣,使其能够配合教师具体教学活动的的实施。

(四)更加体现了自由性

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师生之间无时无刻都可以通过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应用,实现教材内容的共享,实现在线交流,这其实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现代教育中应用自由性的体现。学生可以通过其技术的使用结合知识点与自身学习实际情况,对学习时间自由选择,教师也可自由教学方法,更好地借助计算机技术为现代教育服务[3]。

二、现代教育中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应用

(一)在学生独立自主的自学阶段的应用

教材是学生促进学习一种无声的、物质化的良师益友,教辅材料扮演着辅助者的角色,对于知识的理解一方面是来源于自身对于知识点的理解,一方面是来源于教材教辅材料对知识点的阐述,而教材与教辅材料由于篇幅有限,对知识点的阐述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这是传统教育背景下存在的学生对于知识点理解的弊端,限制于较少的专业辅导的影响,对于学习活动缺乏目标方向性,学生很难在自学活动中约束自己,达不到理想的自学效果。计算机科学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学生可以借助计算机系统平台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料,更加深度地理解知识点,还能扩充知识储备量,有针对性地查找想要了解的知识内容;教师提前设计好课件,在展示课件的内容过程中,提出在自学中学生需要注意的重点、难点,结合课件展示的内容,学生提出疑问,教师进行解答,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二)课堂教学活动中提高了课堂效率

计算机科学技术在现代教育当中的应用实现了静态化的教学知识点与动态化的计算机呈现方式的有机结合。以计算机作为教学设计、展示的载体,将教材上的知识要点融合于计算机当中,呈现在信息系统当中,而且呈现的方式多种多样,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思路方法,为学生对于应用计算机的学习方式提供了多重选择,把更多的目光关注于课件上,以丰富生动的教学呈现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创造了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教师减轻了授课压力,有更多的时间通过计算机平台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了解到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哪些意见与建议,便于个性化、有针对性信息化的教学活动开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从两个方面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展开了论述。第一部分中主要从四点论述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优势,正是基于这些优势使得其科学技术在教学活动中得到了广泛;第二部分是对其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具体应用体现,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是教育事业与时俱进的体现,随着其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会对现代教育中注入生机勃勃的活力,为教育事业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

参考文献:

[1]卢唯威.计算机科学技术在计算机教育中的应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

[2]沈长银.计算机科学技术在现代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3,23:309-310.

现在的科学技术范文3

教育的发展正在经历着从传统教学观向现代教学观的转变,以工程图样作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工程制图课程是所有工科院校的一门必修基础课。随着科技的进步,计算机绘图已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手工绘图,CAD教学应需而生,为工程制图课程注入了更加新鲜的元素。现代教育理念更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其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培养,因此在本科CAD教学实践过程中,不能机械地照搬传统的教学方法,而应针对CAD课程及学生的特点,运用现代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2][3]

1 本科CAD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阅读文献、对各高校进行调研以及北京建筑大学本科CAD教学的实践,可将目前国内CAD教学中主要存在问题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4][5][6][7]

1.1 学生绘制图纸不规范

部分高校的CAD教学与工程制图课程脱节,由计算机或者专业课教师负责教学,主要目标是教会学生用CAD画图,而较少涉及制图标准中关于图幅、图框、标题栏以及线型、线宽的使用等内容。学生意识不到CAD与工程制图课中相关规定的联系,仅仅是学会了怎样画线、画框等几何图形,因此总有高年级的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反映学生所绘制图纸极其不规范。

1.2 学生操作不规范,绘图速度慢

有的学生通过看书或者网络视频早期自学了CAD的部分操作,通过鼠标和下拉菜单可以绘制出部分图形;也有部分教师上课演示完CAD的操作后,过于关注学生是否能够绘制出图样,而忽略了其绘图的过程。这两方面的因素导致部分同学只用右手控制鼠标绘图,速度非常慢,而且一旦这种绘图习惯,再进行纠正则非常困难。

1.3 学生缺乏学习动力

由于教学方法过于传统,学生疲于记忆命令操作,重复绘制例题图样,对课程内容没有任何新鲜感,导致其学习积极性不高。

第一,考核方式落后。大多学校仍然采用传统的期末考试定成绩的考核方式,导致学生纯粹为了考试过关而仅仅练习考试可能出现的几种图样,而忽略了CAD软件本身的使用价值。

第二,理论讲解与实际练习脱节。部分高校教学设施稍显落后,采用先由教师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演示,学生下次课才到机房进行上机操作。由于没有立刻进行绘图操作,学生印象不深刻,等到下次课时仍然一头雾水,绘图积极性受挫,教师不得不再次重复,造成课时的严重浪费。

第三,上机时教师辅导学生人数太多。部分学校均是合班课,每位老师需要同时辅导七八十名学生,根本无法兼顾。

2 现代教育技术在CAD教学中的应用

笔者在北京建筑大学从事工程制图及CAD课程教学以来,注意总结教学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及不足,结合学生心理特点及课程性质,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到平时的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1 强调手工绘图实践的基础地位

在制图课时总有学生提出:现在设计院都是计算机绘图,何必再为难我们费时费力的手工绘图呢?很少有人理智地认识到,使用计算机绘图需要人的思维控制,根据学习金字塔理论(见图1),如果仅靠听教师讲图幅、图框、线型、线宽等制图规定的被动学习,学生对知识的印象非常浅,而若将其进行到实践环节的主动学习,通过几个小时的图板和丁字尺手工绘图练习,则学生对制图标准的印象会深刻许多。因此,在CAD授课之前,学生通过工程制图课程进行一定的传统手工绘图练习是必不可少的,若工程制图课程本身包含CAD绘图内容,或制图课程结束后立即进行CAD实习周,则教学效果会理想很多。

2.2 重视学习过程,培养良好绘图习惯

现代教育观强调要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个别同学通过下拉菜单才能找到画线画圆命令,还有同学左手插在兜里,仅靠右手操作鼠标,在感叹其绘图如此费力的同时更体会到关注学生绘图过程的重要性,而不能仅仅满足于其能够绘出图样这个单纯的结果。因此,第一次上课时便通过对桌面菜单与快捷键的比较,强调左右手的相互配合,使其绘图之前便意识到“左手键盘,右手鼠标”习惯的重要性。同时强调关注命令行的操作提示,学会人机对话,以减少刻意记忆绘图命令中各项操作的先后顺序,减少盲目操作。

2.3 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自主设计

现代教育理念提倡从重视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培养转变,从重视教法向重视学法转变。为了改变传统的以教师“教”为中心、学生思维和创新能力被压抑、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状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其机械学习变为有意义的学习,在介绍完CAD中的绘图命令和编辑命令后,便鼓励学生根据生活中接触的人物和事物进行平面图形的自主设计和绘图,要求是必须有四种以上的圆弧相切。事实证明,这种方式可以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生在绘图过程中为了使某个细节更完美,会不断地请教、讨论,其最终展示的作品很多都令教师惊讶不已,教学效果远远超出了传统教学中的抄绘图样。

图2为某同学为迎接中国传统生肖羊年的到来绘制的动物造型――“羊”,图3为某男生根据日常生活中同学间的玩笑设计的同学画像――“我心目中的杰”,并为之赋诗一首,充分体现出了他们对这种自主设计的热情,创作才能和思考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展现。有位同学在实习总结中写道:没有学习CAD之前,画图真的很麻烦,很复杂,我享受但也很痛苦;经过这次实习,我最大的收获应该是付出后收获的喜悦,当我得到老师的肯定,当我看到我的成图,那一刻真的很高兴。还有的同学表示:在一周的CAD“集训”中我不仅仅学会了一项技能,而且还锻炼了我的意志品质。我很感谢这次实习,非常充实和快乐。

2.4 调整考核方式,建立全面评价体系

鉴于传统的期末考试不能完全体现学习过程,因此在CAD教学中增加平时成绩的比重,建立全面评价体系。对于要进行期末考试的CAD课程中各项成绩所占比例如图4所示,通过全面评价机制鼓励学生进行自主设计,在保证绘图质量的基础上,还要能够将其设计理念、绘图技巧通过成果演示环节展示给全班同学并回答质疑,锻炼了其表达能力和反应速度;设计报告的书写培养了其写作能力和文档排版能力。这种评价体系在知识传授的基础上更侧重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2.5 注意总结,不断完善教学

北建大新校区的使用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优质的教学条件,可以在机房进行操作演示及一对一辅导,遇到合班课总会邀请其他教师进行协助指导。通过讲课及辅导时的沟通,以及学生设计报告中的学习体会,及时掌握其学习状态及存在问题,以明确今后教学改进的方向,以不断完善教学效果。

总之,通过教师对教学环节的精心设计和教学方法的改善,引导学生能够快乐的学习,同时培养其各项能力的全面发展,则是作为教师的最大成就。

现在的科学技术范文4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应用优势;注意问题

中职生学习能力相对较弱,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再加上多数学生认为语文课是“辅科”,所以这就导致中职语文教学的难度加大。为了调动中职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笔者积极尝试在语文教学中科学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课堂教学有了前所未有的活力。

一、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给学生创造一个丰富而又轻松的学习环境

现代教育技术可以集声、文、图、像于一体,使知识信息来源丰富,且容量大,内容充实,形象生动而更具吸引力。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宽阔的时域空间,既可以超越现实时间,生动地展示历史或未来的认知对象,又能够拓宽活动范围,将巨大空间与微观世界的事物展示在学生面前加以认知,从而创设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处于一种亲切的情境中。这样,就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从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学生听课造成的疲劳和紧张。使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交互促进、共同发展;让学生可以在良好状态下,自主地、积极地学习,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如教学《六国论》,因文章借六国以赂求和最终亡于秦的史实来讽刺北宋统治者要以史为鉴,刻意维护国家利益。内容涉及较广,所以学生理解文章主旨比较困难。这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将七国之间错综复杂的形势和宋王朝与西夏、辽等地方诸侯对峙的局面,中央王朝文强武弱的特征和原因,以及像苏洵这样正直的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们的心忧天下的胸怀等内容,都恰当地组合在一起。这样一来,文中这些枯燥而又难以理解的内容学生就可以很轻松而又清晰地理解。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审美情境,引领学生走进作品,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

精心创设审美情境,可以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有效的吸引学生积极地发现美。感知美。因为审美情境对学生不是强行给予的,而是从学生的审美心理自由出发而设定的,它较之单纯的说教更易于被学生理解并引起审美情感的共鸣。它所具有的各种审美因素,可以通过多种渠道,综合地、整体的对学生施加审美影响,有利于全面地塑造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尤其它能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潜移默化中得到美感体验和审美陶冶,把学生从有我之境,带入到无我之境,变语文课文中的“此情此景”为“我情我景”。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是创设作品审美情境的有效途径。例如,在讲授《琵琶行》之前,先播放忧伤哀怨的琵琶独奏曲,用多媒体推出蓝天、明月、江水、孤船、秋风萧瑟、枫叶凋落的画面。哀伤的音乐,凄冷的画面一下子就将学生引入沉闷而凄冷的氛围中,为理解课文奠定了一个情感基调。诗中描写音乐的诗句令人拍案叫绝,可推为古典诗歌中音乐描写之绝唱。“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为了让学生真正体会出诗句描写的音乐中激越高亢、欢快娴雅、珠圆玉润的表演技法,可播放古典琵琶曲《高山流水》中的高潮片段。悠扬柔美的音乐充满整个教室,同学们在欣赏中慢慢进入角色,陶醉在美妙的情境氛围中。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挖掘课文中潜藏的情感,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的主题

语文教材中绝大多数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而文学作品的特征就在于它的形象性和情感性。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只能凭借自己的语言、动作来诱发学生与课文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但效果却经常不好。因为很多课文历史悠久,学生受年龄、时代、生活阅历的局限,凭已有文学修养很难深刻理解历史上曾有的生活或情感。如果在课堂中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这一难题就迎刃而解了。讲《荷塘月色》时,我给学生放《荷塘月色》的电视散文录像及孙道临朗诵的《荷塘月色》的录音带,随着“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荷塘四周”等一幅幅画面直观、形象逼真的展现,学生如身临其境,不用老师多讲,学生就深刻感受到了什么是索淡朦胧,什么是和谐宁静。再加上委婉深沉、渗透力极强的朗诵,视听结合,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作者寄寓景中的淡淡的哀愁和苦闷彷徨的情绪,以及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

二、在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要全面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树立新的教育观念

一提起现代教育技术。人们更多的想到的是多媒体、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却忽视了现代教育技术中的现代教育理论。其实现代信息技术只是现代教育技术的资源和技术支持,这些新技术只是提供了一种新的教育资源和环境,新技术本身不会孤立地在学校中发挥作用,它只有在现代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指导下,体现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时代精神,才能对教育教学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如果教育观念是陈旧的,仅仅把新技术应用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中,则新技术不仅不能发挥其优势,反而会成为强化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的手段和工具。因此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树立新的教育观念,只有在新的教育观念的指导下,才能正确应用新技术,改革传统教育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二)要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

“合理运用”就是说要用得适度、适时、适量,要根据学习主体的需要和教学内容的需要来用,还要把握好运用的时机,不要让它在不该用的时候停留在那儿,干扰学生的视线,分散学生的注意。有些老师认为,多媒体的运用会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活跃课堂气氛,用了就是比不用效果好。于是导致在授课过程中使用许多不必要的课件或多种媒体,结果一节课下来,教师忙得不亦乐乎,而学生却只充当了欣赏的角色,目不暇接。不仅没有达到辅助教学的目的,反之成为“画蛇添足”之举了。

(三)要正确认识现代教育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的关系

现在的科学技术范文5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 现代教育 重要性 建议

现代社会已进入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给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不可估量的变化。同时,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出现,为现代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而且也迎合人们对教育的迫切需求。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改进,已经广泛应用到教育领域。在教育部门被深入利用,通过使用计算机技术,开发和整合教育资源,可以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开拓师生的知识面和视野。下面主要是在讲计算机科学技术在现代教育领域中的重要性,以及就如何贯彻落实计算机技术到现代教育中去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建议,使得老师和学生都会在这种电脑辅助式教育中得到更多的更先进的信息。

一、计算机科学技术在现代教育领域中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提高教学知识的系统化和扩大教学信息的传递量

在计算机技术教育教学中,可以扩大教学的信息量,将一些分散于不同课程,不同章节上的知识整合起来,形成知识网,经过整合系统化后展示给学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系统、直观的知识架构。比如:在教学高中历史过程中,内容涉及到初中或者更广的知识面就会显得比较丰富,课时较多,所学知识比较分散,教师讲解起来比较困难,学生也很难接受那么多错综复杂的知识。若在总结课上,把相关知识化整合起来,化整为零,把知识结构,各时段的历史线索融会贯通起来在计算机媒体投影上展示给学生,形成整体认知,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计算机的很多的软件都能对计算机管理整个教学系统起到帮助的功能,而且有效利用这些软件,还可以节省教师备课和找资料的时间和精力,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去关注学生的学习以及心理变化。

(二)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操能力

老师们在教学理论课上很好地利用计算机技术,并且能有高效的实践作用,对于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学生的创新意识,都有很大的帮助。在现代教育中,不同形式的培训和实践,让学生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学习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实践技能,提高他们的智力和创新能力。在具体的练习可以采取的形式变化的问题,并进行一个给定的问题,并举一反三培训。比如在理科教学中,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实验模拟,让学生既能看得见又能亲身体验,做好眼能看,手能动,大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这种做法不仅可以巩固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而且可以使其思维得到锻炼,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操能力在无形中得到培养和提高。

(三)有利于教学活动中的沟通与交流

借助计算机科学技术,教师和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都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沟通和交流,不必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甚至可以进行远程教学,学生上课不一定要到教室才能学到知识。学生和教师随时可以充分的进行探讨以及在网络上分享各自的见解,达到共享的作用,也便于各种教育问题的及时处理。同时,借助计算机科学技术在沟通与交流上的便捷化,可以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形象、生动,变传统、静态的教学模式为动态教学过程,有助于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积极转变。

二、贯彻落实计算机技术到现代教育中去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建议

(一)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和环境

使用计算机技术来创建一个学生自我控制和发现新信息的学习环境。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们能够迅速掌握学习方法,并探讨境界的假设,得出正确的实验结果。此模式是学生的洞察力的能力摆在首位,充分发展学生的能力来执行复杂的思维。教师也会给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组织和解释一些难以沟通与普通知识的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技术和学生更好地沟通和互动,为学生提供一个无障碍的沟通环境,让学生对教师的参与,使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

(二)利用课件制作(PPT),开创情景教学

教师要充分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现代教育教学时,要善于利用课件制作来呈现自己的教学内容,把繁琐,枯燥的文字用直观,生动的图片、语言、声音表现出来。课件制作显示出高科技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魅力和生命力。在教学施教过程中,课件制作上要求能完整体现教学内容的同时,要努力给学生一个美的感受。在制作课件,课件预定的屏幕比例,同时突出教学主题,但也给学生一个良好的视觉享受。注意冷色调和温馨的色彩组合上的背景颜色。此外,静态和动态的图片或文字的文本应是动态和静态画面相结合,实现动静结合,相得益彰。更重要的是,在课件制作时,应充分考虑到其普遍性,操作要简单,使用方便,便于课堂操作,简化操作步骤,有效取代板书的复杂性。

(三)加强教师的计算机基础技能培训

提高计算机操作能力和教学知识整合能力,多开设课堂教学与计算机技能整合等培训,让广大教师摆脱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模式,走下讲台,拿起鼠标,与学生一起共同探讨知识,而不再是夫子教学,唱独角戏。另外,改变教师对计算机教学的传统观念,树立计算机科学技术为现代教育锦上添花的观念,利用好计算机这一把利剑,运用于教学过程。应充分利用现有软硬件,提高制作水平,总结点滴经验,大胆创意,并实现传统教学与现代教育思想和手段的结合可以为现代教育的改革和腾飞添上翅膀。

总之,我们要正确认识到计算机科学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价值,充分利用好计算机的功能,让计算机技术给我们的现代教育带来更多的价值,同时也让教师和学生共享现代社会发展的成果和文化精华。

参考文献:

[1] 毛远明.中学化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应用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

现在的科学技术范文6

【关键词】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

档案管理现代化是指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档案管理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处置、管理和提供利用服务。同时,也是档案部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档案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开发和利用。

一、加强管理,做好组织协调工作

1.各级档案管理都要建立专门的现代化管理机构

强化档案管理现代化的监督和指导,协调解决各地区、部门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重大问题。

2.各级档案管理部门要制定长期建设和发展规划

实现档案现代化管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各级档案管理部门可根据国家档案局总体规划要求,提出本地区的总体目标和各阶段工作任务,并明确具体的奋斗目标。

3.各级档案管理部门要组织技术协作攻关,解决档案现代化管理的共性问题

开展档案现代化管理涉及理论和科学技术问题,单靠一个地区、一个部门是难以胜任的。为此,各地应进行必要的分工协作或合力攻关。在这项工作中,省级档案馆应发挥设备、技术、人才密集的优势,带动市、县档案馆共同开展档案现代化管理工作。

二、实现向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过渡

档案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广泛性,在收集、整理、鉴定、编目、保管、检索、利用和编研各个环节中,都要有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系统理论。我们必须正视这个现实,不能一讲档案现代化管理,就放弃传统的技术工作,或者坐等新技术的到来,而停止在现在的手工操作。应当看到,采用现代化技术,实现现代化管理,对档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我们加强传统技术的改造和手工方式的规范化、标准化,也为向档案管理现代化过渡创造了条件,有利于加速档案管理现代化。因此,我们既要引进现代化新技术,也要重视传统技术与现代化技术的有机结合,既要开展档案管理现代化工作,也要大力做好档案管理各个环节所需的手工操作。

三、推行档案标准化和规范化

1.推行档案标准化

国家和省级档案管理部门应制定和完善各项标准,使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都有标准可以遵循,并采取措施,积极推行档案管理标准化工作。

2.加强档案业务基础建设规范化

这是各级档案馆的一项经常的任务。近几年来,我们各级档案馆通过定级升级活动,档案业务基础建设有很大的改观,特别是对新接收征集进馆的档案,要做好整理编目规范化工作,为档案现代化管理创造良好的条件。

3.积极开展档案著录标引工作。

档案数据准备的关键是档案著录和标引。这是应用电子计算机技术的重要的前期处理工作,也是一项十分艰巨和细致的工作。著录标引的质量和数量,直接影响到计算机管理系统能否实用,所以,这项工作应当在前面。同时,在著录标引工作中,要坚持著录与标引的标准化,按科学方法办事,为档案检索和自动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推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由于计算机性能不断完善,运算速度不断提高,价格不断下降,使动用电子计算机管理档案从可能变成现实。计算机管理不仅是为了适应现代化办公方式所形成的档案,更因为依靠它能轻易解决大量档案的贮存问题。计算机管理便捷、快速的查询方式给档案工作带来了全新的变革,提高了档案信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我们应以计算机的运用为实现档案现代化管理开辟一条新的途径,逐步建立内联网(各科室)、外联网(与市级机关、乡镇、二三级单位、地方籍知名人士、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和友好档案馆等)、互联网,尽早建立起档案信息网络,共享档案信息资源,全面推动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在应用电子计算机管理档案中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

1.坚持求实与创新的原则

虽然电子计算机已日趋成熟,一些档案馆也经过了几年的实践运用,但总的来说仍处于开始阶段,许多问题仍在探索之中,因此,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自己的工作方针,实行分类指导的方法,鼓励工作基础较好、技术力量较强、资金状况较富裕的档案馆先上这一项目。要注意及时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另外,积极改革创新,大胆进行理论的研究和实践的探索,走出一条适应档案馆工作的档案现代化管理的新路子。

2.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

应用计算机技术管理档案是一个新课题。在工作步骤上要抓好试点,先在条件好的档案馆进行试点,然后推开;在机器配置上可先购置微型机进行实际操作试验,条件成熟后再配置高功能的计算机正式输入和检索;在运用范围上,可先搞档案检索,建立各种计算机检索系统,然后再搞全息贮存,运用光盘、多媒体等高新技术;在输入方式上,一般要做到先著录后输入等。总之,运用电子计算机技术管理档案,要从实际出发,逐步取得经验,由小到大,稳步前进。

五、提高档案法制建设

首先,进一步完善档案法律法规体系。以国家档案法规为支撑,研究制定和完善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地方档案规章体系。制订《档案利用安全与保密办法》等适应档案事业发展的政府规章或规范性文件。其次,全面推进档案依法行政工作。在全国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系,市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建立健全档案行政执法机构,县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配备专职档案行政执法人员。档案行政执法应做到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规范。全面推行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完善档案行政执法监督网络体系,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评议考核制和错案责任追究制,对档案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情况进行考核。在档案行政执法检查,查处档案违法案件方面要加大力度,扩大档案行政执法影响。

现在的科学技术范文7

关键词:信息教育技术;学科教学;问题;方法;能力

教育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教学形态要同步现代化。现代信息化教育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学手段信息化,增强教育的感染力与渗透力,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运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能有效优化教学,改善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创新意识。由于现代信息化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收集教学资料便捷,教学过程的顺畅,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合理运用现代信息化教育技术不仅开阔学生学科视野,提高全面素质及思维能力,更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源和动力。

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来说,在应用现代信息化教育技术手段服务教育,辅助教学的同时,必须注意到现代信息化教育技术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其目的也是弥补传统教学手段功能的不足,只能是提供技术辅助。教育信息化在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不能“以辅助代替教师主导”。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只是起到主导作用,信息技术手段仅是一种为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而使用的辅助手段。如果教师盲目迷信于信息技术手段而把所有的教学环节全部使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出来,那么教师就会成为信息技术手段的藩篱,只起到了播音员和解说员的作用而起不到应有的主导性作用。例如,学科中的教师模拟示范有时就具有不可替代性,若用多媒体予以代替,纵使技术手段高,但其所达到的教学效果仍然不如教师亲手示范更为直接,教师的示范性及其感染力无法简单被取代。

2.不能“为用信息化教育技术手段而用现代信息化教育技术手段”。现代信息化教育技术手段可以提供声、光、电等多种信号刺激,图文兼备,形象直观,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如果不顾实际教学需要,盲目使用各种媒体,使课堂中的信息过多繁芜复杂,则会造成无效信息的泛滥,同样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不仅不能辅助教学,反倒会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

3.不能“以模拟操作代替实际操作”。利用现代信息化教育技术手段可以很方便地模拟现实,甚至模拟现实中难以实现的效果。但是,如果热衷于在计算机上模拟操作而忽视学生的实际操作,势必会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4.不能“以教师的活动代替学生的思考”。教学活动中,必须以学生的主体。现代信息化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的作用在于应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刺激和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应用现代信息化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实践中,必须注意不能让电教媒体挤占学生的探索、分析、思考、甚至动手的时间,必须把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要考量。

5.不能“以人机对话代替师生对话”。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共同提升的过程,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情感的交流,实现教学双方对教学过程的把握,帮助教师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效果。如果盲目地依赖于技术,仅注重人机的对话,而忽略了师生多向互动,那么教学活动处于一个单向的信息系统,而缺乏应有的课堂亲和感染力。

2012年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描绘了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宏伟蓝图。《规划》指出,建立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和共建共享环境;建设并不断更新满足各级各类教育需求的优质数字资源,开发深度融入学科教学的课件素材、制作工具,完善各种资源库,建设优质网络课程和实验系统、虚拟实验室等,促进智能化的网络资源与人力资源结合。①这些重大举措,必将极大地促进现代信息化教育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实现科技手段和教育目标的深度融合。

总之,随着现代教学设施逐步进入课堂和教育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将会对学科课堂教学产生深刻的影响。现代信息化教育技术的恰当应用,为学科教学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利用现代信息化教育技术时必须做到“适时、适当、适度”。在学科教学中,只要我们巧妙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就能优化课堂教学,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极大地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开拓学生视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综合发展,从而更好地推进教育现代化和素质教育的长足发展,真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现在的科学技术范文8

关键词 中国足球超级联赛 突破技术 运用情况 技术特点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2012赛季中国足球超级联赛的16支参赛队伍前8轮的部分比赛场次,针对比赛中的一般情况,突破技术运用的场区,突破技术运用的技术动作方法及效果。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大量的足球技术书籍和相关文献,统计整理突破技术动作的各种特点。

2.录像分析法。通过观看CCTV-5转播的2012赛季中国足球超级联赛的前8轮的15场比赛的录像,统计比赛中的突破技术运用情况,记录相关数据。

3.逻辑分析法。结合比赛的相关数据和足球突破的理论知识,对比赛中突破技术运用情况进行理论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合理运用个人突破技术,不但能直接获得射门或者得分的机会,而且还能在突破之后迅速形成局部的以多打少,吸引对方防守包夹,扰乱对方整体防守布置,给同伴创造更多的突破和射门机会。由此可见个人突破技术是破严密防守,创造射门机会或制造对方犯规的利器,可以瓦解全场紧逼打法,取得局部进攻人数的优势,体现队员单独作战能力,是“全攻全守”踢法的重要手段。

(一)个人突破技术运用的场区分析

从2012中国足球超级联赛球员个人突破场区情况统计看出前场运用带球突破技术次数占54.31%,成功率为5.94%;中场占41.87%,成功率为65.52%;而后场运用突破次数占3.83%,成功率为75%。从运用突破次数来看呈现出前场到后场次数的不断减少,但是反观成功率却是不断递增。这种情况与当今足球比赛中各场区的防守特点有直接关联。一般来说,防守重心随离球门距离的减小不断加大,因为球离本方球门越近,对本方的威胁越大,防守压力越大。本方后场是防守的重点,如果防守失败将直接给对方射门得分的机会。所以作为防守方,自己的后场肯定是防守的重点,因为防守严密,所以突破比较困难,这也是为什么前场运用突破技术成功率低的原因,另外从进攻方的角度来看,所有进攻技战术的落脚点都是将球带至前场(也就是防守方的后场)射门得分。由于前场防守相当严密,所以更多的要运用个人突破技术撕裂对手的防线,造成局部以多打少,创造射门得分的机会。综合前场攻防特点,形成前场运用突破次数多但成功率低的情况。其次就是中场,中场历来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因为攻守转换多发生在中场,这是一个过渡区,后场发起进攻要进过中场,而防守方为了减小后场的防守压力,在中场就要加强防守,扼杀对手的进攻,并争取抢断球,迅速转防为攻,所以中场是个很重要的地方,防守相对也比较严密。再者是后场,后场由于防守人数多,防守严密,主要战术是防守,所以运用突破技术次数少但是成功率要高的多。

(二)个人突破运用的动作方法

个人突破技术有多种动作方法,其中包括快速强行突破、假动作突破、身体掩护突破等等,从中国足球超级联赛个人突破运用动作方法统计中可以看出快速强行突破、假动作突破、身体掩护突破的运用次数占了总的应用次数的90%以上,这三种动作方法中使用率和成功率最高的均是假动作突破,如今的足球比赛更强调紧逼式防守,球员身体素质日益提高,防守意识好,防守脚步快。面对这样的情况,运用假动作突破是最好的选择,因为紧逼式的防守容易“吃假动作”,防守意识越强,越容易被假动作骗到。这也是为什么假动作突破会被频繁的使用,当然假动作也是技术动作最复杂的一个,对球员的运球基本功有很高的要求。其次快速运球突破也显示出足够的威力,快速运球突破技术动作相对简单,但是对球员身体素质要求很高,要求爆发力强、启动快、运球熟练。其他的突破技术也各有优点,用哪种技术取决于对手的防守情况,只要运用合理,突破成功率都会很高。

(三)个人突破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1.运球不娴熟,时机把握不准。娴熟的运球是过人的关键,突破前要控制好自己脚下的球,不断的调整跟对手的距离,突破位置,抓住时机快速突破,球员突破失误多是自己运球不够娴熟,时机把握不准而导致球被抢断。

2.突破速度慢,不够坚决。在行进间快速完成整个的技术动作,早已经代替了原来的缓慢的技术动作,这是现代足球比赛中明显改变,如今的比赛防守更加紧密,抢球更加凶狠,防守力度更大,防守的效果更好。那么面对这种防守,可能最简单也是最实用的就是快速强行突破,借用武学上的一句话就是“天下武功,无坚不摧,唯快不破”,这句话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

三、结论与建议

(一)赛场上突破最多的场区是前场,前场依然是防守的重点,要多加强抢断球技术训练,提高防守能力。

(二)突破成功率最高的动作方法是假动作突破,快速强行突破和掩护突破,今后的练习可以加强这几种技术动作的训练,提高在赛场上的攻击力。

(三)突破的要点在于动作小,运球娴熟,速度快。平时的训练应多加强基本功的练习,提高控球能力,再者要加强身体素质练习,技术与素质的完美结合才能真正提高攻击力。

参考文献:

现在的科学技术范文9

当今世界是一个呈现加速发展的世界,推动世界蓬勃向前发展的动力是科学技术。作为前沿性的科学技术即“高科技”则是拉动整个科学技术向前的火车头。“高科技”的发展也呈现加速发展的势头,现在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高科技”发展的历史回顾

20世纪70年代,在现代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新技术革命首先在工业化国家得到了兴起。

迄今为止,人们对这场新技术革命的历史称谓、历史起源、技术标志仍然众说纷纭。尽管这样,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都认为人类正面临着一场新技术革命。其科学基础主要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当代物理学、生物学和化学等基础学科的深入发展;技术基础则主要源于在20世纪40年代中期兴起的以核能技术、电脑技术为主要技术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在现代科技深入发展的基础上,现代科学技术出现了三种相互渗透、相互综合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基础科学领域中各种科学的相互渗透和相互综合;技术科学领域内各种基础技术的相互渗透和相互综合;基础科学与基础技术的相互渗透和相互综合。

在现代科技的多学科、多层次,多方位的相互综合过程中,20世纪40年代末即开始形成两种类型的新兴交叉科学:如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这种类型的新的横向科学;如信息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生命科学、空间科学、地球科学,海洋科学这类新兴的综合科学。可以说,这类融合多种科学和多种技术于一体的新兴综合科学,正是新技术革命兴起的直接科学基础。作为这场新技术革命主要技术标志的微电子技术、信息工程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材料工程技术、能源工程技术等主要技术领域的重大技术突破均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

新技术革命并不是一个单一领域内的技术革命,而是一场包括微电子技术,信息工程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材料工程技术、能源工程技术和海洋工程技术领域内的多领域、全方位的综合技术革命。

因此,新技术革命既是一场高科学与高技术革命,也是一场知识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革命,是人类有史以来影响最深远的一次技术革命。

“高科技”改变科技的发展趋势,极大地提高了科学技术的整体水平

一、科学技术日趋整体化

主要表现在:边缘科学不断出现,横向科学异军突起,综合科学不断形成,科学技术日趋一体化,数学方法全面渗透,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相互渗透。

二、基础科学日趋网络化,技术科学日趋综合化

“高科技”引发了新技术革命,在以当代科技日趋整体化的总的发展趋势背景下,技术科学本身也向一体化方向发展,具体表现为日趋综合科学技术化。这种趋势直接表现为:一是技术科学所带来的多元科学基础日趋综合化;二是技术科学所具有的多元技术工艺日趋综合化。

在当代技术科学日趋综合化的发展中,整个技术科学已经成为以微电子技术为前导技术,以信息技术、能源技术、材料技术为三大基础技术,以生物技术、海洋技术和空间技术为三大开发技术的综合发展态势。

三、科学技术日趋社会化

当代科技日趋社会化,主要表现为科技研究、科技设施,科技情报、科技管理和科技教育的日趋社会化。

在当代科技日趋社会化的同时,与之并行的另一发展趋势则是当代社会的日趋科学化。

四、提高了科学技术的整体水平

当代“高科技”的兴起,促使科学技术日趋整体化,网络化、社会化。由此产生的边缘科学、横向科学和综合科学被誉为当代科技体系中的三大交叉科学。多种学科的交叉、融合、相互借鉴,极大地促进了整个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

“高科技”将极大地提高生产力水平

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生产力对历史的伟大推动作用,也是早就予以充分肯定的。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蒸汽机和棉花加工机的发展推动了下业革命,工业革命同时又引起了市民社会中的全面变革,特别在《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精辟地论述了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当代科技日趋社会化,最集中地表现为科技研究的日趋社会化。由于当代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所以科学技术也就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杠杆。

要发展国民经济,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求,就必须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发展生产力。所以我国必须在“高科技”领域有所发展,将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全面提高我国的核心竞争能力。

发展“高科枝”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全面提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不仅为中国摆脱贫穷、走上富民强国的道路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也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这一理论,就没有我们今天的繁荣昌盛,甚至也可能没有中国今天的社会主义。因此积极发展我国的“高科技”具有以下的意义。

一、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邓小平同志多次指出,科学技术是现代化的关键:“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同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1981年,党中央提出了一个经济建设与科学技术相互关系的方针,即“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前一句包含了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最大推动力这一真理。后一句邓小平同志则表述为:“科学技术主要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在这个方针的指引下,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国民经济以平均每年近10%的高速度发展,并已提前五年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科学技术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科学技术已经在改革开放中发挥出巨大的力量,成为经济发展、国家强盛的关键因素。

二、有利于解放思想,开拓思维

当代科学技术尤其“高科技”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所有方面,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但我们对科学的接受不仅仅表现为对科学技术成果的接受,更重要的是接受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科学对思想解放的促进作用也主要表现在这一方面?

科学还能消除愚昧,破除迷信-过去我们迷信权威,神化伟人,实质上也是愚昧的表现。科学还给我们带来新的思维方法和管理方法,提高了社会文明程度,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科学技术是现代国家强盛的基础,科技落后意味着国力衰弱,自古“弱国无外交”。积极发展高科技,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才能使国家强大起来,这样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会更高,在国际事务中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首先,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国家集中力量进行科研创造了有力的物质条件,并能对基础科学、应用科学和技术科学三者的平衡发展进行宏观控制。其次,社会主义闭结协作的精神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提高。现代科技的各门学科巳高度地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科学研究已高度社会化。第三,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发展需要科学技术。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为了发展生产力,其生产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而科学技术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最有力的物质手段。汁会主义制度要体现出比资本主义制度更高的优越性,要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就必须在生产力发展上具有更高的速度和更大的潜力。邓小平同志说:“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坚持社会主义,要建设比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穷?”

现在的科学技术范文10

关 键 词:农业技术经济学、学科体系、体系建设。

农业技术经济学是研究农业、技术和经济相互渗透的新兴学科,建设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对于发展农业生产力,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加速农业的现代化进程,都有重要的意义。农业技术经济学自创建以来,解决了一些农业技术经济的实际问题,为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随着中国已加入WTO,中国农业将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农业技术进步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使农业技术经济学在新的形势下为我国农业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是当前农业技术经济学学科建设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发展现状 (一)产生与发展 农业技术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1980年3月在广州召开的全国农业技术经济理论与方法学术研讨会为标志。从此,我国的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81年全国统编教材《农业技术经济学》出版,它确定了研究建立起本学科理论体系和系统研究方法的基础,规定了明确的研究任务。这是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建设起始阶段。毫无疑问,在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建设阶段,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978年,在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下,设立二级学会-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1983年改为“全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从1989年起每年开始独立召开会员代表大会,1993年被民政部批准为全国一级学会,改名为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在学会的推动下,农业技术经济分析的方法被系统的应用到农业生产决策中去,农业技术经济理论体系在实践中逐渐构建起来,并且通过多次农业技术经济学术讨论会而逐步推广应用到农业和农村经济中。以1981年到1986年原农牧渔业部经管总站在全国部分省、市、自治区开展农业技术经济效益评价为例,农业技术经济研究的成果广泛的应用到了全国各地。据1986年在山东青州召开的全国农业技术经济效益评价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统计,1984年,全国进行试点工作的有17个省,71个县,133个项目,到了1986年,增加到28个省,659个县,1316个项目。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学科建设取得了一些发展,如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研究所等一些专家学者,都主编或编译过相关教材,全国也出现了多种版本的统编教材和学术专著。这些统编教材和学术专著为农业技术经济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农业技术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发展了20多年,取得不少的学术成果。专家学者对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发展也有不同的意见,在2003年12月(南京)召开的2003年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术研讨会上,一些专家对农业技术经济学学科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总结起来,主要有三种:一是有些专家通过对农业经济热点问题的调研,得出农业技术经济学已经是一门比较成熟的农业经济分支领域。二是一些专家认为随着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农业技术经济学正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处于一个逐步完善和不断发展新的阶段;三是一部分专家学者认为农业技术经济学不能适应当前形势发展需要,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处于衰落期。就我们的研究来看,我们比较赞同第二种观点,即农业技术经济学正处于一个建设发展新的时期,需要吸收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适应世界农业新技术革命和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不断补充、完善和发展。

(二)存在问题 从20世纪

80年代以来,经过许多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内容不断丰富和完善。但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形势来看,其学科建设明显落后于实际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学科内容跟不上形势发展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建立过程,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经济效果”概念的提出,是一门“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在国家要求农业技术改造和新技术应用经济效益的背景下开创和发展起来的”交叉学科(朱希刚,2002),虽然经过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迅速发展,但是农业技术经济学仍然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这些影响阻碍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向前发展。因为一门学科的产生往往很难摆脱时代的局限性,但是当一门学科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基础发生了变化以后,其相关的理论、衡量标准、评价方法也应当与时俱进,随着完善和发展。所以,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是未来农业技术经济学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2、学科结构不合理 农业技术经济学学科结构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不系统,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论基础;二是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方法描述不够清晰,容易与计量经济学等其他经济学科的一些方法混淆,体现不出自身特色;三是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应用领域比较狭窄,局限于农业的直接生产过程,而对农业的产前、产后的供应、加工、贮藏、保鲜、运输和销售等环节以及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领域应用较少。四是农业技术经济学的教材虽然版本较多,但多是低水平重复,许多内容在其他教材中重复出现,一些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理论知识和基本原理没有讲深、讲透。

3、缺乏自身的特色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量经济学的应用领域扩大,原来农业技术经济学特有的一些分析方法被计量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其他学科所替代,农业技术经济学正失去它自身的特色,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看,如果没有自身的特色,就意味着这门学科可能会被其他的新兴学科所取代。

4、学科体系建设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缺乏完整、系统的理论框架和学科体系。事实上,到目前为止,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并未形成一个从若干基本概念和若干农业技术经济学理论演绎而成的理论框架,缺乏一个循序渐进,由此及彼,联系紧密,进行推理而演绎形成的理论体系。表现在现有的农业技术经济学的教科书中,各个章节相互独立,缺乏有机的联系。

二是农业技术经济学科体系建设定位模糊。尽管农业技术经济学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从农业技术改造和农业技术应用经济效益评价下演化而来,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技术经济学究竟怎样发展,学科体系如何建设还在探索。同时,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尽管属于技术经济学科的范畴,但又不能完全等同于纯粹的技术经济学科,它具有明显的特殊性。作为一门应用技术经济学科,农业技术经济学在吸收技术经济学、农业经济管理学、计量经济学等学科理论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突出特色,进行创新,在这一点上尚未真正破题。

三是现有的农业技术经济学科体系未能吸纳近些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与科技进步的研究成果,如近年来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农业科技园区与现代农业建设、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等最新的农业科研成果,都未能纳入农业技术经济学科的体系中去。

四是传统的农业技术经济学无法解释知识经济对现代农业所起的作用。众所周知,传统的农业技术经济学以生产要素报酬递减规律作为理论基础,在现代农业生产条件下,作为生产基本要素的知识资本(智力资本)不仅在使用中会发生递减,相反,在使用中会发生递增。因此,随着知识资本逐步被引入到现代农业中去生产,知识经济对传统农业技术经济学提出新的挑战,严重地冲击传统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二、未来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新的科技革命发展迅猛并且已经在许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尤其是在生物科学的研究上已经取得了令人震惊的成绩,为人类进行生物遗传改良和育种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天地。在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体系中,除了生物技术之外,对农业未来产生重大影响的还有在

20世纪90年代的信息化技术,它开创了人类社会的信息化时代,对农业和农业科技以及各个传统产业和学科产生着越来越广泛的影响。可以说,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革命性进展将会使农业的基本特点发生变化,从而使农业技术经济学科涉及内容发生变化,因此,未来农业技术经济学将增加农业高新技术经济学的内容,构建新的农业技术经济学科体系。

总的来说,未来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发展将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不断与发达国家的数量经济学和工商管理学接轨,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不但在课程体系上会有根本性的创新,还要对传统学科的内容进行改造,其根本目的是实现国际化与实用化,能够更加符合中国农业、农村经济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二是更加注重对农业技术创新的经济分析,注重采用当前先进的经济分析方法对新技术选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等综合效益进行分析,对技术的先进性、适用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避免技术的盲目引进。

三是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将尽可能的融入当前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所带来的变化、加入WTO、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发展,以及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等内容,使其更能紧跟时代潮流,与时俱进,符合实际需要。

四是重视对综合性、全面性农业技术经济学科人才的培养,现代科学的发展在20世纪后期就已经呈现出了综合化的趋势,所以,未来农业技术经济学科的范畴将会扩大,一些先进的经济学分析方法将被引进到农业技术经济学科中,培养复合型的农业经济管理人才也成为农业技术经济学科的重要目标。

三、构建新的农业技术经济学科体系 目前,关于《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学科主线形成了比较有特色和代表性的三种观点:一是认为农业技术经济学是以技术进步为主线,以经济效果、经济增长和诱导性技术进步三大理论为基础的学科体系。这种观点的缺点是把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学科体系构架划到了狭隘意义上的以“技术”为主线的单线思路,优点是思路明晰,理论基础比较完善成熟,若按这一观点构建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容易与农业推广学产生冲突。第二种观点主张在原有的学科体系的基础上,吸收技术进步经济评价和宏观技术政策评价等内容来完善和发展农业技术经济学,这实际上又变成了以“经济”为主线、站在另一个角度上的单主线思路,缺乏完善的理论基础,从学科建设的意义上来讲,是没有前途的。第三种观点认为农业技术经济学应当构建新的以技术和经济的关系为主线的学科体系,无论从现实意义还是从长远发展来讲,这一思路技术路线明确,吸收了近年来科研和实践中的新内容,强化了理论实践,符合农业技术经济学的长远发展需要。具体来说,按照这一思路构建新的农业技术经济学科体系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明确农业技术经济学科的研究对象、系统和层次。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对这一学科研究内容和研究层次的高度概括,研究系统是研究对象的具体体现。农业技术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是通过研究技术与经济互动的内在机理与发展规律,来研究如何解决技术的经济问题。从研究层次来看,农业技术经济学既包括某一特定的农业技术的技术经济问题,也包括企业层面或特定区域的农业技术经济问题,同时还包括诸如科研体制、技术政策等宏观层面的农业技术经济问题。

二是提升和归纳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从长远发展来看,理论体系应当是随着学科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的,基本上农业技术经济学科的基本理论应当包括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发展基本规律,技术与经济互动内在机理,农业技术与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等。如农业技术效率和生产效率监测系统理论、农业生产函数的理论、技术进步理论、农业技术创新理论、农业技术扩散与采用理论,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理论和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的理论等。

三是完善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应当将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进行扩展。基本原理如农业生产函数的应用、农业技术进步测算原理、农业技术效率测算原理,农业技术经济评价原理,农业技术要素报酬变动原理、农业宏观与微观经济效益评价原理及指标等都应当涵盖在内。而基本方法除了包括农业技术经济评价方法和农业技术经济实证分析方法之外,应当将农业技术经济效益的计量分析方法也纳入到学科的方法体系中。

四是拓展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应用领域。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应用领域不在局限于种植业和畜牧业,应该向水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和销售业拓宽,不仅仅局限于单项技术应用措施和企业、农户的微观技术经济问题,而应该扩大到各级政府的农业技术政策、农业科研投资、农业技术推广等宏观的技术经济问题。

新的农业技术经济学科体系如下表所示:

项目

基本理论

基本原理

基本方法

应用领域

农业技术经济学学科体系

技术进步理论,技术创新、技术扩散与采用理论,科技成果产业化,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

农业生产函数的应用、农业技术进步测算原理、农业技术经济评价原理,农业技术要素报酬变动原理、农业宏观与微观经济效益评价原理

农业技术经济评价方法,农业技术经济实证分析方法和农业技术经济效益与计量分析方法

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农产品加工业等

四、推动农业技术经济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建议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需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和新技术、新问题的出现,不断调整自己的学科定位、内容、框架和体系,具有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树立正确的学科建设指导思想 我国农业教育的基本方针是:农业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农业技术经济学作为农业经济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方向是必须坚持这三个面向。因此,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建设必须坚持以下指导思想:立足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面向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和农业国际化,借鉴国外发达国家技术经济学科建设的成功经验,对传统的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内容和体系进行改造和完善,使其更加符合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需要。以服务农业、农村发展和推动农业现代化为基本出发点,以面向社会普及农业技术经济管理知识、培养面向未来的高、中、初级农业管理人才作为学科建设的基本目标,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二)构建新的农业技术经济学学科体系 一是进一步明确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过去的定位是“研究农业生产中技术因素与经济因素合理结合的内在运动规律及其应用条件和经济效果”(顾焕章,1992)。建议今后应将研究领域从“农业生产中”扩大到“农业生产与经营中”,包括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的领域。

二是在构建新的农业技术经济学科体系中,要正确处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首先,要对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进行分析和归纳,明确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主要的分析方法是什么。在此分析基础上,归纳和总结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构建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框架。其次,对20世纪90年代的一些新的农业技术经济研究成果,包括基础理论应用和新的分析方法引入,如果经国内大多数专家学者的认可,也可以逐步纳入农业技术经济学的教材范围。

三是注重研究方法,农业技术经济学应该在研究方法以及实现手段上不断创新最新成果,如利用网络资源和软件,实现评价分析技术的标准化,同时不断引进探索新的分析与评价方法。

四是更加注重拓宽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应用领域的范围,尤其是注重世界农业新的科技革命对农业经济领域带来的变化,如转基因生物技术对农业生产和食品消费的影响,以及加入WTO后,农业技术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农业发展的作用等。

五是建立农业技术经济数据库和编写农业技术经济手册。根据市场经济特点和新技术、新形势的要求,重新编写《农业技术经济手册》,还应探索利用网络优势,实现对农业技术经济数据共享的途径和方式。

(三)对《农业技术经济学》学科建设重点和发展方向开展系统研究 针对当前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发展面临的一些问题,当务之急是应该组织全国高等农业院校和科研单位的力量,对农业技术学科发展方向展开讨论,在《农业技术经济》刊物设置专栏,组织学者们对农业技术经济理论、方法和应用领域开展系统地讨论,逐步在某此方面形成共识;同时,对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建设的重点和发展方向开展调查,了解全国各个高等农业院校农业技术经济课题开设、教材使用、师资配备及学科发展的一些情况,并对原来的《农业技术经济学》内容进行修改和增补,为今后编写

“十一五”全国统编教材打下基础。

(四)编写新的《农业技术经济学》教材 学科建设最终也要落实在教材上,教材是学科体系的具体体现,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载体,也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要对目前的《农业技术经济学》教材进行修改和增补,删除教材中一些过时的内容,增加一些最新科研成果,把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积累起来的大量新方法、农业科技新成果进行提炼与总结,将其中的精髓编入教材;对把过去教材中已经被其他学科普遍吸收的一些分析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予以扬弃和简化。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统筹协调,不要搞低水平重复;二是要注意编教材不同于科研,编教材不能强调一家之言,而要站在科学技术发展的时代高度,综观全貌,提高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和适用性。

(五)编写《农业技术经济学》案例 案例是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科适用性的具体体现。建议有选择性地吸收一部分现代科技发展和农业技术经济研究的最新成果,搜集有代表性的农业各部门、各领域以及农业技术项目的技术经济评价方法与范例,编写《农业技术经济学》案例,为农业技术经济理论、方法的运用提供实证分析方法论,拓宽学科视野,进一步提升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实用性,拓宽《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应用领域和范围。

主要参考文献:

1、朱希刚著,《农业技术经济分析方法及应用》,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年10月;

2、傅家骥等著,《技术经济学前沿问题》,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4月;

3、许家林等,面向二十一世纪的高等农经管理系列课程教学内容及体系的改革,《农业经济问题》,1996年第4期;

4、袁飞主编,《农业技术经济学》,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年10月;

5、孔祥智,21世纪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发展方向,《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00年第1期;

现在的科学技术范文11

关键词: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高科技产业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8)-35-0016-03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纵观人类文明的发展史,科学技术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生产力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20世纪以后,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为支柱的一系列高新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和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科学技术日益渗透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领域,成为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活跃因素,并且归根到底是现代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经济的腾飞,人民的富裕和国家的强盛一刻也离不开科学技术,事实充分昭示了科学技术是推动当今世界文明进步的有力杠杆。当代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竞争的背后,其实是科学技术水平高低的较量。科学技术已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构成,是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重要因素。邓小平高瞻远瞩,审时度势,鲜明地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的学说,对于我国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一、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

马克思最早把科学技术纳入生产力的范畴,他在考察资本主义机器生产过程中,发现了科学技术与生产的密切关系,进而得出生产力中包含科学技术的论断。

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技术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是一般社会生产力。如果将科学技术运用于生产过程,科学技术将成为生产过程中的因素,在科学技术并入生产过程的情况下,科学技术将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由此不难看出,马克思不仅科学地揭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还深入研究了这种特殊生产力的性质和特点,以及它在社会生产发展的作用。

二、邓小平同志发展了马克思关于生产力的学说,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邓小平同志的理论和实践最为丰富、深刻和卓有成效。他把握时代脉搏,最新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体现了他一贯重视科学技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学说的思想。

1978年3月18日,全国科技大会在北京召开。邓小平同志在开幕式上作了长篇重要讲话,他重申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马克思主义观点,强调“中国的知识分子已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他还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科技领域发生的深刻变革和一系列新兴科学技术产生的新事实重新阐明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科学技术正在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生产力”的思想。

全国科技大会以后,特别是科技体制改革以来,邓小平同志对科学技术的关键作用,讲的次数越来越多,份量越来越重。他反复强调科学技术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生产力,提醒全党对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要有充分的认识。他认为:“实现人类的希望靠科学,第三世界要摆脱贫困靠科学,维护世界和平靠科学。中国要发展,离开科学是不行的”。

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说:“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学和教育。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近一二十年来,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多快啊?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我们自己这几年,离开科学技术能增长得这么快吗?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并自信地说:“在高科技领域,中国也

要占有一席之地。”

三、科学技术是怎样成为第一生产力的呢

(一)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诸要素的主导要素,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要素

邓小平指出:“历史上的生产资料,都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同样,历史上的劳动力,也都是掌握了科学技术知识的劳动力。我们常说,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这里讲的人,是指有一定的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来使用生产工具、实现物资资料生产的人”当人类掌握了石器技术以后,创造出原始社会的生产力;人类掌握了青铜技术以后,创造了奴隶社会的生产力;人类掌握了铁器技术以后,创造出封建社会的生产力;人类使用机器以后,创造出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近50年,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高科技已融合、渗透、扩散到生产力诸要素中,使生产力发生了飞跃,从而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进入人类历史的新阶段。

劳动者是在社会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的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不仅取决于体力的大小,更取决于智力的高低。20世纪以来,科技革命的发展,随着生产过程中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使劳动者的智能迅速提高,劳动力结构向着智能化趋势发展,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比例不断发生变化。在机械化初级阶段,两者之比为1:9;目前,一些发达国家的劳动者行列中,高级科研人员和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以美国为例,1930~1968年期间,蓝领职工增加了60%,工程技术人员却增加了450%,科研人员增加了900%。1977年,美国脑力劳动者所占为50.1%,脑力劳动者人数已超过体力脑力劳动者。

劳动工具的改革和创新,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巨大作用。不同时代使用不同的劳动工具,这是由科学技术水平决定的。人类历史上每一次产业革命,都是以劳动工具的变革为标志的。

劳动对象包括自然物和通过人们劳动加工过的原材料。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不断发现、利用、改造、扩大劳动对象范围。劳动已不仅仅以自然物、半自然物为对象,更多的是用真正属于人类创造的全新材料、原料作为劳动对象。当代“炼金术”标志着现代技术使劳动对象进入了更高级的发展阶段。

另外,管理也是生产力。当生产力诸要素处于分散状态,还不能构成现时生产力时,只有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科学管理,把生产力各要素合理地组成一个整体,才能变成现实的生产力。现代科学为科学管理提供了一整套知识、理论和方法;同时,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控制论、系统工程等也为现代化提供了新的手段和工具。如果说现代生产管理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话,那么现代管理又极大地依赖于先进的科学技术。

一些专家认为,现代科学技术与生产力诸要素的关系,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

从这一关系可以看出,由于科学技术具有乘法效应,它放大了生产力各要素,科学技术发展得越快,这个乘数的增大也越来越迅速。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上升到“第一地位”。

(二)现代科学技术的明显超前性,是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客观依据

邓小平指出:“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许多新的生产工具,新的工艺,首先在科学实验里被创造出来。一系列新兴的工业,如高分子合成工业、原子能工业、电子计算机工业、半导体工业、宇航工业、激光工业等,都是建立在新兴科技基础之上的。”这是邓小平同志在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各国生产力发展经验时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科学技术超前于生产并对生产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是当代社会生产的鲜明特点,是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最重要的客观依据。

(三)高科技及其产业的崛起和发展,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体现

1992年春,邓小平有关科学技术工作视察南方时,不仅又一次地重申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而且做了精辟阐述。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里,邓小平有关科学技术工作的讲话,多集中在发展和我国高科技问题上。可见,他对我国高科技及其产业的发展非常关注;也说明发展高科技及其产业是最能体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高科技及其产业是当代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首先,高科技及其产业可以使生产大幅度提高。据统计,传统工业人均年产值大约为2万元;高科技产业人均年产值可达10~20万元。1982年,美国使用电子计算机完成的工作量,相当于4000亿脑力劳动者一年的工作量。

其次,高科技领域的每一个突破,都会带动一大批新产业的建立。比如,激光技术不仅可用于军事工业,而且在激光加工、激光测量、激光通讯、激光唱片、医用激光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再次,高科技及其产业的发展,也深刻地改变了传统产业技术的面貌,如半导体、集成电路的迅速发展取代了电子管,提高了工业产品的产量、质量,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竞争能力。

除此之外,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了军事装备的改进,同时也改变了作战方式和作战思想。依靠现代科学技术研制的各种新式武器和现代装备,使战争从陆地进入海洋,从地面升向空中,从地球表面扩展到整个大气层以致于宇宙太空,逐步形成立体战争。与武器装备、军事技术的变迁相适应,现代军队的指挥方式和战略思想也发生了变革。飞机、坦克、火炮性能的改进,提高了火力密集程度和作战的机动性,由此产生了“闪电战”;原子弹、氢弹等战略核武器的出现,便生产了“核威慑”战略;特别是洲际导弹的产生,便出现了“相互确保摧毁”的战略思想。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刷新了教育面貌。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家实力和地位,不单纯是有多少财产和资源,而主要是看拥有多少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看是否掌握新的科学知识。目前国际间的竞争,主要是人才和科技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因此,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对教育的各种陈旧观念,教育不在是传授知识的手段,而是强大、昌盛的标志;不再是消费单位,而是具有重要经济、社会效益的宏伟事业。由此,教育的目的和意义,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教育的方式和方法等方面都出现新的观念。“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正在日益深入人心。

现代科技革命对当代社会的影响极其深刻而广泛,它对社会生产力、经济发展、军事装备、科学和教育方面的影响显得比较清楚可见。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高科技及其产业已成为一般世界潮流。高科技的作用从经济发展来讲,是生产力;从军事角度上讲,是威慑力;从政治上讲,是影响力;从社会发展而论,是推动力。因此,高科技的发展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主要因素,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达与否的标志。因而,邓小平同志洞察到这一点,英明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具有巨大的战略意义和历史意义。

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意义

(一)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是对现代科技革命以来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影响急剧加强的精辟概括和总结

现代科技革命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新兴技术,其中有的技术不仅延伸了人的体力,而且延伸了人的脑力,可以越来越多地取代人的脑力劳动。这些技术进入生产过程,使社会的生产基本要素,尤其是劳动工具出现质的飞跃,形成了全新的生产力。与此同时,以新兴技术为基础,逐渐兴起了诸如半导体、计算机、激光、宇航等新兴产业部门。社会生产结构的变化带动了全社会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物资生产领域到精神领域的急剧变化。科学技术的生产功能充分显示出来了,它在生产乃至整个社会发展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将其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历史的必然。

(二)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学说的新发展

马克思主义经典学家从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出发,以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资生产资料出发,抓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科学地揭示了社会运动和社会发展规律。生产力学说是马克思主义宝库中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只是将其看作知识形态上(下转第37页)(上接第17页)的一般社会生产力。这与当时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作用水平是相应的。

现代科技革命以来,情况发现了显著变化,当代生产力的诸要素,不同要素之间的组合,以及现实生产中的各个环节,一刻也不能离开科学技术。仅仅将科技作为知识形态的生产力或一般社会生产力已经不够了,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邓小平科学地概括并揭示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状况,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向前推进一大步。

(三)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由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所以发展科学技术便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任务。全党、全国、全社会都要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将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提到战略发展的高度加以关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一扫传统轻视科学、鄙视技术的陈腐观念,能有效地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意识,以形成尊重科学、尊重知识的良好社会风气,为科学技术在我国的快速发展构成氛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必须推动人们学科学、用科学,大兴科学和实验之风,有利于科学精神的形成和光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段的一部分,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等理论奠定了基础,知识分子的价值和作用得到社会和历史的肯定,可以充分调动知识分子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的热情和积极性。

现在的科学技术范文12

[关键词] 现阶段;科学技术哲学研究;概述

Abstract: Philosophy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been developing rapidly in recent years. The current academic research about it is ascendant. The article summarizes the recent studies o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origin, discipline localization, development process, discipline board, current issues, tendency as well as the problems 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philosophy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ey words: present stage; philosophy study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mmary

进入新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哲学的发展呈现强劲势头。每年都有大量的文献发表以及一些重要的学术研讨会召开,使得科学技术哲学的一些专题得到了深入地探讨。文章就近年来有关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情况作一概述。

一、科学技术哲学的产生渊源。科学技术哲学并非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科学技术哲学的产生有着深厚的学术渊源和历史背景,学界从不同视角阐述了科学技术哲学产生的渊源。如学者任元彪从学术渊源上指出20世纪中国科学技术哲学主要来自三个方面:(1)现代西方科学哲学及其学术传统;(2)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辩证法传统;(3)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自然哲学传统[1]。而学者郭贵春、成素梅、邢如萍则认为“科学技术哲学”的根源在“自然辩证法”,他们比较突出“科学技术哲学”与“自然辩证法”的演变关系,认为“科学技术哲学”是从传统的“自然辩证法”的基础上演变过来的,是对“自然辩证法”学科的继承和发展[2]。学者吴国盛则认为中国的科学技术哲学实际上有三种构成因素、三重历史来源,即:(1)德国古典自然哲学;(2)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3)改革开放以来“大口袋”式的整合新学科[3]。关于科学技术哲学的产生渊源,笔者认同郭贵春等人的观点。科学技术哲学和自然辩证法关系密切,科学技术哲学是“自然辩证法”在新时期的时代体现,是对自然辩证法的继承和发展。

二、科学技术哲学的学科定位。学界对科学技术哲学的学科定位富有争议,学者有各自不同的见解。如学者黄顺基、黄天授和刘大椿在1991年编写的《科学技术哲学引论——科技革命时代的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对科学技术哲学作出了明确的定位。他们把科学技术哲学定位为以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提出的新问题为依据,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为指导,是自然辩证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是科技革命条件下的一门新学科。学者刘大椿在2001年出版的《科学技术哲学导论》一书中又进一步把科学技术哲学定位为“对科技时代提出的科技及其相关问题、要求和挑战的哲学回应”[4]。而著名学者于光远先生也曾指出,“自然辩证法”是一个科学群或科学部门体系,它是具有马克思主义的特色和色彩的诸多科学部门的总称,其中包括许多不属于哲学的科学部门。学者于棋明据此认为,在自然辩证法旗帜下汇集或孕育、成长以至分化出了许多分支学科,其中包括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历史、科学方法论、科学认识论、科学学、科学技术社会学等[5],也就是说,科学技术哲学是自然辩证法的分支学科。学者陈其荣则认为,科学技术哲学是当代自然辩证法的新范式[6],这意味着自然辩证法的范式在当生了改变。学者郑毓信则认为,要考虑科学技术哲学的定位问题,就应该认真考虑以下几个问题:(1)由于现代的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已经极大地扩展了自己的研究领域,就要认真考虑对包括诸多现实问题进来的种种研究是否能被看成真正的哲学研究?(2)科学技术哲学的现代研究与科学技术活动的距离究竟是变近还是变远?(3)在强调中国科学技术哲学应当立足于国内的同时,还应当认真考虑如何走向世界的问题[7]。学者吴国盛则深刻地指出,中国科学技术哲学的学科定位实际上存在“名实冲突”的问题,科学技术哲学虽然定位在哲学的分支学科,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的实际研究内容却远远大于哲学领域[8]。学者贾北树、陈北宁认为,在定位科学技术哲学时应该强调以下四个方面:(1)继续强调必须在哲学的层面上来建设科学技术哲学;(2)强调在科学的基础上建构科学技术哲学;(3)科学技术哲学必须有自己独立的文化意识;(4)科学技术哲学必须关注现实。从以上众多学者对科学技术哲学学科定位的不同见解中,我们可以看出,现在要想对科学技术哲学进行学科定位,至少应该考虑这样几个问题:第一是否从“哲学”的范围内界定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内容,第二是科学技术哲学的内涵和外延的问题,第三是科学技术哲学的现实性问题。

三、科学技术哲学的发展历程。学界对科学技术哲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方面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一般都趋向认同科学技术哲学在中国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如学者张培富从历史的视角指出了中国20世纪科学技术哲学的发展大致经历四个阶段:(1)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在中国开始传播;(2)新中国成立之后,科学技术哲学及其教育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3)文革十年动乱,中国科技哲学惨遭厄运,科技哲学工作受到任意摧残和践踏;(4)文革结束,中国科技哲学及其教育事业开始复苏,并迅速发展起来[9]。学者任元彪同样认为20世纪中国科学技术哲学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阶段:(1)1930年以前的“科学为本”阶段;(2)30到40年代的多种流派竞争阶段;(3)50至80年代初中国自然辩证法学派成型和发展阶段;(4)80年代中期以后的国际化开始阶段[10]。从以上对中国科技哲学的发展历程的研究,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科学技术哲学在中国是一门崭新的学科,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在进入新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哲学的发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条件,科学技术哲学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

四、科学技术哲学的学科板块。科学技术哲学的“学科板块”是指科学技术哲学的核心研究领域。当前,学界在科学技术哲学的学科板块的研究上争议较大,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如学者吴国盛在1993年撰写《试论自然辩证法》一文中就明确表达了他对这个问题的观点,主张把自然哲学、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史和科学史作为自然辩证法事业大力发展的四大学科[11]。而学者陈其荣则指出,随着20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自然科学的高度分化和综合的发展,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汇流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社会化与社会的科学技术化,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的发展提供了新鲜的经验材料和理论思想,使它拓展成为包括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等在内的综合性的交叉学科——科学技术哲学[12],也就是说,科学技术哲学应该包括“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几个方面。而从学者张明国、崔伟奇、蔡永海撰写的《科学技术哲学学科发展的历史与展望》文章中可以看出,他们把“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技术方法论”作为科学技术哲学的主要板块[13]。学者刘大椿指出,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自然辩证法在中国再度发展时,采取的是一个兼容并包的“大口袋”方针,比较有共识的内容可归纳为下述几大块:自然观研究、科学方法论研究、科学思想史和科学技术社会研究。他还指出,近20年来,自然辩证法在中国演变成科学技术哲学,是科学技术与哲学相连结的桥梁。同时他又指出,近10年来,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框架有了重大突破,研究内容有了新的拓展,陆续分化和形成了一系列专门的学科分支和方向,如科学学、未来学、科学哲学、科学方法论、科学技术思想史、技术哲学、科学社会学等等[14]。从以上各位学者的研究可以发现,尽管他们在这个问题上分歧较大,但是一般比较认同科学技术哲学至少包括“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三个方面的内容。新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知识链条的进展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紧密需要,科学技术哲学出现了新的研究领域——工程哲学。在工程哲学的研究上,中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2007年7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殷瑞钰、汪应洛、李伯聪等人编著的《工程哲学》成为中国工程哲学研究建立的标志。

五、现阶段科学技术哲学关注的主要问题。尽管科学技术哲学关注的问题与时代主题紧密相关,但学界关于现阶段科学技术哲学关注的主要问题的研究也有所差异。例如学者赵景来对近年来关于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梳理,他认为科学技术哲学关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1)关于科学与技术的划界问题;(2)关于技术的本质;(3)关于科学、技术与社会(STS);(4)关于科技发展与人文关怀;(5)建构科技伦理何以可能[15]。学者安维复从科学哲学的视域指出了科学哲学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研究: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科学认识的方法论、科学发现的本质、科学发展的判据、科学的社会监制等问题[16]。学者郭贵春、成素梅、邢如萍指出,就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而言,90年代以来学术界一方面继承和发扬自然辩证法的研究传统,另一方面出现了更加专业化和多元化的研究局面。他们特别还从技术哲学的视域展现了当前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他们认为,对技术哲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问题:技术本质、技术认识论、技术价值论、技术伦理学、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之间的异同关系、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异同关系、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科技战略与政策研究等[17]。学者张明国、崔伟奇、蔡永海分别从自然哲学、技术哲学、科学哲学、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与社会五个方面总结了当前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并且还着重指出了他们在技术哲学方面主要研究技术与文化的关系问题;在科学哲学方面主要研究科学与价值的关系问题;在自然哲学方面主要研究环境问题的文化成因问题;在科学技术方法论方面主要研究创造力开发中的心理学问题;在科学技术与社会方面主要研究技术与文化的现实问题和STS教育问题[18]。可以看出,学者对现阶段科学技术哲学所关注问题的研究与他们对科学技术哲学的学科板块界定紧密相关。但是有一点比较明显,那就是学界一般认为“科学与技术的划界问题”、“科学与技术的本质问题”、“科学与技术的价值问题”以及“科学技术的人文关怀和文化问题”成为现阶段关注的热点。

转贴于

六、科学技术哲学的走向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哲学也呈现一些新的变化。学界对这个问题尤为关注,争议较大。例如学者黄瑞雄对学界近年对中国科学技术哲学的走向研究进行梳理,认为国内关于科学技术哲学走向研究分为5种类型:(1)以曾国屏和张明国为主要代表的认为从自然辩证法走向科学技术学;(2)以吴国盛为代表的认为从自然辩证法走向科学哲学;(3)以吴彤为代表的认为走向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研究;(4)以郭贵春和成素梅为代表的主张保持科学技术哲学的多元性研究;(5)主张继承发扬自然辩证法传统[19]。波士顿大学的华裔学者曹天予对21世纪的科学哲学的趋势作出了预测,他认为科学哲学的趋势大体上有两点:(1)分析哲学的逻辑语言方法要淡出,历史、社会、文化、人类学方法兴起,科学哲学要进一步融入科学学;(2)特殊科学的哲学会有很大的发展,物理学上,特别是有关复杂性问题,在生物学上,有关还原、突现、层次等概念的探讨会大大加强。在认知科学上,计算机科学哲学和神经科学哲学都将对语言哲学与心灵哲学产生重大影响[20]。学者赵跃红通过研究表明,科学哲学有三个方面的自我超越和三个路向,即:一是超越科学共同体这种社会建制的更大范围的社会建制——机制视域下的元理论建构;二是超越科学(技术)文化这种文化范型的更大规模的文化范式——机制视域下的(哲学)理性建构;三是超越了语言学、修辞学、解释学的语言学路向,以至超越了整个西方(语言-逻辑的)哲学传统,对于 (形式)逻辑范式予以彻底改造的“科学语言”的科学哲学。第一种路向是“科学社会学”的,第二种路向是“科学文化哲学”的,第三种路向似乎更多地承继了西方的哲学传统,并且还将是科学哲学的主流[21]。学者田鹏颖认为,“社会技术哲学”是科学技术哲学的新视域。他提出,确立社会技术范畴并对社会技术进行哲学反思,开拓了21世纪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的新视域。特别是随着工程哲学初步建立,社会工程哲学大有作为,社会工程哲学将成为工程哲学关注的重要内容[22]。

七、新时期科学技术哲学发展面临的问题。21世纪科技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科技哲学的发展也面临相同的境遇。国内一些学者通过研究认为,21世纪中国科学技术哲学的发展面临一些潜在的问题。中国科学技术哲学要想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其未来发展,必须解决这些问题。那么科学技术哲学究竟面临什么样的问题?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如学者程倩春、崔伟奇指出,21世纪科学技术哲学的发展面临三个问题:(1)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性哲学反思;(2)对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系重新反思;(3)确立知识创新的哲学基础[23]。而学者庞跃辉则认为,以现代科技变化发展规律和特征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科技哲学,无论是从推进现代科技良性运行和创新发展的迫切需要,还是从科学技术哲学自身学科体系建设的迫切需要来看,科学技术哲学都必须下功夫解决面临的三大前沿问题:(1)如何认识现代科技和科学伦理的内在关系;(2)如何认识虚拟时空与现实时空的内政关系;(3)如何认识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的内政关系问题[24]。

从上文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学界在科学技术哲学的产生、发展历程以及未来发展面临的问题方面的意见基本相同,但是对科学技术哲学的学科定位、板块内容、关注热点和走向趋势方面的研究分歧较大。这也正好说明我国学界对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1] [10] 任元彪.20世纪中国科学技术哲学简述[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4):p19~21.

[2] [17] 郭贵春,成素梅,邢如萍.中国科学技术哲学的演进和定位[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8):p99~101.

[3] [8] 吴国盛.中国科学技术哲学的回顾与展望[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1(6):p80~82.

[4] 刘大椿.科学技术哲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1.p1.

[5] 于棋明.学科建设与课程定位[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2(12):p67.

[6] [12] 陈其荣.当代自然辩证法的新范式[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2):p14.

[7] 郑毓信.中国科学技术哲学的定位[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1(4):p93~94.

[9] 张培富.中国20世纪科学技术哲学教育回眸[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1):p14.

[11] 吴国盛.试论自然辩证法[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3(4):p1~4.

[13] [18] 张明国,崔伟奇,蔡永海.科学技术哲学学科发展的历史与展望[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2):p54~59.

[14] 刘大椿.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科学哲学[J].哲学动态,1999(6):p2~3.

[15] 赵景来.近年来关于科学技术哲学若干问题研究述要[J].教学与研究,2004(6):p66~72.

[16] 安维复.从社会建构主义看科学哲学、技术哲学和社会哲学[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12):p36.

[19] 黄瑞雄.中国科学技术哲学的走向研究概述[J].哲学动态,2004(8):p19~21.

[20] 曹天予.西方科学哲学的回顾与展望[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11):p7.

[21] 赵跃红.论域、主题和基本方法:科学哲学究竟会走向何处[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6(3):p56.

[22] 田鹏颖.社会技术:科学技术哲学的新视域[J].社会科学辑刊,2004(6):p12.